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基地建设论文

基地建设论文

时间:2022-12-02 06:31:27

基地建设论文

基地建设论文范文1

一、振兴*老工业基地离不开

良好的法治环境

在目前老工业基地改造的进程中,人们普遍重视产业结构的调整,资金和项目的引进,经济指标的提高,却往往忽略和轻视人文环境,法治环境,人的观念、意识等软环境的建设。而这些要素既能反映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成果,又对老工业基地振兴产生不可忽视的作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是各种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尽管各种要素的作用程度可能有所不同,但是我们不能忽视任何一种要素的作用。这是社会全面、和谐发展的要求。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来看,振兴*老工业基地是实现全国和谐发展的要求;在老工业基地振兴的过程中,实现经济、科技、人文、法治等的全面和谐发展,同样是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目前存在的一种倾向是,片面地认为振兴老工业基地就是振兴老工业基地的经济,片面追求经济指标,这是不可取的。

振兴*老工业基地,中央政府的支持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老工业基地要加快市场化进程,而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有赖于完备的法律、制度、政策体系,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法律、制度、政策的作用几乎无所不在。

首先,国有企业改革涉及诸多法律问题。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与国有企业的市场化改造关系密切。实践表明,构造多元投资主体,改变国有企业股权结构,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形成内部化的财务预算硬约束机制,是使企业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的重要途径。建立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是当前国企改革的核心。这场伟大的制度创新,需要充分发挥法律的规范、引导、调节和保障功能。在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实行区域经济民营化的同时,需要运用法律规范来调节政企关系。在国有资产运营、国有企业产权交易等方面,要尽快建立明确的法律制度,用法律手段保障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规范国有企业特别是小型国有企业的改制重组,制止化公为私、逃避银行债务等现象出现,切实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其次,政府职能的转变需要法律的制约。政府职能转变是*老工业基地改造和振兴中的关键一环,这个问题不解决,再好的方案也不可能取得好的效果。为此要切实解决政企不分,政府对经济事务干预过多、过深,而公共服务又严重不足的状况,把政府经济工作的着力点转到制定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制度和法规、规章等方面上来,全面提高政府工作效率,给投资者、创业者以稳定预期。政府应该维护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为优势企业的发展提供最大的空间。应进一步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贯彻落实好《行政许可法》,完善重大问题的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决策程序,增强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提高办事效率,减少对微观经济的干预,切实放开搞活企业,把政府的经济管理职能切实转到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来。各级政府制定的地方性法规、规章,其中有的不仅不能促进经济发展,甚至妨碍经济发展,妨碍振兴,应及时加以改进。

第三,大力引进民营资本涉及诸多法律与制度问题。近年来,老工业基地各级党委和政府不断改善经济发展软环境,民营经济发展很快,出现了总量和效益同步增长的可喜势头。但是与发达省份相比,老工业基地的民营经济总量小、规模小、效益不高。事实表明,振兴老工业基地商机无限,老工业基地的民营经济发展空间很大;同时表明老工业基地的国企改革、经济结构调整需要域外民营企业资本的参与。事实上,国家作出振兴老工业基地的决策后,许多南方民营企业跃跃欲试,到*考察咨询,洽谈投资,政府应予鼓励、支持和引导,并制定和完善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政策。在支持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同时,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和市场竞争的激烈,民营经济进一步发展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大型民营企业没有形成较强的核心竞争力,经营管理水平普遍较低,企业融资困难,缺少复合型人才等等,制约着民营企业进一步发展。而一些民营企业偷税漏税,产品质量不高,缺乏诚信,不正当竞争,劳资关系不协调等问题时有发生。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政府认真引导和规范民营企业的行为,运用相关的法律、法规,使民营企业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还应做到严格执法,遏止侵害民营企业权益的行为。

第四,健全就业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需法律制度的完善。老工业基地的就业问题不同于工业化过程中普遍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而需要特殊的制度与政策扶持。为解决就业再就业问题,国家已经制定出台了许多切实可行的政策。一方面要用好普惠性政策,确保税费减免、小额担保贴息贷款、就业援助、社会保险补贴等优惠政策落到实处。同时,针对老工业基地的实际情况,落实好特殊政策。在研究制定政策时,要切实把着重点放在促进人的发展方面,放在就业和有利于人们安居乐业上,强化对就业再就业工作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支持,把国家和地方的政策衔接配套起来,形成具有合力的政策制度体系。从促进社会发展、增加就业、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增强消费动力出发,推动老工业基地改造。

第五,促进社会信用制度的建设需要法律与制度的完善。实行市场经济以来,老工业基地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遇到了一系列困难,诚信的缺失就是目前所面临的困难之一。某些领域出现的比较严重的诚信缺失已经成为市场经济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重新构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诚信伦理是振兴老工业基地的当务之急。重新构建诚信伦理,就必须建立市场经济的诚信机制,完善失信的惩治机制,加大对失信行为的处罚力度,在全社会形成维护诚信的有效奖励机制。为此,应构建全国性的信用管理体系;制定专门的信用管理的法律和法规。

综上所述,振兴老工业基地有不可缺少的各种要素和条件,加强法治,实现法律规范对社会关系的有效调整,依法振兴,是加快实现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基本条件之一。只有具备良好的法治环境,才能有效保障老工业基地的顺利振兴。法治环境对老工业基地振兴的作用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保证稳定的经济运行、经济发展秩序。老工业基地振兴中的经济发展,可能有各种直接的影响因素,如经济犯罪和其他各种形式的犯罪影响振兴;违背市场规则和法律,侵害市场主体的各种民事权益影响振兴;行政机关违法行政,以作为或不作为的形式侵害管理相对人的利益影响振兴。解决这类问题有教育和管理的问题,但更重要的是法治,从某种意义上讲,只有充分运用体现国家强制力的法律,才能排除影响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各种违法犯罪因素的干扰。第二,维护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市场经济是竞争的经济,也是法治的经济。市场的竞争,应是市场主体在公平、公正环境下的竞争,只有公平和公正,才能使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地发展下去。假如没有公平和公正,情况将会如何?坑蒙拐骗,欺行霸市,市场何以存在和发展?若要实现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必须加强法治。第三,创新有效运行的机制和科学进步的制度。一方面,机制和制度的建设包括了法律运行机制和法律制度的建设;另一方面,一般意义上的机制和制度的建立和运行,离不开法治的规范和保障。

二、现实状况要求加快法治

环境建设

如何评价老工业基地的法治环境?笔者认为应当重点考察老工业基地的法治程度和水平是否与全国法治进步的程度相一致,是否与老工业基地振兴的要求相适应,主要表现为以下六个方面:①地方性法规、规章的完善程度;②行政机关是否在行政管理活动中严格执法,在行使行政权力时遵守法律、法规、规章,服务群众;③司法机关是否能准确、合法、及时、公正地适用法律,打击违法犯罪行为,化解矛盾,解决纠纷;④各级国家机关、社会团体的公职人员是否能带头遵守法律,抑制特权,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⑤广大人民群众是否能学法、知法、懂法、用法,既能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又能进行法律监督,勇于同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⑥通过法律对社会关系的实际调整,使社会主体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维护,违法犯罪行为受到应有惩治,社会关系和谐,经济发展,政治稳定,文化繁荣。

为此,笔者专门调查了*某市老工业基地改造中的上述相关问题,本文仅就其中的行政执法和司法状况进行简要评析,这可以从一个侧面提示我们,在老工业基地振兴的过程中加强法治环境建设,是我们必须重视和加强的。

1行政执法的现状分析

(1)近年来该市行政执法的改进和取得的成绩

在老工业基地改造过程中,该市各级行政执法部门正努力提高行政执法质量,消除和减少各种“低级执法”现象。近年来,在为“*老工业基地振兴”提供优质服务,创造良好执法环境的形势下,各级行政部门在行政执法体制的改革和创新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和有益尝试,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其中“同类权限”集中管辖的改革思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所谓“同类权限”集中管辖,是指将原来的两个以上行政部门对某一行政事务均可行使管辖权的管理,归口为一个部门管辖。其特点是:集中行使的处罚权范围广、项目多,执法重心下移;量化执法指标,执法行为程序化;机构精简,执法效率提高。长期以来,我国行政执法领域存在执法机构多、处罚重复、职能交叉、多层多头执法、执法随意性大等弊端。从“同类权限”的集中管辖的特点可以看出,它能解决一些执法中的“顽疾”。

(2)行政执法的问题和不足

由于历史、人们思想观念等多方面原因,一些行政机关和部门在行使执法权力和职能的过程中,出现各式各样的偏差、漏洞甚至违规违法行为。它不但背离法治的主旨和精神,损害当事人的利益,引发执法纠纷,而且还影响法律的权威和尊严,伤害民众对政府和法律的信任。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执法程序“随意化”。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行政执法均有规范的程序,但长期以来,一些基层机关的执法人员违反法定程序、胡乱执法、口头执法、以言代法的行为和随意处罚的情形比较常见。当前行政执法纠纷的另一个热点是,超越法律授权行使所谓的执法权,或者无限扩大法定的权限,严重偏离法治精神。第二,执法行为“利益化”。尽管行政执法机关财政基本实现收支两条线,极大地遏制了以法谋“钱”的行为,然而由于其中大部分单位实行按比例返还或超过基数返还的办法,即上缴的越多返还的也越多,行政执法机关的执法收入仍然与个人奖金息息相关,因此仍存在过度执法、乱执法、乱罚款等现象。还表现出在一些公共服务性、没有经济利益领域的“不作为”方面的问题。2司法现状的分析

(1)近年来该市司法改革取得的成绩

在老工业基地改造的过程中,该市的各级司法部门正积极努力工作,围绕“振兴”的主题,把工作重点放在促进发展和振兴上,努力为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振兴老工业基地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和公正高效的法治环境,司法改革已取得实质性进展,具体表现为:执行程序中的改革取得突破;审判监督中的责任体系形成;基层法院的基础工作出现新局面。

(2)司法实践的不足和问题

一是审判质量和效率仍有较大差距,审判作风上的问题尤为突出。有的法院积案仍然较多,裁判错误、人为拖延、隐性超审限、消极不作为的问题仍明显存在。出庭不准时,接待不守时,庭审不规范,精力不集中,对当事人语言粗鲁,态度蛮横,办关系案、人情案的仍大有人在。

二是审判管理监督机制仍不完善,完整科学的工作质量考评体系还没有真正形成。一些部门落实审判监督责任的规定不自觉、不认真、不敢负责任。监督体系不健全,导致质量评价参数不完整,有漏洞。

三是以人为本、优胜劣汰的竞争激励机制仍需完善创新,加大力度,持之以恒。一些法院不注重队伍的思想政治建设,不注重对优秀人才的培养和使用,对部门和单位的消极落后现象乃至违法违纪人员不敢管。

四是基础工作仍是影响法院整体水平和形象的主要问题。虽然多数基层法院的工作有了明显的变化,但对有的法院,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仍然意见较多。其主要原因不是物质装备条件差,而是领导班子的自身作用和管理水平比较低,审判的质量和队伍的廉洁文明程度比较低,在率先垂范、求真务实、真抓实干方面有一定差距。

三、加强法治环境建设应重视和

着力解决的几个问题

法治环境的改善,是一项社会性的系统工程。不仅相关国家机关、职能部门要负起责任,全社会都应积极介入。在法治环境建设中要解决的问题,有的可直接服务于振兴*老工业基地,有的虽直观看来没有直接作用,但间接作用仍不可忽视。

1努力做好地方立法工作

(1)对于国家制定的法律法规,如果原则性较强,需要制定相应的地方性法规、规章才具备可操作性的,地方人大和政府应及时制定相配套的法规、规章。此项工作做得好,既有利于国家法律制度的完善,也有利于地方的法律适用。要全面准确地理解和把握国家法律法规的原则和精神;要结合地方实际制定地方性法规和规章;要及时出台地方性法规和规章。

