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丝绸之路形成的历史条件

丝绸之路形成的历史条件

时间:2023-08-14 17:26:47

丝绸之路形成的历史条件

丝绸之路形成的历史条件范文1

早在1877年“丝绸之路”这一说法就由德国历史学家李希霍芬提出。其意泛指早期东西方国家交通线,是中西方之间经济、政治、文化宗教等方面交流传播的主要途径。而作为“丝绸之路”中重要的一条,南方丝绸之路早在战国初期就已经形成了,也称蜀身毒道,是我国西南地区最古老的对外贸易的陆路交通,对沟通古代中国与南亚、西亚及欧洲各国的关系,有着重大的影响,也是中国最早的对外交通线。

2012年9月,主席在出访中亚四国时提出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倡议,10月,访问印度尼西亚时又提出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议,收到了国内外的高度重视,2014年“一路一带”成为国家战略,而“一路一带”是新形势下我国面向西南对外开放的重要战略布局,符合全方位对外开放和西部大发展的需要,也是我国与周边国家沿着历史足迹,共同延续几千年的友好交往和互利合作的重要宣示。新南方丝绸之路是“一路一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与北方丝绸之路连接,又与海上丝绸之路相通,向南连着南太平洋区域,向西连接着印度洋区域。

二、南方丝绸之路对四川的影响

1、经济贸易

经济是发展的基础。南方丝绸之路对四川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并不断地输入新鲜血液,只有经济的腾飞才能带来社会各方面的崛起。四川是南方丝绸之路的起点和终结点,起到物资集散的作用。近年来,随着中国的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特别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四川与东南亚、南亚国家的经贸合作已经形成规模。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于2010年1月1日建成以来,中国―东盟贸易增长迅速,2014年中国与东盟贸易额达到4803.94亿美元,同比增长8.3%,增速较中国整体对外贸易平均增速高出4.9%。中国与东盟贸易额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比重达11.16%,中国连续六年是东盟的第一大合作伙伴,东盟继续成为中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

2、文化

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先生在《中国文明起源》一书中指出:“四川的古文化与汉中、关中、江汉以至南亚次大陆都有关系,就中国与南亚的关系看,四川可以说是‘龙头’”。巴蜀地区是中国文明的重要起源地之一,位于成都平原的三星堆是中国西南及长江上游地区古代文明的中心。不仅如此,三星堆文明的历时性辐射,还不同程度地影响了西南地区灿烂百呈的青铜文化的产生和发展,并在西南地区民族文化整合融入中华文化圈的历史进程中起到了重大推动作用,同时还对东南亚地区一些文化因素的形成产生了久远的影响。而三星堆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性文化特征与古代西南各族文化的交流、凝聚、传承和创新,恰也充分揭示了南丝路的形成与开发对促进古代西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作用至巨。

三、南方丝绸之路给四川旅游业带来的机遇

新南方丝绸之路是历史文化与旅游业发展前景的结合。但迄今为止,对这条新南丝路的旅游,似乎只有云南的旅游界引起兴奋,四川旅游界并未引起更多的重视。目前推出的南丝路旅游,大都为四川境内及云南北部的传统景点,如西昌泸沽湖、丽江、大理、昆明等。就历史文化意义的南方丝绸之路来说,也仅仅是这条古道中国境内的一小段而已。四川自古以来就是旅游胜地,尤其是在自然景观方面,如九寨沟、峨眉山、乐山大佛等;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而这些游客主要以发达国家为主,他们消费能力较强,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而以南方丝绸之路为路线的国家来说,经济实力相对较弱。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像印度这样的人口大国正在不断的壮大,消费能力也在不断增强,对他们进行旅游推销可以很好的吸引他们进入四川旅游消费,这将会给四川的旅游业带来更加全面的发展。

四川如何利用邻近云南以及东南亚的天然的地理区位条件和交通条件,以及在西南地区的优势经济地位,利用历史带给成都作为古南丝路起点的文化积淀, 发展新南方丝绸之路的旅游,是四川未来旅游业的又一重要战略选择方向。新南方丝绸之路未来的发展,可以通过中国-东南亚-印度公路与铁路网,进一步与印度连接,以实现古老南丝路的完全现代化。可以预见,如果这条富含历史人文风情与自然壮美风光的旅游线路一旦开辟,由成都经昆明至曼谷或曼德勒,进一步到达印度的阿萨姆邦,及到达新德里,将会成为震撼人心的泛亚国际旅游之路,吸引大批国内外游客进入。

丝绸之路形成的历史条件范文2

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5课。

【课程标准】

讲述张骞通西域等史实;认识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

【教材分析】

秦汉时期的大一统促进了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对外交往的发展。汉武帝时两度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加强了中原与西域的友好往来,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也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奠定了基础。丝绸之路的开通对民族关系的发展和中西的交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东西方交流的桥梁。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1)了解张骞出使西域、中央政府对西域实行管辖、丝绸之路等基本史实,使学生初步掌握我国古代历史上中原地区与边疆地区的经济文化联系和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历史过程。(2)通过景区景点的参观,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归纳的能力,初步形成重证据的历史意识。

2、过程与方法:(1)利用多媒体课件组织教学,创设历史情境,扩大知识视野,提供丰富的历史学习材料,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和心灵体验。(2)调整教材教学内容顺序,重新组合教学内容,便于学生的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走向世界之路,它是中华民族向全世界展示其伟大创造力和灿烂文明的门户,也是古代中国得以与西方文明交融交汇、共同促进世界文明进程的进步之路。(2)通过张骞为报效祖国不屈不挠、勇于冒险和开拓的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开拓进取的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张骞出使西域和“丝绸之路”。

难点:如何正确认识丝绸之路的文化内涵及其在中西方交流史上的重要地位。

【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将采用旅游式历史教学方法,把教学内容设计为一次旅游活动。根据课本内容将本次旅游活动的主题确定为重走丝绸之路,具体旅游路线为:古都西安――张骞纪念馆――阳关和玉门关――新疆乌鲁木齐。根据旅游的先后顺序将教材教学内容做出适当的调整,依次是:丝绸之路的概况――张骞两次出使西域――西域都护的设置――丝绸之路的作用。同时,这一课将采取多媒体的形式授课,通过多媒体展示所参观景区景点,这样使同学们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马踏飞燕》的文物图)

简要介绍文物马踏飞燕,并指出1985年该文物以“马超龙雀”的名称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中国旅游业的图形标志,并一直被沿用至今。

说到旅游,大家想不想去旅游呢?今天我就带领大家进行一次长途旅行,我们这次旅行的主题就是重走丝绸之路,大家愿不愿意和我共同完成这次旅行。

设计意图:通过同学们所熟知的文物导入新课并创设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讲授新课:

过渡:在踏上丝绸之路之前,我们首先对丝绸之路进行一番了解。

1、丝绸之路的概况(多媒体展示丝绸之路路线示意图)

简要介绍丝绸之路的概况,并指出丝绸之路分陆路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多媒体展示素纱衣)

在学生观察思考回答上指出,这说明中国汉朝丝织技术高超并指出该道路名称的来由。(多媒体展示陆路和海上丝绸之路)

设计意图:通过对丝绸之路的介绍,使同学们明确丝绸之路的概况和路线,同时也明确此次旅行的路线。

2、张骞出使西域

第一站 陕西西安 (多媒体出示图片西安古城墙)

设计意图:虽然教材中专门讲述西安即古长安,但是有必要让同学们明确长安是丝绸之路的起点。

过渡:说到丝绸之路不得不提这条路的先行者,那就是张骞。接下来我们将去参观张骞纪念馆。

第二站 张骞纪念馆 (多媒体展示张骞纪念馆)

简要张骞纪念馆 (多媒体展示张骞的雕像)

让同学们介绍张骞(多媒体展示纪念馆献殿图片,着重指出其门口的对联“一使胜千军,两出惠万年”横批是“大汉之魂”的横匾。)

设计意图:通过对联指出张骞的功绩,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能力。

汉初由于国力有限被迫实施和亲政策,到了汉武帝时期国力强盛,汉武帝决定军事打击匈奴。

简单介绍大月氏以及与匈奴的关系

(多媒体展示张骞拜别汉武帝出使西域图(敦煌壁画))

(多媒体展示张骞出使西域路线图)

结合张骞出使西域图用生动的语言讲述张骞出使西域的经过。(多媒体展示张骞出使西域遇到的困难)

提问:张骞在第一次出使西域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挫折?他怎么面对挫折?你对此有什么感想?

学生思考回答,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指出:张骞为报效祖国,不畏险阻,勇于开拓的献身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作为一个成功者所具备的基本素质,即:有胆、有识、有行、有恒。

设计意图: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也是历史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通过张骞事迹的讲述,以及学生对张骞精神品质的归纳总结,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开拓进取的意识。

公元前119年,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大获全胜,汉武帝派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多媒体展示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

张骞前后两次出使西域第一次受尽挫折,第二次却异常顺利出访。一方面是由于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了解了西域的地理情况,所以再次去就轻车熟路,异常顺利。另外公元前119年卫青和霍去病发动漠北战役打败了匈奴人,解除了匈奴对西汉和西域的威胁。在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后,西域各国都想和西汉往来,纷纷派出使者到长安,后来很多国家愿意依附西汉。

(多媒体展示中原和西域物质文化交流图)

提问:张骞都有哪些功绩呢?

学生看图并思考。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指出张骞的功绩。

对内:加强了中原地区和新疆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对外:打通了一条中国和西方的交通路线,即著名的丝绸之路。

过渡:来往于中原和西域之间的商队络绎不绝,正应验了鲁迅的一句话:世间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有了路。从此以后在西域和西汉之间形成了一条著名的路即丝绸之路。

3、西域都护府的设置

第三站 玉门关和阳关 (多媒体展示玉门关和阳关,并且展示《凉州词》《渭城曲》)

设计意图:阳关和玉门关虽然不是重要的旅游景点,但对这两个地方的掌握有助于明确西域的地理概念。(多媒体展示秦朝和汉朝疆域图)

设计意图:通过秦朝和西汉疆域图的对比,让同学们形象直观的掌握西域所处的地理位置。(多媒体展示新疆喀什巴楚县2013年4月23日发生严重暴力恐怖事件)

设计意图:学习历史的目的就是以史为鉴。通过学习使同学们认识到新疆暴力恐怖事件的本质就是分裂祖国,破坏民族团结,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4、丝绸之路开通的作用

第四站 新疆一日游(多媒体展示图片新疆所见所闻)

在人类文化交流中,最普遍的是物产的交流。中国物产在古代大量外流,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重要贡献。同时通过丝绸之路,西域的物产流入中国,也极大地丰富了中原人的生活。

提问:丝绸之路最初只是在经济上互通有无,作为商品交换,后来突破了经济范畴,在政治、外交、文化、艺术等各个领域都有深远影响。在以上文化成就中,中国对世界的贡献有哪些?世界对中国的影响有哪些?

在学生回答基础上指出,中国古代科技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尤其四大发明的西传有力地推动了欧洲文明的进步,改变了世界的面貌。而中国文化在她漫长的发展历史中,也曾深刻地接受了外部文明的影响,使得古老的中华文明得以不断更新、发展。

设计意图:丝绸之路的作用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通过创设情境列举在乌鲁木齐的所见所闻,使同学们形象生动的理解丝绸之路开辟的作用。(多媒体展示现代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成为了连接东西方的纽带,然而到了今天古代的丝绸之路已满足不了时代的需求,现代化的丝绸之路应运而生。如今的丝绸之路,公路成网,铁路纵横,机场分布,形成了陆空交织的立体交通运输网络。

课堂小结:多媒体出示板书

板书设计:

第15课 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一、丝绸之路的概况

1、陆上丝绸之路

2、海上丝绸之路

二、张骞通西域

1、张骞简介

2、张骞两次出使西域

三、西域都护的设置:

1、西域

2、西域都护的设置

四、丝绸之路的作用

【课堂巩固】(多媒体出示)

【教学反思】

笔者曾经在《中学教学参考》杂志提出了旅游式历史教学模式,在本课教学中进行了尝试。

首先,从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听课者的反馈意见来看,这种教学模式很新颖。这种教学模式将学习内容设计为了旅游活动,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最重要的是该教学模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次,在本课教学过程中注重三围教学目标的落实,尤其是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方面。学习历史能够让同学们掌握中外历史上的重要人物、重要事件以及一些重要的历史概念,但是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学会从历史的角度观察和思考社会与人生,从历史中汲取智慧,从而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和价值观。

丝绸之路形成的历史条件范文3

[关键词]丝绸之路;经济贸易;经济学

[中图分类号]K9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3)02-0009-04

关于丝绸之路的研究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有了专门地、分门别类地、有针对性地研究,特别是在宗教、艺术、文化和产品流通等方面,通过与考古学的结合,取得了重大的成就并解决了许多长久困扰世人的历史问题。但是从经济学的角度对丝绸之路作全方位的研究则相对较少,这也使我国在对古代主要文明的传输通道的研究中有了缺陷和理论不完善、理论结合度不够的遗憾。随着党中央有关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出台,新丝绸之路理论的提出,要求在经济研究与实践中,多运用古代丝绸之路经济思维,打造新丝绸之路宏伟蓝图。

一、丝绸之路的产生与“重商主义”

“重商主义”理论认为,一国的财富来自对外贸易,主张扩大出口限制进口,国家干预经济。在一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国家确实需要拓展贸易空间,由国家政权(政治)提供可实施的权力和法规,并最终在政治的引导和辅助下产生。而丝绸之路初期贸易仅具备了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国家确实需要拓展贸易空间的条件,不具备政治的引导和辅助这一关键因素。因此,即便丝绸之路的产生带动了经济贸易的交流,那也只能称其为“自发性的重商主义”,而不是“政治的重商主义”。

西欧重商主义者主张财富直接来源于流通领域,流通是利润的源泉,利润只是一种让度利润,即商品贱买贵卖的结果。而只有进行对外贸易,追求贸易顺差,才能为一个国家带来真正的利润。因为国内的贱买贵卖只会使“你之所得成为我之所失”,并不能增加国内的货币量。国家必须积极干预经济生活,通过制定法令以保护国内的工商业,大力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

关于丝绸之路的产生问题,历史学界有所争论,但根据目前的学术成果看,更多的历史依据偏重于西汉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并最终打通中国同西域的贸易通道,我们可以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丝绸贸易产生的历史背景和它与“重商主义”理论的联系与区别。首先,丝绸之路的产生,其主要目的不是服务经济贸易,而是政治军事任务。随着政治军事交流的加强,为其服务的经济贸易也逐渐占据一定历史地位。这一点和西欧资本主义发展初期关于交流路径探索的“重商主义”理论有所区别。丝绸之路产生初期,更多地承载了宗教文化的传播和僧人的游历。僧人对丝绸之路艰苦的外部环境的亲身体验和经验传递,使军队、商人、民众将丝绸之路选作交往要道。同时,强大的国家武力也给丝绸之路创造出了相对安全的空间,这一点的实现,更加促进了宗教、艺术、商业在丝绸之路的交流。即东方的交流路径是“先政治后经济”,是一个由上而下的成长模式;而西欧国家的交流路径,则与东方刚好相反。这也就为之后两种交流路径产生不同的政治结果起了先期作用。丝绸之路产生之后,随之而来的是战争、遣使、通婚、朝贡,然后才是贸易。客观上,尽管当时政治对经济有压制倾向,但是面对已产生的交流通道和人类发展对经济的要求,贸易往来在丝绸之路上必然要走向前台,并形成规模。政府对商业交往的逐步通融和支持也使得大量官商、民商参与到丝绸之路贸易中去,而政府则能收获到由这些商业交流创造的部分财富。不难看出,当时政治对经济贸易的态度即使具有一定排斥性,但仍然具有松散、自由的指导性。虽然这些特性没有阻碍经济贸易的发展,却不能使贸易趋于合理。这也表明,丝绸之路开通的最初期,在政治交流的前提下,人们对经济贸易的要求是在膨胀着,即政治排斥了经济贸易,人民实施了经济贸易。而这一点,又正好从实际上表明了,“重商主义”已经在形式上融入了丝绸之路。

二、丝绸之路的繁盛与“要素禀赋”理论

20世纪初,瑞典著名的经济学家俄林在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说”诞生一个世纪以后系统阐发了“生产要素禀赋学说”,使传统的“国际贸易动因说”遭遇到严重的理论挑战。他认为,地区是进行贸易的最初基本单位,地区间的贸易发展才能演化成国际贸易。而划分地区的标准是生产要素的天然禀赋。所谓生产要素禀赋,指的是生产要素的供给状况。例如有的地区劳动力充裕,有的地区资本量雄厚,有的地区土地资源丰富,同样是自然资源丰富或自然条件良好,矿藏、水源、气温、湿度、日照、降雨等方面又会有众多差别。总之,不同地区生产要素的供给状况或者说生产要素比例有着明显的差别,地区间贸易就在这种基础上展开。继而提出,由于各国生产要素禀赋的不同导致不同国家在获取不同的生产要素时所支付的要素报酬也不同,造成生产同一种商品在不同国家的生产成本差异,因之引起的商品价格在国家之间的绝对差异是产生国际贸易的直接原因。当同种商品在不同国家里用同种货币表示的价格不同时,商品从价格低的国家输往价格高的国家,只要价格差额大于运输成本等费用,这种贸易对双方都有利。进而得出结论,在每一个国家,都应该出口本国相对丰裕的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商品,进口本国相对稀缺的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商品。生产要素禀赋的不同既决定了各国的相对优势和贸易格局,又是进行国际贸易的基本原因。

“要素禀赋理论”已在盛唐甚至之前的丝绸之路经济贸易中产生并得以应用。在落后的经济环境中,丝绸之路经济已经全面地遵循“要素禀赋理论”而进行。随着最初交流的完成,新的物种和珠宝、香料被源源不断地带回,异域稀有产物催生了一部分商人的贸易动机,巨大的财富动力驱使商人不顾旅途艰险而踏上这条漫长的贸易之路。我国的丝绸从中原流向西域,远至欧洲及非洲。这说明了禀赋生产要素过程中,中原传统“农桑之事”和先进纺织业的兴起直接将丝绸放在一个必须要面对出口的地位;而西域、欧洲及非洲没有形成规模的“农桑”,也没有合理的丝纺织生产技术,在面对华丽的丝绸时,必然处于进口地位。相反,中原所需的各种宝石及金属制品恰是西域、欧洲、非洲的要素禀赋优势产业,从而使这些地区的要素优势产物顺着丝绸之路源源不断流入中原。这种由一条贸易通道连接的双方及多方贸易活动,从客观上遵循了贸易交往的客观规律,也是在要素禀赋的作用下完成贸易交流的。正是这种对要素禀赋的遵守,丝绸之路形成了完整的进出口贸易,也促使丝绸之路进入了繁荣阶段。在丝绸之路上,于阗是一个在经济交往中起到特殊作用的国家,它成功地扮演了丝绸之路贸易“中转站”和“商品集散地”的角色。首先,该地地处东西交通要道,是商业、宗教和文化交流的必经之路。如果缺少了它的存在,北丝绸之路将会中断在茫茫沙漠中。其次,此地所产物品无一不被中原或西欧看重并视为珍宝。如中原所需玉石、金属制品,欧洲、非洲所需丝绸,都能在于阗生产和销售。这样的双重身份和丰富物产使于阗取得了古丝绸之路上近乎神话的贸易核心地位。这也表明了具有优势要素禀赋是任何时代贸易产生的最基础条件和优势贸易的主导因素。

