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股票市场论文

股票市场论文

时间:2023-05-30 10:09:08

股票市场论文

第1篇

一、研究假设投资者

对于某一投资资产的收益率或看好或不看好,这种现象被称作为异质信念(HeterogeneousBelief),投资者的这种分歧会自然而然地体现在他们的投资行为上,进而反映到该资产的价格当中。在融资融券业务推出之前,投资者看好一只股票,可以进行买入,但是当投资者对某只股票持悲观情绪时,拥有:该只股票的投资者可以选择卖出,而不持有该只股票的投资者却无法在市场上表达自己的“投资情绪”。在融资融券推出之后,这种情况得到了改变,投资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判断利用融券业务对股票进行卖空。因此,在融资融券推出之后,股票的价格对市场上信息的反映应该会更好、更快。故提出以下假设。假设1:对于加入融资融券标的样本股票而言,与加入之前,其盈余公告后漂移的程度会减少。假设2:对于盈余公告含有“坏消息”的股票而言,融资融券对其盈余公告后漂移的影响程度会大于盈余公告含有“好消息”的股票。提出这一假设的主要原因是,在投资者尚未持有该股票的情况下,对于有利好消息,投资者可以通过使用自有资金直接在市场上进行买入,并不一定需要使用融资业务,但是对于利空消息,投资者只能通过融券业务进行卖空。

二、样本选取与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取

前文提到考虑到第一批融资融券标的股票交易不活跃的问题,本文选取之后分别在2011年12月5日、2013年1月31日和2013年9月16日所进行的三次比较大规模的标的扩容股票为研究样本。实际上在2014年9月22日也进行过一次大规模的标的扩容,但是由于文章需要用到公司年报数据,而2014年的年报在2015年才会,故不将此次纳入研究范围。此外,本文还按照以下标准对融资融券标的中的股票实行了进一步的筛选:(1)剔除财务状况异常的*st或st股票,因其不具备与其他样本相同的特点;(2)剔除在样本区间内已累计停牌超过30个交易日或以上的上市公司股票,因其在事件窗口区间内大部分时间都处于停牌状态,市场反应可能已经不单单只针对盈余公告这个因素;(3)原先加入过标的但是后来被剔除的股票;(4)因文章的相关数据处理需要用到分析师的盈余预测,所以没有此类数据的股票只能予以剔除;(5)为确保预测数据的可信度,且对样本股票进行了盈余预测的机构数平均为10家,剔除对该只股票进行盈余预测的机构数不够10家的股票。最后筛选出符合条件的样本股票数为278只。此外,本文的年报EPS数据来自国泰安数据库,EPS预测数据来自WIND数据库,笔者通过手动收集这些数据并根据研究需要进行相应地处理,处理方式主要是通过MicrosoftOfficeExcel以及相应的计算机程序。

(二)研究设计

首先,按照公式1计算出每只股票的未预期盈余(UnexpectedEarnings)。UE是一个衡量未预期盈余大小绝对值的指标,其中,EPSactual是上市公司股票年报所公布的实际每股收益,EPSpredicted是在WIND数据中获取的分析师在事前对该只股票每股收益所作出的预测。UE=EPSactual-EPSpredicted(公式1)由于UE的绝对值不足以说明其未预期盈余的程度,因此根据公式2对个股的UE进行标准化。其中,SUE是标准化未预期盈余(StandardizedUnexpectedEarnings),分母为每股收益预测值的标准差。计算出样本股票的SUE的目的在于测量股票的未预期盈余程度,正的SUE意味着利好消息,而负的SUE则意味着利空消息。对于两种不同的消息,市场对他们的反应是不同的,所以必须以SUE为标准将样本股票分为SUE+与SUE-两组,以验证融资融券分别对他们的影响。

三、结论

本文将2011年12月5日、2013年1月31日和2013年9月16日这三次融资融券标的扩容股票看成一个整体对样本股票总体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卖空机制的引入确实对我国股票市场的价格发现有着明显的改善作用。在SUE为正和SUE为负的两组股票中都可以看出在加入到融资融券标的之后,与加入之前相比,卖空机制的存在使得股票的盈余公告后漂移从开始向盈余消息相应的方向移动至进入平稳调整期这个过程有了显著的缩短。两组股票具体的不同在于,SUE为正的股票在加入融资融券标的之前,市场对其“好消息”的反应时间大概需要30个交易日,加入到标的之后,这个过程缩短至20个交易日左右。而对于SUE为负的股票,市场对“坏消息”的反应时间从至少需要40个交易日缩短至10个交易日左右。卖空机制对于有“坏消息”的股票的影响更为明显。实证研究的结果证实了本文提出的假设,即融资融券会改善股票市场的价格发现以及其对“坏消息”股票组的影响大于“好消息”股票组。加入之前市场对盈余信息的反应时间需要40个交易日左右,这与国内相关研究的结论基本相符,同时,可以中看出融资融券降低了股票的波动性,但是证实这一结论还需要更进一步的研究。

作者:王玉函单位: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第2篇

关键词:股指期货股票市场积极影响

股指期货是以股票价格指数为标的物的期货合约,它是由交易双方订立的、约定在未来某一特定时间按成交时约定好的价格进行股价指数交易的一种标准化合约。其具有保证金交易、引入做空机制、以现金进行结算、每日无负债结算等特点,具有套利、风险回避、资产配置、套期保值、投机、价格发现等功能。1982年诞生于美国的堪萨斯城期货交易所。在其发展历程中,股指期货展现了极大地活力。截止2006年末,除了中国大陆以外,世界GDP排名前20的国家和地区都已推出股指期货,2006年9月8号,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在上海挂牌成立,10月30日,沪深300指数期货仿真交易启动,拉开了我国第一只股指期货品种上市的序幕。

一、股指期货对我国股票市场的积极影响

1.有效地规避股市的系统性风险

我国股票市场虽然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但与国际股市相比仍是新兴不成熟的市场,股价的涨跌不完全取决于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我国股市价格受政策性、经济形势和舆论面的影响比较大。股指波动剧烈,系统风险较大。这种风险难以通过分散投资加以回避,若风险积累到一定程度,将会出现股价大跌,整个系统出现风险。尤其在股权分置改革后全流通市场建设初期,股市不仅面临非流通股解禁规模的不断扩大,再融资和新股扩容的不断加快、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大潮汹涌,还得应对在市场制度建设和产品创新过程中,各项政策变动所带来的短期市场冲击。此时股指期货具有的套期保值功能,将使投资者能够有效地防范突发性事件所带来的系统性风险,以实现市场心理预期的稳定,并保证改革的顺利进行和市场的平稳过度。对于入市的证券投资基金及保险资金,由于以往我国股票市场功能单一,没有卖空机制,这些机构资金面临着巨大的市场风险,一旦被套,由于资金大很难退出。开展股指期货交易,可以使投资者通过有效进行投资组合与风险管理,规避股市系统风险,实现保值与增值的策略,这将有利于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及保险资金大规模入市。既可为一级市场股票承销包销股票提供风险回避的工具,又可为二级市场广大投资者对冲风险,确保投资收益。2.保护长期投资者利益,稳定股市

