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安全与教育论文

安全与教育论文

时间:2023-01-30 00:31:28

安全与教育论文

安全与教育论文范文1

为促进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做好中小学生的安全保卫工作,我国自1996年起就确定了将每年3月份的最后一个周一作为“安全教育日”,在全国的中小学开展。2007年国务院又颁布了《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纲要中提出公共安全教育包括预防和应对公共卫生、意外伤害、社会安全、自然灾害、信息安全以及危害学生安全的其他事故的六大模块,要求学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多角度多途径地开展针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国家之所以设立这些制度是为了降低各类伤亡事故在中小学发生的机率,全面深入的推动安全教育在中小学的开展。然而,每年非正常死亡的学生数量正在逐年增加,这是他们缺乏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所导致的。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主要靠学校的教育,只有学生在学校学习到生存技能、健康知识、安全知识,树立安全意识并掌握自我保护能力后才有规避各种伤亡事故的可能。多年以来,学校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只重视学生文化课的成绩,而忽视了对学生的生命安全教育,学生在意外伤害事故中缺乏与安全相关的生存技能、生活经验、心理知识以及基本的医学尝试,导致学生在遇到危险时自我保护能力很差。学校受传统教学和竞技体育的影响,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只重视培养学生的运动技能,过分强调学生的体育成绩,而忽视了安全教育的重要性,这就阻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我国教育部门早已明文规定要在学校开展对学生的生命安全教育,但学校只是流于形式,照本宣科,学生缺乏实践活动,真正发生危险时学生不能灵活运用学到的理论知识。目前学校开展生命安全教育的主要手段有:第一,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单纯地强调运动损伤的内容;第二,对体育器材使用的讲解;第三,学生进行体育运动过程中老师对他们的安全保护;第四,教师利用上课、黑板报、学生手册对学生进行生命安全的理论讲解;第五,学生在上体育课时老师让学生做热身活动,防止学生在运动中受伤。从以上五点我们看出,学校对学生的生命安全教育只是停留在理论宣贯上或是对运动项目本身的安全讲解,并没有涉及到对发生意外伤害、自然灾害等情景的安全保护教育。以上所述就是生命安全教育在我国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的现状。

二、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开展生命安全教育的对策

(一)学校师生要了解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关于生命安全教育的基本目标

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学生进行体育活动首先要注意安全,而且上课过程中作为体育教师要告知学生如何在运动中保护自身安全,在发生危险的时候应如何应对。教育部门颁布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需要体育老师和学生认真阅读学习,只有教师和学生真正了解了体育与健康课程在生命安全教育里的目标,才能帮助学生更好的发展体能,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在学校里的安全意识。

(二)学校定期开展运动会和突发事件演练,普及生命安全教育

体育与健康课程属于体育课的范畴,运动比赛是体育教学中不可或缺的,只有将生命安全教育与运动竞赛有机地结合到一起,才能更好地进行生命安全教育工作,所以学校要定期开展各类体育竞赛和突发事件演练,这类竞赛和演练的种类很多,比如赛跑、篮球赛、拔河比赛、火灾演练、地震演练等,在竞赛和演练中学生增强了体质、锻炼了意志,同时还学到了救险逃生的技能,强化了学生们的生命安全意识。

(三)加强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生命安全教育的开发与应用

体育与健康课程里虽然规定了课程目标,但并不是强制性的规定,这说明该课程是目标导向,课程内容很广泛,体育老师在教学上有很大的空间进行选择,各学校可以因地制宜地在竞赛规则、运动项目、器材、场地上进行适当的简化,编写适合本学校风格的教学课程,把传统的体育教学内容改编成机动灵活的教学内容。

(四)加强体育教师的培训

体育教师在学校生命安全教育的实施过程中起主导作用,他是安全教育的的设计者和操作者,体育教师能力的高低决定着生命安全教育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能否顺利开展,这就要求体育教师能够拥有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但就目前情况来说,还没有明确、具体的操作内容和评价体系应用到体育与健康课程里的生命安全教育当中,这就需要外部和内部共同加强体育教师的专业素养。就外部来说需要教育部门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定期开展体育教师的培训活动,师范类体育院校应着重开展体育生命安全教育的课程,使体育教师在走向教育岗位之前就有这专业的技能来胜任今后的体育教学工作;就内部来说,作为体育教师要经常与同事、外校同行交流沟通对生命安全教育的教学经验,多学习关于生命安全教育的图书和影像资料,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只有从内外两个方面提高了体育教师的专业技能,才能为学生的生命安全教育打好基础。

(五)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全面开展学生的生命安全教育

对学生的生命安全教育工作仅仅依靠学校是很难完成的,生命安全教育是一个社会性的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努力,才能提高学生的生命安全意识。学校应与社会各部门取得联系,如公安消防、卫生、交通、地震的相关部门,聘请这些部门内的专业人员来学校对学生进行教育辅导,帮助学校建立完善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并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的演习活动。如请消防人员给学生讲解发生火灾后的逃生办法,请交警向学生讲解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及发生交通事故的处理方法,还可以请地震监测站的人员向学生讲解地震来临前的征兆和发生地震时正确的做法等等,只有学校与社会实现真正的结合才能使学校的生命安全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三、结语

安全与教育论文范文2

1.1中学体育教学中生命教育的缺乏及其存在的问题

1.2.1中学体育教育没有摆脱传统的教育观念。由于受到传统教育观念影响,中学学校体育没有与时俱进,很多的体育教师没能认识到自己生命的意义与教育生涯的价值,过多的强调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却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体育课堂习惯性用“军事化”口令教学,学生缺乏体育学习参与意识,缺乏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1.2.2“应试教育”大环境下,学校体育教育内容忽视“生活资源”。体育课程受到国家竞技体育的影响,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学校体育内容过于重视体育知识的传授、运动技术的操练,忽视体育课程内容与社会生活、学生实际生活的内在联系,忽略了学生作为人的“生命存在”,造成体育课程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现脱节与滞后现象。

1.2.3学校体育应转变机械传授的教学方式。体育教学采用传统的三段式,整个教学过程对体育课的三大部分限制过死,教师的讲解、示范成为最主要的传授方法。

1.2中学体育教学要渗透整合生命意识

在教育中需要完成对学生的运动教育、健康教育,使每个学生都成为身心健康发展的人。体育与健康标准强调学生应具有终身体育学习的能力,具备基本的科学和人文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课程标准在选择和编制体育课程内容时,突显了时代性和生活实效性,只有融入学生生活的教育,才是真正有魅力的生命教育。

2.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实施生命安全教育的整合模式路径

2.1体育教学目标之中要适时渗透生命教育理念

体育课程应从个体的发展需求出发,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新课标强调,教学目标要根据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构建生命教育的体育课程理念不但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还需要树立“全面育人”的课程理念。

2.2体育教学内容回归学生的现实生活

学校体育教学内容应植根于学生的社会生活和现实世界,贴近学生生活,关注激活学生经验,体育教师应该关心学生健康的发展,让体育教学服务于学生,有益于改善学生的生存状态和生活质量。为避免体育课程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脱节与滞后,在具体选择教材时,应考虑选择娱乐、休闲并存,趣味性强且有意义的教材,有益于终身体育价值实现的教材;能够提高学生体育文化素养的教材;现代社会生活中新兴的运动项目等应综合考虑。

2.3优化教学方法,提高生命质量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体育教学要根据目标,针对教师、学生、内容等具体状况,设计教学模式、灵活运用基本结构、方法和手段。课堂上,教师应突显主体教育观,营造乐学氛围、活跃的教学气氛,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切实落实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体验成功的喜悦。总之,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尽可能的寻找适合学生主体,以促进生命教育为目的的教学方式方法。

2.4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

安全与教育论文范文3

论文摘要:在全球化背景下,面对文化霸权主义严峻挑战的发展中的当代中国,文化安全问题日渐凸显,维护和保障文化安全,增强文化安全意识,进而形成理性的文化自觉,文化安全教育不可或缺。开展文化安全教育,不仅须将其纳入整体国家安全和国民教育体系,而且还应当广泛利用各种现代传媒和载体。

在全球化背景下,主权国家的文化安全问题日渐凸显,特别是面对文化霸权主义严峻挑战的发展中的当代中国来说就更是如此,因而新千年以来,有关文化安全及相关问题的讨论渐成热点。但如何维护和保障文化安全,尤其是如何不断增强文化安全意识,进而形成理性的文化自觉,尚有必要做以深层思考。本文试就如何开展文化安全教育问题略谈浅见,诚望识者指正。

开展文化安全教育,一是须将其纳入整体国家安全教育体系。首先,文化安全教育是国家安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我国的国家安全教育一直是以传统国家安全教育为主,并辅之以非传统安全教育。国家安全教育的对象主要集中在国家机构工作人员和大中小学生,从文化安全教育方面来看,其教育范围应扩大到全体国民,应该使文化安全观念深入人心,不过教育的重点对象应集中在国家机构工作人员、青少年学生以及文化工作者这三类主体身上。国家机构工作人员因其工作的特殊性,他们的价值观念直接作用于国家的文化政策,这不仅关系到国家文化的现实安危,进而影响到国家的长久生存与发展的话语空间,所以应优先开展对国家机构工作人员的文化安全教育;青少年学生是祖国文化的传承者,他们对祖国文化及外来 文化的态度,关系到祖国文化的前途和命运,对青少年的文化安全教育是一项意义深远的长期工作;从事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工作的人员如新闻工作者、学者、教师、作家、演员或是文化企业老板等,他们的文化价值观念会直接作用于文化信息与文化产品,而这些文化信息与文化产品具有很强的思想导向性,会影响大部分人的价值观念,所以,有必要对文化工作者进行文化安全教育,使其在文化创作与传播过程中,关注西方文化的入侵和渗透,提高抵御能力。其次,文化安全教育需要借助国家安全教育的方式和途径。我国开展多样的国家安全教育活动,如建立国家安全教育馆以进行国家安全教育,现在的北京国家安全教育馆、西柏坡国家安全教育馆以及去年建立的上海国家安全教育馆等都是国家安全教育工作有效途径,国家安全教育的途径还有讲座、论坛等,此外还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普及《国家安全法》及国家安全知识活动。文化安全教育作为国家安全教育的一部分可借助这些途径展开,如通过图片展示传统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其中严重破损的文物古迹和流失的文物,来提高人们保护传统文化遗产的意识;通过一些文化产业、文化贸易数据来说明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特别是中国对外文化贸易的 巨大贸易逆差,严重影响中国文化的发展,应该让人们全面了解;还有通过网络论坛的讨论一些重大的现实问题,并给予正确地导向;多开展一些书评、影评来评价外国文化产品,正视其对我国的各种影响;还可以通过专家讲座形式让国人深入理解西方思潮,避免盲目追随。

开展文化安全教育,还须将其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文化安全教育应成为国民教育的一部分。国民教育体系是由国家通过制度或法律的形式来制定的,它体现的是国家的行为;同时其并不仅仅以单一的学校教育或学历教育为唯一的教育形态,它既包括学校教育,同时也包括学校外的社会教育等其他教育形态;国民教育体系顾名思义就是面向全体公民的教育,而不仅限于某一年龄段的儿童或青少年。当然,把文化安全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之中,我们不仅看重国民教育对象的广泛,我们更看重的是教育对象对祖国文化发展的意义,青少年学生无疑是祖国文化的继承者,中华民族文化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就落在他们身上。所以学校应该成为文化安全教育主阵地,对象就是青少年学生,他们接受教育的时间长,教育产生的效果会相对较好。文化安全教育在学校开展目的就是要帮助学生了解文化生存境遇对国家安全的重要意义,认识到维护国家文化安全是每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树立文化安全意识,并自觉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同一切危害民族文化的行为作斗争,为祖国文化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应当指出,在目前的国民教育体系中,关于文化安全教育的制度建设、课程体系的建构还有许多不能令人满意之处。因此,在全球化背景下,面对外来文化,特别是强势文化的冲击,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亟待进一步完善,真正使文化安全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在整个国民教育体系的框架内,还可以通过讲座、论坛等形式开展文化安全教育。讲座是大学里常见的教学形式,而且都是专题研究性质,针对性较强。讲座可以风格多样,充分展示讲者的学术功底、语言魅力、思维的敏锐以及深刻洞察力,比较受学生欢迎。学生对这种形式比较认同,那么通过这种讲座形式来进行文化安全教育,势必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学术研究的领域来说明我国文化安全现状,更有说服力。此外,还可以通过学生社团开展演讲、辩论赛等活动进行主体自主的文化安全教育。任何外在的灌输都比不上自我教育的效果。学生社团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这种由在校学生自发组织成立的群众性团体在学生中有相当大的影响力,社团开展的演讲比赛、辩论赛等是学生比较关注并积极参加的活动。多开展些有关文化安全的演讲比赛、辩论赛,会使学生从内心认同文化安全教育,更好地实现文化安全教育目标:学生积极关注国家文化安全,文化安全意识得到提高,并自觉主动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开展文化安全教育,还应当广泛利用各种现代传媒和载体。一是充分利用广播、报纸、影视、书刊,特别是网络等媒体进行文化安全教育。现代网络传媒已使信息传播速度在瞬间传遍全球,同时也是当今民意表达最快最多的场所,这一点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各种焦点事件在网上都会有非常广泛的激烈的讨论,网络舆论都显示出了不可忽视的力量。这种力量可以被正义利用也可以被邪恶利用,网络高速发展使各种资讯快速传播,文化安全问题就更加棘手,不良文化在因特网上流行的现象日趋严重,色情、暴力、迷信和邪教信息在网上泛滥成灾,网上民意放大和失真现象严重,网上道德逐渐沦丧。这些现象已经成为威胁我国文化安全的一大公害,这已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构建网络文化的钢铁长城势在必行。目前的“红网”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缺乏社会影响力,还需要加强文化安全教育网站及论坛建设,对于危害国家文化安全的现象及时曝光,吸引广大网民能够通过新闻跟贴、论坛上贴等方式在网上迅速形成舆论讨论,扩大其社会影响力,提高人们的文化安全意识及维护国家文化安全能力。好的书刊、影视作品总是能在无形之中教育人感染人。我们要把文化安全问题渗透到文化产品之中,寓文化安全教育于无形之中,这一点美国的好莱坞应该是学习的“榜样”,美国一直通过影视、书刊等媒介及其他文化产品向外输出其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我们不得不承认,美国的好莱坞在文化战略方面做得非常成功,使欧盟的一些国家不得不采取“文化例外”的政策来抵御美国的文化入侵。相比而言,中国就不那么乐观,虽然我们进口电影,也有一定的配额限制,但是现在通过盗版、网络下载等途径,国外的电影大量进入我国文化市场,对我国的文化产业冲击很大,对人们的价值观念冲击就更大了。我们必须学会应对的方法,那就是通过我们国产电影的发展来抗衡国外电影,同时要把文化安全教育渗透到影视作品中,渗透到整个文化产业之中。二是充分利用民族传统节日进行文化安全教育。民族传统节日是一个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现,更是民族文化的传承。“端午节”被韩国申办成世界保护遗产,对国人的触动很大,感受到了一丝文化危机。这恰恰说明我国某些传统节日的文化传统在不断消解,至少是没有得到很好的继承。不过国人对某些传统节日还是有很强的认同,如春节时无论在哪里都不会忘记要回家过年,中秋佳节也会有一家团圆的强烈渴望。这就是我们进行文化安全教育最好的时间,可以通过媒体进行渲染节日气氛,增强传统节日的文化认同。我们首先必须要重视传统节日,西洋节日已经对我国传统节日构成严重的挑战,特别是青年人更热衷西方的情人节、愚人节、甚至是圣诞节、平安夜,当然这里有商家的炒作,青年人也并不会深入了解西方节日的内涵,只是更喜欢西方节日的浪漫形式,但我们必须引起重视,当青年人过西方的节日多于自己民族的节日的时候,民族节日中所蕴含的民族文化精神由谁来传承呢?国家已经对民族传统节日是否应该放假问题,作出了非常正确的决定,清明、端午、中秋、除夕已定为了国家法定假日,这在民众心中民族节日的地位就会得到提升,也会更加受到人们的重视。但是我们也看到民族节日也出现“物质化”倾向,而忽视了文化精神内涵,如月饼因包装而身价倍增,“天价年夜饭”,节日竟然只是商家炒作赚钱的借口,而节日所传承的民族精神却并未得到重视。我们要利用节日这样一个契机,积极开展一些民族传统文化活动,大力弘扬民族文化精神,增强民族文化自尊心和自豪感。

[参考文献]

〔1〕余秋雨.当前中国社会的六大文化误区〔J〕.新华文摘,2006,(19).

