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同学会致词

同学会致词

时间:2023-05-29 17:43:32

同学会致词

同学会致词范文1

男:尊敬的各位老师

女:亲爱的老同学们

合:大家晚上好!

男:二十年前的今天,我们告别了熟悉的母校,也告别了亲切的老师和同学

女:时光流逝、岁月如歌,不知不觉我们已走过了二十个春秋

男:二十年的离别、弹指一挥间,今天我们大家相聚在一起,中学三年同窗的日日夜夜、点点滴滴,好象又回到昨天

女:学校生活时,每一天的拼搏与努力,每一年的辛酸和喜悦,都是我们一生最难忘,最珍贵的记忆,是我们成长不可缺少的阶梯

男:当时我们还年轻、我们不懂人生、我们充满热情,我们怀着美好的原望、憧憬未来

女:回首我们曾一起走过的中学生活,原创:冲淡的是我们过眼云烟般的记忆、日渐浓郁的是我们平平淡淡、从从容容、真真切切的同窗情谊

男:经过前期的筹备、在全体同学的共同努力和积极响应下,今天、我们终于相聚了

女:此时此刻,我想大家的心情和我一样,难以平静、非常激动

男:今天在场的同学有的是从泰国、意大利赶来的,也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他们平时在外奔波操劳今天我们相聚在一起,就是想为大家提供一个重叙旧情、互述衷肠、相互沟通、相互帮助的平台

女:让我们一起来重温老师恩、同学情,来共同追忆温馨的昨天和曾经的浪漫,畅谈人生的艰辛和美好,共同展望精彩的明天

男:这次的同学会,我们还特别邀请了罗剑英、邱志鸿、钱菊萍三位老师参加,下面一让我们的热烈的掌声对于他们的到来,表示热烈而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女:这次同学会也得到了姜裕国、高章龙、邵金武、王云海等四位同学的大力支持,今天的所有奖品全部是由他们提供的,在这里我们同样以热烈的掌声对他们无私的支持衷心感谢

男:下面联欢酒会正式开始,在开始之前,我们首先要产生特等奖一名

女:今天的特等奖奖品是高章龙同学提供的价值1200的数码照相机一台

闭幕致词

男:叙旧情、增友谊、回顾旧岁月

女:望未来、促沟通、共创新天地

男:晚会到现在已将近尾声了,今日之聚、实属不易

女:此时此刻、此情此景,我们更应该感谢的还是我们最尊敬的老师

男:是他们教给了我们学问和知识

女:是他们教给了我们热爱生活和信息

男:是他们用辛酸和汗水奠定了我们人生的基础

女:在这里,让我们真诚地对尊敬的老师说一声:

合:老师,你辛苦了

男:“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亲爱的同学们,为了我们难忘的中学生活中结下的深厚的友谊

女:为了我们健康而美好的生活

合:干杯!

男:最后让我们共同祝愿我们的老师原创:

合:身体健康、生活美满

同学会致词范文2

【关键词】致动结构 词缀 语法手段

【Abstract】There is a very important language structure which is used to express the causa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things both in English and in Chinese.It is the causative structure, and it allows us to express the causative events in the objective world in a very rich way.At the same time,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causative structure,English and Chinese language learners can improve their understanding of the flexibility of another language. Surely,the English and Chinese languages have similar expressions and sentence patterns on the causative structure,but they also have their own linguistic uniqueness.

【Key words】causative structure; affix; grammatical device

一、前言

致动结构是人们对日常的客观世界中致动事件的语言表达,比如,日常生活中发生的理发、开门、花钱等事件中的一件事物引起另一件事物发生某种变化或者产生某种可观察的结果的一种动态事件,在语言中人们一般就会用致动结构来表示。致动结构又称使动结构,其表达的范畴是指事件主体施加外力,通过某一动作使事件客体发生某种变化,产生某种结果。一般来说典型的致动事件应含有以下几个共同因素:1.致动事件的发生必须含有动作的施力者和动作的承受者;2.主体施动和客体受动的时间先后顺序;3.致动事件的触发因素应该与结果临近;4.致动事件的触发和结果有着相同的时间和地点等背景特征等典型特征。然而,汉语和英语作为当今世界上两种最为广泛使用的语言,在致动结构的表达上有很多共同点但也有其不同的地方。

二、英汉语致动结构的施动者和受动者

英语和汉语中的致动结构至少包括四个语义要素,即施动者、受动者、致动动作、致动结果。施动者是外力的施加者,它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也可以是行为或事件,如:(1)He made me laugh;(2)鲜花能让女孩子开心;(3)Losing weight makes girls happy;(4)运动使人保持健康.例(1)的致动主体是人“he”,例(2)由物作为致动主体(“鲜花”),例(3)和(4)注意,在英语中由动词作为致动主体一般要用动名词“ing”或者加“that”引导名词性主语,但是汉语可以直接用动词作为致动结构的主体。

致动的受动者就是接受外力的客体,它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例如:(1) The unfaithful boy hurt his girlfriend’s heart; (2) 静寂的夜空被一道闪电划破。例(1)和(2)的客体是物,(1)的客体是“his girlfriend’s heart”, (2)的客体是“静寂的夜空”,虽然(2)是被动句,是“静寂的夜空”受到外力所以它还是客体。

三、致动结构的动作和结果

致动结构的动作是施动者施加外力的动作形式,它可以是抽象行为,例如,汉语中的“使、让、叫、令”等,英语中的“make、cause、enable”等。也可以是一些表达具体行为和意义的动词,但是,英语致动词往往是在形容词或者名词加上后缀或者前缀的方式来体现,而现代汉语致动词汇多为双音节词语,比如:邀请、要求、欢迎、介绍、感谢、嘱咐、委托、号召、动员、鼓励、选举、组织、领导、争取、督促、强迫等等。汉语的致动动词除了“使、叫、让、令”以外都是行为动词。它们表意明确、自由运用能力强,可以单独回答问题,可以作谓语中心,有的还可以作主语中心、定语和宾语,如“这个要求不高”、“他是选举的对象”、“响应党的号召”等;它们动词特性显著,除“疚应、感谢”等词外场示受徨度副词修饰,可以带杯语和动态助词“着、了、过”,如“我们组织过一次比赛”、“领导着我们”等;可以重叠,如“劝劝”、“鼓励鼓励”等。而“使、叫、让、令”等致动动词不具备以上特点。

而在英语中常见的表示致动动词往往会加一些特定的词缀,比如,前缀是“en”和“em”,而后缀是“ize”、“en”、“ify”和“ate”。“En”和“em”加在一些特定的形容词和名词前意为 “使成为某种状态或者某种物”,它们的意思和用法是完全相同的,如:(1) Cage C encage;(2)Title C entitle ;(3)Bay C embay ;(4)Bitter C embitter.作为后缀“en”也同样意为“使成为”,而也可以加在形容词或者名词后,如:(5)Hast C hasten;(6)Length C lengthen.例(5)的“hast”是形容词,意为“快的”,而“hasten”是一个以为“使加快”的致动动词。例(6)把名词“length”(“长度”)变成意为“使变长”的致动动词。另外的后缀“ize”、“ify”和“ate”的用法、形式和意思也是几乎一样的,如:(7) Modern C modernize;(8) Pure C purify;(9) Timid C intimidate.

四、英汉语致动结构的区别

语言所采用的词形和词义本身就是语法手段,所以英汉语致动结构的区别首先体现在各自凭借的语法手段不同。从这两种语言的致使词汇构成可看出,英汉语是有明显的区别的,英语偏向词缀法而汉语偏向词序法。从整体上看,英语比汉语更偏向于词汇致动,这与两种语言的文化背景有关:中国人思维倾向于从整体到局部,重大局,说话较笼统,词与词构成句子,体现语法关系主要靠词序,但是汉语动词、形容词或名词的致动意义,主要是靠词序来体现的,而不是靠本身的词义来体现的。如“他拿出糖果馋我”,当中的“馋”,本身并没有“使我羡慕想吃”的意义,只是因为“馋”处在宾语“我”之前,读者通过意会,便认定它是个使动词;而西方人思维倾向于从局部到整体,故英语重局部词汇的形态,倾向于词汇致动。同时西方人也讲究形式逻辑,词缀法的形态变化和逻辑结构正符合其特点。因此英语是屈折语,即有词形变化。也就是说英语一个词的使动意义常常是通变化词形来获得和显示,如上文提到的英语各种致动词缀。

还有汉语致动词汇大多数是双音节词语,结构为V1+V2或V+Adj形式,例如,如:“打破”。也就是说,汉语两个动词的结构是一个外动词和一个内动词一起构成的,外动词是表示致动动作的,而内动词说明致动结果,在“打破”里面如果只有“打”你不知道这个动作意为“打破”还是“打开”等,而光看“破”字,也不能判断导致破碎的过程和原因。而英语中的致动词的结果多用介词短语或者形容词在致动动词后面,如:(1) The warrior beat the monster to death;(2) He push the window open. 例(1)中介词短语“to death”表示动词“beat”的结果,这种介词短语表达的是“到什么程度”。例(1)中的致动结构意味着致动动作的过程比较长,譬如“the monster”不是被打了一次就死了,而是被打了很多次然后终于死掉了。汉语中也能采用介词短语表示同样的意思,但是应该没有英语那么常用。例(2)采用形容词“open”表示致动动作“push”的结果,而且与介词短语形成对比,采用形容词表示致动结果意味着结果发生得较快;与汉语比较,这个结构较完美地对应汉语含有的形容词加内动词的致动结构。

五、结语

我们认为,由于东西方人们的基本认知和认知心理的相同使得英汉语在致动表达上具有很多的相同点,在致动结构句式上和致动现象上都有着很大的相似性。但同时,英汉语在对致动现象具体表达的句式结构上却存在许多细小而重要的差别。这些差别对进一步研究英汉致动现象的语言表达和对英汉语教学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程琪龙.致使概念语义结构的认知研究[J].现代外语,2001(2).

[2]张京鱼.心理动词与英语典型化使役结构[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4(5).

