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桃花源记读后感

桃花源记读后感

时间:2023-05-29 18:25:27

桃花源记读后感范文1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是人们熟悉和喜爱的名篇,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这是一句质朴无华的叙述,貌似平淡无奇;且夹在描写桃花源美妙境界的精彩语段中,却与之无甚关联,似乎是不经意之笔,甚至显得“多余”,因而往往被人忽略。然而,仔细思量,又令人颇觉“逆情悖理”。

首先,不合情理。正如《桃花源诗》所云:“奇踪隐五百,一朝敞神界”,从桃花源人的先世为“避秦时乱”而“来此绝境”,到渔人闯入时的“晋太元中”,时达五百余年。此时,桃花源外的社会在生产、生活诸方面皆已发生了重大变迁,包括“种作”“衣着”等,均无例外。而文中却云“悉如外人”,岂不怪哉?

其次,不合诗意。《桃花源记》是《桃花源诗》的序文,是为该诗作诠释和补充的,在说法上理应与其保持一致,可是该句却与诗的有关内容相左。《桃花源诗》云:“俎豆犹古法,衣裳无新制。”明确指出桃花源人在祭祀、衣着等方面保持着古制,意即与外界迥异。而此文却云“悉如外人”,岂不抵牾?

“疑似之迹,不可不察。”(《吕氏春秋》)作者为何采用这种“逆情悖理”之说?用意究竟何在?进一步深入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这正是作者在构思上的用心良苦之处,可谓大有深意存焉。具体言之,其用意和作用大致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其一,暗示主人公的来历。在本文中,桃花源人是故事的主人公,渔人仅是旁观者和见证者。生活在与世隔绝的乐园里的桃花源人是一群什么人?他们从何而来,又为何而来?渔人在与其接触交流之前,毫不知晓,一头雾水;文章开头也并未作任何交代,读者未读下文时也会纳闷。但作者通过这句话分明在暗示读者:桃花源内外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具有难以割断的历史渊源;源内人不是什么原始部落或蛮荒异族,不是什么天外来客或海外奇人,而是与源外人存在着某种必然联系的群体,甚至可能就是源外人的一部分。聪明的读者可能也会由此有所领悟。同时,这句话又与下文桃花源人对自己身世和来历的自述形成了前后照应,并相辅相成:前者为后者作铺垫,作伏笔,使源内人的自述更为“可信”;后者又为前者作诠释,作解答,说明源内人何以如此(即“悉如外人”),从而为读者消弭了疑问,揭开了谜底。那么,强调桃花源人来自外界有何意义呢?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即:作者欲以此表明,是外界频繁的战乱、严酷的剥削和压迫让广大百姓走投无路、流离失所,甚至家破人亡,将他们“逼上桃源”,逼上“绝境”。正如汉末曹操《蒿里行》所云“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晚唐杜荀鹤《山中寡妇》所云“桑柘废来犹纳税,田园荒尽尚征苗。……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征徭”,陶氏也认识到,战乱和苛政皆猛于虎,只有逃至与世隔绝之处,才能躲避人世间的灾难。

其二,暗寓与外界的对比。既然“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就说明桃花源人与外人是相同的,两者是同一种人。然而,他们的境遇却是天壤之别,过着截然不同的生活,根本不可同日而语。外界存在“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吗?存在“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吗?应该说,少有。与之相反,频频出现的却是“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战乱惨象和“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贫富悬殊。而且,两者境遇之悬殊既非“种作”“衣着”方面的差异所致,那就一定是另有原因。究竟是什么呢?原来,桃花源里无战乱,无压迫,无剥削,人人劳动,个个平等。正如《桃花源诗》所云:“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换言之,是社会制度的差异,使两者的境遇迥然不同。北宋政治家王安石在《桃源行》中亦云:“儿孙生长与世隔,虽有父子无君臣。”道出了桃花源里没有君主统治和阶级差别的实质。与此相应,此说也暗寓着作者的幸福观,即:和平自由的劳动生活,即为理想的幸福生活,比如“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而并非要像剥削阶级那样整日不事稼穑、寻欢作乐,那是一种空虚无聊、寄生虫似的生活;更遑论要像神仙一样超脱尘世、不食人间烟火,那也是虚无缥缈、遥不可及的幻想。正如作者曾经发出的宣言:“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归去来兮辞》)这也委婉地表达出了广大劳动人民的朴素愿望。

其三,增强故事的真实感。基于对现实社会的认识、对理想社会的憧憬,作者在讲述这个故事时,构思是独具匠心的:既要暗示故事是虚幻的,又要表明故事是真实的,最终欲达到亦幻亦真、亦虚亦实的艺术效果。所以,其情节是按照真幻融合、虚实相间的思路来设计的。在文中,桃花源起初让人感觉是“洞天福地”,神秘无比,但随后出现的却是一幅活生生的、平凡普通的人间生活的景象,并无什么神秘性可言。尤其是这句“悉如外人”的叙述,十分突出地表明,他们并非什么殊异之人,而是一群与外人相同的普通人,两者毫无二致。如此就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感,甚至给人一种亲切感,从而营造了亦幻亦真、亦虚亦实的氛围,也增强了文章的艺术魅力。所以,在文中,读者可以看到,虽然源内人“见渔人,乃大惊”,而渔人见源内人却未“大惊”,甚至欣然接受邀请,前往各家做客。魅力所及,使后世很多士大夫对这个亦幻亦真的桃花源饶有兴致,心向往之,甚至深信不疑,积极探访,并留下了诗词之作,寄托景仰之情,抒发难寻之憾。对于陶渊明虚构的这个世外桃源,亦曾在《登庐山》一诗中遥问道:“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对陶氏的理想寄寓了深切的认同,并含蓄地表达了建设新社会“桃花源”的决心。陶渊明如此渲染故事的真实性,可谓苦心孤诣,寄托了对桃花源这种理想社会的热切向往,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总之,“悉如外人”之说虽然“逆情悖理”,却体现了作者的诸多写作用意,并具有诸多表达效果。或问:既然如此,那么,为什么作为诗序的记可以如此叙写,而诗本身却未如此表述呢?两者的说法为何如此大相径庭呢?

与《桃花源记》相反,《桃花源诗》却“如实”地描述了桃花源人与外界差异甚大的“真实面貌”:“俎豆犹古法,衣裳无新制。……虽无记历志,四时自成岁。”一派上古社会的古朴风貌,而并非如《桃花源记》所云“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为何会出现这种严重差别呢?究其原因,当是两者的文体殊异所致。《桃花源记》是记叙文,采用了传奇故事的形式,试图通过设计亦真亦幻、亦实亦虚的情节,来虚构一个美妙动人的故事,描绘一幅古朴社会的风俗图景,寄托作者的社会理想。正因为情节的虚幻性,所以该文曾被学人列入志怪小说一类。这种传奇故事、志怪小说之类的文体在内容上往往具有一定的“荒诞性”,所以当然允许文中存在一些“逆情悖理”的说法。而《桃花源诗》则是叙事诗,采用了“纪实”的手法,其中未讲故事,未设情节,是“客观”地描述桃花源内的大体景象,“如实”地记叙桃花源社会的基本状貌,并直接抒发作者的向往之情,故不宜采用“逆情悖理”的说法。换言之,“诗”是从桃花源的“历史”的角度来写,而“记”是从旁观者(渔人)见闻的角度来写,两者角度不同。“诗”和“记”彼此照应,相互补充,相得益彰,比较完整地展现了作者心中的理想社会图景,并恰切地寄寓了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桃花源记》中“悉如外人”之说虽有上述表达效果,但毕竟与社会现实、与客观情理之间不可避免地产生了顾此失彼的问题,以致于存在着“逆情悖理”之嫌。但这并非属于写作上的疏漏问题,而是作者的刻意为之,是为了达到一定的写作意图和写作效果而“知其不可而为之”,所以未能完全顾及现实和情理问题。这是本文在构思上的一个矛盾之处。

[作者通联:四川外国语大学重庆南方翻译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桃花源记读后感范文2

关键词:桃花源记;外人;解读

很小的时候,我们就开始梦想着世外桃源,那里的景物优美雅致,气氛宁静融洽,生活有条有理,人们共享欢乐。桃花源人的生活就是我们的理想生活。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有这样一个句子:“其中往来耕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一般的课本都注释为:“外人,桃花源以外的世人。”全文“外人”皆如此注,笔者认为不妥。

首先,让我们试想一下桃花源村人的历史渊源:秦朝末年,战祸纷起,于是有人(也就是桃花源村人的祖先)带着妻子儿女及乡邻来到这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从这里出去,于是就与外面的人隔绝了往来。从那时起,至晋太原中约五六百年,桃花源实际上是作为一个独立的封闭的社会体系而存在的。由于村中生活平静和谐,所以较多地保留了淳朴的民风。祭祀、服装一些标志社会特征的习俗也较多地继承了古人的传统。试想在两个互不关联的社会里,生活五六百年这样长的时间,服装居然完全相同,这是不可思议的。虽然《桃花源记》并非写实的文章,但是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作者是要把握的。

