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教学管理

教学管理

时间:2022-03-27 08:07:42

教学管理

教学管理范文1

一、抓常规管理重督查

1.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

教导处不定期抽查教师上课情况,严格督促教师自觉按课表上课,严禁私自调课或侵占艺体课等现象发生。

2.强化质量意识

完善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和质量监控管理制度,严格按照《下湾小学教育教学考核细则》的规定,切实落实教学常规检查、课堂教学检查,有效地改进教学,全面提高教学水平与质量。

3.坚持教学常规巡查制度,落实行政和校委会成员年级负责制

二、教学研讨重实效

1.加强教研组工作的管理

各教研组不能形同虚设,教研组长充分发挥好引领和带头作用。学期初根据各学科的特点,制定出具体的组内教研计划,切实落实课程理念,真正解决一些具体问题,不流于形式,各教研组活动(组内教研、集体备课)有活动记载,有总结,期末学校将对教研组进行评比,真正通过教研活动落实改革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2.加强集体备课和随堂听课活动

认真落实好集体备课和随堂听课活动。各教研组根据组内活动计划,充分发挥团队精神,紧紧围绕“学―思―练―结”的课堂教学模式,安排组织好理论学习(观摩优秀课例)(教务处)、集体备课(教研组)。同时提倡教师间相互听随堂课,学校校委会成员发挥好引领示范作用,行政联系到班到学科,开展随堂听课,保证节节有质量。校级干部全学期听课时间不得少于20节,中层干部不得少于30节,形成同行相习、共同提高、共同发展的良好风气。

3.开展好组内研讨课活动

为了给每位教师一次教学磨炼的机会,提供一个展示能力的舞台,开展每人上好一节课活动,特别是4到6年级参加课堂教学改革的老师,每位教师在相应的年级组内进行个人申报,教研组根据教师上报的具体情况进行统筹安排,按周公示上课信息。要求分管领导、组内教师积极主动参与听、评课活动,其他科目教师也可参加。

三、高效课堂重落实

为构建高效和谐课堂,我校创造性地实施“学、思、练、结”的课堂教学模式,这种模式通过教师的“导”来激发引领学生主动地“学”,从而实现了教学方式由封闭型向开放性转变,教学重心由教向学转变,教学目标由偏重知识向发展能力转轨。

1.学――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让学生自主学习

一是要求学生预习反馈,学情调查。教师要求学生课前预习,把导学案中要求预习的内容提示给学生,让学生在预习的时候完成需要完成的自学内容,比如语文的识字、初读课文等,数学的基本概念、定义和基本知识。了解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状况,调整并再次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和教学策略。二是目标定位,自主学习。教师带领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在自学的基础上逐步深入地掌握知识内容,根据导学案上的内容层层深入地引导学生,展开小组内的讨论,学生会了的老师就不再讲,不会的进行点拨,教的就是学的,学生不会的东西正是教师要点拨的东西,学生感兴趣的东西也是老师要补充的东西。没有多余的废话,没有多余的活动,没有故弄玄虚的东西,课堂效率高,真正实现了陶行知先生所说的:“学生学的法子,就是先生教的法子。”我们苦苦探索的教与学的最佳结合点,在“导学案”中得到了体现,在学生的自学和教师的点拨中得到了落实。这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减轻学生负担的很好的方法。

2.思――合作探究,质疑释疑

经过自主学习后,在小组内通过合作探究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在小组长带领下组织讨论,如果在组内无法解决,那么由组长把问题板书在小黑板上,教师再组织全体学生共同探讨,教师给予点拨,帮助学生升华思维。这样既解决了问题,又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练――训练反思,当堂达成

教师精选或者编写体现课标要求的典型题目,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检测,让学生自己总结归纳本节课的学习要点,反思学习方法和效率,确保当堂教学目标的达成。现在有很多教师讲完了课不会设计练习题,不会出考试题,买些现成的复习资料和考试题让学生做,不管是否符合学生实际,都要从头做起,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和经济负担。而我们的老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材特点给学生编题,也只有这样的练习题才能做到举一反三,以一代十。哪些是重点,哪些是难点,学生已经会了什么,还不会什么,老师最清楚。因此这样的练习题学生做起来收获很大。

4.结――总结归纳,学有所得

一课一得,拓展跟踪及跟踪训练。了解学生掌握、运用知识的能力,每节课后教师认真写好教学反思,并完成在导学案上,为下一次备课提供素材;知识只有在反复运用中才会牢固掌握、触类旁通;培养学生求真务实的学风,今日事,今日毕。

总之,教学管理,虽是常规,但贵在常中有新;教学管理,虽是管理,但贵在自主。在新课程改革的热潮中,我们下湾小学的教学管理工作在“领导做表率、骨干带好头、全员来参与”的高效运作中定会走向改革之路、走向创新之路、走向发展之路。

教学管理范文2

[关键词] 教学管理体系;教学管理制度;教学评价制度;教学管理手段;教学管理质量

[中图分类号] G632.0[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1128(2008)10-0016-03

教学管理是教学活动正常运行的基础,在学校管理工作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教学管理的水平和质量直接影响学校的办学质量。中小学校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对教学的科学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在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正确领导下,为确保自身教育质量,我们着力于常规教学过程管理,完善教师评价体系,充分挖掘教师执教潜能,通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收到了良好实效。近十年中考成绩都稳居武昌区第一名、武汉市前列。本文结合我校具体情况,探讨通过创新教学管理体系,提高教学管理质量的方法。

一、更新教学管理制度

教学常规管理工作的开展是“因校而异”的。我校在实践中形成了一套具有本校特色的管理体系。

1.推行“教研组长学科规范和学科建设责任制”

根据课程改革的新要求,各个学科教什么,怎样教,怎样学,怎样落实等问题,教研组长制定了本学科的教学规范,并汇编成册,发给全校每一位教师。利用教研组集中活动的时间组织学习、宣传,要求每位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贯彻执行。为了能够摸索出一套“轻负担、高效益”的有武珞路中学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各个教研组进一步推进了“学在课堂,教在课堂,落实在课堂”的校本教研活动,把“讲一听十”活动(每位教师每学期必须讲一节公开课,听十节课)、优质课评比活动、“教坛新秀”评比活动以及“教学能手”的选拔活动等都纳入其中,并与武昌区学科带头人和优秀青年教师的评比相结合。

