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汉字字体设计

汉字字体设计

时间:2022-12-15 02:16:46

汉字字体设计

汉字字体设计范文1

关键词:汉字字体;字体设计;汉字字体设计;字体美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9-0083-02

在书法中,“气”和“势”是两个重要的审美概念,是评判作品优劣的重要标准,甚至成为由作品进而评判作者道德修养的重要指标,如颜真卿的书法作品“满目忠义之气”。书法艺术在讲求笔势的同时,深层次是其“意味美”。汉字字体设计是在汉字间架结构和笔画的基础上进行联想构思的创意活动,使之达到型美意佳的艺术效果。现代审美条件下,汉字字体设计讲求笔画结构之间的线面组合构成,但其最终也必须做到传情达意、美观、有视觉张力,由此可见书法的审美和现代字体设计之间的内在联系。因此,对书法中“气”与“势”的概念作现代性的解读,对现代汉字字体设计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

一、“气”与“势”在汉字发展过程中的本来面目

汉字在发展演进的过程中,从最初的象形符号逐渐演变为线条符号,至秦汉时期,汉字的书写艺术――书法,开始浑然入序,关于书法的审美理论和方法也渐次出现。书法技巧主要分为笔法、字法和章法三个层次,所谓“笔法”,就是笔画之法,如东晋著名女书法家卫铄在《笔阵图》中对汉字的七种笔画做了如下描述(《笔阵图》并非卫铄本人所作,本文为了叙述方便仍用“卫铄在《笔阵图》中……描述”的说法。《笔阵图》有不同版本,据笔者考证,“百钧弩发”对应的笔画应为“■”非“”,“崩浪雷奔”对应的笔画应为“■”而非“乙”,笔者在本文作了相应更正。

“一”[横] 如千里阵云,隐隐然其实有形。“丶”[点] 如高峰坠石,磕磕然实如崩也。

“丿”[撇] 陆断犀象。“■”[斜钩] 百钧弩发。“丨”[竖] 万岁枯藤。“■”[背抛勾] 崩浪雷奔。

这七种笔画成为后来“永字八法”的基础,像这样通过静态的点画和笔画有机呼应传感动势,即为笔势。“字法”即为字的结构安排之法,如唐欧阳询的三十六法,他总结了避就、顶戴、穿插、向背、偏侧、相让、补空、增减、借还、回抱、包裹、应接等方法来表现文字的张力,此即为字势。这样,通过点画与点画之间,字与字之间或行与行之间的内在的形态构成来表现字、行、篇(幅)的气韵精神即形成“章法”。笔法、字法、章法是构成“势”的主要手段。值得注意的是,书法中的“势”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出个人的书写习惯,具有较强的恒定性,和个人性格和修养有必然联系。

笔法、字法、章法和个人修养等因素所形成的“势”使书法作品整体上表现出一定的精神面貌,这就是“气”。概括起来,书法里所指的“气”主要包括:1.主体(作者)之气,作者的精神风貌和修养对作品有极大影响,这就是常说的“字如其人”;2.客体(作品)之气,主要指作品的流动之气,即行气,和由主体创作状态影响到作品的精神风貌,如雄浑之气、奇秀之气、忠义之气等。“势”则主要包括1.运动和速度,有了运动和速度,字的笔势和神采才会张扬,这也是书法的首要特征;2.力和趋向,主要指作品的力度和字的结构趋向,当字的结构打破绝对的平衡后,便会给人一种趋向性,即通常所说的视觉张力。

从二者的关系来看,如果把“气”看成是影响作品统一风格的整体因素,那么“势”则是加强和促成这种统一风格的局部因素。书法作品前后呼应、全篇贯气必须借助于“势”,因为“势”的要素是运动和趋向,有运动便能促成流动之气,有趋向便可促成贯通之气,这可以说是“势”促成“气”;另一方面,好的作品必然在其整体之“气”中彰显“势”。最后,最为重要的是这二者的实现都要依赖于作者的修养和情绪,比如王羲之的《兰亭序》、颜真卿的《祭侄文稿》都因包含了作者在创作时的情绪而气贯势通。

“气”与“势”是一个整体,字、行各部分之间相互对比照应,形成一个多样统一而和谐的美的整体。

二、现代审美意义下汉字字体设计的“气”与“势”

书法和现代汉字字体设计的本质联系在于,二者都是在以一种风格和手段来表现汉字,从更深层次来说,书法也是一种字体设计形式,汉字的笔画和结构是二者共同的承载物。汉字独特的笔画和结构为文字和笔画结构之间的穿插、包含、变化提够了无限的可能,这是书法和汉字字体设计形成“气”和“势”的根本条件。

现代设计注重部分和整体、各元素之间的抽象关系,各元素之间的位置、大小、方向等不同的安排会产生不同的形式感和美感,这在本质上和古代书法审美不无相似之处,在现代审美条件下,汉字字体设计的“气”即为保持作品整体性和连贯性以及整个作品传达给人的美感印象、情感和意境的因素,“势”则是使作品具有视觉张力的要素。现代汉字字体设计的“气”与“势”就是要做到使作品具有整体美感和气质,传达所要表达的意境和情感,同时在文字结构上有视觉张力。

总结起来,汉字字体设计的“气”的内涵可以概括为:整体字体的美感和意境,即精神风貌和字意,这需要“势”的配合,字体在笔形和结构上必须取得统一的趋向性和特征,才会形成统一感,即整体氛围;另一方面,当字体在笔画和结构上形成一种全新的风格时,便会给人一种清新之气,字体给人的视觉新奇感,这也是现代汉字设计“气”的重要方面。“势”的内涵包括:字体本身笔画和结构的特征及字间关系表现在视觉上的动势、运动趋向或张力,即字形。

由此可以看出,现代汉字设计和书法在“气”和“势”方面的差异:书法中的“气”强调主体的修养授之于作品,带给客体的流动之气,现代汉字设计则更强调文字的整体美感、氛围和字意,从而传达给人视觉美感和良好的心理情感;书法中的“势”强调运动和趋向、并且和个人书写习惯、性格修养有密切关系,现代汉字设计不仅强调力和趋向,更强调文字笔画、结构之间点线面的抽象比例关系,和个人修养联系较少。

三、汉字字体设计“气”与“势”的生成

由上文观之,在现代审美意义下,汉字字体设计的“气”和“势”有了不同于书法的新的内涵,现代汉字字体设计“气”和“势”的生发和生成依赖于以下三个条件的实现:

(一)“气”从何处来

“气”是保持所设计的字体整体氛围、意境和美感的关键,对于“气”的生成,首先要处理好文字笔画“断”与“连”、“虚”与“实”的关系,总的原则是笔画的连断、虚实处理必须和文字所要表达的意境相适应,这样才能彰显整体气氛。例如图1,“浅水湾”三个字的设计在笔画上做到“笔断意连”,将三个字的主体笔画处理为水平,这样似断实连的水平线组合在一起创造了一种平静、波澜不惊的意境和氛围,形断而意不断,做到了以形传情,很贴切地表达了“浅水湾”的字意。

另一方面,笔形和结构的整体统一感有利于视觉流动的引导,要取得良好的视觉流动引导,关键在于文字的笔画和结构的排列是否符合视觉规律,可以从方向、大小、疏密等方面统一考虑,以利于作品整体之气的形成。

(二)“势”从何处生

“势”的生成主要包括笔形(文字的笔画特征)、结构(文字的内外空间分割)和笔形、结构、字间三者的整体安排连接。

1、笔形与线条质感

笔形及其质感是文字“势”的重要方面,上文提到,不同形式和质感的线条传达给人的心理感受是不同的,例如,柔顺平滑的曲线给人轻盈、流动、轻松的感受,而直线则给人坚硬、冷静等感受,把握好线条的这种微妙感觉,对文字的视觉张力和风格的形成极其重要。

图2直观地展现了线条形式和质感对文字视觉张力的影响、进而传达给人美感和意境的作用:“武昌”二字以来回曲折的笔画线条带给人悠悠升起飘动的视觉感受,契合了“白云黄鹤千载悠悠”的意境,恰到好处地表达了武昌的文化意蕴;“岳阳”二字则是将笔画设计为向上翘起的形式,暗合了岳阳楼的古老和岳阳的厚重历史。

2、结构与内外空间

“势”的生成仅靠笔画的设计难以实现,文字结构空间的安排和配合也至关重要,如果笔画的设计和文字结构的安排互相矛盾,将难以获得统一的美感。由笔画围合而成的文字结构形成若干个相对独立的视觉空间,适当夸张和处理这些结构空间,使之相互联系并和笔形特征相互配合,对文字整体的视觉效果有密切影响,图2就是笔画和结构相互配合,从而凸显文字之“势”、合理传达整体美感的例子。

3、笔形、结构、字间的连接

笔形,笔形与结构的统一安排,笔形、结构及字间的配合连接,这三者是一个由单一到整体、最后形成统一之“势”的整合过程,三者统一、紧密配合形成整体之势、传达作品的特定美感。

好的设计作品,必然是“气”与“势”的统一,创造与众不同的独具特色的字体,给人以别开生面的视觉感受,设计时,应从字的形态特征与组合上进行探求,不断修改,反复琢磨,这样才能创造出富有个性的文字,使其外部形态和设计格调具有视觉上的美感,给人以美的感受,唤起人们的审美愉悦感受。

四、结语

汉字独特的结构形式决定了其独特的美感特质,传承与更新传统书法审美中的“气”和“势”的理论,使之在现代汉字字体设计中得到应用和焕发生,不仅对现代汉字字体设计美感的提升有指导和借鉴作用,而且对汉字审美文化的古今衔接亦有意义。

参考文献:

[1]陈彬.中国文字与书法[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

[2]刘宗超.汉代造型艺术及其精神[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3]邱振中.书法的形态与阐释[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05.

