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蒹葭原文

蒹葭原文

时间:2023-05-30 09:35:29

蒹葭原文范文1

蒹(jiān)、葭(jiā)、苍(cāng)、苍(cāng)。蒹葭苍苍是出自《蒹葭》中的一句话。蒹葭是一种植物,指芦荻,芦苇。蒹,没有长穗的芦苇。葭,初生的芦苇。《蒹葭》是一首描写对意中人深深的企慕和求而不得的惆怅的诗,出自《诗经·国风·秦风》。

注释:蒹葭(jiān jiā):芦苇。苍苍:茂盛的样子。

原文: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曦。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译文:芦苇密密又苍苍,晶莹露水结成霜。我心中那好人儿,伫立在那河岸旁。逆流而上去找她,道路险阻又太长。顺流而下去寻她,仿佛就在水中央。芦苇茂盛密又繁,晶莹露水还未干。我心中那好人儿,伫立在那河水边。逆流而上去找她,道路崎岖难登攀。顺流而下去寻她,仿佛就在水中滩。芦苇片片根连根,晶莹露珠如泪痕。我心中那好人儿,伫立在那河水边。逆流而上去找她,路途艰险如弯绳。顺流而下去寻她,仿佛就在水中洲。

(来源:文章屋网 )

蒹葭原文范文2

1、白露为霜意为晶莹露水结成霜。

白露为霜出自《国风·秦风·蒹葭》是《诗经》篇目。

2、作品原文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来源:文章屋网 )

蒹葭原文范文3

关键词: 接受美学 《诗经・蒹葭》 四种英译文

1.引言

接受美学(reception aesthetics),又称接受理论,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兴起于德国,后来发展为一个重要的文艺流派,其代表人物是德国康斯坦茨大学的汉斯・罗伯特・姚斯(Hans Robert Jauss)和沃尔夫冈・伊瑟尔(Wolfgang Iser)。接受美学探讨的一个核心问题是如何重建历史与文学的关系,姚斯认为,“文学史的更新,要求建立一种接受和影响的美学”(姚斯,1987:26),文学史不应该局限于研究作家生平及作品,而应该考虑读者对作品的接受、理解及阐释。传统的翻译研究或者是以作家为中心,或者是以文本为中心,而接受美学强调意义来源于读者和文本的相互作用,翻译研究应该重视译者这个特殊的读者在翻译过程中的所起的作用。本文主要是从接受美学的视角来分析《诗经・蒹葭》的四种英译本,以探讨译者的翻译过程,以及在此过程中译者所发挥的主体性。不同的译者根据自己的“期待视野”对诗中的“未定点”、“空白处”进行具体化,对诗的意义作出了不同的阐释,因而产生了不同的译文。

2.接受美学的重要概念

“期待视野”是姚斯接受美学理论中一个比较重要的概念,然而姚斯并未在其著作中给“期待视野”一个明晰的定义。后来研究接受美学的学者根据姚斯的论述,给这个术语赋予不同的意义,Robert C.Holub认为“期待视野”指的是“一个超主体系统或期待结构,‘一个所指系统’或一个假设的个人可能赋予任一本文的思维定向”(1987:341),周宁和金元浦认为“期待视野”指的是“阅读一部作品时读者的文学阅读经验构成的思维定向或者先在结构”(1987:6)。笔者根据姚斯著作中提及的有关“期待视野”的描述,认为“期待视野”可作两种理解。狭义上而言,指的是某一特定历史时期的文学标准或者诗学传统,由文学作品的体裁、风格、主题、形式、叙事角度等组成。这是接受者在以往的阅读体验中所形成的对文学作品的一种欣赏要求和欣赏水平。广义上而言,它指的是接受者的生活经验、世界观、价值观、审美观和思想、道德、行为规范等,这是由其所处的历史社会环境决定的。它决定了读者对所读作品的内容和形式的取舍标准以及他阅读的重点,也决定了他对作品的基本态度与评价。

姚斯更多地借鉴了阐释学的理论,接受美学的另一领军人物伊瑟尔则更多地受到了茵格尔顿的现象学美学的影响,伊瑟尔提出的“空白”这个概念就来自于茵格尔顿提出的“未定点”(places of indeterminacy),他认为“空白来源于文本的未定性”(译自Iser,1978:182)。首先来探讨一下茵格尔顿提出的“未定点”,“未定点”指的是“文本中所描述的对象没有具体确定的部分或者方面”(译自Ingarden,1973:50)。这种未定性在文学作品中随处可见,作者是不可能穷尽对人或者事件的方方面面的描述的,“未尽之言”总是存在的。伊瑟尔受此启发,进一步发展了“未定点”,提出了“空白”,他认为,“空白”指的是“文本整体系统中的一个空缺”,空白“打破了文本的可联系性”,造成文本中内在联系的中断(译自Iser,1978:182-183)。“未定点”针对的是文学文本局部具体某个点的理解,而“空白”针对的是文本中各个部分之间的联系。

这些“未定点”、“空白”是刺激读者发挥自己想象力的催化剂,也是读者参与文本意义构造的开始。读者要想理解文本的意义,就必然要填补这些“未定点”、“空白”,也就是读者的“具体化”过程。“未定点”必然伴随着未定性,而“未定性则指语言、结构、意象和主题等方面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胡开宝、胡世容,2006:11),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必然对于文中的模糊歧义处具体化,消除歧义,变未定性为确定性。“空白”意味着联系的中断,文本的连贯性也遭到了破坏,同时也提供了多种联系的可能性,不同的解读方式,读者依据自己的美学体验、生活经历、思维方式、观察习惯等来重新连接这些中断的联系,来获得文本的意义。

3.从接受美学视角看《诗经・蒹葭》的四种英译本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晰。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泗。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址。

(金启华,1984:274-275)

《蒹葭》是《诗经》中的名篇,意境优美,意蕴深厚。但也是颇有争议的诗篇之一,因其含糊歧义,意象模糊,其中一些“未定点”、“空白”也刺激了读者丰富的想象力,他们根据自己的期待视野,来填补这些“未定点”、“空白”,给予这首诗不同的阐释。下面就来分析一下四位译者是如何阐释,翻译这首诗歌的。

