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大学生人际交往论文

大学生人际交往论文

时间:2023-03-24 15:25:07

大学生人际交往论文

大学生人际交往论文范文1

关键词:工科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人文素质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23-0176-03

一、工科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培养的现状

1. 目前极少数工科院校中开设人际交往相关课程

人文氛围不足是目前工科院校的普遍现象。大多数高校因深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长期存在着“重智商、轻情商”的现象,即重视学生的学业成绩,轻视其情绪、道德、情感、意志等品质的培养。人际交往能力属于考查情商高低的主要指标。目前,很少有工科院校开设引导大学生进行人际交往的专门人文课程,也没有开设相关的素质技能课程。卡耐基讲过:“成功来自于85%的人脉关系,15%的专业知识。”缔结人脉最主要的途径就是开展人际交往,但工科院校的教师很少用时间和精力去教导学生为人处世,学生平时得到的也大多属于逻辑推理训练,对如何培养良好的交往品德、如何规范自身的言谈举止少于顾及,在人际交往方面没有机会得到有效的指导和帮助,这就在无形中阻碍了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使得不少工科大学生智商很高,情商却较低。他们不懂或不善与人交往,往往不知如何与他人友好相处、顺畅沟通和深入交流,无法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严重地甚至会形成人际交往障碍,从而影响到他们的身心健康。

2. 已开设的人际交往课程存在诸多问题

长期以来,许多工科院校在课程体系上安排不太合理,仍体现出重工轻文的倾向。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

一是有关人际交往的课程课时数较少且随意性过大。与专业课程相比,人际交往方面的课程只不过是一个点缀,甚至在某些工科院校,还战战兢兢地属于被裁减之列。无论是学时数量还是时间安排,专业课程都占有绝对的优势。为满足专业课程的课时数要求,人际交往方面的课程课时数可以被随意削减,甚至不断被挤占和挪用。这样造成的后果是,学生都认为专业课程才是一盘“主菜”,值得好好消化吸收;而人际交往方面的课程属于“餐后甜点”,可有可无,对其的重视程度和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二是已开设的人际交往类型课程目标过于功利化。例如,语言是一种社会交际工具是众所周知的,但大多数工科院校将《演讲与口才》这门人际交往课程仅仅定位于“演讲学”或者“口才学”,更有甚者将其简化为“普通话”,其教学目标就是为学生的普通话过级做训练。还有不少院校所开的此类课程,目标停留在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的程度,立足于对专业课程的辅助与提升,而没有站在学生的健康品性、心智培养和终身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来思考,只突出强调其工具性、实用性和功效性等表面文章,而忽视其深刻的文化性、思想性和审美性等内涵。

3. 人际交往能力培养教学资源缺乏

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属于人文社会科学范畴。由于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投入效果很难立竿见影,工科院校往往更愿意把经费用在专业建设上,而对人文社科类学科的课程建设、多媒体资源的配置、图书馆人文资料的购置、第二课堂的开展、学生社团的建设、人文教师队伍构建等方面的经费支持力度不够,甚至短缺,也给工科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教学科研带来诸多不便。[3]当前,工科院校从总体上来说,专业的人文教师仍大量缺乏,人际交往类型课程的授课教师,许多是由在工科院校里没有主体专业的教辅人员担任,并不具备足够的教授条件与资历;同时,教学手段也相对单一滞后,多为传统的理论讲解,启发式、互动式的教学方式还没有真正进入课堂。

二、提高工科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对策

1. 开设有关人际交往能力的理论与技巧训练课程

提高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学校方面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学校应把对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纳入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之中。要较好地提高工科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学校可以开设一些相关的必修课程,如《演讲与口才》、《大学生社交礼仪》以及《大学生人际交往与口语交流》等。通过对社会人际交际、生活中的个人礼仪、社会公共文明礼仪,以及大学生社会交往中的口语表达、言语交流等相关内容的学习,让学生掌握人际交往的相关理论知识,熟悉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技巧,正确认识自己在人际交往方面的优势与不足。继而,在理论的指导下,开展一些有针对性的技巧训练,例如如何针对不同的社交场景和交往对象,恰如其分地作自我介绍;在现实生活中,机动灵活地与他人进行赞扬、寒暄、道歉和拒绝等口语活动练习;等等。不断训练学生对社会情境的辨析能力和对其交往对象心理状态的洞察力,从而改进和提高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最终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2. 以大学生人际交往类课程为主体,构建人际交往课程体系

要培养工科大学生积极健康的人际交往能力,仅仅依靠几位人文课教师上上课、再加上实践操练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全体教师统一认识,齐心合力,共同努力,随时注重对工科大学生的正确的教育引导,才能有更明显的效果。学校可以以大学生人际交往类课程为主体,对人文素质课程的性质、任务、特点及其教学规律进行深入探索,构建科学合理的人际交往教学课程体系。高校可尝试开设从专业课或专业基础课中分化或延伸出来的专业文化课,引导专业课教师在专业教育中主动承载起人际交往教育的责任。通过在专业教育中渗透人文教育,让大学生正确认识技术与社会的关系,技术与人的关系,克服技术至上的观点,懂得在技术服务中也要体现对人的关怀。[4]当然,高校要注意合理安排大学生人际交往课的教学时间,确保教学的主渠道畅通。

大学生人际交往论文范文2

[关键词]弟子规 人际交往 规范

[中图分类号]G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4-0070-03

马克思主义原理认为,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从出生之日起,人就通过各种人际交往活动建立关系,人不能脱离他人、脱离社会而单独生存。美国学者卡耐基指出:在现代社会,人们事业能否取得成功只有15%靠他自身的能力,而85%则取决于人际关系。如何进行有效得体的信息交流和人际互动,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很多现代人的困惑,也是很多人研究和探求的焦点。在众多实践和研究的成果中,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著作再次受到推崇,其中《弟子规》的影响越来越大。很多学校用它教育孩子,很多单位甚至是外企,将它作为员工培训的手册,以构建和谐的个人关系、家庭关系和社会关系。

《弟子规》源于《论语•学而》篇中的“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讲的是孔夫子的核心思想:孝、悌、仁、爱。按照三字一句的押韵形式写成,全文360句,共1080字,对孩子的言语、行为、举止、待人、接物等方面提出了详细而明确的要求。《弟子规》原名为《训蒙文》,原著由清代学者李毓秀所撰,后由学者贾存仁在《训蒙文》的基础上进行了修订,并把书名改为《弟子规》。

现代人际交往是否有规可循,有范可依,如何才能提高现代人人际交往的水平,从而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弟子规》能给我们现代人际交往怎样的启示?带着这些问题,笔者对近年来关于《弟子规》和人际交往两方的文献进行了梳理,欲从先人的智慧中寻找现代人际交往的规范。

一、《弟子规》研究

(一)《弟子规》解析

随着《弟子规》日渐受欢迎,市面上各种解读本成为畅销书。其中比较有影响力的有《钱文忠解读弟子规》、钟茂森的《细读弟子规》、蔡礼旭的《细讲弟子规》,还有各种儿童读本数十种。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钱文忠将《弟子规》搬上央视百家讲坛,其讲解内容已编著成书《钱文忠解读弟子规》。该书以《弟子规》原文为基础,充分融入对现实的深层次思考,穿插上百则故事和案例,讲述了如何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待人接物、修身治学等为人处世应有的基本理念和行为规范,阐述儒家思想提倡的孝、悌、谨、信、泛爱众、亲仁和余力学文等思想对于现代人的作用,针对目前社会中存在的诸多道德危机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解决之道。蔡礼旭老师的《细讲弟子规》以追求人生的幸福为起点,以社会现实为案例,讲解如何在现实当中进行明智的选择,如何孝敬父母,如何自理自立,修身立德,从而建立自己内心的和谐,得到幸福的人生。而以钟茂森博士的最新演讲整理而成的《细读弟子规》,结合自身经历逐字逐句讲解落实《弟子规》中的效用,强调个人道德品行是根基,修身修心,“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提倡“人皆可以为尧舜”。

(二)《弟子规》的当代意义

《弟子规》是汇集了儒家思想当中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等精髓提炼出来的做人行为规范,是儒家文化在生活中的具体体现。重拾中华文化,学习儒家经典,用《弟子规》中“孝悌”“谨信”“泛爱众”的做人规范指导当今人们的生活,能够让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有规可循,树立个人良好的道德品行,建立和睦的家庭关系,对构建和谐社会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近年来,《弟子规》受到广泛追捧,很多学校用它来教育孩子,很多单位甚至是外企,将它作为员工培训手册,举办了很多大型讲座论坛,成为广为学习和交流的典范。综合现有研究文献、一些人的学习感悟或者亲身实践,《弟子规》的现实意义可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对个人成长、成功的价值。《弟子规》中将孝、悌、谨、信、泛爱众、亲仁和学文等思想融入其中,从日常生活的一言一行中去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通过学习和实践《弟子规》,不仅能够洗涤心灵,修身立德,树立个人崇尚孝顺、仁爱、谦逊的内在品质,从行为方面,培养个人良好的人际交往规范,即如何对待父母、尊长、领导、朋友等等处世之道,成为个人立足社会、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获取人生幸福观的最佳读本。

第二,对当代教育的价值。良好品德的培养首先是从家庭教育开始的。其一,在家庭教育中,《弟子规》认为父母要教育子女尽孝悌之道,就是对青少年儿童进行感恩教育,让受教育者感受别人对自己的爱,体验理解别人对自己的付出,并把报答别人作为自己的一种人生信念,这应该是家庭教育的首要任务;其二,父母要教育子女施仁爱之心,只有学会关心别人,才能处理好与周围人的关系,才能获得更多成功的机会,也才会成为一个真正幸福的人,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温馨与和谐;其三,要培养子女诚实守信,见贤思齐,谨言向善。这些行为规范与准则对今天的青少年仍有极好的教育意义,对改正当前青少年中出现的一些不良现象大有裨益。学者张慧玲认为,《弟子规》是圣贤教育的指南,它不但适用于家庭教育,并且还适用于各阶层不同年龄的人学习和效仿。很多学者一致认为当前的学校教育应遵从“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先训,加强思想道德、行为规范的教育。《浅谈与大学生德育教育》中指出,当今我们在落实国家德、智、体、美、劳的教育方针时,往往以智育为先,忽视了对学生“德”的教育。孩子从幼儿园开始,小学、中学、大学都是以分数高低论英雄,忽视了对孩子怎样做人的教育。大学生之前的学习绝大部分是文化知识的学习,而对德(即怎样做人、做怎样的人)的学习比较欠缺。大学是他们走向社会的最后一站,充分利用大学阶段的学习,为他们补上这一课是有必要的。《弟子规》对现代教育的启示意义是要在学校的思想教育当中加强感恩教育、诚信教育、尊重教育。

第三,对企业管理的价值。《弟子规》不但走进了校园,同时走进了企业。不少企业内部推行《弟子规》的学习和践行,用《弟子规》进行现代企业文化和管理制度的探索,如广东正业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汇通汇利公司、浙江春晖集团等都从《弟子规》中得到了现代企业管理的启示。《弟子规》的孝悌、忠信等教育,能够使员工之间、员工和领导之间建立友好和睦的关系,有利于团结互助、执行和谐的企业文化;《弟子规》中的谨、信、泛爱众、亲仁、有余力学文等思想指导员工的日常行为,不但能够培养德才兼备的员工,而且以此标准为客户服务,处理企业外部关系,能够提升客户满意度,增加企业经济效益。北京汇通汇利公司结合现代管理学、儒学,从企业文化建设、领导伦理与社会责任、激励管理、管理沟通与组织冲突解决、核心竞争力五方面,提出“在企业中落实家道”的观点。认为,《弟子规》是基于对中国人人性的深入理解,构建的基于中国人心理行为的管理模式、工具和方法,这对中国企业的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弟子规》的现代意义在于它有助于治国安邦、兴家旺兴,弥补西方管理理论制度化、模式化的不足之处,并将较为抽象的中国儒商管理理论具体化。

第四,《弟子规》对于建构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古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说,《弟子规》包含了为人子弟在家、在外、待人、处事应遵循的一切道德规范,通过学习和践行《弟子规》,实现个人幸福、家庭和睦、兄友弟恭、朋谊友信,人人都秉承“凡是人,皆需爱,天同覆,地同载”(弟子规)的思想,人人都能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那么和谐社会就在眼前。刘碧珠认为德治的效用在于动员人的道德情感,使人成为有道德的人,使社会成为友爱和谐的社会。人和、家和、国和是国家兴旺的前提与基础。所以,法治在于安邦,德治则在于兴邦。《弟子规》从人本管理入手,即自我管理,通过主体人的自我认识、自我判断、自我选择和自我努力来实现对自身的身体、心灵、精神、情感、智慧水平的改善,最大程度地克服个人私欲,追求更高层次的社会价值,《弟子规》教育是治国安邦之根本。

第五,对研究当代人际交往规范有重要的启示。在现有关于落实《弟子规》行为规范的资料中,有各地方政府部门主办的中国传统文化汇报团在全国巡回演讲五十多场的光盘和声屏之友,如《家和万事兴》《家庭百科》《道德的力量》等书刊,即实践者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撰写或者讲述的学习《弟子规》后自身改变及家庭和谐的心得,很多事例催人泪下,很多故事令人反省。这些实践的案例对于研究当代人际交往规范有重要的启示。

