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时间:2022-02-02 20:24:23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范文1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现代治水观念的转变以及近期国家对水利行业的重视,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为了更好地适应新形势对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人才提出的要求,需要把握水利行业发展新需求,适时调整本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方案。在对我国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教育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现行专业培养中亟需解决的几个问题并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以期为我国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本科教育;人才培养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2011年中央1号文件及中央水利工作会议聚焦中国的水利问题,这是新中国成立62年来中共中央首次系统研究及部署我国水利改革发展工作的决定。要求在即将到来的“十二五”期间,加强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搞好水土保持和水生态保护,合理开发水能资源、加强水资源管理,强化水文气象和水利科技支撑、推进传统水文向现代水文、可持续发展水文转变。创新决定在发展,创新关键在人才。文件的出台意味着,在今后的一段时间内国家对水利事业的发展将提速,对水利方面的人才需求将不断增加。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作为水利工程领域的基础专业,是一个极具发展潜力的专业,与水利水电工程、农业水利工程、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给排水工程以及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等涉水专业有着紧密联系,它涉及到对水文水资源的勘察、评价、开发、利用、保护、规划与管理,是指导水文水资源业务的理论基础[1]。一直以来,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人才主要为水库、水电站、灌区、航道、桥梁等与水相关的工程建设提供水文水资源信息,在水利工程的建设与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现代治水理念的转变,特别是2009年水利部提出了“大水文”理念,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面临着新的挑战,要求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人才不仅要为涉水工程规划、建设、运行和管理过程提供更快速、更精确以及更全面的水文水资源信息,为保障江河湖库安全度汛、山洪灾害防治、城乡防洪排涝提供准确信息,为抗旱工作提供科学分析依据,同时也要及时拓展信息领域,由传统的仅与水量有关的信息拓展为与水量、水环境和水生态相关的信息。因此,在这种背景下,如何开展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教育,以满足新时期治水新理念对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人才提出的要求,是每一位从事该专业的老师需要不断认识、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1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教育现状

我国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本科专业起始于1952年,由刘光文等学者在河海大学创建我国第一个水文本科专业———陆地水文专业,经1998年教育部专业目录修订更名为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伴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和国民经济建设的需求,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经历了3个发展阶段[2-3],即以工程水文为主的“陆地水文阶段”,考虑水资源与水环境的“水文及水资源利用阶段”以及向工程水文、水资源水文和环境水文不断延伸与扩充的“水文与水资源工程阶段”。截止2011年,我国已有50所本科院校开设了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众多高校设置该专业,说明水资源问题已引起全社会的关注,表明该专业近几年来在高等国民教育中发展速度较快,水利事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在增加[1]。经过60多年的发展,我国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教育目前大致形成了以下特点:①人才培养目标基本一致。除几所重点大学外,其余院校培养规格为“宽口径,厚基础”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应用型专门人才,要求学生既具有扎实的水文专业基础知识,又有较强的实际工程实践能力。②人才培养方向基本一致。由于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主要由过去的陆地水文专业以及水文地质专业合并而成,因此在人才培养方向上基本上形成了两个方向即立足地表水以及立足地下水,适当进行专业延伸。③课程体系基本相近。自2007年以来,教育部开始启动了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认证和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大部分院校均以此为模板进行课程体系设计,不同的是,先前由水文地质专业发展而成水文与水资源专业的院校侧重于地下水方面的课程。④招生规模不大。除几所重点大学外,其余院校招生规模不大,一般为30~40人。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治水理念也由传统的“工程水利”向“民生水利”、“现代化水利”、“资源水利”、“生态水利”转变。新时期治水理念的变化,特别是2009年水利部“大水文”理念的提出,为水文与水资源专业的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同时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大量高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为解决日趋复杂的水文水资源问题提供了可能。然而,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教育面对新时期治水理念的变化,存在着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为①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教育侧重于知识的系统性以及理论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没有得到很好的锻炼,特别是3S技术、水文计算软件应用能力不足,大量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本科生因理论教学与实际工作脱节,学生到工作单位适应期较长。②专业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及培养目标严重滞后现代水利发展需要,使得本专业学生专业能力比较单一,知识面偏窄,仅局限于本专业传统水文业务,对于水环境、水生态、农业水资源利用等知识领域涉入较少。事实上,很多水文专业上的业务,水利工程、农业水利工程等专业学生也能基本完成,市场适应能力较弱。③由于招生人数少,办学成本相对较高,导致实验室及实验设备投入不足,影响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从而导致学生动手能力不强,对本专业所涉及的新技术、新手段了解甚少,就更谈不上对这些新技术、新手段的应用,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本专业学生的市场竞争能力。④由于该专业(地表水方向)就业单位多为事业单位,如水利局、水文局等,毕业生进入这些部门均需进行公务员或事业单位考试,有一定困难,与水利类其他专业相比,就业率明显处于劣势。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同步发展,以及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水文工作面临严峻挑战和难得机遇,同时也对水文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新时期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已日渐发展为一个由多学科相互交叉的专业。因此,需要不断调整和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方案、优化课程体系,以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利科技发展、涉水工程规划、建设、运行和管理对水文水资源的需求,使本专业充满生机和活力。

2新形势下我国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2.1进一步明确专业培养方向目前,我国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向基本一致,已形成了两个大方向,即立足地表水以及地下水。各个学校结合自身特点适当进行专业延伸,形成了地表水资源、地下水资源、农业水资源以及地理水文等不同的专业方向。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社会对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更加多样化。因此,专业培养方向应结合国家水利行业发展需求,通过用人单位的反馈信息以及毕业生的就业信息不断调整,并在教学内容中及时增设相应方向课程,如农田水利学、灌溉与排水工程、生态水文、水文信息化等,从而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满足社会对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人才的需要。

2.2优化专业教学体系我国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课程具有总学分多、课程覆盖面广和学时数多的特点,符合教育部所提倡的本科生学位教育注重“宽口径、厚基础”的要求,但是,由于受总学分、思想政治教育、英语等其他普通教育内容学分的限制,一些专业基础或专业课程的选修受到限制。除此之外,现有课程设置缺乏适应就业市场需求的灵活性。为此,应以促进学生就业为前提,在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既定课程体系的基础上,优化专业教学体系,筛选符合水利行业发展需求的课程。主要可从下面五个方面入手:①界定课程教学内容,协调不同课程间的衔接,在避免知识交叉重复的同时,也可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接受新知识;②设置不同方向的专业课程群,可根据水利行业发展需求设置水文、水资源、水环境、地下水、农田水利等课程群,给学生更多自主选择的机会,学生可根据自己兴趣爱好和将来工作意向选择合适方向进行学习,这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③在选修课程设置上,根据国家水利行业发展需要,开设一些与本专业相近的专业课程,如工程力学、农田水利学、灌溉与排水工程、水土保持工程学等课程,以拓展学生知识面,增加学生社会竞争力;④根据用人单位工作需求,结合水文水资源学科的需要,预留一定的学分空间以适当增设一些应用型课程,例如,3S技术应用专题、流域水文模型、地下水数值模拟等,从而使学生熟悉本专业常用软件,进而提升学生的软件应用能力;⑤适当增设若干与公务员、职业资格考试相关的课程,如公务员考试辅导、二级建造师考试辅导等,以引导学生取得相关职业资格,增加学生社会竞争力。

2.3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作为一个应用性很强的工科专业,要求学生既具有扎实的水文专业基础知识,又有较强的实际工程实践能力。实践教学在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中占有重要地位。通过实践教学,既可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掌握专业领域基本方法与基本技术,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然而,目前我国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本科专业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偏重于专业理论知识的教学。但现代化水利的建设,需要大批动手能力较强的应用型技术人才。为应对新形势下水利行业发展对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提出的挑战,应当在适当精选专业理论知识教学的基础上,增加有利于提升该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课程。同时还应加强校内实验基地、校外实践基地建设,使学生在学习水文与水资源相关理论知识的同时,培养其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通过校外实践基地实习的锻炼,一方面可以丰富学生的实践经验,另一方面也能使学生迅速了解当今社会对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有利于学生查缺补漏。另外,鼓励学生参加水资源论证、水环境监测、水土保持等建设项目的方案编制,水土保持监测等有关上岗证的培训或考试,以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4]。

2.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以及职称结构对教育教学质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高校年轻教师比例不断增加,由于年轻教师绝大多数是直接从学校毕业走上讲台,缺少实践锻炼,因此动手能力和实践经验不足,难以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年长的教授由于没有职称上的压力,给本科生授课的时间大大减少[5]。同时,由于高校教师教学和科研任务繁重,特别是年轻教师由于生活及职称晋升压力,往往很难处理好教学与科研工作的关系,也严重影响了学生培养的质量。因此,必须加大教授授课比例,做好年轻教师传、帮、带工作。另外,要有计划地鼓励并引导本专业的专职教师到水利科学研究院、水文局(站)、水利工程施工一线进行科研合作或技术指导工作,通过交流合作,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和技能,丰富教师工程实践经验,积累教学素材。同时,也可以聘请生产一线具有丰富经验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担任专业教学工作,以讲座或论坛方式给学生讲授相关专业知识。

3结束语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现代治水观念的转变以及近期国家对水利行业的重视,社会对水文与水资源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激增,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人才所肩负的责任也越来越重大,也给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为了更好地适应新形势对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人才提出的要求,需要在广泛调研基础上把握行业发展对水利人才培养的新需求,发现不足,适时调整,勇于探索,不断推动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教育改革,以培养出满足新时期治水新理念的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复合型高素质人才,推动我国水利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升堂.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培养动态及问题分析[J].中国电力教育,2009(17):18-20.

[2]莫淑红,宋孝玉,黄领梅.新形势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保障体系探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4(5):61-63.

[3]宋松柏,康艳.我国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教育的现状分析与思考[J].中国地质教育,2011(3):68-73.

[4]郭纯青,方荣杰,代俊峰.“三农”背景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构建[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11):60-62.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范文2

论文摘要:本文从供水水费和水资源费的内涵、构成、使用和管理等方面,探讨水利工程水费与水资源费的区别。 论文关键词:水利工程;水费;水资源费 水资源是国家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水资源问题和水价改革工作。温家宝总理在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积极推进水价改革,逐步提高水利工程供非农业用水价格,完善水资源费征收管理体制。" 一般地,现行水价包含水资源费、水利工程水价、自来水生产价格和污水处理费四部分内容,水资源费和水利工程水价都是水价构成中的两个部分,这是它们的相同点。水利工程水费依据工程水价标准计收水费,遵循国家发改委和水利部2003联合颁发的4号令《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管理办法》;水资源费依据水资源费的标准征收,遵循国务院第460号令《取水许可与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下面主要从涵义、构成、使用管理等方面探讨水资源费、水利工程水价的区别。 1 水利工程供水价格及水费的计收使用管理 1.1 水价的涵义及其发展历程 水利工程供水价格是指供水经营者通过拦、蓄、引提等水利工程设施销售给用户的天然水价格。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由供水生产成本、费用、利润和税金构成。水利工程供水价格按照补偿成本、合理收益、优质优价、公平负担的原则制定,并根据供水成本、费用及市场供求的变化适时调整。 水价历史沿革包括五个阶段:公益性无偿供水阶段(1949~1965);政策性有偿供水阶段(1965~1985);水价改革起步阶段 (1985~1995);水价改革发展阶段(1995~2003);水价调整与综合改革阶段(2003-)。其中:1992年,水利工程供水列入国家重要商品目录。1994年财政部颁布的《水利工程管理单位财务制度》将水利工程水费作为生产经营收入管理。2003年,《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管理办法》颁布,全面规范了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管理行为。水价的改革与发展强化了社会公众对水商品属性的认可,水利工程经营性供水促使水管单位提高供水服务水平。 水利为社会提供的是具有公共物品或准公共物品性质的产品或服务,水利工程供水工程大多是由政府投资兴建的,水利工程供水不仅具有经济目标,同时具有政治目标,因此水利工程供水具有自然垄断性属性,由政府定价。 1.2 水费的计收与使用管理 水利工程水费是供水经营者从事供水生产取得的经营收入,依据物价部门批复的水价标准和实际计量水量收取,水费用来弥补供水经营者的供水耗费,为水利工程的良性运行打下基础。供水经营者与用水户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水价政策,签订供用水合同,以加强水费的计收工作。水费的使用和管理,按国务院财政主管部门和水行政主管部门有关财务会计制度执行,当前水管单位大多数遵照财政部《水利工程管理单位财务会计制度》[1994]财农字第397号)使用管理水费。 2 水资源费标准的制定及其征收使用管理 2.1 水资源费的内涵及标准制定 水资源价值的内涵主要体现在稀缺性、资源产权和劳动价值三个方面。水资源价值的大小是其在不同地区不同时段的水资源稀缺性的体现。《水法》规定,水资源属于国家所有,水资源的所有权由国务院代表国家行使,水资源费实质是水资源出让的费用,是表明国家对水资源拥有产权,任何单位和个人开发利用水资源即是使有权的转让,需支付一定的费用,这是国家对水资源所有权的体现。劳动价值是指水资源所有者或使有者为了使天然水资源变为人类可直接利用的水资源,往往需要追加一定的人类劳动,如水资源管理、开发、保护等,这样必然在水资源价值中含有一部分劳动价值。 资源价值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天然水资源价格,即地租本金化价格,包含了天然水资源的价值以及水资源的所有权的综合体现;二是水资源管理投入的补偿费用,包括水资源的勘测、开发、保护费用,水资源的再生产费用和损失补偿费用。 依据《取水许可与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取水单位或者个人应当申请领取取水许可证,并缴纳水资源费。水资源费缴纳数额根据取水口所在地水资源费征收标准和实际取水量确定。水资源费由取水审批机关负责征收。水资源费征收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会同同级财政部门、水行政主管部门制定,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并报国务院价格主管部门、财政部门和水行政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范文3