其次,从《桃花源记》的出处来看,本文是《桃花源诗》前面的小序,后来才被看成独立的文章。《桃花源诗》中写道:“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俎豆犹古法,衣裳无新制……”俎豆,祭器也。古法,古人的样子,古代的方法。“衣裳无新制”,当然沿用旧制了。所以说穿戴像桃花源以外的世人,是不足为信的。可行的说法只能是:从渔人的角度观察,桃花源中男女的穿戴,完全像世外之人。因为此时的桃花源“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已经和外界隔绝太久了。

第三,从情感选择来看,桃花源中的人分明代表着陶渊明的理想与追求。他们的生活方式,他们的风俗人情,都融汇了太多的人文关怀,倾注着陶渊明强烈的情感体验。这是在现实生活中苦苦寻觅,蓦然回首时发现的一片净土。所以,陶渊明眼中的桃花源人也就是他心中的世外之人。这些“外人”的出现,让陶渊明曾经迷茫的心豁然开朗,也让那些为名利所累,为暗箭所伤,为纷繁俗务烦扰的芸芸众生获得顿悟。让我们一起沐浴桃花源温暖的阳光,享受如桃花源人一样的美好理想。

至于下文所说的外人,因为出自桃花源中人之口,解释为桃花源以外的世人,就理所应当了。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从相对论的角度来讲外人可以归纳如下:渔人眼中的“外人”为世外之人,桃花源人口中的“外人”为桃花源以外的世人。

参考文献:

[1]卢洪昭.论陶渊明《桃花源记》的创作基础.抚州师专学报,1988(02).

[2]万福明.文质兼美 情境俱佳:陶渊明《桃花源》记赏析.现代语文,2009(04).

[3]阮氏明红.汤汉注《陶靖节先生诗》研究.丽水师专学报,1998(01).

作者简介:

黄友福,男,1972年2月出生,华中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学历,中学语文一级教师,石首市首届教育科研学术带

桃花源记读后感范文3

2008年6月,刘明华先生主持的项目成果《文化视野下的中国古代文学阐释》(以下简称《阐释》)一书由中华书局出版。全书蕴含着清晰而又浓郁的文化意识,着者以自由灵动、充盈和充满悟性的方式阐释了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文学作品和文学现象。宏大的学术视野、敏锐的洞察力、翔实的文献资料和谨严的治学态度,为读者生动地展现了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在文学生态中的独特魅力。鱼只有在水中才能见出它的真实、活泼和生命律动,而不是置于显微镜下或者放在解剖台上。同理,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只有在文化视野的观照下才能见出其独特面貌和精神气质。《阐释》一书就体现了这样的研究方法和学术品格。

一、对文学作品、文学现象的深度挖掘和多重阐释

非文学学科的介入是还原文学生态以及文化阐释、大文化研究的主要手段和重要标志。非文学学科的研究思维对文学研究思维的调整、重组,其研究方法对文学研究方法的补充和完善都对文学研究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阐释》一书就广泛地涉及到政治学、民族学、地理学、历史学、宗教学、神话学、心理学、统计学、阐释学等多种学科门类,极大地还原了文学生态,有效地利用了中国古代文学赖以生存的文化系统。

如在对《桃花源记并诗》的解读中,首先从思想史的角度切入,既符合中国文化的衍变发展规律,也使读者洞开解读该文学作品的另一扇窗。着者绕过众所周知的文学性,而直指“桃花源”背后潜藏着的“大同梦”思想的社会历史根源,返回历史发生场所,直面历史本真。得出了既符合历史事实,又富含新见的结论,表现出着者独特的学术眼光。这种规律性的判断不仅需要沉潜于芜杂材料中的韧劲,更离不开宏大的文化视野。也只有跳出某一研究领域的“此山”,才可能在更为广阔的文化视野中使各种看似复杂、盘根错节的现象丝缕渐明。此外,着者还用地理学的知识讨论了“桃花源”的原型;用民俗学的知识得出了避乱异地、聚族而居的“世外桃源”在某一历史时期存在的“历史真实”的结论;用政治学的知识解释了武陵太守在得知桃花源后的极速反映。

《量移制度下的贬谪文人的心态——特殊文人群体的文学心理解读》、《乌台诗案的政治文化解读——比兴传统与文字狱》和《南渡乐禁与宋词的案头化——对词的诗化的政治背景解读》等章节从中国古代文学与政治的天然联系出发,勾勒出文人背后的政治风云、复杂党争等历史背景,为深刻理解文学现象(如“鸟台诗案”)、文学作品提供了思路。如在《量移制度下的贬谪文人的心态——特殊文人群体的文学心理解读》一章中,作者通过对量移制度的考察,为我们理解刘禹锡、柳宗元等人贬谪诗文中的拘囚意识、被弃心理甚至痛苦与激愤都有很大的帮助。再如通过不同的量移结果来解读、阐释元稹的通州诗与江陵诗的风格、情感的差异,为我们了解作家的风格变化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鸟台诗案的政治文化解读——比兴传统与文字狱》一章中结合中国诗歌的比兴传统和赵宋一代之政治来解读乌台诗案,为研究中国古代文字狱这一特殊的文学、政治现象确立了新的范式,指出历代注家对涉案诗文的慎重态度,由此也可见出中国古代文学与政治的盘根错节的关系。这暗示在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纯文学研究的局限和对政治重视的必然。就文学与政治的关系而言,《南渡乐禁与宋词的案头化——对词的诗化的政治背景解读》一章通过对史实的梳理更是雄辩地证明了熟悉中国古代文学的文化环境(包括政治环境和政治制度)对文学研究的重要性。该文指出南宋政权在南宋初出于政治稳定的考虑而提出“乐禁”,这一政治制度对南宋词风转变有着重大影响,并将苏辛词的变革联系起来分析、佐证。这种研究方法是当前词学研究所未曾涉及的。

非文学学科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的介入,使得对文学作品、文学现象的深度挖掘和多重阐释具有了可操作性。但是由于非文学学科的介入,使得文学本体研究色彩淡褪,甚至丧失、转变为历史研究、民俗研究、地理研究等非文学学科的研究,这也就是研究泛化的问题。着者通过对文学作品、文学研究的深度挖掘,通过“深化”有效地避免了这种“泛化”,从而不仅保证了文学本体研究,而且丰富了文学本体研究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尽管各章节的研究对象不同,研究方法各异,但是全书在整体上却有着方法论的意义和启示。

二、学术思想的衍变与传承

刘明华先生是杜甫研究专家,也钟情于文化学研究。他对人神相遇情节的讨论和模式的总结,早在1987年出版的着作中就出现了。对《桃花源记并诗》的关注和研究又为一例。据笔者所知,刘明华先生对《桃花源记并诗》的思考和研究长达20年之久。最初的研究成果《桃源望断无寻处——论“桃花源”及其变体》一文发表于1994年,至出版《阐释》足有14年之久。该文从“桃花源”折射出的悲剧心理出发,进而关注到文学史上由《桃花源记并诗》所启迪而形成的一系列文学现象,具体地比较了桃花源与海人国、西京隐乡的异同。这已经具有了文化阐释的品格,这一品格在其《东坡人格的文化学阐释——读(苏轼人格研究)》一文中得到了较为集中的反映。其后的《水中月,镜中花——镜花缘的社会理想》、《大同思想对毛泽东政治理想的影响——兼论“人民公社”的悲剧性实践》、《理想性·神秘性·历史真实——对(桃花源记并诗)的多重解读》等论文到专着《大同梦》的出版,着者对这一研究对象的关注才暂告一段落。《理想性·神秘性·历史真实——对(桃花源记并诗)的多重解读》最后作为文化阐释的典型代表编入《阐释》一书,着者又充实了新近的材料和新的研究体会。从《桃源望断无寻处——论“桃花源”及其变体》问世始,刘明华先生都没有停止对桃花源及其背后“大同梦”的关注和研究,《理想性·神秘性·历史真实——对(桃花源记并诗)的多重解读》编入《阐释》一书,也应该是一个逗号而非句号。在这漫长的研究过程中,正如着者所言:“期间收集资料,清理思路的过程中所需要的沉潜与偶有所得的发现的快乐,也只有个中人能够体会。”刘明华先生自言“在多年的学习和研究过程中,对思想史和社会史的关注也逐渐成了我的爱好之一。”正是这样一种学术思想的演进才能有《阐释》一书的面世。

《阐释》一书形成的20年,也是文化意识渗透、灌注到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20年,同时也是系统科学运用到文学研究领域的20年,刘明华先生紧紧地扣住学术史的发展脉搏,更重要的是他将这一新兴的学术思路和研究方法分享给自己的学生,让学生感受到学术史发展流动的轨迹,而且融入其中,吸收营养,训练思维。《阐释》的部分章节就是着者和他的学生共同完成的,也有学生领悟其学术精神后单独创作的。据笔者所知,刘明华先生长期为学生开设了《文化学研究》课程,使得这一学术思路和研究方法得以传承和发扬,《阐释》的出版可谓其成效初见。正如傅璇琮先生在序言中说,这部书是“研究与教学的综合成果,这当为高校教学提供值得思考的成功经验与积极范例”。系统的学术工程需要代代学人的不懈努力和勇敢探索,所以学术思想的传承与学术研究本身一样具有重大意义。

