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大学生孝道论文

大学生孝道论文

时间:2023-03-27 16:36:15

大学生孝道论文

大学生孝道论文范文1

论文摘要:传统孝道具有较强的道德教育功能,不仅有丰富的教育内容,而且有科学的教育方法和教育素材,以孝道教育作为切入点,强化大学生的道德修养,应从加强孝道认识、更新孝道观念、培养孝道情感、践行孝道行为、坚定孝道意志等方面着手,进一步提升大学生道德修养的水平和境界。 

 

强化大学生的道德修养,已然成为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如何在新的形势下,强化大学生的道德修养意识,提升其道德修养的水平和层次,并进一步转化为现实的道德行为,成为困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大课题。以孝道教育为切入点,对强化大学生的道德修养的推动作用积极而且现实。 

 

一、传统孝道有着丰富的道德教育内涵 

 

所谓孝道就是指子女对父母应尽的义务,包括尊敬、赡养、关爱、送终等等。传统的孝道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一个对父母孝顺的人,即是有道德的人。孝道教育即是爱的教育。我国古代的教育是建立在孝道教育的基础之上,传统的孝道渗透着极强的教育色彩。《说文解字》中讲到,“教,上所施,下之效也”,“育,养子使做善也”,二者联系起来就是教育,教育的目的是使人做善事,这说明我国古代的教育是建立在儒家孝道的基础上的。 

“古人把孝道即敬老、爱老、养老列为学校教育和社会教化的一项重要内容”,传统孝道宽泛、多层次、全面的内涵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思想体系、伦理道德观念和基本的规范,引领着孝道教育的方向。在我国,孝道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1世纪,“孝”字在甲骨文中便有记载,《诗经》中有“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哀哀父母,生我劳瘁”的咏叹,表明孝道是为人之根本。在西周王朝,统治者主张敬天、孝祖、敬德、保民,重视尊老敬贤的教化。要求每个社会成员都要恪守君臣、父子、长幼之道:在家孝顺父母;在社会上尊老敬老;在国家则忠于君王,报效朝廷。可以看出,西周时期的孝道便突破了父子、长幼之道的狭义内涵,而扩充到尊敬他人,效忠国家,将孝道教育提升到了更高的层次。孔子在《孝经》中说:“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孔子认为,为人子女孝顺父母,是天经地义、身体力行的法则。由此可以看出,孔子已经注意到了孝道教育的重要性,他认为,要把学生培养成道德高尚、人格完美的人,最重要的方式是进行孝道教育。“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孔子将与其弟子曾参关于孝道教育的对白编辑成《孝经》,成为孝道教育的“教材”,使孝道教育有章可循。不仅如此,孔子还对如何加强孝道教育有很高的建树。《论语》记载子游问孝的事情,子日:“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孔子在这里突出了一个“敬”字,要求子女对父母尽孝心,应该和颜悦色、真诚坦荡,尽孝道不仅是物质上的赡养,更是一种精神沟通和心灵抚慰,做到这一点最重要也最困难。孟子也说:“孝之至,莫大于尊亲”。而子女对父母尽孝道的最高境界在于子女要“立身”并成就一番事业。《孝经》云:“安身行道,扬名于世,孝之终也”。 

崇尚孝道是中华民族育己育人、劝世规人的主旋律,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史中,不仅留下了珍贵的、科学的孝道教育的思想和理念,同时,也留下了许多优美的故事和传说。著名的《二十四孝》便是其中的代表,这些故事和传说至今仍被人们作为价值文化传承,并且已经成为新时期大学生道德修养的重要素材。 

二、孝道教育是强化大学生道德修养的切入点 

 

传统孝道历经风雨,生命力依然旺盛,历经坎坷,目标依然执着,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依然为高校德育更好的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1 高校道德教育成效较低的原因 

以孝道教育作为大学生道德修养的切入点,是对大学生道德修养现状客观分析得出的结论。大学生的道德修养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受到了国家、社会、学校的普遍关注,也为此付出了很多努力,然而成效甚微,主要有三个原因:

(1)西方文化冲击的外部原因 大学生的道德情感受到西方文化思潮的冲击,传统孝道与西方思潮发生了激烈的碰撞,使传统孝道在某些时候,某些地方,偏离了正确的轨道,随着我国对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的重新调整和国人在此过程中的理性思考,传统文化正焕发出新的活力,此乃高校道德教育重构孝道教育的最佳时机,可谓“天时、地利、人和”。 

(2)高校道德教育运行的内部原因 有的高校在开展道德教育工作时盲目追求“高标准”,有的高校期望走捷径,“一口吃个胖子”,忽视道德教育的循序渐进,造成高校道德教育严重脱离实际,使学生产生了厌烦心理和抵触情绪。爱祖国、爱人民是高校道德教育的目标,但是,大学生如果连自己的父母、亲人都不爱,何谈爱他人呢!如果我们能从孝道开始,从培养大学生爱父母做起,逐步推进到爱他人、爱祖国、爱社会主义,使大学生爱的视野逐渐扩大,爱的眼光不断高远,爱的层次不断升华,不仅学生乐于接受,也符合循序渐进的教育思想。笔者曾在大学生的道德修养课教学中开展“讲感动故事”活动,约有超过60%的学生选择讲述的是亲情故事,尤其是母爱的故事不仅被学生反复讲述,而且能引起所有学生的共鸣。 

(3)大学生的自身原因 现在的大学生绝大部分是独生子女,父母对他们过分溺爱,出现了父母与子女的角色错位,造成孝道观念的弱化。一些大学生在校不切实际的“高消费”,一些大学生很少与父母联系,偶尔联系也是以催要各项费用为目的,此情况进一步恶化,带来大学生整体道德修养水平的滑坡,成为影响公众对大学生社会评价降低的最重要原因,重构孝道教育新模式,已成当务之急,重中之重。 

2 以孝道教育为切入点。强化大学生道德修养的必要性 

(1)培养目标的一致性高校强化大学生道德修养的终极目标在于通过对大学生进行各个领域内的道德教育,加强大学生的品格修养,培养大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成为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孔子孝道文化的宗旨是培养学生,中心思想是把学生培养成品德高尚、人格完美、思想进步的人,而且提倡忠于国家,推崇敬业报国,追求“小孝及家,大孝惠国”。我国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提出“以孝治天下”。 

(2)价值取向的相通性孝道文化讲究“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生人生价值的最高标准,是其对社会和他人的生存和发展贡献的大小。孔子教育学生的目的在于培养其高尚道德和完美人格,强调道德修养发轫于孝道,体现在孝道,孝为德之门,德为孝之显。 

(3)教育内容的相融性对大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是大学生强化道德修养的重要内容,“利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的内容教育人们,能够更加振奋我们的民族精神,增强中华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和凝聚力”,孝道文化无疑是传统美德的核心和精华。孝道提倡敬父母,大学生道德修养要求学生尊老爱幼,尊敬师长;孝道推崇“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大学生道德修养提倡助人为乐,推己及人,构建和谐人际关系;孝道要求“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大学生道德修养秉承爱国为道德的最高境界,强调爱国为文明人的第一美德;孝道主张“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大学生道德修养强调循序渐进,知行统一,行胜于言。 

 

三、以孝道教育强化大学生道德修养的途径 

 

如使大学生的道德修养贯彻孝道内容,应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外部环境和大学生的实际思想状况有机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做好如下几介方面的工作: 

1 强化孝道意识 

大学生应从内心深处真正认识到孝道养成对于培养其高尚道德品质的基础性作用,认识孝道行为对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和提升大学生的文明素质的支柱作用,使他们产生对孝道教育的积极的心理体验,唤回其朴素的天性之爱,并进一步探讨孝道的精深内涵和精神实质,逐渐愿意接受孝道教育,并以孝道作为加强个人道德修养的手段和,目标。没有好的态度,一切皆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2 更新孝道观念 

传统孝道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其产生有一定 的时代背景,必然被打上一定时代和特定阶级的烙印,存在着不合乎我们当今时代要求的消极内容,如,其愚民性,孔子说:“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如,其不平等性,“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及专对妇女的“三从四德”等;也有浓重的封建性和保守性的内容,如,“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父母在,不远行”等。强化大学生的道德修养以孝道为切入点,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继承其积极的思想和理念,摒弃其消极、落后、愚昧的做法,并不断推陈出新,与时俱进,赋予传统孝道丰富的内容和特定的外延,进一步内化为大学生永恒的精神追求,为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3 培养孝道情感 

孝道作为大学生加强道德修养的起点和基础,大学生不仅要“知之”,而且还要“好之”、“乐之”,要培养大学生对孝道的强烈的情感,无论何时,无论何地,无论顺境,无论逆境均应对孝道“不离不弃”,达到“自律”、“无律”的孝道最高境界。笔者曾在孝道教育的宣讲课上做“你最舍不得的人”的教学活动,学生在脑子里想像自己最舍不得的人,然后将这些人在自己的意识里抹去,通过这样相对“严酷”的体验,培养他们的孝道情感。

4 践行孝道行为 

高等院校推行孝道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大学生在了解孝道理论、孝道作用的基础上,能够实践自己的孝道行为,如果光有孝心而没有孝行,便不能说遵守了孝道,孝道贵在实践。大学生没有参加工作,没有自己稳定的经济来源,遵守孝道应主要从敬父母做起,要知恩图报,知父母的生育之恩、养育之恩、惦记之恩、期望之恩,以爱惜身体、珍爱生命报答父母恩情,并在此基础上提升孝道层次,把尽孝同大学生的学业及事业紧密结合起来,在完成自己的学业中尽孝,在为他人、为社会的服务中尽孝,在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中尽孝,同时认真看书学习,苦练基本功,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为将来能尽更大的孝道积累力量,打下良好的基础。 

5 坚定孝道意志 

所谓孝道意志是指人们在履行孝道义务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自觉地克服困难、排除障碍而进行行为选择的力量和坚持精神。许多人不愿意尽孝道,因为尽孝既无功更无利,只有无穷的义务、付出和奉献,在此过程中会遭遇很多的挫折和困难,会面临诸多挑战和诱惑。偶尔尽孝,不是真正的尽孝;认为此时尽孝会占便宜,便尽孝,否则便不尽孝,也不是真正的尽孝;看别人不尽孝,自己便也不尽孝,也不是真正意义的尽孝。高校应通过开展各种活动,帮助大学生做到在整个社会的孝道水平上升的时候起模范带头作用,在整个社会的孝道水平下降的时候起中流砥柱作用,做真正有孝道的人,做道德品格高尚的人。 

 

参考文献 

 

[1]说文解字[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4:110, 

[2]王坤诗经[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3:391, 

[3][4][5]孝经[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3:6,28,6, 

大学生孝道论文范文2

论文摘要: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源远流长,而孝却是五千年文明的精神核心和根源,若中华文明没有孝,那称不上文明。中国孝文化之根本就是子女那自然流露出的由衷的对父母的“爱敬之心”,是所有相亲相爱和睦相处的保证,是为人德之根本,“百善孝为先”这是一句流传了千年的做人标语。但是,在当今这个物竟天择,适者生存的社会里,孝道早已被人忘之脑后,人们为了金钱利益和权欲而麻木不仁,我们大学生是民族之希望,国家之栋梁,我们应该将这种绵延了几千年的精神文化传承下去,推己及人,让人人行孝之道,让每个人学会感动,学会例行孝道,学会孝道重生。

泱泱华夏,历史悠久,传承了几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而“孝”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它是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华文明的精神支柱,精神根源。中国传统文化若是缺少了孝,那么就称不得中国文化,更称不得中国文明。所以历史学家钱穆先生称中国文化是“孝”的文化,梁漱溟先生也说,如果不认识中国人的孝文化,那么便永远也不能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孝道文化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根源,更是整个世界,乃至全人类的精神支柱,是他们进步的原动力,为了让绵延了五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继续传承下去,让中国人的孝文化走进每个人的心中,让我们的世界更加和谐美好,我们在当代大学生中开展“百善孝为先”的教育活动,对中国孝道进行探究和思考。

一、何为孝,中国“孝”的真正涵义

盘古开天,女娲造人,人类由此在地球上繁衍开来,于是孝道便产生了。WWw.133229.coM【中国的孝道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最初的意义是指尊敬祖宗,报本返初,生儿育女,延续生命。最早的汉字“孝”则出现在距今约3千余年前的殷商时代,不过当时“孝”字仅见于卜辞一处,用于地名。商代金文中有一例用于人名,在博物馆的青铜器上刻着“孝”的象形图形,古文字学家解释为“孝”的篆体,因为人老了,弯腰弓背,手柱拐杖,一副老态龙钟的样子。根据现有资料,较早的见于《尚书·酒诰》篇,其中有言日:“肇牵牛车,远服贾,用孝养厥父母。”意思是说,人们于农事完毕之后,赶着车出外做些生意,用以孝敬奉养自己的父母。

《辞海》中是这样解释孝的。孝①古代的道德规范。儒家指养亲、尊;②指居丧;如:守孝;戴孝;孝服。在《现代汉语字典》中孝的涵义:①祭,祭祀;②孝顺,善事父母;③对尊亲敬老等善德的通称;④居丧;⑤指孝服、丧服。《孝经》中载到:“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用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在《围炉夜话》中:“孝子忠臣,是天地正气所钟,鬼神也为之呵护。孝乃是天地之正气的凝结,是一种高尚的道德。(引用)

二、为什么要行孝道,为什么在大学生中开展孝文化教育

孝作为传统文化的精神根源,中华民族绵延的几千年的文化精髓,两千多年前的万圣之师孔子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有生也”。孔子认为孝是一切道德的根本,对于所有人民的教化都应从孝道开始。“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欤”,意思是说,仁是众德之根源,而孝又是众德之根本。他说“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孔子强调天地间万事万物人是最宝贵的,而人的行为中没有比行孝更重要的。“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行孝道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是我们作为一个人,作为人之子女所必须要做的一件事。“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孝是一个人最起码的精神品质,不孝之人罪大恶极,人人得而唾之,无论是天子将相还是布衣百姓,都要行孝道,孝无国界,无种族,无等级之分,人人得而行之。

《诗经·蓼莪》中说“哀哀父母,生我劬劳……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吴天罔极”父母生我养我育我,含辛茹苦的把我们养育成人,在把我们送入大学接受高等教育。他们那是用自己的青春来换取子女的成长成才,“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父母无微不至的疼爱自己的子女,为了我们无怨无悔的付出,“欲报之德,吴天罔极”,为人之子女,我们必须懂得孝道,必须学会感恩,回报我们的父母。

三、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如何行孝

《大学》中说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学习孝道是我们每一个人修身的第一步,我们只有学会了如何行孝,才能齐家,只有拥有孝心才能治国,接而才能平定天下。

1、行孝于父母

(1)珍爱自己。《孝经》中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我们的生命是父母给予的,为人子女,我们没有权利去糟蹋自己的身体,没有权利不爱惜自己的身体,我们唯有珍惜生命,修养身心,建功立业,把有限的生命作出无限的贡献,取得无限的成功,赢得生前身后名,让我们的父母收获慰藉和荣耀,这才是孝的最终归宿。所以作为大学生的我们虽身在他乡,不能侍奉父母于左右,但是我们照顾好自己也是在行孝道,珍爱自己,在学校好好的学习知识,为以后进入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2)善待关心父母。孔子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他告诉我们,如果为人子女仅仅在于养活父母,那么与养活狗马无区别,所以孔子说:“意者身不敬!辞不逊与!色不顺与!古之人日:农与缪与,不女聊。”孝敬父母不仅要态度恭敬,还要和颜悦色,并不仅仅供其吃穿,父母需要的不单单是物质,更需要的是精神上的安慰,作为真的孝子,我们必须做到“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我们怀着梦想与父母的希望外出求学,我们应该常回家看看,不要因为学习忙就忘记孝,要经常发发短信慰问关心一下我们的父母,因为父母真正所需要的是他们那远方的子女最切实的精神上的关爱。

(3)为父母解忧。《诗经·蓼莪》中说“哀哀父母,生我劬劳……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吴天罔极”,父母为我们付出了这么多,我们又该那什么回报我们的父母呢?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母苦儿未见,儿苦母不安,我们已经是大学生,我们已经长大了,我们应该学会感恩,应该学会帮父母解忧。儿行千里母担忧,无论我们身在何方,我们的父母的那颗心永远为我们牵挂,所以我们要谨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不要让我们的父母为我们牵挂操劳。爱子心无价,归家喜及辰。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无论我们在学校或在外面受了多大的委屈,我们带给父母的只能是快乐和幸福,因为那些苦和委屈只会让父母更加痛苦,更加难过。

(4)跨越代沟,了解帮助父母。近些年来,“代沟”一词常用来形容子女与父母之间的隔阂,为人子女应该越过这些所谓的“代沟”,走进父母的内心深处,去感知父母,去想父母之所想。“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为人子女,知道自己父母生辰是最起码的,而我们的大学生又有多少人真正的知道自己父母的生日的呢?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我们因为父母长寿而高兴,但是更要珍惜与父母相处的时间,不要等到子欲养而亲不在,我们不但要了解父母,我们更要帮助我们的父母,我们要“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2.行孝于天下

《大学》中说:“爱人者,人必爱之;敬人者,人必敬之”。孔子也说: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爱者,不敢慢于人。一个人倘若真的爱自己的父母,那么他也会爱天下人的父母。“故不亲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享,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反之,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父母都不爱的话,他还能爱谁?何以平天下?我们唯有怀抱一颗博爱之心,去爱天下人,行孝道于天下,才能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我们要不独人之亲为亲,博爱天下,然后用我们的博爱和孝道去感召身边的所有人,让每个人心中充满爱和孝,让我们的大学充满爱和孝。一家仁,一国兴仁,我们相信,一人行孝,满国行孝,世界行孝。

四、“百善孝为先”思想给我们的反思和启示

1.端正心态,调整思想,重拾孝道

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尊老爱幼是我们的传统美德,孝文化已经在我们中国绵延了几千年,它集天地之正气和精华于一身,让我们所有的生灵感到幸福快乐。当今社会物竟天择,适者生存,在社会激烈的竞争中,在金钱和权欲的种种诱惑下,人们利欲熏心,人们之间的关系逐渐金钱化利益化,人们的那颗心已经麻木,已经不懂得感恩和行孝。我们中国和许多西方国家一样,都在面临着人口老龄化的威胁,明天的老人可能拥有万千财富,但是他们内心深处却是寂寞的,因为他们缺少了子女的爱。未来的世界是我们的,我们的使命任重而道远,所以我们要端正心态,调整思想,重拾孝道,推己及人,感召身边所有人。

2.教育应从娃娃抓起

“人之初,性本善”,每个孩子刚生下来就像一张白纸,父母就是染料。教育应从娃娃抓起,古时候,家长在孩子幼年就让他们学习《孝经》,学会例行孝道,因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也是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一位老师,家庭是孩子第一所学校,也是最重要的学校,我们想教育出什么样的孩子,我们就染什么颜色。我们必须想到这些,因为当我们为人父母的时候,我们也想自己的孩子能够孝敬自己,所以教育应从娃娃抓起。

3.倡导教育革新,将孝道贯穿于每一个学习阶段

在封建社会中,《孝经》是每位读书人所必读的书,是他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必需的第一步。然而再看看我们现在的读书人,我们的读书人有多少人知道《孝经》,有多少人看过《孝经》,又有多少人能够背诵《孝经》。这些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国粹,我们不能遗忘,我们必须例行教育革新,将中华孝文化贯穿于每个学习阶段,不但启蒙学要学,我们大学生也要学,我们要学习的不仅仅是专业科技知识,还要学中国孝文化。

4.呼吁社会践行孝道,宣传孝文化

如果我们众人例行孝道,那么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国家,我们的世界都将会行孝道,那么我们的世界就真的和谐了。所以我们应该呼吁社会践行孝道,宣传孝文化知识,对那些不孝之人进行曝光、谴责和鞭挞,让孝文化走进千万寻常百姓家,让全世界都流淌着孝的气息,让所有有生命的生灵都学会例行孝到,让他们收获慰藉,在我们这个星球上幸福生活。

我们每个人都有父母,所以不必羡慕别人怎样,我们要的是倾毕生精力回报我们的父母,因为孝敬父母是天经地义的事。作为大学生,我们更要率先垂范,例行孝道,学习中国孝文化,做一个好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中国文化的传承者,我们要用我们的双手托起孝道的文化天空,践行孝道,将孝道发扬光大。要用我们的实际行动去证明自己,去孝敬我们的父母,我们要时时刻刻谨记自己的责任,我们要牢记我们的一切的一切都是来自我们的父母,饮水思源,我们要用自己的一生去尽一个为人子女应做的事情,让我们的父母收获慰藉。

参考文献:

[1]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2]辞海编辑为运会编纂.辞海(1999年普及本中册)[k].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

[3]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字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字典(第5版)[k].陕西:商务印书馆出版,2005.

