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语言素养论文

语言素养论文

时间:2022-12-23 20:24:20

语言素养论文

第1篇

一、全面提升教师素养,加强从教队伍建设

在教育实践中,从教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学水平的提升。因此,学生语言能力和文化素养的培育,首先应当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以全面提升从教人员的素养。这一过程应围绕“全”、“精”、“恒”三个字进行教师素质建构。

所谓“精”,就是钻研和精修专业,包括语文学科基础知识、教育教学专业理论和教学技能等诸多方面。具体而言,可以从组织教师评课、讲课、研讨、参与培训等方式,有效提升从教人员学科专业理论和技能水平,从而为促进学生语言能力培养的教学奠定师资基础。

所谓“全”,是指初中语文教师应当具备全面的知识储备,不仅需要学习专业理论,而且致力于自身文化素养的塑造。通过广泛的阅读、自我价值观念的更新,将有效的文化思想融入到自我认知观念,进而通过语文教学的转化,充分促进学生文化素养的提升。

此外,还应当坚持一个“恒”字,即教师素养和能力的提升不是暂时性的任务,也不是阶段性的目标,而是贯穿于其整个职业生涯和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更新不断学习的一个过程。只有持之以恒的进行理论知识储备和自我文化素养建构,才能游刃有余的应对语文教学中出现的新情况,以促进学生语言能力和文化素养的提升。

二、关注语文课堂,优化教学方法

现代教育理念下,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处于主导地位,教师的作用在于进行有效的引导,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建构。基于此,初中生语言能力和文化素养的培养和提升,需要语文教师合理选用教学策略,从受教者角度出发进行适当的引导。

1.语文课堂中语言能力的提升对策。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立足于语言能力内容及具体过程,有效的进行学生自我提升的引导。首先,应当注意语文教学的层次性和递进性效应。学生语言能力的培育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传授过程,口头和书面表达的促进需要以相应数量的汉字、句子、篇章积累为前提,而各个阶段的学习间也存在逐步推进的关系。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持续和稳定的进行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提升。其次,应当采取多种方式来激活课堂,提高学生语言学习的效率。具体而言,可以采用集体阅读、反复阅读的方式,来培养学生语感;可以选用合作学习策略,通过小组内部的合作以及全班的讨论交流,以有效提升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可以组织进行活动教学,以教材内容和活动的相互配合,促进所学之转化,而促进学生语言的应用。

2.语文课堂中学生文化素养的培育。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应当从发挥教师引导功能,从实现优秀文化内容渗透的角度进行思考。其一,综合应用情景教学及其策略,建立有利于文化素养培育的课堂环境。具体而言,可以通过多媒体手段,依靠音乐、视频、图片等元素烘托出浓重气氛,加快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可以通过问题情境的设置,让学生进行主动的辨析,而生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其二,整合引导策略。在进行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将教学内容和其所蕴含的传统思想进行整合,从引导学生进行文化素养的生成。具体而言,可以将汉字的学习和与其有关的典故合并教学,增加学生的文化积淀;通过引导将篇章的诵读有效整合,促使学生领悟传统文化之美;教学中传统文化知识的合理穿插,而使得学生语言能力和文化素养同步提升。

三、注重课后训练,巩固学习成果

初中生文化素养与语言能力的培养,不仅强调语文课堂教学过程的优化,需要关注课后的巩固;而课后强化训练的有效开展,能够加快学生语言能力和文化素养的内化,以促进其认知体系的自我建构。

一方面,应当采取习惯性训练策略。在加强课堂教学的基础上,需要引导学生形成习惯性的积累,有效消化所学,扩充知识和文化观念的储备,而推进学生文化素养和语言能力培育活动;让学生坚持写日记,每天摘抄几句经典语句,每周背诵一两篇古诗文等都是习惯性策略的具体体现。

第2篇

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语文素养”作为一个新的课程概念十分突出。课标的主体部分如“课程性质与地位”“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等,或者对它着重强调,或者把一些重要的立论和命题建立在它的基础上,或者由它统领总的课程目标和阶段目标。说“语文素养”是整个课标之魂,被认定为语文课程的核心概念,应当符合制订者的本意。但十分遗憾的是,对这样一个重要而又是最新推出的课程概念,却不知何故没有对它作出称得上是定义的界定,只是在“课程的基本理念”部分谈到要注重培育这种素养时把它的构成要素作了一番罗列,那就是:“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的语文积累”,“语感”,“思维”,“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如果说课标是教学纲领,是行动指南,不必对所涉概念作出定义,那么,那些连篇累牍解说课标的文章、书籍竟也没能给出任何定义性的界定,无一不是照抄课标,罗列一通,就不能不让人心生疑惑:我们对“语文素养”的本来面貌和本质特点到底有多大的把握?要不然,为什么只能作出经验性的要素罗列,而且,还把相互等同和相互包含的内容都平行混杂在一起,逻辑条理都似欠考虑?

先不妨把这个杂乱的罗列来梳理一下。

“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运用’包括理解和表达,原文‘理解’一词多余――笔者按。)祖国语文”,其实就是“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的问;题,两项表述重复,可作归并,实即通常说的“语文能力”。“丰富的语文积累”,有一解说文章的说法是“字词句篇的积累”,①那显然说的是“语文知识”。而“语感”呢?“对语言的有关判断通常称之为直觉知识(intuitions)即语感”。②这种直觉知识既然是用来判断的,说它是能力自无大碍,不是有“语感能力”一说吗?所以,“语感”究其实就也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的问题。“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合起来是“语文素养”的工具性要素吧?剩下的那几项,除“思维”归属两可外,均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也就是“语文素养”的所谓人文性要素了。

课标的“语文素养”是什么?现在“清楚”了,那就是工具性要素加人文性要素。因为这样界定(经本文代为梳理)的概念与课标的性质定位正相吻合,据此,我们还能推论出课标表述课程性质的那个说法,即“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中的“统一”,指的也就是两者的相加。

应当说,相对于早几年只讲语文知识和训练的褊狭工具论,近几年语文大讨论中极端的人文论,“语文素养”的概念讲的是“两点论”,并因而似乎能把语文教学可能具有的“多重功能”都统统包揽下来。这或许是一种进步吧。然而,简单相加的“两点论”忽视了“两点论”的实质是“重点论”,必然滑向没有价值的调和与折中。“语文素养”的概念恰恰是工具论和人文论调和折中的产物。尽管课标以及连篇累牍的解说总是强调这个概念的两方面要素是统一的,人文性要素不是外在的附加,而究竟是怎样的统一,到底是1+1式的还是以某个“一”为重点的统一,则因为作者自己都没有多大把握,便无一例外地避而不谈或闪烁其词、语焉不详。人们看到的只是两方面要素的混杂罗列,没有主要与次要、核心与或基本与连带关系的区分,没有学理上的内在联系。实际上,这个概念被当做了一个“筐”,什么东西都杂乱地往里装。这也是“语文素养”,那也是“语文素养”,什么都是、什么都有,势必什么都散、什么都空。比起或许还有某种“片面深刻性”的褊狭工具论和极端人文论来,不但谈不上有什么新意,起码与事物普遍存在的矛盾统一(主要与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与次要方面的统一)规律,与组成要素之间均存在有机结构联系的系统规律不相符合,自然也绝对不是客观存在的“语文素养”本质特点和本来面貌的真实反映。

理论的混杂必然导致实践的混乱。拿这样的核心概念来指导大面积的教学实践,有的很可能就以其不分主次轻重的要素为依据,把语文课上成语言、文学、政治、思想品德、思维逻辑、审美欣赏、科普、中外文化这八门又八不像的杂烩课。有的则可能凭自己的兴趣和特长,把语文课上成语文之外的一门别的什么课,反正都可归到笼统的语文素养的旗号下来嘛。当然,也会有部分教师,凭借其深厚的学养和丰富的经验,撇开这个令人茫然、困惑的概念,走自己被实践证明成功的既定的道路。大面积的实践操作一旦出现这样“人自为战”的混乱局面,势必就是语文教学的新一轮折腾。这恐怕不是危言耸听。实际上,新课标在全国大规模推行的这几年来,已经出现了这样的趋势。

我们必须按照客观存在的语文素养本来的面貌,通过严密的论证和推导,认真界定这个概念。

人的语文素养最基本的要素乃是他语言运用的能力。有人一定会说,课标正是因为“能力”重在功用性(工具性),不能涵盖非功用性(人文性)因素,才提出“语文素养”概念来的。到底这种能力只是作为功用性因素而与非功用性因素简单加合在人的语文素养中,还是以这种能力为内核,必然地连带起非功用性因素,有机结合成人的语文素养,这正是课标与本文的根本分歧之所在。人运用语言的能力,不是孤立存在、独立为用的,而是以人所具有的文化习俗和价值观念、百科知识、思维能力和情感态度等所谓非功用性因素为其底座和基础,受其制导和控制的。离开了这些因素,运用语言的能力就无从作用也不复存在。但是,这些因素如果不是以运用语言的能力为内核而与之联系成有机的整体,它们也就不成其为语文素养,而是别的什么文化素养、知识素养和人格素养等。这正是本文关于语文素养工具性与人文性要素的统一观。这种统一观,也是符合客观存在的语文素养本质特点和本来面貌的。可从讨论语言运用的能力人手,展开作点分析。

