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供给管理论文

供给管理论文

时间:2023-03-28 15:09:07

供给管理论文

供给管理论文范文1

摘要我国是一个灾害频发的国家,洪水灾害尤为严重,损失巨大。洪灾保险市场存在着远远超过目前保险业供给能力的现实与潜在需求。本文通过构建政府、保险公司、投保人三方参与的博弈模型,分析了我国洪灾保险供给不足的原因,论述了建立政府、市场、公众合作的巨灾保险制度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鼓励保险公司参与洪灾保险的若干对策。

关键词洪灾保险;供给;博弈

一、引言

我国是一个灾害频发的国家,洪水灾害尤为严重,洪水灾害损失巨大。据水利公报统计,进入21世纪后,截至2007年底,我国洪水灾害损失金额年均达1038亿元左右,政府救灾补助金额支出年均达47.5亿元左右,看似巨额的政府救灾补助金额在天文数字般的洪水灾害经济损失面前却是杯水车薪。如2006年湘南洪灾中,保险补偿比例仅为总损失的1.5%,而世界平均值为36%,美国更是高达50%以上。湖南洪灾中绝大部分是受灾农户没有投保家财险及其他农业保险,恢复生产和重建家园只能依靠自身力量和政府救助。从财务的角度,个人对付灾害的最好办法是参加保险。但是,从我国实际来看,我国家庭以及个人参加保险的积极性不高。如2008年初冰冻灾害发生后,保险赔付金额也不足损失总额的1.5%。

更糟糕的是,巨灾保险需求不足,供给同样也是不足的。2007年,我国的非寿险密度仅为25.5美元,全球平均249美元,亚洲平均739美元。另外,我国保险业的承保能力不强,我国2007年保险业资本金总量约是2000亿。根据我国保险法规定,保险公司对每一危险单位,即一次保险事故可能造成的最大损失范围所承担的责任,不得超过其实有资本金加公积金总和的10%。也就是说,按2007年的资本金总量来算的话,我国当年的最大损失不能超过200亿。以1998年为例,我国当年洪灾造成的损失高达2552亿,对只有200亿承保能力的保险行业来说,独立承担洪灾保险是不可能的。

我们可以通过两个博弈模型来探讨我国洪灾供给不足的困境。

二、洪灾保险供给不足的博弈分析

洪灾保险供给不足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在政府、保险公司、投保人这三者关系中,受益的主要是政府与投保人,保险公司处于政府与投保人之间。保险公司不仅受政府行为影响,同时还受到投保人行为影响。通过保险公司与政府及投保人之间的博弈分析就可以看出为什么我国的洪灾保险供给不足。我们分两个博弈集合来讨论此问题。

(一)保险公司与投保人的博弈。在这个搏弈中,局中人有保险公司与投保人,保险公司的博弈策略有{经营,不经营};投保人的策略有{投保,不投保}。在这个博弈中我们不考虑政府补贴。

1、模型假设

(1)假设为完全信息的条件下,居民和保险公司都是理性的经济人,追求各自经济利益的最大化;

(2)在高发洪灾区,洪灾发生的概率为p,洪灾发生给居民带来的损失为d,则对于高发洪灾区居民的期望损失金额为:c=p*d;

(3)对于保险公司来说,对于参保人收取的保险费为e,在洪灾发生概率为p的条件下,对参保人给予的补偿为f,其中,f是一个与c有关的函数,设为f=f(c,p);又因为洪灾发生概率为p,则保险公司的期望补偿为pf=a。

2、模型建立与分析(见表1)

根据上述假设,建立如表1的支付矩阵,从表1所示的-支付矩阵来分析:

e—c,作为理性经济人的居民认为“投保”策略为其最优策略,完全信息条件下,熟知支付矩阵信息的保险公司将会采取如下策略:

(1)当e(2)当e>a时,ea>0,保险公司的策略为承保,均衡点为(承保,投保)。

对于高洪灾区的居民,洪灾往往频繁发生,遭受洪灾损失的概率很大,因此,其当地居民更有参加洪灾保险的意愿,而参保后也能够有效稳定当地社会形势。而如果保险公司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考虑,不愿意开展洪灾保险业务,这将影响整体社会效益,(承保,投保)无疑是能提高总体社会效用的均衡点。

根据上述分析,e成为影响博弈均衡的一个关键因素,通过图形描述如下:

我们知道,局中任何一个人的决策都是非常明确,那就是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局中人的利益不仅取决予自己的行动与策略,还必须看局中其他人采用什么策略或行动。因此,通过划线法我们可以得知,对于投保人来讲,如果保险公司愿意承保,他的最优策略是投保;对于保险公司来说,如果投保人投保,他的最好策略是不承保,如果投保人不投保,保险公司经营与不经营都无所谓,什么都不损失。

从这个博弈中我们可以得出,为什么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洪灾保险这个保项。这是因为保险公司发现,经营基本上是亏本,还不如不经营。

局中人在每种策略组合下都有各自相应的得益,如果将每个局中人在同一种策略组合的得益相加算出各博弈方得益的总和,并可将其看作这个小范围内的“社会得益”。可以得出最佳的社会得益为e—a+f-e—c=f-a-c,即在投保人投保、保险公司经营情况下的社会得益。这就意味着只有在投保人愿意投保、保险公司全力经营的情况下将可以实现社会得益最大。对保险公司来说,其主要目标还是要实现其自身的利润最大化,以盈利为目的的经营组织,赔钱的买卖是不会做的。经营洪水灾害风险的成本很高,保险公司一般不会积极推广洪灾保险保单,除非有一定的激励机制。从上面的调查我们知道,保险公司尽管将逆向选择作为其“安全第一”的策略,但不能为了自己的利益而违背了保险的初衷。所以,实现社会福利的提高也是其目标之一。

目前,我国保险公司对有关洪水方面的险种的供应很不足,在1996年以前,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将因洪水造成的损失放在企业财产险或家庭财产中,1996年以后随着保险公司改制,保险公司纷纷将因洪水、地震等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放在综合险中予以承保,采用的费率是火灾险的费率,一般都比较高,造成了投保人无力购买。

(二)政府与保险公司的博弈分析。在这个博弈中,局中人是政府与保险公司,政府的策略是(支持,不支持);保险公司的策略是(经营,不经营),政府支持开展洪灾保险,要从财政拨款及税收上给予优惠。保险公司经营洪灾保险,如果没有政府的支持,保险公司会亏本,费率高了,没有人买,费率低了,卖得越多,亏得也就越多。从保险公司与投保人博弈的分析中我们得出通过调整参保费标准达到理想均衡的结论,而该均衡点能实现社会效用的最大化,对于参保人来说是付出了相对较高的经济代价而使保险公司获得更多收益。如果换个角度,由政府来考虑社会效用优化的问题,将会出现政府与保险公司博弈的情况。

1、相关假设

(1)在保险公司经营洪灾保险业务量一定的情况下,需要上交的税费为t;

(2)政府为实现社会效用的优化,需要采取支持保险公司经营洪灾保险业务的策略,从政策给予税收优惠或进行相关的财政补贴c1;而保险公司经营洪灾保险业务的成本为c1;

(3)在有政府政策支持却没有获得保险公司认可的情况下,政府不承担要约成本。

2、模型的建立与分析(见表2)

对表2中描述的支付模型进行分析:

我们假设政府支持,保险公司经营,那么政府就会损失-c1+t单位的成本。如果政府支持,但保险公司不经营,政府也就不会补贴,其结果是政府只需要支付救灾款。如果政府不支持,保险公司不经营,也就不存在利益损失。如果保险公司还要继续经营,就会亏损c1-c2个单位的成本。保险公司不会做这种赔钱的买卖,除非保险公司为了形象宣传、广告效益。

从上面的支付矩阵可以看出,在不考虑社会效用优化的前提下,由于一c1+t然而,我们不能仅单纯从经济学角度来考虑政府支持开展洪灾保险的成本与收益,还应该从社会福利的角度出发,充分考虑洪灾保险对增进一国社会福利,从而增进社会安定的非经济效应。政府尽管在支持洪灾保险时有利益损失,这部分损失可以看成是社会福利转移到保险公司,再由保险公司流向社会。

若政府考虑到自己是以社会效用最大为目标,以居民为主体的社会收益最大才是其政策根本,(不支持,不经营)均衡导致的是社会效用低下的情况,而如果能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政策收益能间接通过保险公司转移到身处于高洪灾区的居民身上,支付矩阵中的成本ct将会消失(见表3)。

在表3中的支付矩阵中,政府将会选择“支持”策略。由于完全信息的条件,保险公司掌握政府以“支持”为策略,即获取了政府出台“支持洪灾险业务政策”的信息,其作为理性“经济人”,无疑将采取“经营”策略,保证居民财产的同时也获得了新的企业利润点。

社会效益最大化要求保险公司经营洪灾保险,满足受灾群众的需要。上述分析表明,由于农民收入制约和保险经营模式的原因,商业性农业保险处于亏损经营状态。但是,洪灾保险的社会效益性又决定了洪灾保险发展的合理性。如何解决这一悖论,需要政府介入以实现洪灾保险市场的均衡。从经济学原理角度看,解决洪灾保险发展中的一些难点问题更多的还是要依靠市场经济手段。积极创新洪灾保险的经营模式,推动洪灾保险产品创新,才能更有效地激发和满足消费者需求,从根本上建立并推动洪灾保险的发展,充分发挥洪灾保险在防洪减灾中的积极作用。

三、结论

供给管理论文范文2

关键词:供应链管理;行为经济学实验;设计与应用

供应链管理是通过对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的管理,降低供应链供需不匹配的成本,提高供应链收益的理论和方法。供应链管理理论中存在着大量的数学模型,以描述某个管理决策寻求最优化的过程,如进行库存、定价、生产或协调决策,以实现成本最低或利润最大化的目标。这些模型是对实际供应链管理问题的抽象和概括,具体的企业运营环境往往被忽略,这些模型预测的最优结果在管理实践中通常并没有出现[1]。要转变这种因离企业管理实践较远,导致的理论模型的实际应用问题,行为经济学实验是一个比较好的办法。行为经济学实验是在一定的控制条件下,考察相关经济理论或被试在实验条件下的行为过程,对理论模型在真实世界中的表现进行验证或者修正的实验方法[2-3]。将行为经济学实验引入到供应链管理中,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解决供应链理论模型离管理实践较远的问题。通过合理设计的行为经济学实验,让被试以决策者的身份参与到实验中,对供应链管理的理论模型进行重复运用,在不断地模拟决策中,体会决策结果带来的利益或亏损,能够很好地加深被试对供应链管理理论模型的理解,知道这些模型的优点和不足,并对这些模型进行适当的修正和补充,为将来解决企业的实际供应链管理类问题奠定基础。

1供应链管理中的行为经济学实验目标及功能

学者和学生都可利用行为经济学实验对供应链管理进行研究和实践,对参加实验的被试,特别是没有接触过企业运营实践的本科生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在供应链管理中引入行为经济学实验,主要有以下两个目标:1)可以检验和完善已有的供应链管理理论模型。供应链管理的理论模型通常都包含有较强的假设,追求数学处理上的方便,用作一般的指导思想比较有效,但是应用于具体的供应链管理活动中,模型给出的最优化结果可能并不能实现。引入行为经济学实验后,可以对报童模型、牛鞭效应、供应链合同等供应链理论模型进行验证,并研究在不确定的环境下,人们的决策行为是否与模型相符[4-5]。2)发展新的供应链管理理论模型。如果通过行为经济学实验发现,决策结果与理论模型存在显著的差距,那么可以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探讨被理论模型忽略的人的行为因素,将决策者的心理因素如公平、信任、损失规避等加入到研究假设中,建立新的更加符合管理实践的理论模型[6-7]。行为经济学实验可以在理论分析模型和经济实践活动之间架起桥梁,这是它在供应链管理中最大的功能。虽然通过实证研究也可以检验这些模型,但是实证研究中的数据来源通常会遇到有效性的问题。比如,问卷调查都是二手数据,即使接近管理实践,但是很难通过这些数据建立不同变量之间的因果联系,因为这些数据不能为研究人员进行控制,只能被动地接受[6-7]。但是,在实验中,可以对价格、成本和需求等比较感兴趣的变量水平进行控制,通过实验数据对决策结果进行分析,找到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从而检验理论的正确性并进行修正。

2供应链管理中的行为经济学实验设计

2.1实验的分类设计

为研究供应链管理的相关理论模型与管理决策活动的区别,可以通过考察模型中的相关变量来进行。供应链管理模型的目标函数通常是最大化利润或最小化成本,决策变量包括订购或生产数量、零售价格或采购价格以及相关的合同参数等,行为经济学的实验设计要考察在决策过程中,决策者对这些变量的选择是否符合模型的预测,那么,良好的实验设计有以下两种方式。1)演示性实验。这种实验只需要一个实验组别就可以进行,主要作用是演示供应链管理中的某种特殊的现象。例如,牛鞭效应是指供应链需求的波动从供给端向需求端逐级扩大的现象,为了演示这种现象,可以设计从生产商、批发商、零售商到顾客的4级供应链实验,让每个被试扮演其中的一个角色,在零售价格、批发价格和需求等其他给定的情形下,为每一次自己下游客户的需求给出采购数量决策以最小化采购和库存成本,这种被称为“啤酒游戏”的供应链管理实验在研究和教学中已经被反复证明和采用。2)研究性实验。研究性实验至少需要两个实验组别,一个组别为基本组,另一个组别为对照组,对照组的某些实验条件与基本组有所不同。研究性实验的主要作用是在某个模型参数处于两个或多于两个水平以上时,考察两个组别被试选择的决策变量和供应链的效益是否符合理论模型,也就是验证理论模型的正确性,如表1所示。除此之外,研究性实验还可以通过对两个组别实验数据的分析,找出理论模型与实验结果之间偏差的原因。例如,在批发价合同下,供应链管理模型显示供应链上下游在各自最大化自身利益的情况下,它们的价格和采购等决策会导致供应链的总体利润低于双方一体化决策的情形,即所谓的“双重边际效应”。但是,在文献[6]的行为经济学实验中,相识和不相识的两组被试在双重边际效应上的表现却有显著性的差异,这里不相识的人组成了基本组,相识的人组成了对照组,不同的商品成本、价格或需求成了模型参数的不同水平。文献[7]建立了一个以公平因素为基础的供应链模型,解释了在批发价合同下,供应链成员之间考虑公平交易的倾向可以协调供应链。为了保证模型参数在实验中保持不变,需要将被试随机地分配给各个组别和角色。例如,如果一个组全部由大学生或女性组成,那么这种具有特别性质的决策者可能会导致实验结果的系统性差异,为了避免出现这种错误,将每一个参加实验的被试进行随机地分配,是一种比较好的解决办法。