[4]禾火.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孝经(注音版)[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5.9.

[5]王永彬.围炉夜话[m].山西: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9.

[6]于丹.于丹论语心得[m].北京:中华书局,2006.11.

[7]孔子.论语[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9.

[8]李一冉.大学[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11.

[9]任义.关于孔子孝道思想初探[j].易起论文网,2010.25.

大学生孝道论文范文3

论文关键词:孔子 孝道思想 启示

论文摘要:文章从分析孝及孝道的内涵出发 ,分析 了孔子论孝的重要性及其孝道的内涵,从而认识到孔子的孝涉及父母、家庭、自然、国家等,是大孝、全孝。再结合当今社会孝道的流失,倡导孝道的回归,主ff-a4~’l行孝要从小事做起,在生活实践 中践履孝道。学校应加强孝道教育,将其纳入德育体系。强调全社会孝道重生的意义。

一、孝与孝道的内涵

《辞海》中是这样解释孝的。孝①古代的道德规范。儒家指养亲、尊亲。②指居丧。如:守孝;戴孝;孝服。③保育《汉语大词典》中孝:①祭,祭祀。②孝顺,善事父母。③对尊亲敬老等善德的通称。④居丧。⑤指孝服、丧服。l2]《孝经》中载:“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围炉夜话》:“孝子忠臣,是天地正气所钟,鬼神也为之呵护。”笔者认为,孝是天地之正气的凝结,是一种高尚的道德。孔子说:“所谓道,其实就是对自然的一种妙用;所谓孝,是人实践道而达到的最高德行。道包容天地,生育万物,形成万象,赋予事物的个性和生命,这功德最实在;但并不因此将万物据为私有,充当储藏万物的府库,不做万物的主管,不寻求人们的理会、了解,不占有任何东西,这就叫做道。道用在人身上,则叫做孝。所谓孝,就是敬奉父母的意思。”

二、孔子论孝的重要性

孔子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孔子认为孝是一切道德的根本,对百姓的一切教化都应从孝道开始。又说: “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欤。”即孔子说,仁是所有道德的根源,而孝是众德之根本。还说:“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孔子强调天地问万事万物中人是最贵重的,而人的行为没有比孝更重要的。“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_3瑚进而强调孝道是天经地义的。既然孝非常重要,不孝是不可以的。他说:“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 那 强调不孝行为罪大恶极。孝是美好的,不孝是可耻的。那么是否人人都有条件行孝呢?他说:“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 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故 白天子至于庶人,孝无终始;而患不及者,未之有也。" 孔子进一步强调,普通人通过天时地利、谨身节用也能行孝,不可能无条件行孝。

三、孔子论孝与父母、自然和国家

孔子认为,孝必须落实到 日常生活之中,于是他论述了在处理与父母、与自然、乃至与国家时孝如何体现。

1.孔子论孝与父母

(1)让父母无忧。父母是子女的生命之源。《诗经》中说:“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瑚意思是父母生我,教育我,挂念我,出入抱着我。曾子从仲尼在楚而心动,辞归问母。母亲回答说:“思而啮指。”孔子评价道:“曾参之孝,精感万里。”这从侧面说明了无论儿女走到哪里,父母就牵挂到哪里。所以孔子说:“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所以父母在,人们不能到处跑,即使不得已也要说明去向,尽量减少父母 的担忧。孔子还说:“父母 唯其疾之忧。”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这就是说子女要珍惜生命,修养身心,建功立业,让父母得以慰籍和荣耀,这是孝的最终归宿。

(2)善待父母。孔子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jl 意思是如果子女的孝在于养活父母,那么与养活狗马无区别。所以孔子说:“意者身不敬!辞不逊与!色不顺与!古之人日:农与缪与,不女聊。’这要求我们对待父母不仅态度恭敬,还要和颜悦色,不能只满足给其吃穿。孔子还要求人们做地道的孝子,“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即所谓:“生事受敬,死事哀戚,生民之本尽矣,死生之义备矣,孝子之事亲终矣。”孔子不愧是圣人,他不仅教育人们要孝敬父母,还教导人们怎样对待活着的父母和死去的父母。

(3)了解、帮助父母。孔子说:“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我们要了解父母,知道父母的年龄,为父母的年高而高兴,为父母 日近大去之日而悲伤。我们不仅要了解父母,而且要为父母出谋划策,帮助父母。他说:“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可以不争于君。”[3]还说:“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孔子教导人们不要一味的顺从父母,当父母有错时,做子女的应尽力劝谏,即使父母不接受,也不要对父母大吼大叫。

(4)对待丧事。孔子说:“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即说,生前要礼待父母,父母死后要按礼的规矩安葬父母。还说:“孝子之丧亲也,哭不傣,礼无容,言不文,服美不安,闻乐不乐,食旨不甘,此哀戚之情也。”嘲 6]即说父母死了,我们要痛苦,要悲伤,吃好穿好也高兴不起来,悲痛无以言表。

2.孔子论孝与自然

孔子提倡爱自然界的一草一木并上升到道德中“孝”的高度。他说:“伐—木,杀一兽,不以其时,非孝也。”孔子这个伟大的圣人,早在2000多年前就提出了要爱护 自然的论断,这与我们今天提倡的爱护自然,保护生态平衡,构建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的观点是一致的。我们应该从圣人的理论中得到启示,从而更加热爱我们的国家和地球。

3.孔子论孝与国家

孔子说:“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爱者,不敢慢于人。”嘲 亲爱自己父母的人,就不会嫌弃天下人的父母,敬重 自己父母的人,就不会轻慢天下所有人的父母。“故不亲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享,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 是的,一个爱父母的人才会爱别人的父母,如果一个连自己父母都不爱的人怎能让 怀天下呢?孔子说:“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3] 又说:“君子之教孝也,非家至而 日见之也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为人父者也。教之睇,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兄者也。教之以臣,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君者也还说:“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事兄睇,故顺可移于长。”嘲这几句话的意思是说,教民要从孝开始,孝悌之道可以移于治国之道。只要人人孝,才可以使人敬爱天下人的父母,才可以使人敬爱天下人的兄长,才可以忠于君王。总之,只有实行孝道方能实现天下太平。孔子这一观点,虽然是为了巩固封建统治,维护封建的社会秩序。但它同时对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启发意义。它启发我们要人人拥有爱 tl,,人人奉献爱心,以共建美好的未来。从这个角度讲,孔子的孝是全孝、大孝,是以天下为己任的大孝。所以,孔子主张要舍小爱为大爱,舍小孝为大孝。适当的时候为他人、为社会、为国家乐于奉献自己的力量甚至生命“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因为孔子心怀天下,所以将爱心和责任推及他人和社会。

四、孔子孝道思想给我们的启示

1.正视社会孝道的流失,倡导孝道的回归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是天地之间正气的凝结,是天地的精华,宇宙中万事万物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受其影响。然而当今的社会,激烈的竞争和知识的商品化使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日趋紧张,关爱和责任逐渐淡化。现代人物质欲求的日益膨胀,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使他们不愿意承担社会责任,甚是最基本的社会责任。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寿命的延长,我已步人老龄化社会,明日的老人可能拥有百万财富,但精神上能倍感寂寞,更需要子女的慰藉当代的青少年是国家未来要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肩负着高度的社会责任和希望,所找们必须注重孝道教育,使青少年一代懂得敬爱父母和关爱人。只有这样才能完善他们的人格、人陡,我们建设和谐社会有希望。

2.家庭应重视对成员的孝道教育,落实在日常生活之中

家庭是—个人成长的第一所学校,它是一个人最初接受育的场所,早期教育对于一个人将来的健康成长是十分重要的我国有很多教育家对早期教育的重要性作过论述,如颜之推、载、朱熹、王阳明等,因此孝道教育应通过家庭在一个人幼年就开始,通过日常生活来丰富幼儿有关孝的知识、增进孝的感、磨炼孝的意志,巩固孝的行为。我国古代在这方面有很多功的经验,我们的家庭孝道教育应加以批判吸收。

3.学校要加强孝道教育,将其纳入德育体系

孝道教育应从小进行,尤其是学校应把孝道教育纳入学德育之中。学校在德育课中应有针对生地开设孝道及孝道关的课程,同时应把孝道教育渗透到其它学科之中,通过各科学来培养学生的孝道。同时,学校应倡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践活动,把孝道教育落实在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之中,鼓励学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体验孝道。

4.社会应加大宣传力度,把孝道教育传播于全社会

社会也应注重孝道教育。应充分利用大众传媒,大力宣孝的典型并对不孝之人予以曝光、谴责和鞭挞,把孝道教育传于千家万户,培养全社会敬老爱老的道德风尚,营造良好的社舆论氛围。让每一个人认识到孝敬父母是自己的责任,不孝可耻的行为。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和个人事业的健康发展,才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5.青少年应当在生活实践中践履孝道

首先,青少年在远离父母时,必须加强 自身的修养。树立确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不要在人生的征途中走上迷途争取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其次,发愤学习或勤奋工作,抓青春时光,不浪费一分一秒,争取以优异的成绩或良好的业绩报父母。从而让父母在精神上得到慰籍,让父母为自己的子女感到自豪。其三,经常与父母沟通,尽力消除父母的担忧。青少年假使远离父母千里之遥,无论如何父母总是会牵挂他们。所以,不要以学习或工作忙为借口忘了远方的父母。即使不能家看看,也要经常打电话或发信息,及时把自己的情况告诉父母,让父母彻底安心。其四,如回到家中,做子女的要帮助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最后,珍惜父母的劳动,不挥霍父母的血汗钱,尽量节省开支,减轻父母的经济负担和生活的压力。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行孝是每个人天经地义的事情。很难设想一个连父母都不爱的人能够主动地爱别人、主动地帮助别人、能够有效地融入集体而为社会所接纳。我们必须教育我们的后代少些冷漠、多些爱心,有了敬爱之心,才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才能关心和爱护别人,才能自觉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我们必须让后代体验到关爱他人、关爱社会,以及承担社会责任所带来的幸福和快乐。使他们完成爱亲人、爱家、爱社会、爱自然、爱国家的使命,使f也1门尽到从小家到天下的责任。我们自己也应义不容辞地爱父母,主动地爱别人和帮助别人,热爱 自然和国家,为全社会奉献自己的一片孝心,为建设和谐社会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我们从孔子孝及孝道教育的思想中不正好可以获得这些宝贵的启示吗?

参考文献 :

[1]辞海编辑为运会编纂.辞海(1999年普及本中册)[k].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3514.

[2]汉语大词典编委会.汉语大词典编纂处编.汉语大词典(第4卷)[k].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1.196

[3]注受宽.孝经译[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4]王永彬.围炉夜[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8.4.

[5]李殿元,王定璋,杜国志,注译.论语外编[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

[6]李申.论语精粹解读[m].北京:中华书局,2001.

[7]王世明.孔子伦理思想发微:现代生活语境中的论语解读em3.济南:齐鲁出版社,2004.

大学生孝道论文范文4

【关键词】大学生;《论语》;孝道;实践;传承

《论语》是儒家思想的经典代表著作,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典籍之一。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2012年党的十报告中明确提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要“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当前是一个大变革时代,出生并成长于这个时代的“95后”大学生们,不仅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了解较少,传统的道德精神尤其是孝道在大学生价值观中也表现得极为淡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作为炎黄子孙,应该继承和发扬光大。因此,要加强对大学生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首先从读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论语》开始。

一、读《论语》

《论语》是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后学编集的,是一部记载孔子言语行事的重要儒家经典。在历史发展中,《论语》的地位随着孔子或被尊崇或被贬低而起起伏伏。南怀瑾先生有一个有意思的比喻:“佛学像百货店……道家则像药店……儒家的孔孟思想则是粮食店,是天天要吃的。‘’的时候,药店不打,百货店也不打,偏要把粮食店打倒。”在南怀瑾先生看来,孔孟思想是中国人的粮食店,《论语》是我们的精神粮食。

1、读《论语》谈孔子

对于孔子,每一个中国人都能谈上几句,可是真要详尽的讲述孔子是怎样的人,那只能套用一句话“一千人眼中有一千个孔子”了。但是不论从何角度认识孔子,孔子的一些基本特性是非常明晰的展现在人们眼前。

(1)好学不倦。子曰:“吾十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随心所欲,不逾矩。”这几句话是孔子一生的写照。

孔子的好学,表现在对各种知识有着浓厚的兴趣。孔子曰:“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孔子学无常师,谁那里有他所不知道的知识,他就拜谁为师,因此又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论语・述而》中有这样一段话: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日:“汝奚不日: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他一生都在追求知识,探求真理,真正是“朝闻道,夕死可也”。所以孔子自豪地说“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2)乐观幽默。电影《孔子》大制作、大背景、大阵容,在观看时更多感受是压抑,是忍辱负重,是磨难。但《论语》中找不到一个苦字,一开篇就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些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会给我们带来各种苦恼的事情,在他这里都是很可乐的。

孔子的快乐首先是建立在与人交往中。独自在学习探索中可以体会到快乐;与志同道合的朋友、弟子交流中感受到快乐;得不到别人的理解,在不断的修养自己成为君子的过程中也能感受到快乐。

孔子的快乐又是建立在幽默自嘲上。当孔子与弟子走失后,有人对子贡说:“东门有人,其颡似尧,其项类皋陶,其肩类子产,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子贡将这些话转告孔子,孔子却欣然笑日:“形状,末也。而谓似丧家之狗,然哉!然哉!”

(3)平等待人。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开办私塾的人,他收徒的原则不拘一格。他说:“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因此他的弟子各个阶层都有,他都一视同仁。

孔子的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教学氛围很宽松,对学生也多是开导,学生在他的教导下也勤于思考。在教育中,孔子对学生以鼓励为主。他对学生的优秀总是大加赞美。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子谓子贡日:“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这些对话不仅反映出孔门多贤,也反映出孔子为弟子的成就而自豪的心情。

孔子对学生通达、宽厚,与学生之间建立起平等和谐亲密的关系,孔子与弟子,名为老师与学生,但感情深比父子。当颜回死了,他哭着哀叹:“天丧予,天丧予!”子路在卫国做官,在政治变乱中遇难,被剁成肉酱。孔子知道了这个消息后哭的很伤心,不忍心吃肉酱,将自己家中的肉酱都倒掉。孔子对学生的培养和关爱也赢得了学生们的真感情,在孔子死后,众多弟子为他服丧,并为他守墓三年,其中子贡守墓六年。

2、读《论语》,谈做人

孔子所处的时代,天下大乱,礼崩乐坏,社会是一种“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的混乱局面。为了整顿社会秩序,挽救世道人心,孔子竭力主张恢复周礼。他不仅精通周礼,而且身体力行。在《论语》中随处可以看到孔子提醒人们如何为学、仁义、孝悌、交友、为政等等,可以说《论语》的中心就是做人。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教育我们生活中人人有自己闪光点,我们要谦虚好学;“吾日三省吾身”教育我们要随时反省自我;“事父母能竭其力”教育我要孝敬父母;“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教育我们对他人要有恻隐之心;“泛爱众,而亲仁”教育我们要有爱心重仁德;“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教育我们诚信是为人的根本,无信的人不会被人尊重;“过则勿惮改”是说要知错就改;“克己复礼为仁”教育我们要以约束自己的行为从而影响社会……

纵观整部《论语》,这样警示的语句随时在提醒人们。今天和平时期,国家发展蒸蒸日上,但却付出了惨痛代价,一方面面临着人性异化、道德缺失、精神沦陷、人心不古等内部危机;另一方面面临着生态破坏、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社会不公、两极分化等外部问题。面对今天的社会现状,希望世人重新回到富有生机的文化历史传统中,再读《论语》,在传统文化的经典中,重寻自己的精神家园,恢复自己的人性,明了一个人、一个家、一个社会、一个国家今后该走的方向和路线,希望每一个国人都用自己的一生来践行《论语》思想中的精粹。

二、悟孝道

孝,是一种最自然的亲情回报。孔子认为,孝,是做人的根本道德,中国的传统文化也提倡“百善孝为先”。在《论语》中,有关孝道有很多观点。

1、孝心、孝行

子日:“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喜,一则以惧。”南怀瑾先生解释道:对于父母的年龄,儿女不能不知道;父母增长了一岁,儿女应当既感到喜悦又感到惧怕。喜悦什么呢?父母年龄长了一岁,寿又添了一岁,惧怕什么呢?父母年岁越高,距离人生终点越近。当为人父母时才真心明白“养儿方知父母恩”,也愈加想向父母尽孝。可总觉得时间还长,还来得及,一回首却发现父母已经老了,真正是“孝敬父母不能等”啊!