2.实行“备课组长教学常规管理责任制”

“备课组长教学常规管理责任制”是指备课组长不仅仅只负责本备课组的集体备课和校本教研活动的组织安排,更重要的是对本备课组全体教师的考勤、备课、上课、作业批改等常规教学活动是否落实到位、效果如何全面负责。由于我校规模较大(拥有四千余名学生、两百余名教师),但教导处的人手有限,仅靠教导处的检查与督促,有些工作落实有困难,而备课组长身处一线,与老师们时刻战斗在一起,备课组长的管理到位了,学校教学常规管理的力量也就加强了。对本备课组的考勤情况,教学进度,备课、讲课、听课、议课情况,教辅资料使用情况,作业批改情况,备课组长都要做到有督促、有检查、有记载、有反馈。

3.构建三级教学常规管理网络

根据学校发展的新情况,在实行“教研组长学科规范和学科建设责任制”和“备课组长教学常规管理责任制”的基础上,教导处制订了备课、上课、阅卷、监考、考勤、作业批改等一整套教学常规管理制度,构建了备课组、年级组、教导处三级教学常规管理网络。把查备课、查教案、查作业批改、查考勤、查辅导等教学常规工作的责任下放到备课组长、年级组,教导处进行抽查,使问题发现得更及时、更准确。

二、完善教学评价制度

教学活动的根本目的是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呢?核心问题有两个:一要抓教师教的积极性和科学性,二要抓学生学的积极性和科学性。如何抓好这两点,在我校的工作实践中有很多具体的做法和手段,其中建立科学的评价制度是重要手段之一。在近几年的教学管理实践中,我校在制订和完善了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学科教学规范的基础上,主要建立了《教师教学质量考核量化表》、《期末综合考核奖发放方案》、《中考奖发放方案》、《“评教评学”问卷调查实施方案》等相关的教学评价制度。

1.看常规是否落实到位

看常规就是看教师的敬业尽职情况。教学常规指的是一个教师应当完成的最基本的教学任务,主要是看教师以下工作的完成情况: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辅导、考试、课外活动、总结、教研活动和科研活动等。

2.看变化是否稳中有升

主要看三个数值的变化。一看由班级学科平均分所显示的班级学业水平的变化,大致分为进步、持平和退步三种情况;二看优秀率的变化,也就是看年级优秀学生在班级内所占百分比的变化,大致也可以分为三类,可以反映出教师通过教学来培养优秀生的效果;三看后进率的变化,也就是看年级后进生在班级内所占百分比的变化,大致也可以分为三类,可以反映出教师通过教学来转变后进生的效果。

3.看负担是否科学合理

看负担是指学生的学业负担重不重,课堂效率高不高,教学过程是否有效。如果从学业成绩反映出教师的教学成果很大,还应当进一步了解一下学生在学习这门学科时的负担量如何。如果教师是通过超负而换来的成绩,是不应表扬的,否则会产生误导。我们认为,对教师工作的评价,不仅要看教师的工作态度、工作成果,而且要看取得每项的过程是否科学合理,是否符合教学规律,是否有利于学生和教师的身心健康。如果教学工作成绩显著,但是以牺牲学生的睡眠、娱乐、锻炼、身心健康为代价换来的,那么这种成绩显然是站不住脚的,这种经验也是不能推广的。

4.看反映是否褒多贬少

近几年,我校提出了“满意服务”的观念,教师的工作应以学生、家长的满意为目标,领导干部管理要以教师的满意为目标。因此,我们的评价制度必须考虑学生、家长的满意度,必须通过评价进一步强化全体教师的满意服务意识。学生的反映主要是通过每学期定期开展的“评教评学”问卷调查、座谈会、班级报表来收集情况。家长的反映主要通过家长会、家长委员会、专题座谈会等来获取情况,家长反映的情况基本来自学生,但是反映的问题有一定的深刻性,对于改进学校的工作是十分有利的。

三、创新教学管理手段

人们常说,一个没有创新的民族,终究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同样,一所学校在现代管理体制中如果没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教学方法和管理手段落后,这所学校的教育也不可能得到快速发展。教学管理手段现代化,是提高教学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手段。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实现教务管理手段现代化已势在必行。教学管理手段现代化的主要表现就是信息存储和处理手段的“规范化、信息化、网络化”。在现阶段,这种现代化主要体现在采用网络化计算机教务管理系统进行管理。这既是管理模式信息化的体现,反过来又在日常管理工作中起到规范工作、提高效率的作用。建立和完善计算机教务管理系统,可以提高管理的正确性、及时性、可靠性,使广大教务管理者从繁重的手工劳动和杂乱事务中解放出来,节省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最大程度地实现数据共享,切实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在总结和继承传统教务管理的有益经验的基础上,积极运用计算机、网络等先进技术,促进管理信息的反馈与交流,提高教务管理质量与效率,实现管理工作的现代化。

例如,在“评教评学”问卷调查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发现传统形式的问卷调查不仅需要大量人力和物力,而且不便于修改和完善。而利用网络进行问卷调查,不需要手工输入和处理数据,能直接显示调查和统计结果,即可增强数据的准确性,又能节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还能很方便地修改调查项目。为此,我校设计了一个基于网络的“评教评学”问卷调查系统,如图1所示。我们充分利用计算机和网络资源,让学生更方便的参与教学过程评价,参与教师满意服务评价,变过去的抽查为学生全员参与。评价包括资料订购、作业布置、课堂讲解、课堂纪律、教学方式等几个方面。“评教评学”的整个过程更加客观、公正、民主。这种“评教评学”既关注了教师的教学过程又关注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对学生反映出的普通问题,利用“教学例会”(年级组长、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参加的“三长”会议)对组长反馈,对个别问题找老师个人交流。通过“评教评学”活动,加大了反馈力度,对规范教学行为起到了督促作用。

