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教师学转促剖析

教师学转促剖析

时间:2022-04-15 18:43:20

教师学转促剖析

教师学转促剖析范文1

关键词:纺织助剂;教学改革;教师团队建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自1992年,从纺织助剂研究室发展至今,我校应用化学专业一直以纺织助剂与表面活性剂作为专业建设、教学与科研的特色,使本专业区别于国内其它院校的应用化学专业。自从2000年硕士点设立伊始,“纺织助剂分析与剖析”这门课程就已开设,当时命名为“复杂物质剖析”,为了体现出这门课的特色,2009年才将其更名为“纺织助剂分析与剖析”。

这门课程立足于纺织助剂,凝练了各类复杂物质的剖析特点、剖析思路、剖析程序和剖析方法。主要内容包括:复杂体系样品中各种组分的分离、纯化、成份分析及结构鉴定的基本原理、实验方法、操作技能及图谱解析等。

近几年,我们将纺织助剂企业实际的需求、研究生技能的培养以及实验教学紧密结合,形成了科研、教学、生产的良性互动,既有利于增强研究生的综合科研能力、又为教学内容的更新提供了不竭的源泉,同时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我们主要在教师团队建设、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

一、任课教师团队建设

采用引进与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特别引进在纺织助剂分析方与剖析方面具有特长的教师,既要具有纺织助剂方面的专业知识储备,又要精通分析分离技术,以促进科研教师、理论课教师与实验课教师的融通,形成结构合理、思想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互通的教学队伍。同时聘请了一些兼职教师,例如在企业从事纺织助剂合成生产以及分析测试技术人员。通过这种途径来加强纺织助剂分析与剖析这门课程与生产实际的结合和应用。

二、教学内容建设

为优化课程结构,提升课程质量,本课程在课程设计和教学中,不但涉及到学科专业的前沿,而且课程设计灵活,与实践紧密结合。随着现代分析分离技术的发展,保持原有特色的基础上,需要不断与时俱进,及时将最新的发展内容补充到课程中来,使这门特色课程进一步发展完善。例如,在分离与提纯这一章节中,除了萃取分离、色谱分离以及蒸馏与重结晶这些传统的分离手段,我们将一些现代分离技术如固相萃取、超临界流体萃取以及我们学校独具特色的膜分离技术都引入到课堂。再如,拉曼光谱、荧光光谱仪、气相色谱、液相色谱等这些分析仪器我校在“十五”、十一五”投资中都已经购置,我们也在本课程中增加了这一类分析方法在复杂样品剖析中的实际应用事例介绍。这些内容对学生分析能力的提高大有裨益。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课程是一个工具性课程,因此我们教学的重点在于教会学生如何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掌,掌握复杂物质剖析的经典化学方法及现代仪器分析方法及其原理和思想,能独立进行实际复杂样品的剖析。首先,我们从不同领域中选取大量典型的实际样品作为剖析实例,增强学生对纺织助剂和表面活性剂剖析的了解,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充分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其次,设立一些与教师科研内容相关并涉及分析剖析方面的创新性实验,使学生更多地了解学校科研发展,并获得初步的实验设计与分析能力,教会学生能将他们所学的理论知识灵活运用。

在这门课程的实际教学过程中, 我们始终本着一个宗旨:学以致用。

教师学转促剖析范文2

关键词:实物标本;3D数字化云解剖教学平台;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

人体解剖学教学需要培养学生对人体结构的空间思维、想象和分析能力,其方法倚重解剖标本的观察、层次解离、研习等途径。但因人体标本的稀缺性、不易移动性以及解剖模型模具的失真,给学生预习、复习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随着数字技术的迅速发展,诸如中国数字人[1]、3D解剖VR[2]、3Dbody[3]等多种数字解剖软件或App应运而生,但因其操作不便、设备昂贵、缺乏高保真等原因,医学生的使用率不高。例如,3Dbody软件需要安装特定的App(大部分资源为非免费的),且因基于模型的图片与实物标本相差较大,给解剖学实验教学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4]。为解决以上问题,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实物标本的3D数字化云解剖教学平台,并将其应用于人体解剖学教学中。实物标本3D数字化是对真实的解剖标本进行多角度、多层次图像采集后,辅以复杂的计算机数字三维重建技术,构建可沿无限轴向360°旋转、自由缩放的高保真立体数字图像的方法。以下将简单介绍该平台的教学应用情况。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择我校2020级临床医学专业4个班12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所有学生对本研究均知情同意。

1.2研究方法

采用实验组、对照组比较研究的方法,选择临床医学专业2001班、2002班各30人为实验组;临床医学2003班、2004班各30人为对照组。各班学生按照高考成绩随机均衡分班。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实验组利用基于实物标本的3D数字化云解剖教学平台,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法。两组学生解剖学教材、大纲、课时一致,且由同一任课教师授课。

1.3基于实物标本的3D数字化云解剖教学平台的开发

依据第九版《人体解剖学》教材,选择符合我国人型标准的实物标本制成大体标本,再采用进口三维扫描仪,对标本的三维信息进行切割扫描,获取数据,借助计算机辅助几何设计、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动画、计算机视觉、医学图像处理、科学计算和虚拟现实、数字媒体创作等三维数字重建图像技术制作3D数字化解剖教学系统。系统中的标本图像在解剖纹理、结构上与真实标本保持99.9%一致,所包含的结构也以“精准范围”方式被标注,而且可以实现自由旋转、缩放、拆解、重组等功能性操作,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真实标本数字化。将制作好的3D数字化解剖教学系统上传微信公众号,创建一款适用于解剖学教学的师生互动和自学平台,实现云教学。因师生的微信使用率几乎达到100%,师生无须再安装新的软件或App,通过手机或其他装有微信的个人终端设备即可随时随地使用。

1.4教学实施

对照组和实验组均采取小班化教学,即30人一个班,将30个学生分成4个小组,每个小组7~8个学生。以脉管系统内容为例,实验组和对照组均提前一周告知学习内容,督促学生提前预习,实验组利用“云解剖”平台预习。课堂上,对照组采用传统实验教学法:课上教师首先在模型和标本上进行操作讲解,然后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结合书本观察模型、实物标本。实验组利用“云解剖”平台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法:除使用“云解剖”平台之外,其余与对照组无异。课程结束后,立即对两组的脉管系统教学效果进行卷面测评分析,随后对研究对象进行抽样访谈。

1.5效果评价

1.5.1卷面测评脉管系统教学结束后,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测评考核。考核试卷由校内一名解剖学资深专家编制,内容包括:心血管系统(6题)、淋巴系统(4题)共10题,每题1分。分别从形态结构、功能、临床意义等方面考核学生对脉管系统的掌握情况。对研究对象采用单盲法测试,即研究对象不知测试的目的及测试分组情况。1.5.2抽样访谈访谈对象的抽样。先以测评成绩从高至低分别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排序,再以测评成绩为分层依据进行随机分层抽样,即在两组中抽取访谈对象时,对象在同一层级的分布上一一对应,如在实验组30~39名随机抽2名,在对照组的30~39名同样随机抽2名。本次研究每组各选5人为访谈对象,且均知情同意。访谈内容主要围绕“传统教学”和“线上线下结合教学”两个核心概念罗列问题,如“解剖学复习的主要手段是什么”“云解剖平台对解剖学成绩的影响”等。访谈时间为1小时,并做好录音。为防止偏差,整个过程中采用单盲法,即被访谈者不知道分组情况。1.6统计学处理所收集数据采用SPSS25.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卷面测评结果

脉管系统知识课后测评的卷面得分比较结果(见表1)显示:实验组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这提示采用基于“云解剖”平台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法能提升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考试成绩。

2.2访谈结果

本研究对10名学生进行了有关脉管系统课程教学的访谈,总结发现如下几个特点。(1)实验组利用“云解剖”平台学习,可以点击结构部位放大观察,并配有中英文注释、名词解释等,学习效果更好,且不受时间和场地限制,可有效利用碎片化时间随时随地学习交流,提高了学习效果。(2)实验组学生普遍认为“云解剖”平台操作方便,不需要安装特定的App,且系统中的数字化标本与教学内容出入较小,还配有旋转、放大、缩小等功能,可以360°无死角并实时还原人体模型,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3)因人体解剖学课时多、学习压力大,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课后都需要复习,但对照组学生认为传统教学资源有限,复习资料大多来自课本和PPT。而实验组认为“云解剖”平台资源丰富、分类清楚,为课外复习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3讨论

3.1“云解剖”平台的教学效果

本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教学法相比,基于“云解剖”平台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法对学生解剖学知识的学习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结合抽样访谈结果,分析这种促进作用的原因可能是由于“云解剖”平台充分利用了学生的碎片化时间;云平台上丰富、高保真、可自由缩放、可任意轴向旋转的数字化标本有利于培养医学生的解剖结构空间思维和激发学生学习解剖学知识的兴趣,从而促进相关知识的掌握。传统解剖学教学法课时有限、标本数量有限且大多浸泡在福尔马林中,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云解剖”平台具有新颖、直观、操作简单的特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主观能动性[5],从而提升学习效果。

