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车间现场管理制度

车间现场管理制度

时间:2022-11-15 23:12:36

车间现场管理制度

第1篇

规范员工对生产现场的整理,实现均衡、安全、文明生产、提高业务素质,提高经济效益、达到优质、高效、低耗具有重要意义。

2 范围

金盾压力容器生产部各生产车间。

3 内容

3.1 质量管理

3.1.1 各车间应严格执行《程序文件》的规定,履行自己的职责、协调工作。

3.1.2 对关键过程按《程序文件》的规定严格控制,对出现的异常情况,要查明原因,及时排除,使质量始终处于稳定的受控状态。

3.1.3 认真执行“三检”制度(自检、互检、巡检),操作人员对自己生产的产品要做到自检,检查合格后,方能转入下工序,下工序对上工序的产品进行检查,不合格产品有权拒绝接收。如发现质量事故时做到责任者查不清不放过、事故原因不排除不放过,预防措施不制定不放过。

3.1.4 车间要对所生产的产品质量负责,做到不合格的材料不投产、不合格的半成品绝不流入下道工序。

3.1.5 严格划分“三区”(待处理区、报废品区、流转区),做到标识明显、数量准确、处理及时。

3.2 工艺管理

3.2.1 严格贯彻执行工艺规程。

3.2.2 对新工人和工种变动人员进行岗位技能培训 , 经考试合格并有师傅指导方可上岗操作 , 生产技术部不定期检查工艺纪律执行情况。

3.2.3 严格贯彻执行按标准、按工艺、按图纸生产,对图纸和工艺文件规定的工艺参数、技术要求应严格遵守、认真执行,按规定进行检查,做好记录。

3.2.4 对原材料、半成品、附件进入车间后首先进行自检,符合标准或有让步接收手续方可投产,否则不得投入生产。

3.2.5 严格执行标准、图纸、产品工艺要求,如需修改或变更,应提出申请,并经试验鉴定,报请技术部审批后主可用于生产。

3.2.6 合理化建议、技术改进、新材料应用必须进行试验、鉴定、审批后纳入有关技术、工艺文件方可用于生产。

3.2.7 新制作的工装应进行检查和试验,判定无异常且首件产品合格方可投入生产。

3.2.8 生产部应建立模具及工装台帐,按规定办理领出、维修、报废手续,并做好各项记录。

3.2.9 合理使用设备、量具、工位器具,保持精度和良好的技术状态。

3.3 定置管理

3.3.1 定置摆放、工件按区域按类放置,合理使用工位器具。

3.3.2 勤检查、勤转移、勤清理。

3.3.3 做到单物相符,流转卡与产品数量相符。

3.3.4 加强对不合格品管理,有记录,标识明显,处理及时。

3.3.5 安全通道内不得摆放任何物品。

3.3.6 消防器材定置摆放 , 不得随意挪作他用 , 保持现场清洁卫生。

3.4 设备管理

3.4.1 车间设备指定专人管理。

3.4.2 严格执行公司设备使用、维护、保养、管理制度,认真执行设备保养制度,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3.4.3 做到设备管理“三步法”,坚持日清扫、周维护、月保养,每天上班后检查设备的操纵控制系统、安全装置、润滑油路畅通,油路、油压油位标准、并按润滑图表注油,油质合格,待检查无问题方可正式工作。

3.4.4 设备点检记录、运转记录齐全、完整、帐卡相符、填写及时、准确、整洁。

3.4.5 实行重点设备凭证上岗操作 , 做到证机相符。

3.4.6 严格设备事故报告制度 , 一般事故 3 天内 , 重大事故 24 小时内报生产主管或公司领导。

3.4.7 坚持八字要求 , 即 : 整齐、清洁、安全、润滑,做到“三好”“四会”“五项纪律”。

三好:管好、用好、保养好。

四会:即会使用、会保养、会检查、会排除一般故障。

五项纪律:即: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经常保持设备整洁,并按规定加油,遵守交接班制度;管好工具、附件、不得丢失;发现故障立即停车、通知维修人员检查、处理。

3.4.8 设备运行中 , 观察设备响声、温度、压力有异常时应及时处理并报告;做到勤检查、勤调整、勤维修。

3.4.9 操作人员离岗位要停机 , 严禁设备空车运转。

3.4.10 保持设备清洁 , 严禁泡、冒、滴、漏。

3.4.11 设备应保持操作控制系统 , 安全装置齐全可靠。

3.5 工具管理

3.5.1卡物相符,个人长期使用的工具做到领用卡与实物相符,丢失赔偿,使用量具时轻拿轻放,不敲刀刃具,不乱拆工装模具。

3.5.2 各种工具量具刃具应按规定使用,严禁违章使用或挪作他用。

3.5.3 精密、贵重工具、量具应严格按规定保管和使用。

3.5.4 严禁磕、碰、划伤、锈蚀、受压变形。

3.5.5 车间不得使用不合格的或已损坏的工具、量具、刃具。

3.6 计量管理

3.6.1 使用人员要努力做到计量完好、准确、清洁并及时送检。

量具必须保持完好无损,零件、附件无丢失,出现上述情况之一者,必须及时送技术品质科以便检查、修理、鉴定。

禁止使用过期或不合格量具,做到正确使用、轻拿轻放、严禁碰撞,使用后擦拭干净,较长时间不使用时要涂油,正确放置。

所有在用计量器具必须按合格证书填写的有效期或技术部的通知自觉及时送检。

3.6.2 凡自制或新购计量器具均送技术品质科检测中心检查,合格后办理入库、领出手续。

3.6.3 严禁用精密度较高的计量工具测量粗糙工件,更不准作为他用,不得使用非法计量单位的量具。文件、报表、记录等不得采用非计量单位。

3.6.4 凡须报废的计量器具,应提出申请报技术部。

3.6.5 各单位应按需要合理配备计量器具。

3.6.6 对不按规定使用计量器具或造成损坏、丢失者,应视情节进行批评教育或予以罚款。

3.7 能源管理

3.7.1 积极履行节能职责,认真考核。

3.7.2 开展能源消耗统计核算工作。

3.7.3 认真执行公司下达的能源消耗定额。

3.7.4 随时检查耗能设备运行情况,杜绝跑、冒、滴、漏,消除长流水现象,严格掌握控制设备预热时间,杜绝空车运行。

3.7.5 未经允许不得私接耗能设备、设施、器具。

3.8 劳动纪律

3.8.1 车间可据公司制度,具体制定管理细则,报主管领导批准后实施。

3.8.2 车间做到奖罚分明,帐目齐全,分配公开、公正。

3.8.3 严格现场管理,要做到生产任务过硬、技术质量过硬、管理工作过硬、劳动纪律过硬、思想工作过硬。

3.8.4 经常不定期开展内部工艺、纪律、产品质量自检自纠工作。

3.8.5 积极参加技术培训,大力开展岗位练兵,努力达到岗位技能要求。

3.8.6 认真填写各项记录、管制表、台帐、做到及时、准确、清晰、完整、规范。

3.9 文明生产

3.9.1 车间清洁整齐,各图表美观大方,设计合理,填写及时,准确清晰,原始记录、台帐齐全、完整、按规定填写。

3.9.2 应准确填写生产记录、内容包括生产班组、产品规格、生产数量、合格数量、报废数、班组成员等。

3.9.3 下班提前5~10分钟进行地面清洁、设备保养、规范物品摆放。

3.9.4 车间地面不得有积水、积油、尘垢。

3.9.5 车间内管路/线路设置合理、安装整齐、严禁跑 、冒、滴、漏。

3.9.6 车间内管沟盖板完整无缺,沟内无杂物,及时清理,严禁堵塞。

3.9.7 车间内工位器具、设备附件、工作台、工具箱、产品架各种搬运小车等均应指定摆放,做到清洁有序。

3.9.8 车间合理照明,严禁长明灯,长流水,长风扇。

3.9.9 坚持现场管理文明生产、文明运转、文明操作、根治磕碰、划伤、锈蚀等现象,每天下班要做到设备不擦洗保养好不走,工件不按规定放好不走,工具不清点摆放好不走,相关记录没填写好不走,工作场地不打扫干净不走。

3.10 安全生产

3.10.1 严格执行各项安全操作规程。

3.10.2 经常开展安全活动,开好周例会,不定期进行认真整改、清除隐患。

3.10.3 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3.10.4 按规定穿戴好劳保用品,认真执行安全生产。

3.10.5 特殊工种作业应持特殊作业操作证上岗。

3.10.6 学徒工及其他学员上岗操作应有师傅带领指导,不得独立操作。

3.10.7 生产、检验记录即使填写,班后认真检查,清理现场,关好门窗,对重要材料要严加管理以免丢失。

3.10.8 非本工种人员或非本机人员不准操作设备。

3.10.9 重点设备(如数控中心),要专人管理,卫生清洁、严禁损坏。

3.10.10 消防器材要确保灵敏可靠,定期检查更换(器材、药品),有效期限标志明显。

3.10.11 加强事故管理,坚持对重大未遂事故不放过,要有事故原始记录及时处理报告,记录要准确,上报要及时。

3.10.12 发生事故按有关规定及程序及时上报。

4 奖惩

4.1 生产部每周最少2次不定时对生产现场进行检查,按上述要求打分评比

4.2生产部每天上下班对各生产场所进行检查,按上述要求进行打分、评比,进行全厂公示。对于全月综合评分超过90分,分别给予前三名100元、80元、50元的奖励。连续三月获奖的,奖金翻倍。

4.3 对全月评分不足60分的,少于60分的部分按2元/分进行处罚,并予以通报。

4.4 对于车间现场管理的奖惩金,在连同当月月底统一发放。

第2篇

【摘 要】生产企业现场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生产效率、产品质量、能源消耗等指标的走向,现场管理成为企业基础管理水平的直接体现。本文以烟草生产企业为例,对企业生产现场管理提升活动进行研究,对其现状、实施办法、效果进行分析。

【关键词】生产现场;6S管理;实施办法;效果评价

一、烟草生产企业实施生产现场管理的意义

当前,烟草生产企业硬件设施普遍得到改善,建造起宽敞明亮、布置完美、整洁有序的联合工房,拥有了流水作业的制丝生产设备、整齐划一的高速卷接包设备,建立了物流高架库系统、自动装箱系统、嘴棒发射系统,设置了能源管控中心、制丝、卷包、物流中控自控中心,生产制造自动化、生产控制集成化、生产数据自动采集化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但在软件管理方面,如对生产现场的管理与先进生产企业相比,仍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影响着工作质量、生产效率的提升,同时生产现场管理是生产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现场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生产效率、产品质量、能源消耗等指标的走向,做好生产现场管理是企业打造一流生产企业的必由之路。