语言运用的能力在社会语言学和许多语种的母语教学那里称作“交际能力”。它指的是依据不同语境和角色创造性地运用语言,达到种种交际目的、意图的处事能力(行为能力)。包括四个方面的能力要素:

①语言能力。对语音、词汇和语法等静态语言规则知识的把握。

②社会语言能力。把握种种言语行为(如陈述、表态、发问等)及其变体(不同语体和言语风格)的能力。

③话语能力。运用语篇完成复杂言语行为的能力。

④策略能力。运用语言和副语言手段应对临时遇到的问题(如意图或方式有变、语塞等)随机有效反应的能力。

语言运用能力作为语文素养的基本方面,自身是语言和语言运用诸多知识和能力要素的统一体。同时,又必然连带着其他(指人文)因素,语言和语言运用的知识、能力与连带着的其他因素处于不同层次,相互制约和作用,形成错综复杂、严整有序的更大的统一体――语文素养。

先来看这种能力自身要素的有机统一。主要体现在上述四个方面能力要素的相互依托和作用上。在语言运用中,语言能力(即①中的静态语言知识)没有自己纯形式的表现,它总是通过社会语言能力、话语能力和策略能力(即②③④)呈现出来的。而这后三个方面的能力也是你我互渗、相互为用:对言语行为及其变体的把握(②)是在运用语篇(③)中实现的,又必然受到策略运用(④)的调节和制约;运用语篇(③)其实是在策略能力(④)的作用下运用不同语体实施种种或单一或复杂的言语行为(②);而策略能力的运用(④)显然就是将一定的语言和副语言手段或成分运用为特定语体形式(②)的语篇(③)以完成特定的言语行为(②)过程中不断作出的调节和选择。看上去,这是从不同角度的同义反复,但恰好说明,无论从哪个要素人手都必然牵连起别的要素,恰好说明这种能力所有要素的一体性联系。

再来看这种能力是怎样与其他因素联系,形成整体性语文素养的。上述四个方面能力要素的有机结合,看起来是对语言和言语形式因素的运用,但是,这种运用正如前已指明的,是在“语境”“角色”和“交际目的、意图”等共同作用和参与下“创造性”的运用,这就必然会指向、牵连和神摄到相关的其他(即人文)因素:“语境”是以文化习俗和价值观念为底蕴、以百科知识为基础的语境;“角色”是由特定身份和当前的动机、对他人和事物的社会取向以及个人品质、性格等构成的情感态度还有既定的思维能力和特点所规定的角色;“运用”也就必然是受“语境”和“角色”所制约,由特定的“交际目的、意图”所支配,与认知思维过程相伴相随、相互“实现”③的运用。而前已指出,“运用”又具体表现为上述四个方面能力要素有机结合的语言和言语形式的运用。这样,人文性因素自必合乎“天然”地会深深渗透和表现到所有语言和言语形式中来,支配、调节和制导它们的选择与组合。仅从这样简略的推导,我们也不难看到,语文素养不但是诸多工具性、人文性因素错综复杂、相互作用的整体,而且还能看到这个整体内部主从清晰的层次关系:运用语言的能力要素及其联系处在核心层或表现层,人文性要素及其联系处在支撑性的层或内隐性的基底层。

也许还有必要指出的是,运用语言的能力中的“语言”这里显然是指母语;运用语言的能力中的“能力”也和人的其他能力一样,是在习惯的养成中提高的。这样,课标罗列的第一项要素“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课标未予罗列的“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就都不会是牵强附会的外加而是作为有机的组成成分顺理成章地融入在语文素养的整体之中。

以运用母语的能力为核心和基本方面,由工具性和人文性因素错综复杂、严整有序的统一而形成人的运用母语的整体素质。这就是本文根据对象的本质特点和本来面貌,从对象发生的角度重新界定的“语文素养”。

对课标中这一核心概念的界定,势必连锁性地引发对课标其他内容的新的解释,有的甚至还有必要作适当调整。比如,对“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见“课程性质与地位”),就应作出与本文界定的“语文素养”相一致的理解。?既不要忽视语文的人文性,也不能把它凌驾于工具性、交际性之上”,④两者均统一于培养运用母语的“交际能力”。对“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见“课程性质与地位”),就不应视作功能并重,而应强调以发展运用母语的“交际能力”为核心功能,相关地带起其他功能(对此,张志公先生曾一再申说⑤)。对课程总目标的规定,恐怕也不能像现在这样一字排列十条,而应当根据语文素养诸多要素的主从关系和内在联系,突出运用母语的能力目标,有总有分地安排其他相关目标。诸如此类的解释和调整,对于从总体上提高课标的科学晶位,是很有裨益的。

对“语文素养”的界定,可望使之由一个常识性概念提升而为能够大体反映对象自身本质和面貌的科学概念,⑥这对大面积的教学实践更有现实的意义。这些年来,从“语文能力”到“语文素质”再到这个“语文素养”,指导教学一线的核心概念走马灯似的一个取代另一个。伴随取代,又总是煞有介事地大力推广,又总是无休无止的争论和纠缠。这样反复地折腾,让躬耕教坛的语文教师们无所适从,使语文教学难以走上常轨和正道。反思起来,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些相互挤兑和取代的概念及其相关基本范式都是从经验性常识概念的武库中找来的兵器,缺乏严密的学理论证和支撑,可以新鲜一时,难保长久的战斗力,一件不行,只得再换另一件。历史和现实的经验一再告诉我们,语文教学必须要有科学的核心概念及其相关基本范式作为自己的理论武装,庶几可望走出反复折腾、屡遭诟病的悲哀。这也正是本文界定“语文素养”的苦心所在、目的所在!

①巢宗祺《关于语文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的对话》,《语文建设》,2002.7

②[英]尼尔.史密斯、达维德尔・威尔逊《现代语言学》,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3,第35页。

③参见[苏]维果茨基的《思维与语言》。他认为“思维是通过言语才开始产生并存在的”,“思维不是在言语中表现出来的,而是在言语中实现出来的”。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第6页、第136页。

④于根元《应用语言学的基本理论》,《语言文字应用》,2002.1

⑤张志公、庄文中《工具性.实用性,现代化》,《语文学习》,1996.11

⑥概念有“常识概念”与“科学概念”之分,“常识概念”经过严密的推导和论证可以改造成为“科学概念”。详参徐默凡《论语境科学定义的推导》,《语言文字应用》,2001.2

第3篇

     文学类英语论文结构有哪些呢?我们在文学类英文论文的写作中有没有什么要注意的呢?本篇主要就是向大家来讲解文学类英语论文结构和范例欣赏,希望学术参考网小编整理的这些可以在大家今后的写作当中带来帮助。

论文各部分写作内容与注意事项

1.Abstract

标准摘要五句话,包含五个层次的内容:

1.1Introduction:为什么要进行本项研究,现状中本项研究的缺失或者做了但是存在不足;

1.2Method:用什么方法做这个研究;

1.3Data:用什么样的数据来验证你的方法;

1.4Results:从研究中得出什么结论;

1.5Implication:得出的结论对研究领域和实践有什么意义(理论与实践意义)

2.Introduction

2.1Researchbackground:

目的是证实该研究问题的重要性。如这一类问题造成的损失很严重,因此研究这一问题很重要。

2.2Researchproblem:

在上述的这一大研究背景下,要做什么问题(或者方面)的研究;在上述的这一大研究背景下,这一研究可以在哪些方面解决现存的实际问题。

2.3研究现状:

别人已经做了哪些东西,别人已经做过什么,发现了什么样的问题?

2.4现存的研究有什么问题与不足:

别人有什么没有做过?为什么别人没有做得更好?并说明这些研究不足会带来严重后果。

2.5本研究的目标(objective)和研究范围(scope):

本研究弥补这些问题中(这些没做过或者做过没做好的问题中)的哪些不足,采用什么研究方法去弥补不足。陈述本项研究的范围局限,并高度概括本论文研究结论。

2.6文章结构:本论文的后续部分的基本内容架构。

3.Literaturereview

目的:Literaturereview证明与说明两件事情:一是研究目标的设定是有意义的;二是你在本研究中采用的方法是可靠的、有效的。

包括三个层次的内容:

3.1对选题(你找到的研究问题)的justification。即对做过没做好或者没做过的研究问题,在这个研究领域,针对researchproblem而言,让读者明白本项研究是有意义的;

3.2现存文献中对本文值得参考并可借鉴的东西(包括分析工具和成果);

3.3非相关或者相邻研究领域值得借鉴的东西,侧重于可借鉴的研究方法。

3.2与3.3就确定了研究方法。

补充说明:注意introduction2.5中的研究目的与研究范围的区别。Scope:如洪水发生后带来10个后续问题,本研究只考虑了6个关键问题。在Literaturereview3.1与3.2中应该对scope进行说明和辨析,即说明我为什么留下这6个问题,去掉其他4个问题。

小结:文献综述不是综述文献,而是去找到问题,不是为了综述而述。并不在于对所有的相关文献作详尽描述和总结,应该是对相关研究现状的高度概括。至此,已经把研究问题、研究目标、研究方法明确了,并且对它们已经证明了、辩护了。

4.Method

此部分主要是对方法的描述。

该部分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

4.1研究策略(Researchstrategy)

