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对中学历史教学的认识

对中学历史教学的认识

时间:2023-08-14 17:26:46

对中学历史教学的认识

对中学历史教学的认识范文1

1中学历史复习课存在的问题

1.1学生实际水平和考试要求间存在矛盾

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对于考试的要求也发生了变化,不再一味的考查学生的课本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记忆的能力,考试考查的是学生的综合能力,全方位的对学生的知识、思想水平等进行检查和验收。而学生还没有跳出死记硬背、盲目学习的条框束缚,在考试时怒能得心应手,水平也发挥不出来。

1.2学生基础知识学习和实现教学目标不相符

中学阶段历史教学的任务已经不再局限于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基础掌握或者是表面观点的获得,也不仅仅是对历史知识的简单归纳复习。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学习基础,如果对旧知识加以整合和升华,那么专业科学和重点明确的历史知识体系就可以建成了。同时,还要具备历史思维深刻分析历史观点和历史理论。学生水平和教学目标的冲突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1.3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传统教学模式的冲突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往往会存在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不到发挥的现象。随着各类复习信息的涌入,面对复杂斑驳的信息,教师和学生往往会顾此失彼。并且教师拘泥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过分依赖于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一味强调学生认真听、记忆和做好笔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被忽视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不起来,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自然不佳,教师和学生矛盾也越来越突出。

2教师应具备的教学观念

针对目前中学历史复习课中存在的问题,教师要做到转变观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首先,教师要认识到历史课教学目标是以学生为中心,着重侧重学生的发展。其次,教师要改变教学模式,课堂上要努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注重对学生知识技能和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优良的课堂模式是教师观念改变的第一步。再次,教学设计要帮助学生解决学会、想学、会学和乐学的问题,教学设计要从学生出发。最后,教师要认识到学生和教师的角色要互换才可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组织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主体的地位不能忽视。

3中学历史复习课的教法思路

3.1熟悉中学历史教材结构

历史教材是历史题目的的依据,所以也应该是学生复习的重点,即使有部分历史题目是课外延伸的,但是落脚点还是历史教材。所以要学好历史首先要从历史课本出发,记忆好教材的基础内容。在平时教师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把握好历史结构,不要一味的背诵历史段落,平时多看教材,反复看,这样自然就会熟悉历史教材,也能从整体升熟悉历史的结构,知识系统也就建立了。在历史考试过程中,遇到题目就可以快速反应出相关内容,历史结构的轮廓也就清晰反映出来了。这样在解题过程中就提高了解题效率和正确率。

3.2历史复习要重视“三点”

在历史复习过程中要注重知识点、重点和难点的学习。知识点是学生必须要掌握和理解记忆的部分,只有在对历史知识点有了准确地把握之后才可以对知识进行迁移和延伸,才可以谈到知识的升华。历史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复习时,要求学生弄清知识点最重要,尤其是对教材有明确提示的知识点,教师要做好检查和验收工作,督促学生自查和自省,不能出现遗漏。在教师讲清知识点,学生记忆知识点的过程中,要讲究方式方法,抓住重点,解决主要矛盾。

重点是在历史教材中有重点要求或是有现实指导意义的问题。重点知识往往在整个章节中都起到概括和总结作用,掌握重点知识对于整个章节的问题的解决都意义重大。首先教师要明确告知学生哪些问题是重点,在讲解重点时要投入多部分的时间重点讲解,教师和学生都要做到心中有数,把握好重点内容,同时要总结规律,找到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来加深记忆。

难点是历史教材中学生学习有难度,解决起来较为复杂的问题的总称。难点问题一般涉及到的知识是深层次的,需要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挖掘,还有的是一些相似问题,这些问题容易使学生混乱知识点,减少对知识的把握。此外,还有学生平时接触机会少或者问题比较抽象的问题,这些问题晦涩难懂难以让学生形成历史体系,学习起来有障碍。这些难点问题会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甚至使学生的学习态度不端正。因此,历史教师在进行难点教学时,要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到实际,理论较强的知识变得通俗和形象,这样化繁为简的方法可以帮助学生突破难点,用已学的知识解开未知的秘密,加强对学生的启发,提高学生学习的灵活性。

3.3历史复习要重视知识联系

历史教材是有各种各样的知识点组成的,若果学生只是一味的记忆单个独立的知识点而发现不了知识点之间的相通性,那么学生的解题弄呢管理就不能得到提升,综合分析和判断的水平难以提高。所以历史教师在教导学生时要引导他们找出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记忆一种知识,就可以延伸出多种知识,教材中虽然有的知识是跨章节的,但只要把握好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那么跨章节的问题也会迎刃而解,学生不会无所适从。掌握了知识之间的联系后,学生就可以锻炼综合推理归纳的能力,在考试答题中,也不会毫无章法和逻辑。

3.4历史复习课的新三轮复习法

传统的历史复习的三轮复习法分别是单元复习、专题复习和全面复习,但是随着课程改革和考试改革的发展,传统的复习方法还是有不少不足,新的教学时代要创新复习方法,在西区和借鉴传统方法基础上形成更完善的复习体系,专题复习还需要进一步强化和改革。

首先,要重视历史基础知识的学习。中学考试的历史试题是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学习委背景的,历史基础知识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找到知识的规律性,并实现知识的组合,形成专题和综合,进而完成基础知识的系统性的复习。

其次,注重学生历史学习能力的培养。提高对历史知识的分析和综合能力是对学生的要求,考试中对学生能力的考察也越来越明显。在复习专题知识时,注意对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

最后,要形成历史知识体系。在历史课的复习中,课与课,章与章之间呀形成知识链,将知识点串起来,形成关联,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记忆会更加深刻,专题学习效果越明显。

对中学历史教学的认识范文2

关键词:中学历史 德育教育

中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事关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而中学历史教学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为学生的德育教育提供了很好的条件。《中学历史教学大纲》中提到中学历史教学的目的包括传授历史知识、培养能力和思想教育,这充分说明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是中学历史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目的之一。那么,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如何实施道德教育呢?下面我谈一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历史教学首先要加强教师自身“德”的培养和提高

教师是历史课堂学习活动的设计者和指挥者,是学生智慧的启迪者和美好心灵的塑造者。因此,中学历史教学渗透德育,发挥良好的育人作用,没有高素质的历史教师是不行的。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要求教师必须为学生做出榜样。历史教师不仅要具备丰富的历史知识,更要具备高尚的“师德”,要以“德”育“德”。具有良好师德修养的中学历史教师,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他们用“以身立教”的奉献精神和“言行一致”的表率行为去感化学生,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和楷模。因此,要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和道德境界,必须从自身做起,只有首先搞好自身的道德修养和道德教化,才能达到“以德服人”的效果,正如车尔尼雪夫斯基所说:“教师要把学生造成一种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这种人”。

二、历史教学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道德教育目标,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历史新课程标准认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作为课程的核心目标,在历史教学中居于最重要的地位所以在历史教学中,道德教育的目标一定要明确、具体、切实可行。具体说来有两点:一是目标要定得准,要把历史教学中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一定要适合学生成长的需要。二是计划要切实可行,要有持续性和韧性,要结合中学生的生理、心理、思想等特征和身心发展规律,以及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制订出科学的、恰当的、行之有效的道德教育计划。

道德教育的首要内容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任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都有属于自己的历史。在这部历史中有繁荣强大也有积贫积弱而遭外来入侵;有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有造福本国、本民族乃至全人类的发明创造等等。学生通过学习这些历史,可以帮助形成民族自豪感,产生爱国主义热情。如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明朝中后期东南沿海军民抗击倭寇的斗争、清代林则徐的禁烟运动、鸦片战争时期陈化成、葛云飞等的为国捐躯等等,无不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学生在学习这些历史时,民族自豪感会油然而生,爱国主义便在学生心中逐渐形成。可以说:历史点燃了学生对祖国和民族的热爱之火。

三、在历史教学中指导帮助学生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在历史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知道人类社会历史至今已经历过五种不同社会性质的社会形态,每一种社会形态的更替都意味着一种新制度的建立,如何让学生认识每种制度的先进性,这是历史老师教学中必须考虑的一个问题。在解决这个问题时,我们可以通过今昔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文化教育制度等方面的对比,让学生认识每种制度的先进性,特别是通过《中国历史》、《世界历史》的学习,引导学生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党的“十五大”总书记明确提出:要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为此更应让二十一世纪的主人通过中国历史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来之不易。深刻认识“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新中国,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今天的发展”这一真理。

四、在历史教学中把德育教育和社会现实相结合,帮助学生形成谦虚、诚实、坚强、坚忍不拔、勇于创新等良好的思想品质

在历史教材中有大量的史料有利于这些良好品质的形成。曾说过:“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中外历史上许多以少胜多的战役无不说明这个道理,如赤壁之战、淝水之战、官渡之战、中国红军四次反围剿的胜利等等。中国历史名人刘备如不谦虚则不会三顾茅芦,也就不能成就西蜀霸业。而在诚实品质方面,林肯、华盛顿、列宁等都是众所景仰的历史人物。林肯年轻时在超市工作曾步行几十里路还给少找顾客的一点零钱。此外华盛顿小时候“斧头和樱桃树”的故事,列宁小时候打破花瓶的故事等等史料,均可以让学生了解这些名人身上所具备的诚实品质。学生在学习这些史料时,诚实就在他们心中种下了种子。而文天祥宁死不屈、、叶挺、夏明翰、林祥谦、等的英雄事迹则可影响学生形成不屈不挠为正义不怕牺牲的品质。哥白尼、布鲁诺等科学家的事迹有利于学生形成不墨守成规、敢于创新的品质。

