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玩具设计论文

玩具设计论文

时间:2022-02-21 07:33:05

玩具设计论文

玩具设计论文范文1

[关键词]玩具书发展设计

儿童玩具书,从字面上可以看出是一种既可以看又可以玩的书,它既有书的形态或功能,又有玩具的属性,也可以看作是一类特殊的益智玩具。因其可以培养儿童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自主阅读能力,使儿童热爱读书活动,热爱书籍,而越来越多的受到家长和儿童的喜爱。

玩具书的形态不同于普通图画书,其造型奇特,可翻转掀拉,挖洞拼贴;有轮子可转动,按键可发声,触摸可发光;还可以加上声、光、电装置,能立体再现故事场景。因其能和儿童互动,充分满足儿童的好奇心理,探索精神,是最佳的智力开发玩具。

一、玩具书的发展历史

玩具书在国外曾被称为movablebooks、mechanicalbooks、pop-upbooks等,至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没有人知道世界上第一个发明玩具书的人是谁,但据记载最早的是l3世纪的西班牙神秘主义学者和诗人RamonLlullofMajorca,他在书中使用了一个可以转动的圆形插图来说明他的理论。直到l8世纪,这种书中的特殊装置被用于儿童图书,逐渐发展成现在新奇古怪的pop-up。1810年,伦敦出版商S.&J.Fuller出版一种新颖的手工制作的玩具书“PaperDollBooks”(娃娃书),此系列玩具书成为19世纪早期的典型作品,但其售价昂贵,只有贵族家的孩子才玩得起。

真正开始大批量生产玩具书的是Dean&Son公司,这是成立于伦敦的一家出版公司,他们在186O至1900年期间,出版了大量的movablebooks,并改革了玩具书的生产模式,成立了专门的纸工程部门,来设计制作书中的纸机械装置。他们还运用了新的技术,书中的多个人物可随着故事情节谐调一致的活动;书中的插图能呈现三维立体的效果;还有的书中有可以活动的百叶窗,可变换颜色和内容。

真正开始使用“POP-UP”(玩具书)一词的是1930年代美国的BLUERIBBON出版社,他们为迪斯尼的卡通角色们制作玩具书时,就用了“POP-UP”一词。此后,大部份英语系的儿童立体书,也都会冠上“POP-UP”来区别一般的儿童图画书。20世纪50年代末,捷克首都布拉格的Artia公司对玩具书进行了一系列引人注目的革新。他们的玩具书大量销往欧洲市场。20世纪60年代中期,GraphicsInternational公司的总裁,WaldoHunt,受到捷克人的启发,在美国的玩具书市场出版了许多图书。此后,玩具书市场又开始复兴起来,直到现在,全世界的玩具书市场一片繁荣,光英国每年就有二三百本玩具书出品。20世纪60年代以后,玩具书制作得越来越精美复杂。打开书本,就象打开了个立体舞台,机关惊奇巧妙,书中还加入音乐、灯光、香味、声音、玩偶等装置。

现阶段的玩具书己不同于上个世纪的立体书,翻翻书的样子,它已越来越向益智类玩具所靠拢,并且有的已形成一类单独的玩具品牌,如早教机,是一个翻开的书本形状的底盘,书的内页是可更换的卡片,触动卡片的相应部位,就能发出人声朗读的词语,儿歌,故事等。现在的玩具书在材质上更是推陈出新,如布制的小汽车造形的玩具书,内页可以翻阅。如运用了草,麻,动物皮毛等多种材质栩栩如生的再现可爱的小猫在篮中的形象。此外还有塑料制成的,不怕浸水,不怕撕、咬,在小孩洗澡时也可以玩的洗澡书。

二、儿童玩具书的设计方法

一个人的一生成长中,幼年的感性体验对其一生具有重要影响,由于玩具可促进儿童感觉器官发育、智力发展,寓教于乐,尤其是玩具书更受到家长和儿童的欢迎,它能提高儿童的认知理解能力、创造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及注意力等,同时能开扩视野,激发儿童的欢乐情绪,培养良好品德,更能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儿童的阅读兴趣,为良好学习习惯打下基础。

儿童玩具书的设计同样要考虑产品的品牌、造型、色彩、材料、包装等因素,更要考虑儿童玩具应具有的安全性、适龄性、启发性、娱乐性、生动性、激励性、艺术性等特点。同时,因为儿童玩具书还具备书籍的某些特征,设计时也要借鉴书籍装帧设计的某些方法,如文字编排、插图绘制、色彩搭配等。重要的是找到“玩具”与“书”的结合点,兼顾娱乐性与教育性。此外,儿童因年龄、性别、性格、环境、喜好的不同,设计应具有多样性和个性。

1.儿童的心理、生理特点是创新的基础

儿童各阶段的生理发育特点、心理发育状况是创新设计的基础。人机工程学是工业设计的重要课题,人性化设计更是玩具设计人员的必备素养。儿童的生理发育迅速,手的灵活程度,手、脑的协调程度,语言能力的发展、心理特点等,各年龄段差别很大。这就要求玩具书设计人员充分了解各年龄段儿童的需求,周密考虑,设计出有针对性的玩具书。

2.在我国的古老文化和民间艺术中寻找灵感

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和艺术特色是玩具书设计的重要源泉。玩具书的形态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同时代的审美倾向和科技水平影响着玩具书的外部造型和内部装置,但是玩具书的内容却是文化的积淀,故事情节和插图设计都带有各民族的特色。因此,玩具书的设计具有强烈的个性特征。我国的上古神话、民间传说、成语故事资源丰富,更有享誉世界的花木兰、孙悟空等艺术形象,这些都为玩具书的内容和插图设计提供了丰富的材料。我国民间美术资源丰富,老少喜闻乐见的皮影戏、木偶戏,人物造型夸张、装饰性强,可为玩具书的造形设计提供有益借鉴。我国的年画艺术色彩饱和、装饰性强、视觉冲击力强,受到儿童的喜爱,也可以为玩具书的色彩设计提供借鉴。

3.天然材质更适宜儿童使用

天然材质的应用手法可为玩具书的材质创新提供借鉴。纸、竹、麻制品在我国的使用历史悠久,结绳、捆扎、烘烤、上漆等应用形式多样,《考工记》和《天工开物》中有大量记载,这些自然材料的使用已出现在儿童玩具书的设计中,它们正是适用于儿童的绿色环保材料。

参考文献:

[1]李文嘉.儿童玩具个性化设计研究初探.2005年工业设计国际会议论文集.2005.115-118.

玩具设计论文范文2

中国的饮食文化渊源流长,不同地域食物不同,形色不同,饮食时的习惯和饮食特点也各不相同,只要抓住这些特点,将各地饮食的形、色、意以及习惯特点等元素融入到玩具设计中,就能设计出具有地方饮食特色的玩具产品便是以绵阳米粉为元素设计的布绒玩具“粉可爱”,长长的米粉是娃娃的头发,平时塞到娃娃身体里,可以作为随身携带的,可以当做颈靠,天冷时可以拿出来围在脖子上取暖,或当做手套。

二、建筑文化

当你漫步在羌乡大地的时候,经常会看到房屋上用白石勾画出精美的图案:碉楼、羊头、刺绣、五谷丰登、福禄寿喜等一切美丽图案和美好祝福全披在羌族建筑的躯体上,这是羌民族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羊头,表明羌族曾经与羊为生,与羊为伴;白石神,传达着羌民族无比向往光明、和平、安乐的信息。岁月的递增使古老的羌族建筑不断的增色,不断的添彩。玩具陀螺便是将羌族建筑中的碉楼、羊头等特色在玩具造型中的应用。

三、传统工具

从原始社会开始人们便开始使用工具,从单一的打猎用具,到后来农业用具,再到交通工具和家具,随着,新材料的应用,工具的面貌也在发生着变迁。一部工具变迁史,也是人类文明发展史。而市面上反映古代农业用具、古代交通工具、古代生活用具等这类题材的玩具和教具少之又少。如果将各个朝代的工具做成玩具或者教具,那么孩子们就可以看到完整的工具变迁史,通过这些工具变迁了解历史进程,和社会制度。这类题材的玩具即可以作为教具,了解历史的变迁,又可以作为收藏品,还可以作为情景玩具,让孩子在玩耍的过程中认识农具、交通工具,同时也了解了历史进程。

四、传统器具

中国器具种类繁多,祭祀用器具,饮食器具,盛放类器具等,不同器具除了符合实际需要外,他们的造型也各不相同,或造型夸张,或形态色彩优美。前人所创造的这些艺术品,至今流传下来的虽然不多,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确很多。如在设计中的这些造型手法,器物形态,装饰手法等都可以应用到玩具设计中,《金沙木玩》就是一组以金沙遗址出土文物为原型进行设计的木制拼插积木和木偶不倒翁。将现代益智玩具与金沙遗址中文物形态相结合,既有现代的功能又有四川地方特色。

五、名人典故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在历史的长河中涌现出很多著名人物,或:诗人、或哲学家、或发明家、或领袖、或将军。他们留给后人很多宝贵的精神财富,如:孔融让梨、孟母三迁,桃园结义、等等。在中国的四大名著中也刻画了很多个性鲜明的人物。据调查刻画这些历史人物,小说人物和历史典故这类题材的玩具很少。我们可以结合玩具的功能,将这些故事人物重新包装,设计成各类玩具,如手偶、装饰品、公仔、互动玩具、情景玩具,幼儿园道具等等。这样儿童在了解这些历史故事的时候,就有道具可用,让儿童更好的了解人物的特点,在背诵三字经时候,也可以边玩边学。下图是一组手偶玩具《桃园结义》,是将历史人物刘备、关羽、张飞三兄弟在桃园结义的典故与川剧脸谱结合所设计制作的玩具,可以放在手中操作玩耍,也可以用来当做角色玩具来扮演历史人物,既弘扬了传统文化,又在娱乐中学到了历史知识。

六、神话传说

玩具设计论文范文3

[关键词]玩具书 发展 设计

儿童玩具书,从字面上可以看出是一种既可以看又可以玩的书,它既有书的形态或功能,又有玩具的属性,也可以看作是一类特殊的益智玩具。因其可以培养儿童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自主阅读能力,使儿童热爱读书活动,热爱书籍,而越来越多的受到家长和儿童的喜爱。

玩具书的形态不同于普通图画书,其造型奇特,可翻转掀拉,挖洞拼贴;有轮子可转动,按键可发声,触摸可发光;还可以加上声、光、电装置,能立体再现故事场景。因其能和儿童互动,充分满足儿童的好奇心理,探索精神,是最佳的智力开发玩具。

一、玩具书的发展历史

玩具书在国外曾被称为movable books、mechanical books、pop-up books等,至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没有人知道世界上第一个发明玩具书的人是谁,但据记载最早的是l3世纪的西班牙神秘主义学者和诗人Ramon Llull of Majorca,他在书中使用了一个可以转动的圆形插图来说明他的理论。直到l8世纪,这种书中的特殊装置被用于儿童图书,逐渐发展成现在新奇古怪的pop-up。1810年,伦敦出版商S. & J. Fuller出版一种新颖的手工制作的玩具书“Paper Doll Books”(娃娃书),此系列玩具书成为19世纪早期的典型作品,但其售价昂贵,只有贵族家的孩子才玩得起。