这首诗歌分三小节,每个诗节的第一行分别是“蒹葭苍苍”、“蒹葭萋萋”、“蒹葭采采”,蒹葭指的是芦苇,这一点四位译者的理解基本上是一致的,关键是其后的“苍苍”、“萋萋”、“采采”,古书上的解释大多是说形容芦苇茂盛,陈奂:“《广雅》:‘苍苍,茂也。’”(金启华,1984:275),而其后的“萋萋”、“采采”的意思同“苍苍”,都是用来形容芦苇的茂盛。但是后来有的学者认为这三个叠词是对芦苇色泽的形容,因此,这三个叠词是“未定点”,既可指芦苇的形态,也可指芦苇的色彩。若指形态,具体指的是芦苇的高大,还是指芦苇长的密集?指色泽,具体指的是哪一种颜色,绿色、黄色、白色,还是其他颜色?译者在翻译时,不得不对这些“未定点”进行具体化。

理雅各(James Legge)的译文,既提到了芦苇的颜色,又提到了芦苇的形态,颜色是墨绿色(dark and green),形态是高大浓密(thick and tall),极言其茂盛状,他所描述的季节,从芦苇的色泽――绿色来看,当属春季。

庞德(Pound)的译文,用“dark”一词,可能是墨绿色的芦苇密密匝匝连成一片,使人觉得色调很暗,虽然只用一个色泽词,确也表述了芦苇丛密集的形态,用词精练。而后面用“chill”来修饰芦苇,季节转入秋季,芦苇在瑟瑟秋风中带来阵阵寒气,写出了季节的变化,从春季转入秋季。庞德的翻译与他自己的期待视野有关,庞德是意象派诗歌的杰出代表,他的翻译也带有鲜明的意象派的风格。意象派要求诗歌必须凝缩、精练,呈现的意象准确鲜明,用词简洁明了。庞德仅仅用“dark”一词,简练地表达了芦苇的茂盛和色泽。

许渊冲的译文则有别于传统的解释,他只是描绘了芦苇颜色的变化,从春季的绿色(grow green),到秋季的白色(turn white)。“蒹葭苍苍”和“蒹葭萋萋”之间的联系中断了,构成了“空白”,许渊冲根据自己的理解来重建它们之间的联系,认为联系在于体现了季节的变化,体现了寻觅“伊人”时间之漫长、寻求之艰辛。

汪榕培的译文中,芦苇的颜色始终都是“绿色”,形态是“茂密高大”(thick,dense,tall),似乎描绘的是春季的芦苇,“蒹葭苍苍”、“蒹葭萋萋”和“蒹葭采采”之间是并列的关系,没有时间的变化。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也是千古传颂的佳句,自古以来存在多种解释。主要是“伊人”对于读者理解来说,是一个“未定点”,“伊人”究竟是男是女?“伊人”相貌如何?“伊人”与诗人的关系如何?

从四位译者的译文来看,理雅各和庞德把“伊人”的性别理解为“男”,而许渊冲和汪榕培则理解为“女”,叙述者的性别是“男”。

理雅各的译文:“Him,the man I have in mind,By this water I should find.”

理雅各曾在译这首诗时说过,“这首诗读起来很像谜语”,“有人告诉他,如何去找那个人,看起来容易找,就是找不到”(许渊冲,1992:58)。理雅各把“伊人”的性别理解为“男”(him,the man),叙述者的性别是“男”。如何理解这两个人的关系呢?如果这首诗是谜语的话,那么理雅各的谜底,从他的翻译来看,这个“伊人”应该是圣贤之人。之所以作出这样的理解,与他的期待视野有关。他来中国传教时,发现中国人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基督教很难渗入他们的思想,他决定先了解儒教的经典著作《诗经》,“只有彻底地掌握了中国人的经书,亲自考察中国圣贤所建立的道德、社会和政治生活基础的整个思想领域,才可以说是与自己所处的地位和担任的职责相称”(Legge,《中国经典・前言》,转引自顾长声,1981:189),因此“理雅各所看重的是诗经的文化价值,即《诗经》中所蕴涵的伦理道德价值体系和政教功能”(李玉良,2005:63)。倘若翻译为爱情诗,那这首诗歌的政教意义何在?理雅各的理解,贤良之才难觅,上下求索而不得,暗喻统治者应重视人才。

庞德的译文:“What manner of man is this?Lost?”

庞德的译文把“伊人”的性别理解为“男”,好像是在寻找一位迷路的人,叙述者和“伊人”的关系不明。

许渊冲的译文把“伊人”的性别理解为“女”,叙述者和“伊人”的关系是恋人关系。这体现了译者自己的审美体验,他说:“大多数中国评论家认为,这是一首爱情诗,至于描写的那位恋人是男是女,意见不统一。杨译本用‘他’,而我的译本用‘她’,大多数中国评论家和我的观点是一样的。”(许渊冲,1992:58)许在翻译的过程中,根据自己的理解,对“伊人”的外貌也给予了补充,他认为,“寻觅之途愈加艰辛和遥远,他的寻觅就越显得无望,佳人愈不可接近,她显得越美丽”,据此理解,许用“bright”、“fair”来形容佳人的美丽,对伊人外貌长相的填充亦在情理之中。

汪榕培的译文把“伊人”译为“my love”、“she”,可见“伊人”的性别是女,她与叙述者的关系是情人关系。这与译者对这首诗的期待视野有关,汪认为“这是一首怀念情人的恋歌。诗人向往意中人,但可望而不可即”(汪榕培、任秀桦,1995:518)。

4.结论

本文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比较了《诗经・蒹葭》的四种英译,通过比较发现不同的译者由于自身期待视野的不同,对原诗中的“未定点”、“空白”了作出不同的解释,在翻译的过程中体现了自己的主体性,丰富了原诗的意义。因此,翻译研究不能按照传统的“信”或者“忠实”的标准来评判译文的质量,应该鼓励多样化的译本,把重点放在追寻译者的翻译过程上,而不是孤立、静态地比较译者的原文是否忠实地再现了原文、再现了作者的意图。

参考文献:

[1]Iser,Wolfgang.The Act of Reading:A Theory of Aesthetic Response[M].Baltimore and London: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78.

