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公文范文 高等教育价值取向探讨

高等教育价值取向探讨

时间:2022-08-02 03:32:14

高等教育价值取向探讨

高等教育价值取向探讨:对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价值取向的反思

【摘 要】教育的发展状况是根据国家的经济发展等具体国情而变化的,而高等教育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更是国家努力发展的重点。在一个多世纪的艰苦探索下,我国从移植其它国家的教育到自身探索,经历了各种曲折或错误道路,直到今天,我国的高等教育依然处于不够健全完善的状况,高等教育现代化目标也没有完成。这其中的原因有很多,本文主要是针对我国高等教育价值观进行深入探讨。

【关键词】高等教育;现代化;高等教育价值观;价值取向

要想深入探索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思路,推动现代化进程快速完成,对于价值取向的研究就不可避免。我国的高等教育价值取向中,一直缺少个人中心取向,这使我国高校至今都存在以外界压力来刺激学生学习,而非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来完成教学任务目标的类似问题。科举制度下,学校的名声与科举功名互相联系绑定,企图用外界刺激来增强入学率。而在科举制废除后其封建性却延续下来。而在近代无数次的救亡运动中,启蒙运动被多次压倒,民族矛盾激化,对于传统文化以及教育改革则很少关注。五四时期,教育启蒙有了短暂的发展。但接下来又几乎销声匿迹。一战以后,为了增强国民的意识形态,我国高校中对于国家、民族、科学主义等方面有了较多的关注与体现。其中,对于个人及自由主义更是尤为重视,直到现今,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我国在经过改革开放、改革经济体制等一系列重大发展进步后,社会主义成为我国的主要意识形态。但是,长期以来,我国高校中认识论哲学占有的极大的地位,主导着人才的培养方向。这使我国的大学成为国家培养政治人才的一种工具,其最终目的还是为国家的政治权利服务。这就从根本上曲解了大学的存在意义,使高等教育成为国家统治的附属品,个人中心取向则更不用提。其主要原因是我国高校对于个人中心及自身价值认识不够明确,理解也不够到位。

从我国的教育发展历史来看,我国的高等教育几乎一直处于为政治服务的角色中,并没有真正的把追求真理作为教育的主要目的。我国较早的具有追求学术精神及自我意识的大学则要追溯到民国初年,但由于特殊时期,战争不断,活跃的学术精神也随之而去。而自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出现了一系列变革,公立大学单位化则成为一大特色。这使大学成为与政府机构具有同等级别的机关,学习成了政府要员的活动场所,政治目标也成了高校教育的第一目标。想接受高等教育的人一般的目的就是为进入政府机构,而不再是搞学术研究。自从改革开放后,高等教育随着经济的发展也逐步回到正轨,跟上世界的发展主流,并初见成效。但在其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规划学术、检查评比的问题,使高等教育者的知识中心取向得不到有效实现,外在效果依然是主宰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使我国高等教育水平难以走上新的台阶。

除此之外,我国高校中对于知识的独立性也难以保障,对于中西方文化的处理也不够恰当。有人认为只要中国文化才是世界文化,有着特有的优异性,而有的人却主张“全盘西化”,认为“外国的才是最好”的。高等教育的发展历史中也一直被这样的问题左右,无论是“中体西用”还是科玄论战”,再是取向资本主义学科等等,都是我国高等教育文化价值观探索时出现的偏差。要知道,文化的相遇一定会有相对的碰撞与冲突,而在争论的过程中,各种文化也在不断发展,其目的是为了实现文化的融合与交流发展,而非优劣高低的比较。高等教育真正的内涵没有确立,其深层次的内容特得不到深入的挖掘,使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迟缓,一些高端、主流的教育理念也没用充分的发展空间。这就造成我国高等教育人才的培养出现了种种问题。高等教育的现代化首先要求的就是适应现代化的社会发展需要,遵循社会发展规律及教育规律,以我国特有的中华文化为支撑,否则,高等教育则很难有真正的发展,高等教育现代化也可望而不可及。

政治中心取向一直是是妨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大问题,它使我国高等教育的现代化更易受到外界压力的作用,反而出现逆反现象,这与西方的高等教育正相反。纵观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进程,无论兴衰,都与国家、民族的发展密切相关,教育受到社会政治、经济的过多影响,担负着过多的压力。当然,这能够为我国的特殊时期的政治、经济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为文化的传承打下一定的基础。然而,要想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的教育问题,就要由自身出发,找到本质所在。受几次的中日战争失败影响,我国开始学习日本的教育制度,“不求甚解”地进行移植,将日本的教育毫无变动的复制到我国。到了19世纪,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教育日渐完善,从理念到教育制度都有了符合自身社会制度的认知,高等教育的现代化也基本完成,大学制度的设立也是国家制度的框架下塑造,以符合社会发展。而我国又进行直接移植,没有考虑到社会形态不同,教育制度也应当存在一定差异,只为了快速移植较为先进的教育,来实现巩固政治基础的目的,政治中心取向过于严重,使教育的内在价值取向难以显现。

经济中心取向过强同样是我国高等教育价值观中的严重偏差,这在如今的经济时代更为明显。晚清时期,清政府腐败无能,闭关锁国,而在被西方的“船坚炮利”打开大门遭到侵略后,也企图通过 “自强”、“求富”的方法来改变现状,成立一系列发展经济的学堂机构。在我国的教育发展历史中,商人知识阶层也通过各种努力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郑观应、张謇、周学熙等人通过对民族企业的兴办,成立了许多与经济挂钩的教育机构。这使我国的高等教育有了较为早期的发展。民国初年,蔡元培重视我国的教育发展,以实利主义作为办学方针,使商业、教育都有了较为同步的发展。新中国后,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并借鉴苏联的教育模式,成立了与我国的计划经济相符的高等教育制度,这对我国的经济政治都有着极为重大的意义。1990年以后,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产业化、市场化充斥着整个教育领域,这使我国大学教育被迅速崛起的各种经济热潮所覆盖,出现质量与道德危机。

