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村委会畜牧工作计划

村委会畜牧工作计划

时间:2022-12-25 03:51:42

村委会畜牧工作计划

第1篇

一、指导思想

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按照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职能的要求,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提高动物卫生监管执法水平和动物防疫公共服务能力,促进畜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确保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财产安全。

二、主要目标

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通过健全机构、明确职能、理顺关系,逐步建立起科学、统一、透明、高效的兽医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立健全动物疫病防控的长效机制。稳定和强化基层动物防疫体系,提高兽医管理机构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促进全县动物卫生工作全面发展,不断提高动物卫生及其产品的安全水平。

三、主要内容

(一)建立健全兽医行政管理机构。

组建怀远县畜牧兽医局,为县农委管理的副科级行政机构,其主要职责:

(1)贯彻和执行国家畜牧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

(2)研究畜牧、兽医、饲料行业发展政策,编制行业发展中长期规划和年度发展计划。

(3)组织指导、实施畜牧产业结构和布局调整;组织实施畜牧业、饲料业和兽医经济建设重大项目。

(4)贯彻执行畜牧产业化经营的方针政策,促进畜牧业产前、产中、产后一体化发展;负责畜牧业、饲料业统计和形势分析及市场信息管理。

(5)负责(指导)畜牧、饲料业的产品和绿色食品、无公害畜产品(饲料产品)质量监督、认证工作。

(6)制定全县动物疫病防治规划,制定控制和扑灭重大动物疫病预案;负责动物疫情管理工作,组织动物疫情监测、报告、调查、分析和评估工作。

(7)依法开展种畜禽、兽药、饲料、草业、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执法工作。

(8)指导、管理和监督动物防疫、检疫工作。

(9)负责官方兽医、执业兽医以及动物诊疗行业的管理;负责畜牧、饲料行业从业人员的管理。

(10)组织实施畜禽遗传资源、畜产资源、草地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工作。

(11)负责兽医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

(12)研究提出并组织落实畜牧业发展的重大技术措施;负责行业重大技术改造工作。

(13)负责有关单位的业务归口管理工作,以及相关工作。

(14)承办县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二)建立兽医行政执法机构。

组建怀远县动物卫生监督所,为县农委直属事业单位,主要职责是:依法实施动物防疫、动物及动物产品检疫等行政执法工作。

(三)建立健全兽医技术支持体系,稳定畜牧技术推广体系。

撤销县畜牧业局,组建怀远县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加挂怀远县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中心牌子),为县农委直属事业单位,主要职责是:负责实施动物疫病监测、预警、预报、实验室诊断,承担动物流行病学调查、疫情报告编制并上报;提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技术方案并组织实施;承担动物疫病预防技术指导、技术培训、科普宣传;承担动物产品安全相关技术检测工作。承担公益性技术推广职能,负责畜牧业重大技术的试验、示范和推广,参与畜禽饲养、草业、品种改良等地方标准和技术规范的制订并组织实施,提出畜牧业发展的重要技术措施,开展畜牧业职业技能鉴定。

(四)加强基层动物防疫体系建设。

调整乡镇农业技术服务站职能,成立乡镇畜牧兽医站,为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人员、业务、经费等由县畜牧兽医局统一管理,站长由县农委、县畜牧兽医局考核,征求乡镇党委意见后任命。乡镇畜牧兽医站编制、人员从乡镇农业技术服务站划转。其主要职责是:承担动物强制免疫的监督实施、动物和动物产品检疫、动物疫情调查、疫情报告等政府公益性职能,协助县级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开展兽药经营监督管理,协助乡镇政府组织村级动物防疫员开展动物防疫工作。

建立健全村级动物防疫体系。按照省编办《关于加强全省基层动物防疫体系建设的通知》(皖编办〔2005〕84号)的要求,每1000个农户配备1名村级动物防疫员。村级动物防疫员的职责是:分户建立畜禽养殖档案,承担对动物的强制免疫和计划免疫,协助做好产地检疫、动物疫情调查和报告、畜牧生产统计等。村级动物防疫员经费由县乡两级承担,省级财政给予补贴。乡镇政府对村级动物防疫员实行合同化管理和持证上岗、年度考核制度。县畜牧兽医局负责村级动物防疫员的资格认证和定期培训工作。

四、保障机制

(一)建立科学合理的经费保障机制。将兽医工作的发展纳入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随着经济的发展逐年增加对兽医工作的投入,逐步建立起科学、稳定的兽医工作经费保障机制。将兽医行政管理、动物卫生监督和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所需经费纳入财政全额预算管理,保证其人员经费和日常运转费用。其依法收取的防疫、检疫等行政事业性收费一律上缴财政,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对经费使用情况要加强监督管理,确保专款专用。

(二)建立动物防疫应急储备制度。一是建立县、乡应急防疫物资储备库,对应急设施、设备、疫苗、药品、防护用品、交通通讯工具等有关物资进行储备,所需经费列入县、乡财政预算;二是设立县、乡应急防疫储备金,主要用于突发重大动物疫情确认、疫区封锁、扑杀、消毒、无害化处理、紧急免疫、疫情追踪与监测等疫情处理工作及强制扑杀补助。

(三)加强动物防疫体系的基础设施建设。将动物防疫体系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县、乡政府的基本建设投资计划。充实、完善各级兽医工作机构的设备、条件,建设兽医实验室,提高诊断、检测能力和生物安全水平。

五、队伍建设

(一)逐步推行官方兽医制度。按照国家、省、市统一部署和要求,逐步推行官方兽医制度,现有国家兽医工作人员通过业务培训,提高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并经资格认证、政府任命等办法逐步进入官方兽医队伍。

(二)逐步实行执业兽医制度。凡从事动物疫病诊断、治疗和动物保健等经营活动的兽医人员,必须经过培训、考试,取得执业资格。通过建立兽医行业协会等方式,实行兽医行业自律,规范从业行为,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和服务水平。

(三)切实加强兽医工作能力建设。重视和加强兽医教育,保证人力资源储备,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加强兽医科学研究,完善动物疫病控制手段,建立健全风险评估机制,提高科学防治水平。

第2篇

一、目前畜牧业生产各项任务指标的完成情况

截止12月底,全乡各类牲畜饲养量达4.5头(只),其中牛2666头,高产奶牛130头,实现产肉2600吨,产奶195吨,完成计划的25%,产毛63吨,产山羊绒3吨。充分发挥新建设的4个村级畜牧兽医技术服务防疫点的优势,完成黄牛冷配230头,牵引265头。从3月10日起开展春季动物防疫工作,全乡应防疫的各类牲畜25112头(只),其中牛2666头,小畜(绵羊、山羊)22348只,骆驼98峰,实防的牲畜达24914头(只),其中牛2566头,小畜22348只,驼98峰,代补防的怀胎母畜100头,防疫率达100%。小畜药浴13000只,畜牧业生产态势良好。

二、发展畜牧业生产所采取的主要措施

(一)切实加强领导,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协调服务意识。

今年,乡党委、政府把畜牧业发展工作作为农业增效,农牧民增收的重点工作来抓,及时召开畜牧业工作会议,贯彻落实州市畜牧业工作会议精神,全面部署畜牧业生产各项工作任务,制定下发了《20__年畜牧业重点工作计划》,签订《畜牧业目标管理责任状》,将各项任务指标层层分解,责任到人,增大了畜牧业工作在综合目标考核中所占分值比重,在全乡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包村领导配合抓的工作格局。继续加大畜牧业发展工作的宣传力度,召开以农促牧,发展畜牧业经验观摩交流会。通过现场参观大泉村饲草饲料种植情况、养殖大户现身说法,算细帐,充分发挥榜样的作用,为全村农牧民指明了以农促牧、实施以草定畜,进行品种改良的现代畜牧业发展的路子。同时请养殖示范户现身说法,邀请市有关领导作专题报告,组织机关干部深入村组逐户调查摸底,及时了解和掌握农牧民对发展现代畜牧业的思想动态,帮助协调解决具体困难。

(二)加大疫病防制工作力度,认真做好产地、产品检疫工作

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牲畜疫病防疫工作,乡上成立了疫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召开相关会议,对疫病防治工作进行专门安排部署,并通过会议、广播、标语等形式对疫病防治进行广泛宣传,增强了农牧民的防疫意识。进一步加强了村级防疫体系建设,按照招得到,稳得住,能服务的要求,配强村级防疫员,实行竞聘上岗。目前全乡共竞聘上岗村级防疫员4名。在动物防疫工作中,认真落实动物疫情报告制度,加强动物防疫管理的监测,建立动物防疫台帐。各村对防疫工作非常重视,积极配合防疫部门,认真做好计划免疫和强制免疫,做到了村不漏户,户不漏畜,春季防疫工作得到顺利开展,到目前为止,全乡一次防疫共领取疫苗4700毫升,防疫各类牲畜 2.5万头(只),补戴耳标1.1万头(只),实际防疫各类牲畜24914头(只),其中牛2566头,小畜22348只,驼98峰,代补防的怀胎母畜100头,防疫率达100%。小畜药浴 13000只。并对全乡所有禽类进行了监测,对重点>:请记住我站域名/

(三)加强草原保护以草定畜工作

为合理利用草场,防止草场退化,调整畜群结构,合理安排季节,实行统一转场,防止滥牧、抢牧和过量放牧,我乡分四个阶段稳步开展了以草定畜工作。截至6月底,共签定以草定畜责任书565户,签订率为100%。为保障以草定畜工作成效,利用牲畜转场这一良机,在__*河沟、__*等地设检查站,对进入草场的转场牲畜严格进行检查,即检查有关部门发放的转场通知书,核定载畜量手册和防疫证书,规定统一转场时间,规范作业组转场顺序,截至6月25日顺利完成了以草定畜牲畜转入夏季草场工作。以草定畜工作开展后,初步达到了草畜平衡,防止了水土流失和生态恶化,减少了自然灾害的发生。

(四)加大品种改良力度,积极推广和应用冻精冷配和胚胎移植技术

结合村级防疫人员的选配工作,新选拔和培训了5名村级防疫技术员,配备到州、市畜牧兽医部门进行了业务技术培训,同时对冷配技术实行责任状管理,依法加强冻精来源管理,实行冻精优质优价,明码标价的措施,明确冻精种牛谱系相关信息。今年我乡兽医站购进优质冻精 余枚,重点抓好了牛羊品种改良工作。另外,为了改善兽医站的办公条件,申请资金40万元,准备新建畜牧兽医草原站,并增添一些办公室设施,进一步改善乡兽医站的办公环境,稳定了技术员队伍。为加强品种改良工作,乡政府对农牧民进行品种改良、引进种公畜制定了优惠政策,凡引进购买纯种种公羊,每只乡财政补贴1000元,引进一头种公牛补贴1000元,引进高代杂交肉用种公羊,每只补贴300元,从而增

强了养殖户对通过品种改良增收致富的信心。(五)进一步加大饲草饲料基地开发利用和养殖小区建设力度

大泉村获得4000亩饲草饲料基地整理项目,五疙瘩获得20__0亩退耕还草项目,已开发利用20__亩,西台子喷灌草场更新补种3500亩。今年全乡计化种植饲草料面积1.13万亩,其中种植玉米7015亩,保留和新种苜蓿1250亩,种植青贮玉米3000亩。投入2万元维修了西台子喷灌草场灌溉设施,工程预计7月中旬完工,此工程将解决西台子130户牧民的牲畜饮水和500亩饲草料的灌溉问题。养殖小区和专业村的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确定__*村西台子为早冬羔和奶牛专业村,大泉村为奶牛养殖小区和牛羊养殖专业村,五疙瘩定为牲畜舍饲圈养示范点,__*河和东沟为养殖绒山羊小区。全乡早冬羔达1.1万头只,优质品种奶牛130头,养殖小区和专业村的暖圈、水、路、电等基础设施建设齐全,为实施新型模式化养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第3篇

近年来,##镇始终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坚持“实现菌业上的一个突破,抓好农业上的两个基地,推进畜牧业上的三个重点”的发展思路,认真贯彻落实旗委、政府相关政策,按照“四个统一”,即:统一规划、统一时间、统一施工、统一管理的原则,全力打造白音浩特育肥小区,使全镇畜牧业逐步走上集约化经营,舍饲精养之路,逐步形成规模产业。白音浩特育肥小区占地面积26.3万平方米,拥有养殖户100户,分二期工程建设,即:20__年一期工程建设50户,20__年二期工程建设50户,主要以育肥萨福克羊为主,适量进行肉牛育肥,育肥总量可达1万只羊单位。

一、基本概况

##镇位于旗政府所在地东北48公里处,东与扎赉特旗白音高勒镇、吉林省镇赉县接壤,南与乌兰浩特市葛根庙镇、太本站办事处相连,西与察尔森镇、乌兰浩特市乌兰哈达镇毗邻,北与扎赉特旗宝力根花苏木相接。全镇总面积667平方公里,辖14个嘎查35个自然屯,全镇经济以农为主、牧业为辅,有耕地26.46万亩,20__牧业年度羊数达95100只,其中有绵羊49827只,山羊45273只;有牛5010头,其中奶牛存栏2316头,肉牛2694头。

白音浩特嘎查是##镇政府所在地,辖1个自然屯、3个社,有288户、1117人,其中蒙古族人口占70%。总行政面积25510亩,有耕地10495亩,草场13000亩,林地4100亩。生产经营以农牧结合为主,主要种植玉米、大豆等粮食作物。现有大小畜5000多头只。交通便利,111国道贯穿全境,省际通道从嘎查北部经过。20__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200元,村集体收入达到9万元。

白音浩特嘎查作为全旗“50强”嘎查村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总体要求,依托资源优势和区域优势及旗直科局的帮扶,确定以“农业稳步发展、牧业提质增效、居住提升文明、城乡统筹发展”作为今后三年发展思路,今年打深水井3眼,争取到牧业贷款30万元,引进优质奶牛100头,到年末达到户均1头奶牛,逐步实现少养精养多产出,提质、提优、提效率,使畜牧业整体发展在稳中求升。扩大白鹅养殖规模,现有白鹅21000羽,20__年要达到5万羽,使白鹅养殖从庭院经济向产业化转变,并达到一定规模。大力推广食用菌栽培项目,20__年建食用菌大棚20个,20__年和20__年计划分别达到30个和40个大棚,菌棒达到15万和20万棒。

以“嘎查一条街”建设为重点,大力搞好环境整治,加强村容村貌建设。现已完成四条街绿化工程。即:投资6万元,完成111国道两侧20__延长米、中心校东侧1200延长米、主街道西侧500延长米进行了绿化,栽植3200棵银中杨,整修院墙3400延长米,并书写蒙汉宣传标语近100条。投资2.5万元,完成西北二道街长800米、宽1.5米的路面平整,挖边沟1600延长米,修建院墙约80米,粉刷院墙620米,栽植果树120棵。投资35万元,完成111国道两侧安装50盏路灯。投资20万元,完成111国道与省际大通道连接路东侧安装34盏路灯。

20__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200元。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要求和《白音浩特嘎查20__—20__年总体发展规划》,力争在20__年人均收入达到5000元以上,村屯规划建设全部完成,农牧业产业化更趋合理,生产方式进一步提高,群众生活奔向小康。

白音浩特育肥小区位于镇政府北侧,111国道与省际通道连接路东侧。育肥小区基础设施建设计划投资1200万元,占地面积26.3万平方米,分两批建设,即:一期工程建设50户,计划20__年10月末完工,二期工程建设50户,预计20__年10月末完工。育肥小区拥有养殖户100户,每户占地面积20__平方米,其中建设住宅、仓库、饲料间100至120平方米和棚舍280至300平方米。

育肥小区由镇政府与农牧户共同出资兴建,采取集中统一的封闭式管理模式,形成基地+养殖户的产业链条。每户基础建设投资10万元,镇政府投资200万元负责小区内水、电、路和连接路亮化及小区广场等基础设施建设。截止目前,镇政府已完成水、电、路基础建设投资70万元,连接路亮化工程投资20万元,小区广场建设投资10万元。

二、主要做法

(一)强化领导、提高认识,大力整合资源优势

##镇是前旗粮食,特别是玉米的主产区,每年大量的秸秆资源,给养殖业发展提供有利条件。近年来,##镇党委政府,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发展思路,大力整合资源优势,积极引导农牧民走为养而种,为牧而农、农牧结合、集约化经营、舍饲精养的路子,通过发展肉羊养殖项目,改善了畜群结构和畜种质量,加快了育肥出栏,使牧业年度效益呈逐年增长态势。为了形成规模效益,镇党委一班人通过多次走出去和走下去调研论证,并多次召开党委会议讨论研究,决定建设育肥小区,这个项目的建设可使入驻的养殖户人均纯收入增加800至1000元。

(二)强化宣传、积极引导,努力提高养殖户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为认真贯彻落实封山禁牧政策,积极探索发展农区畜牧业,努力提高养殖户入驻小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镇党委政府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引导农民群众走舍饲精养的路子。