[2]Ingarden,Roman.The Cognition of the Literary Work of Art[M].Evanston:Northwestern University Press,1973.

[3]Legge,James.The Book of Poetry-Chinese Text with English Translation[M].Shanghai:the Commercial Press,1931.

[4]Pound,Ezra.The Classic Anthology Defined by Confucius[M].Cambridge,Massachusett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54.

[5]姚斯,霍拉勃著.周宁,金无浦译.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6]许渊冲译.诗经(中英文版)[Z].长沙:湖南出版社,1993.

[7]许渊冲.中诗音韵探胜[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8]汪榕培,任秀桦译.诗经(中英文版)[Z].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5.

[9]金启华.诗经全译[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4.

[10]胡开宝,胡世容.论接受理论对于翻译研究的解释力[J].中国翻译,2006,(3):10-14.

蒹葭原文范文4

河边芦苇青苍苍,秋深露水结成霜。意中之人在何处?就在河水那一方。

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又太长。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在那水中央。

河边芦苇密又繁,清晨露水未曾干。意中之人在何处?就在河岸那一边。

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攀登难。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就在水中滩。

河边芦苇密稠稠,早晨露水未全收。意中之人在何处?就在水边那一头。

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曲难求。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就在水中洲。

2、原文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原文范文5

成语:狐死首丘拼音:húsǐshǒuqiū

出处:战国·楚·屈原《九章·涉江》:“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礼记·檀弓上》:“狐死正丘首,仁也。”

典故:首丘:头向着狐穴所在的土丘。传说狐狸将死时,头必朝向出生的山丘。比喻不忘本。也比喻暮年思念故乡。

成语:魂牵梦萦拼音:húnqiānmèngyíng

出处:宋·刘过《醉太平》词:“思君忆君,魂牵梦萦,翠销香暖云屏,更哪堪酒醒。”

典故:形容万分思念。

成语:蒹葭之思拼音:jiānjiāzhīsī

出处:《诗经·秦风·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典故:蒹葭:初生的芦苇。思:思念,怀念。指恋人的思念之情。

成语:剪烛西窗拼音:jiǎnzhúxīchuāng

出处:唐·李商隐《夜雨寄北》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典故:原指思念远方妻子,盼望相聚夜语。后泛指亲友聚谈。(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连琐》)

成语:刻骨相思拼音:kègǔxiāngsī

出处:五代·温庭筠《新添声杨柳枝·二》词:“井底点灯深烛伊,共郎长行莫围棋。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典故:形容思念之深,历久难移。

成语:暮云春树拼音:mùyúnchūnshù

出处:唐·杜甫《春日忆李白》诗:“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典故:表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

成语:念念不忘拼音:niànniànbùwàng

出处:《朱子全书·论语》:“言其于忠信笃敬,念念不忘。”

典故:念念:时刻思念着。形容牢记于心,时刻不忘。

成语:念兹在兹拼音:niànzīzàizī

出处:《尚书·大禹漠》:“帝念哉!念兹在兹,释兹在兹。名言兹在兹,允出兹在兹,惟帝念功。”

典故:念:思念;兹:此,这个。泛指念念不忘某一件事情。

成语:白云孤飞拼音:báiyúngūfēi

出处:《新唐书·狄仁杰传》:“荐授并州法曹参军,亲在河阳。仁杰登太行山,反顾,见白云孤飞,谓左右曰:‘吾亲舍其下。’瞻怅久之。云移,乃得去。”

典故:比喻客居他乡,思念父母。

成语:白云亲舍拼音:báiyúnqīnshè

出处:《新唐书·狄仁杰传》:“荐授并州法曹参军,亲在河阳。仁杰登太行山,反顾,见白云孤飞,谓左右曰:‘吾亲舍其下。’瞻怅久之。云移,乃得去。”

典故:亲:指父母;舍:居住。比喻思念父母的话。

成语:春树暮云拼音:chūnshùmùyún

出处:唐·杜甫《春日忆李白》诗:“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典故:表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

成语:睹物思人拼音:dǔwùsīrén

出处:唐·裴铏《传奇·颜睿》:“贵妃赠辟(避)尘犀簪一枚,曰:‘异日睹物思人。’”

典故:睹:看;思:思念。看见死去或离别的人留下的东西就想起了这个人。

成语:甘心首疾拼音:gānxīnshǒují

出处:《诗经·卫风·伯兮》:“愿言思伯,甘心首疾。”

典故:甘心:情愿,乐意;首:头;疾:病,引申为痛。想得头痛也心甘情愿。形容男女之间相互思念的痴情。

成语:归正守丘拼音:guīzhèngshǒuqiū

出处:《礼记·檀弓上》:“狐死正丘首,仁也。”

典故:传说狐狸将死时,头必朝向出生的山丘。比喻不忘本。也比喻暮年思念故乡。

成语:寒泉之思拼音:hánquánzhīsī

出处:《诗经·邶风·凯风》:“爰有寒泉,在浚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劳苦。”

典故:指子女对母亲的思念之情。

成语:鹤唳华亭拼音:hèlìhuátíng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尤悔》:“陆平原河桥败,为卢志所谗,被诛。临刑叹曰:‘欲闻华亭鹤唳,可复得乎!’”