同学会致词范文3

关键词:导致 引起 致使义

前几日,在对外汉语教学的课堂上,一名留学生突然问起“导致”和“引起”的区别。在《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里给出的解释是用“引起”来解释“导致”的,二者的词性相同,均是动词,这种互训的方法的确给留学生带来了很大的困惑。但经我们调查发现在有些情况下,二者是不能互换的,而且区别明显。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辨析。

一、语义

二者的区别主要体现在语义上。“导致”和“引起”都是致使义动词。“前边的事物是因,它后边的事物为果,后边的事物的出现以前边的事物为条件。”1

但是,首先,“导致”的因果味较浓,一般用来强调上文和下文的因果关系。而“引起”则侧重于一种事情、现象、活动使另一种事情、现象、活动出现,强调的更多的是引带关系。比如:

(1)就是这次感情危机,直接导致了我的学习成绩下降,以至于让我考高时名落孙山。――《中国北漂艺人生存实录》

(2)地球变暖已引起全世界人们的关注。 ――《中国儿童百科全书》

其次,“导致”后面一般跟着不好的事,属于消极意义。而“引起”没有限制,既可以跟消极的,也可以跟着积极的。而当“导致”和“引起”用在同样的句子中时,其事情,“导致”比“引起”显得要更严重。

(1)我国毒物泄漏的情况也十分普遍,导致环境污染,对人体造成危害。――《中国儿童百科全书》

(2)喷洒过汞制剂的粮食、水果、蔬菜中都含有汞,可直接引起食物中毒。――同上

(3)尤其是《新青年》杂志上的进步文章,引起了他对马克思主义的兴趣和对俄国革命的向往。――《中共十大元帅》

因此,“导致”不仅可以更好的强调因果关系,更能体现出严重的意味。

二、语表

通过观察可以发现,“导致”和“引起”它们后面所带成分也有些细微差异。下面是对北大语料库中语料的分析,列出表格如下:

从上述表格中,我们得出这样几个结论:

(一),“导致”和“引起”都属于致使义动词,“前边的事物是因,它后边的事物为果,后边的事物的出现以前边的事物为条件。”2后边的果一般为某件事物的发生,所以,“导致”和“引起”的后边一般是谓词性的词或短语。这点尤其表现在“导致”上。

(二),二者也可带体词及体词性短语,但有些不同。“导致”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带谓词性的词或短语,带名词及名词为中心的定中短语,仅占了13%。仔细观察,它可带的名词范围比较窄:病名,结论或后果,问题,灾祸及事物专名。除病名以外,其他都是谓词性短语的名词性转化称法,换句话来说,通过上下文,他们都可以用谓词性的短语转换。

(4)这种及中国所导致的政治后果是:占总人口比例很小的工业无产阶级却具有很高的组织。――《中国儿童百科全书》

(5)周济在回答记者有关中国怎样应付1999年大学扩招导致的大学生就业问题说…… ――同上

(6)诸多吉凶祸福都托之于神,以为是由于自己的某种过错才导致了灾祸,受到神的惩罚。――同上

(7)其长官节度使拥有军政大权,逐渐发展成割据势力,终于导致了安史之乱。 ――同上

例(4)中“后果”,这个“后果”指“占总人口比例很小的工业无产阶级却具有很高的组织”;(5)中“问题”实际就是“大学生就业”;(6)和(7)也一样,都是所发生的事件的转称的代名词。

而“引起“所带名词的范围要比导致要大,占得比例也要相对多一些。除了可以带病,问题,灾祸以外,还可以带兴趣,反应,感觉,洪水,压力等。如:

(8)尤其是《新青年》杂志上的进步文章,引起了他对马克思主义的兴趣和对俄国革命的向往。――《中国十大元帅》

(9)这部电视剧拍得很成功,在全国播出后,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中国北漂艺人生存实录》

(10)地壳岩石的可塑性很小,当它受到地壳运动引起的强大外力时,会发生断裂和破碎。――《中国儿童百科全书》

我认为两者所带名词的情况有所不同,是由于致使义的强弱有关。虽然“导致”和“引起”都属于抽象致使动词。“本身只带有致使义的动词,如使,令,叫,致使,导致等,称为抽象致使动词。”3但是,二者的致使义的强弱不同。“导致”的致使性强,也就是说,“导致”强调使某件事情性质等发生了变化。所以后面通常情况下都是谓词性词或短语,表示引起了某件事的发生或发生了变化;而“引起”致使性较弱,后面也可带体词性词或短语,可以表示引出某事物。

这点可以用“小三角”加以证明。“任何事实都存在语表形式、语里意义和语用价值三个角度。包括‘表里印证’和‘语值验察’两个方面。所谓表里印证,是指表里之间寻找规律性联系,以揭示有关事实的特定规律。”4前面已经说过“导致”强调的是前后两个句子间的因果关系,强调致使某件事的发生或变化,所以致使性强些,后面大多数情况下带谓词或谓词性短语。而“引起”不仅表示因果关系,更多的还是强调引带关系,所以致使性稍显弱点,后面可以带名词,表示引出的某事物。

(三)“导致”还可以带被动句和状中短语,但“引起”不行。如:

(11)因近亲结婚、遗传并地方病等导致出生缺陷率达15‰左右。――――《中国政府白皮书.中国计划生育》

(12)……情报认为一名本月1日试图登上英航的BA223航班,导致1名美军士兵死亡,2名士兵受伤。――――《中国儿童百科全书》

这两例中的“导致”换成“引起”,似乎就不太合适了。

三,结语

“导致”和“引起”的区别主要在意义上。“导致”强调的是因果关系,后面一般都是消极意义的事件;“引起”即强调因果关系,但也强调引带关系,后面的事件既可以是消极意义,也可以是积极意义。在语法上,二者大致相同,但“导致”后带名词的情况及范围要比“引起”少得多,而且“导致”后面还可以带被字句和状中短语,而“引起”后一般不带。一种语言事实的存在有其必然的价值,“导致”和“引起”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虽然相同,但仔细考察,还是不所不同,各有其存在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田仲民.“引起”的一种错误用法.[J].语文建设.1996.12

2 田仲民.“引起”的一种错误用法.[J].语文建设.1996.12

3 周红.从“致使性“特征看动词的类型及其语义句.[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9

同学会致词范文4

(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上海 200444)

摘 要:语言表达系统和感知运动系统连通。感知运动系统或者说人们的经验知识在理解语言时,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以清除事件为例,运用程琪龙提出的概念框架表述具有连通关系的概念语义。同时用概念框架来表述Levin分类下的清除动词,并就其分类发表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 :清除事件;概念语义;概念框架

中图分类号:H0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5)02-0247-02

认知和功能语言学认为,语言研究的重点是义形关系,即概念内容和语言表达的语符体现关系。从语言认知过程的角度出发,概念内容主要是概念语义系统,它既连通词汇语法,又连通感知运动系统;小句词汇语法结构在表达概念语义时,既受制于感知运动系统的信号,又受制于词汇语法结构本身。程琪龙将模式中的概念框架式作为一种多维多概念结构的解决方案,用来表述概念语义的全部内容,它和词汇语法结构连接构成语符关系。叶姆斯列夫也提出了语符学的分析方法,认为语符系统首先分解为概念语义和词汇语法。概念语义又分为连接感知运动的概念内容和连接词汇语法的识解语义。概念内容在认知功能模式中,也就是概念框架,概念框架,是概念的,它向外主要连接感知运动系统。Levin在动词分类的领域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笔者认为她的分类和变式之间的关系仍有不一致的地方,即其理论模式逻辑一致性方面存在缺陷。笔者通过概念框架即概念语义来分析Levin的动词分类,并就其分类表达自己的看法。

一、清除事件的概念语义

这里所指的事件是概念系统中该事件过程的关系网络,在理论模式中表述为(事件)概念框架。清除事件,它的概念内容无疑要包括:“动作者实施的动作,通过对其所控工具接触动作对象,还有可能导致的变化”。清除事件的图解可以简单的表述见图1。

即从视觉感知的角度出发,清除事件至少可以看到三个实体:动作者,工具和对象。同时看到他们的四个相关过程,其中包括:动作者的动作;动作者对工具的掌握;工具和动作对象的相互关系;动作对象由于动作者的行为而可能发生的各种变化。清除事件最终导致的变化大都是性状(或终状)的变化。和感知运动连通的共享的清除事件概念框架,可以简单的表述为以下概念框架:动作者+清除动作+工具+对象。

二、清除类动词的变式概念语义

在清除事件动词中,有两种比较明显的区分,一种是单纯的动词只是表达某一个动作,而没有暗示动作发生所使用的工具,这种句子发生时,不会激活工具参与者;另一种是单纯的动词(如brush, comb, mop等)同时表达动作和工具,这种动词构成的句子,需要激活工具参与者。下面我们来看一下这两类动词的概念框架。

第一类:动词只表达动作类:He wiped the counter.

这个句子的概念框架可以表述为:动作者+清除动作+对象。看到这个句子,我们不知道是用什么来将柜子擦干净的。因为这个句子不激活工具参与者,而且动词“wipe”本身只表达动作而不表达使用了哪一种工具。如果想表达用了哪一种工具则必须添加介词。

如:He wiped the counter with a towel.

概念框架可以表述为:动作者+清除动作+工具+对象

由此可以看出,像“wipe”这类动词,它们本身不体现所使用的工具,如果想表达所使用的工具必须用with介词短语等来体现。

第二类:动词同时表达动作和工具类

He mopped the floor.

这个句子的概念框架可以表述为:动作者+清除动作+(工具)+对象。这个小句从词汇层面上看,不包含单独的词来表达所使用的工具,然而,看到这个句子,人们无疑会想到地是用拖把打扫的,即清除动词暗含所使用的工具。因为“mop”本身是一个混合动词,它既表达了动词的意思,也体现了所使用的工具。笔者认为,“lick”也符合这个概念框架,Levin将动词“lick”分为方式动词,而不将它归为工具类动词,对此笔者有些疑问。笔者认为“lick”本身就是用舌头舔的意思,这一个动词足以激活工具参与者,工具即“舌头”;

如:The dog licked its feet.