〔2〕胡惠林.在积极的发展中保障中国的国家文化安全〔N〕.文艺报,2002-10-10.

〔3〕李金齐.文化安全:一个关乎国家存亡的现实问题〔J〕.思想战线,2006,(1).

〔4〕石中英.论国家文化安全〔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

〔5〕胡惠林.文化产业发展与国家文化安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化产业发展问题思考〔J〕.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2000,(2).

〔6〕塞缪尔·亨廷顿.再论文明的冲突〔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3,(1).

〔7〕李晓娟,董娅.城市青少年消费西方文化产品状况的调查〔J〕.中国青年研究,2005,(9).

安全与教育论文范文4

[关键词]新形势;高校学生;意识形态;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6)06 ― 0143 ― 03

高校是大学生进行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场所,是为我国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重要地方,更是我国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敏感中心与前沿阵地。而新形势下的高校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又存在着一定问题,面临着不少挑战。因此,急需对当前我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做一个较为详细的了解,再对这些问题及其所面临的挑战进行分析,找出原因,找到解决办法,以促进高校大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构建起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一步维护我国的意识形态安全。

一、新形势下高校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堂教育的理念太过落后

大学对大学生进行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最主要渠道就是开展相应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然而,大部分的思政理论课程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时,都采用一种单向的灌输式教学方法,作为受教育者的大学生则在一个较为封闭的环境中接受着一种非常被动的知识灌输,仅靠“教师―学生”这样一种单一的交互反馈机制进行信息传递。从正面灌输来看,这种方式还是有一定益处的。但是由于每一个学生的教育接收效果都会受到其自身素质影响,而如果教师的说服力再稍微欠缺一点,就很容易导致事倍功半的后果。从教学内容上看,部分教师在教材体系与教学体系的转换方面,还稍有不足,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出了较大的随意性,并没有按照教学大纲要求严格执行,总是选择性地重点讲述自己擅长和感兴趣的内容,其他的则一笔带过。〔1〕从教学手段上看,尽管大部分教师都使用了多媒体,但是部分教师仅仅只是将课本内容复印到PPT上,并没有对其进行再加工,这难免会使学生觉得枯燥乏味,甚至产生厌烦和抵触之感,极大地降低了课堂教学的时效性。

(二)社会实践太过注重形式

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加强离不开有效的社会实践,社会实践对学生的社会了解、国情认识、品格培养以及责任感加强方面都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大部分高校在实践教学方面,都存在着“重形式,轻意义”的普遍现象。造成这一现象的现因主要有以下几个:经费保障的缺乏,使其不能够满足所有学生的参与;高校在社会实践认知上存在错误,仅仅只是将其看成上级下达的行政任务的完成,并没有真正领会社会实践的意义;社会实践的形式通常都只是发宣传单,做简单的志愿活动,实践内容极不丰富;有效监督与考评机制的缺乏,使得学生产生了严重的应付心理等。

(三)校园文化教育滞后

就目前看来,和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发展要求相比,高校的校园文化教育还存在着严重的滞后现象。很多高校都错误地将校园文化教育等同于校园基础设施教育。现代化的多媒体设备、宽阔的马路以及耸立的教学新楼等越来越多的出现在高校之中,而在思想政治、价值观念以及道德等方面的教育却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校园文化在精神内核方面的教育极度缺乏。尽管有些高校还是重视了校园文化教育,但是其中也不乏标语化和同质化现象的出现,很多学生连自己学校的校训和校歌都说不出来,其所组织的校园文化活动等与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衔接性也不够强,所以产生的效果也不甚理想。〔2〕

(四)高校传媒功能的定位偏差

作为高校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重要载体的高校传媒本身是大众传媒的组成部分之一,在对大学生的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方面发挥着不可忽视的教育功能。广播、杂志、电影、报纸以及互联网等大众媒体,尤其是近年来备受青睐的微信、微博以及博客等新媒体形态,对大学生思想和行为所产生的影响愈发广泛和深刻。这些传播媒体在为学生提供有益信息的同时,也会带来一些消极的、庸俗的垃圾信息,进一步加大了大学生的道德判断与价值选择的难度,弱化了大学生的意识形态观念。

(五)教育队伍专业素质尚待提升

教育队伍的教育是做好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工作的根本保障,然而,就目前看来,很多高校都不注重对教育队伍的教育,高校在对大学生进行意识形态安全教育过程中,仍旧存在着队伍不稳定,数量不充足以及结构不合理之类的问题。近年来的高校扩招也进一步加剧了教育队伍的工作压力,不少高校开始运用转岗调离和招聘专职教师的方式开展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工作,这些转岗调离的教师大多都属于“半路出家”型,缺乏专业实践经验,而新招聘的专职教师也大多是刚踏上就业岗位的毕业生,面对这一相对较为枯燥的工作时,其工作积极性就显得较为缺乏。

二、加强新形势下高校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基本原则

(一)加强党的领导原则

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中强调:“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3〕在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中,各级领导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充分运用高校各式各样的宣传平台,广泛深入地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积极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真正让高校学子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继承者与传播者。

党对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工作中,要重视对大学生的教育培养,积极吸收先进分子,不断扩充党员队伍,优化党员队伍结构,着力提升学生党员队伍的纯洁性、先进性,使大学生党建工作实实在在地有利于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工作。

(二)以人为本的原则

对大学生安全教育来说,以人为本原则的坚持就是其人本价值取向的最明显特征,所以,在加强新形势下高校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过程中,首先要做的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要对学生个性予以充分尊重,要关注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同时,也要密切关注学生社会性,以促进学生全面自由的发展。学生是具有创造性、主动性和自主性的教育主体,不仅具备独特的思想情感与价值,还具备独立的人格,其个体差异也是无法避免的。〔4〕所以,在开展相关工作时,必须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要以学生实际需求为切入点。

(三)继承借鉴的原则

时代的发展要求高校学生的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工作必须要进行创新,但创新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所有的创新都是建立在继承的基础之上的。教育任务、目标以及内容的变化势必会造成教育方法的过时和不适用,但是,必然会出现新的、更为适用的方法。这些新方法的出现并没有完全对传统方法予以否定,而是由传统方法的改进和选择性继承而形成的创新。例如,理论教育法、自我教育法以及实践锻炼法都是长期有效的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方法,传统方法与新方法所不同的只是时代内容的内在要求,并不是对方法这一本身的全盘否定。

(四)方向性原则

意识形态本身所具备的本质属性决定了其会对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的形成产生一定的思想导向和政治倾向作用。高校一直以来都是政治力量重点争夺的阵地,具备较强的政治与意识形态色彩。所以,在对大学生进行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过程中,一定要具备较强的政治意识与政治责任感,必须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引导,要坚持共产主义与社会主义方向,要与党的纲领、宗旨保持高度一致等。只有这样,才能够使高校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得到保障,才能够统一学生思想和行动,才能够为社会主义教育培养出更多的、更合格的接班人。

(五)兼容并蓄原则

高校文化是兼容并蓄的,虽然和而不同,但向来尊重差异,扬长避短。在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大背景下,文化并没有亦步亦趋的发展,而是产生极大的不平衡,出现了强势文化和弱势文化。正因如此在不同时代的治学、教育理念中,在对待不同民族学生的具体问题中,在外国学生来华求学的过程中,都应采取兼容并蓄的原则。

三、加强新形势下高校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路径

(一)坚持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育的主渠道

首先,更新教学理念,强化大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训练。要将训练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作为大学课堂上的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切入点,因为理论思维是一种形成于实践并应用于实践的过程与能力。这就要求高校的思政理论课程教师要将历史和逻辑融入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教学之中,要将该理论的观点与当前的社会实际结合起来,通过一些社会热点问题进行课程内容的导入,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理论的兴趣。

其次,改进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思政理论课程的教学自然不能脱离理论灌输和课堂讲授这两种基本教学方式,但是,适当的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做出创新也是极为必要的。教师可以采用主题研讨式教学与案例剖析式教学这两种较为创新的方式开展相应的理论教学课程。

最后,创新教学手段,提升课堂感染力与吸引力。相关科学研究表明,人通过视觉所能获得的知识能够维持25%的记忆,通过听觉能够维持15%的记忆,而视听综合所能获得知识就能够维持65%的记忆。〔5〕所以,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不能仅仅单纯地依靠多媒体或者口头讲学,而是要将这两种方式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多媒体将那些抽象而高深的理论性文字与图像、声音和影响等结合起来,用一种更为直观和生动的方式将教学内容展现给学生,不断增强课堂的感染力与吸引力。

(二)完善有关意识形态安全的实践教育

其一,要转变观念,要能够正确认识社会实践所发挥的教育功能。一方面,作为高校领导与相关的实践组织部门,应当高度重视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开展,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提供相应的经费支持。另一方面,学生自己也应当重视社会实践活动,并认真参与到社会实践当中去,任何一种形式的实践都会有不同的收获,学生要在完成实践任务过程中不断地展现自我和完善自我。

其二,要勇于创新,不断丰富社会实践的形式与内容。社会实践不仅仅只是发宣传单或者做志愿活动,社会实践的形式和内容要随着时展而不断创新和完善。军事训练、红色旅游、勤工助学、参观访问、志愿服务、社会调查以及生产劳动等都是极为不错的社会实践形式。

(三)加大校园文化教育力度,拓展教育文化路径

一方面,要对校园文化教育予以高度重视,树立全员共建的意识。校园文化的教育并不是仅仅只依靠个人或某个部门就能完成的。而高校的校园文化教育却与各部门相关工作的开展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其目标不仅是让学生收益,还要使校领导和教职员工等收益。所以,校园文化的教育也需要全员的努力,不能再怀有之前的狭隘意识,要明确认识自己在校园文化教育中所承担的责任,做好本职工作,为校园文化教育贡献一己之力。

另一方面,要加强对校园文化环境的营建,凸显精神教育内涵与意义。文化环境其实就是文化的一种软性表达。意义与信仰的表达也能够通过隐形方式进行,只需将其融入于校园文化环境当中,便能够通过潜移默化的熏陶,将价值观渗透到学生思想深处,使学生从心理上接受和认可这一价值观,而文化环境又主要是通过物质文化景观形态表现出来的。所以,校园文化环境的营建可以从挖掘和整合高校的物质精神资源入手,在图书馆、实验楼以及教学楼等建筑设施中进行文化传统与民族精神宣传,同时,浮雕、纪念碑教育、烈士事迹宣传、校友种树以及碑石铭文刻写等都是非常不错的选择。〔6〕

(四)借鉴高校传媒载体,完善安全教育传播体系

一方面,要优化传统的传媒载体,以不断增强教育传播吸引力。校园的传媒载体必须要有明确的定位,要始终坚持指导性和权威性的作用,不能只为迎合大众趣味而忽视教育性和可读性。另一方面,还需要打造一支思想政治素质与业务素质都相对较高的采编队伍,进而确保高校校园传媒的格调高雅,内容健康,并且还富有教育意义。〔7〕此外,高校还应该健全相应的管理机制,在传统媒体的基础上适当运用新媒体,实现优势互补。

(五)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人才队伍教育

一方面,要严把人才选拔之关,制定科学的人才选拔标准,聘用更多的心理素质、专业素质以及思想素质都较高的人才,在队伍教育过程中,一定要注重人才的年龄与学历的匹配,以“老年+中年+青年”与“学士+硕士+博士”为匹配标准,实现专业结构与知识的互补,从而不断优化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人才队伍结构与功能;另一方面,要加大对队伍成员的培训力度,以不断提升整体队伍综合素质。〔8〕高校应该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培养计划,通过脱产进修培训与在职培训等手段加强队伍程艳的道德修养、专业能力和文化素质等。

(六)使社团活动成为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新阵地

社团活动是对青年大学生开展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第二课堂,是传统课堂教育的延伸。在开展社团活动中要以社团为载体,整合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渠道,把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同社团活动有机整合到一起,使知识性、趣味性、教育性有机地融为一体,不断提升青年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实效性。同时在学生社团建立和发展时,要确定社团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方向。要求学生从参加社团组织开始就要自觉维护和遵守相关的规章制度。当代的大学生群体正处在身心成长、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他们容易在社会的转型发展中,受到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容易迷失自己。当学生在参与社团活动过程中,能形成强烈的集体归属感和自我认同感,并容易确立科学的共同理想,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七)让校园媒体成为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大舞台

校园媒体要紧跟时代步伐,关注时事政治,关心教育教学的发展和改革,以重大事件、重大节假日为契机,做好主流意识形态的安全教育工作。诸如每年的“两会”召开、“五四青年节”、“建党节”、“建军节”、“国庆节”等开展专题报道;传达校党委和行政的重大决策和重要会议精神,掌控舆论的主导权,为学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提供和谐的舆论环境,并且学校师生通过校园媒体的宣传报道,也可以及时了解学校的中心工作以便尽快加以贯彻落实。

结束语:

由此可见,加强新形势下的高校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刻不容缓,这不仅是时代的要求,更是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要求。尽管当前高校在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方面还存着课堂教育理念落后、社会实践太过注重形式、校园文化教育滞后、高校传媒功能定位偏差以及教育队伍专业素质尚待提升等问题,但只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继承借鉴和方向性这三个原则,通过坚持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育的主渠道、完善有关意识形态安全的实践教育、加大校园文化教育力度以及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人才队伍教育等措施,定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些问题,缓解当前形势的严峻性。

〔参 考 文 献〕

〔1〕魏晓文,邵芳强.论网络背景下的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J〕.思想教育研究,2014,(06):29-33.

〔2〕王金玲.论网络背景下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机遇与挑战〔J〕.理论界,2014,(05):160-163.

〔3〕.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8-21.

〔4〕钱俊.高校意识形态安全运行机制教育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19):52-53.

〔5〕袁晓桥.浅论维护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性〔J〕.党史文苑,2015,(20):67-68.

〔6〕朱蓉蓉,邓国林.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问题刍议〔J〕.江苏高教,2010,(03):64-66.