二、精益生产现场管理模式的推行

(1)精益生产现场管理模式的目标。精益生产现场管理模式的目标是以6S管理为推进力,在保证生产效率提高、确保产品质量,保证生产安全顺畅有序的前提下追求生产现场环境卫生清洁化、现场物品定置化、生产操作标准化、现场管理制度化、员工行为规范化,并最终实现生产现场管理精益化。(2)精益生产现场管理模式推行方法。一是建立和完善管理制度。建立和完善生产现场管理制度是打造精益生产现场管理的核心内容,也是促进精益生产现场管理的重要机制要求。根据6S管理、工艺质量管理、设备管理、安全管理、文明生产及劳动纪律等方面的要求,编制生产现场管理相关的指导文件,同时为增强文件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建立在实践操作中逐步完善的理念及“边干边想、边学习边实践,边实施边完善”的动态工作机制。二是明确管理范围和工作职责。生产现场管理涉及内容通常主要包括:生产现场的环境卫生、安全管理、文明生产、劳动纪律、设备管理、工艺质量管理和控制等内容。由此看来,生产现场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的现场要求,这就决定了生产现场管理内容的广泛性、复杂性和多项管理职能的交叉性。在管理工作实施过程中,要根据生产组织和工作实践,紧紧围绕生产流程、物流线路,确定从原辅料的进厂、到最终成品的储存出库的管理范围,对涉及到的部门、班组、人员逐一明确工作职责,便于相关班组人员找准定位,明确工作要求。三是明确管理要求,细化管理标准。结合6S管理工作在生产安全、质量、成本、效率的四个方面,从人、机、料、法、环五个因素为工作开展的切入点,细化生产现场管理控制的关键要素,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产品质量稳定、确保生产安全、环境卫生干净整洁,并逐步建立起生产现场管理的长效机制。四是加强生产现场督导检查。为做好检查督导,可将生产现场管理的检查督导进一步细分为三个层次,其中第一层面检查为车间班组的日常检查和车间层面的检查,第二层面的检查为生产管理部组织的生产综合性检查和生产调度、生产现场管理人员的日常检查巡查及生产停工收尾检查恢复生产检查,第三个层次的检查由职能部门组织的检查工作。在配备生产现场管理员人员前提下,结合制度流程和管理标准,逐步开始进行管理制度的模拟实施,建立了日常检查和巡查管理机制。五是建立考核及激励管理机制。建立考核机制,一是建立车间内部的考核,由车间根据车间内部检查及生产管理部的日常检查对相应的违规操作、不符合要求的行为进行经济考核。二是建立公司层面的考核,由职能部门根据日常的检查考核评价记录进行周评分,月汇总,并与公司生产管理绩效考核挂钩,纳入到公司的绩效管理考核体系。为促进车间班组进行现场管理改善的自觉性,还可建立对车间班组、机台自评自报的优秀班组、工段或机台的季度奖励激励机制,同时可建立公司对车间的半年度及年度的奖励激励机制。

三、现场管理效果评价

对生产班组的跟进及日常检查,生产开工、收尾及联合检查的记录需进行痕迹化要求,依照现场管理工作汇总情况对生产现场管理实施有效监控,了解各生产机台及生产线上员工的操作行为,逐步发现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参照对比,择优补缺,依照奖惩考核细则对生产车间进行综合评分,量化考核。 在实施过程中将好的方面保留并向生产车间宣传发扬,同时将不足的地方可以整改通知单的方式促令车间及时整改,并及时观察整改效果,杜绝出现反复问题反复整改的现象。

生产现场管理是生产管理工作的基础,在生产企业推行现场管理对规范物流、人流、信息流,提升整体管理水平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生产现场管理也必将成为企业工作及效率提升的一条有效的直接途径。

第3篇

关键词:停车;现象;规划;管理

中图分类号:U492.1+4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居民可支配收入的迅速提高,伴随我国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和鼓励轿车进入家庭等一系列相关优惠政策的实施,为此,云浮出现了私人购车的历史最高峰,机动车拥有量在这三年里逐年迅猛增长,但过去的城市规划和建设对此预计不够,停车泊位配建很少,许多居住小区甚至没有配建停车位,导致现状交通静态设施的停车场地不足,使停车难成为了困扰云浮城市交通的痼疾。当前,能否解决云浮城市交通堵塞和停车难的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和制约云浮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对城市停车进行合理规划和科学管理,创造良好有序的停车环境,保证城市交通的安全与畅通,促进汽车消费的发展,是当前云浮城市建设和汽车产业发展的一项紧迫任务。

1、云浮停车问题的症结分析

目前,云浮现状机动车停车场数量无法适应汽车保有量增长的需求,机动车保有量迅速增长与城市停车场建设滞后的矛盾逐年突显。由于停车位的不足,直接导致机动车违章停靠,侵占城市道路、绿地和居民休憩用地的现象日趋严重,使道路通行能力下降,并影响市民的生活秩序和恶化环境、景观,这也是现代城市发展中既尴尬又困惑的问题,同时成为阻碍轿车进入家庭的一个瓶颈问题。其中云浮停车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汽车增长速度与停车位短缺的矛盾

据统计,2012年云浮市汽车保有辆达39140辆,比2010年的汽车保有辆28000辆增加11140辆,增幅达39.8%,而目前城市公共停车位仅有3280个,如果按20%的公共停车位计算,共需公共停车位7828个,缺口在58%以上,并且这个缺口逐年增加。

1.2 乱停乱放现象严重

目前,由于停车泊位供应缺乏, 路外停车场数量不足,且缺乏指示信息,使用不便。相反,路边停车带的设置多,分布较广,且有车辆取用方便、步行距离短的特点,使得机动车随意占路停放,造成停车秩序混乱,特别是夜间随意停放现象尤其严重。一直以来, 云浮市区兴云西路、城南路、城中路、南山路等主要干道一直存在着机动车乱停乱放现象, 常常导致全段多处出现堵点, 交通通行效率低下。由于车辆停放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 不仅是主次干道、支路胡同, 凡一切可利用的城市空间(包括公共绿地、体育活动场所、居民院落等)都成了停车场。大量支路胡同车辆的随意占道停放,形成道路瓶颈,已经滋生了严重的安全隐患。

1.3 停车设施闲置,使用效率偏低

一直以来,停车设施建设长期被视为配建工程,主观上不受开发商的重视,因而建设往往滞后于主体工程,甚至有相当一部分项目为了减少建设成本,擅自减少配置停车位数量,造成停车位不足。在城市开发中,停车设施用地常常无法得到保证,公共停车场建设只能见缝插针,布局很不均衡,导致部分路外公共停车场服务半径过大,停车不便。同时白天一些封闭的单位大院、公建建筑和居住区车位空闲,而附近的开放停车场和周边道路却车满为患;到了夜间,居住区车辆乱停乱放、附近单位大院车位空闲的现象却随处可见。

1.4 公共停车场泊位利用率低,经营效益差

尽管当前停车泊位十分紧张,但许多公共停车场库的使用率却很低,经营状况普遍较差。虽然大多数车主和司机都愿意将车入库停放,但由于停车库收费相对偏高、不便于就近停放等原因,而选择了路边停车。如市区的兴业广场地下车库、电影院露天停车场在高峰期间的停放率也不超过30%,造成亏损和经营困难,极大地挫伤了投资建设经营停车场主的积极性。

1.5 停车场规定落后,建设缺乏统一

关于停车场建设和管理的全国性规定只有1988 年由公安部、建设部颁布的《停车场建设和管理暂行规定》及《停车场规划设计规则》,很显然不符合现状的实际情况,同时停车设施的规划、建设、管理与经营涉及规划、城建、公安、交运、工商等多个部门,由于缺乏统一的协调机构和相对完备的法规体系,造成停车设施在选址、规模、收费等方面的诸多不合理性。

2、国内外城市经验

“停车难”现象不仅存在于云浮,在世界各大城市机动交通发展过程中也是普遍存在的问题,他们分别从规划、财政、法规等方面对停车场的建设和管理制定了一系列相应的对策。尽管具体情况各不相同,但总的经验可以概括为:管理法制化、技术信息化、公私协作化以及目标导向化。停车设施的供给正逐步由单纯以需求为导向的适应性政策转向有利于停车需求管理的引导性政策,即由大量增建路外停车设施转向合理控制和管理停车设施的方式,由此将小汽车的使用纳入到促进公共交通发展的这一总体目标之下,以适应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2.1 美国

通过控制和管理停车场,提出征收就业地点停车税,实施包括停车管理在内的“睿智”增长战略,部分城市实施“业主现金支付停车费来代替其它的任何停车津贴”的方案等,以减少交通拥挤,增加公交出行量。

2.2 日本

日本最主要的方法是推行“拥车者自备车位”政策,通过严格审批购车者提供的泊位供应状况平衡停车供需矛盾,同时还提出了:(1)法令制度完善。(2)制定吸引民间投资的政策措施。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停车场的税收制度,给予民间投资在所得税、地价税、固定资产税等方面的特别优惠。二是停车场建设的补助制度,对建设公共停车场的民间企业给予停车场规划费、建设费等的补助。三是融资贷款制度,实行鼓励性融资政策,简化手续,提高效率,为投资者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3)削减交通量,缓解市中心交通拥堵,提高了市中心停车收费,并采取累时加倍收费的办法。(4)将现代电子技术运用在停车管理中。区域停车场的计算机实现了联网,通过动态停车信息诱导系统显示附近停车场有无泊位、进行路径引导,或通过通讯手段预约停车位,以充分利用现有停车泊位。

2.3 南京

南京对于静态交通方面提出:(1)建立规划、建设、管理一体化的管理体制;(2)制定完善停车政策、法规、标准与准则以及公共停车设施规划;(3)推行停车设施民营化、产业化,推动停车场建设市场;(4)严格执行“拥车者自备车位”,管理配建公共化;(5)节省土地资源,开发形式灵活多样,停车形式多样化。

3、停车需求和拥堵的特征

充分认识停车需求和拥堵的特征,是对停车设施进行科学的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基础。其中车辆停放的时空分布和出现拥堵的特征对停车设施规划建设的影响较为显著,

3.1 停放时间特点——短时为主

第4篇

1出租车行业目前的管理模式分析

1.1出租车行业的管理模式

我国出租车行业实行行政特许制度,其管制模式主要体现在准入管制、价格管制和服务管制三个方面。中央人民政府对出租车行业进行宏观调控,各地方人民政府对该地区出租车市场进行行业管理。根据历史及现实情况,我国出租车行业管理模式主要分为三种:北京模式、温州模式和上海模式。我国大部分城市采用北京模式,即传统意义上的产权和经营权分离模式。政府部门将特许经营权授予出租车公司,出租车公司对司机进行行政化管理,从中每月收取一定数额的管理费用(份子钱),但公司并不对司机的经营业绩负责,司机需要自负盈亏。这一模式使得出租车行业具有很强的垄断性和封闭性。

1.2经济学视角下的行业管理模式弊端分析

1.2.1行政特许制度在当前的行业环境下不适用特许是由行政机关代表国家向被许可人授予某种权利,在经济领域,有限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有限公共资源的配置和直接关系公共利益的垄断性行业的市场准入等,赋予特定权利事项的特别许可,一般表现在数量限制[2]。我国出租车行业是市政建设的基础性行业,一定程度上涉及到公共利益问题,采取管制模式是有必要的,但是将有限的公共资源定义为公共道路资源,并作为出租车行业限权的依据,未免有些牵强。公共道路资源并非出租车市场专用的资源,没有排他性的权利,若要对城市道路资源合理规划应是基于整个交通体系设计之上的,而非对出租车行业的压制。同时,出租车行业的产生与发展是伴随着消费者对出行需求的多元化而日渐成为大众化产业,其服务属于日常出行的特殊需要,而非基本需要。追根溯源,出租车行业在服务上的个体性和运营上的分散性,决定其在公共交通中不占主导地位,公益性程度较低。因此出租车行业市场供给的社会化是这一行业必然的发展道路。1.2.2不符合市场运行机制的管制要求抑制了行业的发展各国政府通常将交通安全和环境污染等因素作为对出租车行业进行数量管制的重要依据。如果出租车的过度需求被大部分转移到公共交通工具上,则政府的管制是有效的。但是,现有的管制措施不仅不能消除这一行业固有的负外部性,还使得出租车牌照成为一种稀缺资源,出租车公司坐享其成。这一负外部性是机动车固有的性质,仅对出租车进行数量管制是本末倒置。出租车行业的发展应当兼具规模经济与竞争活力的动态平衡,以此达到产业经济效率的最大化。1.2.3行业制度设计标准缺失导致高昂的社会管理成本行业制度的不完善,狭隘的管制让越接近权力核心的集团越有机会进行权力寻租。当前出租车行业现状既不是完全的自然垄断,也不是典型的行政垄断,将特许经营权授予出租车公司,实质上是一种低效率的制度安排。出租车公司为了获得和维持垄断租,绑架了公共政策的制定,形成部门利益法规划。实际上政府在对市场进行权力干预时,没有设立相应的权力制衡,调和权利人的利益最大化和社会利益最大化时,需要付出高昂的管理成本。最直接的例子是出租车行业的“份子钱”。“份子钱”尽管一部分来源于出租车公司车辆和管理费用,但更多的是来源于垄断租,即特许经营费用。出租车公司这个“假集体”借助特许经营费用,中饱私囊,从而增加了市场自发调控的机会成本。

