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病毒工作报告

病毒工作报告

时间:2022-10-19 15:39:40

病毒工作报告

病毒工作报告范文1

按照县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相关要求,结合我局疫情防控工作职责,现将近期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开展情况向督导检查组的各位领导作以简要汇报。

一、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安排情况

及时传达和学习了省市县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相关会议精神和工作要求。确立了以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为组长、分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为副组长、具体业务人员负责的职责机制,有力有序推进各项工作。

二、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开展情况

1.及时做好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台账。通过精准摸底,发改系统新冠病毒疫苗应接人员共60人,其中包括发改局全体干部和粮食企业工作人员。六月底完成两针剂接种51人,未接种的主要为未居住在白河的退二线领导。自七月开始,对前期未接种的9人进行进一步逐一政策宣传和积极引导,截至目前除2人因为身体原因,不宜接种以外(都有诊断证明或住院记录),其他7人均进行了第一针接种,第二针接种时间均还未到。另外,通过积极宣传引导,发改局1名60岁以上返聘工作人员也完成了两针次接种。

2.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疫苗接种工作。对于各级疫情防控指挥部门的通告、工作指南等文件和知识,通过张贴信息、网络转载、座谈学习、发放单页等形式对全体干部和帮扶包联的群众进行了宣传教育,动员60岁以上、12至17岁等更广泛的群众参与疫苗接种工作中来。

三、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

1.对本单位工作人员和来访人员,落实了测体温、查验健康码、疫苗接种标识码、戴口罩、1米线距离等防控措施,每天开展单位区域消毒消杀和卫生清理工作,对相关信息进行了记录。

2.积极组织机关工作人员和粮食公司职工开展了疫情防控及疫苗接种知识培训。

3.储备口罩1000个、消毒液15瓶、酒精20瓶、洗手液20瓶,防控物资充足。

病毒工作报告范文2

一、施工情况描述与复工计划 工程名称:郑州市白沙园区象湖生态c 区成湖工程(水利和景观 绿化)施工 建设单位:郑州市郑汴开发建设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河南省水利勘测设计研究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 建基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 中铁七局集团郑州工程有限公司 河南水建集团有限 公司 郑州市白沙园区象湖生态工程C 区成湖工程位于郑开大道以南、 杨桥东路以东、前程路以西、永盛西路以北,设计湖底高程78.5m, 主要建设内容为湖体开挖、周边回填和贾鲁河堤防填筑、节制闸及景 观绿化等,总面积约73.48 万,绿化面积为55.18 万,水域面积 为18.3 万,总投资约2 亿元,其中水利0.8 亿元,绿化1.24 亿元。

象湖生态工程C 区成湖工程被定为郑州市第三批重点工程,关系到贾 鲁河全线贯通及全段河道防洪度汛工作。

复工计划工作安排: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拆除5#闸室缝墩模板;

6#闸室底板绑扎钢筋;

7#闸室边墩及缝墩钢筋绑扎。

二、工作目标 普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治知识,提高项目部项目部成员的自我 防护意识;

完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信息监测报告网络,做到早发 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及时采取有效的 防控措施,预防和控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和蔓延。

区成湖工程施工。三、工作方针和原则 项目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工作遵循预防为主、常备不懈、坚 持四早(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的方针,贯彻统一领导、 分级负责、反应及时、措施果断、依靠科学、加强合作的原则。

四、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工作领导机构和职责 具体职责:(一)负责对项目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报告工作的督促与检 (二)负责与卫生行政部门共同组织开展项目部有关人员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 工作相关知识的培训:

(三)协助同级卫生行政部门制定项目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 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与报告工作相关要求或规范;

(四)加强与卫生行政部门的沟通,及时了解项目部新型冠状病毒 肺炎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

五、项目部职责 (一)负责建立、健全项目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现、收集、汇总与报告管理工作制度、预案;

(二)指定项目部负责人汤存贵负责本单位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因病缺勤等健康信息的收集、汇总与报告 工作;

(三)协助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本单位发生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调查和处理,接受教育行政部门与卫生 行政部门对项目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督 促、检查;

(四)负责组织开展对本校全体人员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治知识 的宣传教育;

(五)项目经理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 告的第一责任人,并指定专人作为项目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等突 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人(以下简称项目部疫情报告人)。

1、项目部疫情报告人的设置要求 项目部疫情报告人为汤存贵;

工作要认真负责,责任心强;

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相关知识;

2、项目部疫情报告人职责 在项目经理的领导下,具体负责本单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 和疑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工作。协助 本单位建立、健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 发现及报告相关工作制度及工作流程;

定期对项目部成员的出勤、 健康情况进行巡查;

负责指导项目部成员的晨检工作。

六、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预防措施1、正确佩戴口罩等防护用品,防护用品由项目部统一采购;

2、项目部成员非必要时尽可能避免与有呼吸道疾病症状(如发 热、咳嗽或打喷嚏等)的人密切接触;

3、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掩住口鼻;

用肥皂和清水或含酒精洗手液清洗双手,不用脏手触摸眼睛、鼻或口;

将用过的纸巾立刻扔进封闭式垃圾箱内;

4、保持工作场所室内不断的通风换气;

不要随地吐痰,可以先 吐在纸张上,在方便时再把它扔进封闭式垃圾箱内,在自己咳嗽或打 喷嚏时,用纸巾将口鼻完全遮住,并将用过的纸巾立刻扔进封闭式垃 圾箱内,防止病菌传播;

5、密切关注发热、咳嗽等症状,出现此类症状一定要及时就近 就医。

七、项目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监测 项目部建立由项目部成员到疫情防治工作组、到项目部疫情报告 人、到卫生行政部门领导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现、信息登记与 报告制度。项目部建立项目部成员晨检(量体温)、因病缺勤病因追 查与登记制度。项目部疫情防治组员发现项目部成员有新型冠状病毒 肺炎早期症状、疑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人以及因病缺勤等情况时, 应及时报告给项目部疫情报告人。项目部疫情报告人应及时进行排 查,做好记录。

晨检应在项目部疫情报告人的指导下进行,由疫情防控工作组组员对早晨起床的每个项目部成员进行观察、询问、体温量测,了解项 目部成员健康状况。发现项目部成员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早期症状 (如发热、咳嗽、腹泻、呕吐等)以及疑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人时, 应当及时告知项目部疫情报告人,项目部疫情报告人要进行进一步排 查,以确保做到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人的早发现、早报告。项目部保 留晨检记录本、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报告记录本。

(二)因病缺勤 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应当密切关注本班项目部成员的出勤情况,对 于因病缺勤的项目部成员,应当了解项目部成员的患病情况和可能的 病因,如有怀疑,要立即报告给项目部疫情报告人,并做好记录。项 目部疫情报告人接到报告后应及时追查项目部成员的患病情况和可 能的病因,以做到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人的早发现。

(三)出现以下情况的项目部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1、在同一班级,1 天内有3 例或者连续3 天内有多个项目部成 例以上)患病,并有相似症状(如发热、咳嗽、腹泻、呕吐等)或者共同用餐、饮水史;

2、当项目部发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或疑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 人时;

3、个别项目部成员出现不明原因的高热、呼吸急促或剧烈呕吐、 腹泻等症状时;

八、应急措施 一旦项目部发生群体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采取以下应急措施:

1、疫情报告 项目部成员发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人或疑似新型冠状病毒肺 炎人时都应立即向当地防疫站报告。

当地医务人员对可疑病人进行首次诊治,并上报项目部有关领 导。项目部领导根据病人病情程度,指派项目部疫情报告人2 小时内 向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逐级上报。任何人不得瞒报、谎报、缓报疫情。

一经发现将视情节后果追究责任,直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应急措施 对疑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病人,在明确诊断前,安排在指定 场所(医务室)进行医学观察隔离,不能确诊的,应送当地指定医疗机 构诊治。

经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者, 应及时予以隔离治疗,隔离期限根据医学检查结果确定。

对引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传播的可疑物品要进行封存,控制传 染源,切断传染途径,防止疾病扩散,等待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来检测 和处理。

对被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新型冠状病毒 肺炎病人污染的场所、物品,项目部防疫领导小组指导相关工作人员 做好消毒处理。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人或疑似病人密切接触者,项目 部按照防疫站要求集中隔离。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人在医院接受治疗时,未经项目部和防疫站人员同意,任何同学、同事不得前往探望。

停止一切生产生活活动;

加强对校门的出入管理,控制人员的 进出。

项目部在接到当地政府、中心校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有关重大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预警报告后,应立即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 件应急预案》。应急预案启动后,各级领导和全体教职员工应按预案 规定的职责要求,立即到达规定岗位,听从指挥。

项目部领导发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人后,采取积极的措施,让 项目部成员了解情况,稳定项目部成员的情绪,安定人心,维护项目 部的稳定,树立战胜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信念。

九、善后处理 1、要积极稳妥、深入细致地做好善后处置工作,项目部要做好 病人及其家人的安抚工作;

要配合和协助有关部门做好疫病防治、调 查和环境污染消除工作;

