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民生工作工作思路

民生工作工作思路

时间:2022-07-18 06:16:54

民生工作工作思路

民生工作工作思路范文1

抓安全 保民生 探索食品加工小作坊监管新思路

1食品小作坊的现状

说起食品安全,食品小作坊是一个绕不过去的话题,它在很多食品安全事件中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今年曝光的“染色馒头”、“毒豆芽”、“毒生姜”、“毒腊肉”“牛肉膏”等食品安全事件都与食品小作坊有关。食品小作坊引发的食品安全事故,造成的实际损失和直接危害虽然不如三鹿集团的“毒奶粉”那样大,但由于食品小作坊数量众多,又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与我们的一日三餐联系十分紧密,其不断发生的食品安全事故所造成的社会影响和对百姓的心理伤害却是非常严重的。要求加强政府监管的呼声四起,监管不力的怨声也四起,食品小作坊成为不安全的代名词。在目前自治区尚未出台相关食品加工小作坊监督管理办法的情况下,如何将食品加工小作坊监管工作落在实处,抓出实效,成为食品安全监管的新课题。

2提高食品小作坊政府监管有效性应坚持的原则

①提高对小作坊监管的有效性要认识到食品小作坊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一是消费需求决定了食品小作坊的客观存在。消费者的需求是多元化和多层次的。不同人群有着不同的消费需求。目前,食品小作坊生产的产品销售范围主要是社会底层的低收入群体。由于小作坊食品具有价格和便民等方面的优势,市场对其产品具有一定程度的依赖。对于一些经济收入水平低的群体来说,优先选择廉价食品的消费群体,远远大于“安全需求优先”的消费群体。二是食品属性决定了食品小作坊的客观存在。在食品工业规模化生产的今天,部分小食品的属性就决定了只有在食品小作坊中才能加工而成,才能保持特有风味,例如,臭豆腐、腐乳、甜米酒等一系列的特色小食品,因为这些特色的小食品只局限于某些区域和特定的人群销售,局限于特定的时间或季节销售,或者因运输或者贮藏,或者本身这些特色的小食品的销量有限等诸多的因素,决定其不可能规模化、大批量的进行生产。三是经济发展决定了食品小作坊存在的必然性。任何企业要做大做强,都有积累的过程,特别小作坊在通往大企业的历程中,资本原始积累是一个必然经历的阶段。因此,现阶段食品小作坊予以保留是客观必然,是顺应市场需要的客观要求。四是食品小作坊是保障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在我国,就业收入无疑是绝大多数普通劳动者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就业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是一个民生问题。由于开办食品小作坊,具有投资少、见效快、风险小等许多优势,能够解决部分低收入人群和弱势群体的就业谋生问题。在我州,从事小作坊食品生产加工的相当一部分是下岗失业人员,农村剩余劳动力、失地农民、残疾人等弱势群体。如果“一刀切”地取缔食品小作坊,可能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允许食品小作坊的存在,是保障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②提高对小作坊监管的有效性重点在于提高监管措施的可行性和守住安全底线。食品安全法明确规定,食品小作坊不与食品企业实行等同的许可制度,所以将食品小作坊纳入生产许可证考核是不必要的,也是不可能实现的。目前,各地对小作坊的监管也有一些新的探索和偿试,如:“公司+散户方式”、 “联营取证方式”和 “HACCP 体系制度化管理”方式,在这些监管方式中,公司加散户方式重点考虑了产品出厂检验问题,但易造成质量责任错位;联营取证方式重点考虑推动食品小作坊由小变大的问题,以力求达到食品生产许可证的申报条件,忽视了目前食品小作坊必然会存在社会现实;HACCP 体系制度化管理重点考虑质量控制问题,但没有对落实制度可行性进行思考;同时上述三种方法都存在着增大了食品小作坊的管理成本这一致命缺点,与小作坊低成本、低价格的特点相违背。限区域销售模式虽然是现在的通行作法,但缺点是明显的,它违反了市场经济公平竞争的原则,也基本上使食品小作坊处于无人监管的真空状态。提高政府监管的有效性,就要紧紧围绕食品小作坊低成本、低价格、小规模的特点,充分考虑食品小作坊对监管要求的承受力和执行能力,力求以尽可能小的增加成本达到最大的安全效果,推动小作坊在确保安全底线的基础上,通过充分的市场竞争来提高产品的质量水平。

③提高对小作坊监管的有效性,还要尽量保持较低的监管成本。我州的食品小作坊数量众多,监管人员少,监管能力有限,监控难度很大,特别是较多低收入人群对小作坊的廉价食品有较强的需求偏好,使小作坊的食品有较大的生存空间。若对食品小作坊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监管需要巨额的投入支持,不但难于实现,也难于从根本上解决食品安全问题。若要以有限的精力达到最大的监管效果,在今后对小作坊监管过程中必须走低成本、高效率的监管路线。

3关于食品小作坊政府监管工作的思考

一是建立食品安全风险分析和风险管理制度。食品行业众多,但发生食品安全问题的风险大小不一,在食品监管过程中,应因地制宜,对各行业的风险大小进行初步评估,找出本地食品安全隐患最大的行业,制定行业规范,进行重点整顿,并将制定的行业规范作为长期要求,建立长效监管机制。二是严守食品的安全底线。食品小作坊达不到申报生产许可证的取证条件,但在监管过程中,针对食品安全性能有重要影响的关键环节,必须制定要求和规范,对食品安全性能没有影响的非关键环节则可不做硬性要求,以简化监管内容,增强监管措施的可操作性。三是明确主体责任,注重事后监管。食品小作坊的经营者是食品安全的责任承担者,要对食品安全问题负主体责任。我们在监管过程中,要适时评估重点风险,建立重点项的抽查制度,对出现可能性较大的和社会其它地区已经出现的危害因素进行专项抽查检验,对发现有违法行为的加大处罚力度,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通过严刑峻法来加大小作坊的违法成本,减少其投机心理。四是实行有奖举报,创立行业监督机制。消费者是食品安全的直接感受者,接触着大量的食品安全信息,实行有奖举报制度,可以大大节约监管成本,使我们能及时掌握食品安全信息;同时也鼓励同行从业者的积极举报,同行从业者间即有合作也有竞争,同行从业者的不法行为对其他从业者有负的外部性,某一经营户的不法行为会对其它同行造成利益和信誉的损害,实行有奖举报可以以较低成本促进行业监督机制的建立。

作者简介:马强,武汉大学质量院在职研究生,现在博州质量技术监督局质量监督科工作,职务:副科长

民生工作工作思路范文2

[关键词]高速公路管理处 思想政治工作 创新

如何在新形势下,构建和完善高速公路思想政治工作新格局,探索高速公路管理处思想政治工作新路子,夯实党在高速公路管理处的群众基础,增强执政能力是高速公路管理处党总支成立以来一直在不断思考、探索和实践的重大课题。在实际工作中,高速公路管理处党总支坚持思想政治工作与时展同步、与民主自治同步、与服务职工同步。在推进高速公路管理处建设、养护、运营和发展的过程中充分发挥生命线的作用,初步走出了一条高速公路管理处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之路。

一、与时展同步,高速公路管理处思想政治工作理念不滞后

现代社会,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社会生产方式、社会组织形式等多样化。时代的发展给高速公路管理处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这就要求高速公路管理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首先要适应时代的发展,树立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理念。

高速公路管理处成立之初,有些党员存在“高速公路如何运营主要是行政的事,与党的工作关系不大,思想政治工作还可以沿用在公路局的老一套”的错误观念。面对这种情况,高速公路管理处党总支坚持以解放思想为先导,把创新理念作为做好高速公路管理处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性工作,把深入了解驾乘人员和职工的思想状况作为创新理念的前提。党总支组织开展了“五进职工中”宣传调研活动,即十七大精神进职工中、公民道德知识进职工中、法律法规进职工中、文明礼仪进职工中、文体活动进职工中。采取了“管理处处长带站、站长带中队”的方法,把7个单位划分为4个工作区,由5名处领导干部分别负责,各站4个中队由两个站长分开代,形成了“人人都参与、个个做教员”的良好氛围。这样,既对职工开展了广泛的宣传教育,又为创新高速公路管理处思想政治工作理念积累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

党总支学习运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分析形势和把握趋势,细化“服务人民、奉贤社会”的指导方针,在坚持“一切在大局下思考,一切在大局下行动”的前提下,根据高速公路管理处发展确定和调整思想政治工作理念,按照高速公路管理处需求,丰富和拓展思想政治工作内涵。一是明确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总体思路:“立足改革创新、引领民主自治、服务驾乘人员、着眼人与路的和谐。”二是“做到以人为本、以车为本”。三是推进职工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在实际工作中,高速公路管理处党总支积极按照思想政治工作新理念开展工作,努力使之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推进高速公路管理处各项工作的开展。

二、与民主自治同步,高速公路管理处思想政治工作目标不错位

高速公路管理处党总支对高速公路管理处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定位是: 高速公路管理处职工是高速公路管理处民主自治的主人,高速公路管理处党总支的工作主要是引领高速公路管理处职工在高速公路管理处建设中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真正实现高速公路管理处民主自治。

引领职工树立民主自治意识,充分调动高速公路管理处职工参与高速公路管理处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高速公路管理处从构建民主自治体系入手,建立了各站职工自治组织――高速公路管理处代表会议。开始,有些职工对此热情不高,认为不过是“走形式,给领导脸上贴金”。高速公路管理处及时开展了深入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主题教育活动,大力宣传建设文明高速公路管理处与温馨家园的关系,使职工认识到构建民主自治体系是为了实现大家的共同利益,增强了职工的主人翁意识。

引领职工参与民主自治活动,实现高速公路管理处职工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在高速公路管理处建设中,高速公路管理处积极引导高速公路管理处代表和群众参与高速公路管理处建设中重大问题的讨论、决策。高速公路管理处成立八年多来,高速公路管理处代表和职工提出了大量的意见和建议,条条有着落,件件有答复,能办的及时办,一时不能办的创造条件尽量办。高速公路管理处代表们由衷地感慨:“原先以为代表只是摆摆样子、举举手、鼓鼓掌,没想到是真民主,没想到是真透明!”

