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丝绸之路教学设计

丝绸之路教学设计

时间:2022-06-05 14:47:09

丝绸之路教学设计

丝绸之路教学设计范文1

【教材分析】

本课是部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十四课,是对第十二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的延续和补充。本课主要有三块内容,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对西域的管理,三部分内容之间因果相联。丝绸之路和对西域的管理是张骞通西域的结果。“张骞通西域”是本课的重点内容,通过张骞出使西域的基本史实和合理想象,感悟张骞开通丝绸之路的艰辛,并从中能够学到张骞身上所具有的可贵品质。丝绸之路的开通,对民族关系的发展和中西方的交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是地理大发现之前一条世界经济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促成了多个文明的相互渗透。

【学情分析】

初一学生思维活跃,具有强烈的自我发展意识和展示自我的需要,对感性事物易于接受和理解。经过一段时间的历史学习,学生初步具备了分析历史素材的能力和合作探究的学习品质。但初一学生仍以形象思维为主,对本课内容的了解停留在表象。因此,本节课教师要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的角度出发,创设历史情境,开展丰富的学生活动,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培养基本能力,形成基本认识。

【教学目标】

1、了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中央对西域的管理、丝绸之路的基本史实,使学生初步掌握我国历史上中原地区与边疆地区之间的密切联系以及东西方文明之间交流的过程。

2、通过观察图片、阅读分析史料、观看视频,提高阅读能力和观察能力,学会从多种渠道获取历史信息,初步掌握历史学习的一些基本方法;师生共同对历史问题进行探究和讨论,初步学会对历史事物进行分析和评价,逐步提高对历史的理解能力和表达交流的能力。

3、学习张骞不畏险阻、勇于探索开拓的进取精神,认识丝绸之路对沟通中外文明的重大意义,形成新疆、南海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自觉维护国家统一的共识。

【教学重点】

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对西域的管辖

【教学难点】

丝绸之路开通的意义

【教学方法】

学法:自主学习法、小组讨论法、情景模拟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讲授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观看沙画视频

师:这段沙画视频中所描绘的是中国古代的哪条路啊?

生:畅所欲言

教师总结:从这个视频中,我们可以发现,丝绸之路其实可以分为两条,分别是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它们都是连接东西方的交通要道,都曾在东西方文明交流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然而,它们曾一度衰落,却又在今天被复兴,并被赋予了新的名称,“一带一路”。

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探寻一下丝绸之路的前世今生,一起走进第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二、新课讲授

(一)张骞通西域

环节一:回顾所学、分析张骞出使的原因

师:我们一直说到西域,但是西域到底在哪里呢?同学们能否从课本中找到西域具体的地理位置呢?(出示地图)

生:(在课本中找到答案)

师:这里还提到了两个关隘,玉门关和阳关,同学们有没有学过相关的诗句啊?

生:思考回答。

师:读了这两句诗,这说明在诗人眼中,西域是个什么样的地方?

预设:那么面对如此荒凉的世界,西汉的时候,为什么还要派遣使者前往西域呢?

教师补充:西汉初年,匈奴在冒顿单于的带领下逐渐强大,不断压迫西域等国,还经常侵犯西汉边境,给西汉政府带来了巨大的困扰。汉武帝即位后,他从一位匈奴降者口中听说匈奴击败大月氏,曾以大月氏国王的头骨做成酒器,大月氏西逃后,一直图谋复仇。

俗话说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所以,这个时候西汉政府逐渐就认识到了西域的重要性,于是汉武帝就想派遣一名使者出使西域,联络大月氏共同夹击匈奴。在这样的情况下,汉武帝颁布了招贤令。

预设:假如你是西汉王朝的子民,你愿意接受这个任务吗?最终这个任务落在了谁的头上?

生:思考、回答问题。

【设计意图】

整合教科书的相关内容,分析匈奴与中原的政权关系,有助于学生理解张骞出使西域的原因及目的,形成整体性认识,从而能够全面客观地评价张骞出使西域这一历史事件。

环节二:情景模拟。张骞拜别汉武帝的场景对话

教师出示课本中的一幅插画图为张骞拜别汉武帝出使西域图,并提供台词,学生现场演绎。

【设计意图】

用细节“描绘”历史场景,让学生感觉身临其境,感受历史课堂的魅力。

环节三:小组讨论,分析张骞出使西域的过程、精神、意义

师:拜别之后,于是张骞开始了第一次出使西域之旅。大家知道是什么时候、从哪里出发的吗?讨论:张骞所行之路会遇到哪些困难?

生成课堂:引导学生回答(两次都被匈奴所困、人越来越少,无食物水,有的人坚持不下去退回了,有的人抵抗不住牺牲了)

预设:要完成这样一项艰巨任务,学识只是最基本的条件,还必须能够随机应变,具有很强的外交能力。

师:张骞好不容易从匈奴逃脱后,没有放弃,而是选择了继续西行,辗转到达了大月氏,但此时的大月氏早已无意东反故地了。张骞见说服大月氏共击匈奴无望,遂踏上归汉之程。张骞考虑到北道危险,遂改行南道,不料又被捉住…

师:大家请看,这两幅图片分别是张骞出使和归来的面貌,大家可以看出他此行的艰辛,但是我们仔细看可以发现,张骞归来时手中紧紧握着汉节,这说明了什么?他对国家的忠诚和忠心,他还有哪些精深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吗?

预设:除此之外,这和张骞的个人品质有关,他敢为人先,勇于开拓,不畏艰难,坚持不懈。

师: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对匈奴发动第三次军事反击,取得重大胜利,大家知道是什么战役吗?

教师总结:为了防止匈奴势力再起,汉武帝再次任命张骞出使西域。这次,张骞率领300多人,携带大量的金帛物品,在大军的保护之下顺利到达西域各国。再次归来时,许多西域国家派出使者跟随张骞来到西汉,进一步发展了汉朝与西域各国人民的友好交往。

过渡:后人把张骞出使西域称之为“凿空之旅”。什么是“凿空”,就是对未知领域的探险。张骞此行,不仅为汉朝开辟出了一张新的地图,更开辟出了一条中原通往西域的道路——丝绸之路,使中原与西域可以进行友好往来。

师:几千年中,经由这条道路所运输的物品有很多,为什么把它称为“丝绸之路”?

生:学生讨论思考

【设计意图】

在前面环节的基础上,及时评价历史人物,既是水到渠成也是对学生进行家国情怀浸润的需要。

(二)对西域的管理

环节一:对西域的经营与管理

过渡:张骞出使西域之后,西域各国后来纷纷归附汉朝,西汉政府又面临一个问题那就是该如何去管辖西域?那么西汉政府是如何管辖的呢?(西域都护府)

提问:到了西汉末年,匈奴又重新控制了西域,汉朝与西域的往来再次中断,到了东汉明帝的时候,为恢复对西域的管辖,一方面派兵出击匈奴,另一方面派遣使者出使西域,他派了谁啊?

生:结合所学西汉末年战乱情况,思考回答。

预设:同学们有没有听过和班超相关的故事?比如说“投笔从戎”、“不入虎穴焉得虎子”那么班超出使西域后,到底做了哪些事?他派他的得意子弟甘英前往大秦,但是到达安息国最西边就受到了阻碍。

教师总结:正是从张骞到班超再到他的后人们,他们前仆后继地出使西域,行走在前往西域的道路上,也应验了一句话,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变成了路,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第三部分,重走丝路。

【设计意图】

按照本课设计思路的需要,将“对西域的管理”调整到“丝绸之路”之前,使西汉政府对西域管理的线索更连贯。

(三)重走丝绸之路

环节一:自主学习,画出思路之形

过渡:同学们,自张骞出使西域后,就开辟了通往西域的道路。后来,汉朝和西域的使者开始相互往来,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日趋频繁,于是,汉朝在通往中亚、西亚的路线上修道路、设驿站、筑长城,为来往使团、商旅提供食宿、交通和安全保护,形成沟通东西方交通的陆上通道。

预设:结合课本与地图,让学生们指出陆上丝绸之路的大致路线是怎样的?(“中亚”“西亚”“欧洲”等区域在图中并未明确标注,要指导学生圈画出范围)

【设计意图】

一方面加强了学生对某一时间范围内历史事件的了解,同时也加强了学生对某一空间范围内历史事件的理解,更有助于学生将时间与空间互相结合,全方位地理解历史事件的重大意义。

环节二:进一步了解丝绸之物

营造环境:同学们,让我们现在穿越一下时空,假如我们现在走在丝绸之路上,我们可以听到叮铃叮铃的驼铃声,看到来往商人络绎不绝的脚步。

设问:那么,我们知道有哪些东西从西域传到中原,中原地区又有哪些物品或技术通过丝绸之路传到西域呢?

【设计意图】

通过实物图片丰富教学素材,学生能直观地了解丝绸之路贸易物种的交流,感受其对今天生活的影响。

环节三:海上丝绸之路

出示材料:近十几年来,在马来西亚发掘出与汉代陶片纹饰相似的陶片,在印度尼西亚出土了汉代的钱币和陶器。这些考古发现说明了什么?

预设:2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还扬帆远航,穿越惊涛骇浪,开辟了多条航线。

活动:学生观看地图,找出海上丝绸之路的线路。

【设计意图】

从地图中找出答案,可以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知道海上丝绸之路出现的时间及大致路线即可。

环节四:共建未来——一带一路

播放视频《共筑未来——一带一路》

预设:给丝绸之路重新筑梦的就是我们的国家主席,2013年,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首次提出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一带指的就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一路指的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学生讨论:作为当代中学生,你能够为共建“一带一路”做出哪些力所能及之事?

教师总结:其战略目标是建立一个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它与历史上的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一样,也是为了求同存异、兼收并蓄,增进中华民族同世界其他民族的人文交流。今天建设“一带一路”时,我们既要尊重文明多样性,促进不同文明共同繁荣,也要坚持文化自信,勇于承担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

丝绸之路教学设计范文2

丝绸之路申遗背景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协调组织下,近几年,丝绸之路整体申遗以中国与中亚之间的有关基础工作富有成效,国家间的共识与合作也在逐渐深化。通过阿拉木图会议(2005年11月)、吐鲁番会议(2006年8月)和撒马尔罕会议(2006年10月)以及许多民间学术会议的充分讨论,明确了丝绸之路作为文化线路的遗产总体性质及进行提名的控制性框架。首批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丝绸之路备选遗产点,从丝绸之路绿洲道核心区段中产生,并决定由中国、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作为原始提名国。在我国,河南、陕西、甘肃、新疆、宁夏、青海六省区作为丝绸之路过境的重点省区,承担辖区内遗产备选点的甄选、整治和申报等具体工作。2007年10月,在陕西西安召开丝绸之路国际学术研讨会,国际古迹遗址保护理事会和中国、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五国的部级文物部门、中国各省文物部门的代表和世界遗产保护与丝绸之路研究专家近百人参加了会议,进一步研讨了丝绸之路的申遗工作。丝绸之路中国段经各省区推荐和中国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考察遴选,确定了包括著名的洛阳城、长安城、西安清真大寺、麦积山石窟、交河故城、龟兹石窟等在内的48个点参加首批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这批文物保护单位与丝绸之路文化关系密切,价值突出,规模巨大,文物丰富,文物保存和基础工作较好,地方政府积极性较高,基本或者能够在三至五年内达到世界遗产的标准和要求。

丝绸之路申遗工作将严格按照《世界遗产公约》及其指南的要求与标准来进行。世界遗产的责任主体是各相关省区政府,国家文物局进行统一协调、把关,地方政府文物部门负责申遗工作计划的制订和工作项目的督察、指导并提供咨询。

此项工作的时间表是:

2008年4月,国家文物局牵头完成各省区段遗产点申报文本汇总;2008年5月,由国家文物局和世界遗产中心在西安召开国际协商会,研究跨国申报文本的准备;2008年7月,完成中文文本;2008年8月,完成英文文本;2008年9月,与中亚国家协商,初报世界遗产中心审核。

2009年2月1日前,文本正式报世界遗产中心;2009年5~6月,国家文物局组织国内考察验收;2009年8~9月,迎接世界遗产中心的国际专业评估。

2010年6~7月,在世界遗产委员会第34届会议上对丝绸之路申遗项目进行正式审议、表决。

从现在开始到2009年世界遗产中心的国际专业评估之前,各省区要针对每个遗产备选点着重组织开展如下十个方面的工作:专项保护法规的制定;文物保护综合规划的制定;遗产管理规划的制定;文物本体的修缮;周边环境的综合整治;陈列展示设施的完善;监测工作和记录档案的开展;保护管理和交通道路等基础设施的完善;申报文本的编制;内部的建章立制和保护力量的加强。