三、丝绸之路的衰落与“经济周期理论”

丝绸之路贸易的衰落,是丝绸之路研究中比较薄弱的环节。有人将其衰落的原因归结为海路贸易扩大产生的限制,也有人认为是战乱阻隔造成的后果。2000年的丝绸之路经济贸易必然存在经济周期,丝绸之路贸易史,本身就包含了几个经济周期。由于中国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结构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中央集权国家所推行的对外贸易政策的限制和束缚,使包括丝绸之路贸易在内的中国古代对外贸易形成了比较特殊的规律,在其运行过程中就必然限制并在一定时期遏止对外贸易的正常开展,这是丝绸之路贸易衰落的根本原因。

通过历史资料及对丝绸之路贸易的分析,发现整个丝绸之路经济贸易的发展壮大与衰落同我国封建时期政治、经济周期是一致的。即时代趋于和平时,丝绸之路经济贸易出现;统治强盛时,贸易繁荣;统治没落时,贸易消亡。正是由于顺应了封建社会的兴衰大流,丝绸之路也处于经济周期中。同时,由于各个时期有不同的实际情况,在大的发展趋势下也存在小的经济周期。如南宋末年江南水灾,物产资源匮乏,必然造成一定时期内江南包括丝绸在内的物产出品量锐减,从而影响经济贸易。结合现代经济学理论,外生经济周期理论更适合于解释丝绸之路经济贸易这一特殊经济贸易结构。

美国经济学家 W·米契尔和 A·伯恩斯《衡量经济周期》中给经济周期下了一个定义:经济周期是一种基于按商业企业来组织活动的一国总体经济活动的波动。一个周期包括许多经济活动的同时扩张,然后同时衰退、收缩和复苏,复苏是下一轮周期扩张阶段的前奏,这一变化次序是重复发生的,但并不是阶段性的。对于经济周期过程中阶段的划分,不同的经济学家基于不同的出发点有着不同的划分方法,没有完全的统一标准。但绝大多数西方经济学家倾向于将经济周期划分为四个阶段:经济活动的扩张阶段,简称繁荣阶段;由繁荣转向温和的收缩阶段,简称衰退阶段;经济活动的全面紧缩阶段,简称萧条阶段;由紧缩转为新的扩张的过渡阶段,简称复苏阶段。

(一)丝绸之路经济与“创新经济周期性理论”有着跨越历史的完美结合

熊彼得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提出“创新经济周期性理论”,他将“创新”看成推动社会前进的动力,并用创新理论来说明经济周期性波动的根源。认为只有实现了“创新”和“新组合”,才能打破经济的低层次均衡状态,而跃进到较高层次的均衡水平,使经济获得向前发展的动力。所以,经济周期性波动是经常发生的正常现象,在一个动态的社会里是无法避免的。一方面,“创新”既给创新者带来了盈利的机会,也为其他企业开辟了发展的道路。一旦“创新”出现,必然会有其他企业进行模仿,使整个行业形成一个“创新”浪潮,从而使这一个行业获得普遍发展。一个行业的发展又会推动其他行业的发展,以致推动整个经济的发展。这是因为一个行业的“创新”浪潮形成,必然会引起投资活动的大量增加,造成对银行信用和生产资料需求的扩大,引起经济活动的普遍高涨,经济必然走向繁荣。另一方面,一旦“创新”扩展到较多的企业后,由“创新”带来的盈利机会就会逐渐减少,甚至消失,这样企业对银行信用和生产资料的需求就会随之减少,假如此时没有另一项“创新”,必然会引起经济紧缩,形成衰退。对于丝绸之路贸易而言,最直接的例子就是,先进的丝纺织技术有了创新突破,直接导致新的贸易交流对象和数量,而新的贸易对象和数量又将丝绸之路经济带入一个新的、不同于以往的经济周期之中。

(二)政治是影响经济发展的最大因素

“政治性经济周期理论”是与封建社会联系最紧密、影响较大的经济周期理论,它所表述的是以政治为手段和方法,推动经济进入下一个周期。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选举成为达到政治统治地位的最常见手段,而经济则由上层建筑——政治所指导。每一次选举,都会有明确的经济建设发展思路出台,而这些思路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了经济的发展,从而导致经济周期的形成。政治的导向性让丝绸之路经济嵌入进了若干经济周期内。首先,经历改朝换代,便经历相应的经济指导思想,这些思想引导着各个时期的经济变更。另外,战争的爆发和结束,在很大程度上完成了丝绸之路经济史中各朝代所存在的经济周期。还有诸如遣使、通婚等政治手段,也会使各时期丝绸之路经济被包含于一个或多个经济周期内。

(三)“太阳黑子理论”作为一个与农业有直接关系的经济周期原理,能够将落后的封建生产关系所导致的丝绸之路经济解释得最贴近社会本质

H·S·杰文斯提出的“太阳黑子理论”从分析气候变化与农业生产的关系,以及农业生产与经济周期关系的角度出发,论述了造成经济周期的根本原因在于太阳黑子的周期性出现。他认为,太阳黑子周期性地出现会造成恶劣气候,使农业收成不好,从而影响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工业。而工业产品的价格波动影响实际工资水平,影响不以农业产品为原料的工业,影响农民的购买力以及投资,进而影响到整个经济活动。当气候正常、农业丰收时,农产品的丰富造成价格下跌,致使以农产品为原料及不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工业的利润增加,工人的实际工资水平提高,农民的购买力也增加,使得工业品价格上涨,促进投资,引起经济繁荣。反之,太阳黑子的出现使农业欠收,就会导致经济进入萧条阶段。在以农业生产为主的时代,丝绸之路经济承载的多是与农业有关的产物的交流,农业生产受到不良影响,必将使丝绸之路经济陷入贸易对象缺陷导致的瘫痪之中。

(四)萨缪尔森的“乘数-加速数模型周期论”表明乘数在政府原作用下会产生更大的影响

经济周期波动的根源在于经济体本身,是其内在的一种机制的作用结果。它的波动是由经济的内生变量引起的,外生变量则是通过其内在机制来影响经济的。这种机制的自发调节作用,形成了经济波动,因此,经济的周期性波动是正常的,而且是有规律的。这正好与丝绸之路贸易一样,普通的经济贸易交流会因无形的乘数产生不可知的效应。如一个普通的商队,因为是从唐朝而来,它所具有的意义和所创造的价值,就远不同于元末战乱中的商队所具有的意义和创造的价值。正由于这些小方面因素的影响,整个丝绸之路经济贸易时代有了自己若干的经济周期。

四、丝绸之路消费者的选择与“要素分配的帕累托最优”

作为被西方接受并受到欢迎的丝绸,在中原地区也属贵重物品,其以华美、精致的特性,迅速占领了西方高档消费市场甚至促使西方宫廷大量购买。如此,对丝绸的需求量和需求价格便得到不断上升的空间。作为稀缺商品,当时的丝绸创造了“价格神话”。在价格菲然的同时,需求量也随之猛增,甚至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看不到回落的任何迹象。这一现象,便符合了后来经济学中关于“高档物品价格与销量为正比”的著名理论。也就是说,由于丝绸自身品质的优异,产量微小,其价格的上升必然会引起西方客商更高的购买欲望,从而使代表中原高档出口物品的丝绸价格与需求量的上升成正比。其他非高档产物,如普通纺织品、民用陶瓷制品、农作生产工具等也迅速成为西方客商的抢手货,而占领西欧市场。特别是普通纺织品、陶瓷制品的贸易交流,更好地揭示了经济学中关于“互为替代品”和“互补商品”的原理。针对社会地位较高的人购买使用中国的丝绸,在进口地形成中国物品优势的贸易基调,而更多贫民选择使用的纺织品也会产生从中国进口的需求。这就是普通纺织品和丝绸在贫民与贵族之间相互替代的作用,从而刺激了中国普通纺织品的生产和出口。此外,由于丝绸的艺术作用使西方贵族对中国艺术品的需求甚大,包括瓷器等奢侈艺术品,也随丝绸所掀起的中国商品浪潮,大量进入西方高档市场,而这也体现了“互补商品”的经济学理论。

尽管所有参与到交流当中的官员、商人会在丝绸之路上有新的支路探索,但对丝绸之路的整体选择是完全的、没有争议的。由于特定时代对地理、环境等认识上的限制,这样的选择具有绝对局限性和相对合理性。实际上在贸易交流通道的选择上已经形成了特定时期的“帕累托最优”选择,而对其他路径的选择,都可以用丝绸之路所具有的优势进行改进。我们姑且暂时把这种帕累托最优选择称为“条件局限性繁荣帕累托最优状态”。经济学中,“帕累托最优”的定义是在某种状态下对要素分配作出任意改变,都无法使其中至少任何一个方面变得更好,也不能变得更差。联系到丝绸之路经济中,我们不难发现,在人力资源分配、地域环境资源分配、贸易双方产物资源分配和贸易通道沿途各资源分配等方面都已达到最优状态。即在当时特定历史条件下,人们已经无法通过改变任何一项资源分配使丝绸之路更加合理,或者以资源分配分析贸易通道,再选择出一条可以替代丝绸之路的贸易通道。

首先,在人力资源分配条件下,作为古代文明最发达地区,中国对新的贸易通道的探索与开发具有其他国家和地区无法比拟的优势。例如,大量探险、开发人员的投入,在历史特殊条件下,只有中原地区能够做到这样巨大的投入,而中原地区也无法通过增加投入再发现新的贸易通道。

其次,作为地大物博的典型地区,古代中原地区拥有足以交换的产物。再加上人口众多,对外需求量大,进口量也达到一定高度。这就表明了对地域物产资源分配已经达到相对和谐的程度。我们很难再找出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当时的条件下能够在资源分配中达到如此的合理。这也就表明,丝绸之路关于资源的分配达到最优状态。

另外,贸易通道沿途的资源分配在最大程度上协调了丝绸之路经济的不断合理化并促使其快速发展。例如,茶叶的外贸运输为何在当时条件下只能通过丝绸之路?因为丝绸之路沿途的气候、需求量都是适应茶叶外贸的。如果我们的祖先在防水防潮技术不成熟的时候仓促使用航运,特别是远程航运,那么,茶叶的质量将会得不到保证。

综上所述,由于中国古代西北丝绸之路的研究往往把重点放在艺术、宗教、政治往来及物产等方面,而将最能代表生产力及人类社会进步的关键因素经济放于附带研究地位,这就导致了目前尚无系统关于丝绸之路经济贸易理论研究的建立,也造成了在研究借鉴上存在信息资源匮乏的不利局面。同时,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发展是从古代社会经济中演变而来的,并且在某些理论的初步论述中有很多地方与中国封建时期有着极为相似的地方。本文只将具体事件提炼为社会共同的整体活动,从点到线,再由线交织成面,从宏观上揭示古代丝绸之路的经济贸易规律,让大家以最直接的眼光看待茫茫沙漠中的贸易古道——中国古代西北丝绸之路。

[参考文献]

[1]李明伟.丝绸之路贸易史研究[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1.

丝绸之路形成的历史条件范文4

《丝绸之路的开辟》是岳麓版教材七年级上册的内容,重点介绍了我国古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了闻名世界的陆路丝绸之路。本节课主要通过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让学生全程参与教学活动,安排学生代替张骞给汉武帝写奏折,感悟张骞的勇于探险、开拓进取的精神,让学生在思考中激活多向思维,培养了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了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中央政府对西域实行管理、丝绸之路等基本史实;

二、能正确识读“张骞通西域线路图”和“丝绸之路示意图”,初步掌握识别历史地图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三、通过对丝绸之路开辟的认识,培养学生树立不畏艰险、开拓进取的精神;

四、掌握丝绸之路开辟的史实,理解丝绸之路的重要作用,激励学生为西部大开发和旅游业的发展努力学习。

教学重点:了解张骞两次通西域和丝绸之路的开辟。

教学难点:理解丝绸之路是促进东西方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的枢纽,对当今的西部大开发、旅游业的发展仍发挥着巨大作用。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课件出示:胡萝卜、洋葱、葡萄、黄瓜等图片。

(一)师:同学们,大家都认识这些蔬菜、水果吧!在西汉初年我国内地的农民都不认识这些普通的蔬菜呢,你们觉得奇怪吗?组织学生讨论。

(二)师:刚才大家讨论非常激烈,很好。下面请同学们再想想它们从哪儿传来的?为什么称“胡”和“洋”?

(三)师:同学们都非常想弄清这些问题,好,我们一起走近丝绸之路。(板书课题)

【设计理念】导入新课不是简单的复习,而是与课文内容密切相关且有一定悬念的一个“药引”,“一个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也就是这个道理。本节导课教师用“胡萝卜、洋葱、葡萄、黄瓜”等学生熟知的蔬菜、水果导入,创设了悬念:“为什么西汉初年内地的农民都不认识这些普通的蔬菜呢?”激起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入题快,过渡自然。

二、教师引路,学会方法,了解张骞通西域

课件出示:汉初西域的地理位置图,组织学生快速轻声读课文第一段。

(一)师:同学们,学习历史很简单,只要我们找到规律就容易了。抓住“两关(玉门关、阳关)、两山(北山、南山)、一岭(葱岭)、一湖(巴尔喀什湖)”让学生识记。

(二)师:下面老师编了顺口溜,帮助大家巧记这些地点,老师说前边,你们说地点。顺口溜:要去西域过两关,过了两关进两山,进了两山去一岭,去了一岭到一湖。(板书:西域)

(三)师:西汉初年,西域为匈奴控制,大月氏被匈奴击败后西迁,曾立誓报仇。匈奴也经常骚扰西汉边境,在这种情况下汉武帝派遣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板书:张骞)

【设计理念】学法指导就是让学生会阅读、会思考、会记忆。教师和学生一起找规律、编顺口溜创设历史氛围,符合学生心理,让学生掌握了方法“乐学”。

三、自主探究,巧记时间,走进西域

课件出示《张骞通西域》地图,组织学生学习课文第三段。

(一)师:请同学们找到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时间、目的。教师指导学生用联想迁移法(联系手机号前三位和三八妇女节只有一个)识记公元前138年。

(二)师:同学们利用联想迁移法很快记下了时间,我们一起再来学习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目的: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

【设计理念】恰当的学法指导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用联想迁移法识记历史时间,加强了学生记忆技巧的训练。

四、练写奏折,走进张骞,感悟精神

课件出示:“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所遇到艰难险阻的经过”文字材料,组织学生阅读,后由学生代替张骞给汉武帝写一份奏折,重点向皇上陈述一百多人出使西域,13年后只有张骞和一个随从回到长安的原因和介绍西域,报告他出使西域13年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

师:写奏折一定要仔细斟酌,想方设法地打动皇上。

生1:尊敬的皇帝陛下:受皇帝恩泽,吾出使西域13载,被匈奴扣留十一个春秋,死里逃生,深感西域乃吾朝西北之大门。那里物产丰饶,土地肥沃,是个美丽如画的好地方。然西域为匈奴控制,常受匈奴之欺凌,但西域人民勤劳勇敢,他们非常渴望得到我朝之庇护,恳请吾皇加强管理之。

祝吾皇龙体安康,吉祥!

微臣 张骞敬呈

公元前125年

生2:尊敬的吾皇:吾在西域深受匈奴之煎熬,未能完成皇上之重任,小臣惶恐,特向陛下谢罪。臣虽被匈奴所控,然念国之情从未断过,与西域各国人民结下友谊,他们愿得吾朝庇佑。皇恩浩荡,吾恳请皇上对西域加强管理。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小臣 张骞敬上

公元前125年

【设计理念】“学生代替张骞给汉武帝写奏折”的教学设计,充分体现了学习历史的目的在于借鉴、论从史出的教学理念。首先,教师让学生了解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经过,然后提出具体要求:重点陈述张骞一行百多人出使西域,13年后,只有张骞和一个随从回到长安的原因和介绍西域,实现了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其实,写奏折的过程,不仅是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再现,而且是张骞通西域艰难史实的还原,更是学生对张骞那种不畏艰险、忠贞爱国精神的感悟。通过奏折的方式,为学生走进张骞的内心产生共鸣。教师抛“一石”,激起了学生思维“千层浪”,让课堂变成了学生思维操练的场所,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五、分组合作,自主学习,提升能力

课件出示:自学课文,弄清“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的时间、意义”和“设置西域都护的时间、意义”。

(一)师:请大家按自学要求自主学习。

(二)学生汇报、交流。

生: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的时间:公元前119年。意义:建立了西汉与西域各国之间的友好关系,加强了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西域的开发。

师:你是怎样记时间的?

生:我是联系火警电话号码119来记忆的。

生:设置西域都护的时间:公元前60年。意义:这是今新疆地区归属中央政权的开始。

师:你又是怎样记这个时间的?

生1:我爷爷昨天过了60大寿。

生2:我是联系60花甲。

生3:我是联系60分及格。

生4:我是联系一小时60分钟。

师:请同学们想想怎样记设置西域都护的意义?

生1:西域都护设置标志着新疆地区归属中央政权的开始。

生2:今新疆地区归属中央政权的开始是西域都护的设置。

(三)师:张骞开发西域,西汉政府管理西域,东汉班超经营西域。

【设计理念】此环节的设计,体现了魏书生先生提出的:“学生会的老师不教”的教学原则。在自学中,学生体验了学习的乐趣,在探究中,学生的归纳、理解能力得到了培养,充分凸显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六、学生做导游,带领大家走进丝绸之路

(一)课件出示“丝绸之路线路图”,由一学生扮演导游(其余学生为考察团成员)说出丝绸之路的起点在哪里?途经哪些地方?最远到达哪里?(板书:长安、大秦)

(二)课件出示《丝绸之路的物品》演示图,组织学生自学探究课文P74第2段,再次提问:“胡萝卜、洋葱为什么称‘胡’‘洋’?它们从哪儿传来的?”