总而言之,我国的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经历了一系列的曲折进程,由于在不同的时期缺乏对高等教育价值观的客观认识及分析,我国高等教育价值取向直到现在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这直接影响了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水平。因此,我们更应当直面历史的错误,深入研究我国当今社会的教育现状,寻求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最佳路径。

作者简介:穆伟,女1982年5月生,河北保定市人,文学硕士,中央司法警官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

高等教育价值取向探讨:高等教育教学公平价值取向分析

摘 要: 我国高等教育教学公平价值取向具有历史性、层次性、相对性及动态性等特点,有力地推动了高等教育和谐发展、给民众享受高等教育提供了机会,是高等教育平稳发展的途径。可是在我国高等教育公平取向中存在某些不足之处,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一些建议。通过这些措施促进我国高等教育教学公平价值取向具有可行性。

关键词: 高等教育 价值取向 教育公平

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公平性历来是社会、家庭及高等教育研究者所关注的问题,也是我国高等教育目前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通过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公平价值性进行一番研究之后,探究我国高等教育中一些不公平的现象,查找原因,并提出解决不公平现象的有效措施和对策,以促进我国高等教育教学公平价值取向具有可行性。

一、高等教育公平的内涵

教育离不开公平性,教育公平是我国和谐社会发展的重要体现,教育公平是促进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保障,是提高全民素质的基本条件,教育公平性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及伦理道德等多个范畴。所以,只有教育发展过程中本身具有公平性,其在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及伦理道德等多个范畴才能发挥维护社会平等的作用。

美国著名教育家拉斯曼说:教育是实现人类平等的伟大工具,在社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比任何发明所起的作用都要大[1]。1948年联合国大会在《世界人权宣言》中指出:受教育权是每个人必须享受的一项人权。必须给予广大民众基础教育和初等教育的免费受教育权,对于高等教育,则要根据能力逐渐对民众平等地开放。自此,有关高等教育的公平性慢慢地进入了民众的视野。1998年,联合国在《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和行动世界宣言》中对高等教育的公平性又注入了新的条款。(1)高等教育的公平性要体现在种族、性别、语言、宗族、经济发展、文化层次、社会地位、时间、空间及民众的身体素质等各个方面,任何一个人不管在什么区域内、在什么时间段内,只要他努力了,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拥有了相当强的能力,都可以进入高等学府学习,接受高等教育;(2)高等教育要主动和其他各级教育阶段取得联系,把自身放入终身教育的体系中来,和各级教育阶段建立平等合作的关系,帮助各级教育机构培养合格的人才进入高等学校接受教育;(3)高考教育要兼顾不同的人群,使他们享有接受高等教育的公平权利。因为弱势群体在社会整个发展过程中都拥有可能对社会和国家发展具有重要价值的经验和才干,甚至比一些正常的人群所作出的贡献更大[2]。

高等教育公平是教育公平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延伸,是指民众享有高等教育的机会、教育标准、教育安适度、教育输出、学业成功等方面都享有公平平等的权利。

二、高等教育公平价值取向的特点

前文提及教育的公平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及伦理道德等多个范畴。所以高等教育的公平深受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及伦理道德多个领域的影响,使教育公平具有以下特点。

1.高等教育公平具有历史性。高等教育公平的提出比基础教育公平的提出要晚得多,要实现高等教育的公平,就必须和社会经济、文化的高度发展相联系。因此,高等教育公平的历史性不仅体现在教育制度上,还体现在教育质量上。例如早期的高等教育公平主要体现在教育制度上(反对种族歧视、阶段歧视、性别歧视、信仰歧视及文化歧视等),而在近阶段的高等教育公平主要体现在教育质量上,力争不同地区、不同种族的人群都能享受到同等高质量的高等教育。

2.高等教育公平具有层次性。高等教育公平在教育体制上能有效地体现,但是广大民众接受高等教育的现状并不如此,仍然存在差异性和层次性[3]。社会地位的层次性决定着高等教育公平也具有层次性,不同阶层的人报考志愿及对升学的期望值就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例如,从农村出来的大学生倾向于选择学费不高,容易录取的大学。而家庭条件稍好的学生在报志愿时则会选择“名望”更高的学校,他们看重的不是上大学,而是要进入名牌大学,提高自己的品位。在专业的选择上也存在着不公平性,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的学生通常会选择热门专业,而家庭经济条件差的学生因为无法支持高额的学费,只能选择一般性的专业。学业成功的公平也具有层次性,家庭经济条件好的学生进入高等学府之后,不必考虑学费和生活费,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在文化知识的学习上,而家庭经济条件不好的学生,则要自筹学费和生活费,在校期间就要分出一部分时间用于勤工助学方面,不能全身心地投入文化知识的学习中。

3.高等教育公平具有相对性。教育是否公平,是人们以某一个标准来判断的,所以该判断本身就存在公平性。民众对任何一个事物的判断都会因人、因时、因地、因环境而异。公平不是绝对的,在现实社会中,绝对的公平不可能存在。高考教育也一样,它不可能具有绝对的公平,只具有相对性[4]。例如,在教育成本的收费上,从家庭经济条件差的学生角度来说,它就是不公平的。从家庭经济条件好的学生来说,它就具有公平性。

所以,高等教育的公平性不能和高等教育的等同混为一谈。高等教育的公平强调公平公正,不偏袒任何一方,但不是平均化,而应客观地评价高等教育的价值公平性,公平地判断因人、因时、因地、因环境而异等各种因素。

4.高等教育公平具有动态性。马克思说过:没有永恒的公平。由此可见公平不具备静态性,而是不停地发展着。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或者同一历史阶段的不同地域中,其高等教育公平也各不相同。

高等教育公平的产生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出现的产物,是民众根据本身需求在特定的时期内对高等教育公平作出的一种评价。例如我国高等教育,以前只能是“精英式”人物才能接受的教育,这对于广大民众来说具有很大的不公平性。后来,我国高等教育成了大众化的教育,从教育体制上来说,广大民众都受到了高等教育,所以它具有更广泛的公平性。但是当入学难问题解决之后,对高考教育公平的评价就会转移方向――高等教育的质量。也就是说:高等教育的公平已经由“数量”转移到“质量”,民众对高等教育的关注方向不再是教育体制了,而是转向关注高等教育的质量[5]。