要形成详细的疫情报告。

2、执行国务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项目部将对在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控制和医疗救治中有突出表现的项目部和个 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病毒工作报告范文3

【关键词】食物中毒;调查处置;三亚市

【中图分类号】R155.3+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2)10-0075-02

为了进一步做好食物中毒事故的调查处置工作,不断提高食物中毒的调查、处置水平,现对三亚市近年来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食物中毒发生情况及调查处置中常见问题进行探讨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希望对以后食物中毒调查与处置工作具有一定的实际指导意义。

1 调查处置常见问题

1.1食物中毒报告不及时: 报告不及时的原因: (1)接诊医疗单位未履行法定报告义务; (2)消费者缺乏用法律保护自身利益的意识不知道报告或是想通过私了获取更多的利益,在私下协商不成的情况下才举报; (3)经营者为了维护自身信誉往往也愿意私了而不报告; (4)国家现行法律法规对发生食物中毒事故法定报告单位不履行报告义务并无严格的处罚措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也仅对“发

生重大食物中毒事件”规定了报告程序和法律责任。

1.2病例定义难于确定: 在《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技术处理总则》(GB14938―94)中,对食物中毒的诊断标准作了明确规定[1],而未明确食物中毒患者的诊断标准, 再加上患者不能提供客观数据,夸大病情,虚报腹泻次数等,最终导致中毒人数难于确定。

1.3调查对象不全面: 在食物中毒的调查中,没有按照流行病学的方法(病例-对照调查)进行调查,有的调查人员仅调查病人进餐情况,不调查同餐进行食未发病者的情况,缺乏足够的样本数量。

1.4个案调查资料不全面: 在收集个案资料和填写个案调查表时,往往只重视病人怀疑的中毒餐次的食谱调查,而忽视中毒前72h的食谱和中毒症状、体症的具体情况,有时还不注意收集病人的临床检查、治疗及效果等相关资料。

1.5调查取证过程中存在问题: (1)治疗单位取证:当疾控工作人员赶赴患者救治单位调查采样时,患者多已用药,呕吐物、排泄物的采样已失去意义,检验结果不能准确为定案提供依据;(2)案发单位取证:案发单位没有保护好现场,尤其是没有留样或剩余食物已销毁,导致无法采样或采样阳性率大大降低,失去意义;(3)患者取证:近年来食物中毒多发生于家庭聚餐,在调查中,经常发现有患者在家中自行服药现象较多,接报后采样已失去意义[2]。

1.6样品收集不全,中毒病因难以确定: 食物中毒病因由多种因素组成,因此,采集的样品也应由多种成分组成。包括:中毒食品、可疑中毒食品,病人的呕吐物、排泄物及血液等,中毒场所被污染的工用容器、环境的涂抹样,留样食品、剩余食品及原料,食品操作人员肛拭子等有关样品。

1.7实验室检测手段落后: 由于实验室检测技术、设备滞后,多起食物中毒无法取得实验室诊断数据,再加上没有取得充实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无法定案。

综合以上几点原因,即使在病人的吐泻物中检出致病菌,有时也很难确定为该致病菌引起的食物中毒,这就给确定中毒病因及确认中毒餐次、肇事单位带来了一定的难度[3]

2 建议

病毒工作报告范文4

关键词:门诊梅毒患者;性病服务包;干预效果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慢性、系统性性传播疾病,其可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等途径传播。自20世纪80年代,梅毒在我国重新出现,90年代末以来,全国梅毒报告病例数明显增加,流行呈现快速上升趋势[1]。如何控制梅毒感染,是当前必须重视的问题。我院自2012年12月以来,对门诊梅毒患者免费发放性病服务包进行干预,同时对其干预效果进行研究分析,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2年1月~11月,我院门诊共收治门诊梅毒患者19例,其中男性9例,女性10例;Ⅰ期梅毒患者7例,Ⅱ期梅毒患者3例,隐性梅毒9例;平均年龄41岁。2012年12月~2013年11月,我院门诊共收治门诊梅毒患者28例,其中男性11例,女性17例;Ⅰ期梅毒患者6例,Ⅱ期梅毒患者14例,Ⅲ期梅毒患者1例,隐性梅毒7例;平均年龄47.25岁。选取2012年1月~11月的19例患者为对照组,2012年12月~2013年11月的28例患者为干预组,两组资料无差异。

1.2方法

1.2.1由专人负责对门诊梅毒筛查人群的姓名、性别、年龄、联系方式进行询问、登记。

1.2.2筛查结果出来后,由检验科专职人员将阳性患者的姓名通知保健科相关工作人员。

1.2.3保健科相关工作人员根据患者的姓名,查找其联系方式,通知本人来我院皮肤性病科就诊。

1.2.4接诊医师对患者进行诊治的同时,填写好联系卡,将性病服务包免费发放给患者,并进行相关健康教育,做好性病服务包发放的登记工作。

1.2.5保健科相关工作人员根据性病服务包发放登记情况进行定期电话随访,追踪其使用情况以及疾病治疗、相关疾病知识知晓等情况,并进行相应的健康教育。

2 结果

见表1。

3 讨论

3.1梅毒的高危人群包括 性病患者或曾经感染过性病者、男性多个性伴者、女性性工作者、孕妇、娱乐场所从业人员、男同性恋者以及吸毒者等,他们的年龄、文化层次各不相同,所以接受梅毒宣传教育的程度差异很大,不能从根本上控制梅毒的传播流行。

3.2梅毒的流行情况 据卫生部数据显示,1999年全国报告梅毒病例80406例,年发病率为6.50/10万;2009年全国报告梅毒病例327433例,年发病率为24.66/10万,发病率年均增长14.3%。1997年先天梅毒报告病例数为109例,报告发病率为0.53/10万活产数;2009年报告病例数为10757例,报告发病率为64.41/10万活产数,发病率年均增长49.2%。

2010年第1季度江西省性病疫情分析报告中,本季度报告梅毒发病率全省平均为2.88/10万,发病率较2009年同期上升幅度全省平均为10.34%。5种性病(淋病、梅毒、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呈现缓慢下降趋势,其中梅毒和生殖器疱疹出现上升。

3.3目前国内梅毒综合防治工作现状 在我国各地梅毒综合防治工作中,多数措施为"健康教育和安全套推广"等一级防治措施,其效果报导很多。作为"早期发现、规范治疗、密切随访、性伴管理"的二级防治措施对梅毒患者的干预效果尚缺报导。

3.4性病服务包对门诊梅毒患者干预的作用及现实意义 性病服务包内含、联系卡、健康教育处方。可以直接阻断梅毒的传播途径,联系卡方便了医生与患者之间的联系,健康教育处方为患者提供了书面的宣传材料,三者结合,不仅使梅毒患者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规范治疗,其也能得到及时有效的预防与治疗。因此,研究分析性病服务包对门诊梅毒患者的干预效果,为今后梅毒综合预防工作,将提供有力的理论基础,对推动梅毒二级预防措施的实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病毒工作报告范文5

(2020年2月6日)

一、工作目标

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妥善处理学校突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事件,确保学校师生员工的健康与生命,保证正常的教育教学和生活秩序,维护学校和社会稳定。

二、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和上级关于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相关文件。

三、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鱼台县育才国际学校学校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四、工作原则

坚持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科学应对、快速反应,以人为本、生命至上,预防为主、及时控制的工作原则。以普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治知识,提高广大师生员工的自我防护意识为中心,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确保师生生命健康安全和学校教育教学秩序稳定。

五、机构职责

学校成立由董事长张鹏和校长张友斌担任组长的突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具体负责落实学校突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做好与地方卫生健康部门的联络沟通,配合地方疾控部门做好相关工作。

其主要职责包括:在卫生健康部门指导下,依据当地政府和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学校突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事件应急预案,制定本校的突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事件应急预案;建立健全应对突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事件的工作责任制度,建立主要领导负总责与分管校长具体抓的责任制,并将责任分解到部门、落实到人;明确并落实突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事件的信息报告人;具体实施对突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事件的应对与处置工作,配合卫生部门对事件原因进行调查;及时向县教体局和卫生健康等有关部门报告学校突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事件的进展与处置情况。

六、事件分级标准

根据《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结合当前疫情实际,突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事件按严重程度,从高至低划分为特别重大(Ⅰ级)、重大(Ⅱ级)、较大(Ⅲ级),其中Ⅲ级为出现发热、咳嗽、无力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症状患者;Ⅱ级为出现疑似病例;Ⅰ级为出现确诊病例。

七、信息报送

学校建立畅通的信息传输渠道和严格的信息上报机制,完善快速应急信息系统。

(一)信息报送原则。一是迅速。学校应在第一时间(1小时内)向县教体局和卫生健康部门报告,不得延报。二是准确。信息内容要客观详实,不得主观臆断,不得漏报、瞒报、谎报。三是直报。发生Ⅰ级(特大)事件,除了向县教体局和卫生健康部门报告外,可直接报市教育行政部门。事件情况发生变化后,及时续报。

(二)信息报告时限及程序。责任报告人为学校指定的信息报送人员。

1.初次报告。学校发生突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事件后,应在第一时间(1小时内),向县教体局和县卫生健康部门进行初次报告。

