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海燕郑振铎阅读

海燕郑振铎阅读

时间:2023-05-30 09:48:40

海燕郑振铎阅读

海燕郑振铎阅读范文1

一、板书象形字“燕”,引导学生围绕燕子说说自己的见闻和感觉,唱《小燕子》;引导学生逐段读通课文,重点指导学生读正确读连贯。

二、指导学生学习第一自然段。先逐句朗读。体会燕子羽毛、翅膀、尾巴的样子和特点,重点理解“翼尖、剪尾”;然后归纳燕子的外形特点,练习背诵。

三、指导学生学习第二自然段。围绕“你仿佛看到什么?谁能从文字中读出画儿来?”引导学生朗读交流,重点理解“赶集”;配乐朗读,转化成诗歌形式,要求读出诗情画意。

四、指导阅读第三、四自然段。要求学生“一边读一边在脑海中浮现当时的情景,边读边用一个字、一个词、一个句子把自己的感想写下来。”

五、配乐范读郑振铎《海燕》中的片段,感受乡愁。

[片段回放]

师:小时候,奶奶告诉我,这春天,是小燕子的尾巴剪出来的!小燕子来了,春天也就来了,儿歌不是这么说的吗?小燕子,穿花衣――(师生共诵)小燕子从南方飞来,看到了怎样的美景呢?自己读第二自然段。

师:谁能从文字中读出画儿来?

生:我看见青的草,黄色的嫩叶,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烂漫无比的春天。

生:我看到花草生机勃勃。

生:花儿、草儿的颜色很鲜艳,它们都长出来了,很漂亮!

生:千万条柔柳展开了鹅黄色的嫩叶。

师:柳枝在于什么?

生:在伸懒腰!

师:(随着学生的回答,屏幕上逐渐点击出一幅水墨画)你们看,柳枝摇曳,鲜花盛开,细雨洒落,一派美好的景象!小朋友,你的脑海中是不是也浮现出美妙的画面?

生:是。

师:美是要仔细揣摩、细细品味的!春天究竟美在哪儿?就让我们去品味课文。请一位女生读第二自然段。

师:文中有一个词“赶集”,赶集是什么意思?

生:好像去超市。

师:“赶集”中的“集”不是现代超市,是集市。知道为什么去赶集吗?

生:要把东西拿去卖。

师:拿什么去集市卖呢?

生:青菜、白菜、萝卜。

师:那用不着赶呀!

生:如果不赶,会被人家抢去摊位的!

师:去迟了会卖不掉!农村人带着农副产品去集市卖,就叫“赶集”。文中的景象就像“赶集”似的,谁去赶集了?

生:小燕子,还有花呀、草呀、柳树呀。

师:它们是怎样来赶集的呢?为什么来赶集呢?我们就来做做这些花草树木。让我来问问桃花。桃花、桃花。看你那红扑扑的脸,你带什么来赶集啦?

生:我带着红艳艳的色彩,甜甜的花香来了。

师:柳树呀柳树,你是怎么样来赶集的?

生:我飞快地奔来了。

师:你带什么来了?

生:我带来了动人的舞姿,还有动人的色彩。

师:怎样动人的色彩呢?

生:嫩绿嫩绿的色彩。

师:为什么急急地赶来啦?

生:因为这里很美呀!

师:你的到来使这里的春天更美了。树儿、花儿、草儿都来了。真是“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呀!

(生有感情地读第二自然段)

师:小燕子看到这么美的春天,会说什么呢?

生:哇,这么美的景色,我要赶快生孩子!(笑)

生:哇,好美啊,我要在这里住下。

生:哇,我们也要赶来,为春天增添一分生趣。

师:小燕子赶来了,也加入到它们这个行列中,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趣!你们瞧(在水墨图上加上小燕子),在柳枝摇曳,细雨洒落,微风轻拂,桃花盛开的画面中,活泼机灵的小燕子飞来,好一幅烂漫无比的春光。让我们再读一读,读出这春光无限。

(生再读第二自然段,配乐)

师:小燕子从南方赶来,为春光增添了怎样的生趣?静心阅读第三、四自然段,边读边在脑中画画看到的情景,也可以用手势做做你看到的当时的情景!

(生边默读边思考)

师:(巡视)有些小朋友还在文字旁写下了自己的感想,这种习惯很好!咱们来看小燕子为春光增添了怎样的生趣?来看第三小节,谁来说?

生:燕子斜着身子在天空中掠过,“唧”的一声……荡漾开去。

师:你是想告诉大家什么?

生:燕子在飞行的时候很活泼!

师:小燕子的飞不叫飞,作者叫它“掠”,怎样的飞叫“掠”?用手势做做看。(请一生上台演示)

师:“飞”和“掠”有什么不同?

生:姿态不一样,(边说边做动作)斜着飞叫“斜掠”,横着飞叫“横掠”。

师:哪个是说飞得更快?

生:“掠”的速度快,而且姿态动人!眨眼间,就过去了。

师:还从哪里读出“掠”不仅指飞得快,而且飞得美?

生:唧――

师:我来读文章,你们来演小燕子!(师读生演)

师:你们还看到过谁有这样的本领?

生:孙悟空。

生:还有老鹰。

师:它们的飞都不叫“掠”,孙悟空是腾云驾雾,老鹰是盘旋,只有小燕子飞得够轻盈。

师:再读第三自然段,把燕子独特的美的飞行姿态表现出来!

师:燕子一文就是一幅动人的画。如果我告诉你,文中所写的是一段由小燕子勾起的回忆,你相信吗?

生:(点头)相信。

师:本文的作者郑振铎先生是我国非常著名的学者。这篇文章选自郑振铎先生的《海燕》一文。他在原文中有这样一段(配乐范读原文片段),你们听出什么来了吗?

生:我听了好像要哭出来了。

生:我听到了作者看到了故乡的小燕子,他很想念自己的家乡。

师:作者独自一人,离开家乡,漂洋过海,当他看到了在海上飞行的小燕子时,就仿佛看到了老朋友般的亲切。一起读――“这小燕子,便是我们故乡的那一对,两对么?便是我们今春在故乡所见的那一对,两对么?”

师:此时此刻,他是多么的想家、想念亲人和朋友。这时的小燕子已经成了作者的亲人和朋友的化身了。再一起读――“这小燕子,便是我们故乡的那一对,两对么?便是我们今春在故乡所见的那一对,两对么?”

师:古往今来,小燕子常常成为游子想家的寄托。当我们看着燕子,读着燕子,耳畔又响起那首熟悉的小燕子儿歌。(师生齐说儿歌)

师:春天在《小燕子》的歌声中来,我们也在《小燕子》的歌声中长大。现在正是春天,小燕子又飞回来了。从小燕子的身上,我们读出了春光的浪漫,思乡的忧愁,双双飞来飞去的美好,还有珍惜春天大好时光的情感。小燕子不仅是大自然中活泼机灵的小燕子,它已经成了咱们老百姓寄托感情的象征了。让这个大自然中的精灵一直陪伴我们成长吧。

师生:(齐说)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这就是活泼机灵的小燕子。

[教者感言]

我以为,语文课程改革中“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的改变都不能给教学带来奇迹,只有当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同时改进时,语文教育才有希望”。阅读课教什么?当我接受同题课教学《燕子》的任务,并得知这样一个很具研究意义与价值的话题时,首先想到“教学内容”的话题。我一直以为,文化的品质和素养是一个可以让人终身受益的东西,能让语文教育回到其本真状态和原先意义上去。如

何在日常教学中突出语文教学中文化的特性、灵魂和精神?怎样才是真正地让语文回到其本真状态和原先意义上去呢?带着这样的思考,我设计了《燕子》一课的教学。

《燕子》全文共4个自然段,节选并改编自著名学者郑振铎先生的《海燕》。文章语言清新、规范,作者用散文化的语言,描写了小燕子的活泼机灵,给春天带来的勃勃生机,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小燕子的喜爱。如果把全文放人《海燕》原文中去阅读,则又笼罩了如烟般的乡愁。

根据教材本身特点、四年级学生认知水平以及“文化追求”的教学主张,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习文章语言表达的规范与灵动,重点体会:“赶集、掠、沾、痕、几对、小圆晕”等词语的精彩与韵味。(3)阅读和理解小燕子给春天带来的无穷生趣,并通过阅读原文片段,初步了解“燕子”的文化意象,留下“燕子文化”的痕迹。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我从“文字、文学、文化”3个层面设计教学内容。

文字层面,回归母语的特点。学习作者语言表达的准确、精彩与灵动,体会“赶集”“掠”“沾”“几对小燕子”“小圆晕”“几痕细线”的无穷韵味。

海燕郑振铎阅读范文2

一、教学目标

(一)理解文中小燕子形象的意义,领会作者的思乡之情。

(二)学习本文咏物抒情的表现手法。

(三)品味语言,并尝试通过朗读来再现文中的优美意境。

二、课时安排3课时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927年,反动派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迫害进步人士。郑振铎被迫远走欧洲,于5月21日只身乘船前往法国巴黎。航行途中,作者放眼海天,发现了几只在海面上勇敢地斜掠翻飞的海燕,勾起绵绵不绝的思乡之情,于是写成这篇咏物抒怀的散文。

(二)题解

可先让学生阅读课文后所附的关于海燕的说明文字,了解相关知识。有条件的还可以展示一些图片或音像资料,以增加学生对海燕的感性认识。

本文实际上并非仅仅写了海燕,为什么要以“海燕”为题?这个问题可先行提出,但不必急于作答,留待学生基本掌握了文章的内容和主题后进行探讨。

(三)初步阅读课文,了解基本内容

1毖生自读课文,对照注释,并借助工具书,弄清文中生字和新词的音、形、义。

(本文写于20世纪20年代,遣词用语与当代有一些差别,学生可能会产生一定的理解障碍,在学生质疑后,应作必要的讲解。)

2鼻肓矫学生分别朗读课文前后两部分,其他同学边听边在书上勾画描写小燕子外形和动作的词句。

3备据课文内容填写“思考与练习一”的表格,通过比较初步了解故乡的小燕子和海上的小燕子的异同。

外形 活动背景飞翔憩息

故乡的小燕子 乌黑的羽毛隽妙无比的 斜飞 闲散憩息于纤细的电线上剪刀似的尾巴 春景 隽逸地在湖面劲俊轻快的翅膀 横掠海上的小燕子 乌黑的小水禽 绝美的海天 隽逸从容地在 展开双翼落在海面,随海面斜 掠波漂浮。从表中可以看出,故乡的小燕子和海上的小燕子有许多相似点,外形俊美,飞行的姿态隽逸,尽管它们活动的具体环境不同,一个是在作者故乡的田园湖面,一个是在辽阔无垠的海天之间,但都处在美丽的背景之上,这种相似引发了作者无限的遐思。

4毖芯课恼碌慕峁固氐悖理清文章思路。

通过填写以上表格,还可以帮助学生迅速把握本文的结构特点。

全文共14段,前后两部分结构大体匀称,都是写景状物在先,然后归结到抒发“轻烟似的乡愁”。由此可见,是“乡愁”这种感情把故乡的小燕子和海上的小燕子联系在一起,“乡愁”正是本文的感情线索。

(四)布置作业

1庇懈星榈乩识量挝模并背诵第1段和第8段。

2背写词语:

轻飔 伶俐 旷亮 隽逸 粼粼 荡漾 憩息 匾额 融融泄泄 忧戚 嘉宾 运命蹇劣

第二课时

(一)研读课文第一部分(第1—7段)

1敝该背诵课文第1段。

2闭页龆沃心芄桓爬ň拔锾氐愕挠镅裕

“隽妙无比的春景的图画”。

3备据课文的描写,用自己的语言说说这幅“春景图”包含了哪些内容。

作者描写了春风、春雨、春柳、春花、春草等各种春天特有的景物,并用“吹拂”“洒落”“舒眼”“奔聚”等动词写出了春天到来、万物充满生机的过程。

4痹谡饫寐无比的春天的背景上飞翔或憩息的小燕子,是一种怎样的形象?

有光滑漂亮的羽毛,伶俐可爱,飞行的姿态俊秀飘逸,憩息于电线上时成为一幅有趣的图画,为春光平添许多生趣。小燕子和故乡的人们之间形成了一种融融泄泄的亲密关系,小燕子的来去会引发故乡人们或忧戚、或舒怀的感情。人们喜爱小燕子,愿意让小燕子在自己家中安巢,人们甚至把自己的命运与小燕子是否光顾联系起来。小燕子已经成为故乡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5弊髡甙研嘧有吹萌绱嘶钇每砂,除了因为对小燕子怀着一种发自内心的喜爱之外,还有其他感情上的因素吗?

作者此时离开故乡、离开祖国有几千里之遥,托身于浮宅之上,奔驰于万顷海涛之间,“不料却见着我们的小燕子”。作者明知眼前所见到的海燕绝不是故乡的小燕子,却仍然称之为“我们的小燕子”。可见,作者心中割舍不断的是对故乡、对祖国的思念,他怀想故乡的小燕子,实际上是在抒发自己对故乡生活的无限眷恋之情。

6闭獠糠治淖稚动优美,具有浓郁的抒情意味,让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段落或句子进行朗读。教师应对朗读的语速、语调、节奏、轻重音处理等技巧方面的问题作必要点拨,指导学生读出自己体味到的文章情感。

(二)研读课文第二部分(第8—14段)

在教师引导讨论第一部分的基础上,第二部分让学生自主学习研究。

可要求学生围绕下列问题进行讨论:

1蔽闹腥绾蚊栊春Q嗷疃的背景?

2焙I系男嘧邮窃跹的形象?

3弊髡呙髅髟谛春Q啵为什么还要问“它们果是我们故乡的小燕子么”?

4蔽恼虑昂罅讲糠值男捶ㄓ惺裁聪嗤点和不同点?

(应让学生充分发言,教师也可参与讨论,对学生分析思考不到位之处加以点拨或补充。但切忌喧宾夺主,越俎代庖。)

关于上面的讨论题,可从以下方面认识:

1弊髡哂镁哂信ㄓ羰闱橐馕兜谋蚀ス蠢粘龊I系男嘧踊疃的背景:海天一色,都是皎洁无比的蔚蓝;海波平稳,令人联想到春晨的西湖;微风吹起绝细绝细的波纹,在阳光照晒下显得温秀可喜;蔚蓝的天空中漂浮着几片薄纱似的轻云,如穿着蓝色夏衣的女郎颈间围着一段绝细绝轻的白纱巾。画面色彩明丽,作者两次发出赞叹:“我没有见过那么美的海!”“我没有见过那么美的天空!”在这皎洁无比的海天之间,人也被净化了,“一点杂念也没有”,深深地沉醉于美景之中了。这段景物描写层次感极强,先写海,再写天,然后用“绝美”二字表达出对海天的整体感受。 2毙嘧釉诤泼У拇蠛I霄烈莸卮尤莸匦甭樱或展开双翼,落在海面上,随着海波浮憩,作者担心小小的燕子会觉得倦,会遇到暴风疾雨,小燕子却是又安闲,又舒适。作者因此感叹这小小的海燕是海上英雄。

3弊髡呙髦眼前的海燕绝不是故乡的小燕子,但因为思乡心切,便把对故乡小燕子的热爱之

情全部倾注在海燕身上,一再问自己:“它们果是我们故乡的小燕子么?”其实是作者希望以此来寄托自己的情思,抚慰自己孤寂的心灵。

4毕嗤点:都有“绝美”的活动背景,都从动态和静态两方面描写小燕子的飞行和憩息,都从小燕子引出了“轻烟似的乡愁”。

不同点:写故乡的小燕子是写记忆和想象中的景象,还通过燕子安巢来表现故乡人对燕子的喜爱,作者笔下故乡的燕子是春天的使者,欢乐的使者。写海上的小燕子则是写眼前所见的景象,作者怀着对故乡小燕子的深厚感情关注眼前的海燕,担心它是不是会飞倦,是不是会遇着暴风雨,甚至关心绝小绝小的海鱼是不是海燕的粮食。作者着力描写海燕在浩莽的大海上的从容、安闲和舒适,刻画了一个海上英雄的形象。

(三)齐读课文第二部分

要求学生根据前面的朗读指导,努力做到声情并茂。

(四)布置作业

完成“思考与练习二”。

第三课时

(一)总结课文特点

1薄逗Q唷肥且黄抒情散文,请谈谈你对本文所采用的抒情方式的理解。

作者满怀思乡之情,但他并没有直抒胸臆,而是将浓浓的“乡愁”寄托在小小的海燕身上。作者笔下的“故乡的小燕子”和“海上的小燕子”,已经成为一个象征物,其中凝聚着作者对故乡、对祖国的全部的爱。这种寓情于物的抒情方式,可以将感情表达得更加深沉含蓄。

2碧致郾究窝习开始时提出的问题:本文并不仅仅写海燕,还写了故乡的小燕子,为什么要以“海燕”为题?

海燕是作者咏物抒情的缘起。作者在海上看到小燕子,睹物生情,想到家乡的小燕子,想到故乡,想到祖国,情不能已,就让自己深沉而浓厚的感情化为这个在海天之间翻飞的“精灵”。虽然它在离家几千里、离国几千里的海上飞翔,但在作者眼里心里,它就是故乡的小燕子。所以,文章以“海燕”作为题目。

(二)拓展阅读

印发材料,学生自读后思考以下问题:

文中的燕子具有什么特点?作者塑造这样的形象有什么意义?