一是镇党委多次召开党委、全体干部职工及白音浩特嘎查农户参加的动员会议,大力宣传建设育肥小区的重要性、必要性和未来发

展前景,使小区建设项目首先在党委一班人和全体干部中达成共识。 二是镇党委通过召开镇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的契机,提交代表审议讨论建设育肥小区相关事宜,让全体代表达成共识。

三是制定优惠政策。镇党委、政府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时间、统一施工、统一管理”的原则,要求养殖户统一标准,按时开工和竣工。镇党委、政府制定优惠政策并与建设户签订《入驻小区》合同,合同内容明确规定了政府与养殖户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同时要求每个建设户交纳1000元保证金。按政府要求在8月10日前竣工并验收合格的,政府给予补助1万元,并退还1000元保证金。

四是加大示范引导。镇党委政府在做好宣传工作的基础上,从干部抓起,加大示范引导力度,要求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积极鼓励党员领导干部带头建设育肥小区。

(三)强化管理、注重服务,扎实推进育肥小区建设

第4篇

一、畜牧业发展现状

我县的畜牧产业发展,在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经过多年的努力,通过实施扶持百户畜禽养殖大户、县级良种猪扩繁群场、畜牧扶贫、生猪标准化养殖等项目建设,产品总量不断增加,品种结构逐步优化,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产业化经营水平逐步提高,现已发展成为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末,全县生猪存栏244969头,出栏163157头,同比增加38460头,出栏率66.6%;大牲畜存栏75109头,其中牛存栏68074头,出栏8896头,同比增加2453头,出栏率13%;存栏山羊32179只,出栏16075只,同比增加3380只,出栏率50%;禽存栏576870羽,出栏778388羽,同比增加74043羽,出栏率135%。全年完成肉类总产12906吨,同比增加2081吨,增长19.22%;农业人均占有肉类82.13千克;禽蛋产量196.6吨,同比增加57.8吨,农业人均占有禽蛋1.25千克;实现畜牧业产值26536万元(现价),同比增加3168万元,增长13.6%,占农业总产值的34.97%。农民人均家庭经济收入约40%来自畜牧业,畜牧业的发展为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发展思路和目标任务

(一)发展思路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中央1号文件和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稳畜保供给、增收惠民生、改革促统筹、强基增后劲”和市委、市政府提升“三个核心指标”、抓“三子”促“三化”、“调优一产、调强二产、调快三产”的要求,以农民增收为目标,巩固和提升已建成的项目成果,积极探索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围绕增加农民收入和打造畜牧业生产基地的目标,加快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以市场为导向,资源为依托,科技为支撑,品种改良为突破,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坚持“品种改良,生产基地建设,整合项目资金,科技服务,市场营销”五位一体的产业化发展思路,按照“提高质量,增加总量,择优发展,突出特色”方针,努力实现提质增量的目标,尽快把畜牧产业建设成为我县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

(二)目标任务

县加快畜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行动项目实施主体为涉及项目的各乡(镇)人民政府和畜牧兽医站。通过实施养殖场(小区)、专业村、循环农业示范点、扶持示范户等项目建设,使畜牧业生产能力和生产效益有显著提高,产业整体素质和行业竞争力明显增强,在农村经济总收入中比重不断提高,真正成为农民增收短平快的长效项目。

建设内容:一是巩固和提升已建成的项目成果,重点是进一步强化技术跟踪服务和扶持力度,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和饲养管理水平;二是新建5个育肥猪养殖专业村;三是建设勐捧村象牙沟“草+畜+沼”循环农业示范点;四是扶持养殖示范户100户。

计划,全县生猪存栏267120头,出栏189655头,出栏率71%,良种覆盖率达70%以上;大牲畜存栏75960头,其中,牛存栏68754头,出栏8985头,出栏率13.1%,马属7205匹;山羊存栏35678只,出栏19622只,出栏率55%;禽存栏623585羽,出栏886171羽,出栏率142%;禽蛋产量217吨。肉类总产16132吨,同比增3226吨,增长25%;实现畜牧业生产总值31843万元(现价),同比增5307万元,增长20%。全县年种植优质牧草5000亩;开展科技培训50期,受训人数5000人次以上。

三、生产布局和工作重点

(一)生产布局

立足资源优势,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原则,合理生产布局:山区、半山区重点发展牛、羊、禽业,坝区重点发展生猪业。

(二)工作重点

在生产上,突出发展生猪业,兼顾牛、羊、禽业生产。重点扶持养猪专业村、循环农业、养殖大户(场),通过扶持重点村、大户(场)来带动和辐射全县养殖业发展,推进畜牧业产业化进程。全县实行养殖基地和推行“公司+专业合作社+养殖农户+畜牧部门服务”两种模式同时进行,同步推进。

四、建设内容及规模

(一)巩固和提升已建成的项目建设成果

重点巩固扶持勐堆大寨生猪养殖小区、凤尾大坝循环农业示范点、育肥猪养殖专业村([,!]5个)、勐捧流水虹羽蛋鸡养殖场和养殖大户,具体是:

1.勐堆大寨生猪养殖小区,新建标准化公猪舍20平方米、隔离间20平方米、小区道路100米、饲料加工房和仓库50平方米,购置加工设备1套,改造标准化母猪舍100平方米,优质饲草种植50亩。

2.凤尾大坝循环(来源:文秘站 )农业示范点,巩固“林+草+畜+沼”循环农业养猪示范户2户,改扩建标准化圈舍100平方米,引进原项目区的商品仔猪60头以上。

3.养猪专业村(5个),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新建和改造标准化圈舍平方米,配齐圈内功能设施;引进二元杂种母猪100头;种植优质牧草500亩。

4.勐捧流水虹羽蛋鸡养殖场,完善场内基础设施建设,配齐场内动物防疫、消毒等功能设施,引进种鸡3000羽。

5.养殖大户24户,改造标准化圈舍1000平方米,配齐圈内功能设施;引进二元杂种母猪48头;种植优质牧草100亩。

(二)育肥猪养殖专业村建设内容及规模

依托已建成的项目建设成果,扶持新建5个育肥猪养殖专业村(即:南伞镇白岩村硝厂沟自然村和邦小底自然村,勐堆乡勐堆村大寨自然村,勐捧镇勐捧村忙勒自然村、木场乡勐撒村旧街自然村);扶持养猪示范户100户,建设标准化圈舍5000平方米,配齐圈舍内功能设施,实施方式采取各乡(镇)先摸底,报县农业(畜牧兽医)局审定。年户均引进原项目区三元杂商品猪100头以上,种植优质牧草饲料3亩以上,年出栏肥猪100头以上。

(三)循环农业示范点建设内容及规模

新建勐捧镇勐捧村象牙沟自然村“草+畜+沼”循环农业示范点。其中,规模化毛驴 综合养殖场1个,建设厂房和圈舍500平方米,购买种公驴10匹,饲养种母驴100匹,种植优质牧草50亩,年出栏毛驴50匹。扶持毛驴养殖示范户10户,户均建设圈舍50平方米,饲养毛驴10匹,年出栏毛驴5匹;种植优质牧草5亩以上。

(四)养殖示范户建设内容及规模

养殖示范户建设100户(其中,扶持养殖大户20户,示范户80户)。

1.扶持养殖大户20户(养猪10户,养牛3户,养羊4户,养鸡3户)。

(1)养猪大户:户均建设和改造标准化圈舍100平方米,配齐圈舍内功能设施;户均引进二元种母猪10头,种植优质牧草5亩以上,年出栏生猪150头以上。养殖技术上严格要求,做到统一品种、统一技术路线,实行dly技术路线,引进原项目区或自产三元杂商品仔猪进行育肥或销售。

(2)养牛大户:户均建设和改造圈舍100平方米,配齐圈舍内功能设施;户均选育本地优良种母牛10头,种植优质牧草5亩,年出栏肉牛20头。

(3)养羊大户:户均建设和改造圈舍100平方米,配齐圈舍内功能设施;户均选育本地优良种母羊30只,种植优质牧草5亩,年出栏山羊50只。

(4)养鸡大户:户均建设和改造圈舍100平方米,配齐圈舍内功能设施;户均饲养商品鸡3000只,种植优质牧草5亩,年出栏商品鸡10000只。

2.扶持养猪示范户80户,新建标准化圈舍2400平方米,配齐圈舍内功能设施,如:自动饮水器、保育箱、保温灯等,引进二元杂种母猪160头,户均饲养2头,种植优质牧草饲料2亩,年出栏生猪100头。

(五)建设畜产品加工厂1个。

(六)加强动物防疫和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强化服务功能

1.完善动物防疫体系建设

完善71个村级兽医室建设;项目实施区动物防疫费用,由县农业(畜牧兽医)局统一安排。

2.完善品种改良体系

修缮县级猪统一供精站(凤尾点)基础设施建设,淘汰当前全县范围内饲养的品质差、生产性能低,不宜于种用的部分种公猪,新建7个猪人工授精网点,配置优良种公猪7头;巩固南伞、忙丙、军赛3个肉牛冻精改良点。

3.科技培训

全县开展科技培训50期,受训人数达5000人次以上。

五、资金来源和管理使用

项目资金以整合县级各部门畜牧业发展项目资金和政策性补贴贷款。为使项目建设顺利推进,贷款扶持覆盖全县范围,示范户实行重点扶持;能繁母猪保险参保和理赔覆盖全县范围。

(一)计划总投资572.6万元,其中,项目资金272.6万元,贴息贷款扶持300万元,投资预算如下:

1.巩固和发展的建设成果(重点巩固扶持勐堆大寨生猪养殖小区、凤尾大坝循环农业示范点、5个养猪专业村、勐捧流水虹羽蛋鸡养殖场和养殖大户),计划投资66.6万元。

(1)巩固和提升勐堆大寨生猪养殖小区,计划投资6万元。

(2)巩固和提升凤尾大坝循环农业示范点,建设“林+草+畜+沼”循环农业养猪示范户2户,计划投资3万元。

(3)巩固和提升5个养猪专业村,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计划投资40万元。

(4)巩固和提升勐捧流水虹羽蛋鸡养殖场建设,计划投资3万元。

(5)巩固全县养殖大户24户,计划投资14.6万元。

2.新建设育肥猪养殖专业村5个,计划投资50万元。

(1)南伞镇白岩村硝厂沟和邦小底2个育肥猪养殖专业村,扶持养猪专业户40户,户均建设标准化圈舍50平方米,户均补助5000元,计划投资20万元。

(2)勐堆乡勐堆村大寨育肥猪养殖专业村,扶持养猪专业户20户,户均建设标准化圈舍50平方米,户均补助5000元,计划投资10万元。

(3)勐捧镇勐捧村忙勒育肥猪养殖专业村,扶持养猪专业户20户,户均建设标准化圈舍50平方米,户均补助5000元,计划投资10万元。

(4)木场乡勐撒村旧街育肥猪养殖专业村,扶持养猪专业户20户,户均建设标准化圈舍50平方米,户均补助5000元,计划投资10万元。

3.建设勐捧镇勐捧村象牙沟自然村“草+畜+沼”循环农业示范点。新建勐捧镇勐捧村象牙沟毛驴综合养殖场1个,建设圈舍500平方米,计划投资2.5万元;购买种公驴10匹,每头补助资金元,计划投资2万元;扶持养驴示范户10户,建设圈舍500平方米,户均圈舍建设50平方米,户均补助2500元,计划投资2.5万元;户均种植饲草5亩,每亩投资200元,户均补助1000元,计划投资1万元。两项合计计划投资8万元。

4.扶持养殖示范户100户(其中,养殖大户20户,示范户80户),计划投资74万元。

(1)养猪大户10户:户均建设和改造标准化圈舍100平方米,配齐圈舍内功能设施,户均补助5000元,计划投资5万元;户均购买二元种母猪5头,每头补助元,户均补助1万元,计划投资10万元。

(2)养牛大户3户:户均建设和改造圈舍100平方米,配齐圈舍内功能设施,户均补助5000元,计划投资1.5万元;户均购买本地优良种母牛10头,每头补助1000元,户均补助1万元,计划投资3万元。

(3)养羊大户4户:户均建设和改造圈舍100平方米,配齐圈舍内功能设施,户均补助5000元,计划投资2万元;户均饲养种母羊20只,每头补助500元,户均补助1万元,计划投资4万元。

(4)养鸡大户3户:户均建设和改造圈舍100平方米,配齐圈舍内功能设施,户均补助5000元,计划投资1.5万元;户均补助养鸡周转金1万元,计划投资3万元。

(5)扶持养猪示范户80户,户均建设标准化圈舍30平方米,户均补助1500元,计划投资12万元;户均饲养二元种母猪2头,每头补助元,户均补助4000元,计划投资32万元。

6.建设畜产品加工厂1个,计划投资50万元。

7.动物防疫、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和科技培训,计划投资24万元。

(1)项目区动物防疫费用,计划投资5万元。

(2)良种繁育体系建设,计划投资8万元。其中:修缮县级猪统一供精站,计划投资3万元;新建7个猪人工授精网点,每个点投资5000元,计划投资3.5万元;巩固3个肉牛冻精改良点(南伞、忙丙、军赛)建设,每个点投资5000元,计划投资1.5万元。

(3)全县种植优质牧草3000亩,计划投资6万元。

(4)全县开展科技培训50期,受训人数达5000人次,计划投资5万元。

全县促进农民增收行动扶持养殖示范户300户,户均扶持贴息贷款1万元,计划投资贴息贷款300万元。养殖大户可享受贷款5万元;仔猪育肥示范户可享受贷款2万元。

(二)项目资金管理,实行专款专用,专户管理。根据项目的实施进度,经县畜牧产业领导小组和项目实施小组初验后拨付。

六、主要措施

(一)政策措施

1.提高认识,加强部门协作,狠抓落实

畜牧业是我县的重要产业,也是有市场竞争力的传统优势产业,在增加农民收入、促进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经济发展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县直各部门要积极支持畜牧业生产,按照“多部门合作,各记其功”方式促进畜牧业发展。农业(畜牧兽医)部门要切实把畜牧业作为“菜篮子”工程的首要工作来抓,加强生产动态监测和形势分析,准确掌握发展变化情况,及时提出应对措施,引导小规模散养户适时补栏,加强对饲养户的技术指导,提高饲养管理水平,加大科技推广和动物防疫工作力度,积极扶持和发展生产,增加市场供应。各乡(镇)务必引起高度重视,切实负起责任,从讲政治、顾大局,心系民生的高度出发,认真落实一把手负责制,及时解决畜牧业生 产、管理等方面的问题;切实抓好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认真强化防堵、疫情排查、宣传、监测、强制免疫等预防措施,全面落实工作责任制。各村委会要真正理解发展畜牧业的重要意义,增强抓好畜牧业的责任心;要进一步加强对畜牧业的领导,建立健全领导责任制。

2.加强组织领导

县政府成立由分管领导为主抓的领导小组,乡(镇)成立由乡(镇)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的领导组织机构,建立目标管理责任制和考核制,做到责任到岗,任务到人,严格考核,兑现奖惩。实行“县级领导+乡(镇)主要领导、分管领导+村两委班子+养殖协会(理事会)+村民小组长(村民互助组联长)”挂钩制度,以加强对畜牧业的领导。

3.稳定和加强基层队伍建设

为适应畜牧业发展需要,确保《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的实施,调动农民发展养殖业的积极性,要进一步健全县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体系,完善县、乡、村动物防疫体系,固定71个村级动物防疫员,稳定县、乡、村三级动物防疫队伍,有效推进动物防疫队伍专业化建设。

4.加大养殖大户的扶持力度

认真落实国家和省市关于扶持农业产业化的政策,紧密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把养殖场(小区)建设、专业村、循环农业建设和培育壮大重点养殖大户作为推进畜牧业产业化的重要措施来抓,扶持一批竞争力强、带动作用大的畜牧产业化专业村和养殖大户。

5.建立稳定的畜牧业发展投入机制

要建立稳定的畜牧业发展投入机制,县级财政每年安排不低于150万元的专项资金用于扶持畜牧业发展。整合县发改局、农业、财政、农业综合开发、扶贫、科技、民宗等部门涉及畜牧业发展的项目,加大扶持力度。同时,各部门要积极争取省、市项目,努力增加项目投入,支持畜牧业发展。扶贫和农村信用社、农行、农发行等金融部门要把扶持畜牧业作为贷款重点,创新贷款方式,加大支持力度,每户养殖大户给予不低于5万元的贷款。财政局、农业(畜牧兽医)局、保险公司等有关部门要加强协作,落实能繁母猪保险制度;加大生猪品种改良、扑杀、动物防疫体系建设等工作所需经费投入,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做好肉食品供应工作,保持市场稳定。