三、高等教育公平价值取向与高等教育之间的关系

在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高等教育的公平与之相伴相生。高等教育的公平对高等教育的发展起着推动作用。

1.高等教育公平价值取向有力地推动了高等教育和谐发展。高等教育为了和谐地发展,就必须解决好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公平现象,从受教育机会的不平等到享受的权利不平等再到受教育质量的不平等,当这些不平等现象全部解决之后,高等教育就可以和谐发展。

2.高等教育公平价值取向给民众享受高等教育提供了机会。为了使不同民族、不同种族的民众得到更好的受教育机会,教育均衡机制应运而生。不同地区的教育弱势群体能够在公平的考试选拔制度下,把自己的潜能充分地发挥出来,参与公平竞争,使自己享受到应有的受教育机会。

3.高等教育公平价值取向是高等教育平稳发展的途径。高等教育的平稳发展离不开高等教育公平对其的支持。该支持性体现如下:(1)从政治角度说,民众的政治思想觉悟得以提高,对教育公平的认同有利于高等教育的发展;(2)从经济利益角度来说,改革开放以来,民众的经济状况有很大的好转,高等教育的公平拓宽了人们接受高等教育的渠道,给很多人提供了受教育的机会;(3)从伦理道德角度来说,因为高等教育具有公平性,社会法制会逐渐完善,民众的法制意识会不断加强,社会道德水准也会不断提高,有效地协调高等教育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中的关系[6]。

四、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公平取向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1.高校招生指标分配的差异性。自从1978年恢复高考制度以来,全国大大小小各类大中专院校招生指标的划分存在不公平和不合理性,特别是一些全国有名的高等院校,招生指标的分配区域性非常明显,在一些大城市或经济发达城市中,招生名额非常多,而西部边远地区或经济不发达省份的招生名额有限,而这些地方又迫切需要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7]。另外,城乡差距也比较大。

2.高等教育的学费过高。教育部虽然对高校的收费有着严格的限制,但部分高校搭车收费现象仍存在,有些拿到录取通知书的学生只好弃学,踏入社会行列。

3.高校空间分布不均衡。目前我国高等院校的分布不均衡,必然影响到不同地区接受高等教育的入学人数存在不均衡性。各高校在招生时通常是优先招收本地的学生,高校数量少的省份,能够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有限。

4.不同高校之间的不公平。目前我国高校的数量虽然不断地增加,但是学生受教育的机会、成功概率等都存在差距,例如在资金的投入、教学资源的配备、发展机会等方面就有很大的区别。名校和普通高校之间,公立学校和民办学校之间的差距会越来越大。

五、影响我国高等教育价值取向不公平的因素

我国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存在有着社会根源。这里面既有客观原因又有主观原因。总体上看,我国的基本国情是影响我国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客观因素,而我国教育体系的制度安排则是影响我国高等教育的公平问题的主观原因。

1.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制约着高等教育公平价值的不平衡。目前,我国经济发展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社会经济资源还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方面的需求,特别是在一些贫穷地区,其经济发展仍然处于落后阶段。经济发展水平的落后导致教育投资方面会存在“先天不足”的情况,青少年所能接受的教育还有限。

2.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公平制约着高考教育价值取向的不平衡。我国不同地区的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方面差异较大,把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和西部经济落后地区的教育资源进行一番对比之后,就能发现:东部地区的高校数量和教学设施都远远高于好于西部地区。另外一些“下放”到地方的部属院校,因地方财政的短缺,对其投资不大,导致这些院校的发展深受限制。

3.高等院校收费的不合理制约着高等教育公平价值的不平衡。政府部门明文规定:向学生收取一定的费用是合法的行为。但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是:高等院校的收费偏高。目前,某些高校从开始录取新生时就设立各种与之挂钩的乱收费规定,同时向学生提供有偿服务,从中牟取小利益或向学生收取国家规定项目之外的其他费用。

六、解决问题的对策

目前,解决我国高等教育价值取向问题的关键在于:分析导致该问题的根源,对此进行广泛分析之后,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1.高等教育制度的决策者和管理者要高度重视教育公平思想。决策者在制定方针政策时不能只倾向于城市而忽略农村教育。所以政府部门应把教育工程的实施置于教育公平的框架下,把教育公平的理念作为制定教育策略的依据,使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不同阶层的民众享受到高等教育的公平权利。

2.公平配置教育资源,缩小地区差异。我国教育资源来源于广大民众,所以要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公平配置这些教育资源。在资源配置上要城乡结合,高等教育和全日制中小学教育结合,不能再把教育资源重点放在城市而轻视农村。对于边远地区,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政府部门更要加大这些地区的教育投资力度。以全日制中小学教育的公平来带动高等教育公平价值取向的有序发展,为发展当地高等教育事业准备足够的物质基础。在重点院校和一般院校的比例设置上,也不能重重点院校轻一般院校。而应该“一碗水”端平,实现区域间的高等教育公平[8]。

3.以市场经济调控高等教育价值取向公平发展。在处理高等教育公平价值取向时,一定要遵循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在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引进竞争机制,使其有序地发展。只有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深入认识市场经济规律和市场社会规律,才能在努力增进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效率和生产效率的同时,逐步提高高等教育的公平水平。要使得市场成为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基础机制,事实上也就是承认竞争成为调整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关系的基本法则。因为适度的竞争是使各种资源产生活力的前提条件,自然也是提高社会活动效率的主要手段。因此,要实现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水平的同步提高,就必须使竞争成为调节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的基本手段。

4.制定经济发展措施时,要坚持“以工辅农”。调整国家的政策,倾向于农村经济建设,提高农民的经济效益,只要农村经济得以快速发展,农村中的受教育者才能有条件接受公平的教育。

5.建立合理合法的收费标准。高等院校在收费时一定要按照国家制定的收费标准,不能随便搭车收费,更不能违规操作。为此,政府应建立高校的成本监控体系,监督高校在保证一定质量下合理的成本水平和结构,为学生提供真实、合理的成本,避免学生对不合理成本的支付。高校的培养成本应明朗化,同时要增加投入――产出管理,增强成本意识。