(2)对于老工业基地改造振兴中出现的特别的法律关系需地方立法调整的,应及时制定地方性法规和规章。如果国家法律已有原则性规定,应以已有规定为基础,适应老工业基地改造的特殊要求,制定具体的法规和规章;如果尚无国家的相关法律规定,则应以宪法和其他法律精神为指导,制定出符合宪法精神和其他法律精神的地方性法规、规章。

(3)对于国家目前尚未立法,现实又迫切需要强制性规范来调整的,深化改革过程中所出现的新的法律关系,应加以研究,适时制定出新的法规、规章。这种做法不仅有利于及时调整新的法律关系,解决矛盾和冲突,做到有章可循,还有利于为国家的立法进行有益的探索,为制定全国性的法律奠定基础。当然,此类地方性法规、规章的制定具有一定的探索性,应避免盲目性,既要探索,又要稳妥;要符合宪法精神和其他法律精神;要紧密结合地方实际,具有实际操作的可行性。

2努力建立执法、司法机关的良性工作机制

如前所述,行政机关的执法与司法机关的司法适应改革的要求,特别是为适应振兴老工业基地的要求,曾做出很大努力,也取得了相应的成绩,同时仍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应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使这些问题得到切实的解决。当前,在建立良性工作机制上,应重视解决如下问题。

(1)关于行政执法“随意化”、执法行为“利益化”的解决机制。目前行政执法领域存在的问题属“低级执法”行为,完全脱离了现代行政管理的要求,其状态的形成既有客观环境的因素,也有执法者自身利益的因素,是一定社会历史阶段的特殊现象。如何解决此类问题?笔者认为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第一,要准确限定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的自由裁量权。自由裁量空间过小,将限制行政执法行为,自由裁量空间偏大,将为随意执法创造条件,适度的自由裁量空间的规范,应是努力追求的目标。当前的自由裁量权偏大仍是主要问题,其原因主要是法规规章自身的冲突、因利益驱使所作的利己解释、长期形成的习惯影响等。

第二,要努力破除特权思想。执法机关运用权力、行使权力,较易形成特权思想,传统观念的影响也较易为特权思想寻找到根据。因此经常能看到,一些行政人员对已实施的法规、规章不严格落实,一些行政官员在不准公众抽烟的场合随意抽烟等。如果行政人员将自己作为法律的化身,那么在行政执法程序上的“随意化”也就不足为怪了。

第三,要切实加强对行政执法行为的监督。当前针对行政行为常设的监督机构有审计部门、监察部门和各级政府法制办。由于职责分工和隶属关系等原因,目前其监督作用仍很有限。因此应进一步加强这些监督机构的作用;还应加强上级行政机关对下级行政机关的监督,以及人民法院的司法监督,从法定程序上,要充分重视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作用。

(2)关于执法、司法机关的独立行使职权问题。法律赋予了执法、司法机关对行使职权的独立性,任何其他机关、团体和个人都不得干预。执法、司法机关独立行使职权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标志,也是法治建设的基本要求。只有执法、司法机关独立行使职权,才能使法律对社会关系的调整功能得到公平的实现,才能使行政、司法人员的执法、司法水平受到客观的评价。但目前干扰因素较多,如上级机关对下级机关的干预,同级其他机关的干预,某一机关内部领导的干预、部门之间的干预、同志之间的干预等,都影响司法的独立性。应当建立一种良性机制,排除干扰和不良影响。

(3)关于对司法工作人员的责任追究问题。司法工作人员在办案过程中出现的办错案的情况可能是由于各种原因,如主观恶意的枉法裁判,因业务能力较低导致的对事实认定的错误和对法律理解、适用的错误等。无论何种原因,出现错误均应承担相应的责任,只是视具体情况承担的程度有所不同罢了。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和减少错案的发生,提高办案的质量,增强社会公众对司法公正的信心。目前尽管有责任追究的制度,但作用有限,效果有限,对错案的抑制程度有限。应当建立更为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产生足够的威慑力,使司法人员谨慎从事,使他们认识到,如果出现错误,就将面对不利的后果,而不仅仅是扣发奖金了事。笔者认为,应当建立司法人员的流动机制,多渠道选拔司法人员,不称职的、出错较多的,应及时调离,转到其他岗位。

(4)关于节省诉讼成本、提高办案效率问题。目前人们对超期羁押、超审限办案的情况意见颇多。一方面,司法人员抱怨工作量大,无法按期办案;另一方面,司法人员在工作时间进行各种应酬,不在岗位的现象大量存在。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如何节省诉讼成本、提高办案效率,是必须重视和解决的问题。而解决此类问题,重要的仍然是制度和机制的建设,解决的方式也很多。其中,解决法官超审限、提高审判效率问题的方法之一是建立法官当庭裁决的机制。即改变目前的开庭、休庭、择期判决的状况,由合议庭将多数案件庭审后当庭判决。其意义主要表现为:①当庭裁决明确了主审法官的责任,有利于建立过错责任追究制度;②当庭裁决方式有利于防止人为干扰,增强裁决的公正性;③当庭裁决有利于提高审判效率,节省诉讼资源。

(5)关于加大执行力度问题。人民法院对判决的执行难,是目前的一个普遍性问题。而如果判决得不到执行,将形成恶性循环,影响法院的威信,影响法律的尊严。虽然人民法院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如在媒体上曝光、对当事人拘留等,但效果仍不明显。解决执行难的问题,仍需加强制度和机制的建设。

3进一步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增强公众的法律意识

法治宣传教育是一项长期任务,尽管近年来各级国家机关为此做了大量的工作,但还不能满足于已有成就,面对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和老工业基地改造振兴的实际,法治教育仍需加强。首先,在对教育对象的法律认知程度的评估上,应坚持客观和实事求是的态度。从总体上评价,广大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逐年增强,对法律的本质、功能和作用的理解逐渐深化,对法律的应用趋于理性。同时,不同主体的法律意识是不同的,法治教育应因人施教,突出重点。其次,在教育内容上,既要对有些法律进行重复性教育,又要注意对新颁布的法律的宣传教育。曾经进行过的教育,如宪法、刑法、民法、婚姻法等,虽然曾是法治教育的重点,但由于教育对象的不同,教育时间较久而导致有效性弱化等,对于有些教育对象,仍有继续教育的必要。对于新颁布的法律,或者修改后重新颁布的法律,应当有重点地选择与教育对象和现实社会生活关系密切的法律作为宣传教育的重点。

基地建设论文范文2

论文摘要:在阐述了目前我国护理专业人才需求现状及中等卫校护理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重要性与现实意义的基础上,通过本校护理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具体实践,对护理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目标、原则及建设内容尤其在科学构建校内外互通的实训基地和产教结合型实训基地建设方面作了全面的分析与研究。

建设背景及意义

我国护理人力资源的现状呼唤护理人才的培养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医疗卫生服务改革的不断深入,人民群众对健康的需求及对卫生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相应地对护理人才的数量、质量和结构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根据调查统计,截至2007年底,我国护士总数为147万人,占卫生技术人员总数的31.4%,平均千人口护士比例为1.113,而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已经达到3以上;我国目前的医护比严重倒置,只有1∶0.61,而全球平均医护比为1∶2.698,部分发达国家甚至超过了1∶6;我国目前平均护士床位比为0.4∶1,而世界许多国家都基本保持在1∶1以上。因此,我国护士的数量明显短缺,据此推算,至2010年,我国每年护士缺口至少在15万人。为此,国家教育部、卫生部等六部委将护理专业作为我国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技能型四大人才紧缺专业之一,制定了相关的政策措施,要求切实加大护理人才的培养力度。

加强护理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是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实训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重要手段,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指出:要加强职业院校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高度重视实践和实训教学,继续实施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计划。随着职业教育教学的改革,人们越来越体会到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也越来越认识到建设好实训基地的重要性。2008年初,教育部和卫生部在京联合召开全国医学教育工作会议,指出:“要切实抓好实践教学,加强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培养。应不断加强教学基地建设,保证临床实践的教学质量。”在前不久刚召开的2008年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工作会议暨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工作会议上,教育部周济部长明确指出:“职业教育要根据就业市场和企业的需要,改变传统的以学校课堂为中心的做法,职业教育的课堂有些要设在学校,有些还可以设在工厂车间、服务场所和田间地头。职业教育教学要走在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最前头。要把大力推行工学结合、顶岗实习作为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战略重点。”所有这一切既说明了加强护理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重要性,也为如何加强护理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指明了方向。

做优、做强护理专业实训基地是我校创建护理示范专业的重中之重实训基地建设意义重大,既是现实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又是为社会培养大批熟练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更是职教特色的体现。我校创建于1974年,护理专业是我校的传统专业,至今已培养护理人才四千多名,毕业生就业率接近100%,其中不少学生已成为基层医疗卫生单位的这生骨干。目前,在校的3000多名学生中,护理专业的学生占1/3,因此,做强、打响护理专业品牌是我校既定的办学目标。2008年将申报省示范专业,并以护理专业为龙头创建省现代服务业紧缺人才培养基地。但是,对照护理专业的培养要求及有关标准,学校现有实训场所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虽有相应的实验室、模拟练习室,但仍采取较为传统的教学模式,基本上停留在模拟操作层面上,缺少真人实境的训练。学生的教学见习实习医院难以按要求完成任务。同时,由于人们的法律意识不断增强,患者的维权意识不断提高,护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训练机会大为减少,实习的条件受到了更多限制,从而造成了学科教育要求与现实情况之间的矛盾。要改变这一局面,显然要加强实训基地的建设,通过科学地构建校内外相互沟通的实训基地来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护理专业的教学质量,实现护理人才培养的目标。

建设目标及原则

以建设三大实训基地为目标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紧紧围绕“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的奋斗目标,以创建省级护理示范专业及现代服务业紧缺人才培养基地为契机,巩固我校护理学科传统优势,构建校内基础模拟型护理实训基地、校内产教结合型护理实训基地、校外院校合作型护理实训基地三大体系建设。通过实训基地建设,更多更好地培养受用人单位欢迎、人民群众满意的实用型人才。

以三个共同发展为原则(1)校内校外共同发展原则。护理专业实训基地的构成有两个环节,即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两者缺一不可,不可相互取代。校内实训是基础、是前提,校外实训是整个实训教学的最终环节。所以我校的定位是加强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在完善校内基础模拟型护理实训基地的基础上,新建校内产教结合型护理实训基地,同时拓展校外实训基地,做到三者相辅相成,共同发展。(2)硬件与软件建设并重原则。基地建设将着重从实训基地的硬件和护理人文环境的软件设计上进行规划。硬件建设就是以工作实景为规划依据布局实训基地,同时与教学环境设计相结合做好基地的整体布局,做好实训室及实训区域的划分;实训设备、工具、材料应根据完成各实训模块任务的需要确定。软件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以护士职业能力需求为依据规划实训项目,以工作任务分析为依据开发实训模块;二是把护理人文环境建设融入基地建设中。(3)通用与实用相结合原则。由于护理专业分科较细,有较强的专科性,但在临床实际工作中,基础护理工作是开展一切工作的前提,所以实训基地建设方案的规划应以护士开展基础护理的各项工作为基础,设置无论在何级别的医院或社区或家庭都普遍通用的实训任务,从而适应不同护理岗位的共同需求。

建设的主体内容——

科学构建校内校外互通实训基地

科学构建校内校外互通实训基地是实训基地的建设关键,根据护理专业的学科教学要求和操作技能学习掌握过程分析,护理实践教学需要经过三个阶段才能完成。第一阶段:在校内基础模拟实训中心进行反复的、无风险的练习;第二阶段:在掌握一定操作技能之后,在校内产教结合实训中心或社区服务中心进行实训,为进入综合性医院进行临床实习打下一定的基础;第三阶段:进入综合性医院进行完整的临床实习。通过科学构建校内外互通的实训基地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护理专业的教学质量。基于上述思路,我校护理实训基地建设方案主要内容由以下三大体系组成:

校内基础模拟型护理实训基地我校校内基础模拟型护理实训基地已在2005年建成并投入使用。实训基地共五层,总面积4700平方米,总投资八百多万元,设有医学基础实训区、基础护理实训区和专科护理实训区三大区域。医学基础实训区包括尸体解剖室、标本陈列室、药物实验室等。基础护理实训区包括基础护理多媒体示教室、基础护理实训室、护理形体训练室、ICU抢救室、模拟护理站等。专科护理实训区包括外科模拟病房、内科模拟病房、模拟手术室、健康评估实训室、母婴同室模拟病房、产科分娩模拟病房、综合技能考核室等。该实训基地投入使用三年多来,在护理实践教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可为学生提供较完整的校内基础模拟实训练习,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在护理示范专业评审、卫生部中高级护理员职业技能鉴定、部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评估等重大活动中,得到了各级领导、专家、同行的好评。

校内产教结合型护理实训基地据人口调查分析,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势日趋严峻,呈现出老年人口规模大、增长快、高龄化、家庭小型化和空巢化比例高等特点。目前社会上的养老机构主要有养老院、老年公寓、托老所、老年护理院等,这些养老机构都具有专业化、社会化、市场化的特征。随着社会不断发展,机构养老有其存在的客观必要性。根据上述情况,同时结合学校近年来护理专业办学规模扩大,已有实训基地不能满足护理实践教学需要的情况。我校以产教结合推动卫生事业发展,培养实用型人才为己任,经上级有关部门批准,在原门诊部的基础上,创建了“产教结合型”护理实训基地(护理康复医院)。为方便学生见习、实习,基地选址在校园内,已于2008年5月破土动工,总建筑面积5200平方米,总投入1000多万元。服务对象主要为康复病人、慢性病人、家庭照顾困难的老年人,结合医疗市场状况,开设内科、外科、妇科、理疗科、康复科、心理咨询指导科等科室,有床位100张(按康复期病人、慢性病人、老年人分区收住),配备医师、护士、护理员等工作人员,配置相应的医疗护理用具和设备。该实训基地建成后,将造福我市及周边地区的人民,满足各类康复期病人、慢性病人及老年人接受康复治疗、专业护理、维护和恢复健康的需求,同时,也可为护理专业学生实习实训提供方便。

校外合作型护理实训基地护士专业学生临床实习是护理操作技能学习的重要阶段,所以医院临床实训是学生职业综合技能训练的关键时期。早在1992年,我校就在本地六家市级医院聘请了一大批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医(护、药)师为学校的专业兼职教师,走出了一条校企合作、共育人才的崭新路子。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学校更加重视抓好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充分利用医院的设备资源,学校现已与周边地区三十多家综合性医院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合作关系。为进一步加强院校合作和对实习生的管理,学校和医院专门签订了校外实训基地协议书,明确双方各自的责任、权利和义务。为了规范实习基地的教学和临床带教工作,更好地发挥行业办学优势,学校不断健全完善校外实训基地的有关规章制度。对实习医院、带教教师、实习生等均作了明确的要求和规定,为了加强实习生的管理,学校特设以分管副校长负责,由学校实训指导处、年级主任、班主任组成的管理机构,定期与校外实训基地联系沟通。学校每年举办一次校外实训基地临床带教工作座谈会,增进与实习基地管理人员、带教教师的合作联系。平时邀请医院护理部主任等参与对学生的职业技能考核与鉴定,通过院校双方共同努力,培养具有时代特色、符合社会需要的实用型护理人才。

参考文献:

[1]毛春燕.新形势下卫生职业院校实训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卫生职业教育,2008,(6上).

基地建设论文范文3

高校计算机教育校内实习基地的建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阐述了高校校内实践基地建设的必要性:

(1)校内实习实践基地的建立,有利于将高校计算机的教学与社会实践、生产、科技机密结合起来,该模式下培养的学生可以更快的适应到社会实践和企业生产一线岗位当中,为社会输送了更多的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

(2)校内实习实践基地的建立,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实训机会,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将所学理论知识灵活应用于实践的能力,并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创业意识的培养。

(3)高校应该将培养生产、服务、管理、建设一线需要的应用性、技能型人才作为自身的教学目标,而应用性、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则需要加强实践教学来实现,在结合社会实践和企业生产一线岗位技能需要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具有针对性的职业技能训练。

(4)当前,大多数用人单位在人才招聘过程中对毕业生是否有相关工作经验的问题都十分重视,而校内实习实训基地的建立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以此来缩短与用人单位的需求差距,提高学生的竞争实力。

(5)高校建立完善的校内实习实训基地可以为高校教师营造更优良的科研环境,对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提供了有利条件。

(6)通过校内实习实训基地的建立可以有效地拉近高校与企业单位的距离,通过与企业建立稳定深入的合作关系可以使高校及时了解经济市场和用人单位的变化,以此为指导对原有的教学方案做出恰当、及时的调整,确保高效所培养的学生能够尽快适应社会的需求变化。

(7)高校通过建立完善的计算机教育校内实习实训基地,可以有效的提高高校的教学质量,为学校创收,可以使高校办学经费短缺的问题得到缓解。

(8)通过校内实习实训基地的建立可以使计算机教育教学与实际需求相脱节的问题得到较好的解决。当前科学技术的更新速度非常快,计算机技术也是日新月异,而高校计算机教学因受体制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导致课程更新的速度较慢,该体系下培养的学生根本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高校学生在一、二年级所学的计算机技术到毕业时很多技术已经与社会当前所流行的技术有了一定的出入,甚至有些技术已被淘汰,而高校校内实习基地的建立及实习项目的安排,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学生通过采用当时较为流行的技术来解决高校所安排的实训项目。

(9)高校通过建立完善的校内实习实训基地可以充分发挥教学功能与实践功能双重作用,既要负责专业主干课程和计算机专业课程的实验教学任务,还要承担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实习任务。

2高校计算机教育校内实践基地建设所需遵守的原则

高校在建立计算机教育校内实践基地过程中必须遵守以下原则:

(1)高校在开展计算机教育校内实践基地建设工作过程中必须将实践基地日后的升级、扩建问题考虑在内。当前各大高校都扩大了自身的的招生力度,为满足扩招发展过程中的教学需求,在拟定计算机教育校内实践基地建设方案时应该为其预留出较为充分的扩展基地空间。此外,还因为计算机技术具有更新速度较快的特点,在拟定计算机教育校内实践基地建设方案时还应该将计算机设备和计算机软件系统日后的升级换代问题考虑在内,避免出现校内实训基地的建立花费了较大的人力、物力在未得到充分利用的情况下就因设备落后等问题而被废弃不用现象的发生。

(2)对计算机教育校内实践基地的建设方案进行合理的设计,进一步提高计算机相关设备的利用率。高校为在校生只安排了几个星期、最多几个月的实训时间,在拟定计算机教育校内实践基地建设方案时,应该将这一问题充分考虑在内,使基地在非实习期间可以得到充分的利用。

(3)高校在开展计算机教育校内实践基地建立工作过程中应该将校内现有的资源充分利用起来,以此来缩减基地建设成本。当前各大高校都面临着建设经费紧缺的问题,高校可以通过将现有的办公计算机、学生个人购买的计算机、校园网设备等多种资源充分利用起来,以此来降低建设成本,提高设备的利用率。

(4)高校在开展计算机教育校内实践基地建立工作过程中,应该进一步加强校内实践基地的管理工作。在明确实习项目和实习目的的基础上,为学生制定合理科学的实习计划,安排详尽的实习步骤,要求学生对实习内容做相应的记录,针对实习期间的学结出一份较为全面的实习报告,并在实习结束后对其进行有效科学的实习评价。

(5)高校在开展计算机教育校内实践基地建立工作过程中,应该将高校计算机的教学与社会实践、生产、科技机密结合起来,确保学生可以尽快适应到社会实践和企业生产一线岗位当中,为社会输送了更多的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

(6)高校在为学生安排实习项目时应该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问题考虑在内,根据实际需求将实习项目划分成基础项目和提高项目两部分。通过基础项目的训练确保学生可以熟练掌握计算机基本技能和基础性知识,主要是让学生在分析已有答案项目的基础上来模仿建立自己的项目。在基础项目训练的基础上,通过提高项目来培养学生独立解决全新问题的能力,对学生做出积极的鼓励和引导,不为学生设置标准、统一的答案,教师根据学生的创新程度做出恰当的评价。

(7)高校应该对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工作给与足够重视。高校计算机教师因教学任务较重等因素的制约导致任课教师很少有机会接触到实际计算机工程项目,对实习中的很多问题无法提供较好地解决方案,由此可见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对校内实习基地的建立具有重要影响,高校应该积极鼓励教师利用业余时间投入到企业中进行较为深入的实习,加强计算机专业教师的实习工作。

3对高校计算机教育校内实践基地建设思路的分析

高校可以通过以下发展对策来加强高校计算机教育校内实践基地的建设工作:

(1)高校要建立专门的计算机实训实验室,实验室具有模拟计算机相关行业工作环境的先进功能,学生可以在该模拟环境下进行实践,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以此来缩短与用人单位的需求差距,提高学生的竞争实力。

(2)高校在校内建立创业园,以高校名义成立独立的计算机技术公司,该企业的职员主要由高校教师和校内优秀学生组合而成,高校教师是该公司的正式员工,实习的学生担任临时职员,在双方的协作下完成教师负责的科研项目和公司承揽的项目。

(3)高校应该将已淘汰的计算机充分利用起来,将其作为维修实训基地的维修资源,将学生分成计算机维修小组,让学生练习拆分组装,这种模式的教学不但使学生得到了锻炼机会,而且可以进一步加强高校计算机的维修工作。

(4)高校在开展计算机教育校内实践基地建立工作过程中应该将校园网资源充分利用起来,为计算机网络实训基地的建立提供有力的保障。

(5)通过打字社的建立为学生提供办公自动化的实习环境,该平台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实践机会,还为全校师生提供了打字复印服务,得到了双赢局面。

(6)高校在开展计算机教育校内实践基地建立工作过程中应该尽量与社会IT公司建立合作关系,由IT公司为高校提供主要的计算机设备及软件,以此来降低基地建设成本。

(7)高校还可以通过与培训机构建立合作关系来进行校内实习基地的建设工作,由培训机构提供主要设备和实习软件,并由其负责实习项目的确立工作,高校为其提供场所和一般设备,在学生实习期间由本校教师和培训机构共同完成指导工作,以此来解决高校师资力量匮乏和硬软件设备不足的问题。

4总结

基地建设论文范文4

本文作者:程彦伟陈万光押辉远张耀武作者单位:洛阳师范学院生命科学系

扩大实习企业资源,建设合适的实习基地

在建设实习基地的过程中,我们积极和各种企业联系,特别是中小企业,扩大实习企业资源.中小企业管理机制灵活,人才匮乏,对高校师生的实习有着浓厚的兴趣.此外,中小企业相对艰苦的生活和工作条件有利于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工作作风和团结协作的精神,为他们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提高对生物技术实习基地建设的重视度

实习基地的建设不是某一个部门的职责,需要充分调动各方面的力量[5].首先,我们要积极呼吁政府制定企业接受实习生实习的各种优惠政策,为企业接受学生实习创造良好的基础.其次,学校应成立专门负责生产实习的机构,加强各专业生产实习基地建设.例如,建立校企合作发展联盟,从校级对实验基地进行规范和管理.尽管我系实习基地建设中得到了学校教务处大力支持和配合,但还缺乏专门的校企发展平台.第三,学校应该制定合适的实习基地建设与管理文件,明确目标、职责以及实习基地建设的各种要求.第四,我系应该结合生物技术专业实际规划好实习基地建设,努力促进其发展.例如,寒山啤酒厂实习基地就是按这样的要求建设的,厂里免费提供食宿,学生可以安心在企业实习,学校也节约了一大笔实习经费.