安全与教育论文范文5

关键词:生命安全教育;体育教育;体育起源;安全需求论;自保公理;本源探索;

作者简介:刘德,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人文社会学。

生命安全教育是人们认知生命、保护生命,回避风险、抵御危机,提升生命质量和获得生命价值的一种理论体系及人身安全技能教育。在“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和素质教育的价值追求下,生命安全教育已成为近年来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一个研究热点。

生命安全教育在实际教学中,总是以学校体育的教学平台为纽带而与体育教育链接在一起,并通过体育课程在素质教育中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对生命的尊重,体育的安全教育价值不断得到挖掘和体现,体育教育与生命安全教育两者的作用相互契合、渗透,相得益彰,共同构筑学校体育和安全教育的教学体系。

将生命安全教育融入体育课程中,虽然有助于体现两者共同拥有的身体教育和体验式教学特点。但到目前为止,在理论层面和学科结构上,我们无法找到充分的依据来支撑这两种教学体系的契合,这凸显了生命安全教育的理论建构落后于教学实践,以及体育教育功能的研究不足。

基于上述问题,本文着眼于体育的起源、发展演变过程,尝试从体育的萌芽和产生学说上去分析生命安全教育与体育教育在人类社会进化中的依存关系,通过体育的本源诉求来探讨古代体育的生命安全教育要素与作用,以及生命安全教育在现代体育教育中可以扮演的角色和价值。

1.研究方法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从书籍、学术论文和网络信息3方面对体育史、体育概论、教育哲学、安全学、生命教育理论等方面的专著展开分析研究。通过国家图书馆、北京体育大学图书馆的文献资料对体育产生学说和各类运动项目的起源、演进观点进行考证;学术论文方面,重点查阅中国知网(CNKI)、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数据库和其它教育、体育核心期刊;为对体育起源中的余力论、劳动论等理论以及生命安全教育、生存教育的研究进展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笔者对自1998至2015年期间发表的有关体育起源学说、生命安全教育领域的90余篇学术论文进行梳理。同时也在香港大学图书馆、谷歌(Google)学术搜索网站上查阅相关的文献和最新研究资料,以期尽可能地了解本研究领域的历史资料和前沿动态。

2生命安全教育是体育的本源要素

本源,指事物产生的根源(见《辞海》解释)。体育本源是指原始人类为适应社会、生活和自身环境,有意识创造出来的身体动作、身体活动等自发性行为。原始体育的活动包括生产、生存、教育、娱乐、游戏、祭祀、舞蹈、竞技等多种形式,这些活动随着人类社会的进化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呈现出其特有的功能。

在原始社会的初级阶段,人类的生产力极为低下,人们生活的唯一目的是生存和繁衍,但当时的生活、生产水平,远远不能满足心理学家马斯洛在其人类需求层次理论中所指的“基础层次的生理、安全需求”[1],因此在人类社会漫长的进化过程中,生存、安全一直是原始人类寻求生活保障的基本要素。随着原始人的身体意识和生命意识逐渐觉醒,他们认识到身体是生命存在的表现形式,是人的生命力的中介;领悟到身体活动、强壮身体是生存和延续的基础。由此,他们有意识地做出各种保护动作和身体练习,以达到生命安全的目的。与此同时,他们觉悟到将这些动作和练习传授给后代,有利于延续人类的血脉。通过劳动、狩猎、攻击和防御,人们创造出保护生命的生活环境;透过肢体比划、涂鸦和言传身教,人们向后代传授生存技能和安全教育。

原始人的生存意识、繁衍后代意识和生命保健意识,催生了维护生命的安全教育,孕育着原始体育的酵素,生命安全教育自然而然地与身体动作练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呈现出原始体育生存、安全、教育的显性功能。至此,体育教育的雏形也开始逐步形成。由此可以推论,生命安全教育是体育的本源要素之一,也正是在此基础上,体育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凸显出人类生存技能传授和安全教育的特征,反映出古代体育产生的根源所在。

3体育起源于人类生存的安全需要

对体育教育的本源回归进行探讨,自当从最原始的体育萌芽阶段来追溯、分析体育的起源,因此,体育产生的过程论证,便成为体育理论体系中关于研究体育起源的逻辑起点。

3.1体育产生的过程伴随着人类生存技能的形成

推本溯源,体育产生的过程有3个阶段:1)身体活动萌芽时期;2)身体练习形成时期;3)竞技赛会产生时期[2]。

当人类的始祖从树上走向地面并直立起躯体,就迈出了人类进化的第一步,也进入了身体活动的萌芽时期,并开始了人类自为意识下的狩猎攻击和保命防御行为。这些基于本能的、自发的、随意的身体动作,逐渐发生质的变化,由在劳动、生存、生活过程直接联系的“学习”,开始向间接联系转化并形成相对稳定的动作模式。

在身体练习形成时期,狩猎生产过程和保护生命延续的技能,成为人们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这些动作技能是依据人体的内在需求和生活实践的现实需求进行综合或整合选择。它不是某一具体动作的简单重复,而是经验与教训的提炼。出于生存、繁衍对人们体能和技能的要求以及自身发育的关注,人类开始有目的地将自己作为训练的对象,培养自己的力量、速度、灵敏、耐力等身体素质,形成了特定的身体练习方式。从“身体活动”到“身体练习”,标志着体育萌芽产生了质的飞跃,完成了由自在状态向自为状态的演进。据史学家和考古学家的研究,人类是在这个身体练习形成的时期,开始总结出走、跑、跳、投掷、攀登、爬越等动作,并把这些生产劳动和生活本领,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最重要的生存技能传授给后代。

到了原始社会中期,为适应抢夺资源的需要,人们沿袭并完善了古代体育动作和技术功能,用于培养斗士、教育后代。一些动作技术的体能练习日益专门化,并通过个人及群体的游戏比试,演变出最初的竞技运动和竞赛活动,形成了竞技赛会产生时期。

体育产生的3个阶段伴随着人类由猿到人的体质进化过程的完成,人类社会组织也由原始人群发展为“母系氏族”社会。氏族社会的出现标志着人类由群体游动不定的迁徙生活,进入相对稳定的定居生活阶段,也预示着氏族集团的战争出现。到旧石器晚期,争夺和保卫氏族生存空间的冲突,已经成为生死存亡的攸关大事。有组织的攻防战斗、安全防御准备和生存教育、繁衍后代成为社会生活的重要事项[3]。因此,人类在进化过程中掌握了比走、跑、跳、投、攀、爬等基本生活技能更复杂、更高级的击、杀、刺、劈、射等搏斗和闪避、躲开、逃逸等防御的攻防技术,各种带有军事特征的古代体育项目相继出现。由此可见,在人类社会的演进过程中,体育是随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需要逐渐形成的。

应该指明,本文把体育产生的过程归因于原始人类的生存和安全的需要,并非不承认体育的产生具有劳动、生产、生活等因素,或体育产生学说中的余力论、巫术论、游戏论、模仿论和劳动论,更不是要割裂体育改造人体的生理效应等作用,而是为了在相对意义上区分安全教育与劳动生产、娱乐游戏的本质,为了更有利于解剖和阐释体育起源具有的多元属性和多维需要。

3.2体育起源的“安全需求论”学说本文从生命安全教育的研究视角出发,尝试在学术探讨中构建体育起源的“安全需求论”。在价值取向、功能定位的综合层面上最大程度地抽象出体育起源的本质,力争在客观事实层面和内在理性层面达到对体育起源的合理阐释。希望在公认的体育起源劳动论、需要论等主流学说中,补充“安全需要论”的学说,其构建依据有以下的观点。

3.2.1体育的自保公理揭示出安全需求是体育起源的根本动因公理是指在一个演绎系统中依据客观分析、归纳确立起来的,不需要证明而作为出发点的初始命题。体育的自保公理是“不言自明”的基本命题,它反映体育中最一般、最本质的规定[4]。

体育何以能够产生?从安全需求论来说,体育的启蒙是通过人类的自保行为和生存需要得到发展的。自保是人的本性,人的未特定化与发展需要的矛盾,以及人的结构特征和生理机能特点,使得体育成为人类自我保护的重要手段。

爱惜生命,捍卫生命是人的本能,防御和攻击是求生的需要。对生命的珍视和保护是人类最低层次的愿望,也是最高目标的追求。原始时代,人类的祖先只能依靠双手去获取生存物品,用自己的身体去适应环境,因而在生命进化过程中形成了遗传结构上的未特定化特征。人类学家格伦从生物学的角度,揭示了人的先天自然性与文化习得性之间的必然联系。格伦认为,与动物相比,人最根本的区别是人在生物学上的“非专门化”及“匮乏性”特点。它表明人与动物在本能上有着巨大的差别,人类对大自然的适应能力天生较弱。动物的每一个器官都是专门化的,完全适合于各自特定的生活条件和环境,如鸽子的方向感应、蝙蝠的声纳定位。而人类没有浓密的皮毛来应对恶劣的气候、没有锐利的爪牙来对付凶猛的天敌,因此,在同大自然的斗争中,人类必须跑得更快、跳得更高、爬得更敏捷,更需要锻炼出超越动物的勇敢精神和意志品质,而人类这种能力获得的过程是体育产生的重要途径:“勇敢需要力量,力量源于体魄,体魄来自锻炼,锻炼必需体育”[5]。正如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指出:体育源于人的“自保冲动。”体育学者李力研认为:“在自然的人化过程中,只有人的自然化,才能阻止人类的物种倒退。体育的本质就是人的自然化”[6]。

人类学和行为学的大量研究,证明了人类通过体育锻炼而形成的身体应急反应机制和本体生存技能,可以弥补生产劳动力低下给人体造成的成长缺陷;补充生活方式不足给人体带来的机能损耗;避免恶劣环境给人体带来的风险和危害。它为人类的发展进化、遗传变异提供了外部条件,使人类能健康地繁衍下去,正因如此,使得体育成为人们有意识地进行自我保护的活动和世代相传的教育,显示出其价值所在,这就是体育的自保公理。

体育的自保公理证明了原始体育的起源与生命安全教育具有高度契合性。毋容置疑,人的本能需要是体育产生的源泉,也是体育赖以发展的根本前提。任何一种社会现象,其生命都离不开人与社会的需要。体育也不例外。原始人类不仅需要劳动和生活,更需要安全的环境。就体育产生的“安全需求论”而言,除了生存安全的需要以外,还有适应环境的需要,对付同类袭扰的防卫需要,同疾病作斗争的保健需要等等。这些需要归纳起来,就是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需要、强身健体和身心发展的需要、传授安全教育和延续人类文明的需要,由此也构成了体育产生的需求动因。

3.2.2古代体育项目的形成与发展凸显了生存安全技能的特征原始社会的体育萌芽,经过雅斯贝尔斯叙述的轴心时代,演进发展出各自特色的体育文化。古希腊和古罗马形成了以古代奥运会为代表的西方体育文化;古代中国和古印度形成了东方体育文化。不同文明进程和地理环境的人们对身体、生命的认知差异,创造出不同的体育项目。如西方体育的拳击、摔跤、角力、标枪、跳远、赛跑等;东方体育的射箭、驾御、武术、养生术、瑜伽等。这两种体育文化既有个性差异,又有共性特征。其共同的本质是源自生存、生活、军事、游戏;发展于教育、竞技、安全、健康和生命保护技能等过程。

纵观古今中外的体育发展轨迹,从古代奥运会的五项全能、赛跑、角力等竞技,到现代奥运会的田径、足球、速度滑冰、高山滑雪等几十项比赛项目,以及东方民族传统体育的武术、舞狮、龙舟、瑜伽等运动。如果我们沿着历史唯物观的路径,顺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脉络去寻根溯源,不难发现,远古时代的原始体育运动项目,不外乎归类为生存形式、搏斗形式和娱乐形式三大种类。前两类形式的运动项目经历了漫长的演进和转型,虽然已发展为各有特色的现代体育运动项目。但是,依然带有明显的生存、格斗历史痕迹和安全教育特征。

例如田径、体操、游泳这三大体育基础项目中,田径表现了人的走、跑、跳、投等基本素质和技能;体操表现出人的翻、转、旋等平衡、协调和空间感觉;游泳表现出人在水中的速度、潜浮等适应能力,它们都由原始体育的最古老项目逐渐演变成现代奥运会的主要竞技项目。

武术、击剑、摔跤等搏斗类的古老运动,是为适应军事作战需要和人本身的安全需要而产生的。这些古代搏斗运动经过现代体育的改良和规则的制定,早已发展成现代体育竞赛项目(表1)。

表1现代体育项目的特点、功能和类别Table1Features,FunctionsandCategoriesofModernSports下载原表

表1现代体育项目的特点、功能和类别Table1Features,FunctionsandCategoriesofModernSports

统计资料显示,现代奥运会比赛的20多个大项中,除了娱乐观赏的球类项目外,其它的约一半竞赛项目都体现出对抗[7]、格斗的技术特质,而这些技术体系的形成和发展,莫不与漫长的体育形成阶段融合了大量的生命安全技能有关。

4原始体育中生命安全观的价值取向探讨

价值取向在哲学意义上可理解为人们基于自身的价值观、立场和需求,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水平反映和主观意志体现。本文探讨的原始体育价值取向,是指古代人类以生存发展、强身健体需要为基础,对体育价值的自觉选择,包括对期望空间和环境空间下的体育价值追求。探讨体育的价值取向,涉及两个最基本的问题:人本位的价值取向与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这两种相向而行的价值取向决定了体育的核心价值和功能定位,人本位的体育价值取向认为人的价值高于社会价值,把人作为体育教育目的的根本所在,因此,体育的价值应体现在保护生命存在、推进生命成长、提升生命质量等方面[8];而社会本位的体育价值取向,认为社会价值高于个人价值,体育的根本价值是满足社会整体发展的需要,体育教育的基本职能之一,就是充当维护社会稳定和统治阶级控制的工具。

从历史发展的纵向维度来分析,人类社会经过了从原始社会到现代社会的漫长进化历程,原始体育的价值取向也在动态的社会发展过程中,由一元价值取向转变为二元乃至多元的价值取向。

在远古年代,人类社会是以人为本位,以个人、家庭为中心,原始体育的价值取向以人的生存和发展为主导,通过体育教育,不断增强人类体质和拓展生命的存在空间并重视以优良强壮的体魄遗传给后代。在这样的原始生态环境下,古代人类对体育教育的价值取向是建基于生存观基础上的一元导向,其体育的价值取向体现在人类期望通过不同的身体活动来实现滋养生命、丰富生命内涵、促进个体生命成长的愿望,以及追求个体生命表达、延长人类生命的体育运动体验需求上。因此,原始社会的体育价值,与人的生命存在与成长密切相关。

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社会的发展,体育的价值和功能产生了变化,人们对体育的价值从个体的需要扩展到社会的需要,一元价值取向变为多元价值取向。生命安全教育价值、强身健体价值、健康心理价值、人际交往价值、休闲娱乐价值、生命美学价值多元并存。这个时期“大河文明”与“爱琴文明”产生的体育文化与体育价值逐渐由轴心时代的希腊、中国、印度所承袭,形成了三大主要的体育价值观,如斯巴达的军事体育、中国的射御武技、印度的瑜伽养生都带有鲜明的强身健体、安全教育价值取向。

当人类进入奴隶社会及封建社会,以统治者、统治阶级意志为中心的社会体制形成,社会本位开始凌驾于人本位,在统治阶级及宗教神权看来,提倡个人生命安全价值观和安全教育是影响其政权统治及用神权思想控制民众的巨大障碍,必须从教育体系和体育中抹去。特别是随着东方“儒家学说”、西方“神权论”及“禁欲主义”的兴起,个人的生命价值不再被尊重,普通人的肉体生命可以被蓄意摧残,原始体育的生存安全技能被淡化和消减,甚至于体育自身也遭到统治者及宗教神权的压抑和摒弃。

欧洲“文艺复兴”和“工业革命”带来的文明与进步,并未改变统治阶级惧怕尊重个人生命价值会动摇其统治地位的观念。但与此同时,他们发现体育的竞技、娱乐、休闲等价值和功能却可以带来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因此,在统治阶级的主导和指引下,体育剥离了生命安全教育的价值与功能,成为国家管治、社会稳定的工具,至此,生命安全教育与体育教育渐行渐远。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倡导的人文主义,高扬人的个性自由解放旗帜,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现代社会人文思想的价值观。但是,体育的价值却更多地被引向功利主义,体育价值取向被扭曲。明显的事例是高水平的竞技运动和商业体育赛事造成的体育异化现象,令体育成了对经济利益和物质财富进行“创新性追求”的手段,使功利性成为现代社会追求的首要目标。而我国学校体育教育的异化现象,则导致了学校体育片面追求竞技体育或体育教学虚无化的两极效应,相反,作为促进学生生长发育,发展学生身体素质和对外适应能力的学校体育本质功能却被严重忽视。令我国近几十年来青少年学生的体质严重下降,学生在面对突如其来的危机或自然灾难时,缺乏自我保护的能力,生命安全遭受重大威胁。种种现象表明,在近代体育多元并存的价值取向中,生命安全教育再无一席之地。

