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匆匆主要内容

匆匆主要内容

时间:2023-05-30 09:25:18

匆匆主要内容

匆匆主要内容范文1

爱在细微处

生活是平凡的,这些平凡往往是爱最真挚的表现。

每天早晨,学校要求7点到校,于是,每天早晨匆匆起床,匆匆洗涑,匆匆吃饭,匆匆上路,可不曾见,母亲在一旁匆匆叫醒我,匆匆帮我理房,匆匆准备早餐,匆匆向我道别,叮嘱我好好学习,路上小心······

今天早晨,我被梦惊醒了,梦中的内容已经模糊,我本不愿意用惊醒这个词,因为这个词总会让人联想到我一下坐起,然后喘着粗气,而我只是睁开眼睛,可背上却是冷汗。一看闹钟

才五点,我向来不会醒了再睡,便准备叫醒母亲,我轻轻来到母亲房间,不禁怔住了,这个房间好似几年没进来过,每天只在厕所、餐厅、卧房中穿梭,很少走进,即使走进也是时间紧迫的完全某件事。这时,母亲醒了,她见我起来了,眼中带着慌乱,带着歉意说:“啊,我起迟了,不会让你迟到吧,我去准备早餐。”我不由自主的望着母亲,那头原来乌黑的头发中多了几缕银丝,那张原本白皙的面容中多了几分憔悴,那双原本迷人的眼睛也不禁有了黑色的痕迹,我忽然想起梦中的内容,母亲坐在化妆桌前,为自己化妆,可是无论怎么化妆,都掩饰不了已经逐渐苍老的面庞,我震惊了,我好久没有这样注视母亲了,心中言语无法表达。之后,又像往常一样,匆匆洗涑,匆匆吃饭,匆匆上学,可在走时回头望了一眼,母亲微微欠身,摇着手,嘴上喊着:“路上小心,要好好听课······”我心中有一次震撼,带着感动,眼泪也在缓缓的流下······

匆匆主要内容范文2

师:(板书:匆匆)预习过课文,你们应该知道,这篇文章说的是什么匆匆?

生:说的是时光匆匆,也可以说是时间匆匆。

师:是的。说到时间匆匆,古往今来,许多人留下了自己的说法。我们来看看,他们是怎么表达的。(板书:表达)请大家读一读课件中出现的几句话。(背景音乐为罗大佑的《光阴的故事》)

(生读句子)

【点评】慨叹时光匆匆的文学作品自古有之,但同一题材用不同文体去表现,会各具特色。开课伊始,教师从内容入手,通过多种表达方式呈现同一主题,让学生感受“相同”中的“不同”,从“表达”的角度,为学习“散文”这种文学体裁的一些特殊表现手法做了铺垫。这样的教学直接指向文体特点,指向课文的表现手法――语言文字内部的思维意义,指向学生能力的发展,不但具有鲜明的年段教学特征,而且抓住了语文教学的本质。

二、听读,发现散文的表达特点

师:看,不论哪一种表达方式,目的都是让读者清晰地了解、明白。(板书:清晰)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匆匆》是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散文,也是一种表达方式。(板书:散文)让我们通过学习,感受这种比较特殊的表达方式吧。请同学们欣赏著名艺术家孙道临朗诵的《匆匆》,请大家拿起笔,边听边动笔,在凡是能让你感受到时间匆匆而逝的地方做上记号,看看谁最善于倾听。(师播放朗诵音频,生听读并做记号)

师:我发现每个孩子都在课本上做满了记号,我们来交流交流。哪些地方让你有感觉?哪怕只是一个标点、―个词、一句话,或者一段话都可以。(生汇报交流,过程略)

师:非常了不起,你们都很善于倾听,甚至发现了散文的特点。能够让你有感受的地方零散地遍布全文,但又集中地表达了一个意思,就是时间匆匆而过。瞧,这就是散文非常明显的特点――形散神聚。

【点评】文学作品经过艺术家诉诸声音之后,听者往往能够从中得到更清晰的意义,获得更多更深的感受。教师用这样的方式在初读阶段帮助学生一扫语言障碍,使学生直接关注文体特点,这对于高年级语文教学来说,是一种大胆的尝试。但从学生的汇报和教师的点拨、总结中,我们可以看出,这种以学习“表达”为重点的教学设计,使学生在短时间内从感性到理性,对课文“形散神聚”的特点了然在胸,显然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细读,感受经典的表达特性

(一)在“明了”与“疑惑”中感受

师:(板书:明了)大家通过阅读对文章有了一定的感受,这就是领会了作者要通过文字传达的意思。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关于经典有十四条定义,其中一条就是每一次读,都能让你有所发现,有所感受。看来,《匆匆》就是这样的经典。(板书:经典)再看看,全文中是否有让你产生疑惑的地方呢?(生读问句,提出自己的疑问)

师:经典,就是永远不会穷尽文字向你说明一切,让你每次阅读都有无尽的疑惑的文章。这篇文章堪称经典,全文有十一处问句。不停追问,只问不答,但似乎每个人心中都会有答案。

(课件出示)

【点评】“明了”的自然不用教,“疑惑”的是为什么要“不停追问,只问不答”,这正是本文的表达之妙,学生有了“疑惑”,也就关注到了表达的特点,这也正是何老师教学设计的“圈套”。学生在质疑中发现,在发现中领悟,学习过程渐入佳境。

(二)在“熟悉”与“陌生”中感受

师:问题最集中的是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让我们先从课文前三段中试图去寻找答案吧。请大家默读课文前三段,看看作者写了哪些你所熟悉的事物。(板书:熟悉)

(生默读)

师:我们先看第一自然段。请一个同学读给我们听。(生读)

师:熟悉的事物有哪些?

生:燕子,杨柳,桃花。

师:(师生接读第一句)这日常生活中的常见之物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能失而复得。这个意思,从第一句“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可以体会到吗?

生:可以。

师:为什么又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再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生:排比的方法,不断强调。

师:很好,可是为什么突然笔锋一转,写“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时间的特点和其他事物的特点一样吗?

生:不一样,这是在对比。

师:对比后,你发现时间的特点了吗?

生:一去不复返。

师:很好,通过这样的对比,你对时光的流逝留下什么样的感觉?

生:更加惋惜,希望抓住时光,不要这样溜走。

师:带着感觉,带着理解去读,会读得更有滋味。(生读)

师:再接着看。对比之后,作者为什么连续三问“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其实,这些问题问的都是一个意思,时间去哪了?而且也不需要回答。为什么要这样写呢?

生:强调这个意思。

师:很好,大家不仅关注到表达的内容,也发现作者表达时采用特殊的形式。(板书:内容,形式)真会读书。现在,请每个同学自由地按照自己的理解读一读第一段,关注作者的表达。(生读)

【点评】“熟悉”的事物找一找、读一读,领会一写再写、反复强调的作用,在这样的领会中,“话锋”急转之后的“陌生”忽然变得不陌生,学生赫然发现这“陌生的事物”与前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进而也领会了作者的表达之妙。教师的设计,巧就巧在用散文的表现手法教散文,教法、文法相得益彰。

(三)在反复诵读中逐渐走进经典

师:看,作者就是把熟悉的事物用陌生的方式来表达,带给我们强烈的感受。(板书:陌生)再请大家先看看第三段,这一段让我们更熟悉。有人说朱自清的散文有一个特点,就是能在不经意处着浓墨重彩描写,这段就是个例子。自己默读,找一找文中列举的这些大家每天都在做的事情。

生:洗手,吃饭,睡觉,发呆……

师:这些事我们每天都经历,你的时间也这样过去了吗?请向朱自清学语言,学着说几处。

生:做作业发呆时,时间过去;玩游戏时,时间过去;像这节课一样,投入学习的时候时间也过去了;在我们看书的时候,时间也过去了。

师:让我们再看看,朱自清笔下的时间可不是这样的过去,相反,是逃去如飞的,找几个词来说说,时间是怎么飞逝的。

生:跨过,闪过,伶伶俐俐……

师:是啊,用词多么准确,多么形象啊。孩子们,请带着自己的感受,好好读读这段话吧,特别关注那些给你留下感受的词语。(生读)

师:这就是经典的表达。在熟悉中发现陌生,在陌生中寻找疑问,在疑问探索中逐渐明白,明白的同时感觉熟悉。经典,就是每一次读都是一种重温,都有一种发现。而走进经典的唯一方法就是“读”,各种方式,不厌其烦地读。(板书:读)接下来,请大家再读读第二自然段,看看内容上,你读懂了什么;形式上,你发现作者是如何写的。(生自由读)

生:作者把八千多日子比作一滴水,这个比喻很夸张也很形象,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没有声音没有影子,人不可能做所有事情,所以很惆怅。

师:好,你发现了作者运用比喻的方法来写时间匆匆。请你说说,一滴水有什么特点?