丝绸之路甘肃段申遗情况

甘肃是古代中西交通的必由之路,是整个丝绸之路的关键性区段,文物遗存普遍表现出中西文化交流、多民族文化融合的鲜明特色。由于特殊的自然条件和地理位置,甘肃保存了丝绸之路各个时期的古城、驿站、大型墓葬群和宗教建筑等中西文化交流的遗址、遗物,真实记载了丝绸之路在甘肃境内的辉煌历史,在一定程度上是整个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的缩影。

丝绸之路甘肃段的文化遗产是多元文化在其地域上和平共处、交流融合的杰出典范和物质见证。它既具有物质上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与许多重大历史事件、文学艺术相联系,又通过一定族群、社团的传承,内化为风俗信仰,具有精神意义。

中国在丝绸之路整体申报世界遗产项目的48个点中,甘肃段有11处遗产点被初步列入申报范围,即天水麦积山石窟、武山拉梢寺石窟、永靖炳灵寺石窟、肃南金塔寺与千佛洞、瓜州榆林窟、张掖大佛寺、高台骆驼城遗址、瓜州锁阳城遗址、敦煌悬泉置遗址、敦煌玉门关遗址、地处嘉峪关和酒泉两市的果园―新城墓群,涉及到天水、临夏、张掖、酒泉、嘉峪关五个市州。

玉门关、悬泉置遗址是丝绸之路上中西交通、贸易、经济的实物存证;锁阳城遗址、骆驼城遗址、果园―新城墓群的内容涵盖了古城、道路、农田、墓葬及其灌溉、军事设施和手工业遗址;丝绸之路甘肃段石窟寺的洞窟以及果园―新城墓群建筑形制,是同时期石窟类建筑和墓室建筑的代表;玉门关、锁阳城遗址、骆驼城遗址留存的内容包括古城建设、道路、水利设施、军事设施等,展现了历史上不同时期的重要发展阶段。

甘肃所处的优越地理位置使其能够在丝绸之路畅通时期及时与外界交流沟通,在阻塞和低潮时期能够自我保存。这一方面决定于中国文化的韧性和厚重;另一方面也依赖于先进的绿洲农业技术、城市规划与关塞设置布局的合理,交通邮驿系统的发达,以及军事保障设施所带来的安全与秩序。所以,甘肃段的很多文化遗产与丝绸之路的兴衰相始终,具有其他地区丝绸之路文化遗产所不具备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因素,这大大丰富了其文化价值内涵。

丝绸之路甘肃段遗产点不但有其特殊的文化内涵,许多遗产点也具有绝妙的自然现象或罕见的自然景观。麦积山石窟的所有洞窟都开凿在高百余米、状如麦垛的山峰陡峭的崖壁上,上下层叠,高低错落,十分壮观;榆林窟、玉门关、骆驼城遗址、金塔寺等遗产点所处环境,也分别具有戈壁荒漠、绿洲、高海拔原始森林的自然景观。

宗教遗址保存丰富也是丝绸之路甘肃段的重要特色。世界三大宗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和佛教都在这里留下了历史痕迹,并体现出强烈的中国化特色。甘肃的佛教类文化遗产特别是石窟寺是佛教及其艺术中国化的实物标本,具有序列完整、延续性强、规模巨大、内容丰富、保存完好等显著特征,体现出外来文明与中国传统文化碰撞、交流、融合并最终成为中华文明有机组成部分的轨迹,是丝绸之路上中西方文化(宗教)、政治交流的实证。

丝绸之路教学设计范文3

关键词:“丝绸之路经济带”;中亚;地缘政治;国家安全

中图分类号:D822;F12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2013年9月间,主席出访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四国,并出席了G20峰会和上合组织元首峰会。出访期间,在全面与系统地阐述中国新一届政府的中亚政策时,强调中亚各国应由其人民自主选择国家发展道路,倡议中国和中亚国家应在基于“命运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原则的基础之上,运用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由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区域包括了中亚和中国广袤的西部地区,它的东边是当前世界经济发展最有活力的亚太经济圈,西边则是正在走向经济一体化的欧洲经济圈,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长、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因而,“丝绸之路经济带”概念的提出,不仅对中国和中亚的经济发展,乃至全球经贸发展将产生重大影响,而且也与中国的地缘政治和国家安全有着极其重要的关系。

一、“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

“丝绸之路”是指起始于汉代中国,不仅贯穿古代中亚各国,并由此连接古代亚洲、非洲和欧洲诸多国家和地区的商业贸易路线。丝绸之路一词,其最早来源于德国著名地理学家李希霍芬于1877年出版的《中国》一书。虽然经这条路线运输的货物品种众多,但以丝制品的影响最大,因此得名丝绸之路。丝绸之路从广义上讲有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之分,而从狭义上讲则是指陆上丝绸之路。

陆上丝绸之路是指西汉时由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长安(今西安)为起点,东汉时以洛阳为起点,经甘肃的河西走廊,以及古时西域诸国,穿过中亚和西亚,抵达北非与欧洲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自张骞开辟丝绸之路之后,各国使者、商人沿着张骞开辟的这条道路,来往络绎不绝,极大地促进了沿线各国和地区的政治交往、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随后,经过几个世纪的不断努力,丝绸之路向西伸展到了地中海和北非,东边则到达了韩国、日本,从而将东亚、中亚与中东和地中海各地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成为亚洲、欧洲、非洲各国经济与文化交流的大通道。

如果说“古丝绸之路”不仅是一种经济意义上的地区与社会间互动交往的表征,而且是一种多元文化交流与融合的历史象征,那么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概念的提出及其建设,就更应包涵当今世界多元文化的交融,是“传统的再发明”。[1]这正如主席在演讲中所指出的那样:两千多年前的张骞出使中亚,不仅开辟了一条横贯东西方,连接欧亚的丝绸之路,因而为促进古代不同民族与文化间的相互交流和合作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而且还明确指出了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方向,即通过加强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沟通等方式,实现以点带面,从线到片,从而逐步形成相关国家和区域间经贸的大交流与文化的大合作。由此可见,在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概念之时,也是借鉴了古丝绸之路的原有涵义,并赋予了新的内涵。

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首先必须对该经济带的区域特征做一区分。有学者认为,根据该区域特征可以划分为功能有所差异的三大区段:一是中亚经济带,包括哈萨克斯坦等中亚五国;二是环中亚经济带,其涵盖了中亚、俄罗斯、南亚和西亚等国家;三是亚欧经济带,涵盖环中亚地区、欧洲和北非等国家。并对以上三个经济带的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整体发展水平进行了一番较为细致的研究和定位。[2]这应该是对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区域特征一种比较细致的划分。

顾名思义,“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主要目的是发展经济,以提升中国与处于此经济带中相关国家的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整体水平。“‘丝绸之路经济带’主要是一个经济设想,它冠以‘经济带’之名说明了这一点。这也意味着它以经济利益为基本追求。不过,它的具体所指还不明确。”对于中国而言,“它是指为中国西部省份提供一条运输通道?或是一个商品销售市场?亦或是一个投资市场?这些问题还未解决。”[3]而对于相关国家来说,如何将自身的发展与区域间经济发展与经贸合作等方面与中国的经济带发展的整体战略尽量一体化,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此外,由于与经济带有着相关利益的国家和区域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整体水平的巨大差异,以及与中国经济社会、科学技术、文化教育等方面交流程度的深浅,因此如何协调以发展经济为主要目标,处理好相关国家的切身利益等问题还有待于解决,也急需官方、学界与社会组织拿出切实可行的方案。这些都是目前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所面临的主要困难和挑战。

二、“丝绸之路经济带”与地缘政治

虽然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主要目标是相关国家和区域间的经济发展与经贸合作,但其重要意义并不仅仅限于从经济层面来理解。从当下来看,经济意义甚至并不是最主要的。总体来说,经济带建设的主要意义至少指向中国的西部开发、经济增长、国家开放、地缘政治与国家安全等多重战略目标。多元战略目标及其战略意义的汇集,使得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对中国的地缘政治与国家安全格局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意义。

从历史上看,中亚历来就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二十世纪初,英国著名的地缘政治学家哈尔福德・麦金德就曾指出中亚是全球战略竞争的决胜点,谁控制了中,谁就控制了世界。尽管在目前全球化的时代,由于中国经济的强势崛起所驱动的地缘经济的巨大潜力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中亚传统的地缘政治价值,[4]但由于目前国际局势的复杂性,以及中亚处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区域,因此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对中国当下及未来的地缘政治与国家安全就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

中亚这个概念,最早是由德国杰出的地理学家亚历山大・洪堡于1843年提出的,但一直以来学界对其所包含的区域有不同看法。根据前苏联官方的定义,即仅指其下属的五个加盟共和国,即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土库曼斯坦、塔吉克斯坦。由于前苏联时期的这一界定在国际上得到了广泛使用和承认,有一定代表性,因此本文所探讨的中亚范畴也以此为准,所分析的地缘政治势力与影响基本以此为大致范围。

从历史的长时段维度来看,中亚地区历来就是多个民族、多元文化、多种宗教和多个政治势力与团体激烈角逐与控制,并互为影响的重要场所。随着前苏联的解体和冷战的结束,国际战略格局和区域性战略力量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尤其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势力重返中亚,以及历史上本身的复杂因素等多方面的影响,中亚地区的形势也发生了重大改变,形成了宗教极端势力、民族分裂势力和国际恐怖势力的“”。这几股破坏势力的产生与发展不仅严重危及到中亚各国的政治稳定和社会发展,而且也对中国西北边疆的安全产生了严峻的影响。

从宗教极端势力的破坏性看,虽然中亚各国目前的政治局势还保持着相对稳定的状态,但突发性的与恐怖性事件的发生,严重威胁到中亚各国的社会发展与国家安全。不仅如此,在中亚各国下层民众盛行的伊斯兰教复兴运动与各国政府坚持世俗化政治制度之间的矛盾也日益突显,“由此形成的极端宗教势力是当今中亚各国现今政权的最大敌人。”[5]国际恐怖势力的危害则更多地表现为与宗教极端势力的交织。从前苏联解体后获得独立的中亚各国,伊斯兰教的信仰和势力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并表现出“回归”与冲突两种不同的状态,主要表现为普通社会民众对民族传统的认同和社会政治精英的政治理念,以及世俗观念与传统宗教乃至极端主义之间的对抗。因而,以宗教名义为幌子的伊斯兰极端主义与组织的破坏活动不仅会严重危害中亚各国的政治安全,也必将严重影响国际局势的发展与走向。[6]而多民族混居的现象则势必影响到中亚各国的政治与社会稳定,也给民族分裂势力带来了可趁之机。从历史上硭担中亚各国间就经常发生民族与人口迁移事件,而且时常从一个被迁居国家又迁移到另一个被迁居国家。这种现象固然有助于迁居民族和人口得以谋生,同时保存其固有的民族文化传统,但也严重威胁了被迁居国家的生存环境,并由此带来民族、宗教与生存等方面的深刻矛盾。因此,这种跨国与跨民族混居的现象,以及由此产生的民族与宗教和生存与发展等种种问题是中亚各国必须面对并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得到有效解决,“必将对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畅通、维系产生挑战,也将对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安全带来相对严峻的考验。”[7]与此同时,这三股破坏势力也给中国西部的开发与边疆安全和社会稳定带来了极为严峻的挑战。

为了消除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过程中的不安全与危险的因素,中国应首先在大力实行西部大开发的前提下,在现有的基础上,加强国内尤其是以新疆为核心的西部区域与中亚国家的经贸联系,以实现彼此经贸的共同发展。其次,在文化与宗教方面加强与中亚国家的交流与合作。中国西部的许多少数民族不仅在族源、民风、文化、宗教与生活习惯等方面与中亚国家有着相当的共通性和共融性,而且从历史的角度看也与这些国家出现过多次的文化、宗教、民族的大融合现象。[8]这正是中国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所具有的得天独厚的优势,应充分加以开发利用。第三,从地缘政治的角度看,中亚在中国西北边疆的国防安全与周边外交的建设等方面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自然应从中亚地区率先启动。由此可见,中亚地区对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重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目前,“中亚地区已成为中国的核心利益区之一,是中国西北边疆的安全屏障和经贸、能源战略合作伙伴。”[9]到2013年,中国不仅与所有中亚国家都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而且在上合组织框架内建立了密切的政治与安全协作关系,从而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提供了相当坚实的基础与保障。