2.2实验路线设计

供应链管理中的行为经济学实验的路线设计如图1所示。整个实验分为实验准备、进行实验和实验后期3个步骤来进行。在实验准备阶段,理论假设通常来自已有的供应链管理理论模型,为使得实验过程中方便操作,可以对理论模型中的各个参数进行赋值,通过实验来检验模型的决策变量是否符合模型的预测,这些模型预测的结果则可以作为待实验验证的理论假设。实验指导的编写主要是为了向被试介绍供应链管理的背景、实验的具体内容和流程。现在计算机成为行为经济学中常用的工具,特别方便于进行实验控制和数据的收集以及传输,所以编写适合供应链管理实验的计算机程序也很重要。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首先是要尽量随机性地分配实验角色给被试,其次要让被试熟悉实验指导书中的相关内容,并在正式开始实验之前,试做实验以加强熟练程度,防止实验过程中出现误操作。在实验完毕后,则需要通过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并验证理论假设是否成立,在实验结果与理论模型存在显著性差异时,对理论模型进行修正。

3有效的供应链管理行为经济学实验

在设计供应链管理行为经济学实验时,为了使得实验的结果真实有效,必须对一些实验过程中的环节进行精心地设计,避免出现系统性的误差。

3.1实验语境

在供应链管理的行为学实验中,通常需要向被试描述实验的一些基本内容,比如实验条件、扮演角色和决策顺序等,这些文字表达的语境框架应该简短而中立,尽量不要出现带有暗示性的话语。比如,在供应链管理中经常出现的“供应商”和“零售商”等词语,可以用“行动者1”和“行动者2”进行替代;做出“定价”“库存”和“采购”等商业决策,可以用让被试在一个行动集合中进行选择来替代。营造简短而中立的实验语境,有两个目的。一是防止被试出现无意识地决策偏差。例如,在考察公平因素对供应链上下游决策的影响时,应尽量避免在实验中使用公平类的词语,因为这可能会让实验参与者在进行决策时会无意识的出现不同的决策行为。另外,不同的研究人员对语义的理解可能不同,所以在实验中使用简短而中立的语言对供应链管理理论模型的验证和演示是很适用的。二是简短而中立的实验语境更具一般性,可以推广到其他的实验中去。

3.2被试

被试将成为在供应链管理实验中进行反复决策的参与者,他们的个人特征将会影响到实验的结果。最常见的情况是研究者喜欢邀请大学生作为实验的参与者,与全为企业管理者为参与者的实验相比,这两种情况下是否会导致实验结果的显著性差异则显得比较重要。在供应链管理的行为经济学实验中,大学生被试非常普遍,因为他们都集中于大学校园中,很容易进行招募,给他们支付的报酬也相对较低。研究显示,大学生和企业管理者分别组成的被试,在实验结果上并没有表现出统计学上的差异性,企业管理者在实验中做出的决策并不比大学生好或差,因此,为实验方便,可以将大学生作为实验被试的主要招募对象。

3.3激励

为了激励实验参与者更加认真地对待供应链管理实验,对他们进行酬金奖励是一个比较好的办法,而且发给他们的酬金数量应该基于他们在实验中的绩效表现,如实验完成后的平均成本或平均利润等。如果被试在实验中挣到的钱对他们来说有一定的吸引力,那么实验参与者特有的内在特征就会变得无关紧要,研究者可以基本上确认实验是按照自己期望的方式在进行。如果没有适当的激励措施,就很难让实验参与者将精力集中到实验中来,实验的数据和因此得到的结论都得不到保证。

4供应链管理的行为经济学实验案例

销售回扣合同是供应链管理中的一种协调机制,可以利用行为经济学实验来进行证明和修正。它是指零售商售出商品的数量超过给定界限,每超过一单位,上游的供应商就向零售商返还一定的金额。理论模型研究表明,销售回扣合同可以很好地协调供应链。为了证明理论模型的正确性,可以通过下面的行为经济学实验来进行。

4.1提出理论假设

在由一个零售商和一个供应商组成的供应链中,文献[8]研究表明,在销售回扣合同下,零售商的利润函数为:R(Q|T)=-wQ+pEmin(Q,ζ)+sE(Q-ζ)++uE(min(Q,ζ)-T)+(1)式中,w为批发价格,p为零售价格,Q为零售商的采购数量,s为处理卖不出去的单位商品得到的残值,u为单位返还金额大小,ζ为随机市场需求,其概率分布函数为Φ(ζ),T为销量的给定界限[8]。存在唯一的合同参数组合{w*,T*,u*}协调供应链,其中,u*=(w*-c)(p-s)c-s,w*为下式的解:(p-c)∫Qw0ζΦ(ζ)dζ=k-ε(2)T*为下式的解:(p+u*-s)L(Q0)-u*(L(T*)+T*(1-Φ(T*)))=k(3)式中,L(x)=∫0xζφ(ζ)dζ,Qw=Φ-1[(p-w)/(p-s)],Q0=Φ-1[(p-c)/(p-s)],k∈(0,π(Q0)),π(Q0)=-cQ0+pEmin(Q0,ζ)+sE(Q0-ζ)+,ε∈(0,k),且ε足够小。行为学实验实验需要将上述理论模型结果化为一个算例。假定市场需求在[0,100]上均匀分布,c为12元/单位,w为18元/单位,目标数量T与回扣u为决策值,零售商每一期订购数量Q。未销售完的货物当期即作废处理,残值s为1元/单位。那么可以得到理论假设为:假设1(理论基准):在销售回扣合同下,供应链的最优订购数量为59,供应商设定的单位商品返还金额为14.72,销量给定的界线为43。假设2:与批发价合同相比,销售回扣合同协调了供应链,零售商、供应商和供应链的利润都会增加。

4.2实验

1)被试的招募。在进行实验前,可以在大学校园中招募大学生作为被试,或者让参加供应链管理课程学习的学生作为被试。随机地将两个人组成一组,一人扮演零售商,一人扮演供应商。2)进行实验。让他们先进行批发价合同的实验,然后再进行销售回扣合同的实验。在每个实验中,应先进行5轮实验,让学生熟悉决策规则,然后正式开始实验。在批发价合同中,供应商对批发价格进行决策,零售商对采购数量进行决策,然后随机的市场需求也开始实现,这时可以计算零售商、供应商和供应链的整体利润;在销售回扣合同中,零售商决定采购数量,供应商决定返还的单位商品金额,然后随机的市场需求也开始实现,参与各方的利润也马上得到计算。在两个实验中,商品的市场需求分布、生产成本、零售价格、残值等实验参数都是相同的,与4.1节中的数值保持一致,每个实验都将进行40轮。在实验前,应将撰写好的实验指南发给学生,详细说明销售回扣合同的运作机理,以及上述实验规则。3)激励。根据每个零售商和供应商的实验结果,按照他们在每个实验中40轮的平均利润水平与理论最优结果的比例,对他们进行奖励,发放给每位参与者一定数额的人民币。

4.3验证假设与模型修正

收集得到的实验数据,对4.1节中的理论假设进行验证。可以利用SPSS等软件和统计推断的方法,验证在销售回购合同中,供应链订购数量的均值是否等于59,供应商设定的单位商品返还金额是否为14.72,销量给定的界线是否为43;还可以验证第二个假设,即销售回扣合同下的供应链利润水平是否比批发价合同高。如果假设都得到验证,那么表明销售回扣合同的理论模型与管理实践一致;如果假设没有得到验证,则表明销售回扣合同的理论模型和管理实践之间存在差距。为找出这种差距存在的原因,需要对销售回扣合同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并再次设计合理的行为经济学实验,证明分析中找到的影响因素,并将影响因素加入到模型中完成对模型的修正。

5结束语

供应链管理中引入行为经济学实验,不仅对供应链管理理论模型进行验证并修正,还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中熟悉供应链管理的实践情况,逐渐在供应链管理的教学和研究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为使得供应链管理的行为经济学实验结论真实可信,需要对实验进行有效的设计,规划合理的实验路线,在实验语境的选择和设定上要尽量地简短而中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招募大学生作为实验参与者,并在实验过程中对实验参与者进行合理的酬金激励。

参考文献

[1]HOT,ZHANGJ.Designingpricingcontractsforboundedlyrationalcustomers:Doestheframingofthefixedfeematter[J].Managementscience,2008,54(4):686-700.

[2]姚宇.世界著名实验经济学实验室介绍[J].经济学动态,2014(11):107-114.

[3]BARTLETTRL.,KINGPG.Teachingeconomicsasalaboratoryscience[J].Journalofeconomiceducation,1990,21(2):181-193.

[4]CACHONG,LARIVIEREM.Supplychaincoordinationwithrevenuesharingcontracts.Managementscience[J].2005,51(1):30-44.

[5]ZER,ZHENGY,CHENK.Trustinforecastinforma-tionsharing[J].ManagementScience,2011,57(6):1111-1137.

[6]LOCHCH,WUY.Socialpreferencesandsupplychainperformance:Anexperimentalstudy[J].ManagementSci-ence,2008,54(11):1835-1849.

[7]CUITH,RAJUJS,ZHANGZJ.Fairnessandchannelcoordination[J].ManagementScience,2007,53(8):1303-1314.

供给管理论文范文3

论文关键词:公共品;消费行为;结构化理论

农村居民消费具有自给性消费水平高而边际消费倾向低这一特征,形成这一特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公共产品供给不足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我国的公共产品供给主要采取政府出资、政府主导的方式,容易产生行政行为的低效率。而且,在以往的理论分析中往往忽视这样一个现实:在公共品供给过程中,公共品使用者——农民的行为意向经常是被忽略的,其结果是导致公共品供给难以符合农民的意愿。因此,研究农村公共品供给,需要将使用者的行为意向这一因素纳入到分析框架中来。本文应用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作为分析框架,分析农村居民的行为反应对公共品供给的影响,并以一个失败的饮用水工程为例证,分析公共品供给过程中使用者的心理结果和行为意向,从行为分析的角度对农村公共品供给提出管理建议。

一、结构化分析框架

社会学理论认为,行动者个体不是被动服从于制度的安排,其对制度主观能动的反应能够导致制度的变迁。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将宏观制度分析和微观行为分析进行了有效的整合。以结构化理论为基础,提出本文的分析框架。

(一)行为惯例

消费者行为是处于既定的规则和资源结构中的,规则的制约可通过日常行为惯例表现出来。这里将行为惯例分离出文化导引和制度变迁两个维度。

1,文化导引。农耕文化已经根植于农村居民的心灵深处,对农村居民的消费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自给自足”、‘重俭黜奢”等消费理念以生活惯例的形式对农村居民的消费行为进行约束。对于饮用水、烧柴等自然赋予的物品,农民一直持有无偿使用的观念。

2.制度变迁。免费用水等消费陨例体现出的是村庄中的传统消费制度。随着收入水平提高,农村居民开始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公共品供给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但在公共品消费过程中要或多或少的付费,这与原有的消费惯例相冲突。在制度变迁中,农民的行为会做出适应性反应,他们的行为后果也会对制度变迁产生影响。

(二)心理与行为运作机制

心理与行为运作机制是在文化导引和社会比较的双重作用下形成和发展的,最终归结为特定的农民理性。

1.社会比较。现代传媒和农民工的流动所带来的外部信息正在改变延续了几千年的消费观念,农村居民开始向往健康、舒适的生活模式。对于政府主导的公共品供给,农村居民抱有很高的期望,希望通过公共品供给提高生活品质。当然,较高期望也往往会导致较高的失望和不满,在经历公共品供给失败之后,他们将会对政府的公共品供给采取不合作的态度。

2.农民理性。农民理性是农民采取行为的心理基础。Scott认为农民的经济行为奉行“生计第一”和安全第一”的原则,而不是理性经济人的收益最大化原则。林毅夫认为小农的行为是理性的,不理性的行为却恰恰是外部条件限制下的理性表现。我们认同林毅夫的观点,农民在外部条件限制下,会按照传统惯例做出消费行为,但在外界条件变化的情况下,会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呈现理性经济人的特征。

(三)消费行为

按照吉登斯提出的行动者的分层模型,消费行为是由行动的反思性调节、合理化及动因所构成的一系列过程。

1.行动的反思性调节。在公共品消费过程中,农村居民不仅调节着自己的消费行为,而且对公共品的供应者存在同样的行动期望。他们会根据公共品消费的后果和其他人的反应来不断地反思、改变和调节着自己的消费行为。

2.行动的合理化。农村居民对公共品消费行为始终保持着理论性的理解,在一般情况下,他们有能力对自己的消费行为做出合理化的解释。

3.行动的动因。传统消费惯例以及具有农民理性特征的心理和行为运作机制会形成特定的行动动因。在公共品供给过程中,这些特定的行动动因会驱动农村居民采取符合理性的行为。

(四)意外的行动后果

受自身能力和信息的限制,消费者有意图的消费行为会产生意外的后果。公共品的消费可能经历意想不到的失败,而且农村居民会将这种消费失败归因为公共品供给决策和管理的不当,并根据这种后果决定未来的行为。

(五)未被认识的行动条件

未被农村居民预料到的意外后果会以反馈的形式成为以后行动的未被意识到的条件。换言之,这些意外后果会促发下一步的消费行为。当然,下一步的消费行为可能是继续合作,也可能是退出公共品的消费过程。

二、一项饮用水工程的例证

(一)工程介绍

该饮用水工程位于长春地区东南部,该地区居民一直饮用浅层地下水,水质不符合饮用水要求。工程始建于2001年,覆盖7个相互毗邻的自然村落,为407个农户2187人供水。水源为深层地下水,采取深水机井汲取的方式,通过铺设地下管线将水引到407个农户家中。资金来源分为财政拨款和农户自筹两部分,市县两级财政共出资20万元,每个农户支付350元的管网费,在运营之后,每户每年需支付3.5元的管理费。管网的铺设采取农民出义务工的形式,农民和工程部门都不需要付费。

(二)消费规则的变化

在传统封闭的村庄生活中,自给自足是最合理的生存选择。饮用水一类资源在村民的心里认同为自然的赐予,吃水不花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在饮用水工程出现之前,村民曾经用两种方式汲取饮用水,早期的公共水井和后来的各户自用的手压井。在饮用水工程之后,以前存在的不花钱饮水的惯例则发生变化,以后的岁月中,吃水要支付少量的现金。

(三)农民的心理和行为

在‘重俭黜奢”的文化传统下,虽然低收人约束已经得到一定程度的解除,但村民依然坚持朴素的生活方式。虽然村庄中的水质不好,但是一代代人就是在这方水土里成长,因此长期以来没有谁会投人大笔资金改善饮用水质量。不过,由于教育水平的提升和现代传媒的影响,新一代农民开始向往健康的生活方式,但由于深水机井的费用较高,需要2000元,很多农户都搁置了打深水机井的计划。他们认为,虽然水质不好,但是还没有达到需要动用2000元来改善的程度。在新的规则之下,每户要支付350元的管网费,每户每年要交纳3.5元的管理费。与打深水机井相比,要便宜的多,支付成本相当于打一口浅水井的费用。因此,村民接受了这个未来的吃水规则。