生:很渺小。

师:可在作者看来,这一滴水大得让他害怕,让他心痛,这是他的八千多个日子,二十多年的青春岁月啊。请你读出作者感叹时光流逝的惆怅,惋惜,悲痛。(生读)

师:是啊,八千多日子就是二十多年,人生有多少个二十多年?所以,不管是谁,感受到时间这样流逝,都会害怕,怕得冷汗直冒,热泪直流,请为我们读读作者的描写。

生:(读)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师:读得好!一个形象的比喻,一种切实的感受,作者就用了这样的方法来表达他想要表达的意思,留给我们深深的感受。请连起来为我们再读读,让我们也感受一下!(生再读第二段)

【点评】在教师的点拨下,学生“向朱自清学语言”,练习表达;在教师的影响下,学生在关注“文章写了什么”的同时,还能发现“文章是怎么写的”。这便是能力的增长,是思维的进步。

四、延伸,沉入经典的表达世界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朱自清的经典散文《匆匆》,发现了一些经典特有的表达方式。其实,经典就是人类文明的博物馆,是值得我们深入其间,沉醉其中,不断涵泳咀嚼、反复品读的。就像卡尔维诺说的――

(课件出示)

(生读课件中的文字)

师:课后,希望大家在阅读中能多关注经典,多从经典中汲取养分,让自己的人生变得更加丰满充实。

【点评】通过本课的学习,引导学生多读经典,向经典学习表达,是完全正确的,但语文学习从来就不能用纯理性的思维模式,如果在引导学生关注表达的同时,再次回归到经典所传递的思想,回到开课时关于《匆匆》一课慨叹时光流逝,不能在这世界上“白白走一遭”的主题,笔者以为,可更加彰显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可使这篇“指向表达”的设计,同样闪耀着人性的光辉。

【总评】

感动于何捷老师在以《匆匆》一课获得全国阅读教学大赛特等奖之后,仍能不断思考、改进、创新,不断超越自我的精神,怀着崇敬之心认真阅读了他“指向表达”的《匆匆》最新版教学设计,我以为,这篇教学设计很有现实意义,对长期以来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教学过多关注课文内容而忽视表达方法的现象具有较强的示范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关注文体特点,选择与之适应的教学方法

不同文体的课文,其结构、语言、表现手法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何捷老师善于抓住本篇课文的文体特点,准确把握课文呈现出的表现手法,并通过一系列与之适应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阅读,培养学生准确的文体意识。这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以及终身学习能力都具有积极作用。

(二)关注年段目标,教学有所为有所不为

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重在帮助学生掌握常见文体的阅读方法,领悟文本的表达方式。何老师的教学从学习表达的角度引导学生阅读、发现、实践,因此,与这一学习重点关系密切的内容,教师则不惜时,反之则略讲。这样的处理,使“学习表达”这一教学重点更加突出,确保了学习目标的达成。

(三)关注学习主体,先学后教,顺学而导

学习过程应是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交互作用的过程。但在实际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常常不能得以充分发挥。何捷老师的语文课学生之所以思维活跃,几乎每一个结论都来自学生的发现,那是因为教师每时每刻都给予学生充分的关注,每个教学环节都遵从“先学后教,顺学而导”的教学原则。

总之,何捷老师的这篇教学设计,以“学习表达”的视角展开,在实践中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无论对一线教师还是对教学研究人员,都具有现实意义,值得我们深入学习和研究。

匆匆主要内容范文3

《匆匆》描述了时光像水一样流逝之快,小时候不知道为什么“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下面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些关于匆匆读书笔记,请您阅读。

匆匆读书笔记1我读了朱自清爷爷的散文一一《匆匆》后最深的感触是“时间匆匆如流水,我们要珍惜时间啊!”这是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感到时间的紧迫。

《匆匆》这篇文章紧紧围绕“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虚度时光感到无奈和惋惜,揭示了旧时代的年轻人已有觉醒,但又为前途不明而感到彷徨的心情。

朱自清爷爷说,时间是留不住的,是匆匆的!如流水般,一去不复返。不信,您想想看,谁能把时间留住呢?过了今夭,到明夭;过了明夭,到后夭,而这些都不可能再出现。朱自清爷爷一生写了多少不朽的作品,但他也认为自己的日子白过了。我们也一夭一夭地长大,但试想一下,在过去的四千多个日子里,我们做过些什么呢?除了徘徊,便是匆匆;除了匆匆,就是徘徊。我们的日子来去匆匆,没有剩下什么。从现在起,我们是否应该珍惜时间呢?

是的,其实有许多伟人就是我们学习的楷模,他们都是惜时如金的人!我们敬爱的周总理,日理万机,一夜就审阅一尺多高的文件;伟大的文学家鲁迅,废寝忘食在屋里写作;雷锋叔叔为了帮助他人,挤出时间学习以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他们的精神多么让人敬佩!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有不少分秒必争的人他们都要做“时间的主人”。可是我却不懂得很好地珍惜时间,每到冬夭的早上,我总是躲在被窝里不愿出来,闹钟响了一遍又一遍,我仍丝毫不动,直到妈妈叫我才懒洋洋地起床。起床后,一看表,15分钟已经过去了,没办法只好望“表”兴叹!快快洗脸,上学。

读了《匆匆》一文后,我受益匪浅,“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我一定要好好充实自己,多学习,多做事,爱惜时间,千万不要虚度光阴!时间就是金钱。

匆匆读书笔记2“时间匆匆如流水,我们要珍惜时间啊!这是我读了朱自清爷爷的散文——《匆匆》后最深的感触.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感到时间的紧迫.

《匆匆》这篇文章紧紧围绕“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虚度时光感到无奈和惋惜,揭示了旧时代的年轻人已有觉醒,但又为前途不明而感到彷徨的心情。

朱自清爷爷说,时间是留不住的,是匆匆的!如流水般,一去不复返。不信,您想想看,谁能把时间留住呢?过了今天,到明天:过了明天,到后天,而这些都不可能再出现。朱自清爷爷一生写了多少不朽的作品,但他也认为自己的日子白过了。我们也一天一天地长大。但试想一下,在过去四千多日子里,我们做过些什么呢?除了徘徊,便是匆匆;除了匆匆,就是徘徊。我们的日子来去匆匆,没有剩下什么。从现在起,我们是否应该珍惜时间呢?

是的,其实有许多伟人就是我们学习的楷模,他们都是惜时如金的人!我们敬爱的周,日理万机,一夜就审阅一尺多高的文件;伟大的文学家鲁迅,废寝忘食在屋里写作;雷锋叔叔为了帮助他人,使他挤出时间学习和为人民服务……谈门的精神多么让人敬佩!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有不少分秒必争的人他们都要做“时间的主人”。可是我却爱理不理,每到冬天的早上,我总是躲在被窝了不愿出来,闹钟响了一遍又一遍,我仍丝毫不动,直到妈妈叫我才懒洋洋地起床。起床后,一看表,15分钟已经过去了,没办法只好望“表”兴叹!快快洗脸,上学。

读了《匆匆》一文后,我受益不浅,“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我一定要好好充实自己,多学习,多做事,爱惜时间,千万不要虚度光阴!