6.政府要有效地监督高校办学行为,确保高等教育质量的价值取向公平。针对高校自主招生中一些不妥的现象,政府部门要监督高校办学的行为,严格控制高校乱招生。一旦高校无限制地扩招,学校的教育设备、师资力量、学生管理等方面就会出现严重的问题。学生的数量过多会消耗过多的教育资源,高校的教育质量会明显下降,对于高等院校的受教育者来说,这是不公平的行为[9]。所以政府部门要加强对高校办学行为的宏观调控,并制定必要的法规法令,避免高校重复设置专业,浪费教育资源,还可聘请权威性的高等学校教学质量评估机构,从多个角度对高等院校进行监督检查,以规范高校的办学行为,促使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七、结语

高等教育公平价值取向是影响高等教育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就我国目前高等教育中某些不公平的现象进行分析,查找导致不公平的原因,然后根据分析的结果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从而有客观的认识,为我国高等教育稳定发展打下牢固的基础。

高等教育价值取向探讨:浅谈高等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摘 要】目的存在于一切人类活动之中,教育自然也不例外。目的性是教育的一般属性,伴随教育活动相始终。教育的目的是促进人的发展。作为教育的一个阶段,高等教育是人的发展的一个关键时期,直接影响到个人人生发展的方向,最终将会影响到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关键词】教育;目的;价值取向

目的是人在实施活动前对结果的预期,是人所特有的意志活动的体现。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那样,“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人间的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但是,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①目的存在于一切人类活动之中,教育自然也不例外。目的性是教育的一般属性,伴随教育活动相始终。

一般来说,教育的目的是促进人的发展。作为教育的一个阶段,高等教育是人的发展的一个关键时期,直接影响到个人人生发展的方向,最终将会影响到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而个人与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则在于高等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价值取向的不同直接导致过程和结果的不同,价值取向之间又常常存在着冲突之处,这就是教育很难权衡于利弊并加以选择。目前,高等教育的价值取向上主要存在着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英才教育与大众教育,平等目标与效率目标这四种冲突。

一、 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

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之间看似水火不相容,其实不然。二者之间是存在很大共同之处的,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都是其结果的一部分,只是二者侧重点不同而已,个人本位关注个人发展,而社会本位则关注社会发展。两者之间最根本的区别在于,是个人能动地运用自身能力为社会服务,还是社会强制要求个人贡献力量。

任何人都是社会人,不可能脱离社会而存在,成长也离不开社会的支持。因此,人处在社会之中是如此的渺小,免不了要受到社会的支配,也就是说,社会如果强制个人承担其所能承担的社会责任,个人是不能拒绝的。可是社会在清楚自身具有这个能力之后,经常性的滥用这个能力,个人则毫无疑问的成为社会的附庸。表面上看,社会中所有的个人都得到了利用,社会效率应当非常的高;其实不然,如此这般地利用人便将人异化为了机器的一部分,却忽视了个人的主体性,个人潜能得不到很好的开发,这对于社会也是一个损失。

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长期以来一直存在于我国的高等教育之中,过分强调高等教育服务社会的功能而无视个人发展的需要,这就无法充分发挥个体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出的人缺乏改造和创新能力,反而难以满足社会需要。

虽然社会本位的高等教育目的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但他既然存在于现阶段的中国其他一些国家,必然存在其合理之处。应该说,这种教育模式适合于社会生产力低下的国家,由于社会欠发达,生产力欠发展,国家需要这种急功近利的教育模式实现其快速发展。当然,这种发展是不可持续的,很快便会达到其瓶颈地区,那时社会已经得到一定发展,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便会合乎适宜的应运而生。

二、 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

其实,当我们在讨论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时,就已经默认了我们的高等教育在价值取向上倾向于社会本位,在个人本位的教育中,教育者是不用考虑这个问题的,这个是取决于学生的自身能力与自我选择,教育只需在学生做出选择之后为其提供学习条件而已。

而我国的高等教育长期以来一直处于黑社会本位价值取向阶段,那么我国高等教育当然就通才与专才的选择。这个选择与其说是教育的选择,还不如说是社会的选择,更确切地说是社会的需要决定了教育的选择。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需要不同,教育的选择也就不同。

刚开始的时候,社会发展落后,生产力低下,提高生产力的目标就决定了教育的目的,教育主要只是培养劳动者而已,这时的人更近似于工具,谈不上通才或专才,他们受教育程度实在是很低,只有极少数的能够深入学习,他们需要掌握的知识很多,于是成为了少有的通才。

三、 英才教育与大众教育

教育必须与社会发展相适应,尤其是在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上。一方面教育要受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所制约;另一方面教育必须为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服务。②

在英才教育与大众教育的选择中,更多的是受社会所制约,这个制约主要是经济方面,高等教育即受制于社会经济发展,又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下,高等教育存在着三个具体阶段:

首先是英才教育。在高等教育的初始阶段,社会条件有限,教育具有很强的选拔与区分功能,教育取决于社会地位并决定社会地位。此时的高等教育是维护社会地位或改变社会地位的重要途径。

然而,随着社会发展,具有高等教育需求的人越来越多,社会对高等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于是,高等教育越来越趋向大众化。这一点集中体现在高等院校数量的激增与规模的扩大上。于是,高等教育对象逐渐由精英向大众转移。然而,数量上的上升或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质量上的下降。一方面,招生比例的扩大使得生源质量下降;另一方面,教学资源的分散使得学校培养能力下降。

四、 高等教育的平等目标与效率目标

人们常说“人人生而平等”,其实这里的平等只是人格尊严方面的平等,而非能力与地位的平等。龙生九子各有不同,人和人之间的差异是不可避免的,无论先天还是后天,遗传或者环境,每人所得都不相同,因此各人所拥有的能力与资源都有着很大差异。而在人与人之间条件差异如此之大的情况下,要使教育做到绝对平等是不可能的,特别是在教育资源十分有限的情况下,平等的分配教育资源会导致低效的教育收益,所有人都得不到好的教育,这反而是对所有人的不平等。