转贴于

桃花源记读后感范文4

关键词:华盛顿・欧文陶渊明 《瑞普・凡・温克尔》 《桃花源记》 人文情怀

处在由英国殖民统治向合众国独立这一历史转折时期,急于从文学贫瘠的现状中摆脱出来的美国文学幸好有了华盛顿・欧文。他在美国国族建构初期为美国文学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使得美国文学以独立的姿态登上了世界文学舞台,由此被尊称为美国文学之父。但因为所处的特殊历史背景和经历的改朝换代,欧文在其作品中宣泄得更多的是国家独立带来的喜悦之外的困惑不解和思古幽情。他的思想偏于保守,常常在作品中有美化过去的倾向,其代表作短篇小说《瑞普・凡・温克尔》,被公认为欧文最具有永恒魅力的佳作之一。陶渊明是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一位成就卓著的大诗人,被林语堂先生认为“是中国最伟大的诗人”。这位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田园诗人,以其淡雅的诗风和高洁的人格得到人们的景仰和爱戴。自古及今, 世人多论及陶渊明为隐逸诗人, 以追求静谧安逸的古朴社会, 追求淡泊高远、身无外求的人生, 不肯沉浮应世, 而选择辞官归隐, 躬耕自励之路, 来注解其隐逸形象。《桃花源记并诗》陶渊明作于晚年,是他最为人们所熟知的作品之一。《桃花源记》以其思想、艺术的卓越成就,影响超过了《桃花源诗》,成为一件独立成篇,脍炙人口的珍品。作为文学名篇,《瑞普・凡・温克尔》和《桃花源记》这两篇作品具有诸多相似点,已有众多比较文学爱好者从时代背景、作者影响、理想倾向和追求上做过分析。其实两文可比之处颇多,笔者从两位作者对政治的态度,浪漫主义风格以及生态意识三方面进行比较,从而让更多的读者对这两篇作品产生研究的兴趣,感受其文学生命力,并得到更多关于中美文学源头的研究结果。

一、怀旧与归隐――逃遁避世的不同表现

在这两篇作品中,两位作家都不约而同地选择逃避社会现实为主题,这也是两位文学大家内心的强烈共鸣,对待现实生活的无独有偶的相似态度。对于北美殖民地挣脱英国殖民枷锁进行国族建构这样一个波澜壮阔的时代, 欧文持有保留的看法。《瑞普・凡・温克尔》中欧文让主人公一觉睡了二十年,再通过他的眼睛来看二十年后已经独立的美国,通过观察到的很多生动诙谐的细节向读者暗示资产阶级革命并没有给贫苦农民的生活带来多少变化,从而对现实进行了巧妙的讽刺。

陶渊明身在政治腐败,宗室内争,军阀谋权,杀戮遍地的魏晋乱世,虽然曾受到儒家用世思想的熏陶,也曾经有着远大的政治理想,最终为避祸保身,其政治雄心也不得不有所消减。晚年时期对这个世界越来越失望:出仕违拗性情,选择归隐,也被证明并不能有舒心的日子。在创作《桃花源记并诗》前,陶渊明美好的田园梦也已经被现实无情地击得粉碎。他只好勾画出一个乌托邦的社会――“桃花源”来自我安慰了。他的《桃花源记并诗》写渔人误入桃源,发现一处与外界隔绝,没有战乱和剥削,且风气醇厚的人间乐土,后人再寻难觅其踪的故事。

这两篇文章都不同程度地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否定,都是以“逃避”这个方式来寻求解脱。瑞普・凡・温克尔通过二十年的大梦,逃避了悍妻和劳动。妻子向他劝奉的是清教时期的清规戒律和富兰克林式的劳动哲学,“但是,瑞普对有利可图的劳动均反感透顶”。其实功利主义也正是欧文本人所憎恶和排斥的,他对新英格兰北方佬及他们的清教传统一直持敌视态度,这点在他另一名篇《睡谷传奇》 ( The Legend of Sleepy Hollow ) 中也有同样的表现。

而桃花源则是通过作者自身的寻游探幽,在山重水复之中,寻得柳暗花明。他通过桃花源中的具体景象的描写,向读者展示了一个人人劳动自由平等的美好的社会图景。在世外桃源中,可以逃避战乱与苛政,寄托自己的理想境界。在这里,桃花源实际上并不客观存在,而是逃避现实的理想社会的象征。

尽管这两篇作品具有相同的主题,但是由于两位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和创作意图等不同,各自显现出来对政治的态度也有所区别:欧文对突如其来的国体独立和所谓的民主自由感到困惑,为了让陶醉在刚刚获得胜利的喜悦中的人们看到了他们从未注意过的一面,他幽默且夸张地讽刺揶揄独立战争胜利后的社会风气的变化,将之与单纯而又美好的宗法制社会进行对比,同时内心又在怀念从前那个幽僻山村里悠然自得的生活;而陶渊明所处的乱世一次次地浇灭他的政治热情,他的入世理想也无法得到实现,他退而寄情于山水,然而最终还是无法过他憧憬的田园生活。他只有在作品中幻想出一个没有纷争人人自给自足的理想国,表达的是对现实黑暗的批评和由于理想破灭而产生的绝望, 同时也抒发出作者逃避黑暗现实和追求理想境界的强烈愿望。

另外,欧文小说中由乔治三世的臣民变为“美利坚合众国”公民的瑞普,在家庭变革中终获自由又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美洲殖民地力图摆脱殖民宗主国统治的斗争,这表明在感到无所适从和郁郁不满之后欧文还是“与他同时代的人一样也曾为美国的独立革命运动而欢呼”。而陶渊明在有生之年却从未有幸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大济于苍生” (《感世不遇赋》)。壮志未酬的他被愤愤不平的复杂感情和终生遗憾的情绪折磨,何尝会为任何一次政治变革而去欢欣鼓舞?

相形之下,入山遇仙然后沉睡多年无疑是某种对历史和责任的逃避,欧文面对新国家的诞生备感茫然,心中流露的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留恋,希冀时间可以永远停滞在过去那个幽静惬意的山村;而偶遇世外桃源然后失而难觅也同样表明陶渊明是在逃避无可奈何的政治,退而在臆想中构建自己“小国寡民”的乌托邦。当他发现田园生活也无法真正实现他归隐的心志,只好以隐逸山水虚构幻境的艺术构思寄托着自己的社会理想。

二、仙遇――浪漫主义的相似手法

两位作者都是通过讲述非常神奇的传说为开端,细致刻画对现实的逃避,最后都成功地实现各自对现实的逃避和理想际遇的期盼。想要逃避现实到达一个理想的所在,其逃遁之地必须要与现实社会完全隔绝,必然要与遥远的时空发生联系;而关于如何实现时空的超越,二者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入山遇仙”这个模式。

《瑞普・凡・温克尔》的故事是一个荷兰人的奇遇,也是一个浪漫的故事。因入山偶遇到了早已作古的哈德逊船长和他的水手们,瑞普偷喝了他们的仙酒后酣然入睡,醒来后回到村子里,却发现一夜之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欧文创造性地把古老传说中的德国农民变成美国农夫,把地点从莱茵河畔搬到美国偏僻的小山村,把异国的古代传说加上英国航海家亨德利克・哈德逊及其“半月号”船上水手们的冒险事迹改造成极富浪漫色彩的现实故事。欧文这样做是很有见地的,因为生活在美洲大陆上的白人没有自己的古老传说,欧文发现自己的国家虽然活跃,但的确是浅薄的,很需要有一点文化传统,于是他向自己所倾慕的欧洲借了点东西――德国的古代传说。当这一德国传说被一个美国作家成功地移植到了美国本土上,甚至使得欧洲的读者都开始被这古老的传说重新吸引,也最终为华盛顿・欧文赢得了大西洋两岸的声誉。欧文既是优秀的短篇小说家也是出色的散文家,在叙事中富有优雅的散文化的风格,在写作手法上继承和发扬了18 世纪英国的浪漫主义传统。小说全篇“雅洁流畅,简练缜密”,当中散文般优美的词句,形象而具体、流畅而幽默的描写,使原本的欧洲传说显现出美国哈德逊山谷的独特景色和生活气息,就像根据本地的传说写成的一样。

《桃花源记》的全文以武陵渔人行踪为线索,描述了溪行捕鱼、桃源仙境、重寻迷路共三段情景。第一段生动地描述了武陵渔人一连串的心理活动。第二段描述发现仙境经过。桃源人物怡然自乐的生活,构画出一幅理想的田园生活图景,然后桃源人见到渔人,由“大惊”而“问所从来”,由热情款待到临别叮嘱,写得情真意切,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第三段先写渔人在沿着来路返回途中“处处志之”,“诣太守,说如此”,写其违背桃源人的叮嘱。太守遣人随往的“不复得路”和刘子骥的规往不果,都是着意安排的情节,明写仙境难寻,暗写桃源人不愿“外人”重来。