[4]柳林、汤晓颖、孙霖.字体设计与创意[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汉字字体设计范文2

关键词:汉字;字体设计;模糊性;设计语言

一、引言

“精确”,无论在什么领域,一向都是人们所追求的目标,而“模糊”,作为其对立面,向来是被排斥的对象,被认为是非科学。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现代科学技术的综合化、整体化和多元化的发展,模糊性的概念逐步成型,并被人们所接受。在艺术领域,模糊性在未形成系统化的理论之前,中国古人就已有了这种概念,他们讲究悟,讲究虚实相生,就如同中国画所追求的是写意,而非西方油画的写实。当模糊性成为一种系统化的理论之后,其设计手法及独特的设计理念更是被设计师们所重视,这种朦胧、模糊的传达方式较之清晰、直接的“精确”表达更有韵味,更能提高受众的注意力以及关注度,让受众产生一种新鲜、奇妙的审美感觉。在汉字字体设计中,模糊性的设计手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因为其有别于直截了当地传达信息的常规手段。设计师们会营造出一种模糊氛围,在确保传达出规定信息的基础上,在一种模糊、朦胧的下形态,加深受众对设计的印象。

二、模糊性思维概念的界定

模糊一词,侧重表达客观对象的不确定性,是一种给人们提供自我领悟、自我体会和自我选择的弹性空间的方式。在中国的传统观念中,早有关于模糊性思维的论述。在中国的哲学思想中,无处不在地体现着这种似是而非的、模糊的思辨。比如孔子所主张的中庸思想,老庄思想中的关于“道”“天人合一”“有无”“虚实”等的模糊性概念,现在依然充斥在人们的思维方式、言行举止、为人处事、审美情趣等各个方面。中国的模糊性思维概念没有明确的界定,这给人们一种极大的解释空间和联想余地。中国的模糊性思维讲究“悟”,追求直觉,它不以追寻客观事物的精准性为目标,而是更多注重客观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变化,追求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亦此亦彼、虚实相生、似是而非、似非而是的思维表达。虽然中国古人早已对模糊性思维有过一定的论述,如“虚实相生”“大巧若拙”“笔断意连”等都是早期的模糊性思维的具体表现,但直到20世纪80年代,我国著名的美学家王明居出版的《模糊美学》以及《模糊艺术论》这两本有关模糊性理论的书籍,才对这一思维进行了系统化的分析与研究。现代的模糊性思维是指,思维主体对某一客观事物的认知有着对对象类属边界和性态的不确定性,是在主客体之间活动所产生的客观特性。在模糊性思维的认识过程中,是以反映思维对象的模糊性为特征,是通过使用模糊概念、模糊判断和模糊推理等非精确性的认识方法而进行的一种思维方式。模糊性思维不是“非此即彼”的求证,而是善于从多方面考虑问题,善于在客观事物之间建立联系,特别注重以客观事物的整体特征来进行概括,进而作出一种近似而灵活的结论。

三、模糊性设计语言之削减性

汉字字体设计中的模糊性设计语言的第一个特征可以称为削减性,即是对汉字字体设计中部分笔画的省略。所谓省略,是指免去、除去某些不必要的因素。省略的重点在于,当削减掉某个整体中并不重要的部分元素后,依然不会产生影响整体意义传达的现象。省略这一表现手法,经常被应用于语句的表达中,但把其深层次的内涵运用到汉字字体设计中时,会带给汉字字体一种模糊性的美感。比如单个汉字字体,其笔画有粗细之分,在大篇幅、集中性地使用粗笔画汉字时,会造成拥堵感、憋闷感,但在合适的笔画处运用削减的模糊性设计语言后,在视觉上会给受众带来一种呼吸感,同时也不会使这大篇幅、集中性的粗笔画汉字失去其原有的所要传达的含义。削减性这一模糊性设计语言是有呼吸的、不压抑的,会带来一种轻松的心理感受。削减性设计语言的应用,会有两种不同的方式。第一种方式,大多会出现在一些横竖笔画的粗细差距较大的字体中。在这种字体中省略较为纤细的那部分笔画,并不会使原有字义产生歧义,同时还会让受众对其外形产生研究兴趣,进而加强受众对这种字体的印象,也加深了传播的意义。比如宋体以及以宋体为基本字形而进行的变体。“字里行间”采用的就是第一种削减性的设计语言,这四个字中,宋体的横都被省略了一半,但由于人眼的视觉特性,那被忽略的部分会被我们自动补充,进而形成一个完整的宋体。“字里行间”是由周楷雯设计的一款中文书写工具,界面整体干净整洁,字距与行距略略稀疏,这样的一种设计理念也体现在其标志的设计上。这四个字的设计充满了时尚感,容易在一众相同功能的APP中脱颖而出,获得更多受众的青睐。第二种方式,会出现在笔画较粗的字体中。当这种字体进行排版时,无论选择横排版还是竖排版,如果全部笔画都被应用,一定会使整个字体显得臃肿,且不易识别。左佐设计的“玩雪族”标志,采用了一种笔画有连接的设计方式,这种方式会使三个字体连接紧密。在不削减笔画的情况下,“雪”字的上部分会显得十分紧凑,而“族”字右边拥挤,会造成字体头重脚轻、左右失衡,使得字体失去协调感。因此,“雪”及“族”字均有笔画的省略,“雪”中两点合并为一点,“族”的右边笔画共用。运用这种手法,字体在不失去字义的情况下,也会保持呼吸感,不会使受众感到憋闷.

四、模糊性设计语言之互渗性

汉字字体设计中的模糊性设计语言的第二个特征可以称为互渗性,即中介的过渡性。中介,是指在不同事物或同一事物的内部起到中间联系作用的一种介质,是对客观世界存在的中介的客观普遍性的反映。在汉字字体设计中,中介即互渗性也会被称为共生,是一种字体与字体之间产生笔画共用的现象。有了这一模糊性的表现手法,字体与字体之间不再是孤立的、分割的状态,而是一种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相互依托的关系。互渗性设计语言的应用,概括来说就是汉字笔画的彼此共用。同一笔画运用在两个不同的汉字中,会加强汉字与汉字之间的联系,使多个汉字相互依托,同时也给这多个汉字增添了趣味感,产生一种耐人寻味的感觉,使受众不自觉地驻足研究其深刻内涵。比如李佛君设计的“庆祝澳门回归十五周年”的字体海报,“澳门”二字采用了很粗的圆角矩形来代替其原有笔画,并用圆角矩形撑满画面,圆角矩形的彼此之间留有很细的间隙,但这一间隙中也体现有“十五”二字。“澳门”与“十五”之间就运用了笔画共用的互渗性设计语言,这种粗细对比,笔画共用的设计形式,让人很难一眼看穿,会让受众产生探寻心理,研究它的内在意义,这也使得这一海报形象深入脑海,达到海报的宣传目的。再如“黑白”二字,这是一款可移动储物架的标准字字体设计,储物架主要为黑白两色,可拆分、可组合。“黑白”二字的设计采用了互渗性的设计语言,以“白”字代替了“黑”字的右下半部分,这种笔画共用的设计在不影响其识别性的前提下,也体现出了其产品的功能特性,能够让消费者在第一时间了解这款储物柜的使用方法,同时也能够凭借这一独特的设计吸引消费者。

五、模糊性设计语言之混沌性

汉字字体设计中的模糊性设计语言的第三个特征可以称为混沌性,即汉字字体边界的不确定性。混沌,是指混乱而没有秩序的一种存在状态。在哲学思想中,混沌指虚空,或者是没有结构的均匀状态。在汉字字体设计中,运用混沌的模糊性设计语言,在视觉上的效果是一种在字体边界不明晰、模模糊糊的一片混沌中,呈现出具体形象的表现方式。而辨别这类型汉字字体,需要依靠一种“悟”,才能明确分辨其实质。这种方式会让受众产生一种模糊美,在传达信息时也会使人们的想象空间无限扩大,造成一种亦此亦彼、虚实相生、似是而非的内心感悟。混沌性设计语言的应用,多表现为字体边缘模糊不清,很难让受众在第一时间看出为何字体,会扩大受众的想象空间,也会使受众进行更深层次地思考,即为何要使用这种模模糊糊的表现手法。如李佛君设计的“我怎么看不清你?”的字体海报,海报中两个字为“原创”。近看时,其实很难看出这两个字是什么,因为海报上的整体图案都是由类似石子的图形为元素组成的,只靠黑白灰的明度来区分。海报“我怎么看不清你?”是想要传达一种讽刺,讽刺当下抄袭盛行,而无人原创的一种社会现象。而这种字体边界不明晰、模模糊糊的表现手法,表现出原创设计师对当下社会情况的一种迷茫与困惑,正是契合了所要传达的意义。再如刘兵克团队设计的“站酷”,字体采用了一种日出东方的视觉效果。“站酷”是一个分享设计的网站,会给予初入设计行业的设计师一定的设计灵感,鼓励新人设计师的成长,帮助他们摆脱对于设计的迷茫;而日出东方的视觉感受,是一种有雾的、模模糊糊的感觉,将此应用到“站酷”二字中,会给人一种新生的、可塑造的感觉,正是契合了“站酷”的初衷.

