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白杨教学设计

白杨教学设计

时间:2022-07-23 07:02:40

白杨教学设计

白杨教学设计范文1

叶圣陶说过:"教是为了不教",古语也说过:"授之以鱼,不如教之以渔",而今又有人提出:"教之以渔,不如自己学渔",各有其道理,但说的是同一点,就是自己会学,在自学中不囿于传统,能提出自己与众不同的看法,在阅读教学中,我认为更亦如此。本人在教学中尝试、出"带疑先学--再疑再释--练习自查--创新质疑"的"自学创新"教学,其教学行为结构图式为:"教师组织学生教师",教师作用于学生的是对学生学习活动的提示、指点、引导,在此基础上再进行随机指导。 一、主要教学程序

1、带疑先学 是指在教师设置的几个基本下,自己读书,尝试解疑。要顺利落实这一环节,首先要十分重视课前的预习,在开始"扶"的阶段,教师要帮学生制定预习提纲,要求学生带着对新课学习的预知感和对新课的求知欲来参与阅读,"扶"一段时间后,让学生自己感知自已需要预习的内容,自己来设计预习提纲。如预习第九册《革命烈士诗两首》的预习提纲可设计为:①熟读直至背诵这两首诗。②利用课外读物来了解当时的背景和作者的简况。③用自己的话试说说诗的大意。④你还想知道什么?在预习的基础上,先教学第一首诗《囚歌》,其自学步骤为:1、自读生字新词①先自读文中的生学新词;②同桌互听互正音;③同桌互听写;④利用字典等工具书解释字词大意。2、带着教师设计的问题阅读课文,我设计问题为:⑴"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中"人"和"狗"各指什么?⑵"爬出来吧,给你自由!"和"我渴望自由"中的两个"自由"意思相同吗?各指什么?⑶"一个声音"指谁的声音?"活棺材"、"地下的烈火"各指什么?⑷从这首诗中你感受到什么?⑸该怎样带着感情来朗读这一首诗。针对这几个问题,开始我是这样"扶"着学生来自学的:1、初读课文,查资料。2、再读课文,动手圈点画线,画出问题要点,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3、自学有困难的问题交与小组讨论。学生凭借课前的预习和对这首诗的熟读,自己解决前三个问题应该不是很困难的。对于第四个问题各有说法可让学生进入小组讨论。讨论形式为先同桌议,无法统一的再4人小组议,再无法解决的进入全班议,讨论的过程主要让小组长来主持,教师作适当协调。讨论中要注意"先分散再集中"的原则,让学生充分自由议论各抒已见后,再集中归纳反馈,对不积极参与的学生教师要给予特别的关照,整个过程要注意议读结合。讨论时,我在旁边巡视,时而停下低头倾听他们的讨论,时而辅导中下生,时而了解他们讨论的动向。要让学生在开放的环境中开诚布公畅所欲言,使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

2、再疑再释

学生通过自主合作学习,解决了教师提出的几个问题后,这时教师要趁热打铁,不能让他们满足于解决教师提出的几个问题的现状,而要鼓励他们在阅读圈点中有自己的发现有自己新的疑问,这样才能在学习上始终保持"愤"、"徘"的状态,同时我把学生提出的疑问作为教学资源,借这些疑问让同学们互本帮助解决,或教师来释疑,使课堂教学达到互动的效果。同是我们是将学生的自学定义为尝试学习,正确与否不是显得很重要,重要的是发现他们的学习过程。

如第八册《白杨》一课,通过带疑先学后,在我的诱导鼓励下,有的学生就提出"爸爸一手搂着一个孩子,望着窗外闪过的白杨树,又陷入深思。"爸爸沉思什么?为什么他看见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杨长起来。"就微笑?这两个问题触及课文教学重难点,我让学生来说说"这个问题的答案谁来告诉老师?"让学生说完后,我再来引导:先让学生找出爸爸介绍白杨树的三句话,通过引导学生读,找出"从来,哪儿……哪儿……,不管……不管……总是……"等重点词,概括出白杨树的适应性广、生命力强的特点,接着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的关键句,通过细读理解"爸爸表白是什么心","爸爸为什么先沉思后又微笑"这两个关键问题,再让学生试说,我在一边旁击侧敲见机点拨,学生或讨论或争辨,渐渐的就统一了看法,明白了作者面上写的是白杨实际上是写像白杨树这样的人,爸爸就是像白杨树这样的人,爸爸借白杨来表白自己要像白杨一样扎根新疆建设新疆的心,明白了这是"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

"再读再疑"这一环节,同样要以学生为主线,学生会的让他们自己互相帮助解决,有困难的教师再适当趋势利导,让学生在读中解疑。

3、练习自查

练习是学生动口动手动脑综合训练的环节,是学生学习主动性、独立性的具体表现。练习设计时要精而少,突出重点,形成梯度,允许学生根据自学水平选择练习内容。练习后及时反馈评价,鼓励有创意性的答案,同时要控制练习时间,不加重学生的负担。

白杨教学设计范文2

[作者]  武威市和平街小学 王玉珍

[内容]

《白杨》取材于六十年代支边一事,写一位新疆工作的父亲,带子女去新疆,旅途中向子女介绍生长在戈壁滩上的白杨的特点,借以表达自己扎根新疆、建设新疆的志向;同时希望自己的子女也能像白杨那样,哪里需要,就哪里扎根、发芽、成长。课文以白杨为明线,表面上写白杨,实际上写人,借白杨的特点来比喻支边者的高尚品格。这样,借物喻人就成为本课教学之重点所在。因此,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理解体会文章中的思想感情,懂得借物喻人这一写法是本课之教学目标。要完成这一教学目标,一要引导学生重点理解爸爸的话及最后一节的含义,二要抓课文中的联系点,即把白杨品格和爸爸的心愿联系起来。这就是为本课教学树起的“靶子”,本课的教学定位、定向于此。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可突出以下几点:

一、抓思路,教路、学路、文路和谐统一,同步进行

课文的作者是按照白杨的形象———白杨的特点———白杨的象征意义这一顺序来组织文路的。文中巧妙地运用了三个问句,承上启下,串联全文,句句递进,引向深入。第一问句“从哪儿看得出列车在前进呢?”引出白杨,理解其“高大挺秀”的形象;第二问句“为什么它这么直,长得这么大?”理解其“生命力强,坚强不屈”的特点;第三问句“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理解其象征意义。教学中,应把三个问句作为“突破口”,并围绕三个问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使之正确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抓联系,挖掘内涵,深入理解体会文中寓意

应该说,学生认识了白杨的形象,理解了白杨的特点,体会出白杨的象征意义(爸爸的心愿),本课的教学目的就已基本达到了。但由于时代的间隔,当今的学生对文中“爸爸的心愿”是很难作到设身处地心领神会的。针对这一难点,应采用“上钩下连”的方法,上接“特点”,下连“三个只知道”,从段与段的内在联系中,挖掘出隐含在语言文字中的真正喻义———爸爸的心愿,也就是白杨的象征意义。进而引导学生从三个“只知道”,推想出三个“不知道”:只知道爸爸在新疆工作,妈妈也在新疆工作,而不知道父母是边疆的建设者;他们“只知道爸爸这回到奶奶家来接他们,到新疆去念小学,将来再念中学”,而不知道父母带他们来新疆安家落户、扎根边疆的心愿,让他们在这里念小学、中学、大学,将来成为第二代、第三代……的建设边疆的接班人;他们“只知道新疆是个很远的地方”,而不知道边疆还十分荒凉贫瘠,需要付出几代人艰辛的劳动,才能建设成为现代化的城市和乡村……。这样,由表层到深层,既使学生理解了语言本身包含的一般意义,又理解了它的特定含义,更挖掘了语言包含的底蕴,加之激起的情感共鸣,使语言教学与思想教育融为一体,文和道达到完美统一,可收到一举数得之效。