五、历史教学应帮助学生明确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对中学历史教学的认识范文3

关键词: 高中历史 教学改革 学习过程 体验学习

高中教育教学改革改变传统教育教学模式和教育教学培养目标,变革陈旧教育教学理念,实施新课程教育教学方式方法,促进高中生知识学习和能力提高。新课程改革是为了解决社会高速发展带来的社会对创造型人才的需要和传统教育教学培养知识型人才的矛盾而产生的,充分体现教育为社会发展服务的特点。新课程教育教学理念强调教师不仅要教给高中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高中生获得知识的同时培养能力,尤其面向将来社会的高中生要具有优秀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这种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在传统教育教学环境下是不能实现的。因为传统教学理念中,强调的是教师的教,而忽略高中生的学,教师教学依靠的是教师的威严,课堂教学中强迫高中生接受,高中生在课堂教学中只能被动接受教师教给自己的知识,高中生自己的兴趣爱好、学习感受得不到老师的尊重,导致高中生学习兴趣低下,学习积极性不高,这样的学习状态是违背高中生科学学习规律的。所以,传统课堂教学效率是低下的,高中生获得的只是死知识,能力得不到提高,更不用说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更是传统课堂教学中不允许的。

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要打破传统教育教学中不科学、不利于高中生能力成长的因素,实现全体高中生全面发展。高中历史教学中,这几年无论是上级主管部门还是学校都在大力开展新课程教学改革工作,之所以要在学校中进行试点是因为新课程改革没有可以借鉴的路子可以走,新课程教学理念需要在教学实践中加以检验和丰富。新课程改革没有现成模式可以借鉴,只能让一线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摸索尝试。新课程改革要想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落地生根,需要广大一线教师主动探索和积极付出。高中历史教师要本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积极学习新课程理念和教育教学方式方法,加强研究,把新课程教育教学理念和高中历史学科特点及高中生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创造性地运用新课程教育教学理念指导教育教学工作,为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实现全体高中生的全面发展作出贡献。下面,我结合这几年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推进教学改革的一些实践经验,谈谈对高中历史教学中实施课程改革的一些认识和看法,希望引起历史教师的共鸣,为高中历史教学增光添彩。

一、新课程教育教学理念与传统教育教学理念的区别

传统课堂教学注重教师与教材,而新课程改革理念注重的不仅有教师、教材,更关注高中生。新课程课堂教学试图把教学材料、教学情境与教学环境构成一个统一整体,也就是说新课程理念更关注高中生的学习,强调教师的教学要为高中生的学习服务,注重为高中生学习创造良好外部环境,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传统教学只侧重结果,新课程历史教学不但重结果,重过程,更侧重高中生个性发展,重创新、重历史思想方法的教育及高中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和思想品德教育。新课程注重高中生的学习过程是与高中历史学科特点相适应的。

二、新课程注重高中生历史学习过程,强调高中生的学习体验

新课程要求让高中生体验历史的社会科学性。历史作为一门社会科学,社会的一切事物、一切现象都存在一定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关系。教师要创设教学情境,让高中生在情境中体验历史的社会科学性。同时让高中生体验历史的基础性与工具性,历史作为社会科学的基础,更是其他学科的工具。任何社会学科都离不开历史,历史的思想、方法、语言、思维方式是研究其他社会科学的基础。教师可以通过创设历史与其他学科相联系的教学情境,让高中生加强体验。另外,历史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历史教学要让高中生深刻体会历史的实用价值。教学要与高中生的社会实际相联系,根据教育教学内容结合高中生社会实际创设教育教学情境,融历史问题于教学情境中,让高中生在教学情境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

三、新课程教育教学理念注重高中生的学习过程

对中学历史教学的认识范文4

【关键词】:角色 教学思想 教学评价

新课程要求我们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他们终身学习的能力和习惯,倡导学生勇于质疑、敢于争先,积极竞争,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在掌握历史知识的过程中,既有能力的训练,也有对史学方法的了解和运用,更有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体验和培养。掌握历史知识不是历史课程学习的唯一和最终目标,而是全面提高人文素养的基础和载体。”在具体的教学实践过程中,作为历史教师要贯彻新课标的精神,这就要求我们完成教师角色、教学思想、教学评价的转变。

一、教师角色的转变

传统课堂上教师讲、学生听的授受式教学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和智力发展,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因此,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改变这种状态。比如讲西安事变时,我先在课前介绍张学良,并指出:当张在美国逝世后,称赞“他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者”,“是中华民族的千古功臣”。我们该如何理解这句话呢?让学生课下搜集资料,然后在上课时详细叙述西安事变的来龙去脉,我再提出层层设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在事变前,中国的局势是怎么样的?事变后,又该如何处理?接着,我又给学生提出了这样的假设:如果当时杀了,中国的政局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这种变化是否有利于团结抗日?在学生积极讨论的过程中,有条件的话,还可以播放一下当时学生一•二九运动的影像资料,让学生感受当时的抗日热潮。当然这些材料应该交给学生去搜集。老师适时补充了一些历史资料:被扣后,中国各党各派的态度(亲日派、亲英美派、中国共产党、民主人士、张杨等)。随着材料的引入,学生的眼界进一步拓宽,思维更加活跃,师生在热烈讨论之后,终于得出正确的结论。这样,既明白了不杀的道理,也懂得中国共产党为和平解决事变所作出的努力和深明大义、不计前嫌、以民族大局为重的品格。这时,学生明了西安事变前前后后张的言行,也就深刻地理解了对他的评价。

因此,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在课堂中实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也是历史课堂教学值得注意的一个重要问题。这需要我们大家的努力。

二、教学思想的转变

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这就要求我们在历史课程中掌握充足全面的历史资料。比如,在清朝末期,由于清政府的腐朽,我们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导致我们不断地丧失领土和其他的一些自利。而这些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又离不开一个重要的人物――李鸿章。因此,学生们对他恨之入骨,说他是卖国贼。为了用事实改变学生的观点,当我们讲到洋务运动时,重点讲到了李鸿章兴办的开平矿务局和上海轮船招商局。由于开平矿务局就在我们唐山,在学生身边,这一方面也使他们改变了对李鸿章的看法,又增强了他们的自豪感。再让他们结合甲午中日战争中有关李鸿章的史实,让学生各抒己见,要求学生对李鸿章进行评价,他们虽然意见不一,但均能从某个角度发表自己的独到的见解。最后,我引梁启超在《李鸿章传》中的话:“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并对此进行解释,引导学生做全面、客观的评价。

三、教学评价的转变

对每一位学生都要抱以积极、热切的期望,从各角度寻找和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发现并发展学生的潜能,让每个孩子都能得到关怀,让每个孩子的个性都得以充分张扬。因此,我们要上好历史课,历史教师要有广博的知识,要有充足的资料和信息。今天的历史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投入,不仅需要沉稳,还需要灵活变通,更需要自主精神与独创意识。而“沉稳”“灵活变通”“创新精神”均来源于教师的深厚学养和气质风度。其次,历史教师要善于以准确、形象并充满哲理与文采的课堂语言来表达历史。它是构成历史教师课堂教学的魅力。情感是历史思维深潭中的活水,动情是进行历史教学的前提。授课时只有真情倾注,才能使历史在激情飞扬的师生之间互动着。

四、历史教学要突出形象性与情感性特点。

初中教师面对的是12~16岁的青少年,历史课堂上,他们愿意听、乐于记形象性强的人物事迹和故事。教师授课时就应紧紧抓住这一特点,因势利导。讲历史事件,要力求渲染气氛,要讲得有声有色,要把简单枯燥的文字变成生动具体的场面;讲历史人物,则应突出人物鲜明而富有特色的个性,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鲜明突出。

如讲《火烧圆明园》一节,可这样叙述:“侵略者焚烧圆明园的大火,延续了三天。黑色的云团长达50多公里,久久不散,飘荡在整个北京上空。大大小小的灰星落满了大街小巷,到处是一片天昏地暗,就像发生了日食一样……圆明园,这座被称为‘万园之园’的艺术杰作,这座中国历史上最宏伟、最精美的皇家园林,就这样被这群野蛮的侵略者烧毁了。”这里,有对具体情景的描述,有对精美无比的圆明园被烧毁的叹惜,更有对侵略强盗野蛮行径的控诉。像这样有声有色的叙述,学生怎能不受到强烈的感染呢?

其次,历史课堂教学要注重关联、讲清发展、突出结构、理清条理。

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历史的发展。在课堂上,教师除了讲清块状的知识点外,还要注意纵向(或横向)的联系,突出“关联”,讲出“发展”来。

所谓“关联”,应该有三个方面:

1、两堂历史课之间的关联。

2、一堂课历史知识的内在联系。

3、历史与现实的关联。

前两点教参上多有说明,而后一种联系,教师一般不够重视。如目前国内外重大新闻、古今中外科学文化知识等,都可作为联系课文的好材料。

对中学历史教学的认识范文5

在传统课堂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往往注重对历史事实和规律性知识的教学,却忽视了历史学科的概念教学,结果使学生只是了解了历史事件的原因、经过和结果,而对历史事实的本质特征却存在一些模糊的认识。新形势下,我们的教学不仅要建立在“史料”基础上,更要发挥“史论”的作用,使学生从历史学概念的高度理解历史,用“史论”去分析历史学中的现象和问题,让学生对具体的历史形成深刻的认识,同时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通过实施概念教学,可使学生理解历史知识,并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在揭示历史规律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培养科学的历史观。

二、中学历史概念的分类

中学历史教学中的概念,从历史史料和史论的角度出发,通常分为史实性概念和理论性概念两种。史实性概念主要是针对历史学中的事件进行概括和评价。比如我们在学习“九一八事变”时,单纯地掌握这一历史事件的背景、发生时间、发生地点、过程等,还不足以将中日之间的关系阐述清楚,而只有从史论的角度,从中日矛盾出发,才能认识“九一八事变”的实质。理论性概念则主要表现在对众多同类事件进行高度的理论概括。比如封建专制、新民主主义革命等,都是对历史事实进行的归纳和总结。理论性概念不仅有“史”,还有“论”,而且是以“论”为主。鉴于此,学习中学历史中的理论性概念,对于把握历史发展规律、用历史的眼光来分析历史事件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中学历史概念教学的现状