稀缺的教育资源决定了教育资源具有竞争性,教育过程就是一个不断选拔与淘汰的过程。教育的平等只能体现在选拔的标准上,这是自然所告诉我们的优胜劣汰原则,这一点对于种族的进化具有重要意义。

高等教育价值取向探讨:高等教育教学公平价值取向探讨

摘 要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体现在高等教育教学中的公平不但要在教学过程中因材施教,还要在教育教学中注重情感教育,二者相互促进,相互作用。本文从这两方面着手探讨高等教育教学公平价值取向。

关键词 高等教育 教育公平 因材施教 情感教育

党的十七大强调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在大力倡导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注重教育公平,实现教育公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而作为教育实施者的教师们无疑是推动教育公平的主导者。这里的教育公平要求教师不仅要在教育教学中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因材施教;也体现在教育教学环节中公平公正原则的贯彻;更重要的是在教育过程中关注人的身心发展,给学生更多的情感教育,即人性化教育。只有在学校教育教学中以学生为本,实现教育内容的因材施教,教育过程的公平公正,强化对学生的情感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公平。

1 树立教育公平的教育理念是实现教育公平的思想基础

思想是行动的指南,树立教师教育公平的教育理念是实现教育公平的思想基础。为此,要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首先,转变教师教育教学观念,认识到教育公平是教育价值的直接体现,也是社会公平价值的延伸。好的教育、公平的教育,就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是为所有教育对象提供同等机会、条件乃至同等优质服务的教育。其次,增强教师的“相称教育”的价值观念,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是提高教师的质量。提高其综合素质,以具备实施“相称教育”的教育能力。如在处理问题教育学生时,最起码要“一视同仁” 地公平对待。在教学方法上,应针对不同学生的个性差别而有所不同,在教学的基础上融入适应学生学习差异的匹配性教育策略,比如分析性教学、小组竞赛、个别教学、教师监控学习过程、学生独立学习等等,来突出因材施教的灵活与力度。再次,强化教师情感教育的观念。根据学生性别、年龄、理解能力、家庭背景、社会背景、经历、专业等原因表现出来的心理和精神层面的差异性,进行情感因材施教。根据学生具体心理情况给予不同的人文关怀,特别是对待那些遭遇不幸的学生,应投入更多的情感关怀。情感教育是教育公平的升华。

2 分析学生的差异性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靶向基础

教师如何更好地实现“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其中更重要的就是因材施教,根据学生自身特点进行知识和情感教育,这也是教育公平的基本要求。

分析学生的差异性首先要分析学生知识需求的差异性。也就是要根据受教对象的专业、教育背景、知识层次、可能的毕业去向等方面进行差异性梳理,总结出学生知识需求的群体特点,根据不同的特点确定不同的教育教学方法,区分不同的教学内容,确定不同的教学目标。从而在“传道和解惑”环节实现因材施教,体现教育教学的公平性。如有的学生毕业后要报考研究生,那么在教学中就可以倾向于考研知识的传授。既满足了学生的需求,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体现了因材施教和教育公平性。

分析学生的差异性也要分析学生精神需求的差异性。所说的精神需求就是要根据学生在不同的家庭背景、社会环境和人生经历中形成的心理和精神状况设定个性的情感教育。以差异性的情感教育引导学生学会处理心理问题、精神问题和情感为题,关注个性背景下的学生情感需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 教学过程中的因材施教是实现教育公平的根本

教师能直接发挥作用的是在教育活动的公平中。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教育公平主要体现在教育者在教育活动过程中对待每个对象都要因材施教。教学中我们曾经以“学生最喜欢什么样的老师?”为题在中学生大学生中做过问卷调查,结果显示:选项最高的是“一视同仁”,而“不公正”这一项百分比最低,即作为自己不喜欢的教师,并在初中阶段占70%以上,高中阶段仍占约50%,大学生中比例虽然有所下降,但也占40%以上,可见,教师做到公平的重要性。

在教育活动过程中,教育者对教育对象未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表现为:在处理问题教育学生时,根据学生所谓的学习好坏,家庭背景的不同即学生父母是否有社会活动能力等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方法,或投入的情感不同。在教学中,教育者所施的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不是适合个人特点的,仍是统一步调的。如果教学内容并不是教师个人能解决的问题,但在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关注每个学生对知识接受、消化的程度状况,再加以个别辅导;在讲授方法上,面对全班毫无二致,没有做到因材施教。这种毫无差别的教育理念,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忽视了学生潜能的发挥和激励,其实质就是不公平的教育。

4 情感教育是教育公平的升华

唐・韩愈《师说》:中有“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已经作为教师最基本职业准则。“传道、授业、解惑”三者中放在第一位的就是传道,所谓的传道就是要对教育对象进行思想教育,而思想教育也就是对学生进行精神引导,这样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仅仅要发挥“授业”的功能,更要发挥“传道”的作用,也就是文中提到的情感教育。如果说在教育教学中进行因材施教体现的是教育公平的根本,那么情感教育就是教育公平的更高层次的升华。

要实现情感教育,就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心理和精神特点。目前“90后”的大学生生活在改革开放后社会发展的成就中,在精神和物质上具有丰富的满足性,这也形成了他们的不断追求物质和精神满足的特性。但是由于多数是独生子女,由于家庭的宠爱以及社会环境造成了争强好胜、追求名利、团队意识弱化、心理素质低下等特点。另外快速的生活、工作节奏也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加之自我疏导能力较弱,面对诸多选择时茫然无措,甚至出现自怜、自卑、自傲、焦虑、恐慌和迷茫等诸多心理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要进行更深层次的心理、精神方面的疏导,就每个学生表现出来的不同状况给予情感教育。让学生能够懂得怎样处理自己的思想问题,从而树立正确的思维方式,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唯有这样才能使教育更加公平,才是真正的以人为本的教育,才能真正实现教育和谐。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因材施教是高等教育教学公平的直接体现。因材施教不仅要注重教学过程中传授知识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也体现在情感教育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教育教学过程中因材施教是真正的教育公平,情感教育中的因材施教更是教育公平的升华。“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推动我国教育公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高等教育价值取向探讨:再谈社会转型期高等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摘要: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中西方世界关于人的和谐发展方面的探讨有不同阐释,但其优秀思想具有一脉相承、形异神似的特点。改革开放后,随着中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和科技的不断革新,高等教育关于人的发展方面出现了诸多的矛盾和冲突,特别是在全面建设和谐社会和强调以人为本的历史关键阶段,把人的全面和谐的发展作为高等教育目的的价值选择有重要的理性价值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 和谐发展;教育目的;价值取向;高等教育

