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蒹葭原文及翻译

蒹葭原文及翻译

时间:2023-05-30 09:46:44

蒹葭原文及翻译

蒹葭原文及翻译范文1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2、译蒹葭翻译:

大片的芦苇青苍苍,清晨的露水变成霜。我所怀念的心上人啊。就站在对岸河边上。逆流而上去追寻她(他),追随她(他)的道路险阻又漫长。顺流而下寻寻觅觅,她(他)仿佛在河水中央。芦苇凄清一大片,清晨露水尚未晒干。我所怀念的心上人啊。她(他)就在河水对岸。逆流而上去追寻她(他),那道路坎坷又艰难。顺流而下寻寻觅觅,她(他)仿佛在水中小洲。河畔芦苇繁茂连绵,清晨露滴尚未被蒸发完毕。我所怀念的心上人啊。她(他)就在河岸一边。逆流而上去追寻她(他),那道路弯曲又艰险。顺流而下寻寻觅觅,她(他)仿佛在水中的沙滩。

3、蒹葭赏析:

诗中重复出现蒹葭与露水的状态,以及“溯洄”与“溯游”行进的状态,以及美好事物的代表“伊人”。“蒹葭”的状态没有什么变化,一直是很多很茂盛的样子,清晨的露水由霜到挥发一部分还没有挥发完,也是间接知道了是按时间发展顺序纪录。逆游回去找她的状态一直都是有阻碍很漫长,顺游去找她的的状态也都是在那水中央,却都用了一个“宛”字,仿佛就是在水中央,而那“伊人”却一直在河水的那一方。

“蒹和葭都是价值低贱的水草,因喻微贱”,这是蒹葭的解释。或许蒹葭一直是作者卑微求爱或者早早暗自筹备自己计划的心理环境,他也似乎知道自己是逆着自己的发展趋势,去回头找“伊人”,要去追回一份感情。但每次回头寻找的时候,总是各自艰难险阻。而都是一个“宛” 字,其实都是自己一个人将要发生的事情先入为主的美化、理想化了。当自己不在逆着发展趋势寻找时,她好像就在水中央。可能作者表达对于错过的感情,你要追回时难度很大,但你要是向前看,让自己变优秀,真正的感情才会出现在前面……

或许求而不得,得而不惜是人一直存在的心理状态吧。

4、蒹葭出处:

《蒹葭》选自《诗经·秦风》,大约是2500年前产生在秦地的一首民歌。秦地至今汉水中上游陕西省南部地区,是周朝王族的发祥地,当时农业发达,巫祝文化盛行。

关于这首诗的内容,历来意见分歧。归纳起来,主要有下列三种说法:

一是“刺襄公”、劝其“遵循周礼”说。《毛诗序》云:“兼葭,刺襄公也。未能用周礼,将无以固其国焉。今人苏东天在《诗经辨义》中阐析说:“‘在水一方’的‘所谓伊人’(那个贤人),隐喻周王礼制。如果逆周礼而治国,那就‘道阻且长’、‘且跻’、‘且右’,意思是走不通、治不好的。如果顺从周礼,那就‘宛在水中央’、‘水中坻’、‘水中沚’,意思是治国有希望。”

二是“招贤”说。姚际恒的《诗经通论》和方玉润的《诗经原始》都说这是一首招贤诗,“伊人”即“贤才”:“贤人隐居水滨,二人慕而思见之。”或谓:“征求逸隐不以其道,隐者避而不见。”

蒹葭原文及翻译范文2

关键词: 诗歌 爱情观 东西方 文化差异

爱情常为人们津津乐道,特别在诗歌方面,浪漫的诗人把对爱情的渴望、赞颂,对爱人的思恋,惆怅或是表达的温婉含蓄或是淋漓尽致。然而,不同的地域环境,不同的爱情诗歌却能体现出迥然不同的爱情观。

一、东西方爱情诗歌的表达方式

中国人在对爱的表达方式上是含蓄而又保守的,尤其是在古代封建社会,如果男女双方对对方心生爱慕就只能藏在心中,或者以一种极其隐晦的方式表达出来。以《蒹葭》为例: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回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濉K蒌Т又,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b。主人公反复去寻求心爱之人,可伊人宛在“水中央”,“水中坻”,“水中b”。恍惚迷离,咫尺天涯,可望而不可即。痴心的迷恋,刻苦的相思,以及欲见而不得见的惆怅之情被含蓄委婉地抒写出来。西方对爱情的表达上却是直露而开放的,即便是在封建时期,也是有爱,就要勇敢直白地说出来。对待爱情没有约束或是,即便是在公共的场合谈论感情,也不会遭人反感,因为对真爱的向往和执著追着是一件美好的事。以《一朵红红的玫瑰》为例:啊,我爱人像一朵红红的玫瑰/它在六月里初开/啊,我爱人像一支乐曲/它美妙地演奏起来/你是那么漂亮/美丽的姑娘/我爱你是那么深切/我会一直爱你/亲爱的,一直到四海枯竭/一直到四海枯鸿,亲爱的/到太阳把岩石烧化/我会一直爱你,亲爱的/只要生命之流不绝/再见吧,我唯一的爱人/让我和你小别片刻/我会回来的/亲爱的,即使我们万里相隔。诗人一咏三叹,重复示爱。而且把动人的爱融进了对美的依恋当中。让“爱的深沉”和“美的绚烂”密切地联系在一起,从某种意义来讲,“美即是爱”,“爱即是美”,在爱和美的完美交融中,诗人直接自然地表达出对自己心爱的人的倾心爱意与离别的不舍之情。

二、东西方迥异的爱情观念

爱情在中国是被轻视的,中国以含蓄朦胧为美,这就导致了爱情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并不是很高。尤其在古代封建社会,注重婚姻,爱情更多的时候成为婚姻的附属品。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一切听从父母的安排,否则被视为不孝,为人耻笑,从而忽视了爱情的重要性和可塑性。爱情在中国很少是完美理想化的,最终一度走向迷失与茫然。如《氓》中这样说道:“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相较于中国,西方对于爱情无疑是推崇的,我们很容易便可以在西方文学艺术作品中找到爱情的影子。在古希腊神话中,就谱写了很多有关的爱情赞歌,如冥王与冥后的故事,小爱神丘比特,等等。此外,在《圣经》里,亚当和夏娃因偷吃禁果,被贬下凡。可他们彼此相爱,相濡以沫,克服重重困难,成为了人类的“祖先”。这些本身就能让人们产生对爱情的憧憬与向往之情。十四世纪,文艺复兴兴起,倡导人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和蒙昧主义。人们更加大胆地表达和表现爱,迫切地把“爱情”的美好抒发出来。

三、东西方爱情观不同的原因

1.历史背景不同:中国封建历史漫长,在封建政治的压迫下,平民百姓生活得更现实,农民劳作繁重,文人考取功名,很少顾及儿女情长。西方尽管受封建主义的束缚,但相对比较自由。以航海和贸易为生,富有乐于冒险精神和享受幸福的信念。

2.思想文化不同:中国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注重纲常伦理,夫为妻纲,女人地位低下,三从四德。这使两人根本不能以爱情为目的一起生活。换句话说,婚姻远比爱情重要。西方经历了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倡导男女平等,爱情至上,爱人双方相互扶持,遇到困难共同解决,一同经营美好生活。这样,对方都不把彼此视为负担,有利于感情的保鲜与发展。

3.民族性格不同: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比较保守,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对于爱情只能是委婉含蓄,欲语还休。西方人热情奔放,朋友见面都是“吻面礼”,对于爱情更是爽直率真,直抒胸臆。

中国的诗歌以含蓄委婉取胜,西方的诗歌则以热情奔放取胜。中国诗歌以微妙曲折取胜,西方诗歌以深刻通达取胜。东方的爱情朦胧,雅致。西方的爱情真诚,热烈。中西内外,爱情都是永不泯灭的文化主题,无论是含蓄委婉抑或是热情奔放,都证明了爱情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永远是光彩夺人的永不凋零的奇葩。

参考文献:

[1]陈学赋.中西爱情诗之诗学差异及成因[J].赣南:师范学院外语学院,2006.

[2]冯国忠.浅谈中西古典爱情诗的不同[M].国外文学,1985.

蒹葭原文及翻译范文3

注释方法与条例,为注释学的产生奠定了基础;为后人注释、翻译古书提供了可靠依据。《尔雅》开“雅学”

之先河,堪称辞书之鼻祖。

《尔雅》为十三经之一,在传统学术长河中素有通经之“阶路”、学问之“梯航”的盛誉;在语言文字学

史上被奉为训诂学的鼻祖;在词典学史上拥有中国乃至世界“第一部词典”的桂冠。此外,《尔雅》对注释学

也作出了卓越贡献。

注释学是吾师汪耀楠先生殚精竭虑,把传统训诂学和古籍整理实践结合起来研习而提出的一门新的学科,

它是“研究文籍注释的内容和方法,探讨注释文籍的规律的科学”[(1)]。

注释学之名的提出是当代的事,其形成则有悠久的历史。《尔雅》《方言》《说文解字》和《释名》“这

四部著作的产生标志着注释学基础工作和基本理论的完成”[(2)]。本文试探讨《尔雅》在注释学上的重

要地位与作用。

《尔雅》是按词义系统的体例对先秦注释所作的大总汇;是注疏工作不断发展,人们对词义的理解要求有

一个共同标准的结果。它的问世,为注释学的产生奠定了实践基础。

这里首先要触及到《尔雅》的成书时代问题,因为它关系到注释学初步形成的时间。关于这个问题,至今

积讼千年,莫之能一,主要有以下数说:其一,《尔雅》为孔子门人所作。这种说法最早由汉代鸿儒郑玄提出

,晋葛洪承继之。其二,《尔雅》为周公所作。这种说法源于魏张揖,后世宗之者不乏其人,晋郭璞、唐陆德

明等均持此说。其三,《尔雅》为秦汉学者所纂集。此说由宋欧阳修提出,《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予以肯定,

对当代学界影响极大,有人视之为定论;但持说立论者未曾提出过有力证据,并且至少不能回避两个问题:一

是《尔雅》在汉文帝时一度与《论语》《孝经》《孟子》“皆置博士”[(3)],为国家所倡。汉文帝即位

距汉高祖开国仅20余年,此间如有人编纂《尔雅》,其姓名当不能湮没无闻;二是《尔雅》资料来源于《诗

》《书》、百家语等,而秦王朝对学《诗》《书》等是有明令的:“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

诣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4)]在这样的政治气候下,谁敢铤而走险?由此可见,

《尔雅》成书不会是在秦汉,而在秦汉有所增益,当是事实。

那么,《尔雅》到底成书于什么时代呢?当代学者何九盈、徐朝华诸先生通过对《尔雅》深入而全面的研

讨,认为《尔雅》最初成书当在战国末年,由当时一些儒生汇集各种古籍词语训诂资料编纂而成,并非一人之

作。他们分别在《中国古代语言学史》和《尔雅今注》中有详备论述,其资料翔实,持说有据,分析透辟,令

人信服。限于篇幅,姑不征引。

理论来源于实践,没有实践的理论一定是空中楼阁。注释学作为一门科学而异军突起的条件之一就是“有

广泛深入的注释实践”[(5)]。《尔雅》正是对先秦到西汉注释实践的总结。“如果此时没有大量的注释

,就无法编撰出这样的专著。如果不是注疏的发展兴盛,也就没有必要编撰出这样的专著”[(6)]。

从汉字特殊性的角度看,文字与语言的分离之时,就当是注释工作的开始之时。上古《易》《书》,著于

甲骨,简奥而佶屈,非有注释,实难通之;即便有注,连韩愈、王国维等博学之士也有难以尽晓之叹。到了春

秋时代,精当的词义辨析语料蜂出,诸如“史赵曰亥有二首六身”[(7)],“楚庄王曰夫武定功戢兵,故

止戈为武”[(8)],“凡邑,有宗庙先君之主曰都,无曰邑。邑曰筑,都曰城”[(9)],“凡师,有

钟鼓曰伐,无曰侵,轻曰袭”,“cū?①者曰侵,精者曰伐”,“苞人民、殴牛马曰侵,斩树木、坏宫室曰

伐”[(10)],“凡民,逃其上曰溃,在上曰逃”,“国曰崩,邑曰叛”[(11)],“凡诸侯之女,

归宁曰来,出曰来归。夫人归宁曰于某,出曰于归某”,“直来曰来,大归曰来归”[(12)],“政者,

正也”[(13)],“洚水者,洪水也”[(14)]等等,都是有关字形、字义、字音以及名物训诂的诠

释。纵观整个《春秋》三传,它们虽然都不具有完备的注释形态,但能给后世注释以参考和启发,是我国早期

注释的代表作之一。

历史的车轮行进到恢宏的战国时代,出现了中华文化流程的第一高峰。诸子百家为了形成独立的学派,不

得不探幽访古。然而,像《诗》《书》《易》等文献,到战国时已经是很“古老”的了,其中有些部分不经过

老师传授,当时的人们不一定全都能读懂。就拿《诗》来说吧,由于当时人们在外交、辩论场合,在讲学、著

作之中常引用《诗经》中的诗句来表达思想感情,增添文采,所以,《诗经》在人们的生活中比其它各种书籍

更为重要。孔子曾说:“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

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15)]但是,战国时代距离《诗经》的时代已经相当遥远了,《诗经》中

有些古词语如不加以解释,当时的人在理解上就会有困难。《尔雅》4300多个词目中有七八百条直接取材

于《诗经》,这说明《诗经》在当时就有比较详尽的注释。虽然《尔雅》词目释文皆不注明出处,但书中词目

却常有全引古书文句的,由此可知此词目的训释是源自何种古书的旧注。如《释训》:“‘如切如磋’,道学

也。‘如琢如磨’,自修也。‘瑟兮间兮’,恂sù?②也。‘赫兮héng?③兮’,威仪也。‘有斐君子

,终不可谖兮’,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这些被释词目中的文句,全部出自《诗·卫风·淇奥》。释

文与毛亨传不尽相同,却与《礼记·大学》中的解释相合。故可知《尔雅》对这些词目的训释都是出自《诗》

的逸注。类似的引句在《尔雅》中常可见到,不烦赘引。《尔雅》材料非唯取材于《诗》一类经书,而是广征

博采,以类相从。《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论说:“今观其书,大抵采诸书训诂名物之同异,以广见闻,实自

为一书,不附经义。”紧接着,它举例考证了《尔雅》词目释文的来历:有出自《楚辞》《庄子》《列子》之

文的,有出自《穆天子传》《管子》《吕氏春秋》之文的,有出自《山海经》《尸子》之文的,等等,“如是

之类,不可殚数”。

特别是先秦诸子以“辨名实”为中心的“名物释义”,更是促进了注释工作的发展。如:

春为青阳,夏为朱明,秋为白藏,冬为玄冥。四气和,正光照,此之谓玉烛。甘雨时降,万物以嘉,

高者不少,下者不多,此之谓醴泉。祥风,瑞风也。一名景风,一名惠风。[(16)]