2、孝养、孝敬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仅仅养活父母不是孝。在孔子时代,有周礼的约束,人们的生活节奏很慢,尚且有人认为,只要养活父母就好了,保证了基本物质生活就好了。在今天快节奏的生活,人们对孝的认识就更加不足了。因此对父母的孝不仅是让父母休息,自己承担一切,而要做到从内而外的孝,发自内心的孝。既要有心中的孝、行为的孝,又要有态度的敬。

3、孝思、孝继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为人父母,最惊慌、忧虑、无助的时候就是孩子生病时。看到病痛中的孩子,父母除了自责没有把孩子照顾好之外,想的最多的就是:“让我替孩子生病吧,只要他健健康康的。”这种心情是子女做父母之后才能体会。

4、孝顺、孝谏

子日:“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又不违,劳而不怨。”人们教育子女,总会说“天下无不是的父母。”但是孔子很睿智,他认为子女在照料父母时,如果他们做事有错了,或者与自己的意见有不同,不是一味的顺从父母,而是要婉转的给父母提出。如果意见没有被父母接受,也不能大喊大叫,而是还要恭敬对待父母,不能违背礼数,替父母忧虑而不是怨恨他们。孔子说出了一个简单的道理,就是你最亲的人是最伤不得的,你跟他们有什么意见相左,在说话的时候最好注意一下方式,好话也要好好说,“孝”不是绝对的服从。

5、孝丧、孝祭

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意思就是当父母活着的时候,应按一定的礼节侍奉他们;他们去世了,应按一定的礼仪要求安葬他们、祭奠他们。这里没有虚谈什么是孝,而在实实在在告诉怎么做。对于子女,不论出于何种社会角色,但是在孝敬父母时都是一样的,尽职尽责,使家庭和谐,让父母高兴。

《论语》中,孔子对其弟子讲孝道处,远远不止上面几条,孔子论孝,看重的是精神层面的内容,要给父母以精神上的安慰,让他们生活得快乐。这些言论在今天依然是讲论孝道的经典语录。

三、重践行

孝道,最重要的就是孝心实践。今日,中国经济发展迅猛,各种文化相互交融,但由于人们对孝道思想的社会价值和伦理价值缺乏公正客观的认识,使得孝道思想在大学生身上弱化淡化甚至异化了。传统的优秀文明成果需要我们一代代继承下去,今天的大学生们如何实践孝道思想呢?

1、学会珍爱生命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这个观点其实在说不仅要关注父母的生命,而且要珍惜自己的生命,珍惜自己的生命就是尽孝,全而生之,全儿还之。有人觉得这个观点很迂腐,唾弃了这个观点。认为“我的身体我做主”,不再为了父母保全好自己的身体,无所顾忌的对待自己的身体,反而有了太多的伤害。

资料显示,近几年来,中国已经成为高自杀率国家,自杀成为我国15岁到34岁的青壮年人群的首位死因。在和谐美好的大学校园,有些年轻的生命在这里结束了。生命只有一次,导致施行自杀者采取如此极端的方式对待生命的原因有很多,可是面临这样极端选择时,在最后的一刹那他们有没有想过父母?有没有想过如果他们离去,年迈的父母将怎样生活?有没有想过要为父母珍爱自己的生命?无论遭遇了怎样的挫折、磨难,背后总有父母坚定的支持,即使全世界放弃了你,还有父母爱的目光牵挂着你,这样还有什么坎坷迈不过呢?为了父母,珍爱生命,这就是尽孝。

2、学会感恩

古人云“为人生在天地之间,有四恩:感天地盖载之恩,日月照临之恩,国王水土之恩,父母养育之恩。”古人敬畏天地、神祗、父母、自然界的万物,对这一切都充满了感恩的心。孔子论“孝”中,一再强调要对父母感恩,要知恩图报。感恩之情是孝道之心的感情基础。在孩子年幼时就要培养他常怀有一颗感恩的心,让孩子学会感恩,学会懂得尊重他人,对他人的帮助时时怀有感激之心。一个人的一生,从小处而言,幼时受到父母的养育之恩;入学后有老师的教育之恩、同学朋友的关照之恩;工作后有同事的关怀帮助之恩;年老了要受到晚的赡养照顾之恩,只有怀有一颗感恩的心,孩子才能真正懂得孝敬父母、感激帮助他的人、主动学会帮助别人。

3、注重传承

大学生孝道论文范文5

[关键词] 《孝经》;中韩;道德发展;意义

[中图分类号] B2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1763(2015)03―0132―06

Abstract:The Classic of Filial Piety illustrates the core contents of Chinese traditional morality, namely filial piety and morality,which is one of the essence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On the one hand, it shapes moral culture in ancient Chinese society in terms of personality quality and behavior pattern. On the other hand, it deeply affects spirituality and moral orientation of Chinese neighbors, especially Korea. Therefore, in the course of modernization transformation, it becomes sources of important spirits to alleviate influences from individualism values of western people, to solve problems on modern civilization, and to build a harmonious society for China and South Korea.

Key words: The Classic of Filial Piety; China and South Korea; moral development; significance

梁漱溟讲过:“中国文化在某一意义上,可谓为‘孝的文化’。孝在中国文化上作用至大,地位至高;谈中国文化而忽视孝,即非于中国文化深有所知。”[1](P23)《孝经》是中国儒学的重要典籍之一,是儒学论述“孝道”和“孝治观”的开山之作,是孔子及其门徒的重大文化贡献。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深深地烙制着《孝经》的精神影响和理念价值。《孝经》所倡导的孝文化以明确“父子”、“君臣”两伦为核心构建伦理秩序,达致立身行道、孝敬父母、扬名显亲、移孝为忠的行为规范取向,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难以估量的教化作用,至今仍流淌于华夏子民的精神血缘之中,历久弥新,并强烈地影响着东亚尤其是朝鲜民族的文明进程,成为其重要的文化品质与精神价值。

一 《孝经》的思想要义与中国的道德文化

何谓“孝”?《辞海》解释如下:①古代的道德规范,儒家指养亲、尊亲;②指居丧,如守孝等;③指保育。中国专门研究《孝经》的现代学者姚淦铭认为:“吾人一切所作所为,都愿对往古来今的祖宗(以至于天子)与子孙负责,以护持此继世不绝的大生命的心情,便叫做孝。”[2](P204)这些注解和解读表明,孝的实质是对血缘职责关系的一种社会文明化的规则申诉,从家的秩序和谐达致整个国家社会的秩序和谐。

因此,孝文化的生发与人类血亲关系紧密相关。古代中国孝的观念衍生于“生殖崇拜”与“敬天祭祖”之生活活动中,“其初始之意就是对祖先的崇拜和希冀祖先的庇佑。至商周时代,孝逐渐成为礼规,及至周初的周公治世,主张礼治,“孝”被称为“天赐民彝”,“不孝”则是“元恶大憝”,(《尚书・唐诰》)孝成了社会生活道德的核心规范。

儒学创始人孔子是孝文化理论基础的奠基者。孔子秉持唯心主义先验论立场,将“养”、“敬”、“礼”、“无违”、“色难”等孝道解释成人之本性,是先天赋予而非历史发展使然,因而是必须遵守而不能违背的外在必然,须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慎言谨行,谓之孝行。在《论语》中,孔子对这种孝行从不同层面进行了规范,如“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论语・学而》)《论语》中有十九处出现过“孝”字及其阐释的内容。这些阐释和提炼使过去主要源于血缘图腾宗教式的“孝心”嬗变为遵守国家法制化伦理并为家族、国家的和谐秩序服务的“孝礼”,“至孔子,使孝从宗教意义转化为纯粹的伦理意义,从宗教道德转化为家族道德”。[3](P9)

汉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指导思想对儒家“孝”文化的传播和推广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董仲舒从宇宙神学目的论出发,以“天命人伦”阐述了孝子忠臣的合理性,以神学世界观说明了孝是先天的客观道德观念――“孝者地之义也”,“故五行者,乃孝子忠臣之行也”。[4]自此,“孝”开始成为封建家长制度的思想基础。汉以后,汉唐倡导孝道实践,宋明理学、心学更是极力推崇孝道,将“孝”与理学、心学结合,强调树立“三纲五常”的“明天伦之本”,使孝不断地理性化、教条化甚至神秘化。可以说,《孝经》及其宣扬的孝道不仅是两千余年中国古代社会的基本伦理道德规范,而且是历朝统治者的治国和治世圭臬,各个时期官学都将《孝经》作为教育子民,传播孝道,巩固守法家长制度,维护王权统治的经典范本。

《孝经》(今文经)共有十八章内容,基本精神有两个,即“至德要道”和“孝为德本”。所谓“至德要道”,是阐明孝乃是人之为人的最高尚的品德,是人之立身的根本道理,因而也是帝王治世的政治法宝。《孝经》认为,“孝”乃先王治世瑰宝,也是人之本性的内核之一,是人之道德的最根本体现,同时也是天地运行法则和规律的表证。所谓“孝为德本”,即认为孝是道德之根本,它包括两个意义:一是从个体角度看,“德本”体现为个人的道德根基;二是从群体来看,“德本”是民族文化的灵魂和精髓。在《论语》中孔子这样说过:“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者也,其为人之本与!”(《论语・学而》)孔子认为,无论是天子还是百姓,“孝”都是不可或缺的道德规范,甚至是人的道德之根本。《孝经》认为,人在社会生活中尽管有贵贱之分,有生活方式和境遇之别,因而行为的方式有异,包括行孝的具体行为不同,但“尽孝”的内容实质和目的追求却是共同的――“善事父母的五要”:“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5](P301)“五要”体现了子女对待父母的五种至真至善的情感――照料父母起居应表现敬意深情,供养饭菜应表现愉悦,看护生病父母应体现忧虑之情,当父母亡故时应表现哀痛感情,当祭祀父母一定要有肃穆庄重之神情。除此之外,孔子还对儿女对待父母的过错给予说明,在《孝经》的《谏诤章第十五》中,孔子作了如下说明:“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可以不争于君;故当不义,则争之。”[6](P14)他要求当父母言行有过时,作为儿女应该及时劝谏,这不但是孝行的体现,而且还应该推崇和提倡。

以孔子为宗师的儒学以及中国传统文化之所以极力推崇《孝经》及其孝文化,是因为孝的精神理念具有极其重要的社会现实意义,能够通过启迪人之天性后教化推演至社会整个生活,达致事亲、事君和立身三个目标,正如《孝经・开宗明义章》所言:“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 [6](P2)

所谓事亲,即对父母长辈的敬重和热爱,它是最基本的孝行,也是孝行的立足点,它要求做到如下几点:“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7](P1)“生事爱敬,死事哀戚,生民之本尽矣,死生之义备矣,孝子之事亲终矣”。[7](P211)其根本要义就是父母生时孝敬,让父母长辈尽享天年,安度晚年。

所谓事君,即对君国的忠诚与勤政。儒生们将血缘伦理的孝转化成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忠,认为两者是相通的。曾子说:“君子之孝也,忠爱以敬”,“忠者,其孝之本与!”[8](P92)它要求人们“进思尽忠,进思补过,将顺其美,匡救其恶”。[9](P153)由此,孝道在很大程度上政治化,以孝劝忠,父权与君权统合一体,贯穿着“三纲”理念。

“孝”的最后一个目标,也是终极目标,则是“立身”,亦即扬名后世,光宗耀祖。儒学认为,“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事兄悌,故顺可移于长。居家理,故治可移于官。是以行成于内,而名立于后世矣”。[10](P171)这实际上是儒学倡导的“内圣外王”的君子型“大德”人格的承续,正如《中庸》所言:“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中庸・第十七章》)

经过两千多年的宣传教化,“孝”的这些目标凝聚成社会生活中的孝道孝德,成为中国人非常重要的个体道德品质特征和作为民族的一个重要整体性特征和行为规范。徐儒宗在《人和论――儒家人伦思想研究》中指出:“儒家提倡的‘孝’,是中国人的重要的传统道德之一,是中国社会的上至天子、下至庶民所共同具有的最基本的一项伦理规范和行为准则。而这种孝道观又是中华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最大的文化特质。”[11](P192)对此特质,黑格尔也为之惊叹:“当我们说中国哲学,说孔子的哲学,并加以夸羡时,则我们必须了解所说的和所夸羡的只是这种道德。这道德包含有臣对君的义务,子对父的义务以及兄弟姐妹之间的义务。这里面有很多优良的东西。”[12](P125)

二 《孝经》及其蕴涵的孝理念与韩国的

道德教育发展

孝道是中国道德的首要和优秀文化传统的代表,不仅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和文化化育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对中国的一些邻国尤其是东亚的韩国的文明进程产生过悠久而深远的影响,成为韩国传统道德文化中的重要思想来源和组成部分,构成朝鲜民族重要的道德品质和行为范式。

《孝经》及其蕴涵的孝道理念在公元七世纪左右传入韩国,至今已有一千三百余年。一千多年来,经过官方与民间的不断传播和宣教,孝文化观念逐渐地融入于韩国社会生活,成为人们普遍遵循的道德规范和恪守的内心信仰甚至幸福目标追求,至今仍深深地影响着韩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孝经》在新罗文五十二年(公元682年)正式成为当时的新罗国的国学教授课程。它不但作为“用训童萌”的教科书,而且成为公私之学的必备书目,熟读《孝经》成为科考选才的标准尺度。朝鲜英宗年间,作为《孝经》朝鲜版简读本和展现中国儒家孝德精粹的《孝经小学抄解》刊行,在朝鲜半岛伦理教育方面发挥了基础性作用。朝鲜18世纪著名哲学家、思想家茶山丁若_在其所著的《与犹堂全书》对“孝”的内涵和价值理念给予了系统的解读并大力倡导践行,对孝文化在朝鲜半岛的传播和教育具有特别的意义。丁若_以“实学”为立场,反对儒学者“空理空谈”,主张结合实际研究学问,以达到“利用厚生”尤其是用于和谐日常家庭睦邻生活之目的。在《广孝论》一书中,他突破了儒学以孝劝忠的旨趣,把归属于政治范畴的“忠”从家庭伦理中剔除出去,强调“善事父母为孝”,主张家庭内部应当“父慈子孝,兄爱弟敬,夫和妻顺”,邻里之间则应“有无相资,缓急相倚,患难相救,疾病相扶”,从而扩大了“孝”的生活应用范围,赋予其新的内涵。而位列朝鲜半岛古典文学三大传之一的《沈清传》通过孝女至善至孝的故事,把孝文化推广到社会各个层面。“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由此,《孝经》已经成了一切善行美德的根源,它已经不单单是孝“孝”之经,还是导“善”之典,致“美”之源。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诸多变化,在迈向开放与个性自由主义的现代化过程中,韩国遇到了现代人的道德教育困境:西方个人独立平等式的家庭文化和邻里共处理念强烈冲击着“长幼有序”的传统家庭观念和“亲如一家”的邻里关系。在对待父母,养育子女,邻里互助相望等方面渐渐出现了“自由”、“平等”、“人权”等文化内涵的影响,优良孝文化传统不断受到严峻的挑战。面对现代化转型过程中文化冲突带来的家庭邻里人际关系矛盾问题,韩国在发展经济的同时,特别重视优良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光大,高扬孝道孝德精神,把孝文化当作消解中和西方现代文明中疏离家庭、淡化社群、推崇个我的原子主义生活模式和人际关系等文明的重要价值武器。

今天,孝道教育在韩国主要通过三个途径来贯彻。

第一,孝道教育与整个国民教育相结合,使之在国民教育中制度化、规范化,让孝道教育贯穿于教育的各个阶段。韩国的孝道教育从儿童时期就开始了。例如在幼儿园,孩子要参加《孝经》朗读班,胸挂“孝行牌”,几乎每天都要进行《孝经》内容的集体诵读和个体的言说力行。所谓“孝行牌”就是一块牌子的正面是父母像,另一面是孝的格言和规定。这些格言和规定随时随地警语孩子们在处理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事情上如何对父母师长们表现出尊敬和热爱之情,让孩子从日常行为中感受孝的文化浸淫和不忘对父母的恭顺。自1960年以来,韩国正式把儒家的道德伦理列入大、中、小学的教育科目。中学道德伦理教育科目中,分初中“道德”和高中“国民伦理”科目。初中道德科目主要是关于“人际关系与各种礼节”,它以家庭内的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为起点,提倡学生之间相敬互爱和精诚协作,同时培养学生敬老孝亲思想。在韩国,每到中小学生的寒暑假,各地学校都会举办“忠孝教育”讲座,向学生宣传“忠、孝、礼”等传统伦理道德。高中的德育课程包括公民伦理教育、伦理思想教育和传统道德教育三个方面,但都贯穿着忠、诚、敬与协作的主旨。“尽管在西方影响下的现代化进程开始以来,韩国人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标准发生了变化,但韩国人仍然保持着代代相传的孝顺父母和尊敬老人的风尚,而且非常重视礼节和道德观念”,“孝是韩国人最重视的民族道德精神之一,也是个人道德的根源,还是个人修养的根本”。[13]