特别重大(Ⅰ级)突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事件,学校可以直接报告市教育行政部门。

2.进程报告。Ⅰ级和Ⅱ级突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事件处置过程中,学校每天应将事件发展变化情况报告县教体局。

Ⅲ级突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事件处置过程中,学校应及时将事件发展变化情况报告县教体局。

3.结案报告。事件结束后,学校应将事件处理结果报告县教体局。

(三)信息报告内容。

1.初次报告内容:事件发生时间、发生地点、患病人员症状、患病人数、事件经过、可能的原因等。

2.进程报告内容:患病人员治疗与病情变化情况、事件控制情况、造成事件的原因、已经或准备采取的整改措施。

3.结案报告内容:事件处理结果(包括事件性质与发生原因)、整改情况、责任追究情况等。

八、预防措施

(一)坚持校内所有人员每日体温“晨午两检制度”。填写体温登记表。学生或教职工一旦出现发烧、咳嗽、腹泻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不得带病上学、上班。

(二)坚持“因病缺勤登记追踪制度”。班主任填写因病缺勤登记追踪表。追踪学生体温、病情变化情况,发现可疑病例及时报告。

(三)落实“消杀记录制度”。加强校园各类场所(包括教室、宿舍、餐厅、办公区、音乐室、舞蹈室、阅览室、电脑室、实验室等)的消毒与通风,保持空气流通,保持室内外环境卫生整洁。公共上课场所(如音乐室、舞蹈室、电脑室)要求一批学生进去消毒一次,并填写消杀记录表。

(四)掌握校内所有人员动态情况,严格落实去向追踪制度。

(五)疫情防控期间,不组织师生参加各类大型集体活动,不安排师生外出活动。

(六)加强师生健康知识教育,打喷嚏时要主动掩住口鼻,及时洗手,落实手部卫生,配备洗手液或肥皂,推行七步洗手法,佩戴口罩,加强体育锻炼等提高防病能力。

(七)开展心理疏导、心理咨询工作。

九、应急处置

(一)发热处理流程

在晨午两检中,对体温高于37.3℃,或有疑似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症状(如咳嗽、咽痛、胸闷、呼吸困难、乏力、恶心呕吐、腹泻、结膜炎、肌肉酸痛等)的患者,由班主任带至临时隔离点,并第一时间逐级上报,学生交由临时隔离点进行管理。校医应佩戴N95口罩、无菌手套,穿上防护服,注意个人保护,把患者置于单间,避免交叉感染。具体管理内容包括:①复测体温。②询问健康状况,主要询问有无不明原因发热或咳嗽、气促、腹泻、结膜炎、乏力等症状;发病前14天内有无武汉市等有本地病例持续传播地区的旅行史、居住史;是否曾接触过以上地区的发热或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有无聚集性发病或与确诊病例、感染者的接触史。③做好病人的详细信息登记(包括姓名、性别、班级、家庭住址、学生及家长的联系电话、体温、接触史等),通知应急处置办公室。学校应急处置领导小组组长在半小时之内掌握此情况。

学生带至临时隔离点后,学校立即通知相关医院接诊,由专门救护车送至医院诊治。

教职工如出现发热,值班领导立即通知其家属护送去医院。

(二)疫情报告流程

启动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学校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加强校内的疫情通报。发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应在第一时间报告学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应急处置领导小组,由领导小组向上级部门报告相关情况。

(三)应急处置措施

根据疫情,分三个等级处置:

1.报县教体局备案:①如发现1例疑似病例,可对疑似病人所涉班级暂停集中上课。②相关师生在家进行医学观察2 周后,如无新发病人或疑似病人,可再行复课。

2. 报请县教体局批准:③发现1 例临床诊断病例或2 例以上疑似病例后,对该班级及相关班级实行停课。

3.县教体局报请县人民政府批准后,实行全校停课,并及时报告上级教育行政部门:④学校有多名师生感染并临床诊断病例(2 例及以上),

(四)采取停课措施的班级,应合理调整教学计划、课程安排和教学形式,做到教师辅导不停、学生自学不停。

(五)对新型冠状病毒病人到过的场所及用过的物品,迅速、严密、彻底地做好全面消毒工作。

(六)配合上级有关部门做好流行病调查及善后处理工作。

(七)积极做好学生心理健康工作。

十、善后与恢复

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完成后,工作重点应马上转向善后与恢复行动,争取在最短时间内恢复学校正常秩序。

一是尽快恢复学校正常教学秩序。对因传染病流行而致暂时集体停课的,必须对教室、阅览室、食堂、厕所等场所进行彻底清扫消毒后方能复课;因传染病暂时停工停学的教职工和学生,必须在恢复健康并经有关卫生部门确定没有传染性并出具有效的病愈证明后方可返校。

二是根据调查结果,对导致事件发生的有关责任人或责任单位依法追究责任。对于玩忽职守,疏于管理,造成学校卫生安全事故者,学校将视情节轻重给有关责任人以相应处分,触犯刑律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三是认真做好或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做好受到突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事件损害的相关人员的善后工作。

四是对突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事件反映出的相关问题、存在的卫生隐患问题及有关部门提出的整改意见进行整改。

十一、应急保障

一是信息保障。学校要建立健全并落实突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事件信息收集、传递、报送、处理等各环节运行机制,完善信息传输渠道,保持信息传输设施和通讯设备完好,保持通讯方便快捷,确保信息报送渠道的安全畅通。

二是物资保障。学校建立处置突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事件的设施设备(临时隔离点在学校西大门南端门卫室,备用隔离点在南教学楼一楼东端第一口教室)、防护用品(口罩现备1200只、防护服等)、消毒药品储备(现备50千克),为妥善处置突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事件提供物资保障。

三是资金保障。学校应急资金纳入统一预算,保证突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事件应急处置所需。

四是人员保障。加强卫生队伍建设,定期开展突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事件防控的专业知识培训,为应急预案的启动提供人员保障。

五是培训演练保障。学校应配合卫生健康部门,组织开展应急演练。

病毒工作报告范文6

幼儿园传染病应急预案1为进一步做好我园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工作,确保我园的正常教学秩序,保障全园教师和幼儿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规范(试行)》、《北京市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园实际,制定本预案。

一、工作目标:

确保对我园可能出现的或已经出现的各类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采取及时有效的控制措施,防止疫情蔓延,保证全园教师和幼儿的身体健康和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工作原则

贯彻落实防治传染病的有关法律、法规,本着“科学预防、依法管理、分级负责、快速反应“的工作原则,全面落实“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的工作要求,周密计划,精心安排,实现对传染病的可持续控制。

1、统一领导

突发传染病应急处理工作的开展,我园坚持在我区教委和区妇幼保健院、疾控中心的领导下进行。

2、预防为主

我园保教结合严格做到向教师、家长和幼儿宣传普及预防各类传染病卫生防病知识,提高幼儿、教师、家长的防护意识。保健医和各个班级教师每天对幼儿进行晨、午、离园检查,保证一个也不能漏检。每天统计在园出勤率,有病儿的患病登记记录等。儿童未入园,当天了解儿童情况,教师在交接班做详细记录。

各班保育员严格执行幼儿园的通风、卫生、消毒制度;幼儿被褥、玩具、毛巾每天阳光消毒;食堂工作人员严格执行幼儿园的餐具、用具消毒制度、食堂环境卫生、个人卫生。幼儿园公共卫生区、楼梯扶手、门帘、公用卫生间内等每天有保洁员高师傅负责用84消毒液消毒。保健医加强日常监测,及时采取有效防控措施,各个班级做到及早发现、及早报告,一旦发现迅速切断传播途径,预防传染病的蔓延。

3、分级控制

我园依据上级确定的各类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的范围和趋势,明确对传染病事件管理。幼儿园采取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

4、快速反应

我园建立疫情监测和预警机制。一旦发现疫情,立即采取行动。

三、组织领导

我园成立传染病疫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

组长:(园长)

负责幼儿园传染病应急工作的领导协调。

副组长 :(副园长)

负责传染病突发事件的疫情报告、疫情控制的具体指挥。负责后勤保障,如消毒药品等后勤保障工作。负责各班级、后勤日常卫生检查、环境卫生整治、消毒、灭四害及我区有关部门要求采取的疫情控制措施

王红岩(副园长)

负责组织和安排各个班教师对幼儿进行传染病健康知识的教育,抓住这一契机,提高幼儿关注自身的身体,出现问题学会用语言向成人表达自己的感受。合理安排各个班级户外活动,保证每天2小时的户外体育活动时间。

成 员:

专职保健医:马立华

兼职保健医:郭玉华

专兼职保健医:负责各年龄班幼儿晨、午检、因病缺勤监测的培训、数据汇总及传染病突发时的园内报告工作。以及健康教育(幼儿、教职工、家长)、班级、食堂工作人员的卫生、通风、消毒检查等工作内容。