(四)意外的后果

该工程将水源地选择在一处适应打深水机井的低洼地带,以保证未来有充足的水源供应。工程于2001年秋季完工并开始正式供水,整个秋季和冬季该工程都正常运行。但在2000年前后,正是农村种植水稻收益高于玉米的时候,在水源地周围,十几户农民将原来的旱田改成水田,并且灌溉用水也是采取深水机井的方式。2002年夏天的降水较正常年景大幅减少,水田灌溉用水增多,地下水过度开采,饮用水工程由于水源不足出现供水中断隋况。在整个夏季,饮用水工程处于半停业状态。在停水的时候,农民们重新启用了自家的手压井。在夏季用水高峰期之后,饮用水恢复正常供应。但在年底,在工程部门收取管理费的时候,双方出现了分歧。分歧出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农户认为整个夏季的间歇性供水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不变,责任在于工程部门,所以.不应该交纳管理费,而工程管理人员认为间歇性供水属于不可预测事件,不应该涉及到管理费的正常收取;二是农户认为他们交纳的钱是350多元,应该得到很好的服务,目前的服务质量不能令他们满意,而工程部门认为先前交纳350元是管网费,与管理费无关,每户每年3.5元的管理费已经很低了,即便偶尔中断供水,农户也没有不交的理由。双方争执不下,农户不能得到在未来正常供水的承诺,很多农户拒绝交纳每人每户3.5元的管理费。因此,在该工程供水一年多之后,饮用水工程停止了运行。

(五)目前的状况

在饮用水工程停止运行之后,农户重新采用手压井的供水方式。饮用水工程部门撤离,机井和管线闲置。同期,粮食的市场价格出现变化,玉米价格持续走高,而水稻价格维持不变,种植玉米的收益高于种植水稻的收益,因此农户纷纷将水田改种玉米,地下水供应恢复到原来的水平,饮用水水源不足问题已经不存在。但是,工程部门已经撤走,当地政府也没有重新运行饮水工程的计划。在农业税免除之后,粮食价格持续走高,农民的收益提升。富裕的农户开始考虑提高生活质量,为提高饮用水品质,一些农户自家投资2000元开凿深水机井。尤其是盖新房的农户,在盖新房的同时,必定选择开凿深水机井。当然,大多数农户还是引用浅层地下水。

(六)未来的趋势

在过去,农村居民饮用水经历了公共水井和自家手压井两个阶段,而未来的趋势如何还很难预料,但必定是以下两种模式之一:一种是农户采取个体行为方式,每家每户都拥有一口深水机井,就如同现在每家每户拥有一口手压井一样。这种模式符合农村自给自足的生活习惯,但是成本较高。另一种模式是依靠国家投资或者是引导农民采取集体行动的做法,兴建饮用水工程,集中供水。这种模式与自给自足的生活传统相违背,但具有规模效应,成本较低。

三、研究结论和局限

(一)研究结论

1.面对消费规则的变化,农村居民会选择适应。传统消费心理和消费习惯对农村居民的消费行为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在公共品供给过程中,应对传统消费行为予以理解和引导。在公共品供给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到使用者的消费意愿。

2.政府主导的公共品供给往往具有行政行为的低效率的特征,从项目的投资到后续的管理往往缺少科学性和持续性。而公共品的质量与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息息相关,公共品供给质量会影响到农村居民的满意程度。一个失败的尝试可能促使农村居…民回归到原来的自给自足的消费模式下,而这种消费模式从宏观的视角来审视是不经济的。

3.农户具有分散行动的传统,一些农户会在某些公共品供给的领域自行采取行为,比如说农户打深水机井的行为。而公共品的提供属于集体行为,在未来的公共品供给过程中,这些富裕的农户可能会拒绝参与公共品工程,因为他们已经自行解决了类似于饮用水问题。因此,公共品供给的时机应该是恰当的,时机过迟可能失去对部分农户的吸引力,在参与意愿不足的情况下,公共品的规模效益无法充分的发挥。

供给管理论文范文4

   专业理论知识

   近几年自己坚实的学习专业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对新理论、新技术等科技发展速度同时,在工程质量管理中,系统地学习ISO9000系列标准体系,对国内外给排水专业工程管理发展动态进一步的学习和研究,充分运用专业理论在给排水工艺的发展趋势及供水系统设备节能技术应用中起到了一定的经济效果。在一九九七年十月本人参加全国给排水协会主办的给水水质深度处理研究会第三届学术交流会,对饮用水质深度处理技术理论进行了探讨和研究。一九九八年国家计委和建设部主办的《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培训班脱产学习,对熟悉本专业或相关专业技术规范、规程、法规、条例及相关专业的国际标准都有不同程度提高。在坚持专业理论学习和技术知识的掌握不断提高。在一九九九年秋参加讨论“黑龙江省估价表”(市政工程部分)编制方案讨论工作,对我省市政工程定额编制和完善起到了一定作用,特别是对给排水管道施工分类进行明确,施工界限清楚。在二一年参加了“继续教育培训证书”的五个月理论基础学习。在以后工作还要努力学习专业理论知识,不断提高协调各专业技术难题的能力,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科技工作的方针、政策和规定。

   二、工作经历和能力

   一九九七年三月份起,负责哈尔滨市重点工程项目之一的哈尔滨经济技术开发区供水量8万吨/日的供水加压站工程。其中:水库工艺、泵站工艺、加氯间工艺、厂区给排水及热力管道工程施工现场技术、质量的管理工作,完善了各项工程内业,报建手续等资料。独立完成各项工程决算的审核工作,并协调该项目相关专业决算的汇总工作,把工程投资额度控制在8400万元的市政府计划指标内,在市政府投资缺少3300万元的情况下,组织各施工单位完成了供水加压站全部建设工程任务,现已达到设计供水8万吨/日的能力,并通过了有关部门进行的工程预验收和试运行阶段。

   一九九七年八月在有关部门配合下对集团公司新阳路办公用房改为职工住宅工程,本人承担全部土建、室内外给排水及采暖工程。从方案讨论到技术论证及施工技术管理工作,都起到了关键作用。特别是在间墙上,采用了新技术、新材料,减少建筑材料自重荷载,满足了设计要求,使这项改造工程节省资金30万元,受到主管领导的好评。

   一九九七年十月我集团公司承建黑龙江省延寿县自来水公司净水厂和给水管道DN500全长20公里工程的现场技术负责工作,在短短的二个月时间全部竣工,并在年底达到送水2万吨/日的能力,解决了延寿县吃水难的问题,为集团公司圆满地完成了各项施工任务。

   一九九八年四月为配合哈尔滨市路桥改造重点工程,组织各施工单位在时间紧、任务重、保质量、资金紧的情况下,完成了DN200~DN900的给水管线1500米施工任务,提前工期十五天,工程总造价700万元,为新建路桥工程提前顺利开工创造了必要条件,受到了哈市路桥指挥部及领导的表扬。在一九九八年五月完成了黑龙江省延寿县自来水公司净水厂土建及工艺管道收尾工程和内业资料整理验收及决算审定工作。一九九八年六月先后负责外资企业哈尔滨香格里拉大酒店专用给水管线DN300全长XX米及专用煤气管线φ300全长2200米现场技术管理工作。为哈市招商引资做出了一份工作。一九九八年七月配合黑龙江高速公路管理局京哈公路指挥部改造给水管线DN1000,全长6公里,投资1300万元的施工、技术方案论证、现场技术指导工作。在一九九八年九月被列为国家重点项目,省、市重点工程之一的哈尔滨市城市管网改造工程,该项工程总投资1.8亿元,改造、新建给水管线DN200~DN1000的30公里施工技术、质量管理,解决技术难题20处,如过排水方渠、铁路道口、地下水位太高等。改进和采用新的施工方法7处,处理现场各种管线、电缆交叉点无数处。保证了工程质量、进度、投资三大控制的力度,有部分工程达到优质工程,使该项工程达到预期目标,改善了城市供水管网条件,顺利地通过有关部门验收和交付生产部门使用,为我市供水事业做出了贡献。

   一九九八年十月被哈市公用事业职工中等专业学校聘为给排水专业教师。

   一九九九年四月至十二月承担国家债券投资1.3亿元,完成城市给水管线19公里,配合哈市路桥重点工程,先后负责道里区新阳路给水管线DN600,全长2公里;道外区北环路给水管线DN500,全长2.4公里;南岗区建设街给水管线DN700,全长600米;花园街给水管线DN300,全长1.1公里。为市政路桥工程顺利进行提供了条件,部分工程被质检部门评为优质工程。

   四、二年完成了二年国债投资2500万元的城市管网15公里的改造工程,配合市政路桥工程和位移给水管线5公里,投资1000万元。在哈市应急供水工程中,参加前期可研报告的技术资料整理,技术方案的论证,现场勘察河床和水文地质勘察等大量技术工作。在二年新建城市给水管网工程中,先后负责十余条街的工程编制标底、招标等工作。

   二一年二月新建哈市应急供水工程的施工图审查工作,提出技术问题十九项,其中一、二厂水塔工艺、室内配套项目技术问题采纳八项。三月份开始办理哈市应急供水工程开工手续十八项。四月份对一、二水厂取水塔进行江面勘察钻探工作,新设二水厂至三水厂输水管线DN1600施工图审查、会签招标工作,在审查施工图纸中,对二水厂大坝恢复,地势在18米坡差的地方需设挡土墙采用毛石护坡、防止水土流失、确保此处管道复土符合设计,穿越大坝管道设计方案,过河沟顶管及穿越铁路四处的地方提出修改意见,完善了施工图的不足之处,当时就被专家采纳,提高了设计施工图纸的水平。五月份至十一月份输水管线DN1600开始施工,全长10公里,主要负责现场技术、前期障碍物处理(其中动迁42家,节省资金2600万元)、技术内业资料、管线穿越四处铁路涵洞及工作管安装工作。如哈尔滨市自来水管道工程公司施工的DN1600过河家沟顶管中,当顶进8m时,遇到有毒气体影响人身安全和施工进度,经过大气检测必须采取防毒措施进行施工,本人先后走访哈市大气检测中心、哈市消防支队和查阅有关技术资料,最后研共2页,当前第1页1

制出顶管防毒新技术施工方法,使该段施工按计划完成。防止了安全和毒气事故的发生,受到了主管领导的好评。在九月份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城市给水管网八条街的编制标底及招标工作,十月份又新建一水厂至二水厂输电线路联络线工程和二水厂至城乡路一次变输电线路工程现场技术调查、地域情况调查、“三通一平”、前期施工手续。其中,动迁临时占用企业12家,节省资金300万元。这次哈市应急供水工程总投资2.8亿元及二一年市区管网改造工程总投资2500万元,此项哈市应急供水工程均属于部级大型建设项目工程,为哈市供水事业贡献出一份力量。

   三、业绩与成果

   一九九九年三月在黑龙江省给排水技术交流会上“浅谈不断水施工技术应用”论文被评为省级优秀论文。同年刊登在“黑龙江土木建筑”杂志上发表,举办单位是黑龙江省给排水情报网。

   一九九九年七月被评为哈尔滨市市政公用建设管理局科技工作先进个人。

   一九九九年十月“提高铸件工艺出品率,降低防寒井盖成本课题”被评为哈尔滨市优秀QC成果证书。

   二年三月黑龙江人民出版社的《城镇供水技术》一书中编写在“聚合铁铝与其它净水剂净水效果比较”第一章中的第九节。

   二一年二月研制“卡子三通”给水管件获哈尔滨市科技成果证书。

   二一年四月,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编制哈尔滨市应急供水工程环评报告,主要负责原始资料调查,技术数据提供,现场技术情况勘察等技术工作。

   二一年十二月撰写的论文“有关含铁地下取水构筑物问题分析”在二二年《黑龙江水利科技》杂志第一期发表。

   二一年十二月于吉林大学化学学院合作论文“环境水样中砷的化学形态分析”在二二年《吉林大学》(地球科学板)杂志第二期发表。

   二二年一月参加哈尔滨市QC成果大会上宣读“降低哈尔滨市应急供水工程造价QC成果报告”课题被评为哈市优秀QC成果奖。

   二二年三月撰写的论文“石灰碱化法在除铁锰降低水的总硬度中的应用”一文,在《黑龙江地质》杂志第一期发表。

   四、其它

   二年七月被评为中共哈尔滨自来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委员会优秀中国共产党党员。

   二一年六月被评为中共哈尔滨市市政公用建设管理局委员会优秀中国共产党员。

   二二年七月被评为中共哈尔滨自来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委员会优秀中国共产党党员。

   为了更快、更好地提高管理水平,技术水平及业务能力,适应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自己在各方面能力都有提高和进步,这就是近几年来所做的专业技术工作的小结。今后,我要不断地学习各方面专业知识,继续开展给排水领域中的课题研究与探讨,决心在今后工作中为供水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供给管理论文范文5

关键词:三角关系;分析工具;金融消费者保护;综合性法律机制

目前,全球关于金融消费者保护问题的理论与实践都已经趋于成熟。理论上,研究者运用经济学理论、法学理论等对金融消费者保护进行分析;实践上,以美国为首的很多国家已采取诸如成立金融消费者保护局和进行金融消费者立法等保护举措。但是这些理论和实践一般过于分散,从某个侧面对金融消费者保护进行阐释,没有从用系统化的全息视角梳理金融消费者保护问题,导致金融消费者保护片面化、碎片化。

金融消费者保护问题是一个系统性的问题,以主体为基准,金融消费者、金融提供者、金融监管者天然构成一个三角结构模型,这个模型有其自身的逻辑平衡。金融消费者为政府监管提供政治支持与援助;政府监管又必须符合消费者的利益并限制金融供给者的不当行为;金融提供者必须遵守与金融消费者之间的契约并保有自身的声誉。

一、金融消费者保护的主体三角平衡

(一)从信息不对称理论工具分析:经济主体掌握的信息是有限的,是不完全信息。因此其决策和行为都面临着极大的不确定性和风险。从金融消费领域来看,金融消费者专业知识的有限性和金融机构垄断性地位导致金融供给者的信息优势明显。部分金融机构为了谋求自身的利益最大化,就可能用虚假的信息误导消费者,从而实现掠夺性的金融交易。信息搜寻是解决金融消费过程中信息不对称的有效途径,但由于金融产品的高度专业性和复杂性,使金融消费者的信息搜寻成本过高。为了解决金融消费者为信息买单的问题,需要引入必要的政府监督机制,对金融机构进行必要的信息披露。

(二)从委托-理论工具分析:委托理论研究委托人如何使人努力工作以实现委托人的最大利益。激励问题是委托理论中的核心问题。当签订合约后,人面临着道德风险,需有激励机制。激励机制包括显性激励机制和隐性激励机制。显性激励机制是让人与委托人承担部分风险,将风险与收益挂钩。在金融消费市场,金融提供者与金融消费者签订的金融合约中要包括金融机构收益获取和其服务质量应挂钩,达到奖勤罚懒。隐性激励机制认为,没有显性激励合同,人也会积极工作,因为人的市场价值决定于其过去的经营业绩。在金融市场当中,金融机构一旦知道其声誉受损将带来严重的损失,就会努力维护与金融消费者之间的约定。这样,金融服务供给者在显性和隐性的激励机制下有可能重视金融消费者的保护,信守与消费者之间承诺。