匆匆读书笔记3有些偶然看见的东西,也许可以使你体会或感悟到人生的启示和哲理。

当我不小心看到《匆匆》这一课的时候,心里产生了一个疑问:为什么作者朱自清会感叹时间去的匆匆呢?大家都不思考的问题,他为什么要想呢?

课文主要写了:“燕子去了,还会再回来;杨柳枯了,也会再青的;桃花谢了,也会再开;但是为什么我们的光阴一去就不复返呢?”作者感悟时间去的太匆匆了,想把时间抓住时,时间又从作者的手边过去,为什么我们的时间会流失的那么快呢?

这篇文章我也深深的想到了我的生活,一天也就很快的过去了,但是什么也没做,这不是白白浪费了光阴吗?所以,我以后做什么都得动作灵敏,不能让时间白白流去,让我那短暂的光阴十分的五彩缤纷,让我那短暂的光阴变得十分有价值。以后,我写完了作业,还要做一些有意思的事情:比如看看课外书,增长自己的知识。写写课外作业,对考试有帮助,不能去多玩游戏,那些没用的游戏也不能玩太久,否则,这样的光阴,即使再开心,也是浪费时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这句话不是最好的例子吗?一寸光阴可以赚一寸金,但是,一寸金子买不到一点光阴这不是让光阴,要珍惜时间吗?其实,你珍惜光阴,光阴便在你身后长出绿阴,结出沉甸甸的果实,但如果你漠视它,它就化成青烟,消散的无影无踪。总之,我们要珍惜光阴,不让它白白流去。这就是珍惜我们自己的生命。

匆匆读书笔记4我非常喜欢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写的《匆匆》。那美妙的词句,使我读懂了作者,读懂了这篇文章,也唤醒了我……

这篇文章,作者用一些精美的词句,来表达出自己内心的想法,他感到日子过得飞快:我们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将赤裸裸的回去罢?他感到耿耿于怀,自己在世上没有贡献,没有成就,为什么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读到这里,我深有感触。正如作者所说,时间过得匆匆,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写日记时,日子从笔尖里过去;玩耍时,日子从一阵阵笑声中过去;走路时,日子随着你轻快的步伐过去……叶子黄了,有再绿的时候,却不再是原来那片了;天黑了,有再亮的时候,却不再是原来那天了。

我生活在这世上也有四千多天了,可我又在这世上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反思。三四岁,学舞蹈;五六岁,学钢琴;七岁,学小提琴; 九岁,学画画;十岁,又开始学钢琴……可这些,又有什么用呢?都半途而废,学无所成……时间匆匆,转眼十一二年,我又学成了什么呢?时间都被浪费了!

时间的确过得很快,它会乘你开心玩耍时溜走;它会乘你努力学习时溜走,可我们,却不能埋怨它,因为,它来无影,去无声。如果你埋怨它,它会乘你埋怨它时偷偷溜走……你也拿它没办法啊!唯一的办法是:你不能埋怨它,那就珍惜它!

我曾经埋怨时间过得太快了,使这个世界产生了生死离别。可是,时间老人是公平的,每个人一天所拥有的时间都是24小时,这是不可能改变的。既然我们不能改变时间,那我们就设法改变自己!虽然每个人一天都只有24小时,可是一天的时间给勤勉的人带来智慧和力量,给懒散的人只能留下一片悔恨!

所谓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少壮不努力,老大图伤悲。乘大家现在还年轻,还健壮,就应该努力地去学习一些新的知识,努力地追寻自己心中永远的梦想!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时间比金钱贵无数倍,是无价之宝!时间是有限的,生命也是有限的!人老了,生老病死,这些事,每天都在发生,每天都在重演。所以,乘大家还幸福时,请珍惜!珍惜时间等于珍惜生命。

匆匆读书笔记5在学校里,有良好的氛围。课下自学十分钟,不如课上一分钟。在课堂上,规规正正的坐在椅子上,认认真真听老师讲课,仔仔细细的做笔记,耐心的分析题目,钻研书本,学习自然会有所提高。什么时候、什么地点、什么环境学习,都要靠自己。自己一定要自觉。活到老学到老,学习永远学不完,但一定得好好学习,不然自己岂不是白白走过人生这一遭了吗?

在课余时间,放松之余,顺便看看课外读物。看课外读物并不是游手好闲,课外书中也有需要汲取的知识。或者复习上次的学习内容,把知识加以巩固。这样,每天小记一下,想忘都忘不掉。当然,记的东西会越来越多。

妈妈总在生活中言传身教,我在耳濡目染中,渐渐知识多了起来。所以,在普通生活中,也可以获得知识。人生遍地是知识,只要能抓住它,那它就是你的。学无止境,在哪里都能够学习。哪怕在小广告上,也能认几个字。

时间过得太快太快,转眼间,我们已经六年级了,整整十二岁了。而且,再过不到四个月的时间就要过一个没有作业却忙忙碌碌、也就是与老师同学分离的暑假了,那个暑假之后,我们将彻底告别小学生活,去初中上学了。时间像前一时还搭在弦上而这一刻却已经射出的箭,不可能再回来,射出去,带起一阵风,扬起往日的落叶,又让回忆的尘埃随风飘洒,还带走时光的露珠,留下唱响的清新空气。为了自己美好的未来,我一定要认真学习!

至于这时间得见价值与否,要看自己了。在读了《匆匆》之后,我终于真正明白了:人生可谓,一寸光阴一寸进,寸金难买寸光阴。

匆匆读书笔记6“光阴似箭”、“白驹过隙”、“时光荏苒”……读了朱自清的《匆匆》,这么多的成语一下从我脑中蹦了出来。心中真是久久不能平静,只想说众所周知的四个字“珍惜时间”!

首先,时光如流水,一去不复返。今日的时光流水般逝去,明日的时间正悄悄来,而昨天的时间只能流进历史的长河中,不论你怎样留恋它。时间就是这样,匆匆来,匆匆去,它没有感情,它只懂得沿着以前的足迹前进,从不改变方向。一天24小时,太阳升起时,它早已来了,夜半钟声敲响12下时,它又走了,从不在人间多停留一刻。紧接着,它的另一个使者来了,重复着它的工作。“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为什么我们的日子一去不复返呢?”朱自清的这段话,扣人心弦,引着我们去思索人生的意义。

其次,人的一生仿佛一直在拥有和失去。拥有了今天的24小时,却失去了一年的1/365。人生80载,悠悠29200天,看似很长,却只能分为昨天、今天、明天。然而这三个阶段中,我们最能把握的也只有今天,并且今天又会变为昨天,明天也会走向今天,啊!如此循环,80年的时光又变得如此之短。

莎士比亚曾经说过这样的一句话:“抛弃时间的人,时间也会抛弃它。”不错,这短短的一句话,是先辈们生活体验的结晶。愚蠢的人浪费时间,终日懒懒散散,无所事事,他们的一生中只有等待,他们很快被时间抛弃。然而,聪明的人则利用时间,抓住一分一秒,不允许它像手中沙从指缝间流走,他们的一生多姿多彩,充实踏实,可以做出许多让生命闪光的事情,甚至“他们的时光永在,永远活在人们心中!”也许这正应了塞涅卡那句话“如能善于利用,生命乃悠长。”但是要强调的是“善于利用”,陈毅元帅有首诗写道:“愁人知夜长,忙人嗟日短。我则异其趣,一闲对百忙。”时间可以消磨你如诗的年华,但同样也是这匆匆的时间可以使你生命的精髓永恒。

匆匆主要内容范文4

深入挖掘教材,思索体悟,积淀素材

在我们的语文教材中,有许许多多古今中外各种文体的名家名篇。如果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有意识地、自觉地进行积累,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体悟,加以归纳整合、融会贯通,运用到自己的作文当中,就会使自己的作文内容充实、意蕴深刻、文采斐然。