二、人际交往研究

(一)人际交往的界定

现代汉语词典词条“人际”释为“人与人之间”,词条“交往”释为“互相来往”。人们普遍认为“人际交往”属于心理学范畴,注重交往的心理状态和建立的心理联系。

邓卓明认为,人际交往是指人与人之间通过一定的方式进行接触,从而在心理和行为上发生相互影响的过程,包括动态和静态的两种含义。动态的人际交往是指人与人之间物质和非物质相互作用的过程,即通常意义上的人际交往;静态的人际交往是指人与人之间通过动态的相互作用建立起来的情感联系,即人际关系。

从社会学角度看,人际交往是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马克思认为人际交往在本质上是社会交往。薛振田认为,“人际交往是人们运用一定的工具传递信息,交流思想,以求达到某种目的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社会活动,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从组织行为学角度看,吴远认为,“人际交往就是交往主体在一定的情境和条件下,通过某些交往行为,作用于交往对象,从而达到人际交往的效果。其中包含了人际交往的五个要素:交往主体、交往条件、交往情境、交往行为和交往对象。”

综合以往研究者对人际交往的界定,人际交往是一种社会性活动;是一种信息沟通方式;是一种满足心理需要的过程;是人的一种外在行为表现。

(二)现代人际交往规范

21世纪是信息化全球化的社会。社会的特点是不仅变化速度快,而且呈现市场化、服务的专业化,社会的巨大变革对现代人的生活和工作均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作为现代人,行为交往方式应如何适应这种变化,也就是说,人际交往是否有规可循,有范可依?在学界此答案是肯定的。张向东博士认为,“全世界各个国家和民族都有适合于自己特点的规范和礼俗,沿袭多年,经久不衰。随着现代化信息社会的到来,人际交往日趋频繁,它已不限于本民族和社区之内,在空间和地域上有极大超越。我们迫切要求建立世界通用人际交往规范,以促进世界各族人民之间的理解和友好往来。”张向东博士结合中国传统礼仪,总结出人际交往的基本规范有以下四点:1.热情、礼貌;2.诚实、信用,即中国古代伦理道德规范中的“五常”――仁、义、礼、智、信中的信;3.尊重和理性;4.利他和团结,它们既决定着交往的动机,也直接影响其结局。而贾士祥认为,人际交往的行为规范是温、良、恭、俭、让。温,即和厚,指为人性情温和而敦厚;良,易直也,指要做一个和易、正直的人;恭,庄静也,即庄重而不轻浮,敬重而不傲慢;俭,节制也,意为约束、限制、节制,指在人际交往中,能够对自己的情绪、感情和欲望加以约束,限制和节制,而不是事事以我为中心,为所欲为,傲慢无度。刘桂凤认为:正确、规范的人际交往就应该奉行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社会主义道德,大力倡导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的家庭美德,大力倡导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正、服务群众、贡献社会的职业道德,大力倡导文明礼貌、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的社会公德。《论墨子伦理思想的人际交往原则》一文讲述了墨子以“兼爱”“非攻”为核心的人际交往原则:一是平等相爱原则;二是互利互惠原则;三是宽容大量原则;四是守信重诺原则。周向军在《人际关系学》一书中将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归纳为十一条,一是择善原则,二是调衡原则,三是积极原则,四是真诚原则,五是理解原则,六是守信原则,七为人道原则,八是平等原则,九是互利原则,十是相容原则,十一是文明原则。

此外,很多讲述人际交往艺术、技巧的文章和书籍里也涉及一些现代人际交往规范,比如在熊宗谊的《与人共舞》中讲求爱是相处的艺术。凡事有度;《卡耐基处世的艺术》中所讲真诚、尊重、赞美、爱等其实也都涉及现代人际交往的一些基本规范。但这些资料书籍中所讲仅在技巧层面,并没有形成规范的层面。

三、《弟子规》为现代人际交往规范提供借鉴

通过对现有文献的梳理,笔者发现如下一些问题:

其一,近几年,虽然社会上掀起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学习《弟子规》的热潮,人们日渐认识到《弟子规》的现实意义和价值,但是对《弟子规》的研究文献当中,感性的文章比较多,如学习感言、社会观察随笔、采访文章等,学理性的研究寥寥可数,所以《弟子规》有哪些现实意义和价值,如何发扬和运用《弟子规》中的精髓有待学术界做更深层次的研究讨论。

其次,关于人际交往规范的文献,虽然古代早有学者论述,然而在新的历史时期,特别是进入科技迅猛发展的变革时代,对于当代人际交往规范的研究文献不仅比较少,而且阐述比较笼统和零散,没有具体说明人在所处的五伦关系中,每一个角色应如何扮演,其行为依据什么规范才能承担起该角色的职责;更没有详细叙述人在扮演不同角色时,应如何交流与沟通,即双方交往时遵守什么规则可使双方的关系更和谐、更融洽。这些问题不仅关系着人自身的和谐、家庭的和谐,也关系到社会的和谐。

总之,人际交往实质上是一种人际传播与沟通的过程,简言之是人们运用语言符号系统或者非语言系统进行接触、表达、沟通、交流、情感抒发,从而建立相应人际关系的过程。如果从传播学的角度探讨人际交往的规范,并以《弟子规》中描述的为人子在家、在外、待人、处事所遵循的行为规范为例,进一步探索现代人际友好交往的法则,不仅有利于传承我国传统的优秀文化,而且对推进文化创新,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毓秀(著),贾存仁(修订).《训蒙文》改名为《弟子规》[M].清朝.

[2]张慧玲.《弟子规》对现代家庭教育的价值和意义[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5月,第36卷,第3期.

[3]党瑞清,赵晓明.浅谈《弟子规》与大学生德育教育[J].文学教育,2010.11.

[4]吴珊珊.《弟子规》的道德教育思想初探[J].人文论坛.

[5]王承进.从《弟子规》看企业道德管理[J].HR经理人,2009.07.

[6]刘碧珠.从汇通汇利公司的实践看《弟子规》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J].中山大学硕士论文,2009.

[7]邓卓明.涌浪中的理性审视[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9年版.

[8]薛振田.管理心理学原理与应用[M].山东: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5.

[9]吴远.组织行为学[M].河海大学出版社,2004.

[10]桑伟林.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培养研究(山东大学硕士论文)[J].2010年3月.

[11]张向东.人际交往基本规范[J].

[12]贾士祥.人际交往的行为规范――温、良、恭、俭、让[J].学理论.

[13]刘桂凤.要重视大学生的人际交往道德规范教育[J].河北理工学院学报,2002年11月,第24卷,第4期.

[14]钟小红.论墨子伦理思想的人际交往原则[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7年1月,第28卷,第1期.

[15]周向军.人际关系学[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1月.

[16]钱文忠.钱文忠解读《弟子规》[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0年8月.

[17]石家庄市商业联合会.家和万事兴-道德特刊[J].声屏之友报社,2010年4月.

[18]河北日报报业集团.家庭百科报-幸福特刊[J].2010年8月,总第501期.

[19]莫劲奔.《弟子规》的当代意义[J].读书,2009年第8期.

[20]杜维超,蔡志良.《弟子规》的儿童人际交往品质培养思想及其启示[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10月,第12卷,第10期.

[21]黄晓华.《弟子规》《三字经》不能丢[J].海南日报,2009年3月.

[22]杨万霖.《弟子规》:一般很重要,一般很糟糕[J].黑龙江史志,2010年8月,总第225期.

[23]郑秀芬.《弟子规》中的儒家文化传统及现代价值[J].新闻爱好者,2010.7(下半月刊).

[24]李靖.“释商”胡小林:生意场上,何必焦虑?[J].中外管理,2009年9月.

[25]王蒙.从热读《弟子规》说起[J].人民日报海外版,2010年1月12日,第001版.

[26]赵红卫.论《弟子规》的德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J].管理观察,2008年11月.

[27]毕琳,任欣.儒家思想对人际传播活动的规范[J].青年记者,2010年12月中.

[28]刘集贤.行有余力 则以学文[J].新闻导刊,2006年4月.

[29]王维坡.一本《弟子规》引领德育路――西乌旗信用联社企业文化侧记[J].锡林郭勒日报,2010年,7月14日:第004版.

[30]梅岩.人际交往的社会学构建[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31]李宁.现代人际交往与和谐社会构建[J].宁夏大学学报,2007年7月,第29卷,第4期.

[32]金正昆.人际交往中的沟通技巧[J].刊授党校,2006年9月.

[33]罗素.和谐社会建设背景下的大学生人际交往研究[J].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5月.

[34]王长飞 大学生人格特质与人际交往能力的关系[J].山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10月.

[35]卓成霞.当代大学生人际沟通的有效性问题研究[J].兰州大学硕士论文,2005年4月.

[36]陈慧.人性修养与人际交往――《菜根谭》对现代管理心理思想的现实意义[J].社会科学集刊,2009年第4期.

[37]李炳海.本能•规范•原则――人际交往话层次[J].现代交际:P25.

[38]王义堂.友善――人际交往的道德规范[J].人民日报,2001年12月10日:第004版.

大学生人际交往论文范文3

【关键词】大学生 人际交往 团体心理辅导 实验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8-0246-02

1.引言

进入高校后的青年大学生,随着他们生活环境的变化、自身角色的转换和对社会发展、自我发展的要求的认识与理解,在心理上产生了强烈的交往意识和交往需求。但是,由于他们过去生活面较狭窄,社会经验不足,再加上繁重的学习任务和较大的高考压力,他们的交往意识淡漠,缺乏基本的交往知识、交往经验和交往能力。人际交往困惑已成为目前大学生群体中存在的主要心理适应问题。虽然大学生群体的年龄特点使大学生内心渴望与人交往,但人际交往状况却不容乐观,并因此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1]。人际关系不良的大学生往往有着更多的心理健康问题[2-5]。有研究表明,对大学生进行人际关系训练,不仅是改善人际关系的重要手段,也是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良好途径[6]。有社交焦虑的大学生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认知—行为集体治疗及情绪表达训练后,其人际关系敏感程度、交往焦虑程度、一般焦虑程度、消极思维习惯等都有较为明显的改善[7]。

2.关于团体心理辅导

个别心理咨询在交往障碍咨询上虽有一定效果,但也存在着咨询周期长、效率低、咨询效果难以控制和巩固、经常出现反复现象等一系列问题。团体心理辅导作为学校心理辅导的重要形式之一,通过为团体成员提供彼此观察、学习、交往的机会,促使个体进行深层次的探索,重新认识自我以及他人,产生新的观念、态度与行为,具有效率高、涉及面广、感染力强等特点,能够在短期内产生较好的干预效果[8]。在大学生中开展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是近些年来在我国高校发展起来的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形式之一。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训练活动是以团体心理辅导的形式,运用团体动力学、精神分析理论和需要层次理论作指导,将有同质性问题的学生组织起来,在具有专业辅导经验老师的带领下,通过一系列具体的心理辅导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进行自我探索,在自我探索中了解自己的问题,重新发现自我,了解他人;在互动中学习人际交往的基本知识和经验,培养积极的交往意识和心态,从中产生新体验,形成新认识,积累新经验,学习新方法,养成新习惯,获得新技能;并将学习到的新知识、新经验应用到自己日常人际交往实践之中,在日常交往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交往能力。团体心理辅导的优势在于:为参与者提供一个宽松的活动空间和氛围,使他们在共同的交往情景中彼此了解,相互影响,相互关爱,并由此产生一系列的有关人际关系的心理活动,如人际态度、团体气氛、社会认知、模仿与暗示等,从中反映出他们在人际交往中的问题与缺陷。同时,使参与者通过一系列的心理互动过程,促进自我探索,自我表露,自我认识,并尝试改变自己,学习新的人际交往知识和行为,产生新的体验,形成新的经验,达到自我发展,自我成长的目的,从而改善人际关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9]。

3.大学生人际交往团体心理辅导实验研究设计与实施

目前国内关于大学生人际交往团体心理辅导研究主要遵循如下的实验研究设计与实施程序:

3.1 实验设计类型

研究者主要采用的是对照组前后测实验设计,选择完全相同的两组大学生进行测试,一组作为进行实验处理的实验组,一组作为参照对象的控制组。在两组未进行实验之前都进行人际交往相关心理测试,对实验组进行处理后,最后两组再进行一次测试。还有研究者采用的是单组事前事后测定实验设计,即选取一组大学生被试,在没有进行人际交往团体辅导实验活动之前进行一次心理测定,实验处理之后再用相同的问卷进行一次测定,比较两次测定结果的差异。

3.2实验活动目的

不同研究者的实验活动总目标一致,即改善大学生的人际交往状况,提高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增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在具体实施的子目标上各有侧重点,概括起来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的子目标:①让学生了解自己在人际交往方面存在的具体问题:包括交往心态和交往方式;促进学生发展正确的交往心态,学习成功交往的技术;②学习人际交往方面的基本知识,为正确交往提供理论支持;③学习人际交往方面的基本方式,形成新的体验和感受;④帮助学生改变自我心像,形成新的交往意识和交往心态;⑤将学习到的交往知识、感受和经验应用到日常交往实践活动之中,获得新的感受,积累新的交往经验,不断提高他们的交往能力;⑥使学生学会关注和自助,学会尊重和理解,学会与不同类型的人交往。