加强实习指导老师队伍的培养

实习指导教师由学校的带队教师与实习单位参加实习指导的工程技术人员组成[4].学校带队教师主要按照实纲的要求组织实习计划的落实工作,督促学生完成各项实习任务;与实习单位积极配合解决实习中的问题,协调好实习基地双方关系.而实习单位指导教师对实习生的业务学习、生活安排、安全教育等负责.因此,指导教师必须具备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随着我系领导对实习工作的重视,一支高素质的实习指导教师队伍正在建立起来.例如聘请寒山啤酒厂、洛阳亚洲啤酒有限公司、新春都生物制药厂、九九龄醋厂主抓技术的管理人员作为“双师型”指导教师,来学校做生产工艺及生产管理的报告,并协助做好学生生产实习的组织和管理工作.同时我们要求学生的班主任也参与进来,杜绝学生盲目请假、逃避生产实习.通过院系领导召开实习动员大会,使学生充分认识生产实习在学生专业培养中的重要性[5],通过两年的实习情况分析,取得了良好的实习效果.

加大实习基地建设的资金投入

生物技术实习基地建设需要一定的资金,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应加大投入.另外,还可以在实验室大胆探索,积极改革,建设校内实习基地;也可以将实践教学内容与周边企业需求结合起来,特别是一些中小企业,自身科研人员缺乏,对和学校合作建立他们企业的研发基地很感兴趣,这样我们就可以利用企业资金,建立校企合作的研发基地,供给学生专业实习.这不但有利于稳定学校与校外实习基地的合作关系,而且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

严格管理与加强考核

加强组织管理、从严治学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改革措施如下:①建立实习领导小组.实习领导小组由学校、院系实践教学负责人、指导教师及生产单位的有关负责人组成.例如,我系就组建了以教务处主要领导牵头,由主抓生产实习的副主任全面负责、实习指导教师参与的实习领导小组,全面负责生产实习基地的联系、组织和思想教育工作,数次去寒山啤酒厂、九九龄醋厂、新春都生物制药厂考察了解企业情况,商量实习方案,确定实习计划;②制定严格的实习管理制度.实习管理制度对指导教师和学生在实习期间的行为规范作出明确的要求,老师和学生应严格遵守实习管理制度,做到奖罚分明,为完成生产实习创造条件;③学生实习考核采用全面考核的方式,而不是只看实习报告,要提倡成绩考核与实习过程的有机统一,从实习准备、实习过程、实习报告和实习效果等几方面进行全面考核.同时,还要考核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创新精神以及实践能力的表现.例如每当实习结束时,我系领导都主持召开生产实结大会,听取学生对实习的意见和建议.

基地建设论文范文5

根据物流行业的特点,物流基地建设一般远离市区,主要由库房、货场、加工车间、交易厅、办公楼及附属工程、道路及室外工程构成,与一般民用建筑不同的是,平面作业较多,如库房基本为单层,货场也是平面作业,因此进度控制不仅考虑施工过程的搭接,各个工作面的配合也要充分衡量。物流基地从立项到竣工投产,不同阶段影响物流基地建设进度的因素各不相同,各阶段影响进度的因素主要如下:

1.前期手续办理阶段

前期手续办理阶段影响进度的因素,主要是建设单位、政府主管部门之间的协调,物流基地所在地块配套工程是否完善。物流基地建设,前期手续涉及的环节及部门很多,如土地管理、环保、安全、能源、消防等相关部门。在前期手续办理过程中,建设主管部门的流程不完善,向有关部门提出各种申请审批手续的延误,都可能导致进度的滞后。同时,物流基地的选址一般都远离城市中心,地块交付时,周边配套的完善程度对物流基地建设的进度也有很大影响,如道路、电力、水是否通畅,否则可能会影响后续施工。

2.招标及勘察设计阶段

招标阶段影响进度的因素主要是招标时间的安排。物流基地建设招标的单位较多,勘察、设计、监理、施工等,其中施工阶段可能要划分不同的标段进行招标,所以招标进度的安排也会影响物流基地建设的进度。此外,物流基地建设一般会在城市规划的物流园区内,远离城区,没有成熟的自然地质资料,所以建设前会遇到复杂的工程地质条件,不明的水文地质条件等,甚至有地下埋藏的文物。这些不明的自然和人文条件为勘察工作带来一定难度,从而可能导致提供的勘察资料不准确,如地质资料错误或者遗漏,这些对物流基地建设进度会产生一定影响。设计阶段一般分为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设计单位设计有缺陷或者错误,施工图纸供应不及时或出现差错等,都会影响设计进度,从而影响物流基地建设的总体进度。

3.施工阶段

物流基地施工阶段影响进度的因素主要是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如建设单位在实施过程中由于使用要求变化采取的设计变更,合同签订时条款遗漏;施工单位的工艺错误,或者方案不合理,施工时计划安排不周密,组织协调不力;领导不力指挥失当,使参加工程建设的各方交接配合上发生矛盾等。以上问题在物流基地建设中,主要表现为物流基地建设现场管理人员力量薄弱,使得参建各方协调不力,相关作业脱节,如办公楼施工时尤其是装修时对设计进行变更,货场基层处理不当导致返工,道路及给排水方案不合理等,这些都可导致物流基地进度的滞后。此外,物资供应进度、资金的合理安排对进度也产生一定的影响。如施工单位采购的材料、甲方供料等相关材料的供应不及时,施工所需的设备进场时间拖后,资金不能及时支付导致施工单位停工等,都会影响物流基地建设的进度。与此同时,施工时的社会环境对物流基地建设进度也有影响。主要表现在外单位对工程施工干扰,节假日或重大社会活动对施工的限制。如由于政府原因未对当地居民进行合理安置或补偿,居民对所征地块施工进行干扰等。

4.竣工验收投产阶段

物流基地施工完成后,竣工验收、房地产权证等相关手续办理,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尤其是验收手续的办理,需要提供资料较多,资料准备不充分,也会影响最终投产的时间。

二、加强进度管理的措施

由于影响物流基地进度计划的因素众多,而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加快进度是建设物流基地追求的控制目标之一,所以必须对影响进度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进行全面细致地分析和预测,事先制定预防措施,事中采取有效控制,事后进行妥善补救,实现对建设工程进度的主动控制和动态控制,使建设进度按照预期目标完成。在不同阶段,加强进度管理可采取以下措施:

1.前期手续办理阶段

物流基地建设前期,从立项到审批环节众多,应制定有效的前期工作计划,做好衔接,有效减少环节中的时间浪费。如确定地块位置后,同时着手做好项目建议书或者初步可研的编制;同时关注周边配套的完善程度,如果不完善,应及时与相关政府部门协调,为后续工作打下基础;审批时,根据政府的审批流程及相关部门要求,可以同时进行的工作同时办理,使前期的时间得到控制。

2.招标及勘察设计阶段

为加强此阶段的进度管理,招标和设计时应制定进度计划,明确每项工作的持续时间。设计时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应充分协调,对库房、货场、办公楼及相关附属设施的位置,以及各个单项工程细部的建筑构造、特殊要求等充分沟通,避免设计缺陷和错误,减少设计失误。勘察单位对地块的自然地质条件大概勘察后,在详勘时要弄清每个地层岩土情况,确定地基承载力,增强勘察阶段的准确性,进而采取合适的基础形式和施工方法,避免因地质条件变化对建设形成拖延。

3.施工阶段

施工阶段加强进度管理的主要措施是掌握动态控制原理,在施工计划执行过程中不断检查实际进展情况,从中得出偏离计划的信息。在分析偏差的基础上维持原进度计划使之能正常实施,如采取措施后仍不能维持原计划,则对原计划进行修正。这样在进度计划执行过程中不断地检查调整,保证物流基地建设进度得到有效控制。施工开始前要审查施工单位提交的进度计划,确保其合理性。应采用网络计划技术及其它科学的计划方法,并结合计算机的应用,对建设工程实行动态控制。同时对合同进行管理,协调合同工期与计划进度之间的关系,严格控制合同变更。对各方提出的工程变更和设计变更,应严格审查。也可采取经济措施加强进度管理,如及时办理工程进度款支付,工期提前予以奖励,工期延误予以惩罚等。

4.竣工验收投产阶段

基地建设论文范文6

关键词:地域视角 基层 检察文化建设 定位 台州

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的多民族国家,各个地方都有自己的个性文化,各民族也都有自己的文化传统。检察文化不仅需要展现检察机关性质职能的共性文化,也需要融合富有地域特色的个性文化,唯有在二者之间找到平衡,方能有效地实现彼此之间和谐统一。近年来,台州市检察机关紧扣检察职能特征,依托地域文化特色,全力打造富有台州气息的检察文化。同时,椒江、黄岩、路桥、临海、温岭、玉环、天台、仙居、三门等台州下辖九个县级检察院也着力围绕检察职能特征,深度融入自身地域特色文化,纷纷创建起了各具特色的“台检子文化”。

一、找准基层检察文化建设的发展主线

(一)突出基层检察文化建设的职能特色

在多年发展过程中,各个法系的检察制度都积淀了许多独具特色的检察文化元素。它们既包括独具检察特色的司法观念、价值取向和职业操守等抽象理念,也包括与之相适应的内部规章、程序规范、工作标准等具体制度;既包括检察机关的建筑、设施和装备等物质形态,也包括检察人员办案办公、服务群众和生活休闲等行为方式。检察文化建设需要围绕这些元素展开,充分突显检察机关的职能特色,确保检察文化建设为检察履职服务。例如,三门县检察院调动各方力量,以群团活动为载体,由团支部、女检察官工作小组、检察法治宣讲团、等各群团自发组织活动,投身普法宣传、送法进校和职务犯罪预防等各项法律公益活动,积极树立检察机关和检察人员的良好形象,促进了检察工作创新创优发展。

(二)突出基层检察文化建设的地方特色

我国地大物博、民族众多、风俗各异。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各地方因地理方位、生活习惯和民族风情等不同,积累下了各具特色的文化传统。这些文化传统是一个地方最具感召力和凝聚力的独特标志。基层检察文化建设应当从这些独特的地方文化传统中,汲取充沛的滋B,展示独特的地方文化魅力。例如,仙居县检察院在检察文化建设中,就非常注重挖掘本地特色,组织全院干警瞻仰明代左都御史吴时来纪念堂,聆听讲解人员讲述400多年前的一位敢于秉公执法的“检察官”――吴时来的模范事迹,巧妙地引导干警从检察职能的角度出发,领会仙居地方文化的深刻内涵。

(三)突出基层检察文化建设的人本特色

检察文化建设不仅是组织的行为,更是检察人员的自觉行为。在检察文化建设过程中,要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深入结合当地民俗民风民情,充分发挥在岗在职检察人员的主体地位,并充分发挥检察机关“文化人”的示范、引领作用。例如,临海市检察院立足临海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优势,始终坚守“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以剑喻检,创作院歌《剑魂》,忠诚地展现临检人的赤子之心。同时,由该院青联会牵头,每个部门都征集确立了体现自身职能特点的部门训,每位干警都创作展示了体现自身职业追求的座右铭,充分展现了临海检察“文化人”艺术创作才华,推动了全院检察文化建设。