各班班组长(或教师):负责幼儿晨午检、因病缺勤监测的具体实施和数据上报,落实本班级幼儿传染病的疫情和疑似病例上报保健医控制措施。

各班保育员:负责本班级通风、卫生、三餐、幼儿被褥、玩具、毛巾每天消毒等具体工作。

食堂工作人员:负责严格执行幼儿园每餐幼儿餐具、用具消毒、食堂环境卫生、个人卫生制度。

保洁员高师傅:每天负责用84消毒液对幼儿园公共卫生区、楼梯扶手、门帘、公用卫生间内等具体消毒工作。

四、应急程序

1、一般传染病突发事件

所在地区发生属于一般传染病突发事件的疫情,启动第三级应急响应。

①各班启动报告和零报告制度。班组长对当天缺勤幼儿打电话询问原因,在交接班本上及时详细记录情况。

②我园做好进入应急状态的准备,各部门落实各项防治措施。

园内如尚无疫情发生,听从教委及卫生部门的管理。

③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期间,活动室、多功能室、会议室、楼道、食堂等公共场所必须加强通风换气,并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肠道传染病流行期间,对厕所、食堂应加强消毒,并加强除“四害”工作。

④保健医贯彻妇幼保健院的工作精神,建议家长发烧、咳嗽、流鼻涕的儿童要去医院检查确诊,并及时告诉幼儿园,避免幼儿的接触与呼吸道传播传染病等。

⑤严格执行出入校门管理制度。严禁外来人员入园。

2、重大传染病突发事件

所在地区发生属于重大传染病突发事件的疫情,启动第二级应急响应。除对接触者实施控制外,全园保持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秩序。在第三级疫情防控措施的基础上,进一步采取以下措施:

①保健医指导教师负责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提高师生自我保护意识和防护能力。

②保健医指导班级保育员负责对全体幼儿每日定时测量体温,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上报园传染病防控领导小组。

③对重大传染病的密切接触者,幼儿园要配合卫生部门做好隔离、观察和消毒等工作。

④班组长对当天缺勤幼儿打电话询问原因,在交接班本上及时详细记录情况。并对患非传染病幼儿跟综询问记录。

⑤加大进出校门的管理力度,控制校外人员进入校园。

3、特大突发事件

所在地区发生属于特大传染病突发事件的疫情,启动第一级应急响应。在二、三级疫情防控制施的基础上,进一步采取以下措施:

①班组长对当天缺勤幼儿打电话询问原因,在交接班本上及时详细记录情况,对发热幼儿要加强电话跟踪,及时了解最新病情,及时上报。

②幼儿园避免人群的聚集和流动。班级幼儿和教师不串班。

③保健医负责检查指导保育员及相关人员对活动室、多功能室、会议室、食堂、厕所等场地使用期间每日进行消毒,通风换气。

4、校内疫情

一旦发生传染病流行,应在卫生部门的指导下,启动传染病流行应急预案:

②班组长、教师要立即把事件报告保健医,保健医立即报告传染病防控领导小组组长。

②园长及值班领导要立即赶到现场,统一指挥,并在第一时间报告教委(园长报告)、卫生主管部门等;并做好预情的续报工作,在传染病流行事件得到控制后,要将该事件的详细情况和处理结果向教委报告。

③保健医负责传染病流行时加强对发热症状的幼儿及时隔离并立即将发病幼儿送往医院,协助医疗部门治疗,并立即联系幼儿家长,安抚他们的情绪,取得家长的合作。

④安排卫生消毒相关事宜及后勤保障。

⑤保健医协助业务园长对教职工和指导教师对幼儿进行正确的引导,消除不必要的恐惧心理和紧张情绪,维护校园稳定。

⑥幼儿园领导和教师(非密切接触者)要坚守岗位,加强与幼儿家长的联系。

⑦突发传染病流行得到控制后,争取在最短时间内恢复正常教育教学秩序。

⑧对传染病流行反映出来的问题,要进行整改,防止事件再发生。

⑨凡是瞒报、缓报,一经发现,就要做相应的处理。

幼儿园传染病应急预案2一、 传染病应急工作领导工作小组

组 长:范 文

副组长:牛刚柱 杨广社

组 员:各班班主任

二、 传染病应急工作机构及职责

(一) 联络组:负责防治工作的组织协调、沟通联络;监督全园教师防传染病情况。

(二)预防组:落实督查全国传染病工作的报告、登记、统计、分析和传染病管理工作;指导全园教职工做好班级、园内环境、教室内的消毒工作,指导教职工了解传染病消毒隔离要求。

(三)宣传组:教职工对幼儿、家长进行防治传染病知识的普及宣传。

(四)后勤组;落实督查全园防治传染病工作的物质储备;负责防治疫情工作保障、交通、通讯等。

三、日常工作要求

(一)做好常见传染病防治宣传工作,增强师生卫生防疫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二)通过各种形式对幼儿及家长进行预防传染病知识的宣传教育,根据实际情况出好宣传专刊;利用家长会、宣传栏、告家长书等形式向家长宣传常见传染病如:流感、流脑、脑炎、禽流感、水痘等为重点的预防知识。(三)认真开展好环境卫生及幼儿用具、玩具的消毒的消毒工作。

(四)加强饮食、饮水卫生管理,严防食物中毒和传染病发生。加强食堂的管理,严格购物登记、餐具消毒、从业人员健康体检制度。严禁从业人员带病上岗。保健员每日进行消毒卫生工作检查;行政及后勤组长对每日原料进行复核验收。

(五)按规定有计划地协助医疗部门做好师生健康体检和常见传染病的预防接种工作。

(六)教育幼儿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不与传染病人接触,坚持开展每日的体育锻炼活动,保证户外活动时间。

(七)加强门卫管理,切断外来传染病源。

(八)做好预防常见传染病的必要药品等物资储备。

(九)保证传染病预防的资金。

四、应急处理

(一)发生传染病后,第一发现人立即向领导小组成员汇报,并在规定时间内向妇幼所、疾控中心报告。

(二)保健老师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将患儿隔离病送往医院。

(三)认真开展环境卫生及幼儿用具、玩具的消毒工作。

(四)加强饮食饮水卫生管理,严防食物中毒和传染疾病发生。加强食堂的管理,严格购物登记、餐具消毒、从业人员健康体检制度。严禁从业人员带病上岗。保健员每日进行消毒卫生工作坚查;行政及后勤组长对每日原料进行复核验收。

(五)按规定有计划地协助医疗部门做好师生健康体检和常见传染病的预防接种工作。

(六)教育幼儿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不与传染病人接触,坚持开展每日的体育锻炼活动,保证户外活动时间。

(七)加强门卫管理,切断外来染病源。

(八)做好预防常见传染病的必要药品等物资储备。

(九)保证传染病预防的资金。

四、应急处理

(一)发生传染病后,第一发现人立即向领导小组成员汇报,并在规定时间内向妇幼所、疾控中心报告。

(二)保健老师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将患儿隔离病送往医院。

(三)观察患儿所在班级有无发热、皮疹等症状出现,时间为21天(从确诊的最后一例病例算起)。

(四)加强每天入园儿童的晨检及午检工作,一旦发现有传染病疑似病例,及时隔离,并做好疫情报告。

(五)加强与缺勤儿童的联系,每天了解缺勤原因,以便及时采取预防措施。

病毒工作报告范文7

关键词:传染病;发病率

为了解姑苏区法定传染病的流行和分布规律,从而为及时有效的采取相应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现对姑苏区2012 年法定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 1 资料来源

疫情资料来源于2012 年《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人口资料来源于姑苏区统计部门。

1. 2 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和EXCEL2003 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 1 疫情概况

2012年通过网络直报系统报告的法定传染病 16 种 3481例,报告发病率为341.34/10 万,比2011年下降10.48 %; 死亡6例(艾滋病5例、菌阳肺结核1例) ,报告死亡率为0.59 /10 万,病死率为 0.17%,。其中甲类传染病无发病和死亡报告。乙类传染病报告 10种1782例,死亡6例,报告发病率为174.74/10 万,比2011年下降20.84%; 报告的病种为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细菌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猩红热、百日咳、淋病、梅毒、疟疾; 丙类传染病报告6种1699例,无死亡病例,报告发病率为166.60/10 万,比2011年上升0.44 %,报告的病种为手足口病、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感冒、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其他感染性腹泻。2012 年未发生爆发疫情。法定传染病中发病率居前5位的传染病为手足口病、梅毒、病毒性肝炎、其它感染性腹泻病、流行性腮腺炎,共计报告发病2841例,占传染病发病总数的81.61%。见表1。

表1 2012年姑苏区前5 位传染病发病情况

2. 2 流行特征

2. 2.1 人群分布

年龄分布:发病率最高的年龄组为0-4岁,发病率为2690.91/10万。性别分布: 男性2093例,发病率为405.06/10万; 女性1388例,发病率为275.9/10万; 男女比为 1.47∶1; 死亡病例6例全为男性。职业构成比: 以散居儿童、幼托儿童、家务及待业为主,分别占总发病数的26.98%、14.77%、14.36%。见表2。

表2 2012年姑苏区传染病按年龄发病情况

2. 2.2 地区分布 全区 17个街道均有发病,发病率居前三位的是城北街道、白洋湾街道、石路街道分别529.63/10 万、526.32/10 万、488.98/10 万。见表3.