3.2“云解剖”平台的优势和劣势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人类开始迈入信息数字化的新世纪。云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在学生学习、教师教学以及教育教学评价、学校管理等方面得到全面应用,互联网正在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6-7]。传统解剖学教学方法是典型的直观教学法,实物标本稀缺且不便随身携带(可获得性差)限制了它自身的推广应用[8]。而“云解剖”平台具有较好的实物标本替代性,可弥补实物标本存在的缺陷。所以“云解剖”平台是解剖学教学的一个有利补充和必然发展趋势。“云解剖”平台具有操作简单、无须另装App、免费、高保真性、高可获得性等优势,使医学生或医务工作者可以利用碎片化时间随时随地预习、自学、复习解剖学知识。通过该平台,使用者可以在手机上对解剖结构进行任意旋转、放大、缩小等操作;可以实现对人体任意标本结构的观察;还可以通过题库进行考核,及时对所学知识进行测验和查漏补缺。但“云解剖”平台也有较明显的劣势:前期工作量巨大、开发成本较高,虽然具有高保真性,但与实物标本相比还是存在一定差异,所以在不易获得实物标本的医学院校具有一定的实物标本替代作用,在易获得实物标本的学校也仍然只是一个补充,在功能上完全替代实物标本仍有长远的研发之路。

参考文献:

[1]刘锦峰,孙德鹏,严志文,等.浅谈虚拟仿真技术在人体解剖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33(8):194.

[2]林敏琳.3Dbody解剖软件结合TBL教学法在人体解剖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8,32(6):65-68.

[3]陈晓,曹烈虎,苏佳灿.人体3D解剖软件在解剖教学中的应用和体会[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7,31(2):179-181.

[4]连辉,宋海岩.3Dbody软件在解剖教学中应用的体会[J].科技视界,2018(7):160.

[5]娄阳云,朱祖明,王征,等.人心传导系统形态学实验教学材料的开发与应用[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8,38(6):855-859.

[6]古丽巴旦·托汗,魏晶晶,方娴,等.“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多媒式教学方法在临床医学专业卫生法学课程中的SWOT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165-166.

[7]姚前尹,吴静霞,潘晓佳,等.护理临床应用解剖学慕课的建设与应用[J].解剖学杂志,2021,44(2):173-174.

教师学转促剖析范文3

【关键词】解剖学;教学改革;创新能力;素质教育

近年来教育部提出要大力实施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1,2]。作为培养高等医学人才的医学院校,开展创新教育己迫在眉睫,因为培养出的医学人才毕业后不仅要胜任临床诊疗工作,还要承担相关专业的科研工作,成为探索未知领域、提高医疗水平,促进卫生事业发展的主导力量。解剖学作为高等医学院校的必修课,我们专业教师必须正确把握高等教育素质教育的方向与内涵,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密切结合本专业的自身特点,通过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掌握书本知识的同时,注重学生科学思维方式的训练与创造力的培养,提高探索未知医学领域的能力,以适应社会的发展。我们结合实际,阐述解剖学改革,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如下。

1教学改革是提高人体解剖学教学质量的动力

长期以来,解剖学的教学改革从来就没有间断过。目前一些学校开展的以器官为中心的教学改革模式的教学改革仍在继续和深化。PBL(Problem Based Learning)是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改革模式,为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最成功的教学改革方式[3]。其特点是变教师讲课为主为学生动脑自学为主的模式。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查阅资料、自己获取信息、自己提炼答案、自己交流学习内容,在知识获取过程中,掌握、熟悉、了解、记忆、理解、解决问题六个方面真正有机融合到一起,既提高了学生自主提炼知识、获取信息的能力,又明显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充足的时间、深刻的讨论、优良的信息获取条件(教学参考书、电脑、图书馆等)是实现与推广PBL教学改革的基本保证。在目前条件还不具备或不完全具备实施PBL教学改革模式的学校,应选择人体解剖学的部分章节等进行尝试,为未来PBL教学法的整体化推进奠定基础。

2解剖学教学改革的措施

2.1改革解剖学教学内容随着医学的发展和新技术的进步,人体解剖学这门古老的学科中渗入了不少新知识、新技术,如何将新知识、新技术在教学时数不断减少的情况即时传授给学生,是摆在解剖学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难题。在内容安排上,应考虑到:①密切结合现代临床医学的发展实际,弥补前期解剖学的不足,重点放在人体重要脏器的器官内解剖;②配合临床的需要,重点补充人体断层和脏器断面解剖学知识;③适当介绍与人体解剖学密切相关的学科新知识、新进展。

2.2改革教学方法教学法是决定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根据临床医学专业的特点及要求,因材施教、因时施教,使学生认识到学习解剖学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2.2.1充分利用解剖标本、尸体教学解剖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形态学科,解剖学结构的认识绝大部分在于解剖标本和尸体的观察。学生应根据教材逐一进行辨认、熟悉,好的教学标本学生能较快的掌握,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2.2正确使用解剖学模型模型虽然取代不了教学标本,但可弥补标本的不足。在人体中不十分明显的结构(如支气管肺段)可通过模型非常清晰的显示出来,教师不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学生就能正确理解和掌握。

2.2.3教学媒体的广泛应用在教学过程中,幻灯和挂图是教学过程中最常用的媒体,选择恰当、图示清楚,与教学内容密切结合,能有较好的教学效果。但对于一些动态的和立体的结构,幻灯和挂图就存在不足,有人将多媒体辅助教学(Computer assisted instruction,CAI)[4]系统引入形态学教学,把讲授内容转变为电化教学直观下进行。

2.3改革教学管理

2.3.1教学制度建设管理出效益,规范化管理、严格的奖惩制度是保证课程运作的前提,一些有效的教学监督机制,如督导团听课,经常听取学生对教师授课的意见,开展教师与学生座谈和对话等对促进学生学好解剖课程是必要的。

2.3.2坚持集体备课和教案讨论根据教学大纲学标准,将重点内容特别突出,将某些非重点内容进行精简,做到有的放矢,符合教学基本要求。

2.3.3试题库的建设试题库是教学质量监控的一个环节,试题涵盖面不仅能反映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熟悉、了解内容;还应充分反映出记忆、理解、解决问题的能力与综合评价一个学生的全面获取和使用知识的能力[5]。

3在解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6]

传统的解剖学教学在观念和教法上都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运行惯性,在此种情况下,如何把创新教育渗透到解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把学生培养成合格的医学人才,这是教学的目的。而要达到此目的,就需要对传统的不利于学生能力培养的教学方法进行深入的改革。教学改革的着眼点也就应该放在有利于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并能提高运用知识迅速解决学习和工作中各种问题的能力方面。要培养一代具有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人才,教师在教学中发挥主导作用应侧重放在引导转化和开窍上,具体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3.1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地参加课堂的学习活动,让他们尽可能多的观察、思考、动口、动笔、动手,使学生思维保持最佳状态。教师可通过演示、提问、讲述、启发、诱导,使学生兴趣盎然,思维活跃,讨论问题热烈,主动探求知识的奥秘,这是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先决条件。如在讲授左右主支气管和肺的形态结构时笔者提出当人进食时不慎把食物掉入气管,问易掉进哪一侧肺的可能性较大,并通过左右主支气管和肺形态的演示比较,使学生产生兴趣并跟着一起开动脑筋,最终找到答案,从而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根据教材内容和特点,运用多种方式去激疑、置疑、诱导学生去动脑筋想问题。如在理论课讲授左肾和右肾位置时,提出正常成年人为什么左肾比右肾高?在讲授左、右辜丸静脉时,先提出为什么正常男性左侧辜丸易发生静脉由张?等等……通过这些问题激起学生产生好奇心,从而主动开动脑筋思考问题。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如加以适当的体态可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学习女性生殖器时,把人体比喻成子宫,两上肢喻为输卵管,手指喻为输卵管伞,上肢伸展时若穿一束腰蝙蝠衫即为双层腹膜的子宫阔韧带,其内如有一系带即为子宫圆韧带。通过形体语言艺术来激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指导学生通过多角度的思维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教师不要过多的把现成的知识和答案灌输给学生,使他们被动接受。而是要鼓励学生通过主动思考自主地获取知识,这样才能调动他们的潜能,主动地学习和思考,既提高了学习效果,又培养了其创新思维能力。因此,教师除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分析、引导、启发外,还要教给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方法。要鼓励学生将书本上的知识与观察、辨认标本和尸体解剖结合起来,与相关的生活常识和临床病例结合起来,培养其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针对于此我们在每次课前出 1~4 个综合性题目如在“颈部解剖”这一次课时,我们提出下列问题:一甲亢患者需做甲状腺次全切手术,根据解剖知识考虑:①局部阻滞麻醉部位;②经过哪些层次才能到达甲状腺?③需结扎什么血管?④结扎血管时应注意保护哪些结构,为什么?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可根据具体的层次结构和各血管位置毗邻关系进行思考。操作完成后给一定的时间进行集体讨论,每个学员都可以自由发表意见,最后教师根据回答的情况,进行补充完善。这样一来,既加强了思维方法的训练,又锻炼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3引导学生掌握思维的方法学生有想学欲学的积极性,但如何去思考,要给学生指一条正确的认识路线,从而找到解决问题,探求知识答案的方向。使学生学会运用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方法,引导学生掌握出特殊到一般,由一般到特殊的思维认识路线,逐步从模仿、练习中学会并掌握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如实质性器官(肝、肾、肺等)都有门,是一些重要结构(动脉、静脉、神经、淋巴等)出入部门;人体具有短、宽、直特征的器官(小儿咽鼓管、女性尿道等)均易发病等,以提高记忆效果。另外解剖学名词多,学生难以理解和记忆。但有一些名词我们通过讲解其来源,并注意与日常生活用词相比较,把枯燥无味的解剖学名词润上兴趣,帮助记忆。如椎间孔一词为两个椎骨之间的孔,乳糜池因其内有脂肪颗粒呈乳糜样的膨大部位等。

