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八年级生物课件

八年级生物课件

时间:2023-05-29 18:01:46

八年级生物课件

八年级生物课件范文1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7A-

0076-01

作为教科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插图具有阐释课文、刺激联想、激发想象的作用。教师合理利用插图进行教学,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比单纯讲授课文更具教学优势。因此,教师在授课时要合理运用插图,补充文字描绘的不足,营造有利于学生思考的教学情境,带动学生积极思考,提高教学质量。

一、初中语文教科书插图的分类

根据插图内容,教师可将初中语文教科书中的插图分为实物说明类、人物画像类、自然景观类、事件场景类、诗词意境类等。实物说明类指的是印证课文叙述,辅助学生理解的实物图片,如《中国石拱桥》(人教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中的插图;人物画像类指的是课文人物画像,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人教版语文教材六年级上册)中的插图;自然景观类指的是自然风光等图画,如《苏州园林》(人教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中的插图;事件场景类指的是还原真实事件的图片,如《变色龙》(人教版语文教材九年级下册)中的漫画等。

二、初中语文教科书中插图的有效利用

现行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插图是配合课文情节拍摄或绘制的,与教材文字相辅相成,是教学中重要的教学资源。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处理好图文关系,巧妙将其运用到教学中。

(一)利用插图,展开预习

预习是教学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海燕》(人教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这一内容时,教师可先让学生观看教材中海燕在乌云与大海间飞翔的插图,然后让学生在课外收集相关图片,这样不仅能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还能让学生更加了解海燕的形象,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二)利用插图,进行新课导入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有效的新课导入,可以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与效果。比如,在教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紫藤萝瀑布》这一内容时,因为学生很难亲眼看到紫藤萝,因此,教师可让学生仔细观察教材中紫藤萝的插图,先进行整体感知,后观察花朵、花穗等,了解紫藤萝的特点。

(三)利用插图,展开自主探究

初中学生由于阅历和生活环境的限制,在阅读中难免对文章为什么这么形容和描写产生疑问,这时教师可带领学生仔细观察插图,让学生观察插图后再反观文字描述,就容易领会作者意图,感受到语言文字的精妙。

比如,《故乡》(人教版语文教材九年级上册)是这样写的:“……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教师引导学生对比插图,学生便不难提出“破毡帽哪儿去了”这样的问题。“毡帽”是江南水乡尤其是浙江绍兴一带农民着装的特色,为什么插图上毡帽不见了呢?教师让学生带着疑问思考,学生便能看出闰土生活窘迫,理解“我”的同情、悲哀之情。

在自主探究中除了以图解文,以图延伸也是一个好办法。例如,在教《爱莲说》(人教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这一内容时,笔者展示了不同形态的荷花图,引导学生给图取名或配以诗文,用文字释图的方式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四)利用插图,加深学生的理解与记忆

插图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利用插图再现课文内容,有利于学生再次理解与记忆。比如,在学习《桃花源记》(人教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这一内容时,教师可让学生对照课文插图,详细讲解插图反映了课文中的什么内容,让学生加深理解与记忆。

三、初中语文教科书中插图利用的注意事项

教科书中插图的主要作用是利用画面向学生传递一些知识信息,教师在进行备课时,一定要树立“备图”意识,结合插图进行教学。在运用插图时,教师要注意以下事项:

首先,教师自身一定要理解插图的含义,只有自己理解透彻了,才能准确地把握教材内容,更好地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情感,促使学生探究创新。如《故乡》(人教版语文教材九年级上册)的插图,从那寸头和一字胡须来看,图上的人分明就是鲁迅,然而知道这一点还不够,教师还要明确这幅图描绘了一个具有民主进步思想倾向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形象。

其次,在插图与文章之间,教师要构筑桥梁,帮助学生理解。教师应引导学生比较插图与文字,认识作者是怎样用简练而生动的文字描绘事物特点的。教师还应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营造自由宽松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八年级生物课件范文2

关键词:内涵发展 设备需求 资金投入 条件改善 资产管理 提高效益

顺义区第八中学始建于1994年10月,1995年9月投入使用。学校的建立是为缓解当时入学高峰的巨大压力,由原顺义县县委、县政府选址投资兴建的。占地面积3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0500平方米。原县委书记赵凤山同志多次亲临施工现场,亲自把关,一定要将顺义八中建成设备一流、功能完善的学校。1995年投入使用后,顺义八中在校园建设、设备、设施配备等方面,成为当时顺义基础教育的一个“窗口”。是1998年在顺义普通中学中第一批通过的“北京市达标验收”校。顺义八中基础建设政府投入1200万元,教育教学设备各级投入47.48万元。

但随着教育形势的迅猛发展,党和政府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办学标准和要求,人们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渴求越来越强烈。顺义八中硬件建设的“窗口示范性”已渐落伍。为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创设一流的教育环境,改善教育技术装备。在三任校长的带领下,在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党的各项政策的扶持下,特别是在北京市初中校建设工程实施以来,学校的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又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净资产从学校建校初期的1247.5万元增值至2244.5万元(建筑折旧已计算在内)。随着资产的增加,设施设备的完善,学校的办学思想也随之发生变化。

2002年,时任校长孙孟远提出:“积淀人文底蕴,营造和谐校园,师生再铸辉煌”的办学理念。在新世纪里把顺义八中建成“一校、二全、三高、四园、五优、六育、七风、八创”的奋斗目标。

2005年,现任校长王长存总结建校十年的办学经验,认真分析发展与机遇、优势与劣势、现状与未来,以建校十年为起跑线,以发展就是硬道理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科研先导,自主创新,发展内涵,全面提高”的办学思想,围绕“改革、发展、提升”的主题,以德立校、质量兴校、科研强校、锤炼特色、锻造品牌。追求“四个发展”(全面发展、全员发展、特长发展、和谐发展),实施“五个一流”(一流环境、一流管理、一流队伍、一流人才、一流质量)。把八中办成具有“三动”功能的顺义初中领军校(“三动”功能即拉动农村校,带动城区校,推动体改校)。

办学思想的不断提升,说明了一位位校长对教育内涵的不断扩展,对办学水平的不断加高,对办人民满意的学校不断自我施压。也从另一方面诠释了学校对教育教学设施的迫切需求。

一、设施的改善扮靓校园,促进教育教学大发展

2006年以来,顺义八中把环境建设和完善教育教学设备作为一种课程资源来开发。学校在教育教学的自然规律下,注重系统与过程中各要素的能量、辐射以及相互作用,淡化“控制”与“强制”的教育手段,重视对学生的民主诱导与自育过程的双向互动。为此,奥运广场布置以行为文化为主,用以提高学生的内聚力。楼内的展板及教室的布置以精神文化来引导,激发学生的内驱力。现在校园里花草含情,处处育人。3年来,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1.1995年建校时,学校建有100平方米的教工食堂,当时完全能够满足教工用餐。1998年,八中送出第一届初中毕业生,中考成绩令人欢欣鼓舞,想上八中就读的学生蜂拥而至,社会入学高峰也随之到来。建校时设计的36个教室远远不够,教学班逐步达到42个,在校学生达2100多人。许多双职工子女、农村路远在八中就读的学生午饭问题设法解决,使得一大部分学生到学校附近的小吃店,草率解决午餐。针对这一难题,1999年教委专拨10万元,学校自筹资金10万元,建一个240平方米的学生食堂,2000年学校又自筹资金17万元,建210平方米的学生餐厅。

2006年,区教委装备部为使学校食堂都达到B级以上标准,将学校已用6年的厨房设备全部更新,总投入35万元,现在学校食堂已达B级标准,师生就餐环境相当舒适温馨。

2.顺义八中在教育发展,教学改革上,始终走在顺义区普通中学前列。由于教学成突出,教学改革有特色,因此,2004年全国教学改革经验交流大会在顺义八中举办。全国各省、市、自治区教育厅(局)的相关领导来参加此次大会,教育部陈小娅副部长亲临大会并布署下一阶段教改工作。学校校抓住这一契机,向区政府和教委申请拨专款50万元,改造阶梯教室和物理实验室,淘汰学校建校时“拉赞助”得来的40台386计算机,更新为“奔4”。改造后学校的阶梯教室、物理实验室功能齐全,成为学校集会、上课、演讲等重要场所,也是供外宾参观校园建设的亮点之一。自此,区教委的各种会议、教育教学活动,区妇联、公安分局等单位的多项活动,每学年在顺义八中举办近30次。