教学管理范文3

关键词:中学教育;教学管理;理念;创新

一、以人为本和以质量为核心并重的教育教学管理

教师与学生是学校的教学教育管理的主要对象,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离不开全校师生一起发挥作用。教育教学质量是衡量学校管理是否有效的主要标准之一,也是学校管理的出发点。因此,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应坚持以人为本和以教学质量为核心,既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尊重教师的教育地位,充分发挥人在教育教学管理中的作用,以此来实现教学水平的进一步提高[1]。教学教育管理过程中既要做到“管人”,也要做到“听取”。“听取”是“管人”的第一步,它的出发点是以保障教师和学生的权益为根本,然后制定学校管理有关的制度,同时,制度的制定及要考虑和采取教师的建议。如此,学校管理制度才能得到有效的推行和落实。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另一个对象是学生,学生由于存在着个体差异,因此,教育教学管理也要遵循学生的成长规律,以实际出发制定和更新教育教学管理策略。学校教育教学的根本目标是为社会输送人才,核心任务是培养适合社会经济发展的人才。根本目标和核心任务落实到教育教学管理的具体工作就是在国家的教育方针下,以学校和学生实际情况为基础,掌握符合时展的教学规律,用发展和可持续的眼光,制定和采取相关的教育教学管理策略,以解决教学管理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和提高教学质量。

二、教育教学长足发展需要对相关管理关系进行梳理

(一)学校相关部门的关系梳理

学校相关部门关系的梳理,有利于决策制定和实施的更加科学和合理。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是一个制定、实施和执行的过程,将制定政策、实施和执行政策的相关部门的关系进行梳理,可以统一思路,方便工作的顺利开展。三者关系的梳理可以协调各方力量,加大创新力度,同时考虑问题较为全面,并能充分调动三者的积极性。

(二)创新发展和传统常规的关系梳理

因教学环境、教学条件以及教学背景的不一致,每个学校都有它自己的教学传承和教学特点。经过长时间的实践与积累,每个学校会形成符合其自身特点的教育教学管理模式,这种教育教学管理模式存在一定的固化与陈旧,与当今与时俱进的理念形成一定的对峙与冲突。经年累月总结出的教育教学模式不能全盘否定,需要坚持精华的部分,同时吸取时代创新的养分,全面的审视和梳理过去与创新之间的关系。将新的教育教学理念、管理方式与实际教学管理环境融合,有效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

三、师资队伍的创新性建设是教育教学管理的关键

(一)教师教育教学理念的更新

创新发展理念的更新需要从教育教学管理的各个细节入手,而教师是教育教学管理的主要参与者与执行者,因此,教师教育教学理念的更新尤为重要。教师的理念和想法具有创新性和突破意识,能够给学生的培养带来全新的体验。教师要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关注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将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落到实处。创新发展理念下的师生关系是引导与帮助的关系,教师以引导者的身份帮助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奥秘。

教学管理范文4

关键词:小学教育;教学;管理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6401(2016)05-0197-01

学校管理的前提和保证是教学管理,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育教学工作。学校管理到位与否,提高教育教学管理水平是关键。学校教学管理是一个复杂和繁琐的工作,在这篇文章中,笔者提出了一些看法,与大家一起交流。

一、构建和谐的领导团队,加强教师管理的意识

学校领导团队和谐工作,关键在于信任,应依靠集体的力量,搞好学校各项工作,特别是教育教学工作。很多人认为,教学质量是学校管理者的事,与其他教师无关。而教师的工作不仅仅只是教书那么简单,教学管理其实也是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尤其是对学生各方面的管理,教师起着重要作用。教师其实直接参与着学校的教学管理,通过授课,作业的布置指导、检查,课后反思,测试学生学习情况等教学活动,笔者真正体会到教师的职责不仅仅是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也是教育教学过程的管理者和执行者。只有上下一心,激发班子成员和教师的责任心,使学校管理形成一种各司其职、积极合作的局面,学校各项工作才能有条不紊地开展。

二、加强教师道德建设,全员参与教学管理

师德师风建设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形象和学习氛围,师德师风不好,何谈教学质量。所以,我们要学习《中小学教师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教师法》。只有将规范内化为道德要求的教师,才能全员参与学校管理,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外国成功的现代教学管理经验告诉我们,必须组织、动员学校所有成员、学生家长及其他参与教学管理的人员。因此,加强教师道德建设,全员参与教学管理,才能保证教育教学质量迈上新的台阶。

三、良好学习氛围的创建

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必要条件就是良好的教学环境和学习氛围的创建。其中包括工作条件,教学用具、设备等因素。要使以上因素能良好运行,就要结合实际的教学现状和学校教学管理人员来创建。首先,应该争取资金,吸收、关注社会各种力量,为教职工构建一个舒适的环境;其次,发挥教学用具、设备的辅助功能是提高教学效果必不可少的条件,应该根据教学的需要而不失时机地改善设备条件;再次,学生学习生活受班级环境的影响很大,学校领导和教师要结合学生实际,在教室的布局,课堂纪律,课堂管理的形成方面不断创新。

四、激励教师进步,严格教学全过程

教师是具有很高的文化素质的社会群体,要学习进步,及时有效的引导激励是引导教师朝着有利于学生培养和学校发展的方向发展的最佳手段,经常受到激励的教师才能把激励成果与学生分享,使学校教育形成良性循环。而教学质量是在整个教学全过程中创造出来的,若干个细小的环节构成了教学的全过程。教学的管理只有把握好教学的若干个细小环节,才能抓好教学质量的管理。所以,我们应该把重点工作放在从检查教学质量转移到教学管理的若干个细小环节的形成全过程上。特别是教师要加强备课、上课、指导、作业布置、作业批改、课后反思等方面的质量。现阶段,学校教学管理,对学生的家庭作业和课外活动的管理还很不到位。没有统一规定学生家庭作业的时间,各任课教师缺乏协调作业的布置,学生家庭作业负担较重,一些农村学校课外活动开展不起来,或只安排不实行,只应付检查流于形式。因此,我们必须宏观调控学生的家庭作业布置情况,协调各任课教师作业的布置,帮助教师提高作业的质量。加强课外活动的组织、指导和检查,使课外活动健康、有序地开展。

五、完善制度建设、改革用人机制

教学管理范文5

1.增进人文关怀,勇于创新

小学领导担任着指引教育教学方向,为教师团队把关,保证学校物质基础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大任务。在新课改社会背景下,学校管理工作者应该顺应时代潮流,转变陈旧观念,全力推动素质教育实行。然而,虽然新一轮课程改革带来一些全新的教育理念,这些理念并没有真正抵达教育教学者的心灵。许多教师仍然采取传统填鸭式教学方法,并“唯分数论”。此种情况下,教育管理者应该首先摒弃自己头脑中的应试教育模式,改变单一的评价制度,增进人文关怀,培养出一批学业水平,素质水平可与现今课程和素质教育相适应的老师,将学校的管理工作与课程创新相一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切切实实地达到为社会培养有能力的人才的办学目的。