总概研究过程。要做这样的一个研究采用一个什么样的研究策略:即所采用的研究思路。

4.2数据采集的方法

建立在对研究问题深入认识的基础上,需要采集什么样的数据(变量)。这里的数据的概念是泛泛的,不是指具体的数据,而包括数据结构、变量(考虑的因素)。

4.3数据的分析方法:如数学分析、逻辑分析(推理)、统计模型等数据分析方法。统计模型(模型的建立、模型校验(模型计算)、模型推断(在算的过程中所推断出的一些结果)、模型评价与对比)。

5.Data

主要围绕data,对你所收集的数据做一个简要的描述,描述所收集的数据的特点。如从哪个机构得到一个数据,有什么样的特征、变量的期望值、方差、中位数、最大与最小值等。

包含两个层次的内容:

5.1数据的来源、采集数据的时间周期、描述性的统计值

5.2对所收集的数据的初步的处理方法。

6.Results

运用所采用的数据分析方法(即模型的建立、模型校验(模型计算)、模型推断(在算的过程中所推断出的一些结果)、模型评价与对比)得到的模型分析结果。应该着重对所得出的重要结果进行描述,不需要对所有的结果进行描述。

7.Discussion

Discussion就是针对所得出的结果做横向或者纵向的对比和讨论,包括自己的结果之间的比较、自己结果与别人结果之间的比较;如果结果存在差异性,并对结果之间的差异性的成因作讨论分析。这样的差异性分析进一步加强了本研究的重要性。可以进一步地验证:对所提出的观点做数据方面的支持。

注意6和7的区别:Results强调清楚地陈述研究结果,受制于数据分析方法(模型建立、模型校验、模型推断、模型评价)的框架制约。而Discussion强调把结果打乱,提出最值得讨论和有意义的结果,是对本项研究所得出结果(results)高度抽象的产物。

写discussion的三重境界:一是得出与人家相同的结果(意义不大);二是得出不同结果,但是不讨论差异性成因(需要升华);三是得出不同结果,并作差异性成因分析(较高水平)。

8.Conclusion

标题可以叫conclusion,但是实际包含四个内容:

8.1Conclusion

8.1.1研究过程:对研究过程的综述。在期刊论文中可以不写,但是在学位论文中一定要写。

8.1.2该研究得出的结论:这个研究成果不是Results和Discussion的复述,而是对Results和Discussion的更进一步的抽象和概括。

8.2Implication:从研究结论中所反映出来的对该研究领域的贡献以及启示,更侧重于启示。

8.3Limitation:所得出的研究结果(该研究结果)的局限性。Limitation与scope是两回事,但两者相关,有差异性,其差异性体现在scope针对的是研究范围,在该研究范围内,你的研究结论是成立的,有效的,在scope内是绝对不能被人家挑毛病的;limitation要承认即使在scope内,由于数据的有限性和方法的不完备性所导致的局限性。总之,limitation的成因包括两个方面,一是scope所造成的limitation;另一方面是由于数据、方法所造成的limitation。

8.4Futurestudy

基于两个认识(一是对limitation的认识,二是对本文结论的implication的认识)所提出的后续研究课题。

9.References

就是一个字:consistent,文献列表和标注的一致性。应该与刊物格式要求一致,不同journal格式要求不一样。更为重要的是自己论文格式前后要一致,包括标点符号等。

文学类英语论文范例欣赏: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生英语文学素养的培养

【摘要】以往大学英语教学中只重视英语学科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对学生英语文学素养的培养,这不利于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在英语教学体制改革的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的英语文化素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基于此点,本文将重点分析如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英语文学素养,希望对于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水平有一定帮助。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英语文学素养

在我国教育领域深入改革的今天,大学英语教学中应当重视学生英语文学素养的培养,如此才能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现行素质教育对大学英语教学的要求是在传授英语学科知识的同时,注意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促使学生文化素养、语言能力、心理素质等素养得以提升。基于此点,本文笔者将从分析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英语文学素养的重要作用出发,重点分析在大学英语教学活动中如何培养学生英语文学素养。

一、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英语文学素养的重要作用

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大学英语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而要想达到这一目的,除了在大学英语教学中,重点教授学生英语学科知识以外,还要高度重视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促使学生综合素质得以提高,如此才能使学生有更广阔的视野及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以便学生可以灵活运用英语这门语言。由此可以说明,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英语文学素养是非常重要的。1.提高学生对英语文化的感知。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与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英语语言学习就是英美文化的学习。而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英语文学素养,可以对英美文化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情感表达、文化体现、文化渗透等方面予以了解,如此才可以提升学生对英美文化的感知。2.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英语文学素养还有利于提高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因为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在对其进行学习的过程中,除了让学生掌握英语词汇、英语语法、英语口语等方面之外,还要模仿英语运用的情境,促使学生灵活运用英语这门语言。而注重培养学生英语文学素质,则要通过各种英语语言的情境运用来增强学生的语感,促使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得以提高。

二、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生英语文学素养的对策

基于以上内容的分析,可以充分说明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生英语文学素养的培养是非常有意义的。那么,如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英语文学素养呢?

1.引导学生搜索学习资料。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能够在英语课堂中培养学生英语文化素养。在课堂中应当开展一些实践性的小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投入到英语文学的问题解答中,如此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英语文学素养。而在英语课堂实践活动中,有目的的引导学生搜索学习资料是非常有效的,促使学生在学习资料搜索中观看英语文学、解读英语文学、利用英语文学解答问题,如此可以使英语文学影响学生,培养学生的英语文学素养。例如,在英语课堂中开展“大学体验英语”主题教学活动中,提出莎士比亚的名言,并通过情景演绎来说明名言,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根据这句名言,找到英语文学名言的出处、背景及相关文学知识,如此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投入其中,那么学生的英语文学素养将得到提升。

2.利用多种形式开展阅读活动。

对学生进行英语文学素养培养,还应当开展多种形式的阅读活动,使学生接触更多英语文学作品,在阅读英语文学作品的过程中,了解英语文学作品中的情感表示、文化体现等,如此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文化素养。对于多种形式阅读活动的开展,可以在英语课堂中提出一个阅读主题,要求学生通过阅读与之相关的英语文学读物,进而编制诗歌;也可以要求学生选取读物中某个片段来进行话剧演绎等。通过此种生动的、愉悦的、轻松的阅读方式的呈现,可以使学生在阅读活动中得到能力锻炼,提高自身英语文学素养。

3.开展课外自主学习活动。

因课堂时间有限,很难系统的培养学生的英语文学素养。所以,在课外开展自主学习活动来培养学生英语文学素养也是非常必要的。而在课外开展自主学习活动,则是教师组织学生利用晚自习或课余时间进行文艺类英语电影的观看、参加英语文学论坛、英语文学专题讲座等,要求学生将自己所体会或感悟出来的心得或总结性的话语运用英语语言表达出来,如此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英语文学素养,还能够提高学生英语语言运用能力。

三、结束语

在我国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在开展大学英语教学活动时,应当注意进行各种阅读活动、自主学习活动等,培养学生的英语文学素养,提高学生文化素质、语言能力、心理素质等综合素养,为使学生更加灵活的、标准的运用英语这门语言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刘江华,谭雅素.大学英语教学与大学生英语文学素养的培养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09(42):96-98.

[2]王孝会.学生英语文学素养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培养[J].大学教育,2014(5):126-127.

第4篇

【关键词】 汉语言文学;存在问题;优化对策

探讨汉语言文学教学过程中的问题与可行性建议,是深化高校教育事业改革,践行新课程改革理念的重要体现之一。探索新时期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利于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汉语言文学的吸引力与教学质量,促进高校教育事业的改革与推进。

一、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学科的附加值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汉语言文学课程的设置,一方面是为了使学生掌握系统的汉语言基本知识点与知识体系,另一方面主要是为了培养出具有较高人文素养与综合素质的优秀大学生,为大学生将来走出校园,走向工作岗位奠定必要的基础与保障。在汉语言文学的教学过程中,汉语言文学教育的教师过分注重了知识点的传授与讲解,对于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方面有所忽略,需要在今后的教书育人过程中进一步加强。面对如今日益激烈的就业形势与压力,理论知识的掌握是基础,而更重要的是综合素质的提升,人文素养的培养。汉语言文学的教师应该与时俱进,创新教学方式,保证课堂浓厚的人文气息,在教学环节增强与学生的互动,注重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思想灌输。[1]

2、师资队伍专业化水平不高

由于受到就业前景与形式的影响,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不是很理想,部分高校汉语言专业招生人数有所减少。许多汉语言文学的教师也开始转向其他学科发展,同时部分汉语言文学的教师还担任着学院或者学校各部门的领导职务,在一定程度上不能专心于教学工作,影响到了教学质量与实效性的提高。还有部分教师在思想上、学术上不能与时俱进,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理念与方法,缺乏深入的教学研究,课堂教学缺乏吸引力,未能充分调动大学生学习汉语言文学课程的积极性与主动性。[2]

