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记金华的双龙洞的资料

记金华的双龙洞的资料

时间:2023-05-30 09:04:46

记金华的双龙洞的资料

记金华的双龙洞的资料范文1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教师应努力改进课堂教学……加强教学内容的整合,统筹安排教学活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在以“语用”教学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新时期,我们该如何走出教材的编排格局,跳出每篇课文的语言训练各自为政的局限,整合单元教学资源,既注意内容的理解,也突出语言的训练,做到“言意兼得”,走向以“‘语用’核心”为统领的单元阅读教学、口语交际、习作教学的“一体化”教学呢?

一、整体把握教材,确定单元“语用”核心

单元整体教学,就是要把一组的教学内容看成一个整体,在整体“语用”目标的指引下,对单元各种学习资源通盘把握和统筹规划。在单元“语用”核心目标的统领下,引导学生通过同一类别但又各不相同的语言材料学习,形成语文经验,提高语文能力。所以,首先要整体把握单元课文的“语用”表达特征,确定单元教学的“语用”核心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是以“走遍千山万水”为主题,编排了《桂林山水》《记金华的双龙洞》这两篇精读课文及略读课文《七月的天山》。本组课文都是描写山水景物的文章,实际上包含着“学习景物描写方法”的主题。通过对三篇游记类课文进行梳理、揣摩和比较,可以看出这几篇文章“语用”表达方面的特点:作者都按一定的顺序有详有略地描写景物,精心构段谋篇,并运用排比、比喻的修辞方法,使句子更优美,增强表情达意的效果。基于此,我们制订了如下教学目标:一是通过课文的学习,与作者一起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体会作者对山山水水的热爱之情。二是初步领会布局谋篇的基本方法,学习作者按一定的顺序写;学习运用排比、比喻修辞方法,把句子写具体、写生动,表达真情实感。三是能运用习得的方法学习课外的写景类文章,进一步感悟写景类文章的特征与“语用”奥秘;迁移运用单元表达技法,完成单元习作。

二、彼此承接贯通,凸显课文“语用”教学

1. 关注行文结构,学习言之有序。四年级下册是第二学段向第三学段的过渡时期,可让学生初步领会谋篇布局的基本方法。本单元的三篇游记类散文,都是抓住景物的特点来写,但是因各自写作特色不同,所承载的教学内容也不一样,表达的顺序也各异。要凭借文中的语例,引导学生分析、比较,感知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学习如何做到言之有序。《桂林山水》采用“总―分―总”的行文结构,侧重介绍富有特色的景物。先用“桂林山水甲天下”总领全文,再分别从“山”和“水”两个方面进行具体描写,最后又把山水融合在一起,与开头互相呼应。《记金华的双龙洞》《七月的天山》按照游览顺序,采用移步换景的方法层层推进。透过文中表示作者游览顺序、地点变换的句子,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作者的行走路径。教学时,可先让学生找出相关的句子,画出游程图,理清文序;再启发学生有顺序地连缀每一处景点,把握课文的重要内容;最后整合段落内容,说说作者带着我们移步换景观赏了哪些景点。这样,学生便能感悟这类文章的写作顺序,进一步把握游记文体行文结构的一般特点。还可让学生运用“总―分―总”的构篇方式,用“重点渲染”的方法来改写《记金华的双龙洞》,写出外洞高大、孔隙狭小、内洞美丽的特点,进一步提高表达能力。

2. 感悟表达技巧,学习形象表达。在本单元的课文中,排比句出现的频率最高,而最具特色的当数作者对桂林山水的描写了。作者描写漓江的水,运用了“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的句式,从“静、清、绿”三个方面写出漓江水的静态美。而对桂林山的描写更是令人称绝,作者运用“桂林的山真奇啊,……像……像……像……”的句式,排比中套用比喻,生动逼真地再现了千姿百态、色彩明丽的山景,仿佛在我们眼前展开了一幅连绵不断的画卷。教学时,要抓住精彩句段,在品出丰富意蕴的基础上,悟出表达之妙。之后,再引导学生把这种方法运用到自己对身边一两处景物的描述中。如,引导学生观察校园内的大榕树,发现其高大、粗壮、美丽的特点,仿照《桂林山水》第二、三自然段的描摹手法,从三个不同的方面进行随文练笔,把大榕树写生动、写形象。

3. 领悟作者的感情,学习生动表_。文章的字里行间,往往暗藏着作者的种种感受。读《记金华的双龙洞》《七月的天山》,我们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仿佛我们也参与其中。教学中,需引导学生做细细的品读。例如,针对《记金华的双龙洞》中对“孔隙”的描写,细细品读“从……到……到……到……”这句话,关注文中和身体有关联的几个词语,凡是和船底有接触的部位,作者都做了具体细致的描写,可见孔隙之窄小。再通过理解“要是、准会、稍微、一点儿”,感受作者用词的准确,让学生在随作者一同“历险”中,领悟作者借助感觉写孔隙窄小的写法。而《七月的天山》使用了第二人称的句式,如,“在马上你用不着离鞍,只要稍一伸手就可以捧到满怀心爱的野花”,拉近了读者与文本、读者与作者间的距离,仿佛此景就在眼前,作者就在身边。这也应当引导学生进行品味,了解其表达特点。

三、整合教学资源,促进读写迁移运用

1. 课外拓展阅读,学习迁移运用。为了便于学生系统地掌握作者的写法,我们要让学生及时回顾学过的课文,通过列表、联系、比较、归纳,总结本组课文的阅读方法及作者的写作方法,并在拓展阅读中将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有机结合起来,为学生构建一个更广阔的阅读天地,将课内习得迁移到课外应用中。如,课外阅读《趵突泉》《九寨沟》《阿里山的云雾》等,发现其经典的构段方式及行文结构,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情境中,迁移所习得的阅读能力,在实践中加以运用。还可以通过“宽带网”,让学生搜集五岳或五大淡水湖的有关资料,借助画面、文字资料,进一步了解相关的知识。

2. 进行主题习作,运用表达技法。有道是:“讲之功有限,习之功无已。”本单元习作要求写校园景物,也可以写别处的景物。教学时,引导学生全面、仔细地观察校园内的景物,把握景物的主要特征,确定所要描写的方面,再选择合适的顺序进行介绍,做到层次分明,条理清晰。如果选择的景物各具特色,可模仿《桂林山水》一文,采用“总―分―总”的构篇方式。如果想用游记的方式,则可以选择以《记金华的双龙洞》为范本,移步换景,欣赏一路美景。无论学生采用哪一种结构方式,都要引导他们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张开想象的翅膀,运用排比、比喻的修辞方法,从景物的不同方面进行具体描写,并注意在介绍时把自己的情感渗透到所写的景物中,使文章更加生动。

记金华的双龙洞的资料范文2

丝绸之路特殊的地理位置使新疆成了东西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因此新疆的宗教艺术十分繁盛,各大宗教在此均占有一席之地,除了伊斯兰教、景教、摩尼教,尤数佛教的影响力最为深远,遍布在新疆各地的洞窟石刻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今天我们即将前去参观的就是位于火焰山中段峡谷中的柏孜克里克千佛洞。

得名来历 历史地位 洞窟概况

柏孜克里克千佛洞,唐代称为“宁戎窟”,位于吐鲁番市东北约60公里的火焰山木头沟峡谷中,南距高昌故城仅15公里,是新疆境内较大的着名佛教石窟遗迹之一。柏孜克里克在维吾尔语中是“山腰”的意思,突厥语是“装饰绘画”之意。

柏孜克里克千佛洞始凿于南北朝后期,即麴氏高昌国(公元499—640年)时期,在唐、五代、宋、元朝长达7个世纪的漫长岁月里,这里一直是西域地区的佛教中心之一。高昌回鹘时期(公元9—13世纪)是石窟最繁华的时期,因此柏孜克里克千佛洞被认为是“回鹘佛教艺术中最重要、数量最多、保存最完整,最有代表性的艺术宝库”。

游客们,现在我们来到了千佛洞景区内,这里共有洞窟83个,现存编号石窟77个,其中内有残存壁画的40余窟,壁画总面积达1200平方米,是吐鲁番地区现存石窟中洞窟最多、壁画内容最丰富的石窟群。石窟形式多样,以横顶直洞为主,也有中心柱式洞、方形双套洞和圆顶方形洞,还有的在石窟中间修造了殿堂和佛台。

[壁画内容 16窟《伎乐图》 17窟《地狱变》 18窟《大莲花》一20窟《高昌回鹘王》 38窟《摩尼教》 82窟83窟《小型纪念影窟》]

沿着入口处的台阶拾级而下,我们可以看到对游人开放的十几个洞窟,洞内光线并不很强,隐约可见拱形内壁上的斑驳画面,每一线条都刻画得细致入微,人物的饰带极富动感,只是许多人物面部已残缺不全,让人感到十分遗憾。

柏孜克里克石窟壁画内容,主要有以大型立佛画像为中心的《佛本生经变》故事画、佛教故事画、姻缘故事画以及千佛像等,目的是颂扬佛法,供善男信女礼拜瞻仰。从公元6世纪 到12世纪,这里一直是高昌王国的佛教重地,窟中现仍保留不少古回鹊文、汉文、波罗密文等文字题记,是研究古代文字的宝贵资料。石窟群的建筑风格、绘画技巧等也都有很高的 研究价值,1982年柏孜克里克千佛洞被列为部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游客们,让我们首先来参观一下16号洞窟。16号窟开凿于中唐,窟中有一幅《伎乐图》,图中古代乐器小忽雷的出现在中国佛窟中当属首次。忽雷,又叫龙首琵琶,源于唐代南诏乐,其形为棒状梨形,龙首双弦,蟒皮蒙腹,檀木为槽,其真品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接着来看17、18号洞窟。这两个洞窟是整个石窟群 各位游客:

丝绸之路特殊的地理位置使新疆成了东西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因此新疆的宗教艺术十分繁盛,各大宗教在此均占有一席之地,除了伊斯兰教、景教、摩尼教,尤数佛教的影响力最为深远,遍布在新疆各地的洞窟石刻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今天我们即将前去参观的就是位于火焰山中段峡谷中的柏孜克里克千佛洞。

得名来历 历史地位 洞窟概况

柏孜克里克千佛洞,唐代称为“宁戎窟”,位于吐鲁番市东北约60公里的火焰山木头沟峡谷中,南距高昌故城仅15公里,是新疆境内较大的着名佛教石窟遗迹之一。柏孜克里克在维吾尔语中是“山腰”的意思,突厥语是“装饰绘画”之意。

柏孜克里克千佛洞始凿于南北朝后期,即麴氏高昌国(公元499—640年)时期,在唐、五代、宋、元朝长达7个世纪的漫长岁月里,这里一直是西域地区的佛教中心之一。高昌回鹘时期(公元9—13世纪)是石窟最繁华的时期,因此柏孜克里克千佛洞被认为是“回鹘佛教艺术中最重要、数量最多、保存最完整,最有代表性的艺术宝库”。

游客们,现在我们来到了千佛洞景区内,这里共有洞窟83个,现存编号石窟77个,其中内有残存壁画的40余窟,壁画总面积达1200平方米,是吐鲁番地区现存石窟中洞窟最多、壁画内容最丰富的石窟群。石窟形式多样,以横顶直洞为主,也有中心柱式洞、方形双套洞和圆顶方形洞,还有的在石窟中间修造了殿堂和佛台。

[壁画内容 16窟《伎乐图》 17窟《地狱变》 18窟《大莲花》一20窟《高昌回鹘王》 38窟《摩尼教》 82窟83窟《小型纪念影窟》]

沿着入口处的台阶拾级而下,我们可以看到对游人开放的十几个洞窟,洞内光线并不很强,隐约可见拱形内壁上的斑驳画面,每一线条都刻画得细致入微,人物的饰带极富动感,只是许多人物面部已残缺不全,让人感到十分遗憾。

柏孜克里克石窟壁画内容,主要有以大型立佛画像为中心的《佛本生经变》故事画、佛教故事画、姻缘故事画以及千佛像等,目的是颂扬佛法,供善男信女礼拜瞻仰。从公元6世纪 到12世纪,这里一直是高昌王国的佛教重地,窟中现仍保留不少古回鹊文、汉文、波罗密文等文字题记,是研究古代文字的宝贵资料。石窟群的建筑风格、绘画技巧等也都有很高的 研究价值,1982年柏孜克里克千佛洞被列为部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游客们,让我们首先来参观一下16号洞窟。16号窟开凿于中唐,窟中有一幅《伎乐图》,图中古代乐器小忽雷的出现在中国佛窟中当属首次。忽雷,又叫龙首琵琶,源于唐代南诏乐,其形为棒状梨形,龙首双弦,蟒皮蒙腹,檀木为槽,其真品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接着来看17、18号洞窟。这两个洞窟是整个石窟群中开凿历史最早的,大约开凿于公元6至7世纪的南北朝后期。我们先来看17号窟中《地狱变》壁画,酷似摩尼教具府图,为全国所罕见。18号窟窟顶中心有一朵大莲花,中间填充有三角、四叶等几何图案,淡雅肃穆,颇具民族特色。

记金华的双龙洞的资料范文3

关键词:凉山;沉积与构造;乡村旅游资源;开发

一、凉山沉积与构造旅游资源盘点

(一)断层、褶曲、节理壮观多姿

在地球构造运动史中,凉山地域属“攀西古裂谷”和“康滇地轴”地质构造带。境内地质构造复杂,断裂发育、切割岩圈的深断裂较多,断裂岩层广泛出露,形成凉山乡村奇形怪状的断层景观。如:昭觉木佛山背斜及次级褶皱轴部的高角度冲断层发育为挺拔雄伟的山峰。竹核断层出露成为著名的竹核温泉。日斯公断层属于木里--盐源弧形断裂带的出露断层之一,断层的角砾岩带裂面擦痕光滑,展示着自然力的强大。丁央断层是亚扭性断层景观,。前波断层是地壳抬升造成断裂的断层景观。其他断层景观如跑马断层、回龙湾断层、黑家村断层、满银沟断层、海塘大断层、田坝断层、马拉哈断层、黑马断层、顺河断层、大桥断层、裤裆沟断层、申果庄断层等景观直观壮丽,有鬼斧神工之妙。

凉山的褶皱、褶曲景观非常普遍,并以背斜、向斜和复背斜、弧形构造等形态出现。如:水打坪背斜、马颈子向斜、盐源弧形构造等自然景观。

各种外营力通过节理加速对凉山岩石圈的侵蚀作用,形成姿态万千的奇特节理景观。如:木里公母岩高耸入云,雄伟壮观。盐源公母山形象逼肖而名扬海内外。木里白水河中段的月亮崖浑然天成。会理八景之一的秀气龙盘“绝似龙形,秀骨嶙峋,宛若鳞甲,风动云移,势欲飞腾也。”小相岭有双龟山中有“念经石”、迎客松、“诗人天问”、“灵猴望月”、“泥牛喘月”、“商妇望归”等奇岩古树,构成“盆景沟”。

(二)乡村的地层剖面跻身国家地质公园

1、凉山地层剖面出露广泛,类型齐全。凉山地处攀西大裂谷中段,长期的地壳运动,境内地层剖面景观形态多姿,分布广泛,类型较为齐全。如金沙江、雅砻江、安宁河等有4~6级阶地多级剥夷面、多级阶地出露,有马湖溶洞、西昌仙人洞等以层状喀斯特溶洞出现;有在木里海拔3000多米高的冷杉林里广泛出露的古红壤,是低海拔土壤被抬升到高海拔地区的奇观。

2、凉山著名的典型地层景观

昔格达组是早更新世区域性湖相沉积,是地貌发育与构造活动发生重大转折的标志地层,也是中更新世以来构造活动的客观记录。雷波马湖地质公园地层剖面位于杨子地台西缘,川滇古隆起与新华夏系沉降带四川盆地的交接带之间,这里分布着多达14种成因类型,科研价值及观赏价值极高的地质遗迹。甘洛县乌史大桥乡是大渡河峡谷国家地质公园的南界,众多悬岩村庄是峡谷风光组成部分。

(三)分布广泛的矿点、钙华与泉华

凉山有数不清的溶洞和岩泉,含碳酸氢钙的地热水接近和出露于地表时,因二氧化碳大量逸出而形成不少钙华与泉华,往往以“石山”或钟乳石等形态出现,如木里县呷洛村神仙洞内钙化的石头形态多姿。列瓦乡盖地原生态景观区瀑布下遍布着黄色泉华地貌。唐央乡日麻温泉瀑布,是世界上极为少见的红色瀑布,色彩绚丽,极为漂亮。

攀西大裂谷是地壳受到强烈引张力破裂时形成的狭长谷地现已探明凉山储有矿种84种。其中大型、特大型矿床30处,中型矿床63处,是世界罕见的“聚宝盆”,西昌、会理、泸沽、宁南、越西等都有大型矿山景观。

(四)古老生物的远古记忆

凉山的生物化石点对解读地层年龄,地球生命诞生、演变、发展史有科普教育活教材意义。如昭觉恐龙游泳足迹应是中国至今发现的最大面积的恐龙足迹群,且多种类恐龙脚板印在同一岩层上出现,实属罕见,是亚洲首例恐龙游泳足迹化石,是我国西南地区远古生物遗迹的重大发现。昭觉古里动物化石点经专家鉴定属于古代的东方剑齿象化石。冕彝海地下古森林是我国第一处规模较大,保存较好的中全新世森林建群。会东上龙化石点、打儿窝洞穴化石点、洛洼河子垮山化石点等都是珍贵的历史记忆,有很大的旅游价值。

二、 凉山乡村沉积与构造旅游资源禀赋分析

1、凉山乡村沉积与构造景观得天独厚。州境赋存着《旅游资源分类表》中“AB亚类 沉积与构造”所列的全部7种旅游景观基本类型,类型齐全且单体景观数多量丰,广泛分布于全州17个县市的乡村。

2、凉山的沉积与构造景观自然审美与人文内涵结合良好。单体景观天生形态独特,似物象形,村民根据其形象附会出诸多相关神话、传说,其主题往往蕴含着各族村民的价值理念,寄托着村民的愿望,反映着当地环境特征。如公母山、公母岩,是自然地貌与中国生殖文化天人合一的奇观,赋藏着地质学、人类文化学多学科知识,反映着中国传统的阴阳观,揭示出阴阳平衡则村寨安康的哲理。