2.建立和谐的育人环境

和谐健康的教育教学环境是提高小学教育质量的前提。而要想将教学环境中包括的多种因素保持最佳状态,须从多方面入手进行调整。首先,校方要以自身条件为基点,重视班级环境的布置。这样通常会加强班级凝聚力,使学生对班级产生强烈的归属感,增进师生关系,也能保障学生的听课质量与教师的教学效率。其次,要提倡建立班级特色人文文化。所谓班级文化,是指班级内部形成的独特的价值观,共同思想,作风和行为标准的综合,它渗透在班级一切活动中,是将每一个独特的个体凝结为集体的催化剂。一个健康良好的班级文化是班级的灵魂所在,校方应该从倾听学生心声、关注学生健康成长的人文角度出发,促进学生共同努力营造具有人文关怀特性的班级文化。最后,完善班级体制度文化。在班级内建立少而有力的规章制度,使每一个学生都在一定准则下自觉约束自己的言行,合理而健康地互相竞争。但是,制度不应该是校方的“圣旨”,而应该是由全体人员共同商讨决定的,被大多数成员认同的学校制度准则。而能否顺利地建立它们并严格实施,无不与担任引导角色的教学领导者有着莫大的关系。

二、建立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管理模式

实行科学化现代化的小学教育管理机制,一批优秀的教师管理队伍的建立是必不可少的。

1.培养一批高素质骨干教师

从长远的客观发展角度来看,学校教育的发展应该将老师作为发展的根本需求,提高对教师的培训,才是塑造学校教育可持续性发展战略的基础手段。特别是农村的小学教师,呈现出年龄结构偏大,知识结构单一,教育教学方式陈旧等问题。所以管理者应该提供更多进修培训机会,并积极挖掘有潜力的年轻教师,为教学业绩突出的教师提供更多发挥自己才能的机会。只有重视对教师的培养,才能逐渐建立起一支优秀的教师团队,并对其他的小学教育者起到带头和模范作用。加强对教师敬业度的监督,深入课堂听课、评课、指导教学。

2.在教师管理和学生自理之间寻求平衡,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在小学教育中,教师承担着学生、教学设备等一系列教学所需内容的管理工作,直接投身于教学管理当中。要学生教育自己、管理自己、自理、自立,这是对的,但不等于教师可以将管理的责任和义务不管不问。相反,它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要求教师既会引,又善导;既敢放,又能收。其次,既要发扬民主,建立开放自由的班级氛围,又要善于集中,达到有效的管理作用。此外,还要充分信任学生,尊重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聚集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并进行加工,才能体现出教师的主导作用。

三、加强领导与学生间的直接沟通

因为缺乏有效的交流途径和传统观念影响,学生与领导之间不易达到一对一形式的直接交流,尽管有教师作为两者之间的连接人,但两者之间信息不对称的现象还是时有发生。许多校方领导者,并不能认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并不充分了解自己布置的教学任务是否已被严格有效地实施,也不了解学生对老师的满意度如何,对学校管理机制建议如何,对自己的看法如何……更有甚者,领导只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直接无视孩子在学校其他方面的表现。这些问题会严重影响到素质教育的推行,使新课改不过成为教学管理者和教师笔下的一个名词。建立“校长有约”,“校长信箱”等高效渠道加强校领导与学生间的互相了解,有利于孩子的心理成长,建立孩子学习的动力和信心。

四、结语

教学管理范文6

一、狠抓细节管理,提升管理水平和提高办学品位

1、提高领导班子的服务水平。推行领导班子值周制度。值周领导上学时段在校门口迎接师生到校,下午放学时段护送学生回家。确保了学生上下学安全。落实假期领导班子带班值班工作制度,带头奉献,树立形象。2、增强教师队伍的工作能力。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和行为习惯。开展无烟校园创建活动,为学生打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实行侯课制度,珍惜课堂教学时间;落实教师值周工作制度,全面监管学生。通过对教师的细节要求,为学生做出表率。3、培育学生队伍的行为习惯。一是开设礼仪课,培养学生的礼貌习惯。二是推行路队制度。学生放学期间,按照回家路线列队举牌离校。教师负责监管,确保学生整齐靠右行驶,监管家长接送车辆停放在固定位置。三是落实值班制度。课间每个楼层都安排一名教师和两名学生监管,提示学生靠右行走、轻声细语;校园每一个区域安排专人巡查,监管学生的课间活动。四是加强细节管理。每周开展一次监督检查,从学生仪容仪表到携带食品,推行自行车挂牌到登记造册、统一编号、按号停放,定期检查车况,杜绝病车上路。

二、推行梯队发展,打造强能高效的教师队伍

1、强化师德建设。建立师德长效机制,健全师德评议、问责、追究制度。通过多层次的评议,有针对性地开展问责和教育。通过组织教师学习全国近年来涌现出的优秀教师先进事迹,书写学习笔记,撰写心得体会,增强了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心和使命感。2、推行梯队发展。开展教师梯队发展计划,各个学科设立三个梯队,有计划、抓重点地打造第一梯队教师,分任务、定目标培养第二梯队教师,结对子、抓落实发展第三梯队教师。每学科都有带头人,学科带头人又有培养对象,每位教师又有发展方向,有力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