另有研究者将团体辅导目标分为如下几个单元,单元一:增加成员对团体性质、目标、进行方式和内容的认识;促进成员间的相互认识,消除陌生感和紧张情绪,营造团体融洽、开放的气氛;制定团体规范,形成团体意识。单元二:引导成员敞开自我、在分享中了解自己,加深对自己的认识;促进悦纳自我,帮助成员正确看待自己的不足;增强成员的自信心。单元三:促使成员觉察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明确受人欢迎的人格特质以及自己的人际期待;引导成员对照自身的特质,增强交往意识,提高交往的主动性。单元四:引导成员了解非理性信念在人际关系中的影响;帮助成员澄清人际交往中的非理性信念;指导成员学习如何用理性信念替代非理性信念。单元五:带领成员练习有效的沟通技能,学习新的行为方式;互相解决各自面临的问题。单元六:向成员介绍人际相互作用理论的基本知识;引导成员学会分析自我心理状态;指导成员在不同情境中正确使用各种自我状态。单元七:引导成员练习并运用所学的人际沟通技能,并将其带到日常生活中;促使成员学会合作,体验成功交往的快乐。单元八:巩固辅导成果[10]。

3.3 实验活动形式

实验活动主要采用的是结构式小组活动,在辅导老师的统一组织下,分成若干个小组,以小组为具体单位,完成所有活动。

3.4 实验活动内容与程序

根据团体的总目标及每次活动的子目标,在一定的理论依据指导下,精心设计活动内容,引导学生对活动进行思考,在团体中分享感悟、讨论及行为演练,整个活动分次进行,每次1个主题,围绕主题安排具体活动内容。具体的活动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序列:①导入活动,设计活动促使团体成员进行初步的相识和交往。如采用“叠罗汉”活动进行名字的串联,帮助成员记住彼此的名字相关信息。②主体活动,主体活动是达到团体辅导目的的关键,主要是通过设计一系列活动来改善成员的人际交往心态、意识,强化积极自我和对他人的积极看法,并且通过辅导老师的指导和成员之间的交往活动提高人际交往的技能。可以采用提高自我认识能力的活动,还有具体的人际交往技能训练,如人际交往礼仪、人际交往中的互动言语训练等。③结束活动,结束活动主要是让成员在活动中巩固已经习得的新技能,并且对自己在这一段时间以来的活动心得体会进行总结,以指导今后日常生活中的人际交往实践。

3.5 实验活动的实施

实施步骤:(1)前测:主要采用的人际关系和心理健康相关量表,如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SAD)、交往焦虑量表(IAS)、羞怯量表、自尊量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等; (2)团体心理辅导的实施:根据相关文献自行设计大学生人际交往团体辅导计划,。团体性质一般为结构式,每次活动有不同的目标,包括相识、自我探索、澄清人际交往中的非理性信念、自信训练、人际交往训练等,采用游戏、讨论、个案分析、角色扮演、认知训练、行为训练等形式进行,每次活动后布置相应的家庭作业,以行为演练为主; (3)后测:在最后一次活动后除了用心理量表进行测验之外,成员还可以填写团体活动自我评估表等测试问卷,,如《团体辅导过程成员自评量表》、《团体效果评估表》,写出自己的感受和建议等。

4.大学生人际交往团体心理辅导实验效果评估

已经研究发现,大学生人际交往团体心理辅导对于提高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改善大学生的人际交往状况,以及提升大学生的整体心理健康水平都有比较显著的效果。张改叶研究发现,团体心理辅导活动紧密联系大学生的实际,适合大学生的特点,时间相对集中,活动内容丰富,针对性强,寓教于乐,有利于解决实际问题。并且坚持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在实践活动中补充理论上的不足,在理论的指导下学习新的交往技能,形成新的交往经验,学员收获大,有利于他们发展[9]。刘倩倩等的研究发现,对大学生实施人际交往团体心理辅导干预后,大部分成员在以上方面都有了或多或少的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回避、苦恼、交往焦虑、羞怯等交往问题有改善作用,同时也提升了成员的自尊水平和心理健康水平,尤其是在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方面有显著改善[11]。高海燕对大学新生实施干预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人际交往团体心理辅导有效缩短大学新生入学适应的时间,提高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由于参加辅导的成员处于同一心理发展水平,他们能在心灵的交流中找到真正的知音,同时学习模仿多个成员的适应行为,摆脱孤独无助的困扰[12]。张海文对贫困大学生实施干预结果发现,经过训练,实验组在羞怯、自尊、自信和感情与社交孤独方面比对等控制组的贫困生获得显著的改善,与不对等控制组的非贫困生没有显著差异。说明团体心理辅导是改善贫困生人际交往的有效形式。结果表明团体心理辅导后贫困大学生在羞怯、自信、感情与社交孤独、自尊方面获得了显著改善【13】。王慧等的研究也发现,经过团体心理辅导后,实验组的成员在社会回避与苦恼、社会回避、焦虑以及自尊等方面均向积极的方向发展,且变化显著,这说明团体心理辅导在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干预上具有积极的短期效果[8]。

团体心理辅导是在团体情境下进行的一种心理辅导形式,通过团体内部人际的交互作用,促使团体的成员在互动的过程中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索自我、接纳自我,调整和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以发展良好的适应性和助人行为,因此,对于人际关系辅导具有很好的效果。这是因为团体是一个安全的多维人际互动环境,是一个模拟的社会,团体心理辅导为大学新生提供了一种特定的社会生活机会,他们在团体中可以放心地进行新行为演练。团体心理辅导活动使参与者学会倾听、接纳自我、赞美与欣赏他人,增强沟通技巧等。特别要指出的是,团体心理辅导与个别辅导相比,它能提供更为典型的社会现实环境。团体就像一个社会生活实验室,成员可自由观察、分析实验场所表现的资料,进而体验自己在社会环境中与人相处时容易出现的问题。成员还可相互学习、交流经验,获得直接、间接的劝告。此外,团体活动还有助于学习社交技巧,成员抱着改变的愿望去积极模仿适应行为,从而改善社交技能与技巧,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5.展望

国内近几年才开始进行大学生人际关系团体心理辅导的实验研究,虽然在已有研究中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今后的研究在以下几个放面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和发展。首先,是对实验中无关变量的控制,团体成员的参与动机、团体成员接受其它形式的心理辅导等作为无关变量会混淆干预效果,因此需要对被试进行严格的筛选,并对实验活动进程进行一定的控制。其次,是实验设计需要更加完善,已有的一些研究缺乏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比较使得研究不够严谨,另外对于实验效果的评估不应局限于近期效果的考察,可增加追踪调查的内容以评估其远期效果。最后,是可以进行不同人际团体心理辅导形式和活动的比较研究,筛选出最有效的辅导模式,以增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参考文献:

[1]冯宗侠.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现状调查研究.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4):57-59.

[2]凌苏新.广州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教育对策[J].心理科学, 2000 (5): 49.

[3]陈家麟.城市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版), 1984 (4): 26.

[4]姚利民.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调查[J].吉林教育科学.高教研究, 2000 (3): 49-51.

[5]吴守良.大学生社交能力的调查分析[M].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研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1 (11).

[6]欧阳文珍.人际关系训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0 (3): 186-187.

[7]杨眉.青春期集体心理咨询与治疗的理论与实践——一种解决社交焦虑的模式[M].台湾:文津出版社, 1995.

[8]王慧,孟婷婷,陈仙.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人际交往影响的效果评价.中国学校卫生,2007(11):1031-1032.

[9]张改叶.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训练的团体辅导活动设计与实施.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5(4):288-290.

[10]王慧,孟婷婷,陈仙.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人际交往影响的效果评价.中国学校卫生,2007(11):1031-1032.

[11]刘倩倩,李辉.大学生人际交往团体心理辅导的效果研究. 昆明大学学报,2006,17(3):63~65.

[12]高海燕.大学新生人际沟通的团体心理辅导.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2007(5):39-40.

[13]张文海.贫困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团体心理辅导效果.中国临床康复,2005(40):13-15.

作者简介:

汤芙蓉,女,1983年9月出生,汉族,毕业院校:西南大学,

大学生人际交往论文范文4

关键词 多元智能理论 师生人际交往关系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5.06.035

The Revelation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 for the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CHEN Xiaoling

(Huashang College,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Guangzhou, Guangdong 511300)

Abstract In its essenc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is interpersonal, is communication between persons and stimulative mutually. At present, the problem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are intertwined, for narrow understanding about communication subject and content.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 advocates that the intelligence is multiple, human should be respected and the dominant intelligence should develop. This theory supplies a new view to think deeply ab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and makes it to be established in life, so as to look for valued, understanding, harmonious relationship.

Key words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 the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教育在本质上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使受教育者发生改变的过程。教师、学生、教育影响构成教育的主要要素;其中,教师和学生同为教育主体,他们之间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教育教学的质量。师生关系可以从教学、管理、情感等等不同层面进行定义,内涵着对彼此间地位、作用、相互对待的态度等内容;但是,师生关系剥离制度性、效能性,其本真含义是人际交往关系。

1 师生人际交往关系界定

教师和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有着各自不同的地位和作用。正如教育活动是社会活动的一部分,教师和学生也是社会成员的组成部分,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但是,相较于人类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活动而言,教育活动有其特殊性和复杂性,它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人际交往关系。

(1)人是交往的主体。教学活动存在双主体,即教师和学生同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教育影响成为两者之间的客体。教育情境、教育手段、教学内容等教育影响,成为教师和学生交往的媒介,教学过程及教学目的的实现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不是人与物的关系。(2)存在平等交往。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关系不是“授受”关系,而是采用一种探索、讨论的模式。教师固然在知识、人生阅历的积累方面有优势,但是,这并不意味教师独霸话语权,而仅仅是作为教学中供参考的问题视角;而源于学生自我生活总结的话语受到尊重。(3)教育目的的实现需要师生之间的交往活动。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播人类文化,同时要帮助学生获得生存、发展的技能,并使之在身心方面和谐发展。不论是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还是学生心灵的成长,教师和学生都处在交往状态,既是教学相长,也是师生交往。

因此,师生关系从本质上说是一种人际交往关系,即师生之间通过一定媒介进行的,人与人之间平等的对话、交流,彼此促进、共同成长的关系。

2 师生人际交往关系的现状及原因

现代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达到了较高的开放度,而这种开放性辐射到教育领域,引起师生间关系的变化。师生关系朝着民主、平等、尊重、交流、共享等方面发展,但是尚处在理论摸索、实践经验不足状态。同时,传统观念的束缚仍然存在,师生人际交往关系并没有得到充分的确认。

2.1 师生彼此陌生

教学活动是教师“教”的活动与学生“学”的活动的统一,离开了师生中的任何一方,教学活动都将无法进行。因此,教师和学生应该是两个频繁合作、关系亲密的主体。但是,与师生人际交往关系所倡导的近距离对话相反,现实中的师生关系从传统的师道尊严走向师生关系冷漠。这种冷漠表现为师生之间彼此不关注对方的存在、不在意对方的观点、不在乎彼此的成长、不需要彼此的沟通。

2.2 师生交往流于形式

师生人际交往是师生之间本真、质朴的交往。但是,当教师和学生回归自然个体地位,制度权威弱化,个体可以展露本来性情;师生却陷入了自我角色困惑。这种困惑表现为教师缺乏与学生交往的技巧,学生对不能适应近距离面对教师。师生人际交往的形式往往是教师刻板地就知识点提问,学生就书本标准答案进行回答。这种交往模式里,师生双方的个体性知识、经验性知识、情感游离于交往之外,并没有改变师生交往的被动性、约定性、机械性的局面。

2.3 师生冲突对抗

教育的保守性和开放性是共存的,并经历矛盾、冲突、反思、改变等循环往复的演变进程推动教育的发展。师生人际交往也在经历这样一个进程。教师早已习惯了制度所赋予的权威,对本身所具有的知识权威、经验权威同样不容置疑。但是,学生是具备主体性、开放性的个体,来自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知识改变着学生的视野及思维,学生不再局限于教师所给的知识范围,并且对教师的权威提出了质疑。在这样的状况下,师生人际交往多表现为师生冲突,教师极力强调他的权威地位,对于不认可他的学生在身心方面进行压制;而学生用无视、叛逆等行为来证明自我。

师生人际交往不和谐,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根源在对师生人际交往内容、交往主体的认识上。第一,师生交往内容局限于标准知识,即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居于主流层面的、稳定的知识体系。由于交往内容的狭隘,师生彼此只能进行浅层次、干瘪的对话。教师的“教”不能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学生也无法在“学”中达到智慧的升华。第二,对人的根本看法影响到教师观、学生观。不论社会赋予个体何种文化符号,教师和学生首先是独立、自由、自主的生命个体。作为生命存在体,他不完美,但是他有成长的需要、有情感的需要。唯书本而教、唯标准而教的重复性工作磨蚀着教师的自我主观能动性。没有教师主体意识参与的教育教学,教师产生严重的职业倦怠,师生人际交往必然效能低下。

师生人际交往的不良现状,影响到师生人际关系、师生心理健康、并直接影响教育教学质量。反思师生人际交往的问题及根源,寻找建立良好师生人际交往关系的途径,或许多元智能理论可以为我们提供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3 多元智能理论对建立良好师生人际关系的启示