【设计理念】安排学生做导游,其余学生为考察团成员,探寻张骞丝绸之路,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前苏联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把画片带进教室,就是哑巴也会说话了。”历史插图是历史事件的真实写照,生动地再现了历史,是教材内容的补充和说明,起到历史教学的辅助作用。为此,教师巧妙运用插图、用好插图,是教师教学思想和理念的充分体现,是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学生正确识图、提取有效信息和自主探究学习等能力的教学策略。教学图片的使用强调了学生的视觉,化枯燥为生动,化呆板为鲜活。首尾呼应,照应开头,为进一步理解丝绸之路的含义辅路架桥。

(三)师生共同归纳:丝绸之路开辟的历史意义。(板书: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七、当堂练习

(一)丝绸之路的开辟谁功劳最大 ( )

A.班超 B.张骞 C.郑和 D.甘英

(二)西汉时中国的丝和丝织品源源不断地从长安运出,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到达中亚、南亚和西亚,再转运到大秦,形成了 ( )

A.和亲之路 B.反击匈奴之路 C.出使西域之路 D.丝绸之路

(三)西汉设置西域都护是在 ( )

A.公元前138年 B.公元前119年 C.公元前60年 D.公元60年

(四)丝绸之路开辟的历史意义是 ( )

A.促进东西方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B.中国能去西方 C.汉武帝重视经济建设 D.西汉时期国力强盛

【设计理念】课堂作业的设计必须做到由浅入深,突出重点。此4道选择题的设计,像一串珍珠将“张骞、丝绸之路、西域都护、丝绸之路的意义”镶嵌在一起,形成了知识链,化难为易。

八、知识拓展

(一)张骞出使西域的路线扩展成一条商路的名称是什么?

(二)聪明的你能给这条商路重新起名吗?

(三)改革开放的今天,随着科技的发展,丝绸之路还有用吗?

丝绸之路形成的历史条件范文5

[关键词]“一带一路”;东部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东北亚丝绸之路;历史背景

2013年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一带一路”倡议以政策沟通、O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主要内容,覆盖欧亚非三大洲,沿线人口44亿,经济总量21万亿美元,分别占全球的62.5%和28.6%是中国向世界提供的最耀眼的公共产品。

一、“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原因背景

“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是国家在战略层面上解决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差异、构建全方位战略格局、经略地缘战略、拓展维护海外利益的重大举措,对于地处中部欠发达地区、比邻俄罗斯的黑龙江省来说是重大的战略机遇。

(一)缓解我国区域发展的不平衡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形成了以东部沿海地区为引领的对外开放格局,但中西部地区开放型经济的水平、广度和深度与东部地区相比尚有很大差距。“一带一路”倡议将使中西部地区把贴近内需市场、临近东盟、中亚、南亚、中东欧等贸易伙伴的地缘优势充分发挥出来,释放经济发展的内在潜力。

(二)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

“一带一路”建设横跨欧亚非,是推进沿线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和经贸政策相互协调对接、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利共赢的合作平台。通过“一带一路”建设,将进一步加强我国与沿线国家的合作与交流,有利于加快对国内资源、人才、要素与国外资源、人才、要素的充分整合和利用,实现国内市场与国外市场的全面对接,进而全面提升我国对外开放水平,形成多元开放格局,打造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的升级版。

(三)经略大周边地缘战略依托

“一带”旨在优先发展包括东北亚、中亚、西亚在内的周边地区,以互联互通为发力点,构建基于基础设施、制度规章和人员交流三位一体的全方位链接,构建沿线和平、稳定的发展环境。“一路”旨在倡导和建设新时代的海洋新秩序,通过推进合作,与海上相关国家共同打造沿海发展经济带,同时打通基于开放安全的航海通道。(1)“一带一路”陆海兼顾、东西统筹、南北呼应、双翼齐飞,是中国经略欧亚大陆、构建周边战略依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两只翅膀。

(四)拓展与维护中国的海外利益

近年来,中国海外利益的拓展面临难得的战略机遇,与此同时,中国海外利益的敏感性和脆弱性同步增长,海外利益的维护刻不容缓。“一带一路”沿线地区既是我国重要的海外利益攸关区,同时也是大国地缘政治博弈与非传统安全威胁高发的热点地区,亟需从战略层面加强顶层设计,务实推进,切实保护我国日益增长的海外利益。

二、构建东部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的诉求和优势

为响应“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根据“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背景,依托黑龙江省情实际,黑龙江省提出了建设东部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并已纳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规划。黑龙江省委书记王宪魁指出:东部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国家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国家“一带一路”的丰富和完善。建设东部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主要是深入贯彻落实关于构建“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按照“加强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的总体要求和“深化互利合作、谋求互利共赢”的基本原则,以哈尔滨为中心,以铁路为主轴线,以公路、水运、航空、管道、电网为辅助线,以沿线城市进出口产业园区为重要支撑,建设联接亚欧的国际货物运输大通道,用大通道搭建大平台,吸引生产要素向通道沿线集聚,发展境内外对俄产业园区,构建发达的外向型产业体系,打造全国面向以俄罗斯为重点的东北亚经贸合作的服务平台,形成集生产、贸易、流通为一体的经济区域。

(一)具有优越的基础条件

黑龙江省地处东北亚中心腹地,毗邻俄罗斯,是辐射东北亚诸国、连接亚欧两大洲的重要枢纽地带。明朝时期,南方有郑和七下西洋开辟的“海上丝绸之路”,北方有亦失哈九上北海形成的“东北亚丝绸之路”。晚清时期,“中东铁路”的建成,形成了连接中国与俄罗斯西伯利亚大铁路的东部通道,至今已有百年运营历史。改革开放以来,中俄进出口货物大都经此通道运输,高峰时期铁路货运量达到2200万吨,货运集装箱5.4万标箱,已成为中俄跨境货物运输和中日韩陆海联运的重要贸易通道。目前,我省连续多年保持全国对俄贸易第一大省地位,已成为我国对俄开放的桥头堡和枢纽站。

(二)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

我国东部地区运往欧洲货物,通过我省的东部通道与通过新疆的西部通道相比,运期可缩短25%~30%,运费可节省30%~50%,而且只需经过俄罗斯一国就可达到波罗的海沿岸欧洲多国,更符合现代国际物流要求。

(三)具有强烈的合作共识

高度重视丝绸之路经济带、我省沿边铁路和中俄口岸通道建设,多次指示有关部门加快推进。俄总统普京向主席明确表示,俄方支持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希望中方有效利用西伯利亚大铁路和贝阿铁路,促进亚欧之间跨境货物运输和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三、构建东部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历史背景

“丝绸之路”起初指西汉张骞、东汉班超出使西域时开辟出来的通道,因为丝绸为商道上的大宗商品而得名。后来,这一概念成为古代中国对外交流通道的统称。“Silk-road”“丝绸之路”或“丝路”,最初出现在德国地理学家里希霍芬(Richthofen)所著的地理书籍《中国》(1877年)一书中。该书在第一卷后半部分详细记述了东西方交通的历史,并首次将这条东西干道称为“绢之道”。后经德国人赫尔曼(Albert.Herrman)所著的《中国和叙利亚间的古代丝路》(1910年)定名为“丝绸之路”(silkroad)。

谈及丝绸之路,大家更多会想到的是西北的沙漠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草原丝绸之路和南方丝绸之路。但历史上,黑龙江地区曾经有一条繁荣了几千年的主要用于边疆和中央保持朝贡赏赉往来的驿路,因为东北地区每年有六个月左右的冰封期,而中原的赏赉及商品以丝绸为大宗,这条驿路被称为“东北亚丝绸之路”或“冰雪丝绸之路”。

东北亚丝绸之路的形成绝非一朝一夕的事,它经历了漫长而久远的历史进程,经过了多次的更辄变迁。

(一)早期的东北亚丝绸之路

早在《竹书纪年》《大戴礼记》《史记》等古籍记载,黑龙江地区历史上的少数民族肃慎人为了修好中原,向虞舜进贡,于公元前2249年开辟的以贡赏贸易为主的黑龙江冰雪丝绸之路,至今已有4260多年的历史。《黑龙江省志・大事记》记载:公元前2249年(帝舜二十五年),分布在黑龙江东部地区的肃慎先民派使者前往中原地区,向华夏部落大联盟的首领帝舜贡献弓矢。汉魏时期《三国志・魏志・夫余传》载:“在国衣尚白,白布大袂,袍、裤,履革。出国则尚缯、绣、锦、。”夫余国与中原存在商业贸易,已被史学界公认。

(二)渤海国贡道时期的东北亚丝绸之路

公元698年(唐圣历元年),大祚荣在今吉林省敦化县敖东城建立了震国,自称震国王。对此,唐朝采取了灵活的政策,迅速承认其属国地位,并授予大祚荣左骁卫大将军、渤海郡王,以其所统为忽汗州,加授忽汗州都督。大祚荣随即去号,以“渤海”为国号和族称。从此,渤海国全面效法大唐文明,开疆拓土,创造了“海东盛国”的辉煌。其疆域东临日本海;西至吉林省乾安、长岭和双辽县;南至朝鲜龙兴江;北抵黑龙江省依兰。最后定都于上京忽汗城(今黑龙江省宁安县东京城),立国长达200余年。

作为属国,渤海有向唐朝贡的义务。黄维翰《渤海国记下篇・朝贡中国》(2)载:“渤海在唐营州之东二千里,自国都忽汗州西至长安,史言八千里。而遥遣使如中国,有朝贡、谢恩、祈请、贺正、进奉端午诸名。贡道:陆行,渡辽入幽州境;水行,渡海入青州境。”唐朝也非常重视渤海国的殷勤臣服,为渤海等国等东北亚地区的使臣设置了接待官员。开元二十八年,以平卢军节度兼渤海黑水等弯府经略处置使,代宗大历初,改以淄青节度使领检押新罗渤海两蕃使,穆宗践祚,又加平卢以检押新罗渤海两蕃使。有朝贡就有恩赏,中国历代皇帝对四方来朝的属国使臣基本采取赏大于贡的政策。据统计,渤海国共向唐朝朝贡140余次。此外,还向后梁、后唐朝贡了10次。在不完全的朝贡记录中,明确赏给丝绸的就有数十条。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朝廷的恩赏,还有民间贸易。《渤海国志》(3)载:高王十六年(唐玄宗开元元年),“遣王子朝唐,十二月至长安,奏请就市交易,入寺礼拜,玄宗许之。”

(三)宋代的东北亚丝绸之路

公元1004年,宋与契丹(后改称辽国)签订了“澶渊之盟”,此后一百多年间,每年向辽交纳岁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后增至银二十万两,绢三十万匹);两国还于边境设置榷场,开展互市贸易。《宋史・食货志》(4)载:“景德初,复通好,请商贾即新城贸易。诏北商赍物货至境上则许之。二年,令雄、霸州、安肃军置三榷场,北商趋他路者,勿与为市。遣都官员外郎孔揆等乘传诣三榷场,与转运使刘综并所在长吏平互市物价,稍优其直予之。又于广信军置场,皆廷臣专掌,通判兼领焉。三年,诏民以书籍赴沿边榷场博易者,非《九经》书疏悉禁之。凡官鬻物如旧,而增缯帛、漆器、粳糯,所入者有银钱、布、羊马、橐驼,岁获四十余万。”于是,东北亚丝绸之路的路线发生了变化:在开封与辽上京(今内蒙古巴林左旗)间,形成了一条以岁币为主要形式的半官半商丝路。

公元1115年,女真人建立的金朝崛起于白山黑水,北宋撕А板ぴㄖ盟”,联金灭辽。但是,由于北宋没能按约定攻下燕京,不得不答应将每年输送给辽国的岁币转赠金国,还要答应每年交100万贯作为“代燕税”。这样,东北亚丝绸之路转而指向东北,目的地为黑龙江省阿城市的金上京古城。北宋灭亡后,偏安一隅的南宋,于公元1141年与金国划淮河为界,臣服朝贡。岁贡银、绢二十五万两、匹,每年春季搬送泗州(今安徽省泗县)交纳。到了金世宗大定年间,两国出现了长达40年的和平时期,互市贸易空前繁荣。《金史・食货志五》(5)载:“四年,以尚书省奏,复置泗、寿、蔡、唐、邓、颖、凤翔、秦、巩、洮诸场。”榷场互市交易中,南宋的主要商品是绢、布、麻、丝绸之类。

(四)明朝时期的东北亚丝绸之路

明朝永乐皇帝朱棣夺取皇位后,锐意进取,积极扩张。为此,他改变祖训禁绝之旨,几乎同时开辟了可与“张骞丝路”媲美的两条丝绸之路:一条是著名的“郑和七下西洋”的海上丝绸之路;另一条就是“亦失哈九上北海”的东北亚丝绸之路。明王朝为了巩固东北领地,设立了奴儿干都指挥使司,管辖黑龙江、精奇哩江(今俄罗斯结雅河)、乌苏里江、松花江流域及库页岛(今俄罗斯萨哈林岛)等地土著居民。亦失哈,又叫亦信,海西女真人,是明廷的宦官。永乐九年(公元1411年)春,他统率千余官兵,乘坐着满载布帛丝绸、粮食器具等物资的巨船,乘着春天的季风,扬帆起航,浮江而下。从松花江驶入黑龙江,不舍昼夜,直下奴儿干。永乐十一年(公元1413年),当亦失哈第三次巡视奴儿干都司时,在奴儿干都司官衙所在地附近原有观音堂的基础上,修建了一座供奉观世音菩萨的佛寺――永宁寺。为了纪念永宁寺的修筑,亦失哈又竖立了一块石碑,上刻《永宁寺记》碑文,记录了建立奴儿干都司的史实及亦失哈前两次巡视的过程。明代史料表明,从永乐九年(公元1411年)到宣德七年(公元1432年)的二十多年间,亦失哈九次奉命巡抚奴儿干,没用武力,便征服了奴儿干及海外苦夷诸民。

由于明朝采取了赏大于贡的政策,使朝贡的队伍日益频繁,不断扩大。女真的纳贡使团来到中原,不仅得到丰厚的金银、丝绸、粮食和其他用品的赏赐,还获得了在中原进行贸易的机会。于是,大批的丝绸、绢、苎丝袭衣、金织以衣等物品,源源不断地进入黑龙江流域,那里的人们则与日本进行贸易,中国的丝绸变成了“虾夷锦”,这种交易持续到清朝中叶。明代的东北亚丝绸之路,南起于双城市石家古城,走阿城,经宾县鸟河,沿松花江迤俪北上,于黑瞎子岛入黑龙江,直抵黑龙江入海口。

(五)清朝时期的东北亚丝绸之路

清朝继续了东北亚丝绸之路,管理这一事务的是盛京将军、吉林将军、黑龙江将军。采取的方式主要有贡赏和贸易。乌绫,是满语“财帛”。赏的对象是赫哲、费雅喀、库伦、鄂伦春、绰奇楞、库野、恰喀拉诸部落少数民族的朝贡者。黑龙江中下游的各族人民,定期向清政府贡献貂皮等土产,清政府在三姓副都统衙门设专职赏乌绫官员,定期到黑龙江下游的奇集(俄罗斯奇集湖)、普禄乡(俄罗斯波卡罗夫卡)、莫尔气(俄罗斯共青城)、德楞(俄罗斯利特温采沃)等地,设临时“丝城”接受贡貂、赏乌绫。其中黑龙江将军开通了以齐齐哈尔为中心的南北驿道:北道为齐齐哈尔至瑷珲城;南道为齐齐哈尔至茂兴站。康熙朝,又开通了齐齐哈尔通往呼伦贝尔(海拉尔)的驿道,以及墨尔根(黑龙江省嫩江市)至雅克萨的驿道。中国丝绸的魅力,导致了山丹贸易的出现。山丹,是库页岛、北海道人对黑龙江下游少数民族的称谓。北海道的阿依努人(虾夷人)为了获得中国丝绸,通过换货等方式,开展了山丹交易。中国丝绸从北海道流入日本。日本把库页称作“北虾夷地”,故而把中国丝绸称之为“虾夷锦”。这条丝路一直持续到沙俄入侵前。

古往今来,这条漫漫古道上响起过銮铃声声,目睹过驿马驰骋,见证了旌旗飘舞、商贾穿行。今天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推动下,在黑龙江省委、省政府构建东部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政策的努力下,这条千年古道必将重现荣光,为中华民族的繁荣富强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张蕴岭:“如何认识“一带一路”的大战略设计”,载张洁主编:《中国周边安全形势评估(2015):“一带一路”与周边战略》,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年版。

(2)清・黄维翰《渤海国记》,广文书局,1968年。

(3)《渤海国志三种》,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年。

丝绸之路形成的历史条件范文6

关键词:汉唐;宏观历史;丝绸之路;解析

中图分类号:k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3-0015-03

据大量中外考古文献资料显示,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中原地区与西方以及中亚就已经有贸易商的往来。我国科考家曾在西周遗址发现大量的胡人形象、和田玉器物,并在新疆和中亚地区发现了大量的金属器物和丝织品,这为我国与中原和西方的早期商业往来提供了佐证。丝绸之路连接亚、欧、非三个大洲,实现了东西方社会的交流,促进了世界文化的交融。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后,中西方的路上交通得到迅速的发展,到了唐代,丝绸之路的发展达到鼎盛时期。丝绸之路将古希腊罗马文化、波斯文化、印度文化和中国文化跨越时空界限连接在一起,推动了世界文明的融合及发展,被誉为“人类文明的运河”。

一、丝绸之路巩固汉唐政治文明

丝绸之路的开通和发展与汉唐政府的政治文明紧密相连。丝绸之路周围各国的政治局势十分动荡,每有商业活动或军事行为,各国必会加强运输和管理力度。想要快速有效地汇聚全国的财力和物力,统治者必须增强政治才略和个人威信,并加强政府中央集权制度。因此,许多与丝绸之路有关的历史资料均为政府保存的官方史料,反映国家政权的政治内涵,得到当时王朝的认可,是折射国家建设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1]。

(一)西汉王朝完成了丝绸之路的开通

丝绸之路是在一次找寻军事同盟的外交行动中开拓的。汉朝武帝时期,西汉王朝经“文景之治”奠定了丰厚的财力基础,国力逐渐强盛,朝廷不再受限于取悦匈奴的和亲政策,欲以武力攻打匈奴。受西北边境上匈奴的长期扰袭,汉王朝受压已久,欲凭借其军事实力,拓展西北。为了打击匈奴,汉武帝刘彻计划联合西域诸国,于公元前130年,派遣张骞率领使团前往西域,寻找被冒顿单于逐出故土的匈奴宿敌大月氏。尽管这个外交理想最终因大月氏的政治顾虑而化为泡影,但张骞的西行之路见识到了西域的丰富物产,他推断从蜀地有路可通往大夏。张骞以其敏锐的洞察力记录了所经各国的风土人情和政治制度,使汉武帝意识到想要提高经济利益和军事实力,实现帝国拓展的战略,必须联合西域诸国。然而,匈奴垄断了前往西域的贸易通道,并在北部及西北部形成一个扇形的包围圈将西汉王朝禁锢其中,阻碍了西汉王朝向外发展,这与汉武帝的扩疆计划相冲突。因此,由张骞首次打通的丝绸之路,凿通了从中国通往西方的陆路通道,被称为“凿空之旅”,对西汉王朝及中国古代的发展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为了实现扩张疆域的目的,汉武帝开始了一系列的军事与外交行动,以巩固西汉王朝政治基础。首先,汉武帝试图避开匈奴,从西南地区开辟一条与乌浒河流域相通的路线,但受地理条件的限制和边疆蛮族的抵挡而未能实现。汉王朝转向打通由匈奴占据的通往塔里木盆地一带的通道,为重击匈奴,汉武帝派遣卫青、霍去病三次大败匈奴,于公元前121年和前111年先后在河西走廊地区建立敦煌、酒泉、武威和张掖四郡,巩固了丝绸之路的咽喉地带。公元前121年,西汉王朝在祁连山地区设立了五个属国,自此,至西域的陆路交通已可全面通行。此后,西汉王朝开始了与匈奴长达数十年的激战,于公元前60年,匈奴势力基本从西域撤退,西域各国纷纷归附于汉王朝[2]。接着,西汉王朝设立西域都护府,作为汉朝在西域的最高行政机构,总管西域事务,直至西汉末年,时局动乱,丝绸之路多次被阻断。直到公元73年,东汉派遣班超出使西域,他帮助西域各国抵御匈奴,摆脱了匈奴的控制,东汉任命班超为西域都护,才重新开通了隔绝58年的西域丝绸之路,加强了西域与中国的联系。