3、汉语言文学的教学方式缺乏创新

教学方式的创新是汉语言文学教学与时俱进,新课标教学的重要体现。在汉语言文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将重点放在了课本知识的讲解与知识体系的构建上,但是在新时期的今天,汉语言文学的教师应在讲授课本知识的基础上,在教学资源与教学媒介方面进行创新,从而达到增强汉语言文学教学的吸引力,加强汉语言文学教学实效性的目的。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应该在熟悉课本知识、体系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查找相关有价值的信息与人文故事,将其应用衔接于课本知识中,从而既丰富了课堂知识内容,又增强了吸引力和感染力。同时,可以在合适的时间,组织、带领学生参观当地的历史、文化古迹,将其与课本中的知识有机结合,实现理论与实践教学的结合。[3]

4、考试形式陈旧单一

由于受到传统教育模式的与观念的影响,部分高校对于汉语言文学课程的考试,知识点考查形式仍然是死记硬背,缺乏对于大学生人文素养、口语表达能力、思辨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的测评与考核。传统的考试方式与测评方法不利于大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更不能培养其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有机结合的思想,不能将课堂上所学的知识点充分应用到工作与生活中。对于汉语言文学课程的考查方式,可以组织学生对于本学期以来所阅读经典图书的心得与收获进行交流,以此来考评学生的思想深度与理解程度;通过小组形式的交流与互动,还可以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与口语表达能力,同时还可以培养团队之间的合作意识与精神。[4]

二、优化汉语言文学教学的建议

1、汉语言文学教学从传授知识向培养人文素养转变

长期以来,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存在重知识、轻能力的问题。所以, 大部分课堂上我们看到的还是知识讲授占主导地位的现象,这对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一种折磨。所以我们要进行改革,注重语言素养的教学,渗透文学、文化的熏陶与浸润,切实做到从思想上塑造学生,发挥文学教学的优势,着力培养学生们的人文素养。

2、明确教育理念

汉语言文学专业中的教育教学理念有如下几点:其一,提升学生的语言文化素养;其二,准确把握汉语语言教学教育的核心;其三,提倡合作式、自主时和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其四,构建开放而又充满兴趣的汉语言课程体系。对于汉语言教师来说,以上四点必须要在教学中得到体现,因为这些理念是根据新课程标准得以总结的,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根据本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总结和修正,这样才可以有效解决应试教育教学中所存在的各种问题。

3、与时俱进,创新教学方法

高校课程的设置,教学的进行,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培养出适合于社会人才需求计划,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因此,汉语言文学的教学方式,应该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不断开拓思路与创新理念,赋予其时代特色与新的含义。以往教师在课堂从上课一直讲到下课,一味掌握主动权的方式已不适应新时期的优秀人才培养,教师应该积极的引导学生,表达其自己的观点与想法。教师可以在备课的过程中,搜集整理具有讨论意义的主题,在课堂上开展小组讨论,最后由教师做出总结与陈述,对于同学们的讨论结果作出评价与鼓励。同时,老师可以通过微信、QQ等组建网络交流平台,在课后或日常的生活中,遇到问题,可以及时的探讨与交流。在交流与互动的过程中,教师能够及时的了解、掌握学生的思想与状态,对于学生的不足之处,加以及时的引导与启发,这样才有利与学生的成长。

4、提升教师自身的素质

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单纯的教书模式已经无法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了。教师要勇于探索,大胆实践,在教学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加强知识的更新,将自己的学习所得传授给学生们。作为教师本身要加强自身业务素质的提高,紧跟时展的脚步,努力做大学生的知己和朋友,揣摩当代大学生的心理,让自己的汉语言文学的教学在教书的同时,达到育人的目的。

三、结语

综上所述,要解决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师首先要解放思想,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与理念,结合自己与学生所面临的问题,努力钻研,探索行之有效的方法,不断创新汉语言文学的教学方式,以增强其吸引力,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实用型人才。其次,还需要大学生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及时思考、总结,将在课堂上学习到的理论知识逐渐转化为自己的思想,然后于今后的生活与工作中体现出较高的文学素养与综合素质。

【注 释】

[1] 吴桐洲.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汉语言文学教学观念的转变[J].中国校外教育,2014(3)44-45.

[2] 郑君.新形势下汉语言文学教学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5)256-257.

[3] 陈家琳.浅淡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的问题及思考[J].东方企业文化,2014(6)80-90.

[4] 谢奇勇.从专业出发认识特色的基本特征促进特色专业建设――以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为例[J].中国大学教学,2012(3).

第5篇

一、“语文素养”的内涵

(一)学术界关于语文素养内涵的争论

语文素养,这个概念,标志着语文课程的一种理想境界。然而,对于“语文素养”在教育界也有许多争论。作为新课标主要编制者,巢宗祺指出,语文素养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丰富内涵,是学生整体素质在语文方面的表现。其实,“语文素养”作为一种理念,其合理性比较容易论证:但关键是新课标把它当作了语文课程的核心目标,其受到质疑是必然的,因为理念的相对模糊性与目标的相对明晰性本身就存在深刻的矛盾。

(二)语文素养的特点

从以上对语文素养的分析可以看出,课程标准中采用“素养”一词,是将“素养”理解为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展要求的学识、能力、技艺和情感态度价值观,认为基础教育各个阶段的“素养”目标是有层次差别的,是强调“后天的教养效果”和形成过程的。据此,我们便可以看出语文素养作为一个复合概念,它的特点是,一个动态实施过程,也是一个逐渐养成和持续作用的过程,同时具有整体性的基本特征。

二、语文教学中,为什么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素养,是语文课程的核心概念,它的提出是多年语文教育探索的重要成果之一。语文教学的一切努力,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样定向、目标集中、要求明确,就是为了在教学中容易把握。

语文教学中的语文素养是把学文和立人结合起来,体现“整体的、全面的人”的发展思想,这是在理论上的突破,同时也为语文教学实践孕育了新的萌芽。正是作为素质教育时代特征的“语文素养”,才构成了学生个体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坚实基础,同时也可以夯实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文化根基,让语文可以真正成为学生思想的家园、精神的居所。

三、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学生读、写、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如今,社会要求更多的是强调一个人的言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标准将听、说合而称为口语交际,这是一种新的提法。从中也可以看出,培养学生读、写、口语交际能力,应该是语文素养培养中最重要的内容。

学生读、写、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历来被师生所重视,但是在对学生学习过程和方法的指导和训练上的力度,还是不够。要把语文素养放到语文教学上来看,语文教学就要求学生能够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在提倡多读、多写、多口语交际的同时,还要注重学生的言语知识能力以及语文的学习规律,这样不仅可以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而且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交际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

语文素养是一个整体的、复合的概念,是言语知识和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有机统一。如果说,言语知识和技能是语文素养的基础,是核心,那么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则是重要的维度,强调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也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策略之一。

第6篇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综合型人才;汉语言

文学专业是由中文学专业演变过来,拥有丰厚的文化底蕴,能够塑造学生高尚的精神品质与人文情怀,从而让学生拥有良好的职业操守、团队协作意识和调节能力。其次,汉语言文学专业通过对语言的分析和鉴赏以及写作运用,让学生拥有了良好的问题分析能力、思维创新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这些理论基础和现实条件都为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奠定了基础。

一、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特点

(一)汉语言文学专业历史悠久

我国汉语言文学专业从成立至今,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发展历史。当前,在我国各所著名高校、师范学院以及文科类学校都设有汉语言文学专业,其主要课程包括现代汉语、中国文化概论、文学理论、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美学、写作等。通过近百年的教育体制改革和完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课程基本已经趋于成熟和稳定,是高校所有专业中最具有文化底蕴和人文情怀的专业之一,也是我国民族发展历程的一个缩影,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独特魅力,充分挖掘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潜藏价值,能够有效的推动我国经济、文化以及科研的发展和创新。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以培养学生文化素养

为主要目标无论是现在的汉语言文学专业,还是以前的中文学专业,都是以培养学生文化素养为主要目标,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为社会输送了大量的诗人、作家以及文学爱好者。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和社会需求导向,许多高校在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上又开设了文秘学和传播学等相关专业,文秘学包括经贸文秘、医学文秘等,传播学也分为广播影视文艺学、汉语言文学与文化传播等,这些课程的开设都是将汉语言与其他应用性学科互相交叉、互相融合,既加强应用性学科的文化素养,又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社会应用价值,培养能力与文化兼备的高素质综合型人才。

(三)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性比较薄弱

汉语言文学专业更加注重文学知识的积累,以及情感体验分析和运用,其主要教学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文化知识水平、口语以及书面表达能力,发掘学生的真、善、美,继承和发扬民族的精神品质和崇高追求。所以,相对而言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实践性比较薄弱,而且更多的是运用在文学写作上,这些思维层面上的情感体验和精神追求,没有与实践相结合,就显得“假、大、空”,更是被人们贬之为“无病”,其主要原因就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实际应用性较差,不能满足社会发展对人们综合能力的要求。

二、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的有效对策

(一)完善教学体制

首先,在各高校中要加强汉语言文化专业应用性的理念建设,让学生和教师都能随着社会的发展需求而完善自身综合能力,在培养文化素养的同时提高汉语言文化的实用性;其次,要加强汉语言文化专业的师资力量,虽然我国汉语言文化专业经过了百年的发展历程,已经拥有丰厚的师资力量,可是社会始终在进步,教师体制的改革也在不断完善中,所以汉语言文化专业还要融入新鲜的血液,为该专业带来蓬勃发展的朝气,为该专业的实用性价值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最后,在汉语言文化专业的课程设置上,也要进行合理安排,要文化修养和实际应用并重,大力的拓展应用性语言课程,例如商务文化、国际文化、职场文化等。