第二,孝道教育法制化。在伦理至上的古代社会,《孝经》作用明显而管用,但到了现代的法制社会时代,《孝经》中所提倡的孝理念仅仅依靠内在道德的自省和自律来践履,其作用将大打折扣。为此,韩国把“孝”道的施行上升为国家意志,通过专门的国家法律予以保障实施。2007年7月2日,韩国议会集体表决最终高票通过了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孝”的专门立法――《孝行奖励资助法》,并于2008年开始实行,成就了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孝的专门立法。该法共有四章十五条,其中第一章为前三条,第二章为第四至第九条,第三章为第十至第十三条,第四章为第十四条至第十五条。其立法的目的是针对社会老龄化的问题,弘扬孝的优良传统,贡献于世界文化的发展,促进国家的繁荣与进步,以法律途径为“孝行”提供奖励资助,对老年人的权利予以保障。正如其开宗明义的阐释:“本法律旨在以国家政府名义对那些把美好的传统文化遗产――孝付诸实践的人进行奖赏资助,鼓励推广宣传行孝来达到解决当今老龄化社会面临的各种问题,为国家发展提供原动力,甚至为世界文化发展作出贡献。”

第三,孝道教育文化产业化。在《孝行奖励资助法》制订的十年前,韩国就启动了以“孝”为核心内容的文化产业发展,名为“孝子产业”,以此推动社会经济发展。这是一种把《孝经》义理通过经济手段应用于现实社会,将儒家传统文化的精髓融入到现实生活之中的特色之路。1997年,韩国设立了“文化产业基金”,并在1999年制定了《文化产业振兴基本法》,随后陆续对《演出法》、《唱片录像及游戏制品法》进行修改。在2007年《孝行奖励资助法》获得通过后,“孝子产业”近乎完备的法律体系基本形成,这些法律法规为文化产业的振兴和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为了适应“孝子产业”的发展,韩国对学生的教育课程以儒学文化为中心开设,“内容包括日常生活礼节、忠孝精神、独立自主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精神等,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民族气节,使他们具备忠孝、仁爱、善良、诚信、勤俭、英勇等高尚的民族气节和爱国情操,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忠孝两全的栋梁之材”。[14]在“孝子产业”中,影视业的权利日益扩大,表现突出的是韩剧对于儒家传统伦理道德的细致刻画,尤其是对于孝文化的继承和宣扬,使得韩剧能够迅速为全国民众接受并喜爱,同时影响着中国相当多群众的影视情感偏好。韩剧以生动细腻地反映现代家庭生活和人际关系见长,其情节之所以让人感动,是因为它是对儒家思想所表达的“忠、孝、诚、信、礼、义、廉、耻”的一种跨文化和跨族群的共鸣。此外,韩国的电子游戏,如经典游戏《传奇》、《千年》等等也融入了儒家“孝”的思想成分,使韩国的游戏风靡一时。

正是以上前后相继的孝道政策、法律措施的实施,所以步入现代化以来,即使朝鲜半岛虽经多次面临外来文化的入侵,但是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本土文化的根基始终没有动摇过。当今的韩国社会,人民普遍信奉以儒家《孝经》为核心的孝道文化,整个社会呈现出尊老爱幼、幼有序、睦邻友好、社会和谐的局面。有调查显示,在今天,韩国有90%的国民仍然坚持认为,孝是家和万事兴的基础,相信只有在家庭中尽孝,在工作上才能敬业,对国家才能尽忠。

总之,孝道作为儒家文化的基石,在今天的韩国社会精神文明生活中仍占有主导地位,浸透在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各个方面。在韩国,儒学的研究至今未被废弃,韩国参照“以孝治天下”的理念,积极运用儒家思想去治理国家。由于孝文化的广泛传播和实践中的笃行,朝鲜半岛的民族生活中崇尚孝道、躬身履职蔚然成风气,从而使韩国有着“充满孝的美誉”。

三 《孝经》与孝文化的当代价值

近代以来,随着西学的传入,器物改良、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中国和韩国这些有着悠久封建历史和深厚传统文明的国家都逐渐地开始了现代化的转型。由于西方现代文明所蕴涵的价值文化核心是个体本位,与以中国儒学为代表的传统东方文明所秉承的群体本位价值理念存在着严重的冲突,因此,在西学东渐、倡导物质技术价值的现代化过程中,《孝经》逐渐失去了“圣典”地位,且在近一个世纪的漫长岁月中被当作“压抑人性、束缚个性”的标的物而饱受批判。中国新文化运动的旗手之一的鲁迅先生就主张批判传统孝道,认为“后起的生命,总比以前的更有意义,更近完全,因此也就更有价值,更可宝贵;前者的生命,应该牺牲于他。”[15](P132)

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开始,韩国社会开始了急剧的现代化转型,而中国则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也开始了快速的现代化发展。无论是韩国还是中国,现代化发展过程中都普遍地发生了或正在发生着“文明冲突”带来的“现代化病”――神圣的失落和世俗化的庸俗以及社会原子化。人们的道德水平偏颇失度,信仰缺失迷离,社会诟病陡然增多,因此,中国和韩国都在现代化进程中不断发出一种强烈的声音,即迫切需要从传统道德的土壤汲取营养并成为新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孝经》及其所蕴涵着的孝文化。如果说,《孝经》与孝文化在韩国现代化过程中尽管受到过现代化文明的严重挑战和冲击,但由于韩国社会朝野上下都比较注意和有意识地保育了以《孝经》为核心的孝文化在韩国社会生活中的传承和宣教,而中国由于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长达二十多年的政治意识形态运动对传统文化的激烈清剿,《孝经》遭到严厉的批判,孝道传统已在中国社会逐渐式微,因此,在改革开放后,面对西方现代化内核中的科技物质文明和个体自由主义的冲击酿生的道德伦理问题,中国更需要挖掘和传承《孝经》及其申说的孝道文明,用以规范和矫正现代化过程中的价值荒芜困境。也正因为如此,《孝经》与孝文化在今天的中国已受到越来越多有识之士的关注,也日益显示出穿越时空的文明价值,对当代中国乃至所有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国家和民族都具有重要的参照借鉴意义。

首先,《孝经》及其阐发的孝文化是人之为人的重要精神品质。《孝经》之所以不仅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备受重视,而且在当代仍然值得珍视,穿越时空而不朽,其关键是因为它力图解决人类千古难题,即如何“成人”的问题。《孝经》通过诉求儒家理想人格在自己特有的范式中回答了如何把一个生物学上的人培养成为社会化和道德化的人,即真正人的意义的人的问题,这是中华文化贡献给人类文明的重要精华,“传统的道德人格实际上是中华文明的精华之一,它造就了中国人民修身平天下、和善成德、崇德敬业、成己成物的品德,在现代社会中,他们同样是难能可贵的品德,是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品质”。[16](P18)这种人格或品质实际上已经积淀内化于中国人的血脉之中,也是朝鲜民族精神品质的重要构成。

根据中南大学应用伦理学研究中心“中国道德文化的传统理念与现代践行研究”课题组的调查研究表明,“孝、诚、和、廉是当前公众认为最重要的传统理念。在十三项中国道德文化传统理念中,公众认为重要的道德理念按照重要程度高低依次是孝、诚、和、廉、义、仁、忠、礼、恕、智、耻、谦、节”,“孝文化是公众一致认可的道德文化传统理念。孝敬父母、尊敬老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调查的数据也再次验证了这一事实”[17]。

其次,《孝经》与孝文化对于处于工业化和现代化转型的中国社会构建良好的社会风范具有特殊意义。杜威说过:“社会是一些循着共同的路线、具有共同的精神、并参照共同的目的而活动个人凝聚在一起而成的,这种共同的需要和目的,要求日益加强思想的交流和感情的和谐一致。”[18](P16)孝的根本目标是通过强调克己宽人、知恩报德等构建血缘家庭关系的伦理和谐达致整个社会的和谐。“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大目标特点,是中国人整体观、系统观的凝聚。通向“和”的重要途径与手段则是孝道的践行,孝道的践行可以达到“人尽其才,各安其位,既有和谐的秩序,又有人性的舒畅,这是儒家的理想”。[19](P62)《孝经》构筑的“和谐”社会理想包括如下方面:家庭和谐、人与自然和谐、人与人和谐、人与社会和谐、个人自我和谐。

儒家认为,“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伦理和社会伦理具有同一性,“从家庭的基础上发展出伦理思想,伦理思想被制度化以后,复成为家庭的重要支柱,数千年来彼此一直是互相依存的关系”。[20](P153)家庭的稳定和谐是社会稳定和谐基础,重视家庭是中国文化的特性,梁漱溟认为中国是一个“伦理本位”的国度,“中国人的家之特见重要,正在中国文化特强的个性之一种表现,而非为生产家庭之结果,自亦非家庭化的社会之通例,如冯(友兰)先生所谓‘共相’者”。[21](P35)林语堂也认为,“中国式的屋顶指示出快乐的要素第一存在于家庭。的确,家庭在我的印象中,是中国人文主义的标记。”[22](P111)《孝经》中体现的家庭和谐的孝道教育思想是“居家理,行成于内,而名立于后世矣”,亦即君子必须首先将复杂的家庭关系搞好,使家庭和睦,在治家中养成美德,然后才能在社会上取得事业的成功,进而在道德理想层面有所建树,实现“立功”、“立言”、“立德”的大圆满。[23]现代社会,随着科技发展和工业化、现代化文明的高歌猛进,人类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个人自立性和自主性越来越强,家庭规模越来越小,流动性却越来越大,使传统的婚姻家庭面临巨大的冲击,张怀承认为有六大危机即违背期望、丧失荣誉、经济萧条、家庭成员分离、离婚和死亡等原因造成了西方传统家庭的动荡和解体,这些因素也在极大地冲击着正在现代化转型中的中国社会。解决这些危机需要一种深厚的文化凝聚力和生活需要力,这种力量莫过于孝文化所传承的孝道孝德,学者方磊认为,“尽管工业社会时代的人们更容易陷入人本的‘我向主义’,疏远与社会的联系及他人的分享;尽管孝道本身具有种种的矛盾与缺陷,但是它其中蕴涵的积极、正面的思想,它注重人伦关系的仁爱之心正是我们这个时代需要的,……抛弃了它,我们就丧失了精神世界的宽广;丧失了容纳百川、关爱大众的胸怀;丧失了自我充盈、自我完善的价值。时代呼唤正面指向的孝道。再度审视《孝经》,发扬长达两千多年没有泯灭的精神是有助于我们建立良好的社会风范的。”[24]

再次,《孝经》倡导的孝亲幸福观对当代人的幸福观有很好的参照价值。中国人对“孝”具有深厚的认同基础,它充分体现了当代人对孝道的充分理解和感悟。“君子反古复始,不忘其所生也;是以致其敬,发其情,竭力从事,以报其亲,不敢弗尽也”。(《礼记・祭义》)今天,在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国家,大多数人仍然认同“孝”是最重要的伦理道德之一,并自觉用“孝”来指导自己的行为。唐君毅讲过:“孝父母为任何社会中之人应有之普遍道德。人当孝父母之理性根据,不在父母对我这是否爱。父母爱我,我固当报之以孝;父母不爱我,我应当孝父母。”[25](P29)它体现了当代中国人依旧注重人伦,在“孝”的激励和感悟中寻求自己的人生价值和意义,这是因为中国文化是一种人伦文化。伦乃人之伦也,中国的人伦文化就是一种以人为本位,以人为出发点,以人为文化的终极关怀对象的文化,而不以宗教、神为终极关怀,不是从神那里来领悟人的价值和意义。

《孝经》认为,孝是道德的根本,是个人德性的彰显,当孝心与孝行自然而然地结合,达到身心合一的境界,那就是德性需要得以满足的至高境界。“身心合一”的人伦理幸福的最重要表现就是孝亲幸福。孝亲幸福的基础是个人本身的德性,一种对道德理想的追求和对道德意志的坚守;另外还有对父母的真实情感和出自真实意识所指导的道德行为――孝亲,从而满足个人伦理需要的内心体验,这构成了孝亲幸福的理论内涵。《孝经》的孝道教育思想体现在对伦理幸福的追求。其主旨在于说明父母用爱心灌溉着儿女们的幸福成长,儿女“扬名显亲”便是父母的幸福;当儿女长大成人,应该尽到赡养儿女们的义务,而父母的健康快乐就变成了儿女的幸福。马克思曾经说过:“还有什么比父母心中蕴藏着的情感更为神圣的呢?父母的心,是最仁慈的法官,是最贴心的朋友,是爱的太阳,它的光焰照耀、温暖着凝聚在我们心灵深处的意向!”[26](P100)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子女善待父母,追求伦理幸福的内涵不应也不会改变,即使在强调个性和个人自主的个体主义时代,它仍然是孝道乃至整个道德的核心要素。

最后,《孝经》及其孝文化对于正在日益向老龄化社会迈进的世界各国构建社会的和谐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从1999年开始,中国步入人口年龄结构老龄化阶段,养老问题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中国大陆总人口数中60岁及以上的人口占到13.26%,达1.78亿,到2020年将达到2.48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7.2%,是世界上人口老龄化规模最大、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27]面对日益突出的养老问题,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寻求缓解老龄社会压力的政策,目前大致形成了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和社会养老几种模式,但主要还是居家养老。之所以多数人选择居家养老,一个重要原因是孝道传统的文化自觉,在家庭中事亲为孝已经延续几千年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正是这种根深蒂固的孝文化传统与伦理道德精神的影响,中国社会形成了尊敬父母、奉养和善待长者的孝的行为;而且,整个社会和历史都在自觉地利用这种思维方式来调节家庭与家族关系。如果不善待和照顾自己的父母必然要受到社会的谴责和内心的不安。孝的具体行为方式在不同时代可以不同,但孝的内在本质是千畴一指的,魏英敏认为,任何时代的孝都必须坚持如下五条:第一,赡养为孝,养身与养心结合;第二,尊敬为孝,以仁爱之心行孝;第三,感恩为孝,报答养育之恩;第四,追思为孝,怀念先人,继承遗志;第五,亲和为孝,和颜悦色,令父母欢心。这五条“孝”的内涵既是历史的,也是现实的,既是历史的传承,又是新时代的创新。[28]

[参 考 文 献]

[1] 梁溯溟.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2] 姚淦铭.孝经智慧[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

[3] 肖群忠.孝与中国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4] [汉]董仲舒.春秋繁露・五行对第三十八[M].周柱钿译.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2011.

[5] 张云风.漫说中国孝文化[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12.

[6] 罗莹,黄黎星.孝经开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7] 易菁.孝之经纬[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2.

[8] [清]孔广森.戴礼记补注[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2013.

[9] 许刚.中国孝文化十讲[M].南京:凤凰出版社,2011.

[10]陆文荣.百孝经释评[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3.

[11]徐儒宗.人和论――儒家人伦思想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2]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1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13][韩]李顺连.孔子的人生哲学及其在韩国的影响[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2)

[14]史少博.韩国利用儒家思想进行“孝”教育[J].社会科学战线,2003,(2)

[15]鲁迅.鲁迅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16]朱义禄.儒家理想人格与中国文化[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17]中南大学应用伦理学研究中心(“中国道德文化的传统理念与现代践行研究”课题组).当代中国民众对道德文化传统理念践行状况评价的实证分析报告[J].道德与文明,2011,(3):135.

[18]杜威.杜威教育名篇[M].赵祥麟,王承绪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19]朱翔非.新孝道[M].北京:京华出版社,2011.

[20]韦政通.中国的智慧[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公司,2009.

[21]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22]林语堂.吾国与吾民[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9.

[23]舒大刚.谈谈《孝经》的现代价值[J].寻根,2006,(4)

[24]方磊.《孝经》意义新论[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6)

[25]唐君毅.文化意识与道德理性[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26]熊复.马克思、恩格斯、斯大林谈恋爱、婚姻和家庭[M].北京:经旗出版社,1982.

大学生孝道论文范文6

关键词:孝;论语;孔子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核心美德之一。其实,孝的思想早在孔子以前就已产生,在西周的铜器铭文之中“孝”字从老从子,象征老人扶子之行,象征年轻人搀扶族中老者。“孝之本宜,恐非限于父母,诸父诸祖亦应善事。”(《金文诂林》卷八)在远古的氏族和部落社会之中,“孝”的意义是很广的,是指对本族中年长者的尊重、敬爱、赡养和祭祀[1]。随着家庭成为社会的基本单位和社会长时间的发展,“孝”也由对族中老者的尊敬变成对父母的关爱,成为处理家庭内部关系的重要伦理规范,甚至在今天,对生者的“孝”更为受到重视。但是综观《论语》里的孝道思想,跟上古时期更为接近,那就是“孝”不仅仅是对父母的义务,还是忠于国家的品德基础,是成为一个合格的士的标准之一,在孔子那里,孝不仅是物质上的供养,更是精神上的抚慰和祭奠。

春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社会剧烈变动的时期,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必然引起传统意识形态的动摇,在礼崩乐坏的社会状况之下,传统宗法社会中维持人际关系的孝道思想也受到了严重冲击,子弑父、臣弑君的现象时有发生。在整饬社会秩序,重建孝道伦理的过程中,孔子起到了重要作用。

首先,孔子认为“孝”是一切道德规范的根本及其发展的前提。《论语》记载了孔子的学生有子所说的一句名言:“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也。”这句话是说,孝悌是做人的根本,人之行莫大于孝,为人者如果做不到孝,那其他的品质也就无从谈起。有子继承的是孔子的思想,可是说这是对孔子孝道思想的延展,孔子自己也说,“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凡爱众,而亲仁。行有馀力,则以学文。”在另一本儒家经典《孝经》中还有一句话说:“孝乃天之经也,地之义也。”儒家从理论上肯定了孝是人伦最重要的要素之一。“仁”是孔子强调为圣人的必要准则,而孝作为仁的内核,可见其地位之重要。有子认为“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犯上和作乱即为不忠,孝悌者鲜犯上而无作乱,是忠君爱国思想的拥护者。我们现在常说“孝顺”一词,似乎孝敬就代表着顺从长辈或者权威的意志,那孝是不是就是愚忠和逆来顺受?很多人因此产生误解,批判《孝敬》的愚昧和保守。其实,仅就这一点,孔子早就给出了答案。有一次,曾子问孔子,“孝”是不是就等于“从父之令”,缺乏自己的独立意志和价值的准则呢?孔子的回答是:“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不争于父,臣不可不争于君。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在“孝”之外,孔子还用了另一个道德的准则“义”来规范它的实行。如果上级或者长辈言行不已,就可以阻止或者不执行。可以看出,“义”作为一个概念是超越了君臣、父子的伦理关系的,《荀子•子道篇》记载了同样的一段话。鲁哀公问孔子同样一个问题。子贡认为“子从父命”就是孝。孔子说子贡是“小人”。孔子指出“子从父”不能说子“孝”,臣从君,也不能说是臣“贞”。孔子说:“审其所以从之之谓孝,之谓贞也。”总而言之,“孝”是子对为什么要从“父之令”的审慎的把握。把握的标尺就是“义”。“孝”由此就成为小辈或者臣子依据一种更高的价值目标和价值准则,根据一定的认识论方法处理与君和父的关系的一种品性。在这种解释思路下,“孝”不是无原则的服从,“孝”是学道的表现和成就,是对自己内心最高价值准则的服从。“孝”不是对长辈和上级的单向的义务。