六、模糊性设计语言之整体性

汉字字体设计中的模糊性设计语言的第四个特征可以称为整体性,即是汉字个体或汉字整体间的协调统一。所谓整体,是指一个由有内在关系的部分所组成的体系对象,是一个封闭的体系,这个整体中不再有孤立的、毫无关联的局部出现,所有的局部都是相互联系的,最后所有的局部都会被一种无形的思维串连起来,使之成为整体的一部分。任何一个整体,都是在不停地发展、变化、运动着的,其每个局部又有其各自的特征和状态。我们不必去钻研整体中的每个局部的特性与传达的意义,而是要从这许多的局部中,概括出这一整体的总的本质特征,进而形成一个整体的概念,这个整体的概念也就是模糊型设计语言的特征之一。整体性的重点是把握事物的整体,而不是局部,整体的各个局部在彼此的融合中,要不断地使自己的表象、特点融合在一起,并重新组合为一个统一的、整体的表象。整体性设计语言的应用,具体来说就是要从整体的、大范围地来看待一组汉字字体设计,要避免只关注汉字字体局部而忽视整体效果的情况发生。整体中的各个局部在彼此的交汇中,要不断地使自己的外形轮廓与其余的局部相互融合,产生联系,并重新组合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如李佛君设计的《中国》字体海报,这是由多个渐变色的矩形组合而成的“华”字。这一整体中由矩形组成的笔画之间相互交汇融合,让彼此产生联系而不再是一个孤立的局部,进而重新组合为一个完整字体。再如“鲁轩美术”的标准字的设计,每个局部都采用的是有弧度的矩形,每个矩形之间交汇融合,使其产生联系,进而组成一个“鲁”字,并以此代表其品牌名。

七、结语

从人类创造出第一件设计作品开始,便不断在追寻一种人与万物的和谐以及表达情感的最佳方式,即从一开始懵懂的模糊到造物的精确再到人类意识成熟后所追求的模糊。直到今天,人们仍然在不断地拓展新的设计领域,并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多元化发展。在这多元化的世界中,越来越多的设计师认识到直截了当的、平铺直叙的表达方式已经失去了其原有的吸引力,这个时代的设计趋向开始朝变化的、多元性的、富于人性的设计风格转变。模糊性思维在汉字字体设计中的应用,会给人们提供一种似是而非、虚实相生的视觉感受,造成一种心理上的猎奇感,使得人们在认知这一模糊性字体的同时,会主动地对其进行纵向探索,使得这一类字体的内涵得到最大程度的传达,同时也丰富了汉字字体设计作品的风格特征,提升了汉字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参考文献:

[1]余雁.视觉传达设计中的模糊性[J].装饰,2003(7):35-36.

[2]宋婷.平面设计中的模糊设计[J].中国科技信息,2007(22):142-143.

[3]顾明智.平面设计中模糊性的表现手法浅析[J].大舞台,2014(12):82-83.

[4]左佐.设计师的自我修养[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4.

汉字字体设计范文3

关键词:汉字;字体设计;民族文化;融合;民族特性

引 言

在我国政治经济稳步发展的基础上,人们对文化和艺术活动不断发展的要求显得日趋重要。人民群众不仅要满足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又要满足精神上的不断追求。尤其在精神文明的建设中,艺术领域的发展与弘扬民族文化[1]之间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

汉字字体设计这门基础课程在艺术类院校的设计专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不仅仅要思考汉字字体设计这门课程的建设和发展,更要充分研究汉字字体设计与民族文化的融合的重要性,以及展开对汉字字体设计怎样融入到民族文化这样一个大文化背景中的探索。

一、汉字的产生和发展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文字,是中华民族语言文字的一种,也是我国应用最广泛的文字,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不同的发展阶段。

中国的文字从出现至今,已经历了早期的图画文字、甲骨文字、古文、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以及印刷?X发明后为适应印刷要求而逐渐派生出来的各种印刷字体等漫长的发展历程。

甲骨文字是商朝后期写或刻在龟甲、兽骨之上的文字。金文是雕刻或铸造在青铜器皿上的文字。篆书又分为大篆和小篆,是汉字书体发的重要阶段。隶书的出现和发展有着一段较长的时间演变过程,种类繁多,但它是当时人们喜爱而又得到长期使用之文字。楷书,其笔画端庄一直沿用至今,被视为标准字体而为世人所喜爱。行书,是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的、运笔自由的一种书体。草书,又称破草、今草,由篆书、八分、章草,沿袭多种古文字变化而成。

印刷?X发明后,为适应印刷的需要,文字逐渐向适于印版镌刻的方向发展,出现了横平竖直、方方正正的印刷字体─宋体。随着文化事业的发展,几百年来,在宋体字的基础上又衍生出长宋、扁宋、仿宋等多种变体。这些新生的字体,都是应雕版印刷和传统的活字印刷的需要诞生的。近代西方印刷?X传入后,在西文字体影响下,又出现了黑体、美?X字体等多种新的字体。然而,由于宋体字即适于印刷刻版,又适合人们在阅读时的视觉要求,一直沿用至今,是出版印刷使用的主要字体。

二、汉字与民族文化

汉字是汉语的书写符号,汉语是民族文化信息的载体,而民族文化又包括各种类型的文化。汉字与民族文化的各类型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和多种形式的关联。

民族文化行为的发生大都建立在语言的基础上,语言的发展对人的思维和各种社会生活、文学艺术产生重要影响。比如汉语方言众多,这对以方言为基础的地区性艺术作品的形成、发展和极大的丰富提供了条件。语言的产生和发展也极大地促进了其它文化事项的产生和发展。

从汉字文化学的角度去理解有宏观与微观两个角度:宏观的,是把汉字也看成是一个文化项,来探讨它与其他文化项的关系;微观的,是把汉字字符作为文化的载体,来探讨它所承载的文化信息。[2]汉字承载的文化信息是本民族的文化发展动向,它以各种的载体形式广泛推动我国民族文化的发展,是民族文化发展的基本要素。

所以说汉字在每个历史发展时期对我国的民族文化的发展都起到了一定的促进和影响,是本民族文化发展的重要源泉和基本保障。

三、汉字与汉字字体设计

在汉字不断的发展过程中,不同的字体演变同样可以说是一种字体设计过程,它在人们的设计思维中得到不断的创新与巩固。

时代赋予我们崭新的形式美,所以我们对民族文字的形式美有了更深层次的变化,这种变化同时也来自经济发展的需要,新时代的汉字应出现更多的字体设计来满足不同领域的需要,使汉字作为民族文化的信息载体更充分的融入到各行各业中去,这也是汉字与汉字字体设计在商品经济中的重要关系。

汉字字体设计范文4

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有着悠久灿烂的历史,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它从形成、演变再到成熟经过了漫长的历程。直到今天,汉字仍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使用,并处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在汉字在演变过程中得到传承和积累,汉字蕴含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散发着更加异乎寻常的艺术魅力。

汉字源于结绳、契刻、画图,是原始人类的记事方法。汉朝郑玄的《周易注》中记载:“古者无文字,结绳为约,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现代汉语中的一些词汇中都能看到结绳记事所留下的影子。契刻记事在古代是另一种使用得很广泛的记事方法,它主要是用来记录数目。当人们表达思想、交流思想和情感的需要已经不能被结绳记事和契刻记事所满足时,就出现了使用图形来帮助记忆、表达思想的记事方法。后来图形经过简化形成特征符号,当图形符号简化到一定程度,并形成与语言的特定对应时,原始文字就形成了。商代的甲骨文是汉字最早的字型,主要是王室用于占卜和记事的文字。

殷周时期发展为铸刻在青铜器上的金文,统一中国的秦始皇也对文字进行了统一,并简化为形体偏长、匀圆整齐的小篆。汉代以隶书将小篆取而代之,是为适应书写便捷的需要而产生的字体。楷书则由隶书演变而来,萌芽于西汉,盛行于魏晋以后。楷书丰富了撇、捺、勾、挑等笔划,减省了隶书用笔的波折。行书是继楷书之后,运笔较为自由的一种字体。而草书则是书写运笔更自由的一种字体,它的笔划大胆而不随意,简约流畅,字形优美多变。正是有这样的特点,在现代设计中多用作装饰图形的处理。明朝的宋体、民初的仿宋体、现代的黑体则成为现代汉字常用的印刷体。中国各个历史时期所形成的各种字体,有着各自鲜明的艺术特征。如篆书古朴典雅,隶书静中有动,富有装饰性,草书风驰电掣、结构紧凑,楷书工整秀丽,行书易识好用,实用性强,且风格多样,个性各异。汉字的简化使中国的文字走向世界,传入日本、韩国以及一些东亚国家等,尤其在日本,汉字的运用和发展得到重视,在汉字的造型结构、排列次序等方面做了不少的创新研究。相反在我国近几十年来这方面的研究做得少之又少。

二、汉字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汉字已经不单单是记录语言的符号,它更是美化设计的一种元素。汉字多变的字体形式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也为汉字在平面设计中应用提供了新的平台。全球统一化的发展趋势中,汉字在吸取世界文字符号精华的同时,将自己文字的民族个性体现出来,并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形成风格各异的现代汉字图形。当今平面设计中电脑技术的应用已相当成熟,这也是促进汉字图形设计发展的因素,利用各种图形图像处理软件对文字的结构进行再设计、对文字进行装饰美化、对文字的肌理、光感等方面的特殊处理,使汉字设计具有更多的表现形式。新颖的字体给人们带来美的视觉艺术享受,同时在品牌推广中具有更高的识别性,更容易引起人们的关注,从而提高企业品牌形象的识别和传播力度。另一方面,汉字是同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是民族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人类思想和情感交流的必然产物。在平面设计中,汉字不仅是传达信息的工具,也是美化视觉效果的一种手段,它不仅要求我们能看得懂,还要求能带给我们美的视觉享受。字体形象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版面的视觉效果。字体的设计同时也是创意的过程,创意是设计者的思维水准的体现,是评价一件设计作品好坏的重要标准。因此,汉字字体的设计是增强视觉传达效果,提高作品的诉求力,赋予版面审美价值的一种重要构成技术。

如香港平面设计大师靳埭强先生于1995年为台湾印象海报展邀请展创作的作品“汉字”系列,“山”、“水”、“风”、“云”海报以中国传统书法艺术的表现形式,巧妙地运用中国的象形文字作为造型要素,在海报中,文字既是字,又是一幅表现文字内容的画。在作者特意留出的纸白上将山、水、风、云几个字用浓淡的笔墨变化表现出来,画面效果鲜明独特。这几个字既体现了中国传统书法的文化底蕴,又将中国汉字清逸纯净的意境美展现得淋漓尽致。又如书籍装帧设计师吕敬人设计的《朱熹榜书千字文》,就以汉字作为设计的元素,以简洁的形象展现出丰富的寓意。偏旁部首是汉字构成的最基本元素,在书封的设计上就以汉字的基本笔划点、撇、捺作为三册书的主题体现,极具个性又不失统一。汉字的构成元素成了设计者表现的手法,点、撇、捺这些单纯的图形不仅醒目而且便于记忆,更能将书籍的文化理念完整地表达。为了表现,让读者单单看到封面就能感受到朱熹千字文的书法艺术精髓,为书籍起到了很好的推广作用,并能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意蕴。在中文版式设计中,字体也是表现视觉传达的重要手段。版式设计是现代设计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设计者所必备的基本功之一。经过设计的优美字体能让人赏心悦目,如沐春风,而没有经过设计的字体则会缺少创新,不免会让人觉得了无生趣,乏善可陈。