天神曰灵,地神曰dǐ?④,人神曰鬼。鬼者,归也。[(17)]

勤,劳也。遵,循也。肇,始也。怙,祀也。锡,与也。典,常也。糠,虚也。惠,爱也。敏,疾也

。捷,克也。载,事也。[(18)]

这些释义资料,先是零星间现,进而有人将相关词语编缀成单一的条目,如《尸子·广泽》就保存了这种

性质的资料,如:

天、帝、皇、后、辟、公:[皆君也][(19)]

尸佼为战国中期人,在他的著作中已经出现了类似《尔雅·释诂》中的词条,这说明这种以一词释众词的

释词方式在战国中期就已经产生了,还可进一步推论当时已有训诂注释汇编的先例,至少它为《尔雅》的产生

作了资料上、编纂方法上的准备。

战国末年还出现了注解古籍的专著,如《墨子》的《经说》是解经的,《管子》的《形势解》《立政九败

解》《版法解》《明法解》也是对有关篇章进行说解的,《韩非子》的《解老》《喻老》是说解《老子》的,

《灵枢经》的《小针解》是解释《九针十二原》的。所有这些当是《尔雅》的先导。

通过以上资料的征引,可以推知,《尔雅》的雏形约在战国时形成,到了西汉初年,儒家学者把经师口授

的《尔雅》整理成书,武帝时已有《尔雅注》,西汉末年刘韵亦为之作解。因《尔雅》本具词典性质,往往随

客观需要时有所增订,“如《释山》之五岳,《释地》之八陵,都是汉制,必为汉人所增无疑”[(20)]

。因此我们可以说,《尔雅》是在具有范例的前提下,经过战国末年诸儒们广泛搜罗、缀辑群书传注,并由汉

代儒生递相增益,逐步形成的我国第一部通释语义的专著。它的形成,为注释学的产生奠定了实践基础。

《尔雅》通过对古注有系统、有规律的整理,反映了注释的原则,提出了一系列注释的方法和条例,为注

释学的产生奠定了理论基础。

“语言有古今之异、方域之分、雅俗之别。即以文字而论,字的形、音、义随着时间和空间的改变也不断

演变着。”[(21)]为了使后人能读懂前人的著述,客观上需要注释。而“排除语言文字的障碍,是注释

的第一要义,而释词语则是注释的核心”[(22)]。注释古书要遵循一定的原则。汪耀楠先生在《注释学

纲要》一书中明确指出:“注释应当有明确地要求,这个要求就是以今释古,以浅释深,以普通话释方言,以

具体明确的内容解释含义广泛的概念。这些要求可以视之为注释的原则。”[(23)]《尔雅》正是一部“

释古今之异言,通方俗之殊语”的注释专书。

《尔雅》还通过对古注的系统整理,总结、归纳出了一系列注释古书的方法和条例。这些方法、条例是在

该书的编排以及词义解释中表露出来的。

1、众词一释。

古籍中有许多同义词、近义词,可以用当时能够普遍理解的一个词来进行解释,《尔雅》中这一方法运用

得最多。《尔雅》的第一个词是“初”,训“始也”。这就是说,“初”的概括词义是指某一时段的开端。“

初”在《左传》中有特殊的含义,但其概括意义仍是“始”。具有“始”的意义的词还有“哉”、“首”、“

基”“shū?⑤”、“落”、“权舆”、“肇”、“祖”、“元”、“胎”等,其具体意义各不相同:初,

裁衣之始;哉,通才,草木之始;首,人体之始;基,筑墙之始;shū?⑤,品德之最高者,引申有始义;

落,庙堂宫室建成之始;权舆,植物生长之始;肇,开门之始;祖,人类之始;元,人体之始;胎,人生之始

。《尔雅》作者将它们同义的共性抽象出来,而以当时通用的“始”加以解释。这就为我们提供了一条重要的

文籍注释方法和途径。值得一提的是,传统训诂学曾经经过了一个以随文释义为主要形式的阶段,因此,注释

家们多注重使用状态中的具体词义,而很少归纳和抽象地解释词义,使得有些材料离开了原文很难理解。《尔

雅》高人一筹的地方就在于对众多语词进行了抽象、归纳。仅此一点,在注释学上当功不可没。

2、释词与被释词互释。如:

(1)《尔雅·释宫》:“宫谓之室,室谓之宫。”

(2)《尔雅·释诂》:“遐,远也。”又:“远,遐也。”

注释的要求本是“以今语释古语,以雅言释方言”,以已知释未知,让当时的人能够通晓明白,所以,像

上述二例的“互释”还是比较少见的。但是,作为一部通释语义的专书,不仅应成为雅正之人阅读古书的工具

,也当为方俗之人所用,因此,站在方俗之人的角度看,雅正也当不是“雅”、“正”,而是“方”、“俗”

了,这是一种辩证的关系。正如近人刘师培所云:“盖互训之起,由于义不一字,物不一名。其所以一义数字

,一物数名者,则方俗语殊,各本所称以造字。”[(24)]所以,“互释”的存在不是没有理由的。在《

说文》所释9353字中,互释就有114组之多,这就是明证。

3、数词递释。如《尔雅·释言》:“流,覃也。覃,延也。”“煽,炽也,炽,盛也。”这种释义方式

,简洁明了且能帮助我们加深对词义的理解,为注释家常用。如《诗·蒹葭》“蒹葭苍苍”、“蒹葭萋萋”、

“蒹葭采采”,毛传:“苍苍,盛也。”“萋萋犹苍苍也。”“采采犹萋萋也。”其中,“苍苍”、“萋萋”

、“采采”在一首诗中三处出现,其意义是表现“蒹葭”的“盛貌”。毛氏采用这种“递释”方法,很简洁地

说明了这些意思。

4、一词数释,即一个词有多个解释。

这种释义方式的形成是由词义的具体性决定的,因为同一个词在不同的句子中有不同的解释;甚至在同一

句中需要从几个方面加以说明。如《尔雅·释诂》:“wú?⑥、庞,大也。”又:“wú?⑥、庞,有也。

”这种同字之下的不同解释之间常有义同或义近的关系。郝懿行《尔雅义疏》指出:“‘wú?⑥、庞’既训

‘大’,又训‘有’者,‘有’、‘大’义近,故复为‘有’。‘有’之为言‘又’也,亦言‘富’也。《易

·杂卦》云:‘大、有,众也。’‘有’与‘大’皆丰厚之意,故其义相成矣。”运用《尔雅》的这种方法注

释古书,常常更能明了原书及其作者的旨趣,使解释更贴切、更合理。

5、反释,即用反义词来解释。

这种释义方式是郭璞通过对《尔雅》的研究而最先发现的。如《尔雅·释诂》:“治、肆、古,故也。”

又:“肆、故,今也。”郭璞注:“‘肆’,既为‘故’,又为‘今’;‘今’亦为‘故’,‘故’亦为‘今

’,此义相反而兼通者。”由于词义的引申或字的借用,形成一字一词多义,甚至其几个义项中出现“义兼正

反”。当然,一旦进入具体的语言环境,就只能有一方面的意义了。

6、定义式的说解,即义界。

这一释义方式是用一句话或几句话去阐述字义、词义的界限。它在《尔雅》中被广泛应用。如《尔雅·释

天》:“谷不熟为饥,蔬不熟为馑,果不熟为荒,仍饥为荐。”义界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可以从事物的种属、

形状、颜色、数量、形制、大小、情态、声音、质地、材料、用途、产地、相关时间等各方面下定义,设立界

说。《尔雅》编排井然有序,可见作者是下了精心加工、改造制作功夫的。《尔雅》为注释学的产生奠定了初

步的理论基础,当是毋庸置疑的。

《尔雅》通过有系统地汇总古注,不仅成为后人阅读古书的津梁,而且为后人注释、翻译古书提供了可靠

的依据,成为注释之学的工具,同时也是辞书的鼻祖,开了“雅学”的先河。

关于《尔雅》的功用,历代颂词不绝于书。晋代郭璞《尔雅注·序》说得最为淋漓尽致:“夫《尔雅》者

,所以通训诂之指归,叙诗人之兴咏,总绝代之离辞,辨同实而殊号者也。诚九流之津涉,六艺之钤键,学览

者之潭奥,擒翰者之华苑也。若乃可以博物不惑,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者,莫近于《尔雅》。”

1、《尔雅》是阅读先秦文籍的“阶路”。

注释学研究始终不渝所追求的主要目标应该是如何更好地注释古书,使其文辞晓畅且贴近古人原旨,从而

使古籍得到有效的整理,让今人吸取其精华,弘扬其优良传统,以有利于中华文化的建设。《尔雅》正是通过

对注释实践的研究,把古今异言、方俗殊语以及各种名物加以全面的、系统的整理,为我们阅读古籍,特别是

先秦古籍提供了“金钥匙”。如:《释诂》是“博举古人之语而以今语释之”[(26)];《释言》是“约

取常行之字而以异义释之”;《释训》是“多形容写貌之词,故重文迭字,累载于篇”,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

的主要是解释连绵字或叠音词。这就为我们提供了广泛的、大量的上古汉语词汇。

《尔雅》对先秦古词古义的保留,更成为我们阅读先秦古籍的“津涉”、“钤键”。例如《释诂》释“介

”为“大”,《楚辞·离骚》“彼尧、舜之耿介兮”,汉王逸注:“介,大也。”这就是用的《释诂》释“介

”为“大”这一意义。再如《释言》中有“宜,肴也”条,这是对《诗经·郑风·女曰鸡鸣》“弋言加之,与

子宜之”中“宜”字的解释。“肴”指做熟的鱼肉等。“宜”在古书中一般都解释为合适、适宜,没有“肴”

的意义。从甲骨文、金文看,“宜”字像砧板上有肉之形,用作名词,表示切肉用的砧板;用作动词,意为吃

做熟了的肉。《尔雅》中以“肴”释“宜”,便是根据“宜”的本义而来的。这就为我们阅读古书排除了许多

疑难与障碍。《尔雅》真可谓是我们“渡江的舟楫,登高的阶梯”。

2、《尔雅》为后人翻译、注释古书提供了可靠的依据,成为注释之学的工具。这方面成功的例子,自古

及今,举不胜举,就连“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记》也不得不借助《尔雅》来翻译上古文字。陈澧

在《东塾读书记》中云:“观于《史记》采《尚书》以训诂代正字而晓然矣。如‘庶绩咸熙’,《史记》作‘

众功皆兴’。庶:众也。绩:功也。咸:皆也。熙:兴也。皆见《释诂》。其一二字以代训诂者,如‘寅宾’

作‘敬道’,‘方鸠’作‘旁聚’。寅:敬也。鸠:聚也。亦见《释诂》。此所谓‘读应尔雅’也。”文学史

家们称司马迁翻译了《尚书》中的某些古文,实际上是司马迁根据《尔雅》来“解古今语”的。

清人注疏达到巅峰,其对《尔雅》的利用更是足可称道的。他们努力用新的方法考证、注释词义,以纠正

过去注释中的空疏妄说。如《诗·郑风·女曰鸡鸣》:“知子之来之,杂佩以赠之。”王引之曰:“知子之恩

勤之,我则杂佩以赠之也。”[(27)]其训“来”为“恩勤”,即据《尔雅·释诂》:“劳来,勤也”之

训。王引之还根据词典词目与古书被释词之间存在的音同音近的关系,取词典词条来论证古书词语之义。如《

尚书·盘庚》:“明听朕言,无荒失朕命。”王引之释“明”为“勉”,认为此句乃言:“当勉从朕言,无荒

失也。”他的依据即是《尔雅·释诂》:“孟,勉也。”“孟”、“明”二字形体虽异,但“‘孟’与‘明’

古同声而通用,故‘勉’谓之‘孟’,亦谓之‘明’。”[(28)]如此用《尔雅》释古书疑难例,不可胜

数。正因为《尔雅》起着沟通古今的桥梁作用,所以它成为注释之学的必要工具。

3、《尔雅》为辞书的鼻祖,开“雅学”的先河。古代辞书是古代注疏工作发展的结果;反过来,辞书又

成为古书注释的依据,并且在古文献语言考释中起着重要作用。现代大型辞书的编撰,同样与注释关系密切。

汪耀楠师在《注释学纲要》中说:“大型辞书的字头释义往往能依据大量的文献语言材料加以反映。所释各义

(即各个义项)与前人对文籍的注释有密切关系。”[(29)]注释与辞书存在这种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

关系,《尔雅》对后世辞书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尔雅》“取传注以作”[(30)]而成一代辞书。它有清楚的分类篇目和完整的编纂体系,有众词一

释、一词数释、数词递释、释词与被释词互释、反释、义界等多种释词方法。它首创按意义分类编排的体例和

多种释词方法,对后代辞书以及类书的发展都有很大的影响。特别是以“雅”名书的辞书著作,代相蜂起,延

绵不绝,形成纵贯千古、蔚为大观的“雅学”。这些“雅书”,按其内容,有补充增益《尔雅》的,如魏张揖

的《广雅》;有专门辑录某种名物的,如宋陆佃的《埤雅》;有专门辑录某类语词或骈字叠字的,如清史梦兰

的《叠雅》;有专门辑录一书或群书训诂的,如清程先甲的《选雅》;有将《尔雅》与《说文》对照研究的,

如清朱骏声的《说雅》等。由此可见,《尔雅》对后世辞书的影响可谓大且深矣。

总之,《尔雅》通过对大量注释的汇集,为注释学的形成奠定了实践基础;《尔雅》通过对注释的系统总

结,提出了一系列注释古书的方法、条例和术语,为注释学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尔雅》为我们阅读古书

指陈了通路,为注释古书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为“雅学”开了先河。《尔雅》的成书,应该说是注释学基础工

作完成的标志,《尔雅》在注释学中占据着开山的地位。

当然,《尔雅》也存在一些缺陷。正如钱剑夫在《中国古代字典词典概论》中所指出的那样,全书的编排

和分类不很严密,字义的解释过于简单,字义的归类或违通例,列名重复或则两类相混等。[(31)]这些

缺憾是客观存在的,但《尔雅》对注释学、辞书学以及训诂学的卓越贡献也是不可磨灭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5)(21)(22)(23)(29)汪耀楠:《注释学纲要》,第8、9、10、3

、132~133、158、137页。

(3)东汉《孟子题辞》。

(4)《史记·秦始皇本纪》。

(6)杨燕起、高国抗主编《中国历史文献学》,第221页。

(7)《左传·襄公三十年》。

(8)《说文·戈部》。

(9)《左传·庄公二十八年》。

(10)《左传·庄公二十九年》。

(11)《左传·文公三年》《公羊·僖公四年传》。

(12)《左传·庄公二十七年》。

(13)《论语·颜渊》。

(14)《孟子·滕文公下》。

(15)《论语·阳货》。

(16)《尸子·仁意》。

(17)《尸子》卷下。

(18)《逸周书·谥法解》。

(19)“皆君也”三字原本脱佚,今据《尔雅·释诂》及下条“皆大也”文例补。

(20)齐佩yáo?⑦:《训诂学概论》第196页。

(25)《左庵集·转注说》。

(26)殷孟伦:《从<尔雅>看古汉语词汇研究》,《子云乡人类稿》,齐鲁书社1985年版。

(27)王引之:《经义述闻》卷5。

(30)《朱子语类。

(31)见该书第137页。

字库未存字注释:

?①原字牛右加角

?②原字心右加粟

?③原字火右加亘

?④原字社去土加氐

蒹葭原文及翻译范文4

【关键词】诗经 叠音单纯词 动词叠用式 音转

“采采”叠用在《诗经》中共出现四次,分别是《周南・卷耳》中的“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周南・]q》中的“采采]q,薄言采之”;《曹凤・蜉蝣》中的“蜉蝣之子,采采衣服”以及《秦风・蒹葭》中的“蒹葭采采,白露未已”。后两处的“采采”用法为形容词,表“众多;盛貌”含义的古今都无异义。而“采采卷耳”和“采采]q”都有学者认为是动词叠用,但“采采]q”中的“采采”若表示“采了又采”的含义的话,则与下文的“薄言采之”中表示动作“捋取”之意的“采”字重复,因而再把“采采”重复翻译为动词叠用式“采了又采”,意思上就显得重复赘余。进而“采采]q”中的“采采”为形容词较为贴切。

本文要讨论的是《卷耳》中的“采采”是否为动词叠用式,表示“采了又采”的含义。持有把“采采”训为动词叠用的观点的,古有《毛传》:“采采,事采之也。”朱熹《诗经集传》:“采采,非一采也。”今有马建忠《文通》:“采字,上读外动字,‘采采卷耳’。”1程俊英《诗经注析》中“采采,窳擞瘛! 何融在《略论汉语动词的重迭法》中更是把“采采卷耳”的“采采”作为“汉语动词早在周代就有了重迭使用的情形”。2另有一些学者,如丁声树认为“凡此叠字之在名词上者悉为形容词,无一例外为外动词者,足证‘采采卷耳’、‘采采]q’亦必为形容词矣。”3同样,认为“采采”应为形容词,形容盛貌状,而非动词叠用的学者还有王力、杨伯峻、何乐士先生等。究竟“采采卷耳”中的“采采”是否为动词叠用式,这关系到汉语动词的语法发展问题,因而很有研究探讨的必要性。本文将结合各学者的阐述以及著作论文的观点,分别从诗经用例、语法、音韵三个方面对“采采卷耳”中的“采采”并非“采了又采”进行综述总结。

一、诗经用例

《诗经》是我国古代第一部乐歌总集,其语法、语言使用特点与往后的散文又有不同,因而对于研究诗经中是否有动词叠用式的用法,最直接的是回到诗经的文本进行用例分析。

(一)《诗经》中重叠使用的多为叠音单纯词

叠音词为单纯词,这和重叠式合成词是有所不同的。叠音单纯词指单个音节独立开来无意义,必须把两个叠音的音节结合表示一个语素才有含义;而重叠式合成词是由两个词根重叠而成的词。

根据郭锡良的《汉语史论集》,“全面考察《诗》>的353个叠音词,全是状态形容词。其中模拟声音的有49个,描绘景状的有308个,有4个叠音词(将将、简简、钦钦、雍雍)既用于拟声,又用于绘景。”4郭先生并没有把叠音词进行分类,而根据杨皎的《叠音词及其句法功能研究》则粗略细分“叠音单纯词有295个,约占叠音词总数的82%”。5由此可观《诗经》中叠音单纯词的使用数量之多。

本文把《诗经》中的叠音单纯词分为两类,分别是表示描绘状貌的形容词和表示摹拟声音的拟声词。

1、 词类为形容词,表示描绘状貌的叠音单纯词

《诗经》中词类为形容词,描绘状貌的叠音单纯词有:

《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周南・兔D》赳赳武夫

《邺风・匏有苦叶》招招舟子

《卫风・淇奥》绿竹猗猗

《卫风・竹竿》yy竹竿

《王风・黍离》悠悠苍天

《王风・葛》绵绵葛

以上的叠音词都为形容词,都是描绘或出现在前面或在后面的名词的状貌。由于该用法的词数量较多,本人只选取少数具有代表性且争议较少的例子予以论证。

2、 词类为拟声词,表示摹拟声音的叠音单纯词

同样的,《诗经》中描绘自然景物现象的词语尤多,用来表示这些景物现象的拟声词据郭锡良先生统计达49处6,如:

《周南・关雎》关关雎鸠

《召南・草虫》翰莩

《邺风・终风》虺虺其雷

(二)《诗经》中表示“采了又采”之意的句式为“采×采×”

根据肖玉峰的《“采采”并非“采了又采”》一文中论述,“当表达‘采了又采’这个意思时,《诗经》中真正使用的是‘采×采×’这种句式”。7如:

《唐风・采苓》采苓采苓;采苦采苦;采葑采葑

《小雅・采薇》采薇采薇

《小雅・采菽》采菽采菽

从《诗经》中用例来看,我们可以看出诗经中的叠音词多为单纯词。虽然“采采卷耳”翻译为动词叠用式“采了又采”从表意上也解释得通,但若忽视诗经的用语习惯,片面断定“采采卷耳”为动词叠用式,而不是作为单纯词的普遍用法的话,难免显得立证单薄。

二、语法角度

彭秀模先生从语法的角度分析证明了“《诗经》中无动词叠用式”8,从而否定了了“采采卷耳”中的“采采”为“采了又采”的含义。

诗经里的重言,由于语法环境不同,语法意义和词汇意义也不尽相同。根据彭秀模先生的概括,为两大类:“绝大多数是形容词或形容词重叠;极少部分是以动词为中心构成的动词结构”第一类,本文在诗经例析中已做分析,此处只分析以动词为中心构成的动词结构,以证明《诗经》中并无动词叠用式的用法。

语法学者把“采采卷耳”中的“采采”解释为动词叠用,并把《大雅・公刘》:“京师之野,于时处处,于时庐旅,于时言言,于时语语”中的“处处”、“言言”、“语语”和《周颂・有客》:“有客宿宿,有客信信”中的“宿宿”、“信信”都作为动词叠用式解释。

在此需要补充的是,动词重叠一般具有附加意义,学者熙指出:“动词重叠式表示动作的量。所谓动作的量可以从动作延续的时间长短来看,也可以从动作反复次数的多少来看。”9以此标准来判断上文的“处处”、“言言”、“语语”和“宿宿”、“信信”为动词重叠都不合适。郑笺对《公刘》原句的解说是:“京师乃众民所依据之野也。于是处其所当处者,庐舍其宾旅,言其所当言,语其所当语;言其安民馆客,施教令也。”“处处”、“言言”、“语语”应该是后一个动词以偏位成分表整个结构作前一个动词的宾语构成的动宾结构关系,而非动词重叠。根据清人郝懿行《尔雅义疏》,应该把《有客》翻译为“宿于所宿,信于所信”。由一个动词为中心,后接状语。“宿宿”、“信信”虽与《公刘》中语法关系不同,但它们都是以动词为中心构成的动词结构的性质是相同。

既然《诗经》里没有动词重叠,因而“采采卷耳”句中的“采采”当然也就不是“采了又采”的动词叠用式了。

三、音韵角度

我们可以从音韵学音转的角度来分析。古时《诗》采自各地,由于各地的方言不尽相同,当乐官整理时只知其音,不知其字,因而选用他字代替本字。

“采”上古属清母元韵[ts‘a],“粲”上古属清母元韵[ts‘an],“采采”声转后为“粲粲”。“粲粲”又可转为“翠粲”、“璀璨”、“灿烂”等词,均有表状貌的含义,都为形容词。10若“采采”是“灿烂”等表状貌的形容词音转而来,那“采采”表示“采了又采”就不可能了。当然,究竟是否是音转而来,还待更为系统、严谨的考究,在此只作为讨论的参考。

综上所述,“采采卷耳”中的“采采”表“采了又采”含义是有诸多漏洞的,而本文从诗经用例、语法学角度以及音韵学角度对此论证分析,认为“采采”表示状貌的形容词更为允当。

【参考文献】

[1]马建忠《马氏文通》,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

[2]何融《略论汉语动词的重迭法》,《中山大学学报》,1962年1号。

[3]丁声树《诗卷耳]q“采采”说》,国立北京大学季刊,1940年6卷3期。

[4]郭锡良《汉语史论集》,商务印书馆1997年08月第1版。

[5]杨皎《叠音词及其句法功能研究》,宁夏大学,2005年。

[6]肖玉峰《“采采”并非“采了又采”》,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00年12月。

[7]郭秀模《“采采卷耳”新解――兼论无动词重迭式》,吉首大学学报,1980年1月。

[8]熙《语法讲义》,商务印书馆1982年9月版。

[9]王松山《中“采采”小释》,文献,1995年2月。

马建忠《马氏文通》,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第257页。

何融《略论汉语动词的重迭法》,《中山大学学报》,1962年1号。

丁声树《诗卷耳]q“采采”说》,国立北京大学季刊,1940年6卷3期。

郭锡良《汉语史论集》,商务印书馆1997年08月第1版,第141页。

杨皎《叠音词及其句法功能研究》,宁夏大学,2005年。

郭锡良《汉语史论集》,商务印书馆1997年08月第1版,第141页。

肖玉峰《“采采”并非“采了又采”》,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00年12月。

郭秀模《“采采卷耳”新解――兼论无动词重迭式》,吉首大学学报,1980年1月。

蒹葭原文及翻译范文5

关键词:改写;古诗词;探讨;教学

中职语文教材编选充分顾及到了学生的基础现状,但是教师对教学费劲了周折,课堂气氛依然死气沉沉,尤其是古诗词教学。如何改变这种现状,激发中职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笔者在实际教学中尝试在诵读的基础上从以下两个方面引导学生学习古诗词。现以《诗经・静女》为例进行探讨。

一、“笑点”激其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诗词教学也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课堂氛围活跃,在课堂上穿插“笑点”似乎是点醒昏昏欲睡的课堂的唯一方法。

笔者在讲述《诗经》的“比兴”表现手法时,借用本地民歌,激发学生的兴趣。比兴手法的文言注释是:比,以此物喻彼物;兴,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词。我们土家族女儿会,男女要对歌。我写了一则民歌,告诉学生这是女孩子唱给男孩子的:苞谷叶子苞谷花,苞谷长大逗老哇(乌鸦);老哇飞到苞谷上,对着苞谷呱呱呱,心里想吃口里夸。学生会心一笑,一下子看出,“苞谷”是女孩子自比,而“老哇”则是比男孩子的。学生一下子就理解了“比”的表现手法。

我在黑板上写了一则过去农村婚嫁“陪十弟兄”的“酒令”:一张桌子四只角,一条板凳四只脚。叫你读书你要逃学,叫你说酒令你不说,鼓起个眼睛望啥个?然后我用官店方言读出来,学生一下子笑翻了。“一张桌子四只角,一条板凳四只脚”先言他物,是为起兴,学生自然弄明白了“兴”的手法。

二、“改写”增其能

《诗经・静女》一诗难度较大,学生读都读不顺,当然品味不出诗歌的美好。通过改写的方式可以增加课堂趣味,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1.模仿歌词

流行歌曲是学生的最爱,笔者把慕容晓晓的《爱情买卖》的第一段拿来仿写:

静女真可爱,约我在城外,可是不知为何躲着不肯走出来。静女你快来,别让我伤怀,你可知道现在的我抓耳又挠腮。是你说好在城外,城外就城外。莫非是要考验我,值不值得爱?爱情经得起等待,桑田成沧海。让我煎熬,让我期待,守护我的爱。

学生按原歌词节奏小声一哼唱,觉得搞笑,但是严肃度不够。笔者又借用羽泉的《最美》来补充:

你在我眼中是最美,每一个片段都让我回味。你的笑,你的好,我愿意承受等待的煎熬。你在我心中是最美,每一样礼物都让我沉醉。红的萧,白的茅,空气中弥漫着爱情的味道。

学生一边哼唱,一边揣摩,慢慢对这首诗有了兴趣。

2.以古仿古

笔者不用常规的翻译来串讲此诗,决定以五言打油诗的形式,注意押好韵,同时既保留原诗词的意义,又略加发挥。于是有了以下的改写版本。

静女真美丽,相约在城隅。久等你不至,徒让我心急。

静女真美丽,送我红乐器。爱它颜色美,爱你重情义。

静女真美丽,白茅表心迹。相约以终老,白首不分离。

这样一写出来,诗经的重章迭唱的艺术特色自然体现,无需多费口舌去讲了。

3.自由改写

现代诗主体上是自由诗,除了以分行来表现诗歌的特征外,其他形式上的要求不多,但是笔者一直要学生写诗应注重押韵,因为无论是下里巴人的传统民歌还是阳春白雪的古典诗词,都非常重视押韵。于是笔者将这首诗以自由体的句式来改写。

高高的城墙掩住你的身影,

也遮断我焦灼的目光。

飘飞的裙裾藏在哪里?

俏丽的笑颜躲在哪里?

寻找,等待,守望。

爱,是我不变的方向。

你赠的萧管握在我手上,

红红的色彩如同你美丽的面庞。

我要用它吹奏出最深的相思,

让我的情义伴着乐声飞进你的心房。

郊外的清风吹动蒹葭苍苍,

你赠我白茅一束表白衷肠。

洁白的颜色如同你纯洁的情怀,

我愿意执子之手直到地老天荒。

蒹葭原文及翻译范文6

关键词:外国文学教学;教学改革;比较方法

      在中文系课堂上外国文学教学过程之中,学生接触的都是汉语翻译的文学作品。而因为翻译作品的存在,中文系的学生很难接触到外国文学原著,这显然不利与学生的真正接触理解英语世界的文学作品。这是在外国文学课程设置上的一大问题。

      第一,学生一方面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花在四级六级的备考上,认为学习英语是苦差事。另一方面,考虑到我国英语教学的薄弱,中文系学生英文水平参差不齐。读原著对学生压力较大。

      第二,英语进入课堂可能导致学生厌烦外国文学。为了避免将外国文学课变成了英语课,如何提高外国文学作品的生动性与形象性,引导学生喜欢外国文学就变成一大难题。

      以上提及是笔者在外国文学教学课堂上遇见的三大难题。教学改革面对的是如许的两难境地。应该如何对课程内容,课程设置进行重新调整,应该如何进行改革?