(二)大唐王朝促进了丝绸之路的繁荣

随着大唐王朝的繁荣发展,丝绸之路再度引起了统治者的高度关注。唐代初期采取消极的对外政策,禁止百姓出关经商,遏制中西

通发展。《新唐书》和《旧唐书》均记载了唐王朝在西域地区的军事及外交行动。为了重新打通丝绸之路,唐朝政府击破了突厥的防线,突厥正式归附于唐王朝,唐朝的领土逐渐扩张至咸海周围。唐朝军队平乱高昌后设立了安西四镇,作为唐朝政府控制西域的政权机构。同时新修唐玉门关,进行移民屯垦,并设置了国家监牧区,不仅发展了地方经济,还能供应沿途商旅需要。唐朝的外交活动和政治势力拓展到中亚地区,丝绸之路上的贸易活动也比汉代繁荣[3]。

从汉唐的宏观历史发展可见,丝绸之路的文化交流和商业贸易蕴藏着军事利益和政治势力,为了自己的野心和利益,各代统治者都在这个地区大肆活动。作为大唐王朝通往中亚的重要商道,丝绸之路沿着戈壁沙漠的边沿,穿过唐朝的西北部,直通撒马尔罕、叙利亚和波斯。丝绸之路的中断时期,一度造成商旅往来不通,物资囤积严重,信息往来受阻,给唐朝的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丝绸之路形成的历史条件范文7

关键词海上丝绸之路筹划建设构想

〔中图分类号〕F114.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47-662X(2015)10-0027-09

在中国逐步走向海洋、实现和平崛起的现实条件下,充分开发海洋、利用海洋形成自己的比较优势已经成为中国发展的战略选择。伴随着新海洋观的确立,国家已经明确提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构想。近些年国内学术界对历史上的海上丝绸之路进行了充分的、卓有成效的研究,取得了不亚于国外同行的精湛成果。但是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研究才刚刚开始。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其意义远远超过纯粹的经济、贸易层面而具体深入到关系中国未来几十年发展以及全面走向世界的重大战略。因此,无论从何种意义上说,总结东方历史上丝绸之路的成功经验,探讨向未来发展延伸的基本走向,赋予其具有时代感的崭新内涵,直接关系到中国21世纪发展的大方向与大格局。

一、历史上海上丝绸之路对东西方经济与

文化交流交汇的重大贡献海上丝绸之路作为一个特定的历史概念与范畴,是指存在于东方历史上自中国汉代至近代的以丝绸和陶瓷为主要贸易的商路,范围东起中国、经东南亚、南亚、西亚而达于非洲与欧洲,惠及的国家和地区众多,地域广阔,可视为东方历史上对外交流与合作的典范。在人类掌握了航海与造船技术的条件下,浩瀚的海洋已经不再成为关山迢递的阻隔,而是变成无远不至的通途。从汉代起,由中国开辟的海上航线已经穿过马六甲海峡,到达印度和斯里兰卡,把南海和印度洋连接起来了。彭德清主编:《中国航海史》(古代航海史),人民交通出版社,1988年,第51页。 如果从更为广阔的视角来看,它既是中国商品走向世界的商路,也是中国与世界发生联系的桥梁与纽带,一条重要的海上交通运输线,在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史上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近代以前,这条商路以中国商人和阿拉伯商人为主体,以亚洲其他国家商人为主要参与者,他们共同缔造了古代东方国家的辉煌,推动了社会整体进步。法国著名历史学家谢和耐在谈到汉代的贸易时曾经指出:“虽则中国丝绸大部分运往近东和地中海盆地,但切勿忘记,丝绸贸易事实上扩展至整个亚洲”。[法]谢和耐:《中国社会史》,黄建华、黄迅余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110~111页。谢和耐谈到的仅仅是汉代丝绸对外贸易的情况,后来的发展远远超过亚洲的地域。

唐宋以来,中西航道大开,华商积极参与世界贸易,国家重视,宋代的外贸收入已经占到国家税收的1/5以上。这是中国历史上不曾有过的崭新现象。“对外贸易给中国带来了象牙、檀香木等热带地区出产的奢侈品,中国人有时使用铜钱购买这些东西。……大部分贸易平衡是通过向外输出丝绸、茶叶和瓷器等中国商品来维持的。”“在某种程度上,因为贸易给国库带来了如此丰厚的收入,所以,国家有史以来第一次积极鼓励外贸,维护(或改善)港口和运河的正常运转,修建客栈和导航设施,甚至直接出面兴建供外国商人和来自遥远省份的客商居住的旅舍。贸易也是利益之源。”[美]罗兹・墨菲:《东亚史》,林震译,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2年,第144、145页。从单纯的农本国力观到商贸同样提高国力的发展,反映了中国国力观螺旋式升进的历史过程。对于贸易致富致强,提高国家实力的重要作用国内外有比较一致的看法,美国海军战略理论家A.T.马汉曾经写道:“海上贸易对各国的财富和实力的深远影响,早在指导海上贸易的发展和兴旺的正确原理被发现之前,就已经被人们清楚地认识到了。”他极力强调海权对于国家崛起和发展的重要性,进一步写到:海权“涉及了有益于使一个民族依靠海洋或利用海洋强大起来的所有事情。”[美]A.T.马汉:《海权对历史的影响》,安常容、成忠勤译,出版社,2008年,第1~2页。

2015年第10期

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初步构想

在近代蒸汽动力船出现以前,从事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主要是靠丝绸航路上的大型船只来完成的,虽然陆路交通也发挥着作用,但与海上交通相比,陆上交通的规模、载重与作用远不及海上交通作用那么大。唐人贾耽在《广州通海夷道》中把自广州经南海至波斯湾巴士拉的航线称为东线,途经的国家有越南、马来西亚、印尼、斯里兰卡、印度、巴基斯坦、伊朗、伊拉克等国;把自波斯湾向西经阿拉伯半岛沿岸、亚丁湾至红海口南下东非沿岸的航线称为西线。陈炎:《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外文化交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82页。那时期丝绸之路已经把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与非洲联系起来了。贾耽所记载的航线正是中国商船、东西方使者、僧侣往来之所。随着造船和航海技术进步,宋代中国商船的载重量超过600吨,商船已经结束了循岸航行状态,实现了远距离、长时间航行,贸易的触角已经伸向南亚、西亚、波斯湾沿岸各国、非洲与欧洲,外国商人与使节也多乘中国商船来到中国沿海与内地。根据成书于宋代的《岭外代答》和《诸蕃志》记载,中国对外交往的国家和地区已经多达50余个,其范围东起日本、南洋各国、南亚印度的东西海岸,西到西亚、东部非洲与地中海沿岸,对外交往的扩大就意味着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扩展增多,这种互利互惠、互通有无的交往无论对任何一方都是需要的。正因为如此,东西方社会在普遍生生不已的交流中获得了不断向前迈进的动力。

唐宋时期,中国的丝绸和瓷器销售到东南亚、南亚、阿拉伯国家和东非。⑥彭德清主编:《中国航海史》(古代航海史),人民交通出版社,1988年,第189~192、193页。正是在这条航路上,东方市场上的商品被输入沿岸各国,同样沿岸各国的商品也被输入到中国、印度、日本等国市场。宋代以后,中国政治经济重心南移,生产力发展,国内对奢侈品需求增大,仅进口的香料种类就达数百种之多。⑥国际间交流交往带来的不仅是各参与国个体受益,更为重要的是带来社会的整体发展,引起社会面貌的整体变迁。在农业文明时代,各民族、各国家基本上是以区域为单位生活的,跨国家、跨区域的交流可迅速使人类文明的成果在短时间内实现资源共享,共同受益。宋人周去非在《岭外代答》“航海外夷”条记载,“诸蕃国之富盛多宝货者,莫如大食(即阿拉伯),其次^婆国,其次三佛齐,其次乃诸国耳。……大食国之来也,以小舟运而南行,至故临国易大舟东行,至三佛齐国乃复如三佛齐之入中国。……诸蕃国之入中国,一岁可以往返,唯大食必二年而后可。”周去非:《岭外代答校注》,杨武泉校注,中华书局,2006年,第126~127页。这是外国商船来华的情况,也是当时中国与世界交流交汇情况的真实写照。据朝鲜历史学家郑麟趾编纂的《高丽史》记载,宋代前往朝鲜的宋代商人不下百次,人数多的时候达上百人,他们有不少是福建籍的。黄英湖:《古代福建与朝鲜半岛的交往和移民》,魏楚雄、陈奉林主编:《东方外交与朝鲜半岛问题》,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年,第38页。

《诸蕃志》对中外经贸文化交流的记载较《岭外代答》详细得多。来自国家的和民间的力量在推动区域间的大宗贸易,商品贸易的力量深入到沿岸各港口城市与附近村庄,出现新的文明区域与新的经济增长点,促成古代西太平洋贸易网、印度洋贸易网与地中海贸易网的衔接与互动,极大地丰富了各国的物质文化生活。有资料统计,1050-1150年间中国从国外市场输入的商品进口量增长了10倍,亚丁(海岸)从印度和中国所获得的商品有铁、刀剑、麝香、瓷器、马鞍、生丝织品、棉纺织品、芦荟、胡椒与香料。[英]李约瑟著,柯林・罗南改编:《中华科学文明史》第3册,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系译,上海人民出版社,第147页。东西方贸易航路基本上是沿着自唐代以来所谓的“通海夷道”展开的,构建了东方式的和平交往方式与外交方式。在东西方贸易交流中,东方国家的对外贸易长期处于出超地位。15世纪末葡萄牙航海家达・伽马达绕过非洲南部的好望角航行到印度西海岸卡利卡特海港时,看见从中国到埃及尼罗河的海上贸易非常惊异。[美]罗伯特・D・卡普兰:《印度洋圈推动世界》,奥山真司、关根光宏译,合同出版株式会社,2012年,第55页。东方国家的对外交往理念与行为是不同于近代西方国家的损人利己、单方面攫取利益模式的,它强调的是互利与共赢,发展到今天,这种交往方式仍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

宋元时期对外贸易与交通出现了鼎盛与繁荣。16世纪以后东方海上丝绸之路逐渐受到来自欧洲殖民势力的冲击与挑战,造成传统的贸易关系格局向近代由欧洲人主导的贸易关系格局转变。这个过程经历了两三个世纪之久。东南亚、南亚几乎所有国家都沦为西方国家的殖民地,在痛苦中被迫与西方“接轨”,接受西方国家的贸易体制与规则。由西方人主导的贸易在结构、性质、数量方面是不同于以前的。从东方输出的商品来看,仍然是传统的农业和手工业产品,丝绸、棉织品、茶叶、瓷器、人参、药材、香料、木材为大宗,西方国家对东方市场的输出品已经变成工业革命后的商品,或经过工业革命后的思想、文化、战舰模型与其他科技。商品的不同反映出东西方两种国力的不同,或许是由于这个差距形成后来东西方发展差距的天然分野。陈奉林:《对东亚经济圈的历史考察》,《世界历史》2009年第3期。同是一条航路,往来不同性质的商品,反映出东西方社会发展的一些差距,世界历史向西方倾斜。这就是为什么东方几乎所有国家都遭受西方侵略与掠夺的原因所在。认真研究这些鲜活的历史,对我们今天仍富有教益。

二、构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路径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提出、规划与建设是中国外交发展方向的重大选择,体现了中国与时俱进的开放精神,具体涉及到我国对外发展战略、战略重点及其走向等问题,必须从战略的高度予以全面规划与布局,把现实利益与长远利益、国内发展与国外利益、和平崛起与长久安全结合起来。2015年3月28日,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和商务部联合《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标志着“一带一路”战略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我国利益攸关的大事。本文认为,在目前形势下必须解决好以下几个带有全局性的问题。

1.加强和深化与东盟国家的关系。东盟现在拥有近6亿人口,总面积近460万平方公里,与中国毗邻,是一个巨大的潜在市场和新兴经济体。在经济领域,中国与东盟相互依存度在加深。2007年,中国对东盟出口额为941.39亿美元,从东盟进口额为1083.69亿美元,东盟成为中国第四大贸易伙伴和第三大进口来源地。陆伟:《当代亚洲地区国家政治与经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第250页。在历史上,这里是古代西太平洋贸易网,内部经济文化联系紧密,天赋自然资源丰富,交通贸易网络发达,商业城市众多,与东亚一道构成人类文明的重要区域,地缘优势十分突出。自战后以来,东盟国家的整体作用在上升,目前尽管有少数几个国家与中国存在领海争端,但从长远来说这种争端不可能改变中国与东南亚乃至整个东亚的合作趋势。随着中国的日益强大,领海争端会迎刃而解。中国要走向世界,向南、向西发展,必须在东盟国家找到战略支撑点。从近代历史来看,东南亚一直是大国力量的交汇地区,冷战时期又是东西方大国力量对峙的前沿地带。在今天看来,这里仍然是大国重点影响的地区。因此,发展与东盟国家关系中国具有地缘上的优势,东盟国家出于自身发展的考虑也希望借助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改善自己的基础设施,分享中国经济改革成果的红利,提高在国际上的竞争能力。

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历来中国与东南亚经济贸易联系密切,华侨和华商发挥了重要作用。最近几十年这里政治稳定,投资环境改善,成为世界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上个世纪80年代,东盟经济增长率每年达到4.9%,高于北美和世界其他发展中地区。[日]伊东弘文、德永正二郎编:《亚洲太平洋经济的成长与变动》,九州大学出版会,1992年,第1页。应该指出,由于西方冲击造成东南亚国家诸多问题与矛盾,特别是冷战时期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关系处于极不正常的状态,限制了中国在东南亚的发展。在区域经济集团化加速发展的大趋势下,从地缘政治与经济上考虑,中国应该进一步加速推动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在中国-东南亚间产生良好互动。中国积极推动东盟经济一体化,有利于中国在周边地区发挥大国作用,形成有利于中国的地缘优势。相对于其他大国,中国更具有地缘优势发展与东盟关系,“亚洲西南大陆桥”的建设使南中国海-北部湾地区的发展同孟加拉湾地区的发展联系起来,使太平洋和印度洋发展浪潮互相呼应。⑤黄枝连:《东亚发展的典范转移》,澳门大学出版中心,2011年,第315、312页。

2.让东盟市场与印度洋市场联结贯通起来。自古以来,古代西太平洋贸易网与印度洋贸易网相互贯通联接,发挥出各自的作用。大约从公元前2000年起,印度与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建立了商业联系;从早期伊斯兰时代起,中国的瓷器已经大量通过尸拉夫、卡伊斯和霍尔木兹海峡输入到中东各城市,印度与东非的商业联系也早已建立。[美]A・J・科特雷尔、R・M・伯勒尔:《印度洋:在政治、经济、军事上的重要性》,上海外国语学院英语系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76年,第132页。15世纪,明代郑和曾率领庞大的船队多次访问印度,为扩大两国贸易做出了贡献,[日]若山俊弘监译:《中国、印度的战略意义――全球化企业战略的再构建》,同文馆出版株式会社,2010年,第43页。开创了中国大规模海上西行的先例。在经济全球化以及竞争加剧的形势下,中国对外发展的取向就是向南和向西发展,从东南亚到南亚、西亚和非洲的广阔地区找到战略支撑点。按照英国学者麦金德的说法,由欧亚大陆和非洲大陆的广阔地带构成所谓的“世界岛”,是“世界政治的枢纽”;美国的布热津斯基把从西欧里斯本到东亚符拉迪沃斯托克的广阔区域视为战略大棋局,是决定世界稳定与繁荣的关键。在今天看来他们的论断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不同的是欧亚大陆地缘文明的重心在向东亚和南亚地区转移。世界文明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有一定的发展规律,文明的重心也不可能永远停留在一个地区。在现代信息文明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条件下,文明区域的发展与崛起不同于农业文明时代。

贯通东盟市场与印度洋市场的另一层涵义,在于保持中国与印度、西亚、非洲和欧洲航路永久畅通与安全,形成海上航路优势。按照《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的设想,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不仅从中国沿海各港口延伸到印度洋和欧洲,向南还要扩展到南太平洋。这个凌越前人的计划给中国提供了广阔的战略空间。今天航路的意义已经不同于古代,被注入了时代内涵,更多地着眼于国家的安全与发展。无论东盟还是印度都是中国的近邻,“走向21世纪的中国外交,重点应放在对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关系发展上,改变传统的远交近攻为远交近通。”⑤这是一个意味深长的转变。南亚及西亚地区的区域优势历来为各国政治家、军事家、经济学家所重视,为此历史上发生的战争与冲突不计其数。德国地缘政治学代表人物卡尔・豪斯浩弗曾引用拉采尔的话说:“只有海洋才能造就真正的世界强国。跨过海洋这一步在任何民族的历史上都是一个重大事件。”[英]杰弗里・帕克:《二十世纪的西方地理政治思想》,李亦鸣、徐小杰等译,出版社,1992年,第63页。今天的海洋对于人类完全是一种新领域,丰富的天赋资源无疑成为国家崛起的重要条件,英国学者杰里弗・帕克指出:“一个有生机的国家不单需求扩张,而且能够按照这个国家的需要灵巧地介入理想的地域。重要的是应在地理上结盟,而不是树敌。”[英]杰弗里・帕克:《二十世纪的西方地理政治思想》,李亦鸣、徐小杰等译,出版社,1992年,第63页。他所说的“扩张”历来为人们所诟病,我们可以根据时代要求理解为扩大交往的范围与交往的对象,以和平、发展与共赢作为交往的准则。