飞翔的燕子

冰春我家窗外,不见绿阴,是高楼包围中遗留的一片灰扑扑的低矮的瓦房,使我得以望见一片天空,望见它的晴朗阴沉,星月风雨。当然,也得时常紧闭窗户,看那几根烟囱中逃窜出的煤烟,如何张扬肆虐。

奇怪的是,燕子就在这样的环境中飞翔而至,像老朋友似的呢喃问候。

一个暴风雨来临前的黄昏,空中沉闷难耐。窗外的煤烟终于消失了,我可以打开窗子了,可以享受一番自然风的抚摸了。就在打开窗子的时候,我的眼睛明亮起来——两只燕子,正在窗外阴沉的天空下盘旋飞翔。那白色的肚皮,似闪电,昭示着一种高洁;那划破阴沉的长长的翅膀,透剔着搏击的力量;那如剪刀般张开的羽尾呵,剪裁出飞翔的希望。

久违了,我亲爱的朋友!我亲爱的燕子!那些飞入寻常百姓家的燕子,那些少时见过的在空中的电线上编织音符的燕子,那些春天在草丛中绿树林中呢喃的燕子,早已成了过眼烟云,真真切切远离我们了。今天,这快乐的,时而俯冲,时而奋飞,倏忽不见踪影,突然又出现在眼前的呼唤暴雨来临的燕子,让我这城中村夫,忧郁尽褪,灵魂随之飞翔。

我打开所有的窗户,希望燕子疲惫的时候,飞进来歇一歇。但燕子终无此意,有时飞至窗前,又昂然而去,它们有自己的天空,在天空中,塑造着飞翔的灵魂。

在那个暴雨如注的夜晚,我梦见了好多飞翔的燕子。

以后,在这个不但没有“绿水人家绕”,而且是乌烟熏人的境地,无论是刮风下雨,还是日出日落,不知为什么,我家窗外,总有两只燕子在飞翔。我想,也许是我们的生活中昆虫太多的缘故吧,燕子终究要出现的。

不知什么时候,在这个熙来攘往的世界,我喜欢独处。心灵在静寂中用眼睛去感悟春夏秋冬。在这个潮湿闷热的夏季,飞翔而至的燕子,无疑让灵魂开满了春天般的阳光。

提示:

本文运用了象征手法。作者赋予燕子以高尚的性格,塑造了一个勇敢、快乐、拼搏奋进的形象,它在阴沉的天空下盘旋飞翔,呼唤暴风雨的来临。作者的心灵也受到感染,“灵魂开满了春天般的阳光”,产生了蓬勃奋发的力量。

(三)布置作业

完成“思考与练习四”。

板书设计

隽妙的春景 故乡的小燕子

海燕郑振铎阅读范文3

【关键词】高年级语文;课外阅读;兴趣;教材;活动;环境

新课标明确指出:“课外阅读总量五年制不少于100万字,六年制不少于150万字,养成写读书笔记的习惯。”无疑这是针对目前小学生积累明显不足,入不敷出的矛盾而指出的一条出路。然而,要使课外阅读收到一定的实效,离不开老师的正确指导。积极创造条件,指导学生多读书,并采取多种形式交流读书心得,则是极为重要的语文实践活动。

一、激发兴趣,让学生课外阅读成为需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人说得好:“未见意趣,必不乐学。”霍姆林斯基也认为教师应在学生心灵中激起求知欲望和点燃热爱知识的火花。这“欲望”与“火花”就是学习兴趣与动机的激发。

(1)名言引导。用“开卷有益”、“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博览群书,而晓天下。”等来启发、熏陶学生,让学生懂得多读书对提高自身的习作水平与语言表达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为了让学生亲近阅读、亲近母语,我运用了家喻户晓、耳熟能详的名人名言来启发,如“知识就是力量。” 、“不读书就像生活中缺乏阳光一样。”、“书是知识的海洋,力量的源泉,智慧的翅膀,生活的方向盘” 等,让学生走上课外阅读的“罗马大道”。

(2)轶事启迪。以叶圣陶、马克思、鲁迅等伟大人物的终身学习的热情来激励学生。比如有人向着名教育家叶圣陶请教:“您在语文方面的造诣那样深,您是怎样学习语文的呢?” 叶老坦言:“得益于校外。”让学生从中懂得:读的书越多,其源愈远;读书的面越广,其水愈活,写起文章来才能左右逢源。

(3)读物介绍。根据高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以讲故事的形式向学生介绍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读物。如“童话寓言故事”、“少儿科普知识”、“名人小时候趣事”等,激发学生对课外读物产生兴趣。

二、从教材入手为学生课外阅读创造条件

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强了,我们还得创造条件让学生有机会,有目的地在知识的海洋中翱翔。我们所使用的教材,本身就具有示范性,他是以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为主要目的之一的,科学的,严谨实用的读物,教师应在教授教材时抓住教材与课外读物中存在的这样那样的联系点,全面辐射。下面介绍几种:

(1)增进理解型:《李时珍》一课对李时珍采集写书材料,认真辨别药材等只做了概括性的叙述,学生理解不深,而《破庙过夜》这篇阅读材料记叙了李时珍师徒采访途中,在一座满是蜘蛛网的庙里过夜风餐露宿。并以“月下记录材料”和“亲口品尝鸡肠草”这两件具体事例来说明他严谨治学的态度。通过阅读,能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由衷地体会到李时珍为祖国药物学的献身精神。教学《等飞机遇险的时候》可结合阅读《为中华的崛起而读书》、《少年》、《革命领袖的故事》、《,你在哪里》等,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一代伟人的光辉形象。讲到《舍身炸暗堡》,让学生读《的故事》,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对英雄的热爱。教学《雷锋日记》也可结合课文以外的雷锋日记,加深理解什么是真正的雷锋精神。

(2)解决疑难型:此类型主要用于解决课本中一些疑难问题,教学了《太阳》一课,有学生问:“太阳的中心温度为什么这么高”教师可引导学生去看《太阳的热》,这样既满足了他们的求知欲,又让他们尝到解决疑难的乐趣。

(3)开阔视野型:教学《海底世界》之后,学生对课文所介绍的海底世界的知识还是有限,同时对海底的奇异景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此时教师可借机引导他们去看《海洋深处的秘密》、《海底两万里》等书,激发学生对大海的向往之情,对科学的探求之心;学习了《纸的故事》可以阅读《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这类阅读教材往往与教材文体相似,它能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再次运用已初步掌握的学习方法,使之得到巩固,达到熟练的程度,从而形成一定的学习技能。

(4)写法比较型:郑振铎的《燕子》和高尔基的《海燕》两文,都是描写燕子,却各有侧重,前者描写燕子的可爱,后者歌颂海燕的坚强勇敢。侧重点不同,写法就不有所区别。前者笔法细腻,意境优美;后者淋漓豪放,气势磅礴。若将两文放在一起,更能突出作品各自的特点。选择诸如此类的文章,让学生通过分析比较,认识各种发达形式的不同作用,懂得恰当地选择写作方法为写作内容服务。这样既能让学生在阅读中培养分析比较能力,也是学生学习写作方法、提高文字表达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

三、开展活动,在活动中成长

我们必须重视第二课堂和语文教学实践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诸如举行演讲赛、辩论会、朗读比赛、知识竞赛和“三个一”活动等专题活动课,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又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辩能力,还使更多的学生有表现自己的机会,增强了他们对学习的信心。

海燕郑振铎阅读范文4

郑振铎生于1898年,字西谛,笔名宾芬、CT、郭源新,福建长乐人。曾任燕京大学、北京大学教授、暨南大学文学院院长。抗日战争时期和抗战胜利后,在上海从事进步文化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文化部文物局局长、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文化部副部长等职。曾主管过图书馆工作,对文献收藏及图书馆事业发展倾注了心力。

郑振铎先生青年时代即喜欢收集旧书,几成癖好,自称“凡一书出,为余所欲得者,苟力所能得及,无不竭力以赴之,必得乃已。典衣节食不顾也。故常囊无一文,而积书盈室充栋。”20年代中期,他在上海商务印书馆工作时,四马路中段的旧书铺,是他经常光顾的地方。大革命后,为躲避屠杀革命者的凶焰,他去欧州旅行,巴黎国立图书馆几乎成了他的安身之地,他每天从早到晚在那里搜寻流落海外的古籍,达到了废寝忘食的程度。1932年“一・二八”事变前,郑已有藏书100多箱,计2万多册。可惜其中大半在上海毁于战火。

与传统意义的收藏家不同的是,郑先生早年的收藏并非为了藏书,而是“为了自己的研究方便和手头应用”。在《劫中得书记序》中,他说:“大抵余之收书,不尚古本、善本,唯以应用与稀见为主。孤罕之本,虽零缣断简亦收之。通行看本,反多不取。于诸藏家不甚经意之剧曲、小说,与夫宝卷、弹词,则余所得独多。诗词、版画之书,印度、波斯古典文学之译作,亦多入庋架。”国家图书馆诸前辈编辑《西谛书目》可见其收藏概貌。郑振铎先生的藏书主要类别有历代诗文别集、总集、词曲、小说、弹词、宝卷、版画和各种政治经济史料等,数量仅就古籍类就达七千七百余种,其中明清版居多,写本次之,宋元版较少。反映了郑振铎先生的藏书思想。郑先生重视版本考订,每收一书,必详读深究,并撰写题跋。所写题跋大部分见于《劫中得书记》(1956)和《西谛书话》(1983)。他还亲自编写书目,有《西谛所藏善本戏曲目录》(1937)、《西谛所藏散曲目录》(1937),以及《西谛所藏弹词目录》、《清代文集目录》(均未刊)等。同时他还收藏有大量书目及目录学著作,仅国家图书馆普通古籍部分就收其书目500多种。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上海沦为“孤岛”,郑振铎先生目睹中国珍贵古籍不断流入美国日本等国,认为保护古籍是书生的责任,否则,任其流往海外,“必有一日,论述我国文化,须赴海外游学。”“史在他邦,文归海外,奇耻大辱,百世莫涤。”为此郑振铎一方面节衣缩食,一方面与北平图书馆袁同礼馆长等联系,请他们筹款、汇款。这期间购得的书中,有不少是戏曲书,还有一些是明清的方志、明清人的文集,家谱,还有两册《永乐大典》。最值得一提的是脉望馆抄校本《古今杂剧》。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郑振铎担任共和国第一任文物局局长,他认为“不仅好利的商贾们是民族文化的叛逆者,即放任他们将古物、古书源源流出的责任者们也将是中华民族的千古罪人。”他首先拟定相关制度法规,报请政务院发出“为颁发《禁止珍贵文物图书出口暂行办法》的命令”,为新中国文物的保护管理作出了贡献。此后,他积极运作,促成了陈清华藏书等海外文物的回归,为古籍的保护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半个世纪后的今天,郑振铎先生的学识人品、道德风范以及文物保护的理念仍然是文物工作者的楷模。

从西谛的藏书看,可以说从诗经、楚辞到戏曲、小说、弹词宝卷,面面俱到。在文艺类书籍的收藏中,他不但重视作家的别集,还特别强调总集和地方艺文类书籍所起的作用。他认为总集类书籍不但可和各家别集互相比勘,取长补短,而且还可看出各个历史时期文学流派的特色和选家对文学批评倾向,如汉魏六朝文学,除了各家别集和薛应旗、汪士贤、张燮、张溥等编校的各家别集丛书,还兼收《昭明文选》各种版本33种,《玉台新咏》各种版本8种和明人冯惟讷、刘成德、张之象、张谦、曹学绲缺嘌〉淖芗。对唐宋以后和近代文学亦是如此。地方艺文类书籍就搜集有200多种。其中不少是长期被人们忽视的。

西谛对明清诗文集的收藏,数量相当可观。其中大部分是冷僻之书,目的是让大家不要遗忘,对画家的集子,如沈周的《石田集》、董其昌的《容台集》,戏曲家的集子,如唐宋以来词人的著作,有明人夏言的《桂洲词》、夏日《葵轩词》、陈德文的《建安诗余》,更有明嘉靖间四川嘉定九峰书院本元遗山编的《中州乐府》,字大如钱,刻工粗犷而质朴,还有明代石村书屋蓝格抄本《宋元明三十三家词》,有朱彝尊藏印及亲笔题识和眉端评语,弥足珍贵。

西谛戏曲书的收藏,比重最大,也最有名,特别是明版插图本戏曲,相当出色。这部分收藏以1939年为限可分前后两个时间,前期他曾把收藏的精本,编为《西谛藏曲目》写刻出版,刘龙田本《西厢记》、玩虎轩本《琵琶记》、浣月轩本蓝桥《玉杵记》和孟称舜编定的酹江、柳枝二集,为其中白眉。抗战期间,为生活所迫,曾将所藏部分作价出售,后又收集补充。不仅西厢、琵琶、四梦等著名曲本不嫌重复,有见必收,它如施惠的《幽闺记》、苏复之的《金印记》、姚茂良的《双忠记》、徐霖的《绣]记》、屠隆的《昙花记》、史磐的《鹣钗记》和无名氏的破窑、鹦鹉、四美、异梦等记都有版式精美插图工致的明刻本。1953年郑先生唱印的《古本戏曲丛刊》陆续印了四集,收入的很多种都是郑氏藏书。

西谛对于历代短篇和长篇小说的收集丰富而系统。其中有最负盛名的明版忠义水浒传,是1931年同朋友到宁波在林集虚大酉山房的书架上发现的,他认为是嘉靖年间的刊本,是当时所有《水浒传》刻本中最早的, 几年后在书友的帮助下买到其中的五回,1958年北京图书馆又在上海购回其他三回。

对于宝卷、弹词、鼓词等讲唱文学的收集,西谛既早且全。他曾编了一个自藏的弹词目录,登在《小说月报》中国文学专号上,还编了宝卷和鼓词的目录。宝卷中有明写彩绘本《目连救母出离地狱生天宝卷》和嘉靖刊本《药师本愿功德宝卷》,他认为这是流传最早的两个宝卷。弹词中名作尤多,《三笑姻缘》、《玉蜻蜓》、《珍珠塔》等,都有藏本。鼓词中也有不少罕见者,如福州本《荔枝陈三歌全传》、潘必正陈妙常村歌、潮州本《双白燕》等,还有各种南音和时调唱本。这些民间人创作,若没有他的搜访发掘,怕早已湮没无闻了。

郑振铎先生在《中国版画史序》中说:“我国版画之兴起,远在世界诸国之先。欧洲之版画,为德荷二国所创,始施于博戏之纸牌上,并以刻印圣经图象。时约在西历一千四百年左右(当我国永乐初)。日本浮世绘版画 则盛于江户时代(当我国万历至同治间)。独我国则于晚唐已见流行。迄万历、崇祯之际而光芒万丈。歙人黄刘诸氏所刊,流丽工致,极见意匠。……..其时,欧西木刻画犹在萌芽也。”鉴于对版画制品的重视和珍爱,历代版画书籍,一向是郑振铎先生收藏和研究的重点。他早年注重收藏徽派版画,稍后又广收宗教画。此外,凡是木刻书中有插图的他都广收不弃。在他编写的《中国版画史图录》中使用的大部分是他自己的藏品。这部分收藏中的精品多为流传孤罕的珍本。如明万历刻本《程氏墨苑》彩印本、明崇祯刻《十竹斋画谱》、《十竹斋笺谱》等郑氏藏品中都有既全且好的本子。还有清康熙时刻印的《芥子园画传》、《芥子园画传二集》、《芥子园画传三集》原本极为少见,郑收集的竟然是一部全的初印本。还有陈洪绶的《水浒叶子》、《博古叶子》、肖云从的《太平山水图》等都是不可多得的版本。

郑振铎先生对于政治、经济史料,也留意收集。如刘锡玄的《黔牍偶存》,是明代万历末年统治阶级残酷镇压贵州少数民族农民起义的血泪记录。它如明崇祯朝《缙绅便览》,《北新关商税则例》、《闽海关则例》和明代坊本《万事不求人》,《四民备观翰府锦囊》等书,都是罕见而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此文选取西谛藏书戏曲版画中几种代表性的收藏与读者共享,一同体味郑先生的学识和对文物保护所作出的贡献。

脉望馆抄校本《古今杂剧》

郑振铎先生称此书为劫中所见所得中最重要的,是得书的高峰,他的发现不仅对中国戏剧史、文学史研究者是重要消息,对中国文学宝库、历史文献资料的重大收获。并认为这个发现可以与内阁大库打开、甲骨文的出现、敦煌遗书的发现具有同样的意义。郑先生之所以如此看重,是因为此书为杂剧的集大成之作。其中半数为过去未见流传的本子。

此本发现以前,元人杂剧多赖明万历四十四年刻臧懋循的《元曲选》流传,此本收元杂剧凡百种,为杂剧选中最丰富的一种,其他杂剧选编,可以补充《元曲选》的,寥寥几种而已。最大的发现也就是黄丕烈旧藏《元刊杂剧三十种》,收入前所未见的元剧十七种。而脉望馆抄校《古今杂剧》竟然收元明杂剧242种,种数比《元曲选》多出一倍半,这个宝库为中国文学史增添了许多名著,也为中国历史、社会史、经济史、文化史增加了大批资料。

脉望馆馆主是明万历年间的赵琦美,荫其父赵用贤作刑部郎中,在京城时有机会认识很多名流,如于慎行的儿子于小谷。《古今杂剧》242种,其中15种配以明息机子本,还有52种配古名家杂剧,其余都是赵琦美让人抄的。而且几乎每一本都经赵琦美校过。有校有跋。从他的校跋中可以看出,他抄的书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从内本录校”,内本指明代末年宫廷演戏的剧本,另一个就是从于小谷的本子传抄的。在赵的校里注明是抄校于万历四十二年到四十五年之间,正是他在京城担任刑部郎中的时候,这时他既有机会见到内本,也有机会借到于小谷的藏书。

于小谷,名纬,荫父于慎行(号谷峰,为东阁大学士)为中书舍人。赵琦美和于小谷同在京城做官,当时还有大量杂剧,他们互通有无,抄了不少。借抄的戏曲书,赵琦美后来都带回南方家中。赵死后,其藏书归钱谦益绛云楼,绛云楼曾经失火,所幸这部书没有被烧毁。后归入钱曾手中,钱曾藏书《也是园书目》著录了大批的戏曲书,主要就是赵琦美的抄校本。钱曾时,著录除重复外,尚有340种,72册。而赵琦美原藏数量现却无法得知,仅可确认,经历三百年到国家图书馆时,共有242种64册。这批书刚发现时人称《也是园杂剧目》,因为钱曾没有写《古今杂剧》之名。也有称之为也是园戏曲的。

这批书在钱曾之后又经季振宜、何义门、黄丕烈递藏。黄丕烈定其名为“古今杂剧”。黄丕烈后又辗转相传于汪士钟艺芸精舍、赵宗健旧山楼、丁祖荫等处。明朝山东有个李开先,曾因藏戏曲书颇多,自称词山曲海,黄丕烈在得到赵琦美的藏书后,自己刻了一方印“学山海之居”,认为自己收藏的戏曲书已经可以和李开先媲美了。此书流传中不断损失,“也是园”有340种,到季振宜著录时就只有300种,黄丕烈时有266种66册,黄手抄目录四十叶,今附书前。而到汪士钟手里就只有242种66册。

郑振铎先生自己说这是他在劫中得到的最好的书。国宝送国库,完成了郑振铎先生的愿望。公布此事,在当时也是非常轰动。之后,商务印书馆曾选其中144种,编成一部“古本元明杂剧”,五十年代郑振铎担任文化部副部长时倡印“古本戏曲丛刊”,“古本戏曲丛刊”印了1――4、9辑,其中“古今杂剧”印在4辑中。