      笔者认为,将比较的方法引入外国文学课教学过程不失为一种很好实践教学方法。为此,作者就教学之中实践做法列举如下。

      第三, 联系外国文学作品,适当提供当代优秀外语电影进行比较赏析。

      在外国文学课堂上,面对中文系的大学生,教师会系统讲述外国文学史的变迁过程。而学生面对的文学作品本身与所处时代相隔很远,而且教学是在不同的语言环境里面进行的。如何吸引学生走进文学作品里面,进而理解文化精神就变得很难以把握了。我想,运用适当的迁移法,介绍一些当代西方优秀新颖的电影来帮助学生理解文学作品的主题与人物形象。传统的根据西方文学名著改编的电影因为限于题材和时代,较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因此笔者选择一些既生动幽默又不乏深度的影片来参与教学过程。在学生观看影片后,要求学生识记,理解,背诵影片之中的经典台词。而教师则引导学生进行电影之中的人物分析,联系文学作品之中的人物进行比较分析。例如,在讲述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时,给学生观看励志电影《肖申克的救赎》。然后,让学生比较堂吉诃德与《肖申克救赎》的主人公安迪之间的异同。最后老师点评,指出两者都是典型的理想主义者,堂吉诃德行为荒诞显得很可笑,但是他为追求理想而坚持不懈,行动不断的勇气是最伟大的西方精神。安迪是一个现代版本的“堂吉诃德”,他对希望,自由,生命的渴望永不枯竭,是西方文化的精神精髓所在。最后,老师列出《肖申克救赎》里面的经典台词,让学生在背诵之中体会到英语的文字魅力,例如:

      1. Remember, Hope is a good thing, maybe the best of things and no good thing ever dies!

      记住,希望是美好的,也许是人间至善,而美好的事物永不消逝。

      2.I have to remind myself that some birds aren’t meant to be caged. Their feathers are just too bright. And when they fly away, the part of you that knows it was a sin to lock hem up DOES rejoice. Still, the place you live in is that much more drab and empty that they’re gone. I guess I just miss my friend.

      我不得不提醒自己有些鸟是不能关在笼子里的,他们的羽毛太漂亮了,当他们飞走的时候...你会觉得把他们关起来是种罪恶,但是,他们不在了你会感到寂寞,可是我只是想我的朋友了。 

      第四,介绍西方文化常识,并以当代历史文化背景为主做一些古今对比,试图以西方当代文化(主要以美国文化为主)来分析西方的历史文化。

      18世纪文学中,歌德的《浮士德》是重要的作品,而怎样理解浮士德也是难点所在。浮士德自强不息、追求真理,经历了书斋生活、爱情生活、政治生活、追求古典美和建功立业五个阶段。这五个阶段都有现实的依据,它们高度浓缩了从文艺复兴到19世纪初期几百年间德国乃至欧洲知识阶层奋斗的精神历程。而在讲述这些内容的时候,要怎样才能让学生更加形象生动深刻把握浮士德精神呢?笔者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先观看1995年奥斯卡最佳影片《阿甘正传》。然后老师分析阿甘的形象:阿甘是个智障儿,却能把自己仅有的智慧、信念、勇气集中在一点。他凭着直觉不停奔跑,他跑过了儿时同学的歧视、炮火纷飞的越战泥潭、他跑过了沮丧绝望背叛。奔跑成为了这部电影的主题。

      阿甘是美国人的典型,他见证了了美国50年代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他见证了黑人民权运动,上了越战前线,目击了水门事件,参与中美建交新纪元的乒乓球赛;他甚至是猫王的老师。可以说这是一部现代美国的史诗。

      通过分析,阿甘身上美国文化坚持不懈,不断追寻的精神无疑是与《浮士德》里的主人公不断否定超越的灵魂是内在契合的。通过比较俩个人物的形象都能发现其一脉相承的特质。

      第五,适当的提供中西比较视野去讲述外国文学作品。中西比较视野是比较文学的一大特点。比较文学的中国学派明确提出中西跨文化研究的比较视野。 笔者在教学之中试图通过中西比较视野进行比较分析,从文化的差异,文学传统的区别阐释西方文学作品的人物形象,主题,与西方文化的内在价值。比如在分析莎士比亚戏剧《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时候,以爱情为主题,分析中西方文化价值体系里面文学艺术是如何描写爱情的。比较《诗经•蒹葭》与莎翁戏剧《罗密欧与朱丽叶》的不同爱情追求。最后总结出,中国的爱情也有悲剧色彩,但这种悲剧更多是在保留自我的文化基础上的一种悲感。西方文化是一种强调对抗,进取的文化,会以一种激烈的方式来抗争,求真。 而在讲述《罗密欧与朱丽叶》戏剧的时候,通过比较就展示出西方人的爱情观核心——抗争与自由。

蒹葭原文及翻译范文7

英语考试以教育部颁布的《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和《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大纲和样题》为依据,测试考生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包括一般性语言内容和涉外业务有关的内容。考试形式为笔试,采用主客观混合题型,以保证良好的信度和效度。考试内容包括五个部分:1.词汇和语法结构:参见《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和《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大纲和样题》所规定的词汇和语法项目;2.完形填空:考查考生在所要求的词汇和语法项目的范围内,综合运用语言的技能,如推理、判断、猜测、常识等;3.阅读理解:在所要求的词汇和语法项目范围内,考查考生的篇章理解能力,信息的获取、分析、判断能力以及阅读速度;4.翻译(英译汉):考查考生对英语句子及篇章结构的分析能力,信息获取能力,以及英汉思维方式的转换能力;5.写作(汉译英):考查考生的英语句子、篇章的组织表达能力,以及对英语应用文格式的掌握程度。

二、计算机基础

(一)计算机基础知识

1.计算机系统的组成:硬件系统、软件系统和计算机工作原理;2.数制和编码:不同进制数的转换和计算机中常用的编码。

(二)操作系统

1.操作系统作用和分类;2.用户界面;3.Windows 文件及文件管理、磁盘管理;4.Windows 环境设置、系统管理。

(三)Word 文字处理软件

1.文字处理的基本概念:文字处理基本功能和文字处理基本方法;2.文档的基本操作;3.表格操作;4.版面设计与页面设置。

(四)Excel电子表格

1.电子表格基本概念;2.工作表的使用;3.公式与函数;4.数据清单;5.图表的使用。

(五)多媒体技术

1.多媒体硬件组成;2.多媒体软件组成;3.多媒体关键技术。

(六)网络基础及Internet

1.网络的基本知识;2.网络协议的基本概念;3.局域网组成;4.Internet 基本知识和应用:因特网的概述及连接方式、IE的使用、电子邮件软件的应用和FTP服务。

(七)信息安全

1.系统与数据安全:系统与数据常见的安全问题和解决办法、软件的知识产权;2.网络安全;3.计算机病毒基本知识:计算机病毒的分类、症状和计算机病毒的危害与防治。

(八)程序设计与数据库基础

1.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2.数据库基本概念;3.常用算法与程序设计;注:编程可使用任何一种编程语言。

三、高等数学

(一)微积分

1.函数:函数的概念、函数的几种常见性态、反函数与复合函数、初等函数;2.极限与连续:极限的概念及运算、极限存在准则、两个重要极限、无穷大量与无穷小量、函数的连续性;3.导数与微分:导数的概念、基本公式与运算法则、隐函数的导数、高阶导数、函数的微分;4.导数的应用:微分中值定理(Rolle 定理,Lagrange 中值定理)洛比达法则、函数的单调性及其极值 函数的值和最小值、曲线的凹凸性与拐点;5.不定积分:不定积分的概念、性质与基本积分公式、换元积分法、分部积分法、简单的有理函数积分;6.定积分及其应用:定积分的概念、性质、定积分与不定积分的关系、定积分的换元积分法和分部积分法、无穷区间上的广义积分 定积分的应用(平面图形的面积、旋转体的体积);7.多元函数微分法:多元函数的概念、偏导数、全微分、复合函数的微分法;8.二重积分:二重积分的概念、性质与计算(直角坐标与极坐标);9.微分方程:微分方程的基本概念、一阶微分方程(分离变量、齐次、线性);10.无穷级数:数项级数的概念和性质、正项级数及其审敛法、幂级数的收敛半径及收敛域。

(二)线性代数

1.行列式与矩阵:行列式及其基本性质 行列式的按行(列)展开定理、矩阵及其基本运算、矩阵的初等变换与初等方阵、方阵的逆矩阵、矩阵的秩;2.线性方程组:线性方程组解的研究、n元向量组的线性相关性、齐次线性方程组的基础解系。

(三)概率论初步:

1.随机事件:事件的概率、概率的加法公式与乘法公式、事件的独立性 全概率公式和贝叶斯公式;2.一维随机变量及其分布:随机变量的概念、离散型、连续型随机变量、几种常用的离散分布与连续分布、分布函数;3.一维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数学期望、方差。

四、综合文科

综合文科包括:《政治理论》(含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和《大学语文》。其中《政治理论》占40%,《大学语文》占60%。

A.政治理论部分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1.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2.物质和意识;3.物质世界的联系和发展;4.认识和实践;5.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6.社会发展的动力系统;7.社会进步和人的发展。

(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2.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4.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8.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9.“一国两制”和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1.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2.新时期的爱国主义;3.弘扬社会主义道德;4.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内涵和运行;5.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6.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7.我国宪法的基本精神和主要内容;8.民法的基本原则、民事主体、民事法律行为、民事权利和民事责任;9.刑法的基本原则、刑罚和犯罪;10.诉讼法的概念、种类和原则。

B.大学语文部分

(一)文学、文体常识

文学常识:中外作家的姓名(字号)、生活年代、生平事迹、代表作品、创作特征,及其在文学的地位和影响;名篇的作者、创作背景、思想内容、艺术成就,以及篇中的名言警句;作品集的成书年代、主要内容与艺术成就;中国文学重要流派的主要成员、创作特征、艺术成就与影响。

文体常识:诗、词、赋、戏曲、小说,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及其它应用类文体的概念与主要特征。

(二)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常用汉字的读音,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正确使用词语(包括关联词、熟语),辨析并修改病句,识别并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借代、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通感等)。

(三)文言文阅读理解

侧重考查考生对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特殊句式,以及句意的理解与掌握情况。

文言实词:把握常见的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特别是古今意义的不同、词类的活用(如名词、动词、形容词等的活用)。

文言虚词:把握常见的文言虚词,如“之、其、而、以、于、乎、者、乃、则、为、所、易、则、何、诸、焉”等,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

文言句式:辨识文言特殊句式,如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省略句。

句意: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侧重考查对句意的理解和表述,具有综合性特点。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附】古代文学作品篇目:

《国语·召公谏厉王弭谤》、《论语·季氏将伐颛臾》、孟子《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庄子《逍遥游》、《左传·晋公子重耳之亡》、《战国策·唐且不辱使命》、屈原《渔父》、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司马迁《魏其武安侯列传》、王粲《登楼赋》、李密《陈情表》、江淹《别赋》、骆宾王《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韩愈《答李翊书》、韩愈《张中丞传后叙》、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欧阳修《朋党论》、欧阳修《醉翁亭记》、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游褒禅山记》、苏轼《前赤壁赋》、归有光《项脊轩志》、宗臣《报刘一丈书》、侯方域《马伶传》、张岱《西湖七月半》、蒲松龄《聊斋志异·婴宁》、曹雪芹《红楼梦·宝玉挨打》、方苞《狱中杂记》、梁启超《论毅力》,《诗经·蒹葭》、《楚辞·湘夫人》、《陌上桑》(汉乐府)、《孔雀东南飞》(汉乐府)、曹操《短歌行》其一(“对酒当歌”)、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少无适俗韵”)、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王昌龄《出塞》其一(“秦时明月汉时关”)、王维《山居秋暝》、李白《望天门山》、李白《行路难》其一(“金樽清酒斗十千”)、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杜甫《蜀相》、白居易《杜陵叟(伤农夫之困也)》、李商隐《锦瑟》、孟郊《游子吟》、杜牧《江南春》、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姜夔《扬州慢》(“淮左名都”)、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陆游《书愤》、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王实甫《西厢记·长亭送别》、睢景臣《高祖还乡》。

(四)现代文阅读理解

考查范围:议论文、说明文、记叙文及其它文学类文本。文本材料不限于教材和所附篇目。

考查内容:把握文本材料所属文体类别,归纳内容要点并概括主旨,把握结构特点和行文思路,分析主要写作特色,识别所用常见的修辞手法并分析其在语境中的作用,理解、把握关键性词、句的含义和在结构、表达上的作用。

【附】中国现当代文学与外国文学作品篇目:

朱自清《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郁达夫《故都的秋》、梁实秋《谈时间》、鲁迅《伤逝》、朱光潜《选择与安排》、余光中《听听那冷雨》、余秋雨《道士塔》、徐志摩《我所知道的康桥》、培根《论学问》、梭罗《湖光水色》、爱因斯坦《我的信仰》、R.卡逊《大自然在反抗》、东山魁夷《听泉》、霍金《我们的宇宙图像》。

蒹葭原文及翻译范文8

互联网的普及和计算机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普遍应用,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提供了保障。近两年来,在国内,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师充分认识到了翻转课堂在各学科教学中的高效性,所以开始在教学中尝试实施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在高等师范院校初等教育专业文学类课程中运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组织教学,学生在课前,通过看视频、听博客、阅读文章或调动自己原有知识储备去思考问题或者写一写小论文的话,那么真正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就会有充裕的时间进行探究和讨论,长此下去,学生听、说、读、写等专业能力就会有大幅度提升,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一 高等师范院校初等教育专业文学类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大课堂容量,高等师范院校初等教育专业文学类课堂教学的教师们会煞费苦心地给学生布置适当的古诗词的背诵、现当代小说的阅读以及外国经典名著影片的赏析……然而,没有人监督,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差,加之学生课业负担较重,教师又无法在课堂上检查和反馈,所以教学效果特别差,学生专业能力也无从得到锻炼和提高。当教师真正带领学生在课堂上去解读文本的时候,学生一问三不知,所以根本无从参与讨论。这样的结果就导致了目前高等师范院校初等教育专业的文学类课堂教学现状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结合教材适当地记一点笔记;课堂上学生被动地接受学习内容、不去思考分析、不去讨论写作;考试的时候,背一背现成的人物形象特点和作家的艺术特色而已。这样的状况,不仅学生学习的内容有限,更谈不上专业能力的锻炼与培养。基于以上现状,我们学院在初等教育专业文学类课堂中展开了“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的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内涵 “翻转课堂”是从英语“FlippedClass Model”翻译过来的术语,一般被称为“反转课堂式教学模式”或者是“颠倒课堂”。既为颠倒,意思也就是教师与学生,课堂与课下合理互换。我们高校的文学类课堂一直是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很少互动参与,然后学生课下在家完成作业;而翻转课堂却是学生在家在课下通过微视频、小讲座以及一些文字资料等进行自主学习,而课堂成了师生交流讨论互动的天地,从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目前,我们的学生大多住宿(个别学生走读,家里更是方便),都上晚自习,学校的图书馆、阅览室、班级,以及学生个人手中的笔记本、IPAID、手机等都能随时上网,这样方便的互联网以及信息化的手段,为学生课后的自学提供了保障。由于课下有了任务,学生有事情可做,所以晚自习的秩序井然,学生要么查找资料、要么热烈探讨;要么墨香四散,要么书声琅琅……同时,由于课下的精心准备,反馈在课堂上,便是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分析综合的能力、写作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三 翻转课堂模式在文学类各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一)翻转课堂在古代文学教学中的运用