我国股票市场存在着透明度低的问题,而开展股指期货有利于增加市场的透明度,因为股指期货市场是一个高度组织化的市场,市场透明度非常高。通过股指期货交易,加快影响股票价格变化的市场信息的传播速度,使许多原先可能滞后的信息披露,在期货市场得以迅速公开,同时也使很多信息得到提前的消化,减少将来一定时期内的未知性。这样,一方面方便投资者分析预测。另一方面打破投资机构和大户在消息取得上的优势局面,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庄家的市场操纵,有利于股票市场的稳定发展。

股指期货的开设有利于为中小投资者提供一个相对公平的投资机会。在我国股票市场上,机构投资者具有雄厚的资金实力、发达社会关系和信息资源、高超的专业技术,充当了股票的“价格制造者”和庄家。而广大的中小投资者由于在自有资金规模、融资渠道、信息资源和专业知识等方面的多种限制,自然充当股票的“价格接受者”,在与机构投资者的博弈中,他们明显处于极为不利的地位。股指期货的推出将能够改变这种不公平的局面,因为股票价格指数本身就是大量有代表性的股票的组合,能够比较有效地防止市场操纵的行为

同时,开展股指期货交易,为股票市场和投机行为找到了一个释放口,能够把股票市场的大量投机行为分散到期货市场上来,有利于股票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推出股指期货,其套期保值功能可以锁定其持股成本,回避股价下跌的风险,从而可以不用过分关注股市行情,以收取股息的方式取得投资回报,促进资本市场的良性循环和动作。同时,也可以吸引大量机构投资者。政府通过对机构投资者的引导和干预,就可以间接控制资本的流量和流向,合理有效地分配和利用资源,提高政府的宏观调控的效率。

3.完善股票市场功能与体系,增强我国股票市场的国际竞争力

促进发行方式的转变,保证新股发行及顺利上市。开发股票指数期货为承销商提供了回避风险的工具,股票承销商在包销股票的同时,为规避股市总体下跌的风险,可通过预先卖出相应数量的期指合约,以对冲风险,锁定利润。这一方面有利于新股发行试向上网价发行的转变,改变现在计划方式;另一方面可避免二级市场低迷给承销商带来的巨大风险,保证新股的发行与顺利上市。

中国股市的国际化进程也需要股指期货交易的开展来推动。一国股市的国际化进程不仅要看他的市场、上市公司的质量,还要看他在交易品种创新和金融衍生品方面的成就。没有股指期货交易的证券期货市场不是一个完善的证券期货市场,国际资本更注重的是回避风险,若无股指期货作为风险对冲工具,中国股市要真正与国际接轨便是一句空话。许多新兴市场化国家为了提升本国或本地区证期货市场的吸引力,增强国际竞争力,纷纷开拓金融衍生品市场,它们不但开设以本国股指数为标的物的股指期货,还开设以别国股价指数为标的物的股指期货。如果我国错失良不推出自己的股指期货,国外率先推出的以我国股指为标的物的期货交易,将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极为不利。

参考文献:

[1]刘玉生杨继:股指期货的推出对股票市场的影响探析.宏观经济研究,2007年11期

第3篇

华尔街有一句古老的谚语:“价走量先行”(Ittakesvolumetomakepricesmove)。长期以来,交易量一直被认为是影响价格调整过程的重要因素,技术分析中常见的“量价配合原理”就说明了这一点[1]。大量实证检验也证明了交易量与价格变化的绝对值之间有显著的关系。但这种相关性本身并没有说明交易量是否可以解释波动性以及交易量如何影响波动性。为此国外学者做了很多研究,试图解释这种相关性。迄今,代表性的理论可分为3类:(1)信息理论模型(Informationtheories),它指出信息是交易量和价格的共同驱动因素。(2)交易理论模型(Tradingtheories),它强调交易者的交易行为是解释波动性与交易量相关性的关键,认为交易者总是喜欢在市场活跃时进行交易,因此交易和价格波动在时间上存在着集群性。(3)理念分散模型,该模型认为交易者对市场信息的估价越分散,引起价格的波动越大,交易量也越大。实证研究更多地支持信息理论模型,而市场微观结构理论也指出,价格波动主要是由于新的信息不断到达市场以及新信息被结合到市场价格中的过程产生的。因此,信息理论模型目前已经成为解释波动性与交易量关系的主流模型。信息理论模型包括混合分布假说(MDH)、信息顺序到达模型和噪声交易理性预期模型。其中,MDH又得到了更多的实证支持[2]。基于此,本文引用混合分布假说,深入考察了我国股市波动性与交易量间的关系,得出了一些比较好的结论。

一混合分布假说(MDH)“混合分布假说”[3]是指金融资产的日价格变化呈现一种互不相关、对称且服从一种相对尖锋的近似正态分布(Clark,1973)

价格波动与交易量的联合分布是由一个潜在的混合变量共同驱使的,而该混合变量往往被假定为信息流。新信息流进入市场对市场产生冲击,激发大的交易量与价格波动。

1.基于混合分布假定的ARCH模型:自回归异方差模型(ARCH)能够较好地描述股票回报波动性的时变性和持续性。ARCH模型假定条件方差遵循一个自回归的过程,以描述波动性冲击在时间上的持续性。Bollerslev(1986)提出的广义的ARCH(GARCH)[4]模型的形式为:yt=μt-1+εtεt|(εt-1,εt-2,…)=N(0,ht)(1-1)ht=α0+α1(L)ε2t-1+α2(L)ht-1第t天从第i-1个日内均衡价格到第i个日内均衡价格的回报表示为δit,则:εt=Σnti=1δit。其中,随机变量nt为混合变量,表示信息流进入市场的随机速率(或者每日信息到来次数)。当εt的方差依赖于每日信息到来次数nt时,εt的分布就是混合分布。这意味着日回报是由一个从属的随机过程产生的,即εt从属于δit,而nt为驱使过程。于是,回报的波动性可以分解为两部分:日内信息到来次数的波动和日内每次信息冲击引起的回报波动,即:var(εt)=E(ε2it)=E(δit)2•var(nt)+E(nt)•var(δit)(1-2)当每日回报的期望值很小时,方程(1-2)第一项可以忽略,于是,可以得到第t日回报的条件方差为:var(εt|nt)=nt•var(δit)(1-3)如果δit均值为0,方差σ21的正态分布。当nt足够大时,由中心极限定理得出:εt|nt~N(0,σ21nt)。(1-4)Osborne(1959)指出,当nt随时间变化较大时,就是在中心极限定理有效的前提下,εt的无条件分布仍然拒绝正态分布的假定。波动性的持续性效应可以看成日内均衡价格变化速率nt的时间序列特性的外在表现。为了更准确地说明这个观点,假定每日的信息到来次数是序列自相关的,即nt=k+b(L)nt-1+μt。其中,b(L)是个L阶的滞后算子,μt为白噪声。上式表明混合变量nt的冲击以自回归的方式向后延续。定义Ωt=E((εt)2|nt),在混合分布假定下,由方程(1-4)有Ωt=σ21nt。将Ωt=σ21nt代入nt=k+b(L)nt-1+μt,就得到:Ωt=σ2k+b(L)Ωt-1+σ21μt(1-5)