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对历史概念的教学还处于尝试阶段,很多教师仍然以历史事实讲解为主,只注重历史知识的识记,而忽视了历史概念教学对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训练。比如在把握“农奴”和“奴隶”之间的区别时,要认识到他们都属于被奴役的对象,但又具有各自的群体特征;又如在把握“地主阶级改革家”和“资产阶级革命家”的区别时,则需要分别从农民战争和资产阶级革命斗争中去总结其概念差异。

四、中学历史教学中加强概念教学的策略与思路

1 结合课程标准、教参来强化历史概念教学。

我们要以课程标准和教参为基本依据,来强化历史概念教学。比如,对其明确要求掌握的剥削、私有制、阶级、奴隶、民族、部落、掠夺战争、正义战争、文化、宗教等概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并从中将历史学知识上升到理论概念的基础上,从而为学生构建比较完备的历史学认知体系打下基础。

2 要遵循一定的教学规律。

由于中学阶段的学生在思维认知上还不够完善,对历史的评价还缺乏必要的实践性,因此,在历史课堂开展概念教学必须要遵循以下一些教学规律。

一是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进行不同的历史思维训练。如初中阶段学生对史实的逻辑概括能力相对比较弱,对问题的阐释就需要教师来引导。譬如在学习“鸦片战争”时,教师可结合鸦片的入关和对中国人民的伤害程度来引导学生认识鸦片输入不仅是经济问题,更重要的是对中国人民的侵略和伤害。如此从具体的历史事实抽象出比较复杂的概念性理论,使学生认识到历史学的意义和作用。

二是对中学历史知识进行分类。对一般性史实在概括时要做到简明和全面;而对于理论性概念的概括,则要从具体的史实和理论高度给予深化和升华,通过一定的分析和总结,归纳出具有一定理论价值的历史学概念知识。

三是注重历史学概念之间的关系,分清哪些是史实性概念、哪些是理论性概念、哪些是基础性知识、哪些是规律性知识。为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借助于历史知识的认识规律来对史实进行概括,并建立历史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从而为学生理解和掌握理论性概念奠定基础。

对中学历史教学的认识范文6

关键词:李则纲;《史学通论》;历史教育思想

中图分类号:k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862x(2012)05-0117-004

李则纲(1892—1977),安徽省桐城人,历史学家,一生笔耕不辍,学术成果丰硕,著有《史学通论》、《安徽历史述要》、《中国文化史》、《始祖的诞生与图腾》等。

李则纲早年做过中学教师,后投笔从戎,在武汉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任秘书,大革命失败后,又重执教鞭,1928年开始在上海暨南大学、中国公学任教,1932年“一·二八”事变爆发,两校均遭日寇破坏,李则纲又来到当时位于安徽省府安庆的省立安徽大学担任教职,讲授国文与历史。

李则纲在上海中国公学时主讲“史学通论”课程,来省立安徽大学后继续讲授这一课程。1935年,李则纲将“史学通论”一课的讲义编撰成书,由上海商务印书馆作为“史地小丛书”之一出版,是为《史学通论》。

20世纪初,梁启超倡导的中国“新史学”思潮影响深远,但“五·四”运动之前,处于初起阶段的“新史学”还是着重于对中国传统史学进行批判,破坏多于建设。受不断大量涌入的西方史学理论的影响,中国史学界的自觉意识也不断增强,进一步加快了由传统史学向近代史学的转型。“史学界不再限于泛泛的历史观的讨论,而着重于践行西方的理论和方法,开始利用自然科学和其他人文学科的最新成果进行广泛的具体研究,进而创造了自己的理论和方法。”[1]其时,中国史学界对于西方各种新的史学理论和方法,也经历了一个由盲从到批判接受再到自主创造阐发的过程。到20世纪30年代,在吸收西方史学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之上,中国史学界出现了一次史学理论研究的高潮,翻译、编撰出版了许多具有总结性、概述性的史学理论著作,李则纲《史学通论》正是这一史学理论研究高潮时期的产物,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当时中国史学理论研究的水平。

在20世纪30年代的史学理论研究高潮中,对于史学理论的认识也直接反映到历史教育之中。这一时期的许多史学理论著作本身就是中学或大学的历史教科书,如罗元鲲的《史学概要》、杨鸿烈的《史学通论》等,其他许多史学理论著作也都不同程度地谈到了历史教育问题。李则纲的《史学通论》是在他教授同名课程的讲义基础上补正改就的,可以说《史学通论》其实也是一本历史教科书。李则纲在书中论述对史学理论的认识,也必然反映到他的历史教育思想之中。

一、对史学功能的认识

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史学而非历史的问题得到了空前的重视。在历史教育中,史学的地位得以凸显[2]。在此背景下,历史教育思想必然受到对于史学本身认识的影响,对于史学的认识不同,尤其是对史学功能的认识不同,也就必然会产生不同的历史教育思想。阐述李则纲在《史学通论》中体现的历史教育思想,可以先从他对于史学功能的认识开始。

(一)对传统史学功能的批判反省。李则纲对史学功能的认识,从对传统史学功能的批判反省开始。因受西方史学思想影响,李则纲对传统史学功能进行批判的主要武器就是西方史学理论,尤其是美国著名的实用主义史学家鲁滨逊的思想。

李则纲将“旧史家所承认历史的功效”即传统史学功能总结为“把历史当作一种垂训”[3]148,“明镜所以照形,观古所以知今”。李则纲在书中说道:“无论是中国的史家,外国的史家,在古代都有以过去的事情,做现代的鉴戒主张。”[3]149指出传统史家记述历史是为了教育指导后人。但李则纲立即运用进化史观的思想,对传统史学的“垂训”功能进行了批判:“人类的状况变化,一个一个的时代不同,他们想拿过去的经验,来解决现代的问题,是认自古迄今,人类的状况始终是一致的。所以前人的陈迹,可以永久为后人的先例。这是把时代看作一个永恒静止的状态,是多么一件错误的事呢。”[3]149 显然,李则纲对传统史学那种照搬历史硬套现在的旧观点是反对的,因为历史是不断

前发展的,把“时代看作一个永恒静止的状态”是错误的。在这里,李则纲已经清醒地认识到,并指出传统史学功能在处理历史与现实的关系上,是“想拿过去的经验,来解决现代的问题”,这实际是一种“厚古薄今”的倒退历史观,以为“前人的陈迹,可以永久为后人的先例”,就是以历史压倒现实,传统史学这种对历史与现实关系的处理是错误的。

李则纲认为,旧史家把史学功能当作是一种“劝惩”,认为史学具有“极伟大的惩劝作用”[3]149,还把史学当作“辩护的资料”[3]149。李则纲对于传统史学的“辩护”功能是尤其反对的,他在《史学通论》中指出,“旧有史家,率有偏袒,用史实以为政治宗教哲学等参政之资” [3]150,这样做就是把史学当作是“攻守之武库,抉择史料以达其目的,不合者则压抑,弃置,或加以诬蔑焉”[3]150,这无疑违背了史学最根本的“求真”属性。

李则纲还提到了西方传统史学对于史学功能的认识,他在书中将19世纪中叶以前欧洲史学家所认识的历史功效总结了两点,这和鲁滨逊在《新史学》一书中总结的相近,可以说是对鲁滨逊观点的接纳。李则纲在书中指出,欧洲旧史家对于史学功能的认识,一是“把历史当作娱乐用的”,一是“把历史当作特殊事件的纪录”[3]150。这两种功能虽然可以“娱乐我们的情绪,满足我们的幻想”,但“人类的记忆力是有限,历史的工(功)用就是弥补这种记忆力的缺陷”[3]150,但毕竟这不是史学最主要的功能。

(二)对史学功能的重新阐发。李则纲在对传统史学功能进行批判之后,在《史学通论》中总结说,“在新史学的倾向中,他们认历史的功用,不是给人类的鉴戒和惩劝,也不是供人们的娱乐,亦非独纪录特殊的事实”[3]150,很明显受到了鲁滨逊实用主义史学影响。鲁滨逊认为,正是现实生活的需要,以及参与社会改革事业的需要才是促使人们去研究历史的主要原因,[4]强调史学为现实社会服务的功能。李则纲在接受鲁滨逊这一观点的基础上,论述了他对史学功能的认识,“史学的功用,仅为一种纯净简洁的知识,由这种知识,可以帮助吾人明白社会的变革和现在的状况”[3]150,他甚至还在书中引用鲁滨逊的话:“我们要研究历史,并不是因为过去的可以给我们种种教训,实在因为我们可以根据历史的知识来明白现在的问题。”[3]151 观点影响下,李则纲认识到传统史学功能颠倒了历史与现实的关系,并正确地指出“根据历史的知识,来明白现在的问题,这就是新史学对于历史的功效的解释”,是“侧重在现在问题”[3]151,端正了对于历史与现实关系的认识。李则纲抓住对史学功能认识中如何如处理历史与现实关系这一个关键点,重新阐发了对于史学功能的认识,则对于进行历史教育的目的也就会有一个新的认识。

二、对历史教育目的的认识

在新史学思潮的影响下,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史学界已认识到传统史学将历史与现实的关系主要限于政治领域,忽略了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方面。五四运动以来的民主思潮又促使中国史学界认识到了人民大众在历史中的作用,对于史学功能的认识,表现出走向普通民众、贴近民众生活的新特点,史学功能中以往被传统史学所忽视的在人生方面的作用就得以凸显。其时,许多史家都已清醒地认识到,“只有通过历史对人的教育这一环节,使人们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具有各种知识和能力,最终才能达到推动社会进步和文明进化的目的”[4]。李则纲认为,史学的功能应侧重于现实的问题,从史学对于人生作用这一角度阐述了自己的历史教育思想,他在《史学通论》专门设立了“历史学与现代的人生”一章论及此问题。在这一问题的论述上,李则纲受李大钊历史教育思想的影响较大。

(一)历史教育可以增进人们的科学精神。新文化运动举起的“科学”大旗,影响深远,随着“科学”的地位在中国不断提升,追求科学精神已经泛化到人生、社会、知识等各个领域。对于科学精神的解释,李则纲在《史学通论》中引用李大钊《史学要论》:“所谓科学的态度,有二要点:一为尊疑,一为重据。史学家即以此二者为可宝贵的信条。凡遇一种材料,必要怀疑他,批评他,选择他,找他的确定的证据;有了确实的证据,然后对于此等事实,方能置信;根据这确有证据的事实所编成的纪录,所说明的理法,才算比较的近于真理,比较的可信。凡学