明万历刻本《元曲选图》

《元曲选》一百卷,为杂剧选集。全书十集,每集十卷,每卷一剧,其中元代杂剧九十四种,明代杂剧六种,总计一百种,故又称《元人百种曲》。明臧懋循编,明万历四十四年雕虫馆刻本。臧懋循(1550-1620),字晋叔,浙江长兴县人。万历八年进士,曾官荆州府学教授,南京国子监博士。由于他不屑恪守封建礼法,遂为世俗所不容,以至后来被劾罢官。臧氏精于音律,为明代著名曲家,自著有《负包堂集》。《元曲选》一百卷分两批刊印,第一批甲、乙、丙、丁、戊集,刊于万历四十三年(1615);第二批己、庚、辛、癸、酉集,刊于万历四十四年(1616)。这些杂剧是臧从自家所藏秘本及麻城刘承禧所藏之内府本中遴选出来,刊刻时略作增删,基本忠实原著。现存元人杂剧总数不足二百种,《元曲选》所收元代杂剧,占现存总数的一半以上。书中收录关汉卿《感天动地窦娥冤》、《赵盼儿风月救风尘》、白朴《唐明皇秋夜梧桐雨》、《裴少俊墙头马上》,马致远《破幽梦孤雁汉宫秋》等名剧,影响巨大。对元代杂剧的传播起了重要作用。后世研究元代杂剧,一般都以本书为据。明万历年间,版画艺术得到飞速发展,尤其是戏曲书籍,更喜配插图以示优雅。《元曲选》每剧附图两至四幅,总计224幅。其插图临摹古代名画家的不同画法,生动、逼真地将各剧的情节特点表现出来,其图画线条细腻、流畅,极尽婉丽之美,在中国版画史上具有极重要的地位。原书插图多附于每剧正文之后,郑振铎先生旧藏之本,却将插图单独装订一册,其版印清晰娱目,当系初印本。书中钤有“长乐郑西谛藏书之印”。

明万历滋兰堂刻彩色套印本《程氏墨苑》

明程大约编。明丁云鹏、吴廷羽等绘。明黄l、黄应泰、黄应道、黄一彬等镌。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安徽新安程氏滋兰堂刻彩色套印本。图文并列。卷首目录题“程幼博墨苑”,版心下镌“滋兰堂”。程大约,字幼博,别字君房,号筱野,又号玄玄子、守玄居士、墨隐道人、独醒客、鸿蒙氏、鄣山放民、紫宸近侍,安徽歙县岩镇人,太学生,善古文,曾仕鸿胪寺序班,著有《程幼博集》六卷。程氏是徽州的制墨名家。既好蓄墨,又精墨法,并有墨坊“还朴斋”贩制其墨。所制墨曾贡入宫中。当地与程大约几乎同时的还有一个名家叫方于鲁。据王重民先生《程大约传》考证:“方于鲁幼贫,客于大约习制墨,后与大约相牾,独张墨业,辑《方氏墨谱》六卷。”《墨谱》带有广告性质,它的印制最初的目的主要用于商业宣传。方于鲁的“墨谱”共收集了380多幅插图,分为六类,并附有有许多赞美性文字。程大约对方于鲁另立门户已经不满,对其经营成果渐渐超过自己,又出《墨谱》更是愤怒。于是程大约请当时著名画家丁云鹏、吴廷羽绘图,名刻工黄l等绣梓,辑刻出《程氏墨苑》。两个“墨谱”性质和内容相近,有些图案甚至雷同,但是由于行业的竞争和私人恩怨的报复心理等诸多因素,程氏在制作过程中不惜工本,刻印精益求精,精致绝伦,令人赏心悦目。书中收入了大约500种墨样,墨形有方形、圆形、圭形、和一些不规则形状,题材包括山川景物、草木禽兽、佛道祥瑞等等。还有许多友人写的抬高自己贬抑他人的题跋、诗篇、颂词和鉴定。《程氏墨苑》的刻工是当时刻板圣手黄l等人。此书堪称名画家与名刻工配合的绝佳之作。 此书的刻印在插图数量和艺术水平上都远远超过了《方氏墨谱》。 程大约或许自己也想不到,他为竞争过对手而刻印的一部“墨谱”,在客观上推动了彩色印刷技术的发展,将中国的版画技术推向了高峰,不经意中在中国的版画史上占据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

现存《程氏墨苑》中,墨印本并不稀见,彩印本却很罕见。国家图书馆收藏的《程氏墨苑》彩印本是存世唯一一部保存完整的彩印本。书中有彩色印图五十五幅,一般采用四色、五色分饰不同的器物、花鸟等,如《天老对庭图》有红色、黄色的凤凰,有绿色的竹子;《飞龙在天图》则使用四色彩印,印制尤为精丽动人。彩印使用的方法是在一块板上将各部分分别涂上不同的颜色,一次印成,这种着色方法对雕刻和印刷的工艺要求很高,与分版彩印只有一步之遥,可以说他是L版的前驱。郑振铎先生曾感叹:“余收集版画20年,于梦寐中所不能忘者惟彩色本程君房《墨苑》”。

郑先生得到《程氏墨苑》也是一段奇缘。天津著名藏书家陶湘(1870-1939),字兰泉,号涉园,江苏武进人。藏书多达30万卷。并以刻书精著名于世。他民国初年赴京,民国十一年迁津,晚年移居上海。曾任故宫博物院图书馆专门委员。1932年退职后,致力于纂述工作。1934年在故宫图书馆编目。其时郑振铎收集版画,广搜墨苑、墨谱诸作。得知陶湘藏有彩印《程氏墨苑》后,便造访陶公,竟日披阅,录目而归,不敢作购藏之想。日本侵华后,陶公由于生活窘迫开始售书。郑将《墨苑》等购得。得书后郑先生感慨道:“此‘国宝’也!人间恐无第二本。余慕之有年,未敢作购藏想。不意于劫中竟归余有,诚奇缘也!”购书当日,郑先生邀好友数人,将彩本《程氏墨苑》展卷摩挲直至深夜。他说:“十载相思,一旦如愿以酬,喜慰之至,至于数夕不能安寝。”

版和拱花技术的杰作

――《十竹斋画谱》《十竹斋笺谱》

明胡正言辑选,明高阳、凌云翰、吴士冠、魏之璜、魏之克、胡宗智、高友及行一和尚等同校。胡正言、汪楷等刻。明崇祯十七年(1644)南京胡氏十竹斋彩色套印本。

胡正言,徽州休宁人。字曰从,别号十竹主人、默庵老人,生于明万历十二年(1584),卒于清康熙十三年(1674)。经历了明万历、泰昌、天启、崇祯、清顺治、康熙六代,寿高命长。南明时曾官中书舍人,入清后不仕,三十岁后移居金陵(今江苏南京)鸡笼山侧,专心从事刻书、藏书之事。因所居房前院内种竹十余竿,故室号为十竹斋。胡博学多才,精擅六书,长于书画、篆刻,又能制纸墨,并喜藏书、刻书。著有《印存初集》、《印存玄览》、《胡氏篆草》《词林纪事》等书,刻有《六书正讹》、《千文六书统要》、《牌统孚玉》、《古今诗余醉》、《诗谭》等。但最具有代表性的当为他辑选并采用版和拱花技术套印的《十竹斋书画谱》和《十竹斋笺谱》二书。刊版套印之精、施墨着色之娴雅妍丽,在印刷技术上可以说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

胡正言的《十竹斋画谱》,全部采用版法印成,所谓版,是将彩色画稿按不同的颜色分别勾摹下来,每种颜色刻成一块小木板,然后依次逐色套印或迭印,最后形成完整的彩色画面。印一幅画,多的能用上千块版,少的也要十几块。因为一块块镌雕的小木板形似,故称版。用这种办法印出的画面,其色彩的浓淡深浅、阴阳向背,都可以随心所欲地表现出来,几乎与原作无异,艺术效果令人叹为观止。在中国版画史上,明代彩色套印版画所遗作品最多,成就也最高,自宋、元以来,人们长期探索的木刻彩印技术,至此产生了质的飞跃。版的出现,使中国的版刻和印刷能随心所欲地调节浓淡色调,不仅仅是彩绘,就是单色绘画,也达到了与画家手绘同等的效果。可以说这是中国雕版木刻印刷术的又一场革命,对国内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虽然我们不能说是胡氏发明了这一技术,但可以说胡氏将这种技术发挥到了淋漓尽致的地步。直到今天,木版水印全过程中的具体分工,大体上还是沿袭胡氏的模式。

《十竹斋画谱》属于画册,兼收录名画、讲授画法,供人们鉴赏和临摹。分为《书画谱》、《墨华谱》、《果谱》、《翎毛谱》、《兰谱》、《竹谱》、《梅谱》、《石谱》等类,收入他本人的绘画作品和复制古人及明代的名作三十家。每谱中大约有40幅左右的画,每幅都配有书法极佳的题词和诗,总共180幅画和140件书法作品。

《十竹斋画谱》技术繁复,分版、刻版、对版、着色、印刷来不得半点马虎,印出来的作品达到前所未有的化境。可称“浓浓淡淡,篇篇神采;疏疏密密,幅幅乱真。”《十竹斋画谱》原版初印本用开化纸印制,传世稀少,在版本学上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十竹斋笺谱》则采用的是拱花技术,所谓拱花,是将纸压在版上压磨,使得花纹凸现纸上的印制方法。十竹斋的拱花技法有白拱、色拱、线拱、块拱多种,笺谱共4卷,收图近300幅,包括清供、华石、博古、画诗、奇石、隐逸、写生等内容,用拱花方法印制所显现出来的浓淡分明的效果,给人以半浮雕的立体感。可以说是印刷技术的又一飞跃。

《芥子园画传》

清代的套版印刷,在明末的套印基础上,有了长足的发展,版套色印刷的代表作品就是李渔芥子园甥馆印的《芥子园画传》。芥子园是清初著名的剧作家名士李渔金陵别墅的名字。李渔,字笠翁,精谱曲,家设戏班,所著《闲情偶寄》对中国戏曲理论有所丰富和发展。除刻印过《闲情偶寄》外,尚有自撰《笠翁十种曲》二十卷和《一家言全集》五十三卷。在其《一家言全集》卷四“芥子园杂联”序中说明其室名为芥子园的原由:“此余金陵别业也,地止一丘,故名‘芥子’,状其微也。往来诸公,见其稍具丘壑,谓取芥子纳须弥之意。”因画传的制作人是李的女婿,故称芥子园甥馆印。

《芥子园画传》凡三集,初集山水谱,五卷;二集兰竹梅菊谱,八卷;三集花卉草虫及花木禽鸟两谱,四卷。

李渔的女婿沈心友,家中存有李长蘅画的课徒山水画稿四十三叶,又请王概、王蓍、王臬三兄弟为之整理增绘,经三年增至一百三十三叶,又临古人各式山水画四十幅,在李渔的大力协助下,于康熙十八年版彩印而成,作为初学国画者画范。此为《芥子园画传》的第一集。

王概,字安节,康熙间秀水人,寓居金陵,工诗善画,以山水画名于世。其兄王蓍,字宓草。工诗歌,善画花卉翎毛,得黄荃遗法。概弟王臬,字司直。三兄弟均善绘画,并著有《学画浅说》。沈心友请他们斟酌增删了杭州名画家诸羲庵为沈氏编绘的《竹兰谱》和王蕴庵编绘的《梅菊草虫花鸟谱》,于康熙四十年(1701)刻印成书,是为《芥子园画传》第二集。当时第二集分为上、下册,上册为竹兰梅菊谱,下册为草虫花鸟谱。后来书商将沈心友的例言十条删去,把竹兰梅菊改订成第二集,草虫花鸟谱改为第三集。

《画传》是继《十竹斋画谱》之后用版彩色套印的又一部大型画谱,初印本用开化纸,五色版套印,浓淡深浅阴阳向背,不失原稿色泽神态,色调绚丽夺目,气韵自然生动,代表着清代前期雕版彩色印刷的高峰,在我国印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数百年来对初学者在国画传统技法上和接受前人绘画遗产方面起了很大作用。可以说是介绍和指导国画技法的一部教科书,学画者的津梁。此书流传甚广,对中国绘画界有着巨大的影响。这个角度看,沈氏可谓功德无量。

《芥子园画传》对中国绘画史的影响和贡献巨大,至今仍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为人推崇,我国许多近现代的著名画家从幼年就用《画传》作参考,接受系统的、基础的培养,齐白石老人学画就是从《芥子园画传》入手的。而且,此书问世后很快就传到了海外,在乾隆间还出现了日本翻刻本,从而产生了巨大影响。

《坐隐先生订棋谱》

如果从尧造围棋以教由朱作为中国人研习围棋的开端,中国人发明围棋已有五千年的历史了。几乎与中华文明史同步。五千年的历史留给今天的除去棋盘棋子带来的愉悦,还有厚厚一叠棋谱。人们在纵横各十九路棋盘的三百六十一个交叉点上,幻化出许许多多的变化,不但在围棋世界中享受着博弈的快乐,也领悟着其中蕴涵着的深厚的人生哲理.作为围棋的起源地,围棋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已经远远超出了它的娱乐功能,它是一种理念,一种生活的态度,一种生命的哲学。棋已经不仅仅是智力的角逐,更多的是智慧的延伸。

明万历间名士如吴承恩、汤显祖、凌梦初、冯元仲、谢肇制、汪廷讷等都热衷于围棋,并各有作品,如《西游记》、《弈旦评》、《五杂俎》等。郑先生旧藏安徽休宁汪村汪廷讷编的《坐隐先生精订捷径奕谱》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一种。

汪廷讷,原字去泰,后改字昌朝,一字无如,别号无无居士、无闷道人、全一真人,清痴叟、坐隐先生也是他的号。他曾为富商,后捐得从七品朝廷命官。他好作曲,擅长刻书,万历二十八年在家乡建坐隐园和环翠堂,以供诗酒之会,同时进行刻书活动。此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汪氏环翠堂所刻《坐隐先生精订捷径奕谱》应为《坐隐先生订谱全集》中的第一部,棋谱开本见方,图文设计豪华大方,刻划细致入微,存两册,其中第一册众家序言后连式六幅《坐隐图》插图最具特色,图案表现的是汪氏坐隐园雅集的情景,特别是第三幅,两人在松阴石桌上下棋,另两人在一旁观看.下棋的一位或许就是汪廷讷本人,另三位的服饰代表着儒、释、道家的代表人物。 版画人物造型也具有非凡的功力,刻画细致清晰,线条细若毫发,山石结构、水浪波纹等图案都能代表徽派版画的典型特点。衣纹折叠、花饰图案和山石的点刻,无人堪与匹敌。为徽派版画上乘之作,六版连成一幅下围棋的画面,反映了主人理想中的隐逸生活。书由詹国礼督梓;汪耕绘;黄应组镌。绘者汪耕,字于田,汪廷讷之好友,善绘人物山水,细致秀丽。刻者黄应组,号仰川,擅刻插图,刻书多种,为歙西虬村黄氏刻书名手之一。

《养正图解》

我国版画历史之悠久,与雕版印刷术的发展相始终。经过不断发展,到明代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万历、崇祯时期更是登峰造极,可称为中国古代版画史上的黄金时代。这一时期徽派的版画风格一扫粗壮雄健之风,“由粗豪变而为秀隽,由古朴变而为健美,由质直变而为婉约”,形成了徽州版画的独特风格。

明代印刷业的极大发展,造就了一批很有名的刻工,其中人才最集中、名手最多、技艺自成体系的当属徽派刻工,而徽派刻工又以歙县虬村的黄氏为最有名。黄氏是中国古代最大的刻书世家,刻工又以刻图版见长。黄氏的刻工大多都有一些绘画基础,因此在与名画家合作时非常得心应手,能准确地将画家原作的韵味再现出来,印出之后与原稿毫无二致。甚至有些刻工在雕版过程中还进行再创作,将画家在原作中未尽之笔触,通过雕版表现出来,使其作品更加完美。黄氏几代刻工奔走于大江南北,以其精湛的雕印技术,创作了许多优秀作品。《养正图解》即是其中之一。

明万历间,焦f为劝导皇太子朱常洛承续封建道统而采录编选进呈《养正图解》。首为焦氏自序,自序中称,高皇帝选出耆老魁垒之士,从太子诸王以游,命诸臣在讲经书的闲暇,开陈明君良相、孝子忠臣的故事,及时政沿革、民间疾苦之类,又命绘农业艰难和古孝行图以进,以作到本末具举。焦f采古言行可资劝戒者,今古以通之,图绘以像之,作成《养正图解》。其正文有解说六十则,每则各附单面图一幅,以图解形式通过历史典故、古人事迹,宣讲封建伦理道德及论行为规范。在解说中,作者借题发挥,竭力阐述儒家的纲常概念及仁、义、礼、智、信的五德思想,宣扬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为君之道,劝勉皇子从细微之处作起,修身养性,以达到治国平天下的目的。

《养正图解》明代版本颇多,作为培养封建统治继承人的教材,也受到了清代统治者的赏识和重视,乾隆帝为其作诗,嘉庆帝为其作赞,至光绪二十一年光绪帝下达谕旨,书与御制诗一并武英殿不分卷刊刻颁行。

郑振铎先生所藏为金陵奎壁斋刻于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的《养正图解》,绘图者为明代安徽休宁著名画家丁云鹏,刻工则为徽州黄氏家族的黄奇。名画家和名刻工的绝佳配合,使书中的六十幅插图,版画绘刻精细,人物神态自然,景物栩栩如生,意趣盎然,充满古趣,使此书堪称徽派版画作品中的上品,因而,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和欣赏价值。

《凌烟阁功臣图》

清刘源绘。清朱圭刻。清康熙七年(1668)吴门柱笏堂刻本。刘源,字伴阮,号猿仙,河南祥符(今开封)人,寄居于江苏苏州。康熙间供奉内廷,官至刑部主事。工书画、精鉴赏制作精彩绝伦。时人有比之于王维者。刘氏《凌烟阁功臣图》与同时的金古良《无双谱》齐名,代表康熙时期的人物版画的风格。朱圭,吴郡人,出身书香门第,以木刻画为业。康熙五十一年(1712)成了皇家的木刻画作者。朱氏有杰作存世,如焦秉贞绘的《御制耕织图》、王原祁、宋骏业、冷枚等绘的《万寿盛典图》、《石濂和尚离六堂集》附图,为康熙间吴中名匠,镌图以纤丽工致著名。

关于《凌烟阁功臣图》的作者究属何人,有两种说法。一说是刘源所绘,而吴伟业还称其气象仿佛,衣装瑰异,虽立本复生,无以过。一说据《国朝画征录》所载云为朱宾所画,刘源见之遂攘其名以付雕。

