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工艺流程设计论文

工艺流程设计论文

时间:2022-11-07 22:27:16

工艺流程设计论文

工艺流程设计论文范文1

学校名称:天津商业大学

办学类型: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

办学性质:公办

办学层次:硕士、本科

二、学校简介

天津商业大学前身为天津商学院,由国家商业部和天津市人民政府于1980年创建。1998年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2007年更名为天津商业大学。学校以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商业大学为目标,为科教兴国作贡献。

学校的学科涵盖管理学、经济学、工学、法学、文学、理学、艺术学等学科门类。目前占地1379亩,建筑面积55.7万平方米。现有商学院、机械工程学院、生物技术与食品科学学院、经济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法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外国语学院、TUC-FIU合作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理学院、艺术学院、设计学院、高职与继续教育学院及马克思主义学院15个学院和大学外语教学、基础课教学、体育教学3个教学部。学校现有54个本科专业,68个硕士点,其中一级学科硕士点9个,专业硕士点10个,在校生近2.3万人。

在学科和专业建设上,学校围绕经济建设对人才的需要,坚持多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逐步形成应用学科的综合优势。学校拥有5个省部级重点学科,4个特色专业,11个天津市品牌专业,2个天津市重点实验室,“管理创新与评价研究中心”天津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以及冷冻冷藏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热能与动力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际酒店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在人才培养特色上,学校坚持主动适应社会需求,培养商学素养与专业能力结合、知识学习与实践能力并重、诚信做人与创新能力兼备的复合型创业型应用人才。

学校积极发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的办学经验,先后与美国、日本、韩国、法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30多所高校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开展多形式的交流,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共同培养人才。

学校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坚持立德树人,坚持人才强校,坚持特色发展,坚持国际化办学,完善复合型创业型应用人才培养体系,提升学校综合实力,为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而努力奋斗。

三、艺术学院、设计学院简介

天津商业大学艺术类专业始建于1992年,经由装潢设计、工业设计、艺术设计、绘画、动画等专业不断发展,师资队伍不断壮大,现有艺术学院和设计学院两个学院进行艺术类专业人才培养。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建设,学校现有绘画、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动画等5个艺术类专业,拥有艺术类专业在校生近1400人。

艺术学院设有绘画专业,为突出商学艺术人才培养特色,学院在专业建设上进行细分,设立中国画、油画、商业插画、艺术管理等专业方向。学院师资队伍精干,有专攻中国山水画、花鸟画、油画、雕塑、书法、艺术理论等方向专任教师20名。自建院以来,艺术学院教师已先后出版专著及艺术作品集25部,教材10部,其中天津市“十五”规划教材1部,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4部,出版译著5部,在各类期刊发表学术论文60多篇,艺术作品800余幅,参加各类艺术展览30余次,2人次获银奖,9人次在国内外举办个人画展。

学院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培养高层次、综合型人才为己任,不断改进培养模式,不断拓展培养渠道,丰富培养层面。学院学生已有236人次参加了全国各类艺术设计大奖赛,39人次获作品入围奖。2005年,在第十五届台湾与大陆联合举办的“时报金犊奖”设计大赛中获大陆决选优胜奖;2007年,在中国广告协会主办的“2007—2008第六届中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节学院奖”设计大赛中获全国金奖;2008年,在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主办的“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中,获平面类作品全国二等奖及天津赛区一等奖、天津赛区优秀奖;2013年荣获第五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天津赛区优秀奖;荣获“我的中国梦”天津市高校公益广告设计大赛平面类作品优秀奖,荣获天津市青年新媒体创意创业节微动漫比赛三等奖,荣获天津国际设计周设计竞赛入围奖;2014年荣获天津市高校公益广告设计大赛平面类作品优秀奖,荣获中国当代大学生艺术作品年鉴评选优秀奖。

学院与许多国家的教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良好的交流合作关系。近年来,艺术学院先后有多人次出国访问、讲学、开展合作研究或参加学术会议,举办多次国际学术会议、文化交流活动,接待海内外专家学者来访、讲学多人次,为促进中外文化之间的交流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设计学院设有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动画4个艺术类专业和工业设计1个理工类专业。学院教职工40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10人;学院教师士3人(含在读1人),硕士23人。近年来,学院教师已出版专著、译著、作品集、教材等近20部;在各类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20多篇,艺术与设计作品1800余幅,参加各类展览、举办个人作品展近30次;承担各级别纵向课题30多项;获国家设计专利近20项;获得设计创新影响力单位奖。设计学院实验室设备资产约850万元,占地面积1428平米,面向设计学院五个专业及学校其他相关专业开放。学院学生在全国各类艺术设计大赛中,共获得奖项32项,其中一等奖5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优秀奖及其它24项;省部级奖项159项,其中一等奖9项,二等奖14项,三等奖20项,优秀奖及其它116项。以学院学生设计作品为主要内容而出版发行的设计作品集、教材等共7部。

四、艺术类专业介绍

绘画专业

包括中国画方向、油画方向、商业插画方向和艺术管理方向。

1.中国画方向

培养目标:

本专业方向培养在中国传统绘画领域内,具有扎实的传统绘画功底与艺术史论基础;熟悉艺术商业市场运作;了解艺术策划形式;能掌握良好的公共艺术创新意识;掌握先进的艺术经营方法和一定艺术管理能力的复合型创业型应用人才。

主要课程:

素描、色彩、二维构成表现、中国美术史、综合材料、当代水墨研习、中国书法表现、中国工笔画技法、中国画论,中国画山水、中国画人物、中国画花鸟、中国画创作等课程。

学制:四年制本科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毕业生就业去向:

学生毕业后,可在各类美术创作团体、商业美术制作单位、各类美术展馆、各类媒体及出版单位、艺术市场经济管理部门从事艺术创作、专业教学与实验等相关工作。

2.油画方向

培养目标:

本专业方向培养在油画领域内,具有扎实的绘画与艺术史论基础;熟练掌握油画的各种技法和材料;熟悉艺术商业市场运作;了解艺术策划形式;能掌握良好的油画与公共艺术创新意识;先进的艺术经营方法和一定艺术管理能力的复合型创业型应用人才。

主要课程:

素描、色彩、二维构成表现、西方美术史、置换与空间造形主题创作、综合材料、绘画透视、油画静物、油画人物、油画创作、综合绘画创作、影像绘画、综合绘画创作等课程。

学制:四年制本科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毕业生就业去向:

学生毕业后,可在各类美术创作团体、商业美术制作单位、各类美术展馆、各类媒体及出版单位、艺术市场经济管理部门从事艺术创作、专业教学与实验、艺术监管及展览策划等相关工作。

3.商业插画方向

培养目标:

本专业方向主要培养当代商业插画领域内具有扎实的艺术绘画基础、熟悉插画设计流程、了解各类画种的表现形式、手段、材料,能够掌握较为先进的设计方法和插画理论前沿知识,具备良好创新意识和手绘、设计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

素描、色彩、中国

美术史、西方美术史、二维构成表现、绘画透视、置换与空间造型主题创作、综合材料、中国画写意、商业插画与装饰绘画、图案设计、图形创意、编排设计、动漫设计、商业插画、综合绘画研习。

学制:四年制本科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毕业生就业去向:

学生毕业后,可在出版(书籍、期刊、报纸)机构、平面媒介部门、商业网站平台、专业插画设计公司、动漫设计公司、企业宣传推广部门、教育教学机构等相关单位就业。

4.艺术管理方向

培养目标:

本专业方向主要培养当代艺术市场营销领域内具有扎实的艺术史论基础、熟悉艺术商业市场运作、了解一定的艺术品销售形式,能够掌握较为先进的艺术管理方法和艺术市场前沿知识,具备良好艺术经纪、经营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

素描、色彩、绘画透视、工艺美术史、计算机辅助设计、艺术实践、摄影等基础课程,同时要学习艺术管理学、艺术品鉴赏(包括书画、玉器、陶瓷)、艺术市场调查、艺术品投资与拍卖、艺术与文化创意产业考察等专业课程。

学制:四年制本科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毕业生就业去向:

学生毕业后,可在美术馆、艺术展览馆、艺术博物馆、艺术品拍卖行、艺术品典当行、教育教学机构等相关单位就业或担任企业、集团或个体艺术家的艺术经纪人。

设计学类(按大类招生)

包括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环境设计专业和产品设计专业。

1.视觉传达设计专业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当代平面设计领域内具有扎实的设计基础和现代商学素养、熟悉商业设计流程、掌握较为先进的设计方法和设计理论前沿知识、具备良好创新意识和视觉传达设计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

设计素描、设计色彩、计算机设计软件基础、艺术概论、公共关系学、中外设计史、设计•商业•文化、设计心理学、二维与三维构成设计基础、图形创意、公共设计原理、手绘综合表现、摄影、环境设计初步、设计文论写作、艺术采风、设计考察、印刷技术、广告传播学、企业形象设计、文字与版式设计、创造性思维训练与拓展、书籍装帧、装饰艺术、包装设计、平面广告设计、数字媒体设计、展示与陈设、网页设计、设计市场调查、印刷材料与工艺等。

学制:四年制本科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毕业生就业去向:

学生毕业后,可在各类传媒机构(电视台、报社、杂志社)、大中型企业营销策划部门、品牌设计与推广部门、商业网站平台、专业广告公司、平面设计公司、包装设计公司、教育教学机构及出版机构等相关单位就业。

2.环境设计专业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当代环境设计领域内具有扎实的设计基础和现代商学素养、熟悉商业领域建筑的室内外环境设计与施工流程、了解装饰装修材料与工艺、具备项目策划与经营管理能力、掌握较为先进的设计方法和设计理论前沿知识、具备良好创新意识和环境设计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

设计素描、设计色彩、计算机设计软件基础、艺术概论、公共关系学、中外设计史、设计•商业•文化、设计心理学、二维与三维构成设计基础、图形创意、公共设计原理、手绘综合表现、摄影、环境设计初步、设计文论写作、艺术采风、设计考察、人机工程学、装修材料工艺与施工制图、中西建筑艺术与装饰、室内设计程序与方法、室内空间设计、建筑设计基础与方法、室内专题设计、家俱设计、中外园林景观设计综述、室内装饰陈设设计、旧建筑改造及室内设计、设计市场调查、建筑景观模型制作与工艺等。

学制:四年制本科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毕业生就业去向:

学生毕业后,可在城市规划建设

部门、建筑设计院所、企事业策划宣传部门、建筑与环境设计机构、商业推广传播机构、专业景观与室内设计公司、教育教学机构及出版机构等相关单位就业。

3.产品设计专业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当代工业产品造型设计领域内具有扎实的设计基础和现代商学素养、熟悉产品设计的流程和市场需求、把握产品的功能、材料、结构、外观和加工工艺、掌握较为先进的设计方法和设计理论前沿知识、具备良好创新意识和产品设计研发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

设计素描、设计色彩、计算机设计软件基础、艺术概论、公共关系学、中外设计史、设计•商业•文化、设计心理学、二维与三维构成设计基础、图形创意、公共设计原理、手绘综合表现、摄影、环境设计初步、设计文论写作、艺术采风、设计考察、人机工程学、产品设计、工业设计思想基础、产品构造原理、产品设计方法学、造型材料与工艺、产品形态设计、产品模型制作与工艺、模具设计基础、设计市场调查、交互设计、体验设计等。

学制:四年制本科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毕业生就业去向:

学生毕业后,可在工业设计专业部门、产品研发设计院所、产品设计推广传播机构、企事业单位、教育教学与出版机构以及与产品设计相关的交互设计、信息设计、视觉传达、环境设施设计、展示设计等相关单位就业。

动画专业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学生能够掌握动画创作的基础理论、动画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理解动画产业发展状况、新技术与新媒体的应用。培养以文化(创意)产业理念为先导,具备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商业动画广告专业人才。通过专业知识的学习,本专业学生将有能力在动画产业链条中的影视与动画制作团体、动画应用机构、动画传播等企事业单位从事动画策划、动画创作、动画设计与制作、动画推广与应用,以及在各级各类院校、科研院所从事动画教学与研究工作的应用型、创新型人才。

学生在学期间将通过动画专业学科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选修课程以及实践类课程的学习,构建起完整的动画专业知识体系。本专业知识体系的构建,通过对电影美学、视听语言等一级学科的理解,经历动画素描、动态速写、色彩表现等学科基础课程的训练与动画概论、世界动画史等学科基础理论课程的熏陶,深入原动画基础、运动规律、动画广告等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利用摄影与摄像、实验动画、动画编导与剧作、动画表演与创作等专业选修课程的拓展,逐渐形成一套完整的知识体系。在课程知识体系的构建过程中,授课教师将启迪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注意培养学生积极响应课堂讨论与学术交流,提升学生的表达和沟通能力;大力提倡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团队精神,发挥其组织与合作能力;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增强其自主创业能力。

主要课程:

专业导论、电影美学、动画概论、动画广告、视觉传达设计、原动画基础、视听语言、运动规律、计算机二维动画基础、计算机三维动画基础、计算机辅助动画设计、摄影与摄像、分镜头脚本、动画角色设计、动画场景设计、动画编导与剧作、动画表演与创作、非线性编辑与影视后期、实验动画、世界动画史、课程设计、课程开题报告、课程设计实践、中国电影博物馆参观、文化艺术考察、动画产业链考察、毕业设计等课程。

学制:四年制本科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工艺流程设计论文范文2

专业介绍

服装与服饰设计

培养目标:具有艺术设计、创作能力和艺术专业外语应用能力的国际型、复合型的高层次服装与服饰设计人才。

专业特色:国际艺术学院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的特色是充分发挥外国语学院的国际教育资源的优势,培养学生当代艺术设计前沿观念与多专业组合的新技术、新材料应用的能力;使学生具有将现代科技成果运用于服装与服饰设计创作的基本素质,进而从事在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领域有拓展性的实践与研究;了解与服装与服饰设计相关的全球政治、经济、文化的动向与趋势;通过专业外语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国际艺术交流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外语合格可赴英、法、美等国(3+1、2+2国际联合培养模式)留学。

