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一线教师减负工作计划

一线教师减负工作计划

时间:2022-05-07 15:39:44

一线教师减负工作计划

第1篇

教育部网站消息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要求,近日教育部下发通知提出3项工作举措,进一步增加贫困地区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的规模。

继续扩大实施农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2014年专项计划招生规模由2013年的3万名增至5万名,由中央部门高校和地方“211工程”学校为主的本科一批高校承担。实施区域为832个贫困县(包括所有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县和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以及重点高校录取比例相对较低的山西、河南、广西、贵州、云南、甘肃等10省区。专项计划采取单报志愿、单设批次、单独划线等特殊录取政策。为鼓励广大农村贫困地区优秀学生积极报考,自2014年起,按专项计划录取的新生可自行决定入学时是否迁转户口,在校学习期间可按照相关规定和程序申请调整专业。

实施农村学生单独招生。要求教育部直属高校和其他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高校专门安排不少于学校本科规模2%的名额,参照自主选拔录取办法,主要选拔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县及县以下中学勤奋好学、成绩优良的农村学生。原则上符合当年普通高校统一考试招生报名条件、高中阶段具有上述中学连续3年学籍并实际就读、具有农村户籍且家庭在农村的学生均可报考。

实施地方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学生专项计划。要求各省(区、市)因地制宜实施地方重点高校招收本地农村学生的专项计划。招生学校为在本科一批招生的本省(区、市)所属高校,招生规模、实施区域和招生办法由各省(区、市)根据本地贫困地区分布情况、高考报名的农村学生数量、就读重点高校比例等实际情况确定。

通过上述3项措施,预计2014年贫困地区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的人数将比去年增加10%以上。为确保考试招生公平公正,通知要求各地各校严格考生户籍、学籍、就读地区等报考资格审核,严格考核录取管理,加强招生信息公开,健全省、县、中学和高校多级公示制度,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教育部部署开展“减负万里行・第2季”活动教育部网站消息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继续标本兼治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在2013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减负万里行”活动取得积极成效基础上,日前,教育部印发通知,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减负万里行・第2季”活动。

《通知》要求,各地要深化综合改革,从源头上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要深化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改革,加快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采取多种方式推动校长教师交流轮岗、集团化办学和提高优质高中招生指标到校比例,进一步缩小校际差距。要落实义务教育入学改革要求,重点规范大城市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秩序。积极探索学区制和九年一贯对口招生,切实减轻因入学竞争给学生带来的过重课业负担。要着力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完善科学多元的评价指标体系,引导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切实扭转单纯以考试成绩和升学率评价教育质量的倾向。

《通知》指出,各地要加大治理力度,坚决纠正不规范办学行为。要充分发挥教育治理体系效能,进一步加大力度治理违背教育教学规律、加重学生课业负担的不规范办学行为。要将减负工作作为重要内容纳入工作考核,县级教育部门要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中小学校减负工作的考评,学校要将贯彻减负要求情况与教师的日常考核、评优评先挂钩。要设立举报和曝光平台,畅通问题反映渠道。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制定加重学生课业负担的处罚细则,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对减负工作不力、存在违规行为的地区、学校和个人进行查处和曝光。教育部将对全国各地学生课业负担情况进行监测排名,把各地减负工作开展情况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认定等挂钩。

《通知》要求,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在2014年4月至6月间,从省、地(市)、县(区)、学校等不同层面,组织开展规范义务教育学校办学行为自查督查工作。教育部将对部分省份进行督查巡视,结果将向省级人民政府反馈,并以适当方式向社会公布。各地教育督导部门要按照《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办法》,制定和完善本地挂牌督导的措施和办法,将学校减负工作情况纳入责任督学区日常督导范围。责任督学每学期要联系学校减负情况的督导报告。

《通知》强调,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将“减负万里行・第2季”活动作为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举措,制定工作方案,明确工作目标,落实相关责任,细化工作措施,确保“减负万里行・第2季”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努力通过“减负万里行・第2季”活动形成长效工作机制,健全减负工作治理体系,提高减负工作治理能力。

据悉,《通知》充分吸收了2013年面向社会征求意见的《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有关内容。

第2篇

---教务主任与市区县教研员培训内容

面对3日23日复课教学。针对我市的师生现状特制定“一案一策”教学措施,执行错峰错时上学,应对疆外师生不能及时返校带来的教学挑战,保证防疫和教学两不误。

“一案”,即针对学生数量少于***人的乡村学校,具体采取本地教师集中入班面授,疆外教师通过“钉钉课堂”和班班通多媒体设备进行远程教学,1名教师在班内开展课堂管理,疆内疆外教师双联动;针对学生人数超***人(界定由区县教育局决定)的大规模学校,除高三、初三年级全天在校集中学习外,将剩余教师根据在校教师学科布局分成两批,一批学科教师在校教学,一批学科教师(包含疆外教师)居家线上教学;将剩余学生分成两批,每批学生半天在校集中学习,半天居家线上学习。以区县为单位,通过县域内统筹协调教师或“线上合班”解决个别学校个别学科集中面授或线上教学教师短缺问题。“一策”,即以区县为单位,将未返校师生从一年级至高三年级分别组成12个教学班,建立台账,通过“钉钉课堂”进行线上教学。

一、课时安排

学生数量少于***人的乡村学校:学生按原有班级集中学习,本学期课程和教学进度依据《自治区课程设置方案》以及本市地域气候特点做适应性调整。基本原则:增加课时缩短学期时长,保证总课时不减少。日常教学每天加课2节,其中1节为“辅困”课,周六加课1天。小学每日上午3-4课时,下午1-3课时;初中每日上午4-5课时,下午3-4课时;高中每日上午4-5课时,下午4-5课时。小学教学时长从17.5周缩短为12周,6月13日完成教学任务。中学教学时长从18周缩短为13周,6月20日完成教学任务。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设置与课时分配参照表见附件。高中学校每个学段教学6.5周,0.5周复习考试。每周教学时间48学时。每节课教学时间40分钟,为1学时。

学生人数超***人的大规模学校:除高三、初三年级全天在校集中学习外,将剩余教师根据在校教师学科布局分成两批,一批学科教师在校教学,一批学科教师(包含疆外教师)居家线上教学;将剩余学生分成两批(小学段直接按低段与高段分成两批),一批学生半天按原有班级在校集中学习,半天居家线上学习。每周学习六天,周日休息。

小学每周每班30节-36节,其中集中授课上午4节,下午2节,每周每班18节课,每节课40分钟;居家线上学习上午3节,下午2节,每周每班15节课,每节课20分钟。

其中集中授课:语文8节、数学8节、道德与法治2节;线上授课:语文5节、数学5节、英语(三年级)3节、科学2节。

初中集中授课上午4节,下午3节,每周每班21节课,每节课40分钟;线上授课上午4节,下午2节,每周每班18节课,每节课30分钟。其中七年级授课科目有语文(7-8节)、数学(6-7节)、英语(3-5节)、道德与法治(2-3节)、生物(4-6节)、地理(4-6节)、历史(4-6节)。八年级授课课目有语文(7-8节)、数学(6-7节)、英语(3-4节)、道德与法治(2-3节)、物理(4-5节)、生物(4-5节)、历史(4-5节)、地理(4-5节)。

高中集中授课上午5节,下午3节,每周每班24节课,每节课40分钟;线上授课上午4节,下午3节,理科每周每班21节课,文科每周每班20节课,每节课30分钟。

其中课程科目高一年级语文(6-7节)、数学(6-7节)、英语(6-7节)、政治(2-3节)、物理(4-6节)、化学(4-5节)、生物(4-5节)、历史(4-5节)、地理(4-5节)。高二年级理科语文(6-7节)、数学(6-7节)、英语(6-7节)、政治(2-3节)、物理(6-7节)、化学(6-7节)、生物(6-7节);高二年级文科班语文(6-8节)、数学(6-8节)、英语(6-8节)、政治(4-6节)、地理(6-8节)、历史(6-8节)。

二、教学策略

1.准备充分教学用品。教材保障学生到手,不延误正常上课。学校要做好教学物资储备和教学环境整治。重视教学实验仪器的完备。

开学前,教师上课所需的教学材料、实验器材等准备要充分,保证学校教师开学即能上课,学生进班即可听课。同时,落实好教师上课戴口罩上课的要求,做好个人清洁卫生。

2.及时摸底学生学情。开学后,一方面检查学生提交的假期作业情况,另一方面,要对“停课不停学”期间的线上教学课程进行学情摸底。在学生返校复学前,要安排教师认真全面梳理假期线上课程的所学内容,针对课程目标精心设计学情摸底测试卷,及时组织学情摸底测试。

学情测试的形式可以多样,学校活动空间允许的,就进行纸笔测验,纸笔测试考场安排困难,有人群密集隐患的,可以采取在线测试网络平台工具进行线上测评,客观题系统自动评阅,主观题由教师线上批改。测试结果由网络测评系统进行及时的数据统计,形成报告,让学生清楚自己假期线上课程的掌握情况。

学科组和教研组要总结线上教学情况的得失,根据假期课程学情摸底测评的数据分析,完成对每个学生进行学情诊断,分析学生能力缺失,摸准学生复学后的知识水平和现有的学习起点。若存在班级部分学生差异多大,两极分化现象突出的,则要对后续课堂教学进行课程计划与教学方式的科学调整,建议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方式进行,充分利用优秀学生进行“兵教兵”“生帮生”,有利于弥补学习基础薄弱学生个性化学习指导的不足。

3.科学调整课程计划。因疫情防控,假期延期较长,近2个月左右。学校要做好“两个统筹考虑”,即:一是统筹考虑延期开学期间已进行的线上教学内容与原定春季学期教学计划的衔接,二是统筹考虑原定教学工作校历安排与调整双休日的衔接。

要明确实际教学时间,明确假期调整的精细安排,保证课程计划、备考计划,时间节点清晰,提前让教师、学生和家长早知道,一目了然心中有数。避免因防控疫情和“停课不停学”导致课程计划安排的混乱现象,努力让课程计划与学生的接受能力相适应,与教师的工作负担相匹配,保证规定的课程计划能够落实到位,实现学生校内学习活动紧凑扎实有序,有效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

4.精细编排教学进度。适当统整课时和调整进度。进度调整需要考虑以下四个因素:一是本学科课程内容的总课时量;二是学校课程计划安排的阶段性调整与假期课程的增设;三是学生学习实际接受能力与效果;四是部分课程内容的统整和合理压缩。比如:可以将一些章节内容统整为专题,适当合并章节,几个主题相近章节测验整合,能适度减少章节课时总量以及原定每个章节的测验频次,节约一定的测试占用的时间和每个章节测试试卷评讲时间。

5.合理控制教学容量。课堂容量会影响学生课程接受的效果。在教学总体时间相对缩短时,课堂上教师应重点加强精讲环节,把一些内容适当整合。

课堂上,要坚持以学定教、以教论学与以评促学的原则,最大限度的保证学生课堂学习目标的达成;课前,教师可提供章节串讲的微视频,帮学生理清基础知识;课中,突出重点精讲;课后,及时进行评价,检查课堂学习效果。