病文呈现

不可改变的内心

张 珂

光阴荏苒,时间转瞬即逝,它逐渐成为古往今来文人墨客抒发人生感慨的重要主题,甚至已升华为探寻生命本质的哲理性思考。

纵然岁月匆匆,也无法改变我们的内心。自从我们从母体中分离出来,就变成了一个独立的生命体。时间在我们身上烙下了一个个深深的印痕。伴随着时间的脚步,我们在一天天长大,从咿呀学语、蹒跚学步,到步入学堂、接受教育,我们无时无刻不在感受到时间的流逝。然而,纵然时光如水一般匆匆而逝,但缔结于我们内心深处的亲情、友谊不变,理想、信念不变,精神、品格不变,真理、信仰不变。这些将永远陪伴着我们,逐步走向成熟,最终迈进成功的大门。

……

病情分析

该片段以富含哲理的语言,揭示了时间能够改变世间万物但不能改变我们的内心这一深刻的道理。但全段以议论表达内心的感悟,缺少相应典型的材料,内容欠充实,致使“纵然岁月匆匆,也无法改变我们的内心”这一观点得不到有力的支撑。

升格例文

不可改变的内心

张 珂

光阴荏苒,时间转瞬即逝,它逐渐成为古往今来文人墨客抒发人生感慨的重要主题,甚至已升华为探寻生命本质的哲理性思考。

纵然岁月匆匆,也无法改变我们的内心。我们一从母体中分离出来,就变成了一个独立的生命体。时间在我们身上烙下了一个个深深的印痕。伴随着时间的脚步,我们在一天天长大,从咿呀学语、蹒跚学步,到步入学堂、接受教育,我们无时无刻不在感受到时间的流逝。“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纵然时光如水一般匆匆而逝,但缔结于我们内心深处的浓浓亲情不变;“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纵然时光如水一般匆匆而逝,但缔结于我们内心深处的真挚友谊不变;“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纵然时光如水一般匆匆而逝,但缔结于我们内心深处的坚定信念不变;“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纵然时光如水一般匆匆而逝,但缔结于我们内心深处的奉献精神不变……这些将永远陪伴着我们,逐步走向成熟,最终迈进成功的大门。

……

升格点评

片段修改以后,分别引用孟郊《游子吟》、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文天祥《过零丁洋》、龚自珍《己亥杂诗》中的诗句,内容得到了极大的充实,同时又有力地印证了文章的中心论点。这些诗句都是我们在初中教材中所学到的,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加以灵活运用,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充分利用媒体,观察思索,提炼素材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科学水平的日益提高,新闻媒体的种类和数量越来越多,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俯拾皆是,尤其是网络,以其方便快捷、覆盖面广(遍及全球)成为时下最重要的信息平台。我们可以通过它们搜集一些时新的、有意义的人物或事件,结合自己的思考体悟,加以分析整合、归纳提炼,作为我们写作的素材。

病文呈现

……

爸爸的话让我想起了蒲公英,它的种子上有白色的绒球,花开后随风飘到新的地方孕育生命。此时,我不仅仅惊叹于它的美丽,更被这种伟大的延续生命的方式深深地折服,产生了一种莫名的敬畏。

在浩渺的宇宙中,这些生命是渺小的,是微不足道的。然而,它们竟如此锲而不舍、不知疲倦地为了生存及生命的延续而忙碌,不惜一切地释放自己的光和热,尽管这些飘飘扬扬的种子,或许只有一颗能遇到一片土地,落地生根。生命至上,无论是一只小小的蚂蚁还是集万物之灵秀的人,无论是身无分文的乞丐还是身缠万贯的亿万富翁,他们的生命都是令人敬畏的。再弱小的生命,都有它生存的权利,任何人都无权剥夺;再弱小的生命,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和品格,都值得我们去敬畏。

……

病情分析

作者由爸爸的话想到了蒲公英,进而引出了自己对生命的认识和感悟,有力地阐述了“对生命要心存敬畏”这一观点,论证严密,说理深刻。但片段的第二段,论据显得不够充分,使得论点的阐述缺乏有力的事实依据,说服力不强。

升格例文

……

爸爸的话让我想起了蒲公英,它的种子上有白色的绒球,花开后随风飘到新的地方孕育生命。此时,我不仅仅惊叹于它的美丽,更被这种伟大的延续生命的方式深深地折服,产生了一种莫名的敬畏。

在浩渺的宇宙中,这些生命是渺小的,是微不足道的。然而,它们竟如此锲而不舍、不知疲倦地为了生存及生命的延续而忙碌,不惜一切地释放自己的光和热,尽管这些飘飘扬扬的种子,或许只有一颗能遇到一片土地,落地生根。这使我联想到那些随意轻生的人,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遇到一点点的挫折,就悲观绝望,丧失活下去的勇气。不经意间,我想起在网络上曾看到的一则消息:在2011年6月7日,也就是高考的第一天,一位湖南考生因不愿参加高考,而又忍受不了父母的逼迫,跳楼身亡。这是轻视生命的一种表现。事实上,生命至上,无论是一只小小的蚂蚁还是集万物之灵秀的人,无论是身无分文的乞丐还是身缠万贯的亿万富翁,他们的生命都是令人敬畏的。再弱小的生命,都有它生存的权利,任何人都无权剥夺;再弱小的生命,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和品格,都值得我们去敬畏。

……

匆匆主要内容范文5

读了朱自清的散文《匆匆》,让我深受感悟,思绪万千。《匆匆》使我真正明白了“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的道理。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的确是的,露珠儿干了,有再晶莹夺目的时候;太阳落山了,有再从东方升起的时候;天空被乌云遮蔽

了,有重现光明的时候......可我们手中的日子呢,却如江河入海,一去不复返!

“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回想一下,我又何曾不是这

样每天都快速地把作业在学校写好,放学把书包一扔,不是看电视,就是玩耍。父母看见了多次批评,可我却说写好了,书上的内容也记得。可当试卷发下来,却是处处挂“红灯”。我也就

像朱自清先生写的那样“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珍惜时间的人,哪怕给他几分几秒,他也会过得充实;;浪费时间的人,哪怕给他几十年,甚至几百年的光阴,他也会一无所获,过得空虚。上天对任何人都是公平的,给每个人都是一天24个小时,主要看你怎样掌握,怎样分配。鲁迅先生说得好:“时间就像海洋里的水,只要你能挤,总能挤出。”

时间,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玩耍的人们啊!快睁开你的双眼,不然,时间将在你身边消逝

匆匆主要内容范文6

关键词:语文课堂;求知欲;探究式学习;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B?摇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9-0111-02

一、探究式学习的重要意义

(一)探究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

探究的过程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学生可以从探究中获得巨大的满足感、兴奋感和自尊心,并焕发出内在的生命活力。我在教学语文第十一册的《只有一个地球》时,放手让学生探究“为什么说地球资源是有限的”这个内容时,学生个个兴趣高昂,通过联系实际,使学生增强对地球的了解。如果在进入学校后就限制学生开展探究活动,显然违背儿童的天性,不利于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所以在学生进入学校后,不仅不应禁止他们探究,相应应给他们的探究提供支持、鼓励和帮助,以引导他们最终能够找到他们最感兴趣的那些现象及问题的解释和答案。

(二)探究能使学生学会学习

教育家第斯多惠就曾说过,要给予儿童真知,更要引导他们主动寻求真知,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教人以渔。通过亲身探究获得的知识,是学生真正理解的,是真正属于学生的。在十一册《两小儿辩日》中,我放手让学生运用以前学习古诗的知识和方法自学,学生通过探究寻找,不但理解了课文意思,还明白了两小儿各自的理由。由此说明,除非亲历探究过程,否则学生无法真正理解和习得,只有通过亲自探究和实践,这些知识才在学生心中真正获得新生意义,获得深层理解。

(三)探究能使学生学会随机应变和质疑

以往传统的教师讲解,学生聆听的教学方式中,学生在获得的新知识时可能知道教师在说什么,但有时却不能完全理解其字面的含义,考试时就不懂得学会随机应变。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常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如在十一册《凡卡》这课中,我放手让学生探究,多数学生通过探究后能找出写信的内容和回忆的内容,这时也有学生大胆质疑:“凡卡才九岁,怎么会去当学徒?九岁最多读二年级,而他又是在当学徒,怎么会写信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自主探究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通过不断的培养训练,学生对上课听到的知识就不再是接收,而是敢于大胆质疑,不唯书,敢于向权威挑战,这样一来,也许学生才真正地学到有意义和有效力的“活知识”。

(四)探究过程能使学生思维受到最好的锻炼

探究过程能活跃学生思维,十分有利于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这对于学生参与生活中与科学知识相关的问题解决与决策,是个重要的基础。再以十一册《只有一个地球》为例,学生通过探究后,就真正懂得怎么去保护地球上各种资源,而且明白了人类只有地球而别无去处。

二、开展探究学习的方法

探究式学习是如此重要,那么我们该如何开展呢?

