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综合布线实训总结

综合布线实训总结

时间:2022-03-11 10:34:18

综合布线实训总结

第1篇

关键词:综合布线一体化 教学思路 完善措施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03-0135-01

很长时间以来,职业学校在进行综合布线的课程教学时都依照了传统思路。在综合布线的学科课堂上,教师通常为学生讲解最基本的综合布线原理与要点,然后演示与之相应的布线操作[1]。这样做固然有助于提高同学们的学科考试分数,然而却在本质上背离了新课改对于综合布线学科的基本要求。与其他学科相比来看,综合布线教学具备更强的实践特征,这种现状在客观上需要运用一体化的综合布线教学模式。运用综合布线的一体化思路和模式,有利于转变现阶段综合布线的课堂教学现状,确保综合布线基础理论与操作实践的紧密衔接。因此可以得知,综合布线一体化的做法符合了新课改的根本要求,进而为培育实践型人才提供了保障。

一、一体化教学的基本特征

对于综合布线的课堂教学来讲,综合布线一体化指的是运用实训室的方式来展开综合布线教学,确保综合布线原理与布线操作实践的密切结合。相比于传统模式的教学,综合布线一体化更适合运用于现阶段的职业教学,在此基础上调动同学们对于综合布线的学习兴趣。由此可见,一体化教学在本质上转变了单调和僵化的布线教学模式,有助于培育同学们自主探究的综合能力[2]。

综合布线的基本原理适合运用于各类建筑物的布线过程中。对于现阶段的智能建筑而言,在进行布线操作时应当依照现行标准来统一规划,确保布线操作具备灵活性与开放性特征。因此,综合布线学科应当属于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在日常教学中教师有必要为同学们提供必备的实训场所,然后鼓励同学们大胆进行布线操作。只有在课堂中融入了实践模块,学生才能真正明确综合布线的基本步骤与操作要点,进而掌握综合布线所需的实践技能。一体化教学有助于突破僵化的课堂模式,为职业学校课堂增加了全新活力。

职业学校开设的综合布线教学通常体现了较大难度,与之相应的教学流程也较为复杂。在进行综合布线的具体教学时,教师先要为同学们讲授综合布线的基本思路和原理,然后运用实践的方式来鼓励学员动手操作。经过综合布线的实践与操作后,教师再去总结并归纳综合布线中的难点和技术经验。一体化的综合布线教学在客观上应当配备必要的场地,运用一体化的流程来深入教学。这样做,有助于转变学员对于综合布线学科的印象,激发同学们的探究和实践热情。

二、一体化的综合布线教学思路

一体化教学最基本的特征就在于密切结合基本原理与实践。在综合布线的课堂实践中,教师有必要为学生提供最根本的实践目标,在此前提下让同学们尝试着自主操作。通过自主摸索与大胆实践,学生就能明确综合布线的关键点与技术要点。因此从本质上讲,综合布线一体化的做法有助于激发互动性,同时也确保了综合布线的实效性与直观性。具体而言,现阶段进行综合布线的一体化教学应当依照如下思路:

1.构建实训室的场地

完成综合布线的一体化实践,客观上要求配备齐全的实训设备。对于此,学校有必要为师生提供所需的实训场地,构建专门性的实训室。在具体建设实训室的过程中,学校应当为综合布线的实训课程提供配套设备,其中包括网线、信息模块、水晶插头、线槽与线管、光纤等各类设备。在综合布线课堂上,教师还可以借助多媒体为同学们演示综合布线的实训流程,运用幻灯片等多样的方式来演示直观的综合布线步骤。学校只有提供了综合布线的实训场地,才能保障最基本的实训课程条件。

2.选择灵活的多样教学模式

综合布线课程本身就具备灵活性,对此应当依照因地制宜的基本思路来选择教学模式。从现状来看,综合布线的实训课堂通常可以选择场景教学、情境教学与现场教学的几类模式,运用灵活的手段来创造形象生动的教学流程。例如:教师在指引同学们敷设网线或者安装管槽时,可以运用场景教学的方式来提升教学质量,这样做也简化了原本繁琐的布线操作流程。

3.生密切沟通

综合布线一体化在具体落实过程中,不能缺少师生的密切沟通。教师在设计最基本的教学目标后,就要划分班级内部的学习组,确保各组学生都可以密切配合,共同完成综合布线目标。在此过程中,师生也有必要做好实时性的沟通。例如:教师在讲解光纤熔接的具体操作时,可以让各个学习组的同学们分工进行光纤熔接的演示与操作。在条件允许时,教师还可以运用软件来演示仿真的操作流程。

总结

对于现阶段的综合布线教学,有必要运用一体化教学的思路加以改进。这是因为,综合布线本身包括了较复杂的流程和步骤,如果能运用综合布线的一体化教学那么将会增加课堂乐趣,同时也创造了愉悦轻松的课堂氛围。由此可见,一体化的综合布线教学有利于确保课堂实效性的全面提高,同时也突显了一体化人才培育的优势。截至目前,综合布线教学运用的一体化教学模式并没有实现完善,仍有待加以改进。在未来的实践中,师生还需要摸索经验,在此基础上服务于综合布线一体化的整体教学质量提高。

参考文献

[1]曹正明,马粉兰. 基于项目的《网络综合布线》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思考[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2(18):4477-4478.

第2篇

计算机网络专业是当前信息技术发展中的主要专业,也是国家在信息技术发展和普及中重点扶持发展的专业。网络综合布线技术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专业技能课,在七台河职业学院的计算机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建筑电气等专业均开设此课程,并将该课程列为本专业的重要职业能力课。

1 网络综合布线实训室概述

计算机网络综合布线实训室是在原来计算机硬件实验室的基础上添加相应的网络通信设备、多媒体设备以及相应的软件系统而构建的,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合二为一的教学场地,它能同时满足一个班的教学要求。实训室能完成从设计、安装、测试到验收的综合布线工程全过程的教学任务,在这里教师可对着产品展台讲解综合布线的产品、材料和工具;对着安装模型讲解综合布线系统结构;对着链路模型讲解安装技术。

2 网络综合布线实训室建设的需求分析

2.1 专业教学要求

七台河职业学院三年制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建筑电气等专业培养学生应具备网络系统的设计、安装施工、调试、维护管理等能力,在这些专业的能力模块中,网络综合布线的设计和施工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模块,其相应的课程是网络综合布线技术和网络综合布线技术实训,它们是实践性、工程性很强的课程。综合布线实训室的建立,对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对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网络布线问题的能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2 目标功能要求

本着建成集“教、学、做”为一体的教学环境和校内实训基地的理念,该实训室能完成从设计、安装、测试到验收的网络综合布线工程全过程的教学任务,能同时满足40人的教学需要。通过对网络综合布线系统规范标准、基本技能、工程项目的学习和实践,培养学生从事综合布线领域项目经理、布线工程师和工程监理等岗位的职业能力,做到教学与实际工程项目职业能力培养的无缝对接。

3 网络综合布线工程技术实训室的设备和性能

3.1 网络配线实训

1)主要设备:网络压接线实验仪1台,网络跳线测试仪1台,配线架2个,110跳线架2个,理线环2个,零件/工具盒1个,地弹式RJ45网络端口、RJ11语音端口和220 V电源端口各1个,2人/台同时实训。

2)实训功能。①能够进行网络双绞线配线和端接实训,每台设备每次端接6根双绞线的两端,每根双绞线两端各端接线8次,每次实训每人端接线96次。每芯线端接有对应的指示灯直观和持续显示端接连接状况和线序,共有96个指示灯分48组,同时显示6根双绞线的全部端接情况,能够直观判断网络双绞线的跨接、反接、短路、断路等故障。②能与网络配线架、通信跳线架组合进行多种端接实训,仿真机柜内配线端接。③能够模拟配线端接、永久链路常见故障,如跨接、反接、短路、断路等。④实训设备具有5 000次以上的端接实训功能。⑤能够搭建多种网络链路和测试链路的平台。

3.2 网络综合布线器材展示柜

1)展示柜结构。①密度板外框+全钢展板+玻璃门结构。玻璃柜内安装钢板,在钢板上固定和展示各种材料、工具、设备等,可经常调整展示内容和方式。②全钢展板预置多种安装孔,万种方式、拆装方便、快速布展、无痕布展。③采用亚克力玻璃门,螺丝固定,安全牢固。

2)实训功能。①铜缆器材展示:超五类铜缆、六类铜缆、阻水铜缆、地毯电缆、铜缆跳线、RJ45模块、RJ11模块、RJ45头、RJ11头、双口地弹插座、面板+底盒、24口RJ45配线架、50回110配线架、100回110配线架、理线环、标记环、铜缆样品展板、铜缆连接回路等。②光缆器材和工程实例展示:室外光缆、室内光缆、光纤、光缆熔接盒、光缆配线架、ST偶合器、SC偶合器、ST-ST跳线、SC-SC跳线、ST-SC跳线、架空钢缆、挂钩、紧线器、绕线器、拉攀、支架、架空钢缆+光缆工程模拟实例等。③网络工程常用工具展示:RJ45压线钳、RJ11压线钳、RJ45/RJ11组合钳、打线钳、剥线钳、榔头、螺丝刀、手工锯、钢锯条、活扳手、呆扳手、棘轮扳手、钢卷尺、弯管器、钻头、线管剪、水平尺、拐角尺、电工箱等。④能够扩展为智能化管理系统、监控报警系统展示柜等。⑤能够扩展为现场总线系统展示柜等。

参考文献

第3篇

关键词:课程改革 网络 综合布线

网络综合布线是一种集成化通用传输系统,是一门新发展起来的工程技术,它涉及许多理论和技术问题,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新领域,也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控制技术与建筑技术紧密结合的产物。现今我们生活在信息时代,所有的数据传输全部是由网络综合布线系统支撑的。当前国内各行各业都处于全面的网络化进程中,对懂理论、熟技术的高素质综合布线人才的需求也与日剧增。