其次,孔子认为在精神上的孝,意义远大于物质的供养。关于这一点,孔子在《论语》中多有论述,对于不同弟子的提问,他给出了不同的答案,但是其中的要义都是一致的。他认为一般人所说的养就是孝的观念是有问题的。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孔子认为,就是家里豢养的动物,都能在物质上被给予很好的照顾,那么给父母的物质供养就不足以成为孝与不孝的分界线。能够区分的只有抽象的情感。所以色是难的,要做到面对父母的时候,不厌烦而有愉悦之色,并不是每个家庭都能做到的。如果整天摆着一副臭脸,父母就是天天食鲍鱼吃燕窝也不会开心的,父母最需要的是心灵的慰藉。看到这两句,心中感慨颇多,孔子的教导对现代人来说指导意义更大。在古代,交通不便,疆域窄小,出趟远门并非易事,正所谓“父母在,不远游”。但是今天,除了农村那些出不来的人,还有多少人愿意固守家园,守护自己的父母?的确很多时候,我们可能身不由己,繁忙的工作,又有谁考虑到父母的感受?每当我们推说加班加点而没空探望他们的时候,我们是否记得孔子的教诲?那首《常回家看看》在大江南北的走红不是没有原因的,这一点,我很佩服孔子,他洞察到了人内心的想法,一针见血地指出了症结所在。在父母眼里,子女的陪伴和关切比物质的丰盛要重要得多。所以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是的,既然是孝子,那他在物质和言行上的态度就不会受到父母的微词,唯有疾病,是天灾,很难由人力控制,是父母和孝子都没有办法的。这种疾病,不是自身的不注意造成的。因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损毁。”所以自然的病症成为父母也是孝子最无能为力和担忧的事件。另外,孔子还说:“孝哉闵子骞,人不间於其父母皆弟之言。”对于父母对自己孩子的看法,向来都被认为有主观的成分,但是人们不会对孝子父母对孝子的看法有怀疑和不好的评价。孝道作为人伦之一,那个时代是大家很重视并且有目共睹的,如果是公认的孝子,那么他的言行对社会就有一定的示范作用,成为道德楷模式的人物。此时,就连父母家人也变成了“孝”的监督者,他们的言行是有公心且可供参考的。由此可见,孝在当时已经被提升到了一个怎样的高度。

再次,孝道对政治能够起到作用。除了间接地从孝到忠,孝道还可以淳化社会风气,教化大众,安定社会。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於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孔子认为,在家族里对长辈的孝敬,对兄弟的爱护,可以维护一个家族的正常次序,这是有利于社会安定的,当然是为政的一个方式。孔子还解释说: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在他看来,倡孝实际上就是一种用德行来影响政治,作用于社会与百姓,维持社会秩序的一种治国方略。因此,孔子及儒家主张用孝教化百姓。“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孝经•广要道章》)对人们“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为人父者也;教以悌,所以敬天下为人兄者也;教以臣,所以敬天下为人君者也。”(《孝经•广至德章》)这样社会就会稳定,形成“民用和睦,上下无怨”的局面。《孝经》可谓儒家经典,虽然直接吸收孔子的思想不多,但《孝经》对孝的思想的阐发可以说是继承了孔子的传统,又生发开来的。特别关于孝和政治的关系,很好地继承了孔子的想法。先秦儒家孝道所具有的政治功能和教化功能,使先秦儒家孝道思想在中国社会舞台中扮演了一个极其重要的角色,从汉以后“以孝治天下”的格局贯穿于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我认为,西汉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举孝廉的政策应该就是儒家孝学说影响巨大的有力证据。举孝廉之人,直接为官,看来孝真是与政治不可分割了。到了元明清时期,很多文人创作的戏曲和小说更是体现了用孝来教化大众的思想倾向。比如《琵琶记》、《任孝子立地成神》等等。

最后,《论语》中提到,孝不仅是生养,还是死葬,不仅是对人生前的尊敬,更是对死后亡灵的尊重,慎终追远,这才是孝的完结。比如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於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这里的“违”应指的是违背礼节。就是说不管长辈是否在世都必须按照礼节来侍奉他们。对于死去的人,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於父之道,可谓孝矣。”杨伯峻将“道“解释为父辈合理的东西,引发了学者的争议,有人认为,三年不改,难道超过三年就可以把合理的东西改掉吗?我觉得这是钻牛角尖,孔子说过,顺从并不是孝,这里应当采取杨的解释,即在父丧的三年之内,尊重父辈遗留下来的合理的教义,三年之后,可以添加或者根据具体要求进行修订,但是对合理的东西至少保证三年的不变化。没有什么对错只之分,只不过时移事易,对待不同的事件一定有不同的正确防范。对于丧葬的礼节,孔子认为并不是越隆重奢靡越是孝。正如前面所说,孔子重视的是心,而非物质。同样在论语中,他说:“礼,与其奢也,凝俭;丧,与其易也,宁戚。”儒家在强调“哀戚”的神色,必须是发自内心的忧伤,就是对死者最大的祭奠。同时,儒家又认为这种悲哀之情是有节制的。要“致乎哀而止”(《论语•子张》)要有三年之祭,“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三年无改于父之道“。但“无以死伤生,毁不灭性”,而对于丧祭之事,孝子必须恭敬严肃,孔子说:“吾不与祭,如不祭。”(《论语•八佾》)“丧事不敢不勉”(《论语•子罕》)表达了在祭祀时对先辈要虔诚。

可以看出,虽然在《论语》中,只有十九处明确地提到了“孝”,但是那些关于祭祀、关于忠、仁的阐释也是跟孝不可分割的。从以上的分析,我们不难理解,“孝”乃是研究孔子甚至儒家思想绕不过去的一条重要线索,从《论语》到《孟子》、《荀子》和孝经,以及后世诸多的儒学经典,都清晰地记录了“孝”的发展轨迹。无怪乎有学者认定,中国的文化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孝的文化。当然在谈到孝道的积极意义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过分绝对、片面地愚孝和死板遵守儒学教义对民族精神的伤害,对于每一种思想,我们都应当审慎和警惕,保持客观的研究姿态。

参考书目:

(1)鲁行经院学报范玉秋林雨2002年第5期论《孝经》对孔子“孝”的思想的发展

(2)东岳论丛2005年5月第26卷第3期黄开国先秦儒家孝论的发展与《孝经》的形成

(3)《孝经译注》汪受宽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4)《论语译注》杨伯峻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12月第2版

(5)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第25卷第1期李淑霞论孔子思想中的诚信与孝悌问题

大学生孝道论文范文7

关键词:孝;论语;孔子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核心美德之一。其实,孝的思想早在孔子以前就已产生,在西周的铜器铭文之中“孝”字从老从子,象征老人扶子之行,象征年轻人搀扶族中老者。“孝之本宜,恐非限于父母,诸父诸祖亦应善事。”(《金文诂林》卷八) 在远古的氏族和部落社会之中,“孝”的意义是很广的,是指对本族中年长者的尊重、敬爱、赡养和祭祀[1]。随着家庭成为社会的基本单位和社会长时间的发展,“孝”也由对族中老者的尊敬变成对父母的关爱,成为处理家庭内部关系的重要伦理规范,甚至在今天,对生者的“孝”更为受到重视。但是综观《论语》里的孝道思想,跟上古时期更为接近,那就是“孝”不仅仅是对父母的义务,还是忠于国家的品德基础,是成为一个合格的士的标准之一,在孔子那里,孝不仅是物质上的供养,更是精神上的抚慰和祭奠。

春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社会剧烈变动的时期,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必然引起传统意识形态的动摇,在礼崩乐坏的社会状况之下,传统宗法社会中维持人际关系的孝道思想也受到了严重冲击,子弑父、臣弑君的现象时有发生。在整饬社会秩序,重建孝道伦理的过程中,孔子起到了重要作用。

首先,孔子认为“孝”是一切道德规范的根本及其发展的前提。《论语》记载了孔子的学生有子所说的一句名言:“君子务本, 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 其为仁之本也。”这句话是说,孝悌是做人的根本, 人之行莫大于孝, 为人者如果做不到孝, 那其他的品质也就无从谈起。有子继承的是孔子的思想,可是说这是对孔子孝道思想的延展,孔子自己也说,“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凡爱众,而亲仁。行有馀力,则以学文。”在另一本儒家经典《孝经》中还有一句话说:“孝乃天之经也, 地之义也。”儒家从理论上肯定了孝是人伦最重要的要素之一。“仁”是孔子强调为圣人的必要准则,而孝作为仁的内核,可见其地位之重要。有子认为“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犯上和作乱即为不忠,孝悌者鲜犯上而无作乱,是忠君爱国思想的拥护者。我们现在常说“孝顺”一词,似乎孝敬就代表着顺从长辈或者权威的意志,那孝是不是就是愚忠和逆来顺受?很多人因此产生误解,批判《孝敬》的愚昧和保守。其实,仅就这一点,孔子早就给出了答案。有一次,曾子问孔子,“孝”是不是就等于“从父之令”,缺乏自己的独立意志和价值的准则呢? 孔子的回答是:“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不争于父,臣不可不争于君。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 ”在“孝”之外,孔子还用了另一个道德的准则“义”来规范它的实行。如果上级或者长辈言行不已,就可以阻止或者不执行。可以看出,“义”作为一个概念是超越了君臣、父子的伦理关系的,《荀子•子道篇》记载了同样的一段话。鲁哀公问孔子同样一个问题。子贡认为“子从父命”就是孝。孔子说子贡是“小人”。孔子指出“子从父”不能说子“孝”,臣从君,也不能说是臣“贞”。孔子说:“审其所以从之之谓孝,之谓贞也。”总而言之,“孝”是子对为什么要从“父之令”的审慎的把握。把握的标尺就是“义”。“孝”由此就成为小辈或者臣子依据一种更高的价值目标和价值准则,根据一定的认识论方法处理与君和父的关系的一种品性。在这种解释思路下,“孝”不是无原则的服从,“孝”是学道的表现和成就,是对自己内心最高价值准则的服从。“孝”不是对长辈和上级的单向的义务。

其次,孔子认为在精神上的孝,意义远大于物质的供养。关于这一点,孔子在《论语》中多有论述,对于不同弟子的提问,他给出了不同的答案,但是其中的要义都是一致的。他认为一般人所说的养就是孝的观念是有问题的。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孔子认为,就是家里豢养的动物,都能在物质上被给予很好的照顾,那么给父母的物质供养就不足以成为孝与不孝的分界线。能够区分的只有抽象的情感。所以色是难的,要做到面对父母的时候,不厌烦而有愉悦之色,并不是每个家庭都能做到的。如果整天摆着一副臭脸,父母就是天天食鲍鱼吃燕窝也不会开心的,父母最需要的是心灵的慰藉。看到这两句,心中感慨颇多,孔子的教导对现代人来说指导意义更大。在古代,交通不便,疆域窄小,出趟远门并非易事,正所谓“父母在,不远游”。但是今天,除了农村那些出不来的人,还有多少人愿意固守家园,守护自己的父母?的确很多时候,我们可能身不由己,繁忙的工作,又有谁考虑到父母的感受?每当我们推说加班加点而没空探望他们的时候,我们是否记得孔子的教诲?那首《常回家看看》在大江南北的走红不是没有原因的,这一点,我很佩服孔子,他洞察到了人内心的想法,一针见血地指出了症结所在。在父母眼里,子女的陪伴和关切比物质的丰盛要重要得多。所以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是的,既然是孝子,那他在物质和言行上的态度就不会受到父母的微词,唯有疾病,是天灾,很难由人力控制,是父母和孝子都没有办法的。这种疾病,不是自身的不注意造成的。因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损毁。”所以自然的病症成为父母也是孝子最无能为力和担忧的事件。另外,孔子还说:“孝哉闵子骞,人不间於其父母皆弟之言。”对于父母对自己孩子的看法,向来都被认为有主观的成分,但是人们不会对孝子父母对孝子的看法有怀疑和不好的评价。孝道作为人伦之一,那个时代是大家很重视并且有目共睹的,如果是公认的孝子,那么他的言行对社会就有一定的示范作用,成为道德楷模式的人物。此时,就连父母家人也变成了“孝”的监督者,他们的言行是有公心且可供参考的。由此可见,孝在当时已经被提升到了一个怎样的高度。

再次,孝道对政治能够起到作用。除了间接地从孝到忠,孝道还可以淳化社会风气,教化大众,安定社会。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於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孔子认为,在家族里对长辈的孝敬,对兄弟的爱护,可以维护一个家族的正常次序,这是有利于社会安定的,当然是为政的一个方式。孔子还解释说: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在他看来,倡孝实际上就是一种用德行来影响政治,作用于社会与百姓,维持社会秩序的一种治国方略。因此,孔子及儒家主张用孝教化百姓。“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孝经•广要道章》) 对人们“ 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为人父者也;教以悌, 所以敬天下为人兄者也;教以臣,所以敬天下为人君者也。”(《孝经•广至德章》) 这样社会就会稳定, 形成“ 民用和睦,上下无怨”的局面。《孝经》可谓儒家经典,虽然直接吸收孔子的思想不多,但《孝经》对孝的思想的阐发可以说是继承了孔子的传统,又生发开来的。特别关于孝和政治的关系,很好地继承了孔子的想法。先秦儒家孝道所具有的政治功能和教化功能,使先秦儒家孝道思想在中国社会舞台中扮演了一个极其重要的角色,从汉以后“以孝治天下”的格局贯穿于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我认为,西汉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举孝廉的政策应该就是儒家孝学说影响巨大的有力证据。举孝廉之人,直接为官,看来孝真是与政治不可分割了。到了元明清时期,很多文人创作的戏曲和小说更是体现了用孝来教化大众的思想倾向。比如《琵琶记》、《任孝子立地成神》等等。

最后,《论语》中提到,孝不仅是生养,还是死葬,不仅是对人生前的尊敬,更是对死后亡灵的尊重,慎终追远,这才是孝的完结。比如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於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这里的“违”应指的是违背礼节。就是说不管长辈是否在世都必须按照礼节来侍奉他们。对于死去的人,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於父之道,可谓孝矣。”杨伯峻将“道“解释为父辈合理的东西,引发了学者的争议,有人认为,三年不改,难道超过三年就可以把合理的东西改掉吗?我觉得这是钻牛角尖,孔子说过,顺从并不是孝,这里应当采取杨的解释,即在父丧的三年之内,尊重父辈遗留下来的合理的教义,三年之后,可以添加或者根据具体要求进行修订,但是对合理的东西至少保证三年的不变化。没有什么对错只之分,只不过时移事易,对待不同的事件一定有不同的正确防范。对于丧葬的礼节,孔子认为并不是越隆重奢靡越是孝。正如前面所说,孔子重视的是心,而非物质。同样在论语中,他说:“礼,与其奢也,凝俭;丧,与其易也,宁戚。”儒家在强调“ 哀戚”的神色,必须是发自内心的忧伤,就是对死者最大的祭奠。同时,儒家又认为这种悲哀之情是有节制的。要“致乎哀而止”(《论语•子张》) 要有三年之祭,“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三年无改于父之道“。但“无以死伤生,毁不灭性”,而对于丧祭之事,孝子必须恭敬严肃, 孔子说:“吾不与祭, 如不祭。”(《论语•八佾》)“ 丧事不敢不勉”(《论语•子罕》)表达了在祭祀时对先辈要虔诚。

可以看出,虽然在《论语》中,只有十九处明确地提到了“孝”,但是那些关于祭祀、关于忠、仁的阐释也是跟孝不可分割的。从以上的分析,我们不难理解,“孝”乃是研究孔子甚至儒家思想绕不过去的一条重要线索,从《论语》到《孟子》、《荀子》和孝经,以及后世诸多的儒学经典,都清晰地记录了“孝”的发展轨迹。无怪乎有学者认定,中国的文化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孝的文化。当然在谈到孝道的积极意义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过分绝对、片面地愚孝和死板遵守儒学教义对民族精神的伤害,对于每一种思想,我们都应当审慎和警惕,保持客观的研究姿态。

参考书目:

(1)鲁行经院学报范玉秋林雨 2002年第5期论《孝经》对孔子“孝”的思想的发展

(2)东岳论丛 2005 年5 月第26 卷第3 期黄开国先秦儒家孝论的发展与《孝经》的形成

(3)《孝经译注》 汪受宽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8年版

(4)《论语译注》 杨伯峻译注中华书局 1980年12月第2版

(5)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 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第25卷第1 期 李淑霞论孔子思想中的诚信与孝悌问题

大学生孝道论文范文8

关键词:高职生 孝道教育 感恩 对策

道德是人才素质的灵魂,古语讲“百善孝为先”。因此,学生德育工作应该首先从孝道教育开始。为人子女的高职生,作为大学生群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高职生惟有坚持以孝道为先,首先做一个“好儿女”,学会感恩父母和社会,进而才能做一个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四有”新人。

1.孝道概述

在中国,孝道的观念源远流长,大约萌芽于原始社会末期的父系氏族社会。早在公元前11世纪,甲骨文中就出现了“孝”字。孝最初就是从尊祖祭祖的宗教情怀中发展而来的,其原义为“奉先思孝”。成于春秋时期的《诗经·谷风之什》中有“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哀哀父母,生我劳瘁”的咏叹。后来,孝发展为一个基本的道德规范,做到了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成为古代社会意识形态的主要内容,渗透到几千年来中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所谓孝道,一般是指社会要求子女对父母应尽的义务,包括尊敬、关爱、养老、送终等等。儒家认为,孝道是各种道德规范的根本,贯串于人的行为始终,从侍奉顺从父母,到治国安邦,由君主到平民都离不开孝道。如孔子强调:“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