主要课程:服装设计、服装结构、服装工艺、服装CAD、素描、色彩、平面构成、

立体构成、色彩构成、基础图案、服饰图案、服饰配色、童装工艺设计、

服装画技法、中外服装史、计算机辅助设计、服装材料学、毕业设计与论文。

基本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艺术学

就业方向:学校、企业、公司等单位从事服装教学、服装企业管理、教育、研究、国际服饰文化艺术交流等工作。

视觉传达设计

培养目标:具有艺术设计、创作能力和艺术专业外语应用能力的国际型、复合型的高层次视觉传达设计人才。

专业特色:国际艺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特色是充分发挥外国语学院的国际教育资源的优势,培养学生当代艺术设计前沿观念与多专业组合的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能力;使学生具有将现代科技成果运用于艺术设计创作的基本素质,进而从事在视觉传达设计专业领域有拓展性的实践与研究;了解与设计相关的全球政治、经济、文化的动向与趋势;通过专业外语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国际艺术交流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外语合格可赴英、法、美等国(3+1、2+2国际联合培养模式)留学。

主要课程:计算机艺术设计、商业动画、CIS设计、广告设计与策划、书籍装帧、标志设计、包装设计、装饰画、型录设计、展示设计、毕业设计与论文。

基本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艺术学

就业方向:媒体艺术、广告、策划、产品包装设计、出版印刷、教育、研究、国际视觉传达设计交流等工作。

环境设计

培养目标:具有艺术设计、创作能力和艺术专业外语应用能力的国际型、复合型的高层次环境艺术设计人才。

专业特色:国际艺术学院环境设计专业的特色是充分发挥外国语学院的国际教育资源的优势,培养学生当代艺术设计前沿观念与多专业组合的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能力;使学生具有将现代科技成果运用于环境设计创作的基本素质,进而从事在环境设计专业领域有拓展性的实践与研究;了解与环境设计相关的全球政治、经济、文化的动向与趋势;通过专业外语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国际艺术交流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外语合格可赴英、法、美等国(3+1、2+2国际联合培养模式)留学。

主要课程:环境艺术史论、人体工程学、设计表现技法、计算机辅助设计、阴影透视与建筑制图、建筑技术与建筑构造、工程策划与设计、商业空间设计、办公空间设计、建筑设计、建筑工程细部与材料工艺学、园林建筑设计、园林绿化与广场设计、建筑小环境设计、毕业设计与论文。

基本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艺术学

就业方向:室内空间设计、家具设计、景观设计、教育、研究、国际环境艺术设计交流等工作。

产品设计

培养目标:具有产品设计、创作能力和艺术专业外语应用能力的国际型、复合型的高层次产品设计人才。

专业特色:国际艺术学院产品设计专业的特色是充分发挥外国语学院的国际教育资源的优势,培养学生在当代产品设计前沿观念与多专业组合中对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能力;使学生具有将现代科技成果运用于产品设计创作的基本素质,进而在产品设计专业领域有拓展性的实践与研究;了解与产品设计相关的全球政治、经济、文化的动向与趋势;通过专业外语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国际艺术交流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外语合格可赴英、法、美等国(3+1、2+2国际联合培养模式)留学。

主要课程:工业设计史、设计概论、计算机辅助设计、设计心理学、设计美学、人体工程学、设计基础、工业材料工艺学、工业设计工程学、工业CAD、产品开发模型设计与制作、设计方法与产品设计、毕业设计与论文。

基本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艺术学

就业方向:企事业单位、专业设计部门、科研单位从事产品造型设计、产品外观设计,教学、科研工作以及国际产品设计交流等工作。

美术学

培养目标:具有绘画、创作能力和艺术专业外语应用能力的国际型、复合型的高层次艺术专业人才。

专业特色:国际艺术学院美术学专业的特色是充分发挥外国语学院的国际教育资源的优势,培养学生当代艺术前沿观念与多专业组合的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能力;了解与艺术相关的全球政治、经济、文化的动向与趋势;使学生具有将现代科技成果运用于艺术创作的基本素质,进而从事在美术学专业领域有拓展性的实践与研究;了解与艺术相关的全球政治、经济、文化的动向与趋势;通过专业外语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国际艺术交流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外语合格可赴英、法、美等国(3+1、2+2国际联合培养模式)留学。

主要课程:1.基础课程:素描、色彩、解剖、透视。2.理论课程:美学、中国美术史、外国美术史、形式美学、色彩学、透视与解剖学、油画肖像、油画风景、艺术心理学、油画创作(实习)、素描、色彩、油画材料、人体、三维模型、三维动画设计、二维动画设计、陶艺制作、艺术品市场管理、现代丝印版画、计算机辅助设计、摄影、计算机应用、毕业设计与论文。

基本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艺术学

就业方向:可以从事教育、职业艺术家、研究、自由职业者、艺术市场营销、批评家、策展人、群众文化方面的公务员、国际艺术交流等工作。

大连外国语学院音乐系成立于2012年,其前身是2005年国际艺术学院设立的音乐学专业。音乐系现有音乐学专业,下设声乐、钢琴、多媒体音乐制作、琵琶、二胡、古筝、竹笛七个专业方向。音乐系致力于“专业教学、艺术表演、社会实践”于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依托学校在外语教学及国际交流方面的优势,着力推进专业与外语的融合,全面培养具有一专多能的国际型、复合型高素质艺术人才。

音乐学

培养目标:旨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大学本科层次的国际型、复合型人才。学生通过培养能够具有以下能力:①音乐知识的传播能力 ②音乐活动的组织能力 ③音乐演出的表演能力 ④音乐语言的创作能力 ⑤音乐文化国际交流能力。

专业特色:音乐学系大连外国语学院增设音乐学专业时在全国范围内首次提出英语+音乐、日语+音乐、西班牙语+音乐等外语结合音乐的办学模式,旨在更新办学理念,调整音乐专业培养模式,从而拓宽音乐学专业的发展口径,增加就业机会。目前我院联合办学院校有日本名古屋音乐大学、日本冈山作阳大学音乐学院、西班牙罗维拉大学,韩国大邱艺术大学(音乐与传媒)等。联合办学采用2+2模式,即学生第一、二学年在大连外国语大学学习,在完成前两年的课程计划,同时满足外方音乐院校的专业考核后,于第三、四学年赴国外大学学习,四年本科学习结束后,双方互认学分,达到两校本科阶段学习要求的学生,将被授予双方的学士学位(西班牙罗维拉大学除外),同时也可以选择其它学科继续深造学习。另外,通过大连外国语学院的国际交流项目也可留学意大利、法国,美国等艺术院校。随着我院在世界各地开办了孔子学院,中国元素在世界上更加具有特别的魅力。中国民族器乐演奏在弘扬民族音乐文化,促进国际间大学音乐文化交流中将会起到很大作用。音乐系民乐专业学生受教育部孔子学院的委派多次出访韩国、日本、阿联酋、土耳其、俄罗斯等国演出影响很大。因此民族器乐作为特色专业,将有计划的重点建设。

主要课程:本专业设声乐、钢琴、民族器乐(琵琶、二胡、古筝、扬琴、笛子)、基础乐理与视唱练耳、多声部作品分析与写作(和声,复调,曲式分析)、表演基础、中国音乐史与赏析、西方音乐史与赏析、合唱与指挥、外国语(英、意、日、西班牙、韩国语等)、歌曲写作、声乐教学法、钢琴教学法、钢琴即兴伴奏、舞蹈、形体训练等。

基本学制:4年

授予学位:艺术学

就业方向:国际音乐文化交流、传播、新型外国人社区文化、教育、表演、群众文化工作等。

工艺流程设计论文范文3

学校名称:天津商业大学

办学类型: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

办学性质:公办

办学层次:硕士、本科

二、学校简介

天津商业大学前身为天津商学院,由国家商业部和天津市人民政府于1980年创建。1998年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2007年更名为天津商业大学。学校以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商业大学为目标,为科教兴国作贡献。

学校的学科涵盖管理学、经济学、工学、法学、文学、理学、艺术学等学科门类。目前占地1379亩,建筑面积55.7万平方米。现有商学院、机械工程学院、生物技术与食品科学学院、经济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法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外国语学院、TUC-FIU合作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理学院、艺术学院、设计学院、高职与继续教育学院及马克思主义学院15个学院和大学外语教学、基础课教学、体育教学3个教学部。学校现有54个本科专业,68个硕士点,其中一级学科硕士点9个,专业硕士点10个,在校生近2.3万人。

在学科和专业建设上,学校围绕经济建设对人才的需要,坚持多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逐步形成应用学科的综合优势。学校拥有5个省部级重点学科,4个特色专业,11个天津市品牌专业,2个天津市重点实验室,“管理创新与评价研究中心”天津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以及冷冻冷藏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热能与动力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际酒店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在人才培养特色上,学校坚持主动适应社会需求,培养商学素养与专业能力结合、知识学习与实践能力并重、诚信做人与创新能力兼备的复合型创业型应用人才。

学校积极发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的办学经验,先后与美国、日本、韩国、法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30多所高校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开展多形式的交流,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共同培养人才。

学校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坚持立德树人,坚持人才强校,坚持特色发展,坚持国际化办学,完善复合型创业型应用人才培养体系,提升学校综合实力,为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而努力奋斗。

三、艺术学院、设计学院简介

天津商业大学艺术类专业始建于1992年,经由装潢设计、工业设计、艺术设计、绘画、动画等专业不断发展,师资队伍不断壮大,现有艺术学院和设计学院两个学院进行艺术类专业人才培养。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建设,学校现有绘画、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动画等5个艺术类专业,拥有艺术类专业在校生近1400人。

艺术学院设有绘画专业,为突出商学艺术人才培养特色,学院在专业建设上进行细分,设立中国画、油画、商业插画、艺术管理等专业方向。学院师资队伍精干,有专攻中国山水画、花鸟画、油画、雕塑、书法、艺术理论等方向专任教师20名。自建院以来,艺术学院教师已先后出版专著及艺术作品集25部,教材10部,其中天津市“十五”规划教材1部,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4部,出版译著5部,在各类期刊发表学术论文60多篇,艺术作品800余幅,参加各类艺术展览30余次,2人次获银奖,9人次在国内外举办个人画展。

学院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培养高层次、综合型人才为己任,不断改进培养模式,不断拓展培养渠道,丰富培养层面。学院学生已有236人次参加了全国各类艺术设计大奖赛,39人次获作品入围奖。2005年,在第十五届台湾与大陆联合举办的“时报金犊奖”设计大赛中获大陆决选优胜奖;2007年,在中国广告协会主办的“2007—2008第六届中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节学院奖”设计大赛中获全国金奖;2008年,在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主办的“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中,获平面类作品全国二等奖及天津赛区一等奖、天津赛区优秀奖;2013年荣获第五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天津赛区优秀奖;荣获“我的中国梦”天津市高校公益广告设计大赛平面类作品优秀奖,荣获天津市青年新媒体创意创业节微动漫比赛三等奖,荣获天津国际设计周设计竞赛入围奖;2014年荣获天津市高校公益广告设计大赛平面类作品优秀奖,荣获中国当代大学生艺术作品年鉴评选优秀奖。

学院与许多国家的教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良好的交流合作关系。近年来,艺术学院先后有多人次出国访问、讲学、开展合作研究或参加学术会议,举办多次国际学术会议、文化交流活动,接待海内外专家学者来访、讲学多人次,为促进中外文化之间的交流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设计学院设有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动画4个艺术类专业和工业设计1个理工类专业。学院教职工40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10人;学院教师士3人(含在读1人),硕士23人。近年来,学院教师已出版专著、译著、作品集、教材等近20部;在各类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20多篇,艺术与设计作品1800余幅,参加各类展览、举办个人作品展近30次;承担各级别纵向课题30多项;获国家设计专利近20项;获得设计创新影响力单位奖。设计学院实验室设备资产约850万元,占地面积1428平米,面向设计学院五个专业及学校其他相关专业开放。学院学生在全国各类艺术设计大赛中,共获得奖项32项,其中一等奖5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优秀奖及其它24项;省部级奖项159项,其中一等奖9项,二等奖14项,三等奖20项,优秀奖及其它116项。以学院学生设计作品为主要内容而出版发行的设计作品集、教材等共7部。

四、艺术类专业介绍

绘画专业

包括中国画方向、油画方向、商业插画方向和艺术管理方向。

1.中国画方向

培养目标:

本专业方向培养在中国传统绘画领域内,具有扎实的传统绘画功底与艺术史论基础;熟悉艺术商业市场运作;了解艺术策划形式;能掌握良好的公共艺术创新意识;掌握先进的艺术经营方法和一定艺术管理能力的复合型创业型应用人才。

主要课程:

素描、色彩、二维构成表现、中国美术史、综合材料、当代水墨研习、中国书法表现、中国工笔画技法、中国画论,中国画山水、中国画人物、中国画花鸟、中国画创作等课程。

学制:四年制本科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毕业生就业去向:

学生毕业后,可在各类美术创作团体、商业美术制作单位、各类美术展馆、各类媒体及出版单位、艺术市场经济管理部门从事艺术创作、专业教学与实验等相关工作。

2.油画方向

培养目标:

本专业方向培养在油画领域内,具有扎实的绘画与艺术史论基础;熟练掌握油画的各种技法和材料;熟悉艺术商业市场运作;了解艺术策划形式;能掌握良好的油画与公共艺术创新意识;先进的艺术经营方法和一定艺术管理能力的复合型创业型应用人才。

主要课程:

素描、色彩、二维构成表现、西方美术史、置换与空间造形主题创作、综合材料、绘画透视、油画静物、油画人物、油画创作、综合绘画创作、影像绘画、综合绘画创作等课程。

学制:四年制本科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毕业生就业去向:

学生毕业后,可在各类美术创作团体、商业美术制作单位、各类美术展馆、各类媒体及出版单位、艺术市场经济管理部门从事艺术创作、专业教学与实验、艺术监管及展览策划等相关工作。

3.商业插画方向

培养目标:

本专业方向主要培养当代商业插画领域内具有扎实的艺术绘画基础、熟悉插画设计流程、了解各类画种的表现形式、手段、材料,能够掌握较为先进的设计方法和插画理论前沿知识,具备良好创新意识和手绘、设计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

素描、色彩、中国美术史、西方美术史、二维构成表现、绘画透视、置换与空间造型主题创作、综合材料、中国画写意、商业插画与装饰绘画、图案设计、图形创意、编排设计、动漫设计、商业插画、综合绘画研习。

学制:四年制本科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毕业生就业去向:

学生毕业后,可在出版(书籍、期刊、报纸)机构、平面媒介部门、商业网站平台、专业插画设计公司、动漫设计公司、企业宣传推广部门、教育教学机构等相关单位就业。

4.艺术管理方向

培养目标:

本专业方向主要培养当代艺术市场营销领域内具有扎实的艺术史论基础、熟悉艺术商业市场运作、了解一定的艺术品销售形式,能够掌握较为先进的艺术管理方法和艺术市场前沿知识,具备良好艺术经纪、经营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

素描、色彩、绘画透视、工艺美术史、计算机辅助设计、艺术实践、摄影等基础课程,同时要学习艺术管理学、艺术品鉴赏(包括书画、玉器、陶瓷)、艺术市场调查、艺术品投资与拍卖、艺术与文化创意产业考察等专业课程。

学制:四年制本科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毕业生就业去向:

学生毕业后,可在美术馆、艺术展览馆、艺术博物馆、艺术品拍卖行、艺术品典当行、教育教学机构等相关单位就业或担任企业、集团或个体艺术家的艺术经纪人。

设计学类(按大类招生)

包括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环境设计专业和产品设计专业。

1.视觉传达设计专业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当代平面设计领域内具有扎实的设计基础和现代商学素养、熟悉商业设计流程、掌握较为先进的设计方法和设计理论前沿知识、具备良好创新意识和视觉传达设计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

设计素描、设计色彩、计算机设计软件基础、艺术概论、公共关系学、中外设计史、设计•商业•文化、设计心理学、二维与三维构成设计基础、图形创意、公共设计原理、手绘综合表现、摄影、环境设计初步、设计文论写作、艺术采风、设计考察、印刷技术、广告传播学、企业形象设计、文字与版式设计、创造性思维训练与拓展、书籍装帧、装饰艺术、包装设计、平面广告设计、数字媒体设计、展示与陈设、网页设计、设计市场调查、印刷材料与工艺等。

学制:四年制本科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毕业生就业去向:

学生毕业后,可在各类传媒机构(电视台、报社、杂志社)、大中型企业营销策划部门、品牌设计与推广部门、商业网站平台、专业广告公司、平面设计公司、包装设计公司、教育教学机构及出版机构等相关单位就业。

2.环境设计专业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当代环境设计领域内具有扎实的设计基础和现代商学素养、熟悉商业领域建筑的室内外环境设计与施工流程、了解装饰装修材料与工艺、具备项目策划与经营管理能力、掌握较为先进的设计方法和设计理论前沿知识、具备良好创新意识和环境设计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

设计素描、设计色彩、计算机设计软件基础、艺术概论、公共关系学、中外设计史、设计•商业•文化、设计心理学、二维与三维构成设计基础、图形创意、公共设计原理、手绘综合表现、摄影、环境设计初步、设计文论写作、艺术采风、设计考察、人机工程学、装修材料工艺与施工制图、中西建筑艺术与装饰、室内设计程序与方法、室内空间设计、建筑设计基础与方法、室内专题设计、家俱设计、中外园林景观设计综述、室内装饰陈设设计、旧建筑改造及室内设计、设计市场调查、建筑景观模型制作与工艺等。

学制:四年制本科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毕业生就业去向:

学生毕业后,可在城市规划建设部门、建筑设计院所、企事业策划宣传部门、建筑与环境设计机构、商业推广传播机构、专业景观与室内设计公司、教育教学机构及出版机构等相关单位就业。

3.产品设计专业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当代工业产品造型设计领域内具有扎实的设计基础和现代商学素养、熟悉产品设计的流程和市场需求、把握产品的功能、材料、结构、外观和加工工艺、掌握较为先进的设计方法和设计理论前沿知识、具备良好创新意识和产品设计研发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

设计素描、设计色彩、计算机设计软件基础、艺术概论、公共关系学、中外设计史、设计•商业•文化、设计心理学、二维与三维构成设计基础、图形创意、公共设计原理、手绘综合表现、摄影、环境设计初步、设计文论写作、艺术采风、设计考察、人机工程学、产品设计、工业设计思想基础、产品构造原理、产品设计方法学、造型材料与工艺、产品形态设计、产品模型制作与工艺、模具设计基础、设计市场调查、交互设计、体验设计等。

学制:四年制本科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毕业生就业去向:

学生毕业后,可在工业设计专业部门、产品研发设计院所、产品设计推广传播机构、企事业单位、教育教学与出版机构以及与产品设计相关的交互设计、信息设计、视觉传达、环境设施设计、展示设计等相关单位就业。

动画专业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学生能够掌握动画创作的基础理论、动画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理解动画产业发展状况、新技术与新媒体的应用。培养以文化(创意)产业理念为先导,具备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商业动画广告专业人才。通过专业知识的学习,本专业学生将有能力在动画产业链条中的影视与动画制作团体、动画应用机构、动画传播等企事业单位从事动画策划、动画创作、动画设计与制作、动画推广与应用,以及在各级各类院校、科研院所从事动画教学与研究工作的应用型、创新型人才。

学生在学期间将通过动画专业学科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选修课程以及实践类课程的学习,构建起完整的动画专业知识体系。本专业知识体系的构建,通过对电影美学、视听语言等一级学科的理解,经历动画素描、动态速写、色彩表现等学科基础课程的训练与动画概论、世界动画史等学科基础理论课程的熏陶,深入原动画基础、运动规律、动画广告等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利用摄影与摄像、实验动画、动画编导与剧作、动画表演与创作等专业选修课程的拓展,逐渐形成一套完整的知识体系。在课程知识体系的构建过程中,授课教师将启迪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注意培养学生积极响应课堂讨论与学术交流,提升学生的表达和沟通能力;大力提倡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团队精神,发挥其组织与合作能力;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增强其自主创业能力。

主要课程:

专业导论、电影美学、动画概论、动画广告、视觉传达设计、原动画基础、视听语言、运动规律、计算机二维动画基础、计算机三维动画基础、计算机辅助动画设计、摄影与摄像、分镜头脚本、动画角色设计、动画场景设计、动画编导与剧作、动画表演与创作、非线性编辑与影视后期、实验动画、世界动画史、课程设计、课程开题报告、课程设计实践、中国电影博物馆参观、文化艺术考察、动画产业链考察、毕业设计等课程。

学制:四年制本科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毕业生就业去向:

学生毕业后,将有能力在与文化(创意)产业相关的各个环节中从事策划人、制作人或中高级管理人员;有能力在动画产业中的各级组织、事业、企业、院所、团体、机构、公司中从事管理者、工作人员或职员;有能力在动画公司、影视公司、网络公司、广告公司、数字艺术等单位从事动画设计与制作工作;有能力在事业单位、科研院所、出版社及媒介机构从事宣传、企划、设计、制作、管理及监理工作;有能力进入高等院校、中等职业学校、高中、中学、小学相关的院校从事动画方向的教学或辅助教学工作;更有机会自主创业。

五、招生计划

具体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以各省考试院(招办)当年公布为准。

六、填报高考志愿

艺术类考生填报高考志愿与其他科类考生同步进行,在提前录取批次填报,具体请参照生源所在省级招办的安排。填报我校艺术类专业的考生,需同时符合以下条件:

(一)符合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统一招生报名基本条件,身体健康,无色盲或色弱的考生。

(二)我校承认并使用各省级招办组织的美术类专业统考成绩(以下简称省级专业统考成绩)。考生需取得省级专业统考合格证。

(三)文化课高考成绩达到考生所在省(市)、自治区艺术类本科录取控制分数线及以上。

七、录取原则

1.仅录取省级专业统考成绩达到生源所在省(市)、自治区本科报考资格,同时文化课高考成绩达到生源所在省(市)、自治区艺术类本科录取控制分数线及以上的考生。

2.录取时,根据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考核,按综合成绩从高分到低分依次录取,综合成绩相同时优先录取省级专业统考成绩较高的考生,综合成绩与省级专业统考成绩均相同时,优先录取文化课高考相关科目成绩较高的考生(依次按照数学、语文、外语的成绩,从高分到低分顺序录取)。

3.综合成绩计算方法:

综合成绩=文化课高考成绩(按满分750分制计)×40%+省级专业统考成绩(按满分750分制折算)×60%。

说明:在计算综合成绩时,文化课高考成绩和省级专业统考成绩均按满分750分制折算,即满分不是750分制的,折合成750分制进行计算。

八、学费标准及奖学金

设计学类(按大类招生,包含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三个专业)学生的学费为每生每学年12000元,绘画、动画专业学生的学费为每生每学年15000元(详见入学须知,如有调整,按天津市教委和物价部门统一调整后的标准执行)。

学校设有校级奖学金、企业奖学金(由企业出资设立,奖励在专业学习、实践能力等方面表现优秀的学生)、市优秀学生奖学金(天津市人民政府奖学金、市级三好学生奖学金、市级优秀学生干部奖学金、王克昌奖学金)、奖学金(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等。

九、入学复查

新生入学报到后按教育部和天津市教委的有关规定进行复查,对不符合有关规定或弄虚作假者,取消其入学资格。

十、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天津市北辰区光荣道409号(邮政编码:300134)

联系电话:022-26656785

工艺流程设计论文范文4

关键词:环境艺术设计,设计,片面性,整体化

 

一 环境艺术的构成

环境艺术并不简单等同于环境加艺术品,或者环境加装饰。它是综合运用各种艺术和技术手段,使人们生活所处时空环境不仅满足物质条件和心理需要,而且具有一定艺术气氛乃至艺术意境的整体艺术。当代许多著名艺术家,建筑师,城市规划师从不同角度进一步阐述了环境艺术的本质和创作规律。英国杰出的建筑师和城市规划专家F·吉伯德在《市镇设计》一书中称环境艺术为“整体的艺术”,认为环境诸多要素和谐地组合在一起时,会产生比这些要素简单之更多的东西。论文大全。

由此可见,环境艺术的构成因素之复杂多样,表现形态之丰富多彩,使任何一种传统艺术门类所难以企及的。

环境艺术设计的基础知识包括:建筑制图、绘画、立体构成、色彩构成、人体工程学、结构物理等。相关应用学科包括:建筑学、城市规化、植物学、结构工程学、电气工程学、材料学、光学、声学、气候学、地质学、生态科学等。相关设计理论包括:哲学、美学、社会学、经济学、艺术、民族文化、社会法规、心理学等。

环境艺术设计应用范围可以归纳为室内空间和室外空间两大类型。室内空间包括家具设计、酒店设计、办公空间设计、展示设计、娱乐空间设计等。室外空间设计包括城市环境设计、广场设计、街道设计、园林设计、景观设计、建筑立面、建筑照明等。

现如今特别是高新技术的出现是环境艺术有了更广阔的表现空间以及更加明确的特征和主题,更高的物质和精神品质。

二 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发展

(一)国外现代设计

1.赖特(Frank Lioyd Wright)胆识非凡的设计了山林别墅(即“流水别墅”)。是20世纪的建筑艺术精神,没有一座建筑能以完全相同的方式与之比拟。论文大全。如果没有好的工程技巧,方法和材料,景色壮丽的自然环境就不可能建成这座建筑。

建筑与自然环境的整体设计巧妙的融合在一起,以及建筑大师赖特对空间、材料和结构的意识。赖特曾说过,流水别墅是他设计的第一座“流线型的”建筑,并断言,如果没有就地形进行有趣的遐想,就会使用完全不适合这座建筑的流行的建筑语言。

阿拉伯世界研究中心,坐落在巴黎中心地带的一块重要的基地上,是一项特色非常明显的城市项目。本建筑通过艺术、科学和现代技术方面的信息交流,增进对阿拉伯世界文化的了解。就装饰而言,面向南侧巨大建筑外墙漆外观具有更为明显的伊斯兰风格称为“威尼斯式百叶窗”安装于透空金属边框和尺寸多样的金属磨片组成,是一种具有惊人独创性的(光电控制的)视觉装置。

(二)国内现代设计

1.国内近几年环境艺术设计有很大的发展。如广州市南部番禺地区的长隆酒店,是在野生动物园建造的五星级酒店,本酒店要有一般酒店的功能又要和园区产生互动关系,风格上吻合功能上互补。酒店含概了环境与建筑,人与环境,动物与人,科技与自然的整体设计。论文大全。

这个庭院是供白老虎居住和活动的。人造瀑布、树木、岩石、气氛幽静,创造了很独特的野生环境。自然绿化,造成内外相连的室内环境。火烈鸟园这庭院的设计强调热带气氛,具有很高观赏价值。集美组的设计是确定了设计的出发点市场因素,环境因素和审美因素三个方面。

2.深圳何香凝美术馆设计极具匠心,馆内结构设计和外部景观整体化。环境艺术在未来的发展中更加重视自然环境,人们普遍希望交流和对话,已经不仅仅限于物质的丰富,追求深层心理的满足,感情的交流和陶冶。在建筑方面增加了建筑与人的对话,人与环境的对话。

三 古典园林环境艺术设计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表现出独特的“诗情画意”“发思古之幽情”,强调天、地、人三者和谐统一的艺术表现手法。借诗意的联想,将环境空间的人文精神凸现出来。

以苏州园林为代表的中国园林和西方园林有一个很大的区别,西方园林是规整对称

式。中国园林更多是参差自然式。苏州园林之所以甲江南,甲天下。首先就由于它们以大自然的山水风景为范本撷取其美的精华,融进了人的情感。浓缩于小小的园林天地之内,使人们能从参差自然和其他美学特征中见出无限来。和参差自然一样,曲径通幽也是苏州园林的一个美学原则。在苏州园林里,可谓无径不曲无处不幽。另一特点,藏露互补。藏与露是中国传统美学的一对范畴。讲究藏与露的辩证和结合。