3.4在教学中引入病例,使学生早期接触临床在近几年的本科解剖学教学中,我们锐意创新,结合局部解剖学教学,精选了一些病例和诊断操作技术,充实到教学中,让学生运用所学解剖学知识分析病变部位,解释各种临床表现,了解和掌握某些手术的基本方法和不同部位手术入路需经过的结构层次及注意事项,让学生早先接触临床,引导学生用解剖学知识去解决临床疾病上的问题,不仅使学生感到有趣,而且及早地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

教师学转促剖析范文4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专业剖析;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

[Abstract] The evaluation practice of the work achievement of educating and training person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polytechnics,professional analysis is an important part.This article according to Siping Professional College electricity automation technology specialized analysis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 Introduced the specialized analysis obtains result and Shortcomings.

[Keywords] electricity automation;Specialized analysis ;Vocatial And Technical Collage;evaluation practice of the work achievement of educating and training persons

引言

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有力地促进了高职院校的建设和发展,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专业剖析是评估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学校以评促建的基础性工作。

2009年12月23日至25日,吉林省教育厅评估专家组对我校进行了实地考察并作了评价总结。我校人才培养评估工作得到专家高度肯定,特别是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剖析工作得到了专家组的高度赞扬。我作为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负责人,将本次专业剖析的组织及工作方法、本次专业剖析对我专业的建设的促进作用情况进行总结。

一、我校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概况

我校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是学校重点建设专业之一,并在2008年12月被遴选为吉林省第三批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改革试点专业。本专业拥有一支专兼结合、以校内专任教师为主、企业技术人员为辅的“双师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建有设备先进、能满足实践教学需要的实验、实训室7个,校内实训基地2个,校外实训基地16个。近三年平均就业率达到97%以上。

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剖析的组织及工作方法

2009年3月成立了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剖析领导小组。为了赢得评建时间,2009年暑假,我专业全体教师放弃了假期休息时间进行重点整改。由于暑假没有教学工作和行政工作的干扰,精力集中,效果显著。对照“专业剖析的内容和要求”各条目的内涵要求,分析专业现状,肯定专业的优势,找出专业差距;确定了“促建、促改、促管”的重点,制订了整改方案;撰写专业剖析报告并组织讨论修改,收集整理佐证信息资料;校内专家组对专业剖析报告进行多次的评议,检查佐证材料,分析存在的问题,确定进一步整改措施并实施整改。使电气自动化专业剖析工作经过了严格的把关。

三、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建设成效

通过专业剖析,使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在专业办学思路、师资队伍建设、办学特色等都得到提高。取得了如下成效:

(一)依据行业需求,探索形成了合理的专业建设目标。我们深入四平地区重点企业做了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跟踪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在岗情况,不断调整和充实本专业的职业岗位群。根据职业岗位群确定了专业培养人才的知识能力结构。按知识能力结构,确定了专业培养目标,构建了具有鲜明特色的高职课程体系。打造了贴近企业实际的特色专业课和核心课。编写了具有本专业特色的系列教材和讲义。开辟了工学结合、校企结合,三阶段“工学交替”的符合高职高专学生技能培养规律的实践教学体系。充分体现专业“立足地方,以人为本,注重实效,办出特色”的建设目标。

(二)根据专业建设目标,修订了人才培养方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根据人才市场需求,构建了具有鲜明特征的“一个专业平台,两个专业方向”的人才培养模式。由“职业素质课”、“职业基础课”和“职业技能课”模块一起构建了电气自动化专业的基础平台,由“智能控制技术”模块和“换热器机组”模块构建了两个动态的专业方向。

(三)依据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新的课程体系由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基本素质教育体系组成。

1.理论教学体系由职业素质课、职业基础课、职业技能课和职业方向课四个模块构成。

2.实践教学体系形成“三横二纵”模式。

(1)“三横”是指“三阶段工学交替”。第一阶段,入校后第1学期,学生进入企业进行为期1周的专业认识实习。第二阶段,在第2至第4学期及暑假期间,集中安排学生在校内和校外企业进行与专业相关的至少9周的技能训练。第三阶段,在第5至6学期安排学生进行26周的专业顶岗实习和就业顶岗实习。

(2)“二纵”是指贯穿于教学全过程的二条实践能力培养体系。校内“教学做”一体的专业技能训练教学体系。校内学习以专业技能培养为目标,着力培养学生的电气技术应用能力、控制技术应用能力和供配电系统安装维护能力。学生进入校内可编程控制等实训室,完成自动化专业的职业技能训练,了解和感受本专业的职业特点、工作内容及能力要求。校外“教学训”一体的岗位能力实践教学体系。校外实训以岗位能力培养为目标,主要培养学生适应企业工作岗位的实践能力、专业技能及综合职业素质。

3.基本素质教育体系由课堂教学和校内外活动组成。

从入学的专业教育到“一个专业平台”的搭建,从参加认知实习到毕业顶岗实习,我们始终把职业素质教育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

(1)职业资格证书教育有计划有落实,取证率高。我专业已经将职业资格证书教育融入了人才培养方案中,通过双证融通保证了职业资格证书教育的实施与落实。

(2)通过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实施职业素质教育。我专业已把电子技能大赛作为进行职业素质教育的重要课堂,坚持每年举办一次。通过技能大赛,不仅提高了本专业学生的电子工艺技能,而且在培养良好职业素质方面起到积极作用。

(3)聘请业内资深专家、毕业校友等举办学术讲座,召开座谈会。使学生了解社会对从业人员的需求和要求,树立学生职业意识,使学生在学习期间就对职业概念有一个正确认识。

(四)依据专业人才培养需要,改善了教学基本条件

1.打造了一支具有职业特征的“双师”结构教师队伍,形成一批探索性的教育教学成果。一方面坚持“走出去”的原则,鼓励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挂职锻炼;有6位教师参加过国家教育部人事司举办的全国青年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的培训;已有12人考取了国家职业技能鉴定中、高级考评员。另一方面坚持“请进来”的原则,聘请企业技术能手来专业担当授课任务及指导实践。专业教师完成省级课题8项;编写《数字电子技术》等16部高职高专教材;建成4门省级优秀课和1门省级精品课程。

2.校内实训室和实训基地已经初具规模。学校投资了400多万元建立了具有真实职业氛围、设备先进的电气实训中心。包括自动化综合实训室、传感器实训室等多个实验实训室。建立了机加实训中心和数控技术中心两处校内实训基地。我校电气自动化实训基地成功入选2009年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项目,本项目建有西门子PLC网络实验室、组态软件实验室等11个实验或实训室。

(五)优化课程结构,整合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强化学生职业能力培养

按照突出应用性、实践性的原则,我们对部分主干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了整合,体现了“精学湛练”的校训思想内涵。在《工厂电气控制技术》课程教学中实现了理实一体化教学,该课程在原有一周校内实训的基础上,增加了校外企业实训和校企合作制作电气控制柜的培训项目,实现了“教中学”、“学中做”、“做中学”。《PLC可编程控制》教学中,我们借助校企合作的平台,采用工学结合、工学交替的方式,以项目为导向,将典型的PLC可编程控制项目引入课堂,合理设置和序化教学内容;同时将课堂延伸到校外实习基地,延伸到工程现场,让学生在真实的编程控制岗位顶岗实习,使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得到全面提高。

(六)突出从业能力培养,建立了产学紧密结合的职业人才培养长效机制

1.学用结合,实现“两个对接”,使能力培养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即开设课程与预期职业岗位能力需求的对接、开设课程与相应国家职业标准的对接。做到学用结合,学到的有用,需要的能学到。为此,我们对所有课程重新制定了课程标准,并在课程标准中对职业岗位能力进行了重点审核。

2.校企共建,互惠双赢,构建了产学紧密结合的职业人才培养长效机制。本专业已经和四平高斯达纳米、四平巨元换热器等十余家企业签定了合作协议,共建校外实训基地。并把《检测与转换技术》实训和《组态控制》实训分别安排在慧宇仪表厂和红嘴钢铁自动控制室进行,把实训室建在企业,充分发挥企业的资源优势。