三、以人为本,立足实际构建平安和谐的校园文化

1、发挥党员作用,帮扶学困学生。实行党员结对帮扶制度,每个党员帮扶一名学困生,让每个学生都有学习的信心和希望,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2、关心每位教师,构建和谐关系。发挥党组织和工会组织的职能作用,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师课余娱乐活动,为广大教师减轻工作压力。关心教师的生活困难,每逢学校教师有婚丧嫁娶的红白事情,学校安排人员全程负责,解除教师的后顾之忧,使教师安下心来教书、静下心来育人。3、开展帮扶救助,关怀特殊学生。全面了解学生情况,对家庭困难的学生登记造册,建立资助基金,对优秀困难学生每年资助300元现金,消除贫困学生的后顾之忧,激励家长支持孩子读书、支持教育发展。4、落实无缝管理,打造平安校园。一是紧密联系条山集团警务室,联合开展综合治理,净化周边环境;做好上下学时段学生护送工作,规范接送车辆的停放,疏导往来车辆,保护学生安全;定期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提高安全防范水平。二是实行错时值班制。让离家远的孩子,走进校园读书学习。5、打造班级特色,提升校园文化。以班级建设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开展班级特色文化创建活动,立足班情,凝练班训、班级公约,打造富有特色的班级文化,以班级文化建设推进学校文化。由于措施得力,方法得当,我校在教育教学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连续三年被景泰县教育系统评为“教学质量优秀奖”;2010、2011、2012年学校先后被市、县评为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出色的办学成绩赢得了社会各界的认可和广泛赞誉。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优化措施,加强管理,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细化过程管理,努力办人民满意的学校,让我们学校的教育教学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作者:韩文禧 单位:甘肃白银景泰县第六中学

教学管理范文7

【关键词】人人参与积极管理爱生如子爱校如家积极和谐高效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0046-02

我校是2011年9月投入使用,是一所总投资4100万元的省级标准化学校。现有28个教学班,教师82名,学生1548名。建校始学校秉持"弘扬传统文化,推进素质教育,创建品牌学校,培育合格人才"思想,贯彻"德育为先、育人为本"理念,实施"人人参与、积极管理、爱生如子、爱校如家"策略,使学校和班级形成了"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的立体交互管理模式和"积极、和谐、高效"的学校文化。但由于生源及教师素质的参差不齐,教学质量提升较慢,为此我摸索出了以下提高教学质量的观点:

一、"人人参与积极管理"的教师管理意识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教师对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作为一位好的学校领导者,应帮助教师用正确的立场、观点来观察、思考和处理各种问题,增强教师的主人翁意识在新形势下加快培养高素质师资队伍.深化教学改革及加强实验室建设是教研室管理的核心工作。为此,我们不断加大管理力度,注重管理效果。对青年教师采取在岗指导导师培养制,发挥骨干教师教学、科研的积极性,围绕教学工作这个中心。抓好教学各环节.改善实验教学条件。提高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鼓励参与实验教学及实验室管理,既保征了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又推动了学科的建设。

办学效益的提升是要通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才能有效地实现的。要增强全员质量意识。要让全体教职员工认识到质量就是生命,质量就是办学的根本,凡开会必讲质量,无论大会还是小会,要大张旗鼓的谈质量,要让质量观念深入人心,人人树立质量意识,把质量作为全校工作的重心。

根据现代化教学管理的成功经验,要想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必须要有效地联合校内外资源,动员包括学校所有成员、学生家长、社会各界的力量,积极参与到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中。我国对学校的管理做得还不够,往往是行政力量的管理过多,学校没有更多的自,这不仅对教学管理造成了偏差,而且对教学质量的提升也有一定的影响。要想真正的发挥教学管理的有效作用,必须要动员各方面的力量,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教育合力,共同推动学生的成长,积极地参与到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中去。要想做好管理工作,要求我们在以下两点上做出努力:

⑴学校领导的重视,积极调动学校内外的各种力量,力争与家长、社会取得及时的联系、沟通、交流,推动家校合作、学校与社会合作,让他们参与到学校管理工作中。

⑵在校内要建立健全的教学监督组织、制度等,从而为教学全面改革提供有效的、可靠的、执行性强的意见。

二、构建积极、和谐、高效的教学环境

积极、和谐、高效的教学环境是提升办学效益的必要保障。要使教学环境一直处于一种良好、平稳的发展状态,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构建,为学生创造学习的良好条件,为教师的教育教学营造心情舒畅的环境。

教学管理范文8

一、坚持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保证。

治校之道,教师为本。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关键在教师,建造一支“德才兼备、甘于奉献”的教师队伍是我们的理想目标,也是学校发展的永恒主题。

1、以德为本,以身立教。

“教书先育人,正人先正己”。加强教师队伍的师德、师风建设,是学校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保障。“德高为师,身正为范”,学校管理要始终坚持以德为首,依法治教,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教育法律法规。例如:在每年的师德师风建设工作中,制订师德建设工作方案,组织教师观看《师德启示录》录像,要求教师写观后感和学习体会,并要求老师撰写德育教育论文和读书心得体会。其次教育教师树立爱国、爱教的崇高的职业理想和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甘于奉献的崇高职业道德,及时树立典型,“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同时,要求教师做到面向全体学生,面对每一个孩子;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牢记教育名言“如果你讨厌学生,那么你的教育没开始就结束了”;坚决杜绝体罚或变相体罚事件发生。坚持全校教师每月一次集中政治学习的制度雷打不动,由于加强了师德建设,这样使关爱学生,以人为本,言传身教,蔚然成风,真正做到了为人师表、以身立教。学生也能“信其言,为其道”。

2、完善制度、规范管理。

学校管理,制度为先,通过逐步完善教学管理制度,以制度规范教师教学行为,把师德师风建设纳入到制度化管理。只有建立健全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才能使教师能够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例如:我们及时制定了《教师外出学习汇报交流制度》,进一步完善了《学校教师工作量化考核细则》和《教师考勤制度》等制度,为教师的管理提供制度保障。其次,为确保各项制度的适用性和可行性,由领导班子研究制定,提交教师大会讨论,修订后方可执行。在考勤制度中结合实际,针对老教师身体多病,儿女婚假等方面因素,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在教师考核细则中明确规定了教师工作奖惩办法。由于各项制度的不断完善,进一步规范了教师行为和教育教学的管理办法,积极有效地促进了教育教学工作的良好发展。

3、优化队伍,增强素质。

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是关键。在工作中,需要紧紧抓住外出学习和校本培训两条主线,逐步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具体表现为:

(1)、学习经验强素质。

在教学中加大培训投入力度,除了按时参加上级要求的外出培训学习外,还经常选派领导和教师外出学习管理和课堂教学实践的先进经验,只有“走出去”,才能“请进来”,及时学习新课程理论,才能促进了教研年工作的有效开展。凡外出学习的领导和老师都要求写好笔记,及时汇报或者交流,共同提高。