此书以唐代历史人物为题材。唐贞观十七年(643),唐太宗下诏,在当时长安凌烟阁画上他的二十四位开国功臣之像。刘源绘此二十四功臣人像,意在颂扬功臣忠节。是书封面镌“刘源敬绘凌烟阁,吴门柱笏堂授梓”,次为康熙七年(1668)佟彭年、康熙八年(1669)萧震、康熙九年(1670)尤侗、沈白、袁钫等序,多为溢美之辞。再次为康熙七年刘源自序,称偶见陈洪绶所画《水浒》三十六人像,“古法谨严,姿神奇秀,辄深向往,独惜陈公精笔妙墨,不以表著忠良,而顾有取于绿林豪客”,因而又出自机轴,别为《凌烟阁功臣图》一册,“以纪风云之盛,立仁义之极”。其旨在表示对大清国的忠心。

图前有目录,以裂冰纹为背。目录前有书牌称“吴门朱圭敬镌”。图之目次为“司徒赵国公长孙无忌”、“司空河间王孝恭”、“司空莱国公杜如晦”、“司空太子太师郑国公魏徵”、“司空梁国公房玄龄”、“司徒并州都督申国公高士廉”、“开府仪同三司鄂国公尉迟敬德”、“特进卫国公李靖”、“特进宋国公萧r”、“辅国大将军褒国公段志宏”,“辅国大将军夔国公刘弘基”、“尚书左仆射蒋国公屈突通”、“陕东道行台右仆射郧国公殷开山”、“荆州都督谯国公柴绍”、“荆州都督邳国公长孙顺德”、“洛州都督郧国公张亮”、“吏部尚书陈国公侯君集”、“左骁卫大将军郯国公张公谨”、“左领军大将军卢国公程知节”、“礼部尚书永兴郡公虞世南”、“户部尚书渝国公刘政会”、“户部尚书莒国公唐俭”、“兵部尚书英国公李世蕖薄“左武卫大将军胡国公秦叔宝”。末附“观世音菩萨像”三尊、“关羽像”三尊,总共三十幅。

刘源的画风,接近陈洪绶可称上乘之作。作者以娴熟的线条,勾画人物形象,且能用不同的体姿和面目来区别人物的不同气质和性格。图像多不作背景,只写一人或两人,着重于人物特点的刻画,可见作者人物写生之功底。细察其情,人物的骨骼,都可从衣外看出何处是肩,何处是肘,何处是腰,何处是膝。故而能做到虽然每幅都是一个个单独人像,由于体形、姿态变化巧妙,令人观赏,读之有味。这较之长期以来不注重刻画人物表情和内心世界的徽派来说,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从该书的版式看,也是别开蹊径,独具风格。每像都附题赞:“诗则集之工部,字则仿之诸家。”几乎每幅题赞,都仿用一种字体,或仿钟繇、王羲之、怀素、刘岑,或仿坟书、悬针篆,或仿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直至赵孟\等,无不酷似,由此又可见作者在书法方面也具有深厚的功力。于每幅题赞的周围均用种种纹饰,诗情画意、珠联璧合,充分显示了作者经营布局的绘画才智。题赞纹饰的内容也极广泛,有秦砖汉瓦、钟磬鼎彝、刀剑法器、书砚琴瑟等。就画种而论,有山水花卉、飞禽走兽、异石仙草等,很妥帖地点缀着题赞诗,起着一种烘托主题的作用。

插图由吴中名匠朱圭刊刻,朱圭堪称是这个时代的雕刻骄子。在这些人物画上,大都画着缜密的花纹图案,细如毫毛,诸如屈突通、李世拮派淼目甲,纹饰细密,但端其每笔,都刻得很清晰。关公、魏征的胡须,不仅线条精细,而且还刻得生动、自然,令人折服。观音、罗汉、关公、周仓身上的衣纹,可谓柔媚如春蚕吐丝,同时做到了“细巧求力”。

海燕郑振铎阅读范文5

关键词:萧云从;插图版画;设计风格

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297(2008)07-117-02

一、萧云从生平及著述

萧云从(1596―1673),字尺木,号默思,又号石人、江梅、无闷道人、于湖渔人、钟山眉下、梅石道人、江梅、谦翁小字咬脐、东海萧生、梦履、梅主人等,55 岁后别号钟山老人,安徽芜湖人。萧云从博通画学,仕途却颇为不顺,直至崇祯己卯、壬午科副榜,而这时他已四十七岁。朝廷吏治昏暗,正人多遭摒逐,其崇祯戊寅年参加复社,入清则避而不仕,耽性于诗文书画。科举不利,仕途塞滞,对成就一位画坛宗师,其实是一件幸事。

萧云从――“姑熟画派”的始祖,一生勤苦学习,诗、书、画都有卓越的成就。萧云从的著作有《易存》、《杜律细》,四库著录。诗文集有《梅花堂遗稿》,未刊失传。他与遗民诗人汤燕生朝夕相处,诗文唱和,黄钺辑二人诗为《萧汤二老遗诗合编》(见《黄勤敏公全集》),其中搜集萧云从七言律诗一体,共三十首。在这些诗作中,他本着传统的“诗言志”的主旨,表达自己的心志。萧云从虽然不是书家,但他认真学习过篆、隶、真、行、草,直到老年都研习不倦。他在五十九岁那年为彭旦兮作山水长卷,后面题有:“旦兮汉隶之学甲天下,将以易得数十幅,为晚年摹式。”他接受了晋唐以来如王羲之、王献之、颜真卿、欧阳询、柳公权等先进典范,形成他的艺术风貌。他在《归寓一元图》中二十四个题跋都以篆标题,隶体写诗,可见其功力。在《太平山水图》四十三幅中,也是以篆标题,以隶、真、行、草题诗文。其草书颇得二王神髓。萧云从一般题画都用行书,写得非常俊逸,结体瘦长,错落有致,用笔散朗,风调秀健。(在画上题诗写字,起于宋代苏轼、米芾等人,元代吴仲圭、倪云林等的画也多有题跋,从此便形成了风气。)萧云从在早期的作品中就把诗、书、画三者结合起来了,这是中国画特有的表现形式――文人画的标志。他继承和发展了这种文人画的艺术。所绘《闭门拒客图》、《西台恸哭图》、《岩壑幽居图》以及《离骚图》、《太平山水图》诸图,均为传世名作。

二、萧云从插图版画的版式设计

书籍插图和书籍的产生基本是同时期出现的。唐代雕版技术此时已经臻于娴熟。宋代出版家为诱引读者的购买,增加读者的阅读兴趣和理解,更是大量增加书籍中的插图。然而唐代和北宋初的书籍插图多为佛寺宣传内容,从南宋一直到明代前期,书籍插图内容虽有所扩大,但品种极为有限,只有到了明代中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文学的兴起,戏曲、小说、说唱之类图书大量产生,书籍之插图进入了鼎盛时代。郑振铎先生称“明代万历年间为中国版画艺术的光芒万丈的年代”,正是从流传下来当时的插图本以及版画专著中得出的结论。明清时代徽刻书籍中插有图画非常普遍。关于这类插图本图书,仅以周芜的《徽派版画史论集》一书统计,明清两代刻于安徽本地的计有七十四种之多。由徽州刻工刻于杭州、金陵、吴兴、苏州的计六十七种。徽派插图版画,先由画家画出线条分明的画稿,再由雕版工匠照原稿刻成版画,这就需要画家和雕刻工匠紧密地配合。一方面画家要画出合于雕刻的原稿,另一方面雕刻工匠既要领会原稿的构思,又要有精湛的技艺。萧云从所绘的插图版画《太平山水图》和《离骚图》,作为徽派插图版画不可缺的一部分,论品种比陈老莲稍逊,但论其艺术成就,却是足以与老莲并耀争辉于古版画艺苑。其所绘的这两部创作,皆是借古人诗意,或寄情于佳山胜水。《太平山水图》每幅图的版式均有诗书画印四个组成部分,或满幅构成,或空灵布置,诗书印对于整个画面来说,是一种补白,起到均衡板面的作用。而《离骚图》都以人物为主体,衬以怪兽、龙蛇、山川、云雾、花草、飞禽、楼阁、钟鼓、弓箭等,每幅构图和人物、鸟兽等形象刻画,既保留了大面积的空白,也适当地表达出屈原作品的某一段内容。

三、多元一体的插图版画风格

(一)《太平山水全图》

萧云从的《太平山水全图》是仿用古人的笔法,写太平州所属地区山水图四十三幅。这部创作是他应太平椎官张万选(张万选字举之,济南人)之请而绘的。四年后调济南,在离开芜湖之前,请萧云从把当途、芜湖、繁昌(太平府所管辖地方)的风景画出来,作为他所编的《太平三书》中一种。张万选和萧云从分别作了序和题跋,张在序中说:“……余理姑熟四载,姑名胜日在襟带间,披榛涉,溯洄寻源,实愧未能。今适量移北去,山川绵眇,遥集为艰,岁月驱驰,佳游不再。于是属于湖萧子尺木,为太平江山之尤胜者,绘图以寄。余思间一展卷,如见鸟啼;如闻花落;如高山流水环绕映带;如池榭亭台……即谓置我于丘壑间,讵曰不宜。萧子绘事妙天下,原本古人,自出己意……”萧云从在题跋中说:“姑熟滨大江,攒石环冈不数百里,而平遥铺芜,洄薮薄,地乏良杰,多得古人之流寓于斯者,…然又出于古人蕴藉之外,若曰山水之播于诗者尚矣,而未有以画传者,吾将缕烟渲雨,以尽其涛壑之致。顾无能手可为语也。仆少时窃有志乎斯事,虽得役志左右,而惨澹经营,如坐云雾。先生口语指画谓,某山某水确有肖乎其诗,而简其顾陆以下,倪黄以上。某写某工,确有肖乎某山水与某人诗者。余既得其说。则吮毫濡墨,然后知山不在高,水不在深,环顾郊邑之中。…先生又虑其播之不广,传之不远,而寿事于剞劂。又曰,昔米颠父子以摩诘画如刻画为不足道,而《辋川图》以恕先临本存于石碣者为奇画,岂可不刻乎?…深山大泽随处呈研,嘉木美花不植而遂;清风自发,翠烟自生。…今日者,剑砺于石,马饮于川;一草一木,血溅而膏涂,而蕞尔姑熟江响山光,风雅不坠。"从这两篇序跋中可知萧云从创作《太平山水全图》的缘由、用意及其中所描绘的风景感人深切的情况,而不可不刻板刊行。在置阵布势中有所创新,显示出鲜明独特的风格,为清代徽派版画中的佳品。《太平山水诗画》图为徽人刻画高手刘、汤义、汤尚于顺治五年(1648年)手刻。刻画者在人物表现方面除了继承了明代徽派的优秀工艺和技法,还体现了他们自己的艺术表现特点。

从表现方法来看,萧云从在这些作品上虽然题着仿吴道玄、李思训、王维、荆浩、关仝、董源、巨然、李成、郭熙、郭忠恕、文与可、李伯时、米友仁、李唐、刘松年、马远、夏、赵孟、黄公望、王蒙、吴镇、倪瓒、盛懋、沈周、唐寅等三十六家,实际仅借着这些人的笔墨技法和构图特征,用以描绘自己常见的美丽风景而已。由于萧云从继承和发展古人的绘画技法,并能与自己所见过的当途、芜湖、繁昌等地的真山真水相结合,又把古人的构图加以变化,布置点染,自然就能描绘出新的意境和趣味,而有自己的独特风格了。所以《太平山水图》四十三幅中没有雷同,而各有其特色。从这些作品中,充分地流露着画家热爱乡土的感情,这是非常可贵的。不管当时怎样崇尚仿古,轻视写生,萧云从却本着“古为今用”的精神,写生《太平山水全图》,并由旌德县刘荣和汤尚刻版刊行。以与当时从形式趣味而不从内容实质出发的师古主义者相抗衡。他以现实生活为本,以写实的手法来表现,无论他的披麻皴或斧劈皴,水墨或着色,都是他对现实的观察体会以及典型的艺术概括描写的结果;他所取决的形式正是由对象的实质和形式所决定。萧云从遵循唐代张的名言“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他反对师古不化,主张师法自然以及自我个性之表现。郑振铎对《太平山水图》也极为赞扬:“图凡四十三幅,无一不具深远之趣,或萧疏如云林;或谨严如小李将军;或凡花怒发,大道骋驰;或浪卷云舒,烟笼渺渺;或田园历历如毡纹,山峰耸迭似岛屿;或作危岩惊险之势;或写乡野恬静之态,大抵诸家山水画作风,无不毕于斯,可谓集大成之作矣!”

(二)《离骚图》

《离骚图》是萧云从的人物插图版画代表作品。身处明末清初,他对屈原的生平和伟大的诗篇都作过一番研究。在明朝灭亡以后,苦难的年月里,经一年有余的精心制作,完成《离骚图》。是继承宋代安徽画家李公麟的《九歌图》“出己意而扩充之的新图”。萧云从则不仅继承和发展李公麟的优秀传统,绘了《九歌图》,还第一次尝试作《天问》插图,合成一部《离骚图》。查《离骚》篇目有《离骚》、《九歌》、《天问》、《九章》、《远游》、《卜居》、《渔父》、《九辨》、《招魂》、《大招》、《香草》等,萧云从画的《离骚图》计《九歌》九图,《天问》五十四图,三闾大夫、《卜居》、《渔父》合一图。而目录凡例所称《离骚》、《远游》诸图,因兵燹阙佚。仅有原文及章句小叙。《香草》一图,则自称有志未逮。故总共六十四图。每图后面各载原文,并加注解。这些注解重在阐明作图的意义。这些图都以人物为主,衬以怪兽、龙蛇、山川、云雾、花草、飞禽、楼阁、钟鼓、弓箭等,每一幅都表现出屈原作品的某一段内容。而构图和人物、鸟兽等形象刻画,也适当地表达这些内容。对《离骚》有精深的研究;对古代中国的神话传说、古代的历史、服饰、器物等有多方面的知识;对人物、山水、花鸟、走兽等有高度的描绘技巧;更重要的是在创作版式上有其简约、空灵的特点,与《太平山水全图》有截然不同的风格。郑振铎称赞“其衣冠履杖,古朴典重,雅有六朝人画意,若‘黄钟大吕之音’,非近人浅学者所能作也。”(见郑振铎的《却中得书记》)这样的评价是不算过分的。

四、萧云从的插图版画对其同时代以及后世的影响

(一)对绘画界的影响

萧云从用了毕生的精力,经过几十年的诗画创作实践,他的诗虽然遗留不多,但在几十首作品中也能看出他直接、间接地反映了当时的现实;而在绘画方面,他灵活运用古人的技法,创作了许多反映祖国河山面貌的山水画;他的人物画《离骚图》以古寓今,发展了李公麟的白描人物技法。当时学他画的人很多,形成了“姑熟画派”,而萧云从则被称为“姑熟派”始祖。明末清初芜湖画家很多,直接学萧云从的画家有他的弟弟、儿子、侄儿等。除了萧家这些画家外,当时芜湖画家尚有:陈延、孙逸、韩铸、王履瑞、渐江等。萧云从与渐江关系密切,其年长于渐江(1610-1664),有一定的师承关系,并有萧云从为渐江的《黄山图册》所作的题跋为证。渐江在芜湖城里和宣城湾住过多年,与萧云从、汤燕生往来还甚密。萧云从比渐江大十四岁,他们的画风有相似之处,这无疑是萧云从的艺术影响渐江。渐江在四十八岁客居南京时,为胡致果作《十竹斋图》,画上有曹寅题诗并跋:“逸气云林逊作家,老来闲手种梅花。吉光片羽休轻觑,曾敌梁园玉画叉。渐师学画于尺木,而品致迥出其上。……”

(二)对工艺美术的贡献

萧云从对工艺美术的贡献,除前面所述插图版画的突出成就之外,萧云从帮助汤天池创造铁画,这是他对工艺美术的特殊贡献。汤天池名鹏,芜湖锻工,住萧家巷,与萧云从为邻。

萧云从后来一直与汤天池合作,表现的对象丰富,铁画的技巧也日臻成熟。不但用铁打花卉,还“锻铁作山水、人物以及虫鱼、鸟兽,作为屏对堂幅,均极其妙”。(芜湖县志)汤天池取得这样的成就,成为全国知名的铁画家,如果没有萧云从的启发、帮助、合作是不可能的。现在我们看汤天池的铁画,无论花卉、山水、人物以及虫鱼、鸟兽等等,其构图和风格都与萧云从的画相似,因为这些铁画都是根据萧云从的画稿制成的。当然,后来汤天池也能创稿制铁画。今天铁画作为工艺装饰画,还流传在世。芜湖铁画家储炎庆继承和发展汤天池的铁画,已驰誉中外,人民大会堂中的铁画《迎客松》就是他照画家王石岑画稿制成的代表作之一。

(三)对日本艺术的影响

萧云从的插图版画艺术不仅影响我国,而且给予日本以较大的影响。他的《太平山水图》顺治五年戊子(1648年)刻本,和《离骚图》顺治二年乙酉(1645年)刻本,先后流传到日本,在日本美术界起了一定的作用。查萧云从的《太平山水图》,日本翻印后,由于广泛地被日人临摹,所以他们又称《太平三山图》、《萧尺木画谱》、《太平山水画帖》等。泷川君山藏有《离骚图》一部,大正十三年,日本美术史家大村西崖把它收入《图本从书》中刊行,泷川君山在跋文中写道:此外据考证,萧云从的插图画对日本的《浮世绘》版画也有一定的间接影响。

参考文献

[1] 永等.四库全书总目・经部・易类 存目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65.

[2] 胡艺.萧云从年谱[J].美术研究,1960,(1).

[3] 施鸿保.读杜诗说[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海燕郑振铎阅读范文6

关键词:情境 训练 想像 创造

人类思维中无与伦比的想像力是使科学不断进入未知领域的原动力。早在古希腊时代,亚里士多德就曾指出:“想像力是发现、发明等一切创造活力的源泉。”可以说,没有想像,就没有创造。语文教学,作为各门学科中最基础的学科,在培养学生想像能力方面担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呢?