3、凉山沉积与构造景观科学技术内涵丰富。沉积与构造景观是地壳受地球内营力作用,不同质点受到强烈挤压、拉伸或扭动,岩层原始产状被改变的结果,所产生的褶皱、断裂或扭曲等,记录着当地地质构造运动过程,是地球几十亿年演变留下的一部“石头大书”。每个地层代表着它形成的地质年代地壳的成分结构,具有科学研究、科普教育和观赏价值。能让游客既得观赏审美享受,又能认识一些科学事物,学到新的科学知识,受到教育启迪。

4、凉山诸多沉积与构造景观是高品位的旅游资源。不少单体景观具有高度的奇特性、唯一性、不可替代性。如2013年新发现的昭觉恐龙游泳足迹、雷波马湖地质公园多达14种成因类型的地质遗迹,昔格达组标志地层、公母山、三渡水断崖都是天下无双,不可复制的景点景区,科研价值及观赏价值都非常高。

5、数不清的矿点矿脉证明凉山矿藏“得天独厚”决非虚言,不少沉积岩是生产旅游纪念品的宝贵原料。如黄金、白银、南红玛瑙、苴却石、水晶石、大理石、黄蜡石等,兼有观赏、实用、收藏价值。如凉山水晶石有无色、黑、紫、黄等颜色。体积大小不一,长短粗细各有不同,形状却天生一致为菱锥体,每一块水晶石中段是六菱柱体,两端分别是六面凌锥体,三者浑然一体构成一个18面透明体,光线折射,闪烁多彩。往往有几十个六菱柱体聚为一团的“水晶石山”,更是奇特美观。

6、诸多生物化石点是地球历史的见证,是研究生物起源、进化的科学依据,又是重要的地质遗迹和不可再生自然遗产。如专家们根据雷波县古生物地层发现的六个孢粉组合带各个地层的孢粉类型、数量变化推断:从1.6万年前的晚更新世晚期至今,雷波小海子一带虽然经历了冰后期的转暖期--寒冷--温冷到温暖--温暖微干--温凉--温暖冰期变化,但这里受黄茅埂高山阻隔和金沙江河谷干热气候影响,气候变化波动较小。

总之,凉山各地的沉积与构造景观多样,壮观奇特,是当地自然旅游资源形成的底本,又是深刻影响各族人文旅游资源品位和种类的重要因素,可以长期为乡村旅游业开发利用。

三、凉山乡村沉积与构造旅游资源开发现状

1、断层景观出露广泛,凡交通方便之处的断层景观都得到实质性利用。断崖绝壁令人赞叹,断出的冷泉、温泉都为所在乡村添景,吸引路人驻足,吸引游人前往。古今皆有影响的是雅砻江流三曲地带锦屏山秀丽河湾,雷波马湖地质公园中的彝、汉新村都具备了较好的旅游接待能力,以竹核断层的大小温泉为代表的温泉乡村大多有客自远方来。

2、姿态万千节理景观外形奇特,又富人文内涵,最具吸引力,开发利用最好的是盐源公母山,但创造的主要是景点门票收入,所在乡村的餐饮、民俗文化、购物等收益较少。一些独特性很高的节理景观因受交通制约尚待开发。

3、众多的矿脉矿点引人关注,但很少有专门的旅游产品;现有南红玛瑙石任人自由挖捡加工,没做到有序开发,资源浪费几乎近于枯竭。

4、大多数生物化石点的化石已异地保存,新发现的昭觉恐龙游泳足迹化石引起中外专家和地方政府的重视,已采取了相应保护措施。

四、市场定位与开发思路

将本类乡村旅游市场定位于面向大众游客,分类开发与综合开发并举的开发思路。小长假及寒暑假游客为主体,调查各乡村沉积与构造景观特色,选定本村本寨乡村旅游主题,设计既能突出景观特色又具有可操作性的乡村旅游产品。重点开发休闲观赏游、科学考察游、科普教育游、纪念品加工购物、特色餐饮等旅游活动项目。

五、根据资源特色分类设计打造本类乡村旅游产品

1、设计打造休闲观赏类乡村旅游产品。奇形怪状的断层景观、地层剖面景观壮美、伟岸,秀丽河湾,断头山、断尖岩、横断山等等村庄境内,刀劈斧削般的断崖展示着自然力的强大;螺旋岩村、黎溪区莲花石村等地那些被扭曲成螺旋状、莲花状的褶曲,莫不有鬼斧神工之妙。让游客到乡村休闲时能观赏到这些景观,体味奇特之美,摄影录像,把神奇与壮美带回家。

2、根据乡村实际,以乡境赋存的沉积与构造景观为主题,设计打造旅游审美与科学考察结合、审美与科普教育结合的乡村旅游活动项目。明确研究沉积岩的原生构造,可以确定沉积介质的营力及流动状态,从而有助于分析沉积环境,或确定地层的顶底层序等作用。附近乡村可建成为科技工作者、高校师生的地质考察服务基地,提供食宿、导游和后勤保障、安全服务,帮助他们完成不同主题的调研。

3、设计实施以沉积与构造为主题的旅游项目,为普通游客提供观赏休闲游,为中小学生组织科普夏令营旅游。帮助游客认识矿藏实物和相关科普原理。如认识铜矿,了解凉山铜矿分为火山沉积变质型、 沉积变质―热液富集型、沉积型、热液型四个类型;认识镍矿并懂得镍是机械制造业、航空工业、国防工业不可或缺的有色金属;明白石灰岩是制造水泥、石灰的原料和炼钢添加剂;认识芒硝是含有结晶水的硫酸钠,用于制革、玻璃、制碱工业等,也是泻热润燥,清火消肿的中药材,常用药西瓜霜就是芒硝和西瓜配制而成的;懂得重晶石即硫酸钡,是钻井、提炼钡以及医学造影的重要原料。

4、以沉积与构造景观开展热爱祖国河山教育的旅游活动。以矿石聚集地旅游体现凉山矿产得天独厚;以节理、地层剖面景观让游客深刻体验祖国山河之美,激发爱国爱乡之情;以裂谷理论和攀西大裂谷成因展示凉山地质构造的古老性和奇特性。

5、继承凉山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掘创新传统手工艺技术,利用凉山特产的矿石资源,设计制作凉山文化内涵丰富,具有较强装饰性和较高收藏价值的特色旅游纪念品,丰富乡村旅游购物内容。组织凉山非物质文化传承人,把传承技艺与制作工艺品相结合,发扬光大布拖银器、会理苴却砚制作等技艺,利用黄金、白银、南红玛瑙、大理石、水晶石、黄蜡石等制作凉山特色的首饰用具,如水晶眼镜、项链、手链和室内摆件、苴却砚等旅游纪念品。

6、利用珍贵的化石资源,建立凉山古生物博物馆。众多生物化石点对解读地层年龄,地球生命的产生发展史有科普教育活教材意义,对游客有强劲的吸引力。但很多地方的化石已被取走进行异地保护,乡村游客少有机会观赏。昭觉恐龙游泳足迹是凉山2013年新发现的一处早白垩纪恐龙足迹的新组合,是中国首例明确的非鸟兽脚类恐龙游泳足迹。覆盖面积大,足印痕迹多,目前尚未采取异地保护措施。若于此建立古生物博物馆,将对昭觉乡村旅游发展有重要作用。

作者信息:陆铭宁 女 1974.12 四川冕宁 硕士

记金华的双龙洞的资料范文4

江西的旅游资源相当丰富,那江西的导游词又怎么写呢?小编分享一些关于江西的导游词给大家,希望你们喜欢。

江西景德镇导游词景德镇历史悠久,文化灿烂。雄踞长江之南,素有"江南雄镇"之称,历史上与广东佛山、湖北汉口、河南朱仙镇并称全国四大名镇,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全国24 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和国家甲类对外开放城市。1953年6月政务院批准景德镇市为江西省辖市,现辖一市一县两区,即乐平市、浮梁县、珠山区、昌江区,面积 5256平方公里,人口152万,其中市区人口40多万。

景德镇市位于江西省东北部,西北与安徽东至县交界,南与万年县为邻,西同波阳县接壤,东北倚安徽祁门县,东南和婺源县毗连,坐落在黄山、怀玉山余脉与鄱阳湖平原过渡地带,居东经116°57′-117°42′,北纬28°44′ -29°56′,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境内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温和湿润,四季分明,山峰层叠,河流密布,山环水绕,景色秀丽。市区平均海拔320米,年平均气温17°C,年降雨量1763.5毫米,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009.8小时。

景德镇是中外著名的瓷都,制瓷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史籍记载,"新平冶陶,始于汉世",可见早在汉代就开始生产陶瓷。宋景德元年(1004年),宫廷诏令此地烧制御瓷,底款皆署"景德年制",景德镇因此而得名。自元代开始至明清历代皇帝都派员到景德镇监制宫廷用瓷,设瓷局、置御窑,创造出无数陶瓷精品,尤以青花、粉彩、玲珑、颜色釉四大名瓷著称于世。"毛泽东用瓷"、上海"APEC"用瓷及国宾馆用瓷以及各类艺术陶瓷倍受世人赞赏。景德镇瓷器享有"白如玉、薄如纸、声如磬、明如镜"的美誉。郭沫若先生曾以"中华向号瓷之国,瓷业高峰是此都"的诗句盛赞景德镇灿烂的陶瓷历史和文化,陶瓷把景德镇与世界紧密相连。

景德镇市旅游资源内涵丰富、独具优势。包括陶瓷文化、人文景观、生态环境等,尤以陶瓷资源独具优势。全市现已发现30多处陶瓷历史遗址,如古代著名的瓷用原料产地及世界通称制瓷原料高岭土命名地高岭、湖田古窑遗址、明清御窑厂遗址等等,分别列为部级、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具有世界性的影响力和吸引力。

景德镇市的风景名胜和景观众多,有保留完好的明清古建筑村、徽派建筑群、古戏台;有号称中国第二、江南第一的浮梁古县衙;有以三闾大夫屈原命名的古建筑三闾庙;有宋太祖朱元璋作战时藏身的红塔和瑶里的仰贤台、洪源仙境、太阳岛、月亮湖、阳府寺、历居山、翠屏湖等。景德镇也是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地区,著名的新四军瑶里改编就在浮梁县瑶里镇,红十军的诞生地在乐平市众埠镇。1997年,我市被国家旅游局等单位推介为97’中国旅游年全国35个王牌景点之一。

景德镇历史悠久,文化灿烂。雄踞长江之南,素有"江南雄镇"之称,历史上与广东佛山、湖北汉口、河南朱仙镇并称全国四大名镇,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全国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和国家甲类对外开放城市。1953年6月政务院批准景德镇市为江西省辖市,现辖一市一县两区,即乐平市、浮梁县、珠山区、昌江区,面积 5256平方公里,人口152万,其中市区人口40多万。

景德镇市位于江西省东北部,西北与安徽东至县交界,南与万年县为邻,西同波阳县接壤,东北倚安徽祁门县,东南和婺源县毗连,坐落在黄山、怀玉山余脉与鄱阳湖平原过渡地带,居东经116°57′-117°42′,北纬28°44′ -29°56′,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境内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温和湿润,四季分明,山峰层叠,河流密布,山环水绕,景色秀丽。市区平均海拔320米,年平均气温17°C,年降雨量1763.5毫米,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009.8小时。

景德镇是中外著名的瓷都,制瓷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史籍记载,"新平冶陶,始于汉世",可见早在汉代就开始生产陶瓷。宋景德元年(1004年),宫廷诏令此地烧制御瓷,底款皆署"景德年制",景德镇因此而得名。自元代开始至明清历代皇帝都派员到景德镇监制宫廷用瓷,设瓷局、置御窑,创造出无数陶瓷精品,尤以青花、粉彩、玲珑、颜色釉四大名瓷著称于世。"毛泽东用瓷"、上海"APEC"用瓷及国宾馆用瓷以及各类艺术陶瓷倍受世人赞赏。景德镇瓷器享有"白如玉、薄如纸、声如磬、明如镜"的美誉。郭沫若先生曾以"中华向号瓷之国,瓷业高峰是此都"的诗句盛赞景德镇灿烂的陶瓷历史和文化,陶瓷把景德镇与世界紧密相连。

景德镇市旅游资源内涵丰富、独具优势。包括陶瓷文化、人文景观、生态环境等,尤以陶瓷资源独具优势。全市现已发现30多处陶瓷历史遗址,如古代著名的瓷用原料产地及世界通称制瓷原料高岭土命名地高岭、湖田古窑遗址、明清御窑厂遗址等等,分别列为部级、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具有世界性的影响力和吸引力。

景德镇市的风景名胜和景观众多,有保留完好的明清古建筑村、徽派建筑群、古戏台;有号称中国第二、江南第一的浮梁古县衙;有以三闾大夫屈原命名的古建筑三闾庙;有宋太祖朱元璋作战时藏身的红塔和瑶里的仰贤台、洪源仙境、太阳岛、月亮湖、阳府寺、历居山、翠屏湖等。景德镇也是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地区,著名的新四军瑶里改编就在浮梁县瑶里镇,红十军的诞生地在乐平市众埠镇。1997年,我市被国家旅游局等单位推介为97’中国旅游年全国35个王牌景点之一。

畲族风情导游词【车上讲解】各位朋友,我们现在前往的是黄龙岩畲族风情旅游区。在去游览之前,我想大家还是先了解以下畲族的概况:畲族是我们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在全国五十六个民族中排列第二十位。我们漳溪畲族乡有“广东畲族中心”之称,是全省七个民族乡之一,也是广东唯一的一个畲族乡。畲族人口近6000人,这里是畲族人是明朝洪武年间由平远县热拓乡迁来的,距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开基始祖为蓝氏江南二十八世(一百三十五世)宗德公,度名:千三郎。据说畲族的祖先狗头人身,是龙犬的化身。为什么呢?这里有一个古老的传说:自从盘瓠古开天地以来,黄帝有一个孙子叫高辛帝,高辛帝的老婆姓刘,因为她的耳朵很大,人们都叫她大耳婆。有一年,大耳婆的耳朵张出一个肿瘤,太医从她的耳朵里割出一条虫子,有三寸长,放在盘子了,然后盖上“瓠”,就是我们祖先以前用的“勺子”。

三年后的一 天,突然间电闪雷鸣,金虫变成了一条龙犬,龙犬降声是吉祥的兆头,全宫上下都很高兴,高辛帝就命名它为盘瓠,盘瓠在军营里一天天的长大,经常跟士兵们出去巡营、打猎,学会了一身好本领,有一年边疆的一个番王的头来侵犯高辛帝,高辛帝的手下都招架不住了,便贴出皇榜,说有谁能取得番王的头,就让他在高辛帝的三个女儿中任选一个做老婆。但皇榜贴出很多天了,都没有人来揭榜,龙犬看见后,揭下皇榜去见高辛帝,高辛帝一时也没有其它的办法,只好派龙犬去试一下,龙犬就连夜飘洋过海去见番王,因龙犬的本领很大,自称是来帮番王的,番王见到龙犬很高兴,当天晚上就设宴招待龙犬,结果给龙犬灌了个大醉,龙犬就借个机会咬断番王的头带回去叫高辛帝,高辛帝便遵守自己的诺言,让三个女儿出来,任它选一个做老婆,龙犬选中的是三公主,可是皇后不同意,说你是狗我女儿是人,怎么能跟你结婚呢?龙犬说:你给我七天时间,我就变成人形,跟你女儿结婚,但这七天内不能有任何一个人来偷看我。当龙犬变到头的时候就不能再变了,所以就成为了狗头人身了。

之后还是与三公主结了婚,结婚后生下三子一女,龙犬本来是没有姓的,就去请高辛帝赐姓于他的子女,大儿子去见高辛帝的时候,是用个盘子装着去的,所以就赐他姓“盘”了;二儿子去见高辛帝的时候,是用一个竹蓝装着去的,高辛帝便赐他姓“蓝”了;三儿子去的时候,恰好打雷,便赐他姓“雷”了,女儿长大之后招了个驸马姓钟,就随夫姓钟,丈夫是瑶族人的祖先,但是姓钟的有一部分又跟母亲姓成为了畲族。因此,畲族就有了盘、蓝、雷、钟四姓同源一说。龙犬的大儿子叫蓝光辉,即是现在蓝姓畲族人的直系祖先,又称“蓝大将军”,他手下有五名英勇善战的统领,分统五路兵马。至今,每年的四月初九,蓝姓畲民,必抬蓝大将军牌位挨家挨户去巡寨,五路兵马必与同行。

【黄龙岩】 朋友们,大家观看了畲族祖腾图和风情歌舞表演后,相信大家对我们漳溪畲族风俗民情有了一定的了解,也有了浓厚的兴趣。下面,我将带大家参观游览我们景区的重要的景点――黄龙岩。关于黄龙岩,还有许多美丽动人的神话传说。现在就让我给大家讲一个极富神奇色彩的传说故事吧,请大家边走边听。 相传很久以前,漳溪一带方圆几十里是非常富饶的鱼米之乡。百姓在这里男耕女织,安居乐业。可是,有一年,管辖漳溪的土地神不慎得罪了南海龙王。龙王便不到这里呼风唤雨。三伏天,数月滴水未下、河井干枯、田地龟裂,百姓苦不堪言。土地神多次前往南海龙宫,恳求龙王降雨,龙王记恨不允。南海龙王的小儿子,是一条心地善良的小黄龙,他见父王为了报私仇而不顾百姓死活,甚为不满,便悄悄溜出龙宫,腾云驾雾来到漳溪上空呼风唤雨。顿时,天上电闪雷鸣,大雨倾盆而下,地下万物复苏,黎明百姓无不欢欣。但南海龙王闻讯却龙颜大怒,派出虾兵传讯,断绝父子之情,不准小黄龙返回南海龙宫。

土地婶盛情挽留小黄龙在此居留,小黄龙也有留下造福一方百姓之意,便满口答应。土地神非常高兴,力邀降生在河源的百花仙子,一同在漳溪的一座风水宝山上开凿了一个龙洞,建成一个舒适别致的小龙宫,从此,小黄龙便安居在龙洞中,小黄龙在龙宫中不时地喷雾吐水,从地底吐出的水汇成了一个大水塘,长年供这里的百姓饮用和灌溉,从此,漳溪一带旱患彻底跟除,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百姓安康。后人为纪念小黄龙的功德,便将这座凿有龙洞的山头叫作“黄龙岩”,那口大水塘叫作“汶水塘”。说到汶水塘,这也是我们漳溪一“怪”。因为这塘了出产的各种鱼类,肉质特别鲜嫩,味道尤其鲜美。无论煎炒蒸焖,还是热吃冷品,都毫无鱼腥之味,清甜脆滑。凡外地游客来漳溪必点此菜,吃后无不啧啧称赞。人们戏说这是龙水喂养的结果。各位如若不信,可在参观完黄龙洞后,再到我们餐厅品尝一番。便知此言不假。朋友们,刚才我们听了关于黄龙岩的神奇传说,想必大家对黄龙岩早已心驰神往,急欲一睹为快了吧?现在,我们已来到了洞口,就要揭开它神秘的面纱了。首先,请大家看看,洞口的几处屋迹。据蓝氏宗族记载这明朝洪武年间,畲族蓝氏135世,也就是漳溪畲族人开基祖先宗德公所建。也许朋友会问:这宗德公会为何要在这么险峻的山洞边建房呢?