因此,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对中国当下经济发展,尤其是地缘政治的意义就在于:一方面,在经济意义上不仅有助于西北摆脱被支援与被扶贫的地位,促进西北经济的大发展,而且也有益于中国与中亚和西亚形成政治上的“命运共同体”和经济上的“利益共同体”,这无疑有助于中国西北的边疆安全。另一方面,在文化意义上也有助于中国与中亚和西亚等国家加强彼此的了解、沟通与互信,进而清除“”在中亚和西亚的生存环境。同时,在政治意义上还能增进中国与中亚和其他地区国家的“政策沟通”和深度合作,共同反对“”,采取切实而有效的措施维护彼此的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从而为我国的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提供一个相对稳定的周边环境。[10]

三、“丝绸之路经济带”与国家安全

“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打造一条连接亚欧国家的陆路经贸大通道,以经济和贸易的发展来促进中国与中亚、西亚和欧洲的经济交流与全面合作,着力深化互利共赢格局。其主要涉及了中国、俄罗斯、中亚五国,以及欧盟等国家,这其中,中亚五国是经济带建设的重要合作国家。不过,由于前苏联解体后独立出来的五个中亚国家自身的情况,以及其所拥有的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未来的发展前景,再加上中亚自古就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极易引起一些力图谋求世界霸权和自身利益的国家与国际势力对该地区的觊觎。因此,给中国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与边境安全、能源安全、反恐安全等都带来了严峻的困难与挑战。

从上世纪末至今的十多年时间里,美国、日本与俄罗斯等国都陆续制定和通过了一系列的方案和计划,力图主导中亚等地区的事务。如美国于1999年通过的“丝绸之路战略法案”、2005年提出的“大中亚”计划、2011年提出的“新丝绸之路计划”,都是通过支持中亚、南高加索地区与南亚等国家的经济和政治独立,以及地区发展与民主改造,以此来致力于推动中亚等国家建立所谓的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体制,并企图在这些国家设立美国的军事基地,进而建立由美国主导的中亚和南亚新秩序,进而削弱与遏制中国、俄罗斯、伊朗等国家在该地区的影响力。日本于1997年和2004年两次提出所谓的“丝绸之路外交”战略,也将中亚和高加索地区摆在日本外交战略中的重要位置。日本政府认为,日本应该帮助中亚各国加强彼此间的经济合作,以便这些国家能有效地进入国际市场,实现一体化,以此达到在此过程中强化日本在中亚地区的政治与经济影响力的目的,进而形成对中国的战略遏制。俄罗斯也希望重返中亚,于2011年10月提出了建立欧亚联盟的构想。其设想是由前苏联的各共和国建立一个类似欧盟的超国家联合体,即所谓的“欧亚联盟”,作为在欧洲和亚太地区间桥梁,成为世界多级格局中重要的一级,从而达到与美国、欧盟和中国三大中心平起平坐的目标。①显然,美、日、俄等上述战略意图和计划给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以及非传统安全等方面都带来了非常严峻的挑战。

如果我们对比一下由中国政府提出的“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想与美、日、俄等国意欲实行的方案,可以看出其主要区别在于中国的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想是中国与经济带相关国家经贸共同发展,文化交流、国家互信,并不追求中国在此地区的主导力量,而美、日、俄等国则寻求在此地区的主导影响,并进而遏制中国。因此,美国等国家对中亚等区域事务的介入不仅对中国“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产生了严峻的挑战,而且也严重威胁到中国的边境安全。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平衡各方面的力量和利益,以确保“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顺利实行和国家利益不被侵害。

能源安全也是国家安全的主要内容之一,而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则与国家的能源安全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能源需求不断增长,正逐渐成为世界上最大和最稳定的国际石油和天然气消费市场。据统计,2012年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已经达到58%,而随着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程度的全面提升,中国石油对外依赖度毫无疑问将进一步加深。但目前中国石油进口的约三分之二以上来自于政治局势动荡的中东与非洲地区。不仅如此,中国石油进口线路主要是依靠海运,即通过印度洋和马六甲海峡线路,这形成了所谓的“马六甲困境”,而一旦国际或者此地区的局势恶化,势必将严重影响到国家的能源安全与经济发展。而中亚地区作为世界三大能源中心之一的主要供应地,不仅可以为中国的能源进口多元化战略与中亚能源出口多元化战略提供一个良好的国家战略利益互补格局,而且可以通过中亚国家以陆路渠道的方式来获取中东丰富的石油资源,以便减少我们国家对海路运输能源渠道的依赖程度,借此实现中国能源供应的多元化战略目标。②由此可见,“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对中国能源安全的重要意义。

此外,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也与国家的反恐安全战略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众所周知,丝绸之路所覆盖的中亚和西亚等地区长期以来盛行恐怖主义、极端主义和分裂主义,这严重威胁到该地区的和平发展和人民的生命安全。而与上述“”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东突”势力则是目前我国反恐维稳的主要目标。从保障国防安全的角度来看,由于西部地区与十几个国家接壤,存在着边界争端等不稳定因素,因此该地区就成为我国国防力量布局的重心,而通过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我们与中亚及周边等国家可以加强政治上的互信、经贸上的往来和文化上的交流,并联手打击民族分裂主义、宗教极端主义和“”,以及危害西部社会稳定的“东突”势力,消除非传统安全威胁,以保障我们的国防安全和边疆稳定。③因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不仅可以加强中国与美、俄等世界上主要大国以及欧盟等国际组织和中亚各国之间的政治合作,特别是在维护区域稳定和反恐等问题上的密切合作,从而有效保护中国与周边国家和大国之间的根本利益,而且“为各国营造良好的周边政治、国防、民族环境,也对稳定国际政治局势和地区稳定都有着重要的意义。”[11]

总之,通过“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不仅可以消除危及国家安全的隐患,从而保障中国经济区域平衡与发展,提高综合国力,而且也有助于中国与经济带相关国家,以及美、俄、欧盟等世界主要大国和国际组织形成新型外交关系,其对中国未来发展的重大意义不容低估。

注 释:

①何茂春,张冀兵:《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国家战略分析》,《学术前沿》,2013年第12期;刘晓音:《“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合作趋势》,《海派经济学》,2015年第2期。

②李琪:《“丝绸之路”的新使命:能源战略通道―我国西北与中亚国家的能源合作与安全》,《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宋海洋:《试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在中亚地区面临的挑战及其路径》,《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15年第1期。

③白永秀,王颂吉:《z绸之路经济带的纵深背景与地缘战略》,《改革》,2014年第3期;惠宁,杨世迪:《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内涵界定、合作内容及实现路径》,《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4期。

参考文献:

[1]连雪君.传统的再发明:“新丝绸之路经济带”观念与实践――社会学新制度主义在地区国际合作研究中的探索[J].俄罗斯研究,2014(2).

[2]胡鞍钢,马伟,鄢一龙.“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内涵、定位和实现路径[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2).

[3]赵华胜.“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关注点及切入点[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

[4]朱锋.中国提出“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构想[N].今日中国(中文版),2013-10-15.

[5]孙壮志.当前中亚五国政治形势及未来走向[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

[6]石岚.中亚伊斯兰极端主义:“回归”与冲突[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5).

[7]徐黎丽,巴责达.论边疆安全问题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实施的影响[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4).

[8]吴丰华,白永秀.以丝绸之路经济带促动西部发展:现实基础、重大意义、战略举措[J].人文杂志,2015(2).

[9]袁胜育,汪伟民.丝绸之路经济带与中国的中亚政策[J].世界经济与政治,2015(5).

丝绸之路教学设计范文4

说,“我的家乡中国陕西省就位于古丝绸之路的起点”,“丝绸之路经济带覆盖近30亿人口”,“畅通从波罗的海到太平洋、从中亚到印度洋和波斯湾的交通运输走廊”,“大洋洲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自然延伸”。

由此理解,“一带一路”时空坐标宏大。时间上以古代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为脉络梳理,可以从汉唐、宋元、明清几个不同的发展阶段拓展到21世纪的当代和创新未来;空间上以中国为中心,通过陆上丝绸之路向北、西、南三个方向辐射,再通过海上丝绸之路,由太平洋、印度洋、红海、地中海与大西洋联通,海陆两路在开罗汇合。至此,“一带一路”将非洲、欧洲、大洋洲与亚洲融为一体。

此前,媒体曾报道关于海上丝路联合申遗的消息,涉及古代航路、港口贸易和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等不同概念。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与海上丝路申遗、古代航路或港口贸易是交叉但不尽相同的概念。申遗重在文化遗产的遗存与保护,古代航路和港口贸易重在客货运输和贸易的可能性与可行性。海上丝绸之路是一个融文化和经济于一体的社会概念。

中国领导人今天提出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是一项重大国策,包含着传承历史遗产、开展文明互鉴、实现经贸合作、创新世界秩序等多方面内容,涉及政治、外交、军事、经济、文化等众多领域。本文将结合笔者目前正在主持的国家一带一路文化产业规划,谈谈对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与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些思考。

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与文化产业发展有着直接的互动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以繁盛时期的宋元海上丝绸之路为例,当时中国沿海七个省份,输出的主要是丝绸、瓷器、茶叶、香料、手工艺品等特色文化产品。这些产品既体现了一方水土一方人的文化差异,又通过贸易形式实现了东西方的文化交流与经贸合作。

在新的时空背景下,要把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成中华文化复兴的创新未来之路,文化产业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2014年以来,中央和国务院相关部委了一系列关于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文件,包括创意设计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加强对外文化服务贸易、发展特色文化产业、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等。我国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的节点地区和城市历史资源丰富,文化特色鲜明,国际交流频繁,经贸基础扎实,合作空间广阔,文化产业发展潜力巨大。

建议在国务院的统一协调下,建立跨部委和跨区域的联动机制,编制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从战略和实践两个层面推动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地区和节点城市的文化产业发展。

一、战略目标

将文化产业发展融入“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总体战略布局,进一步完善文化产业区域交流合作机制,推动特色化、品牌化、国际化发展,在扩大经贸合作,密切人文交流,促进政策沟通、贸易畅通、民心相通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发展特色文化产业,提升“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文化基础和文化内涵,将我国沿海地区打造成“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文化创新带、交流先行区、经济增长极和区域稳定器。

文化创新带。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创新创意能力的特色文化企业,一批文化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高的特色文化产品,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传播力和影响力的特色文化品牌,推动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地区成为国家文化创新发展的前沿阵地。

交流先行区。文化产业国际合作机制更加健全,文化在促进人文交流、实现民心相通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更加凸显,与相关国家友好往来、互惠合作的交流基础和民意基础不断夯实,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地区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和国际人文交流的重要廊道。

经济增长极。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地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相关产业升级,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信息、物流、建筑等产业融合发展,增加相关产业文化含量,文化产业成为区域经济支柱型产业,推动沿线地区成为国内新的经济增长极。

区域稳定器。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文化领域的互联互通和交流互鉴不断深化,不同民族、宗教、国家之间的理解、互信和团结日益增强,为发展提供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群众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描绘出惠及沿线各国甚而影响更深远的亚欧文化新版图。

二、战略布局

(一)规划布局重点区域

根据国家“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总体战略布局,综合考虑历史渊源、文化资源状况和文化产业发展基础,确定海上丝绸之路沿线文化产业发展重点区域。东线以山东、江苏、浙江为重点;中线以福建、广东为重点;西线以海南、广西为重点。通过沿海大城市及重点港口城市为依托,发挥开放程度高、经济实力强、产业基础好等优势,加强跨区域合作,支持海上丝绸之路重要区域文化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与东盟、亚太、阿拉伯、欧洲经济圈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产业竞争合作能力,形成海上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国际交流合作大系统。

(二)发挥节点城市作用

发挥主要节点城市的枢纽作用,突出海上丝绸之路历史记忆、地域特色和民族特点,依托历史文化名城、特色文化城镇,结合新型城镇化建设,打造区域性文化产业发展高地,辐射带动海上丝绸之路沿线文化产业发展。鼓励沿海有关节点城市围绕建设海洋强国战略及丝绸之路港口群建设,加强跨省联动,发挥地域、产业和市场优势,大力发展海上丝绸之路文化产业。支持大连、青岛、连云港、上海、宁波、福州、厦门、漳州、泉州、广州、汕头、深圳、湛江、北海、海口、三亚等重要港口城市发挥技术、人才、交通、资金等方面优势,建设区域性文化产业中心城市和游客集散中心,为海上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三)建设特色文化园区

支持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地区根据地域特色和民族特点发展特色文化产业项目。支持丝绸、茶叶、瓷器、漆器、竹器、刺绣等手工艺文化产业项目升级改造,建设特色文化园区。加强民族工艺品创意设计、文化旅游开发、演艺剧目制作、特色文化资源向现代文化产品转化和特色文化品牌推广。按照统筹规划、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原则,引导沿海地区根据资源禀赋和产业发展基础,围绕重点文化产业门类,规划建设一批集聚效应明显、孵化功能突出、辐射带动作用大的文化产业园区基地,实施一批具有较强示范性、带动性的重点文化产业项目。依托国家数字内容贸易服务平台,在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地区积极发展数字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生产、传播、消费的数字化、网络化进程。实施海丝文化的数字化内容建设工程,丰富丝路文化的表现形式和传播渠道。