都所以求真,而历史为尤然。”[3]162李则纲认为史学因有“求真”的要求而同样具备科学的精神,“唯以求真的态度,作踏实的功夫,这是科学的精神,也就是史学的精神”[3]162,人们接受史学教育,这种求真的科学精神也就“熏陶渐渍,深入于人心”[3]162,必然会使人“造成一种认真的习性,凡事都要脚踏实地去做,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3]162。所以,李则纲认为“史学对于人类科学精神的培养”,是大有“补助”的[3]162。

(二)历史教育可以帮助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李则纲认为,“历史学是决定我们人生观的指南”[3]164,指出史学对于人生观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他指出,“我们现在认定历史的活动,是进步的,我们的人生观,当然亦是肯定的乐观的”[3]165,通过正确的历史教育可以帮助人们树立乐观向上的正确人生观。为说明这一问题,他又引用了李大钊《史学要论》:“历史的进路,纵然有时一盛一衰、一衰一盛的作螺旋状的运动,但此亦是循环着前进的,上升的,不是循环着停滞的,亦不是循环着逆反的、退落的。这样子给我们以一个进步的世界观。我们既认定世界是进步的,我们在此进步的世界中,历史中,即不应该悲观,不应该拜古,只应该欢天喜地的在这只容一趟过的大陆上向前行走,前途有我们的光明,将来有我们的黄金的世界。这是现代史学给我们乐天努进的人生观。”[3]165李则纲正确地认识到历史教育对于树立人生观的作用。必须指出的是,李大钊在这里所说的“现代史学”其实指的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史学,李则纲阐述历史教育思想,对史学以及史学功能的认识仍没有超出新史学的范畴,他在这里引用李大钊属于马克思主义史学范畴的相关认识,只是看到了两派史学都有促进树立乐观积极的人生观这一共同之处,而并未看到新史学进化史观和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在对认识“历史前进”这一问题上的本质区别。诚然,李则纲在《史学通论》中也谈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如对经济在历史中的作用有所认识,但毕竟有限,在这里就很明显地表现出来了。

三、具体的历史教育方法

李则纲是一名历史学家,但作为一名长期在教学一线的历史教师,他在重视历史研究的同时,同样给予具体的历史教学以足够的重视,将教学看作是与研究工作同等重要的事情。在长期进行史学研究和教学的实践中,他总结了许多学习历史的具体方法,在《史学通论》中,他也专门谈到了这一问题。

(一)对系统化学习方法的认识。李则纲认为学习历史要有系统化的学习方法。在《史学通论》中,李则纲提倡史学研究要有开放的研究思维,打破历史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封闭,将“真为历史学所需要”的学科成果也应用到史学中来。“历史学有所进步,必须有其他学科的互助”[3]81,学习历史,要借助其他学科,要学好其他学科。这种系统化的学习方法,在今天的历史教学中也具有很重要的借鉴价值。

(二)学习历史的具体方法和原则。李则纲在《史学通论》的最后专门设立“怎样读史论史与著史”一章,第一节“怎样去读史”论述了怎样去学习历史的具体方法和原则,李则纲一共总结了5点:

1.“要决定自己的目的”。在胡适提倡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影响下,李则纲指出,阅读史书之前,“必须将我们自己所要求的是什么决定了”[3]175,要带着目的去学习历史。要求读者根据自己不同的要求,去选择读史书的方法,因为“成为一个普通的读者”和“欲成为历史学家”之间,读史的目的不同,则读史时的“注意点”也就会不同[3]175。

2.“要选择书籍”。读史的目的确定之后,就要“视读者的目的所在”,选择不同的史籍进行阅读。至于具体怎样选择史籍,李则纲提出了5条原则:(1)“所读的书,不得偏重文辞,必须注意其实质,即其书诬妄之处少,而信实之处多,以免为书所欺”;(2)“所读之书,必须对于自己所需要的材料,比其他的书丰富,以免时间虚度”;(3)“所读之书,必为著者原本,以求得史实的真面,不可图阅读便易,取删削之本”;(4)“所读之书,宜为校注精审之本,以免对于史文多费解释的心力”;(5)“对于自己所欲探讨之史实,关于同类之书,必须多阅数种,甚至求至外国文书,以资参稽互校”。[3]175-176

3.“要注意谱表和拟构谱表”。李则纲批判了对史籍中图表作用

比较轻视的现象,并指出图表有三大作用:(1)“可以易于得到简括明显的史的过程”;(2)“可以易于得到精确的史的比较”;(3)“易于从数字中得到史的精细详密的活动”。李则纲认为在读史的过程中,不但要注意史书中已有的图表,而且还要“能随时制造谱表”,以便能更清晰地阅读史书。[3]177

4.“要有批评的精神”。李则纲在书中阐述“历史学是什么”这一问题时,正确地指出,作为认识客体的历史与作为本体的历史或曰历史事实之间的区别,认识到史料或史籍与客观的历史事实之间并不是等同的。他认为人们在阅读史书学习历史的时候,一定要有“批评的精神”,他在《史学通论》中指出,“以历史留给人群的事实,纵号称良史信史,也难免可以致疑之处”,“必须拿出我们批评的精神来,方不致为呆板的陈编所束缚”[3]178。

5.“要有发现的智力”。李则纲认为不但要在面对“历史已供给我们的材料”的时候有“批评的精神”,更要“从历史里所未备的动作,射出我们犀锐的目光”,“有发现的智力”,就是“不能仅仅复习几条历史学上的规律,或几件历史上的大事,我们要发挥我们的智力,来发现前人之所未发”[3]179。

李则纲历史研究与历史教学并重,其历史教育思想自然受到自己史学理论思想的影响。他强调史学为现实服务,并超越中国传统史学“鉴戒”功能,认为通过历史教育可以增进人们的科学精神,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这种历史教育思想不仅因结合当时史学理论认识而具有非常强的时代性,对于今天的历史教育仍具有一定意义。

参考文献:

[1]房鑫亮、吴忠良.传统史学的现代转型[j].历史教学问题,2005,(4):42-47.

[2]赵世瑜.20世纪历史学概论性著述的回顾与评说[j].史学理论研究,2000,(4):15-30.

对中学历史教学的认识范文7

国情意识是爱国主义的思想认识基础。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是一面永不褪色的旗帜。高中历史教学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和增强学生的国情意识。国情教育就是使国情意识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成为每一个合格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的思想政治素质。那么,下面笔者就粗浅地谈一谈高中历史教学中国情教育的含义和内容。

一、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进行国情教育的含义

国情,一般是指一个国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最基本的现实状况。任何国家的国情都不能脱离其历史和传统而独立存在。国情意识,就是观察和处理各种社会问题时,必须立足于本国国情,一切从国情出发。可以说,国情意识也是一种社会意识,它是公民对国家的一种自觉的、积极的认识和反映。中国的国情与中国的历史密切相关,它具有客观性和相对稳定性。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脱胎而来,经过60多年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是历史遗留下来的某些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这是国家制定大政方针、决策的基本依据。“一切从国情出发”就是尊重历史和历史的发展,就是尊重民族传统和民族精神,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国情又具有整体性,举凡政治制度、社会结构、经济体制、文化体系、教育结构、道德传统、民族精神等,都属于国情的范畴。至于国土、森林及耕地面积、人口的发展、生态环境,自不待言。国情是历史和传统的产物,知国情必先知历史。从一定意义上来讲,历史与国情的关系,就是历史与现实的关系。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就是让学生知道中国的历史、现实和社会发展的趋向。

二、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进行国情教育的内容

1.进行国情教育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重要性。进行国情教育,是广大历史教师义不容辞的光荣使命,每一位高中历史教师都要认真钻研高中历史教学大纲,认真钻研高中历史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国情教育因素,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在教学中加以运用。国情教育必须寓于历史教学活动之中,紧密结合历史教材,以便得出结论,要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在国情教育中,教师在讲授时,要充满感情,表现出主观上的爱和憎、赞美和批判等鲜明的阶级感情,只有这样,才能以生动的历史事实感染学生。

2.进行国情教育要学会运用比较法。有比较才有鉴别。通过比较,求同存异,或者求异存同,从而探寻正确的道路和适宜的措施。国情教育要进行历史的纵向比较,这样才能认识中国现实社会所处的阶段,才能看清中国的历史进步、发展趋势和前景。只有将国情教育放到同一历史时期内,进行不同国度的横向比较,才能找出差距,探求各种问题的适合本国国情的答案,才能发人深省,催人奋起。

3.进行国情教育要以正面教育为主。在历史教学中,讲国情中的积极因素,可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讲国情中的消极因素,要深刻分析其产生的历史和现实原因,使学生能够有忧患意识,使学生多方面、多角度地认识我国国情。通过认识国情,可以增强青少年一代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使命感。

4.进行国情教育要从实际出发。国情教育必须从学生出发,从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思想中存在的一些不够正确的认识,从而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识我国的国情。

5.进行国情教育必须以课堂教学为主。讲授中国历史时能够进行国情教育,讲授世界历史时同样也可以进行国情教育,这是因为中国历史的发展不能孤立于世界历史,同时,中国历史的发展又对世界历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学习世界历史,可以促进和加深学生对本国国情的了解和认识;离开了世界历史的大背景,学生的认识易片面化,因而收不到良好的教育效果。高中历史教学设计应对国情教育作通盘考虑,将历史课堂教学与国情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6.开展国情教育取材要丰富多彩。除历史教科书外,还可以组织“我爱神州”国情知识竞赛、国情教育展览,组织国情教育讲演或座谈等。国情教育与历史教学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国情教育以阐述国家历史现状为主,适当联系历史的发展;历史教学则以阐述国家历史为主,适当联系现实,两者侧重点不同。不能把历史课单纯讲成国情教育课,也不能简单地认为国情教育就是历史教学。那种认为国情教育就是对学生进行近代史教育的观点,是不正确的。历史教学并不能自然地产生国情教育的效果,只有强化历史教学的德育功能,有目的地运用历史课本中的国情教育素材进行教学,才能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国情教育。