(七)我专业始终坚持以特色求生存、创新谋发展。我们通过调研得知,四平市现在每年为换热器行业配套制作的电气控制柜数量达近万台,而从事此类工作的专业人才缺口较大。尽管这个行业只是换热器行业的一个“副业”,可我们抓住这个机遇,把电气控制柜的岗位培训做“主业”来抓,提出把“副业”做“主业”的创举。将与之相关的《电气控制技术》、《可编程控制技术》等课程做了相应的整合;并且通过电气自动化技术平台,将电气控制柜制作引到学校来进行,学生由全程参与发展到目前完全以学生为主进行制作。目前四平市从事电气控制柜及相关产品的制作、调试工作的人员中,我专业毕业生占50%以上。

四、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主要体现在教学设施方面,虽有一批专业实践设备,但专业设施的现代化程度还不够高。完成典型任务所需要的“教、学、做”一体化实践场所需要进一步完善。

在今后的办学实践中,要继续争取学校和企业的经费投入,进一步扩充和完善校内实训基地建设;进一步采取措施,提高本专业“双师型”师资队伍的质量;在专业建设上,要将传统的控制技术向工控网络技术方向转变。适度在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学生中普及机电一体化的观念,特别是针对换热器行业的机电一体化内容建设。

五、结语

通过专业剖析,对照专业剖析指标体系和评估标准,我们不仅看到本专业的不足,同时也发现了本专业的优势和特色,使本专业的办学特色系统化,进一步提高和升华。使我专业的教学质量显著增强,毕业生职业能力明显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大幅提升,校企合作,互惠共赢机制得到进一步加强,为我专业的长远发展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雷世平.对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的思考[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6(1):20.

[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资料汇编[G].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123-135.

教师学转促剖析范文5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eaching methods to improve students to master human anatomy knowledge; Method: in three nursing professional classes of 2008, take class 06 as experimental class, the other ones as comparative classes; Result: the whole design of the experimental class be superior to comparative classes, and theory achievements have no obvious difference; Conclusion: "curriculum design" teaching methods can improve students' operation, application and learning ability, which will produce positive impact for raising more skilled and knowledgeable talents.

关键词: 人体解剖学;课程整体设计;教学方法改革

Key words: human anatomy;course design;the reform of teaching methods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13-0255-02

0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对高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增加,为强化学生对学科知识的应用能力、操作能力及学习能力的训练和培养,笔者在2008级护理专业06班的《人体解剖学》教学中,引入“课程整体设计”教学方法,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一般情况及资料

1.1 2008级护理专业06班有学生48名,均为女同学,年龄主要分布在17~20周岁,生源主要来自云南省内各县,均通过高考录取的大学专科学生。

1.2 2008级护理专业学生教材均使用人民卫生出版社卫生部规划教材《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第五版,总课时118节,其中实验班理论课42节,占总课时的35.6%,实习课76节占总课时的64.4%。对照班理论课64节,占总课时的54.2%,实习课54节占总课时的45.8%。

2方法及步骤

2.1 方法将2008级3个护理专业班级中06班做为实验班,开展“课程整体设计”教学,其余二个班级为对照班,按传统方法教学,观察实验班及对照班的教学效果的差异。

2.2 步骤

2.2.1 对照护理专业培养目标及人体解剖学教学大纲要求,将人体解剖学的课程教学要求、单元教学要求及课堂教学要求转化为学生应完成的总项目(任务),大项目及小项目,并按项目要求完成配套课件制作。

2.2.2 理论教学采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模式,主要针对教学难点和重点进行教学,以提高学生对人体解剖学知识的理解能力及应用能力,帮助学生建立人体解剖学学科知识体系。

2.2.3 实验教学将学生分为四组,依据课堂项目要求,让学生利用标本、模型及多媒体资料,通过自主学习,掌握人体各系统的形态、结构,教师主要起指导、检查及督促作用。如消化管部分的课堂实习项目为“在标本上说出消化管各段的组成、位置及形态结构”,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自主学习后,由指导教师对不同部位的消化管按项目要求对本组学生随机检查不同学生,督促学生达到教学学习目标。

3结果

采用“课程整体设计”教学法,教学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教学,在学生技能掌握提高方面更为明显。见下表:

3.1 实验班与对照班技能考试成绩表

3.2 实验班与对照班理论考试成绩表

4分析与讨论

4.1 “课程整体设计”是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戴士弘教授在2002年提出[1],深圳职业学院、宁波职业技术学院,邢台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怀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等国内部分高职院校先后对 “课程整体设计”教学改革进行探索性实践[2]。戴士弘教授提倡的整体设计的教学改革,通过“把课程从知识讲授型为主,变成知识应用型为主”、“把课程从以理论思维为主,变成以能力训练为主。”、“把课程内容从以教师讲授和课本知识为载体,变成以完成项目任务为载体。”、“把学生被动听讲,变成学生主动参与操作,积极参与新知识的探索”、“把课程从教师讲解为主,变成由教师积极引导、创造学生的环境条件为主。”的教学方法的改革,必将对我国高职高专教育教学的改革及养更多技能型、适用型、知识型的人才产生积极影响。

4.2 实验班学生实验课课时为76,占总学时数的64.4%,对照班实验课时数为54,占总学时数的45.8%,实验班采用“整体课程设计”教学方法,将传统的人体解剖学的教学要求转化为学生学项目(任务),将单元教学要求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大项目,将课堂学习要求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小项目,对学生学习任务提出了明确要求,与教师示教、学生观察学习为主的传统解剖实验教学方法相比,“课程整体设计”进一步突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强化了学生的技能训练,提高了教学的实用性和应用性。因此,学生在技能考核中,实验班成绩优于对照班(P

4.3 “课程整体设计”是对传统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创新与改革,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通过对解剖学的课程目标、单元目标及课堂目标学习目标转变为学生学习完成的项目,改变了教师的地位与角色,既教师由主体地位变为指导性的主导地位,教师演变成帮助学生完成各学习项目的指导者面不是单纯的教育者。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对解剖知识的分析、理解及应用能力得到进一步训练和提高,因此,在理论课时减少的情况下,开展“课程整体设计”教学实验班的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系统性理解及对专业教学要求的掌握程度不低于传统教学的班级。在理论考试成绩比较表中,实验班和对照班成绩无明显差异(P>0.05)。

4.4 教师由于长期形成的教学观念和教学习惯,在教学活动中,有意或无意会地会将传统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带入课堂,影响“课程整体设计”的教学方法的实施。如运动系统等学生易理解、掌握的教学内容,学生的主动学习性高,学习效果好,较易开展整体课程设计教学,教师的角色、地位也易转变。但复杂的不易理解的教学内容如神经系统等,由于内容复杂、抽象,学生自主学习效果较差,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保证教学要求的完成,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讲解的内容相应增多,教师角色和地位的转变较为困难。因此,“课程整体设计”教学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较高,在开展教学前,应做好教师的学习、培训待工作,坚定教师的信心,为教师自学转变地位和角色打下坚实基础,才能保障“课程整体设计”教学的顺利开展。

4.5 目前,医科院校在尸源供给较为困难,对解剖教学的开展和实施造成了一定困难,开展“课程整体设计”教学,实验条件和成本要求过高,特别是尸体及局部标本需要量大,教学中虽然可采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及解剖图谱等方法以弥补标本直观教学的不足,但教学效果与采用标本开展的直观教学效果存在着一定差距,因此,为保证学生达到学习目标,学校应加大支持力度,改善实验条件,为“课程整体设计”的实施提供坚强保障。

参考资料:

教师学转促剖析范文6

1实验教学课程改革的实施

根据基础医学实验教学的内容和特点,将实验教学分为基础性、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三个层次:基础性实验与理论教学对应并同步进行,通过改善和提升教学条件,相应地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是在教师引导下设计并开展的实验,基于虚拟实验室的良好条件,又开展了虚拟实验;创新性实验是教师指导学生凝炼科学问题,并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开放实验室、大学生创新科研立项和参加教师的科研课题组等方式开展创新实验。

1.1改善基础性实验的教学条件与课程改革

1.1.1加强实验教学条件建设

近五年,我院着力加强基础医学实验教学平台的现代化建设:建成解剖学虚拟数字实验室和人体奥妙馆;建设8个显微数码互动实验室,并在电脑终端安装基础医学图片数据库和基础医学知识数据库;机能实验室建成机能虚拟实验教学系统,安装24个虚拟设计性实验项目;此外,更新生物技术实验室、病原与免疫实验室的仪器设备,其条件不仅可以满足常规本科生实验教学,也可满足创新性实验和研究生的基础实验工作。

1.1.2基础性实验的课程改革

依靠显微数码互动系统和数据库资源,在病理学和组织学实验教学中开展以问题为中心的整合式教学方法,要求学生综合运用图片资源和数据库资源,整合与问题相关的多学科知识进行问题分析,引导学生形成以器官为核心的医学知识思维体系[5]。利用解剖虚拟数字人系统、自制手术录像和3D臂丛解剖动画等丰富的实验教学资源,提高本科生学习解剖学的兴趣,并开展以问题为导向的解剖学实验[6]。在病原微生物学、免疫学和细胞生物学等实验教学中均引入病例讨论和问题式教学法[7,8]。