概念框架为:动作者+清除动作+(工具)+对象

这个小句的工具虽然没有体现在句子的语法词汇层面上,但是已经足以激活工具参与者了,暗含的工具已经通过“lick”这一个词表达出来了。清除工具类动词,如“sponge, hoover, sandpaper”等都同时表达动作和工具,因此无需再用其它成分来表达工具。基本框架可以概括为:动作者+清除动作+(工具)+对象。这里的工具是在人们脑中所存在的,而在句子结构中没有明确的词与之相对应,但是就人们的感知系统和经验知识,工具的使用,已经足以在脑中激活。

而清除方式的其它动词,如flush, leach, smooth, wipe, weed等词都不具有这种特征。它们的基本框架可以概括为:动作者+清除动作+对象。如果想表达清除过程中所使用的工具,则必须用with等词引导的介词短语来表达,单纯的清除动词是无法激活工具参与者的。

三、方式类动词的再划分

根据Levin对方式动词的划分,笔者认为,除了将“lick”归为工具类外,还可以将剩下的方式类动词进一步分类。根据人们的经验知识可以得知,由“清除”动词组成的小句,无疑是表达一种致使概念结构,即“致使某物怎么样”。下面笔者将用程琪龙的概念语义和概念结构,解析这些清除动词,并根据它们的不同特点,将其再分类。

致使概念结构主要表述一种广义的因果关系,它和外部世界的因果关系有关,但又不完全和物质世界的因果关系一致。致使概念结构本身充分反映了人类认知外部世界的过程中,外部输入信号和大脑已有的神经通路互相作用的关系。一般来说事件都包含致使结构,典型的致使概念结构至少含致使者,作为致使对象的客体以及表述客体变化的空间标志。

它的概括性结构可以是:(致使者+致使+致使倾向【客体+途经+终】

其中空间标志就是一个原终图示,它和客体合成一个空间结构,表述倾向性结果。致使结构相当于陶弥所讨论的施力—变化图示(Force-dynamics schema),简称“力变图示”。力图变式表述两种不同实体的互相作用。其致使结构可以有各种不同变体,涉及的参数包括致使方式、致使对象、致使倾向和致使结果。致使倾向和结果是两种不同的概念。致使倾向表述致使对象倾向于发生(或不发生)某种变化的结果;而致使结果则表述变化是否发生了。笔者就“清除”方式动词类再做细分,根据这些动词所导致的结果不同而划分。

“清除”类动词,从本质上说,都有一定的目,并且会导致一定的结果,从它的名称“清除”就可以看出,它的使用肯定会带来一些变化,导致一定结果。这可以用概念框架:(致使者+致使+致使倾向【客体+途经+终】来表示。每一个清除类动词差不多都可以用这一概念框架来表示,清除动作的发生,一定会涉及到客体的移动或者变化。笔者就清除动词所用概念框架,来做一下细分。

Levin动词分类下的方式动词,笔者认为可以根据该动词所导致结果的不同,可以再做细分。比如有些动词,是表示通过清除动词,将几种不同的东西分开来,通常表示“提取”的意思,如,distill, leach, strain, winnow; 而有些清除动词时则是表示某物本身多少经过了一些调整,被清除的部分通常不是液体,比如打磨、删除等,如erase, expunge, pluck, polish, prune, purge, rub, scrape, scratch, shave, skim, smooth, strip, trim, wear, weed; 还有一些动词则是表达经过清除这一过程,将部分液体从某物中分离出来,如bail, soak, squeeze, suck, suction, wring;最后一部分表示清除的动词则是表示将覆盖在某物表层上的污垢等清除去,并且这个动作一般不会对物体造成影响,如buff, dab, dust, flush, rinse, scour, scrub, swab, sweep, wash, whisk, wipe.

第一类清除动词,结果是为了将几种不同的物质分开来,通常表示“提取”的意思。

比如:He distills fresh water from sea water.

针对这类清除动词,其概念框架可以表述为:

致使者(他)+致使(蒸馏)+[客体+[原(从海水)+途径(往外出)+终(提取出来)]

这个概念框架,很好的表述了客体的最终结果,也就是致使者通过蒸馏的方法将客体从海水中提取出来。其它几个词,如,leach, strain, winnow,也表达相似的意思,导致的结果类似,因此也同样适用这个概念框架。这类动词,都是表示某物经过某个途径,与其他事物分开来。因此,笔者认为可以将它们归为一类。

第二类清除动词,通常表示将某物的部分内容进行一些调整,某物会受到影响,清除部分通常不会对客体产生明显的影响,可以说只是产生局部的影响。

如:He pruned longer branches off the tree.

其概念框架可以表述为:

致使者+致使+[客体+[原(从树上)+途径(掉下)+终(没有)]

这类动词,在使用的过程中,人们的关注点通常在于主客体上,像那些被清除的部分,通常是为了使主题变得更加完美,或者使某个客体能更好的发挥作用等。其它同类的词也可以用这个概念框架表示。如,erase, expunge, pluck, polish, prune, purge, rub, scrape, scratch, shave, skim, smooth, strip, trim, wear。这类动词表示的小句,被清除的部分都是本身依附于主客体的,经过清除这一过程,次客体与主客体脱离,而且被清除的部分,通常是不受人们重视的,因为这种清除类动词使用的目的通常是出于使主客体变得更好,或者性能更佳。

第三类清除类动词,通常是为了将某些液体从其它客体里清除出来:如,He squeezed the water out from his clothes.

其概念框架可以表示为:致使者+致使+[客体+[原(从衣服上)+途径(流出)+终(脱离出的液体)]

这个框架也同样适用于同类的其它动词。如bail, soak, squeeze, suck, suction, wring这类动词,通常都是表示将液体清除出来,且这种清除来的液体也通常是没有用的。

第四类清除类动词,通常经过清除这一个过程,客体可能会受到影响,但是不会发生变化:如He wiped the sweat from his forehead.

其概念框架可以表示为:

致使者+致使+[客体+[原(从头上)+途径(掉)+终(从头上消失)]

这个框架同样也适用于同类的其它动词。如,Buff, dab, dust, flush, rinse, scour, scrub, swab, sweep, wash, weed, whisk, wipe.因为此类动词表示的小句,其清除的部分,都是本身不依附于其它物质上的,而且这种动作的发生,只会在某一物质表面发生,可能会与某物质接触,但是不会使某物质发生变化的。而且被清除部分,通常是污垢或灰尘等。

四、结语

概念语义是一种经验知识,它是通过语言在认知外部世界过程中,在和外部世界互动的过程中,以及在进行社会交际中积累形成的经验知识。它既连通词汇语法,也连通感知运动系统;因此要想真正了解一个小句的意思,不能仅仅从词汇方面去理解,有些语义并不能完整准确的表述一个句子的概念语义。框架,作为一种表述形式,表述的是语言单位的概念语义,表述的内容是基于语言的经验知识。这种框架在理解句子时,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本文依据概念框架内容,对“清除”事件进行了再分类。笔者认为,如果将清除动词分为方式类和工具类两类动词的话,根据动作框架来看,方式类动词中的“lick”应该归为工具类。因为,它本身就隐含了工具“舌头”。笔者又根据方式类动词语义的差异,以及人们的经验知识,又将Leven的方式动词细分为四大类。笔者认为,用概念框架来表述清除事件,能够使表达更准确,更清晰,也更好的揭示了人们理解语言的动态过程。

参考文献:

[1]程琪龙.概念语义学新视角[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67.

[2]程琪龙.致使概念语义结构的认知研究[J].现代外语,2001(2):121-132.

同学会致词范文5

关键词:情绪一致性效应,悲伤,愤怒,学习一再认

分类号:B842.6

1、引言

什么是情绪一致性效应?Bower等对情绪一致性效应(mood conKruent effect)进行过一系列的相关研究,情绪一致性效应是指当个体所处的情绪状态与所学习的材料的情绪效价相一致,个体将更容易记忆与此情绪一致的材料,比如学习者在愉快的情绪环境下对愉快的材料(如令人高兴的材料)的记忆更有优势,而在不愉快的情绪环境下则对相应的记忆材料(如悲伤)更有优势(Bower,1981)。Fiedler等对情绪一致性效应研究得更加深入,他们运用再认任务、信号检测方法和反应时分析从本质上揭示了情绪一致性效应是一种真实记忆效应,而不只是一种简单的反应偏向(反应偏向即一种只要是与自己情绪匹配的记忆被试都会报道的意向而不区分这个情绪词是否真的出现过),同时也发现了情绪一致性效应的不对称性,即平均敏感得分上,正性情绪中的情绪一致性效应比在负性情绪中表现更加强烈(Fiedler et al.,2001)。

情绪一致性效应是如何产生的?Bower提出了网络理论(network theory),他认为人类记忆以用来描述事件的语义概念网络和图式的形式存在,它们之间相互关联,事件在记忆里被表征为命题(proposition)的集合。思维的基本单元是命题,思维的基本过程是命题和概念的激活,将这些命题或者是概念称为节点(node),节点之间相互连接,网络理论假设每一种不同的情绪如快乐、抑郁、害怕在记忆里都有一个特殊的结点或者单元,聚集着许多与此情绪相关联的其它方面,一种情绪(如快乐)的激活会启动并加强相类似的情绪(高兴)或者此类情绪的相关方面(有关快乐的行为、言语、事件等),而抑制与之相反的情绪(如悲伤)。所以个体在愉快气氛下对正性情绪材料有记忆优势而对负性材料的记忆则被抑制,反之亦然(Bower,1981)。

事实上情绪一致性效应是否真的存在,也即到底是情绪一致性效应还是情绪不一致效应,前人的研究结果并没有得到统一。Olafson等研究了情绪状态在词汇判断上的效应,以反应时和错误率为因变量,发现了情绪一致性效应(Olafson&Ferraro,2001),而Lee等研究悲伤情绪在面部情绪再认上的效应发现,当目标模糊时,悲伤状态下的被试更倾向于将其归为消极情绪的类别而不是积极情绪的类别,同样在消极情绪上证明了情绪一致性效应(Leeet al.,2008)。Hartig等用环境变量(乡村环境刺激和城市环境刺激)诱绪,未测得情绪一致性效应,咎其原因可能是环境变量诱发的力度不够(Hartig,Nyberg,&Nilsson,1999)。Bafios等人对抑郁和恐惧障碍患者的外显和内隐记忆的研究未发现情绪一致性偏向(Bafios,Medina,&Pascual,2001)。Blanchette等让被试听模糊的语音信息,结果发现的是情绪不一致效应(Mood-incongruent effect),即焦虑被试对潜在的威胁性刺激更倾向于采取中性解释(Blanchette and Richards,2003)。可以看出,这些不一致的结果与材料的模糊与否是没有关系的,而更可能的原因还是个性因素,不同的特质会对刺激采取不同的解释。从而使得结果不尽相同。

目前对情绪一致性效应的研究具有了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但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对情绪一致性效应本身是否存在尚存在很大的争议,另外以往的研究(庄锦英,2006;刘新学,张福娟,2007;Bower,1981;Fiedler et al.,2001;Olafson&Ferraro,2001;Lee et al.,2008;Rusting&DeHart,2000;Direnfeld&Robe,s。2006;Watkins et al.,1996;Bafios,Medina,&Pascual,2001)大都是同时基于正性情绪和负性情绪对情绪一致性效应进行探讨,他们一般的研究思路是将情绪归为两大类一正性情绪和负性情绪。(其中一般以中性情绪作为参照)然后在这两大类之间进行情绪一致性效应的比较,由于正性情绪和负性情绪之间的差异(如高兴vs悲伤)较之正性情绪(或负性情绪)内部(悲伤vs抑郁)的差异更明显,所以在前者的对比研究中也就更容易得出情绪一致性效应的结果。然而人们知道,由于正性或者是负性情绪本身的概念范围比较大,包含的内容多,那么能否通过对比正性情绪或负性情绪内部的不同情绪来证明情绪一致性效应的存在呢?