关键词: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毕业设计 团队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4(b)-0143-02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及中央水利工作会议聚焦中国的水利问题,这是新中国成立62年来中共中央首次系统研究及部署我国水利改革发展全面工作的决定。要求在即将到来的“十二五”期间,加强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搞好水土保持和水生态保护,合理开发水能资源、加强水资源管理,强化水文气象和水利科技支撑、推进传统水文向现代水文、可持续发展水文转变。创新决定在发展,创新关键在人才。文件的出台意味着,在今后的一段时间内国家对水利事业的发展将提速,对水利方面的人才需求将不断增加。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作为水利工程领域的基础专业,涉及到水文水资源的勘察、评价、开发、利用、规划、管理与保护全过程,是指导水文水资源业务的理论基础;同时它还研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水资源供求关系及其解决的科学途径,探求在变化环境下如何保持对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途径[1]。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现代治水观念的转变,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已日渐发展为一个由多学科相互交叉支撑的专业。因此,在这种背景下,如何培养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人才,以适应业界及社会对该专业人才的需求,是每一位从事该专业的老师需要认真思考和解决的问题。作为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最后一个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毕业设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毕业设计质量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优劣。

我校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是一个新办专业,起步晚,专业建设从总体上还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传统的“一对一”的毕业设计模式,即一人一题,一师多生,使得学生在整个毕业设计过程中,相互之间缺乏相应的沟通与配合。为适应专业发展新形势,培养本专业学生团队协作意识,有必要对传统的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模式进行新的尝试和探索。为此,本教改项目小组以南昌工程学院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为例,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为着眼点,提出了基于团队的水利类专业团队毕业设计新模式,经过4年的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对于深化应用型本科毕业设计改革,提高水利类专业本科毕业设计质量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1 毕业设计团队培养模式介绍

毕业设计团队培养模式就是根据学校毕业设计的各项规定和专业培养目标要求,从工程实际与科研出发,由多名教师合作组建指导教师小组,指导多名学生完成较大的毕业设计课题[2]。同时,在有研究生教育的高校,可将上述模式进行拓展,将研究生科研团队也引入到本科毕业设计的全过程,协助指导教师对本科生进行毕业设计指导。

通过构建本科毕业设计团队,增强老中青教师之间有机结合,通过“以老带新”激励青年教师积极投身生产实践,增加工程实践经验,进而完善教师梯队建设;同时,以学生自我发展能力为导向,充分挖掘学生主观能动性,加强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注重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及协作精神,进而提高应用型本科院校毕业设计的质量,以适应新时期水利人才竞争要求,培养新时代具有创新意识的水利人才。

毕业设计团队培养模式是以学生团队为主体,通过团队协作完成相关的毕业设计任务,教师对学生的阶段成果总体把关,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指导;有研究生参与的,研究生全过程协助指导教师对学生的毕业设计进行指导。整个毕业设计过程流程。(见图1)

2 团队毕业设计的实践

南昌工程学院是一所水利特色鲜明、以工为主的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培养的人才既要体现宽口径、厚基础的特点,又要体现应用型的特色。笔者在多年本科生毕业设计指导过程中,一直鼓励学生以团队形式完成毕业设计,以便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拓展学生知识面。现以笔者所带的毕业设计为例讲述毕业设计团队的开展方法与具体流程。

2.1 确定合理的选题

毕业设计课题的选择是毕业设计教学的关键环节,直接关系到团队毕业设计的最终效果。好的选题应具有综合性、应用性与创新性,不仅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也能较全面的提升学生专业能力。为了能使毕业设计课题更科学,笔者所在的南昌工程学院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团队在第7学期初就开始进行毕业设计选题工作。经过多次讨论,最终确定以“水利枢纽工程初步设计”为工程背景,分为“留金坝水利枢纽工程初步设计――水文水利计算”和“南山水库大坝工程――水文水利计算”两个题目(见图2)。毕业设计选题与工程实践相结合,均是在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初期为确定坝体尺寸而开展的水文水利计算,两题目内容之间存在着联系紧密,涉及设计洪水过程推求和调洪演算两块内容,但又有所区别,一个是针对有实测洪水资料的,一个无实测资料的小流域,在设计洪水过程推求上有所差异。这样通过团队毕业设计模式,可有效锻炼团队成员间的团结协作精神。同时,两个选题均要求计算机编程完成,与专业发展趋势保持一致。

2.2 组建毕业设计团队

(1)教师团队的构建。

团队培养模式下指导教师团队的构建是保证教学质量、实现培养目标的前提和基础。鉴于我校为新升本科院校,青年教师占的比重较大,且尚未形成稳定的科研团队,故笔者在指导教师团队的构建中选择由科研兴趣或科研方向相近教师组成毕业设计指导团队,并由1名责任心强、专业业务素质高的中年教师担任负责人,对团队教师及优质教学资源的使用起协调和组织作用。指导教师团队共同负责毕业设计团队的指导工作。同时,在笔者的团队中吸收了2名研究生协助老师指导本科生毕业设计。

(2)学生团队的建立。

学生团队是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毕业设计团队培养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充分发挥毕业设计团队的整体优势,学生团队的组建应基于双向选择的原则。在毕业设计选题公布之后,从自愿报名的学生中挑选1~3名学生组成毕业设计学生团队。进入团队的学生并不需要全部都是精英型的,只要学生对选题有兴趣、能与人和睦相处就可。笔者所在的南昌工程学院2014届毕业设计学生团队由3名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学生组成;同时,安排了1名沟通能力好、责任心强的学生为作为团队负责人,负责整个项目的协调。

2.3 团队毕业设计的过程管理

毕业设计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即毕设前期阶段、毕设中期阶段和毕设后期阶段。团队毕业设计需对每一阶段提出具体的任务和要求。首先,毕设前期阶段,在选定了毕业设计课题、组建团队后,指导教师根据课题内容制定毕业设计任务书及指导书,下发给团队成员,并约定时间召开毕业设计沟通会。在毕业设计沟通会上,除教师团队、本科毕业设计学生团队外,我们还邀请研究生团队三方共同参与。根据团队成员的具体情况、兴趣爱好,选定子课题,并制定子课题任务书及指导书,对课题具体的任务和课题要求向团队成员作详细的说明和安排,明确个人工作内容与团队目标之间的关系。同时,强调了毕业设计过程中的纪律问题。其次,毕设中期阶段,组织团队成员按时召开周进度会、月进度会,通过定期汇报工作进展,锻炼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要求学生每天做好周工作日志,指导教师对周工作日志给出评语,并现场就毕设做的情况进行提问,检查学生掌握情况,平时通过见面、发邮件或QQ进行指导,解决毕设过程中碰到的问题;同时,在此过程中,我们将研究生团队引入到本科生毕业设计过程管理中,一起协助指导教师进行指导。事实上,他们的加入分担了指导老师的不少工作。由于研究生与本科生年龄相仿、有共同语言,交流方便,指导效果显著。毕设后期阶段,指导学生按照学校要求认真撰写毕业设计论文。论文撰写完成后先由具体指导的教师进行评阅,再由评阅教师评阅,指导教师和评阅教师都认可后,方可参加答辩。

2.4 团队毕业设计的成绩考核

在团队毕业设计中,学生成绩由平时成绩、团队协作成绩、评阅成绩及答辩成绩4部分组成[3,4]。对团队毕业设计而言,应特别关注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考评,再结合日常讨论、中期评审及学生答辩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评价。通过团队师生团结合作及相互配合,最终团队较好地完成了课题任务,毕业设计成绩3名学生中有2人获优秀,1人获良好。由于通过定期汇报工作进展锻炼了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在整个答辩过程中,学生表现都较为出色,答辩得分比较高。

通过这种团队培养模式,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另一方面,通过这种团队培养模式,也锻炼了团队中的研究生。总得来说,本次毕业设计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

3 结语

新形势下如何提高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设计的质量成为每一位该专业教育工作者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根据笔者及所在南昌工程学院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团队多年实践经验,从团队组建、毕业设计选题、过程管理、成绩考核等方面对阐述了一些实践体会。连续四届本科毕业设计团队模式的实践表明,该培养模式下学生毕业设计质量有较明显改善,团队协作能力得到了培养,工程实践能力得到了锻炼。然而,毕业设计团队培养模式的建设与完善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学校不同、专业不同,毕业设计团队培养模式也必然具有不同内涵,需要高校教师与教学管理部门深入研究与不断实践。

参考文献

[1] 张升堂.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培养动态及问题分析[J].中国电力教育,2009(17):18-20.

[2] 刘卫林,刘丽娜,彭友文,等.水利类专业本科毕业设计团队培养模式探讨[J].华北水利水电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 ,20(1):89-92.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范文4

关键词:水资源工程社会责任;构建和谐社会;分析与探讨

现阶段,人们的生活日常已经离不开水资源的支持,水资源工程的发展也是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而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速度越来越快,对于水资源工程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但由于我国水资源工程起步较晚,发展的还不够成熟,在现阶段依旧存在着许多问题,在如何通过有效的责任体系来引导工程履行社会责任方面也是当前研究的重点。

一、水资源工程社会责任的主要内容

水资源工程社会责任是工程社会责任的一个分支,也是工程社会责任在水资源工程当中的应用。一个成功的水资源工程应当要包含几个要素:达到预期的目标与功能;在完成工程目标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工程中的支出;提高工程的整体经济收入,并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不耽误工程的进度;保证工程的质量,与环境和社会向协调,是水资源工程能够保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这些要素都是现代工程的社会责任体现。并且,水资源工程社会责任在多个角度都有着不同的含义[3]。从组织角度来看:水资源工程在有关利益相关者来说相对较多,并且各个关系之间较为复杂,但这种关系的维持时间较短,在工程结束之后,这种利益关系变也会随之结束。其次,大型的水资源工程当中,在合作方面的要求往往要比产期组织更为迫切,合作之间的成效,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决定工程最后能否实现预期的目标。在水利资源工程中可以将企业治理理论、企业可持续发展理论以及企业生态理论等相关知识应用到实际的工程当中,通过这些理论能够体现出水利资源工程的社会责任。从工程哲学角度来看:水资源工程社会责任是指,水资源工程共同体在水资源工程实践中对水资源工程价值的一种选择。这种选择是需要对社会、生态环境以及受众的人群复杂,并且还需要将水资源工程中对环境以及人类的各项危害降到最低,在整个工程中需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保障工程的可持续发展性,实现人与水资源的和谐共存,并在水资源工程中承当相应的社会责任。

二、水资源工程社会责任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目前,水资源工程社会责任与构建和谐社会之间的关系已经受到了各方面的广泛关注,其中水资源工程社会责任对构建和谐社会有个几个方面的重要意义。第一,有利于创建精品水利工程。通常,水资源工程的施工规模都比较大,并且建设周期较长、施工技术较为复杂,涉及到了多个方面的专业技术内容,而水资源工程作为我国的一项基础建设工程,在我国经济发展与能源战略规划中都发挥出来重要的作用[1]。在水资源工程中提高社会责任感,会使施工人员认真履行自身的职责,强化他们的责任意识,使其在思想上能够得到提高,更加有利于水资源工程这种大型工程的建设。同时,还能够保障水资源工程在项目规划、决策、施工以及设计方面的科学发展观精神,使水资源工程无论在哪个方面都能够得到完善,从而建设出质量优秀、环境和谐、技术先进的精品水利工程。第二,有利于促进水资源工程与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性。水资源工程是一项服务于大众的公益事业,且其具有巨大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在维护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方面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水资源工程的建设目的是为了服务人民、为社会创造更大经济效益,而不是简单的企业工程建设获取利益,在这个层面能够有效的促进水资源工程与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使水资源工程能够满足于社会中的可持续发展目标[5]。第三,有利于促进水资源工程与人文的协调性。水资源工程的社会责任履行,不但是一项工程上的建设,同时还是工程精神的创造。在我国大部分的水资源工程建设中都体现出了水利行业精神,使其不但获得了物质上的收益,同时还获得了精神与文化上的财富。因此,在水资源工程的建设中需要提高工程的宣传度以及媒体的曝光度,这样不但能够使工程受到大众的检验,同时还能够在建设和谐社会的环境下,向公众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水资源工程建设理念,更加有利于促进水资源工程与人文之间的协调性,对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非常重要的帮助。

三、水资源工程社会责任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具体策略

(一)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的理论统筹全局

在水资源工程社会责任与构建和谐社会当中,首先需要运用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来统筹全局。科学发展观理论的第一要素是发展,其中的核心是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需要全面协调水资源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在实际的工程中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思想理论。水资源工程社会责任对于整个工程的技术责任、经济责任、生态责任以及人文责任都有着非常高的要求,在多个方面的要求中体现出人与水的和谐共存,实现工程、社会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正确的科学发展观理论能够在精神与工程中体现出社会的责任感[2],因此,政府应当在其中发挥出主要作用力,准确的体现以创造高效公平、竞争的水资源工程市场环境,使水资源工程能够走在正确的轨道上。同时,还需要统筹全局,保护水资源工程中的工人、移民等弱势群体,为其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与环境的评测标准,努力在工程中实现绿色水电,并倡导生态文明。