表3 2012年姑苏区传染病按街道发病情况

2. 2. 3 按月分布

以5-7月发病构成比较高,分别为12.47%、13.88 %和10.63 %; 占总发病的36.98%; 其他月份的构成比在4.80% ~9.02%之间。见表4.

表4 2012年姑苏区传染病按月发病情况

2. 3 各类传染病发病率及构成

肠道类、血源及性传播类、呼吸道类、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其它传染性疾病分别为1634例、1377例、468例、1例、1例,分别占全年传染病发病总数的46.94%、39.56%、13.44%、0.03%、0.03%。

2. 3. 1 肠道传染病

全年报告发病1634例,报告发病率为 160.23/10 万,比2011年下降9.61%。其中手足口病1124例,其他感染性腹泻286例,细菌性痢疾154例,戊型肝炎46例,未分型肝炎16例,伤寒和副伤寒7例,甲型肝炎1例,分别占肠道传染病68.79%、17.5%、9.42 %、2.82 %、0.99 %、0.43 %、0.06%。

2. 3. 2 血源及性传播疾病

全年报告发病1377例,报告发病率为135.03 /10万,比2011年下降15.68 %。其中乙型肝炎 186例,丙型肝炎44例,梅毒 897例,淋病184例,艾滋病66例; 分别占血源及性传播疾病的13.51%、3.20%、65.14%、13.36%、4.79%。

2. 3. 3 呼吸道传染病

全年报告发病468例,报告发病率为45.89/10 万,比2011年上升2.86%。其中肺结核163例,流行性腮腺炎 241例,流行性感冒40例,猩红热16例,风疹7例,百日咳 1 例; 分别占呼吸道传染病的34.83 %、51.5 %、8.55 %、 3.42%、1.5%、0.21 %。

2. 4 主要传染病分析

2. 4.1 手足口病

全年报告1124例,其中重症病例39例,无死亡病例,发病数居法定传染病首位,占法定传染病报告总数的32.29%,占肠道传染病发病总数的68.79 %。报告发病率 110.22 /10 万,比2011下降12.93 %。全区17个街道均有病例报告,无爆发疫情和聚集性病例; 全年各个月份均有病例报告,4—7 月份为发病高峰,共发生病例715例,占全年发病总数的63.61 %; 病例主要以4 岁以下散居儿童和幼托儿童为主,共计936 例,占发病总数的83.27 %,男性多于女性,男女发病率之比为1.52:1 。

2. 4.2 梅毒

全年报告发生897例,发病率为87.96/10 万,比2011年下降23.53 %。其中Ⅰ期梅毒176例,Ⅱ期梅毒376例,?Ⅲ期梅毒9例,隐性梅毒310例,胎传梅毒26例。人群分布: 病例主要集中在20 岁以上年龄组,其中20 ~ 29岁年龄组发病最多(286)例,占全年发病总数的31.88 % 。职业分布以家务及待业和服务性行业为主,共613例,占全年发病总数的68.33%。男性多于女性,男女发病率之比为1.02∶1。

2. 4.3 病毒性肝炎

全年报告293例,发病率为28.73 /10 万,比2011年上升9.81 %,其中乙型肝炎 186例,戊型肝炎46例,丙型肝炎44例,未分型肝炎16例,甲型肝炎1例。乙型肝炎发病数最多,占病毒性肝炎发病总数的 63.48%,其中慢性病例132例,急性29例,未分类25例,说明我区的乙型肝炎大多是老病例和慢性病例,新发病例并不多。全区17个街道均有发病,无较大的地区差异;职业分布以工人和离退人员为主,共107例,占全年发病总数的36.52%;20 ~ 49岁青壮年为发病高峰,共158 例,占发病总数的53.92%, 10 岁以下发病较少( 2例) ; 男女发病率之比为1.46∶1。

2. 4.4 流行性腮腺炎

全年报告241例,发病率为23.63 /10 万,比2011年上升86.21 %,占呼吸道传染病的50.97%。病例主要以10岁以下幼托儿童和学生为主,共124例,占发病总数的51.45%。全年均有发病,5-7月份为发病高峰,共发生病例119例,占全年发病总数的49.38%。男女发病率之比1.25:1。

2. 4. 5 其它感染性腹泻病

全年报告286例,发病率为28.04 /10 万,比2011年上升3.7 %,。病例主要以1岁以下散居儿童为主,共209例,占发病总数的73.08%。全年均有发病,10-12月份为发病高峰,共发生病例155例,占全年发病总数的54.20%。男女发病率之比1.69:1。

3 讨论

从全区的发病情况来看2012年无甲类传染病报告,报告发病率比2011年下降10.46 %,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率比去年下降20.84 %、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率比去年上升0.44%。辖区传染病发病率居前5 位的病种为手足口病、梅毒、病毒性肝炎、其它感染性腹泻病、流行性腮腺炎,合计发生2841例,占总传染病发病数的 81.61 %,揭示了辖区今后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重点。

辖区手足口病流行季节为4—7月份,年龄分布主要集中在4 岁以下儿童,所以我们在平时的工作中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要求做好手足口病监测工作,加大人群防病宣传力度,特别是幼托机构、学校要认真做好晨检监测,各医疗单位应实行分诊、专诊,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

梅毒等性病发病率维持在较高水平,发病主要集中在青壮年人群,这主要与现今整个社会环境及人群性观念的变化有关,导致人群的随意和放纵而使得该病感染机会增大。所以应继续强化全国艾滋病防治示范区工作,加强高危人群的干预措施,大力提倡、宣传安全,同时对高危人群及重点人群广泛开展性病筛查,性病防治与妇幼卫生、计划生育及社区相结合。

病毒性肝炎的预防控制仍是我们工作的重点,主要是乙型肝炎( 占病毒性肝炎的 63.48%),须继续全面落实全国重大公共卫生乙肝防治项目工作,提高青壮年乙肝疫苗接种率,积极开展相关乙肝的母婴阻断工作,同时继续加强儿童计划免疫工作。

流行性腮腺炎比2011年上升86.21 %,占呼吸道传染病的50.97%。年龄分布主要以10岁以下儿童为主,接种疫苗是预防该病的有效手段,应提高相关疫苗的接种率,从而保障儿童的健康成长。同时加强幼儿园和学校卫生工作,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降低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风险。

病毒工作报告范文8

我们本次评测的重点有两个,第一卡巴斯基开放空间安全解决方案加强版在企业网络中的部署能力,以及对安全部署后的管理能力。第二是实际的病毒攻击和挂马测试等,该测试将在服务器和工作站端同时进行,以检测这款产品的远程保护和远程清除能力。

卡巴斯基开放空间安全解决方案是一款集多个产品线组成的安全解决方案,能够为工作站,服务器、网关等网络终端提供安全保障,甚至其安全保障还延伸到了手机安全策略,不过我们本次测试由于环境局限,并没有对手机部分进行测试。

针对本次卡巴斯基开放空间安全解决方案加强版的测试。我们特别搭建了测试环境和测试平台,参与测试的有5台工作站和1台服务器。并且搭建了千兆的网络环境和Intel AGN标准无线网络环境,将测试平台部署成网络,连接外部互联网的是1条10MB ADSL。再添加多个工作站即可成为一个中小型企业的网络部署结构,所以本次测试同样适用于中小型企业。

管理工具在服务器端的安装

部署卡巴斯基开放空间安全解决方案加强版首先需要在服务器端安装卡巴斯基管理工具8.0软件,管理者可通过该软件对网络内的任何工作站进行安全管理。这是卡巴斯基开放空间安全解决方案加强版的核心部件之一。

制作卡巴斯基一键安装包是部署的核心工作,管理者在该处即可完成网络设定,规划好工作站网络结构。通过制作多功能多分类的卡巴斯基一键安装包分发到制定工作站,完成复杂网络的部署。

工作站的部署与安装

卡巴斯基开放空间安全解决方案应对于中小型企业的部署有三种方式:

一、通过网站方式或文件共享方式进行部署安装:

二、通过管理端的网络推送方式进行部署安装;

三、通过拷贝文件的方式进行分发的本地安装来完成部署;

总的来看,以第一种方式来进行部署安装是最为方便的。第二种方式部署管理性强,比较适用于异地安装;第三种方式最为常见,但不适用于大批量工作站的部署;三种方式各有优劣。

卡巴斯基开放空间安全解决方案加强版提供的三种解决方案可以完成从中小型企业到大型企业的部署工作,甚至会议安全部署与赛事部署都可以轻松解决。还有一种面向域的不是方式,这种方式更适合有独立域的企业完成部署,其复杂程度要高过以上介绍的三种方式,故我们在本文中就不在进行介绍。

卡巴斯基管理工具应用

既然要管理多台工作站,那么对于管理者而言就要制定安全管理策略,卡巴斯基管理工具8.0内置了标准的管理策略,并且管理者还能够具备自定义安全管理策略。部属和组任务,完成对加入管理组的工作站的管理。