基于以上问题,本研究主要目的有两个:其一,针对以往研究中情绪一致性效应是否存在的争论,即到底是存在情绪一致性效应还是情绪不一致性效应,本研究尝试作进一步的检验论证;其二,以往研究大都采用正性效价和负性效价的材料来研究情绪一致性效应,而情绪的种类很多,即使是在负性情绪内部也有不同的情绪,本研究拟采用负性情绪中较典型的悲伤与愤怒这两种不同的情绪,试图探索两者之间在情绪一致性效应上是否可以继续区分,这也是本研究关注的重点。

2、研究方法

2.1 被试

大学生48名,其中男性4名,随机分配到各组,女性44名,随机分配到各实验组,其中悲伤组15名,愤怒组15名,中性组18名。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

2.2 材料

实验材料包括自评量表、情绪诱发材料和词汇。自评量表由五个情绪词组成,分别是高兴、抑郁、悲伤、焦虑、愤怒,从1到5程度升高(1代表一点也不,5代表非常)其中高兴、抑郁、焦虑是填充词,以减少被试对实验的猜测,在看电影前后各自评一次。情绪诱发材料有:电影剪辑《南京大屠杀》及其背景介绍(用于启动愤怒情绪);电影剪辑《暖春》及其背景介绍(用于启动悲伤情绪)。电影的选取通过了心理学专业学生的评定(即让他们先看电影,然后报告看完后的感受,用一个词来描述,最后都能够说出和悲伤或者愤怒相关的词语),能够诱发相关情绪,并且在下载的相关网站搜索了相关评语,也表明了电影能够激起相关的情绪。词汇主要选取自刘新学二零零七年的论文(刘新学,张福娟,2007)。材料由3组词构成,分别为悲伤组、愤怒组、和中性组(房间类词汇),每类词汇12个,其中随机选取6个作为学习材料,从剩下的词汇中再选取3个(不包括关键诱词如悲伤)作为再认项目,再认项目的词汇还包括各类的关键诱词(如悲伤)和另外2个随机选取的词汇(如沉静、低声)。故学习材料总共18个词语,再认项目共36个词语(包括18个“旧”词和18个“新”词),学习词语和再认词语以随机的顺序呈现。

2.3 实验设计

实验为3(组别:悲伤组、愤怒组和中性组)×3(词汇:悲伤类、愤怒类和房间类(中性组))混合设计,其中不同情绪是组间变量,不同的词汇是组内变量。因变量是正确与错误再认的词汇数量,每个被试都要完成18个词的学习和36个词的再认任务,

2.4 实验程序

本研究采用传统的学习再认方法,

实验的总指导语“欢迎参与实验,实验的程序是自评1-看影片-自评2-正式实验,请就你当下的感受完成自评量表,完成自评2后,请举手开始正式实验”。

实验分5个阶段:自评1-阅读电影背景材料-看电影-自评2-正式实验(中性组不接受情绪诱导直接进行正式实验)。

正式实验采取e-prime1.1软件编程,正式实验分为学习阶段和再认阶段,学习阶段:三组词语混合随机呈现,首先在屏幕中央呈现“+”1秒,接着呈现词语,每个词语呈现2秒,在学习阶段前先呈现3个另外随机选取的词语作为缓冲项(结果不计入分析)以消除首因效应,学习完所有词语后休息30秒钟,在此阶段被试做10道两位数的加法运算以避免被试回忆,最后进入测试阶段(即再认测试),同样屏幕中央呈现“+”1秒,之后呈现再认词语。如果认为是出现过的,按“g”键,认为是未出现过的,按“i”键,10秒钟内未按键,自动进入下一个试验。每个阶段前都有分别的指导语“下面进人…您…”实验结束后,屏幕呈现“感谢您的参与”。整个实验过程大概需要10分钟。

3、结果分析

3.1 情绪诱导结果的分析

运用配对样本t检验分析电影诱导情绪前后的悲伤情绪的变化,结果如表1:t(14)=-5.801,p

3.2 词汇类型与组别的正确再认率分析

以正确率为因变量,以组别和词汇为自变量,进行两因素混合的方差分析,结果发现,词汇与组别的交互效应不显著,F(4,88)=0.596,p>0.05,词汇的主效应不显著,F(2,88)=0.376,p>0.05。组别的主效应不显著,F(2,45)=2.269,p>0.05,进一步将愤怒情绪和悲伤情绪合并,组成负性情绪,将愤怒词语悲伤词合并组成负性词语,形成2(负性情绪、中性情绪)×2(负性词语、中性词语)实验样式并进行分析,结果没有发现任何的显著性差异。

3.3 词汇类型与组别的反应时分析

以反应时为因变量,以组别和词汇为自变量,进行两因素混合的方差分析,结果表明,词汇类型的主效应不显著,F(2,88)=0.632,p>0.05:组别的主效应显著,F(2,45)=5.512,p

结合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在悲伤情绪下对悲伤组词语的反应时远短于对愤怒词语的反应时,但与中性词没有多大差异,同样在愤怒情绪下对愤怒词语的反应时也是远小于对其他两组词的反应时。在中性情绪下三者差异不明显。

3.4 辨别力d’与判断标准β的分析

依据信号检测论的方法,经过PZO转化表把击中率和虚惊率转化成z值和γ值,然后分别求出悲伤、愤怒、中性等三种情绪下的d’值和β值,这里先定概率为0.6(6个无关词没有进入分析)。分析结果见表4、5。

3.4.1 辨别力d’

以辨别力为因变量,以组别和词汇为自变量,进行两因素混合的方差分析,在辨别力指标上对词语和组别的交互效应进行分析,没有发现显著差异,F(4,88)=1.010,p>0.05,分别对组别和词汇等变量进行主效应分析也未发现显著性差异,词汇:F(2,88)=1.32,p>0.05;组别:F(2,45)=2.66,p>0.05。

3.4.2 判断标准β

以判断标准为因变量,以组别和词汇为自变量,进行两因素混合的方差分析,对判断标准β进行分析,没有发现词汇和组别的交互效应,F(4,88)=0.65,p>0.05。分别对组别和词汇的主效应进行分析,也没有发现显著性差异,词汇:F(2,88)=1.47,p>0.05;组别:F(2,45)=0.555,p>0.05。

4、讨论

4.1 悲伤、愤怒情绪下的情绪一致性效应

本研究发现,反应时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情绪一致性效应,在悲伤词的再认上,悲伤情绪下的反应时显著比愤怒组的要短。在愤怒情绪下,被试对愤怒词语的反应时显著地短于中性情绪词语和悲伤情绪词语。这说明在悲伤情绪和愤怒情绪两个维度上都表现出了各自的情绪一致性效应,也即虽然悲伤情绪和愤怒情绪同属于负性情绪,但在情绪一致性效应上仍然可以进行区分,而不是笼统地表现出负性情绪一致性效应,综合以往的研究,可以这样认为,在正性情绪和负性情绪同时存在的情况下,情绪一致性效应是成立的,而在本研究中,在悲伤情绪和愤怒情绪同时存在的情况下,仍然出现了情绪一致效应。从这个实验出发,可以在其他不同负性情绪上或者不同正性情绪上验证情绪一致性效应。

情绪一致性记忆到底是一种真实记忆还是一种反应偏向,对于这个问题,Fiedler等(2001)总结了目前的两种解释格局:持真实记忆观点的人认为情绪像其他概念一样在记忆中被表征为节点,在网络结构中相互连接,相似意义的项目之间连接更紧密,相互激活更容易,不相关或不相似的项目节点距离远、连接弱,相互之间不容易激活,例如,对比于消极情绪节点,愉快刺激节点(如“愉快”一词)被认为和积极情绪节点连接更紧密,因此愉快刺激比不愉快刺激接受积极情绪的更多激活,这样情绪一致性刺激比不一致性刺激更容易提取到意识之中;持反应偏向者则用判断启发式(iudKmentalheuristics)对之进行解释,一些研究者指出社会判断中的情绪一致性偏向往往独立于情绪一致性回忆并显得更加强烈,情绪状态判断和行为施加了直接的影响,完全独立于选择性回忆。这暗示情绪一致性效应的两种表现方式:情绪一致性判断偏向和情绪性一致性记忆。Olafson和Ferraro(2001)用反应时指标证实了情绪一致性效应的存在,本研究再次验证了这一结论,但是反应时指标可能只是反映一种反应偏向,即可能在愤怒情绪的诱导下对与愤怒相关的词语做更快的反应而不管词语本身是什么,这时候就不能反映它是一种真实记忆效应,Fiedler等f2001)则通过实验证实情绪一致性效应是一种真实的记忆效应而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反应偏向。而本实验在正确再认这个因变量上由于各个情绪下对各类词语的再认正确率并没有显著差异,所以在这个维度上并没有发现情绪一致性效应,故本实验结果在证实情绪一致性记忆效应上还有待进一步的验证。

4.2 速度准确性的权衡

本实验涉及的另一个问题就是速度准确性的权衡现象,从正确率和反应时各自的数据可以看出,正确率和反应时之间不存在此现象,如表2和表3的比较,在愤怒情绪上,对愤怒词再认的正确率最高而反应时也最短,而不是最长,在悲伤情绪下对悲伤词汇的再认正确率高于对愤怒词语的再认正确率,而反应时前者也短于后者。对再认正确率和反应时进行皮尔逊相关分析,发现r悲伤词=-0.591,p

4.3 信号检测论进一步的分析

由于本实验在正确率上没有证明情绪一致性效应,所以进一步进行了信号检测分析,在辨别力分析上没有发现差异,d’作为一种辨别力指标,反映的是个体的感觉敏感性(郭秀艳。2004),d’大表明辨别力高,d’小则表明辨别力低,它反映的是个体的特质差异,不受情绪,动机,期望等的影响,所有被试都是在校大学生。不显著说明他们之间的辨别力没有显著性差异,并且不受情绪诱导的影响,排除了个性因素的额外影响。这也说明辨别力本身是不受情绪等因素的影响的,被试的个性差异在悲伤情绪和愤怒情绪上表现不明显,这使得实验在样本选取上显得更加严谨。对判断标准的分析也没有发现显著差异,β作为一种判断标准,受情绪、动机等影响,β>1,说明判断标准严格,被试不轻易做出“是”的判断。反之β

同学会致词范文6

关键词:汉韩同形词 偏误原因 教学建议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 (2017) 04-0189-01