三、与服务职工同步,高速公路管理处思想政治工作效果不落空

高速公路管理处坚持“既讲道理又办实事”,“既以理服人又以情感人”,使高速公路管理处思想政治工作与服务职工同步,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教育职工群众“为实现自己的利益而奋斗”,务求高速公路管理处思想政治工作取得实效。

满足职工群众基本需求,把思想政治工作落到实处。围绕“做民所需、帮民所困、想民所想、听民所提、解民所忧”,高速公路管理处开展进“百家门、谈百家人、知百家情、解百家难、暖百家心”的“五百活动”,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到每个人的心坎上,解决与职工工作和生活密切相关的热点难点问题。

高速公路管理处党总支把心思用在服务职工上,把高速公路管理处思想政治工作落实在多做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事情上,架起党与职工的“连心桥”,使高速公路管理处思想政治工作既发挥了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鞭策人的作用,又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促进高速公路管理处职工的全面发展,深化思想政治工作效果。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最高命题,也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目标。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高速公路管理处职工的精神文化需求也不断提高,高速公路管理处服务的内涵也随之从关注人的衣食住行到关注人的全面发展。

民生工作工作思路范文3

关键词:党员思想;党政教育;群众路线;政治水平

一、群众路线的思想教育方式

随着我国党政建设不断取得突破,在现代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就要采用群众路线方法来加强党员的思想政治水平。相对于其他的组织性教育活动来说,我们党最大的优势在于一切以人民群众出发,以人们群众的利益作为自身的根本立足点,采用群众路线工作方法的党员思想教育最大的优势在于能让党员从群众来到群众中去,完全立足于自身的社会实践,通过不同的行为组织模式深入到人民群众中去,完全的了解人民群众所想,深刻体验到人民群众的生活,仔细感悟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状态来丰富自己的党性认识。因为我们党始终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思路,坚持以广大人民百姓为自身的工作出发点,紧密的联系群众,始终与人民在一起,不断形成多元化的党性思想来指导党员干部来树立自己的党性价值观。

二、群众路线工作方法对党员思想塑造的影响

在群众路线下工作方法下,我们党不仅坚持走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同时还以身作则,以群众智慧作为党政建设的立足点充分的运用群众智慧来紧密联系实际,保持向上发展的活力。因此在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要求下,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就要与人民群众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的结合在一起,以党性思想来塑造党员的价值观,以创新突破的思想将党员干部与群众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坚持走群众发展路线,群策群力的集中民智,充分发挥人民的力量来增强我们党的文化,保持我党的生机与活力。虽然在近年来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我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的提升,有了较强的经济实力,各种资源的运用也更加趋向于体系化和标准化,但是没有任何力量可以代替广大人民的力量,人民不仅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创造者,作为优秀的共产党员不仅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代表性深入到人民群众中去紧密的团结人民群众同时还要丰富自己的价值认识,高度的集中民智,形成人民合力,紧密的团结人民来丰富自己的价值认识,增强自己的党性。因为党员只有虚心的向群众学习,向人民群众请教才能完善自己的价值认识,形成完善的党性理论知识,因为只有在人民群众的拥护下,党员才能理解群众的智慧,才能更为深刻的感受到人民群众的力量,才能不断形成自己的价值认识,才能集民智,聚民意,群策群力的发挥人民群众的创造性,不断用创新的方法的方法解决问题。所以,作为共产党员要走到人民群众当中去,与人民群众在一起,不断地向人民群众请教问题,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将群众与自己牢牢的绑在一起,了解人民群众的所想所思,加强自己的思想价值认识。

三、群众路线工作方法对党员党性塑造的影响

群众路线工作方法不仅能帮助党员干部形成良好的政治情操, 而且还能帮助党员干部形成良好的价值认识,能够扔党员干部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武装自己的头脑,认识到坚持为人民服务宗旨的重要性,要立足实践,着重预防,明确在岗位职责履行的过程当中,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什么可以坚持,什么要彻底反对,始终把群众的利益摆在首位,成为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实践者。同时,在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的过程中要帮助T工树立积极的价值观,让其明白什么是积极的人生观,要坚持什么样的政治立场,如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如何在正确的世界观引导下积极的做出实践,将百姓的利益与党员的岗位职责放在首位,满足我国现代化建设发展的需要,从根本上抵制不作为、不积极工作的思想。另外在现代党员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党员还要把优良的党性传统与自己优良的工作作风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党员愿意在工作过程中接受各方面的监督,加强自身抵抗诱惑的能力,抵制和反对种种的错误行为,全心全意的为百姓解决问题,深化自己的岗位职责,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思路,始终将自己的工作职责与百姓的利益牢牢的绑在一起,切实的做好自己的本质工作,同时在现代党员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还要坚持群众路线,对于复杂的问题要集中群众智慧,群策群力的帮助人民解决问题,切实的维护好百姓的利益,保障党员的政治教育工作顺利开展。

四、群众路线工作方法的党员思想政治教育措施

运用群众路线工作方法党员就要坚持在工作过程中将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坚持从群众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因为我们党自成立以来就以解放劳苦大众为己任,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自身工作的出发点,紧密团结在人民群众周围,坚持做好人民群众的服务工作。我们党不仅是广大人民百姓的代表,而且以为人民服务,解决人民的实际困难为己任,坚定不移的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广大百姓谋福利,创造福祉。因此,在现代党员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教育好党员就要让党员干部坚定自身的信仰,从党的科学工作原则出发来实施具体的组织方略。因为群众路线实现的基本意义在于如何做好最大范围,最大程度上的集中民智,运用人民群众的智慧来创造性的解决问题,帮助党员塑造积极的思想,坚持从人民群众角度的出发运用群众工作方法还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党员干部在自身思想教育的过程中运用马列主义基本原理来武装自己的头脑,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觉悟,坚守自己的工作职责,明确自己的工作目标,树立起高尚的道德情操来全心全意的为人民服务。

参考文献:

[1]依托群众路线推进党风廉政建设[J].杨大荣.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08)

民生工作工作思路范文4

[关键词]群众路线;思想政治工作;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5)23-0018-03[ZW(N]

[作者简介]龙飞(1973―),重庆垫江人,硕士,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工作。

“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路线。”群众路线自提出以来,一直是党的生命线与根本工作路线,也是我们开展各项工作不可或缺的工作方法与领导方法。[1]党中央决定在全党自上而下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贯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的一项战略性举措。高校作为先进文化的传播者与思想政治的教育阵地,也必须从树立群众观点角度出发,对照“”问题进行“亮亮丑、出出汗、排排毒”,从而彰显群众路线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价值与意义,推动党的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一、群众路线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义

思想政治工作,说到底就是群众工作。“一切为了学生成才,一切为了教师成长,一切为了师生利益”就是高校群众路线的基本精神和实际内涵。践行群众路线,是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前提和重要保证。

(一)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思想认识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坚持走群众路线,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本质要求。在高校中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加深党员干部对党的群众路线理论体系的认知,使党员干部深刻认识和正确理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真实内涵,领会到“为民务实清廉”是党的群众路线的时代内涵。结合思想政治工作者自身实际,就是要增强宗旨意识,在理想信念、党性修养和道德品行方面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与纯洁性,真正从思想认识层次方面解决好“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

(二)有利于促进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的转变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唯物史观在党的工作中的创造性运用。具体落实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就是要加强党员干部工作作风建设,发扬一切为民的风气,始终把师生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把“从师生中来,到师生中去”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坚持群众路线,使党员干部牢固树立为民便民服务意识,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为切入点,进一步突出作风建设,尽心尽力为师生办实事、解难题、谋利益,努力改善干群关系,以实际行动赢得广大师生和社会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为开展群众工作提供有力保证。

(三)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工作重点主要围绕“为了学生成才”这一终极目标。然而,现实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意识的多元性、差异性与多变性都给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带来极大的挑战性,自由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也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如果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存在形式主义和,学生的思想意识就会处于一种“放羊”状态,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就会是一句空话。在思想政治工作中贯彻落实群众路线,就是要“以学生为本”,通过良好的教风和学风潜移默化地引导和培养学生树立好“三关”。在教育教学方面,注重专业教学与思想教育的实际效果,把专业教育与思想教育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做人”“做事”的能力。在生活管理方面,关心学生困难、倾听学生意见,真正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所急、所盼。带着感情和责任,深入学生之中,同学生交朋友、了解学生、关心学生,诚心诚意帮助他们解决存在的困难,获得学生的信任与支持。

二、群众路线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缺失表现分析

(一)形式主义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缺乏渗透力和感召力

经济发展的多元化也使现实中的人的意识体现出多元化,高校中的师生也不例外。现在的市场经济体制是对个人正当利益的肯定和认同,这会使得一部分年轻教师与广大学生在工作和学习中往往更加注重自身的发展得到社会的认同,从而在潜意识中忽略了集体主义观念、奉献精神和艰苦奋斗作风等优良传统。这可从他们的内在意识和外在意识进行具体分析。内在意识具体表现为政治意识弱化,经济意识、个人意识和利益意识强化;外在意识表现为自由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与个人主义。这种现象也体现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特点和难点,就是工作对象的复杂性。当前,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虽然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对师生进行思想教育,但还是存在重视程度不够,依然存在表面化的现象,没有深入细致地了解学生的内在意识与外在意识以及二者之间的联系,因此存在的形式主义导致思想政治教育不接地气,缺乏渗透力和感召力。如部分教师只传授专业知识,忽略了思想品德的潜移默化教育;有的做思想工作,说教味太浓,大道理成了空泛、生硬、僵化的教条,极易产生逆反心理和排斥心理。课程教学依然存在空洞的说教现象,无法适应大学生多元化的价值观念与多层次的心理需要;部分活动形式大于内容,实际效果不明显。由于思想政治教育缺乏针对性、实效性,所以很难得到大家的理解和接受。