开展探究式学习一般分为四个步骤,现以十二册《匆匆》为例,来探讨如何开展探究式学习。

(一)先让学生讲自己的独特感受与个人体验

如学习《匆匆》时,我先让学生自己把课文先预习一遍,然后问:读完课文后,你最强烈的感受是什么?学生各抒己见:“课文太简炼了……”“作者把看不见摸不着的时间写得活灵活现,太了不起了。”“作者善于运用排比和拟人的手法……”在此基础上,我再引导学生:“这篇课文你最喜欢的是什么?为什么?有什么疑问?”这时,学生发言踊跃:“我最喜欢第三段,运用拟人的手法把时间来去匆匆写得十分生动。”“我喜欢开头的第一句……”“我喜欢作者把时间比作‘轻烟’、‘薄雾’,因为这个比喻太恰当了。”有的学生也大胆质疑:“‘头涔涔,泪潸潸,徘徊’是什么意思?”“‘我裸地来到这个世界,转眼间也将裸地回去’这句话该怎样理解呢?”这些疑问有的当场解答,有的留在下一步中让学生逐一探讨。

(二)理解课文,整体感悟

在这个环节,我常以一个研讨者的身份参与学生讨论,在《匆匆》这课中,我再设问“从文中你体验到什么?”“从中获得哪些有益启示?”“你如何评价作品的思想感情?”这时的学生通过理解课文,查找作品的有关资料及联系实际而有感而发:“我感到时光飞快流逝,时间多么宝贵,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我感受到作者对虚度时光感到无奈和惋惜。”学生争先恐后地讲了他对这部作品的了解、感受和认识。

(三)进一步分析和鉴赏课文

在这一探究过程,主要让学生自己推敲、体味重要词句,并在老师的帮助下了解了写作特点。我在教学《匆匆》时,我如此设疑:你认为这部作品在写作思路上有什么特点?这部作品的文字有什么特点?通过适当的指导,学生从课文中找到一些答案:“作者善于运用设问的写法,留给人们很多思考的空间”;“文中巧妙运用大量的叠词,如匆匆、默默、斜斜、白白、茫茫然、裸、伶伶俐俐,简朴、轻灵,琅琅上口”……学生的回答是如此的精彩!

(四)反思评价与亲身实践

匆匆主要内容范文7

南唐后主李煜,在他现存世的词作中,有不少词篇之所以能够传颂不衰,除了词人在其中表现的情感真切、深刻,感人至深外,艺术表现手法的多样和创新,不能不说是其成功的一大要素。其中象征手法的运用,为词作增色不少。

象征,作为一种艺术表现手法,其基本含义是用具体的事物来表现某种特殊的意义,由于是借物象来表达特定内容,故在一定程度上可大大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达到“无言也动人”的艺术效果。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这是李煜词《相见欢》的上半阕。在这里,词人所描写的是在大自然寒风冷雨摧残袭扰下,春花凋零,春去匆匆的自然景象。“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是对春天繁花凋谢,风雨无情的一种哀叹,伤春之情溢于言表。该句借春去匆匆的自然景象,象征着词人帝王生活的结束之快。“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直接写出了林花过早凋落的原因,就是那朝来寒雨,晚来急风,在这里“朝”和“晚”含有重重复复,朝朝暮暮之意,喻指风雨次数之多。而“无奈”二字,是说在自然界寒雨急风的滥施之下,林花无法抗拒,终至过早败谢,春天匆匆离去。在这里,隐喻着词人对南唐灭亡是由于外力所致的一种感叹。从李煜所处的背景来看,他登基之时,正值南唐国势日趋衰落,大宋君臣虎视眈眈之际。虽然李煜采取的是委曲求全、步步后退的方式,仍难以满足宋朝君臣贪得无厌的要求,而只能陷入更加屈辱的境地,终因为宋太祖“卧榻之下,岂容他人酣睡”这一观点,而被宋朝大军所吞并,他本人也从昔日之帝王,沦为阶下之囚徒。痛定思痛,李煜每忆至此,也只能对此报以感叹。

在这首词的下阕,词人写道:“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抒写了美景难再的哀愁和人生痛苦的怨恨。“胭脂泪”,是拟人手法的运用。胭脂,本是古代妇女化妆用的红色颜料,在此借指匆匆凋落的“林花”。胭脂泪,本义是指泪水流过涂饰有胭脂的脸颊,即成胭脂泪。此指那飘落满地的红花,被寒雨浸湿,犹如美人伤心之极和着胭脂滴下的血泪。词人将所写景物赋予人格化的特征,从这个意义上讲,这“泪”既是“林花”哀伤自己过早凋落的眼泪,也可以说是词人自己的惜春伤春之泪。就其实质而言,这是象征着词人因有感于自己昔日帝王生活,在“朝来寒雨晚来风”的侵袭之下――宋朝刀兵威逼打击下,过早被断送,因而流下伤心之泪。“相留醉,几时重”,兼有花自留,花留人,人留花几重意思。所谓花自留,是指林花即使在寒雨急风之下,仍像不甘早谢,而愿长留世人,仍象繁花似锦之时那样自我陶醉;所谓花留人,是指林花伤心落泪,仿佛在向人们哀求再多观赏一阵;所谓人留花,是指人长久流连于残花之中,希望花留春驻,人世间春天永在。而“几时重”句,则是写出了落花流水春去也,词人哀叹花谢难以重开,人存此心,而美景难再的感叹。上述两句词,乍看好像是对春去匆匆的自然景象的惜春伤怀,实则象征着词人对昔日歌舞酒色,浮艳享乐帝王生活的陶醉之意,以及希求、奢问失去的帝王生活何时再重来。所以,接下来,词人一气呵成了一个九字长句:“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词人以“水长东”,来象征自己国破家亡愁恨不断,如同那滔滔东逝水,无穷无尽,不可断绝。而有此一句,映照全篇,词人所运用的象征手法,词中的象征意义不也就不言而自明了吗?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浪淘沙》)“流水”、“落花”、“春去”皆是一去不复返的事物和景象,在这里词人选取这方面的典型事物来表现逝者如斯,时不再来的感叹。词人对落花随附流水,春光消逝而去伤怀不已。春归去,春天究竟回归何处?是天上抑或人间。当然,春从人间归去,人间是不会有的,若是回到天上,更是无法寻觅。正是:“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在这里词人又哪里是仅仅单纯以“流水落花”来描写春天的归去呢?它所象征的更深一层的含义,显然是词人对人世代谢,昔日帝王生活美景的一去不返,难以再来的一种无奈的哀叹。试想词人身为南唐皇帝之时,整日歌舞笙喧,珠围翠绕,出则前呼后拥,“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望江南》),入则嫔妃伴随,沉溺诗酒声色之中,那种生活,对于词人来说,是何等快乐,而“一旦归为臣虏”(《破阵子》),而今的屈辱生活,又是多么的痛苦不堪!两词对照,词人怎不产生“天上人间”的感慨。对于身为亡国之君的词人来讲,昔日的帝王生活,已化作“镜中花”、“水中月”,再要过上以往那种荒淫奢靡的生活,已是不可企盼了。写到此,词作戛然而止,词人心中的无限凄苦之情,欲吐还休,余味无穷。

在李煜的词作中,象征手法的运用例子还很多。如“笙歌未散尊在,池面冰初解”(《虞美人》),以东风解冻透露春天即将到来的气息,但对比之下,词人生活中的春天却是永远过去了,词人心中的冰,却是永远也无法解开、融化了。词人即使是面对“依旧竹声新月似当年”的春天景象,也无法解开心中的郁结,减轻心中的痛苦。而《阮郎归》(东风吹水日衔山)这首词,则是以对一个妇女哀愁的描写,寄托着李煜对其弟李从善的思念之苦。全词无一字涉及与从善之间的情节,但字里行间洋溢着骨肉亲情,达到了“著一字,尽得风流”的效果。

费柏仁,教师,现居江苏兴化。

匆匆主要内容范文8

的确,人的一生,是短暂的、匆匆的,如果这短暂的匆匆被欲望与无知所占有,那么,人生中的生活还会有什么呢?