2倒逼机制促出租车行业改革的原理

社会财富再分配的严重失衡,便是“倒逼机制”形成的社会根源[3]。利用市场机制倒逼产业结构调整,是市场发挥决定性调节作用和政府发挥辅助调控作用的最好手段[4]。在出租车行业,专车改革倒逼出租车行业改革,其依据在于出租车行业没有把消费者的利益作为制度设计的标准之一,忽略了对消费者需求的分层,竞争不充分的市场势必导致新生产关系的出现,先进的生产力改变运营模式,冲击传统的出租车行业。

2.1倒逼机制的经济机理

2.1.1需求空间的调节过去,政府对需求空间变化的调节是通过增加运营牌照的数量来实现的,但这一措施满足不了消费者需求结构的变化,反而进一步激化了供需双方的矛盾,促使消费者的实际需求转移到了“非法运营”车辆上。“非法营运”车辆的存在解决了最后三到五公里的出行难题。消费者获得了出行便利的收益,当然这种收益从安全角度来讲是有缺陷的。随着消费者对使用价值的重视,使具有前瞻性的市场供给者成为宠儿。相较于传统出租车业落后的产能供给,专车行业先进产能供给细分了市场,加速内在结构的调整,从而使传统出租车行业的管理面临尴尬的局面。专车服务与出租车服务在各方面的比较如表1所示。出租车市场的发展,依托传统的出租车客运模式,不足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尽管专车在保险机制和价格管控方面有待完善,但专车以人性化的服务、便捷的出行体验,迅速在消费者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现阶段专车业务对出租车行业的倒逼是“有预谋的良币驱逐劣币的过程”。2.1.2成本倒逼与利益引导纵观出租车业,过去消费者和出租车司机掌握的信息不对称,为生产和消费带来了极大的不确定性,诸如定价的争议、公共交通安全等。市场机制不能自发解决竞争主体之间的信息不完全问题,只能依靠外在力量的强制纠正。政府这只无形的手便发挥了作用。共享经济的到来,实现了去工业化和去中心化的经济形态,扭转了供给方仅供给,需求方仅消费的产业模式,促使供需双方均成为价值的创造者和推动者,有效降低了产品的交易成本。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让共享经济形成了规模效应,使得出租车由市场失灵转变为政府失灵,成本倒逼市场改革,专车服务应运而生。出租车公司占有大量的社会资源,但高额的利润与极低的贡献是极其不匹配的。叫车软件的出现整合了车辆资源,并实行了市场化资源配置,为传统客运行业的发展提供错位服务,实施差异化经营,形成了新的供需产业链,实现新的利润增长点。现阶段,出租车市场实行制度创新是一个必然的选择。成本倒逼与利益引导的综合节点是信息服务。移动出行信息服务平台起到了把消费者和闲置的车辆资源通过合理的方式连接起来的作用,解决了供需双方的信息不畅的问题。叫车软件公司对平台信息的分类、筛选和传递,实现出租车行业的帕累托最优。

2.2倒逼机制的作用路径

我国出租车行业是传统的服务性行业,过去既有庞大的产业存量资本,现在又有数额巨大的产业增量投资,产业结构调整的矛盾和难点虽集中于结构不合理的产业存量资本,但增量资本的流向对产业结构及其调整也有重要影响。“互联网+”加速了经济形态从“工业经济”向“信息经济”转变。专车服务就是传统出租车行业与“互联网+”的跨产业整合,是行业发展的新趋势。传统的出租车行业规模较大但发展方式粗放、管理制度落后,但互联网浪潮下的专车服务产业规模扩张较快、信息技术优势明显,倒逼出租车服务的细致分工,促进了供求关系的动态平衡。“互联网+”即是出租车行业改革的弄潮儿,也是引导行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风向标。“互联网+”依赖的基础设施,可以概括为“云、网、端”三部份[5]。“云”是指云计算、大数据基础设施。出租车行业的新生产要素“数据”,已极大促进了生产率的提高。当前各大叫车软件公司背后的支撑财团都是在数据积累、分析、挖掘与运用方面具有洞察力的企业,如快的打车的支持者是阿里巴巴,滴滴打车的背后推手是腾讯,百度也将联合易到用车推出专车服务,三大行业巨头分食了专车市场。“网”不仅包括原有的“互联网”,还拓展到“物联网”领域。打车软件公司运营策略首先发起价格战,稳定了出租车司机和乘客这两大市场,形成交互式的网络格局,积累客户群,培养了消费习惯,扩大内在需求。但此时,专车领域属于一片空白,高速增长却群龙无首,如果开拓这一市场将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叫车软件公司则对专车市场采用与租赁公司租赁汽车、劳务公司派遣司机、自建平台寻找乘客的四方协议关系实现多方资源联动的策略。叫车软件公司推出专车服务既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好的服务,同时也扩展了自己的业务。“端”是用户直接接触的应用服务。叫车软件公司的分工体系是基于四方协议的各方资源优势整合。叫车软件公司代劳务公司培训、考核司机,全面落实服务质量,根据消费者的投诉反馈综合打分实行末位淘汰机制。通过这个平台实现系统化管理,并且软件系统迭代升级,满足信息化的产业发展趋势。2.3有效倒逼的关键因素2.3.1划清市场和政府的分界线,实现双方的优势互补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市场机制与政府调控既要找到有效的结合点以相辅相成,又要分清边界和互不冲突[!]。政府部门应当在宏观层面对出租车行业进行把控,如产业总体规划、行业发展情况监测、行业标准指南等;对于微观层面,政府应交由市场调节,企业和个人能够进行自由、公平、透明的交易,能够适应供求关系变化、在合理的价格机制下,使企业有获利的空间,实现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政府与市场能完全对接和有效互补。2.3.2处理好利用市场机制倒逼存量改革和增量改革的关系对于出租车行业,当前首要任务是处理好增量改革与存量改革的关系。对不适应市场发展需要的传统出租车行业一方面要适当引入公开、透明、公正、高效的市场竞争,迫使其在市场中寻找需求空间;另一方面,政府要积极发挥调控作用,适当放权,完善专车市场制度标准等。随着市场倒逼步伐的加快,传统出租车行业产能的转型和淘汰、专车市场产能的规范迫在眉睫。

3出租车行业改革的几点思考

3.1对现有制度进行梳理,做好顶层设计,“用好增量,盘活存量”

梳理现有制度我们不难发现,抑制行业发展的原因归根到底还是两方面的问题:准入机制和价格机制,打破和重组现有制度结构是行业首要任务。关于重组现有制度结构可以从以下三点考虑:①能否满足消费者的出行需求;②出租车司机和专车运营人员能否从中获利;③相关利益能否有一个公平的分配,即是否能处理好出租车与专车之间的利益关系。同时,政府应当用好增量盘活存量,加速行业战略布局,打造中国出租车行业的升级版。用好增量就是优化资源配置,引导专车服务进行制度规范;盘活存量就是盘活市场,要对出租车行业,以市场导向为基础进行结构调整,逐步有序的推进改革。3.2因地制宜,各地政府应寻找最适宜的行业管理模式不同城市的现实差异固然决定了不可能有放之四海皆准的“出租车行业最佳管制模式”。在倒逼机制中,也遵循事件双方持续保持博弈的互动关系。因此,各地出租车的管理方式及改革必须符合当地的经济、人口、交通、市场、技术水平、居民消费习惯等现实要求,并且各城市(地区)应当分层次、分阶段地实施,保证行业的改革不会大规模的冲击市场的运行,把握好变革的力度和速度。

3.3专车服务应当从安全和价格两个维度进行行业规范

对专车服务的态度,政府应当秉持:在规范的基础上,支持和鼓励。“专车”对市场的进一步细分使得“专车”成为“出租车”更优秀的替代品。但是专车服务在制度方面还有待完善:在安全方面,一是消费者的安全,如专车出现事故后的赔偿问题等;二是出租车行业服务提供者(司机)的安全要求,即对司机的社会保障和实际行业达标规范考核。在价格方面,要平衡消费者和专车司机的利益,任何一方的利益受损都会导致畸形的发展。当然专车合法化强调的是要合规合法的发展专车以此来满足差异化的高品质用车需求,而不是单纯满足市场要求将专车“转正”。

3.4提升传统出租车行业的服务水平

第5篇

关键词:城市化;停车产业化;多头管理;路径选择

中图分类号:F290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3.09.74 文章编号:1672-3309(2013)09-172-03

在城市化发展的腾飞阶段,停车泊位严重不足、规划与建设不合理、管理与使用不科学等问题已成为阻碍城市和谐健康发展的一大病症。因此,探寻城市化过程中公共停车场存在的问题,理清存在这些弊病的原因,治理好城市发展中公共停车场存在的问题,将对城市的长远、稳定发展提供长效助力。

一、高速城市化与公共停车场问题

通过实地调查,并参照国内城市公共停车场的相关研究,可以发现,在高速城市化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公共停车场的建设数量严重不足。1.机动车增速迅猛,停车泊位严重不足。高速城市化过程中,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机动车保有量也随之快速增多,但是公共停车场的建设并没有跟上步伐。国内外经验表明,城市停车泊位总数和城市公共停车泊位总数应分别达到汽车保有量的1.2-1.5倍和15%-20%[1]。而据《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11)》 ,按照“一车一基本车位,15辆车一公共停车位”的国际惯例,我国城市停车位缺口普遍达到50%以上[2],供需矛盾日益严重。这一问题主要表现为公共停车场数量少、规模小以及供应不足下的不合理占用。

2.公共停车场停车模式单一,利用率低。城市化高速发展,往往需要公共基础设施数量的增加和种类的不断丰富,以满足其发展过程中所需的硬件支撑。而停车场停车模式单一,路面停车压力大是现阶段城市发展中一个普遍的现象。建设地下停车场作为分担地上停车压力的一种有效途径,技术上相对容易实现,应作为补充并最终替代地上停车的主要方法。但是在城市规划中,对这一方面考虑有所欠缺,地下停车场为数不多,地下空间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开发。同时,通过调查发现,地下停车场的利用率普遍偏低。

(二)公共停车场的规划布局不合理。城市的合理规划与布局是一个城市建设的前提,也关乎着城市发展的实力与前景。但是,在城市化过程中,公共停车场规划布局不合理的现象却十分突出。其中包括配建停车场规划的不合理。根据调查和相关研究数据,配建停车场在停车设施中一般占总停车位的80%-85%,在城市静态交通和调节停车供需矛盾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但是由于我国城市用地布局不均衡和停车设施规划相对滞后,使得配建停车场无法实现空间上的合理分布,现有停车场已无法满足基本停车需求。由于没有遵循公共停车场的超前性规划以及留有余地的城市规划原则, 城市已建成区域无法再建设配建停车场。此外,路外停车场的规划也不合理。一般来说,对于配建停车设施规模较小及投资效益差的小规模公共建筑物,应该建立路外停车场,但我国城市规划部门普遍缺乏统一规划,没有建立相应规模的路外停车场。路外停车场的缺乏,是造成沿路违规停车以及路外停车秩序混乱的原因之一。

(三)公共停车场管理不科学。静态交通中存在停车场供需紧张、管理制度和手段落后陈旧、停车秩序混乱以及停车场利用率低等问题,总体来说,归结于停车场管理不科学。

1.停车场管理缺乏法律规范。在停车场的管理方面,我国尚没有明确的法律条文,缺乏统一的参考标准,而是单纯凭借行政手段,制定本地区的管理办法和规定。从长远看,这种手段根本无法解决停车场管理方面出现的各种问题。加之停车场管理部门缺乏统一规定,因而存在多头管理,责任划分不明晰,管理秩序混乱、效率低下等问题。

2.公共停车场管理的信息化程度不高。国内城市现有公共停车场大多管理方式陈旧,管理制度落后,普遍缺乏先进的停车管理系统以及对公共停车设施进行整体宏观管理的技术。国外立体停车、停车换乘系统、智能停车系统、信息诱导停车等高科技停车技术并没有在国内城市中得到较好的借鉴和应用,单纯的人工管理以及单一停车方式已经远远落后。