(二)损害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和形象

在实际工作中,部分党员干部存在,仅从便于自身管理和开展工作角度出发,不作调查研究,不征求师生意见,不顾师生的实际情况,导致思想政治工作缺乏科学、规范的工作计划与工作机制。这种的工作作风会引起广大师生的反感和抵触,也损害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和形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脱离群众。群众观点比较淡薄,表现为轻视广大师生,高高在上,没有深入师生中调查研究,不倾听师生的意见,不关心师生遇到的实际困难,工作不扎实,浮于表面,常常处于被动状态。[2]

2.脱离实际。思想政治工作没有根据师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达不到实际需要的效果。部分思政工作者脱离实际,不了解情况,不按客观规律办事,不能从师生所需、所愿、所求出发,主观主义地瞎指挥,不能从根本和长远着手,工作缺乏前瞻性。

3.责任意识不强。在其位不谋其政,对工作的事、学校的事、师生的事敷衍应付,表现在奉献精神差、责任感不够。学习只图应付,工作只重应对,不注意脚踏实地、全心全意。没有站在更高的立场想问题。[3]对思政工作敷衍了事,遇到难题尽量回避矛盾,能躲则躲。需要解决问题拿出具体意见时,往往含糊其辞、模棱两可。表面上工作内容丰富多彩,实际上干货不多,重形式、走过场。

(三)缺乏科学性,方式方法与新形势和新任务要求不适应

部分思想政治工作者工作的方式方法还是套用过去的经验,没有做到与时俱进,没有观察和思考校园内师生思潮日趋多元化的倾向,没有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没有在工作实际中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所以教育的内容与现实是脱节的。因此,工作表象就是无法从实际问题入手,不能解决师生的各种困惑、迷茫与不解。在教学检查和调研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一些教师在课堂教学方面,只是简单的把学生当成纯粹的受众和客体,没有顾及学生的所思所想所求所愿,当然无法达成预设的教学效果。部分思想工作者在处理师生问题时缺乏实践经验,求稳定,重表面,重堵轻疏,不从根源上解决问题,甚至引起问题不断积累,引起矛盾不断发酵,最后造成不可收拾局面。

三、发挥群众路线的引领作用的途径和方法

(一)遵循高校办学规律,牢固树立群众观点

促进高校深化改革,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最根本的一点,就是要遵循高校办学规律,在思想上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从政治上、思想上和行动上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弄明白“为了谁”,把“依靠谁”做到位,搞清楚“我是谁”。

“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是新形势下贯彻群众路线需要深入研究回答的重大课题。[4]就高校而言,“为了谁”,就是一切为了师生,真心服务师生,竭尽全力为师生谋利益、找出路,只有弄清了“为了谁”,才能找准工作的目标方向,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依靠谁”就是要充分相信群众,一切依靠师生,从师生谋求学校的发展合力中汲取力量,回答解决好“依靠谁”,就能找到工作的力量之源,形成众志成城、群策群力推动各项事业的不竭动力;“我是谁”,就是把师生当成学校的主人,视师生为亲人,始终摆正同师生的关系,作广大师生的公仆、服务者,把握住自己的正确定位,情系师生、服务群众,才能更好地认清自己、定位自己。正确把握住“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科学内涵,就能使我们的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自觉克服思想和作风,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真正做到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

(二)坚持把维护师生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与落脚点

民生问题是一个关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计与生活、生存与发展等根本利益的问题,改善民生不仅是党和政府的根本宗旨和社会主义的本质诉求,更是党和政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具体体现。落实到高校,就是以解决民生问题为着力点,维护广大师生的根本利益。在思想政治工作中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就必须坚持把维护广大师生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和立足点。因此,在实施思想政治工作中,要注重完善决策程序,广泛听取师生意见,做出的方案和决策要符合师生的利益,防止决策不当造成师生利益受到损害;要构建完善的民主监督体系,加大办事的公开度与透明度,提高权力运行的公信力,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

(三)坚持把解决师生的问题和困难作为工作的着重点与着力点

群众利益无小事。在实际生活中,看似不起眼的一些小事,也会影响到师生切身利益与幸福指数。高校的领导和思想政治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要赢得师生的理解和信任,就必须从解决和关心师生在教学、学习和生活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着手,紧盯师生反映强烈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对各种“小事”予以重视,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多做一些“雪中送炭”的事情,让广大师生在“小事”中看到、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相反,如果不解决师生的实际困难,光讲大道理,思想政治工作则无法奏效。因此“师生满意不满意、师生赞成不赞成、师生高兴不高兴、师生答应不答应”应该作为我们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根本尺度与必须遵守的准则。具体到实际工作中,针对突出的问题,要明确责任、分解目标,制定的方案要具有可操作性,才能找准问题解决的关键,避免出现“一头热”“一阵风”的现象,让全面维护群众利益真正落到实处,得到长期坚持。

(四)把群众路线的科学方法贯穿到思想政治工作的全过程

高校是思想文化生产和传播的重要阵地,也是各种社会思潮活跃和发展的主要场所。目前,我国正处于深刻变革的转型期,多元文化中的消极因素对高校中的师生带来了诸多负面的影响,自由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错误思想不断滋生和蔓延;以低俗、媚俗和庸俗为特征的大众娱乐文化挑战以口味高雅、思想深邃、追求真理、忧思天下为特征的大学文化。[5]面对错综复杂的新问题、新情况,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要在新的实践环境中不断丰富和完善坚持走群众路线这一根本工作方法和根本工作原则。目前正值社会转型时期,广大师生面对国际国内不断涌现的新思潮、新思想,极易产生不解和迷惑,思想政治工作对此应及时做好教育指导,通过各种丰富多彩的教育途径向广大师生宣讲马克思主义的最新理论成果,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渗透到大学精神之中,让广大师生明确方向、分清主流、明辨是非,让师生在“十字路口”选择正确的方向,始终不渝地坚持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

坚持走群众路线,还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提高与师生的联系沟通能力和化解矛盾的能力。在与师生的沟通交流中,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带着感情和责任,放低身段,从各个方面了解师生、关心师生,诚心诚意解决师生存在的思想问题、工作问题、生活问题。从师生中来,到师生中去,贴近师生、相信师生、依靠师生,以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为抓手,针对师生的不解和迷惑,要有“润物细无声”的工作态度,从实际问题入手,找准问题的症结,破解师生心中的迷惘[6]。在化解矛盾、解决问题过程中,深入进行调查,了解具体情况,找准问题症结,加以分析和引导,做好矛盾的化解工作、转化工作,使思想政治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一切为了学生成才、一切为了教师成长、一切为了师生利益”是我们的办学理念,也是高校坚持群众路线的根本目标。以群众路线引领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以维护师生利益为根本出发点与立足点,把群众路线的科学方法贯穿到思想政治工作全过程,学校的工作就会始终保持旺盛的生机与活力,群众路线的成果就会内化为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理论之实,行为之果。

参考文献:

[1]贺国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建功立业[J].求是,2004(5).

[2]王浩.群众路线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运用探析[J].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5).

[3]柴永柏.从信仰与责任角度思考改进作风[J].四川党的建设(城市版),2013(10).

[4]刘云山.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关于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几点思考[J].求是,2011(16).

民生工作工作思路范文5

【关键词】群众观念;群众路线;民政工作;思想政治

民政工作联系民生最紧密,服务群众最直接,便利百姓最具体。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是最直接、最现实的群众工作。思想政治工作以解决群众思想观点和政治立场上的思想觉悟为主。十报告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为新时期加强群众工作指明了方向,同时也为新时期民政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方向。

一、“以民为本”需要把群众路线融入民政思想政治工作

民政工作是福利性事业,民政工作者在实施救助的过程中,深入到实际困难的群众中进行了解,根据规章制度公平公正地做好工作,并实施严格的管理与考核,使思想政治工作从无形到有形。

(一)这是由民政工作的本质决定的。坚持以民为本,切实保障群众利益,统筹城乡,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社会公平是民政工作的本质。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是坚持以人为本,把人的思想道德建设放在突出的位置,弘扬社会正气,培养高尚情操,化解社会矛盾,形成友好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社会秩序。无论是民政工作,还是思想政治工作,都是以人为本,为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二者之间有共同之处。

(二)这是由民政工作的对象决定的。民政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除了包括民政职工外,还包括群众,更多的是困难群众。作为民政系统的工作者不仅要认识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还要树立坚定的信念和正确的思想观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注重物质帮助的基础上,更突出精神的关怀。民政服务的对象大多是没有收入来源,生活困难的低收入群体,相对来说他们是弱势的,这些群体更需要社会的关爱,他们在感受到关爱的同时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思想政治教育。

(三)这是由民政工作的内容决定的。民政工作范围广、业务多,担负着基层政治建设和诸多行政事务,比如社会救助、军人优抚安置、区划地名、基层政权指导、民间组织管理、社会福利事业等,这其中有许多工作本身就包含有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比如加强新农村建设,完善民政选举,保障村民的选举权;引导群众破除丧葬陋习,进一步深化殡葬改革等。

二、“为民解困”要求用群众路线加强民政思想政治工作

民政系统的核心职责就是“解决民生、落实民权、维护民利”,时时处处替人民着想、代人民说话、帮人民解困、为人民做事;就是要更好地履行“维护稳定、促进和谐”的基础职能,让人民群众深切体会到党和政府的温暖,体会到社会各界的关心,体会到社会主义和谐大家庭的幸福,从而使更多的群众自觉地投身到构建和谐社会的建设中来。

(一)当好群众利益的代言人。民政服务的群众是最缺少话语权的弱势群体,需要更多地关注他们的生活状况,切实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时时刻刻为群众着想,为群众说话。作为民政系统的工作者,在日常的工作中,不仅要认识到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也要使思想政治工作润物无声、春风化雨,让群众深切感受到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温暖和关心。