(二)技术措施

1.加快品种改良步伐,落实引种双向检疫制度

将品种改良作为畜牧业提质增效、增强行业竞争力的突破口。生猪推行坝区以“dly、pic”为主,山区、半山区以“杜+本”杂交为主的技术路线,项目有关乡(镇)的生猪养殖场(小区)、专业村、循环农业、大户(场)必须统一品种、统一技术路线;牛冻精改良重点建设南伞、忙丙、军赛3乡(镇),品种改良以提高纯度和加快速度为目的。加快良种特别是县、乡(镇)良种繁育体系建设,以满足迅速增长的养殖生产的需求。严格实行部门引种双向检疫制度,逐步规范饲料和兽药经营,确保动物防疫、产品检疫、饲料和兽药监测、产业协调等工作正常有序开展。

2.强化加工营销

高度重视产品营销,通过积极营销推进产业持续稳定发展。主要从三方面做好营销:一是推进畜禽肉产品加工。从多方面扶优扶强加工企业,使他们成为带动畜牧业发展的龙头,通过冷冻肉、火腿、腌制品、熟肉食品加工,大幅度提高畜禽产品加工转化率,延长产业链,增加产业整体效益,夯实规模发展基础。二是培育、扶持营销中介组织。鼓励各类企业参与营销;充分发挥现有贩运户的积极作用,并给予必要支持和引导,规范、壮大、支持农民经纪人队伍建设,积极探索,构建畜牧业营销协会。三是加强市场载体建设。按照谁投资、谁所有,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落实投资主体和经营实体,加快生猪(仔、肥猪)和大牲畜交易市场建设步伐。

3.加强科技服务,提高服务质量

采取“业务部门领导+科技人员+动物防疫员”挂钩制度,狠抓措施落实。从畜禽品种优选、饲料配比、圈舍改造、疫病防治、饲养管理等关键环节入手,加强技术总结、创新和指导培训,尽快转变农民养殖理念,提高养殖技术,降低养殖成本,增加养殖效益,走出一条以科技增效益,以效益促规模的畜牧业良性发展道路。享受能繁母猪补贴、保险制度、信贷支持的养殖户必须无条件接受和服从畜牧兽医部门的动物防疫、监督、品种改良、科技培训等技术服务工作。

4.切实抓好动物防疫监督工作

动物疫病防治不仅对畜牧业发展产生全局性影响,而且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必须认真抓好。要落实“政府负总责,部门各司其职”和“党委保组织,政府保密度,业务部门保质量”的工作责任制。当前,疫病种类繁多,严重威胁着畜牧业生产发展,也增大了养殖产业的效益风险。各乡(镇)要充分认识加强疫病防控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加强疫病的有效控制。建立县区、乡(镇)、行政村、新农村建设理事会或村民互助组联长一级对一级负责的动物疫情监测报告机制和防控机制,强化动物卫生执法监督,进一步加强产地检疫、屠宰检疫,确保动物产地检疫率、定点屠宰检疫率、病害动物及产品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完善畜禽贩运户管理、动物及产品交易市场监管和重点养殖大户、养殖场(小区)、种畜禽场管理机制,以制度保证动物免疫和动物疫病防治措施到位,将强制免疫和动物疫病防控责任落实到领导、落实到人,确保春秋两季以强制免疫为重点的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做到畜禽不漏针、不留死角,确保动物强制免疫率达到应免动物的100%,保护率达到70%以上;要积极争取项目支持,加强基层动物疫病体系建设和队伍建设。以动物疫病防控为保障,确保全县畜牧业快速健康发展。

5.加大饲草、饲料种植力度

要充分发挥土地、光热资源,加大对饲草、饲料的开发力度,扩大人工种草面积,积极开展冬闲田地种草;恢复和保护天然草山;充分利用农作物秸杆、蔗稍等进行加工、粉碎,积极推广氨化、青贮饲料。

七、方法步骤和时间要求

(一)项目实施期限

项目实施期限为一年,即:。

(二)项目实施步骤

项目实施步骤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3月做好调查摸底工作,确定养殖项目实施地点和示范户,成立乡(镇)项目领导小组和实施小组,制定《实施方案》。

第5篇

回顾总结“十一五”和去年农牧业农牧村工作,这次全农牧村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和州委、州政府的重要决策安排。安排安排“十二五”及今年的农牧业农牧村工作。会上书记还要作重要讲话,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抓好贯彻落实。下面,讲几点意见。

一、年全农牧业农牧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全农牧村经济发展极不寻常的一年,年。宏观经济环境复杂多变,制约农牧业发展的因素明显增多,农牧业生产利息不时攀升,自然灾害多发重发,农牧业发展经受了严峻考验。面对困难和挑战,全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一号文件精神,依照州委州政府的总体布置,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农牧业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全面超额完成了十一五”确定的农牧业目标任务。

全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689元,农牧民收入再创新高。增长16.9%畜牧业主导地位进一步提升,畜牧业增加值达到10.85亿元,增长9.3%占农林牧渔业增加值的68.3%扶贫开发工作效果显著,全年争取并投入各类扶贫资金1.68亿元,52个整村推进项目投资量和建设质量较往年有了明显提高,全年共有1.09万人脱贫。林业、草原湿地维护进一步加强。完成了黄河首曲省级自热维护区晋升国家级维护区的申报工作,有望年内批复,森林草原生态维护力度不时加强,全年未发生重特大草原森林火灾。特色种植业发展初具规模,全粮食总产达到8.5万吨,建成优质青稞高产示范田1万亩,良种覆盖率达到85%完成藏中药材种植9万亩,推广杂交油菜5.2万亩,新建日光温室1800座、塑料大棚200座,完成投资4600万元。农牧村水利电力建设取得新进展。解决了162个自然村7816户4万人以及108座寺院僧侣的饮水不安全问题。完成牧区节水灌溉3350亩。过去的一年,全农牧业农牧村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果,为坚持全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提供了有力支撑,做出了突出贡献,为“十二五”规划的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切实做好年农牧业农牧村工作。

也是全力实施州委“发展战略的关键一年。今年全农牧村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全省农村工作会议、州委十届七次全委扩大会议及全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坚持以农牧民增收为核心,以调整农牧业结构、推进农牧业产业化为主线,全力实施“农牧互补一特四化”大力发展高原特色生态畜牧业,突出抓好草畜产品加工流通龙头企业发展,进一步夯实农牧业发展基础。积极发展高原特色种植业,统筹抓好扶贫攻坚工作,突出抓好农牧村水利事业,强化农机供销工作,大力提升科技服务能力,加大生态环境维护力度,坚持深化农牧村改革,努力促进农牧业稳定发展、农牧民继续增收、农牧村社会和谐稳定,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主要目标是全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090元以上,增长15%以上,贫困地区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增幅高于全平均水平。全年农林牧渔业增加值达到17亿元,增长8%以上,其中畜牧业增加值达到11亿元。为确保全面完成今年的目标任务,要着力抓好以下十个方面的工作。

(一)努力拓宽农牧民增收渠道。

拓展新领域,坚持把促进农牧民增收的着眼点放在开辟新途径。培育新的增长点上,巩固农牧民收入基本面,拓宽农牧民收入增长面,强化农牧民收入扶持面,加快构建继续增收的长效机制。一是继续增加第一产业收入。全力实施“农牧互补一特四化”大力发展高原特色生态畜牧业,依托牦牛、藏羊等特色产品的价格优势和市场空间,充分挖掘畜牧业内部增收潜力。积极发展高原特色种植业和设施农牧业,拓展农牧业功能,因地制宜发展藏中药材、特色林果、山野珍品等地方性特色产品,作为增加农牧民收入的有效补充。完善农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理顺农畜产品价格关系,确保好品质能卖上好价钱,坚持特色优势农畜产品继续走高,实现增产增收。二是明显增加二、三产业收入。充分认识流通产品加工流通产业对拉动农牧民增收的重要作用,要大力发展农畜产品加工业,做大做强现有企业的基础上,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深化对牦牛藏羊产品的定位,肉、乳等主产品重点在精、深加工上寻求突破,生产中高档牦牛、藏羊产品,皮、毛、骨、血、绒等副产品加工特别是生化制品研发上要有实质性进展。积极发展以农牧业投入品和农畜产品流通为主的第三产业,鼓励全民参与旅游业,积极发展农家乐、牧家乐、林家乐等休闲观光农牧林业,进一步拓宽劳务就业、职业就业和创业就业的渠道和机会。要大力发展农牧民专业合作社,提高农牧民的组织化程度,强化市场主体地位,使农牧民更多地分享加工流通环节的收益。三是不时增加工资性收入。工资性收入是州农牧民增收的重要渠道,要重点围绕高原特色生态畜牧产业、设施农业、农牧村服务业、农畜产品加工业、农牧民守业、农牧村带头人和专业合作社开展实用技术和劳务技能培训,把就地就近转移和有组织的外出就业有机结合起来,拓展农牧民就业领域和层次。积极推进守业培训,以守业促进就业,充分发挥其在农牧民增收中的作用。四是积极增加财富性收入。盘活农牧村资产,让更多农牧民拥有财富性收入。这里需要给大家说明一个新情况,以往农牧民群众收入的构成要素中,还有一项是转移性收入,这一项也是州近几年农牧民收入增幅中拉动比较好的一项,去年转移性收入人均达到500多元,特别是舟曲县“5?12灾后重建以来,转移性收入对拉动农牧民收入的贡献非常大,但从今年起,国家调整了统计口径,转移性收入不能作为增加农牧民收入的要素。因此,今年完成农牧民增收任务的压力非常大,各县市有关部门要充分考虑到这一不利因素,及早算好帐,千方百计、全力以赴确保完成增收任务,收入能否完成是检验我三农”工作的重要指标和最终结果。

(二)全力抓好农牧互补一特四化原试点村的巩固完善和查漏补缺。

从总体上讲,回顾总结两年来的试点工作。取得了重要进展,效果非常显著,但是由于主客观方面的诸多因素制约,有必要进行全面的回头看”巩固完善的任务还相当艰巨,很多任务指标还存在不能达产达标的问题,因此,通过调研,征求各方意见后,州委州政府决定,今年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对前二年试点村的巩固完善和整改上,今年不再大量增加试点村。今年关于试点村的工作任务有两个方面,一是对原有267个试点村进行一次全面的整改完善;二是把今年新的扶贫开发整村推进村中不是原试点村的49个村确定为今年的新增试点村。针对这些试点村存在突出问题和重点环节我提四点要求:一要提高农牧民的组织化程度。首先要在牦牛、藏羊、犏牛繁育带和犏雌牛养殖带以联户牧场为纽带,第一步,严格依照联户牧场的规范组建联户牧场,牧场规模可大可小,但必须达到全覆盖,为组建专业合作社打下基础。第二步,以村民小组为单元,严格按专业合作社法的规定,依法注册成立专业合作社,把联户牧场的牧户全部吸纳为社员。通过组建专业合作社,一方面把各自为政、单打独斗的家庭生产经营变成统一生产销售、联合组团发展的合作经济组织,使其有规模优势,能联合起来直接面对交易市场和加工企业。另一方面,成立的专业合作社通过入股分红,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第三步以行政村为单元组团成立专业合作社联合社,鼓励引导所有合作社加入到联合社,进一步做大合作经济组织。根据省上安排,要开展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建设,要求所有专业合作社要全部达到县级示范社标准,州上将出台州级示范社和联户牧场具体规范,各县市要积极创建完成20%州级示范社,州上从州级示范社中择优推荐20%申报省级示范社,州上项目资金重点用于创建州级以上示范社的补助,达不到州上标准的不予扶持。二要确保完成联户牧场的主要任务。完成创立了联户牧场和专业合作社的3个繁育带的主要任务有4项:1上半年要完成畜种畜群结构调整,牦牛繁育带畜种结构中牦牛的比例要达到70%以上,藏羊繁育带畜种结构中藏羊的比例要达到70%以上;畜群结构中能繁母牛和能繁母羊的比例要分别达到60%和70%以上。2上半年要完成优质种公畜的配送交换任务。3转变生产方式的重点是冬春季圈养补饲,圈养补饲首先要建暖棚,其次要种植饲草料,半人工刈割草场要达到户均120亩以上,圈滩种草户均5亩以上,采用燕麦和箭舌豌豆混播,种植的牧草秋季要收割贮藏,圈滩暖棚也要充分利用,种植饲草料,多方贮藏冬春圈养补饲所需的饲草料,由于受暖棚和饲草料不足的限制,冬春季圈养补饲的牲畜应该以能繁母畜为主,因此要加大其它牲畜的出栏和杂畜淘汰力度。4要明确认识牦牛是优质肉牛,而不是优质奶牛,繁育户的能繁母牛应严格禁止挤奶,确保牛犊快速生长发育。只有推行牦雌牛不挤奶,才干推广牦牛30月龄出栏,提高牦牛的生产性能。育肥产业带试点村要突出整改养殖小区经营不善、暖棚圈舍质量不高、退粮还草面积不够、农机具配备数量缺乏等基础工作欠帐较多的问题,着力整改冬春季短期育肥、有棚无畜、有畜无草、杂畜淘汰工作不够完全,草产业带“村村有任务,年年种牧草,户户种一点”分散种植的主动局面。今年年底考核这些“回头看”试点村时,不论繁育带还是育肥带,如果还没有完成相应的建设任务,那么我将毫不客气的实行“一票否决”三是以适用科技效果的推广普及为载体,推动畜牧业增长方式转变。就草原牧区来讲,畜牧业效益中饲草料、管理、品种分别占45%30%25%份额,无论是圈养补饲还是育肥,都要求我除了继续搞好原有的繁育带冬春圈养补饲、育肥带冬春季短期育肥均衡出栏、牦牛不挤奶30月龄出栏、藏羊12月龄出栏等一些先进的生产经营方式以外,还要在试点村研究推广一些新的先进生产措施,如远缘杂交、液体饲料、微生物添加剂、工厂化育肥等。州牧研所在繁育带、育肥带分别开展了牦牛、藏羊圈养补饲和短期育肥试验,实验数据标明,效果比较明显,今年州农牧局要牵头组织州县科技人员认真总结推广,特别是对牦牛藏羊的生长机理、饲养管理、生产规范、产品定位、产品开发等方面进一步深入研究分析,必需拿出一整套科学结论和推广方案。四是以种公畜基地建设为突破口,抓好种质资源维护和扩繁工作。牲畜良种化水平是现代畜牧业的重要标志,今年要切实加强种公畜基地建设,上半年要全面完成州级种公畜基地财政供给制改制工作,确保将管理人员和职工纳入全额财政供给事业单位,依照规范化种畜场建设的要求搞好中长期发展规划,制定好年度计划方案,具体任务责任书已有明确要求。大峪、柏林两个种公畜基地要全面调整畜群结构,调整为优质犏雌牛繁育基地,这两个基地上半年要完成优质黄种公牛的引进工作,从今年起不再承担种公牛的繁育配送任务,全力以赴扩繁优质犏牛(犏雌牛)解决育肥带和奶牛产业带畜源短缺问题。犏雌牛养殖带上半年要引进优质牦公牛和牦牛冻精,重点以牦牛冻精人工受精为主,全面淘汰现有黄种公牛,全力生产培育产肉量相对较高、具有牦牛肉品质的牦尕力巴,夏河藏羊繁育带要重点完成以欧拉羊提纯复壮甘加羊,提高个体产肉性能。为了加快畜种改良步伐,鼓励基地和牧户加大优质种公畜选育力度,今年要组织开展一次全优质种公畜大赛,有关县市和部门要提前做好准备工作。

