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雨巷赏析

雨巷赏析

时间:2023-05-30 09:39:40

雨巷赏析

雨巷赏析范文1

(一)教材分析

本教材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在上册认知的基础上立足欣赏,从人性之美、科学之美、小说欣赏、散文欣赏、诗歌和戏剧欣赏、古诗文欣赏等方面安排学习重点。

《雨巷》是第五单元阅读与欣赏部分的现代诗二首的第二首。本单元阅读和欣赏部分的重点是诗歌与戏剧的欣赏。欣赏诗歌应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着重分析意象、品味语言、发挥想象、感受作品丰富的情感。

《雨巷》是一首抒情诗,全诗以深沉、优美的旋律,通过悠长寂寥的雨巷,颓圮的篱墙,冷冷的、哀怨的蒙蒙细雨等环境渲染,以及诗人对丁香一样的姑娘的期待的描绘,抒发了诗人的孤独感和彷徨感。

(二)学情分析

学习对象是职业高中高一年级学生。

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过现代诗歌,但并不擅长深入系统地分析诗歌中意象、意境和象征,把握现代抒情诗的主题。国商专业学生好动、思维敏捷、乐于表现,交往能力较强,专业课以英语和HND课程为主,专业课的学习中,学生养成了小组合作学习能力。因此,本课采用组内合作、组间交互的学习形式,实现学生自主建构知识体系的学习效果。学生在欣赏《雨巷》时,会受制于时代背景等诸因素,理解并不一定到位,但通过朗读欣赏,他们能够获得属于自己的独特感受和体验。

二、教学目标与重点难点

“诗言志,歌咏言”。意象是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是情感寄托的载体,是品味诗歌情感的钥匙。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与教学重点及难点: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意象、意境,学习欣赏现代诗歌的方法。

能力目标:通过朗读、小组讨论,分析诗歌中的主要意象和这些意象的象征意义,把握诗歌主题,提高欣赏现代诗歌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结合时代背景,感受诗人抒发的复杂情感。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1.教学重点:反复朗读,通过分析意象,体会诗歌意境和象征意义。

2.教学难点:感受诗人抒发的复杂情感,理解主题的多义性。

三、教学方法及教学环境

(一)教学方法

朗读法。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学生不断感受诗歌抒发的复杂情感。

小组合作学习法。预习阶段:个人朗读录音,组内和班内推优;小组为单位按要求搜集整理相关资料,准备课堂3分钟发言。揣摩意象阶段:小组按要求填写意象分析表格,各组分别汇报相关资料,组内分工合作,组间分享学习资源;小组讨论学习,从不同角度分析象征意义,完成表格。

教学环境:可联网的多媒体教室。

四、学生学习过程设计(共一课时)

教师课前准备:制定朗读评价标准和小组学习评价表格;布置小组各自任务和上交时间,检查、整合学生搜集整理的资料;布置并检查测试题

学生课前准备:朗读录音上传,记入小组成绩;完成测试题上传;小组为单位按要求搜集整理相关资料,准备课堂3分钟发言。

(一)导入:品韵律

课前播放全班推优学生录音,听朗读录音,进入课堂学习,感受诗歌韵律。

(二)感知:赏画面

学生归纳《雨巷》的内容; 说出本诗感情基调;齐读出惆怅的情绪,音频配乐渲染气氛。

(三)揣摩:析意象

1.教师朗读,学生边听边找出《雨巷》当中带有惆怅、忧郁情绪的意象。

2.着重选取其中三个意象――姑娘、雨巷、“我”――分析。按要求,小组填写电子表格提交。

3.体会意境。①学生说说:走在这样的雨巷中感受到的氛围;②这些意象的共同特点以及呈现的画面感觉。③女生朗读,体会朦胧凄美的意境。

4.小组讨论学习:从不同角度分析“丁香姑娘”、“雨巷”和“我”的象征意义,小组完成表格3上传。

(四)总结:评特点

1.理解主题的多义性,个人投票并说说理由上传。课前朗读录音推优者当堂配乐朗读课文,读出作者复杂的感情,点评朗读。

2.回忆感受中国传统诗歌的意象意境,理解本诗表现手法中西结合的特点。

3. 总结本课中鉴赏诗歌方法。

(五)作业

根据本课学习鉴赏诗歌的方法,搜集并整理《我爱这土地》的相关资料:作者生平介绍、写作背景介绍、意象分析、意象的象征意义、主题。独立完成,书面形式上传,200-300字。

板书

雨巷

戴望舒

“雨巷”

意境:朦胧凄美

“姑娘”“我”

意象 象征 主题

(多义性) (多角度)

五、信息化教学设计说明

1.图片形式,展示丁香,江南雨巷等,增加视角直观了解和体会。

2.音频形式,朗读录音,背景音乐。既可以随时听,反复听,又可以课堂上节选听,便于大家分享。单独的配乐,便于学生随堂朗读。

3.视频MV短片,学生可以下载自己满意的短片,有能力的学生也可以自己制作,大家分享各自的感受和理解。

雨巷赏析范文2

通过诗词中“雨”这一意象,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一切景语皆情语”的要义。

教学重点和难点:

对不同诗词中写雨句子的赏析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语:

雨是天空的眼泪,雨是河流的源头,雨也是诗人的笔墨。

雨从《诗经》中姗姗走来,传送着悲欢离合;雨从唐诗中款款走来,寄托着爱恨离愁;雨从宋词中纤纤走来,蕴含着人生况味。她,曾在王维的笔下飞舞;她,曾在陆游的梦里放歌。志和在斜风细雨中沉醉,元稹在寒窗冷雨中哀叹。因了雨,迁客骚人多了一份情感的寄托,才子佳人多了一份浪漫的情怀。雨中飘洒着浓浓的诗情画意。

今天我们首先来欣赏飘洒在远古天空中的一场雨。

一.阅读欣赏《诗经・风雨》,领会“以哀景写乐情”的妙处。

诗经・风雨

风雨凄凄,鸡鸣喈喈,既见君子。云胡不夷?

风雨潇潇,鸡鸣胶胶。既见君子,云胡不瘳?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1、指名读。思考:诗中描写了生活中的一个什么场景?

描写了一位女子与久别的意中人相聚的情景。

2、女生读。思考:诗中的风雨起什么作用?

以哀景写乐,渲染了阴沉昏暗的气氛,烘托出了女子忽然见到久别意中人的欣喜心情。

3、研讨:

(1)“以哀景写乐情”的妙处。

“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

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和“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的后一句都是“以乐景衬悲”,诗句脍炙人口,给读者留下了深切的感受。

(2)反复吟咏的好处。

本诗一咏三叹,逐层递进,反复咏叹,更加突出女子见到意中人的欣喜之情。

4、齐声读。

小结过渡:

《诗经》中的雨凄凉而幸福,深深影响了后来的诗人,撩拨着他们的才情。接下来我们一起欣赏从唐代和宋代天空飘落的两场雨。

二.比较阅读欣赏《闻乐天授江州司马》和《约客》,理解先叙事后写景与先写景后叙事这两种不同的写景形式。

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唐・元稹)

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约客 (宋・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1、指名读。男女生各一名,看谁读得更有韵味更精彩。

2、研讨:

(1)“一切景语皆情语”在《闻》诗中是如何体现的?

用“残灯”“冷雨”“寒窗”等意象,融情于景,抒发作者内心的孤独、寂寞及对友人的担忧之情。

(2)《约客》中的雨是“焦躁”的雨还是“闲适”的雨?

“有约”点出诗人曾“约客”来访,“过夜半”说明了等待时间之久, “闲敲棋子”这一细节,用貌似内心焦躁的动作,反衬出诗人闲逸的姿态。约客不来,听夜雨沙沙,蛙鸣池塘,也别有一番风味。宋代文人追求闲适淡泊,从下面一些诗文中不难发现: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二绝句》之一

闲人闲处住,载酒荷高情。崖前未有桂花开,观里闲寻道士来。――赵师秀

松江几闲客,日夕听波鸣。――赵师秀

(3)两首诗一首后写雨一首先写雨,各有怎样的妙处?

《闻》诗先叙事后写景,情景交融,在凄风冷雨中蕴含着诗人对友人深深的担忧与挂念,留给读者无限的想象;《约客》先写景,后叙事,缘情设景,在雨落蛙鸣的背景中,引出诗人的闲适人生,韵味绵长。

3、朗读背诵。

小结过渡:

宋代的雨飘洒进崇尚闲适、淡泊的文人心中,迸发出他们的创作热情,催生了许多写雨的华章,而其中独步词坛的则是宋末元初的词人蒋捷写的《虞美人・听雨》。

三.阅读欣赏《虞美人・听雨》,理解相同的意象在同一首词当中表现的不同的情感。

虞美人 听雨(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1、指名读。思考:词中写了几幅画面?

三幅画面

2、听录音。思考:词中写了哪三幅画面?(可以从时间、地点、境况三个角度概括)

少年寻欢作乐享受陶醉;壮年四处飘泊触景伤怀;老年寂寞独居孤独悲苦。

3、集体读。各用一个词语概括三幅画面的特点。

浪漫,沧桑,无奈。

4、总结这首词的精妙之处。

高度的浓缩性,鲜明的画面感,高超的技巧性。

小结过渡:

雨滋润了诗人的心田,雨激发了文人的情怀,雨浇灌了诗歌的原野。雨洒落在诗的国度上,汇成了一条大河。

四.拓展延伸。

1、还知道哪些写雨的诗句?

2、朗读并选择背诵下列写雨的诗句。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和尚《绝句》

渭城朝雨轻尘,客舍青青柳色。――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江南春绝句》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辛弃疾《西江月》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渔歌子》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暝》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3、赏析交流。

运用这样的句式:我喜欢“ ”,因为这一句中的雨 ,表达出了诗人 。

示例:我喜欢“渭城朝雨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因为这一句中的雨清新、细腻,雨中融情,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离别时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 。

小结过渡:

中国现代的诗人也钟爱写雨,酷爱吟雨,其中给后人留下最深印象的莫过于戴望舒的《雨巷》了。

五.欣赏视频《雨巷》,感受现代诗歌中雨的意象。

淅沥的小雨,悠长的雨巷,淡淡的哀愁,惆怅的姑娘,诗人用这些朦胧优美的意象,为我们营造出诗意盎然的境界,也为自己留下了“雨巷诗人”的美名。

六.课堂小结。

下雨只是一种自然现象,但诗人带着情感把它采撷到诗里,创设成了优美的意象。“一切景语皆情语”,相同的雨可以营造出不同的意境,传送出不同的情感。雨和风、花、雪、月等美好的事物一起,都成了诗人的心爱之物,汇成了诗意的海洋,让我们在这个世界上诗意的栖居,尽情享受着诗意的芬芳!