典故:表现思念、怀旧之意。亦为慨叹仕途险恶、人生无常之词。

成语:秋水伊人拼音:qiūshuǐyīrén

出处:《诗·秦风·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典故:指思念中的那个人。

成语:室迩人远拼音:shìěrrényuǎn

出处:《诗经·郑风·东门之墠》:“其室则迩,其人甚远。”

典故:室:房屋;迩:近。房屋就在近处,可是房屋的主人却离得远了。多用于思念远别的人或悼念死者。

成语:首丘之情拼音:shǒuqiūzhīqíng

出处:战国楚·屈原《九章·涉江》:“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礼记·檀弓上》:“狐死正丘首,仁也。”

典故:首丘:头向着狐穴所在的土丘。传说狐狸将死时,头必朝向出生的山丘。比喻不忘本。也比喻暮年思念故乡。

成语:涕零如雨拼音:tìlíngrúyǔ

出处:《诗经·小雅·小明》:“念彼共人,涕零如雨。”

典故:涕零:流泪。眼泪象雨水一样往下淌。形容思念的感情极深。

成语:天末凉风拼音:tiānmòliángfēng

出处:唐·杜甫《天末怀李白》诗:“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典故:天末:天的尽头;凉风:特指初秋的西南风。原指杜甫因秋风起而想到流放在天末的挚友李白。后常比喻触景生情,思念故人。

成语:望云之情拼音:wàngyúnzhīqíng

出处:《新唐书·狄仁杰传》:“仁杰登奇太行山,反顾,见白云孤飞,谓左右曰:‘吾亲舍其下。’瞻怅久之。云移乃得去。”

典故:比喻思念父母的心情。

成语:畏威怀德拼音:wèiwēihuáidé

出处:《国语·晋语八》:“民畏其威,而怀其德,莫能勿从。”

典故:怀:思念。畏惧声威,感念德惠。

成语:西窗剪烛拼音:xīchuāngjiǎnzhú

出处:唐·李商隐《夜雨寄北》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典故:原指思念远方妻子,盼望相聚夜语。后泛指亲友聚谈。

成语: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拼音:yīrìbùjiàn,rúgésānqiū

蒹葭原文范文6

关键词:《诗经》;植物;爱情;

中图分类号:I06 文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05-0006-01

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全面而浪漫地展现了从远古到春秋漫长历史进程中华夏文明独特而丰富的文化内容。这一扎根于农耕生产背景下的文学瑰宝,在它最早最本色的演绎中,充满了先民们对大自然的感怀与歌唱,缤纷多样的植物则成为情感抒发的载体,留下了不可缺少的篇章。“清人顾栋高《毛诗类释》对《诗经》中记载的植物加以注释的有:谷类24种、蔬菜38种、药物17种、草37种、花果15种、木43种。”这些数据足见植物内容在《诗经》的重要地位。同时在这部全面反映社会生活的文艺作品中,爱情作为自古以来人类情感和社会生活的热门主题,也占有相当大的篇幅比重。王宗石在《诗经分类诠释》中提到,《国风》中的爱情诗共有52首。这类诗多以植物为比兴,用或婉约或直白的语言,抒发男女内心最纯真自然的情感,本色流露,毫不虚浮做作。

一、草木花朵之纯真

《诗经》中常见的植物意象有飞蓬、木槿、桃花、、木瓜、芦苇等。下面将结合具体篇目对草木花朵进行浅析。

《卫风•伯兮》:“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飞蓬”即蓬子菜,多年生草本植物,生于山野,茜草科,入秋根枯拨落,随风卷飞,故名“飞蓬”。在这里用“首如飞蓬”比喻妇人因丈夫不在,不常梳洗而蓬头散发的样子,《毛传》曰:“妇人夫不在,无容饰。”“飞蓬”一用,将女为悦己者容表现得自然贴切,思妇形象具体生动。

《郑风•有女同车》:“有女同车,颜如舜华。将翱将翔,佩玉琼琚。彼美孟姜,洵美且都。”“舜”即木槿,落叶灌木,花五瓣,有红、白、淡紫等颜色。在这里,用仲夏夜的梦之花――木槿花来形容同车姑娘的美丽容颜,那白里透红的漂亮脸庞跃然眼前,梦幻而又美好。

《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可以想象,在那葱葱郁郁的桃花林中,出嫁公主的红润脸颊与盛放的花儿交相映衬,新婚的喜庆全然展现在一片红艳的花海之中。

《周南•》:“采采,薄言采之。采采,薄言有之。采采,薄言掇之。采采,薄言捋之。采采,薄言之。采采,薄言之。” “”即车前子,多年生草本植物,乡间田野很常见。清人方玉润《诗经原始》卷一云:“读者试平心静气,涵咏此诗,恍听田家妇女,三三五五,于平原绣野、风和日丽中,群歌互答,馀音袅袅,若远若近,若断若续,不知其情之何以移而神之何以旷。则此诗可不必细绎而自得其妙焉。”全诗只是反复吟咏“”,就已经韵之悠扬。

《卫风•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美人送我以木瓜,我投之以佩玉。在那个时代,爱情是这样的朴素而真挚,定情信物不是俗气的钻戒房车,只一个来自田间的香木瓜,就能给人以浓浓的温暖和快意,自然并幸福着。

《秦风•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凄凄,白露未。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蒹葭”即芦苇,想象那岸边青绿的芦苇在轻轻摇曳,似在向流水诉说着不尽的思念。一幅静谧却又灵动的画卷怎能不教人沉醉。

《诗经》中以大量植物为比兴载体,将自然之物拟人化,将人之情感自然化,使草木花朵等意象在表达爱情这一主题的反复吟咏或简单直叙中变得纯真且富有生命力。

二、男女爱情之自然

作为人类情感的永恒主题之一的爱情,在《诗经》中也被表达得自然悠扬,混然天成,毫无矫揉造作之迹。那时候的爱情,既有“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邶风•静女》)的暧昧朦胧,又有“执子之手,与子偕老”(《邶风•击鼓》)的豪迈热烈。那时候的爱情,与金钱、地位都无关,不需要金银首饰房子车子,田间的“木瓜”、道旁的“彤管”、岸上的“蒹葭”,采摘下来就是有心人的定情信物,幸福就是这样简单自然。

且《诗经》爱情诗题材丰富,细腻入微,有《周南•关雎》:“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追求过程中思慕之情;有《邶风•静女》:“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热恋中的欢爱之情;有《王风•采葛》:“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暂别后的相思之苦;有《卫风•氓》:“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情感破裂后的悔恨之苦。

爱情的圣洁、美好、纠结、苦痛,都在《诗经》中以原生态手法得以阐释,那些花木映衬下的情感,或热烈或深沉,或直白或婉约,不变的是那份朴实率真与清新自然。

三、花木爱情之碰撞

《诗经》中草木花朵等植物意象,多寓意美好、圣洁、如意、幸福。《诗经》中如痴如醉的恋爱男女和相思相守等爱情状态,也都与快乐、纯真、自然、清新有关。二者的碰撞不是简单的“美丽邂逅”,而是共同审美体验下的“命中注定”。