(2)、提高学历强资本。

除外出学习,还鼓励教师积极参加提高学历的学习。只有不断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才能进一步强化教师教育教学素质。同时,为深入新课改的研究和探索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3)、业务培训练技能。

让教师懂得练就一身娴熟的基本功,去赢得学生的喜爱与尊敬,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也是是教师最基本的能力,这就需要建立计划培训的长效机制。坚持教师岗位练兵活动。例如:我们规定教师每周完成一份基本功训练作业(包括钢笔字,简笔画等),由专人负责批改,并做好批改评价记录,作为考核教师的一项依据。由于坚持培训,教师教学基本功逐步提高,促进了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

(4)、采取激励促发展。

新课程的实施,对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等都提出了新的挑战,这需要建立竞争激励机制,既增加教师居安思危的紧迫感,又增强教师积极进取、努力向上的决心。只有促进教师素质的发展,提高教师敬业爱岗的上进心和责任感,才能促使教师队伍健康向上、与时俱进,快速发展。

二、加强过程管理,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核心。

教学质量,是学校常规教学过程管理中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步骤所凝成的教育成果。学校若没有规范的管理体制,良好的教学秩序,那么只能空谈提高教学质量。因此,抓好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注重过程管理是关键。在常规教学管理中我们要严格把握好以下三点:计划方案要细要实;检查指导要严要勤;评价手段要科学合理。做到明确教学管理人员的职责和要求,严谨教学管理的每一个环节,突出过程管理的实效性。

1、把好“四关”:

第一、把好备课质量关。

教案是一个教师讲课的依据,好像一个电视剧的剧本,没有一个好的剧本,就很难有好的电视剧出现。所以,对教案的要求不仅在于将课本知识条理化,系统化,重点难点突出,更在于将教法与学法突出出来,将兴趣点突出出来,使教案更加详尽,更能呈现教师的个性及教学风格。因此我们要求各年级、各学科在年级主任、教研组长的组织下,统一制订教学进度,强调突出学科教学设计特点,体现新课程教学理念,是否符合新课程标准,注重检查是否结合学生实际创设教学情境。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我们经常到进修学校询知求教,不断加强教学方法的研究。

第二、把严教学检查关。

在日常教学管理中,教学工作中的各项检查与督导是教学管理的重要环节,充分发挥领导检查的督促、反馈及指导作用,对提高教学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工作中,我们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管理者检查的重要职能,通过及时的检查,督导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及时纠正问题。例如:我们坚持五个定期:定期检查教师备课情况,定期跟班听课,检查新课程理念执行情况,定期抽查学生作业,检查教师批改,学生掌握情况,定期抽测学生学习情况,定期评估学生学业和教师教学工作。及时检查了解各年组各学科的教学情况,严格执行各项教学工作管理制度,把严教学检查关。在学期末,我们要对教学管理人员的检查、督导工作的执行情况以及领导的听课记录进行检查,通过检查结果,对领导班子成员进行综合测评,从而促进领导的自身素质的提高,由于加大了教育教学的监督、检查的管理力度,使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第三、把好质量检测关。

第一,严肃考风考纪工作,严把质量抽测关,对于学校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例如:各年级、各学科任课教师对口监考,统一批卷,做到成绩真实,不弄虚作假,给家长、给学生都有一个认真的交待。现在已完全形成严肃考风考纪,严格质量抽测的良好风气。第二、完善周清、月考、期中检查制度。每周要求本学科教师,针对当前的教学计划,教学目标,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出一份试题,使每一位同学都获得成功的喜悦:每月进行一次本阶段教学检测,通过适时检测,可以帮助任课教师及时发现并找出不足。期中,强化评价。同时每次测评后,都做好成绩的分析和总结工作。主管教学的校长和各年级主任在教师大会上总结成绩,各学科教师做出卷面分析,认真调查、研究,做到查缺补漏。这样,也极大地促进了教师教学的积极性,使我校教学质量逐年提高。

第四、把严教研关。

站在教学活动的一线,面对着形形的教学问题,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这本身就是一种探索,是一种研究。但这还不够,我们还要从理论的高度来对待这个问题,将其同理论结合起来,进行理论探索,形成具体的文章,带动科研的发展。这需要定期举办教研活动。在教研中,各位教师提出自己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供大家讨论,互相交流经验,取长补短。同时专业教师在一起进行本专业的学术研究,专业教师只有站在本专业的理论前沿,才有可能把最新鲜的知识教给学生,让我们的学生有较强的竞争力。

2、严格执行听课制度。

教学管理范文9

关键词:学校管理 教育 管理 创造性

学校作为培养人才的一个重要场所,其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其中人才培养的效率和质量。在对学校教育管理总存在的几个典型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学校管理者的角度出发,从"教学"和"管理"两个角度出发探讨了学校教育管理工作的相关内容。

1、学校教育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管理观念存在局限。管理观念的是管理工作的知道思想,人的所有行为都受到其观念的支配和影响,管理观念会通过管理过程中的各种管理因素体现出来。所以管理工作变革的一个重要方式就是对管理观念进行改变。在进行传统的教学管理当中,管理者通常以管理制度的制定者自居,仅仅要求被管理者无条件的执行自己的管理制度和对应的命令。而没有给被管理者创造一个能够确保管理制度能够执行和达成的必要的劳动和生活条件,同时还要通过各种渠道和方法来为被管理者创造条件。这样才能成为他们可以信赖的依靠者,使得他们更加服从领导的管理。否则,将不能成为他们的贴心人,失去暗埋的支持和信任,管理工作难以开展。

1.2 管理制度存在局限。制度是管理工作实施的重要依据,是实现对学校科学管理的重要规范和保证。一个学校的管理制度具有一定的传统性,它是随着学校教育历程的不断发展而形成的一种积淀。但是正是这些传统因素和积淀在一定程度上给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阻碍作用。例如,管理过程中仅仅是注重制度,将制度的执行程序视作至高无上的工具,浪费了教师员工和学生的大量时间,效率低下;同时,在制度的规定和限制方面过于细碎,有时甚至对一言一行都进行了具体的规定,限制了教师创造性工作的开展,学校教学氛围死气沉沉。