最后送给大家一首我非常喜爱的校园歌曲《三月里的小雨》,与大家一起分享。

七.播放视频《三月里的小雨》。

[教学反思]

这是一堂古诗词阅读欣赏课,旨在通过对五首诗词中“雨”意象的赏析,引导学生理解其中蕴含的不同情感,进而掌握“一切景语皆情语”的要义。

雨,飘洒着诗情,流淌着画意。雨是富有浪漫气息的一种物象,为迁客骚人钟情之物,也倍受普通百姓青睐。触摸春雨,感受爱意温情;沐浴夏雨,享受舒心酣畅;凝望秋雨,涌动才思诗情;品味冬雨,回眸人生况味。听雨、观雨、吻雨、品雨,都能给你心灵的悸动。选择“雨”作为理解“一切景语皆情语”的切入口,无疑为学生找到了一把打开写景诗歌大门的钥匙。学生在读雨、赏雨、品雨中读出了雨的多情、赏出了雨的浪漫、品出了雨的意境。一节课,学生畅游雨中诗海,愉悦地读、尽情地赏、快乐地品,在诗中乐而忘返。身为语文教师,愿做那位永远的“丁香”,在诗巷中带领学生尽兴踱步。

雨巷赏析范文3

【关键词】古典诗词;鉴赏方法

一、关注作者朝代

朝代的不同,国力的差别,往往会影响诗人的艺术风格,甚至形成相应的诗歌流派,表达类似的思想情怀。如唐朝分为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时期,在初唐时期,由于国体初建,百废待举,浮艳的南朝齐梁诗风不能适合时代的要求,诗人肩负时代使命,积极开拓诗歌的题材领域,创建清新刚健的风格成为诗人的追求。盛唐时期,唐帝国达到了繁荣昌盛的顶峰,一方面小康人家,一方开疆拓土,清秀的山水田园诗派和豪迈的边塞诗派应运而生。中唐时期,直面现实,兴利除弊,诗人仍然向往盛唐的强大。晚唐时期,兴国无望,诗人哀伤的情绪笼罩诗坛。

此类型诗歌的作者,大多出自唐朝,知名度也比较高,学生一般不会陌生,所以对唐朝的历史一定要了解清楚,其他朝代的国家势力、民族矛盾等也应有所了解。了解朝代乃至某一时期的特点,就对诗歌的总体风格有了一个宏观上的了解,解答诗人的思想感情就有了一定的基础。

二、重视诗歌题目

有相当数量的学生,看到一首诗歌后,马上就其诗句进行分析,根本不去关注诗歌的题目,结果往往答非所问。

如:《观书有感》(宋・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诗后的问题是:这首诗采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理趣”?如果只看诗句,无视题目,就无法正确回答采用了何种表现手法,“理趣”更是无从谈起。

三、全面了解作者

对于中学课本中出现过的作者,在试卷中不会给予解释。而对于比较陌生的诗人,在诗句之后、问题之前会给予注解。注解有的简单,有的较为详细。较为详细的除了诗人的经历外,一般都附带出该诗的写作背景。这对把握整首诗的内涵以及表现手法都有很大的帮助。

如:《病牛》“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宋・李纲)对于作者李纲,学生较为陌生。在诗句之后,做如下注释:李纲,官至宰相,由于反对媾和,力主抗金,并亲自率兵收复失地,终为投降派谗臣所排挤,为相七十天即“谪居武昌”。这些注释使得我们对诗歌的鉴赏变得容易的多了:运用比兴和拟人的手法,抒发先忧后乐的襟怀抱负以及乐观、高旷的胸怀。

四、解读诗句含义

解读诗句的具体含义就是首先要读懂诗句本身的意思,然后再进行想象与联想等精神上的再创造,使之在脑海中形成立体的形象。

1.注意词类活用、语序颠倒等语法现象

由于诗歌高度概括的特点,诗人在选择字词时力求达到以少胜多的效果,在加上音节平仄的要求,词类活用、次序颠倒的现象较为普遍。这些语法现象往往影响对诗句本身意义的理解。

词类活用:如“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唐朝常建《题破山后禅院》)二句中的“悦”“空”字,都是使动用法。“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战国屈原《离骚》)中的“哀”字,是为动用法。

语序颠倒:如“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王维《过香积寺》)二句的语序应为“泉(遇)危石(而)声咽,日(透)青松(而)色冷。”;“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的正确语序是“应笑我多情”等等。

2.关注诗歌中意象的文化积淀

在我国诗歌中,有许多意象由于具有相对稳定的感彩,诗人们往往用它们表现相似或相通的感情。如:“月亮”是思念家乡、亲人的寄托物。“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成为坚强的品格、清高的气质的象征。“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屈原《离骚》)。“寒蝉”成为悲凉的同义词。“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宋朝柳永《雨霖铃》)。“鸿雁”成了游子思乡怀亲和羁旅伤感的参照物。“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隋朝薛道衡《人日思归》)。还有禾黍、橘树、柳树、莲藕、高山、大海、兰草、木叶;还有流水、落日、飞雨、鸣蝉等等。

但也有的时候,诗人把它组织在不同的意象体系里使之表现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感情。如“梅”这一意象,表现的感情不尽一致。“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赞美了“梅花”除了具有“雪”一般的高洁外,还赞美在严寒中播送出暗香的美德。而“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赞美了“梅花”虽遭摧残人痴心不改的精神。这正是诗人矢志不移、坚持理想的高尚品质的写照。而“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葬”(宋朝陈亮《梅花》)则赞美“梅花”香在百花之先,不与百花争艳的高洁品德。

3.注意引用或化用典故

诗歌引用或活用典故也是较为普遍的现象,这也是诗歌高度概括、精练的特点所决定的。

A.正面用典

唐朝刘禹锡的《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其中的“朱雀桥边”“乌衣巷口”“王谢堂”都运用了典故:朱雀桥、乌衣巷、都是金陵城中秦淮河一带的地名,东晋豪门世族居住此地。王、谢指东晋宰相王导、谢安。了解了这些典故,再加上斜阳野草、燕子归来的烘托,就能较为准确的把握住诗中寄托的兴亡之叹。

B.反面用典

试题中对所用的较为陌生的典故一般都会作一解释。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正面使用典故的情况较多,但也有反面使用典故的现象。

如:杜甫《九日蓝田崔氏庄》:“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冠。”这里使用了“孟嘉落帽”的典故。《晋书・桓温传附孟嘉》载:东晋名士孟嘉于重阳节龙山宴会上被风吹落了帽子,而神气自若,依然风度翩翩。杜甫则“反其意而用之”,意谓自己未老先衰,羞于风吹帽落而露出萧萧短发的狼狈,所以才请别人帮他将帽子戴正。

五、展开合理想象

解读诗歌语句的同时,还有调动联想、想象等一些思维活动,完成由纸上的汉字到脑海中的画面的过渡,以便揣度在这种情境之中,会有怎样的思想感情。如:《临安春雨初霁》(宋・陆游)“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通过“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的诗句,我们完全可以想象到诗人“听春雨”,“闲作草”“戏分茶”等一些动作,还可以想象到诗人愁容满面,思绪烦乱,独坐窗前,思国家前程之渺茫,想个人仕途之不畅,进而来体会作者不安的心情和绵绵的羁旅之愁,以及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六、总结诗人思想感情

经过以上步骤的鉴赏,无论诗歌后面的问题中有没有要求回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之类的内容,明了诗人的“思想感情”的这一步骤也是必不可少的。这不仅仅是因为它牵涉到鉴赏诗歌有关写作技巧的问题,还因为它是诗歌的“根”与“本”。

参考文献:

[1] 徐应佩,周溶泉编著.《古典诗词欣赏艺术》.山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

[2] 张燕瑾编著.《唐诗选析》.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年

雨巷赏析范文4

关键词:古代诗歌;鉴赏方法

中图分类号:I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812-2485(2008)03-0026-008

诗歌鉴赏是具体的一系列的过程,下面我们按照一首诗以及诗后的问题的顺序来详细的讲解诗歌鉴赏的具体操作方法。

一、关注题干中提供的朝代信息

试卷中的题干表述形式往往是“阅读下面一首×(朝代)诗,然后回答问题。”

朝代的不同,国力的差别,往往会影响诗人的艺术风格,乃至形成相应的诗歌流派,表达类似的思想情怀。比如唐朝分为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时期,在初唐时期,由于国体初建,百废待举,浮艳的南朝齐梁诗风不能适合时代的要求,诗人肩负时代使命,积极开拓诗歌的题材领域,创建清新刚健的风格成为诗人的追求。盛唐时期,唐帝国达到了繁荣昌盛的顶峰,一方面小康人家,一方开疆拓土,清秀的山水田园诗派和豪迈的边塞诗派应运而生。中唐时期,直面现实,兴利除弊,诗人仍然向往盛唐的强大。晚唐时期,兴国无望,诗人哀伤的情绪笼罩诗坛。

试题中诗歌的作者,大多出自唐朝,知名度也比较高,学生一般不会陌生,所以对唐朝的历史一定要了解清楚,其他朝代的国家势力、民族矛盾等也应有所了解。了解朝代乃至某一时期的特点,就对诗歌的总体风格有了一个宏观上的了解,解答诗人的思想感情就有了一定的基础。

二、关注诗歌的题目

有相当数量的学生,看到一首诗歌后,马上就其诗句进行分析,根本不去关注诗歌的题目,结果往往答非所问。

如:《春夜洛城闻笛》(唐·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诗后问题是: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如果我们关注了题目中的“闻笛”,再加上第三句中的“闻”字,肯定会明白“闻”的对象——“折柳”是一种曲子名。再联想到“柳”与“留”的谐音关系,“折柳”的“惜别怀远”之意就会十分明了,如此,本诗所抒发的思乡之情也就不言而喻了。《近试上张水部》(唐·朱庆余)“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诗后的问题是:本诗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如果我们不关注诗歌的题目,只是关注闺中琐事,那回答恐怕就差之千里了吧!同时本诗运用“比喻现意”的表现技巧也就无从谈起!《观书有感》(宋·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诗后的问题是:这首诗采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理趣”?如果只看诗句,无视题目,就无法正确回答采用了何种表现手法,“理趣”更是无从谈起。