古代文学,尤其是先秦文学距离学生太远,像《诗经》《楚辞》、诸子百家等内容,学生学起来困难,于是教师就在课前录制了重点学习篇目的音频,让学生下载,课下自由播放倾听,几次听下来,学生便自然把需要背诵的重点篇目——《关雎》、《蒹葭》《鹿鸣》《子衿》,甚至是《涉江》、《湘夫人》《山鬼》等稍长篇幅的难于理解甚至是拗口的篇目都背诵下来了,这样的效果让师生们都为之惊讶。为了让学生了解古代文学史,我们推荐学生阅读《中国通史》,为了解作家的生平经历,我们利用晚自习的时间推荐学生看《孔子》《屈原》《曹操》等影片,然后在课堂上让学生讨论历史上真实的孔子、曹操、屈原应该是什么样的?他们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形象与历史本来面目有何不同?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不同,等等。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了作家作品,课堂上讨论积极热烈,主动去重读《三国演义》,这样的教学给学生们留下了难忘的印象。再有,对古诗词的理解,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观点,引导学生去思考和探究,让他们去参与文学批评,去表达自己的见解,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被调动起来了。目前,他们自发地背诵起《论语》来,这为学生将来从事小学语文教学,研究国学教育都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二)翻转课堂在现当代文学教学中的运用

现当代距离我们的时间太短,很多作家作品是否优秀还有待时间的考证,尤其是对当代作家的评价,我们更应该让学生有自己的见解和想法。然而,我们的学生不喜欢伤痕文学、不理解反思文学,对于课堂教学有抵触情绪。基于这样的情况,我们的老师利用翻转课堂,通过视频讲座,让学生去了解那一特定阶段的历史,从而让学生去感受那特定时期的作品的特定内涵,而后在课堂上,老师作为引导者、参与者、组织者,让学生去表述自己的观点。再有,关于戏剧的学习,为了不再出现学生观看《雷雨》时笑场那痛心的一幕,我们在课前先让学生了解写作背景、剧目简介,然后再观看话剧,最后还组织学生亲自上演话剧,这样,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了作品学习中、主动背诵台词、请老师指导,这样的教学效果能不好吗?他们在反复的排练中,不仅深刻地挖掘了作品内容,更重要的是在表演中,去纠正自己的发音,锻炼自己的胆量,提高自我表现力。

(三)翻转课堂在外国文学教学中的运用

目前,外国文学的课时量在不断减少,因为学生不感兴趣,他们的英语水平又大多不能阅读原著,所以要想改变这种现状,落实教学内容,教师更有必要利用博客、录制音频等方法,在课下让学生去了解外国的风土人情、风俗习惯,从而体会作品的人文精神和特有的精神风貌,真正让学生学有所得。外国文学教学中,我们主要安排学生观看外国文学中的经典影片,像《哈姆莱特》《简爱》《巴黎圣母院》等,并联合英语教师,让学生背诵原著中的精彩片段,从而使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

(四)翻转课堂在儿童文学教学中的运用

现在,尽管儿童文学课已经成为师范类院校初等教育专业文学课中必不可少的一门专业课,但是跟以上三门文学课程比较,儿童文学课程似乎受重视的程度还远远不够。可在中小学,不了解儿童心理的发展现状,不熟悉一些儿童文学作品的话,不利于教师语文课堂教学的开展。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大家都知道《红楼梦》中关于林黛玉外貌描写的语句极妙,可是,你拿到小学语文课堂中去当教学案例时,孩子们会觉得难,会觉得深,即使学生们能理解老师的用意,他们在写作文时,也绝写不出那样的外貌描写来。所以,你还不如结合学生的实际,来一段大家熟知的曹文轩《草房子》中,关于秃鹤的外貌描写,“秃鹤的秃,是很地道的。他用长长的好看的脖子,支撑起那么一颗光溜溜的脑袋。这颗脑袋绝无一丝瘢痕,光滑得竟然那么均匀。阳光下,这颗脑袋像打了腊一般亮,让他的同学们无端地想起,夜里他也会亮的。由于秃成这样,孩子们就会常常出神地去看,并会在心里生出要用手指头蘸一下唾沫去轻轻摩挲他一下的欲望。”这样,学生一下子就明白了,外貌描写要突出人物特点并且要注重细节,适当的时候加入一些修辞更能使人物活起来。所以,我们在课下经常给学生播放实习录制的真实视频、有课堂实录、班会及其各种活动实录,让学生去真正了解孩子、喜欢孩子。

从以上四门文学课的教学实际出发,我们可以看到文学类课堂教学中使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必要性,翻转课堂的运用,不仅提高了课堂效率,更为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提供了保障。

四 初等教育专业文学类课堂利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

初等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小学语文教学能力的人才。现在的小学生不比从前,他们求知欲强、接受教育早、思维灵活、知识储备丰富。所以,作为一名合格的小学语文教师,必须有相当高水平的朗读、演讲、表演、分析、写作等专业能力以及组织活动、管理班级等综合能力。那么初等教育专业学生的这些能力又如何取得与提升呢?显然要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去落实。初等教育专业的文学类课程是专业课教学的主体,一旦翻转课堂在教学中得以广泛运用.那么学生的专业能力就会大幅度提升。例如,古代文学课,选择小学教材中的古诗作为材料,课下布置内容,让学生探讨“小学古诗意境的分析”,课上反馈讨论,总结小学古诗教学方法,这样,学生的古诗鉴赏能力得以加强,毕业后真正到小学去,拿下古诗教学这个内容就不在话下了。而且我们要求学生必须熟练背诵《小学必背古诗词70首》,在检查背诵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朗诵能力。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初等教育专业特别开展了“戏剧节”活动,给学生以展示的平台。除此之外,我们要求学生必须积累儿童文学中的精彩片段以及一些生动的寓言、童话故事,同时配以相关的讲故事比赛和演讲比赛等。学生积极参与活动,这样既锻炼了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同时又将高校的文学类课程教学与小学教学实际密切联系起来,使教学有的放矢,落到了实处。学生在课堂讨论中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在参与比赛中,展现和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

总之,高校的学生有充裕的时间,但不会合理利用,如果我们教师在专业课中都能有效地利用翻转课堂这种教学模式,并且学生得以重视的话,我们的教学效果就会大有不同,学生的专业能力就会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姚红,崔霞.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方法探讨[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11(1).

[2]刘红存,董伦红.基于翻转课堂的休闲体育课程教学模型构建与探索[J].常州大学学报,2014(6).

[3]张金雷,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4).

蒹葭原文及翻译范文9

文言诗文的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这里所说的文言诗文的教学,主要指的是文言散文与文言诗词的教学。从课标要求来看,初中阶段的文言文教学有两个层面的目标要求:

一是“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歌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在于考察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考察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这就要求文言文阅读首先要理解文本的基本内容。在这个活动中,老师的作用主要是教给相关方法,补充学生需要而在注释和工具书里找不到的内容,评价学生的理解结果。这是属于一般层面的文言知识和文言诗文的积累目标,包括文言字、词、句等技术性操作内容,它指向于语言能力的构成与应试检测的需求。

二是凭借文言文进行的人文素养(特别是文学素养)和文化传统教育,即“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以及凭借古代诗文“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给予“深广的影响”,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这需要从两个方面来考虑:一要学习相应的赏析技能,能自主赏析文言文本;二把从文言文中学习到的文学文化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素养。

从课标的要求以及现代社会缺乏语言环境等众所周知的原因,笔者认为:初中生学习文言诗文,要先学“文言”后学“文”。也就是要先“读懂”文言诗文,再去赏析文言诗文。

先谈学“文言”的问题:

先学“文言”,也就是首先“读懂”文言诗文,主要是落实以下学习目标:

1.学习掌握一些必要的文言诗文的相关文学常识,包括:

(1)常见的文言体裁及其特征,如“书”、“记”、“传”、“说”、律诗、绝句、词、曲、令等;

(2)作者的生平及其所处时代的社会情况,创作诗文时的背景、创作缘由。如教学《小石潭记》,就一定要让学生清楚柳宗元其人其事,了解他当时的心境。

(3)一些常见的古代文化现象。如姓、名、字、号,古代纪年,古代道德、风俗习惯,自谦、避讳习惯等。

2.学习掌握一些必要的文言词法、句法、修辞手法等。主要有:

(1)“通假字”、“一词多义”、“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词法。学习掌握一些常见文言实词和虚词的语义和用法。如“河曲智叟亡以应”中的“亡”,通“无”;“执策而临之”、“策之不以其道”两句中的“策”分别译为“鞭子”(名词)、“鞭打”(动词)等。据统计,初中阶段学生应掌握常见实词180个左右,重点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等18个;

(2)“倒置句”、“省略句”、“判断句”、“被动句”等特殊句法。如“弗之怠”(《送东阳马生序》)一句,正常语序为“弗怠之”,体现的句法规律为:代词做宾语的否定句,代词提前;

(3)“比兴”、“互文”等现代汉语中已经极少使用的修辞手法等。如《蒹葭》一诗中的“比兴”手法;《木兰诗》中的“互文”手法(“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一句最为典型)等。

3.读准字音,读好文言诗文中的节奏停顿。这个目标要求看似简单,实则较难,也极为重要(但这一目标要求恰恰被许多老师所忽视)。这是因为: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读文言诗文,不仅是学习目标,更是学习文言诗文的重要手段。余映潮老师提出过朗读有八“是”的理论,即:朗读是语文阅读课常用的一种基本的活动形式;是一种灵动多姿、丰美课堂教学氛围的教学细节;是让学生感知文意,感受文情的教学过程;是对学生的技能训练,是对学生的气质培养;是引导学生分析解课文的一种特别手法;是学生语言学用语言积累的一种途径;是阅读教学过程中的一条常用的教学线索;是阅读教学的一种基本课型。这八“是”极好地概括了朗读的作用,也同样适用于文言诗文的教学。

而要想读好文言诗文,首先就要读准字音,尤其要关注生僻字、常见字的古音读法。其次就是要能准确的断句,读出节奏。文言诗文的“断句”又称之为“句读”,是古人学习的基本功之一。我们应引导学生学习一些“句读”的基本规律,如:文言虚词(特别是语气词),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根据句式结构断句;根据反复、顶真、对偶等修辞断句等。

古人讲究“吟唱”诗文(笔者窃以为古人吟唱诗词,就像现代人唱流行歌曲一样),我们现在虽然不宜要求学生“吟唱”,但一般的规律是应该掌握的,比如诗词的朗诵,一般为“上声拖长,去声快”。读苏轼的《水调歌头》,不掌握这样的规律,是很难读好的。

另外,文言诗文是非常有节奏的,经常出现“二二三节奏”、“二四节奏”、“四三节奏”等。如七言诗词常见为“二二三”节奏,如“红军/不怕/远征难”。

等等。

只有这样“读好”、“读懂”了文言诗文,学生才能进入文本,才能培养出文言诗文的语感,才能进一步理解学习文章。可以说,这是深入、有效学习文言诗文的基础和前提。在学习时,我们应该特别注意两点:

1.文言诗文无需逐字“串讲”,翻译时不宜“字字落实,句句翻译”。

我们在这方面学习的目的是促使知识类化,或使学生进行常用词的积累,或让学生掌握文言词法、句法的规律,从而触类旁通。就某篇文章而言,教师要讲的三个方面,也应有所侧重、有所选择,做到因文施教。这样也许会有人担心教师没讲到的学生会不会理解。其实,文言文教学不是外语教学,仍是母语教学,不是零开始。“现代汉语是古代汉语的继承和发展,现代汉语的词汇、句法和修辞手段都不可割裂地和古代文学语言有着血缘关系。……学生阅读文言文虽然有一定的语言障碍,但绝不像学习外语那样毫无根基。”

2.要强化语言积累。让学生学会摘录。“不动笔墨不看书”,要求学生用摘录或制作卡片等方法积累阅读材料。学习文言文,摘录尤其重要,这样可以指导学生准备常用文言实词、虚词、通假字、古今词义差异、词类活用等卡片,摘抄一些成语、警句、诗词曲中的名句。在粗知大意基础上反复朗读,并逐步加深理解,这是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也是提高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

再谈“后学文”的问题:

这里所说的“学文”指的是在读懂文言诗文的前提下,深入理解、赏析文章。理解、赏析的对象,不外乎是文中的“人、事、景、情、理”,以及文章特有的语言特色、表现手法、结构手段等。

对文言诗文的赏析的着眼点,余映潮老师在他的论著中,有着详细的分析阐述,笔者拜读后大有收获,现据自己的理解转述如下:

1.从人们的欣赏规律来看,主要是欣赏文言诗文的语言之美、意象之美、音韵之美、画面之美、手法之美、构思之美、意境之美、情感之美、哲思之美。

2.从作品细部的欣赏品味来看,文言诗文赏析的着眼点有:人物、时空、动静、声色、上下、远近、宏微、刚柔、景情、视听、离合、声韵、繁简。

3.从欣赏对象的选择来看,文言诗文欣赏的着眼点主要有:字、词、句、联、多联、段、篇。

为了让学生更好进行赏析,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可以使用很多手法,对此余映潮等名师大家有许多专门的论述,如余老师就曾总结过“背景点示”、“文(诗)意概说”、“字词品析”、“诗联赏析”、“集美品读”、“画面欣赏”、“思路分析”、“音韵感受”、“特色概说”、“联文比读”等近二十种方法。在此不多述,但据笔者自己的学习理解和工作感受,想强调两点:

1.要加强诵读指导。

文言文的学习,诵读是行之有效的方法。现在文言文教学是讲得多,读得少,显然不是效果最好的办法。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意思是说读得多了就自然而然懂得句子所说的意思了。苏轼也说:“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可见诵读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文句的意思,品味文字的优美,体会文章的感情,领悟文章的奥妙,积累词汇,逐步掌握文言文用词造句的一些特点和规律,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语感,从而提高他们阅读文言文的能力。诵读是阅读文言文的基本要求和基本功,熟读直至能背诵,牢记于心才能增强语感,获得感性认识,理解文章的内容。对重点句、难句更要反复读,用心体会,做到“手到、眼到、心到”。

诵读应该贯穿在文言文学习的全部环节。但在实际教学中,许多老师不重视对学生进行诵读的指导,或者说有些老师对学生的诵读指导极其粗糙。余映潮老师曾提出教学警语:

“在语文教师的教学技能中,从细节来看,最差的教学技能就是朗读指导技能。”“许多老师对学生的朗读教育离不开这样几句话:大声的读起来,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出节奏,读出感情,你喜欢怎么读就怎么读。”

朗读指导应该具体而细腻。我们应该指导学生读出文章层次,读出文章重点,读出文章节奏,读出语气,读出重音,读出抑扬,要让学生读得有情调,有情味,有情趣。

2.要注重提炼规律。

蒹葭原文及翻译范文10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是高校、尤其是高等师范院校中文系占用教学时数最多的基础课程,一般每周3或4学时,连续开设四个学期,总学时达到216或288,这是其他任何课程都无法企及的。但如此庞大的学时最终达成的教学效果却令人担忧。具体而言,表现为如下两个方面:

一、很多学生缺乏对课程本身的价值认同

“老师,学这些有什么用?”是当前中国古代文学教师经常碰到的问题,如果使用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还是繁体字版,那么,这一问题往往会更加疑问。在不少学生眼中,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就是繁难艰涩的文言文,就是遥不可及的“故纸堆”,古人的生活无法贴近,古代的诗文难以理解。带着这种认识,很多学生学习古代文学的经历可谓痛苦不堪――食之无味乃至反胃,弃之却又不许、不能。于是,部分中文专业的学生直至毕业都没有读完“四大名著”,其他篇章最多仅限于教材有限的选文。如此,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二、很多学生未能养成阅读、理解、鉴赏与批评的能力

培养阅读、理解、鉴赏与批评的能力是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核心目标,但恰恰就是这一点在教学实践中往往落空。很多学生对作品仅限于咬紧牙关、死记硬背,靠划重点、背笔记勉强通过考试。就是一些程度较好的学生也只能拾人牙慧、人云亦云,缺乏自己的理解,更难有独到的鉴赏与批评。这一问题反过来又导致了学生无法具备独立的阅读能力,甚至难以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于是,古代文学学来学去就是老师课上重点分析的那几篇,自己拓展阅读?既无能力,更无习惯。

上述问题究其原因,应与高校学生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学习起点与课程要求存在差距有直接关系。学习起点是设定教学目标的前提,是制约教学目标达成程度的重要因素,脱离学习起点的目标注定无法实现。通过我们在日常教学中的感受与调查发现,目前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学生的学习起点难以达到实现教学目标的基本要求。

三、学生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阅读数量偏低,难以达到支撑其宏观把握中国古代文学发展轨迹的要求

以先秦文学的重点《诗经》教学为例,从小学直至高中的12年间,学生只读过《周南・关雎》《秦风・蒹葭》《邶风・静女》《卫风・氓》等寥寥数篇。进入大学,限于课时,课上也只能重点讲授3――5首诗。学生最终对《诗经》作品的阅读仅限于这十首八首至多一二十首诗,而这些相对于《诗经》的305首全篇,实在微乎其微。凭借微乎其微的阅读建立的印象,希望学生对《诗经》有深入、前面的了解,对教师来说做不到,对学生来说听天书。

四、学生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阅读质量偏低,难以达到深入解析作品的要求

以《诗经》作品为例,《卫风・氓》是高中语文课本人教版、粤教版、语文版等的必修篇目,从我们的调查发现,学生的阅读普遍存在一些问题:

1.偏重文言文字词句的理解,缺乏整体感知

比如如果提问学生首章“来即我谋”一句中“谋”为何意,很多学生会回答“商量”,全句意为“来就是要和我商量”。但进一步商量何事,诗中的“氓”有何打算、为何要以“抱布贸丝”为借口等问题,鲜有学生能够说清,而这些又恰恰是理解全诗首章的关键。因为仅仅停留在文字表面,所以学生很多学生把古代文学说成古文,把学习古代文学理解成学习文言文。进而,因为只知道死抠文字,所以很多学生能读、能背、能翻译,却无法进入到作品内部,难以咀嚼品味,久而久之,望而生厌,兴致全无,直接导致了上述列举的第一个问题。

2.缺乏历史坐标,望文生义、胡乱勾连

《卫风・氓》作为一首婚恋诗,必然要以春秋时期特定婚俗为背景,弄清这一点,才能对诗中男女的悲欢离合细致体味,准确把握,才能读出本诗流传千古、至今令人感慨的深味。可是,学生普遍对此一无所知,甚至从我们借助互联网得到的很多教师的教案也对此漠然置之。于是,学生只能凭借“封建礼教”、“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等似是而非的观念去胡乱勾连,妄加判断,诸如“氓骗取了女子感情的同时还骗得了一车嫁妆”之类说法由此而生。选自《左传》的《曹刿论战》同样明显存在这一问题。比如很多学生认为鲁庄公虽昏庸,但至少礼贤下士,能够接纳平民曹刿的意见,其实其理解的依据不过是望文生义把“肉食者”理解为贵族,自然,曹刿就是平民。但这种说法完全忽视了春秋社会结构的基本特点。再如文中叙述双方交战,学生却普遍不了解春秋车战的基本规则,“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也就只能片面地理解为曹刿的智谋高超。

缺乏历史坐标,不仅造成了理解的片面、浅薄以致歪曲、穿凿,更重要的是其限制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与提升。试想,结论与材料之间缺乏必然的逻辑关联,强为之说,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如何提高?上述第二个问题学生不会读、读不好,与此有直接关系。

针对上述问题,高校古代文学课程似应作如下改革:

五、强化作品阅读,弱化文学史教学,加大作品阅读量,切实培养解读能力

如前所述,学生古代文学作品的阅读量普遍偏低,解读能力普遍偏弱。无视这一学习起点,以文学史为中心,以作品讲解为参照的古代文学教学模式必然面临尴尬。针对学生的学习起点有的放矢、构建行之有效的古代文学教学模式是当务之急。

作品阅读应成为课程的中心,阅读数量应大幅提高。以《诗经》教学为例。其祭祀诗、农事诗、宴饮诗、怨刺诗、婚恋诗、征役诗等类别都有选择代表作品,要求学生自主阅读,总量应达到《诗经》作品的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只有如此,学生才可能有全面的把握,其解读能力也必将有相应提升。与此同时,文学史应弱化为课程的辅助,应立足于掌握常识。《诗经》教学中属于研究史范畴的内容,比如今古文问题、风雅颂分类标准的演变问题、汉学宋学清学的观念差异问题等尽量少涉及,其应当属于更高一个层次的学习内容。

六、改变教学方式,强调学生自主学习

以往古代文学课程的课时数量虽然高居各科榜首,但很多老师仍然感觉讲不完、讲不深、讲不透。对学生而言,则完全出于被动的地位,匆匆忙忙一个学期是在不停地听,不停地记,没有参与的机会,更没有参与的能力,长此以往,学生逐渐丧失了兴趣,失去了热情与动力。这一现象究其原因,一来古代文学的教学过于局限于课堂,对课下的利用不够;二来忽视了学生的能动性,对学生自主学习习惯与能力的培养不足。如果古代文学课程强调能力培养为主,知识掌握为辅,那么这种状况是必须改变的。

1.充分利用课下时间,安排学生自主阅读

前文提及应加大作品阅读量,如何实施?可以给学生提供阅读资料,要求其在若干时间完成。比如《诗经》五六十首作品,必须在课下两周内读完,并完成诸如读书笔记、发言提纲等作业。

2.课上由老师讲授为主转为师生研讨为主

在课下一定阅读量的基础之上,课上师生之间的交流才有可能进行。也因为有了自己提前的阅读与准备,所以老师的讲解与点拨才不至于如听天书。更为重要的,这种教学与学习方式真正体现了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只能在自己积极主动的训练过程中得到提高,老师仅限于从旁帮助,而无法发挥决定作用。

七、改变考核方式,由终结性考试向过程性考试转变,由考察知识掌握情况向考察能力提高情况转变

平时交一两篇作业、期末一张试卷是以往古代文学课程的常见考试方式,属于典型的终结性考试。就考试内容而言,也着重考察知识掌握情况。这种考试方式造成了学生考前突击准备、考后一无所知的问题。很多学生把没有考好归结为没有认真复习。

蒹葭原文及翻译范文11

大学语文是我国高等院校基础教育中一门重要的教学课程。作为全国高等院校的一门公共基础学科,大学语文教育承载着提高非中文专业大学生语文素质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的重要使命。大学语文教育在几十年的风风雨雨中,凸显了其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性,发挥了其独特的教育功能,提高了大学生的语文素质和综合素质,为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精神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现在,以为中心的党中央和国家非常重视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因而,传承传统文化精神的大学语文教育改革也显得格外重要,需要提到当代的历史进程中,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同时,各个高校适应社会发展的趋势,都在进行素质教育改革、学分制、导修制改革以及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大学语文教育改革也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传统文化的传承也应该涵括在大学语文教育改革中不断探索、实践,从而为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当代大学生服务。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大学语文教育也面临着新的挑战,需要不断改革探索。大学语文教育是一门复杂、多层面的学科教育,大学语文教育改革相应的也是一个复杂的改革过程,涉及到国家和高校对大学语文课程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大学语文教材建设、大学语文师资建设以及大学语文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和方法的研究等一系列问题。

一、国家和高校要高度重视大学语文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大学语文教育,自从设立以来几经废立,经历了风风雨雨的发展历程,但仍然发挥了其在国民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然而,它也面临着许多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方面,大学语文教育受到社会的影响,一直处于比较低迷的发展状态。现在的大学生受到社会不良思想倾向的影响,往往不重视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同时也对承载着传承传统文化精神的大学语文教育持不重视的态度,仅仅把大学语文课当做修得学分的一种手段,从而使大学语文教育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另一方面,高校对大学语文教育的重视程度还有不足之处,教学定位不明确,也使得大学语文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使其与“终身学习”的大语文教育观背道而驰,不利于增强大学生的语文素质,不利于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精神。

所以,在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大学语文教育要得到国家、社会和高校的高度重视,才能充分发挥大学语文教育在弘扬和传承传统文化过程中的突出作用。大学语文教育才能在素质教育和应用型人才模式改革的过程中,获得积极的进展。

二、大学语文教材要体现传统文化精神,彰显传统文化的魅力

大学语文教材是大学语文教育的重要载体。所以,教材建设是大学语文教育改革的重要方面。要实现大学语文教育传承传统文化的教学目标,大学语文教材必须要体现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彰显传统文化的魅力。

现在的大学语文教材大多选用古今中外的名家名作,通过教师的课堂讲授和欣赏,使学生接受语文知识和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因为这些文章不仅仅是语文教育的典范,而且聚集着传统文化的精华。所以,大学语文教材的编订,应该选用一些能够体现中华民族传统精神的重要篇目,这样才能对学生起到良好的传统文化教育意义。

在大学语文教材中,徐中玉先生主编的大学语文教材,既兼顾学生语文素质的提升,又能彰显传统文化精神。另外,由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潘文国主编,专门为翻译专业编订的《中文读写教程》也是一部很好的大学语文教材。教材由易而难,分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古代散文(晋代到清代)、中国古代散文(先秦至两汉)、诗歌辞赋及骈文,共4册,每册又分若干单元,每个单元都由“文选阅读”“中文知识”“语言实践”3部分组成,从而形成完整严密的整体。文选阅读,主要选用一些体现传统文化精神的作品,各篇都有学习提示和思考题,供学生自学和课内课外引申学习。语言实践部分主要介绍各种文体的写作和例文欣赏。中文知识部分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介绍,涉及到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这部教材传承传统文化的教学目的非常鲜明。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通过重要教学篇目的欣赏和传统文化知识的介绍,使其弘扬传统文化的教学目的达到很好的效果。

在大学语文教材的编订上,我校大学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进行了改革、探索,编订了适合本校实际的《大学语文》教材,经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部教材主要目标就是提高大学生的语文素质和弘扬传统文化精神。编排的原则是兼顾古今中外,并选录了受到学生普遍欢迎的经典影视欣赏篇目。每篇文章都有自学提示、思考练习、知识链接,目的是使大学语文的学习不仅仅局限在课堂,而且要延伸到课外的日常生活中。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通过教师的教学引导和教材的自学,联系现实生活,感同身受,真正达到大学语文教育传承传统文化的教学目标。

一部优秀的大学语文教材既是语言文学知识的合集,又是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精髓的再现。所以,在大学语文教材建设上,要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彰显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为大学语文的课堂教学提供最优质的教学指导。

三、大学语文教师要提高传统文化的素质,展示传统文化的魅力

大学语文教育传统文化的传承,需要在大学语文教师的指导和实践教学中达到最终教学目的,所以,大学语文教师自身传统文化素养的提升和大学语文师资的建设和培训,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

1.大学语文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扩充自己的知识层次和理论水平。大学语文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大学语文教育目标的实现和大学语文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和理论水平是息息相关的。所以,大学语文教师必须与时俱进,不断丰富自身的知识层次,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尤其是大学语文教师承载着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使命,所以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通过不断的阅读文献、欣赏名家名作,提高自己的欣赏水平和语言文字能力,深刻理解和掌握传统文化的精髓。只有这样,才能承担大学语文的重要教学任务。

2.加强大学语文教师传统文化的教育和培训,提升教师素质。大学语文教育是高校教育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这要引起各个高校的高度认识。目前,一些高校的大学语文教育实践基本上是由年轻教师来承担,而年轻教师在学识水平和教学方式、方法等方面有一定局限,很难有效地完成大学语文教育所承载的传承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所以,为了进一步提高大学语文教师的文化素质和教学水平,就要不断为大学语文教师提供再教育和培训的机会,尤其是传统文化的教育和培训,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提升大学语文教师素质的最终目的。

3.建立高素质、多层次、多梯队、稳定的大学语文师资队伍。师资队伍的建立直接决定了大学语文教育的成败与否。所以,各个高校应该建立高素质、多层次、多梯队、稳定的大学语文教学和科研团队。只有这样,大学语文教育才能有效地实现其教学目标。首先,要让一些资深的教师进入到大学语文的教育中,发挥他们的教学优势。这些教师从事教学工作几十年了,大多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深厚传统文化的素养,选用这些教师进入大学语文教学中,不仅可以促进大学语文的教学和传统文化的传承,而且能为年轻的教师树立良好的榜样作用,形成以老带新的传统。其次,引进高层次的专业人才,充实大学语文教学队伍。这些教师接受了系统的专业教育,受到传统文化教育的良好熏陶,能够胜任大学语文的教学工作。不过在教学经验、教学技巧上还有不足,需要在教学实践中向老教师学习,通过不断教学探索实践,逐渐成长成熟起来。再次,稳定大学语文教学的师资队伍。一个稳定的大学语文教学团队是大学语文教育实现其教学目标的关键。

教师素质水平的提升和高素质、多层次、多梯队、稳定的大学语文教学团体的建立,无疑对大学语文教育会产生巨大的推动力,从而在弘扬和传承传统文化方面发挥巨大作用。

四、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和方法的研究和探索

当然,要实现大学语文教育传承传统文化的目标,最重要的是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方法的研究和探索。

目前,大学语文教育的现状堪忧,尤其学生普遍的厌学情绪是值得关注的问题。若要改变这种现状,最为关键的就是在教学方式、方法上下功夫,要确立学生是课堂教学主体的教育理念,吸引学生主动加入到课堂教学中,深入思考,联系现实生活,提升自己的思想素质和文化水平,从而实现大学语文的教学目标。

(一)教学篇目的讲授和欣赏要以提升学生语文素质和弘扬传统文化精神为目的

在大学语文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是在课堂上通过一些重点的教学篇目欣赏进行。所以,这些重点教学篇目的选择就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大学语文选录的作品,尤其是精讲的篇目大多都体现了传统文化的精髓,不仅会给学生美的享受,也会给学生带来思想、道德、文化等方面的深刻启示。