毕业班教学,要处理好现阶段新课教学与旧知复习教学的关系,避免追求进度而不顾效度,或者采取“满堂灌”的方式,全面复习、面面俱到。对学生已经掌握的内容避免重复讲解,要依据考点复习。在知识梳理时,可采用知识框架和思维导图工具,整体呈现章节知识结构,让学生整体性建构章节知识的内在联系。

6.多样选择教学方式。要遵循不同年龄段学生身心发展和学习规律,科学统筹教学内容,面向全体,突出当堂精讲,及时反馈。避免片面追赶教学进度导致学生学习掉队,加剧学生群体中两极分化现象的出现。

要重视教学方式的多样化选择,让学生充分参与学习过程,获得学习体验。要加强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学习,借此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学生能够自学会的、能上讲台讲的课程学习内容,教师就不重复讲,减少满堂灌和以讲代练的行为,这样便于调动学生上课的主动性和课堂学习的适应性。

在特殊的情况下,继续尝试线上教学与线下学习的混合方式,采取“线上点播,线下答疑”的学习形式,交互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形成多种学习方式互相协同、互相补充的格局。

7.精准定人课后辅导。各学科面临着课程计划偏紧的问题。尽管课程内容作了统整,但是一些学习接受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可能会出现学习掉队的情况。针对学生学习脱节、掉队现象,合理控制作业的数量,及时安排课后的学习补偿。

教师要结合大数据分析和形成性评价,及时反馈学生课堂掌握情况,根据学生课堂学习达成的情况,科学安排课后辅导的内容。在课后辅导中,要及时跟进教学补偿。可以借助微视频,帮助学生进行疑点、难点和薄弱点的讲解,化解疑点,突破难点,解决盲点。在辅导一定时间后,要及时进行检测,精准了解每个参与课后辅导学生学习成效。

8.多元实施学习评价。课程学习离不开必要的学习评价。科学的学习评价,对学生的学习具有诊断、激励和导向作用。学习评价既对学生的学习效果监测,也对教师的教学效果进行客观评价,有利于教师课程教学的科学调整。

复学后,要将假期提前开展的线上教学课程学习情况纳入到课程的总体学习评价当中;在评价形式上,可以进行调整,采用形成性评价、质性评价(口头汇报、小论文、小报、活动表演等)、综合性评价等多种方式整体,增加过程性评价比例,降低卷面考试成绩在课程学习评价中所占比例,对学习困难学生允许延后考试或延后评价,适当缓解学生的焦虑情绪。同时,学校根据课程内容安排松紧程度,酌情考虑取消期中考试(个人意见:这个学期高昌区取消月考),只进行期末考试,为课程计划的总体落实创造条件。

9.统筹管理复习备考。毕业年级,面临着中考、高考的压力。因复习时间的减少,校内学习时间偏紧,学生在复习备考中易出现悲观失望、焦虑不安的心理,因此,学校的复习备考工作要做到“六个统筹”,即:

一是统筹复习时间安排,及时公布复习计划的精细安排,细化到天,明确到人头;

二是统筹复习检测安排,处理好旧知复习与科学训练的关系,避免学生复习负担过重;

三是统筹各学科作业量安排,避免无效刷题和过度题海战,影响睡眠时间;

四是统筹作息时间安排,适当组织文体活动,做到劳逸结合,状态饱满;

五是统筹家校协作共育,营造科学备考的氛围,形成家校共育的合力,减少备考的过度焦虑;

六是统筹群体复习和自主复习的关系,充分发挥教师集体教学的复习导向作用,也充分尊重学生个体差异,为学生自主复习留有空间,从而调动教师和学生复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10.细化指导学生心理。“停课不停学”期间,大多数学生采取居家线上学习和线下自学相结合,因缺少教师的及时指导与督促,线上学习缺乏必要的情感交流,不少学生容易出现以下四种心理状态:

一是担心假期线上学习效果不扎实,新课学习跟不上或掉队的焦虑不安的心理;

二是对课堂学习不满足和对线上名师课程眷念不舍的患得患失的心理;

三是对复学后的课程难度大、学习时间紧的现状缺乏必要认知,随波逐流、盲目跟风的心理;

四是沉浸在疫情防控期的处处担心被传染、时时处于防备状态的过度防御的心理。

针对以上现象,学校要做好居家学习和开学后学习衔接的心理准备,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可以采取线上文娱活动和心理咨询热线、个别谈心等方式,关注师生的心理健康,加强生命教育、主流价值观教育,普及科学防疫的知识,加强防护个人指导,引导学生崇尚科学理性、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砥砺责任担当、致敬逆行英雄、塑造阳光心理。

三、教学关键举措

1.指导师生做好角色转换。要切实加强师生假期状态和开学状态的角色转换,尽快进入学习正常轨道,减少学生、教师进入开学状态慢的问题。过长的假期,让学生和老师已经有些疲态,松散有余。开学的课程、课表和课堂管理要有重点突出的管理要求,保证学生、老师进入状态快。减少效率不高的会议。

2.精细安排疫期校内活动。为了减少学校教师和学生人群的过于密集的现象,要整体上考虑全校集体性活动的安排,采取减少人员集中次数、人员聚集规模,来适度适当减少人员密集机会。根据活动开展的具体特点,可以将集体性线下活动转到线上进行。

3.保证必要的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活动前,要精心设计活动安排,最大限度控制课室、食堂、宿舍、图书馆等人流量较大的公共场所的人员交叉流动,每间课室学生人数不宜过多过密,保持一定的距离。同时师生相应的聚集场所应定期消毒、课间及时通风。对于外来的学习交流、培训以及研讨活动,适度控制频次,或通过分散调整活动的批次,减少人员一次性聚集的规模。

4.精心开好两个专题会议。要切实关注毕业班工作。由于时间紧,复习课程内容多,毕业年级师生的心理压力大,教与学的负担重。要及时召开毕业班学生会和毕业班年教师动员会。通过开会,做好学生的思想动员,认清备考形势,明确备考要求,制定学习目标,提高学习的主动性。教师应加强学生的个别指导与学习困难学生的及时帮扶,减少学生两极分化和学习掉队。学校通过召开年级教师会,了解教师教学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及时化解教师工作烦躁心理。

5.切实加强教学专题研究。返校复学教学后,教学时间紧,课程进度难免会有加快,但各学校要兼顾学情,尤其加强“两项研究”。一是作业布置的专题研究,提高学生作业和练习质量,减少无效率和无效率的作业。同时,加强集体备考和专题研究,提高课堂练习或课外练习的设计,减少盲目性练习,浪费学生宝贵时间,也浪费老师批改无效练习时间。

6.重视家校密切沟通联系。要加强家校之间的密切联系,适时召开家长会,做好家长家庭教育的方法指导。告知家长学校的本学期调整和应对的办法,通报家长顾虑的或关心的问题。避免因沟通不畅,导致家长对学校一些教学调整或工作安排不理解,出现不必要的投诉现象。

第3篇

论文摘要: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已经在各地展开,在原有培训模式的基础上,笔者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和自身条件,做了新的培训模式的尝试。希望能对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这一复杂的工程做出实践的创新,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为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机构及培训者提供参考建议。

引言

根据教基[2005] 5号文件《教育部关于启动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的通知》,[2] 我国启动了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2005年首先在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启动试点工作。从2006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实施。到2007年底,通过多种途径和渠道,完成对全国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技术培训和国家统一组织的教育技术能力水平考试认证,使广大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水平显著提高。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的宗旨是:以《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为依据,以全面提高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促进技术在教学中的有效运用为目的,建立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和考试认证体系,组织开展以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技术培训,全面提高广大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水平。

一、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一般模式

目前,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正在各地展开,培训的模式一般是集中授课,时间为6天(3个周末或连续6天)。这种模式培训效果很好,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通过对参加培训的中小学教师的访谈,发现问题主要表现在中小学教师日常教学任务的过于繁重,如果花费连续6天或3个周末的休息时间参加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无疑加重了他们的负担。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在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过程中,开始尝试一种新的培训模式来改善这种状况。

二、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新模式尝试

1.新模式概述

以何克抗教授主编的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育技术培训教程》(初级)为例,郑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对一线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实验班是这样进行的。 2.新模式的准备工作

(1)硬件、软件准备

学校已具备教师教育网的资源,如录课系统的硬件、软件,放置数据的服务器,接通的教师教育网站。录课的硬件摄像机、采集卡、计算机等硬件也已经具备。录课系统的软件功能十分强大,摄像完成后能自动生成课件内容画面、教师画面、目录画面三个画面组成的三分界面。

(2)教师准备

学校有8名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国家级教师。教师一同举行研讨会,研讨新模式实施方案,对课程内容进行分章负责,即每位教师负责2个模块,进行分头备课,做到精益求精。

(3)技术人员准备

针对新模式的环节,专门配置了两名技术人员,负责摄像和教学内容网站制作。需要完成的任务有摄像、网站开发制作,如在网站上学习时间统计程序的开发、记录每个登录网站学习教师的学习时间等。 "

(4)内容准备

以上准备就绪后,就是授课内容的准备了。每位教师根据自己所承担的讲课内容,进行集中授课内容的录制。录制完成后,由技术人员将自动生成的录像内容网页连接到学校教师教育网站上。

3.新模式的实施

准备工作完成后,下面就是具体的实施了。 (2)下面的周一至周五几天时间,接受培训的中小学教师进行远程网络学习。接受培训的中小学教师在工作的空余时间按照所分配的用户名、密码登录指定的网站,观看录制好的第3模块、第4模块、第5模块、第6模块、第9模块的视频内容,并完成这几个模块的作业,记录遇到的问题。

(3)第二个周六、周日集中面授,完成省下的第7模块、第8模块、第10模块的内容。解决通过网络自学的第3模块、第4模块、第5模块、第6模块和第9模块接受培训的中小学教师遇到的问题。

4.新模式的优越性

通过新模式的使用,有下述优越性。

(1)减少了集中面授的时间。整个一期的培训时间由原来的6天减少为了4天。这样,使工作繁重的中小学教师可以多两天休息时间,减轻了学习的负担。

(2)教师可以在业余时间学习。在学校的一周时间里,教师可以在课余时间学习第3模块、第4模块、第5模块、第6模块和第9模块的内容。其实,中小学教师不仅在培训期间可以学习这几个模块的内容,而且在任何时间都可以登录网站重复学习这些内容。

(3)节省了人力、物力资源。前期做的很多准备工作,在后期的培训过程中可以重复使用。整个培训过程少了两天的时间,更是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

(4)扩大了受教育面。网站里的教学内容,不仅是接受培训的教师可以登录网站学习,接受培训的教师的同事也可以登录网站学习。其他中小学教师,只要申请一个用户名,也可以学习“在线学习网站”里的教学内容。

5.实施中的问题

虽然我们做了很多准备工作,但是在新模式尝试实施的过程中,仍然遇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主要反映在以下方面。

(1)没有在线交流系统,导致接受培训的中小学教师有问题只能在下周面授时间提问解答。

(2)个别接受培训的中小学教师因网速慢,导致学习效果不理想。

(3)个别接受培训的中小学教师因为工作忙等原因,没有登录网站进行第3模块、第4模块、第5模块、第6模块和第9模块的学习。

6.进一步改进的办法

根据实施中遇到的问题,我们做了如下改进。

(1)增加网络学习的在线交流系统,可以方便接受培训的中小学教师在学习过程中提出遇到的问题,以及主讲教师及时解答接受培训的中小学教师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2)在视频教学的基础上增加多媒体教学课件,解决视频网上传速度较慢的问题。多媒体课件打开的速度远比打开视频的速度快,这样,接受培训的中小学教师可以通过视频内容学习,也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进行学习。