(三)突出抓好龙头企业和市场体系建设。

国内外有着广泛的市场空间,甘南牦牛、藏羊资源分布在特定的区域。不易形成激烈的市场竞争,这些都是特色和优势。但在草畜产品加工方面,现在企业也有三十几家,实际上规模大档次高效益好的不多,而且主要集中在肉、乳等主产品,对产品的定位还不清楚,副产品加工方面几乎是空白,饲草料加工更是严重滞后。一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发展壮大草畜产品加工企业。抓好现有企业的基础上,依照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和促进优势产业向优势产区集中的思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年内争取在夏河、合作、玛曲等县市启动实施循环经济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尽快评审通过《甘南州牦牛、藏羊产业发展规划》今后我所有的项目都要按新修编的产业发展规划布局来实施。州农牧局要积极主动协调经信委、招商局等有关部门,按新规划确定的产业布局和项目论证,做好前期工作,建立项目库,有关部门形成合力,向上争取一批项目,向外推介一批项目。要适时外出考察,积极引进那些实力雄厚、技术力量强的企业入驻园区投资办厂。今年要在草畜产品精深加工招商引资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后工业时代,地球上除了北极、南极,只有青藏高原是第三块净土,生长在青藏高原的牦牛、藏羊有很多独特的功效,只是人们现在还没有认识清楚,没能开发出来,现已有不少客商对我州的畜产品生产加工表示出浓厚的兴趣,只要做好基础工作,招商引资上将会大有所为。二是抓好流通体系建设,使农牧民从流通环节分享更多的收益。市场流通体系建设上,玛曲、合作、临潭等县市已运行的比较规范,也产生了明显的效益,今年要进一步完善信息、防疫、牲畜运销绿色通道等配套服务,规范收费规范,促其上规模上档次。其他县要依照方便交易、服务生产的原则,县城或中心乡镇,建立和完善酥油、曲拉、皮毛等畜产品专业市场以及饲料、牲畜用盐等生产资料市场,全方位服务牦牛、藏羊产业。为实现鲜奶的稳定供给,年内州县共同扶持州燎原乳业公司在奶牛产业带的重点村都设立标准的固定收奶站,方便群众出售鲜奶,并要制定维护价格,确保群众利益。三是做好农畜产品价格信息服务,为农牧民增收提供价格支持。要在继续办好州、县市农畜产品价格信息中心网站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国内外农畜产品价格信息走势的分析预测和研判,做好价格信息的定期搜集整理和,充分利用互联网、手机短信、报纸电台、12316三农服务热线”以及简报等形式,及时向农牧民提供价格信息服务,确保我州特色农畜产品不只养得好、种得好,而且卖得了卖得好。四是加大科技服务,提高农牧业质量效益。为了进一步加大科技服务和指导工作力度,参照去年以来“千名干部下基层”做法和经验,决定从今年起组织“全农牧林科技服务月”活动,集中一个月左右时间。组织州县乡农牧、林业、科技等有关部门及下属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围绕一特四化试点村、养殖小区(场)种畜基地、青稞基地、药材种植、沼气建设、日光温室等重点工作和重大建设项目,采取包村蹲点、进村入户、驻场包棚、定向服务、挂牌服务等方式,大力推广幼稚的农牧业实用技术,促进科技效果转化,服务农牧民增收。五是坚持规划先行项目整合,着力加强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为使我州牦牛、藏羊产业有一个长远的科学的发展规划,原“一特四化”规划的基础上,目前正在修编甘南州牦牛、藏羊、河曲马、蔬菜大棚产业发展规划,各县市、各有关部门要自觉服从这一规划,谋划建立项目库,全上下在产业发展上必须树立“一盘棋”思想,有关农牧业建设项目、资金都要围绕规划谋项目、抓项目、跑项目,促进我州农牧业又好又快发展。

(四)发挥比较优势。

决不能放弃发展其它区域性产业,做强战略性主导产业。不能顾此失彼,谋划发展指导工作要统筹兼顾,科学决策,州优质青稞、杂交油菜、温室蔬菜、藏中药材种植在一定区域内,农牧民收入的重要组成局部,要围绕农牧民增收这一目标,着力推进设施蔬菜、油菜、藏中药材、青稞等特色种植业基地建设,确保农牧民增收每年都有新提高,有关县市要确保完成确定的目标任务,但在发展模式上要有所突破,要按照种草(秸秆利用)育肥牛羊—牲畜粪便—沼气池(沼液)大棚蔬菜的循环利用,农牧互补一特四化”试点村和整村推进村推行养殖小区、沼气池、蔬菜大棚“三位一体”循环农牧业示范点,除玛曲外,其余七县市要至少建设集中联合10户以上的循环农牧业示范基地(村、组)2个以上,要做到项目资金集中投放、重点扶持。必需扭转领导下乡没有看点,群众学习没有样板,工作没有亮点的落后尴尬局面。今年要建设高产优质青稞生产基地15万亩和杂交油菜生产基地6万亩。舟曲、卓尼、临潭、迭部、夏河、合作、碌曲等县市新建蔬菜日光温室(大棚)1500座,临潭、卓尼、舟曲、迭部四县种植藏中药材10万亩,除玛曲外的七县市年内建设户用沼气3400口,积极引导农牧民综合利用沼渣、沼液,以提高沼气综合利用效益。积极探索发展高原特色经济林果业、种苗产业、山野珍品开发和水产养殖业等,多渠道增加群众收入。

(五)狠抓草原森林湿地和野生动植物维护工作。

全省全国生态平安大局中具有特殊重要地位,州是黄河、长江上游重要的水源补给和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可持续发展。一是抓好草原耕地维护与建设。认真实施退牧还草工程,全面完成牧区草场承包完善和半农半牧区草场承包到户工作,同时做好七县一市草原面积调查核实,为落实草原生态维护补助奖励政策做好基础性准备工作。依法加强我州耕地质量管理,有耕地的县市要尽快制定耕地质量维护和建设规划,积极支持和鼓励群众增施有机肥、秸杆还田,进行测土配方施肥等科学施肥方法,以切实提高耕地肥力。二是认真实施好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和国家公益林维护建设等各项林业重点工程建设。完成年天保工程封山育林4.9万亩、退耕还林工程3.95万亩,认真落实739万亩天然林、重点公益林维护建设任务。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完成退耕还林补植补造、后续产业及技能培训、农村能源建设等年度任务,全面完成国有林场危旧房改造任务600户。尽快编制完成《甘南州林地维护利用规划》为我州林地维护提供依据。继续深入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年内完成全义务植树200万株,面积1.55万亩,协调落实白龙江林管局义务植树6万亩。全面启动实施天然林资源维护二期工程,加强湿地及野生动植物维护工作,广泛深入开展湿地及野生动植物维护知识宣传。年内完成黄河首曲省级自然维护区申报、晋升国家级维护区的工作。严厉打击滥杀野生动物,乱砍森林植被及破坏湿地资源等违法犯罪活动,确保野生动植物及湿地资源平安,维护生态平衡。

(六)统筹抓好扶贫攻坚工作。

要充分认识扶贫开发在州的重要地位和对贫困群众的重大意义,根据国家已将我州整体纳入特殊集中连片扶贫开发区的大好形势。进一步调整扶贫开发的工作思路和基本方法,着力实现“三大转变”即坚持到户政策,由分户分散扶持向集中扶持能带动一方群众致富的区域性主导产业转变;坚持整村推进,向特困片带的连片开发、整体推进转变;坚持解决温饱优先,由单一解决温饱问题向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转变。今年要结合“四个片区”黄河片区、大夏河片区、洮河片区、白龙江片区)发展思路和工作要求,全面启动实施“扶贫大会战”规划,同步抓好舟曲、合作等6县市省级扶贫连片开发试点工作,以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和缩小发展差别为目标,以解决温饱,改善基础条件,提高农牧村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为重点,着力抓好连片开发扶贫、产业扶贫等“八项扶贫工程”安排实施整村推进项目64个,覆盖300个自然村。继续抓好夏河县省级新农牧村建设与扶贫开发相结合试点和临潭县国家级“连片开发”试点,巩固开发式扶贫与最低生活保证“两项制度”有效衔接效果,运用试点效果,制定扶持政策,实行“应保尽保,应扶尽扶”确保低保政策和扶贫政策全覆盖。实现开发式扶贫和救济式扶贫“两轮”驱动。进一步扩大贫困村村级发展互助资金试点面,确保互助资金使用高效、平安。积极引导互助资金入股畜牧业担保公司,撬动金融资本,联合做大放贷资金。抓好各项扶贫培训工作和劳务移民工作,做好东西扶贫协作和对口帮扶联系协调工作。确保贫困地区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增幅高于全平均水平,实现2万人脱贫。

(七)进一步加强农牧村水利改革和发展。

各县市、各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文件精神,今年中央1号文件做出了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把水利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大力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水资源开发利用、管理配置、节约维护的能力和水平。一是加快发展民生水利,全力解决农牧民人畜“吃水难”困难。全力推进农村饮水平安工程建设与管理,全8县市79乡镇227村实施155处农牧村饮水平安工程,解决6.4万人的农牧村饮水平安问题。争取实施3个干旱草场节水灌溉示范项目工程,新增草场灌溉面积约6000亩。二是全面推进水利改革,不时创新水利发展体制机制。建立完善和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实行取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纳污总量控制管理“三条红线”制度,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落实土地出让收益中提取10%用于农田水利建设的政策。

(八)切实加大农牧业防灾减灾力度。

努力减轻灾害损失。一是加强动物疫病防控。进一步完善兽医体制改革,当前要突出抓好动物疫病防控、植物病虫害综合防治和防灾减灾工作。加快推进兽医执业制度规范兽医诊疗行为,积极推进动物疫病区域化防控机制,落实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行政、业务双轨责任制和防疫经费,强化综合防控措施,重点抓好免疫、监测、扑杀三个主要环节,提高免疫密度和免疫耳标佩带率,严防外源性疫情的传入。加强动物卫生监督执法,有效控制重大动物疫病,确保不发生重大动物疫情,保证畜牧业健康发展和公共卫生平安。二是加强植物病虫害综合防治。继续加大重大病虫鼠害监测力度,特别是设施农业蔬菜大棚病虫害和草原鼠虫害防控,大力推广生物治理措施,认真实施黄河重要水源鼠虫害治理项目,组织动员广大群众开展群防群治,坚决遏制重大病虫鼠害的传达流行。三是全力做好防灾减灾工作。进一步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加强与气象等部门的沟通协作,做好饲草料和其它防灾物资应急储藏,不时提高农牧业重大自然灾害的监测预警水平。加强农牧业灾变规律研究,建立完善农牧业灾害应急处置、灾害救助等工作机制,积极争取救灾扶持资金,落实灾后恢复生产措施。切实做好农机、渔业和草原森林防火等农牧业平安生产工作。四是认真抓好舟曲灾后农牧林业恢复重建项目的实施。依照省政府制定的舟曲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实施方案》抓好生态修复、农牧林业基础设施恢复重建、产业发展等重点项目,积极组织开展项目前期工作,做好项目实施前的各项准备工作,早日开工建设,按期、保质保量地完成各项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任务。

(九)坚持加强农畜产品质量平安监管。

坚持标木兼治,依托我州牦牛藏羊纯天然、无污染的特色资源优势。一手抓执法监督,一手抓规范化生产。一是积极推动规范化生产基地创立。大力推进农牧业规范化,加快农畜产品质量平安规范休系和追溯体系建设,通过制定和实施标准,从开展生态灭鼠、推广藏中药材、生物治理、减少环境污染等环节入手,营造有机食品的草场、水源、空气等产地环境,建立规范化生产示范基地,把畜牧业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纳入规范化生产的轨道。强化农牧业品牌建设,以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畜产品为抓手,组织开展畜禽规范化养殖小区、联户牧场和规范化设施蔬菜大棚创建活动,整乡整县推进农畜产品规范化生产,打造高原特色生态农牧业。二是加强农畜产品质量平安执法监管。深化农畜产品质量平安专项整治,推行农畜产品质量平安风险评估。积极推行市场准入制度,加强动物产地检疫、屠宰检疫和流通环节动物及其产品的检疫,防止病害动物及动物产品进入市场。尽快成立“甘南州农牧业行政综合执法支队”促进农牧业行政执法体系建设。同时要加强农牧业投入品和农畜产品养殖、加工、流通各环节质量平安管理,实现“从产地到餐桌”全程质量平安监控,要严厉查处私屠滥宰、未经检疫及制售注水肉、病害肉等不法行为和以种公畜肉冒充优质肉、山羊肉冒充绵羊肉、黄牛肉冒充牦牛肉等以次充好的欺诈行为,全力维护我州优质牛羊肉品牌品质。年内由州农牧局牵头组织物价、质监、工商、食品等有关部门制定出台维护我州牦牛、藏羊为主的优质品牌、名优特产品优质优价的有关规定,通过行政手段,进一步规范价格市场。三是强化农畜产品质量平安监管体系建设。依照加强基层、重心下移的原则,全面构建州、县、乡三级农畜产品监测监管网络。加强农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建设,组织完成农畜产品质量平安例行监测,针对单薄环节和不安全因素,集中进行整改,不时提高农畜产品抽检合格率。健全农畜产品质量平安应急机制,科学应对突发事件。

(十)不时深化农牧村改革。

第6篇

一、目前畜牧业生产各项任务指标的完成情况

截止月底,全镇各类牲畜饲养量达60300头(只),其中牛3508头,高产奶牛2400头,育肥牛羊20700头(只),其中育肥牛2341头,出栏家禽20.64万羽,产肉1734.69吨,产奶1822.23吨。目前自繁自育牛187头,全镇共建冷配点3个,完成牛冷配621头。共防疫各类牲畜46270头(只),补带耳标11232头(只),产品检疫7096头(只),畜牧业生产态势良好。

二、发展畜牧业生产所采取的主要措施

(一)切实加强领导,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协调服务意识

今年,镇党委、政府把畜牧业发展工作作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点工作来抓,及时召开畜牧业工作会议,贯彻落实州县畜牧业工作会议精神,全面部署畜牧业生产各项工作任务,制定下发了《2005年畜牧业重点工作计划》、《2005年奶牛业发展实施意见》、签订《畜牧业目标管理责任状》,将各项任务指标层层分解,责任到人,增大了畜牧业工作在双目标考核中所占分值比重,在全镇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包村领导配合抓的工作格局。

继续加大畜牧业发展工作的宣传力度,召开奶农座谈会,请养殖示范户现身说法,邀请县有关领导和“正大”集团专家作专题报告,组织机关干部深入村组逐户调查摸底,及时了解和掌握农牧民对发展畜牧业的思想动态,帮助协调解决具体困难。

(二)加大疫病防制工作力度,认真做好产地、产品检疫工作

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牲畜疫病防制工作,镇上成立了疫病防制工作领导小组,召开相关会议,对疫病防制工作进行专门安排部署,并通过会议、广播、标语等形式对疫病防制进行广泛宣传,增强了农牧民的防疫意识。进一步加强了村级防疫体系建设,按照"招得到,稳得住,能服务"的要求,配强村级防疫员,实行竞聘上岗,目前全镇共竞聘上岗村级防疫员9名,在动物防疫工作中,认真落实动物疫情报告制度,加强动物防疫管理的监测,建立动物防疫台帐,各村(场)对防疫工作非常重视,积极配合防疫部门,认真做好计划免疫和强制免疫,做到了"村不漏户,户不漏畜",春、夏两季的防疫工作得到顺利开展,到目前为止,全镇一次防疫共领取疫苗4.3万毫升,防疫各类牲畜4.6万头(只),补戴耳标1.1万头(只)。并对全镇所有禽类进行了监测,对重点养禽户入户进行定期观察,确保不出现疫情。

认真做好产地、产品检疫工作,对检疫员实行严格管理,签订责任状,截止目前,产地产品检疫牲畜7096头(只)。

(三)加大品种改良力度,积极推广和应用冻精冷配和胚胎移植技术,结合村级防疫人员的选配工作,新选拔和培训了3名村级防疫技术员,配备到动物医院进行业务技术培训,并对冷配技术实行责任状管理,依法加强冻精来源管理,实行冻精优质优价,明码标价的措施,明确冻精种牛谱系相关信息。今年我镇兽医站购进优质冻精800余枚。同时重点抓好小区品种改良工作。另外,为了改善兽医站的办公条件,在原来办公条件的基础上,镇政府又给兽医站协调了两间办公室,同时,在县畜牧局的大力支持下,共投入资金2.1万元,对原办公室进行了维修改造,并增添了一些办公室设施,进一步改善了镇兽医站的办公环境,为稳定技术员队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加快奶源基地建设

在奶源基地建设方面,镇党委、政府采取积极有效措施,认真制定和落实发展奶牛的各项优惠政策,充分调动农牧民发展奶牛的积极性,教育引导农牧民增强投入产出意识,扩大养殖规模,采取外购和自繁自育相结合,扩大奶牛饲养总量,在自繁自育的基础上,增加外购奶牛投入,实现低成本扩涨,对新增养殖户镇政府还制定优惠政策予以奖励,到目前为止,全镇奶牛养殖达到2400头。另外,我镇还与**畜科院协作建立胚胎生产实验中心,目前已购进纯种奥大利亚、加拿大良种供体牛169头,专门培育胚胎,进行胚胎生产。该院计划用1-2年的时间将该中心建成胚胎生产、品种改良、疫病防制、技术咨询为一体的综合性良繁基地,为我镇奶牛发展奠定技术保障。此外,还狠抓了奶牛养殖小区建设,并将其列入考核内容范畴之内,按照统一圈舍模式,统一主导畜种、统一品种改良的要求,***村四组的养殖小区已基本建成,现已入住五户,奶牛存栏40余头。今年全镇计化种植饲草料面积1.13万亩,其中种植玉米7015亩,保留和新种苜蓿1250亩。种植青贮玉米3000亩。

三、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村组干部和农户对发展畜牧业信心不足,没有真正把发展畜牧业作为农民增收的又一支柱产业来对待。

(二)村与村、队与队、户与户之间发展不平衡,部分养殖户的科学饲养水平低,管理比较粗放。

(三)动物防疫体系建设还需进一步完善,镇、村两级防疫员队伍需要壮大,技术和服务意识还需进一步增强。

(四)农产申请奶牛养殖贷款难度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养殖户的积极性。

四、今后工作打算

以市场为导向,抢抓有利时机,重点抓好奶源基地建设,牲畜品种改良和动物防疫体系建设三大工程,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小陈老师工作室原创