三、尽可能全面的了解作者

对于中学课本中出现过的作者,在试卷中不会给予解释。而对于比较陌生的诗人,在诗句之后、问题之前会给予注解。注解有的简单,有的较为详细。较为详细的除了诗人的经历外,一般都附带出该诗的写作背景。这对把握整首诗的内涵以及表现手法都有很大的帮助。

如《病牛》“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宋·李纲)对于作者李纲,学生较为陌生。在诗句之后,做如下注释:李纲,官至宰相,由于反对媾和,力主抗金,并亲自率兵收复失地,终为投降派谗臣所排挤,为相七十天即“谪居武昌”。这些注释使得我们对诗歌的鉴赏变得容易的多了:运用比兴和拟人的手法,抒发先忧后乐的襟怀抱负以及乐观、高旷的胸怀。

四、解读诗句的具体含义

解读诗句的具体含义就是首先要读懂诗句本身的意思,然后再进行想象与联想等精神上的再创造,使之在脑海中形成立体的形象。

1.注意词类活用、语序颠倒等语法现象

由于诗歌高度概括的特点,诗人在选择字词时力求达到以少胜多的效果,在加上音节平仄的要求,词类活用、次序颠倒的现象较为普遍。这些语法现象往往影响对诗句本身意义的理解。

词类活用:如“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唐朝常建《题破山后禅院》)二句中的“悦”“空”字,都是使动用法。“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宋朝晏殊《蝶恋花》)中的“凋”字,也是使动用法。“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战国屈原《离骚》)中的“哀”字,是为动用法。

语序颠倒:如“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王维《过香积寺》)二句的语序应为“泉(遇)危石(而)声咽,日(透)青松(而)色冷。”;“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的正确语序是“应笑我多情”;“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正确语序是“望中犹记,四十三年,扬州路烽火。”;“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唐朝王维《山居秋暝》)的正确语序是“浣女归喧(于)竹,渔舟下(而)莲动。”等等。

2.关注诗歌中意象的文化积淀

在我国诗歌中,有许多意象由于具有相对稳定的感彩,诗人们往往用它们表现相似或相通的感情。如:“月亮”是思念家乡、亲人的寄托物。“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寄杜郎中》)等诗句都是表现月圆之夜人们共有的怀人思乡的心绪。“”成为坚强的品格、清高的气质的象征。“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屈原《离骚》)、“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等表达了诗人们对坚贞、高洁品格的追求。“梧桐”成为凄凉悲伤的象征。“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唐人温庭筠《更漏子》)、“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寒蝉”成为悲凉的同义词。“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宋朝柳永《雨霖铃》)。“鸿雁”成了游子思乡怀亲和羁旅伤感的参照物。“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隋朝薛道衡《人日思归》)、“星辰冷落碧潭水,鸿雁悲鸣红蓼风”(宋人戴复古《月夜舟中》)等。“禾黍”也常用来表示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见姜夔《扬州慢》注释)。还有平平常常的“橘树”,因屈原的“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的吟咏而成为矢志不渝、砥砺志节的榜样;普普通通的“柳树”,因贺知章的“碧玉妆成一树高”的咏叹而使人想起古代美人婷婷袅袅的风姿,从而成为丰容盛鬋年华的美人的化身;就连人们餐桌上的“莲藕”,也因周敦颐的“出淤泥而不染”而成为高洁人格的象征。还有高山、大海、兰草、木叶;还有流水、落日、飞雨、鸣蝉等等。

这种万物因古诗文的附丽而成为某种精神象征的现象,就是一种文化现象。我们解读诗歌语句时一定要关注我们的文化习惯。这样才能够准确的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但也有的时候,诗人把它组织在不同的意象体系里使之表现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感情。如“梅”这一意象,表现的感情不尽一致。“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赞美了“梅花”除了具有“雪”一般的高洁外,还赞美在严寒中播送出暗香的美德。而“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赞美了“梅花”虽遭摧残人痴心不改的精神。这正是诗人矢志不移、坚持理想的高尚品质的写照。而“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葬”(宋朝陈亮《梅花》)则赞美“梅花”香在百花之先,不与百花争艳的高洁品德。

3.注意引用或化用典故

诗歌引用或活用典故也是较为普遍的现象,这也是诗歌高度概括、精练的特点所决定的。

A.正面用典

唐朝刘禹锡的《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其中的“朱雀桥边”“乌衣巷口”“王谢堂”都运用了典故:朱雀桥、乌衣巷、都是金陵城中秦淮河一带的地名,东晋豪门世族居住此地。王、谢指东晋宰相王导、谢安。了解了这些典故,再加上斜阳野草、燕子归来的烘托,就能较为准确的把握住诗中寄托的兴亡之叹。唐朝李商隐的《锦瑟》:“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语文第三册)句句用典。

B.反面用典

试题中对所用的较为陌生的典故一般都会作一解释。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正面使用典故的情况较多,但也有反面使用典故的现象。

如:《商歌》(宋·罗与之)“东风漫天地,贫家独无春。负薪花下过,燕语似讥人。”“商”是我国古代音乐中的一个调值,象征萧瑟的秋天,所以“商歌”属秋。可是罗与之的《商歌》讲的却是春天里的事情。作者的用意很明白:春,对于贫苦人家来说,无异于秋天的萧瑟凄凉。“反用典故”在诗歌鉴赏过程中要特别小心。

4.注意调动必要的生活常识积累

宋朝赵师秀的《约客》“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如果我们没有“黄梅时节”雨水多达一个月的常识,怎会体会到约客下棋来打发时光的无奈,更怎会想象出作者只好一个人伴着油灯、无聊地敲着棋子的寂寞心情。唐朝刘禹锡的《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如果我们没有燕子在同一个巢穴居住的生活常识,恐怕就会怪罪燕子的朝三暮四了吧,如此,兴亡之叹将从何谈起!

五、合理地补充、想象

解读诗歌语句的同时,还有调动联想、想象等一些思维活动,完成由纸上的汉字到脑海中的画面的过渡,以便揣度在这种情境之中,会有怎样的思想感情。如:《临安春雨初霁》(宋·陆游)“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通过“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的诗句,我们完全可以想象到诗人“听春雨”,“闲作草”“戏分茶”等一些动作,还可以想象到诗人愁容满面,思绪烦乱,独坐窗前,思国家前程之渺茫,想个人仕途之不畅,进而来体会作者不安的心情和绵绵的羁旅之愁,以及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六、总结明了诗人的思想感情

经过以上步骤的鉴赏,无论诗歌后面的问题中有没有要求回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之类的内容,明了诗人的“思想感情”的这一步骤也是必不可少的。这不仅仅是因为它牵涉到鉴赏诗歌有关写作技巧的问题,还因为它是诗歌的“根”与”本”。

七、关注所设问题的具体指向

由于命题者考虑到学生对某一作者比较陌生,又不可能在注释中进行解释,因为那样试题的难度就没有了,所以,命题者在设置鉴赏试题时往往带有一定的暗示性、指向性,如果没有注意到这一点而是依据诗句本身来解读、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就有可能失之偏颇。

如: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淮上渔者

郑谷

白头波上白头翁,家逐船移江浦风。

一尺鲈鱼新钓得,儿孙吹火荻花中。

问题:透过诗中渔家欢乐的表象,你能体会到些什么?

分析:该问题中的”表象”二字就极具暗示性,它确定了答案的指向是”欢乐的表象”的相反面(也就是”不欢乐”)。试想:白头老人,以船为家,风波浪中,打鱼为生,除此之外,家产尽无,虽钓得新鱼,煮鱼为食,然被生活所逼的无奈,也跃然纸上。诗人以此入诗,表现的是渔者生活的艰辛,表达的是对渔者深深的同情、哀伤。

答案:体会到了渔家生活的艰辛,作者对渔者的深切同情。

再如: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漫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问题:①李清照是一位婉约女词人。《渔家傲》整首词都是写,显示出风格。

②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思想感情?

分析:问题①中已明确指出”李清照是一位婉约女词人”,后面要求回答”显示出何种风格”,那答案肯定不是”婉约”风格,因为,如果答案是”婉约风格”的话,那这个设置这个问题还有什么意义!故命题者在暗示你,答案应该是”婉约”的相反面——豪放。

答案:①梦境;豪放。

②对光明、自由生活的渴望之情。

八、既要”会于心”,又要”达于言”

通过以上鉴赏过程的实施,可以说诗歌鉴赏的两个方面——思想感情、表现手法的内容已经成竹在胸了。然而,如何将头脑中的东西变成文字书写在试卷之上,还要斟酌一番。

1.紧扣问题做答,忌讳答非所问

解答”问答类”的试题,总体要求是”紧扣问题做答”,怎么问,就怎么答;问什么,就答什么。不拐弯摸角,不罗罗嗦嗦,要一步到位。

送元二使安西

唐朝王维

渭城朝雨浥清晨,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问题:从内容上看,这首诗写的是。从抒情手法上看,这首诗用的是

答案:送别;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秋词

唐朝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潮。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问题:一、二两句表露了刘禹锡怎样的心境?是用什么技巧表现的?