(三)以父爱主义理论与公共选择理论工具分析:个人或家庭在金融消费市场通过选择金融机构提供的金融产品实现个人的经济利益最大化,这是自由主义的体现。但是由于信息不对称、公共产品和外部性等因素制约了市场效率的实现。父爱主义理论是指采取阻止自我损害,增进利益来提升当事人的福利、需要和利益。这意味着政府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监管政策来对金融消费市场进行规制。同时,公共选择理论为金融监管者进行规制提供了更深层次的理由。公共选择理论认为,在经济市场上,人们通过货币选票来选择能给其带来最大满足的私人物品;在政治市场上,人们通过政治选票来选择能给其带来最大利益的政治家、政策法案和法律制度。金融消费者作为理所当然的选民,其必然要用选票选择自己认为最佳的政府监管机构和政策法规制定机关,保障自己的救济方式和救济程序。

二、金融消费者保护中的供给、需求、监管

(一)金融需求方作用:在金融消费市场,金融消费者在交易过程中迫切需要的是信息和知识。金融消费者作为单个个体,其信息不对称几乎不可避免,金融消费者维护自身权益组织建立可以消减个人的弱势地位,同时良好的救济机制同样必不可少。

(二)金融供给方作用:金融机构在只考虑短期利益下会损害消费者利益来增加自身利益。金融机构的盈利模式为金融消费者的侵权提供了动力,一些金融中介机构与金融产品的提供者形成一种代售关系,代售行为的薪酬结构与佣金模式激励金融中介机构给予消费者不恰当的购买方式。金融机构的创新对金融消费者构成威胁,过分复杂的衍生品交易,加剧消费者的信息劣势。但是,从长远来看,金融机构作为一个整体利益相关者,金融机构与金融消费者利益是一致的。为了实现金融行业的长久发展,金融行业的自律对保证行业发展必不可少。

(三)金融监管方作用:自从泰勒提出“双峰理论”,政府在金融消费者保护中扮演重要角色已基本为各国监管当局认可。政府通过管制和干预,平衡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利益,谋求社会福利的最大化。同时金融消费者保护要适可而止,复杂的监管体系会让金融消费者无所适从,造成监管困境。

三、金融消费者的保护路径分析

(一)行业自律:自律监管的好处在于自律的灵活性可以弥补执法和司法对抗产生的缺陷:僵硬。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成立诸如银行业协会、证券业协会、保险业协会,加强自身的行业规则制定,更多考虑到消费者的保护和行业的长远利益而不是单家机构的短期利益。内部控制也是金融主体行业自律的一部分,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和风险管理机制可以减少不法行为的产生。

(二)消费者自治与救济:成立金融消费者保护组织可以有效对消费者进行教育。救济方面,国外金融ADR制度是非诉救济方式的一个很重要的制度设计,非诉讼救济比诉讼救济具有廉价省时的特性。诉讼救济方式的前提是有一个好的保护金融消费者权利的立法文本,然后有保障程序实施司法手段。

(三)政府监管:金融交易结构日益复杂,金融产品日益创新,如何创设适应金融综合化经营的法律监管机制有赖于金融监管理念转变。金融监管要保持平衡,要适当监管,消除负外部性、信息不对称和金融垄断等市场失灵功能,同时避免监管乱用。在全球化的浪潮下,要构建金融监管当局的合作机制。

所以,金融消费者保护问题从主体、供需、保护路径来看,呈现三角金字塔结构。三角结构中的三角关系是动态的,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割裂三者之间关系的做法和行为会导致金融消费者保护体系的断裂。(作者单位:中央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赵煊,魏 建.金融消费者保护理论述评[J].东岳论丛,2012(3).

[2]呼建光, 毛志宏.金融消费者保护:经济理论与法律形式 [J].社会科学,2013(2).

[3].我国金融消费者保护的制度困境及其完善,上海经济,2012(4).

[4]张蕴萍.信息不对称与金融消费者保护 [J].学习与探索,2013(1).

供给管理论文范文6

【关键词】马克思经济学;马克思经济学;研究

一、前言

在我国经济的发展中,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发挥了重要作用,是我国经济体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增长和国民经济的发展。马克思经济学主要是利用合理化的供给关系,来完善经济发展和管理体系的不足,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更加合理化和科学化,增加经济发展的价值和重要意义。

二、马克思经济学的阐述表现

马克思经济学的主要是体现在供给关系的基础上的经济学理论,但是当下形式对于这一理论的研究人员,还没有给出最据说明的定义。其中部分研究认识认为,马克思经济学是马克思供给关系和社会劳动体系的重要表现,指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增加了让社会劳动的意义,完善了劳动体系的发展。从而促进对于马克思供给需求理论的形成。对于另一部分研究人员来看,马克思的给予需求关系,是建立在经济学体系基础上的。认为马克思需求管体是市场经济和商品价值的主要表现。随着国家的不断发展和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对于马克思体系的研究切入点,都建立在与供给方面,进而对于需求的关系的关注度较为较少。其中也有部分学者认为,马克思的主要专研体系是针对于供给管体部分,马克思的竞争环节包括马克思的供给与需求关系的研究,但是这一部分,马克思经济学并没有有效运作。

三、马克思体经济学供和需两大理论的不同体现

马克思体系供和需两大理论的不同体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基于供需两部分的不同切入点进行马克思供需部分的研究。从不同的切入点对马克思体系的关系进行研究,主要是利用供需的弹性关系和不同的方位,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工作。对马克思的供需环节中的总体的给予、总体的需求、总体的价值、总体的收入等等环节进行有效的观察和研究。这一运作环节,也是对于马克思体系的供和需更深层次的剖析和专研的体现。其中对于马克思的弹性理念,主要是建立在劳动体系的重要做之上没理由对于供给和需求的关系,进行深入数额和数值的研究工作。包括对于马克思体系中的收入和总体价值的分析。其二,利用国家发展的总供需的资金值,对于社会的可利用的生产环节的供需的运作研究活动,并利用有价值的供给和无价值的供给,来增加现有经济体制中,社会生产的总需求。其中对于马克思的又加上供给,包括管家的总商品的有价值提供和、外出商品的有价值提供等方面内容。其三,利用马克思的供需关系,在具体的时间内来展开研究,依据于马克思供需发展的长期计划和短期计划。

四、马克思经济学供给需求理论的有效发展

在我国当下的经济发展水平下,对于我国经济的增长速度,支出2010年延续到2015年,我国的经济增长总值在不断的下滑。面对这一形势,国家要不断我国经济发展的供给和需求的关系,充分发挥马克思经济学体系下供给和需求的有效作用,增加国民经济健康的发展。基于马克思经济学理论发展理念,完善供给和需求之间的平衡度,提高国家的总供给力度或者减少国家的需求量。把二者良好的结合在一起,促进经济的有效发展。对于完善供给和需求的关系,促进二者的均衡不发展,还要依据当下具体发展形势来看,从具体的经济发展实际情况出发,对对于不同的条件采取不同的措施。例如,当社会总供给过于频繁,导致给予过多时,要加大的需求的运作环节。而不是利用减低供给来处理这一问题。当社会的总产值低于总需要时,面对这一形势,则要将供给的力度,减少不合理供给和需求事件的发生。供给关系的不完善,包括社会生产过剩、无价值的供给等等现象。面对这种形式沿不断优化现有的经济管理体系,将马克思经济学不断的进行创新和改革,增加其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优化供给和需求的管理机制。由此可见,基于马克思经济学理论下,建立完善的经济供给和需求关系的重要性。其不仅可以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还促进了经济发展的合理化,完善了社会供给和需求关系的弊端,利用优化供给和需求的关系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避免了生产过剩和社会需求无法满足现象的产生。

五、结论

由上文可以看出,马克思经济学体系下,建立完善的供给和需求体系的重要性。建立完善的供给和需求关系,利于促进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完善我国社会的总生产值和总供给的合理化,促进了社会生产和支出的合理化运作。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要想发挥马克思供给和需求的重要作用,要将马克思经济学中的供求这一运作理念,进行合理化的创新,促进我国经济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振斌.马克思的供求理论与生产价格[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3(4):40-44.

[2]冯根福.马克思长期供求理论研究[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4(12):9-14.

[3]薛进军.马克思的供给与需求理论新探[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4):21-30.

[4]朱正清.马克思的供求理论与价格理论[J].当代经济研究,2015(3):43-46.

供给管理论文范文7

【关键词】新闻宣传 供给侧 改革

随着大信息时代的来临,传统控制性和单向性新闻宣传模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受众日益增长的信息需要。如何有效扩大党委政府对于新闻宣传的有效供给,进而在纷繁复杂的信息洪流中牢牢掌握好话语权,成为摆在各级宣传部门面前的一道重要课题。然而,就目前的新闻学或传播学研究现状来看,现有理论成果对于党委政府主动加强新闻宣传和有效掌控话语权目标的供给侧改革的研究则少之又少。本文尝试从这样一个角度展开研究――党委政府基于“两个巩固”目标而有效作为,主导融入新闻宣传并承担主要信息资源供给义务――以期对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一种新的视角和思路。

一、加强对中国共产党的理论、政策、方针、路线宣传的必要性

研究新闻宣传供给机制,首先要解决的理论起点,应该是关于宣传供给机制形成的理论逻辑。回顾我们党的历史可以发现,作为政治组织的中国共产党,创立伊始,就在革命和建设历程中逐步确立了关于“为什么宣传”“宣传什么”和“对谁宣传”这一科学完备的逻辑框架。

在中国共产党宣传逻辑的最初形成过程中,同志无疑扮演着最重要的角色。他认为宣传是对被宣传者进行的思想教育和改造,触及思想深处的根本立场、价值观和感情,塑造“新人”。他甚至认为:“人民的觉悟不是容易的,要去掉人民脑子中的错误思想,需要我们做很多切切实实的工作。”“我们要在人民群众中间,广泛地进行宣传教育工作,使人民认识到中国的真实情况和动向,对于自己的力量具备信心。”①他提出,要把思想政治工作结合经济工作一道做,将解决实际问题与解决思想问题结合起来,通过给人民以看得见的物质福利,使民众接受党的观念,完成宣传活动。②在这里,明确指出了宣传工作在必要性、正当性和方法论上的三大出路。

而从邓小平、、到,也都一以贯之地坚持和继承了关于宣传工作要有明确的目标、方向和正当性的认识。指出,长期以来,我们的新闻媒体“与党和人民同呼吸、与时代共进步,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真理、宣传党的主张、反映群众呼声,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有力激发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团结奋斗的强大力量”③。他进而强调:“要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把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和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之下。”④

可以说,关于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并借以团结和凝聚人民的认识,体现了我党在长期的革命实践和经济建设中总结出来的关于宣传工作应该承载的“特权”和“责任”,既符合我党自成立之初即确立的共产主义信仰的事业价值,也反映了中国人民对共产党执政地位的历史选择和现实态度。

因此,无论是革命时期对于无产阶级的鼓动,还是和平建设时期对于人民群众积极性的调动,都是我们党利用卓有成效的宣传发动和教育引导,将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真理性认识和中国实际相结合后的思考主张,成功地营造为亿万人头脑中对于民族独立富和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美好情境和图景,进而产生巨大的有效性认同结果和群体性协同能量,确保了党在各个历史阶段的奋斗目标均得以顺利实现。

加强对中国共产党的理论、政策、方针、路线的宣传,既是共产党事业发展的必然需要,更是广大人民群众追随共产党的领导致力于社会主义建设、寻求民富国强的根本诉求。这体现了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也体现了“谁在宣传” “为什么宣传” “对谁宣传”在供需关系确立上的正当性,从而为我们确立新闻宣传供给模型提供了理论支撑。

二、新闻宣传的供给机制

作为新闻宣传供给机制模型的核心,“宣传什么”,也即意图,是全部供给的关键。从现代政党发展的基本逻辑出发,党在新时期的执政意图主要包括四个层次:一是体现阶级性的政治意图,即坚持党性原则,通过宣传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二是体现公共意志的政策意图,即宣传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宣传中央重大工作部署,宣传中央关于重大形势的分析判断;三是体现公众利益的社会治理意图,即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全部宣传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把服务群众和教育引导群众结合起来,把满足需求同提高素养结合起来;四是体现集体共识的社会道德意图,即通过宣传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激发全社会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

在上述四个层次的执政意图中,政治性意图(也可以称为“意识形态意图”或“党性意图”)是全部执政意图的核心和关键,占据着“极端重要”⑤的地位。其主要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及十以来同志系列讲话精神等。它以政治理论和政治管控为主要供给形态,体现为指导性价值供给,是党的全部意图供给的总依据和人民需求满足的总要求。

政策性意图,是党的政治性意图在治国理政政策中的具体体现和实践形态。其主要内容包括国家政治制度安排、经济政策决策、社会政策推进和文化政策建设等。它以政务公开和政策宣传为主要供给形态,体现为规则性价值供给,是党的全部意图供给借助法律法规、政策策略形式得以实施的具体部署和公共意志的反映。

社会治理意图,是党的政治性意图和政策性意图在社会领域基于主客体互动的协同形态。与政治性意图和政策性意图不同的是,社会治理意图更强调全体社会成员的参与、共享、互动和协同,其主要内容包括和谐社会建设的全部内容,体现了作为宣传供给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博弈,主要表现形式为舆论监督和危机管理,体现为引导性价值供给,是党的政治性、政策性意图在公共利益方面的社会探针和刺激―反应形态。

社会道德意图,是上述三种意图在道德领域和价值追求中的反映,主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内容。它建立的全部基础是作为社会人的真善美等道德标准和作为正向协同动力的正能量共识,具体体现为主流性价值供给。社会道德意图具有最大的社会认同性,并且在一定领域内超越阶级性和地域性,成为全社会共同的价值伦理。

上述四个层次党的执政意图,在宣传供给的作用机理上,很多时候并不是单独地发生作用,而是呈现出一种交互性的复杂形态――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渗透、互相依存。

从宏观宣传供给体制而言,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新闻宣传工作作用于社会大众,主要体现在党委政府针对不同的拟态环境采取不同的供给方式,以满足受众获取信息的需求,同时实现自身各种意图的灌输。概括来说,这些供给方式主要分为:主动灌输或的威权性供给、媒体主动采访或编辑的许可性供给、社会大众舆论空间的整合性供给,以及危机管理时的多元复合型供给。

其中,威权性供给的主要表现形式以自主性新闻、政策宣讲、政民互动和新媒体领域的微访谈等为代表,体现为有意识、有计划、有目的和有针对性的宣传意图,最主要的特征是供给主体对政策话语和象征符号的运用。理论阐发和政策对话是这一类供给方式最为普遍性的议题,其目的是通过宣传直接行使意识形态领导权和掌控政策空间的话语权,推动指导性价值和规则性价值渗透于其中,进而借助最终的宣传效果和效率使受众信服并建立集体认同,确保上述两个价值成为社会最大公约数。

许可性供给作为一种主客体,借助媒介的交相作用机制,主要表现形式为媒体的集体或单独采访行动,其议题既可能来自党的宣传部门或其他组织的有意设置,也可能来自公众对于党的政治意图、政策意图等的缺损性或质疑性认知。但无论是哪种议题,这一类供给发生作用的主要路径在于媒体对受众需要的主动呼应,并作用于宣传供给主体和获得供给主体实时响应的一般互行为。它体现了作为供给枢纽的媒体在供给作用机制发生中的必要性认知,其主要工作原理建立在“坚持党性原则”和“政治家办报”这两大原则的基础上。