真正开始大批量生产玩具书的是Dean & Son公司,这是成立于伦敦的一家出版公司,他们在186O至1900年期间,出版了大量的movable books,并改革了玩具书的生产模式,成立了专门的纸工程部门,来设计制作书中的纸机械装置。他们还运用了新的技术,书中的多个人物可随着故事情节谐调一致的活动;书中的插图能呈现三维立体的效果;还有的书中有可以活动的百叶窗,可变换颜色和内容。

真正开始使用“POP-UP”(玩具书) 一词的是1930年代美国的BLUE RIBBON 出版社,他们为迪斯尼的卡通角色们制作玩具书时,就用了 “POP-UP” 一词。此后,大部份英语系的儿童立体书,也都会冠上 “POP-UP”来区别一般的儿童图画书。20世纪50年代末,捷克首都布拉格的Artia公司对玩具书进行了一系列引人注目的革新。他们的玩具书大量销往欧洲市场。20世纪60年代中期,Graphics International 公司的总裁,Waldo Hunt,受到捷克人的启发,在美国的玩具书市场出版了许多图书。此后,玩具书市场又开始复兴起来,直到现在,全世界的玩具书市场一片繁荣,光英国每年就有二三百本玩具书出品。20世纪60年代以后,玩具书制作得越来越精美复杂。打开书本,就象打开了个立体舞台,机关惊奇巧妙,书中还加入音乐、灯光、香味、声音、玩偶等装置。

现阶段的玩具书己不同于上个世纪的立体书,翻翻书的样子,它已越来越向益智类玩具所靠拢,并且有的已形成一类单独的玩具品牌,如早教机,是一个翻开的书本形状的底盘,书的内页是可更换的卡片,触动卡片的相应部位,就能发出人声朗读的词语,儿歌,故事等。现在的玩具书在材质上更是推陈出新,如布制的小汽车造形的玩具书,内页可以翻阅。如运用了草,麻,动物皮毛等多种材质栩栩如生的再现可爱的小猫在篮中的形象。此外还有塑料制成的,不怕浸水,不怕撕、咬,在小孩洗澡时也可以玩的洗澡书。

二、儿童玩具书的设计方法

一个人的一生成长中,幼年的感性体验对其一生具有重要影响,由于玩具可促进儿童感觉器官发育、智力发展,寓教于乐,尤其是玩具书更受到家长和儿童的欢迎,它能提高儿童的认知理解能力、创造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及注意力等,同时能开扩视野,激发儿童的欢乐情绪,培养良好品德,更能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儿童的阅读兴趣,为良好学习习惯打下基础。

儿童玩具书的设计同样要考虑产品的品牌、造型、色彩、材料、包装等因素,更要考虑儿童玩具应具有的安全性、适龄性、启发性、娱乐性、生动性、激励性、艺术性等特点。同时,因为儿童玩具书还具备书籍的某些特征,设计时也要借鉴书籍装帧设计的某些方法,如文字编排、插图绘制、色彩搭配等。重要的是找到“玩具”与“书”的结合点,兼顾娱乐性与教育性。此外,儿童因年龄、性别、性格、环境、喜好的不同,设计应具有多样性和个性。

1.儿童的心理、生理特点是创新的基础

儿童各阶段的生理发育特点、心理发育状况是创新设计的基础。人机工程学是工业设计的重要课题,人性化设计更是玩具设计人员的必备素养。儿童的生理发育迅速,手的灵活程度,手、脑的协调程度,语言能力的发展、心理特点等,各年龄段差别很大。这就要求玩具书设计人员充分了解各年龄段儿童的需求,周密考虑,设计出有针对性的玩具书。

2.在我国的古老文化和民间艺术中寻找灵感

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和艺术特色是玩具书设计的重要源泉。玩具书的形态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同时代的审美倾向和科技水平影响着玩具书的外部造型和内部装置,但是玩具书的内容却是文化的积淀,故事情节和插图设计都带有各民族的特色。因此,玩具书的设计具有强烈的个性特征。我国的上古神话、民间传说、成语故事资源丰富,更有享誉世界的花木兰、孙悟空等艺术形象,这些都为玩具书的内容和插图设计提供了丰富的材料。我国民间美术资源丰富,老少喜闻乐见的皮影戏、木偶戏,人物造型夸张、装饰性强,可为玩具书的造形设计提供有益借鉴。我国的年画艺术色彩饱和、装饰性强、视觉冲击力强,受到儿童的喜爱,也可以为玩具书的色彩设计提供借鉴。

3.天然材质更适宜儿童使用

天然材质的应用手法可为玩具书的材质创新提供借鉴。纸、竹、麻制品在我国的使用历史悠久,结绳、捆扎、烘烤、上漆等应用形式多样,《考工记》和《天工开物》中有大量记载,这些自然材料的使用已出现在儿童玩具书的设计中,它们正是适用于儿童的绿色环保材料。

参考文献

[1]李文嘉.儿童玩具个性化设计研究初探. 2005年工业设计国际会议论文集.2005.115-118.

玩具设计论文范文4

关键词:民间玩具;再创造;发展;

本文为湖南省教育厅2005年科研立项项目《玩具设计理论及其应用》,项目编号05C653

原文发表于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7.2期

中国民间玩具以历史悠久、分布地区广阔和品种丰富著称于世,对中国工艺美术事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并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作为记载中国各时代和各地域生活艺术历史的活化石,具有许多“主流”“传统”艺术所不具备的社会价值和艺术价值。它跨越年龄、超越国度,已成为全人类共同的物质精神财富。对其在现代生活中价值取向的研究,是现代玩具设计师密切关注的问题。古今中外的民间玩具作为历代多才艺、多智慧的民间艺术家对人类文化的贡献,如何跟上时展的趋势和节奏,焕发出鲜活的光彩,不断带给人类以新的启迪是需要我们去研究和研讨的。

中国民间玩具丰富的内容和绚丽多彩的形式决定了其在中国民间美术领域中的重要地位。开展对民间玩具的创作方法,构成原理及其作品所体现出的审美意义等方面的研究,将有助于中国工艺美术一般规律的探讨总结;将有助于工艺美术的创作活动,促进民族美术事业的繁荣。现代玩具设计的创作活动也将得到正确的指导,自身的艺术价值亦将不断提高。

一.民间传说,民谣,神话,民俗都是中国民间玩具设计的源泉。

社会在飞速地发展,人们对物质文化的需求不断地提出了更新的要求。玩具在人类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当代玩具的发展离不开对传统玩具的继承与革新、民间玩具的丰富内容和多样形式为中国当代玩具的生产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对民间玩具的深入研究有助于玩具事业的兴旺发达,将为当代玩具的民族化、现代化提供理论依据。与此同时,同许多传统文化一样,传统玩具也正面临着更加严峻的生存环境,但如其处心积虑的去保护民间玩具的生存,不如使民间玩具焕发青春、再见活力,使中国这一文化遗产在今人的再创造中为时代所接受,所传承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全国五十六个少数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俗,民歌,民间故事和英雄。都有津津乐道的人和事,几千年来的文明为玩具设计提供了取之不竭的素材和源泉。

民间传说,民谣,神话,民俗都是中国民间玩具设计的源泉。《西游记》中的孙悟空、猪八戒,云南的阿诗玛,广西的刘三姐,历史上传诵的四大美女,各地的戏曲中造型多变的人物。如:京剧中的小丑、花脸,川剧中的变脸,宁夏作唱的戏剧形式。江西的傩戏、湖南的花鼓戏,其戏剧形式和戏剧人物对玩具的发展都是诱发创作、令创造者感动的思路。欧美的玩具设计重娱乐,从我们民族的文化传统来看,玩具在娱乐的同时,知识性应是中国民间玩具焕发青春的走向。我们重多的寓言,历史故事,都是玩具创作的好题材。如:维族传说人物的阿凡提,等等。同样,对中国民间传统玩具的改造,是重要的部分。如:陕西凤翔的泥老虎,色彩鲜艳,生动活泼,但是易碎,如果能设计成活动的,又不失其鲜活的特征,应该会受到欢迎。再如:北京流传的玩具-老鼠嫁女,也是一个民间故事。讲的是,老鼠想为女儿找个有钱有势的婆家。找太阳,太阳说,我怕云挡住,找云彩,云彩说,我怕风吹散,又找风。风说,我怕墙挡住,又找墙,墙说,我怕老鼠打洞,最后还是找了老鼠新郎。老鼠嫁女这一玩具制作的生动活波,很是让人喜爱。在对民间玩具的制作改造中即不能失去其淳朴的意味,又要在材料和生产流程上进行重新设计,才能产生好的市场效应。

民间玩具的再创造不能以丧失文化内涵为代价,民间玩具中所蕴含的中国文化精神是引起购买者共鸣的卖点,丧失了文化内涵,也就丧失了卖点。

二.民间玩具的再创造与高新技术相结合是民间玩具推陈出新的重要手段。

民间玩具要焕发青春,必需与时代合拍,才能为当今消费者接受。再灿烂的古代文明,如果世人不能接受也会慢慢消亡,在我们这一时代,有我们时代的特征。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吸引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刀耕火种生产力下的中国民间玩具,也只有迎合和引导人们的审美情趣才能焕发青春,高新技术给人们带来了便利,高科技可以使文化,娱乐产品更符合人们的需求,使人们的想象成为现实,如:日本索尼公司生产的电子狗,会跑,会叫,还会撒娇。这些古人难以想象的东西今天已成为现实。这就要求民间玩具的焕发青春要与高科技相结合。

高科技玩具的附加值高。我国目前在高科技玩具产品的研发技术上尚处落后地位,这很大原因在于玩具企业投入不够,高科技玩具市场是个巨大的市场,中国玩具企业必将在高科技玩具市场投入加大。高科技和中国民俗,民间艺术文化理念相结合,必将产生出中国人更加喜闻乐见的产品来,如:西游记中的孙悟空,与高科技结合,会蹦,会跳,会飞,会变。哪将创造多大的市场?哪吒踩着烽火轮,阿凡提骑着小黑驴,葫芦娃,会跳胡旋舞的安禄山,会唱歌的刘三姐等等。因为文化具有沟通性,容易在情趣上达成共识。对国内市场的开发、占据,我们有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但同时在设计的过程中也要考虑使中国文化玩具能为世界所接受,因为我国80%以上的企业是外销企业。目前,国际市场是我国玩具企业的主要市场。

中国民间玩具的千年不变是因为古代生产力的落后,在今天物质文化达到一定水平的情况下,中国人迫切需要把祖先遗留的文化,借助新技术、新材料、新科技的东风发扬光大。这一任务就落在新时代的玩具设计师肩上,这就要求玩具设计师在熟谙玩具设计技巧的同时,要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了解中国民间玩具和中国民间艺术的精神。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习俗、文化,玩具设计师如果不了解民族设计的文化特征、地域差异,不进行深层思考,就难以找准创新设计的出发点,难以在激烈竞争的设计市场中立足。