(二)当好联系群众的通讯员。密切联系群众还是脱离群众,不仅是思想意识、工作方法问题,还是态度问题、感情问题,更是政治立场、政治本色问题。在当前的社会大背景下,改革所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已初步显现,作为担负构建和谐社会重要职责的民政工作者要高度关注民生,感情上贴近群众,提供民生保障。

(三)当好处理问题的调解员。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是强调和谐交流,协调各种关系。民政工作者要关心群众,与群众建立感情,只有掌握和运用协调的原则、方法和程序,才可以有针对性的,及时迅速地协调各种关系、处理各种纠纷,尽快统一思想,互相理解,从而降低各种纠纷引起的伤害。

三、“为民服务”创新民政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

当前民政系统面对的服务群众呈现多元化,从而要求民政思想政治工作者应与时俱进,运用恰当的沟通技巧,从根本上解决群众思想上的疑虑。

(一)工作内容要创新。民政系统的干部职工对思想政治工作认识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这也是在民政工作中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关键所在。民政干部要认识到民政工作也是思想政治工作,要始终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作为当下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指导思想,同时要把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与群众路线教育相结合,作为新时期民政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内容,把思想政治工作落到实处。

(二)工作机制要创新。首先要改变传统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积极转化工作机制,变单项信息灌输为双向互通、充分尊重工作对象、有意识地激发他们进行自我管理的积极能动性;第二,增强实效性和针对性,不断完善思想政治工作,把握好群众的共鸣点,并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具体措施,制定具体的方案;第三,思想政治工作需要通俗易懂,充分考虑群众思想认识水平和接受能力,使群众能听懂、易接受,以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为出发点,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实用性,在思想上为群众答疑解惑,在生活中为群众排忧解难。

民生工作工作思路范文6

摘要:农村基层最贴近广大人民群众的实际生存生活状态,在基层践行群众路线的效果最真实地反映党的工作情况,群众工作到不到位决定党和群众的关系,影响党在人民大众心中的形象和威信。从党员干部建设角度分析,当下农村基层干部在践行群众路线依旧存在群众工作思想认识层面不高、群众工作作风不良、群众工作落实不到位等问题。主要原因是党员干部群众工作态度不端正以及调查研究工作不落实,端正对群众工作的思想态度,正确做实群众工作中的调查研究是缓解和解决农村基层群众路线存在的问题的实效性性对策。

关键词 :农村基层;群众路线;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后,新一届党中央在全党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无论是党的自身建设还是党群关系建设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是,干部在践行群众路线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不同层面的问题,需要我们不断反思,不断探索破解问题的路径。

一、农村基层贯彻群众路线的意义

1.农村基层是贯彻群众路线的抓手

群众路线的主体包括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基层是群众路线得以真正实现的土壤。首先,运用群众路线,实现群众路线的根本目的需要干部和群众密切联系、共同参与、密切配合、互相支持。农村基层干部是与群众距离最近、关系最亲的党的干部,在农村基层践行群众路线是践行群众路线的抓手,是党贯彻群众路线的最基本、最基础的部分。人民群众是群众路线必需的参与者,人民群众的主体在基层,基层践行群众路线就理所当然是党贯彻落实群众路线的第一线。其次,“一切为了群众”的理念和价值取向,是我党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而群众路线的价值主体是人民群众,基层群众是群众路线的不可或缺的社会基础;“从群众中来”意味着到群众中去调查研究,从实践中获取做好群众工作的一手资料,了解群众的意愿和诉求,吸取群众的智慧,基层群众就成为调查研究的主要范围和主要对象;“到群众中去”,是将从群众那里获取的智慧转化为政策方针运用到群众当中,对症下药,为人民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基层群众是方针政策的实施对象,也是群众路线理论自身的结点。由上可见,农村基层是贯彻群众路线的抓手。

2.农村基层贯彻群众路线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

社会矛盾往往根源于基层,社会矛盾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对社会的和谐稳定构成威胁。实现社会的稳定有赖于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有赖于民心顺、民心齐;“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也有赖于群众对党的信任和支持。俗话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人民群众是党执政的社会基础,是党的群众路线的社会基础,更是社会稳定的维护者。群众问题解决不好会威胁到社会稳定,乃至动摇党执政的根基。因此,维护社会稳定,巩固执政基础的最好途径是满足群众的利益诉求,妥善解决好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使人民群众满意,确保广大群众生产生活有稳定的社会环境。走群众路线就是要尊重和捍卫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就是要解决群众最关心、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就是要就是要防止党脱离群众的危险。正确贯彻和落实群众路线能够抓住群众矛盾的症结,更好地协调民众的利益关系,发现解决社会问题的规律,对症下药,制定出符合群众利益的决策,最终将社会矛盾控制在社会稳定能够承受的的范围内,确保党的执政之基的稳定。

二、农村基层贯彻群众路线存在的问题

1.农村基层干部的群众思想认识层面不高

在农村贯彻落实群众路线关键在于党员干部。党员干部的群众观念和群众意识是践行好群众路线的前提。党与群众的关系既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又是服务和被服务的关系,“党是群众的领导者,群众则是党的服务对象,因此‘群众路线’要求党同时领导并服务群众,而且所谓‘走群众路线’就是领导者通过‘群众路线’来服务群众。”①反观现实,部分农村基层干部对党和群众关系的认识仅仅局限于党对群众的领导,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认识也浅薄地停留在了解、认识、意识层面,停留在讲得好、说得好的表面层次上,没有将群众理念内化为自己的思想意识,没有上升到信念的高度,这就意味着干部践行群众路线的内源动力不足,导致相当一部分干部与群众的感情冷淡,深入群众的主动性不够,服务群众的积极性不足,为人民谋利益的责任感不强。服务群众理念的缺失和淡薄,不能够保证将群众路线真正运用到具体的、实在的工作当中,这种没有上升到信念的认识具有不稳定性和不可持久性,使得践行群众路线的实际行动大打折扣。

2.农村基层干部的群众工作作风存在问题

干部作风直接影响党群关系,事关人心向背。影响农村基层干部与群众关系的主要有官僚主义作风、享乐主义做法和慵懒作风。首先,农村基层干部“官本位”思想依旧存在。“官本位”的官为主体的思想导向,与服务群众的以群众为主体的理念相冲突,不仅导致干部与群众关系的疏离,反映在实际工作中就是官僚主义作风屡见不鲜,干部看重自己,高高在上,看轻群众,远离群众,支配群众的工作意识和工作方式依旧存在,服务群众的认识不够深刻,服务群众的责任感淡薄,等待群众主动反映问题几乎成常态。其次,“物本位”思想的外在体现鲜明。基层干部在工作当中唯利是图,乐己之乐,以满足自身物质追求为出发点“联系关心”部分群众,没有从义务的角度出发看待服务群众的工作责任,不是以全体群众的客观实际出发,缺少对所有群众真实需求的洞察与感情的交流,嫌贫爱富,更愿意为有利可图的群众“服务”,对普通民众的疾苦置若罔闻、漠不关心。再次,慵懒作风严重影响基层工作的实际成效。“进村不进社,进社不入户,入户不调查”的现象普遍存在,部分干部出于“躲避麻烦”不愿帮助基层和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干部对群众生活状况和群众问题加以主观判断的情况时有发生。

3.农村基层干部的群众工作落实不到位

群众工作重在落实,但在实际情况中,落实方面依旧存在问题。首先,部分农村基层干部以文件学习忙、工作应酬忙为借口,缺少调查研究;有的干部认为自己在基层,自认熟悉当地群众的情况,不需要调查研究;纵使有调查,当中仍旧存在调查态度不严肃、调查行动不落实、调查内容不全面、调查结果不真实、光调查不研究的现象,主观认识不能够正确反映客观实际,唯心不唯物,导致决策缺乏科学性,损害群众的利益,影响党群关系的健康和谐发展。其次,敢于担当是干部走好走实群众路线必备的品质。在谈到好干部的标准时就指出,“要将敢于担当作为可贵品质,”②敢于担当是好干部的标准之一,是衡量干部工作能力的标准之一,但是,部分农村基层干部面对一些较为复杂的群众工作唯上不为实,持推诿态度,害怕压力、不敢较真,害怕责任、患得患失,害怕困难、避重就轻。再次,党的方针政策畅通下达到群众当中是解决相应群众问题的先行因素,群众存在的实际问题和利益诉求有效上传是完善群众工作的必要条件。群众路线实现的是全部群众的整体利益,而不是个别特殊群众。但是,将党的政策向部分群众传达或者进行干部内部享有的现象时有发生,对群众的意见建议置之不理或者歪曲报告群众情况屡见不鲜。

三、农村基层群众路线问题的解决

1.端正对群众工作的思想态度

践行群众路线的基本思想前提就是要有清晰的关于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认识,有坚定的为人民群众服务的信仰。“思想是行为的先导,思想端正才能行为自觉。”③基层群众工作对干部过硬的工作能力的要求不容置疑,端正态度对正确践行群众路线、做好做实群众工作的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

首先,要摆正对群众的态度。党的执政地位依靠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党员干部的权力是广大群众赋予的,党员干部与群众的关系是“鱼水关系”,群众的力量是无穷的不可替代的,“任何力量代替不了群众的力量,任何执政资源代替不了群众工作。”④干部不仅要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更要敬畏人民群众的力量,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转化为自己的思想意识。群众工作无小事,要将群众的事情摆在首位,而不是将文山会海摆在群众工作的先头。其次,要端正服务群众的态度。干部与群众的关系是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这就意味着干部要主动服务群众,而不是干部被动等待群众反映问题。

群众路线就是通过服务群众的途径和过程实现的,服务群众是责任,实现群众的利益诉求是群众路线最终的目的。干部不仅要有服务群众的思想意识和信仰,要有真正的人民公仆的意识和作为。再次,重视端正态度的作用。端正服务群众的态度,享乐思想、官僚思想就会有所淡化,增进服务群众的责任感,为自己服务、为特殊群众服务的行径就会有所减少。因此,把握好思想态度的总开关、端正对群众工作的思想态度的作用,不仅仅是态度改观,更为重要的是行为作风转变。