经过战后几十年经济发展之后,中国、印度都已成为地区性大国,形成与欧洲、俄国和美国竞相发展态势,东亚和南亚两大区域有条件成为决定世界命运的关键。1947年,印度尼赫鲁就提出了“印度中心论”的目标,他在《印度的发现》一书中写道:“在将来,太平洋将要代替大西洋而成为全世界的神经中。印度虽然并非一个直接的太平洋国家,却不可避免地将在那里发挥重要的影响。在印度洋地区,从东南亚一直到中亚细亚,印度也将要发展成为经济和政治活动的中心。”[印]贾瓦哈拉尔・尼赫鲁:《印度的发现》,齐文译,世界知识出版社,1956年,第712页。经过几代领导人的努力,到1990年代印度实现了经济上的快速发展,建立起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政治体制,实现了自由化、市场化与国际化的目标,在计算机技术、空间技术以及核能技术方面树起了大国形象,成为当今具有发展潜力的发展中大国之一,进入“金砖”国家行列。根据安格斯・麦迪森的统计,1998年印度的GDP已经占到世界经济总量的5%,仅次于美国的21.9%,中国内地的11.5%和日本的7.7%。[英]安格斯・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伍晓鹰、许宪春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21页。

从经济发展指标来看,除了个别年份GDP年增长为1.43%外,其他大部分年份印度的经济增长一直居高,2006年GDP增长率为9.4%,2007年达到9.62%。张力群:《印度经济增长研究》,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 年,第87~88页。这个速度对印度来说意义重大,它同其他“金砖国家”一起构成国际关系中的新兴力量。有资料预计,到2025年中国GDP将占世界的15%,2050年占到28%,同时期的印度将从5%上升到17%。[日]若山俊弘监译:《中国、印度的战略意义――全球化企业战略的再构建》,同文馆出版株式会社,2010年,第8页。若干迹象表明,地缘政治重心的大锤已经向中国-印度一侧倾斜。南亚次大陆和中国尽管发展程度不同,但都是在占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里启动了社会全面变革,“将来或许会看到这两个地区的势力代表两个不同的单元,而这两个单元的势力,只能越过印度支那半岛的南部从陆地和空中连接起来,以及绕过新加坡从海上连接起来。如果这是确实的话,则亚洲地中海对独立的亚洲在政治战略上将继续具有重大意义”。[美]斯皮克曼:《和平地理学》,刘愈之译,商务印书馆,1965年,第75~76页。中国要保障来自非洲、中亚地区的石油供应,必须维护印度洋上的交通线绝对畅通。有关材料显示,中国从非洲、中东地区进口的石油、天然气,约有85%左右是经由印度洋和马六甲海峡输入国内的,[美]罗伯特・D・卡普兰:《印度洋圈推动世界》,奥山真司、关根光宏译,合同出版株式会社,2012年,第429页。保障海上航线安全与畅通至为重要。

3.推动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形成南北两路相互支撑。推动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建设都是极为重要的,是落实国家 “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构想的实际步骤。“一带一路”作为一个全新的发展战略提出来,内涵与外延被赋予了不同于以往的崭新内容。它所涉及的绝不仅仅是经济与贸易的纯经济层面,更为重要的是涉及政治、外交、科技、交通、环保、安全、劳务输出以及文化发展等诸多方面,是一个全面演进和整体提高的过程,单一的或纯粹的经济观点是不能够解释其重大现实意义的。陈奉林:《从海上和陆上丝绸之路两栖建设中寻求中国的发展》,《太平洋学报》2015年第5期。中亚和西亚地区幅员辽阔,自古以来与中国关系密切,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自然资源丰富,与欧洲、非洲、印度洋联系密切,是东西方文明的交汇处,历来为各大国所重视。如此重要而突出的地理位置对于任何一个大国都是重要的,在现实中可以形成一种强大的地缘政治优势。冷战时期这里是美苏两个大国激烈争夺的地区,造成的冷战后遗症至今未能消除。对于西亚与中东地区的重要性,布热津斯基认为它是“一个政治上混乱但能源丰富的地区,它对于欧亚大陆西部和东部的国家,以及最南部地区那个人口众多、有意谋求地区霸权的国家来说,都有潜在的重大意义。”[美]兹比格纽・布热津斯基:《大棋局――美国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缘战略》,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47页。

唐宋以来,几条商路联系着中国与西亚和南亚。大体说来,从天山北路经帕米尔到达印度西北,从西域南路经克什米尔到达印度,由吐鲁番经、尼泊尔到达印度,从中国西南的云南昆明抵达印度东北部,还有海上到达印度的航路。[日]近藤治:《东洋人的印度观》,汲古书院,2006年,第239页。自从这里发现石油和天然气后,更加增大了它在国际政治中的重要性,因而频繁引发各种矛盾、冲突和战争。以中国老子所说的“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来观察这个地区会发现,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丰饶的物产使其受惠,但也成为它们屡遭外敌入侵的根源,亚历山大的东侵,十字军的东征以及战后的多次战争,都使这个地区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今天中东、西亚地区的许多问题都可以找到历史根源,复杂的历史因缘屡屡昭示于前。

饱尝战火与大国争夺之苦的中东、西亚地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渴望持久的和平、稳定与繁荣,历史与现实的特殊性决定了他们需要既符合本地区民族特点,又符合世界经济发展大趋势的合作共赢模式。我们可考虑按照循序渐进的方式构建中国与西亚地区的合作,彻底摒弃殖民主义时代、帝国主义时代损人利己、单方面攫取利益的旧模式,推进与各国合作,把在国内倡导的生态文明理念纳入当地资源开发与合作的开展上,走绿色、低碳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在对当地资源开发与合作中,要建设好“欧亚大陆桥”,发挥大陆桥的辐射与带动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对海上丝绸之路的有力支撑,只有南北互为犄角、桴鼓相应,才能形成合力,推进中国走向世界的步伐。无论从中国的发展取向还是战略空间需求方面,亚洲西部地区都与中国利益攸关,是中国努力拓展的国际区域。从能源而论,中国在西亚、中东地区具有巨大的能源利益。2008年中国从中东地区进口的石油占进口总量的56%,由此看出中东石油是中国海外石油利益的重中之重。汪段泳、苏长和主编:《中国海外利益研究年度报告》(2008-2009),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130页。要推进中国与西亚、中东国家的关系,除了坚持良好的政治关系外,还要以互利共赢的原则参与当地的经济开发与发展,帮助当地居民改善生活,实现共同发展的目标。

4.推动中国与非洲关系纵深发展,尽快在非洲东西海岸建立商港。非洲战略资源和能源储备为各大国所看中,竞争在加剧。有资料统计,非洲拥有全球黄金储备的40%,石油储备的10%,铬和铂金储量的80%-90%。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非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第9页。从目前中国与非洲关系来看,基本上以经济关系为主,更多地参与当地资源的开发与基础设施建设,这对我国来说是远远不够的,还应该进一步考虑在非洲东西海岸找到立脚点,建立适应中国发展的商港。以建立商港为依托,把自东南亚经印度洋、到非洲的航路连结贯通起来,实现海上航路安全畅通。

在对待海外利益上,长期以来我们一直有着一种模糊的认识,即把合理的海外利益与殖民主义、帝国主义时代的巧取豪夺混同起来,不敢理直气壮地谈海外利益,更不要说去主动争取。在痛定思痛中反思历史,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解放思想,建立一种新的视野,是当前应该做的一项工作。在走向世界的过程中,中国在海外利益的领域、规模、影响越来越大,牵涉到的国家也越来越多,再不大胆地去取得、保护和调整就被动了。最近十几年中国的企业已经大规模地走进非洲,参与当地的资源开发与基础设施建设,有了一定的基础。据统计,目前中国在非洲的企业超过2000家,遍布50多个国家。我们奉行的是平等、正义与共赢的原则,“发展为本,和平为贵,是人类的文明交往的原则。文明交往的任务是消灭暴力交往的根源,把和平与发展结合起来,把历史交往引向法制秩序和道德规范的轨道上来。”彭树智:《文明交往论》,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9~20页。

三、在历史的延续中创造新的东方历史

中国既是陆上大国又是海洋大国,海岸线长达18000公里,兼具陆上与海上两种地缘优势,这样的海陆兼具优势在世界上并不多见。经过长期生活实践之后,中国获得了对海洋属性的深层认识,国家的发展,民族的兴旺,以及重大政治、经济、文化活动向更高层次跃进都有赖于对外交流,海上交通交流无疑起了决定性作用。“海上丝绸之路虽以丝绸贸易为开端,但其意义却远远超过丝绸贸易的范围。它把世界各地的文明古国如:希腊、罗马、埃及、波斯、印度和中国;又把世界文化的发源地如:埃及文明、两河流域文明、印度文明、美洲印加文明和中国文明等连接在一起,形成了一条连接亚、非、欧、美的海上大动脉,使这些古代文明经过海上大动脉的互相交流而放出了异彩,给世界各民族人民的文化带来了巨大的影响。”⑤陈炎:《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外文化交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52、7页。确实,中国开创的海上丝绸之路穿越时空连结了古代与现代、东方与西方以及南方与北方,向未来发展延伸,给世界各国物质文化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在利己、利人的交流中实现了公平与正义,顾及了国家间的互利与共赢,而不是单纯地为一己之利。中国把自己与世界紧紧联系在一起,显示出中国文化的强大生命力。

丝绸之路形成的历史条件范文8

历史总能留给我们很多遐想,一条薄如蝉翼的丝绸,连起了七千多公里的道路。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主轴线,两千多年来行进着商贸、文明和友谊。伴随着驼铃阵阵和羌笛声声,人们编织出无数梦幻般的故事。今天,就让我们从黄河边出发,越过高山,走向沙漠,走入历史的深处,一直去到遥远的尼罗河畔,一边探寻神奇的古丝绸之路,一边感知着现代的和平与发展。

丝绸,是我国人民群众的伟大发明,它很早就输送到了西方。根据古罗马地理学家斯特拉波的著作,大约在公元前三世纪时,西方已经把中国称作“塞里斯”国。“塞里斯”国是由希腊语“塞尔”“塞里斯”一词而来。“塞尔”是蚕的意思,“塞里斯”是蚕丝产地或贩卖丝绢人的意思。不少学者还认为,希腊语的“塞尔”和“塞里斯”一词,就是由汉语的“蚕”字转化成的。这都说明中国丝绸很早就已输入了西方,也就必然出现了通往西方的丝绸之路。此外,印度学者所著《治国安邦术》一书中有Cinapatta的字句(China即“支那”,指中国,patta即“帕达”,意思是“带”“条”)。它的意思是“中国的成捆的丝”。作者是公元前4世纪时人,如果此书真是他著的话。那么,至迟在汉代以前,中国的丝绸就已输入了印度。

由此可见,丝绸之路是一条十分古老的通道,它的出现可以追溯到张骞通西域以前。

――摘自《历史上的欧亚大陆桥――丝绸之路》

丝绸的魅力

中国古代有四大发明,但却远不能涵盖华夏文明的贡献。与四大发明相比,丝绸是我国出现最早、应用最广、传播最远的又一项重要创造。《古兰经》甚至称颂丝绸是“天国的衣料”。我国已有专家提议要重新定义古代四大发明,丝绸、瓷器均应列入其中。

19世纪末,德国地质学家李希霍芬将张骞开辟的这条东西大道誉为“丝绸之路”。德国人胡特森在多年研究的基础上,撰写成专著《丝路》。从此,“丝绸之路”这一称谓得到世界的承认。丝绸之路,概括地讲,是自古以来,从东亚开始,经中亚、西亚进而联结欧洲及北非的这条东西方交通线路的总称。丝绸之路,简称丝路,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时,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以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联结地中海直至罗马等各国的陆上通道。丝绸之路是一条世界上最长的陆上商道,是贯穿亚欧非三大洲的动脉。

丝绸之路是个形象而且贴切的名字。在古代世界,只有中国是最早开始种桑、养蚕、生产丝织品的国家。丝绸由诞生之日起就受到几乎所有人的喜爱。多少年来,有不少研究者想给这条道路起另外一个名字,如“玉之路”“宝石之路”“佛教之路”“陶瓷之路”等, 但是都只能反映丝绸之路的某个局部,而终究不能取代“丝绸之路”这个名字。正是丝绸之路,将中国的四大发明、丝绸、茶叶、瓷器等传送到了世界各地。同时,中外商人通过丝绸之路,将中亚的汗血马、葡萄,印度的佛教、音乐,西亚的乐器、天文学,美洲的棉花、烟草等输入中国,东西方文明在交流融合中不断更新、发展。

――摘自《人文通史》

繁荣千年

早在远古时期,在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印度河流域和黄河流域之北的草原上,就存在着一条由许多不连贯的小规模贸易路线衔接而成的草原之路。这一点已经被沿路诸多的考古发现所证实。这条路就是最早的丝绸之路的雏形。

早期的丝绸之路上并不是以丝绸为主要交易物资,在公元前15世纪左右,中国商人就已经出入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购买产自现新疆地区的和田玉石,同时出售海贝等沿海特产,同中亚地区进行小规模贸易往来。而良种马及其他适合长距离运输的动物也开始不断被人们所使用,令大规模的贸易文化交流成为可能。比如阿拉伯地区经常使用耐渴、耐旱、耐饿的单峰骆驼,在公元前11世纪便用于商旅运输。在商代帝王武丁配偶坟茔的考古中,人们发现了产自新疆的软玉。这说明至少在公元前13世纪,中国就已经开始和西域乃至更远的地区进行商贸往来。《史记・赵世家》中记录了苏厉与赵惠文王的一段对话:“马、胡犬不东下,昆山之玉不出,此三宝者非王有已。”昆山之玉即为昆仑山下出产的软玉,而胡犬则是产自中亚、西亚的一个狗的品种。

――摘自《丝绸之路》

当罗马人在公元前30年征服埃及后,加之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各国后远东中国倾国力向西拓展的机遇,通过丝路的交流与贸易在印度、东南亚诸国、斯里兰卡、中国、中东、非洲和欧洲之间迅速发展。无数新奇的商品、技术与思想源源不断地传播于欧亚非三洲的各个国家。大陆之间的贸易沟通变得规则、有序。古罗马的市场上丝绸的价格曾上扬至每磅约12两黄金的天价,造成罗马帝国黄金大量外流。另外,穿丝织品被认为是不道德的。这些迫使元老院断然制定法令禁止人们穿着丝衣。不仅仅是罗马人,埃及历史上著名的艳后克利奥帕特拉也曾经被记载穿着丝绸外衣接见使节,并酷爱丝绸制品。

唐朝控制了丝路上西域和中亚的一些地区,并建立了稳定而有效的统治秩序。西域小国林立的历史基本解除,这样一来丝绸之路显得更为畅通。不仅是阿拉伯的商人,印度也开始成为丝路东段上重要的一分子。往来于丝绸之路的人们也不再仅仅是商人和士兵,为寻求信仰理念和文化交流的人们也逐渐出现在这一时期。中国大量先进的技术通过各种方式传播到其他国家,并接纳相当数量的遣唐使及留学生,让他们学习中国文化。同时佛教、景教各自迎来了在中国广泛传播的机会,一时间唐朝人在文化方面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受到这条复兴了的贸易路线巨大影响的国家还有日本。8世纪日本遣唐使节带来了很多西域文物到日本首都奈良,现存奈良正仓院。日本最大的宗教佛教也是通过丝绸之路传来的。1988年奈良市举行大规模的丝绸之路博览会。日本最大的电视台NHK曾从中国到欧洲以实地拍摄方式制作丝绸之路节目。

元朝统治者甚至任命一些外国人――主要是基督教徒,担任地方的行政长官。不过沿着丝路前进的人们,大多是以及其他文化交流为使命的人们,而不再是以商人为主导的丝绸之路了。诸如马可・波罗和长春真人的游记就体现了这一点。这从侧面反映西北丝路的衰落。此外,包括中国在内亚欧大陆进入了逐渐寒冷的阶段。当丝路的历史步入14世纪――中国称其为“明清小冰期”的开端后,西域地区脊背上已不再适合当时的人类居住。西北丝绸之路的东端几乎已经荒废。而西域各古国大多已不复存在,成为流沙之中见证丝路辉煌的遗迹。

――摘自《中外文化交流史》

另外普遍有学者认为存在一条“海上丝绸之路”,它是对陆地丝绸之路的延伸,甚至要早于陆地丝绸之路。宋代以后, 中国的经济文化重心逐渐南移,从广州、杭州等地出发的海上航路日益发达,越走越远,从南洋到阿拉伯海,甚至远达非洲东海岸。在1842年的鸦片战争开始后,这一通道才逐渐式微。

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城镇

从2006年开始,中国和乌兹别克斯坦等中亚五国联合提出丝绸之路跨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行动。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的协调下,中国的申报工作在国务院的统一领导下,由国家文物局组织协调申报,丝绸之路沿线的陕西、甘肃、新疆、青海、宁夏及河南6省区共同参与。这将是我国的民族文化走向世界的一项重要举动。

长安。“八川分流绕长安,秦中自古帝王州。”西安古称长安,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和文化发源地之一。自公元前12世纪,周文王在此建立丰京,揭开了西安作为帝王京师历经千年,雄踞华夏,成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辉煌历史。西安成为与雅典、罗马、伊斯坦布尔等城市齐名的世界历史古都。直至今天,西安城中的塔与碑,城外的陵与墓,连绵的城垣与宫殿遗址,保存的大量珍贵文物以及周乐秦声、汉风唐韵等文化艺术,仍在昭示着这里曾经呈现过的尊贵与豪华、开放与风流。

洛阳。据史料记载:在北魏、隋、唐,洛阳已经把丝绸之路的东西方商贸、文化交流推到鼎盛。北魏时,洛阳作为都城,与西域各国的商贸交流非常繁盛。据《洛阳伽蓝记》记载:“自葱岭以西,至于大秦,百国千城,莫不欢附,商胡贩客,日奔塞下……”隋、唐时期,洛阳和长安东、西两京并重,是当时闻名世界的国际都会。阿拉伯、波斯以至欧洲的商人络绎不绝地来到长安和洛阳,载运商品的骆驼商队,每天都穿梭在天山南北的丝绸之路上。

――摘自《唐代的长安与洛阳》

平城,拓跋鲜卑的崛起之地。今山西大同。在北魏期间成为了中西交通中非常重要的城市,作为北魏初期的首都,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多次西征,其中将领万度归征鄯善声威远播西域,西域各国纷纷来朝贡。在此期间董琬出使西域、韩羊皮远抵波斯都是大事。从北魏开始,“波斯”一名始见于中国史书,标志着中国正式与波斯开始直接的接触,不再像汉朝时通过中介了解。从平城出发,沿鄂尔多斯南面经原州高平城西进,进入河西走廊。西域僧侣大多以此路线到达平城,平城佛教兴盛,云冈石窟就是重要见证。