1.2增加设计性实验比例,优化教学环节

机能学实验室将单一的基础性实验革新为设计性实验内容,如将“神经干动作电位”实验项目更改为“神经干动作电位及局麻药对其影响与骨骼肌的单复合收缩”,将原本单一的生理实验变为整合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和药理学知识的设计性实验。解剖学实验室开展家兔脊髓半离断实验(选择不同的层面),半离断脊髓后观察下肢感觉和运动功能的改变,从而分析运动神经和感觉神经的传导路;开展“新鲜猪肾脏和心脏解剖”,以弥补人体标本的不足,增强学生的感观性认识。病原和免疫学实验室针对“疑似病例”设计病原菌分离鉴定的实验方案,鉴定到病原体后再与其引发的临床症状相比较,促进学生将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生物技术实验室有机地融合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的实验内容,将大部分纯验证性的基础性实验更新为设计性实验,根据实验项目的特点将实验内容进行衔接,如在两周内连续开展“细胞原代培养、细胞核与线粒体分级分离、人类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染色体制备与观察、X染色质的制备及染色体核型分析”等实验项目[9]。此外,在机能学实验室、解剖学实验室和病理学实验教学中开展“虚拟实验”。这些实验室的电脑系统中储存有虚拟实验内容、虚拟数字人系统、基础医学图库、基础医学课件,为开展虚拟实验奠定了基础。在虚拟实验过程中,通过设计实验过程,模拟临床诊断和治疗过程等形式,引导学生整合多学科知识分析问题。

1.3多渠道开设创新性实验

创新性实验对于提升学生的科学思维尤为重要,尤其对学有余力的优秀学生更重要,既可以帮助学生早期接触科研,又能够促使学生早期确立攻读硕士或博士的人生目标[3]。近年学生参加创新性实验的热情高涨,学校的投入也相应增加,相比五年前每年只有3-5个创新性实验项目,如今每年开展的创新性实验项目超过15个。首先是学生自主立题,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文献复习和凝炼科学问题,再由教师讲解基本科研方法,学生设计实验方案,最后由学生向相关部门申请立项,向实验室申请开放实验室。学生自主进行的创新性实验有“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与培养”、“牡丹江市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素研究”和“胃肠癌相关趋化因子的作用”等多个项目。另外,部分学生直接加入教师的省部级或部级科研课题组,学生选取其中一个小分支进行科研工作。

2实验教学课程改革的效果

五年来,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的硬件建设快速发展,实验教学的课程改革取得显着成效。基础性实验虽然比例下降,但在

融入现代化教学条件和调整了教学模式后,教学效果明显提升;设计性实验的比例从20%增长至60%,同时,原有的设计性实验项目得到进一步优化,并新增了虚拟实验;创新性实验与开放实验室、大学生创新科研立项、教师的科研项目相结合,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实验项目数量和质量均稳步增长。 2.1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提高

2.1.1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通过三种不同层次实验类型,全方位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基础性实验主要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重在验证理论知识;设计性实验培养学生综合多学科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掌握实验技能;创新性实验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重在促进学生掌握基本的科研方法,有利于学生在科学研究道路上的发展。经过三个层次实验训练的本科生,综合素质全面提高,动手能力明显加强,善于发现问题,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显着提升,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的能力亦得到加强。

2.1.2促进学生整合医学知识体系

病理学实验开展的临床病理讨论会和虚拟实验需要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分析问题,机能学实验需整合运用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和药理学三门学科的知识,生物技术实验需整合运用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的知识,免疫学和病原实验同样要用到生理学和解剖学的知识,因此在进行基础医学实验教学课程改革过程中,教师加强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促使学生认识到以器官或疾病为核心的整合医学知识体系,有利于学生后期临床阶段的学习。

2.2有利于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

2.2.1转变教师思想观念

教师在参与基础医学实验教学课程改革之后,教育思想理念发生明显转变,从以前的“重视理论教学、忽视实验教学”的误区中走出来,真正地认识到“强基础、强技能”和“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高度重视实验教学。此外,教师逐渐认识到形式多样的实验教学对于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性,完全接受实验教学由之前简单的验证式实验教学转变为基础性、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三个层次,并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全面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成功地调动教师的主观能动性,部分教师主动地提出增加实验项目或改进实验项目的关键环节,为达到“提高学生实践能力”这一目标献力献策。

2.2.2促进青年教师业务水平提高

优秀的教师团队是课程改革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因此,我们采取多种手段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其一,加强青年教师培养,鼓励青年教师不断加强自身业务素质,各学科逐渐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青年教师培养方案;其二,严格执行集体备课、试讲和听课等教学活动制度,要求青年教师学习交叉学科的课程,鼓励教师到临床科室学习交流;其三,鼓励青年教师提高学历层次,鼓励参加各种教学比赛,完善实验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制定并实施奖罚制度。通过一系列措施的实施,实验教学质量稳步提高,青年教师参加校级或省级教学比赛获奖数量也明显增加,为实验教学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基础。

教师学转促剖析范文7

全面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促进全社会创新能力的提高,已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趋势。如何在解剖学教学中淡化应试教育,真正贯彻实施素质教育的方针,是我们一直思考并探索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为适应教学改革与精品课程建设的需要,我们必须转变传统教育模式,探索出适应本学科特点的教学改革方案。

1 制定符合素质教育发展需要的教学目标

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使之成为具备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是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解剖学作为医学基础课程,是学好其它医学课程的基础和前提。为此,结合军医大学特点,解剖学教学目标必须达到以下要求:①熟练掌握人体各系统、各器官的形态结构特点、位置和配布规律,为学习医学基础及临床学科打好基础;②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良好军政素质的临床医师。

2 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模式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教材配备、教学大纲制订、教学内容各有侧重的基础上,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对临床专业五年制本科生,采用大体解剖和中枢神经解剖两段教学模式。大体解剖教学以小班课为主,讲习比例达1∶3,强调学生动手、观察、描述能力的培养。中枢神经教学以大班课为主,讲习比例为1∶1,强调学生理解、融会贯通能力的培养,教学中尽可能地结合科研和临床的实际推荐参考书籍,拓展学习视野,使学生对神经系统的知识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对其他专业的学生,则以系统性为教学主线,精简内容,侧重于学生系统化掌握人体各系统器官的结构与功能。

3 改进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

传统教学方法以老师为中心,学生被动地学习,这种“填鸭式”授课,容易培养出“高分低能”的学生,不能适应临床需求。应当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强调老师的主导作用,更应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解决问题。我们在实践中的体会是:①教学内容的抽象化与形象化相结合。授课时应密切联系临床病例与日常生活事例,生动讲解,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使学生能轻松掌握所学知识。②充分应用学导式教学,促进学生独立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首先通过布置提纲和问题,安排学生自学,锻炼学生概括、表达及分析的能力;再通过教师的启发及师生间讨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教学效果。③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借助辅导、参观标本陈列馆、制作标本、课外兴趣小组、讲座等形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新意识。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针对教材中有争议性的内容去查阅相关文献,阐明自己的观点,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

4 完善教学考评制度

教学考评制度是检验授课质量的尺度。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建立新型考评制度。①对教师的监督机制,加强备课、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效果评估等监督,对教师的教学情况进行把关,尤其是把教师对启发学生思维分析能力、因材施教、因课施教的能力作为重点,由教学专家及授课对象共同评估科学分析,并回馈给授课教师,利于改进。②对学生掌握情况的考评,主要是将过去单一的笔试形式改为多层次的以培养适应型人才为目标的考核形式,将考核贯穿整个学习过程,实行的结构评分制考核中笔试成绩仅占40%,而标本考试占到30%,其余部分为课外论文、课堂讨论、解剖操作等平时成绩。考试形式上,采用笔试、口试、开卷、闭卷等多种形式。

对学生素质教育及创新能力的考核,可通过考试内容的拓展和综合分析能力、科研思维的培养来实现。因此在教学考核中应当鼓励学生勇于突破原有的知识圈,向未知纵深发展。

[参考文献]

[1]董世武,应大君.医学检验专业人体解剖学考核方法探索[j].检验医学教育,2002,9(1):34-37.

[2]崔英健,孟滨,曲瑜,等.局部解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讨[j].局解手术学杂志,2004,13(4):259-260.