(二)改善教学方式

汉语言文化专业教学不能沿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要以学生为中心,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文化素养的同时更应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更加丰富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也要融入新的教学理念,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利用多媒体设备和电子技术来提高教学质量。

(三)改变学生评价体系

传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评价体系一般都是由出勤率、课堂表现、课后作业以及期末检测组成,主要是由卷面成绩来评判学生的学习优劣和综合素质,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因此,学生的评价体系,除了书面成绩,还要结合行为方式、思维能力、实践能力、灵活运用能力等综合进行评判,才能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和汉语言文化专业的应用性。

三、结语

第7篇

关键词:品词析句;小学生;语文素养

小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是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重要教学目标之一。小学阶段语文课程的主要学习内容就是字、词、句以及段落、文章等。字、词、句是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基础,是运用语言、赏析语言的根源所在。小学生语文素养主要包括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语文文章段落的阅读理解能力、使用语言进行沟通交流的能力以及运用语言灵活表达写作的能力等。这些能力的培养和提升都离不开语文课堂上词、句的学习和应用。因此,通过教师在课堂中引导学生走入文本、品词析句是提升小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方式之一。

一、品词析句概述

品词析句是指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中带领、引导学生对词、句的不同用法以及不同用法在语意表达中的区别进行分析和体会。重点对于相近词的不同使用环境或不同含义、不同的句子修辞手法或表现手法所带给读者的感受进行具体分析。

小学阶段语文教学中的品词析句重点在于提升学生的词汇储备量,增强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让学生自然形成一种语感,减少作文写作中的病句数量。另一方面,品词析句还能提高学生对于语文写作方面的感悟能力,从而提高语言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品词析句对提升小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作用

1.夯实小学生的语文基础

词、句都是小学语文基础知识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小学生语文能力提升、语文素养培养的重要载体。语文素养的提高,其中重要的一方面就是学生能够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下,正确使用字词,合理运用句子描法。因此,品词析句能帮助学生夯实语言基础,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提升学生对词、句的把控能力

通过教师在课堂上对品词析句方面的练习,学生能够有效提升自己对字词的掌握能力,清楚认识不同词语的使用环境,还能够了解句子在不同语序、不同修辞手法、不同表达方式下的表达情绪,这些都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具体表现内容。

3.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最终表现形式就是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即通过对品词析句的学习,学生能够提升与人沟通交流时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够引导学生在写作时自觉形成语感,从而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等。

三、如何通过品词析句来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

1.引导学生对相近词的辨析

通过走入文本、品词析句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需要教师在小学阶段语文课程的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鼓励学生对相近含义的词汇进行辨析,通过对词汇的辨析学习,学生能够清楚认识到这些看似相同词语的使用环境、使用语境等。

例如,在“讨论”和“探讨”这一对同义词之间,就有着语境和用法上的区分。“讨论”这一词一般适用的语境为较口头化的文章或句子中,一般在与人沟通交流时使用;“探讨”这一词的适用语境较为正式化,多用于书面语,在论文、学术期刊等理论性较强的文章中经常出现。

2.总结不同表现手法在句子中的不同应用

不同表现手法在句子中的应用也会使句子含义的表达发生相应变化,小学阶段语文的教学中需要教师对学习计划中的修辞手法部分来帮助学生进行归纳总结。教师在教学中不只要引导学生学习各种修辞手法的适用范围,还应该帮助学生了解不同修辞手法的优点。

例如,拟人这一修辞手法能够使句子中的意象更加生动形象,体现了作者喜爱或厌恶之情等。比喻这一修辞手法能够帮助作者将句子中的表达事物更加生动形象地描写出来,让人有身临其境,如在眼前之感。排比这一修辞手法对仗工整,使得句子更加有气势,吸引读者的眼球,同时更加强烈地表达出作者的思想感情。

综上所述,品词析句是小学语文所需要学习的基础内容之一,是教师在教学中,学生在学习中不可忽略的重要内容。通过走入文本来品词析句对于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素养有着深远的意义,并能够夯实小学生的语言基础,提升学生用词的精确度和准确度,减少学生在写作中产生的词不达意现象的发生,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从而综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通过品词析句来提高学生专业素养的措施方面,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对同义、近义或者相近词语进行辨析,对句子中不同表现手法、修辞手法、写作手法所带给读者的效果进行对比学习,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体会,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增强学生在语言上的有效合理创新。

参考文献:

[1]沈月红.在品词析句中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素养[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12(6):172.

[2]李谷初.品词析句培养语感丰富学生语文素养:真情无价教学设计及评析[J].东西南北:教育观察,2011.

第8篇

一、语文特质:学国语言文字的运用

语文课程究竟是什么样的课程?语文课程的特质是什么?这是一个长期争论无定论的问题,许多语文教师强烈要求语文课程标准能对此作出明确的回答。经过讨论修订,新的课标对语文“课程性质”的表述作了如下修改:“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显然,这一慎重研究、修改后的表述,把语文课程的特质聚焦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上,进而突显了“实践性”和“综合性”。与此同时,课标又坚守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这一“基本特点”。这样的表述,我以为,就会把大家从“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争论中摆脱出来,又引导大家把目光投向了“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去关注和研究语文的特质。无疑这是重要的,又是智慧的,当然首先是正确的、科学的。叶圣陶早就揭示了语文的特质:语文教师必须具备两个观念,其一便是“在教学的时候,内容方面固然不可忽视,而方法尤其应当注重”。他进一步指出了“语文教学特有的任务便是重视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便是要重视语文的形式和方法”。[1]王尚文教授将此称作是语文教学的“独当之任”。所谓“独当之任”,就是基于特质的特殊任务,我愿意称其为“核心目标”。正是这样的“特有的任务”,揭示了语文的特质。所谓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应当统一于此――学国语言文字的运用,舍此,还有什么特质可言?还有什么语言可言?

如果我们的讨论再拓宽一些,往深处走一走,不难发现,课程是个结构。在课程的世界里,所有课程都“和而不同”。以往,我们更多关注的是“和”,而忽略了“不同”。“和”指的是课程共同的基本性质,“不同”则是不同学科的“特有任务”,是特质。正是这样的“不同”才构成了丰富多彩的课程世界,才从不同的角度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费孝通先生在阐述文化自觉时,首先指出的是“各美其美”,然后才是“美人之美”,最后才会“美美与共”,达致“天下大同”的境界。“各美其美”不正是不同学科的特殊性吗?语文之“美”不正在“语言文字运用”上吗?

如果再回到“语言文字”上,也不难发现语文的特质是离不开语言文字的学习运用的。不管是把语文称作“语言文学”,还是称作“语言文化”,它都不能离开语言文字。语言文字是基础,是依托,语言文字是语文之生命――可能有人是不赞同的:语文之生命是思想、精神,怎会是语言文字呢?看看马克思是怎么论述语言文字的。他说:“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的实现形式”,“观念从一开始就不可能离开语言而单独存在”。[2]语言文字的背后是思想,思想附着在语言文字上,“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内核是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还自然想到了海德格尔。他说:“诗人让语言说出自己。”其实,何止是诗人呢?他继续说:“人这个在者正是以说话的方式揭示世界也揭示自己。”我们常经受语言的体验,而“那随着语言所经受的一种体验,就会触及我们此在最内在的结构”。[3]显然,语言文字关乎人的“最内在的结构”,关乎人对自己的“揭示”,语文世界实质是人的精神世界。“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如此有深意。

可以这么说,语言文字的学习和运用不断彰显着语文的特质,让语文成为语文。但长期以来,直至现在,语文教学只重视内容而忽略方法,忽略形式,忽略语言文字的学习和运用。如今,新课标颁发了,我们应当坚定不移地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上下足功夫,以让语文真正归位。

二、语文素养:语文的“核心任务”

大家都清楚地记得,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有这么的规定和表述:“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提高。”修订稿保留了这一表述。这是一种坚守,这种坚守是正确的。就我个人来看,“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点击的是语文的特质,而围绕这一特质展开的任务是“语文素养的形成与提高”,我把这概括成“核心任务”,无非是强调它的重要地位和价值。

何为语文素养?各有各的理解,我以为,课标修订组负责人温儒敏教授有一个界定,是可以帮助我们来理解的。他说:“‘语文素养’这个概念,体现一种新的更阔大的教育视野。课程标准所说的‘语文素养’,是指中小学生具有的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要求的听说读写能力以及语文方面表现出来的文学、文章等学识修养和文风、情趣等人格修养。”[4]温儒敏把语文素养界定在三个重要方面:听说读写能力、文学文章的学识修养、人格修养。而这三个方面,都离不开语文的特质,即“学习语言文字运用”。

我以为,语文素养的形成与提高,首先是语文要实施素质教育,抑或说是让语文教学素质化。《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规定,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战略主题,并指出“要坚持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语文是实施素质教育这一战略主题的重要载体,是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说到底,语文是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核心课程。语文素养的坚守与强调,使语文教育坚定地在素质教育轨道上运行。这是方向,不可有任何的怀疑、动摇和松懈。