一、网络综合布线人才的市场背景

网络综合布线是集成度高、技术性强的系统工程,主要涉及布线材料、设备、施工、验收及管理等多个方面。在当今高度的信息化时代,所有的数据传输全部是由网络综合布线系统支撑的,因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涉及到各处领域,是数据中心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目前既有建筑总面积420亿平方米,有近120亿平方米办公楼、商业写字楼等公共建筑,对于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的中国,每年会有大量的公共建设需要增加或改造网络综合布线系统。

海量的需求和快速增长必然强化21世纪网络综合布线的需求,市场急需大批网络综合布线技术人员,需要世界一流水平的顶尖科技人才进行创新研究和推动技术发展,也需要大批生产制造技术工人,更需要大批专业工程技术人员进行项目设计、施工、监理和维护。

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周满生指出:计算机网络技术人员需求在逐年大幅度增加,大力发展网络技术和开展网络服务已成定势。资料显示:到2010年,网络服务创造的经济产值将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2%,2020年为3%。而从事网络服务的人员并不多,教育部关于紧缺人才的报告初步测算,在今后的20年中,中国这部分人员的数量预计增加30~50倍。计算机网络布线技术专业被确定为全国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方向。在教育部提出紧缺人才培养方案后四年多的时间里,包括北京市在内的全国各地职业院校和社会培训机构纷纷展开计算机网络人才培养的激烈角逐。

北京市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适应首都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决定将北京市的职业教育打造成精品,以培养出更多受社会欢迎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在北京,计算机网络综合布线技术是高速发展的IT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重点和热点。计算机网络技术初中级人才的培养一方面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另一方面只有办出特色才能在激烈角逐中取胜。

二、网络综合布线人才培养现状及需求分析

当前网络综合布线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数量与市场需求形成了“两旺两难”的矛盾形势。“两旺”是指供方、需方都旺盛,全国每年从学校毕业的学生数百万,企业也需要大量的应届毕业生为企业注入新的活力;“两难”是指“学生就业难,企业招人难”,其中“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了目前很瞩目的社会问题,而企业招人难主要是毕业的学生未经过专业实训练习或顶岗实习,不能马上适应企业的工作环境和技术要求。主要存在的原因:一是专业定位不准,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的人才应定位在中等技能型人才,了解掌握一定的专业理论基础,熟练操作的专业技能,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一定的协调工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自学能力。二是因为专业的课程设置上比较分散,随意性强,各个学校依据自身特点(师资、设备、传统等)开设课程,差异性很大,造成培养人才重理论、轻实操的现实,或是学生所学专业知识与综合布线技术相差太远,很多同学在毕业后还不知综合布线的标准有哪些,以为布线不就是从交换机到计算机之间拉一根网线吗。

我校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市场调研,包括对企业、网络用户等单位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企业的岗位设置,人员配备,工作流程,适合中职毕业生的职业岗位,特别是企事业单位对网络技术初中级员工的职业素质与能力的要求;通过访谈权威性的行业专家和企业负责人,对毕业生进行访谈或跟踪调查,重点对网络技术专业学生从事的岗位及能力需求进行调研;通过网络、报刊杂志等渠道进行文献检索,搜寻项目研究需要的资料数据。重点调研网络技术行业发展的现状、趋势及人才需求状况。

调研结果显示市场需求综合布线方面大量的人才,具体工作岗位是:熟悉网络协议和网络技术、熟悉网络产品的功能和特点以及配置调试、熟悉设备的故障定位和排错的售后工程师;熟悉布线的原理和布线产品,定期进行用户回访、定期维护巡检工作,熟练掌握常用网络测试设备的使用,能熟练进行线路侦听,快速地进行故障诊断的布线工程师;能提供布线工程的管道铺设,线槽架设,墙壁凿洞等各项工程的技术支持人员。熟练进行设备间布线和信息模块安装,熟练使用线缆测试仪对线缆测试,能熟练地使用仪器查找和判断线缆故障点,工程竣工时,能对工程实施后进行各项检查、验收并写出检测验收报告的布线现场工程师;在技服工程师或高级技服工程师的指导下,根据工作安排对用户提品的电话,网上或上门服务等,严格按照部门的规章制度给用户提供满意的售后技术服务或者服务导引。熟悉本公司的全线网络产品,对于网络产品有一定的故障定位和安装调试技能。可以按照维护文档对用户进行电话技术支持,口齿清晰,描述准确的客服热线工程师以及光纤布线工程师和销售代表等。

三、网络综合布线人才培养途径和方法

针对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矛盾,我们主要从专业定位、课程设置、校本教材、教学方法、师资培养、实训室建设、职业资格认证和加强校企合作等方面进行总结、改进和强化。

1.找准专业定位,精心设置课程,加大师资培养力度

培养掌握一定的专业理论基础、熟练操作的专业技能、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一定的协调工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自学能力的人才是我们中职网络综合布线的专业定位。依据此定位精心设置课程,本着理论联系实践的原则,突出实践教学,强化技能操作,开设网络综合布线实训课程或综合布线案例教程等。创新教学模式,开设分层教学,选用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方法,重点开发与之配套的校本教材。同时加大师资培养力度,培养“双师型”专业技术骨干教师,积累和强化教师的企业实践经验,为培养技能型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2.建设专业实训室,加强校企合作,努力拓展校外实训基地

网络综合布线专业是技能型较强的专业,因此建设技术先进、设备相对齐全、高仿真环境的专业实训室是专业发展的关键,实训室的建设有利于学生在掌握一定基础理论后,按工程需求和标准开展相应实训课程,通过实际动手操作,不断强化基本功练习,从而提高自身本领,同时也会促进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由于网络综合布线设备和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学校很难始终拥有紧贴市场前沿技术的专业实训室,重复建设势必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在加强校内实训室建设的同时,也应发展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加强校企合作,努力拓展校外实训基地,把企业引进校园、让项目走进课堂,提高教学内容的时效性,减少了教学和企业经营的成本,实现了校企共赢。

3.将职业资格证书培训融入中职课程中

目前职业资格证书不仅成为学生掌握相关技术技能的认定,同时也成为学生走向就业之路的敲门砖。学校应该在原有取证培训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吸纳企业培训机构的成功经验,将职业资格证书培训完全融入中职学校课程计划中。如网络综合布线资格证书包括:安恒网络维护学院网络公司布线系统测试工程师(CCTT)、安恒网络维护学院光纤布线系统测试工程师(CFTT)、美国福禄克网络公司网络维护和故障诊断工程师(CNMT)证书等等。

总之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各种智能化信息管理系统也越来越多,同时对网络综合布线人才的需求和规格也在不断提高,中等职业学校网络综合布线专业能否健康持续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机遇与挑战,我们只有在充分的市场调研基础上,依靠雄厚的师资队伍,贴近市场的课程设置,创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高仿真的实训教室,不断加强校企之间的沟通与合作,才能培养出技术水平高、适应能力强的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公儒.网络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技术实训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第4篇

关键词:网络综合布线 教学模式 建构主义 情境 团队协作 评价交流 意义建构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5(a)-0185-02

1 问题的背景

综合布线是一种模块化的、灵活性极高的建筑物内或建筑群之间的信息传输通道。建筑物综合布线系统的兴起与发展,是在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适应社会信息化的需要,是办公自动化进一步发展的结果。它是建筑技术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因此在中职计算机类专业课程中网络综合布线系统与施工技术课程都占有重要地位。特别中职计算机网络专业是网络综合布线技术课程的专业核心课程,它主要培养学生系统设计、安装施工、测试验收等技能,其特点是涉及的理论知识多、实践环节多、动手能力要求高,老师授课和学生学习都较困难。因此该实训课程教学目前存在较多不足如:教师的教学内容与实际工程项目脱节;理论知识较多,学生觉得枯燥无味;学校的实训设备和场地各有千秋,实践教学实施困难;学生技能薄弱,不能适应实际工程项目的要求等,因此对这门实训课程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

随着对人类学习过程认知规律研究的不断深入,近年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西方逐渐流行。由于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技术可以作为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理想认知工具,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随着多媒体计算机和Internet网络应用的网快速发展,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世界范围内显示其强大影响力。通过分析建构理论下的学习理论、教学理论等,发现这一理论特别适宜对动手技能要求高的课程的相关教学,有很强的指导意义。下面我就网络综合布线实训课如何引入这一新的教学模式进行探讨。

2 新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2.1 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由于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属性。核心是通过创设真实的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去主动探究。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在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的探究中学到知识、主动建构意义。

2.2 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在某种环境中展开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在现代教学中教学过程中包含教师、学生、教材、媒体等这四个要素。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以及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相适应的教学模式概括为:“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精神,最终使学生有效地对当前所学知识进行意义建构。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各要素的角色发生转变,其中教学核心是强调学生主体,教学关键是设计“学习环境”。

3 建构主义下新教学模式的建立

通过分析网络综合布线实训课程的所有模块的教学目标,配合建构主义的实训课程教学模式,我在网络综合布线实训室配置必要的软、硬件环境,同时我还开发了一个B/S结构的交互式教学系统,在实训室的服务器上,它包含多个模块分别是:展示网络综合布线实训课程所要学习的知识点的模块;提供下载相应素材模块;组评、自评、班评并按一定权重综合评价的评价模块;知识自我测评、反馈、深化模块。其中客观题电脑会自动实时在线给出成绩,主观题需要教师或其它负责人给出评价。每位同学在这个系统中拥有唯一ID号,到期未时,所有的测试成绩,过程性记录,过程评价等综合起来就较好地对学生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是否达到一定目标给出一个相对公平的反馈。特别由于建构教学理论评价的复杂性,包括学生自我评价、学生对学生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评价等,在传统教学手段下很难做到全面、客观,并且做到方便,而网络综合布线实训室的网络环境和多媒体设备等所提供硬件基础为这些教学手段的实施提供天然便利。在这个交互式教学系统的评价模块中不仅提供多种评价实现,考虑到中职学生的层次性和差异性,在评价模块中对学生各类评价设置了一个权重,随着学生的成长,他们的自我学习、自我管理能力的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对他人的评价所占权重越来越大,主体地位就越来越突出。