直到21世纪,人类对生命价值的觉醒和对生命质量的追求,让人们重新认识到生命教育的意义,原始体育的安全观逐步回归体育学术研究探讨,对体育教育与生命安全教育的价值审视才日渐展开。

5现代体育中生命安全教育功能的回归与挖掘

对体育功能的本源回归探讨,意味着我们必须在回归探索中丰富、挖掘和完善体育教育的功能,进而努力实现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现代体育教育目标。

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体育的功能总是随着社会的变迁而不断发生动态的变化。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对体育功能的认识是不同的,体育的作用也不大一样。如今天我们用于娱乐、竞赛的武术、拳击、击剑运动,在古代社会主要是为了猎杀动物、搏斗自卫而施展的攻防手段。反之,在原始人视之为生存教育和体育教育的刻在岩壁上被戳戳点点的图案,现代人不再看作是体育教育,而是原始人的图腾崇拜。

当我们以历史发展观的视角,来审视体育对人的个体和社会所发挥的作用和效能,就会发现体育的功能是多元的,既有作用于个体和社会的功能,又有体育的独特功能和派生功能之分;向上延伸,可以发展到提升国家地位和影响,向内挖掘,则可以深入至影响人生幸福的生命安全教育。

以动态、发展的眼光来聚焦体育的功能,可以从运动项目的功能提升和转化中得到验证。例如,武术的功能具有多元性,从最早期的生存搏斗、防守自卫功能转化到套路演练、表演娱乐的作用,之后再过渡到散打竞技比赛的功效,随着社会的发展,武术又被人们挖掘和回归其独特的功能。例如近年美国、德国、日本和中国的医学界、运动人体科学界的相关研究,发现太极拳的步法站桩练习,可以有效加强保护老年人的身体平衡能力[9],减低和避免老年人摔倒受伤的机会,在众多预防、治疗老年性摔伤的治疗介入手段中,步法站桩练习最具疗效和最具社会成本效益[10]。目前各国的专家学者正在对此做更深入的研究。可见,武术运动已经超越了体育文化、表演竞赛的范畴。它的本源功能回归,成为造福老年人平安长寿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又如,鉴于近年来我国青少年学生的安全意识薄弱,学生伤害事故不断发生,有关部门正在组织研究如何加强安全教育和提升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其中的结论之一,是武术散打、拳击、空手道等对抗运动的防守、解脱技术可以有效应对暴力袭击的行为,因此,学生的人身安全防范指南把攻防对抗技术作为安全教育技能编写成教材。再有的例证:目前学校体育教学课堂的安全事故频发,其中的重要原因是学生的普遍自我保护能力较差,该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保能力呢?最新的研究结论是:回归体育的安全教育功能。田径的走、跑、跳,攀岩的攀、爬是人们回避风险、危机处理的要素;体操技巧的前、后滚翻动作,旋转感觉和协调性,具有摔倒时,减轻受伤的自我保护作用;游泳技术更是具有水中遇险、避免溺水的拯救生命功能。类似的这些项目都有一个共同的指向,就是具有生命保护和安全教育的功能。

6结论与启示

6.1结论对体育的本源回归探索,得出以下的结论:体育起源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安全需要;原始体育的价值取向注重人的生命存在和身体觉醒,其本质功能具有生命安全教育的功效。古代体育的生存技能、搏斗项目虽然早已演变发展为现代体育运动,但在尊重生命价值的当今文明社会,仍然能够焕发出生命安全教育的活力和作用,能够在学校体育教育中展现出生命安全教育的价值和功能。

6.2启示分析生命安全教育与原始体育及现代体育教育发展的相关因素,对未来体育教育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

安全与教育论文范文6

(一)安全教育认识不到位,运行机制不够健全

1.对安全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在过去一段时间,我国的高等教育处于一个快速扩张期,高校领导主要关注校园建设、学科建设、科研项目、对外交流等有形的成果,部分高校安全教育管理制度缺失,致使安全教育在实施中形式大于内容。大部分高校的安全教育由某一职能部门承担,齐抓共管的局面尚未形成,而且普遍存在重管理轻教育的现象,安全教育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2.安全教育运行机制不够健全。部分高校对安全教育重视不够,运行体系不够成熟,安全教育未能规范化、常态化,系统性不够理想。有些高校根据上级要求制定了一些相关的制度,但由于缺乏必要的监督,难以落到实处。

(二)安全教育队伍建设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1.安全教育师资不足。当前高校安全教育课程主要由学校保卫干部和部分辅导员承担,而保卫部门人员构成比较复杂,既有复转军人,也有留校的毕业生,还有人才引进时安置的家属,由于教辅部门编制有限,这些人经常是超负荷运转,并且他们的工作中心还是在安全管理上,整天忙于“灭火”。兼职教师的数量都不能满足要求,更谈不上专职的安全教育师资队伍配备了。有的学校主要依靠聘请社会相关人员来学校开设讲座,人员的流动性更大。

2.部分人员素质难满足需要。现有的安全教育队伍中几乎没有科班出身的专业人才,对安全教育教学心有余而力不足,遑论进行安全教育的理论研究。一些学校安全教育的资金投入有限,又很少对安全教育教师进行业务培训,更谈不上对相关人员的实践锻炼,导致安全教育质量难以保证。面对不断出现的新形势、新情况,高校亟待充实一批既懂管理又懂教育、既能做好具体工作又能开展教学的安全教育师资。

(三)教育的内容不够完善,时效性有所欠缺

1.安全教育课程缺失。到目前为止,仍然有一些高校未能开设安全教育课程,导致安全教育缺少主渠道;有些高校开设了安全教育课程,却没有把它作为学校教学工作的一部分,安全教育的课时、教材、教师、教学效果等都没有规范管理,教学体系不健全;有些高校经常以讲座、报告、公益宣传等替代安全教育课程,安全教育零敲碎打,系统性不强,因而没有取得应有的效果。

2.安全教育内容陈旧。现有高校安全教育的内容主要集中在法律法规、人身安全、财产安全、交通安全、食品卫生安全等方面,内容老化,体现不出时代性。现阶段影响社会安全稳定的因素增多,与大学生有关联的安全问题日益复杂化,但是社交安全、网络安全、就业安全等相关内容并未被纳入教育的视野,文化安全、国家安全等领域的新内容也亟待完善。

(四)安全教育形式单一,效果不如人意

1.安全教育形式单一,难以激发学生兴趣。目前高校安全教育主要采用集中授课、展板宣传等传统方式,也有的学校通过开设讲座、心理咨询等形式为学生传授一些安全知识,这些传统的教育方式曾经起到了一定的教育作用。但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手机等现代信息媒介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并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因此,应该创新教育手段,采用贴近当代大学生生活实际的方法,从而使安全教育真正达到预期的效果。

2.当前安全教育侧重于知识的传输,忽视了技能的培养。通过多种途径传输安全理论知识是必要的,如果只限于纸上谈兵,会导致知行相背离的现象,削弱教育的效果。大学生最需要掌握的是处理安全事故的技能、方法,学会保护自己的合法利益,安全教育的关键在于对大学生安全意识和技能的培养。

二、加强高校安全教育的对策

(一)领导重视,齐抓共管形成教育合力

1.要提高对安全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安全教育是高校安全稳定的保障,是高校安全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前提,也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构建和谐校园的必然要求。高校应加强对安全教育的组织领导,建立和完善安全教育的领导机构,加强安全教育指导、协调和监督工作;规划安全教育的总体工作目标;加大投入以满足安全教育软硬件的需求;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安全教育的方法,逐步健全安全教育的运行机制。

2.实现安全教育制度化、常态化。高校的管理者应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从目标规划、队伍建设、教学管理、效果考核等方面建章立制;把安全教育纳入教学计划,力求安全教育的时间、内容得到保证,从制度上确保安全教育的有效实施;合理选配授课教师,并对安全教育进行全程监督管理,统一组织考查,实行责任追究制,以保证安全教育取得实质性的效果,从而使安全教育步人规范化、走向系统化、达到常态化。

(二)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专兼职结合的师资队伍

1.安全教育师资队伍的基础建设。在校内建立一支以高校保卫干部、部分辅导员、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政治教育课等相关课程教师为主体的安全教育教师队伍;同时还需要调动一切可以利用的社会资源,聘请公安民警、消防官兵以及各方面专家加入到教学队伍中来。在此基础上要正视物质保障,确保这支队伍的基本待遇、工作条件、职称评定以及今后的发展路径等,以保证队伍的相对稳定和基本的工作热情。

2.安全教育队伍的业务培训。加强对安全教育师资基本素质的研究,做好岗前培训,做到持证上岗,确保在岗教师熟练掌握安全教育的知识和技能;要根据外界环境的变化,不断更新培训内容,及时做好继续教育工作。高校还要关注教学骨干和学术带头人的培养,优选基础较好的教师,提升他们的能力和素质,帮助他们成为专业化、职业化的高素质专业教师。

(三)切实做好安全教育进课堂

1.安全教育的课堂教学要做到规范有效。高校应当充分利用天然的教育资源,利用课堂这个主阵地,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把安全教育纳入教学计划,真正落实安全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落实学分”的要求;要优化安全教育内容,依据制定出的教学大纲,系统、规范地进行教学活动;严肃课堂管理,严格执行考核制度,引起学生对安全教育的重视,确保教育的效果。

2.利用已有的教学体系,渗透安全教育。首先要利用成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学体系,有意识地渗透安全教育的相关内容。另一方面是要发挥专业教学课堂的作用,任课教师在授课时结合课程内容有意识地渗透一些安全教育的内容,部分专业课程也应当传授一些专业安全教育的内容。根据高校的特点,做好阶段性的安全教育,对重点人物、重点阶段、重点任务要做好专题安全教育。

(四)安全教育应突出重点,注重教育效果

1.理论教育要生动活泼。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特点,不断丰富安全教育方法,增强教育的效果。在理论灌输时注意结合案例加以解释,把生活中的案例编印成册供学生阅读、借鉴,或选取一些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案例,做到以案施教;对于大学生普遍关注的安全问题,以开办安全知识讲座、安全形势报告会或组织主题班会、知识竞赛活动、小组讨论等多种形式开展安全教育,也可以利用学校的校园网、宣传栏、校报等传播媒体和各种有效手段,进行安全知识宣传。对大学生进行深入的、广泛的、经常性的安全教育,使安全意识渗透到大学生学习、生活的每个角落,并成为一种习惯。

2.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要利用学生组织活动的热情,使安全教育进宿舍、进网络、进社团。对学生宿舍中的安全行为进行教育、引导、管理和监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学之间相互教育和提醒,增强防范意识,避免危险事故的发生;引导学生开展以安全为主题的社团活动,把安全教育与学生课外活动、社团活动结合起来,把安全教育寓于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之中,以达到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的目的。

3.强化实践教育环节,帮助学生掌握安全技能。在安全教育过程中,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强化实践教育环节。积极地引导学生开展问题分析、安全演练、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掌握安全技能;通过组建大学生治安志愿者服务队,让学生参与到学校安全管理的实际工作中,使学生在提高安全防范意识、掌握安全防范技能的同时增强自觉维护学校安全秩序的责任感;也可尝试在校外建立安全教育基地,让学生更好地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五)安全文化的隐性教育

安全与教育论文范文7

关键词:高职院校;职业安全素质;培养模式;大安全观;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35-0175-03

一、引言

高职院校主要培养面向生产、管理、服务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学生毕业后大多数直接进入生产现场,成为一线新员工。据相关部门统计,新员工是生产安全事故的高发群体,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新员工缺乏职业安全素质是关键因素,如对安全生产缺乏认识、安全意识和责任心不强、缺乏安全技术知识和处理发生事故的应变能力,等等。[1]因此,面对我国当前严峻的安全生产形势和社会对高安全素质人才的急迫需求,全面提高高职学生的职业安全素质已迫在眉睫。近年来,很多专家学者都提出了加强大学生安全素质培养的观点,强调从人才培养源头上规范人的不安全行为的观点,[2-8]但缺少对高职院校学生职业安全素质培养等相关内容的研究。本文结合常州科教城(高职教育园区)这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和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基地的具体状况,对高职学生职业安全素质培养目标、内容体系、培养方式方法及培养对策进行深入研究,对提高高职学生的职业安全素质教育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二、高职学生职业安全素质培养目标

职业安全素质是指人们对所从事的行业应具备的安全意识、安全知识、安全技能和安全心理等素质的总和。提高从业人员的职业安全素质,是减少人的不安全行为的重要途径,是预防事故的重要手段。因此,高职学生职业安全素质培养目标应为:通过系统的教育培养,使学生掌握所属行业的安全知识、安全技能,具备基本的职业安全意识、心理素质及应急能力,成为具有较好的安全知识基础的专业技术人才或成为具有较好安全知识基础和较好专业技术背景的高安全素质技能型人才。即为用人单位输送具备较高职业安全素养的“安全人”。[9]

三、高职学生职业安全素质培养内容体系

1. 基于大安全观的安全素质培养内容体系

大安全观是指将以生产领域为主的技术安全扩展到生活安全与生存安全领域,形成生产、生活、生存的大安全,将仅由科技人员具备的安全意识提高到全民的安全意识,尤其强调全民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10]因此,要提高高职学生的职业安全素质,必须先加强其大安全观教育,以提高其基本安全素质。安全素质教育不同于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应结合高职教育的特点、校园环境、专业交叉、教育资源、大学生自身状况等方面来综合考虑。基于大安全观的安全素质培养应主要包括:安全基础知识、安全意识、安全技能、安全心理、应急能力等方面的内容,见图1。通过基于大安全观的安全素质培养,可以宣传、贯彻国家有关安全相关法律法规,教育普及安全基础知识,提高学生安全意识、自我保护和应急能力。

2. 基于行业的职业安全素质培养内容体系

高职学生毕业后大多直接进入生产作业现场,因而,开展与本行业本专业相关的职业安全教育极为重要,尤其是机械、化工、纺织、机电、建筑等行业风险较大的工科类专业。由于学生毕业以后就业场所和岗位不尽相同,发生事故的几率不同,潜在的危险因素差异也很大,因此,要区分不同专业开展有针对性的职业安全素质教育培养。基于行业的职业安全素质培养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行业相关的安全知识。不同专业有不同安全知识结构、安全技能,比如建筑类应加强建筑安全知识学习,化工类应加强化工安全知识学习,等等。

(2)风险管理知识。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风险,但风险管理的方法和理念是一致的,高职学生应加强风险识别、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相关知识的学习。

(3)行业相关的应急知识。不同的行业发生事故后产生的事故后果不尽相同,因此应该加强适用于本行业的应急知识培训,比如化工类专业应加强火灾、爆炸和泄漏事故应急救援知识的培训。

(4)事故案例分析。加强与本行业相关的事故案例教育,是提高学生职业安全意识的重要手段,比如建筑类可重点加强高处坠落、物体打击、坍塌、触电等事故案例分析教学,以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四、高职学生职业安全素质培养方式

高职学生职业安全素质培养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应该结合学校、学生和专业的实际,开展不同形式的职业安全素质教育培养活动,当前,主要的培养方式有以下几种:

1. 理论知识教学

安全理论知识涉及面广,可以开设安全类公共理论课程和专业安全类课程。开设安全类公共课程可使学生从系统安全角度了解安全知识的重要性,增加安全理论知识在大学生中的普及,进一步深化学生的安全认识论和安全方法论等基本概念的认知。而开设专业性的安全知识课程,可以增加学生对本专业职业安全的认识,并建立起各个专业相关的职业安全知识体系。比如化工类专业就可以实际开展有针对性的安全知识课程教学活动,可在培养方案中增加1~2门安全理论与技术相关的公共必修课程,如《化工安全技术》、《安全系统工程》等。