以上这些问题伴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而产生,同时又成为制约城市化良好、快速发展的一大瓶颈。

二、公共停车场问题形成的原因

高速城市化过程中,公共停车场在规划、建设和管理等方面出现各种问题,不仅是高速城市化的“副产品”,更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既与宏观层面上的社会背景及现行制度相关,同时也是公共停车场微观经济运作过程中投融资模式不完善的表现。

(一)从社会背景方面看,城市的快速发展,是停车场问题的重要背景因素。推进城镇化建设已经成为当前我国发展的一项重要政策理念,随着城市化快速发展,机动车保有量迅猛增长,但是公共停车场的规划、建设与管理却比较滞后,因此无法满足快速增长的停车需求。同时,由于经济实力还不够强大,停车配套设施尚不能得到满足,停车技术不完善。加之城市建设工程繁杂,很多方面无法全面顾及,往往导致公共停车场的管理等各方面不到位。这些方面也反映了一个问题:快速城市化过程中,过于强调城市发展的速度,可能对城市的发展缺乏全面细致的合理规划与布局,缺乏长远的战略眼光,因此,往往会忽视对停车场的规划建设与管理,导致整体的城市发展质量受到影响。

(二)从制度方面看,公共停车场问题的形成缘于制度的僵化和法律规范的缺位。一方面,公共停车场使用与管理制度陈旧。现阶段,公共停车场的建设、管理和维护仍然以政府为主导。政府本身存在着资金匮乏的缺陷,又由于资源本身具有稀缺性和有限性,而公用事业部门的国有垄断模式,在垄断的市场结构条件下,公用事业部门势必会形成垄断带来的低效率和对策性激励扭曲,相比较而言,市场化的效率优势更有利于实现经济的持续发展[3],因此建立在竞争机制下的市场化制度安排是更加有效的。另一方面,缺乏统一的管理法规,责任主体不明确,也是导致公共停车场诸多问题的重要原因。

(三)从投融资模式看,投融资渠道单一。由于公共停车场建设方面的相关鼓励政策尚不完善,社会、企业和个人投资缺乏动力,因此难以广泛吸引民间资本;公共停车场的建设与管理以公共部门为主体,没有实行市场化的私人运作方式,因此公共停车场建设进度缓慢。加之公共停车场的公共性,使之在建设、运营、管理和维护等方面需要大量的资金和人力支持,财政投资成本高,但单一的政府主体在公共停车场建设与管理方面的投资支持力度有限。

三、治理城市化进程中公共停车场问题的路径选择

车辆停放是城市交通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正确治理快速城市化中公共停车场存在的问题,关乎城市发展质量。以下内容提供了一些城市化进程中公共停车场问题的治理路径。

(一)建立健全停车场统一的管理法规和专门的管理机构。现阶段,统一的全国性法律法规尚未出台,无法可依的现状亟需解决。针对公共停车场的多头管理造成的责任主体不明确、管理效率低下等问题,建议政府部门按照合理分工和相对集中的原则,研究建立规划、建设、管理一体化的管理体制,理顺众多职能部门之间的工作关系、管理关系,进一步明确责任分工、工作程序和牵头部门,切实形成有效、协调、统一的停车管理机制,从而提高整体管理效能[4]。另外,相关机构应努力提高公共停车场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提高管理质量,加强公共停车场管理的规范性。

(二)实现公私合作,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推进城市公共停车产业化。鉴于城市高速发展过程中对公共停车场需求的迅猛增长,需要促进公共停车场实现公私合作,拓宽融资渠道,加快城市公共停车产业化的步伐。

1.采取政府投资为主导的模式,通过行政手段有效提高停车场的管理效率。在城市化高速发展初期,城市处在过渡阶段,市场机制不健全,公私合作以及公用事业产业化的环境不成熟,在此阶段,可由政府设立专项基金,为公共停车场的合理发展提供物质保障。当全面进入产业化发展阶段以后,再实现由以政府作为投资主体逐步向以政府和企业共同作为投资主体过渡。

2.提倡公私合作模式(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PPP)。在城市化高速发展经历一定时期以后,市场机制比较健全,实行公私合作和产业化的条件基本具备,可倡导实行公私合作模式来促进公共停车场的发展。公私合作具体包括合同承包(如运营维护协议[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和管理协议)、租赁、特许经营(如BOO、BOT)等十余种形式[5]。对于公私合作模式,国际上已有比较成功的应用。比如当今盛行的BOT(build-operation-transfer)模式,即由政府或所属机构对停车场的建设和经营提供一种特许权协议作为项目融资的基础,由本国公司或者外国公司作为公共停车场的投资者和经营者,安排融资,承担风险,开发建设项目,并在有限的时间内经营项目获取商业利润,最后,根据协议将该停车场转让给相应的政府机构。

3.制定合理的财税优惠等鼓励政策,吸引民间资本的投入[6],实现投融资模式多元化。如为公共停车场建设提供微利贷款,减免公共停车场税收,进行财政补贴,土地的划拨或出让时给与优惠等。另外可由政府设置专项奖励资金,对停车场管理效果显著的机构给与奖励;鼓励提高公私停车场的开放程度,提倡公私兼用。

(三)合理规划布局公共停车场。城市规划中要合理预测城市机动车保有量的增长速度,严格分配城市用地,保证公共停车场停车泊位能够满足动态发展的停车需求。

第一,要合理配置公共停车场的数量与规模。在城市化过程中,大型商场、酒店、医院等基础设施不断增加,相应的配建停车场也应该随之配套建设。停车设施总量可以用机动车与停车泊位的比例关系粗略控制。有关统计结果表明,每增加一辆注册汽车,将增加1.2-1.5个停车泊位需求;公共停车设施总量可以用城市公共停车设施用地来粗略控制,《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规定,公共停车场用地总面积可按规划城市人口每人0.8-1.0m2计算,其中机动车停车场的用地宜为80%-90%。

第二,停车设施的布局要综合考虑需求大小、停车者停车后步行距离、停车场建设费用、汽车可达性、出入口连接道路的交通情况等因素[7]。

(四)提高公共停车场的科技化水平。目前,我国城市公共停车场的管理尚处于初级阶段,应该充分借鉴国内外先进的停车管理经验,提高公共停车场的科技化水平。首先,要普及地下停车方式,提高地下停车利用率。在此基础上,要充分发挥机械式立体停车库在解决城市停车问题中的优势,特别在中心城区等用地极度紧张的区域。为进一步推广机械式立体停车库的应用建设,政府应在政策法规上提供全面扶持,通过给予低息贷款、税费减免和政府补贴等政策,鼓励住宅小区、大型建筑物等配建停车场积极采用机械式立体停车库形式。这样可以大大增加配建停车泊位的规模,不仅满足配建停车需求,而且可超额增设相当的停车泊位[8]。随着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在更高水平上,要加强停车信息化建设。应改变传统落后的停车管理手段,充分引进国内外的先进技术,如信息诱导系统、停车换乘系统、智能停车系统等,逐步建成综合管理信息平台,促进停车场类型多样化,提高停车场利用率和停车泊位周转率。

公共停车场问题是快速城市化过程中的常见现象,不仅引发城市交通问题,而且也是制约城市良性发展的一大瓶颈。因此,寻找治理城市化进程中公共停车场问题的合理路径,切实解决公共停车场存在的诸多问题,将为城市发展提供有效保障和长久动力。

参考文献:

[1] 程毅.谈现代城市化建设中的公共停车场发展战略[J].科技论坛,2011,(30) .

[2] 编委会.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11)[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12.

[3][5] 余晖.公私合作制的中国试验:中国城市公用事业绿皮书NO.1[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3,2-3.

[4] 刘志刚.关于嘉定区停车场(库)现状的调查报告.[J].经营管理者,2011,(20).

[6] 梁燕君.加强大中城市公共停车场建设管理的政策建议[J].价格与市场,2008,(03) .

第6篇

目录

一、 市场员工守则

二、 市场工作人员岗位责任制

三、 安全经营(生产)制度

四、 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五、 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六、 安全生产三防工作应急制度

七、 二手车交易制度

八、 二手车交易过户须知

九、 二手车交易过户程序

十、 二手车交易须具备的有效证件

十一、 学习制度

十二、 考勤制度

十三、 绿化制度

十四、 卫生制度

十五、 房屋和场地租赁制度

十六、 车辆交易档案管理制度

十七、 车辆交易发票和现金制度

十八、 食堂卫生制度

二O一四年七月

舟山市二手车交易市场有限公司员工守则

一、加强政治修养,认真学习和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学习政治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等重要思想,,做到勤政为民,廉洁奉公,公开公正,公平办事。

二、认真学习相关业务和现代管理知识,不断提高自身业务工作,技能,提高工作效率。

三、坚持服务宗旨,积极主动地履行好岗位职责,坚守岗位,热情待人,文明办事,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

四、严于律已,团结同志,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经常进行工作和思想沟通,相助协作,营造和谐融洽的气氛,提高整体工作效能。

五、坚持勤俭节约,增强经济效率意识,善用巧理财物,力争花钱少,效率好。

六、增强法律规章观念,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单位工作规章制度,形成良好的规范氛围。

市场工作人员岗位责任制

1、接受客户交易咨询,耐心待客,语言和气,树岗位形象,使客户办事满意。

2、受理审核交易单证、资料填写是否正确,证件是否齐全有效(含机动车登记证书、车辆行驶证、买卖双方身份证原件、暂住证、户口簿、单位组织机构代码证原件、法院裁定书等)。

3、严格审核把关,对不符合规定、手续不全的客户应耐心劝退,使其重新补齐手续;对业务上有疑义的车辆应及时向领导岗汇报,并由市场领导予以答复及签署。

4、正确操作计算机,准确、快捷输入交易车辆的各种资料信息,未经领导同意,不得打印、外传有关车辆信息资料,不得提供客户查询。

5、计算机出票,文字、数据无差错,手写发票字迹清楚、无涂改、无差错。及时领取票据。验钞、点钞无差错,按财务规定结款进账。票据及时传递到总公司财务部。

6、及时做好财务统计月报表,对各类数据要准确上报,并做好商业数据保密工作,防止外泄。发票更名,退交易费必须经市场领导签署方可办理,冲红按总公司财务规定办理。

7、客户的所有资料、证件不得丢失,交客户时要求客户当面验收,做到客户与客户,车辆与车辆之间的资料、证件不混淆。

8、做好日常计算机维护工作。出现故障及时向领导或软件公司联系,求得更快的恢复工作状态。做好所有交易资料的归档工作。

9、下班离岗时必须切断所有电源。

以上各岗位职责,有关工作人员必须恪尽职守,互相监督和提醒。如有玩忽职守,造成损失和不良影响的,追究当事人责任。

市场安全经营(生产)管理制度

一、根据国家《安全生产法》和《治安管理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制订本规则。

二、市场安全经营(生产)管理工作实行分责制,即公共场所安全由市场统一管理,用户自租自用的场所由各用户单位负责管理。

三、市场设立由有关人员组成的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及相应组织,各用户单位要切实做好经营安全、生产安全和治安安全等工作,管好自己的门户,收好自己的财物,做到平安上班,高兴下班。

四、市场每逢重大节假日和安全月,都要进行安全检查,一年召开1-2次用户安全工作座谈会,交流情况,听取用户对市场安全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用户单位对自用场所要经常进行检查,及时消除安全事故隐患,确保经营和生产安全。

五、市场内设立若干安全设施,规范行人和车辆停放秩序。

六、进场车辆必须服从市场统一管理,统一停放,以免发生安全事故,确保市场安全高效运作。

市场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为加强市场各方消防安全意识,做好消防安全工作,根据《消防法》等有关法规精神,制定本制度。

一、 公司法人代表为市场第一责任人,主要职责为:

1、制定并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防火、灭火方案以及发生火灾时保护人、财物等安全措施。

2、配备消防安全器材,落实定期维护、保养措施,改善防火条件,开展消防安全检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3、经常组织员工和用户进行消防安全教育和防火、灭火实战训练。