三、发展重点领域

(一)文化旅游

加强对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地区历史文化名城及各级文物的保护、管理和开发,科学编制海上丝绸之路文化旅游发展规划。打造海上丝绸之路文化旅游系列品牌,建设以海上丝绸之路为主题的文化旅游精品线路,布局海上丝绸之路文化体验消费场所,打造差异化的旅游文化名街、名镇、名村,推进海上丝绸之路历史文化资源向文化旅游产品的转化。鼓励旅游资源与演艺娱乐、影视整合,通过文化创意改造提升现有的各类文化旅游基地,延伸文化旅游产业链,增强文化旅游产业的市场竞争力。

(二)演艺娱乐

依托丝路文化资源,以市场为导向,创作一批具有地方特色、民族风情的国际化演艺精品。创建特色丝绸之路演艺品牌,融合科技手段创新产品形式,丰富演艺娱乐产品体系,延伸演艺产业链,促进丝绸之路沿线地区演艺娱乐行业发展壮大。布局一批具有丝绸之路元素、地方特色的演艺精品和演艺娱乐场所。在丝绸之路沿线地区积极发展集演艺、休闲、旅游、餐饮、购物、健身于一体的综合性娱乐设施,努力形成覆盖城乡的演出设施体系,形成若干丝绸之路演艺精品汇集、集聚效应明显的演艺娱乐特色产业集聚区。

(三)工艺美术

进一步增强传统工艺美术保护和发展力度,坚持师徒传承与多种教育模式相结合,坚持行业发展与资源保护相结合,坚持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相结合,推进工艺美术行业特色化、集群化、品牌化发展。深入发掘海上丝绸之路民族文化元素,开发特色文化用品、工艺品和旅游商品,加强与创意设计、现代科技和时代元素融合,提高产品附加值,走产业化、精品化道路。推进工艺美术行业集群化、品牌化发展,重点扶持一批发展潜力大、市场前景好的丝绸之路特色工艺美术企业。依托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地区文化,量身打造民俗文化园或民俗文化展示厅,采用灵活互动的方法全方位诠释丝绸之路民俗文化及产品,增强产品、企业市场竞争力。

(四)创意设计

促进海丝文化、民族文化元素与现代设计有机结合,不断提高创意设计能力,加强创意设计与装备制造业、消费品工业对接,推动创意设计成果转化,提升各类产品的附加值和文化内涵。实施“文化产业创业创意人才扶持计划”,促进海上丝绸之路主题的产品创意设计和制作生产。营造创意设计氛围,不断提高创意设计能力,提高特色文化产品的创意设计水平。重视青年设计力量,探索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地区共同搭建相关平台,促进各国、各民族、各地区之间青年人才的交流与沟通,推进建立青年设计人才交流框架和机构。

四、加强区域合作

(一)国内区域合作

按照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要求,根据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各地区文化资源状况,坚持统筹协调、联动发展,加强沿线地区的文化产业分工和协作。积极开放文化市场,打破行业和地区壁垒,鼓励文化企业跨区域经营,实现文化旅游互为目的地和客源地,建设相对集中的特色文化产品生产和销售基地。发挥现有区域合作框架作用,建立和完善文化产业区域合作机制,加强整体规划,围绕重点产业和重点项目,推动文化资源有效配置、生产要素合理流动、文化市场深度融合,形成各具特色、合理分工、重点突出的海上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发展布局。

国家相关部委建立相应工作机制,加强对重大问题、重点项目和重要产业政策的沟通协调,统筹推动海上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发展。鼓励和支持各地建立健全区域协调机制,通过结对帮扶、建立联盟等形式,加强政策互通、相互投资、项目对接,形成更加紧密的区域合作,避免无序竞争。鼓励高等学校、科研院所、骨干企业与地方加强合作,促进资源整合和有效配置,发挥各自优势,带动地方文化产业发展。鼓励建立产学研合作联盟,加快建设以企业为主体、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为依托的创意设计和产品研发中心,引导创意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充分发挥文化产业协会、行会、论坛、联盟等民间组织和活动的作用,支持举办相关交流研讨活动,为拓展海上丝绸之路文化产业交流合作提供平台。

(二)国际区域合作

积极加强与丝绸之路沿线各国文化产业对话,建立、参与政府间国际文化产业领域双边和多边对话与合作机制,促进与沿线各国文化市场相互开放和文化资源整合,提升文化产业合作的层次和水平,促进各方互利共赢。充分利用亚太经合组织(APEC)、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南亚博览会等多边合作机制和国际化会展平台,加强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在文化产业领域的交流合作和贸易往来。支持办好海上丝绸之路国际文化博览会,搭建展示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地区优秀文化资源、推动丝绸之路文化产业走向国际的重要平台。

丝绸之路教学设计范文5

1.通过本课的教堂,学生要知道西域的地理位置;了解张骞通西域、班超经营西域;丝绸之路对中外交往的作用;汉与日本朝鲜交往的史实。通过观察书中的《张骞通西域路线示意图》、《丝绸之路示意图》,

2.在看图中引导学生注意图例的运用、识别地理方位、线路走向等,培养学生使用历史地图的技能。

通过学生设计汉武帝招聘勇赴西域人才的诏书、结合《张骞出使西域图》设计情景对话、比较张骞班超共同点等活动锻炼学生对历史材料的分析、整理、归纳技能和运用材料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从张骞、班超的经历可以看出有作为的人都具有敢为天下先的大无畏精神,面对困难锲而不舍的顽强斗志。教育学生只有有信心、恒心才能取得成功。

通过秦汉中外交往的史实可以深切的感受到我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我们应该为辉煌的中华文明骄傲自豪。

教学建议

地位分析:

在本课中反映出的张骞、班固等人的勇于开拓积极进取的精神,表现出对外来物质文明、文化的渴望、兼容并收的气度,反过来,积极的对外交往又促使汉王朝更加强大。通过西域,世界东方的古老中国不再是一个封闭的区域,正是由于与其他文明区域建立起密切的联系,东西方文化进行了广泛地交流,使中华民族不仅吸收了其他区域文明的许多精华,同时向世界展示了华夏文明的灿烂辉煌。

两汉对西域的长期经营扩大了汉朝的疆域和统一。辽阔的疆域首先有利于先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传播,如第18课中佛教的传播就是经过西域地区;其次有利于地区的开发;也是我国多民族国家形成和民族融合的因素。这为后边教材的北方民族内迁及民族融合高潮的出现埋下伏笔。

重点分析:

张骞通西域、班固经营西域从汉朝的初衷来讲主要是对抗匈奴。汉对西域的开发和统治始终和匈奴斗争的成败紧密联系。不过,从历史影响看,对西域开发和经营其历史功绩远远超出了当时人们的想象。张骞通西域,以及丝绸之路的开通,加强了汉与西域和中亚地区的经济、文化联系。随丝绸之路的扩大这种联系越来越密切。

汉朝在西域统治地位的确立,对形成中国这个多民族的国家具有重大的意义。从汉武帝到东汉末,经过350年的战争、和平,经过经济文化交往,不仅使汉族统治者认识到西域是汉朝的一部分,也使西域各族把自己当成汉朝的一部分。西域都护的设立标志今日新疆在历史上划入中国版图。从此以后,新疆的命运便和祖国的命运联系在一起。

难点分析:

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史上无疑具有重要意义。为什么会取名“丝绸之路”,说明什么?学生肯定会有疑问。丝绸之路的线路也比较复杂,况且本课还有一条《张骞通西域》线路示意图更容易混淆。

重点、难点突破方案

1.鼓励学生课前搜集与本课人物事件有关的历史资料,如新编历史剧的剧照、历史人物的图片、遗迹,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对课本有一定了解,降低学习的难度。

2.教师精心设计恰当的问题,激发学生参与教学的兴趣。

3.讲张骞时,可让学生拟写汉武帝招募人员自愿赴大月氏的诏书,包括目的、人才的条件、会遇到的危险等。还可结合书上“张骞出使西域图”设计一段汉武帝与张骞的对话。

4.丝绸之路,可放映相关的影视资料或结合地图设计一条“丝绸之路旅游线路”

5.讲班超时,鼓励学生讲他的故事。然后,将张骞与班超进行比较。

课内探究活动设计

1.学生分组以丝绸之路为内容设计旅游线路。

2.学生以政府的名义拟写表彰张骞、班超功绩的诏书。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重点:张骞和班超出使西域、丝绸之路

教学难点:丝绸之路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导入:

出示《汉初疆域》〈汉强大时的疆域〉让学生比较两副图在领土范围上的不同。为什么到汉朝中期西汉疆域扩大了,而且主要集中在北方和西方。这就是今天要了解的内容。

讲授新课:

一、张骞出使西域

1.汉初的西域

汉朝玉门关、阳关往西,今天新疆以及和新疆相邻的中亚各国,统称为西域。这里有三十六国之多。这些国家大多人数很少,最多的乌孙人口是36万。这里的居民有的经营农业,有的从事畜牧业、各国语言不同、各自独立。西汉初年,匈奴势力伸展到西域,征服了西域各国。

2.张骞出使西域

提问

(1)匈奴是如何统治西域各国的?举例说明。

(2)西汉初年西汉政权与匈奴关系如何?

(3)匈按控制西域对西汉有什么影响?

(4)西汉与西域是否存在共同的利益?

匈奴贵族在征服西域的过程中,对待当地人民十分残暴。(举例说明:住在河西走廊一带的大月氏人被匈奴贵族赶到伊犁河流域。不久,匈奴又俘虏了大月氏国王,取下头颅做成饮酒的器具。)匈奴贵族的暴行,引起了各族人民的强烈憎恨。西汉初年经济尚未恢复,国力不足,白登之围后被迫对匈采取和亲政策,以避免匈奴的骚扰。匈奴控制西域并以此为据点进攻西汉使西汉边疆不得安宁。匈奴成为西域和西汉共同的威胁。

经过汉初的休养生息、文景之治,西汉在武帝统治时国力雄厚,进入鼎盛时期。汉武帝决定放弃和亲政策用武力战胜匈奴。他了解到月氏人对匈奴统治者无比痛恨的情况就决定派人联络大月氏,并和它结盟东西突击匈奴。可是派谁去呢?汉武帝找不到合适的人选,决定下诏书招募。(让学生分组拟写汉武帝招募人员自愿赴大月氏的诏书,包括目的、人才的条件、会遇到的危险等。)

在这种情况下,张骞应聘。(由学生介绍张骞应聘前的简单情况。)

公元前138年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看书中《张骞出使西域图》老师进行讲解,然后要求学生发挥设计一段汉武帝与张骞的对话。(提示:可描写汉武帝的嘱托、勉励,张骞表示不辱使命等。)

张骞率领100多人踏上征途,不幸在中途被匈奴所俘,被拘禁了10余年。虽经历了种种困难,但他从未丢弃汉朝的"节"。后来张骞终于率领部属逃离了匈奴,找到大月氏。十多年来,大月氏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无意东还,再与匈奴为敌。张骞在大月氏逗留了一年多,得不到结果,只好归国。在归途中又被匈奴抓住,扣押一年。公元前126年匈奴内乱,张骞乘机脱身回到长安。(可由学生补充内容)

张骞这次出行历时十三年,受尽磨难,但未能完成使命。张骞是不是白去了?(同学回答老师归纳)张骞虽然没有达到出使西域的目的,但是了解到西域的地理、特产和各族人民的生活,也了解到西域各族人民很想同汉朝往来。张骞把这些情况,详细地报告给汉武帝。为了扩大汉朝的政治影响,与西域各国建立联系、交换物产,汉武帝派遣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公元前119年,张骞率领300人组成的使团,访问诸国,西域各族政权派人跟随汉使到汉朝答谢,汉朝同西域各国终于建立了友好关系。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大大促进了汉朝和西域经济文化的交流。(展示汉与西域的物质往来图)

3.域督护府的建立

公元前60年,西汉在西域设置了西域都护。这是西汉派驻西域的总监护,是进行军事、行政管理的长官,其职责是管理西域事务,保护往来的商旅。这说明我国新疆和新疆以西的若干地方西汉时就已接受中央政府的管辖,说明新疆已纳入中国的版图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部分。

请同学们谈谈你如何评价张骞?

答案提示:

第一:个人品格--具有探险精神,百折不挠的意志,强烈的责任感等。

第二:历史影响--沟通了亚洲内陆交通要道,与西域诸国正式开始了友好往来,促进了东西经济文化的广泛交流,开拓了丝绸之路。

二、丝绸之路

利用多媒体课件介绍丝绸之路的路线。

提问:

(1)为什么这条商路被称为"丝绸之路"?