多元智能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提出来的,他认为人的智能至少有八种类型,即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识智能、自然探索智能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智能是在某种社会或文化环境的价值标准下,个体用以解决自己遇到的真正难题或生产及创造出有效产品所需要的能力。它包含至少四层含义:一、每一个体的智能各具特点。每种智能在个体身上的凸显程度不一样,各种智能以不同程度、不同方式组合,从而每个个体表现出不一样的智能特征;二、个体智能的发展方向和程度,受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和制约。智能的发展不完全取决于遗传因素,智能的成长需要过程,需要后天环境、教育创造条件;三、智能强调的是个体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生产及创造出社会需要的有效产品的能力。个体的智能不仅仅是个体的言语、逻辑能力,而更重要的是个体适应现实生活并改变生活的能力;四多元智能理论重视的是多维地看待智能问题的视角。每个人都不同程度地拥有个性化的能力,在生活的各个不同方面表现出来。问题不在于一个人有多聪明,而在于怎样聪明,在哪方面聪明。智力是多方面的,其表现形式也应该是多种多样的。

多元智能理论改变了人类单一智能的观念,引发了对人的认识问题、发展问题的重新思考。在教育领域,这一理论引起了教师观、学生观、评价观的改变;从而,师生人际交往关系也随之发生改变。

(1)师生人际交往立足于对人的认识、了解、尊重基础上。多元智能理论颠覆了关于人的传统看法。传统观点对人的看法更多基于社会尺度,强调个体的社会价值、社会角色。在教育中,不论对教师还是对学生的看法,首先都强调彼此的社会身份、社会责任;而对师生本身的需求关注度较低。同时,还表现在对师生价值的评判上,往往赞许牺牲、忘我等符合社会需要的精神,而对关注自我发展、个持谨慎态度。如此,教育于无行中实现了对社会成员优胜劣汰。而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的存在价值首先要立足于个体本身的特质,只有个体发展,实现自我成长,才能合理定位个体的社会价值。另外,多元智能理论肯定每个个体具有按照自己特点发展的潜能,个体的发展轨迹也是多样的,智力因素不能单一决定个体优或劣。在教育中,不论教师和学生都不应对教学过程盲目遵从,而是建立在对彼此理解、尊重、信任的基础上,以知识、方法、情境为纽带,师生之间理性思考、感性对话的交往过程。

(2)师生人际交往是种积极交往,追求使个体在优势智能方面得到发展,而不是突显个体的不足。根据多元智能理论,每个个体都有其可发展之处,每个个体也应该获得社会、他人肯定。在教育的发展中,人与人、人与社会需求之间的不同被解读为差异、距离、不合格,师生人际交往过程往往表现为为“有前途”的个体提供优质的资源,而放任表现不佳的个体边缘化、自生自灭或者采取一切手段证明其“不可教”。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个体不是在所有的智能方面都必须要优秀,而肯定每个个体都有其擅长的方面,个体的价值在于他所擅长的方面。在教育中,师生之间人际交往应该给予彼此更多的认可、鼓励,教师应该用心对待学生,了解学生个体的个性特点、思维特征、能力水平,并尽可能提供条件帮助学生在其所擅长的方面获得成功。而学生成就感的获得,一定程度上能提升他们整体的自信心,使他们有勇气正面弱势智能,并积极应对。如此,师生人际交往就必须从脱去形式的外衣,彼此之间坦诚相待,进行心与心的对话。

(3)师生人际交往是和谐交往,关注人与生活的联系,使个体智能发展找到生活的契合点。多元智能理论肯定各类智能的遗传学意义,但是更强调智能在社会、环境,尤其是在教育中的成长。在教育发展中,“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天之骄子”等观点曾经被社会广为推崇,教师和学生都生活在象牙塔里,过着“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生活。但是,教育作为社会活动的一部分,它是不可能远离生活,更不允许背离生活,正所谓“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当教育系统自我封闭,教师和学生都将失去彼此身份存在的目标,师生人际交往显得枯燥、寂寞。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个体智能的成长需要环境的刺激,生存问题、发展问题对个体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在教育中,师生人际交往不在于记住了多少历史,而在于用当代人的思维去认识历史,认识当下生活。否则,师生人际交往就走不出空洞,走不出浅薄。只有建立在对现实生活中人、事的(下转第74页)(上接第72页)关照,师生人际交往才能走向和谐、走向纵深,智慧才能生成。

师生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关系,是建立在对人的全面认识基础上,尊重人的个性、才能,并以致力于人的发展为目的的交往。多元智能理论给每个个体注入自信之力,师生之间重新认识彼此,搭建起基于生活的、和谐的师生人际交往平台。

参考文献

[1] 周思旭.后现代主义的教育观及其对师生关系的建构[J].河南大学学报,2005(6).

[2] 何旭明.课堂教学中的人际关系[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1(1).

[3] 李琼,苏克灿.师生交往中的教师风格类型[J].教育学报,2008(3).

[4] 刘万伦.师生人际关系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淮南示范学院学报,2002(4).

[5] 卢宁.试论教学中的师生人际关系(下)[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1989(4).

[6] 杨慧.“多元智能”视野下的学生评价[J].现代教育科学,2004,(1).

[7] 张玲.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对教育的意义到底何在?[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1).

[8] 毛红芳.论教学回归生活与学生多元智能的有效生成[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8(2).

[9] 江光荣.班级社会环境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大学生人际交往论文范文5

关键词:人际交往;效能感;亲密关系;成人依恋

一、前言

人际关系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1]。而建立积极的亲密关系,则是大学生人际交往过程中的重要课题[2]。

人际交往自我效能感是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理论在人际交往领域的具体应用,它指的是个体在人际交往中对自己能否与他人进行良好沟通,解决交往障碍,达成交往目的的信心、预期和自我评估[3]。谢晶[4]指出,人际交往效能感包含两层含义:第一,人际交往效能感是个体对自己的行为能否达到某个交往目标的主观判断;第二,人际交往效能感产生于交往活动发生之前,是个体对自己能否完成某一交往活动的预期。

依恋(attachment)是个体与特定他人形成牢固的情感纽带的倾向。此概念最初由英国精神分析师Bowlby提出,他试图理解婴儿与父母分离后所体验到的强烈苦恼,并在习性学的基础上整合了精神分析理论、信息加工理论与控制论,创立了依恋理论。Hazan和Shaver[5]则将依恋关系拓展到成人领域,认为成人伴侣间出现的情感纽带,同婴儿与其照看者之间出现的情感纽带一样,都是依恋行为系统所导致的。此后,Bartholomew等[6]根据参照系的不同,又将依恋模型分为四类:安全型、倾注型、害怕型和轻视型。相对而言,安全型依恋的个体会在社会交往中投入更多的努力去建立和维护人际关系,对朋友更加信任和开放,能够保持更长时间的友谊关系,因而在人际关系满意度、社会支持等方面都处于更高的水平[7]。大学生正处在青少年向成人的过渡时期,大学时期能否建立安全型的成人依恋关系,对于其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8]。

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个体的人际交往效能感对其交往行为起着控制和调节的作用[3]。成人依恋本质上就是一种成人之间的亲密关系,人际交往效能感无疑会影响成人依恋的质量。因此,探讨大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与成人依恋的现状及其相互关系,有助于加深对成人依恋的心理机制的理解,并为改善亲密关系提供针对性的建议,以期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二、研究方法

(一)被试选择

采用随机取样的方法在武汉地区两所高校发放问卷245份,有效回收199份,有效回收率81.2% 。其中男生92人,女生106人;人文社科类99人,理工农医类99人;大一60人,大二38人,大三59人,大四42人。

(二)研究工具

1. 人际交往效能感问卷

本研究采用谢晶编制的人际交往效能感问卷[9]。该问卷由36个项目构成,为6级评分(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该量表有六个维度:亲和效能、印象管理效能、利他效能、沟通效能、情绪控制效能、自我价值感。在信度方面,该量表六个维度的克隆巴赫α系数在0.56~0.78之间。在效度方面,谢晶等采用郑日昌等编制的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作为效标,结果发现二者的相关系数高达0.82(p<0.01)。由此可见,该量表具有较好的信效度指标。在本研究中,六个维度的克隆巴赫α系数在0.62~0.72之间。

2. 亲密关系问卷

亲密关系经历问卷(ECR,experiences in close relationships scale)是公认的设计较合理、信效度较高的自陈式量表。此量表由Brennan,Clark和Shaver等人编制,共有36个项目,采用7级评分(从非常不赞成到非常赞成)。Brennan等人通过因素分析得到两个维度:依恋焦虑和依恋回避,各由18个项目组成,并且两个子量表的克隆巴赫α系数分别为0.91和0.93。本研究采用李同归等修订的中文版ECR量表[10],该量表具有较好的同质性信度和重测信度,其中依恋回避和依恋焦虑的克隆巴赫α系数分别是0.82和0.77。在本研究中,依恋回避和依恋焦虑的克隆巴赫α系数分别为0.82和0.74。

(三)研究程序

采用随机抽取方式进行取样,量表为纸质自陈式问卷,采用统一的指导语,测试完成后当场收回问卷。

(四)数据统计

将问卷数据输入计算机后,使用SPSS16.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三、研究结果

(一)大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的现状

对大学生人际交往效能在不同性别、专业、年级上的分布情况进行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大学生在人际交往效能各维度的得分均高于中间值18分,其中沟通效能的平均得分最高,为25.12分,亲和效能的平均得分最低,为21.89分。

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不同性别、专业的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效能进行差异检验,结果发现:女生在自我印象效能、自我价值感上显著高于男生(t=2.97,p=0.003;t=2.86,p=0.005);但男生在情绪控制上则显著优于女生(t=2.58,p=0.011);人文社科类学生的自我印象效能显著高于理工农医类学生(t=3.04,p=0.003)。

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不同年级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效能进行差异检验,结果发现,不同年级大学生在自我印象效能上存在显著差异,LSD事后检验发现,大一学生的自我印象效能显著高于大三学生,均值差为2.29,p=0.004。

(二)大学生成人依恋的现状

对大学生成人依恋在不同性别、专业、年级上的分布情况进行统计,结果如下页表2所示。

从表2可以看出,大学生在依恋回避和依恋焦虑两个维度上的得分均低于中间值72分,女生在依恋回避上的得分高于男生,大二和大三学生在依恋回避和依恋焦虑上的得分要高于其他年级。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不同性别、专业的大学生的成人依恋进行差异检验,结果发现:在依恋回避维度上,女生得分显著高于男生(t=2.11,p=0.036);不同专业大学生的成人依恋得分没有显著差异。

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不同年级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效能进行差异检验,结果发现,不同年级大学生在依恋回避上存在显著差异(F (3,195) =3.30,p=0.021),在依恋焦虑上存在边缘显著的差异(F(3,195) =2.57,p=0.056)。LSD事后检验发现,在依恋回避得分上,大一学生和大二学生均显著高于大三学生,均值差分别为6.27(p=0.008)、6.42(p=0.017)。在依恋焦虑得分上,大三学生显著高于大一学生和大四学生,均值差分别为5.90(p=0.028)、5.91(p=0.045)。

依据费舍公式,将大学生在依恋回避和依恋焦虑上的得分进行转换,可以得到4种成人依恋类型,如表3所示。

(三)大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与成人依恋的相关

对大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与成人依恋各维度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如表4所示。

从表4可以看出,亲和效能、沟通效能、自我价值感均与依恋回避呈显著负相关,自我印象效能和情绪控制效能与依恋焦虑呈显著负相关。

(四)大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对成人依恋的回归分析

为了进一步探究人际交往效能感与成人依恋的关系,本研究以人际交往效能感各维度为自变量,分别以依恋回避和依恋焦虑为因变量,采用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如表5、表6所示。

从表5可知,亲和效能、自我价值感对依恋回避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方程的决定系数R2=0.141。从表6可知,自我印象效能对依恋焦虑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方程的决定系数R2=0.083。

四、讨论

(一)大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的现状

本研究发现,女生在自我印象效能、自我价值感上显著高于男生。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女生的生理发育早于男生,这一差异反应在心理上,则表现为女生普遍比男生成熟,且自我意识更强[9]。而自我印象效能和自我价值感都与自我意识的发展有着相当紧密的联系,因此女生在这两个方面相对更具优势。

另一方面,本研究发现男生的情绪控制效能显著优于女生,这与谢晶的研究结果有所不同。我们认为,情绪控制效能的性别差异可能与男女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的情绪调控模式有关。一般来说,男生的情绪体验较为稳定,在应对情绪变化时更为理性,因而能较好地调控自己的情绪;相比之下,女生在人际交往中则可能有更多的情感投入,情绪体验更为细腻,遇到情绪问题时可能比较感性,更倾向于自然地表露出来,因此情绪控制效能感

较低。

本研究发现,人文社科类学生在自我印象效能上显著高于理工农医类学生,这可能与学业压力、社交氛围等因素有关。理工农医类课程相对繁重,学业压力较大,社交范围较小;人文社科类则相对轻松,时间安排上较为自由,用于社交活动的时间也相对较多[11]。

本研究还发现,大三学生的自我印象效能最低。其原因可能在于,大三阶段的专业课程压力较大,且大部分学生需要对自己的前程作出明确的选择:出国,工作,还是读研[12]。因此,在评判、反思乃至重新规划的过程中,大三学生可能会经历较长的迷茫期,导致自我印象效能感降低。