一、充分利用教材,不断丰富学生的想像

想像的水平依赖于表象的数量和质量,表现越丰富,想像就越开阔、深刻;表象越贫乏,想像就越狭窄、肤浅。因此,要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必须使学生头脑中有可供“加工改造”的表象。如滑稽可笑、充满创意的《皇帝的新装》,美不胜收、令人往返的《桃花源记》,还有苏轼举杯望明月、把酒问青天的感慨,鲁迅梦中故乡的美丽......这都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表现积累的原型,都是培养学生想像力的好材料。因此,我们要积极利用教材,不断丰富学生的想像力。在利用教材过程中,要做到以下几点:

1.通过阅读教学,引导学生有目的地感知情境。语文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想像能力的主阵地。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形成“感知——领悟——品味”这一思维过程,把着力点放在创设画面、感知情境、体味意境上。正如阅读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作者先描绘了亭子周围的优美风光,描述了山间四时的不同景色,使读者感觉到太守游山的那份欢乐、那份喜悦,仿佛自己置身于山林之中。文章最后写到“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这议论,引发了读者的感慨:欧阳修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啊。学生正是通过感知文字,领悟、品味到作者的寄情山水的情趣和与民间同乐的政治理想。学生在阅读时,如同陪作者一起游览品味,从而形成了自己生活的表象积累。

2.加强朗读、激发学生的想像。教材中精选了许多语言生动、盛情强烈、具有丰富表现力和感染力的课文。教学时,可借助于声情并茂的朗读,唤起学生内心的想像,把课文中的人事景物变成可以看到、听到、闻到、触到的种种事物从而丰富学生的表象积累。如学习老舍的散文名篇《五月的青岛》,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的朗读指导,让学生去领悟课文的意境,激发学生的想像。例如在学习五月青岛绿色这一段文字时,就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朗读来引爆学生想像的火花。“人面桃花相映红”学生读到这一句时,自然而然地想像起少女们与桃花争春斗艳的美景。总之,在朗读这篇文章时,要带着一种欣赏,赞美的语气去读,激发学生的想像,唤起学生的美感,进入作者所描述的五月的青岛如画般的美景之中。

二、通过语言表达训练,提高学生的想像能力

学生的想像活动是要在语言的调节之下进行的,并且要以语言的形式表达出来。仅有丰富的表象而无丰富的语言,就会使学生的想像永远停留在直观形象的水平上,起想像能力也就缺乏广泛性、深刻性。事实证明,具有丰富语音能力的学生,其想像的描述则枯燥、贫乏。由此可见,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必须加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训练,努力提高学生的想像能力。

1.加强口头语言训练表达训练,提高学生想像水平。加强语言表达能力,首先要丰富学生的词汇。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一定要采取有效手段,切实加强学生的词语积累训练,不断丰富他们词汇量。如在教学《沁园春?雪》时,要求学生根据词中的描绘,用生动的语言再造一幅北国雪景图。这样学生调动自己大脑中的词汇,根据自己的想像,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壮美的北国雪景,从而激起了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豪情。

2.强化学生的作文训练,提高学生的想像能力。作文训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还是训练学生想像能力的有效途径。其主要方式有写童话、寓言、科幻作文等。如写《假如我是……》《二十年以后的我……》一类假想性作文;以《我希望……》《我祝愿……》等为题写愿望性作文,表达心中的追求与理想。也可以多种形式的情景作文,如听一段歌曲或音响(动物鸣叫、小泉叮咚等),让学生描绘想像中的画面;概述一个故事,让学生展开想像写出具体场景情节和人物形象;根据所给作文材料,拟写开头,续写结尾,补写中段等。这些做法既可以从训练之中引发学生的联想,又大大拓展了学生的想像空间。近年来中高考兴起的话题作文,即使作文技巧无可挑剔,恐怕也与高分无缘。

作文训练的方式多种多样,既可以尽情弹奏心灵的旋律,也可以长篇大论。既可以指定材料写作,也可以写形式自由的话题作文。通过强化学生的思维品质,使之想像更加丰富,想像之路更加通畅。

三、在生活中养成善于想像的习惯,丰富学生的想像力

想像是对自己有的表现进行改造而创新新形象的过程。组成新形象的材料永远来源于客观现实。一个盲人永远不会想像“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的西湖美景;一个聋人永远不能体会黄河大合唱那豪放雄浑的气势,当我们读柳宗元的《江雪》时,我们头脑就会展现一幅老翁江畔雪野垂钓图,这是因为我们的头脑中储存着千山、万径、雪、蓑笠翁鸟等记忆表象。读着这首诗时,借助这些表象的重新组合,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冷清孤寂的意境。由此可见,丰富的生活经验,是提高学生想像力的重要因素。因此,我们要让学生多多去观察自然,体验生活,感受人生百态世事变迁。要使他们明白,校园漫步,街头浏览,都不能无动于衷,一列飞驰的列车,一页崭新的日历,一抹天际的晴岚,一种新上市的新商品等等都能唤起美好的遐想和情思。就如郑振铎在海上看到海燕飞翔时联想到家乡的燕子,从而引发缕缕的乡愁一样。我们生活中就有许许多多可以想像的景与物,只要学生平时多注意细致观察,并且随时将自己的观察记录下来,为想像积累足够的的表象材料,这样才能使学生插上想像的翅膀。

四、创设情境,形成氛围,活跃学生的想像力

叶圣陶先生说:“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一定的教学情境,引起学生心灵的震撼和情感的共鸣,对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想像力是十分必要的。

海燕郑振铎阅读范文7

百年来的明史研究状况,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和一个非常时期。第一个阶段为1901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第二个阶段为1949年到1966年“文革”运动爆发;第三个阶段为1976年粉碎“四人帮”至20世纪末。一个非常时期为第二个阶段和第三个阶段之间的“文革”十年时期。这三个阶段和一个非常时期的明史研究,各有不同的处境和特色。          一、明史研究的新阶段          1901年至1949年,中国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一方面民族危机非常严重,另一方面中国人民顽强地进行着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此时,国内外交往也空前频繁,西方的各种文化思想,包括进化论和实用主义史学新观点、章节体和传记文学体史学编撰新方法,以及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等,纷纷传入中国,使中国史学界突破了封建史学的束缚,研究领域、观点、方法等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在这样的政治、社会和思想文化背景下,明史研究与20世纪以前的传统史学相比面貌大改,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主要表现是:为帝王撰写家谱式的狭窄研究,被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民族关系、中外交往等广阔领域、多种角度的研究所替代;在研究的观点方法上大多不再是鼓吹三纲五常,颂古非今,或简单地罗列历史现象,而是应用新观点(如进化论、唯物史观)、新方法(如章节体、传记文学体、现代自然科学的见解),使研究达到前所未有的深度;为适应现实斗争或生活的需要,注重与之相关内容的研究,如明末与南明史、明代东北地区及满族先世史、以抗倭为主的中日关系史、郑和下西洋、中欧关系史等,成为研究的热点,这也是其时明史研究令人注目的一个现象。          关于明末与南明的历史,早在清朝前期,已有明朝遗民着力进行过研究,既用于寄托其故国之思,总结明亡的历史教训,又用以鼓吹民族思想,与清朝相对抗。进入20世纪之后,随着各阶层人民反清情绪的增长,这类研究更趋高涨。到了三四十年代,在抗日热潮兴起的历史条件下,它又被利用来作为鼓舞士气、救亡图存的重要舆论工具,从而更加兴盛。史家或整理出版有关史料,或研究明末的政治形势和社会状况,或表彰明末至南明坚持抗清的志士及誓不与清朝合作的明朝遗民,或记载南明诸王的活动,或综述南明各方面的事迹,取得了累累硕果。所出版的专书、论文等有:陈去病辑《陆沉丛书》(1903年石印本)、国学保存会辑《国粹丛书》(1905—1909年间排印)、谢国桢《明清之际党社运动考》(商务印书馆,1934年)、朱@①《明季社党研究》(商务印书馆,1945年)、李文治《晚明民变》(中华书局,1948年)、梁启超《明季第一重要人物袁崇焕传》(《新民丛报》第46—48、49、50号,1904年2、6、7月)、 吴汝柏《民族英雄袁崇焕》(广西省政府编译委员会,1940年)、杨德恩《史可法年谱》(商务印书馆,1933年)、易君左《史可法》(上海新生命书局,1933年)、黄节《张煌言传》(《国粹学报·史篇》1卷5期,1905年)、冯励青《张煌言年谱》(独立出版社,1942年)、匪石《郑成功传》(日本东京清国留学生会,1904年排印本)、余宗信《明延平王台湾海国记》(商务印书馆,1937年)、民史氏(孙静庵)辑《明遗民录》(上海新中华图书馆,1912年)、陈垣《明季滇黔佛教考》(辅仁大学,1940年)、包遵彭《明监国鲁王圹志之研究》(商务印书馆,1940年)、朱希祖《南明广州殉国诸王考》(《文史杂志》2卷7、8期,1942年)、 柳亚子《南明史纲初稿》(《大风半月刊》,1941年)等。这一时期关于明末与南明历史的研究,除去鼓吹民族革命思想这一相当普遍的特色外,还有一个明显的特色应予注意,即在三四十年代,国民党的一些御用文人,为“攘外必先安内”的主张寻找历史依据,曾对这一段历史大加歪曲,用明末农民起义军影射共产党人,如李奇流《中国明代匪乱的总检阅》(《汗血月刊》2卷3期,1933年)一文,即是如此。面对这种局面,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奋起反击,用唯物史观科学地分析明朝和南明各政权的阶级实质、历史地位,揭露其腐朽无能,歌颂明末农民起义军,并对其经验教训给予总结,从而将这一段历史的研究推向了科学的道路。其代表作有郭沫若《甲申三百年祭》(《新华日报》1944年3月19—22 日)及翦伯赞《南明史上的永历时代》(《中华论坛》1卷10、11期,1945年)等。          东北地区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建立清朝的满族先世是臣属于明朝的边疆少数族的成员,因而研究明史不能不谈当时东北地区的情况以及生活在东北的满族先世。而20世纪上半叶,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活动,为了强占中国东北,竟散布“满蒙在历史上非支那领土”的谬论;清朝统治者在入关后也曾极力掩盖满族先世与明朝关系的真相,以抬高其身份。因此,这一时期的明史研究,就不能不把关于明代东北及满族先世的探讨当成一大任务,从而形成一个热点。出版的论著有傅斯年等《东北史纲》(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32年至1933年印行)、张维华《明辽东“卫”“都卫”“都司”建置年代考略》(《禹贡》1卷4期,1934年)、孟森《清朝前纪》(商务印书馆,1930年)和《明元清系通纪》(1934—1937年印行)、徐中舒《明初建州女真居地迁徙考》(《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6本2分册,1936年)、吴晗《关于东北史上一位怪杰的新史料》(《燕京学报》17期,1935年)、郑天挺《满清皇室之氏族与血系》(《人文科学学报》1卷3期,1945年)、李光涛《记奴儿哈赤之倡乱及萨尔浒之战》(《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12本,1948年)等,以铁的事实有力证明了明朝对东北地区的管辖,从与明朝的关系等不同角度,研究了满族的先世史。          关于明代的中日关系,也是这一时期明史学界研究的一个热点。研究者或着眼于总结明代中日间的政府交涉或总体关系,或着眼于论述倭寇对中国的侵扰及中国军民的奋勇抵抗,或着眼于探讨万历年间的抗倭援朝之役,或着眼于有关资料的评介。出版的专书和论文有吴先培《明代与日本足利幕府关系之研究》(《东方杂志》34卷14期,1937年)、李晋华《三百年前倭祸考》(上海国民外交委员会,1933年)、陈懋恒《明代倭寇考略》(哈佛燕京学社,1934年)、吴重翰《明代倭寇犯华史略》(商务印书馆,1939年)、黎光明《嘉靖御倭江浙主客军考》(哈佛燕京学社,1933年)、欧阳祖经《谭襄敏公年谱》(南昌印记印刷厂,1936年)、王崇武《戚继光》(南京胜利出版公司,1946年)、李树桐《明代中日朝鲜战争》(《文史杂志》1卷6期,1941年)、王婆楞《历倭文献考》(重庆正中书局,1940年)等,它们大多将历史与现实相联系,表现了强烈的为现实服务的意向。此外,梁启超《朱舜水先生年谱》(中华书局,1936年)、魏宗谟《记明末东渡流亡之二志士》(《论学》4期,1937年)等论著, 主观上是对明末遗民因不与清朝合作而东渡进行赞扬,但在客观上却反映了其时通过东渡而实现的中日文化交流的史实。          郑和下西洋之成为研究热点,主要原因是在民族危机存在的情况下,史家们企图借以鼓舞民气。梁启超开风气之先,以“中国之新民”的笔名,发表了《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传》一文(《新民丛报》3 卷21 期, 1904年),而后张星lǎng@②、向达等先后撰写有关文章,到了30年代之后,形成非常兴盛的局面。这一时期发现了《通番事迹记》碑文、《天妃灵应之记》碑、南京静海寺残碑、《郑和家谱》等许多价值很高的文献及实物资料,整理了郑和下西洋活动参加者归国后所写的记述见闻之书,发表了许多有深度的著作和论文。主要有李士厚《郑和家谱考释》(1937年自刊)、冯承钧《瀛涯胜览校注》(商务印书馆,1935年)和《星槎胜览校注》(商务印书馆,1938年)、管劲丞《永乐二十二年郑和受命未行考》(《大公报·史地周刊》94期,1936年)、朱xiè@③《郑和七次下西洋所历地名考》(《东方杂志》42卷12期,1946年)、吴晗《十六世纪前之中国与南洋》(《清华学报》11卷1期, 1936年)、范文涛《郑和航海图考》(重庆商务印书馆,1943年)、束世chéng@④《郑和南征记》(重庆青年出版社,1941年)、郑鹤声《郑和》(重庆胜利出版社,1945年)和《郑和遗事汇编》(上海中华书局,1948年)等。          进入20世纪后,欧洲在世界上的影响进一步扩大,中国与之关系更加复杂,回顾中国与欧洲的交往史,总结经验教训,成为中国史学界面临的任务之一;加上这时中欧人士之间来往互访比以前增加,存于欧洲的有关历史资料被中国史学家发现者越来越多,为研究中欧交往史提供了便利。因此,明代的中欧关系也成为这一时期研究的一个热点。一方面研究明朝与欧洲国家间的各种交往,另一方面特别着重研究天主教的传入和耶稣会士来华的问题。关于前者,出版有张维华《明史佛郎机吕宋和兰意大里亚四传注释》(哈佛燕京学社,1934年)等论著。关于后者,出版的成果可分五类:其一为天主教传入研究。包括陈垣《从教外典籍见明末清初之天主教》(《北平图书馆馆刊》8卷2期,1934年)、徐宗泽《中国天主教传教史概论》(圣教杂志社,1938年)、方豪《中国天主教史论丛(甲集)》(重庆商务印书馆,1944年)、王治心《中国基督教史纲》(青年协会书局,1940年)等论文和专书。其二为来华耶稣会士生平研究。包括国安《利玛窦东来之前后》(《清华周刊》32卷1期,1929年)等论文。其三为来华耶稣会士著述研究。 包括徐宗泽《明清间耶稣会士译著提要》(中华书局,1949年)等论著。其四为以耶稣会士为主的来华欧洲人传入欧洲文化成果研究。包括翁幕《明清之交西学东渐考》(《学灯》,1924年8月)、 方豪《明季西书七千部流入中国考》(《文史杂志》3卷1、2期,1944年)以及张荫麟、李俨、 陈垣、向达、郑鹤声等所写的有关论文,这类论文数量极多,而且对耶稣会士在这一方面的贡献,基本上给予肯定的评价。其五为与耶稣会士积极接近的中国人士徐光启、李之藻、杨廷筠等研究。包括黄节《徐光启传》(《国粹学报》1卷10期,1906年)、 徐宗泽《徐文定公逝世三百周年纪念文汇编》(圣教杂志社,1934年)、陈垣《浙西李之藻传》(载1919年《辩学遗牍》、《大西利先生行迹》、《明浙西李之藻传》合订本)、杨振锷《杨淇园先生年谱》(商务印书馆,1944年)等论著。          这一时期,在以上热点问题之外的明史其他领域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如下:          政治方面,有吴晗《明教与大明帝国》(《清华学报》13卷1期, 1941年)和《贪污史的一章》(《历史的镜子》,生活书店,1946年北平版)、吴廷燮《明督抚年表》(1918年排印本)、王崇武《明靖难史事考证稿》(商务印书馆,1948年)和《奉天靖难记注》(商务印书馆,1948年)、丁易《明代宦官之干政》(《新中华》复刊6卷17期, 1948年)和《明代的特务机关》(《中华论坛》2卷5、6期,1946年)等。 它们论及了政治制度、政治事件和政治形势等,内容相当广泛,其中吴晗、丁易关于特务政治和贪污的论述,有影射国民党黑暗统治的意图和作用,既有学术价值,又有现实意义。          法律和监察制度方面,发表有沈家本《明大诰峻令考》(《沈寄yí@⑤先生遗书》民国刊本)、于登《明代监察制度概述》(《金陵学报》6卷2期,1936年)等论著。          军事方面,有吴晗《明代之军兵》(《中国社会经济史集刊》5卷2期,1937年)、解毓才《明代卫所制度兴衰考》(《说文月刊》2卷9—12期,1940—1941年)等论文。其中吴文联系明代的政治、经济背景,分析其军事制度的变化,揭示社会矛盾,表现了较深的功力和较高的史识。          经济与社会方面, 有秦佩珩《明代的农业》(《经济研究季报》1卷3、4期,1941年)、龚化龙《明代采矿事业的发达和流毒》(《食货》1卷11、12期,1935年)、 吴云端《明代之盐法》(《中央日报》1947年11月12日)、吴晗《记大明通行宝钞》(《人文科学学报》2卷1期,1943年)、万国鼎《明代丈量考略》(《中农月刊》6卷11期, 1945年)和《明代屯田考》(《金陵学报》2卷2期,1932年)、王崇武《明代施行屯田的社会背景》(《华北日报·史学周刊》100、101期,1936年8月27日、9 月3 日)、 吴云端《明代之庄田》(《中央日报》1947年7月23日)、 梁方仲《明代“两税”税目》(《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集刊》3卷1期,1935年)和《一条鞭法》(《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集刊》4卷1期,1936年)、王崇武《明代户口的消长》(《燕京学报》20期,1936年)、梁方仲《明代的户帖》(《人文科学学报》2卷1期,1943年)、潘光旦《明清两代嘉兴的望族》(商务印书馆,1947年)、破船《明代地主考》(《明日之土地》8、9期,1947年)、吴晗《明代之农民》(1935年10月1、15 日天津《益世报·史学》12、13期)、胡寄馨《明代奴隶制度》(《新中华》复刊6卷13期,1948年)、 傅衣凌《明代徽商考》(《福建省研究院研究汇报》2期,1947 年)和《明代江苏洞庭商人考》(福建《社会科学》4卷2期,1948年)及《明代陕西商人考略》(福建《社会科学》4卷4期,1948年)、邓云特《中国救荒史》(商务印书馆,1937年)、非繁《明代的上元节》(《北平晨报·艺圃》1936年2月8日)等论著。论及了农业、手工业、商业金融、土地问题、赋税徭役制度、人口与户籍、家族、阶级阶层、社会救济以及风俗习惯等内容。其中梁方仲关于赋役制度和傅衣凌关于商人的论述,功力最深,对学术界影响甚大。          边疆与民族方面,发表了张鸿翔《明外族赐姓考录》(《辅仁学志》3卷2期,1932年)和《明外族赐姓续考》(《辅仁学志》4卷2期,1934年)、佘贻泽《明代之土司制度》(《禹贡》11期,1936年)、韩儒林《明史乌斯藏大宝法王考》(《真理杂志》1卷3期,1944年)等论文。          对外贸易及与亚洲诸国(日本除外)关系方面,出版有谭春霖《欧人东渐前明代海外关系》(燕京大学,1936年)、翦伯赞《明代海外贸易的发展与中国人在南洋的黄金时代》(《时事类编特刊》63期,1941年)、王崇武《读明史朝鲜传》(《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12本,1948年)等论著。          自然科学和技术方面,李俨的《明代算学书志》(《图书馆学季刊》1卷4期,1926年)等论文对数学成就研究作出了贡献。1929 年陶湘重印《天工开物》,其上载有丁文江《奉新宋长庚先生传》和《重印天工开物卷跋》,这使宋应星及《天工开物》的研究开始受到重视。丁文江还整理出版了新版《徐霞客游记》(商务印书馆,1928年),开始了以现代科学的理论与方法研究徐霞客及其游记的新阶段。1941年浙江大学举办的徐霞客先生逝世300 周年纪念会所辑成的论文集《地理学家徐霞客》(商务印书馆,1948年),就收进了反映这一进展的多篇论文。王庸的《明代舆图汇考(总图之部)》(《图书季刊》3卷1、2期,1936 年)等论文,在地理图籍研究上多有收获。秦佩珩《明代水利之研究》(燕京《经济学报》2期,1941年)、 张广仁《潘季驯治黄河主张之分析与讨论》(《清华周刊》45卷3期,1936年)等论文, 研究了水利工程的实践和理论。单士元等《明代建筑大事年表》(京城书局,1937年)、朱@③《北京宫阙图说》(商务印书馆,1938年)和《明清两代宫苑建置沿革图考》(上海商务印书馆,1947年)、李漱芳《明代边墙沿革考略》(《禹贡》5卷1期,1936年)等论著,探讨了建筑工程的成就。          文学艺术方面,宋佩韦《明文学史》(商务印书馆,1934年)、钱基博《明代文学》(商务印书馆,1935年)、郭绍虞《明代文学批评的特征》(《新语》5期,1945年)等论著, 从宏观角度探讨了文学成就和文学理论。其中郑著提出中国近代文学史始于嘉靖时期,并将明代俗文学的许多内容第一次写进以文学史命名的书中,见识卓越,影响甚大。郑振铎、胡适、俞平伯、萨孟武、吴晗、柳存仁、孙楷第等发表的论著,专论小说成就,有的考证精深,有的在考证的同时,触及了当时的社会制度和社会发展的真相。卢前的《明清戏曲史》(商务印书馆,1935年)以及赵万里、赵景深等发表的论著,以赞赏的态度论列了戏曲的成绩。此外,梁乙真《元明散曲小史》(商务印书馆,1934年)、杨静ān@⑥《唐寅年谱》(商务印书馆,1947年)以及郑振铎、傅芸子、向达、杨荫浏、傅惜华等发表的论著,研究了民歌、说唱及宝卷文学、散曲、诗作、散文、舞蹈、音乐和美术等领域的成就。          思想方面,有陈安仁《明代学术思想》(长沙商务印书馆,1940年)、容肇祖《明代思想史》(开明书店,1941年)及梁启超、冯友兰、钱穆、刘节等发表的论著,从宏观角度进行了研究。余重耀《阳明先生传纂》(上海中华书局,1923年)、钱穆《王守仁》(商务印书馆,1930年)、《王阳明年谱》(《力行要览》编辑社编印)、梁启超《王阳明知行合一之教》(《北平晨报副刊》1926年12月及1927年1、2月)等论著,探讨了王阳明的身世及其提出的“良知”、“知行合一”等概念。不公仇(刘师培)《李卓吾先生学说》(《天义报》2期,1907年)、 黄云眉《李卓吾事实辨正》(《金陵学报》2卷1期,1932年)、容肇祖《李卓吾评传》(商务印书馆,1937年)等论著,介绍李贽的生平,反驳以前对之否定的流行观点,赞扬其挑战传统观念的精神。此外,除了对陈献章、罗洪先、吕坤的思想也有探讨外,更重要的是出版了嵇文甫《左派王学》(开明书店,1934年)和《晚明思想史论》(重庆商务印书馆,1944年)、侯外庐《中国近世思想学说史》上卷(重庆三友书店,1944年)、吴泽《儒教叛徒李卓吾》(华夏书店,1949年)等尝试应用唯物史观探讨明代思想史的论著,或明确指出思想家的阶级属性,或把十六七世纪认定为中国启蒙思想开始的“天崩地解”的时代,使人耳目一新。          图书事业方面,有顾廷龙等《明代版本图录》(开明书店,1944年)、袁同礼《明代私家藏书概略》(《图书馆学季刊》2卷1期,1927年)和《皇史chéng@⑦记》(《图书馆学季刊》2卷3期,1928年)、汪yín@⑧《明清yín@⑨林辑传》(中华图书馆协会,1932年)、郭伯恭《永乐大典考》(长沙商务印书馆,1938年)等,分别论列了图书出版、公私藏书、图书整理及目录学方面的成绩。          人物方面,除前文提及者外,影响较大的专著有吴晗关于朱元璋的几本传记(胜利出版社,1944年版《明太祖》、在创出版社1944年版《由僧钵到皇权》、上海三联书店1949年版《朱元璋传》)、陈翊林《张居正评传》(中华书局,1934年)、朱东润《张居正大传》(开明书店,1945年)等。吴书资料欠丰,但思想内容有一定深度;陈书发挥了清末梁启超等人以来肯定张居正为大政治家的观点,与旧史书的评价大不相同;朱书采用了新的传记文学体裁,准确而生动。          综合性断代史撰写方面,尚未出现专门著作,但出现了柳诒徵《历代史略》(中新书局,1905年)等多部用章节体撰写的中国通史,其中包括对明代部分的综合论述。更引人注目的是出版了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新华出版社,1942年)和吕振羽《简明中国通史》(大连光华书店,1948年)等用唯物史观作指导而写出的包括明代部分的中国通史著作。其中吕书较早地明确论及明代产生资本主义萌芽的问题,史识非前人可比。          史料史籍的整理介绍方面,罗振玉、陈寅恪、傅斯年等对清内阁大库明清档案的整理介绍,被看做民国初史学界的一次史料大发现