(2)丝绸之路对中国和世界有哪些影响?

在古代世界,只有中国是最早开始种桑、养蚕、生产丝织品的国家。中国的丝织品迄今仍是中国奉献给世界人民的最重要产品之一,它流传广远,涵盖了中国人民对世界文明的种种贡献。大量的中国丝和丝织品经由此路西传,故此称作"丝绸之路",简称"丝路"。

丝绸之路的开通与维持,对中西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交往作出了重要的贡献。通过丝绸之路中国走向了世界和其他文明区域建立了联系,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日益频繁。

三、班超经营西域

到了东汉,西域的形势发生了变化。汉初匈奴分裂成南、北匈奴。南匈奴归顺了东汉。北匈奴贵族则经常率领骑兵南下掠夺,重新控制了西域,向各国勒索繁重的赋税,切断了西域和东汉的交往。为了恢复中原和西域的交往、恢复对西域的管辖,公元73年东汉政府派班超出使西域。

1.班超出使西域

教师形象的讲述班超的故事,也可由学生补充。

2.甘英到达波斯弯

公元97年,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甘英到达波斯后,安息人由于担心中国与大秦直接通商道路开辟后会影响他们传统的商业利益,所以故意向甘英夸大海道的险恶,甘英因而没有再往前走。但是,他熟悉了沿途的地理和风土人情,为后来中西交通的发展和经济文化的交流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公元166年,大秦安墩王朝的使臣来到东汉,这是欧洲同我国直接友好交往的开始,这是中西交往史上的一件大事。

提问:在张骞和班超两个杰出的历史人物身上有没有共同的地方?

答案提示:敢为天下先的大无畏精神,面对困难锲而不舍,坚韧不拔,矢志不移的顽强斗志。

四、汉和朝鲜、日本的友好交往

早在3000年前,中朝人民就有密切往来,东汉时期,朝鲜半岛上的各国同我国关系密切,文化交流加强,汉朝的铸铜和制漆技术传到朝鲜,朝鲜的名马等物产也传到中国。从很早的时候起,中日两国人民就驾小舟飘洋过海,互相往来。两汉时,日本的100多个小国有30多个和汉朝有往来。东汉光武帝时,日本倭奴国王遣使来汉,光武帝赠给一枚"汉倭奴国王"金印。中国的铸铜和制铁技术,也在这时传到日本,日本还发现了两汉时期的铜镜。

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张骞和班超出使西域,感受到他俩坚韧不拔勇敢无畏的精神。丝绸之路的开辟与畅通,一方面加强了新疆同内地的联系;另一方面使中国丝织品在国际上享有极高的声誉,大大促进了中西经济文化的交流。我国和朝鲜、日本的友好交往,反映了古代中国的先进文化对东方各国产生的深远影响。

板书设计:

两汉经营西域和秦汉对外关系

一、张骞出使西域

1.汉初的西域

2.张骞两次出使西域

3.西域都护府

二、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教学设计范文6

国家主席在主持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第三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一带一路’建设是我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行全方位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推行互利共赢的重要平台。文化是促进各国、各地区、各民族、各宗教之间互信互利、合作共赢的桥梁纽带,文化建设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内容。‘一带一路’绝不仅仅是对未来中国经济、外交蓝图的美好勾画,更是推动中华文化走向兴盛的历史机遇。”

人文交流、文化建设,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应有之义。中国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发起国,自当在文化交流与合作领域辛勤耕耘,积极发挥文化的桥梁和引领作用,努力实现沿线各国的全方位交流与合作,积极推动“一带一路”成为文化交流之路、文明对话之路,通过深耕“一带一路”,共谋文化发展,共促文明互鉴。

丝路精神既是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天下大同”追求,又是不畏艰险、敢为人先的勇敢探索。通过文化交流塑造国家良好形象,增强中华文化影响力,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是中国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使命。

文化交流规模将达3万人次

近年来,文化部大力推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民心相通。在顶层设计方面,文化部出台了《文化部“一带一路”文化发展行动计划(2016―2020年)》,提出了健全“一带一路”文化交流合作机制、完善“一带一路”文化交流合作平台、打造“一带一路”文化交流品牌、推动“一带一路”文化产业繁荣发展、促进“一带一路”文化贸易合作五大任务,以及12个专项计划。在政府合作层面,截至2016年底,文化部与“一带一路”沿线60多个国家签订了政府间文化交流合作协定。

此外,文化部与相关区域国际组织建立了各种有效合作机制。在文化组织和机构层面,文化部正积极推动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建立五个合作联盟。每年举行一次的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文化部长会晤、中国-中东欧国家文化部长合作论坛、中阿文化部长论坛、中国与东盟(10+1)文化部长会议等,这些机制都从政府层面保证了“一带一路”国家文化合作的根本框架。

在人员交流层面,文化部着力打造丝绸之路文化之旅、丝绸之路文化使者、青年汉学家研修计划、中外文学和影视翻译研修活动等,计划到2020年实现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交流规模达到3万人次、1000家中外文化机构、200名专家和100项大型文化年(节、季、周、日)活动,以及邀请800名智库学者、汉学家、翻译家来华交流、研修,培养150名国际青年文物修复和博物馆管理人才。

“中国2015年文化市场消费2万多亿元,专家预估到2020年会超过5万亿元,市场空间非常大。我相信随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大力发展各自的文化产业、文化市场,这一需求量也会越来越大。‘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资源丰富,文化市场广阔,文化产业方兴未艾,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文化产业的合作前景是非常广阔的。”文化部副部长丁伟表示,“截至目前,我们已在11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设立了中国文化中心。计划到2020年,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再建13个文化中心。”

支持中国学生到沿线国家留学

2012年以来,我国共有35万多人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留学,其中国家公派人员1.19万人。“教育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人民幸福之本,在推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民心相通中,既具有黏合剂、催化剂和剂的功能,又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润物无声’的人文交流属性,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教育部副部长田学军表示。

截至2017年4月,我国已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签署了45份教育双边多边合作协议,与24个沿线国家签署了学历学位互认协议。

在促进沿线国家语言互通方面,教育部国际司与北京外国语大学签署合作协议,将支持该校在2018年开设外语专业达到94种,实现外语专业设置全覆盖。在推进沿线国家民心相通方面,我国重点组织开展国别和区域研究,一方面设立专项课题,共了141项研究课题,其中70项涉及“一带一路”的46个沿线国家;另一方面形成系列智库报告,设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研究智库报告课题,系列报告覆盖66个沿线国家,一国一本,共计66本。

在实施“丝绸之路”留学推进计划方面,2016年,我国共选拔226名国别区域研究人才赴34个国家,选派908名涉及37门非通用语种人才出国培训进修;同时设立“丝绸之路”中国政府奖学金项目,每年向沿线国家额外提供总数不少于3000个奖学金新生名额。

在实施“丝绸之路”合作办学推进计划方面,教育部统计,截至目前,经审批的各类中外合作办学共有2539个,包括本科以上层次项目和机构1248个,高职高专层次项目和机构928个;并推动了一批示范性高水平中外合作办W项目,包括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浙江大学爱丁堡联合学院等15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57个合作办学项目。

在实施“丝绸之路”教育援助计划方面,“中非高校20+20合作计划”教育援外行动已启动,计划在中非各选择20所高校开展一对一长期稳定合作,鼓励双方开展合作科研、教师培训、学术交流、师生互访、共同开发课程、联合培养研究生等。

截至2017年3月,“一带一路”沿线53个国家开办137所孔子学院、131个孔子课堂,推动汉语教学为沿线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服务。“仅2016年,国家就公派了42个非通用语种的1036人出国学习培训,填补了9个国内空白语种;同时,接受了17万人来华学习汉语,在沿线国家共有46万人通过孔子学院、孔子课堂学习汉语。”田学军说。

沿线国家影视作品合作增多

自2013年起,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实施了“丝绸之路影视桥工程”和“丝路书香工程”。“三年多来,两大工程在促进民心相通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童刚说。

除了制作专题节目,如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推出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合作共赢・民心相通》《“一带一路”进行时》等节目外,电影对文化交流所起到的作用也是极为重要的。

2014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创办了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目前已连续举办三届。2016年,参加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的国家达到了57个。2017年6月份,“2017中国成都金砖国家电影节”将举行,届时有来自中国、巴西、俄罗斯、印度、南非五个金砖国家的30部影片参赛参展。

在加强国际影视作品的国际合拍方面,中国已经先后和15个国家签订了电影的合拍协议,比如今年上映的《功夫瑜伽》(中印合拍)、与捷克合拍的《熊猫与小鼹鼠》以及与俄罗斯合拍的《晴朗的天空》,这些影视作品都受到了两国观众的欢迎。童刚表示,“影视合拍是我们促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民心相通的一个重要途径。”

丝绸之路教学设计范文7

与古代丝绸之路的区别

张骞等出使西域,开启了东西方交流的新纪元,被多数人视为古丝绸之路开辟的重要标志。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与古丝绸之路精神有一脉相承之处。

首先,两者都有贸易或经济利益的推动。今日以“经济带”为号召的倡议自不待言,早在两千多年前,来自中国的丝绸就已经成为罗马上层贵族迷恋的商品,价格甚至达到每磅12两黄金,而西方的许多产出如宝石、马匹、香料、特有的水果等,也成为中国人生活的一部分。长程贸易带来的巨额套利机会,成为人员物资川流不息于丝路上多段不毛之地的重要动力。

其次,古今丝绸之路都对参与各方协同提供安全公共产品提出了颇高的要求。丝绸之路是世界主要文化的母胎,丝路的两端产生了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埃及文明、花剌子模文明、印度河文明、中国文明等诸多文明,其中还穿插着祆教、基督教、佛教、摩尼教、伊斯兰教等多种宗教。不同文明与宗教之间固然有文化交融、取长补短的一面,其极端部分也留下了冲突与暴力的祸患,这些祸患对东西方正常贸易与当地民众日常生活构成重大威胁。时至今日,中国与其他丝路国家(尤其是中亚各国)还面临恐怖主义、分裂主义、极端主义等所谓“”的侵扰,有必要联合起来,通过上海合作组织等机制维护地区安全。

最后,中国积极承担大国责任。那些因公共利益的取得而获益更大,或因共同损失的出现而受损较多的集团,更有积极性来促成趋利避害的集体行动。由此可以推断,在国际社会中,大国往往成为促成国际合作的集体行动的倡导者。就丝绸之路所涉及的区域而言,无论两千年前还是当今之世,中国都是当之无愧的大国,并且也是受这一区域治乱兴衰影响最大的国家之一。中国来扮演经济、安全、社会、文化诸方面合作的更积极的倡导者角色,在合作平台等公共产品上率先做出更多的投入,既是利益所在,也是责任使然。

更明显的现实意义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背景与古丝绸之路已有重大的不同,中国倡议的战略目标也应有相应的调整。

首先,建设丝绸之路的生产力或技术背景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

古丝绸之路的开辟离不开班超、甘英、玄奘、耶律楚材等人的筚路蓝缕之功,其中不乏军事统帅以武力“凿空”贸易通道之举。陆上丝绸之路的跨境政治“协调”成本如此之高但依然成就了贸易上的辉煌,除了这条通道的高额利润极具吸引力之外,当时技术条件下海洋贸易更令人望而生畏的成本,是人们取陆舍海的重要原因。但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机械工业加持的运输技术让海洋从畏途成为坦途,而公海上的航行除了较低的海盗风险之外,也无须开展航线沿途的政治协调,从而令海贸成本大为降低,丝绸之路也逐渐衰败。因此,新丝绸之路的当代复兴,也必有其倚为支撑的技术进步的基础。仅从运输成本来看,从中国重庆经丝绸之路的铁道到德国杜伊斯堡,比经上海通过海运过去要缩短近30天。通过青藏铁路的兴建,高原建设快速铁路的技术已经取得重要和可靠的进展,这将进一步降低新丝绸之路陆运成本。

其次,国际政治与经济关系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与两千多年前不同,在“一切人与一切人为邻”的全球化和互联网时代,丝路沿线国家间的政治协调,已经远离了以兵戈为谈判语言的模式。协调成本的大幅下降,也为丝绸之路端点国家与沿途国家都留下了更加充足的利润空间。只要丝路国家间就运输通行规范达成国际准则,将总的协调成本与陆路运输成本控制在海贸成本以内,则端点国家之间通过丝绸之路开展贸易的获利预期就会上升。不仅如此,与点到点的海洋贸易相比,丝绸之路的复兴还能将沿线国家的土地、资源、劳动力、技术等生产要素更好地卷入到贸易路线为主干的国际生产网络之中,有望在亚太和欧洲两大生产与市场体系之外,形成新的全球性的增长极。