2.交易量对信息的和对波动性的解释[5][6]。在第t天里从第i-1个日内均衡价格到第i个日内均衡价格的交易量表示为υit,则日交易量Vt为:Vt=∑nti=1υit。这意味着日交易量也是由一个从属的随机过程产生的,即Vt从属于υit。假定υit=N(μ,σ22),则:Vt~N(μnt,σ2nt)。结合此式和方程(1-3)可以看出波动性和交易量具有正的协方差关系,即cov(ε2t,Vt)>0:回报残差的绝对值序列与交易量的协方差cov(|εt|,Vt)>0也成立。根据MDH,交易量可以由以下两部分来解释:非信息交易量(流动易)和信息交易量。假定非信息交易量可以表示为一平稳的随机序列V′t,则交易量可以分解为Vt=V′t+∑nti=1υit。假定第t日非信息交易导致的价格回报波动设为ht,则第t日回报的条件方差可以表示为:var(εt|nt)=ht+nt•var(δit)(1-6)事实上,非信息交易量是交易量可以预测的成分,是投资者调整头寸或流动性需求而产生的交易,可由交易量的平均值———预期交易量来表示;信息交易量是由于新的信息到来而产生的交易,它无法由历史交易量序列予以解释,可由非预期交易量来表示。信息流进入市场的随机速率nt是潜在的不可观测的变量,从方程(1-6)可以看出,交易量可以作为信息流进入市场的随机速率nt的指标。因此,从实证的角度来考虑,将交易量作为nt的指标,方程(1-6)可以改写为以下的形式:var(εt|nt)=ht+β(Vt-V′t)。因此,不同性质的交易量对波动性的解释能力(或交易量的信息能力)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交易量对波动性的持续性的解释能力;加入交易量后,波动性的持续性效应变得越弱,交易量对波动性的解释能力越强。

(2)交易量对波动性的边际解释能力;系数β的绝对值越大,交易量对波动性的解释能力越强。

二实证方法设计原始的交易量数据存在非平稳和时间序列相关性问题,混合分布假定意味着实证时不能采用原始的交易量数据

因此需要对原始的交易量数据进行处理,以得到一个平稳的、非相关的交易量序列作为信息指标的。Gallent(1992)、Campbell、Andeson(1996)在研究波动性和交易量的关系时都对原始的交易量数据进行了调整。在本文中,交易量调整是由以下步骤完成的(这里的交易量都是对数交易量)。

1.交易量的趋势过滤。非平稳的交易量中存在着长期的趋势成分,本文采用HP滤波方法对交易量进行趋势过滤。得到原始交易量Vt的平滑序列Vst。Vt与Vst的差值便为平稳的交易量序列:Vpt=Vt-Vst。

2.交易量的相关性和周期性调整。基于Box/Jenkins方法的时间序列相关性检验表明去趋势后的交易量序列Vpt(t=1,2,…)存在显著的序列相关性。本文采用了具有周效应的一阶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ARIMA(5,0,1)对交易量序列Vpt(t=1,2,…)进行拟合。模型的残差作为非预期交易量Vunexpectt,模型的拟合值作为预期交易量Vexpectt。交易量的分解方法决定了非预期交易量Vunexpectt的均值的期望值为0,因此,非预期交易量中超过均值部分可由VunexpecttIt表示,其中,当Vunexpectt>0时,It=1;Vunexpectt≤0时,It=0。

3.基于GARCH-M模型的不同性质的交易量对波动性解释能力的比较。基于MDH分析框架,交易量特别是信息交易量可以作为影响资产回报波动的信息过程的替代指标。因此,考察交易量对波动性影响的核心在于在波动性方程中加入交易量。这里选用GARCH-M模型来描述波动性。如前所述,为了区分不同交易类型对波动性的影响,将去趋势后的交易量分解为预期交易量和非预期交易量,其中非预期交易量又可以分解出非预期交易量超过均值的部分。将不同性质的交易量分别加入或同时加入到GARCH-M[7]的波动方程中,可以考察不同性质的交易量对波动性的解释能力。回报的均值方程表示为下面的形式:yt=α+δσt+εtεt|Ωt-1~N(0,σ2t)(2-1)其中,εt=σtυt,υt为独立同分布,且υt~N(0,1);Ωt-1为到t-1期的信息集合;ht可表示为:ht=α0+α1ε2t-1+α2σ2t-1(2-2)当方程(2-1)的条件波动性σ2t满足方程(2-2)时,由上述两方程组成的模型为GARCH-M模型:σ2t=ht参数α1描述的是t-1期的市场冲击εt-1对t期的条件波动性ht的影响;参数α2描述的是t-1期的条件波动性ht-1对t期的条件波动性ht的影响;(α1+α2)反映了价格回报波动性的持续性。本文将不加任何交易量的GARCH-M模型称为模型(0)。为了比较不同性质的交易量对波动性的解释能力,本文按照以下6种方式在GARCH-M方差方程中分别加入不同性质的交易量:模型(1):σ2t=ht+β1Vpt模型(2):σ2t=ht+β2Vexpectt模型(3):σ2t=ht+β3Vunexpectt模型(4):σ2t=ht+β2Vexpectt+β3Vunexpectt模型(5):σ2t=ht+β4VunexpecttIt其中,当Vunexpectt>0时,It=1;Vunexpectt≤0时,It=0模型(6):σ2t=ht+β2Vexpectt+β4VunexpecttIt其中,It同模型(5)中的定义。

三数据来源与实证结果

本文研究的数据来源于“分析家系统”,采用的数据是上证指数的日收益率和日交易量(由于我国沪、深股市之间存在很大的相关性,这里就把上海股市代表我国的整个股票市场)。数据跨度从1993年1月1日到2003年3月31日。样本总数为1707个。股指的日回报采用对数收益率γ=100超级秘书网

四实证结果分析

以对数交易量作为样本,对我国上海股票市场的价量关系研究得到了以下的结论:

1.将交易量Vpt或者非预期交易量Vunexpectt或非预期交易量超过均值的部分加入波动方程时,估计出来的系数β1、β3和β4都显著大于0。因此,交易量、非预期交易量和非预期交易量超过均值部分都与波动性正相关。

2.由模型(2)、模型(4)、模型(6)估计的β2都为负,表明预期交易量与波动性负相关。如前文所述,预期交易量代表了非信息交易量,是投资者调整头寸或流动性需求而产生的交易。流动易量的增加为信息交易者提供了更多的交易对手,减弱了新信息进入市场引起的单边买或卖的压力对市场的冲击,因此预期交易量通过对增加市场流动性起到了减弱波动性的作用。3.非预期交易量对波动性的解释能力要远大于预期交易量。结论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第一,模型(3)中加入非预期交易量时,波动性的持续性参数(α1+α2)小于在模型(2)中加入预期交易量时的波动性参数。第二,模型(3)中估计出来的非预期交易量的参数β3的绝对值要远高于模型(2)中预期交易量的参数β2。大约为2倍。第三,模型(4)估计出来的非预期交易量的参数β3的绝对值要远大于模型(2)中预期交易量的参数β2,大约为6倍。