园林里的建筑,不但数量多,而且形式多。即使是同一类建筑物,也有种种不同。其形式,结构,地理环境的不同。建筑物的存在,离不开周围环境,环境与建筑要相统一的原则。苏州园林不但以建筑、山水、花树等精巧配置的艺术处理得称赞,而且还在精神性领域中洋溢着诗情画意,渗透着人文气息。匾额、对联的书法,门楼的雕刻,室内家具的工艺美术,微型园林的盆景,寝室的音乐,戏厅的戏曲。

作为综合艺术的苏州园林它那丰富的文化意蕴和人文气息,离不开各种艺术门类的交融和烘托。

四 结论

环境艺术设计具有联系多专业的纽带作用,它虽然不可能取代各门类的专业设计(如建筑、园林、雕塑、壁画等)。但其全方位的理论与实践能力将改善生活环境质量,使人与环境彼此建立和谐均衡的整体关系。

所以我们在学习时,在基础设计训练阶段,以命题方式在特定的相对宽松的设计条件下运用设计原理,概念进行环境空间创意设计,对环境空间的功能、形式、材料、技术手段、构造方法、照明方式、色彩、肌理等方面进行建构性探索、分析、寻找设计规律。一方面从设计操作层面,对抽象的设计原理,概念进行空间演绎。借此加深对设计理论的认识、理解、提高审美能力与思辩能力。另一方面从理论的角度对历史现代的设计方法,空间形态进行剖析,探究据具原创性的设计形态、观念。教育如不激发首创精神,那么必然是错误的教育。

重技能训练,轻理论探求,一但面对解决复杂问题的设计实践更显得力不从心理论素养的不足,也只能依赖“随类赋形”这种办法,将“装饰”僭越于设计学问之上,只剩下干瘪的“形”而无实质性的文化内涵,意蕴。就无法在真正意义上体现出设计的整体化。因此,在加强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将技能训练与理论探求紧密地结合,提高人文素养使之成为全面的设计人才。

参考文献

[1] [英]丹尼斯·夏普著.《20世纪世界建筑》.胡正凡 ,林玉莲译.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 2003

[2] 马克辛,吴成槐主编.《环境艺术设计手册》.辽宁美术出版社. 1999

[3] 林红著.《环境艺术工学》. 贵州科技出版社. 2001

[4] 谢孝思 主编 《苏州园林品赏录》 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8

工艺流程设计论文范文5

关键词 高职教育 项目课程 环境艺术设计 毕业设计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Teaching Innovation and Practice of Vocational Environmental Art and Design Graduate Design Based on Project Courses

XU Jiang, ZHANG Wanyi, ZHANG Jia

(Chongqing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Institute, Chongqing 400052)

Abstract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highly skilled personnel for the production,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service line need, practical ability, with good work ethics, teaching graduate design to achieve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goals. Vocational Environmental Art and Design graduate design, built environment art project design process-based curriculum module according to the vocational education projects, curriculum theory, from the project design process, the introduction of a true and complete projects and cooperative enterprises,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students in the teachers' team group in a collaborative manner to complete the environment for art and design projects, has good effects.

Key words vocational education; project courses; environmental art and design; graduate design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是高职教育的一个新兴专业,经过几年的不断探索和实践,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跳出了本科“压缩饼干”的模式,构建了以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为主线的课程体系。然而,在教学实践中,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究竟应如何进行改革,这始终是一个困扰着我们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随着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与发展,探讨和研究毕业设计教学的改革,既是毕业设计现状的急迫要求,也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课题。

1 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的教学理念

1.1 高职教育毕业设计的重要意义

毕业设计(论文)是实现培养的重要教学环节。毕业设计(论文)在培养大学生探求真理、强化社会意识、进行科学研究基本训练、提高综合实践能力与素质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重要体现,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重要实践环节。教育部针对目前高校扩招,大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出现了滑坡现象,重申毕业设计的重要意义。①

近年来,随着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高职教育的毕业设计是本科模式的缩水版还是按照高职教育特征进行教学改革等诸多问题,逐渐显现出来。“高职高专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和整体水平还存在较大差距”。②“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因为培养方案、学生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原因,往往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③许多高职院校的设计类专业,在毕业设计方面很大程度上仍停留在纸上谈兵、脱离实践的“图纸设计方案”或“模拟设计项目”的状态之中,不利于毕业生的零距离就业。

高职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相对于本科院校来说,学制较短、培养目标和知识结构也显著不同,理论知识的广度和深度相对有限,如何保证并提高毕业设计教学的质量,是我们苦苦思索并寻求突围的课题。

1.2 德国职业教育真实完整的项目工作的启示

近年来,我们一直学习和分享世界职业教育的经验。其中,德国职业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常常给我们以启示。二战结束后,作为战败国的德国,百废待兴。德国人以“双元制”的教育模式培养大批各种职业专门人才, 它是战后德国经济起飞的“秘密武器”。德国职业教育中有一重要的教学环节,在形式上类似我们的毕业设计,即在长达半年的时间里以一项真实完整的项目工作来系统训练学生,最终的目的是让学生在一个模拟的工作情境中,训练完成整个工作过程各阶段的任务。德国职业教育真实完整的项目工作给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1.3 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的教学理念

教育部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工作的通知》中明确指出:高职高专学生的毕业设计要与所学专业及岗位需求紧密结合,可以采取岗前实践和毕业综合训练等形式,由学校教师与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共同指导,结合企业的生产实际选题,确定训练内容和任务要求。

因此,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毕业设计教学改革时,应解构本科毕业设计教学模式,以绿色的生态环境意识和以职业能力的培养为核心的教学理念建构适和高职特征的毕业设计教学模式,即遵循高职教育的规律,从其培养目标和教学要求出发,从社会需求、专业特点和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实际出发, 选择具体的环境艺术设计项目,在具体的设计情境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具体而言,高职教育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的成果不是论文形式而应当是环境艺术设计作品,即实现毕业设计的项目化。高职学生毕业设计的要求也不同于本科生,轻论文的理论性和学术性要求,注重对设计作品的技能性和实用性的考察。

2 基于项目课程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与实践

所谓项目课程,是指以工作任务(项目)为中心,选择、组织课程内容,并以完成工作任务为主要学习方式的课程模式 。

项目课程起源于职业教育,却并不是职业教育的专利,而成为一种有着深厚理论基础的课程模式,并被广泛地应用到了各种类型的教育中,如职业教育、幼儿教育、高等教育。当然,在不同类型教育中,其具体表现形态是一样的,如职业教育中体现为产品制作或服务提供,而幼儿教育中体现为主题活动,高等教育中体现为课题研究。

环境艺术设计是指环境艺术工程的空间规划,艺术构想方案的综合计划,包括环境与设施计划、空间与装饰计划、造型与构造计划、使用功能与审美功能的计划等。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教学中,我们以项目课程来选择、组织毕业设计的选择、组织课程内容。具体而言,即以环境艺术设计项目为中心,选择、组织毕业设计课程内容,并以完成环境艺术设计项目工作任务。

2.1 依据项目设计流程构建基于环艺项目设计课程模块,实现课程结构模块化

环境艺术设计一般需要经过“立项资讯决策实作研究完成规范化方案自我评估交付检验”等工作流程,在这个工作流程中需要完成以下工作任务(见表1):即概念方案计划、模型方案设计、方案线图绘制、效果图制作、文本制作、施工工艺流程与预算。依据项目设计流程和工作任务,环艺专业的毕业设计项目课程选择组织的课程内容如下:即《项目方案设计与汇报》、《模型设计与制作》、《CAD完整施工图制作》、《3DMAX效果图制作》、《图文呈现方式后期制作》、《施工工艺流程与投标报价》等。

图1 环艺毕业设计项目课程模块图

按职业需求和学生的个性,环艺专业设定了“景观设计”、“公共空间设计”、“家居空间设计”三个职业方向,并根据这三个方向开设相应的课程学习领域,并集合为毕业设计项目课程的学习领域,实现课程结构模块化。(如图1所示)主要体现在:其一,项目课程开发以环境艺术设计设计的工作分析为基础,其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均来自于工作任务模块的转换,从而建立了以工作体系为基础的课程内容体系。这是“重构”意义上的模块化。其二,课程内容以具体化的设计工作项目(行动化的学习项目)为载体,每一个项目都包括实践知识、理论知识、职业态度和情感等内容且建立了相对完整的系统。这是“综合”意义上的模块化。其三,在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设置上,学生根据自身的职业定向和兴趣爱好,自主选择“景观设计” 、“家居空间设计” “公共空间设计”,这即是“自主”意义上的模块化。

2.2 以真实的设计项目为毕业设计项目课程的载体,实现课程内容的综合化

项目课程内容综合化,主要体现在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综合,职业技能与职业态度、情感的综合。实现“综合”的关键是课程载体的具体化。课程载体来自于职业岗位的具体设计工作内容。我们坚持实用性、应用性与创新性原则,从校企合作的相关企业中,选取市场需要的、适合学生现有知识和能力的真实设计项目,如“松潘古城景观规划”、“重庆工商职业学院合川校区校园景观设计”、“画家之家――废旧工厂改建工程”,根据设计项目的难度和工作量大小,学生一组一题,少数家居空间设计项目为一人一题。所有的学生都承担了真实的设计项目,这就使课程载体由抽象的概念转变为具体的设计工作任务,并且融理论、实践一体,融技能、态度和情感一体。因此,这样的载体不仅是课程内容的载体,还是教学实施的载体。学生在真实项目的设计过程中,学习以设计工作体系为基础的课程模块,训练完成整个工作过程各阶段的任务。以完整的项目工作过程贯穿整个毕业设计教学环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最后完成具体的设计工作任务。这就综合训练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团队意识,对学生提前进入“工作角色”有积极的作用。

2.3 融“教、学、做”为一体,项目课程实施一体化

在毕业设计项目课程的实施中,实施主体、教学过程、教学场所等三方面的发生变化。

就教学实施主体而言,我们组成了专兼职结合的教师团队,团队中专职教师是融教师、“设计师”(或工程师)为一体双师型教师,还有来自企业的设计师、工程师。毕业设计项目课程若干模块,由相关专业特长的教师带领完成。每个“子模块”设置一位老师担任负责人,由该负责教师召集相关老师,具体研究教学内容、教学办法;教师团队的带头人统一考虑课程安排、实施、保证课程连续性、完整性。

就教学过程而言,毕业设计的教学过程与设计工作过程的结合,学生经历了惶惑、焦虑,认知,知觉、感觉、想象,知识转换成能力;视知觉整体性,任务的整合及能力迁移,注意与设计,认同感等心理过程,这种心理过程与最初方向选择、方案设计到设计的最后完成的行动过程融为一体,也就是融“教、学、做”为一体。

就教学场所而言,传统教室、专业实训室、工作室、企业工场的三者结合。毕业设计项目课程的教学场所除了传统教室外,更多地在专业的实训室、工作室、企业工场开展教学。

2.4 在评价标准、评价主体和评价过程上,践行多元开放的评价

科学的评价体系是实现教学目的的重要后盾和手段,为此,毕业设计项目课程践行多元开放的评价,主要体现在评价标准、评价主体和评价过程三方面:第一,评价标准立足社会需求,做到课程标准与职业资格标准的接轨,实现课程标准与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协调。第二,评价主体不仅是学校和教师,还有学生、企业、行业协会。第三,评价评价过程不仅要落实教师评价和学校评价环节,要着重落实学生自评、互评和社会评价环节,并建立学生自评、互评和社会评价的规范程序及方法体系。

首先,根据评价指标由教师、学生、企业共同评定小组成绩;以小组成绩为基础,经过学生自评和互评,确定个人成绩。此外,还要接受社会的评价。采用“作品展示、企业招聘、行业评价、作品参赛”的评价方法。每年组织学生毕业设计作品年展、并将毕业设计作品展与人才招聘会有机结合,邀请企业领导、行业协会专家共同参与毕业设计展。这些社会评价是对毕业设计教学质量重要的考核和检验。

3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的效果分析

从2005年到2011年,我们连续进行七届毕业设计教学环节的改革实践,收到了明显的效果,得到了社会、企业、学生各方面的认同和赞扬。同时还在毕业设计教学环节的改革上走出了一条有创新之路,较好的解决“纸上谈兵”式毕业设计教学与社会需求脱节的问题。学生的设计由过去的“从资料中来,到资料中去”变成了“从企业中来,到设计中去”,融“教、学、做”为一体,在教学过程中强化了学生的职业能力 ,增强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3.1 总体情况

毕业设计项目课程体系紧贴岗位要求,从实际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出发,按照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职业能力的形成规律,科学设计、合理布局,实现学校、企业“零距离”培养,课程教学效果显著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得到强化训练。

3.2 学生就业、创业情况

实现了学习领域与工作领域一致;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一致;学习任务与工作任务一致,培养了学生的职业能力,增强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近三年来,我校环艺专业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98.3%,签约率93.82%,专业对口率从原来的56%上升到84%。

3.3 培育了学生创新成果

产生了一批学生创新成果,如重钢旧址公园改造方案、重庆永川松溉古镇景观修建性详细规划等设计作品。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作品在参加各种全国性(本专科)作品比赛,取得了优异的成绩,5年来在全国的各大赛事中共取得了金奖8个,银奖11个,铜奖8 个,优秀奖3个,一等奖3个,二等奖4个,其中包括在全国有影响力毕业设计作品竞赛: 2008-2011年,连续四届获得“全国高职高专艺术设计专业优秀毕业设计作品展”金、银、铜奖;2009-2011年,连续两届获得“中国环境艺术设计学年奖”两个金奖和三个银奖。得到专家和同行的认可,在全国取得良好的声誉。

本文系重庆市教委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资助项目《高职艺术设计传媒类毕业设计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09-2-120)成果之一

注释

①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通知[C].教育部办公厅,2004(14).