也许,我们所追求的一切都是直接或间接的为了生活的更好:拥有更好的身体、拥有更好的心灵、拥有更好的我们所共有的环境……记忆追似年华,所有的一切都在记忆中滤过。于是,在不断回忆的历程中,我品味到了那枯燥而又有意义、火热而又冰冷的生活过程??徘徊、抉择、确定……

人类是自然界最完美的作品,人的心中具有最细腻柔美的情感,也有冷静慎密的理性。于是,生活中,一个人太感情用事便会徘徊犹豫,在面临抉择时少有可以兼顾感情和理性的,所以,在确定时往往有许多人伴随着无限的感慨与悔恨。生活就是这样,人也这样,这中间的曲曲折折都建立在一个微妙的“过程”之上,让人容易理解又容易发笑。

一棵小草有着自己的青翠;一株小花有着自己的鲜艳、馨香。作为万物的主宰集天地之精秀的人,没有理由不活出风格、不留下闪光的足印。因为生活的美好需要点滴的过程。

当割草机从青草的身上走过时,它们微笑着,同样的过程却让人们感到确定后美丽。绿茵茵的草地上凝集挥洒的汗,多么希望生活是小草,而每一天是小草青翠,重击徘徊的忧愁、抉择的悔恨。

依旧的人,依旧的生活,忙碌着挥洒贪婪的同时,侵蚀着自身的肉体,侵蚀着身边的美好,侵蚀着赖以生存的地球。生活的方式越来越散漫,生活的格调越来越直接,生存的理由越来越简单。忙碌是在创造,创造了繁荣;忙碌又是在破坏,破坏了美好。人们总是在徘徊中思考,抉择中讨生活,确定时左右为难。也许,过程是生活的每一天,而每一天又成为生命一串串的交错编织的网,而这一串串的网又成了约束人们的工具。于是,过程又成为了无形的枷锁。

有多少弥留之际的眼神是迷惘的:不明白自己忙碌的一生干了些什么;不清楚忙碌的一生留下了什么。因为,徘徊在主宰着他们,抉择在主宰着他们,确定依然在主宰着他们。过程的可怕在于主宰人们,主宰生活!

一颗颗迷惘、徘徊的灵魂在暗夜中独行,一双双忙碌、抉择的脚步仍旧在追寻着欲望。如果生活依然这样无为,地球的结果,确定会将挟裹着所有的迷惘和忙碌消失在恒古中,溶于虚无……

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说出了人生的最高境界;诸葛亮“躬耕南阳”,却熟谙世事;陶渊明隐居田园却仍喜于物,悲于己,否则何来那些千古名句呢?也许,这就是生活的多彩,人生的弱点吧!

孩子的双眸,二泓清澈,解释着童真、无邪、纯洁。就是他们无理的耍赖,喜怒哀乐赤裸裸的释放,也让我由衷的感到可爱。因为,他们从来不需要过程:徘徊对他们来说是可怕的,抉择对他们来说是忧愁的,而结果对他们来说却是烦恼的。当你伫立于他们之中时,身心得到了轻松、得到了陶冶、得到了享受。在这里,我得到了一个结论:徘徊的生活总是让人劳累,抉择的生活让人迷茫而又匆匆,而确定,也许是永恒、也许是短暂。

生活的本色是挖掘、培养并为之努力,生活的特色是过程,而生活的信念和愿望却是一种风格,因为,美好的生活是值得品味和感受的。

匆匆主要内容范文9

一、利用补白,让静止的画面灵动起来

许多课文配有插图,这些插图配合教材,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插图具有直观性和建构性,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联想能力、思维能力。文中的插图是静止的,无声的,是课文内容的体现。但正因为它静止,无声,又为学生在观察时提供了想象的空间。在教学实践中,只要教师善于挖掘,就会让静止的插图活起来,开口说话。那么如何有效地利用课文插图,让其为教学服务呢?

以“自然之道”一文为例,该文第二幅插图上画的是有很多幼龟结队向海边爬去,引来了许多食肉鸟疯狂抢食,我们这些游客正拿着帽子装海龟,救海龟。教学时,教师要充分利用与课文浑然融为一体的插图。首先,让学生观察图中人物的动作、神情,鸟儿、海龟的姿态及周围的环境。然后引领学生走进画面,走进角色,体会人物的心理:海鸟们的心情怎样,它们会怎么想?幼龟们会怎样想?向导和我们这些游客又会怎样想呢?课堂上,学生的创造思维很快被激发起来,有的说:“海鸟们高兴地欢呼起来——终于可以饱餐一顿了!”有的说:“幼龟们想,天哪,怎么会这样,不是说外面很安全吗?怎么会有这么多的敌人?”也有的说:“那位叫向导想办法的同伴边赶海鸟边想,都怪我太沉不住气,才导致这么多幼龟被抢食。”“我和同伴们会想,都怪我们不懂动物的生存之道,才会这样好心办坏事,我们要多救一些幼龟来弥补犯下的错。”……这样一来,原本静止的图画变得鲜明生动起来,学生透过画面深刻地感受到了“我们”的自责和悔恨。教学中,通过这样的补白,补充课文文字所不及的思想内涵,学生心灵受到的震撼会比文本本身来得更强烈。

二、利用补白,让简单的符号充实起来

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不可或缺的。有些标点意蕴深远,常给人以“言有尽而意无穷,余意尽在不言中”之感。对于课文中的有些内容,作者有时因为表达的需要,仅用一两个标点(问号、感叹号、省略号等)一带而过,这就为学生提供了主动的思维空间,给学生想象留下了充分的余地。教师要把目光聚焦到这些标点上,引导学生在看似“无”的空白处探究出隐含其中的“有”。

课文“匆匆”最后以“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这个问句结束,耐人寻味,这个问号设在课文结尾处,不能不引起读者的深思。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王菘舟老师是这样处理的:“为什么提出这个问题,却没有回答。他为什么这样写?生:给我们留下的思考空间。师:是啊,一个需要用一生思考的问题,人生一去不复返,人生该留下一个怎样的痕迹,今天留一个作业:为这个问题写一个答案,想想我们该怎样走这一遭?”这样一来,那些过去如果由于某些原因浪费了不少时间的同学,或许会从中受到启迪,从现在起开始抓紧每一天,珍惜每一天。通过这样的熏陶感染,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应用,应用到实际中,应用到生活中,像这样能“学以致用”才算达到了目的。

如,“高大的皂荚树”一文最后一句“想着想着,我的心里,好像有一颗种子在生根、发芽……”结尾的这个省略号意味深长,言犹未尽。教学中必须引导学生理解这颗“种子”指的是什么?我们应该怎样理解这句话?教师在此处引导学生补白:现在,你就是作者,你就坐在燃烧的树叶旁取暖,你正在沉思:皂荚树啊,我受到了你的启迪,我要——像你一样无私奉献!我要——像你一样乐于助人!我要——像你一样做个有用的人!此处,一个不起眼的省略号表达的内容却是如此丰富,而这样的训练不仅拓展了学生的思维,也使学生的感情得到了升华。