海燕郑振铎阅读范文8

2.搭蔓子花曹瑞欣

3.拐杖张广春,李峰

4.山东文学(下半月) 山之巅何也

5.有点乱杨吉忠

6.侏儒船的100天陈海鹰

7.失落的家园刘振杰

8.一九七五年的记忆李伯玺

9.看病胡琼

10.生日礼物王光佑

11.魔幻摄像机张德富

12.北川的眼泪(外两篇)云淼

13.城市湿地别样美刘雨东

14.夏日情思冯东

15.我的娃娃亲的小哥哥——罗京周年祭京威

16.蒺藜花赵峰

17.最后的流浪海棠

18.摘苹果滕如勇

19.花开花落莫相思叶俊

20.中国人的宗教观范睿一

21.国外警察教育实践教学经验研究李亚芹

22.改革开放三十年农村文化之我见顾青

23.宗白华论中国戏曲时宏宇

24.吴世昌与郑振铎——关于文学史写作之争李俊

25.接受美学与文学研究陈铮

26.从王国维生平看《红楼梦评论》的价值与缺失孙雅融

27.张艺谋还能走多远——评电影《山楂树之恋》杨作玲

28.一路楼台直到山不是西湖胜西湖——评介著名作家孔祥书同志及其创作杨恭政

29.战争与和平——试论澳大利亚诗人朱迪思·赖特诗歌中的反战主题毕宙嫔

30.试论元代市井题材散曲许陆生

31.汪曾祺语言特色之我见吴玉芝

32.流动的意识与虚拟的时空——析弗吉尼亚·沃尔夫短篇小说《墙上的斑点》付平

33.唱给我眼睛里的人(组诗)良子

34.人生的霜花(组诗)/麦田守望者(外一首)/雨色

35.水·火(外二首)申林

36.蒲公英(外三首)孟春

37.弯弯的情人湖山东文学(下半月) 孙德伟

38.论公共服务型文化馆的建设顾青

39.浅谈英汉习语的特点及其互译王建敏

40.浅析农村作文教学中新型农民的培养宋

41.解析云南重彩线描代表徐建德之意念境界李红杰

42.警察职业院校实践教学的有效途径谭萍

43.汉语情态动词、假设句和让步句的认知域解读王全智,史素娟,张苹英

44.浅析我国警察院校实践教学现状李娟

45.语法隐喻和概念隐喻靳智博

46.《暮江吟》三种英译文本的及物性分析陆少玲

47.信息动态

48.禄晓春书画赏析

1.大老郑的女人魏微

2.车子徐学文

3.自首鲁英

4.美人计胡静

5.掀开童年那页发黄的日历(组诗)邓荣河

6.一对好夫妻孙传侠

7.野草莓·石头·牛徐汉平

8.在夏天谢方儿

9.林二牛哄王立庆

10.等陈美英

11.寻找阿加里王宝国

12.渴望成为一条鱼(外一首)高盛荣

13.山寨的山,山寨的寨冷梅

14.小说二题寇俊杰

15.香港印象戴永夏

16.叶子马军

17.家乡的露天电影白雷

18.在晨跑中飞翔李佳慕

19.瞻彼日月,悠悠我思王青

20.好想找个人陪我散步(外一章)文婧

21.山东文学(下半月) 另一道风景徐勤玲

22.那住在山顶的人文雪梅

23.难忘故乡那棵老松树周脉明

24.静默的祖父唐晓萍hHTTp://

25.美味豆角咸菜(外一章)陈树庆

26.怀念当兵的小叔(外一章)高冬梅

27.想不想再和我一起回到棉田(外一首)/紫丁香的梦(外二首)

28.总理让酒(外二首)/齐都春秋车马殉/村魂

29.各抒己见话"炼狱"——读孟庆龙的《赤色炼狱》随感吴开晋,刚,王春玲

30.悬崖上的舞蹈,疯癫中的逃逸葛海燕

31.爱到春潮滚滚来春友,杨艾莲

32.《人树》的心理叙述手法解读李传彬

33.论文学意象的感性特质田玲

34.凝山川之灵秀,聚哲理于美文——冯岩《西部之恋》论析岸波

35.安静中阅读一本书吕仁杰

36.浅论李清照以梅寄相思的模式刘顺霞

37.石磨,我的干娘(外二首)盖永一

38.从自然观探陶渊明的人生境界史菲

39.中国书法艺术浅议唐世德

40.高校图书馆流通服务工作的思考路其娟

41.也谈报纸文娱的社会推广意义——关于娱记办活动的一些思考张丽

42.在经济学理论视野下,透视高等教育的"公地悲剧"王丞,齐丽

43.自由的历程黄承烈,尹来也

44.关于在读大学生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点思考张昌龙

45.对高职院校生存教育的思考与建议丁安英

46.和谐校园与德育体系的构建弥淑琴

47.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问题及分析与对策陈萍

48.在阳光下倾诉(组诗)吴治由

49.隆昌方言"哒"字研究李东伟

50.浅析英语文章《为自己而写》中的隐喻现象韩慈红

51.多媒体仿真情景下的整体语言教学李玉芳,汤力

52.案例教学法在商务英语教学中的运用焦阳

53.完善企业人事管理,促进和谐健康发展闵倩

54.花开时,你在……(外一首)都都

55.工会要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张利民

56.环保植物资源分类及应用浅论姚兰

57.浅议事业单位会计监督的弱化和治理措施朱瑞贤

58.一个新的全球利基市场威廉姆·加侬·汉特,王爱平

59.中国书法名家——杨陌

1.山东文学(下半月) 良娼阿成

2.秋云杨金辉

3.来的都是客李玉

4.明娟党剑

5.随笔三章刘杰锋

6.春夜遐思(外两章)孙奕

7.时光村落里的记忆李学民

8.人生如茶(外一章)秘永红

9.浓烈的阳光味曹丽琴

海燕郑振铎阅读范文9

关键词: 诗经 摹声 重言词 上古

两个相同的汉字重B在一起,称为重言。《诗经》中的重言词除了“纯粹用同一音节重B构成的双音词,还有一种是与重言词作用相当的双音节词构,我们称之为重言词的变格”①。常用的变格大致有六类:有字式、其字式、斯字式、思字式、彼字式、兮字式。本文研究的是摹声重言词,摹声重言词的变格主要是其字式、有字式和兮字式。

《国风・周风・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关关”是摹声重言词,《鲁》②说:“关关,音声和也。”《玉篇》③:“关关,和鸣也。或作口官。”“关”在上古时为见母元部。

《国风・周风・葛覃》“集于灌木,其鸣喈喈。”“喈喈”是摹声重音词,毛亨④注:“喈喈,和声之远闻也。”“喈”在上古时为见母脂部。

《国风・周风・螽斯》:“螽斯羽,薨薨兮。”“薨薨”是摹重言词,朱熹⑤:“薨薨,群飞声。”“薨”在上古时为晓母蒸部。

《国风・周风・兔D》:“肃肃兔D,林丁丁。”“丁丁”是摹声重言词,毛亨:“丁丁,p声也。”“丁”在上古时为端母耕部。

《国风・召南・草虫》:“翰莩妫阜螽。”“骸笔悄∩重言词,陈J⑥:“《广雅》⑦:‘海鸣也。’”“骸痹谏瞎攀蔽影母宵部。

《国风・召南・殷其Y》:“殷其Y,在南山之阳。”陈J:“殷,犹殷殷也。”所以“殷其”其实是变格的摹声重言词,毛亨:“殷,雷声也。”“殷”在上古时为影母文部。

《国风・邶风・终风》:“似湟酰虺虺其雷。”“虺虺”是摹声重言词,毛亨:“暴若震雷之声虺虺然。”“虺”在上古时为晓母微部。

《国风・邶风・击鼓》:“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其镗”是变格的摹声重言词,朱熹:“镗,击鼓声也。”“镗”在上古时为透母阳部。

《国风・邶风・匏有苦叶》:“有弥济盈,有唯鸟雉鸣。”“有唯鸟”是变格的摹声重言词,毛亨:“唯鸟,雌雉声也。”“唯鸟”在上古时为馀母微部。

《国风・邶风・匏有苦叶》:“tt鸣雁,旭日始旦。”“tt”是摹声重言词,毛亨:“tt,雁声和也。”“t”在上古时为影母东部。

《国风・邶风・简兮》:“简兮简兮,方将万舞。”“简兮”是变格的摹声重言词,闻一多《风诗类钞》⑧:“简简,鼓声。”“简”在上古时为见母元部。

《国风・王风・大车》:“大车槛槛,毳衣如I。”“槛槛”是摹声重言词,毛亨:“槛槛,车行声也。”“槛”在上古时为匣母谈部。

《国风・王风・大车》:“大车,毳衣如J。”“”是摹声重言词,“”在上古时为透母文部。

《国风・郑风・有女同车》:“将翱将翔,佩玉将将。”“将将”是摹声重言词,朱熹:“将将,声也。”“将”在上古时为精母阳部。

《国风・郑风・风雨》:“风雨潇潇,鸡鸣胶胶。”“潇潇”和“胶胶”都是摹声重言词,朱熹:“潇潇,风雨之声。”“胶胶,犹喈喈也。”“潇”在上古时为心母幽部;“胶”在上古时为见母幽部。

《国风・齐风・卢令》:“卢令令,其人美且仁。”“令令”是摹声重言词,朱熹:“卢,田犬也。令令,犬颌下环声。”“令”在上古时为来母耕部。

《国风・齐风・载驱》:“载驱薄薄,簟朱T。”“薄薄”是摹声重音词,朱熹:“薄薄,疾驱声也。”“薄”在上古时为并母铎部。

《国风・魏风・伐檀》:“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坎坎”是摹声重音词,毛亨:“坎坎,伐檀声。”“坎”在上古时为溪母谈部。

《国风・唐风・鸨羽》:“肃肃鸨羽,集于苞栩。”“肃肃”是摹声重音词,毛亨:“肃肃,鸨羽声也。”“肃”在上古时为心母觉部。

《国风・秦风・车邻》:“有车邻邻,有马白颠。”“邻邻”是摹声重音词,毛亨:“邻邻,车声也。”“邻”在上古时为来母真部。

《国风・豳风・七月》:“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R阴。”“冲冲”是摹声重音词,陈J:“《韩诗》⑨云:‘冲冲,声也。’”“冲”在上古时为澄母侵部。

《国风・卫风・硕人》:“施B瑁g鲔发发,葭I揭揭。”“琛笔悄∩重音词,朱熹:“瑁B入水声也。”“琛痹谏瞎攀蔽晓母月部。

《小雅・鹿鸣》:“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呦呦”是摹声重音词,陈J:“《说文》⑩:‘呦,鹿鸣声也。’……《广雅》云:‘呦呦,鸣也’。”“呦“在上古时为影母幽部。

《小雅・伐木》:“鸟鸣嘤嘤。”“嘤”是摹声重音词,郑玄{11}:“嘤嘤,两鸟声也。”“嘤”在上古时为影母耕部。

《小雅・伐木》:“伐木许许。”“许许”是摹声重音词,朱熹:“许许,人共力之声。《淮南子》{12}曰:‘举大木者呼邪许。’盖举重劝力之歌也。”“许”在上古时为晓母鱼部。

《小雅・南有嘉鱼》:“南有嘉鱼,A然罩罩。”“罩罩”是摹声重音词,杨慎《升庵经说》{13}:“王雪山云:罩,……鱼回斡水声。”“罩”在上古时为端母药部。

《小雅・采芑》:“服其命服,朱芾斯皇,有[珩。”“有”是变格的摹声重音词,朱熹:“,玉声。”“”在上古时为清母阳部。

《小雅・采芑》:“显允方叔,伐鼓渊渊,振旅阗阗。”“渊渊”是摹声重音词,陈J:“渊渊读,故云鼓声也。”“渊”在上古时为影母真部。

《小雅・采芑》:“戎车cc,ccll,如霆如雷。”“cc”和“ll”都是摹声重音词,何楷{14}:“戎车,还师之车也。ccll,如霆如雷,皆车声也。cc,指轻车言。ll,指重车言。言声之舒缓者曰c。……ll;当依陆本通作哼哼,声重迟貌。”“c”在上古时为透母元部。“l”在上古时为透母文部。