高平,后称原州,今宁夏固原。为数不多的秦长城就在固原境内,从长安经固原到宁夏平原,自古就有一条军事大道,固原成为这条军事运输通道上的咽喉之地,有“中华襟带”之称。原州是丝路在宁夏非常重要的一个城市,既没有翻越六盘山的崎岖,又能够以最快的速度西渡黄河,进入河西走廊。《洛阳伽蓝记》卷三记载,波斯胡王献狮子,经过此地被起义首领万俟(复姓,音mò qí,属于鲜卑族)丑奴扣留,说明这里是北魏和波斯间通使的必经之地。

金城。商埠重镇。即今天的兰州,汉昭帝始元六年(公元81年)设金城郡,取“金城汤池”之意。隋文帝开皇元年(581年)改金城郡为兰州,以兰州城外的皋兰山而得名,称呼就这样一直延续下来。魏晋南北朝时,金城东行可以至长安、洛阳;西行可以入吐谷(yù)浑之地,渡河北上入河西走廊,至张掖;西北行至酒泉、敦煌,入西域;北行可以与居延古道相接。汉唐以来,兰州作为丝路上的黄河渡口、商埠重镇和货贸集散地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张掖在古时候军事地位相当重要,古称甘州,甘肃的由来就有张掖一半。张掖在古丝绸之路上被誉为“河西第一城”。因为当时几条丝绸之路的分支都是在张掖汇合作为起点延伸向西的。著名的旅游家马可・波罗就曾经在张掖住了长达一年之久,其魅力可见一斑。在公元609年的时候,当时的隋炀帝在张掖召开了29国大会,这是中国世界贸易的第一笔。

――摘自《丝绸之路上的城市》

重塑辉煌

2013年9月,在丝绸之路繁荣了两千多年后,向世界展示了“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宏伟蓝图。亚欧之间的联通再次引起世界的关注,这一新的地理格局发展也必将深刻地影响世界。

为了使欧亚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相互合作更加深入,发展空间更加广阔,我们可以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这是一项造福沿途各国人民的大事业。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先做起来,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区域的大合作。第一,加强政策沟通。各国可以就经济发展战略和对策进行充分交流,本着求同存异原则,协商制定推进区域合作的规划和措施,在政策和法律上为区域经济融合“开绿灯”。第二,加强道路联通。上海合作组织正在协商交通便利化协定。尽快签署并落实这一文件,将打通从太平洋到波罗的海的运输大通道。在此基础上,我们愿同各方积极探讨完善跨境交通基础设施,逐步形成连接东亚、西亚、南亚的交通运输网络,为各国经济发展和人员往来提供便利。第三,加强贸易畅通。丝绸之路经济带总人口30亿,市场规模和潜力独一无二。各国在贸易和投资领域合作潜力巨大。各方应该就贸易和投资便利化问题进行探讨并作出适当安排,消除贸易壁垒,降低贸易和投资成本,提高区域经济循环速度和质量,实现互利共赢。第四,加强货币流通。中国和俄罗斯等国在本币结算方面开展了良好的合作,取得了可喜成果,也积累了丰富经验,这一好的做法有必要加以推广。如果各国在经常项下和资本项下实现本币兑换和结算,就可以大大降低流通成本,增强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提高本地区经济的国际竞争力。第五,加强民心相通。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搞好上述领域的合作,必须得到各国人民的支持,必须加强人民的友好往来,增进相互了解和传统友谊,为开展区域合作奠定坚实的民意基础和社会基础。

――摘自2013年9月7日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的重要演讲

丝绸之路形成的历史条件范文9

关键词:海上丝绸之路;广东;广州;航运经济;地位作用

中图分类号:K205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A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origins of the ancient Maritime Silk Road, Guangdong has advantage in history, geography, economics and culture for the reconstruction of Maritime Silk Road. Because of the specialty of Guangdong, particularly relies on the facts that the start point of Maritime Silk Road was in Guangdong, China, and Guangzhou is the only harbor with more than 2000 years of history, it is of strategic importance for Guangdong to take part in the reconstruction of Maritime Silk Road in the 21th Century.

Keywords: Maritime Silk Road; Guangdong; Guangzhou; Shipping economics; Role and importance

广东濒临南海,地处亚太海洋交通要冲,海岸线长,自汉代以来一直是中国海上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前沿,在东西方经贸往来和文化交流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最早也是最重要的策源地之一,广东在重建海上丝绸之路的过程中,具有历史、区位和文化三方面的优势。《广东航运经济文化史研究》课题组从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与现实角度,结合国家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构想,揭示了广东在海上丝绸之路形成和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提出要加快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巩固和提升广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唯一长盛不衰港口的地位。

1 广东在海上丝绸之路形成和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祥地最早在广东,班固《汉书・地理志》记载了秦汉时期南海航行的完整航线,可看做海上丝绸之路在汉代的最早体现。两千多年来,广东与广州在我国与海外的交流中一直发挥重要作用,有关海上丝绸之路的文物古迹遍布全城,特别是其港口迄今始终未衰,是当今世界上少有的两千多年不衰港。

1.1 广东在海上丝绸之路形成和发展中的地位

(1)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于秦汉时期

东西方的海路交流可以上溯到秦末汉初,当时从中国南方的番禺等地前往东南亚乃至印度洋的海上航路开始接驳贯通,呈现出“珠玑、犀、x瑁、果、布之凑”的活跃景象。1983年发现并发掘的广州南越王墓内发现了来自伊朗波斯帝国(公元前550年至公元前330年)的舶来品――银盒,这一舶来品是经过海上丝绸之路的运输来到南越国的。墓中出土的希腊风格银器皿以及南越国宫殿遗迹发掘出来的石制希腊式梁柱等证实了秦末汉初海上丝绸之路已经诞生。

(2)汉代海上丝绸之路开始于徐闻古港

据《汉书・地理志》所载,从西汉开始徐闻古港就凭借它优越的地理位置、便利的交通条件,在中外贸易中发挥重要作用。汉武帝灭南越国后凭借海路拓宽了海贸规模,从徐闻、合浦通沿海各国,到达已程不国(今斯里兰卡)。东汉时期,“至桓帝延熹九年(166年),大秦王安敦遣使自日南徼外献象牙、犀角、玳瑁,始乃通焉。”这是历史记载的中国与罗马帝国第一次往来。

徐闻古港在西汉时期有繁荣昌茂的历史,作为西汉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毋庸置疑。

(3)唐朝的广州通海夷道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辉煌

唐朝正式形成了海上丝绸之路,当时的名称是广州通海夷道。唐人贾耽《广州通海夷道》把广州到巴士拉港的航路,作为东路航道;把阿拉伯半岛沿岸乃至亚丁湾、红海航道成为西路航道。东路航道大致包括今越南、马来西亚、印尼、斯里兰卡、印度、巴基斯坦、伊拉克等国的沿海据点。西路航道大致包括今天的沙特阿拉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沿海据点。

广州通海夷道作为唐朝最长的远洋航线,是我国人民航海活动辉煌久远的标志,而这条航线的起点就是广州。此外,从广州港起航也有通往日本、朝鲜的航线。

唐代广州“雄藩夷之宝货,冠吴越之繁华”。大历五年(770年),前来的外国海舶,有南海舶、西南夷舶、海道商舶、番舶、南海番舶、婆罗门舶、蛮舶、西城舶、昆仑舶、昆仑乘舶、波斯舶和狮子国舶等名称。广州港口的景象,如刘禹锡诗中所云:“连天浪静长鲸息,映日帆多宝舶来。”

1.2 广州是海上丝绸之路唯一长期不衰的港口

在海上丝绸之路两千多年的历史中,相对其他沿海港口,广州是唯一长期不衰的港口。唐宋时期,广州成为中国第一大港,是世界著名的东方港市。由广州经南海、印度洋到达东非和欧州,途经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长共14 000千米.是当时世界上最长的国际航线;元代时,广州的中国第一大港的位置被泉州替代,但仍然是中国第二大港;明初、清初海禁,广州长时间处于“一口通商”局面。明清时期,以广州为起点的海上丝绸之路已经有3条航线;1784年,美国“中国皇后”号访粤,标志着美国直达广州的航线开通。目前广州海上丝绸之路史迹主要有6处:南越王宫署遗址、南越王墓、光孝寺、怀圣寺光塔、清真先贤古墓、南海神庙及明清古码头遗址。

在九城联合申遗中,我们可以看出广州与福州、南京、北海、泉州、扬州、漳州、蓬莱、宁波在“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与发展中地位与作用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其中广州定位为永不关闭的对外窗口;福州是东南福地的控海咽喉;南京是海上丝绸之路的文化中心;北海是光彩夺目的南海明珠;泉州是盛极宋元的东方大港;扬州是盛世大唐的“海丝”奇葩;漳州是全球化初期的映海明月;蓬莱是中原文明的海上门户;宁波是东亚海域的商贸中心。

1.3 广东航运经济文化是东西方文化激荡的根基

海上丝绸之路不仅是商贸之路,还是古代东西方文明碰撞、交流之路。以海上丝绸之路为纽带,广东不仅是佛教禅宗的“西来初地”,也是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和琐罗亚斯德教来华的第一站和桥头堡,因而留下了众多的历史遗迹:光孝寺、怀圣寺与光塔、清真先贤古墓、石室圣心大教堂,达摩初祖、宛葛素、鄂多立克、沙勿略、利玛窦、马礼逊,还有偶见于史书中如谜一样的昆仑奴以及唐宋时长期居住在广州蕃坊的蕃客。

当我们说起广东人的精神特质时,“开放”、“包容”、“务实”、“领风气之先”已成为普遍的共识。长期的商贸往来,使广东人培养出独立自信的意识,即使在充满屈辱的百年近代史里,广东人仍大胆提出“以夷制夷”、“中体西用”、“商战救国”等口号,充分显示出粤人敢于融入海洋文明的魄力。广东的开拓,源于航运经济;广东的历史发展脉络,基于航运经济;广东的未来发展,更要依托航运经济!

2 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

2.1 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意义

(1)拓展全方位开放新格局

目前,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产能过剩,结构性矛盾突出,需要在全球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中重新定位,进一步融入全球经济体,以开放促改革。

(2)构建开放型亚太经济体系

全球经济治理结构正在发生变化,亚太地区需要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高层次上的区域合作,中国“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有助于提高亚太地区一体化水平。

(3)加强亚太地区安全治理

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以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为时代主题,积极主动地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2.2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内涵

与古海上丝绸之路相比,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形态和内涵都已发生较大变化。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不仅是有形通道,更代表着一种精神和文化。不仅包涵了自然形态,而且反映各国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内涵。

(1)机制方面:以中国为核心的区域合作机制。

(2)理念方面:互信、包容、合作、共赢。

(3)定位方面: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责任共同体。

(4)实现途径:经济融合、政治互信、文化包容。

(5)五大支柱: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

2.3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辐射范围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航线包括三段:

(1)中国至东南亚航线

节点国家包含了几乎所有东盟国家。东盟10 国总面积约448 万平方千米,2012 年人口约6.86 亿人、GDP为2.32 万亿美元。

中国与东盟2010 年建立了自由贸易区,并与新加坡单独建立了中新自由贸易区。2012 年中国对东盟贸易总额为4401亿美元,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 10.34%,

(2)中国至南亚及波斯湾航线

节点国家包括孟加拉国、斯里兰卡、印度、巴基斯坦、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卡塔尔、巴林、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曼等12 个国家。该航段区域855 万平方千米,2012 年人口约17.48 亿人、GDP 为4.53 万亿美元。

中国与巴基斯坦于2007年建立了自由贸易区。2012 年中国对该航线国家贸易总额为2 335亿美元,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 6.04%。

(3)中国与红海湾及印度洋西岸航线

节点国家包括也门、埃及、苏丹、厄立特里亚、吉布提、索马里、肯尼亚、坦桑尼亚、莫桑比克等9 个国家。该航段区域714 万平方千米,2012年人口约2.75 亿人、GDP 为4 507 亿美元,经济发展相对落后。

2012 年中国对该航线国家贸易总额为266亿美元,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0.69%,

2.4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结构要素

(1)南海是建设海上丝绸之路的重点区域,要积极推进海上合作和共同开发。要坚持以和平方式,通过平等对话和友好协商,妥善处理涉及南海的争议与分歧,积极推进海上合作和共同开发。

(2)用好中国-东盟思想库网络,完善与东盟国家的智库交流机制。扩大并用好中国-东盟海上合作基金,深化农业渔业、互联互通、海洋环保、航道安全、海上搜救、防灾减灾等领域的合作。

(3)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后续行动和制定“南海行为准则”,在海上规划等方面占据制高点,共同打造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支持海南建设南海资源开发服务保障基地和海上救援基地。

2.5 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主要举措

(1)加快设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为建设海上丝绸之路提供便利的投融资支持;

(2)积极推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谈判,为建设“海上丝绸之路”提供长远的制度支持;

(3)全力打造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为建设“海上丝绸之路”提供强大的经济基础;

(4)适时加入跨太平洋贸易伙伴关系(TPP)谈判,为建设“海上丝绸之路”扫除合作伙伴的后顾之忧;

(5)推动沿线地区发展港口经济和自由贸易园(港)区,为建设“海上丝绸之路”提供先行先试的载体;

(6)谋划建设若干“海上驿站”。为建设“海上丝绸之路”提安全的通道保障。

3 广州建设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支点

3.1 立足于与东盟建立战略合作基点

广州历来是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的门户城市,东盟10国也是广州最重要的贸易合作伙伴之一。近年来东盟已成为广州除美国、欧盟之外的第三大贸易伙伴, 2013年广州与东盟贸易总额达132.06亿美元,占广州进出口额的11.27%。

3.2 立足于金融等服务行业创新

世界公认的国际大都市,服务业发达是最重要的标志。广州可探索推进与东盟国家在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金融业务等方面的创新合作,推动制度、手段、机制创新,为广州的繁荣发展和内外互利创造良好的金融环境。

3.3 立足于推动广州产业转型升级

目前,广东正在实施产业转型升级计划,而沿线各国尤其是东南亚国家经济发展程度不一、产业跨度很大,为广州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和空间,因此可以立足于广交会的辐射影响,利用海上丝路沿线国家与广州产业的互补性推动广州产业转型升级。

3.4 立足于建立广州―东盟产业人才培养基地

遵循“以我为主”的原则,建立广州―东盟产业人才教育培养基地,建立合作共建机制,把教育培训基地建设成为产业人才培养、科学研发、区域合作、国际交流的重要平台,为服务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经贸交流活动提供充分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

3.5 立足于提升交通基础设施水平

海运方面,通过开拓国际航运线路、增加国际航运的班次密度,主动融入国际化货运物流体系;陆运方面,加强内接周边及内陆腹地的公路、铁路的联通和口岸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便捷高效的通关体系;空运方面,推进白云国际机场扩建工程建设,加密与沿线国家的航空客货航线,增强白云国际机场航空枢纽功能,构建21世纪“海上丝路”互联互通综合枢纽平台。

3.6 立足于海上丝路文化精神梳理与重塑

两千多年的海洋文化沉淀与海上丝路的经验浸润,给广州的城市品格、思维方式与发展视野,带来了重大的影响,留下了一大批具有历史和现实意义的古迹及精神财富。广州要挑起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龙头重任,需先梳理出一套完整的文化传承脉络,如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外交流、商贸发展、十三行发展、港口发展、城市发展、城市建设、广府、宗教、史迹保护等系列文化发展,为新一轮的发展奠定文化基调和理论基础,提升岭南文化国际影响力。

参考文献

[1] 周秋麟.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与现实.中国海洋工程咨询协会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资源开发”研讨会,2014,12.

[2] 王智亮.广东:海上丝路历史、区位和文化优势.南方网,2014.7.

[3] 洪三泰.寻找广东的灵魂(海上丝绸之路探寻)---珠江文化与海上

丝绸之路的研究.人民之声,2004(2).

[4] 黄启臣.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史.广东经济出版社,2003.

[5] 黄伟宗,司徒尚纪主编.中国珠江文化史.广东教育出版社,2010.

丝绸之路形成的历史条件范文10

釉陶是表面施釉的陶器。釉陶的着色剂,绿色是铜,黄色是铁,助熔剂是铅,烧成温度在800度左右。综观釉陶在世界范围内的产生历史,在陶器上施加低温釉并非最早出现在中国。叶喆民《中国古陶瓷科学浅说》一书认为:“这种碱金属硅酸釉埃及早已发明,但长时期没有传到埃及国外。自从混入含铅物质变成容易熔化的釉后,再逐渐扩散到美索不达米亚、波斯和西亚一带”。日本三上次男认为:“考虑到在中国制造出这一类的陶器时,那时以印度洋作为中继站的西方罗马领地和东方中国之间已经有了通商关系,中国绿褐釉的技术可能是由罗马领地传入的结果。”中国釉陶的起源仍存在一定争议,但可以确定的是,我国釉陶技艺的产生和发展与丝绸之路的开通有某种程度的关联。

始于西汉武帝时期的铅釉陶器,最早出现在关中地区,其工艺后来向甘肃、山西、河南等地区传播,并形成一定的地域特色。至隋唐,釉陶高度发展,创烧出蜚声世界的唐三彩。中原釉陶研究较多,甚至日本、高丽釉陶都有一定研究,而川滇釉陶一直鲜为人知。

我国历史上有两条丝绸之路,一条从西安出新疆至西亚,可称北丝绸之路。另一条起于成都,经云南出缅甸至印度,可称南丝绸之路。琉璃釉陶均产生于这两条丝绸之路区域。其实南丝绸之路琉璃釉陶产生更早,张骞出使西域时在大夏所见“邛竹杖、蜀布”就是通过这条路出去的。古蜀国、古滇国时期墓葬就出土有琉璃釉陶器。

川滇釉陶分两个主要时期。第一个时期是汉代。冯先铭先生著《中国陶瓷》指出:“四川、云南汉墓曾出土类似中原地区的陶壶,也有铅绿釉陶器。”汉代,川滇和平稳定,经济繁荣,南丝绸之路畅通,琉璃釉陶生产蓬勃发展。器形上主要有壶、豆、井、灶、房屋等,特别是纹饰复杂的摇钱树座和神秘的釉陶俑,稀少而珍贵,如图1、图2所示。

汉代釉陶生产以四川为中心,云南釉陶基本模仿四川,质量较为逊色。川滇釉陶烧成温度普遍较高,加之地质条件不同,泛铅者不多,鉴定时应各种条件综合考察,不能以是否泛铅一票定之。

川滇釉陶经历汉代的繁荣后,进入黑暗期。从两晋至唐末,釉陶在川滇极少出土,中原的唐三彩在川滇也不见踪迹。或是由于云南地方势力割据,导致丝绸之路中断;或是由于流行薄葬,致使这一时期物品难以流传下来。

唐末五代,釉陶在川滇再度兴盛。南诏国统一云南,使丝绸之路畅通无阻。由于南诏盛行佛教,流行火葬,各种精美的釉陶火葬罐大量出土,有的一个墓地就出土上百个(见图3)。由火葬罐的带动,建筑构件,生活日常用品也开始使用釉陶,如图4所示。