(二)完善水资源工程中的监管机制与问责制度

完善水资源工程中的监管机制与问责制度能够有效的对工程的施工起到约束作用,提高施工人员的责任意识,从而促进水资源工程的建设与质量。完善监管机制与问责制度,主要体现在维护社会利益与保证社会运行的需要方面,政府在水资源工程当中,需要扮演社会公众利益代表和社会公共管理者的身份,使用国家的权利与法律手段来规范水资源工程社会责任的执行,并建立相关的监管制度和问责制度,强化工程中的执法力度,这一层的约束是企业、媒体、公众以及政府自身所形成监管问责机制的前提和保障[4]。因此,政府部门需要充当社会利益和公众的代言人,协调水资源工程中的各项矛盾,以政治干预和经济调控为手段,引导水资源工程朝着构建和谐社会的方向发展,并对其中出现的逃避社会责任现象进行严格的处罚。同时,政府需要坚定自身的思想与科学发展观理论,只有作为监督者的政府部门提高了自身的社会责任感,才能够有效的帮助水资源工程履行社会责任义务,从而构建出和谐社会发展。

(三)提高水资源工程的创新能力

在对于水资源工程的施工方来说,企业需要提高水资源工程建设的创新能力,其中包括了技术上的创新以及管理上的创新。在水资源工程的建设项目当中,新技术、新工艺以及新设备能够使工程具有一定的科技效益,对缩短工期、提高工程质量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对水资源工程社会责任与构建和谐社会也有着很大的影响。而在工程的创新能力中需要考虑四个方面的要素,科技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在管理层面上的创新有着体制创新、组织结构创新以及运行机制的创新和管理方法创新这四个方面。通过以上的各项创新方式,来实现水资源工程的进步,弥补现阶段的发展不够成熟的不足之处。以此同时,企业在不断的创新过程中,还需要根据当前工程的实际情况合理的制定相关的管理策略与施工策略,不能只抱着一套规章制度不放,要保持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并在此基础上灵活的针对工程进行改变,体现水资源工程中的技术责任、经济责任、生态责任以及人文责任。

(四)积极开展社会监督模式

在水资源工程社会责任与构建和谐社会当中,不但需要政府来充当监督者角色,更加需要积极的开展社会监督模式。社会监督模式能够将水资源工程展现在社会当中,增加工程的透明度,使施工能够受到多方面的约束,更加的提高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只有施工单位以及各项人员的社会责任感得到提升,才能够有效的提高工程的社会责任感。同时,开展社会监督模式,也能够让人们看到水资源工程中的人文精神,并使人们能够受到人文精神的影响,对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工程的管理者变为相关利益的参与者,在水资源工程中实行民主制度,以保证水资源工程的民主性和科学性。在招标方面,同样需要体现透明性,并保证工程招标中的公正、客观,在社会的监督中建设出一个阳光工程,最大限度的满足各方利益所求的和谐工程,从而体现出和谐社会。

四、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在水资源工程中的体现社会责任,并以此来构建和谐社会,是当前我国水利工程的主要任务,而由于我国的水资源工程发展还不够成熟,在现阶段还需要做出多方面的改善。因此,需要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的理论统筹全局、完善水资源工程中的监管机制与问责制度、提高水资源工程的创新能力,同时还需要积极开展社会监督模式,只有这样才能够在水资源工程中体现社会责任与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刘洪波.水资源工程社会责任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安徽农业科学,2009(23):11276-11278.

[2]刘洪波.水资源工程社会责任与构建和谐社会[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9(03):70-72.

[3]刘洪波.水资源工程社会责任评价方法研究[J].人民黄河,2009(01):48+50.

[4]胡虎.水资源工程社会责任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河南科技,2014(18):196.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范文5

关键词: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宽口径;厚基础;大水文

作者简介:潘红忠(1981-),男,湖北大冶人,长江大学地球环境与水资源学院,讲师。(湖北 武汉 430100)李志红(1989-),女,湖北应城人,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硕士研究生。(江苏 南京 210098)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03-0020-02

步入21世纪,我国的水利工作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尤其是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的出台为我国水利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水利事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1]水利要发展,就要实现从传统水利向现代化水利、可持续性发展水利转变,而要完成这一转变,基础在人才、在教育。21世纪水利高等教育应该采用怎样的人才培养模式,要为新世纪培养怎样的专业人才,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时至今日,我国已有近50所高校设置了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本科专业,各高校各有特色,课程设置也各有侧重。其中以地表水为特色的,主要有河海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而以地下水为特色的,主要有南京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等高校。本文以“宽口径、厚基础”为培养目标,对这四所高校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系统分析,为构建“宽口径、厚基础”的课程体系进行了探索性研究。

一、专业培养目标

2009年5月制定的《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本科专业规范,规定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基础,具备计算机、外语的应用技能,获得工程师的基本训练,掌握水文水资源及水环境等方面的专业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与技能,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有创新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

从1952年,刘光文教授在华东水利学院(1985年改名河海大学)创立我国第一个水文系开始,经过一代又一代的教授学者的努力,我国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经历了陆地水文(1954~1993年)、水文与水资源利用(1994~1997年)、水文与水资源工程(1998-)三个阶段的发展,最终由水文与水资源利用、水资源规划及利用和水文地质专业合并而成,专业内涵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拓宽。专业内涵已沿着工程水文、水资源水文和环境水文不断延伸并正向生态水文等方向拓展。[2]

党中央一直坚持“科教兴国,优先发展教育”的战略方针,明确提出“宽口径、厚基础”这一培养目标。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颁布,参照教育发达国家的经验,在本科专业设置中强调“宽口径”、“厚基础”,不把专业分得过细、过窄。[3,4]

由此可见,“宽口径、厚基础”是未来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专业内涵丰富的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更应如此。

二、“宽口径、厚基础”的课程体系

本科生学位教育注重的是“宽口径,厚基础”,这是大的方向和原则。[5]水文专业人才的培养与其他专业人才的培养一样,都要迎接时代的挑战,顺应时代的发展趋势。要树立学生是教学活动主体的思想,强化素质教育、终身教育和个性教育的观念。要努力培养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获取知识的能力,增强质量意识、改革意识、竞争意识、通识教育的意识,努力培养和造就适应21世纪发展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创新人才。[6]为此,在进行教学改革时,要树立“大水文”的教育新理念,夯实基础,拓宽专业口径。

长期以来,全国高校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主要可以分为以地表水为特色的课程体系,如河海大学和武汉大学,[7,8]及以地下水为特色的课程体系,如南京大学和中国地质大学(武汉)。[9,10]通过分析以上两种课程体系,结合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水文水资源专业规范(2009年)(见表1)要求,及该专业的发展趋势和就业服务方向等,提出了兼顾地表水与地下水的“宽口径、厚基础”的课程体系(见表2)。

其中,专业基础课是依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规范(2009年)(以下简称“规范”),并结合四所重点高校所开设的专业基础课重复度列出的。以地表水为特色的专业核心课是依据规范中应开设的核心课程及河海大学和武汉大学所开设的专业核心课程制定的。以地表水为特色的选修课则主要是由河海大学和武汉大学均设有、但类别或性质不同的课程组成,同时增加了部分地下水的重要课程,如“水文地质学基础”、“地下水资源勘查与评价”等。以地下水为特色的课程也类似。此外,依据规范,“本专业的知识领域包括应用水文与水灾害防治、水资源利用与管理、水环境与水生态保护等三个”,“学生在外语的读、写、听、说等方面达到较高水平”,“具有熟练应用计算机进行计算和设计的能力”,结合四所高校课程制定了公共选修课,是地下水、地表水方向都可开出的课程。同时,考虑到目前水文学科的发展趋势、研究热点以及学生就业情况,开设了管理学和生态学的课程,如“生态水文学”、“节水技术与管理”、“水资源规划及管理”等。

学校也可根据自己的特色酌情增加另外的选修课,如以地表水为特色的学校可重点选择B类课程,兼顾C类课程,而以地下水为特色的学校可重点选择C类课程,兼顾B类课程。

关于实践环节,则需要各学校根据自己的教学计算来定,如选修水文水利计算的就有水文水利计算的课设,选修水文测验的就有水文测验的实习等等。在此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文只讨论了专业方向和实践教学的课程,而并未列出公共基础课程、人文与科学素质课程,但这些课程也是必不可少的,学校要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安排。

三、建议

第一,学校在开设课程时,可在大一、大二开设一些基础性的课程,如“水利工程概论”、“水文学原理”、“水文地质学基础”等,让学生充分了解本专业知识的总体概况,以便于学生根据自身兴趣和需要选择后面要学习的课程。

第二,在实际教学中,学校要不断加强教学建设的研究,协调不同课程间的内容,删除不必要的重复教学内容。[11]也要注意适当增加可能涉及到的跨学科专业知识或应用型课程,例如3S(GIS、RS、GPS)课程等。[12]

第三,学校应给予教师一定的自由度,适当、及时补充课程的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讲授。[12]

第四,教师要紧跟时代潮流,改革传统教学方法和手段,建立有效的考核机制,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将课堂讲授、实验室教学、网络教学等结合起来,将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改为探索-思考-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一更为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13]

第五,要重视实践环节,在实践中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校可加强与企业的交流合作,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习机会,并监督学生利用好实习机会,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第六,在后期,可分方向对学生进行培养,如河海大学的研究型人才培养模式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同时预留一定的学分增加开设用人单位工作需求的课程,设置水文、水资源和水环境等具有特色方向的专业课程群,[11]学生可根据自身情况和人生规划,自主选择课程进行学习。

此外,学校还应加大介绍先进测量仪器和测量技术的力度,[12]提高学生对专业的认识,提高教学内容的先进性,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主动适应国家水利工程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11]

四、结语

目前,全国大力开展水利工程建设,同时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急剧增长,水环境问题日益显著,水资源越发短缺,“水战”开始上演。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的研究对象和业务范围不断拓展,水利现代化需要水利教育现代化,需要培养结构合理的高素质水利技术人才,[14]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必须不断摸索、总结和创新,调整专业结构,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开辟出一条更加合理的教学之路,以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毕业生的社会竞争力,不断为社会输送优秀的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毕业生,为祖国水利事业提供优质人力资源储备。[12]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Z].2010.

[2]《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本科专业规范(2009)[Z].

[3]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Z].2012.

[4]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2012年)[Z].2012.

[5]李小龙,姚多喜,杨金香,等.水文学与水资源工程专业的本科教学探索[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9(33):59-60.

[6]俞亚南,姜秀英,陈云敏.宽口径、厚基础的“大土木”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高等理科教育,2003,(s2).

[7]河海大学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Z].

[8]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本科人才培养方案[Z].

[9]南京大学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Z].

[10]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Z].

[11]宋松柏,康艳.我国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教育的现状分析与思考[J].中国地质教育,2011,(3):68-72.

[12]祖波,王维,李颖,等.关于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教学改革初探[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1,36(6):190-192.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范文6

关键词:水利;工程;资源;水利

1 工程的介绍

1.1 水利工程施工

水利工程的产生有两个目的,消除水害和利用水资源。从水资源的利用来讲,其可用的范围非常的广泛,例如,防洪,发电,供水等多种服务。其建设也是多方面的,坝、堤、进水口、渠道、溢洪道等不同类型的建筑物,每一项服务都是与人们的生活环境密切相关的,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

1.2 水利工程的特点

水利工程是以消除水害为主要目的而产生的,其主要特点有:

1.2.1 规模大,工程复杂 水利工程一般规模大,工程复杂,工期较长。工作中涉及到天文地理的等自然知识的积累和实施,从中又涉及各种水的推力,渗透力等专业知识和各地区的人文风情和传统。水利工程的建筑时间很长,需要几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准备和筹划,人力物力的消耗也大。例如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

1.2.2 综合性强,影响大 水利工程的建设会给居民带来很多好处,消除自然灾害。可是由于兴建会导致人与动物的迁徙,有一定的生态破坏,同是也要与其他各项水利有机组合,吻合国民经济的政策。为了使损失和影响面缩小,就需要各个专家和工作人员细心揣摩,从全局出发,统筹兼顾,达到经济和社会环境的最佳组合。

1.2.3 效益具有随机性 每年的水文状况或其他外部条件的改变会导致整体的经济效益的变化。

1.2.4 对环境有很大影响 水利工程大的变动,改变了原本的社会环境,对江河,湖泊等自然面貌同样有影响,甚至会改变当地的气候和动物的生存环境。这些有利也有弊。

2 资源水利的介绍

2.1 资源水利的产生

中国,水资源的压力越来越大:工业,生活用水量急剧增加,水质整体下降;水资源的污染严重,生态遭到破坏;水的存量已经难以满足人们对水资源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水利工程已经不能像以前一样的建设和发展,应当顺应社会的发展,资源型水利就是在水利工程已有的基础上,将水和各种资源合理的分配和优化。

2.2 资源水利的特点

2.2.1 经济、节约 资源型水利就是在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问题上产生的。大体有三种途径,对现有资源的合理分配;节约用水和加强水的再利用;在水利工程的基础上合理增加淡水的供给。

2.2.2 采用新制度,新体系 与传统的水力资源管理不同,新的资源水利提出了一种新的管理模式,强调资源的管理和优化,不再以工程措施为主了,现在是资源优化为主要措施创建新的体制。

2.2.3 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 21世纪环境永远是第一角色,资源水利的提出得到了各界的赞同,就是因为其满足了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强调了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和重要性。