2.高职生孝道现状分析

孝道在中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但近期以来,由于家庭、学校、社会教育等方面的原因,孝的观念逐渐被弱化。当代大学生是展示个性的一代,与此带来的却也是孝道缺失的一代。他们大多敬老意识淡漠,不懂得尊重父母和照顾父母,难以满足父母的成就期待等。这不仅引起家长的不安,而且引发全社会的关注和忧虑。

在关于高职生孝道现状的研究中,我们对本校大一、大二高职生进行抽样调查,发放问卷200份,专人回收有效问卷200份,有效率100%。在本次调查问卷中,高职生在回答是否知道爸妈的生日问题时,统计结果显示,选择“全都知道”为11%,“都不知道”为35%,有33%选择“只知道妈妈生日”,另有21%选择“只知道爸爸生日”;在高职生是否“阅读过《孝经》、《弟子规》”问题上,“都没读过”的学生为92%,远远高于“读过一些”的8%,“全都读过”的则没有学生选择,也即为0;在关于“目前你最爱的人是谁”的问题中,有68%的学生选择“父母”,18%的选择“情人”10%的选择“自己”,另有4%的选择“其他人”。

从上述的调查中可以看出,一方面,不少高职生并不懂得孝道其实是体现在细节当中的,所谓“事情虽小,直指人心”。孝道,有时正如春风细雨,细到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也许,高职生在强调自己目前最爱的人是父母的时候,却忽视了很多的“孝道细节”,而真正的孝道恰恰藏在生活细微、点滴之处,体现在小事、琐事上。例如,对父母的年龄、生日,穿多大号鞋的了解,以及有没有为父母洗过头和脚等小事。这即说明,孝亲不是抽象和空洞的,而是实实在在的行为。另一方面,很多高职生对传统的孝道思想和孝道理论知之甚少,而孝道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粹,好的东西是永远不会过时的。当前高职生中出现对孝道的淡化甚至缺失的现象,同对传统的孝道思想的淡漠,不知什么叫“孝悌忠信”是不无关系的。这些问题在高职生德育工作中的负面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应给予高度重视并设法解决。

3.强化对高职生孝道教育的对策建议

强化对高职生的孝道教育,是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重要举措,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重要经验。认真进行长期的孝道教育,应该采取种种贯彻孝道教育的措施和方法,使人人养成良好的孝道情操和尽孝习惯。笔者认为,加强对高职生的孝道教育和孝道实践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第一,重视传统的孝道思想和孝道理论,培养高职生良好的孝道意识。良好的意识植根于丰富的文化熏陶当中。这方面建议高职生多阅读和学习有关孝道的箴言和案例。《论语·为政》:“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礼记·中庸》:“故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亲。”《增广贤文》:“千万经典,孝义为先。”《名贤集》:“家贫知孝子,国乱识忠臣。”……高职生在阅读这些箴言时,不但学到了古文优美的词句和精炼的笔法,而且还陶冶了自身品德修养,是一次在阅读中思考,在思考中升华的过程。在孝道案例方面,古代有关孝道的故事和传说,源远流长,经久不衰,当中最具代表的是“二十四孝”的故事。而当前生活中,也有许多孝敬父母感人肺腑的事例,如“中国孝女”刘芳艳背着盲母上大学;“感动中国”洪战辉告别校园精心照顾患病父亲;“读书和尽孝,一个也不放弃”的大学生杨怀保带生病父母上学,等等。可以说,高职生通过认真学习这些知识和内容,对培养自己的孝道意识必定有所裨益。

第二,倡导“尽孝学优始”的孝行理念,树立高职生正确的尽孝观。可怜天下父母心!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他们的共同心愿。为了这个夙愿,多少天下父母纵使自己节衣缩食,也要千方百计地让子女多学点本领,以便将来有出息。天下人子,践行孝道的途径可以大相径庭,但孝心一般无二。有人大而化之,有人细致入微。作为新世纪的大学生,在克尽孝道方面,就应该从努力学习开始,不断积累知识、充实技能和增长才干,争取以优异的成绩回报翘首以盼的父母。这就是“尽孝学优始”的道理。相反,如果高职生在校园里虚掷光阴,吃喝玩乐,或者仅求考试过关,拿到毕业文凭而已,那么将会辜负父母的期望,会令辛勤付出的父母感到伤心。

第三,提升高职生的孝道和孝行,培养他们做一个懂得感恩的人。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做为一个大学生最起码的道德品质和行为准则。这方面,高职生主要是,一方面先要感恩父母,是父母给予自己宝贵的生命,所谓“十月怀胎”,生养哺育,使自己能够在人世间经历风雨,建功立业,这一切都是父母所赐。另一方面,高职生要感恩国家和社会。个人离不开社会,是国家和社会给予了个人成长与发展的良好环境。所谓“没有国哪有家?”贾谊的“国而忘家”、司马光的“专利国家不为身谋”、王夫之的“以身任天下”等名言都蕴含着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作为当代大学生,就应该秉承一种“天下兴亡,我的责任”豪迈气概和爱国情怀。

总之,我们在对高职生进行孝道教育的时候,不仅要继承发扬中华文化的传统孝道精髓,而且更应与时俱进,赋予其新的时代意义,使之融入高职生德育工作,进而提高孝道教育的实效性和吸引力。

项目来源:本文为河源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青年课题《高职生孝道现状及其对策研究》(编号Hysk10-028)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大学生孝道论文范文9

1当代医学生孝道的现状

医学生被公认为是高素质的当代青年群体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的言行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对同代人的行为也会产生深刻的影响。据调查,从整体上看,当代大学生的孝道主流是健康向上的,对传统孝道有诸多的继承,更值得关注的是,大学生的孝观念里,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例如:在爱亲方面体现了大学生孝观念的自律性;在尊亲方面,强调尊重父母的价值观、生活习惯和处事方式,尊重他们的选择,强调“做出成绩,让父母自豪”等,这些的确是难能可贵的。但同时受阅历和成长环境的影响,当前大学生普遍存在以自我为中心,认识偏激等人格缺陷。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是独生子女,从小就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且他们中的相当一部分人对于传统文化了解甚少,根本不知“孝悌”为何物,他们的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严重脱节,出现了许多不孝敬父母的现象。

1.1不知道体谅父母的艰辛,不能满足父母的成就期望对医学院校的调查发现,不少大学生在学校不好好学习,只顾着享受玩乐,不仅不为自己考虑,也没有顾及到父母对自己的一片期望。有的大学生不顾及家庭经济条件,在现代生活消费观念的熏陶下,纷纷追求生活的新潮化和高档化,推崇及时行乐,吃讲排场、穿讲高档、玩讲多样、相互攀比、超前消费。生日及节假日往往成为他们物质消费的庆典,狂欢宴饮、挥洒人生,甚至一些来自边远山区的学生,出现不惜“借钱过好日子”。校门外的精品店常常人满为患,烧烤店则座无虚席。固然,很多大学生认为自己已是成年人了,应当可以安排自己的生活了,但他们缺乏成人意识,对自己,对父母没有责任心,自己非但没有经济能力,很多学生常常恶意拖欠学费,经和家长联系才发现,学费被学生用于购买手机、时尚用品,有的学生甚至参与,不但输掉了学费,反而欺骗家长被偷了,甚至谎报学费。在学习方面,两天打鱼,三天晒网,对学习满不在乎,缺乏积极进取向上精神,声称“分不在高,及格就行,学不在深,作弊则灵”的“治学原则”;更有甚者,因为一点小事视双亲于不顾走上轻生的道路,这更与儒家所倡导的“贵体全生”背道而驰。

1.2不尊重父母,对父母的生活和健康状况知之甚少,缺少对父母的精神慰藉调查中发现,有些大学生自从进入大学校门之后,就有一种从父母长辈的紧箍咒下解脱出来的轻松、畅。他们平时处于失踪状态,很少会问及、关心父母的生活、健康状况,总是到没钱时才想起父母,很多学生给父母打电话、致信就是要钱,很少谈及自己在学校学习的情况。一般不和父母进行交流、沟通,对父母缺少精神慰藉,更不用说主动了解父母的烦恼和内心需要了。至于主动照料过父母的饮食起居的就更少了。有些子女不仅不孝顺父母,还把父母当成出气筒,有不顺心的事就往父母身上撒。有些大学生将自己的贫困归罪到父母身上,埋怨父母在经济上无能,没让自己过上好日子;更有甚者根本不把父母放在眼里,是非常普遍的现象。总的来说,当代大学生孝道现状方面存在孝德意识趋向于淡化,孝德情感趋向于淡漠,孝德实践存在着弱化的趋向,有个别学生甚至认为子女对父母只要做到食饱衣暖就算尽孝了,如果还能不断有钱给父母,就是最大的孝了。在步入社会以后,许多大学生患上了“无责任、无气力、无感动”的三无病,他们的消极表现令人失望。不少大学生只强调父母对自己的义务,不懂得感恩,认为父母为自己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心安理得地当起了“啃老族”,而没有意识到亲子之间的权利义务应该对等,缺乏反哺意识。

2孝道的内涵及其社会意义

“孝道”旧称奉养父母的准则。早在先秦的经典中,已经把“孝”的规范视为“德之根本”,中国人的许多行为都与个体对孝道的信仰程度有关。“孝”是象形字,“老”字头下有子,意为人老了行动不便时,由孩子背着走。“教”字是由“孝道文化”中的“孝”、“文”组合而成的,这不难看出,中国古代的教育正是建立在儒家的孝道思想基础之上的,是一种充满人性的教育,是以做人为目的的教育,是一种“成人”而非“成才”的教育。孝道教育是以道德教育为中心,以人的道德高尚为成功标准。这种教育理念被贯穿在中国古代的教育之中。孝道文化在中华民族的文化、教育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大学生就是祖国的未来,如果不让他们感受到这种爱是应该有义务返本报恩的,那么,这个由无数个“以自我为中心”的独生子女组成的社会,将会有多么可怕,试想下,如果一个医务工作者,连自己父母都不懂得孝顺的人,那么在工作岗位上,他能对病人负责,对单位负责,对社会负责吗?还能以一颗仁爱之心对待服务对象吗?中华民族的前途将会没有希望,构建和谐社会也只能是一句空谈。因此,加强对当代医学生的孝道教育,也就变得迫在眉睫。

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亟须与孝道文化对接

我国高校中断了50多年孝道文化的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基本上是被框定在说教的范畴内。面对这一状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亟待寻找对接的母体并从中汲取营养————这个对接母体就是孝道文化,尤其是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关键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应该与时俱进,在吸收我国古代德育的成功经验基础上,在现代教育理念中融入传统孝道文化,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平台,特别是要充分发挥孝道文化在培养医学生健全人格上的积极作用,重新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体系,探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新思路,培育德、智、体均衡发展的新一代大学生。孝道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一个重要切入点和出发点,对培养医学生的爱心和责任意识具有重要作用。虽然,孝的伦理观念具有自然或血缘的基础,孝的意识在一定意义上来自人的天性,但作为孝心和孝行相统一的孝道却不是自发产生的,它还需要后天的教育与培养,还需要陶冶与锻炼。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做人的工作,若我们从孝道这一比较新的角度着手,将“推己及人”内化为青少年的自觉意识,那么,许多困难就迎刃而解。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根据大学生这一特定发展阶段的特点,从以下三条途径实施孝道教育:

3.1从孝道的情感培育入手孝是一种源于心、始于情的行为,没有感激之心、心动之情而“孝”父母长辈,或许只是出于一种对外在的法律规约、社会舆论等威慑力量的担忧和恐惧而被迫所为,并非发自内心、自觉自愿。这种行为即使发生了,仍然不能看作是孝行。一旦那些外在威慑力量消失或者弱化到不足以对其不孝行为产生威慑时,他的行为便会终止。孝是一种最真挚的、本质的、容不得半点虚假的感情和行为,而不是表面的、形式的感情和行为,只有出于对父母长辈的感激和爱戴之情,才是孝的源泉。2004年底,南京大学校园出现一封署名为“一位辛酸父亲的来信”,这位父亲在信中控诉儿子对父母除了索取还是索取,曾引起了多少学生和老师的情感共鸣、思想震撼。因此,在对大学生进行孝道教育时,首先要从他们与父母的血肉亲情出发,在亲情的基础上启发其内心的自觉。这样他们就有了最原始、最生动、最自觉的人生动力,教育也才是持久的、有效的。

3.2创造教育情境,引发大学生情感共鸣除了利用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孝道教育外,还应不失时机地创设不同形式的教育情境,诸如利用感恩节、母亲节、父亲节、中秋节等节日,通过党团活动、主题班会、专题讲座等方式,强化大学生的亲情意识和敬老观念,开展“一封家书”、“算一笔养育账”、“我的父亲、母亲摄影展”等有意义的活动,让每个大学生体会到父母的艰辛和养育之恩;组织学生到孝文化遗址参观考察,观看孝文化经典剧目(如《槐荫记》、《百日缘》等);在大学生科研活动中,鼓励学生开展孝文化研究;开设《孝文化》等公选课,在大学生中开展孝道大讨论,提高青少年的尊老行孝意识。为了实现此目的,一定要改变传统的只是依靠思想道德教育课进行灌输式说教的模式,在保证“两课”教学的前提下,要通过专题讲座,如“百善孝为先”人文大讲堂、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集中学习《论语》、《弟子规》等中国传统文化,让学生直接参与孝文化讨论,提高他们对推广孝文化重要性的认识,增强他们的孝道认同感,提高大学生对孝道的认识,使他们把握孝道的内涵,加深对孝道的理解。通过创造这一系列的孝道教育情境,不管是学校里的老师还是家长,都反应学生有明显的变化,与以前相比更加懂得尊师重教,在平常生活中看到老师能礼貌问好,做到彬彬有礼。另外,我们还通过对学生家长进行跟踪调查,大部分的家长在回执信里也很支持、认可学校的这种教育方式,他们感觉到小孩子能更加懂得体谅父母,知道父母的艰辛,能为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所以教育效果还是明显的。

大学生孝道论文范文10

关键词孝文化;变迁;传统文化;路径

一、“孝”文化起源说

从古至今,“孝”的观念和文化,经过历代圣哲与统治者的大力提倡,已经深深植根于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成为中华民族深层的文化心理积淀,它不仅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同时也成为支配人们的行为准则和评判人的德行标准。黑格尔在研究中国文化时也曾说:“中国纯粹是建筑在这样一种道德的结合上,国家的特征便是客观的‘家庭孝教’。中国人自己看作属于他们家庭的,而同时也是国家的儿女。”西方思想家马克斯?韦伯说,中国人“所有人际关系都以‘孝’为原则。”可见,“孝文化”在中国古代社会是特征鲜明的。国内有学者指出“传统文化在某种意义上,可称为‘孝’的文化;传统中国社会,更是基于孝道之上的社会”。

那么什么是孝文化,它又是如何产生的呢?孝文化,是指涵盖古今一切有关孝的思想理论、法律、制度、行为规范、民风民俗以及各类文艺成果在内的社会现象和客观存在。《辞海》注释:“善事父母曰孝”,“对祖先也称孝”。这是孝文化最直接的含义。关于其产生,学术界目前尚有争论,并从文化人类学、历史文化学、文化哲学等角度进行分析,但较为流行的看法,认为形成于周初。当时,孝主要是用来维护奴隶社会的贵族宗法制度,以宗族的祖先为对象,以祭祀为主要形式,因此当时的孝道主要内容是与贵族宗族相适应的宗德。当它要求为人子女者,对在世的父母要尊敬、顺从,恪尽奉养之责,否则就是“不孝”,是“元恶大憝”,须严加惩处,“刑兹无赦”(《尚书·康诰》)。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随着贵族宗族的瓦解,孝由宗族伦理向家庭伦理转化,成为家庭调节父子关系的重要手段。孔子是孝的理论集大成者,把“敬”引入“孝”,拓宽了孝文化的理论内涵,并把孝和礼结合起来,孝的含义由宗族伦理向家庭伦理转化,并使孝从以宗教意义为主转化为以伦理意义为主。在《论语》20篇中共有10篇提到了孝,并赋予了孝新的内涵。曾子将孝道无限扩大,使其成为绝对的、终极的道德之源。孟子将其推而广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墨子将其尚利的原则运用于父子关系之中。全面论述孝道的《孝经》也在此前后产生。书中以“善事父母”为核心,认为孝是“德之本也,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教民亲爱,莫善于孝”。

二、“孝”文化工具论

文化由于其教化的隐喻性,一旦与统治阶级利益趋同,则即转身为统治工具。从历史脉络中,我们可以看到,在“孝”文化初具体系,并得到社会广泛认同之后,统治者也开始注意到“孝文化”的功能,开始把其作为维护封建统治阶级利益的工具。汉代统治者着力推崇“孝治天下”从理论上倡导,从制度上保证。无论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还是明确“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乃至采取设置“孝悌力田”科与“举孝廉”的政治制度,都在大力表彰和推广孝道教化。

“孝”文化的异化。魏晋以后,各朝代的统治者都基本继承了汉代崇孝的传统,不过主要是为了达到以孝求忠的目的。因为,魏晋战乱频繁、朝代更替不断,让百姓无法效忠,只能求孝。“求忠臣必于孝子”、“资于事父以事君”。有学者指出,在这种社会风尚之下,个别人为了追名逐利,上演了一幕幕布孝行异化的丑剧:如割骨疗亲、埋儿奉母、尝粪救父等愚蠢行为,这都是对“孝”文化的扭曲。传统文化在发展过程中一般都会经历异化的过程,这是文化工具化的必然结果。

唐代虽然也标榜孝道,但是统治者自身就很难做到如唐太宗杀兄夺位等,所以唐代不很重视“孝”文化,还有佛教的兴盛、民族的融合等原因,都消弱了孝文化的影响。在宋代,朱熹等人进一步把孝上升到社会意识的高度:孝为立身之本,立国之根。唐宋之后,封建社会势渐日微,统治者为了维护社会的稳定和自身的地位,对孝的倚重愈甚,制定了相当严厉的法律。如,宋元明三代皇曾专下诏书,以荐举孝悌之人,并治不孝者之罪。统治者对人民进行愚忠愚孝教化,孝文化中充斥更多的不是人伦常理而是恪守封建君臣之道。“君虽不君,臣不可以不臣;父虽不父,子不可以不子”、“君命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让子亡,子不能不亡”。这样愚忠愚孝的言论,成为人们在生活中处理矛盾冲突必须遵循的行动准则。