3.顺义八中建校时因受地理位置的限制,只有一个能划200米跑道的土质运动场,学生上操、上体育课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焦渣铺成的跑道使学生满脸黑灰、一鞋渣土,而且极易造成运动挫伤。2004年学校向区市政管委筹措资金150万元,硬化了1万平方米的运动场,校园铺彩砖7000多平方米,使校园真正达到黄土不露天。2005年市教委拨专款120万元,将运动场铺上塑胶,学校又自筹资金25万元美化运动场,建成奥运广场。教委将所有体育器材全部更新,使学校操场达到国家二级运动场标准。运动场建成后,使学校田径特长校的荣誉称号更加响亮,市区级运动会八中运动员不断取得好成绩,课间操比赛年年获区第一名,学校的各项课外体育活动和赛事几乎天天不断。2007年美国体育专项考察团到校考察,对学校体育教学和场地利用连称“ok”。操场的改造也使我校“顺义区花园式单位”“首都绿化美化先进单位”的称号名副其实。“北京体师大实习基地”“顺义区田径传统校”的物质保障得到充实。

4.随着时间的流逝和原有教学设施的落后,顺义区教委装备部2005年为学生更换了1400套学生课桌椅,2006年更换了140套教师办公桌椅,将40块金属黑板更换成弧形绿板。2007年更换了学校的1912个照明灯改换成三基色新型节能灯。新型三基色节能灯寿命长,照度亮,有效的保护了师生的眼睛,教室小环境经环保部门测试各项指标都达标。仅此一项,就使原76.5kw的照明用电总功率下降至30kw,我校的电费从以前的每月2~3万元,减至现在的每月1.5万元。

2008年市政府在推动初中校建设的进程中,将学校物、化、生实验室进行了彻底的改进,配齐了物、化、生实验用的仪器、药品。由于实验室的装备齐全,我校的实验开出率达100%。更使实验性极强的化学学科在2007届和2008届两届的中考中,各项指标在城区中学名列第一。

2008年5月,市教委为学校装备一个劳技教室。自此,科技创作、劳动技能训练有了固定场所。放学后,科技小组的同学在劳技教室搞创作的热情非常高,周六、周日不请自来,教室满员。在2008年的市区级科技比赛中,八种科技小组的学生获部级一等奖1人次,市级一等奖3人次,区级一等奖10余人次。由于有了劳技教室,为学校争创“科技教育示范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008年12月学校被评为顺义区科技教育示范校和顺义区第26届科技节先进集体。2009年3月,音美、史地、阅览室等专室也全部按《北京市初中办学标准》配备齐全。

顺义八中教育教学设施的不断完善,为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保证,为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必要条件,为学校的可持续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设备的更新如“涡轮增压”,使师生发展提速驶入“快车道”

1.顺义八中1995年建校时,没有一台计算机,后在社会赞助下东拼西凑建一个计算机房,供学生使用。从2002年以来,区教委装备部陆续给我校装备了两个计算机教室,相继为教师办公室也配上计算机,2007年又进行了新一轮的更换。2008年学校又自筹资金100多万元,购置了92台笔记本电脑,使得教师办公室、教室以及专用教室都配有台式计算机。教主科的所有教师及副科的骨干教师人人都有一台笔记本电脑。

另外,学校自筹资金和上级拨款相结合,将32个教室和10个专用教室都装上了多媒体教学设备,从而也淘汰了投影仪、大背投、实物投影等。这些设备为教育教学、师生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由于学校高度重视现代化教学设备的利用,用多种方式激励教师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助教学,从2000年起,学校就被评为“北京市电化教育优类校”,“顺义区信息技术先进学校”。此奖项已连续9年连冠。教师课件制作,录像课评比,专题研究论文,学生电脑作品已获奖数以千计,其中师生获部级奖就达20多人次,市级奖60多人次。

假设如果没有这些设备,师生的发展就要受到制约,师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就会变窄。因此,干部教师认为学校经费的一大部分都投入到该项上很值得!

2.学校为使现代化教学设备得到充分利用,让电子备课室、校园网资源库充分发挥作用,采取走出去、请进来、校本培训相结合的方法,培养教师这方面的能力,针对此每年“以应用为核心、以提高为目的”,开展“春之花教师基本功技能大赛”“冬之韵教师基本功技能展示月”等类型的专题性活动,促使教师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效率。教师基本功大赛、评优课、公开课、示范课等,教学手段被列为单项评价指标。3年来,学校绝大部分教师都用电子教案,使用多媒体教学、利用网络教育资源都达到娴熟的程度,这在很大程度上加速了教师个人能力的提高。2008年又有2位教师被评为北京市骨干教师,15名教师被评为顺义区骨干教师,在市区中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中,我校参赛的10多名选手全都获奖,并勇摘北京市一等奖2个学科的第一名。

在教学设备的应用上,顺义八中以夯实教师基本功为抓手,以教科研来推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以构建和谐课堂来提升办学质量,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仅在2007年,师生在科技、航模、电脑制作、小发明、学科比赛中有300多人次获奖。德育工作获得7项区级以上大奖,3个市级以上先进称号。教科研论文获部级奖6篇,获市级奖项有30篇,获区级奖的有36篇。教学工作第12年蝉联“顺义区先进单位”,2008年承担了国家、市、区级科研课题8项,同时还承担了多项教育教学实验的任务。学校教科室也荣获顺义区六星级教科室。3年来,全校教师在国家、市区各项比赛获得280多个奖项。学生参加学科、音体美劳、科技以及奥运专题等比赛、竞赛获得国家、市区级900多个奖项。学校荣获20多个光荣称号和100多个先进集体奖。

三、加强管理,做到人、财、物、效益的优化

教育教学设施的完善,设备的更新,各级政府投入大量的经费,用以保证教育教学的需求,充实素质教育的物质基础。学校也将经费的一半投入到信息化建设、实验教学、学生社团活动上。那么如何发挥设施设备、仪器的最大效益,是学校需要面对的一个课题。

学校领导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因此把投入资金作为基础,强化管理作为关键,充分使用当作根本,发挥效益是最终目的。为此,笔者作为此项工作的主要负责人,狠抓了以下几个环节:

1.领导站位高远,把关设备的购置

教学设备、特别是软件更新特别快,因此,学校在制定购置设备计划时,既从实际出发,又关注科技先进性,防止盲目攀高。既要重视硬件设备的购置,又要充实软件资料,以免形成设备闲置。

2.培训设备管理员、培养设备专业维修员、充分发挥设备的使用效益

学校的教学设备数以万计,大型贵重设备也有千件套。如何使用?如何正确使用?如何高效率的使用?针对这一问题,每学期我们对教师都进行全员培训,仅“电子白板”的使用就全员培训4次。

同时对各类设备管理员、实验室实验员除了在校培训外,还派出去学习,用以提高他们的设备管理技能。学校还专门培养了低压电工、网络维护、电教设备维修3名专业人员,使学校的设备小问题解决不出教室;一般维修不出校门;解决不了的问题请人维修不上当受骗。仅此,每年就为学校节约一笔可观的资金。

为严格日常管理,学校成立了“信息网络中心”,对仪器、设备的使用、维护、借用建立台账,负责校园网络建设和维护,开辟网络资源。该中心建立了一整套的管理制度,对设备的使用和保持完好率做出了很大的努力。

2007年,初中校建设工程大力推进,区教委装备部为学校更换了旧书架,装备上密集式书架,又配备了2万元图书,现藏书26000册,门类齐全,人均册数达标。这为师生开展读书活动,提供教学参考资料创造了条件。图书管理规章健全,服务到位,使图书流通率达15%以上。上级有关部门历次专项检查,都给予高度赞扬。

区教委装备部为保证体育器材能满足体育课和课外一小时体育锻炼的需求,2007年给配备了10多万元的体育器械和器材,为此,学校派责任心强的教师任专职管理员,体育器材管理和使用已成为顺义区普通中学的一个标杆儿。

3.开展专题科研,利用现有设备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在教育教学设备的使用中,我提出人人要用、人人会用、人人用好的基本要求。仪器设备不许尘封,不能打入冷宫。如何提高应用普及率和提高应用效果呢?学校以科研课题为龙头,为工作开展建立良好的工作平台。“十五”期间学校确定了相关科研课题3个,市级课题《在网络环境下,进行初中学生研究性学习的研究》;区级课题《信息技术环境下初中学生研究性学习模式的研究》;区级课题《信息技术与初中学科教学整合的研究》。这些科研成果,有力推动了学校教育教学的创新,结出喜人硕果:2004年12月教育部在我校召开教学工作会议,我校果冬梅老师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同时利用网络进行了现场直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受到各省市自治区主管教学领导的一致好评。2008年有4位教师论文收入优秀论文集;邱军老师利用网络资源和多媒体技术上的一节物理课,参加在济南召开的全国物理课比赛,获得全国一等奖,为学校、顺义区以至北京市赢得了荣誉。