2.正确做实群众工作中的调查研究

调查研究是党做好领导工作的传家宝,是党员干部必备的工作能力,更是开展群众工作必需的重要工作方法。调查研究是群众路线当中“从群众中来”的主要内涵,正确做实群众工作中的调查研究是走实群众路线的基础。

首先,调查研究要做到主观见之于客观。没有正确的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调查研究,是对客观实际情况的调查了解和分析研究,目的是把事情的真相和全貌调查清楚”,⑤只有走近群众,经过调查才能具体真实地了解基层群众存在的各方面问题,调查研究做得到位不到位,关系到大小决策的科学性、针对性,最直接地影响群众的切身利益能否正确、准确地实现和维护,从根本上决定群众工作的质量和效果。其次,调查研究要求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调查就是解决问题,走进群众生活当中,走近群众的心理,才能够从群众的角度思考和分析问题,这样有利于将群众工作做到实事求是,有利于准确快速找到群众问题的症结。正如总书记指出,调查研究就是“把问题的本质和规律把握准确,把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研究透彻。”⑥再次,调查研究还涉及作风问题。有没有走村进户,有没有嘘寒问暖,话有没有说到群众心坎里,事有没有做到让群众心服口服,深刻体现干部的工作作风,是衡量干部有没有务实的标准之一。干部慵懒散,调查研究无从谈起,求真务实更是空中楼阁。为此,当好党的干部,做好人民的公仆,必须积极主动、勤跑勤问地做好调查研究。

“打铁还需自身硬”,农村基层干部只有在思想意识上坚定不移地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贯彻到群众工作当中,始终严肃遵循群众路线的要求,践行群众路线才有可靠的思想保证;农村基层干部只有端正群众工作态度,将群众工作真正当做自己的责任,做到有担当敢于实事求是,有魄力敢于攻坚克难,才会推进群众工作不断向前发展的局面;农村基层干部只有不断反省自身的言行,做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和自我提高,才能强化基层党组织在贯彻群众路线中的战斗堡垒作用。

引文注释

①李华.群众路线:内涵、逻辑与特质[J ].上海党史与党建,2012(1).

②大别松涛.提“五条标准”当成“好干部”自觉追求[EB/OL].中国共产党新闻网:cpc.people.com.cn/pinglun/n/2013/0630/c241220-22022184.html.

③杨玉玲等.群众路线教育读本[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14:123.

④何录春.做好新形势下基层群众工作的思考[J].湖湘论坛,2012(2).

民生工作工作思路范文7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一个关系党和国家全局的根本性问题。科学发展“三农”,就是要以人为本,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农民的根本利益,不断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解决好“三农”问题,牵动根本,事关全局,只有农村安定才能全局稳定,只有农业基础牢固,经济社会才能健康发展,只有农民小康,才能全面小康。作为部门“一把手”,尤其是农业部门的“一把手”,其作用显而易见。因此,加强“一把手”执政能力建设,是促进我区农村“三个文明”协调发展,实现“两个率先”的重中之重,更是提高执政能力的客观要求。

近几年来,我区农村经济发展步入了快车道,各项重要指标连续实现了信增势头,多年的工作实践使我深切感到,一把手的工作千头万绪,关键:一是抓工作思路的确定,就是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结合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情况,确定推进本地区、本部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工作目标;二是抓工作思路的组织实施,就是带领领导班子成员,组织动员广大干部职工按照既定的工作思路,推动“三个文明”建设。

由于“一把手”是领导班子中的“班长”,是一个地区、部门的第一责任人,这一特殊地位决定了其工作的基本特点就是总揽全局。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首先要求一把手有一条清晰、准确、科学的工作思路。所谓工作思路,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地点、条件下,根据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从本地实际出发,提出能有效解决实际问题,达到预定目标的总体设想,包括过程中要采取的主要政策、措施等。从某种意义上讲,一个部门的工作能否顺利进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领导的工作思路是否科学可行。然而领导工作思路的形成,不是领导者或少数人凭经验、拍脑门想出来的,也不是靠“文人”编出来的,其形成的过程必须遵循我党一贯倡导的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遵循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基本工作方法。

一、必须以调查研究为基础。现阶段农民增收困难,是农业和农村内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现实反映,也是城乡二元结构长期积累的各种深层次矛盾的集中反映。在农产品市场约束日益增强、农民收入来源日趋多元化的背景下,促进农民增收必须有新思路、采取综合性措施,在发展战略、经济体制、政策措施和工作机制上有一个大的转变。作为农业部门的“一把手”,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三农”问题在不断发展变化,农民收入长期上不去,不仅影响农民生活水平提高,而且影响粮食生产和农产品供给;不仅制约农村经济发展,而且制约整个国民经济增长;不仅关系农村社会进步,而且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而且是重大的政治问题。要真正认识“三农”实际,必须在求知、真知、深知上下功夫,没有深入实际的调查,就掌握不了大量生动的第一手资料;没有在此基础上的筛选提炼,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升华过程,就抓不到“三农”问题的实质,也就谈不上针对区情、局情制定科学的农业工作思路。

以前一提我区的农业,都感到农业是经济最薄弱的环节,“三农”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瓶颈。农业部门的存在价值到底有多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种植业到底有没有作为;江宁撤县设区,加快城市化建设,农业产业在江宁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到底重不重要;农业部门面对新的形势,如何服务指导等等,这些问题的解决,有赖于对区情全面的认识。通过广泛的调研,我感到我区农业发展必须调整思路,才有出路,才有作为。我区农业基础设施条件好,虽然撤县设区,但区委、区政府对农业的基础地位、作用重视程度并没有因此而改变,并多次强调:江宁虽然撤县设区,但县情没有变,农业的基础地位没有变,而经济的加速发展,反哺农业的实力不断增强,对农业的投入必将加大;占人口70%的农民依赖土地增收的心情依然迫切;依托大城市发展近郊农业的前景并不是没有。为挖掘潜力,发挥优势,扬长避短,我们把“跳出农业抓农业”作为发展的基本思路:围绕五大农业求突破,即在“品牌农业、质量农业、特色农业、设施农业、外向型农业”上求突破;确立全区农业四大重点工程,即“优质米工程、蔬菜工程、食用菌工程、西甜瓜工程”,形成江宁“板块农业”和“特色产业”,把农业融入城市,达到兴业富民的目的。由于适应新形势提出了农业工作的新思路,我区农业工作取得了很大进步,农民来自种植业的收入增加,农业产业的领域得到扩展。通过实施农业战略性结构调整,围绕挖掘特色、培育特色、壮大特色的产业路线,较好地推进了农业区域化、科技化、标准化、产业化。我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撰写了《浅谈“江宁都市农业集中区”的建设》,对江宁农业长远发展在思路上进行了探讨。

二、必须以坚持群众路线为根本。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也是认识的主体,他们中蕴藏着无穷的智慧和力量,群众的所思、所需、所盼,往往反映和预示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自然也是我们工作的努力方向。这就要求我们在确定工作思路时,必须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实践证明,只有依靠群众形成的工作思路,才能集中群众的智慧,反映群众的意愿和要求,才能被群众所接受。如在“三个代表”学教过程中,我围绕“干部受教育,群众得实惠”,开展了问卷调查,了解群众所思、所需、所盼,分门别类件件抓落实,受到群众普遍欢迎。再如,在区重点工程温州街拆迁工作上,农业局办公楼、种子站及仓库、几十户职工住宿楼以及几十间门面房共有1.5万平方米建筑需要拆迁,涉及面广,工作量大,矛盾错综复杂,迟迟不能解决,人民来信从省、市到区,接连不断,一时期已造成农业局的整体不稳定。我没有“新官上任三把火”,而是全方位地调查研究,从班子领导到中层干部,再到职工,个别谈心,个别走访,了解他们的思想、意见,把握症结所在,听取和集中各方意见、建议,并归纳为三类:涉及到的被拆迁户担心拆了以后过渡无期,安置地点不理想,不愿拆;还有一部分是住在二层小楼房改时不符合政策的未房改户,至今也无住房,局里如何处理无定论;还有一大部分人则认为,农业局过去在城区有500多亩土地,现在再搬走就是寸土不剩,比比人家,看看自己,伤心、悲观,认为局领导是“败家子”、没有用。针对各种意见和看法,本着顾全大局、以人为本的精神,我反复研究修改方案,在大多数职工思想统一的前提下,专门召开职工大会,进行宣传发动,讲明政策,公布纪律,对重点人我亲自谈话,结果未用二个月时间搬迁结束。由于这一拆迁思路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得到广大职工的充分理解和支持,使温州街工程能顺利推进,农业局也从此化解了一个不安定因素。

三是必须以科学的思维方式为指导。跨世纪的“一把手”在政治方向正确的同时,思想观念要超前,富有创新意识。因为,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创新是我们全部工作的灵魂,也是领导干部“胆识”的体现。“一把手”要在把握事物发展规律,预见事物发展趋势和捕捉发展机遇方面见事早、行动快。实践使我感到:不同的思维观念为“一把手”提供不同的思路。新的思维观念能给“一把手”带来新的科学思路,使“一把手”的思想符合实际,符合历史进程,得出合乎规律的认识。旧的思维观念则阻碍着“一把手”认识的深化和发展。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已经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农业产业的市场风险、技术风险增加,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难度加大,农业生产连续五年滑坡,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农业生产面临前所未有的新情况。面对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推广和农业服务工作难以到位;同时,农业入世,面临的状况是千家万户对付“八国联军”、“提篮小卖”对付“跨国公司”,更使我们感到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迫切性。千家万户的生产经营格局必须靠产业化导向才能有效提高竞争力,从长远看、深层次看,工业化致富农民,城市化转移农民,产业化农业增效,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为此,要善于打破传统思维方式,以开放型、多向型、求异型、政策型思维方式,取代封闭型、单向型和求同型的思维方式,不就农业抓农业,不就农业来解决“三农”问题,不断进行创新和突破,学会走自己的路,这样才能发挥优势,克服困难,因地制宜,加快发展。近几年我局根据变化了的新形势,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在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前提下,通过实施战略性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品牌农业、质量农业、订单农业、基地园区农业,以此来实现农业内部经营性收入的提高,这不仅对增加农民收入举足轻重,而且对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和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大意义。我们提出了江宁区五年农业发展目标、发展重点和鼓励奖励政策,加强了以土桥优质米为主的秦淮河圩区优质稻米产业带、横溪“大自然”牌西瓜、其林千亩设施农业等一大批特色产业基地的建设,而且还以培植品牌农业为支柱,确定“打造品牌农业、树立江宁形象”的发展思路。