三、重训练,以读为本,兼顾听、说、写的训练

语文课要上成语言文字训练课,首先须突出“读”的训练。可根据课文内容精心安排学生自由读、指名读、分角色读、默读、齐读、有感情朗读等多种形式,特别是重点段落的反复朗读,会大大增加学生感受语言的机会,促进理解,促使感情共鸣,使语言文字中蕴含着的思想感情,通过口诵心惟,达到深化理解的目的。其次,要进行思维训练。本文理解中心思想的过程,实质上也是学生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思维过程,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层层深入,思维也渐渐深入,对问题的认识就会逐渐深化。尤其是通过本课所设计的根据三个“只知道”,推想出“三个不知道”的训练,可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强化对思想内涵的理解深度。再次应说、写并举。理解白杨的特点,要通过抓关键词句完成。即找出“哪儿……哪儿……”,“不管……不管……总是……”这两个句式归纳出白杨的特点,并相机用这两个句式练说;等到理解了白杨的象征意义这段文字后,再带着对边疆建设者的崇敬与爱戴,让学生用这两组句式去写话,以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进而可放手让学生畅谈“你父母对你的希望是什么?你如何去实现它?”从而潜移默化,启迪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白杨教学设计范文3

关键词:杨氏干涉实验;七色光;Matlab;模拟

中图分类号:TP391.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1)15-3669-02

Simulations of the White Light Young's Interference Experiments Using Seven Colors Light

CHEN Ze-fei1, LAN Hai-jiang2

(1.Office of the Principals, Luzhai Junior Experimental High School, Liuzhou 545600, China; 2.Department of Physics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Liuzhou Teachers College, Liuzhou 545004, China)

Abstract: Taking seven colors light as white light source, the white light Young's interference experiments of double aperture and slit were simulated based on Matlab softwar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entral bright stripe of the white light Young's interference experiments is white, and the others are purple inside and red outside; the stripes of double slit and aperture interference experiment are hyperbolas and parallel lines. The colors of simulation picture are continuous and vivid, and the simulation pictures can be applied in the fields such as optical aided instruction.

Key words: Young's interference experiment; seven colors light; Matlab; simulation

托马斯•杨于1801年进行了一次光的干涉实验,即著名的杨氏双孔干涉实验,首次证实了光的波动性。随后,他以干涉原理为基础,建立了光的波动理论,并成功解释了牛顿环,精确测定了光的波长。1803年,杨利用干涉原理解释了光的衍射现象。1807年,杨发表了《自然哲学与机械学讲义》,书中第一次描述了光的双缝干涉实验,即杨氏双缝干涉实验。杨氏干涉实验推动了光学的发展,在光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白光的光谱色彩丰富、成分复杂。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制约,在实际的白光干涉和衍射实验中,很难获得满意、便于观察的结果。因此,利用计算机模拟这些实验[1-5],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依据七色光可合成为白光的原理,以七色光为白光光源,利用Matlab软件模拟杨氏双孔及双缝干涉实验,并依据模拟结果分析杨氏干涉实验的光强分布规律。

1 七色光的波长及其RGB代码值

众所周知,白色的日光中包含着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色光。因此,七色光也可合成为白光。利用Matlab软件模拟白光干涉和衍射实验时,色光的色彩代码使用RGB模型表示比较方便。RGB颜色模型立方体以红(R)、绿(G)、蓝(B)为坐标轴,坐标值从0~1变化,立方体范围内的每个彩色点都可以用R、G、B 3个参数表示,分别表示红(R)、绿(G)、蓝(B)基色的相对亮度[6]。七色光的中心波长及其对应的RGB代码值如表1所示[7]。

2 利用七色光模拟白光杨氏双孔干涉实验

设透过双孔的光束光强相等,那么,杨氏双孔干涉实验干涉屏上任一点P(x,y)的光强为[8]

(1)

式中,I0为透过单孔的光强;,, x轴与双孔的连线平行,d为双孔的间距,D为双孔到干涉屏的距离;波数k=2π/λ,λ为光的波长。

利用Matlab编写的模拟程序如下:

%标题:白光杨氏双孔干涉实验模拟程序program1

clear all; clf;

%模块1:七色光的波长及其对应的RGB代码值

lam=[660,610,570,550,460,440,410]*1e-9; %七色光的波长(单位m)

RGB=[1,0,0;1,0.5,0;1,1,0;0,1,0;0,1,1;0,0,1;0.67,0,1]; %与波长对应的RGB代码值

%模块2:设置模拟图像矩阵

xs=[-0.5:8e-4:0.5]; [x,y]=meshgrid(xs,xs); Irgb=zeros(1251,1251,3); Iw=Irgb;

%模块3:设置模拟参数

d=5e-6; D=0.5; %双孔间距及双孔到干涉屏的距离(单位m)

%模块4:计算相对光强及模拟图像矩阵

for i=1:1:7

k=2*pi/lam(i); r1=sqrt((x-d/2).^2+y.^2+D^2); r2=sqrt((x+d/2).^2+y.^2+D^2);

II=(cos(r1.*k)./r1+cos(r2.*k)./r2).^2+(sin(r1.*k)./r1+sin(r2.*k)./r2).^2; %相对光强Ip/Io

Iw(:,:,1)=II*RGB(i,1); Iw(:,:,2)=II*RGB(i,2); Iw(:,:,3)=II*RGB(i,3);

Irgb=Irgb+Iw; %计算模拟图像矩阵

end

%模块5:显示模拟结果

B=1/max(max(max(Irgb))); I=Irgb*B; imshow(I) %显示结果

运行程序program1,可得到如图1所示的模拟结果。

由图1可知,白光杨氏干涉图像的中央亮纹为白色,其余条纹则内紫外红,随着干涉级数的增加,条纹的可见度逐渐降低。杨氏双孔干涉的中央亮纹为直条纹,两侧的条纹为双曲线族[9]。比较图1(a)、(b)可知,间距d越小,条纹的间距越大。

3 利用七色光模拟白光杨氏双缝干涉实验

在杨氏双缝干涉实验中,若两光束的光强相等,则干涉屏上任一点P(x,y)的光强为

(2)

式中,I0为透过单缝的光强;,为两光束的相位差;d为双缝的间距;sinθ≈x/D,x轴垂直于缝的线度,D为双缝到干涉屏的距离。

白光杨氏双缝干涉实验模拟程序program2与程序program1类同。即只需把程序program1的模块3、4替换为:

%模块3:设置模拟参数

d=3e-6; D=0.35; %双缝间距及双缝到干涉屏的距离(单位m)

%模块4:计算相对光强及模拟图像矩阵

for i=1:1:7

fi=2*pi*d*sin(x./D)./lam(i); II=4*cos(fi./2).^2; %相对光强Ip/Io

Iw(:,:,1)=II*RGB(i,1); Iw(:,:,2)=II*RGB(i,2); Iw(:,:,3)=II*RGB(i,3);

Irgb=Irgb+Iw; %计算模拟图像矩阵

end

即可得到模拟程序program2。运行程序,可得到如图2所示的模拟结果。

由图2可知,白光杨氏双缝干涉图像的条纹为相互平行的直条纹。中央亮纹为白色,两侧条纹为内紫外红。比较图2(a)、(b)可知,距离D越大,条纹的间距也越大。

4 结束语

由图1、2可知,白光杨氏干涉的中央亮纹为白色的直条纹,其余条纹则内紫外红。杨氏双孔干涉两侧的条纹为双曲线族,而杨氏双缝干涉的条纹为则为相互平行的直条纹。

以七色光为光源,利用Matlab模拟白光杨氏干涉实验,程序简洁,实验参数易于调节。模拟结果的图像连续而与实际实验的结果一致,并可直接投影于多媒体大屏幕上,可便捷地应用于计算机辅助教学等领域。

参考文献:

[1] 蓝海江.白光夫琅和费衍射实验的计算机仿真[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9):186-188.