三、现代汉字字体设计

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传统文化的缺失已受到重视,文化的回归成了现代设计的重要课题。中国拥有悠久的文明史,世人对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以汉字为代表的主体风格设计有着更多的关注和喜爱。汉字的出现代表着中国文明史的开始,它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汉字的设计以形表意,不受地域限制,突破了传统的汉文化区域,呈现出向世界范围发展的趋势,成为世界多元文化的一道亮丽风景线。汉字字体设计在当今生活中有着重要和现实的意义。

现代汉字字体设计方法很多,最普遍的方法是对汉字的笔划进行设计。其中有单纯的为了体现美感而进行的笔划设计,如将原本刚毅的笔划设计为优雅的带弧度的笔划、将部分笔划减少、增加部分笔划、对几个字的笔划进行连笔设计等。如可口可乐的中文字体,香港着名广告设计师陈幼坚对1979年以来在中国市场上使用的字体进行了全新的设计,替代了以前普通的印刷字体。可口可乐四个字整体向右倾斜,看起来动感十足,可字下方和乐字上方弧形设计相互呼应,增加了整体了动态感和节奏感。在笔划方面,横笔细而方,竖笔粗而圆,形成相互对比的关系。经过这样的设计,字体显得秀丽、飘逸,增加了字体的辨识度,是能够让人加深印象的字体。

另外一种是对文字进行同构设计,用文字造型的个别笔划来绘制与字意内容相关的形象图形,使用具象的形态替代文字的部分笔划。如“桥”字的设计,桥的下面部分笔划撇和捺可以设计成流水的形象,这样可以使其加强汉字本来的特征而又具装饰的视觉趣味。又如“云”字下半部分设计成云朵的形象,繁体的“龙”字右半部分设计成龙的形象,“鹤”字左边撇的笔划设计出鹤的形象等。这些字体的设计在形态上产生了变化,能够很好滴阐明文字的内涵,增强字体的内容特征,形成具有视觉冲击力的造型语言。此外,字体的设计有着还原中国古代象形文字的感觉,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四、结语

汉字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它以自己独特的形式美感与艺术价值受到世人瞩目,并且它的魅力为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所认同。因此,中国的设计师应该大力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充分挖掘汉字的文化意蕴,挖掘汉字中不可替代的文化附加值,充分利用汉字的构造特点,运用汉字的精粹,同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不断设计出极具民族特色、简洁生动、符合时代精神的汉字,融入视觉传达的设计之中,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将传统文化传播到世界每一个角落。(工作单位:重庆 城市管理职业学院文化产业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余炳楠,字体设计[M].湖北:湖北美术出版社,2009.

[2]莫军华,字体设计[M].安徽:安徽美术出版社,2006.

[3]王淑娟,浅析汉字字体设计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J].科技资讯,2009,(32)

汉字字体设计范文5

关键词:汉字;字体设计;平面设计;美感

平面设计,即视觉传达设计。平面设计除了在视觉上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外,更重要的是向广大的受众传达一种信息、一种理念。因此,在平面设计中,设计者不单只是注重表面视觉上的美观,而更应该考虑信息的传达。文字、图形、色彩是平面设计信息传达的三要素,而文字设计,即字体设计则是这三要素中的重要因素之一。

字体设计的功能是视觉审美,目的是信息传递,同时也就表现出其应用性和艺术性,这种特性在现代字体设计的实际应用中尤为明显。同时,设计出的字体既要符合视觉审美规律,又应具有鲜明的视觉形象,以便在传递文字信息的同时获得最佳效果(如图1)。

因而可以说,平面设计中的文字设计是集传播信息、视觉审美、情感表达于一体的视觉表现形式,是平面设计中最直接、最明了、最迅速的信息载体。

一 字体设计中蕴含的视觉语言

若以视觉语言设计的理念为出发点,则字体设计包含了文字形态视觉语言的语意、语性、语式、语境等全面且整体的视觉传达设计,因而必将涉及到更为广泛的文化层面。

(一)“语意”

所谓“语意”,即从文字表面上看就能了解到的信息内涵。它包含:文字固有的字义或语义信息,通常情况下为理性的文字概念性语意和文学性语言艺术的语意; 也包括文字形态本身在造形与结构形式方面所表现的意蕴信息,这一般是感性的视觉表现性意蕴信息。如“义”,繁体字为“”。《说文》:“义,己之威仪也。从我、羊。臣铉等曰:与善同意,故从羊。”这就是“文字概念性语意”的最佳体现(如图2)。

文字设计所要做的,不仅包括对文字固有信息的优化设计,更包括文字形态本身的形态语言信息的开发设计,并将两者有机结合和统一在总设计目标之中。故文字语意设计是关于文字设计信息的整体设计与全面优化。为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对与概念文字、语言文字、文学文字,以及与造形表现均相关的设计意蕴信息作全面整体的综合性设计。

(二)“语性”

所谓“语性”,即文字语言的性质或属性。它包括了文字语言的感性与理性、概念性与形象性、审美艺术性、传达设计性、文学性等等不同性质的文字语言。

文字语性的设计要服从于设计信息视觉传达的需要,要以文字语言本身的固有条件为基础,并充分考虑到传达对象和环境等各方面的因素,作出全面的整体思考。不同语性的文字语言,其视觉形态特征、语意表现和传达形式规律有异,需要设计者周密分析,作出最佳选择或组合。

文字设计作品(如图3)在对“仁”的认识了解的基础上,采用相对比较合适的素材――水波纹进行设计。仁所包含的内容很丰富,仁的产生是社会关系大变动在伦理思想上的表现,是对子与父、君与臣以及国与国关系的伦理总结,因而衍生出“仁政”的思想。提到政治,我们就会联想到古代官员的朝服,上面大多都绣有“水波纹式”。为了更好的表达“仁”的内涵体现,以“仁政”思想为基础,做出相应的设计。

(三)“语式”

所谓“语式”,即文字语言传达的形式。如:直观形式、隐喻形式、文字形式、图形形式、抽象形式、写实形式、写意形式、单独形式、综合形式等。

“仁”(如图4)、“信”(如图5)二字其本身就极具内涵。因而作品中充分利用其文字注解作设计元素,采用镶嵌、平铺等表现手法,将其内涵直接用文字表现出来。这是文字语言传达形式的一种设计的表现手法,也是是设计艺术表现的重要方面,因其形式本身就具有独立的表现性价值意义。开发不同语式的表现功能,并创造新的文字视觉语言形式,同样是文字设计极为重要的一项工作。

(四)“语境”

所谓“语境”,即设计信息在传递过程中所处的语言环境。文字设计的视觉语言环境主要指设计本体在图、文、空间、色彩以及相互之间的整体结构关系中所构成的视觉环境氛围,以及文字设计所处的外部视觉环境氛围。

字体设计中尤其应注意对受众的视觉接受心理环境的有效把握和调控。为此,文字设计信息传达的语言环境不但应当包括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的环境内涵,而且更应以设计受众主观接受心理环境为主。

文字设计作品(如图6)以蓝色为视觉中心,四周是文字排版出的一个空心圆,整体感觉清新素雅,配以白梅的外背景,整体基调淡雅别致,是个相对比较整体的环境,与作品本身交相呼应,在视觉与心理上达到一种平衡。也因为如此,我们可以感受出,现代文字设计是一种关乎科学、心理和艺术的综合的理智性的表现活动,是理性思维与感性思维互相碰撞的设计创造活动。

文字设计的平面设计表现形式必须服从于视觉传达各个方面的设计需要和规范,不逾矩,同时又不刻板。在现代设计文化背景下,文字设计既需要有科学的理性分析,去引导设计者客观的进行设计的思考,也需要设计者将自己感性的艺术感觉表达出来,去充实、丰富、提高文字视觉信息内在和外在的视觉品质,提升视觉传达中文字形态的视觉语言品质。

二 字体设计中的汉字美

汉字的历史源远流长,是中华人民智慧的结晶。汉字形体优美,整体天然质朴,而结构也相当巧妙巧妙、意蕴丰富、读音悦耳,它由点、线构成偏旁,又由偏旁构成字体。

由于汉字的出现比纸张的出现早,因而早期的文字多在竹简上书写而成。由于材料的限制,在书写时形成了汉字“纵式长方”的特点。在后来的不断演化中,通过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才形成了如今方块形汉字,因此汉字的美在于稳重、端庄、典雅。

(一)“结构美”

汉字本身的方块字形就给我们一种稳固实在的情感,从汉字的结构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宇宙伟大的奥妙,我们透过汉字的结构,会发现世间万物流露出的诸多美学因素都可以从汉字结构中找到原型,如,对称美、平衡美、错综美、曲线美、圆润美、流动美、意向美、神韵美等等。而故宫(如图7)便是对称美最典型的表达。

这种汉字的结构美,会引发我们的创作思想,将汉字结构和其他主题相结合能找到一条设计之路,例如,将汉字的结构美和家具的结构造势联系起来会创造出很多生动的作品。

“信”是现在我们身边提起的比较多的一个字,例如词语有“诚信”、“信用”等,可见,“信”是我们不可或缺的品质之一。“信”不是口头上说说就可以的,我们必须付出行动,因为要真正做到“言而有信”,是不容易的,可以说,“信”字,内在包含太多。在设计作品(如图8)中,将“信”的结构进行区分,用最简单的圆形将其一一展现,不仅表达出自己对“信”的理解,还从平面设计的角度进行了设计。