3.1 网络综合布线课程实施新教学模式的适应性

(1)网络综合布线技术是培养学生网络布线工程设计与施工能力,是计算机相关专业特别是网络技术专业的专业技能主干课程。随着近年来经济的发展,各学校纷纷建立了“网络综合布线实训室”。使这课程的实训有了充足的物质基础。多媒体技术与Internet网络的发展和进一步融合,使建构主义学习环境更趋完善。

(2)本课程特点是特别注重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的培训。目前综合布线课程主要划分为七个系统:工作区子系统、水平子系统、垂直子系统、建筑群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进线间子系统、管理间子系统。综合布线系统是将各种不同组成部分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系统的模块化有利化于教学内容的模块化。

(3)实训场地的布局以小组为单位,每组可以容纳三至五人同时实训。实训墙成十字形结构,每组有电脑,并与教师机组成局域网,同时投影设备方便了展示。展示柜方便学生对真实环境中设备的认识。网络综合布线实训室功能区划分明确,各功能区定位清晰。设备、材料陈列、展示区,施工操作动作分解挂图等,都为教学创设情景提供便利。

(4)多媒体播放标准施工视频如工地实际进行复杂链路端接施工视频,其中既有以前同学在企业中实践时拍摄的,也有企业中熟练技工的实操视频。这些是图文展示中重要的补充资料。

(5)为配合课改实施在实训室里可以开发一些配套软件如:我为网络综合布线实训课开发的B/S结构的交互式教学系统可以方便教师教学方式的实施,方便同学们探究式的学习、方便搜集并分析有关的信息和资料、方便联系与思考、方便了交流和会话。

3.2 情景创设,开始学习

建构主义的主要的教学方式目前主要有:支架式教学、抛锚式教学、随机进入教学、认知学徒模式。不同的教学方式对情境的创设要求不完全一样。根据学生实际我把综合布线实训七个模块中所要完成的实训目标分为初级阶段任务和高级阶段任务。初级阶段任务主要指团队成员所要完成的实训任务是相同的、单一的,如:小组成员完成跳线的制作。高级阶段任务是指团队成员需要通过做不同的事来协作完成一个完整的任务,如:小组成员分工协作完成模拟建筑群子系统的综合布线。针对实训目标的难易和学生实际情况,分别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或以一种教学方式为主其它教学方式为辅的一种教学方式。

上课时,可以先播放相关录像或多媒体课件或产品设备展示或参观实际综合布线环境,如:学生或技术工人制作网线的视频,让学生去思考,并进行描述。学生会根据原有的认知结构和背景知识—— 见过或用过网线,试图去同化—— 网线相关知识和制作网线。此时,教师指出或由学生描述出该情境中主要是在做什么事,如何做,即这堂课的主要教学目标,使学生思考有明确学习目标。在观看跳线制作视频时可以让一个或几个学生站在屏幕旁,指出他们所看到的一切,语言说明网线跳线是如何制作的,然后学生开始制作跳线。同时思考几个问题。(1)网线的剥皮时如何做才能不伤到双绞线?去掉多长较为合适?(2)分线时,描述一下T568A标准或者T568B标准拆分线动作等。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去主动探究,在探究中学到知识、主动建构意义。

3.3 团队协作、会话交流

3.3.1 团队的形成

网络综合布线实训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团队的组合我是根椐学生的发展主要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个阶段:教师协助分组,在这个阶段的学生认知能力有限,自我学习能力不足,教师需要提供更多的支持与帮助。第二阶段:学生自己分组,在这个阶段学生有一定学习能力。明白通过团队协作,对学习资料收集与分析、假设的提出与验证、学习进程的自我反馈和学习结果的评价以及意义的最终建构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第三阶段:学生进行随机分组,这主要在课程的后期或高年级时,想让学生明白的是,在职场上团队是重要的,但你得到的团队并不一定是理想的,要学会理解和适应。

当然分组时组内成员可以采用同质分组,也可以采用混合分组的方式,我在教学过程中多采用后一种方式。

3.3.2 团队的协作、会话交流

网络综合布线实训课中协作对学习资料的搜集与分析、假设的提出与验证、学习成果的评价直至意义的最终建构均有重要作用。会话是协作学习过程中的不可或缺环节,小组各个成员之间必须通过会话讨论如何完成规定的网络综合布线实训目标。当学生看到他们的同伴们成功时,会提高他们自身的自我效能感。合作学习有助于学习者建构起新的、更深层的理解,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跳线的制作实训过程中,可以进行交流协作,并思考是否还有他们认为更合理方式,通过思想的碰撞和统一往往同学们可以总结出既快又好地制作出跳线的方法。

3.4 学习反馈、效果评价

各小组协作交流得到问题的结果,可以让各组代表发言,各小组总结自己的理解。如:跳线的制作时,总结如何更快更好地制作出跳线时,学生不仅总结出教师提出问题的答案,而且想出利用手指关节长度来度量网线所要剥掉皮的长度,想出双绞线修线剩多少较合理等,这些是学生创造性思维活动的表现。通过这样的代表交流,学生的学习信息得到了反馈。对学生而言,有利于学生建构能力的发展。就教师而言,有利于了解学生的建构程度,为下一步的指导提供了依据。

学习效果的评价包括学生个人的自我评价、生生评价,师生评价。所有评价包括一些学生上课的过程性文字记录都在交互式教学系统这个教学辅助系统上进行。评价内容依据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侧重不同,主要包括:客观题实时测试得到成绩;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对小组协作学习所作出的贡献;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表现的随时记录;是否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这里我把教学目标完成程度作为其中一个重要指标。这些评价基本用5分制的方式进行量化,所有同学都可以通过登录交互式教学系统来查看反馈、相关评价。

3.5 意义建构、完成教学目标

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通过协作、交流等环节后学习者对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逐渐有自己理解,即完成知识的"意义建构"。网络综合布线实训课的各模块中我按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了不同的新教学模式下的教学方式,同时结合中职学生的特点,我把传统教学方式的教学目标的完成程度也当作“意义建构”的其中指标之一。

4 结论

4.1 新教学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模式好处

(1)可以比较好地说明人类学习过程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创造性人材的培养。

(2)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协作与交流意识。

(3)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4)对深化课程的改革积极意义。

4.2 局限性

(1)教材及教学环境的不适应,并不是所有课程都能在这种模式下进行。

(2)知识的学习并不一定都要在具体情境中发生,可能因知识的类型而异。

(3)对教师的要求不是降低,而是提高了许多。如教师需要在新的学习技能和技术方面指导学生,教师必须创设一种好的学习情境,教师必须提供学生元认知工具和心理测量工具等等。其中有些教师自己可能都不太熟悉。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综合布线;实践教学;教学改革

综合布线技术是一门新发展起来的工程技术,涉及智能建筑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等多个领域,有线通信工程、光纤通信技术专业学生岗位任职能力课程体系的组成部分。现今,人们的生活也已经离不开计算机网络了。企业也急需大批能够完成综合布线规划设计、安装施工、测试验收和维护管理等工作的专业人员,满足行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但目前高职院校综合布线课程的教学与企业的用人需求还存在较大差距,以下是笔者对综合布线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些认识。

1综合布线课程教学现状

综合布线课程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要求学生不但要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还要掌握娴熟的现场施工技能。但目前综合布线课程的教学中还存在一系列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理论与实践脱节

综合布线课程中涉及的理论部分,知识面广、内容多,这些内容基本上又都是综合布线的国家标准或是行业标准,必须严格执行。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需将这些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在丰富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去完成实践活动。目前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采取的教学方法是先集中讲授理论知识,再进行实训,这样的教学方法造成了理论与实践的严重脱节,学生对授课理论知识没有直观感受,完全提不起兴趣。另一方面,学生不能深入理解理论知识,又会造成理论应用干实践能力的不足。用人单位会觉得学生能力薄弱,即缺乏理论知识,不满足实际工程项目的要求;又缺乏施工技能,不能完成工程项目中的实际施工。

1.2课程学时分配不合理,重点难以突出

综合布线课程的特点是理论与实践的紧密集合。如果单纯突出理论教学,减少实践学时,学生在学习时难以形成对知识的深刻认识,只能死记硬背,效率低下,也难以将理论应用干实际工程,还会造成施工技能水平的下降,难以满足企业对学生职业技能的要求。如果单纯的突出实践,减少理论学时,又会造成学生只会技术却不懂设计,成为普通的技术工人,不利于学生以后的职业发展。

1.3实践环节与满足实际工程间存在巨大差距

综合布线课程的实践环节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首先的是实践场所和实验设备不够完善,综合布线课程实践项目多,对场地和工具、设备的要求复杂。其次是实践项目只能满足学生基本工程施工技能的培养,与实际的工程项目施工技能要求差距巨大,不但缺乏职业素养的培养,实践的模拟环境也与实际工程存在较大的不同,不能获得实际的工作经验和施工技能,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最后就是综合布线课程实践项目的运行成本较高,为了保证学生能够对技能能够熟练掌握,往往需要进行多次的实践训练,耗材花费比较大。

2综合布线课程的教学改革

2.1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

综合布线课程需要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如何配置二者之间的授课比例对教学效果有很大的影响,综合布线课程的原有理论教学包含了综合布线的系统组成与结构涉及各类标准与各种连接器件和线缆,以及规划设计、施工技术、项目测试与验收等诸多内容,如果全部通过理论课来讲解,学习不仅枯燥无味,也无法理解理论如何应用到实际工程中。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应该是学生更多的是应该通过实践来掌握理论知识,从实践项目中去完成对理论细节部分的理解和巩固。目前课程的理论、实践比例为1:2,减少理论教学,突出实践。