近几年来,我区已有6个市名牌产品,创省名牌农产品2个,部级绿色食品2个,省级认证的无公害农产品基地49个,有机食品基地1个,无公害基地达到30万亩,市级以上标准农业示范园6个。农业工作抓住了品牌,就会涉及我们工作的各个层面,对我们原来的工作方法、政策、指导思想有很大冲击。作为农业部门的一把手,打造自己的品牌,实际上就是张扬我区农业的优势、扩大对外的影响力。我局每年都要多次组织农产品到省外参展,还成功地在白马公园组织了江宁区无公害优质农产品展销专场,为提高农产品知名度搭建平台,为农产品进城入市开辟渠道。全面推进农产品质量建设,不仅是构筑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一项重要的实质性内容,也是体现以人为本、关注健康、迎合绿色消费时尚的根本作法,更是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实践证明:要想把工作做的更好,必须要有创新的思维方式。创新是一种价值大风险也大的活动,这就要求“一把手”有超人的胆识,自觉地从我小为我大的身心中育胆;能动地从变不知为深知的实践探索中壮胆;果敢地从变小勇为大勇的风浪考验中练胆。与时俱进,创新思维,创新方法,抓住种粮农民增收问题,就抓住了农民增收的重点;调动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就抓住了粮食生产的根本;保护和提高了粮食生产能力,就稳定了粮食的大局、政治大局;抓住了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就抓住了“三农”工作的未来。

四、必须以“三个代表”为标准。执政能力和“三个代表”的关系,是行为和结果的关系,也是手段和目标的关系。只有执政能力提高了,“三个代表”标准才能全面地、完整地得以落实。而作为部门或地区的“一把手”,执政能力的关键则体现在好的工作思路上。执政能力的建设说到底就是为人民服务的能力。这种能力保持了、提高了,就能得到人民的认同、支持和拥护,就能长期执政;这种能力降低了甚至丧失了,就要受到人民的反对、抵制和抛弃,就要下台。作为“一把手”,提高执政能力关键是要把执政为民落到思想和行动中去,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常修为政之德,大兴求真务实之风,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政绩观,讲实话,出实招,干实事,把工作的着力点真正放到研究解决改革发展稳定的问题上,放到研究解决群众生产生活的问题上,放到研究解决“三农”突出的问题上,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题,坚持不懈做好事,真正做到执政为民,在实践中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实践“三个代表”。我理解:中央提出的“三个代表”标准的实践意义,就是以人为本、加快发展。因此,我局上下形成这样一种共识:发展才是硬道理。我们以这个理论为指导,从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入手,同心同德,咬定发展不放松,注意发展的目的—致富百姓,以亲民富民的理念落实党的宗旨,促进协调发展。我们在思想方法上始终注意“三个一”:明确一个要求,就是看问题、作决定、做事情都要考虑让大多数人得益,要围绕农民的普遍增收多做多干,同时对困难的特殊群体多关心;理清一条思路,就是把改革、发展的落脚点放在以人为本、富民为先上,体现在城乡统筹之中;端正态度,就是对待农民群众要真诚相待、真情关爱、真心呵护。面对分散的经营模式,我要求我们植保系统在病虫情报、防治办法时,宁愿多花点钱,费点事,也要做到户发一张,让农民早知道,准确防治。今年是历史上病虫害高发年,条纹枯病是历史上首次在我市发生。我们从不认知到熟悉掌握、准确防治,为今年成为历史上最好的丰收年、达到亩增140斤产量的目标尽了力。就我区农技推广的现状而言并不理想,许多地方基层农技推广系统是“线断、网乱、人散”,传统的推广体系不够健全,而适应市场经济新的推广体系又没有形成;好不容易研制出一个优良品种,水肥措施跟不上,缺乏配套技术;科研成果应用到生产上往往就差“最后一道坎”;一项新的农业技术如果没有健全的推广体系,就是到了村头也传不下去,农技推广往往就差“最后一公里”。我们采取了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做法,培养造就一批思想观念新,生产技能好,既懂经营又善管理、辐射能力强的农业科技户,创新农业技术推广与服务机制,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做出了贡献。

思路决定出路。一个部门有了一个与时俱进的工作思路,这个部门的号召力、凝聚力就强。“一把手”要学会用好的思路统一思想,用好的思路统一人心,用好的思路激发下属的干劲。

民生工作工作思路范文8

【关键词】以人为本;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新时期企业科学发展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切实加强和改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充分发挥政工职能效能,企业领导和政工干部必须加深对企业政工以人为本理念的理解。把思想政治工作抓实、搞活、做精、做强,卓有成效。

一、深刻理解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

以人为本是我国传统民本思想的创造性转换。所谓民本思想就是指主张以民为社稷的根本,并以民众为发政施治基础与标准的政治学说。民本思想是我国传统政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商周时期,西周政治家周公便提出“用康保民”的思想。春秋时期,孔子主张 “仁政”、“爱民”,孟子主张“民贵君轻”,荀子提出“君舟民水”。两汉初期思想家贾谊提出“民为政本”。开明皇帝唐太宗把“君舟民水”当作座右铭,并告诫大臣:“君依于国,国依于民”、“国以民为本”。宋元明清时期,民本思想进一步完善。思想家顾炎武强调,应将民众的利益置于君臣私利之上,凸显出他“以民为本”的政治倾向。作为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杰出代表,孙中山在《香港兴中会章程》中,引用春秋时期《尚书.五子之歌》“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一语,作为“振兴中华”的一大号召。我国古代民本思想或重民思想、亲民、爱民思想,是对封建专制王权的批判,彰显了封建社会政治文化的一大特点。但是,由于古代思想家阶级的局限,他们不可能把民众摆在国家的主体地位。

以人为本是我们党群众路线的具体体现。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党领导的革命斗争都是以马列主义为指南,以帝、官、封三座大山,让工农劳苦大众得解放,当家做主人为宗旨,并在长期斗争中形成了充分体现思想精髓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的群众路线。1943年6月,为中共中央起草的《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一文,科学总结了党领导革命斗争的经验,阐明了领导工作的基本方法,这就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的方法,从而使群众路线上升为成熟的科学理论。1954年4月,在中国共产党的“七大”政治报告中又进一步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一个显著标志,就是和最广大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联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党的“七大”把群众路线提到党的根本路线的高度而载入新。

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确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方针,是对我国传统爱民亲民思想文化精华的继承,与我们党一贯倡导奉行的群众路线一脉相承,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我们深刻理解这一理论的科学内涵,结合企业发展实际,自觉地运用这一理论成果指导工作实践,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及政工等企业各项工作必然会卓有成效开展。

二、以人为本加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员工是企业的主体。员工的整体素质是决定生产力作用的方向、生产力水平,是企业生命力、竞争力、能否兴旺发达的根本所在。企业发展以人为本,就是以员工为本。“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要全面提高员工整体素质,充分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的生产力、竞争力,企业领导和政工干部,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十七大以人为本、人文关怀的方针、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通知精神:“要把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作为思想政治工作必须遵循的一个基本指导原则”。切实创新、加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性化感情管理,以诚待人,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努力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科学性、实效性、针对性、人文性。

1.解放思想,更新观念。高度重视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地位、作用。发扬煤化集团先进理念,进一步巩固和完善党政齐抓共管的大政工格局,形成党员政工干部行政干部人人都做思想政治工作的浓厚氛围。 大力加强政工干部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政治业务素质。政工干部要具有战略思维,善于从企业的全局、长远、根本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具有创新思维,善于开拓性预见性和超前性地思考问题;具有立体思维,善于从企业和员工各个方面各个角度,各个层次来辩证地思考研究问题;具有效益思维,善于扑捉信息,以最快的速度取得最佳的效果。观念一变,地阔天宽。政工干部思维的现代化必将带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方式的现代化。

2.政治导航,思想引领。坚持用正确理论、先进文化武装人、引导人、教育人。打造学习型企业。组织干部员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三个代表”思想、科学发展观,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通过学习“用心做事,追求卓越”核心价值观教育,深入进行“特别能战斗”再学习再教育。牢固树立大局观念、发展意识、责任意识,为焦煤永续辉煌建功立业,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

3.结合实际,融入管理。通过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将企业理念固化于制,以柔性管理促进钢性管理。将思想政治工作覆盖企业各个层面,贯穿生产经营管理全过程,破解影响企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化解矛盾,构建和谐,凝心聚力,将企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4.典型引路,亮化于形。先进典型是企业精神的人格化,既引导干部员工学习老典型,又善于发现、选树新典型,充分发挥典型示范作用。

5.因人而宜,对症下药。关心人、理解人、公正平等,以诚待人。掌握思想脉搏,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心理疏导。对问题员工不抛弃,不放弃,要做百分之百的努力,不让一人掉队。积极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

6.关注民生,排忧解难。坚决维护员工的合法权益。积极创造条件解决员工最迫切、最急需、最关心的切身利益问题。

民生工作工作思路范文9

【关键词】党的群众路线;思考

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生命线,是党一切工作的根本路线。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深入分析和思考党的群众路线,不断拓展、加深对群众路线的体会和理解。面对变幻莫测、形势复杂的国内国际形式,我们党要继续坚持群众路线,将群众路线发扬光大,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快速发展。