(一)加快奶牛养殖小区建设和新增奶牛养殖户发展步伐。尽快建成***组养殖小区,完善*村四组奶牛养殖小区配套设施建设,以达到示范引路、效益驱动,辐射千家万户发展奶牛生产的作用。

(二)继续抓好我镇牛羊育肥业,动员已具备育肥条件的养殖户多购架子畜,多出栏、早出栏,增加育肥出栏循环次数,全年力争完成牛羊育肥4.5万头(只),以提高养殖效益,同时加大猪、禽养殖步伐。

(三)继续做好品种改良工作,积极推广冻精冷配和胚胎移植技术,全面完成牛冷配2000头,胚胎移植100头,肉羊经济杂交5000余只。

第7篇

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从我区实际出发,对我区“十二五”时期大力发展现代农牧业制定了科学发展的规划,《规划》充分地体现了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自治区党委八届十三次全委会提出的,在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同时推进农牧业现代化和统筹城乡发展的精神。抓好“十二五”规划的落实,对科学指导我区农牧业和农村牧区经济发展,加快农牧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坚持走富民强区之路,促进我区现代农牧业的发展,实现由传统农牧业向现代农牧业转变具有重大意义。

一、落实“十二五”规划,大力发展现代农牧业,要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农牧业和农村牧区经济发展趋势,更加重视“三农三牧”工作

“十一五”期间,我区农牧业和农村牧区经济形势总体是好的,农牧业连年增产、农牧民持续增收,农村牧区经济呈现了平衡较快发展的好趋势,“十一五”制定的农牧业和农村牧区经济发展任务和目标如完成,为“十二五”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但是,我们在落实“十二五”规划中,既要看到当前我区农牧业和农村牧区经济向好的发展形势,也要清醒地认识我区农牧业和农村牧区经济发展面临的新问题和困难。就农牧业生产看,当前影响农牧业生产的各种复杂因素和不确定性日益增强,有些影响甚至已经成为常态,农牧业和农村牧区经济发展将面临着三个方面的困难、压力和挑战。一是我区农牧业生产“十二五”期间要在目前粮食总产430.64亿斤、牲畜存栏头数1.08亿头只和农牧民人均收入增长10%的高基础上继续前行难度加大;二是农畜产品供给和市场价格要在国际国内多种影响叠加交织的高变数中保持稳定困难增加;三是农牧业作为基础产业,要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提出高要求下继续延续向好势头压力和挑战加重。这些新问题和困难需要我们在落实“十二五”规划中,要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的问题。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积极应对,增强做好“三农三牧”工作的主动性、预见性和应变能力,扎实有效地落实好“十二五”规划,如期实现规划中提出的农牧业和农村牧区经济发展目标。

二、抓好农牧业生产,努力实现农牧业增产增效对落实“十二五”规划大力发展现代农牧业和农牧业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双重意义

一是我区作为国家重要的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和粮食主产省区之一,农牧业丰收对保障有效供给和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二是农牧业增产增收是实现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2%目标的重要保证。在农牧民收入中,家庭经营性收入占全部收入的60%以上,“十二五”期间只有保持农牧业连年增长增收,才能保证农牧民持续增收。因此落实好“十二五”规划制定和提出的农牧业各项重大建设工程、重大措施,进一步提高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同时要大力推进农牧业生产经营的专业化、标准化、规划化和集约化,不断强化和完善对农牧业生产发展的政策、科技、人才、装备、体制和机制的支撑,对稳定发展农牧业生产提供强有力的保障。要落实好《规划》中提出的主功能区战略,下大力气抓好粮食主产区和优势产品产区,重点支持粮食主产区、特色农畜产品优势区、城市郊区“菜篮子”产品生产区和草原生态区的建设,在项目、资金、科技等方面重点给予支持,使这些主产区、优势产区、核心区、重点区率先实现农牧业发展方式的转变,率先推进现代农牧业的发展。

大力发展现代农牧业还要强化农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完善对农牧业的支持保持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村牧区综合改革,这些重大问题都应在“十二五”时期予以高度重视和解决。

三、做好2011年的农牧业工作,努力实现“十二五”规划的良好开局

2011年是实现“十二五”规划的起步元年,做好2011年的农牧业工作,夺取全年农牧业丰收,对实现“十二五”规划制定的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一定要认真贯彻落实好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自治区党委八届十三次全委会议和中央经济工作、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在自治区“十二五”规划总的精神指导下,扎实地做好2011年农牧业各项工作,努力实现“两个千方百计”和“两个确保”的目标,即千方百计保证粮食总产达到430亿左右;千方百计保证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2%;努力确保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确保不发生农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

农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三农三牧”工作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落实好我区“十二五”规划,大力发展现代农牧业,必将会对我区国民经济和社会长期稳定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保障。

(作者系内蒙古农牧业厅副巡视员)

第8篇

尊敬的督察组各位领导和专家们:

大家好!今天,热烈欢迎你们不辞辛劳的莅临我县指导畜牧兽医工作。在此,我代表全县畜牧兽医战线的全体干部职工对你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下面,我就20*年全县畜牧生产和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等方面的一些重点工作落实情况作一个简要的汇报,不足之处敬请督察组各位领导和专家提出批评和指正。

一、对全市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精神的贯彻落实情况。为认真贯彻落实5月9日全市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会议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意见》(保政发〔20*〕64号)精神,进一步加强全县的动物防疫工作,我县根据《动物防疫法》和国务院的有关规定,通过认真研究,并经县委常委会和政府常务会议讨论通过,进一步完善了动物防疫保障机制。一是建立防疫经费投入保障机制。为切实保障动物防疫工作,我县计划从20*年开始,建立县、乡(镇)级防疫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县级由县财政预算安排并拨付到县畜牧兽医局,乡镇则根据年初畜禽存栏数和当年强制免疫任务数,按照猪牛羊0.25元/头、禽0.05元/只计算安排拨付到乡镇畜牧兽医工作站。二是建立强制免疫反应死亡补偿机制。每年按免疫总数万分之二的比例,以牛3000元/头、猪1500元/头、羊500元/只的标准纳入县、乡(镇)级财政预算调整,由县、乡(镇)各承担50%,建立强制免疫反应死亡补偿机制。用于对由蓝耳病、口蹄疫等强制免疫反应造成死亡的家畜按市值给予农户具实补偿,对于当年预算结余的结转下年使用。三是建立村级防疫员经费补贴机制。按照每村原则上聘用1名防疫员的标准,对地域较广、防疫工作任务艰巨的村由县畜牧兽医局和乡镇人民政府审核后,报经县人民政府审批可增设1名,防疫员补贴经费的补贴标准自20*年7月1日起由每人每月50元提高到200元,经费全部由县级承担。

二、20*年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项目实施进展情况。××县20*年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项目实施方案的批复(云发改农经〔20*〕1389号)于20*年9月下达,总投资363.74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160万元,自筹203.74万元。项目批复主要建设规模和内容是:计划建设标准化生猪养殖小区5个(补助25万元的4个,10万元的1个)、规模化养殖场5个(每个养殖场补助10万元)。改造圈舍15050平方米,配套建设粪尿处理池740立方米,购置自动饮水设备2720套,消毒室及兽医室9间180平方米,购置防疫设备9套。该项目于20*年2月10日全面启动,目前项目实施进展顺利,其中:小区建设已完成基础设施建设的有2个(田园和卡斯养殖小区),超过50%的1个(柯街养殖小区)。累计完成新建和改造圈舍7550平方米,建消毒室及兽医室2间50平方米;购置能繁母猪300余头;购置自动饮水设备1000余套,防疫及兽医设备1套,母猪产床100余套,限位栏150余套。累计完成总投资213.74万元,其中已拨付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33万元。项目初步预计到20*年10月底可全面实施完成并投入使用。

三、20*年省级生猪生产扶持项目实施进展情况。××县20*年省级生猪生产扶持项目建设方案的批复(保牧医发〔20*〕65号)于20*年12月下达,项目计划总投资125.90万元。其中:省级补助30.00万元,养殖户自筹95.90万元。建设年限为20*年11月—20*年8月。项目批复建设规模和内容是:扶持生猪重点规模养殖户30户,其中:新增饲养“ly”能繁母猪30头的5户,20头的15户,10头的10户。扩建圈舍4800平方米;配套建设粪尿处理池440立方米;购置“ly”二元杂能繁母猪550头及杜洛克纯种公猪20头;开展养殖综合配套技术培训10期1000人次。该项目于20*年4月全面启动,6月底完成全部建设内容。共在卡斯、柯街、田园、勐统、漭水、耉街、湾甸和柯华农场7个乡镇和1个华侨农场选择扶持生猪重点规模养殖户30户,其中:新增饲养能繁母猪30头的5户,20头的15户,10头的10户。累计扩建圈舍5*3.4平方米,完成计划4800立方米的106%;配套建设粪尿处理池441.6立方米,完成计划440立方米的100.3%;购置能繁母猪601头,完成计划550头的110.9%,杜洛克种公猪21头,完成计划20头的105%;举办生猪养殖技术培训792人次,完成计划1000人次的79.2%。实际完成总投资158.8万元,占计划投资125.9万元的126%,其中:省级补助资金30万元,养殖户投资及投工投劳折资128.8万元。目前该项目已通过市级专家组验收。

四、对中央财政安排我县基层动物防疫工作补助经费和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畜牧业救灾恢复资金的落实及使用情况。一是基层动物防疫工作补助经费的落实及使用情况。根据《*市财政局关于下达中央财政基层动物防疫工作补助经费的通知》(保财农〔20*〕102号)、《*市畜牧兽医局关于转发〈云南省基层动物工作补助经费实施方案〉的通知》(保牧医发〔20*〕31号)和《××县财政局关于下达中央财政基层动物防疫工作补助经费的通知》(昌财农〔20*〕10号)精神,下达我县20*年基层动物防疫补助经费31.18万元,资金下达后,我县结合实际,通过认真研究,决定资金安排使用计划如下:用于补助基层13个乡镇畜牧兽医工作站防疫工作经费17.74万元,资金直接拨付到乡镇;用于村级动物防疫专用器械及疫苗冷藏设备购置补助3.36万元,资金由县级统一购买物资后发放到乡镇;用于村级动物防疫消毒无害化处理物资购置补助10.*万元,资金由县重大动物疫病防治指挥部统一购置物资后作为动物疫情消毒储备物资。目前我局已将资金使用计划以《××县畜牧兽医局关于下达中央财政基层动物防疫工作补助经费的通知》(昌牧医发〔20*〕31号)精神下达到了各乡镇。二是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畜牧业救灾恢复资金的落实及使用情况。根据《*市财政局市畜牧兽医局关于下达20*年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畜牧业救灾恢复资金的通知》(保财农〔20*〕25号)精神,安排我县20*年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畜牧业救灾恢复资金20万元,资金下达后,我县高度重视,通过组织人员认真排查,精心组织实施,资金已于20*年5月初全部兑付到受灾农户的手中,具体资金使用情况如下:安排翁堵乡立木山村及田园镇九甲村、达丙村和龙泉村四个受灾较重的示范村恢复资金12万元(每个村3万元),用于畜禽灾害死亡和防疫反应死亡补助8万元,其中:示范村恢复建设共扶持重灾农户251户(其中:立木山村100户,九甲村15户,达丙村21户,龙泉村115户),累计完成补栏生猪400头(每个村100头,每头补助200元),修复重建圈舍1334平方米(每个村333.5平方米,每平方米补助30元),补助资金12万元;畜禽灾害死亡和防疫反应死亡补助共补助死亡生猪46头、牛8头、羊44只,兑现补助资金8万元(其中:××县民生种猪场补助死亡种猪22头,补助资金3.2万元;八甲种羊场补助死亡羊54只,补助资金3.05万元;更戛乡补助26户农户免疫反应死亡猪24头、牛2头、羊9只,补助资金0.5万元;湾甸乡补助牛死亡5头,补助资金1万元;鸡飞乡补助1户农户牛免疫反应死亡1头,补助资金0.25万元)。目前资金使用情况已通过财政部门的检查验收。

第9篇

委、政府召开这样高规格、大规模的农牧村工作会议,既体现了三农”工作在全总体工作中的重要位置,也说明了委、政府抓好“三农”工作的决心和信心。书记认真准备了非常重要的书面讲话,代表委、政府还要作重要讲话,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力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先就去年工作作以简要回顾,对今年主要工作任务进行安排部署。

一、年全农牧村工作的简要回顾

年,全农牧村工作在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委“1522253”发展战略和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以发展农牧村经济为重点,以增加农牧民收入为核心,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使全农牧业农牧村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较好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农牧互补一特四化取得重要进展。全面完成了139个试点村的专业化布局任务,扶持建立各类专业户10800户,联户牧场136个,养殖小区25个。完成退粮还草10.5万亩,建立牦牛藏羊繁育核心群12个。大力扶持培育龙头企业,以、为代表的畜产品加工企业辐射带动能力不断增强,龙头企业加工增加值达到1.66亿元。积极推行标准化生产,产地认证和产品认证工作全面开展,畜牧业发展质量显著提高。加强技能化培训,全培训农牧民5.78万人次,转移劳动力12万人,实现劳务收入6.73亿元。全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2.3%,达到2301元,这对于农牧业基础比较薄弱的我来说实属不易。

畜牧业生产获得丰收。、、等3个省列牛羊产业大县的年度建设工作顺利推进。年末全存栏各类牲畜397.61万头(只),完成肉产量5.27万吨,比上年增长13.2%,奶类产量8万吨,比上年增长2.5%,全实现农业增加值14.31亿元,其中畜牧业增加值9.75亿元,增长12.3%,占农业增加值的68.1%,畜牧业的主导地位进一步得到提升。

农林业工作成绩显著。全年粮食总产8.68万吨,减少2951吨,下降3.4%;油料总产2.1万吨,增加1429吨,增长7.35%;完成人工种草30.89万亩,天然林管护509万亩、重点公益林补偿230万亩、义务植树200万株,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完成户用沼气建设11388户,建设村级服务网点36处,藏区太阳能温暖工程配发太阳灶23680台,光伏科技书屋100套,藏式节能炉4996台。

扶贫开发力度进一步加大。全年新增扶贫资金4000多万元,总量达到了1.3亿元,其中投入农牧互补一特四化的资金达8085万元。50个整村推进项目完成总投资的87%,1.03万人实现减贫。

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8个新农村建设级试点村全面完成了工作任务并通过验收,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828元,比全平均水平高445元,高出18.7%。省级试点县县较好完成了年度工作任务。

强农惠农政策成效明显。争取农机购置补贴资金655万元,拉动农牧民投入929万元,新增农机具3974台。供应各种化肥2.1万标吨,农药28吨。基层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筹措1120万元,重点用于县、乡农林牧业服务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和人员培训。投入农牧互补一特四化各类资金近5亿元,全通过“一册明、一折统”方式共发放25项惠农财政补贴1.35亿元。

回顾去年的工作,我们所经历的过程不平凡,所做的工作不容易,所取得的成绩不简单,农牧业和农牧村工作的好形势,为保持全经济社会平衡稳较快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提供了基础支撑,做出了应有贡献。这是全各级党委政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加强“三农”工作的结果,是各县市各部门、特别是广大基层干部和群众奋发进取、扎实工作的结果。这些成绩的取得,既增强了农牧业发展的基础和实力,又为今年继续深入实施农牧互补一特四化探索了路子,积累了经验,进一步增强了搞好今年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农牧业仍未摆脱传统落后的生产方式,专业化程度低,产业化规模小,标准化生产层次低,科技支撑能力不强、项目支撑资金不足等问题仍比较突出,尤其是干部群众观念转变缓慢、政策执行力不强,对新的发展思路、产业规划、目标任务贯彻落实效果较差,这都制约着农牧互补一特四化的顺利推进。特别是担负着产业科研技术推广、科技服务等重要职能的县乡农牧林业事业单位没有充分发挥应有作用。农牧村关键领域的改革也才刚刚起步,制约发展的体制障碍还不少,围绕我“三农”领域深化改革的难度大、任务重。保持农牧业健康发展、农牧民持续增收的困难和压力进一步增大,加上农牧业外部经济环境不确定性带来的影响,对我们增强工作的前瞻性、针对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增加农牧民收入,改善生产条件,提高生活水平,全面实现农牧互补一特四化各项目标任务,需要我们投入更大的精力,付出更大的努力,破解更多的难题。

二、年全农牧业和农牧村重点工作

今年是全面实现“十一五”目标的最后一年,是谋划“十二五”的发展之年,是贯彻落实中央和省上一系列文件精神的关键之年,我们要进一步深化对情的认识,找准中央、省上政策与我实际的最佳结合点,充分利用好国家一系列夯实农牧业、农牧村基础和支持藏区发展的重大政策,统筹谋划好我的“三农”工作。