《召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就有清代姚际恒《诗经通论》的一语中的:“桃花色最艳丽,故以喻女子,开千古词赋咏美人之祖。”《陈风•泽陂》:“彼泽之陂,有蒲与荷。有美一人,伤如之何?寤寐无为,涕泗滂沱。”则有郑玄《毛诗郑笺》所解:“华以喻女之颜色。”《郑风•有女同车》:“有女同车,颜如舜华。”亦有王夫之《诗经稗疏》引萧炳曰:“其花虽不雅,而亦鲜媚。以比美女之颜,所谓朱太赤、施粉太白,在红白之间也。”可见以草木花朵喻恋人爱情之妙,古人皆明察也。爱情是人类最自然纯真的情感流露,植物亦是大自然最缤纷的生命形态之一,《诗经》爱情诗中对草木花朵的描写与吟咏,既是对大自然美好景物的热爱,更是将这种直观的审美体验与对恋人对爱情主观的情感诉求融于一体,物我合一,情于景醉,使得花木的美丽变得丰富而有内涵,恋人的容颜变得自然而又圣洁,爱情的滋味变得具体而有情调。

刘勰《文心雕龙•明诗》中说道:“人秉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草木之物、繁花之景等外在的情境都与人的心灵相通,和人的情感结合为有机的整体,在本真的审美共性下将爱情这一主题演绎得自然纯真,《诗经》中花木与爱情的碰撞,就是主观与客观的激荡,人心与自然的合唱。

参考文:

[1]布莉华、刘传.中的植物文化[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5,(3).

[2]王宗石.诗经分类诠释[M].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

[3]毛苌、毛亨.毛诗故训传[M].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

[4]方玉润.诗经原始[M].中华书局,1986.

[5]姚际恒.诗经通论[M].广文书局,1977.

[6]郑玄.毛诗郑笺[M].学海出版社,2005.

蒹葭原文范文7

一、精心设计导语,引导学生进入课文的意境中

精彩的导语能够调动学生学习本课的情绪,促使学生用回忆、对照、想象、联想等积极的思维理解课文,品味语言,进入意境。导语可以简短,也可以繁复,言简意赅的概括可以,造势的铺陈也可以,但务必要紧扣文章主题,有创意,新颖奇特。

例如我设计的《诗经·蒹葭》导语:

同学们,你们有谁在课外读过琼瑶的小说?(提起琼瑶小说,很多同学都很吃惊,因为老师们一向反对学生读琼瑶小说。这一问使学生们猝不及防,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如实交代,还是谎称没读过?这样的问题提得很突兀,我稍作停顿,不动声色,一下子把全体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来了)是的,其他老师都反对你们在课堂上读琼瑶小说,我本人,作为一个和大家一起在课堂上读小说的语文老师,也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地反对过!(进一步说明我的态度,学生们的心情稍微放松一些)但是,我本人在学生时代读过!(学生们议论纷纷,大意是作为老师的你,在上学时也读过,却反对我们读)你们可能说这就叫“只许老师放火——”(我还没说完,学生们都抢着说“不许学生点灯”)本人读了,但绝不是你们那种读法,(学生中有人插话:“老师你是怎么读的?”)本人读有所得,并有一个重大发现:琼瑶女士把别人的作品拿来翻译一下,就成了她自己的,所以你们大可不必佩服她。你们在今后的学习中只要广泛阅读,学会翻译,也一定能写出精美的篇章来。(学生们插话:“不信!写小说那么容易?再说,翻译别人的,别人能同意吗?”)对,翻译别人的,别人还同意。不信?今天我们就来看看琼瑶翻译了谁的!你们可看过她的《在水一方》?(有人说看过,有人说没看过)今天我就和大家一起读《在水一方》!(教室里人声鼎沸,很多人不知道老师要卖什么关子。学生的听讲兴趣被强烈地激发出来)我这么说可能有人会看我拿了小说没有,即使没有拿也不要紧。再说你们很多人也没有读过这本小说。(学生插话:那怎么读?)但是你们都会唱《在水一方》这首歌呀!(我转身在黑板上写下本课的标题:在水一方——《诗经·蒹葭》)

琼瑶作词的流行歌曲《在水一方》,其歌词内容就是对《诗经·蒹葭》的翻译和改编。学生们打开书,看到的都是近似《在水一方》歌词的诗句,这样,理解课文、教读课文的任务就最小化了。在古汉语与现代汉语之间,在《诗经》和现实之间,我找到了一个很好的桥梁,学生们再阅读这篇远离今天的古诗,就会发现原来这首诗是那么容易理解,是那么的充满艺术魅力。而由此激发出来的对课文强烈的阅读兴趣,帮助他们很快理解了《诗经·蒹葭》,领会了这首诗的内容、意境、思想、情感、艺术……

二、引导学生想象、再现课文意境,在身临其境的氛围中理解课文,感悟作品

其实,生字、生词的教学,完全可以在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之后轻而易举地完成。

例如讲授《论语十则》,这篇课文是孔子讲授学习态度、学习方式方法的,对正在学习的学生来说,课文内容贴近他们的生活,有很大的指导意义。我决定结合学生的学习生活,使用分析、描述的语言,引导他们想象课文情境,再进一步去学习、品味,把生字生词的教学“镶嵌”在对课文意境的分析再现之中。

在讲授第一则《学而》时,我要求学生先依据课文注释,理解翻译这则简短的话: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在学生对照注释理解、翻译(口头)后,我挑选了一个语文基础比较好的学生翻译道:

孔子说:“学习过的知识按时复习,不也很快乐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很愉快吗?别人不了解我而我却不生气,不也是个有德的君子吗?”

我接下来分析道:

尽管你们和我轻松相处,但是你们在对同学讲述时直呼我的名字了吗?

你们在学习之后还要按时复习,你们累不累?能坚持吗?快乐吗?

在你学习的时间突然来了一个不速之客,即使是志同道合的人,打断你的学习,你很愉快吗?

你被别人误解,你生气吗?你可能生气,生气了就不是君子吗?