2.2基于项目小组的实践教学

在实际的网络工程和综合布线工程中,项目的实施都不是一个人完成的,任何项目工程都必须与他人分工协作才能实现。小组作为一个整体,需共同应对出现的问题,合理的安排组员间的分工,并及时对问题进行总结与反思。项目小组的教学方式除了可以训练学生的工程施工技能,还可以锻炼学生的组织、沟通、协作的能力。

2.3贴近实际工程的实践教学,加强职业素养训练

实践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能够适应和满足综合布线工程施工的要求。因此,学生在综合布线实践过程中,应按照实际工程的要求来进行,从细节抓起,从最基本的职业技能素养人手。例如:在项目小组进行项目实施前,应首先认真阅读并小组讨论实践内容和要求,充分理解的基础上才能进行施工。线缆、线管等耗材和工具使用应进行登记记录,使用完毕之后应进行整理归位等等。只有按照实际工程的要求去完成实践项目,才能培养出满足企业的技能要求的学生。

2.4校企合作,企业工程师参与实践教学

学校在充分发展校内实训场所的同时,更需要加强与校外企业的合作,积极拓展校外实训基地。通过与企业的合作可以将市场上最新的技术引入学校,能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企业所要求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也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将来的工作岗位,满足社会的需求。在实践教学中,也应充分利用校企合作的优势,企业工程师在实际工程项目中有着更丰富的一线工程经验,在实践教学中,可以让企业工程师承担部分教学工作,学生可以深入了解实际工程项目是如何进行设计和施工。

2.5注重平时、淡化记忆的考核方式

综合布线课程要求学生掌握熟练的工程施工技能,因此,在考核方式上应采取对学生平时工程施工技能水平和工程施工质量进行考核为主。在理论考核上,可以采取开卷的形式进行,尽量淡化学生对理论的记忆,突出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和应用的考核。

3结语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综合布线人才市场的需求也会越来越大,通过网络综合布线课程的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把学生培养成为能够进行综合布线方案设计、施工、验收及维护的全面型人才,满足社会和用人单位对综合布线工程项目实施的要求。

参考文献:

[1]王公儒.综合布线工程实用技术[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1.

[2]郑少华.职校网络综合布线课程教学改革探究[J].职业,2012(9):l63―164.

[3]李晶.工学结合下的网络综合布线教学改革[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2(16):269,272.

第6篇

关键词: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6-0195-03

理实一体化教学法是行为导向教学模式的一种具体方法,它改变了传统的理论+实验+实训的教学模式,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于一体进行组合教学,能明显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一些职业技能课中应用效果非常好。《综合布线系统》是高职电气类专业具有较强实践性的一门核心职业技能课程,非常适合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法。

一、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教学目标及表现特征

理实一体化教学法是以为社会培养高技能实用型人才为直接目的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它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将理论、实验、实训等教学内容进行一体化设置;讲授、听课与实验、操作等教学形式一体化实施;教室、实验室与实训场地等教学条件一体化设置;知识、技能与素质等职业要求一体化训练。理实一体化教学法的最明显的特征是:

1.以学生为主体。教学过程强调学中做、做中学,围绕着各个任务进行探究和解决,情境设置适合学生自主学习,小组讨论,团结协作,解决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则是学生主动构建意义上的帮助者、促进者。

2.以任务为引领。学生通过完成项目设定的任务来获得实际操作技能和理论知识,做到理论和实践的统一,培养、强化和提高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职业能力。

3.以实操为手段。按照真实的工作环境设置教学情景,以技能训练为中心,通过动手实际操作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使知识与技能更加牢固。

二、课程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条件

1.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高素质双师型教师是理实一体化教学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教师既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又要有很强的动手操作能力;既要有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又要能够指导学生、有效教学;同时还要预先分析学生的状况,做好分组,课堂教学的调控、指导、考核等方面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符合理实一体化教学要求的教材。理实一体化教学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传统的教材无法满足教学的要求。新教材应以典型的综合布线工程项目为背景,以综合布线系统的七个子系统为单元编写教材内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适合学中做,做中学。

3.足够的教学设备和教学场地。理实一体化教学对教学设备和教学场地要求较高,场地的大小要满足学生分组的要求,材料、设备、工具满足学生动手操作的要求。

三、课程项目的设置

1.理实一体课程项目的设定方法。理实一体化教学以任务为引领、以项目为载体,项目将理论知识和实际技能很好的融合在一起,是企业真实生产经营活动的一部分,具有很高的实操性。项目的大小、难度适中,成果便于展示和考核。

2.《综合布线系统》理实一体项目设定方案。项目的设计基础是岗位工作任务,项目开发的具体路径为:从岗位工作任务中分析应具备的核心职业能力(核心技术),对应核心职业能力设计典型教学项目。《综合布线系统》设置了10个课程项目,其中包括7个单项技能训练项目和3个综合能力训练项目,31个独立的工作任务,如表1所示。

单项训练项目是基础,综合能力训练项目包含了综合布线工程的主要工作(施工除外),每个项目、每个任务结束时,学生都有阶段性成果,便于教师进行课程教学的过程考核,避免了传统教学模式一考定成绩的弊端。

四、理实一体化教学实施过程设计

理实一体化教学通常把学生分为几个小组来组织学习,分组时要考虑学生的不同特点,按照组内互助、组间竞争的原则进行合理分组,小组内部优势互补,小组之间实力较为均衡。教师由过去的“讲授者”转变为“指导者”,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依据任务目标来查阅资料,通过开展自主探究、操作、讨论等活动提出技术路线,解决方案。依据《综合布线系统》课程的特点,教学过程如下表所示。

从上述教学流程可以看出,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始终处于引导和指导状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竞争和激励的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可以在小组之间进行操作比赛,同时,对干得好的学生加以表扬,对干得差一些的学生加以鼓励,还可以将学生的工作成果存档展示,这样既可以收集相关档案材料,又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课程的考核评价

理实一体化教学课程的考核评价必须采取过程考核与成果考核相结合,教师评价与学生自我评价相结合,任务完成性评价与工作创新性评价相结合,个体考核与团队考核相结合,书面考核与答辩相结合,这样才能客观、准确、全面地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10个训练项目、31个工作任务各有各的特点,因此,要针对各个任务的不同特点,设置不同的考核评价方法,先分别考核,再统一评价。评价内容要从理论知识、技能水平、素质能力三方面进行,特别要重视对学生素质能力方面的评价,通过这样的评价体系引导学生自觉学习,提高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锻炼和提高了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理实一体化教学法彻底颠覆了传统的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对教师自身素质、配套教材、教学场地、教学设备材料等都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项目实施过程、学生成绩的考核评定也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需要在课程标准中明确相应的规定,以便对教师、学生进行相对公正、合理的评价。

在高职教学中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法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但并不是全能的,它也有一定的适用性,如《综合布线系统》课程的各个教学阶段是否都适合,还有哪些课程适合采用,这都还有待于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究、不断总结。

参考文献:

[1]徐国庆.业教育项目课程开发指南[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程宜康,等.职业技术教育课程新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3]方水平,等.综合布线实训教程[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

[4]姜大源.职业教育课程开发实践与理论——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EB/OL].

.

第7篇

关键词:国家审计;国家治理;监督制约;利益冲突;风险预警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F239 文章编号:1009-2374(2016)11-0191-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6.11.094

目前中国大城市经济发展迅速,城市空间高度集聚,人口密集,用地规模日益扩大,城市开发强度日益增强,建筑高度不断攀升,地下空间开发日益增多,地铁等轨道交通也进入快速发展阶段,部分城市内河发展水上旅游等,这些都会给大城市的消防安全带来许多难以解决的新问题,诸如消防投资力度相对较小,消防站建设滞后,高层建筑、地下建筑、水上船只等一旦发生火灾极易导致损失大、扑救困难等严重后果。为解决上述问题,亟需在大城市构建覆盖陆上、航空、水上及地下综合立体消防体系,同时配备相关的消防设施及消防车辆装备,以保障大城市人民的生命财产消防安全。

1 目前新规范下城市消防规划的新趋势

1.1 消防规范引发的城市消防规划的新要求

《城市消防规划规范》(试行)是目前进行城市消防专项规划时必须依据的重要规范。城市火灾风险评估和消防装备是新规范新增内容。一般来讲,重点消防单位、化学危险品单位分布密集,人口分布密度大、高层建筑分布密集的区域火灾风险高,在消防规划应重点考虑。

《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建标152-2011)将城市消防站分为陆上消防站、水上(海上)消防站和航空消防站三类。该规范还首次对水上(海上)消防站和航空消防站布局要求和用地标准进行了规定。

《消防培训基地训练设施建设标准》(GA/T623-2006)主要针对大型的多功能消防训练基地及物资储备仓库进行了具体的规定。

1.2 城市总体规划用地范围内消防责任分区无缝衔接全覆盖

在进行城市消防专项规划时,依据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中心城区规划用地范围内进行规划,在此用地范围内,规划消防站的消防责任分区要求无缝衔接全覆盖,不能出现空白遗漏区域。

2 目前国内大城市消防工作普遍存在的问题

依据《国务院关于消防工作情况的报告》及笔者在城市消防专项规划编制实践中的调研,国内目前消防工作现状问题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2.1 目前消防安全基础建设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

社会消防安全保障能力不适应社会需求,公众消防安全意识不适应现代社会管理要求,仍处于火灾易发、多发期。

2.2 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快速发展给消防安全带来新问题

石油化工等易燃易爆企业规模大、危险程度增加、火灾隐患整治难度大。随着城镇规模扩大、人口增加,特别是高层、地下建筑大量增加,火灾防控难度加大。从目前的消防发展来看,高层建筑的灭火仍是技术性难题,大量高层建筑遍地布局,使得火灾扑救难度加大。地下空间的利用,如地铁、地下商场、地下停车库、人防等地下工程日益增多,地下建筑空间大、结构复杂,人员密集、火灾发生后浓烟等有毒气体难以排放,人员疏散困难,灭火救援难度大。