从文学构思上看,《桃花源记》明显受到魏晋时期流行的志怪小说及传统游仙文学的影响。当时志怪小说描写普通人误入仙境又得而复失的故事很多。小说还有另一种变体,就是进入的虽不是神仙处所,却是与仙境无异的人间乐园!《桃花源记》就是这样的典型。陶渊明并非想把美好的理想归宿到飘渺的神仙世界,而宁愿是真实的人间生活,因此可以说是一种对“真实”生活的期待。陶渊明的这篇作品有游仙的结构,但摆脱宣扬神仙长生的功利目的,不附庸于神道的宣传,因此作品更易突出表现作者自己的思想感情。由于作者亲身参加劳动,对人民的疾苦有切肤之痛;同样,正是在与农人的亲密交往中,他了解并融入了他们当中,所以写下了此篇反映几千年来中国农民最朴素、最原始、最真切的理想的佳作。

三、自然的永恒魅力――前瞻的生态焦虑

对于作家来说,被自然的美丽所沉醉是自然而然的事情,自然的美丽又是作家创作灵感的源泉。因此,挚爱自然的美,用生花妙笔把它展现出来,是古今中外作家的一种自觉追求。陶渊明与欧文正是这样两位敏感而关注生态自然的访客,在他们的创作中,彰显自然美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并由此形成了贯穿这两篇始终的一个最重要的审美情调。

作为美国浪漫主义作家,欧文对自然表达了由衷的热爱和向往之情。在小说《瑞普・凡・温克尔》中他对自然环境进行了形象细致的描写, 尽情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非凡魅力。文笔清新流畅,流露出作者的一种思古幽情以及对大自然的赞美和依恋。故事的第一段对卡慈吉尔山景的描述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例子:

四季的每一转换,气候的每一变化,乃至一天中的每一小时,都能使这些山峦的奇幻的色彩和形态变换,远近的好主妇会把它们看作精确的晴雨表。天气晴朗平稳的时候,它们披上蓝紫相间的衣衫,把它们雄浑的轮廓印在傍晚清澄的天空上,但有时,虽然四处万里无云,山顶上却聚着一团灰雾,在落日的余辉照耀之下,像一顶灿烂的皇冠似的放射着异彩。

这段对自然宛如仙境的描写不仅给读者以充分的视觉享受,将读者带入一片清新壮美、亦真亦幻的天地之中,同时诗一般的语言也让读者体会到了一种节奏和韵律,文章读来朗朗上口,令人浮想联翩,无比神往。

“自然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伟大存在”。当瑞普返回村子,面对眼前陌生的一切,甚至怀疑起自己的身份来,几乎无法回答“我是谁”这样最根本的的问题。而最终使他认定没有走错地方的,是象征永恒的卡慈吉尔群山和奔流不息的哈德逊河水。故事中瑞普随遇而安和自然质朴的人生观,反映了人类对荒野的歌颂和向往,对人类文明的发展给自然带来破坏的的鞭笞和焦虑,从中不难看出欧文具有前瞻性的生态意识。

陶渊明更是以热爱自然并善于描绘自然而著称的诗人。他一生宁静淡泊,钟情于田园生活。在动乱、黑暗的时代,他把对人生的追求和对社会的批判通过对自然的描写倾注笔端。陶渊明用饱含深情的笔,写自然的清新美丽和真切动人。写春天,写和煦的风,写淙淙流淌的溪水,写空中翩翩的落花,写山间景色的佳美……《桃花源记》中的桃源风情正是对他的满腔深情、感受自然所作的艺术反映,带有浓郁的理想主义色彩,因而使人为之陶醉。作者描写桃花林,“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这两句,色彩绚丽,景色优美,仿佛有阵阵清香从笔端溢出,沁人心脾。那灿若云霞的桃花一望无际,且“夹岸数百步”中没有一棵杂树,仿佛造化于转瞬间,把人间美景中所有的桃树,都神奇地移到了文中那条无名小溪的两岸,使那里成为桃花世界,充满了勃勃生机,弥漫着浓浓的春意,给人以“此景只应天上有”的全新感受。为了保护他用心感受到的山水之美、田园之乐,在文章的结尾处不仅是桃源中人不愿“外人”重来,或许陶渊明本人是出于朴素的生态保护意识,而不愿世上的人去破坏桃花源中那奇丽的自然美景吧!

参考文献:

[1] Irving,Washington. “Rip Van Winkle”[A].in History,Tales, and Sketches [C].Ed.James W.Tuttleton.NewYork:The Library Of America,1983.

[2]危捷,郭建林.《瑞普・凡・温克尔》与《桃花源记并诗》理想追求之比较[J].龙岩学院学报,2007年4期.

[3]吴良红.从生态批评视角解读《瑞普・凡・温克尔》[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6年4期.

[4]杨金才.从《瑞普・凡・温克尔》看华盛顿・欧文的历史文本意识[J].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年6期.

[5]张冲.新编美国文学史 第一卷[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年.

[6]董秋敏.《瑞普・凡・温克尔》的魅力[J].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5期.

桃花源记读后感范文5

《桃花源记》的作者是我们很熟悉的人,他的名字就是陶渊明,陶渊明是东晋著名的诗人

初读这篇古文时,我就在想,古代的环境一定很优美吧!要不然就是乡间小路遍地的小鲜花在排队向人们致敬!

《桃花源记》这篇古文,给人留下很深的含义,又很形象的写出了它具有的独特的传奇色彩。《桃花源记》的内容很简单,大致就是讲诉了一个渔人驾船不知不觉的就发现了这个世外桃源,然后和他们那里的人讲诉了我们如今的生活,和他们交谈。然后渔人回来时,桃源里的人让他别和别人说他们这个地方在哪里,可渔人失信了……

在这篇古文中,初读时,你会感觉这只是讲诉一个渔人迷路的故事,但是当你用心去领悟它时,你会发现作者有意味的表明了他对这个社会的态度和思考。

“桃花源”在这里只是作者虚构的一个理想社会——世外桃源,其中这里的世外桃源其实是作者想表达,说明这里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战乱,人人安居乐业,自由安乐,彼此和睦安宁的生活的憧憬与向往,同时,有很全面的表现出了现在黑暗的生活,成了鲜明的对比,有寄托了作者的理想社会,也反映了当时人们厌恶战争的情绪和追求和平劳动生活的美好意愿。其中,作者以巧妙地手法写出了桃花源的美好,安宁,以及也写出了桃花林的奇异,以及竹林、桑树、良田、美池、鸡犬相吠的情景。又生动的写出了桃花林的美和古代时候人是多么的团结、友爱、互助,又可以看出他们那时的环境是多么的让人不可思议,又从侧面充分体现了我们现在社会是多么地不美好,环境多么不良好。

其中,在本文的后面说桃花林的人不让渔人把此事说出去,可他失信了。这让我明白了,做人要诚信,切不可欺骗他人,只有诚实才会得到更美好的事物。现在,在我们的时代中‘诚实’已经消失了,每个人都会有因为某种因素,而对他人失去诚信,让自己失去最基本的道德行为,让这个世界变得已不再是一张洁白的纸了。现在留在他身上的只有那些最虚伪,最可悲的面貌,从而让这个社会离开了“美”。

在这个社会里,人都是自私的,利益的诱惑让人们迷失了方向,从而达不到成功,人也很贪心,为了一己私利,可以去伤害、欺骗身边的每一位亲人、朋友……从而让自己变得更加可悲。

现在,人对父母都有着很强的依赖感,并且也不那么去体谅父母亲了,认为他们就应该养我们、供我们,我们要什么就给什么,认为父母亲就是满足自己欲望的一种工具罢了!从不了解父母,一点也不去关爱父母,我们日益如此,社会将缺少爱心,人也会更加无能,社会也会更加落后。从而导致我们的生活受到威胁,而这文章很生动充分地表现了古代人民的民风淳朴,每个人都很淳朴,都很勤劳,一点也不自私。又可以看出他们很丰衣足食,生活美满幸福、安宁、和平,每天都无忧无虑的那种,安居乐业,社会也很发达。不像我们现在的生活缺少信任,缺少关爱,却充满了仇恨,自私自利和一点也不朴实,人们也更加懒惰了。虽然,现在的科技比他们发达了,但人的品质却大大下降了,我们的进步是小的,他远远比不了‘品德’,如果每个人都失去品德的话,人人都只为自己着想,变得贪得无厌,懒惰无比,那么社会最终也会落后的,到时,我们将会消失。由此可见,我们一定要学习古代人的“品质”。

读过《桃花源记》让我感悟很多,我们应该向古人学习那种淳朴,自己动手去做事,要富有爱心,和他人以诚相待,切不可自私自利……我们应该这样去做。就让我们一起在创建美好和谐、安宁的家园吧!让我们可以开开心心地生活在美好的环境里吧!

桃花源记读后感范文6

关键词:对比艺术;刘子骥;高尚;桃花源记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这是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一个句子,按照鲁迅要“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的意见,“高尚士也”四字,似乎也在可删之列。然而文字简练干净之美恰恰是陶渊明的显著风格之一,《五柳先生传》、《桃花源记》可视为代表。那么是不是“高尚士也”四字,还蕴藏着我们尚未发现的深意?