整合性供给是大信息时代的必然产物。传统宣传供给机制下的一体化、单向性宣传策略,在“人人都是麦克风”的现实冲击下难以为继。公众作为个体的非理性人存在,借助于网络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发展,摆脱了旧有宣传体制中“你讲我听”“你报我看”的资讯束缚,获得了个性化、个体化、扁平化、便捷化的自由信息空间。在高度离散的网络世界里,人们通过微博、微信、客户端、门户网站等各种信息技术手段,成为信息的自由接受者、制造者和传播者。网络空间的自由表达和集体围观,使原本分散、隔离的个体人在信息技术的互动空间中形成舆论空间的联合体,进而成为巨大的社会大众舆论,构成对宣传主体供给意图的严峻挑战,也带来了无穷机遇。因此,社会大众舆论空间的整合性供给的主要表现形式,就是针对大信息时代新媒体技术的应用,建立起基于宣传供给主体各类意图实现的工具载体和与公众深度交互的宣传方式,各类官方微博、微信、客户端、门户网站应运而生,成为宣传供给主体净化网络空间、掌控网络话语权、促进碎片化网络舆论高效整合成集体有意识行动的主要载体。

作为一种特例,危机管理时的多元复合型供给,源于宣传供给主体对于各意图的实现与客体之间产生信息错配时的不良刺激反应。本文此处的“危机”,包括舆论危机和两种形式,其产生的根源往往在于公众的利益诉求渠道不畅、权益维护途径缺乏或受阻,加之众多“非利益相关者”对不公平事件产生心理共鸣并采取协同行为。这种集体行动如果停留在网络上,则构成舆论危机;一旦发展到集体行动,则构成。宣传供给主体在组织实施危机管理时,往往会集中采取威权性新闻、许可性媒体采访和网上大众舆论整合等多种方式叠加的供给形式,从而把不可预测的危险转变成可预测的风险。

三、新闻宣传存在的问题

在系统分析和科学构建新闻宣传的供给机制理论后,我们可以发现,现有的新闻宣传供给侧存在着诸多供需错配问题,突出表现为:在大信息时代来临后,新闻宣传的供给侧对公众获取信息的需求侧变化的适应性调整明显滞后。

其一,党报党刊等传统型宣传主阵地,由于政治话语和政策话语的保守以及操作话语的陈旧,在公众信息供给方面的影响力逐渐式微,不仅日益丧失在公众话语空间中的主导地位,宣传知晓率和公信力不断降低,一些党报党刊甚至成为依靠摊派发行才能勉强维持的无效供给或低端供给。

其二,由于信息技术的出现,公众获取信息的方式早已多元化、便捷化、自由化,新闻宣传需求的自我革新和技术升级,逐渐抛离传统供给方式的满足半径,呈现出强离心、飞跃式的井喷式发展。然而,传统供给方式和新供给方式融合的步伐受到现存体制机制的束缚而进展缓慢,新技术和新服务的供给潜力没有得到释放,宣传供给要素的流动和优化配置表现出明显的黏性和迟滞。

其三,从宣传供给主体的意图构建角度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的解读,仍然未能摆脱旧有供给方式的路径依赖,集中停留在所谓的“大报大台大刊”等主流供给平台上,没有积极主动地占据小众化、分众化供给空间。与此同时,期于公众认同和协同行动的共同理想和价值追求,在通往理论成果的大众化、通俗化、具象化道路上步履蹒跚,远没有贴近受众的生活实际,很难使之成为集体意识和协同共鸣。

其四,就宣传供给主体的组织机构而言,受制于苏联时期形成的一体化宣传格局的影响,“宣传是宣传部的工作”的惯性思维依然大有市场,严重制约了党委政府部门在履行宣传供给主体责任的职能认识,同时也降低了其主动获取有效宣传供给本领的主观意愿。加之由于信息不透明导致的公共危机事件仍处于多发、高发态势,诱发了本应成为宣传供给主体的党政部门经常陷入集体“失语”的困境。这也使得宣传供给侧对于需求侧的满足出现局部真空或错位,致使诸如“塔西佗效应”一类的治理窘境依然层出不穷。

四、实施新闻宣传供给侧改革

要真正建立起新闻宣传供给侧的改革思维,就有必要突破上述体制机制障碍,用改革的办法矫正供需结构错配和要素配置扭曲,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高效供给,促进要素流动和优化配置,实现更高水平的新闻宣传供需平衡。

(一)改革新闻宣传供给结构

如前所述,新闻宣传供给结构可以看作由内容结构和主客体结构两块组成。其中,内容结构分为四大类:指导性价值供给、规则性价值供给、引导性价值供给和主流性价值供给。而主客体结构又包括两部分:作为供给主体的党委政府及其所属媒体、作为客体的受众。

改革新闻宣传供给的内容结构,首先应该确保基于意识形态的指导性价值供给在指导公众生活过程中的通俗化和大众化,尤其要借助世俗化生活的基本范畴,把逻辑的力量和事实的力量结合起来,把思想的严谨性和表达的生动性结合起来,善于用“百姓话”化繁为简、用“身边事”化虚为实、用“土专家”化大为小,推动主流意识形态的指导性价值落细落小落实。

其次,要推动基于可操作性政策的规则性价值供给在解决现实问题中的精细化和公平性,尤其要把全面政务公开和“阳光政府”建设作为重要切入口,使法治政府、廉洁政府和服务型政府的规则价值深刻体现在解决公众实际问题、维护公众切身利益的工作实践中,促使公众由拥护国家政策进而认同威权管理规则及其主流意识形态,切实实现宣传供给的正当性和有效性。

再则,要推动基于社治理的引导性价值供给在舆论监督和危机管理中的参与性和有序化,尤其要建立健全以民为本、以人为本的宣传导向,把服务群众和教育引导群众结合起来,把满足需求和提高素养结合起来,完善公众参与、政民互动的渠道和载体,加大宣传报道人民群众伟大奋斗和火热生活的工作力度,真正使公众在凝心聚力构建和谐社会中成为时代的主角。

最后,要推动基于共同道德伦理的主流性价值供给在弘扬正能量过程中的人性化和示范性,尤其要多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挖掘报道人民群众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公众身边、在榜样身上、在受众心尖,让真善美等主流价值可悟、可信、可亲、可用。

改革新闻宣传供给的主客体架构,从根本上来说,第一,要推动建立党委政府部门齐抓共管、各负其责的大宣传格局,尤其要注重确立各部门“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⑥的意识形态责任制主体地位,建立健全部门新闻宣传工作体系,通过经常性的新闻、全面性的政务公开、日常性的实践养成,推动新闻宣传工作成为各级部门和领导干部的一种意识、一种责任和一种能力。

第二,要推动传统媒体的转型升级以及与新兴媒体的互动融合,要进一步强化阵地意识,集中资源,加大扶持一批政治坚定、业务精湛、具有较强公信力和影响力的“旗舰媒体”⑦。同时要推动传统媒体的信息化改造,加快与新兴媒体的互动融合发展,在新闻内容生产、信息传播方式、受众平台覆盖和经营管理体制方面加大创新力度,抢占主流舆论高地和话语权。

第三,要建立面向受众、型塑受众的新宣传观。要顺应互联网发展大势带来的分众化、差异化、互动化特点,认真分析新时期宣传受众的分布、喜好、需求等情况,树立“读者在哪里,受众在哪里,宣传报道的触角就要伸向哪里,宣传思想工作的着力点和落脚点就要放在哪里”⑧的新宣传观,通过面向受众的精细化、有效性宣传,极大地争取受众和改造受众,使其划清是非界限、澄清模糊认识,站稳政治立场、拥护主流价值。

(二)改革新闻宣传供给方式

宣传供给方式的改革,要以加强和改进威权性供给、许可性供给、整合性供给和多元复合型供给为主要内容,抓住时机、把握节奏、讲究策略,从时、度、效着力,努力以思想认识新飞跃打开工作新局面。

创新威权性供给,就要着力改变现有刻板政治话语体系传播惯性,克服旧有的高高在上、灌输式供给思维的束缚,积极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综合运用公开、对话、协商等平等方式,以及文艺、文化等多种形式,讲好故事、传播好权威声音,为巩固和壮大主流思想舆论竭尽全力,让党的主张成为时代最强音。

创新许可性供给,就要在“四个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基础上,按照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要求,有序扩大新闻采访空间,加强善治舆论、善管导向的能力建设,提高媒体办报办刊水平和人才队伍建设,增强媒体市场化、社会化、国际化运营水平,扶持并建设一批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导向正确、沟通中外的主流媒体。

创新整合性供给,就要建立健全常态化政民互动工作机制,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满足公众知情权为逻辑起点和归宿,全力推进公共议题设置,主动创造条件虚心听取群众意见、反映群众呼声、搜集社情民意、回应公众关切,使群众成为宣传供给的强大需求者和参与者。

创新多元复合型供给,就要加强危机管理意识,全面落实政务公开要求,增强工作透明度,着力减少受众不知情、反弹大、争议多的无效和低效宣传,扩大贴近受众实际、贴近受众利益的有效新闻供给,促使新闻产品的供给更有质量,更能被需求侧所接受、所欢迎。

(三)改革宣传供给的制度安排

我们在这里讨论的宣传供给制度,主要指正式制度,包括基于宣传管理和控制的若干法律法规、行为准则、条例规范。宣传供给制度改革,关键要立足于对现实需要的满足和对固有机制体制的突破。

一要完善全面政务公开制度。认真落实中央下发的《关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意见》,将全面政务公开作为硬要求、新常态落到实处。通过全面政务公开,推进决策公开、执行公开、结果公开、重点领域信息公开,加强政策解读、扩大公众参与、回应社会关切,发挥媒体作用,引导社会舆论,提高宣传引导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要完善新闻制度。要建立健全新闻人队伍以及网络发言人、新闻通讯员、信息员等队伍,完善新闻机制和平台建设,形成新闻效果评估机制,加强新闻绩效考核,扩大党委政府新闻的内容范围、部门范围、媒体范围,有序通过新闻加强政务公开,确保党和政府的声音及时、有效地传递出去。

三要完善互联网管理制度。主动应对新情况,加快制定和构建一个网上舆论表达和应对的规则体系,实现对于网络舆论场内容生产的总体把握和管理。加大对民间自媒体、网络论坛的巡查力度,深入开展网络生态空间整治,及时处置各类政治谣言、虚假信息和低俗信息,认真追究责任,坚决维护意识形态安全。

四要完善新闻出版和新闻采访管理制度。重点整治假冒、伪造国内刊名刊号或无刊号出版等报刊,以及编造政治谣言、宣扬色情和封建迷信的非法报刊。严厉打击假新闻、假记者、有偿新闻等不良行为,维护新闻宣传供给工作的严肃性和纯洁性。

注释:

①.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M].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版,第1331页.

②.经济问题与财政问题(节选)[M].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版,第467-468页.

③④⑤⑥倪光辉.胸怀大局 把握大势 着眼大事 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N].人民日报,2013-8-21(01).

⑦杜尚泽.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 坚持正确方向创新方法手段 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N].人民日报,2016-2-20(01).

供给管理论文范文8

关键词:凯恩斯主义;IS-LM框架;供给端

中图分类号:F812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176X(2013)09001004

一、问题提出

在中国三十多年改革开放的经济实践中,凯恩斯主义主导的宏观经济政策取得了突出成就。然而自2008年下半年爆发的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深远的变化,对中国经济的稳定运行造成了冲击。由凯恩斯主义和货币主义理论所主导的宏观经济政策,在近几年中的执行效果,与预期相比总是有所折扣。在这一背景下,国内理论与实务界出现了要求关注“供给端”(SupplySide),并将其运用于财政政策、结合货币政策来调节经济运行的声音(孙建波、秦晓斌, 2012; 任寿根, 2012; 滕泰, 2012; 滕泰, 2013)[1-2-3]。

供给经济学伴随着里根政府的“经济复兴计划”,共同翻开了20世纪80年代的第一页。供给经济政策依靠支持市场自由竞争、降低税收和公共开支、降低政府对私营经济的控制等手段,帮助美国实现了80年代后期的持续繁荣,走出了“滞胀”阴霾。与此同时,在大西洋彼岸的英国,由撒切尔夫人主导的减税和私有化运动也同样获得了成功。但供给经济学自身似乎是实用化政策方针多于严谨的学术理论,没有形成统一的理论范式和框架;也没有一种理论像供给经济学这样招致如此之多的攻击和辩论。

一些早期学者认识到了凯恩斯主义模型的缺陷,并试图在原理论或宏观计量模型(如INTERLINK)中加入对“供给端”的考虑(Harck, 1981[5]; Mundell and Adams, 1982[6];Klein, 1982; Marini, 1987[7]; Torres and John,1989[8])[4-5-6]。而现代宏观理论通过建立宏观模型的微观基础,将供给端和需求端的考虑纳入微观个体面临的约束条件,部分解决了这一难题。Lucas[7-8]在新古典框架下考虑动态条件的数理化综述,有力地支持了供给经济学的相关主张;同时他回顾了美国50年的历史和数据,认为供给政策比短期需求管理政策更为有效。然而Lucas[7-8]的综述模型也遭到了批判。笔者综合研究后认为,Lucas模型最大的缺陷在于其内生增长分析和拉姆齐框架存在的矛盾;同时Laitner[9]基于其模型的实证检验也表明,减税等刺激性政策对总体福利的改善效率很低,因此对政策的支撑力度不强。

笔者认为,一方面,经典的凯恩斯宏观框架,并没有完全失去其生命力,其成熟的实证模型和可操作性,对于政策实践依然具有指导价值,可在此框架下进行改进,加入对供给端的考虑;同时,在现有的、比较成熟的宏观计量模型中,以理论为基础,考虑税率对供给端的影响,对于提高减税效果预测的准确性、从而指导减税刺激政策,以及指导宏观管理政策从需求管理端转向供给端都很有意义。

二、模型构建

经典的凯恩斯主义IS-LM框架中,只是从需求管理的角度分析政策的效果,并没有考虑税收等宏观政策对供给端(Supply-Side)的影响。因此,在凯恩斯主义的框架内,加入宏观税负对供给端的考量是必要的努力方向。以下模型分析将借鉴以往模型在这方面的努力(Mundell et al, 1982[6]; Klein, 1982; Marini, 1987[7]; Torres and John,1989[8])[6-7],同时在其基础上增加考虑进出口等开放条件,并结合中国宏观经济的一些具体情形来设定模型。具体模型推导如下:

在经典凯恩斯主义框架下,首先考虑宏观经济恒等式设定:

其中,Y为当年GDP(国内收入),C为消费,I为社会总投资,G为政府消费,E代表净出口。由于中国在总体统计上属于净出口国家,因此E≥0。

其次是宏观消费方程的设定:

其中,α0为截距项,cy为边际消费倾向,T则是宏观税负(财政收入)。这里的消费是国内收入的可消费部分的函数,而可消费部分即是国内产值减去财政收入和用于出口的部再次是考虑供给因素的投资方程:

其中,i0为截距项,r为利率,ir为利率对投资的边际影响,ty为宏观税负,it则为税率对投资的边际影响。

这里的投资方程考虑到了税负对投资的替代效应,并且为负向。这一设定符合供给学派一贯的观点,即高税负会导致资本倾向于消费而不是进行再投资。同时税收方程设定为国内收入减去净出口的部分,也是考虑了中国税基的实际情况的简化设定,即为了鼓励出口往往实行出口退税的政策。