[2] 蓝海江.日光干涉与衍射典型实验的Matlab仿真[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4):7382-7383.

[3] 蓝海江.白光干涉、衍射实验的计算机仿真[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12):16-19.

[6] 韩之乃,李凌云.基于MATLAB Web的光学虚拟实验平台的构建[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7(12):1720-1721.

[5] 喻平.用Matlab模拟白光夫琅和费衍射[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4(2):43-45.

[6] Shirley P.计算机图形学[M].高春晓,赵清杰,张文耀,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37.

[7] 蓝海江.利用七色光模拟白光干涉、衍射实验[J].中学物理,2009,27(19):17-19.

[8] 喻力华,赵维义.杨氏双孔干涉的光强分布计算[J].大学物理,2001,20(4):22-24.

白杨教学设计范文4

【关键词】阅读教学;阅读能力;培养

在今天大力提倡教学改革的形势下,语文阅读教学却依然笼罩在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下,流行多年的重讲解、重分析的“讲读教学法”依然占据语文教学的主导地位,学生的听说读写的基本能力发展不平衡。教师一味让学生死记硬背,导致阅读成了可有可无的附属品,语文课没了语文味儿,文学课没了文学味儿。

要改变这种状况,笔者认为首当其冲的就是要注意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教学策略是指在不同的教学条件下,为达到不同的教学结果所采用的手段和谋略,它具体体现在教与学的交互活动中。教学策略要根据教学情境的要求和学生的需要随时发生变化。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国外的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绝大多数教学策略都涉及到如何提炼或转化课程内容的问题。正如学者袁振国所说的:“所谓教学策略,是在教学目标确定以后,根据已定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的特征,有针对性地选择与组合相关的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技术,形成的具有效率意义的特定教学方案。教学策略具有综合性、可操作性和灵活性等基本特征。”

笔者认为,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重视阅读准备,关注作者和写作背景,提供并鼓励学生检索相关资讯。针对这些问题,应从如下几方面下功夫:

一、在教学设计上,针对不同作品的特点进行创造性阅读教学设计

如在设计《白杨礼赞》一课时,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考虑:

1.通过此文去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散文阅读,在了解散文中记叙和描写的基础上,了解散文中抒情和议论的特点及作用,提高阅读散文的能力和写作记叙文的能力。

2.结合《醉翁亭记》,(写作训练)《在那颗星子下》引导学生体验美好的思想感情,去感受中华民族的精神意志,感受山水之美,感受师生之间纯真的情感。

3.教材注意到整册的特点,在学习枯燥的议论文的同时欣赏优美而富有感染力的散文,学习语言,熏陶情感。

对学生进行语言教学,开发智力,熏陶情感是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在教学中要把握好这几个意图,按照由知识到技能、情感,由浅入深的顺序,循序渐进展开。

二、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调动学生的阅读期待,鼓励学生大胆地去进行猜测、想象和假定

通过调动和推动学生进行有兴趣的自主阅读,从而建立他们的阅读自信。此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对文学作品做出即时的反映并通过讨论修正他们的观点;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而不是由教师问问题和等待特定的答案。

如:在《白杨礼赞》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对“白杨美在何处”发表意见,根据学生的发言内容来得出白杨树的从内到外、由表及里的“三美”,即景象之美、形神之美、象征之美。再接下来则让学生找出表现“三美”的句段加以三层次练读、悟读、品读,去感悟句式美、用词美、语段层次美、情感美和意境美,这样,训练语言、培养情感都落到了实处。“练读”、“悟读”、“品读”实则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精读,而且这是精读的深入,它根据不同的内容,不同的要求,在“读”法上产生了一些变化,由浅入深地训练学生的阅读和感悟能力。

三、在教学小结时,要鼓励学生表达、交流个人的文学阅读感受和经验,重视学生阅读经验的唤起和回顾,引导他们联想、比较正在阅读和曾经阅读的文本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如:在学习了《白杨礼赞》之后,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如下问题并做出评价:

1.从几个方面来描写白杨树的?

2.找出每一方面最能说明其特点的词语?

3.这些词语总体给人的印象是什么,可用文中的一个词语来概括?

4.由此可以看出第一句与二、三、四、五句是一个什么关系?

5.文章最后两句显然是对这一段的小结,找出最能说明问题的词语?

6.从“倔强挺立”这个词语可以看出,表面上是写白杨树实际上是在写人,那么再回过头来看看,白杨树的枝、丫枝、叶、皮有什么内在的含义,如果是说人的话,那应该是怎样的一种人?

7.由此可以看出文章表面是写树,其实是在写人,树也好,人也罢,总之白杨树的外部特征是什么?内在气质又是什么,各用文中的一个词语来概括?

以上问题的设计表面上看是对问题的重新组合,但是它遵循由感性到理性的原则,先解读文本,寻找信息,再概括总结;而且这样顺带把结构也理清了。

白杨教学设计范文5

生甲:他们只知道爸爸在新疆工作,妈妈也在新疆工作。

生乙:他们不知道爸爸、妈妈是怎么工作的

师:就像他们这样,继续讨论后两句。

(生继续讨论)

生甲:他们只知道爸爸这回到奶奶家来,接他们到新疆去念小学,将来再念中学。

生乙:他们不知道爸爸为什么这么做

生丙:他们只知道新疆是个很远很远的地方,要坐几天火车,还要坐几天汽车。

生丁:他们不知道这么远,为什么爸爸、妈妈还要来

[汇报阅读收获,老师的点拨恰当、适时,这儿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得好。学生在阅读中思考与表达,这正是学习语言、运用语言的过程。]

师:下面请同学们读这段话,老师把大家提出来的问题再复述一遍。

(生逐句读,师逐句问。)

师:就带着这三个问题,看画面思考。

(击键,大屏幕显示当年建设大军垦荒的景象和新疆今日繁荣的景象。)

生:爸爸、妈妈当年克服各种困难,跟大自然作斗争,凭着坚强的意志,开发、建设新疆。

生:看了刚才的画面,读了老师推荐的资料,我知道当年像爸爸、妈妈一样的建设者为了抵抗干旱,在冬天零下四十度的天气里挖渠,手都冻到了锄头把上。有的时候,为了不让水白白流失,他们就跳进水沟里,用自己的身体堵住洞穴。

师:能利用课外资料理解课文,这位同学很善于动脑筋,提出表扬。

生:爸爸、妈妈等一批边疆建设者克服了我们根本想不到的困难,全力建设边疆。

师:既然这么艰苦,爸爸为什么还接孩子们来呢

生:他想让自己的孩子像他一样,长大后建设边疆,扎根边疆。

(板书:扎根边疆)

生:爸爸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热爱新疆,响应党的号召。

生:爸爸就像白杨一样,在恶劣的环境中扎根,奉献一切,把新疆建设得那么美丽。

师:这些建设者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这是什么精神

生:这是默默地无私奉献精神。

(板书:奉献)

师:他们耕耘,奉献了一生,换取了今日边疆的繁荣,捍卫了各族人民的尊严,他们跟白杨一样,都是----

生:(齐答)卫士!