总之,对青年学生进行国情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历史教学进行国情教育,是一项长期任务。只有深化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国情教育,克服教育脱离实际、脱离社会的倾向,才有利于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才有利于振奋民族精神、提高民族素质。

对中学历史教学的认识范文8

素质教育是针对中国当前的应试教育提出来的,宏观上来说当前对于教学评价的过程仍然是以考试分数为主的,来自应试教育的阻碍仍是制约现代素质教育发展重要的影响因素,我们所要探索的历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除了来自应试教育压力,还有着非常多的影响因素。本文就从近几年在历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实际工作出发,探索素质教育真正实施到教学过程中的制约因素。

一、对于历史学科的认识

当前很多教师对于历史学科的认识不足是制约素质教育开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历史学科相对其他的学科来说有着一个非常显著的特征,那就是教师所讲述的历史都是确实发生过的事件,如果教师对历史学科的认识不到位,就会将历史的教育变成了历史史实的教育过程,这样的话学生在历史学科中也就仅仅学到了历史学科的基础知识,并没有获得能力的提高,这种教育的思想和过程是制约当前历史学科中素质教育实施的重要制约因素。对于历史学科的认识,我们应该充分的理解历史的教育意义,历史的教育应该是贴近生活的,从历史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去思考,历史事件背后的发展成因、过程和规律,只有引导学生在历史学习中积极主动的思考才能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这就需要我们提高对历史学科的认识,重视历史在素质教育中的教育意义,从课堂改革出发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提高历史学科与素质教育融合的方法。

二、历史教学方法和手段

由于当前中国教育中教学评价的制约,对于历史教学的评价仍然是分数论英雄的应试教育方式,因此尽管我国已经实行素质教育多年,但是很多教师仍然选择采用沿用多年的陈旧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而不会“冒险”使用新型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方法和手段从根本上制约了素质教育的开展过程,特别是现在很多的历史教学课堂上仍然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教师一讲一节课,学生则需要进行大量的笔记以及习题的联系来完成历史学习。落后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是当前应试教育和教学评价机制的必然结果,它对于学生的主观能动以及自主学习能力都有着极大的阻碍,对于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激发,主动探索和思考方面引导作用的缺失是制约学生素质提高的重要因素。为此我们就要充分认识到新课改对于历史教学的需求,转变教学思想以学生为主体,并且积极使用多媒体技术和设备改善教学方式和手段,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积极尝试新型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不过鉴于当前应试教育的背景,我们也可以通过创新手段提高学生对于试题的解读能力,也可以尝试从解题的过程提高学生主观思考能力,进而促进素质的全面提升。

三、历史教材的认识

在我国对于素质教育的不断重视下,各个学科都开始了新教材的改编工作。但是由于历史学科的特殊性,对于素质教育的强烈要求下的历史教材的制定和编写过程让很多历史教学难以理解和掌握,这种对于新教材理解的不到位,对于以教材为中心所开展的历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素质教育的提高也造成了一定影响。对于教材的理解不到位,使得很多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于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的过程无法很好的把握。历史课程是一门传统课程,无论是旧版教材还是新教材,历史教师都应该充分认识到历史教学的内容和教材的关系,吃透教材,同时不过分的依赖教材,以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教学的主要目标,辅以教材的帮助开展并设计具体的教学过程,通过科学的安排纵向扩展教材内容,突破教材限制提高教学活动的探索性和全面性。

四、历史教师的素质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对于教师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历史教师的综合素质是影响当前历史学科素质教育的重要制约因素。历史教师的水平也直接影响了历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当前历史教师素质制约素质教育的开展主要表现在:科研意识、知识结构、创新思维三个方面。首先历史教师的科研意识是教师对历史学科的追求和探索,这也是历史教师专业性的重要体现,在全面开展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的科研意识尤为珍贵,这种积极的探索和专研能够给学生树立榜样,引导学生提高对历史探索过程。其次完善的知识结构,系统的历史知识的框架能够给教师开展素质教育提供丰富的素材,教师能够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发现与素质教育相结合的点,从而安排具体的教学过程。最后是创新思维,创新思维具体的表现就是新型的教学方法和观念,创新也是当前历史教师素质中最为匮乏的部分,很多教师固守成规,封锁了自己对于历史教学和知识的认识,从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忽略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阻碍了素质教育的具体实施过程。

作者:邹福利

对中学历史教学的认识范文9

[关键词] 新课改 初中历史教学 教学观念

在新课程实施以前的中学历史教学任务,是以向学生传授基本的历史知识;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能力的培养。而新理念下历史课教学的主要目标和功能是培养学生学习历史、探讨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的人文素养、民族情感和爱国热情。因此,新课程要求教师一定要改变旧的传统的教学观念,转化教学行为,树立新的教学理念。新课标强调“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即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转变学习观念,成为学习的主人。

在中学历史教学过程中的知识主要是指历史知识,而历史知识主要包括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重要的历史概念及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

中学历史教学中历史知识的学习是历史教学活动的基础,而历史知识的掌握又是历史学习的关键,因此,历史教师要想完成好一堂历史课的教学任务,就要针对初中生的年龄特点和特征,在实施教学过程之前要对教材进行全面分析,设计出符合中学生心理特点的教学方案,在课堂上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因为教师的主导作用正确与否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主体的学习态度,教师在实施教学过程中要关注每一个学生,要充分利用课文中能够引起学生产生学习动机的内容,来促进和引导学生进入到自我需要学习的状态。过去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只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人的全面发展。新课改下的教育理念则要求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由过去重视知识的传授向重视发展转变,由重视结果向重视过程转变。

新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师要以人为本,要从学生的特点和实际出发,新教材为教师创造性的发挥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新教材的功能,把握住课程改革的实质,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领会教材意图。新教材的答案非唯一性及不确定性,有助于促进和发展学生的个性化思考,有助于教师利用教材来激发学生产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动机,引导学生进入到感知历史知识的阶段,因为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因。大部分动机都是需要具体的表现,而需要可以表现为兴趣、意向、意图和信念等形式。怎样利用教材来引导学生产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动机,形成意向,这就要求历史教师在教学内容中,列举教材中最能激发学生产生学习兴趣的问题进行刺激性的诱导,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唤起他们对历史知识的学习兴趣。

做为一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自如驾御课堂秩序、调控课堂气氛的能力,要把教学的重点放在揭示知识形成的规律上,让学生通过感知、概括、应用的思维过程去发现真理掌握规律。历史教师有时为了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产生学习意向,往往需要引用一些历史资料,教师在引用历史资料时,必须做到资料的真实、健康、准确,要去粗取精,从而达到帮助学生产生学习意向的目的。意向是一种未分化的没有明确意识的需要,它使人模模糊糊地感到要干点什么,教师这时的积极引导和帮助有助于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意图。意图是比较清楚地意识到自己需要去争取实现的目标,坚定信念。信念也是一种需要,信念可以激励人按照自己认为正确的观点、原则去行动,去实现目标的一种强大的内在力量。这种力量有助于学生对获得历史知识的渴望,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有助于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的。

学习动机的产生,有助于学生进入到知识的感知阶段,但是感知阶段只是认识的感性阶段,学生在这个阶段中,还不能够对历史问题形成深刻的概念,作出合乎逻辑的结论来。历史教师在这一阶段要主动地去培养学生持续的探究兴趣和情感体验,帮助学生由感知历史知识阶段上升到理解历史知识阶段,形成概念,概念的内涵是指事物的特有属性,即是什么。概念是人们通过学习对学习对象特有属性概括而成,概念的形成标志着学习者的认识已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对历史概念而言,就是这一概念有别于其他概念的性质。历史概念的产生是对历史认识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帮助学生形成历史概念有助于学生准确理解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认识历史本质。有助于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初步地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规律性的历史知识,去了解和解决复杂的社会问题。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教材的内容来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有助于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创造性的发挥个人的教学能力,教师无论选择哪一种教学方法,目标只有一个就是要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发现和总结学生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记忆能力和知识的理解能力。

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对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应形成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出了具体规定:

(1)要求形成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认同感,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2)要养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审美情趣,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3)形成崇尚科学的精神意识,确立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

(4)强化民主与法制的意识;

(5)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的文化传统,逐步形成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意识。

对中学历史教学的认识范文10

[关键词]历史教学;审美意识;价值引领

审美意识是审美价值观念的表现形态,在审美活动中,它主要发挥着意义规范和价值评判的重要功能。审美意识的培育是对历史学习者史学理论素养和历史学科能力要求的重要体现,它关系到历史教育审美价值的实现程度,是历史教育的本质要求。历史学科的教学内容属于人文社会科学范畴,培育学生的精神世界,对学生的人生进行价值的引领是历史学科教育的重要价值所在。历史学科教育审美价值的实现过程正是历史教育对人的价值引领过程。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应重视对学生进行审美意识培育,从而更好地发挥历史教育的审美价值功能。

一、历史研究中的审美意识存在

审美意识主要是指在审美活动中涉及到的审美选择、判断、评价的观念意识。个体的审美意识是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是其人生志趣与社会理想在审美方面的体现。[1]审美意识与历史学科素养的内在要求是一致的,既有历史学科的能力素养,又包含历史教育的价值追求,是历史教育中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统一。