《小雅・车攻》:“萧萧马鸣,悠悠潇骸!薄跋粝簟笔悄∩重音词,何楷:“萧,通作啸,欢声也。马鸣之声似之。重言之者,非一马也。”“萧”在上古时为心母幽部。

《小雅・鸿雁》:“鸿雁,哀鸣嗷嗷。”“嗷嗷”是摹声重音词。“嗷”在上古时为疑母宵部。

《小雅・斯干》:“约之阁阁,林。”“”是摹声重音词,马瑞辰{15}:“案《广雅》:‘【木木】,声也。’,即【木木】之借。”“”在上古时为透母铎部。

《小雅・斯干》:“其泣牛朱芾斯皇,室家君王。”“拧笔悄∩重音词,陈J:“《说文》:‘牛小二声。’”“拧痹谏瞎攀蔽匣母阳部。

《小雅・鼓钟》:“鼓钟钦钦,鼓瑟鼓琴。”“钦钦”是摹声重音词,严粲{16}:“《疏》曰:‘钦钦,亦钟声也。’钱氏曰:‘声有节也。’”“钦”在上古时为溪母侵部。

《小雅・青蝇》:“营营青蝇,止于樊。”“营营”是摹声重音词,朱熹:“营营,往来飞声。”“营”在上古时为馀母耕部。

《小雅・采菽》:“其玟匿模鸾声GG。”“GG”是摹声重音词,陈J:“鸾当作銮。GG,犹哕哕。《庭燎》:‘銮声哕哕。’《鳌罚骸哕哕,徐行有节也。’”“G”在上古时为邪母月部。

《大雅・绵》:“褐,度之薨薨,筑之登登,削屡冯冯。”“”、“登登”和“冯冯”都是摹声重音词,俞樾{17}:“然《说文・阜部》:‘,筑墙声也。’知三家诗固有以为声者。”朱熹:“登登,相应声。”毛亨:“削墙锻屡之声冯冯然。”“”在上古时为日母之部;“登”在上古时为端母蒸部;“冯”在上古时为并母蒸部。

《大雅・灵台》:“鼍鼓逢逢。”“逢逢”是摹声重音词,马瑞辰:“《释文》{18}:逢,《埤苍》云:鼓声也。字作【音帷俊!闭饫铩胺攴辍庇Ω檬恰芭砼怼钡募俳琛!胺辍痹谏瞎攀蔽并母东部。

《大雅・生民》:“释之叟叟,A之浮浮。”“叟叟”是摹声重音词,毛亨:“叟叟,声也。”“叟”在上古时为心母幽部。

《大雅・卷阿》:“凤凰,PP其羽,亦集爰止。”“PP”是摹声重言词,严粲:“曹师云:《说文》云:PP,飞声也。”“P”在上古时为晓母月部。

《颂・周颂・载芟》:“有其v,思媚其妇,有依其士。”“有”是变格的摹声重音词,朱熹:“,饮食声也。”“”在上古时为透母侵部。

《颂・周颂・良耜》:“获之,积之栗栗。”“”是摹声重言词,毛亨:“,获声也。”陈J:“《释名》{19}作,云:断禾穗声也。,声义相近。”“”在上古时为知母质部。

《颂・鲁颂・有马必》:“鼓咽咽,醉言舞。”“咽咽”是摹声重言词,朱熹:“咽与渊同,鼓声之深长也。”“咽”在上古时为影母真部。

从上古到当代,语言经历了巨大的变化,因为缺乏保存声音的媒介,古时的字音就更难考察了。但是,通过对摹声重言词的声母、部的辨识与归类,我们仍然能窥得一些上古字音的秘密,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学习《诗经》。

注释:

①韩宏韬.《诗经》重言词正变简论,甘肃理论学刊,2005.7(4).

②鲁诗.古代汉族今文学派三家之一.汉初鲁人申公所传.

③《玉篇》,中国古代一部按汉字形体分部编排的字书.南朝梁大同九年(543)S门侍郎兼太学博士顾野王撰.

④毛亨,作《毛诗故训传》.

⑤朱熹,作《诗集传》.

⑥陈J,作《诗毛氏传疏》.

⑦《广雅》,我国最早的一部百科辞典.

⑧《风诗类钞》,是闻一多研究《诗经》总体规划的一个组成部分.

⑨《韩诗》,今文学派之一。指汉初燕人韩婴所传授的《诗经》.

⑩《说文》,即《说文解字》,是古代汉族文字学著作,东汉许慎撰.

{11}郑玄,撰《毛诗传笺》.

{12}《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刘安子》,西汉皇族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集体编写的一部汉族哲学著作,道家作品.

{13}《升庵经说》,杨慎作.

{14}何楷,作《诗经世本古义》.

{15}马瑞辰,作《毛诗传笺通释》.

{16}严粲,作《诗缉》.

{17}俞樾,作《古书疑义举例》、《群经平议》.

{18}《释文》,即《经典释文》,是古人读经书时用的字典,唐陆德明撰,30卷.

{19}《释名》,汉末刘熙作,训解词义的书.

参考文献:

[1]韩宏韬.《诗经》重言词正变简论[J].甘肃理论学刊,2005(4).

[2]王力.古代汉语[M].北京:中华书局,2014.

[3]金启华.诗经全译[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6.

[4]闻一多.风诗类钞[M].上海:开明书店,1942.

[5]朱熹.诗集传[M].北京:中华书局,1958.

[6]陈J.诗毛氏传疏[M].江阴:南菁书院,1888.

[7]王念孙.广雅疏证[M].北京:中华书局,2004.

[8]毛亨.毛诗故训传[M].北京:中华书局.

[9]顾野王.玉篇[M].苏州:苏州张氏泽存堂.

[10]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2013.

[11]郑玄.毛诗传笺[M].北京:中华书局.

[12]刘熙.释名疏证补[M].北京:中华书局,2008.

[13]杨慎.升庵经说[M].北京:商务印书馆.

[14]何楷.诗经世本古义[M].

[15]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M].北京:中华书局.

[16]严粲.诗缉[M].听彝堂藏版.

[17]俞樾.群经平议[M].江阴:南菁书院.

海燕郑振铎阅读范文10

初一语文上册人教版目录

第—单元 阅读

1 春/朱自清

2 济南的冬天/老舍

3 雨的四季/刘湛秋

4 秋天/何其芳

5 古代诗歌四首

观沧海/曹操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次北固山下/王湾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写作 热爱生活,热爱写作

第二单元 阅读

6 秋天的怀念/史铁生

7 散步/莫怀戚

8 我儿子一家/舒婷

9 散文诗两首

金色花/泰戈尔

荷叶·母亲/冰心

10 《世说新语》两则/刘义庆

咏雪

陈太丘与友期

写作 学会记事

综合性学习

有朋自远方来

第三单元 阅读

11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

12 我的老师/魏巍

13 再塑生命的人/海伦·凯勒

14 窃读记/林海音

15 《论语》十二章

写作 写人要抓住特点

名著导读

《朝花夕拾》:消除与经典的隔膜

课外古诗词诵读

峨眉山月歌/李白

江南逢李龟年/杜甫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

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

第四单元 阅读

16 纪念白求恩/毛泽东

17 植树的牧羊人/让·乔治

18 走一步,再走一步/莫顿·亨特

19 在山的那边/王家新

20 诫子书/诸葛亮

写作 思路要清晰

综合性学习

课外阅读状况调查

第五单元 阅读

21 猫/郑振铎

22 鸟/梁实秋

23 动物笑谈/康拉德·劳伦兹

24 松鼠/加布里埃·科莱特

25 狼/蒲松龄

写作 如何突出中心

第六单元 阅读

26 皇帝的新装/安徒生

27 诗两首

天上的街市/郭沫若

太阳船/吴望尧

28 小圣施威降大圣/吴承恩

29 女娲造人/袁珂

30 寓言四则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伊索寓言》

蚊子和狮子/《伊索寓言》

塞翁失马/《淮南子》

杞人忧天/《列子》

写作 发挥联想和想象

综合性学习

文学部落

名著导读

《西游记》:精读与跳读相结合

课外古诗词诵读

秋词(其一)/刘禹锡

南寄北/李商隐

十一园(其五)/李贺

夜雨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

附录

悠久的汉语与汉字硬笔书法

写好硬笔行楷字

标点符号用法(一)

七年级语文复习资料

诗歌赏析

1、《次北固山下》: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全诗写诗人停船在北固山下所见的江南冬末的景物和感受。

首联勾画出在江南旅途中所见到的明媚景色:茫茫江水,隐隐青山。

颔联抓住早春江湖这一特有的景象, “平”“阔”“正”“悬”四字准确生动,“阔”是“平”的结果,只有江水涌涨,江面才变得宽阔,“正”即包含“和风”又包含“顺水”的意思,使诗句生动地描绘出江水涌涨、水波浩荡、风顺帆正的壮丽图景。

颈联写天将破晓时,一轮红日涌出江面,虽已是残冬,但一轮红日给四周景色带来了生命的光辉。“生”和“入”突出江南早春的特征,这一联妙在不仅描写景物入神,而且富于生活哲理:新事物脱胎于旧事物之中,旧事特中孕育着新事物,表现出一种积极、乐观、向上的精神。

尾联写看到大雁北归,想到新年即将来临,而今身处异地他乡,自然而然地引出诗人淡淡的思乡之情。

全诗写景生动传神,意境开阔,抒情自然。

2、《钱塘湖春行》: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全诗通过对西湖早春明媚风光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在西湖早春盛景中无比喜悦的心情。

首联写远景,诗人行经孤山寺和贾公亭西边时所看到的天光水色。“初平”写春水初涨与湖堤相平,“云脚低”写远望白云朵朵,似与湖水相接,描绘了一幅开阔又明朗的春天图景。

颔联写莺燕的活动。莺是春的歌手,燕是春的使者,它们的出现给人们带来的初春生机勃勃的感觉,“早”“新”两字用的妙:是诗句的诗眼,作者抓住早春这一特有的景象,抒发了自己在西湖见到早春景象时无比喜悦的心情。

颈联写近景,五颜六色、随处开放的野花使人眼花缭乱,新长出的春草刚刚没过马蹄。

尾联写诗人陶醉在湖东的白沙堤掩映下的绿杨阴里,以至于流连忘返。

全诗写景层次分明、由远到近、动静结合,情景交融。

3、《过故人庄》: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全诗描写了与朋友欢聚的生活场景和山村的秀丽风光,表达了朋友间那种淳朴的情谊和诗人对农村风光的喜爱之情。

前两句写老朋友准备了饭菜,邀请诗人到家里做客。通过写朋友的热情款待,表现了他们之间真挚的友情。

三、四句描写了小村庄的秀丽景色,绿树、青山环绕,小村庄显得格外优美,表达了诗人对山林生活的喜爱之情。

五、六句描写打开窗户所见到的景物及端起酒杯所谈论的话题,情与景交融在一起。

最后两句交代下次再来的时间及目的,表达了诗人对朋友和小村庄的依恋之情。

全诗语言简洁、叙述简练而意味无穷,结构严谨而层次分明。

4、《题破山寺后禅院》:全诗逼真地描绘了寺院的清幽与洁净,表现了诗人寄情山的隐逸情怀。全诗以由寺外到寺内的顺序为线索,前四句写入古寺,见高林,踏曲径,进禅房。五六句抒写诗人的主观感受,最后两句写聆听古刹的钟磬声。

诗中虚写万籁俱寂,实写心灵感悟;虚写钟磬之音,实写心灵震撼。借虚写实,深邃绵远,意境高深,寓意深长。

5、《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这是一首七言绝句,同时也是一首赠言诗,融情于景,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对朋友深切的关怀,同时也展示了诗人飘逸、豪放的性格。

首句以景兴起,给读者描绘了一幅冷清凄凉的晚春图。从“飘飞不定的杨花落光了,布谷鸟啼声凄婉”之中隐含着作者对朋友被贬僻壤之地的同情和悲伤,接着转入叙事,用跋涉五溪说明路途的遥远和艰难,暗含着对被贬友人的深切挂念。后两句用拟人手法,希望借助明月,将自己对朋友的关心、担忧之情随轻风直到偏远的夜郎之西。

全诗想象丰富奇特,感情真挚。

6、《泊秦淮》: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为体裁的政治讽刺诗。全诗写诗人夜泊秦淮的所见所闻,想到南朝统治者醉生梦死的生活以及陈朝的灭亡,反映了诗人对晚唐达官显贵只顾个人享乐、不顾国家存亡这一再现状的不满与愤恨。

前两句描写夜晚秦淮河上烟月迷蒙的景象,表达了诗人深沉的忧虑之情。后两句写现实中达官显贵饮酒作乐、荒淫无度的生活,表达出诗人的忧国忧民之情。

全诗语言凝练、含蓄。将历史与现实巧妙结合,两个“笼”字表现出写景生动形象,情感深沉。

7、《夜雨寄北》:这是一首七言绝句。首句“君问归期”是写亲人思念诗人,“未有期”是诗人的回答。第二句交待“未有期”的原因:因为诗人当时身居遥远而荒凉的巴山,又遇一场连绵不断的秋雨。一问一答中,把亲人思念自己与自己怀念亲人的深情真挚地表达了出来。后两句是诗人的希望,预想将来会面的时候,能把今夜的情景向亲人诉说,表达了诗人浓浓的思亲之情与盼望同亲人团聚的强烈愿望。

全诗触景生情,情景交融,含蓄深沉,倾诉了骨肉亲情之间分离的痛苦与想象亲人团聚时的欢乐情景。全诗以“相思”为主题。

8、《过松源晨炊漆公店》:这是一首七言绝句。第一句内容丰富,包含了艰难攀登的整个上山过程,以及对所经历艰难的种种感受。“莫言”二字像是自诫又像是提醒别人,耐人寻味。第二句对第一句进行补充,“赚”字幽默风趣,将行人心目中下岭的容易与它实际上的艰难形成鲜明对比。三四句对第二句留下的悬念进行解释:本来上山过程要攀登多少道山岭,下岭过程中也相应地会遇到多少重山岭。“一放一拦”把山写成了有生命有灵性的东西,同时也将行人的种种心情——意外、惊诧、厌烦、直至恍然大悟透露出来。其间包含着朴实的人生哲理:做任何事情都应有充分的心理准备,面对困难才能顺利解决。

9、《观书有感》:这是一首七言绝句,全诗写的是诗人忽然把难懂的书看懂了时产生的联想及感受。前两句用比喻修辞方法写出方塘的清澈,表面是写景,实际上是用景物作比喻。三四句写方塘清澈的原因,借水之清澈是因为有源头活水不断注入,暗喻人要心灵澄明,就得认真读书,时时补充新知识。后人将句子凝缩为成语“源头活水”,用以比喻事物发展的源头和动力。全诗语言简洁、质朴,比喻贴切。

看了“初一语文上册课本人教版目录”的人还看了:

1.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本目录

2.七年级语文上册课本目录

3.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课本目录

海燕郑振铎阅读范文11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部分诗文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可见诵读能力的培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笔者所在的初中部,很大一部分学生来自农村,他们大多对诵读兴趣不大,诵读能力不强。原因大概有以下几点:受方言影响,普通话不够标准,自信心不够;地处农村,锻炼的机会和平台较少,不够大方;不了解诵读的方法、技巧;情感理解、体验和表达不到位;教师重视不够,诵读形式老套。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笔者试图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诵读兴趣,提高学生的诵读能力。

一、高度重视,形式多样

诵读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还能让学生获得美的享受。朱熹认为:“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为此,精心组织各种诵读形式,调动学生的诵读积极性为首要举措。

(一)站读。早读或朗诵的时候让学生站着读,更能体现一种参与感。如读古文不仅要求站直,还要一手背在后面,一手伸直平举书与肩齐平,声音响亮,可摇头晃脑,或加一些其他相应的手势。学生刚开始觉得很奇怪,但不久就能体验到其中的趣味与古文诵读的感觉,从而养成站读的习惯。

(二)吼读。曾国藩谈到自己的诵读体会时提出“非高声朗读则不能展其雄伟之概”。可见,声音响亮对诵读很重要。诵读的时候让大家放声读,读出气势、读出韵味,美其名曰“吼读”。

(三)唱读。将一些诗文改编的歌曲放给学生听,让学生充分领略诗文的音乐美。在学唱的过程中,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比如林宥嘉演唱徐志摩的《再别康桥》、罗大佑演唱余光中的《乡愁四韵》、邓丽君演唱李煜的《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王菲演唱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庞岩演唱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等。

(四)赛读。在诵读的过程中,可让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就诗文的部分或全文进行比赛,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比如在讲解《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有的学生在赛读中表现出色,自信心得到很大提升。

(五)随兴读。让学生自选角色、自主处理诵读技巧与情感并当堂诵读,师生互评,不断提高。比如《春》的最后三段,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小姑娘、健壮的青年,让学生自选角色,模仿三种角色在生活中的真实表现来自由诵读。

(六)配乐读。为每篇要诵读的诗文精选配乐,营造诵读情境,激发阅读兴趣。古诗文以中国传统民乐为主,比如古筝、二胡、古琴、笛子等演奏的乐曲;现代诗文则可选钢琴、萨克斯、吉他等弹奏的乐曲为主。

(七)听范读。可由教师范读、诵读能力强的学生范读,也可播放名家范读的视频,让学生学习并讨论范读的优点与不足。

二、学会技巧,融会贯通

诵读技巧的掌握对于诗文情感与神韵的传达很有必要。读音准确、停顿的讲究、轻重读的变化、语速的快慢等都与诵读效果密切相关。这对诵读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疾徐有致、抑扬顿挫、读出节奏、读出韵味。

字音,要求学生自查字典,务求读得准确,但对一些特殊的音调变化有必要进行讲解。比如“永远记着我,妈妈啊北京”(食指《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中的“啊”,学生读成“ā”,其实这应读“yā”,属于“啊”的音变。教师就此把“啊”读四声和读“ya”、“ua”、“na”、“nga”、“ra”、“za”等变调、音变情况进行归纳讲解,提高学生的诵读能力。

停顿,是指朗读过程中声音的断和连,它既是语法结构的需要,更是传达感情的需要,可从节奏的划分方法详细讲解。比如古诗中的五言诗与七言诗中的“二三”、“二二三”等常用划分方法归纳,如“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古文中的虚词划分方法归纳,如“夫”(句首发语词)、“已而”、“凡”、“然则”、“乃”、“遂”等词在句首的停顿,“而”字在句中的停顿等;汉语语法划分方法归纳,如根据句子的主语、谓语、宾语等语法成分划分节奏;停顿与标点符号的关系归纳,如问号、感叹号、句号的停顿一般比分号长些,分号的停顿一般比逗号长些,逗号的停顿一般比顿号长些,冒号的停顿则有时相当于句号、有时相当于分号、有时相当于逗号;还有一些需要呼应和强调的地方的停顿方法归纳等,如“这小燕子,便是我们故乡的那/一对,两对么?”(郑振铎《海燕》)诵读中“一对”、“两对”的呼应,“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朱自清《背影》)诵读中对“背影”的强调。