今年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中央、省委一号文件、全省农村工作会议、委十届五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及全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增加农牧民收入为核心,全力实施农牧互补一特四化,着力调整农牧业生产结构,转变农牧业发展方式,大力发展高原特色生态畜牧业,积极发展高原特色种植业,努力做优地方性特色产品;以统筹城乡发展为统揽,进一步夯实农牧业农牧村发展基础,促进农牧业稳步发展、农牧民持续增收、农牧村社会和谐稳定。

今年的主要目标任务是,完成一特四化专业化布局112个试点村建设任务,培育专业养殖户0户、联户牧场296个、标准化养殖小区(场)30个、退粮还草12万亩;完成劳务技能培训1.28万人次,实用技术培训4.5万人次,劳务输转12万人,劳务收入6.7亿元。完成51个扶贫整村推进年度建设任务,解决1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完成纯牧区草场承包完善任务、半农半牧区试点村草场承包到户任务,禁牧休牧215万亩,草原补播81万亩。农业增加值达到15.69亿元,增长6.5%,其中畜牧业增加值达到10.5亿元,增长7.5%,牲畜总增率、出栏率、商品率分别达到28.5%、35%、30.5%。全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650元以上,增长15%以上。

(一)大力发展战略性主导产业

委发()35号文件确定,要把以牦牛、藏羊为主的高原特色生态畜牧业培育成为我的战略性主导产业,这是在总结几十年来我畜牧业发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深入分析情,针对我的自然条件和资源特点,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国内外市场需求做出的正确选择。我实施农牧互补一特四化其实质就是发展高原特色生态畜牧业。从去年试点情况看,虽然开局良好,是这几年发展成效最显著的一年,但毕竟起步晚、起点低、步伐慢,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回避的问题。比如在思想认识和政策落实方面,一些干部群众对一特四化的科学内涵仍然存在模糊认识和错误理解,对当地所处产业带认识不清,对推行联户牧场、牦牛不挤奶、牦牛短期育肥、30月龄出栏等一些新的生产经营模式缺乏应有的认识,从而在工作上出现这也不适应、那也推不开的现象,专家们的讲座对这些问题从科学的角度一一进行了解答。比如牦牛30月龄后生长变慢,肉质变差,效益降低,若不及时出栏,看起来浪费的是饲草,其实浪费的是宝贵的生态资源,牦牛犊哺全乳,周岁犊牛体格相当于只哺三分之一乳量牛犊两岁的体格,草食动物是最容易驯化的,牦牛只要圈养七天以上就能完全适应,充分说明推行这些措施不是思路不对,而是力度不够。因此,今年要继续按照35号文件的要求,在去年试点的基础上,继续加快种养业结构调整,抓好繁育、育肥、奶牛和草产业带建设。

一要突出抓好专业化布局试点村建设。按照试点先行,分步推进的原则,今年、、三县分别按20%、15%和10%确定试点村,其他县市继续按30%确定,有关建设内容、建设标准和具体的实施步骤去年讲的比较详细,《一特四化规划》和今年的责任书中都有具体的要求,特别是书记、毛长在去年现场观摩推进会上也讲的非常具体,非常重要,都要在今年的工作中继续坚持。但从去年督查考核的情况看,有些繁育带试点村畜种畜群结构的调整和种公畜配送错过了最佳时机,联户牧场基本上没有按标准完成任务,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有些试点村专业化程度没有达到70%以上的要求,有些试点村没有全面完成淘汰杂畜的任务。育肥带修建的暖棚质量差、不规范的问题还比较突出,没有按要求完成冬春季育肥两茬任务,草产业带建设中,存在种植分散,没有连片,而且技术服务滞后,种植质量差、效益低,这些都是认识不到位、服务跟不上、工作力度不够造成的。今年责任书明确规定,试点村的各类科技服务任务,由各级农牧部门及其业务单位具体承担,县乡政府要加强领导、创造条件,充分发挥好技术服务人员的作用。各县市要认真总结去年的经验教训,严格按照规划要求和责任书的规定,组织实施畜种畜群结构调整、杂畜淘汰、暖棚建设、退粮还草等重点工作,确保完成112个专业化布局建设任务,发展联户牧场296个、养殖小区30个、专业户0户、退粮还草12万亩的建设任务,确保实现三个70%的目标(试点村70%的户搞专业化养殖,每户70%的牲畜是牦牛或者藏羊,能繁母畜比例达到70%以上),为了推进试点村的各项工作,今年县还要召开两次以上农牧互补一特四化现场观摩推进会,仍坚持严格的考核奖罚机制,继续实行“一票否决”制。

二要突出抓好草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和市场体系建设。草畜产品加工方面,去年提出要组建以合作为主的乳制品加工企业集群,以、为主的肉类加工集群,还要求其他县市在畜副产品和熟食品加工方面寻求突破。但实际上去年在肉、乳等主产品的加工上没有质的提高,畜副产品方面也没有零的突破,希望今年我们能在提升肉、乳等主产品加工层次的同时,在生化制品研发、营养舔砖生产等方面取得较大突破。按照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和促进优势产业向优势产区集中的思路,上半年争取完成龙头企业、市场建设的布局规划,并且帮助规划好各县市的生态工业园区,并在园区建设、市场建设、引进龙头企业、打造品牌等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我们搞招商引资,引进投资客商时,要避免低层次重复建设,我们不欢迎那些只看准政府补贴项目资金、仅为赚取短期利润的“皮包公司”和无名企业,要引进一些有资金、有技术、有市场、有品牌,能使甘南的产品打入高端市场的知名品牌企业。要按照《一特四化规划》要求继续在县城所在地、中心乡镇抓好活畜交易市场、农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和农牧业生产资料市场建设,希望各县市和商务部门高度重视,确保我特色农畜产品不仅养得好、种得好、还能卖得了、卖得好。

三要突出抓好标准化生产。近几年大中城市、高端市场对农畜产品的准入门槛越来越高,我畜产品虽然纯天然、无污染,但由于在生产环节缺少标准,加工环节层次较低,产地没有通过有机认定,产品没有通过有机认证,难以进入高端市场。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农牧业的标准化生产,加大对农药、化肥、兽药、饲料等农牧业投入品的监测和管理力度,创建有机畜产品产地环境。要严格实行定点屠宰,集中检疫,严厉打击私屠滥宰、生产销售病害肉、注水肉、以次充好等损害消费者利益的违法行为。年内力争在牦牛藏羊肉、犏雌牛奶等主要畜产品的有机认证和欧拉羊、甘南牦牛、河曲马地理标志认证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

四要突出抓好农牧民培训及劳务输转。从去年督查的情况看,试点村农牧民对专业化布局的重要性理解不深,对饲草种植、青贮氨化、暖棚育肥、疫病防治等最基本的常识掌握不全,有些群众种植的牧草出苗率不到30%,有些暖棚育肥的牲畜膘情还不如天然放牧的牲畜。不但对效益产生了影响,起不到示范作用,而且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其他群众的积极性。这充分说明了农牧民培训的重要性,今年务必抓好农牧民实用技术培训工作,上打算再举办几期培训班,县乡都要分层次举办各类培训班,切实解决试点村群众生产过程中存在的疑难问题。工资收入是农牧民增收的主要组成部分,对完成增收目标至关重要。这几年,劳务用工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但我农牧民劳务收入还是不高,最主要的原因有技能型劳务人才不多,劳务输转的组织化程度不高,必须通过进一步加强农牧村劳动力培训资源整合,统筹培训设施、资金、师资等各种资源,进一步提高培训效率和质量。上上半年将研究出台加快发展劳务经济的实施意见,就建立健全劳务培训输转机构和驻外派出机构,解决劳务办的机构、编制、人员、经费等具体问题进行专题研究解决。今年要确保完成劳务输转12万人,劳务收入6.7亿元的任务。

(二)积极发展区域性优势产业和地方性特色产品

我优质青稞、杂交油菜、温室蔬菜、藏中药材等特色种植业是促进本区域内农牧民增收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按照“一村一品”发展循环农业的要求,做好区域布局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发展适度规模经营,进一步调整优化种植结构,促进种植业向特色化发展。今年要完成青稞基地10万亩,藏中药材10万亩,杂交油菜5万亩,日光温室300亩(座),塑料大棚200亩,县要确保完成2万亩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种植任务。要采取项目资金集中投放、重点扶持的政策措施,重点在一特四化试点村建成种草(秸秆利用)——育肥牛羊(牛羊粪便)——沼气池(沼液)——日光温室的有机高效循环农业示范村组。我部分乡村具有发展木耳、蕨菜等山野珍品以及葡萄、花椒、核桃等经济林果的基础,有关县要正确引导,不断改进生产及包装工艺,提高开发水平、产品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作为战略性主导产业的补充,拓宽农牧民增收渠道。

(三)切实加强农牧业农牧村基础设施建设

这几年,委、政府在改善农牧业、农牧村基础设施方面,付出了很大的努力,每年都坚持为群众办几件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但尽快改变农牧业农牧村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滞后的局面,仍然是广大农牧民群众的殷切期望。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关系到我农牧业发展后劲的提升和生产效益的提高。要继续抓好农田水利、养殖小区、联户牧场、牲畜暖棚、农机具配送等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有关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的项目、资金都要优先集中安排在农牧互补一特四化各类示范点,以切实提升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区项目中的育肥小区建设要优先安排在一特四化的试点村,退牧还草饲料粮折现资金在级饲草料加工龙头企业的县市,要重点安排在营养舔砖的生产,其他县市要集中安排到暖棚建设。全力做好农牧村饮水安全、寺院僧侣饮水安全项目的争取和实施,全农牧村自来水入户率达到45.8%,确保5万人吃上干净安全的自来水。实施好迭部、、干旱草场节水灌溉试点项目,争取落实、合作、三县市牧区节水灌溉项目。大力加强农村能源建设,继续争取扩大藏区太阳能温暖工程项目实施范围,全推广户用沼气3300户,藏式节能炉10206台,积极争取农村电气化县建设和以电代燃料项目。进一步完善重点城镇沟道防洪预案,建成护村护田河堤29公里。完成村道14条90公里,完善农牧村公路网络,扩大城乡公共交通覆盖面。加快推进农牧村危旧房改造工作,全年力争完成1.5万户的改造任务。在做好村庄建设规划的基础上,进行以农牧村太阳能暖廊建设、节能灯具改造、改厕改圈、沼气建设、村容村貌整治为主要内容的“绿色生态文明村”试点建设工作。

(四)扎实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

年内基本完成纯牧区草场承包完善工作,按照每年三分之一的速度,三年完成全半农半牧区草场承包到户任务,为草场承包经营权流转奠定基础。成立县(市)土地流转管理中心,在确保农牧村土地(耕地、草场、林地)承包确权到户发证的基础上,大力开展承包经营权流转,抓好、的试点工作,按照依法自愿有偿流转的原则,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土地资源向种养能手、产业大户集中,促进土地流转与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相适应。

(五)继续加大对农牧业的投入力度

第10篇

为加快畜牧业发展步伐,推进畜牧业持续快速发展,确保畜产品安全生产及有效供给,满足人民群众日愈增长的物质生活需要,现就我县畜牧业生产提出如下指导性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大、届四中全会和中央年1号文件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农业发展、农村稳定、农民增收为目标,按照“县十一五畜牧业发展规划”的布局,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科技为支撑,走以加工带养殖、以龙头连基地、以品牌拓市场的发展路子。认真落实畜牧业强农惠农政策,以规模养殖场、标准化养殖专业村和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建设为发展模式,切实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突出抓好动物防疫、畜禽良种、畜产品加工、畜产品安全和饲草饲料资源开发利用五大工程,不断提高畜禽出栏率和商品率,真正把畜牧业培植成为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

二、目标任务

年计划实现畜牧业产值44000万元,比年增2234万元,增5.3%;肉类总产量23600吨,比年增1444吨,增6.5%;禽蛋产量600吨,比年增7.6%。年末猪、牛、羊、禽的存栏分别达26万头、7.4万头、7万只和74万只,出栏分别达19.5万头、1万头、3.5万只和76万只,出栏率分别达78%、13.8%、54%和109%。猪、牛、羊、禽疫病死亡率分别控制在3%、1.5%、2%和6%以内。

三、主要的工作措施

为实现年畜牧业发展的总体目标,要努力做到“四个确保”。一是确保全县畜牧业产值、肉类总产量持续增长;二是确保中央扶持畜牧业的各项惠农政策落到实处;三是确保不发生重大动物疫情;四是确保畜产品不发生重大质量安全事故。县农业产业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整体联动,齐心协力抓好畜牧产业发展。围绕“四个确保”,年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落实动物疫病防控措施,做到依法管牧、依法治疫。

一是切实加强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认真落实“政府保密度,业务部门保质量”的防疫责任制,依法实施强制免疫、计划免疫、程序免疫。二是切实加强免疫注射工作,按照“五统一、五不漏”的要求,消除防疫死角,确保重大动物疫病防疫应免密度达100%。三是采取疫情监测、市场监控、依法监管、签订防疫责任书等综合措施,确保防控工作取得新成效。四是加强乡村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和防疫物资储备,提高防控重大动物疫病的应急能力和处置能力。五是增加动物防疫经费,健全动物免疫反应死亡赔偿机制,完善村防疫员补助机制。继续实施周边动物疫情测报网点工作,适时掌握县境外疫情动态,变被动防治为主动防堵。六是继续采取群防群控的防控措施,对畜禽疫病进行长期监测,杜绝疫病传入及流行蔓延,确保畜牧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二)抓好生猪产业“三百工程”,实现生猪产业跨越式发展。根据保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生猪“三百工程”的意见》(保政办发〔〕17号)精神。从年开始到2015年,全县建设10个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扶持10户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企(场),扶持10个生猪标准化养殖专业村,每村扶持养殖户100户,每户出栏肥猪50头以上,年增加肥猪出栏5万头。一是每个乡镇抓好1个生猪标准化养殖专业村建设,采取一次性规划,逐年投资建设完善的方式进行;二是规划建设4个养殖小区和养殖场;三是大力支持发展畜禽产销合作组织,逐步构建起“产业为骨架、公司为龙头、合作社(协会)为纽带、大户为重点、农户为基础”的产、供、销一条龙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四是进一步完善生猪良种繁育体系建设,计划引进良种公猪100头,完成猪杂交改良3.5万窝以上(其中:猪人工授精改良2万窝)。

(三)充分挖掘饲料资源,加快草食畜的发展

一是着力打造羊品牌。以羊核心种羊场为基地,加快羊品种的选育工作,使其正式成为我国优良的肉羊品种,为争取国家品种委员会的认定打下基础;二是有计划、小范围的进行羊杂交试验,培育出适应舍饲半舍饲的杂交品种,加快羊发展,使羊存栏、出栏稳步增长,到“十二五”末,存栏达8万只以上;三是充分利用农作物秸杆资源,加快肉牛短期育肥的推广,提高出栏率;四是加大青贮、氨化饲料的推广。全年推广青贮饲料5.5万吨,氨化饲料1万吨,农田种草2万亩。

(四)抓好畜产品安全监管,确保肉食品安全供给。一是加强对畜牧生产资料市场的监管,严禁伪劣产品和违禁兽药、饲料上市,确保市场安全。定期对兽药、饲料及饲料添加剂市场进行抽查和检查,对养殖场进药、进料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切实履行监管职责。按照禁用兽药、饲料清查的有关规定,全面清查我县畜产品生产资料市场,维护市场安全,确保人民群众吃上“放心肉”。二是严格执行引种申报和报检制,加强产地、市场、流通三个环节的检疫,使上市动物检疫率、屠宰检疫率达100%,确保畜产品从生产到销售到餐桌各个环节安全。

(五)积极争取各级财政资金的投入,不断夯实畜牧产业基础地位。一是认真落实中央一系列扶持畜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全面推行能繁母猪保险制度;二是对全县新建的生猪标准化养殖专业示范村,每年每村扶持20户,每户新建或改造卫生圈在50平方米以上的,给予20元/平方米的补助;三是对示范村养殖户引种实行补助,引进良种公猪100头,补助500元/头,引进LY良种母猪200头,补助200元/头;四是扶持当年新增养牛20头以上大户10户、养基础母羊50只以上的养殖大户20户,县级补助每户圈舍建设费2000元。五是加大对农户畜牧养殖技术培训力度,结合全县畜牧科技挂钩帮扶、10个生猪养殖专业村的实施,抽调县、乡畜牧科技人员,对100户养殖企业或大户的进行挂钩帮扶,全年计划进行畜牧养殖技术培训人数达3100人次。

第11篇

根据温人大办《关于对县民政局、县畜牧兽医局进行工作评议的通知》(温人大办〔20__〕7号)文件精神,今天县人大常委会对我局工作进行评议,这是县人大常委会对我局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在此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全县畜牧系统干部职工向县人大常委会各位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我局按照县人大常委会的工作要求和部署,积极、认真地做好各项评议准备工作,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学习了县人大常委会有关工作评议的文件、通知及《__县人大常委会20__年工作评议方案》,使畜牧系统全体干部职工了解了工作评议的有关规定和要求,积极主动自觉接受县人大的工作评议。下面,按照评议内容,现将我局20__年以来各项畜牧业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请予评议。