最后,世界格局或国际力量对比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两千多年前西域丝路贸易通道的开辟,主要是中国及其西域盟友与匈奴的竞争。当今之世,除了区域各国之外,域外大国的干预也成为无可回避的因素。2004年,日本提出了丝绸之路外交构想,将中亚五国及外高加索三国定为“丝绸之路地区”,致力于用政治经济渗透来争取该地区资源开发及贸易的主导权。2011年美国也提出了官方的“新丝绸之路”计划,希望建立以阿富汗为中心,连接中亚、南亚的区域性地缘政治、经济结构。而区域内的国家,对丝绸之路的发展也有更主动的设想与谋划。例如,俄罗斯将正在建设中的、由中国经过中亚和俄罗斯直抵德国杜伊斯堡,并连通欧洲铁路网和港口的“中欧运输走廊”称为“新丝绸之路”,并有意发挥决定性的作用。2011年伊朗启动了将伊朗铁路线通过阿富汗、塔吉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三国同中国铁路线连通的计划。2012年,哈萨克斯坦也宣布开始实施“新丝绸之路”项目,提出哈萨克斯坦应恢复自己的历史地位,成为中亚地区最大的过境中心及欧洲和亚洲间独特的桥梁。

新丝路前景无限

丝绸之路教学设计范文8

数字故事与传统讲故事的最大差异在于故事的呈现方式。它已成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其探究能力及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信息化教学策略和技能,被广泛应用于教育中。那么,在初中历史课堂中该如何运用数字故事呢?下面以笔者在讲授六年级上册《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一课中的“丝绸之路的影响”时,制作的数字故事“悠悠驼铃声”为例做一简单介绍,与大家共享。

数字故事的制作步骤

1.故事主题的选择

一个故事必须确定一个核心主题,这是很重要的。选择主题时要考虑两点:一是具有亲和力。选题必须让学生感到熟悉、亲切、有趣,要与学生的生活现实和时展密切相关。二是具有挑战性。所谓挑战性,即解决问题所需要的能力一般稍高于学生已有的智力或非智力水平。挑战性的主题有助于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当然这种挑战要注意掌握一定的度,挑战太难,学生可能会因为失败而沮丧,这不仅无益于他们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发挥,也禁锢了他们的思维;同样,挑战太容易,学生就不会做深度思考,更谈不上培养创新能力。例如,在讲授《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一课中的“丝绸之路的影响”时,制作的数字故事主题是“悠悠驼铃声”,它起源于古丝绸之路上的主要交通工具――骆驼,和今天我国的“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是一个与时展密切相关的主题。

2.故事的编写

根据初中生的特点,围绕主题编写出适合的文本故事:在古代,一支商队伴随着悠悠的驼铃声,来往于丝绸之路的东西方,他会带去中国的哪些物品,又会带回西方的什么特产呢?大家可以想象一下。甲学生说:“商队把西方的石榴、苜蓿、葡萄等物产带到了中国(这是学生感兴趣的)。”乙学生说:“商队把胡旋舞、琵琶、佛教等艺术传到了中国。”教师竖起了大拇指,问道:“这支商队把我国的哪些物产带到了丝绸之路的另一端呢?”丙学生回答:“西方人喜欢我们的丝绸、瓷器,当然要带去了。”丁学生说造纸术,甲学生又说养蚕技术、冶铁技术,其他同学情不自禁地鼓起了掌,因此,中国有了希腊风格的佛教壁画、印度风格的装饰壁画,中国神话中的女娲与印度教的湿婆、希腊神话中的月神也有很多相似点,丝绸之路沿途到处都有着文明交融的见证。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丝绸之路促进了中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也增进了中国与沿路国家的友好往来。

3.脚本和故事版的设计(如下页表)

4.素材的搜集

根据上一步骤的展示,从课本上或者网络上搜集所需要的图片、音乐材料,将图片导入到Photoshop中进行处理,保存格式为.png,再插入PPT中;为了烘托气氛,选择的音乐要与主题保持一致,音乐的高低起伏要以故事的情节发展为依据,将背景音乐导入到PPT中就可以。

用PPT制作出数字故事,插入背景音乐,设置好文字、图片出现的方式(运用PPT的自定义动画功能设置文字、图片出现的方式,然后预览一下效果如何);搭配好字体的颜色,同时要注意每张幻灯片内容与整体的呈现方式,因为画面的设计是为内容服务的;画面的格调要与数字故事表达的主题相一致,以及时间的控制。这些都要在初稿的基础上反复修改与完善。

数字故事的应用效果

1.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于数字故事短小精悍,具有故事感、情感观等多个特点,所以加入丰富的图片、优美的音乐、形象的动画等,能让学生的视觉、听觉等感官参与其中,高度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为学生多元智能均衡发展提供良好、开阔的空间,也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丝绸之路教学设计范文9

8月7日,怡莲丝品在北京自有品牌――“月光白”。作为中国首个中高端丝绸品牌,“月光白”以其较高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时尚的设计理念,不仅使古老的丝绸文化焕发新生,同时也填补了国内中高端丝绸市场的空白,对于提升中国丝绸品牌的国际影响力,推动中国从“丝绸大国”到“丝绸强国”的升级具有重大意义。商务部、中国丝绸协会、湖北省相关领导悉数出席,共同见证这场丝绸艺术与时尚元素完美结合的时代盛宴。

楚地“古法原丝”获得新生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缫丝、织帛的国家,而作为中国丝绸源产地的楚地,养蚕、纺织、刺绣的工艺均高超绝伦,自宋代起,“楚丝杭绸”的说法风行民间。楚地所产的古法原丝曾经沿着丝绸之路被广为传播,并成为国际市场的宠儿。

作为丝品行业的翘楚,怡莲丝品多年来专注于传承及发扬楚地深厚的丝绸文化。为了揭开楚地古法原丝的特性来源,上个世纪末,湖北怡莲丝品联合法国提籁雅在湖北英山成立了“21世纪楚丝研究中心”,采用现代高科技手段用楚丝与各种纺织材料进行8项指标比对,揭开了“楚丝”优越品质的奥秘,使得古法原丝获得还原,并通过现代工艺和时尚设计使“楚丝”这项传统工艺走向新生。

“软黄金”彰显“硬实力”

此次的“月光白”属于“楚丝”中的上品,以其 “亮、白、莹、润、滑”的特点和天然色泽的优越附着性而被业界称为“软黄金”。为了增强这种“软黄金”的“硬实力”,怡莲丝品汇聚一大批国内外顶级产品花型、工艺设计师,通过不断的与国际专业丝品行业的交流与合作,探索出一条创新传统的品牌之路。

从产品线上看,“月光白”系列涵盖蚕丝被、丝巾、家居服及丝质包,在产品设计方面,怡莲聘请了国内顶级设计机构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张宝华教授参与产品设计并担任顾问,同时与国内外高端设计服务机构及知名艺术家合作,确保了产品设计的高水准和国际化。

将时尚融入丝绸,以丝绸谱写艺术,“月光白”作为载体,不仅续写了传承千年的丝绸传奇,更是通过时尚定位赋予丝绸新的价值,将时尚人群带入高端丝绸艺术的殿堂。

全产业链布局

“面对新的时代对传统丝绸行业带来的压力和挑战,除了大幅提高产品附加值以外,产业升级也至关重要。怡莲丝品在进行战略布局时,就着眼于全产业链的层面。到目前,我们已经拥有从蚕茧收烘、缫丝织绸到成品制作这样一条完整的丝绸产业链,具备较强的上下游一体化的优势。” 怡莲丝品董事长彭善超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丝绸之路教学设计范文10

这是2013年9月16日《西安晚报》对陕西省社科院咨政建议的引述,与“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构想的提出仅有9天之隔。于此前后出版的其他许多媒体上,也都刊有该院专家学者关于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学术观点和对策建议。社科工作者敏锐的洞察力和积极作为的担当意识由此可见一斑。

2013年9月7日,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构想之后,立即引起了国际社会和国内各界的高度关注。面对这一热点和焦点议题,陕西省社科院以一个智库机构特有的敏锐嗅觉和担当意识,迅速组织精锐力量,从战略定位和实践操作两个层面展开深入研究和广泛宣传,申政纲、启官识、开民智、聚合力,开启了一个理论研究服务现实发展的新领域。

组织高端论坛

为丝路经济带建设鼓与呼

作为一项国家战略,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深入推进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更离不开智库的全程参与和跟踪服务。这对立足于丝绸之路起点之地的重要智库―陕西省社科院来说,除了在以智辅政、以智惠民中不缺位、不失语外,还自然而然地被赋予了更深一层的使命和重任,这是历史的选择,也是时代的考量,更是义不容辞的自觉担当。

2013年10月11日,陕西省社科院组织经济、金融、政治、文化、宗教等领域专家学者召开“丝绸之路经济带研讨会”,从理论和战略层面对丝路经济带建设进行深层次探讨。“丝绸之路既是欧亚经济动脉,更是欧亚文化主纽带”、“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中国实现对西开放的战略新平台”、“陕西应争取向西开放的主动权”、“把西安建成亚欧合作的战略高地”、“尽快建立向西开放的陆路通道”、“加快开通西安直达中亚、西亚国际航班”等一系列立意高远、富有战略视野和创新价值的学术观点均出自这次研讨会。这场陕西省首次高规格的“丝路经济带”理论研讨会,受到了新华网、中新网、人民网、西部网、陕西日报、华商报等众多媒体的普遍关注和充分报道。

2014年3月27日,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等西北五省(区)社科院在西宁共同召开“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理论研讨会”。陕西省社科院与会代表以“丝绸之路(中国段)旅游形象”、“陕西在丝路经济带中的文化定位”、“丝路经济带陕西文化生态补偿机制”等议题为切入点,为推进丝路经济带建设进行了又一次鼓与呼。

当丝路经济带建设由战略规划逐渐转向实战操作时,陕西省社科院又于2014年4月19日至20日,联合省决咨委、省政府研究室、省社科联、省城市经济文化研究会等单位,在西安举办了“第八届大关中发展论坛”,汇聚陕西、甘肃两省政、产、学、研各界精英150多人,共谋丝路经济带建设大计。论坛针对“如何抓住历史机遇打造丝路经济带新起点”、“如何做大做强大关中城市群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如何形成跨区域协作发展的体制机制”等急需破解的现实问题,理性研判,积极建言,发表了务实管用的真知灼见。其中,陕西省社科院专家提出打造丝路经济带新起点需要抓好四个关键环节―“建设大西安”、“带动大关中”、“引领大西北”、“走向大亚欧”,即刻引起强烈反响。

除此之外,陕西省社科院及其内设各研究所,还组织了形式多样的丝路经济带专题研讨活动,如与中国社科院、宁夏社科院调研组共同召开“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调研座谈会”,马研所举办“丝绸之路经济带对陕西文化产业的多重价值研讨会”等。与此同时,各学科专家也频频应邀参加社会各界举办的丝路经济带研讨、宣讲和交流活动。

一位负责联系社科理论口的媒体记者坦言:“这些活动中经过思想碰撞后形成的学术观点和对策建议,大多都成了新闻素材的来源,媒体报道的亮点,互联网上的热词,公众谈论的重点话题,为大家正确认识和理解丝路经济带建设这一国家战略起到了普及辅导的作用,也为许多地方和单位抢抓丝路经济带建设机遇、制定规划、论证项目提供了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

搭建广阔平台

为丝路经济带建设聚群贤

多年来,陕西省社科院始终坚持开门办院,在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上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发展战略。在深化对丝路经济带的研究中,这一办院理念的积极作用得到了进一步彰显。

2013年12月2日,陕西省社科院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正式签署。双方将在人才队伍建设、科学研究、科研基金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携手打造更加广阔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平台,特别是围绕全面深化改革和丝路经济带建设所涉及的重大问题,开展有针对性的深层次、系统性攻关研究。一份沉甸甸的协议,为进一步深化丝路经济带研究注入了强劲动力。

基于这一战略合作框架协议,2013年12月25日,由陕西省社科院和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共同设立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研究院”正式揭牌成立,并聘请著名经济学家何炼成教授担任首席顾问,另有10多位知名专家获聘担任研究院理事和学术委员。“深入研究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问题,需要选择新的理念,选择合适的合作形式,研究院要积极创新合作模式,集中优势资源,组建优秀团队,打造创新高地,努力开创互助、协作、共赢的新格局。”陕西省社科院院长任宗哲在揭牌仪式上如是说,这既是对成立研究院初衷的解读,更是对研究院饱含期望的寄语。