韩语词汇中存在着大量的汉字词。其中,一部分韩语汉字词与汉语词的汉字外形依然保持一致,我们称之为“汉韩同形词”。汉韩同形词在汉字外形、词义和用法上与汉语词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因而也对韩国学习者在汉语习得过程中产生了很大影响。

一、偏误原因探究

韩国学习者在学习汉韩同形词的时候,因为受到母语的负迁移影响较大,出现的偏误主要可以归纳为三大类:词义理解偏误、用法的偏误、搭配的偏误。下面分别就这三大类偏误产生的原因进行探究。

1.词义理解偏误

这类偏误主要是因为汉韩词义有差异时,学生依然会按照自己母语中的词义去理解汉语词,导致了偏误的产生。例如,“我们去学校外面的中国食堂(shítáng)吃饭吧。(??)”,“食堂”在汉语中的意思是“机关、团体中供应本单位成员吃饭的地方”,比如“学生食堂”、“单位食堂”。但是在韩语中,“??(食堂)”主要指“餐厅,饭馆”。由于学生不了解汉韩词义的差别,误认为汉语的“食堂”与韩语的“??”等义,所以导致了偏误的产生。类似还有“学院、新闻、爱人、先生、翻译、方面、继续”等。

2.词的用法的偏误

这类偏误的出现主要是由于学习者不了解汉语词的使用方法,或者将其母语中的使用方法迁移到汉语词中来。其中最常见的偏误是由于对词性的把握有误而产生的偏误。例如:“我没有经验(jīngyàn)过这样的事情”,“经验”在韩语中可以用作名词和动词,但是在汉语中只能做名词,故而学生将汉语词的词性泛化,导致了偏误的产生。类似的偏误还有“关心、影响、丰富”等。此外,还应注意一些特殊词的用法,例如:“我今天考试(kǎoshì)了一天,很累。”在汉语中,“考试”是一个离合词,是比较特殊的一类词。在涉及到动作持续的时间范围时,可以把时间放在两个汉字的中间。学生由于不了解离合词的用法,故而出现了偏误。

3.搭配的偏误

很多汉韩同形词虽然汉韩词义完全一致,但是却有不同的搭配关系。词语的搭配是词的语义组合关系的表现形式,汉语与韩语是两种不同的语言,所以在两种语言中组合和搭配的习惯也不一样,例如:“上周日他进行(jìnxíng)了婚礼。”由于汉语中,“M行”总是用在持续性的和正式、严肃的行为中,“婚礼”并不是一个总在持续的动作,所以我们不能够搭配动词“进行”。

二、教学建议

在实际的汉语词汇教学中,采用何种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让韩国学生尽快的掌握汉韩同形词,减少偏误的产生是我们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1.在对韩词汇教学中,教师应对汉韩同形词进行词义对比,根据不同类别分类教学

根据汉韩同形词与汉语对等词的词义对比关系,我们将汉韩同形词分为汉韩同形同义词、汉韩同形部分同义词和汉韩同形异义词三类。汉韩同形同义词的偏误主要出现在词的用法和搭配上,而汉韩同形异义词和汉韩部分同形同义词主要是在词义理解方面出现偏误。教师在进行汉语词汇教学时,应对汉韩词义对比关系有充分的认识,有针对性地对每一类词进行教学。

2.对汉韩同形同义词的教学应将重点放在词的用法和搭配上,并适当进行词汇的扩充

在对汉韩同形词的用法教学方面,应着重强调对词性把握。韩语词性标志较为明显,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都有自己的形态特征。而汉语是一种表意的文字,不以词形变化来表示语法意义,因而缺少形态的变化。如果学生了解汉语词的词性,就会按照韩语的常用词性来推断汉语的词性,从而导致偏误的产生。教师在进行词汇教学时,应该对词性有一个说明,特别是对某些兼类的词,每种词性都要讲解并举例。

此外,词的搭配也是我们的一个教学重点。每种语言都有着自己特有的搭配习惯。例如,在汉语中,我们形容一个的身高,用“高”和“矮”;而在韩语中,则用“大”与“小”。再如,我们常常用“大”来表示程度,比如“风很大”,“雨很大”;而韩语中搭配的形容词是“多”,韩语的说法为“?????(风多)”,“?? ??(雨多)”。

3.针对汉韩同形部分同义词和汉韩同形异义词的教学,主要侧重对词义差异的辨析

对韩国学习者来说,意思不同的汉韩同形词是其受母语干扰较为严重的部分,学习者很容易按照韩语的意思进行理解,这样就导致理解的偏差和使用的偏误。对待汉韩同形部分同义词的教学,应该首先向学生讲解这个组词汉韩词义的不同,让学生明白哪些义项是汉韩共有的,哪些义项是独有的。然后针对学生学习阶段和汉语水平尽量对各个义项进行详细说明。尽量使用给出例句的方法,而不要采用母语释义和用同义词释义的方法。在教学中,应该指导学生学会工具书,对于教材中不完整的释义加以补充。在对同形异义词的教学中,最重要的就是让学生意识到汉韩词义存在着差异。同时教师应该加强对汉韩同形异义词的词义辨析,训练学生自己辨析词汇意义的能力。

近年来,随着中韩两国交往的日益密切和合作领域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韩国人开始学习汉语。对韩汉语教学已经成为对外汉语教学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汉韩同形词与汉语词词义的对比研究可以让韩国学习者意识到两者词义的差别,减少母语负迁移作用,降低词汇的学习难度,减少对词义的理解偏差。而对外汉语教师来说,了解学生汉韩同形词的习得状况和偏误分布,可以有针对性地指导汉语词汇教学和教材编写,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全香兰.汉韩同形词偏误分析[J].汉语学习,2004,(3)

[2]戴世双.韩汉同形汉字词的句法功能与语义色彩分析[J].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23(3)

同学会致词范文7

关键词: 大学生英语写作 常见错误 逻辑思维 写作技巧

一、文化背景的思维差异错误

文化对一个人的影响是深渊持久且潜移默化的,中式英语一直都是中国学生的严重弊病。在写作中,学生会不自觉用汉语思维,直接按照汉语语序翻译,同时,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很多同学不能用英语思维理解句子,在写作的时候,通常都是在脑袋里用汉语构思,然后把它翻译成英语,用这种机械的方式来构思作文。例如:“红茶”被写成“red tea”,正确写法“black tea”:“开阔视野”被写成“widen one’s eyesight”,正确写法“widen one’s horizon”,这些例子都是大家在英语写作中常见的错误,英语和汉语是两种不同的语系,要充分考虑外国的风俗习惯、。

二、不一致

写作中的“不一致”是考试扣分的关键,最常见“不一致”的包括四个方面:(一)主谓不一致。主谓一致是指主语和谓语动词在“人称”和“数”要保持一致,句子成分或词语之间在语法上相互协调的关系,反之,就是不一致。准确掌握主语和谓语之间的一致关系是写作的关键,例如:“Everyone have his dream.”正确写法为:“Everyone has his dream.”“everyone”是单数第三人称,相应的谓语动词也要用单数形式。(二)词性不一致。英语具有一词多义、一词多性的性质,我们在说汉语的时候可能很少考虑词性,但对于英语,我们要充分考虑词性。例如:“I willing to play with you.”正确的写法是:“I am willing to play with you .”此处的“willing”不能直接作谓语,必须在前面加上be动词。(三)单复数不一致。在英语中,名词分为可数名词和不可数名词,而可数名词又分为单数和复数。单复数错误在我们写作的过程中,是最容易犯的一个错误。例如:“I want to get good mark in all subjects of the final exam.”“subjects”为复数,分数“mark”也应采用相应的复数形式“marks”。(四)搭配不一致。恰当的词语及句型搭配,有助于在句子层次上正确理解词义、语义,从而使文章条理清晰,同时能有效消除近义词带来的歧义。例如:“She is too young so she can’t go to school.”正确的写法为:“She is too young to go to school.”“too...to...”句型表示“太怎么样以至于不能怎么样”。以上四点都是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最常犯且最不应该扣分的地方,在写作中要注意这几点。

三、句子结构不完整

句子结构就是句子成分,包括主语、谓语和宾语。口语表达中,不会强调句子的完整性,但英语写作中,要求要保持句子完整,可能会说完主句后想再添加一些东西补充说明,往往这时候就忽略了句子结构。例如:“The rise in tuition may reflect the fact economic uncertainty increases the demand for education.”正确的形式应是在“the fact”和“economic”中间加“that”,表示“that”后所接的内容作“the fact ”的同位语,解释说明“the fact”的实际内容,“that”是不可省略的。

四、句子重复

在一个中心词的前后,添加一个与中心词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往往就会出现句中某个成分多余,从而就导致语义重复。对于外语学习者来说,在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想法时,往往会不自觉地添加不必要的修饰词,表达自己强烈的感情,这些修饰词在汉语的表达中也许有加强语气、解释说明的作用,但在英文写作中,会适得其反,使文章看起来繁琐,表达不力。例如:“In my opinion,I think education is very important for us.”该句中的“I think”和“In my opinion”所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都是说自己的观点,所以只需要任选其一。

五、写作水平的技巧与提高

上文对于英语写作中常见错误的分析,根本目的就是进一步提高写作水平,进而提高外语学习能力。对于错误的发现,意味着找到了相应的解决办法。第一,我们要克服母语对于英语写作的思维影响,在汉语式的思维转化为英语式思维的过程中,多了解英语国家的传统文化、风俗习惯、交际方式及等,切忌汉语生搬硬套。此外,找出汉语与英语表达在篇章组织、思维方式及表达方式上的差异。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是委婉含蓄的,而西方人的思维习惯是直截了当,深入了解外国文化对于英语写作和学习都是最有效的方式。第二,针对作文中出现的“不一致”的错误,归根到底是基本功不到位,平时的学习中应多加强对词性、词义的辨析,分清词的单复数形式,句型、短语的固定搭配要牢记,第三,句子结构不完整就是对语法的掌握不到位,语法是语言学习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在一些重要的书面文字或是正式的交流场合,我们必须遵循相应语法规则,熟练掌握句子语法,保证句子成分完整,学习语法要重视在真实的语境中、课文阅读中、美文赏析中感受、运用语法,分析句子结构,句子结构分析不仅能加深对语法知识的理解、运用,还能提高写作运用中的正确率。第四,避免句子重复、冗长,要求我们深入了解英语的运用,注意一词多义,了解单词的隐藏含义,避免词义重复。

六、结语

通过对学生写作过程中出现的高频错误分析,能够更清晰准确地找到学生在考试中的扣分点,对症下药,进一步提高大家的应试成绩,其中最重要的是进一步提高外语学习者对于英语的掌握能力,把外语学得更好。

参考文献:

[1]聂其龙.大学英语写作常见错误分析.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05(3).