三.民间玩具的设计、研发和销售是一套系列化过程。

从卡通形象的设计到玩具的制作、生产、销售,前期的推广和后期的附带延伸产品策划,如:电子游戏,三维、二维动画形象的制作,以及动画电影,电视剧的制作,以及相应服装、鞋帽产品等等,都应是整体规划,层层深入的过程。在规划过程的推进中使民间玩具成为一种话题,成为一种时尚。如:在中国人的传统节日——春节时期对十二生肖玩具的推广,按十二生肖的轮转进行生肖玩具的设计,在增加喜庆气氛和过年情趣的同时,对民间玩具的销售是一个良好时期。中国人有众多的传统节日,借助节日,按照节日的内容进行玩具设计是达成销售的良好时机。

中国传统民间玩具的设计是历经千百年的文化积淀。但其设计方式和销售流程与今天的时代显然是不符的。机械化生产时代,产品的批量化是玩具生产的重要特征。这就要求玩具设计师在改造民间传统玩具的同时,即要保持中国民间玩具迷人的文化特征,又要考虑现代生产的流程方式。

在民间玩具设计的前期和后期的推广,要考虑到个国家、民族以及年龄阶段在销售方式和销售环境上的不同。如:定位于成年人的玩具,在包装装潢上,除了对玩具性能的阐述外,对使用玩具人群个性的张扬是重要的方面。玩具是在现代快节奏社会中人际关系冷漠,抚慰孤寂的心灵、缓解成年人社会压力的重要手段,是情感和心灵的港湾。在成年人民间玩具设计的造型、功能和包装的文化性上与成年消费者达成共鸣,是引发购买的重要因素。在销售上,成人玩具的销售对象是经济宽裕的群体,这就要求在销售方式和销售环境上有针对性。销售方式上,网络销售和专卖店销售会让这个时代的成人玩具需求者认同。专卖店销售过程中,个性化的环境,独特、有趣的购买方式,是解脱成年人生存压力,产生游戏性,吸引成年人购买的亮点。同样,儿童民间玩具、老年人民间玩具也需要按照年龄、兴趣的不同在销售方式、销售环境上创造独特的方式,这有利于树立民间玩具的品牌。传播民间玩具品牌的过程,同时也是传播中国文化的过程。一个极具特色的中国民间玩具品牌的建立是保证民间玩具畅销的金钥匙。

结语

中国民间玩具作为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中华民族的生活!历史和文化都有着紧密的联系,是民族情感的继承和传播,是民族文化发展脉络的体现,这种不断的!持续的情感激发正是贯通我们民族精神与感情的动力之一,中国民间玩具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承担了历史的有形部分,是人们能够看得见的历史遗迹,是可以供人们心灵驻足的地方,因此继承和发展中国民间玩具,不仅是单纯的民间玩的发展,更是对整个民族历史传统的承认!继承和发展,是对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弘扬"

参考文献

[1]潘鲁生.民艺学论纲.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1998,10:38页

[2]孔耘.中国民间玩具的当代价值取向.装饰,2005,(1):115-116页

作者简介:彭建祥(1972—),男,山东济南人,湖南工业大学包装设计学院硕士研究生,从事艺术设计研究。

TheRe-creationandConsiderationofChineseFolkToy

玩具设计论文范文5

〔关键词〕河南民间传统玩具现代室内软装饰

时下在室内设计中开始流行“轻装修、重装饰”设计风尚,基础装修从简,重点在软装饰上下工夫,用软装饰美化空间。室内软装饰更多的体现形式是人文设计,在室内软装饰设计中使用传统文化元素也是当下的流行趋势。在亚洲有许多国家将本民族的传统玩具艺术引入现代软装饰设计,设计思路和应用手段比较成熟。比如日本,传统的偶人以其考究的造型、华美的服装和花样繁多的发饰赢得民众的赞赏;手鞠是以小孩玩的球为雏形,在球的表面装饰彩绘,俨然一种艺术品,现在是日本室内设计中风行的软装饰品;在日本被认为具有驱除邪魔效力的狗形状的纸制传统玩具“犬张子”,多摆放在卧室。

河南民间传统玩具是河南民间故事、民歌、民俗文化的具体传承者,它的种类纷繁复杂,形式多种多样,每一类玩具背后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理念,体现人们生活情趣的导向和品味。这些具有文化内涵的玩具艺术形式,也恰恰符合了现代室内软装饰设计精炼、绿色、环保、人文和节俭的理念。如何将二者在材料上、造型上、色彩上及文化涵义上很好地结合,创作出为当代人所喜爱和欣赏的软装饰品,是值得好好研究的课题。

一、河南民间传统玩具在现代室内软装饰设计中的意义

社会在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审美趣味也在发生变化,完全传统的艺术表现形式带有一定时代局限性,已经不再适用于现代人的生活方式。中国传统家具和各类传统软装饰元素的随意拼搭或许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人们的感官需求,但是这种设计形式文化内涵极度匮乏,无法超越时间沉淀的价值。此类型的“作品”不能把现代人崇尚的文化意蕴与设计很好地结合,就会降低作品的认同感。将河南民间传统玩具元素运用到现代室内软装饰设计中,不是简单拼凑、粗略嫁接,而是从河南民间传统玩具文化中汲取精华,在传统文化底蕴中丰富现代室内软装饰设计。

河南民间传统玩具元素在现代室内软装饰设计中的合理应用,首先,要明确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之间的相互关系。河南民间传统玩具的艺术价值可以为现代室内软装饰设计提供新的思路,现代室内软装饰设计中采用河南民间传统玩具元素又是对中国传统软装饰的扬弃和创新。其次,在现代室内软装饰设计中运用河南民间传统玩具元素时,我们必须要在把握河南民间传统文化理念的基础上,对玩具元素中的形式与符号加以提炼,再结合现代科学技术,运用现代材料与工艺,对现代室内软装饰进行再创造和新发展,使其在承袭传统文化的同时更赋有时代气息。

二、河南民间传统玩具在现代室内软装饰设计中的应用思路

1.沿用其概括的形

“形”一般指图绘形象所表现出来的物象外部廓形与结构。河南民间传统玩具的造型根植于中原传统文化,这就使得它们的造型方式与现代图形存在许多差异性的可能。如许多民间传统泥塑玩具的制作工艺并不精细,玩具泥胚在上色前基本看不出具体样子,被民间艺人寥寥数笔润色加工,一个泥塑玩具才惟妙惟肖呈现在眼前。艺人在创作中,一方面把泥偶的造型符号化,精炼、抽象,另一方面在颜色上也加以概括性地提炼。抽象的目的是为了舍“形”而求“神”。造型中省略细枝末节,突出对象主要特征,使之有典型性、代表性。传统民间泥塑玩具体型多是小巧朴拙,太过繁琐装饰、过度描绘反而使得造型显得繁复杂乱,其主要特征不能被充分展现。河南民间传统玩具注重体块造型与神态的融合,着重表达形与神之间的呼应、礼让和穿插关系,强调阴阳相依而存,阴阳互补。比如淮阳泥塑玩具,在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中世代相传,承载着丰富的多样性文化内涵,是重要的传达极远时期至今的民间传统文化信息的载体。这些看似朴拙幼稚、十足乡土气的造型,许多都出自《山海经》的奇禽怪兽,十分神秘,如淮阳的泥泥狗。泥泥狗深受当地原始祟拜的图腾文化的浸润,造型和设色都呈现出神秘怪异的气氛。将淮阳泥塑造型元素衍生后,再结合具体的产品,运用到现代室内软装饰设计中,可以说是一个很好的创意来源。不仅能体现出中国本土文化理念,同时也能将这种被赋予了鲜明东方民族文化特征的形象使用加以延伸,这对于我们来说何尝不是一种设计的启示。

2.势的继承

河南民间传统玩具本身所具有的气韵以及整体所表现出来的态势和气氛就是“势”,这种“势”是河南民间传统玩具的精神所在。机灵活泼、充满智慧是河南民间传统玩具“势”的表现。民间艺人们师法自然,从观察自然界万物姿态而得到启示,独具匠心,经过上千年的逐步演化,形成了各种不同的个性与风格。如泥泥狗中的“猴”,多是大拙其形,不去具体描绘四肢的具体形态,而是虚其相、取其意,主要突出其腹部的装饰纹样,机藏万象。再如浚县“骑马人”的造型,简化了人的形态,略去四肢的表现,直接与马的造型融为一体,这样的表达使马的威武更显得淋漓尽致。河南民间传统玩具的装饰被赋予了深厚的中原文化内涵,古拙憨厚,粗犷神秘,大都是随手而至,简略细节的修饰,在造型和设色方面都力求夸张。民间艺术在表现手法上通常更为原始,更容易触动人类心灵,这也使得民间艺术在传达人类情感方面更显得游刃有余、直白酣畅。结构造型仅仅是河南民间玩具的外在形象,而河南民间玩具个性形态的形成还是靠其造型的架“势”。

把握与承传河南民间传统玩具的“势”,并最终将其融会贯通于现代室内软装设计之中,是河南民间传统玩具元素应用于现代室内软装设计中的一个难点。把握好河南民间玩具的精神实质与内涵,以及其造型中自然流露出来气势,是在现代室内软装设计中应用河南民间玩具的更高境界。

3.意的深化

“意”是中国人文化意识和形态哲学观念的体现,可以从两个方面反映出来,一个方面是古人对自然规律的概括、归纳;另一方面体现了中国人对吉祥幸福心之向往的非凡想象力和创造力。因而河南民间传统玩具本身被赋予的富贵祥瑞、驱邪纳福的涵义,同样适用于现代室内软装设计。河南民间传统玩具除了它本身外形乐于玩赏,重要的是这些奇异的造型背后更兼具深厚广博的历史文化内涵。比如传统民间泥塑玩具经过无数人民群众的手中流传、发展、演变,有着深厚的历史及文化内涵,它包含着民俗戏曲、传说、信仰、民间文学等丰富内容。形态是内在意义借以表达的方式,是内在涵义的外化和物化。

因此,将相沿成习,并已经在民俗中形成共识的河南民间传统玩具的“意”,运用到现代设计的实际作品当中,加以延展革新,赋予其更新更深层次的理念精神,使其更具有文化性与社会性,这也是将河南民间传统玩具元素应用到现代室内软装饰设计中的一种很好的方法。

4.承接时尚

民间玩具作为一种民间艺术存在形式,带有其特有的乡土文化,有着其深厚的民俗文化根基,但很难和时尚联系起来,而现代室内软装饰设计讲究功能化、人性化、个性化、时尚化原则。如何将这种文化转化为时尚用品,也是设计界和艺术家们的创作思路之一。