4.规范学校资产管理,保证设备的完好率和使用率

为了加强学校资产的管理,做到合理使用,财尽其利,物尽其用,杜绝流失,减少浪费,学校成立了学校资产管理领导小组。实行后勤服务保障中心综合管理,各部门归口管理,使用部门指定负责人具体负责的管理体制。学校制定了《顺义区第八中学固定资产管理规定》《新进资产管理流程图》和《顺义区第八中学各专室专兼职管理员、实验员岗位职责》。学校专设资产管理员1人,负责管理学校财产的账目、财产登记、清查、报损等工作。凡有资产的使用部门,部门指定负责人建立财产分户帐,负责本处室的财产保管、使用、登记等工作和借用手续。

学校固定资产和理、化、生实验室、专用教室的使用与管理由一名副校长亲自抓,物资财产账册、实验室制度、实验室美化、档案资料管理、环境布置、安全维护、实验教学的评估等等,都较为完善。为了保证学校资产的账账相符、账实相符,学校固定资产和物品由学校后勤服务保障中心和使用部门每年进行1~2次核对清理。资产管理员使用条码扫描终端,直接输入资产编号及手工填写资产数据清单。

四、学校目前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在抓好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建设”“配备”“管理”的同时,着力抓高效使用这一环节,在提高效益上下功夫,使之真正为教育教学服务,从而提升办学水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目前存在的问题:

1.学校由于受编制、评职和一些教师认识上的误区,学校理、化、生专职实验员配备不齐。我们认为:一位专职的实验员应是相应学科的全能人才,要经专业培训。但这样的教师往往都先派到一线任教,故此兼职实验员或多或少地存在管理上的不足,如登记入册、定期盘点、核对都不及时,报废、报损、审核、销账滞后。也就使得实验员的管理保持阶段性和突击性,而缺乏经常性。

2.多媒体教学设备的使用还有一部分教师为展示而使用,不能做到该用则用,不该用则不用,同时也不会合理分配使用时间。针对这个问题,学校主管教学的领导在全校开展过专门的评比和专题研究,但达到最佳还需时日。

八年级生物课件范文3

关键词:初中生物;教材;生物词汇;高词频;课程标准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5)13-0155-03

Abstract:The junior high school biology plays the role of subgrade in biology study in the future. Teaching material, one of the important resources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 is based on course. The author obtain four copies of electronic Uyghur's junior high school biological teaching materials' content by scanning and neatening. Then use statistical software statistics the words and its frequency in four copies of the teaching materials, after that, get the biological vocabularies from them by manual statistics, choose the biological vocabularies with high frequency, refer to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curriculum standard published in 2011, analysis the junior high school biology textbooks in line with the degree of knowledge points through the word frequency of professional vocabulary, combining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Uyghur language, giving some suggestions about the four copies in Uyghur junior high school biology teaching materials.

Key words:Junior high school biology; Teaching materials; Biological vocabularies; High frequency; Curriculum standard

生物学科是初中阶段重要的课程,是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之一,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它要求学生既要掌握基础的生物学知识,又要领悟生物学家在研究过程中所持有的观点以及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教材是知识的载体,教材中的专业词汇及应用状况,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现有教材是否符合教育部课程标准要求。

笔者通过对纸质版的维吾尔文初中生物四册教材进行扫描和整理,得到电子版维吾尔文初中生物四册教材的文本,使用统计软件统计得到维吾尔文初中生物四册教材中的词汇和词频,参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词书编纂办公室审定的生物词典,经过手工处理从中提取出生物词汇,对提取出的生物词汇进行词频统计,从中选取高词频的生物词汇,参照国家教育部2011年的初中生物课程标准,分析现有教材中的专业词汇是否符合教育部课程标准规定的初中阶段重要知识点,然后结合维吾尔语言的特点,对现有教材提出了改进建议。

1 概念界定

本研究中的生物词汇是指维吾尔文初中生物四册教材中出现的生物学领域的专业词汇,是笔者参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词书编纂办公室审定的生物小词典(该生物词典中包含中学教学的生物专业词汇),从获得的维吾尔文初中生物四册教材中的所有词汇中筛选得到的。

本研究中的词频是维吾尔文初中生物教材中的词汇、生物词汇在教材中出现的次数,从统计学的角度来看,生物词汇词频的高低反映着其在教材中的重要性,并且,其重要程度与它在教材中出现的次数成正比。因而,本研究通过选取维吾尔文初中生物四册教材中高词频的生物词汇进行统计,分析与之对应的教材中的知识点,与教育部的课程标准要求进行了比较,从而推断出现有教材内容与课程标准的符合程度。

2 国家教育部2011年的初中生物课程标准

在课程内容方面,国家教育部2011年的初中生物课程要求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生物与环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生物圈中的人;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生物的生殖、发育与遗传;生物的多样性;生物技术;健康地生活等方面的知识。每部分具体内容如下:

科学探究部分要求学生掌握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的科学探究过程;生物体的结构层次部分要求学生理解和掌握有关细胞的知识,初步学习用显微镜观察动植物细胞的方法和技能;生物与环境部分要求学生掌握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态系统,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生物圈等概念和知识,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保护环境的意识;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这部分要求学生掌握植物生存需要的条件,绿色开花植物的生命周期,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粮食作物,蔬菜,瓜果,花卉等知识;生物圈中的人这部分要求学生掌握人体的器官,组织,结构,系统,各大系统之间的联系以及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动物的运动和行为部分要求学生理解和掌握动物的运动形式,动物的行为,结构和功能的统一性等知识;生物的生殖,发育与遗传部分要求学生掌握人的生殖发育,动物的生殖发育,植物的生殖,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等方面的知识;生物的多样性部分要求学生掌握生物的分类,生命的起源和进化等知识;生物技术部分要求学生掌握微生物及其分类,发酵技术,现代生物技术等知识;健康地生活部分要求学生掌握有关青春期生理和保健,传染病和免疫,医学常识等知识。

3 维吾尔文初中生物教材中生物词汇的词频统计与分析

本研究的语料来源于维吾尔文初中生物的四册教材。笔者首先对纸质版维吾尔文初中生物的四册教材扫描和整理,得到电子版初中生物四册教材的文本。由于OCR文字识别软件不完备等原因,使得获取的电子版教材文本中存在错误和缺失现象(扫描后的语句不完整,字母有遗漏、错写等),因而,需要对语料中的错误和缺失的信息进行手工处理。处理完成后,再使用统计软件统计四册电子版教材中所有的词汇及其词频,由于维吾尔文中存在词缀和时态等问题,还需要对同一词的不同时态、不同词干的表达方式进行合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词汇及其词频的统计和汇总,最终得到了教材中所有词汇以及生物词汇和词频的统计结果。对于复合生物词汇,其词频是对已有的电子版维吾尔文初中生物四册教材的文本语料进行手工统计得到的。统计时是将生物词汇的词干作为标准来进行的。

3.1 生物词汇统计

本研究中,笔者通过对维吾尔文初中生物四册教材中的词汇总量和生物词汇数量进行统计,得到生物词汇在所有词汇中所占的比例,统计结果如下:

从以上统计结果可以看出,维吾尔文初中生物教材中生物词汇数量约占词汇总量的15.1%,其中七年级上册中生物词汇数量的比例在15.5%左右,七年级下册中生物词汇数量的比例在15.6%左右,八年级上册中生物词汇数量的比例在15.8%左右,八年级下册中生物词汇数量的比例在13.3%左右。从比例分布上来看,维吾尔文初中生物教材中的生物词汇相对较为均匀地分布在四册教材中。

3.2 高词频生物词汇对应的知识点分析

笔者对维吾尔语初中生物四册教材中的词汇进行了各种校对、筛选处理,得到维吾尔语初中生物四册教材中的4000多个生物词汇,对所有的生物词汇进行分析比较耗时且没有太大的实际意义,因而笔者从四册教材的生物词汇中分别选取了词频最高的20个生物词汇,共80个高词频的生物词汇作为样本,分析得到教材中与之相对应的知识点。

以下是选取的样本生物词汇和频次:

由以上高词频生物词汇分析得到维吾尔文初中生物四册教材中的关键知识点如下:

参照国家教育部2011年的初中生物课程标准对课程内容的要求,由以上知识点分布图可以看出:

1)七年级上册教材所有生物词汇中词频最高的是细胞,对应的生物学科知识点主要是生物圈、生物、环境、生物的种类、生物体、细胞、绿色植物、绿色植物的组成部分以及绿色植物生长所需要的环境(水、空气、光)等,对应课程标准中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生物与环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这三部分内容。

2)七年级下册教材生物词汇中词频最高的是血,对应的生物学科知识点主要是人体器官、人类生存需要的环境(水、空气)、疾病等,对应课程标准中生物圈中的人这部分内容。

3)八年级上册教材生物词汇中词频最高的是动物,对应的生物学科知识点主要是生物的几大分类(人、动物、植物、细菌、真菌),对应课程标准中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生物的多样性、生物技术这三部分内容。

4)八年级下册教材生物词汇中词频最高的是疾病,对应的生物学科知识点主要是人与动植物的繁殖、繁育以及人体健康(疾病,传染病),此外还包含基因、染色体等,对应课程标准中生物的生殖发育和遗传、健康地生活这两部分内容。

从总体来看,四册教材中的高词频生物词汇中都包含水、环境和人,充分说明了水这个概念在整个初中教材中的重要性,符合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水是万物之源,任何生物的生存都离不开水这一概念的要求;生物的生存需要赖以生存的环境;人的生存发展离不开万物。

由知识点分析结果可以看出维吾尔文初中生物教材存在不完善之处:(1)七年级上册教材中的细胞这部分内容属于微观层面的知识。对于刚接触生物知识的七年级学生来讲,难以理解和接受。(2)七年级下册的主要内容是人体器官,八年级上册跳转到生物的几大分类等,到八年级下册又跳转回来,学习人体疾病和人体健康方面的知识,使得这两部分关联性较强的知识点没有很好地衔接。

4 结论及改进建议

4.1 结论

通过对维吾尔文初中生物四册教材中的生物词汇进行词频统计,从中选取部分高词频生物词汇进行分析,得到教材中与之对应的知识点,参照国家教育部2011年的初中生物课程标准对课程内容的要求,笔者得出如下结论:

1)维吾尔文初中生物教材中的生物词汇相对比较均匀地分布在四册教材中,每个学期需要学习的生物词汇总量基本相同,有利于知识的分步掌握。

2)参照国家教育部2011年的初中生物课程标准对课程内容的要求,根据维吾尔文初中生物四册教材中选取的高词频生物词汇分析得到的知识点分布图可以看出,维吾尔文初中生物四册教材基本涵盖了课程标准中包含的课程内容。

3)从维吾尔文初中生物四册教材内容的编排顺序来看,教材内容基本遵循学生的认知理解水平。

4.2 改进建议

通过对维吾尔文初中生物四册教材中的生物词汇进行统计分析,参照国家教育部2011年的初中生物课程标准,结合维吾尔文语言学的特点以及维吾尔族学生生活、学习的环境,笔者针对维吾尔文初中生物教材给出如下改进建议:

1) 从学生的认知理解能力方面考虑,七年级上册教材中的细胞这部分微观层面的知识,学生不易理解和掌握,建议向后续学期调整。

2)从维吾尔族学生的生活、学习环境方面考虑,在教材内容设置上,应该增加一些维吾尔族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动植物等作为示例,便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3)从每一册教材内容的衔接方面考虑,应该将七年级下册中人体器官这部分内容调整至八年级上册,使其与八年级下册中人体健康方面的知识很好的衔接在一起;将八年级上册中生物的几大分类(动物、植物、细菌、真菌)调整至七年级下册,使其能够与七年级上册中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这部分的内容衔接起来。这样调整以后,方便学生将知识点关联起来学习。

5 结语

本文通过对维吾尔文初中生物四册教材中的生物词汇进行统计,并从中选取部分高词频的生物词汇进行分析,通过统计结果证明了现有的维吾尔文初中生物教材的内容围绕着教育部的课程标准进行,体现了课程标准中对知识点的学习要求;综合考虑维吾尔族学生生活学习的自然环境以及初中学生对生物知识的认知理解能力,参照国家教育部2011年的初中生物课程标准,针对维吾尔文初中生物四册教材,提出了改进建议。希望能够通过对教材的改进和完善,提高维吾尔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进而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新疆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维吾尔语初中生物教材,2011.6.

[2] 吐尔根・依布拉音,袁保社.新疆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信息处理研究与应用[J].中文信息学报,2011(11).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http:///link?url=-zWJlwUESJW0Fr34Ln7qnje62gyfFY4RPTQNlfIzUhqHWXal2BVAo3ry-b9ts6krHOzvOHDC-SKhdBR_TB_uAAYnEsklHghcoZmRmg5POca.

[4] 生物小词典[M].新疆人民出版社,2010.

[5] 现代维吾尔语统计软件系统.新疆师范大学网络信息安全与舆情分析重点实验室.

[6] 汪京芳.学好初中生物的策略[J].生物技术世界,2013(11).

[7] 吴丽莹.浅析初中生物教学下的新课标教学理念[J].中国校外教育,2014(4).

[8] 陈坚,范新新.从初中生物课程标准(2011版)看概念教学[J].教育教学论坛,2013(7).

[9] 王金刚,崔鸿,李娟.义务教育初中生物教材科学探究的比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5月.

[10] 艾孜尔古丽,李晓,玉素甫・艾白都拉.中小学维吾尔语文教材用词数据分析方法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4(3).

[11] 谢元花.语料库与词汇研究[J].外语教学,2002(5).

[12] 李镗.中小学语文文本字词分布统计及应用价值[J].语言文字应用,2000(3).

[13] 常红.现代维吾尔语基本词汇研究概述[J].语言与翻译,2013(3).

[14] 宋矗马德元.现代维吾尔语词汇构成途径新探[D].新疆大学,2006.2.

[15] 郭锐.词频与词的功能的相关性[J].语文研究,2001(3).

八年级生物课件范文4

尊敬的各位领导:

热烈欢迎各位到xx中学检查督导工作。自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发生以来, 我校按照上级各部门的安排,积极响应,迅速行动,全面加强疫情防控工作。特别是在省厅通知x月x日前各校做好七八年级开学准备工作后,我校就立即行动,制定周密的方案,筹措防疫物资,开展摸排等工作,现将开学准备工作汇报如下:

一、开学前筹备工作

(一)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形成合力

省厅要求x月x日各校做好七八年级开学工作准备,我校全体教职工于x月x日全部返校,学校第一时间召开了七八年级开学工作部署会,传达了各级各类关于开学事宜的文件和会议精神。成立了成立了以书记、校长为组长的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实行行政领导包班责任制,责任到岗、责任到人,层层压实防控责任,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完善制度体系,制定一方案和十制度,先后又召开3次防疫工作会议,举行两次防疫知识培训,要求全体教职工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形成了疫情防控人人尽责的思想合力。  

(二)统筹兼顾,周密部署,保障到位

一是全面精准排查。以“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障师生安全”为目标,对七八年级师生、职工全面排查,逐人建立健康台帐、健康档案,严格落实“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制定分包责任制方案,缩小管理单元,责任具体到个人,安排教师深入村寨,详细摸排学生数据,全面掌控各类重点人群数据,并向学生及家长发放承诺书,做好宣传解释工作,做到不少一环、不缺一项、不漏一人。共摸排七八年级教职工及其家属x人(其中教职工x人),学生及其家属x人(其中学生x人)。湖北宜昌返回职工1名,已于x月x日到xx县医院做核酸检测,结果呈阴性,并在xx定点酒店隔离,现已解除医学观察,在家隔离。

二是切实保障物资供应。充分储备防疫物资,主动作为筹措防疫物资,开学后,进一步筹备了防疫物资,目前物资储备情况为,口罩13033个,消毒粉350斤,消毒液420斤,洗手液900毫升,免洗手液30 瓶,消毒酒精30瓶,体温枪30个,防护服4套,水银体温计46只,一次性手套50双,洗手池2处共30个水龙头及其他开学物资20余项。

三是增强学生防控意识。通过学校班级群、微信公众号等做好疫情防控宣传教育,广泛宣传省、市、县疫情防控文件精神及会议安排;通过《预防新型冠状病毒告家长书》《致全体师生及家长的一封信》等形式,向全体师生和家长朋友宣传普及疫情防治知识和防控要求,并提醒师生勤洗手、戴口罩,提醒学生不参加聚会等活动,严禁提前返校,切实增强师生的防范意识。并在校园醒目位置设置《疫情防控期间班级活动区域示意图》《七步标准洗手法》《疫情防控知识专栏》等标牌,营造浓厚氛围。