1.3 管理方法不尽科学。管理方法是管理工作的重要构成因素,它是管理者实现管理目标的重要工具。但是,当前的管理过程中,由于没有考虑到学校教育管理工作是"教育"和"管理"两方面工作的结合,仅仅偏于管理,而疏于教育。同时,传统的管理方法都是通过制定一套完善而严密的规章制度来对教师进行监督,尤其是从行政手段和方法上分别对被管理人员进行管理。而疏于管理中的教育方法,将给学生和教师工作价值带来影响,影响了他们学习效果和工作质量的提高,是一种不够科学的管理方法。

2、学校教育管理工作中的"教育"和"管理"

在学校这个育人的场所当中,学校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既要对承担着育人职责的教师进行管理,同时还应该通过做好学生的思想、生活以及学习等方面的教育工作,教育和管理两者不可偏废。

2.1 学校教育管理工作中的"教育"。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多种教育手段来解决被教育者思想认识等方面的内容。通过教育的方式来转变人的思想及认识,提高他们思想、学习等方面的素质和能力。而新时期的教育工作重点在于"导"的方面,也就是说要通过"疏导、指导和引导"三种途径,采用非强制性的手段予以实现。例如,学校在进行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时,除了要对学生提出诸如:尊重他人、孝敬父母、诚实守信等思想之外,还应该对为什么这样做,应该怎样做来进行细心地知道和告知,通过深入的分析和观念的引导来使得学生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是非观念和价值观念。通过这种方式建立起的原则才能够启发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意愿,远离假恶丑,最终达到道德建设的目的。

再者,进行教育时还应该以"情"作为行动的基础,在教育管理的过程中通过对学生和教职员工的关爱体现出来。在很大程度上讲,教育是一种对心灵进行耕耘的活动,是一项进行内心沟通的工作。在工作的过程中,学校的管理者应该通过饱满的热情,以及入情入理的方式才能够使得学生和教职员工理解并接受自己的管理工作,最终入脑入心,从思想上受到触动,从内心上支持和理解管理者的活动,最终达到管理的目的。

2.2 学校教育管理中的"管理"。从本质上来讲,管理工作就是利用对应的制度和规范来对人的行为进行规范与约束,最终使得被管理者形成一种自觉的习惯确保组织高效而有序的运行。与上面所述的教育的一个重要区别就是管理具有一定的强制性。

制度和规则是管理的前提,正所谓"无规矩难成方圆"。学校的管理制度,尤其是以学生为对象的教育和管理工作尤其应该以教育作为基础,坚持将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作为学生管理的基本出发点,通过制度对学生来进行约束与控制是学校教育管理的核心。教育工作中所反对的,要在管理制度方面得到体现,对之加以约束和控制;而教育所倡导的,管理制度方面应该予以足够的支持和鼓励。

同时,在进行管理规则和制度的治理过程中,在学生的管理和参与过程中制定下来,这样才能体现出对应的民主性,在之后的实施过程中也不会存在过大的阻力。而且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在一定程度上也属于一种教育,这样既契合了学生的需要,同时也无形之中得到了这方面的教育。

学校教育管理中的"教育"和"管理"既存在一定的区别,同时各自也存在着对应的侧重点,但是两者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要做好学生和教职员工的管理工作,促进学生的成长及发展,确保学校整体的顺利、稳定运行。教育作为管理的基础,而管理作为教育的基本保障,两者针对学校的管理工作相辅相成。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通过疏与导、导与禁,以及耐心说服的方法,做到管中有教、教中有管,最终实现教育和管理的预期目标和效果。

参考文献:

[1] 连亚恩. 浅谈学校教育管理者的"教育"与"管理"

教学管理范文10

医学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探讨

批判性思维相关影响因素的思考

部队通科军医职业素质构成研究

眼科开展案例教学法学生调查问卷分析

药学类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

不断改革探索培养卓越拔尖创新医学人才

骨科临床教学中加强能力培养的探讨

优化三个效能载体提升高校内涵建设水平

医学生“职业身份形成”教育方法探析

科研机构研究生新生入学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对医学本科生科研创新活动的指导及思考

基于专利分析的科技创新发展态势分析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研究生“双轨合一”培养制度的实践分析

医学双语教学师资培训的实践与思考

调整卫生总费用结构降低个人卫生支出比重

在公共卫生领域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

长学制医学生全程专业英语教学模式的构建探讨

“互联网+”时代心血管病学教育新模式探索

构建药学专业实验教学新体系培养创新型药学人才

当前国内外医学教学改革的现状比较分析

医学院校医疗保险专业课程设置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器官系统为基础的药剂学理论教学改革的思考

北京某三甲医院管理人员出国培训意向调查分析

从学情调查探析高教改革的若干细节问题

加强小儿神经内科专业研究生临床思维的培养

提升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探索与实践

神经外科精准定位技术的规范化临床教学模式实践

临床医学专业教育认证制度是国民健康的基本保障

以临床医学专业认证为契机推动医学教育内涵发展

医学教育课程考核题库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专科医院手术室实施专科护士分组管理的方法及效果

以岗位胜任力为核心的临床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的构建

医学学位培养点评估常态化机制建设研究与实践

预防医学专业本科生现场实习满意度调查与分析

《医学教育管理》第一届编委会第一次会议隆重召开

实施医疗机构不良执业行为积分管理的现状分析

对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的思考与体会

PBL联合CBL教学法在脊柱外科生产实习教学中的应用

在三级综合医院做好继续医学教育管理工作的实践体会

对外科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进行规范化培养的实践性探索

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制度改革带来的困惑与挑战

发挥高等医学院校优势开展乡村医生中医药知识继续教育

以临床医学专业认证问题导向持续改进医学院校教育管理

学研教协同的TBL教学模式在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应用探讨

应用德尔菲法构建高校继续教育培训项目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某三甲医院主诊医师负责制实施前后医生工作满意度比较研究

典型病例结合以问题为中心教学法在内分泌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教学管理范文11

一、宏观指导,进行目标控制

1.更新教育观念。当今的教学管理要解决的一个首要问题是怎样使学校的教学改革体现“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要求,更新教育观念。学校在教改实践中应注意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方向性的改革,转变片面追求升学率的老一套教学思想,树立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教学思想;二是结构性的改革,当前主要是抓好教师聘任制工作;三是操作性改革,如教法、学法、考法的改革。因此,在教改实践中构建起新的教育观、教学观,推动学校的教学改革沿着正确的方向不断深化。实践证明,教学思想不改变,教学管理就会走弯路,没出路。