[看画面,利用课外阅读资料,进一步理解建设者与白杨之间的共同处:哪儿需要,就在哪儿生根、成长;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总是坚强不屈。在语言文字训练中深化了对中心的认识。]

师:学到这儿,我又有心得:读书时,抓重点段反复思考阅读,就能体会感情,从而领悟中心。(板书:段--领悟中心)

师:这第16自然段我们得背下来。这个自然段里的几句话有什么规律吗

生:每句都用“他们只知道”开头。

生:每句话都跟新疆有关,而且都有“新疆”这个词。

师:第14自然段我们用熟读背诵的方法,这个自然段就用找规律背诵的方法。一分钟时间,看谁先背会。

(指名背诵)

师:真了不起,不到一分钟就基本背下来了。谁还能背这样吧!愿意背的同学站起来背,不会背的跟老师一起边听边记。

(生多数站起背诵)

(四)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把顾全文

师:默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想想哪儿不明白。

生:爸爸为什么又陷入沉思他在想什么

生:爸爸的嘴角为什么浮起微笑

师:爸爸又陷入沉思是因为他已经沉思过,他第一次沉思在想什么呢(板书:沉思微笑)请同学们默读全文、思考。

生甲:爸爸第一次沉思是在回忆自己是怎样工作的。

生乙:爸爸第一次沉思,他在想他们这些边疆建设者建设边疆的事迹。而他第二次沉思是在想自己的儿女能不能像他一样扎根边疆。

生丙:他在想儿女们能不能不怕艰苦,为边疆奉献自己。

生丁:爸爸微笑是因为他看到大白杨身边的小白杨在风沙中成长,他对自己的孩子有信心。

生戌:他想我的儿女肯定能像小白杨一样扎根边疆,他觉得祖国建设后继有人,所以嘴角浮起一丝微笑。

师:同学们,你们是祖国西南边疆建设者的后代,继承父辈的事业是大家光荣的使命。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让我感受到你们的真心、信心、决心!

[以两次“沉思”、“严肃”、“微笑”的理解,反顾了全文,体现了整体--部分--整体的阅读教学训练的原则。]

(生齐读课文)

(五)总结

师:这节课我们用抓重点词、句、段反复阅读思考的办法,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感情,从而领悟了中心。知道作者写白杨是为了----

生:赞美建设者!

师:下节课,我们将要练习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中心。

总评:

《白杨》这堂课,有以下几方面的突出特点。

(一)力求构建新的教学模式

1.设计了“变序”教学。初读课文了解课文梗概后,直奔与课文中心密切相关的段落,先学习“白杨树的特点”,这就与理解“建设者的奉献精神”自然衔接,而又在学生精力最充沛的黄金时段,集中学习课文主要段落。学习白杨树的特点之后,自然引向前三个自然段,了解了白杨树的生长环境;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反顾全文,深入理解作者为什么写白杨树。既突出了重点,又梳理了顺序,条理异常清晰。

2.加强了两个意识。本节课的设计,力求体现学生的主体意识与语言文字训练意识,如,朗读指导贯穿于整篇课文中,强调“边读边思”与“读中理解”。在读的形式上,有自读、范读、齐读、自由读、听读、个别读、背诵,内容上则有读词、读句、该段、读全文。同时,边读边总结读书方法:(1)读书时抓重点词品味,就能作会作者要表达的感情;(2)读书时联系上下文抓重点句理解,能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感情;(3)读书时抓重点段反复思考阅读,就能体会感情,从内容中领悟中心。这就提示了基本的读中理解词、句、段、篇的方法。不仅体现了以读为本,也体现了学生动脑、动口、动手的全面训练。

3.展示了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从师生交流中看到老师是尊重学生的。如,老师在多处有这样的语言:“我有一个心得跟大家分享”、“几位小老师,我说对了吗”……这充分表现了融洽的师生关系。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能处处让学生尝试有所收获的喜悦。

(二)在阅读过程中引导质疑

创新从质疑开始。创新的过程,必然要经历积极思维。这节课,老师注意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多思、深思,并提出问题。如,学生在阅读爸爸说的三句话时提出:“我不明白爸爸明明是在说树,干吗用了‘坚强、不软弱、不动摇’这些写人的词呢”这一问题极有思考价值,说明学生已初步从理解词语联系到了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这节课,学生从多角度、多方面,进行了听读质疑、合作讨论质疑、反顾全文质疑,在理解课文的同时,所提出的问题又逐一得到了解决。可以看出,学生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正在形成。

(三)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突破难点

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恰当运用,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如,本节课中“白杨树象征着建设边疆、扎根边疆的建设者”,这一部分内容课文中没有直接描写,而这部分内容不仅是课文的重点,也是难点。教者设计了引导学生探求“孩子们所不知道的”,并用电教媒体介绍边疆建设者当年垦荒的场面,使学生从形象的直观中领悟到“白杨与建设者”之间的联系。同时,展现了今日新疆的繁荣景象。鲜明的对比,更富现实教育意义。另外,电教媒体使教学难点迎刃而解。

三、执教教师简介

白杨教学设计范文6

关键词 阅读教学;小练笔;仿写;补白;续编故事

一、学酿花蜜,读中仿写

“文章就是例子”。小学语文课本中所选的课文,大多是名篇名作,是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在进行语文教学时,把阅读教学与习作训练紧密结合起来,要明确阅读教学为习作训练提供了哪些条件,打下了哪些基础,写作要借助阅读的哪些知识,学习哪些技巧。阅读教学的目的之一,就在于树立榜样,使学生写作时有所依傍。阅读课重点讲什么,就让学生写什么。可以访写句式表达、段落构成。学习《秋天的雨》一课时,我抓住“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把秋天的大门打开了”这一句子,适时进行表达训练,采用“( )是一把钥匙,把( )打开了”的句式,发散学生思维,进行语言训练,学生们兴趣盎然, ,纷纷举手发言:“毛毛雨是一把钥匙,把春天的大门打开了。”“炎热是一把钥匙,把夏天的大门打开了。”“飘洒的雪花是一把钥匙,把冬天的大门打开了。”“阅读是一把钥匙,把知识的大门打开了……”对文本中典型句式的训练,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仿写开头结尾、过渡照应、抒情联想甚至整篇仿写。如学习《翠鸟》一文时,作者介绍翠鸟时,紧紧抓住了它在外形和动作上特征,表达方法不是简单的平铺直叙,而是采用了拟人,比喻,对比等多种修辞方法。针对本篇课文特点开展拓展性学习,设计随文小练笔、描写自己喜欢的一种小动物的外貌、生活习性、活动等特点,学生在有趣的“评选动物明星”的情境中写出了《可爱的小白兔》、《美丽的大公鸡》、《能干的小狗》、《调皮猴子》等好习作。