工艺流程设计论文范文6

【关键词】高等教育 艺术设计专业 “工作室制” 探索与实践

文化创意产值的增速是传统服务业的近两倍,是传统制造业的4倍,名副其实地成为了新的经济增长极。目前,国家和各级政府都积极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建立了一批具有创新意识的文化创意产业基地,比如杭州市提出了打造“全国文化创意产业中心”的目标要求。经济的繁荣与人民物质生活质量的提高,带动了社会对艺术设计创意人才的需求,艺术设计行业占有文化创意产业很大份额,已经成为具有广泛市场前景的巨大产业,在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占有重要位置。文化创意产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已经被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巨大的人才需求市场,使得相关的设计专业技术人才需求量不断蹿升,行业的就业机会也大大增加,与行业密切结合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和高职艺术设计工学结合研究及实训基地建设尤为重要,关系着设计类人才的培养是否能适应岗位职业的新需求和新变化。

我国艺术设计类专业是在改革开放后才开始迅猛发展起来的,尤其是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艺术设计领域重要性日益凸显。随着国民对设计形式的需求扩大,艺术设计专业人员也在增加,艺术设计类的发展如火如荼。但是,我们同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较,艺术设计在有些方面还存在着观念上与方法上的差距,整体水平亟待提高。对于以工学结合为主的艺术设计应用类专业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在澳大利亚、德国等都已相当成熟,在国内尚处在摸索研究阶段。我们应在这方面着力探索,以期规模化培养高质量的艺术设计人才,“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切实可行且起效的方式。

一、基于任务引领的“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

(一)“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开发

“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在国内尚处在摸索研究阶段。结合德国包豪斯设计学院将艺术教育同工艺技术教育有机结合的教学思想与艺术设计教育的特点,积极开发和拓展“工作室制”的人才培养新模式与新途径。

“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是按照艺术设计专业的不同方向划分为诸多个工作室(如网络艺术设计工作室、室外景观设计工作室、室内环境设计工作室等),各个工作室以项目引导的个案教学为特征,既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又相互渗透,具有融合性、可选择性、开放性、互动性的特征。这种“工艺作坊”式人才培养模式具有现场教学与模拟创业的教学特点,以各个工作室为基本框架构建学习领域,形成一个相互关联、网络状分布的教学平台。

“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实行教学内容模块与项目任务模块相结合的形式,教学项目模块的设置要以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为原则。项目与课程的融合方式主要有“一项一课”“一项多课”和“多项一课”等形式,但不管哪种形式都要以课程体系的螺旋线为纲,以螺旋环为循环单元,充分体现典型性、完整性和覆盖面。由于课时和学分等客观情况,螺旋环仅靠各门课程实现覆盖一个制作流程的知识结构和能力体系也是不现实的,所以课程内容知识点就要承担连接“环”上的能力断裂带,保证能力结构的连续性与延续性,完成相对完整的制作流程,从而实现课程内容结构由学科结构到工作结构的转变。

“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为了更好发挥教师在培养实用型人才中的作用,我们实行工作室小组制。由不同职称、不同专业背景、不同研究方向的教师组成工作室小组,形成团队共同指导学生创作实践,教师各尽其能、各显所长,不但弥补了单个教师往往学术方向单一、艺术与技术无法都精通的局限,又优化了教师的学术结构,提高了教师整体的教学水平及指导学生实践的能力,较好地实现了优势互补。

(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动画专业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我们把课程体系分为普通教育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方向课程三大模块,并实施课程学分标准化。以“理论教学——实验实习——岗位实训”的培养周期安排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实行按学习基础分层次教学,按学科打基础,按专业方向强化定向培养;增加应用性内容和实践性环节,强化学生的实践和岗位适应能力。除毕业论文和毕业实习外的实践性环节不少于一定比例。探索“3+1”的培养模式,最后一年的教学安排尽量与实际应用接轨。建构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有机结合的教育教学模式,并将第二课堂纳入学分制管理,以第二课堂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改变“以系统知识传授为核心”的传统教学方法,不断完善“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互动教学和研究性学习机制。

二、基于设计制作流程的课程体系建设与开发

课程体系的开发与建设必须按设计行业企业对设计类人才规格的需求构建。以设计制作流程为导向,以设计职业岗位要求为标准构建设计专业课程体系。

开发建设课程模块。构筑由基础实验、专业实验、创新实验有机结合的新型立体实践能力培养系统。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突破课堂与课外的界线、学校与社会的界线、学术研究与教学的界线,进而将这些界线模糊化,通过“课堂——实验室——工作室——校内实习单位——校外实习基地——课堂”的环节,实现产学研的深度结合。

依据设计企业(行业)设计制作流程的特点与实际,建立以能力为中心、以素质为基础,实践教学体系与理论教学体系相互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图1)。

课程体系一旦构建,就要对课程进行建制。专业课程体系的开发与构建是以动画制作流程为逻辑起点。总体思路为一个“解构”和“重构”过程;从制作流程开始,然后回归到设计流程。具体路径为:首先,解构制作流程。深入动画企业广泛调研艺术设计制作流程,对其进行深度分析,归纳梳理出内部逻辑构架;其次,升华设计流程。对归纳出的构架进行理论升华与重整,形成课程体系结构框架;最后,重构设计流程。依据课程体系框架,按照课程点布局,用项目内容建构不同学习阶段的三个艺术设计制作子流程所需的知识和能力结构,三个子流程共同演绎成为一个总设计流程所需的能力体系,最终形成立体螺旋上升式的课程体系。

课程设置一般采用两种方式:一是模块化的课程结构。专业设置设计一个共同的教学计划,学生通过选修某一专业方向的课程模块来确定自己的专业方向。二是一体两翼的课程结构。不管是理论课的考试、考查,实践课的结业考核,还是大型作业、社会实践及毕业设计,均提出艺术和技术方面的双重要求。在考核内容中,既要有艺术方面的内容和要求,又要有技术方面的内容和要求,特别是在毕业设计环节要求论文与作品有机统一、缺一不可,这就将“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要求落实到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各个环节当中。

针对人才培养要求和教育对象的特点,修订完成相对稳定的适应学年学分制要求的培养方案,在重视艺术素养和媒介素养的养成、训练的基础上,注重用现代数字媒体技术进行艺术创作的技能培养。该方案集中体现了“双系列、多模块”的特点。即艺术类课程和技术类课程双系列交叉配置;以公共课和专业基础课构建基础模块,确保学生的基本理论、基本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在专业方向课程中,设置相同学分的多个方向模块,由学生任意选择其中一个模块修读。

三、“工作室制”模式下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

校内外实操性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特别是校外实践实习基地建设,包括增加现有实践实训基地接收顶岗训练学生的数量,细化顶岗实习方案等。同时积极与本地优秀的艺术设计企业合作,建立新的校外实践实习基地。校内外实践实习基地运行管理要尽力做好实践实习基地的训练管理,实习方面、经费管理等各项管理制度建设,努力提高实训基地的利用率,为“工作室制”工学深度融合人才培养提供体制与制度保障。

实践实习基地运行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的,而非以学科发展为本位,这为艺术设计专业建设提供了源头活水,而非孤立无援,空穴来风;通过基地实践实习可以立体式、多循环地对学生专业能力进行螺旋式的培养,而非单线式培养,该方式以真情实境的项目化课程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而非以知识理论灌输为主。做好校外实践实习基地工作人员的管控工作,在经费上给予充分保证,以确保实践实习基地建设的不断加强和实践实习工作质量的不断提高。另外,通过面向企业提供项目化技能培训、合作教育与技术服务等途径,提高深度、扩大层面,形成校外实践实习管理与基地运行长效机制,充分满足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生产性实习和顶岗实习的需要。

“工作室制”运行管理。艺术和技术就像是一个硬币的两个面,没有想象力的教育培养的是工匠,而没有动手能力的教育培养的是纸上谈兵的书生,“拿作品说话”是新型传媒艺术人才的重要成才理念,它用能不能将现代数字技术手段用于作品创作之中,并创作出优秀作品作为学生是否成才、教学是否成功的标准,从而倡导以作品来反映教学效果。“拿作品说话”不但促生了大量优秀的作品,更重要的是使学生经过大量的实践练习,训练了艺术创意思维和作品制作水平,树立了牢固的实践意识并沉淀出过硬的能力,检验了学习效果。工作室以外的学生,在修完该工作室所开设的两门以上同类型专业课程的最高级且考试成绩平均达到 80 分以上者,也可选择该工作室作为毕业设计的教学站点。

四、服务机制的构建

为了充分发挥专业技术力量和先进实训设备的资源优势,艺术设计类专业将向企业与社会提供培训、技术咨询、资格认证等各种社会服务,切实发挥专业的辐射功能。

向企业与社会提供培训与技术服务。艺术设计专业将构建企业服务公共平台,面向行业企业提供相关职业岗位能力培训和技术服务,同时向社会提供培训服务。

提供职业技能鉴定与考试论证服务。成立职业技能鉴定与考试论证中心,建成后的中心将提供广告设计师、室内设计师、电脑软件设计师、景观设计师、会展设计师等工种的技能鉴定、培训与考核,资质鉴定项目等服务;同时,继续保持100%“双证书”率的目标,并带动浙江省创意产业高技能人才的培养。

为相关院校与地区提供对口支援。艺术设计类专业将通过对口支援、技术服务等方式服务于经济欠发达区域的院校与中小企业。

对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进行对口支援。3年内,从本专业选派骨干教师到对口学校进行短期支援,帮助这些学校进行网络开发、精品课程建设、教材开发等项目,并提供设备和教学资源的援助。同时,将先进的办学理念、“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办学成果推广到这些院校。

加强与区域内高等学校的交流合作。通过对口招生、教学合作、办学理念等方面的交流合作,帮助提升中职院校的整体办学水平。

为周边区域中小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充分发挥专业的优势,为学校周边地区的中小企业提供员工培训、技术咨询、资质认证等方面的服务,将本区域的先进技术成果推广到周边地区。

(注:本文为重庆邮电大学“动画专业提升计划项目”、重点课程建设项目《动画概论》的阶段性成果。)

工艺流程设计论文范文7

关键词:工艺模型管理;使用;更改;批架次有效性

1 概述

现阶段,国内的飞机制造行业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广泛的应用了大量的数字化设计、制造技术,取得了产品研制的重大突破和模式的巨大变革。为了满足产品研制不断增长的业务需求,适应主设计单位与承制单位的数据协同管理要求,同时满足制造单位对制造数据管理需要,采用PDM(产品数据管理)技术,建立了适应企业产品研制管理的多型号信息化管理平台,为后续系统建设目标的进一步提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工艺设计是飞机由工程设计转向制造的纽带及唯一指导,根据零件与工装、工具间的协调关系,应用三维工艺设计系统实现飞机的装配过程、装配路线的设计并应用三维仿真验证系统实现三维工艺设计结果的仿真验证,优化装配过程,提高装配效率与装配质量,降低工作强度与工作难度。

工艺模型是飞机工艺设计的一种主要表现形式,主要是工艺人员在设计部门发放的工程数据的基础上增加工艺余量信息、销钉孔信息、定位孔信息等内容,以支持制造部门各项工作的开展。

2 工艺模型的创建

2.1 工艺模型的关联设计

关联设计技术是设计部门在工程数据集设计时经常采用的技术,该技术多用机设计总体部门设计的飞机理论外形与飞机结构及系统零件间的关联,当飞机理论外形发生变化时,结构及系统零件能够随之进行提醒、更新等工作,能够大幅地提高飞机设计人员的工作效率,同时避免由于理论外形更改而出现的结构系统零件未及时进行更新的问题。设计部门的关联设计多基于DS公司的ENOVIA系统开展,而国内的多数制造部门都基于PTC公司的Windchill系统管理制造数据,尚没有企业实现基于Windchill系统的关联设计,下文将举例说明如何基于Windchill系统进行工艺模型的关联设计。

工艺模型创建的前提是工程数据集发放前需要将“零件几何体”全部,便于数据批架次有效性的管理和数据的后期继承更改。如果工艺模型设计过程中需要引用工程数据集除“零件几何体”外的其它元素(如外形曲面、站位面等,只限几何元素,CATIA软件不支持参数及三维标注信息),需要向设计人员提出要求。

将模型导入Windchill系统,并将其状态调整为“已”,模拟ENOVIA项Windchill系统发放数据的过程。

在CATIA中新建2012.11.12_01_GY.CATPart和2012.11.12.CATProduct,将工程数据集和工艺模型同时装配到装配模型中。工艺模型设计过程中引用工程数据集的实体(钣金零件可以直接将实体引用为展开状态),在工艺模型内增加工艺要求、检验要求等信息(包含了几何元素、参数信息、三维标注信息)。如图3所示。

将工艺模型和装配模型导入Windchill系统,装配模型导入时需包含与工程数据集和工艺模型间的装配关系,如图4所示。

2.2工艺模型的关联关系验证

为验证在系统内创建的工艺模型与设计部分发放的工程数据建立了关联关系,对系统内的工程数据集做升版操作,如果工程数据集升版以后,工艺模型能够自动关联到新版的工程数据集且能够按照新版工程数据集进行更新,证明工艺模型与工程数据集间的关联关系已经建立,且能够满足制造部门贯彻工程数据集更改内容的要求,进一步证明在Windchill系统内能够实现工艺模型与工程数据集的关联设计。

将系统内的工程数据集升版,升版后查看工艺模型装配结构如图5所示,新版的工程数据集与原工艺模型关联,工艺模型能够按照新版的工程数据集进行自动更新。

3 工艺模型的管理

需要进行管理的内容包括工艺模型与装配数模。

工艺模型的管理模式与普通的制造数据集管理模式相同,没有特殊的要求。

因装配数模起到的作用为建立工艺模型与工程数据集间的关联关系,如装配数模下零件的结构关系不发生变化,装配数模不需要进行版次及状态管理。

下面介绍工艺模型的管理,包括工艺模型的设计、发放、更改贯彻等几个方面。

3.1 工艺模型的设计

工艺模型的设计方式同之前型号相同,设计员需要将设计结果放置到所设置的活动工作区所对应的本地文件夹内。物理文件名与零部件号必须保持一致,命名形式如图6所示,设计员将“_SF”填写到物理文件名及零部件号内,版次不需要填写。