二、紧扣基层检察文化建设的发展面向

(一)检察精神层面

从检察精神的层面看,不同地方的检察机关在检察文化建设过程中,既要坚持检察工作的人民性,也要吸收当地的主流精神文化。如仙居县检察院从仙居历史上楚越战争、北人南迁和儒释道传播的养分中,培育了开拓精神;从古时下汤人对台州最初文明筚路蓝缕、积极有为的开发中,种下了奋斗精神;从仙居历史名人吴芾勇斗权贵、民女顾惜宝慷慨赴死的高尚气节中,形成了鲁迅笔下的台州式硬气,并最终汇流成了仙居检察“崇法尚文、敏思慎行、自强不息、创新发展”这一仙检精神,使仙居检察文化更加可亲、可感、可知、可行。

(二)检察职责层面

从检察职责的层面看,基层检察文化既要坚持立足法律监督职能,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大局,又要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提炼出具有地方特色的职责文化。如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批准,台州沿海高速公路工程作为十二五规划要求加快建设的国家高速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列入全国100个挂牌督办的重点职务犯罪预防项目。台州市检察院切实发挥检察机关职务犯罪预防职能作用,联合沿线三门、临海、椒江、路桥、温岭、玉环等6个县级检察院,共同对该工程开展职务犯罪预防工作,使检察职责文化呈现出了很好的地方特色。

(三)检察管理层面

从检察管理的层面看,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首要的就是讲求纪律性和严肃性。孟子有言:“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对于检察管理工作而言,既要坚持严格依法管理,规范执法行为,也要引进和加强现代科学管理。如台州市检察院借鉴企业管理的“精准化”管理模式,严格规范使用检察机关统一业务应用系统,建立了一整套执法流程控制体系和机关规范化管理制度。又如黄岩区检察院提出“人本化服务”、“信息化管理”的理念,它们把软服务和硬管理结合起来,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四)检察环境层面

从检察环境的层面看,检察环境是检察机关的形象展示窗口,是展示检察精气神的无声符号。如今,大部分县级检察院均结合“两房”建设,实现了检察机关建设的园林绿化,用书画艺术形式对办公场所进行了美化,用体现检察特色的法谚法语、名言警句点缀了机关走廊,营造出了检察机关高雅、严肃、活泼、浓郁的文化氛围。如仙居县检察院投资建设的“六大文化长廊”――“仙检精神文化长廊、廉政文化长廊、书法绘画文化长廊、摄影文化长廊、团队细节文化长廊和名言警句文化长廊”等,既美化了环境,又多元素地阐释了“仙检精神”。

(五)检察活动层面

从检察活动的层面看,检察机关既要狠抓思想政治的教育培训,也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需要指出的是,作为基层检察机关,开展检察活动时,应当紧密结合当地民俗风情展开。所谓“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检察人员除了检察官的职业身份外,更多的是当地社会的一分子,民俗风情是融入当地人血液里的东西,是不可更改的基因。如椒江区检察院干警很多是当地戏曲“台州乱弹”的欣赏者,他们深受“台州乱弹”所反映的雄健质朴的剧风影响,大都具有非常淳朴的处世心态和积极向上的做事风格。

三、精构基层检察文化建设的发展路径

(一)深挖地域文化自身特征和内涵

当前,检察文化建设尚处于摸索当中,没有固定的模式可以遵循。各基层检察机关应因地制宜,主动寻找地域文化特色,包括地理位置、山水风景、人文历史和风土民情等各方面的文化元素。比如,天台山和合文化强调高尚的道德情操。昔日,寒山问拾得曰:世间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治乎?拾得云: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这个绝妙的对答成为智慧人生谦卑世的至理名言。天台县检察院充分利用上述“和合”理念引导干警珍惜在一起的工作机会,讲友谊、讲理解、讲友情,彼此包容,由此营造出了一份积极向上、团结合作的工作氛围。

(二)积极促成地域文化有效映射

映射有“反映”之义。文化映射,是指从地域文化到检察文化的有效反映、衔接。在日常生活中,所呈现的文化形式基本上都是零散的、无序的,要做的就是将原有的地域物质文化,或者精神文化进行提炼加工,并找到与检察文化的契合点,实现二者之间的共存共荣。天台山和合文化提倡“贵和尚中”,贵和谐,尚中道,从而避免激烈的对立与冲突,以达到平衡和谐的理想状态。天台县检察院秉承“和合”理念,着力构建和谐的检察人际关系,凝心聚力,有效提升了检察队伍的执行力和战斗力。诸如此类的对于地域文化阐释和吸纳,都是非常具有积极意义的。

(三)科学策划具有地域特点的主题文化活动

基层检察机关应科学地制定主题文化活动规划,将地域文化融入其中,并同步落实保障措施。惟其如此,地域文化才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每一位检察人员,并渗透到其工作和生活之中。对此,台州市检察院在前期分析评估、提炼的基础上,草拟了符合台州实际的“十三五”检察文化建设纲要,并确立了如下几项原则:第一是层次原则,即在时间上,将检察文化建设分解成阶段性目标;在空间上,按照检察文化建设的几个层面,制定分目标。其次是适中原则,即检察文化建设目标要根据本院实际情况制定,同时也要有一定的前瞻性考量。最后是个性原则,即要突显本单位鲜明的个性特征,并找到最切合自身条件的检察文化建设支撑点,继而充分挖掘和打造出独具特色的检察文化品牌①。

基地建设论文范文7

一、文艺学课程群建设与教师培养的问题

通观国内文艺学课程群建设的实践,近年来文艺学教学界的主要兴奋点和着力点集中于以下四个方面:(1)是各门课程教学内容的调整与改造,(2)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3)课程教学手段的探索与变革,(4)课程群建设成果的固化与教材建设。以上几个方面确实是文艺学课程群建设的核心内容和重中之重,应该加强。但在近年的文艺学课程群建设中,我们太过集中于课程群的内涵建设,导致只见独立于教学活动主体之外的课程内容、方法、手段与教材的建设,而忽略或者遗忘了教学活动中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师这一重要的“人”的因素的建设,以致在课程群建设中,只见“物”而不见“人”,这就是说,只见课程内容与教学条件的建设,而不见教学活动主体的建设。

在我们看来,教师在课程群建设中至关重要。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充当了课程内容的理解者、阐释者、建构者与传播者,学生则是课程教学活动的参与者、体验者、评价者和接受者。因此,在文艺学课程群的建设中,我们理应重视教学主体之一教师的培养,强化“人”的建设。如果没有合格教师的培养与建设,没有教师正确的理解和有效的阐释,再好的课程内容,再完善的知识体系,再优秀的课程教材,对于学生来说,也可能是一种“低效”或者“无效”的课程资源。这将不利于学生通过文艺学课程群的学习使自己的知识储备、思维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实际的提高。如此一来,最终将导致人才培养目标的落空。

通过文艺学课程群的建设,如何实现对教师的培养?在以往的理解中,教师的培养我们主要着眼于教师科研水平的提高和学术能力的训练。但在文艺学课程群建设的视野中,我们强调对教师教学水平与教学能力的培养。那么,究竟如何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与教学能力?在我们看来,在文艺学课程群的建设中,必须首当其冲地培养教师形状一个完善的文艺学知识结构,使教师对教学中的各种问题有一个立体、多维的知识视野,能够从课程群的其他课程中驾驭和把握该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文艺学课程群建设的实践中,我们应该改变一个教师终身只教一门课程的做法,让参与文艺学课程群建设的所有教师,轮番从事“文学概论”、“中国文论”、“西方文论”、“文学批评”这一组课程的教学。通过课程群教学的实践,从教学制度安排的层面迫使教师必须从单门课程的局限中走出来,打破此前课程与课程之间森严的壁垒,树立教师以课程群为基点的整体课程观,在教学实践中使教师的知识构成日趋完善,知识视野慢慢得到拓展,自身的能力逐步得到提高。

此外,在文艺学课程群的建设中,由于整个文艺学课程群的任课教师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教学团队,加之在制度安排层面上要求人人都得从事课程群中所有课程的教学,因此对于如何理解教材、如何阐释教材、如何拓展教材,如何选择有效的方式进行传达,课程群的所有任课教师都会有经验性的体会这样就能够进行实际性的“交流”和“切磋”,能够针对同一教学对象在教学活动中存在的具体问题提出有教学经验为依托而不是停留于理论层面的建设性意见,从而使参与课程群建设的教师的教学水平与教学能力能得到实际性的提高。通过课程群建设培养教师,在具体形式方面主要有老教师的“传、帮、带”、课程群的专题教学研讨会,以及将需要培养的教师送往国内高水平大学里进行相应课程的专门进修和访问等。总之,在文艺学课程群建设中,我们不应忽视对教师的建设,要充分认识到教师建设的重要性,更要挖掘文艺学课程群建设对于教师尤其是新教师培养的巨大空间和潜力。

二、文艺学课程群诸课程之间的关系问题

课程群,根据教育理论界的共识,从数量上说一般由三门以上相互关联的课程组成,而且具有如下一些特征:“第一,课程群中必须以某门课程为基础,在这个基础上开设出若干门子课程;第二,课程群中的所有课程是彼此独立而又相互密切联系的课程;第三,课程群应从属于某个学科,相互之间有着合理分工的系统化的有机整体。”在文艺学课程群建设的实践中,国内目前存在的问题是,虽然各个具体的建设单位将文艺学的若干门课程在申请立项建设时作为一个课程群来对待,但在具体的建设实践中,往往并没有将这些课程视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系统。在文艺学课程群名义下的“文学概论”、“中国文论”、“西方文论”与“文学批评”各自为政,课程内容在建设的过程中,相互交叉、重叠、条块化分割、对话性欠缺的现象依然非常严重。由于课程群中各门课程之间的课程使命、目标、功能与任务没有很好地协调与理清,在文艺学课程群的教学实践中并没有很好地发挥课程群教学的整体优势和集团效应。因此,在进行文艺学课程群建设的过程中弄清各门课程在整个课程群建设中的地位与关系尤为重要。只有理清了这种关系,各门课程就能各司其职,相互支撑,相互补充,相互印证,最大可能地发挥出应有的课程群效应。

理清文艺学课程群中诸门课程之间的关系,在我们看来,一个重要的视角就是从汉语言文学人才培养方案中文艺学课程群各门课程在整个培养方案中的课程地位来讨论。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及简介》(1998年版)和国内众多主流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我们可以发现,文艺学课程群中的“文学概论”一般被设定为专业基础课,“中国文论”与“西方文论”被设定为专业主干课,“文学批评”则被设定为专业拓展课。由此看来,在汉语言文学人才培养方案中,文艺学课程群中的“文学概论”是为学生学习汉语言文学各门专业课程奠定必要基础、掌握专业知识技能 必修的重要课程。通过“文学概论”课程的教学,学生获得的各种知识、素质与能力是进一步学好“中国文论”、“西方文论”与“文学批评”的基础与前提。因此,“文学概论”是课程群建设的重中之重,处于课程群中的核心地位,而“中国文论”、“西方文论”课程则构成了文艺学课程群的两翼,是从历史的角度和广大的文艺实践的基础上对“文学概论”内涵的进一步深化,是对“文学概论”课程教学内容的强化和印证。“文学批评”作为专业拓展课,是学生在掌握文学概论、文论史的基本知识的前提下,对学生运用文艺学相关知识分析文艺现象与文本提出的要求,是文艺学课程群建设的落脚点,是对学生素质能力进一步拓展与提升的课程。在文艺学课程群建设中,理清诸门课程之间关系的另一个视角,则是从文艺学课程群中各门课程的性质的差异来分析。根据文艺学界的共识,由于研究任务、目标、内容、方法和使命的差异,文艺学一般分成五个学科分支,即文学理论、文学史、文学批评、文学理论史、文学批评史。在教学领域中,文学史在汉语言文学人才培养方案中具体化为“西方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三门课程,它们均独立于文艺学课程群而专门开设。因此,在课程群建设中,文艺学课程群的内涵较学科意义上的文艺学学科群要小得多,主要包含以文学理论的基本知识为课程内涵的“文学概论”、以中国文学理论史与文学批评史为基本内涵的“中国文论”、以西方文学理论史与西方文学批评史为基本内涵的“西方文论”、而“文学批评”则更为强调的是各种文学批评理论与方法在解读、理解文本时的运用,强调理论的应用性和操作性。具体而言,“文学概论”这门课程主要以文学是什么、文学是哪些、文学从哪里来、文学有何作用、如何评价一部文学作品等有关文学的基本观点、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等“元”命题来建构课程的内涵,它是文艺学课程群中“论”的部分。通过这门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文艺学的基本理论术语,在面对文学问题时,能够用专业术语对其进行解答。“中国文论”、“西方文论”这两门专业主干课则是以中西文艺实践的历史作为依托,描述中国和西方文学理论问题是如何产生与发展的,每一个独特的理论问题与理论术语是怎么从这种独特的文化语境与艺术实践中生发出来的,遵循历史与逻辑相一致的哲学方法论,描述它们的变化、发展与演进,给学生提供“文学概论”课程中有关文学的基本问题要如此解答的历史支撑。这两门课程是属于理论“史”的范畴。“文学批评”则是强调课程的实践维度和操作程式,主要是在上述三门课程学习的基础上,学会使用文艺学的基本批评理论与批评方法去阐释和解读各种文学文本,使学生对文学文本的阅读、阐释有一定的方法论自觉,超越未接受文艺学训练的印象式阅读和理解,使学生在阐释文艺现象时具有文艺学的专业特征。文艺学课程群建设需要一种整体思维与全局视野。