自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体系以来,“和谐”二字便成为学界和政界共同探讨和深究的论题。可以说,和谐是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和价值取向[1],和谐社会需要和谐的教育,只有和谐的教育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素质全面的和谐人才,当前这已成为大多数研究者的共识[2]。其实,中西方世界关于人的和谐发展方面具有深邃而丰富的思想体系。但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全面推进和深入发展以及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升级、变轨和转型,在各种新思想、新观念正在产生而旧条条、旧框框依然存在之际,我国的高等教育目的价值体系方面却出现了一些与社会发展不相协调和适应的矛盾与冲突。我国的高等教育目的价值体系路在何方?应当做出并坚守什么样的价值标准?诸如此类的问题理应得到学界和政界的关注和重视而不应回避或置若罔闻,而科学发展观理论指导下的人的和谐发展思想将为我们提供新的思考视角和思想启迪。

一、 人的和谐发展的历史梳理

(一) 国内关于人的和谐发展的历史分析

在悠悠的历史长河中,古老而仁厚的中华民族在人类历史上经久不衰和生生不息,源于其根深蒂固的文化传统和尚仁主和的民族意念以及其超强的自我传承能力,从一定程度上说,“刚健、尚德、重义、合和、礼仁和中庸”构成了中华民族独具特色的和谐精神与和谐价值,中华民族的这种和谐理念表达了自己对人类的存在状态和未来趋向的向往和期盼。《周易》可以说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之源,本身就蕴涵了丰富的关于自然和社会变化以及对立统一的和谐理念。儒家思想里的和谐韵味更是味浓意深和无处不在,处处彰显其独特的生命意义和价值。如《中庸》曰:“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和“和”,集中反映了宇宙万物的存在状况和发展趋势,体现的是一种和谐精神[3]10。另外,“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3]25。孔子的求学和成长经历是个人和谐发展的精典总结,说明人到了七十就能从心所欲,所做的一切会是自然而然的正确,代表着圣人发展的最高阶段以及实现人和谐发展的一种价值趋向[4]40。因此,追求和谐应该是儒家关于社会和人发展的理想和信念。道家著作《老子》四十二章中“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5]47,五十五章中“知和曰常,知常曰明”[5]60表明宇宙万物只有保持常态的和谐,遵循自然之道,才能实现理想的发展状态和景象。佛学讲求生死轮回和因果报应,其所谓的“涅”就是个人与宇宙的心的同一,或者说就是了解了或自觉到个人与宇宙的心的固有的同一[4]202。儒、佛、道作为中华文化思想的渊源和民族精神的灵魂,在中华历史的发展和民族特质的形成过程中起着规范性的导向作用,可以肯定地说,中华民族源远流长屹立于世界的东方并必将对未来人类的历史进程和发展起重大而深刻性的影响,其根源于中华文化的博大、包容、贵和、进取的这种和谐精神――即和谐哲学,这也必将对今天人的发展特别是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目的价值取向产生重大而积极的影响。

(二) 国外关于人的和谐发展的历史考查

西方世界也有丰富而系统的人的和谐发展理念,古希腊哲学家和教育家亚里士多德就是一个关于人和谐发展的精典范式,其个人在哲学、逻辑学、物理学、生物学、心理学和政治学的独到发现恰恰证明了人的和谐发展的存在和可能。例如,他在其《政治学》中关于人的“灵魂”的分类即把人的灵魂分为植物灵魂、动物灵魂和理性灵魂;“形而上学”中关于“物质”与“形式”共生;“物理学”中关于运动的“可能性实现”[6]90。亚里士多德的经历和发现正好说明了西方世界具有人的和谐发展的底蕴和基础。后来,他的思想通过他的学生及其后来学者的传播得以保存并进而影响到东西方世界。同为哲学家和教育家的康德在其《实践理性批判》、《纯粹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中对人类的真、善、美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归整,提出人的灵魂是由智力、道德和美感三者构成。他从理性角度出发,在《纯粹理性批判》中论述至善、德性和幸福的关系问题,说明有德性和幸福是最高的善,也就是说,“他是全善的,他必须拥有绝对的权力,以便把德性和幸福联系起来,或者他是全能的”[6]465。康德对人的真善美的探索毋庸置疑,即便康德最后把全智、全善和全能归结为上帝,但也不能否认他对人的和谐发展所做的努力和贡献。

马克思在批判地继承了德意志的古典哲学和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基础上,在分析劳动在人类的产生和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同时,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完整而客观地分析了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制约性、可能性和必要性并科学地归结出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内涵,“即人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体力与智力、德智体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与实现人的最后解放”。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对教育界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和影响并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传播到中国和苏联。苏霍姆林斯基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体系出发,创造性地将“全面发展”、“和谐发展”、“个性发展”三者融合在一起,把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作为其教育思想的优秀,并将其作为学校教育的理想和目标。至此,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的思想完全正式形成并进而影响到中国,其对世界政治经济发展趋势的应合及对中国经济社会的全方位发展已然顺势应需,将对中国高等教育目的价值取向的选择产生不可避免的影响。

二、 社会转型期高等教育目的关于人和谐发展的弊病与冲突

人的和谐发展作为一种育人理念和教育思想体系在古今东西方世界已然证明其具有可行性、合理性和科学性,但事实上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后,伴随着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转型而出现的各种矛盾、问题和冲突已成为制约中国向前发展的桎梏,并最终影响中国高等教育目的的价值选择。