在运用河南民间玩具进行现代室内软装饰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当下流行元素,创作符合当代人审美情趣的软装饰品,这些流行元素可以体现在流行色彩、流行造型、流行语言等等方面。这方面有设计师给我们提供了很多好的经验,比如日本有许多艺术家的艺术创作,就结合了民间玩具的造型,而这些新的艺术作品又被开发出各种形态的室内软装饰品。例如日本艺术家村上隆,将高雅艺术与通俗文化之间的对立元素结合,同时又保留了其作品的娱乐性和观赏性。村上隆将米老鼠的变体形象植入自己的作品(Mr. DOB),将它视为自己的化身并成为独特的视觉符号。这种融合了日本当代流行卡通艺术与传统绘画风格特点的作品充满趣味性和装饰性。又如奈良美智的“梦游娃娃”,大头和大眼型的小人形象的奇异组合,是日本漫画和动画的结合,充分体现出当代动漫流行趋势,通过艺术情感与日本传统神秘主义的思绪交织,配合平涂的纯粹色彩,以简约的形象与魅惑的眼神,给世人展现出一种游戏人间、叛逆却又楚楚动人的姿态。

中国的设计师设计魔术气球装饰,就是取材人们再熟悉不过的传统玩具造型,把多变的色彩和生动的造型结合在一起,用气球编织成各种别致的姿态,其明快的装饰色彩与生动的艺术造型,因为能给人的视觉带来巨大的冲击力和感染力,炫目的效果特别适用装点各种喜庆或活动场合。

河南传统民间玩具经过无数人民群众的手中流传、发展、演变,有了深厚的历史及文化内涵,它包含民俗戏曲、传说、信仰、民间文学等丰富内容。传统民间玩具的色彩运用主要受“阴阳观”和“五色观”的影响,然后经过长期积累形成了约定俗成的配色程式。民间传统玩具大都表达吉庆、祥瑞、趋吉避凶的主题,色彩一贯秉承热烈、艳丽的风格,对比强烈而质朴纯真,是实用性和装饰性的完美结合体,带有浓厚的乡土风情和原始文化的朴拙之风。他们在色彩设定方面,不是纯粹地讲究视觉效果,而是包含了历史文化气息在其中,融入了传统的、丰沛的感彩,以鲜明的色彩特征表达着人们的情感。如淮阳民间泥塑“泥泥狗”,形态上人面猴身有人祖之貌,极尽玄奥、怪异,色彩强烈、简约,神秘而鲜亮,在众多抽象图案中有耐人寻味的色彩布置:赋色是先涂黑色底,上绘五彩红、黄、白、绿等,色度纯而浓郁,但都突现黑底,极具古老的“五色”之感,原始意蕴极强。在黑色的包容中其他色彩纯度高,彼此之间对比强烈,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但又不失和谐统一。日本人伊藤三郎在第九届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委员会上发表的学术论文《从祭祀礼仪方面来思考“泥泥狗”》中提到:“黑色泥玩流派的文化则迫近华夏民族的基层文化。”这种运用色彩的观念与传统的包罗万象的“阴阳五行学”思想相联系。

结语

在后工业时代的今天,我们重新采取民艺装饰元素应用在环境艺术设计之中,产生新颖的设计方式,散发出时代的气息,成为既符合现代人审美需求、又饱含民族特色的载体,同时让民艺走向具有地方历史特点的现代设计之路。这不仅可以保护我们国家的文化遗产和历史,更是丰富我们现代环境,进而影响现代设计方式的一种重要的方法。

参考文献:

[1]奚林元.试论现代室内设计中的陈设艺术.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 4(01).

[2]万莹.浅析室内设计中的装饰艺术.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1(06).

[3]萧放.中国民俗文化特征论.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4)

[4]翟建红.对河西宝卷中民间精神的认识.河西学院学报,2008.24(04).

[5]上岛亮.日本民间猴玩具[J].东南文化,2002(04)82-91.

玩具设计论文范文6

通过对中国传统元素进行分析和归纳,探索玩具设计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途径,提出新的设计方法,提升中国玩具业地位,同时也能够唤起大众对传统文化的重视。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传统元素 玩具 创新设计

1.玩具的历史与现状

1.1玩具发展简史

无论在埃及、希腊,罗马,都出土了不少历代的玩具。考证所发现的史前遗物,证实了距今约6000-10000年就已出现了原始玩具。中国玩具也有悠久的历史,远在新石器时代就出现了人类原始的玩具,如石球、陶埙、陶哨等。玩具的起源并不是孤立或单独存在的现象,它的出现与人类的游戏、民俗和宗教等有着密切的关联,是人类长期以来对生产生活需要的物化形式,这种活动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也在不断地发生、发展。到了19世纪,科学技术新成就应用于玩具设计和生产,促使玩具生产的发展,出现活动画、西洋镜、幻灯等光学玩具。20世纪以后,玩具制造业成为重要的工业。30年代德国玩具生产和出口居世界首位。进入21世纪,各种整合了声、光、电功能的高科技玩具开始抢占传统玩具的地位,世界第一玩具消费国――美国在这方面表现得特别典型。

1.2现状一中国玩具业以挖掘中国传统元素为创意增值点

改革开放以来,玩具已经发展成为我国主要的几个支柱型产业之一,据中国出口玩具协会统计,2014年中国玩具出17263.36亿美元,同比增长41.37%,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已经成为了世界最大的玩具制造国,每年都有数以亿计的各种玩具被销往全世界,中国玩具产业一片繁荣景象。但是繁荣背后中国玩具产业的发展严重不平衡,这种不平衡的根本原因是自主开发和本土化创新能力不强,缺少自己的玩具品牌,使中国玩具产业始终只能在低水平上徘徊,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这对于我国玩具产业的健康发展极为不利,如果不能形成一个强有力的品牌,没有自己的设计力量就很难在市场上取得成功,而这也正是中国玩具产业目前所欠缺的。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硕果,是我们民族智慧的结晶,在多元文化交织的现代社会,把反映民族特质的传统文化应用于现代设计中已经成为一种流行趋势,也是时展的需要和全球文化的趋势。中国传统文化对于设计的影响是全面和持续的,它是历史的积淀和发展的动力。中国玩具业要摆脱“制造大国”的弱势地位,根本途径是要探索传统文化与中国玩具业的实践互动,寻找传统与现代的有机结合。传统文化元素的丰富内容和多样形式为中国当代玩具的生产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对传统元素的深入研究有助于玩具事业的兴旺发达,将为当代玩具的民族化、现代化提供理论依据,并目可以获得商业化的成功。

2.中国传统元素在玩具设计中的价值研究

2.1中国传统元素范畴和种类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彰显中国五千年文化的传统元素也是不计其数,他们源于生活,源于自然,早已深入人心,其中不少的传统元素都成为现代社会的精神文化精华和经典代表。由于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包括的内容广泛,包括有形的物质符号和无形的精神内容,即物质文化元素和精神文化元素。如民俗事象、生活习惯、、建筑、艺术等都有传统文化的元素和符号,其中有文化代表的孔子;有宗教代表的太极八卦;有作为精神代表的龙;有历史代表的陶瓷;有建筑代表的紫禁城、长城、敦煌、布达拉宫、苏州园林;有服饰代表的丝绸面料、唐装、旗袍、中山装等;有艺术代表的国画、书法、脸谱、京剧、印章等,传统元素处处可见。随着历史的发展,传统文化元素在不断丰富与发展,显得越发的魅力四射,将传统元素中所蕴含的的中国韵味运用到玩具中设计,不仅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情趣,也是玩具走向世界的重要渠道。

2.2中国传统元素应用于玩具设计的意义

2.2.1玩具可以作为中国传统文化记载和传播的媒介

传统文化是民族内在的灵魂和血脉,也是维系民族繁衍生息、不断强盛的根系所在,教育本身就是文化的延续,李岚清曾经说过“传统文化是我们丰富的教育资源”。而一直以来,传统文化都是书本上刻板无趣的讲述,且不能引起多数人的共鸣与参与,与传统文化的越来越远,使得传统文化在新一代的接受和传承迫在眉睫。作为新时代下的设计师,我们可以对传统文化加以开发和利用,辅助学者们对于传统文化的推广,将“枯燥乏味”的传统文化具体到“生动有趣”的玩具中,寓教于乐,不仅可以激发和提升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的认知继承兴趣,也可以带动周围人对自己民族文化的了解与推广。

2.2.2玩具设计是传统文化元素传承和发展的有力途径

在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长河中,不乏脍炙人口的民间故事、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等,世代相传,绵延不息的记载着古老的历史和文化,这些都是玩具设计中的经典题材,蕴藏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意主题,如果能突破传统思路,发现它们、挖掘它们乃至丰富内涵与玩具结合,注重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找新的创作思路.才能使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并发扬光大,也有助于中国的玩具设计在多元文化冲击的激烈竞争中取得一席之地。同样,民间玩具有着悠久历史,品种丰富,风格独特,它的丰富内容和多样形式也为中国当代玩具设计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对传统文化包括民间玩具的深入研究有助于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更有助于玩具事业的兴旺发达。

3.中国传统元素应用于玩具创新设计的类别及方法分析

3.1传统图形与玩具设计

玩具设计论文范文7

关键词:安全性设计;早教玩具;婴幼儿

婴幼儿(0-3岁)在成长过程中离不开玩具的陪伴,婴幼儿玩具不仅仅局限于婴幼儿玩耍,对婴幼儿的早教和益智等方面都有着重要作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二胎政策的放开,玩具市场不断扩大,各界学者和企业开始重视婴幼儿玩具的研究和开发。目前,国内婴幼儿玩具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功能性、教育性、实用性等方面,针对玩具的安全性设计方面的研究存在严重不足。本文介绍了早教玩具种类,并探究婴幼儿早教玩具的安全性设计,为婴幼儿早教玩具安全性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1 婴幼儿早教玩具种类

婴幼儿是人类智力开发过程中的重要时期,早教玩具有助于婴幼儿智商、情商以及性格的塑造和培养,对婴幼儿智力的开发至关重要。婴幼儿主要是通过听觉、视觉、触觉、嗅觉和味觉五种途径来学习,针对这五种学习途径设计科学的玩具,对婴幼儿的早教具有重要意义。根据上述这五种学习途径来分,婴幼儿早教玩具的可大致分为听觉类玩具、视觉类玩具和触觉类玩具三种。

1.1 听觉类婴幼儿早教玩具

婴幼儿开始对事物的感知始源于听觉,听觉形成始于胎儿发育阶段,现代流行的胎教就是利用胎儿对声音的敏感度,而人类听觉发育的最关键时期就是婴幼儿这个阶段。婴幼儿听力发育阶段,需要对婴幼儿进行适当的听觉刺激,促进婴幼儿听力的健康发展。选择一款合适的听觉类玩具能够促进婴幼儿听力及智力的发育。听觉类婴幼儿早教玩具出现已久,传统的听觉类玩有摇摆铃、手摇鼓、铃铛、口哨等,以及会发声的电子小娃娃、电子读物等。