(3)增加每个接受培训的中小学教师在线学习时间统计系统,这样可以统计每位接受培训的中小学教师的在线学习时间,从而判断接受培训的中小学教师是否进行了在线学习。

第4篇

“减负”是这些年来针对学生群体而衍生的热门话题,而教师的心理健康、工作负担等问题,却甚少得到社会的关注。但是,问题不被关注不等于不存在,我们且来看这样一组数据:据调查,有近五成教师认为“工作太累”,其中37%的教师每天工作的时间超过8小时;86.7%的教师认为自己主要的工作是备课、上课、应付检查、对付考试。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曾经就教师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过调查。分析资料显示,目前教学一线教师工作压力大,心理压力更甚,有半数以上存在心理问题。就拿去年3月份和5月份来说,海南三亚和河北馆陶先后有两位未满30岁的年轻教师自杀,他们自杀的原因皆因感到工作压力过大。

在当今这个处于知识高度密集型、知识高度转型的时代,教师普遍感到教学工作压力大的原因可归结为几点:在学校,当今学生娇宠难教,收入与工作付出不成正比,培训、评职称等繁杂事务多;在家里,家庭经济负担也不轻。众多繁杂的负担让本就是平常人的教师来承担,他们岂有不累、不希冀“减负”之57

教师的身心健康与否,密切关系着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只有给予教师们真正意义上的“减负”,才能让他们以良好、健康的身心状态,全身心地为国家培养出健康、优秀的人才。值得欣慰的是,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教师的“减负”问题已经引起了不少代表的关注。

笔者以为,要给教师“减负”,首要的是尽量消除教师专业成长上可能会出现的烦恼和困惑。教育部门应该重视做好教师的入职培训工作和制定大方向的专业培训政策,让教师在人岗前就对自己的工作有个清晰认识和发展期待。学校也应该有目的地做好校内教师成长规划计划表,有计划地让每一位教师都能得到学习成长的机会,进而享受教学上的成就感和幸福感,乐于教学。在这一点上,北京市昌平区第五中学就对“教师减负”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他们通过减少会议、改进听评课制度、改革教案书写和检查制度、对教师进行心理疏导等减轻教师的负担,使该校教师“在学校工作心情舒畅”,工作满意度上升,工作效率提高。

其次,提高教师的心理承受能力及心理健康水平,已经日益凸显出其重要性和必要性。现代的学生,普遍是在“六大带一小”的家庭环境中生活长大的,娇宠任性、个性昭彰的孩子比比皆是,甚至有一小部分还专门爱欺负女教师。如海南三亚女教师自杀的原因就是受到了学生的恐吓。要提高教师的心理承受能力。学校和教师都应该从多方面寻找方法。比如,学校可以针对教师心理问题,建立定期检查和自查制度,让教师了解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扬长避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讲座,让教师掌握一些心理学知识,有效地进行自我调适;设立教师心理咨询点,给教师一个释放自我的平台等。教师也应该主动学习一些技巧,从主观上提高自身素养,锻炼和养成自我积极的心态。

再次,政府应该重视保障教师的经济待遇,使教师在全力教学之余,得以最大限度地减轻或消除家庭经济方面的压力和负担。虽然我国规定教师的工资不低于同级公务员的工资,但是大多数中小学教师每天忙于学校事务的时间不少于12个小时,投入的劳动往往和收入不成比例。我们不妨把眼光看向其他国家:日本中小学教师的平均工资比同期毕业的其他行业职员的平均工资高16%左右;英国中小学教师的平均工资比一般职员的平均工资高35%;美国中小学教师的工资一般高于普通企业职员工资额的25%-35%,也高于政府工作人员平均年薪,在全国13大行业中排名第六位……从各国教师的收入状况中我们应该得到启发:政府应该加大力度,确实保障教师的生活质量,让教师无后顾之忧,从而以更大的热情和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去。

最后,希望社会各界和学生家长都给予教师足够的尊重、理解、宽容、支持和帮助。孩子的教育问题并不能简单地把责任完全归结于学校。社会的影响、家庭的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对孩子起着更大的作用,如前不久轰动全国的“李某某”参与事件,一个重要的根源就是家庭的溺宠放纵。因此,不管是社会还是家长,千万不要神化教师的力量,不要把教育重任全压在教师身上,而是大家齐心协力、全方位、多方面教育孩子。这才是一种全社会应该达成的教育共识。

第5篇

关键词:电子书包;教育信息化;学生

“电子书包”到底应该怎样定义?据专家介绍,电子书包是以学生为主体、基于网络学习资源、以信息终端为载体,覆盖备课、上课、辅导、测试和作业5大环节的教育系统平台。“电子书包”还可实现家庭联系、成绩分析、电子考试、电子课本、虚拟实验、网络调查、网上辅导、学习社区等其他功能。[1]“电子书包”出现在国内已有了几年的时间,但至今难以找到一个令人信服的成功范例。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对“电子书包”技术产生了一种观望和犹豫的心态。大家都不知道“电子书包”究竟应该怎么做。试点项目启动了,却又不敢向深度和广度推进。笔者站在学生的角度从自己的视角,分析了“电子书包”究竟能给学生、学校及教育带来什么。

一、一场静悄悄的教学改革

教育信息化不能简单地等同于教学设备的变革,更核心的意义在于促进教育的变革。电子书包实验计划不单单只是一项硬件计划,而是一项“教育与孩子梦想”的计划。传统的教学是以教师传授为主。这种教学方式让学生陷于大量的练习与记忆之中,不仅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更不利于学生思维和能力的发展。教育信息化改变了教育理念、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实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

二、与沉甸甸的书包“说再见”

通俗地说,“电子书包”就是将学生书包里的教材、作业本、课内外读物、字典等全部数字化,整合在一个轻便的移动终端中。学生上课时,不用再携带一本本的教材和教辅资料,只要拿上一台小巧的“电子书包”就可以了。由此看来电子书包确实能给学生减轻“负担”。以前的书包里几本原版教材加上每门课至少一本教辅,重量起码15斤。现在用的平板重量不到700克,这减轻了学生的体力负担,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2]从这个方面说,电子书包带来的好处在于电子书包的移动性、课后辅助效果、书包实质重量减轻及教学平台的连结,简单来说,就是利用平板计算机的特性,达到老师、学生与家长的高互动化、课后辅助学习工具的个人化以及随时随地的进行行动化的学习。

三、通过教育云平台构建“指尖上的学习”

陕西省教育资源、管理公共服务云平台正在建设当中,建成后将初步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的三通目标。基础教育专用云的平台上,会有大批量教师的信息资源。在这样的“云端”上,教师不仅会先注册一个实名ID号,还会将教学课件、教学参考、教学游戏等上传进去,不仅让老师自身上可以获取和吸收其他优秀的教学资源,还可以给学生带来更加生动的课件。教师的个人空间里面设置了个人展示、我的课程、课程拓展资源、个性化栏目等栏目。学期授课计划、课程介绍、教学设计、电子教案、教学课件、教学视频等内容丰富多彩。教师可以利用课程拓展资源栏目与学生在线互动,利用空间批阅作业,与家长开展在线答疑、点评交流,实现了学生、家长、老师、学校的良性互动。在学生的“教育云”界面,分别有“我的课表”、“我的作业”、“我的练习”、“我的考试”等分类。打开电脑,学生就能看到与学习相关的全部内容。敲打键盘,学生就能向老师及时提问不懂的问题。轻触鼠标,新旧知识全都能够串联起来。在指尖上构建课堂进行学习,这是电子书包给我们展现的一幅学生未来的学习景象。

四、一石激起千层浪

中小学生只需要带一个重量仅几百克的平板电脑就能上学,学生和家长们都十分的欢迎。然而电子书包要推广的消息,却并没有让家长和老师们觉得松了一口气,反而质疑声不断,可谓有人欢喜有人忧。有家长认为只要考试负担没有减轻,那么给孩子减书包的重量,并不能减轻孩子身上的负担。电子书包是把纸质教材变成了电子版,成本较大,而且实用性不强,其实学生负担过重的根源是考试的压力,电子书包是治标不治本。[3]电子书包让佩戴眼镜的学生增多。学生的眼睛发育还很不完善。经常使用电脑或平板,学生的视觉系统可能会受到伤害。电子书包让学生写字水平下降。使用电子书包的学生大部分学习任务都是通过屏幕或键盘来完成,写字的机会将大大减少,写字水平将会在现有的基础上出现滑坡。有的家长还认为电子书包可能会造成孩子创造性思维能力下降,甚至会导致孩子形成“电子依赖症”,进而丧失读书习字的乐趣。孩子正处于生长发育的时期,长时间对着电脑,不但有害孩子脊椎的发育,电脑辐射也会让许多疾病低龄化。[4]老师们对电子书包在教学质量上的作用也表示担心:“电子书包的系统会不会太慢而影响教学进度?教育资源的缺乏会不会增加老师的准备工作?”“校园网络建设不完全会不会影响电子书包的使用从而耽误教学?”[5]以上这一系列问题都是值得我们探讨与深思的。

五、扬长避短助成长

就目前来说,即使纸质教材等被电子书包收入囊中,传统的纸质教材也并没有消失,仍在继续伴随着学生的学习。同时学生的作业量、辅导书也没有因此减少。因此,短期来看电子书包只能作为学习工具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提高学习效率。但是我们要从长远的角度去看待问题,电子书包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它具有丰富的学习资源,可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尤其是个性化学习。[6]若使用方法得当,学生则可从中受益。比如在多媒体教室上课时,所有学生都盯着大屏幕,难免会有注意力不集中或看不清等因素存在。老师也不可能关注到每一个学生。使用电子书包后,所有学生都能清晰地看见老师所讲的要点,可以轻松实现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的个性化教学。这是以往的传统教育模式很难实现的。任何一项新生事物的产生都会有质疑声,都面临传承与创新,挑战和矛盾并存的问题。教育信息化不能因噎废食,相反,要与时俱进,扬长避短。笔者认为电子书包有利有弊,关键在于如何引导。

参考文献:

[1]郁晓华,祝智庭.电子书包作为云端个人学习环境的设计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2,(7):69-75.

[2]朱忆梅.电子书包引入课堂对教学产生的影响[J].CETE绿色装备,2011,(12):9-10.

[3]黎加厚.“电子书包”的遐想[J].远程教育杂志,2011,(4):111.

[4]王斌,朱守业,刘苗苗.电子书包发展中相关问题的探讨[J].电化教育研究,2011,(9):88-94.

[5]杜恩龙,安岩,陈静.电子书包推广面临的十大障碍[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1,(11):26-27.