例如,辛弃疾《水龙吟》、陆游《示儿》、杜甫的《登高》等作品中体现了爱国主义的忧患意识;李密的《陈情表》体现了我国忠孝思想的精华;《诗经?蒹葭》、李清照《醉花阴》、陆游《沈园》等作品体现了古代的爱情理想;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和苏轼的《前赤壁赋》表现了他们悠闲自然的生活情趣和放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展现了天人合一的传统思想;先秦诸子散文中有对人生短暂的慨叹,也有关于如何修养人格、增进学业的精辟论述。这些文章都闪烁着传统文化精华的光芒,能引起学生深刻的思考,使学生深受其益。

所以,要想实现大学语文教育传承传统文化的目标,就应该在作品讲解和欣赏中,引导学生理解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并指导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实际,进行深入思考,从而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和爱情观,达到传承传统文化的目的。

(二)教学篇目的讲授要结合现代社会和学生关注的焦点进行

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大学语文教师不能一味的以教师为主体,一定要牢记学生是课堂教学主体的教学理念。所以,课堂教学一定要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紧密联系社会现实,不然我们所讲的作品就会和学生产生一定距离,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李清照的《醉花阴》表现了作者对自己丈夫的相思之情,从而体现了李清照和赵明诚真挚的爱情,这就可以和当代大学生的爱情观念相联系来讲解。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对李清照和赵明诚爱情的分析,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美好的爱情观。讲解苏轼的《前赤壁赋》,可以给学生延伸介绍苏轼的生平,其中苏轼母亲给他们讲范滂的故事,有故事,有情节,生动形象,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能给学生一定的教育意义,让学生思考自己应该做一个什么样的人。也可以通过介绍学生熟悉的《赤壁怀古》,让学生体会苏轼放达乐观的人生态度,从而进入到《前赤壁赋》的欣赏中去,深刻理解苏轼的人格精神的内涵。

这样的课堂教学,既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又给学生以思考启迪,使其在无形中受到这些作家人格精神的影响。从而,让学生既接受了语言文字的知识,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教育。

(三)改变传统的课堂讲授方式,使用现代课堂教学新模式,生动形象地传承传统文化

传统的一言堂教学方式越来越不受学生的欢迎,毕竟时生了翻天地覆的变化,对于喜欢新鲜事物的年轻人,他们的兴趣支点也在时刻发生变化。世变时移,大学语文的教学模式也要与时俱进。所以,我们一定要时刻牢记学生是课堂主体的理念,进行大学语文教育改革,探索现代教学的新模式。

1.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探索现代教学新模式,使传统文化的教育生动形象。传统的教育模式是以教师为主导,以教案和板书为中介,向学生展示语言文学和传统文化精神的内涵。一般而言,这种教学方式比较抽象,缺乏直观性和形象性。现代教学模式中的多媒体教学,恰恰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现代的大学语文教学,可以利用便捷的网络资源,以声音和画面的形式,向学生生动形象地展示课堂教学的内容,让学生直观、形象地接受大学语文课堂所传授的语言文学知识和传统文化的内涵。例如《垓下之围》的讲授,可以通过影视资料先向学生介绍项羽的生平事迹,结合多媒体展示的文献资料,让学生形象地了解项羽的英雄形象,从而受到其英雄形象的感染。然后,通过文章的分析和欣赏,让学生全面了解项羽勇猛多情而又自负的英雄形象,从而引起学生的思考:通过《垓下之围》的学习和欣赏,我们要在项羽身上学到什么,应该摒弃其身上的缺点,发扬其身上的闪光之处。通过这样的课堂教学和作品欣赏,传承传统文化的目的也就在无形中达到了。

蒹葭原文及翻译范文12

诺贝尔文学奖的表彰对象是“创造出理想倾向的最佳作品的人”。

我认为,《红楼梦》这部作品满足这一标准。不说其中美的境界,不说那“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的创作艰辛,单从“理想倾向”的角度评价,曹雪芹当得这一称号。曹雪芹的理想正是人类共同的倾向:乐。应当知道物质享受不能带来思想的快乐,所有快乐都是心灵超脱了物欲枷锁的一瞬所产生的感受。而在这个尘世中,这一种超脱也是不可达到的,所以人类的理想就在于对于超脱多种方面的倾向与追求――正如一块落人凡俗的补天石对灵性的不断追求。这就是理想倾向,而作品中人物无一例外的悲剧命运反映了理想的不可得。

曹公和《红楼梦》 杭玉婷

“开卷不谈《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红楼梦》作为我国古典白话文小说的里程碑,它巧妙的布局、华丽的语言与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将中国古典白话文小说推向一个新的高度。曹雪芹不但代表了《红楼梦》,更代表了一个时代,一个社会,一个看到新社会黎明曙光的人。

曹雪芹代表着一个时代。《红楼梦》浓缩了中国那个时代的背影。它将那个时代人的喜怒哀乐表达得淋漓尽致。不再单纯写事,曹老书写了其中几百号人的命运。

曹雪芹代表着一个社会。他解释了封建统治必然衰败的不争事实。他的《红楼梦》,寓意深刻、光芒万丈。

曹雪芹,一个看到新社会黎明曙光的人。从独特的视角观察,他以超凡的想象力洞悉整个社会,望穿封建社会的残骸。他嗅到了新社会即将到来,看见了第一缕曙光。他与但丁相似,力争改变社会性质,期盼人们自由、平等。他将一腔热血化为“激昂”的文字,使人民清醒,不再沉沦。

我不知该怎么形容《红楼梦》,它占据着我心中首要的位置;我不知该怎样形容曹雪芹,他让我感知了每一次心跳。

这个奖我一定颁给曹雪芹 杨禧妍

一看到这个话题,我的第一个反应是,我要把这个奖项颁发给曹雪芹。

大多数人对他的了解就是《红楼梦》。可他还是一位诗人,他的诗,蕴藏深刻的涵义,久久难摸透,给人一种高尚的境界,“爱君诗笔有奇气,直追昌谷破篱樊。”这是曹雪芹的酒友敦诚对他的称赞。同时曹雪芹又是一位画家,他笔下的石头可是出了名的,有不少人会纳闷:“为什么曹雪芹这么喜欢画石头呢?”我也曾这样疑惑过,我想只有真正读懂曹雪芹的书面诗的人才知道吧。当然,曹雪芹一生最大的贡献还在于《红楼梦》。它是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的创造,我想他这一生最后悔的就是没能将《红楼梦》写完,后四十回是别人写的,虽说写得精彩但总感到有些不对劲儿,情感思想多多少少有差别,也不知曹老先生是否满意。不能否认《红楼梦》这部巨作是曹雪芹一生的骄傲和自豪,可以说,《红楼梦》因曹雪芹而生,曹雪芹因《红楼梦》而活。

人性超越文化的障碍 吴苇航

如果我是诺贝尔文学奖的评委,我会想到一个人――路遥。

在中国走过青少年时代的人们都知道《平凡的世界》。少安少平两兄弟,在出身于贫苦的命运中,保持着农民的质朴善良,甘于冒险追求更远大的梦想,走出自己的人生。《平凡的世界》影响了二十多年来的青少年。路遥的作品描绘的是拼搏向上的精神,从我的父母到我,不同时代的青少年,受到的激励是永恒的。能够给人们,尤其是少年们未来的希望,带来积极的思考,这是获得诺贝尔奖的基础。

路遥被评价为“用生命写作的作家”。不拘于条件,不拘于短暂的成功,不是为了生活而写作,是为了写作而生活,这样的精神才是最高境界。

诺贝尔文学奖是要得到世界认可的。在路遥的作品中,无论是《人生》的高加林还是《平凡的世界》的孙少平,体现最多的都是积极进取的人性美。人性的美可以超越种族、抛开政治,引起人类灵魂深处的共鸣。文化有吸引人之处亦有难以理解之处,国与国之间难免会不了解。诺贝尔奖需要突破文化的差异、价值观的隔膜。如果路遥在世,他无疑是具备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条件的。他与许多文豪一样“被世界埋没”。或许以诺贝尔奖来衡量一个作家的能力太功利,但是这也反映了中国文学与世界沟通的障碍。莫言获奖,很大程度上因为他的作品已被翻译成多国语言,能够走向世界。如果中国文学能够敞开大门,避开一些敏感的政治话题,将更多的著作主动分享给世界,相信人类的认知将会迈出一大步。

假如我来颁奖 韩林峰

我会把这个奖颁给鲁迅先生。

有人说他的文章有太多的冷峻,少了些饱满的温情。我认为,他以理性与智慧面对一个民族的种种问题,那是忧国忧民的深沉。他看到国民素质的低下,看到封建迷信思想毒害下的中国人,看到革命的艰难,为此忧虑。他选择了以笔为武器,引领、探索“新希望之路”。他的那些经典文章,便是革命历程中的累累果实。他的文章揭示旧中国社会问题的根源,反映一个时代里不同人的不同生存形态,体现出社会的晦明两面,富于理智。他以他的力量,推动着革命的进程,引领着新文化的发展。

他花自己的钱印书让青年人阅读,并且夜以继日地工作,写文章,回青年的信。他对新青年的影响是巨大的,是不容忽视的。

他献身文学与革命,他用文学,用他精神的力量,影响了无数后辈,引领他们向前,无所畏惧地向前。他对文学的诠释是深刻的。若他在世,我会把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他,我心目中伟大的鲁迅先生。

选鲁迅的理由 孙兴

1.鲁迅一生作品丰富,包括杂文、白话小说、评论、散文、翻译作品。

2.他对“”以后的中国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3.主席评价他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

4.他是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作品完美地结合了白话文与文言文。

5.他通过杂文,显现出他不屈不挠与旧势力战斗到底的革命者形象。

6.鲁迅杂文形象性很强,他文章中的说理、论辩、批判、驳论等逻辑力量都是透过鲜明的形象来体现的,因而他的杂文具有浓郁的艺术色彩。(网上查的资料)

7.他的杂文是现代文学中有重大影响的一种文体。

8.他的作品很多被收入在中学课本中,中学里把他的作品与写作文和文言文一同提名,显现出他的作品在中学学生及老师眼中十分重要。

应该给罗贯中 潘政焘

我想把它颁发给罗贯中,他的著作《三国演义》语言连贯,塑造的人物形象鲜明,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名著。我非常喜欢他的书籍,从书中,我看出了罗贯中超人的智慧和丰富的实践,他主张国家统一,痛恨奸诈邪恶,他开创了历史小说的先河,所以我推荐罗贯中。

为鲁迅颁奖,对不起,办不到 郑凌风

如果我是诺奖评委,鲁迅,你很优秀,但是对不起,我不会给你颁奖。

我认为,鲁迅的文章很多时候都包含着强烈的感彩,多半是尖锐的,对社会黑暗的愤慨,是直面刺向人心的利刃,他的文章往往革命性强过文学性,他的文章是做T精美的利器,是用于鞭挞的,是用痛在唤醒麻木的国民――无论再怎么精美,最终都是利刃。后代人在评论鲁迅时大多看到了其中的文学价值,而教育侧重的也是鲁迅文章的文学价值,忽略了鲁迅因何而写文章,忽略了鲁迅拿起笔杆当武器的目的――救国。

相比之下,莫言的文章是文学,没有锋利的刀锋,也无严厉的措辞,就如诺奖评委会主席所说:“莫言的作品定义为魔幻现实主义,会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南美大文豪马尔克斯,联想到他是在模仿马尔克斯的作品。但实际上,莫言不是模仿马尔克斯,莫言对发生在中国的故事有自己的表现形式,在结合幻想和现实方面他甚至超越了马尔克斯。”莫言的作品是真正的文学,他的作品不像鲁迅的文章那样让人痛心,他在隐喻着新的时代的黑暗,给人更多的是无奈与叹息。

所以,鲁迅的文章是武器,莫言的文章是文学作品。这是我为何不给鲁迅颁奖的理由。

最终的投票 汪佳茵

相比鲁迅,老舍的文字显得更通俗所以更受大众欢迎。早在上世纪就已经被翻译成英文,而且保留住了神韵,这突破了中国文学与世界交流的一大瓶颈。各国读者都被语言中包含的情感所打动。浪漫之都的姑娘们以前想不到,她们竟能从这质朴的文字中看到祥子对虎妞之死的悲痛,这比直白的心理活动更真实。早期被外国人认同的“俄式抒情”渐渐被更为含蓄的大段人物神态、动作描写取代了。后起之辈纷纷效仿中国作家,全球掀起一股中国热。虽然许多当代的作家已经与国外接轨,但他们笔下的现代都市并不能吸引大众。随着高楼大厦、钢筋水泥占领全球,对古朴悠久的文化的怀念占据了人们的心。老舍先生真实生动地描绘了现代中国的社会风貌和民情心理,他取材于北京胡同里小人物的日常生活,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老北京的胡同、四世同堂的大家庭――这些都在现代人的生活中消失了。

然而,大众的取向并不能影响到委员会的成员,他们自有一把严厉的标尺。他们的眼睛最犀利,他们看重的是“文学”“思想”,而不是瑞宣的矛盾和王掌柜的无奈。一些新生之辈并不能理解战争带来的白色恐怖,自然就不会明白老舍对整个民族未来命运的担忧,也不会欣赏他的作品。白天会议的情景又浮现在眼前。“舍予的作品中的人物是很生动,京味十足,为现代文写作做出了贡献。贵国的写作特点和手法我们也认同,但是缺乏艺术震撼力,对人性的认识和刻画,从文学艺术角度评价的话,显得有些单纯。”大家心知肚明,作为左翼作家的文章风格,并不符合传统的文学审美观点。但是他们不知道,那一段历史给中国人留下太多的烙印,捧起他的作品,我们能感受到老舍先生对国家的热爱和忧虑。

老舍若能活到今天 陈季寅

老舍先生更打动我们的还是他作品背后的“平民情怀”。祥子,晓荷,瑞宣,王利发……最鲜活的人物交织出最动感、最动人的社会现实。旧社会的中国的确显出的尽是弊端,可老舍却同样找到了社会最底层氤氲的“人情味儿”。这人情味儿或许就在你、在我、在全世界读者面前徘徊已久。莫言的超现实魔幻,写的是乡土、历史与当代那样跳跃性的内容;而老舍先生的作品既有民生,民情,又有世间百态,还关乎国家命运。这些作品在内容上有着极强的艺术性与逻辑性,同时也彰显出一个中国作家的社会责任感。舍予有幸长存,则必开中国诺贝尔奖之先河!