(一) 应试教育盛行,评价模式单一,忽视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

“考试”作为人才选拔的“法宝”已经证明其在中国历史上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在中国社会发展中占有一席之地,这是任何具有民主思维和公平视野的人都不会否认的,得到了社会的支持和肯定。但是,当社会在肯定考试的意义和价值时是不是也应当对考试的方式方法和适用范围进行全面而深入的研究和思考呢?抑或对“人的发展”这个教育上永恒求索的论题进行过详细的探讨呢?人是一个完整的整体,他有知识、情感、意志、行为等方面的发展,也有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领域的完善,任何强调其中一个方面或几个方面而忽视其中一个方面或几个方面的行为都是对人的发展的一种损害,也一定会破坏人的社会化发展水平和个性化发展水平,这是人所共知的事实。

然而,当前我国的高等教育的现状却令人担忧,主要表现之一就是教师对学生评价的方式过于狭隘和单一,把考试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什么科目都必须考试,只有上了60分才能过关;有的老师为了让学生上课堂,也把所谓的平时成绩纳入总分,美其名曰“综合评定”。老师有老师的标准,而学生也有学生的办法,有的学生总结出了一条过关的秘诀,即“平时上课请人替代(因为老师要点名而又不认识学生,所以只有请同学答应),学期考试复习两天”,只要把考试范围背好,60分万岁。这种简单的学生成绩评价模式,造成了学生对待考试存有蒙混过关的心理,但是到大学毕业时却又对高等教育产生了疑惑,甚至于否认高等教育的育人功能。实际上这仍是当前高等教育中“应试”现象的结果,即教师的教学目的不明确,对学生素质发展的分析不到位,存在应付差事的状况,并未真正地具备事业责任心和历史责任感,未把教育当成一项“事业”来做;而学生在这种教育模式之下,对自身的发展未作充分地思考,存在“应付”学习任务的现象,其结果是学生知识不全面且不精深,思维未得到较好的训练,能力未得到更大的提高,情感发展不充分,动手能力不强,独立生活生存能力较差,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未得到较好的锻炼,如此等等,人的全面发展尚未得到较好的实现,和谐发展只能成为一种空想。

(二) 教师素质不高,培养机制落后,对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社会的发展靠教育,教育的发展靠教师”。对这一命题的认识应该是人所共知的,然而对这一论题的落实社会却是力行不足,或者说是认识不够精准和全面,表现之关键因素即是与高等教育大众化相适应的高校教师素质问题。众所周知,本世纪初,在高等教育连续扩招的推动下2009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经达到23.3%[7],根据马丁・特罗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我国高等教育已真正步入到大众化国家的行列。这原本应该是值得全国人民庆贺的事,然而,高校教师素质下滑的问题却引起了人们的担忧。如有的教师过度关注经济利益和名望,一切以科研为中心而无视课堂教学,置教学工作和学生的发展于不顾;有的教师赶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时髦,整个学期都让学生上课堂代替自己“讲授”,名曰“新课改”,实为教学上的“偷工减料”和“懒惰行为”;个别教师授课“坐而论道”、夸夸其谈,而无一点高雅的思想内容,为了取悦学生,甚至讲一些淫秽的笑话以博得学生的喝彩。或许有如市场经济所带来的腐败现象一样,高等教育大众化带来的教师素质下降已为大多数人所习以为常,但是,稍有一点良知和正义感的人会对诸如此类的现象横眉冷对和义愤填膺,值得高兴的是当前我们的政府和高校管理者对此问题已有了一定的了解和关注。

如此的教师素质和教师育人策略,又怎能用“大学非有大楼而有大师之谓”去称呼呢?又怎能去相信他所教授和培养的学生呢?或许这已为当前高等教育大众化后社会所应关注的一个重大问题,因为中国的历史已经证明并必将继续证明:“只有一流的老师,才会教育出一流的学生”,如果没有教师素质的提高和专业技能的加强,中国的高等教育质量提高必将成为一句空话,中国高校人才培养也必将是低效和毫无建树,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谐发展也将会变得不可能。即便是当前高校在招聘新教师时对教师学历已有了较高的要求,但是,只要是对教育有过关注和思考的人都知道这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必然结果,如果用简单的招聘教师时提高学历来解决此问题犹如医生给病人治病时的“治标不治本”,这根本不可能使问题得到根本上的解决。路在何方?前途在哪里?这或许需要对问题进行进一步的思考和验证。

(三) 关注知识的学习,轻视知识的发现,学生和谐发展只能成为梦想

教师注重知识的传承本无可厚非,这原本是高等教育的三大职能之一,学生把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作为第一要务,这也为教育界所肯定和认可,但是,如果高等教育仅仅关注知识的传承和学生对既定知识的掌握,那么社会将难以有所作为,也很难向更高的文明社会前进和发展。解决问题的关键点在哪里?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创新,即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观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当代社会,没有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素养,人不可能成为一个全面发展和和谐发展的人,但是,也应该要知道,在传承与创新的关系上,传承是基础,创新是目的[8]。

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和大变革的时期,我国要建设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可以说,我们一直都在“摸着石头过河”,高等教育也同样如此,显然,问题的出现不可避免。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知识的呈现,忽视知识的发现;重视知识的记忆,忽略知识的思维;强调学生的动脑,轻视学生的实践;关注学生的学习,漠视学生的生活。如此这些,造成了高等教育重视知识教学,把知识的获得作为高等教育唯一的目的,教师只会讲授书本上的知识,学生只会记住教材上的每一句话,只要考试能考高分,这就是目的,这是其一。其二,人的知识结构上的和谐从本义上说,并不排斥矛盾和冲突,从一定程度上说,正是有对立和斗争,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和谐。但是事实上,在学习过程中,个别的人对新思想和新观念是很担心的,认为新思想新观念会动摇他们原有的知识结构,会造成他们的“无知”。其实,中西方世界的哲学告诉我们,凡事都有对立面和多样性,和谐是一种合理的差异性,和谐的统一不是整齐划一,它尊重差异[8]。可以进一步说,任何的创新都是在矛盾和差异中产生的,因为新事物的产生总是要打破原有事物的空间和结构,新事物替代旧事物总是在一种矛盾和对立的状态中产生的。因而,重视知识的学习和忽略知识的对立差异也是不和谐,也不可能对人的创新意识、创新观念和创新能力有多大帮助,最终人的和谐发展只能成为一句空话。