二、见缝插针,补白延伸

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课文都留有“空白”, 这不是作者行文的疏忽,而恰恰是作者不忍点破的韵外之意。教师若能深入的钻研教材,敏锐地发现“空白”,找到读和写的结合点,让学生巧妙补白,在学生最想表达的时候进行小练笔,能有效激发学的灵感,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使课堂上精彩的生成随处可见。教学中可以抓关键词语、情节高潮点、教学重点、课前背景、标点符号处进行补白,往往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教学《去年的树》一文时,在文中这样讲述:“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花看了一会儿。”我顺势引导“此刻,当鸟儿看到了这凄凉的一幕时,它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呢?你能把自己想象成那只小鸟吗?”简单的几句话蕴含着意味无穷的想象空间,学生感悟四次对话的心理感受也不断积聚,正是诉诸于笔的最佳时机,设计这样的“小练笔”,不但能发展学生的语言、思维能力,还能在理解与运用之间搭起一座智慧的桥梁,成就阅读课堂的无限精彩。有些文章结尾给读者留下了悬念和想象空间,教师要引导学生打开思路,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想象进行补白。如《小摄影师》的结尾:小男孩子还会再来吗?如果他来了,又会发生些什么事呢?又如《爬天都峰》结尾处,我进行了这样的设计:同学们,课文到现在已全部学完了,假如老爷爷和小妹妹就在你的面前,此时此刻,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呢?像这类抒情的文章,都可以通过续写的方式进行补白训练。

三、顺水推舟,续编故事

有些文章结尾比较含蓄,很容易引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合理的想象、联想和幻想,鼓励他们进行创编活动,就可以激活学生的想象力,闪现出智慧的火花。如阅读了《龟兔赛跑》后,续写《龟兔第二次赛跑》。新故事与原来的故事情节有一定联系,新故事的中心思想可以是原来的,也可是新中心思想。这类续写,要指导学生理解原文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保持一定的连续性一致性,还要有新意。

如学习寓言故事《滥竽充数》后,就会留下疑问:齐宣王死了,他的儿子齐缗王也喜欢听吹竽。可是他不要许多人一齐吹竽,而是一个一个地单独吹给他听。那位南郭先生无法在乐队混下去了,只好溜溜地逃走了,他会去哪里?去干什么?结果怎样?让学生当一回编导,设计一下接下来会发生的事情。有个学生这样写道:“经过这件事后,南郭先生知道自己这样浑水摸鱼是行不通的,于是痛下决心去音乐学院拜师,每天别人还没起床他就早已开始了练习吹竿,天黑了他还在练习着先生新教的曲子。不管寒冬还是酷暑,就这样苦练了三年,最终以真凭实学又回到了齐王府,受到了齐缗王的称赞,因为表现非常出色,他还得到了比原来多两倍的俸禄,衣食无忧。”还有一名学生这样写:“他又去学了很多手艺,可都因为吃不了苦,最终半途而废,一事无成,没有任何技能的他,再也没有找到一份好的工作。只能靠打杂混一口饭吃,临死之前他懊悔不已,告诉儿子说没有真才实学只能混一时不能混一世,一定勤学苦练真本事。”

四、渗透写法,内化吸收

白杨教学设计范文7

一、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想象“空间”

如案例:《春》教学片段

在完成了对“春草图”的课文赏析后,老师出示了“春草图”的插图,并提了这样一个问题:插图中,作者笔下的“春草图”绿草遍地,孩子们在草地上愉快地嬉戏玩耍,但作为一个画面,这似乎有些单调,同学们能不能充分发挥想象,看看是不是还有其它的景物让这幅画更加地生机盎然?学生们的想象被激活,补充的内容有蓝天,白云,小鸟在飞,柳树绽放出新芽,柳枝微微摆动,小燕子于河边衔泥在屋檐筑巢......对于合乎情理的想象,老师都一一给予肯定。

在这个教学环节里,插图的使用并没有让学生拘泥本文,而是让整个课堂具有一种开放的结构,学生不仅感受到了作者笔下“春草图”的美,而且能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放飞想象,在头脑中补充形象,让这副画面景物更加丰富、色彩更加绚烂、生命力更加勃发,完成了对画面的重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审美素养等也在同步发展。

其实,文学作品中有大量形象的“留白”是很正常的,因为任何作者塑造形象时,也只能选择他认为典型的特征。另外,如果塑造的形象相当繁复,也背离了文学创作和读者接受的规律,这样的作品让读者局限于作者的描述,体会不到与自身的生活体验和审美经验相勾连的乐趣。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媒体的设计应用,激活学生的生活体验和审美经验,让他们在补充“留白”的过程中,加深对本文形式和内容的理解和体悟,也为他们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打下基础。

二、要给学生创造语言实践的机会

学生的语言能力基本可分为两大段:一是语言文字的“内化”阶段。这一阶段学生特定语文素养的生成主要是语言文字(文本)刺激转化为再造性的形象和审美感觉,以及有语文(文本)刺激引起内部语言思维,形成对问题的理解。在这个过程中,教学中应用多媒体的弊端在于诱使学生放弃对语言文字的阅读而通过声像“语言”直接完成“阅读”(现在流行的“读图”一词也正是这个意思)。另外一个阶段则是语文文字的“外化”阶段。在这个阶段,学生特定语文素养的生成主要是将自己的问题理解和审美感觉转化为个体的外部语言,以口头和书面的形式予以表达,它可以通过以声像为主的视听媒体创设情境,激发表达欲望,拓展认识对象,强化审美情感。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应该适当优化以促进语言文字“外化”为主要目的的媒体应用策略,规避语言文字“内化”阶段过度使用视听媒体的弊端。

如案例:《白杨礼赞》教学片段

在讲到文章中“形”和“神”的关系时,老师挂出了特意请美术老师加工过的一幅插图《西北高原的白杨树》,并提问:“同学们,请看,这是作者笔下的白杨树吗?为什么?”同学们纷纷系读课文,找出了和文章描写不符的地方,最后有学生还自然联系到白杨树的象征意义,认为画面的线条要干脆、简洁、有力、才能充分表现出白杨树的那种精神。

这个教学环节,老师通过有误差的画面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引导学生仔细地阅读文本,搜索、定位、分析、判断作者笔下白杨树的形象,学生也在学习的过程中深切体会到了作者在对白杨树进行描绘时语言形象和准确的特点,并在头脑中主动构建出白杨树的形象。由于这一环节语言品析扎实,学生自然会联想到白杨树内在的气质精神。

三、给文本拓展以平台

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拓展”成了使用频率很高的一个词。适宜的“拓展”使课堂对学生保持了一个较高密度的信息刺激,能起到增进学生对重要语句的理解,拓展学生对教学内容认知的“渠道”,提供学生解读文本别样的“视角”等作用。所以,一个有质量的文本拓展环节,能让信息在互相碰撞中提升整个课堂的品质,甚至有“点石成金”的作用。

如案例《蜡烛》教学片段

在总结环节,老师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战争究竟给人类带来了什么?学生的回答基本归结在伤残、死亡、贫困、家园的破坏上。老师播放了歌手朴树的《白桦 林》,忧伤的旋律和悲怆的歌词深深地打动了学生,学生最终明白了战争在人们心理和精神上的伤痛也是巨大的。

白杨教学设计范文8

转化医学

(1)加强转化医学研究 提高肝病的诊治水平 施明 王福生

(5)从mayo clinic的转化经验体会转化医学 孙雨龙

基础研究

(9)血红素氧合酶-1介导匹伐他汀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侯英健 于哲 步玉辉 韩艳梅

(15)稳定表达tmem16a蛋白te-1细胞株的构建与鉴定 耿仙 冯承保 吴建民 杨会茹 宋新梅

(20)led-蓝光对大鼠肝再生tnf-α、il-6的影响 李存占 张智 段斐 申文增 牛培

(23)哮喘大鼠肺组织cyclind1、vegf、sma-α表达变化 杨卫 吴欣 赵学琴 张泽明

(29)复方甘草酸苷对免疫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 潘文超 周玉娟 段斐 王英超 孟连柱 任明 杨琳