保护Windows工作站中可以查看到部署的计算机饼状分布图,能够显示准备执行计算机,正在执行计算机、执行成功的计算机和执行失败的计算机并能够查看执行详细。管理者可编辑策略包含主动防御,反黑客,文件反病毒等策略。编辑完成后激活执行即可,管理者只需要执行策略的反馈。

组任务操作包含扫描工作站和服务器病毒,更新工作站和服务器病毒四项系统内置的任务。扫描属性上可设定扫描计划时间、扫描对象,通知、扫描到病毒后的执行状况。更新部分可为部署好的工作站更新病毒库,应用程序等。

客户端计算机中可查看到当前连接到管理服务器的状态,包含连接时间和安装状态等。

要统计庞大的工作站终端,就需要设计合理的统计报表。卡巴斯基管理工具的报告和通知标签中能够实时的显示网络运营的各项状态。包含保护状体、保护范围报告、反病毒库版本报告、外部程序报告、病毒报告、授权报告等等。管理者每次计划扫描的结果都会汇总在此,对我们用处较大的是病毒报告,大部分受感染计算机报告和回执的错误报告。

报告和通知的功能我们在此不在列举,这款软件的设计能够使繁琐的网络管理变得简单易操控。

卡巴斯基管理工具还具备数据备份、发送报告,管理工具下载更新任务工具,这些工具能够良好的维护自身的更新与运转。卡巴斯基管理工具能够对指定的单独计算机进行任务操作。

从上文的介绍来看,卡巴斯基开放安全解决方案加强版拥有方便快速有效的部署到简单易用的集中管理的特色,这对于企业应用而言非常有实用的特点。以开放部署应对网络的开放性,以集中管理闭合网络的开放性,是这款产品的最“深刻”的地方。

常规病毒样本扫描测试

常规病毒样本扫描是杀毒软件的基础,能否很好的进行快速判定和有效清除,是考核杀毒软件核心杀毒能力和技术引擎判定标准之一。我们实际测试了卡巴斯基反病毒window工作站6.0加强版在工作站软件的查杀能力,选用了一款含有141个常规病毒的数据样本包。卡巴斯基反病毒Window工作站6.0加强版能够非常好的识别出病毒,并询问对病毒文件的处理。

经过测试卡巴斯基反病毒Window工作站6.0加强版达到了99%的查杀率,常规病毒样本扫描测试效果非常好。

特征码扫描测试是检测杀毒软件扫描引擎的关键测试,它区别于常规病毒样本扫描那样有针对性,而是通过识别病毒特征进行扫描查杀,这项测试的测试结果直接影响一款产品的好坏。我们使用了100个特征码病毒的样本包进行测试,测试过程,卡巴斯基反病毒Window工作站6.0加强版能够快速的识别并进行相关询问操作。

防挂马能力测试,是检测一款杀毒软件对网页木马能否识别并拦截的测试。这对于能够访问互联网的工作站是非常有必要部属的,能够抵御来自互联网病毒的侵害。本项测试我们通过访问携带木马的网页来进行测试,访问的多个“挂马”网页卡巴斯基反病毒Window工作站6.0加强版都能都很好的进项拦截。

卡巴斯基反病毒Window工作站6.0加强版在本次测试中表现很好,识别率为100%,本次测试值得称道。

卡巴斯基反病毒Window工作站6.0加强版设计有主动防御功能,顾名思义即对计算机正在运行的应用程序进行主动的分析,以达到实时发现和查杀病毒的作用。同时还能够保护注册表不被恶意的篡改等等。

病毒工作报告范文9

艾滋病是一种慢性传染病,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即艾滋病传染源进行随访管理,是控制艾滋病病毒传播的重要措施[1]。通过规范、有效地开展综合管理,可以使更多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及时知晓自己的感染状况,改变危险行为,减少传播;使更多的感染者和病人获得必要的治疗、关怀和支持服务,延长生命,提高生存质量[2]。为探索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随访管理新模式,更有效地控制二代传播,实现国家遏制与防治艾滋病“十二五”行动计划及广西防治艾滋病攻坚工程总体目标,我们利用风险评估的方法,在广西组织实施“存活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传播风险评估及分类管理工作”。现将工作经验介绍如下。

1制定艾滋病病毒传播风险评分表

通过查阅艾滋病传播概率相关文献并结合广西所开展的艾滋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制定艾滋病病毒传播风险评分表草案。评估指标包括患者社会人口学特征、高危行为特征、健康状况、近期病毒载量和CD4检测结果等。组织专家对风险评分表进行讨论并进行预调查,根据专家意见和预调查中发现的问题对评分表进行了修改完善。风险评分表设定满分为100分,≥60分为“高危传染源”,50~59分为“次高危传染源”,其余为“一般传染源”。

2风险评估与分类管理方法

2.1风险评估

结合日常艾滋病阳性结果告知和随访工作,由经过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培训的医务人员根据风险评分表对辖区内新发现报告和既往报告现存活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进行艾滋病病毒传播风险评估,每例患者每年评估一次。

2.2分类管理

2.2.1“高危传染源”管理

对风险评估结果为“高危传染源”者列入随访管理重点人群,对其管理和随访落实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或者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具体随访责任人,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加强监督和指导,确保随访干预到位,并提供相关医疗服务信息,开展行为干预,提供咨询和健康教育、发放安全套、完成CD4检测、单阳配偶检测等。如其未进行抗病毒治疗则及时转介参加抗病毒治疗。对得分高者,增加随访和干预频次,使其增长防艾知识和技能,自觉接受抗病毒治疗,减少高危行为。

2.2.2“次高危传染源”管理

对风险评估结果为“次高危传染源”者由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安排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各干预服务平成随访管理任务,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加强督导。符合治疗条件者劝告其参加抗病毒治疗,并提供健康咨询等服务。

2.2.3“一般性传染源”管理

对风险评估结果为“一般性传染源”者由属地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各干预服务平成随访管理任务。

2.2.4动态评估管理

“高危传染源”经实施抗病毒治疗等有效干预管理后次年经风险评估结果为“次高危传染源”,“一般性传染源”者,或“次高危传染源”,“一般性传染源”次年风险评估结果转为“高危传染源”,根据上述方法进行分类管理和指导。

3风险评估与分类管理工作进展

广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012年9月下发了《关于印发<广西存活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艾滋病毒传播风险评估及分类管理方案(试行)>的通知》,组织并培训各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启动试点工作,于当年12月份对试点工作进行小结。2013年和2014年均下发通知在全区范围内实施风险评估与分类管理工作,期间各地按要求每季度上报工作报表,广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培训、督导与指导。

3.1风险评估开展情况

2013—2014年新发现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分别为10877例和9460例,开展风险评估4724例和5950例,评估比例分别为43.4%和62.9%;既往报告现存活病例分别为49990例和55172例,开展风险评估18362例和31400例,评估比例分别为36.7%和56.9%。

3.2风险评估结果

2013—2014年新发现报告病例和既往报告现存活病例风险评估结果均以“一般性传染源”为主,见表1。

3.3传染源分类管理情况

2013—2014年,高危传染源的随访比例分别为95.7%(286/299)和90.4%(283/313),抗病毒治疗比例分别为31.8%(95/299)和40.6%(127/313);次高危传染源的随访比例分别为95.3%(1045/1096)和98.0%(1246/1272),抗病毒治疗比例分别为35.9%(393/1096)和36.4%(463/1272);一般传染源的随访比例分别为93.5%(20290/21689)和98.0%(35048/35765),抗病毒治疗比例分别为56.6%(12285/21689)和67.4%(24111/35765)。见表2。

4经验与体会

为了使随访管理服务更符合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的需求,提高随访管理质量,我国的一些省份或市县进行了随访服务模式的探索和实施[3-5]。广西艾滋病流行时间长[6],报告艾滋病感染人数基数较大,相当部分感染者和病人流动性大,多外出打工,难以跟踪联系;有些感染者和病人住在边远地区,交通不便。由于随访工作量大,任务繁重,随访工作人员相对不足,影响因素多,均使得全区的随访工作受到制约。实施“存活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传播风险评估及分类管理工作”,是广西探索的随访管理工作新模式,相比常规的随访管理工作模式,突出了分类指导和突出重点原则,可以集中有限资源和优势力量强化对艾滋病毒传播能力强、传播风险大的高危传染源进行重点管理,明晰分级管理,有的放矢,在随访人力资源等不足的情况下,做到事半功倍,更好地发挥投入和产出效果。但在实施“存活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传播风险评估及分类管理工作”时也存在一些问题。由于针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进行随访检测和配偶检测是列为广西防治工作的考核指标内容之一,部分地区认为即使不开展分类管理,对于辖区内的病例不管风险如何他们也是要去追踪随访,故未能认真落实开展风险评估和分类管理工作。而此项工作是在全区范围内开展,在具体活动实施过程中难以对各地进行全面的督导和指导,部分地区在相关工作的落实和数据填报中存在质量问题。此外,在实施过程中发现,风险评分表还可以进一步完善,如部分信息可以在疫情报告数据库里获得,不需要重复收集等。因此,下一步计划对风险评分的内容和分值进行调整和完善,以使评估结果更能代表被评估者的传播风险。选取部分市县进行小范围试点实施,并加强实施过程中的督导和指导,提高工作质量。同时要制定方案进行效果评估,以观察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经属地随访、健康教育、行为干预、积极转介抗病毒治疗等分类管理后,认知、行为方面等发生的改变,评估高危传染源管理工作效果,探讨风险评估与分类管理工作对控制艾滋病二代传播发挥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琚腊红,苏斌,徐臣,等.安徽省阜阳市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分级分类管理模式[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09,13(4):431-434.