1.2 视觉类婴幼儿早教玩具

人类在胎儿时已经能够感觉到外界的光亮,出生一个月后就能看清20厘米左右的物体,1岁时的视力就能发展为成人的相当视力,也就是说1岁前是婴幼儿视觉发展和培养的最好时期。在婴幼儿阶段,适当地选择视觉类玩具对婴幼儿视力及智力的开发有着重要作用。视觉类婴幼儿玩具主要特征体现在玩具的形状、颜色和发光方面,类型主要有娃娃类、填充类和发光类玩具,娃娃类玩具是指外观上看上去像动物或卡通人物类的玩具,填充类的玩具是指通过在玩具内填充柔软的毛绒材料制成的玩具,发光类玩具是指电动能发光的玩具,以上玩具的共同点是呈现出不同的形状和外观颜色。

1.3 触觉类婴幼儿早教玩具

婴幼儿在成长过程中,都有一个敏感期,譬如说婴幼儿在成长过程中喜欢吃自己的手指,就是其对触觉的一种体验,触觉类的玩具主要是一些可操作性的玩具,旨在可以锻炼婴幼儿的皮肤敏感度和手指灵活度。触觉类的玩具较多,如一些积木玩具、触觉球、建筑玩具以及叠叠杯等。

2 婴幼儿早教玩具存在的安全隐患

婴幼儿的玩具随着科技的发展不断进步,但仍然存在一些企业为了追求利益,制造出缺乏安全性的婴幼儿玩具产品,致使婴幼儿因玩具发生意外事件时有发生。婴幼儿玩具的安全性是指婴幼儿在正常使用以及可以预见的合理滥用的情况下保证婴幼儿的安全。

2.1 婴幼儿早教玩具结构安全患

婴幼儿玩具的结构对安全性来说是至关重要,婴幼儿在使用玩具过程中,意识较弱,会对玩具进行摔、打、踩和踢等行为,玩具结构硬度不够,很容易使得玩具在婴幼儿使用过程中会摔碎。同时婴幼儿玩具周边存在倒圆角,有毛刺、尖角的存在,都会威胁到婴幼儿的安全。婴幼儿在使用玩具过程中,通常比较喜欢将东西送往嘴中,玩具周边存在有突出尖物和容易脱落的零部件,都对婴幼儿安全存在一定的隐患。

2.2 婴幼儿早教玩具材料安全患

婴幼儿早教玩具需要选择环保安全的原材料,特别是表面的材料,婴幼儿的身体抵抗能力弱,安全环保的玩具材料才能保证婴幼儿在使用玩具过程中不会发生意外。婴幼儿对事物认知较浅,有时会将玩具放置在嘴中舔或咬,如玩具材料有毒,那么婴幼儿在玩耍玩具过程中很容易发生中毒事件。

2.3 婴幼儿早教玩具声音安全患

有国外的机构曾经研究过,婴幼儿的听觉往往灵敏过成年人,会发声的早教玩具也往往能够吸引婴幼儿的注意力,因此市面上这类的早教玩具更受婴幼儿的喜欢。然而,玩具发出声音太大,则会对婴幼儿的听力造成一定的影响,甚至会带来灾难性的影响。市面上现在流通会发声的早教玩具往往发声分贝太高,对于婴幼儿来说已经产生了噪声污染。

2.4 婴幼儿早教玩具磁力安全患

随着科技的进步,婴幼儿早教类玩具已经向多样化和高科技化发展,有些玩具为了吸引婴幼儿的注意力,或是为了实现一些别样的功能,开始使用了磁性技术,如在钓鱼玩具中的吊杆以及鱼的嘴巴部位使用了磁铁,既能够提高婴幼儿的认知,又能够能够增强玩具的趣味性。但在日常生活中,因为玩具在设计过程中,磁力不够导致磁铁脱落,被婴幼儿误食的事故也有发生。

2.5婴幼儿早教玩具用电安全患

婴儿类早教玩具很多是发声玩具,发声玩具一般都会用到电,此类玩具在使用^程中,就必须要针对婴幼儿的特殊情况,考虑玩具的电压、电气性能、辐射性能的基本情况,保证婴幼儿在使用玩具过程中的用电安全。

2.6 婴幼儿早教玩具颜色安全患

德国著名生理学家赫尔姆霍茨提出,人的视网膜具有红色、绿色、蓝色感受器,对红、绿、蓝3种颜色比较敏感,通过一些机构的研究,色彩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婴幼儿的智力发育,不同颜色可以通过视觉来影响婴幼儿的智商和性格。市面上现有一部分玩具为了迎合婴幼儿的喜好,设置了发光发亮,变换颜色的功能,婴幼儿在使用该类的玩具时,视网膜为了适应光亮明暗变化,会不断加速调节,很容易导致频繁眨眼、视力疲劳,长时间这样很有可能会导致婴幼儿视力下降甚至失明。因此,在设计产品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到颜色及光亮程度对婴幼儿视力及智力的影响。

3 婴幼儿早教玩具的安全性设计

婴幼儿对外界事物感到新奇,是学习知识的重要时期,在好奇心的驱使之下,婴幼儿很喜欢玩弄小巧的玩具,玩具在一定的程度上能够促进婴幼儿的智力开发,让婴幼儿在成长过程中更快、更好地学习到更多知识,而婴幼儿在使用玩具的安全性则是这一切的前提保证。

3.1 婴幼儿早教玩具的造型安全性设计

玩具的造型一般都会与婴幼儿身体部位直接接触,玩具设计过程中,要注意避免造型外表出现小零件、毛刺、未倒角的棱边以及露出来的小绳线等不利婴幼儿安全的东西。外形尽可能地做成整体,不要有小零部件或卡件出现,同时玩具内的零件不能暴露出来,避免婴幼儿在使用过程中,误食使用过程中脱落的玩具零部件。

3.2 婴幼儿早教玩具的材料安全性使用

玩具设计离不开材料,婴幼儿在使用玩具过程中,材料与婴幼儿的身体相接触,材料的性能直接影响到婴幼儿的成长健康。婴幼儿早教玩具在设计过程中,材料需要选用无毒性材料,避免使用有发散毒性的气体材料或是含有重金属的材质的材料。除此之外,早教玩具外壳的材料要有一定的硬度和强度,防止婴幼儿在正常使用以及合理不正当使用过程中破碎产生碎片,不利于婴幼儿的安全。

3.3 婴幼儿早教玩具的用电安全性设计

用电玩具在市面上十分流行,用电玩具在设计过程中,电池必须使用合格电池,在结构上尽量使用不可拆卸电池,且电池安装在玩具隐蔽位置。充电变压器和充电器不内置于玩具,充电接口处设置防漏电装置,同时将充电接口内置,不易让婴幼儿在玩耍过程中触摸到充电接口。玩具如带有操作屏幕,屏幕电压的额定值不超过24V安全电压,外壳尽量使用绝缘材料。用电玩具如有散热功能,散热功能一定要设计达标,如有必要,需加装散热防护装置,避免婴幼儿在玩具充电时玩耍发生意外。

3.4 婴幼儿早教玩具的防噪声安全性设计

专家对婴幼儿的听力进行专门性的研究后发现,超过70分贝的噪音就会对婴幼儿的听觉系统造成损害,达到80分贝时,婴幼儿就会出现耳鸣、头晕、情绪紧张和记忆力减退等类似的症状。噪音长期存在,婴幼儿的性格就会容易暴躁、注意力不集中以及出现睡眠不足的现象。因此,在设计会发声的婴幼儿早教玩具时,将发出的声音分贝控制在70分贝以下,同时避免长时间持续产生纯音。

3.5 婴幼儿早教玩具的颜色安全性设计

玩具的色彩会影响婴幼儿的视力和智力发育,不同时期的婴幼儿需要设计不同颜色的早教玩具。针对低龄的婴幼儿,在设计过程中需采用红色、绿色、蓝色等单纯和鲜艳色彩来刺激视觉的发育,与此同时,在针对个别种类材质,如木材质,在使用制造玩具过程中,应尽量保持原有的色调,方便婴幼儿后期对该材质的辨别。婴幼儿对变化光亮的适应能力差,设计发光发亮玩具过程中一定要考虑玩具发光光亮以及光亮变化频率。

3.6 婴幼儿早教玩具的防护措施设计

随着科技发展,婴幼儿早教玩具越发智能化,实现功能也越来越多,如智能婴幼儿玩具车、读书郎等,越是智能化的东西,更需要注意安全防护性能的设计。例如智能婴幼儿玩具车可设计婴幼儿安全带和减震功能,防止车辆行驶过程中,振动太大影响婴幼儿安全;在车四周加上感应传感器,感应玩具四周的障碍物以及落空地形,防止车辆出现碰撞及翻车现象。

4 结语

玩具在婴幼儿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科学的早教玩具能够促进开发婴幼儿的智力,塑造婴幼儿的性格和情商,这些优良效果的实现,都建立在玩具的安全性设计上。本文从造型设计、材料应用、功能设计以及外观设计等方面探究了婴幼儿早教玩具的安全性设计,明确了胗锥玩具设计过程中的安全要点,针对性提出改进措施。婴幼儿玩具设计师应从各个角度构思在设计过程中会出现对婴幼儿身体构成安全隐患的情形,针对性地改良各种设计,各个安全细节都需要考虑到位,确保婴幼儿玩具设计安全环保。

参考文献:

玩具设计论文范文8

[关键词] Conceptual Play Spaces理论; 教育游戏; 情境设计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志码] A

一、问题的提出

探究式教育游戏中,游戏情节的发展、故事框架的架构、探究活动的组织、游戏规则的制订与学科内容的融合以及学生的合作与参与是否有效、是否满足大多数学习者的要求并促使学习发生于自然状态都与教育游戏的情境设计密切相关。有效体验的教育游戏情境设计之匮乏是目前优秀作品寥若晨星、教育应用尽显窘境的主要原因之一。

Quest Atlantis(简称QA)中提出的Conceptual Play Spaces理论以及教育游戏中概念性玩耍空间的成功设计,为探究式教育游戏的情境设计开阔了视野。将基于游戏的研究方法和探究式学习相结合,用“概念理解”为研究工具,解决真实情境下的“概念确立”问题,再通过在丰富的情境中积极地参与,达到掌握理解知识并转化为内在能力的目的。这种参与式体验,则依赖于探究式教育游戏的情境设计。而且,具有深度体验的问题情境也能够使学习者“完全专注于活动并体验活动带来的愉悦感”,[1]促使“沉浸(Flow)”心理过程产生,增加教育游戏的可玩性;同时,也是“增强教育游戏对学生的持续吸引力,即尽可能地提高教育游戏的‘黏着度’”[2]的前提条件。另外,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也强调为学生创造真实的问题情境,“以使其在这种情境下,学会处理复杂的实际问题”。[3]

二、关于Conceptual Play Spaces理论

(一)Transformational Play与Conceptual Play Spaces理论

Transformational Play(转化式玩耍)是QA中提出的支持学生最佳学习的新理论。在转化式玩耍中,学生沉浸在游戏活动中,思考体验,主动探究并解决问题。“为了使玩耍产生转化的效果,玩家必须成为故事的主人公,运用课程内容中的知识、技能和概念来分析虚构情境,并在改变该情境方面作出选择。将学生放置在这种情境中,大大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课程内容的学习中。”[4]