2. 实践及实训教学

对于高职学生而言,实践及实训教学是其走向职业生涯关键的一步,加强这一环节的职业安全知识教育,既能做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又能加深高职学生对安全知识、安全技能的领悟,从而有效提高其职业安全意识,为将来从事专业工作打下良好的职业安全素质基础。因此,可以在实践或实训环节增加安全技术、安全技能等方面的培养与考核。如开展实践过程中的应急演练活动,就能很好地提高学生对本专业应急技能的掌握。

3. 校园安全文化氛围建设

安全文化就是安全理念、安全意识以及在其指导下的各项行为的总称,主要包括安全观念、行为安全、系统安全、工艺安全等。[11]安全文化主要是通过“文之教化”的作用,将人培养成具有现代社会所要求的安全情感、安全价值观和安全行为表现的人,是提高学生安全素质的重要手段。因此,可以针对不同专业,在校园内举办多种多样的安全文化活动,如定期邀请消防、气象、安全方面的专家来校讲学;开展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知识教育讲座;进行事故案例、事故预防、应急处理、逃生自救等安全知识图片展览;结合社团举办“安全教育月”活动;组织安全素质教育巡回演讲等,多形式、多渠道、多方位地广泛营造高职院校安全素质教育的校园文化氛围,以氛围促进安全素质的提高。

4. 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就是在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结合本专业的实际,有针对性地穿插一些典型的事故案例或安排一定学时的事故案例分析,比如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来让学生感受事故的残酷,并吸取教训,从而提高学生的职业安全意识。

5. 信息化教学

高职院校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全方位、多通道地为学生开展安全教育活动,如网络教学、短信平台提醒、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以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使学生掌握的安全知识更广、接受的渠道更多、学习的形式更丰富。

五、高职院校加强学生职业安全素质培养的对策

加强高职学生职业安全素质培养必须要有切实可行的对策。为此,笔者认为,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才能确保高职学生的职业安全素质教育培养得到落实。

1. 高职学生职业安全素质教育必须得到社会、企业和学校的重视,尤其是得到高职院校领导的重视

高职学生职业安全素质教育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适应社会竞争、维护学校安全与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职院校的党政领导必须高度重视,并加以落实,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将“安全工作无小事”、“安全重于泰山,稳定压倒一切”、“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等理念体现在学校人才培养的方方面面。

2. 优化课程设置,适当增加安全素质教育内容

各专业应结合实际进一步优化培养方案的设计,适当增加或渗透一些职业安全素质教育的课程,尤其是对于危险性较大的行业,如建筑、化工、机电等,更应增加现场安全技术相关的课程教学。

3. 加强专业师资的职业安全素质培养工作

只有具有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因此,必须加强专业师资的职业安全素质培养。学校可以与企业联合,开展专业教师现场接受职业安全培训或教师定期到企业交流等活动,积极培养专业教师的职业安全意识、安全技能。

4. 加强学生职业安全素质培养评估体系建设

学校必须建立职业安全素质培养评估考核体系,对学生职业安全素质教育培养进行考核,以确保教学效果。可建立完善的职业安全素质指标评估体系,选择定性定量的评价方法,对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评估考核,以掌握学生职业安全素质的实际情况和职业安全素质教育培养的效果,从而有针对性地加强职业安全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安全素质的全面达标。

5. 进一步促进教学改革,加强校企联合办学

职业安全素质教育必须进行教学改革,可以通过加强校企联合办学、项目化教学、订单式办学等举措,从企业生产现场实际的角度来加强学生的职业安全素质培养。在教学手段上,要完全摆脱传统教学手段,积极运用多媒体技术,让学生形象生动地掌握安全知识要点。在教学场地和知识点选择上,不应仅拘泥于教室和书本,要积极采取现场教学,请校企合作单位安全技术人员或专家结合生产现场存在的安全问题,把教学课堂摆到生产现场,讲解安全技术要领和安全事项,示范安全操作步骤,这样的现场教学对提高安全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加有实效。

六、结语

现代工业的发展对一线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其中包括了职业安全素质,所以,加强高职学生职业安全素质的培养势在必行。高职院校应通过建立以安全素养培养为主线,以安全防范教育、行业及专业安全教育和一般安全理论教育为内容的,各方面有机配合的职业安全素质教育体系,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基于大安全观的安全知识和所属行业的职业安全知识技能,消除因对本行业危险、危害无知带来的恐惧,提高职业安全素质和从业能力,为社会各行各业的安全发展打下良好的人才基础。

参考文献:

[1]于淑兰.高职院校化工专业学生安全素质培养的探讨[J].潍坊高等职业教育,2011,7(03).

[2]欧彦麟.论高职学生职业安全素质教育[J].中国集体经济,2011,(12).

[3]陈仙等.高校学生安全素质调查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9,5(6).

[4]朱忠祥,童政权.大学生安全意识的现状调查与思考[J].衡水学院学报,2010,12(3).

[5]赵文武等.工科学生工程安全素质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7,17(2).

[6]梁晓瑜等.大学生安全素质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宿州学院学报,2009,24(1).

[7]刘伟,陈晓红.现代工程类大学生的安全素质教育研究[J].安全,2011,(2).

[8]邵辉,王凯全.校园安全文化对大学生安全素质教育的影响与作用[J].江苏工业学院学报,2004,5(2).

[9]金长星,白树新,董连阔.谈大学生安全素质培养[J].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10(04).

安全与教育论文范文8

1.有利于切实提升大学生安全素质

理论上讲,大学生作为高素质群体应该具有比较高的认知能力和水平,但由于应试教育阶段普遍存在的安全教育缺失或不足的问题,使众多大学生虽然已经成年却依然缺乏社会经验,缺乏必要的安全防范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在面对突发安全事故或不法分子所设置的圈套时,不少大学生存在警惕性低、防范意识不足、自我保护能力差等问题,这也是校园安全事故发生之时许多大学生不知所措、无法采取有效措施保护自身与他人的重要原因。高校通过开设安全教育课程并落实其针对性和实效性,将会有效培养大学生安全防范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提升其安全素质。

2.有利于平安、文明高校的建设

高等院校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基地,人才培养、科研创新和潜心向学,都离不开平安的校园环境的支持。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逐年扩大,加上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深入,高校校园社会化现象日趋明显,安全校园面对的挑战也因此而逐渐升级,平安高校的建设任务刻不容缓。平安高校的建设不能仅仅依靠学校安保部门的努力,还应该放手发动广大学生来共同参与,在高校开设安全教育课程就是一个有效的措施,大学生可以在安全教育课程中接受到系统的安全知识教育,使自身的安全防范意识和安全防范技能水平得到充分的提高,在面对突发安全事故或不法分子的挑战时,就可以做到沉稳应对,有效自救。

3.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安全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保障,只有在安全稳定的社会氛围中,才可能形成“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特征。作为社会的高素质群体,走出高校大门的大学生应该是安全素质高、意识强、知识和防范技能丰富的和谐社会建设者,是严格按照安全规程做事的社会主义接班人,这无疑对社会主义事业的安全建设和社会主义“安全文化”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可见,培养出具有高安全素质的大学生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开设安全教育课程可以充分利用高校的先进教学资源,搭建起全校大学生学习安全知识、掌握安全技能的平台,真正的培养出具有高安全素质的人才,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做出贡献。

二、开设高校安全教育课程的设置与具体实施办法

1.高校安全教育课程的设置

安全教育课程设置可以分为为公共必修课程和不同专业选修课程,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部分。公共必修课程安排在大一学年两个学期,主要进行最基本的安全知识普及、安全意识培养和安全技能学习。不同专业选修课程可以贯穿至整个高等教育全过程,主要是根据各个不同院系专业特点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进行安全指导与教育。公共必修课程可以由各高校教务机构将其列入正常的教学计划,统一安排时间、地点和师资面向全体大学生授课;不同专业选修课程可以相对灵活一些,选择周六、日高校素质课教学时间来进行设置,在学生选课的基础上由教务系统统一设置或由学生所在院系来进行统筹设置。无论是公共必修课程还是不同专业选修课程,安全教育课程都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环节:理论教学更侧重于大学生安全知识的普及与安全意识的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则更侧重于大学生安全技能的培养与锻炼。

2.高校安全教育课程的内容设置和具体实施办法

安全教育课程具体实施方案可以根据各个高校不同的特点来进行设置,总体来讲安全教育公共必修课程的安排应该属于新生入学教育的范畴,在大一上学期(最迟不超过大一下学期)开设比较合理。教学内容除了交通安全、消防安全、户外活动安全、饮食卫生安全、用电用气安全、易燃易爆及剧毒化学药品安全、校园设施设备安全等常规的安全教育项目之外,还应该有网络安全、国家与国防安全、心理健康安全等与现阶段国家形势或大学生自身相契合的安全教育项目,以及包括面对地震或其他自然灾害、突发事件时如何紧急撤离、疏散、逃生,突发疾病如何采取紧急救助措施,社会活动时如何有效防骗防盗防害等方面安全技能的强化与培养。高校安全教育公共必修课程可安排12~24个学时进行理论教学,6~12个学时进行实践教学,理论教学方面可以利用高校课堂现有资源由专业教师进行安全知识的理论讲解,或邀请安全专家做相关知识的讲座;实践教学则可以尝试走出教室,走进校园、社区的模式,通过模拟演练、参观安全教育基地、组织社区安全知识竞赛等丰富多样的实践教育形式,帮助大学生理论联系实践,使其安全意识的加强和培养及安全防范技能的掌握和锻炼真正的落到实处。

高校安全教育不同专业选修课程的安排主要是考虑到各专业学生的不同需求,因为不同的专业有其自身专业的特色和不同的针对性,在安全教育方面也应该有其不同的侧重,因此这个问题不应该一概而论,而是需要与各院系、各专业相联系,在保障其安全教育的功能之外应该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做到既求实效,又不失客观,可单列教学安排,也可将安全教育渗透至专业教学的相关环节,例如实验室安全教育,职前安全教育等,就可以结合大学生专业特点,选取不同的阶段进行恰当的对应。

高校安全课程既包括理论教学又包括实践教学,既有公共必修课程又有不同专业选修课程,课程内容不同、性质不同,这就决定了其考核方式不应该是一成不变的。公共必修课程理论教学环节的考核主要以试卷形式为主,包括闭卷和开卷两种形式;实践教学环节的考核要结合学生的实践实效来进行,主要的考核依据包括学生提交的实践报告、参观心得、演练总结、社区活动的组织文案等。面向不同院系、专业学生开设的安全教育选修课程,考虑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主要应以课程论文考核方式为宜。总之,高校开设安全教育课程是以加强大学生的安全意识、培养大学生的安全防范和自我保护技能为其终极目标的,因此,考核方式也应体现其素质教育本身的实效性,不要给大学生增加过多不必要的学习压力。

三、高校开设安全教育课程的主要障碍与建议

1.课程容易被忽视,流于形式主义

开设安全教育课程,将安全教育纳入高校教学管理和教学计划之内,这本身就是体现着对高校安全教育工作的加强和重视。但是,由于现实中存在的一些对高校安全教育工作认识不充分的因素,例如认为高校本身就是相对安全的,加上大学生已经是成年人,理应具有较强的安全意识和能力,不需要在安全教育问题上下太大功夫等。基于这些对安全教育认识不够的心理,有些高校的安全教育工作就带有明显的实用主义、形式主义色彩,搞突击教育、搞敷衍上级检查教育的做法屡屡可见,这些做法也会给学生带来负面的影响,导致学生认为安全教育并不是教育部门统一要求开设的课程而不必太过于重视,从而对该课程的学习浮于表面,使课程起不到真正培养大学生安全意识、安全技能的作用。这个问题的解决需要学校教学教育管理部门、课程负责教师的共同努力。教学教育管理部门对安全教育课程的重要性要给予充分的重视,将安全教育课程纳入总学时,按相应的学分计入大学生学习档案,实现大学生安全教育“进课堂、进教材、落实学分”,并努力为该课程的开设创造有利条件,提供必要的保障;负责安全教育课程授课任务的教师更应该将课程的重要位置摆正,积极组织课堂资源、探索更为机制灵活的授课模式、合理利用先进教学设备和手段,努力把安全教育课程打造成为更灵活、生动、形象、能够对学生产生足够吸引力的精品课程,使该课程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切实落到实处。

2.专业师资缺乏,影响课程实效

专业师资缺乏是影响高校安全教育课程开设和课程效果的一个重要问题。目前国内正式开设安全教育课程的大学尚不太多,除北京市教委统一要求其所属高校普及安全教育课程,记入学生学分考核,并统一下发《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培养》教学课件、教材之外,其他省市教育部门尚未对其所属高校开设安全教育课程做统一的要求,各地高校的安全教育工作基本都是依靠高校自主安排,专业师资、系统教材不足的现状仍是普遍现象,这势必会影响高校安全教育课程的实效。

专业师资不足的问题一方面可以考虑充分发挥校内现有资源的优势,使本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法律学教师、心理学教师、国防教育教师、安全工程教师、公共卫生教师等不同专业的教师形成合力,承担安全教育课程中不同项目的授课任务。还可以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模式。走出去是把学生的安全教育实践课程带到社会上,利用社会资源开展参观学习、实例解析和宣传普及等形式的学习,使安全教育更加立体、直观;走进来则是要积极调动社会资源,例如可以聘请公安民警、消防官兵、防爆专家等来到课堂给学生做专业知识讲座、现场演示或指导师生进行模拟演练等形式丰富教育内容,使得安全教育更加符合社会和时代的要求,具有实用性和针对性。

安全与教育论文范文9

关键词 :高校;安全教育;模式;创新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03-0022-03

当前,高校面临多校区办学、管理社会化、办学形式多样化、学生结构复杂化等现实情况,校园安全形势愈加复杂,管理难度进一步加大。高校开展学生安全教育能够有效预防校园治安案件和安全事故发生。

高校应努力将学生培养成有安全行为习惯、有益于社会安全稳定的公民。从全国范围看,高校安全教育发展情况受地方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高校自身的重视程度和投入的影响而参差不齐,尤其是很多高校将安全教育列入保卫工作范畴,由保卫部门在日常工作中做一些零散的和辅助性的工作,使安全教育工作的发展受到很大局限。

高校安全教育需要突破的主要问题

结合目前高校安全教育水平较低的客观实际,运用“Why+What+How”的方案解决思路,提出以下问题寻求安全教育的突破。

(一)高校、学生为何忽视安全教育?