在这短短的几句话中,孔老师说到了学习、复习、交友、快乐、愉快、误解、道德、君子、小人,他这样是讲课还是漫无目的地聊天?我这样讲课行不行?

蒹葭原文范文8

先民在生产劳动过程中贯注了相当的感情,当然会有许多感触,如何表达呢?歌唱和舞蹈便成了先民天然的选择。而乐谱和舞蹈动作未能在历史的长河中保留下来,只留下了一部分歌唱的曲词,即今天我们所看到的古籍中记载的歌谣。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五百余年的诗歌共305篇,因此又被称为《诗三百》。根据音乐性质的不同,《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是指各地不同的音乐,类似于现在的地方俗音;雅是指朝廷及京城地区的音乐,又分大雅和小雅两部分;颂指宗庙祭祀时的音乐。

《诗经》内容丰富,不仅是西周人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而且全面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精神风貌,反映了周人的思想意识和审美情趣。具体说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一、农事诗,反映先民采摘、狩猎、农田、建筑、纺织、染色等劳动生活。如《七月》叙说农夫一年四季无休止的辛苦劳作,全诗八章,大体依照春耕、蚕桑、收割、打猎、修缮房屋和年关祭祀的次第,按月歌唱,平铺直叙一年四季适应不同节候的各种劳作。

七月(节选)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同我妇子;彼南亩,田至喜。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春日载阳,有鸣仓庚,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春日迟迟,采蘩祁祁。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

七月流火,八月萑苇。蚕月条桑,取彼斧,以伐远扬,猗彼女桑。七月鸣,八月载绩。载玄载黄。我朱孔阳,为公子裳。

【译文】

七月里向下降落大火星,九月里就该发寒衣。十一月里风呼呼响,十二月里寒风刺骨。没有衣服,没有粗布衫,怎么挨到年底?一月里修理农具,二月里下田耕地。和我的妻子儿女一起劳动,忙得把饭带到田间地头,农官看到满心欢喜。

七月里向下降落大火星,九月里就该发寒衣。春天开始转暖,有了鸣叫的黄莺。女子提着大筐,沿着那小路走,寻找嫩桑叶。春天日长长,采摘白蒿忙。女子心中正忧伤,害怕碰上贵族家儿子同回。

七月里向下降落大火星,八月里割芦苇。开始养蚕的月份修剪桑树,取出斧头,用来砍掉高处的长枝,摘下它上边的嫩桑叶。七月里开始有鸣叫的伯劳鸟,八月里开始纺线,有的染黑色,有的染黄色。我染的大红色最鲜艳,给那公子哥儿做衣裳。

又如《》和《十亩之间》,两首全是劳动者唱和的歌谣,前者是妇女在采集车前子时的歌唱,后者是劳动之后人们呼唤同伴踏歌归去的情景。

二、社会政治诗,反映了广大人民对统治者的不满和讥讽。如《邶风・新台》讽刺卫宣公霸占儿子的新娘,用癞蛤蟆的形象,把对卫宣公的憎恶感情与自己的悲伤和无奈,表现得明快生动。又如《相鼠》用令人厌恶的老鼠,比衬出贵族统治者道德品格的低劣,“相鼠有体,人而无礼;人而无礼,胡不遄死!”表达了人民的憎恶情感。有的诗篇反映了繁重的徭役给人民带来的苦难,如《王风・君子于役》写妻子思念久役不归的丈夫:“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有对剥削现象不满的,如《伐檀》指责统治者的不劳而获。

三、情爱诗,有反映男女青年对爱情的大胆追求的。如《召南・有梅》写一位待嫁女子的咏唱,随着梅子不断成熟,落地日多,她等待求婚者的心情也愈来愈急迫:先是希望男子选好日子来求婚,继而盼望今天就来求婚,最后则说现在就可以成亲。把女子焦急待嫁的心情毫无掩饰地展露出来。又如《郑风・狡童》写一个姑娘因深切的相思而寝食难安,《秦风・蒹葭》描绘了一个美丽清冷、朦胧迷茫的抒情境界,刻画了诗人徘徊追思的形象。

蒹 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

【译文】

芦苇密密又苍苍,晶莹露水结成霜。我心中那好人儿,伫立在那河水旁。逆流而上去找她,道路险阻又太长。顺流而下去寻她,仿佛就在水中央。

芦苇茂盛密又繁,晶莹露水还未干。我心中那好人儿,伫立在那河水边。逆流而上去找她,道路崎岖难登攀。顺流而下去寻她,仿佛就在水中滩。

芦苇片片根连根,晶莹露珠如泪痕。我心中那好人儿,伫立在那河水边。逆流而上去找她,路途艰险如弯绳。顺流而下去寻她,仿佛就在水中洲。

还有抒写婚姻生活的,《郑风・女曰鸡鸣》以夫妇对话形式,写清晨起床前一个片段,表现了一对夫妇缠绵的情爱。另外,还有一些描写妇女被丈夫无情抛弃的诗作,如《谷风》《氓》就叙述了女子对丈夫忠贞不二却被丈夫无情遗弃。

蒹葭原文范文9

“蟹鳌新酒及霜前”上半句是:雁足寄书怀岁晏

原文:

《长沙夹夜泊》朝代:明    作者:甘瑾

漠漠蒹葭断渚连,烽亭亭鼓报更传。

回风吹树缆初系,斜月照蓬人未眠。

雁足寄书怀岁晏,蟹鳌新酒及霜前。

沧茫远浦寒灯外,尚有渔郎夜扣舷。

蒹葭原文范文10

一直都是混混沌沌的生活,从来没有反省自己的得失,相隔两地好多天,才发现,亲情、爱情多重要­

所以我将这几天的作品结集发表,写上注释背景,以此解脱心中压抑 诗歌全部提名《似命珍惜》,出自­

妹妹雨杨的文章《杨杨,我似命珍惜》。此文章写给琦清和雨杨,天尤怜我,似命珍惜!!我与二人相隔两校, 不得相见,因此写词小序。­

天灰蒙蒙的,欲晴又止,一片肃杀之气,风时怒时断,让人琢磨不透,却有些寂寥。让人有些透不过气来。校园内死气沉沉,万籁俱寂,一切都失去了生机。雨,淅淅沥沥的下着,此情此景,又让我想起了当年实中一别,兄妹相隔,梁祝相别,泪水夹杂着雨水豆大的流下,流到心房中,冰冷冰冷的,让人打着寒颤,浑身发抖。雨水冲刷过的绿叶鲜花分外耀眼,刺痛我的心,这细腻甘泉是对世间万物的洗礼,而我的泪水,是对我多年来的愧疚之情洗礼,总让他时刻出现在我的心中,挥之不去,抹之不掉......于是,脑海中又蹦出了那一幅幅刻骨难忘的画面,泪水潸然,独倚高楼,望断东高,只盼泪帘中可以出现那模糊的人影。独为伊人心憔悴,红颜知己能恨谁?再也控制不住自己压抑的心情,挥笔成诗:­