我们去探寻“高尚士也”深意的时候,却生出一份惶恐:刘子骥的高尚在哪儿?一般文章在“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的后面,常常会叙述刘子骥种种事迹,给读者一个高尚者的具体形象,可是陶渊明没有这样做。自然,陶渊明不是在做《刘子骥传》,无须也无法给读者一个清晰的高尚者形象,但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用判断句的形式,对刘子骥是高尚士加以肯定,且语含赞美之情,即是对“高尚士也”作了强调――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本可以连读,为文章补标点的人读成“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可算是间接的明证。既然作了强调,读者依然没有感知刘子骥的高尚,无论如何是说不过去的。

刘子骥的高尚到底在哪儿呢?我们总不能去南阳档案馆里查找。我们还是梳理一下文章内容:渔人发现桃花林,渔人进入桃花源,渔人作客桃花源,这些算是写渔人的文字;太守在渔人的带领下派人再寻桃花源,这些算是写太守与渔人的文字;刘子骥也寻桃花源,这是写刘子骥的文字。我们不难发现,在渔人发现桃花源之后,分别有太守再寻桃花源与刘子骥也寻桃花源,这两次寻找有什么不同吗?比较显然的是,性质不同,太守代表官府,代表一个政权去寻找。政府行动,规模一般比较庞大,“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可见端倪;刘子骥是个体,代表民间,规模相对比较小,“后遂无问津者”,能够证明在刘子骥以前有不同的人陆陆续续去问路。

两次寻找的目的是否相同?一般说来,政府行为都有明显的功利色彩。人类对外太空的探索,通常是政府主导下进行的,攫取外太空已知与未知的资源是最鲜明的动机之一。太守在渔人“说如此”之后,“即遣人随其往”,文章是没有明说随其往的目的,然而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紧接着就是血腥的掠夺的人类历史看,就不难得出就是为了血腥的掠夺这一猜想。依据有二:其一,渔人离开时,桃花源人再三叮咛,“不足为外人道也”,正是担心发生血腥事件。渔人“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如果事情得以顺利,太守的人怕不会仅仅是在桃花源里吃住几天。其二,把刘子骥也寻桃花源,换成高尚人也寻桃花源,是不是意味着太守,包括渔人不是高尚的人,至少他们再寻桃花源的动机很不单纯。

比较太守渔人再寻桃花源与刘子骥也寻桃花源之后,我们发现这里别有洞天,但要说刘子骥高尚在哪里,我们还必须对发现、再寻桃花源的人物心灵进行探索。

先说渔人。

渔人是谁?众说纷纭,引经据典、洋洋洒洒的文章在,似乎不必多说。因为“高尚士也”,说的是刘子骥的品质,因此我们现在关注的是渔人的品质怎么样?陶渊明用“高尚”两字评价刘子骥,我用“低劣”一词概括渔人。

渔人“缘溪行”是为了寻鱼汛,找鱼源吗?其实不见得。

1.“缘溪行”,只见他行,不见他撒网;不撒网的渔人无论怎么说,都不是个尽职的渔人;

2.“忽逢桃花林”,他醉心于桃花林美景,没有专意于鱼,竟至于“欲穷其林”而忘了鱼;

3.发现“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时,“便舍船,从口入”,舍船便是不打鱼;

4.进入桃花源之后一味吃酒谈天,打鱼事更是忘得九霄云外。

5.出桃花源得船之后,也是径直“及郡下,诣太守”,心中无鱼,其意甚明。“忘路之远近”,可见到了忘我的境地,真是可笑之至了。

渔人“缘溪行”是漫无目的的。因为漫无目的,一般行船速度不会太快,即算是寻鱼汛,因为要“寻”,且又从“林尽水源”句得出渔人是逆流而上,速度想快也快不了,所以那一天渔人的行程是远不了多少的,作为职业渔民偏不知道自己到了什么地方,能算一个合格的渔人吗?他的责任心何在。

渔人在桃花源中“停数日”,事前是没有规划的,出来也没有先回家探亲,可见渔人不以家人为念――如果我们能够设想他有家,那么他的游手好闲、不孝不亲的形象,不就是呼之欲出吗?

渔人出桃花源后置桃花源人的郑重告诫――不足为外人道也于脑后,先是“处处志之”,再是“诣太守,说如此”,后是“随其往”,想要做什么呢?背弃诺言,失信于人在前,媚官媚权,置人于危在后。桃花源人对于迷路的渔人,先是献酒献肉,家家邀请,临别谆谆相嘱,礼至,言尽,实在是有恩有德了。渔人偏要招引外人以相报,岂不是一个口是心非、阳奉阴违、不诚不信、以怨报德的家伙?

再说太守。

渔人“说如此”,我们相信不仅是说了发现桃花源的过程,还说了桃花源里的情况,而且也肯定说了桃花源的告诫,说了自己处处志之的情况。可是太守有批评渔人不诚信、不重诺的语言行为吗?教导子民,培育良知,是历史上任何一个留有政绩的官吏都想做的事情,所谓化民成俗,说的就是这个。“说如此”之后,“太守即遣人随其往”,一个“即”字抵得上万言千语,把太守闻报后得意的心情、贪利惟恐落后的心理、张狂无所顾忌的行为刻画出来了。太守的官品也鄙劣。

桃花源记读后感范文7

进入桃源县,沿319国道前行,但见郁郁葱葱的山脚下矗立着一座古色古香的牌坊。下车后,导游说,这是桃花源的桃花山景区,随路都有有关《桃花源记》的景点。

入坊口,便见一大片桃林,花开瑰丽多彩。据说就是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所写的“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之处。徐步前行,见有一溪,名叫桃花溪,溪上有座单孔石卷桥―――穷林桥,浮雕着盆景型桃花图案,由《桃花源记》中“穷尽其林”句意得名。桥头立唐朝张旭《桃花溪》诗碑:“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过桥后,有三条梯级小路径上山,我们沿中间路前行,凉风吹拂,美景迎面,目不暇接。行不久,到菊圃。这菊圃,始建于明朝,因陶渊明酷爱而起名。其四周环以垣墙,前后两宇以回廊贯通,古朴典雅,镂金错彩,耀碧流丹,前为桃花石大门,后为渊明祠,中为赏鱼池,立有石碑刻渊明像。菊圃内挂着一副概括陶渊明品性的楹联:“心爱菊,睥睨荣华,难为斗米折腰,辞去彭泽县令;性嗜酒,不汲富贵,甘愿南山种豆,归来五柳先生。”面对陶公像,细嚼楹联意,不禁对陶公肃然起敬。

穿过菊圃圆门,途经从唐朝开始的古碑十八块石刻廊、明代建的八方形砖石结构的方竹亭,来到武陵渔夫遇仙处的遇仙桥,桥上有亭,桥下青萝垂涧。再经古八景水源洞和清代始建的白云轩、御碑亭,终于见到武陵渔夫“从口入”的秦人古洞了。主洞长六十米,洞门半启,“初极狭,才通人”,洞内疑洞多,迷离往复,行尽则“豁然开朗”,那就是世外桃源――秦人村,正想去看,导游却卖了个关子,说先看完其它景观,然后才看。

风吟鸟唱,送我们步磴石级,不觉到了山巅高举阁。此阁始建唐代,阁三层,取陶诗“高举寻吾契”句命名。登阁四顾极目千里有高举凌云飘然欲仙之感。

不走回头路,顺右道下山。途中,见有秦人手植的摩顶松,其粗十人合围,高百许尺,枝杆遒劲,平顶摩空,古气苍然。突然,树丛里现出一群楼阁,导游说这便是湖南省三大古建筑群之一的桃花观。它始建于唐代,主体依崖临壑,势若悬空,其山门牌坊及其半亭、正堂半亭、正堂、落翼和塞口墙构成方形院落。正堂半亭为阁式攒尖屋顶,铁马檐角,龙凤天花。院内四洞圈门可通外面。左右有蹑风亭、玩月亭相伴。依栏而观,桃树向荣,青松拂云,修篁泛碧。其附属建筑有唐代始建的集贤祠,祠立有陶渊明塑像,还奉祀王维、孟浩然、李白等先贤,内有雕像和诗文。续下,经过因《桃花源记》“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句而起名的向路桥、既出亭,又回到牌坊桃花林。

出了牌坊,导游带我们去游秦人村景区,它是一个面积约三平方公里的桃花源民俗文化中心。这里,重山包围,与世隔绝。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写武陵渔夫奇遇就是此世外桃源、人间仙境。渔夫是从秦人古洞进入此秦人村的,而我们则是从秦人村牌坊进入,踏上了秦人古道,传该道是秦人送渔夫走出世外桃源的又一秘径。走尽古道,来到秦人隧道。道口有对联“桃源岂世外,神界在眼前”,穿过隧道,果真如《桃花源记》所述:“豁然开朗”。我们走上巨型秦砖砌成的豁然台,俯视前方,正是陶潜笔下的“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的景象,真是世外桃源也!豁然台西边有高出人头的小洞口,这就是秦人古洞的出口,渔夫入洞出来洞口,亦是见到这番景色呢!