在大众教育阶段,高校将全部资源投入到校舍建设、设备购置、教学改革、专业建设、教学质量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对于高校发生的各类安全事故,往往采用“亡羊补牢”的做法,学校并没有对安全教育予以更多的投入。这种做法进一步促使高校教育者、管理者把安全教育看作辅助教育或可有可无,主观地认为学生只要保证在校期间不违法、不出事就行。这种意识进一步导致高校忽视安全教育工作。

由于应试教育的导向,忽视了从小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培养。这种安全意识的滞后性和固守性成为学生轻视安全教育的重要因素。在我国,家长习惯性地给孩子安排好一切,避免孩子可能遇到的各种危险、危机事件,让孩子不自觉地感到身边很安全,安全防范意识很弱。此外,社会转型变革、市场经济发展导致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转变,以追求金钱为目标的思想和行为方式在学生中普遍存在,专业课学习尚不能按要求完成,更何谈安全教育。

(二)安全教育的内容、方式有哪些

安全教育的内容大致可分为七大类,安全教育的方式可分为两种。见表1。

(三)如何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安全教育工作

第一,通过环境熏陶,从校园环境、宣传媒体和校园文化三个方面开展。校园配置完好的安全设施、有针对性的各类安全提示;设立安全教育宣传栏,用时下流行的语体宣传安全知识。设立校园安全微薄、微信账号;在校园内开展各类以安全为主题的实践活动,让更多的学生参与现场。

第二,设立学生治安保卫组织,参与校园安全管理、义务巡逻、处理矛盾纠纷等工作。通过学生组织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带动更多的学生参与安全教育管理工作。

第三,武警、公安、消防机关进校园开展安全教育。大多数学生对于身着制服的武警、公安、消防人员持有一定的敬畏心和崇拜感,对于进入校园的军车、警车、消防车保持一定的关注。利用这个特点,通过安全机关组织的教育实践活动,吸引学生自觉参与到安全教育工作中。

高校安全教育机制创新

(一)思路创新——转变安全教育“无用论”观念

在经济迅猛发展的环境下,教育目标更加功利化,社会对高校的要求也趋向实用化。一些领导者、管理者普遍简单地认为抓好教学质量、人才培养的中心工作即可。即使学校再重视安全教育,安全问题、安全事故仍然是不可避免的。这种安全教育“无用论”的观点现在有一定的市场,造成一些高校不重视安全教育工作。而实际上,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高校更要清醒地认识到“安全工作虽不是中心工作,却能影响中心工作”的道理,彻底改变安全教育“无用论”的观念,加大安全教育人、财、物投入,充分发挥安全教育的预防功能。

安全教育“无用论”的观念极易导致安全教育形式化的做法。一些高校仅仅在形式上、口号上高度重视安全教育,却没有设置系统的安全教育课程,学生基本接受不到安全教育。高校领导者、管理者应树立大安全观,从思想上提高认识,筑好安全防火墙,把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中。倡导全体师生通过学习安全知识,养成良好安全习惯,形成安全观念,建立“以人为本、预防在先”的安全思想,使安全准则深入人心。

(二)制度创新——推进安全教育制度化建设

高校安全教育工作必须从严管理,落实责任,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领导、组织协调安全教育工作。要本着“谁主管、谁负责;谁的人、谁教育”的原则,做好安全教育工作。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安全责任制,确保安全教育工作责任到人,充分调动全体师生员工关心安全教育的积极性。引入社会保险机制,强调学生个体在社会生活中的独立性、主体性和自律性,减少学校、学生的后顾之忧。尝试建立学生自律协议,在自律协议中写清学生不能参与或涉及的风险项目,告之可能发生的后果。建立安全教育教研机构,制定学校安全教育工作实施方案。将安全教育纳入正常的教育教学计划,明确教学内容,全方位、有针对性地实施安全教育,将安全教育与其他公共学科同安排、同布置、同考核、同评比。建立安全教育效果评价机制,纳入部门工作考核目标。

(三)内容创新——不断开拓安全教育新内容

高校具有广泛的开放式和社会性的特征,使得来自于社会、经济、文化、生态、信息、心理、财产、自然、国防等方面的原因都能给大学生带来安全事件。近年来,非法组织渗透、网络交友伤害、电信诈骗、心理疾病杀人、就业伤害等事件在大学生中时有发生。因此,高校在设置安全教育内容时,必须站在大安全观的角度考虑,教育内容既要专又要广。高校安全教育工作者在传授传统安全知识的同时,要根据时代的变化与要求,不断拓展和延伸学生安全教育新内容。当前,以网络安全、文化安全、心理安全为主要发案点的安全问题是安全教育工作中需要重视的内容。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与人沟通的便捷性使得利用网络空间表达诉求,利用网络平台实施犯罪的事件将愈加突出。

(四)方式创新——构建立体安全教育模式

开展安全教育实践活动 (1)建立校外实践基地。依托消防、公安部门训练营地建立学生安全教育基地,定期开展安全预案实战演练,增强学生公共安全意识和防灾避险的能力。(2)加强校内实战演练。学校定期举办疏散演习、灭火演练等单项或综合应急演练活动,提升学生应急避险和自救互救能力,使学生在实践中逐步形成正确的安全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

建立学生安全教育与管理团队 学生组织是带动学生自发参与活动的良好载体。学校应组建以维护校园安全、人身财产安全防范为主要宗旨的学生组织,引导学生参与安全教育与管理实务。通过参加安全教育与管理工作,了解安全工作的性质,更好地理解和接受安全防范知识,增强学生对安全教育的责任感。同时,通过他们带动宿舍成员、班级成员,营造出群体学生关心安全、时刻警惕的安全防范特质。

有针对性的重点教育 开展有针对性的重点教育,做到以点带面、点面结合。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重要节点前后的教育。做好新生入学、毕业前夕、开学或放假前后、小长假、社会重大安全事件时期等时间段的学生安全教育工作。二是重点部位的教育。教室、食堂、图书馆、体育馆及大型活动场所人员密集,易发事故和各类案件。三是重点人员的教育。对有身体疾病、心理障碍、性格孤僻、纪律观念差的学生,教育他们调整心态,帮助他们解决问题,防止因心理问题造成伤害。

阶段性的侧重教育 为弥补大学生安全教育意识淡薄的缺陷,高校必须有步骤、有计划地开展每一阶段的安全教育工作。大一阶段时,重点在于法律常识及安全知识的学习掌握,要对新生进行系统全面的安全知识培训,逐步增加大学新生的安全知识面,减少因无知而发生的安全事故。大二、大三阶段时,重点在于开展安全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安全知识的运用能力。大四毕业阶段,重点在于掌握学生心理动态,引导毕业生以健康良好的心态步入社会。

(五)平台创新——创造安全教育新平台

有数据显示,大学生通过互联网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比例已达99.8%。因此,高校要充分发挥网络的宣传教育功能,把网络建设成安全教育的新阵地、新平台。

网络教育课程 高校可将安全教育内容制作成多媒体课件上传至校园网,学生可根据个人时间安排随时学习,也可根据自身的具体需求有选择地学习。这种图文并茂的教育方式将会明显提高安全教育的实效性。

以网络为载体的其他沟通方式 目前,QQ、微信、微博、校讯通、移动飞信等方便快捷的通讯方式备受学生青睐,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利用这些沟通工具,可以及时给学生传授安全知识、通报安全信息。作为信息时代先进的信息传输方式,以网络为载体的通讯方式将会成为有效的安全教育途径。

(六)文化创新——营造校园安全文化氛围

高校在制定安全教育规划时,要从制度、硬件、软件等多层面考虑安全文化的顶层设计,把安全文化融入到学校的教学、管理、服务中,与日常工作结合起来,营造全校性的安全文化氛围。同时加强安全文化的宣传,把各种安全知识、规章制度转化为每个师生员工头脑中的安全观念,使全校师生员工都能重视安全、关心安全、践行安全。高校可根据自身实际,以特殊意义的节日为契机,组织发动全校师生,举办以安全为主题的文艺活动,创造出重视安全、宣传安全、保障安全的浓厚氛围。同时,引导学生把安全教育与社团组织的课外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提升安全理论课堂教学的效果,使学生对安全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

(七)模式创新——建立安全教育良性运转模型

为理顺安全教育工作思路,增强师生参与安全教育的主动性,充分发挥安全教育的预防作用和社会传递功能,实现安全教育的良性运转,提出安全教育良性运转模型,见图1。

参考文献:

[1]黄胜泉.大学生安全教程[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5.

[2]谷月娟.高等院校大学生安全教育现状分析与实施对策研究[D].郑州:河南师范大学,2008.

[3]张海清.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内容与途径探微[J].高校教育研究,2008(17).

[4]张继延,潘道广.提高大学生安全教育效果的路径与方法研究[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10(12).

[5]罗松涛.大学生安全教育创新研究[J].学校安全管理,2010(2).

[6]卜诗桢,蒋良才,石光红.大学生安全教育研究[J].学校安全管理,2010(3).

安全与教育论文范文10

十年来,国内关于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的研究成果日益增多,研究的热点集中在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的概念、制度建设、开展的方式与途径、存在的问题、问题的原因以及改善的建议措施等方面。已有研究表现出视角多元、内容集中的特点,但也存在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不统一,对“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的元研究不足,研究方法单一,实证研究不足,研究内容不全面、不具体,研究主体单一,研究质量有待提高等问题。今后该领域的研究需要注重基本概念的统一化、研究方法的多样化、研究主体的多元化以及研究内容的全面化。

[关键词]

中小学;安全教育;研究述评

近年来,随着我国自然灾害频发,安全事故不断出现,中小学生意外伤亡人数增加,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因此,研究与探索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的学者也越来越多,他们提出的研究视角和不同的见解,丰富了国内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的研究。对已有研究文献进行梳理,有利于我们充分地了解当前国内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研究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而更好地指导后续的相关研究。

一、十年来国内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研究概述

以“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为关键词,使用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检索2005年到2016年发表的相关文献共183篇。通过对国内主要教育学学术期刊、各级师范大学学报载入的论文以及国内优秀硕士学位论文的阅读分析,本文对十年来国内学者关于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的研究做如下概述。第一,从研究时间上来看,国内对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的专门化研究时间还不是很长。新世纪以来,“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和“全面发展”的学生观念不断深入人心,同时中小学校园内外不断发生各类安全事故,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遂逐渐引起教育研究者的关注,但对校园安全教育的研究仍然比较薄弱。2005年,国内外200多位学者、政府官员和各非政府组织代表在上海出席了第五届“为了孩子”国际论坛,共同讨论“儿童安全与社会责任”。2007年2月7日,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以及2008年汶川发生的大地震,引发了教育界对学校安全教育研究的高度重视,国内对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的研究逐渐增多。第二,从研究的主体来看,教育管理人员、一线老师、警察以及消防部门的工作人员等成为此项研究的主力。近年来,在个别硕士研究生的毕业论文中也可看到对小学学校安全教育的研究。例如作为教育管理者的竹溪县教育局王世鹏、甘新东在论文《安全教育要让学生终身受益》中提出了“安全教育要常规化、序列化、活动化、社会化”[1];一线教师李小文从班主任的视角,发表了《浅谈如何做好小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金磊发表了《“国际减灾日”主题对我国校园安全文化教育的启示》等。总体来看,对该问题的研究并没有形成一支具有较高水平、比较专业、长期坚持的研究团队,高校和相关研究机构的人员参与此项研究的人数仍然较少。第三,从研究的视角来看,国内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对我国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进行了研究。有的从中小学交通安全教育、减灾防灾安全教育、生命安全教育等角度进行研究。如宋洋、王雪松开展的题为《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现状分析与改进策略研究》的研究,发现小学生和中学生在过马路和乘车行为上表现较差[2]。也有从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安全教育的现状、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改善安全教育的措施等角度开展研究的。如有学者发表了《论我国中小学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的论文,探讨了我国中小学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对策[3]。还有学者从寄宿生安全教育、留守儿童安全教育等角度出发展开的研究。如陶海对寄宿生的安全教育进行了研究,提出要把安全教育及管理落在实处[4]。从不同角度出发对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进行研究使该主题更加丰富、广泛,有利于我们更广泛地了解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现状。

二、十年来国内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透视

(一)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概念的研究

到目前为止,关于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国内还没有统一界定。欧文姬将学校安全教育概括为:学校管理者和教育者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实际情况(如年龄特征、心理特征、文化程度、社会经验、学业安排、日常生活、生活环境等),对其在安全意识、习惯、知识、技能等方面分阶段进行的培养和训练[5]。蔡之青等人从安全教育目标的视角出发认为学校安全教育包括三个维度的目标:第一个维度的目标是领会安全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在安全问题上建立起“是”与“非”、“可”与“否”的概念,从旁观者的角度去认识安全知识与技能;第二个维度的目标是掌握知识构建及实际操作的过程与方法,也就是在操作层面上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第三个维度是培养正确的安全思想观念,理性支配自身行为,这是学校安全教育的核心内容和最终目的[6]。刘畅在其硕士论文中指出:中小学安全教育旨在加强中小学学生对周围环境中潜在危险的认识,增强防范与处理事故能力以及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提高其预见性和保护技能,减少意外伤害发生,提高生命质量[7]。尽管学者们对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的界定不同,但我们可以看出:中小学教育者和学校管理者针对不同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及认知特点,增进他们对潜在危险的认识,养成他们应对潜在危险的技能、习惯和意识,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防范能力,以提升学生的生命价值和生命质量等是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的基本要义之所在。

(二)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的制度建设研究

孙盼想在对中小学安全教育制度建设进行分析时发现:大多数学校还没有形成一套健全、完善、科学的规范制度,导致安全教育的效果受到影响。主要表现有:学校缺少安全教育的专门负责人;学校没有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和地方课程要求开展安全教育,相关政策、法规成为一纸空文;学校缺少有效的安全管理评估检查机制[8]。曹海永则认为当前我国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制度建设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是制度内容不安全,不具有超前预见性和现实可行性;二是制度执行只要结果,使安全教育陷入了“堵截多、引导少,灌输多、启发少,训练多、体验少”的死胡同;三是制度检查走过场,致使学校疏于防范、教师疏于护导、学生疏于应对,发生安全事故成了“偶然中的必然”[9]。此外,还有学者对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制度建设应该怎样做的问题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了相关建议。如王霞提出以下五种制度在学校安全教育制度体系中非常重要:强化政府及各级领导责任的制度;加大资金投入,落实经费的制度;对组织实施安全教育的教师进行培训的制度;安全教育与学校课程整合的制度;建立安全教育合作网络的制度[10]。学校安全教育制度建设是学校安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若忽略了这一环节,一所学校的安全教育就无法做到协调、可持续发展。相关研究让我们认识到国内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在制度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的建议为完善我国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相关制度的建设指明了方向。

(三)开展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的方式与途径的研究

王玉政的研究结果表明:中小学开展安全教育的主要途径为主题班会,此外还有专题教育、学科渗透和以活动、实践为形式的安全教育实践课。同时,中小学进行安全教育的时间主要集中在班会课、每周一的升旗仪式还有校长和政教主任、德育主任进行的讲话上[11]。易丹的研究表明目前国内中小学校安全教育的方式主要包括专门式和渗透式两种。就专门式而言,一般表现在《安全与健康》、《品德与社会》、《品德与生活》这三门课程中,时间大部分集中在15分钟以内。就渗透式而言,学校一般会在安全事故多发期间、过节放假前或开学后以及在升旗仪式上进行口头的安全教育。此外还会在各科教学中渗透,渗透安全教育最成功的科目是体育课和语文课。同时也会利用营造安全氛围、通过小黑板及信息栏等介绍安全知识的方法渗透,但是大多数学校对这几种方法利用得不好,对学生也没有产生影响[12]。此外,也有研究表明食品卫生安全、防溺水安全、交通安全构成了农村小学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而其他方面的安全教育则相对薄弱,网络安全、性安全和自然灾害的安全则根本没有涉及[13]。还有研究表明学校进行安全教育多是流于形式,往往在事故发生后才进行被动的安全教育,在平时并没有具体的目标安排和详细的教学计划,也没有具体、确定的课时安排[14]。方式与途径对教育教学效果有关键性的影响,如果方式不正确或者途径不科学,那么教育教学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国内学者对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实施方式和途径的研究有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改进与完善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的实施方法与途径,从而提高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的质量。