第6篇

多年来,和平区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构建了“以学校教育为主导,以家庭教育为基础,以社区教育为依托”的开放型德育体系,将学校、家庭、社会教育融为一体,动员和组织全社会的力量积极参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初步形成了“目标一致、内容衔接、功能互补、关系和谐”的“三位一体”教育网络,形成了和平教育发展的显著特色。和平区于2001年年初在全市率先推出“百名教师进社区”的创新举措。从全区中小学校选派了百名优秀教师到各个社区居委会,专职从事社区德育工作。在实践中,社区教师受到社会各界特别是社区居民的欢迎,成为学生校外德育工作的组织者、家庭教育的指导者、未成年人的“知心朋友”。教育系统聘请基层派出所的优秀公安干警兼任中小学法制副校长,参与学校的法制教育和依法治理工作。全区成立了159所家长学校,覆盖所有中小学和社区,每年参加学习的家长约20余万人次。区内每所学校都成立了由在校学生家长代表组成的家长委员会,通报学校的重大事情,听取家长的意见建议。

和平区把实施高效教学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抓手,不断深化课程改革,紧紧围绕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这一重点问题和小学、初中学生多元评价这一难点问题开展专题研究,加大对学科高效教学实施途径、策略、方法及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研究的力度。要求教师“把激情带进课堂”“把兴趣带进课堂”“把微笑带进课堂”,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当堂教,当堂会,保目标,促落实,减负担”的可操作性原则,确保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在实践中,各学校探索形成了“教师候课制”“弹性作业制”“教学视导制”“流程管理制”“质量监控制”等课堂教学和管理制度,创设了教学能手引领课、教学能手指导课、师徒结对研究课、“点将课”、家长开放课、分学科抽签课、常态高效教学开放课等多种展示交流的平台。

为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区教育局相继制定一系列文件,提出了“减负”的“八项规定”和“八条措施”,校长、教师签署了减负协议书。制定了《和平区关于聚焦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指导意见》等文件,召开两届教学工作会议,推进常态课增效减负。区教育局中、小学科,区督导室、教研室联合下校视导,并组织教师观摩优质课、高效课,努力实现“增效减负”。

为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和平区深入开展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工作,区委宣传部、文明办、教育、文化、卫生、司法、团委、妇联、关工委等部门多方联动,于2010年6月建立了和平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中心紧紧围绕“治未病”的工作理念,坚持“中心引领辐射、资源共建共享、心育网络延伸、三位一体联动”的工作模式,探索形成了以中心为指导,纵向连接区、校两级,横向贯穿社区、家庭、社会资源单位的“三结合”网状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成为了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心家园”。

各学校将心育与德育相结合、个体咨询与团体辅导相结合、课堂指导和课外活动相结合,开展丰富多彩的心育活动。全区所有中学和部分小学开设了心理健康课,有的学校还针对现有心理健康教材的不足,开发了符合本校各年级学生心理特点的校本教材。注重心育学科渗透。各学校重视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人格品质、情感表露、人际关系等对学生心理发展的影响,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有机结合,在教师中推广“课堂语言评价集锦”,鼓励教师撰写心育学科渗透教学反思与个案,充分利用教案评比、青年教师展示课、骨干教师公开课等契机,深化“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学科教学”的思想。由于不同年级学生心理压力的来源不同、心理发展特点不同,大部分学校分年级制订了团体辅导方案,开展不同主题的团体心理辅导,如,小学一年级学生以“幼小衔接”为主,小学中年级、八年级及高二年级学生以学习策略、人际交往、情绪调控的辅导为主,还定期开展“新生适应”“职业规划”等发展性心理辅导。全区30所公办中小学、62个社区全部建立了心理咨询室,“心晴小屋”“阳光谈心房”“心灵驿站”等各具特色的心理咨询室,深受学生和家长的欢迎,实现了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100%全覆盖。

近年来,各学校心理兴趣小组、心理社团等学生心理自助组织先后成立,形成了一个连续性、大范围的互助团队,以他们为主体组织的活动在引导交往、树立自信、化解困惑等方面起着不可小视的作用,逐渐显现出学生在心育中的主力军作用。还有多所学校注重心育工作的实践性与实效性,不断创新心育工作方式,打造心育品牌活动,班级博客、心理剧、手语操、手指操、个性文化衫设计等特色活动纷纷涌现。

教育人“在线”――信息化引领现代化

随着电脑技术、信息科技的迅猛发展,信息时代对教育提出了崭新的要求,“在线”成为教育人新的职业状态,“在线”也拓宽了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沟通、对话、合作的时空。

和平教育的“减负高效”,离不开教育信息化的推动和辅助。2003年,和平区率先建立了教育城域网,基本覆盖全区各级各类学校。2007年,成立了独立法人单位的教育信息化职能部门,承担教育信息化规划、研究、建设、评价与管理等工作。2012年,区教育局投入巨资新建了近2000平方米的网络数据资源中心和视频演播中心,为义务教育学校添置计算机1846台,投影仪、实物展台380套,白板455块。区教育局信息中心拥有一支教育专业程序开发团队,自主设计开发了“学生成绩管理、幼儿园招生管理、特长生认定管理、人事招聘、教师业务水平考核管理、网络管理员在线研修”等多个系统,获得国家版权局权威认证。

为充分发挥信息时代教育的“在线”功能,和平区建设好教育门户网站。采用了“统一、分布使用、规范管理”的模式,建设包括“和平教育网、和平德育网、岳阳道小学三结合网”等50多个网站,形成了和平教育网站群。在全国教育门户网站评比中,共有12所学校的网站获得“全国百佳网站”“全国优秀网站”等荣誉称号。

教育信息化以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为特征,是提高教育管理水平和公共服务能力的有效手段,没有教育信息化就没有教育现代化。为此,和平区作了有益的尝试。一是完善设施。按照“顶层设计、统筹规划、集中运行、分布使用”的建设原则,构建网络体系,充分运用云计算和虚拟技术,建设天津市首个区县级数据资源中心,统一部署使用协同办公平台、视频点播系统和固定资产管理、人事管理、财务管理、党员管理、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教研校训通系统等,并按照《天津市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建设标准》,实现了“校校通、班班通、室室通”。二是助力“减负”。建立了学生学业成长分析系统,借助网络平台将教育相关的主体融入进来,利用系统提供的强大功能实现数据的深度挖掘,很好地解决了对教学质量的横向比较、纵向跟踪,实现了对教育资源的合理分配。教师可以精确地分析每个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学习轨迹,查找到增长点,并给予相应的帮助,这些使该系统成为“增效减负”的利器。三是改进教学。为进一步改变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效率,用好多媒体设备,促进信息技术与教学过程的融合,和平区加强对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培训,并将信息技术手段的使用率纳入学校教育信息化考核范围。在全员培训、大力普及、常态应用的基础上,探索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新模式。四是服务育人。不断探索新的育人途径,建设德育网站、班级博客,为师生融合、生生交流、家校互动、家长之间互助提供了便利条件。

第7篇

一、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改革

义务教育是我国各级各类教育的重中之重,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当务之急。近年来,我国义务教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也存在办学水平城乡差距偏大等问题。全面改善贫困地区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既是守住基本民生底线、推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正的有力措施,也是增强贫困地区发展后劲、缩小城乡和区域差距、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途径,关乎国家长远发展。《决定》明确提出,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实行公办学校标准化建设,促进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为贯彻落实三中全会精神,中央和地方都要加大投入,加强管理,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最大限度地向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倾斜,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

(一)统筹教学条件。城乡学校都要保障教室坚固、适用、通风,符合抗震、消防安全要求,自然采光、室内照明和黑板材料达到基本规范。按照学校规模和教育教学要求配备必要的教学仪器设备。让每个学生都有合格课桌椅,新配桌椅应可调节高度。配备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图书,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小学生均图书不低于15册,初中生均图书不低于25册。农村学校要根据地理条件和农村体育特点建设运动场地,配备体育设施,以加强学生的体育课教学和课外体育锻炼。

(二)统筹生活设施。城乡学校都应设置开水房或安装饮水设施,确保学生饮水安全便捷。厕所要足够,以1∶3设置男女蹲位为宜。学校要有围墙,设置必要的安全设施,保障师生安全。北方和高寒地区学校应有冬季取暖设施。农村寄宿制学校食堂或伙房须保持洁净卫生,满足学生就餐需要,让每名寄宿生都有1个床位。如条件允许,还应考虑在农村寄宿制学校设置浴室和医务室。

(三)统筹教师配置。统一城镇乡编制标准,抓好城乡教师队伍建设,以改革措施激励义务教育阶段校长教师在城乡间、学校间交流轮岗。“新人新办法老人老办法”,新聘教师可不再是“学校人”,而成为“系统人”。通过“特岗计划”等方式,完善农村教师补充机制。鼓励教师教育改革,为农村学校培养能承担多门学科教学任务的小学教师和“一专多能”的初中教师。为农村教师提供在职专业发展机会,保障其职称晋升比例不低于当地城区教师。还要通过地方实施、中央奖补方式,对贫困地区的乡、村学校和教学点教师给予生活补助。积极推进农村教师周转宿舍建设,努力改善农村教师生活条件。

(四)统筹学校布局。根据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人口变化预测、教育承载力,统筹布局区域内城乡学校。对需要保留的农村教学点要配备必要设施,满足其教学、生活基本需求。中心学校统筹教学点课程和教师安排。职称晋升和绩效工资分配向教学点专任教师倾斜。对学生规模不足100人的教学点按100人标准单独核定公用经费,按时足额拨付。

(五)统筹校额班额。城乡学校规模要科学合理,不搞巨型学校。大校额、大班额现象主要存在于县镇。为此,要超前谋划,综合施策,首先解决县镇66人以上的超大班额问题,继而逐步把义务教育班额控制在50人之内。可通过学区制、学校联盟、集团化办学等方式合理分流学生。采取新建、扩建、改建等措施,对县镇义务教育学校进行改造扩容。明确政府部门和开发商各自的义务,加强小区配套学校建设。

(六)统筹数字资源。改善城乡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通过信息化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稳步推进农村学校宽带网络、数字教育资源、网络学习空间建设,为村小学和教学点配置数字教育资源接收和播放设备。加强农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提升农村教育信息化水平,让农村地区师生也能便捷共享优质数字教育资源。

二、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改革

《决定》明确要求:“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试行学区制和九年一贯对口招生。”招生入学制度改革对于扭转当前一些地方存在的应试教育倾向、规范义务教育入学秩序、破解择校难题、维护教育公平很有必要。教育部将于近期印发做好小学升入初中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做好大城市小学升入初中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合理划定入学范围,有序确定入学对象,规范办理入学手续,全面实行阳光招生,真正落实《义务教育法》提出的免试就近入学的规定。对于大城市,要加强工作指导,抓住主城区、抓好热点学校、抓准关键环节、抓实重点时段,完善相关措施,确定规范入学的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责任人。

(一)合理划定入学范围。县区教育行政部门要根据适龄学生和学校分布、学校规模、公共交通状况等因素,按照就近入学原则为每一所初中学校合理划定招生范围,即实行单校划片。对于城市老城区等难以实行单校划片的,可为多所初中划定同一招生范围,即实行多校划片。片区划定后要相对稳定,调整时须审慎论证。

(二)合理确定入学对象。单校划片学校采用对口直升方式招生,让一所初中对口片区内所有小学毕业生入学。多校划片学校,由县区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组织小学毕业生登记信息,征求入学志愿。报名人数少于招生人数的初中,学生直接入学。报名人数超过招生人数的初中,以随机派位的方式确定学生。随机派位工作由县区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组织,邀请相关部门或家长代表参与。