一、群众路线是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具体体现和实践运用

党的群众路线的思想渊源和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唯物史观。虽然马克思唯物史观没有明确提出群众路线的基本含义和概念,但她在观察和思考这个世界的基础上,详细地论述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真理。早期,马克思就在自己的著作《神圣家族》中写到,历史活动归根结底就是人们群众的活动,人们群众的活动创造了历史,同时也推动了历史的发展。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历史上很多运动都是为少数人谋取利益,无产阶级的共产党人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取利益的,是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而斗争的。这些观点和思想都是马克思唯物史观的重要理论,同时也为群众路线的诞生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基础。马克思和恩格斯是唯物主义群众观的创始者。

马克思唯物史观对群众路线的主要思想是:人民群众是整个国家的主体核心!具体的观点和思想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其一是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马克思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的行动、意志和需要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实践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主流和本质,人民群众在历史活动中的社会实践是最客观、最持久、最普遍的实践,因此人民群众是整个社会发展和历史实践的主体。其二是人民群众是理论认识的主体。马克思认为真理都来自于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任何不切实际的空想和谬误都会随着人民群众的实践而破灭。人民群众的觉悟程度、意见看法、思想观念直接关系人类历史的发展方向。其三是人民群众是利益的主体。马克思认为,人类历史上一切实践活动的动因都是追求利益,人民群众创造了大量的社会财富,因此应该是利益的主体。

二、群众路线是对我国传统民本思想的传承和弘扬

我国有很多优秀的传统文化思想,其中民本思想就是其中一个重要思想资源。民本思想的基本涵义可以概括为人民是一个国家的基础和根本,只有培根固本、安众养民,国家才能够长治久安。

早在我国的商周时期,就有人提出“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重要思想,随着历史的发展,在我国著名的史记资料《尚书》中明确记载了“民可近,不可下。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充分体现了重要的民本思想。民本思想在各朝各代都有着不同的演绎,但是其核心思想都是一样的,即人民群众是一个国家的主体,只有以民为本,以民为核心,国家才能获得长久的发展。虽然我国的封建社会远没有充分实现民本思想,但是民本思想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的历史发展,大批的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受到民本思想的影响,推动了中国从传统的封建社会向现代社会主义的转型。群众路线是对我国传统民本思想的传承和弘扬,因此,我们要深入分析和研究民本思想,从中汲取精华,贯彻和坚持群众路线的精神力量。

三、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制胜法宝

虽然马克思由于历史环境的局限性没有明确提出群众路线的涵义,经过长时间的历史活动变化,同志根据中国的政治形势,逐渐发展、创立和探索出群众路线,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制胜法宝。

在抗日战争时期,对群众路线就做出了明确的概括,中国共产党的一切工作都要围绕群众展开,全面了解和综合群众意见,给群众认真解释和宣传党的各项工作,在群众实践活动中考验这些理论。同时,坚持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和其他政党的重要区别,中国共产党要坚持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对人民群众负责。坚持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作风。新中国建立之后,中国共产党结合新的历史任务和历史形势,进一步发展和丰富了群众路线的内容,邓小平同志明确提出了群众路线的两个层次的含义,其一是中国共产党的核心工作就是为人民服务,必须紧紧依靠群众,密切联系群众,党的一切决定要和人民群众商量,坚持和人民群众同甘共苦。其二是中国共产党的一切工作内容都要经过人民群众实践的检验,坚决贯彻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重要思想。归根结底,群众路线和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和认识论是相统一的。

四、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实现长治久安的坚强基石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想要实现长治久安,就必须不断巩固和拓展执政基础,坚持科学发展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改善和保障民生,以民为本,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党的一切工作的首要位置,推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快速发展。中国共产党坚持群众路线,必须做到“五个始终”,始终坚持群众主体观,认真贯彻和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始终坚持执政为民、立党为公;始终坚持人民群众当家作主、依法治国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始终坚持清廉、务实、为民;始终坚持服务大局、围绕中心开展工作,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党一切工作的核心。

五、结语

党的群众路线是党开展一切工作的重要思想,坚持群众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充分认识到人民群众才是国家的主体,深入分析和思考党的群众路线的涵义,认真贯彻和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民生工作工作思路范文10

一、公路单位做好“桥梁”工作

公路单位是上级思想政治工作和公路具体工作的媒介,在日常工作中,公路单位需要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贯彻上级的思想政治要求,同时运用正确的思想政治政策指导实际的公路工作,将“上”和“下”联系在一起,并且在实践过程中,扮演好桥梁的角色。首先,在学习上级思想和政策的过程中,必须准确理解上级的精神的政策的目的及要求,根据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要求,从整体把握党的指导和上级的方针路线,这是正确落实具体工作的依据,也是搞好公路单位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要求。在把握好上级思想政治工作的同时,也要运用工作单位的思想政治工作传递职能,将下级的工作进行具体安排和布置。公路单位发挥桥梁作用还要根据自身单位的实际情况,对公路单位员工的思想政治状态进行调查和研究,根据不同情况的员工及思想状况对公路单位的思想政治工作进行针对性地调整和改变,对公路单位职工的思想状况的了解和掌握有利于合理地安排工作,使得公路单位在掌握自身思想政治工作的同时也能够提高工作的效益。所以,在公路单位的工作中,一定要发挥自身的桥梁作用,理解、吸收上级的思想路线和方针政策,同时,通过自身的精神传递作用,将上级的指导落实在日常的公路工作中,贯彻到每一个工作的细节中,让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导和要求成为工作实践的依据。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好公路单位的思想政治工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和谐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二、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重心,为人民服务

思想政治工作是公路单位发展和改革的基础要求和重点工作,思想工作的重要任务是落实贯彻“以人为本”的观念,将为人民服务融入日常工作中,并逐渐成为公路单位思想政治工作的着力点。相对于整个公路单位来说,坚持以人为本,在工作中贯彻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才能真正实现党的要求,才算真正坚持了群众路线,正确维护了党的尊严和政策,更多地拥有人民群众的基础力量,在遇到困难和难题时候,能够调动群众的力量来解决和面对难题,使公路的单位的长期发展和改革变化具有强大的动力和支持力量。相对于公路单位的员工来说,公路单位只有坚持和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路线和“为人民服务”的政策要求,才能使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对在单位的忠诚度不断提高,从一定程度上,提高整个单位的思想水平和工作效率,为单位的持续发展和不断进步提供正能量,同时,使整个公路单位具有相同的精神力量,拥有良好的工作氛围,为公路单位的和谐发展创造了优越的条件。公路单位内部的“以人为本”和“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氛围,让单位内部更加团结,更具凝聚力,为同样的目标而努力,使得单位的思想政治工作更具有意义。同时,整个单位的思想蔓延,让工作效率提高的同时也为人民的生活创造了更好地条件,让人民在感受党的思想态度的同时也更加坚定对党的信任、对公路单位的信任,使得群众基础越来越强大,公路单位的思想政治工作得到真正的落实。

三、公路单位的工作形式和模式需要不断创新和改革

思想政治工作的贯彻和培养是一个长时期的工作过程,需要通过各种方式的渗透才能真正使单位员工和群众得到理解和吸纳。所以公路单位的党工团组织应该将思想政治工作的传递工作模式和思想传播方式作为着力点,对其进行改革和创新。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形式都是党工团领导进行讲解和对新的思想政治路线进行汇报和总结,这样的思想传播方式比较被动,在听的过程中具有很大的弹性,在很多枯燥的工作汇报中,公路单位的职工和员工并不能对其进行充分地理解和接纳,甚至长时间的报告工作会使很多人产生抵触的心理,对其内容更是不感兴趣或是自动将其屏蔽掉,所以在党工团的思想政治工作传递的过程中,需要对方式和方法进行改革和创新,尽量做到适合年轻人和符合当代的特点,做到“与时俱进”。在公路单位思想政治工作中,可以开展员工对某个思想政治路线的主题的理解进行征文比赛、或对某一思想理论进行演讲比赛等等,在准备比赛和进行资料收集的过程中,能够给职工更多机会,自主地去收集思想政治工作的资料,加深对党的思想路线的了解和掌握,这类与时俱进的方式或符合当代人具有个性特点的方式,能够给员工和职工带来一定的积极主动性,将思想政治工作的传播由被动性转化为主动性,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公路单位职工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学习效率,使员工对思想政治路线的吸收程度加深。所以,在公路单位做好桥梁工作的同时更要注意方式方法,对传统的思想工作传播方法进行改革和创新,使思想政治工作的传播变为员工的主动学习,提高效率的同时还能不断加深对思想政治工作的落实和贯彻,合理的方式方法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结语

公路单位的思想政治工作对职工的精神激励和工作效率的提高等方面具有很大的影响,在思想政治工作进行推广的同时,首先要扮演好自身的“桥梁”角色,将上级思想政策与下级的实际工作结合在一起,进行有效地渗透和传播;同时,公路单位还要坚持以人为本、为人民服务的思想重心,从自身做起,来影响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巩固群众基础;在思想政治工作传播的过程中,注意传播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做到与时俱进,更好地提高效率,使思想政治工作的推广更有意义。虽然公路单位的思想政治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过程,只要各个方面共同努力,相信公路单位的思想政治工作会更加完善。

民生工作工作思路范文11

不妥之处,请同志们批评指正。

一、02年民主生活会所提问题的整改情况

1、提高驾驭全局能力和管理水平的问题。03年结合自身实际,在不断学习提高的基础之上,坚持从实际出发,注重了对企业管理的学习和实践。第一,管理中注重发挥民主作风,做好上、下级的日常沟通,坚持与书记配合,提高了领导班子整体的能力。通过发挥班子全员合力和“团队”作用,逐步实现了1+1>2的效果。第二,日常管理按照逐级负责,责、权、利配套的指导思想,使各个管理环节和部门工作朝着规范化、具体化的目标不断推进。第三,提高了自己的前瞻判断能力,善于从大局看问题,把握形势,使自己从思想上跟上形势的发展和变化。通过多深入现场,深入群众,多调研思考的方法,使自己看问题具有前瞻性。结合学习十六届六三中全会精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刘部长跨越式发展讲话等文章,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积极将所学所思与工作实践融汇贯通。03年个人撰写理论调研文章8篇,在省部级刊物发表6篇,分局发表4篇。