2.3 公共消防设施和装备建设欠账较多

近年来,公共消防设施和装备建设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较为突出。一些地区消防规划不落实,公共消防设施和装备未达到国家标准要求。

消防队(站)数量不足,布局不够合理,消防责任区面积过大;城市旧城区内现状消防站建设用地面积普遍较小,缺乏必要的训练场;城市消防疏散用地不足,布局不均衡,特别是老城区消防经费不足,与实际需要缺口较大,地级以上城市消防站欠账率高达30%,消防栓欠账率更高,一些地方举高、排烟、破拆、救生等特种装备还不配套,难以满足灭火救援需要。针对高层建筑、地下空间、水上旅游项目火灾的特种消防装备及其缺乏,抢险救援器材和个人特种装备缺乏。

3 大城市立体式综合消防体系构建

3.1 立体式综合消防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3.1.1 根据城市总体规划等上位规划的要求,结合各大城市的自然环境、功能分区及布局、交通条件、重点消防地区分布等情况,来制定城市消防站总体布局。

3.1.2 依据城市火灾风险评估,针对大城市高层建筑分布、地下空间分布、水上消防需求等,建立陆上、水上、空中相结合的综合扑救体系,同时配备相应的消防装备及消防车辆。

3.1.3 结合城市用地布局和城市重点消防地区的分布,陆上消防站采取均衡布局和重点保护相结合。在城市建筑密集,开发强度高的区域、交通拥堵情况较为严重等区域,消防站布局适当密集,布局采取“小而密”的布局原则,责任区范围适当缩小。

3.1.4 消防站要满足消防责任分区的要求,站址选择应尽可能适中,有利交通,方便出动。

3.1.5 中心城区与周边区域、周边乡镇统筹进行消防站规划布局。

3.1.6 要高度重视抢险救援器材和个人特种装备配备,满足灾害事故的抢险救援要求,向多功能发展,确保城市消防安全。

3.1.7 进行大型的多功能消防训练基地及物资储备仓库的规划布局,为立体式综合消防体系的构建提供强大的后勤保障。

3.2 洛阳陆上消防站布局规划经验

洛阳市区规划确定陆上消防站57个(其中现状保留11个、落实相关规划及上位规划要求30个、新选址规划16个)。按规划类别分:特勤消防站6个、一级普通消防站48个、二级普通消防站3个。消防责任区在5km2以下的消防站数量比例占到30%;考虑中心城区与周边乡镇消防站的统筹协调,位于城市边缘消防责任区在7~15km2之间的消防站数量比例占到25%。

城市总体规划用地范围外周边邙山镇、白马寺镇、李楼镇、丰李镇、辛店镇、孙旗屯乡、河洛古镇等在各乡镇总体规划中确定了11个消防站。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周边地区的重、特大火灾及灾害性事故更需要消防力量的联合作业与共同协防。市区与周边相邻镇区的相互支援以及市域内重特大事故的相互支援等。

3.3 水上消防体系的构建

3.3.1 水上消防站规划设置及选址原则。应依据《城市消防规划规范》5.0.6及5.0.7条款进行规划设置及选址。

3.3.2 洛阳水上消防站规划布局经验。结合洛阳市现状建设情况,考虑未来城市发展要求,包括洛河、伊河两岸景观提升规划、丝绸之路项目建设、水生态文明城区建设等,结合旅游项目的分布、规划码头的位置,在洛河、伊河码头的上游分别设置一处水上消防站。陆域面积均为6000m2,建成后将集灭火、救援、实战训练功能于一体,将弥补洛河、伊河水上消防力量的不足,保障洛河水上运行安全以及旅游业的发展。

3.4 航空消防体系的构建

3.4.1 航空消防站规划设置及选址原则。应依据《城市消防规划规范》5.0.8及5.0.9条款进行规划设置及选址。

3.4.2 洛阳航空消防站规划布局经验。洛阳市区范围内有周山、上清宫两大森林公园以及周边龙门山、邙山等山体,目前市区内高层建筑也大量分布,水上旅游也正在发展。结合洛阳市实际情况,同时按照《河南省消防十二五规划》要求,洛阳要规划建设一处航空消防站。规划航空消防站位于现状洛阳机场候机楼东北,用地面积为8000m2。

航空消防站内宜结合城市资源设置飞行员、消防空勤人员训练基地。洛阳市航空消防站建设宜与警务飞行、医疗急救结合,成立警务航空分队,承担市政府赋予的各种抢险救灾飞行服务任务以及其他社会公益服务任务。

3.5 地铁消防体系的构建

洛阳地铁消防站规划经验。规划结合轨道交通线网,在1号、2号线起点附近结合一级普通消防站建设一处地铁消防站,即合建站,用地面积12000m2;在2号、3号线终点附近建设一处地铁消防站,用地面积8220m2;其他采取与地面消防站结合,地面消防站扩展功能,增强装备,能进行地面消防的同时还可进行地铁消防。

3.6 杭州消防站建设经验

用于地铁救援的专业装备。杭州斥资4000万打造两个地铁消防站5分钟就能“入地”救援。其中湘湖消防站(1号线起点),建设总投资为1362万元。

地铁开通后,除七堡地铁特勤消防站和湘湖消防站外,地铁沿线的各个消防中队也配备部分地下消防所需的装备和消防车辆,与地铁消防站配合,都会随时待命,如有突发状况,所在辖区中队立即出发,保证5分钟可以“从天而降”,对地下突发事件进行应急处置。

路轨两用消防车、路虎60雪炮消防车、专业排烟车等是地铁消防站必备的消防车辆。

路轨两用消防车600多万元。车身比一般消防车要大,带有4个可以在轨道上行走的轮子。沿地铁线路赶到事故现场扑救险情,“临场反应迅速,救火效果好”,最快能在轨道上以每小时50km的速度行驶。

专业排烟车在隧道抢险中同样重要,其排烟量可达24万m3。路虎60雪炮消防车,是专为解决隧道火灾而设计的,可以在300m以外,遥控指挥进入高温狭窄的环境,代替消防员灭火。

地铁消防站同样需要建设官兵的营房。地铁消防站内为官兵配置的空气呼吸器设置了预警时间,如果救援时间过久,将提醒人员撤离现场保证安全。

3.7 消防训练培训基地、教育基地和战勤保障基地规划建设

现状洛阳市消防训练培训基地与战勤保障大队合建,位于洛阳市区西北部,总用地面积约2.5公顷。规划对其进行扩建,使其用地面积增加至10.8公顷,功能包含消防训练培训基地、教育基地和战勤保障大队等,其中战勤保障大队主要用于消防车辆的日常维修保养、消防器材的维修检测、特种消防设备的储存等是消防新产品检测及消防设备的维修中心。

规划在洛阳市区东南部新建消防训练培训基地、教育基地及应急物资储备库,总用地面积约10.4公顷。其中,依据河南省公安消防管理部门统一规划,按照《中国人民营房建筑面积标准》[2009]9号,应急物资储备库用地面积1.6公顷,主要服务整个豫西地区,同时考虑省级甚至国家级(区域性)建设需求,储存消防所需的特殊物资及应急物资。

训练基地要求设计先进、设施齐备,主要用于消防战士的日常训练、应急救援综合训练,培训企业专职消防员和保卫干部等。消防训练培训基地应分别设置教学区、生活区、体能训练场和模拟训练场等区域。训练设施主要包括模拟设施训练场、室内教学训练设施和体能训练场等,共三十余项。

消防教育基地应满足城市社会人员的消防专业培训要求。提高全民消防意识和消防自救能力,加强消防知识教育的力度。

4 结语

综合以上论述,大城市在进行城市消防专项规划时,应规划建设适应大城市的消防安全体系。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根据消防事业的发展趋势,针对大城市消防发展及城市发展建设具体情况,超前规划,合理布局、统筹兼顾,从实际出发,正确处理好全面规划与科学实施、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利于规划建设实施。本文的探索旨在为大城市立体式综合消防体系的构建提供可供借鉴的规划方法和建设经验。

第8篇

关键词:综合布线;教学方法;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2) 06-0182-01

《网络综合布线技术与工程》课程紧密结合工程实践,针对岗位要求,以真实项目为导向,将典型工作任务分解为具体能力,通过理论讲授与实训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带领学生完成网络综合布线工程中主要的工作内容。课程建设是一个不断丰富和提升的过程,应当根据社会需求和行业发展,不断推动课程内容与形式的发展。

一、教学内容的设计

《网络综合布线技术与工程》是一门实践课与理论课紧密结合的课程,在教学内容设计上有效的做好理论课与实践课的学时分配,其内容上主要分为三个层面。

第一是理论课授课阶段,通过课堂教学和现场教学完成,使学生掌握网络综合布线系统的基础知识,它包括了网络系统结构和综合布线系统结构,综合布线产品,综合布线的相关标准,综合布线设计方式和规范,综合布线系统安装规范和技术,综合布线从设计到施工安装到测试验收的工作流程。

第二是实践教学阶段,通过在实验室动手操作完成,使学生得到操作技能的基本训练。包括参观综合布线系统,综合布线系统图和布线图的绘制,双绞线跳线制作与测试,数据和信息模块的端接,机柜安装与线缆管理,配线架端接,常用布线工具的使用,光纤熔接与端接,铜缆光缆的测试。

第三是工程项目教学阶段。通过实际工程项目的引入,按照施工企业的组织模式和管理模式来运行,在学生中产生各职能部门负责人,让学生亲身感受到在实际工程中如何处理、解决问题,把理论内容有效的与工程项目结合在一起,加深理解、巩固课堂所学内容,使同学们掌握布线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技术的教学要求,实现了课堂教学与职场岗位间的“零距离对接”。