答案:乐观豁达的心境。将古人的悲秋与自己的颂秋对比。

2.明确陈述的顺序

解答”综述类”的试题,要注意采用合理的陈述的顺序。常见的结构形式有:先概括,后具体;先具体,后概括。概括就是用一个肯定判断句来表明自己的观点。具体就是围绕自己的观点,用自己的语言把对诗句的感悟表达出来,它是较为详细的阐述。

春兴

唐朝武元衡

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

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

问题:”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这两句诗想象新奇,意境美妙。你认为诗句中哪两个字富有表现力?试作具体分析。

答案:”吹”和”逐”都很富有表现力。(概括)它使人联想到那和煦的春风善解人意,竟吹发了诗人一夜悠悠思乡之梦,而思乡之梦又随着春风的踪迹,飘至魂牵梦绕的故乡。(具体)春雨

宋朝周邦彦

耕人扶耒语林丘,花外时时落一鸥。

欲验春来多少雨?野塘漫水可回舟。

问题: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诗的一二两句写耕人在雨中话土地的墒情,话”好雨知时节”,写鸥鸟的因雨来在水上嬉戏的欢跃(具体),充分表现了诗人对春雨来临的喜悦之情(概括)。

雨巷赏析范文5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的

结着愁怨的姑娘。

……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

像我一样,

像我一样地

默默彳亍着,

冷漠,凄清,又惆怅。

……

上面的诗歌选段中运用了哪些意象?请选择几个有代表性的意象进行简要分析。

解析:“意”就是意念,“象”就是物象。意象就是有一个想法(诗歌的主题思想)后,把所要表达的情感呈现出来的物象。

意象一:雨巷。作者幼小时住在杭州大塔儿巷8号,他小学、中学走的都是长长的青石板路。对江南雨巷有着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情感体验。梅雨季节,江南的小巷寂静、幽深、湿润,小巷两边是寂寞人家,间或有人匆匆走过。这一背景具有很强的视觉效果,给人丰富的想象空间。

意象二:油纸伞。这是件雨具,作者并没有对其进行太多具体的描写。这一方面避免喧宾夺主,另一方面又留下了雨打油纸伞的迷蒙意境。油纸伞本身具有复古、怀旧的特点,和幽深寂静的江南小巷相遇,飘着寂寥的雨,为整个情景平添一份冷静、凄清。

意象三:丁香姑娘。《雨巷》整首诗的迷蒙意境都来源于“丁香”二字。美丽的事物总是和丁香联系在一起。丁香一样的姑娘,丁香一样的忧愁,到底是什么样的呢?丁香花开在暮春时节,花的形状像结,淡紫色或白色。在中国古典诗词中,丁香是美丽、高洁、愁怨三位一体的象征。雨中的丁香更是增添了许多的凄美。丁香花虽美,但容易凋谢。所以,以丁香为象征的姑娘也是容易消失离去的。

【技法指津】

要真正走进诗歌,感受诗歌的情感,第一是要读,其次是要品,尤其是品味诗歌的意象,因为意象是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是寄托情感的载体,是品味诗歌情感的钥匙。品味意象,一要落实诗中的语言,分析思考;二要结合意象本身的特点展开联想;三要分析意象,品味意境,即理解诗中意象的特点及意象传达的基本情绪。

一、品味语言

反复诵读,品味韵律。诵读,是对语言的最直接的感知,是品味语言的最好手段。诵读让我们获得的不仅是语言表层的东西,对我们整体感知全诗内容也有切实的帮助。浅吟低咏诗句,体会其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音韵,能够体味出作者的情感,这就为理解意象的情感奠定了基础。

二、展开联想,抓住意象的特点

1.捕捉意象。诗歌是抒情的,除了少数直接抒情的诗歌,大多数诗歌都要为情感抒发找个可代表、可象征、可寄托的具体的“象”。要体味诗情就必须了解意象。因此把握意象是真正解读诗歌的第一步。如《我爱这土地》中的“鸟”“土地”“河流”“风”“黎明”等就寄寓了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

2.体察诗情。体味诗情,首先要充分运用联想和想象。从想象中体味形象,对诗人的想象活动进行再经历和再体验。诗人描写的图景是与其思想感情和谐统一的,美景当然可以流露喜爱之情,但情哀之时美景亦含泪。如“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这里的意象“花”和“红药”所含的情感就是很清楚的了。

三、调动想象,领略意境

意境,是文艺作品中所描绘的自然或生活的图景(“境”)与作者的思想感情(“意”)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一种和谐的、能够诱发鉴赏者丰富想象并获得美的享受的艺术境界。意境的特点主要有:慷慨悲壮、雄浑苍劲、恬淡自然、雄浑壮观、悲壮苍凉、孤独冷寂、清新优美等。抓住以上这类关键词,并联系具体诗歌反复训练,就不难做到“明意境”的要求,即在充分理解诗句的基础上,概括出其所表现的艺术境界的特点。这也是我们品味意象的最终归宿。

【阅读训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一棵开花的树

席慕蓉

如何让你遇见我

在我最美丽的时刻

为这

我已在佛前 求了五百年

求他让我们结一段尘缘

佛于是把我化作一棵树

长在你必经的路旁

阳光下

慎重地开满了花

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

当你走近

请你细听

那颤抖的叶

是我等待的热情

而当你终于无视地走过

在你身后落了一地的

朋友啊

那不是花瓣

那是我凋零的心

这首诗中的“树”和“花”分别有何象征意义?

答: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废 名

满天的星,

颗颗说是永远的春花。

东墙上海棠花影,

簇簇说是永远的秋月。

清晨醒来是冬夜梦中的事了。

昨夜夜半的星,

清洁真如明丽的网,

疏而不失,

春花秋月也都是的,

子非鱼安知鱼。

雨巷赏析范文6

【关键词】新课标 审美 方略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使学生通过优秀文化的浸染,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应增进课程内容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学生成长的联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学习认识社会、认识自我、规划人生,在促进学生走向自立的教育中产生重要的作用。”相对于旧的教学体系,新课程中加强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重要维度。也就是说,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语文是一门实用而多功能的育人学科,语文的教学过程不仅是一个知识化的过程,更是一个审美教育过程。希勒认为“美育的目的在于培养我们感性力量的整体达到尽可能和谐”,语文学家苏灵扬说过:“语文教学进行审美教育的广泛性和深远意义,远胜过中小学的其他课程,甚至超过了音乐美术等艺术学科。”语文教学过程中的美育,正是通过感性的途径来完善人性。

美育,就是我们对审美对象进行感受、欣赏、评析和判断等审美活动时,生活结构和心理结构受到感染,于不知不觉中发生变化,从而在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上得到提高、受到教育,因此在作为人文和文本相结合的语文教学中,美育是不可或缺的。那么在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中如何用美育的教学观念去启真、去储美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渲染审美意境

审美意境具有丰富多彩的审美因素,审美主导者――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渠道用生动、亲切、感人的方式综合地、整体创设意境,使学生受到感染。这种意境既使教师处于情感感染之中,产生审美激情,又能引起学生共鸣,并使他们在和谐愉悦中得到陶冶,产生强烈的审美欲望,急于对所学课文去做审美体验与鉴赏。例如《林黛玉进贾府》一课,开始可以放《红楼梦》的片头曲,创设出一种氛围,让学生在优美的乐曲中产生审美愉悦,然后再介绍《红楼梦》前几回的大致情节及人物关系,这样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审美感情,进入到作品中去,审美效果比一般教法效果好。还有在学习《廉颇蔺相如列传》一课时,可以先播放京剧《将相和》片段,然后再让学生熟读课文,这样既可以弥补学生审美经验的不足,又可以使学生积极进行审美鉴赏,还可以受到国粹的美感熏陶。

二、触发审美情感

审美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它主要的特点是以情感人、以情动人。要使学生精神上获得审美享受,必须使他们的感知、情感等诸多心理功能被调动起来,处于一种通畅状态。马克思曾说过“忧心忡忡的人对美丽的风景都无动于衷”,可见,只有让强烈的审美情感转化为学生的内驱力才能进行审美教育。学生的审美情感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法完成。

第一种是设疑法。传统的教学中,许多教师也设置疑问,但是好多疑问都是直接从知识方面设疑,这样学生一下子面对的是:干巴巴的文学知识,心中的审美心理功能没有被调动起来,当然也就难以产生审美激情。如讲《雨巷》一诗时,我首先设问“同学们读了这首诗觉得它美不美呢”?回答自然是“美”,紧接着就追问“为何《雨巷》这首诗就具有了这种美感?”“‘我’有什么象征意味?”“诗人梦中的‘丁香姑娘’为何消失在雨巷尽头‘颓圮的篱墙’而不是别的什么地方?”要求学生带着疑问去诵读诗歌,这样就可以激起学生的审美激情,使他们在自愿中主动接受、主动去鉴赏。

第二种是联想法。作者完成自己的作品,往往是在感性意象的整合运动中完成艺术形象的思维活动过程,所以作品中的艺术形象是来源于生活又超越生活的审美形象。那么作为阅读者在阅读作品时也应该始终伴随形象展开想象的翅膀,即读到什么就应想象到什么,这样才可使读者潜心专注,自然地徜徉在作品的意境中,在作品中感受到作者想要表达的东西,从而得到陶冶,享受到愉悦。例如在《再别康桥》中,教师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进行联想,想象到西天的云彩、夕阳中的河畔的金柳、在水底招摇的青荇、榆阴下的一潭星辉以及笙箫和夏虫。想象到由这些景物构成的一副宁静、清丽的图画,进而感悟到这幅画面中融入的诗人对母校深沉的爱。

就是这样想象中的一幅图画使学生情感在不知不觉中升华并产生审美追求。想象往往是语文教学中人的感性直观上升到理性领悟并进行审美教育的一种切实有效的方法。

三、进行审美体验

审美本身就是一种对象的自我化,作为一种审美体验,所欣赏的并感到享受的不是客观对象,而是一种内化为自我的情感。语文教学中实施美育必须使学生产生喜悦感受、自由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调动审美主体的审美体验。

在进行审美体验时一定要寻找审美亮点。审美作品可以是悲剧的,可以是喜剧的;审美对象可以是丑陋的,可以是美丽的。关键是教师要重视审美的多点项的、多角度地引导,全方位的或纵或横的比较、发掘。美是无处在不在的,就是需要擦亮学生发现美的眼睛。例如《孔雀东南飞》是一首悲剧性的汉乐府民歌,初读这部作品时学生可能会为焦仲卿、刘兰芝的爱情悲剧而失望,那么教师可以从鲁迅那句“悲剧就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为出发点,寻找给我们看的“东西”究竟是什么,经过层层分析而发现,我们会从这个悲剧中认识到封建制度的罪恶,从而认识到今天生活的美好。爱因斯坦有句名言“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且产生热烈的情感,即是基本的,他必须获取的美和道德上的辨别力”。爱因斯坦所说的“价值”就是美的审美能力。审美教育一定要培养学生寻找审美的能力,这样才能让他们发现美并产生美的体验。