同一时期,四川产生了著名的“宋三彩”釉陶。北宋中期是宋三彩生产的鼎盛期,数量大,品种多,制作精美,市井人物、文武百官无一不有(见图5、图6)。有些品种在全国是独一无二的,如饕餮独脚俑、兽首人身俑(见图7)。宋三彩多为冥器,也有少量实用器,如图8所示。进入南宋,战乱不断,四川经济受到很大影响,釉陶生产也受到冲击,产品质量严重下降,釉色稀薄,个头矮小,纹饰模糊不清。入元以后,宋三彩基本消失。

宋代釉陶川滇两地各有特色。南诏、大理国时期,云南盛行佛教,故釉陶纹饰大多与佛教相关,如莲瓣纹、宝相花等;而宋代四川民众普遍笃信道教,驱魔除邪风气盛行,这些风俗习惯充分反映在宋三彩上,如造型奇特的十二生肖俑。从造型上看,云南釉陶器以罐为主,四川以俑为主,且都数量较大,云南一个墓区可出几十个罐,而四川宋墓有时一个墓就出土几十上百件,一般平民墓也有几件十几件,可见釉陶制品作为冥器已成时尚。从工艺看,云南釉陶流行刻、划花和贴塑工艺,风格与西域较接近;四川宋三彩一般为模制生产,以造型见长,不重纹饰。从产地看,四川宋三彩主要集中在成都及周边地区,烧造地点以成都琉璃厂窑和邛崃窑为主;云南琉璃釉陶散落在丝绸之路沿线,如保山、大理、楚雄等地,从工艺水平看,应该不止一个窑口生产。

入明以后,纸质冥器逐渐代替陶质冥器。低温釉陶由于坚固性差、吸水性强等原因,不太适合作实用器而逐渐淘汰。从明中期开始,川滇釉陶向高温发展。使用同样的陶土,同样的釉料(绿色使用氧化铜,褐黄色使用氧化铁),但不加入助熔剂铅,在1100度左右温度中烧成,其坚固性、吸水性大为改善。图9是著名的四川会理窑绿陶,使用本地陶土和高含铜的孔雀石烧成。器形众多,基本上包括了所有实用器,单是灯具就有许多种。图10是云南华宁窑在同一器物上同时使用氧化铜和氧化铁,加上白釉底,构成三彩器。这是与唐三彩完全不同的高温三彩。华宁窑以各种陈设器为上品,如香炉、花瓶,各种神像,也生产普通实用器。

釉陶在川滇有悠久的生产历史,与中原釉陶同出一源,但又有很强的地方特色,是值得收藏、研究的历史文物。

丝绸之路形成的历史条件范文11

[关键词]丝绸之路;大众文化传播;产业竞争力;媒体宣传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4)06-0034-03

一、新丝绸之路文化传播的意义

丝绸之路通常指起始于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长安,通过河西走廊进入中亚地区,进而到达非洲和欧洲的一条古代商路。在作为商路的同时,丝绸之路也是古代最为重要的东西方交流渠道。丝绸之路最初被用于从东方贩运古代中国出产的丝绸至西方,但是距中国西汉张骞首次凿空以来至公元19世纪,近2000年来该条路线一直处于有实无名的境地。19世纪70年代,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前往中国实地研究之后,将这条已近荒废数个世纪的道路命名为“丝绸之路”,至此,“丝绸之路”的名称被世界广泛接受。

2013年9月,中国国家主席出访中亚国家哈萨克斯坦时提出要与中亚各国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为了使沿途各国经济联系更紧密、相互合作更加深入、发展空间更加广阔,可以采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一项造福沿途各国人民的伟大事业。通过“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可以极大带动沿途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往来与能源、文化、政治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新时期,丝绸之路的意义已经完全不可与2000年前同日而语,继续沿用丝绸之路的古老名称显然是不恰当的,所以,“新丝绸之路”的概念就显得尤为重要。

常言道“酒香不怕巷子深”,古老的丝绸之路固然给人们留下了极为丰厚的文化瑰宝,但是要构建新丝路的文化传播建设,媒体工作者首先需要做的是如何将“美酒”从“巷子深处”搬出来。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将会有更多的国家和地区进行深层次的交流与合作,媒体工作者不能坐等机遇,而是要大胆走出去,大张旗鼓地将新丝绸之路的文化传播到各地,极力提高这一地区的知名度与文化认可度,才能为即将到来的各地区全面交流合作打好基础,为更大的机遇创造更好的条件。在这一过程中,覆盖这一地区的文化传播手段始终对其起到相当大的推动作用,沿途地区能否在新的历史机遇中打好宣传的第一仗,文化传播媒体将成为这场机遇之战中首当其冲的“马前卒”。

二、新丝绸之路大众传媒的波特竞争力模型分析

提高自身竞争力是目前各行各业所奉行的发展政策,在信息资源高度丰富、媒体传播媒介越来越多样化的今天,经济文化发展相对落后的丝绸之路覆盖地域,首先需要在媒体领域具备更强的竞争力,才能在强手如林的文化产业中发出自己的声音,从而通过宣传工作推动本地区经济文化的深层次发展。目前对于行业内竞争力的分析普遍使用产业组织经济学中的波特五力分析法。就媒体行业而言,通过对本地区媒体行业的宣传能力、受众接受媒体宣传信息的能力、外部潜在竞争威胁、文化宣传替代品威胁、本地区同行业之间的竞争这五种对于行业竞争力产生决定性因素的力量的分析,可以对新丝绸之路所覆盖地区的媒体行业竞争力进行相对深入细致的解读。

(一)本地区媒体行业的宣传能力

现阶段,丝绸之路所覆盖区域的媒体行业宣传水平与宣传手段相对发达地区而言仍较落后,宣传能力不足,无法引起外界的足够关注,缺乏足够的资金与文化创意形成的恶性循环是宣传能力不足的重要原因。作为文化宣传产品的供方,媒体行业需提供更具特色的宣传手段,这种宣传手段使得受众可以拒绝其他产品对其产生的正面影响,同时也很难找到此种文化宣传产品的替代品。从这一角度出发,提高文化宣传产品的品质、增加宣传手段,仍然是提升本地区媒体行业竞争力的主要因素。

(二)受众接受媒体宣传信息的能力

由于本地区文化资源地位偏向小众化,宣传能力低下导致受众对于丝路文化了解程度不高。因此,提高受众接受能力,需从媒体行业对于该区文化的宣传定位入手,脱离小众化文化传播,走向大众。另外,因为庞大的旅游文化资源作为支撑,从而在客观上形成了庞大的宣传信息受众群。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接受媒体宣传信息受众的总数较多,而单次接受宣传信息的受众较少,说明地区宣传产品缺乏多样性,受众缺乏重复接受信息的动力。由此可推出,提高受众接受媒体宣传信息的能力,可以加强对该区重复投资的概率,加强自身竞争力。

(三)外部潜在竞争威胁

在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新丝绸之路的历史机遇下,开放化的文化宣传市场必然会吸引越来越多的准入媒体,这些新入者在带来新的文化传播手段、新的文化宣传产品的同时,必然会对本地文化宣传市场形成一定冲击。外部媒体希望将已被本地媒体行业瓜分完毕的文化宣传市场进行重新分配,这将对本地传统媒体行业形成较大竞争态势,甚至影响本地媒体行业的生存。针对这种潜在的竞争威胁,本地媒体行业在提升自身竞争力的同时,还需努力寻求与外部优秀媒体的的合作,形成强强联合,对本地文化宣传工作进行多领域、多角度的传播,有助于实现化竞争为双赢。

(四)文化宣传替代品威胁

同处于媒体行业的不同部门,例如平面媒体与网络媒体,其文化宣传产品可互相替代。同时,在不同替代品之间可产生竞争,某种产品(例如报纸新闻、电视新闻)可被用户认为更加方便直观的文化宣传产品(例如网络新闻、音像制品)所替代。由于替代产品的威胁,使得现有文化宣传产品必须在提高自身品质的同时降低该种产品的生产与宣传成本,强化自身的不可替代性。此外,媒体宣传部门可以深化替代产品的发展,逐步淘汰落伍的文化传播手段,实现资源的良性替代。

(五)本地区同行业之间的竞争

对于丝绸之路所覆盖地区的媒体行业来说,宣传本土丝路文化对于该地区媒体行业的发展具有共同利益,但由于同行业之间的竞争机制,使得所有媒体单位都趋向于获得相对同行对手的竞争优势。所以,在具体进行文化宣传时,必然会产生互相对抗与冲突的现象,此种对抗与冲突就构成了本地区同行业之间的竞争。然而在构建新丝绸之路文化宣传的大框架内,对于媒体传播行业来说需要更强调如何实现双赢。既然存在行业内的共同利益,可以构筑行业间的联盟来促进合作,以期获得规避恶性竞争风险的能力。

三、新丝绸之路框架内媒体文化传播方式的构筑

在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新形势下,沿途地区谁能占据文化传播工作的制高点,谁就能发出最具代表性的声音,进而借助自身的文化优势将经济产品成功推向市场。可以说,构建文化传播是一场关乎地区主流文化归属的没有硝烟的战争。

文化的大众化传播是新丝绸之路发展的重要一环,当前中国丝绸之路所覆盖的地域,与东南沿海相比仍属于缺乏知名度的小众地带,甚至与同样属于边远地区的、云南相比,甘肃所能吸引的资源也仍然屈指可数,这种境遇的产生与丝绸之路文化的小众性有很大关联。在全国有多家研究机构从事对于丝绸之路的文化研究,但是仅限于学术层面,古丝绸之路文化无法像目前风靡于全国的国学热潮一样走进千家万户,这导致了普通人对于丝绸之路文化的认识不足,自然也从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沿途城市的知名度。如何让丝绸之路文化从小众走向大众,一方面,需要国家做出政策上的倾斜,将丝路文化上升到国家主流文化的高度对民众做出普及;另一方面,媒体工作者也需要在进行一般性宣传的同时,联手相关文化研究机构,以讲座、论坛等方式在权威媒体平台上对专家的研究成果进行大规模、深层次的投放,让丝绸之路文化真正成为街头巷尾都谈论的话题。

对于丝绸之路所覆盖的地域来说,深厚的文化优势与丰富的矿产资源即是自身最有价值的利益点,媒体工作者的任务就是利用这样的利益点激起消费者与投资者的兴趣,完成这一过程需要依靠各种可以利用的手段――从投入重金举办的论坛峰会、多媒体节目与广告,到传播于街头巷尾的地摊小报――只要可以起到吸引投资者的作用,都可以作为文化传播的可靠办法。当下文化宣传部门应该深刻认识到,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构建新丝绸之路,仅仅依靠政府部门的宣传是无法完成这一历史任务的。文化传播是一项群体活动,需要借助群体的力量来完成,政府部门必须依靠全方位、多层次的传播手段向外发出自己的声音,将文化传播作为一种商品来打造,这种商品的一切因素都可以成为吸引投资者的原因,从而形成强大的购买力。同时,吸引投资者的因素越多,重复投资的可能性就越大,进而形成吸引与投资的良性循环。可以预见,随着新丝绸之路的建设,这种传播手段将会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四、媒体宣传在新丝绸之路文化建设中所发挥的作用

任何地域所拥有的资源都存在产业化潜力,这些资源转化为成规模、成建制的产业都需要一个或长或短的过程。处于丝绸之路上的广大地区拥有相当丰厚的文化资源,在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新丝绸之路的过程中,如何将丰厚的文化资源转化为成熟的文化产业,实现由文化资源大区到文化产业大区的转型,媒体平台将在这一过程中扮演及其重要的角色。

从微观经济学角度分析,一个地区资源向资本的转变是该资源产业化的最重要环节。但是相当多的人对于产业化的认识仅仅停留在产生经济效益阶段,殊不知正确的产业化还需形成良好的社会效应,而规模化经营与实行专业化分工也是某种资源产业化的关键,这种片面追求文化产生的一般经济效应所导致的后果是对地方文化资源的掠夺性开发,使文化资源无法形成可持续发展,并且所开发的产业价值不高。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之一是媒体没有在开发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传播作用,不是所有文化资源都能进行产业化经营,媒体应在对文化资源开发之前进行甄别、筛选,大力推广适宜经营的项目,对于不适应经营的文化资源应进行舆论改造与保护。

媒体传播与可经营的文化产业互相依托,是快速提升地方经济实力的一剂良方,但是媒体仅仅建立宏观的传播理念还远远不够。由于从文化产业中衍生出的产品在更大程度上属于精英消费文化,小众消费品的性质决定了在缺乏大众传播手段的情况下,文化产品很难打开销路。在当前的综合环境下,媒体亟需发展更多手段将曲高和寡的文化产品推向大众。以当下各个宣传部门都热衷制作的历史文化纪录片为例,历史文化纪录片向来被专业传媒学者称之为“苦口良药”,主要原因是其制作周期长、摄制成本大,而收视对象却是部分小众精英群体,冗长的集数也将过着忙碌日常生活的学生与工薪阶层拒之门外,最后换来的收视率与之形成的社会效应可想而知。用传统的方式制作历史纪录片,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是目前丝绸之路片区的宣传部门需要反思与改进的。反观美国探索发现频道,其所摄制的纪录片单集最高成本可高达100万美元,在其节目中,不仅加入大量电脑特效以求更真实地还原历史环境,同时每期节目还有一个涵盖了从普通工作人员到高等研究机构学者在内的相当庞大的顾问团参与互动。不仅如此,其摄制节目的理念也偏向于年轻化、影视化,节奏快且对历史文化环境深入浅出的节目风格也吸引了相当庞大的收视群体。由此可见,当下媒体对于丝绸之路文化的传播,不仅要涉及精英群体的专业化诉求,同时也应作为一种平民化的入门平台,将更多受众引导至相关文化环境中。相较于大众被动接受丝路文化的影响,媒体更应做到让大众对于丝路文化产生兴趣,从而主动走进更加深层次的互动环节中。

五、结语

所有国家与地区的文化传播从来都不是一件简单随意的事情,文化产品不同于其他产品,无法适用于一种统一的标准,也不能在各类不同种类的文化冲击下固守自己的阵地。要将新丝绸之路的文化传播至更广阔的区域,就不能死守古老的本土文化理念不放。历史的经验教训告诉人们,只有当一种文化不断注入新鲜血液、被人们赋予更适于当前综合环境的意义之时,这种文化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才能对人们的生活产生有意义的指导作用。

目前中国文化传播市场存在着诸多问题,然而古老的丝绸之路文化在今天的环境下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回首近2000年的丝路文化,这是人类历史上独一无二的不依靠阴谋诡计、不借助血腥手段、同时充满着开拓探索精神的独特文化,这一切都对解决当前我国国内文化领域产生的许多问题有着直接有效的指导意义。

近代以来,中国文化开始逐渐走向世界,世界也开始渐渐了解中国,但是目前对于世界的认识与交流仍然体现在经济政治等前沿领域,对于文化的交流也大多植根于经济需要,导致的直接问题就是双方对于各自的理解都不甚深刻。如今,当双方再次互相审视对方时,透过丝绸之路会发现,在很久以前彼此就有着意义深远的交集,而传播新丝绸之路文化,无疑是建立了一座连接中国与世界前世今生的桥梁。通过这座桥梁,双方开始更加紧密地走在一起,而走在这座桥梁上的也不仅是2000年前探索未开化之地的马车,承载着深厚文化价值与巨大政治经济利益的火车与飞机在这座桥梁上不断飞驰着,将为全世界的深刻交流做出独特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朱春阳.传媒营销管理[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4.

丝绸之路形成的历史条件范文12

Serice,汉译一般写作赛里斯,作为欧洲人对我们中国的称谓,其来源虽然也有蚕说、绮说、锦说、疏勒说、蜀国说等多种说法,但丝说占有明显的优势。关于Serice来源的各种说法,其实存在着重要的共同点,就是都与丝有关,而按照学术界的普遍观点,Serice这个中国的他称,意思就是丝国。

域外既把中国称为“丝国”,又把丝这种东西读作汉语的“丝”音,这可谓形象反映了中国的丝与丝绸对于世界文明的广泛影响。那么,中国凭什么被称为“丝国”呢?

首先,中国本是世界上唯一饲养家蚕和织造丝帛的国家。衣食住行作为人类的基本生活需求,当然世界各地都有纺织业。有趣的是,四种最为主要与普遍的纺织纤维材料,恰好对应着四大文明古国的特质,即古埃及对应亚麻,古印度对应棉花,古巴比伦对应羊毛,而古中国对应蚕丝。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织丝的国家。就考古发现看,1977年在浙江河姆渡出土了距今约7000年的蚕形刻纹牙雕盅,20世纪80年代在河南荥阳青台村出土了距今5500年左右的丝织物残片,1958年在浙江湖州钱山漾出土了距今约4000年的绢片、丝带与丝绳。我们知道,西方养蚕织丝的序幕大体开启于公元6世纪中叶,而这上距中国可考的养蚕织丝史,已经晚了5000多年!

其次,中国很早就生产出了最好的丝织品。以1972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一件素纱禅衣为例,衣长128厘米,通袖长190厘米,由上衣和下裳两部分构成,面料为素纱,缘为几何纹绒圈锦。素纱丝缕极细,共用料约2.6平方米,重仅49克,是世界上所见最轻的素纱禅衣,真可谓“薄如蝉翼”、“轻若烟雾”,充分体现了西汉丝织业的工艺水平。湖南省博物馆曾经委托南京云锦研究所复制这件素纱禅衣,但复制出来的第一件素纱禅衣重量超过80克,原因在于现在的蚕宝宝比西汉的蚕宝宝要肥胖许多,吐出来的丝也要粗重不少,于是专家们着手研究特殊的养蚕饲料,以求控制蚕宝宝的个头,再采用这些小巧苗条的蚕宝宝吐出的丝进行复制,终于织成一件49.5克的仿真素纱禅衣,而这一过程,竟然耗费了专家们与工匠们13年的心血!