根据这些分支课程的功能和性质,我们在对文艺学的诸门课程作为课程群进行建设的时候,要注意理清各门课程之间那些交叉、重叠的内涵,摆正各门课程的位置,理顺课程与课程之间的关系。有时,有些内容即便在课程群的几门课程都要讲解,但讲解的侧重点与方式是肯定要有所区别的。譬如都要讨论文学批评,在“文学概论”课程中,主要是阐述文学批评的性质、特征、类型与方法,但在“文学批评”这门课程中,则主要强调各种具体文学批评方法的运用和操作。总之,通过文艺学课程群的建设,我们要建立一个系统的课程教学目标,那就是通过文艺学课程群的教学,要使学生初步形成一个比较完善的知识构架,让他们分析文艺学问题时,既要有一个“史”的知识视野和理论谱系,也要有“论”的内在周延性和学理性,从而整体上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文艺学前沿研究成果向课程资源转化的问题

从建设的维度来审视文艺学课程群,就意味着文艺学课程群下的各门课程是未定型的、开放的,而不是封闭的和最终固化的,这表现为:(1)“文学概论”、“中国文论”、“西方文论”、“文学批评”等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将随着文艺学学科领域的相关研究成果的推出而进行调整;(2)文艺学课程群下包含的相互独立而又相互联系的“文学概论”、“中国文论”、“西方文论”、“文学批评”这四门课程也不是永恒不变的,也有可能随着本学科研究成果的迅猛发展而产生新的课程,从而使文艺学课程群包含的课程愈来愈丰富。历史地看,科研成果向课程的教学资源转化有一定的时间差。但在当前的文艺学课程群建设中,文艺学前沿研究成果向课程教学资源的转化太过缓慢,教学领域的知识、观念和思维更新远远落后于本学科的相关研究。

从当前的文艺学课程群建设的实际来看,“文学概论”课程基本上沿用上世纪末本世纪初童庆炳教授主编的《文学理论教程》里所使用的编写体例、知识体系与基本观念,近十年来关于文学理论研究的大量有价值的成果并未在文艺学课程群建设中得到充分的体现。譬如此前由本质主义所建构的文艺学知识构架在经过十年来的争鸣与讨论,很多观点和问题都明显呈现出内在的矛盾性和不周密性,但教学界并没有及时地来清理这些问题。“中国文论”还基本上停留在郭绍虞、王运熙、顾易生、张少康等学者的研究视域中,当代海外华裔学者和国内学者对中国文论研究的新成果和新贡献并没有得到及时的吸收。“西方文论”的课程建设基本上以朱光潜的《西方美学》为底本,吸收了蒋孔阳、朱立元主编的《西方美学通史》和马新国主编的《西方文论》的内容而形成。西方文论20世纪以来本身的发展与学界的最新研究成果也没有及时转化为课程建设的资源。总之,目前的文艺学课程群建设从整体上来看,面对最新的研究成果显得较为保守和滞后,科研成果转化成课程建设资源的动力明显不足。

在我们看来,文艺学课程群建设应该坚持与时俱进的品格和立场,敞开胸怀吸纳学科研究的前沿成果,从而使文艺学课程群的教学具有较强的时代感和现实关怀。文艺学前沿研究成果转化为现实的课程教学资源,从现实操作层面上看,可以有以下三种路径:

(1)根据学界研究成果提供的新材料、新观点与新结论,更新或者补充文艺学课程群相关问题的阐释和解答,“从教学角度来看,这些科研成果进一步证实了相关课程教学内容的有效性”,增强了文艺学课程群中基本问题理解的多元性与对话性。

(2)根据文艺学本身的发展,增加相关课程的教学内涵,使课程的教学内涵变得更为丰富和完善。譬如在教授文学批评方法的时候,晚近兴起的性别批评方法、文化研究方法这些尚未进入课程的内容。我们可以通过课程内容的开放,及时将这些研究成果吸收进来,从而使课程教学的内容与学科发展的水平的距离尽可能地缩短。

基地建设论文范文8

一、**地区理论普及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地区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基层理论普及工作,使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最迅速最广泛地同群众见面,着眼于振奋精神、激发热情、坚定信心,基层理论宣传做到了基调鲜明、方向正确、效果明显、富有成效。

一是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相断开展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热情,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广大农牧民中传播。

二是在基层广泛深入地开展宣讲活动,帮助广大干部群众了解和掌握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围绕十六大、十七大精神和十六大以来历次全会、扩大会议精神,从地区到各县(市),紧密结合实际,开展三下乡、面对面宣讲、特约宣讲员等形式多样、深入持久的宣讲活动,增强了广大干部群众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信心。

三是党的基层理论普及的阵地更加巩固。党的十六大以来,通过争取“百县千乡宣传文化工程”、“东风工程”、“新西工程”、“电视进万家工程”、“村村通工程”、“农家书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等重大公共文化服务工程建设,全地区54个乡(镇),已建文化站36个;502个行政村中80%的村已建成水准较高的文化室,党的理论阵地得到进一步的加强。

四是积极探索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方式,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为广大群众所了解掌握。近年来,各县(市)通过举办各种学习培训班、主题教育活动等,广泛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坚持不懈进行理论宣传普及工作,取得了积极的成效。

在充分肯定近年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

一是基层理论工作依然是理论普及的“软肋”。长期以来,由于受到基础设施建设、城乡固有差异、人才队伍不足等因素的制约,广大农牧民接触党的最新理论以及学习的深度和广度,明显地滞后于城市机关单位、厂矿企业、学校社区,这是不争的事实。随着党对“三农”工作不断的重视程度的与日俱增,基层理论普及与其它社会事业诸如卫生、教育、科技等一样,提到了一个重要的议事日程,这为基层理论普及带来了难得发展机遇。

二是文化资源整合成为理论普及的“重点”。随着国家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着力加强农牧村文化建设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着眼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基本文化权益问题,地区基层农牧区的宣传文化投入逐年增加,国家、自治区、地区、各县(市)对基层阵地“四位一体”的格局已经形成,基层群众读书看报难、看电视难、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得到一定的缓解。但是,基层文化阵地管理相对滞动,需要有效地进行整合。如文化资源条块管理、各负其职、缺乏有效的整合和管理,中央、自治区配发下来的各类书籍往往被“束之高阁”,借阅使用率低;一部分农牧村喇叭、宣传橱窗成为摆设;村文化活动室还需在吸引力、感染力上下功夫。

三是加强队伍建设是基层理论工作的“焊点”。做好基层理论普及,关键在干部,在队伍。据我们调研了解,目前各县(市)乡(镇)一级的宣传文化干事存在年龄结构老化、在编不在岗等情况。村级专兼职宣传员情况不一,近年来地区招录的大学生充实到村后,状况有所好转,但缺少必要的学习培训。

四是打造乡村文化成为理论普及工作的“终极”。在日新月异的二十一世纪,在党的和谐社会、以人为本的先进理念的倡导下,人们自觉不自觉地把各种思想碰撞、民族凝聚力、创造力归结到“先进文化”上来,更加重视提升文化“软实力”,传统文化、机关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乡村文化等等。从理论的层次上讲,基层理论普及当属乡村文化范畴。先进的乡村文化是理论普及的生存发展“土壤”,先进的理论离不开寓教于乐的教育形式;科学理论反过来又指导乡村文化,使其朝着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方向发展。它们的关系是相辅相成,互为促进。

二、加强基层理论普及工作的对策

从2008年3月起,地委宣传部理论宣教科开始着手加大基层理论的普及力度,我们先后在福海县的解特阿热勒乡、**市切木尔切克乡等地开展调研,本着先试点、后推广的原则,充分借鉴昌吉州的做法,草拟了《**地区基层理论普及示范点的创建管理办法》,各县(市)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积极开展推进基层理论普及的试点工作。

通过近一年的调研了解,我们认为基层理论普及关键要抓住两个重点。第一个重点:乡(镇)党委中心组学习。现在每个农牧业村都有一名乡(镇)领导挂钩,乡(镇)党委中心组的良好学习风气,必将带动农牧村理论普及。第二个重点:积极培育、健康、向上的乡村文化,用先进的文化来占领党的基层阵地,巩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地位。

为了做好基层理论普及工作,笔者认为应做到五个“着力”

一是着力搞好农牧村公益性文化设施建设。公益性文化设施是传播先进文化、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必要物质载体和重要阵地。要不断加大投入力度,着重搞好公益性文化设施建设,以适应广大群众就近,经常参加各类政治学习、培训、文化活动的需要。

二是着力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的农牧村文化队伍。县、乡、村必须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稳定和发展专、兼职结合的农村文化队伍,逐步提高农村文化队伍的整体素质。每一个乡镇要有一支专兼职的文化演出队伍,在农牧村中组建起戏曲队、腰鼓队、秧歌队、阿肯阿依特斯弹唱队等群众性自娱自乐的文化队伍。县文化局通过分流、返聘等多种措施,保证创建乡镇有一名文艺辅导员。乡(镇)文化站按照至少“一人一编”的标准配备好专职人员,行政村有一名村干部负责兼管文化室。村办公室大喇叭、宣传橱窗要充分运用,及时给农民传递党的方针政策和致富信息。

基地建设论文范文9

关键词:基层组织建设;复杂多变;权变管理理论

中图分类号:D26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7-0000-02

中共基层组织建设在党的建设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要认识到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性。在内、外部环境复杂多变的情况下,充分发挥党员的主观能动性,用全局、战略、动态、权变的眼光看待这一问题。

一、中共基层组织建设研究及其意义

研究中共基层组织建设的过程,总结出中共基层组织建设的经验和不足。对于提高整个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扩大我党在群众中的凝聚力、影响力和向心力,把中国共产党建设成为真正能代表人民群众利益的先进政党。

(一)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研究背景

研究党的基层组织建设问题,就必须要先对对我党所处的国内国际背景进行分析。我党基层组织建设多年来,国内、国际环境已经出现了许多变化。总体来说,这些新变化都呈现出复杂多变的态势。掌握这些新的变化、对他们进行有效地的分析,根据新的变化,提出符合实际的解决方法,是我们研究党的基层组织建设问题的本质需求。