为此,在QA 设计过程中提出了Conceptual Play Spaces理论,即“概念性玩耍空间”理论。概念性是指学科内容和实践以及相关情境,其中学科内容包括事实、概念、方法、工具和过程。概念性玩耍则指一种投入的状态,包括 :①融入到角色之中;②融入不完全属于幻想的问题情境中;③应用概念性理解来理解并最终改变情境。[5]其核心特征就是学习者完全 “参与”到具体情境中,学习并解决问题。QA是通过三维的多用户虚拟环境,提供意义情境,实现有意义的学习。

(二)Conceptual Play Spaces设计的核心要素

“概念性玩耍空间”的设计包括四个核心要素:学科内容、游戏规则、故事框架、合理参与(如图1所示)。

教育游戏,不仅限于将“学习内容”融入“游戏媒体”中,更重要的是如何营造一种合理的参与类型,并将两者相结合,使学生沉浸于过程体验之中。开发游戏规则和丰富的叙事比较容易,创造一个支持学科内容的学习空间甚至合情合理的参与亦不难,但开发一个概念性玩耍空间,支持学科学习和实践,且同时培养玩家产生移情的具体化的概念,从而转化为一种能力则极具挑战,[7]其挑战来自于平衡四种核心要素并使其有效融于有意义的体验,达到:①学习者从一个消极的接受者转化为一个有自的行动者;②课程内容从学习者不得不记住的信息转化为学习者能够用来实现预期结果的工具;③课程内容从“这些知识会在将来有用”这一承诺转化为能对学生行为作出反应的当前现实事物。[8]

(三)Conceptual Play Spaces的设计

概念性玩耍,需叙事、知觉、交互、社会等四个相互联系支架要素支持。叙事支架对应着吸引用户的故事线,使游戏细节清晰。知觉支架常和故事线相联系,使学生产生移情的特殊情境可视化。交互支架常被认为是规则集,允许玩家和呈现的对象交互。社会支架也是玩家之间的交互,促使其沉浸于游戏环境。一个支架就是一个设计结构,目的是更深入地吸引用户进入特定的情境并理解一个特殊的现象或事物。

三、基于Conceptual Play Spaces

理论的探究式教育游戏情境设计

Conceptual Play Spaces将教育和游戏相结合来呈现课程,将教育内容和学科核心领域的实践相联系,在丰富的参与中让学习自然地发生,为有意义的学科学习提供情境。在支持学科内容的情境中将基于游戏的研究方法和基于探究的教学法相结合,开发一种合理的参与类型,既是一种有意义的课程设计,也是一种创新性的游戏设计。笔者认为概念性玩耍空间理论为面向学科教学的游戏设计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以此为基础来设计教育游戏的情境(如图2表示)。

探究式教育游戏情境设计

(一)探究式教育游戏情境设计程序

玩具设计论文范文9

传统玩具;蒙氏教具

蒙氏教具,即蒙特梭利教具,是意大利教育家Maria Montessori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依据其教育思想精心设计的。对于“教具”,蒙台梭利称它为“工作材料”。中国传统玩具源远流长,是千千万万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劳作过程中创造和发明的,它对儿童的教育起着不可小觑的作用,可以使儿童在愉快的体验中获得无意识的发展。本文从两者关系入手,重点进行探讨。

一、蒙氏教具特征

蒙氏教具的构想来源于治疗智障儿童的器具,是蒙特梭利在长期的工作实践过程中观察、研究和创新的结果。蒙氏教具主要分为六大类,即:感官教育教具、语言教育教具、数学教育教具、科学文化教育教具、日常生活教育教具及音乐教育教具。比较典型的教具有:插座圆柱体、粉红塔、棕色梯等。蒙氏教具基本特征是:

1. 孤立性。蒙特梭利认为采用单色调的教具,对于儿童来说能更好地表现出孤立的特性,达到吸引儿童的目的。因此,蒙氏教具的每一套都能突出一个点来吸引儿童,从而在使用的过程中使他们的观察力、判断力、注意力和创新力得到不断提升。

2. 美观性。蒙氏教具每种都有它的特色,能吸引儿童。吸引的因素,或在重量上,或在颜色上,或在声音上。教具的美感性很强,以此能使儿童的审美心理获得更充分的保护和滋养。

3. 易动性。蒙氏教具主要是为儿童设计和制作的,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到了儿童的能力范围。因此,对儿童来讲,教具都是能搬得走、移得动的。例如,最大的粉红塔,儿童也能搬得动。

4. 间接性。蒙氏教具具有直接与间接教育的目的,能帮助儿童准备、适应未来的生活。教具在形体设计上更加适应儿童。例如,用纸画各种形状,为儿童将来学习做准备,具有间接的预备性。

5. 秩序性。每一种教具单独使用或联合使用,都有其步骤和顺序才能完成。若没有按照她设计的步骤走的话,就会出现错误,出现错误就有一个自我控制的方法,所以在设计上或使用方法上,都由简单到复杂,培养儿童重视秩序,养成内在的纪律。

二、中国传统玩具的特征

中国传统玩具,是指中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劳作过程中,采用天然的材料,如泥、木、石头、面等,手工制作而成的玩具。中国传统玩具大多表现的是民间习俗、戏曲、风俗等内容。比较典型的中国传统观玩具有:花棒锤、拨浪鼓、不倒翁、空竹、铁环、泥人等。中国传统玩具的基本特征是:

1. 传承性。传统玩具关键在于“传统”二字,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品类和地方风格,具有一定的传承历史和文化渊源。中国传统玩具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始终体现着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和民族感情,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希望。

2. 自然性。中国传统玩具大多来源于生活,反映的是人们生活的点点滴滴。传统玩具取材自然,崇尚人与自然的统一,可以使儿童在娱乐过程中学会认识大自然,利用大自然,体会到“天人合一”的文化观念。

3. 教育性。中国传统玩具设计的目的不仅在玩,还强调的是教育。通过“寓教于玩”和“寓教于乐”,使中华文化以娱乐方式渗透和传播到儿童的生活中,使儿童们通过玩来增长知识,学习传统文化。

三、中国传统玩具与蒙氏教具的关系

通过以上对中国传统玩具与蒙氏教具特征的分析,可以看出两者既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又有一定的区别。我们从字面意思上去理解,教具重在“教”,强调的是教育的功能。而玩具重在“玩”,在制造上虽然也带有教育的意义,但却不是十分明显。

1. 中国传统玩具与蒙氏教具的联系。

(1)体现教育意义。无论是蒙氏教具还是中国传统玩具,其目的都在于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地发展。通过使用教具和玩具,促进其思维的发展,进而促进语言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蒙氏教具和中国传统玩具都是通过启发儿童智力达到教育的目的。

(2)制作形式美观。蒙氏教具最吸引幼儿园教育的是其感官教具,而中国传统玩具也是花色品种繁多。这些外在的形式都对幼儿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进行初步的影响,从而达到教学和训练的目的。

2. 中国传统玩具与蒙氏教具的区别。

(1)对象不同。可以说,蒙氏教具主要是针对儿童开发和设计的,重点在为儿童服务。而中国传统玩具的使用对象范围比蒙氏教具大得多,可以说是老少皆宜。

(2)目的不同。蒙氏教具主要是放在特定的场所供儿童使用,使儿童在使用过程中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它有特定的使用规则和严肃的教育意义。而中国传统玩具主要是以迎合儿童喜好为目的,不受场所和场地的限制,儿童可以随心所欲地去玩,教育意义不如蒙氏教具那么浓厚。

(3)特征不同。由以上特征分析可以看出,蒙氏教具是根据儿童的特点,有系统性、秩序性和逻辑性。对于儿童来讲,只有掌握了上一阶段教具的操作方法,才能很好地进入下一阶段。中国传统玩具缺乏一定的系统性,在儿童系统训练上比较匮乏。

(4)效果不同。蒙氏教具有一定“错误控制”的功能,是说儿童在操作过程中能够自行发现错误,并进行改正。从某种意义上讲,可以实现自我教育。而中国传统玩具则不含有这种功能,主要是靠儿童发挥想象力。这种想象力就显得比较杂乱,更加随意。

(5)意义不同。蒙氏教具在设计上能培养儿童的秩序感,使儿童必须按照一定的规则和方法使用教具,尊重教具,维护教具。而对中国传统玩具来讲,儿童在使用之后,往往会很随便地将其放在一边或让别人收拾,这在计划性和系统性方面显得不够严肃。

当然,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中国传统玩具也在发生着变化,特别是基于蒙氏精神开发的一些益智玩具,既起到了教育的目的,也能很好地符合蒙氏教育精神和现代教育理念,对我们的教学和家长的导购有一定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钱愿秋.蒙氏教具与儿童玩具的关系研究[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1,11.

[2]杨大年.中国传统玩具与现代玩具的比较研究[J].江南大学学报,2004,4.

[3]吴树玉.儿童玩具的艺术教育功能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5.

玩具设计论文范文10

关键词:交互设计理念 学龄前儿童 玩具

中图分类号:TB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5)09-0118-02

尽管交互设计学科的发展历史较短,其在工业设计领域中善未形成体系,但是在高速发展的体验经济时代,交互设计理念已经渗入到工业设计领域的各个方向,玩具设计方向也不例外。将交互产品设计理念引入学龄前儿童玩具设计中,让玩具既能够支持学龄前儿童玩乐,又能够引导学龄前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同时为他们提供新的游戏体验方式,搭建一个能够让儿童与玩具、儿童与玩伴、儿童与家长之间更好进行交流与沟通的空间。

一 交互设计和交互产品设计

交互设计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其发展历史并不长,它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是由著名设计公司IDEO的创始人之一Bill Moggridge于1984年在设计会议上提出。交互设计中的“交互”一词源自英文单词“‘interaction”和“interactive”,主要是指人与物两者之间的信息交流,重视人与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与现代汉语词典中所注的“互相”、“替换着”以及“相互联系交流”有所不同。

通常“交互设计”作为一个专业术语应用在软件设计、网站设计、和界面设计等与计算机科学相关的领域,在工业设计的领域中,国内学者在研究中提出了“交互产品设计”这一说法,它主要用于工业设计范畴中的产品设计领域,交互设计理念正引导工业设计向一个全新的方向发展。严格意义上,由于交互设计起源于多学科的交叉(图1),“交互产品设计”的提法并不科学,也并不十分严谨,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以交互为显性特征的产品设计。交互设计思想给产品设计带来了创新与挑战,其核心是通过交互产品的设计在技术和人类之间寻求平衡,使人在与产品的交互过程中不仅能达到特定目标,而且得到感情上的愉悦和精神上的享受。