4.非预期交易量对波动性的解释能力大于整个交易量,结论同样表现在非预期交易量对波动性的持续性的解释能力、非预期交易量对波动性的边际解释能力都大于整个交易量;非预期交易量中超过均值部分对波动性的解释能力大于整个非预期交易量,结论也表现在非预期交易量中超过均值部分对波动性的持续性的解释能力、非预期交易量中超过均值部分对波动性的边际解释能力都大于整个交易量。

5.交易量对中国股市的波动性的持续性具有一定的解释能力,表现在当在GARCH-M模型中加入交易量后,反映波动性的持续效应的参数α1+α2(除模型2外),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参考文献]

第4篇

[关键词]股票市场;货币政策调控;互动;政策建议

股票市场与货币政策调控之间存在互动关系,而且越来越密切。股票市场的发展深刻影响着货币的供给需求、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和货币政策调控目标,而货币政策通过货币供应变化、利率变化等调控手段也在影响着股票市场。在我国股市深刻变化的今天,对股票市场与货币政策调控的关系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文献回顾

关于股票市场与货币政策调控的研究,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和学者的关注。

(一)在关于股票市场与货币政策传导效应的关系方面

陆蓉(2003)通过构建向量误差修正模型进行脉冲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度量了股票市场的货币政策效应,她认为货币政策目标能否实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一体化程度。楚尔鸣(2005)进一步的实证分析表明,中国货币政策通过货币供应量作用于股票市场的效应明显,但传导过程中的“q”渠道和“财富效应”渠道等并没有充分发挥作用。宋宸刚、谭晓蓉(2001)还对股市泡沫的产生及其对货币政策传导效应的影响作了分析,这个研究对当前股市或许具有现实意义。

具体深入到货币政策传导有效性方面,苟文均(2000)分析了资本市场有效传导货币政策的条件,探讨了货币政策变革的基本方向。栾怡(2001)开始注重资本市场的发展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江其务(2001)、许祥秦(2001)在研究中国货币政策失效问题时提到股票市场的因素,进而陈柳钦(2002)系统分析了资本市场发展对货币政策的影响,并重点阐明了我国资本市场有效传导货币政策的阻碍因素。刘志阳(2002)则从实证分析的角度提出货币政策的股市传导机制模型并进行检验,得出结论:货币政策与资本市场的相关度在逐步增强,这使得资本市场对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产生了较大冲击;当局应对现有货币政策框架进行调整,重点是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利率取向和最终目标的股价参考。刘岭(2003)进一步通过分析不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讨论了QFII对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许崇正(2003)则详细分析了中国股票市场传导货币政策低效的原因,并且与陈建新(2003)提出了扭转中国股市传导货币政策低效的对策。

(二)在股票市场与货币政策调控目标的关系方面

1.与最终目标的关系研究。Borio.C(1994)认为在一个有效的资本市场中,央行没有理由去关注资产价格的波动。只有当资产价格波动影响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时,货币政策才应干预资本市场。而国内学者钱小安(1998)在研究了资产价格变动对货币政策的影响后指出,资产价格变化对货币需求的稳定性、货币政策的执行会产生较大的冲击,应在确定货币政策目标、运用货币政策等方面作出相应的调整。Friedman(2000)通过对美国股票价格在一个较长时期中对通货膨胀和产出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认为股票价格对产出和通货膨胀的影响并不显著。但就我国情况,谢平、焦瑾璞(2002)认为1999年下半年开始的货币政策机制紧缩效应与股票市场的关联在增强。央行为提高稳健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应当关注股票市场的发展。同期,易纲等人(2002)借助模型分析发现,货币数量与通货膨胀的关系不仅取决于商品和服务的价格,而且在一定意义上取决于股市。当股市价格偏离稳态越来越远时,经济运行将是不安全的。因此,央行制定货币政策应同时考虑股市价格和商品与服务的价格,但是央行的根本目标仍是维护币值的稳定。较权威的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课题组(2002)的研究报告也认为对股市波动央行应关注但没必要盯住。

2.与中介目标的关系研究。货币需求方面:Friedman(1988)认为股票市场通过财富效应、资产组合效应、交易效应和替代效应对货币需求产生影响。Friedman&McComac(1991)分析了美国和日本的股票价格与货币需求的关系,结果显示股票价格对货币需求具有负向影响。国内学者易行健等人(2004)实证检验了我国股票市场发展对货币需求的影响,估计了包含股票市场成交额的季度货币需求函数,得出我国股票市场成交额减少了各个层次货币需求的结论。进而赵明勋(2005)实证检验了我国股票市场对货币需求的综合效应,结果表明股票市场的发展倾向于减少狭义和广义的货币需求,且对广义货币需求的影响小于对狭义货币需求的影响。

具体到股票二级市场,据石建民(2001)、高莉、樊卫东(2001)的实证研究表明,股票二级市场对货币需求具有统计显著性,为正相关关系。股票二级市场对M1需求的影响要大于对M2的影响。

货币供给方面:周英章、孙崎岖(2002)对中国1993—2001年股市价格波动与货币供应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发现二者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但股市价格波动明显领先于货币供应量且对货币供应结构的稳定性构成较强的正向冲击,从而加大了央行货币调控的难度,削弱了宏观需求管理的有效性,故建议货币政策应密切关注股价波动。在股票价格对各层次的货币供应量影响方面,王维安、杨靖(2003)通过对中国1999~2002年的实证分析认为,股价变化引起的替代效应和转换效应是存在的,替代效应作用于短期,而转换效应会在一段时滞后显现。金德环、李胜利(2004)则进一步研究了中国股市价格和货币供应量的关系,实证结果显示股市价格和M0、M2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它可以用货币供应量M0和M2来解释,但股价变化不是引起货币供应量变化的原因。

(三)在股票市场与利率手段的关系方面

Rigobon&Sack(2001)实证检验的结果表明,标准普尔500指数每升降5%就可能导致利率升降25个基本点,利率对股市波动的反应强烈。国内学者王军波、邓述慧(1999)通过分析央行利率政策对股票市场的短期和长期影响,发现利率政策在短期和长期上对股价波动幅度、股票成交量等都有显著的影响,只是对股票市场的短期影响有反常现象,而长期影响则是稳定的。但是高俊峰(2004)在分析利率政策对我国股市的短期和长期效应后,则认为我国利率政策对股市的短期效应非常明显,但长期效应与理论分析有出入。他认为长期效应还要受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完善程度、相互间沟通程度以及长短期证券工具的丰富程度的制约,而这恰是我国的不足。具体到利率调整对股票交易量的影响方面,李敏、金光(2004)通过实证分析认为该影响存在时滞,这一时滞约在15到30天之间;而且利率调整不对股票交易量产生决定性影响。