2、密切联系关心职工的问题。作为副职以前考虑现场安全生产较多,虽然做了一些工作,但远不能达到职工的期望。担任段长后,按照总书记在西柏坡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带领群众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的要求,如何更好地对职工倾注满腔热忱,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力行亲民之举,善谋富民之策成为我深深思考的题目。按照以人为本的思路,在决策和日常管理中,在坚持安全稳定全力提高设备质量的前提下,积极为干部职工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一是针对防非典后成本紧张的实际,在做好职工思想稳定的同时,严格成本管理,做好增收节支工作,并在路局、分局积极争取工程件名,努力减轻成本压力,为职工收入的增加创造条件;二是加大职工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力度,最大限度地解决好职工的住房、饮水、交通困难,确保一线职工切实感受到生活质量的提高;三是努力为干部职工营造积极向上的工作环境。一方面注重用人民主,注重个性与特长兼顾,把人员调整作为改善干群关系、提高工作质量、打开工作局面的有效手段。另一方面通过采取从工人中竞争干部的手段,有效打破干群界限和传统用人方式的坚冰,为年轻职工和优秀职工搭建了施展才华的平台,也激活了干部职工两支队伍,岗位成才、任人唯贤成为共识,激发了干部职工投身安全生产的积极性。

二、存在问题和原因分析

1、深化企业改革,促建企业发展与干部职工的期盼有差距。主要表现在担任正职后。对待岗位变化后,思想和认识没有及时跟上,指导方针、工作思路不够明确,虽然整日忙于安全生产,做得多说得少,具体工作虽然很细,但没有把明确的思路、有效的方案讲清楚,说透彻。没有体现行政领导干部认识有高度、工作抓深度、落实抓力度的与时俱进作风。03年结合设备现状,把安全第一的思想贯穿全年,收到了一定效果,但横向与其他xx相比,深化改革、优化结构的步履还相对缓慢。对于涉及到机构优化、布局调整的敏感话题虽然在调查研究,班子也在深入探讨,分析利弊,但具体操作实施与干部职工的期盼有差距,这是改革开拓精神不强,主动性不足,态度不坚决造成的。

2、全段整体管理水平急待进一步提高。03年通过激发干部职工的积极性,部分部门的工作已经焕发活力,无论在分局、路局的检查中都受到好评,但是还有很多部门、单位,工作主动性差、协调配合观念薄弱,工作推诿扯皮、处理困难的现象,其实就是干部管理和考核的问题需要加强;领导负责、分工负责、逐级负责、岗位负责也需要进一步落实,对于部分涉及多部门、多岗位暴露出没人负责或责任不到位等问题,作为主管段长我具体追究处罚个人很少,给人以面慈手软的感觉。从一定意义上讲认识的高度决定工作的力度,结合跨越式发展的要求,彻底改变观念,克服管理乏力和继续探索开放性管理,实现企业跨越式发展目标这是在04年应突出体现的追求。

三、整改措施

1、继续转变观念。观念是金,按照跨越式发展要求,04年我要积极结合我x实际,根据xx实际,做到工作有思路,发展有规划,追求有目标,落实有措施。把改革作为解决问题的金钥匙,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继续探索和实践适合xx特色的养修格局和维修体制,克服两段合并后减员1/4带来的压力,尽快建立和重构一个满足高速重载、适合山区铁路养修要求、给安全生产和设备质量不断提高增添后劲的管理体制。

2、继续调整思路。思路决定出路,要继续研究发展思路,根据xx实际不断调整发展思路,努力纠正和克服依然存在的与时代要求不相适应的老思想、老作风、老办法等等,把狠抓安全生产作为实践“三个代表”的具体体现,通过不断创新从现实中理出新思路,从新的实践中总结出行规律,使我们各项工作上升到一个新水平,以励精图治,从头跨越的姿态,集中精力,倾心尽力,实现企业稳定发展。

3、坚持改革与管理并举,思路与落实并重的指导思想,向管理要效益,向落实要效果。落实既要体现在创造性开展工作上,又要结合实际完善逐级负责制和岗位责任制,真正做到“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管”,真正把思路变成现实。

民生工作工作思路范文12

【关键词】公路工作 政工建设 经济 和谐稳定

中图分类号:F2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35-151-01

一、公路建设与加强政工部门建设重要性

1.公路建设是经济发展的基础

促进公路工作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加强公路建设、对公路进行合理化改造,有利于改善人们的生活条件,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加强城乡联系,缩小城乡差距,促进经济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十一五”规划提出的重大历史任务,道路的畅通是区域经济迅速发展的基础,促进农村公路的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是促进农民增收,改善农民生活条件的重要举措。加强公路建设,促进城乡经济发展,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顺应新时代的发展需要。

2.加强政工部门建设有利于促进公路建设

政工部门担负着组织队伍政治、思想、组织建设,指导、监察、贯彻党的领导方针和政策指示,负责干部培训和党建工作,是城市建设的领导者,在公路工作规划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领导作用。加强政工部门自身队伍建设,培养先进的政工部门领导人员,提高政工部门的素质与修养,有利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改善政工队伍现状,优化政治队伍,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促进公路建设,促进城市经济发展,顺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

当前政工队伍中还存在着很多亟待改进的状况,如“缺位”“虚位”现象。“缺位”就是政工部门中人员流动量大,一些职位空缺后,不能得到及时补充,导致政工部门队伍数量减少,正常工作不能进行。“虚位”就是一些官员“在其位不谋其职”,对本职工作不专心、不用心,导致日常建设工作发展滞后。加强政工部门建设,提高官员的思想水平,改善政工部门的组织作风,保证公路建设和谐稳定发展,促进经济发展。

二、如何加强政工部门建设

1.以创新精神加强政工部门建设

党的十七大指出“新时期最显著的标志是与时俱进”,与时俱进是时代的发展要求,创新是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命力,加强政工部门创新发展是顺应时展需求,面对压力与挑战的必然选择。在新时代背景下,要以创新精神加强政工部门建设,优化政府部门结构,培养优秀骨干力量,提高政工部门人员文化素质,培养干部创新进取精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勇于进取,不断改革,积极把握政治思想工作方向,在政治思想中不断发展,谋求创新。

2.全面提高政工部门干部水平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科学发展”意识,认识到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不断学习,锐意进取,用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事求是,走群众路线,用简单、容易理解的方式,大力宣扬科学发展观。

加强干部文化技能培训,不断学习先进文化,提高干部与时俱进的能力。多次开展相关培训,使干部充分了解世界经济、世界政治、国内发展情况,掌握与不断学习本单位有关的专业知识,优化知识结构,扩宽知识领域,开阔视野,提高自身应变能力。

坚定干部政治立场,坚持共产主义信仰,树立正确政治观念,严肃组织纪律,使其在思想、组织、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加强党性培训,在经济建设面前坚持党的正确方针,坚持立场,实事求是,坚持群众观点、群众路线,自觉接受人民监督,多为人民群众做好事,做实事。

全面提高自身工作能力。培养敏锐的观察能力,正确把握事物的发展情况,增强政治思想工作的针对性、预见性,加强对经济建设的调控能力。塑造较强的分析判断能力,认识经济建设的发展规律,总结正确的思想,吸取失败的经验教训,在公路建设工作中有的放矢,达到预期目标。提高处理问题的能力和协调能力。政工部门干部在处理公路建设问题当中,要坚持正确的思想,灵活处事,协调各方面工作安排,合理分工,明确职责,配合有序。

三、发挥政工部门领导作用,推进公路工作和谐发展,

1.制定农村公路发展规划

根据国务院通过的《农村公路发展规划》,结合地方特点,政工部门人员实事求是,进行实地考察,制定适合本地区发展的公路建设规划,力求形成比较完整的公路建设体系,为公路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2.发挥政工部门带头作用

公路建设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在公路建设工作中,贯彻“政府领导,分部负责”的工作方针,发挥政工部门的领导作用,明确各部门职责,为公路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3.广泛吸取经验

在公路建设方面,各地区都有成功建设的实例,如:山西的手摆片石路面,云南的半整齐和整齐石块弹石路面,吉林、黑龙江的铺砖路面,内蒙古的小油路,重庆用工业废渣铺成的路面,这些成功的实例都落实了科学发展、节约环保的要求。各地区经济发展存在很大差距,各地区地理位置、生态环境都不相同,在公路建设过程中,要广泛吸取各方面经验,充分考虑这些因素,实事求是,因时、因地制宜,制定适合本地区发展的公路工作蓝图。

4.调动人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

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主力,在经济建设过程中,人民群众既是受惠者又是主要参与者。在公路建设过程中,要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使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其中,促进公路建设发展,推动区域经济进步。

四、结语

在经济迅速发展的背景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完善,我国的公路建设在拥有许多有利条件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要促进公路工作和谐稳定发展,关键是要正确发挥政工部门思想、组织、领导作用,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投入到经济建设当中。政工部门是把握思想组织建设的舵手,是经济建设的主要领导部门,要想推进公路工作和谐稳定发展,必须要加强政工部门人员政治、思想、组织建设,提高政工部门人员工作能力,加强政工队伍建设,优化组织队伍,提高干部素质,加强政工部门管理,制定完善公路发展规划,促进经济发展,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 李恒平. 新时期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如何走创新之路[J]. 企业导报. 2012(09)

[2] 缪笛,周松. 紧跟形势的发展,深入进行思政工作[J]. 前沿. 2012(12)

[3] 崔彦平. 创新企业基层思想政治工作业绩考核评价机制[J]. 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 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