三、“孝”文化的批判与反思

矫枉过正是文化纠偏的一种常态。当一种文化被异化为统治者的工具之后,一旦统治阶级弱化,被统治阶级就会适时地将这种被异化的文化打入底层。在近代,中国启蒙主义者开始对“孝”文化提出质疑。陈独秀从传统旧道德《三纲》的总体上批判孝道。吴虞指出:“把中国弄成一个‘制造顺民的大工厂’。孝字的大作用,便是如此!”鲁迅先生看了“郭巨埋儿”的故事后,非常激动地说“我已经不但自己不敢再想做孝子,并且怕我父亲去做孝子了。”是我国最早运用马克思主义对孝道进行批判,他认为,君臣关系的忠,完全是父子关系的放大体,并指出,孝观念的历史性以及孝道在封建社会的本质及消极性。

也有部分学者对“孝”文化进行了理性的反思。梁漱溟认为,中国文化是“孝”的文化,是没有错的,他在《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一书中指出“孝悌的提倡,礼乐的实施,二者合起来就是孔子的宗教。高度肯定了“孝”在中国文化和儒学中的地位。冯友兰则从历史的必然和反驳民初人的观点的视角出发,维护了儒家孝道在传统伦理中的中心地位。并以他们为代表的新儒家以及后继者都对“孝”文化持肯定的态度。从统治时期到解放初期,“孝”文化的批判与反思一直在持续,后来由于阶级斗争,出现了激进的做法,“孝”文化一度被迫中断。但是,这也说明文化的命运始终与历史条件的变化保(下转第42页)(上接第41页)持客观的同步性。

四、“孝”文化的回归与重构

新时期,“孝”文化的研究逐渐回归,国内学术界对“孝”文化进行了继承和创新,提出了在新时代,重构“孝”文化的内涵。有学者提出,孝在历史上虽有其阶级性,但孝的存在也有其社会性即“全民性”,这是一种普适性和共通性,是基于人性而产生的,因此孝具有超越时代的特牲,在任何时候都适用。虽然孝的出发点是个人、个体家庭,但却能达到博爱天下的结果,这既是个人价值的实现,也是社会价值的实现。孝的终极意义和价值就在于在博爱,爱国家、爱社会、爱整个人类。

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孝”文化是社会、家庭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对传统孝的批判继承的发展,它丰富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2001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的家庭美德,规定了每个公民在家庭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它涵盖了夫妻、长幼、邻里之间的关系。大力倡导以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为主要内容的家庭美德,鼓励人们在家庭里做一个好成员。《宪法》第49条指出:“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从法律上规定了父母与子女间相互承担的责任与义务的关系。《老年人权益保护法》第4条指出:“老年人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有享有社会发展成果的权利。”第9条指出:“老年人应当遵纪守法,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从以上可以看出,我国现代孝的文化观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任何文化的兴盛与衰败都是由历史条件所决定,著名学者曾指出,一国的衰亡是先从文化开始的。反之,一国的兴盛也是先从文化开始的。孝文化的的形成、兴盛、衰亡、重生,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的典型写照。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孝道”,要取其精华,剔除糟粕,提倡尊老爱幼的社会风气.维持家庭和谐,促进社会发展。

参考文献

[1]肖群忠.孝与中国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2]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北京:学林出版社,1987.

[3]黑格尔.历史哲学·东方世界·中国[M].王造时,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

大学生孝道论文范文11

[关键词] 魏晋名士 ; 孝道 ; 情;礼

[中图分类号] B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1763(2013)02—0019—05

先秦儒家的孝道思想包括孝之情和孝之礼。汉代注重忠孝一体,对孝道进行了全面的政治化改造,使孝亲敬养的孝道意义逐渐淡化,尤其在汉代末期沽名钓誉之徒只有孝之礼的外在形式,而无孝之情的实质内容,出现了“举孝廉,父别居”的怪异现象。

魏晋名士在儒道合流的背景下对于孝道思想进行了反思。他们对汉代孝道片面重视礼法而又忽视孝之情的虚伪做法进行了诸多反思,其中以提升孝之情的重要性和调节孝之情、礼关系最为突出。魏晋名士对孝道的反思与魏晋时期儒道合流的思想背景有关,大大深化了中国传统的孝道思想。一 先秦儒家孝道思想中的“情”、“礼”关系

尊祖敬宗、祭祀祖先的孝道观念早在殷商时期就已产生了,殷商贵族的祖先是和“上帝”合一的,是至上的神,人们以祭祀来求得祖先对于后代的护佑。可以说这种孝道表达的主要是一种宗教崇拜意义。春秋时期,经济政治结构产生剧烈的变动,西周时期形成的“家”、“国”合一的宗族制度遭到破坏,大国争霸导致社会动荡,维护西周宗法制度、具有宗教意义的孝道也发生了巨大变异。

先秦儒家对殷周孝道思想做了改造。他们首先清除了殷周孝道中的鬼神迷信、祖先崇拜,强调孝道是立足于人的心理情感的道德义务。孔子并不否认西周发展的与孝有关的礼仪制度,但是他认为这应该来源于父母和子女之间的人伦情感和道德义务,他将孝视为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的心理情感的自然表露。孔子谈孝道思想时肯定孝之情的重要性,但却不溺于情,主张运用礼的仪节对之予以文饰、调节和节制。孔子说:“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杨伯峻.论语译注·为政.北京:中华书局,1980,13他认为礼仪是表达孝之情的工具,不是人为造作。可见儒家同时肯定孝之情和孝之礼,对于两者的融合是持一种积极的肯定态度,他们力图调节孝之情和孝之礼,令两者并行不悖。先秦儒家强调孝道可以划分为孝之情和孝之礼两个方面,孝之情是形成孝道思想的基石,孝之礼则是孝之情的外在体现,缘情制礼。

但是,先秦道家则明确反对这些外在的礼仪,将孝的礼仪制度视为乱世的根源,全盘否定孝之礼存在的必要。他们认为孝之礼是人为制造出来的,不足以表达人们的孝之自然天性,反倒局限了真情的自然流露。“处丧以哀,无问其礼。”郭庆藩辑.王孝鱼整理.庄子集释·杂篇.渔父.北京:中华书局,1961,1032庄子也注重丧礼的哀戚之情,但是却排斥任何特定的形式,认为去掉礼仪的形式,才能达到人情的自然流露。总之,道家将孝道与礼仪分割开来,认为孝之礼是对人的自然性情的违背,希求抛却礼仪束缚的自然孝亲。

两汉时期,由于封建大一统的需要,统治者也十分重视孝德的推广和应用,因此孝道思想开始逐渐延伸到政治、宗教、社会的广阔领域,不仅仅是血缘亲情和个人德性,更是维护国家安定的社会性道德准则,注重忠孝一体,并且把孝抬高到人伦之本和天道的高度。西汉成书的《孝经》是此时孝道思想的系统化、理论化的成果。《孝经》中肯定孝道为德性之本,宣扬以孝治天下:“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生.孝经译注·开宗明义章. 北京:中华书局,1996,1强调将孝作为一种教化来治民,将孝亲和忠君结合,形成忠孝一体的理论。与此相关,汉代只讲孝之礼的外在形式,而抽离了孝之情的实质内容,背离了先秦儒家的孝道思想,也应验了先秦道家对孝之礼的批判。

魏晋名士在儒道合流的背景下对于汉代孝道思想进行了反思。魏晋时期社会上形成了一种儒道调和的社会思潮,此时名士的孝道思想也分别汲取了先秦儒家和道家的孝道思想中的合理成分,尤其是在对待孝之情和孝之礼的态度上:首先是重视先秦儒家和道家分别给予肯定和推崇的孝之情,将孝道置于亲亲的血缘关系之上,注重对于父母的奉养和尊敬;其次对于孝之礼时而肯定、推崇,时而贬斥、反对,这又取决于占据当时主导的社会思想的影响。

二 正始名士:重视孝之情

曹魏时期紧接动荡的汉朝末年,社会局势时而紧张时而缓和。此时士人的孝道思想伴随着复杂的社会历史条件呈现出诸多变异,这主要体现在士人们对于孝之情和孝之礼的看法上。总体而言,曹魏时期士人的孝道思想呈现出重视孝之情,逐渐将孝之情和孝之礼对立的态势。

正始名士开启了一代玄风,这种风范以儒道兼综为特征。此时尊无为、重自然的作风令名士从汉代家国天下的紧张责任感中解脱出来,注重个人的独立性和情感表达。这种儒道兼综的社会思潮影响了士人对孝道的看法,这里选取正始时期两大理论家何晏和王弼论述其孝道思想来概括正始名士的孝道思想。

何晏在注释《论语》时有不少对于孝道的看法。何晏认为孝来自于天然亲情,他说:“父子天性,率由自然至情。”何晏集解.皇侃义疏.论语集解义疏·卷七·子路.北京:中华书局,1985,183宰我不愿服丧三年时,何晏斥他为无恩爱之心。何晏说孝养父母要遵循爱敬的原则,以敬为先,以养为后。这与孔子、曾子等先秦儒家士人的看法是一致的,都强调爱敬是孝养父母之本,如果只是奉养以活命,那么就与蓄养犬马无异。

何晏也谈到守丧的问题,认为圣人制定守丧之礼是依循人情,君子居亲丧心如斩截,无食美衣锦之理。圣人制定三年之丧期,令人们不分贵贱都应遵照执行也有着深刻的原因,何晏认为这是因为“子之于父母,欲报之德,昊天罔极”何晏集解.皇侃义疏.论语集解义疏·卷九·阳货.北京:中华书局,1985,251,对于贤者来讲三年之丧是节制其哀情,恐怕他毁瘠灭性,以死伤生;对于愚者来讲是引导其孝亲,在父母去世后服丧三年以此体会并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情。何晏也强调“毁不灭性” ,对此皇侃曾解释道:“虽丧礼主哀,然孝子不得过哀以灭性,故使各至极哀而止也。” 何晏集解.皇侃义疏.论语集解义疏·卷十·子张.北京:中华书局,1985,270这是符合儒家大义的,因为孝子如果皆“哀以灭性”,以死伤生,令宗祀绝灭于一人,又触犯了不孝莫大于无后之罪,这样儒家所倡导的君亲仁爱何以为继?这一点倒是为后来的孝子提供了警示,从史料中可以看到晋朝时越来越多的孝子守丧期间哀毁骨立,几至灭性,这虽是真情流露,但毕竟有伤人伦大义。

对于孝的地位而言,何晏继承了孔子以孝为仁之本的思想,以孝训仁,以仁训道,将仁、孝作为德行、教化之本:“先能事父兄,然后仁道可成也。”何晏集解.皇侃义疏.论语集解义疏·卷一·学而.北京:中华书局,1985,3何晏也没有摆脱汉代移孝作忠的模子,将孝道扩展到治家治国的层面上,他认为如果能孝友于家族,自然可以令国家安泰,将推行孝友与为政合二为一。

何晏的孝道思想既反映了遵守儒家孝道传统的一面,如倡导奉养父母以敬为本,不分贵贱守丧三年等,但是也强调孝之情的重要性,如认为礼制的制定源于人情,丧葬礼仪是用以表达孝子的无限哀思等。这种在尊礼的前提下特别重情的孝道思想,具有重要的思想意义,使人们认识到孝之情才是孝道最本真的内涵,同时由于礼仪的节制而合理地表达孝之情,不因情废礼,令孝道的情和礼完美结合,符合孝道的本意。

王弼“幼而察惠,年十余,好老氏,通辩能言”陈寿撰.裴松之注.卢弼集解.三国志集解·魏书卷二十八·钟会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82,655。具体到孝道思想上,王弼透露出更加重自然、重感情的一面。王弼站在道家立场上,认为没有必要提倡孝道,他崇尚的是自然的感情,他认为如果国家自治、六亲自和,则人人都为忠臣孝子,不需再倡导忠孝。王弼在《老子指略》中讲到父子兄弟之间的感情本是发自自然的,但当孝慈成为一种美好的名声、高尚的德性,出于对名声的崇尚,人们很可能将孝慈的真正情感抛却,那时孝慈并不发源于内心的爱敬,反而关注外在的礼仪、虚伪的言行。因此通过摒弃虚伪的名行以回归自然的感情,这是丝毫不过分的,也是必不可少的:“父子兄弟,怀情失直,孝不任诚,慈不任实,盖显名行之所招也。患俗薄而名兴,行崇仁义愈致斯伪,况术之贱此者乎?故绝仁弃义,以复孝慈,未渠弘也。”王弼著.楼宇烈校释.王弼集校释.老子指略辑佚.北京:中华书局,1980, 199

王弼通过“圣人有情”命题提升了“情”的价值,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向我们揭示着孝之情的重要。王弼在解释 “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时明确肯定孝的重要内涵是“自然亲爱”,而非矫伪造做。孝悌为人的本性,只有具有孝悌之本才可能向外扩展,推及万物,达到至仁:“自然亲爱为孝,推爱及物为仁也。”王弼著.楼宇烈校释.王弼集校释.论语释疑辑佚.学而.北京:中华书局,1980,621这种观点将儒家的血缘关系与道家的自然原则结合在一起,其目的在于反对出于机心和利益的孝道,反对孝背离本真而导致矫揉造作,他想剥离汉代以来附加在孝之上的种种虚伪,将孝道还原为自然情感。

王弼以老解易,援老入儒,承袭老子反对礼仪、礼法将孝之情异化的观点,认为与其提倡孝慈不如令社会回复到自然亲爱的原始时期,那时人人自知父慈子孝,而各安其份、各司其职,一如“鱼相忘于江湖”。针对现实社会和人性中虚伪的弊端,王弼赞同老子“绝仁弃义,以复孝慈”的主张,认为此种做法十分必要。最后王弼更明确将孝训释为“自然亲爱”的天然亲情,重视孝之情,这是对于孝道原初意义的回归,反映了道家注重天然亲情的孝道思想的影响。三 竹林名士:激烈反对孝之礼

竹林名士处于曹魏集团和司马氏集团政治斗争最激烈的时期,这时名教彻底失范。竹林名士抨击礼教,以非常态的方式彰显自我的独立人格。他们崇尚“越名教而任自然”,将传统的名教要求和忠臣角色抛之脑后,注重个体的精神独立和感情的自由表达。这一切,也深刻地影响了他们的孝道思想。这里以曾经明确论述孝道或有孝行记载的阮籍、王戎、嵇康为例,简明论述竹林名士对于孝道的看法。房玄龄等.晋书·阮籍传.北京:中华书局,1982,1359阮籍的孝道思想主要体现在他激烈的言行当中:

“性至孝,母终,正与人围棋,对者求止,籍留与决赌。既而饮酒二斗,举声一号,吐血数升。及将葬,食一蒸肫,饮二斗酒,然后临诀,直言穷矣,举声一号,因又吐血数升,毁瘠骨立,殆致灭性。房玄龄等.晋书·阮籍传.北京:中华书局,1982,1361

阮籍在居丧期间引人关注:一方面是他面对母亲离世的惊人哀痛,另一方面是他居丧期间悖礼的言行。阮籍在这样的作为中彰显了他的孝亲真情,他不顾“毁不灭性”,不以死伤生的训诫,恣意地表达丧母之痛。他两次“吐血数升”,而又“毁瘠骨立”这是不孝之子所不能表现出来的。同时,他“直言穷矣”、“殆致灭性”,正是内心充满对母亲至亲至孝的感情才会令其如此哀戚,正是忠道信念衰颓后对孝道的坚守,才会令他在面临“亲不在”时如此绝望。诸多礼法之士守丧尽礼,但是从情感来讲,永远无法与阮籍这样真挚深沉的思亲之情相比。由此可见阮籍对于孝之情的珍视。其次,阮籍在居丧时的悖礼骇俗行为。他知晓母亲去世继续下棋而不立即奔丧告丧,居丧期间饮酒食肉,待客时散发箕踞等等,不可否认这完全就是违反传统儒家孝道礼仪的。

阮籍根本不在乎所谓礼仪,他像老庄一样对于名教礼制进行了毫不留情的抨击。他认为君子提倡的所谓礼法,事实上正是造成天下大乱的原因,但是人们往往遵照行事,不加改易,真是大错特错了:“汝君子之礼法,诚天下残贼、乱危、死亡之术耳,而乃目以为美行不易之道,不亦过乎!”阮籍著.陈伯君校注.阮籍集校注·大人先生传.北京:中华书局,1987,170对于礼制的激烈反对来自于当时的社会形势,名教被各色人等任意宰割,时而拿来作为个人的道德准则,时而又被抛却脑后。“本有济世志”的阮籍不再信奉和依赖这样虚伪的名教,他倒是从早已盛行的道家之风中发掘了思想资源。从儒家传统的角度,这种排斥甚至反对丧葬礼仪的行为固然不合理,但道家注重孝亲的天然情感,倡导孝亲之情的自由表达,所以从道家角度看,阮籍在守丧期间所表现的真挚的孝之情是不可否认的。阮籍“直言穷矣”,正是对孝道不行的彻底绝望,他以自己的惊世作为表达了个人崇高的自觉意识,更给司马氏集团以讽刺和挑战。

嵇康崇尚老庄,与阮籍齐名。他的著作中没有直接论述孝道,而是在广泛意义上对于名教礼制进行了议论:“推其原也,六经以抑引为主,人性以从欲为欢。抑引则违其愿,从欲则得自然。然则自然之得,不由抑引之六经;全性之本,不须犯情之礼律。”嵇康著.戴明扬校注.嵇康集校注·难自然好学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260-261他首先对于传统儒家士人进仕的重要途径——学习六经进行了直接的否定,认为六经中的是非善恶之要求实际上是对于人性的压抑,人性本是自然顺情的,学习六经或者依循礼制都不能全性保真。仁、义、礼、智来源于虚伪矫作和争名逐利,这与人性中的真情自然是完全背离的。嵇康进一步对礼制进行了修正,《声无哀乐论》中他说:“玉帛非礼敬之实,歌舞非悲哀之主也。”嵇康著.戴明扬校注.嵇康集校注·声无哀乐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198《答释难宅无吉凶摄生论》中他又说:“所谓礼为情貌者也。”嵇康著.戴明扬校注.嵇康集校注·答释难宅无吉凶摄生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295认为礼制的本质在于情,在于敬,而非外在的代表之物,人们要重视礼中之情。