三、二者的互动分析

股票市场和货币政策调控二者之间存在互动关系:

(一)股票市场对货币政策调控的影响

1.股票市场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货币政策股票市场传导的财富效应和资产负债表效应,它们所成立的前提是:金融市场是完全竞争市场,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是一体的,没有阻滞。也就是说,要具有充分发展的金融市场,这样的市场资金配置效率高,现实中欧美等发达国家的金融市场接近于此。

近两年我国股票市场成功地进行了股权分置改革,实现了国有股和法人股的全流通,流通市值占GDP的比重迅速上升,股市规模进一步扩大,股市发展态势良好,这是有利因素。但种种制约因素使我国的证券市场并没有呈现出明显的财富效应来响应央行货币政策的传导:①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相互分割,一体化程度不高,货币和证券两种资产自身的联接效应以及两种资产价格的联接效应还有市场之间市场交易的非对称信息对称化效应不明显。②我国股票市场投机性太强,股票价格易纵,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造假,市场信用体系并不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急需完善。③市场规模尚需进一步扩大。

2.股票市场的发展对货币政策调控最终目标的影响。传统意义上货币政策最终目标是维持物价稳定,促进经济增长。这种只关注实体经济价格水平,不顾及虚拟经济资产价格的目标取向,在货币政策的实施过程中遭受到越来越多的尴尬和无奈。事实证明:股票价格已不能再排除在货币政策视野范围之外。随着资本市场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日益重要、流通市值占GDP比重日益提高以及股指和GDP的相关度日益加强,货币政策通过股票市场的财富效应和资产负债表效应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必然会日益加深,这其中作为主要表现形式的股价波动对央行货币政策调控最终目标的完善已提出迫切要求。

3.股票市场的发展对货币政策调控中介目标的影响。我国将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定为货币供应量,与其相应的操作手段是基础货币。货币供应量取决于基础货币投放的多少和货币乘数的大小。股票市场的发展将深刻影响货币供应量。因为伴随其发展,大量社会闲置资金将进人股市,银行、企业和居民的原有货币需求将发生变化,从而基础货币在他们之间的分配比例也将改变,这将影响基础货币的创造能力。而且由于股票价格的上涨,居民会减少现金持有,更多地进行证券投资,从而造成流通中现金漏损减少,货币乘数增大。股票市场的发展还将使居民、企业、机构投资者和商业银行通过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进行资金配置的互动加强,这将影响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的稳定性,从而影响货币政策的执行效力。可行的解决方法是在货币政策的调控方式上更多的采用利率手段,因为货币市场的利率变化将通过股票市场的财富效应和资产负债表效应对实体经济产生影响,从而帮助央行实现货币政策意图。

(二)货币政策调控对股票市场的影响

货币政策调控对股票市场的影响,集中体现在股票价格的变动上。上文提及的货币政策的利率调控手段,实质上就是央行通过利率变化来改变货币和证券这两种资产的相对价格,从而吸引资金由货币市场流向资本市场,最终影响股票价格。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同样会对股票价格产生影响。当央行增加货币供应量时,居民手中持有的现金将增加,货币的边际收益下降,而就短期看居民出于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的货币需求变化不大,投机需求则会出现较大变化,于是股票价格将被推高。

四、政策建议

为了实现我国股票市场和货币政策调控的良好互动,政府应在如下三个方面调整完善政策:

1.央行在制定货币政策时应关注股价波动

2006年来我国股市发展迅猛,资本市场在国家经济生活中的位置愈发重要,股指与GDP的相关度也在加强,这意味着股票市场的财富效应和资产负债表效应会日益明显。而央行将股票价格纳入货币政策视线将适逢时机。

2.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

股票市场的深入发展将使作为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货币供应量越来越不具有可控性、可测性和相关性。利率手段将成为可行的目标取向。而这要求政府有力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形成合理的利率风险结构和期限结构,以有效联接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

第5篇

在目前的经济全球化的世界里,随处都是挑战,成功的机会也到处都是。在变化多端的股市风云里,曾经有人或叱咤一时,或雄踞一方,或对股市变化了如指掌······在这令人痴迷的、令人疯狂的股市里,想要成为一个高手,我们必须抱有正确的心态。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股票本科市场行情走势分析论文范文,仅供大家参考。

股票市场行情走势分析论文范文1:

四大证券报今日头版集体发文力挺IPO

1.证券时报:顶住压力扭住依法监管牛鼻子不放松;

2.中证报头版:保持定力增强韧性推进IPO市场化;

3.上证报:新股常态化发行应有定力动态平衡寻求改革更优解;

4.证券日报头版:继续让IPO为大盘调整“背黑锅”已不合时宜!

股票市场行情走势分析论文范文2:

今日操盘攻略,消息面上,上周A股市场中小创活跃,带动人气回升、行情反弹,市场初现资金入场迹象,但白马股后半周重新成为领涨板块。上证50再次强势表现,作为权重股的代表,漂亮50的反弹带领指数的进一步上攻,蓝筹股进入人们的视线,一二线蓝筹中价值股成了投资的重点。技术上,上证指数现在日线级别MACD二次金叉,BOLL股指突破上轨,近期主要是没有量能持续放大,重点关注券商,保险,小银行,国产软件板这些板块个股。上证指数多空分水领3100点,在3100点之上大胆做多。个股方面,技术交流大美女个股,002086,东方海洋,量能温和放大,股价突破平台。操作上,被套个股耐心持有,短线追逐强势股,中线逢低吸纳超跌板块个股,如果你现在还没有很好的个股标的,可以参加我们VIP团队,团队每天赠送2只大美女个股。风险提示,以上观点仅供参考不能作为买卖依据。

以上股票本科市场行情走势分析论文范文由整理所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6篇

股票市场行情走势分析论文范文1:

技术解读:

今天是第一次出现集合竞价低于10个亿的成交额,说明今天的抛盘很轻了,所以今天个股逢低低点大家可以开始加仓了。

空方动能释放,下跌空间不大了,这里大家不能慌,我们看到的是机会,而不是风险!