(一)审美意识是历史学科能力的重要体现

近代以来,古典教育关注人自身完善的人文性传统被逐渐淡化,历史教学过于重视知识传授和应试能力的形成,使历史教育背离了其原初的本质,人的整体性、全面性和价值性的发展方向被遮蔽。当代学生出现的人文素质偏低,艺术素养不高,重理轻文,高分低能等现象,尤其是基础教育忽视人文素养培育的现象,不利于人的全面发展和国民素质的提升。正如席勒所说,“在现时代,欲求占了统治地位,把堕落了的人性置于它的专制桎梏之下。利益成了时代的伟大偶像,一切力量都要服侍它,一切天才都要拜倒在它的脚下。”[2]人类所面临的价值和信仰危机需要历史教育予以弥合、规引,进而引领人走向充满意义与价值的自我完善之途。价值性是教育的本质属性,历史学科有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和价值资源,应发挥历史的鉴戒功能,挖掘人类在生生不息的发展历程中所展现出的人性之美,以警示人不断加强人自身的完善和建设,进而影响整个民族精神的培育,这是历史教育的使命。历史学科能力素养不仅包括基本的认知能力,还包括批判、反思、建构等综合的能力要求,要求学生掌握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树立历史的时空观,掌握“论从史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评价历史”等基本的史学研究方法。唯物史观、全球史观、现代化史观等基本的历史认识评价视角是学生历史学科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能力素养总是和人的主体观念分不开,受人的特定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影响,审美意识自觉不自觉地会参与历史研究者的历史认识过程。如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教材三中专门安排了科技文化的专题板块供学生学习,但老师们对科技发展所蕴含的价值挖掘得不够,不能从审美的视角去认识科技文明,科技历史的学习变成了科技历史知识的记忆。科技的成果是人与自然交流的方式,寄托着人类理想,科学家是带着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和对造福人类生活的理想去思考和发现的,科学家本身就是在审美意识的驱使下去认识自然的。因此,要理解科技史的真正价值离不开审美意识的参与,赋予科技以人文的理解视角,在“科技是人的需要满足和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的思想高度下理解科技文明的历史。再如,对工业革命历史的认识,同样离不开审美意识。席勒认为,工业革命以来出现了美与非美的悖论。所谓“美”,即工业革命带来的物质产品的丰富,人们生活的方便,舒适,人们享受到了更多的物质文明成果;而“非美”则是指在人们享受着丰富的物质文明成果的同时,精神世界却越来越空虚贫乏,陷入低俗、焦虑和不安之中。吉登斯深刻地认识到了工业主义的危机。用他的话说:“工业主义魔术般地变出了燃煤与蒸汽动力,伴之以巨大而沉重的机器在污秽不堪的作坊和工厂里叮当作响的景象”。[3]工业革命在这样一个维度上失去了其在人类征服自然的进程中所具有的至高无上的地位。显然,我们不能怀疑“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这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承认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和整个人类历史进程的巨大推动作用。但历史的认识往往需要跳出主客体思维的视角,去寻求人与世界的融合,即中国古典哲学所谓的“天人合一”。我们越来越需要以审美的视角去看这个世界,是否有比较健全的审美意识决定着我们对世界认识的深度。“美”与“非美”是对工业革命的辩证认识,体现了审美意识与历史学科能力的统一性。

(二)审美意识作用于历史认识的全过程

历史认识的本质是历史研究者与过去的历史存在主要是人的存在进行深刻的对话,通过尽可能丰富地占有史料,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经过甄别、分析、批判、理解,更真切地了解客观的过去,带着研究者的价值追求将过去与今天进行深层次的意义建构,获得我们对于当下与未来的启示。人认识历史的过程体现出人总是与过去之我和未来之我进行永无休止的纠缠,以未完成的状态投身到教育生活中。历史为人类提供一个宏大的叙事舞台,人所有的实践活动,总是根据人类对世界已有价值的认识,在“此在的世界”中规划着自己的可能性,在“身在何处”的思悟中规划着“走向何方”。历史的学科特点决定了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总是带着一定的主观判断去认识历史,这种认识过程反过来又会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产生新的影响。一方面在整个历史认识的过程中,审美意识作为认识历史的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都在发挥作用。历史研究的对象具有客观性,我们对历史的认识更接近客观事实;另一方面,历史研究者总是带着主观的目的、情感和态度去认识历史。这种主观特征既有明显的主观意愿,又有潜意识的主观准备。如研究中国古代社会政治制度得失为今天的国家治理服务,这就是主观上带着非常明确的目的去研究历史。而更多的时候历史研究者对历史的认识和评价是潜在的历史意识发挥作用,人对价值的评价、对真善美的认识很大程度上就是人的审美意识在发挥作用。如对“苏格拉底之死”所展现的精神之美、对殖民侵略的野蛮与罪恶都需要我们上升到对“善恶”“是非”“美丑”的审美高度去认识,才能更好地理解历史,获得深刻的启示。可见,审美意识在历史认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决定了历史认识的深刻程度和价值方向,将历史认识引向审美境界,从而赋予历史研究更丰富的解释视角和更深刻的人文关怀。

(三)审美意识引领着历史认识的价值方向

对价值的认识和引领是历史教学目标的核心和根本。被誉为价值哲学之父的洛采曾提出,世界分为事实、价值和普遍规律三个领域,只有价值是目的,其他皆为手段。历史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地探究历史事实,获得价值引领,探究历史规律的过程,获得价值的启示是历史研究最终目标。在历史研究中,研究者的审美意识表现为审美趣味的高低、认识历史的立场是否正确、个人的道德理想是否崇高等等,这些审美意识倾向决定了学生在历史认识中的发展方向。审美意识作为一种审美观念,它是人们政治观、道德观、人生观在审美判断和评价上的体现。[1]长期以来,历史教学重点仍然停留在系统完整的历史知识及其概念的学习,把对知识与概念的识记和历史学科应试能力的培养作为历史教学的核心目标,在方法上偏重死记硬背、机械训练。历史学科的审美价值功能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目前中学历史教学对事实和规律层面的内容给予了足够的关注,对历史教学价值层面的功能重视远远不够,这是审美意识缺失的结果。历史教育的价值功能非常丰富,历史教育本真的价值是从历史教育中获得对文化和文明的深刻理解以及对自身精神的丰富。历史教育的求真价值和向善价值是教育内在的价值追求,它追求的是外在的事物对于我们人类所具有的价值导向意义。无论是历史智慧的总结还是生命意义的追问,亦或是对人类生存意义的本体思考,都会对今天我们如何生活产生影响。一些学生对美国9•11事件“大声叫好”,从根本上是学生的价值观、审美观的问题,是人性的善恶美丑评价问题,需要以正确的价值导向进行分析判断,认识到恐怖主义的罪恶和人类的休戚与共。布洛赫层说过,“从本质上看历史学的对象是人,还是让我们把它称为人类吧,优秀的史学家犹如神话中的巨人,他善于捕捉人类的踪迹,人才是他追寻的目标。”[4]布洛赫的观点直言历史的终极价值在于人自身,这就为审美意识提供了历史认识的伦理基础,即人是审美的,追求美的,按照美的方向发展是人前进的正确方向,也是历史教育应该引领的方向。

二、历史教学中学生的审美意识培育

(一)挖掘历史学科内容的审美价值内涵,让学生在与历史的对话中获得历史美感

在历史认识活动中,人以自己的存在去理解世界的存在和他人的存在。人认识历史、理解过去的存在,总是带着某种意义自觉,赋予历史认识活动以憧憬和希冀。如果承认人对历史的认识活动,包括以实践的方式去认识历史,寄托着此在的人对未来的假设,那这种假设本身就是一种审美存在,一种无限美好愿景的存在。正是美好的存在或者愿景吸引着人们不断地接近历史的真相,在主体的觉悟和省察中与历史进行交往和对话,历史认识者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唤醒主体自身的意义自觉与价值追求,使人更接近美善的境界,不断超越过去。席勒认为,美育的特殊作用是通过建构一个情感的审美王国使其成为沟通感性与理性、自然与人文、知识与道德、感性王国与理性王国的中介。[5]历史研究的对象是古今中外一切人类的生活,衣食住行、喜怒哀乐、善恶美丑都是历史研究的对象。历史研究的对象包罗万象,呈现在人类面前的丰富的历史气象蕴含着丰富审美价值,需要我们在历史教学中以美的眼光去对待历史事实,发现历史中所蕴含的美,引领学生在与历史的对话中感受历史之美。人类因对未来的憧憬而不断走向自身的完美,正是由于人对完美的渴望,赋予人涌动的精神力量。历史研究不是仅仅局限于描述某些客观的历史事实,更重要的是理解“事实”本身,通过人类自身基于“此在和过往”交流、对话,有时甚至是激烈的思想和精神领域的对抗,使人获得朝向有意义、令人向往的目标行动的热情和动力。这种热情和动力本身就是一种美,它在历史万千气象中孕育,在人类的理性和精神的世界中得以萌生,在指引人走向未来的道路上获得意义。一方面历史是一个大舞台,人性美丑都在这个舞台上暴露无疑,孙中山、、邓小平这样的历史伟人在历史舞台上绽放出伟大人物的精神之美和人格之美;另一方面,历史也无情地以美的标准去审丑,军国主义的灭绝人性,汉奸卖国的,日本至今不肯彻底承认战争罪行的虚妄与野蛮等等丑恶让人们认清其本质,更加珍惜美的价值,增加对美的认同。在历史教学中,深入挖掘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审美或审丑价值,就能培养学生的历史美感,让学生在历史的体悟中增加对美的认同和渴求。传承中华文明特别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历史教育的重要使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实施美育教育的思想源泉。历史教学中应立足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传统文化融入美育,充分发挥传统文化育人因素,完善人的精神世界。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必修三中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演变”这一专题内容的学习,如果上升到对优秀民族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人格审美境界去学习,学生的历史学习就不会停留在对先秦思想家具体主张的记忆上了,而是与传统文化进行深层对话,理解其精髓,感受其价值,进而愉悦身心,提升人生境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从爱国、处世、修身三个层次概括凝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内容。中国近代史中先进的中国人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前仆后继的历史事迹正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和人格美的最好注脚。历史学科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审美教育资源,体现出东方文化的智慧之美、思辨之美和内敛之美。如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中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度”,通过三省之间的制约关系最后加强皇权的制度设计,展现的是平衡和谐之美,体现出古代中国政治智慧所达到的高度。以审美的视角去认识“三省六部制度”,超越了阶级评价的传统历史认识思维,“制约与平衡”从智慧和文明的角度看到了中国古代政治文明近乎完美的展现。