由此可见,基于我国汉字的方块结构,我们可以通过客观的字形结构与主观的创造对象以较为合适,较为美感的表现形式结合起来,表达我们的创作思想从而创作出好的作品。

(二)“形体美”

汉字的形体是和审美是结合在一起的,形体不一,气韵各异,传神也就迥然有别。或生动形象,或惟妙惟肖,或灵气十足。因此字体的形体会给我们带来不同的心理感受,让我们的心时而静如止水,时而波澜壮阔。

汉字笔画的长短、曲直、粗细、方圆、急缓、浓淡都会给观者带来不同的心理感受,也会在观者心中呈现出不同的情感跌宕。汉字构件的整体外观的繁简、扁圆、集散、断联、楷形之分在设计中也会有不同的情感传达。汉字在组合方面,通过对字的打破,形成或横列、或堆盈、或相依、或相背,或婀娜多姿,或现对立之势,表现出“疏密相间、错落有致”之感。

“义”,可以将其理解为“侠义”、“义气”,给人波澜壮阔之感,文字设计作品(如图9)中就将其表现出一种正气凌然的感受。整幅作品厚重、庄严,90%的灰,透气又不失重量感,在组合方面,将“”字对半拆分,重新以相背的形式放置,意境深远。红色的“鹿得草而鸣其群,蜂见花而集其众,义也……”是从“义”字本身的文学内涵上来讲的,正好点出“义”的简单却真实的理解,而从平面设计角度来说,这也是平衡视觉的一种表现形式。

(三)“神韵美”

汉字是传神的,可以通过他的结构、形态来达到传神的目的。“画龙点睛“之说,便是通过对字体的结构形态景象再设计,可以使作品栩栩如生,活龙活现,这就是神韵的传达。

通过字体的不同组合,或字体笔画的长短、曲直、粗细、方圆、急缓、浓淡等的变化,就可以达到传神的功效。时而稳重,时而轻巧,时而静止,时而运动,时而刚硬,时而柔和,时而机械,时而自然,时而古典,时而现代的种种神韵皆可传达,从而由字体不同风格样式给观者造成的心理感受也是迥然有别的。

在文字设计作品(如图10)中,设计者将“设”、“计”两字重新打破组合,将两者皆有的“言字旁”置于中间在,并且最巧妙的是将“言字旁”以“花鸟字体”进行重新设计创作,不仅将结构体现得别具一格,而且色彩上得到了丰富,使整个作品富有朝气与现代感。

三 汉字字体设计的发展

虽说字体设计在现今发展还算迅速,但在这发展中也存在着不利的现象,若是不考虑对象的性质特征,务必就会造成空洞陈旧的设计。

我们可以看出不同的字体设计带给我们不同的心理感受,外形特征不同的字体设计带给我们的视觉动向也是不一样的,在字体运用之前我们得好好审视字体的字形结构,分析它结构间流露出得气质。合理地运用文字的视觉动向,突出设计的主题,引导观众的视线按主次轻重流动。

不同的字体带给观者不一样的情感。如篆体的流畅古朴、魏碑的刻骨凝重、楷体的文质彬彬、隶书的工整活泼、综艺体的庄重大方、广告体的活泼浪漫、古印体的古香古色、倩体的优雅大方等,每一种字体不论是字体的轻重、笔形的变化和塑造方面,还是给人的感觉都变化丰富的。因而依据不同的字体进行创作出的字体设计也会给给读者带来不同的心理感受。

分析、理解不同字体设计带给受众的不同的情感心理,在设计中把握好这种字体设计将给受众带来的情感,在使字体设计能更好地体现内容韵味的同时,亦能体现出字体设计与受众之间的情感交流,同时更能体现出设计师在设计中体现出对广大受众的情感关怀。

四 总结

综上所述,我们结合各种对汉字的优美的文字表达,充分了解到了汉字所具有的独特魅力,以及汉字给受众,给设计者带来的独特享受。

设计者可以运用各种平面表现手法,结合汉字本身的结构、笔画、涵义等因素,创作出优秀的平面作品。而受众在欣赏作品的同时,首先从感官上得到视觉上的冲击,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同时,在细细品味的时候,慢慢渗透进作品的创作内涵上去,使受众能感受到设计者想表达的思想感情,两者进行无声的交流,从而进行自己的思考与揣摩。

参考文献

[1] 刘西省. 字体设计.江西美术出版社[A].1996.8

[2] 曹方. 现代汉字艺术设计 江苏美术出版社[A].2007.6

[3] 王汀、张力平. 现代设计美学.广东人民出版社[A].2006.3

[4] 吕曦. 文字设计新意象.重庆出版社[A].2004.11

[5] 裘锡圭. 文字学概要.商务印书馆[A] .2000

[6] 戚跃青. 平面设计中文字的图形特征.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A].2001

[7] 柳林.字体设计与创意.武汉大学出版社[A].2006.3

[8] 王雪青、陈华沙. 字体创造设计.上海画报出版社[M].2003.10

汉字字体设计范文6

关键词:错觉 字体设计

错觉是指人们对外界事物不正确的感觉或知觉,最常见的是视觉方面的错觉。例如,在我们的视觉中,当物体的图像落在网膜的盲点部分,我们就会产生“视而不见”的错觉。再如,皮埃尔・德・顾拜旦先生于1913年构思设计的奥运五环标志,它由5个奥林匹克环套接组成,由蓝、黄、黑、绿、红5种颜色构成。由于视错觉的原因,其中蓝、绿色环宽度为1,而红、黑色环宽度为0.92,黄色环的宽度为1.3。但是我们看这五环却感觉其宽度是一样的,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视觉上的错觉。

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汉字同样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并在不断的演化和变革中形成了现在大家所看到的方块字。方块字在形体上由图形转变为笔画构成。从书写形式上看,汉字是一个平面型方块体,其笔画有序分布在一个平面性的方框里,这是汉字从外观上看最明显的特点。然而正是这样明显的方块特征造就了汉字在字体设计中产生一系列的错觉。

纵观汉字,归纳起来,主要可以形成以下几种错觉:

一、外形的错觉

汉字是方块字,这是从宏观角度而言,具体细化到每个汉字,则可以分为正方形、三角形、菱形和其它不规则的外形。例如方形字有:国、圆、田等;三角形字有:上、下、人等;菱形字有:十、中、小等。外形的不同对视觉大小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我们在同样大小的三个正方形方格内描绘出三个宽和高相等的图形(如图1中上排图形),看起来大小不一样,其中正方形显得特别大,而菱形则显得特别小。

而(如图1)下一排图形做了一些调整,把正方形的长宽调整小一些,而三角形菱形的宽和高则适当加大到超出方格,这样视觉上大小才感觉比较均匀。具体到每个字后也会存在同样的问题,如果不加区别的每个字都写满格,国、圆、田等方形字则显得特别大,十、中、小等外形为菱形的字必然显得特别小(如图2中上排文字)。而下一排图因在书写时进行了必要的调整,不易产生错觉,达到视觉上的均衡。

图1 图2

二、线条的错觉

线条方向对文字的视觉大小也有一定影响。同样我们先来看(图3),通过图中的横竖线条,我们可以看到竖线的方格显得宽一些,横线方格显得高一些。同样大小的两个方格,由于横线和竖线的作用而显得不一样大小了。这就是眼动理论,眼动理论认为我们在知觉几何图形时,眼睛总在沿着图形的轮廓或线条作有规律的扫描运动。当人们扫视图形的某些特定部分时,由于周围轮廓的影响,造成取样的误差,因而产生各种知觉的错误。

例如(图4)上排中的川、册、三、王未进行压缩,结构显得松散,并且宽和高好像不一样,这就是线条上的视觉错误。下排中竖划和横划向中靠拢,所以结构合理,宽高一致。根据这种视觉规律,我们在书写竖划较多的字应左右收拢写瘦一点,这样才不会显得过宽。而横划较多的字则要上下挤紧些,才不会显得过高。

图3 图4

三、笔划的错觉

清末书法家黄自元的《间架结构九十二法》中有“疏者丰之,密者匀之”的说法。汉字的笔划多少不一,少则一两划,多二三十划,因而笔划多的字黑面积大、空间大、显得拥挤。笔划少的字则黑面积小、空间小、显得松散。在印刷字体的设计中一般都比较注意整幅字体的大小与黑白关系。所以印刷字体黑白比较均匀,笔划多的字不显得过黑过大,而笔划少的字又不显得过白过小。在设计中不但可以把字的笔划粗细加以调整,有时还应该把字的外形适当放大缩小。书法上所说的“满收虚放,内空外缩”也就是以求视觉上的平衡。

如(图5)所示,在上一排字中笔画都是一样的粗细,相比之下笔划多的字显得大而挤,笔划少的字则显得小而松散。下一排做相应的调整,感觉就不一样了。

图5 图6

四、黑白错觉

如(图6)所示,这两个黑白方形大小是完全一致的,然而在视觉上,白色方形显得大一些,黑色方形显得小一些。这是由于白视觉张力较强,显大。生理学上的解释:视网膜由许多小的光敏神经细胞组成。许多科学家都认为,激活单独一个细胞是不可能的,某个细胞的激活总会影响邻近的细胞。他们发现,刺激某个细胞得到较大反应时,再刺激它邻近细胞,反应会减弱。也就是说,周围的细胞抑制了它的反应。这种现象被称之为“侧抑制”,它发生在视网膜上一种叫做侧细胞丛的结构上。换成文字如(图7)也是同样的效果,白色的字看起来就会比黑色的字大一些。

图7

现代字体设计与错觉的现象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从某种程度上了解这些问题的实质,对字体设计创作会有很大的帮助。只有掌握了这些文字错觉规律,我们才能更好地进行文字设计。

参考文献:

汉字字体设计范文7

关键词:汉字;古代;设计;思维

文字,是人类思想情感交流的必然产物,是记载历史,交流信息,表达情感的视觉符号。汉字是世界上最悠久的文字之一,它延续了中国几千年的文化。汉字是在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沿用至今的文字,足以体现其旺盛的生命力。