4、管理好用户和本单位专兼职消防员和义务消防队伍。

5、遇险情时,组织火灾自救,保护现场,协助调查火灾原因。

二、市场和各用户单位消防安全职责分工:

1、市场重点抓好公共共用部位的消防安全。如场地、过道等。

2、用户单位管好自用部位及周边的消防安全。

3、如遇险情须通力合作,共灭火灾。

4、责任事故按以上分工及有关规定处理。

5、为抓好市场消防安全工作,确保市场及各用户单位的消防安全,市场建立有市场内各单位参加的消防安全日常组织和应急组织。

三、消防安全人人有责。市场工作人员及各单位要认真学习消防安全及相关法律法规和消防知识,增强消防安全意识,提高应急反应能力。

市场安全生产、三防工作应急预案

为预防和及时处置市场的安全事故,搞好三防工作,切实保障市场员工和用户的人生财产安全,确保经营工作的顺利展开,根据《安全生产法》、《消防法》等法规精神,结合市场实际,制定本预案:

一、设安全事故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和应急小分队。

领导小组成员:组长: 。。。

副组长: 。。。

成员: 各用户单位负责人

应急小分队组织人员:负责人: 市场负责人

成员: 各用户单位50岁以下男性

应急领导小组办公设在市场内,电话:

二、领导小组职能:

1、发生安全、消防和重大汛情等事故时,发布应急求援令。

2、组织求援队伍实施求援工作。

3、及时向上级汇报。

4、及时向有关部门、单位通报事故情况,必要时请救紧急求援。

5、配合上级和有关单位开展事故调差,并保护好现场。

6、在调查取证基础上写出书面材料。

三、应急小分队职能:

1、根据领导小组指示和要求,参加应急求援和防范工作。

2、及时向领导小组汇报防范和求援情况。

3、奋力抢救现场受灾人员,尽力保护好现场财物。

4、配合领导小组和有关部门,开展事故调查。

5、妥善保护好现场和重要物证,避免现场遭人为破坏。

6、在抢险救灾时,注意自身安全,并相互保护好队员的安全。

四、安全事故的报告:

安全事故发生后,应迅速向110、119报警,通知120医疗救助,并向市物产公司领导及应急指挥部汇报事故情况。

五、事故的调查和结案:

事故的调查处理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原则,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阻碍、干涉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调查处理中坚持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事故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事故责任人未受到处理不放过;群众未受到教育不放过的“四不放过”原则,切实执行行政处分,行政处罚等责任追究制度。

二手车交易制度

一、二手车进场交易必须在市场管理机构的统一领导下进行。交易车辆必须是符合公安管理部门有关车辆使用年限和工商管理部门有关规定,并在车辆管理部门登记在籍的机动车。

二、在交易活动中必须遵纪守法,做到公开、公平、公正,不强卖强买,扰乱正常的交易秩序。

三、严禁各种盗抢车、走私车、非法拼组装车、报废汽车、抵押车等法律、法规不允许的车辆进行交易。

四、车辆卖出方应携带有关证件和手续,机动车行驶证、购置附加费缴纳凭证,车辆使用税“税讫”、各种公路专业费交纳证等。

五、委托市场寄售车辆,可到交易大厅办理寄售手续。

六、委托寄售或车主进场自行出售的必须到交易厅咨询处领取《机动车入场展示证》,并正确填写展示内容,贴在车头驾驶室醒目处。

七、场内买卖人员必须遵守公共场所治安管理规则,严禁在场内吸烟,保持交易场所整洁卫生,不高声喧闹、不聚众赌博,对于严重违反者,报有关部门处理。

二手车交易过户须知

根据国家商务部、公安部、工商总局、税务总局颁布的《二手车流通管理办法》,下列车辆禁止经销买卖、拍卖、经纪及交易活动。

一、 已报废或者达到国家强制报废标准的车辆;

二、 在抵押期间或者未经海关批准交易的海关监督车辆;

三、 在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等行政执法部门依法查封、扣押期间的车辆;

四、 通过盗窃、抢劫、诈骗等违法犯罪手段获得的车辆;

五、 发动机号码、车辆识别代号或者车架号码与登记号码不符、或者有凿改迹象的车辆;

六、 走私、非法拼(组)装车辆;

七、 在本行政辖区以外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注册登记的车辆;

八、 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经营的车辆。

二手车交易过户程序

根据国家四部委颁布的《二手车流通管理办法》,二手车交易过户流程如下:

1、先到市车辆管理所领取车辆过户转出、转入登记申请表,填写表格并由车管所办证窗口受理盖无抵押章;

2、车管所受理后,到车辆检测站过户检测,盖车辆检测确认合格章;

3、交易市场开具全国统一的二手车交易发票,交纳车辆过户交易规费;

4、到市车辆管理所办领新行驶证;

5、凭二手车交易发票和新行驶证到办证中心国税办理处办理车辆附加费证变更;

6、凭新行驶证到保险公司办理保险变更。

二手车交易须具备的有效证件

1)、机动车登记证书(原件)

2)、行驶证(原件)

3)、附加税证(原件)

4)、养路费凭证、有效的车辆保险凭证

5)、双方身份证明(个人提供身份证原件,单位提供组织机构代码证复印件)

6)、购车原始发票或最后一次交易发票复印件

7)、车辆交易(转让)合同原件(个人签字,单位加盖公章)

8)、车辆转出方填写鉴定委托书(个人签字,单位加盖公章)

9)、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的车辆必须有国有资产监督部门、财政局的有关文件

市场学习制度

为加强公司员工政治理论修养,提高业务工作能力,促进公司整体工作效率,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制定本学习制度:

一、学习内容

1、政治方面: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为主要内容,并结合市物产和政府及相关部门布置的有关学习内容。

2、思想方面:主要学习行业职业道德,国家法律法规,增强法规意识,树立良好的行业风气和服务意识。

3、工作业务方面:一要学好学透本行业相关政策和知识。二要学好具体操作技能。三要学好与业务单位和客户交往沟通的技能。

4、文化方面:鼓励员工在做好工作的基础上参加各类文化知识升级学习和再教育,取得大专以上毕业学历,学习费用给予报销。

二、学习方式:

1、集中学习和自学相结合。

2、外送培训学习。

3、请相关专业人士前来指导。

三、学习要求:

1、由于市场营业特点,员工要坚持以自学为主。

2、公司原则上每月组织一次集中学习。

3、集中学习时员工没有特殊情况不得请假和缺课。

市场考勤制度

为加强市场内部管理,严肃劳动纪律,提高工作效率,搞好优质服务,制定本制度:

一、上下班时间:按市里规定的时间结合交警部门作息时间执行。全体员工必须严格执行,按时上下班,不准无故迟到、早退。

二、请病、事假:请病假须有医院证明或事后补上;请事假应事先写好书面请假条,经领导批准后办理事假手续。

三、公事外出:因工外出开会、学习和参加其它公务活动,必须事先告知有关领导,擅自离开工作岗位,视作缺勤处理。

四、加班加点:节假日或其它休息时间因工作需要加班的给予相应的调休。

五、公司指定人员进行考勤工作,每人的考勤汇总作为年终考评的内容之一。

市场绿化制度

绿化对净化空气,美化环境,提高单位社会形象都有重要的积极作用。绿化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

1、绿化管理是环境管理的一个方面,要把绿化管理放在整个环境管理中去考量和规划。

2、目前本单位绿化管理在现有基础上作进一步深化和美化。

3、落实专人在合适季节对花木进行剪修和养护。

4、落实专人搞好绿化带卫生工作,防止绿化受污。

5、加强对员工和用户保护绿化环境教育,做到人人爱护绿化,人人保护绿化环境的氛围。

市场卫生工作制度

为确保市场环境卫生清洁和人员健康,根据相关法规制定本制度:

1、成立由市场各方参与的卫生工作领导小组,组织领导和协调市场卫生工作。

2、市场卫生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和分工协作机制。共用性的卫生由市场统一管理,用户门前屋后及周边的卫生由各用户单位各自负责。

3、市场设专职卫生管理人员,搞好市场公共卫生。各用户单位应积极配合,自觉遵守卫生制度,搞好门前屋后及内部卫生,不随地吐痰,不乱丢烟蒂,不乱倒垃圾,不乱堆杂物,确保市场卫生整洁,环境优美。

4、市场根据实际情况对各用户单位的卫生工作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和考评,以奖励先进,鞭鞑后进。

5、市场全体工作人员都要加强卫生意识,自觉遵守卫生制度,保护好环境卫生。

6、为保障员工身体健康,市场工作人员每二年体检一次。

7、职工医疗费用参照有关规定。

市场房屋和场地租赁制度

房屋租赁是公司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也是衡量投资效益的一个重要方面。为维护公司利益,确保国有资产增值保值,议订本制度。

1、承租人必须是具有支付能力的自然人或法人。

2、承租人必须是遵纪守法的公民或法人。

3、承租人必须是有一定素质和教养的良性公民和法人。

4、房屋租赁要按照《合同法》签订协议。

5、大面积场地和房屋出租应实行集体决案,并公开招标,以取得最大经济效益。

6、租房前,要充分考虑各方因素,权衡利弊关系,期限不宜过长。

市场车辆交易档案管理制度

车辆交易档案是车辆交易工作的记录,它具有可查和可考性,搞好车辆档案管理十分必要。

一、车辆档案归档内容:

1、旧机动车交易业务受理单

2、鉴定委托书

3、二手车销售统一发票

4、车辆注册登记证书

5、机动车转移登记表

6、车辆转让协议

7、双方当事人身份证

8、过户车辆照片等

二、车辆交易档案整理要求:

1、以单车交易为份数,进行装订、排列、编号、编目。

2、归档以年度为时间段,保存5年。

3、为工作方便,上一年的档案存放在办证大厅文具柜,之前的档案存放到档案室。

三、车辆交易档案保管存放要求:

1、设专门车辆交易档案室,并有专人负责。

2、档案存放力求整齐,目录清晰,便于查找。

3、档案室要备放干燥剂、防潮纸,并保持卫生清洁,空气适中,防止霉烂变质。

市场发票和现金管理制度

一、 市场使用的发票必须是向主管税务部门领购的发票。

1、根据发票管理的有关规定办理发票的领购、开具和缴销保管工作。

2、对发票实行专人管理,领取发票由专人保管,财务设发票管理台帐,由领用人签字。

3、不准转借、转让发票:发票只准本单位的开票人按规定用途使用。

4、严禁超范围,严禁伪造、涂改、撕毁、挖补、转借、代开、拆本和单联填写。

5、开具发票后,如发生发票退回情况,需开红字发票的必须交回原发票,并注明“作废”字样或对方有效证明。

二、交易收入现金由收款员接收。

1、现金收入后记入当日入账。

2、现金收入原则上做到不过夜,当日收入,当日缴入银行。

3、收款员要做好现金保管工作,防止发生不安全事故。

市场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为进一步加强市场安全经营(生产)和三防工作,切实消除经营生产单位事故隐患,保障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根据《安全生产法》《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的精神,制定本制度:

一、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及入驻市场的各用户单位。

二、本制度所称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国家安全生产(经营)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它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三、本公司成立安全生产隐患排查领导小组:

组长:。。副组长:。。

成员:。。。。

四、按上级规定,每年度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并对排查情况进行分析和治理。

五、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实行“谁主管,谁排查,谁负责,谁签字”的原则。

六、安全生产隐患排查认定后,要立即治理,时间不超过15天,对一时难以治理到位的隐患,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保障措施,确定专人24小时进行监控,防止发生事故。

七、对及时发现、排查和举报事故隐患的有功人员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对事故隐患顶着不治,拖着不理或不能限期整改的,要依法采取强制措施,由此造成事故的依法追究其相关责任。

市场食堂卫生制度

食堂是人们饮食的重要场所,食堂卫生关系到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国家食品卫生法》和市创卫工作要求制定本制度。