1.国际背景分析

经济的全球化、政治的多极化深入发展、世界经济、政治格局正发生着新变化,国际力量对比出现新态势,全球思想、文化交流出现了大融合。这一切都给我们国家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对我党执政能力提出了挑战。其中最具有警示作用是前苏联的,①前苏共长期忽视自身的建设问题,导致党内人心涣散、脱离群众、腐败盛行,苏共失去了执政的群众基础。

2.国内环境背景分析

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五年、执政六十七年,领导改革开放三十八年来,尤其是我党全面深化改革以来,不少党员的思想观念适应不了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甚至党员经不起糖衣炮弹考验,理想信念动摇。这些新情况的出现,为传统的党建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党员的管理教育工作,如何扩大群众基础,搞好干群工作等所有问题,都需要我们解决。

(二)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重大意义

1.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是巩固我党的执政地位的基本理论保障

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是提高我党工作能力的基础,是巩固我党的执政地位、提高我党的执政能力的坚强基石。切实把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夯实党的执政基础有机地统一起来,奋力开创基层党建工作的新方向。

2.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是引领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

党的建设成果,最终体现在党的事业不断发展进步的成果上,体现在全国各族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上,体现在可持续发展、改善民生、社会和谐发展上。党的建设是党的事业发展进步的根本保证,抓好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以党的建设新成为推动党的事业大提速、大发展,是基层党组织的核心使命。

3.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迫切需求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执政基础,人民群众是基层党组织的力量源泉,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关系到我党生死存亡的大事。党的基层组织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体现党的宗旨意识的重要渠道。因此,只有切实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服务功能,履行基层党组织直接联系群众、宣传群众、服务群众、团结群众的重要职责,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提升幸福指数,才能建立和谐的党群、干群关系,让人民群众相信党、跟党走,促进我国的各项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4.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是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现实要求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还有很多与改革发展不能适应的地方。没有坚强的党组织领导,我国的全面深化体制改革、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一带一路”建设等工作,就缺少应有的力度和保障。因此,只有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切实转变党员的思想观念和工作作风,不断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的执行力和创造力,在全国形成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

二、权变管理理论及其意义

权变管理理论是1970年左右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动态的管理理论。权变管理理论强调组织要根据内、外界环境的变化,针对不同的具体条件寻求不同的最合适的管理模式和领导手段,以适应不断变换的环境,以达到组织的目标。面对全面深化改革的日益深入,经济、文化社会的发展方式都出现了新的特点,基层党组织所面临的内外环境更加的复杂多变,在这种情况下,用权变理论来对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加以分析和研究,具有很大现实意义。

(一)权变管理理论的内涵

权变管理理论认为在管理实践中,是不存在一种“最佳的”管理方式适应一切管理环境。权变理论重视在各种环境中,因事、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地将管理理论、方法和技术运用于不同的管理实践,也就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管理方法。管理人员应该充分认识到,在环境的复杂多样性以及管理主体的复杂多样性条件下,是不可能寻求到一种管理模式是一劳永逸的,只有特定管理环境之下的最适用的管理方法,管理者的任务就在于根据实际的、具体的管理环境,选择符合实际情况的管理方式。

(二)权变管理理论对促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作用

经济、政治、文化、技术的复杂多元化给我党基层组织建设带来机遇与挑战。怎样才能够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是一个重要课题。通过对党基层组织运用权变管理理论加强自身建设的实践情况进行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还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1.用权变管理理论加强对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是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引领中国发展进步的重要基础

2.用权变管理理论加强对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是党领导人民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必然要求

3.用权变管理理论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紧迫任务

4.用权变管理理论加强对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是提高党员的战略思想的坚实保障

三、权变管理视角下中共基层组织建设中出现的问题

运用权变管理理论来分析、解读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还处于探索、试点和摸索阶段,没有成熟的模式和制度体系,由于我国各地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在研究过程中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本文研究的是探索聊城市江北水城旅游度假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情况。

聊城市江北水城旅游度假(以下简称我区)2015年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情况如下:度假区辖4镇(街),189个行政村,共有基层党组织290个,其中基层党委5个(镇【街】党委及区直机关党委)、基层党总支26个,基层党支部259个(含12个非公有制企业党支部);共有党员5078名,其中农村党员3693名,中专(高中)以上学历的2143名,35岁以下党员633名,女性党员673名,少数民族党员14名。

(一)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中的思想困境

在我区党员普遍存在年龄老龄化、男女性别失调、文化程度偏低等情况,导致基层党组织思想观念滞后,小农意识存在,学习能力较差,不能及时学习领会我党的政策方针。一些党员在工作中, 着眼于自身的利益、放松了对自己的严格要求等思想作风屡见不鲜。在错误思想的引领下,使党的组织背离了科学发展的方向。这就造成了党的基层组织运行的低效率, 从而直接制约了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能力的提升。

(二)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中的学习力困境

学习力对党员而言十分重要, 在面对着不断变化的组织环境时, 积极的适应环境变化, 及时更新原来的知识,培养“随机而变”的能力。目前,我区还存在党员学习力不足的问题, 一些党员思维方式单一、处理问题机械被动。在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活动中往往采用“一刀切”的方式,以“经验主义”“本本主义”来解决工作中遇到的不同问题, 自我学习的能力较弱, 认为政治学习、理论学习或培训班等学习形式才是学习。 而不重视平时的点点滴滴的学习,僵硬机械的填鸭式学习方法,已经不能满足现实复杂多变的环境。

(三)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中的执行力困境

党员的执行力困境指的是, 党员在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过程之中, 无法有效地贯彻执行党的大政方针、公共政策,不能达到基层党组织的目标。当前我区党员干部在工作中面对着环境复杂多变的困境、只有打破党员的思想瓶颈、提高党员学习能力,提升党员科学化水平,最终树立权变的管理观念。才能使党员真正有效地执行党的大政方针,真正发挥党的基层组织的堡垒作用。

四、运用权变理论加强中共基层组织建设的若干思考

在国际形势风起云涌、国内全面深化改革如火如荼,内外部环境复杂多变的形势下,面对不同的内外部环境,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方式,是摆在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过程中的新问题。在内外部环境变化加快的形势下,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如果墨守陈规、搞“经验主义”“本本主义”,全然不顾内外部环境的发展变化,其结果很可能是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因此,在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中,如何在求变与求稳之间如何平衡,使用权变管理理论的视角分析、解决、掌握这一平衡是关键。对具体环境,灵活地、运用相适宜的管理方法来实现组织的管理目标,才能正确运用权变管理理论解决实际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中出现的问题。

(一)在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中要重视运用权变管理理论

要把加强权变管理理论学习是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建一项重要工作任务,也是搞好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基础。我区在以后的工作中,要注重抓好党员干部的对权变管理理论理论学习,学会从权变管理理论的角度分析、解决问题。要充分发挥党员领导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各个党支部委员带头学习权变管理理论等内容,为广大党员干部做表率,带动各个党支部的权变管理理论学习,形成以权变管理理论学习促进党员干部思想作风、工作作风转变的良好氛围。使党员干部的决策水平和工作能力都能得到提高,为顺利完成我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把加强学习型组织建设作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任务

当前社会,是一个重视学习的新时代,权变管理理论的运用和发展,为基层党组织加强学习,构建学习型党组织提供了一个新依据,方便了学习型基层党组织的建设。权变管理理论为建设我区学习型基层党组织打好理论基础。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可以充分运用远权变管理思维,时刻把握党的最新动态和世情、国情的深刻变化,使党的基层组织始终充满活力。

(三)把创新管理思维建设作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竞争力

当前,党的建设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新挑战,党的基层组织工作迫切需要新思维、新办法、新方式、新内容。把创新性思维放到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中来是由其自身所处的环境所决定的,也是由权变管理理论分析所得出的结果。时代的变迁、技术的发展、世情国情的变化都要求我区在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中,根据我区发展的实际情况、把握发展的机遇、规避发展的问题 。这就要求我区的党员干部要比别人先想到问题、先看到问题,勤于思考发展前景,才能抢占发展先机,使基层党组织利于不败之地。

(四)把战略管理思维建设作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源动力

目前,国内外形势继续发生深刻变化,在当前环境下,想要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堡垒作用。就必须深刻把握权变管理理论,因时因地,从实际出发。在权变管理理论角度下,将战略管理思维作为一种科学的思维方法运用到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实践中去。所谓战略思维,是指对全局性的、规律性的、长远性的问题做出重大决策的科学知识体系和科学思维方法。

(五)把互联网思维建设作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推动力

②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5年7月23日了第36次全国互联网发展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6月,互联网普及率为48.8%,我国网民总数已达6.68亿人。这一组数据表明,在我国,互联网时代已经来临。

互联网带来了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全面变革,深入到了我国国民经济及百姓生活的各个领域。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在面临着传统风险的同时,也面临着如何应对“信息化”对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带来的新考验。互联网的发展,改变了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政治生态环境,党的基层组织服务和管理的主体对象不断向80后、90后等“数字原住民”变化。在权变管理理论角度下认为,传统的管理模式己不适应新形式发展的需要。如果不能及时的跟上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趋势,顺应时代的潮流,最终就会被时展所抛弃。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在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过程中加入互联网思维。

注释:

①宁波市委课题组.《关于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思考》.周国富,编:廉政文化论坛文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11月第1版,第252页。

基地建设论文范文10

【关键词】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社会主义 初级阶段

Abstract : The paper is mainly about the enrichment and development of the socialism theory at the primary stage.

在正确判断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础上,我们党制定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它是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经验和教训而得出来的,是一条全面实现现代化的路线;它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动纲领,是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集中概括。下面我们就以这条基本路线中的关键词语为着眼点,简要阐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理论是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1.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理论是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1.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墓础上,提出了“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新论断。邓小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因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特征是“物质文明还不发达”。同时也是符合历史唯物主义的,因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是最终的决定力量。但邓小平的“中心论”,不是“一点论”,而是“重点论”。他曾一再强调,我们既要搞好物质文明建设,又要搞好精神文明建设,做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同志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的观念,他在总结我国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的基本经验时,就鲜明指出,“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这个发展的观念是一个全面的观念,紧紧抓住了发展的实质性要求,始终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同时又系统地把握了发展的丰富内容,强调“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社会全面进步,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证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2.在坚持“两个基本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新论断。基本路线中的“两个基本点”是相互依存、辨证发展的两价重要方面,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保证,坚持改革开放是推动社会主义建设向前发展的强大动力。但是,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走的是一条“摸着石头过河”的办法。随着实践的发展,我们对“两个基本点”的认识更加深人、更加准确。先看“坚持改革开放”。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开放要达到的水平就是“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改革的深人和开放的扩大,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有利于更大范围内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从而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和发展。因此,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总结十三年基本经验时,其中一条就是“坚持改革开放,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看“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3.在坚持“三位一体”奋斗目标的基础上,提出了“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新论断。基本路线中提出的奋斗目标是建立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其中“富强、民主、文明”是“三位”,“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一体”。首先看“三位”,显然“富强、民主、文明”分别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相对应,从而保证了理论思维上的逻辑一致性。仅提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这种逻辑一致性就没有得到很好的坚持。毕竟精神文明不能涵盖政治文明的全部内容,尽管其中也包含政治文明的因素。所以,同志在论述“德治”与“法治”的基本关系时就说:“法治属于政治建设、属于政治文明,德治属于思想建设、属于精神文明。二者范畴不同,但其地位和功能都是非常重要的。”????