3.2 工艺模型的检入

设计工作完成后,设计员需要通过WGM将制造数据集检入Windchill系统。检入过程中数据集的属性对应工程数据集属性,以保证数据的完整性,为后续的数据打包工作做准备。

3.3 工艺模型的审签、分发

工艺模型的审签和发放流程同制造数据集。基于PDM系统管理后制造数据集的审签是在PDM系统中靠审签流程实现的,当设计员设计完毕并将数据集检入系统后提交审签流程,在提交流程时需要制定流程中相关的“审校”、“审批”……相关角色(如图7所示),同时需要指定数据集分发单位以通知下游使用单位。当制造数据中心内部审签流程结束时,系统自动的创建制造数据集发放单并启动数据集发放流程将数据集发送至相关单位的一级传阅人,相关单位的一级传阅人指定给二级传阅人(一般为工艺室主任),最后由二级传阅人指定给传阅人(一般为具体负责工艺员),走完此贯彻流程后能够快速、准确的通知相关人员开展相应的工作。

3.4 工艺模型的更改

当工程数据集发生更改或工艺模型使用过程中发现有不符合工艺要求的地方时,制造数据中心设计员需要对工艺模型进行更改。数据集更改的流程如图6所示,与首次发放的流程是一样的,当内部审签流程结束时数据集更改单会自动的发送至相关单位。

4 版次管理

沈飞公司的工程数据集是基于沈飞公司的产品PDM系统(PTC公司Windchill系统)管理的,而上游设计单位是基于DS公司EnoviaLCA系统对其工程数据集进行管理的。LCA系统中,零件的版本会随着技术单、更改单等技术文件的发出而发生变化,初始版本为00,发放更改单更改时版本由00变为01、02……,当发出技术单更改时,在对应00或01……版本后增加A、A1……(如图8所示)。而在Windchill系统中,初始版本为A.1,当通过更改单更改时版本升为B……,而用户的过程更改是通过A.2……等小版本记录,如图9所示。两个的变化模式不同且无法实现统一,也很难建立起LCA系统中某一版本与Windchill系统中某一版本的对应关系,为此,研究并得出两个方面的控制机制:

(1)对于更改的数据集发放时,更改单或技术单与所发放的数据集必须紧密的关联在一起,同时发放。

(2)在数据接收前需要工程数据集增加“数据来源版本”的IBA属性以记录其在LCA系统中的版本,并且此IBA属性为必填项,没有此属性的数据集无法进入Windchill系统。

5 架次有效性管理

数批据批架次有效性是将批架次信息配置到数据上,通过对数据增加“批架次”属性来记录相应的批架次。

6 结束语

工艺模型作为工艺设计人员向一线工人解释设计部门工程设计信息的主要手段,其设计准确性、快捷性,其管理的规范性、有效性将决定企业工艺设计水平的高低,将新的、好的管理方法、管理手段不断的应用到工艺设计工作中将极大地提高企业的总体实力、缩短研制的周期、保证产品的质量。

近些年多数企业在数据管理系统应用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与进步,随着信息化、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数据管理系统管理数据的范围及深度都在不断的扩大与深入,单独的基于版本机制的管理已不能满足未来飞机设计制造多样化与多构型的要求,数据管理系统的自动化、智能化将是未来企业数据管理系统建设与发展的一个趋势。

工艺流程设计论文范文8

【关键词】化工工艺 工艺设计 安全危险 预防措施 分析探究

新形势下,随着人们在日常生产中安全防范意识的不断提高,以及对生产工艺设计的研究不断深入,促使人们对于化工工艺设计中存在的安全危险问题给予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受化工行业本身的特殊性影响,化工行业在安全危险的问题上要求极为严格,需要化工企业人员在日常生产的管理和操作上,提高对安全危险的识别和控制能力。为此,本文主要从化工工艺设计涉及的一些内容和知识点加以讨论,帮助化工企业人员识别和控制化工工艺设计中存在的安全危险问题。现具体分析如下。

1 化工工艺设计的概述及特点

化工工艺设计,主要是指在设备、管道、泵阀、仪表和自动化等方面的配置,以及工艺流程的设计等。在整个化工工艺设计的过程中,为了确保化工生产的安全可靠和高效运行,需要熟悉掌握化工生产的原则和精神,并在此基础上,根据化工规范中对物品的危险程度等级的划分,确定不同危险等级的物品的防火间距、防爆等级等,从而为我们在选用设备与仪表、操作方式、消防器材等方面提供了安全保障。

一般来说,化工工艺设计的特点主要包括设计基础资料不完整、工艺流程独特、工作量大以及规模大小不一等几个方面,设计基础资料不完整,体现在化工工艺设计的资料未经检验完善,数据缺乏足够的可靠性和完整性;工艺流程独特,主要是由于化工装置及设备的多样化和规格特殊化所导致;工作量大,则是从整个化工工艺设计来看的,化工企业的总体投资大、设备多、管道多,增加了化工工艺设计的工作负担。同时,规模大小不一,则表现在测试工程数据的化工装置规模不一。

2 化工工艺设计中安全危险问题的识别及控制

2.1 工艺物料方面

通常在化工工艺生产过程中,原料、材料、半成品和副产品,以及贮运物质都是以气态、液态和固态存在的,具有相应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危险危害。需要化工企业人员加强对这些危险特性的辨识、分析和评价。分别从化工工艺的各类物质的性质、稳定性、化学反应活性,以及爆炸特性、健康危害等加以识别和控制。

2.2 工艺路线方面

一般来说,在选择化工工艺的路线时,应该从化工物质的安全危险出发考虑,尽可能采用无害、低危险性的物料,缓和化工工艺过程的苛刻程度,可以通过采用化学反应物催化剂,稀释或缓和各类危险物料。或是采用各种高新的化工技术、设备及工艺,取消或缩小中间贮罐,一定程度上减少危险介质的藏量。此外,通过采用污水回收、生产废料和助剂回收等方式,对于实现化工工艺的节能降耗,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2.3 化学反应装置方面

2.3.1化学反应器选型要求

化学反应器,若以进出物料的情况划分,主要有间歇式化学反应器和连续式化学反应器两大类。若以物料流程划分,则可以分为单程化学反应器和循环化学反应器等两种。若是从化学反应器的结构来看,则有釜式、管式、塔式和固定床,以及流化床等几种。

通常情况下,构成化学反应器的装置设备特性,以及工艺流程决定了化学反应装置的整体特性。在化学反应器的选型过程中,应该注重工艺的适应性和安全性问题,并从化工工艺的操作和操作出发,确定型号形式。

2.3.2化学反应设备材质

考虑到工艺流体、流速、流体反应特性以及腐蚀特性等因素对化工工艺设计的影响,在化学反应设备材质的使用时,应该注重设备的耐腐蚀性、强度、可焊性以及机械加工性等方面,同时,对于可能影响化学反应温度的杂质要加以重视,以免化学反应速度受到影响,导致化学反应的不稳定性和一系列危险问题。此外,部分测温测压类的污染物甚至会起到类似催化剂的作用,进而引发不必要的化学反应,需要化工企业慎重考虑。

2.3.3化学反应条件控制

在化学反应条件控制上,为最大限度避免出现失控反应,可以通过外循环冷却器、多段反应等方式,加强化学反应的控制。或是采取通入低温介质的方式,帮助化学反应器降温。也可采用向化学反应器输入易挥发的液体的形式,利用液体挥发来吸收热量。

2.3.4化学反应设备结构

通常情况下,为了确保化学反应装置的安全可靠,在化学反应装置的设备结构,尤其是高压容器设备,不但要求具备足够的结构强度,还需要保证设备的严密条件好,以免大量介质泄漏引起火灾、中毒等危险问题。

2.4 管道及阀门方面

管道往往用于输送易燃、易爆、腐蚀以及具有毒性的物料,在管道设计时,应从材料选择、管道布置、振动以及应力分析等几个方面综合考虑,以免发生泄露。需要化工企业熟悉了解整个化工工艺流程,重视管道系统在化工工艺流程中的作用,包括操作条件、介质物化特性以及腐蚀情况等方面的要求。阀门一般用于调节介质的流通和压力系统,具有切断或接通介质、控制流通、改变流量、以防介质回流等显著功能。在化工工艺设计中,阀门的设计必须符合安全生产及检修。

2.5 电气设计方面

在电气设计中,应该在确定当地是否属于爆炸以及火灾等危险环境,并根据火灾和爆炸的危险程度不同,最大限度避免电气设备、电气线路等因为设计不当而发生爆炸事故。

2.6 整体化工园区方面

从现阶段我国化工园区的设计特点及监管能力来看,大多存在着不同程度上的滞后现象。为此,要减少和预防化工工艺设计中的安全危险问题,化工企业可以通过设立统一的安全监测和管理部门,创建完整性的安全生产标准,并形成以“政府为主导、社会为中介、企业一体化”的综合管理体系,通过三方连带责任追究机制,将安全危险有效控制在最小范围。

参考文献

[1] 朱晓东.浅析化工工艺设计中安全危险的问题[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1,11,(06)

[2] 李跃云,董喜红.浅析化工工艺设计中安全危险的识别与控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10,(09)

[3] 杜维君,孙迎春,任欢.试论化工设计之中安全危险的识别及其控制手段[J].化工管理,2013,03,(08)

工艺流程设计论文范文9

关键词:化工工艺学;课程建设;工程能力;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5-0271-02

随着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社会对对化工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科院校工科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是培养高素质的工程技术人才,使学生在获得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明确提出“……改革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强化学生工程能力的培养已成为高校工科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任务。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肩负着培养高级化工人才的使命,专业工程性质突出。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不仅要加强实践环节建设,更要重视理论课教学特别是专业课教学的指导作用。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主要面向的工业部门是化学工业,属流程工业,往往涉及一系列物理、化学和生物加工过程。化工产品的生产是各种化学单元反应和化工单元操作的有机组合和综合应用。化工工艺学是根据化学、物理、物理化学、化学工程原理和其他科学的成就,研究综合利用各种原料生产化学产品的方法原理、操作条件、流程和设备,以创立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环保的化工生产工艺的学科,被认为是架在实验室研究与工业生产中的一个桥梁。课程工程性强,存在许多与实践环节的关联点,是培养学生工程能力的适宜载体。关于化工工艺学课程教学已由不少报道。黄美英[1]等对强化课堂教学、加强实践与理论教学相结合以及强化学生工程观念等方面对《化工工艺学》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进行了探讨;邱玉娥等[2]指出该课程教学应加强工程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并尝试采用“传统型、技改型、创新型”案例教学法强化培养学生的技改创新意识。王钧伟等[3]认为可通过精选教材内容、强化实践教学、追踪学科发展、开设专题报告、加强绿色教育等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热情,锻炼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强教学效果。本文介绍了在化工工艺学的课程建设和教学中突出学生工程能力培养的一些新尝试。

一、课程教学目的再认识

从化工生产工艺角度出发,运用化工过程的基本原理,阐明化工工艺的基本概念和流程组织、物料衡算、热量衡算的通用方法,介绍典型产品的生产原理、典型流程、关键设备、工艺条件。典型产品生产工艺的讲解重点放在分析和讨论反应、分离部分的工艺原理、影响因素、确定工艺条件的依据、反应设备的结构特点、流程的组织等;同时对工艺路线、流程的经济技术指标、能量回收利用、副产物的回收利用及三废处理运作进行一定的论述。使学生获得广博的化学工艺知识,培养工程能力,以便在生产与研究开发工作中开拓思路,灵活运用,不断开发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和新设备,更好地满足社会需要。为强化工程能力培养,要重视本课程对专业实验、课程设计、生产实习等实践环节的指导作用,教学活动与实践环节有机关联,画龙点睛,有的放矢。

二、课程教学资源建设突出学生工程认知、工程设计、实验操作

依据课程实践性、综合性、复杂性,为提高学生的工程认知能力和感性认识,基于FLASH和网页制作等软件工具,开发了多功能的化工工艺学资源库,包括:例题分析、图形演示、生产装置实际录像和图片、实习现场实际教学录像和图片等。学生可随时通过网络观摩这些资源。学生将工业生产装置和工艺展示的视频看作理论联系实际的视觉纽带,访问的积极性高。《化学工艺学》中流程图较多,如果采用学生自己看书本中的流程图,然后老师讲解的教学方法,很容易让学生感觉枯燥无味,所以本课程特别重视直观、丰富多彩的多媒体教学方式的高效应用,课件可通过网课程络平台自由访问。在绘制工艺流程图时,尽量使用动态画面,如把物料的流动做成动画,管道、设备、阀门等做成立体图,不同的物料及公用工程用不同的颜色区分,力求逼真、醒目。固体燃料气化制备合成氨原料气的间歇造气过程的操作循环的动画演示就很受学生欢迎。在本课程的建设安排了课程设计,其中大约■的设计题目与授课内容直接相关,如合成氨、芳烃分离、天然气制甲醇等,着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锻炼和提高其对工艺路线的设计、设备选型,以及车间布置和管道布置的能力,培养正确、熟练查阅工艺设计规范、手册及参考书的技能。将教师科研项目、社会正在建设的工程项目等引入教学,强化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工程观念。化工专业综合实验中设置乙苯脱氢、反应精馏、喷雾干燥、空气分离等与化工工艺学授课内容直接相关的实验项目。

三、课程教学突出培养学生的“当代工程观”