同学会致词范文8

关键词:致使 兼语句 补语句 (很)V人

一、引言

某一事物(包括人物)的行为或状态,可能是自身作用的结果,也可能是外在力量作用的结果。如果事物的行为或状态是外在力量作用的结果,那么就会有两个语义成分联系着,即一个事物(或事件)致使另一个事物有某种行为或状态。这就是致使的语义范畴。我们把致使另一个事物产生出某种新的动作或状态变化的成分叫作“致使者”。句法上,致使者的位置固定,多作主语,不能移到动作行为后面。致使者虽然位于主语位置,但在语义上与施事主语有所区别。致使者实际上是某种动作行为或状态变化产生的原因,不具有施事性。例如:

(1)a. 人们很烦小王。

b. 小王很烦人。

例(1)a表示“人们很讨厌小王”,“烦”只表示心理活动,并没有致使义,因此例(1)a不是致使句,句中的“人们”也不是致使者,而是施事主语;例(1)b表示“小王使人很烦”,“烦”表达致使义,“小王”是致使者。

与“致使者”相对的概念是“致使对象”。致使对象正是受外界的影响而产生新的动作或状态变化的成分。在句法上,致使对象多位于宾语的位置,但致使对象和受事宾语在语义上和形式上都有所区别。例如:

(2)a. 小王烦人。

b. 小王使人烦。

(3)a. 小王打人。

b. *小王使人打。

例(2)a的“人”是致使对象,可以用具有致使义的动词“使”提到谓语前,如例(2)b;例(3)a的“人”是受事宾语,则不能用“使”提到谓语前,如例(3)b。

致使者和致使对象的语义和句法特点分别与施事主语和受事宾语并不完全一致,致使结构也不同于由[施事+谓语+受事]构成的SVO结构。这从结构变换的角度看,由[施事+谓语+受事]构成的SVO结构可以变为[受事+施事+谓语]结构,而且变换后原来的受事成分的位置可以是空位;致使对象如果移到句首,原来的位置则不能空着,必须有同指代词占位。例如:

(4)a. 高大夫参加这次会议。

b. 这次会议高大夫参加。

(5)a. 我们请高大夫参加这次会议。

b. 高大夫我们请他参加这次会议。

例(4)a是[施事+谓语+受事]结构,没有致使义,可以变为[受事+施事+谓语]结构,如例(4)b;例(5)a是致使句,“高大夫”如果移到句首,原来的位置由同指代词“他”占位,如例(5)b。

“致使”存在于各种语言中,事实上,每种语言都有不止一种致使结构。从形式上看,致使结构可以分为三大类:词汇型、形态型和句法型①。英语里有典型的致使动词(causative verb),如“make、have、get、let”等,这些动词进入[(致使者)+致使动词+致使对象+动作、状态变化]的结构中表达致使义(例如:He makes me happy;I will have the waitress bring you more water;I will get her to pick you up;Please let me know soon whether it is yes or no);英语中也有动词本身具有致使义的作格动词(ergative verb),如“melt、grow、open”(例如:the ice melts;the tree grows;the door opens)等。英语中的致使结构也有形态型的,如:rage-enrage、light-lighten、central-centralize(例如:Her rude words enraged him;Several candles lightened the darkness of the basement;A successful banker knows how to centralize his investment)等。形态型致使在不同的语言中呈现出不同的面貌,但本质特征是一致的,都是用附加在动词前后的词缀来表达致使义。韩语是黏着语,属于形态型致使,韩语用动词后的词尾(“使动接尾词”)来表达致使义,如“???、???”中的“?、?”等字。而汉语是孤立语,汉语里很难发现像韩语那样用词尾来表达致使义的形式,汉语致使结构主要是句法型,致使义是特定的结构(或句式)赋予的。汉语中有一些词语本身带有致使义,我们把这些致使结构看作是词汇型致使结构。除这两类致使机制之外,我们发现汉语中还有句法-词汇型致使结构,如“(很)V人”。

二、句法型致使

(一)表致使的兼语句

兼语句②可以形式化为:[X+V1+Y+V2]。表示致使的兼语句中,X是致使者,Y是致使对象,V2是致使对象的动作行为或状态变化,V1是句子的主要谓语,也就是致使动词。此时,V1可以由一些及物动词来充当,也可以由专门表示致使的“致使词”来充当。

从表达致使义的角度看,及物动词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不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表示致使的,如“看、讲、问、想、吃、穿”等,这些动词对致使结构是排斥的,就算能出现在V1的位置也不表示致使;二是能够出现在V1的位置表示致使的动词,如“命、命令、请、求、请求、要求、恳求、嘱咐、吩咐、催、逼、迫使、驱使”等。例如:

(6)a.他看士兵吃饭。

b.他命士兵吃饭。

例(6)a的“看”单从形式上看,好像就是 [X+V1+Y+V2]中的V1,但仔细一看,句子结构是[主语(他)+谓语(看)+宾语(士兵吃饭)]。例(6)b的“命”是致使动词,如果只说“命士兵”,听者会问“命士兵做什么行为或动作”。我们把这些出现在V1位置上表示致使义的动词叫做“致使动词”。

致使动词在语义上要求存在于[X+V1+Y+V2]结构中,否则致使义不易自足。例如:

(7)a.我请了三天(他终于肯来了)。

b.我请她来。

例(7)a说明“我做了什么”;而例(7)b表示“我致使她来”。这就是说,致使动词的致使义是结构(或句式)赋予的,而不是动词本身的。致使动词如果脱离[X+V1+Y+V2]结构,则不一定能表示致使义。

“使、令、叫、让”等词也属于致使动词,但实际上“使、令、叫、让”和上述的致使动词在语义上和功能上有所区别。为了和一般的致使动词区别开来,我们把“使、令、叫、让”叫作“致使词”。致使词和一般的致使动词的区别在于:致使动词的致使义是结构(或句式)义,动词本身具有的词汇意义还保留着;而致使词的基本意义是“致使”。换句话说,致使词作为动词已不再表示具体行为,只有一个单纯而抽象的“致使”义。例如:

(8)a.我推他进去。[我推他,(使)他进去。]

b.我使他进去。

例(8)a括号中的“使”不是“推”固有的词汇意义;例(8)b的致使义是由“使”带来的词汇意义。

致使词的基本词汇意义虽然是“致使”,但是用致使词的致使结构仍然要分析为句法型致使,因为致使词如果脱离[X+V1+Y+V2]结构,语义就不能自足。换句话说,致使词一定要出现在[X+V1+Y+V2]结构中,否则就不能表示致使义。例如:

(9)a.你叫他[起床]。

b.*你叫他[?]。

如例(9)所示,句子要表达致使义,一定要出现充当V2的成分,如例(9)a中的“起床”,否则致使句就不成立,如例(9)b。如果例(9)b中的句子要成立,那么“叫”一词应该理解为另一个意思③,此时的“叫”并不是致使词。

(二)表致使的补语句

带状态补语的句子也能表达致使义。带“得”字的状态补语句可以形式化为[X+V1+得+Y+V2]。表致使的[X+V1+得+Y+V2]可以变换为[X+使+Y+V1+得+V2]。例如:

(10)a.我的故事困得他直打哈欠。

b.我的故事使他困得直打哈欠。

也有[V1+得+Y+V2]的“得”字可以直接改为“使、让、令、叫”等致使词的情况。例如:

(11)a.困得他直打哈欠。

b.困使他直打哈欠。

此时,例(10)a和例(11)a的状态补语的语义指向是“得”字后面的施事成分“他”(“他困,他打哈欠”)。

另外,状态补语句可以直接变换为致使兼语句。例如:

(12)a.她丈夫逼迫得她离家出走。

b.她丈夫逼迫她离家出走。

c.她丈夫逼迫得使她离家出走。

带“得”字的状态补语句例(12)a去掉“得”以后变换为表致使的兼语句,如例(12)b;也可以在“得”字后加“使”字,如例(12)c。此时,例(12)a中的状态补语指向受事成分“她”(“丈夫逼迫她,她离家出走”)。

结果补语结构也可以表示致使。例如:

(13)a.我什么时候叫醒你呢?(我—叫,你—醒)

b.我弄坏了电脑。(我—弄,电脑—坏)

例(13)a说的是“我使你醒”;例(13)b说的是“我使电脑坏”。从语义上看,结果补语是致使的结果,这时结果补语指向的是动作的受事成分——“你”和“电脑”。值得注意的是,结果补语指向动作本身时不表示致使,如“我看完这本书了”“我们商量好了”等句子都没有致使义。

从致使的角度看,例(13)中结果补语指向的受事成分都被看作是致使对象。致使对象被致使的结果必然出现在句子中。例如:

(14)a.小李打了小王。

b.小李打伤了小王。

例(14)a不是致使句,其中的“小王”是受事,受事成分受外界影响的结果在句子中没有出现;例(14)b中的“小王”是致使对象,致使对象“小王”受致使者“小李”的影响而发生了新的状态“伤”,这一致使结果以结果补语的形式出现在句子中。

三、词汇型致使

现代汉语中有一批词语,如“便利、充实、纯洁、端正、方便、丰富、感动、巩固、活跃、集中、坚强、健康、清醒……”等,既能作形容词,又能作致使动词。例如:

(15)a.市场经济很繁荣。

b.这一措施繁荣了市场经济。

(16)a. 他头脑很清醒。

b. 出去走一走,清醒一下头脑。

例(15)a中的“繁荣”直接描写“市场经济”;例(15)b中的“繁荣”表达致使义,可以理解为“使市场经济繁荣”。例(16)a中的“清醒”直接描写“头脑”;例(16)b中的“清醒”表达致使义,即“使头脑清醒”。

有些不及物动词,如“暴露、发展、改善、轰动、加强、加重、扩大、提高、震动……”等,也能作致使动词。例如:

(17)a.昨天发生了一场地震,整个城市都震动了。

b.那个消息震动了整个城市。

例(17)a的“震动”不表示致使,说的是“城市怎么样了”;而例(17)b的“震动”具有致使义,说的是“使城市震动了”。

致使义虽然可以用[X+使/令/叫/让+Y+V2]的兼语形式表达,但比起兼语形式,使用[VP(致使动词)+NP(致使对象)]形式更为简便。随着“VP+NP”形式的致使用法越来越普遍,有不少动词或形容词有了固定的致使义,比如“美白肌肤”具有“使肌肤变白”意思,“瘦腰”具有“使腰变瘦”的意思。这些都是口语中的说法,而口语强调的是语言的简洁性和经济性。