根据温儒敏的界定,语文素养是一种能力,是听说读写能力。能力是超越知识的。语文教学不是否定知识的传授,任何轻慢知识的做法都是错误的、危险的,问题在于如何获取知识,在于如何使知识转化为智慧。用灌输的方式传授知识是“死”的,用让学生自主探究、体验的方式,包括让学生在自主、积极状态下的接受性方式,获取的知识是“活”的。语文知识“活”在自主学习中,“活”在探究中,“活”在体验中,“活”在积极的建构中。“活”的知识是一种能力,是一种智慧,是一种语文素养。所以,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是知识转化为智慧的过程,是知识内化为学生语文素养的过程。转化与内化应当是语文素养形成和提高的基本方式。

“在语文方面所表现出来的文学、文章等学识修养”也是重要的语文素养。我们也许会问:对于初中、小学生而言,提“学识修养”是否要求过高?问得有道理。我的理解是:一,这是一种修养,而非学识本身。二,这是从语文学习中表现出来的,而非灌输、强加的。三,学识修养可以有这几个层面:在情感层面上,让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欣赏文学作品,从中受到陶冶;在认知层面上,学习和把握文学、文章的基本知识,从知识中体味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在能力层面上,初步把握欣赏、分析以至创作的能力,表达内心的感受,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对世界的关注。语文教学不必回避知识问题,不必回避学识问题。特别是,学识修养是学生必备的素养,修养的过程是内化的过程。

有关的文风、情趣等人格修养是更为重要的语文素养,是语文素养的灵魂。教育就是为了培养人格,如陶行知所说,教育要筑起人格的长城。而人格的内核是道德,道德是人类的最高目的,是教育的最高目的,当然也应该是语文教育的最高目的。这一切都不是游离于语文的,而是在语文教育过程中“长”出来的,“长”出来的人格体现在学生的情趣上、文风的表达上。在这里,仍然用得上“文以载道”。这一古训、这一原则最深刻也最生动地,最简洁也最丰富地阐释了人格修养与语文素养的关系。

课标中并未用“核心任务”这个概念,我的理解,语文素养的形成与提高应当是语文教育的核心任务。

三、语文实践:语文教育的基本方式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我认为,“学习语言文字运用”是课标的第一核心概念,“语文素养”是第二核心概念,而“综合性、实践性”则是第三核心概念。需要说明的,这里的“第一”、“第二”、“第三”尽管也有亚里士多德所说的“第一哲学”的“第一”的意思(亚里士多德认为,“第一哲学”具有为所有其它哲学部门准备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功能,是预设性的前提,是“在先的”。[5])但更重要的是指次序,并非降低“综合、实践”的作用。

实践性与综合性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实践的东西往往具有综合性,所以我认为实践是语文教育的基本方式。

说到语文实践,自然想到惯常使用的“训练”。语文教学确实有一个训练问题。无可非议,语文教学应当理直气壮地加强训练,马克思早就说过,“语言是一种实践的意识”,有学者认为,以前从索绪尔到乔姆斯基都忽视了儿童的语言运用的能力,到了布鲁纳、贝茨、麦克惠尼才开始重视儿童语言交往中的实践的重要性,提出了语言获得理论的社会交往说,这也是伦内伯格所提出的“语言习得”。事实证明,课程改革后的语文教学并不否定、排斥语文的训练。但是,对此,我们应当确立以下几点认识:其一,“训练”是长期以来语文课程的重要概念,我们共同的体认是,如果语文教学以训练为核心,或曰以训练为主线是不行的,而且是有害的――学生正是在无边无际、无穷无尽的训练中被湮灭了兴趣,也伤害了语文素养。因此,再也不能像过去那样强化训练,否则,活生生的、活泼泼的语文学习就会变成重复的、单一的、机械的、枯燥的训练,又回到课改前的状态,以训练代替教育是千万不行的。其二,训练只是语文实践的一种方式,“语文实践”这一概念无论内涵还是外延,都大大超过了语文训练,语文实践的形式、方式更丰富、更开放。比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要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这些学习方式、实践方式,使知识“活”了起来,培养了学生的能力,这些能力学生是可以带得走的。其三,根据以上认识,语文训练现在虽然仍在语文新课程中,但是已被包含在新的“语文素养―养成”的模型中,所以,“训练”一词不再是像以前那样频繁出现。

最近看到上海市语文特级教师黄玉峰与上海电视台主持人今波在上海书展中的一段对话。他们说,语文课堂上,小学生从一二年级就开始训练阅读分析,而且只允许有一种理解,一个声音,一个标准答案,大量假、大、空的分析占去了孩子们的大好时光。黄玉峰的观点是:“语文学习的规律是‘培根’、‘积累’。”他们的对话很有针对性,对我们很有启发。所谓培根,是让学生在丰富的生活中学语文,从生活中寻找到语文之根、人格之根。“生活有多大,语文就有多广”,正是让学生走到生活中去实践,去培根。所谓积累,是在实践中自己积累知识,深化体验,提升情感,丰富经验。事实证明,通过自己实践的东西才会真正积累起来。

语文实践是长期以来语文教学经验所积淀形成的“语文学习之道”,揭示了语文学习的规律,又具有时代意义和特点。这一“语文学习之道”针对着灌输的传统做法,其背后是人,是学生,是学生的主体性,是学生主动的学习、学会学习、创造性学习、享受学习。学生是语文教育的主体,学生是语文的实践者。我们应当紧紧把握住“实践性”,坚持以实践为语文教学的基本方式,让学生以自己的方式学习语文,在实践中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让学生真正成为会学语文的主人。

参考文献:

[1]叶圣陶语文教学论(上册)[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2]汪培伦.马克思箴言[M].北京:中国长安出版社,2010.

[3][德]海德格尔.人,诗意地安居――海德格尔语要[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温儒敏.激发兴趣、保护天性、学会学习――谈语文课程标准的修订[J].基础教育课程,2012(1-2).

第9篇

教师是从事教育工作的专业人员,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数学教育应该而且能够为造就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这就要求数学教师具有良好的知识理念素养。其中,具备专业知识素养是每一位数学教师所必须的。

教师的劳动是一个复杂的劳动、创造性的劳动,要成功的完成教学任务,首先要精通所教学科的知识,对自己所教学科的全部内容有深入的了解。教师是从事教育工作的专业人员,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为造就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具有良好的素养。其中,具备专业知识素养是每一位语文教师所必须的。语文教师的专业知识素养,主要包括语文知识素养、普通文化知识素养和教育学科知识素养。

1.知识素养

教师的劳动是一个复杂的劳动、创造性的劳动,要成功的完成教学任务,首先要精通所教学科的知识,对自己所教学科的全部内容有深入的了解。“资之深,则左右逢源”。语文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从传统的知识观来说,有字、词、句、篇、语法、修辞、逻辑、文学常识等;从现代知识观来说,则包括言语知识和言语行为知识。统而言之,教师的知识素养主要体现在语言学、文字学、文章学、文艺学等方面。

1.1语言学;语言学概论,了解语言的本质、结构及其发展规律,了解语言与社会以及其它学科的关系,了解语言学的研究方法及其最新成果,了解语言学的发展趋势;学习现代汉语,掌握现代汉语的系统知识。懂得普通语音学,熟悉汉语的声、韵、调,掌握汉语拼音方案和普通话语音系统;了解语义学和词汇学的基本原理,通悉语义和语境的关系,掌握词的构成和组合规则,明确词的基本意义与引申意义、比喻意义之间的关系,熟知辨析词义的方法,把握词语的感情色彩,熟悉词汇的发展变化。学习古代汉语,具有较为系统的古汉语基础知识。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熟悉古今词义的变化了解古汉语的句型结构,熟悉古代重要辞书的查检方法。

1.2文字学;学习文字学,把握文字的性质和作用,熟知文字的起源和发展规律,了解一般文字的基本原理。尤其要学好汉字学。了解汉字的起源和发展,掌握汉字的音、形、义的构成,熟悉汉字的笔画、笔顺与各种结构,掌握规范汉字,掌握查检汉字的各种方法,掌握识字法,正字法和写字法。另外,要明确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1.3文章学;学习文章学,首先要了解文章学的基本理论,掌握文章本身的构成规律,熟悉文章的主旨、结构、表达方式等要素,了解它的内部联系。学习阅读学,研究文章的阅读、分析和鉴赏。掌握各种实用文章的阅读方法,熟悉各种阅读方式、明确各种阅读方式的目的要求,研究阅读的反应过程和训练方式,懂得阅读与写作的关系。学习写作学,掌握写作的基本理论及常用文体知识,对内容与形式、素材与题材、思想与思路、语言与文风等有深刻的理解,能对中学生的写作起到切实而有效的指导。

1.4文艺学;学习文艺学,了解文艺学的基本理论,掌握文学作品的结构规律,学习中外文学史,了解中国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的基本内容,熟悉各个时期主要的作家与作品,对驰名中外的作家作品特色有所了解,熟悉常见的作品。学习美学,懂得一些美学知识,懂得结合教材的特点进行审美的教育。懂得一点文艺和文艺批评的的基本理论,提高对文学作品、艺术作品的分析与鉴赏能力。还应对电影、电视、戏剧、曲艺、音乐、美术知识有所涉猎。