四、进行审美鉴赏

前面所说的审美意境、审美情感、审美体验都是审美活动的初级阶段,而审美鉴赏则是高级阶段,在审美活动中审美鉴赏是对审美对象的鉴别与评价,是较深刻的审美领悟。就主观能动性来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此教师对于学生的鉴赏、评析、意见、观点,在不失真的情况下应尽量使之充分发表,能成立的让其成立,切忌用自己的主导权威性,硬套一个模式去压抑学生的审美情感,鉴赏力高度发展,应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上面说到的《雨巷》就是让学生在完成几个审美步骤后写评析文章,首先学生之间讨论交流,然后师生之间讨论交流,教师和学生共同忧伤、共同欢愉。这样相互间交流审美感受可以轻松的完成审美鉴赏,一起提高审美能力,达到审美的理性高度。

雨巷赏析范文7

诗歌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教学难点。诗歌表达的情感十分复杂,其中还有很多字面之外的深层次的情感体验。通过对诗歌的内容、形式以及蕴含的感情进行分析,更加深入的理解诗歌内容就是鉴赏的过程,在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下面就此作一些具体分析。

1.引导学生走进诗歌的意境当中

诗歌的描绘一般都是具有画面感的,教师需要将学生带入到诗歌描绘的情境当中,让学生置身于真实的情境当中,感受作者的情感,从而更加透彻地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教师要想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首先要做的就是做好引导工作,尽量的为学生营造一种诗歌的氛围,让学生感受到诗歌表述的整体环境,根据这样的意象来深入的体会诗歌的含义。比如,在学习戴望舒的《雨巷》时,这首诗歌表面上看比较唯美,但是却是运用了象征性的意境隐藏着深刻的含义,为了让学生能理解到深层次的含义。教师可以首先给学生创设意境,利用多媒体播放优美的视频:一个身穿丁香花衣裙的姑娘,撑着一把油纸伞,在充满江南意境的石路上行走的背影,淅淅沥沥的小雨加上唯美的画面,会将学生带入诗歌的意境当中,急切地想要阅读诗歌,解决自身的疑惑。“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这样的描述加上画面的呈现立刻让学生进入情境,“在雨的哀曲里,消了她的颜色,散了她的芬芳。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怅。”这时,作者的情感明显的发生了变化,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来进行诗歌鉴赏,这是一种象征性的意象表达手法,应该是间接的反映了当时的黑暗现实。学生只有真正的走进诗歌描绘的意境,才能够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所以说走进诗歌意境是进行鉴赏的前提条件。

2.丰富诗歌鉴赏的方法

在传统教学当中,进行诗歌鉴赏的方法是比较单一的,基本上就是在了解诗歌表达的内容之后,通过固定的模式“从诗歌……的描绘中,可以体验出作者……情感”来进行分拆鉴赏,这样的方式单一枯燥,会让学生产生厌倦的心理。随着教学理念的改革和创新,教师应该在进行诗歌鉴赏教学中运用更多的方法来让学生感受到语言学习的魅力。在进行鉴赏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图片以及音乐方面的辅助引导,还可以让学生通过反复诵读的方式来了解诗歌的情感内容。通过画面的呈现能够让学生更加立体的感受诗歌,借助辅助手段充分地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教师还可以创新诗歌鉴赏的方式,可以通过绘画的形式让学生将其中的意境表现出来,从学生画出的画面上也能够看出学生对诗歌的理解程度。比如,在学习白居易的《琵琶行》的时候,教师可以找出其中的一段,让学生对该段描述的场景进行理解,并且通过绘画的形式展现出来。“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开头这样的描述已经构成了画面感,教师可以让学生发挥想象,然后将自身的想象结合诗歌中描绘的情境,展现在绘画作品当中。这样的诗歌鉴赏方式是比较有创新性的,对于学生来说形式新颖,同时语文与其他学科之间又有了一定的结合,让学生在语文学习的时候能够展现自身其他方面的能力,使得学生更加愿意参与到诗歌鉴赏活动中来,提升自身的鉴赏能力。

3.阅读课外读物,提升诗歌鉴赏能力

在语文诗歌的学习中,教师不能让学生局限于教材上的诗歌,为了能够提升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丰富阅读量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式,大量地进行课外阅读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熟悉诗歌这一文学形式,积累多了,也能够使学生提升知识技巧的迁移能力。例如在早读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课外诗歌的阅读,学生可以将在阅读中遇到的不懂的地方勾画出来,然后向教师请教,还可以将自己阅读的比较有价值的诗歌推荐给其他的学生,同学之间互相分享,互相沟通阅读的心得体会。另外教师还可以根据教材的内容进行课外诗歌的延伸鉴赏,如在学习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接触徐志摩的其他诗歌作品。通过课外诗歌的介绍,学生能够对作者以及这样的诗歌类型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总之,在语文诗歌鉴赏的教学中,教师有意识的加强对学生能力的训练,让学生通过意境来分析诗歌的情感以及深刻的含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课外阅读的形式来加强学生的知识储备,提升诗歌鉴赏的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扬州市宝应中学。

雨巷赏析范文8

一、新课标理念下的现代诗歌教学

诗歌教学的价值因时而异。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诗歌教学表现出不同的价值。封建社会的历代统治者持“社会本位”观,将诗歌教学作为提高人的道德修养和实现治国安邦的重要途径;在经济全球化时期,站在“民族本位”立场的有识之士推行校园诗歌教学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金华英,2005年)。根据新课程提出的目标,重在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浓厚兴趣,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帮助学生形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因此,诗歌教学在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培养学生的诗性智慧和涵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方面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2002年以来,现代诗歌成为轮考点,重点考查古典诗词,题型也由客观题变成主观题。因此,现代诗歌的阅读和赏析常常为师生所忽视,而将精力放在古典诗词的教学上。如果是因为不考试而放弃或忽略对现代诗歌的学习,这显然是一种短见,一种现代社会的功利主义行为,是同“培养学生基本的语文素养”这一语文课程目的背道而驰的。学生还处在如诗的年龄阶段,他们的青春年华应该是充满诗意的。所以阅读赏析和创作现代诗歌,是高中生应掌握的一项技能。

二、现代诗歌的阅读与赏析策略

(一)体会情感(主题)

现代诗歌体现的情感是真挚而独特的。与古典诗词相比,其情感虽然要直白得多,但又时常带有隐性色彩,有时也颇为含蓄,甚至有人如此评价现代诗(特别是朦胧诗):“读不懂的诗才是好诗。”这诚然是对现代诗歌的一种误判。“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直白或含蓄都是诗歌表情达意的手段,只是方式不同罢了。情感是诗歌的生命和灵魂,诗人的思想感情或喜悦,或忧伤,或恬然,或抑郁……这无一不浸透在诗的字里行间。那么,该如何很好地体会诗人在诗中的感情和基调,准确理解诗歌的主旨,成了鉴赏现代诗歌的关键。

首先,读懂一首诗要知人论世,要了解诗歌产生的时代背景、作家的生平经历和创作风格。现代诗歌是一种最集中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可以说,每一首诗的产生都是有背景的,都有一个契机激发诗人的创作灵感。如闻一多的《死水》,写于1925年,那是闻一多留美归来的第二年。留美期间,诗人饱受民族歧视之苦,倍感离群孤雁的寂寞和酸楚,思乡思国之情油然而生,回国之后见到的却是军阀统治下的破碎山河和哀鸿遍野的苍凉现实,于是他大呼:“啊,这不是我的中华……”爱之深,责之切,作者正是在这种矛盾悲愤的心情下写出《死水》这名篇的。了解这一背景对理解整首诗的内容和感情大有帮助。当然,对有些诗歌的写作背景了解得不那么细致到位,也不会影响对其内容的理解,这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其次,现代诗歌常借助诗中一系列物象的组合来凸显情感主题。因此,必须抓住诗中偶尔显现的表达文字这一蛛丝马迹,注重对诗中物象(景物)的分析理解,进而品味诗歌的独特意境,方可求证和准确判断诗的情感和主题,否则只会导致理解的片面化。(对于这一点,接下来我们会在“诗歌的意象”中再做探讨。)

此外,诗人抒发感情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直抒胸臆,可以借景抒情,也可以托物言志。一些诗歌的思想感情是通过形象的比喻、象征意义来体现的,也正是这一点,成了很多人“读不懂”的障碍。理解这类诗歌的思想感情,首先要联系时代背景、诗人的人生经历准确把握形象的内涵,进而展开联想和想象,加深对诗歌感情的理解,要避免对形象把握的实指性。譬如戴望舒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

狭窄寂寥的雨巷,孤独着、彷徨着、徘徊着的“我”,以及那个像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都是象征性的意象,分别比喻当时黑暗的社会,在革命中失败的人和朦胧的时有时无的希望。这些意象又共同构成了一种象征性的意境,含蓄地暗示作者既迷惘感伤又有期待的情怀,并给人一种朦胧又幽深的美感。假如我们没有深挖形象的比喻、象征意义,而只取其实指性的话,就会很容易走向读诗的误区。

(二)把握意象

现代诗歌和古典诗歌一样,也经常借助自然景物来传情达意。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当自然界中的万物(包括人文景象)被诗人运用,赋予其特定意义而变成诗歌传情达意的载体时,物象便与诗人的情感紧密结合,这便构成了我们通常所说的诗的“意象”。“鸡声茅店夜,人迹板桥霜”,寥寥数字,离开物象,一切都变得无从下手。

余光中的《乡愁》在意象的撷取和提炼上就别具匠心。乡愁,本来是大家所普遍体验却难以捕捉的情绪,如果找不到与之对应的独特的美的意象来表现,那将不是流于一般化的平庸,就是堕入抽象化的空泛。在意象的组合上,《乡愁》中的四个意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的选取是简单却有张力的,层层递进,概括了诗人漫长的生活历程和对祖国的绵绵怀念,能诱发读者多方面的联想。不分析意象,哪来如此丰富深刻的内涵,丢开意象分析,此诗便失去美学价值和社会意义。

(三)品味语言,剖析思维及表达特征

诗歌篇幅短小的特点决定诗的语言必须简洁,只言片语便要表达丰富的内涵,也正是这一因素造就诗人独特的思维方式,让诗的联想与想象超乎常理。阅读赏析现代诗歌,紧要之处是与诗人的思维合拍。如果缺乏对诗人这一特定思维方式的了解,或者是缺乏读诗应有的联想想象能力,那就无法理解作者的思路,这就好比诗人是腾云驾雾御风疾驰,而你老态龙钟步履蹒跚。要进行心灵的对话,思想的交流,情感的沟通,又何其难啊!因此,在低年级和平日进行大量的现代诗歌阅读(严格来说是朗读),有意识地进行长期的联想与想象思维能力训练,对提高学生的文学素质,特别是诗歌的阅读赏析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再说现代诗歌的表达特征,这里之所以用表达特征而不用修辞手法,是因为诗歌常用的语言表达形式,既有修辞问题,也有表达手法问题,在此姑且称它为表达惯例。在修辞上较常见的有比喻(尤其是暗喻、借喻)、双关、拟人、对比等。而在表达手法上,则多用象征。现代诗歌的含蓄性,最主要的还是由其表达特征决定。因而在赏析现代诗歌时,切忌丢开表达特征而单一地就事论事,离开表达特征,只能望文生义。