工程观是人们关于工程活动的基本理念,是认识和进行工程活动的指南。工程观念的强弱和趋向直接影响着从业人员的实践能力。在当代学科交叉渗透的趋势下形成的当代工程观[4]是对传统工程观的扬弃和超越。当代工程观视生态环境为工程活动的内生因素,认为工程活动不但受生态环境的制约,而且应按照生态规律重塑生态活动的方式[4]。化工工艺学是培养学生工程意识的良好媒介。在绪论部分,我们强调工艺技术不同于实验室制备技术,工艺路线评价要突出理论上的正确性、技术上的可行性、操作上的安全性、经济上的合理性,还要突出环境及生态相容性。讲解具体产品的生产工艺过程中,将原子经济性(AE)[5]、环境商(EQ)[6,7]的概念进行具体计算、剖析。比如氯醇法与乙烯环氧化法制备环氧乙烷路线的比较就是用案例教学提高学生对可持续发展的责任意识和创新素质的生动素材。

四、授课过程强化与实践环节的联系

在授课过程中,我们适时引入后期开设的专业实验、课程设计的题目,提高学习的针对性,如介绍乙苯脱氢时让学生思考专业实验将重点考虑的问题:降低体系分压的方法、测定乙苯转化率和苯乙烯收率的方法、采用色谱定量时苯乙烯的出峰顺序等;在讲解物料衡算、热量衡算、工程图纸视图、流程组织时强调在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中的实际应用;在介绍特殊设备布置时强调设计发展,如介绍合成氨工艺技术时引入废热锅炉的适度倾斜布置;适时介绍生产实习中遇到的工艺技术问题,并启发学生分析、解决这些问题,引导学生建立工程应用意识;授课期间带学生去观摩校内实验及中试装置,突出情景式教学,使理论学习与实践环节无缝统一、相互促进。

五、授课过程突出原理-条件-流程-设备一条主线

为强化工程意识,使学生形成做工程就是做细节的理念,在介绍氨、C8芳烃、甲醇、苯乙烯、环氧乙烷、丙烯腈、氯乙烯等产品制备技术时,用整体一条线的思想组织教学:按照产品性质、用途―生产原理(含主副反应、热力学和动力学分析)―催化剂选择―工艺条件讨论─工艺流程比较―设备分析的顺序,由浅入深,渐入佳境。

强化学生工程能力的培养已成为工科高校实践和理论教学的核心任务,通过化工工艺学教学培养学生工程能力是课程建设的内在要求。强化与工程认知、工程设计、实验操作相关教学资源建设,授课中贯彻当代工程观,授课过程与实践环节紧密结合,用原理-条件-流程-设备整体一条线组织教学等是在化工工艺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工程能力的有效措施。

参考文献:

[1]黄美英,梁克中,赖庆柯.对《化工工艺学》教学改革的探讨[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7,(3):122-124.

[2]邱玉娥,张秀玲,等.化工工艺学应注重工程素质和创新意识的培养[J].化学工程与装备,2009,(5):214-216.

[3]王钧伟,官叶斌,孔学军,等.《化学工艺学》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广东化工,2012,(4):233-234.

[4]汪应洛.当代工程观与工程教育[J].中国工程科学,2008,10(3):17-20.

[5]B M Trost. The atom economy - a search for synthetic efficiency[J]. Science 1991,254,1471-1477.

工艺流程设计论文范文10

关键词:铸造工艺 教学内容 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5(a)-0184-01

铸造是材料成型与控制专业的一个重要的方向之一,也是促进本科生就业的一个重要的方向,《铸造工艺与设备》是铸造专业方向的主干课程,本课程讲授铸造工程师必备的工艺理论和基础知识,使学生了解和掌握铸件生产的过程;铸造工艺及工装设计的基础知识[1];掌握铸造生产过程中铸造工艺理论和基本操作技能,促进知识向技能转化;对铸造生产的铸件进行具体设计。

1 该课程的现状

(1)课程体系不完整,该课所涉及的领域较多,必须先修完金属学、传热学、流体力学、材料力学、铸件凝固原理等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才能很好的理解和学习铸造工艺学。也是铸造工艺学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兼备的课程。例如,流体力学就没有这门课程,在学习《铸造工艺与设备》中相关浇道系统设计时,就要用到伯努力流体力学方程,就造成了学生的理解困难[2]。另外还缺少《合金熔炼与设计》课程。铸造专业方向作为材料成型与控制专业的方向之一,其专业基础课程和其它方向有其显著特点。需要抓紧铸造的课程体系建设,对本课程体系进一步的调研和调整。

(2)缺乏实验环节,目前实验室建设在初级阶段,没有专门的实验室及实验人员。铸造合金性能、造型材料检测、铸件无损检测、铸造CAE等实验都没有条件开展[3]。缺乏和理论课程相配套的实验。其中造型材料检测系列实验不仅是铸造方向必备,在科研上的应用也是相当好。

2 采取的措施

在当前教学条件极其有限的情况下,针对课程特点采取了一些措施。

(1)课程内容的选取。

课程的内容安排上,从工程实际出发,既保证理论内容的完整和严密性,又不拘泥于烦琐和枯燥的理论推导。按照从铸件工艺性分析到材料对工艺性影响因素的分析、从工艺方案选择到浇注系统设计、从现代铸件设计方法到工厂的铸造工艺设计、从传统的造型材料到现代造型材料顺序循序渐进安排教学内容,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4]。

在教学内容上,根据最新科技发展状况及时加入一些新内容,转移侧重点,删除一些过时的内容,使学生能够及时了解和掌握实用的专业知识和本专业科学技术发展最前沿的动态[5]。将一些计算机模拟结果引进浇注系统和冒口的设计中。调整与其它课程的关系,避免内容上的重复,与整个教学体系融为一体。例如,在本课程的“金属-铸型的相互作用”的内容有大量的内容与《材料成型原理》的“凝固原理”里面的内容重复。把铸造工艺设计与工厂实际生产挂钩,挑选一些有代表性的实用零件进行工艺分析和设计。以工厂目前实践中应用的最具有代表性铸件为背景内容进行介绍,使得学生很容易掌握本专业设计前沿技术,同时也掌握工程应用中的一些非常重要的概念和结论。例如,将学生生产实习过程中(东风公司)看到的铸件为课堂实例进行讲解。

(2)建立铸造工艺资料库,为保证《铸造工艺与设备》课程以及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的顺利进行,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铸造工艺设计能力,弥补铸造工程实践的不足[6~7]。在互联网上收集了大量的铸造工艺图片、视频,得到大量的工厂实际工艺设计实例,以及大量适合于铸造工艺设计的机器零件图,且可以满足学生毕业设计和课程设计的题目需求。

(3)建立网络学习环境,目前本课程的电子教案和电子网络课件进入“网络课程综合平台”上运行,学生可以在网上阅读和下载与教学相关的资料,同时也可以通过网络对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交流和讨论。今后将继续对本课程的网上资源进行补充和完善。

3 建议

为加强本方向的实践环节作以下建议:(1)加快引进具有高级职称的人才或者对年轻教师进行企业培训;铸造方向需要加紧人才引进。在适当的时候应该选派青年教师到重点高校或者企业进行专业性培训,使得在专业上得到更快的成长。(2)加快铸造工艺实验室的建设和规划;参与铸造工艺设计大赛,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铸造分会举办的“中国大学生铸造工艺设计大赛”,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重庆大学等国内知名大学参与,有大量的硕士与本科生参赛,并且取得较好成绩。建议参与比赛,以压力铸造为主,结合“压铸工艺”课程、三维建模软件UG、AnyCasting计算机模拟软件,结合实际开发的压铸模具与工艺。

4 结语

本文就本课程的教学现状,教学课程体系、在教学内容、教学资料整理等方面做了一些探讨。并且为加强实践教学,提出了一些本专业方向建设的建议,以求促进本专业的学习与工程实践更进一步紧密结合。

参考文献

[1] 刘全坤.材科成形基本原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2] 何茂农,王玉蜂.分段武模块化教学模式探索[J].中国培训,2006(11):52-53.

[3] 王素玉,刘桦.模块化教学的应用设计与实践[J].山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5):79-92.

[4] 孟延军,关昕,陈涛.材料工程技术专业整体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成人教育,2008(7):164-165.

[5] 陈平昌.材料成型原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工艺流程设计论文范文11

【关键词】特殊艺术设计教育 听障 理论教学

多年以来在教育界形成了不成文的看法,即残疾学生的中高等教育要以技能教育为主,尤其是听障学生,在学业上存在明显困难,特别是在阅读和逻辑领域,成绩滞后于同年龄段的健听儿童,并且随着年龄的增大,这种差距会更加明显。国外研究表明,约有30%的学生离开聋校时还是功能性文盲①,在这样的情况下,高等艺术教育对听障学生的培养重点放在技能教育上就不难理解了。这个教学方向虽然是合理的,但同时我们也要保持清醒,勿使“重技能”演变成“唯技能”,在培养应用型听障残疾人才的同时,更应该重视对学生专业文化素质的陶冶,定位在培养残疾人高等艺术教育创作和技能复合型人才。

一、艺术设计理论课程的概念

对于残疾人高等艺术设计教育的专业文化素质,体现在人才培养计划中主要来自设计理论课程。理论研究是关乎一门学科的一般规律和基本原理,侧重于冷静、客观地认识和评价学科历史发展、成果和现象,设计理论课程对于拓宽本专业学生的文化基础知识、提高审美和创造性均具有重要作用。具体言之,艺术设计理论课程,就是一门研究艺术设计领域的规律和原理的课程,它包括设计概论、设计史、设计美学等。在残疾人(听障)高等艺术人才培养专业课程体系的三大课程群(设计基础课程、设计理论课程、专业设计课程)中,设计理论课程处于归纳和指导的地位,承上启下,在设计基础课程的基础上进行理论教学可以使学生对绘画和基础课程的认识和理解得到提升,对于后续的专业课程设计理论又可以作为导入理论。使学生建立起设计发展文脉的理念,在艺术发展史上的每个经典作品的背后,都体现了当时的设计思想,设计理论犹如穿珍珠的丝绳,不仅将本学科的实践历史和创新原则流畅地整合起来,而且通过对概念和思想的阐述,勾画出一个清晰的脉络,为今后学生能够继续在本专业内的发展、自我提高、学会自己去淘洗和穿缀知识的“珍珠”而奠定基础,换言之,这也是专业后劲的培养。为了完成这个目标我们不能因噎废食,而应该积极寻找方法,即使是脚踏荆棘,也要开拓出一条芳香满径的路来。

二、艺术设计专业听障学生的设计理论教学中的问题

1.听障学生汉语应用能力不强

由于我国听障残疾学生在大学之前的基础教育水平明显滞后于健听学生,所以听障残疾学生的文化基础知识薄弱,听障残疾学生自身听说能力弱造成对外界认知的弱势,长期信息沟通障碍造成了大多数听障学生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不强,体现在知识面狭窄、知识储备量少(例如欠缺专业理论课程所必需的人文社科基础知识),而设计理论是以语言文字为载体、以人文知识储备为依托,并以一定的价值观念为导向的综合性课程,因此它对于听障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这一点在高等教育中明显制约了他们对于设计艺术理论的理解。

2.设计理论课在整体专业教学中比例较小

从理论上讲,特殊教育对技能教学的重视是一个可资利用的优势,有利于从实践中春风化雨般地内化理论知识,遗憾的是教师之间在教学上的呼应感不强,未能充分发挥不同科目教师之间的协作。此外,理论课的教师水平不高,有的理论教师多毕业于艺术或设计专业,而不是专业的理论教师,他们既要学习史论课的教学方法,又要结合特殊教育科学,常常愧感知识储备之不足。

3.现有教材不适用

目前各设计院校使用最广的设计理论教材主要有尹定邦的《设计学概论》、凌继尧的《设计艺术十五讲》、李砚祖的《设计概论》等,这些都是针对普通高校健听学生而编写的教材,对于听障学生来说,无论是知识深广度还是文字表达方式都明显偏难。为解决这个问题,北京联合大学教师尝试编写自己的讲义,试图结合听障学生的文化基础和学习特点对部分教材做出整合,删去冗长部分和过于抽象的哲学论述,使用浅近字词、浓缩信息并尽量与原文意旨保持一致。

理论教学的目的不仅是使学生获得知识,也不仅是调动其学习能力和学习主动性,还要对其情感、意志和价值观予以重视,这是由艺术设计的最高理想——通过创造来构筑我们生活于其中的美好世界——所决定的,这就要求我们改进现有的教学方法和途径。

三、对于改进教学方法与途径的一些构想和经验

1.调整课程设置

传统设计理论课的教学方法是以史论结合的方式,以论为主,以史为辅,因为设计艺术理论体系的成立需要依赖庞大的史实证据。那么,在以听障学生为对象的教学中,不妨适当扩大设计史的比重。这并非是主次颠倒,而是试图在与学生一起品读历代设计名作的同时,引导学生分析设计史家带入其中的理论视角和设计师的设计理念、审美理想与文化价值观念,进一步,还可以分析设计作品中所凝定的社会背景、经济状况、科学技术水平等因素,最终,归结到一般性的规律和原则上来。这样的教学方法优点有二:其一是让设计理论课程充满趣味性和具象性,既有对杰作的欣赏,也有对设计典故的生动讲述,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思考”的精神;其二,我们知道,设计观念本身也在发展中,设计理论史也是设计史,以史带论,有助于帮助学生搭起粗线条的学科框架,让他们在以后的学习和实践中去细细描画。

2.注重知识的时效性

设计与艺术不同,设计偏重于现在时,而不是过去时,这是由设计的社会特点决定的。设计是时展的镜子,设计作品总是要在当下消费,在当下进入市场,而不能留于日后待价而估。因此,理解设计理论最好的方式莫过于引用鲜活的当下实例,比如,与学生一起了解国内外近期设计动态;在介绍传统工艺史的时候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必要性和新时代的优秀继承成果,例如景德镇现代陶艺、台湾的琉璃工房、日本现代漆艺、北京的梵几新传统木工家具、现代新家庭手工艺的复兴,等等。这既是帮助学生领悟既往知来、理论结合实践的教学目的的过程,还是普及生活美学的教育过程,设计史论不仅传播知识,还表述人生态度和价值;此外,这也是引导学生积极面对新时代设计市场的过程——当代设计展现出其赖以生存的科技经济、生活形态、文化思潮等,有利于学生对社会增进了解,产生服务社会的责任感,从而主动提升学习兴趣、提升在专业设计课程中的创造能力。