汉字的起源,中国古代一直流传“仓颉造字”的传说。《淮南子・本经》中记载:“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但中国真正意义上的文字实际出现于商朝,主要有甲骨文,陶文,玉石文和金文,并且一些研究学者认为这种完善的文字体系一定存在一个较长的发展过程,甚至还有我们未知的文书载体。

汉字的创造过程即是文字从有到无的设计过程。汉字的这种创造过程是古代先民设计思维的体现,而这种设计思维对于现代设计特别是中国当代社会提倡的“中国制造”的一系列口号具有巨大的借鉴作用。

汉字创造体现的设计思维首先表现其功能性。文字首先是交流工具,它在于替代或辅助人实现人自身所不能担当的工作,使人的本质力量得以延伸和增长。最初的交流工具是语言系统,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仅仅依靠语言系统已不能满足人们记录传播等功用时,文字便产生了。也就是说,文字的创造最先是由功用性为目的的。这与设计的首要任务是不谋而合的。设计是为了满足人的某一项目的而进行的创造活动。设计的首要任务是目的性实现其功能性。现代的设计也一直强调设计的功能性。从芝加哥学派的领军人物路易斯・沙利文提倡“形式服从功能”到20世纪初著名的美国设计理论家维克特・巴巴纳克的为真实世界而设计的设计理论都证明设计的第一要务是功能性。例如平面设计作品首先要考虑传达信息的作用;而产品设计要考虑用途为先,并且物的大小尺度都要符合人的生理或心理功能等等。

汉字被当今世界最多的人口所使用,这也恰恰说明汉字创造功能上的成功。当今设计艺术形形风格各异的新流派层出不穷,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我们的时代特征便是工具的完善与目标的混乱。”我们现代的设计的首要任务应认清设计的目的性,从设计的功能性入手才能摒弃矫揉造作的无用的设计。

汉字创造创造表现其第二个设计思维是摹写自然即象形性。作为表意文字――汉字的基本特征之一可以举出其象形性。象形性即反映自然的造型。模仿自然是人类之初也是最终的设计源泉,离开物就无所谓创造,无所谓设计。“整个汉字精神是从人(更确切一点说是人的身体全部)出发的,一切物质的存在,是从人的眼所见,耳所闻,手所触,鼻所嗅,舌所尝发出的。”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关于汉字的发明也有精彩论述,“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天地鸟兽等自然象形都是汉字创造的源泉。王树人曾提出:“汉字有道,以道生象,象象并置,万物富于期间。”“象形”是汉字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创造方法。以“木”为例,“木”字在约3300年前的字形看,它中间一根上下贯通的柱子,其上下都有八字形的圆弧,上下对称张开,很明显上面是树枝,下面是树根。根为了吸收养分而伸展开来,它吸吮地下潜藏的丰饶力、生产力。而上面的树枝参天,显示出无穷的生机。又如“田”“力”为“男”,表现男子在田间耕作,同时表达“男耕女织”的社会观念。

现代的一些设计也注重从自然中寻找灵感,观察自然,模仿自然。新艺术运动的代表人物高迪创造出各式各样充满魅力的有机形态建筑。随着科技的进步,现代设计涌现出了仿生学设计,有机设计等设计风格,这些设计都是将自然中提取的元素应用于设计中。无论如何一切的设计和创造都离不开具体的物质世界,一旦离开了现实的物质世界,设计都会变成空洞的设计。现代设计应更深入的认识并利用大自然的不同形态,并利用它们的结构和功能,在设计中融合人与自然万物的气韵,做出更符合当今社会的设计。

汉字创造也利用了多种种的各种构成法则。运用一些构成法则创造出的文字具有高度的审美意义。诗人刘湛秋曾说:“它们(汉字)可不是僵硬的符号,而是有着独特性格的精灵。…这些有影无形的图画;这些横竖可勒的奇妙组合同人的气质多么相近,它们在瞬间走向想象,然后又从想象流出,只在记忆中留下无穷回味。”而这些独特的构成法则也需要我们现代设计认真学习。汉字创造的构成法则主要包括:对称,统一,节奏。

对称。对称可以说是人类造型的起点,人在造型上表现的对称感其中含有“生命”的作用。并且人的身体本身都是对称的。正如普列汉诺夫认为对称的规律:“它的意义是巨大的和不容置疑的。它的根源是什么呢?大概诗人的身体结构以及动物身体的结构:只有残废者和畸形的身体是不对称的,他们总一定使体格正常的人产生一种不愉快的印象。因此,欣赏对称的能力也是自然赋予我们的。”对称性是最简单也是最普遍的整体结构形式。汉字的创造自然也会带有对称的特点。“造化赋形,支体必双,神理为用,事不孤立,…高下相须,自然成双。”在象形文字中的“门”“山”“车”等都具有对称的形式。现代设计的思维中我们也会经常设计对象分为几种然后将其以对称的方式组合设计。这是人类从古延续至今的思维模式。

统一。汉字自创造逐渐发展为统一的方块字形。以四角形为基础的文字唯有汉字。汉字纵横组合,徜徉自在,随心所欲,这在世界文字文化中也是十分罕见的。而汉字的一点一画都是写在横竖分割的格子里,在横竖分割上再加上斜线,创造出复杂的文字。中国人思维中长期认为“天圆地方”,大地是方的,因此在大地上创造物也应该是方的。如《考工记》中对城市布局也是如此:“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中国古代劳动者很早就探寻出方形的形式美感,创造出丰富而统一的汉字。在纷乱复杂的现代设计领域我们何不借鉴汉字的创造思维从整体出发,从繁至简,少即是多,利用简单反复的东西来表达出更丰富的意思。

节奏。汉字的创造也表现出强烈的节奏美感。这是先民在劳动过程中逐渐总结出的这种形式感。从诗歌中“一咏三叹”到马家窑的彩绘舞蹈纹盆的舞蹈纹都体现重复的节奏感。如”气”在甲骨文中以三根水平线表示,上下两根较长而中间一根较短,单根线巧妙的表达了大气运动的感觉,静中有动,显示出强烈的节奏感。再如甲骨文的“山”字,总线的三条垂直线被下侧横向伸去的一根线紧紧地连接起来。形成了“上-下-上-下-上-下”的节奏感。现代设计中也需要这种二次元的简单的节奏形式感,在规律中寻找变化,在变化中形成规律。

结语

汉字的创造是我们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结晶。在人类初级阶段就有如此惊人的创造着实令现代的人都为之汗颜。在纷乱嘈杂的当今社会中,现代设计表现的种类复杂而繁琐,一味追求一些形式复杂,设计的模棱两可,一个问题有上百种甚至上万种解读方式。而汉字造字的设计思维恰恰相反,无论从功能性,象形性还是形式感中,它显示出朴素的单纯的解读方式。这些思维方式能给当代的设计师们以借鉴和启示。(作者单位:延边大学)

参考文献:

[1] 姜亮夫.古文字学[M].浙江:浙江出版社,1984:10.

[2] 田自秉.中国工艺美术史[M].重庆:重庆出版社,2010:1.

[3] 李泽厚.美的历程[M].北京:三联书店,2009:7.

[4] 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9.

[5] 陈楠.汉字的诱惑[M].湖北:长江出版社,2014:1.

[6] 伍斌.设计思维与创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9.

[7] 杉浦康平.造型的诞生[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7.

汉字字体设计范文8

平面设计的起源可追溯到古代文明的起源。古老洞穴上的壁画就可以看作最早的平面设计作品。它的发展史也是从最为抽象的汉字符号开始的。在近现代,汉字的图形化设计最早开始于日本、台湾等地区。在日本当代的平面设计中,设计师们对汉字和中国书法的研究和利用似乎更早一些,但日本的设计师主要是从汉字与书法的形式美的角度去寻找可用的设计元素。现在文学硕士论文小编就来给大家讲讲,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中国的汉字作为独立的载体,它有着双重的属性。它不仅具有传达信息的功能,同时也具有着图形化的意境,即可传情达意。平面设计作为一门视觉艺术,也决定了汉字在其中会占据重要的地位。

我们也可以见到大量的以汉字或日语假名为基础元素,用中国书法的表现方式并且加入现代平面构成理念的而形成的作品。从中我们也可以感受到汉文化的魅力和汉字对世界平面设计领域独特的影响力。相对于外国设计师来说,中国设计师似乎更善于从中国文化所蕴含的深层意义中去探寻设计元素和灵感,去表现更为本土的民族文化特色。>>>国字产生和变迁中汉字对日本文化的影响

中国现代平面设计的真正兴起是在20世纪80年代,伴随着艺术设计学科的建立和完善,平面设计这一学科也开始逐渐开始出现。而随着中国平面设计的发展与成熟,中国的平面设计师将更多的精力转向中国传统文化的挖掘。大多数平面设计师,已经在有意识或无意识的汲取汉字以及其它艺术形式的精髓,进行研究与创作,将它们运用到平面设计中,达到更为理想化的完美效果。

      希望的文学博士论文等更能吸引您的眼球,能帮助到您,如果要进行,也可以到网站查看。

汉字字体设计范文9

关键词:汉字;平面设计;文化内涵;表现手法;应用研究

汉字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也是一种特殊的文化表现形式。汉字从诞生到发展完善,在中华民族文化的源流中从未断绝。将汉字与现代艺术设计相融合,从汉字的文化神韵中增强艺术表现力,科学、合理地促进汉字在平面设计中的人文性、民族性、意义性的发挥就显得尤为重要。

1 汉字承载的历史文化性

从汉字的起源到发展,汉字在中国历史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是从文化历史的承载上,汉字是中国历史的缩影,汉字在推动社会前进的同时,也从汉字书写技术上推动了汉字的变革。从最初的记事表意,到汉字系统的扩充与完善,特别是近代以来,随着书写技术、印刷技术的发展,以信息技术为背景的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为汉字的使用及发展创造了新的条件。二是从人类哲学层面来看,文字作为文化的载体,其哲学意义更加浩繁博大。远古时期的自然崇拜,春秋时期的百家争鸣,秦汉以来的独尊儒术,新中国成立以后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挖掘与传承,体现了汉字的意义。三是汉字作为中华民族的独特象征,是汉民族创造的文字,也是汉民族思想与文化的集中体现。汉字的文化性、开放性、包容性、哲学性、思想性特征,为中华民族文化注入了生机与活力。