教师学转促剖析范文8

关键词:

10月29日我们一行参观了全国闻名的一所小学—成都市磨子桥小学。通过考察发现这所学校有许多值得学习借鉴的地方。这所学校特色是分明的,校长的办学思想是鲜明的,管理思路是清晰的。校长先进的教育理念使我深受启发,阳光教育令人耳目一新。我们在思索着这所学校为什么会办得那么成功,它有哪些是成功之处?我们知道经验是不可以复制的,只能借鉴,重要的是在这过程中,我们要弄明白别人是如何走过来?取得成功的最根本原因是什么?我们学校可以借鉴别人哪些?带着这些问题,我完成了此次参观学习,并撰写成此文。

磨小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也足以引起我深思的就是关于学校SWOT分析。因为他们通过这种分析,非常深刻地剖析了学校的内外部因素,从而确立了办学定位,走出了特色之路。SWOT分析法又称为态势分析法,SWOT的四个英文字母分别代表 “Strength, Weakness ,Opportunity,Threat”。意思分别为:“S :强项、优势; W :弱项、劣势; 0:机会、机遇;T  :威胁、挑战”,它是由旧金山大学的管理学教授韦里克于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来的,就是将与研究对象密切相关的各种主要内部优势、劣势和外部的机会和威胁等,通过调查列举出来,并依照矩阵形式排列,然后用系统分析的思想,把各种因素相互匹配起来加以分析,从中得出一系列相应的结论,而结论通常带有一定的决策性。①所以,基于这一理论指导,磨小围绕地理环境、学校规模、硬件设施、行政班子、教师队伍、学校管理、学生状况、家庭教育、社区参与、地方资源、教育政策、学校文化、学校特色、学校品牌等因素,从优势、劣势、机会、威胁等四个维度对学校进行全面分析,他们重视从问题中找出路,重视学校的规划,让规划真正成为引导学校发展的航灯。其实,他们走过的路是一条指向教育教学实践的路,重在促进具体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路,特别是指向自己学校的、课堂的、教师和学生发展的特色之路;感悟于程校长的勇于、善于认识并研究自己的学校,以促进或直接作用于自己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全面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学校发展竞争力为直接目的办学思想。

一、SW(优劣势)分析,剖析内部因素

学校中的优势是指那些保障学校竞争力,并促使学校获得战略性领先,保证学校实现学校发展目标的那些较好的内部因素或特征。如磨小从地域、生源、办学声誉、师资条件,校园环境、教学质量和教育理念等剖析其优势,他们发现学校地域优势资源明显,学生来源基础较好、社区资源丰富,办学声誉良好 (科研单位、学校、部队、电脑一条街)、教育理念先进,校园环境优美 (社会声誉、环境),教师队伍优秀,教学质量较高 (稳定、学科教学)等优势;而劣势是指那些可能给学校带来不利影响,并可能导致学校无法实现其既定目标的消极因素和内部特征,如磨小认为他们的阳光教育理念的核心价值认同度有待提高,换言之,教师的办学理念和对学校办学的价值认同度还不够。另外他们还认为名师队伍的专业化建设水平不能适应学校发展,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着学校的质量,他们善于剖析自己的不足,认为学校要发展,必定要发展教师。再者,他们认为校本课程建设与课堂教学变革没有根本性突破,从这一内部因素的剖析,我们可以发现,学校要发展,必须根基于课程建设与课堂教学的变革。最后,磨小还从着眼于未来的眼光剖析了其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运用相对落后等劣势,从磨小的优劣势分析中我们可以发现,学校在制定发展规划时必须考虑内优势因素和劣势因素,它们是学校自身在其发展中存在的积极和消极因素,属主观因素。这种剖析内部因素也是一种比较分析,是在一定范围内寻找学校自身办学过程中的优势和劣势的过程。

二、OT(机遇和挑战)分析,挖掘外部因素

学校中的机会是那些有可能帮助学校实现其超过自身既定发展目标的外部因素,或某种可能促使学校发展出现良好转机,甚至可能促使学校获得跨越式发展的因素的出现。磨小在发展中找到了机遇,如成都市被批准成为部级“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 ,所在武侯区的《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了“高位求进、特色发展”新的战略目标,这些都是打造学校品牌的良机,给予磨小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因素。当然他们也分析了学校面临的挑战,如理念认同、专业化队伍、课程教学改革和高标准办学条件这些外部因素,正是学校迎接的挑战,也是给学校带来有可能是威胁的外部因素。我们可以从中发现这些威胁有可能对学校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并可能导致学校无法实现既定目标,甚至可能导致学校发展计划无法实施的外部不利因素。但是正是这些外部环境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学校,通俗点说,大势所趋,这种大势就会间接地影响学校对未来决策的制定。如果磨小当时面临当时的困境时,不采取果断行动,在面临挑战时,不把握好当前局势,不难想象,这种趋势或者障碍就会导致学校发展的停滞不前,特色学校就不可能产生。所以外部环境要求学校必须发展,而面临的挑战学校必须做好应变计划并考虑新的发展机会。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清楚地感悟到磨小是通过OT(机遇和挑战)分析,清晰地确定外部环境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这种分析可以帮助学校更好地找准学校发展的方向,选择适合于自己学校发展的战略决策。

三、基于SWOT的分析,走出特色之路

磨小在完成SWOT分析后,将学校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排列,发挥优势因素,克服弱势因素,利用机会因素,化解威胁因素,制定出一系列学校未来发展的措施,如采用项目突破,整体推进的模式;构建阳光课堂、阳光课程,阳光家庭阳光社长,阳光环境;设计开发和实施了一系列的卓有成效的校本课程;如印像比较深刻的是他们开展的“家乡行”活动,让每个学生了解家乡并为之自豪,他们安排的综合实践相关活动课程中,将实践活动内容进行渗透到学生的德育活动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基于磨小教师队伍的现状,他们为教师实施职业生涯规划,以此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他们挖掘学校外的资源和优势,加强阳光系列教育活动,并渗透到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方方面面。使学校“阳光”的育人目标更加落实,追求有载体、有实效,最后走出了特色之路。

教师学转促剖析范文9

关键词:护理操作;应用解剖;教学;应用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7-0174-02

护理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主要特征表现在“培养目标的实用性,专业设置的职业性,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及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因此,护理应用解剖课程已成为众多从事护理专业解剖学教育工作者研究的课题。现将我校多年来在开展这项工作上的体会做一总结,供同道们借鉴。

一、护理应用解剖学有利于把课堂知识与临床需求相结合

从解剖教学而言,随着社会对护理人才要求的提高,传统的系统解剖学教学模式,在深度和广度上都难以达到培养现代护理人才的要求,不同程度地影响了护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新学制下的护理教育,教学内容已有了较大的改变,逐步适应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及人们对整体护理的需求。在临床实际工作中,要求护理人员不仅要掌握一般的护理操作技术,还应掌握适应这一发展的临床各专科护理的操作技能。目前虽多数医学基础课程的教学方式在不断改进,但基本仍保留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而没有向专业性强的护理模式转变。这种教学模式将远不能适应新世纪对护理人才素质的要求,也不利于护理人员未来的发展及参与高层次的竞争。培养高素质的现代护理人才,强化护理应用解剖学教学,促使解剖学教学与护理临床有机结合,有针对性地解决传统教学的不足,从而为临床护理继续教育打下基础。理论教学要以应用为目的,以讲清概念、强化应用为教学重点,注重实用。打破各学科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坚持基础课与专业课优化组合,与临床课紧密结合,加强有机的逻辑联系,减少重复与脱节。因此,应注重医学基础与临床护理相互渗透、有机结合,以增强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校在第二学期把护理应用解剖课程列为限选课,要求护理专业的学生都要修,学时为16节,讲授一些临床常用操作的解剖基础。正如护生自己说:“在校通过各个实验,一到临床,很快就能发挥出来,不论是静脉注射还是各种操作,都能做到胆大心细,能胜任临床工作。

二、护理应用解剖学有利于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根据职业岗位要求进行课程教学设计,打破盲目积累知识的教学方式,突出应用能力目标。目前,解剖教学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未能紧密结合和充分反映护理专业的特点,不同程度地影响了解剖学的教学效果和后续课的教学。因此,开设以应用为目的的护理应用解剖学课程是护理专业解剖学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我们认为,在护理专业的解剖学教学中,教材和教学方法、教学手段都必须进行改革。教材内容要明确专业培养目标,反映学科新进展,增加与临床相结合的内容。要为临床应用服务,以“临床上有用、够用”为原则,体现护理专业的特点,加强与实际工作的有机联系。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开展以“学生为中心”、“问题为中心”的“讨论式教学”。要淡化学科意识,打破过去只讲系统解剖学的传统教学模式,增加护理应用解剖学内容。以临床护理实践为引导,根据护理专业的特点进行解剖学教学。随着国内外教学和科研工作的深入,与护理专业相配套的应用解剖学教学大纲、实验指导或实习手册将逐步完善,教具也会越来越多,从而适应现代教学的需要。将人体解剖学知识与护理操作训练有机结合,将有利于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以比较直观的形式认识或回忆护理操作所涉及的解剖知识,进而提高其在实际操作中的成功率。护理解剖标本的应用是实现这一结合的有效手段。制作护理解剖标本、模型,要密切结合护理操作的特点,创建一个完善的能适应护理应用解剖学教学的实验室。我校在讲授护理应用解剖时,结合教学录像、护理模型和解剖标本,创造亲临其境的环境,使学生真正做到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