重读,是指句中需要强调的词或短语,以准确地表达某种语意和思想感情。对重读方法的讲解和归纳不可或缺,比如根据句子的语法结构和文章的语意、情感来突出重读。轻重读的交替能让人充分体验到心理和情感的变化。比如《我爱这土地》中“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中“这”、“打击”、“汹涌着”、“悲愤”、“激怒”等词语的重读突显了作者内心的沉痛和激愤,而“无比温柔”、“黎明”等词语的轻读则让人感受到一种被抚慰的温柔和希望。

语速的快慢能表现不同的生活情景和思想感情,诵读者应根据作者感情的起伏和事物的发展变化随时调整朗读速度。而语调指朗读或说话的高低轻重快慢等,表示一定的语气和情感。周殿福先生说:“语调是一个句子中间高低、快慢、轻重、停顿的各种变化,同音高、音长、音强都有联系。”诵读语调是否把握准确,对诵读的效果有直接影响。比如《我爱这土地》(艾青)的“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应慢读,用深沉缓慢的语调传达作者对饱受苦难的祖国的挚爱。而《我为少男少女歌唱》(何其芳)的“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我歌唱早晨/我歌唱希望/我歌唱那些属于未来的事物/我歌唱正在生长的力量”则应快读,以欢快激昂的语调读出作者生活在新天地的激动与幸福。《声声慢·寻寻觅觅》(李清照)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应慢读,读得悲惨凄凉、低缓绵长,读出词人的孤独与凄苦。而《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李清照)的“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则应快读,读得豪放急促、气势磅礴,读出李清照的豪气与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三、读演结合,全情投入

诵读是一种艺术,而艺术需要一种敢于演绎的精神。诵读之前,播放内容契合的配乐,营造一种理想的诵读氛围,更有利于调动和激发学生的情感,理解文本所要传达的情感。教师再适时地进行写作背景的介绍和相关诗文的拓展,帮助学生更深地体会文本的内容与情感,激发自己的生命体验,丰富自己的生命感受,进而将自己的情感体验和作者的情感体验融为一体,我即作者,作者即我,达到“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的境界,全情投入。

在开始《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的诵读前,笔者先播放学生都听过的《眼泪》钢琴曲,营造一种忧伤的氛围。通过对这首诗描述的北京和作者食指的介绍,学生初步理解了文本所要传达的情感,接着让学生自由诵读,感受字词间蕴含的情感。在学生和老师的自由诵读表演、共同欣赏和点评中,进一步领略诗歌的语言和情感魅力。最后,让学生回忆一个最让自己不舍和难受的分别场景,描述当时的画面和心情。在分享过程中,学生对食指经历的离别感同身受,诵读时更多地融入了自己的情感,仿佛不是在读食指的离别,而是自己离开母亲。当读到“我的心/骤然一阵疼痛,一定是/妈妈缀扣子的针线/穿透了心胸”时,学生的心也跟着一阵疼痛;当读到“永远记着我,妈妈啊北京”时,那深情而绝望的呐喊,让人眼泪涌了上来;而再一次的轻声重复“永远记着我,妈妈啊北京”则更让人泪湿眼底。

四、结语

海燕郑振铎阅读范文12

固然,叶圣陶是一个真正的语文教育家,从他的论著里汲取营养,继承发展他的语文教育理论是我们对他最好的纪念,但仅此远远不够,我们还应该研究和学习他的为人之道,从他身上汲取一点做人的精神力量。这二十多年来学界研究胡适、陈寅恪、钱锺书成一时之风气,令人可喜。相比之下,我们对叶圣陶、夏D尊等人的研究学习是不够的,论著和文章虽也数量庞大,但大多集中在他们的语文教育思想。尤其像叶圣陶作为一个集作家、编辑、社会活动家、民主人士、语文教育家于一身的知识分子,他恪守儒家传统道德,又能跟上时代步伐,且能保持独立风骨,一生持“中正平和”态度,他值得我们后辈学习的绝不仅仅是语文教育思想这一方面。叶老一生为人行事正如他在开明书店20周年纪念碑铭里所说的:“开明夙有风,思不出其位。朴实而无华,求进弗欲锐。唯愿文教敷,遑顾心力瘁。”笔者认为,“君子思不出其位”,可以指他一生所言所为都是本分之事――文学和教育;所谓“朴实无华”“求进弗锐”,可以指他的文章和语文教育改革主张都是大众听得懂的话,绝无惊世骇俗的言论;所谓“中正平和”,指他无论作为一名小学教师还是到后来成为文教界的“祖师级”人物,一以贯之的待人接物之态度――“仁义之人其言蔼如也”。所有这一切都符合中国传统道德中儒家要求士人“中正平和”“己达达人”的精神,同我们现在社会流行的一种浮躁风气形成鲜明的对照。

中国的知识分子,从古到今大多受儒家精神影响,有一种“入世”精神。所谓“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叶老当然也不例外,他从六岁破蒙,十二岁入新式高等小学,十三岁入苏州公立一中。学生时代即在校内办小报《课余丽泽》,1916年入商务附属尚公学校任教,课余开始为商务编印小学国语课本;1917年受聘执教f直小学,参与组织了“f直教育会”;1919年加入“新潮社”,创办《直声》周刊,投入新文化运动;1921年和沈雁冰、郑振铎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更是现代文学史、文化史上一件大事;后来编国文教材,与匡互生等在上海创“立达学园”,又先后在小学、中学、大学里任教。无论是小学教师还是教育部长,他一生行事都是在为社会服务,为青年一代成长服务(而不仅仅是国文教育)。这便是一种“淑世济世”的精神。这种精神如在和平环境中容易做到,但一到战乱饥荒年代就不容易坚持了。叶老有两件事永远值得我们后辈学习:一是他在困难条件下编写《十三经索引》(下简称《索引》);二是在战乱年代主编的《国文杂志》。本文就这两件事谈谈自己的体会。

如今,国学热潮又起,经典,主要是儒家经典又成为热门的书籍。其实,真要读懂经典是不容易的,要在阅读和写作中理解引用则更难。索引就是帮助人们查询的工具书。为什么要编这样一部工具书?主要是叶老感到有需要,他说自己年轻时受过经典训练,但时间长了常常记不住原文,忘记了出处;而实际的教学写作又经常需要用到这些经典中的名言警句,这不仅对广大钻研古典的人有用,对一般中小学语文教师、大学生都有用,于是他决心要编这样一本工具书。他说:

十八年秋,小儿至诚既三周岁,余妻墨林免于哺乳提抱之役,谋有所事,藉遣长昼,余遂定意作此《十三经索引》。以工余自任断句,墨林与余母则任剪贴编排,而铮子内姑母及吴天然、王F华女士亦时来相助,历一年半而书成。寒夜一灯,指僵若失,夏炎罢扇,汗湿衣衫,顾皆为之弗倦。友人戏谓此家庭手工业也。由今追维,其味弥旨。[1]

这里的墨林,即叶圣陶夫人胡墨林女士,铮子内姑母是夏满子(夏D尊的小女儿,叶至善夫人)的姑母,叶夏两家是姻亲,所以叶老据江南人习惯(随小一辈称呼)称夏满子的姑母为“内姑母”。吴天然、王F华(王伯祥的长女)在叶家大约做帮佣,两位也帮叶老做剪贴、标签之类活。

《索引》原稿可以说是“劫后余生”的一本工具书。据叶老《自序》说,1932年上海“一・二八”之役以后,全家老幼从闸北寓所仓皇出逃、衣物一无所携,“逮战事息,归视寓所,则前垣尽塌,楼层三层,窗檐如削,承尘毁堕,断板纵横。循危楼登梯,一木箱首触于目,始恍然省记。启盖检之,成稿完整如初”。关于此书出版,历史学家王春瑜先生在《忆周予同教授》一文中说:“譬如叶圣陶先生,抗战时期生活困难,发动全家人编《十三经索引》,据说是予同先生给他出的点子,书编成后,又尽快为他联系出版作稻粱之谋。”[2]后来叶至善先生为此纠正了王说:“这个‘譬如’完全弄错了,尤其据说之后一段,不知听谁说的。”至善先生说《索引》于1929年编成,1934年由开明书店并《十三经》原文一起印行,时间是在抗战之前。为什么说弄错呢?叶至善说:“《十三经》的篇幅这样多,做索引是很烦琐的工作,排校又很麻烦,因为从出‘点子’到见书,到领到版税,至少得三五年,如果生活艰难靠它来谋‘稻粱’,岂不早就饿死?”[3]因此,叶老编此书,“点子”既不是周予同出的,也不是为了补贴家用,为“稻粱”之谋,就是为了自己和他人工作学习方便。

今天重提这件事有什么意义呢?因为现在年轻一代习惯于从“百度”“搜狐”上查找资料,一点击就能查找到需要的东西,而谁也不会去想一想这些资料是怎么编到电脑上去的。当年可不是这么容易就能查找的,尤其是叶老几乎凭一己之能、一家之力办成这么一件事,得需要多大毅力和耐心?中国编索引(或称“引得”)最有名的是与叶老同代人燕京大学著名历史学家洪业,在他“主持哈佛燕京学社引得编纂处工作的二十多年期间内,先后编纂出版了经史子集各种引得多达六十四种八十一册”[4]。洪业有团队,又在燕京大学获得美国人资金帮助;相比之下,叶老编写《十三经索引》是“家庭手工业”,是一批知识妇女在业余时间做成的,既不能赚钱,又不是“名山”事业,没有一点精神是不可能坚持的。如今是一个讲究“功利”“效益”的时代,像叶老这种替人作嫁衣的事不能说绝对没有人干,至少聪明人是不屑为的,而社会的发展、文脉的延续总是需要一些这样的有牺牲精神的人。鲁迅曾用“中国的脊梁”来称赞历史上那些“为民请命”为民族争光的人,其实像叶老这样志在教育救国,一辈子从事文教事业的人,是中华民族真正的“脊梁”。洪业说:“为人为学要有识有趣有守。”笔者认为,叶老就具备这三点。他的有识有守是容易理解的,他的趣在哪里呢?从他年轻时就爱文艺善书法篆刻,老年时和王伯祥、顾颉刚、俞平伯、章元善诗词唱和,我们可以窥其一斑。

另一件也值得说一下的事是叶老主编的《国文杂志》。主编刊物是叶老一生中做得最多的几件大事之一,从学生时代办校内小报《课余丽泽》和创办《直声》周刊,到1932年主编《妇女杂志》《中学生》《中学生文艺》,获得了巨大的社会声誉。叶老主编的《国文杂志》和当时在昆明由浦江清、朱自清等人主办的《国文月刊》,成为国文教育两种最有名的杂志。

《国文杂志》1942年先后在成都、桂林创办。这次和以前几次办杂志不一样,从国家而言,抗战处于最艰苦的年代;从叶老自己而言,1939年8月19日乐山被炸,他的家被毁掉,处于非常艰难的境地。尽管如此,他仍没有任何退缩:“轰炸改变了我的什么呢?到现在事隔半年了,在曾经是闹市区的瓦砾堆上,又筑起了白木土墙的房屋,多种店铺都开出来了。和被炸的别处地方以及沦为战区的各地一样,还是没有一个人显得颓唐……”[5]

《国文杂志》与《国文月刊》相比,后者比较注重学术性,层次较高,作者队伍多为大学名教授,而前者则是更加注重指导学生国文学习的普及性刊物。《国文杂志》先后由两家出版社出版。一是1942年1月在成都创刊,由普益图书公司出版,署名为“胡墨林”,出到第六期即停刊;二是1942年8月在桂林创刊,由桂林文光书店出版。[6]两个版本实际是叶老一人主编,从三卷三期起,宋云彬参与合编。从名称时间上看,两者实际则是同一刊物。《国文杂志》的“创刊词”表明:针对当时“国文教学几乎没有成绩可说”“国文程度不是以应付生活,更不用说改进生活”的现状,它希望帮助青年提高国文能力,所以它每期均刊有“文章选读”,辟有“习作展览”,后来又有“学习者的话”,以使学习者互相交流。一些著名学者、作家为其写稿,在该刊物上发表文章,如朱东润《怎样读诗注》、老舍《怎样读小说》、朱光潜《研究诗歌的方法》、叶苍岑《对中学新生谈学习国文》、张世禄《读书和作文》、朱自清《怎样学习国文》。该杂志还特别重视范文的分析讲解和病文的剖析订正。

《国文杂志》到1945年9月为止共出三卷16期。宋云彬、傅彬然等人操持出力甚多。在那样艰苦的年月里出版这样的杂志,其困难甚至危险都不是今天的人所能想象的。组稿、印刷、发刊有重重困难,月刊时常不能按月出版。其艰辛情况,可以从第三卷第三期一则复刊“启事”中窥见一斑:“这一期杂志,上年九月初已经在桂林印好,准备发行了,那时敌人逼近桂境,桂林紧急疏散,本杂志全数放在桂林北站,预备起运,到贵阳或重庆去寄发,但敌人来得太快,竟未能运出。现在将原有纸型,在重庆浇版重印……本社同人在这次的湘桂和黔南的战役中,仓皇撤退,千里跋涉,艰苦备尝,现在还能重整旗鼓,和读者诸君见面,真有说不出的喜悦。”[7]

叶老在《开明书店二十周年》一文里概括开明书店做书刊的精神是“不马虎”,正是这种凡事“不马虎”而严肃认真的精神赢得读者、获得声誉。他在谈到抗战时期的编辑工作时说:“战事初起,炮火就把我们的楼房、厂房给烧了。后来迁移到内地,心力交瘁,损失屡屡。湘桂战役中,损失尤其惨重,在黔桂路上,在金城江边几百大包的书被抛散了,被烧掉了,这些都是我们心力的结晶啊!可是我们并不颓丧。”正是在这样一种“开明精神”支撑下,他们坚持办了十六期,直到抗战胜利。回顾这一段历史我们不禁思考,像叶圣陶这样一位谦谦的儒雅君子何以在那艰难岁月里有如此强大的力量,担当起家庭社会赋予他的一份责任?当我们读到、欣赏到他那充满书卷气的书法以及循循善诱的话语,我们无法想到他是那么的强大。正是因为他有一种淑世救世的“大心肠”(林语堂评鲁迅语),才使他以及和他一起的那一群人为着现代文化教育事业开出了一种“开明精神”。

宋代事功学派代表人物叶适在《赠薛子长》里说:“读书不知接统绪,虽多无益也;为文不能关教事,虽工无益也;笃行不合于大义,虽高无益也;立志不存于忧世,虽仁无益也。”一个国家固然需要“象牙塔”里的学问,也需要“谈性论心”的学理讨论,但对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来说,教育年轻一代,改变人的素质,恐怕是最为要紧的事,而要谈教育,语文教育则是最基本的能力。叶圣陶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读书”“为文”“立志”“笃行”四方面全可以成为语文教师(当然不仅仅是语文教师)的楷模。他的价值怎么估价也不会过高,而“开明精神”作为学术界、出版界、教育界共同的精神财富将永远留给后人。中国学术界固然需要陈寅恪、钱锺书,但恐怕更需要叶圣陶这样的人。

1949年12月29日,美国历史协会在波士顿举行年会,当时被选为历史协会主席的康尼尔・李德(Conyors Reed)发表了《历史学家的社会责任》演说,他谈到了历史教科书的编写和历史研究著作的撰写:“我个人认为教科书写作是十分重要的,并且希望这种工作能做得更好。这是大而言之的历史,而大而言之的历史的社会意义要比小而言之的历史大得多。不过,我们大多数人所写的都是小而言之的历史。我们笔下写出的只限于一两篇专论,其主题的社会意义至少说也比大而言之的历史小许多成。”“可是非常矛盾的是,我们历史学界的地位和晋级都是取决于我们写的东西,而不是取决于我们教学的成绩。虽然我们循循善诱天花乱坠的讲课,但和一些精明强干的人竞争起来却无济于事,因为这些人年复一年,照本宣科地读他们的老讲义,为的是腾出更多的时间来写特殊研究论文――这类论文读的人寥寥无几,会长久记住的人更是少的可怜,而且另外一个同样精明强干的人在同一个领域中耕耘得稍微深一些,把泥土筛得更细一些,这类论文就会变得一无用处了。”[8]他的结论是:“和社会生活毫无关系的学问简直和任何其他形式的自我享乐一样,无权要求得到社会的支持。”[9]

之所以在介绍叶圣陶的淑世精神时引了一古一外两位学者的话,是因为我们当今大学、学术界缺少的正是叶圣陶这样一种关心千千万万青少年基本的语文教育的精神和行动。大学里关心的只是许多和社会生活毫无关系的所谓“学术”,中小学的语文教学研究、教科书编写在有些综合性师范大学里成为“边缘学科”,研究人员则成为“弱势群体”。纪念叶圣陶,笔者认为恰恰需要他那种关心社会、力图改造社会促进教育的淑世济世精神。当许许多多青年不喜欢阅读写作,不会阅读写作时,他们的“国民性”是无法被改造的。周作人在《枝巢四述》“序”里说:“名山事业未足为奇,唯能以法施人,念及童蒙,委曲敷说,斯乃胜业,值得赞叹。”可以说叶圣陶一辈子就是为了语文教育在“以法施人,念及童蒙,委曲敷说”,态度诚恳,解说详尽,可以说无人出其右。这些我们可以从他的文章、诗词以及他给一些中小学教师的回信中见识到。现在已经很少有这样的大学者了。前几年北大钱理群先生领衔主编《新语文读本》,出现一批大学学者关心中小学语文教学的理想主义者,如今这种盛况不会再有了,因为人们渐渐变得现实。正因为如此,我们更需要叶圣陶这种淑世济世的精神。语文教育搞不好,其他一切都无从谈起。

参考文献

[1]叶圣陶.十三经索引[M].北京:中华书局,1980:自序.

[2]王春瑜.忆周予同教授[M].//学林漫录:第七集.北京:中华书局,1983.

[3]叶至善.《忆周予同教授》补正[M].//学林漫录:第十集.北京:中华书局,1983.

[4]翁独健,王钟翰.洪业论学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1:序.

[5]叶圣陶.乐山被炸[M].//叶圣陶散文:甲集.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

[6]顾黄初.中国现代语文教育百年事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