四是做好控辍保学工作。我校七八年级教师在下村督查空中黔课的时候,就对本班学生辍学情况进行详细摸排,并做好疑似辍学生的稳控工作,初三教师共摸排出5名疑似辍学生,我校迅速成立控辍保学尖刀组,对疑似辍学的学生进行劝返,现已全部劝返。

五是扎实开展好“空中黔课”工作。至七八年级开展空中黔课以来,我校教师线上线下进行督导,线上每班每学科由科任教师建一个微信群,学生每天将作业和教师布置的任务发在群里,科任教师审核,每个群都有学校领导在里面督查。科任教师将一段时间以来作业和任务完成得好的重新编辑发群里进行表扬。线下,七八年级教师由班主任牵头,科任教师协助,逐户进家家访,一方面督促学习情况,另一方面摸排学生生活状况。

六是做好开学应急演练。组织开学防控演练1次,对学生进入学校、测量体温、洗手等进行具体的安排,对学生入厕、放学就餐等做了具体规定。开展突发体温异常处置流程模拟演练,确保了应急处置熟练应对。

七是严格在岗值班履职。领导小组全体成员24小时开机待命,值班人员轮流值守,收集防控工作动态,做好上传下达。值班人员佩戴口罩上岗,逐人测量体温,扫描健康码,杜绝外来无关人员进入校园。

二、开学后教学打算

(一)内部防控措施

开学后,我校围绕“安全、稳定、质量”的六字方针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具体情况如下:

上好开学疫情宣讲和安全第一课,出台疫情防控期间《班主任工作常规》、《任课教师工作规范》、《学生一日生活指南》等制度,规范教学行为。

具体做法中,一是把体温监测放在寝室门口进行,安排教师轮班监测。二是安排教师全程陪护学生就餐。三是每间寝室安排监护教师,负责包保寝室学生学习状况,生活情况,家校联系和思想疏导等工作。四是严格落实学生出勤追踪管理制度,将寝室监护教师查寝,卡口体温监测,课间值班,课堂出勤,就餐陪护整合起来,扎牢出勤跟踪防护网。五是关心关注特殊学生,及时排查化解学生思想问题和矛盾纠纷。各班排查出的特殊学生,实行教师包保责任,教师需对学生情况进行详细了解,制定一生一策,开展心理疏导和关心关爱工作,并形成记录存档。确实不能化解的,要上报学校,联同学校共同处理。

(二)教学计划调整情况

1、开学后,立即对假期空中黔课的内容进行一次摸底考试,认真分析学生收看想效果,及时调整教学计划。

2、调整作息时间,取消大课间和眼保健操,留出体温监测和错峰就餐时间。

3、暂停组织听课活动。暂停教师相互随堂听课和学科教研组组织的公开课教学、示范课、研讨课等教研活动。

4、利用qq、微信等线上设备分享教学、复习资源,不提倡直接分享纸质资源。

5、体育课正常开展。禁止开展剧烈体育活动,体育课教学严控人际距离和教学内容,严控训练强度,以放松性训练为主,便于释放学生压力。

八年级生物课件范文5

一、基本情况概述:

1、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新课程标准》教育改革精神,狠抓基础教育,努力提高民族整体素质,坚持教育面向现代化,切实保证教育为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服务。帮助学生掌握好物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应用物理知识的水平,使每一个学生真正能成为学科学、懂科学、用科学的一代新人。

2、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刚接触物理,有些概念很抽象,对于由感性思维到抽象思维转变的同学来说理解是很不容易的。同学们都来自农村知识面比较窄,两级分化较突出,所带八(1)、(2)班学生差距较大,八(1)班学生活跃;八(2)班学生相对而言比较沉默寡言。

3、教材分析:

教材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要求出发,在知识选材上,适当加强联系实际、适当降低难度,既考虑现代生产发展与社会生活的需要,又考虑当前大多数初中学生的学习水平的实际可能。在处理方法上,适当加强观察实验,力求生动活泼,既有利于掌握知识,又有利于培养能力、情感和态度,使学生在学习物理的同时,获得素质上的提高。

教材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自己的目标。在内容选配上,注意从物理知识内部发掘政治思想教育和品德教育的潜能,积极推动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相互作用。在学习方法上,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主动学习参与实践,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动脑的实际活动,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学期的教学总目标和总的教学要求

1、引导学生学习物理学的初步知识及其实际应用,了解物理学在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实验能力,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和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创新精神,结合物理教学对学生进行辨证唯物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品德教育。

三、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只有处于积极状态,经过认真的观察、实践、思考,才能体会物理现象中蕴含的规律,产生探究物理世界的兴趣,理解所学的物理知识,获得相应的能力。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愿望,鼓励他们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指导他们学会适宜的学习方法,为学生终生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要注意研究学生的心理特征,了解他们的知识、能力基础,从实际出发进行教育,并且根据他们的反应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安排。由于学生的基础差异比较大,所以要注意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要针对他们的具体情况予以耐心帮助,鼓励多做物理实验和参加物理实践活动,使他们基本达到教学要求。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可采取研究性学习等多种方式,培养他们的创造和探索能力。

四、各章要求和课时分配

第六章力和机械

1:认识力的作用效果。能用示意图描述力。会测量力的大小。

2:能通过常见事例和实验,了解重力、弹力和摩擦力。

3:通过实验探究,学会使用简单机械改变力的大小和方向。

4:课时安排

本章一共6节,建议全章教学用8课时,其中新课每节1课时,复习总结和作品交流用2课时。

第七章运动和力

1:能用实例解释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

2:能举例说明自然界存在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知道物质世界处于不停的运动中。

3: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4:通过实验探究,理解物体的惯性。能用语言表述牛顿第一运动定律。

5:知道二力平衡的条件。了解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

6:课时安排

本章共4节,建议全章教学用6课时,其中第3节用2课时,其余每节各用1课时,总结用1课时。

第八章神奇的压强

1:通过实验探究,学习压强的概念。

2: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会估计自己站立时对地面产生的压强。知道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3:了解液体压强

的大小跟液体深度和液体的密度有关。

4:了解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初步认识大气压强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5:课时安排

全章共3节,建议本章教学用5课时,其中第一节用2课时,后面每章用1课时,复习总结1课时。

第九章浮力与升力

1:通过实验探究,认识浮力。

2;经历探究浮力大小的过程。

3:知道阿基米德原理。

4:知道物体的浮沉条件。知道潜水艇浮沉原理。

5:通过实验探究,初步了解流体压强与流速度的关系。简单解释飞机的升力。

6课时安排

本章共4节,建议用7课时,具体安排如下:1节用1课时,2节用2课时,3节用2课时,4节用1课时,复习1课时。

第十章从粒子到宇宙

1: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

2: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

3:了解原子的核式模型

4:了解人类探索太阳系和宇宙的历程。

八年级生物课件范文6

《明暗与立体的表现》是九年义务教育人美版第16册八年级《美术》课本第6课的教学内容。本课属于美术课程中“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教学的一个内容,该领域要求学生运用形、色、明暗等美术语言,选择恰当的工具与材料,用绘画的形式,探索不同的创作方法,发展自己独具个性的表现能力,传递情感。这节课要求学生了解明暗色调的形成及物体明暗与立体的表现方法,知道利用明暗色调来表现物体的立体形象是素描的一种基本方法,能够运用不同的明暗色调表现方法,尝试创作出具有一定创意的、具有立体感的作品,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设计意识,表达学生的思想和情感,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在教学中,教师要求学生注意观察光源照射物体的明暗变化,并提出相关问题,学生回答问题,导入本课的学习。再通过讲解光、明暗与立体的关系,明暗与立体的表现方法及作画步骤,使学生对本课内容有一定了解,通过实践,使学生尝试运用不同工具和表现方法,以独特的观察和思路,完成一张具有明暗立体的作品。教师要求学生的作品要有创意,具有个性,本课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师应努力给学生提供相关的学习资料和学习环境,鼓励他们搜集画册,上网查找学习内容,努力提高艺术修养。在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本课知识,合理利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强化创新意识。由于面对的是八年级的学生,要考虑他们的实际情况,努力激发学生学习素描的兴趣,一定不能上成专业素描课,绝对不能扼杀学生的个性,作业应努力做到各具特色,各有千秋。