据说就是因为当年宗德公从平远打猎来到这里时,听了小黄龙造福百姓的传说,很受感动,经实地到黄龙岩考察后,认为这里确是龙穴宝地,便决定在此造房落居。到今六百年来,靠着“幽、深、奇、险”的天然溶洞庇护,畲族后裔躲过了一次又一次的兵灾匪祸,在此安居乐业,繁荣昌盛,人口已达上万人。因此,黄龙岩是我们漳溪畲族名副其实的发祥地,是一块真正的宝地。几经迁变,如今当年的建筑已片瓦无存,眼前的屋迹也已深埋地下150余年,直到2002年黄龙岩开发才重见天日。现在大家往上看,这是龙口含珠,如果用铜钱击中它,便会发出钟声,谁能击中的话,求孩子的肯定会生男孩,求财求福也定有求必应。

大家不妨试一试自己的运气吧!好了,让我们从这个龙的咽喉里进入龙宫,来个龙宫探秘吧!进洞之前呢,我想给大家讲一讲进洞所要注意的安全问题,第一个就是按次序进洞,由于洞内比较窄,梯子也比较险,在里面最好不要打闹,以免发生事故,小朋友们要跟紧自己的爸爸妈妈或老师,千万不要调皮,好不好。还有就是洞内的景色非常漂亮,大家可千万不要只顾得看上面的美景,忘了脚下的安全了,这样吧,我建议大家“走路不看景,看景不走路”,捉紧扶手下梯子。最后一个就是,因为洞内空气流通不比外面好,进洞以后,为了你和他人的健康,请不要抽烟,好吗?谢谢大家的合作。大家清楚了,我们就进去参观了。

【龙宫探秘】 洞内面积约为3900平方米,共有久厅十八弯,可分为群狮堂、九龙厅、水帘洞、古井底、九重门、情侣阁、百仙宫、瑶池室和灵宵殿等,这个龙洞以“奇、深、险、幽”著称。奇就奇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造作,使行得洞内的各式石笋、石花、石屏、石柱、石钟乳,有的像狮,像龙、像人,千恣百态,景色奇绝。险就险在,整个溶洞,深达60米,从上到下,洞套洞、岩连岩、厅连厅。未开发前,谁也不敢进来,以前有地质队、探险员下过,大家参观时可要小心啊。由于洞大而深,与世隔绝,神秘莫测,特别幽静,洞内冬暖夏凉,是静心养神的好地方。各位朋友,这里就是群狮堂,大家看,那不是活脱脱的一只雄狮吗?“瑞狮迎宾”,这就是欢迎大家到龙宫来。朋友们,这是九龙厅,你看那是传说中的小黄龙的龙身,那是龙头,大家仔细地数数,有九条之多,传说龙生九种,种种不同。神龙见首不见尾,有缘人才能见到龙身。

大家请看,这些石幔、石钟乳群,多像花果山上的水帘洞,而水帘洞下面是一头狮子,奇怪,狮子来水帘洞干嘛呢?这里是孙悟空的地盘瓠呀,原来孙悟空在花果山占山为王,而狮子也要占山为王,它不服孙悟空,所以来到水帘洞下挑战来了,可是孙悟空和他的猴子猴孙们不见了,他们去了哪里了呢,大家可以好好想一想,待会儿我会告诉大家的。各位朋友,请随我到这个小厅来,右边的是只六牙白象,六牙白象是普贤菩萨的坐骑,代表着智慧,正上面一块是朵灵芝,据考证,溶洞里的这些石钟乳一年才生零点一毫米,像这么大一朵灵芝,非得要几十亿年不可,最上面的是只飞天神龟,它正要赶去天宫看王母娘娘的蟠桃大盛会,那部份黄色灯光的像弥勒佛,张开大嘴,挺着圆肚,真是“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天下可笑之人”。

这是八音石,由石头撞击它可发出八种声音。好了,朋友们,请大家跟着我往古井底走,60岁以上老人,12岁以下小孩以及有恐高症的朋友们就别去了,请这部分的朋友在这里等10多分钟,等我们从那边上来后,一起过大厅往黄龙岩最精彩的部分出去。各位朋友,这里是传说中的士井底,原来有很深的水,下面有地下河,这地下水就是水黄龙喷吐的龙水汇成的,可现在水去了哪里呢?传说这是济公的酒葫芦,大家知道,济公的酒葫芦无论是装酒还是装水都永远装不满的,我们这里的水都给它装去了,这只是传说,而事实是这条地下水一直流到我们漳溪汶水塘里去了,一是以前曾有人用一箩谷糠倒在这里,第二天便在汶水塘里漂了出来;二是六七十年代时地质队来勘探的结论也是黄龙岩之水与汶水塘一脉相通。我们从这里要过了九重门上九重天,这是第一重门,你看上面象天空那样空旷,有各式去彩在飘浮,这便是第一重天了。

大家请听,地下的流水声就是暗河里的水在流动。这一大丛乳白色的石角多象梅花鹿角,我们过了第二重门后来到第二重天,第二天虽小,但入第三重天的门较空旷,表示明天会更好,好了,我们进入第三重天又是天外有天,右边那是第四重天,正上边是第五重天,这里上去有两间厢房,又有石床等,但暂未开发,所以还未开放;左边上去是第六重天,这个石钟乳像一只大象,这个像八爪鱼。请大家看,这像不像鲤鱼跃龙门?那个相拥抱的是梁山伯与祝英台在幽会,大家看,祝英台依偎在梁山伯的怀里,可是不好意思给大家看见了,不过也没关系,二十一世纪了嘛,他们也算是与时俱进的了。这上边是第七重天。这个叫驼鹰争食,上面的是只驼鸟,而中间的是一只老鹰,而下面的是一支千年人参,谁会先争得这支人参呢?我们可以猜猜。现在,我们到了第八重天,这是情侣阁。那两个像我们畲族的男女青年在此相聚。

大家请看,这成双成对的小人儿就像是我们畲族对歌节时的对对情侣。再看看,这是神雕捕蛇,那是大鹏展翅,眼、嘴、鼻、翅俱全,还有送子观音和耶稣。这个大冬瓜可能是世界之最。这些珍珠有上千只之多,他们是为王母娘娘的蟠桃盛会准备的。我们来到石猴群,原来孙悟空的猴了猴孙们都来了这里了,它们正在这里等候孙悟空偷来的蟠桃呢。这个厅最大,上边像影剧院的天花板一样的是第九重天,约有600多平方米,称为灵宵殿。是整个洞里最精彩的部分。大家看,这个像将军帽,传说是我们蓝氏畲族祖先----蓝大将军的头盔,放在天宫门口,一是为了表彰他的卓越战功,二是可以镇邪。这一大群的石乳多像玉米串,又象一串串的珍珠。大家看边这个像不像天鹅?这天鹅经常进来想在瑶池里洗澡,被王母娘娘定在这里不得动弹,下边是个懒蛤蟆,看到天鹅总想吃天鹅肉,看来再等几十亿年也不可能吃到了。

现在,我们到达瑶池室。传说龙宫建成后,王母娘娘来视察时曾在这里洗过澡,这水有仙气。这是微型的万里长城,我们知道深圳中华民俗文化村也有微型的万里长城,但他们的是人工建的,而我们这里的是天然而成。这里是百仙宫,众仙来参加王母娘娘的蟠桃盛会,可是孙悟空来天宫偷吃蟠桃,又偷仙丹,还把炼丹炉盖打翻了,盖子压在百仙上面,火光冲天,众仙都不知所措了。我们在九龙厅看到了的飞天神龟怎么会倒卧在这里呢?原来它来到天宫后,看到百仙宫火光冲天,想来看看热闹,没想刚碰上了从百仙宫冲出来的孙悟空,一不小心被孙大圣一脚踢翻了,只能在此四脚朝一,永远不得翻身。

大家往上看,这里还可以爬上40米,上面别有洞天,有众多厅堂,各种景观等下一期开发出来大家才可以看到。大家在这个位置上可看到整个厅堂上面有上百个独立的景观,形态各异。像这样大块完整而雪白的天花板,同上面倒生出来的石花及众多逼真的各式景观在世界各地同类溶洞也属罕见。朋友们,我们回首看整个天宫,灯火灿烂,金碧辉煌,一片繁华胜景,经过孙悟空的一阵大闹,世界已经变了个样,我们休息一下之后就出洞看看我们现在的新世界。

湖口县石钟山导游词湖口石钟山位于鄱阳湖出口长江南岸,属湖口县双钟镇,位于镇南的叫上石钟山,位于镇北的叫下石钟山,相对高度只有50多米。石钟山历史悠久,其得名由来,据北魏郦道元说,是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其声若钟;唐李渤则在深潭上发现两块巨石相击之声,清脆而高亢,故名石钟。

为解决此谜,北宋文学家苏轼亲自乘舟考察,发现绝壁下都是洞穴和石缝,风浪冲击洞穴,发出钟鸣般的声响,谜底终于揭开了。

苏轼为此写下了千古名篇《石钟山记》,石钟山就更名扬中外了。关于石钟山来历还有一些民间神话传说:天上玉皇大帝建造灵宵宝殿,用九华山白玉石雕刻了两口玉石神钟,命力士下凡搬运,力士腾云驾雾,肩挑双钟,途经鄱阳湖与长江汇合处上空时,因贪看景色,不觉神钟脱肩落地,一在鄱阳湖畔,一在长江之滨,因而才有上、下石钟山之分。鄱湖长江,烟波浩渺,湖光山色,风景宜人,而石钟山上又山临水、水绕山,素有“小蓬莱”之雅称。

浑浊的长江水滚滚东流,浩翰清澈的鄱阳湖水北流长江,清浊分明,合流近50华里而不混。两座钟山又以下钟山较胜,山上怪石林立,江边石洞众多,历史上早已成为旅游胜地,亭台楼阁,回廊曲折,名篇手书,古迹甚多。主要名胜古迹有怀念苏东坡月夜泛舟探石钟山的怀苏亭、纪念晋代田园诗人陶渊明弃官归田的归去亭及江天一览亭、半山亭、锁江亭、临江塔、绀园、船厅、报慈禅林、太平天国遗垒、同根树等三十余处。

石钟山不仅风景秀丽,而且地势险要,素有“江湖锁钥”之称,自古兵家必争之地,历史上在此曾发生过多次大战,如元末朱元璋和陈友谅之战、太平天国石达开与曾国藩之战等,现仍存有太平军营房壁垒遗址——太平遗垒。

记金华的双龙洞的资料范文5

平鲁拥有的不只是可以追忆历史的古老景观。这座塞北小城,正在以新的姿态傲然挺立。生态绿化的规模、城市建设的新貌、旅游文化的转型,给这片土地增添了新的生机。传统的魅力与新时代的活力,成为这座小城的两道并行不悖的风景线。

单字“塞”的使用,现在很多时候与交通状况相关联。偶尔翻阅历史资料或盛唐诗歌,看到出现频率颇高的“边塞”一词,才会想起这个字、这些词曾经的“风光”历史。于是,那些远离现代都市的、深藏在我们记忆深处的北方小城,也逐渐鲜活起来,那曾是刀光剑影、硝烟弥漫的辽远之地。

“边塞”概念有着割不断的历史渊源,盛唐时期的“边塞诗派”将那一时期的史实通过独特的文体记录下来:苍凉壮阔的边塞风光,戍边卫士的精忠报国之志,沙场征战之苦以及难已的思乡之情,还有“铁衣远戍”、“玉箸应啼”等征人离妇的凄美爱情。

硝烟也好,情思也罢,诗中的内容似乎渐行渐远。直到我们欣赏了太多柔美、清透的南方景致时,有一天会发现,那些承载历史沧桑的物,一段城墙、一个炮楼、甚至是一块风化了的砖,仿若都有一种魔力,让我们纷乱的思绪逐渐清晰、烦躁的内心得以沉静,这大概就是历史的魅力吧!都说“读史使人明智”,这些承载沧桑历史的物件,的确让我们体会到久违的理性和智慧。

晋北平鲁,不算“大红大紫”,也不够声名远播,但若是走鲁,却能让人体会到顿悟的惊喜。华北最完整的明长城、巡视敌楼、烽火堠台、古关隘道、古城古堡等特色景观,均与雅致无关,但厚重雄浑的风格让人不禁追忆历史,心怀敬畏。这里融合了草原文化和长城边塞军事文化、晋商文化、西口移民文化等多元并存的地域文化。

古代,这里是北方游牧民族与汉民族的接壤之地,农耕民族的生存环境造就了他们稳重保守的性格特点,同时又形成了极强的防御本能,这是先辈在这片土地上的生存方式。而我们也只能通过这零星的地上遗存,来触摸那段历史,那条历史长河中的曾经辉煌。

当然,平鲁拥有的不只是可以追忆历史的古老景观。这座塞北小城,正在以新的姿态傲然挺立。生态绿化的规模、城市建设的新貌、旅游文化的转型,给这片土地增添了新的生机。于是,传统的魅力与时代的活力,成为这座小城的两道并行不悖的风景线。为边塞文化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对于多元、快速发展的当代社会来说,边塞文化因承载了厚重的历史内涵而显得弥足珍贵。走近这些看似遥远的地方,许多知识会得到补给,诸多谜题也会在那里解开。我们不妨从平鲁这座塞北小城开始吧,厚重的历史古迹,淳朴豪爽的人民,走近了,就有惊喜。

平鲁区位于山西省北部,朔州市境西南端,雁门关外。总面积2314平方公里,总人口21万人。在全省县区中,面积较大,人口相对较少。

物华天宝的富饶之地

平鲁山丘连绵,沟壑纵横。平均海拔1400米,年平均气温为5.5℃,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属北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独特的气候条件,使这里盛产的莜麦、土豆、胡麻、豌豆、荞麦、谷黍等小杂粮久享盛誉,被确定为全国小宗杂粮商品基地。尤其是红山荞麦含硒量居全国首位,多次入选国宴,近年来,作为平鲁区的特色小杂粮出口东南亚各国。

平鲁境内矿产资源富集,已探明矿产资源主要有煤、高岭土、石墨、石灰石、黄金、铜等40余种。尤以煤炭著称,总储量达137亿吨,2012年生产原煤1.3亿吨,其中地方煤矿达到1828万吨,原煤总产量全市第一,黄金探明储量约20吨,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

历史人文荟萃之地

平鲁地处汉族和北方游牧民族交汇之地,有史以来,民族之间在这里长期碰撞交融,积淀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形成英武威猛、淳朴厚道、豪爽大气的民俗风情。平鲁的“败虎堡”是明代著名事件“隆庆议和”的发生地,这一事件开启了明王朝与蒙古族和平共处、长期友好的先河。这里还诞生了明代大将李良材、清代总兵刘诏等一批彪炳史册的军事将领,其中最负盛名的是被民间顶礼膜拜的大唐名将、中华门神尉迟恭,平鲁也因此被命名为“中国门神文化之乡”,并建立了“中国门神文化研究基地”。平鲁也是革命老区,抗日战争以来为民族解放事业献出生命的军民就有5400多人,著名的民族女英雄、归国华侨李林就牺牲在这片土地上。

平鲁坐拥令人羡慕的地上资源——历史文化遗存。境内有华北最完整的明长城、巡视敌楼、烽火堠台、古关隘道、古城古堡等特色景观。平鲁又是一条历史文化长廊,形成了以农耕文化为本,融合草原文化和长城边塞军事文化、晋商文化、西口移民文化诸多文化在内的多元并存的地域文化。据统计,该区现有各个时期遗址18处,墓葬群52处 ,古建筑32处,石刻碑碣106通,各类出土文物2000多件。乌龙洞、北固山、凤凰古镇等景点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观赏价值和旅游开发价值。境内有六郎寨、红娘墓、观音塔、鄂国公庙及大量汉墓群;明代修筑的古长城在平鲁境内蜿蜒绵长58公里,似一条巨龙由东北向西南蜿蜒起伏于莽莽高原。沿城十里一堡、五里一墩,环抱着星罗棋布的烽火台。

乌龙洞位于平鲁区阻虎乡,建于明万历二年,传说有丈余长的乌蛇经常出现在洞口,因此称之为乌龙洞,洞底池中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无人取用也不增多外溢。乌龙山海拔1830米,坐北向南伸展,东西双峰耸立,北峰低矮形如龙头,整座山势宛如独首双身的卧龙一般。塞上清山,龙洞滴珠,孕育了神奇灵秀的乌龙山。

凤凰古镇,当地人称“老平鲁”,城址位于今平鲁城区北部40公里处。在历史上,这里北控大漠,据守西口古道;南接雁门关塞,捍卫北方疆土。西汉为中陵县地,属雁门郡,并长期为汉室与匈奴等北方民族拉锯争战之地。凤凰古镇依山而建,北高南低,有东、西、南三个城门和瓮城。相传选址修筑城垣时,在北固山顶落下一只美丽的凤凰欲作蓄势待飞之势。人们视为吉祥之兆,故称之为凤凰城。

在明清时期,凤凰古镇是西口古道上的一座集商贸和军事作用重镇,城内居住军民近万人。南来北往商贾、驼队云集这里,交易歇脚,熙熙攘攘、一派繁华景象。当时城内寺庙众多,仅北固山就有千佛洞,财神庙,祈雨台等大小十八座庙宇,常年香火不断。

改革开放起航之地

平鲁自然资源丰富,其中储煤面积300多平方公里,地质构造简单,贮藏浅,易开采,煤质优良,是优质的动力用煤,每年输出的优质动力煤近一亿吨,是改革开放中崛起的北方新型能源工业基地、全国重点产煤县区之一。平鲁也是发展煤化工、煤炭深加工、电力、高岭土深加工的理想之地。