(三)合理实行信息公开。小升初开始前,县区教育行政部门要通过多种形式主动向社会公开相关信息,推行阳光招生。本行政区域内小升初政策,初中学校划片范围、招生班级和人数、录取办法,经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的特长生招生信息,各类学校的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都应公开。小升初期间,县区教育行政部门要主动公布工作咨询、监督举报电话、接待部门地址、招生进展和结果等相关信息。

(四)合理制订配套措施。将不低于50%的优质高中招生指标合理分配到区域内初中,并完善指标分配和录取办法,充分发挥其对小升初的引导作用。县区教育行政部门确定特长生招生具体办法,并报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备案,逐步减少特长生招生学校和招生比例。

三、义务教育治理方式创新改革

《决定》提出,创新行政管理方式,推进科学的宏观调控,实施有效的政府治理;“深入推进管办评分离,扩大省级政府教育统筹权和学校办学自,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各地各校要深刻领会中央精神,精准把握时代机遇,不断创新治理与管理方式。

(一)创新学籍治理。我国已基本建成全国联网的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全国范围内学籍管理的无缝衔接和互联共享,这将显著提升义务教育治理能力。各地要制定学籍系统实施细则,抓好系统应用的培训,做好学籍系统数据和事业统计数据的对照、统筹使用等工作。以学生居民身份证号为基础,为每名学生建立全国唯一的电子学籍档案,一人一号,终身不变。各地、各校要对学生学籍注册、学籍档案管理、学籍异动、升级、毕业、成长记录等进行全程信息化管理,实现全国范围内学生流动情况的实时监控与管理。

(二)创新学区治理。一些地方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试行学区制模式,发挥优质学校在学区内引领带动作用,实现优质办学资源共享,整体提升学区内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为缓解义务教育热点难点问题发挥了积极作用。《决定》将试行学区制作为推进义务教育综合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教育部将加强对各地开展学区制工作的调研,总结提炼经验和做法,探索学区制管理的思路、方式和举措,研究提出推广学区制管理的指导性意见,促进公共教育资源在学区内均衡配置。各地要因地制宜,按照地理位置相对就近、办学水平大致均衡的原则,将初中和小学结合成片进行统筹管理,实行多校协同、资源整合、九年一贯的学区治理结构,实现学生在学区内对口直升。依托学区内初中和小学确定管理方式,制订明确的发展目标,实施有效衔接的中小学管理。推动学区内学校之间教师资源共享,教学资源共享,全面提升学区内教学管理、教师培训、学生活动、课堂改革、质量考核等教育教学工作水平。

(三)创新学校治理。深化教育治理机制改革,关键在于通过建立“管办评分离”制度,明确各级政府责任,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建设现代学校制度,推动学校管理规范化和制度化。坚持政校分开、管办分离,明确政府管理权限和职责,明确学校办学责任和权利。健全校务公开,发挥中小学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作用,不断完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健全中小学家长委员会,明确家长委员会职责,引导社区和有关专业人士参与学校管理和监督。学校要渐去行政级别,突出依法办学、民主办学、自主办学、社会监管。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全社会积极参与、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的良性格局。

(四)创新安全监管。《决定》提出,要深化安全生产管理体制改革,建立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和安全预防控制体系。保障广大中小学生生命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加强中小学安全工作,关键在于各地要树立“底线思维”,落实好安全监管的责任。加强人防、物防、技防,推进校园安全综合治理。落实校园“一岗双责”。推动落实地方政府、监护人的安全管理责任,切实降低交通、溺水事故发生率。落实《校车安全管理条例》,保障学生上下学乘车安全。

四、义务教育教学过程优化改革

《决定》明确提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标本兼治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当前,要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加强教学研究,提高教学效率,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一)优化课堂教学。好的课堂教学,是让学生在课堂上达到对知识的掌握。各地应开展优质教学比学赶帮活动,加强教师培训针对性,切实提升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强化教研工作,改革教研机制,创新教研方式,充分整合一线教师、教研员、专家学者力量,侧重教育教学行动研究,为学校和教师提供专业服务。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摆脱“填鸭式”教学、加班加点、机械重复的樊篱。

(二)优化学习负荷。适当的课业负担是必要的,过重的负担是有害的。对多数地方来讲,减负工作具有复杂性、艰巨性和长期性,必须标本兼治,综合施策,把过重的、不合理的、不必要的负担减下去,把时间、空间、健康还给学生。让学生睡眠充足、精力充沛,有时间参加科技、文艺、体育和社会实践活动,发展兴趣特长,享受幸福人生。教育部曾就《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两次公开征求意见,就是要倡导各地实施阳光入学、均衡编班、“零起点”教学、减少作业,就是要规范考试、等级评价、一科一辅、严禁违规补课、严加督导检查、让学生每天锻炼1小时。2014年教育部部署在全国开展义务教育学校“减负万里行・第2季”活动,对学生课业负担较重、群众反映强烈的省份进行督察巡视,推广一批轻负优质的先进地区和先进学校。还将开展小学生课业负担监测工作,对全国各地(市、州、盟)学生课业负担情况进行抽测并予公布。

五、义务教育随迁子女就学改革

《决定》提出:“创新人口管理,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有序放开中等城市落户限制,合理确定大城市落户条件,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户籍制度改革,对于下一阶段做好不同类型地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工作,保障其平等入学权利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要根据县镇、中小城市、大城市、特大城市等不同情况,对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分别提出工作要求,保障1400万义务教育阶段随迁子女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要依据《决定》精神,完善随迁子女就学的政策措施,县镇和中小城市要积极接收随迁子女就学;大城市要合理确定随迁子女入学条件,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融入城市生活;特大城市要结合城市发展规划、人口控制目标和教育承载能力,稳步有序地安排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就学。随迁子女特别集中的地方,在扩大公办学校容量的同时,应鼓励社会力量办学,或购买民办学校服务,满足随迁子女入学需求。

六、义务教育立德树人综合改革

《决定》明确提出:“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赋予立德树人以深刻理论内涵和全新时代特征,字里行间深深寄托着党中央对青少年一代的殷切期望,意义非常深远。

第8篇

一、实训的必要性

目前“用人唯学历”的模式正在悄悄被打破,“论能力用人”已是大势所趋,企业对会计人员实务操作能力和职业素养的要求越来越高。在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大背景下,尽管课堂上老师已向学生传授了实务操作的方法,但由于课时的限制,再加上学生接受能力的差异性,系统的操作技巧只能通过专门的集中实训才能得以充分理解。与此同时,相关理论知识也得到了进一步地巩固。由此可见,基础会计实训课程的开设必不可少。

二、实训中若干问题探讨

(一)实训操作技能技巧

基础会计实训课程的任务一般是对给定企业某一个会计期间的经济业务进行基本完整的账务处理,从建账到填制凭证、登账、编制会计报表(一般只要求编制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等。由于是初次实训,不太熟悉整个会计工作流程,因此有必要向学生介绍实训相关要求,包括实训任务、实训流程、实训注意事项等,对实训过程中的一些操作技巧也应适时地进行讲授。

1.填制会计凭证和开设T形账应当同时进行填制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开设并登记T形账是实训任务中三个子任务,这也是最艰巨,最重要的耗时最长的一个实训任务,对后面实训任务的顺利完成与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为减少重复性工作,这三个子任务应当同时进行,即一边填制原始凭证,一边编制记账凭证(之前可在草稿纸上进行分录的编写),同时开设并登记相应的T形账。T形账实际是账簿的一个底稿,在登记时尽可能的详细,各总账账户的明细科目都可以在T形账里进行标注,能为后面的账簿的登记减少大量的工作量。

2.正确使用划线更正法划线更正法是更正错账的一种方法,是用划红线注销错误记录,然后在错误记录上方写上正确记录的方法。在填制记账凭证、编制试算平衡表、编制资产负债表时学生往往机械化地使用该方法。在实训中一定要让学生理解,这种方法的适用范围仅限于凭证完全正确,但登账时不慎发生笔误所致,其他类型错误如记账凭证错,试算平衡表发生错误等,都不适用该方法,只能撕掉重新填写。另外,划线是划单红线,写字是写蓝字(广义的概念,即蓝字或黑字)。之后还应该在更正处盖章,这一步在实训过程一定不能省略,否则可能导致毕业生产生错觉。3.规范结账方法《基础会计工作规范》对结账的方法描述抽象、笼统,具体到不同性质的账户结账方法是有所不同的。

(1)月末结账时一般需要合计各账户的本期发生额,结出余额,在“本月合计”上下各划通栏红单线。为减少工作量,对于收付款业务较少的企业的日记账不必每日合计。

(2)对于采用多栏式明细账进行登记的费用、成本、收入类等账户,以及本月仅有一笔发生额的账户,在月末结账时,只需在最后划一通栏红单线即可,不必另行合计。

(3)对于本月没有发生额的账户,无需结账。

(二)选择合适的实训教程

实训教程的选择是否合适,直接影响基础会计实训效果。实训教材应当选择具体单位的完全仿真的典型经济业务,减少重复性业务。经济业务应以原始凭证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而不是文字性的陈述,并要注重会计凭证的填制与审核。由于基础会计实训是会计专业学生的第一次实训,专业知识面窄,故实训教程的选择不宜太难,业务的繁杂也尽量与基础会计理论知识紧密衔接,让学生基本能独立完成所有业务的处理,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三)充分发挥团队合作的作用

作为教师,应当给学生营造轻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愉快地学习,进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实践证明,基础会计实训可以采用分组讨论、团队合作的方式进行,这种方式非常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能让学生比较顺利地完成实训任务。虽然在众多高职院校的日常教学中一直是采用这种方式教学,却因诸多原因,如教学场地限制,学生基础和学习积极程度的差异等,导致小组讨论、团队合作常常流于形式。实训期间,让学生面对面围坐一团的完成任务的形式被赋予了更深刻的含义,同学间的鼓励与帮助,督促与协作,让很多平时不主动学,不主动问,甚至平时独来独往的学生都能渐渐进入学习状态,融入小组甚至班级集体。笔者有学生曾在实训总结中写道“:基础会计手工实训任务是异常繁重的,但团队合作方式却能让我轻松地应对一大堆的实训材料和庞杂的数字,愉悦地、顺利地完成实训任务”。可见团队合作魅力无穷,尤其是在实训期间,它的作用也发挥到了极致。

(四)形成多样的评价与考核方式

实训是在相对宽松自由的环境下进行的,一般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完成相应的任务即可,这对于平时学习自律性较强的学生而言没有挑战,可对于自觉性较差的学生来说,宽松的环境滋长了他们的惰性,认为在学习小组中我不会的话总有人会,遇难题不愿意花时间去解决,甚至等别的同学的任务完成后一抄了事,因此,建立有效、合理、公平的考核与评价方式十分重要。平时不仅要求各组组长对组员的出勤进行登记,还要对组员完成任务的积极性、有效性进行考核,在实训结束时,组长必须将本组组员的实训成绩分为优秀、良好、中等、合格、不合格五个等级,以此作为实训总评成绩的重要依据。老师也要多督促,多指导,对每一个学生的表现都要做到心中有底。最后一关也是最有震慑性的———抽考:按每组人数的50%~60%的比例抽取部分学生回答1~2道与实训相关的题(以会计分录为主),答对与否作为期评的关键性考核指标,正如学生自己得出的结论“抄也要抄懂”。