日已落,光无尽 白鸽 冯欣

他思绪飞扬;挥毫泼墨,笔锋处流露坚定。他的作品有很强的说服力,长篇作品论证严密,短文则一针见血。在最要害的地方揭示本质,表现出鲜明、肯定、无可反驳的逻辑力量。

小时候,我并不喜欢他的作品,更喜欢《寓言故事》之类的,因为他的作品不好理解。长大以后,我喜欢上了《野草》,里面的景色描绘十分优美,把雪、树、花等一些常见的事物,描绘得让我感到陌生了,原来,这些平凡的事物里也有未被发现的美,美得让你可以嗅到它们特有的芳香。

现在,我理解了《彷徨》中的沉博绝丽;体会了《呐喊》中的匕首投枪;看透了《朝花夕拾》中的笔底烟花;了解了《故事新编》里的笔酣墨饱。对他的作品,我不仅仅赞赏,而是升华到由衷的敬佩。

苏轼是不可超越的 陆欣雨 颁奖词:

他,披荆斩棘,开辟了宋词豪放派的必经发展之路。他,持一支秃笔,轻描淡写几笔,在文学长空上引出了几颗亮丽的明星。他就是苏轼。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中,他的文学作品,是一座丰碑――不可超越的丰碑。

他就是苏轼,在华夏无数文人墨客中,他的豪情,是一种力量,推动着时代前进。

他的《水调歌头》带给远在他乡的游子们心灵的慰藉。

他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让三国时的尘封历史再次熠熠生辉。

庄子 吴禧辰

也许你会问,庄子不是思想家吗?在我看来,庄子可以说是中国最特别的作家了。他想象奇特怪诞,洋溢着浪漫色彩,追求顺其自然无所依,最终获得无穷的自在自由。庄子的《逍遥游》,可谓是道家思想的集大成者,而且加入了庄子本身的思想――否认一切事物是绝对的,反对是非之争,反对人为约束。虽然看起来艰涩难懂,但其实思想深邃玄远,文章奇诡玄幻。读了庄子的著作,你会真的懂得什么叫追求自然,超脱功利和名声、逍遥与自由,也就是“无己”“无功”“无名”“无我”的最高境界。

庄子不仅仅是文学家,其实更是个杰出的哲学家,这正是我想把奖颁给他的原因。

我一定会选李白 吴菲凡

李白大家都不陌生,从小大家就阅读他的名篇,他被誉为“诗仙”,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歌行体和七绝都达到了后人无法企及的高度。他是一个很有内涵的人,不管是诗歌创作还是个人生活,都很有新意,所以他开创了中国古典诗歌的黄金时代,将唐诗文化带向了新的繁荣局面。

《将进酒》、《行路难》等都是他的代表作,足以传承中华民族的历史和精髓。他的文风没有人能与之相媲美,当这些磅礴之作站在诺贝尔文学奖的顶峰之时,所有中华同胞一定会为之鼓掌。

如果我是诺贝尔文学奖的重要评委,我一定会选李白,因为他的浪漫主义格调、与众不同的文风需要让更多的人知晓并传承。

烟雨中的红颜――李清照 陈惠敏

我会将奖项颁给她――李清照。

小学课本里早就有李清照的诗和词,我至今仍能背诵,因为她的词深入我心。

最近读了一本书,书名叫《宋词是一朵情花》。书里提及李清照,让我对这位女词人的了解更多,感受也更深。她的一生坎坷多变,也曾有过令人惊羡的爱情,可最后弦断曲终。她是坚强的女人,虽然她会为国亡而悲,也会为夫走而痛。

李清照独特的经历造就了她独特的诗词。她是婉约派的代表人物,论名气、文笔,苏轼、辛弃疾都在她之上。但人生有不少伤痛,借词托怨,美丽精致。李清照将词的雅致发挥到了极高的境界,无人能及。

她,是烟雨中的红颜,烟雨中的才人。

世界如水一般――张晓风 吴颖铭

通过那篇课文――《行道树》,我认识了她,这位美丽的女作家――张晓风。

与莫言的魔幻主义、乡村风情不同,张晓风的散文更贴近我们这代人的生活。张晓风善于从平凡的琐碎小事中看出深隐其中的含义。在她的眼中,世界如水一般,表面上平如镜,水下却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东西。她的散文作品都如水一般,平如镜,清澈见底,又令人想深入水底,寻找张晓风深藏在水底的“宝藏”。

张晓风的作品总是那么耐人寻味。对于我来说,她的作品好像被一层白雾围绕,缥缥缈缈,虚虚实实。每次读她的作品,朦朦胧胧,好像探到了中心,却无法言语。张晓风看透了水底下的东西,在作品中用委婉的语言表达这些隐藏其中的哲理,让读者慢慢挖掘,细细品味。这便是我推荐张晓风的原因。

张晓风说过:“水,永远是第一张书笺。”

流浪,只是流浪 李思洁

迅哥儿是自愿放弃,自是不能再选;从文和老舍,都与诺贝尔文学奖失之交臂,那么就让它保留遗憾吧。杨绛和刘震云曾是我心中首选,直到我想起了流浪。

诺贝尔文学奖不是官方产物,它能在世界上获得如此高的地位,大概因为它需要放荡不羁的灵魂吧。我想起了在撒哈拉大沙漠里拳着腿,坐在台阶上,仰望夕阳的三毛。

她的确长得不甚好看,大眼睛,大嘴,但她让全世界都沉迷于她的不虚假,沉迷于她率真的个性,沉迷在她那散发出无尽魅力的散文之中。

她建起一座矗立在撒哈拉的小屋。凡是读过《撒哈拉的故事》的人,不由得都想去瞧瞧三毛笔下那座美丽的小房子。

她的文字带着点儿可爱的小俏皮,带着质朴、干净,却有一股使人沉陷的力量。她是最尽兴的歌者,是夕阳下最辉煌的舞者。她笔下的荷西,让我们对爱情有了向往和期盼。文学创作是一个人性灵升华的最高表现,她既然能升华出这样的情感,就表示她有这样的层次,比起很多作家,我觉得她在灵性上要高出很多。

梁羽生评论三毛:“我本来不想把这种已经变得俗气的头衔加在三毛身上的,但想想又没有什么更适合的形容,那就还是称她为奇女子吧。‘奇’的正面意思应是‘特立独行’,按辞海的解释,即志行高洁,不肯随波逐流之谓也。”

三毛是个纯真的人,在她的世界里,不能忍受虚假,就是这点求真的个性,使她踏踏实实地活着。也许她的生活、她的遭遇不够丰富,但是我们深知:她没有逃避命运,勇敢面对人生。尽管最后她还是选择了自杀。

诺贝尔文学奖给三毛的颁奖词应该是:“中国最具浪漫色彩的女作家,用生命照亮了遥远的撒哈拉大沙漠,用中国式的叙述给世界留下一道倩影,俏皮的文字从现实中开辟了一方桃源……”

跟着她一起去流浪,流浪,去撒哈拉沙漠,拳着腿,看夕阳。

我心目中的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冰心 郑紫薇 翁惠佳

若问谁是我心中的一代文豪,那就是冰心。

“四时缓缓的过去――

百花互相耳语说

‘我们都只是弱者!’

甜香的梦

轮流着做罢

憔悴的杯

也轮流着饮罢

上帝原是这样安排的呵!”

这是她的诗,也许算不上诗,只是一些“零碎的思想”!这首诗,处处都是悲伤!冰心就是一个看着时间渐渐逝去,自己只能惋惜不已的人。为何要“憔悴”?又为何有“甜香”?为什么“上帝原是这样安排的呵”?先甜后苦,苦是“憔悴”,甜是“甜香”,从“轮流着做罢”“也轮流着饮罢”,我看懂了她细腻的心思。

都说她母爱纯真,可是,又有谁能了解她的苦痛,还有她的憔悴。谁又会真正知道她的想法?可能无人可知,但是,她毕竟给我们留下了多少能够回味她那半生的幸福,半生的坎坷的篇章。

“冰雪里的梅花呵!

你占了春先了

看遍地的小花

随着你零星开放!”

我想,冰心就是那朵冰雪里的梅花,占了先,使零星的小花,随她一同开放,可见,她是不服输的。若是一个服输的人,又岂会自比寒梅?

她有一个美满的家庭,有爱她的丈夫和子女们。她毕业于好的学校,得过国际大奖。可是,在她自己的心中,又有谁真正懂得她?

冰心写过一首宝塔诗:“马/香丁/羽毛纱/性样都差,傻姑爷进家脱起真是笑话/教育原来在清华”。这其中有几个小典故:吴文藻(冰心的丈夫)不知道自己的小孩儿把“萨其马”叫成“马”,进了点心店就向售货员买“马”。有一次,冰心与婆婆等人在院子里赏花,被从书房里叫出来的吴先生应酬似的问:“这是什么花?”冰心看着丁香说:“这是香丁。”他竞点点头说:“啊,香丁。”周围的人忍不住笑起来。为送父亲一件双丝葛夹袍,吴文藻受命去东升祥,居然要买一丈“习习毛纱”。幸亏售货员与冰心熟悉,打电话问过才弄明白。冰心父亲说:“姑爷可不是我替你挑的。”父女相视而笑。

可见冰心是多么调皮、多么活泼啊!这是她的另一面。这样的一面,也只有亲人才知道吧!

诺贝尔文学奖,非她莫属!

我心中的诺奖人选――李清照 游心钰 李炎

李清照,一朵出类拔萃的女儿花。她用女性独有的细腻与不输于男儿的智慧给词坛带来别样的风情。如果我是诺贝尔奖的评委,我会毫不犹豫地将文学奖颁给这位“千古第一才女”。

她的词里有儿女情长,更有爱国情操。她的词里有真切的情,无论是对早期生活的喜爱之情,与丈夫赵明诚的相爱之情,丈夫死后的怀念之情,还是背井离乡对故土的思念之情,国家沦陷后的爱国之情,都是浓浓的、令人动容的真情。

李清照是爱国女性的典范,她在诗词的造诣不容忽视。她是我心中最佳的诺贝尔文学奖人选。

我最欣赏季羡林 陈依 王丽明

我最欣赏季羡林。

小学时我曾读过季羡林的《留德十年》、《我的小学和中学》、《季羡林读书与做人》以及《季羡林自传》。从这几部书中,我深深地体会到他的文字散发出的深厚的文学涵养和底蕴。

季羡林说过:“在这一条十分漫长的路上,我走过阳关大道,也走过独木小桥。旁边有深山大泽,也有平坡宜人;有杏花春雨,也有塞北秋风;有山重水复,也有柳暗花明;有迷途知返,也有绝处逢生。路太长了,时间太长了,影子太多了,回忆太重了……”从儿时的困苦生活到长大后到德国留学,季羡林的人生历程可谓曲折又丰富多彩。

他曾选择梵文。他认为“中国文化受印度文化的影响太大了,我要对中印文化关系彻底研究一下,或许能有所发现”。因此,“非读梵文不行”。最终在学术界取得了巨大成就。他在文学界的贡献和成就很少有人能超越,所以成千上万的人尊敬他。假如我是诺贝尔文学奖的重要评委,我一定将这个奖颁发给学界泰斗――季羡林。

我推荐安妮宝贝 邱丽蓉

安妮宝贝(励婕)是曾被流言蜚语击中的写作者。

“下半身写作”这样的诋毁、诬蔑,只能说是曲解本意与找替罪羊。而“荼毒青少年心灵”更是生硬不堪,胡扯一通。那段时间口诛笔伐,但她从不回应。后来《莲花》获大奖了,所有的罪状顿时消失了,彼时的侮辱谩骂,一朝化乌有。甚至许多小资的口头禅是:“安妮宝贝说……”但她依然宠辱不惊。

父亲去世前,她的写作主旨是阐述女童不可消解的幻觉,情爱是素材,风格颓废悲观。那时的安妮宝贝,和《八月未央》里的大多数女子一样,挤一个小时公交车,上班,加班,因为不想煮饭就在外面吃快餐,回家,写作到凌晨,再睡去,很早又醒来,再去挤公交……心底有幻觉,执著地握着这病态的意象写作。频繁跳槽又忙碌无为的生活让她很不开心。这不开心,是她早期的魂。

父亲去世后,风格转变,显著体现在《蔷薇岛屿》上。她开始创作关于一个女子的真实生活,而不是幻觉。文风倾向简洁与清醒,逐渐收放自如。这时候,安妮宝贝已经辞职,专职写作。从夜晚到次日黄昏。写,写,写。方块字已经占领了她的生活和头脑。

后期开始描写洁净,譬如《莲花》、《月棠记》,不再只是描述过分的爱情与扭曲的亲情,而是尝试男女之间纯净的友情与干净的成人世界的童话。而《春宴》是最近的一本书,笔锋重新指向人性阴暗。但始终有几缕单纯贯彻全文,语言更加简练独特,树立了自己的风格。

东西方的文化差异,使异国人难以品鉴唯美的汉字。但作品中洋溢的情感、思想、希冀,是跨越种族的。

最具魔力的文笔 王文君 李炎

她的文字自然而不造作,道尽人间复杂的情感。她善于勾起你的回忆,让你回忆起你最想留住却留不下,最想忘记却深深埋在心里的往事。她,就是林海音。

如果你读过《城南旧事》,你会为她生动的叙述倾倒,发生在北京城南那一桩桩普通却深入人心的事如旧电影镜头从眼前一一闪过,留下的,只有深深的眷恋。古老的小巷,幽静的庭院,热闹的大街,各色人物,都描写得淋漓尽致,令人惊叹,这是一段摄人心魄、富有魔力的故事。不得不对作者的童年充,满好奇,对作者的善良与坚强的品格感到敬佩。

林海音,一位伟大的作家,以富有魔力的文笔,征服了所有人。她恢复了旧中国的面貌,让绚丽多彩的画卷铺展开来。我愿意将诺贝尔文学奖授予她。

我会毫不犹豫地把这个代表世界文学最高成就的奖项颁给她 陈晓璇

我第一眼看到她的笔名――安意如,就坠入了她编织的一张网,充满了诗情画意。如意,意如,安意如,如意安康,对于这个笔名的含义,我是这样想的。它可能是一种对于自身的祈祷,可能是对生活的期盼,或是自己心灵的诠释,对那些淹没于历史长河中的人的真诚祝福。

翻看她的书,我有种将其吞入腹中,或制成芯片植入大脑的冲动,她的文字美到令我窒息!如果我是诺贝尔文学奖的评委,我会毫不犹豫地把这个代表世界文学最高成就的奖项颁给她,因为她独树一帜的写作风格,充满古韵的感性的文字,惟妙惟肖的人物刻画,都是当代文学的一大创新。

安意如的《思无邪》是我的挚爱,这是一本似散文随笔的《诗经》赏析。而对于诗经,我向来是头疼的,读起来都“举步维艰”,更何况理解意思。然而安的这本书使我对《诗经》产生了兴趣。安说:“《诗经》只是民歌,没有想象中那么疏远、不可亲近,它也许是我们在一起唱过的歌谣,《诗三百》,不过是前生无邪的记忆。”听她这般亲切地比喻《诗经》,我仿佛听到她在我面前一边翻阅一边诉说的声音。安在《思无邪》里解释内容的同时还阐述了内心感受,使拗口的四字诗句不再遥远。

安意如的才华惊人。既有古典韵味,又不乏现代气息,像穿越千年而来的诗人,又像身边知己,与每位喜爱古诗词的读者分享自己的点点体会。她的书既似古籍校注,又似随意的散文,陶冶人们的情操,安抚躁动的情绪,洗濯着布满尘埃的心灵,传达着先人或悲或喜的缕缕情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