“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研究院初期设立100万元的研究基金,将积极承担国家和地方的研究课题,为政府决策和政策制定提供咨询服务。”陕西省社科院发展合作处负责同志介绍道,“每年研究项目指南、举办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论坛,连续出版《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研究》,并向社会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发展评价报告。”

正是按照这一思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研究院以开放性的运作模式,为招贤引智、整合资源、出成果创精品开创了新平台、新模式。聚合院内外专家学者一同参与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下陕西经济金融发展学术研讨”、“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论坛”、“网上丝绸之路学术研讨”等各类丝路经济带专题研讨和研究工作很快在更大的范围广泛开展起来。“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的体制机制创新”、“‘丝网、丝园、丝博、丝街’项目构想”等研究成果便是这一平台和模式早期收获的代表作。

近期,依托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研究院,陕西省社科院组织起了一个权威研究团队,正在紧锣密鼓地研创《丝绸之路经济带蓝皮书》,我们期待着它成为又一个整合资源的载体和平台,又一个特色与品质双赢的智库品牌,为社科研究和党政决策、社会需求之间再架新桥梁。

开展专题研究

为丝路经济带建设寻良策

在举办论坛、搭建平台的同时,陕西省社科院把强化课题研究作为推进丝路经济带研究的又一有力抓手。因为他们非常清楚:研究成果是决定智库影响力和生命力的关键因素,必须生产出破解现实问题、满足时代需要、符合发展趋势,富含新思想、新观点、新理论和新知识的经世致用之作。

2013年9月以来,不管是在申报国家和省级社科规划项目时,还是在确立院重大、重点、青年等各类研究课题的过程中,也包括承接委托课题时,陕西省社科院都把丝路经济带研究作为一个重点领域和方向,并对所有申报选题逐个进行严格的评审、论证,没有前瞻性的不立,缺乏创新性的不要,针对性不强的不批。可以说,从项目申报环节开始,就以“巧选题、出精品”的原则严把关口。

目前,除已经完成的“陕西参与‘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研究”等项目外,全院在研项目中,还有近20项课题都是直接关于丝路经济带研究的,其中主要的有:“制度群视角下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网络的延伸与构建”、“陕西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中旅游、文化先行政策研究”、“西安建设‘新丝路’国际金融中心路径研究”、“丝绸之路上的中国西部文学研究”、“中国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少数民族中华民族认同研究”、“博弈论视角下陕西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政策对接研究”、“丝绸之路经济带关中城市群集聚空间协调优化研究”、“终南文化在陕西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中的价值研究”、“丝绸之路经济带下加快转变陕西外贸经济发展方式研究”、“陕西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能源产业体系构建研究”、“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背景下陕西苹果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等等,从项目选题上看,既有宏观面上的研究,也有微观点上的探索,同时也有学科之间的相互融合与交叉,有的甚至属于“储备性政策”研究,这无疑是对专业功底和科研精神的一种挑战与考验,也能从中感觉到项目主持者的理论勇气和学术自信。

“为了提高研究结果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这些课题大多采用实证研究法,研究者们进行了大量的基层实地调研。”陕西省社科院科研管理处负责同志说,“院里在进行科研资源配置时,对这类课题也一直是优先考虑,以确保课题顺利进行,高质量结项。虽然还都处于研究阶段,但其中一些课题的阶段性成果,已经为推动现实发展产生了积极效用,被赞为是‘睿智之言’、‘务实之策’”。

如此多的项目同时开题投研,何以有这般气魄?这与陕西省社科院近年来大力实施的“三个强院”建设是密不可分的。

走进陕西省社科院科研成果展览室时,我们还发现了与此互为补充的另一个答案―“《张骞出使西域及其启示》(王家广,1988年6月,论文);《丝绸之路:外层文化圈的建构》(佘树声,1991年4月,论文);《“丝绸之路”丛书》(武原、刘立新等,1996年,省政府课题);《新亚欧大陆桥:陕西经济的延伸》(张宝通,1997年1月,论文);《新亚欧大陆桥经济带与地区经济协调发展》(裴成荣,1998年4月,论文);《借亚欧大陆桥贯通的东风振兴陕西旅游业》(吴彩霞,1998年12月,书中章节);《丝绸之路与唐代长安商业市场的繁荣》(武原,1998年12月,论文);《亚欧大陆桥与陕西经济的发展》(赵炳章,1998年12月,书中章节);《让丝绸之路重现辉煌―利用亚欧大陆桥发展陕西经济》(武原,1998年12月,编著);《唐代与丝绸之路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刘思怡,2006年8月,综述);《现代丝绸之路与新亚欧大陆桥》(张宝通,2009年2月,论文);《长安与丝绸之路》(张燕,2010年5月,专著);《亚欧大陆桥与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建设》(张宝通,2012年12月,论文)……”看到这些,不由得想起“厚积薄发”和先哲的那句名言―“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转化学术成果

为丝路经济带建设献才智

一个智库不仅要能够拿出高质量的研究成果,更要努力使其研究成果通过有效转化,引导公众舆论和社会走向,为政府决策提供咨询参谋。陕西省社科院的科研工作始终遵循着这一规律,在丝路经济带的研究中更是如此。

年度智库产品《陕西蓝皮书》,是陕西省社科院历时17年精心打造的一个咨政优势品牌,每年年初举行新闻会,其内容不仅有对发展现状的深刻揭示,更有对未来趋势的科学预测。在今年3月28日的蓝皮书新闻会上,细心的记者们发现,材料中比往年多了一条温馨提示:“请重点突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西安自由贸易园区建设等部分的报道。”简短的一句提示语,映射出了者对丝路经济带建设研究的重视和社会需求的把握。而在到会媒体的实际报道中,也几乎无一例外地都对蓝皮书中涉及丝路经济带研究的内容作了相关报道,其中见报频率最高的就是关于陕西打造“丝路经济带新起点”的对策建议―“以欧亚综合经济园区为抓手,以自贸区建设为核心,加快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建设;以文化旅游产业为先导,加快推进华夏历史文化基地建设;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引导优势龙头企业走出去……”

今年5月12日,《陕西日报》以“专家呼吁: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超级园区”为题,大篇幅报道了陕西省社科院关于丝路经济带研究的新成果。其实,类似这样的成果引述、主题专访,对于陕西省社科院的科研工作者们来说,早已成为常态化的成果转化形式之一。

“几乎每天都有媒体打来电话预约专家采访,我们在进行媒体报道情况统计分析时,发现我院学者研究丝路经济带的成果媒体引用率特别高。”陕西省社科院新闻宣传中心的工作人员介绍说,“自2013年9月份以来,各类主流媒体上以观点引述、专题访谈、热点评论、活动报道、理论文章等形式出现的我院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研究’的内容已超过200次。”这些新见迭出的研究成果经新闻媒体传播后,产生了相当强的社会渗透力,在一定程度上引导着公众的舆论走向,甚至有许多企业将其视为“政策先声”和“投资指南”,作为决策时的重要参考。

“《中国社会科学报》1月10日刊发了曹云撰写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具四重战略目标》;《中国经济导报》1月18日刊发了张宝通撰写的《西安要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城市经济导报》2月24日刊发了刘立云撰写的《向西走,寻求“丝路经济带”西安优势》;《陕西日报》3月11日刊发了裴成荣撰写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历史赋予陕西的重大机遇》……”这是陕西省社科院2014年第一季度媒体刊发成果情况统计结果中的一段文字,仅从这些文章标题中,已经能够感觉到一个智库对丝路经济带建设战略的基本价值判断。当然,更多的理论素养和智慧之光应该是镌刻在文章的字里行间的,其中也一定蕴含着社科工作者们自身的职业操守和价值追求。

丝绸之路教学设计范文11

找寻历史记忆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西域在中国人的想象中总是充满着异域的神秘与无限的可能。丝绸之路就是这样一条连接着欧亚大陆东西、向南北辐射的交流纽带,满足着人们探索与沟通的本能。丝绸之路于公元前2世纪到公元1世纪之间成形,千百年来,它成为覆盖其所及之处商业贸易、宗教文化、知识技艺、艺术文化等社会交往的交通网络,促进着华夏文明、古印度文明、波斯文明、阿拉伯文明和希腊―罗马文明的交流。经由丝绸之路的商贸往来,中国的茶叶、丝绸等物产输入欧洲,成为欧洲宫廷贵族彰显身份与格调的象征,而西域的胡萝卜、胡椒等食材也传入中国,成为至今国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宗教文明上,玄奘赴西天取经、鸠摩罗什东来译经讲学都是中外宗教交流的代表,除了佛教,拜火教、摩尼教和景教等宗教也随着丝绸之路来到中国,并沿着丝绸之路的分支,传播到韩国、日本和其他亚洲国家。在知识技艺上,中国的印刷术、火药、指南针沿丝绸之路西传,而西方的玻璃制造术、阿拉伯历法也东传入华,彼此补益互通;在艺术文化上,借由丝绸之路东西方的饮食、服饰、音乐、舞蹈等文化形式相互碰撞、交融,共同丰富着人们的生活。丝绸之路沿线孕育着几乎所有对人类影响深远的古代文明,浩瀚苍穹下她印迹着使者、商人、游人与教士的风沙旅途,承载着欧亚大陆不同地域的交流相通,见证着不同文明交往结下的累累硕果。正如季羡林先生所说:“在人类文明史上,有四种文化范围最广,光芒四射,它们就是希腊文化、伊斯兰文化、印度文化和中国文化,而这四种文化曾在一条路上交汇并闪耀出异彩,这就是丝绸之路。”

铭刻丝绸之路遗产

丝绸之路作为东西方交流史上的记忆瑰宝,超越了交通路网本身的作用和意义而成为文明文化交流、民众人民交往的象征和见证,是跨越国家与种族、超越宗教与文明的共同的人类历史文化遗产。

丝绸之路跨国系列具体申遗,历经了1998~2005年的“酝酿”、2006~2011年的“启动与推进”以及后来的“深入推进”3个阶段。国际社会很早就关注起丝绸之路的文化遗产价值,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启动了“对话之路:丝绸之路整体性研究”项目,提出为丝绸之路申请世界文化遗产。因为丝绸之路连接多个国家、民族、文明,所以在最开始考虑申遗时,中国就计划与其他中亚5国一起联合申遗。2006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的积极协调下,由中国政府和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等中亚5国联合启动了跨国申报工作。2011年,因为丝绸之路庞大的规模,国际组织专家提出了“廊道”的概念,对丝绸之路跨国申遗策略进行调整。经过多次协商,2012年最终确定中国和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3国联合申报“丝绸之路:起始段和天山廊道的路网”。此次申遗的丝绸之路并不完全涵盖了古丝绸之路的所有线路和路网,中、哈、吉3国联合申请的项目主要是北线,线路跨度近5000千米,沿线包括中心城镇遗迹、商贸城市、交通遗迹、宗教遗迹和关联遗迹等5类代表性遗迹共33处,申报遗产区总面积42680公顷,中国境内有22处考古遗址、古建筑等遗迹,其中包括河南4处、陕西7处、甘肃5处、新疆6处。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境内各有8处和3处遗迹。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则承担另一部分的分割线路的申遗工作。

因此,可以说此次申遗成功不仅是对丝绸之路在人类文明交往史中地位和意义的再一次确认,也体现出在申报过程中各国通力合作、共同挖掘集体历史记忆的精诚团结和国际精神(“丝绸之路”项目使用的是吉尔吉斯斯坦2014年的申遗名额),承载着区域合作厚重的历史积淀,亚洲区域合作也在当代翻开新的篇章。

“丝绸之路经济带”

“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构想是由中国国家主席于2013年9月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演讲时提出的。

这一构想的意义有3个方面:第一,带动中国西部区域经济整合与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国际对接,扩大和提升内陆沿边开放的规模和层次。2000年10月,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正式提出了西部大开发战略。2012年,数据显示西部地区GDP占全国比重为19.75%,较2000年西部大开发之初仅增长2.96%。2012年,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对外贸易总额占全国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不到2%,外资比例也不超过5%,与西部大开发初期相差无几。因此中国开始调整这一经营西部的国家战略,开始试图进一步打开思路,突破封闭思维,通过将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合起来,通过“丝绸之路经济带”向西开放、迈进,打造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升级版。具体来说,就是通过城镇化和“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串联,实现西部城市群的规模性崛起和沿线区域的立体交通体系化。在2010年由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的《2010中国城市群发展报告》中,未来全国具有发展潜力的23个城市群里,西部地区为10个。可以预见,随着这些城市群的发展,伴之以“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互联互通,二者必将相互补益,从而助力中国西部开发。