1、从业人员须持有有效健康证,个人卫生符合要求,穿戴清洁的工作衣帽,经常剪指甲,操作前洗手消毒,不留长发、胡须,不戴戒指。“五病”调离率100%。

2、保持食堂内外环境整洁,无个人用品和杂物。原料处理场所设有洗涤池、操作台(荤、素分开);烹饪间炉灶上下清洁,无油污积垢、杂物及余菜余饭等积存;油烟、蒸汽产生处有良好通风设施。

3、环卫设施齐全整洁;泔水桶和其他废物容器应有盖、密闭、易清洗。“门前三包”制度和措施落实。

4、工艺流程合理区分,有明确的原料处理、烹饪、熟食品和食物存放以及餐具洗涤、更衣、燃料废弃物堆放场所。

5、食品制作加工坚持生熟分开(人员、工具、容器、贮存、冷藏等),成品半成品分开。

6、食品仓库内设有货架或货物垫架,通风良好;货物分类有序堆放,离地离墙20cm以上,先进先出,标志明显。

第7篇

上半年的工作

一、完善制度建设,夯实基础管理

车间刚刚组建就及时组织人员制定了车间的各项管理制度,以“三标一体”标准体系的建立工作为契机,依照厂级文件的规定和要求,对车间制定的管理制度进行了认真梳理和进一步完善,制定了个车间管理制度。并在此基础上协助人事劳资科完成了车间的定员、定岗工作,编制了各岗位《工作标准》,明确了各岗位的要求、职责,健全了各级管理组织体系以及各项工作的管理规章制度。通过健全科学全面规范的管理制度,使车公务员间的各项工作步入正轨,车间的综合管理水平明显提高。

二、加强教育培训,提高职工综合素质

上半年,车间在全新的组织架构下开展工作,对车间的安全教育、业务培训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车间按照要求,制订了车间的年度培训计划,涵盖了车间质量管理、安全生产、设备保养、消防知识、体系管理等方方面面的内容。并结合车间实际,按照车间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了车间培训工作。

1、消防知识、安全生产培训

月份,车间组织全体职工在进行了安全知识培训,整个培训过程轻松有序,培训内容通俗易懂。通过此次培训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增强了机组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和安全消防知识。消防宣传挂图的张贴悬挂工作是提高职工消防安全意识的重要手段,车间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宣传挂图贴在了车间一进门最为醒目的地方。通过组织培训和挂图宣传的形式,使车间全体职工牢固树立了“安全第一”的意识,为今后车间的安全管理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加强内退返岗职工的培训

今年有新员工职工分配至车间工作,车间领导高度重视,采取了由班组长牵头,机长具体负责的方式,对新员工的工作业务技能、安全生产知识等进行实际岗位操作培训。在年月日起至月日期间的试用期内,新员工对待工作积极负责,认真向学习上岗操作技能,通过两个月的岗位实际操作,已经能胜任车间安排的岗位工作,得到了同事和上级领导的一致肯定和好评。

3、设备保养知识培训

为了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使生产的产品质量得到有效保障,让车间机台人员更好地了解改造后的设备,对生产设备进行切实有效的维护保养,在生产任务较为繁重的情况下,车间依然组织专人编写了相关培训材料,分班组、分时段由各班组长带领本班人员进行培训,为车间按计划顺利完成各品牌的生产任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质量知识培训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车间自成立之日起便将产品质量作为车间最为重要的管理工作来抓。为了使机组人员的质量意识得到进一步提高,有效保证车间产品质量,车间组织生产管理员、修理工和电工等在开展了“质量体系”文件培训。通过车间的几次质量事故,结合体系文件的要求,向参会人员阐明了体系文件培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要求车间全体员工,特别是机台人员要严格按照车间制定的质量方面的文件要求和质控方法对产品质量进行严格控制,使车间的质量管理水平再上一个台阶。

5、标准化知识培训

为了跟上工厂“三标一体”标准化体系管理工作的进度,在车间领导的高度重视下,组织人员完成了车间“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标准体系文件的建立工作。因此,车间各班组根据本班上班时间,组织本班员工在活动分别对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进行了深入学习,就有关三标一体理论知识及相关体系文件要求等,向参会人员做了深刻详细的讲解,并针对在线产品的质量控制、安全和设备保养三方面围绕车间实际,对与车间生产息息相关的重要体系文件进行了认真的学习。

三、加强车间产品质量管理工作,确保品牌生产质量

为确保工厂改革顺利进行、车间正常运行,确保保质保量地完成生产计划,车间确定了一切工作围绕“提质、降耗、增效”的工作方针,质量管理工作主要做了:

1、车间制定了质量管理和质控方法方面的规定和制度,并对品牌质量标准做了宣贯。

2、产品质量只有依靠全员质量管理才能得到有效保证,车间通过强制管理制度和组织学公务员习加强全员在线产品质量控制,促进“人人都是质检员”得以逐步落实。

3、本着“设备是基础”的原则,加强设备维护保养,确保在用设备完好,以高效的设备保障在线产品质量。

4、实行质量缺陷分析整改制度和限期整改制度,通过对质量缺陷的分析不断查找生产过程中质量控制存在的不足,提出整改措施,有效促进了全员质量管理。

5、开展“月纵向机组评比”、季度“学习型班组评比”等活动,促进质量管理工作稳定提高。

通过以上方面的工作,车间顺利完成了生产任务,质量指标达到考核要求。

四、加强车间安全管理工作,强化职工安全意识,

根据“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方针,车间在搞好职工安全培训的基础上,组织修订完善了各项安全规章管理制度,并制订了车间的《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指标)分解表》,将工厂下达给车间的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指标)层层分解到各岗位,签订了《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承诺书》。

半年以来,车间始终把安全生产工作作为重点工作。车间确定了专职的人员对车间的安全工作进行管理,并完成了车间环境因素、危险源的识别工作;组织人员定期对车间安全消防设施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同时,车间不断加强对设备安全操作的监督检查工作

。通过以上工作的开展,职工的安全意识、操作技能、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普遍提高和增强,年上半年实现了火灾事故为零,无重大安全生产责任事故,无重大工伤设备事故,轻伤、重伤事故率为0。

五、加强车间设备管理工作,确保圆满完成生产任务,产品质量得到稳步提升

(一)进一步加强设备基础管理,为设备管理提供科学有效的信息。

加强基础管理,努力用足用好设备基础资料、数据,为设备管理工作的计划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更好地指导做好设备维修、维护保养工作。为此,车间对设备基础资料管理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完善。一是设备现场方面,组织修理工全员参与,梳理设备跑冒滴漏、异物衬垫、缺钉少帽等问题并加以认真解决;二是做好设备有效作业率的提升,组织人员对设备进行了较全面的调研,对影响设备精度的零部件进行了维修,车间的设备管理各项工作都取得了较大进步。

(二)努力提升技术装备素质,确保设备保值、增值。

设备管理的任务是通过多设备进行综合管理,保持设备完好,不断改善和提高企业技术装备素质,充分发挥设备效能,取得良好的投资效益。车间根据企业的总体部署,结合车间实际,同时协调、配合设备技术科、技术改造办公室,在提升技术装备素质方面,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进一步加强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根据生产安排,收集设备运行过程中掌握的设备状态,合理制定设备每月轮保计划,在保证轮保时间的前提下,加强对设备轮保工作效果检查、落实,确保轮保对设备稳定运行、设备完好的应有作用,强化对设备轮保记录及效果跟踪、考核。使轮保工作有计划、有实施、有资料记录、有检查落实。

2、利用设备停台、停产认真做好设备检修工作,提升了设备精度,确保设备保持在良好的运行状态。

3、根据设备状况,按照企业计划和安排,完成设备大修后的调试、测试工作,做好设备技改工作。

六、加强车间现场管理工作,使职工有一个身心愉悦的工作环境

现场作业作为车间生产的后勤保障部门,班组人员本着一切服务于生产的宗旨,认真地做好每项工作。一是车间结合现场人员的文化程度、工作能力等作出相应的分工。并结合实际工作,充分调动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激发每个人的工作积极性,以利于在人手不够等情况下也能很好地展开工作。二是现场组人员按照工作标准要求认真开展工作:随时巡查车间地面,清洁打扫机台周边环境,不漏过旮旯死角,确保地面干净整洁;每天定时擦拭车间现场窗玻璃及检查保养车间消防器材;及时清洁卫生,保证了机台现场环境井然有序。经过现场组人员的共同努力,车间现场整洁干净,窗明几净,为车间创造出良好的工作环境。

七、加强车间基础管理工作,积极完成上级布置的各项工作任务

(一)做好车间政治思想教育工作。

1、加强班子团结,不断增强广大职工凝聚力,车间班子成员之间能够做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真正做到思想上统一,步调上一致,工作中互相配合,互相补台而不是拆台,拾遗补缺,真正发挥了班子的领头带动作用,职工的凝聚力空前增强,为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打下了坚实基础。

第8篇

大家晚上好!我是生产部的副部长XXX,很高兴能在此与大家分享我在过去一年里的工作情况和明年的管理工作计划,请各位领导、同事指正。

(一)2014年工作总结

(1)、生产管理方面:

重点是做好春节加班生产安排、强化车间班组管理、现场基础管理,生产目标的组织落实等,现就具体工作完成情况总结如下:

1、春节假期生产的安排

春节前协调车间生产各项原辅料的到货和做好人员加班安排,在整个春节期间,我也留守公司在岗值守,在公司里度过了一个很有意义的春节,期间重点是做好了车间生产、设备运行、厂区安全巡查和协调,整个春节假期车间生产安全、稳定、可控,保障了产品的销售供应。

2、车间6S现场管理

3月底制定6S现场管理实施方案,重点是开展"整理"和"整顿"两个S,并制作下发宣传手册。后续按计划开展;其中4月组织培训和现场诊断,列出整改清单和组织整改,分阶段进行整理,5月份起结合卫生区域划分和清洁管理清单实施,并制订了相应的管理考核办法,强化车间对现场卫生清洁的管理;6月份继续组织车间主任方面的6S管理的培训,此外,4月份组织生产体系人员前往QC学习交流6S现场管理,较好地促进体系人员(尤其是主任)对6S的认识和工作开展。

3、车间班组建设和管理

3月份起XXX和生产部坚持每周参与化工车间的班组例会,通过参与,逐渐强化班组人员管理意识和责任心,加强与车间班组管理联动与交流;另外,通过建立车间"6S、班组管理看板",以看板的形式来带动班组和6S的管理,促进管理交流;8月份以来,通过一系列的班组长培训,进一步强化班组长的管理技能和管理意识,今年我们开始做了,明年我们还会做得更好。

4、生产目标的组织实施

今年主要抓好增产和能耗管理工作。XXX线和XXX线的增产实现,使车间产能大幅度提升,更好地与销售匹配;能耗管理上重点是加强能耗的使用监控和跟进,通过建立能耗看板和月度对比分析小结,让车间更直观地了解生产状况与能耗使用控制情况,及时纠偏来促进管理;3月份又会同财务部制定车间能耗考核标准,并组织车间落实,降低生产成本;

5、建立车间医药应急管理办法和筹备药箱、药品

10月份各车间均筹备了药箱和一些应急药品物资,并制订相应的管理办法,应对车间人员出现伤害时的应急初步处理。

(2)部门工作管理方面:

我以"强化人员责任心,细化工作和职责"为目标,围绕生产体系2014年管理工作计划安排,协助部门领导开展了如下几项工作:

1、加强体系内部建设

建立生产体系人员信息电子档案和人员管理月报,为员工考核提供参考依据,较好地强化体系内部的管理。另外,7月份组织生产、安全体系的管理交流分享会,通过管理经验分享、工作体会的交流,和对当下管理集中的问题进行讨论,明确下一步体系管理思路和方向;

2、完善生产管理制度、细化工作分工

今年重点在车间基础管理方面进行完善,以制度化、规范化来促进现场和班组管理提升。今年部门工作增加很多,但人员较少,尤其是在1人借调新车间筹备和1人请产假后,部门通过工作调整和细化,生产管理工作没因此而受到影响,仍有条不紊地组织开展落实。