三、护理应用解剖学课程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素质

从事解剖学教学的大多数教师缺乏护理专业知识,一般不在临床护理第一线工作。为了尽快适应开设护理应用解剖学课程的需要,胜任这门课程的教学,解剖学教师可以加强与护理工作者的合作与交流,主动学习护理学基础等课程。利用第二学期无教学任务或任务较轻的有利条件,进修临床护理;参加每两年举办一届的全国护理解剖学学术研讨会;等等。通过护理应用解剖学的教学,将促进教师钻研护理应用解剖学知识,加强与护理专业课教师之间的互相交流学习,教师们遇到问题互相请教,在教中学,在学中教,时常也从学生中吸取临床知识。如在“四肢的浅静脉穿刺”这一章节中,教科书均提到要向心穿刺,但在实际操作中,同学们看到临床教师在手背静脉穿刺时也有离心穿刺,并且不影响流速,我们就分析了这一现象,认为手背静脉网交通丰富,离心穿刺也是可行的。就这样一点一滴地增加护理知识,从而不断更新知识结构,适应护理应用解剖学教学的需要。职业教育的目标要紧紧盯在“能力”上,激发学习动力,落实做中学,培养创业创新能力。要利用护理应用解剖学这一平台,把注重知识传授转变为注重职业行动能力的训练;把理论与实践分离转变为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把以教师的“教”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的“学”为中心;把“听中学”转变为“做中学”。

四、培养学生理论结合实际的护理操作能力

知识是学生需要学的,能力是学生练出来的。护理应用解剖学课程的开设有利于培养实用型护理人才,培养具有整体护理所“必需”的专业基本知识、较强的实践技能和良好的职业素质。在应用解剖教学中,结合不同局部的临床操作,学习解剖学知识和操作中应注意的事项,同时配合大量的图片和应用解剖学教学标本,使其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如胸膜腔穿刺、胃及十二指肠插管、男性导尿、腰椎穿刺、臀大肌注射等,结合标本,确定操作的部位,叙述经过的层次结构、局部结构特点和应注意的问题等,使学生在标本上演示和叙述了操作过程,为正确实施操作奠定了基础。改变学生被动封闭的学习局面,解决基础脱离临床、理论脱离实际的问题,克服知识与能力、教书与育人分离的弊端,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学生智力,开阔思路,培养临床思维能力。对提高护理操作的成功率,提高护理队伍的业务素质,促进护理技术的提高,为临床输送合格人才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应用能力,又有助于其保持知识的完整和记忆力的长久性,为临床护理操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师学转促剖析范文10

[关键词] 实验教学改革;实验环境;教学方式;实验考核

[中图分类号]G424.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7(a)-101-02

The practice and thinking of reform in human anatomy experimental teaching

ZHAO Xiao-hua, LIU Jun-ling, WANG Jin-ping

(Department of Human Anatomy, Weifang Medical University, Weifang 261042, China)

[Abstract] Experimental teaching in the teaching of human anatomy occupies a very important position. How to carry out the experimental teaching better, to adapt them to medical education reform and development,has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With the teaching practice in our college, the experience in the experimental environment, teaching methods and examination are talked about.

[Key words] Experimental teaching reform; Experimental environment; Teaching methods; Examination

人体解剖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医学课程,它属于形态学范畴。实验教学在解剖学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解剖实验课,学生通过对实物的观察、辨认和识别、活体触摸,建立起形体概念,形成形象记忆。另一方面又要通过实际解剖操作来培养人文精神、动手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因此,研究如何更好地开展解剖学实验教学,使其适应医学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人结合我院的教学实践,浅谈以下体会。

1改善实验环境与条件

1.1实验室环境建设

提到尸体解剖,人们自然与“恶心”的福尔马林味道联系在一起。这在某种程度上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我校共有12间解剖实验室。每间实验室配置了多功能解剖实验台3台,壁扇4台。实验室均安装了2台高效向下、向外排气装置。并定期清扫实验室,始终保持其清洁、宽敞、明亮,使福尔马林味降到最低,为学生创造了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

1.2实验室标本建设

我校根据解剖学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各专业的不同特点,注重解剖标本“分类制作、综合利用”。每次上课我们充分保证实验标本的质和量,并注意知识横向、纵向联系。例如,在实习呼吸系统时,要将胸廓同时展示给同学,加深了同学们的感性认识。每次实验课后,实验人员要对标本进行量和质的检查,对破损标本有计划进行修补、制作和补充;还有效利用动物解剖来弥补尸体标本的不足,例如,在学习眼球时,固定过的尸体标本无法观察到无色透明的角膜、晶状体的真实形态,通过让学生亲自解剖新鲜的牛眼,则很好地弥补了这一缺陷;我校还用模型、生物塑化标本仪代替了部分尸体标本,达到更直观的效果。

1.3多媒体使用

我教研室配有6间数码互动实验室,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为实验教学提供了非常有力的支持和理想的技术手段。借助多媒体,不仅使标本更加直观,实现共享,还可以做动态演示,用Photoshop、Flash等工具进行二次加工,把想象的东西视觉化,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再结合传统教学手段,对照标本或模型辨认相关结构,既有看得见(动态)的,又有摸得着(静止)的,有利于学生从感性、局部的认识向理性、整体的认识转变。并组建解剖学多媒体教学网站[1],既方便学生课外自学,可以解决教学学时不足的问题。

1.4实行实验室和标本陈列室开放制度

形式采取定时开放和预约开放两种,并安排老师进行辅导和答疑,学生在实验室亲自动手观察标本和模型,增加了学生动手观察的机会。在自愿的前提下,学生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自制作标本,锻炼实际操作技能,既充分利用了教学资源,也促进了实验室的建设。

2 改革实验教学方式

当今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学生在学校里最重要不是要学到多少知识技能,而是要学会学习。因此,解剖学实验教学要重点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以减少学生对老师的依赖性。

2.1改变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师提要求示教学生再观察教师小结”的教学模式呆板,使得学生处于被动地位,教学效果不太理想[2]。我们把“学导式”教学法引入了实验课教学中。通过“教师提出目的要求学生预习、查阅资料分组观察并讨论学生讲解教师小结、评估”,把教师由讲述人转变为引路人,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促进与提高,极大提高了实验课的教学效果。

2.2重视设计性实验与综合性实验

在课余和双休日时间,开放实验室,增加实验教学的时数。教师将人体某些局部设计成综合性实验或者结合临床应用选择合适课题设计成设计性实验,让学生主动进入实验室对尸体标本进行操作、观察、研究和论文写作,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3重视实验考核

实验考核是对学生在实验教学中掌握实验内容的测试,不应削弱还应加强。我校采取实验课成绩单列制度,实验课成绩不及格,本门课程也不及格。实验成绩包含平时的学习态度、实验技能、实验报告及结课后的标本考试。根据我校实验室的客观条件,探索出一套解剖学实验考核的形式和方法――“抽签式”标本考试。教研组人员集中讨论。将所有考核内容分解搭配,组成内容不同、难度相当的题卡。建立一套完整的标本试题卡电子题库。考试中由学生随机抽卡,在实验室进行现场考核。根据卡上的题目,让学生辨认、找出指定的器官或结构10个,时间10分钟。要求学生单独进行,寻找准确的结构,指认正确位置和形态。由监考教师确认后,当场打分,力争做到客观、公正、公平、有效。

我们通过以上措施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克服了学生重理论、轻实验的思想,从而提高了学习实验技能水平,为把学生培养成知识型、实用型人才做了一些具体工作。

[参考文献]

[1]李楠,杨桂姣, 宋岳涛. 数字神经解剖学图像数据库的构建与资源共享[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07,38(1):11-13,39.

教师学转促剖析范文11

一、认真总结,深入开展转段动员工作。

在全市先进性教育活动转段动员会后,市教育局组织参加第一批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党员召开了转段动员会议,动员会首先传达了楼书记讲话精神,明确当前先进性教育活动的重点已正式转入分析评议阶段。并对学习动员阶段工作进行了认真总结回顾。在部署分析评议活动时,明确分析评议阶段的工作重点是思想发动、征求意见、交流谈心、党性分析和民主评议。为保证几项活动的顺利开展,教育局党委要求各支部、党员端正态度,放下包袱,深入基层,真心诚意的听取群众和身边同事的意见建议,真心开展谈心活动,潜心搞好党性分析,精心组织民主评议。特别是在征求群众意见时,要向求学校教师征求意见,要向教育系统特聘的行风监督员征求意见,要向相关部门单位征求意见,要通过多方面征求意见,发现问题,寻找差距,改进不足,整改提高,切实开展好先进性分析评议活动。

二、狠抓落实,以行促效

1、出台制度,保证评议活动有序开展。

搞好分析评议工作,是确保先进性教育活动取得实效的关键。这一阶段的工作成效如何,决定着整个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实效,决定着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成败。把这一阶段工作做好,就为搞好整改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市教育局党委充分认识搞好这一阶段工作的重要性,根据市先进性教育办公室的安排,结合教育系统实际,细心谋划,认真制订了《市教育系统第一批先进性教育活动分析评议阶段工作计划》,计划就开展分析评议工作的重要性、具体措施、工作要求、组织领导和日程安排作了详细的规定,把分析评议工作分为征求反馈意见、开展谈心、撰写党性分析材料、专题生活会、提出和反馈评议意见、通报评议等六个环节。工作计划的出台,保证了教育系统分析评议工作顺利有序的开展。