(二)大学生成人依恋的现状

本研究显示,女生在依恋回避维度上的得分上显著高于男生。这可能和中国传统的教养文化有关,女生在人际交往中一般更为含蓄、委婉,而男生则相对主动。值得关注的是,大三学生依恋焦虑得分最高,依恋回避得分最低。正如前文所述,发展亲密关系是大学生活的一个重要课题。对于多数大三学生来说,学校生活和专业学习都已较为熟悉,主动地追求和发展亲密关系已成为一个重要任务,因此可能导致依恋回避的程度较低。然而,大三阶段的课业负担较大,且面临就业、升学、出国等多方面的抉择,加之不少学生在处理亲密关系时缺乏经验,导致大三学生的整体依恋焦虑现象也最为严重。

本研究发现,大学生中安全型依恋的个体仅占7.5%,害怕型占52.3%,倾注型和轻视型分别占16.1% 和24.1%,这与国内研究中的依恋类型分布[13,14]相似,以害怕型的比例最大。而在国外研究中,则呈现出不同的分布比例。譬如,Creasey[15]对145对恋人进行依恋类型的测量,发现安全型占40%,轻视型占28%,倾注型占6%,未解决型占26%;Lopez[16]的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的依恋类型分别为安全型(46%)、惧怕型(20%)、冷漠型(19%)和专注型(15%)。

由此可见,国内外大学生在成人依恋的类型分布上呈现出明显不同的特点,国外研究中安全型依恋的比例最大,而国内研究中则表现出害怕型依恋比例最大。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可能在于,中国文化更强调隐忍、含蓄、谨慎,不鼓励直接的情感表达和强烈的身体接触,导致大学生即便在情感上需要亲密的关系,但在交往过程中又顾虑较多,很难相信他人[14]。

(三)大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对成人依恋的关系

本研究显示,亲和效能、沟通效能、自我价值感均与依恋回避呈显著负相关,自我印象效能、情绪控制效能与依恋焦虑呈显著负相关。更进一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亲和效能、自我价值感对依恋回避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自我印象效能对依恋焦虑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

如前所述,发展积极的亲密关系对于大学生的个人成长和心理健康都具有重要意义[2]。面对大学生的恋爱和择偶问题时,高校的管理者和学生工作者既不能将大学生恋爱视作洪水猛兽,四处设防,又不能视而不见,消极回避[17]。结合本研究的结论,从提高人际交往效能方面入手,或许能改善大学生的成人依恋模式,帮助他们建立更为积极的、安全的亲密关系。

具体来说,针对那些在依恋回避维度上得分较高的大学生而言,学生工作者可以组织一些联谊活动,帮助他们拓宽交往范围,举办一些社交礼仪和技巧方面的讲座,讲解并示范具体的交往策略,并对他们在人际交往中的主动表现给予言语鼓励等。通过这些方式来增强其亲和效能和自我价值感,增强其在交往过程中积极的情感体验,提升交往的自信心,进而减少对亲密关系的回避心理。另一方面,针对那些在依恋焦虑维度上得分较高的大学生而言,学生工作者可以通过前面提到的社交礼仪、技巧讲座来给予学生一般的指导,也可以针对学生在发展亲密关系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惑给予具体的建议,帮助他们逐步改善消极的自我印象,进而降低依恋关系中的焦虑心理。

五、结论

通过对大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和成人依恋的调查,可以得出如下结论:(1) 女生在自我印象效能、自我价值感上显著高于男生,男生在情绪控制上则显著优于女生,人文社科类学生的自我印象效能显著高于理工农医类学生,大一学生的自我印象效能显著高于大三学生;(2)女生在依恋回避上显著高于男生,大三学生在依恋回避上显著低于大一、大二学生,但在依恋焦虑上显著高于大一、大四学生;(3)在具体的依恋类型上,安全型占7.5%,害怕型占52.3%,倾注型和轻视型分别占16.1% 和24.1%;(4)亲和效能、沟通效能、自我价值感均与依恋回避呈显著负相关,自我印象效能、情绪控制效能均与依恋焦虑呈显著负相关;(5)亲和效能、自我价值感对依恋回避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自我印象效能对依恋焦虑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

[1]王君,张洪波,许娟,等. 安徽省大学生心身症状调查[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6,20(7):481-481.

[2]贾晓明.学习建立亲密关系:大学生恋爱心理分析[J].中国青年研究,2003(6):67-69.

[3]来燕,边玉芳.大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的结构及其量表编制[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17(4):404-406.

[4]谢晶,张厚粲.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研究[J].心理研究,2009,1(6):67-71.

[5]Hazan C,Shaver P.Romantic love conceptualized as an attachment process[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87,52(3):511-524.

[6]Bartholomew K,Horowitz L M. Attachment styles among young adults:a test of a four-category model[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91,61(2):226-244.

[7]何腾腾,巩文冰,缪艳君,等.大学生成人依恋与人际交往的相关性分析[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20(5):782-784.

[8]李光裕,李俊晓.大学生情侣间亲密关系的信任及期望水平[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20(2):293-295.

[9]谢晶,张厚粲.大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的理论构念与测量[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9 (3):330-332.

[10]李同归.成人依恋的测量:亲密关系经历量表 (ECR) 中文版[J].心理学报,2006,38(3):399-406.

[11]周文莉.大学生社交效能感的评估及与社交焦虑的关系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05.

[12]肖志玲.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与成就动机关系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2.

[13]田瑞琪.大学生成人依恋的测量及相关人格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4.

[14]王宇.大学生成人依恋现状及其与人际关系和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研究[D].辽宁:辽宁师范大学,2008.

[15]Creasey G. Associations between working models of attachment and conflict management behavior in romantic couples[J].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2002,49(3):365-375.

大学生人际交往论文范文6

关键词:口语交际;人格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10-0027-01

一、语文与人格教育

20世纪西方哲学的“语言学转向”,为语言在语文教育中所担负的“人的灵魂的教育”提供了一个新的理论视角。海德格尔强调人和语言的关系不是人用语言去做什么,而根本就是人存在于语言中,任何一个人的精神世界总是和他的言语世界相联结、相吻合的,精神世界的开拓不能不同时是言语世界的延伸,言语世界的拓展也不能不同时是精神世界的充实。

中小学生的精神成长和人格形成是和他们的母语习得一起完成的,钱理群教授指出:中小学语文教育是为人打“精神的底子。”从这个意义上说,语文在致力于提高学生言语交往能力的同时,又不可避免地肩负起了思想教育、人格教育的多项任务。

二、口语交际教学与人格养成

语文教学中,听、说、读、写这四种基本形态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中,口语是书面语的基础,一个人学习言语,总是从口头到书面再到综合。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是以有序的班级授课和认知教学来维持的,上个世纪杜威批判的传统课堂“静听”的局面,仍然是我们今天语文课堂的真实写照。

离开人的言语交往活动,学生健康人格的确立就难以成为可能,口语交际教学的基本理念和特点决定了口语交际教学能突破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能使语文教学从以讲读为中心向以主体间言语交往为中心转变,使师生、生生主体间的交往和沟通成为可能,在完成知识探索的同时,完成语文教学所肩负的人格培养的任务。

(1)口语交际教学能使学生成为充满自信、自主言说的主体

自由地言说和表达是现代人的基本权利,也是一个健康而有活力社会的重要标志。让学生自由大胆地言说,更是牵涉到至今仍未完成的国民性改造的大问题。几千年来中国人长期奉守沉默是金、言多必失的处世哲学,形成压抑扭曲的国民性格。对这种“沉默的国民的性格”,鲁迅先生早有深刻的揭露。21世纪的今天,要想实现中华民族的全面复兴,我们的教育就不能培养“沉默的羔羊”,而应该让学生张开嘴巴,成为自主言说的主体。

口语交际的核心是“交际”,它强调师生、生生主体间的双向或多向的沟通和交流,教师这时不再是课堂中心者的角色,而是平等参与者、共同促进者,交流呈现的是一个和谐、民主、文明的语言人际交往氛围,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交流欲望,引导学生“敢说”。所以,口语交际教学为学生创设了一个相对平等、宽松的教学环境,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通过口语交际课堂提问、讨论、交谈、演讲、辩论等语言交际活动,让不敢、不愿言说的学生乐说、想说,体会自由言说和表达的自豪和快乐,从而增强自信,找回自我。在说的过程中,人类文明的丰富遗产会得以薪火相传,学生的性格、气质、能力、修养、尊严等相关人格要素也会得到陶冶和升华。

(2)口语交际教学能培养学生批判质疑精神和创新意识

所谓批判质疑,就是指能独立的运用思维对已知事物进行充分分析,弄清情况,提出质疑。人的创新能力是以批判质疑的精神和创造意识为前提的。

长期以来,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的“五环节”课堂教学结构几乎主宰了我国中小学课堂教学,学生缺少批判质疑的精神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口语交际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批判质疑的精神和创新意识,教师要乐于学生标新立异,创设话题主动启发学生敢于向权威挑战,鼓励学生多维度、多渠道思考,而不是轻信盲从随大流;要加大口语表达在语文水平和语文能力训练里的比重,多维、动态、灵活、全面科学地评估教学效果;对于学生中出现的种种不同的想法,不要轻易给予否定,而应平等探讨、达成共识,并对学生的质疑精神给予肯定和褒扬;要多让学生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承担动态变化的交际任务,着重考察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和运用系统知识来解决未知问题的能力。如:在组织学生讨论时,教师不预设唯一的标准答案,热情鼓励学生好问好说,畅所欲言,允许学生说错,引导学生批判质疑、独立思考,敢于奇思妙想,甚至异想天开,在质疑问难过程中培育科学、理性、民主、文明的精神之花。

(3)口语交际教学能培养学生现代交往理性和现代交际人格

哈贝玛斯认为,“交往行为是一种语言行为,实现交往行为合理化最重要的途径是:在建立共同价值规范和充分论证基础上平等对话。对话的有效性原则体现在真实、真诚、正确三个方面。这段话,深刻地揭示了现代交往理性和交际人格的丰富内涵。

学会交往的核心是学会相互理解与沟通,都可以通过口语交际的不同形式给以有意识地训练与培养。教师可以通过创设交际情境,经常组织学生展开讨论、辩论等口语交际活动,使学生彼此间充分地交往,帮助他们克服自我中心的思想倾向,也学会尊重、理解他人,同时增强集体的凝聚力。教师还可以通过预设话题,将对话题、文本的解读有机融合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口语交际过程中,使学生相互质疑问难而接近真理。这些口语交际的教学实践活动,既锻炼了学生语言交往能力,又使其学会现代交往的理性和规范,有助于学生现代交际人格的养成。“通过对话和各自阐述自己的理由进行争论,这是21世纪教育需要的一种手段。”

参考文献

[1]雅斯贝尔斯著,邹进译.什么是教育[M].三联书店,1991.

大学生人际交往论文范文7

搞好人际关系不仅是自我生存发展的需要,也是集体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一个和谐有凝聚力的群体,离不开大家和睦相处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形成集体合力的纽带,大学生群体优良品质的培养和形成,必须要有一个良好的集体,大家在民主、平等、和睦和友爱的人际关系中逐渐增进集体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从而促进整个社会的发展。当前,构建和谐社会已成为时代的主旋律。党中央明确提出“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良好道德风尚、和谐人际关系进一步形成”,这是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到202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九大目标之一。我国正朝着全面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迈进。当代大学生作为时代的骄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他们的人际关系是社会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人际关系和谐与否关系到和谐社会能否顺利实现。而追求和谐是因为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不和谐,为了实现和谐就要重视调适及消除不和谐,针对当代大学生人际关系不和谐的现状,如何构建起良好的人际关系,实现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和谐就成为一个重要而又现实的问题。基于这样的考虑,我选择了“建立当代大学生和谐人际关系的研究”这一论题作为我的论文题目和研究方向。

二、国家政策

比起中学生,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更为复杂、更为广泛,同学之间、师生之间、老乡之间、室友之间、网友之间、个人与班级以及和学校之间错综复杂的社会交往,构成了大学生立体式的人际交往网络系统。在大学校园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一种团结友爱、朝气蓬勃的环境,将有利于大学生形成和发展健康的个性品质。大学时期的人际关系独立性更强,更具社会性,多样性和群体互动性也成为这个时期人际关系的主要特点。个体开始独立步入了准社会群体的交际圈,大学生开始尝试独立的人际交往,并试图发展这方面的能力。而且,交往能力越来越成为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然而,并不是每个大学生都能处理好人际关系。在这一过程中,有相当数量的人会产生各种问题。认知、情绪及人格因素,都影响着人际关系的建立。一旦在这一过程中受挫,就可能表现为自我否定而陷入苦闷与焦虑之中,或因企图对抗而陷入困境,并由此产生心理问题。

三、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很多国内的专家、学者研究大学生的人际关系主要是从大学生的人际关系特点入手,进行概括性的研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找出其原因,并结合现实提出对其加以改善的方法、对策。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大学生人际关系方面存在的问题。从总体上说,大学生具有比较广泛的人际交往,但他们对其自身人际交往的满意度,很多同学在人际交往时表现的都比较正常,但少量学生由于社交恐惧心理的存在导致交往容易受挫。很多人都觉得自己没有知心朋友,甚至有一些人在交往态度上存在功利主义。当然也有一些人在人际交往时持躲避态度,个别人甚至存在人际冲突方面的问题。