改革开放之前,平鲁是全省乃至全国出名的穷县,1978年人均收入只有20.1元。1979年,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在访美期间,与美国红色资本家哈默达成共识,与1981年在平鲁缔造了平路第一个,也是当时全国最大的中美合资项目——平朔安太堡露天煤矿,这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第一快“试验田”,朔州由此建市,平鲁也站在了改革开放的最前沿。

山西省平朔露天煤矿安太堡露天矿区,是当年在邓小平同志亲切关怀下诞生的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当年,邓小平同志大胆设计、倡导和践行开展中外经济合作这一重大举措的先河之笔,便是改革开放之初启动的安太堡露天煤矿这一大型中外合作开发项目。1986年这个项目正式破土动工,是当时最大的一项中外合资项目。目前,安太堡露天矿区已经成为我国规模最大、现代化程度最高的煤炭生产基地之一。

近年来,平鲁以开放的视野、创新的意识,强力推进事关全局的重大工作,无论是煤矿兼并重组和升级改造,还是城乡统筹一体化建设;无论是“普惠型”民生建设、教育均衡发展,还是在全国率先推出的“智慧城市”的建设,都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同时,近年来平鲁坚持“打文化牌、走转型路”的发展方针,力挖文化产业,推进全区文化旅游业的发展。

生态绿化 近年来,平鲁城乡生态化规模空前。据报道,平鲁区围绕“打造千里绿色长廊、建设二百万亩生态屏障”的定位,大力实施三北防护林樟子松基地卧龙山、太平山、黑咀山三山空档连接工程;快速推进环城生态新区综合治理、种苗基地扩建以及荣乌、平朔高速、运煤专线和尉迟故里至乌龙洞旅游路通道绿化工程。投资16亿元,涉及3个乡镇20多个村总面积70平方公里的环城生态新区建设工程正在建设当中;正在快速推进塌陷区生态修复治理工程、水土流失治理工程、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旅游景观工程、双万亩种苗基地建设工程、生态涵养水系工程、矿区生态恢复治理工程。环城生态新区工程中的绿荫苑、大西梁生态园区、元宝湖、如意湖、大梁水库、湿地公园对接,建成林带环绕、公园支撑、景区点缀、水系配置、森林覆盖、乔灌混交、立体防护的多功能生态景观绿地。规模浩大的生态绿化工程也给当地老百姓带来无限商机。

城市建设 平鲁区加快“智慧平鲁”建设步伐,按照“一城四镇三十个新型农村社区”布局,以“追求卓越、争创一流”为导向,高起点规划城市建设,倾力打造宜居城市。在2012年第七届中国全面小康论坛上,该区荣获“中国全面小康十大民生决策”和“中国全面小康成长型百佳县市”称号。2013年,平鲁区按照“改造旧城区、拓展新城区、提升中心区”思路,坚持“高点定位、适度超前”原则,在进一步完善城市规划体系,对中心城区进行概念规划的同时,把城市建设重点放在品质提升上,一批基础性、功能性、生态性的城建项目扎实推进。同时,平鲁区依据当地实际,提出并展开“一城十镇百村”建设,规划改制制约整体经济发展的边远乡镇,实现以“一城十镇百村”为中心的发展模式,统一规划整体发展。推进全区“五个一体化建设”,即:城乡布局一体化、基础设施一体化、产业发展一体化、就业与社会保障一体化、社会事业一体化,探索出资源型区域新农村建设“整体发展”模式。

文化旅游 依托西北山区“龙洞滴珠”、“固山巍焕”、“明海湖”最富盛名的三大景观,构建“城洞映辉”、“龙凤呈祥”、“塞外长城明珠”旅游景区,并配套建设塞上新农村,开启晋北旅游的北大门,形成与晋陕蒙旅游线路相连接的旅游产业经济圈。同时,开工建设了门神文化园、下木角尉迟故里旅游区、体育馆、艺术中心、大梁水库旅游度假区等五大文化旅游工程。中国门神文化之乡和中国门神文化研究基地成功申报,首届中国门神文化节、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摄影展和第二届门神文化节均取得圆满成功,拍摄完成了数字胶片电影《尉迟恭》,进一步扩大了门神故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乌龙洞、北固山、明海湖等一批旅游景区初具规模,城墙景观带、门神文化园正在形成框架。随着“门神文化”的日益深入人心,以“门神文化”为特色的旅游文化产业正在成为平鲁的新兴强势产业,全区旅游总收入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深厚的历史底蕴、丰富的文化资源,造就了平鲁独具特色的边塞文化,炎炎夏日,不妨走进平鲁,领略边塞古堡的新风貌!

住宿

平鲁宾馆 平鲁区胜利北路 (0349)6961888教育宾馆 井坪镇平安东街

交通宾馆 井坪镇胜利南路12号

交通

旅游客车

平鲁汽车站

电话:(0349)6052686

自驾游

北京出发:经京大高速109国道平朔线

呼和浩特出发:经209国道109国道平朔线

大同出发:经大新高速朔州绕城高速平朔线

太原出发: 环城高速原太高速大运高速朔州绕城高速平朔线

麻花

平鲁麻花采用的是传统的手工艺,天然优质面粉、奶油、蜂蜜、鸡蛋等作为配料,炸时用上好胡油,要清澈澄净,以不起沫、不冒烟为宜。炸好的平鲁麻花色鲜金黄,闻香扑鼻,脆而不硬,酥而不散,香甜耐嚼,回味无穷,甘甜爽脆、甜而不腻、口感清新、齿颊留香、葫麻油香味、多吃不上火,深受老中幼喜爱。

黄糕

黄糕又叫素糕,这是相对于油炸糕而言的,既是当地著名的风味小吃,又是当地人爱吃的一种主食。满街大大小小的宾馆、饭店都有黄糕,更有专卖肉泡糕的小吃店。黄糕的原料来源于黍子,黍子又分黄黍、黑黍,黄黍子的皮是淡黄色,黑黍子的皮黑里透红,里面的黄米更黄。蒸黄糕时冒出的那股味沁人肺腑,吃起来有股特殊的甜味。

豌豆粥

名吃中最为著名的就是豌豆粥,它选用当地优质豌豆精制而成,内含蛋白质、粗纤维,人体必须的八种氨基酸含量丰富。豌豆粥糖分、脂肪含量低,对糖尿病、高血压患者有一定疗效。

羊拐弯

朔州处在塞外,畜牧业较发达,牛羊自然很多,在平鲁有一道特色风味叫做“羊拐弯”,就是羊腿关节的那一段。羊拐弯的做法很多,有的是直接用高汤熬,也有的用烤,不过最常吃的就是先炸后炖,吃起来有一种蒙古烤全羊的味道,由于是羊腿的关节处,骨头很长,所以吃起来不太方便,享受美味的同时也就不在乎当时的形象了。

面塑

平鲁面塑也称“面人”,是传统工艺品。用白面粉捏成各种动物、果品或人物形象,蒸熟再进行彩绘。面塑细致精巧,形体生动,常当作吉祥物品供人欣赏或馈赠亲友

孟门熬

通俗地讲就叫豆腐熬饼子,与隔河陕西的“羊肉泡馍”有相似之处。吃起来滑腻可口,食后回味无穷,尤其当作冬春早点最上口,既经济又实惠。

黄酒

以朔州黄酒为酒基,以本地白酒为原料,加曲进行糖化,然后经压榨后,过滤去渣质即成。入口甜软,味道香醇浓郁,酒精含量低。富含各种维生素和氨基酸,具有养生活血之功,特别适合妇女、老人饮用。

红山荞麦

荞麦是双子叶植物,在植物学分类上属于蓼科,与单子叶、禾本科的小麦、大麦等麦类作物亲缘较远,在常见大田作物中几乎没什么近亲,在很多方面也都表现得别具特色。由于平鲁区气候凉爽,雨量适中,雨热同季,粮药同源,空气和土壤无污染,所产红山荞麦品质优良,颗粒饱满,“硒”含量高,蛋白质、氨基酸含量居中国同类产品之首,并以其“粒大、皮薄、色好、质优”,在国际市场上享有很高的声誉,出口日本和韩国等。

结语

记金华的双龙洞的资料范文6

一、哥窑之名的由来及演变

根据现有可查到的资料,最早提到哥哥洞窑、哥哥窑的是元代孔齐的《静斋至正直记》,该书记载:“乙未(1355)冬在杭州时,市哥哥洞窑器者一香鼎,质细虽新,其色莹润如旧造,识者尤疑之。会荆溪王德翁亦云:近日哥哥窑绝类古官窑,不可不细辨也。今在庆元见一寻常青器菜盆,质虽粗,其色亦如旧窑,不过街市所货下等低物,使其质更加以细腻,兼以岁久,则乱真矣。予然后知定器、官窑之不足为珍玩也。所可珍者,真是美玉为然。记此为后人之戒。至正癸卯冬记。”[1]孔齐所记的时间、地点、器名都十分清晰,且是“直记”,准确性应没疑问。虽然没有明确的“哥窑”二字,或许由于传抄过程的脱漏,或许当时“哥哥洞窑”称为“哥哥窑”是人所共知之事,总之,“哥哥洞窑”变成了“哥哥窑”,并被传袭下来。从此段文字可知,哥哥窑在元末时还在生产。

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成书的曹昭《格古要论》卷下“古窑器论”也说元代有哥哥窑:“旧哥哥窑出,色青,浓淡不一,亦有铁足紫口,色好者类董窑,今亦少有。成群队者,是元末新烧,土脉粗燥,色亦不好。”[2]明确指出哥窑有新旧之分,且旧哥哥窑瓷器在明初时已很少了,批量生产的是元末新烧的。有人根据明天顺六年(1462)徐氏善得书堂刻本考证,书中为“旧哥哥窑,出。色青……”,“出”字后空缺,应为地名缺漏,即此时已不知哥哥窑的具体生产窑场了[3]。

明代中期以后,人们在论述龙泉窑时经常以“哥窑”“弟窑”为主题,而关于其由来更加模糊不清。

明嘉靖年间,陆深在《春雨堂随笔》中记载:“哥窑浅白断纹,号‘百圾碎’。宋时有章生一、生二兄弟,皆处州人,主龙泉之琉田窑。生二所陶青器,纯粹如美玉,为世所贵,即官窑之类。生一所陶者色淡,故名哥窑。”[4]

嘉靖四十年(1561)《浙江通志》云:“龙泉……县南七十里曰琉华山……山下即琉田,居民多以陶为业。相传旧有章生一、章生二兄弟二人,未详何时人,主琉田窑造青器,粹美冠绝当世,兄曰哥窑,弟曰生二窑。”[5]与陆深的记载相比较,这里明确指出是“相传”,并且章氏兄弟“未详何时人”。

刊刻于嘉靖四十五年(1566)的《七修类稿续稿》进一步说:“哥窑与龙泉窑皆出处州龙泉县,南宋时有章生一、生二弟兄各主一窑,生一所陶者为哥窑,以兄故也。生二所陶者为龙泉,以地名也。其色皆青,浓淡不一。其足皆铁色,亦浓淡不一。旧闻紫足,今少见焉。惟土脉细薄、油水纯粹者最贵。哥窑则多断纹,号曰百圾破。龙泉窑至今温、处人称为章窑。”[6]仅仅5年之隔,此书就把“相传”的章生一、生二兄弟确定为“南宋时人”,显然缺乏依据。之后明清文献中关于哥窑的记载,如明代顾起元《说略》、徐应秋《玉芝堂谈荟》、王世贞《州山人四部稿》等,清代朱琰《陶说》《景德镇陶录》等,以及清代《龙泉县志》中关于哥窑、弟窑的演绎,大都摘引前人文献,不能脱出《春雨堂随笔》以来哥窑、弟窑的内容。

查考文献可知,宋代的文献并无关于哥窑的记载。明嘉靖之前,有哥窑之名,并未见弟窑之称,《格古要论》中也只提旧哥哥窑和元末新烧者,并没有提兄弟窑之分,而且在《格古要论》中的“龙泉窑”条也没有提到弟窑。可见,在明初时,哥窑并不是因为兄弟的原因而得名。哥窑、弟窑的名字纯粹是后人根据前人的传闻演绎出来的[7]。哥窑之名越早越贴近其本原,越晚则牵强附会的成分越多,民国时期徐渊若编著的《哥窑与弟窑》中甚至出现了妹窑。

总之,宋代并无哥窑之说,哥窑之名源于元代的哥哥洞窑,到明早期,“哥哥窑”被简称为哥窑。由元末的“绝类古官窑”可知,哥窑出现之初是仿官窑的,之后才形成自己的特色。哥窑的时代应为元明时期。

二、伪“哥窑”

――龙泉哥窑、景德镇哥窑、碎器窑

关于哥窑产地问题,学界曾出现浙江龙泉、杭州,江西景德镇、吉安等地的推测。明代甚至有文献记载哥窑在寿州。明代《徐氏笔精》“哥窑”条载:“瓷器有哥窑,寿州有舜哥山,此窑所出。今赏鉴家解哥字谓其兄所制,误矣。”[8]认为明代赏鉴家从字面理解哥窑是以兄所故,是误解,而认为哥窑是因处于寿州舜哥山而得名。虽然此处明确了哥窑不是由于兄弟的原因而得名,而是以地点命名,然寿州一在今安徽省六安市寿县境内,一在今湖南省怀化市辰溪县西北,两地目前都未有哥窑窑址发现,且关于哥窑在舜哥山的说法只有这段记载,其源自何方仍不详。这也反映出明代对于哥窑的具体产地已不清晰了。

明人高濂的《遵生八笺》云:“所谓官者,烧于宋修内司中,为官家造也。窑在杭之凤凰山下,其土紫,故足色若铁,时云紫口铁足……哥窑,烧于私家,取土俱在此地。”[9]明人王世性《广志绎》的记载与此相同[10]。1996年,杭州凤凰山上发现烧造黑胎青瓷的古窑址,尤其是窑址的元代地层中出土有哥窑瓷器,说明该地至少是哥窑的生产窑口之一。那么其他几处所谓的哥窑,实际情况如何呢?

1.龙泉哥窑

“哥窑”之名源于“哥哥洞窑”,与龙泉本无关系,嘉靖年间,陆深首先将哥窑与龙泉扯上了关系,之后的记载多因袭此意。

明宋应星《天工开物・陶埏第七》载:“浙省处州丽水、龙泉两邑,烧造过釉杯碗,青黑如漆,名曰处窑。宋、元时龙泉华琉山下,有章氏造窑,出款贵重,古董行所谓哥窑器者即此。”[11]此处可以看出,龙泉哥窑之名是由于古董行的附会而成。

洪武二十一年(1388)成书的《格古要论》中“古龙泉窑”条,只字未提“哥窑”[12]。

明弘治七年(1494)陆容《菽园杂记》中记:“青瓷初出于刘田,去县六十里。次则有金村窑,与刘田相去五里余。外则白雁、梧桐、安仁、安福、绿绕等处皆有之。然泥油精细,模范端巧,俱不若刘田。泥则取于窑之近地,其他处皆不及。油则取诸山中,蓄木叶,烧炼成灰,并白石末澄取细者,合而为油。大率取泥贵细,合油贵精。匠作先以钧运成器,或模范成形。候泥干,则蘸油涂饰,用泥筒盛之,置诸窑内,端正排定,以柴筱日夜烧变。候火色红焰无烟,即以泥封闭火门,火气绝而后启。凡绿豆色莹净无瑕者为上,生菜色者次之。然上等价高,皆转货他处,县官未尝见也。”[13]陆容曾官至浙江右参政,他在书中转载了《龙泉县志》中关于龙泉窑的地点、制作工艺和输出情况,但没有谈到哥窑、弟窑。如果在宋代的龙泉窑中确有产品“冠绝当世”“纯粹无瑕如美玉”的哥窑、弟窑,他是不会弃而不谈的。

古籍所说的“琉田”“刘田”,就是今龙泉大窑。大窑作为古代龙泉窑瓷业生产的最重要的窑场,古窑址的分布十分密集,枫洞岩窑址即为其中之一。该窑场处于大窑村北1.5公里的岙底,规模很大,发掘面积1600余平方米,在元、明地层出土了数以吨计的瓷片[14]。考古调查结果和窑址发掘资料证明,大窑确实是龙泉窑的中心产地和优秀制瓷技术传播的源泉。

近来有人认为龙泉溪口和小梅南宋时烧制黑胎开片瓷器的窑场可能为明人文献中的“哥窑”[15]。小梅出土的黑胎瓷片虽然有开片纹,可以说是“百圾碎”,然其施乳浊厚釉,釉色则为青色、青褐色并存,釉色较深,与文献中记载的哥窑的特征“浅白断纹”“色淡”等并不相符,这种特征描述的应该是元末以后的哥哥洞窑和由它发展的窑场所烧造的那种月白、米黄色乳浊釉开片器物,也就是所谓的“传世哥窑”的器物[16],它们的外观特征与龙泉窑黑胎青瓷截然不同。

考古调查结果显示,在龙泉大窑、溪口、小梅等地窑址中确实存在黑胎厚釉、釉面开片的青瓷,与郊坛下官窑的黑胎厚釉瓷同属一类,但是与传世的哥窑瓷器完全不同,况且这类窑址已在龙泉发现多处,其中大窑以生产白胎厚釉青瓷为主,黑胎厚釉青瓷的比例很小;溪口瓦窑则以生产黑胎厚釉青瓷为主,兼烧白胎厚釉青瓷。说明当时这些窑是两种青瓷一起生产、一起烧成的[17],如此则与“各主一窑”的说法不相符。

小梅的黑胎瓷釉面有开片,开片处呈白色,这种白色的形成是由于在焙烧结束时胎釉发生了分离。此种裂纹亦会在瓷器出窑以后,胎釉储存的应力受温度变化和震动等因素的影响而缓慢、间歇地释放所产生。南宋官窑博物馆藏杭州出土的两件青瓷碗便是明证。两件碗造型相同,大小相似,都是碎裂后拼接完整的器物。其中一件的开片在拼接处亦可连接起来,而另外一件的开片在拼接处却是错位的,这说明第一件碗在碎裂之前已经存在开片,所以它们的纹路是连续的,而后一件则在打碎之前是无开片的,碎裂之后,瓷器中的应力随着温度及各种力的影响缓慢释放而出现开片,是在每块瓷片上单独出现的,所以拼接之后,这些开片的纹路不是连续的。明代以前,开片多为工艺缺陷而不是刻意追求的装饰效果,在龙泉的所有古窑址中,没有一处窑址的产品是全部开片或全部不开片的。