一、畜牧业基本情况

20__年末,全县各类牲畜存栏35.05万头(只),较上年同期减少5.28%,其中农区牲畜存栏达12.34万头(只),较上年同期增加2.26%,牧区牲畜存栏22.71万头(只),较上年同期减少8.93%。能繁殖母畜24.46万头(只),较上年同期增加2.44%。出栏畜28.08万头(只),出栏率75.86%,较上年同期增长6.73个百分点;商品畜23.83万头(只),商品率64.4%,较上年同期增长6.23个百分点。总产肉量7368吨,同比增加21.19%;绵羊毛产量615吨(其中细羊毛263吨),减少2.38%;山羊绒产量8582公斤,增加0.96%;奶产量7363吨,同比增加16.15%;禽蛋产量463吨,同比减少20.03%;各类皮张23.81万张。20__年,全县畜牧业总产值达到1.83亿元,较上年增长9.58%,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33.83%;全县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为4118元,较上年增收419元,其中畜牧业为农牧民人均增收99元,占全县农牧民增收额的23.6%。

二、认真贯彻执行畜牧业法律、法规,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㈠认真开展法制教育,提高依法行政意识。我局按照县普法工作的要求和部署,认真落实各项普法工作,抓好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和教育,让依法行政成为每个干部职工的自觉行动。一是加强行政执法基础法律的学习。我们为每一位干部职工发放了《五五普法知识读本》等法律书籍,要求大家认真研读,做到知法懂法,依法行政。去年,我局组织全县畜牧行政执法人员分批分层次参加了自治区畜牧厅和县法制办举办的行政执法培训班,系统地学习了《行政许可法》、《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行政诉讼法》、《国家赔偿法》等法律法规,培训人数达56人次,有力地促进了畜牧行政执法人员素质和执法水平的提高。二是认真开展与业务相关的法律学习,深入学习了《畜牧法》、《动物防疫法》、《草原法》等法律法规,建立了行政执法评议考核、过错责任追究、公示、证件管理、办案制度及行政执法人员法制学习和培训制度。我局在草原监理、动物卫生监督管理方面下大力气,狠抓以提高人员素质和执法水平为核心的学习、培训、考核工作,并普遍实行草原监理员、动物卫生监督员培训考核上岗制度,切实做到了常用的法律、法规定期学,新颁布的法律、法规及时学,典型案例随时学。结合畜牧行政工作实际,统一了执法文书的制作和使用及执法技巧,使学习做到了具体不空泛,条理不生硬,使每个执法人员在短时间内就消化掌握,并能充分运用到具体行政执法工作实践中,切实提高了我县畜牧行政执法工作质量。目前,我县从事畜牧行政执法的人员全部实现了持证上岗

㈡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一是调整成立了__县畜牧兽医局行政执法工作领导小组,建立本部门行政执法首长负责制,明确了领导行政执法的责任。二是将国家、自治区各类有关畜牧业法律、法规和规章赋予的责任进行分解,落实到局长、分管副局长、草原监理所所所长、动物卫生监督所所长、行政执法人员等具体的单位(机构)和个人,做到了条条责任有人负,层层落实不漏空。三是认真梳理行政执法依据,按照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农业部规章、地方政府规章、规范性文件等法律位阶及、实施时间的顺序进行科学编排,并整理出内容详实的《__县畜牧兽医局行政执法依据》。根据行政许可法的规定,对我县现行的涉牧行政许可规定进行了全面彻底的清理,对不符合行政许可法要求的许可事项、依据、实施主体进行上报。

㈢加大宣传力度,营造社会氛围。我县根据本地实际,利用每年三月的“动物防疫法制宣传月”、“科普宣传月”、“科技之冬”、乡村集市日、牧业总结会、那达慕大会、年度剪毛季节、牧区牲畜转场、集中药浴等良机

,通过播放电视广播、悬挂横幅、张帖标语、发放传单、办黑板报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畜牧业法律法规,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收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据统计,近两年来我县共开展畜牧业法制大型宣传活动3次,挂横幅36条,帖标语1500条,出动宣传车65次,领导电视讲话2次,播放录音126次,现场咨询65次,记者访谈5次,发放宣传材料220__余份,使全县受教育群众达到2万人次以上。

㈣严厉查处违法行为,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一是严格草原执法,严厉查处非法开垦草场案件。20__年我县查处非法开垦草场案件2起,立案并全部办结。二是加大动物及其产品监督管理工作。去年全县完成产品检疫牛1728头、羊46120只、猪549头、禽类40400羽、禽蛋4000公斤、鱼26140尾、羊毛380吨(其中萨帕乐细羊毛16吨)、动物产品运输检疫82吨(山羊肉);产地检疫牛2200头、羊43220只、猪480头、禽类13060羽。认真做好了《动物防疫合格证》的审核监督管理工作,使全县餐饮业持证率达到100%。积极开展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活动5次,对无证照经营动物及动物产品的单位和个人进行了说服教育,对奶源质量安全工作进行了专项监督检查,并要求限期整改。

三、坚决贯彻执行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定、决议,自觉接受监督,认真办理人大议案和建议。

㈠认真执行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各项决议、决定,自觉接受人大监督。认真执行人大批准的财政预算,实行收支两条线,严格按照预算规定支出办公费用。对项目资金、支农惠农资金(生猪养殖补贴、引进种公羊补贴)等专项资金严格按规定专款专用,直接用于畜牧业建设或发放给农牧民手中。同时,注重加强与人大的工作协调与沟通,自觉接受人大的检查与监督。每年我局召开畜牧兽医工作会议、民主生活会、畜牧业调研活动都会邀请县人大的领导、代表参加。每年县人大都要对畜牧业重点工作和阶段性工作进展情况进行视察,我局积极配合人大代表视察、检查工作,认真按要求汇报工作,安排落实好视察路线,以便人大代表顺利开展工作。

㈡认真办理人大议案、建议,及时处理基层和农牧民群众反映的意见和问题。我局始终把办理人大议案、建议,处理好基层、农牧民群众反映的意见和问题作为维护社会稳定、为民办实事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每年受理的人大议案和建议,都由局主要领导亲自抓,经过认真审阅分类,把议案和建议分解落实到各站所、股室办理,从局机关到下属各单位都落实专人负责办理工作,确保办理工作的落实,建议交办后,各责任人通过信函、电话、走访等多种方式尽快与代表们取得联系,拿出具体详尽的办理意见,对能够解决的问题及时解决,对客观条件限制暂时不能解决的,则要求承办干部亲自上门向人大代表作细致的解释,取得理解和支持,并按时答复代表。20__年,__县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上代表提出的并由我局主办的建议涉及了草原生态保护、村级防疫员待遇问题等共3件,对我局工作提出了很多具有前瞻性、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在局领导的大力支持、协办单位和具体办理人员的共同努力下,1件已经办结,其余2件正在解决过程当中。我局还十分注意倾听来自基层和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每年都召开多次基层站所干部和养殖大户等群众代表参加的座谈会,了解基层管理情况、农牧民发展养殖业情况,虚心听取意见和建议,并千方百计解决基层和农牧民群众提出的困难和问题。

四、充分行使畜牧业管理职能,切实加强为民服务意识

㈠动物疫病防控水平明显提高,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全面推进。一是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工作进一步深化。各项管理制度得以落实,体制机制焕发活力,有力促进了兽医工作的开展,特别是加大了对乡镇场畜牧兽医站“三权归县”监督管理和指导,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使基层站各项工作不断得以规范和完善。按照《自治区村级动物防疫员管理办法(试行)》,在全县范围内招聘并录用了73名村级动物防疫员,并对他们全部进行了岗前业务技能培训,落实兑现了中央财政为我县村级防疫员补助资金21.9万元(每名村级防疫员3000元),各乡镇场畜牧兽医站也都给村级防疫员兑现了一定的工资补助,使村级防疫员队伍待遇得到保障,县、乡、村三级防疫网络基本建立并得到巩固。二是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动物防疫工作,层层落实动物防疫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把动物防疫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形成了以畜牧兽医部门为主体,全社会支持参与的防疫机制,切实加大了督查检查工作力度,采取“不提前通知,直接入户走访”的方式,督促各项措施全面落实,确保实现免疫无死角。20__年,全县春秋两次禽流感、口蹄疫、猪蓝耳病、小反刍兽疫集中免疫率、补免率均达到100%,常规免疫率达到90%以上,免疫质量和密度均达到了规定要求。今年我县春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于3月初全面开展,现已完成免疫禽类29.09万羽,免疫率100%;完成牛口蹄疫免疫1.78万头,免疫率72.65%;完成羊口蹄疫免疫4.57万只,免疫率13.78%;完成猪口蹄疫免疫780头,免疫率9.2%;完成猪蓝耳病免疫0.75万头,免疫率88.24%。争取在5月中旬前结束春季集中免疫工作。三是切实做好重大动物疫病免疫效果监测工作。克服经费紧张的困难,挤出资金购进了价值3.5万元的仪器设备,派出2名化验室业务人员参加了区内外的技术培训,提高了技术人员操作水平,顺利启动了化验室工作,在春秋集中免疫结束后,对重大动物疫病免疫效果进行了抽样检测,切实了发挥化验室功能,使我县有能力对免疫效果进行自查,对全县的动物防疫密度和免疫质量实现了有效掌握。同时,圆满完成了自治区下达的“四大慢病”监测任务。

㈡品种改良工作措施得力,牲畜良种化进程不断加快。继续采取对优质冻精和引进种畜进行补贴的优惠政策,有效调动了农牧民参与改良的主动性;将改良任务层层分解到乡镇场、村队,签订责任书,落实任务到人;启动实施了小畜配种工作,为实现羊产业“两高一优”的战略目标奠定了基础。20__年,全县在农区开设黄牛冷配点25个,完成黄牛冷配改良4966头,完成任务的101.3%;启动维修了3个小畜配种站,完成小畜配种4732只(其中细毛羊改良4200只,肉羊改良532只)。引进新疆褐牛种公牛20头, 依托自治区畜牧业良种补贴项目引进了80只新疆细毛羊特级种公羊和一级细毛羊种公羊

,引进肉羊种公羊23只(萨福克20只、陶赛特3只)、优质基础母羊200只(萨福克、陶赛特各100只)。今年全县黄牛冷配任务仍为4900头,截止目前,已完成冷配母牛1395头,完成任务的28.5%,冷配进度较上年明显加快。

㈢加强草原保护与建设工作,稳步发展生态畜牧业。一是认真实施退牧还草、世行贷款项目。按时完成20__年天然草原退牧还草项目,完成项目投资240万元,建设草原休牧围栏10万亩。认真完成世行项目报帐材料编制工作。顺利通过了20__年及20__年第一期的退牧还草项目委托审计和世行项目交叉审计。二是扎实推进草畜平衡、牧民定居示范点建设。根据自治州安排部署,20__年我县实施了安乡托斯呼尔图村草畜平衡、牧民定居示范点建设。县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此项工作,专门成立了领导小组,制定了《草畜平衡牧民定居试点工作方案》和《草畜平衡实施方案》,下派驻村工作组指导落实牧户草料地种植面积和各项建设任务,完成草料播种面积达1634亩,制作青贮饲料达1800余吨,抗震安居房建设14户、暖棚圈建设67座、青贮窖59座、沼气池68座,全面完成了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任务。并在牲畜转场前完成了与牧户签订草畜平衡责任书工作,指派专人核实实际放牧牲畜数量,使该全村30%的牲畜(4700头只)全部转入牧民定居点实行舍饲越冬,试点工作取得初步成效。今年,我县选择呼场牧四队、博镇孟克牧业队作为牧民定居、草畜平衡试点村,经过前期多次调研、入户走访,在广泛征求牧民意愿的基础上,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共同制定了呼场牧四队、博镇孟克牧业队牧民定居草畜平衡建设规划,确定了建设地点、建设内容、建设标准,委托有关单位设计了整体布局、院落、住房、暖圈建设平面图,县水利、交通、电力等部门也就改水、道路、通电工程建设制订了实施方案和设计图纸。经初步测算,两个试点村建设投资概算为1185.54万元(其中博格达尔镇孟克牧业队牧民定居建设投资为381.4万元,呼场牧业四队牧民定居投资建设804.14万元)。3月底,在两个试点村分别召开了牧民定居动员大会,明确了牧民自筹比例(要求定居牧民每户自筹资金4万元,并在开工建设前至少每户上交3万元)。4月13日,我局委托县城乡建设招投标办公室在博尔塔拉报__县牧民定居点建设工程招标公告,现已完成招投标,近日中标方即将进场施工建设(呼场牧四队定居点“三通一平”工程正在进行当中)。三是抓好饲草料种植,提高草料加工利用率。立足实际,紧紧围绕畜牧业结构调整优化种植业结构,注重加强牧区草料地配套设施建设,积极引导牧民种植饲草料。20__年全县牧区草料地新增种植饲草料地面积5996亩。今年我县将4万亩草料地种植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各乡镇场、各牧业村队、各地块,制订了详细的饲草料种植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县、乡、村负责人,还对集中连片草料地所在地块进行了核实、测量。4月12日,__县牧区饲草料种植现场观摩会召开,在5个乡镇场现场观摩了播种情况,有力推动了全县牧区草料地示范田建设步伐。同时,我局积极与自治区农科院联系,购进饲用甜菜籽种250公斤,计划在4个乡镇场(哈镇、查乡、塔秀乡、呼场)试种面积500亩。通过以上各项工作的扎实推进,有力保障了我县草料地种植各项准备工作顺利完成。据统计,全县23个牧业村队1254户牧民计划种植草料地40092亩。截止目前,全县牧区已播草料面积达23095亩,其中已播种小麦21012亩(其中已套种苜蓿11390亩)、玉米1850亩、甜菜233亩,完成计划任务的57.73%。大力普及科学饲喂技术,提高饲草料利用率。广泛宣传,全面推广“长草短喂、短草槽喂、粗草细喂、细料精喂”饲养方式和配方饲料,争取使农牧区牲畜早育肥、早出栏,以减少饲草料消耗,达到以节补欠的目的。四是扎实做好草原治蝗灭鼠工作。全县完成草原虫害防治面积38.4万亩,鼠害防治面积达5万亩。通过草原虫鼠害防治,有效地遏制了草原虫鼠害的蔓延,确保我县草原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充分利用。五是切实草原防火工作。切实加强草原防火工作,认真落实春秋季防火值班制度、防火零报告制度,提高草原防火应急反应能力。县草原监理所积极争取并纳入了国家边境草原防火隔离带建设项目县,进一步提高了我县草原防火能力。

㈣加强畜牧科技宣传培训,提高畜牧业科技含量。我县利用“科技之冬”、科技“五下乡”、“动物防疫法制宣传月”、科普宣传月等有利契机,发放宣传材料30000余份,投入资金3万余元。加强对县、乡畜牧系统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力度,去年组织153人次参加了区级、州级、县级组织的各类专业培训,其中技术人员参加培训人数达到了130人次。通过各层次、多类型、专业化的培训,使我县畜牧业管理人员领导水平不断提高,兽医草原专业技术人员业务技能得到更新,养殖户的科学饲养管理意识逐步增强。

㈤畜牧业产业化进程加快,组织化程度越来越高。草原畜牧业和农区养殖业得到全面快速协调发展,农牧民发展养殖业积极性空前高涨,家庭牧场、养殖大户、养殖专业村、养殖小区不断涌现。20__年,我县第一个标准化规模生猪养殖小区在呼场农三队建立,并以此带动形成了年出栏生猪50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场4个;土鸡养殖初具规模,年出栏“安香”牌田园土鸡2万羽以上。畜牧业产业化步伐明显加快,绿牧源、蒙新、

明源等一批肉食品加工企业开工生产,打造出“阿日祥”牌有机牦牛肉、“阿尔夏提”牌绿色牛羊肉、“萨帕乐”牌细羊毛、“阿赛草原”“得吉”牌羊肉、“安香”牌田园土鸡等具有一定知名度的畜产品品牌,产品精深加工程度、产业链进一步延伸。养殖协会、专业合作社及经纪人队伍不断壮大。20__年新成立养殖协会3个,塔秀乡养殖协会成功转型为鑫洋养殖专业合作社,为我县畜牧业发展开辟了崭新的局面和更加广阔的市场环境。

五、加强廉政建设,强化内部管理

在努力完成各项行政职责的同时,局领导班子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科学发展观,不断强化内部管理,改进工作作风,提高服务水平。