股票市场行情走势分析论文范文2:

财经早餐

A、通道业务“全面叫停论”修正:的确在收紧 并非一刀切

B、明晟MSCI北京时间6月21日宣布中国A股能否纳入明晟指数

C、今年以来1000多只个股跌逾两成,ST、次新股等板块成重灾区,美股三连涨

1、央企混改分三批次推进,多个垄断领域的央企可能纳入第二、三批试点

央企混改:南方航空、中国国航、大唐发电;

2、特色小镇峰会聚焦雄安,河北2000亿建100个特色小镇

雄安特色小镇:南国置业、华谊兄弟、棕榈股份;

3、机构密集调研锂电池产业链,看好景气度提升

第7篇

一、成熟市场上的博弈

股票市场存在博弈行为并不令人奇怪,它似乎是一个遍布所有市场的普遍现象,在投资实践中广泛使用的技术分析便是博弈行为存在的证明。

参与股票市场的投资者,都希望通过买卖股票能够赚钱。如果投资者持有股票的目的不是股息或红利,那么,他赚钱的惟一机会只能通过低买高卖,获得买卖差价(资本利得)来实现。低买高卖是投资股票的重要法则,其核心是对股票进行估价。股票市场价格的高和低是相对其内在价值而言的,低于股票内在价值时为低,高于股票内在价值时为高。对公司价值的估价无论是实质派还是增长派,都要涉及到未来的预期。但是,投资者即使购买了自己评估其市场价格低于内在价值、预期其市场价格将要上涨的股票,实际上也不一定会上涨。此时,投资者只有购买其他绝大多数投资者预期价格上涨的股票,购买后股价才有可能真的上涨,也才能获得资本利得。也就是说,投资者对股价变动趋势预测的最终结果,与其他投资者的决策行为密切相关,因而,这是一个博弈过程。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提出来了一套“选美论”,将股市与选美联系起来,对上述过程作了一个生动描述:从事职业投资,好像是参加选美联系起来,报纸上发表100张照片,要参加竞赛者选出其中最美的6个,谁的选择结果与最终结果最接近,谁就得奖。在这种情形下,每一个参加竞赛都不选他自己认为最美的6个,而选他认为别人认为最美的6个。每个参加者都从同一观点出发,于是都不选他自己认为最美的,也不选一般人认为最美的,而是推测一般人认为最美的。在凯恩斯的这个选美竞赛中,个人的审美标准对决定竞赛获胜者是无关紧要的,只有准确揣测其他竞赛者的审美标准和可以动向,选出绝大多数竞赛者认为美的面孔,最终才能获胜。这一形象的比喻揭示出了股票市场的一个基本投资原理:购买大家都预期看涨的股票而不是购买自己看涨的股票,只有与市场走势一致,才能获利,因为股票交易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只有在股价高位卖出才能够真正获利,而这并不是每个投资者都能做到的,这中间涉及到了买卖时机和选择与股市上所有参与者的多重博弈行为,也最终影响了结果。

但是成熟而规范的股票市场集中了一国所有的股票投资者。在这样一个近乎完全竞争的市场上,任何单个投资者都很难操纵整个市场,只能成为市场价格的接受者。即便是实力雄厚的机构投资者,由于受到政府或行业自律机构的严格管制和监督,也只能接受市场价格而不能操纵价格。

二、不成熟市场上的博弈行为

在发展中国家的股票市场上,由于市场不完善、监督机制不健全、市场效率不高、市场容量有限,从而决定了少数机构投资者能够利用信息优势操纵价格,获取暴利。在这个过程中,中小投资者发现某只股票价格上涨,也会跟风而进。最终能否实现盈利的多少,就决定于自己所购买的股票——这个接力棒能否传下去。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博傻”的过程,投机者总是期待着有更傻的“傻瓜”来接手,只要有新的同盟者加入,这场金融游戏就能继续玩下去,预期收益也能实现,金融泡沫才不至于破裂。下面我们对这种市场操博弈纵行为加以分析。

(一)机构投资者与机构投资者之间的博弈

股市上的机构投资者经常利用自己的信息优势、雄厚的资金实力来炒作股票,他们通过在低价时吸筹,然后拉升价格,在高价卖出股票的方式来获取超额收益。除了这类实力超群、足以操纵任何一只股票价格的大机构投资者外,还有一些资金规模不大、不足了操纵任何一只股票价格的中小机构投资者,他们获取收益的机会便是跟着大机构投资者一起炒作股票,以期分得一杯羹。大机构投资者虽然有实力操纵股价,但要连续拉升股价,还需要其他资金的进入与配合。他们往往通过市场或媒体散发出一些信息,吸引中小机构投资者和散户跟进。在价格低位时,大机构投资者尚能同各位投资者进行合作博弈,因为“众人拾柴火焰高”;股价一旦达到大机构投资者所期待的价位,他便要选择出货,卖出股票,而此时他仍然会散发一些信息,吸引其他投资者继续跟进和接盘,这又变成了大机构投资者同各投资者之间的非合作博弈。在价格低位时,大机构投资者和其他投资者还是完全信息的静态博弈,而价格一旦上涨,其他投资者便揣测大机构投资者的心理价位,因为谁都明白,谁接了最后一棒,谁就会被套牢,却又担心出货太早,股价涨势未完而赚钱不多。在这种心态的支配下,往往总希望在价格更高一点时再卖,结果,大机构投资者早已在“障眼法”的掩护下出货了。股价一旦失去支撑,便会掉下来,这时,其他投资者想跑都来不及了。此时的博弈已演变为不完全正确信息的静态博弈。

机构投资者与机构投资者之间的博弈,有点类似“市场进入”博弈。假设已有机构投资者A在炒作一只股票,称为在位者。另有一机构投资者B(称为在进入者)通过各种渠道打听到有关该股票被炒作的消息,在获利动机的驱使下,机构投资者B能否获利,还取决于机构投资者A的决策行为。若机构投资者A认为该股票的价格还处于低位,机构投资者B进入时,机构投资者A还将选择合作(继续买入),与机构投资者B一起做庄。若机构投资者A认为该股票的市场价格已处于高位时,机构投资者B进入,机构投资者A将选择斗争(卖出股票)。因此,机构投资者B的收益与机构投资者A的决策行为密切相关。为了分析问题简化起见,假定该股票的价格处于低位,机构投资者B进入时,机构投资者A将选择合作。现列出在该假定下,机构投资者A、B博弈的支付矩阵(见图1)。

合作斗争

机构B跟进3,4-2,0

不跟进0,50,5

图1机构投资者之间的博弈:低价格情况

这个博弈显然有两个纳什均衡,即(跟进,合作)、(不跟进,斗争)。例如,在给定机构投资者B跟进的情况下,机构投资者A选择合作将得到4个单位的收益,选择斗争(卖出)将无利可图,所以,机构投资者A的最优策略是合作(买入)。同理,给定机构投资者A合作时,跟进策略成为机构投资者B的最优选择。尽管在机构投资者B选择不跟进时,机构投资者A采取任何一种策略都是一样,但是,只有当机构投资者A选择斗争(卖出)时,不跟进才是机构投资者B的最优选择。所以,(不跟进,斗争)也是一个纳什均衡,而(不进入,合作)则不是纳什均衡。

在这里,机构投资者B先选择行动(跟进或不跟进),机构投资者A后选择合作还是斗争。如果机构投资者B选择“跟进”,机构投资者A合作,则支付水平分别是3和4。图2十分明了地显示了参与人行动的先后顺序、每位参与人可选择的策略以及不同行为下的支付水平。机构投资者B不跟进。博弈不会发生。机构投资者B进入后,机构投资者A选择行动开始后又是一个子博弈。因此,在实际中,(跟进,合作)是一个精炼的纳什均衡。机构投资者B跟进,该股票的成交量必将放大,价格将上涨。显然,该股票价格中的“泡沫”增大了。在散户不根据业绩而只盲目跟风的情况下,机构投资者A、B的获利就有基础,此时,对该股的泡沫就会膨胀起来。