第二,挖掘中亚和西亚的经济潜力,这一地区具有丰富的能源资源(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金矿等)、交通资源(陆运)、市场资源(30亿人口的消费市场辐射)、土地资源(广袤的待开发土地),因此随着基础设施的完善和市场资源的开发,这一地区将会焕发出充沛的经济活力。同时,因贫困和经济萧条而滋生的政治动荡和社会不稳定因素也会有所改善;而这对于稳定中国战略大后方、打造多元外贸通道,维护国家边境和经济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实现全球经济资源配置的陆上大贯通。中亚、西亚这一区域位于亚欧大陆的中间地带,左右连接两大全球经济圈,因此如果可以借由铁路运输实现资源的陆运配置,那么将会开辟全球经济整合的第二通道,不仅促进沿线沿途的经济开发,更打通了整个亚欧经济一体化的陆上动脉。历史上,随着西方工业革命和荷兰、英国等海洋国家的崛起,轮船制造业和海运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逐渐垄断了国家贸易的商路价值,陆路运输业进入发展式微期。但是得益于信息技术和交通技术的发展,铁路逐渐展现出其较之于海运更快捷、高效、稳定的运输优势,特别随着中国高铁技术实现技术整体的打包出口、面向不同水平和层次的技术供给以及相对较低的技术成本的综合优势的发挥,以及利用中国在通讯、电力、公路、能源管网等产业的复合优势,可以预见“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构想将为欧亚大陆建设提供新的契机。

从过去到未来

中国目前的国家对外战略构想主要分为以下几个层面:在与大国外交方面,谋求与其建立新型大国关系,一方面寻求美对华“战略大国”的新的国际地位的认可;另一方面打破两国间冲突对抗的历史宿命;再有,同俄、欧等国家和国家集团继续发展传统友谊,深化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在同发展中国家发展过程中,坚持道义优先的义利观,与非洲、拉美国家携手合作、共同发展。而以“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为核心的“一带一路”合作倡议涉及全球40多个国家及地区,辐射面涵盖了以上3个层面,贯穿着中国整体的对外经济策略,成为中国重要的战略选择。

丝绸之路教学设计范文12

[关键词]丝绸之路;旅游文化;精神文化

[中图分类号]K92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09)14-0054-03

丝绸之路是沟通中西经济、政治、文化和思想的一条大动脉。它是一条历经了2000多年沧桑的通商及文化交流之路。它东起长安,穿河西走廊到敦煌后,出玉门关沿北道经车师前王庭(今吐鲁番)、库尔勒、乌垒、龟兹(今库车)、姑墨(今沙车)、疏勒(今喀什),翻越帕米尔,抵地中海东岸。19世纪70年代,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其《中国》一书中给这条古道冠以一个美丽的名字“丝绸之路”。现在,丝绸之路已成为一个国际通用的学术名词,远远地超越了“路”的地理范围和“丝绸”的物质范畴。其实,从时空和交易额方面纵观全局,丝路上的丝绸交易所占比例甚小。从狭义上讲,文化交流实际上与物质交流平分秋色,甚至还可能有过之;从广义上讲,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提倡的那样,“丝绸之路是对话之路”。由丝绸之路又衍生出了诸如“海上丝绸之路”、“西南丝绸之路”、“瓷器之路”、“草原之路”、“皮货之路”、“茶叶之路”、“沙漠之路”和“骆驼之路”等形形的名称。[1]它们在中外关系史上有着不容置疑的作用和意义。

一、丝绸之路概况

丝绸之路一般可分为三段,而每一段又都可分为北、中、南三条线路。

(一)东段

从长安到玉门关、阳关、东段各线路的选择,多考虑翻越六盘山以及渡黄河的安全性与便捷性。

北线:从泾川、固原、靖远至武威。

中线:从泾川转往平凉、会宁、兰州至武威,距离和补给均属适中。

南线:从凤翔、天水、陇西、临夏、乐都、西宁至张掖。

公元10世纪时,北宋政府为绕开西夏的领土,开辟了从天水经青海至西域的“青海道”,成为宋以后一条新的商路。

(二)中段

中段主要是西域境内的诸线路,它们随绿洲、沙漠的变化而时有变迁。三线在中途尤其是安西四镇(640年设立)多有支路。

北线:起自瓜州(今安西),经伊吾(哈密)、庭州(今吉木萨尔)、伊犁(今伊宁),直到碎叶。

中线:起自玉门关,沿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经楼兰(今罗布泊)、车师、高昌(今吐鲁番)、尉犁(今焉耆)、龟兹(今库车)、姑墨(今阿克苏)、(疏勒)今喀什)到大宛(今费尔干纳盆地)。

南线:东起阳关,沿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经若羌(鄯善)、和田(于阗)、莎车等地至葱岭。

(三)西段

自葱岭以西直到欧洲的都是丝绸之路西段,它的北、中、南三线分别与中段的三线相接对应。其中经里海到君士坦丁堡的路线是唐朝中期开辟的。

北线:沿咸海、里海、黑海的北岸,经过碎叶、怛罗斯、阿斯特拉罕(伊蒂尔)等地到君士坦丁堡(今伊斯坦布尔)。

中线:自喀什起,走费尔干纳盆地、撒马尔罕、布哈拉等到马什哈德(今伊朗境内),与南线汇合。

南线:起自帕米尔山,可由克什米尔进入巴基斯坦和印度,也可从白沙瓦、喀布尔、马什哈德、巴格达、大马士革等前往欧洲。[2]

二、丝绸之路的文化意义

(一)丝绸之路的物质文化意义

据考古发现,在中亚、西亚地区都有丝绸出土,可以证明早在公元前5世纪丝绸已经越过帕米尔高原传入印度和波斯。西汉以后,丝绸开始成为这条贸易之路上的大宗商品。丝绸作为一种生活品或艺术品,为西方社会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收获。与此同时,丝绸的外传促进了我国丝织业和民族工业的发展。我国丝绸在海外的广泛传播使丝绸成为风靡世界的消费品,极大地刺激了纺织工业的发展和繁荣,并为后来中国封建经济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以及民族工业的勃兴创造了必要的条件。与丝绸一起传入西方的还有中国的食品、香料、药材以及部分器物。这些器物的传入,也促进了中国物质产业的发展和繁荣。

在中国的丝绸等物品传入西方的同时,西方一些物产和珍禽异兽也传入中国。很值得一提的是西域的香料,如印度的胡椒、姜,阿拉伯的乳香,索马里的芦荟、苏合香、安息香,北非的迷迭香,东非的紫檀等。这些香料多采用成品方式运入中国,丰富了中国人民的生活,而且许多香料在当时被作为药物使用。同时,玉米、占城稻、花生、向日葵、土豆、西红柿等农作物传入中原,丰富了农作物的品种,并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华夏民族的饮食结构。另外,大批珍禽异兽从西域和中亚输入中国,促进了中国的畜牧业的发展和牲畜品种的改良。汉武帝时,张骞通西域“得乌孙马好”,后来“得大宛汗血马,益壮”。[3]

(二)丝绸之路的精神文化

丝绸之路像一条大动脉,沟通了东方与西方。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拥有优秀且丰富多样文化遗产,随着丝绸之路的开辟,中国先进的文明便源源不断地传入西方,并从不同的社会层面对其加以影响,甚至左右其发展。作为中国古代文明重要标志的四大发明――指南针、造纸术、火药、活字印刷术就是通过丝绸之路传向世界各地的。不仅如此,丝绸之路还为中亚、欧洲等地带去了中国先进的冶铁技术,为中亚带去了先进的水利灌溉技术。冶铁技术的广泛传播推动了民族融合及各民族的广泛交流,而且最大的意义是对生产力的促进和提高。此外,古代中国的医学也较为发达,一些发达的医术先传入阿拉伯,再由阿拉伯传入欧洲。16世纪后期至17世纪初期,欧洲人利玛窦、汤若望等人将《本草纲目》翻译成外文,介绍到欧洲,东西方医学的沟通促进了近代医学的发展。

丝绸之路的开辟使得西方、南亚等地的宗教得以传入中国。宗教蕴藏着丰富的内容,特别是佛教的东来,给中原的固有文化以很大的冲击,中国古代文化正是因为与佛教相遇,才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可以说是丝绸之路与佛教相遇,才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佛教是丝绸之路带给中国文化最重要的礼物,而佛教对于中国文化和中国人精神层面更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除此之外,西域艺术传入中国,大大丰富了中国的传统艺术,不论是在艺术种类、艺术形式还是在艺术思想方面,中国传统艺术与西域艺术二者的结合,形成了现今中国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与文化内涵。[4]

三、丝绸之路的文化意义对旅游发展的几点启示

今天,丝绸之路虽已退出历史舞台,但丝绸之路上遗留的众多文物古迹、历史遗存仍记录着中华民族的艰辛开拓及与外民族的艰难融合,印证着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是整个人类文化最根本的精神。

在旅游业逐渐发展和成熟的时代,对丝绸之路的旅游开发显得极其重要。但当今西北丝绸之路旅游发展中有许多欠缺,缺少系统的宣传材料,没有足够的专线、专题旅游,基础设施不健全,更重要的是经济、环境以及人为的因素致使许多遗迹得不到完善的保护和合理的开发,一些景区及周围环境也受到了破坏,特别是开发中不重视文化内涵及人文精神的发掘,从而使游客很难具体深刻地体会这些景观的内涵。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是要站在历史与今天、现实与未来的高度,坚持“保护、开发、引入、宣传”的八字方针,塑造典型,加强建设,增强西部旅游资源的文化魅力,吸引更多的国内外游客到西部,以促进西部旅游的发展。

(一) 加大对丝绸之路的宣传

以丝绸之路的文化意义及人文精神为基础设计西部旅游新形象,打出丝绸之路旅游新口号,利用媒体、名人效应制作广告、宣传画,举行知识竞猜等相关文化活动,大力宣传具有特色的西部旅游,吸引海内外游客,发展西部旅游市场。在国内旅游日益发展的今天,旅游书籍作为“无声的导游”显得尤为重要。现实及潜在游客通过参看旅游书籍,不仅可以宏观了解旅游地及旅游对象的基本情况,也可以更细致地知悉每一处景观、每一件文物的内涵。有关部门应更多地编写一些专门介绍旅游资源的书籍,深入细致地介绍有关景点内容及文化内涵,并宣传人文精神,帮助旅游者了解、认识西部旅游,得到应有的收获。

(二)保护珍贵的旅游资源

保护资源与环境是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前提。应坚持以“防”为主,以“治”为辅,“防”、“治”相结合的原则,对现实及潜在旅游资源进行调查、评估,了解其历史及现实价值,并组织人员建立相应的领导、管理、监督机制。对景区及其周围居民应明确并协调共同的经济利益、社会利益,友好相处,共同承担保护旅游资源的责任。广泛宣传有关保护资源、环境的法律规定,运用法律、行政、经济、技术等手段保护资源。[5]

(三)引进人才和外部资源

西部地区尤其是边远地区旅游资源的开发,在人才、资金、经验等发面严重不足,这将影响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对此应采取以引进为主的方式予以解决,即引入国内外资金、人才、成功经验,开发保护丝绸之路旅游资源。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借用各种成功经验加强管理与开发。加强对本地人才的培训,选派有基础的人员外出学习先进经验、技术与方法,也可在当地培训,以提高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

(四)有效开发丝绸之路旅游资源

开发丝绸之路旅游业,弘扬人文精神,在原有基础上继续开发专项旅游线路,并揭示其文化内涵,展现其原有的人文精神。通过专项旅游让旅游者确切、深入地体味丝绸之路厚重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自然风光。丝绸之路上有许多少数民族,有丰富多彩的民风民俗资源,现代旅游可利用条件较好的居民地,开发不同类型的民族村、民俗村,举办有特色的民俗活动,并让游客参与,以充分宣传、弘扬民族文化和优良的民族精神。可适当开发新的人造景观,丰富旅游产品和活动内容。人造景观应源于历史、再现历史,生动逼真,应起到强化、宣传地方文化和人文精神的作用。

丝绸之路旅游资源的宣传、开发有利于对中国文化的宣传,体现了中华民族人文遗产的宝贵,使这条横贯亚洲、连接欧亚大陆的著名古代陆上商贸通道令更多的人了解和向往。现在的丝绸之路依然是中国人民和中亚、西亚、东南亚以及欧洲、非洲、美洲等地区人民往来的历史见证。这种以经济为中心的物质和精神文明交流,不仅丰富了丝绸之路沿线各个民族、国家的物质生活,还将对社会结构和文化进步产生更为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徐苹芳.中国境内的丝绸之路.文明论坛[J].1999,(5).

[2]范文澜.中国通史(第四册)[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5.

[3]汉・司马迁.史记・大宛列传[M].北京:中华书局,1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