(四)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存在问题的研究

近年来,国家对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越来越重视,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编写了相关的教材、读本,也创建了专门网站并上传了大量的安全教育资源。可以说十年来国内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在实践中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周定平认为当前我国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部分学校重管理轻教育,安全教育仅仅被理解为安全管理;二是安全教育难以得到家庭及社会的支持,造成“5+2=0”的结果(学校五天的“正面教育”,加上双休日两天的“负面教育”,其教育的效果就是零);三是安全教育没有突出安全特色,如时间不足、资源匮乏,而且实际演练少;四是安全教育大多是应景之用,只局限于纪念日和一两次的活动[15]。王玉政则认为当前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存在形式化突出,教学方法和手段简单,安全教育资源不足,安全教育工作者缺乏以及安全教育的教材使用随意,安全教育时间难以保证[16]等问题。欧文姬也认为目前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存在课程安排无视学生的心理、生理、年龄等特点,难以调动中小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学校安全教育过度,“关起门”办学、“封闭式”管理成为很多学校规避责任和风险的一种方式[17]等弊端。同时,一些地方政府和部分学生家长存在认识上的误区,认为学生在放假期间的安全教育也属于学校及教师,并且学校承担对学生安全的无限责任[18]。这让“安全教育”变为“安全负责”,给学校安全教育造成了较大的压力,同时也导致家长和社会对学生安全教育的疏忽,这不利于学校安全教育的正常发展。除此之外,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还面临着新的挑战。以前的中小学生很少接触手机、网络,学生大都处于一个相对闭塞、稳定和安全的环境里,而如今,手机、平板电脑等在学生中已经很常见。网络上散布的各种不良信息、网络诈骗等对中小学生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而应对这个新环境的方法策略却跟不上,所以这也是威胁中小学生身心安全的重要组成方面[19]。以上这些研究揭示了我国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发现有利于我们有针对性地改善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有利于中小学安全教育工作者提高学校安全教育的效果。

(五)改善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的对策与措施的研究

国内学者在改善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的对策与措施方面的研究所占比例是比较大的,提出的对策建议也涉及到了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的方方面面。易丹从整体上对如何改善我国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进行分析,提出了比较具体的建议:一是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树立科学的安全教育观;二是加强校园安全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加强教师培训;三是丰富和规范校园安全教育教学内容,把握中小学生特点,结合时代要求;四是采用多种教育方法开展校园安全教育,注重实践操练;五是为校园安全教育提供丰富的资源,缩小地区差异,创建校本课程;六是做好校园安全教育管理的保障工作,加强中小学生校园安全教育制度化建设[20]。李开勇和冯维则认为改善我国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现状一方面要加强对学生的生命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另一方面要开展灵活、多样化的安全教育实践,对学生进行实地演练,让学生掌握必要的逃生技能;此外,还要注意家校合作,共同搞好对学生的安全教育[21]。牧兰还提出要使学校安全教育常规化、方式灵活多样化、系统化;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遵纪守法教育以及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安全教育合力的对策[22]。也有学者从某个具体的问题出发提出更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杜德栎从师资问题切入,提出目前要提高教师的安全教育素质,要充分发挥好职后的培训与职前的师范教育两个基本途径的作用。认为要想从根本上解决中小学教师公共安全教育素质缺失的现状,必须从教师素质培养的源头着手,在师范教育课程中加入学校公共安全教育课程,把它作为教师的公共必修课程[23]。高敬霞、许志青提出要利用网络教育平台,加大青少年安全教育知识学习,提高其安全素质。因为网络教育平台有助于提高学生对安全教育的兴趣,提高学习效果并且有利于资源共享[24]。张伯邑提出应该将电脑游戏应用于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中,因为电脑游戏能为学生提供一个不同于传统学习环境的交互式、沉浸式的环境,学生能在自己的操作和及时的反馈帮助下练习,有效地接受安全教育[25]。以上这些研究范围广、内容宽、视角多,是改善我国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效果的重要参照。当然,在这些研究中涉及网络安全教育、信息安全教育和性安全教育的相对较少,甚至没有。就我们当前所处的时代而言,这些对于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是很有必要的。

三、十年来国内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研究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一)十年来国内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研究的主要特点

纵观十年来国内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的研究,可以看出有以下几方面的主要特点。一是研究视角多元。从搜集到的文献可以看出,十年来国内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切入,对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展开了研究。有的学者对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的理论基础进行了研究,强调在中小学开设安全教育课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有的学者对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的制度建设进行了研究,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对策;有的学者从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的现状切入,调查了当前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出现问题的原因,进而提出了改善我国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的措施;还有学者从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的角度着手,就开展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的方式、途径提出了新的对策。多元的研究视角,丰富了我国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的研究,对推动我国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的发展有积极的意义。二是研究内容集中。十年来,虽然国内学者就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所做的研究角度多元,但是内容则相对集中。在搜集到的文献资料中,有相当比例的研究集中在我国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现状的研究,指向的是当前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有相当一部分的研究与改善我国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的具体措施与对策有关。这对我们在中小学教育实践活动中改进学校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升学校安全教育的实效性具有较强的现实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二)十年来国内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研究存在的问题

第一,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不够统一。到目前为止,关于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概念的界定我国还没有一个比较清晰、权威的界定,这就导致在研究中出现“名同实异”的现象。从现有的研究中可以发现,一些学者研究的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是交通安全教育;一些学者研究的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是食品安全教育;还有一些学者研究的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是防灾减灾安全教育。此外,由于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概念内涵与外延的不统一,学者们在研究时所涉及的范围也不同。我们认为这不利于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相关研究的开展,需要在日后的研究中加大对其的关注力度。第二,缺乏对“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的元研究。十年来国内学者对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做了较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其现状的调查,对其存在问题的分析以及对改善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措施的探讨上。但就“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是什么,它的内涵与外延是什么,它的内容应该包括什么,它的研究范式应该是什么等问题的研究成果并不多,有些内容甚至还未曾涉足。对“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的元研究对规范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的研究,促进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研究的发展,提高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研究的质量有着基础性的作用。而这方面的缺失,导致我国学者在开展研究时概念不统一,内容不一致,范围差距大,不利于我国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的发展。第三,研究方法单一,实证研究相对不足。从已有的研究成果可以看出,十年来国内学者对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的研究方法比较单一,大多数研究是经验、说理之谈,是学者的个人分析,且内容相近、观点相似,主观性较强。实证研究只有为数不多的几篇硕士论文,其他研究主体几乎很少有人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在这种情况下,必然导致关于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的研究与实际联系不够紧密,实践性和可操作性也不够强,就改善我国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措施的研究而言,其缺少很强的针对性。第四,研究内容不够全面和具体。首先,目前中小学生处在信息时代、网络时代,大都开始使用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对其开展信息安全教育以及网络安全教育是必要的也是重要的。然而,国内学者关于“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的研究几乎未涉及到信息安全教育、网络安全教育这些内容。长久以来我国的中小学性安全教育也是缺失的,这导致很多问题,不利于中小学生的发展。《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在中小学开展性安全教育,但在实践中并没有得到推行或推行的不够理想。我们认为性安全教育作为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的组成部分,应该得到重视,对其研究有利于推动中小学性安全教育的发展,有利于我国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的完整。其次,现有研究不够具体和深入,集中表现在对改善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的措施研究上。学者们在这方面的研究多是宏观层次上的强调,并没有有效说明具体怎么做、为什么这样做等问题,致使所提对策不具有实践操作性。第五,研究主体单一,研究质量有待提高。目前我国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的研究主体多是一线教师、教育管理者、社会交警或消防部门的工作人员。在学术界并没有形成一支具有较高水平、稳定专业的研究团队,高校和科研院所等研究单位的相关研究人员参与到此项研究中来的寥寥无几。就研究成果发表情况来看,发表在权威及核心期刊上的成果也很少,这从侧面说明国内在此领域研究的成果质量还有待提高。

四、国内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研究展望

第一,廓清基本概念。研究者对“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概念的不同理解会使所讨论的问题简单化或者复杂化,也易于造成理论表述和研究主题的模糊不清,影响研究的有效开展。因此,今后的相关研究首先要对“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的含义做出更为深入的分析,以保证相关研究能够在同一个层面上进行对话。第二,研究方法多样化。今后研究者要突破当前以文本分析、经验说理为主的方法,多做实证研究,创新研究方法。要克服过去单调化、简单化的倾向,使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的研究不仅仅停留在整体的抽象分析层面,更要走进教育现场,深入教师、学生的教育生活情境中了解其复杂性与真实性。这样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的研究才能得到实实在在的发展,其研究质量才会提高,研究的可信度才会增强。第三,研究主体多元化。一线教育工作者、教育管理者等研究者的参与,使我国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的研究现实性和实践性更高,是此项研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教育理论工作者的理论研究也是必不可少的,他们的参与可以规范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的相关概念,夯实理论基础,从而使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的相关研究更好地开展。因此,今后高校和教育研究机构的相关研究人员应该参与到此项研究中来。只有研究主体的多元参与,才能从多视角、多层面对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进行研究,才能真实、准确地揭示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探讨改善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的对策。第四,研究内容全面化。今后要拓宽研究范围,将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所涉及到的内容全部纳入到此项研究中来,推进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更全面地发展。要关注当前的社会现实尤其是中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对目前几乎未涉足的信息安全教育、网络安全教育、性安全教育等给予充分的重视,弥补相关研究的空白,从而推动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研究的充实。这有利于我国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内容的全面化,有利于中小学生掌握更全面的、符合时代特征的安全知识。此外还要加强对农村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的关注,以全面推动我国中小学学校安全教育的发展。

作者:王等等 薛瑞英 单位: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西南大学教育学部

参考文献:

[1]王世鹏,甘新东.安全教育要让学生终身受益[J].河北教育,2006(4):24.

[2]宋洋,王雪松.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现状分析与改进策略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3(2):155-161.

[3][21]李开勇,冯维.我国中小学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J].现代教育科学,2009(5):86-87.

[4]陶海.寄宿学生安全教育探析[J].新西部,2014(14):122.

[5][17]欧文姬.应试教育归因下学校安全教育的异化[J].小学德育,2010(6):9-11.

[6]蔡之青,陶渊博,徐培全.安全教育三维设计的基本架构[J].科学咨询(决策管理),2010(7):107.

[7]刘畅.中小学安全教育目标的构建与实现条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08.

[8][13][14]孙盼想.江西省潘阳县S农村小学安全教育的现状调查及对策探讨[D].江西:江西师范大学,2012.

[9]曹海永.莫让制度管理成为安全教育的软肋[J].教学与管理,2010(5):6-7.

[10]王霞.学校安全教育制度———现代学校制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元素[J].教育与教学究,2010(11):19-21.

[11][16]王玉政.中小学安全教育现状与问题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1.

[12][20]易丹.重庆市义务教育阶段校园安全教育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9.

[15]周定平.关于我国中小学安全教育的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2007(2):24-25.

[18]顾世如.中小学安全教育的内容与实施[J].教学与管理,2013(5):16-18.

[19]史鹏霜,麻稳炎.关于中小学生安全问题的思考[J].时代教育,2013(17):229.

[22]牧兰.内蒙古农村中小学校安全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以巴彦淖尔地区为例[D].重庆:西南大学,2011.

[23]杜德栎.安全教育素质是教师必备的素质[J].教学与管理,2011(6):43-45.

安全与教育论文范文11

【关键词】体育 生命安全教育 关系

一、生命安全教育的概念

学校的生命教育是一个新的课题,目前有很多学者研究这个新课题,一般来说,学者们认为生命安全教育就是教育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理解生命和创造生命价值,提高生存能力、生命质量的教育活动。而国外的专家们认为生命安全教育主要是针对教育学生远离毒品、暴力、自杀等等教育。而本文探讨的生命安全教育,包括生命教育和安全教育。一方面,要教会学生合理躲避自然灾害,他人伤害、交通事故伤害、食品安全等等,另一方面,要学会正确引导学生的心理,让学生心理健康成长,要让学生学会生命的觉醒与提升,注重生命意识的养成,注重生存技能的培养。

二、我国生命安全教育的存在问题

国外的生命安全教育发展的很早,由美国学者杰·唐纳·华特士在1968年提出,并且他希望借此唤起人们对生命的热爱,消解生命的威胁,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性。国外的生命安全教育很关注健康、关怀生命,这种观念也逐步在全球得到推广,上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教育必须教会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在随后的研究中,学会生存、生命安全教育的意识被日益强化,并逐步纳入一些国家的学校教育体系之中。

我国与发达国家的生命安全教育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例如,在应急避险能力教育的认识水平和实践程度上,国外的研究与实践比较科学和系统,已经成为整个国民教育的一部分,而我国还处于探索阶段,突出表现为理论化、教条化、零散化和形式化等特点。这种非常态的、非系统的践行方式与我们的教育观念、教育体制、认识水平有着很大的关系。尽管我国总结了不少应急避险的内容与方法,但在实践途径上还是摇摆不定,难以找到一种凑效的根本路径。随着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复杂变动,这种状况必然造成更加严峻的后果。

三、体育与生命安全教育的联系

体育与生命安全教育是有着密切联系的,生命安全教育尤其是应急避险能力训练,与学校体育之间有着本质的联系。从本质上讲,两者都是需要身体身体操作性,通过身体运动完成任务,在动态绎中获得健康和生命的尊严,在协作和拼搏中实现人生的价值;从目标上来说,学校体育的领域目标下的一些内容标准与生命安全教育是一致的。体育的学科特点决定了学校体育最能实现生命安全教育的目标和任务。从学校体育的角度讲,体育教育可以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基本活动能力,尤其是对身体器官系统的发育与成熟,形成健康的体魄、改善大脑与神经系统的灵活性、均衡性,提高反应能力等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学校体育的教学环境也为生命安全教育提供强有力的支持,通过体育的情境教学模拟锻炼各种应急避险技能;并且学校体育师资无疑是避险技能训练自然的优秀组织者与引导者。

四、学校体育教学推行生命安全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1.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生命教育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这也是学校体育教育中倡导的并且与体育教学中“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相契合的。“以人为本”生命教育理念是在体育教育过程中重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以改善教育效果的理论基础,要求学校体育教育唤醒、弘扬个体内在潜能的发展。当前的学校体育教育内容上和教育观念上,都缺乏对生命教育理念的认识。体育教育变成模式化的训练,压抑学生个性和生命发展的多样性,使学校体育教育缺乏生命力和感召力。学校应当回归体育教育的本性,以“以人为本”融入到学校体育中来。“以人为本”和“健康第一”思想都是学校体育功能的本质要求,无论从学校体育教育的起源,还是发展的动力而言,都源于生命,这都要求学校体育功能要实现向生命的回归。

2.建立优秀的体育教育教师队伍

体育教师应当担当起对学生进行生命安全教育的权利和义务。体育教师要当好生命安全教育的倡导者、组织者、实施者。首先得要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学习基础理论知识,学习体育教学课程技巧,在科学合理组织教学、上好每堂课的基础上,避免课内出现安全事故,同时需要掌握并传授大量与生命安全教育方面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因地制宜地开展生命安全教育。

3.合理利用体育教学实施生命安全教育

安全与教育论文范文12

[关键词]文化;文化安全;儿童教育;多元文化教育

在全球化的语境中,文化安全成为越来越引人注目的话题。普遍的断言是,发达国家凭借其政治经济的优势,有意无意地通过文化帝国主义或后殖民主义的策略,威胁着发展中国家民族文化的安全。为此,我们要“抵制西方文化霸权,维护中国的文化安全”[1]。作为文化自卫措施,“学校教育应承担起向青少年一代传承民族文化传统,阐释民族文化精神,促进民族文化认同,提升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和自信心的使命”[2],“儿童发展的文化安全应成为国家安全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3]。毫无疑问,提出文化安全问题进而思考包括儿童教育在内的各种文化自卫策略,是十分重要和及时的,对此笔者无意否定。但我们也应该看到,有关文化安全的想像存在着诸多误读,这些误读可能导致文化安全的言说者狭隘的文化民族主义倾向。因此,本文提出“文化安全误读”这个话题,以期为文化安全的研究提供多侧面的理解,并为儿童多元文化教育价值观的确立进行合理辩护。

一、有关文化安全的想像

“文化”和“安全”本来是两个相安无事的概念,但全球化的语境建构了两者关系的想像空间。为了讨论文化安全的误读问题,对文化安全怎样被想像进行梳理是必要的。

有关文化的概念见仁见智。英国学者威廉斯曾说过“文化”一词是英语语言中最复杂的两三个词之一。[4]1871年,英国人类学家泰勒首次对文化进行定义,“文化是人类以社会成员的身份习得的复合性整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格和其他一切能力和习惯”。[5]英国文化人类学家马林诺斯基发展了泰勒的定义,认为“文化是一个有机整体,包括工具和消费品、各种社会群体的制度宪纲、人们的观念和技艺、信仰和习俗,无论考察的是简单原始还是极为复杂发达的文化,我们面对的都是一个部分由物质、部分由人群、部分由精神构成的庞大装置”。[6]从此,文化成为一个包容性十分广泛的用语。从狭义上说,文化是诸如价值观、道德、知识、信仰、艺术等精神层面的人类成果的总称。本文主要从狭义层面讨论文化安全。