三、 人的和谐发展理应是高等教育目的价值取向的又一诉求

(一) 人的和谐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内涵

科学发展观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关于“发展”的一系列理论概括和总结,它科学地回答了改革开放特别是新世纪新阶段我国“为什么要发展、发展什么和如何发展”等社会广为关注的理论和现实问题,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产物。从本质上说,科学发展观弘扬的是一种和谐发展的伦理精神[9],是对和谐发展的一种内在的深层次的状态描述,高等学校作为高级专门人才培养的机构,人的和谐发展理念的提出则是高等教育对科学发展观思想的理论应合。首先“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即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科学发展观倡导了一种关于人发展的理念情怀,即社会的发展以人的发展为手段,人的发展同样也是社会发展的目的。其次,人的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体现之一,科学发展观不仅强调全面发展,而且还追求人的发展的和谐和协调,即人的发展有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发展;又有知、情、意、行的全面进步;还要关注人的语言能力、身体运动、空间感知、艺术美感和自我认知的提高。第三,科学发展观从不排斥人的各方面发展的矛盾和斗争,相反则认为人的发展都是在对立和冲突中实现均衡和协调,最终实现人的和谐发展。

(二) 人的和谐发展是社会和谐的优秀内容

社会和谐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之一,是社会转型期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战略主题,也是科学发展观在社会发展领域的一个重要体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蕴涵了关于人的和谐发展的基本思想内容,同时也对人的和谐发展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和规范,体现了人的知情意行和德智体美的统合和调适。众所周知,当我国经济社会在进行全面发展和革新的同时,与之伴随的则是城乡差别、贫富悬殊和就业困难等问题,这些情景的出现显然给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增加了诸多的不确定性因素,如不采取应对措施则必将会危及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建设。改革开放以来,与社会发展同步而至人的经济利益的调整加剧了人在社会之中的差异性、多变性和对抗性,其实,这时的社会最需要的是人的理性和谐;人的全面和谐发展则会增加社会和谐的程度和水平。无可置疑,社会和谐与否定会影响人的心态。可以这样说,社会和谐和人的和谐二者之间是互为因果的关系,二者犹如一个事物的正反面,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缺一不可。但是,在认识二者关系的同时,应当毫不含糊地承认和肯定人的和谐发展是社会和谐发展的优秀内容,人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中心和关键,社会不能离开人的和谐发展。

(三) 人的和谐发展是社会转型的迫切需要

当前,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全面发展和深入推进,我国社会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重大变化,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正在向纵深发展,我国社会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升级、变化和转轨,社会的经济利益和分配方式正处于全方位的调整和组合,新事物正在形成,而旧事物却依然强大,新旧更替导致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不可避免。如生活的奔波让人疲于奔走,城市房价的上扬让人眉头紧锁,工作的压力让人精疲力竭,竞争的激烈使人急于充电,社会的变幻莫测让人无暇应对,如此等等的社会危机,人生活在这样的社会中谈和谐发展又是多么的不易和困难,但是,无论社会如何变化和发展,不得不承认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人的社会,人是最终的目的而非手段,人应当是社会的“中心”,即一切应以人的幸福作为标准。当然,在这样的社会冲突中,摸清问题和矛盾的根源应为第一要务,而这也必须从“人”本身出发,如果缺少对自我的全面认识,不能科学客观地把握和评价自己,缺乏自我管理、自我认知和自我教育的能力,出现诸如此类的问题已属正常现象。然而,不论社会如何转型和变换,人作为社会的中心不会变更,社会的和谐应首先是人的和谐发展必将会成为永久的普适真理。因此,人的和谐发展是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

(四) 人的和谐发展是中国文化的继承和延续

中国文化崇尚和谐,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思想和基本精神,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以“人”为本位,以“和”为宇宙万物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认为宇宙间万事万物都存在对立统一的关系,宇宙的变化发展是阴阳两个方面的对立和统一。“和合”文化应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主要指和谐、和平、祥和,“合”指结合、融合、合作,“和合”主要是指在承认事物的多样性和差异性的前提下,把相互对立和斗争的事物统合于一个完整的事物中,使事物内在的各种因素相互制衡和协调,从而达到最佳的组合,促进新事物的产生,推进新事物的发展。中国古代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教育可以说是最早的和谐教育,其主要目的在于促进人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和谐发展,中国文化历来主张以和为贵、和衷共济、兼容并包、求同存异和天人合一。

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和谐教育,促进人的和谐发展,目的在于实现人的内在和谐发展和外在和谐发展及其统一,内在和谐主要是处理自我的关系,是人的生理与心理的和谐,外在和谐主要是指处理与外在的关系,是个体与外在环境和条件的和谐。从总体上说,人的外在和谐和内在和谐二者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关系,其中一方的紊乱必将影响个体整体的和谐发展。实际上今天高等学校实施的素质教育和实现人的和谐发展,本质上和中国古代修身养性的教育是一脉相承的关系,实质上目的是为了达到人的内在和谐,今天强调尊重社会多元和个体差异就是对中国古代强调的“君子和而不同”和“求同存异”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因此,科学发展观理念下的人的和谐发展是对中国古代和谐思想的继承和发扬。

(五) 人的和谐发展是人才培养的理想目标

人的和谐发展是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关于人的发展理念的合理界定,其本质在于强调以人为本,即人是目的而非手段。人的和谐发展理念继承了过去素质教育思想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并且是对素质教育理论和全面发展理论的创造性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教育理论与中国的社会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它创造性地解决了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转型所面临的冲突和问题,是马克思的教育理论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和谐应为当代教育的价值追求和理想目标,人的和谐发展则更是当前社会对人的培养的最佳价值选择。和谐发展的人应是通才与专才有机结合、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兼顾、理性思维与感性思维兼备、生理发展和心理发展兼优、内在和谐和外在和谐兼具、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这样的人才面对困难和挫折不妥协、不抱怨,具有破旧立新和敢想敢干的精神和勇气。当前,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已成为中华儿女的共同责任和使命,解决问题的关键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和模仿,唯有靠中国人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因此,归根到底必须回到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专业型人才的培养上,人的和谐发展当为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目的最理想的价值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