如上所述,由兼属形容词或不及物动词的致使动词构成的“VP+NP”形式能表达致使义。然而,并不是任何一个形容词或不及物动词带上宾语后就都能表示致使。因此,我们认为这一类致使结构并不完全是依靠结构来表示致使,而是依靠词汇本身带有的语义来表示致使,属于词汇型致使。

四、句法-词汇型致使

现代汉语中有些动词(或形容词)进入“V人”结构构成一类很特殊的致使结构。例如:

(18)a.人们很烦小王。

b.小王很烦人。

例(18)a表示“人们很讨厌小王”,“烦”只表示心理活动,并没有致使义,句中的“人们”也不是致使者。例(18)b表示“小王使人很烦”,“烦”具有致使义,“小王”是致使者。能够进入“(很)V人”中的“V”数量有限,现代汉语中大概有以下几个:

(19)气人、烦人、逗人、折磨人、熏人、诱人、伤人、迷人、醉人……

这类致使结构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V人”中的“V”多为非自主动词;第二,“V人”中的“人”是一个无指成分;第三,一般V不能受“很”的修饰,而“V人”前可以加“很”,“V人”具有描写性。

单看“V人”,它可以看作是一个词,也可以看作是一个结构。说它是词是因为“V人”已有了较为固定的语义,而能看作是一个结构是因为“V人”中的“V”能够用别的“V”替换。由此可见,虽然“V人”的能产性不强,但它还是有一定的能产性。因此,我们认为“V人”处于句法型致使和词汇型致使的过渡状态。

五、结语

一种事物致使另一种事物产生某种行为或状态的变化,这就是致使的语义范畴。从形式上看,各种语言中的致使结构大致可以分为三类:词汇型、形态型和句法型。现代汉语主要采用句法型致使,也采用词汇型致使和句法-词汇型致使。

句法型致使是通过特定的结构或句式体现致使义,也就是说致使义是结构或句式赋予的。句法型致使结构多为兼语句,也有部分状态补语句和结果补语句。词汇型致使用本身带有致使义的词汇来表示致使,如兼属形容词或不及物动词的致使动词。词汇型致使可以说是一种表致使义的更简便的形式,如比起“使肌肤变白”和“使腰变瘦”等说法,“美白肌肤”和“瘦腰”等说法更简洁、更经济。现代汉语中还有一种比较特殊的致使结构——“(很)V人”。“V人”可以看作是一个词,也可以看作是一个结构,因此处于句法型致使和词汇型致使的过渡状态。

注 释:

①Comrie,Bernard.Language universals and linguistic typology:

Syntax and morphology[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1.

②表示“称谓、认定”的兼语句(如“我们称他为大师”)或第一

个谓语是“有”的兼语句(如“我们班有个学生成绩特别好”)不在本文讨论的范围内。

③“不会使筷子”“我叫他老师”“让给他一个座位”“通令全

国”等都不是致使结构,本文不讨论作为同形多义词的“使、令、叫、让”。

参考文献:

[1]范晓.论致使结构[A].中国语文杂志社.语法研究与探索(十)

[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2]黄锦章.汉语中使役连续统及其形式紧密度问题[J].华东师范大

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

[3]刘永耕.使令度和使令类动词的再分类[J].语文研究,2000,

(2).

[4]彭利贞.论使役语义的语法表现层次[J].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

会科学版),1996,(4).

[5]谭景春.使令动词和使令句[A].中国语文杂志社. 语法研究与

探索(七)[C].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6]谭景春.致使动词及其相关句型[A].中国语文杂志社.语法研究

同学会致词范文9

如果就现成的答案,只作简单分析,学生只是照搬了事;如果只告诉学生:仿写种类有命题式、嵌入式、续补式,仿句要句式、格调、修辞和主题一致,学生还是云里雾里,不会操作。以下方法,不妨一试。

一、训练从小到大,从简到繁

从小到大,从简单到复杂,这符合认识规律,也适合于学生的认知特点。在句子仿写中,这种方法可以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1.仿单词

出题内容只是单词,让学生仿写同义词和近义词。仿词与原词的用字最好不重复。出题可限制角度,也可不限制。如,红―黄,蓝,紫;壮―粗、健;皓首―白发;喜欢―钟情、钟意。

2.仿短语

仿写语与规定短语结构和格调一致。这种仿写分两步走。

第一步,把单词加上修饰语、补充语,或变成主语、谓语和宾语,然后进行仿写。

刺眼红―炫目白(加修饰语)红得发紫―黑得发亮(加补充语),知音对面―琴声绕梁(作主语),印堂发亮―财运亨通(作谓语),听清弦―看知音(作宾语)

第二步,直接按规定的短语仿写,仿出结构相同、词义相似的短语。

破财免灾―出钱保命;七上八下―三心二意。

3.仿单句

4.仿复句

在熟悉仿单句后,仿复句也就容易了。别的要求同仿单句一样,只是注意关联词和语调要一致。

(1)局部补充式,就是补写出复句中的一个或多个单句,要分清修辞、主题、格调和事物的特征,务必与例句一致。特征描述与事物要对应相符,主要词语要对应,语气要一致贯通。

“书是火花,能点燃心中之火;书是雨滴,能润泽荒凉沙漠”。“润泽”符合雨滴的特征,“荒凉沙漠”与“心中之火”对应。

(2)全句仿照式,即仿写完整的复句。这里要注意复句类型,关联词要一致,语气贯通,语句对称对应,至于修辞、主题和格调等与局部补充式的仿写要求一样。

原句:“他是一条大河,流动不息奔向远方。”仿句:“他是一只雄鹰,无所畏惧搏击长空。”这是并列复句的仿写,“流动不息”、“奔向远方”分别对应“无所畏惧”和“搏击长空”。

原句:“如果生命是树,尊严是根。”仿句:“如果生命是水,尊严是流动。”这是一假设复句仿写,其中修辞为比喻,关联词为“如果”和“那么”(省)。

二、仿写要由宽到严,由近及远

“宽严”,指仿写的标准,就是仿写要有梯度,初仿写,标准宽些,以后逐渐严格。

“远近”,则指仿写从贴近学生生活的趣味性内容入手,仿写难度和范围渐进式上升和扩大。

1.由宽到严

(1)类似,仿句与原句结构大体相同。如,青青的草―翠绿的树(宽)―绿绿的叶(严)

盏盏灯―红色光(宽)―淡淡光(严)。

(2)形似,结构完全相同,即词性,叠音等都相同,比类似要求更严格。

如,遥遥领先―远远超出(形容词、叠音),千山万水―四面八方(数词、名词相对)。

(3)神似,就是仿写词句不但结构与修辞完全相同,而且格调一致,主题统一。

如,会当风发意―正遇古稀年(格调异)/恰逢少壮时(适当)。

举例:高原跑马―平川驰象(偏正式)/高山巍巍―碧水长长(主谓式叠音)。

2.由近及远

比如贴近学生生活的仿写:

米老鼠―唐老鸭,玩游戏―写作文。

搞笑逗趣的:

按猪的审美观,我基本属一帅哥;按熊的智商,我差点是一慧妹。――并列复句仿写

你的丑和你的脸没有关系;你的美和你的心却紧紧相连――转折复句续写。

复句仿写:

鼠啃铁杵―嘴上的劲;驴子发怒―蹄上的功――歇后语

这类仿写:有网上用语,有调侃搞笑,学生喜闻乐见。

最后是一些名人典故、诗词名句,充满哲理,富于教育意义。

此外,仿写还要学会联想和想象,从有关材料中过滤出最恰当的内容,组织成语句。

仿写,还要平时积累好词佳句,经常留心用词对句,才不至于“词到用处方恨少”。

同学会致词范文10

关键词:提取诱发遗忘;原因;干扰;记忆;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13-0078-02

提取诱发遗忘现象是指在回忆部分记忆材料的时候,往往会导致对其他相关记忆内容的抑制,从而使得相关记忆材料的回忆量降低。本文着重分析提取诱发遗忘现象的产生原因,并以此为依据,提出教育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避免由于提取诱发遗忘而带来负面影响。

一、提取诱发遗忘现象及原因

(1)提取诱发遗忘的界定。提取诱发遗忘(retrieval-induced forgetting,RIF)是指在回忆部分记忆材料的时候往往会导致对其他相关记忆内容的抑制,从而使得相关记忆材料的回忆量降低。例如,对水果和电器这两种类别范畴的概念进行学习,之后仅对电器中的一半概念进行提取练习,即只回忆电器概念中的一半概念。最后让学习者回忆出学习阶段中所有的概念,结果会发现学习者对于未进行提取练习的电器概念的回忆比率远远低于水果概念的回忆比率。这些被遗忘的电器概念就是提取诱发遗忘的产物。

早在1995年,卡耐基-梅隆大学的Anderson等人就发现了提取诱发遗忘现象。他们的实验研究,包含四个阶段。在第一个阶段中,学习者要学习两个类别范畴的词对,这些词对以“类别范畴―样例”的形式呈现。例如,“水果―橘子”“职业―会计”等。学习者在这个阶段中需要努力记住这些词汇。第二个阶段为提取练习阶段,目的在于让学习者仅复习某个类别中的一部分词,以便干扰本类别中的其他词。研究者给出其中一个类别范畴中词汇的首字,让被试进行回忆这个单词是什么。例如给出水果(fruit)范畴概念中的开头两个字母,让被试将单词补充完整。在这里,所有的词汇被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类型被命名为“RP+”,即经过提取练习阶段的词汇;第二类被命名为“RP-”,即与“RP+”属于同一类别范畴,但未经过提取练习的概念;第三类被命名为“NRP”,即与经过提取练习的词汇属于不同范畴的词汇。研究者在实验中设计了一个分心任务阶段,即第三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学习者需要做一些简单的加减法计算任务,目的在于防止学习者在头脑中默默回忆刚才所记忆的词。实验的最后一个阶段是自由回忆任务阶段,即测试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学习者要尽可能多地回忆出刚才记忆的所有词汇。研究发现,RP+、RP-、NRP表现出不同的回忆成绩,回忆成绩最好的为RP+,但是RP-的回忆成绩却远远低于NRP的回忆成绩。这种实验方式,成为了提取诱发遗忘研究中的经典研究范式――提取练习范式。