临床研究

(33)肝病患者血清腺苷脱氨酶检测的临床意义 马士恒 杨彦改 常亚青 谢晓华

(36)超声引导穿刺注射聚桂醇注射液治疗肾囊肿(附24例报告) 张彦桥 杨文增 郭景阳 张伟

(39)结直肠腺癌中细丝蛋白a表达和微淋巴管密度的关系 马红献 史建伟 张利众 刘勤英 李中 闫云

(43)肿瘤标志物联合ct在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诊断中的应用 闫丹 李清娟 边建良

(48)2型糖尿病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疗效观察及其临床应用影响因素 刘丽敏

(51)uf-1000i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在胸腹水常规细胞计数中的临床应用 刘淑卓 王淑仙 王斐然

(54)润燥止痒胶囊联合非索非那定治疗老年性皮肤瘙痒症68例 王永强 刘春梅 张红岩 赵建伟 赵桂香 谢文杰

(57)化浊解毒软肝方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靳红燕 李佃贵 王彦刚 钱金花

疾病预防控制

(62)社区老年人身体活动信念的质性研究 李艳玲 张春舫 窦红哲 张吉慧 王平 王颖 史小盼

(67)保定市大学生aids知识、态度和行为现状调查 季文琦 刘红霞 解建坤 刘辉 李翠

(71)腰围及腰臀比与中心性肥胖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男性患者病情相关关系分析 李峥 刘晓鸣

护理研究

(74)综合护理干预对合并焦虑抑郁的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影响 张东华 张思洁 董建素 郭丽敏

(78)阿尔茨海默病的中西医结合护理 刘春蕾 赵木昆

综述

(81)经皮肾镜碎石术及其相关并发症研究进展 杨文增 郭景阳

(87)脑卒中偏瘫膝过伸的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 石翠霞 谢瑞娟 和中月 杨艳玲 陈璐 邓赞

教育教学研究

(91)病理生理学网络课程教学的设计和应用 张丽艳 沈薇 滕书娟 汲坤 隋璐 邹丹 程阳

(95)pbl教学法在医学机能实验学设计性实验中的应用 邹丹 吴敏范 符文双 臧晋

(99)机能实验学说课实践 刘燕 杨秀红

(102)预防医学专业实验课程教学改革模式 张晓峰 高淑英 任锐 张畅 李百祥

(105)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全面提高医学生的素养 李淑翠 张财 王垣芳

白杨教学设计范文9

【关键词】问题式教学;活动式教学;误区

【中国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09-0027-02

【作者简介】曾扬明,福建省宁化县第二实验小学(福建宁化,365400),福建省教育厅“新课程网”核心组成员,三明市青年学科带头人。

我们的语文课堂,在问什么?可做什么?虽然我没有能力回答好这个问题,但却从目前的小语课堂中发现了这样的现象:就是以“问题”来带动学生阅读,学生阅读的是“问题”,即对话教师,而不是对话文本。在我所尝试的“表达本位”取向的教学中,学生的阅读收效发生了改变,我觉得就是缘于由纯粹的阅读内容取向转化为言语实践取向。

一、我们在问什么――“问题式教学”现象的理性思考

1.问题指向选文内容。

我们的课堂喜欢精心设计问题,让学生围绕问题,在课文中找出相关的内容,然后教师围绕着内容让学生品读,或抓住重点关键词去体悟所含的情感。学生的活动是,快速浏览课文,拼命寻找答案,然后思考:教师要我们找答案的意图是什么。我曾经执教人教版五下《晏子使楚》,课前,我精心设计了这样的问题:晏子去楚国,发生了哪三件事?晏子是如何反驳楚王的?楚王听了晏子的话是怎样做的?为什么“只好”这样做?为什么楚王不敢不尊敬晏子了?以为这几个问题可以让学生读懂课文,可以辐射课文内容的全部。但后来我发现,学生为了解决教师的问题,有借教辅抄答案的,有直接在书上瞎划的,也有在问题的后面认真回答的。这样找问题式的教学,着实让我反思了许久。问题式教学指向读懂课文,几年了,我一直这样教语文。

直指选文内容的问题,有一个特点,都是属于陈述性问题,学生不必多加思考,只要从内容中找出答案即可,如此长期的教学方式势必会影响学生阅读思维能力的提升。试想,如果离开这些问题,学生自主阅读中又会产生哪些问题呢?会不会和教师预先设计的问题相吻合呢?

2.问题带有应试性。

应试性的问题,恐怕是一线教学中最常见的,我们设计的问题就往往等同于一张考卷上的问题,学生要回答这个问题,一是答案在选文中找,二是答案要有要点。如人教版五下《白杨》一课,一位教师设计了一系列问题,作为学生的前置作业,学生在阅读中以答卷的形式写在本子上,其问题是这样设计的:

仔细阅读课文,思考:爸爸的微笑为何消失了?脸色为何变得严肃起来?后来为何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高大的白杨树暗指什么?小树暗指什么?风沙暗指什么?

一系列的问题,既没有联系,又没有观照文本,忽视阅读的整体性,也忽视理解文章的背景,更忽视作者的表达意图。一个劲儿往问题中钻,学生自个儿的阅读感受根本不存在。

3.问题以教师为中心。

我们的课堂曾经反复强调,要设计主问题,以主问题贯穿全文,尊重学生的阅读思考。阅读中形成的问题应来自学生,或充分了解学生学习中存在的困惑,才得以体现教的价值或学的价值。遗憾的是,我们在课堂中设计的问题,不管是指向内容,还是指向应试,基本上是教师解读出来的问题,或是教参中成人的解读。如此,教师以自己解读的问题或教参中的问题代替了儿童自己的阅读思考。一句话,问题是教师设计的,本质上,学生的阅读就围着教师转。

二、我们可做什么――变“问题式教学”为“活动式教学”

一定会有教师问,如果课堂没有问题,那么我们凭什么来带动学生的阅读呢?其实,我们已习惯了问题带动阅读的方式,这也是中国教育学会小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崔峦老师多次提出的:要和内容分析式的阅读教学说“再见”。那我们能不能改变现状呢?回答是肯定的。但一线教师对此很模糊,或认识不清。从专业角度看,我们必须用听、说、读、写、思、评等活动来带动学生阅读,即言语性活动式教学,而非用教师设计问题来带动学生阅读,因为,两者的价值取向有明显的不同,我们可以从学理上分析如下:

1.角色不同:变教师的解读为学生自主的阅读。

问题式教学,问题的设计为的是给学生回答装个套,虽然问题能促进学生在阅读中思考,但其背后是为教师的解读服务,忽视儿童自主阅读。而言语性活动式教学,策划听、说、读、写活动,为的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或通过这些活动促进学生自主阅读。

2.内容不同:变肢解课文为整体表达理解。

问题式教学所带的教学内容与听、说、读、写所产生的内容完全不一样,问题式教学的内容往往是在选文中找答案或学生结合生活找答案,容易上成生活常识课或百科知识了解课,而听、说、读、写的言语活动中,必须在言语实践中考验自己的听、说、读、写能力,弥补自己的缺陷。

3.形式不同:变“读后写”为读前表达。

问题式教学的读写活动,往往是边读边写,读后学写,不注重学生言语实践的策略和方法,而注重学生练笔的内容,过于关注儿童阅读后产生的人文情感,忽视学生的言语技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是否有所提高或有所收获。而如果以言语活动的方式来读写,重视学生的原始观念,写,一般在读前,让学生自主阅读后,用自己的文字来表达自己的阅读后的思考。

那么,言语活动式教学实践的形式又是什么呢?