考古资料表明,龙泉大窑既没有专烧开片瓷器的窑场,也不曾出产施米黄釉和月白釉、釉面具有“金丝铁线”纹的瓷器。即便其造型与官窑器物相似,其釉色也是以青色为主。所以,龙泉境内没有所谓的“哥窑”。

2. 景德镇哥窑

明代后期景德镇民窑瓷器的生产分工日趋细化,从原料的开采到成品的销售已开始分化成许多环节,进行专门化生产,其中就有专门做“碎器”的窑户。《景德镇陶录》“陶务条目”中载:“工有作。作者,一户所作器也,各户或有兼作,统名曰作。官古器作、上古器作、中古器作、釉古器作、小古器作、常古器作、粗器作……填白器作、碎器作、紫金器作。”[18]该书又载:“哥器,镇无专仿者,惟碎器户兼造,遂充称哥窑户。以前户能辨本原,今仿哥者只照式仿造,究不知哥何由称矣。”[19]此处说明明代哥窑消亡以后,人们很快就忘记了其由来。仿哥瓷器逐渐成为景德镇窑的一个主要品种,且其仿烧的釉色为“铁骨哥釉,有米色、粉青两种”[20],一般没有款识,极易被人们视作哥窑瓷器。

宋应星《天工开物》是明末有关当时中国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的科技著作,其价值和科学性都被世人所称道,其中清晰地记述了瓷器碎纹的制作方法:“凡为碎器与千钟粟与褐色杯等,不用青料。欲为碎器,利刀过后,日晒极热,入清水一蘸而起,烧出自成裂纹。”[21]既然掌握了方法,那么仿制哥窑瓷器也便轻而易举了。

所以,在人们统称的哥窑瓷器中,有一部分当属景德镇“哥窑户”的产品,但不能将“哥窑户”称为“哥窑”。

3. 碎器窑

《文房肆考图说》记载:“吉州窑,出今吉安州永和镇。……宋时有五窑……又有碎器更佳,今世俗讹称哥窑,体厚质粗者,不甚值钱。”[22]

《景德镇陶录》云:“碎器窑,南宋时所烧造者,本吉安之庐邑永和镇另一种窑,土粗坚,体厚质重,亦具米色、粉青样,用滑石配釉,走纹如块碎,以低墨土赭搽薰,既成之器,然后揩净,遂隐含红黑纹痕,冰碎可观,亦有碎纹素地加青花者。唐氏《肆考》云,吉州宋末有碎器亦佳,今世俗讹呼哥窑。其实假哥窑虽有碎纹,不同鱼子,且不能得铁足。若铁足,则不能有声,惟仍呼碎器为称。”[23]

上述记载说明南宋末在吉安永和镇有碎器窑,讹称哥窑。

程哲《窑器说》中载:“吉州窑,出江西吉州府庐陵县永和镇,色与紫定相类,体厚而质粗,不足贵。宋时有五窑,书公烧者佳。有白、紫二色花瓶,大者直数金,小者有花。又有碎器亦佳。相传文丞相过此,窑器尽变成玉,遂止不烧。”[24]

朱琰《陶说》“吉州窑”条载:“吉州窑,在今吉安府庐陵县永和镇。《格古要论》:色与紫定器相类,体厚而质粗,不甚直钱。宋时有五窑,书公烧者最佳。有白色,有紫色。花瓶大者直数金,小者有花,又有碎器,最佳。相传宋文丞相过此,窑变为玉,遂不烧。《矩斋杂记》:宋时江西窑器,出庐陵之永和市。有舒翁工为玩具,翁之女,尤善,号曰舒娇。其炉瓮诸色,几与哥窑等价。……相传陶工作器,入窑变成玉,工惧事闻于上封穴逃之饶。今景德镇陶工,故多永和人,见吉安太守吴炳《游记》。”[25]

二书所录内容相差无几,皆是说宋时吉州窑产碎器,相传南宋末便不再烧造。

然,嘉靖《江西省大志》卷七《陶书》“料价”载:“利厚计工,市者,不惮价,而作者为奇钓之则至有数盂而直一金者,他诸花草、人物、禽兽、山水屏、瓶、盆、碗之观,不可胜计,而费亦辄数金,如碎器与金色瓮、盘,又或十余金,当中家之产而相竞,以逞其所被。”[26]说明碎器价值较高,人们竞相得之。又宋应星《天工开物》中亦记载:“古碎器,日本国极珍重,真者不惜千金。古香炉碎器不知何代造,底有铁钉,其钉掩光色不锈。”[27]此处亦可看出在宋应星之前是有碎器的,但已不明时代。由于考古资料的缺乏,碎器窑的产品情况尚未得知。那么碎器窑是否真的属南宋?元明是否还有大规模生产?其产品面貌究竟如何?这还有待于将来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就是不能将“碎器窑”误称为“哥窑”。

三、哥哥洞窑的两类瓷器

自1996年杭州凤凰山窑址被发现后至2001年,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先后对其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考古发掘,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根据相关材料[28],窑址分为元代和南宋两大时期。仔细观察,可发现元代地层即哥哥洞窑的产品可分为截然不同的两类。一类就是烧于元末以前的质量较好的“绝类古官窑”的器物,与南宋官窑瓷器质量相近,釉色偏青;第二类是元末所烧的“土脉粗燥,色亦不好”的瓷器,在哥哥洞窑的遗物中占有一定比例。这两类瓷器正好印证了《格古要论》中哥哥窑分早、晚两期的记载。从哥哥洞窑遗址出土的晚期瓷片看,胎质较粗,釉色普遍偏灰或泛黄,有的还呈现出乳浊的月白、米黄色,这表明哥哥洞窑“绝类古官窑”的制瓷工艺已经退变,且技术上出现了缺失[29]。

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学者从宋元的匠籍制度来考证,认为是元代的官府匠籍奴隶制使得官匠们几无生产积极性,从而导致官府作坊产品的质量下降[30]。既然哥哥洞窑是元代的官府窑场[31],且元代为官府进行生产的官匠须要严格按照标准来生产,“局院造作,局官每日巡视,提调官按月点检,务要造作如法”,“络丝、打线、缵、拍金、织染工程,俱有定例……如违限不纳及造作不如法者,量情断罪”[32],造的不好甚至还要定罪,加上其上面还有局官、提调官的督导、点检,显然哥哥洞窑产品质量的下降不会仅仅是因缺少积极性而造成的,最有可能是技术的缺失导致无法再生产“绝类古官窑”的器物了。

元人陶宗仪的《辍耕录》记载了至正十九年(1359)杭州城遭遇的一场灭顶灾难:“冬,金陵游军斩关而入,突至城下,城门闭三月余,各路粮道不通,城中米价涌贵,一斗直二十五缗。越数日,米既尽,糟糠亦与常日米价等,有赀力人则得食,贫者不能也。又数日,糟糠亦尽……至有合家父子、夫妇、兄弟,结袂把臂,共沉于水,亦可怜已。一城之人,饿死者十六七。军既退,吴淞米航辐辏,籍以活,而又太半病疫死。”据此可以认为,哥哥洞窑的杰出窑匠死于这次灭顶之灾或其在大难临头前闻风远遁是导致优秀制瓷传统消失的主要原因[33]。

尽管烧制粉青釉或天青釉关键的工艺技术缺失,然灰胎和黑胎、乳浊釉等特征仍在所烧瓷器中保留了下来,其中月白和米黄色釉、釉面有开片的产品,已类似所谓的“传世哥窑”瓷器。只不过元末哥哥洞窑仿烧宋代官窑瓷器时,并未把开片作为有意的装饰,而元以后的仿哥瓷器却有意用“金丝铁线”纹来作为装饰,并形成了特色,变易为一种特殊的瓷器品种。而这一点即与传世哥窑器极相似。传世哥窑器的片纹大多都是经过人工染色,才形成了“金丝铁线”的艺术效果。

四、元明墓葬、窖藏、城市遗址

出土的哥窑瓷器

关于哥窑瓷器的出土情况,有人曾将苏、沪、皖等地区出土资料进行了梳理[34],近年来又有新的资料发现,为了内容的完整性,在此简述一下。

1975年,江苏镇江溧水人民银行工地窖藏中出土了哥窑长颈瓶2件、三足炉1件、鸟食罐1件(图一)[35]。其中的鸟食罐下带三个乳丁,且露胎处的颜色是涂抹了富含氧化铁(Fe2O3)的紫金水而形成的,显然是人工有意为之。

1977年,安徽安庆市元代窖藏出土了哥窑瓷器5件,其中米黄釉盘1件(图二),釉层较厚,有开片纹,外底中部有6枚支钉痕,足和口沿釉层薄,呈现酱紫色。花口盏2件,一件内外施米黄色釉,釉层较厚,开片纹,足底露胎,为铁黑色,口沿釉薄,呈酱紫色。一件内外施淡青釉。米黄釉把杯1件,有开片,足底露胎,胎呈铁黑色。淡青釉盏1件,有开片,足底露胎,呈铁黑色[36]。

1970年,南京市明洪武四年(1371)东胜侯汪兴祖墓出土大、中、小哥窑瓷盘11件。青灰色釉,有开片,大盘圈足露出酱紫色胎骨,中、小盘底部留有支烧痕迹[37],是完好的哥窑瓷器。11件造型相同的花口盘,折射出元末以后哥窑“成群队者”的基本面貌。

1980年,上海青浦元代任氏墓中出土了哥窑瓷器8件。其中胆瓶4件,施淡灰青色釉,通体有细纹开片,圈足露胎处显酱紫色胎骨;贯耳瓶2件,施灰青釉,器身纵横细纹开片,器口、耳釉薄处略呈紫色;簋式炉2件,胎灰黑,釉色青灰,开片纹,圈足底露酱紫色胎骨,器心及底均有支钉痕(图三)[38]。这8件哥窑瓷器有墓志可说明其年代,表明哥窑瓷器在元代是有生产和使用的。

1998年,安徽繁昌瓷器窖藏中出土两件月白釉哥窑瓶[39],现藏繁昌县博物馆。这两件瓶形制相同,直口、垂腹、圈足,底足露胎处呈铁黑色。整器呈扁八棱形,颈部饰凸弦纹两道,两侧对称贴竖直管状耳。通体施月白釉,开片纵横交错。贯耳瓶造型虽是仿南宋官窑,然月白釉的产品在杭州凤凰山窑址元代地层只有极少量出土,在之前的南宋时期都是青釉产品,所以此窖藏中出土的月白釉贯耳瓶只能属于元代以后的产品。

2012年5月,浙江长兴明墓出土哥窑贯耳瓶1件、三足炉1件,均为米黄色釉,釉面有开片(图四)[40]。贯耳瓶一耳残,可看到胎呈灰黑色,底部圈足露胎处呈酱紫色。

此外,南京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黔宁王沐英墓曾被盗,在被追回的文物中,有一对贯耳瓶,高14厘米,米黄色釉,全身开满细密纹片,器身有一道明显的接痕。底釉呈灰黑色,紫口特征明显,似为追求 “紫口铁足”艺术效果,刻意刷紫金水而成。南京明嘉靖十二年(1533)司礼太监吴经墓出土4件哥窑瓷器:贯耳瓶一对、双耳炉1件和小杯1只,其中贯耳瓶造型及制作工艺与沐英墓出土的那对十分相似,连尺寸都近乎相同。由此推测,吴经墓出土的这4件瓷器,生产时间应在元末明初[41]。

元大都后英房遗址出土2件哥窑瓷器。一件是哥窑罐[42],不过据考古报告描述的“蟹青釉,胎骨呈青灰色,亮厚的釉下有碎开片纹”来看,似为龙泉窑器物。另一件是哥窑瓶残器,报告中未曾发表,后经过化验,被定为典型的哥窑器[43]。

1976年新安海底沉船中发现2件鼎式三足炉,其中一件胎体较厚,三足呈乳丁形[44],属于杭州凤凰山窑产品,也即元代哥哥洞窑产品。

以上出土的哥窑瓷器集中在元明时期的窖藏、遗址和墓葬中,年代可靠,类型主要有贯耳瓶、长颈瓶、碗、盘、香炉等。器物的时代特征比较明显,胎呈黑色或灰色,釉色米黄、月白或淡青。釉面纹片主要为大纹片或细纹片,且开片自然,不特意着色。有意思的是,全国各地发掘的宋代墓葬、遗址中却并没有出土哥窑瓷器,可作为宋代哥窑并不存在的强有力注脚。

五、传世哥窑瓷器与出土哥窑瓷器的异同

从造型来看,海内外收藏的传世哥窑瓷器主要有贯耳瓶、长颈瓶、香炉、盘、碗、洗、花盆等,较出土哥窑器的种类多。

传世哥窑器的胎釉共同特点是胎呈灰色或黑色,胎体较厚,釉层乳浊而丰腴,多呈米黄或月白色。

在开片纹上,出土哥窑器不着意装饰,开片的疏朗、细密或颜色深浅均较自然。传世哥窑器讲究装饰效果,大小纹片相结合,且片纹一般均着色,即所谓的“金丝铁线”。尤其突出的是清宫旧藏的粗片纹哥窑瓷器,如其中的一件胆瓶[45],釉面布满大小纹片,大纹路较粗,呈黑色,小纹路细浅,呈黄色,形成了鲜明的“金丝铁线”。另外一件贯耳长颈瓶[46],开片细密,较粗纹路的黑色较深,细小纹路的颜色亦是黑色,只是颜色较浅,且片纹弯曲,似是人工有意为之。

焙烧方法上,出土的哥窑器有垫烧的,如长兴明墓出土的贯耳瓶、三足炉皆为垫烧;亦有底部有支钉痕迹的,如安庆元代窖藏出土的盘有6个支钉痕,支钉痕为圆形且呈黑色。杭州凤凰山哥哥洞窑晚期制品大多外底有支钉痕,有的内底亦有,如窑址所出的一件米黄釉三足炉,内外底均有支钉痕[47](图五),采用套烧工艺,说明其生产具有很强的商业性。而这种情况在传世哥窑瓷器中也较为普遍,如上海博物馆藏的一件五足香炉,内底有6个支钉痕[48];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一件四足花盆,内底有5个支钉痕[49]。

观察传世哥窑瓷器,大致可将其分为四类:

第一类与哥哥洞窑晚期器物类似。如花口洗,呈八瓣葵花形,通体满釉,外底有6个支钉痕,其形制和支烧方法都与哥哥洞窑的黑胎青釉洗[50]非常相似。

第二类是米黄釉黑胎开片哥窑瓷。这类器物造型古朴,胎色较深,釉面开片自然,与元末哥哥洞窑的器物明显不同,也不如后来景德镇窑仿哥瓷器精致,应该是明早期的哥窑瓷器[51]。如故宫博物院藏哥窑小罐(图六,1)、哥窑海棠花盆[52],黑胎,釉面开片不均,小罐腹部开片较大,颈肩部开片细密,花盆则外壁开片较大,内壁开片较细碎,花盆内底有5个支钉痕。另外一件方形四足花盆,釉面开片较自然、均匀,内底有5个支钉痕[53]。

第三类是景德镇窑仿哥瓷。此类器物做工精致,釉面光润,开片自然,开片颜色有黄、黑色,形成“金丝铁线”的效果。如故宫博物院藏哥窑菊瓣盘(图六,2)[54],日内瓦东方鲍氏艺术馆藏的贯耳瓶(图六,3)。

第四类是粗片纹的哥窑瓷器,可能是碎器窑的产品。如哥窑贯耳长颈瓶、八棱贯耳瓶(图六,4)[55],通体满釉,呈米黄色,开细碎的纹片,纹片颜色有黑、黄两色,色泽浓厚,并且片纹线条弯曲,似所谓碎器窑“以低墨土赭搽薰”而出的效果。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明清文人笔记中所谓的“哥窑”,单从文字上无法辨别其是否为哥窑瓷器,因为他们不是从考古学的角度,而是从鉴赏的角度,把开片的瓷器都称为哥窑器,所以其中也混入了部分官窑、仿官的产品。

综上,传世哥窑瓷器应属不同窑口、不同时代,其年代及产地问题还需随着考古资料的新发现而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六、清宫旧藏“哥窑”

瓷器的来源

1.地方政府的贡品

在中国漫长的封建专制历史中,凡一方之土特产,要将最新、最好的向朝廷交纳,供皇族使用,称之为贡赋。据《尚书・禹贡》“任土作贡”疏云:“赋者,自上税下之名,谓治田出谷,故经定其差等,谓之厥赋。贡者,从下献上之称,谓以所出之谷,市其土地所生异物,献其所有,谓之厥贡。”[56]下之所供为贡,上之所取为赋。可见,贡赋之物,为一地“所生异物”,也就是特产之物。这种制度始于夏代,之后一直存在,到唐代时,土贡制度臻于完备。

唐代时瓷器就被地方政府列为土贡项目,贡瓷不一定是官窑瓷器,可以是地方官员从民窑中挑选出来的精品,也可是“官搭民烧”的瓷器。如越州土贡瓷器[57],豫章郡和饶州还曾以特供的方式向朝廷进贡过瓷器[58]。其原因多是地方官员因谢恩、进贺等主动进贡,也有因皇帝特别爱好以及藩属为求平安而向朝廷称臣纳贡的。最典型的就是北宋立国后,吴越国“始倾其国以事贡献”,多次进贡瓷器,曾向宋太祖、太宗进贡“金银饰陶器一十四万余事”[59]。耀州窑也烧造贡瓷供北宋宫廷使用,《元丰九域志》载“耀州华原郡土贡瓷器五十事”[60]。杭州凤凰山元末哥哥洞窑,位于繁华的大都市杭州,其产品又“绝类古官窑”,故哥哥洞窑的部分上等品自然会被地方政府贡入宫廷[61]。

明代亦继承了前朝的土贡制度,在明初,太祖即“令天下贡土所有,有常额,珍奇玩好不与”[62]。明代皇室膳食、祭祀物品以及家用和赏赐等奢侈品所需,一般都有里甲向民户征派,责成光禄寺采办,“先是上供之物任土做贡,曰岁办。不给,则官出钱以市,曰采办。后本色坚守,采办愈繁。于是召商置买,物价多亏,商贾匿迹。”[63]因瓷器属于御用膳食、祭祀以及赏赐等用器之列,而景德镇的瓷器制作精良,自然属“上贡”之方物。实力雄厚的民窑主亦有能力进贡瓷器。《明史》载:“正统元年,浮梁民进瓷器五万余。”[64]此事在《明实录》中亦有记载:正统元年(1436)九月,“江西浮梁县民陆子顺进瓷器五万余件,上令送光禄寺充用,赐钞偿其直”[65]。而景德镇“哥窑户”、碎器窑都是民窑,特色产品亦会作为特产来上贡。