三、阅读赏析诗歌的过程与方法

在了解现代诗歌的特点,懂得阅读赏析、评价现代诗歌的原则性规律后,也应了解操作的过程和具体方法。

赏析的过程大抵分为读―画―思―评四个步骤。

读:也就是诵读,诵读是对诗歌最直接的感知,是品味语言最有效的手段。读是读节奏,酿语感,悟感情。郭沫若说:“节奏之于诗是它的外形……没有节奏的便不是诗。” 《死水》《再别康桥》《雨巷》《乡愁》等都是适合朗读的经典名篇。

画:就是画出诗中的名词即诗的物象,诗中的“情感暗示词或动作倾向词”,由此寻求诗的主题。例如在讲授《再别康桥》时,我发现班上一个平时喜欢读诗,偶尔也写几首小诗的学生在“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一句中,他用红笔把“金柳”“新娘”“艳影”和“荡漾”圈点了起来,于是我知道,至少诗的这一节,他读懂了。

思:诗的写作时代背景,诗的物象与意境,作者的情感,诗的主题、修辞手法、表现方式、语言特点,都是思考点。而思考点的激发,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和点拨。例如抓诗眼,想要彻底了解一首诗的意境、诗情,最好的方法是紧扣诗眼。抓诗眼首先从诗的题目入手,通常题目就是文章的眼睛,解析诗题,对理解诗意,完成教学目标是相当有益的,还有助于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

评:就是赏析评价。运用恰当的语言,结合诗中的语词,从作品形象、主题、作者情感、语言形式特点诸方面分析其长处及不足,可取单一内容,也可面面俱到综合评述。

四、结语

现代诗歌的阅读欣赏和评价过程,是一个融合形象、抽象思维活动的综合过程。学生只有在平日多读多背,有意识地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读多了,读懂了,品味多了,而后掌握赏析的一般原则,才能较为全面地分析评价一首诗。懂得了诗“道”,有了深厚的文学功底,解读诗的“术”只能算是“雕虫小技”。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金华英. 新课程理念下的诗歌教学[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5.

雨巷赏析范文9

关键词:《雨巷》 心理解读 自我突破 境界提升

一、《雨巷》解读的分歧

我国现代派诗人戴望舒的《雨巷》一诗,人们对它持有不同解读。其中有两种最基本的,也是肯定性的解读如下:

其一,追求爱情的诗。诗中的“我”是沉醉于爱情中的男主人公,而丁香般的姑娘正是他要追寻的意中人。但在雨巷中,姑娘与“我”擦身而过,“我”只能希望与她再次相遇。

其二,表达理想的诗。诗中的姑娘象征着“我”的某种理想;“我”在雨巷中的彷徨求索,就是为了期待这种理想的实现。姑娘的相逢又离去,表示此种理想的破灭,“我”只能期望在未来实现这种理想。

至于其他肯定性的解读,一般只是上述两种解读的延伸或具化。如有人认为,姑娘实际上与“我”二位一体,“我”是现实的“我”,姑娘则象征“理想中的我”或“未来的我”。????这种解释可归为上述第二种解释,因为另一个“我”也是目前的“我”所希望实现的理想。又如,有人认为姑娘象征着某种机会,姑娘的最终“飘过”,表明“我”未能抓住机会,“我”只好希望这机会以后再现。????这同样可归为上述第二种解释。

在思想内容方面持否定态度的也有不少。如孙玉石认为,就抒情内容而言,《雨巷》的境界和格调不高。????卞之琳说,《雨巷》读起来“浅易浮泛”。????凡尼认为,若撇开艺术上和谐的音律美,《雨巷》在内容上并无可取之处。????

那么,我们究竟如何看待《雨巷》的思想内容?以下笔者联系诗人当时的生活背景讨论《雨巷》中“雨巷”的象征意义,并在此基础上依据该诗中男主人公“我”的心理活动及心理变化,对《雨巷》重新做出解读。

二、《雨巷》中“雨巷”的象征意义

《雨巷》的一个显著特色是其象征性,它借助了较丰富的意象来“暗示”其情意,言此而咏彼,其中一个重要的意象就是“雨巷”。

《雨巷》创作于1927年夏。戴望舒此时二十一二岁。一年前,他与几名进步青年一起,参加到革命文艺活动之中。“四一二”反革命后,他从大革命中心上海退居江苏松江,在孤寂中咀嚼着“在这个时代做中国人的苦恼”????。

在松江匿居期间,他十分倾心于一个叫施绛年的女孩,但却并没有完全赢得女孩的芳心。爱情的失意,加重了他郁闷的心理。而《雨巷》中的“雨巷”,悠长寂寥,阴暗潮湿,正是象征了作者当时的困境——沉闷黑暗的社会、爱情生活的迷途,以及由此而形成的痛苦压抑的心态。因此,“雨巷”在《雨巷》中,承载了诗人社会人生中的际遇。诗人将自己化作“雨巷”中的“我”,并通过“我”在“雨巷”中和一位姑娘的遭遇,刻画出自己内心世界的雨和晴;同时,通过对主人公“我”所经历的心理巨变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历经困顿后思想的提升和感情的升华。

三、对“希望逢着”和“希望飘过”的心理解析

《雨巷》首尾两节文字,除个别字词,几乎无异:

撑着油纸伞,独自 / 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 / 我希望逢着(“逢着”在末节改为“飘过”) / 一个丁香一样地 / 结着愁怨的姑娘。

如何看待这个别词语的变化?怎样解释由开头的“希望逢着”到结尾的“希望飘过”?迄今为止,没看到有人做特别的解答。但从种种评论中可见,评论者们都将“飘过”就当作是“逢着”的意思,“希望飘过”就是“希望逢着”或者是为了“希望逢着”,仅此而已。

而笔者以为,“希望飘过”不仅与“希望逢着”遥相呼应,更是反映出抒情主人公“我”心理上的巨大变化,体现了该诗内涵的深化。

(一)从“希望逢着”谈起

1.为何“希望逢着”?诗中开头的“我”为什么要在悠长而又寂寥的雨巷中“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对此,可作如下理解:

首先,按照弗洛伊德的心理学说,不幸者如果遇着其他不幸者,其心理痛苦自然减轻,因为他知道这个世界上不只他一人在遭受苦难。本诗中,“我”作为一个不幸者,

可以有希望逢着一个不幸者的较为灰暗的心理。

其次,一般而言,人都有向别人倾诉的欲望,何况一个身在“雨巷”中彷徨的压抑者?重要的是,涸辙之鲋,相濡相湿。同病相怜者更易互诉衷肠,以抚慰双方孤独寂寞的心灵。诗中的“我”希望邂逅一个跟自己一样内心受伤的人,便不足为奇了。

再者,爱情是容易消化的心灵“鸡汤”,可以将人从抑郁里解救出来。在本诗中,“我”作为诗人的化身,是孤独游子的形象,当然希望逢着一个结着愁怨的姑娘,并希冀在雨巷中相惜相识、相恋相伴,从而驱走笼罩在心头的阴云。

2.“希望逢着”什么样的姑娘?我希望逢着的那位姑娘,如何像“丁香一样”“结着愁怨”?她的具体情况应该怎样?对此,“我”做了进一步的想象:那个“丁香姑娘”应该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第二节)。她“哀怨又彷徨”的表现应该是“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撑着油纸伞”,“默默彳亍着,/冷漠,凄清,又惆怅”(第三节)。姑娘在雨巷中,又应该是与“我”惺惺相惜的:“她静默地走近/走近,又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而且这眼光“飘过”“像梦一般地/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第四节)。总之,“我”在想象中“逢着”的这位姑娘,不仅要在气质和动作上与“我”一致,还应该心心相印、彼此怜悯和靠近!

3.“逢着”的姑娘未曾停留:“我”的激动与失望。诗中第五节这样写道:

像梦中飘过 / 一支丁香地,/ 我身旁飘过这女郎;/她静默地远了,远了,/ 到了颓圮的篱墙,/ 走尽这雨巷。 此节表明了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隐义,就是“女郎”来了,而且是“这女郎”来了!“这女郎”即“‘这样的’女郎”,亦即合乎“我”预想的模样的女郎。她的到来,意味着“我”所希望的理想的姑娘出现在了梦一般迷蒙的雨巷中,像丁香一样,彷徨着,彳亍着,并且静默地向“我”走来——“我”似乎所愿得偿!可以想见,“我”此时的兴奋和激动了。第二层意思是显义:“这女郎”走了。她并没有完全像“我”一样只是彷徨和彳亍着,而是“走近”“我”之后,又快速超越了“我”——从“我”身旁“飘过”!并且,她像“飘过一支丁香地”,“静默地远了,远了”,经过“颓圮的篱墙”,“走尽这雨巷”。——也就是说,姑娘并没有完全合乎“我”的心愿!可以想见,此时的“我”又该是怎样惊诧和失望了。

4.“飘过”的姑娘“愁怨”不结:“我”的惊喜与艳羡。

诗歌第六节如此写道:

在雨的哀曲里,/ 消了它她的颜色,/ 散了她的芬芳,/ 消散了,甚至她的 / 太息般的眼光,/她丁香般的惆怅。

此节表明,“我”在失望之余,继续关注着走向雨巷尽头乃至走出雨巷的姑娘。只见姑娘在雨幕中渐行渐远,以至完全消失——我们因此可以得出结论:“我”失望至极。但若仅仅表明这层意思,那么即使将此节省略也无关宏旨,因为第五节已经做了表达。其实,诗人主要表明的是以下这层意思,即:走出雨巷的姑娘,“…… 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她丁香般的惆怅”也“消散了”, 其精神状况一下子好起来——显然,姑娘脚步轻盈了、身姿放松了,让“我”感觉到她如释重负,精神焕发——不再“结着愁怨”了!