二 学龄前儿童玩具中交互设计理念存在的意义

从学龄前儿童自身发展的角度来看,学龄前儿童玩具与其他玩具相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玩具在学龄前儿童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玩具作为学龄前儿童第一本教科书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既要满足学龄前儿童的身心发展及各方面的需求,又要充分考虑到学龄前儿童所处的大环境背景,关注“学龄前儿童”、“玩具”和“行为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使得玩具与学龄前儿童能够在游戏过程中形成亲密的互动,积极引导学龄前儿童在游戏的过程中进行观察、思考、模仿,从而帮助学龄前儿童了解、认知周围的世界,交互设计理念存在于学龄前儿童玩具设计中有重要意义。

首先,交互式玩具有利于增强学龄前儿童玩具的教育性。学龄前儿童玩具的教育性能够促进学龄前儿童智力的发展,既能增加儿童的知识(如自然知识、社会常识等),又能锻炼儿童的技能(如绘画、讲故事的等),并且促进儿童思维的发展(如想象力、创造力等),同时也培养了儿童的学习兴趣。

其次,交互式玩具有利于突出学龄前儿童玩具的互动性。学龄前儿童玩具的互动性能够促进学龄前儿童身体的发展,主要指学龄前儿童包括感官、动作、体能、体格等在内的发展,同时在学龄前儿童与玩具的互动过程中也引导了其品质与性格的形成(如合作、分享、协商等),消除不利于成长的情感(如自卑、暴躁等),促进学龄前儿童社会性的发展。

再次,交互式玩具有利于增加学龄前儿童玩具的直观性。学龄前儿童玩具的直观性是指玩具往往是以直观的形象出现在学龄前儿童面前,它直观的形象往往刺激着使用者的视觉、触觉、听觉、味觉和嗅觉,为学龄前儿童奠定了美学基础,从而培养了学龄前儿童的审美感知力,并通过行动去创造美的事物。

从交互产品设计的角度,学龄前儿童玩具中融入交互设计理念是为了让学龄前儿童得到更好的体验,学龄前儿童交互式玩具设计必须从功能、交互形式、形态及内涵等各方面统筹规划,使得娱乐性与教育性并存,并使得玩具自身的互动性、内涵型和直观性等方面有所加强。

三 学龄前儿童交互式玩具案例分析

1传统学龄前儿童交互式玩具

传统交互式玩具在社会早期就已经存在,主要是通过外界给予玩具某部位以作用力,而使玩具部分部位或全部部位做出运动或发出声音。用科学理论来解释就是根据物理学中能量守恒和转化原理得以实现的,通俗地说,就是将一种运动形式变为另一种运动形式。譬如民间流行的传统交互式玩具空竹(图2空竹),其原理是将人手抖动所产生的动能,通过一根绳子传递给空竹,使其转动,在旋转过程中,空气又经过空竹的气孔,进入快速转动的空竹轮堂内,吹动轮内叶上的洞眼,空气在轮堂内发生振动,产生出美妙动听的鸣响。类似原理的传统交互式玩具还有陀螺、风车等,这类玩具不仅仅给学龄前阶段儿童带来了乐趣,同时也有助于其智力的发展。

2现代学龄前儿童交互式玩具

进入体验经济时代后,学龄前儿童交互式玩具已经成为玩具公司的重点研究对象,其在把握住学龄前儿童特征及需求的基础上,展开了对交互式玩具的研究与开发。目前,学龄前儿童交互式玩具主要是以欧美以及日本产品为市场导向,其中欧洲飞利浦设计公司在该方向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突破,为各国学龄前儿童交互式玩具的开发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1)“Story Teller”交互式故事系统

这是一款交互式讲故事产品(图3“Story Teller”交互式故事系统),在使用“Story Teller”为儿童讲述故事时,打开一把类似于手电筒的产品配套装置,将书本上所描述的故事情境图片投影在平面(如墙壁)上,让小朋友仿若身临其境,与此同时配以音效,让故事更加生动有趣,并激发小朋友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不论是在视觉效果上还是在音效上都超越了一本普通图书带给孩子的认知。

(2)“Drag&Draw”数码涂鸦玩具

“Drag&Draw”是由飞利浦公司基于儿童偏爱在家中四处涂画的行为之上研究开发的一款数码涂鸦玩具(图4“Drag&Draw”数码涂鸦玩具)。据调查,多数学龄前儿童喜欢在房间的各个角落尽情奔跑,并利用身边各种可用之物在墙或者家具上进行涂鸦,表达他们的创作力。而“Drag&Draw”让孩子们随时随地寻找一块虚拟画布,充分表达自我的想法。它是由将虚拟画投影到墙上的圆桶(镭射投影仪),让孩子在墙上随意涂鸦的魔术棒、魔术刷和魔术橡皮擦组成,“Drag&Draw”数码涂鸦玩具带给孩子们全新的游戏体验,在家长引导孩子了解外面世界的事物后,将虚拟的画布作为平台,孩子们使用配套工具在平面载体上进行创作,并通过圆筒内特定的计算机编程,让这些涂鸦动起来。通过“Drag&Draw”产品进行抽象表达,有利于帮助孩子认识世界,促进学龄前儿童的认知发展。

(3)“Versa Tiles”跳房子游戏

“Versa Tiles”是飞利浦公司以“跳房子游戏”为原型推出的一款交互式地板玩具(图5“Versa Tiles”跳房子游戏),是一套可互动、可拆组的模块化娱乐系统,“Versa Tiles”既适合孩子也适合大人,营造一个便于互动的空间,促进了孩子与他人之间的互动。它由一组压力敏感且可以显示交互信息的游戏垫组成,其中一块垫作为整组玩具的主机,为其他游戏垫提供电力及指令。在游戏的过程中游戏垫发出的光可以极大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激发孩子的兴趣,同时儿童根据游戏垫给出的信息进行认知理解,从而完成指令,不仅有利于促进孩子的认知发展,也有利于锻炼孩子的体能。

玩具设计论文范文11

关键词:学龄前儿童 交互玩具 情感体验 创新性

对于儿童来说,玩具是人生第一本教科书。关注儿童的成长,就要关注儿童使用的玩具。学龄前阶段的儿童,重在培养他们的目标方向感和自主性、创造性。传统的以“娱乐”为功能的玩具逐渐演变成为一种开发智力培养能力的工具。而具有互动式体验的玩具,在这方面的效果尤为突出,作为陪伴儿童健康成长的良师益友,对搭建一个儿童与玩具、与父母、与伙伴间更深层次互动与交流的平台有重要意义。

一、学龄前儿童对交互玩具的需求分析

(一)学龄前儿童心理特征

3~6岁是儿童发展的黄金时期,对儿童心智发展与个性形成起着关键作用。这一时期的儿童性格特点突出表现为: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好提问题、易冲动、自制力差、易受暗示、模仿性强。这一时期的儿童在语言表达能力、情感理解能力、认知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上都有大幅度的提高。“玩”依旧是他们的天性,因此针对他们的学习方式主要是“寓教于乐”,通过观察与实践,获得相应的学习体验。儿童玩具的设计应该具有安全性、启发性、娱乐性、生动性、艺术性等特点。

(二)交互式儿童玩具

交互产品的目的是给用户设计一种有用、易用、想用的产品。早期的交互式玩具主要依据物理规律,通过外界给予的作用力产生,如传统的风车、陀螺等;进入体验经济时代的交互式儿童玩具,关注的是“玩具―儿童―环境”三者的关系。儿童作为主体,与玩具的交互主要是动作、感官、情感的交互,与环境的交互则基于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的多通道交互。环境为玩具的交互创造氛围,玩具通过交互技术改造环境[1]。这一时期的交互式玩具以激励性体验和情景交互为核心,在提供新的游戏体验的同时满足儿童身心发展的需要,利于儿童与玩具,儿童与伙伴,儿童与老师,儿童与父母沟通交流(图1)。

二、儿童交互玩具设计中的情感法则

中国现在很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这样的环境让儿童普遍缺乏与其年龄相应的沟通语言。陪伴儿童成长的玩具设计需要带给他们更多的是一种情感抚慰。

(一)不同认知层次的情感体验

从儿童的认知角度来说,可将情感体验分为两个层次:物境和情境。物境主要指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物质层面;情境主要指体验生活中触景怡情的场景。

在物境层面上,玩具的造型、色彩、材质与声音尤为重要。产品本身的造型要迎合儿童的欣赏水平。色彩则起着一个鲜明而直观的印象。儿童玩具色彩的倾向性总体来说是单纯、鲜明、活泼、柔和。材质主要从触觉方面影响儿童的情感体验。毛茸茸的、软绵绵的触感往往使儿童放松警惕,进而产生安详舒适的感觉。而触感尖锐的玩具会使儿童趋于紧张,产生不愉快的挫败感。声音也是个不可抗拒的吸引因素,睡前温柔的摇篮曲让孩子安心入睡,尖锐的叫喊声让孩子感到害怕,浑厚的警告声引起孩子的警惕。不同的声音特质可以用于不同的交互式玩具。

情境是更高层次的情感体验。它是认知和情感的交织体。认知心理学家唐纳德・诺曼教授将设计和设计的目标划分为本能层、行为层、反思层[2]。本能、行为层属于物境,主要是指感官刺激和技能。反思层则是指由于前两个层次的作用,在用户心中产生的更深度的情感、意识、理解、经历等因素所交织在一起而所造成的影响,是情境的核心。

(二)儿童交互玩具情感体验的基本法则与方法

对于儿童产品来说,产品情感体验的法则主要有:识别儿童在情感方面的诉求;主题化的情感体验;体现儿童的参与性与自主性;强化儿童的正面情感。

儿童往往很容易暴露自己的情感,因此儿童玩具产品也应起到一个承载信息和沟通情感的作用。好的交互式玩具,就是要引起孩子们的兴趣,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让他们自觉参与进来。情感不是单一方面的,包括正面情感和负面情感甚至不温不火的中性情感,对于儿童来说,他们的认知世界较为简单,黑白分明。成功的交互玩具最主要是引导儿童的成长,所要灌输给儿童的是正面的情感。这些正面的情感给儿童带来愉悦,更有利于身心发展。

在儿童交互玩具的方法应用方面,主要包括情景演绎、互动体验和角色扮演。情景演绎主要以说故事的方式进行,通过完全情景再现或部分情景再现营造体验环境。互动体验只要围绕儿童、玩具、环境进行,通过三者的对话营造良好的游戏氛围。角色扮演一直是交互产品设计中一个重要方法,通过角色扮演,使儿童迅速融入游戏环境中,儿童在游戏中探索,激发儿童的好奇心与兴趣,实现“自我实现”的成功体验。

(三)基于情感体验的实例分析

“暴走龙系列”玩具产品,是需要用户自主拼装的交互类益智玩具。组装拼接的同时,需要发挥儿童的想象力、观察力、创造力、驱动力,对于3~6岁的学龄前儿童来说,完成这些模块拼接需要在家长陪同下共同完成,这种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充分体现了产品所带来的情感交互。DIY的过程充满乐趣,完成后的使用也是乐趣无穷(图2)。无论是在视觉、听觉、触觉这样的物境层面还是认知反思的情境层次都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除此之外,还有例如房子、汽车、圣诞树等简单便于独自DIY完成的交互玩具。可以让儿童在DIY玩具的情感互动中,提高儿童的认知能力,达到从物镜到情境的深化。这种边玩边学的方式,帮助儿童从一种应激反应过渡到成人的抽象思考。