“安全”指的是行为主体在自己生活、工作或对外交往的各个方面能够得到或保持的一种不受侵害、免于恐惧、有保障感的状态。[7]这一用语原本更多的是在政治领域使用,传统政治领域的安全观主要是指民族或国家的、领土等不受外来势力的威胁、侵略和破坏,其核心是军事安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尤其是冷战结束以后,“安全”与“文化”连用而构成的“文化安全”一词逐渐成为讨论的热点。

综观我国当下有关文化安全的想像,我们可以发现,学者们在认识“文化”和“安全”问题时由于立足点各异,因而众说纷纭。

1.对文化安全关切的内容的想像范围广泛

文化安全所关切的内容何在,是学者们想像文化安全问题的主要思路。

有的学者对文化安全的想像以社会政治制度的安全为核心,兼及意识形态、价值观、行为习惯乃至思维方式的安全,范围广泛。他们认为,文化安全是指一个国家能够独立自主地选择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抵制其他国家试图用意识形态和以意识形态为指导的政治、经济和民主模式强加于本国的做法,防止其他国家的文化对本国人民文化生活的渗透,保护本国人民的价值观、行为方式、社会制度不受干涉,保护文化的民族性,保护民族的自尊心和凝聚力,并用必要手段扩大本国文化的影响。[8]

有的学者着眼于精神层面的文化安全,认为文化安全是指本国文化的精神形态不受别国不良文化形态的影响与伤害,保持本国文化固有的继承性和民族性。[9]

有的学者突出主流文化价值观的安全,认为文化安全是指一个国家的文化价值体系,特别是主流文化价值体系免受来自内部或外部的文化因素的侵蚀、破坏和颠覆,从而能很好地保护自己的文化价值传统,在自主和自愿的基础上进行文化革新,吸收和借鉴一切对自己有利的文化价值观念和文明生活方式。[10]

有的学者从文化主体行为方式的角度讨论文化安全的内容,认为文化安全是对文化主体生存权利的保护,是主体文化自觉和自信的一种表现。在内容上,文化安全既包括文化主体进行文化创造、文化管理、文化传播和文化交流等的独立自,又包括文化主体对文化价值、文化传统、文化制度和文化行为等的继承权和选择权。[11]

2.对文化安全的成因和救济策略的想像各异

在界定“文化安全”时,论者普遍设想外来文化因素的“渗透”“入侵”“改造”“控制”“颠覆”“取代”等是造成文化安全问题的原因,因而相应的救济策略应该涉及“保护”“反渗透”“反控制”“反颠覆”等内容,“针对文化霸权对本国人民生活的渗透、入侵和控制,通过反渗透、反入侵和反控制来保护本国人民的价值观、行为方式和社会制度的完整性、独立性和延续性”。[12]

总之,学者们对文化安全的想像就是:由于种种交流或接触(“渗透”“入侵”“改造”“控制”“颠覆”“取代”等形式)的原因,外来的或异域的文化因素有意或无意地影响到本土文化(主要是政治制度、意识形态、价值观念、风俗习惯、行为方式等),因此面临威胁,或者被破坏、颠覆,或者被改造、取代,或者被边缘化,失去主流地位,相应的救济策略是反颠覆、反破坏、反渗透。上述想像,思路虽然呈线性般清晰,但有关文化安全的这种线性式想像的合理性并没有得到有效的说明。

二、对文化安全的误读

笔者认为,对文化安全问题的这种线性想像,源于对文化安全问题的某种误读。所谓误读,指的是言说者对文化变革所持的一些错误的或不完善的观念。

1.对本土文化与异域文化交流的误读

文化安全论者关注的焦点之一是,在同异域或外来文化的交流、接触中,由于外来文化的影响,本土文化会被边缘化、颠覆、破坏、取代。客观地说,这种担忧不无道理,本上文化在外来文化的冲击、渗透下发生变化,面临生存威胁,这是一种可以理解的想像,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因交流而发生的异域文化的影响一定是消极的、破坏性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的,我们不能把文化的交流与接触误读为影响文化安全的祸根。

第一,文化的交流不能被误读。同异域文化的交流是本土文化得以发展的动力之一。在西方,从古希腊到文艺复兴,欧洲各民族文化的相互交流和借鉴形成了今天西方文化的基础。英国著名哲学家罗素在1920年来华演讲时指出,“过去已经多次证明,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里程碑。希腊学习埃及,罗马借鉴希腊,阿拉伯参照罗马帝国,中世纪的欧洲又模仿阿拉伯,而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则仿效拜占庭帝国。”[13]可见,文化的发展离不开本土文化与异域文化的交流。没有交流,闭关自守,本土文化非但不能安全,反而会走向衰落,我国清代中后期的历史就是明证。

第二,不能忽视文化的自我保护机制。文化一旦生成,就如同自然环境那样,具有自我净化的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它能自我消化、自我化解外来的威胁和挑战。这主要是因为文化的主体(包括个体、民族、国家在内)在面对异域的文化“文本”时,不是被动地接纳、复制,而是主动地解读、理解。从当代海德格尔、伽达默尔等人开创的哲学解释学观点来看,文本的意义是由读者赋予的,或者说要受读者前理解立场的影响,因此,读者不是在复制文本的意义,而是在创造意义。从这个角度看,当本土文化遭遇外来文化时,它不是完全被动地接受外来文化,而是对异域文化有个主动解读、选择的过程,任何外来文化的登陆都必须经过主体的洗礼。那种认为外来文化必然颠覆本土文化,或者本土文化在异域文化面前一定弱不禁风的想像,是对文化自我保护机制的忽视。

因此,各种形式的文化交流不是对文化安全的威胁,而是对文化发展的推动。另外,文化本身也具有一定的自我保护机制,并非逆来顺受,不加分析地对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交流的结果表示悲观,一概视为文化不安全,这种想像的理由是不充分的。

2.对主流文化价值变与不变的误读

对文化安全的另一个想像是,本土文化遭遇外来文化后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这种变化就是文化不安全的表现。似乎只有一成不变的文化才是安全的文化,果真如此吗?

首先,能否找到一种永恒不变的“主流文化”是值得怀疑的。任何民族、任何国家的文化都是变化的,所谓的主流文化、主流文化价值观其实是不断建构的。以最能代表中国文化的儒学为例,从孔子算起,儒学至今已有两千五百余年的历史了,在漫长的岁月里,儒学随着社会的变化与发展,先后出现了以孔子、孟子、荀子等为代表的先秦原始儒学,以董仲舒为代表的两汉政治制度化和宗教化的儒学,以程、朱、陆、王等为代表的宋明清时期的性理之学的儒学,与西方民主、科学思想交流融通的近代新儒学等分支。不变的是“儒学”的名称,作为儒学的文化内涵,实处于不断的变革之中。由此可见,在讨论文化安全问题时,要想以一成不变的“主流文化”为依据,需相当谨慎,因为所谓的“主流文化”可能只是一个模棱两可的幻影。

其次,如果不持绝对的相对主义立场,那么,也应该肯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自有其独特可辨的文化身份,这种身份往往是其变化中的不变之身。也就是说,虽然不变的“主流文化”不存在,但变化着的某种“主流文化”还是可以辨认的。主流文化在吸纳、融合异域文化发生变化以后,并不会变成本土文化的“他者”,仍然会是本土文化的“在者”。这就是为什么关于文化安全的担忧自古就有,但单纯因为文化变革的原因而造成主流文化莫可明辨的例子并不多见的原因。

文化的变和不变相依相生,如果执著于所谓主流文化的绝对不变,并用主流文化是否变化作为文化安全的晴雨表,则是对文化安全的又一误读。

3.对文化安全的相对性和伴生性的误读

有关文化安全想像的另一个问题是,文化安全似乎产生于并解决于一种孤立的语境中,论者普遍忽视文化安全的相对性和伴生性。所谓文化安全的相对性和伴生性,是指文化安全问题的产生和解决不是孤立的,往往是伴随着国力的衰落、的丧失、领土的分割等传统安全问题的产生而产生的,并且要依靠这些问题的解决而解决。如果忽视这一点,孤立地讨论文化安全问题是没有意义的。

文化是人类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的结果,伴随着政治、经济等社会活动而产生。当然,现实的人类社会生活也会受其既有文化形态的影响,但这不能改变文化和社会生活、社会实践的基本关系。当一个国家或民族实力强盛、政治稳定时,其文化固然也会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但没有生存之忧,它可以凭借其坚实的文化土壤吸纳、化解异域文化的影响;相反,当一个国家或民族经济落后、政治不稳、疆域不保、沦丧时,其文化就会面临现实的安全和生存的考验。在人类历史长河中,诸多古代文化,正是伴随着其民族或国家的消亡而消亡的;中国近代所面临的文化安全问题也直接源于西方的坚船利炮对我国国家和领土完整的威胁。因此,从文化安全的保障来看,单单从文化着手只是一种途径,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增强国力,确保国家、领土、军事等传统安全领域的安全,只有如此,才能从根本上确保文化安全。

当然,本文讨论文化安全想像的种种误读,并不是要否认文化所面临的安全问题。恰恰相反,清除这些误读是为了更好地认识文化安全问题。

三、警惕狭隘的文化民族主义,提倡儿童多元文化教育价值观

1.警惕狭隘的文化民族主义

从上文的分析可以看到:基于文化交流的误读,对文化的交流设限就会变成顺理成章的文化保卫策略;对主流文化变与不变的误读,容易对文化变革产生恐惧心态;忽视文化安全的相对性和伴生性,很难使我们的思考摆脱“乌托邦”色彩,从而把文化和文化安全的重要性抬高到不适当的位置。这些文化安全误读的后果导致文化上的狭隘民族主义思想轻而易举地获得了舆论和政策的青睐。这一结果直接关乎儿童教育的价值选择,不利于对儿童的培养。

所谓民族主义,是指“一种为了一定人群的利益,获得并保持自治、统一与认同的意识形态运动。”[14]民族主义植根于历史之中,具有社会保持和认同的功能,它往往是一种政治上的需要。理性的民族主义有利于民族和国家的稳定与发展;极端的、狭隘的民族主义则往往盲目排斥和否定其他民族,容易变成社会动荡的根源。当代全球的恐怖主义、地区冲突,绝大多数都源于狭隘的民族主义倾向。文化上的狭隘民族主义往往是打着民族文化身份认同与坚持的旗号,过分强调民族文化间的差异,把民族性看作是文化的惟一属性,试图用本民族文化的差异性、特殊性排斥其他民族文化的差异性和独特性,形成彼此间的相互对抗。这种文化壁垒对于民族文化的发展有害无益。

尽管不少文化安全的言说者注意到了对文化安全问题的讨论与狭隘的文化民族主义的关系,他们“强调民族文化安全不是狭隘的民族自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尊,更不是文化保守和文化守旧”。[15]但是,检视当下有关文化安全的文本,那种“抵制国外的……文化”“提倡……文化”的思维方式频频出现,已经很难让人在文化安全策略和狭隘的文化民族主义之间划清界限了。因此,在文化安全问题的讨论中,我们必须警惕狭隘的文化民族主义倾向。

2.儿童教育价值的选择:多元文化教育

在有关文化安全问题的讨论中,我们不仅要警惕狭隘的文化民族主义,而且要通过提倡儿童多元文化教育价值观,从另一个角度思考文化安全问题。

伴随着技术进步和交流的日益频繁,各民族文化和谐相处,包容共存,文化的多样性日益凸现。有学者断言,“文化多样性可能是人类这一物种继续生存下去的关键。”[16]2001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三十一届部长级会议通过的《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进一步强调,文化多样性对人类来讲就像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物平衡那样必不可少。既然文化多样性是未来人类生存的保障,那么无疑也应该是文化安全必须给予考量的要素,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只有尊重和确保文化多样性,才有民族文化安全可言。

儿童教育对于确保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而要使儿童教育能够促进文化多样性的发展,有利于文化安全,就必须在儿童教育价值的选择上确立多元文化教育取向,而不是种种以正当名义为借口的狭隘的文化民族主义取向。

多元文化教育是一种教育价值取向,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目前在欧美方兴未艾。[17]多元文化教育是指在民族、文化多元的社会,允许和保障各民族文化共同平等发展,尊重差异,维持文化的多样性。

关于如何开展儿童多元文化教育,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1)确立文化多元的教育目标取向。面对当今文化全球化和多样化并存的格局,民族文化安全的保障不仅取决于儿童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和坚持,而且取决于儿童对“他者”文化的理解、接纳和尊重。只有对其他民族文化的尊重和理解,才有各民族的和谐共存,本土文化的安全才有根本保障。因此,儿童教育目标应该体现文化多元的要求,培养世界式的中国人,而不仅仅是中国式的中国人。我国现代著名幼儿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在1948年提出的“做人、做中国人、做世界人”的抱负,理应成为今天文化安全背景下儿童教育目标的理想选择。

(2)以多元文化的观点选择教育内容。从文化安全的角度看,儿童教育内容不仅要立足于本民族的文化传统,从本民族固有的语言、价值观、信仰、习俗、道德、文学艺术等文化资源中组织教育内容,而且要充分注意不同民族的文化资源,从中选取材料,增强儿童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和尊重,培养文化多元的意识。从文化多元的观点看教育内容的选择,我国当前有关英语学习热、国外动漫热以及西方价值观学习的种种议论并不完全妥当,至少不全面。问题的实质不是这些来自异域文化的教育内容过多,而是立足于本土文化资源的儿童教育内容开发不足。所以,我们不能简单地用减少或限制国外文化教育内容的方法来确保文化安全,只能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通过逐步加大本土教育内容的开发来消除文化安全的担忧。

(3)全纳教育是多元文化教育组织策略的必然选择。全纳教育要求教育不分种族、性别、阶级、阶层和身心健康等方面的差异,平等地向所有人开放。这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兴起的国际性教育思潮。全纳教育不仅是一种教育理念,更是一种组织方略。在多元文化教育的组织中,让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儿童共同生活和学习,使他们直观地体验文化多元的生动性,感受其他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可以有效地达成儿童多元文化教育的目标。

我国多元文化教育的模式仍然处于探索阶段,希望本文粗浅的思考有助于儿童多元文化教育的开展,进而有助于以开放而非闭锁的心态消除人们对“文化安全”的担忧。

参考文献:

[1]赵英臣.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文化安全.兰州学刊,2004,6

[2][10]石中英.学校教育与国家文化安全.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11

[3](15]秦金亮.全球化背景下儿童发展的文化安全,幼儿教育,2004,7-8

[4]特瑞・伊格尔顿.文化的观念.方杰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

[5]泰勒.原始文化.连树声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

[6]马林诺斯基,科学的文化理论.黄剑波等译.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5

[7]王逸舟舱综合安全.世界经济与政治,1998,4

[8)张冀,齐长安.网络化时代中国文化安全面临的冲击和对策.社会主义研究,2001,4

[9]了晓.文化安全:国家安全的深层主题.国家安全通讯,1999,8

[11]李金齐.全球化与我国文化安全.哲学研究,2005,1

[12]王公龙.文化与文化安全.探索与争鸣,2001,9

[13]罗素.一个自由人的崇拜.北京:时代文艺出版社,1988.8

[14]安东尼・D・史密斯.全球化时代的民主与民族主义.龚维斌,良警宇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181

[16]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报告2000:文化的多样性、冲突与多元共存.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