本课内容在课本第16页和第17页,分别用文字与图片说明明暗与立体的表现的相关知识。课本第16页通过一组石膏几何体照片说明当物体在空间受到光的照射,它的表面会形成明暗色调,明暗色调会加强物体的空间感与立体感;通过静物素描习作、木刻作品、黑白画作品以及立体柱的不同方法图示,说明明暗素描的表现内容、形式、技法和工具的多样性;通过树叶的明暗表现说明现代设计构成在明暗素描中的运用。课本第17页是学生的作品展示,学生用不同材料、形式与方法完成了一件件作品,体现中学生的艺术观念与创新精神。

二、学习者特征分析

由于我所面对的是八年级的学生,这些学生对素描的知识了解甚少,他们活泼、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缺乏创新意识。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既“黑板+粉笔”的模式,不会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也不能拓宽他们的视野,加上素描学习较为枯燥,不容易掌握,多数学生一定是不感兴趣,从而不学习。本节课我运用多媒体教学形式,给学生展现了风格多样的素描作品,加上实物教学,直接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动机,提高了学习效率,激发了创新精神。在这些学生当中,有少部分学生不愿意与别人交流,以自我为中心,针对此情况,我设计了学生展示作品这一环节,他们自评、互评作品,这样做有利于这些学生的发展。

三、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1)了解明暗色调的形成及物体明暗与立体的表现方法,知道利用明暗色调来表现物体的立体形象是素描的一种基本方法;(2)通过运用不同的明暗色调表现方法,尝试创作出具有一定创意的、具有立体感的作品;

2.隐性内容与目标

激发学生的创新、设计意识,表达学生的思想和情感,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四、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要求学生掌握三大面、五调子的知识及物体明暗与立体的表现方法;

教学难点:提高学生观察、设计及创新能力。

五、学习材料

教具:课件(包括丰富、典型、多种风格的素描图片)、石膏体、素描画册

学具:习作、图片、画笔、画纸、小物品(树叶、花草、生活用品等)

六、教学方法

讨论法、讲授法、回答法、练习法。

七、教学结构流程设计

(略)

八、教学步骤

1. 准备:准备范画、课件、石膏体等教具,调试好多媒体教学设备,组织教学。

教学目标:为上课做好充分准备。

2. 引入新课(5分钟):教师播放音乐,利用光源照射石膏体,以及展示课件,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光源照射石膏体的明暗变化,提出相关问题。

教师总结:当一个物体在空间中受到光的照射,它的表面就会形成一种明暗的色调,明暗色调会加强这个物体的空间感与立体感,光线与物体的角度不同,明暗色调不同。由此,导入本课的学习。

教学目标:由于学生对素描知识认识较少,加上素描学习本身枯燥,不容易掌握,为了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热情,意识到学习本课的重要性,我带来石膏体,让学生观察石膏受光产生的明暗变化,结合教学课件的展示,这样能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 讲授新课(15分钟):(1)教师利用板书与课件具体说明光、明暗与立体的关系;(2)教师利用课本、课件、不同技法作品的比较,引导学生总结出明暗与立体的表现方法,鼓励学生从传统的圈子跳出来,可用其它技法来表现;(3)教师通过课件及板书讲授表现步骤,强调作画时的注意事项。明暗与立体的表现步骤如下:首先,用线条描绘出物象的轮廓;然后,表现出物象的明暗关系;最后,调整完成。

教学目标:学习素描必须了解三大面、五调子以及明暗与立体的表现方法,这是本课学习的重点。师生要下功夫仔细探讨,教师要指导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

4. 思考与讨论(3-4分钟):教师展示相关图片,并且提问学生这些图片是用何种表现技法来体现其明暗与立体感的,以巩固所学知识。教师总结。

教学目标:(1)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2)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

5. 课堂实践(15分钟):教师布置实践内容。

教师进行题意分析,不做太多限定,鼓励学生不受现实对象的影响,大胆想象,可以表现不同内容、形式、技法的明暗立体作品。

教师展示一些作品并讲解,以拓宽学生的作画思路。教师进行巡视,在创意、构图、表现技法、材料使用等方面给予指导。教学目标:理论知识要用实践来检验,在实践中才能及时发现问题,获得进步。这样的实践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设计意识,表达学生的思想和情感,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6. 展示与评价(5分钟):教师鼓励学生把自己的作品展示出来,虚心听取他人意见。

7. 总结(1-2分钟):教师答疑、总结,鼓励学生的创作活动,提出具体希望,布置课后作业。

八年级生物课件范文7

多媒体数字化的出现为深层次实现“直观性教学原则”提供了可能,随着课改的深入,现代化教学手段成为有效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方式,国家大量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使得多媒体教学实施成为一种必然。为满足学校教学的需求,我们率先推出《义务教育多媒体教学课件》。

科目全、版本全、系统、完整是本系列课件一大优点。教师们虽然可以从网上下载课件,但是不系统,因未经专业出版单位审核,质量得不到保证。本课件内容分为“精品课件”、“精品资源”两部分:“教学课件”完整、系统、连续,教学线索明晰;“教学资源”既可下载,又可修改,随教师喜好加以运用,资源丰富。此套课件既有完整的编写体例,又有丰富的教学资源。

强大的编写队伍,得天独厚的出版资源。《新课程》杂志社、山西春秋电子音像出版社联手打造,既有好的编写队伍,又有得天独厚的出版资源,相信我们的产品一定会为教育教学的发展做出贡献。具体科目版本如下:

语文:一~六年级有人教、苏教、语文S版三个版,七~九年级有人教、苏教、北师大三个版,一学期两盘。数学:一~六年级有人教、苏教、北师大三个版,七~九年级有人教、北师大、华东师大三个版,一学期两盘。英语:三~六年级有人教PEP,沪教牛津版,外研版,译林版;七~九年级有人教新目标,一学期两盘。品德与社会(生活):一~六年级人教版、河北人民版、浙教版,一学期两盘。音乐:一~六年级配所有版,一学期两盘。七~九年级配所有版,共四盘。体育与健康:一二年级(全一册)、三四年级(全一册)、五六年级(全一册)、七~九年级(全一册)配所有版,全一册共四盘。美术:一~六年级配所有版,一学期两盘,七~九年级配所有版,共四盘。科学:三~六年级教科版、苏教版、河北人民版,一学期两盘。思品:七~九年级有人教、山东人民、北师大、教科,共四个版,一学期两盘。历史:七~九年级有人教、北师大、华东师大,共三个版,一学期共两盘。地理:七八年级有人教、湘教、晋教三个版,一学期两盘。生物:七八年级有人教、苏教两个版,一学期两盘。物理:级有沪粤、人教两个版,一学期两盘。化学:有人教、沪教两个版,一学期两盘。

八年级生物课件范文8

关键词:微课;ARCS动机模型;八年级物理

一、背景

广东佛山教育局的胡铁生面向全国中小学微课大赛参赛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之一:76%的教师认为,微课教学设计非常重要。同时,有34%的教师认为,自己在微课制作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是“没有掌握微课的设计方法”。可见微课教学设计是一项很重要又很困难的工作[1]。

二、微课与ARCS动机模型

(一)微课概述

微课又名微课程,它是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如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等)或教学环节(如学习活动、主题、实验、任务等)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新型在线网络视频课程[1]。微课的核心是微视频,它能够给我们以真实性、情景性、生活性的体验,可供学生个性化学习。这并不是说制作微课只能拍摄现实的情景,每个学习阶段的学习者特征、教学内容各不相同,因而微课设计必须要分级、分类。

(二)ARCS动机模型

ARCS动机设计模型是1979年由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的凯勒教授提出的。他认为激发学习动机的因素主要有注意(Attention)、相关(Relevance)、信心(Confidence)和满足(Satisfaction)四个方面,简称ARCS模型。

1.注意。指吸引学生的兴趣和刺激学生的好奇心,它是学习者进行学习活动的前提条件之一[4]。2.相关性。为了使学生对所学内容保持持续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就要让学生看到学习内容与其自身的相关性。3.信心。指学生对自己达到学习目标的自信。4.满足。指学习结果与学习者的积极期望相一致的时候,学习者获得的一种心理上的满足感,这种满足感成为其继续学习的动力。其学习动力又会转接到新的学习内容上。

由此可见,只要学习过程设计合理,便能使学习者保持持续的学习动机,形成良性循环。

三、基于ARCS动机模型的初中物理微课设计

(一)基于ARCS动机模型设计初中物理微课的意义

初中生的年龄处于 11 岁到 15 岁之间,是人生发展中生理和心理发育都十分迅速的阶段。该阶段学生对很多新、异的刺激有浓厚的兴趣,当发觉这些刺激与自己熟悉的事物相关,就会激起较强大的探究心理。

传统的教学主要是知识灌输的方式,很难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如果能够结合微课,转变教学方式,课后让依据微视频进行自学,而课堂活动用于知识的内化和深化,教师进行个别化指导,使学生通过自我探索,建构新的认知结构,会产生更好的教学效果。然而微课的设计成为很多教师使用微课进行教学的瓶颈。结合学习者、学习内容特征进行具体的微课设计有一定意义。

(二)基于ARCS动机模型的八年级物理微课设计

本文以八年级物理为例,基于ARCS动机模型进行微课设计,以增强学生学习动机,提高学习效率。

学习内容:八年级 物理(上册)第六章 第二节 密度

已有知识:学习了物体的质量,并且学会使用托盘天平秤物体的质量

四、结语

微课作为一种新的学习体验,其应用领域与使用方式将越来越多样化。其设计与具体应用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ARCS动机模型为激发初中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动机提供了有效的方法,基于ARCS动机模型,结合微课自身的特征进行微课设计,有利于激发学生持续的学习动机,使学生由被动的学习者变为主动学习与思考,取得较好的教学和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 胡铁生,黄明燕,李民.我国微课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2013,(4):40.