[2]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中心.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综合管理工作手册(试行)[S].2012.

[3]余惠芬,韩瑜,徐诺雅,等.以家庭为基础服务为依托的HIV/AIDS随访服务模式探索项目对随访服务质量的影响分析[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5,19(6),582-585.

[4]李自钊.河南省基于农村社区的艾滋病综合防治模式探讨[J].中国艾滋病性病,2010,16(4):408-416.

[5]黄仁国,翟庆秀,周月姣,等.广西平乐县艾滋病患者“助管结合”随访管理模式探索[J].应用预防医学,2015,21(5),357-358.

病毒工作报告范文10

在疫情防控期间,各学校应做好开学学生入学防控工作,保证师生们的健康安全。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学校疫情防控工作总结范文,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学校疫情防控工作总结(一)

面对近期武汉市等多个地区发生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根据中央领导同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根据全国和省、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会议部署要求,学校高度重视,密切关注,及时应对,强化措施,全力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现就我校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汇报如下:

一、领导高试重视,落实责任

1、为有效预防和控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科学、规范地做好卫生应急处理工作,我校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成立我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并将我校传染病防控工作责任落实到相关部门。

2、某某校长作为学校预防控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工作的第一责任人,高度重视学校卫生工作,统一思想。定期进行预防控制工作的研讨,把学校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作为当前学校重中之中工作。

3、学校建立各项工作责任制,完善考核制度,明确各人工作职表,建立疫情“日报告”“零报告”制度,保证学校预防疾病控制工作的顺利开展,截止目前,我校尚未发现感染病毒携带者。

4、严格控制进校人员,除值班人员外,其他人员一律不得入校。要求全体教职工积极做好防护工作,非必要不外出,减少出门,聚会等人员聚集活动。要求全体师生员工理性认知、科学防控疫情、不恐慌、不信谣、不传谣,不跟风,不炒作,不在朋友圈等随意转发消息或不实言论。

二、做好宣传动员,落实疫情防控措施

1、我校发放《关于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致家长的一封信》,指导家长及学生在家做好疫情防控。各班主任寒假期间通过微博、微信公众号、家长群、学生群等网络渠道尽快发放假期生活提示,开展健康教育,向学生和家长宣传普及疫情防治知识和防控要求,引导学生和家长居家或外出时做好防控。狠抓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重点环节,假期不开展大型师生聚集性活动,切实落实学校传染病防控各项要求,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治疗。

2、做好疫情防控物资的储备,我们购买了84消毒液,体温测试仪器、消毒泡腾片、口罩等防控物资。要求教师工作人员上班期间需规范带好口罩,做好自我防护。

三、推进校园环境整治

春季学期开学前,学校全方位改善学校环境卫生条件,推进教室、宿舍、食堂、运动场馆、图书馆、厕所等重点区域和场所环境卫生改善行动,做到日常通风换气,保持教室内空气流通,为广大师生创造卫生、整洁、健康、文明的校园环境。

四、强化师生健康教育

春季学期开学后,各地各校要严格落实学校传染病防控措施,做好学生晨午检、因病缺勤病因追查与登记等工作,通过多种形式开展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等传染病防控宣传教育,帮助广大师生提高防范意识、了解防治知识,引导师生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

五、做好假期值班值守

当前,春节临近,学校正值寒假,人员流动大。冬春季又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期。学校强化责任意识,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确保信息联络畅通,学校主要领导和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24小时保持通讯畅通。

六、做好开学学生入学防控工作

1、原则上不予学生提前返校。如有提前返校学生,各学院应及时向校附属医院报告,进行体温监测。开学报到期间,校附属医院、保卫处组织人员在南北区大门口进行入校学生体温监测。

2、所有学生做好居家体温监测,体温异常者,及时就诊,向学工处申请延迟返校。对于武汉籍学生或其它疫情严重的学生,凡因当地疫情控制要求无法按时返校的,可视情况办理延迟返校。

3、开学报到期间,保卫处,学校统一安排车辆将体温异常的师生转送至指定隔离场所。

4、学校每天安排医务人员前往隔离场所对隔离学生进行体温监测及相关检查和治疗,必要时转诊到定点医疗机构。

5、一旦发现疑似病人,第一时间隔离观察,并立即转诊至定点医疗机构,并报告领导小组办公室。

七、加强确诊病例学生的休学、复学管理

对确诊病例,要严格执行休学、复学管理制度,并密切跟踪其治疗情况。按照相关规定,根据传染病定点医疗机构开具的疾病证明和校附属医院签署的同意休学的意见,为确诊病例办理休学手续。根据传染病定点医疗机构开具的复学诊断证明,为符合复学条件的学生办理复学手续。要开展全校师生,尤其是确诊病例学生及其家长,隔离观察学生及其家长的心理疏导工作,及时消除其恐慌心理。

以上就是我校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总结。

学校疫情防控工作总结(二)

为了保证师生的健康,牢固树立“健康第一,安全至上”的思想,在预防全校师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传染病的发生,维护教育教学秩序稳定方面,学校做了大量的工作,采取了得力措施。为了打好这场抗击疫情的攻坚战,我校领导亲自挂帅,积极部署疫情防控方案。在广大师生们齐心协力,万众一心的努力下,学校疫情防控工作目前没有没感染人员,使我校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传染性疾病工作取得阶段性胜利。

一、提高认识,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目标

当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仍在蔓延,吉林省已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I级响应。学校领导非常重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通过办公群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上级文件精神,贯彻落实上级的决策部署,按照高度重视、全员参与、积极应对、联防联控、依法科学处置的总体要求,按照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依法防控,科学应对;分级负责,属地管理的原则,充分准备,严阵以待,认真做好各项防控工作,最大程度地减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流行对师生健康和学校安全稳定造成的危害,维护社会稳定。

二、精心组织,建立健全组织领导机构

成立了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负总责,按照某某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联防联控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加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告》和教育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方案》等相关文件要求,把学校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工作来抓,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落实到学校具体部门、落实到每个班级,认真开展学校防病防疫工作的筛查活动。

三、合理安排,采取有效的防控工作措施

1、制定方案,精心准备。认真学习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制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工作方案并认真落实。

2、加强宣传,及时预防。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宣教,普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治知识,倡导环境卫生、科学洗手等卫生行为,提高广大学生、教职员工对疫情防控的正确认识和自我防护能力。学校定期对教室、图书馆(阅览室)、教研室、宿舍等学生和教职员工学习、工作、生活场所卫生进行消毒,注意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3、建立制度,完善措施。

开学后,每日对在校学生和教职工开展晨检,仔细询问是否有发热、咳嗽、咽痛等症状。一旦发现异常症状的学生或教职工,要立即按有关规定,上报、隔离。要求其进行进一步诊治,其间不得返校参加正常教学等活动。指定专人每日负责学生和教职员工因病缺勤登记和随访工作。一旦出现学生、教职工因病缺勤,应及时了解缺勤原因,发现异常现象要在第一时间(2小时内)报告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教育行政部门。

4、畅通渠道,上报及时。

一是建立“零报告”制度。建立健全校内有关部门和人员、学校与家长、学校与教育行政部门“零报告”联系机制,完善信息收集报送渠道,保证信息畅通。二是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加强校内值班,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建立与教育部门、卫生部门信息联动机制,发现疫情及时上报并收集本地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发生信息,及时准确地进行预警。

四、开学后,搞好消毒、卫生工作,营造学生健康成长的环境

1、各班除召开“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专题班会外,还经常利用晨会、午会等时间,发动学生从了解病状、预防措施到宣传。

2、学校教职工一旦有感冒发热立即报告学校,并由校长了解状况,根据病情决定是否上报上级部门。

3、家长一旦发现孩子发烧,第一时间通知学校,先送医院(不要任其返校或要求学校送医院而造成不必要的学生间互动)

4、每日对学生个人卫生进行检查。

5、每周进行门把手、楼梯扶手、桌面等物体表面用消毒剂进行擦拭消毒;

6、进行清扫或消毒时,工作人员应戴手套,清洗结束后要立即洗手。

7、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饮食习惯,饭前便后洗手、勤洗澡。

8、告戒家长尽量少带孩子去拥挤的公共场所,特别是尽量避免与其他有发热、出疹性疾病的儿童接触,减少被感染的机会。平时要多注意观察孩子身体状况的变化,一旦发现孩子有发热、出疹等表现,应尽早带孩子到医院就诊,并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

9、每天进行零报告制度。学校有专人负责每天向教育局体卫办报告学校的情况,做到信息畅通。

10、积极开展体育活动,加强体育锻炼,保证一天的一小时锻炼时间,从而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抵抗力。

11、全校班级分别举行了以“防止肺炎”的主题班会,内容丰富,深入浅出,形式多样,收效显著。

目前乃至今后一段时间,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任务还十分艰巨,我们将在上级的正确领导下,创造条件,千方百计做好防控工作,为全面防控疫情作出贡献!