二、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为培养学生网络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施工管理、测试与运行维护岗位职业能力,实现与企业岗位工作“零距离对接”,本课程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设计项目任务驱动”教学法:在第一节课上,将学生分成若干组,一般3-4个人一组。首先提出问题,引出本次课要做的项目,然后将任务布置下去。同时,给学生讲授一些相关的基础知识,让学生带着问题和目的自主来听课。然后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查找相关资料,设计方案,完成项目,最后撰写项目报告并答辩。在整个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对学生的设计学习过程进行监控、验收评价设计项目、对共性问题进行总结和归纳、展示和点评优秀作品。在此过程中,学生对课程的知识和应用有一个更加全面的认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将得到有效的锻炼,并积累项目方案设计经验。整个教学主要围绕着这一方法进行。

(二)案例法:教学中根据所讲授的内容尽量选择有代表性、实用性的案例来进行分析讲评,通过案例教学,让学生参与讨论,教师起组织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问题的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等学习讨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精神,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知道所学习的知识在实际工程中可用在那些方面。这种教学方法旨在从特殊到一般,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能力。在教学中采用案例分析,可以让学生结合熟悉的各种设备的故障检修方法。这样学生学习起来就更有兴趣,相应的对内容的理解就更为深刻。

(三)直观教学法:通过电子教案、电子课件、动画演示、投影、录像、图片等现在教育技术手段展开理论教学,将复杂的原理用简单的、感性的方法展现出来,并选取与学生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实例讲解,有效地使难以理解的概念简单化、形象化,充分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四)讨论交流法:课程教学中,以小组为单位,将网络与综合布线工程中关键性或不确定性的技术问题拿出与学生讨论,让每个学生积极参与,给学生机会发表自己的意见,学习知识、集体解决问题。

(五)激励教学法:实训过程中,经常采用小组之间竞赛的方法,竞赛的结果记入形成性考核成绩。鼓励团队合作精神和培养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做”三位一体教学法: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中都广泛常采用这种方法,即边教边学,边学边做,边讲解边实践的教学方法,提高了教学的直观性,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达到了教学做合一,无论是理论学习,还是操作能力训练都收到很好效果。

在教学方法采用多种形式的同时,还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在教学中强调以学生为主体,采用老师与学生角色互换、学生上讲台与老师一起讲、企业工程师讲授等形式,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变单向灌输为师生良性互动。既传授了知识又教会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独自思考的方法。

三、在教学上,建立的过程考核的方法,注重对学生专业能力和职业综合素质的方面的考核

根据课程的特点采取多种方式进行考核;考核以能力考核为核心,综合考核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方法能力、职业素质、团队合作等方面。课程的教学评价采用学生学习过程评价和学习效果评价。

教学评价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对学生不同阶段的学习能力的评价。(2)对学生劳动过程组织能力适当评价。(3)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及职业道德进行评价。

第9篇

【关键词】复习方法;地理教学

区域地理在文科综合能力测试中占有重要地位:第一,区域地理是高、初中地理知识综合的基础;第二,地理学科能力的考查大都是建立在区域地理的基础之上;第三,历史、地理和政治三科的融合常以区域地理作为切入的“门槛”;近年高考文综测试题中区域地理都占有较大的比重。“掌握我国区域地理特征及差异、掌握《考试说明》中规定的世界区域和国家的地理特征”是《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十项能力要求之一。

在高三阶段,地理科在重点复习高中系统地理知识基础上,如何较好地把握区域地理复习的广度和深度,抓好“区域地理”的有效复习昵?下面谈谈自己在区域地理复习中的一些感触与收获。

1区域地理有效复习的基本策略

区域性和综合性是地理学科的两个突出特点。地理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联系,集中地反映在一定的地理区域,不同的区域其地理特征亦不相同。区域地理复习不仅仅在于落实区域地理特征,还要让学生去联系、比较与综合分析各地理要素间内在的因果关系,启发、训练学生地理综合思维的意识和能力。那么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如何真正实现这“双赢”呢?笔者认为,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坚持“以区域图为躯体,以突出特征、比较差异为手段,赋地图以知识血液与能力灵魂”的复习策略,可以既落实了区域地理知识,又强化了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训练,效果相当明显。

2区域地理有效复习的实施方略

2.1熟悉地图,控制区域:复习区域地理,关键是要学会将区域地理涉及到的自然或人文方面的内容落实到相应的地图上加以理解和记忆,学会运用地图去掌握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空间结构和空间联系。比如对空间概念和空间联系的地理思维培养,在复习时可着重注意下列经纬线:东西半球分界线、0°经线、75°E经线(80°E、 90°E、 105°E、 120°E、 180°经线、75°W)及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纬30°、南北纬40°、南北纬60°、南北极圈等’熟悉它们所穿过的大洲、大洋、重要的地形区、气候区、工业区、农业区、重要国家、城市、港口、交通线、矿业基地、旅游点等,通过这些线穿越的一些重要参照点起“控制”作用。复习到这一程度的学生,当你给出世界上的某一点或线时,在其脑海中涌现的将是一系列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地理事物。

2.2突出特征,比较差异:区域特征或区域差异的复习要依据课本内容和知识体系的特点,对知识点进行重组和整合,编制相应的知识结构,运用知识结构进行全面、系统地复习并突出“主干”内容的掌握。区域地理知识结构可从自然和人文两大要素加以整理。自然方面包括地理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与相邻区域的位置关系)和范围、地形(地势起伏特点、主要地形类型及主要地形区的分布)、气候(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成因、特征及气候与农业的关系、气象灾害的成因和危害等)、自然带(分布特征、成因)、河流或湖泊水文特征、自然资源(分布特点及其对工业生产和工业布局的影响等)。人文方面包括农业(发展条件、主要农作物类型及分布、农作物结构和熟制等)、工业(发展条件、主要工业部门及工业中心等)、交通运输干线、城市(首都、重要工业城市、港口、交通枢纽、特殊职能的城市等)等。在复习时又不能把各个区域要素孤立开来,应该把每个要素有机结合,分析他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从整体上系统地掌握某个地区或国家的区域地理特征。如:以某一区域内的的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可分析该地气候的特点、分布与成因)、气候、矿产资源的特点及分布为成因推断该区域的水文、土壤、自然带、工农业特点等。

在落实各区域特征的同时,可进行跨区域的专题比较。如:北非撒哈拉沙漠、南非纳米布沙漠、大洋洲澳大利亚中部、西部的沙漠、西亚的阿拉伯大沙漠、南皿塔尔沙漠、北美西南部沙漠、南美洲的阿塔卡马沙漠等热带荒漠与中亚的卡拉库姆沙漠、中国境内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及南美洲安第斯山南段东侧巴塔哥尼亚荒漠等温带荒漠的成因比较;又如: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的纬度分布、经度分布等的区域分布差异比较,并进行成因分析比较等。

2.3归纳总结,升华知识:在解决具体的区域地理问题时,不仅需要清晰的宏观思维,而且需要综合的具体思维线索。而归纳总结是区域地理复习中广泛使用的方法,也是全面系统理解和掌握地理知识的好方法。通过归纳总结,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将更加清晰和牢固,并将其迁移到其它区域特征的学习上,达到知识的升华。如:从马达加斯加岛东岸的热带雨林气候的成因可联想到南美洲东南部、澳大利亚东北部,中美洲东岸等地的热带雨林气候的成因,并进一步延伸到非地带性的热带雨林气候的成因分析。又如:从俄罗斯的亚麻联想到――中国的棉花――印度的黄麻一一坦桑尼亚、巴西的剑麻,其分布的纬度位置越来越低,反映了其受气候因素的影响:再联想世界棉花分布从美国的密西西比河流域――中国的长江流域一一中亚――西亚大致沿着35°N附近或以南地区成带状分布,其中中国和中亚地区的棉花主要分布在暖温带,而美国棉花带则主要分布在亚热带,这又是由于中国和中亚地区的棉花产地气候的大陆性较强、光照条件较充足所致,由此又反映棉花的分布深受气候(尤其是光照条件)、土壤、水源等条件的综合影响。

2.4精练强化,提升能力:区域地理复习中,适当进行习题训练是强化知识掌握与提高知识迁移能力、知识应用能力的有效方法。但对练习题要进行精选精练。所选题目必须是立意明确、考查目标清晰;试题的情境设置和设问角度巧妙、科学、合理、恰当;题目使用的材料、数据准确;题目涉及的地图、图表规范,注记清晰。在解题过程中应深刻理解题意,认真审题,力求通过训练以掌握各类题型的解答思路和方法,要通过做练习题检查自己对所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掌握程度,查找知识点的缺漏,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补缺,最终达到提高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区域地理有效复习的终极目标

区域地理有效复习最终要达到区域地理与系统地理二者的有机结合。要抓住区域地理现象发生、发展的背景,应用系统地理的原理、规律来分析、解释区域的地理现象;在系统地理复习时,则以区域地理中的具体事例为案例,通过对区域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分析,来综合归纳出系统地理的原理、规律,从而将区域地理与系统地理有机结合。

通过区域地理的有效复习,学生不仅要形成清晰的空间概念,还要对区域地理特征及区域差异有更深刻的认识,要熟悉最基本的地理原理、掌握地理分析方法和技能.形成地理思维方式,思路上更为开阔,认识上更加宏观,方法上更符合地理学科学习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陈能进.地理应试技能探究.