2 汉字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准则

平面设计在现代设计理念导向下融入汉字系统,需要从三个准则上来综合考虑。一是注重正确性。对汉字本身来说,要做到准确无误,即从汉字的字形、字义及含义应用上保持准确,尽管汉字在不同的语境下存在多义性,但汉字作为平面设计要素之一,要从汉字的发展与变形上,融入汉字约定俗成的构成方法,保障汉字的正确书写。二是注重合理性。从汉字的使用来说,作为民族文化的载体,在使用中并非随心所欲,而是要遵循相关规定,特别是对于公共发行的文字,要遵守法律法规要求。汉字本身并无善恶之分,而对于汉字本身的意义,却存在正反、明暗之别,在平面设计上要避免、反人类的汉字运用。三要注重协调性。平面设计是对艺术审美的呈现过程,而汉字作为平面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要从汉字的字形、结构、词组、成语等使用上,从文化的内涵与字面意义的协调中来充分表现设计思想,促进文字意义与设计情感的融合。

3 汉字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表现

3.1 汉字本体与变形表达

从汉字自身的历史文化内涵来看,平面设计作为二维空间下的信息表达设计方式,需要从文字的本体意义中融入设计行为。汉字的本体是汉字自身的呈现方式,尽量减少对汉字的变形与修改来清晰表达平面设计的主题。

当然,对于汉字来说,除了本体外还可以融入抽象与变形。所谓变形,就是将字作为构形内容,通过适当的拆分、修饰、组合、变形来获得视觉上的艺术审美目标。例如,“互”字,结合“互”字的字形结构,从变形与拆分上来进行抽象,使其具有象形性、图形化,以实现平面设计中对意义的表达、对信息的传递,为受众呈现耳目一新的视觉冲击力与感染力。

另外,对于汉字本身的字形与结构,也可以通过线条化、色块及图像等要素融入汉字的造型中。例如,有些汉字可以从具体化的实物中构造汉字,使其建立汉字与实物的关联想象,让受众从视觉上、概念思维上获得多重刺激,营造视觉美感。

3.2 汉字的情感表达

汉字不仅承载文化、思想,也蕴藏着深厚的情感特性,特别是汉民族的文化内敛性、包容性,使其在平面设计中成为传递情感的重要媒介。在汉字的情感分解中,一方面,汉字作为文字,其基本功能是为了表达信息。比如汉字在设计中,主要从文字特性与设计理念上来运用汉字来进行意义解释;某茶叶包装中,将“红茶”二字作为最直接、最表层的信息传递方式,便于受众第一时间了解产品的信息。另一方面,汉字通过变形、异化处理后,从汉字本体属性变换上融入了美学修饰与抽象性,增强了文字在表意、创意、思维、美学中的表现力,让受众从中来延伸想象力,以满足对更高层次文化的表达。(如图1)

从文字与城市内涵的衔接中,利用文字的造型特征与城市建筑相关联,从字体变异中来呈现“杭”字与“航船”“亭台”“桥洞”的特征,将文字的文化底蕴与建筑图形融合为一,增强了设计创意性。同时,文字的图形化表现是文字艺术抽象的重要方式,也是平面设计中广泛应用的设计方法。汉字从最初的造型方式来看,本身具有事物的图形化特征,因此,将汉字的图形化符号作为审美要素,通过布局、排版、修饰、变形来挖掘汉字本身的审美意蕴,以增强受众对平面设计中文字表现力的理解。

4 平面设计与汉字的融合发展

现念下的平面设计与汉字的融合,将传统设计思想中的解构理论融入到汉字表现中,通过技术性、思想性、设计手法的运用,来实现现代平面设计中文字布局形式的多元化和独特性。从设计思维来看,不同的设计要素是在遵循设计者思维与想象中,从传统平面设计解构实践中来重建设计作品,增强作品的和谐性、审美性与自然性。汉字的文化是深厚的,在平面设计应用中要注重模块化、大众化和全球化,要从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中来贴近现念,从改进与创新中来完成解构与改造,实现文化的内在传承。因此,在协同汉字与平面设计的现代性上,需要从三方面来着手:

4.1 注重对传统文化理念的纾解与融入

平面设计与文字的协同,首先要从对传统文化的“破”与“立”中来获得平衡。将现代设计理念与传统元素的创新解构中,一方面增强汉字的文化厚重感,增强民族文化的传承性;另一方面从现代设计理念出发,将汉字作为优秀传统要素,将其的人文性与民族性与现代性相统一。例如,在平面设计中融入“中国风”要素,利用汉字与水墨风格来增强作品的浓重文化气息。

4.2 注重对汉字历史的尊重与突破

汉字本身的意义是博大的,其文化底蕴是深厚的。平面设计中对汉字的应用,从字形、字义的深刻挖掘与理解中,将汉字的变形与可塑性进行统一,在哲学范畴中实现变造。当然,由于汉字自身的多义性和地域性特征,对于汉字的使用要切合大众化需求,要从字形、字义相对固定的表达上来满足平面设计需求。

4.3 强调汉字的国际化发展

汉字不仅仅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从全球化视角来审视平面设计与汉字的融合,要从国际文化交流中,促进汉字在国际上的传播与发展。并将汉字与现代技术相融合,利用汉字的全球化来推动汉字的国际化,传播汉字与汉文化。

汉字字体设计范文10

汉字是中国古老文化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在文化的传承以及发展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中国延绵不绝的历史造就的汉字底蕴极为丰富,形式及发展较为精彩,使得其中的技术性以及美感更为突出,对于现代而言也有较大的视觉冲击以及视觉享受,其所使用的方向较为宽泛,本文主要针对现代平面设计中的汉字应用情况进行详细的说明。

关键词:

汉字艺术以及汉字文化;现代平面设计;应用研究

中国汉字的发展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较为绚烂多彩,其内容变化与文明的进步有直接的关系,其汉字形式的流传也是对于历史的一种祭奠,进而使得当代的中国汉字的形式极为多样、神秘以及变化莫测。对于现今不断发展的平面设计行业而言具有实际的研究应用的价值,其主要的研究方向就是将汉字的各种字体进行研究,找出具体形式下的所需的字体形式,进而能够有助于我国的现代平面设计的发展。

一、汉字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应用现状

汉字在平面设计中的具体使用效果存在呆板、主题性缺失以及艺术感缺乏等,这些问题直接导致汉字的具体设计使用的发展受到限制,使得在平面设计中具有中国代表性的汉字无法得到科学有效的利用,进而使得汉字的技术性以及汉字的传承无法得到有效的发展,也使得平面设计的发展受到相应的限制,汉字的缺乏易造成内容的空乏现象,导致设计的实用性以及设计的艺术感缺失。这些问题产生的主要因素包括汉字的研究较为缺乏、技术方面的问题、软件的发展情况、想象力的空洞、设计技术的欠缺、实际情况研究的匮乏以及设计人员的相关问题等,这些因素都会不同程度的影响汉字在平面设计中的具体应用情况。

1、汉字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准备工作不到位导致汉字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具体使用效果不理想的因素之一就是准备工作不到位,这一问题的具体体现就是进行的实际情况、应用汉字形式方向、前提计划、设计人员整体素质以及主题方向把握出错等,其主要导致的后果就是由于实际情况的探究较为欠缺,对于市场的调查较为欠缺,在实际的平面设计进行过程中所使用的元素以及所使用的色彩搭配等与人们适应的审美观以及市场的需求不相符合,使得设计的目的无法达到,进而使该设计无法被市场认可,出现一定的设计无用功性以及资源浪费的现象;对于汉字的研究较为匮乏会导致在设计过程中所使用的文字形式较为单一,使得该设计的结果较为一般,难以脱颖而出,吸引人们的眼球,进而使得该种设计方案无法得到市场的认可,人们对此出现审美疲劳,难以在平面设计中获取相应的信息,导致设计的失败现象出现;计划性的缺失以及设计人员素质能力不高则是直接影响设计质量的决定性因素,其导致的主要后果就是使得设计的效率低,设计的内容与主题不符,设计的格局较为局限以及设计的质量较低等不利于现代平面设计发展的现象。

2、汉字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使用方向单一汉字在现代平面设计的主要表现形式是LOGO、广告宣传语和产品简介等,很多时候是以汉字为载体向人们展示内容,在实际的平面设计的信息传播中往往记住了汉字的内容而忽略了汉字的表现形式,这也是现今平面设计中汉字的一个普遍发展现象。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因素就是设计的单一性,其的具体体现就是汉字在现代平面设计中所使用的主要表现形式较为有限、所使用的方向较为单一以及所使用的设计板块较为固定。这直接导致在实际的现代平面设计板块中的汉字设计存在较大的局限性以及同一性,其视觉效果逐渐降低,出现审美疲劳,致使其设计效果直线下降。

3、汉字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想象力匮乏汉字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具体效果就是独特性以及主题感,进而使得人们被此吸引,对此产生兴趣,对其的设计印象深刻以及对其所表达的涵义一目了然,但是在实际的汉字现代平面设计过程中该方面的体现感强度不足,主要表现在其使用的汉字方式步骤较为固定,对自我主题的凸显方式较为一致,进而使得汉字在平面设计中的新颖性以及作用体现较为不足,进而使得汉字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价值无法得到确实的体现,存在明显独特性个性的匮乏现象。

二、汉字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1、在现代平面设计进行前做好相应的准备在现代平面设计中汉字的使用需要进行的准备工作就是进行详细的汉字文化历史衍变形式等的全面知识的学习以及研究、对现代平面设计的主题加以定位、对设计人员的相关素质以及能力进行培训提高以及进行提前的计划和调查,这样能够使得汉字的设计方向以及内容与主题相符合与市场的需求相符合,例如在进行宣传海报设计时,在进行市场调查之后以及流行元素的考察,使得汉字的设计方向有所依据,使得平面的设计观感上升。