一是要言语活动项目的策划。在课前,我们要设计言语活动项目,让学生带着这些言语活动的项目去阅读。仍以人教版五下《白杨》一课为例,课文介绍了在通往新疆的火车上,一位父亲和两个孩子,望着车窗外的白杨展开讨论的事。实际上作者是在借白杨热情歌颂了边疆建设者服从祖国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远大志向和奉献精神。学生学习的目的不是把握理解这种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精神,而是要学习这种精神作者是用什么方式来表达出来的。那么,为了达到这点,我们在课前主要策划了以下几个项目,让学生课前完成:

围绕着“高大挺秀”这个词的意思,用笔描述出边疆的白杨树。

在父亲和两个孩子的对话描写中间插入你认为需要的心理描写。

认真倾听父亲的话,看看他介绍的白杨和我们心中的白杨有什么区别,用笔批注在旁边。

这三个活动,有听、有说、有写,用“听、说、写”来带动学生阅读。同时,这三个活动指向:有把事物写具体、反衬事物的特点、理解父亲的话表达的意图。其价值就体现在学生带着思考阅读,并且把思考到的东西用笔表达出来。

白杨教学设计范文10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授人以渔不如授人以欲”,这是杨崇倡多年从事教师职业的心得。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纺大人,机械工程学院的杨崇倡教授把自己定位为“以科研为主的教师”。杨崇倡与“纺织之光”缘分颇深,在这次获得奖教金之前,他曾获得纺织之光科技进步二等奖。在他的多项科研成果之中,“高导湿涤纶纤维制备关键技术及制品集成开发”、“功能化纤维中纳米相畴的控制技术及其差别化产品的开发”等已应用于实际生产,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获省部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其中,由他主持开发的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项目“全自动喷丝板检测仪”,科研成果极大地提高了化纤行业喷丝板检验水平,填补了国内在该领域的空白。

在采访中,杨崇倡分享了他对学生培养的心得,一方面引导和支持学生参与各种课外科技活动,另一方面采用调拨指导让学生在实践中摸索。

在进行科研项目的同时,作为一线教师,杨崇倡也为教学付出了心血。杨崇倡用科研的方法教授学生,不给学生设定具体的题目,尽量发挥学生的兴趣和自主性,这样的教学让学生收获了更多课本之外的知识。他坚持指导本科生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组织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由他指导参加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现已入围部级比赛;指导的本科生毕业设计“健康机器人的设计与制作”及“全自动单纱强力仪的研制”连续在上海市教委组织的第九、十届“讯通杯”机电一体化大赛中获二等奖。

“研究生的培养难度更大,来自于企业真刀真枪的项目,要解决实际的问题,要研究生参与和承担这样的项目跨度很大,对导师的要求就会更高,在其中要起到更好地引导作用。”虽然杨崇倡这样说,但由他培养的研究生近30名,其中7人获得一等奖学金,多人获二等及“三枪杯”、“上汽杯”等奖项,研究生均申请发明、实用新型专利近30项,40余篇。

在理论方面,杨崇倡主要研究方向为化纤纺丝成型装备系统设计理论研究与新型化纤机械的研究。通过对高聚物与成型装备耦合系统的设计理论研究,弥补传统纺丝成型关键部件单一学科理论的研究缺陷,促进纤维与成型装备的交叉学科理论研究,发展纺丝成型装备的系统设计理论;建立了多叶形复杂异形纤维纺丝成形过程数学模型,实现了异形纤维的异形度纺丝工艺参数的理论优化,从试验设计转为数字化定量可控设计,为纺丝成形装备系统的各工艺参数、结构参数设计优化提供理论依据;研究光机电一体化技术实现微细精密加工的自动化,代替以手工与机械相结合的加工方式;将机器视觉技术应用到检测系统,实现微细精密零部件的全自动高精度检测。

杨崇倡形成了一套理论紧密联系实际的科研工作方法,将科研的创新思想、方法及成果融合到教学实践中。他现从事新型纺织机械、化纤纺丝成型装备系统设计理论研究的同时,还负责机械学院松江校区实验室搬迁、本科生实验室平台、研究生实验室平台的规划与建设等。在课程建设上,负责机械学院实验教学的规划,新设专业实验系统课程,承担综合实验课程和专业实验课程工作,将原有分散的课程实验规划建设为《自选综合实验》、《机械专业实验课》等系列实验课程体系。

白杨教学设计范文11

一、 好马配新鞍,凸显学生主体

杨老师采用以合作交流为主的教学模式,教学流程如下:

1. 课堂教学开始前预先发下从网上搜集的相关资料,有历史文献、写景散文、歌词等不同内容。

2. 课堂教学开始后,先通过大屏幕出示4个探究主题:深圳的故事、“死域”的故事、楼兰的故事和慈溪的故事。

(1) 同时出示探究要求:①该区域发生什么变化?②该区域发生变化原因有哪些?③通过探究,你们得到了什么启示?

(2) 提示学生“用什么方法去探究”:着眼于课堂,可以利用教材、图册、资料等,既可以独立思考,又可同学合作、小组讨论,甚至可以咨询听课的老师,希望大家积极动脑、动口和动手。

3. 一番“动员”后,杨老师开始组织分配:因为是借班上课,对学生的个人特长不熟悉,所以按照“就近”原则,把全班同学分成4个大组。

4. 采用类似竞拍的形式,各组“竞”到了各自的探究主题,拿到了自己组的“小组合作探究单”,在老师安排的8分钟探究时间内开始“动脑”(查找、分析资料)、“动口”(组员讨论、交流)、“动手”(在“探究单”上记录、整理)。

5. 紧张忙碌的“8分钟”过后,便是“小组汇报”环节:各小组汇报人依据合作探究的结果(探究单)一一进行清晰报告,每组汇报后其他组成员可以给予补充或提出疑问(要求汇报小组给予解答)。

6. 在小组汇报后,杨老师对各小组的表现进行评价,并通过师生互动对区域的变化进行了深层次的分析和感悟,最后请学生畅望“明天的慈溪”“为了慈溪的明天更美好,我们能做什么”。

在教学过程中,杨老师这个“主导”,依照认知结构的特点,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和自主发现,完美地表现了教学的主题,成功地完成了教学的认知过程。在促进学生掌握知识、技能方面达到较高程度时,杨老师努力创造满足学生人格动机的条件,唤起学生个人的人格特征,并在小组合作中展现各自的才智(思维、口才、语言组织能力)、学会合作。尤其是“探究单”的最后一项“通过探究,你们组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这一富有人性化和个性化的设置,大大拓展了学生的精神领域。这样,在杨老师的“主导”下,学生们这个“主体”在完成认知过程的同时,也完成了情感体验与个性表现的过程。但是,教学到这里还没有结束。因为以合作交流为主的教学模式的一般结构是:小组合作、互帮互助—竞赛交流、展示成果—综合评价、反思延伸。所以在小组汇报后,杨老师对各小组的表现进行了评价,并让学生谈感悟、畅望“明天的慈溪”等,使教学最后的落脚点在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上,这也正是历史与社会课的“灵魂”所在。“为人的主动发展而设计”,应当是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设计的最高境界。

二、 旧瓶装新酒,彰显生本理念

方老师采用以情感体验为主的教学模式,虽然基本按照教材文本的顺序授课,显得比较传统,但是其中有独到的处理,体现出了教学的新意,其教学流程如下:

1. 以慈溪人最引以为傲的杭州湾跨海大桥为话题,开门见山地引入到主题“区域的故事”,一下子拉近了自己与本不认识的学生间的距离。

2. 在讲述“深圳的故事”时,方老师先“轰炸”学生的眼球——呈现有关深圳的组图,然后提问:“你眼中的深圳是怎样的?”学生很自然地回答:“繁华的现代大都市。”在此基础上,方老师又给学生展现了大量深圳的老照片。今昔对比后学生对深圳变化的原因产生了兴趣,于是开始小组合作探究。

学生利用教材及老师提供的地图、影视片段和文字资料,提出论据,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对历史与社会现象进行归纳、比较和概括,产生了对人类历史、人类社会的认同感,加深了对人类历史和社会发展过程的理解,并作出了自己的解释。

3. 在讲述“楼兰的故事”时,方老师还是以美轮美奂的图片和影视去“冲击”学生,“煽情”地鼓励学生说出对楼兰的深情。怀着对楼兰的深情,课堂里所有的人不由自主地“走”上了“寻找楼兰之旅”,“楼兰考古小组”开始讨论、分析楼兰消失的原因。方老师让大家大胆猜想繁华的楼兰为什么会神秘消失?学生的表现让大家惊叹,大胆又科学的各种猜想精彩纷呈。而方老师的评价更令人叫绝:“考古学家、自然学家、社会学家所能做的猜想大家都提到了!”这时,课堂的“温度”也达到了白热化,所有的人都入“情”入“境”了。

4. 高潮过后,对于“死域的故事”,方老师蜻蜓点水般简略带过,而把侧重点放在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拓展上:“从楼兰的消失、‘死域’的出现、深圳的发展中,你得到了哪些启示?”学生也用心地给予了回应:“政府应重视城市建设和发展”;“保护自然,人类应按照自然规律办事”;“注意可持续发展”;“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

学习首先是一种经历,一种身心的活动过程,一切学习,都是情境性的。而“境由心造”,教师创造的“境”,除了物理意义的存在外,还有心理意义的存在。以情境体验为主的教学模式将情境和体验两个注重情感的概念结合在一起,注重学生的入情入境、亲历体验,特别强调的一点是:学生在情境体验的基础上,感悟、内化、交流、研讨学习成果。所以其一般结构为:情境创设—亲历体验—感悟内化(精神提升)—激励践行。方老师创设的情境,达到了物质与意识的有机统一,并在“感悟内化”和“激励践行”这两个“元素”上水到渠成地拓展、渗透。学生对老师的用“心”造“境”也以“心”回应。所以还是那句话:“为人的主动发展而设计”,这是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设计的最高境界。

三、 以人为本,“为学生的主动发展而设计”成就好课

从理论上讲,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促进学生高质量地掌握知识、技能,促进学生的智力、情感、意志、品质、性格等精神领域的发展。教学是个认知过程,它要求依照学生认知结构的特点,通过学生的参与和发现来表现教学的主题。教学还是一个情感体验与个性表现的过程,要求在学生身上唤起个人的人格特征,努力创造满足学生人格动机的条件。

白杨教学设计范文12

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学生课堂答题错误,是怒其不争的去批评,还是视为教学资源去重视?可能不少老师选择的是前者而不是后者。选择前者的原因有多种:其一,学生的回答打乱了正常的教学进度,破坏了原先的预设。其二,意外的生成需要教师费时费力去“纠偏”,不像预设那样驾轻就熟。

新课标下教师角色的变化是从传统的权威者转变为引导者、组织者,学生课堂出错正好是教师引导的好机会,是教师展示其灵活的教学艺术的好机会。罗丹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如果我们将学生的出错当成是发现了“美”,即知道了学生错在哪里、原因是什么、该如何解决,我们就不会去批评斥责学生了。“错答”是送上门来的教学资源,教学中,还有比这更宝贵的吗?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堂的所有细节,而是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其奥秘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虽然这样的教学资源不在教师的预设之中,但只要处理得当,相信定能生成精彩。

记得教学鲁迅的《孔乙己》时,曾经提问过小说前三段的作用这个问题,有个学生回答说:鲁镇酒店的曲尺形柜台是鲁镇的特色,小伙计“我”作为事情的见证人,增强了小说的真实性。显然,这样的回答避重就轻,没答到点子上。也许,班上还有不少学生也会这样回答。笔者没有批评这个学生,因为学生是来学习的,课堂就是出错的地方。笔者充分地利用“错答”这一资源,让学生再次回到课文里去品读、思考、探究,正确的答案终于形成了。

所以,对待“错答”的处理,首要的不是处理方法问题,而是教师的认识问题,是新课程理念有没有真正落实到行动上的问题。富兰克林有一句名言: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宝贝。“错堂”就是这样的宝贝,我们要珍惜它, 利用好它。

二、交流是纠错的最佳方式

学生课堂上的“错答”是经常性的,如何去解决这种“错答”呢?教师的批评于事无补,再炒冷饭效果也不是很理想,关键是找到一种能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方式。大教育家第斯多惠有一句名言:“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心理学家皮亚杰也认为:教师不应企图将知识硬塞给学生,而应该找出能引起学生兴趣、刺激学生的材料,然后让学生自己去解决问题。由于交流能发散思维、触发灵感、启迪智慧,笔者觉得解决“错答”的最好办法是将问题交给学生,“疑义相与析”,通过交流逐步统一,形成共识。

教学中,笔者对学生的“错答”往往先不置可否,而把皮球“踢”给学生。笔者常这样说:某某同学提出了他的一家之说,请大家就此谈谈你们的观点。同时笔者也对“错答”的同学讲:可能有学生会不认同你的意见,请你准备反驳。这样,一场讨论交流就拉开了架势。

学习茅盾的《白杨礼赞》,提到白杨树的生长环境时,有学生答题中认为这第二段有点画蛇添足,完全可以直接写白杨树,没有必要这样婆婆妈妈。笔者认为,整体把握这篇散文本身就是教学的难点之一,学生的“错答”正好创设了切入整体把握的最佳角度,作为教师,应该好好抓住这个机会,充分利用这一良好的教学资源。那么,白杨树的生长环境到底该不该写呢?笔者没有马上给出答案,答案应该从学生中来。笔者让学生再次阅读全文,然后小组交流、全班交流,通过探究,学生终于认识到:从内容上讲,生长环境的描写为白杨树的出现铺垫蓄势,说明白杨树不仅创造了景致,点缀了大自然,还振奋了人的精神;从结构上讲,白杨树的生长环境描写还增加了行文的曲折波澜。

文如看山不喜平,这里又得到一次验证。美国华盛顿儿童博物馆的墙上有这样一句格言:“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到了就记住了,我做了就理解了”。学生“错答”了,还是学生交流为好,这样,记忆应该是相当深刻的。

三、鼓励是个体的学习动力

学生课堂回答问题正确,教师常能以微笑和语言鼓励他们。学生回答错误,就不是这样了。其实,这时候,学生更需要鼓励。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这样告诫我们:“请你任何时候不要忘记:你面对的是儿童的极易受到伤害的、极其脆弱的心灵,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里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心灵的接触”。这是一种怎样的心灵接触呢?苏氏这样讲:“要让儿童看见和体验到他在学习上的成就,不要让儿童由于功课上的落后而感到一种没有出路的忧伤,感到自己好像低人一等”。这句话绝对适合对学生“错答”以后的处理。笔者在平时教学中,常在学生“错答”后引导其共同讨论,结束时,笔者不忘要求给“错答”学生一点掌声。理由是,正是这种“错答”,才有了大家交流的机会和正确的答案。这就等于告诉学生,“错答”是好事而不是坏事,“错答”的学生无须自卑。无数的教学实践证明,鼓励是学生永远的学习动力,特别是“错答”后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