(二)开发历史学科美育校本课程,让学生在丰富的课程实践中增强审美能力

审美能力是在审美活动中所具有的主观的心理感受能力,是一种欣赏力和理解力,表现出个性化的审美价值取向,是培养审美意识的关键。审美能力是在审美对象进入审美视野后所表现出来的对象化的体验和创造,审美意识是以审美能力为基础的。在历史教育中对学生进行审美能力的培养,进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需要以课程为载体,给学生创造丰富的审美体验。历史学科美育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以历史学科内容为基础,对历史学科内容进行挖掘和整合,加强学科内容与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生活环境、自然环境之间的融合,让学生在课程环境下学会欣赏、学会批判、学会选择、学会生活。历史美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应基于学校的文化资源和历史课程资源,对教材知识进行适当拓展,建立若干个体现审美素养要求的课程模块。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是一所有着133年历史的江南名校,其前身是由左宗棠奠基、晚清宿儒江苏学政黄体芳于1882年创建的南菁书院。学校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有沈鹏、顾明远、邢秀华等著名校友捐赠设立的三座艺术馆,馆藏十分丰富,历代名家书法绘画作品以及珍贵文物、手工艺精品上千件,为历史学科美育课程开发奠定了基础。依托校本资源和与历史学科内容的整合,学校开发出了考古、文物鉴赏、陶瓷艺术与文化等特色课程,丰富了学生的审美体验,学生在这些课程的实践中增长认知、丰富情感、陶冶情操、涵养品性,审美能力不断提升。案例:南菁高中《中国陶瓷艺术鉴赏与审美》课程方案(片段)课程内容:(1)瓷器的制作与鉴定(与化学组合作开发);(2)陶瓷艺术的美学意蕴研究。瓷器的美学特征与美学思想;中国陶瓷纹样及审美意识;中国陶瓷艺术的文化解读;中国陶瓷艺术的审美价值;(3)陶瓷艺术与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师生对中国陶瓷工艺与鉴定的知识有初步掌握,对中国陶瓷艺术、文化及美学价值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进而培养学生学会鉴赏美、感受美、创造美,提升师生的艺术修养、审美情趣和人生境界。课程设计:依托沈鹏艺术馆等独特的学校文化艺术资源,师生合作开发,分专题分层次研究中国陶瓷艺术的历史文化背景及其美学价值。分专题:将该课程分解为以朝代为单位的课程,如夏商周陶瓷艺术鉴赏与审美取向研究、隋唐陶瓷艺术鉴赏与审美研究、明清陶瓷艺术与中国传统文化等系列课程内容,学生根据需要进行个性化选择。分层次:根据学生兴趣和鉴赏研究的能力,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创造条件,为有兴趣深入研究的学生提供指导,鼓励部分学生形成具有较高研究价值的研究成果。这是一个典型的以鉴赏为主的历史学科的综合美育课程,课程开发中既体现了特定领域(陶瓷)审美鉴赏的要求,又融合了历史学科的背景知识,让学生了解中国文化的审美价值取向,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广博与精美。事实上,历史学科具有着非常丰富的美育资源,只有通过课程的整合与凝练,将文本的课程变成意义的课程,学生的精神追求和审美意识才能得到真正的培养,历史教育的真正价值才能得以彰显。

(三)深度变革课堂教学生态,让学生在主体探究中丰富审美体验

马克思认为,人类对于客观世界的改造是依照美的规律来进行的。而人的审美体验又是在生产劳动和生活实践中逐渐产生和形成的。在历史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要深度推进历史课堂生态变革,真正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增加历史学习的开放性,培养学生历史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在丰富的主体体验中完善自我,提高审美意识。历史发展很大程度上是按照美的规律进行的,要引导、启发学生去思索人生与人类社会的历史问题,敬畏历史,以历史的视野认识现实的社会生活,从中获得理性的思考和实践的智慧。教学过程中师生交往的本质其实就是教师人格精神与学生人格精神在教育过程中的相遇和融合。教育者必须正确地看待学生作为一个未成熟的正在发展的主体以使所创设的教育活动要符合学生的理解水平,所运用的教育形式能促进学生主动地进行理解,并逐渐地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解,随着理解视野的扩大,本身的可能性不断扩大,自身的可能性不断实现,从而生成和发展出一个内容和形式越来越丰富的绚丽多彩的人的世界。历史的审美和审美的历史赋予了历史教学更高的要求,在艺术性与科学性兼具的历史研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需要树立大历史的教育理念,尊重学生审美规律特点,创造自由的氛围。“人的认识活动具有鲜明的个体特征,人在知识探究的过程中应获得充分的自由与自决……这些结论或观点不一定正确,但他们都是研究者智慧的结晶和本性的自然流露,凝聚着研究者的心血”[6]学生的审美意识不是外部强加的,是其在知识基础、情感水平、人格倾向、理想信念的综合作用下内化的结果,教师可以引导,但不能代替。必须给学生自由的学习空间,让学生在无限广阔的历史时空中遨游,才能真正形成自己的审美意识。“自由是神圣而迷人的,它不单是艺术审美活动的灵魂,更是人的本性的要求,是人的最高本质。人类的一切积极的活动,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不断摆脱自然的束缚而向自由的境界迈进。在这个历史行程中,却充满了重重障碍。”[7]学生的审美意识的形成未必一帆风顺,有时需要长期的体验和培养,其审美境界和知识视野、道德信仰密不可分,只有在生活的世界中不断淘洗和凝练,人才能不断走向理性和审美的王国。历史教学的价值旨归是人的发展,这就需要让学生在历史学习中感受历史的丰富性,获得丰富的审美情感体验。历史学习“唯有当主观价值之善同客观事实之真达成历史统一,既合于主观需要又合于客观史实时,才会出现真正意义上的善,才会创造出生命美学和生活艺术意义上的完整的人生体验和美善世界。”[8]历史教育的功能不仅包括历史学科能力的培养,也包含着学生精神世界的建设。在历史教学中,可以通过历史剧创作、参观历史纪念馆、主办历史纪念日主题活动等来增加学生的主体体验,将历史意识、历史情感内化为学生的情感追求。2014年12月的“南京公祭”之所以备受关注,就是因为这样的活动将历史与现实置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刻,升华了中华儿女的民族情感和道德信仰,热爱国家、渴望和平、实现民族复兴成为中华儿女共同的情感取向。历史教育在这样的时空场域中增加了庄严感和崇高感,召唤着每一个中国人响应时代需要,去实现伟大民族复兴的中国梦的审美理想。

(四)重视历史教学的价值引领,让学生在人生意义的探寻中提升审美追求

马克思对历史价值有过这样的概括:“历史就是我们的一切。”[9]马丁•路德曾说过,“国家的前途不仅取决于国库之实,而在于它的全民的文明素养”。人创造历史,历史因人而存在,历史学科的教育价值最终应体现在对人生的价值引领上。如果说历史的工具性给人类提供了足够的历史知识和历史经验,那么历史的人文性则回答人类存在的价值理由和可能。历史教育不仅要满足人们的知识需要,而且要满足人们的精神诉求。历史教育只有给现代人提供全面的生命关怀,更多地关心现代人的心灵需求,才能更好地获得大众的精神共鸣。历史学习不是记住现成的结论,而是运用历史学的思想和方法去研究和解释。历史学科是以过去发生的事情为研究对象,特别需要严谨的历史研究态度,充分掌握历史史料,进行科学的分析和思考。《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标准》)中,关于历史教育目标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明确指出:“加深对历史上以人为本,善待生命,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理解。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努力追求真善美的人生境界。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塑造健全的人格,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10]。从这一目标可以看出,历史教学以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引领学生追求真善美的人生境界为主要目标,处处渗透着生命审美追求。历史是以人的活动为研究对象的,重大历史事件总是体现着人的价值和追求。史书和史料是没有精神和思想的,必须经过人们的思考和判断,赋予其新的生命,进而影响人们的心灵和生活。历史研究者必须要树立正确的历史意识,运用符合历史学科特点的方法进行历史教学,在充分掌握历史事实的基础上又进行富有意义的价值引领。历史以有限的存在呈现,但又展现出其无限的意蕴,人在与历史的融合中获得自身的意义,也成就了审美的人生。“面对这无限的整体或一体性,有限的个人总是从自己现有的地位出发,向着有限性以外张望,不断地超越自身,向无限的整体或一体性而献身,这中间包含着人对人的责任感。超越自身,舍弃自身,为他人尽责,实际上也就是使有限的自我融合于无限的整体中,参与到无限的整体中,以实现自我。”[11]这里的“出发”“张望”“融合”正是人对自身存在意义的追求,是自觉的责任担当,人因“张望”而获得无限可能,因“融合”而获得无限,成就了人生的完满。这就是生命美学意义上的自我实现,是人生至高的美善境界。崇高是美的最高阶段。历史是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是人类共同拥有的可歌可泣的成长经历,是丰富多彩的物质与精神文明的结晶,也是民族赖以认同和共同奋斗的精神记忆。“学生学习历史,不同于历史学家研究历史。历史教育的本质是人格教育(侧重个体角度)和公民教育(侧重社会角度)。通过历史的学习,学生最终要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学会做一个合格的公民。”[12]作为现代公民的最突出特质就是社会责任感,如果教育不能培养人的社会责任感,不能让人成为精神高尚和富有责任感的人,那么教育仍然只能停留在技术和认知层面,背离了它的本质。人类共同生活在一个彼此联系、命运攸关的全球化时代,个人社会责任的归属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历史教育必须倡导包容、和平、合作的理念,让学生具有全球视野和关心人类未来的胸怀。历史教学的审美意识培育应从人类共同利益出发,进行具有全球意识和以共同价值为内容的价值引领。

[参考文献]

[1]杜卫.论审美素养及其培养[J].教育研究,2014,(11).

[2]席勒.美育书简[M].徐恒醇,译.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61.

[3]安冬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M].田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50.