踏着古朴的石级下行,秦人居便全露出来。它们为秦代建筑式样,古窗幽壁,雕梁画栋,飞檐斗角。室内陈设富先秦风格,甚感兴味;室外田园桑竹,古意苍茫。主人见我们临门便捧给擂茶款待。擂茶是以茶叶擂制而成,趁热喝之,其味辣辣、咸香,也有甜香的一种。

走出秦人居,沿着气势非凡的千米竹廊,历经了古秦人生产生活的公议堂、奉先祠、余荫堂、秦人作坊、自乐桥。公议堂为回廊形穿斗式木构古典建筑,内设院坪、戏台和渔池。古秦人婚丧、营造等大事,均在堂内议论处理。奉先祠保留先秦建筑风貌,是秦人奉祀祖先之堂。余荫堂因陶《桃花源诗》“桑竹垂余荫”句得名,是古秦人供养孤寡残疾者之所。想来,当时秦人村可真是一个平等、互助的世界。秦人作坊,内设织机、纺车、碾房、碓、犁、锹等耕织工具,供人参观。自乐桥因《桃花源记》“怡然自乐”句得名,传晚上秦人村男女老少常聚于桥上,谈天说地,轻歌曼舞,直至夜深。看来,自给自足生活的古秦人也快乐无穷呢!真世外桃源啊!

桃花源记读后感范文8

关键词:初中语文; 课堂教学; 教学方法; 主体性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1-050-001

著名的语文特级教师陈钟梁先生在素质教育研讨会上曾幽默地说:“酒杯在于晃动,朋友在于走动,语文教学在于活动。”一句话揭示了语文教学的真谛――这里的“语文教学在于活动”说明了语文教学在于搭建平台,展开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这学期笔者对“如何发挥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主体作用”的子课题进行了一番探索,对发挥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性有了自己一些粗浅的看法。现具体阐述如下。

一、转变观念,确立“学生为本”理念

现代教育思想认为:只有给学生创造一种和谐、融洽、宽松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需要,才能使他们生动活泼、主动有效地进行学习,把教学活动视为自己的需要和乐趣。

1.树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

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转变观念的要素之一。曾经在教师培训时,听上海华东师范学院教授说了这么一个例子:看到中国对课堂教学的重视,美国也拍了一节小学数学课的视频来交流,结果中国的一位优秀数学老师看后很愤怒,因为里面有个小男孩说错了一个知识点,但老师没有纠正他,这位有地位的老师的愤怒让气氛很尴尬,也让那位美国老师很不解。他解释说,这个小男孩的结论虽然错了,但那是他积极开动脑筋后得出的结果,如果马上告诉他是错的,或许他以后就不再愿意这样积极主动地思考了,而这才是最宝贵的。至于这个错误,在下一节课上,老师会结合下一个知识点引导学生纠正这个错误。这个例子留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刻,我们总是说中国孩子缺乏创造性,但或许,他们的创造性正是被我们这些老师们亲手扼杀的。

2.运用巧妙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兴趣的指引下,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成绩必然会随着上来。

2.1精心导入,营造情境。在教学中新课的导入尤其起着关键性作用,一个好的导语设计应该能很快抓住学生的思维,使整个教学过程处于一种和谐的氛围。在《桃花源记》的导入设计中,我的导入设计是营造情境法,教师朗读唐伯虎的桃花诗,引出世外桃源的故事。这样的导入将学生带入文章的氛围中,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本节课的学习中。

2.2展开想象,激趣。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发挥想象,世界上一切创造都少不了想象,想象是创新的前提。《桃花源记》的设计中,我安排了一个教学环节,让同学想象桃源人和渔人告别时的场景,设计对话并表演。这一环节既能使同学觉得有趣,还可以激发同学的想象力,同时还锻炼了同学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引导探究,搭建“主体活动平台”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探究式教学是一种适用的办法,它以学生为本,重基本能力、创造性能力的发展,有利于教师、学生角色重新定位。

1.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在中学语文课堂上,应该让学生始终处于问题情境中。创设问题,应具有针对性、启发性,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整体感知能力、阅读分析能力。

在《桃花源记》的教学设计中,我创设了三个问题情境: 第一个问题情境:“第一眼桃源。”即在老师范读课文后,请同学概括文章大意,并引导学生归纳概括文章内容的方法,这一教学环节,同学既初步了解了文章大意,也巩固了整体概括文章方法这个知识点;第二个问题情境:“第二眼桃源。”请同学想象渔人和桃源人告别时的对话,这一环节,既引导同学注意文章作者想表达的重点,将同学对文章的理解引向深入,同时激发了同学合理展开想象的能力,并且在活动中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第三个问题情境:“第三眼桃源。”由“不足为外人道也。”这一句话深入,请同学化身为桃源人,完成规定句式的表述:“我们爱我们的桃源,这里有_____,这里没有_____。”这一环节,既给了同学一个思维空间,自己发现桃源的特点,深层次上理解文章,也有阅读分析方法的引导。完成这三步,正是由浅入深地理解了文章,并且整个过程,始终通过多样的活动吸引同学,激发着他们的兴趣,培养了他们的语文能力。

2.创设活动平台,调动学生学习热情

在课程实施上,要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变读书、答问这种单调的形式为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让每个学生动脑、动口、动手,这样才能使学生保持学习热情,提高课堂效率。

首先是动口。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中,尤其是《桃花源记》和《囚绿记》这样优美的文章,首先应激起学生乐读的情感,以便能够运用语言进行表述课文内容。在这堂课上,我安排了形式多样的朗读教学,通过多读,既培养了学生的朗读能力,也帮助学生对课文进行整体感知,领悟课文中丰富的语言蕴涵。

其次是动脑动手。阅读教学的重要目的就在于发展学生的语言,使学生形成驾驭语言的能力。我请同学合作设计写下桃源人和渔人告别的场景,想象并写下常春藤会对陆蠡说的话,这一环节就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力。

桃花源记读后感范文9

关键词:语文;悟性;方法

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悟性”呢?笔者在多年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做了如下的探索:

1.把握情感读一读

要感悟语言文字表达的内容,要感悟字里行间蕴含的情感,一个最直接有效的办法便是读一读,涵泳玩味。从语言的气势、韵味、节奏、停顿中感受人物的喜怒哀乐,领悟作品的思想内涵。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中邹忌与妻、妾、客三人的对话,只有读出各自的语调,才能从他们不同的处境设身处地地体会其心绪和情态,从而体会人物描写的惟妙惟肖。

2.换种说法试一试

如鲁迅的《孔乙己》中“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铜钱”一句,如把“摸”字改为“拿、掏”等动词,表现力有什么不同?让学生在比较中准确把握人物内心的情感。再如校本阅读教材《画山秀水》写于“”时代,文中对桂林山水景点的传说带有阶级斗争的痕迹,阅读时不妨换种说法:对“父子岩、娘娘洞”等传说来个脱胎换骨,改掉凄惨的成分,虚构几种全新的传说。这样的说法,能诱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跳出课文原有的“框框”,获得新的发现,有效地训练了学生的思维,使其深刻把握了课文。

3.抓住悬念想一想

如宗璞的《紫藤萝瀑布》一文开头写道“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而结尾又写道“我不觉加快了脚步”,阅读时可以抓住这个悬念思索一番:是什么让作者不由得停住了脚步?眼前茂盛的紫藤萝又经历了怎样的波折?花儿和作者自己的经历有什么联系?作者又为什么不觉加快了脚步?这些悬念问题,会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引导学生探索思考,从而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使学生始终保持高昂的学习兴趣,有效培养学生阅读的创造性思维和成就感。

4.延展扩充联一联

如在教授《与朱元思书》时,笔者有意引导学生延展扩充,联想归纳“表示江水清澈”的句子。有的说“水皆漂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有的说“日光下彻,影布石上,倘徊欢”;有的说“素潭绿湍,回清倒影”。这样一来,学过的课文就融会贯通了,思维得到扩展。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通过课文或课文语句拓展延伸,找准扩展点,由此及彼,触类旁通,或联想生活中的实例、学过的课文,读一读、比一比,思路开阔了,语文学习也就有了丰厚的底蕴。

5.比较辨别析一析

如学习《岳阳楼记》《醉翁亭记》两文时,可以做个比较思考:作者当时都处于被贬的境遇,联系两人的作品,探求他们在对待被贬的遭遇上有什么异同?有比较才有鉴别,这样就能深刻理解。通过比较可知:两人对待被贬都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但范仲淹襟怀旷达,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欧阳修寄情山水,与民同乐。这样的比较有助于开阔视野,启发新知,使所学知识前后贯通,达到温故知新的效果。

6.质疑思考探一探

如《桃花源记》一文,课本对“悉如外人”中的“外人”的注释是:桃花源以外的人。对吗?“桃花源以外的人”就是像渔人这样的人。但是,桃花源中的人与世隔绝好几代了,衣着不可能与桃花源以外的人一样。再说如果渔人看到洞中人的穿着和他没有什么两样,那也就不会感到好奇了,也用不着出洞后沿路做上标记。那“外人”应如何解释呢?尽信书不如无书。这样,以批判质疑的眼光来审视课文,敢于挑战、大胆质疑,能够培养不唯书和质疑求实的精神,有利于获得真知灼见。