(五)以实训日记为载体,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

实训日记要求学生记录每天的实训内容,实训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及解决方法、实训收获等,它没有固定格式要求,是一个相对可以自由发挥的、不拘一格的作业。此时老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个载体,要求学生如实记录每一天的实训生活,并在次日对学生提交的实习日记进行详细的批阅,为学生答疑解惑,给学生打气加油,要求他们对每一个任务都要抱着不放弃的决心去完成,让他们懂得有付出就会有回报的道理。你会发现之后学生写的日记可能会囊括学习、生活、社交等方方面面,也会乐意与你分享他(她)的所见所想所感,通过这种方式,不仅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也能让你及时发现学生思想上存在的一些问题。

第9篇

——万载县第二小学教学视导工作汇报

又是一个秋天,对于万载二小来说,这个秋天令人难忘,在县委县政府的关怀与重视下,我们终于盼到了万载二小旧貌换新颜的日子。搬进新校园,我们心潮澎湃,更深感压力重大。全新的校园,现代化的教学设备,给万载二小全体师生提供了一个现代化的舒适教学环境。学校将把“建设标准校园,强化教学管理,培育现代学生”作为工作准绳,借“江西省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的光荣称号为动力,沿着“以德立校、质量强校、管理赢校、科研兴校”的发展之路勇往直前。学校一贯坚持“围绕一个中心,锤炼两支队伍,狠抓三条专线”的工作思路,认真开展工作,具体工作如下:

一、围绕一个中心——以教育教学工作为中心。

学校工作始终是以教育教学工作为中心,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声誉,而我们万载二小一直以来就以领先的教育教学质量闻名于万载小学界。如今我们搬进了新校园,抓好教学工作,使我们教育教学工作再创佳绩是我们新学年的奋斗目标。

1、严格执行教学计划,确保良好的教学秩序。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决不允许有随意增减课时现象的发生,教师如有特殊事请假,要由教导处调课安排,否则视为旷课。

2、建立了年级组长蹲点制。学校校长、中层干部深入到教师中,深入到课堂上,了解教学,指导教学,帮助教师及时解决教学存在的问题,对教学各环节认真督促落实。

3、学校分三个教研组每周对教师集体备课进行检查。

4、每月进行一次教学常规全面检查。检查项目包括:备课、教学反思、作业、批改记录、单元测试、质量分析、听评课。发现问题,由年级组长及时反馈相关老师,要求其及时纠正不足,作出改进。每次检查后教导处将检查结果在当周例会上予以反馈通报。

5、重视毕业班教学管理。为了有条不紊的地开展好毕业班的各项工作,首先我们采取“两线一组”分工负责制。两线是教育、教学两条线,一组指毕业班领导小组。政宣处和毕业班班主任组成思想工作一条线,另一条线由教导处、学校领导和任课教师共同负责教学管理工作。定期召开工作会,分析学生思想动态和学习情况,交流教学工作,制定补差补缺措施。

6、把教研活动落到实处。我校由教研组长专门制定了教研工作计划安排表,把每项工作计划落实到人。进一步落实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的工作职能,加强对教研组的管理,严格按照计划完成各项教研任务,确保教学改革稳步进行。各教研组长认真组织教研组开展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

7、教师进行课题研究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我校的课题研究近几年来有些滞后。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2011年里我校有两个国家级课题同时立项,分别是由语文教研组长田小玲老师负责的《在网络环境下小学作文教学的优越性探究》和丁琼莹校长负责的《基于网络环境下教育资源在小学数学实践活动中的有效性研究》 ,通过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努力,这两个课题均于2012年10月同时结题,为促进我校教育教学研究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学校里的教研氛围浓了,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正在逐步提高。

二、锤炼两支队伍——班子队伍与教师队伍。

1、锤炼领导班子的凝聚力

领导班子是学校管理的具体执行者,是学校各项工作的主心骨和领头羊。班子战斗力的强弱,直接决定着一个学校的发展情况。一支尽职尽责,锐意进取,品德高尚的管理队伍,可以将一个学校打理得井井有条,发展得生机勃勃;一支拖拉懒散,勾心斗角,四分五裂的领导队伍,也完全可以将一个学校弄得乌烟瘴气,杂乱无章。

(1)每周五上午班子成员召开例会,安排一周工作,各分管领导相互协作,分工明确,各司其职。

(2)坚持年级组长负责制,学校领导深入到教师中,深入到课堂上,了解教学,指导教学,帮助教师及时解决教学存在的问题,对教学各环节认真督促落实。

(3)班子成员为大家带好头,领导干部率先垂范。

2、锤炼教师队伍的战斗力

我们学校既是一所百年老校,又是一所全新的现代化学校,我们认识到,教师底蕴不足,抑制学校发展。面对当前激烈的竞争,提高教师素质,优化教师团队迫在眉急。教师要相互协作,共同提高教学质量,努力使我们的团队在不久的将来成为优秀的集体,具有极强的战斗力。

(1)学校创建了一个“万载二小教师群”,全校教师都加入到了群里。大大方便了教师在课余时间交流教学中遇到的困惑和学校工作的布置传达,提高了工作效率。

(2)每周分语文、数学和综合教研组安排固定时间进行集体备课和公开课等教研活动。星期二上午第一节课为语文组集体备课时间,星期三上午第一节课为数学组和综合组的集体备课时间,周四上午一二节课为语文组的教研活动时间,周五上午一二节课为数学综合组的教研活动时间。我校的集体备课分年级由各年级的备课组长组织,教研活动由教研组长负责组织本教研组全体成员参加。老师们在听、评课活动中提高了专业技能。

(3)学校拿出一定资金为教师们征订了一些业务书籍,并购买了“博达助教通”等相关教学软件,拓宽了教师视野,丰富了教师的教学资源,从而提高了教师的业务水平。

(4)尽学校的能力,积极组织教师参加上级行政部门组织的各种形式的培训、学习活动,学校也常组织教师进行培训学习,聘请专业老师及发挥本校教师之长进行新教师培训及教师业务能力培训等,特别是本学期搬入新学校,这些现代信息技术设备的应用显得更重要,很多老师对这些设备的运用及上课技能等方面都有待培训提高。

(5)积极开展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和教师的教学比武活动,努力开发校本课程。我们积极配合上级的工作安排,及时开展了安全教育、法制教育等综合实践专题教育活动,并经常组织开展说课,上课和教学资源评比等活动,校本课程的开发收到实效。

(6)教育技术装备工作上新台阶,随着“班班通”设备进入每一个教室,极大提高了学校教育现代化、信息化水平。

三、狠抓三条专线——安全、政宣和后勤。

1、安全是学校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前提。

保证全校师生的安全,是开展一切学校工作的前提,安全教育始终是学校工作的头等大事。做好学校安全工作既是学校的基本责任,也是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民应尽的义务。因此,要从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出发,牢固树立学校安全重于泰山、稳定压倒一切的思想,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从讲政治的高度,把维护学校安全和稳定放到重要位置。

(1)强化责任意识,把安全责任落实到人。安全责任重于泰山,要抓好学校安全工作,靠安全副校长一个人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只有做到强化责任意识,把安全责任落实到人,这样才能把安全工作不流于形式。首先,我们通过层层签订安全责任状,把责任落实下去,学校与老师签,班主任与学生签,学校与家长签等。通过安全责任状的签订,提高全校师生乃至家长的责任意识,把安全工作落实到位。其次,加强学校保安及门卫管理,落实门卫、保安职责,保证学生在校及出入校园安全。

(2)加强安全教育,把安全教育工作当作日常工作抓严抓实。安全无小事,事事得上心。而作为小学生,提高孩子们的安全意识也是预防安全事故发生的重要手段。学校计划在本学期对孩子的安全教育大作文章。虽然现在我们是全新的学校,安全隐患相对减小了很多,但因有些校建工程现在还未完工,校园内还存在多个施工之处。所以教学生远离危险,保证学生安全显得非常重要。我们将利用安全与健康教育课,每周一的晨会等时间加强学生安全教育。另外根据我校学校的惯例,开学初每位教师第一堂课都是安全教育课。

(3)强化值日、值周职责,经常进行安全隐患排查。从本学期开始,学校计划安排一名行政值周,每天安排两名教师值日。通过值日、值周教师加强学校各项管理工作,安全工作也是作为行政值周和教师值日职责范围内的一项重要工作。相信通过全体老师的共同努力,定能杜绝任何安全事故的发生。

2、政宣是学校教学工作开展的保证及窗口。

(1)加强学生德育是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常说“育人先育德”抓好学校德育工作,培训品德高尚的学生是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份,而且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工作。学校政宣工作由周明萍副校长负责,下设少先队大队部专管学生的德育教育。充分发挥少先队的德育主阵地的作用,开展以活动为主题的学生自主管理系列活动,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积极性。学校成立卫生监督岗,少先队值日等,设立学生值日,让学生实行自主管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全体学生真正动起来,发挥阵地教育应有的作用。另外,认真落实学校常规管理办法,发挥值周教师的作用,从检查劝导的角度堵住不文明行为,巩固养成教育成果。本学期继续发挥值周教师的重要职能,定时反馈,及时劝导违纪学生,引导修正不良行为。值周教师要严格管理,提高管理质量,建立我校严格的养成教育秩序,使之成为我校的特色。

(2)宜传工作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对外的窗口。做好学校宣传工作,加大宣传力度,让学校的教育成果与社会共享。学校将在本学期一如既往的鼓励教师撰写新闻稿件,政宣处周明萍副校长作出新闻稿件撰写的方案和计划,要求老师按计划及时报道学校各方面的工作。同时把稿件的发表情况作为教师评优考核的一个方面。

3、后勤是学校教学工作的有力保障。

新校园给了我们一个清新舒适的生活工作环境,但同时也给后勤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压力,校园大了,学校财产多了,给管理上也自然带来了许多的问题。于是如何做好后勤管理工作成为了学校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我们计划在进一步完善学校管理制度的前提下做好以下工作:

(1)进一步完善校产管理制度,确保不出现校产人为损坏。

(2)加强用水用电管理,杜绝浪费来节约学校开支,尽量把学校经费用到点子上。

(3)创建高品位的校园文化,营造“清雅”文化氛围。

(4)加强财务管理,确保依法使用教育经费。

在新校园里,我们将秉承“传承国学经典 发展现代教育”的办学理念,围绕“打造一流学校 建设书香校园 传承经典诵读”这一总体发展目标,以全面发展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工作重心,以“雅正善导 厚德树人”为师风深化管理,规范教师教学行为;以“乐学善思 清心雅性”为学风,努力建设标准化校园,强化教学管理,促进学生学业提高和全面发展,培育现代化学生,使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迈进一个新的台阶。我们充分相信,在新校园新环境的熏陶下,我们将用激情点然新希望,朝着高标准、高要求不断奋进。

 

 