3、建立部门工作考核和组织生产管理例会

2月份率先建立各组工作目标建立和考核要求,有效地促进部门工作效率和激励员工的积极性。3月份起通过定期生产管理例会,建立了更多、更好的管理工作交流平台,很好地推动了部门的工作落实,也促使部门人员共同进步。

4、建立部门管理模式

今年在部门管理中一直思考和实践一个问题,就是"给我一人上团队,我应该怎样去管?"我主要是通过"工作日志-日信息快报-周计划和小结-月度总结"的管理模式,结合部门6S开展,快速、高效地提升部门工作管理,也较好地促进各项工作的落实。

(3)其它方面工作:

1、参与GMP检查验审

今年5次参与GMP检查验审的陪同工作,期间非常感谢XXX和XXX、XXX和XXX在过程中的指导,参与检查的经历,让我对GMP管理的整个系统有了更全面地认识和实践,对车间GMP管理中还有待加强地方也更明晰,因此,8月份起我从就物料台账的管理方面着手,逐渐去完善物料方面管理,明年工作计划中也将把更多的GMP管理要求会溶入到生产管理中,尤其是现场方面的突破,去提升和促进生产和保证产品质量。

2、另外做好了溶媒库搬迁和管路对接的协调;组织开展车间气味源巡查和设备点检通报;协助做好其它各项配合工作等。

(二)、2015年管理工作计划

针对2014年的工作完成情况,明年的工作我将从以下几个主要方面来开展:

1、继续强化自身管理水平

2、继续深化部门管理和建设

3、继续抓好车间现场管理和班组管理

4、XXX吨新车间的试产和生产管理统筹

XXX吨新车间(包括动力车间)的试产和生产管理,会作为部门明年的重大工作之一,新车间的自动化程度很高,必然管理的要求就会很高,重点和难点将是管理的问题,如何去化解管理的问题?作为生产管理就更应全面统筹和创新,思考现有车间生产、人员管理如何稳步实现过渡,去做好试产的各项生产统筹等。对于设备的管理,要思考如何实现与生产的和谐、当然,还有环保、安全、节能降耗方面都需要去思考优化,需要建立严格规范的制度化来管理,通过可视化管理来改善现场,强化现场来促生产;同时,要把GMP管理、质量意识与生产管理结合起来。此外,最关键的还是需要建立一套生产、安全、设备等异常的应急处置管理机制,应对出现的各类异常。当然,一个新的车间,不仅仅是一个个设备的拼加和人员的简单转移,也不仅仅是一个工艺的简单放大或新技术的使用,会涉及到很多问题,因此,面对问题时需要公司各部门之间加强协作,来共同促进新车间的投产和正常、有序的生产运作。

5、物料专项管理

第9篇

市政府召开这次全市客运市场专项整治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分析当前全市客运市场经营和管理的现状,针对其经营、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动员全市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目标,落实任务,强化责任,加强出租车市场规范化管理,严厉打击各种非法营运行为,妥善处置农公班车营运过程中出现的矛盾,维护经营者和乘客的合法权益,确保社会稳定,为加快全市经济社会新一轮追赶式发展提供规范、有序的客运环境。市政府对开好今天的会议非常重视,会前在认真组织调研的基础上,专题召开了加强客运市场管理的市长办公会议,对客运市场专项整治行动的内容、要求、措施和目标予以了明确;前不久,市政府第53次常务会议又专题研究并通过了《高邮市客运出租汽车管理办法》,该办法已经以政府文件予以了下发。下面,我代表市政府就进一步强化全市客运市场管理讲四个方面的意见。

一、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开展客运市场专项整治活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近年来,我市按照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目标,积极推进以出租车为重点的客运市场规范化管理,加大客运市场整治力度,加快推进客运市场建设,已经取得了明显成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农村客运通达水平不断提高。通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到去年底我市乡通村公路实现了村村通的目标,所有行政村灰色公路通达率达到了100%。同时,结合乡通村公路建设,按照路运一体化的要求,在不增加经营主体、不增加客运车辆的前提下,通过调整农公班车、公交车的营运线路,加快建设农村客运站点,积极推进农村客运网络化建设。目前全市农村客车候车站点已达238处,共有229个行政村正常通上了客运班车,极大地方便了广大农民的出行。

2、城区出租车形象有了较大改观。全面实施出租车“五统一”的规范管理制度,即统一实行制(公司化经营);统一车身颜色和专段号牌;统一安装由运管部门监制的固定式顶灯和由质监部门检验合格的计价器;统一核发《从业资格证》、《出租汽车服务卡》和《出租汽车出城卡》;统一执行规定运价。依据国家有关法律规定,针对汽油价格上涨幅度较大的实际,通过听证程序调整了出租车运价;出租车一律实行流动经营,群众出行便捷、实惠,出租车市场秩序得到了根本改变,受到了人民群众、上级组织和市人大、市政协的一致好评。

3、探索了出租车管理的新办法。在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前提下,对其未尽事宜,积极探索通过签定行政合同和企业合同的方式,对相关规范管理的要求予以明确。去年市运管处与四家客运出租车公司签定了出租车经营权使用合同,进而再由出租车公司与出租车驾驶员、车主签定企业合同,通过合同对出租车公司管理职责、出租车行为规范和违反合同应承担的责任,以及出租车经营期限予以了明确。同时,积极清理出租车行政和企业收费,规范收费行为;大力组织出租车星级优质服务竞赛活动,评定三星级出租车22辆、二星级出租车47辆、一星级出租车164辆。

4、客运市场综合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去年,以打击非法营运、取缔“黑车”经营、规范各项收费为重点,全面组织了客运市场综合整治工作,完善了出租车的公司管理制度、车辆管理制度、驾驶员管理制度、“五统一”管理制度,共出动执法人员1600多人次,检查出租车620辆次,其中查处无营运证的“黑车”85辆,317辆出租车全面调整了计价器、更换了顶灯,同时检查其它客运车辆210辆次,及时调处农公班车、公交车及出租车之间的营运矛盾,全市客运市场得到了有效规范,全年客运无重大事故。

回顾总结近年来全市客运市场的经营和管理工作,我们既要看到成绩,更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市客运市场经营和管理等方面,还存在着一些突出的问题和矛盾,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报废和下线客运车辆非法从事客运经营,虽然进行了整治和打击,但受利益驱动,在少数乡镇问题仍然非常严重,安全隐患很大。二是无营运证的客运车辆,上路兜客非法从事客运经营,与合法经营者形成不平等竞争,这些“黑车”经营者绝大多数没有经过必要的安全和从业资格培训,车辆达不到营运技术标准,不按要求办理相关保险,坑客、宰客、甩客、倒客行为时有发生,扰乱了客运市场秩序。三是少数出租车车容车貌不整洁,不遵守交通规则,乱停乱靠,随意掉头,不执行规范的运价,遇恶劣天气、节假日有拒载和不打计价器乱收费的现象。四是少数农公班车不按规定线路窜线经营,特别是今年上半年由于交通工程建设、改造的面比较广,部分农公班车和公交车营运线路需要作适当调整,阻挠线路调整、不执行调整线路、擅自改变运价的问题时有发生。

这些问题和矛盾已经损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危及了客运行业的生产安全,破坏了客运行业的形象,影响了全市社会稳定的大局,必须引起全市上下的高度重视,并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迅速加以解决。

二、规范有序,严格出租车市场规范化管理

针对出租车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以及出租车营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前不久市政府在学习借鉴外地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广泛调研,制定了《高邮市客运出租汽车管理办法(试行)》。这个办法就是今后规范管理出租车市场的依据,必须得到全面、严格的执行。

1、要建立健全出租车准入和退出机制。

按照优胜劣汰的要求,实行出租车总量动态管理,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规范管理出租车市场的重要原则。前几年,由于我市出租车市场处于培育阶段,市政府对出租车准入实行了最严格的控制,但是综合考虑城区规模的扩大、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出行需求的增加等因素,“十一五”期间对出租车总量控制的办法将作出适当的调整。出租车运力发展的总体原则是“总量控制,适度发展”,新增出租车辆一律由出租车公司提出,由客运管理部门根据运力发展规划,结合上年度出租车公司综合考评结果,在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下,投放新增出租车准入额度。对新成立的出租车公司将严格按照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执行。出租车退出客运市场有2种情形,一是正常性退出,客运出租车经营权使用期限与该出租车有效使用年限一致,即最长经营期限为8年,车辆报废后经营权自动终止,如果该出租车公司在经营期间遵纪守法、运营安全、服务质量优良,可优先获得新增准入额度;二是惩罚性退出,对于触犯国家法律法规、重大交通事故的主要责任者、多次违章营运、服务质量恶劣的出租车,必须坚决予以清退,所退出的额度按择优的原则奖励给管理运营规范、服务质量优良的出租车公司。

2、要大力推进公车公营。

客运行业不同于普通的行业,是社会关注的敏感点,客运单位不仅是一个服务企业,更是一个社会责任单位,客运出租车不能搞单车经营、单车承包,必须全面推行公车公营。今后,新增、更新的出租车辆必须实行公司化经营,禁止挂靠或变相挂靠经营,否则一律不得获得新的出租车准入额度。推行出租车公车公营,并不是没有市场竞争,更不是回到计划经济的老路上,出租车公司在经营一体化的前提下,产权可以多元化,可以通过参股经营的方式,把车主变成股东,公司对出租车进行统一管理,原来的车主可以在获得营运收入的同时,参与公司分红;出租车入股后,就是公司的集体财产,就必须按照公司的章程,实行统一管理、统一营运,绝不允许变相有偿转让经营权,确保真正实现经营的一体化。

3、要加强出租车公司的规范化管理。

这一次出台的出租车管理办法,较以往的一大创新,就是通过规定由行业主管部门与企业签定行政合同,把法律、法规和政策未涉及到的相关要求,也纳入规范化管理。出租车公司作为规范管理出租车驾驶员的责任主体,要组织广大驾驶人员认真学习管理办法,切实履行好规范管理出租车营运行为的职责。这里特别要强调的是,出租车公司要规范企业收费行为,所有收费项目必须经物价部门和交通主管部门审核、批准,出租车公司不得擅自增加项目或提高标准;对于不合理的收费行为,出租车驾驶人员要主动与企业交涉,按照正当渠道予以反映,有关部门必须高度重视,及时介入予以处理。如果因企业收费不规范,或者只收费不管理,而造成后果的,市政府将责成有关部门严肃追究相关企业及其负责人的责任,直至吊销其客运的资质。

4、要全面提升出租车的服务质量。

出租车是反映一个地区文明水平的重要窗口,出租车服务水平是一个地区发展环境的重要标志,广大出租车驾驶员在过去的营运服务中总体上做得比较好,希望大家继续发扬,同时也希望大家今后一定要多做对高邮发展有利的事,不做对高邮发展有害的事。在管理办法中明确了出租车驾驶员必须遵守的10项规定,以及明令禁止的12项行为,这些行为规范应当讲是对出租车驾驶员的基本要求,是必备的职业素质,必须得到落实。同时,要以出租车星级服务和出租车公司星级管理竞赛活动为抓手,全面提高出租车服务质量,一是要提高安全服务水平,出租车驾驶员要遵守交通规则,定期保养车辆,保持车辆技术状况良好;二是要提高诚信服务水平,出租车要按合理线路行驶,按规定使用计价器,严格执行规定的运价,不得无故拒载乘客、中途甩客;三是要提高文明服务水平,出租车要保持车容整洁卫生,驾驶员要衣着整齐、文明用语、礼貌待客。

三、突出重点,集中开展客运市场非法营运的整治行动

这次全市客运市场非法营运专项整治行动的总体要求是:围绕“统一开放、竞争有序、服务规范”的客运出租车市场建设目标,坚持“依法整治、标本兼治”的工作方针,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高邮市客运出租汽车管理办法》,充分发挥相关部门的职能作用,集中力量,集中时间,集中行动,采取有力措施打击和取缔非法营运活动,全面规范客运市场的管理、营运等行为,促进全市客运市场秩序的根本好转。