­

­

似命珍惜­

雨残风断九月暮,­

望断东高泪已无。­

金兰一别虚十载,­

梁祝之情依如故!

­

2010.09.03

­

秋分萧瑟,未名湖畔,漫天黄叶,纷纷散散。如血的残阳,肃杀的朝霞,漫天飞舞的黄叶飘飘洒洒,更填悲壮。脚下的落叶咔咔作响,刺人心房。秋风微凉,面对着死一般的湖畔,蒹葭苍苍,泪水凄凉。泪水染透了蒹葭,消减了寒意,想起身在东高的琦清雨杨,心涌如潮,挥笔成诗:­

似命珍惜­

水寒霜重萧萧下,­

漫天残叶透晚霞。­

望断东高将进酒,­

不是黄花是泪花!­

­

­

2010.09.04

­

品读纳兰,感情深沉,语调凄婉,感情深而不淫,烈而不靡。念我和琦清相隔两地。彼在东海高级中学,我于白塔高级中学。恰逢佳节,相思愈烈,作此­

­

无  题

­

怎道 一夜落花 ?香断憔悴!­

物是人非如丝泪。­

冷风怒,­

子规双飞去。­

­

无奈晓寒霜降,泪染残梅。­

徘徊仿徨心恨谁?­

问苍天,­

连理几时结?­

­

2010.09.05­

几日以来,恐读纳兰词太深,而感情久而难平。总是想起琦清雨杨。恰巧收到琦清的云中锦书,泪水潸然,想起《诉衷情》词牌,做此篇­

­

­

诉衷情

琦清

­

­

残叶丁零透晚霞,­

蒹葭泪作花。­

莫道山高路远,­

朽木栖昏鸦。­

水潺潺,萧萧下,乱如麻!­

望断东高,思绪营营,浪迹天涯!­

­

2010.09.13­

想起东高琦清雨杨,很想去找她们。可是去也不能,回来又不舍得,因此将这去之不能,回之不得之情写于于《青玉案》中­

­

青玉案

­

梨雨纷纷作泪潭,­

怎忍见?月如盘。­

舟止江水行一半,­

寒冰塞川,­

雪染蓬莱,­

寂寞断桥畔。­

人生安能如初见?­

点点行行泪痕满。­

试问闲愁多几许?­

结发金兰,­

藕断丝还连!­

­

2010.09.15­

今日赋词一首,为《蝶恋花》,吾颇为得意。不是表达与琦清雨杨之情。 ­

开学前夜,父子相别。爸爸和我第一次举杯详谈。我才知道,原来父子之间,代沟可以视而不见。第二天,爸爸送我到车站,上车的一刹那,我泪水夺眶而出。原来,亲情币感情更重要。于是乎,一首《蝶恋花》于车站的站台上脱口而出,乃我写诗至今唯一自得之作­

­

­

蝶恋花­

­

醉别桑梓醒不记,几朝重逢?多少相思意!­

残月半窗愁满地,一曲离殇诉珍惜。­

站台斜阳染双鬓,互道珍重,凄凄情依依!­

此情只待成追忆,不忍离别恨别离!­

­

2010.09.16­

年少痴狂,成名尤难。仿李白《行路难》作诗《成名难》一首,读者看能否深得诗中之意,翻译在后面­

成 名 难 ­

雨狂风怒天涯断,只道烂柯已无颜。­

欲挂长帆风娇弱,将离桑梓蜀道难。­

竹林月影空寂寥,心宁神和如释山。­

闲来躬耕隆中内,忽复长安梦汲黯。­

成名难,

成名难。­

路漫漫,

泪潸然。­

名闻四海会有时,风和日丽照我还!­

­

­

译文:­

我的世界如此零落不堪,雨狂风怒,想要回家做那烂柯人早已经没有颜面。­

为了成名想要出去闯荡,却没有动力;想要离开家乡外面的道路充满风险。­

静下心来一个人月夜在竹林里散心,才觉得心平气和就像孙悟空解脱了五指山一般。­

我希望能够像诸葛亮那样被三顾茅庐,想要像汲安那样被汉武帝发现,可是伯乐难求啊。­

成名难啊成名难,路途漫漫,不知如何,只能偷偷流泪,伤心欲绝,以泪洗面。­

蒹葭原文范文11

这应该是个会令很多人好奇的问题。伊慧回答这个问题时一如她在生活里不惊不扰的安静,她做如此选择的理由是:从小生在中国,受中土文化之熏陶,扎根于此,主张“洋为中用,中西贯通”。

她的姿态截然有几分革命先驱者的味道,淡淡几句话,勾勒出一种艺术家独有的爱国情操,且是女性。

出生书法世家,游学于法国这个将艺术与时尚完美融合之都,之后毅然回国生活在北京这个并不太适合生活的城市,品味让大多数人浮躁不耐的尘俗日子。这是伊慧的选择,也是她将中西艺术融合提炼的使命所归。

“蒹葭伊人”,是她自取的雅号,语出《诗经.秦风》,将伊慧之前提及自己受中国文化熏陶极深的阅历展露无遗。尽管打扮入时,但谈话举止间,你瞧不出她有多少受西洋文化浸透的痕渍,相反更多的透出她中国传统女性的温淑优雅。没有架子,也没有想象中很多艺术家古怪的性格。她更像你失去联络多时的一位挚友知己,在分离多年后的一个下午偶遇,却依旧亲切平和,静静的娓娓道来她多年来的生活起伏,令人在平静中感慨一丝韶华一去不复返的无奈与平淡。最终,你终究看到她的林林种种在时光飞逝的间隙中被扬起而又沉淀。