第10篇

一、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创新人才

我校领导班子配备齐全,分工明确。班子成员能自觉地依法治校,按章办事,制定了校政清廉十条规定,对教职工的工资福利等政策落实到位,多方为教职工想,全校团结协作,工作扎实。校领导非常注重校际交流,XX年11月,“四省四校联谊会”在武夷山一中召开,交流教学和管理的先进经验,探讨有关教改问题。学校领导着力提高自身素质。XX年,我校的李衍润校长,谢建亮副校长、江先忠副校长等三个家庭被武夷山市宣传部、新华书店联合授予“书香之家”的称号,江先忠副校长的家庭还被南平市政府评为“文化之家”。学校行政领导成员多人次受上级有关部门的表彰。

学校重视学习和宣传教育法规,组织教师学习《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同志《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积极推进教育改革。在“以德治国”,“诚信为本”的大环境下,我校也把“以德治校”作为指导思想,组织教师学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始终贯穿“一个核心、二个重点、三个关键”这条主线。

一个核心即德育为核心。学校始终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德育工作机构健全,制度完善,基本上形成了以“家庭—学校—社会”的横向、以“政教处—年段—教师”为纵向的德育工作网络。开好“主题班会课”,结合时事政治,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在学科中渗透德育内容,学习贯彻“三个代表”精神,与时俱进,开拓时取,培养“四有”新人。认真学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把学习与具体的活动结合起来,寓教于乐,师生受益匪浅。积极做好学习与家庭、社会的联系,每年级都设立“家长委员会”,建起“家校联系卡”,教师经常家访,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及时解决困难。主动参与社区共建,共同帮助教育下一代。德育教育途径广泛,师生的身心得到健康成长。

教师能按公民道德基本规范20字严格要求自己,领会“道德”、“诚信”、“礼仪”内涵,时时处处以身作责,做学生的表率。教师爱岗敬业,求真务实。有美好的道德情操。每学年初对班主任进行上岗培训,加强师德师风教育,涌现出许多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教师以德育人,注重用良好的品德、高尚的情操感染学生。师生之间以礼相待,坦城相见,建立真正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学生入学后有一周“学前教育”,学习“中学生守则”、学习“中学生在校一日常规”,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在公共场合注重“礼节”、“礼仪”、遵守公共道德,向不文明行为告别,讲卫生,有爱心,多次到老区、贫困区开展“手拉手、献爱心”活动,扶贫济困,献爱心活动蔚然成风。在教学活动中强调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情感教育,要求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共处,努力提高自己的情商水平。广泛开展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及劳动与技术教育等活动,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XX年,我校在去年的基础上继续创建“绿色学校”,以“环境委员会”为核心,大力宣传,大力帮教,发展了一大批骨干教师。召开了全校班主任参加的“环保知识培训班”,让班主任们懂得了许多环保知识并增强了他们环保的意识,以便于在班会课上对学生进行宣传教育。对生物、地理、化学、物理等学科的老师,学校采取了以教研组为单位,分期分批地学习培训,主要是让他们根据学科特点,在日常教学中把教学和环保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学习中让学生不间断地获得环保知识,逐步提高环保意识。

我校还成立了“环境监察委员会”,加强监督管理工作,期初有计划,期末有总结,定期召开专题会议,随时随地对发生的有关环保的事件及时发现,及时解决,按计划逐步开展教育工作。

学校重视安全教育,每学期有安全教育、安全防范的工作计划。邀请公安、交警、司法部门领导来校做“法制报告会”,经常组织开展“法律知识竞赛”和“法制征文比赛”,组织学生参观各种法律宣传画展,参加社区安全教育活动,听报告、看演出等。提高师生法律意识,做知法、懂法、守法的好公民。学校与上级部门签订安全责任状,学校与处室、年段签订“安全责任状”。健全安全工作网络,机构完善、责任明确,突出安全教育的重中之重。每学年有安全工作计划、防范措施,有创安综合治理工作总结。校园保卫措施有力,保卫科、学生安全值周等全天候有人值班。加强警民共建校园安全小区,安全工作体现纵到底,横到边。学校近两年无安全责任事故,无刑事案件。

二个重点即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重点。学校教学实施因材施教,加强个别辅导,使差生能“吃得了”,好生能“吃得饱”,对有个性的学生开展特色教育,使他们个性得到发展;通过开展“五小”和“竞赛”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平时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脱颖而出,在各种活动取得好成绩。

学校积极参与社区举办的各项活动,如“广场文艺汇演”、“歌颂建党十八周年大合唱”等。学校每学期都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如:“辩论赛”、“诗歌朗诵会”、“象棋赛”、“篮球赛”、“小品”等。99年、XX元旦成功地举办两届校园艺术节。每学年举办一次“田径运动会”,鼓励学生踊跃参加市科技活动,并获得各项奖励。各项活动师生参与面广、德益深,培养了合格并有特长的新一代学生。

加强社会实践教育,培养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每学年有社会实践活动计划、内容,有工作总结,有社会实践基地,如:老区大安、坑口;学校农场、印刷厂;旅游区星村竹筏公司、三姑度假区;东溪水库、自来水厂等。还成功地与上海——极地科普馆结对子,建立社会实践基地。学生在参加社会实践、社区建设活动中献力献策,赢得广泛好评。

三个关键即抓住课程改革、课堂教学方法改革与评估手段的改革这三个关键。学校教研室组织各教研组和全体教师积极开展教学试验和科研活动,特别是在确定为课改实验基地以后,在全校范围内掀起课程改革的热潮,先后组织老师参加了各种形式的课改实验培训。教研室在加强常规管理的同时,开展了研究性学习活动,双语教学尝试,青年教师岗位练兵(赛课)。为使课改工作落到实处,学校还确定了课改总课题,教研组有分课题,备课组子课题,形成课题研究网络,教研室还充分利用一中的优势对全市的教学、教研、课改发挥指导和服务作用。参与组织全市的教研活动,送教下乡(中考复习指导、命题),教学科研取得显着成效。

学校、教师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首先学校对教师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进行检查、培训,并组织各种形式的竞赛活动(如赛课、说课),并在大市开展的各项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在此基础上,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得以落到实处,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我校在信息技术课和多媒体硬、软件建设方面,已达到一个较高水平,有专门的分管领导,专业的管理人员,专职的信息教师,广泛开办信息技术课,对全校教师多次组织课件制作及使用多媒体设备培训,大部分教师都能独立制作课件并熟练使用多媒体教室,变革了传统教学模式和学习方法,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益。在各种赛课、说课、公开课及平时的教学活动中,较好地实现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目前我校电脑在各楼内都已建成局域网,并且都已连上电信宽带网,且先后购买了“国之源”,“腾图资源库”、“腾图校园网管理软件”、“csc教学软件”等,“三建”工作不断得到加强和完善,为广大师生学习电脑,上网学习和交流创造了条件,许多教师和学生在各级各类的课件制作和网页设计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能严格按省课程计划开设课程,做到该开设的课程一定开,不该开设的课程不开;各学科严格按计划开课,有具体、科学和切实可行的课程计划。认真执行“减负”规定,学校有“减负”工作计划和通知,并对“减负”工作作出总结,使“减负”工作落到实处。学校不以考试成绩或升学率作为奖励师生的唯一标准,XX开始设立的“英才奖教奖学金”人多角度、多方面地全面评价奖励师生。

教学全过程体现“面向全全学生”和“全面发展”的“两全”方针,坚持“少了一个都是失职”、“留下一个都是失败”的教育管理观念,不放弃一个学生,《福建日报》刊登了题为《没有写进校史的感人篇章》对我校的这一作法作了客观的报道。

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校中考仍稳居武夷山市首位;高考成绩一年一个台阶,取得了巨大的进步。XX年上重点线68人、本科线93人、省专线上合计355人;今年我校上重点线91人、本科线293人、专科上线人数保计605人,大大缩小了与大县市的距离,为武夷山市本科上线率及万人比首次进入南平市前三名立下汗马功劳,XX年会考也取得丰硕的成果,这一切都表明了我校教育教学质量有了质的飞跃。

二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美化育人环境

学校重视设施建设,普通教室,专用教室、图书馆、阅览室、行政办公室、生活用房均达一类学校标准。专用教室齐全,配有一个语音室、两个电脑室,一个多媒体教室,一个教师电子备课室,另有专用音乐室、美术室。新落成的图书馆综合楼,集图书阅览室、行政办公室、学术报告厅、天文台为一体。德育常规硬件配置完善,学校十分重视校园环境建设,对绿化、美化、净化校园环境敢于大手笔、大动作。1996年投入资金6万元余元,开辟园林绿化小区,新植草皮2444平方米。1997年投资30万元,重新装修实验楼。98-99学年学校在经费十分紧张情况下,再挤出40万元在逸夫楼北楼西侧扩建六间教室,并扩大了电化教学专用场所。1999年再投入12万元,重新盖两间垃圾屋,并将操场边旱厕改为水厕。XX-XX年,投资500多万元兴建图书综合楼。投资3.2万元进行楼前广场绿化,投资3万元搭建师生自行车车棚。希望公园绿化面积4093.6平方米,全校绿化面积 18453.6平方米。XX年,学校以60周年校庆为契机,大力整治校园环境,投资21.6万元对学生宿舍、食堂、逸夫楼、实验楼进行修缮整理,并投入11万元重建一个多功能语音室,并计划在校内建成计算机网络系统。

图书馆、阅览室、资料室设施配套完善,能订购有益于教学的图书和资料,能充分发挥现有图书、资料的作用;各馆、室开放时间合理、充足,做到为广大师生服务;有配合教学和各项任务开发有效有益的读书活动室,使广大师生不断扩大知识面,增长知识。

三、汇集四方校友,举行60周年校庆

第11篇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和领导者。班主任是在教育活动中行使管理和育人职责的。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2020小学数学教师线上教学工作计划范本精选,希望大家喜欢!