3 水利工程与资源水利的区别与联系

3.1 水利工程与资源水利的区别

这两个概念的区别可以理解为传统水利工程与现代社会发展需求的水利的不同。水利工程重视工程数量,工程建设和工程措施;源水利重视工程质量,工程管理和非工程措施。

3.2 水利工程与资源水利的联系

3.2.1 水利工程是资源水利的基础 从另一种角度来说,资源水利是在水利工程的基础上发展的。最初,人们建立水利工程是希望解决洪涝灾害、干旱灾害等自然灾害,这些灾害导致人们在经济和身心上都遭到了巨大的损失。

但是随着经济的一步步发展,水资源的匮乏和污染变成了如今迫在眉睫的灾害,所以如何在原本水利资源合理分配,以及恰当管理中对水资源采取有效地措施来达到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紧密联系,资源水利的概念就应运而生了。资源水利正是在工程水利的基础上强调资源的优化和管理的分配,投入新的体制和改革,使资源达到高效的保护,强调了整个经济调控中的重要位置,从而发展和强壮起来的。资源水利的管理如果要想达到预期的效果,取决于合理科学的制度和严密的抉择,这样才能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吻合。

3.2.2 资源水利是水利工程的最终道路 (1)对资源水利的整体认识。首先我们要对资源水利的内涵进行整体的认识,简单的说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讲解,把节约和保护水资源放在突出位置;实行水资源统一管理和优化配置;善法规,树立对经济的全局意识。目前的经济是效益型经济,走集约型发展之路是世界的潮流,资源水利就是个典型。例如西部大开发的南水北调政策。西南的雨水充足却存在浪费现象,西北区水资源匮乏连灌溉都很紧缺,南水北调是节约用水,合理分配管理水资源的典范。(2)资源水利是基于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实施可持续利用的需要。水是自然资源,虽是可再生的,但却不是无止境的,目前就人口增长的速度和水资源遭到污染的程度,水资源可利用量的极限只有12%-40%之间,而且部分地区的水资源开发已经到达极限了,难以新增供水。(3)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经济的迅速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各种市场经济的涌现,水资源的开发日益社会化,但是目前短缺的现在很容易导致经济社会主体的恐慌,影响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的物质文化水平,所以对灾害的有效控制下,要将资源水利推广。(4)人们的生活水平的需要。在水资源的使用中,生活用水占了很大一部分,城乡间、部门间、地区间的水资源的冲突越发明显,而水资源的治理远远赶不上人们的污染步伐,人们渴求采取各种有用的措施,将水资源的管理合理化,优先配置化。

4 结语

水,是我们赖以生存的保证,防止洪涝灾害已经远远超过了我们对水利工程的期望,对水资源的合理管理和分配,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才是基于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资源水利是水利工程的最终道路。

参考文献

[1] 周彦凯.浅谈资源水利[j].河北水利,2009,(06).

[2] 张丽君.对资源水利的特征及内涵初探[j].石河子科技,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范文7

关键词:水利信息化;人才培养;课程建设

进入新时代以来,水利工作解决的不再是传统水灾害问题,而是需要统筹兼顾水灾害防治、水资源调配、水生态修复与水污染修复等多个方面[1]。面对新生的复杂性水问题,计算机、网络与数据库技术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的快速发展,不断推动水利行业转型升级,水利信息化已成为现代水利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水利信息化全面开展,“数字水利”与“智慧水利”逐渐渗透,高素质、专业化的基层水利人才缺口不断扩大。《水利信息化发展“十三五”规划》(水规计〔2016 〕205 号)明确指出,人才建设要根据水利信息化需要制定人才政策,建立水利信息化专业技术人才机制,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培养形成与水利信息化进程相适应的人才队伍。水利信息化进程改变了人才环境,对高校人才培育工作带来了巨大冲击[2],如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水利信息化人才是水利院校育人工作的关键。为适应信息时代社会发展水利行业需要,在“一流学科”与“新工科”建设推动下,桂林理工大学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不断开展课程教学研究,创新人才培养路径。本文以此为例,从水利信息化人才培养角度入手,分析总结本科教学工作与课程建设成果,以期为地方高校水利类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1 课程建设面临的问题

作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载体,课程体系是实施教育教学的重要依据,也是保障和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要素[3]。桂林理工大学水与水资源工程专业经过20 余年发展,已经形成比较完善的课程体系,包括通识教育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实践教育课程和素质拓展与创新6 个部分,学生的培养工作主要通过理论教学、课程设计、实验与实习、第二课堂活动等环节完成。但是针对于信息化水利人才的培养,目前的课程设置仍然存在一定问题。

1.1 课程内容滞后于行业发展

面对新的社会经济发展形势,水利人才的服务对象逐渐从农业与水利工程建设拓展至水资源开发管理与生态环境保护等领域,高校水利类专业的课程建设不但需要跨学科交叉,还要与时俱进,紧跟时展。由于本专业教师多为博士毕业后直接从事教学工作,缺乏工程实践经验,对行业动态把握不足,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可避免出现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同时,受学科背景限制,尽管大量现代信息技术在当今的水利工程建设中已经有较为成熟的应用[4],但教师们未能及时将这些新兴技术手段融入教学过程,造成课程内容滞后于行业发展,不能满足信息化水利人才培养需要。

1.2 信息化课程资源不足

采用信息化课程资源教学不仅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而且能够帮助学生树立信息化思维方式,锻炼工作中的履职能力。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目前建设有一批数字化的学习资源,包括课件、教案、图书、试题和网络课程,涉及图片、文档、动画、网页、软件与数据库等多种形式。已有数字资源能够满足日常教学工作,但就整个课程体系来讲,信息化课程资源总量仍然不充分。例如,微课与慕课等网络课程资源较为分散,仅作为线下教学补充在使用,未能形成独立的线上教学环节;水文大数据处理、水文信息互联、水文资源信息化管理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等课程资源尚不成熟。

1.3 课程质量评价机制不完善

课程评价是教学质量监控的基础,也是课程体系持续改进的主要依据,对规范教学过程和实现信息化人才培养目标有着重要作用[5]。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课程评价方法主要包括学生评价、教师自我评价、督导和同行评价三个部分,现有课程评价体系侧重评价教师投入、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结果,而对于学生自我学习过程和实践应用能力关注不够。截至目前,对于学生使用线上课程资源自我学习的效果以及学生应用新兴科技信息技术手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缺乏系统的评价标准。

2 信息化水利人才培养目标与要求

水利信息化人才应该是高度复合型人才,具有较强开放性,可以迅速接受新兴信息技术,并将其在实际工程中应用。《工程教育认证标准》(2017 版)要求也强调学生毕业时要具备使用现代工具的能力,即水利信息化人才培养要结合本领域生产建设现状,锻炼学生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对复杂工程问题进行预测和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桂林理工大学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立足广西,面向西南地区,致力于解决岩溶地区水资源与水环境问题,其对信息化人才培养的定位是“能够使用信息化技术和工具在水利、环保、地矿、城建等领域从事水文、水资源、水环境方面的勘测、评价、规划、设计、预报、管理以及工程应用和科学研究等工作”。就学生执业能力来说,主要包含:1 )掌握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基础理论,具备完整的工程知识体系,可以推演、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2 )掌握计算机应用、互联网通讯、水文数据采集、水文数据分析、水文信息管理等软硬件技术;3 )熟悉水利行业信息化发展动态,坚持终身学习,不断更新自身知识结构,具备开拓创新精神,以适应信息技术的变化。

3 水利信息化课程体系建设

本专业结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2017 版)标准,充分考虑人才培养目标、毕业要求与课程体系之间的支撑关系,对现有课程体系进行了有优化调整,使其更能符合信息技术时代的水利人才培养需要。

3.1 设置水利信息化课程教学模块

根据水利大类招生的特点,本专业建立了“通识、专业、综合、创新”4 类课程组成的课程体系,其中计算机知识方面课程有《计算机知识及应用初步》、《C语言程序设计》和《水利工程制图及CAD》,信息处理方面课程有《地理信息系统GIS》和《水利信息化与智慧水利》,技术应用研究方面课程有《流域水模拟》、《水文遥感及其应用》、《复杂性科学与水文大数据》。为了培养学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与信息化思维方式,本专业在专业课程中灵活采用“模块化”的方式,突出信息技术的应用与实践教学。例如《水文统计》课程针对水文频率分析设置上机实验环节,锻炼学生对科学计算软件的使用能力;《水文预报》课程针对洪水预报设置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环节,帮助学生理解流域暴雨洪水过程;《河流动力学》课程针对泥沙运动与河床变形进行可视化教学,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信息化课程模块的设置,可以在特定的学分要求内拓展教学内容,从知识理论、实践操作和创新训练等不同角度对毕业要求形成支撑,实现信息化水利人才的培养目标。

3.2 丰富水利信息化课程教学资源

面对信息化课程资源不足的问题,本专业积极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鼓励教师创建在线课程,丰富信息化教学课程案例。目前《水文学原理》已建设成广西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并向社会开放;《水力学》、《水文测验学》与《水土保持工程学》针对实践教学环节积累了一批信息化教学课程案例;正在建设的流域暴雨洪水过程虚拟仿真教学实验,也将极大丰富信息化课程资源。此外,本专业将继续扩大与校外水利相关企事业单位合作,挖掘周边教育教学资源,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搭建校地、校企水利资源共享平台,利用多媒体教学和网络远程教学优势,推动水利教育产教融合发展。

3.3 建立信息化课程质量评价机制

本专业从自身实际出发,充分发挥大数据处理与信息化技术平台的作用,依托桂林理工大学在线教学平台,进行线上课程资源、线上作业批改、线上交流互动,实时监控学生自我学习动态,并不定期地问卷调查学生使用线上课程资源学习的效果。针对实践教学环节,重点考察学生对于信息科技手段的掌握程度以及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工具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于教师教学过程,建立教学业务平台,在自我评价、学生评价、督导和同行评价的基础上,针对课程目标、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细化评价指标,形成教学质量评价与信息反馈机制,持续改进课程教学效果。

4 结束语

提升信息化人才培养质量,必须建立和完善水利信息化教育课程体系。以信息能力与信息化思维为核心的水利课程建设,要在传授计算机应用、水文数据采集与处理、水利信息资源管理等知识理论的同时,充分发挥互联网技术优势,扩大水利信息资源共享与教育服务,改进课程教学质量与学习考核评价机制,推动水利信息化教学。桂林理工大学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积极应对现代水利行业发展对信息化人才的需求,进行课程教学改革,探索新形势下的水利类信息化人才培养模式,可以为地方高校复合型水利信息化人才的培养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王清义.对新时代做好水利教育工作的认识和思考[J].中国水利,2019(12):7-8.

[2]李蔚妍,孙未,耿霞,等.信息化时代高校教学的研究[J].教育进展,2018(04):479-482.

[3]杨永年.基于信息化的中职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职教发展研究,2020(01):86-91.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范文8

关键字:水利工程;资源水利;水资源优化配置;三条红线;水利信息化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China's water resources and water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the environment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socialized,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inter-departmental, the conflicting regional competition and take advantage of increasing the traditional planned economy,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systemlimitations and water conservancy engineering measures led strategy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apparent. For the rational use of water resources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must contribute to the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focused on the resource water.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need for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s to focus resource water, compared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ngineering Water Resources Water,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on how to promote the focus to the resource wa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most stringent water resource management, optimize the alloc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go water conservancy information on the road some humble opinion.Keywords: hydraulic engineering; resource water; optimal alloc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and three red lines; water conservancy information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引言

“资源水利就是把水资源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紧密联系起来,进行综合开发、科学管理。具体概括为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和保护六个方面。”随着我国水资源问题的突出,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转变已经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在水利工程的实施过程中要特别重视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优化配置,将工程措施作为辅助手段,实现水利工程向资源水利的侧重。

一、水利工程向资源水利侧重的必要性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人多水少、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和水情。当前我国水资源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水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修建水利工程是解决水资源问题的方法之一,但是就目前情况来看,光靠修建水利工程已经不能解决水资源问题。

二、工程水利与资源水利的特点与区别

工程水利阶段有三个突出特点:一是水资源开发的适量问题。水利工程对于水资源采取的是有多少开发多少的方式,忽视了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二是片面重视开发水资源、治水害而兴修水利的目的而忽视了水利工程对环境的影响;三是侧重政府对水资源的行政管理而忽视市场对水资源的基础配置作用。

资源水利阶段的特点也很明显:一是不是无限制的开发水资源,而是有计划的合理使用;二是站在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高度来研究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等项工作,确保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三是政府部门、水利施工单位,不仅重视水利工程的兴修与管理,而且加强了对水资源开发过程中的保护。

资源型水利与工程型水利主要区别在于:工程水利重视的是水利工程的数量,资源水利则是在重视水利工程数量的基础上,更加重视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建立以资源优化配置为基础的节约型的经济社会发展体系。具体来说,重视工程的数量,更重视工程的质量;重视工程建设,更重视工程的管理;重视工程措施,更重视非工程措施。

水利工程向资源水利侧重的措施

(一)优化水资源配置

1.水质水量联合优化配置研究

按照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在水资源配置研究中应充分考虑地域和用户之间分配的公平性,以及经济发展与水资源、环境之间的相互协调。因此,如何从理论上和技术上体现水资源配置的公平性以及水资源配置与经济、环境、人口的协调,是水资源配置研究必须解决的问题之一。水体的水环境容量,污水与用水之间的关系,污水排放和水体纳污量间的关系,以及水质水量联合配置都是水资源合理配置的重要研究课题。