[2] 梁乐明,曹俏俏,张宝辉.微课设计模式研究――基于国内外微课程的对比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2013,(1):65.

[3] 孙冬梅,刁彩霞.ARCS动机设计模型及其在高校课堂中的实践探索[J].现代教育科学,2011,(3):141-142.

八年级生物课件范文9

课堂是教学的主要阵地,师生的双向交流仍是农村中学传授知识的主要方法。初中生的观察、记忆、逻辑思维等能力进一步发展,使他们能够在观察中注意到事物的细微处,能够较长时间地专注于干一件事,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和抽象地表达事物本质特征的能力。同时,初中生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兴趣广泛、思想活跃、敏感,喜欢进行奇特的幻想,在许多方面都有创新的见解。有效的课堂发问是引发学生心理活动,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也是成功教学的基础。陈龙安博士在《创造性思维与教学》一书综合归纳的创造性发问技巧有假如、列举、比较、除了、可能、想象等六类。本文试谈谈笔者在历史教学中对这六类发问技巧的运用与体会。

课堂中教师的问题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是软性的,即没有固定唯一的答案,鼓励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想象、概括、发散,是一种横向的思维;另一种是硬性问题,其答案有“对”“错”,趋向于逻辑、精确、判断、推理、分析,是一种纵向的思维。所提问题的内容应源于课本,高于课本。源于课本,即所问问题应有一部分是学生学习的知识,让学生感觉到所学有了用武之地,而且用已有的知识去探索新的知识本身就是一件令人兴奋的事;高于课本是指问题内容既有一定的广度也有一定的深度,让学生有足够的空间去思考。在教学中结合教材适时发问有利于学生创造力的提高,现举例如下。

“假如”的问题。即要求学生对一个假设的情境加以思考,可以用人、地、事、时(现在、过去、未来)的假设发问。例如在教学八年级上册《劫难中的抗争》中“太平军痛打洋枪队”子目时发问:“假如太平天国不是定都天京,而是继续北上攻打清王朝,能不能清王朝的统治?”笔者没有立即下结论,而是让学生去思考讨论。学生在热烈的讨论后得出一个认识:农民阶级由于受经济基础和阶级属性的制约,不可能取得革命的胜利。这一问题的解决不但有助于学生学好第四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内容,而且激发了学生探究、寻找问题的兴趣,也提高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列举”的问题。即举出符合某一条件或特性的人物或历史事件,越多越好。笔者在教学八年级上册《把我们的血肉铸成新的长城》一课时发问:(1)抗日战争中有哪些主要战役?涌现出哪些英雄人物?(2)结合史实说明抗日战争中国胜利的原因。这就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爱国情感,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兴奋之中。师生在一问一答中进行了思想交流,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爱憎分明的情感和爱国主义精神。

“比较”的问题。即就两个或多个事件的特征或关系比较其异同。笔者在教学九年级上册《武士领导的社会变革》一课时发问:日本的明治维新同俄国的亚历山大二世改革、中国的有何异同?想一想,同样都是改革,中日两国为什么会出现迥然不同的结局?然后 引导学生从内部条件和社会背景、力量、政策措施的实施、国际环境等方面对比讨论得出结论:在积贫积弱的旧中国,中国的资产阶级由于自身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不能领导中国人民走上独立富强的道路。这也为学生更好地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原因做好了铺垫。

“除了”的问题。针对原来的资料和答案,鼓励学生突破陈规,寻找不同的观点,得出正确结论。如在教学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中评价唐太宗是重点和难点。在学生学完本单元的基础上发问:除了“贞观之治”外唐太宗还采取了哪些措施?原因是什么?然后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进而得出正确结论:唐太宗不愧为我国古代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民族政策、对外交往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创造了盛世辉煌的唐帝国,为中华民族的繁荣发展与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可能”的问题。要求学生利用联想推测事物的可能发展,或作回顾与前瞻。例如,在教学八年级上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课时,笔者提出问题:红军长征途中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和危险?学生在分组讨论后得出许多种困难和危险:军队的围追堵截;分裂红军的恶行;气候恶劣;地形复杂;缺医少药;民族的隔阂,语言不通;等等。笔者在高度肯定学生回答的同时再设问:红军又是如何克服困难走向胜利的?请举例说明。学生的回答更加踊跃,回答角度也更加广,所举的例子更加具体生动,许多都来自课外读物。学生在培养发散思维的同时学会了知识迁移,懂得了知识的重组,学会了初步创新,也受到了良好的思想教育,有利于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提高承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打下良好的基础。

“想象”的问题。鼓励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想象未来的事件。例如笔者在教学八年级下册《铸起共和国钢铁长城》一课时让学生想象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们国家的状况并用相关的影视资料表现出来,让学生在感受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同时,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同时使学生了解今天“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是“两弹一星”精神在新时期的发扬光大。

时代在发展,新课标为历史教学提出了新要求,面对历史教学的困境,教师的自觉实践至关重要。“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在教学中只有不断地创设问题情境,使教学日益深化,才能培养出具有人文素养的现代公民。

八年级生物课件范文10

【关键词】初中物理 实验教学 培养 学生

在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下,农村学校教师教学观念还相对陈旧,课堂教学多数是教师讲、学生听,偏重于重复机械操练为主的题海战术,课堂教学缺乏生机与活力,以致学生不善于生发现问题,更不善于提出问题,很大程度上禁锢甚至扼杀了学生的创新精神。而新课标初中物理重视实验教学,教材的编写能从较大范围满足不同地区、不同条件学校的需要。

1.传统实验教学的困难

相对而言,传统实验教学模式僵化,教学方式呆板,未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思维发展空间。就连学生分组实验,教材从实验目的、原理、仪器、操作步骤到注意事项,面面俱到。实验时教师怕学生损坏器材,还要花相当的时间讲实验,然后学生依样画葫芦,记录几个实验数据了事。

由于农村学校器材不足,多数情况下,老师只能讲实验,尽力把实验描述清楚;而有些老师嫌做实验麻烦,加上有些实验现象不明显,便有"做实验不如讲实验"、"讲实验不如背实验"的错误认识;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普及与应用,有些教师迷恋多媒体模拟实验的清晰、有趣,宁愿花很多的时间制作多媒体课件,让学生看实验,而不重视实际操作。总之,目前大多数教师不做或少做实验,放弃了运用实验的直观教学方法,严重地妨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更新实验思路,克服教学上的困难

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理概念、规律、定律都建立在大量的实验和实践的基础上,不做实验怎么行呢?因此,我们必须更新实验思路,克服教学上的困难。

2.1 采用多种形式的实验,吸引学生主动参与

实验教学可以在课堂上,也可以在课外,或把演示实验改为边讲边实验。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相信学生,使学生主动参与实验。例如在讲长度测量和误差时,可先让三、四名学生用同一把长木尺测量讲台同一侧边的长,然后同时写在黑板上,通过学生实际实验测出的数据,更能说明测量误差这个概念,说不定还能说明测量误差和错误这两个概念的区别。

2.2 利用设计性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让学生独立设计实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设计物理实验需要灵活、综合运用物理及相关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可循序渐进地要求学生:按实验原理和方法正确选择实验器材;设计实验原理和方法并独立操作;在此基础上力求设计独特的实验构思。

例如新课标八年级物理上册《平面镜成像》中的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提前要求学生预习,并按课本及提示自己寻找器材实验,然后上课时请学生说出方法并给大家演示。