同时在广泛讨论的基础上,制定了教育系统党员先进标准。即“治学严谨,实事求是,争当博学多才之楷模;情倾教育,心系百姓,争当立德育人之楷模;锐意进取,开拓勤勉,争当实干创新之楷模;廉洁自律,率先垂范,争当无私奉献之楷模。”要求教育系统全体党员对照标准,结合工作实际,认真开展自我剖析,评议整改,使教育系统先进性教育活动始终走在全市前列,使教育系统党员的先进性始终走在全市前列。

2、广开言路,广泛征求意见。

为找准教育系统党员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增强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教育局先进性教育活动办公室围绕“存在问题和意见”,特制定了《义乌市教育局先进性教育活动征求意见和建议表》,向机关单位、乡镇街道、下属单位、广大师生、行风监督员以及社会各界共发放了200多份意见和建议征求表,广泛征求社会各界对教育局党委及党委成员、党员干部、不符合先进性要求的事例等。目前已收回44份,经初步统计,其中对市教育系统广大党员干部的意见和建议无、满意、无异议等19份,有各种意见建议的25份。归纳主要有带生、减负、加强师德建设和教师培训、关心基层和教师、加强管理监督、促进教育均衡、关心退休教师等几大问题。同时在局机关办公楼设立了意见箱,在义乌教育网设立了局长信箱,接受广大师生群众的意见建议,先进性办公室对各种问题及时进行答复。

在此基础上,局党委还上门邀请全市离退休教师代表召开专题意见征求座谈会,认真听取离退休老同志对教育局班子成员、局机关及全市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建议。真正听取各方面多层次对教育工作的意见建议。

3、交流思想,促膝谈心。

从x月x日开始,教育系统各支部党员开展了谈心交流活动,党员们敞开心扉,畅谈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的感悟和体会。特别是局党委领导班子成员,率先垂范,主动找其他党员谈心,充分发挥表率作用。四位局领导不仅在班子成员间进行谈心,还与各分管处室负责人谈心,与所在党支部的党员谈心。同时市教育局党委党员干部谈心人数次数做出明确规定,要求局级党员干部谈心不得少于15人,科室负责人少于10人,一般党员之间不少于5次。科室负责人不仅与本科室党员谈心,还与其他科室负责人进行了谈心。在谈心活动中,党员们敞开思想,坦诚相见,互相帮助,互相提醒,增进了解,形成共识,用自己的真心实意换对方的真情厚意。通过谈心活动,党员们增进了友谊,加强了团结,消除了隔阂,解决了突出问题。通过谈心交流活动,全面掌握了教育局机关党员的思想动态,听取心得体会,收集了各总支、支部对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意见和建议,为下一步撰写党性分析材料和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对照检查,认真剖析,积极撰写党性分析材料。

在积极开展谈心活动的同时,认真做好撰写党性分析材料的辅导工作。局领导就写作的方法、内容、要求等多次在会议上做了辅导,指出要通过撰写党性分析材料,认真剖析,寻找差距,为以后整改提高活动打下扎实的基础。要求党性分析材料要把握主线、紧扣主题、找准问题、实事求是、明确方向,防止写成工作总结、书面检查。要按照定“一”,摆“三”,分“四”,改“二”的比例来撰写,即在党性分析中,肯定成绩的内容占10%,查摆问题的内容占30%,分析产生问题根源的内容占40%,整改的内容占20%。要通过撰写党性分析材料,认真剖析,寻找差距,为整改提高活动打下扎实的基础。

根据上述要求和对照教育系统制定的先进性标准要求,教育系统参加第一批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每位党员根据自身实际和工作情况,在深刻反思和对照检查的基础上,撰写了党性分析材料,要求每位党员分析材料字数在3000以上,局班子领导在3500字以上,同时根据分级负责的原则,局主要领导对其他班子成员,局分管领导对联系科室同志的党性分析材料,认真开展了审阅工作。

5、召开专题生活会,民主评议,分析整改。

根据征求意见反馈意见和党性分析材料所体现的问题和不足,市教育局党委及时组织召开了专题组织生活会和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在x月xx日召开的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上,专门邀请了市政协主席万关华同志,市委先进性教育活动督导组成员,局机关各科室负责人参加生活会。会上局班子几位领导对照《》和教育系统党员先进性标准,对照省委市委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具体要求,紧密结合班子和个人的思想实际,着重从前一阶段学习情况及体会、存在的问题、问题的根源、今后努力的方向等四个方面查摆问题,深刻进行党性分析,明确整改方向和重点。各科室负责人分别对班子成员和全市教育工作提出了意见和建设,万关华同志也充分肯定了教育局班子民主生活会质量,并提出了局班子需要注意和解决的几个问题。局党委在专题民主生活会上严肃、认真、求实的态度为全市教育系统做出了表率和榜样。

随后局班子领导分批参加了其他两个支部及机关支部各党小组的专题组织生活会中,对支部及党小组的专题组织生活会进行认真指导和分析评议。

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和专题组织生活会后,召开了专题通报会,对两次生活的基本情况、领导班子存在的突出问题及整改措施、党员存在突出问题和整改意见以及今后努力方面、党支部的评议结果进行了通报。

通过专题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广大党员干部认真查摆问题和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真正做到自我批评到事,相互批评到人,切实触及了思想,触及了灵魂。广大党员干部普遍反映,此次专题民主生活会触及深、收获大、效果好,是一次难得的党性洗礼,是党内政治生活中一次难忘的记忆。

6、积极开展“回头看”活动,做到边议边改。

近一个月的分析评议阶段成效如何?教育系统还存在哪些不足?广大党员有什么改进?这些问题是广大党员和关注教育系统先进性教育活动的社会各界十分关注的问题。为此在分析评议后阶段,根据市先进性教育活动办公室的安排和教育系统先进性教育活动的进程,开展了“回头看”活动:一是自查为主,确保七个环节不折不扣。为提高分析评议活动实效,在分析评议后阶段,市教育局党委向每位党员发出了“回头看”的通知,,要求各有关党支部认真回顾分析评议阶段的各项工作。二是督查配合,确保分析评议工作质量。在积极开展自查的基础上,局党委对各党支部开展了督查活动,按照“存在问题要真找,党性分析要深刻,努力方向要明确,整改措施要可行”的要求,制定了《市教育局先进性教育活动分析评议督查反馈表》,对各党支部的工作计划、问卷调查、谈心活动、党性分析材料、生活会情况、通报情况、总结等七个环节的工作进行质量,开展督查活动。三是开展“补课”,为整改工作夯实基础。针对在自查和督查中出现工作不到位的情况,在局党委的监督下进行一次“补课”,重点抓好资料短缺,党性分析材料不够深刻等情况。通过自查、督查、“补课”等有效措施,及时补缺漏、促平衡、保质量,为下阶段开展整改工作夯实基础,做足了准备。

同时为确保先进性教育活动真正成为群众满意工程,专题民主生活会后,根据会上的评议结果和整改意见,坚持立改立行、边议边改。以通过实际行动,切实让群众感受到了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产生的新变化。

三、工学结合,以学促工,以工补学

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服务水平,促进各项工作,为此,市教育系统始终把先进性教育活动与当前开展“减负”工作、高考中考准备等教育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提出“三保证一关系”,真正做到两不误、两促进。

教师学转促剖析范文12

为切实开展好作风专项整治活动,进一步加强我校行风校风建设,促进我校教育教学和谐、健康、快速发展,我校根据上级主管部门的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扎实做好了自查自纠阶段的相关工作。现将本阶段的活动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准备工作体现了“早”

我校的自查自纠阶段的准备工作做到了早谋划、早安排,3月17日,我校就及时地总结了上一阶段工作,安排了本阶段的工作日程, 6月26日学校组织全体教师深入查找自身在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及生活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开展“照镜子、查问题、找差距”的活动,要求每位教师都要写自我剖析材料,在民主生活会上开展了批评与自我批评。

二、征求意见体现了“广”

为了深入查找学校及全体教师存在的主要差距和突出问题,我校征求意见体现了“广”。一是给学生布置了任务——征求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由学生反馈于学校。二是广泛征求离退休教师的意见,以互动的方式倾听他们对学校工作的谆谆嘱咐。三是开展学生评教活动和教师民主评议领导班子活动。

三、撰写剖析材料体现了“细”

全体教师在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对照自已的工作,认真查找了自已在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生活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细心地写好了内容实在、问题准确、分析透彻、措施具体可行的剖析材料,从自己的懒、散、满、慢、浮等不良现象分析到自己要“用心想事、用心谋事、用心干事”;从自己的教法陈旧剖析到教育理念的与时俱进,这都体现了“细”。

四、活动开展的过程监管体现了“严”

首先是严格考勤制度,凡不按要求参加作风专项整治活动的,一律按学校工作纪律制度严格执行。学校作风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随时对教师的学习工作情况进行检查考评,并将考评结果与教师评优评先、年度考核等挂钩。

五、存在的不足

一是个别教师对此次作风专项整顿工作在思想认识上不十分到位,个人分析抓不住主要问题,谈认识比较肤浅;二是个别教师学习不够深入,领会不深,学习笔记不够规范。三是在民主生活会时,个别教师在评议同事时发言不够积极。

六、整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