2.基于水循环的广义水资源合理配置

把狭义的水资源拓展成包括土壤水和降水的广义水资源,以自然人工复合系统为配置对象,扩大水资源配置的范围,实现水资源在经济社会和生态系统中的高效配置,保障生态环境系统的稳定友好以及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水资源配置方案的多目标决策

水资源配置是一个多目标决策问题,应在综合社会、经济和环境各个方面影响的基础上,分析经济、社会和环境各方面的效益取舍,引入合适的多目标决策方法,在得出合理可行的推荐配置方案后,还应对其实施后可能产生的效果作全面的评估,以获得更合理的配置方案。

水价是优化水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

在资源短缺的情况下,用水者取得水权要付出代价,即取得水权的机会成本。

通过调整水价来配置水资源,是依靠经济杠杆,调整人们的经济利益关系来自觉调整用水数量和结构,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

商品水价包括三个部分,即资源水价、工程水价和环境水价。其中工程水价相对固定,环境水价比较稳定,资源水价作为取得水权的机会成本,受到需水结构和数量、供水结构和数量、用水效率和效益等因素的影响,不断变化。不同的用水户,在不同地区的不同时间,使用不同水源的不同量的水,其资源水价是不同的。根据水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主动调整资源水价,就能引导人们自觉调整用水结构和数量,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

(二)三条红线——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发展

第一条红线,建立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控制红线,严格实行用水总量控制。

所谓红线,即是强化刚性手段,对于取水总量已经达到或者超过总量控制指标的地区,暂停审批建设项目的新增用水,对取水总量接近取水许可控制指标的地区,限制审批新增用水。此外,还要完善配套措施,通过严格的水资源论证、严格实施取水许可和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强化水资源统一调度等来实现全国用水总量控制目标。

第二条红线,建立用水效率控制红线,坚决遏制用水浪费。

把节约用水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生活生产全过程。各项引水、调水、取水、供用水工程建设必须首先考虑节水要求。水资源短缺、生态脆弱地区要严格控制城市规模过度扩张,限制高耗水工业项目建设和高耗水服务业发展,遏制农业粗放用水。强化用水定额管理。加快制定高耗水工业和服务业用水定额国家标准。加快推进节水技术改造。制定节水强制性标准,加大农业节水力度,大力发展管道输水、喷灌、微灌等高效节水灌溉。加大工业节水技术改造,建设工业节水示范工程。加大城市生活节水工作力度,开展节水示范工作,逐步淘汰公共建筑中不符合节水标准的用水设备及产品。

第三条红线,建立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严格控制入河排污总量。

限制纳污红线指标,确定为全国主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达标率要提高到60%以上。各地区要按照水功能区水质目标要求,从严核定水域纳污能力,严格控制入河湖限制排污总量;水功能区水质目标要作为各级政府水污染防治和污染减排工作的重要依据。对排污量已经超过水功能区限排总量的地区要限制审批新增取水和入河排污口。

(三)3S技术——水利信息化推动资源水利

3S技术是指RS(遥感技术)、GIS(地理信息系统)、GPS(全球定位系统),它是水利信息化的重要内容。3S技术就像一座多功能水库,对信息起着集中、调节和净化的作用,它兼容并蓄各种来源的信息,按地理空间坐标进行数据管理、查询和检索,通过地学分析、空间分析、相关分析、模拟和预测等手段进行科学加工与决策,提供多层次和多功能的信息服务。3S技术的空间特性、对海量数据的处理能力和水的时空分布特性,决定了3S技术在资源水利的以下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1.防洪减灾的应用

防汛决策支持系统,主要功能包括:空间数据管理,包括查询、检索、更新、和维护,利用空间分析能力为防汛指挥决策提供辅助支持,为各类应用模型提供数据;优化模型参数,预报预测,防汛信息及决策方案的可视化表达。

2.水土保持

3S在水土保持中的的应用是比较全面的,是全过程的应用。从土壤侵蚀发生与否的判断、侵蚀强度划分、侵蚀量的计算、流域泥沙输移,水保措施的效益评价,一直到土壤侵蚀过程的模拟与预测,3S始终在技术上起着支撑作用。所以与其它领域比较,水土保持中一些应用模型大多与3S紧密结合。

3.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和管理

3S是水利水电工程选址、规划、乃至设计、施工管理中十分重要的工具,例如移民安置地环境容量调查、调水工程选线及环境影响评价、梯级开发的淹没调查、水库高水位运行的淹没调查、大中型水利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防洪规划、大型水利水电工程抗震安全、河道管理、大型水利水电工程物科贮运管理、蓄滞洪区规划与建设等

结论:

善治国者,必善治水。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始终把水利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全面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同时重视在传统水利工程基础上的发展与完善,积极推进实现由工程水利到资源水利的转变。作为水利工程施工单位应响应党的号召,树立可持续发展观,不断采用新理论、实行新模式,严格执行水资源管理的三道红线,优化水资源配置,加大水利工程的科技投入,走信息化水利工程道路,只有这样才能更快更好地实现水利工程向资源水利的侧重。

参考文献:

[1]冯尚友.水资源持续利用与管理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2]汪恕诚.实现由工程水利到资源水利的转变做好面向21世纪中国水利这篇大文章[J].水利经济,2011,(04).

[3]陈树林.做好由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的转变工作[A].中国水利学会2010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范文9

论文摘:论述了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转变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

论文关键词:工程水利资源水利转变

中图分类号:TV1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Abstract: discusses the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to water resources transformation is the inevitable result of social development rule.

Paper keywords: water resources engineering change water conservancy

由工程水利转向资源水利是演化经济体制改革,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需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水资源及水环境的开发利用已日益社会化,城乡间、部门间、地区间相互冲突的竞争性和利用日益加剧,传统计划经济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及其以工程措施为主导的水利战略的局限性已日益显露。 实施资源水利是各级水利部门转变职能的需要,在传统工程水利的内涵里,水的问题只是技术可行性和投资可行性(效益和费用)的问题,并且随着工程技术能力的提高,国家的投入问题更是成为解决水问题的关键。而政企不分体制所形成的自己评价工程并由自己负责建设的利益驱动机制,更加剧了各级水利部门“重工程建设,轻资源管理”的倾向,争取国家投资,加快水工程建设成为各级水利部门的主要目标,忽略了面向社会履行资源管理职能。 水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物质条件,没有水就没有人类社会。当人类进入20世纪以来,工程水利的情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口的急剧增长,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的高速发展等因素对水资源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和压力:一是生产、生活用水量急剧增加,人们对水质要求的提高;二是城市集中供水量骤增,迅速超过地域供水能力的限度,城市缺水严重;三是生活废水、工业污水迅速增长,特别是城市附近水域污染严重,使能够有效利用的水资源量在不断减少,生态环境也进一步遭到恶化。但是每一区域水资源总量是有限的,水资源短缺问题愈来愈突出。在这种情况下,光靠修建水利工程已经不能解决问题,修好的水库可能无水来;打了井、开了渠,有可能提引不到水。这时,人们开始转向水资源,开始重视和研究水资源问题;认识到必须从资源的开发、调配等方面来满足人类社会发展进步对水资源的需求,所以,资源水利逐渐产生和发展起来。资源水利将逐渐取代工程水利,并逐渐在水利事业中占据主导地位,这是社会发展的规律。 由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的转变是不是说不再加强水工程科学技术的研究和教育了,将不再需要大规模兴修水利工程,将不再需要注重水利工程的管理,而只去抓水资源,事实不是这样的。水旱灾害将始终存在。人们要控制水就要开发水利,就需要通过水利工程这一手段来实现水利的开发和综合利用。自建国以来,我国工程水利建设取得了许多令世界瞩目的成就,但是,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高速发展,我国各项水利工程除害兴利的能力还不强,标准也不高,水利工程建设还必须继续加大投入,快速发展。因此,怎样利用科学技术的新成果,不断改善、提高对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管理水平,是我们始终要走的路。 1工程水利与资源水利的特点 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转变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工程水利阶段有三个突出特点:一是水资源的量与质能充分满足人们生活和生产的需要;供给大于需求量很多,造成水资源的严重浪费;二是人们要除水害就要兴建水利,只要修建水利工程,即可达到目的。三是水利科研、教育和政府行政管理;都完全是为如何修好工程、管好工程而服务的。而资源水利阶段的特点也很明显:一是水资源供不应求,不能无限制取用,要有计划的合理使用;二是必须站在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高度来研究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等项工作,确保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三是政府部门、水利科研与教育单位,不仅要重视水利工程的兴修与管理,更要加强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等方面的研究、教育和发展,并将资源水利与工程水利紧密结合起来,使水利事业的发展科学持久。2匀前的水利工作要注意以下四点 (1)水利要与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 (2)解决我们面临的洪涝灾害、干旱缺水、水环境恶化三大问题,要注意综合治理、统一管理,实现水利的可持续发展。 (3)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和保护六个方面,当前要特别重视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节约、保护问题。 (4)水利一定要认真研究经济问题,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 水利工作思路的这种战略性调整,形象直观的提法,就是实现由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的转变;理论科学的提法,就是实现由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的转变。 21世纪,科学治理我国洪涝灾害、干旱缺水、水坏境恶化三大水资源问题,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是水利建设的历史性任务。资源水利的理论内涵就是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当前要特别重视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节约、保护问题。要重点抓好七个工作领域:防洪、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水土整治、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城市化进程、跨流域调水。 所以,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转变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实现由工程水利到资源水利的转变,是一个生产力发展的过程,是自然和社会发展规律的结果,是水利事业由一个阶段发展到一个更高、更全面的阶段。因此,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转变是水利事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冯尚友.水资源持续利用与管理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2]任树梅,杨培岭.水资源保护[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3.

[3]阮本清,沈大军.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水价理论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范文10

关键词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水源区;空中水资源;水资源立体监测

中图分类号 TV211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2-2104(2010)12-0122-07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0.12.025

传统水文监测理念是建立在传统水文学理论基础上的,无论站网布局还是监测方法理念都是 建立在水的自然属性之上,且将大汽水、地表水、地下水按照行业部门分工进行割裂监测, 监测方法简单,手段单一[1]。在我国的资源监测与管理体系中,水资源监测体系 与国家的水文监测体系完全相同。对于水文监测,自建国以来,我国已进行多次水文站网的 规划工作,如1955年在学习苏联经验的基础上,对大、中、小河流分别采用线、面、站群的 原则进行规划;1964年在原有水文站网收集到的水文资料基础上,用概念性水文模型检验站 网规划;1978年编制了近期(1985年以前)水文站网调整充实规划;1983-1986年编制出近 期(1985-1990年)和远期(1991-2000年)水文站网调整发展规划;2000年,水利部水文局 组织开展《全国水文事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对全国水文站网络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规划。 需要指出的是,1992年,水利部颁发了《水文站网规划技术导则》(SL34-92),作为全国 水文规划的技术纲领。

随着全球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的加剧,以及水资源演变的“自然―人工”二元驱动特性凸现 ,传统的水资源监测难以满足现代水资源开发、管理与保护的需求,需要在现代水文水资源 学科理论和方法的支撑下,充分考虑水循环的整体性以及水资源的自然、社会、经济、环境 、生态等属性特征,以3S技术、雷达监测技术、核物理技术、现代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技 术等现代科学技术为依托,建立基于水循环的空基―地基一体化的水资源立体监测系 统。

本研究在对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水源区现有水资源观测站网进行系统评价的基础上,结合西线 工程的规划设计与运行调度,在水循环陆―气耦合模式指导下,初步构建西线工程水源区水 资源的立体监测体系,形成空基―地基一体化的水资源监测网络系统,为工程建设与运行调 度、区域生态保护、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支撑。

1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水源区界定及现有站网

1.1 水源区范围界定

从水循环的角度来看,调水工程水源区包括工程坝址处径流的来源区域,亦即取水坝址的集 水区。考虑到西线工程运行后,将对下游地区的经济社会、生态与环境产生一定影响,同时 ,下游河段的水资源需求也会对工程的调水规模产生一定影响。因此,在工程规划、设计、 建设与运行调度中需要对下游河段进行充分考虑。为充分提高研究成果的实用性,本研究对 上述因素进行了综合考虑,并结合四川省水资源总体配置格局,将宜宾以上的长江流域划定 为西线工程的总体水源区,总面积为60.94万km2;将取水枢纽(坝址)以上集水区作为核 心水源区。

1.2 现有站网构成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水源区现有水资源监测系统主要由四部分组成:常规气象站、 新一代自动 气象监测站点、常规水文站以及专用水文站。上述四类站点分别归属于四个部门:国家和地 方气象观测部门、JICA研究团队、国家及地方水文监测部门、西线工程规划设计部门。其中 ,用于空中水资源监测的主要是常规气象站、新一代气象监测站点;用于陆面水资源(包括 地表水资源、地下水资源和土壤水资源)监测的主要有水文站。此外,在岷江平原地区有一 些地下水监测站;在相关的项目研究中,也采用探空和遥感手段获取部分水资源演变信息。 [KG)]严登华等: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水源区水资源的立体监测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0年 第12期

①空中水资源监测。区域内水汽综合气象监测系统由新一代气象综合监测网与常规高空、地 面气象观测网组成,现已形成对空中水资源的全面监测[2]。区内国家气象站有49 个,其中基准站5个、一般站6个、基本站38个(一个已撤消)。这些站大多建于50年代, 传统气象资料系列长。新一代自动气象站(AWS)与GPS大气水汽观测站于1998年开始陆续投 入使用[3],已有25台GPS水汽观测站和59个自动气象站对水源区内的水汽输送变化 进行监测。