三、利用补白,让平常的语句生动起来

文本中有些语句看似平常,实则潜藏着深刻的意义。在教学中,教师应当慧眼识珠,细细引导学生挖掘品味那些看似寻常,实则“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语句。引导学生进行深入钻研与揣摩,准确把握课文内涵,努力激发出学生的真情实感,从而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桥”一文有这样两句描写老支书的话:“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简短的几个字,看似平常,实则耐人寻味。课文读到此处,如果不能深刻理解“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这句话,也就很难理解后一句“他像一座山。”有位教师是这样引导学生解读的:“他不说话”,那么他心里在想什么呢?引导学生说出此时老汉的心理,“这么乱哄哄的会出事的。桥窄,大家一直拥上去,万一有人掉下桥去怎么得了!木桥能承受得了吗?我得果断作出决定。”“我是他们的支书,我得快点组织村民有序过桥!”“我是他们的支书,是大家的主心骨,绝对不能让大家就这样乱七八糟、毫无秩序地拥向窄窄的木桥,那样后果不堪设想!”通过这样的补白,学生深刻体会了人物的心理,也就自然而然地理解了“他像一座山”这句话的含义:老汉在村民中的威信“像一座山”;对待群众,他像一座山,一座威严高大的山。这样的引导补白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更是对文本的一种深入解读,也使得原本看来平常的语句变得丰富精彩。

四、利用补白,让题目的含义明朗起来

课文题目是课文的眼睛。有些课文的题目文字精炼,具有可扩展性。抓住它的特点进行研读,有利于把握教学的切入点,使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从而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课文“匆匆”在王菘舟老师的课堂上是这样处理的:看课题,“匆匆”就是“急急忙忙”的意思,脚步匆匆,吃饭匆匆,洗脸匆匆……课文写的是什么匆匆?生齐答是“时间”。王老师告诉学生,先别急着告诉我,请你大声朗读全文,文中有一个词告诉我们:什么是匆匆。读完后,学生明白课文写的是“日子”匆匆。通过这样的补白,学生对课文的主题和内容就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方向,也明确了本课的学习任务。

也有些课文的题目语义含蓄深刻,学生往往会被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即只理解了表层意思就以为学懂了。这时教师要帮助学生拨叶见山,拨开阻碍思维视线的叶,使学生看见体现课文深层含义的泰山。课文“桥”的题目简短得不能再简单,但其含义深刻,耐人寻味。课文里“桥”既是那座“窄窄的木桥”也是老汉为村民把守的跨越死亡的“生命桥”,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的一座不朽的“爱心桥”。他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这座桥更是我们党以老支部书记为代表的优秀共产党员密切联系群众,一切为了群众的永不坍塌之“桥”。在教学时,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在充分理解文本的基础上,通过对题目“桥”进行有针对性的补充、解释,揭示题目的含义,突破难点。

五、利用补白,让课文的结尾精彩起来

叶圣陶说:“结尾是文章完了的地方,但结尾最忌讳的却是真的完了。”教材中,有些课文读完后,总给人一种言尽而意未完的感觉,让人思考与流连。课堂教学中,老师应给学生一个延伸思维的机会,让学生主动填补课尾的空白。学生或朗读,或反思,或查找相关信息,或改写续写等,对其作充分的扩展延伸。这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大有裨益。“桥”一课的结尾是这样的:

五天以后,洪水退了。

一个老太太,被人搀扶着,来这里祭奠。

她来祭奠两个人。

她丈夫和她儿子。

老师引导:同学们,英雄就这样远离了我们,作为他的亲人,作为曾经被他救起的村民,作为每一个读过这个故事的你们,此时此刻你最想说点什么?清明节快到了,让我们怀着一颗崇敬之心,一同来祭奠这位全村人都拥戴的老汉。可以与同桌交流,也可以在书的插图上写上你最想说的话。让学生“情动而辞发”,这样的补白,既深化了老汉的精神,也丰富了学生的情感,让孩子们明白:英雄就在身边,英雄具有无私无畏、顶天立地的共产党员的人格。

匆匆主要内容范文10

从初剪开始一直到终剪每个版本我都看过,所以在电影院第一次看到它的时候跟大家的感觉是不一样的,觉得在大银幕上看比以前看剪辑版要震撼很多。作为主创人员之一,我来评价这部电影已经无法绝对客观了。遗憾应该还是会有的,等我再静静看几遍后会有新的感受,现在看起来更多的还是感动。毕竟它对我来说不只是一部作品,我无法以一个平常人的心态去看待它,它对我来说意味着太多,不仅有我自己的回忆,也有一代人的青春和爱情在里面。

你对哪位主演的印象最深?

就演员来说,我对见倪妮时的印象还蛮深的,因为当时没有想到她会出演这部电影,是我和张一白共同的朋友推荐她的。后来张一白拿了几张她素颜的照片,问我要不要一起去见见,我们就约在三里屯见了面。

那天倪妮完全素颜,穿得很简单,性格不像其他女演员那么自来熟,就安静地坐着给我们讲起她匆匆那年的故事。我们聊完天后,我和张一白一起离开,他一上车就问我,你觉得她像方茴吗,我说我觉得她就是方茴。那种感觉很奇妙很难形容,我觉得她演方茴时她们身上的那种契合是很难表演出来的。方茴身上被贴了很多标签,比如安静、内向,身上背负着过去的记忆而变得对世界不开放,小心翼翼的,可她骨子里的那种明亮、坚强、执着其实是不好表现的,我觉得还好倪妮身上有这些东西,是和方茴一样的。

满意目前的生活状态吗?

我觉得还挺好的,在生活方面我是不会委屈自己的。因为人只有一次生命,无法再来第二次,所以对于我来说,要享受有且只有一次的人生是特别重要的事情。

不管是自己写东西还是跑电影宣传,我的内心一直是平静的,只是不同的阶段经历不同的事情,但我的宗旨是不会变的,始终对自己的生活充满兴趣,有朝一日自己从一个写故事的人变成有故事的人,那就圆满了。

接下来的工作计划如何?

未来大家谈起我时还会谈到《匆匆那年》,这是我不能阻止的事。可能之后它会有其他形式的作品,比如舞台剧、音乐剧、漫画的出现都有可能。这个故事里倾诉了我对青春的愿景,有时候我在想,如果16岁的我看到了这些,我穿越时空过去,拍着那时的我的肩膀,知不知道以后会变成这样,那时的我也会很开心,会和穿越时空的自己会心一笑。

作为一名作家,肯定不能止步于这部作品。我的《初恋爱》的电影版马上也会开拍了,最新的小说《曾少年》也将出版问世,我的作品和我自己都在不停地前行。

这两年青春类电影很受观众追捧,你怎么看待电影市场的这股青春热潮?

匆匆主要内容范文11

凭以往的经历,我不太愿意听表演性很强的课,在我的观念里,总是认为这样的课是众人的设计成果,挑选比较谁的表演技术高。可是,这次在厦门工人文化宫分会场亲自聆听了16节课后,改变了我的很多看法。这样的公开课,有没有表演性?肯定有,但回顾起这一节节的精彩,看似不同,每一节课都有其可圈可点之处,有一定的共性:老师们都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独特的个人魅力和教学设计、扎实的基本功和精湛的教学艺术,在最真实的语文教学中让学生学会了识字、学会了读书、学会了表达,多元化地向我们展示了各省语文教学的优秀成果。特别是黑龙江赵昭老师和北京贾宁老师的课给我印象极深,他们的课呈现的真实,表演成分较少。尤其凸显了崔峦老师提出的四个目标:即1,准确把握年段目标;2,夯实识字写字教学;3,加强语言文字运用;4,呈现学生学习过程。课堂上,不再是按部就班地走教案,不再是按照众人的设计在表演,而是认认真真地在做给自己看!