2.3 开展探究活动,培养合作精神

新课标初中物理教学过程强调观察、实验、探究、运用,教学中开展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合作精神。引导学生学会科学探究,即模仿科学家的探究方法,重视探究的过程、方法和步骤,探究学生未知的知识。例如九年级物理安排的《探究摆的等时性》,先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本,了解科学探究的一些步骤,然后介绍如何寻找器材、如何操作、同桌的同学如何配合测量单摆的周期(即单摆摆动一个来回的时间),再把全班分成两组,利用课余时间分别探究控制了变量后的第一组和第二组实验。活动后,可适当要求学生写出探究报告或总结,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2.4 引导学生自备器材,拓展创新

实验时,可以使用实验室所配备的器材,也可以自备自制器材,甚至可以使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现有物品。例如用铅笔和小刀做压强实验,用汽水瓶做大气压实验,用眼药瓶做物体的浮沉实验,用输液管和木刻度尺制作U形压强计等,这些器材学生更熟悉,有利于使学生明白物理就在身边。我们还利用课外活动开展"小制作、小发明竞赛"加以拓展,学生创造性地使用现有物品、废弃物品进行小制作,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还能解决农村学校器材不足的问题。

2.5 合理应用多媒体技术,加强实验教学

对于实验现象不够明显、可见度较低、或者实验器材难找的实验,有条件的学校可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技术辅助教学,通过设计、制作多媒体课件,在课堂上播放,也同样形象生动,学生又有新鲜感,教学效果也很好,但注意不要一味追求,不能代替实际操作。

总之,农村学校新课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实施,并非一蹴而就,这需要我们站在一线的物理教师不断更新教学理念,结合实际,挖掘学生潜能,争取学生配合,并一直坚持下去,才能够克服传统教学困难,大面积开展实验教学,才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5.42-43.

八年级生物课件范文11

 

课题摘要

学科

小学科学

学段

小学高段---六年级

年级

六年级

单元

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宇宙》

教材版本

科教版

课程名称

《太阳系》

一、学习内容分析

1.教材分析

    星星、月亮、太阳这些天体每天都伴随着孩子们的生活,孩子们会对它们产生浓厚的兴趣,有探究的欲望。从学生认识的角度来看,这一个单元是让学生把他们的视野扩大到地球以外的宇宙空间,在科学课堂上尝试用不同于平时常用的观察、实验方法去认识宇宙中的事物,这对学生的发展具有意义和挑战性。但我们也必须清楚地意识到,本单元的学习对学生来说是有难度的,教师应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和教学准备,采用合理而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让本单元教学内容能促进学生的多方面发展。

2.学情分析

小学阶段从三年级开始开设科学课程,也就是说从三年级到六年级,毕业班的学生已经学习了三年的科学知识。通过三年的学习,同学们的知识、技能与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都有了一定的进步。我所任教的六年级毕业班,学习氛围良好。同学们学习态度端正,对世界、对科学充满了探究的兴趣。只是还需要任课老师的指导和提点。

3.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

太阳系是以太阳为中心,由八大行星、矮行星、小天体等组成的一个天体系统;八大行星从近到远排列的顺序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2)过程与方法:

知道组成太阳系的天体以及八大行星的排列顺序;会运用收集资料的方法来认识和了解太阳系;能对数据、信息按需求进行处理,并在此基础上用一定的材料来建立太阳系的模型;初步建立太阳系是一个较大的天体系统的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课外能积极地从事信息收集活动;能积极地与同伴一起合作、交流有关太阳系的信息;能创造性地制作太阳系模型;意识到收集、整理和交流资料是科学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意识到太阳系中天体的运动是有规律的并且是可以被认识的。

4.教学重点

太阳和围绕它运行的行星、矮行星和小天体组成了太阳系。

5.教学难点

根据八大行星距太阳的平均距离及各行星赤道直径数据表建立太阳系的模型。

    6.教学准备

太阳系图片、课件、八大行星数据表、橡皮泥、小皮球等

二、教学环境选择

√简易多媒体教室        交互式电子白板      网络教室       移动学习环境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认识太阳系

1.自学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你知道哪些天体在围绕着太阳运动吗?

(2)你能说出课件图片中太阳系各成员的名称吗?

(3)你能向大家介绍其中一个成员的特点吗?

2.举行一次介绍太阳系交流会(提前布置,每组介绍一种天体:太阳、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小行星、矮行星、彗星、流星等)

3.小结:太阳系是以太阳为中心,由八大行星(包括卫星)、矮行星、小天体(包括小行星、流星、彗星)等组成的一个天体系统。

二、建立太阳系模型

1.提出任务:建一个太阳系八大行星模型

2.讨论:建立这个模型,要解决哪些问题?

(每个行星的大小、排列的顺序、绕太阳转动的轨道和方向等)

3.从书本里查找八大行星的数据资料。

4.教师提供八大行星的大小比较图,让学生进行直观比较。

5.用橡皮泥捏太阳系八大行星各成员的大小。如果把木星的直径捏成7厘米大小,那么其他行星的直径大约捏多少厘米?

6.按太阳系八大行星排列的顺序摆放在桌面上

7.思考并回答:各大行星是按什么方向绕大阳公转的?哪个行星公转周期最短,哪个行星公转周期最长?有什么规律?

8.思考并回答:各大行星在公转的同时还在自转吗?哪个自转最快?自转方向都一样吗?哪个自转方向与众不同?

9.思考并回答:如果让各大行星绕太阳公转,在桌上行吗?为什么?

三、观看一段关于介绍太阳系的视频

1.拓展性提问:太阳系是怎么形成的?

2.你还有什么疑问?

四、教学评价设计

1.评价方式与工具

√课堂提问     √书面练习    制作作品    测验    其它 建立太阳系模型  

2.评价量表内容(测试题、作业描述、评价表等)

 

作业:课后收集关于太阳系的资料,并与全班同学交流

 

 

六、备注

技术环境下课堂教学管理思路、可能存在的教学意外及相应的应急预案等

1、准备纸质图片代替ppt

2、演示模拟实验代替视频

八年级生物课件范文12

一、思想方面

三位教师思想上要求进步,热爱教育事业,一到学校,就积极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认真听课,积累经验,认真备课,努力上好每一节课,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在5.12地震发生后,张冬梅老师(063班班主任)率先组织本班发起捐款活动。三位实习老师虽然没有什么收入,但是仍积极参加了捐款活动。二、业务方面

1、虚心学习,积累经验

三位实习老师在明确实习任务后,利用一周时间跟指导老师同步进课堂,熟悉上课基本模式,积累直观经验。第二周开始,在老师指导下上讲台实习授课。在上课期间,三位实习老师在副校长带领下的听课活动从未间断过,每周至少听课两节,最多时每周达5节之多。他们既听同学科老师的课,也听其他学科老师的课。他们既从优秀老师的课中吸取宝贵经验,也从其他老师的课中总结教训。在老师的指导下,三位实习老师的教学技能迅速形成,教学水平明显提高。

2、积极探索,勇于创新

在三位实习老师中,张冬梅老师教数学课兼063班班主任。在刘晓志主任指导下,张冬梅老师迅速进入角色。在班级管理中,充分发扬**,指导班委会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利用课余时间跟同学们谈心,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建立起深厚的感情。在德育处组织的班级文化评比活动中,张冬梅老师和同学们群策群力,一起动手,美化教室环境,增加文化氛围,取得了优异成绩。在教学中,她积极接受刘晓志主任的教学思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的学习热情空前高涨,在期中考试中,该班数学取得了年级第一的好成绩。

3、服从安排,敢于付出

在三位实习老师中,张阁阁老师刚开始被安排教九年级一个班的物理课并负责九年级每班一节物理辅导自习。后来根据需要,又改教八年级物理,同时仍负责九年级物理自习课辅导。面对新任务,张阁老师快乐地接受了任务,从没说过一句累,表现了当代大学生的优秀品质。在上课前,充分备好每一节课,有时为了上好一节课,备课时间达到6小时以上。正是这种敢于付出的行动,才有了课堂教学的成功,也得到了学生的认可。同时,也受到局领导的高度评价。

4、勇于尝试,大胆改革

三位实习老师刚开始上课的时候,都或多或少地存在“一言堂”的现象,以教师为中心,围绕教材上课,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其中邵丽彰老师尤其明显。针对这种情况,刘庆龙副校长与他多次交换意见,针对怎样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如何组织课堂等问题进行研讨。邵丽彰老师迅速改变了自己的教学方法,提高了驾驭课堂的能力,课堂气氛严肃而不失幽默,受到学生的一致好评。

三、生活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