因此,清宫旧藏哥窑瓷器,当有一部分是来自地方政府的贡品。

2.景德镇御窑的仿品

景德镇除“哥窑户”仿烧哥窑瓷器外,据《长物志》记载:“宣窑冰裂鳝血纹者,与官、哥同”[66],可知景德镇御窑在宣德时期亦仿烧哥窑瓷器。证之于实物,2002年在景德镇珠山御窑址中出土有宣德款仿哥窑多棱罐、仿哥窑六边形罐以及仿哥窑大盘[67];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宣德景德镇御窑仿哥釉碗,圈足内有“大明宣德年制”青花款(图七)[68],说明景德镇的仿哥窑产品亦被宫中珍藏。

值得注意的是,景德镇御窑宣德时期仿烧的哥窑瓷器,釉色月白,釉面布满细碎纹片。同时期还有仿天青汝窑器、仿龙泉青釉器。如仿汝窑小盂,通体施淡青釉,釉色绿中微微泛蓝,并有细小纹片,与宋汝窑青釉相近[69]。仿龙泉青釉器,如仿龙泉刻花翻唇洗,外壁上部有青花6字横款“大明宣德年制”[70],仿龙泉青釉盘,外底心刻“大明宣德年制”6字双圈楷书款,隐约可见[71]。而仿官之器,釉色则为粉青。成化时期的仿官窑器有仿官窑簋、觚、瓶等,釉色皆粉青。

可见明早期是能将哥窑、汝窑、官窑、龙泉窑等清晰区分的,从而可知当时宫廷中是有哥窑器的,所以很明显,传世哥窑即为哥窑。有学者曾撰文指出:“倘若明代哥窑不设于杭州凤凰山一代,那必定是迁往他处了,传世的哥窑瓷器就是哥窑遗址客观存在的标志。”[72]亦指出了传世哥窑即哥窑,只是其产地尚需深入研究。

清代亦对哥窑瓷器有所仿制。乾隆四十八年(1783)《浮梁县志》中“陶成纪事碑记”载:“烧造各色条款……厂内所造各种釉水、款项甚多,不能备载。兹举其仿古、采今,宜于大小盘、碗、盅、碟、瓶、、尊、彝,岁例贡御者五十七种,开列于后,以志大概……仿铁骨哥釉,有米色、粉青二种,俱仿内发旧器色泽。”[73]

清代乾隆对哥窑瓷器非常喜爱。《活计档》中曾有一则记事:“乾隆九年(1744)十二月初二日,七品首领萨木哈来说,太监胡世杰传旨:著照合牌瓶样式,按牙座子大小烧造哥窑瓶一件,仿旧的做,不要款式,仿得旧更好。钦此。”至十二日,“七品首领萨木哈将做得哥窑渣斗样一件随牙作持进,交太监胡世杰呈览。奉旨:准照样交唐英烧造。”乾隆十年,唐英上呈新烧品目时,曾经明文指出“今制造得哥窑渣斗一件”[74],由此可见,清宫旧藏的哥窑瓷器,有部分是降旨景德镇御窑仿烧的产品。

3.没收的官物

明朝严嵩(1480―1567)擅专国政达20年之久,是有名的佞臣,最后被抄家之时,金银财宝、绫罗绸缎、钟鼎彝器及名人字画数目惊人。抄没严嵩家产的登记簿被保存下来,冠名《天水冰山录》,流传于世。据其记载,在被朝廷籍没的严嵩、严世蕃的财产中,有“哥、柴窑碎磁杯、盘一十三个,内一个厢金边,哥窑碎磁桃杯一只,柴窑碎磁盆五个,柴窑碎磁碗二个,哥窑碎磁瓶二个,哥窑碎磁笔筒一个,彩漆碎磁壶一把”[75]。碎磁就是釉面开片的瓷器,反映出哥窑瓷器在明代是深受权贵人士喜爱的。不仅如此,文人士大夫亦喜爱哥窑瓷器。这从明代的绘画作品中可窥一斑。明代著名画家陈洪绶(1598―1652)的许多作品中,如《摘梅高士图》《发图》《策杖寻春图》以及《二老行吟图》[76]等,皆有哥窑瓷器出现。甚至在瓷器的图案上亦有哥窑瓷器出现,如天津博物馆藏明代青花人物故事图卷筒的图案中,两个人物旁边的桌子上各有一哥窑花瓶,表明哥窑器在当时既有一定规模,又深受世人喜爱。

明代设有“赃罚库,贮没官物”[77],且赃罚库属于内库的范围。《宣德鼎彝谱》中在记录铸造鼎彝所仿的器物时,“数目多寡,款式巨细,悉仿宣和博古图录及考古诸书。并内库所藏柴、汝、官、哥、均、定各窑器皿款式典雅者,写图进呈拣选,照依原样,勒限铸成”[78]。说明当时内库所藏就有哥窑瓷器,其中应包括没收的官物,而这亦成为清宫旧藏哥窑瓷器的一个来源。

七、解决哥窑问题的方法

关于哥窑的研究,需要解决的问题还有很多,尤其是时代及窑口问题。尽管哥哥洞窑遗址的发掘和清理表明了元代继续烧造仿官产品的事实,也为元末明初出土的哥窑瓷器的产地提供了一条线索,然而海内外收藏的所谓哥窑瓷器并非同一窑口所烧,除了哥哥洞窑及其后续窑场的制品外,景德镇窑的仿品占有一定比例,有专家在对“传世哥窑”瓷片进行化学分析后认为,“传世哥窑”瓷器的产地可能在江西景德镇[79]。当然亦可能还有“碎器窑”的产品,所以,出土哥窑器及传世哥窑器的产地问题,仍然需要新的考古调查和发掘来揭示。

在研究中引入科学测试手段进行精确断代也很必要。因为断代是古陶瓷研究的重要环节,也是许多后续研究的前提和基础。20世纪60年代,热释光技术被应用于古陶瓷断代,至80年代初,这项技术已趋于成熟,所测定的古陶瓷年代与相应的碳十四(14C)年代和考古判定年代相当接近[80]。随着古陶瓷热释光年剂量数据库的建立和科技的进步,测定的误差率会不断降低,热释光断代对古陶瓷研究将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上世纪90年代,人们用中子活化法、X荧光光谱法和等离子光谱法等对古瓷胎中的微量元素进行分析、统计,发现不同地点生产的古瓷胎中的微量元素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根据这一特性,人们曾将相邻的慈溪和上虞出产的越窑青瓷以及郊坛下官窑和龙泉官窑出产的黑胎瓷区别开来[81]。这种微量元素测定法,已能将同一地区或不同地区所烧制的胎釉等外观特征相同的瓷器加以明确区分[82]。就像古陶瓷断代借助热释光测试一样,古瓷产地的准确鉴定也必须依赖科技手段,如建立古瓷微量元素数据库,从而为出土及传世的古陶瓷找到确切产地。

相信随着考古调查和发掘的不断进行,以及热释光断代及微量元素测定法等技术在古陶瓷研究中的应用,哥窑的研究必将取得更大的突破。

――――――――

[1]元・孔齐:《静斋至正直记》“窑器不足珍”,《续修四库全书》本。

[2]《新增格古要论》卷之下《古窑器论・哥哥窑》,载《说陶》,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3年,第363页。

[3]王光尧:《从考古新材料看章氏与哥窑》,《故宫博物院院刊》2004年5期。

[4]明・陆深:《春雨堂随笔》,《丛书集成初编》本。

[5]《浙江通志》卷8《地理志・处州》,嘉靖四十年(1561)刊本。

[6] 明・郎瑛:《七修类稿续稿》卷6《事务类・二窑》,《明清笔记丛刊》本。

[7] 冯先铭和朱伯谦等亦认为哥弟窑属传闻,见a.冯先铭:《“哥窑”问题质疑》,《故宫博物院院刊》1981年3期;b.朱伯谦:《龙泉青瓷简史》,载《龙泉青瓷研究》,文物出版社,1989年,第20页。

[8]明・徐:《徐氏笔精》卷7,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9]明・高濂:《遵生八笺》卷14《燕闲清赏笺・论官哥窑器》,巴蜀书社,1992年,第531页。

[10]明・王世性:《广志绎》卷4《江南诸省》,中华书局,1981年,第70页。

[11]明・宋应星:《天工开物》,岳麓书社,2002年,第180页。

[12]同[2],《古窑器论・古龙泉窑》,第364页。

[13]明・陆容:《菽园杂记》卷14,中华书局,2007年,第176―177页。

[14]a.沈岳明:《中国青瓷史上最后一个亮点――大窑枫洞岩明代龙泉窑址考古新发现》,《紫禁城》2007年5期;b.沈岳明:《枫洞岩窑址发掘的主要收获和初步认识》,载《龙泉大窑枫洞岩窑址出土瓷器》,文物出版社,2009年。

[15]徐军,郑建明:《浙江:龙泉窑最新研究成果的展示》,《中国文物报》2011年12月9日。

[16]“传世哥窑器”是人们对故宫博物院、及上海博物馆等收藏的一批特征相似、不明窑口、不明年代的哥窑瓷器的统称。

[17]朱伯谦:《龙泉大窑古瓷窑址发掘报告》,载同[7]b,第66页。

[18]清・蓝浦:《景德镇陶录》卷3《陶务条目》,载同[2],第181页。

[19]同[18],卷2《镇器源起》,第179页。

[20]同[18],第183页。

[21] [27]同[11],第181页。

[22]清・唐秉钧:《文房肆考图说》卷之3《古窑器考・吉州窑》,乾隆四十一年(1776)刊本。

[23]同[18],卷6《镇仿古窑考》,第203页。

[24]清・程哲:《窑器说》,载同[2],第367页。

[25]清・朱琰:《陶说》,载同[2],第12页。

[26]明・王宗沐纂:《江西省大志》,国家图书馆藏嘉靖刻本。

[28] a.杜正贤,马东风:《杭州凤凰山老虎洞窑址考古取得重大成果》,《南方文物》2000年4期;b.杜正贤:《杭州老虎洞南宋官窑窑址的考古学研究》,《故宫博物院院刊》2002年5期;c.杜正贤主编:《杭州老虎洞窑址瓷器精选》,文物出版社,2002年。

[29]李刚:《内窑、续窑和哥哥洞窑索隐》,载《古瓷谈荟》,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年,第180页。

[30]王光尧:《杭州老虎洞瓷窑遗址对研究官、哥窑的启示》,《故宫博物院院刊》2002年5期。

[31]从窑址中元代地层出土官窑铭青瓷碗残片,可看出其与官方的关系。李刚认为:“哥哥洞窑是使杭州官府获益并受它监督的官窑”,见[29],第178页。王光尧亦认为:“老虎洞窑场在元代是官府设立的官窑”,见[30]。

[32] 《通制条格》卷30《营缮・造作》,浙江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341―342页。

[33]同[29],第179页。

[34] [41]张浦生,邓禾颖:《浅析苏、沪、皖地区墓葬、窖藏出土的“官哥窑”器之产地》,载《南宋官窑文集》,文物出版社,2004年。

[35] a.高茂松:《江苏溧水永阳镇元代窖藏出土的瓷器与初步认识》,《东南文化》2011年2期;b.杨正宏,肖梦龙,刘丽文主编:《镇江出土陶瓷器》,文物出版社,2010年,第194页。

[36]胡悦谦:《安庆市出土的几件瓷器》,《文物》1986年6期。

[37]南京市博物馆:《南京明汪兴祖墓清理简报》,《考古》1972年4期。

[38]上海博物馆:《上海市青浦县元代任氏墓葬记述》,《文物》1982年7期。

[39]王承旭:《繁昌元代窖藏瓷器(下)》,《收藏家》2013年3期。

[40]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长兴县文物保护管理所:《浙江长兴石泉明墓发掘简报》,《文物》2015年7期。

[42]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市文物管理处元大都考古队:《北京后英房元代居住遗址》,《考古》1972年6期。

[43] 陈显求等:《元大都哥窑型青瓷片的显微结构》,载中国硅酸盐学会编:《中国古陶瓷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2年。

[44]沈琼华:《大元帆影:韩国新安沉船出水文物精华》,文物出版社,2012年,第76页。

[45]《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之《两宋瓷器(下)》,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商务印书馆(香港),2010年,第41页。

[46]同[45],第43页。

[47]同[28]c,第167页。

[48] 《中国陶瓷全集》第8卷《宋(下)》,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9年。

[49]同[45],第60页。

[50]同[28]c,第155页。

[51]李刚认为,“传世哥窑”瓷器的成熟期或曰定型期应在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格古要论》成书之后至宣德前的这段时期。

[52]同[45],第51、61页。

[53]同[45],第9页。

[54]同[45],第88页。

[55]同[45],第43、50页。

[56]《附释音尚书注疏》卷6《禹贡第一》,中华书局影印本,1979年。

[57]《新唐书》卷41《地理志》。

[58] a.《旧唐书》卷105《韦坚传》;b.唐・柳宗元:《代人进瓷器状》,载《河东先生集》卷39《奏状》。

[59] a. 清・吴任臣:《十国春秋》卷82,中华书局,1983年;b.《吴越备史》卷4,《四部丛刊续编》本。

[60]宋・王存:《元丰九域志》卷3,中华书局,1984年,第111页。

[61]李刚:《古瓷三笔》,载同[29],第10页。

[62]《明史》卷78《食货志二》,中华书局,1974年,第1905页。

[63]同[62],卷82《食货志六》,第1991页。

[64]同[63],第1998页。

[65]《明英宗实录》卷23“正统元年九月丁卯”,《明实录》第13册,(国立)北平图书馆红格抄本微卷放大影印本,(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印,1962年,第444页。

[66]明・文震亨:《长物志》卷7《海论铜玉雕刻窑器》,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67]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等:《景德镇出土明代御窑瓷器》,文物出版社,2009年,图82、84、87。

[68]故宫博物院:《故宫陶瓷图典》,紫禁城出版社,2010年,第150页。

[69]香港艺术馆:《景德镇珠山出土永乐宣德官窑瓷器展览》,香港市政局,1989年,第276―277页。

[70]同[69],第204―205页。

[71]同[67],第81―82页。

[72]同[29],第184页。

[73]《浮梁县志》卷5,乾隆四十八年(1783)刊本。

[74] 《活计档》及唐英奏折皆转引自余佩瑾:《乾隆皇帝与哥窑鉴赏》,《故宫文物月刊》总第350期。

[75]明・佚名:《天水冰山录》,《知不足斋丛书》本,转引自李刚:《内窑、续窑和哥哥洞窑索隐》注释40,同[29]。

[76]《中国绘画全集》第18册,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文物出版社,2000年,图119、133、137、138。

[77]同[62],卷79《食货志三》,第1926页。

[78]明・吕震:《宣德鼎彝谱》卷1,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840册,第1021页。

[79]周仁,张福康:《关于传世“宋哥窑”烧造地点的初步研究》,《文物》1964年6期。

[80]a.王维达,周智新:《用热释光测定中国古陶器年代》,载《中国古陶瓷研究》,科学出版社,1987年;b.Doreen Stoneham:《用热释光测定瓷器年代》,载同a。

记金华的双龙洞的资料范文7

一、什么是“建构式生态课堂”

“建构式生态课堂”是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依据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教学起点符合学生实际,教学目标明确、具体、适切,教学方法与教学资源运用恰当,学习活动设计合理,学生在师生共同营造的适宜的课堂生态环境中,自主学习、互教互学、质疑释疑、共同建构、迁移运用等,获得知识、能力与情感协同发展的课堂。在这样的课堂中,师生关系民主、和谐,课堂各要素相互促进,协调统一。“建构式生态课堂”的核心理念是: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以学促教,能学不教。学生在基于自主学习基础上进行互教互学,质疑解疑,共同建构,迁移运用等。课堂围绕学生的学习活动展开,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探究中生成,在互动交流中共享,在教师点拨中明晰疑惑与知识结构,在迁移运用中巩固知识和发展能力,在选择性学习中发展个性特长,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成长。

二、“建构式生态课堂”的实践探索

1.以学生课前自学为起点,互助互学

课前预习是“教”与“学”的桥梁,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在课堂教学开始之前,教师根据学习任务单安排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让学生感知课文内容,并就相关的内容做好合作学习和交流讨论的准备。这样的生态课堂是切合学生的学习需要的,我们可以这样安排:

师生谈话,布置学习任务。学生明确合作学习的要点:对照学习任务单,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收获、学习的方法,分享小组成员的学习经验。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疑问,小组内讨论,尝试解决疑难问题,小组长梳理出难度较大的问题,以小组为单位,在组长的组织下开展交流。

如教学《记金华的双龙洞》一课,我设计了如下的“学习任务单”,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1)自主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读通课文。

①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再读一读。

石笋(sǔn sěn) 仿佛(fú fó) 蜿(wān wǎn)蜒

漆(qī xī )黑 浙(zè zhè)江 盘曲(qū qǔ)而上

②划出文中不理解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或查阅工具书理解词语的意思。

(2)通过网络或书籍收集有关“金华双龙洞”的资料,准备在课堂上与大家分享。

(3)作者一行游览了金华的双龙洞,想一想他们先后到了哪些地方?试着写一写作者游览的路线。

路上( )( )( )( )出洞

外洞、孔隙、内洞分别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用简单的词语概括一下。

2.以有效学习活动为核心,落实双基

设计有效的学习活动是打造建构式生态课堂的关键,它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发展。所以在生态课堂中,教师要针对教学重点内容,通过有效的学习活动,对学生的自学情况进行必要的检查、巩固,以便强化重点,提炼方法,落实双基训练。如在教学新课时,教师可以通过课件出示生字新词,检查读音、词义以及词语的运用情况,并相机追问,与大家分享;学生容易出错的字,可让学生提示注意,让学生上黑板范写,或做形近字辨析练习等;通过分段朗读课文,既检查生字的读音,又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的脉络,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3.以疑难问题为突破点,引导探究

“建构式生态课堂”倡导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经历学习的过程,让他们能主动学习。但是学生的自主不是放任自流,课堂教学中要想真正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就离不开教师的有效引导。教师是课堂的舵手,要能掌握前进的方向。教师要在适当的时机出手,体现教师的价值,对各组汇报的疑难问题,教师要适时地介入,巧妙点拨,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让学生学得更多,更好。如教学《最大的麦穗》一课时,我这样进行引导:

(1)静下心来默读课文2-6自然段,说说弟子们在苏格拉底的引导下悟出了一个怎样的道理?边读边圈画重点词句,细细体会。

(2)“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联系实际说说你从这句话中得到的启示。可以在旁边写上自己的点滴感受。

(3)探究:这篇文章在写作方法上有什么地方值得我们学习。

4.以适度拓展为补充,丰实课堂

“建构式生态课堂”是开放的课堂。我们教师要合理链接课外资源,开拓学生的视野。《给家乡孩子的信》是一封书信,作者巴金在信中,情真意切地表达了对家乡孩子真诚的关怀,亲切的勉励,抒发了自己要让生命开花的美好情感。给人以深刻的启迪。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巴金老人对祖国对同胞的爱,我安排了拓展,出示巴金老人在创作《家》这部作品的一段内心独白:每天每夜热情在我的身体内燃烧起来,好像一根鞭子在抽我的心,眼前是无数惨痛的图画,大多数人的受苦和我自己的受苦,它们使我的手颤动。我不停地写着,我的手不能制止地迅速在纸上移动,似乎许多许多人都借着我的手来倾诉他们的痛苦。我忘了自己,忘了周围的一切。我引导学生读出自己的理解和感悟,细细品味文字背后的情感。这一拓展设计,让学生走进了巴金老人的内心世界,充分感受到巴金老人的真心真爱,深意深情,强化了人物的内心体验,让语言和思维,表达和感悟有机地结合。

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我们要对文本的内涵和外延加以挖掘,设计巧妙的拓展练习,将文本与生活链接,将课堂的空间向开放的空间拓展。

记金华的双龙洞的资料范文8

【关键词】新课标;活力课堂;轻负高质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努力拓宽学生的学习领域,强化以人为本,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让每一个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智慧得以激扬,情感获得绽放,思想得到充实,使语文教学真正走一条轻负高质、目标全面达成的优质之路,这是我们每一个语文工作者的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一、强化学科联系,开创语文学习的新天地

在我们的语文课本中,语文与其他诸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课文中总能找到其他学科的痕迹,同样,在学习其他学科时,也能寻觅到语文的踪影。因此,我们教师在研究教材把握教材时应充分树立大语文教学观,走出以本唯本的羁绊,精心构建语文课程教育资源,有针对性地建立语文与其他学科的联系,让我们的课堂不再压抑单调,而是充满生机和活力。

(一)以美激趣,强化感性认知

学习课文《记金华的双龙洞》一文时,教师除了在教学时要帮助学生理清作者的游览路线,强化感情朗读之外,还必须从感性中让学生认识双龙洞,从而很好地激发、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因而,教师在学生充分熟读文本后,可利用多媒体展示双龙洞的优美景色,以美激情,以境激趣,让学生结合课文中的语言文字,充分感悟双龙洞的神奇美丽,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审美情趣。

(二)以乐激情,激荡情感体验

孔夫子曾闻《韶》,沉浸其中,竟“三月不知肉味”,可见音乐确能激荡我们的心灵,引起心灵的共鸣和无限遐想。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我们也要把握这种艺术形式,来激荡学生丰富的情感体验。在教学《长江之歌》这首现代诗时,导入新课时,创设音乐氛围,播放这首歌曲,顿时教室中荡漾起激情澎湃的旋律,学生在这气势磅礴、宏伟博大的音乐中心思神驰,情感得以撩拨,为新课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学科融合,厚实知识积累

例如在教学《海洋――21世纪的希望》一课时,课前就让学生查阅自然、科学等书籍,了解海洋的各种知识,上课时交流。这样就能使学生从更广阔的范围中认识海洋、热爱海洋,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

语文课程标准前瞻地指出:应拓宽语文学习和应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的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借得西湖一池水,画出南阳三重春。”如能借得其他学科的五彩之丝,怎么不能织就出语文教学的缤纷之花呢?

二、吸纳课外知识,拓展语文学习的新领域

现代社会,学生接受信息的来源是多方面的:课外书、电视、网络……。教师就应该帮助学生构建可以研究的内容,推动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发展。

因此,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课文,有针对性地为学生选择一些课外阅读作品,边阅读边做好读书笔记。可以适时组织交流阅读心得,每个月召开一次班级交流会,看谁读得多、读得透,评出优秀小读者,每学期结合课文推荐诵读十几本(篇)名著、诗词等,长期坚持将会极大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丰厚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联系社会生活,丰富语文实践活动资源

生活有多广阔,语文就有多广阔。当语文教学与社会生活相联系时,语文课就生动活泼、多姿多彩,学生就有兴趣和动力。

(一)营造生活化的教学氛围

教学要注意营造学习环境,为学生进行自由探索、合作学习创设宽松民主及充分支持的教学氛围。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需要,应用多种手段,营造贴近生活的氛围,将静态的知识变成动态的知识,让学生置身于身临其境的氛围中,愉快地进行学习。

(二)采用民主化的教学方式

语文教学要面对生活实际,使语文走进学生的生活。我们就必须在这其中努力架设学生与文本、学生与作者、学生与生活沟通的桥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让学生懂得获得知识的方法,同时也让学生走进作者的心灵,让学生与生活直接对话,与文章对话,与作者直接交流,真正挖掘出学生的潜能。

(三)开展多样化的语文训练

记金华的双龙洞的资料范文9

1 创新的动力---强烈的好奇心

新《课标》指出:“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爱因斯坦说:“我没有特别的天才,只有强烈的好奇心。永远保持好奇心的人是永远进步的人。”好奇心是对新异事物进行探究的一种心理倾向,是推动人们主动积极地观察世界,展开创造性思维的内部动力。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材特点,善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其产生强烈的兴趣,去探究未知的世界。

如教学《蝙蝠和雷达》这篇课文,学生通过初读、精读课文,已经知道了科学家做了三次试验,分别是:蒙住蝙蝠的眼睛;封住蝙蝠的嘴巴;塞上蝙蝠的耳朵。三次不同的试验证明,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那么我们就可以给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科学家为什么不做有关蝙蝠鼻子的试验?是蝙蝠没有鼻子呢,还是科学家的疏忽?学生一听,的确是呀!此时教师鼓励学生去观察、查阅资料,学生在实际的观察中寻找答案,在亲自翻阅资料的过程中获得了探索的乐趣。

这时,教师趁热打铁启发学生思考,你能根据自然界的哪些启示进行创造发明,为人类做出贡献呢?课后注意观察、查找资料,一周后在班会上说说自己的小发明。以此活动扩展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创造热情,从而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类似这些问题的提出与学生的解答不仅使学生获得了科学知识,而且极大地激发了他们探究科学奥秘的兴趣,使他们乐于去学习。

2 创新的源泉---大胆的质疑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创新能力的表现和发展需要相应的环境,只有处在自由,平等,融洽,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中,才能使学生的思维、想象活动有良好的情绪状态,他们才能全副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从而培养敢想、敢说、敢疑的自主精神,使创造火花在教学中不断闪现。如学习《两个铁球同时落地》一课时,一学生质疑“两个铁球同时从高处落下,总是同时落地,这是伽利加略的观点和多次实验得出的结果。我站在高处,把一个布娃娃和一根鸡毛同时脱手,为什么这两种东西不是同时着地呢?听了学生的发问,我非常高兴。首先肯定了他爱动脑,提出了一个值得大家思考、讨论的问题,然后组织学生讨论,并在老师的引导下得出了两个物体能否同时落地还与它们的密度、空气浮力等有关的答案。这个同学解惑后信服地点点头,脸上洋溢着创新的喜悦。

3 创新的翅膀---丰富的想象力

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社会的进步,成为知识进化的源泉。”在教学中创设情境,还给学生想象的空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从而获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如:一年级的课文《鹅》是学生接触的第一首古诗,他们对古诗的语言尚不熟悉,很难通过语言领略诗歌所展现的优美画面。上这课时,我及时展示多媒体课件中的动画设计:碧波荡漾,杨柳翩翩,几只白鹅在池水中不时昂首鸣叫,白色的身体轻快地浮动在碧波上,在清澈的池水中红色的脚掌悠然拨动着……诗句的朗诵又随着画同步出现,声音和图象的结合演示着一种生动的情境,启发了学生想象,激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学完古诗后,有的学生认为鹅“向天歌”是在招呼它的同伙;有的学生则认为 这只鹅在表达自己的快乐之情,唱起了幸福之歌;还有的认为是在和诗人亲热的打招呼……这些看法表现了一年小学生可贵的想象能力,也表明了在教学中巧设情境,对激发学生大胆想象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4 创新命脉——自主思维

在科学殿堂里,大凡能登上一席的,往往都是一些标新立异者。他们往往独辟蹊径,自成一家。对小学生来说,要培养他们敢于坚持自己的观点,敢于向权威挑战的精神;尽量引导学生突破定势的约束,推陈出新,不落俗套;要尊重他们不同的提问、想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讨论交流”这一教学环节,是实施自主思维的“主阵地”。

记金华的双龙洞的资料范文10

大家好!

在这秋高气爽、硕果累累的金秋时节,很荣幸有机会在这里向各位推介××市的招商引资项目,首先,请允许我代表中共××市委、××市人民政府,对光临这次××招商引资项目推介会的各位嘉宾和朋友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今天,能与大家在上海欢聚一堂,畅叙友谊、共谋发展,是我们××寻求发展、争取发展的好机会和大喜事,我们承载着××40多万各族群众的期盼,真诚希望通过今天的推介会,能够推介出××的真情厚谊,能够促进双方的全面合作,能够让更多的朋友了解××、垂青××、投资××。在此,我们真诚地告诉各位,××友谊与合作的大门永远为各位朋友敝开着!

朋友们,大家也许是第一次听说××、认识××,对××的情况不太了解,在此,首先让我简单介绍一下××市的基本概况。

××位于广西中北部,是广西乃至西部重要工业制造业基地——柳州市的辖县。全县辖9镇5乡及2个经济管理区,行政区域面积212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43万公顷,有林面积4.03万公顷,总人口40.68万。

××位居枢纽,是柳州的“北大门”,境内公路、铁路、水路纵横交错,交通网络四通八达,国家一级干线枝柳铁路等三条铁路自西向东平行穿越县域腹地,209国道自北向南横穿县境,国道323线宜柳高速公路自西向东贯穿县境,属珠江水系的融江从县境中间穿越而过,北上可达贵州,南下直达广州、香港等地。××地处亚热带季风区,四季明显,日照充足,自然气候条件良好,适宜农林牧渔全面发展,是全国蔗糖主产区之一。

但是,我很遗憾、很惭愧也很坦诚地告诉大家,××这片热土如今还是欠发达的地方,正因如此,我们才比其他地方更强烈地希望大家到××投资;也正因为我们是后发地区,所以××拥有比其他地方更优惠的政策和更优质的服务,也更具有发展空间和发展潜力,具体说来,××有以下的发展优势——

一是自然资源丰富。地处亚热带,地貌类型多样的地理环境赋予了××丰富的自然资源。目前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镁、硅、煤、锰、大理石、白云石等,其中白云石储量超亿吨,镁含量高达22.63%,硅石矿储量多,易采易选,硅含量高达96%。××具有支撑工业发展的丰富水力资源,融江、龙江、柳江流经县境,理论水能蕴藏量为15.63万千瓦,其中可供开发利用的蕴藏量为12.25万千瓦。××县电力供应充足,100千伏至220伏的输变电网络覆盖全县,境内共有5座电站,其中装机1万千瓦的糯米滩电站已建成发电多年,糯米滩电站5号机组扩建及装机9万千瓦、年发电量4.52亿千瓦时的大埔电站业已建成并投产发电,全县2004年起可供电量将达5亿千瓦时以上,这将为××的长足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电力保障。

二是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县境内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交相辉映,共同构成××独特丰富的旅游资源。诗句“鸾州渔火往穿梭,牛轭樵歌互唱和。乌鸾峭壁风光好,青凤晴霞叠彩多。铜磬旋螺陪北斗,古潭夜月伴嫦娥。合浦秋波腾细浪,渔翁晒网泛轻舸。”咏唱的就是××绮丽的自然风光,这里有广西四大佛教名寺之一的凤山开山寺;有距今200多年历史的清代民宅建筑群汤家屯古宅;有秀峰奇立,绿水环绕,素有“小漓江”美称的金洞河;有融观赏、漂流、探险为一体,被专家誉为“亚洲第一飘”的龙寨水洞;还有两个绿树蔽日遮天、花果馥郁飘香的“天然氧吧”——凉水山林场和伏虎农场。

三是具备发展工业的良好基础,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已经初步形成。改革开放给××带来了勃勃生机,全县依靠地理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深入实施“农业稳县、工业强县、三产富县、科教兴县”的工作思路,不断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进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过全县上下多年的努力,××进一步优化了工业布局,扩张龙头产业,目前已经基本形成以制糖、制药、建材、化工、冶炼、食品加工为主的工业体系。县内蔗糖、桑蚕和制药三大产业已经形成“企业+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2004年,全县原料蔗总产量可达250万吨,其中高产高糖早熟品种占25%,为境内日榨量达2万吨的三家糖厂提供充足而优良的原材料外,蔗糖附属产品蔗渣、滤泥、废液等也潜在着巨大的产业链开发前景,能为制药、造纸、生物有机肥、酒精、酵母等产品的生产提供优质原料;全县桑蚕年产鲜茧30万担,境内的鹏鑫源茧丝绸有限责任公司是广西最大的茧丝生产基地,被列为广西重点扶持的龙头产业化企业,茧丝、绢纺和丝绸的产业扩张急待寻求合作发展伙伴;在鑫宏化冶、日田药业、圣特药业三家有限责任公司带动下,××穿心莲、黄桅子、板兰根、益母草为重点的中药材种植达2.9万亩。农业发展上,××以蜜桔、脐橙、淮山、食用菌、菲菜花为主导产品的果蔬产业,已走上“龙头企业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业化发展道路,形成生产规模化、管理标准化、外销一体化、产品品牌化的订单农业。

我们邀请大家到××投资兴业,大量立即可开发的土地是我们最大的优势。我们现有2000亩工业用地储备,县城河西工业园区和六塘工业园区能为大家提供充足的工业用地,此外,我县的××华侨经济管理区、伏虎华侨经济管理区还有几万亩的国有土地可直接通过划拨或出让给大家兴办企业,减少土地征用的繁锁环节。

四是投资环境优越宽松。多年的实践让我们深深体会到,没有好的投资环境引不来客商,没有好的投资环境引来客商也留不住客商,为此我们牢固树立客商、地方经济、老百姓“三赢”的原则,致力于投资环境的治理,着力营造亲商、安商、扶商、富商的社会氛围,不断优化投资软环境,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市招商引资优惠办法》、《××市招商引资奖励办法》、《××市工业区优惠办法》、《××市重点企业挂牌保护办法》等一系列优惠政策。这些政策,有对投资者、引资者的奖励,也有对企业发展制定的特殊扶持措施。此外,在招商引资办证服务上,我们为投资者提供“一站式”优质、热忱、周到的服务,对于重大投资项目和产业带动力大的项目,我县将按照“政策根据项目定,政务跟着项目走”的原则,给予更大的优惠及更为全面的优质服务。可以说,“你投资、我铺路,你经营、我保护,你有难、我帮助,你赚钱、我服务”的观念目前在××已深入人心,并已成为广大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

今天,我市率团参加柳州市(2004·上海)招商项目推介会,带来了6个重点项目和18个投资前景广阔、投资收益快的招商项目,项目涉及工业、国企改制、市场开发、华侨经济区国有土地出让、农业、旅游业、房地产、农产品深加工等,这些都是我县目前最具发展潜力、最具投资前景的项目。下面,我将重点介绍一下此次专场推介会的重点招商项目。

——第一个项目是××鹏鑫源茧丝绸有限公司扩建项目。××鹏鑫源茧丝绸有限公司是一家民营企业,也是广西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该公司拥有国内最先进的飞宇牌2000型自动缫丝机,拥有高级技术人员、熟练工人和良好的产品质量,产品白厂丝具有广阔的市场,目前,公司正拟进行扩建,把规模扩至原来的3倍,进行规模化经营,公司正在寻求合作的伙伴。与之相配套的成熟条件是,我县目前已有近3万亩的桑苗基地,计划在3年内发展到8万亩,而且已形成“公司+基地+农户”模式,投资该项目前景非常可观。

——第二个项目是伏虎华侨经济管理区有机茶生产基地项目。伏虎华侨经济管理区有相当好的发展优势,积累了丰富的茶叶加工技术经验,茶厂生产的“伏侨”牌银钩、茗珍、绿雪等系列茶叶产品,连续多年评为广西“区优产品”,在两广市场上有较高的知名度。2001-2003年,该产品连续三年经中国农业部有关部门抽检,达到“无公害食品”技术标准。伏虎华侨经济管理区现有茶园3500亩,有年加工能力为50万公斤的茶叶加工厂一座,为项目的实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第三个项目是天然色素产业化技术开发项目。该项目已列入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一批292家广西农产品加工工业重点项目之一,也是柳州市科技局立项扶持项目。该项目以黄桅子为原料,加工成天然绿素。目前,在国际国内市场上,黄桅子天然色素供不应求,而且,年需求量正以5%的速度增长,为黄桅子生产及深加工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第四个是××县太平龙寨水岩风景区开发项目。被誉为“亚洲第一水洞”的龙寨岩,位于太平镇东面,距209国道线仅1.5公里。洞内形成三级落差,可进行洞内河漂流,行程达3—4个小时,据有关旅游专家评价,龙寨岩可以称得上“中国岩洞第一漂”。洞内怪石林立,形态万千,更为奇特的是洞内有一条温水支流,形成冷暖阴阳融合,这在全国实属少见,可以称得上独一无二。在我县编制的旅游规划中,龙寨岩风景区已列入柳州市民族旅游的重点景点之一,具有相当高的旅游开发价值。

——第五个是××云片糕开发项目。××云片糕是广西著名传统糕点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明代开始成为贡品,此糕以其色泽雪白,糕质柔软,片薄如纸,柔软细腻,香甜可口,风味独特而驰名中外,有增进食欲,帮助消化及补充营养之功能。因此,发展该产品市场前景广阔。××县云片糕厂生产的“宫灯”牌云片糕多次荣获国家有关部门和广西优质食品奖,该厂占地面积7000平方米,车间面积1000平方米,有全套生产云片糕设备和技术人员队伍,现该厂以整体出让的方式招商。