最后,这一模型中货币角度的恒等式参照Mundell和Adams[5]的原模型:

M=my·Y+m0-mr·r(5)

其中,M为货币发行量,m0为截距项,mr为利率对货币量的边际影响系数。

以上方程就构成了考虑供给因素和出口的凯恩斯框架下的简化中国宏观IS-LM模型。下面对这一模型进行求解推导。

而根据式(5)可得LM曲线表达式为:

r=M-my·Y-m0-mr(7)

由(6)和(7)两式可求解模型均衡点的解析表达。

若令Y′=Y-E,则由(6)和(7)两式可得:

又根据式(4)得:

从而由式(8)和式(9)可得财政收入对宏观税负的导数为:

可以看到由于本模型设定净出口的外部需求和政府消费为外生变量,因此在求导的过程中均被消去。按照供给学派的拉弗曲线的观点,在某一税负水平上财政收入对税率的导数为负,那么在该模型中,Tty

化简即得:

上式即为提高宏观税负导致财政收入下降的临界条件。基于边际消费倾向的实际意义,上式中最右边的不等号必然成立。

根据Mundell和Adams[5]的讨论,在经典的凯恩斯框架下推导财政收入与税负的反向关系条件时,所得结果并没有实际意义,即不存在拉弗曲线所假定的最大化财政收入的最优税率。但在考虑了供给端因素后,本文给出的开放条件下综合性IS-LM模型中是可能存在最优税率的。同时,这一最优税率(临界点)也是可求解的,其解析表达式为:

ty=mr+irmy-mrctmrit·Y′(13)

当然,以上推导只是基于简化情形下的讨论,因此最优税率的解析结果对政策的指导意义,不及模型所揭示的弹性系数的方向和趋势性指导作用来得大一些。

三、实证研究

根据以上推导的考虑供给端因素的IS-LM模型,以下将利用中国的可得数据进行实证验证。根据历年《中国统计年鉴》可得数据整理,这里选取1990—2011年度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其中消费、投资、政府消费和净出口等数据根据支出法统计的国内生产总值而得;消费方程中由于对居民消费进行回归,因此GDP中除净出口和财政收入外,还扣除政府消费;投资方程和货币方程中,由于中国长期利率非市场化,因此市场化利率不可得,这里将两方程合并,使用自1990年起可得的M2数据,考虑投资对货币量、财政收入、政府消费以及宏观税负的关系。

基于数据可得性和中国的实际国情,在实证中本文将估计如下调整后的联立方程组:

以上联立方程中内生变量为Y、C和I,外生变量为G、E、T、M2和ty。由于内生变量个数等于方程个数,同时消费方程(15)和投资方程(16)都满足矩条件和秩条件,因此是可识别的。

使用Stata112软件对以上模型进行回归分析,采取三阶段最小二乘法进行估计,结果整理如表1所示。

首先来看宏观恒等式方程,这里所有系数都接近于1,且通过检验;截距项结果近似为零,且不显著。方程的拟合优度也近似为1,由此可见,宏观恒等式方程本身是符合理论与实际意义的。

其次是消费方程,可以看到所有系数都通过检验,包括截距项也在10%显著性水平下显著,且拟合优度很高。从回归系数结果可以发现,GDP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系数约为01800,这说明国内产值增长对居民消费的提高作用为正向但效果有限;而政府消费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系数则达到了22600,说明政府的公共开支对于提高居民消费有显著作用;净出口增长对居民消费增长具有一定的负面作用,这也与国际贸易的一般原理是吻合的;而财政收入对消费的影响系数也是负向的,约为-06100,即财政收入每增加1亿元人民币可能导致居民消费减少6 100万元人民币。

最后是投资方程。这里仅有财政收入对投资影响的系数不显著,而总体拟合优度值为09980,依旧处于很高的水平。从回归系数来看,货币量对投资影响系数为正,这说明放松货币政策或扩大信贷对投资具有一定的正向作用;财政收入对投资的边际系数为正,且为10500,说明财政收入对总投资的促进作用非常显著;政府消费项目对投资可能具有正向影响但并不显著;宏观税收负担水平对投资的影响系数却为负,约折合宏观税负水平每提高1个百分点,社会总投资就可能下降约1 347亿元人民币,这与前文理论模型的设定是相符的。

从回归结果可以看出,前文理论模型的设定基本成立。但其中的一些特殊结果,也可能隐含着更多结论。譬如政府消费对居民消费总额的影响系数为正且具有约两倍的乘数效果。这说明,提高政府采购对社会消费的即期传导作用十分明显。与此同时,财政收入增长对居民消费的负面效果系数是小于政府采购系数的绝对值的。因此,依靠政府投资来刺激经济的凯恩斯主义需求管理政策,对中国实际宏观政策操作在一段时期内可能依然存在一定的正面作用。

此外,投资方程中,财政收入对投资的促进为正、政府消费对投资项目具有不显著的正面影响,一方面显示了中国政府主导的投资政策依然具有一定效力,但另一方面也说明这一政策的实施空间可能已经非常有限。政府直接投资对于投资的促进作用可能已经到了“天花板”。同时,宏观财政税收负担水平对于投资的负面作用也是非常显著的,需要警惕其负面作用的进一步扩大。

就模型估计的结果看,中国目前并未全面处于拉弗曲线所假定的“禁止性税率”区域,因此如果实行减税等供给端政策,可能导致税收下降或至少是税收增速下降。但这并不表明中国就可以一直拘泥在需求管理政策的藩篱之中,而是必须开始关注供给端的问题了。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从以上结合中国国情的理论模型和实证研究的结果,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需求管理的政策在中国依然具有正面作用和执行空间,但其执行效果在促进投资等方面可能行将触碰到“天花板”,政策实施余地正在减小。

第二,宏观财政税负水平对居民消费和投资的负面作用明显,尽管目前可能还未进入十分严峻的“禁止性税率”区域,但其影响值得执政者警惕。

第三,净出口对居民消费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尽管影响系数不高,但贸易平衡发展已经不仅关乎国家发展,也关乎民生。

由上述结论,本文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第一,中国应当在需求管理政策依然具备余地之时,在供给管理和需求管理政策之间寻求平衡与微调,在保证经济整体增速稳定的前提下,通过减税等供给政策,释放微观经济活力和投资潜力。

第二,中国的政府公共投资对居民消费的正面作用显著,在关注民生方面要多下工夫,同时要开始实施平衡化的贸易政策,避免过度重视出口的政策损害国内居民福利。

本文的研究依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下一步研究有两个可能方向,一是根据数据可得性,采用分地区、分行业的面板数据进行深入研究,二是从有微观基础的新宏观模型出发进行理论的深化。参考文献:

[1]孙建波, 秦晓斌 供给主义经济政策“空降”中国——梳理近期我国宏观经济政策[J]资本市场, 2012, (9)

[2]任寿根 新供给主义与中国经济科技含量[N]证券时报, 2012-03-21

[3]滕泰 中国经济决策应借鉴新供给主义理论[N]中国证券报, 2012-12-03

[4]滕泰 转型:新供给主义和软财富战略[N]第一财经日报, 2013-01-05

[8]Torres, R,John,PM Potential Output in the Seven Major OECD Countries[J/OL] OECD Economics Department Working Papers, OECD Publishing, 1989

[4]Sren,H The Supply Side in a Post-Keynesian Two-Sector Model[J]Journal of Economics, 1981,42(1): 1-26

[5]Mundell,CL,Adams,JEThe Laffer Curve, Aggregate Demand and Aggregate Supply[J]Nebraska 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1982,21(1):13-25

[6]Giancarlo,MG Price Variability, Supply-Side Policies and Monetary Rules[J] Economica,1987, 54(213): 109-111

[7]Lucas, RE Jr Supply-Side Economics: An Analytical Review[J] Oxford Economic Papers, 1990, 42(2): 293-316

[8]Lucas, RE JrMacroeconomic Priorities[J]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2003, 93(1): 1-14

[9]Laitner, J Quantitative Evaluations of Efficient Tax Policies for Lucas’s Supply Side Models[J] Oxford Economic Papers, 1995, 47(3): 471-92

[12]陈强。高级计量经济学及Stata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

[13]王苏生。经济数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

供给管理论文范文9

【关键词】公共物品 集体供给

一、集体供给的含义及特点

埃莉诺·奥斯特罗姆认为,公共事务的管理,包括公共物品的供给,不仅有政府途径和市场途径,自治组织可以成为管理公共事务的新途径。因此,当公共物品存在政府与市场供给缺失时,自治组织可以自主性地为组织本身提供公共物品。为了满足集体本身需要,群众自发组织、共同出资提供公共物品的方式,就是公共物品的集体供给方式。

集体供给有三个基本特点:第一,集体供给是一种后发的行为,是对其他公共物品供给方式的补充;第二,集体供给是群众集体自发组织、共同出资提供公共物品的过程;第三,即集体供给是以满足集体自身需要为目的。

二、集体供给的问题及解决

由集体供给自发组织、共同出资、制度水平低的特点所决定,集体供给的过程难免会出现很多问题。公共物品的供给机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包括公共物品的需求表达机制、供给的标准、供给的冲突解决机制等。在每一环节,都有可能会因为搭便车问题、费用分摊问题、冲突解决机制而导致集体供给的失败。

如何有效解决集体供给中出现的问题是集体供给成败的关键。陈潭(2003)分析了湘南某村在处理灌溉水资源不足时自主成立“灌溉管理委员会”,形成委托—机制,通过契约安排,促使个人理性向集体理性的转变,为公共物品的分配选择了有效的解决路径。这表明,必要的公共事务处理平台与合理的制度设计是集体供给成功的先决条件。

(一)需求表达

集体供给公共物品是一个自主管理的过程,是群众集体的需求表达决定物品的供给。如何接受需求表达以及怎样将需求表达转化为供给决定这是集体供给首先要解决的问题。这是一个接受信息并处理信息的过程。因此,建立一个公共的信息管理平台来管理公共事务,是集体供给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二)搭便车

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和正的外部性,集体供给共同出资的集资方式决定着,如果不能规避搭便车的行为,那么共同出资将会变为空谈,每个人都将陷入囚徒困境中,导致集体供给的失败。

无论公共物品的哪种供给方式,都会产生三个方面的问题:搭便车问题、公地悲剧和集体的非理性。由于产权和受益范围的不清晰,从而无法有效规避机会主义和搭便车的行为。在公共物品的供给上,每一个人都有搭便车的倾向,都想自己不付成本,坐享他人提供的公共物品,结果是无人提供公共物品,个人理性导致集体的非理性。

要克服这三个问题,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明晰产权,明确责任。产权明晰,让集体里的每一个成员清楚自己可以享有哪些权利;责任明确,让集体里的每一个成员清楚哪些是自己应该负的责任。在集体供给中,产权和责任由公共论坛来规定,让集体内的每一个个体明白,在公共物品的供给上每个人应该承担的责任、享有的权利,将产权与责任确立为集体内部的制度规范。

(三)费用分摊

集体供给的资金来自集体的共同集资。共同集资就会涉及如何确定费用总额、如何进行费用分摊的问题。费用分摊的问题并不简单,因为很多时候公共物品受益者的得益并不相同,即使得益相同也不一定能平均分摊费用。比如,当土地是收益者的主要收入资产的时候,不同受益者的土地拥有量并不相同,则集体供给的道路、水利等公共物品对受益者的得益就不相同。在费用分摊上,如何既照顾到公平,又要保证分配的效率,是集体供给面临的又一问题。

针对具体的每一项公共物品的提供,集资的总额应有专门的评估机构进行评估,然后由公共论坛向集体成员公布。由于受益主体的来自公共物品的得益不同,或者对公共物品的成本付出不同,因此集资并不等同于平均分摊费用。涉及到每一个集体内部成员结构的复杂性以及内部成员之间利益关系的复杂性,集体供给并没有统一的费用分摊机制。每一项具体的集体供给的费用分摊标准都由公共论坛事先确定。

(四)冲突解决机制

所谓冲突解决机制,是指占有者和他们的官员能够迅速通过低成本的地方公共论坛来解决占有者之间或占有者和官员之间的冲突。

集体供给缺少了政府的管理能力与市场的资源配置效力,公共物品的供给过程的各个环节都可能出现各式各样的矛盾冲突。由于集体供给的治理是自治性的,因此,政府调停和司法裁决不是理想的冲突解决路径。

脱离于政府与市场之外的集体供给需要由公共论坛来处理这些冲突。公共论坛对公共事务的处理需要拥有组织的最低限度权威认可,其制度设计与安排不受其自身内部与外部权威的挑战。公共论坛拥有了这样的权威认可,方可在集体供给之前制定供给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冲突解决路径,为集体供给的进行提供制度支持。这样,集体供给中出现的所有冲突都通过公共论坛迅速解决,规避了无政府的状态与无制度的缺陷。

三、总结

传统经济理论一般认为政府是公共物品的唯一供给主体。科斯的产权交易研究证明了公共物品的非政府供给的可能性。集体供给正是非政府力量管理公共事务的例证,是对政府与市场在公共物品供给缺失的补充。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公民自身素质的提高、制度成本的降低,集体供给这种新颖的供给方式将会越来越广泛地被采用,在公共物品的供给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陈潭.集体行动的困境:理论阐释与实证分析[J].中国软科学,2003(09).

[2]吕达.公共物品的私人供给机制探析[J].江西社会科学,2004(11).

[3]沈满洪,谢慧明.公共物品问题及其解决思路[J].浙江大学学报,2009(05).