至此,一个光彩动人的姑娘形象呈现在“我”面前。她虽然有着与我一样的困境和不幸,也曾投出“太息般的眼光”与“我”相怜,但并没有颓丧下去;姑娘或许从“我”的状态中看出彷徨的无着和彳亍的无望,于是很快调整心态,毅然决然地向前走去,一直走出雨巷。虽然雨在继续奏着“哀曲”——大的环境没有改变或暂时无法改变,但姑娘毕竟置“颓圮的篱墙”于身后,离开了令人窒息的雨巷,走进了新天地,也走出了自己心中的阴影!心由境造,姑娘的形象印证了这个道理。

姑娘“丁香一样”,但比丁香更美;姑娘像“我”一样,但比“我”更加坚强。此时的“我”定然有了异样的感觉:原先的失望情绪一扫而空,而惊喜和艳羡之情涌上心头。

(二)“希望飘过”:以诗明志

姑娘出“我”所料的举动让“我”怦然心动,还使“我”有了意外的启示:在雨巷中,哀怨、纠结不可取,彷徨、彳亍不可为!于是,“我”在钦佩姑娘的同时,改变了初衷:希望经过雨巷的姑娘,能够摒弃消极心理,勇敢执着地向前走下去。因而,便有了篇末那热烈而美好的新的

“希望”:

……我希望飘过 / 一个丁香一样地 / 结着愁怨的姑娘。

这“希望飘过”的想法,是对“我”原先“希望逢着”丁香姑娘并借以释散抑郁情绪的“自私”念头的转变。这种转变,突破了自我的中心,昭示人们:要善于解脱自己,面对困难和恶劣的环境,我们不必做它的奴隶而“宅”于其中;要敢于超越自己,有了哀怨和抑郁的心理,我们不能沉溺其中而难以自拔。

诗人认为,诗是作者“泄露”出的“隐秘的灵魂”。????本诗中的“我”由“希望逢着”到“希望飘过”所产生的言外之意所体现的思想感情,应该就是诗人自己“泄露”出的“隐秘的灵魂”!这“隐秘的灵魂”促使诗人从多条人生的“雨巷”中走了出来。无望的爱情追求之路,是诗人经历的感情方面的“雨巷”。诗人对施绛年多次的爱恋表白,也未能唤起她真诚的回应。为此,诗人曾痛苦和失落,但并未消沉。1932年,诗人更远赴法国及西班牙,去过他喜爱的文学生活。读书、翻译、写诗、旅游,在大学旁听,忙得不亦乐乎,其间还编定诗集《望舒草》。回国后,虽然未能与施绛年成婚,但同另一位他心仪的女子走进了婚姻殿堂,收获了爱情果实。

“四一二”反革命后,诗人陷入低迷和彷徨的境地,这表明他走进了其政治生涯中最阴暗寂寥的“雨巷”。但诗人在创作《雨巷》的第二年,就离开了这“雨巷”,行进在进步事业的道路上。1928年,他为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兴起做了许多推波助澜的工作;1930年3月,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他是其会员。后来,诗人又为抗日战争、为统治下的民主运动、为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直到1950年2月不幸病逝。

由此可知,诗人创作《雨巷》,就是为了“以诗明志”,宣示自己与过去决绝。他在通过诗中的“我”希望别人“飘过”“雨巷”的同时,当然会身体力行。《雨巷》成了诗人告别“旧我”,走向“新我”的宣言书。

四、两点反思

(一)关于“希望飘过”

有人可能认为笔者对“希望飘过”做了过度解读,其实不然。理由如下:

其一,末节与首节各有多行文字,只有“飘过”与“逢着”不同,应该是诗人刻意为之,突出了“飘过”的另有深意;特别是,这里的“飘过”紧承第五节中的“飘过”(“像梦中飘过/一支丁香地,/我身旁飘过这女郎”)而来,实在没有了“彷徨”和“彳亍”的意思。也就是说,“我”“希望飘过”“丁香姑娘”的意愿是与“希望逢着”“丁香姑娘”的初衷相悖的。可见,“飘过”的含义不同于“逢着”。

其二,如果视“飘过”为“逢着”,“希望飘过”仅仅就是希望与姑娘邂逅一下,那么仅从字面上理解,整首诗作是否只是显示出了“我”的浮浅、无聊乃至某种程度的病态心理?果真如此,我们当需认同诸如“浅易浮泛”、“在内容上并无可取之处”等论调了。其实,这样的低俗之作应当和诗人是绝缘的。

(二)关于“爱情说”等

基于“希望飘过”不同于“希望逢着”的理解,对爱情说、理想说等再次审视,就感觉它们有穿凿之意。

试想,既然“丁香姑娘”象征着爱情或理想或机会,那么,“我”“希望逢着”她,是正常的、可理解的;可希望她“飘过”“我”身旁,则不合情理。因为姑娘需要挽留,爱情需要把握,理想需要实现,机会需要抓住。而“我”希望爱情等在出现之后又“飘过”去,岂非乖谬?

再者,在意象的象征方面也有值得推敲和商榷的地方。本来,用一位美丽的姑娘来象征美好的理想等无可厚非。但用“丁香一样”的姑娘象征理想等,则未免有些异常。因为丁香作为意象代表着美丽、孤高和娇弱、忧愁,所以,对于“丁香姑娘”而言,诗人在将美丽、孤高赋予她的同时,也将娇弱和忧愁“赠予”了她。那么,从“丁香姑娘”象征意义的角度看,理想等固然“是高洁、美丽的”,可也是“如丁香或姑娘一样,稍纵即逝、不可把握”的。????然则兼具这些特质的理想等,不应当是“我”所“希望逢着”的。“我”“希望逢着”的只应当是美好、高洁而又恒久的,肯定不希望它们泡沫似的把握不了。

五、结论

诗人在《雨巷》中的表意抒情,主要是通过“我”与“丁香姑娘”在“雨巷”中相逢的故事达成的。故事情节完整,形象鲜明,其中人物形象在很大程度上是借助心理的变化才展现出来,而这一点在男主人公“我”的身上体现得尤为充分。

“我”的心理活动可以归纳为三点:一、“我”“希望逢着”“丁香一样”的姑娘,含有强烈的心理动机;二、姑娘出现之前,“我”对她存有丰富具体的想象(预想);三、姑娘由出现到走近到“飘过”到消失,“我”的心情在不断变化。从全诗来看,由“希望逢着”到“希望飘过”,表现出“我”心理上的巨大转变!这种转变意味着由“小我”走向“大我”,由平庸而至非凡。诗的情感因此骤然升华,其境界得以迅速提升!不能忽视的是,诗人在诸多的人生困窘里的自我救赎和超越,间接印证了《雨巷》的意旨,体现了《雨巷》的价值。

余光中先生曾批评戴望舒的诗“往往失手,以至柔婉变成了柔弱,沉潜变成了低沉……以现代诗的眼光来看,《雨巷》音浮意浅,只能算是一首二三流的小品”????。而笔者认为《雨巷》当不在“失手”之列,其意既非浅,其音亦不浮,是柔婉的而不是柔弱的,是沉潜的而不是低沉的,值得我们认真品味和借鉴。■

???????? 温立三等编:《教学用书(新人教版)》,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12页,第10页。

???? 张学员:《〈雨巷〉新探》,《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第11页。

???? 孙玉石:《〈雨巷〉浅析》,《名作欣赏》1982年第1期,第52页。

???? 卞之琳:《卞之琳文集》(中),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350页。

???? 凡尼:《戴望舒诗作试论》,《文学评论》1980年第4期,第81页。

雨巷赏析范文10

关键词:高中语文;诗歌教学;德育渗透;途径与方法

德育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其方法有很多,实施途径和产生的效果也不尽相同。在传统的教学观念指导下,我们通常认为,课堂教学应该完整系统地将课本上的内容,保质保量地传授给学生,实际上在现如今的课堂教学中,必须在传统教学中加入德育教学的因素,促进学生全方位发展和综合能力的提升。语文教学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课堂知识的学习,提升学生的情商,发挥语文课程的独特优势。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生从诗歌中读出的情感、悟出的道理,都对个人的德育修养有着极大的贡献。

一、引导启发式教学

学生在学习诗歌时,初次阅读并不能对其中所蕴含的信息,或者作者想表达的思想有一个准确的把握,这就需要教师通过引导启发式教学,打开学生的思路,使学生的思路向诗歌所传达的情感方向靠拢,通过阅读与感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这样学生在诗歌学习的过程中,就能够更加主动地去培养对诗歌学习的兴趣,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体会诗歌所传达的情感气氛,仿佛置身其中,触景生情、读有所思、思有所感。

例如,在《归园田居》这篇诗歌的教学中,首先明确诗歌的类型是古代诗歌,一般的程序是介绍作者、时代背景、串讲全诗、讲写作特点。但是,我们在新课改教学背景下,诗歌教学就是要打破这样的程式,利用多媒体创设声情并茂、视听结合的学习情境,以激起学生的学习乐趣,进而提升他们的逻辑思维,还可以让学生在欣赏诗歌的过程中学习诗歌。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充分体现教师“导”的作用。采用引导启发式的教学方法,通过诗歌写作背景及相关内容的介绍,让学生结合以前所学知识及整体感受,唤起学生的认知。在课堂上,第一步让学生谈谈自己所了解的陶渊明,知人论世方能感受其人格魅力以及其诗歌作品中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第二步,诵读感知,通过多种读诗的形式来体会诗歌中每一句话背后蕴藏的情感。第三步,要让学生了解“归园田居”的意思是什么,这篇诗歌告诉我们怎样的情感,这首诗题目中哪个字至关重要不能去掉?那就是“归”,这也是这首诗题目的题眼,既然在题目给出如此多的提示,那诗歌中会透露什么样的信息以及有什么信息值得我们来思考呢?第四步,通过这几部分的解读和思考,让学生初步形成对诗歌鉴赏的能力。从这首诗歌中,学生可以深刻体会到诗人的田园情怀以及追求自由独立的精神品格,形成自己对诗人的看法,树立自身的价值观目标。总的来说,引导启发式教学强调的是学生在诗歌学习中主动思考、感悟的能力,总体思路是要调动学生主动思考、总结、感悟,在无形中提升了学生的德育素质。