五、存在问题

口罩和消毒液等必备物资目前采购困难。

六、下阶段工作

1、继续做好师生疫情防控宣传教育工作,进一步引起全体学生及家长的高度重视。

2、上级有关部门应该加强对社会进行知识宣传,提高群众防控意识。

病毒工作报告范文11

为加强本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的时效性,及时、有效地控制和消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害,保障公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根据国务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市实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细则》、卫生部《关于实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的通知》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工作方案。

一、需进行网络直报的事项

本市实施网络直报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包括传染病疫情、食物中毒、职业中毒以及其它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本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为四种类型。

(一)传染病疫情

1.一般事件

发生霍乱散发病例、带菌者;发生新出现的或本市已消灭又重新出现的传染病确诊病人;发生乙类、丙类传染病小规模暴发疫情,即在局部范围内,在该疾病的最长潜伏期内发生急性病毒性肝炎、伤寒、副伤寒5例以上、痢疾或其它乙类、丙类传染病10例以上。

2.重大事件

发生腺鼠疫病例;发生霍乱小规模暴发疫情(5例及以上);发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疑似病例;发生新出现或本市已消灭又重新出现的传染病且有集中发病趋势的疫情(3例及以上);发生在本市已经消灭的传染病确诊病例;发生传染病菌种、毒种丢失事件;发生乙类传染病较大规模暴发疫情,即在局部范围内,在疾病的最长潜伏期内发生出血热5例、伤寒、副伤寒10例、急性病毒性肝炎20例、痢疾30例、其它乙类传染病30例及以上;发生丙类传染病、其他传染病局部流行倾向;周边省市发生特大传染病疫情。

3.特大事件

发生肺鼠疫病例;发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确诊病例;发生霍乱大规模暴发、乙类或丙类传染病流行以及鼠疫、霍乱、炭疽、天花、肉毒杆菌毒素等生物因子污染事件。

(二)食物中毒事件

1.一般事件

发病人数在10例及以上,且无死亡病例的。

2.重大事件

发病人数在30例及以上的;或者有1例死亡病例的;或者发生在学校的集体性食物中毒(10例及以上)的。

3.特大事件

发病人数在100例及以上的;或者死亡1例以上的;或者事件发生在重要活动期间的重点场所的。

(三)职业中毒事件

1.一般事件

发生急性职业中毒3人以上10人(包括10人)以下的;

2.重大事件:发生急性职业中毒10人以上50人以下或者死亡5人以下,或者发生职业性炭疽5人以下的;

3.特大事件:发生急性职业中毒50人以上或者死亡5人以上,或者发生职业性炭疽5人以上的。

(四)其它

放射事故的分类及调查处理按照卫生部制定的《放射事故管理规定》执行。

二、信息来源

本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主要的信息来源有:

1.电话信息来源。主要来自110、119、120部门电话报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

2.医疗卫生机构来源。主要来自本市各级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报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

3.事件发生单位报告。发生传染病疫情、食物中毒和职业卫生事件所在单位的报告。

4.社会来源。主要来自市民举报、报告的信息。

5.上级与相关部门。来自卫生行政部门和教育、公安、环保等相关部门转来的信息。

三、网络直报责任报告单位及职责

1.责任报告单位

发生传染病疫情后,由疫情所在地的区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调查处理,并进行初次报告;发生职业中毒事件后,由事件所在地的区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会同区县卫生监督所进行调查处理,由区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进行初次报告;发生食物中毒事件后,由事件所在地的区县卫生局卫生监督所进行调查处理,并填写《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记录单》后,用传真方式报所在地的区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由区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进行初次报告;发生不明原因的事件后,由市卫生局沪卫疾控[*]22号文件规定的牵头单位负责处理,由区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进行初次报告。

一般事件的进程报告和结案报告由区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进行,重大、特大事件的进程报告和结案报告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进行。

2.管理单位

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负责制订本市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网络直报工作技术方案,并做好业务培训和指导工作。

市、区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当指定2名以上熟悉业务,同时熟悉计算机网络知识的专业人员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网络直报人员,配备网络直报所需的设备,做到随时能够上网报告。

市、区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当经常对网络直报人员人员进行业务培训。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网络直报人员应恪尽职守,遵守职业道德规范,严格遵守保密制度,不得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系统》的用户名、密码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向外泄露;网络直报设备应专物专用,精心维护,确保正常运行。

四、报告程序及时限

1.初次报告

按照市卫生局沪卫疾控[*]22号文件的规定,负责牵头进行事件调查处理的单位,在初步调查核实公共卫生事件后2小时内,填写《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记录单》,并由责任报告单位进行网络直报。

2.进程报告

从初次报告后当天起,负责牵头调查处理工作的单位应每24小时将事故的发展和调查处理工作进程进行一次报告,填写《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程记录单》,由责任报告单位进行网络直报;事态较为严重或情况发生较大变化时要随时报告。

病毒工作报告范文12

【关键词】 学校医院;传染病防范;管理

加强学校医院传染病管理工作, 建立传染病防控体系, 及时掌握各类传染病流行态势, 预防控制各种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 将各种传染病控制在较低水平, 是高校医院控制传染病的基本目标。多年来, 吉林大学前卫校区医院重视不断加强传染病、突发事件的管理工作, 具体做法如下。

1 加强传染病防治的宣传力度, 提高传染病的防范意识

1. 1 重点在学生中开展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和健康教育活动 学校学生来自五湖四海, 四面八方, 居住集中, 一旦发生传染病可波及到学校及社会, 我们根据不同季节尤其在冬春季节组织各院系的学生骨干进行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培训。还通过各种宣传形式, 如发放宣传单、健康教育处方、张贴宣传画、宣传标语、健康教育讲座、讲课、咨询、去学生宿舍进行消毒和宣传等形式经常性的在各院系学生中广泛地进行传染病防治知识的教育。提高了同学们的防病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1. 2 加强校医院医护人员的法律法规培训 在医护人员中加强《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办法》及各种《消毒技术操作规范》、传染病的诊断标准的学习和培训, 树立和增强对传染病的防范意识, 熟悉和掌握各种传染病的种类、流行特点、诊断标准、隔离期限及防治知识等。在实际工作中争强法制观念, 认真落实各项规章制度、操作流程, 防止交叉感染和医院感染。

1. 3 加强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培训工作 在每学期对临床医护人员进行学习和培训。还对传染病诊断标准传染病报告时限、报告程序、传染病报告卡片的填写的要求进行培训。对医务人员进行院内感染、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消毒各类技术操作常规等培训。从而大大提高的全体医护人员对传染病的防范意识实际工作能力。能得心应手的应对各种传染病的发生, 及时果断地处理, 做到了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2 健全传染病防控制度, 规范传染病报告程序

2. 1 规范传染病报告程序 接诊医生发现传染病病例或疑似病例, 必须按要求和规定的传染病上报的时间和程序作好传染病的登记、检查、门诊日志登记、传染病的登记、填写传染病卡片, 送交预防保健科。预防保健科应在规定时间内进行网上直报, 并作好各种登记, 同时作好对传染病的流调和疫区的消毒工作。

2. 2 加强对传染病管理的责任 由主管院长主抓传染病的管理工作, 并明确责任分工, 保健科分管落实具体实施各项传染病管理工作, 由专人负责传染病疫情报告, 并定期下到各科室进行传染病管理的监督、检查、登记、上报及漏报的调查工作。一旦发现疫情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杜绝和减少传染病的传播和蔓延。

2. 3 落实消毒隔离工作 建立并严格执行门诊和病房各种随时消毒制度, 血源管理、污水、污物处理制度, 由专人负责医院感染和消毒隔离的监督、检查、督导工作。定期监测、自查, 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并随时接受上级疾控部门的监督检查。

2. 4 隔离门诊工作制度 坚持预分诊制度并开设隔离门诊和隔离病房, 在春、秋、冬季重点对呼吸道传染病进行筛查和隔离;在夏季重点对肠道传染病进行筛查和隔离治疗。设专门诊室、专门通道、专医护人员等七专, 从而有效地控制了传染病的蔓延同时也防止医院内的交叉感染。

3 加强院内的检查和督导

3. 1 医院成立传染病管理委员会, 组织机构健全, 构成一整套从院到各科室到每个岗位的传染病疫情及医院感染的检测报告网络, 并实行了首诊医生负责制, 建立了完整的传染病报告程序。各科室责任到人、分工明确、层层落实。做到24 h发现传染病都能及时报告、及时处理。

3. 2 定期组织医护人员, 特别是重点科室(门诊、急诊室、发热和肠道诊室、处置室、化验室、口腔科、供应室等)的医务人员业务学习, 增强防控意识, 提高实际工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