现在,再来分析在价格高位时的博弈。仍先给出完全信息假设下的静态博弈的支付矩阵(见图2)。

机构A

合作斗争

机构B跟进4,6-3,8

不跟进0,50,5

图2机构投资者之间的博弈:高价格情况

在这里,由于假定机构投资者B已经知道该股票的市场价格是机构投资者A的最高心理价位,因此,这时的纳什均衡为机构投资者A斗争(卖出),机构投资者B不跟进(不买入)。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机构投资者B并不拥有机构投资者A的完全信息,不知道此时股票的价格已是机构投资者A的最高心理价位。在给定机构投资者B跟进时,机构投资者A的策略为斗争(卖出),实现收益,此时的纳什均衡应为机构投资者A斗争(卖出),机构投资者B跟进(买入),机构投资者B因机构投资者A的出货而有可能被套住。因此,由于机构投资者B不能准确猜测机构投资者A的心理价位,使得机构投资者B处于进退两难之中。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机构投资者B就要推测此时市场价格是机构投资者A的心理高位的概率分布,再结合自己的期望收益,作出自己是跟进还是不跟进。在一般情况下,机构投资者B能够大致猜测出机构投资者A所期望的心理价位的概率分布,作出正确的策略。但是,若机构投资者B生性好赌,根据概率分布推测此时股票的市场价格已达到机构投资者A的心理高位,他还是要选择跟进,而此时机构投资者A觉得价格还没有达到心理价位,又发现有新的资金介入,这时他的策略选择就是大量吸筹,拉升价格。若机构投资者A、B实力相当的话,股票的价格将会迅速上涨,顷刻升天。在中国股票市场上,机构投资者们不知演绎了多少这样的神话。

在现实的股票市场上,机构投资者远远不止A、B两家,这些机构投资者们或资金实力不同,或信息来源渠道不同,总之,在股票市场上个个都神通广大,他们或者根据业绩,或者根据消息来炒股票,那些既没有业绩又没有消息的股票便遭到无情的抛弃。他们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题材来炒作股票,整个市场上或有业绩或有消息的股票都被炒作了,再加之大量散户的盲目跟风,市场成交量迅速放大,股票价格迅速上升,股价指数不断攀高,股市泡沫迅速膨胀。

(二)机构投资者与散户之间的博弈

在股票市场上,除了可以操作股价的机构投资者外,还有大量的中小投资者,即散户。他们同机构投资者相比:(1)资金实力有限;(2)信息来源渠道单一,主要收集市场上流行的小道消息或看报纸;(3)尽管散户数量众多,但由于风险偏好不同,所掌握的信息不同,对股价走势的看法不同,决定买卖方向很不致,力量分散,不可能控制价格走势,而只能是市场价格的接受者。散户的这些特征决定了散户获利的最优策略是后进先出,在机构投资者开始拉升股票价格之后再购买该股票,在机构投资者出货之前卖出股票。然后,由于信息不对称,散户往往很难做到这一点,经常是接了机构投资者的最后一棒,被套牢了。

机构投资者与散户之间的博弈,有点类似“智猪博弈”,下面给出这个博弈的支付矩阵(见图3)。

散户

接等待

机构B接4,13,3

等待7,-10,0

图3机构投资者与散户之间的博弈

在这里,为了表述方便,我们借用了“智猪博弈”里的策略术语,其纳什均衡是机构投资者接、散户等待,各自获得相同的收益。在股票市场上,机构投资者要赚钱,往往先利用各种信息渠道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然后利用自己雄厚的资金实力拉升个股,获取价差。散户无论是收集还是处理信息能力都不强,资金上也无实力操纵价格,其最优策略只能是跟庄。然而,在现实的股票市场上,散户很难从机构投资者那里分得一杯羹。由于机构投资者和散户之间信息严重不对称。这在市场上表现在:机构投资者与上市公司有着密切的联系,可以直接得到许多内幕消息,而且上市公司还经常散发一些有利于机构投资者的消息。在我国,还存在着上市公司找机构投资者炒作本公司股票,机构投资者与上市公司联手操纵股价的现象。机构投资者往往持有一只股票的很大份额,他可以推算出散户所持有的份额,而散户只能根据股价走势推算该股票有机构投资者在做庄。

参考文献:

⑴凯恩斯(中译本).1986.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商务印书馆.

第8篇

在目前的经济全球化的世界里,随处都是挑战,成功的机会也到处都是。在变化多端的股市风云里,曾经有人或叱咤一时,或雄踞一方,或对股市变化了如指掌··· ···在这令人痴迷的、令人疯狂的股市里,想要成为一个高手,我们必须抱有正确的心态。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股票专业本科市场行情走势分析论文范文,仅供大家参考。

股票市场行情走势分析论文范文1:

【维稳组合拳:每周两次发审会取消一次 减持新规发威】

每周两次的发审会取消了一次,新股审核严格力度也空前提高,今年以来过会率已经大幅降低至七成。此外,减持新规开始发威,大股东无序减持受到抑制。

点评:A股市场向来“物依稀为贵”。IPO放缓必然被市场解读为重大利好。IPO减速目前四类股最受益:首先是新开板新股;另外超跌+破发次新股也值得关注;还有即将解禁次新股;再就是复合概念。

【4700亿元逆回购到期】

本周央行公开市场有4700亿逆回购到期,此外,本周还有2243亿MLF到期,周一、周二分别有1510亿、733亿;无正回购和央票到期。

点评:此前央行透露,拟在6月上旬开展MLF操作,并择机启动28天逆回购操作,因此本周资金面不用担心。

整体而言,周末IPO减缓速度,主要是为了对冲英国大选等外在因素带来的冲击,但实质性利好并不明显,因此,我认为对市场影响有限,本周指数仍会有个弱势反弹至3120点附近后会震荡下行,主要是受英国大选以及美联储加息预期利空压制,市场提前进入持币观望状态,以等候消息面明朗化,期间一旦受恐慌情绪影响,指数将顺势跌破 3080点延至3050附近。考虑到A股纳入MSCI的利好预期的对冲,蓝筹股继续充当护盘先锋,预计3050以及3022两个点位基本稳定下来,在英国大选结束后有望展开一轮次级别反弹行情。板块方面,仍以雄安和次新轮动为主,注意把握参与节奏,参与行情中最好快进快出!