第二,在大学生人际关系不和谐方面存在的原因。很多研究者对大学生和谐人际关系的客观环境因素与大学生自身因素进行了全面的分析。认为,客观环境因素是由家庭、学校、网络、社会四个方面的因素组成的;大学生自身因素主要是由人格、自我认知、情绪及社会交往能力四个方面组成。乐国安教授从人性、文化等方面来分析人际关系、从市场经济条件的影响下来分析人际关系的变化、从网络这一时代背景来分析人际交往的关系,从而对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的原因进行了深入探讨和分析。

第三,在大学生人际关系对策方面的改善。关于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改善,各个领域都有不同对策的提出。一些研究者从不同的方面对有关大学生的人际吸引、印象的形成,人际互动影响,对人际进行沟通的原理和技巧、人际交往心理的形成与完善等方面提出了建立大学生和谐人际关系的相关对策。一些学者就认为在和谐校园构建中,和谐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以及学生与干部之间的关系等人际关系的构建显得尤为重要。

(二)国外研究现状

目前国外有关人际关系研究的代表理论和著作有许多。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理论主要有:

第一,人际关系的“交往行为”理论。其代表人物是哈贝马斯。他认为“人们在交往过程中最终建立起来的核心内容是人际关系。”他认为在交往社会里,首先要建立起一套明确的共同规范标准,其次双方要以相互理解的态度来展开对话活动,对话的双方必须选择一种能够让对方了解自己的正确方式来表达自己思想。同时认为,人际交往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理性的标志,即通过沟通、交往建立起的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人际关系。如个人与群体和睦相处,个体之间情感的表达和沟通等等,无处不体现出蕴藏于社会生活实践中人际交往的理性潜能的重要性。

第二,人际关系的“交换”理论。该理论的代表人物是霍曼斯和布劳,该理论主要用于解释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交换”理论是从功利主义的角度出发,认为人际关系就是一种物质与非物质的“商品”交换关系。该理论认为人类的人际交往即是一种相互交换的过程,认为交往过程中存在着一种“分配公平”的原则,即得到的利益与付出的代价成相应的比例关系。

第三,人际交往的“需要、动机”理论。该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他认为,人成长发展的内在力量是动机,而动机是由多种不同的需要所组成的,也就是说,人们的某种行为都是先基于一定的需要,并在此基础上有行为动机,而各种需要往往会有先后顺序或者高低层次之分,这就需要人们根据每一层次的需要与满足来选择动机的先后顺序。人们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形成的人际关系也是与人的需要和动机分不开的。也就是说人们在进行人际交往的需要和动机就是要建立起与之相配套的人际关系,而建立什么样的人际关系,诸如和谐的人际关系,要取决于人们内心需求与动机的强烈与否。

四、 改善大学生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构建大学生和谐人际关系是对大学生进行教育的一个有效措施。真正的做到了从大学生角度出发,以人为本,结合实际,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科学的思维方式。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人身心健康的需要。我国著名的医学、心理学家丁攒教授曾指出,人类的心理适应,最主要的就是对人际关系的适应。现代研究表明,人类的心理病态大多是由于人际关系失调所致。心理健康水平越高,与别人交往越积极,越符合社会的期望,与别人的关系也越融洽。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社会正常运转的剂,和谐、友好、积极、亲密的人际关系是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进行交往的基础。它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及各种社会活动都是必不可少的。营建良好的人际关系氛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人际交往是个人社会化的起点和必经之路。社会化即个人学习社会经验、生存技能和文化知识,开始发展自己的过程,如果没有与他人的合作,个人是无法完成这个过程的。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更是越来越依靠群体的力量,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沟通和智力交往使某些工作出现质的飞跃,这种“群体效应”已越来越成为各项工作的推动力。因此,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赢得好人缘是当今经济社会生活中生存乃至成功的关键。(作者单位:内蒙古科技大学)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

[2] .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 董耀会,俞健红.卡耐基成功处事艺术[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

[4] 王雷等,人际关系学基础[M].辽宁:辽宁大学出版社,1987.

[5] 黄陈碧,交往技巧的运用与分析[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2005.

大学生人际交往论文范文8

一.把培养学生树立交往意识始终贯穿于思想政治课教学中。

人际交往能力,除了受遗传因素影响外,很大程度上是在后天的社会生活中逐渐培养锻炼起来的,我们知道,人的意识对人的行为有支配作用,要在后天的社会生活中形成人际交往能力,需要个体有意识的去和别人交往。在观实生活中,许多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差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不愿和别人主动交往,即没有人际交往意识。因此,作为思想政治课教师,要把培养学生交往意识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并贯穿于思想政治课教学始终,让学生脑袋里时时刻刻有交往意识,有交往欲望。这就有利于学生在实际行动中去和别人交往,从而培养人际交往能力。

二、在政治课学习兴趣小组中培养学生交往能力。

思想政治课与其它学科相比,除了重点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外,仍然要求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应用。为了达到以上目标,思想政治课教师通常会在班上设立政治课学习兴趣小组,并且每个小组由一定数量的学生组成。学生参加到政治课学习兴趣小组,互相经常接触,研究学习,探讨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不过,在分政治学习兴趣小组时,应该考虑到有意识把善交往的学生和不善交往的学生分在一起,这样有利于善交往的学生带动不善交往的学生。如果只把善交往的学生分在一起,把不善交往的学生分在一起,就会使善交往的兴趣小组的学生不仅能搞好学习,而且人际交往能力更加增强,不善交往的兴趣小组的学生不仅不能搞好学习,而且也难以培养出人际交往能力。

三、在问题讨论中培养学生交往能力。

思想政治课的教育教学目标,很多方面都是通过问题讨论达到问题讨论指的是由两,个以上的人在一起对某个问题进行讨论,发表不同见解,最终达成共识的活动。这是人与人交往沟通的重要渠道有利于培养人际交往能力。因此,思想政治课教师要大力利用问题讨论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具体可以这样做:一是在上某一教学内容时,大力利用教材上的“各抒己见”、“七嘴八舌”、“练习与探究题”让学生讨论,发表自己见解。二是教师设问或学生提问进行讨论,如果学生经常举行问题讨论,学生之间沟通多了,人际交往能力就会慢慢培养起来。

四、在心得交流中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

在新课程标准精神指引下,七年级思想政治课教材中设置了“心得点滴”栏目,它要求学生在学这一课后,写心得点滴。笔者认为这个栏目的设置有许多好处,一方面有利于教师把课堂小结的任务交给学生,另一方面有利于检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领会程度,同时还有利于培养学生小论文的写作水平。如果在教学中,让学生把各自的心得点滴用口头语言表达出来,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因为通过谈心得体会,学生之间是可以互相了解,互相沟通。所以为了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思想政治课教师应经常让学生写心得点滴,并面对面口头交流。超级秘书网

五、在活动课中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

活动课,是学生对思想政治课学习后由知转化为行的有效载体。它分为在新课程标准指引下列为一定教学学时计划的活动课和作为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课外活动。由于这两种活动都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实践能力。因此,它总是许多学生在一起开展,只能通过合作才能达到目的。这就为学生交往提供了难得机会。如果经常开展活动,有利于学生培养人际交往能力。因此,思想政治课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上活动课内容开展活动,同时也要精心设计课外活动开展的内容。

大学生人际交往论文范文9

[关键词] 交往实践观 发展 维度

交往实践观是当代中国哲学论坛中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它的存在和发展有着非常深刻的内在依据,有着厚实、坚固的民族“底板”。作为21世纪新的哲学理念,交住实践观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当代主题的哲学映射,更是当代中国发展实践的哲学精神的共同指向。

一、交往实践观拓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新视界

从近代的认识论意义上的个体性主体哲学,走向现代的本体论意义上的交互性主体哲学,这是20世纪西方哲学发展的总体趋向之一。在这样一种时代思想背景的影响和反衬之下,马克思早在一百多年前就提出了以实践为基础的社会交往关系理论。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提出,交往实践是促使世界普遍联系,生产力得以传播、保存、积累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使分别孤立的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全球一体化的基本动力。他还多次提到交往实践的“主――客――主”结构和主体际关系,认为由交往实践所形成的交往关系及其交往方式,与交往实践一起构成全部人类历史形态新旧更迭的本质内容。

时至今日,人类交往实践的转向越来越快、问题越来越突出。作为时代精神精华的马克思主义,其生命力正在于它善于将理论之根深植于时代问题中,适时而深刻地指认时代本质,拓展时代视野,及时解答时代问题,从而充分地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受全球多元文化与思潮的激活,马克思主义哲学将交往实践观作为跨世纪哲学新视野的轴心,在深刻反思当代全球多元状态间交往结构的基础上,使其吸收、融会中国传统哲学、当代西方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三大思潮,进而成为马克思哲学在当代的理论范式。

交往实践观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建构的新视界,是在批判旧理性的基础上重建交往理性的,是超越传统实践观与后现代哲学缺陷的积极尝试。一方面,以往学术界在理解马克思的“实践结构”时,将之归结为“主体――客体”两极模式,这就存在着明显的缺陷:它撇开实践主体与主体之间的物质交往关系或社会联系,使实践中的主体、结构和关系单一化,并将实践活动自觉不自觉视为没有“主体――主体”关系介入的片面的“主体――客体”相互作用过程,实际上忽略了多极主体存在的事实,忽略了交往活动。交往实践观在结构上,超越或扬弃了“主体――客体”模式,它将交往纳入实践,构成“主体――客体――主体”的相关性模式,从而深化对传统实践观在内容和结构上的变革,突破了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狭义理解。另一方面,后现代哲学将“主体际”和交往行动理解为一种“主观性”精神交往活动,反对客体底板和基础主义,未能对主体加以现实的、客观的规定,显然是一种主体际交往层面的唯心主义。交往实践观承认后现代哲学的主体际思维的历史合理性,将其纳入总体框架中,同时又坚决超越单纯的“主体际关系”模式,强调异质主体的主体际关系是通过中介客体而建立于“主――客”关系之上的。交往实践观正是在辩证意义上扬弃、变革后现代主义,将主体际问题提升到实践的唯物主义层次。

交往实践观实际上是“交往实践的唯物主义”。所谓交往实践,是指多极主体通过改造相互关联的中介客体而结成主体际关系的物质活动。而交往实践观,即运用交往实践来反思和把握人类社会的观念,认为社会由多层次的交往活动即物质交往、精神交往和话语交往等构成,人们的物质交往无疑是交往社会的基础。交往实践观认为,人类实践结构是由“主体――客体”与“主体――主体”双重关系统一构成的整体,即“主体――客体――主体”结构。

二、交往实践观是当代中国发展道路的哲学底蕴

1.交往实践观是改革论的哲学基础。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是一项艰巨复杂的历史任务,实行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结合,是人类历史上的创举和尝试。交往实践观是当代中国主流哲学思维范式转向的产物,是科学理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理论工具。20世纪70年代末导致中国社会翻天覆地大变革的那场“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讨论,突显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地位与作用,实践观被视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走到了理论的前台。这可以视为国内哲学范式的一次“实践哲学”转向。90年代继之而来的第二次转向是“交往”、“主体际”及“交往实践观”的转向。在中国经济体制从单一计划经济模式向市场经济体模式加速转变的时候,人们在哲学上反思的结果是:传统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模式的实践论是以单一主体或“主――客”两极为模式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是以多元利益主体为前提的,本质上是一个多元主体间平等竞争的交往社会。而建立这一体制的基础性哲学观念,正是交往实践观。它的基本特征和优势在于:(1)多极利益主体为市场发育和建立的基础。没有这一多极化主体性,就不会有平等的交换,也就不可能有市场和市场经济。(2)多主体交往和平等竞争的市场经济关系。发育市场,建立和完善各利益主体之间平等的交往实践关系体系。(3)综合普遍的动力源泉。企业发展的动力,主要靠市场竞争。企业主体与科技产品的关系,即“主――客”关系,是靠介入市场竞争(主――客――主)关系来统摄、推动和完成的,高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代表对于主体的推动作用,只有在市场化体系中才能真正实现利益。(4)复合多向的经济运行机制。市场运行机制是主导的经济运行方式,主体际交往成为实践运行的中心。市场运行需要一整套合理约束各主体行为和交往结构的规则,即经济法则和法制规章,这才是交往实践宏观整合的产物。

2.交往实践观是开放论的总体思维框架。开放的本质是全球化交往实践,是国际社会成员之间、区域间、主体间的交往实践,包括交流、竞争与合作。开放论的总体思维框架和基础哲学观念仍然是交往实践观。笔者认为:开放论所包容的交往实践视界至少有以下几方面:(1)开放论的哲学前提是多极主体观、封闭的国家历来缺乏多极主体观念,开放则是以平等的主体际地位为前提的,并且是以异质性、多极性主体为前提。无平等的主体际地位,必受奴役,谈何开放。只有多极异质性主体,才有交流、交往、交换的必要。(2)开放的过程是主体际的交往实践关系建立的过程。(3)开放的结构是主体际交往关系结构,开放的向度是否全面,开放的层次是否系统,开放的方式是否稳定,这都是依赖于主体交往实践的状态。(4)开放的目标实现机制是交往实践的双向整合。一方面各交往主体在发展中整合出各种联盟关系、伙伴关系,另一方面参与交往的各主体在开放中源源不断汲取世界各国的精华融于自身,并加以内化整合,使各主体保持彼此间的个性。