“我的艺术创作重在体现‘蒹葭伊人’的文化底蕴。它是对中国传统美德里模范女子的一种完美概述,寓意一种可遇不可求的人生境遇。不单是对伊人的追求,也是表达人们对理想,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同时,它往往又是不可强取的,可遇而不可求,是一种流连忘返的境界,也是我赖以创作的艺术精神。”

一路览去伊慧世界里的色彩与笔触,无论是艳丽清雅,还是细腻豁然,都能从我们所熟识的西画美艳中嗅出一缕东方伊人之芳香。

2007年,是伊慧充分展露锋芒的一年,无论参加展览的级别,还是作品创作的风格变化,都呈现出令人眼花缭乱的急剧变化,媒体加入了热捧伊慧的阵列。再到2011年,却不难发现,她的作品已在大热中悄然转型,由大气描述大时代下的生活走向,突然转向女儿细腻敏感的各种情愫。好像可以透过她的作品看到一个女人人生观的变化与挣扎。或者不能说是挣扎,可能只是她原本带有些许女权主义的思想在某些隐秘故事的发展中被悄然拂去,剩下她原本坚持并崇尚的“蒹葭伊人”之魂魄,与一丝随时为真情放低的矜贵。

伊慧说自己对艺术很痴,心中追求的艺术就是纯粹的上层建筑,它能给予心灵的满足,让人学会观察生活,懂得思辨,识得看清事情的本质。我想对于她来说,艺术并不是一个艺术家单纯赖以生计的技能,而是令她精神上获取纯粹欢愉的途径,无论是西方又或是东方的艺术元素,都已交织成为她艺术道路上漫步前行的毡毯。

伊慧

1980年出生,现居北京。被誉为中国80后女艺术家中的代表人物,及中国当代最具升值潜力的女艺术家之一。

《环球生活》对话伊慧

《环球生活》:法国相对国内来说,可能更适合艺术事业的发展,当初是什么触动到您,义无反顾的回国发展?

伊慧:艺术讲究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中国有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我是在中国长大的,从小接受本民族诗词歌赋的影响和熏陶,根在中国,我主张洋为中用,中西贯通,用西方油画的技法表现中国优秀的历史文化,所以毅然学成回国。

《环球生活》:被誉为中国80后女艺术家中的代表人物,您觉得自己最具代表性的特点在哪里,它赋予您怎样的人生态度?

伊慧:这只是朋友们对我的赞美之词,我自认自己需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只是我不同于其它艺术工作者的是我把西方优秀的油画与雕塑艺术语言结合东方精神形成自己的表达方式,主张创新与开拓。

《环球生活》:从您回国以来,前期创作大多与生命和生活的感悟有关,属于比较大气类的,后期的主题逐渐向女性化发展,情感表现得更加细腻敏感,其中的心路历程是怎样的?

伊慧:中国的女性艺术目前正处于“缺失”的状态,自己不可避免具有与生俱来的女性独有的婉约与清丽,女性艺术可以呈现出浪漫与慈爱的情怀,所以不自觉地就喜欢上了。

蒹葭原文范文12

在灰蒙蒙的天幕下,一杆风中的芦苇,摇曳于莽莽苍苍的水面,像一支羽毛笔,划动在洁白的稿纸上。水面上荡起的涟漪,就是这脆弱的芦苇写下的最清新的文字,也是我生命力量的最美源泉。?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那一片芦苇不只是提供了背景,也摇曳着情思,一片起伏的芦苇,其实就是心潮的激荡。青青的叶片是那样柔滑,可以随着手掌的安抚,但却不会改变原来的形状。一根小小的芦苇,竟然承担起了世界所能给予它的所有的负荷。由此,人生便有了生命的动力与激情。?

人是“会思想的芦苇”,哲人帕斯卡尔曾这样妙喻。芦苇是韧性的,哲人才以之相比人生。人的生命若也像一根芦苇,那就虽柔而韧。如此,生命还有一种反弹,正是凭着这种反弹才得以拔节向上。但岁岁年年,都有一根芦花飘过。飘着飘着,芦苇就在水面上飘出了美丽得让人心痛的涟漪,一圈又一圈,层层打开的如莲花一样的心事,能让我们积蓄起喷涌的生命之泉。?

沉甸甸的苇絮,被现实捉弄着,摇晃着,摧残着,像风雨中深一脚,浅一脚艰难跋涉的旅人,又像雷电击中,左歪右斜,凄凄惨惨,哀鸣着找不着家的雏燕。那些飘飘然,沉甸甸的芦花,乍看去是一团蓬松,疏懒得很,却又并非懒散,只能说是困倦吧。仿佛一场酣睡醒来,生命已到了另一个飘飞的季节。命运的跌宕就这样通过那一管纤细的苇秆与一团蓬松的芦花,被感知与激励着。?

不过生命并未远离,仍是此时此地还在守候那个老地方,可堪寄托的只有希冀。点点飞花,漫空而去,抵达的会是一片遥远吗?然而,这时节的天空多么高远,大片大片的湛蓝,让人的视线无法含及,而朵朵白云,又仿佛在梦幻里飘游。对于无法抵达的彼岸来说,这一叶芦苇成了最美丽的背景,最温暖的力量。?

朋友,在心灵深处培养一枝思想的芦苇吧,你会时时感受到生活的诗意,时时感受到人生的精彩,时时感受到生命的动力。?

青青的芦苇只不过是平常的自然之物,在作者笔下,却变成了一种洋溢着青春活力、闪烁着思想之光的生命。文章由芦苇写到芦花,继而写到芦笛,层次极为清晰。考生明写芦苇,实写思想;赞美芦苇,实际上就是赞美思想,文章诗意地展示了思想清泉对于生命的重要意义,展示了思想蒹葭给生命带来的无穷动力。考场上能够写出如此富含哲理及思想的文章,实属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