再次,中国拥有丰富多彩的蚕桑文化与至关重要的丝绸经济。蚕是变化最为神奇的一种生物。蚕的一生要经过卵、幼虫(蚕)、蛹、成虫(蛾)四个阶段。在中国古人看来,卵是生命的源头;卵孵化成幼虫就如生命的诞生,幼虫的四眠四起则如人生的几个阶段;蛹可以看成是原生命的死,古人随葬木俑、泥俑,原意应该就与蚕蛹有关;至于蚕蛹的化蛾飞翔,则象征着人的灵魂自由升天,或者身体的羽化成仙,以此,人们习惯使用丝织物包裹尸体,这等于把逝者做成了一个人为的茧子,所以“作茧自缚”有助于逝者的灵魂升天或身体羽化。简而言之,蚕使中国古人联想到了重大的哲学命题:生死与重生。随之,蚕赖以为生的桑,同样十分神圣,比如在中国古代,就有男女幽会桑林、祭神求子的风俗。至于丝绸经济在男耕女织的中国古代社会中的地位,更是非常重要,比如中国古代的土地、赋税、货币制度中,有过专门的桑田、绢税、丝绸货币;古时人家常在房前屋后栽种桑树、梓树,用于养蚕与制作器具,所以“桑梓”成了“故乡”的代名词;丝绸不仅供应内需,而且大量出口世界各地。

归纳一下,既然养蚕织丝以我们中国最早、最好而且长期唯一,中国又拥有丰富的蚕桑文化与重要的丝绸经济,那么称中国为“丝国”就可谓名副其实了。然而问题的复杂之处又在于,“丝国”并不是我们自吹自擂的自称,而是外国人对我们中国的他称,这又是为什么呢?我们不妨先从中国植桑、养蚕、缫丝的秘密传播到边疆与域外的有趣故事说起吧。

二、三种版本,一样史实

因为上面说到的最早、最好而且唯一,加上桑树的原产地也在中国,所以很自然地导致古代中国政府严禁桑蚕种子出口,植桑、养蚕、缫丝技术也是严格对外保密。但毕竟防不胜防,种子还是流失了,技术也还是泄密了,至于有关的过程,我见到了三种版本的不同记载。

第一种版本,见于公元6世纪中叶希腊历史学家柏罗科劈斯(Procopius)的记载,说有几位印度僧人抵达君士坦丁堡(今土耳其伊斯坦布尔),觐见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Justinian,526~565年在位),先给皇帝普及了一番丝的常识,所谓“产丝者乃一种虫也。丝自口中天然吐出,不需人力。欲由其国取虫至罗马断不可能,然有法可孵化之也。一虫所产之卵,不可胜数。卵生后多时,尚可掩以粪生温,使之孵化也”(张星R编注、朱杰勤校订:《中西交通史料汇编》,第一编“古代中国与欧洲之交通”第二章“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中国与欧洲之交通”,中华书局2003年版。按本讲及下讲之域外史料大多引自此书,不再一一加注);又说他们曾经住在赛里斯国,学习过养蚕缫丝技术,还把蚕种秘密带回了印度,只要皇帝肯付巨额的报酬,他们可以把蚕种取来,这样东罗马帝国就不必再从波斯或其他国家那里花费巨资购买丝货了。皇帝答应了他们的条件。于是这几位僧人回到印度,取来蚕种,并教会了罗马人养蚕缫丝的方法。

第二种版本,见于公元7世纪初东罗马历史学家梯俄方内斯(Theophanes)的记载,说东罗马帝国查士丁尼皇帝在位时,有位曾经居住在赛里斯国的波斯人,把几个蚕茧密藏在竹制的手杖里,并且成功地蒙混出关,来到了君士坦丁堡,然后传授了罗马人养蚕取丝之法。

第三种版本,见于公元7世纪中叶唐僧玄奘的《大唐西域记》,其书卷十二记载:在现在中国新疆和田地区一带,古代有个瞿萨旦那国。瞿国国王听说东国有桑蚕,就派遣使者前往求取,但是东国国君“秘而不赐,严敕关防,无令桑蚕种出也”。于是,瞿国国王想了一个巧妙的主意,即用卑谦的言辞和厚重的礼物向东国求婚,东国国君也久有“怀远之志”,这就答应了下来。到了迎娶公主的时候,瞿国专使奉国王之计对公主说:“我国素无丝绵,桑蚕之种,可以持来,自为裳服。”公主想想也有道理,就偷偷准备了一些桑蚕种子,藏在自戴的帽子里层。等到出关的时候,关防官兵几乎都搜遍了,唯独公主的帽子无人敢搜,这样桑树与家蚕的种子就被带到了瞿国,留在王城东南五六里路一个叫鹿射的地方,“阳春告始,乃植其桑,蚕月既临,复事采养”。不出几年,这里就桑树成荫、蚕宝遍地了。瞿国王妃也就是东国公主还刻石颁布了保护桑蚕的戒令,并在鹿射建立寺院,供奉蚕神。这里的蚕神,也许就是传说中教民育蚕治茧的黄帝元妃嫘祖吧。玄奘取经时,曾经参谒过鹿射寺,还看到了几株最早的枯老桑树。

值得一提的是,1900年在今和田地区策勒县唐代丹丹乌里克建筑遗址中,匈牙利裔英国考古学家斯坦因(M.A.Stein)发现过一块古代画板。画板上面画了四个人,中间是位头戴高冕、身着盛装的贵妇,右侧的人拿着一架纺车,左侧的地上放着一只盛满蚕茧的篮子,左侧的侍女手指贵妇的高冕,好像在说这些蚕茧、纺车的秘密就在那帽子里面。原来,这块画板画的竟然就是玄奘所记东国公主巧带桑蚕种子进入西域的故事。

以上,我们介绍了三种不同版本的赛里斯国或者东国桑蚕种子外传的记载,大约在公元5世纪早期传入西域、在公元6世纪中叶前后传入土耳其,“走私闯关”的主角,分别是印度僧人、波斯人以及东国和亲公主,走私物品到达的地点,分别是今天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中国的新疆和田,至于桑蚕种子外传的结果,则是伊斯坦布尔逐渐发展成为欧洲的蚕丝业中心、和田逐渐发展成为新疆的蚕丝业中心。

通过上面这三个有趣的故事,我们还能感到,域外甚至中国的西域边疆关于养蚕缫丝的知识,本来近乎空白,比如连东罗马皇帝查士丁尼都弄不清楚丝是怎么生产出来的、怎么还有蚕这种虫子,在他眼里,蚕、丝一定都是超级神秘的东西吧。

为什么在外国人的眼里,丝是如此神秘?为什么到了域外,丝绸是如此贵重?其中的关键,在于中国方面技术的保密与中外之间贸易的艰难,这又是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

三、技术的保密与贸易的艰难

先说技术的保密。出于可以理解的获取利润与控制贸易的目的,古代中国政府对与桑、蚕、丝、织有关的技术对外是严格保密的。的确,植桑、养蚕、缫丝、丝织都是技术活。以言植桑,西周时代人们已经繁殖桑树,并且培育出了低矮的“地桑”,这种地桑,便于采摘与管理,同时枝嫩叶肥,适宜养蚕。又最迟到公元5世纪时,利用枝条来繁殖桑树的压条法已经发明,与播种法相比,压条法可以缩短生长时间。以言养蚕,在公元6世纪技术外传之前,我们已经形成了选育蚕种、孵化蚕卵、整治蚕室、控制温度等整套的成熟技术,比如利用低温孵化技术,一年内可以连续孵化几代,于是不仅有春蚕,还有了夏蚕与秋蚕,从而提高了蚕丝产量。以言缫丝,商代已经有了热釜缫丝技术,西汉已经出现了采用踏杆传动绕丝框、可由一人完成操作的脚踏缫车,大幅度地增加了缫丝的产量。以言丝织,比如西汉时出现了花楼式束综提花机,高坐在花楼上的挽花工唱着按照花纹组织程序编成的口诀,双手提拉花束线综,下面的织工协同动作,两人一来一往配合,就能织出飞禽走兽、人物花卉等等复杂图案。显然,这些复杂繁琐、成龙配套的技术,如果没有专人教导与培训,“老外们”还真不容易学会,更别说可以自己琢磨出来了。

再说贸易的艰难,这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

首先,丝绸输入地的需求量大。

表现最为突出的是古罗马国。罗马人最初见识丝织品,竟然缘于一次刻骨铭心的惨败战役。公元前53年,罗马执政官克拉苏率领7个军团约4万人杀向东方,在今天西亚的沙漠深处陷入了安息人的重重包围之中。决战的那天,时当正午,安息人突然展开了丝绸制成的猎猎有声、阳光之下令人眼花缭乱的彩色军旗,拼命挥舞,由于这些军旗耀眼刺目,罗马军队还以为是什么新式武器呢,结果顷刻之间惊慌失措、心理瓦解,再加上罗马军队本来就已疲惫不堪,所以他们很快崩溃了,2万多人阵亡,1万多人被俘,克拉苏被杀,安息人大获全胜,这就是著名的卡尔莱战役。而在这之后,罗马人很快熟悉了丝绸,并以使用丝绸为时髦。丝绸制品在罗马社会的流行可谓相当迅速,以至于公元14年罗马元老院明令禁止男性臣民穿着丝绸服装,并对妇人的使用也作出种种限制,原因在于这种丝绸衣料过于昂贵,大量消耗了国库中的黄金储备,而且有些丝绸服装太过通透,穿上以后,“犹如一般”,有伤社会风化。然而尽管如此,习惯挥霍无度、乐于展示人体美的罗马男女,对于丝绸的追求仍然有增无减。罗马人后来又得知,这种漂亮的织物来自遥远的东方国家赛里斯。

罗马人为什么这样喜欢丝绸呢?众所周知,蚕丝具有强韧、弹性、纤细、光滑、柔软、光泽、耐酸、易于染色等特点,这些特点又使丝绸成为富有光泽、质地轻盈、坚韧柔软、细致爽滑、色彩鲜艳、纹样斑斓、华丽高雅的名贵织物,既是穿着非常舒适的服装面料,也适合拿来刺绣和作为装饰,在当时的罗马社会,还盛传丝绸服装可以预防皮肤病,能够防止虱子、跳蚤、臭虫,如此等等,于是人们对于丝绸这种高档奢侈品,可谓梦寐以求、趋之若鹜。

其次,丝绸输出地与输入地之间的距离遥远。

丝绸是如何从东方的赛里斯来到了西方国家比如罗马呢?这联系着著名的“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是20世纪以前沟通亚欧非大陆的主要交通路线的统称。1877年,曾经7次考察中国的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F.Von Richthofen)率先在他出版的《中国――亲身旅行和研究成果》第一卷中,以“丝绸之路”(Seidenstrassen)命名汉代欧亚之间的贸易道路;1910年,德国历史学家赫尔曼(A. Herrmann)在他出版的《中国和叙利亚之间的古代丝绸之路》一书中,引申了李希霍芬的观点;1936年,李希霍芬的学生、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Sven Hedin)更以《丝绸之路》为名,出版了著作。从此,英文译成“Silk Road”、汉语写作“丝绸之路”的这个概念,逐渐为大众接受,并迅速传播了开来。

广义来说,“丝绸之路”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横贯亚欧大陆北方草原地区的道路,又称“草原之路”,它发自中国华北,越过戈壁沙漠而至蒙古高原,再从这里穿过西伯利亚森林地带以南的广阔草原,最后到达咸海、里海以至黑海北岸地区;第二类是经过中亚沙漠地区中点点绿洲的道路,又称“绿洲之路”,它发自中国陕西关中,经过河西走廊,再西行塔里木沙漠北面或南面的通道,穿过帕米尔高原的北部或南部,然后西进中亚、西亚、欧洲乃至北非;第三类道路也称“海上丝路”,它发自中国华南,经东南亚、斯里兰卡、印度而达波斯湾、红海,这条道路又称“陶瓷之路”,因为唐代以后中国的陶瓷制品多经这条海道外销。

当然,在以上三条道路中,最常用的道路,也是狭义的“丝绸之路”,还是上述的“绿洲之路”。“绿洲之路”的历史非常悠久,可能早在公元前6世纪就基本贯通了。作为亚欧大陆的交通大动脉,中国的丝绸正是主要通过“绿洲之路”,穿过戈壁沙漠,越过高山大河,克服重重地理障碍,流向中亚、西亚、欧洲乃至北非的。然而另一方面,以起点陕西关中到终点地中海沿岸国家与城市计算,地理距离实在遥远。比如今天驾车从西安到罗马,不走什么弯路,车程也在15000公里左右。想想在古代马行驮运的时代,这样的距离意味着什么?简直不敢想象!

再次,丝绸贸易的中间环节加价严重。

从亚欧大陆东端的中国到西端的地中海沿岸,丝绸贸易基本不可能直达,这不仅是由于地理距离的遥远,更是由于各路中间商的利益考量。举个例子,《后汉书・西域传》记载,东汉永元九年(97年),甘英奉西域都护班超之命,从龟兹(今新疆库车县)出发,出使大秦也就是罗马帝国。当甘英一行到达安息西界也就是今天波斯湾东岸准备渡海时,安息人不仅备陈渡海的时间漫长,而且渲染海上航行的恐怖,从而使得甘英畏难却步,于是中国古代王朝第一次寻求直接接触罗马帝国的努力宣告失败。那么,当时位于西亚的安息帝国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关键在于汉朝与安息之间存在正常的贸易关系,其中的大宗商品又是输入罗马帝国的丝绸,罗马与安息则常常处于敌对状态,于是安息通过垄断贸易,转口加价,能够获取巨额利润,而如果汉朝与罗马之间建立了直接的贸易关系或者商路,势必极大地损害安息的利益。

进而言之,作为中国与罗马之间贸易必经之地的安息是如此,那些横亘在中国与欧洲之间各条“丝绸之路”上的其他国家,比如安息之后的贵霜、贵霜之后的波斯,以及其他的民族、中间商、贩运者,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于是,通过垄断贸易、层层加码、步步提价、过境抽税,在中国不算特别贵重的丝绸,到了地中海沿岸时,有时就非常贵重了。比如公元前1世纪时,一匹大约25两重的双丝细绢“缣”,在原产地中国的价格约为400到600个铜钱,取居中的500个铜钱算,约合0.25两黄金,而到了罗马市场,价格大约上涨了100倍,竟值25两黄金,即缣与黄金等价。

对于古代欧洲国家比如希腊、罗马来说,一方面如痴如醉地喜欢丝绸,另一方面丝绸又价比黄金;一方面获得了稀有的丝绸,另一方面又不知道丝绸是怎么生产出来的。所谓昂贵的才是追求的,稀有的才是向往的,无知的才是疑惑的;正是在这样的追求、向往与疑惑中,希腊、罗马等欧洲文明古国,既把丝绸的来源地、那遥远的东方国家称为Serice,也就是丝国,又极尽想象或者锲而不舍地探寻着丝与丝国的秘密。

四、树上的羊毛与稷养的虫子

第一位把丝国之名介绍给西方的,是希腊人克泰夏斯(Ctesias)。公元前5世纪末,克泰夏斯生活在波斯,担任波斯王宫的御医,公元前397年回到希腊,著有《旅行记》、《印度记》等书。这些书虽然都早已散佚了,但是后人有所引述。公元前5世纪末或4世纪初时,赛里斯名称已经在希腊出现,赛里斯的丝绸已经流入希腊,应该是确凿无疑的。我们发现,在这个时期及其前后的希腊雕塑、绘画作品中,人们所穿的衣服往往细薄透明。比如公元前5世纪巴特农神庙东山墙的“命运三女神”浮雕,透明华丽的丝质罗纱与女神身体的凹凸起伏相映成趣,这样的衣料绝非欧洲本土的棉毛织物,只能是中国的丝绸。换言之,早在公元前5世纪时,中国丝绸已经成为希腊上层人物喜爱的服装衣料,当时的希腊人也因此把遥远而陌生的东方古国中国称为丝国。

最早关注到东方纺织品来源的,可能是西方的“历史之父”、公元前5世纪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Herodotus),他在《历史》中提到:在世界的最东方,“有种长在野生的树上的毛,这种毛比羊身上的毛还要美丽,质量还要好”。公元前1世纪,罗马诗人维吉尔(Virgil)的《田园诗》再次提到了赛里斯人与树上的羊毛:“赛里斯人从他们那里的树叶上,采集了非常纤细的羊毛。”公元前后的希腊学者斯脱拉波在他的《地理学》中写道:“出于气候酷热的原因,在某些树枝上生长出了羊毛。人们可以利用这种羊毛制成漂亮而纤细的织物。”及至公元1世纪,罗马博物学家普林尼(G.Plinius)在他的《博物志》中,又写下了一段关于赛里斯国产丝与贸易的著名文字:赛里斯国林中产丝,驰名宇内。丝生于树叶上,取出,湿之以水,理之成丝。

看来,到了公元1世纪时,希腊地理学家还认为丝料本是树上的羊毛,罗马博物学家还认为“丝生于树叶上”。其实仔细想想,这种认识也有着真实的影子。自古以来,欧洲人习惯剪取羊毛织成衣物,至于原产印度的棉花,虽然大约1500年前才传入中国,却很早就传入了欧洲,棉花又确实属于植物,所以在德语里面,棉花Baumwolle的直译就是“树羊毛”,Baum是树,Wolle是羊毛;当然还存在另外一种可能性,或许希腊、罗马的学者把质地轻软的蚕丝看成一种特别的棉花了,蚕丝也确实与植物有关,蚕的饲料就是桑树的叶子啊。另外,希腊、罗马长期不知赛里斯国的丝来自蚕,应该也与中间商的封锁消息有关,因为越是说得神乎其神、云遮雾障,才能越是加码提价啊。

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公元2世纪中叶,西方人对丝的见识显然进步了一些,如希腊历史学家包撒尼雅斯(Pausanias)在《希腊纪事》中对丝的认识较之普林尼已经进了一大步,知道了丝与虫有关,但对一些细节仍然把握不清,甚至多有谬误。比如“虫之寿仅有五年”,“先用稷(谷子,去皮后即小米)养之四年”,“虫食青芦过量,血多身裂”,等等,都可以说是幽默得滑稽。

有意思的是,按照生于公元380年前后的希腊人马赛里努斯(A.Marcellinus)《史记》的记载,一方面当时的西方人对赛里斯国的认识已经相当具体实在了,如说赛里斯国四周有高山环绕,有两条大河贯通,土地广大,气候温和,森林众多,物产丰富;又说赛里斯人平和度日,性情安静,习惯俭朴,喜欢读书,不扰邻国。这些都与古代中国的情况吻合或者相似。但是另一方面,西方人对丝的认识反而有所倒退,说:“(赛里斯国)林中有毛。其人勤加灌溉,梳理出之,成精细丝线。半似羊毛纤维,半似黏质之丝。将此纤维纺织成丝,可以制衣。”这又回到“树上的羊毛”的水平了。然则西方人对中国蚕丝有明确而真实的认识,还是要等到公元6世纪中叶东罗马皇帝查士丁尼通过非正常渠道获得了中国的蚕种并开创了自己的丝织业之后了。

西方有了自己的丝织业,这就意味着中国的养蚕缫丝从此不再神秘,于是我们发现,从公元6世纪以后,外国人称呼中国为赛里斯的现象越来越少,甚至到了后来,赛里斯国是否就是中国,竟然成了一个新的疑问或者新的命题。比如13世纪中叶,法国路易九世派遣出使蒙古的卢白鲁克(G.Rubrouck)在他的《纪行书》中写道:

过此有大契丹国,余意即古代赛里斯国也。盖其地今代仍产丝,品质之佳,世界无匹。其人称丝为赛里克(Seric)。

卢白鲁克既然说“古代赛里斯国”,可见当时的西方已经不称中国为赛里斯国了,赛里斯国的称呼于是成为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