二、背景渗透式教学

诗歌教学中的背景渗透,对于理解作者生平事迹及个性态度有着很大的帮助,所以在诗歌教学中,教师广泛采用了这种教学方法。通过对作者生平事迹及人生经历的了解,学生可以对作者建立初步的印象,并为进一步理解作者所写诗歌的思想情感奠定了基础。

举例来说,对于现代诗歌散文的学习,首先应该对现代诗歌的产生背景有个整体性的把握,进而在此基础上分析具体诗歌的写作背景及作者生平。1919年,“五四”运动以来的中国,离学生并不遥远。诗歌是时代的最强音,了解时代背景,了解作者生平,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选修课教材,每篇诗歌后面无论是精读还是略读都附有作者简介,其中介绍了作者的生平、简单事迹以及作品。可见,知人论世的重要,它是打开鉴赏诗歌大门的钥匙。《井》是一首比较成熟的现代诗,形象鲜明,含义隽永,美感异常。抗战时期,1939年,作者到西南联大外语系就读,随后担任“美国志愿军大队”(即陈纳德将军的“飞虎队”)翻译一年、印度比哈尔邦的“蓝伽训练中心”任少校翻译官两年多。1945年西南联大毕业。因此,这里的“井”象征着一种坚韧、高洁的品格,是某种民族精神的象征,有其鼓舞人心的作用:同仇敌忾、众志成城,顽强地应对民族的苦难。知人论世,通过对背景信息的了解和掌握,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作者诗歌的深层含义,写井即写“我”,“我”遭受不公正的命运,对命运既不逃避,也不反抗,但内心却是孤独、渴望、无奈。虽然内心的丰富与遭遇的凄凉形成了难以接受的现实,但却用静默、孤独,用对外界的决不逃避、也不兴奋来保持自我的丰满,保持自我的独立。通过背景渗透教学,学生在阅读和理解时能够站在作者的角度,以作者的视角和心境去鉴赏诗歌本身,深化对诗歌的理解。

三、合作探究式教学

合作研究式教学广泛应用在各个学科的日常教学中,在诗歌教学中采取合作探究式教学,可以让学生通过讨论的形式,对个人感悟进行总结,并且在讨论总结中收获更多对诗歌中情感因素的理解,逐渐充实自身的德育积累。

例如,在教《雨巷》一文时,教师首先为学生配乐朗读了这首诗歌,欣赏完了这首诗,学生不约而同地感受到了《雨巷》的魅力,进而教师进行提问:“你们觉得这首诗美在何处?”有好几个男同学情不自禁地说道:“丁香一样的姑娘!”那么,教师可以接着问:“这个姑娘美在何处?模样是如何的美,衣着又是如何的魅力动人?”从诗歌的描写中,我们无从知道,那何以见得这姑娘的美?学生可以就此问题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通过讨论学生可以从自己的视角出发,以自己的理解来大胆地谈谈雨巷中丁香一样的姑娘是什么样的。通过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可以将诗歌中各个部分内容有机地联系起来,让学生通过情感阅读,来做出自己的理解和判断。对美的追思和迷恋是人类固有的情结,古今中外,概莫如斯。进而教师可以在《雨巷》一诗的基础上,来延伸拓展,让学生思考能否联系一下自己的阅读和欣赏的经验,谈谈自己的理解?这样,学生可以联系自己的情感体验,调动自己对某件事、某人某物的回忆,来掌握体会诗歌中蕴含的情感。

在诗歌教学中渗透德育,可以不断充实德育的渗透方式,让学生在学习完诗歌后,能够从诗歌中汲取更多的营养,获取更多的能量和动力,培养更加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更加丰富的情感素养,能够坦然面对生活中的困难,更加珍惜生活中的美好,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所以,语文教师应该将德育教学深入渗透到诗歌教学中,并通过日常教学的实践总结,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和途径,为促进学生人格的全面和谐发展做贡献,让诗歌教学、语文教学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德育培养。

雨巷赏析范文11

你凭栏四望,百花琉璃,

赏花的人于景外看你,

嫣红装饰了你的回忆,

你粉饰了别人的题记,

目光连绵,景深延续,

你无声的安谧,妆点了今夜沉静的旋律,

孤独与狂欢分明的格局,

解读着尘世纷繁生生不灭的序曲,

你站在那里,

只看到闪光灯明灭的交替,

而灯下的人却顾不上看你;

目光如炬,望穿了整条雨巷淋漓的花雨,

雨淋湿了弥留在心底的一丝安逸,

打碎了心声安然的静寂,

你流看的这一段花季,

渐渐脱离青春本然的主题,

望着湛蓝而幽深的天际,

隐隐的浮云为时光插上灰暗的羽翼,

你的眼睛只看到被喧哗和浮躁同化的面具,

那笑容下哭泣的心灵,找不到依托的寄予,

乱花如许,纯真匿迹,

走不进,出不去,

风景与风景的对比,更像是生命与生命的对立,

消失的,无处寻觅,

模糊的,无法演绎,

于是,站在同一片天地,

你看不到我,我看不到你,

渐渐分离,各自走进趋于分裂的专属领地;

打破常规的视野分析,

风景之中无法透彻的距离,无法清晰,

猜忌,回避,抽离,

远去,一切都在远去,

我木讷的笑容更像一珠找不到寄托的泪滴,

沉下去,哪里才是希冀?

我们转身,心扉紧闭,

雾里看花,花为谁泣?

风华绮丽,万物皈依,

你凭栏四望,百花琉璃,

赏花的人于景外看你,

嫣红装饰了你的回忆,

你粉饰了别人的题记,

目光连绵,景深延续,

你无声的安谧,妆点了今夜沉静的旋律,

孤独与狂欢分明的格局,

解读着尘世纷繁生生不灭的序曲,

你站在那里,

只看到闪光灯明灭的交替,

雨巷赏析范文12

诗歌一般篇幅短小,意蕴深刻,叙事简练,情感内敛,它虽立足于现实,但是往往采取避实就虚的形式,或浓缩历史,或观照未来,或挖掘内心,又由于时代距离、文化底蕴、文言功底、鉴赏方法和经验等原因,古诗鉴赏对学生而言有着比鉴赏现代文多得多的障碍和难度。《考试大纲》针对诗歌鉴赏提出了两个要求:(一)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二)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结合教学实践,谈谈个人的看法。

一、诗歌阅读能力的培养

高三学生或多或少掌握了一点诗歌鉴赏的技巧,但看不懂诗歌,还是于事无补,所以提高学生诗歌鉴赏能力提上了日程。教师要指导学生适当地阅读课外的诗歌,体会优美的语言,如画的意境,品味诗歌或凝练或间远或含蓄或空灵或雄壮的美,领会诗人的情怀,既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又提高了他们的鉴赏诗歌的综合能力。对于高三的学生来说做题固然重要,但过犹不及,如果两者同时进行,双管齐下,我想效果应该好得多。另外,教师可以准备一些有赏析的诗歌,进行适当的分类,如山水田园诗、边塞诗、咏物诗等,学生看了之后,可以了解并掌握一些常用的表现手法和思想感情。

二、兴趣是学习诗歌的关键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诗歌感兴趣,那么就会像香菱学诗那样抱着极大的热情专注于诗歌,咬文嚼字,细细品味,这对于培养理解诗歌能力有很大帮助。高三学习紧张,怎样才能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兴趣?活动单的推行,把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让他们自主学习共同合作、交流、探讨诗歌,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学生有了兴趣,也就事半功倍了。如李商隐的《端居》(“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有这样的题目:有人认为第二句也可说成“只有空床对素秋”,你是怎样认为的?我把学生先分成小组,再把赞成“敌”的分为一组,赞成“对”的分成一组进行辩论。为了证明自己,学生们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各抒己见,一方讲罢,另一方辩驳。学生甲说:“对”突出了“空床”与“素秋”默默相对的寂寥清冷的氛围,学生乙反驳:“敌”不仅指默默相对,更表现出空床独寝的人无法承受“素秋”的清冷凄凉的情状,学生丙补充:“敌”更能表现诗人心灵深处难以言状的寂寥凄怆之情。

三、意象是教学诗歌的关键点

意象是诗歌的组成单位,通过意象可以掌握诗歌的意境和情感,尤其是写景诗更是景情境的结合如“唯有南来无数雁,与明月,宿芦中”这一句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答:诗人用“南雁”“明月”“芦苇”三个意象营造了色彩暗淡凄、凉冷清的意境,表达了诗人的亡国之痛和漂泊悲苦之情。而且在我国诗歌中,有许多意象由于具有相对稳定的感彩,诗人们往往用它们表现相似或相通的感情。如:李白《春夜洛阳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落满城。今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问:“折柳”是这首诗的关键,对吗?如果不知道“折柳”表惜别怀远之意,就无法回答,由柳想到离别再想到亲人,这样,全诗思念家乡亲人的思想情感就不难理解了。又如“月亮”是思念家乡、亲人的寄托物,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四、培养学生合理的想象

诗歌因字数的限定,上下句之间有一些跳跃,学生在理解诗歌的时候就要进行适当的补充,使之完整。另外,诗歌言简而意丰,字虽少,却往往有着丰富的内涵。这就更加需要我们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准确把握诗歌内涵。如:《临安春雨初霁》(宋·陆游)“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通过“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的诗句,我们完全可以想象到诗人“听春雨”,“闲作草”“戏分茶”等一些动作,还可以想象到诗人愁容满面,思绪乱,独坐窗前,思国家前程之渺茫,想个人仕途之不畅,进而来体会作者不安的心情和绵绵的羁旅之愁,以及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五、培养学生实践再创造的能力

诗如画,古代诗人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在我们今人面前展视了一幅幅鲜活的画面。教师在讲解诗歌时可以引导学生模拟古时场景,把诗中的场面搬到课堂中来,进行二次创造。如《寻陆鸿渐不遇》(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笆菊,秋来未著花。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我在分析诗中人物形象是这样讲解的:“友人把家搬到了郊外”,我在黑板上简笔画出城墙,接着由“野径”“桑麻”画出弯曲的小径和一片桑麻地,“这样诗人到达了目的地,站在了篱笆前”,简单画出房屋和门前围住的篱笆,“诗人看到里面种着尚未开放的”,再画上,“上去敲门,没有回应,问西邻……”由画面分析环境,会产生一种不平凡的效果。我们可以看到友人住在一个高雅、幽僻之地,可以想象友人悠闲自在的生活,向往之情油然而生,并由此推断这是一个寄情山水、不以尘事为念的隐逸之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