2.普通文化知识素养

2.1思维科学;首先,要通晓它的基础理论——思维学,其次,要懂得它的技术理论——科学方法论,再次要熟悉它的应用理论——思维培育学。思维培育学,包括抽象思维的培育、表象思维的培育、直观动作的培育以及创造性思维的培育等等。

2.2社会科学;课程有着广泛的社会内容,教师要具有很强的理解语言的能力外,还必须有丰富的社会科学知识,才能准确地把握思想内容。要学习中国历史,尤其是近代史;经济学、法学、文化学、学习民族习俗、风土人情:学习人际交往等。此外,还要关注哲学、伦理学、地理学、环境学、军事学等的发展。总之,要博览群书,了解社会,体味人生。

2.3自然科学;教师虽不直接向学生教授系统的自然科学知识,但无论如何不能是“科盲”。小而言之,要教好教材中的有关介绍自然科学的说明文,就必须弄懂文中所介绍的有关科学知识,如宇宙学、气象学、物候学、生物学、生物学、物理学等等;大而言之,‘要培养21世纪在世界上有竞争力的建设者,使他们从小就具有很强的科学意识。如果教师对课文涉及数学、物理、化学、地学等方面的知识知之甚少甚至一窍不通,就势必会在教学中出现科学性、常识性的错误。

3.教育学科知识素养

3.1教育学;教师首先应当学习教育的基本理论,比较系统的了解教育的本质、教育的方针、教育的目的、过程、内容和方式方法;学习比较教育学,了解中外名家教育思想,从中获得借鉴;学习课程与教学论,了解课程的基本理论;学习理论,开阔视野,从中吸取有益的养料。应关注教育和科学的发展,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树立科学的教育发展观。

第10篇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正在轰轰烈烈地改变着世界。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的外语教学也随之发生了巨变。自《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颁布实施以来,“计算机信息化外语教学”这一理念已渗透到大学外语教学改革与创新的理论与实践之中,成为大学外语教学领域被广泛接受的模型、式样或共同的纲领。这种共同纲领正是美国著名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Thomas S.Kuhn)在《科学革命的结构》(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中所言的范式,就是共同的“信念、价值观和方法论体系”,它包括共有的世界观、基本理论、范例、方法、手段、标准等。

库恩认为,“范式的转变,实际上是一种全新的看问题的方法的改变,是现实科技、思想等环境的重大变化而催生的一种全新的理解与解决现实问题的途径。当一个社会发生生产力或者重大科技革命时,人们就需要重新调整对社会现象的认识,这就是范式的转换。”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外语教学提供了新的手段和方法,使旧的外语教学体系被打破,新的外语教学观孕育而生。传统的“黑板、课本、粉笔”的教学方式逐渐向信息化、网络化的教学范式转变,一种基于网络信息技术手段的“高速度、高效率、高性能、高体验”的外语教学方式已被越来越广泛地运用于教学实践。“通过技术学习语言”(Learning Languages through Technology)已成为外语教学广泛的共识与行动,标志着外语教学新范式的确立。

新的范式不仅改变传统的学习观和教学观,而且也改变着外语教学过程中技术与人、技术与语言、技术与教学的关系与作用。在新的外语教学范式中,教师的地位和作用便成为值重新审视的问题。外语教师应如何面对新的教学范式以顺应“通过技术学习语言”的变化?这就必然触及外语教师信息素养这一核心问题。

二、外语教学新范式的依托——教师信息素养

信息时代的电子化、网络化技术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手段,外语教学新范式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学习者越来越多地通过技术来学习语言。传统的单人单个传声筒似的教师可以变为基于海量知识储备的“教师”,教师已不仅仅是人,机器也完全可以充当“教师”的角色;现代教育技术条件下的学生,从被动接受教师信息的受众变成了可以随时、随地、随意、主动学习的知识筛选者与知识构建者;原有的单调、枯燥、固定、封闭的教科书变成了多媒体、多模态、多情境、多资源渠道、综合、立体、开放式的学习系统。然而,“通过技术学习语言”的决定因素还在于掌握这项技术的人。基于多媒体及网络技术的电化教学无疑要以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为依托。何克抗先生明确指出,信息素养就是教师“具有运用教育技术的意识、能力与道德。其中,运用教育技术的能力是指对有合适技术支持的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与评价的能力,也就是在有合适技术支持的教学环境下进行教学设计并有效地组织与实施教学活动的能力”。因此,信息素养已成为当代外语教师的必备素质。

信息技术和外语教师专业化的发展,要求教师必须迅速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外语教师的信息素养直接作用于外语教学的成效。信息素养的提升能够提高外语教师教学和科研能力,从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专业化发展又能推动信息素养的提升和教学、科研能力的不断提高。这是一个良性互动、循环提高的过程。

然而,目前我国外语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却不容乐观。发达国家在信息素养理论和课程的研究、信息素养评价体系和信息素养指标体系的研究相对比较成熟,而我国在这方面起步较晚,还没有对信息素养制定明确的国家层面的指标体系。有调查显示,还有许多外语教师缺乏应有的信息素养,不懂外语教育技术理论。他们不善于整合信息技术与外语教学的各个环节;不善于运用教育技术手段去开发利用信息时代海量的教育资源;即便拥有了一定的教育资源,也不能进行有效的课程设计等。甚至有些外语教师信息运用的技能还停留在计算机的基本操作阶段,信息技术水平非常薄弱。时代的发展对人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承担外语人才培养重任的高校外语教师更应走在时展的前列。当今在贯彻实施《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和《2011计划》的过程中,外语教师信息素养的提高就显得更为迫切。信息技术已不再仅仅是教学环节的一环,而是渗透在各个教学环节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因此,教师的信息素养已成为影响外语教学质量高低的重要因素之一,它甚至比课程、教学方法甚至教学内容更能决定外语教育计划的成败。

三、外语教师信息素养的构成要素

信息技术与外语教学的整合催生了外语教学“教”与“学”的新范式。这是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的方式。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可以从中较充分地发挥出来,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发生根本性的变革——由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转变为‘主导与主体相结合’的教学结构。”那么,外语教师怎样才能在新的范式中发挥主导作用呢?或者说外语教师需要具备怎样的信息素养才能够胜任工作呢?我们认为,外语教师需要具备的信息素养包括以下几个要素。

1.理论素养

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外语教育技术的理论素养有广泛深厚的理论基础,与哲学、教育学、心理学、传播学、语言学、方法论、教学论、学习论、跨文化交际理论、美学理论等都有紧密的联系。因此外语教师信息理论素养的培养应从诸多相关的学科中汲取营养。从狭义的角度讲,语言习得的基本规律和特征是外语教师信息素养的基石。一位外语教师的信息素养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如何理解语言习得理论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如何找到技术与外语教学的最佳结合点。

2.技术素养

技术素养是外语教师应具有的信息能力,主要体现在教师能利用计算机、网络、多媒体等技术从海量的信息中选择、获取、加工与教学相关的图文音像资源,从而有效地进行教学系统设计、教学策略设计。具体而言,外语教师的技术素养首先表现在能够对课程体系进行设计。宏观上统筹设计专业技能——听、说、读、写、译的训练;专业知识——语法、词汇、文学、社会、文化等人文知识的掌握。其次要对教学策略进行设计。针对某一门课或某一堂课的教学内容和媒体等因素设计出具体的教学程序和方法,全方位地考虑如何在某一堂课上体现多媒体呈现原则、时空同步原则、注意分配原则、个体差异原则和紧凑性原则等,从而最大程度地优化教学效果。

3.意识素养

意识素养是人对信息的反应和态度,表现为对信息的价值取向,这是一种自觉的心理反应,属于情感范畴。对外语教师而言,对教育技术既不能固步自封,报以排斥或抵触的心理,也不能只停留在对其感兴趣或爱好。应该对教育技术做出积极的情感反应,随时随地发现和积累语言、文化、跨文化、非语言交际等信息的意义和价值,形成一种需要信息、积累信息、加工、利用信息的自我需求。因此,我们说教育技术意识素养是一种对信息的敏感性和洞察力并能够将此反应在自己的情感领域,加以价值化,产生自身信息需求的自我意识。

4.审美素养

教育技术是具有审美价值的,因为“教育技术是形象直观的教育,它从内容到形式都强调通过科学美、教学美来传递教学信息,增加知识美的艺术魅力。”所谓科学美体现在“真”上,即真实而准确地表达教学内容的科学性,揭示事物本质的客观规律。教学美是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创造美的意境,把抽象深奥的教学内容形象化、艺术化,通过生动形象的表现手法增强知识传递的感染力。教育技术与外语教育的整合也是科学美、教学美的完美融合。美可以融入语言教学声像材料和多媒体教材之中。优美简洁的画面构图、五彩缤纷的色彩搭配、悦耳动听的音乐节奏、形象生动的语言表达都可以让学生融入语言美、自然美、社会美、思维美的境界之中,从而使学生陶冶心灵,激发学习兴趣,轻松愉悦地掌握更多的知识。因此,教育技术中的美是科技与人文、技术与教育、教与学的和谐与统一。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过程中外语教师应具备这种感受、把握、表现、创造教育技术美的思维和品质。

5.信息道德素养

信息技术犹如一把双刃剑,它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对人类产生了各种危害。如今,不良信息的泛滥、计算机病毒的肆虐、电脑黑客、网络安全、网络信息的共享与版权等问题都涉及到人的道德素养、文明程度。作为现代教育技术中的外语教师,不但要身体力行,提高道德修养,还需教育学生担负信息社会责任,遵守信息的伦理道德和法规,规范自身的各种信息行为,净化信息环境,主动参与理想信息社会的创立。因此,信息道德素养是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中师生共有的责任心、社会责任感和自我管理的道德品质。

四、结语

信息技术条件下的外语教学范式的转换对外语教师的信息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构成信息素养的诸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交叉的,最终都体现在外语教师教学设计水平的全面提升。面对21世纪开放式、多元化、虚拟性、交互性、协作性的多媒体教学框架,面对“主导与主体相结合”的外语教学新范式,教学设计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显得重要,已经成为外语教育技术能力的核心内容。因此外语教师必须提升自身的信息素养,方能掌握新范式中的现代外语教学技术,提升外语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参考文献:

[1]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2]李艳,胡加圣.外语教学的范式转换与外语教育技术的学科理据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2011,(12):65.