2.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理论为分析和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提供了方法论体系

1.必须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胜利的正确理论;特别是邓小平理论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正确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间题,以其为指导,党才领导人民经受各种考验,排除各种干扰,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阔步前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深了我们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它是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是我们党艰辛探索和伟大实践的必然结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必须坚持和运用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而这些基本经验,联系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归结起来就是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2.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将与时俱进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并提,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党的思想路线。只有在正确的思想路线指引下,我们才能正确制定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政策等。坚持实事求是,同志提出了正确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纲领;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邓小平同志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正是由于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正确的思想路线,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才制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形成了“全面小康社会”理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论,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只有解放思想,才能正确处理生动的实践与普遍理论的关系;只有实事求是,才能正确坚持抽象与具体的统一;只有与时俱进,才能正确坚持逻辑的与历史的统一。认识事物一方面要经过从感性到理性的飞跃,另一方面还要有效地把握事物发展的过程和脉络。

基地建设论文范文11

论文关键词:中国特色,建筑哲学思想,建筑理论,建筑技术方法

建筑理论,历来成为建筑界争论的焦点。建筑理论涵盖哪些内容,在建筑界存在很大争议。研究建筑理论的最高层次是建筑的哲学思想,它是对建筑科学本体性质属性特点的看法观点,是提出建筑理论的指导思想。建筑理论的研究目的,是在建筑哲学思想的指导下,对于建筑科学的认识提出理论原理,并在建筑理论的指导下,研究建筑技术方法,提出技术方法的原则。现就中国特色建筑理论浅谈如下。

1建筑的理论基础

建筑基础理论,结合现行的建筑设计实践,从初级到高级有不同层面,所涉及的问题各有侧重,诸如建筑概论、建筑构图、建筑设计原理、建筑空间等等。总的说来,建筑的基础理论可以分为建筑设计原理和建筑理论两个层次。

1)建筑设计原理,侧重于阐述建筑创作和实践中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大都较为明显突出,内容包括建筑构成、建筑组合、建筑形式构图、空间组织、建筑构架、环境设计、艺术处理、建筑创作等。

2)建筑理论,侧重于建筑深层哲理的探索,是多层面、多角度、多方位的研究和深化,涵盖建筑的群体态势、地理环境、居住建设、不同建筑层次的需求、建筑文化品位的深化、建筑创作思维的阐述、建筑哲理的剖析、建筑机能组织的变化、建筑形象的表现、评论的准则、未来建筑趋势的预测等,涉及多学科交叉内容。

2中国特色建筑理论的哲学思想

2.1城建园林一体化

城市建筑园林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中国传统的建筑学统称为“营造”,它包括建筑城市和园林,几千年来的城市建设都体现着城市建筑园林三位一体的内容,三者的关系十分紧密。

1)城市的选址在大自然中,城市本身具有绿地系统和庭院绿化,城市和园林密不可分;

2)城市的整体由中心区街道院落各个层次的建筑组成;

3)建筑与园林的关系可以用“建筑在园林中,园林在建筑中”来概括。

由此可见,三者的关系是紧密联系的整体。整体性的哲学思想,是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哲学思想。

2.2建筑理论是自然社会相结合的学科

建筑科学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一门独立学科。过去人们一直将建筑学划分在自然科学范畴内,20世纪80年代末,才提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方向。实际上,建筑科学本身的特点就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结合的学科,城市规划和建设,不仅包括自然科学的内容,也包括社会、经济、人文、管理、安全等社会科学的内容,因此,建筑理论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一门学科。

2.3城市不同现代化

中国城市现代化,因地区不同,现代化水平不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指标和发展步骤也不同。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特点,有北京、上海、天津及沿海城市等发达地区,有新乡、成都等中等发达地区,还有甘肃、新疆等不发达地区,对于发达程度不同的地区,应当区别对待,针对不同地区城市现代化特点和发展重点,应确定不同的发展指标和发展步骤,既要重视发展知识经济,还要重视城市基础设施的现代化建设和历史文化的保护,更要重视生态节能和环保的建设。各城市的现代化建设要发挥各自的优势,扬长避短,快速发展。

2.4综合效益节俭论

以前说起中国,人们总是很骄傲地用“地大物博”来形容她。但是,随着我国人口急剧增长,我国人均资源明显不足。针对这一特点,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提倡“勤俭建国”的建筑理念。在城市建设时,采用全寿命造价控制,强调综合效益,力争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发展效益的最佳综合效益。

3建筑理论在建筑实践中的应用

建筑理论的发展与建筑实践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任何理论都要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确立其价值和地位。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在我国建筑实践中的应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建筑与生态和谐,注重环保建设

中国的传统建筑与自然的关系十分和谐,因地取材,因地制宜,这在现在一些自然保护区,如新疆哈纳斯自然保护区的建筑,云南的傣族部落民居等,至今仍保留了这些传统。但是,许多地区的环境却因工业建设时未考虑保护生态环境的要求,致使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大气污染、水源污染、资源过度开发、交通拥挤所有这些,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不便,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20世纪80年代,人们意识到环境保护、合理开发资源、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在建设和设计时,重视生态、节能、环保全面考核,从选址、建材、布局、结构形式、空间造型各方面,在建筑的全寿命过程中,走天人合一的道路,充分利用当地自然地理环境,全面考虑生态、环保、节能的要求,注意废气污水处理,重视回收可重复利用的物质,如污水经处理后的再次使用,一些建材的回收使用等,不仅节约了开支,也减少了建筑垃圾造成的环境污染。

3.2重视规划,在建设中体现全局意识

现在,我国的各级城市建设,非常重视规划。在建设时,先给城市定位,确定城市规模,划分建筑区域,再根据建筑类型确定建筑定位,全面考虑建筑在城市中的定位,使城市水电交通等资源能够充分利用,使城市工业、交通、居住、商业、服务、文化、教育和休闲娱乐均衡发展。

3.3重视保护历史文化,在建筑设计和规划中充分考虑建筑与周围历史文物的和谐统一

我国历史悠久,人口众多。各地和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在建设现代化城市的过程中,既要创建新的建筑空间环境,又要重视各地城市与建筑历史文化的保存,保留和发展地域文化、民族文化,要在研究传统建筑文化的基础上,创造新的建筑文化。既创建新的建筑文化,又要符合当地历史文化、民俗、自然条件,在创新的同时,保持新建筑与历史民俗文化的和谐统一,在建筑设计时,考虑各地民族风情、装修特点及造型手法,使新建筑既有时代风貌,又不失民族特色。

3.4重视艺术创作在建筑中的应用,建筑创作体现标准化和艺术表现形式的和谐统一

基地建设论文范文12

关键词:中国特色,建筑哲学思想,建筑理论,建筑技术方法

建筑理论,历来成为建筑界争论的焦点。建筑理论涵盖哪些内容,在建筑界存在很大争议。研究建筑理论的最高层次是建筑的哲学思想,它是对建筑科学本体性质属性特点的看法观点,是提出建筑理论的指导思想。建筑理论的研究目的,是在建筑哲学思想的指导下,对于建筑科学的认识提出理论原理,并在建筑理论的指导下,研究建筑技术方法,提出技术方法的原则。现就中国特色建筑理论浅谈如下。

1建筑的理论基础

建筑基础理论,结合现行的建筑设计实践,从初级到高级有不同层面,所涉及的问题各有侧重,诸如建筑概论、建筑构图、建筑设计原理、建筑空间等等。总的说来,建筑的基础理论可以分为建筑设计原理和建筑理论两个层次。

1)建筑设计原理,侧重于阐述建筑创作和实践中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大都较为明显突出,内容包括建筑构成、建筑组合、建筑形式构图、空间组织、建筑构架、环境设计、艺术处理、建筑创作等。

2)建筑理论,侧重于建筑深层哲理的探索,是多层面、多角度、多方位的研究和深化,涵盖建筑的群体态势、地理环境、居住建设、不同建筑层次的需求、建筑文化品位的深化、建筑创作思维的阐述、建筑哲理的剖析、建筑机能组织的变化、建筑形象的表现、评论的准则、未来建筑趋势的预测等,涉及多学科交叉内容。

2中国特色建筑理论的哲学思想

2.1城建园林一体化

城市建筑园林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中国传统的建筑学统称为“营造”,它包括建筑城市和园林,几千年来的城市建设都体现着城市建筑园林三位一体的内容,三者的关系十分紧密。

1)城市的选址在大自然中,城市本身具有绿地系统和庭院绿化,城市和园林密不可分;

2)城市的整体由中心区街道院落各个层次的建筑组成;

3)建筑与园林的关系可以用“建筑在园林中,园林在建筑中”来概括。

由此可见,三者的关系是紧密联系的整体。整体性的哲学思想,是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哲学思想。

2.2建筑理论是自然社会相结合的学科

建筑科学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一门独立学科。过去人们一直将建筑学划分在自然科学范畴内,20世纪80年代末,才提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方向。实际上,建筑科学本身的特点就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结合的学科,城市规划和建设,不仅包括自然科学的内容,也包括社会、经济、人文、管理、安全等社会科学的内容,因此,建筑理论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一门学科。

2.3城市不同现代化

中国城市现代化,因地区不同,现代化水平不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指标和发展步骤也不同。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特点,有北京、上海、天津及沿海城市等发达地区,有新乡、成都等中等发达地区,还有甘肃、新疆等不发达地区,对于发达程度不同的地区,应当区别对待,针对不同地区城市现代化特点和发展重点,应确定不同的发展指标和发展步骤,既要重视发展知识经济,还要重视城市基础设施的现代化建设和历史文化的保护,更要重视生态节能和环保的建设。各城市的现代化建设要发挥各自的优势,扬长避短,快速发展。

2.4综合效益节俭论

以前说起中国,人们总是很骄傲地用“地大物博”来形容她。但是,随着我国人口急剧增长,我国人均资源明显不足。针对这一特点,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提倡“勤俭建国”的建筑理念。在城市建设时,采用全寿命造价控制,强调综合效益,力争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发展效益的最佳综合效益。

3建筑理论在建筑实践中的应用

建筑理论的发展与建筑实践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任何理论都要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确立其价值和地位。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在我国建筑实践中的应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建筑与生态和谐,注重环保建设

中国的传统建筑与自然的关系十分和谐,因地取材,因地制宜,这在现在一些自然保护区,如新疆哈纳斯自然保护区的建筑,云南的傣族部落民居等,至今仍保留了这些传统。但是,许多地区的环境却因工业建设时未考虑保护生态环境的要求,致使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大气污染、水源污染、资源过度开发、交通拥挤所有这些,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不便,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20世纪80年代,人们意识到环境保护、合理开发资源、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在建设和设计时,重视生态、节能、环保全面考核,从选址、建材、布局、结构形式、空间造型各方面,在建筑的全寿命过程中,走天人合一的道路,充分利用当地自然地理环境,全面考虑生态、环保、节能的要求,注意废气污水处理,重视回收可重复利用的物质,如污水经处理后的再次使用,一些建材的回收使用等,不仅节约了开支,也减少了建筑垃圾造成的环境污染。

3.2重视规划,在建设中体现全局意识

现在,我国的各级城市建设,非常重视规划。在建设时,先给城市定位,确定城市规模,划分建筑区域,再根据建筑类型确定建筑定位,全面考虑建筑在城市中的定位,使城市水电交通等资源能够充分利用,使城市工业、交通、居住、商业、服务、文化、教育和休闲娱乐均衡发展。

3.3重视保护历史文化,在建筑设计和规划中充分考虑建筑与周围历史文物的和谐统一

我国历史悠久,人口众多。各地和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在建设现代化城市的过程中,既要创建新的建筑空间环境,又要重视各地城市与建筑历史文化的保存,保留和发展地域文化、民族文化,要在研究传统建筑文化的基础上,创造新的建筑文化。既创建新的建筑文化,又要符合当地历史文化、民俗、自然条件,在创新的同时,保持新建筑与历史民俗文化的和谐统一,在建筑设计时,考虑各地民族风情、装修特点及造型手法,使新建筑既有时代风貌,又不失民族特色。

3.4重视艺术创作在建筑中的应用,建筑创作体现标准化和艺术表现形式的和谐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