黑龙江的赵昭老师在执教《匆匆》一课时,穿着是那么朴素,语言是那么朴实,过程是那么真实,他关注的不是别人外在的审美,而是课堂上学生的收获。例举片段:课前活动:分小节背《人生》的小诗,问:这首诗让你明白了什么道理?配乐完整地背诵。(课前教师拉进与学生的距离,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引入:人生的名字是遥远,遥远的名字是等待,等待的名字是岁月,岁月的名字是匆匆。(有意识地让学生感悟时间的内涵)

二、板书课题,区别“匆”和“勿”(细节处关注生字的处理):出示朱自清简介,要求30秒阅读并记录。(课件中有秒表行走的声音,让学生感悟时间的匆匆)

三、自由读课文,要求:1,读通句子,读准字音;2,读不顺的地方反复读几遍;3,出示“过去……蒸融”的句段,问:什么是“蒸融”?学生回答后指出这是拆开解释词语的方法。观察“蒸”并书写,提醒同学要注意哪一笔?(夯实识字写字教学)

四、问:这篇文章在写什么匆匆?这是什么文体?1,出示品读小助手:找出描写时间匆匆的词句,仔细读一读;悟出你的感受,在书中批注;与同学交流。2,学生自读,老师巡视时提出:真读、真想、真思考、不装样子;提笔就是练字时,把提炼出来的词语写在黑板或书上。(关注年段目标,注重过程)3,按照顺序;哪些句子带给你感触?用了什么方法?指导朗读、剩下关键词背诵,学生自南选取方式把文段背下来。(关注写法,积累运用)4,学生谈到“八千多个……”,问:这是什么句?课件展示“针尖上的一滴水”滴在水中的画面,要学生安静地读课文,再次体会“头涔涔、泪潸潸”。(深入理解)……

以上环节真实地呈现了学生的学习过程,这是该会场我最喜欢的一节课,老师解读文本的功力令人佩服,用针尖上的一滴水、滴到大海的水的课件激起学生强烈的震撼,再联系课文感悟可谓深刻;尤其是老师顺着学生的学习,导学、品情、悟理,由学生的生成进而生成灵动的课堂,让人称赞。这样的课、这样的精彩,如何得来?这是我十几天来一直思考的问题。结合本次观摩和自己的教学工作实际,我有以下几点认识:

一、语文课要有语文味。课改十多年,相当多的老师曾经迷茫过,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做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很不容易,本次比赛的16节课中,让我看到了:在理解内容主旨的过程中,不忘写字,不忘学法指导迁移,不忘批注,可谓语文味浓厚。老师们舍得花时间让学生写字、指导写字、找出语言训练点进行口。头和笔头的练习、让学生静静读书、写下批注。使语文回归到语文本身的教学轨道上,可谓语文味浓厚,我们现在的课堂中缺少的恰恰正是这些。

二、语文教师要修炼教学功底。以往的比赛,比较遗憾地看到选手在表演,追求花哨的课堂设计,以吸引眼球。而这次比赛,从课前的热身到老师的板书、朗读,课上的引导,都需要老师有过硬的语文功底。这个功底包括老师的书写、朗读等传统的基本功底,更重要的是语文专业知识的修养。看到北京贾宁老师的课前谈话,让学生猜甲骨文的“旅行山水”四个字,黑龙江赵昭老师课件中“针尖上的一滴水”无不彰显着教师本身对古文字的深厚了解和解读文本的功力。这是长期修炼的结果,不是一朝一夕的成果。需要我们老师沉下心来做学问,并不是小学语文就是肤浅。事实上,你的厚度将决定你语文教学的高度。你才会有不同于别人的设计。

3 语文课要真实、扎实。我不太喜欢事先有铺设、设计花哨的课堂,我感觉课上考量得更多的是上课者的教学,目标定位和驾驭课堂的能力。语文课上真读、真想、真思考、不装样子非常重要,学生的能力是否有所发展更要引起我们关注。

4 上好常态课势在必行。“公开课”是观摩教学的俗称,是各类学校探讨教学的规律、研究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评价或推广教学经验、开展教学研究活动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作为一种经常进行的教学活动,公开课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老师们每天要上课,每节课要像观摩课、竞赛课一样去群体研究、反复推敲恐怕不太现实。我们一线的教师经常面对的还是如何上好常态课?因此,从对公开课的观摩上,从专家的精彩点评中,我明确了今后常态课教学的方向:A、提高解读教材的能力,B、分清年段,定准目标,C、合理借鉴优秀课例,D、掌握一般教学模式,E、重视学习方式指导,F、提升个人业务素养,G、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匆匆主要内容范文12

【关键词】初中科学 学生分组 实验教学

初中科学课程实验教学中学生分组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学生学习验证科学的结果,在小组合作中进行探究、验证科学规律,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掌握实验仪器的基本操作过程,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训,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数据处理的能力,全面的培养学生科学实验的精神。但是在当前的科学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学生对科学的概念、基本规律与原理进行理解,导致初中科学课程的实验教学出现一些偏差,值得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进行关注。

一、当前科学课程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1.实验教学前:分组随意,参差不齐。小组实验需要按照一定的原则进行分组,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但是由于初中客观的实验条件的限制,实际的实验室的机会并不多,学生接触实验仪器的机会不多,一旦进行科学实验时,学生比较兴奋。教师没有对全班的学生进行全面的分析,科学合理的分组,而是随意的、根据学生的爱好进行分组,这样就导致一些比较好的学生在一起,就会造成在实验的过程中学生的实验操作水平参次不齐,给实际的实验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影响正常的实验进度。

2.实验过程中:观而不知,做而不思。科学实验的重要目的是要求学生能够进行不断的观察实验中出现的一些现象,并能够分析其中的原因,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掌握实验本周,它要求学生必须仔细的观察和分析,并对其中的现象进行综合分析。但是,在实际做实验的过程中,一些学生没有认真的思考实验中的相关问题,只是简单观看实验的过程,重复教师讲解的实验过程与方法,没有认真的思考实验现象后的真正原因,这样就降低实验教学的目的,而且有的学生在实验失败后,也不去总结其中失败的原因,但是科学课程的实验教学流于形式,成为学生娱乐的课程。

3.实验结束后: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在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有的学生没有对实验的内容进行预习,甚至在实验开始前几分钟才到实验室来,没有充分的做好实验准备,也没有明确实验的目的,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不知道如何操作,一边看书本一边进行操作,浪费大量的时间,导致在实验的过程中,没有进行观察实验现象,也没有进行思考,在实验完成或者结束后,就匆匆的离开实验,没有对相关的实验现象进行分析与总结,这样也就不能起到科学课程分组实验教学的目的。

二、提升初中科学分组实验教学效果的策略

1.合理分组,明确职责,提高实验的效率。由于学生的能力水平、实践操作能力不一样,在实际的使用操作中需要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全面的分析,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讨论,要将学生进行合理的搭配,保证每个实验小组的总体能力水平一致,在进行科学实验的过程中,由小组长对学生的实际实验情况进行分组,例如一些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要有人能够讲解仪器操作的注意事项和操作技能,要有学生记录实验过程中发生的实验现象等,这样就能够有效的保证每个小组成员在实验的过程中,能够各施其职,做好自己在实验中的本质工作,而且能够有效的掌握整个实验的过程,避免实验中人员的浪费与东张西望的现象,大声喧哗和破坏实验教学的现象。小组合作的形式一般采用异质分组的方法,让优秀的学生带实践较差的学生,让学生之间形成一个能够团结互助协作、互相帮助的氛围,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有利于学生的协作与合作能力培养。

2.实验前做好实验设计。学生在进入实验室之前,需要明确整个实验的目的和详细的实验过程,这样就需要教师在实验的过程中,加强对学生实验预习的辅导,让学生在实验前,首先要了解的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及详细的操作步骤,以及在实验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需要教师给予学生充分指导,不能让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单纯的按照书本上的内容和操作步骤进行实验,保证学生在科学实验的能够有效的观察实验现象,并且在实验的过程中能够进行思考与分析,同时能够有效的对科学实验进行延伸。例如,在学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这一教学实验时,可以让学生在做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备二氧化碳的同时,可延伸分析“石灰石和稀硫酸、碳酸钠和稀盐酸”两个实验的情况,要求学生在实验中观察二氧化碳产生的具体情况,以及分析石灰石和稀硫酸、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的情况,要求学生对三种情况进行分析,明白其中的实验原理,这样在实验的过程中,就能有效的避免学生不会做到:“观而不知,做而不思”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