②陆面水资源监测。在全国水文观测站网体系逐渐发展与完善的背景下,南水北调西线水源 区水文站网建设也取得较大成果,至2000年区内共设有138个国家水文监测站,其中22个水 位站,116个降水(蒸发)[4]。随着西线工程规划设计工作的开展,引水坝址附近 陆续增设了6个专用水文站。

当前,水源区内与西线工程规划设计和运行调度密切相关的水文站有24处[5]。其 中,雅砻江流域有10处,大渡河流域有14处。在这些站点中,国家站有18处,专用站6处。 与南水北调西线第一期工程水文分析计算关系密切的水文测站包括道孚、朱巴、朱倭、绰斯 甲、足木足等国家水文站,东谷、泥柯、壤塘、班玛及安斗等专用水文站。各站基本测验情 况如表1所示。

1.3 存在问题分析

西线工程水源区现有水资源观测站网尚存在地基站点稀疏、布局不尽合理、监测手段落后和 信息共享不畅等四个方面的问题。

(1)地基站点稀疏。受到高寒气候等因素的综合影响,西线工程水源区水资源地基站点十 分稀疏。气象站点的布设密度为0.8站/万km2,坝址以上集水区内仅有7个气象站;整个区 内仅有15个自动气象站,其中坝址以上集水区内仅有1个自动气象站,远低于国内平均水平 [6]。水文站点尤为稀疏,远低于国家水文站网规划标准,甚至出现大范围的盲区 。大部分地下水资源开发区域缺少观测井或井网密度不能满足要求。总之,现有的地基观测 数据难以满足区域水资源精细评价和工程运行调度的基本要求,且差距较大。

(2)布局不尽合理。受到观测条件的影响,当前西线工程水源区的水资源观测站点往往位 于离县城或乡镇较近的河谷地区。由于该区水循环过程的空间差异十分明显,且受到地形条 件的影响十分显著,现有格局下的监测站点布局与区域水循环特征精细表征的矛盾十分显著 。以降水为例,若采用通用泰森多边形法,在现有观测站点的基础上进行面雨量的求算,误 差可达到20-30%以上;采用降水随高程演变经验系数进行结果修正,其误差也大于10%[7]。这表明,该区的水文站网需要进一步完善;同时,还需要充分利用模拟技术和空 基观测技术(遥感技术、探测技术等)进行区域水循环演变规律的分析和水资源的定量评价 [8]。

(3)监测手段落后。本区水资源监测仍然以地基监测为主,基础设施建设标准普遍偏低, 仪器设备老化,监测能力弱,许多测站和观测项目仍依赖人工观测,严重制约了水资源测报 信息的传输时效和质量。以四川省水文观测为例,目前80%的测报设施(观测站房、水文缆 道、水位测井等)系70-80年代修建,由于建设标准低以及长期没有生产经费而年久失修等原 因,测洪能力普遍低于20年一遇,有的甚至低于10年一遇,大洪水到来时不少测报设施因水 毁而失去测报时机,严重影响防洪指挥工作的开展。同时,目前大多数测站仍采取人工观测 或简单的机械式纸介质自动装置记录,采集信息难以通过各种数字化信息通道及时传送和计 算机处理,大多数观测站的仪器设备仍维持在七、八十年代的装备水平,60%以上的测验仪 器已达到或超过使用期限,先进的测报设备无力引进,面对超历史洪水,大多数测站仍在拼 设备、拼人员甚至拼生命,以超常方式和简陋设备坚持测报,与国内外同行业(或相似行业) 普遍采用的自动采集、卫星通讯、计算机处理与传输手段相比,差距十分明显。

(4)信息共享不畅。本区水资源观测信息分属于四类职能部门:气象部门、水文部门、研 究部门和规划设计部门。受到管理体制的制约,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较为不畅,使得有限的 监测信息的使用价值又进一步降低。

总之,本区的水资源监测较为落后,在未来的发展中,需要在监测站点补充、站点位置优化 、更新监测设施、革新监测手段等方面加大投入。

2 监测站网优化原则、依据与目标

2.1 优化原则

水资源监测站点优化的总体原则是:以最少的监测投入获得最完善的水资源时空演化信息。 具体包括以下五方面:

(1)客观性原则。水资源站点要充分遵循区域水循环及其驱动机制的演变规律,明确监测 任务和重点[9]。如在地基空中水资源观测中,要充分考虑到区域大气环流场,以 及不同的地形地貌条件导致降水、温度、风速等要素的局地差异;在陆地水资源监测中,要 充分遵循地表产流和汇流的演变规律。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对于一些水循环特征差异明显或 发生时空突变时,应增设有关观测站点和加密观测。

(2)整体性原则。随着水资源开发程度的深入,需要从水循环的各个要素过程对水资源的 演变规律进行定量表征。为此,在水资源监测站网的优化中,要从水循环的整体出发,充分 考虑多圈层水循环的基本特征,监测信息的多用途特征,进行统一布置。

(3)共享性原则。由于受到传统管理体制与机制的制约,当前水资源监测信息难以大范围 共享使用。随着管理的规范化、国家观测信息共享平台的建设,信息共享已成为国家资源环 境监测的重大发展方向。在水文站网的优化中,要注重对各类观测设施的整合,最大限度发 挥观测资源的效应。

(4)信息化原则。西线工程水源区的水资源监测条件较为恶劣,特别是一些无人区难以布 设有人值守测站。对此,可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布设无人值守的监测台站;同时,还 应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做好信息的传输和使用。

(5)经济性原则。水资源观测站网的建设是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为基础的,在优化 的过程中,要对各观测站点的必要性进行充分论证,注重现有观测站点监测能力建设,充分 发挥发掘“一站多能”和“一台多站”的布局模式,适当新增观测站点。

2.2 优化依据

西线工程水源区水资源监测站网优化要以气象与水文监测发展规划、有关行业规划与标准为 依据,充分利用现有监测网络资源,充分吸纳水文、气象及生态监测相关研究的新成果。如 各地气象和水文部门都编制了相应的监测发展规划,为充分发挥区域水资源监测的综合优势 ,需要充分吸收区域水文监测最新成果;考虑到西线工程水源区的水资源监测体系采取多部 门联合管理与信息互惠共享的方式,体系建设与管理应充分参照行业部门的有关规划与标准 ,如“水文站网优化技术导则”等。

2.3 优化目标

西线工程水源区水资源监测是在充分整合区域水资源监测的基础上,以建成一个立体的、高 效的水资源监测网络系统,满足工程规划设计与运行调度的需要为优化目标。具体目标包括 两个方面:第一,形成合理的水资源监测空间布局体系,监测网络能覆盖整个水源区,能消 除监测盲区,能充分反应区域水资源的演变特征;第二,强化现有台站的信息采集能力,监 测的信息化程度得到显著增加。

总之,通过本次规划,形成空基―地基一体化的水资源监测网络系统,为工程建设与运行调 度、区域生态保护、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支撑。

3 空基-地基一体化立体监测站网设计

3.1 总体设计方案

在垂直方向上,要对水循环的大气过程、地表过程、土壤过程、地下过程进行整体监测,同 时还对与水循环伴生的水化学过程和水生态过程进行适当监测。采用高精度遥感技 术,对区域整体的水循环演变特征进行监测;通过探空、雷达、边界层观测以及GPS水气观 测等地基观测方式对空中水资源进行观测[10];通过雨量站、水文站、观测井等对 陆面水资源进行观测;充分利用有关实验台站的信息,对重点地区的水资源演变特征进行监 测;还需要根据山地垂直地带性特征进行观测。此外,在水平方向上,站点的布设要与区域 大气水汽体场相吻合[11-12]。本研究从重点资源量的角度,提出区域重点水资源 构成的监测方案。

3.2 空中水资源监测优化方案

水汽通量监测优化方案是以青藏高原及其东部周边地区的水汽输送与水循环结构为 基本依据 进行设计的[13]。

南水北调西线调水工程水源区空中水资源监测系统将以中日政府间合作JICA(Japan Intern ational Co-operation Agency)渠道项目―“中日气象灾害合作研究中心”的观测计划为 基础观测资源进行设计。根据已在高原区域建立的观测站,以及扩大至高原东南周边区域和 中国长江流域上游地区的观测计划,设计高原及其东部周边局地水循环过程中大气水汽与地 面气象要素的长期观测网布局方案,即在高原及其东部周边地区(青海、、云南、四川 )以GPS水汽观测和AWS自动气象站观测网为主体[14],辅以风廓线仪、边界层铁塔 以及探空观测等现代化观测手段,开展高原关键区水汽输送特征、大尺度水循环结构的监测 。此外,结合南水北调一期工程规划实施,在项目区布置5套多普勒雷达系统,对区域空中 水资源进行监测。

3.3 陆面水资源监测优化方案

在四川省水文发展“十一五”规划中,从水文站网基础设施建设、水质水量监测、水生态监 测、水土保持监测、地下水监测、墒情监测等6个方面[15-16],系统布置辖区的水 文监测工作,以满足本区陆面水资源监测需要。本研究在适当介绍重要站点的基础上,重点 提出坝址以上集水区陆面水资源的立体监测方案。

3.3.1 四川省境内规划方案介绍

四川省境内将新增地表水水质站31处、降水站54处、生态水文监测站14处、水位站7处、水 文站25处和土壤墒情站14处。

3.3.2 新增自动气象站

本区气象资料匮乏,观测工作困难,故应规划布设自动气象站,以对其降水、气温 、风速、 湿度和辐射等信息进行观测[17-18]。结合本区现有气象观测站点,需要新增加18 处自动气象观测站点(AWS),理由如下:1、2号AWS观测莫曲和当曲分水岭气候演变及随高程 变化情况;17号AWS一方面用于观测沱沱河源头气象特征,另外一方面与沱沱河相配合,分 析高原区高程对气象变化的影响;4号AWS用于观测楚玛尔河源头区气象演变,同时与伍道梁 气象站配合分析高层影响;5号、18号AWS观测水源区北侧气候变化;6号、7号AWS观测金沙 江与雅砻江分水岭的气象特征;8号、10号AWS监测达区气象变化特征;9号AWS监测鲜水河河 谷气象特征;11号AWS监测鲜水河与绰斯甲河分水岭的气象变化特征;12号AWS与11号AWS配 合分析绰斯甲河谷气象条件随高程变化特征;13、14号AWS监测杜柯河气象变化;15、16号A WS观测阿柯河的气象要素变化(见表1)。

3.3.3 新增水文/水质站

结合河道汇流演进规律,需要新增水文站7处。其中1号为当曲的控制站;2号为楚玛尔河控 制站;3号为通天河接纳楚玛尔河和昂尔曲后的控制站;4号为通天河坝址以上控制站;5号 为雅砻江坝址以上入库控制站;6号为鲜水河的控制站;7号为杜柯河坝下控制站。其中4、7 两站同时进行水质监测(见表1)。

3.3.4 新增加土壤墒情观测站

本区土壤墒情资料十分匮乏,影响到土壤水资源的充分利用,因此,根据区域土壤和植被类 型,新增加7个土壤墒情点,设置理由如下:从植被类型的角度来看[19-20],1、2 测站的土壤类型为通天河流域广泛分布的寒钙土和草毡土;3、4测站是大渡河流域广泛分布 的草毡土和黑毡土;5测站为大渡河流域典型的毡土;6、7测站分别为草毡土与石灰性草甸 土、非淋溶灰褐土和灰褐土过渡带。从土壤类型来看,1号站点的植被类型为通天河流域广 泛分布的草原和稀树灌木草原;2、4、5、6号站点为长江源头地区广泛分布的草甸和草本沼 泽;3号站点为受到人类活动影响的灌丛和萌生矮林;7号站点为进入深切河谷区的针叶林( 见表1)。因此,上述7个测站能充分代表西线工程坝址以上区域的土壤和植被类型,通过长时 间的观测,能为区域水资源演变预测和区域整合整治提供重大基础。

4 结 论本研究基于客观性、整体性、共享性、信息化、经济性 以气象与水文监测发 展规划,行业规划与标准,水文、气象及生态监测研究新成果为优化依据,在垂直方向上, 对水循环的大气过程、地表过程、土壤过程、地下过程进行整体监测,同时还对与水循环伴 生的水化学过程和水生态过程进行适当监测;在水平方向上,布设与区域大气水汽体场相吻 合的站点,形成空基―地基一体化的水资源监测网络系统,为工程建设与运行调度、区域生 态保护、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支撑。

对于空中水资源监测,提出以青藏高原及其东部周边地区的水汽输送与水循环结构为基本依 据进行设计的水汽通量监测优化方案,以GPS水汽观测、AWS自动气象站观测网、风廓线仪、 边界层铁塔以及探空观测等现代化观测手段开展高原关键区水汽输送特征、大尺度水循环结 构的监测,此外,结合南水北调一期工程规划实施,在项目区布置5套多普勒雷达系统,对 区域空中水资源进行监测。

对于陆面水资源监测,从水文站网基础设施建设、水质水量监测、水生态监测、水土保持监 测、地下水监测、墒情监测等6个方面考虑,四川省境内将新增地表水水质站31处、降水站5 4处、生态水文监测站14处、水位站7处、水文站25处和土壤墒情站14处,同时,新增自动气 象站观测站点18处、水文站7处和土壤墒情观测站7处,对坝址以上集水区的陆面水资源进行 立体监测。

空基―地基一体化的水资源监测网络系统的建立将为水资源监控与调配、水旱灾害防治(预 测、预报和预警)和救助、水生态建设及其他突发水问题提供实时信息,为揭示“自然―人 工”二元驱动下的水循环演变规律、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综合水循环模型提供支撑,促进中 国水文水资源理论与技术的整体发展。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王左,何惠.我国水文站网建设与发展[J].水文,2006,26(3):42-44. [Wang Zuo, He Hui.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Hydrological Network in Chin a [J]. Hydrology, 2006, 26(3): 42-44.]