现代交通和通讯设施的发展,电子计算机、信息高速公路的普遍使用和推广,加速世界一体化的进程,国与国之间通过各种经济纽带,如国际分工、国际投资、国际金融活动而相互联接和相互制约,任何主体都在多元文明交往中切切实实地感受到其它主体的存在。开放的中国在全球交往中必须强调多极化、多元化和双面选择的观念,进而将多元主体的交往实践观看作自己的理论思维框架,努力扩大与外部世界的交往,自觉纳入世界交往体系中。

3.交往实践观是发展思路的逻辑指向。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探索中国现代化道路的实践活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历史课题。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改革与开放的战略体现了世界交往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辩证统一关系,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结合中国实际作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创新,从而为解决世界历史性的课题提出了一条道路。

在研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命题时,理论界和决策部门往往在操作层面上出现意见分歧甚至对立:以超赶型发展战略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中国,究竟以现代化(工业文明)还是以后现代化(后工业文明)为直接的赶超目标?随之出现两种相持不下的发展思路:一种是以工业化、现代化为轴心的渐进式发展思路,以“三步走”战略为着眼点。另一种则认为应当以后现代化为轴心,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依据,强调超越传统工业文明的格局,以高科技创新体系来带动工业化的实现。如何抉择社会发展标准,笔者认为,问题的焦点在于如何定位中国发展阶段与战略,其深层次上是要回答一个基本问题:中国所处的时代环境。也就是要将21世纪中国发展的阶段判定与时代的大背景、大环境联系起来加以分析和研究,然后作出正确的结论。用多元视野来探索区域现代化路径,走多向度、多格局、多元化发展道路,这正是交往实践观的基本思想,也是交往实践观与全球化时念交汇的中心视界。

我们正处于一个高度全球化的新时代,它深刻变革着人类实践结构与生存方式,同时也使中国的发展处于一种独特的境地:在“世界普遍交往”环境中的中国现代化,不可能仅是传统工业文明意义上的现代化,但鉴于中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限定,还是一个二元结构的中界过渡型社会,因而也不可能一步跨越现代化的阶段,以后现代化为目标。这是一种在全球化氛围中以“后现代化”为引导重建现代化的过程,它既与本世纪初现代化浪潮席卷全球的韦伯时代不同,也与进入后现代社会的当代西方国家相异,其本质上是一种“新现代化”,是以知识化、信息化和后工业文明为主导原则来重建、实现的现代化过程。它是具有全球交往实践的差异性、多样性中的现代化,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

以上分析可知,本世纪中国的主导性哲学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实践及时代特征结合而成的交往实践观。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大学生人际交往论文范文10

关键词:参与式教学;人际交往能力;大学生

1研究背景

有研究表明,79%的大学生认为,进入高校后感觉最烦恼的问题是“人际交往能力差”,并常常会因这些事情而烦恼,国内外学者也一直关注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知网搜索“大学生人际交往”,每年均有700篇左右的研究论文,可见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点和难点。笔者在长期的心理咨询工作中也发现,大学生心理问题中最多、最常见的正是人际交往问题,据统计,最近两年,我校心理咨询中心所接待的来访者中,大约50%的来访者受人际交往问题困扰。可见大学生人际关系不良,已成为影响大学生活的主要因素。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化是实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最佳方式之一,对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校心理健康课程内容中,人际交往是必不可少的内容之一,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这一章内容往往采用传统理论教学方式,教师在前面讲,学生在台下听,学时为2学时左右,学生们在短时间内很难真正学会如何进行人际交往,他们的烦恼仍然存在。因此,我们要改革教学方法,采用参与式教学方式,通过8学时的体验和实践,让学生亲身体验感悟、理解和验证,实践证明,这样可以切实有效地提高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有助于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2参与式教学设计

参与式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其心理学依据是瑞士学者让·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美国学者弗洛姆的学习期望理论。本研究认为,比较适合国内心理课现状的参与式教学模式应该是,课堂内容的70%~80%左右为参与式教学活动,其余20%~30%的课堂内容为本节课主讲内容及活动介绍、总结和分享。要求全体听课学生都参与到我们设计的参与式活动中来。我们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的学生们认为自己在人际交往方面存在的问题,总结整理出针对学生实际问题的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分为4部分,每部分需要2學时,教学方法采用情景剧表演、团体训练、小组讨论、理论讲授以及互动分享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其中部分设计如下。

2.11~2学时

2.1.1将全班同学分组,8~10人一组,选出小组长,大家一起为小组起名字,确定本小组的口号。小组内部成员通过团体心理训练的小练习快速熟悉彼此。(课后要对所有小组长进行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工作方法、工作内容等。)

2.1.2理论讲授人际交往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人性的特点,人际交往究竟难在哪里。

2.1.3以小组为单位,将自己经历过的、听说过的或者怀疑过的人际矛盾事件,通过心理情景剧的形式表现出来,小组长负责组织,现场分工,保证每个组员都有自己负责的工作。教师要给班级同学现场示范心理情景剧的表演模式,所有小组课后自行排练,下节课全班展示。对于无法通过心理剧展示的问题,请学生为教师留言,网上解答。

2.23~4学时

2.2.1以小组为单位,表演心理情景剧。教师要现场讲解应该如何处理该矛盾(付出与回报)。其他小组要为表演的小组现场打分。

2.2.2理论讲授人际交往的技巧,法宝之一,微笑和赞扬。

2.2.3作业,搭讪陌生异性,目的是认识彼此,找到共同话题。搭讪过后写出整个过程及自己的感受。下节课展现整个搭讪过程,学生可以邀请搭讪对象来到下次课的课堂,也可以找本组成员代替表演。

2.35~6学时

2.3.1表演搭讪过程,心理教师要及时指导学生,使其熟练应用微笑与赞扬,以及如何应对尴尬等情况。其他小组要为表演的小组现场打分。

2.3.2理论讲授,人际交往技巧,法宝之二,自嘲(示弱)。对于如何自嘲或示弱,心理教师要与学生搭档进行示范教学,示范要注意,尽量使用学生语言,让学生产生共鸣,提高课后练习的效率。

2.3.3作业,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课后练习,每位组员都要针对自己的薄弱环节对自己进行自嘲,其他成员配合。下节课展现自嘲过程。

2.47~8学时

2.4.1以小组为单位,表演自嘲过程,教师要在其表演过程中及时指导并给予当事人鼓励,其他小组要为表演的小组现场打分。

2.4.2心理教师现场组织全班同学,开展提高自信心的小练习活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与分享,最后,小组长带领本小组开展团体训练活动——“优点轰炸”。

3研究过程与方法

3.1被试

随机选取在校大一学生380名,男女各半。采用《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和《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调查问卷》在班级的教室团体施测,发放问卷380份,回收372份,剔除废卷7份,最终有效问卷365份,有效回收率为98%。在选取有效的365个学生被试中,选择人际交往能力较差的、得分处于低分段的146名大学生,随机分成两组,每组73人,一组为实验组,使用参与式教学,另一组为控制组,使用普通式教学,学习内容为“大学生人际交往”课程。

3.2研究工具

《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包含了躯体化、焦虑、抑郁、自卑、社交退缩、社交攻击、偏执、强迫、依赖、冲动、性心理障碍、精神病倾向等12个因子,信度为0.837。

《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调查问卷》为自编问卷。该问卷由28题组成,包括影响力、情绪控制、开放性、包容度、冲突化解、乐群性、友谊表达、异性关系处理、交往风度及语言表达10个小维度。通过对10个小维度的进一步因素分析,又可为4个大维度,即人际结交能力、人际融合能力、人际表达能力和人际理解能力。该问卷的克伦巴赫系数在0.725~0.946之间,总量表重测信度为0.876。平均得分在2分以下的为交往能力差,得分在2~3分的为交往能力较差,得分在3~4分的为交往能力较好,得分在4~5分的为交往能力好。

3.3研究方法

大学生被试体验不同的教学方式,课程共8学时,一周一次2学时课程,课程结束后分别对两组学生进行《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调查问卷》的调查,再利用spss软件比较实验组(参与式教学)与控制组(普通式教学)的结果差异。

3.4数据处理

采用MicrosoftExcel2004和SPSS1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4结果

4.1实验组与控制组前后测组间对比

对两组成员在授课前和结束后进行前测与后测,现将两组统计结果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见表1所示。

结果表明,授课前,实验组与控制组不存在显著性差异;授课后,实验组得分明显高于控制组,且差异显著。

4.2实验组与控制组前后测组内对比

为进一步了解成员的差异是否由授课内容导致,现对实验组与控制组成绩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的方式进行前后测组内对比,结果如表2所示。

由表2结果可知,实验组人际交往四个维度成绩在授课前后呈现显著性差异,而控制组授课前后分数虽有提高,但各维度分数均无显著性差异。

5分析与讨论

研究结果表明,经过实验组被试在人际交往四维度上呈现显著性差异,说明参与式教学有助于调节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可有效促进大学生交往能力的提高。

通过表1可以看出,实验组和控制组在授课前并无显著性差异,说明这两组学生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始前兩组的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处于同一水平。随后实验组采用参与式教学方式,而控制组采用传统的授课方式,授课后两组出现显著性差异,说明参与式教学方法可有效改善大学生人际关系。

通过表2可以看出,实验组被试在人际交往四维度上呈现显著性差异,而控制组在人际交往四个维度上并未呈现显著性差异。说明,参与式教学有助于调节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可有效促进大学生交往能力的提高。这与其他研究者(如:王月琴、李海燕等)关于大学生团体心理辅导的实验结果是一致的。

原因分析:首先,参与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教学氛围十分融洽,小组活动提高归属感,降低孤独感,摒弃传统课堂中出现的事不关己的“低头族”现象。在团队中提倡每位小组成员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其他成员,在团队互动过程中通过观察、分析来体验自己与他人相处的方式,从而认识自我,调整自我。随着团体活动的深入,成员体会到了真诚、温暖的团体氛围,逐渐放松自己,消除心理防卫,更加积极主动与小组其他成员进行交谈,在积极参与团体的过程中进行深层次的经验分享与自我反思。

其次,在课程进行中采用心理剧的方式进行,能够使学生更好地设身处地的理解在人际交往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心理剧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找到合理的处理办法,使我们心理健康教育课成为能够真真正正帮助学生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一门有价值的课程,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起引导作用,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最后,参与式教学设计有较强的针对性,方案的制定是根据学生实际的需求,除了教授学生掌握人际交往的方法还协助他们解决遇到的共性发展问题,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寻求社会支持系统的帮助。

另外,授课后无论是实验组还是控制组,都比授课前的要有所提高,控制组在授课前后并在人际关系四个维度并无显著性差异,但其人际关系能力也有所提高。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实验中被试为大一学生,刚来到大学新环境接触新同学难免会在人际交往中出现较多困扰。随着成员在新的教学方法逐中渐学习了人际交往技能,适应了新的环境,其人际交往水平都有所提高,前后测出现了显著性差异。控制组进行的是传统的授课方式,其人际交往水平略有提升,但后测与前测相比无显著性差异,分析原因主要是大一学生一直处在一个需不断摸索和学习人际交往的新环境中,随着课程的进行这段时间他们所经历的日常生活事件、自身成长等因素导致其水平的变化。

参考文献: 

[1]郭俊汝范成博.体验式教学在独立学院心理健康课程中的应用研究[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4. 

[2]朱伟管晓琴.少课时、大课堂背景下参与式心理健康课程设计[J].课程与教材,2014. 

大学生人际交往论文范文11

【关键词】语文课堂 ;小学生 ;交往意识 人来到世间,得到物质和精神生活的满足,就会通过交往求得共识,协调发展,交往是一个人具备较好协调能力的表现,同伴交往是学生人际交往的主体。新课程积极倡导的合作学习目的是在合作中学会倾听、交流、沟通等交往能力,是加强小学生交往意识的培养,改善学生与同伴交往的人际关系的前提。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的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交往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皮亚杰认为:交往是儿童身心发展的客观需要,是使儿童摆脱自我中心化的根本动因和前提。它可以使儿童从交流、合作与互动中体验到不同的观点,学会从他人的立场来考虑问题并协调与他人关系。在与他人交往中,学生初步认识到复杂的社会关系,为以后进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结合本学年语文组的校本研修主题,我努力创设学生人际交往的情境,为培养学生社会合作意识与人际交往能力搭建舞台,使学生在交往中学会沟通、学会互助、学会分享,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生存,把交往意识的培养融入语文课堂教学中。

1学生的交往现状分析

首先来看看我们学校的两个值得深思的案例:

案例一:四年级一男生,智商高,学习成绩好,但在家因为是独儿,受到家庭的过分溺爱,养成了好强、霸道的习惯,结果同学们都远离了他,使他在集体中成为了孤独者。

案例二:五年级一女生自四年级开始来的一年多时间,经常被一女同学为首的几个同班同学罚跪、罚站、追逐、辱骂,但即便这样,她仍然给他们一起“玩耍”,且脸上总显露出“笑容”,从不给老师汇报,不告诉家长实情,班上其他同学也不给老师反映。终于到五年级下期的一个晚上,被其小姨无意中发现“不妙”。在其小姨的耐心引导下,这一女生终于道出了实情:因长期受到同学的欺辱,经常晚上失眠、甚而产生“轻生”念头。

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针对本校学生日常所表现出来的一些问题,我们不禁要问:现在的孩子怎么了?我们学校教育该如何是好?孩子们的家庭教育怎么了?