㈠班子团结和谐,务实进取。班子主要领导能够充分调动班子各成员的职能作用,领导班子分工明确,责任清晰;班子成员之间互相信任、互相支持,形成合力开展工作。坚持民主集中制,重大决策和财务开支均由局党组集体研究决定。局领导班子经常广泛征求和听取干部职工的意见和建议,对存在的问题认真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㈡加强廉政建设,维护行风正气。我局坚持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履行畜牧业管理工作责任连系起来,一手抓业务工作,一手抓党风廉政建设。通过党组集中学习、专题学习、观看影碟等多种形式在全局开展反腐防变思想教育,要求干部职工在履行职责的过程中自觉维护党风、行风的纯洁。对我局易发生商业贿赂的重点部位采取有力措施,加大监督管理和公开透明力度,杜绝了商业贿赂行为的发生。我局还制定和完善了工作人员行为规范、考勤、财务、车辆管理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全面建立起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防腐败体系。

六、人民群众普遍关心和迫切需要解决问题的办理情况

目前我县畜牧业存在的热难点问题主要集中在草原畜牧业发展上,其主要表现在牧民定居水平普遍较低、超载放牧现象普遍(代牧现象)、草场“三化”仍然得不到有效改善、牧区饲草料地面积不足、水资源缺乏、牧业村(队)饲料组贫困户较多、牧民增收难度大等问题,此类问题涉及面广,情况复杂,解决起来有一定困难。

解决办法:一是切实加大了牧民定居工作的力度,特别是注重牧民生产生活配套设施的建设力度,新建了抗震安居房、暖棚圈、青贮窖、沼气池等生产生活设施和水电路配套建设、村委办公室等公共设施建设,极大的方便了定居牧民的生产生活。二是严格依照草原法律法规规定,制定科学合理的放牧制度,坚持实行禁牧休牧轮牧制度和草畜平衡制度,积极推广安乡托斯呼尔图村冷季舍饲圈养经验,尽快减少草原放牧牲畜数量。三是积极争取国家、自治区高标准草料地项目,今年我局已争取到2期高标准草料地建设项目,总投资将达到550万元,通过实施该项目可以加快对全县牧区草料地配套水利设施建设步伐和草料地建设的投入力度,以此来促进草原畜牧业持续发展。三是实施好牧民转移工程,实现草原畜牧业良性循环发展。四是积极推进牧区劳动力转移。制定牧区劳动力培训及转移规划,大规模实施牧民劳动力技能培训,通过典型引路,政策扶持,鼓励牧民转变传统就业观念,拓宽定居牧民就业和增收渠道,降低单位牲畜供养牧民数量,提高定居牧民生产效益,逐步实现一部分牧民从事牧业生产、一部分牧民从事种植业、一部分转移到城镇从事二三产业。五是加快牧区牲畜品种改良步伐,大力推广冬羔、早春羔生产,提高牧民收入。六是加大草原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鼓励农牧民实行科学饲养的管理方式,科学合理利用草原,增强农牧民自觉保护草原的法律意识。

七、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回顾一年多以来的工作,我们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县畜牧业总体水平不高,现代畜牧业产业链还比较薄弱,牲畜品种改良效果不明显,产业化经营还处于起步阶段,动物防疫体系建设还不够健全,牧民定居配套设施建设还不全面,草场改良和草料基地水利设施建设投入不足,草场资源保护、畜牧业生产方式变革、畜牧业科技推广应用、畜牧行政执法等工作还不能完全适应现代畜牧业发展要求,畜牧业占农牧民增收的比重还比较小,畜牧业科技贡献率比较低。同时,在具体工作方面也存在薄弱环节,如牲畜跟踪补免工作不及时,免疫标识率低,基层站所管理不够规范,干部队伍素质不够强,培训工作有待加强等等。今后,我们将以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继续围绕贯彻落实自治区第三次畜牧业工作会议精神这一主线和促进农牧民增收、农牧业增效这个核心,以改造提升传统畜牧业、开拓创新现代畜牧业为方向,以市场为导向,统筹规划、科学布局、突出重点、分类指导,按照建设“畜牧强县”的总体要求,狠抓高标准饲草料基地、牧民定居、禁牧休牧轮牧、标准化规模养殖、种植业结构调整及秸杆利用等关键环节,以建立优质畜产品生产基地为突破口,以畜禽品种改良和动物防疫体系建设为抓手,以产业化经营为方向,大力实施依法行政,抓好畜牧业科技示范、畜牧业服务体系建设、畜产品质量安全等工作,不断提高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畜牧业经济效益,增强畜牧业在农业和农村经济中的支撑作用。

第12篇

多年来,在全县人民的不懈努力下,东乡县的各项事业都取得了长足发展,自治县面貌也随之焕然一新。特别是以畜牧业为主的优势产业的发展壮大,已成为推动县域经济向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支撑,更为发展农村经济、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注入了新鲜活力。

客观县情――逆境造就新东乡

位于甘肃省中部、临夏北部的东乡县,是甘肃三个特有民族之一东乡族的发祥地。全县共辖24个乡镇、229个行政村、1893个合作社,共5.3万户计27.6万人,其中东乡族占84.19 %。东乡族有民族语言,却无民族文字,悠久的东乡文化代代口耳相传。历史上,东乡隶属河州(今临夏)管辖,直至1950年10月成立了东乡自治区,1955年始定名东乡族自治县。

2007年,对于东乡人民来说是个关键的突破时刻。这一年, 东乡全县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1.91%,达到5.41亿元;农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7.34%,达到3.61亿元;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2.33%,达到1.96亿元,;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27%达到5404万元;乡镇企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4.23%,达到5404万元;大口径财政收入1920万元,同比增长21.52%;财政支出4.66亿元,同比增长48.74%;农民人均纯收入1209元,同比增长7.66%。

在陇中大地,东乡的发展速度屡创新高。更重要的是,这样的成绩是在极其恶劣的客观条件下取得的。了解东乡具体县情的人都不禁感叹,在那样一个灾害频仍的县城能取得这样的发展速度,是难以想象的。然而,目前的发展现状仍未达到东乡的理想目标。

东乡的地理情况极其复杂和恶劣,素有“陇中苦瘠甲天下,东乡苦瘠甲陇中”之称谓。境内,群山起伏,沟壑纵横;土地支离破碎,植被稀疏;总耕地面积只有36.7万亩,人均耕地不到1.4亩;这里全年降水稀少,十年九旱。灾害频仍的客观环境和生产生活条件的极其艰苦,致使过去东乡县的发展举步维艰。

然而,恶劣的自然条件并没有停止东乡人前进的脚步。现实,也不允许他们去怨天尤人,自暴自弃。条件恶劣,有中央、省、州各级领导的关怀支持;困难重重,难不住全县上下开拓进取和艰苦创业的决心。经过几年的艰苦奋斗,大力培育两羊(洋)、花椒林果、劳务四大支柱产业,不断夯实道路、水利、能源、农田四大基础设施,加快了文化教育、计划生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四大社会事业的发展。

同时,坚持抓主抓重抓突破,抓实抓细抓具体,扎实推进各项工作, 实现了项目建设、道路建设、基础教育、特色产业培育四个突破,党的建设和干部培训,解决民生问题、生态建设、扶贫开发、维护稳定五个方面的明显进步,经济社会各项事业显现出了快速协调健康的发展势头。

产业发展:特色之路谋自强

东乡县是一个以种养业为主的农业县,农业基础薄弱,种植效益低下。近几年来,立足于“东乡手抓”的品牌优势,县委、县政府把发展以养羊为主的特色畜牧产业,作为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发展农村经济、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的突破口和关键点,抓龙头、扩基地、打品牌、兴产业,畜牧产业不断发展壮大,经济效益日益凸显,已成为农民增收的助推器、农村经济发展的顶梁柱和县域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极。

东乡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走出了一条依靠畜牧立县的自强之路,硕果累累。

发展规模不断扩大。 至2007年底,全县已建成以龙泉为中心的北部万只小尾寒羊基地和河滩千头牛基地,八个小尾寒羊养殖专业村。全县累计发展规模养殖场87个,其中养羊场77个,100只以上7个、50只以上25个,发展规模养殖户7290户,其中30只以上养殖大户674户。

今年全县已建成或正在建设200只以上的规模养殖场20个,正在建设规模养殖小区10个,已建成或正在建设存栏50头以上的养牛场7个,其中500头以上的2个。全县人工草场留床面积14.03万亩,柠条留床面积12万亩。2007年底,全县大小牲畜饲养量达到96.53万头(只),其中羊存栏34.12万只、出栏55.33万只。畜牧业产值达到15816.18万元,比2003年净增5623.06万元。

结构布局趋于合理。 经过多年的扶持发展,全县初步形成了以龙泉、北岭、大树、春台、考勒、董岭六乡镇为重点的小尾寒羊纯繁纯育区,以锁南、沿岭、汪集、高山、车家湾、坪庄、关卜、百和、柳树、东塬十个乡镇的部分村为重点的肉羊杂交改良区,以达板经济开发区为示范区及唐汪、那勒寺、赵家、五家、果园、河滩、东塬的塬区村为重点的牛羊育肥区,以那勒寺一道川为主的皮毛贩运区,逐渐形成了多点支撑、重点突出、优势尽显、整体推进的产业开发新格局。

经济效益逐年提高。 随着畜牧开发进程的加快和规模养殖不断发展壮大,群众从畜牧产业特别是从羊产业中获取的利益日渐显现,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支柱产业之一。2007年底,全县四大支柱产业(羊、洋芋、劳务、花椒林果)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101.4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1209元的91.1%,其中养羊业收入399元,占四大支柱产业的36.2%。“东乡手抓”证明商标于 2007年7月28日正式注册和颁布实施,全县经营“东乡手抓”羊肉的民营企业发展到400多家,年产值超过3亿多元,就业人员近3.5万多人,有力的拉动了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

畜牧特色:开发产业依“五项”

畜牧业的做大做强,离不开县领导班子的高瞻远瞩和未雨绸缪。虽然效益年年提高,规模日益壮大,但是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县委县政府在详细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五项措施。

第一,深化县情认识,理清工作思路,找准畜牧产业发展的定位。 近几年,针对全县农业基础薄弱、生产力水平低下、经济效益不高的实际,县委把培育壮大以养羊为主的畜牧产业,作为破解“三农”问题的突破口和推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关键点,通过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和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来确保把东乡建成全省羊产业大县、清真优质羊肉生产加工基地和良种羊繁育推广基地的总体目标。

围绕做强做大以养羊为主的特色优势产业,县委、县政府作出了《大力发展养羊业建设羊产业大县的决定》,召开了建设羊产业大县动员实施大会,制定实施了《东乡县羊产业(2003―2012年)发展规划》和《东乡县草产业(2003-2012年)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了畜牧产业快速发展重点和方向。特别是近两年来,县委县政府进一步加大畜牧产业的培育开发力度,制定出台了《东乡县四大支柱产业奖励扶持暂行办法》,提出了2008年实现养羊100万只的目标。通过培育发展壮大支柱产业,使产业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夯实县域经济发展的基础,进而推动和谐东乡、平安东乡、小康东乡的建设进程。

第二,强化政府引导,加大扶持力度,推进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步伐。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坚持政府引导、政策驱动、积极扶持、群众受益的原则,全面加强了政府在产业开发中的主导地位,把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调动到推进产业开发中来,进一步推进了畜牧产业发展步伐。

同时,整合扶贫、信贷、农业产业化、财源项目等各类资金,每年筹措资金500万元,重点用于暖棚圈舍建设、良种引进、改良繁育、草场建设、疫病防治体系建设和科技培训。每年表彰奖励羊产业发展先进乡镇、全县养羊专业村、养殖大户及“东乡手抓”经营大户,先后成功举办了三届赛羊大会。2003年,从山东引进纯种小尾寒羊2000多只,集中投放到8个整村推进村,在229个行政村每村投放一只公羊。特别是今年以来,县上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筹措资金121万元,在全县四大支柱产业扶持奖励大会上对全县1019户规模养殖户进行了奖励扶持,全县229个行政村各投放陶赛特种羊1只,有效地调动了群众发展规模养殖的积极性,为畜牧羊产业快速发展营造了浓厚的社会氛围。

第三,加大科技推广力度,提升产业开发的科技含量。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牢固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创新工作思路,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力度,积极争取外援支持,引进、培养科技人才,为农业产业化、市场化拓宽渠道,由过去的良种羊只的简单引进向科技应用与产业升级相结合转变,由过去往往只注重科技引用向注重科技增效、提高投入产出比转变,有力地促进了畜牧产业的经济效益。围绕建设羊产业大县的目标,狠抓羊品种改良和科学养殖,大力推进暖棚养殖、饲料配方、青贮氨化等各种实用技术,提高养殖业科技含量。以东乡县开泰农业现代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为龙头,以各行政村投放的良种公羊为基础,加快羊品种改良步伐,并在全县开展黄牛冻配技术推广,完成黄牛授配改良任务5000头,全县羊、牛良种化率分别达到75%、85%。同时,从省上聘请了2位养羊专家,指导畜牧产业的策划、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和养殖专业户的培训工作,通过举办乡镇干部、村干部、养殖专业户专题培训班和科普之春、送科技下乡等活动,每年培训人数达5000多人次 ,进一步扩大了养殖技术推广应用的覆盖面,为畜牧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了科技支持。

第四,建基地,育龙头,提升产业开发的层次和水平。 近几年来,县上把建设产业开发基地、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作为推动特色优势产业开发的一个重点,加大政府扶持力度与吸引民间资金相结合,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强化扶持引导,建成了一批特色优势产业开发基地和产业化龙头企业,全面提升了畜牧产业特别是羊产业开发的层次和水平。在巩固和发展北部万只小尾寒羊基地、河滩千头牛基地的基础上,2004年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建成了总投资2600万元的东乡开泰现代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引进了陶赛特、波德代等六种国内外肉用型良种羊300多只。今年,县上引进实施了总投资6600万元的、集养殖、屠宰、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东乡肉类绿色食品加工基地项目,总投资1100万元的东乡手抓城正在建设。达板肉牛育肥场全面建成后,肉牛存栏将达到500头以上,年出栏肉牛可达到1500头以上。通过公司加基地加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以基地和龙头企业为依托,以“小规模、大群体”产业发展模式,走出了一条山区繁殖、川塬育肥、集镇和企业屠宰加工的发展路子,进一步提升了畜牧产业开发的层次和水平。

第五,完善服务体系,营造发展环境,为加快畜牧特色优势产业开发奠定基础。

县委县政府在畜牧产业开发中,始终把完善服务体系、强化技术服务作为推动产业开发的有效动力,自2005年以来,加强和完善了东乡县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检疫监督设施建设、乡镇兽医站设施建设,增设和健全了县、乡畜牧业服务机构,配备完善了畜牧业服务器械、设备,改善了办公条件,增强了服务功能。每年种草5万亩,建成了2600亩的陈家沟紫花苜蓿基地1个,500亩以上的优良草场17处,100亩以上20多处。加强畜牧交易、屠宰、加工市场建设,逐步完善了全县集镇的活畜禽交易市场,为畜牧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

继往开来:做强品牌放眼量

东乡欲发展,打响畜牧的品牌仍是关键。为此,东乡县委县政府为大力度发展畜牧业,实施了多项具体措施。

加快品种改良步伐。立足县情实际,在进一步巩固和强化小尾寒羊良种的基础上,积极组织开展肉羊杂交改良试验示范。坚持自然和常温人工授配相结合,依托县良种羊繁育中心和开泰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载体,全面加快良种改良步伐,努力提高全县肉羊良种化程度。

努力扩大养殖规模。 进一步巩固扩大以龙泉为中心的北部万只小尾寒羊基地规模,示范带动周边乡村向规模化、基地化方向发展。因势利导,积极扶持群众发展规模养殖,力争每年建成一批规模养殖场和养殖小区,发展一批规模养殖村,努力形成小群体、大规模的产业发展格局。

积极完善服务体系。 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服务体系网络,配备村级防疫人员,实现“乡镇有畜牧兽医站,村村有技术服务员”的目标。大力示范推广暖棚养殖,兴办深加工企业,提高养殖业科技含量。全面实施好北部20万亩柠条基地、南部和川塬区20万亩紫花苜蓿优质牧草基地建设,加强屠宰加工和市场体系建设,为畜牧产业的发展壮大提供坚实保障。

大力发展龙头企业。 通过制定优惠政策,多渠道融资,鼓励和扶持更多的民营经济实体参与东乡肉羊产业化经营,积极培育和发展与肉羊生产相配套的良种繁育、饲草加工、肉品加工、餐饮、贮藏运销等龙头企业。加强“东乡手抓”品牌的管理开发、保护利用工作,进一步打响“东乡手抓”品牌,延长产业链条,加快产业化进程。

在寻求发展的实践中,全县统一了总体思路,那就是立足县情实际,抢抓发展机遇,全力实施区域经济综合开局,以达板经济园区为龙头,在达板、唐汪着力建设洮河沿岸工业经济聚集区;以县城、汪集、达板集镇为支点,锁达路改建铺油和连片扶贫开发两大项目为支撑,着力开发建设锁达路沿线经济带;以水库移民后期扶持项目和环库公路建设为支撑,着力建设环库综合经济开发带;以南阳渠那勒寺支渠灌溉工程和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为支撑,着力建设百和、关卜、那勒寺一道川经济开发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