供给管理论文范文10

当前,我国既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又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都需要有充分的社会活力和稳定、和谐的发展环境做支撑,而这些条件的产生又都依赖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高我国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的关键是解决好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问题。在我国,社会管理不论采取何种形式,论文联盟政府都要起到主导作用,政府只有通过构建完善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才能“纲举目张”地推动社会管理创新的各个方面。公共服务是社会发展的基础性要素,也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前提和条件。只有以完善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为基础,才能进一步提高社会管理的科学化水平。

一、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的基本内涵

所谓社会管理,就是政府通过制定专门的、系统的、规范的社会政策和法规,依法管理和规范社会组织和社会事务,培育合理的现代社会结构,调整社会利益关系,回应社会诉求,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公正、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孕育理性、宽容、和谐、文明的社会氛围,创造经济、社会和自然协调发展的社会环境。在任何国家,一个稳定、和谐与发展的社会都离不开有效的社会管理。通常情况下,社会管理包括两类:一类是政府对有关社会事务进行规范和制约,即政府社会管理。政府社会管理是政府通过整合社会资源,动员社会力量,为增进公共利益,依法对社会事务实施的组织化活动;另一类是社会(即自治组织、非营利组织和公民)依据一定的规章制度和道德约束,规范和制约自身的行为,即社会自我管理和社会自治管理。现代社会管理是政府干预与协调为主导、非营利组织为中介、基层自治为基础、公众广泛参与的互动过程。

所谓公共服务,就是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包括加强城乡公共设施建设,发展社会就业、社会保障和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公共事业,公共信息等,为社会公众生活和参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活动提供保障和创造条件。

二、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的关系

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既是统一的,又是有所区别的,两者互为前提,相兼互补,公共服务是基础,社会管理为保障。社会管理虽然有控制和监管的一面,但最终的目的还是为了给社会提供更多的服务,服务是根本。

首先,从基本特点看,社会管理主要体现现代行政管理整合性的特点,也就是说,社会管理是一种综合的、多元的管理,是包括政府组织和非政府组织在内的各种社会主体的互相配合与合作的结果。而公共服务则主要体现现代行政管理公众性的特点;其次,从核心内容看,社会管理主要体现在规范性上,主要管理和规范各种社会事务,包括社会公众、社会稳定、社会治理,而公共服务主要是提供和满足公共需求的服务,包括公共设施、公共事业、公共信息等;再次,从行为模式看,社会管理主要是以行政强制为基础,以法律、法规为保障对社会进行调整和约束,强调政府履行义务,突出政府主导、主动作用,而公共服务以合作为基础,强调公民权利。

三、当前我国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在控制人口增长、减少贫困、普及教育、卫生保健、环境保护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按照世界银行的划分标准,中国已经由低收入国家跃升至世界中等偏下收入国家行列。我国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也达到了中下等收入国家水平。但是,从总体上看,目前我国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还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要求,存在着许多亟待解

转贴于论文联盟

决的突出问题。

(一)“管理就是服务”的社会管理理念淡漠

在传统的社会管理中,政府扮演着全能角色,对社会公共事务采取大包大揽的做法,效率与效益低下,许多社会事务既管不了也管不好,社会矛盾纠纷和仍然大量存在。虽然“管理就是服务”的社会管理理念已经不是什么全新的社会管理理念,但直到今天,在我们广大的社会管理机构和人员中,“管理就是服务”的社会管理理念仍然相当淡漠,这无疑会对社会管理实践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世界银行的报告指出,“一个有效的政府对于提供物品和服务(以及规则和机构)是必不可少的,这些物品和服务可以使市场繁荣,使人民过上更健康、更快乐的生活。没有一个有效的政府,不论是经济的还是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都是不可能实现的。”[1]可以说,拥有一个有效的政府,这是一个国家公民的福气,政府只有提供高质量的公共服务,才能够有效地处理各种冲突和纠纷;否则,会导致社会矛盾重重,犯罪频发,当然也就谈不上发展了。

(二)社会管理滞后,公共服务供给总量不足

政府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着重视经济增长、忽视社会事业发展等问题,社会结构的调整落后于经济结构的调整,教育、科技、文化、医疗卫生、环境保护等社会公共事业的发展滞后于经济的发展,突出表现在社会安全网建设较慢,社会保障覆盖面和公共卫生覆盖面较低。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的公共服务需求日益扩大。在市场上实物产品大量过剩的同时,公共服务供给却严重不足。因此,在城乡不同程度出现了就业难、看病难、上学难、停车难等民生问题。2010年,我国人均国民收入达到4000美元,按世界银行的分类标准,我国已进入中上收入国家行列,我国人民群众的社会公共需求将出现总量上升、质量提高、需求多元的特点,这就要求政府增加公共服务总量、提高公共服务质量、扩大公共服务覆盖面。根据亚行的统计数据,目前,中国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公共方面的开支仅相当于gdp的6%,而发达国家该比重高达28%。显然,当前我国公共服务供给的总量存在严重不足。

(三)公共服务的供给模式单一,效率不高

政府在公共服务领域内占据着主导地位,承担着绝大多数的公共服务职能。由政府供给公共服务,有其自身的必要性和独特优势。政府有雄厚的经济实力作为依托,可以有效地提供公共服务,承担起那些投入大收益低、私人部门不愿提供的项目,如保护空气和水的清洁。一些特殊领域,如电力、铁路、民航、供水等关系国论文联盟计民生的公共服务,必须由政府提供,私人机构由于具有追逐利益性的特征,会使此类公共服务的提供无法得到保障。政府作为主要提供者可以更加有效地兼顾社会公平,防止个人利益的受损,有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但这种单一主体提供公共服务的模式仍存在着不可避免的弊端:首先,由于政府在公共服务领域中过于强势,而市场中的其他组织与其相比缺乏强有力的竞争,因而在没有任何外部动力和刺激的情况下,政府提供公共服务时就会存在效率低下,不计成本,缺乏创新等问题。其次,公共资源易被独家垄断,服务态度差,难以满足个性化、多元化的公众需求,这些问题的存在既影响了政府形象,也造成了公共资源的浪费。再次,阻碍了社会中介组织的发展壮大。政府过多地包揽了公共服务,极易造成个人对政府的过分依赖,由此也抑制了社会中介组织或第三部门的发展。转贴于论文联盟

(四)政府存在自利性,公共服务供给质量不高

“所谓政府的自利性是指政府并非总是为着公共目的而存在,政府在公共目的的背后隐藏着对自身利益的追求,这一特性称为政府的自利性。”[2]在现实中,政府往往具有双重属性,一方面要对社会公共事务实施管理,另一方面还要为政府组成人员或自身内部组织的生存和发展谋求有利条件。同样的道理,政府在所采取的社会管理手段中,不可避免地存在自利性倾向。众所周知,政府本身是没有利益而言的,但并不代表政府的组成人员(政治家和政府官员)和组成部门没有利益,而且这种利益是依赖于政府的强制力来实现的。政府自利性的负面效应是不可忽视的。如工程建设项目缺乏严格科学的论证和管理,“政绩工程”、“献礼工程”、“豆腐渣工程”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官僚作风、形式主义等影响了政府形象,降低了政府公共服务质量。

(五)社会管理缺乏监督,公共服务供给结构失衡

我国政府在社会管理过程中,因缺少公众在公共服务供给中的参与和监督,导致有限的公共服务供给结构失衡。首先,许多现代社会所需要的政府服务未能及时跟上,如老龄人口服务、流动人口服务、农村公共服务、就业服务、贫困群体服务、法律服务等都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缺位现象。而同时又存在着盲目扩建公共服务项目的问题,如,有的一味地扩大政府直接投入,因超出政府财力所及,造成骑虎难下的局面;有的为了快出政绩,大举兴建超出本地财政能力的政绩工程,资金不够就想方设法集资摊派,征收税费,借贷挪用。其次,东部地区经济条件较好,资源充足,公共服务的数量和质量比较高;而中部和西部的一些地方由于资源条件落后,底子较差,公共服务的供给呈现出短缺的态势。再次,对农村和弱势群体的公共服务不到位,对农民的公共服务水平大大低于对城市居民的公共服务水平。部分农村地区由于公共服务严重短缺,出现了因教育返贫和因生病返贫的问题。

四、创新社会管理,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对策

(一)转变社会管理理念,强化公众服务导向

改变政府社会管理理念的首要选择就是强化公众服务导向。强化公众服务导向,就是公共服务提供从政府本位、官本位向社会本位、民本位转变的一个根本选择,也是政府与社会之间正确关系的体现。政府不再是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封闭官僚机构,而是以公众服务为导向、积极回应公众需求的开放式、互动式的政府。具体做法包括:第一,在管理活动中,政府不仅要循着命令链对上级负责,还应当更多地对公共服务对象负责;关心顾客,特别是保证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第二,努力提高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的质量。政府需要主动了解公众需求,测评公众满意度,并建立有关了解民意、公众参与决策的渠道以及制定相应的规则和程序,以提供公众满意的公共物品。第三,政府公共服务应当以社会大众的评价为主,以服务对象的评价为主,要加大公众影响比重,对直接提供公共服务的公务员,在考核上也应当加上公众评价这项内容,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奖惩。以上这些做法核心的内容就是为顾客提供服务,让顾客满意。在创新社会管理、重塑公共服务理念的进程中,必须要坚持“以人为本”这个根本原则,使全体人民都能公正、公平地分享、共享到经济进步和社会发展带来的成果。因为“以人为本”既是社会管理的要求,也是公共服务的本质内容。

(二)合理划分财政支出,加大公共服务投入力度

合理安排公共财政的支出结构,加大对公共服务的投入力度。从横向看,我国政府由于长期重视经济发展,使得经济性职能的比重过高,社会性职能的比重偏低。要加强社会管理,就要逐步降低基础性和经济的支出比重,大幅度提高社会保障、教育、基础设施、环境保护等社会性公共服务的支出,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从纵向看,我国各地方政府财力有限却承担着核心公共服务的支出,不堪重负。因此,中论文联盟央政府必须承担起提供核心公共服务的责任,大幅度增加中央政府对社会保障的支出,适当增加对公共教育、医疗卫生的支出。各级地方政府则应根据地区财力的不同承担不同的支出责任,如较发达地区可以提高公共服务的供给水平,中央政府必须加大对不发达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尤其要加大农村地区基础教育、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的支出比重,让不同地区的公共服务水平都能达到全国最低标准。

(三)培育社会自治力量,推进公共服务的社会化

社会管理创新要实现政府对社会单向度的管控向政府与社会对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合作治理转变。公转贴于论文联盟

共服务供给合作治理模式强调社会力量的参与,强调政府公共管理职能向社会组织的转移。此外,我国政府与社会关系的重大变化,公共服务供需矛盾的日益突出,要求尽快改变以政府为唯一中心的公共服务供给模式,逐步建立起政府、企业和社会力量共同提供公共服务的“多中心”供给模式。因此,政府要有意识地培育一些社会中间组织,提高整个社会的组织化程度,扩大社会的自我管理范围,从而促进政府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改善。首先,政府必须积极培育各种民间社团,即积极培育各种带有自治性、自主性的社会组织。市场经济体制下,各种社会组织不是附属于政府的准政府组织,而是应该独立于政府行政控制之外的市场主体,因此,应该落实各种社会组织的经营和管理自,确保各种社会组织在法律范围内享有较为广阔的自主活动领域。其次,政府应树立平等观念。政府也是社会中的一个组织,应该注重与其它社会主体的协同合作。政府不应该是一个高高在上的统治者,也不是新公共管理所说的掌舵者,而应该是促进各主体间协同合作的催化剂和粘合剂,。

公共服务产品的提供不再由政府独自承担,许多非政府组织可以成为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的提供者,从而使政府可以部分甚至完全地从日常事务中解脱出来,专心于政策的制定和执行,通过对社会力量的组织、利用和管理,实现公共管理和服务的社会化。同时将需要由政府承担的职能转移给各种社会组织,通过提供资助补贴、减免税收等优惠方式,引导非营利性组织提供某些公共服务项目。

(四)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实行公共服务的市场化

通过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提高政府服务效能,是现代政府公共服务改革的趋势。即在社会公共服务领域适当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利用市场主体和市场力量来执行和运营某些公共服务项目,并利用市场竞争压力,降低服务成本,提高服务质量。当然,仅仅将提供公共服务的责任由政府转移到私营部门,不一定能够提高效率。也就是说,真正的问题是服务提供者之间是否存在竞争,而不在于服务到底是由政府部门还是民营部门提供。这就需要成立多家竞争性的服务供给机构,打破传统划片服务的方式,通过市民在市场上行使自由选择权即“用脚投票”,使公共利益得到满足和实现。此外,作为市场机制的一种特例,“合同出租”或“外判服务”已成为日益看好的服务供给方式,即政府在对公共服务项目进行分析、比较和选择的基础上,将一些服务项目以出租合同的形式承包给富有责任感、冒险精神和创新精神的私营组织或社会团体来提供,从而达到低成本、高效益的服务目标。

(五)建立健全公民参与机制,实现公共服务的民主化

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满足公众的社会需求,因此,完善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就必须以社会公众的需求为导向,鼓励公民积极参与到对社会管理的监督当中,以保证政府公共服务的有效提供。首先,引入公民参与机制,把论文联盟政府决策建立在民主化的基础上。公共服务的供给必须建立在公民和社区团体之间的利益充分协商和协调,进而创建了共同价值观的基础上。可以说,让政府的社会管理在合理合法的范围内得以高效实现的条件之一,就是引入公民参与机制。要广泛征求公民的意见,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推进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切实提供真正满足公众需求的公共产品和服务。其次,努力拓宽公民参与的途径。充分借助现代电子技术,实现网络时代下公民参与渠道的立体化、多样化,构建高效、便捷、透明的公民参与网络。再次,完善社会利益的沟通协调机制。政府在供给公共服务之前,必须得到社会的广泛同意。也就是说,公民需要哪些服务,这些服务应该怎样供给,都必须经过公民的广泛探讨而确定。在政府与公民发生矛盾和利益冲突时,政府作为推进社会和谐的主导力量,只能采取公共性的办法,在合法化、规范化的制度框架内,通过政府与公民间平等的对话、沟通,并采取协商、解释、劝说的方式来加以解决。转贴于论文联盟

(六)统筹公共服务制度规划,推进公共服务的均衡化

完善政府社会管理服务体系,需要有统筹公共服务的制度规划。我国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要顺利推进,必须统筹规划,从制度层面出发,注重不同制度安排之间的联系,找准切入点,实现重点突破,提升整个公共服务的供给水平。

⒈建立公共服务体制必须考虑优先次序,实现重点突破。从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来看,公共服务体制建设应该以农村公共服务体制建设作为突破口。农村公共服务体制的建立是我国公共服务体制建立和完善的重点和切入点。原因在于,第一,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短缺程度最严重,农民在这方面的要求也最强烈;第二,农村情况很复杂,自然状况差异甚大,为我们采取多种模式提供了契机;第三,各级政府对农村的投入将逐步增加,为建立农村公共服务体制提供了物质条件;第四,后农业税时代的乡镇机构改革,为建立农村公共服务体制提供了组织保障。此外,在建立农村公共服务体制过程中,改善农民的就业状态是下一步为农村提供公共服务的最大挑战。这包括:一是为农民提供平等的就业机会,二是提高农民的就业能力,论文联盟三是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在此基础上,应该考虑率先恢复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建立农村社会救助制度。

供给管理论文范文11

“供应链管理”是物流管理专业核心课程之一,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为了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应该设计多元化的教学方法,通过强化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以模拟游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生动案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视频开阔学生眼界,并采用一些辅助教学手段(如参观企业、计算机仿真、布置课程论文)来深化学生对供应链管理的理解。

[关键词]

供应链管理;多元化教学方法;实验教学;案例教学

“供应链管理”是物流管理专业核心课程之一,是一门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边缘学科,它涉及面广且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是一门既难教也难学的课程。如何才能使学生对供应链管理课程产生兴趣,并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如在供应链管理课程的课堂教学中,可以引入多媒体、视频教学和企业参观等多样化的教学形式,也可以选择有代表性的物流和供应链管理经典案例进行讲解,实施案例教学;可通过加强实验教学或仿真模拟实训来提升学生的动手和创新能力,还可在课堂教学的空余时间适时安排一些有趣的游戏,让学生分别担任不同的角色,体验在具体实践操作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同时结合供应链管理理论来加深对有关知识点的有效记忆,从而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供应链管理各个环节如何进行运作。通过多元化教学方法的设计,以达到学生乐于学习、主动学习的目的。下面以笔者所在的高校为例,就“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过程采用的多元化教学方法进行探析。