2020小学数学教师线上教学工作计划(一)

当前,小学数学教学正处在一个大的变革之中,作为教师,我们要努力探讨如何在数学教学中进行教学质量的提升和差生的转化工作。为了全面激发三(4)、三(5)班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培优补差使学生认真对待学习,发展智力,实行以点带面,全面提高,因此,特制订有关的数学教学计划。

一、情况分析

三(4)、三(5)两个班共有学生104人,每班都有52人。从两班学生的学习情况、知识技能掌握情况以及日常行为规范情况来看,大部分同学学习积极性高,学习目的明确,上课能够比较认真听讲。但同时,仍然有大部分学生学习不够认真,对数学课的学习兴趣不浓厚、动手能力不强,纪律生活方面比较懒散,自我控制力不强,经常出现上课讲小话、搞小动作、不做作业等现象,特别是班干部不能起到很好的模范作用,自我要求不严格。两个班学生在上学期二年级期末考试中,数学成绩都是比较差,其中三(5)班的差生落后面大,有4名学生的数学成绩仅仅及格,优生很少,全班的数学三率综合值居全级倒数最后一名。

二、工作目标

1、加强常规教学的管理,努力提高学生学习成绩。

2、做好差生辅导的工作,尽量减少学生落后层次。

三、具体措施

1、狠抓班风、学风的管理,为提高教学质量保驾护航。

①注重发挥班干部的带头作用,促进浓厚学风的形成。平时经常教育学生要有明确的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遵守学习纪律,指导学生选择好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成绩。

②让每位同学都成为班风、学风建设的主人。尽早和每位学生促膝谈心,仔细观察他们的言行及对人、处事的态度,特别注意了解他们平坦喜欢哪些活动,结交什么朋友,从而掌握他们的思想、情绪及心理特点,对症下药;公平对待每位学生,在某些方面给予“偏爱”,如上课多注意他们、多提问他们,多加鼓励,树立信心,为他们创设成功的机会。

2、规范课堂教学,全面提升教学质量。

①认真备课,努力上好每节课。集体备课的时候,细心分析好每个单元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方法和作业布置等内容,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②课堂上,坚持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作为出发点,力求课上“四让”:课本让学生读,问题让学生议,思路让学生讲,小结让学生作,同时实施“三讲五给”:讲重点、难点、方法;给学生动脑想、动眼看、动耳听、动口讲,动手做,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的全过程。

③努力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让学生偿试成功。

(1)培养一看、二想、三算、四演的习惯。计算时,要求学生看清题目中的数字和符号,再想一想用什么方法或简便方法以及计算时应注意什么,先算什么,后算什么等,进行计算后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2)养成口算和估算的习惯。对于一些比较简单的计算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口算,以提高计算的速度,可以通过口算训练、口算比赛等途径提高口算能力。同时也要重视学生的估算习惯和能力的培养。④细心批改,当面辅导,多做多练。在批改作业时,对差等生的作业,实行面批,及时了解存在的问题,给予纠正指导;对于优、中等生,实行抽查检查或互相批改,鼓励学生解题多样化,寻找巧妙新颖的思路,及时向全班进行交流。

3、耐心辅导差生,尽量减少差生落后。

①加强思想教育,培养激发差生的学习动力。在教学中应结合所学内容向学生进行理想教育,介绍优秀学生学习的事迹,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激发他们为将来而学好数学的热情。

②降低要求,减轻作业负担,帮助差生掌握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以课本为主,不搞偏题、怪题,平时多做多练,通过增加基础训练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同时结合学生能力,拉开档次,不搞一刀切,注意引导学生发现解题规律,掌握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

2020小学数学教师线上教学工作计划(二)

新的一学期开始了,为了不断提升自己的精神追求,增强职业道德,掌握教育规律,拓展学科知识,强化专业技能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过程。根据实际情况我拟定以下个人工作计划:

一、加强学习,提高认识

读书学习——注重个人素质的培养,不贪名利,切实提高自身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力求为学生创造最好的教育。用教育理论武装自己,为了自己的教育教学此文斐斐课件园尽快的提高,读书是一种至关重要的途径,所以我在本学期要坚持读有关教育的书籍.,如:《师生沟通的艺术》,《教学策略》,《教育新理念》,《课堂管理的策略》。除了读有关教学的书籍外,我还要不断去读其它的书籍,来武装自己的思想

二、以身立教,为人师表

师德——教师职业作为一种以人育人的职业。教师的思想、行为、作风、仪表、气质随时都感染和影响着学生。因此,教师必须 “美其德,慎其行”,不能出现一点疏漏。加强自我管理——作为一名教师,我要时刻提醒自己,我服务的对象是很多的孩子,不能以自己的利益去牺牲孩子们的利益。本学期,我将严格遵守劳动纪律,不迟到,不早退,不随便串课要课。在工作中,时刻注意自己的形象,穿戴整洁、朴素、大方,举止文雅,带头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及公益劳动,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同时,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树立起自己在学生中的威信及良好的教师形象。

三、潜心教研,提高素质

教育教学离不开教学研究,为了提高自己的教学,我要积极向同伴学习,多走进同组教师和优秀教师的课堂,并积极完成每周的教研,把握组内开展的各种学习机会,向同组教师学习.在同伴互助的基础上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 尝试课堂创新,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教,学生学,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而且不能充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在本学期中,我将运用多种灵活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对教材要认真分析,认真设计每一节课,并及时对每节课进行反思,认真分析课堂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进行反思记录.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来吸引学生,使学生喜欢自己的课,并能在自己的课堂上得到发展,能满足学生成长和走上社会的实际需要,有足够的实践性教学环节。

四、关爱学生,无私奉献

本学期,我担任三年级数学教学工作。在工作中,要注意转变观念,端正思想,尊重学生的人格,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在今后的教育和教学工作中,我对学生要本着关心爱护与严格要求的原则,不偏袒好学生,更不歧视差学生,要爱得有方,严得有度,特别是对后进生,决不讽刺挖苦他们,更不体罚和变相体罚他们,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为他们创造展示自我的机会,帮助学生树立信心,矫正不良的行为习惯。在工作中要有“四心“,即爱心、耐心、信心、恒心,以自己对学生的一片热爱和对教育事业的一片赤诚,坚持不懈的做好本职工作,不惜时间,不计报酬。做好对学生的家访工作,尤其是对后进生要逐一进行家访,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帮助父母重新认识自己的孩子,找到孩子真正的致差的原因,变革教育方法,并有意识地诱导家长反省自己的失误,认识孩子的发展变化,变盲目配合为协作教育。

总之,我会从自我做起,维护人民教师的良好形象,严肃认真、全心全意地做好本职工作,以良好的师德回报社会。

2020小学数学教师线上教学工作计划(三)

当前教学教革的中心课题和主攻方向,就是要向每个学生负责,尽一切可能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要做到这一点,教研工作是关键。故本学期组织数学老师认真讨论并结合中心学校,县教研室的会议精神,联系实际,拟定出本学期的教研工作计划。

一、工作宗旨

主要是围绕素质教育,加强教学研究,探讨新课改,引入新课改信息,总结教学经验,增强学生自学能力,开阔其视野,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二、具体措施

1、本教研组在学校的直接领导下开展工作,主要任务是组织教师学习新课程,制定研究方案,开展教研活动,帮助教师提高业务水平。

2、组织教师学习新理念以及外地的先进教学经验,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3、每周五下午开展信息交流活动,主要探讨教学心得、反思。如“这个难点应当采用什么方法突破比较适当”、“怎样使学生在学习计算时联想到日常生活中的事联系在一起”、“怎样提高学生对应用题的解题能力”等要求每一位数学老师各抒己见,大家共同定出比较好的做法、方法,然后拟成有条理的书面记录。

4、为了摸索课改教学规律,探讨教学新方法,新经验,更好推动我校的教学改革。经组里讨论,拟定吉训满老师在第6周上一年级数学示范课,要求人人听课,认真做记录。本人要做好教学反思,以便今后改正。

5、开展“说课”活动,说课内容由教师自拟说课后,评出最好的教师给予奖励。

6、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要求各年级数学老师写好每一节课的教案,做好教学反思,真正向四十分钟要质量。

7、举行数学各年级争“口算”的测试竞赛。

8、每人每周至少听一节课,第五周上一节公开课,教师要认真做好记录并评课。

9、在条件允许下,建议各年级老师到课改教学做得好的学校听课、取经。

2020小学数学教师线上教学工作计划(四)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五年级二班现有学生26人。大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比较高,能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获取知识,抽象思维能力也有了一定的发展,基础知识掌握比较牢固,有一定的学习数学的能力。在课堂上大部分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具有一定的观察、分析、自学、表达、操作、与人合作等一般能力,在小组合作中,同学之间会交流合作,但自主探讨能力不高。也有一部分的学生基础知识差,上课不认真听讲,不能独立完成学习任务,需要老师督促并辅导。还有一部分比较认真但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只能掌握一些基础知识,稍稍拐个弯就不知所措。本学期重点还是抓好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教学,在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创设愉快情境教学,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进入最佳学习的动态。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让每一位学生都在数学学习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二、教材分析

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因数与倍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因数与倍数,在前面学习整数及其四则运算的基础上教学初等数论的一些基础知识,包括因数和倍数的意义,2、5、3的倍数的特征,质数和合数。教材在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教学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分数的加法、减法,结合约分教学最大公因数,结合通分教学最小公倍数。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观察物体、图形的变换、长方体和正方体三个单元。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认识图形的轴对称和旋转变换;探索并体会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图形之间的关系,及图形之间的转化,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及表面积公式,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学习有关单式和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知识。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分数的加法和减法、长方体和正方体两个单元,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向学生渗透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综合应用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会进行整数、小数的互化,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

2、掌握因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奇数和偶数等概念,以及2、3、5的倍数的特征;会求100以内的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3、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会解决有关分数加、减法的简单实际问题。

4、知道体积和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有关体积和容积单位的实际意义。

5、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6、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以及将简单图形旋转90°;欣赏生活中的图案,灵活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7、通过丰富的实例,理解众数的意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根据具体的问题,能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8、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9、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措施

1、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和网络等现代化教育资源,提高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为提高教学质量打下基础。

2、积极学习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和经验,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使他们学的轻松快乐,使学生由学会向会学转变,由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变,提高学生学习自主性和学习的效率。

3、教师要从自身做起,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备好课、上好课,批改好作业,以积极认真的态度来影响学生,提高学生对数学这门学科的兴趣,使学生愿学、乐学。

第12篇

根据九龙坡区“以生为本、科学育人、减负提质”的课改主题,围绕学校“文化引领学校发展深化美的教育特色”这一总体发展目标,紧紧围绕“实施美的教育,构建没的课堂”为工作重心,加大语文主题阅读教学和“美的课堂”教学的探索力度,有效启动“生本教学研究,以整合教研力量,创新教研方式,全面提升教学质量。

二、工作目标

1.深化“美的课堂”建设,构建美的课程。

2.落实教学工作的两个“六认真”,抓好教学常规工作,确保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3.全力以赴承办好全市的课堂教学改革现场会,展示我校“美的课堂”教学改革研究的实力和成果。

4.抓好“两杯”赛课活动。

5.力争各学科合格率达100%,优生率超过上学年。

三、总体思路:

围绕一个主题:以生为本、科学育人、减负提质

落实一个重点:以课堂为重点,积极探讨“美的课堂”模式,深化课堂教学研究。

做好五项工作: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加强质量监控;加强教学研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强学生素质培养。

四、工作措施

(一)抓常规,促质量

1.落实教学工作的两个“六认真”,抓好教学常规工作,保证教学工作质量,密切关注有下滑趋势学科的教学监测视导工作,区抽查学科在全区的地位要逐步上升。

具体做到

(1)备课要“深”。各教研组认真学习课程标准,深入钻研教材,根据学情,采取同课同构、同课异构,在教案稿上进行修改复备。

(2)上课要“实”。教师应严格执行课堂规则,做到专课专用。2分钟预备铃响应立即到达教室,按时下课不拖堂。教师在上课时不随便离开教室,应准备充分,并运用各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激活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作业要“精”。精心选择和设计作业习题。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对书面作业总量的要求,不得向家长推荐课外辅导书,不踩红线。对学生作业做到精批细改,注重实效。重视作业的信息反馈。根据作业提供的信息,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内容和难易度,鼓励设计分层作业。加强作业的讲评,督促学生订正。有计划地对部分学生进行面批面改。

(4)辅导要“细”。教师应以高度的责任感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帮助有困难的学生补缺补差,不仅补知识,还要细心补心理,同时指导学有余力的学生不断提高。(教师不得挤占“副科”教学时间补差,及占用午休、课余时间大面积补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