王戎世族出身,好清谈,言论超然玄著,为时人所推服。《晋书》记载:“后迁光禄勋、吏部尚书,以母忧去职。性至孝,不拘礼制,饮酒食肉,或观弈棋,而容貌毁悴,杖然后起。裴頠往吊之,谓人曰:‘若使一恸能伤人,濬冲不免灭性之讥也。’时和峤亦居父丧,以礼法自持,量米而食,哀毁不逾于戎。帝谓刘毅曰:‘和峤毁顿过礼,使人忧之。’毅曰:‘峤虽寝苫食粥,乃生孝耳。至于王戎,所谓死孝,陛下当先忧之。’戎先有吐疾,居丧增甚。帝遣医疗之,并赐药物,又断宾客。”房玄龄等.晋书·王戎传.北京:中华书局,1982,1233同样是居丧,王戎并不以礼制限制个人的孝亲之情的表达,他不拘礼制,或饮酒食肉,或闲散观棋,但却尽个人哀思之情,不顾身体而伤及自己,被称为“死孝”;和峤寝苫食粥,居丧尽礼,但不因哀哭死者而伤及生者,被称为“生孝”。生孝重在表现孝行的礼仪周备,死孝则反映孝子的忧伤哀毁。为何时人评判王戎更胜?因为王戎在守丧期间表达感情毫无掩饰,不为礼制束缚,相对于和峤的“寝苫食粥”、“哀毁不逾于戎”,反而是王戎“毁悴”、“灭性”令人为之动容,为之担忧。足见“死孝”的意义之重,用自己的性命奉生送死可能比依循礼制要真切、深情,这种尽哀思之情的守丧方式,透露着竹林玄风中“越名教而任自然”的倾向。

竹林名士对名教礼法的异化和滥用十分厌恶,因此对于孝道的礼法要求十分排斥。他们认为孝之礼与孝之情是尖锐对立、不可调和的,他们重视孝之情,对于道家反对孝亲礼仪的做法十分肯定。这个时期的名士生活在名教与自然的夹缝之中,他们想要任自然而又不能纯任自然,想要抛弃名教却难以抛弃名教。四 两晋名士:弥合孝之情和孝之礼

西晋时期,名教与自然的紧张关系渐趋缓和,此时大部分士人处于恢复名教秩序的要求之中,即使有人坚持自然之风也并不足以危及生命。因此人们强调遭到贬低的孝之礼,而同时不忽视孝之情的重要性,孝之情和孝之礼两者都得到推崇。试图将孝之情和孝之礼融合为一的代表人物之一是郭象。郭象在关涉到孝道思想的时候十分注重 “自然”和“名教”的统一,他认为父子之情来源于天然:“自然结固,不可解也。”郭庆藩辑.王孝鱼整理.庄子集释·人间世.北京:中华书局,1961,155郭象作为玄学大家十分肯定道家重真情、反礼法的作风,但不同于正始名士刻意忽略孝之情和孝之礼的差异和冲突,也不同于竹林名士将两者尖锐对立,他用自己的方式消解了道家一直强调的孝之礼和孝之情的矛盾。

郭象注释《庄子·大宗师》时讲:“人哭亦哭,俗内之迹也。齐死生,忘哀乐,临尸能歌,方外之至也。”郭庆藩辑.王孝鱼整理.庄子集释·大宗师.北京:中华书局,1961,266他认为奔丧守丧、哀戚哭泣、守丧三年等孝之礼是方内之士的法则,方内之礼贵在节文,在方内人看来守丧时鼓琴而歌这样一种“非礼”的行为真是匪夷所思。但是郭象这样解释,临尸而歌的子琴张、孟子反是方外之高人,“不为教迹所拘”,“游心寰宇之外”,他们生死一齐、哀乐俱忘,并不屑于遵循世俗礼制,而子贡也不应以世俗的眼光去衡量这些方外之士。郭象先用方内、方外消解了曾经存在的孝之礼和孝之情产生冲突的机会,又进一步以庄子的齐物论为依据,淡化礼制和孝思的对立。《庄子》中记载,颜回质疑孟孙才的居丧,发现他丝毫没有表现出孝子丧亲的哀戚之情。郭象认为他已然冥同生死,顺化无为:“夫常觉者,无往而有逆也,故人哭亦哭,正自是其所宜也。……所造皆适,则忘适矣,故不及笑也。夫礼哭必哀,献笑必乐,哀乐存怀,则不能与适推移矣。今孟孙常适,故哭而不哀,与化俱往也。”郭庆藩辑.王孝鱼整理.庄子集释·大宗师.北京:中华书局,1961,276郭象认为真正的“觉者”与物同体,冥同内外,所以在丧葬时不存哀乐于胸中,“人哭亦哭”,不哀戚死者的消逝,将此看作是“与适推移”,自己也将顺应这种“推移”,顺化无为。所以孟孙才“哭泣无涕,中心不戚,居丧不哀”,但仍然称其为“善处丧”。郭象进一步认为真正的礼制在于“称情直往”,率情而动,忘却名形:“夫知礼意者,必游外以经内,守母以存子,称情而直往也。若乃矜乎名声,牵乎形制,则孝不任诚,慈不任实,父子兄弟,怀情相欺,岂礼之大意哉!”郭庆藩辑.王孝鱼整理.庄子集释·大宗师.北京:中华书局,1961,267这是礼仪的高超境界——玄同内外,守母存子,既不违背方内的处事法则,又能令方外之人顺情而动,既能够保有礼仪之真挚情感,又不毁坏礼仪的外在规范。如果对礼仪的遵守不是来源于孝之情,孝之礼变为虚伪矫饰,那就是不通达礼意了。

郭象以其独化论为基础,认为孝亲的自然之情是天经地义,表达孝道也应该顺情而动。郭象将孝之礼放在俗内来进行肯定,虽然在理论上将两者的矛盾、对立消解了,但是事实上却是礼在俗内而情在方外,还是造成了孝道的分割。在理论上肯定了孝亲情感的重要性之后,随之而来的问题则是“称情直往”能不能成为一种社会存在?如何解决实际生活中情与礼的冲突?解决问题的关键不仅在于情而更在礼,即怎样把礼仪变得合乎人情?这诸多问题便给东晋名士留下了发挥的空间。

大学生孝道论文范文12

一、道教孝道思想产生阶段

根据学术界通常认识,道教产生于东汉顺帝时(126年-144年),道教的孝道思想自然可以上溯到道教产生之时。这个时期,道教很多教理教义都不完备,伦理道德思想也尚未形成完善的体系,而儒家的孝道观已发展到相当成熟的地步。因此,早期道教直接将儒家孝道思想引入作为自己的思想。

据考证,甲骨文中已有“孝”字,字形由上面一个“老”下面一个“子”组成,象征着老人呵护子女,子女侍奉老人。孝道思想在中国源远流长。在早期的文献《诗经》、《尚书》中便包含了孝道思想。《诗经・小雅・蓼莪》:“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哀哀父母,生我劬瘁。”“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臀遥出入腹我,欲报之德,吴天罔极。”《尚书・康诰》认为“不孝不友”是“元恶大憝”,是首恶大罪、不可宽恕的事情。然而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礼崩乐坏,孝道思想也有所动摇,各种不孝之行多见史书:卫国的石恶死了父亲,却毫不感到哀痛,“卫石共子卒,悼子不哀”;鲁昭公死了母亲,不但毫无悲戚之色还照常举行打猎活动,“五月,齐归薨,大搜于比蒲,非礼也。……九月,葬齐归,公不戚”。春秋时期,孝道观念的淡薄,促使力图恢复周礼的儒家开创者孔子重新巩固孝道思想。孔子的全部思想以仁为中心,而何为仁?“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孝悌不但是行仁之本,而且还是儒家思想的逻辑起点。由孝而忠,由家而国,对父母的孝心自然扩充为对天地万物的泛爱之心。质言之,人若连自己亲身父母都不爱,则不可能爱他人爱社会。

儒家的孝道思想包括三重内涵。一是养亲。从物质层面供给衣食赡养父母,这是孝道的最低要求。尽心尽力供养其亲,是人的基本道德义务。“事父母,能竭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曾子孝于父母,昏定晨省,调寒温,适轻重,勉力于靡粥之间,行走于衽席之上,而德美重于后世”(《新语・慎微》)。为父母提供生活所需的物质是子女尽孝的首要内容,因此,曾子提出父母在时,子女应“不择官而仕”。官位虽低,俸禄虽薄,但能奉养父母,就应该出仕以养亲。二是敬亲。孝并不止于为父母提供衣食等赡养义务,而是一种自然的情感,这种根源于血缘关系的自然亲情表现在行为中便是对父母的敬。敬亲,是人与动物的区别所在。《论语》中记载子游问孝,孔子答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只有对父母发自内心的爱,才会有和气,才会有愉色,才会有婉容,才会表现为敬亲。因此子夏问孝时,孔子说:“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论语・为政》)先生即父兄。可见,敬亲是孝的重要内容。三是谏亲。父母有过失的时候,子女应顺从还是劝诫?儒家很早便提出这一问题并努力加以解决。《孝经》中记载曾子向孔子提出这个问题,孔子说:“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可以不争于君。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令又焉得孝乎?”但是如果子女加以劝谏而父母不听时应如何呢?孔子说:“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论语・里仁》)就是说子女反复婉言相劝,如果父母仍一意孤行,子女不应该怨恨,而是一如从前的孝顺双亲。

道教在创建之初,理论尚不完善时,将儒家孝道思想直接吸收进来。道教早期经典《太平经》十分重视孝,认为“天下之事,孝为上第一”。其孝道基本上和儒家孝道思想相同,也认为“养亲”是孝的最低要求,如果这一点都做不到,就是天下大不善:“子不孝,则不能尽力养其亲;弟子不顺,则不能尽力修明其师道;臣不忠,则不能尽力共敬事其君。为此三行为不善,罪名不可除也。”如此不孝,要受到鬼神的谴责。“天地憎之,鬼神害之,人共恶之,死尚有馀责于地下。”敬亲也是道教孝道思想的题中之义,魏晋时期《女青鬼律》之《道德禁忌》22条中,有“不得违背父母名讳”,“不得轻慢老人……不孝五逆”等。在道教孝道中也有与谏亲类似的思想,《太平经》认为真正的孝是对于君父师未曾听到过的言论不隐瞒,诚实地告诉他们异闻,并非不管君父师所言对错,一味赞同,“未尝见之说以上其师,是上善顺弟子也”。

这个时期的道教孝道思想更加强调为父母求长生。“上善第一孝子者,念其父母且老去也,独居闲处念思之,常疾下也,于何得不死之术,向可与亲往居之,贱财贵道活而已。思弦歌哀曲,以乐其亲,风化其意,使人道也。乐得终古与其居,而不知老也,常为求索殊方,周流远所也。至诚乃感天,力尽乃已也。”长生,是道教思想的核心教义,是道教思想中最吸引人的部分,大部分人信仰道教者主要目的是求得长生,因此,道教的孝道思想自然认为最大的孝是为父母求长生。另外,道教孝道观还与“道”的本性结合起来,认为“慈孝者,思从内出,思以藏发,不学能得之,自然之术。行与天心同,意与地合。”(《道藏》戊部《大慈孝顺闾》)即是说“孝”是出于天地的本心,是天地间与生俱来的,非人所创的自然而然的法则。

纵观这个时期的道教孝道思想,由于其教理教义尚不成熟,受儒家孝道思想影响非常大,缺乏自己的完善的理论。不过,从一开始,道教的孝道思想就表现出对长生的强烈追求,这是与儒家孝道思想不同的地方。

二、道教孝道思想理论提升阶段

道教孝道思想的成熟是在净明道产生之后。净明道,全称为忠孝净明道,是由晋代以来的许逊信仰发展而形成的一个道教宗派,兴起于宋元时期。净明道对道教的孝道思想从理论上进行了提升,认为“忠孝”不仅是社会的伦理规范,而且是修炼心性,追求“净明”的修炼方式。

从南宋初开始,“孝”开始渐渐脱离纯粹的人道范畴而具有了宗教的神圣意味。《太上灵宝净明洞神上品经》中有:“父母之身,天尊之身;能事父母,天尊降灵。欲拜星辰,友恭弟兄;兄弟之身,诸天真人。凡知此者,可以烧丹篆符,百鬼畏名。”这里,父母兄弟之身直接被视为神圣的“天尊”和“诸天真人”之身。世俗的孝行也就成为了可以与天尊沟通的具有宗教意义的行为。

此后至周真公时期,净明道又将“忠孝”作为其宗教修炼的一项重要内容,认为“凡学《黄素书》者,要在忠孝。忠孝之人,持人直谅,秉盼鹿В是非不能摇,淫邪不能人,十善俱备,五逆成消,一心之中,外物不汩,自然成就,毕竟有成”。这里,践行忠孝即是修心,通 过践行忠孝而修的心不被是非所动摇,不被淫邪侵入,不为外物所动,则能修成大道。

到元代时,道教的孝道思想更富有神圣意味。元代净明道对孝的神圣意义大加阐发,并将世俗孝行与宗教修炼融为一体,如《净明忠孝全书》认为忠孝乃“大道之本”,并认为践行忠孝便可以证道成仙,“忠孝之道,非必长生,而长生之性存,死而不昧,列于仙班”。

这时“孝”已经是与道教传统思想相结合的宗教修炼方式。刘玉认为“真忠至孝之道”的要点在于“惩忿窒欲,明理不昧心天”。这种说法虽然看上去与宋明儒者所倡的理论无异,但事实上却是有根本性差异的,惩忿窒欲实际上是类似内丹的心性修炼:“惩忿则心火下降,窒欲则肾水上升,明理不昧心天则元神曰壮、福德曰增。水上火下,精神既济,中有真土为之主宰,只此便是正心修身之学、真忠至孝之道。修持久久,复其本净元明之性,道在是矣。”践履忠孝何以能令心火上升肾水下降呢?很明显,这里忠孝的对象发生了演变,不再是指世俗的父母和君主,而是自身的心性。刘玉在解释“孝”为“不昧天理”时说:“明道只是不昧心天,心中有天者,理即是也,谓如人能敬爱父母,便是不昧此道理”。因此践履忠孝实际上就是修炼“心性”,进而能让心火上升、肾水下降。

刘玉的弟子黄元吉更详细地阐释道教的孝道观。黄元吉继承刘玉的观点,认为孝的对象是自身的心性,真正的孝是“珍啬元气,深知天命,长养道胎,继续正脉”。而侍奉世俗父母是不是孝行呢?黄元吉认为:“此乃孝道中一事耳。当知有就里的孝道,不可不行持。大概吾身是父母遗体,但向行住坐卧十二时中善加崇护,不获罪于五藏,方可谓之至孝。”可见,侍奉世俗的父母只是孝道中的一件事,而最大的孝道是“不获罪于五藏”。

“不获罪于五藏”,实际上是不伤五脏之气。其所谓“真孝”是道教养生上的修炼方式。不伤五脏之气,看似类似于儒家“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但事实上是有区别的,不伤身在儒道二家中的地位不同。儒家认为不伤身只是孝行的开始,并非至善,儒家所追求孝之终是“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与儒家以立身行道,光宗耀祖为最大的孝不同,道教认为不获罪于五藏,不伤身,长生久视才是至孝。道教早期孝道思想尚不完善之时,道教理论家葛洪在论述孝道思想时认为“盖闻身体不伤,谓之终孝,况得仙道,长生久视,天地相毕,过于受全归完,不亦远乎?……先鬼有知,将蒙我荣”(《抱朴子内篇》)。即认为成仙之后,会光耀先鬼。道教早期的孝道思想是儒家的直接借用,连葛洪这样的道教理论家都不例外。而在净明道这里,道教的孝道思想已经成熟,“孝”已经从世俗的伦理道德发展成一种心性的修炼方式,并可通过这种方式修心炼性以致通达大道、位列仙班。这一道教的孝道思想与其心性论相结合,已提升到较高的理论高度。

三、孝道思想理论总结时期

明清时期,道教发展处于衰落时期,理论上建树不多,主要贡献在于对前朝孝道思想的总结。这一时期,道教孝道思想主要朝两个方向发展。

一是传统孝道思想的继续发展和总结。如《三丰全书》认为孝是人道中的一部分,是得仙道的前提。它认为内以尽性,外以尽伦常,便可以成就内丹,全人道方可全仙道。“只要素行阴德,仁慈悲悯,忠孝信诚,全于人道,仙道自然不远。”又如清代的《关圣帝君觉世宝训》,开篇就有“人生在世,贵尽忠孝节义等事,方于人道无愧,可立身于天地之间。若不尽忠孝节义之事,身虽在世,其心已死,是谓偷生。凡人心即神,神即心,无愧于心无愧于神。若是欺心,便是欺神……淫为诸恶首,孝为百行原,但有逆理于心有愧者,勿谓有利而行之,凡有合理于心无愧者,勿谓无利而不行。”这些观点几乎是前朝孝道观的翻版,认为孝很重要,是百行的本源。而且孝作为理是具备于人心中的,而人心就是神。如果不孝,就是违背了心中的理,就是欺心,也就是欺神。因此,不孝会受到神灵的惩罚。

一是受佛教影响,认为万物皆虚幻、人生如戏观念不断增强。但在戏中,做父亲的应尽到父亲的职责,做子女的应尽到子女的义务。全真道龙门派第十一代传人清朝高道刘一明认为:“然父子兄弟夫妇既聚会在一本戏中,为父者亦必做出为父的道理,为子者亦必做出为子的道理,为兄者亦必做出为兄的道理……当知各尽道理,自己本分中应当如是,但不过心中明白是逢场作戏,大家合伙,将这一本戏顺顺序序作个完结,彼此了事。如此应去,既不伤天伦,又不昧本性,便是在家出家在尘出尘。”(《通关文》)虽然刘一明的孝道思想受到佛教的影响,但他仍主要继承了道教一贯的重视孝的传统。他力主出家者要断除恩爱,但也主张出家者要事亲养生送死:“若是出家者,除事亲养生送死而外,其馀恩爱,必须一刀两断。”(《通关文》)出家者应孝顺父母,在早期道教科仪中就有规定。刘宋时期产生的《洞玄灵宝道学科仪》是对道士女冠修持生活的规范,其中,居山制度中有一条“当念己身,父母长育之恩勿忘”,此经还规定了道士女冠应定期归省双亲,以报答养育之恩,“若在远,随四时省问;若在近,随月朔省问,在寒在热,在凉在喧,定省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