1强化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对《供应链管理》安排了8个学时的实验课。其中4个学时安排学生对学院购置的物流综合模拟实训软件进行实操训练。该软件可以模拟真实的企业物流运作流程,并将软件各个子模块的物流运作活动划分为不同的岗位,并给不同岗位设置不同的任务和职责。在具体的实操过程中,将学生分成10个小组,每组4~5个人,由学生分别扮演供应商、第三物流企业、客户等不同角色。通过一个周期的运作,看每个小组的物流运作绩效,强化学生对供应链物流运作流程与管理的认知。另外4个学时则进行ERP沙盘模拟对抗实验,ERP沙盘模拟对抗实验相对更加复杂,费时会更多,因此上课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事先将学生分好组,并明确每个小组成员担任公司的什么职位(如总经理、财务主管、营销主管、生产主管等);同时假设每组经营一家拥有充裕注册资金且运营状况良好的公司,连续从事2~4个会计年度的生产运营活动(视上课时间进度而定,进度快可以安排4个会计年度,进度慢则安排2~3个会计年度)。ERP沙盘模拟对抗实验涉及产品的设计和研发、厂房和生产线等固定资产设备的租赁或购置、产能计划设计与排程、原材料和资金需求计划的拟定、市场行情分析、财务决策分析、团队的沟通与协作等复杂的企业运营与管理问题[1],其一方面有助于学生形成运用供应链管理的战略思维模式,另一方面可以进一步强化学生对公司整体运营流程的认识和了解,提升其探索问题、开拓视野、创新协作的能力。

2寓教于乐,通过模拟游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讲述“需求信息放大效应”时,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信息放大(Bullwhip)的基本原理,了解供应链运作的基本流程,以及信息放大效应对整个供应链库存管理的影响,可以引进国外经典的“啤酒分销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啤酒分销游戏是一款类似“大富翁”的策略游戏,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的斯隆(Sloan)管理学院于20世纪60年代开发出来。它将学生分成各个小组,小组成员来源多元化,不同年龄、不同国籍、不同行业背景都有,分别扮演零售商、批发商、制造商、供应商等不同角色。然而,每次玩这个游戏,都会得到几乎一样的“悲惨”结果:尽管消费者的需求变动只有一次,处于供应链终端环节的零售商、中间环节的批发商、前端的制造商和最初的供应商在游戏开始之初都较少缺货,但到最后大部分节点企业的商品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积压。在做这个实验之前,要先准备好游戏道具(最方便的就是用扑克牌当作啤酒),打印好订单、记录单及客户订单预测与实际对比图等相关资料,并将学生分成6组,每组8~10个人,分别承担不同的企业角色(其中3组不允许供应链上的企业互通信息,各自作出订货决策,另外3组供应链上的企业可以且鼓励共享信息,共同作出订货决策),从事各自的经营活动。处于供应链上游的企业只接收其紧临下游企业客户的订单,然后综合考虑自身现有的库存水平、安全库存量、订货提前期等因素制订自己的订单,再向与其相邻的供应商发出订货,最后通过对整条供应链上的存货成本进行分析,并对各小组内部和小组之间的供应链存货成本进行比较,使学生更加清楚地了解信息共享和信息不共享所带来的截然不同的结果,并学会思考和分析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在商业实践中如何才能避免此种情况的发生。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供应链的每个环节,而且带有一定的对抗性质,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引经据典,通过生动案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案例教学是一种通过模拟或者再现企业运营的一些真实场景,让学生将自己置入案例场景中,通过讨论或者研讨来进行学习的一种互动式教学模式[2]。教学案例最早于20世纪20年代由美国哈佛商学院倡导,当时采用的案例都是来自于企业或公司管理的真实事件或情境。对这些业界案例的分析有助于培养和带动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教学成效显著。由于各种原因,此种教学方式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逐渐受到教育界的重视,之后开始风靡全球。供应链管理教学也不例外,在教学过程中引入生动案例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企业界有大量经典的供应链管理案例,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运用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案例教学。首先,可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穿插讲解一些小案例,使学生通过案例来加深对基本理论问题的理解。如在讲授“物流外包”这一内容时,可穿插“阿迪达斯公司将物流运作环节委托给联合包裹”的案例,来说明物流外包给双方带来的诸多益处。在讲授“应用服务外包”时,可以引入了“摩根大通银行与IBM公司达成的价值50亿美元的信息技术外包协议”和“美洲银行与EDS公司签订的为期10年价值45亿美元的信息技术服务外包合同”的案例,使学生明白了外包既可以降低摩根大通银行和美洲银行在信息技术处理上的成本,也使得两家银行能够集中精力发展金融业务,大大提升了其业务处理能力和盈利水平。教师进而提出一个问题:“这种外包有没有风险?”供学生思考,以此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其次,综合案例的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8个小组,每组5~6个人,主要是针对教材每个章节后面的经典案例进行分析,事先给每个小组布置1个案例,等到讲完相应的章节后,由相应的小组对事先给定的案例根据所学的内容进行分析,要求以PPT的形式进行汇报,时间控制在10分钟左右。其它组的同学可以提问,发言小组进行回答,问答时间控制在5分钟左右,最后由授课老师进行总结和评价。学生去对案例中涉及的问题及相关知识点的讲评,这对学生掌握供应链管理有关内容无疑具有重要作用。

4穿插视频,通过视频开阔学生眼界

“供应链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强的课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一味地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这样容易使整个教学过程太过于枯燥,学生也提不起兴趣。可以适当地穿插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视频,这样做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好处:首先,借助于生动、精美的视频影像,使学生更直观地掌握和领悟供应链管理中抽象理论的深刻内涵,将知识点化难为易;其次,给学生强烈的真实感,强化学生对知识的感知,从而巧妙地解决学习中的疑难点;最后,拓展学生视野,优化教学过程,提高学习兴趣[3]。视频虽然可以带来诸多好处,但要达到提升教学效果的目的,必须注意一些问题:第一,视频资料的选取一定要切合主题,如在讲业务外包时,笔者选用的是有关国外某品牌奢侈品的业务外包视频,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的眼球;第二,视频不能太长,太长的话会给学生一种拖时间的感觉,造成不好的影响,而且也会影响到后续课程的学习;第三,围绕所播视频精心设置一些与上课内容相关的讨论题,需要注意的是讨论题的设置应该是开放式、引导式和综合性的,而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解答的;然后组织和引导学生运用已学过的或者之前就已掌握的物流和供应链管理等理论知识,结合自身的经验进行讨论、交流;最后,教师针对视频资料中设置的各个讨论题及相关教学内容进行总结性评述,将零散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形成较为完整的供应链管理理论知识体系。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够做到灵活运用视频资料并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而学生是带着疑问看视频,这样更有针对性,有利于效激发学生的潜能,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5采用辅助教学手段,深化对供应链管理的理解

首先,可带领学生参观一些物流企业、生产企业,深入企业一线,边参观边讲解与课题有关的内容,这样做可以使学生对企业供应链管理有更深的认识和理解,但在操作上可能面临一些困难,如时间安排、与企业的衔接等。笔者利用学期末1周的认知实习时间,安排学生去学院与企业建立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参观,并请企业的主管领导进行现场解说,来提升学生对供应链某个环节的感性认识。具体参观流程如下:第1天去中石化某运输公司参观了解石化物质运输车辆的调配及石化物流运作流程;第2天去某乙烯产品生产公司参观生产流程,使学生对乙烯产品的产业链有一个较清晰的认识;第3天去某港口航运公司参观港口物流作业,以更好地了解港口物流的运作。参观之后;要求学生将自己这3天来了解的关于企业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方面的内容进行提炼总结,形成实验报告交老师评阅。通过上述认知实习环节,学生对企业的物流和供应链管理的认识得到进一步加深。其次,布置课程论文。这里可以采用3种论文形式,一是根据课程内容预先设计好让学生选择的感兴趣的课程论文题目,在课程快要结束时布置给学生,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大概2周)完成;二是列出一系列论文题目和期刊目录,由学生在课余时间到图书馆或者中国知网、维普等期刊网去收集20篇以上资料,然后写出文献综述;三是写调研报告。当课程快要结束时,要求学生(按之前分好的组进行组队)利用课余去调研一个或多个企业(包括超市、酒店、医院等),首先设计好与供应链及管理有关的主题,然后进行实地调研,收集第一手资料并进行分析,最后分别从现状、问题、对策及结论等方面撰写调研论文。以上环节充分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从而能够让学生对供应链管理思想的认识和理解得到进一步的深化。由于供应链管理中的许多问题是无法做真实实验的,因此,有条件的学校可以采用计算机仿真模拟来辅助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如蒙特卡洛模拟仿真、系统动力学仿真两种模拟仿真实训就具有学生易于掌握、仿真结果直观形象且在可课堂上进行即时演示等优点,特别适用于课堂教学,可以用于仿真供应链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供应链库存优化设计等教学内容[4]。

6结语

供应链管理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较强的课程。要想教好“供应链管理”这门课程,授课教师必须认真研究教材,设计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如通过强化实验教学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通过设计模拟游戏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生动的案例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上课的过程中通过穿插视频来活跃课堂气氛和开阔学生视野,以及采用一些辅的教学手段(如计算机仿真、参观企业、进行实地调研、撰写研究报告或文献综述等)来深化学生对供应链管理的理解。

[参考文献]

[1]罗永华.高校经管类专业实验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研究———以广东石油化工学院为例[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2,28(4):62-64.

[2]秦小辉.案例教学在采购管理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市场,2009(10):137-138.

[3]范湘香.视频资料在《供应链管理》教学中的运用[J].物流科技,2012(6):113-115.

供给管理论文范文12

【关键词】学科专业设置;管理模式

近年来,我国对高校学科专业设置的管理方式发生了变化。关于学科专业结构调整的争论的关键问题是:在国家的层面上如何用计划调控的手段优化学科专业结构,从而不断完善陈旧的学科专业制度。探讨的前提是依旧把政府作为高校学科专业设置与调整的主体。而当前的争论的关键问题是:在学科专业设置和调整的权限上,如何通过一种新的制度安排,使政府、学术与市场这三股力量求得平衡。探讨的前提是原先过于集中在政府手里的权力是否应当并且在多大程度上向高校渡让。

在我国计划经济时期,国家对高校办学资源进行计划性调控,这使得高校的学科专业制度是一种“按计划供给”模式的管理体制。随后,我国完成经济转型,从理论上讲,“与市场匹配”的学科专业管理模式理应承担这样的使命。笔者认为,目前的当务之急是从理论上梳理清楚学科专业制度运行的机理,也就是梳理清楚学科专业的确立和调整是如何通过教育资源配置、课程安排等具体环节得以实现的,以便辨明学科专业管理问题的实质奠定理论基础,为新制度的求解创造条件。

一、“按计划供给”学科专业设置管理模式的历史演变

所谓“按计划供给”学科专业管理模式,是指高校学科专业的设置和调整以政府的计划指令和行政管理为取向,政府行政主管部门作为专业设置和调整的主体,授权高校开办某个专业的权限资格并从国家那里获取办学资源的管理体制。

“按计划供给”学科专业管理模式是与计划经济时期的政治经济制度相匹配的。在计划经济时期,国家对劳动力进行计划配置和使用,这是国家干预高校的学科、专业及课程的合法性依据。课程设置的“计划性”是“按计划供给”学科专业管理模式的基础,它为高校依照政府需要的规格生产高端劳动力提供了保障。从上个世纪三十年代起,政府便开始进行“大学课程整理”,意在加强政府在大学课程配置中的主导权。但是,直到上个世纪四十年代末,高校的课程设置权仍然掌握在高校手中。

从1952 年下半年起,模仿苏联模式,在高校建立专业设置制度方面,我国高校的课程权力向上集中,国家权利完全占据了主导的地位。国家为每一个“专业”制定一个“教学计划”。“教学计划”中规定了学年学时的分配、开设科目以及培养出的人才的规格。“教学计划”连同“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一道成为政府管理高校教学的三大文件。

从“按计划供给”学科专业管理模式可以看出,在计划经济时期,政府完全掌握高等教育资源,具有至高权力,因而可以直接插手高校的课程设置,形成固定的课程组合,再交由大学,大学在课程与专业设置上的几乎没有任何权限。这就是“按计划供给”学科专业管理模式的机理。

二、“与市场匹配”的学科专业设置管理模式的运行机制和特点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以后,劳动力市场的出现、社会对创新人才的需求加剧,使得旧的管理模式急需改善。“与市场匹配”的学科专业管理模式正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下逐渐产生的。

所谓“与市场匹配”的学科专业管理模式,是一种与计划性专业设置相对的学科专业管理模式,以笔者目前所掌握的资料看,美国高校的学科专业管理可以说是这一模式的典型。

在美国,学科专业分类系统(Classification of Instructional Programs,简称CIP)对全国中学后教育机构开设的学科专业并进行分类和调控。从表面上看,CIP与我国的学科专业目录极为相似,但却存在这本质区别。CIP并不是行政文件,因此没有指令性质。CIP的根本宗旨在于“及时组织和报道学科专业相关的信息,为所有需要和使用这方面信息的人服务”。高校以劳动力市场需求为导向,提供与社会需求、个人需求和政府治理需求相匹配的课程与专业,学生则在与高校、教师的互动条件下确定自己的专业进行大学学习,并在实现人力资本增值后进入劳动力市场。

在市场条件下,家庭和个人承担人力资本积累的成本,从一定意义上说人力资源是归劳动者私有,追求人力资本投入产出比是劳动者的权利。所以,在专业和课程的选择上,学生理应拥有自而不受学校和院系组织的限制。另一方面,教师是课程的教学提供者,在专业形成的过程中承担着多重角色。

三、由“按计划供给”向“与市场匹配”的学科专业设置管理模式转变:超越传统的视域

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政府放宽了大学部分科目的管理权,给与高校制定教学计划大纲、调整专业服务方向,编写和选用教材的权利。其后,不少高校进行学分制改革,课程面向全校学生,推动主辅修制、双学位制、大类招生以及学生转系、转专业等多种培养形式。然而,课程组织的基层并不具备课程权利。在课程的运行中,行政干预的状况也比较严重。

在我国,由于长期“按计划供给”学科专业管理模式的运行,长期的中央管理强化了一种误区,以为通过整体布局与调整等计划手段可以对高校办学质量进行监控,同时构建理想的学科专业结构,避免高校办学资源的浪费。但是,我们必须看到,中央管理大大增加了决策风险,基层权力让渡使得其不需要对办学质量负实际责任。保证高等教育质量难以保障。

但是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按计划供给”模式的学科专业制度已经运行多年,“自上而下”的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模式已经成为传统。新制度的实施意味着,在高等教育资源稀缺条件下,人们使用资源的规则应该发生改变,这都将面临很大的制度阻力。关键在于,唯有明确谁是学科专业制度下的利益主体以及相互关系,才有可能判定各利益主体在制度变迁中的损益,从而为制度设计提供依据。很显然,我国学科专业制度的构建需要超越传统的视域。

参考文献:

[1]《高深学问与国家治理――1949 - 1954年中国大学知识状况报告》,厦门大学博士论文,2004

[2]《高校教师必须通过“三反”运动认真改造思想》,《人民教育》1952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