第10篇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计算机网络;实训课;应用研究

1.项目教学法的内涵

项目教学法是一种以项目为载体、以任务为驱动、以实训为重点的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是德国职业教育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大力推行的一种"行为引导式的教学形式",它是一种以现代企业的职业行为为目标,强调对学生综合能力作全面培养的一种教学方式,是一种通过组织学生真实地参加项目设计、履行和管理,完全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

项目教学对深化"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课程体系改革,建设专业对接产业、课程对接岗位、教材对接技能的技能型课程体系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能达到"零适应期"的效果。用企业的真实项目来设立计算机网络教学实训项目,综合化项目实训内容,学生综合能力形成是对项目的有效评价。

在项目教学中,知识综合性、现场性和学生全面能力的培养是重点因素,在实训的形式、内容上也与传统实训课程有较大的差异。因此,如何设定实训项目?如何通过项目实训来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知识点进行优化与整合?如何实现对学生的学习与能力进行有效的评价?都是需要我们在项目式教学实践中所研究的问题。

2.项目化教学的实施方法

2.1项目选取

在项目化教学中,选取合适的项目非常重要,项目要包含课程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要能调动学生探究问题的积极性,要使学生在项目情境下受到协作能力和交流能力等方面的锻炼。比如园区网互联项目。

2.2项目描述

可以将有关联的知识技能组织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实训项目,然后让学生明确实训任务。比如实现单臂路由、VLAN划分等。

2.3预备知识

在完成实训项目前,需要很多的基础知识做铺垫,在必需够用的原则下,有选择性地讲授给学生即告诉学生怎么才能做。比如VLAN技术、静态路由技术。

2.4实施方法与步骤

这是整个教学的重点环节,将设计好的项目进行分解,并对每个步骤做好实施方法的讲解,很好的引导学生进行操作,因此让学生掌握相应的知识和技能,即教会学生怎么做。

2.5质量监控

项目质量的控制是使项目得以顺利实施的保障,比如:教学中,可通过项目实施监控表来掌握项目进度和进行质量监控。

2.6评估反馈

项目的评估主要依据项目分析产生的项目总体目标和分析目标,比如在本案例中,我们要建立某位同学微格教学讲课效果评估反馈表,设定各项的打分标准。教学中,可让在座的每位同学为在讲台前试讲的同学评价、打分,然后根据反馈情况,让试讲的同学就他个人的讲课内容进行相应修改、完善。

3.项目教学法的教学内容选取和评价体系

3.1用企业的真实项目来设立实训教学项目

在项目式教学的实践中,我们主要是通过校企合作,利用企业丰富的实践项目、技术资源来实现计算机实训项目的设立。如在网络布线的实训课程中,我们选定一小型企业计算机网络安装工程中的线路安装项目来设立为本课程的实训项目:我们对这个企业网线路安装的施工过程进行全程追踪:需求确定、现场勘探、施工方案确定、现场施工、网络布线、埋管、上设备、测试等。每个环节,都用图片和录像记录,建立了一个完整的项目资料库;然后,我们对资料进行了全面的整理和分析,进行了技术层次的定位,并结合学生的基础、计算机网络技术实训室的具体情况,完成了项目实训教案的编写和实训器材的配备。教学实践中表明,一个基本上是现场的技术项目,对学生的学习与能力培养是受益极大的。我们建立了计算机网络综合布线实训室,根据项目需求建立了实训示范和学生操作场地,在实训示范场地,教师向学生充分展示、介绍和分析小型企业的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布线设计、施工的各项环节和工艺。并展示现场的视频图片资料,让学生能够看得见,摸得着,消除了学生对网络的陌生感,使学生对小型企业的计算机网络有了一定认识。由于强调了项目的真实性,实训一开始就引起了学生的极大兴趣。

在项目实训中,我们强调学生跟着教师共同学习和探讨。要求学生根据项目任务书的需求参与设计,并以学生小组讨论方案,以培养合作与协调能力。我们让学生视项目实训是一个在建的工程,在逐步的展示和分析中让学生跟着工程的进度学习和思考,课程快结束时,请企业的项目设计及施工的工程师来到课堂,从企业的角度介绍工程情况,评议学生的设计,让学生感到所学知识的实用性,与社会、企业的零距离感。

3.2综合项目实训内容,重构与整合知识点

在小型企业计算机网络安装这一实训项目中,线路的设计、线路图的识读、各种接头的制作、网络线材的选用、网络线路的安装、网络路由器的安装、网络系统软件的安装、系统调试等等;涉及到技术原理、技术工艺、网络器材、专用工具等多个知识面,我们首先将项目里的知识点抽离出来,按由浅入深、从易到难的原则进行知识点的排列,然后按项目的工序对各知识点进行综合。结合工序的每一个环节确定实训的内容、实训的要求与实训的目标。我们将每一个工序都以实训任务书的形式下达,将实训任务书的内容与教材相关知识相结合,这样,重构与整合后的知识结构不但保证了实训的可行性,而且大大提高了实训的有效性,对学生能力提高十分有效。

根据知识整合后的要求,我们让学生的操作从局部开始进行,如一个实训室的布线、网线制作、单元模块的制作和安装、网络的共享设置等,然后再扩展到整体和复杂、有技术难度的操作,力求做到整合后的知识与技能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操作能力相吻合,让学生不断提高与进步。

3.3学生综合能力的形成是对项目的有效评价

采用项目过程和设计作品作为评价的工具,以此建立项目化教学的评价体系 项目化课程的考核与评价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效果,把学生的职业能力作为考核的重要依据,根据培养目标可分为以下几部分考核:考勤、知识的掌握、平时作业的完成效果、实际操作能力、职业素养和教学参与的积极性及态度。

4.小结

    我们先后在《平面设计》、《计算机网络技术》等多门课程中展开项目教学法的课题研究。实践也表明:通过项目教学法,在提高实训的效率与效果以及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等方面,确实收到了一定的成效,使我们技能课的教学得到了质的提升。这种项目教学法,使学生逐步认识到自己才是学习的主体,突出了"做中学、做中教"的职业教育教学特色,极大的提高了技能课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第11篇

关键词:IPMS 综合平台管理系统

中图分类号:U6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7(a)-0014-01

自动化在现代舰船平台上的广泛的应用,使得现代舰船的生存能力和操纵效率得到了空前的提高。对舰船平台上不同的自动化应用进行集成,可以使操作效率达到最优化,同时有助于舰船减少舰员。可以说,高度的集成化和自动化是现代舰船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实现高度集成和自动化的重要形式就是建立高效的舰船综合平台管理系统。

目前世界上主要海上大国都在加紧对舰船综合平台管理系统的研究,其中美国的ABB公司和加拿大的CAE公司在该领域技术领先,在很多舰船上进行了成功应用。我国近年来也正在积极开展相关的研究。为了解该技术在国际上的发展现状,探讨适合我国国情的舰船综合平台管理系统,本文对比较有代表性的加拿大CAE公司开发的综合平台管理系统进行介绍。

1 系统结构

综合平台管理系统是一个分布式结构的实时数字化控制系统。这个开放式的系统包含有用来进行数据的获取、控制的远程终端单元(RTU)和多功能控制台,控制台为处在船的不同地方的操作者提供人机交互界面(HMI)。整个系统通过冗余数据总线进行连接。系统通过多点传送的方法保证总线上数据传输的完整,同时,减少了总线上的数据通信量,缩短了数据延迟时间。数据总线的电缆被沿着船体独立的进行布置,从而能使系统具有最大的生存能力。该开放系统结构允许使用多种数据网络以满足用户的要求。它还允许综合平台管理系统通过域总线等接口与其他系统进行互联。

系统集成了舰船推进系统、电力系统、辅机和损管设备的监视和控制系统,除此之外,它还可以集成以下的功能模块:船上训练系统OBTS;损害控制系统 BDCS;数字化闭路电视系统CCTVS;基于情况(状态)的维护系统CBMS。

2 基本集成模块

2.1 人机交互界面

综合平台管理系统拥有先进的人机交互界面,是专为应用在设备复杂的军舰上而设计的。主人机交互界面设计为多功能控制台的形式,一般布置在集控室和舰桥部位。动力舱室和其他有机器的舱室拥有嵌入式控制台,用于损害管制和机旁控制。移动式操作单元利用嵌入式测试设备和软件支持紧急情况下的控制操作和故障的及时发现并修理。系统通过采用集成的控制面板和高分辨率彩色监视器来实现从控制台进行控制和监视。每个控制台是多功能的,如果应用适当的密码权限可以实现综合平台管理系统所有赋予的功能。平台具有很强的生存能力。系统的平面、分层图形方法(TLG)使得在不同缩放水平的信息实现自动过滤,保证了在任何时候有简单易读的显示。

系统采用了几种不同的页面来显示设备的总体情况、机械数据、系统图表、趋势图、警报、事件和错误消息。综合平台管理系统内置强大的警报处理技术,可以过滤掉杂乱的警报从而减少操作者的工作量,提高操作者工作效率。

2.2 数据获取和控制

系统接口可以至少接收100个信号和没有数量限制的传感器和探测器。为了管理如此大量的不同的信号,该综合平台管理系统通过使用不同密度的远程终端单元获得了一个灵活和高效的数据获取、控制的途径,这些远程终端单元可以同大量不同种类的传感器和探测器交互。这些交互数据可以直接通过电缆或者通过区域总线等传递到设备。远程终端单元获得设备传感器数据,进行合理性检测,进行门限值检查,当综合平台管理系统的其他子系统需要时为它们传递数据,处理自动控制流程,向控制器输出控制信号,进行网上或者脱机嵌入式监测。

2.3 燃气轮机控制器

使用同样的远程终端单元硬件和软件,该系统可以为当今新型军舰上使用的多种型号的燃气轮机提供气轮机控制器。综合平台管理系统拥有的既可进行训练又可实际使用的、可升级的发动机控制模块(ECM),为很多国家的海军显著的降低了设备的生命周期费用。

2.4 数据的记录、分析和制作报表

综合平台管理系统持续记录传感器数据和控制命令的变化并为其标注日期和时间。每个控制台有短期保存数据的能力,可以保存最近24个小时的数据,而通过安装在专门控制台上的可拆卸式硬盘驱动器可以保存长时间的数据。这些数据既可以在船上浏览,也可以通过岸基的设备进行分析。