3.沟通是教学的核心问题

教师与听障学生之间的沟通是课堂的核心,没有有效的沟通方法,一切都是枉然。我国台湾特殊教育学者林宝贵曾说:“要解决听觉障碍者的问题,最根本的是解决沟通问题。”沟通有两种涵义,其一是指语言传达,教师熟练掌握手语的重要性自不待说,聋人对语言理解认知的特点、手语表征与理论表达的关系都要灵活应对,由此方能真诚地面对情境与挑战。其二是指合理的互动,合理的互动方法是一把灵钥,要注意观察学生的课前思维模式和知识基础,鼓励他们质疑自己的思维惯性,最好的方法莫过于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向老师提问题,并帮助学生捕捉和明确心中疑惑,善于提问题是学生建立学习积极性的基础。同时,要帮助学生推理正确答案而非硬性地灌输答案,特别是对于相互矛盾的冲突的问题,要引导学生展开讨论。最后,根据学生想深入了解的知识,指点相应内容和相应层次的课外参考书,这有助于解决优生吃不饱、吃不好,基础薄弱的学生则吃不了的情况,对此要重视分层教育,但这是重视学习目标的分层,而不是学生自身的分层或练习和作业上的分层,要把完好的教学方法和对学生的尊重结合起来。

4.理论教育离不开广泛的知识和丰富的经验

可以采用开放课堂的方式:充分利用北京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和世界交流中心的地位,引导学生从专业的视角看世界。同时要善于利用现代网络信息和博物馆、艺术馆中的VR技术(虚似现实技术),毕竟课堂上学生之间互相使用手语交流,所分享的思路是狭窄的。现代多媒体的特点不仅是信息的丰富,更重要的是互动性和共享性,可为学生扩展教室外的教育经历,使他们不仅能获得实时信息,而且能体会到身临其境的感受,还能通过互动交流与他人分享心得,以此达到活跃思维、启迪心智、寓教于乐的学习效果。须知,理论不是凝固的岩浆,一切学科的理论都是在鲜活的交流碰撞中迸发智慧火花,对理论的接受亦不是被动接受,而是主动地用它来思考,这是知识的内化过程。

5.理解学生是教师的本职工作

教师要向学生传授信息,必须参照信息发出人和接收人所共有的现实,这个现实称为“语境”,交流的有效性是受文化语境限制的,尽管“聋人文化”的提法在特教界尚有争议,但无疑已是一种显见的现实符码。我国聋人教育学家赵锡安认为,聋人文化包括聋人手语、聋人传统、聋人生活、聋人艺术、聋人文学作品、聋人风俗习惯等内容②,“聋人文化”正越来越让听障学生有归属感。因此,在教学中笔者试图针对这一特点做一些特殊内容安排。例如,述及工艺美术史中的玻璃工艺一节时,便以聋人群体中的知名工艺设计师洪泽为例进行教学,榜样的力量是亲切而实际的,听障学生们很快由对洪泽的喜爱而对玻璃工艺产生兴趣,其他例子还有三维设计师、陶艺匠人的事迹等,若有可能,拟邀请他们来学校交流;在讲解现代设计实例的时候,则向学生介绍无障碍设计和普适设计的现状,例如2012年丹麦唯听无线助听器获得德国iF产品设计大奖,这充分说明了设计界对无障碍产品的关注。科技与艺术,可以消灭生理上的不平等,我们应该为置身于设计业而自豪。

一个完整的专业理论框架是帮助学生掌握专业知识的“骨架”,但是传统教材对听障学生来说显得过深,若求全则会导致课时不够用,随课时数而中断则导致教学不完整,为此,我们尝试编写自己的教材,不刻意追求学科知识的丰富全面,而注重基础性、逻辑性和系统性,把设计领域中最一般的原理、价值中最基本的部分、对设计师的成长起关键作用的部分,用易于理解的浅近语言编纂起来。这个教材的思路主要是:遵循先叙述后理论、从具象到抽象,即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认知规律,力图贴近听障学生的领悟方式。每个知识点尽量以史论相互穿插的方式构成,详实的历史故事和丰富的图例有助于使枯燥的理论生动化,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尽量使语言直白浅近、短小精悍。谁料此举比预想的要难,由于设计理论涉及美学,美学的本质是哲学,试图将其化为更浅近的语言有相当的难度,许多理论家终其一生的追求不就是语言的“渐老渐熟、乃造平谈”吗?我们竟不知不觉中造次了。虽然如此,现在看来一切努力是值得的,这个过程让我们意识到了自己的差距,这差距让将来的追求变得具体而有意义。

面对听障学生的艺术设计教育不仅是职业教育,更是通过特殊方法对特殊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塑造。正如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在《爱弥儿》中说:“工艺的功用最大,从视觉、触觉、听觉和语言四者合力从事自我活动……是人身体与内心经验的结合,是人类职业中最古老最正直的教育方法”③。我们为能在这个领域中躬身实践而骄傲,未来是充满希望的,需要我们去努力。

注释:

①功能性文盲,也称“半文盲”或“职业上的文盲”,指读写能力不能满足职业和环境要求的状况——William L.Heward.特殊需要儿童教育导论[M].肖非,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

②赵锡安.听力障碍学生教育教学研究[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

③卢梭.爱弥儿[M].李平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

参考文献:

[1]赵锡安.听力障碍学生教育教学研究[M]. 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6.

[2]William L.Heward.特殊需要儿童教育导论[M].肖非,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

[3]张道一.设计在谋[M].重庆: 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

[4]杭间.设计道[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

[5]张会文,吕会华,吴铃.聋人大学生汉语课程的开发[M]. 北京:华夏出版社,2009.

工艺流程设计论文范文12

论文摘要:本文针对我国艺术设计教育落后于现代设计的实践,不能适应市场需要的问题,提出了树立全新思维,整合教育资源,充实教学内容,整合课程设置等解决问题的思路。

高等教育,历来就是出人(培养社会需要人才)、出理论(总结和建立专业理论体系)的地方,高等艺术设计教育也不例外。现代设计的实践,要求艺术与设计教育积极回应社会的这一要求,尽快建立起,适合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的艺术设计教育体系。

一、转变思维方式

教育体系的改革主要是思维方式的改革。不论是教授者还是被教授者,其思维都要进入信息时代,以全球化的眼光去选择知识。教育改革不但要有新的知识内容,还要有新的知识传授形式;具体地说,就是从“内容”到“形式”必须体现社会化、信息化、智慧化、创意化。对于设计院校的教师和学生来说需要塑造的不是形式,而是思想。中国当前的艺术设计教育存在的问题很多,但本质是思维方式的问题。我们总是用过去的眼光和方式来解决当前的问题。这种教育对于我们民族的长远发展毫无益处。

1.包豪斯的经验

20世纪以来,包豪斯几乎成了现代艺术设计教育成功的代名词。包豪斯的实际影响,以及它所具有的广泛积极指导意义,早已经超出了它本身的工作效果和教育成就。那么是什么使包豪斯能够取得如此之大的成就呢?简而言之,就是思维方式的根本转变。包豪斯的出现,是现代工业与艺术走向结合的必然结果,它是现代建筑史、工业设计史和艺术史、艺术设计教育史上最重要的里程碑。包豪斯的成功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值得学习和借鉴的经验,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紧随社会进步,不断更新观念,积极创立新思维。

2.市场的需要

任何改革,当然也包括教育改革在内,都是对不适应新形势的旧体制的改造,从而建立适应新形势的新体制。改造旧体制,建立新体制,首先就需要思维方式的转变,没有这个思维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就不可能建立起与新形势相适应的新体制。对艺术与设计教育而言,转变思维方式,更是刻不容缓。这是市场的需要,也就是说,客观形势逼迫艺术设计教育必须转变思维方式。

据调查,有些学校的教学内容(共同基础课除外)几乎十年没有变动。令人可畏的是将落后时代的观点向今天的学生传授。某大学工业设计系教师向考察的日本设计教育专家提出“设计时是先考虑功能还是考虑形式。”回答是“哪个都不是。首先要考虑能卖出去的设计。”在以营销为目的进行设计的今天,同十年前供小于求相比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功能决定形式的时代已经结束。大多数产品由于电子技术的导入,产品的功能是通过电子元件得到了解决。造型设计是如何体现功能的呢?美国大学教授的教学内容每年都不一样。日本千叶大学工学部?工业意匠学科?人间工学的教授们提出:“设计师不仅考虑设计的硬件问题,更应该考虑设计的软件问题”。日本各大学的教育理念中常提到的一句英文是“communication”意为“通信、传达、交换、交流、传意”。师生之间的交流,学科之间的交流,学校与社会之间的交流、国际之间的交流等对于信息社会的今天是极有含义的概念。

二、整合教育资源

1.中国传统文化、古典文学与艺术应该成为教学的重要内容

艺术设计,归根到底是通过艺术与科学共同的合成手段,创造着人们的全新生活,在这全新生活里,体现的就是一种文化。世界著名建筑设计大师贝聿铭,因为有着深厚的中华民族文化的底蕴,所以才能在世界上取得今天的可圈可点的艺术设计成果;靳埭强、韩美林等人,如果没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功底,也决不可在申奥会徽的竟标中,一举夺魁。

那么,究竟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接受完整的艺术设计专业教育的同时,得到良好的传统文化、古典文学与艺术的熏陶呢?这里提出三种可资借鉴的方法,供大家讨论。

第一种方法,可以在每学期,规定出若干的专题讲座,系统地、概论式地对易学文化、老庄哲学思想、中国古典文学中的诗、词、曲、赋等,进行专题讲座。这种专题讲座,要有知识性、趣味性、针对性。

第二种方法,可以不定期举行学术报告会,就某一课题,或者某一方面内容,进行学术讨论。

第三种方法,可以由任课教师,在学习的不同阶段,根据实际情况,召集学生进行讨论,使学生在接受一种新知识后,有机会反刍消化,并且有机会通过讨论,产生一些新奇的艺术或设计灵感。

2.现代科技成果应该反映和促进艺术设计教育水平的提高

信息社会,高新技术在层出不穷的涌现,譬如电子艺术、新媒体艺术的发展,正在冲击着传统艺术的载体;材料科学的进步,纳米技术的广泛应用,正在促使产品的加速更新换代;建筑科技的发展,也正在使智能建筑、生态建筑走人们的生活,等等这些,逼得我们应顾不暇。站在时代前沿的教育,不可能、也不应该再去传授手工艺时代的技法。至于那些已经变成历史知识科技成果,我们可以把它们放到艺术史,或者设计史里面去讲,也可以作为常识性知识讲授,但不必作为学生必须掌握的重点。

三、充实教学内容,整合课程设置

第一,承认艺术设计学科的相通性,加大共同性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产品设计(包括建筑、工业等等)、平面设计、环境设计、装置设计等等,在艺术设计这个大概念下,大范畴里,它们之间的总体共同性,远远大于个体差异性,从理论上讲,它们之间的个体差异性,更多的体现在它们各自的不同工艺上,而这又是它们各自学科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所以,加大共同性课程的设置,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培养高素质艺术设计人才必须的。这种加大,不但要有广度,而必须要有相当的深度。这种模式,可以使学生在学校受到更加完整的艺术设计专业教育,同时也能够大大提高学生的综合专业素质。表现了明显的市场取向意识。

第二,在共同专业教育的基础上,允许学生自由选择各自深化的专业。在接受比较全面、完整的艺术设计学科教育基础上,由学生自己根据各自的喜好选择不同的专业课程,进行更深入的学习。不必事先划定更细的专业界限。此种方法,有利于学生全面掌握艺术设计专业总体知识,也有利于学生走向社会后的就业选择。

第三,增加中国传统文化、古典文学与艺术教学内容。中国传统文化、古典文学与艺术,应该说,在某种意义上,是保证设计师创造力的必不可少的功底,我们应该在现代设计教育上有所充分的体现,增设这方面的课程,加大这方面的教学力度。

第四,在学习和掌握传统艺术设计知识的同时,应该提高对新媒体这个艺术设计载体的认识。这就是说,要积极学习和掌握新的科学技术,能够使学生熟练运用高新技术工具和表现手法。我们的艺术设计与市场结合的那么紧,与工业化结合的那么紧,这本身就要求我们的现代设计教育,把最新的科技成果直接应用于教学实践中来。这方面,一要提高认识,二要加大投入,三要全面推广。

第五,加大材料科学的教学力度。对于现代设计来说,材料的掌握和熟练运用,是必不可少的。这一点在产品设计上表现得更为突出。譬如建筑设计,没有对新材料的认识和熟练运用,就不可能设计出集艺术与科学一体的优秀作品来。信息时代,材料科学发展很快,一个面向未来的设计师,必须及时的掌握它的变化,熟练运用它的优越性能。

第六,加大实践课程的内容、方式和课时。现在我们过于强调“学院化”教学,在教学实际中,常常把实践,或者叫实习,当成儿戏,流于形式化。教的不认真,学的很马虎,根本起不到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增强理论教学知识的效果,这几乎成了中国内地学校的通病。事实上,这种必要的实践课程,对艺术设计这门具有较强应用性质的学科,是非常必要的。前面已经讨论过,这种实践课程,今后可以走与企业和社会联合的路子,使学生有针对性的做,而且做出的东西就叫它成为产品,进而成为市场上的商品。这是一种主动的实践教学方式,可以从根本上改变过去被动实践教学带来的不良因果。

四、总结

综上所述,现代设计教育可以成为艺术设计的制约因素,也可以成为艺术设计的促进力量。这一点,完全取决于我们的教育模式、教育体系是否适应时代的要求,取决于我们的艺术设计教育工作者,是否能够及时树立全新思维,整合教育资源,建立适应时代需要的教育体系。

参考文献

1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新世纪出版社

2王受之.《世界工业设计史略》.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3伍江.《现代设计的源泉-访问包豪斯随想》.《设计新潮》2001.1

4朱铭、荆雷.《设计史》第120-123页.山东美术出版社

5沈祝华.《设计策划》第56-58页.山东美术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