——第六个是××自来水厂改制项目。××自来水厂是我县国企改制拟整体产权出让的重点项目,项目的最大优势就是资源的单一性,市场的垄断性,投资的风险小,回报率高,投资回收期短,希望各位商客到我县实际考察和投资。

其他项目同样也值得大家关注,我们愿意在推介会上与大家共商合作事宜。

记金华的双龙洞的资料范文11

邵阳市委书记盛茂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邵阳不仅是一座现代化的工业新城,而且是一个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文化旅游名城。这些年,不仅在工农业生产和城镇建设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而且在旅游产业的提质升级上取得了重要进展。

古城山水美景多

作为此次评审委员会秘书长的赵逊,最近在考察了邵阳的八角寨、骆驼峰、辣椒峰、林家寨、扶夷江景区后,深为山奇特的地质构造、壮美的自然风光所折服,当即题写了“山幽美奇奥,鹤立丹霞地貌”的词句,并附诗一首:“扶夷资江断越城,竞雄丹霞倚南岭,幽谷千尺含地裂,翠峰万仞浮白云,殉情湘江悔舜妃,采南桃源怨陶令,升平和谐歌盛世,济济楚才新宁人”。

邵阳市委书记盛茂林不无骄傲地对记者说,邵阳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旅游胜地。其山川地理,秀丽天成。山景区,是天下风光之胜;南山枚场,为江南草山明珠;黄桑森林王国,云山佛门圣地,绥宁神奇绿州,龙山地下藏金。银衫国宝,铁衫群落,自然景观美不胜收,民族风情奇异独特。要是泛舟资江三峡,寻幽舜皇秀色,无不风光奇绝,无不引人入胜。邵阳更是一方人文苍翠之区。“衣冠王化染,耕凿古风同”。邵阳开化甚早,民风淳厚,智慧勤劳,尚武崇文,文明绵远,代有才人。唐代胡曾,工诗味史;车氏一家,才俊满门;清代魏源,倡师夷制夷之说;民元蔡婿,有护国倒袁之勋。比及民国,志士接踵。御外侮而谋解放,表国平沙场献身;求真理而竞自由,尹如圭血写春秋。他们都是邵阳人杰,千古风流,民族精英。

记者在邵阳看到,邵阳到处河山毓秀,风光旖旎,自然景观和人文胜迹散布各地。历史上的“宝庆十二景”,多点缀于资江两岸,环布市区。由双清公园、水府庙小游园和东塔公园连缀而成的城区风景区,兼有人工之美和自然之秀。水府庙前,双江汇流;资江南北,两塔并峙;江流蜿转,四桥飞虹;近水遥山,绿意葱笼。市郊附近的溶洞亦为奇观。境内辟有新宁莨山、城步南山、武冈云山、新邵白水洞等风景区,60多个旅游景点。武冈云山为全国道教七十二福地之一,历来香火鼎盛。有两华耸翠、一瀑飞涛、仙桥横汉、杏坞藏春等10景,野生动植物品种繁多,被辟为国家森林公园。城步南山像一块碧绿的翡翠镶嵌在湘西南边陲,芳草如茵,牛羊成群,既具北国草原的雄浑,又不失江南草山的灵秀,为回归绿色旅游的最佳生态环境。

记者走进闻名遐迩的新宁莨山,立刻就被其典型的丹霞地貌景观所吸引。山地处湘桂边境越城岭山脉西北麓,距新宁县城8公里,西南接桂林市,距桂林市195公里,距市区142公里。该景区是以丹霞地貌为特色的风景名胜区,风景名胜类型齐、个性强、品位高,具有较高的观赏、文化和科学价值。景区2001年被审定颁布为国家地质公园,2002年被国务院审定公布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按照总体规划结构,山风景区设6个景区:紫霞峒景区、天一巷景区、辣椒峰景区、天生桥景区、八角寨景区、夫夷江景区等。它集奇峰、幽谷、碧水、丹崖于一体,方圆达100平方公里,紫霞洞曲径通幽,骆驼峰高耸入云,牛鼻寨的“天下第一巷”鬼斧神工,堪称“亚洲第一”的仙人桥浑然天成。登八角寨远眺,群峰幽谷,丹崖秀水,尽收眼底;泛舟扶夷水上,澄江如练蜿蜒于百里画廊。难怪全国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至此油然感慨,即兴赋诗道:“一线天梯惊煞人,幽谷深处净无尘;新宁别有奇峰在,不让武陵独占春。”

盛茂林告诉记者,素有“苗疆要区”“南楚极边”之称的城步苗族自治县,也是一个美妙奇特的旅游胜地。城步东西仗雪峰山脉之险,南抵国际旅游城市桂林,北通三湘四水佳域,早在4000年前,就有勤劳、勇敢、智慧、礼尚的苗、汉、侗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创造了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城步山川秀丽、林茂溪绿,其旅游资源可分成自然类、人文类、民俗风情类等三大类。自然类资源有南山草原风光、两江峡谷民俗生态旅游区、十万古田科考探险园、白云湖景区、沙角洞银杉森林公园、长安营大寨侗族风情区等六大特色景区。辽阔的八十里大南山被誉为南方的“呼伦贝尔”;长安古城、大寨侗族风情、高山生态漂流,把人类与大自然融为一体;苍茫的十万古田,似神仙居住之地,集天下风光于一身;县城东郊的喀斯特地貌的百里溶洞群,幽深博大,百媚千姿;县东北境沙角洞银杉,古朴苍劲,有植物“活化石”之称;沉江山峡、玉女瀑布、南湖月照、仙掌云回,更是相映成画;更有白云湖十八公里水路绵延,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邵阳市还有一个历史文化街区,盛茂林介绍说,位于宝庆中路、西湖路、资江、邵水所围合的街区,规划面积1.32平方公里。街区内将塑造和还原旧古宝庆城人文传说中的爱莲池、曹婆古井、犀牛望月、步月桥等,以及宝庆八景中的六岭春色和龙桥铁犀。力求将它打造成集历史、文化、商贸、生活于一体,古今交融充满活力的多样性历史文化街区。

群策群力谋发展

近年来,邵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产业的发展,他们根据本地实际情况,紧紧围绕“建设旅游支柱产业”这一战略目标,全市上下群策群力谋发展,全力以赴抓旅游,不断创新旅游发展思路,提高旅游建设质量,强化旅游行业管理,壮大旅游产业规模,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盛茂林介绍了他们的具体做法,他说,充分利用各类庆祝活动,大力宣传邵阳旅游。去年,他们先后参加了“中部地区旅游博览会”、“国内旅游交易会”、“国际旅游展交会”,并与山龙凤公司等多家单位成功举办了“三湘同唱山红”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共发放宣传资料3万多份,扩大了邵阳的知名度,进一步拓宽了国内外旅游客源市场。与此同时,全市大力推进景区(点)标准化建设。市旅游局多次派专人到武冈云山、隆回高洲温泉等重点景区,指导添置标准规范的引导性标识,修缮游步道,增添游客休憩场所,规范景区接待人员的服务程序,并努力争取上级部门的支持,加快邵阳几个重点景区(点)的评A工作。云山和高洲温泉已被批准为3A级旅游景区,提升了邵阳旅游市场的竞争力。他们还积极引导重点景区、旅行社、星级宾馆加强对邵阳旅游的宣传推介与促销。全市各旅行社都编制了精美的宣传资料向外散发;山龙凤公司在长株潭和衡阳等地联合当地旅行社筹划设立了散客收集中心;各星级宾馆在服务指南中增加了邵阳旅游介绍栏目。他们还加强区域合作。继2005年与桂林市签署了《桂邵旅游合作协议》后,他们与桂林实现了无障碍旅游。去年又与株洲娄底等地区的旅游部门互相组织短线旅游踩线活动,力推“一日游”,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记者在邵阳了解到,为了加快旅游市场主体建设,去年邵阳对全市的旅行社和星级饭店进行了全面复核和检查,进一步规范和提升了全市旅游服务的质量和水准。经过长时间的培育和严格的审查,新批准了市鸿林宾馆、市国安大酒店为二星级宾馆。经过精心扶持,去年上半年新开办旅行社2家,全市旅行社已经达到22家。为了确保“五一”假日旅游安全有序,市旅游局派出督查组到主要景区进行安全、秩序督查,确保了节日市场的经营秩序。重点景区所在县市抽调大批干部现场服务,尤其是新宁县抽调大量警力在景区维持秩序。

盛茂林告诉记者,新宁县有着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县委县政府提出了“旅游立县”的奋斗目标。他们以旅游产业为优势产业龙头,促进工业发展,扩大就业,产业兴农,让全县人民尽快富裕起来。近几年,他们按照国家遗产地严格保护、统一管理、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原则,筹措资金1.2亿元用于山旅游开发,并积极争取外部资金和个人资金,重点建设和改造了泉宾馆、山大酒店等50余家接待单位,解决了景区内的交通、通讯、供水、供电等基本问题,使五大景区及10多个景点形成了“四日游”的规模。现在,景区内和县城新建宾馆7家,新增个体旅馆100多家,新增客运车辆250余台,接待床位达6000余张。同时,加大景区的促销力度,将山融入张家界、桂林的旅游圈,并充分依托桂林国际旅游热线,加强同桂林景区的联系,与桂林旅游区联网,实现风景资源互补,把山作为对接桂林旅游市场、南启潇湘旅游的通道和桥梁,在桂林市场投入200多万元进行促销,启动桂林客源市场。2005年以来,桂林到新宁的游客达到5万人次。去年,他们又启动了省内“山红”旅游专线的促销,在省内掀起了游山的高潮,每天进入景区的人流量达到4000多人次。去年9月16日,作为湖南省2006年旅游节活动之一的由21家媒体倾情打造的“三湘同唱《山红》”活动,唱红了山,唱热了山。

思想重视,措施得力,换来了旅游业的丰硕成果。仅去年“十一”黄金周期间,邵阳市就接待游客17.2万人次,同比增长10.3%;旅游综合收入5664.17万元,同比增长19.4%;星级宾馆平均客房出租率75%。而且呈现出几个前所未有的特点,盛茂林介绍说,一是文明旅游,山、南山、花瑶、白水洞、云山等邵阳的知名景区都打出“提倡文明旅游,争当文明公民”的口号,游客们的文明旅游意识大大增强,乱扔垃圾的人少了,自觉清理垃圾的人多了。二是市区游及周边的农家乐异常火爆,三是自驾自助游成为主流。旅行社组团游客始终不及散客多,家庭式的自驾游自助游已成为旅游主体。四是温泉健身游持续火爆。独具特色的温泉产品吸引了众多市内外游客接踵而至,日接待量都在700人以上。五是短线游是多数游客节日期间的首选。六是客源分布有向外扩张之势。

整合资源打品牌

为了振兴邵阳经济和旅游产业,邵阳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建设大交通,推进新崛起”的战略决策。他们下大决心,化大力气,全力发展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去年,全市累计完成投资32.8亿元,是2005年的2倍,实现了农村公路建设、主骨架路网建设、公路站场建设的三大历史性突破。今年元月份,全市已完成农村公路建设314公里,累计投资8614万元,实现了历史上最好的“开门红”。

盛茂林介绍说,为了更快地促进经济和旅游的发展,邵阳要在“十一五”期间,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计划总投资160亿元以上,实现所有县市区通高速公路、市到各县市区二级以上公路相连、主要的县乡公路和81%的农村公路全部通水泥路或柏油路。建成畅通高效的“三横六纵一连”主骨架路网,实现各县市一小时上高速、两小时到市区的目标,成为全国交通枢纽。为此,他们具体将办成“五件实事”:建成高速公路253公里,完成投资78.32亿元。建成在建和已进入建设程序的邵怀、邵永、邵衡、安邵四条高速公路,打通与周边地市的南北、东西大通道,形成邵阳大交通格局。还要努力争取包头至茂门绥宁段高速公路的立项和建设;新改建国省道干线公路685里,完成投资32.65亿元。主要项目是:竹市经武冈至城步二级公路、邵阳县红石至新宁山二级公路、邵东仙槎桥至两市镇二级公路、邵梅高速江北连接线、洞口县城至绥宁关峡公路、城步县城至贝子河公路、S217市区至石槽铺公路、S220武冈市区至司马冲公路、洞口县江口至绥宁万福桥公路等16条主干线公路;改造主要县乡公路658公里,完成投资8.38亿元。

打造旅游精品,还要加快与之相适应的配套设施和城镇建设步伐。盛茂林说,他们将按照“科学发展、以人为本、服务市民、扩容提质、创卫成功、构建和谐”和“一年一变样,三年大变样”的要求,实施拓城、秀城、融城三大战略,着力建设和谐城市,努力发展旅游产业。

记金华的双龙洞的资料范文12

[关键词] 信息技术 课堂 收获

生长在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深切地体会到科技发达所带来的种种便利和实惠:通信变快了,信息丰富了,生活富裕了……作为一线语文教师的我,更深切地体会到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有机结合,是语文教学改革中的一种新型教学手段,由于其拓宽的,丰富的信息,生动的画面,高效的转输,逐步成为学生强大的认知工具,不仅为我们教师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也解决了传统教学中长期存在的诸多教学难题,使得我们的课堂教学更活泼、更生动、更有效,使小学语文教学焕发无穷魅力。

一、为课堂教学提供了师生互动平台

(一)识字教学

在识字教学中,小学阶段有较重的识字任务,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头戏之一。尤其是低年级,许多课时都是围绕识字展开。所以,优化识字教学,打下扎实基础,对中、高年级语文教学,甚至学生的终身教育都是大有益处的。低年级儿童的学习并没有明确的目的性,他们的注意具有随意性和不稳定性。这就使得苦口婆心地劝说、枯燥乏味地训练效果不佳。现代科技的结晶--多媒体技术为我们提供了一把打开成功之门的金钥匙。多媒体技术,顾名思义,即将声音、文字、图画、动画、视频等形式合理组合的技术,以此来创造生动有趣、对多种感官形成刺激的环境,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如在教学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在识字教学过程中,首先能更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更能充分地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共同学习,让孩子学习的注意力更加集中;再次,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及时的反馈学习情况给老师,老师可以做出及时、有效的调整。

(二)阅读教学

在阅读教学中,要完成教学目标,关键是要让每个学生都能全身心参与学习过程。在信息技术环境中,学生有充分的时间主动感悟、搜集和分析有关的信息,对所学的问题进行思考、讨论,提出各种假设并努力加以验证,再经过引导步入新的知识境界。使学习主体形成发现问题、积极探究、追求创意的心理取向,促进学与教的优化。具体操作:首先,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对教材进行分析和处理,把教学内容细化为具体“学习任务”,通过课件或网页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学生接受了学习任务以后,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个别化和协作式相结合的自主学习,并利用信息技术完成任务;最后,师生一起进行学习评价、反馈。如:《记金华的双龙洞》的教学过程:

1.朗读入手,整体感知,体会特点

学生在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通过有感情地自读课文找出作者游览双龙洞的顺序,划出文中描写双龙洞特点的句子,体会双龙洞的神奇。

2.创设情境,网络浏览,制作简报

根据课文内容,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处景点,分成山上、外洞、孔隙、内洞四个组,明确各组的学习任务。各组学生根据自己的任务在教师提供的网站上搜索查寻金华双龙洞的相关资料。通过小组协作交流,把收集到的资料整合在一起,共同制作出一份电子简报。

3.展示汇报,转换角色,深化理解

学生当小导游向全班学生演示电子简报并讲解。同时各小组之间通过互相提问、相互解答等形式达到共同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

阅读教学不能用固定的教学模式,要根据课文的内容和体裁而定。在教学古诗文时,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初步感知诗句,之后学生独立探究、互相协作,运用信息技术提供的广阔空间自主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并以多种形式汇报交流学习结果。学生有的把自己在网上查阅的背景资料说给同学们;有的把诗做成多媒体电子幻灯片展示给大家;还有的把自己熟悉的歌曲调子用在这首诗上唱出来;更有想象丰富的学生会把自己学了某一首、某一句诗的感受说出来。学生展开的想象翅膀,填补了诗中的空白,有利于领略诗人对思想感情的含蓄表达,正确理解其意。

(三)作文教学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主要任务之一,我们在课程整合中也做了大胆的尝试。首先,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运用多媒体教学软件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兴趣,让学生看情境讲述或看情境写话。利用多媒体软件的友好交互界面和多媒体的超文本结构,采用网上互评、互议、互改的方式,让学生开展协作学习,提高鉴赏能力及写作水平,同时,培养学生收集、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积累写作素材。比如:学生在上描写景物的作文课时,教师让学生上网自由搜索,选择自己喜欢的景点资料,包括文字、图片、声音、视频资料等,像世界之窗、张家界、野生动物园、黄山、故宫、颐和园等旅游风景区都有自己的网页。在这种教学环境中学生表现出很高的参与热情,写出了很多高水平的文章,收到了传统作文教学无法比拟的效果。

课程的整合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获取知识、提高能力的方式和渠道,非组织的社会化语文活动也成为了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如环境语文、街头标语、广告、影视传播以及人际间语言交流等。学生到社会中搜集民间故事,到街头去搜集广告牌的错别字,到图书馆去查阅资料,到网上去说自己想说的话,探讨自己喜欢的问题。

二、收获与体会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学科整合的实践研究,推动了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的更新,构筑了新型的教学系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提高了学生的信息素养,探索到了一条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学与教的新路子:

1.转变了教学理念

随着教育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在探索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育有机融合的过程中,打破了“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观念,树立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为学生的自由、和谐、全面发展提供了可能,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

2.改变了学习工具

通过整合,把语文学科和信息技术有机地融为一体,强调信息技术服务于具体的任务,学生以一种自然的方式对待信息技术,把信息技术作为认知工具,学生使用计算机获取、处理信息就像使用电话、铅笔、橡皮那样自然,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锻炼,培养学生综合处理问题的能力。

3.建立了新型模式

在实验中,把计算机作为认知工具,采用“任务驱动”和“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构建新型教学模式,通过各种各样的主题“任务”驱动教学,有意识地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相联系的横向综合教学。每个学生都有主动参与、自我表现的机会,通过互查、互评、互帮、互学等活动,为学生共同寻求答案、解决疑难问题提供了舞台。

4.培养了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是创新的前提,也是创新的源泉,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课程整合的目的之一。在小学语文学科的教学活动中,根据学生特点,在网络环境下,发挥多媒体及网络交互性强、资源丰富的优势,创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学生通过主动地建构知识,提高了创新能力及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

5.训练了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