7.见微知著揣一揣

一个细节描写就是一滴可以映照太阳的小水珠。如《背影》一文中父亲对儿子一共讲了三句话:“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走了,到那边来信;进去吧,里边没人。”看似平常普通,但每句各有潜台词,或放心不下,或惦念旅途平安,或对儿子不谙世事的担心。仔细研读这耐人寻味的言语细节,就能深刻理解这一平实而感人的父亲形象,体会浓浓的爱子之情。因此深入品味课文细节,就能充分感受人物的身份、处境、性格,深入理解人物的内心;又能培养学生深入研读的阅读品质。

8.设身处地悟一悟

如校本教材《享受生活》文末,海伦用沉郁的语言写出了自己的孤独与寂寞、酸楚与痛苦。这种悲凉情调会不会影响文章主旨?设身处地想一想,思考一番,问题便迎刃而解。一个正常人在遭遇失败与挫折时会有软弱会有情绪的波动,更何况是一个盲聋哑的残疾人。海伦勇于说出心灵的悲凉,正表明她面对现实、直面人生的积极态度。设身处地地想一想,从文中读出自己,也就读出了课文的感情、思想、内容,也就读懂了自己的个人体验、感受,极大地丰富了对作品的深度认识。

9.联系生活品一品

桃花源记读后感范文10

每每读起《桃花源记》就会引起我的思考:真搞不明白,人生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不得已?如果,我居住在自己的“桃花源”,是否会按照自己的意愿,做个圣人;是否可以不考虑人生疾苦,无拘无束;是否可以无视他人的眼光,自娱自乐?呵呵,实现这种生活真难! “忽”,一阵风吹来,将我引到另外一个地方。 恩,睁开眼睛,环顾周围:四面都是桃花,茂盛的草儿被飘落的花瓣覆盖,却挡不住那绿色的勃勃生机!简直就是“桃花源”嘛!“桃花源”?难道我真的到了陶渊明的“桃花源”中?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恩,书中是这么写的,没错! 我凭着直觉,往前走,走到了桃花源的尽头,找到了溪水发源的地方。(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山,山在哪呢?找找找,啊,找到了!竟然还有个闪闪发光的大标题“桃花源”!老天哪!好大的一个牌子! 摸摸索索,终于从洞里出来了!闭上眼睛,感受一下乡村气息,听一下鸡鸣狗叫!可是结果却大大出乎我的意料!哪有鸡鸣?哪有狗叫啊?!有的只是如同现代社会般的气息!甚至比现代社会更发达!到底怎么回事啊?为什么会不同呢? 莽莽撞撞的走了好久,却见不到一个人。哎。咦,前面有个老头,穿著打扮与这里很不相符。嗨,管他呢,去问问!“老爷爷,你好!请问这是什么地方?”老爷爷疑惑地说“这是桃花源,你是?” “奥,我不是这的人,不知怎么回事就到了这里了!”“什么!?”老爷爷慌慌张张地说“快跟我走,你呆在这会有危险的!” 我们躲躲藏藏的到了老人的家,经过和老人的一番交谈,我知道了,老人就是当时的那位渔人!当年,他再次寻找时,又找到了“桃花源”。他把当代最发达的技术告诉了桃花源人,桃花源人很是高兴,就把桃花源内唯一的一颗长生不老药送给了渔人。与人为表示对桃花源人的感谢,决定偷偷出去搜集当代最发达的信息,并永远保住“桃花源”这个秘密。后来,这里发达了,新一代桃花源人不满足现在的利益,决定对外界发动大规模的斗争,争霸整个世界。 “我正在研制外界最强大的原子弹,我要将这里毁掉,不能让他们这么疯狂。以前那个桃花源不见了,就让它成为梦吧!这本来就是个梦,不是吗?”“是的,可是你将会毁了这个世界,这里还有许多人啊!”“人?他们只不过叫人罢了!他们被一个可怕的人统领,他们都没有了思想,怎么算是人呢?”“到底是怎么回事?”“那天我外出时,有个人跟着我离开了桃花源,我没有察觉出来。不知他怎么得到那种可怕的魔法,把所有人的思想都控制起来。我因为在外面耽误了一会,回来后,才知道这里发生的一切。哎,都是我的错!”“那该怎么办呢?这里还有那么一些无辜的人!”“这就是我研发原子弹的目的,只有我与他同归于尽,其他的人就会恢复记忆,并忘记这段不好的回忆。如果,我们只是把原子弹投在这个岛上,这里就会毁灭,而我们可以安全离开。”“可是~~”“别说了,让我想一想吧!” 这一天终于到来了,真不知道渔人到底是怎么想的,是毁掉这个岛还是牺牲自己?哎,这确实是一道难题! 我和渔人上了一条小船,渔人还是选择毁掉这个岛。等要开船的时候,渔人将船划起来后,告诉我怎样才能回到现代。我很是纳闷,这是要干什么呢?“我不能这么自私,要不是桃花源人给我那颗长生不老药,我或许早就死了,该是我牺牲的时候了,小朋友保重,不要透漏,就让这里成为传说吧!再见!” 但那一声响声发出时,我留下了真诚的眼泪。渔人为了那些可怜的人儿牺牲了自己,他是英雄,是真正的英雄!我会记住你的! 桃花源啊,你俘虏了多少人的心,有扼杀了多少人的梦啊!成为过去吧,不要让别人知道你那不光彩的事迹,成为一个传说吧,把你最美的一面留在人们心中!

桃花源记读后感范文11

老学校已成危房被撤销

白云小学位于酉阳桃花源镇,1980年建成,当时属于银铃乡。村民梁照兵说,当时政府出资3000元购买材料,村里出劳动力。如今,还有木匠师傅打课桌的材料钱,泥水工倒院坝的水泥钱都还没有得到手,但是为了自己的孩子,村民都没有说什么。

梁家堡村村民吴启贵不仅参加了建校,他的儿子也是从那毕业的。吴启贵说,学校至今已经30多年了,中途不论是门窗损坏,还是墙砖脱落,政府都未曾修补过。考虑到大多学生都是本村的孩子,不少村民每年都要对房顶上的瓦进行检修。去年,学校被桃花源镇镇政府确定为危房。村民多次找到镇政府,请其出钱维修,但均未得到回应。

今年初,镇政府教管中心找到村里,要撤销学校,14名学生被安排到离该校10公里外的洞底小学就读。

好心人租教室请来教师

“来回要多走8小时,完全不考虑孩子的感受。”吴启贵不解的是,镇政府口口声声说是为了孩子的安全,可来回8小时路程,如果孩子上学,早上4点过就得出门。黑灯瞎火的,难道就安全吗?让学生去洞底小学上课,招到当地群众不满。

今年初,桃花源镇镇政府引入重庆奇恒农业开发公司,在梁家堡村开发中药材项目。该公司总经理石全看到孩子们艰苦,主动找到镇教办领导商讨学生读书问题。在征得同意后,石全在该白云小学对面,租了一间20平方米的农屋作教室,还每月出资800元,请来一名老教师给孩子们上课。今年3月,面临失学的孩子重新返校。

14个娃娃分成三个年级

14个学生不用走远路就能上学了,村里群众为此兴奋不已。可孩子的大小年纪不一,年级就肯定不一样,白云小学14名学生,分为六年级、二年级、学前班,但是只有一位老师教。

“一个人教三个班确实忙不过来。”43岁的教师石化勇想出了一个办法,将二年级和六年级合并,剩下学前班一个教室。今年14岁的尹丽就是六年级唯一的学生,2009年在洞底小学读书。据尹丽说,她在洞底小学读书的成绩没有现在好,原因就是路程远,看书的时间都被耽误了。

合作终止家长无奈接手

今年暑假,石全放弃为孩子们租教室,也不再请老师。石全昨天告诉记者,当初他与镇政府教管中心达成协议,由他出资建一所新的白云小学,政府提供教师。然而,几个月后,教办反悔了。

没了教室和老师,孩子们上课又成了问题。村民们经过商量,无奈返回白云小学,将教室房墙和房顶重新检查,9月初开学前,14名学生家长自己拿钱,请回了石化勇。梁照兵说,每名学生每学期交给石老师700元,除去近200元杂费和保险费,剩下的就是工资。“算起来每个月不到800元工资。”石老师算了一笔账,14个学生一共交了9800元,每名学生保险40元花了560元。由于镇政府停办了学校,他不得不去其他学校高价买来书本和练习册,花去4000多元。除开水电费,剩下也就不到4000元了。但石老师告诉家长,只要有学生到校,就会把他们教好,工资少一点也没关系。

石全与教管中心达成的协议,真成了“空了吹”吗?时任桃花源镇教管中心主任石洪坦言,今年初确实与石全有口头协议。然而,在他6月份调离教管中心后,如今已有人接手。石洪介绍,白云小学目前的情况他有听说。根据县教委的安排,白云小学撤销后,14名学生将安排至其他学校就读,并实行寄宿制解决他们上学路程问题。“享受寄宿制,住宿免费,伙食每天还有补助。”石洪说,根据国家的营养午餐计划政策,白云小学的学生可以享受到每个月近60元补助。就目前的寄宿制学生生活费来算,14名学生每个月还需缴纳200元左右,就能解决读书期间的伙食。

对于14名学生何时才能享受寄宿制,石洪示意跟桃花源镇联系。记者随即联系上现任桃花源镇教管中心主任张先华。张先华告诉记者,寄宿制问题,镇政府研究后还得报县政府,因此不确定14名学生何时享受。当记者问及学生家长筹钱请老师授课一事时,张主任表示自己并不知情,随即挂掉电话。

相关回应

桃花源记读后感范文12

______文:烟雨初霞

幼时,读陶渊明的桃花源:"忽逢桃花林, 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少不更事,贪玩自在的心,向往着那一片落英缤纷的桃花源, 也曾为那粉垣花梗而痴迷。

青春年少时,重读桃花源记: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于繁杂的工作之余,渴望着,喜欢着田园式的松竹桑麻之自然美感,追求着半亩田、三分园的随心所欲。

年岁渐长,再读陶公:"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依然不改初衷,喜欢着那种大自然的甜美,喜欢着与世隔离式的欢愉。不是逃避什么,在利欲熏心的社会,寻找一种淡薄名利。在尔虞我诈的现实中,渴望一种自然真实。在疲惫至极的竞争大潮外,寻觅一种淡然、闲适......