究其原因,我们发现现在的孩子大部分孩子成了隔代抚养,父母与孩子相处、交流的时间很少,许多父母觉得亏欠了孩子,于是一味满足孩子的物质生活要求,而忽略了其精神需求。因此很多孩子从小就娇气、骄傲、以自我为中心,不能与人平等交往,有些孩子则变得内向、自闭,不爱与人交往等,喜欢以个人利益为先,争强好胜,不顾别人的情感体验,不愿吃点亏,导致同学之间矛盾重重,而自己又有不被理解的委屈,从而游离于小伙伴之外。孩子们交往意识淡薄,缺乏交往所需的基本技能是学生交往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因此,在如今独生子居多的小学生群体中,培养小学生懂得与人分享快乐、关心别人的习惯、与人合作尤为重要;矫正孩子在处理与伙伴的关系上以自我为中心、不能顾全大局、缺少忍耐、意志、宽容和责任感等不良习惯迫在眉睫。我们需要通过正确的引导、有效培养,增强小学生交往的意识,提高小学生的交往能力。

2研究的具体措施

结合校本研修的主题思想,我注重协调发展教与学的各个方面,使自己定的研究工作呈螺旋上升的方式,逐步达到使学生爱交际、能交际、会交际的言语表达目标和敢交往,乐交往,善交往,交往意识在课堂教学的潜移默化下逐渐形成。

2.1创设交往情境,培养学生的交往意识。

课堂活动是培养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主阵地。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小学生的“人际交往”训练往往由于时间和空间的局限于,开展起来实效性不强;因此我在教学活动中,有意识地设计师与生、生与生的人际交往的情境,使学生 “敢交际”,“会交际”,最后达到“善交际”的效果。我在教学中具体的做法有以下几个方面:

2.1.1创设交往的表演情境:喜欢表演是小学生的天性,学生对此兴趣浓,我应针对这一特点,结合教材内容,采用分角色表演,训练学生人际交往的技能,增强学生的交往意识。

在教学《小木偶的故事》这一课时,我创设了一个“哭诉”的情景,让孩子们与同桌合作,扮演“小木偶”和“老木匠”,“小木偶”根据课文中的经历,向老木匠“哭诉”自己遭遇的误会,还可以加入动作和神态,加入自己的理解。这一“哭诉”课文的主要内容明了了,“小木偶”的只有“笑”的表情所带来的无奈感同身受了,孩子们能在“哭诉”中张扬自己的个性,展示自己的才华,何乐而不为?孩子们要“哭诉”,必须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必须要体会其中的情感,不用老师做过多的要求,教学的目标已在“哭诉”中落实,交往意识的培养已潜移默化中得到了培养。

在教学《去年的树》时,当学生理解了小鸟找寻树朋友时不同的心情后,朗读课文中的几次对话时,我用“惊讶的小鸟在哪里?”“着急的小鸟在哪里?”“焦急的小鸟在哪里?”孩子们亲不自禁地站起来扮演各种不同请改的小鸟,我适时引导孩子们入情入境地读。那伸开双臂做飞翔状的、那表情生动、那情感真挚询问的孩子,谁能说不是一只只深情的小鸟?孩子们在老师创设的情景中,找到了感觉,悟出了真情,感受到诚信的可贵。原本童话中难于理解的、抽象的东西,在入情入境的体验中轻松感悟,创设情境表演和交流,化难为易,孩子们怎能不喜欢?在孩子们交流自己的对文本的理解和表现时,学生的交往意识得到了强化,交往能力得到了提高。

2.1.2设计交往训练的话题:学生交往意识培养的话题在我们的教材中也很容易挖掘,因此,我在教学中经常提炼一些 “采访”“辩论”“演讲”方面的话题,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他们兴趣盎然地参与到交往中来,让学生在情景对话中增强自己的交往能力。

在教学《猫》这一课时,我一开课就说:“我是老舍笔下的那只猫,听说我的主人把我写得很古怪,他把我写成什么样了?我不认识字,哪位可爱的孩子告诉我?”教室里一片哗然,孩子们的情绪高涨,争先恐后地要告诉我“古怪”在哪。我趁机让孩子们读课文,找出老舍介绍猫古怪特点的语句。于是那一堂课,我们在“你的主人说你……”的汇报中,在我幽默而夸张的语言的穿插下,孩子们读懂了猫的特点,读出了老舍对猫的喜爱。课堂内孩子们其乐融融,我也被孩子们的理解能力、独到的见解所感动着,这样的课堂,于师、于生都体验到了学习的快乐,这快乐源于创设的教学情景。教学《母鸡》这一课时,我开了一个辩论会,两位“老舍”的辩论,一位是喜欢母鸡的老舍,一位是讨厌母鸡的老舍。孩子们自由选择扮演其中一位,然后读课文,从文中找出支撑自己辩论的依据。孩子们辩得得多激烈啊!作者讨厌母鸡的原因,喜欢母鸡的原因在找“依据”和辩论的过程中清晰了,深深印在了孩子们的脑海中。不管是哪一方,孩子们都有收获,都体验到了学习带来的乐趣。孩子们对学习语文的兴趣在情景教学中逐渐浓厚起来。更可喜的是,孩子们礼貌的用语、认真的倾听习惯、迅速打腹稿的能力,对于小学生交往意识的培养的方式是有效的,孩子们喜爱的!

2.2课堂实践引领,强化学生交往意识。

语文学科,教科书是重要的教学内容,是教育资源最丰富、与现实生活联系最紧密的文本,课文中的许多内容都是我们开展交往意识培养的素材,因此我充分利用课堂实践训练,创造性地设计学生交往意识培养的内容。

2.2.1品读经典,学交往。

教材中,有许多课文很适合对学生交往意识的培养,因此我紧扣教材,发掘教材中的交往训练切入点,把语文教学与交往训练有机结合起来。在进行读的训练时,一方面让学生多听会听善听,通过感受语调、语气的变化和体态语言去感受语言的情感;另一方面在学生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训练将作者的思想感情转化成学生自己的意识,把人与人之间正确交往的一些技巧在潜移默化中内化成自己的交往能力。比如我在《尊严》这一课时,我就注重引导学生品读哈默和杰克逊大叔的语言,让孩子们体会到哈默在极度饥饿的情况下也要维护尊严的优秀品质,感受杰克逊大叔的善良,体会维护他人的尊严、对他人的尊重是人际交往中的法宝。不用过多的分析,不用单调的说教,交往的意识已经植根于孩子们的心中。

2.2.2听听看看,学交往。

小学生最感兴趣的是故事。根据学生这个心理特点,经常组织学生利用晨读或课堂上挤压一点时间或利用课余时间,让孩子们收听有较强趣味的关于交往的故事,并要求学生说出重点,相互设疑、解惑,复述故事。总之,不拘一格,尽量让学生“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为人际交往创造好一切条件。布置学生在校外留心大人们的对话,辨析人们人际交往中的“毛病”,学习幽默风趣的对话。另外,我也引导学生多看课外书,帮助他们积累知识,拓宽视野、活跃思维、发展语言。在班级建立“图书角”,开设课外阅读交流课,并通过故事会、演讲会、朗读比赛等活动形式,把看课外书的所得讲述出来,并把这种训练形式扩展到课余观看影视节目,生活见闻之中。我在“语文活动课”中常开展“听进去,说出来”的小活动,努力促成向生活、向身边同学学习交往的方式和方法。

语文教师应坚持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认真探寻培养学生交往意识的契机,并重视学生交往技能的训练,逐步提高小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使学生拥有扎实的语言功底、熟练的表达技巧、快乐的交际情境、丰富的交际内容,让他们有话想说,有话能说,有话爱说,有话会说。让学生走出自我,融进社会!

参考文献

[1] 俞国良.社会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 吕型伟.《学生乐园交际你我他》.上海.1994编.

大学生人际交往论文范文12

[关键词]医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社交回避及苦恼倾向

[DOI]10.13939/ki.zgsc.2016.02.210

大学阶段是学生由学校走入社会的过渡期,既丰富多彩又充满危险的挑战。但是很多理科生尤其是医学生产生了极其严重的社交回避及苦恼倾向。正常的社交欲望、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和人际交往适应性是个体心理健康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也是时代对高素质人才的基本要求。因此研究医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对社交回避及苦恼倾向的影响势在必行。

1研究对象及方法

1.1对象

七年制大三学生35名、大二学生35名、大一学生32名,五年制大二学生33名、大一学生30名,共计165名学生。

1.2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

1.2.1使用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量表该量表是一个自评量表,用于测量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倾向。关于人际交往能力维度的建立,不同心理学家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本量表的作者认为人际交往能力是一个多要素的综合体,所以量表采用 Buhrmester 提出的将人际交往分为人际关系建立能力、适度拒绝能力、自我表露能力、冲突控制能力、情感支持能力五个构成部分的观点。五个维度的操作性定义如下:人际关系建立能力是指能够和一个不认识的人建立初步人际关系的能力,适度拒绝能力是指对于别人提出的一些不合理的要求做出拒绝或者表现不满的能力,自我表露能力是指能够向别人袒露自己心中的秘密或一些不太情愿让人知道的事情的能力,冲突控制能力是指能够利用合理的方式处理人际矛盾,使事情不变得更糟糕的能力,情感支持能力是指能够给予需要情感支持的人一定情感支持的能力。

1.2.2使用大学生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SAD)

社交回避及苦恼分别指回避社会交往的倾向及身临其境时的苦恼感受。回避是一种行为表现,苦恼是一种情感反应。本量表含有28个条目,其中14条用于评定社交回避,14条用于评定社交苦恼。建立该表时,作者十分注重社交回避及苦恼的概念。他们把社交回避与不能参与社交加以区分,指出社交回避的反面不是社交参与而是不回避,此外,他们谨慎地只将主观上的苦恼及行为上的回避等包括在内,而将诸如焦虑生理指数及受损的行为表现等内容排除在外。测试者可根据自己的得分估计自己的社交心理健康水平。

2调查结果及分析

2.1医学生总人际交往能力与人际交往建立能力对社交障碍的影响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165名医学生总人际交往能力平均分为84.4分,超过该量表的及格水平但并未达到优秀水平;社交回避及苦恼倾向品均分为11分,远超过该量表的及格水平。这表明医学生社交回避和苦恼倾向较严重,人际交往能力仍需加强。

对总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交回避和苦恼倾向进行相关性检验,Pearson系数为-0.395,这表明总人际交往能力与社交回避和苦恼倾向呈显著性负相关,总人际交往能力越强,社交回避和苦恼倾向越弱。对人际交往能力不同维度因素和社交回避和苦恼倾向进行相关性检验,其中人际交往建立能力的Pearson系数最大,为-0.544,这表明人际交往建立能力与社交回避和苦恼倾向相关性最为显著。

2.2性别对人际交往建立能力和社交回避及苦恼的影响

女性的人际交往建立能力较男性强。对男性和女性的人际交往建立能力和社交回避及苦恼倾向进行相关性检验,男性和女性的人际交往建立能力和社交回避及苦恼倾向都呈现显著性负相关,其中男性Pearson相关性系数为-0.428,女性为-0.678,这表明女性的人际交往建立能力对社交回避及苦恼倾向的相关性更显著。

2.3年级对人际交往建立能力和社交回避及苦恼的影响

高年级医学生的人际交往建立能力较低年级的医学生强。对不同期别医学生的人际交往建立能力和社交回避及苦恼倾向进行相关性检验,不同期别医学生人际交往建立能力和社交回避及苦恼倾向都呈现显著性负相关,其中低年级医学生(大一)的Pearson相关性系数为-0.391,高年级医学生(大三)的为-0.647,这表明高年级在提问中增设百科知识提问环节,为了使百科知识提问环节较为公平公正,先提问学生的籍贯,然后再根据学生籍贯所在地的一些风土人情、人文地理情况进行提问。这是一个辅助测试,如果学生对自己的家乡都不了解,那么在学生工作中,也会存在不细心的现象。

3.2换届选举中选拔方式的创新

换届选举中,主要针对上一阶段学习、工作、情况进行个人演讲或前面所述无领导小组讨论方式,然后进行班级无记名投票,此时,班级成员之间相互了解,有利于班级民主的形成,以及民主基础上的集中的实现,此时,能够更为有效的实行班级的管理。

4结论

大学班级干部在大学中的作用十分明显,优秀的班级干部队伍不仅可以促进良好的班风、学风的形成,还可以实现组织和个人的协同发展。因此,班级干部的选拔这一源头工作就显得更为重要,在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之下,将社会招聘经验模式提前引入大学校园,尤其是无领导小组讨论模式的引入,并进行适当的调整与创新,是具有可行性和前瞻性的。大学班级干部选拔方式标准化的不仅使班级干部受益匪浅,对班级非干部同学也能起到榜样与表率作用,对于整个校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有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谭顶良.高等教育心理学[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06.

[2]钱焕琦.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概论[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王兴隆,王玉坤.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4.

[4]邹放鸣,宋学锋.大学生涯导论[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