以上股票专业本科市场行情走势分析论文范文由整理所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9篇

股票市场行情走势分析论文范文1:

【缩量筑底】

各位老板老板娘,今天是富二代们参加高考的日子了,祝福家有考生的朋友们,考试期间一切顺利,考场上也能像牛老师在股市中这样,超水平发挥。

【大盘篇】

我们坚持认为六月是震荡筑底的行情,不是顶部,上证成交1278亿,目前已经极度缩量,四五月份股市下跌中,四月收益91%,五月收益108%,战绩尚可,没有感觉到其实市场已经跌到蛋疼了,看看那么多董事长出来嘴炮兜底就是明证。

其实缩量调整中,是没有抄底的价值的,没有成交量就没有机会,需要耐心,等到再次放量再动手,而中长线,有套住的股票,如果仓位不大,可以不需要割肉,等待反弹。

【仓位篇】

现在的行情亏钱真是太容易了,NST新梅如果运气不好,瞬间亏30%,还有某券商代客理财,给客户把5000万炒成3000万了,处在这个市场中,无时无刻不面对各种坑,流下股民的眼泪,所以大家一定不要迷信所谓机构主力,他们也会亏成狗的。

总仓位控制在3成以内就可以,也没有必要空仓,轻仓试盘,静待市场高潮的到来。

第10篇

在目前的经济全球化的世界里,随处都是挑战,成功的机会也到处都是。在变化多端的股市风云里,曾经有人或叱咤一时,或雄踞一方,或对股市变化了如指掌··· ···在这令人痴迷的、令人疯狂的股市里,想要成为一个高手,我们必须抱有正确的心态。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股票硕士市场行情走势分析论文范文,仅供大家参考。

股票市场行情走势分析论文范文1:

【注意好一点就能高效把握全局】

作为主线题材,有资金尝试去交易雄安是意料的事,可挣扎这件事并不能解决问题,股市有持续性的东西均是集体行为,一部分资金的一厢情愿终究只是徒劳。午后老雄安尝试拉伸,代表股冀东装备,可惜板块效应实在一般,龙头也栏板多次,最后勉强封住。对于资金交易老强势个股,有走小补涨的意思,一波流的概率不小。其实,板块内补涨这件事,在笔者看来一直不是好事,不同于轮动,轮动是机会,补涨往往是回光返照,象征性走走即会结束。

次新是个特别需要说明的品种,理由有不少,比如始终和雄安在胶着,跷跷板格局明显,资金对其有一定的关注度。加上节假日期间释放的利好,对其是直接利好,才有早盘的高开和相关个股冲击涨停板,可惜板块效应实在一般,如果不是先手估计也赚不到钱。

次新特别需要说明的一个重要理由是,其四月以来的表现形式,毫无疑问,四月以来指数的下杀,特别是创业板,次新功不可没,基本上人气大幅度的低迷次新均是罪魁祸首。市场运行有记忆,最近资金对次新的关注度依旧不低,现在市场做多氛围又不佳,次新有可能发动发挥拖累人气角色的作用。而在雄安上面挣扎的资金其念想,或许也会因为次新的低迷而破灭。

综上所述,后面的节奏,认为次新是大的隐患,认为有可能会拖累人气,而一切有挣扎的资金或会因此被拖累。此外,主线题材的雄安短期也应该需要获利回吐的,强势股集体低迷就是最好证明,补涨的调调应该撼动不了什么,拭目以待吧!短期的交易,需谨慎对待,认为可以的话,空仓也是一种好的选择。面对这种格局,板块效应不显著,除非打先手,节奏上预判到位,交易上不拖泥带水,认为方能盈利,而这些对不少选手而言,太困难。既然这样,就不要尝试刀口舔血,等待机会大于风险时,再择机进场也不迟。股市厮杀很残酷,过于主观其实无益,想要赚钱的尝试等待有价值的信号出现,再顺势而已。

以上股票硕士市场行情走势分析论文范文由整理所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11篇

在目前的经济全球化的世界里,随处都是挑战,成功的机会也到处都是。在变化多端的股市风云里,曾经有人或叱咤一时,或雄踞一方,或对股市变化了如指掌······在这令人痴迷的、令人疯狂的股市里,想要成为一个高手,我们必须抱有正确的心态。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股票职称市场行情走势分析论文范文,仅供大家参考。

股票市场行情走势分析论文范文1: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将于5月31日至6月2日访问德国并举行中德总理年度会晤、赴布鲁塞尔举行第十九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对比利时进行正式访问。作为欧洲的“常客”,此番总理访欧的“老友记”能否结成新硕果?

北京专家指出,中国-欧盟领导人此次会晤将有助于吹散中欧关系中的消极阴云,真正达成一系列务实的合作成果,特别是开拓中欧合作的新领域,让中欧关系再上一个台阶。

“深耕”欧洲

作为欧洲的“常客”,李克强在欧足迹已经遍布多国,德国、瑞士、比利时等目的地更是不止一次到访。2013年,李克强就任国务院总理后的首次出访,四个目的地国家中就包括瑞士和德国两个欧洲国家。

他的访欧之旅时常带回合作“大单”。如2015年李克强访欧时,与比利时、法国等国签署数百亿美元的大单,更是为中欧在产能合作等方面规划出路线图。

自1975年建交以来,中国和欧盟关系已历经42年风雨,连续登上合作伙伴关系、全面伙伴关系和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三个台阶。如今欧盟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国是欧盟的第二大贸易伙伴。

如今恰逢欧洲多国大选年,英国脱欧等事件为欧洲一体化发展再添不确定性,而中国正在大力倡导基于国际合作的“一带一路”建设,此次李克强访欧会为“老友记”写出什么样的新篇章备受瞩目。

事实上,5月24日,在会见德国副总理兼外长加布里尔时,李克强已明确表示,期待通过此访共同发出中德、中欧支持经济全球化和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维护地区和平稳定、促进发展繁荣的强烈信号。

以上股票职称市场行情走势分析论文范文由整理所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12篇

都知道股票职称市场的流动性对股票职称市场来说是尤为重要的,了解股票职称市场对每一位股民也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是为大家整理带来的股票职称市场行情走势的分析论文,仅供大家参考:

股票市场行情走势的专家分析论文范文一:

不要热衷频繁交易

这是从我的无数次错误、无数次损失金钱中总结的一个道理,钱在投资市场里从活跃的投资者流向有耐心的投资者。许多精力旺盛的有进取心的投资人由于频繁交易财富渐渐减少。其实不管你的理念怎样,是投机者或投资者,这句话都适用。减少你的错误就先从减少交易次数开始吧。

不要离市场太近而乱了方寸

很多时候人群中积聚的是愚蠢,不是智慧。炒股的心态与你和人群的距离成反比,不要推荐股票职称,少去谈论股票职称,与市场的人群保持距离,与每日的价格波动也要尽量远点,不要让行情搅混你本已清晰的交易理念。体会孤独的快乐,孤独是一种特殊的力量,如果你体会到了孤独感并且是快乐的,那么你的心灵是强大的。在股市这个嘈杂的市场里,是最应该自守孤独的地方。知止而后能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不要碰下降通道的股票职称

猜测下降通道股票职称的底部是危险的,因为他可能根本没有底。存在的就是合理的,下跌的股票职称一定有下跌的理由,不要去碰它,尽管可能有很多人觉得它已经太便宜了。

以上关于股票职称市场行情走势的专家分析论文范文由整理所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