[2]曹云昌,方宗义.中国地基GPS气象应用站网建设展望[J].气象,2006,32(11): 4 2-47.[Cao Yunchang, Fang Zongyi. Prospect of Meteorological Application Networ k on the Groundbased GPS in China [J]. Meteorology, 2006, 32(11): 42-47.]

[3]谷晓平.GPS水汽反演及降雨预报方法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04.[Gu

Xiaoping. Research on Retrieval of GPS Water Vapor and Method of Rainfall Foreca st [D]. Beijing: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2004.]

[4]陆桂华,蔡建元,胡风彬.水文站网规划与优化[M].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0 1:111-169.[Lu Guihua, Cai Jianyuan, Hu Fengbin. Planning and Optimization of H ydrological Network [M]. Zhengzhou: Water Conservancy Press of the Yellow Rive r, 2001:111-169.]

[5]Ninomiya K. Moisture balance over China and the South China Sea during the

Summer Monsoon in 1991 in Relation to the Intense Rainfalls over China [J]. J

Meteor Soc Japan, 1999, 77: 737-751.

[6]何惠,蔡建元.国际河流水文站网布局规划方法研究[J].水文,2002,22(5):18 - 20.[He Hui, Cai Jianyuan. A Study on Planning Methods for Hydrological Network

in Intern [J]. Hydrology, 2002, 22(5): 18-20.]

[7]Judah L Cohen, David A Salstein,Richard D Rosen. Interannual Varibil ity in the Meridional Transport of Water Vapor[J]. Journal of Hydrometeorology , 2000, 1(6): 547-553.

[8]Ian Simmonds, Daohua Bi, Pandora Hope. Atmosphere Water Vapor Flux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Rainfall Over China in Summer[J]. J Climate, 1999, 12(5): 13 53-1367.

[9]牛玉国,张学成.建立基于水循环的水资源监测系统[J].水文,2005,25(1):34 - 36.[Niu Yuguo, Zhang Xuecheng. Water Resources Monitoring System Established o n the Basis of Hydrologic Cycle [J]. Hydrology, 2005, 25(1): 34-36.]

[10] Bannon J K, L P. Steele. Average Water Vapor Content of Ai r [A]. Met. Geophys. Memoir[C] .1960, 102:38.

[11]Chen T C. Global Water Vapor Flux and Maintenance during FGGE [J]. Mon

Wea Rev, 1985, 113: 1801-1819.

[12]Gabriel Katula, Amilcare Porporato. An Analysis of Intermittency, Scaling , and Surface Renewal in Atmospheric Surface Layer Turbulence[J]. Physica D,2 006,215:117-126.

[13]王绍武,董光荣.中国西部环境演变评估(第一卷)中国西部环境特征及其演变[ 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29-37.[Wang Shaowu, Dong Guangrong. Assessment on

the Environmental Change in West China (I) [M]. Beijing: Science Press, 2002: 29-37.]

[14]王晓蕾,和健.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自动气象站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J].气象科 技,2006,34(2):210-214. [Wang Xiaolei, He Jian. Data Acquisition and Process ing System for Automatic Weather Station Based on Virtual Instrument Technology

[J]. Meteorolog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6, 34(2): 210-214.]

[15]张静怡,陆桂华.全国水文站网管理信息系统研究[J].水文,1999,(6):16-18. [Zhang Jingyi, Lu Guihua. Study on Hydrometric Network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 ystem[J]. Hydrology, 1999, (6): 16-18.]

[16]Daniel L Cadet, Steve Greco. Water Vapor Transport over the Indian Oc ean during the 1979 Summer Monsoon. Monthly Weather Review, 1987, 115(3): 653-66 3.

[17]New Frontiers of Hydrology. Advances in Water Resources. 2005,28:541-54 2.

[18]Hubang Luo and Michio Yanai. The LargeScale Circulation and Heat Source s

over the Tibetan Plateau and Surrounding Areas during the Early Summer of 1979.

Part II:Heat and Moisture Budgets. Monthly Weather Review, 1984, 112(5): 966-9 89.

[19]刘士余,左长清.植被对径流影响的研究综述[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5, (1) :42-44.[Liu Shiyu, Zuo Changqing. A Review of Vegetation Impacts on Runoff [ J]. Territory and Natural Resources Study, 2005, (1): 42-44.]

[20]Dieter Gerten, Holger Hoff. Contemporary“green” Water Flows: Simulations

with a Dynamic Global Vegetation and Water Balance Model [J]. Physics an Chemi stry of the Earth, 2005,30:334-338.

[21]张丽,张继贤,乔平林等.流域水资源环境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测绘通报,2 004, (2): 50-53.[Zhang Li, Zhang Jixian, Qiao Pinglin. Valley Water Resource Envi ronment System: Design and Realization [J]. Bulletin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

2004, (2): 50-53.]

[22]张人禾.气候观测系统及其相关的关键问题[J].应用气象学报,2006, 17(6): 705- 710.[Zhang Renhe. Climate Observing System and Related Crucial Issues [J]. Jo urnal of Applied Meteorological Science, 2006, 17(6): 705-710.]

[23]Goody R M, Anderson J, Karl T, et al. Why Monitor the Climate?[J]. BullAmer Metoer Soc, 2002, 83: 873-878.

[24]Trenberth K E, Karl T R, Spence T W. The Need for a Systems Approach to Cl imate Observations[J]. Bull Amer Metoer Soc, 2002, 83: 1593-1602.

[25]Goody R M, Anderson J, North G. Testing Climate Models: An Approach[J].Bull Amer Metor Soc, 1998, 79: 2541-2549.

[26]IPCC. Climate Change 2001: The Scientific Basi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 ersity Press, 2001: 1-881.

[27]WMO, IOC, UNEP, ICSU. Implementation Plan for the Global Observing Systemfor Climate in Support of the UNFCCC. WMO/TD No. 1219, Geneva, 2004.

[28]Mooley D A, Mohamed Ismail P M. Structure Functions of Rainfall Field Ari d Their Application to Network Design in the Tropics[J]. Arch Me Geoph Biok (S er B), 1982, 30: 95-105.[29]Mooley D A, Mohamed Ismail. P M. Structure Functions of Rainfall Field andTheir Application to Network Design in The Tropics [J]. Arch Me Geoph Biok (S er B), 1982, 30: 95-105.

[30]Meehl G. The Annual Cycle and Interannual Variability in the Tropical Pacific and Indian Ocean[J]Region. Mon. Wea. Rev., 1987, 115: 27-50.

[31]Mooley D A, Parthasarathy B. Fluctuation in Allindia Summer Monsoon Rainfall during 1871-1978[J]. Climate Change, 1984, (6): 287-301.

[32]Mualem Y. Hydraulic Conductivity of Unsaturated Porous Media: Generalized Macroscopic Approach[J]. Water Res., 1978, 14(2): 325-334.

[33]Murakami T, et al. The General Circulation and Water Vapor Balance over the Far East during theRainy Season[J]. Geophys Magazine, 1959, 29(2): 137-171.

[34]Ninomiya K. Moisture Balance over China and the South China Sea during the Summer Monsoon in1991 in Relation to the Intense Rainfalls over China [J]. J Meteor Soc Japan,1999, 77: 737-751.

[35]O'Callaghan F, Mark D M. The Extraction of Drainage Networks from DigitalElevation Data[J].Computer Vision Graphics and Image Processing, 1984, 28: 323-344.

[36]Shapiro R. Smoothing Filtering and Boundary Effects. Review of Geophysicsand Space Physics, 1970, 8: 359-387.

[37]Trenberth K E, Karl T R, Spence T W. The Need for a Systems Approach to C limate Observations [J].Bull Amer Metoer Soc, 2002, 83: 1593-1602.

[38]Xu Xiangde, Tao Shiyan,Wang Jizhi, et al.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WaterVapor Transport Features of Tibetan PlateauMonsoon “large triangle” Affectin g R egion and Droughtflood Abnormality ofChina[J]. Acta Meteorological Sinica,2002, 60(3): 257-267.[39]Xu Xiangde,Chen Lainshou,Wang Xiurong,et al. Moisture Transport Source/S ink Structure of MeiYuRain Belt along the Yangtze River Valley[J].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2004,49: 181-188.

[40]Xu Xiangde,Miao Qiuju,Wang Jizhi,et al. The Water Vapor Transport Mode l a t the Regional Boundaryduring MeiYu Period[J].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 ces, 2003, 20(3): 333-342.

[41]WMO, IOC, UNEP, ICSU. Implementation Plan for the Global Observing System for Climate in Support of the UNFCCC. WMO/TD No. 1219, Geneva, 2004.

[42]New Frontiers of Hydrology. Advances in Water Resources, 28(2005) 541-542

Water Resources Stereo Monitoring System for Water Source Regi o nin West Route Water Transfer Project in China

YAN Denghua1 WENG Baisha1,2WANG Hao1 QIN Dayong1XU Xiangde3

(1.Water Resources Department, China Institute of Water Resources andHydropower Research, Beijing 100044, China;2.Civil Engineering Department, Tianjin University, Tianjin 300072, China;3.Chinese Academy of Meteorological Sciences, Beijing 100086, China)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范文11

关键词:水资源管理学

1建立水资源管理学的必要性

水资源是影响国民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之一,是生物生存不可缺少的资源。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国民经济的发展,水资源短缺成为世界关注的重大资源环境问题。

我国水资源问题更加严重。目前我国600多个城市中,400多个城市存在供水不足问题,其中比较严重的缺水城市达110个,全国城市缺水总量为60亿立方米,影响工业产值2300亿元,农业灌溉每年缺水达到300亿立方米,直接影响粮食生产稳定和发展。据预测,2030年中国人口将达到16亿,届时人均水资源量仅有1750立方米,水资源开发利用将达到极限。水污染加剧了我国水资源供需矛盾,目前,50%的地下水被污染,70%以上的地表水属于四类以上的水质,90%以上的城市水域污染严重。此外,地下水超采引起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部分地区出现海水倒灌,如华北地区形成的地下漏斗世人瞩目。

上述问题的解决,一靠科学技术,二靠科学的管理。技术的发展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加强科学管理能起到投资少、见效快、效益大的作用,何况水利科技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也受到管理的制约。

应该承认,目前我国很重视水资源管理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必须承认,目前的水资源管理工作,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与现实的要求相差甚远,开展水资源管理系统研究,系统总结水资源整理水资源管理的知识体系,建立水资源管理学,指导我们的工作,迫在眉睫。建立水资源管理学是十分必要的。

2水资源管理学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2.1水资源管理与水资源管理学

关于水资源管理的概念,尽管我们用的很多,但目前学术界尚不统一。《中国大百科全书》是权威的工具书,在不同的卷中,有不同的解释。

水资源管理是“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组织、协调、监督和调度。运用行政、法律、经济、技术和教育等手段,组织各种社会力量开发水利和防治水害;协调社会经济发展与水资源开发利用之间的关系,处理各地区、各部门之间的用水矛盾;监督、限制不合理的开发水资源和危害水源的行为;制定供水系统和水库工程的优化调度方案,科学分配水量”(陈家琦等)(水利卷)

为防止水资源危机,保证人类生活和经济发展的需要,运用行政、技术、立法等手段对淡水资源进行管理的措施。水资源管理工作的内容包括调查水量,分析水质,进行合理规划、开发和利用,保护水源,防止水资源衰竭和污染等。同时也涉及水资源密切相关的工作,如保护森林、草原、水生生物,植树造林,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防止土地盐渍化、沼泽化、砂化等(李宪法等,)(环境科学卷)。

运用、保护和经营已开发的水源、水域和水利工程设施的工作。水利管理的目标是:保护水源、水域和水利工程,合理使用,确保安全,消除水害,增加水利效益,验证水利设施的正确性。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在工作中采取各种技术、经济、行政、法律措施。随着水利事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水利管理已逐步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现代化管理手段(李石等)

作者认为,目前关于水资源管理的概念很多,但在内涵和外延上存在不同的差异。水资源管理具有时代的内涵,不同时代,水资源管理概念是不同的。在古代,偏重于干旱洪涝灾害的管理,此时一切活动都围绕其进行,大禹治水的故事流传至今,不仅仅说明了大禹治水的精神可颂扬,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洪涝灾害依然是威胁我们中华民族生存的大问题。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多,经济的迅速发展,淡水相对于人的需求供给不足,水向水资源转变,水具有了经济内涵,此时,人类面临的问题除了干旱洪涝灾害之外,增加了水资源短缺问题,为了增加水资源供给,人类加大了水资源开发力度,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水资源的供需矛盾,但同时带来了新的问题:生态环境的恶化,生态环境恶化正在蚕食人类的文明。目前,人类同时面临着干旱洪涝灾害、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等多重危害,水资源管理必须解决这个问题。如果仅仅以水论水,解决我们面临的困境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水资源管理中的“水资源”,不仅仅包括通常我们所说的可供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而且应该包括能够被人类可利用的一切水,如海水、污水、微咸水、洪水等,只有将水资源管理放在与水有关的复合系统之中,从综合的角度出发,采取协调的手段才能解决人类对水资源需求问题。