2、多样化汉字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使用方向汉字在现代平面设计中存在的发展方向单一的问题进行的具体改进措施就是使用方向多样化,其主要进行改进的方向就是将现代设计的版块进行相应的变通以事实需求为依据往增加艺术感以及主题感突出的方向改进,对所使用的主要汉字形式需要进行多样化研究,主要方向就是汉字的发展历史以及各种汉字形式的多种应用分析比较等。汉字在现代平面设计过程中讲求的就是融合感,例如在文具的包装设计中把汉字作为装饰图案,以整体文字或者拆分出来的偏旁部首进行装饰,配合字体形式、颜色等。这样能够使得现代平面设计的整体性提高、内容充实、观赏价值提高以及感染力增加等,使得其目的得以实现,效果得到体现。

3、改进相应的想象力以及独创性对该种措施的采取方式进行具体例子的说明,例如儿童药品的包装设计中的汉字设计,其的想象力能够往童趣的方向发展,首先确定该种药品的用途,治感冒的药品需要利用一些漫画元素与汉字相结合,汉字的颜色多彩化以及汉字的形体圆润化等,进而使得儿童对药品的恐惧感下降。根据具体的使用方向以及具体额使用情况进行自我的设计想象,其遵循的原则就是对应性、合适性以及独创性。

三、结束语

对现代平面设计中汉字应用的研究,其的实际意义就是使得汉字的发展以及传承得以实现,也是文字该种文化的魅力正被世人所全面接受。

参考文献

[1]王晓丽.浅析现代平面设计与书法艺术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15)

[2]郭光武.浅谈汉字字体设计的图形化策略[J].科技创新导报.2010(25)

[3]陈叶.论“诗性”在中国现代平面设计艺术中的注解和表现[J].包装世界.2010(02)

汉字字体设计范文11

一、汉字造型和艺术分析

汉字的造型特点十分巧妙,体现在下面的几个方面:

首先,汉字是一种象形的文字,通过汉字是能够看到背后的意象的。中国人看汉字,看到的并不简单是笔画的堆砌,还包括了其中所包含的意象,这种意象可以是汉字直接表现出的图画感,也可以是汉字本身含义所代表的景象。平面艺术设计十分看重意象,汉字这种具备深远意象的事物正是平面艺术设计所需求的。

其次,汉字是能够进行图形化的转换的。不同于英文单词,单独的英文字母无法构建出具体的含义,而某些单词包含的字母又太多,在进行图形转换的时候就会产生困难。而汉字每一个字都有独立的意义,每一个字都能够根据设计者思维的发散转化为图形。在平面艺术设计中,一种既能够以文字形式呈现又能够以图形形式呈现的东西是非常重要的。

二、汉字和平面艺术设计的关系

首先,严格意义上来说,汉字的发明和应用过程就是艺术设计的一种。尽管平面艺术设计这一专业直到近现代才出现并流行起来,古人在创建汉字的过程中并没有考虑到平面艺术设计的相关要素,但是事实上,在汉字创造上凸显了古人的智慧。古人在创造汉字时并不是简单地随意地创造,汉字或象形、或形声、或会意,都是对事物复杂特征的极为简练的凝练和概括,将一个事物归纳成为一个具体的汉字,这正是艺术的创作过程。

其次,平面艺术设计很多特征与汉字艺术是想通的。汉字是由简单的点和线构成一个面,平面艺术设计亦是如此;汉字体现了创作者的内在逻辑,平面艺术设计也是逻辑性极强的活动;汉字和平面艺术设计都是一种视觉上的传达过程,通过人们对其的视觉感受,领悟到更为深层次的精神和内涵。我们惊奇地发现,汉字艺术和平面艺术在很多方面惊人的一致。

三、汉字艺术与平面艺术设计结合的尝试

汉字艺术与平面艺术设计的结合应当从三个方面入手:

首先是汉字的结构与平面艺术设计相互结合。汉字讲求横平竖直,汉字如果抛开本身的语言学的特性,单纯从符号上来理解的话,它是一种较为方正的符号。平面艺术设计过程中,就可以充分地利用汉字的结构特征来进行设计上的创新。另外,汉字的结构与平面设计的结合还可以考虑汉字本身结构的分拆。汉字不仅能够分拆成为各种组合,甚至有些时候某些很自分拆以后能够组成其他的汉字,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其次是汉字的象形特征与平面艺术设计相互结合。平面艺术设计的主体其实还是图画和文字,而汉字作为文字是可以转化为图形的,运用巧妙的构思将汉字的文字属性和图形属性都发挥出来,能够在平面艺术设计中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图形对于人们的吸引力是要大于文字的,将汉字图形化,也是平面艺术设计能够最大程度吸引人的手段。

最后是汉字的内涵和感情与平面艺术设计的相互结合。汉字奇妙的一点就在于它不仅仅代表它字面上的含义,也不仅仅能够给人丰富的联想,更为重要的是,汉字中是蕴含着情感和内涵的,举例来说,汉字的结构是固定的,但是汉字的字体却是千变万化的,不同的字体代表的汉字情感是不同的。在艺术设计中,就要充分利用各种汉字字体,不要单纯地用尖锐的印刷体来抹杀汉字的情感特征。

汉字字体设计范文12

一、汉字在图形创意设计中的表现手法

图形创意设计的思维形式是设计师以准确有效的传递信息为目的,通过创造性的思维活动,以联想和想象为双翼,对其进行高度概括、提炼、萃取,最终创造出新图形的过程。虽然,图形创意的设计手法是多样的,如联想、解构、重构、夸大、缩小、截取局部、材质异化、形象叠加、仿形图形、仿影图形等多种手法,但以汉字作为图形创意设计元素的创意表现手法常用的为如下几种:

(一)解构汉字解构汉字是将汉字的基本笔画、结构、字形形态等的拆解重构,创造出新的图形的一种设计手法。

1.解构汉字的笔画汉字的基本笔画是点、横、坚、撇、捺、提、折、勾,即“永”字八法。在汉字的图形创意设计过程中,基本笔画、偏旁部首是创意的基本素材和灵感源泉,将其视为如同点、线、面一样的基本设计元素,按照美学规律与图形空间分布的需要进行全新的创意,打破人们对汉字的视觉审美习惯,创造组合成具有新的视觉含义和美感的汉字图形,形成一种新的视觉体验。设计师张曼华的作品《苏州印象》是汉字解构十分成功的案例,作品以宋体字的基本笔画为创意设计的元素,通过笔画横竖粗细、断连的变化营造了苏州白墙黑瓦的整体形象,同时以笔画粗细、长短、大小、疏密的变化,给人一种近大远小的小桥流水的视觉形象,画面营造出江南水乡的韵味,成功的将汉字笔画转化为图形。当然靳埭强的作品《永字八法》同样是十分优秀的解构汉字的作品,在此不再赘述。对汉字笔画的解构是汉字图形设计的一种创意手法,其目的是根据视觉审美的需要,在创新的基础上探寻新颖、多样的表现方式,以创作出更加丰富多样的汉字图形,并承载、传递传统文化的基因,使传统文化在新的时代获得全新的生命与活力。

2.解构汉字的结构汉字的结构是指以笔画、偏旁、部首之间的构成规律形成的汉字组合规范、方式及构造字的理据,它分为外部结构和内部结构。解构汉字的结构是汉字图形创意的另一种创意手法。对设计师而言,要深入研究汉字的字体、字形,灵活应用其结构的变化带来的视角审美的改变,在创意过程之中,多绘制草图,寻找不同的创意设计方案。

(二)重构汉字的笔画、结构、字体汉字的重构是在解构的基础上,对已有笔画、结构、字体进行打散重组,创作出新的文字图形形象。汉字笔画、结构、字体的设计,是根据汉字图形创意视觉审美的需要,打破原有字体结体规范,将汉字基本笔画突破原有结构的构成规律,以全新的方式编排,创造出新的图形。2011德国红点设计大奖者刘小康,凭借汉字笔画解构之后,以中国传统家具为形态骨骼进行重构的《椅子书法》系列海报荣获此次大奖。汉字笔画与椅子形态巧妙的结合,明式椅子与书法优美流畅的线条融合起来,彰显两者共有的优雅美感。

(三)形象叠加形象叠加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汉字或图形叠加而形成,它可以采用抽象的线形来改变某个汉字的局部笔画;也可以采用简洁的喻义形象转借某个汉字偏旁部首的笔画;还可以采用个性化形象衬叠某一笔画;亦可以图形与汉字形态构成共生图形,这些手法都可以用来创造形象叠加的汉字图形。不同的汉字或图形在重叠时,下面的汉字或图形依然清晰可见,这样就给汉字图形创意设计增加了表现的空间和层次。它包括字与字、字与图形的叠加。以70后设计师钱骞的作品《ShadowPlayisFun!皮影.好玩儿!》为例,设计师将传统的皮影图形结合文字进行创意设计,既有文字的前后重叠,皮影图形又适形于文字之中,“好玩”这两个文字采用镂空的手法与实体的“皮影”文字形成虚实对比,反向的文字正是传统皮影的观看方式,设计师在诸多细节当中都蕴含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这是一件汉字形象叠加十分成功的案例,将中国元素巧妙而不生硬的暗含在设计之中,也只有这样的设计才能真正意义上称之为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扬弃。

二、结论

汉字是当今世界上仅存的历经几千年传承有序的象形文字,每一个字的形态、轮廓、结构都具有“图形”味道。作为一种蕴涵民族文化载体的汉字,以此进行的图形创意设计它必将自然而然的承载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以此为起点设计出的作品,为中国文化的传承和走向世界都将起到巨大的意义和价值。在汉字的图形创意设计的过程中,我们要尊重汉字自身的构成规律、审美特征、字形特点以及汉字字义,从象形文字造字方法中寻找灵感,发挥汉字图形的本质特征,为设计所用,使其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汉字图形创意设计。

作者:欧阳慧 单位:华中农业大学楚天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