当大家都向往着大城市的今天,我却留恋着三分田园,半池碧水、几尾游鱼。当别人一窝蜂的搬进高楼大厦时,我还是愿意守着我的老宅,我的敞敞院落,守着竹篱韭菜,守着小池荷花 ,守着一墙油绿。

最喜欢院中那方清池,夏来,常常是得雨满满,一半荷叶田田,荷花灼灼,一半碧水轻漾,锦鲤嬉戏。有蜻蜓来,有蝴蝶去,绕池三匝,有莲尖可落,莲蓬可栖。备有石桌木椅,清茶素食,偶邀三两好友小聚,常与伴侣对弈,志向不曾如鸿鹄一样远大,却也有燕雀一样的幸福安逸。借来几丝爽风,唤住一片云逸,于桃红李白时见证一季繁华;于夏日炎炎时静观花事荼蘼;秋风渐凉时采几束莲蓬、一筐嫩藕;冬雪满天时赏雪压枯荷香渐远,心如莲子白如玉。风景四季有,心态自管理,修得淡淡平常心,与世无争则有争,该拥有的亦不会姗姗来迟。

喜欢"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意境,静,静得不空,冰轮高悬在旷远的天际,自有思念在心头,不羡嫦娥琼楼玉宇,我自有半分薄耕桃花园子。松风过耳,是一种温柔的叮咛,细细碎碎的听进去,心是暖暖的。静,静得不死,一溪清泉清澈见底,可薄如粼粼涟漪只盖过砥石一脉,可轻如烟岚一缕,飘过却无声无息。汩汩的流动,一路逍遥一路歌,朝着理想中的大海,日夜兼程从不停息。我可以在此筑一木屋、棕棚,晨起看朝阳穿过松林缝隙,鸟儿欢唱,小鹿跳涧过,人生总有几步需要勇气。晚观落霞满溪,临溪垂钓我的幸福,等一个归人如约而至。一袭布衣,一碗淡饭,一杯粗茶,偶有花香可入食。一方瓦砚,狼毫淡墨,商洛宣纸,拓一幅《松间晚照》,书半笺红楷小字,自把自玩间,看星转斗移,曼妙惬意。

从来都是有一些温凉的女子,适合放在一些较清静、不繁杂的地方,过一种慢节奏的日子。与一个"老人"相依着,素颜布衣,一日三餐,把人间烟火演绎成诗。曲子,也喜欢缓缓的,如琵琶的行云流水,如古筝的禅修菩提,如二胡的缠绵悦耳......不娇柔,不造作,清清楚楚地看世界,细致地走好人生每一步棋。

我心里的桃花源,就是能让我身心能够得以休憩,心灵得以安宁,灵魂得以归宿的地方。一支笔可以随意涂写心情,可以敞开描绘向往的美丽。可以自顾自的哼一支曲,莫管它流不流行,莫管它五音齐不齐,是自己的调子,从心底里发出来的欢喜,别人听懂听不懂都与他没关系。沉浸其中,红尘繁杂与我无关,眼中只有花开静好,守香成菩提。犹如身处青山间,明月照松林,小风过清溪。生命会这样鲜活绵长,时光会这样清粉秀丽。简单,对,一定是简单的,日子就是简淡到平实的日出日夕。爱,也一定是简淡的,视线里有一个视线里也有我的人就可以。阳光透过窗隙照进屋子,光影里微尘起伏,但丝毫破坏不掉光线的本质。看取莲花静,清风翻书,优雅而别致。

时光荏苒,我依然心静如水,握着一点小幸福沾沾自喜。容易满足的小心思,容易打理的小脾气,容易惊诧的小惊喜......我是一个有原则但容易妥协的女子。一盏岁月的清茶,细品慢呷,才能品出醇香。相遇、相知的缘分,日久见人心。不用海誓山盟,信誓旦旦,人活的是两颗心相印成一个跳动的频率,说不说出来,彼此都懂得。心存一缕香,冰心玉壶存起,晶莹剔透,不沾染杂质,念起即生香,淡淡的,不媚不俗,那些真正的爱与温暖,终究会篆刻心底。时刻记得把嘴角微微翘起,不张扬,但从不忘细心品尝生活给予的甜蜜。

感谢每一天,都能在晨曦里自然醒来,翻几页书,读几行字,写一段感悟心迹。幸福没有固定的格式,一个心态决定了你心情排版的次序。若把每一个与阳光相遇的日子都当作生命中宝贵的赐予,那缘何不会加倍珍惜?我不奢望太多,拥着一份真爱,于每一个与阳光交际的日子里,燃一缕人间烟火,美美的一茶一食,几句调皮话,半笺逍遥诗,足已、足已。

当静静的陪伴成习惯,当习惯成自然渐渐刻骨,深陷,走不出,只能负责。耗尽所有耐心!那些清喜,终不能舍,一坛夕阳独自饮,醉不知归处。终不能妄自菲薄,弱小的身躯也能扛起大山一座。灵犀里无言,琴瑟里无音,只把过往与梦想缝合,描就一帧抽象画,沉浸再沉浸,遇见灵魂里的另一个自我。"荒芜的心情,诗三百,思无邪,"一程轨迹晕染流年烟火。对镜观心,依然如此执着,心无染,依然清清白白,却与你是隔岸观火。

让时间漂白所有的记忆,可否能从打鼓另起锣?一些伤痛早晚会结痂痊愈,即使好了伤疤,忘了的痛可否会卷土重来?相望却不能忘,纠结着,纠结着。也许时间会把所有重新整合,无恙的光阴里是否还有我有你?桃花源中守一季干枯,等你来浇水施肥,一起开花着果,一起看烟火琉璃。

岁月沉香,久了便觉出你的好来。习惯了你早上的那杯白开水,习惯了晚风中那递过来的披肩,习惯了那声:"傻妞"的呼唤,习惯了你絮絮叨叨的叮咛......不知不觉中习惯了习惯中的所有,安于我们的城。时光总是太浅,走失的、同行的,都不过是缘分使然。当春秋瘦尽,依然有感动于心,馨香满满,不得不说,有些香不是初见时的惊艳,也不是一时兴起时摘得的果鲜,是历经风雨后,依然有人捧你在手的温暖,是当你无限落寞时靠过来的坚实的双肩,是那杯白开水的恬淡,是那声熟悉的、很特别的呼唤......这岁月的香,酿就一坛陈年的老酒,历久弥新,共同品尝,醉在我们的桃花源,静享平平常常的安暖。

当一份温柔渐渐入心,眼光也会是柔和的,一眼看过去,尽是柔情蜜意直沁心底。培土、浇水,种一份寂寞,开一朵清芬,一个人的清欢,一片绿叶,一朵素花都是知己,与晨露对话,和阳光低语,那份晶莹,滋润在眉睫,柔软在手心里;那份炽热,吻上额头的爱抚,是一种幸福纯洁的给予。

午后时光,就把自己完全隐藏在阳光的背面,不与火热对抗,静坐一隅,享受单属于自己的一丝清凉。茶,铁观音最好,喜欢那种淡淡的茶香,书,林清玄的《心的菩提》或者白落梅的《岁月静好》都好,我只感受文中那份意境,不去搭理所有絮烦。至于窗外的汽笛响起,不用猜,不用仔细分辨,我在这里,量你走到哪里也得回还!

傍晚的阳光,不再是那么狂飙似的释放火热的离子,那份张狂沉淀为一抹霓虹般的霞羽。走在夕阳西下的风景里,整个身体也如一个熠熠的发光体,脸上的颜色胧上了两颊高原红,更显得神采奕奕。辛苦的劳作,给一年来的付出交上了满意的卷子,悬着的心终于放下,长长的舒了一口气。采一把康乃馨给自己,快乐健康永远是生活、工作的根基,采一束百合幸福自己,嗅着花香把所有由心地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