从这个角度来看,上述概念都存在存在时代的烙印,与现代水资源管理要求存在一定的差异。陈家琦的定义偏重于开发利用,而且对水资源管理的内容进行了部分阐述;李宪法的定义,是以解决水资源危机为出发点的;李石的定义最终落实在“开发的水源、水域和水利工程设施”上,范围更加狭窄。用现代认识水平来看,这些概念既有一定的合理性,也存在完善补充的问题。

从整体上来看,这些定义以水资源开发作为主线,保护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开发,保护为开发服务,“保护”处于被动的地位;其次,视野相对狭窄,此概念大多只局限于水资源本身,缺乏复合系统下对水资源的综合认识,以水论水;第三,生态环境的概念缺乏;第四,资源高效利用问题没有提到应有的地位;第五,概念尚需要进一步精练,在解释水资源管理概念的同时,有的将水资源管理的包含的内容也纳入进去,需要进一步提炼。

作者认为,所谓的水资源管理,就是为了满足人类水资源需求及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的总和。

目前,关于水资源管理,我们开展了系列的工作,进行了理论上的探讨,积累了不少的经验,形成了大量的知识,但水资源管理否能已经成长为“学”呢?,尚缺乏系统的探讨。作者认为,水资源管理学是否成立,主要取决于水资源管理学是否具有明确的区别于其它学科的研究对象,只有明确的研究对象,水资源管理才能渐渐成长为水资源管理学。

作者认为,水资源管理学已经清晰的研究对象,就是研究水资源高效利用保护的各种措施规律,水资源是管理的对象,也是水资源管理学管理的核心。水资源管理学是管理水资源知识体系,其理论基础包括系统论、可持续发展理论、超生命周期理论等。

2.2水资源管理学研究内容

水资源管理学作为一门正在成长的学科,研究内容至少应包括以下诸方面:

(1)水资源数量管理和质量管理

其包括水资源数量管理,水资源质量管理,以及水资源数量和质量综合管理。

(2)水资源法律管理

水资源法律管理,是通过法律手段强制性管理水资源行为,在水资源管理学中,水资源法律管理占有重要地位,其主要内容包括国内外水资源法律的比较、水资源法律演进、水资源法律具体内容、水资源法律存在的问题与改进等等

(3)水资源权属管理

水资源权属管理是水资源管理学的重要内容,包括水权的分配、交易、管理等。

(4)水资源行政管理

水资源行政管理,是通过行政手段对水资源管理的行为,是以水资源管理行政体制为研究核心,重点研究中央和地方行政关系、以及涉水管理部门协调管理的问题,实现政府管理“到位”而不“越位”等。流域管理和水务管理理论与方法也是行政管理的重要研究内容。

(5)水资源规划管理

水资源规划,是对水资源开发利用未来科学描述。水资源管理学中的水资源规划,主要研究水资源规划的理论与方法,如水资源规划的内容、原则、水资源规划的方法、水资源规划实施的保障等。

(6)水资源配置管理

水资源配置,是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核心内容之一,他是以水资源承载力为基础平台的水的的分配,在水资源配置过程中,由于我们长期挤占了生态用水,必须给予认真的考虑和回补。水资源优化配置的理论与方法能为水资源配置提供理论基础和指南。

(7)水资源经济管理

水资源经济管理就是通过经济手段对水资源利用进行调节和干预。包括水资源价值理论、水资源经济管理体系、节水效益分析、水资源折旧、排污收费等等。

(8)水资源投资管理

水资源投资是维护水资源的重要保障,水资源投资管理主要包括与水资源投资有关的资金的筹措、资金的利用效率、资金的回收、资金的增(保)殖、资金投入对国民经济的影响等等。

(9)水资源风险管理

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既有自然风险,如干旱、洪水等,也有由于人为的作用产生的人为的风险,如设备出现故障导致供水中断等,水资源风险管理研究这些风险的产生、降低甚至消除,提出风险发生情况下采取的应急对策措施。

(10)水资源利用保护技术管理

主要包括城市节水技术管理(工业、城镇生活节水)、农业节水技术管理、污水处理技术管理以及水资源配置技术、水利技术发展战略等等。

(11)水资源工程管理

我国的水利工程遍布江河南北,这些工程布局是否合理缺乏全局性的分析和研究。水资源工程管理就是结合社会、经济、环境等特点,研究水资源工程如何布局的理论与方法。在水资源工程布局过程中,要将产业布局、产业结构、产业制度和产业规模等作为重要因素加以考虑,谋划优化的水资源工程布局,取得高的综合效益。

(12)水资源数字化管理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水资源的管理必将有传统的管理走向数字化管理,“3S”技术在水资源管理中将日益普及。水资源数字化管理就是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管理水资源,提高水资源管理的效率。数字河流(湖泊)、工程仿真模拟、遥感监测、决策支持系统等是水资源数字化管理的重要内容。

(13)行业水资源管理

水资源具有多种功能,不同行业由于水资源利用方式、利用技术、利用效益等诸多因素的差异,对水资源管理也不相同,水资源管理具有一定的行业特点。行业水资源管理就是分行业研究水资源管理,如农业水资源管理、水资源景观管理、工业水资源管理等等。

(14)国际水资源管理

世界有众多的国际河流,国际河流的开发利用,由于涉及到相关的国家,上下游之间的矛盾处理更加复杂,水资源管理更具有特殊性。国际水资源管理,是以国际河流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开发、利用、保护和协调等相关问题。

(15)水资源综合管理

涉及到水资源部门、行业和领域极其广阔,对水资源管理不能就就水论水,必须将其放在社会、经济、环境等复合系统中进行处理。森林管理、湿地管理、妇女在水资源管理中作用、WTO条件下水资源管理、水资源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根据水资源状况通过国际国内市场进行水资源贸易(包括间接贸易,如进口高耗水产品,出口低耗水商品等),等等,是水资源综合管理的重要内容。

3、水资源管理学与相关学科关系

3.1水资源管理学与水资源学的关系

水资源学是一门综合叉性学科,目前该学科还没有完全定型,正处于成长时期。通常认为,水资源学是对水资源进行评价并制定综合开发和合理利用规划,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以及对水资源实行科学管理和保护经验的系统总结所形成的知识体系。水资源学的基本理论体系是建立在水资源本身存在、运移、转化和调控的基本规律与系统论的基本观念和方法的结合上,研究的重点是建立在系统论基础上对水资源系统评价、开发和最优调控的基本规律。

水资源管理学与水资源学既有区别也有联系。他们在研究方向上有一定的交叉性,交叉点是水资源管理。水资源管理学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综合叉科学,在形成水资源学的过程中,也渐渐形成了水资源管理的知识体系,水资源管理学渐渐成长。他们的主要区别在于水资源管理学所涉及的面更广泛,而且水资源管理学与管理学存在密切的关系。

3.2水资源管理学与管理学的关系

管理科学是一门应用多学科与多领域理论、方法、技术和知识的综合叉科学,其目的就是研究人类利用有限资源实现组织目标的管理活动方面的动态、复杂和创新的社会行为及其规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1995)。人的管理是管理学重要研究内容。

水资源管理学中的管理对象是水资源,而管理学中管理的对象是人,这是两者的主要区别,但管理是要靠人的智慧。因此,管理学的原理可以为水资源管理学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水资源管理学的发展为管理学延伸提供新的增长极。

水资源管理学也是管理学的一个分支。

3.3水资源管理学与水文学的关系

水文学是研究地球上水的时空分布与运动规律并应用于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科学,作为水利科学的一部分,水文学的重要内容是地面水与地下水的观测、评估与预测,并为规划与管理提供依据。

水资源管理学需要水文学的支持,水文学为水资源管理学提供基础数据,水资源的管理就是以水文学提供的各种数据为依据进行调控管理水资源,水资源管理学的基础是水文学,两者关系非常密切。但水资源管理学所涉及的内容比水文学研究的范围更广泛。

4结语

水资源管理学是多学科交叉的年轻的学科,其发展具有很大的现实推动力和潜力,目前学术界尚未引起高度重视,相应的研究成果也不多见。作者初论水资源管理学,意在抛砖引玉,希望引起学术界的关注和探讨,推进水资源高效利用和保护。值得说明的是,作者及其同事合作成果《水资源管理学导论》即将完稿,并出版发行,但愿能为《水资源管理学》的发展贡献微薄之力。

参考文献

姜文来,水资源价值论,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姜文来,杨瑞珍著,资源资产论,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王浩,王建华,秦大庸等,现代水资源评价及水资源学学科体系研究,地球科学进展,2002,12(1)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范文12

关键词:水利工程项目;人力资源管理;有效策略

近年来,水利工程项目发展的如火如荼,在很大程度上扭转了我国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局面,而且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繁荣,水利工程项目建设具备了充分的经济驱动力,呈现一片大好发展趋势。本文立足于当前水利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的人力资源管理特点,浅谈几点有利于提升其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有效措施,期望能够为我国的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与指导。

一、分析当前水利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的人力资源管理特点

1更加需要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水利工程项目建设是一项任务艰巨、耗时长、耗资大、人力投入大的复杂性工程,往往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的水平要求较高,而且随着当前国内外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的竞争加剧,培养复合型、创新性人力资源管理人才已经成为项目建设中人力资源管理的一大新要求,尤其针对项目经理的培养更加的注重。项目经理是水利工程建设中最为典型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是整个项目的主要负责人之一,应当具备过硬的决策能力、领导能力、业务技术能力、社交谈判能力、应变能力、综合分析与写作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等。但是,目前我国水利工程项目建设中的项目经理人才的选用,往往利于形式,大部分的项目经理难以适应工程建设的需求,缺乏国际视野以及过硬的国际知识储备,总的来说,目前我国的水利工程项目建设中欠缺复合型、创新型人力资源管理人才,难以保障其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提供,因此,需要培养一批实用性的复合型、创新型人力资源管理人才,满足当前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的需要。

2更加重视知识化管理

水利工程项目建设具备诸多不确定因素,而且具有不可逆转性,在建设的过程中,对人力资源的管理往往需要进行综合性管理,即设定项目范围、明确管理目标即路径,进行全周期生命管理,因此,如何将多年的人力资源管理经验转化为工程项目的知识体系已经成为水利工程项目建设中的另一大任务。当前,从国际水平来看,知识化人力资源管理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现象,它能够将水利工程项目的文档、案例、经验教训等进行科学、系统的归纳总结,形成具体化的知识管理文库,从而能够有效的为新员工培训、项目咨询等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同时,通过知识共享,能够全面的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提升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的核心竞争力。

3更加重视激励制度的创新

水利工程项目建设中的人力资源管理实施激励制度,需要从两个导向分析,即:(1)积极的引导人力资源管理人才向职业化、精细化发展;(2)积极的引导人力资源管理人才向复合型、创新型发展。目前,我国的水利工程项目建设中的人力资源管理,在实施激励制度上仍然受制于国家体制、传统人力资源管理观念的束缚,阻碍其健康、可持续发展,因此,需要强化内部竞争机制,加强人力资源储备,满足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的整体需要。

二、阐述几点建设性的、有利于提升其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有效策略

1发展战略性人才资源管理模式

为了全面的提升水利工程项目建设中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需要改变传统、老套的人力资源管理观念,发展、应用战略性人才资源管理模式,即: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的各个管理层要充分的重视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将其深入到整个项目的管理行列,从人性出发,积极的所谈员工从事水利工程项目建设工作的真正动力,构建并完善激励制度,尊重每个员工的合法权益,使得每个员工感受到公平待遇,从而激励员工保持原本的工作热忱,并且为员工提供自由的发展空间,加强知识、素质、技能等培训(如定期安排员工深造),帮助员工及时的把握国际发展形态,全面的提升员工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并且对于长期奉献与水利工程建设事业的员工进行相应的加减,激发员工的工作干劲,且适当的降低他们的工作压力,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从而全面的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效率及质量。

2强化基础制度、平台建设

水利工程项目建设中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提升,依赖于工作人员业务水平及实践能力的提升,而业务水平及实践能力的提升离不开强大的基础制度、平台支持。水利工程项目建设中的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平台、制度包括:信息交流平台、业务反馈平台、知识互助平台、效绩评价体制、防人才流失预警机制、危机处理机制等,需要将这些基础性的人力资源管理平台、制度整合为一个系统性的集成应用体系,结合水利工程项目建设要求、目标、实际建设进度的等,及时的开启相应的人力资源控制机制,从而实现水利工程项目建设中的人力资源管理由人员培训——管理水平诊断——管理水平评估——管理方式改进全过程的优化,使其满足当前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的内下需求,从而全面的提升水利工程项目建设中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提高。

结语

总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水利工程项目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是推动水利工程项目建设中的人力资源管理改革的重要动力,当前水利工程项目建设中的人力资源管理更加需要复合型、创新型人才;更加重视知识化管理;更加重视激励制度的创新,因此,必须强化基础制度、平台建设,发展应用战略性人才资源管理模式,才能有效的提升水利工程项目建设中的人力资源管理管理水平。本文的分析阐述可能存在一定的片面性,但是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旨在为我国的水利工程项目建设中的人力资源管理事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与指导。

参考文献

[1]余满喜.新时期工程项目人力资源管理初探[J].科技资讯,2012(06):162-163.

[2]林文祥.基于加强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措施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12):125-126.

[3]赵丽娟.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潜在问题及解决措施探讨[J].商,2015(25):29-29.

[4]孙孟彦.建管局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分析与解决途径的思路[J].河北企业,2011(03):6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