3 备选集成模块

3.1 船上训练系统

综合平台管理系统包括一个先进的船上训练系统,这时需要使操作控制台工作在训练模式。除了一个留作值班外,其他所有的操作控制台都可以置于训练模式,从而使船上所有的人员进行完整的训练。其中的1台控制台被指定为指挥设备,其他的控制台在训练模式操作。如果一个或者一组值班模式的控制台出现故障,其他处在训练模式的控制台会自动转换到值班模式。船上训练系统使用实时高保真仿真船体模型、平台系统和设备,既可以实施先前设定的训练想定,又可以由船上的指挥员自己创建新的想定,这保证了训练有很强的真实感。

3.2 损害管制系统

损害管制系统功能模块包括了如下的模块。

损害部位标定:是传统的、使用声力电话和板上损管图表作业的损管控制报告系统的替代。图板被包含全船的、彩色的带有标准损管符号标记的图表代替。当损害信息一旦进入任何1台控制台,所有的控制台会自动刷新。这可以为指挥员、技术军官和损管人员提供一个实时、完整和动态刷新的损坏态势图。

自动损管系统:用来协助操作人员在出现紧急状态时做出快速和准确的反应。

船舶稳性计算机:可以为船员提供网上专家系统。本系统可以接受来自传感器或手动输入的数据以确定在正常或船体损坏状态下的船舶的稳定性。此模块可以计算重力、流体静力学各值和波浪中船的运动。系统还可以提供提高舰船稳定性的建议。

3.3 数字闭路电视系统

为了使综合平台管理系统减少操作人员,系统集成了一套数字闭路电视系统来对机舱和其它部位进行视频监控。彩色数码监视器可以利用现有的网络连接在综合平台管理系统控制台,任何控制台可以选择显示任何照相机的图像;不过,火警或进水警报会在特定的控制台上自动显示。

3.4 基于状态的维护系统

综合平台管理系统可以安装振动监控系统来对装备状态进行周期性的监测。为了实现机械设备的预先监测,平台采用专家系统软件为维护人员提供关于设备维护需求的建议。基于设备状态的而不是定期的维护大大降低了舰船生命周期内的总费用。基于状态的维护系统自动监测联机的加速计、转速计、主机、轴承、发电机的位移探针。

第12篇

【关键词】职业教育 行业标准 课堂教学

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人才培养模式的职业院校,应该在教学中进行行业标准的渗透。将知识、技能、能力、道德等行业标准有机地融入专业课程中,从而有效促进高职教育人才素质的提高,实现培养目标与行业企业的岗位要求相对接的目标。

一、专业教学引进行业标准的重要性

职业教育的功能定位决定了它必须密切联系行业企业,实行产教结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行业是连接教育与产业的桥梁和纽带,促进产教结合,密切教育与产业的联系,确保职业教育发展规划、教育内容、培养规格、人才供给适应产业发展实际需求等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构建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离不开行业的指导。加强行业指导,是推进职业教育办学机制改革的关键环节,是提高职业教育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能力的必然要求。行业标准是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依据。国家职业标准在整个国家职业资格体系中,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它引导职业教育培训、鉴定考核、技能竞赛等活动,其举足轻重的地位现在越来越得以凸显。因此,将成熟的行业标准引入到相应专业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职业院校只有按照企业、行业的规范、标准及岗位职责要求培养出来的人才,才会受到企业的欢迎。

二、网络专业引进行业标准的方法与手段

(一)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

要能在教学中渗透行业标准,就要求教师不仅能向学生传授专业理论知识,还能像企业中的“师傅”那样示范并指导学生实践操作,并且能将行业职业知识、能力和态度融合于教育教学过程中。职业院校的教师了解和熟悉相关的行业标准,是职业教育的基本要求,也是现代职业教育教师的基本要求。而了解熟悉行业标准的途径,一是学习相关行业标准;二是深入行业、企业和生产岗位一线,直接了解岗位标准。教师必须走出校门,进入网络行业、企业,为行业标准渗入教学奠定坚实基础。

(二)建立优质的教学资源库

整合校企优质资源,建立教学资源库。制作的网络教学资源应包括行业标准、多媒体课件、电子教案、实验实训指导、实验视频、案例库、试题库、文献库、评价表等资源。这些丰富的教学资源将借助网络平台对学生开放,使学生对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一目了然,在网上就可以完成课前预习、课程学习、课后练习。对技能应用部分应进行强化实践,引入企业的实际工程项目,以综合实践教学为主。根据网络综合布线的最新技术不断充实课程教学内容,重点突出企业应用的主流网络技术,并反映当前网络技术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和最新发展动态。

(三)教师将行业标准引入课堂

教师的教学应该以企业的要求作为参照。网络综合布线行业标准是比较健全和规范的,这也为教师更好地培养符合企业要求的人才提供了先决条件。例如,在讲解建筑群子系统、干线(垂直)子系统、配线(水平)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管理子系统和工作区子系统6个独立的子系统布线时,就将企业的布线标准和要求引入课堂。通过这种方法,可以让学生直观感受到企业的标准,使学生在教室里就能够直接学习和了解到企业的要求。

(四)构建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

针对班级人数多的特点,采用“车间教学”“公司教学”等教学组织形式,将大班分为若干组或不同的部门。学生即企业员工,教师即车间主任或技术主管,实训教学过程即车间生产、管理过程。实训管理按照企业班组管理方式进行,实行班前安全讲话;学生在真实的生产环境中遵循企业真实的规范,做真实的项目,生产真实的产品。实施教学方法以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价的“六步教学法”为主体,辅以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行动导向教学方法,实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深入改革,确保学校学习任务与企业工作任务相吻合,实现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的对接。

(五)建立相应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系统

实施以过程考核为主的多元课程考核制度。建立课程考核与评价标准,分为优、良、及格三个等级标准,不同的等级设计不同的考评内容。评价方式主要采用自评与互评相结合,项目考核与综合测评相结合,笔试、实操相结合,作品与产品相结合,课堂考核与技能相结合,校内评价与企业评价相结合,过程考核和能力考核相结合。

三、TIA/EIA-568-B标准在《局域网组建》教学中的具体实践

(一)TIA/EIA-568-B标准

TIA/EIA-568-B国际综合布线标准确定了一个可以支持多品种多厂家的综合布线系统。该标准可帮您对产品进行设计和安装。这个标准确定了各种各样布线系统配置的相关元器件的性能和技术标准。该标准由ANSI/TIA/EIA568-A标准演变而来,ANSI/TIA/EIA 标准属于北美标准系列,在全世界一直起着综合布线产品的导向工作,成为一个能够全面满足目前的网络发展状况,解决网络建设的基础标准集。六类标准的推出,为建设基于千兆以太网的企业新一代网络在物理层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新的568-B标准从结构上分为三部分: 568-B1 综合布线系统总体要求,568-B2平衡双绞线布线组件和568-B3光纤布线组件。

1. 568-B1综合布线系统总体要求,包含了电信综合布线系统设计原理,安装准则以及与现场测试相关的内容。

2. 568-B2平衡双绞线布线组件,包含了组件规范,传输性能,系统模型以及用户验证电信布线系统的测量程序相关的内容。

3. 568-B3光纤布线组件,包含了与光纤电信布线系统的组件规范和传输相关要求内容。

(二)TIA/EIA-568-B标准在《局域网组建》教学中的具体实施

如何在学校职业教育中,贯穿渗透行业标准,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是我们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我们采用以任务为导向,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

1. 创建教学情境。

在讲解“六类双绞线制作”教学内容时,在网络集成实训室中以小组为单位准备如下图所示教学环境,以模拟学生的工作岗位环境。所需的网络综合布线工具包括:压线钳、剥线钳、剪刀、PVC管剪刀、十字起子、小铁锤、卷尺、简易网络通断测试仪等。

课程教学环境

2. 讲授理论知识。

六类布线系统在传输速率上可提供高于超五类2.5倍的高速带宽,在100 MHz时高于超五类300%的ACR值。在施工安装方面,六类比超五类难度也要大很多。六类布线系统的施工人员必须按照国际标准要求TIA/EIA-568-B.2-1的规范去执行。因为“越是高级的铜缆对外界的异常就越敏感。随著传输速率的上升,安装施工的正确与否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就越大”。不合理的管线设计,不规范的安装步骤,不到位的管理体制,都会对六类布线的测试结果带来影响,而且有些会成为难以修复的故障,甚至只能重新敷设一条链路来更替。

3. 学生按照行业标准来完成任务。

学生分工合作在物理设备上完成所需网络环境的构建,包括网络综合布线、网络跳线制作。跳线制作步骤如下:先抽出一小段线,剥除一段外皮;再将双绞线反向缠绕开;再根据TIA/EIA-568标准排线;再铰齐线头,插入插头;然后用打线钳夹紧;最后使用测试仪测试。根据行业标准完成线缆的标注,如果是标准类型则按CATx方式标注,如常用的五类线和六类线,则在线的外包皮上标注为CAT5、CAT6。而如果是改进版,就按xe方式标注,如超五类线就标注为5e。

4. 评价分析。

在整个项目的完成过程中,小组成员分工合作。教师检查他们是否遵循行业标准,是否遵循企业、行业的规范、标准及岗位职责要求,进而进行小组自评、互评,得出评价结果和反馈。这样,在人才过程中,将知识、技能、能力、道德等行业标准有机融入到了课堂中。

四、结论

行业标准对于完善职业教育中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人才培养模式有着重要意义。实践证明,在教学中渗透相关的行业标准是切实可行的,是职业院校培养合格人才的有效途径。只有在教学中贯穿行业标准,要求学生在实践中遵循行业标准,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培养目标与行业企业的岗位相对接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颜正恕.网络综合布线项目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