[3]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理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第11篇

[关键字]语文教学 人文素养

当今中国语文教育,适应时代、社会发展需要,具有新的时代特、呈现新的面貌;当今中国语文教育,受世界教育和世界母语教育发展的影响,体现了语文教育的当代追求。这些,为语文课程目标理念的变化提供了现实的环境。为了适应时代、社会的发展,为了贯彻素质教育方针和坚持基础教育改革,也是为了克服知识、能力目标理念之不足,语文教育中适时地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是必要的。

根据辞典释义和以上论述,可以得出:素养,作为经常修习培养活动本身,是人的存在方式。另外,所谓的方式,其形成具有一定的重复性,其存在则呈现出相对的稳定性,否则只是任意状态。因此,人以素养的方式存在,人是素养的人。

人文素养的培养,就是指在语文活动过程中的个体心理结构的形成和完善。在具体谈及如何培养之前,必须明确这样的认识:语文教育目标应该是形成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也就是说,语文课程应该以形成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为课程目标理念。

接下来本文将探讨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一、丰富的心理内容是语文素养的基础

人文素养的水平,取决于心理内容的丰富程度,这是由人文素养的本质决定。丰富的心理内容是人文素养的基础,基础愈牢,则素养大厦愈坚固。任何轻视、无视个体心理内容,对形成和提高语文素养而言,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要丰富个体的心理内容,积累就是全部要义。新课标指出,积累是语文教育的基本点。这种认识就是基于对语文学习中的人文素养的心理内容要素的肯定。

二、掌握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是人文素养的桥梁

掌握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是培养人文素养的重要内容。语文课程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课程对语文知识的要求是"精要、好懂、有用",语文知识要为语文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奠基。语文知识的教学,应该突破能力目标,进而深入到语文素养的层面。

三、注重语文实践是培养语文素养的关键

人文素养的形成和提高,离不开语文实践。在语文实践中,个体的内部心理活动全面展开,心理结构得到形成和完善。关注语文实践活动,才是找到了培养人文素养的抓手,找到了培养语文素养的关键。因为,无论是心理内容的积累,语文知识的掌握、语文能力的发展,还有相关语文个性差异的形成等,都离不开个体的语文实践活动。只有通过让个体参与语文实践、并丰富他们的语文实践,才能形成和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

四、语文学习要注重语文的学科特性

语文不仅是人们交流的最为重要的工具,还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具有文化教育的功能。语言不仅有确定性的一面,学习语言也不仅是学习其共性。语言的共性是基础的,语言的运用是个性的。共性的语言和个性的语言运用这两个方面是语文教育的应有内容,我们不能过于强调任何一方,否则都是机械的、不全面的。再有,语文教育指向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学生的语文学习不是在玩文字游戏。语文课程中的大量具体形象的、带有个人情感和主观色彩的内容,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影响广泛而深刻,应该重视语文课程的熏陶感染、潜移默化作用,语文教育不能无视这些。语文教育提倡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注意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念和有独创性的理解。这些是学生人文素养形成所需要的。

五、合理利用课程资源

对于校外课程资源,我们要加以搜集和利用,如将网络资源教学化,发现信息的可教育性,并和语文课堂教学整合。把在一定时间和空间收集到的信息进行筛选,选取关联度高、信息新异、有启发性、与学生的经验具有很高的契合度的信息,进行相应的教学活动的场景创设,用于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率,发展学生的信息能力。

对于校内课程资源,在语文教学中,要进行有必要的确认和重组。校内课程资源是课程资源的主力军,必须加大研究开发力度,求得资源开发利用的最大化和日常化。做到使学生的学习心理得到调适和优化、学习行为得到改造和优化、学习情感得到培养和升华。在校内课程资源的利用上,总的要求是;辨认资源价值、合宜利用,确认资源特点、取其精要,融入课堂教学、总体把握处理,衍生课程与教学新质、不拘一课一时。

综上所述,在语文教学中对于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们继续在实践中探索和总结,本文在将一些经验与成果分享,希望能够得到广大同行的认可以及批评指正,也希望在我国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文教育注重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开创语文教育的新篇章。

参考文献:

[1]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杜时忠,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12篇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应用性;方法建议

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发展历史悠久的学科,主要目的是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但在随着社会发展时,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成为该学科发展水平的重要衡量标准,所以面对新世纪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应该加大对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的重视程度,并作出具体改革措施。

1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相关介绍

1.1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历史发展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中国高等院校最悠久的教学行政单位——中文系下设的五个专业之一,从高等院校被设立之初,汉语言文学专业就被设立了。而它最初只是培养基础扎实的科研型、教学型的人才,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高等教育逐渐普及变得大众化,所以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人数大规模增加,而如今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也在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调整教学内容及形式。

1.2汉语言文学的几大特点

首先,汉语言文学专业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汉语言文学专业设立的主要目的是为社会培养高文学素质、高内涵的人才。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不只局限于文学素养和内涵上,所以这就要求汉语言文学专业针对社会形势对人才的需要进行教学。其次,汉语言文学专业具有特定的教学内容。悠远的发展历史使汉语言文学专业有丰富的文化底蕴。随着社会的进步,其教学模式不断进行完善,但其教学内容没有太大的变化,仍然是一直以来的授课内容,并且缺乏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2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的相关介绍

2.1汉语言文学的应用性的含义

首先,汉语言文学有关于写作的理论课和训练课。《写作学》和《文学概论》为写作的规范性要求和规律进行了理论总结,这里的理论基础既能够使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写作和其他专业的写作要求一样,又能够使其带有自身的特点。因为汉语言文学的文科性质较强,所以在写作方面也会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其次,汉语言文学可以站在特定美学角度的基础上结构作品,也就是通常所说了文学理解。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在经过相关专业课的学习后,不仅可以解构已经学过的文学作品,还能够对刚了解的作品进行文学理解。最后,汉语言文学是对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要求较高的学科,尤其注重语言文字规律的运用。它会按照语言的基本要求,培养学生语言专业性和自身语言特点的统一运用,增强学生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

2.2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的必要性

2.2.1深入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每年毕业的大学生是企业员工的主要来源,随着社会的发展竞争越来越大,企业在提高用人标准的同时就意味着各大高校要重视人才的培养。素质教育方针的提出就是为了增强学生的专业实用性,所以各大高校要为素质教育的实现创造有利条件。其中,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就有利于在增强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锻炼社会实践能力,推进素质教育方针的落实,培养高素质的优秀学生。

2.2.2增强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需要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为社会的发展进步作出贡献,是学校建立的主要目的。而要想为社会做出贡献,就需要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因为在学校表现优秀,学习成绩好的人不一定在社会岗位上表现优秀、做出成绩。所以,学校在培养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要注重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而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实用性,可以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在与社会的不断接触中不断地去了解、探索,这样在步入到社会实践岗位上才不会陌生、恐惧,才能做到“知己知彼”,进而为社会做出贡献。

3提高汉语言文学应用性的相关建议

3.1改革创新教学方法与内容

当今时展日新月异,需要教育工作者,站在时展的前沿并根据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更新教学内容。教师更新教育理念,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进而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

3.2完善教学体制改革

首先,学校可以为学生选择合适的教材,为学生的知识来源提供保障。其次,学校应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训练,可以通过辩论赛等形式的活动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因为,教学工作能够顺利进行并取得成效与完善的教学体制是分不开的。

3.3培养学生思维创新与实践运用能力

汉语言文学专业要求学生具备丰厚的文化底蕴,这样才能为灵感提供充足的来源,对文化作品进行创新,而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提高学生自身的专业能力的两个主要方面。所以,教师就要有意识地提高学生写作的效率并培养语言表达习惯并采取一定措施,提高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写作能力以及语言交际能力。这样才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文学素质和内涵,具备进入社会所需要的基本能力。

4结语

综上所述,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应用性是时展的必然要求,这有利于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所以高校应该提高对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的重视,继续在实践中探索更加科学高效的建议,为培养全面型高能力的人才做努力。

参考文献

[1]张钱.本科院校汉语言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问题及策略.《文学教育:下》.2015

[2]靳瑾.浅谈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的问题.《教育教学论坛》.2013

[3]邵晶.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的问题及分析.《北方文学旬刊》.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