(2)提取诱发遗忘的产生原因。提取诱发遗忘现象的发现引起了研究者巨大的兴趣,并展开了大量的研究。对已有研究进行总结发现,研究者对于提取诱发遗忘的产生原因大致持两种观点。一种观点是抑制类观点,而另一种是非抑制类观点。抑制类观点认为,学习者在学习两类或多类概念时,如果只对某一类概念的其中一半词汇进行提取练习,将会导致该类别中未被练习的词汇被抑制。当学习者在提取练习时,所有记忆过的词汇都处于激活状态,但提取练习并不是对所有词汇进行提取,而仅提取其中一半。学习者为了能够成功提取到练习阶段所指定的那些词汇,必然会对那些没有被提取到的词汇进行抑制处理。这种抑制延续到了最后的自由回忆阶段,因此产生了提取诱发遗忘现象。例如在学习阶段学习了“水果―苹果”“电器―电视”等两个类别范畴的词对,但是在提取练习阶段需要回忆出水果范畴中的一半词汇,这样就要对水果概念的另一半概念进行抑制,以便能够成功提取到任务所要求的词汇。这种抑制一直持续到了测试阶段,于是就出现了提取诱发遗忘现象。非抑制观点包括干扰说、策略瓦解说和竞争网络模型。干扰说认为提取练习阶段中被提取过的词汇对同类别中未提取过的概念产生了干扰作用,但并未对另一类别的词汇产生干扰,于是产生提取诱发遗忘现象;策略瓦解说认为,提取练习会对学习阶段所生成的概念结构进行破坏,使得同类别中未经过提取练习的词汇提取困难,但这种破坏作用并不会对另一类别的词汇产生影响,因此产生提取诱发遗忘现象。例如,在学习阶段对水果和电器两类范畴的词汇进行学习,这时头脑中将会对这些词汇形成一个概念结构,如水果―热带、水果―香蕉(菠萝)等类似的结构。但经过提取练习阶段之后,在学习阶段形成的结构遭到破坏,但另一范畴概念的结构未遭到破坏,导致提取诱发遗忘现象的出现。竞争网络模型认为,学习过的词汇概念以节点的方式输入头脑之中,经过提取练习阶段之后,被提取的那一部分概念之间的联结被加强,而同一类别中未被提取的概念之间的联结则减弱,但另一类别中的概念之间的联系强度并未发生变化,因此出现了提取诱发遗忘现象。

二、提取诱发遗忘的对策

(1)合理安排学校课程设置,避免同类课程短时间重复。提取诱发遗忘现象是由于学习不同类别范畴概念之后,提取某一特定范畴中的部分信息而导致遗忘另一部分信息的现象。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应该合理地安排课程设置,尽量避免同类课程在短时间内重复排课。同类课程所涉及的知识大多属于相同或相似范畴类别,无论教师是否对其中的某类知识进行重复讲授,都将带来记忆效果的减退。在重复安排的同类课程教学中,教师往往会接着上一节课的内容继续讲,无论如何都无法避免学生对上一堂课的教学内容的提取,进而导致了无法完整提取所有教学内容。在短时间内对全部所学知识的一部分进行回忆,将会导致另一部分知识内容被抑制,导致原有的知识结构被破坏,出现提取诱发遗忘现象,这样反而不如之后重新复习的效果好。

(2)合理组织课堂教学内容,对同一范畴内的知识赋予适当的权重。在课堂讲授中,由于知识内容的重要性不同,教师往往会对重点内容和难点进行反复讲授,而对非重点和非难点的内容则一带而过。这样的讲授方式确实可以起到对重点和难点内容学习的促进作用,然而也会付出非重点与非难点内容掌握情况较差的代价。这样说,并非反对突出重点与难点的教学方式,而主张对非重点与非难点内容赋予适当的权重,尽可能避免提取诱发遗忘对非重点和非难点内容所带来的影响。所以,教师在教学时,无论内容的重要性与否,都要合理赋予适当的权重,尽量要将每个知识点的讲授时间与讲授次数做到大致相同,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在知识内容结构上的整体性。

(3)科学安排学生复习进程,同类科目完整复习,减少相似内容竞争干扰。提取诱发遗忘现象仅发生在同类学习中,对于不同类别的学习不会产生干扰抑制作用。学生的复习相当于对已有知识进行提取练习。如果学生在对同类知识复习时不能保证完整,那么没有被复习到的知识就会受到复习过的知识的抑制作用,从而导致该部分知识的遗忘。所以,教师要指导学生在复习时注意知识内容的完整性,要按照科目类别进行完整的复习。宁可通读全部内容,也不要这科看一点就放弃,转而看下一科。这样会使复习的效果好很多,不会出现某一学科的内容只记得一部分,但是其他内容的记忆效果却不好,甚至出现遗忘。

三、结束语

总之,在回忆部分记忆材料的时候,往往导致对其他相关记忆内容的抑制,使得相关记忆材料的回忆量降低,从而影响学习效果。在学习过程中,要认真研究提取诱发遗忘现象的产生原因,并针对原因探讨具体的对策,避免由于提取诱发遗忘带来的负面影响,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杨红升,朱滢.自我与提取诱发遗忘现象[J].心理学报,2004(02).

[2]马宁.练习方式和认知负荷对小学生提取诱发遗忘的影响[D].天津师范大学,2013.

同学会致词范文11

摘要:当今,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认识到学好英语的重要性,在短短的几年之间,学习英语似乎被演绎成一种全民的事业,亦或是在当代社会下生存的基本本领。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学习英语的行列,每个人本着学习英语的不同目的,根据个人的需要以及时间安排,选择着不同的英语学校或者英语学习班。与此同时,各种英语教学机构和组织也像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一时间使英语学习者们不知何去何从。可是不管每个人的处境如何,对英语最根本的学习——英语语法的学习,应该是统一的、基础的更应该是扎实的。

关键词:英语语法 语法教学 多样性

    所谓英语语法,就是英语中听、说、读、写四种能力的主干,是英语学习中最重要的部分。简单来说,语法就是把学习者所学的单词和短语按照固定的法则组合起来,从而达到顺利沟通的目的。接下来,我们谈谈英语语法的教学目的。在英语教学中,开设语法教学,根本目的在于使学生在扩展词汇、短语的同时,正确、熟练地掌握听、说、读、写四项基本能力。任何版本的语法书和教材都应该按照从基本的词与词之间的法则到句子与句子之间的法则,逐渐过渡,实现从简入深的教学原则。

    对于中国的英语学习者来说,我们有着多年的汉语学习方法,然而同样的学习方法拿到英语学习中是不奏效的。这是因为英语和我们汉语在语法方面有着很大的差异,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学生觉得英语不好学的原因了。所以说,在语法学习的过程中,教师的指导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下面我们谈一谈英语语法教学中可以运用的教学方法。

    一、针对学生普遍认为英语语法难学,做好语法重点和难点的分析,让学生明白学习过程中的轻重之分,重点的地方一定要勤加苦练。

    例如,在英语学习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致性的问题。所谓一致性原则,一是指英语句子的主语和谓语之间的一致,让学生明白记住类似于“I am、You are、He/She is、We are、They are”这样的搭配,不要在使用过程中写出或者说出“I are、I is”这样的错误结构。二是指文章或段落中、一句话中或句子与句子之间的时态一致原则。 

很多英语教师在工作中会经常发现类似于这样的现象:①When my mother came home yesterday, I’m watching TV. ②Last week,I went shopping with my friend.We buy a lot of thing we like.以上两个例子都存在时态不一致的问题:第一个例子中,复合句的主句和从句谓语动词时态不一致,这样的表达就不能说明两个动作是在同一时间发生的,这是一个错句子;第二个例子中有两句话,显然两个句子本应该是在描写同一件事情,然而,后一句和前一句的谓语动词时态并不一致,也是很难让人理解这是在写同一件事情。诸如以上这样的语法错误,英语教师必须采用让学生多写文章、多造句同时加强口语口头造句和说话练习的手段,让学生逐步地养成英语说话和写作的习惯。

  二、应用感性教学手段讲解英语语法。

    例如,教师在讲到英语的形容词和副词有自身的比较级和最高级的时候。可以采用一些学生们身边最直观的东西和现象。拿一个简单的英语单词“long”来说,教师可以准备三把长度不一样的尺子,取出其中的两把,问学生:“Which is longer?”学生肯定会说:“The first one is longer than the other one.”然后教师把三把尺子全部拿出来,问学生:“Now,which is the longest?”在这样的一问一答和直观的感性认识中,学生们自然明白了形容词本身有比较级和最高级的形式。同样,在说明副词使用中也有比较级和最高级的区别时,教师也可以运用这样的方法。比如,可以拿来一张画有三辆不同速度的汽车的图片,问学生两辆之间谁比较快,再问三辆之间哪辆跑得最快,学生也就明白了副词“fast”也有比较级和最高级的形式。以上的讲解演示完,可以让学生观察自己身边的事物,自己仿照教师的形式来造出同样形式的句子。在举一反三的过程中,学生们就能学好形容词和副词的比较较和最高级,同时也能感觉到学习英语的乐趣。

    三、英语语法教学要与大量的汉译英造句练习相结合。

    教师给出一定数量的英语中常见的句式结构和相关的例句后,可让学生自己动脑运用自己所学的词汇造出一样句式结构的句子。在这样的练习中,模仿、重复

同学会致词范文12

一、主持人宣布ΧΧΧ同志(先生、小姐、女士)的追悼会开始。

介绍参加追悼会的单位领导,生前好友。

介绍送来花圈和换联等单位和来宾的名字。

对因故不能参加追悼会而采用其它方式表示哀悼的情况也要一并加以说明。

(视具体情况而定)

二、默哀3分钟。(奏哀乐)

三、单位(或直系亲属)致悼词。

四、家属致答谢辞。(直系亲属致悼词,不用作答谢辞)

五、向遗像三鞠躬。

六、向遗体告别。(奏哀乐)

追悼会主持词的关键,是要把悼词写好。悼词不能篇幅过长,一般以一千二百字以内为宜,最多不能超过三千。悼词内容要层次清楚,事迹突出。

悼词的格式如下:

一、标题

悼词的标题有几种写法或用法:

一是在悼词正文前写上"悼词"二字;

二是主持人在追悼会上要用"XXX同志致悼词";

三是贴出、刊印时要用"在追悼XXX同志大会上XXX同志致的悼词"。

二、正文

一是写明用什么心情悼念什么人;

二是写明去世者生前的身份或担任的各种职务名称,何种原因在何年何月何日几时几分不幸去世的,终年岁数;

三是按时间先后顺序介绍去世者的简单生平;

四是对去世者的称颂,可概括成几个方面,文字力求简洁;

五是对评价去世者带来的损失,应实事求是;向去世者学习什么,可分成几点写明,用什么实际行动化悲痛为力量。

三、结尾

自成一段。一般有两种写法:

一是一句式:"XXX同志安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