三、“杀手级”儿童玩具中的创新性策略

儿童玩具的种类繁多,在五花八门的玩具中,什么样的玩具是所谓的“杀手级产品”,受到孩子们的欢迎,让孩子们想去拥有?这没有一个精准的答案,但可以保证的是,有一种产品几乎都能成功,那就是社交互动类产品,交流仍在社会要素中处于较高的地位。特别是以独生子女为主的家庭结构,情感交流显得越来越重要。现有的儿童玩具使用期限短、娱乐性单一、创新性不足。因此,通过在玩具中渗入社交互动的体验,可以满足儿童消费需求以及儿童生理发展需要,同时加强儿童与环境、人之间的沟通交流。这一策略,对于构建一种学习、娱乐、益智、交流的游戏平台的交互式儿童玩具尤为重要。这类的儿童产品,在思维分析与理论上应该满足“四性”。

(一)安全性

任何的产品设计都要以安全性为基础,特别是针对儿童的设计。针对安全性设计,有三大需要遵循的原则:人性化设计、科学性设计以及绿色设计[3]。人性化即要求设计师依据儿童各方面需求特征设计出相应的玩具产品;科学性即注重人机工学在儿童产品中的运用,除此之外,还要求此类交互式玩具应用儿童心理学、行为学、生理学、社会学等多学科交叉知识,科学的理论指导科学的产品,从而增进产品的安全性;绿色设计是社会一直呼吁的主题,人类可再生资源的减少让绿色生态环保的要求越来越突出,节约资源、无污染、可再利用也成为衡量一个产品好坏的标准,“绿色无毒”的理念对儿童玩具本身也尤为重要。毋庸置疑的是,安全性是儿童交互式玩具设计中的首要目标。

(二)交互性

交互性以“情境”为核心,注重情感体验和互动。对于交互类的儿童产品来说,对交互本身的强调也是一种创新性设计方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好的交互玩具首要要引起儿童的兴趣,愿意去体验,充满着好奇心。交互就是搭建了这样一个玩具与儿童沟通的平台,他们在对话他们所喜爱的玩具的同时,提高能力学到知识,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4]。儿童玩具中融入交互性,情感化,边玩边学,增进人―产品―环境的互动,让儿童感知自己的价值,学会自我挑战和成长。

(三)功能多样性

儿童玩具交互产品摒弃了原有玩具产品的单一,更新周期更长,避免了儿童在短时间内感到无聊。好的交互式儿童玩具产品,在造型、材质、色彩、功能、包装、声音等方面都要考虑。功能多样性并不是功能的简单叠加,而是强调功能科学组合、功能引申和功能间相互渗透,以便更符合现代技术和儿童生理、心理的需求。

(四)延续性

儿童玩具的使用周期相对于其他产品来说较短暂,最大程度的延长玩具使用寿命,降低成本,拓展市场对于玩具企业及设计师来说也是需要着重考虑的方面。除了玩具本身传递给使用者的情感体验外,单个产品到“家族化”的延续也是这一设计策略的“杀手锏”。著名的芭比娃娃,便是一个非常成功的案例。除了其本身的造型千变万化紧跟时尚潮流外,还有其他配套产品的设计,以及“家族化”“群体化”的延续,使得其深受儿童喜爱,自诞生起,连续畅销了几十年。

结语

体验经济的时代,人们对情感的诉求不断扩进,进而情感化设计变得越来越重要。将交互的概念融入到儿童玩具的设计中就是增进“儿童―玩具―环境”的情感互动。增加玩具本身的附加值,并从传统单一玩具的模式中跳出来,创新性设计的应用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学龄前儿童对玩具的依赖性很高,在生理、心理的需求上相对于成人更为强烈。关心儿童的健康成长,首先就要关注儿童所使用的玩具,一件快乐的儿童产品,会带给孩子们一个欢乐的童年。

注释

[1] 王秋茹,沙强,陈怡星.交互式儿童玩具设计探析[J]. 艺术与设计(理论),2010(07):191-193.

[2] 唐迪.产品体验设计中的情感体验研究与应用[D].北京:北京服装学院2008.

玩具设计论文范文12

关键词:儿童木制玩具;绿色设计;体验设计;家庭化设计

中图分类号:TS9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07-

儿童木质玩具因其自身的材质和制作工艺特点,与其他材质玩具比起来,有着独一无二的魅力,它除了有很强的益智性外,还兼具实用安全的特点,由于木制玩具都是用木材加工的,无毒无味,对儿童的身心健康很有帮助。另外耐磨、耐摔打、无锋利边角等优点,也是儿童木质玩具经久不衰的原因。

1 儿童木质玩具的分类

儿童木质玩具按其功能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为认知类,能够发展智力、提高认知,包括拼图、操作玩具、早教益智玩具等;第二类为社会角色类,能够帮助孩子体验生活角色,丰富社会知识,包括过家家玩具、职业工具等;最后一类是体育运动类,能够起到帮助孩子活动身体、锻炼反应力、平衡力等作用,主要包括推拉玩具、骑行玩具、轨道玩具等。

2 儿童木质玩具设计现状分析

儿童木质玩具在我国的市场占有率相当高,然而在高销售量的背后,儿童木质玩具的设计之路却隐藏着一些难以忽略的问题。问题一:近乎七成的厂家采用OEM的模式为国外代工,缺乏自主设计,产品附加值很低。问题二:多数厂家缺乏品牌意识,产品系列多是跟风之作。智立方、丹妮奇特、木玩世家是目前市场上比较畅销和知名的品牌,即使如此,这三个品牌间除了价格差异外,在设计风格和品牌形象上仍缺乏差异性。问题三:设计思路保守而单一,没有充分发挥本土的文化特色,也没有充分地与最新的设计潮流碰撞激化。

3 儿童木质玩具创新设计策略分析

3.1 低碳环保、绿色设计策略

随着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的召开,低碳环保的设计逐渐成为了全体产品设计师们的共识,儿童木质玩具的消费者们也一向非常注重产品的绿色性。那些具有绿色特性的玩具产品终将大放异彩。例如,泰国Wonderworld玩具品牌在生产过程中注入了强烈的环境意识,采用可再生橡木等环保材料,包装盒采用纸质,回收率达到70%,玩具的颜料和油漆也是安全无毒的。日本著名玩具商Medicom Toy为了推广环保概念,推出了一款纯木制的无漆Bearbrick 400%大熊。纯木制玩具天然环保,用可持续发展森林的树林制造,能发挥出木制玩具独有的质感,不仅给予孩子新鲜感受,还能培养环保意识。

另外,利用废旧木质家具,重新加工后形成新的木质玩具,也不失为一种亲切而可行的设计策略。木马灯就是利用废旧玩具和家具上的物件,将其重新组装而成的新型环保灯,既可作为拖拉玩具也可作照明灯具。沿着这种思路,儿童木质玩具的设计还可以将整体产品作为设计对象,将产品包装也废物利用起来。

3.2 基于传统木质玩具的再设计策略

我国的木质玩具历史由来已久,其中以益智类玩具居多。比如借助外力能够平稳旋转的陀螺。发源于中国古代建筑结构的孔明锁,由精妙的榫卯结构组合而成,易拆难装。还有七巧板和竹蜻蜓等等,这些传统而精巧的木质玩具是我们设计创新取之不竭的灵感源泉。基于传统木质玩具的再设计是很值得思考的一种策略。目前也有了一些成功案例值得借鉴。例如,竹蜻蜓数码相机,这款竹蜻蜓相机内置有数码相机,能够将竹蜻蜓旋转的动能转化为电能供给相机运转,可以事先设定拍摄的间隔,然后当竹蜻蜓飞起来之后就能够主动以鸟瞰的方式进行抓拍。还有一种可以发出声音的七巧板,可以根据配套的故事书上的图案拼成各种图案,拼好后七巧板还能发出声音说出拼的是什么以及相关故事。这都是传统玩具与现代科技完美结合的案例,可见,安静的传统木质玩具被注入声光电后仿佛有了新的生命,在益智的基础上可玩性、趣味性、对孩子的吸引力都会增强许多。

3.3 互动性与体验设计策略

儿童木质玩具设计除了关注益智性外,还应关注互动与体验效果的设计,使孩子们通过玩玩具能够加强与父母、同伴们的互动与交流,从而促进双方感情的建立与人际交流能力的提高,这将是儿童木质玩具最重要的发展趋势之一。这要求玩具成为一种同时吸引儿童和大人沟通平台的。积木和多米诺骨牌是非常典型的互动型玩具,家长和孩子或孩子和孩子共同完成一件事情,在此过程中提高了孩子的专注力、沟通能力并带来了成功与失败的体验。

另外在体验设计方面,已有的儿童木质玩具中还非常缺少像泰迪熊这样经典的,能让孩子吃饭睡觉都带着的玩具。泰迪熊的成功在于它成为了孩子的伙伴而不仅仅是玩具,孩子把它当做有生命的物体,能够供他们体验情绪的一种载体。现有的儿童木质玩具中社会角色类玩具比较接近泰迪熊的本质,但前者提供的只是生活和社会经验的体验,而并不是情感体验。这也许是儿童木质玩具创新设计的另一出口。

3.4 以单个产品为中心的家族化设计策略

儿童玩具的寿命相对与其他产品来说比较短暂,如果永不停止地创新汰旧,对玩具企业和设计师都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也有违背环保原则。而以单个产品为中心的家族化玩具设计策略则可以最大程度地延长玩具寿命、拓展销路、降低成本。最成功的案例是芭比娃娃,这个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超级偶像已经畅销了50多年,单个玩具的背后有着成套的家具、首饰、房屋、服饰等等配套,吸引消费者连续购买。儿童木质玩具的设计完全可以吸取它成功的经验,开发出以单个产品为中心的家族化玩具群。国外品牌已经开始尝试,例如,Branching Out曾推出过50件及100件的火车套装,它们带有黑色的小火车头、各种颜色的车厢、木轨、小动物、建筑和树木等配件,孩子可以随时给玩具增加新的套装,大大提高了耐玩度。运用家族化策略设计师应注意配件的通用化设计,建立数据库,通过各种螺丝、金属件、插销的标准化设计减少重复劳动,节约资源和成本。

4 结语

浙江省丽水市云和县是我国木质玩具最大的产地,在那里云集了数量众多的木玩生产厂家,由于客观条件的改变,目前70%的厂家都在面临着产品出口转内销新契机。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的战场上,要想成为儿童木质玩具市场的赢家,最核心的竞争力来自于产品,而产品的灵魂来源于设计。正确合理的创新设计策略或许能够帮助这些企业完成转型,建立起特征鲜明的品牌形象,促使更多本土的hape、plantoys出现在市场上。

参考文献

[1] DONALD A.NORMAN.情感化设计[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