2.制定教学规划。校长要实行有效的教学管理,必须从实践出发,制定学校的远期规划、中近期计划,确立教学管理目标,使广大师生在同一目标指引下教学一致,形成合力,达到整体优化,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逐学年、逐学期制定教学计划,将目标分解落实到学校各年级组,使教学管理目标明确,教学质量保持长期稳定提高的势头。

3.指出教改原则。教学规范是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校长在办学过程中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地提出符合自己校情的教学原则,这是教学管理的关键所在。明确的教学原则可以充分体现正确的教学指导思想,教学规律和特点,调动广大教师的教改积极性,引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同向同步探改教学之路,力争各学科的教学沿着整体优化的方向提高。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出课堂教学改革的二十四字原则,即“狠抓双基教学,注重思想教育,引导自学会学,培养创新能力”。从教学、教育、教法、教学目标等几个方面提出要求,使广大的教师在教改实践中注意体会好知识和能力,教书和育人,教法和学法,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四个方面的关系,做到教有方向,教有规律,教有特色,教有成绩,使教学原则变成指导广大教师自觉统一的教改准则,形成整体的教学合力。

二、中观调控,进行过程控制

1.处、组两级常规管理考核。教学管理的组织方式有校长一抓到底的垂直式管理,有校长授权教导处的中间式管理,还有校长指挥下的教研组长负责的多元式管理。学校在进行教学管理工作中,采取中间式管理。即在纵向上强化处、组两级管理考核;①教导处的中观调控作用:制定细则,组织考核;明确责任,执行制度;指挥组长,开展活动;掌握信息,全面调控。②学科教研的考勤考纪作用:贯彻大纲,执行计划;统一进展,研究教材;组织活动,评教评学;定量定性,组织验收。③备课组的平行协调作用:同头备课随时研究,统一步调,确保重点;互相学习,各有特色;作业考试,反馈信息。通过纵向两级管理考核,使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点、线、面、形成体系,形成网络,形成活力,通化了过程控制。

2.强化教学五大环节常规管理考核。教学过程就是课堂教学的过程,要强化课堂教学的过程控制,就必须从课堂教学五大环节的实际出发,制定严密的备课的实用管理制度,使教学管理工作走向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轨道,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①备课制度要求充实。②教课要求严密。③辅导要求及时。④改作业要求仔细。⑤巩固检查要求实效。

三、微观激励,进行自我控制

教改的关键是教师。教学管理的关键也是教师,是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当前校长如何创设良好的健康的教学管理环境,激励每一位教师能按教学管理要求进行自我控制,努力提高教学质量,这是校长进行全校教学管理的基础。

教学管理范文12

1.加强制度管理,激发教师的主观能动性

制定一整套符合本校实际的规章制度,对学校各项工作任务、完成目标、工作措施、注意的问题提出明确要求,并在狠抓落实上下功夫。建立起激励机制、竞争机制和约束机制,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形成一种人人能做事、事事有人管、事事能做好的良好氛围。

2.严格考核管理,提高办学质量

科学化的考核方式是检验各项工作完成情况、质量高低的重要依据。农村学校要严格考核管理,一是要认真研究制定考核细则。二是在严格落实考核上下功夫。三是执行考核公示制度,提高考核透明度。四是考核结果与评先评优挂钩。真正使考核科学化、制度化,提高办学质量。

3.校长需以身作则与教师共担教学任务

当一个好校长,必须先当好一个好老师。校长必须言传身教,以身作则,其言行和举止直接影响着一所学校的教风与学风,其信心和干劲是推动学校各项工作前进的原动力。校长身体力行,教师才会与你同心同德,共同战斗,出色地完成任务。此外,只有校长将学校教育的发展作为学校综合实力提升的前提工作来做,在教学上应紧跟时代步伐,通过对新课程改革的学习与实践,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才能最终规范完善学校的教育体系。

4.要有切实可行的办学思路,找准学校发展的目标

学校管理工作量大面广,要求具体,学校管理者只有纲举目张,化繁为简,才能有力推进学校管理建设。因此,校长必须有一套切实可行的办学思路,找准学校发展的着力点,找准学校发展方向的突破口。校长一定要善于设计学校办学的计划,学校的发展远景,从管理关键环节入手,把握计划,抓住时机,对学校发展问题做认真分析研究,做到学校发展心中有数,在办学过程中碰到重大问题校长要亲自解决。在实际工作中,校长应列出每年、每学期的工作计划、工作重点,把主要精力用在抓计划抓落实中。

二、搞好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培训,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1.加强教师政治理论学习,增强教师的责任感

组织教师系统地学习党的教育方针政策,教育法律法规,使广大教师提高思想认识,增强做好教育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发教师努力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抓好师德行风建设,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中小学职业道德规范》,使广大教师严于律已,勤奋工作,形成良好的教风、学风和校风。

2.训练教师的基本功,提高教学质量

一是建立教师培训制。定期组织教师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管理教育方法,以此提高教师的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二是完善全员听课制度。校长、中层干部深入课堂,采取听、说、评、研等方法,促进教师教学技艺的提高。三是积极主动申请教学研讨课。以此开阔教师视野,达到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四是要采取请专家进来讲学,走出去参观、学习、培训的方法,努力提高教师的素质。

三、校长自身素质的提升和发展

1.校长要有较高的思想政治觉悟,做教师的榜样

首先要热爱党、热爱人民,热爱教育,拥有一颗把自己的一切献给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赤诚之心,才能当好一名掌舵手,确立正确的办学思想与办学理念,引导教师对党的教育方针从理论高度到具体实践的清醒认识,确保教育方针的贯彻和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2.校长要有过硬的业务管理能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作为一名校长,在学习上除了参加上级主管部门正常的业务培训外,要坚持写好业务学习笔记。平时在校内多听课,管理中要尊重教师,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3.校长要有全面的沟通协调的能力,做好各方力量的协调工作

作为一名校长,要学会沟通的技巧,除了协调好学校与社会、家长的关系之外,还要处理好学校内部的各种关系,增进相互间的了解和合作,使学校能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努力促进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协调一致、相互配合。

4.校长要有积极的开拓创新意识,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