[4]布洛赫.历史学家的技艺[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23.

[5]曽繁仁.美育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22.[6]刘亚敏.论学术自由的人本价值[J].教育研究,2014,(2).

[7]李欣人.人的自由与审美教育———席勒美育思想探析[J].南开学报,2001,(4).

[8]凃艳国.试论教育回归人性的基本方式[J].教育研究,2012,(2).

[9]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650.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5.

[11]张世英.哲学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224.

对中学历史教学的认识范文11

【关键词】 重组教材;引导学生;有效学习

历史教科书有一系列的历史叙述,它简略地有选择地呈现了历史事实,依照历史本身的因果发展逻辑加以表述。历史事实和历史研究的理性成果构成了教科书的主体,形成了一个史料与理论的结合体。但教科书对历史及其历史研究的呈现,毕竟只是提供了一个历史学习的文本,它不完全是依照学习认知规律来编排的。因而如何有效地认知历史,培养历史思维能力还须从人的认知与思维规律来整理教科书这一历史学习的文本。

一、理论依据

就历史认知的思维规律来说,首先我们面对的是基本史实,思维的目标基本属于陈述性知识,学习者要尽可能连贯、细致而准确地将历史事实梳理清楚,抓住历史事实的主要特征和主要关系。其次我们面对历史概念、历史结论和历史评价等理性的认知对象,思维的目标基本上属于程序性知识。学习者要以历史事实的辨认为基础,展开多角度深层次且又忠于历史的分析和比较,从而建立起历史的因果本质关系,形成历史的理性思维。这一程序性知识从历史学科的特征来看,是在历史阐述中表现出来的,因而可以认为是一种阐述性知识。

由于前两个方面主要还是面对教材,是教材内部的思维关系,是史料与理论的关系,就历史认知而言,这两个方面主要还是两类知识的习得和转化,学习者还需要将两类知识加以提取并在新情境下运用。因此我们的学习还有第三个目标:将教材上的两类知识内化成自己的历史思维。它需要通过历史思维的测量来实现。这一测量包括历史事实的辨认程度、历史概念、历史结论的理解评价程度、历史材料的处理水平以及认识历史现象的理性深度与广度。这一测量其实就是一种知识迁移。通过知识迁移逐步获得历史智慧和历史思维能力。

本着以上认识,我们认为最有效的历史学习应在遵循认知规律与历史思维规律的基础上,对教科书所涉及的两方面内容、两大类知识进行结构性重组,使学习者根据认知结构的重组线索来提取知识;根据历史阐述的文本来获得并丰富历史认识;再根据新情境中的练习来掌握历史。

二、对历史教材的灵活处理――重组

历史教材是对历史事实以及历史研究成果有选择的叙述,它符合历史发展的规律。我们重组教材是向学生提供有效的历史学习文本,它既要符合历史规律,又要遵循认知规律。依据我们对历史学习的本体性思考,教材重组后的历史学习文本可以由三大模块构成。

1、知识陈述。它将教科书中的基本史实整理成有意义的学习材料。它由知识体系概述和知识序列两部分构成。前者重在整体把握,勾勒本节教材的主要知识,并注重前后联系,使其成为一个有内在联系的框架。学习者可以借此感知学习目标,并激活原有知识。后者重在条块梳理,通过编码和编码后的信息提取,概括历史事实。它对于学习者整合相对分散的历史知识、周到而合理地概括历史知识、体会这种学习方法都有启发意义。

2、知识阐述。它将教科书中的历史概念、历史结论和历史评价(包括小字部分的重要内容)提取出来,进行多角度、深层次的分析,既帮助学习者理解理性的历史,又构建有联系的知识整体。此外,它还将尽可能地把教科书中的思考题纳入阐述的视野。它是包括知识、理论和方法在内的一个整体,通过对历史现象的探询,揭示历史发展的特征和规律。它在充分考虑学习者的实际需要与可接受性的同时注意到了适当的拓宽与加深。

知识阐述表达着历史认识,蕴涵着历史运动的规则,反映着某种认知加工的方法。因此,它实际上是程序性知识的两个亚类――智慧和认知策略。知识阐述同时还是历史教材重点和难点集中解决的阵地。所以“知识阐述”是重组教材的中心环节,是历史学习文本的中心板块。它对于学习者深入领会历史事实、培育历史思维能力将起到一定的作用,即启发的作用和策略性的作用。

3、知识迁移。它重在创设情境,测量学习者对两类知识的提取与运用能力。它既注重所学基本知识,又包含较深层次的理性知识。从测量的题型来看,可以由选择、材料处理和问答构成。教材的史料要尽可能纳入其中,并援引教材以外的一些史料来进行组合。问答则要考虑到是否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这一部分的历史学习文本将反映学习者的认知与思维结果。陈述性知识通过变式来巩固,阐述性知识通过史料的考察和判断、通过问题的阐释来理解并进一步向着智慧转化,从而更深入地把握历史知识、理论和方法。

总之,教材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一项必不可少的工具,是一样“辅助材料”,是我们一级一级向上走的“扶手”,但有时为了少摔跤,走得更稳、快一些,有必要重组教材,让教师们改变教学方法,孩子们改变学习方法,进一步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 《课程与教学论》韩清林河北人民出版社

对中学历史教学的认识范文12

关键词:高中历史;概念教学;教学方式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3-161-01

前言: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步伐不断迈进,新课标教材在我国高中教育中广泛普及开来。在新课标教材的教学目标设定下,针对高中历史教学提出了新要求和新标准,概念教学手段逐渐被众多教育者重视和具体应用起来。高中历史的教学任务是培养高中生的综合历史素养,能够通过对历史知识的学习和对历史经验的总结,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能够以科学、客观、中立的态度面对现实生活中的人、物、事。因此,高中历史教学的具体基础概念需要学生能够较为透彻的理解和记忆,概念教学作为一种新兴教学手段,它是建立在理论知识概念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概念开发,帮助学生能够更加透彻和清晰的记忆概念、理解概念、比较概念以及应用概念,从而通过概念看出历史现象的特征,探究出历史事件的本质。下面就从概念教学的角度来思考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具体应用概念教学手段。

一、高中历史概念教学的重要性

在我国教育部制订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规定中明确指出,高中历史教育需要以学生对历史知识进行全面综合掌握的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增强历史概念的应用,从而培养出全面性的历史素养,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汲取历史事件带来的智慧,达到提升自己内涵、开阔自身视野以及丰富内心情感和历史使命感的目的。历年高考《历史科考试说明》对考试能力有如下要求:“再认、再现重要的历史事实、历史概念和历史结论。”高中历史实行概念教学是通过对历史知识的基础概念传授,让学生以规范的、可理解的框架入手,来达到对历史事件的反思和历史经验与教训的总结。在传授历史知识的过程中,概念教学方式的应用更加注重了学生对客观的历史事件或者历史人物来发表自身的言论和看法,以提升学生的历史洞察力和敏锐力为目标,让学生通过掌握历史概念来把握住时代变迁的节奏,学习其中的奥妙与大智慧[1]。因此,在高中历史的教学中应用概念教学,形成教学体系中的基础环节,为学生打下良好的基础知识积淀,通过对抽象的历史概念进行理解和探讨,为以后的历史学习奠定良好的根基,使高中生在历史学习中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二、高中历史概念教学的过程及基本原则

1、高中历史概念教学过程分析

概念教学主要分为两大过程:首先,对学生进行原则提示,教师对学生进行历史概念的论述,引导学生自主对历史概念进行自主解读和分析,在把握自然发展规律的进程下,让学生对历史概念的基本原则和学习要义准确把握,从而促进教学活动有效进行。接着,对学生进行问题引导,对既定的历史概念进行问题的设计、提出以及探讨,以学生对当前历史概念的掌握程度为基础,结合学生对疑点、难点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式的探讨和方法选择[2]。

2、高中历史概念教学的基本原则

概念教学遵循的基本原则总共有五点:渐进性原则,是把握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对概念理解的复杂程度为基础;选择性原则,针对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和目标设定,制定不同层次学生需求的教学方案;主体性原则,在课堂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主动发挥对历史概念的看法和思考;系统性原则,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在遵循教育规律的前提下,对每节历史课、每个学期、每个专题、每个章节中历史概念进行规划和设置,得到有效控制的目标;目的性原则,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解读历史概念,针对学生的具体问题进行教学。

三、高中历史概念教学的具体应用对策

首先,根据不同时期的历史概念进行梳理,处理好每个阶段历史概念的衔接,总结各阶段历史概念的特征本质。实行概念教学时最重要的就是对历史概念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把握,为学生确定一个明确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正确理解历史概念,并在当前阶段的学习之后,为学生指出该历史概念的前后背景是如何发展和变化的。其次,根据学生思维发展特点以及认识规律为前提,处理好概念教学浅入深出的节奏。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的历史概念掌握要求应该有所区别,以认识规律为基础,制定符合不同学生思维发展特点的概念定位,从而达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目的[3]。最后,遵循历史概念的客观性,处理好每个概念之间的环节联系。在概念的引入和分析中,要帮助学生从表面入手,建立起直观性更强、理解性更深的教学方式,引用具体实例来降低历史概念的抽象意义,使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历史概念的客观性。

结论:综上所述,高中历史不仅仅是对过去发生的历史事件进行单纯教学,更是对历史的解读和思考中,发现和探索人类进步的精神以及时展的先进意义。而在我国全面实施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针对高中历史教学提出了新要求和新标准,概念教学手段逐渐被众多教育者重视和具体应用起来。概念教学对于高中历史来说有着很好的点拨和开发作用,通过培养学生的客观科学素养来对学生进行概念式的启迪,基于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认识程度,对教学方案进行系统设计和规划,达到学生能够从概念入手,更加准确和透彻的了解理论知识。总的来说,概念教学作为一种新兴教学手段,其建立在理论知识概念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概念开发,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综合形成,概念教学对培养高中学生的历史多元智力产生重大影响。

参考文献:

[1] 马 宁.新课程背景下加强历史概念教学的策略分析[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2,06: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