这次全市客运市场非法营运专项整治行动为期3个月,从7月1日开始,到9月底暂告一段落。具体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调查摸底、弄清情况,这项工作从6月19日市长办公会议之后已经开始,到7月18日结束,主要任务对所有非法营运情况进行登记造册,召开相关会议,广泛宣传发动,为全面开展整治行动做好充分准备;第二阶段为区别情况、拟定方案,时间为7月19日到7月25日,主要任务是借鉴外地成功经验,结合高邮自身实际,在考虑到群众出行方便、安全的前提下,制定周密的行动方案;第三阶段为联手行动、集中整治,时间为7月26日到9月20日,主要任务是抽调人员联合执法,开展集中整治行动,对客运市场中存在的非法营运问题彻底予以查处,促进全市客运市场秩序的根本性好转;第四阶段为总结经验、巩固提高,时间为9月下旬,主要任务是进行认真总结,落实长效管理措施,保持客运市场的正常秩序。

集中整治客运市场非法营运,一定要坚持标本兼治、协同作战,各有关部门和各乡镇要集中力量,突出重点,在市政府的统一领导和协调下,主动配合,积极联手,着力落实好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1、加大舆论宣传力度,奠定专项整治的思想基础。开展客运市场非法营运专项整治行动,一定要舆论先行,发挥舆论的导向作用和监督作用,营造强烈的氛围。各有关部门要运用一切宣传手段,在城区和集镇主要街道上悬挂宣传横幅,设立宣传戗牌,多层次召开动员会议,广泛印发宣传资料,真正把宣传工作落到实处。专项整治办公室要把客运市场管理的政策、法规,特别是市政府刚刚出台的《高邮市客运出租汽车管理办法》编印成宣传手册,广泛散发到驾驶员手中,同时派出宣传车,在全市范围内流动宣传;要设立热线电话,解答群众的咨询,接受群众的举报。电台、电视台及有关新闻媒体,要跟踪报道整治行动的进展情况,宣传整治行动的成果,对极少数顶风违法者要坚决予以曝光。总之,要通过多渠道、多途径、多形式的宣传活动,壮大开展客运市场非法营运整治行动的声势。要使广大群众真正认识开展客运市场专项整治的意义,了解全市客运市场,特别是出租车、公交车和农公班车营运市场的现状,了解相应的法律、法规、政策,理解、配合与支持客运市场非法营运整治行动;要使无证经营者真正认识到非法营运给国家、社会带来的危害,以及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理应承担的法律责任,自觉停止违法营运行为;要使合法营运者明白自己的权利和义务,自觉遵守客运市场管理的有关规定,做到守法经营,文明服务。

2、积极开展源头控制,堵住非法营运的入口。一是要加强自备车管理,各乡镇、各机关企事业单位不得将自备车承包给驾驶员从事或变相从事出租营运活动,对已让售的车辆要及时办理转户手续,要自觉不使用非法营运车辆、不为非法营运车辆提供虚假证明、不为非法营运车辆说情,更不得包庇、纵容非法营运,市监察部门要会同交通部门,对违反规定的责任单位、责任人员和车辆及时作出处理。二是要严肃查处汽车租赁公司的不规范经营行为,汽车租赁公司提供的是汽车出租服务,不是汽车客运服务,其经营范围和方式与出租车公司存在本质的区别,汽车租赁公司不得超越经营范围、变相从事出租车营运,相关部门要对已经登记注册的汽车租赁公司的经营合法性进行认真检查,进一步明确汽车租赁公司的经营范围和方式,对违规从事营运活动要坚决予以查处,直到吊销执照。三是要加强客运车辆技术状况的检验,根据《江苏省汽车报废标准》的要求,加强对各类客运车辆的技术检验,按照相关规定,对达到行驶年限的客运车辆要实行强制报废,确保客运车辆保持良好的技术状况。四是要加强客运企业内部管理,客运企业要教育广大驾驶员守法经营,服从管理,不断提高从业素质,做到从小事做起、从平时做起,共同促进全市客运水平的提高。

3、大力组织联合执法,提高整治行动效果。要认真开展联合执法,把联合执法作为整治行动的关键环节来抓,市交通、公安、城管、市容执法、物价、质监、安监、工商等部门,是全市客运市场非法营运整治行动的主力军,既要各司其职,更要协同作战,真正形成声势和合力。交通部门主要负责“黑车”查处和车辆营运秩序的规范,严厉打击伪造、倒卖营运证等违法违规行为;公安部门负责车辆安全管理和交通秩序管理,依法严肃处置各种抗拒执法的行为;城管和市容执法大队负责管理客运车辆在城区的运营,查处乱停乱靠、乱做广告等行为;物价部门负责依法查处运价违法违章行为;质监部门负责调整、检查出租车计价器;安监部门负责根据安全生产要求和具体实际,提出安全工作意见,并对有关企业提出整治要求,对存在安全隐患的企业予以通报并责令整改;工商部门负责牵头检查汽车租赁公司的经营行为,依法查处超越经营范围的行为。要积极创新整治形式,既要采取定点稽查,又要采取流动稽查;既要采取一般检查,又要采取重点检查,在主要路段和交通要道口设岗布点。要切实强化整治手段,一是要依法进行整治,各乡镇、各相关部门要依法行政,客运企业和驾驶人员要守法遵章,一句话,管理者和被管理者都必须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政策;二是要发动群众举报,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各相关部门要在更大范围内公布举报电话,接受群众的举报和监督,要严格执行值班制度,及时查办群众反映的各类问题;三是要从快从重处罚,在集中整治期间各有关部门要做到迅速反应,快速出击,对违法违规事件,特别是对无理取闹、带头闹事的处罚,要依法按照处罚上限处罚,绝不姑息迁就,以增强震慑作用,确保专项整治活动达到预期目的。

4、强化制度建设,实现客运市场的长效管理。集中整治只能解决一时的问题,要实现长效管理,必须进一步强化制度建设。要综合运用法律、经济和行政的手段,多管齐下,规范市场秩序,提升营运水平。要严格执行现行相关法律法规,用足现有的管理政策,坚持和完善出租车运价听证制度、客运车辆年检年审制度、客运市场准入和退出制度,加大对客运企业和客运车辆的检查考核力度。要全面建立客运企业和车辆守法经营、服务质量等方面的档案,组织开展文明企业和文明驾驶员的评比活动,通过先进典型的带动,促进全市客运市场的规范。要完善客运安全的各项制度,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贯穿到整个客运工作当中,警钟长鸣,防患未然,客运企业要认真抓好内部安全管理,坚持安全营运制度,采取有效措施消除事故隐患,坚决杜绝特重大恶性事故,最大限度减少一般事故;运管部门要严把安全“三关”,即市场准入关、营运车辆技术状况关和驾驶员从业资格关。

四、以人为本,妥善处理好农公班车营运中出现的矛盾

近年来特别是今年以来,全市市通乡公路和乡通乡公路改造、建设的力度较大,受施工条件的影响,部分市乡公路暂时交通中断,加之近一段时期高邮湖水位上涨,漫水公路已全线实行交通管制,部分农公班车(包括少量公交车)营运线路受到影响,给沿线的群众出行和车辆通行带来了不便,对此,各有关部门、乡镇要高度重视,超前工作,妥善处理好可能出现的问题和矛盾。

1、要加大正面宣传引导力度。一方面要大力宣传公路建设的重大意义,交通是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先导产业,加快农村公路建设与改造步伐,是促进经济发展、改善广大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的重要举措,只有克服因公路建设与改造带来的暂时通行困难,才能换得今后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广大群众的长远受益,对于这个暂时与长远、小难与大利的辩证关系,一定宣传好、教育好、引导好,争取广大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另一方面要向全社会广泛通告受到影响的通行线路,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广泛通告公路建设、改造的情况,高邮湖水位的变化情况,需要绕行的公路情况,要在交通中断公路的前方交叉道口设置绕道行驶的警示牌,尽可能让过往车辆和人员少走回头路。

2、要抓紧制定农公班车营运线路的调整方案。农公班车、公交车是广大群众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不能因为原运营线路的暂时中断而停运。沿线乡镇作为责任主体,要在认真调研和做好相关村组、群众工作的基础上,与相关部门密切配合,抓紧制定合理的农公班车、公交车营运线路的调整方案,确保客运车辆有路可行;对改行道路不适应客运班车通行的,要迅速采取应急措施,该维修的路肩要维修,该拆除的路障要拆除,该保养的道路要保养,保证车辆通行顺畅。湖西线路的农公班车如果需要从市外绕道,市交通局要迅速与上级主管部门汇报,并加强与沿线兄弟县市协调,切实保护好他们的合法权益;如果改为在漫水公路两端运营,可以分别把站点设在客运班船的起始处,但不允许带客至漫水公路两端的封闭点。漫水公路实施交通管制期间,高邮湖客运班船要正常开班、准点开班,并通过多种途径将班次安排情况向全社会广泛通告,尽可能方便广大群众的出行。

第10篇

【关键词】信息化 物流管理 市场发展

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了世界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的发展趋势,生产要素和商品能够跨行业、跨地域进行自由流动。按照传统的发展模式,汽车制造企业无法适应时展的要求,物流信息技术显得更加重要。

一、汽车制造企业运营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由于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起步晚,汽车制造企业业务主要是基础的在仓储、运输和搬运业务,我国汽车制造企业发展与发达国家汽车制造企业在管理技术上存在较大差距。如图1所示:

(一)汽车制造企业库存大,协调性差

很多汽车制造企业一直沿用传统的汽车制造企业运营管理模式,通讯手段落后,对市场信息掌握不够,库存大,很多冷销产品出现积压,而市场销售比较旺的产品却出现短缺。企业不能灵活的进行采购和库存,严重影响了汽车制造企业的发展。

传统的物流管理部门之间、企业之间没有形成一致的供应链目标,汽车制造企业只注重眼前的利益,忽视了集体合作的重要性,有些企业间甚至存在恶性竞争现象,这些都导致了我国汽车制造企业竞争力差的特点。

(二)汽车制造企业运行成本高,运行效率慢

传统的物流管理模式不注重运输线路和运输方式的研究,导致对流运输、迂回运输、重复运输等不合理现象,导致运输成本高,运输效率低下。同时,运输时间的加长导致物资积压和资金周转不畅。铁路、公路、水路、海运、航空和管道运输方式不能科学有效的结合,混乱的运输方式增加了企业运行成本。由于汽车制造企业不注重信息网络技术的研发和运用,导致企业无法及时准确的把握市场信息,对于采购、生产配送、运行方式的选择等环节反应慢,效率低。

(三)对汽车制造企业管理者对信息化建设没有足够的重视

加强汽车制造企业运行管理信息化建设,首先要改变企业管理者的传统观念,提高对信息化建设的重视程度。有些汽车制造企业管理者只是沿用传统的管理模式,安于现状,不进行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导致企业效率低。很多企业管理者对信息化管理认识不到位,缺乏信息化管理的相关知识和专业技能,信息化管理发展滞后。

有些企业管理者忽视对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投入资金和技术有限,信息化建设工作不能正常开展。我国汽车制造企业运营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经营理念落后,无法跟上先进企业发展的步伐,在市场中处于落后地位。

二、汽车制造企业运营管理信息化建设促进企业发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财富的不断增加,人们逐渐进入了信息时代,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电子商务行业盛行。面对知识经济时代,我国传统的物流产业无法跟上企业发展的步伐,在市场中处于落后地位。企业业务内容停留在仓储、运输和搬运的基础阶段,现代物流信息运用的潜力大。

随着企业管理者对物流管理信息化的不断认知和研究,信息化建设逐步提上了企业战略发展的高度,随着信息化建设地位的提高,信息化建设也取得了一些成果,对企业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对于那些仍然固守传统发展模式的汽车制造企业,将被市场所淘汰。

汽车制造企业运营管理信息系统能够帮助企业建立现代化的管理思想和管理理念,利用数据、信息和知识,制定科学的物流决策,有效控制物流业务,从而实现物流信息资源的共享,最终提高汽车制造企业的管理运营效率决策的和科学性。

汽车制造企业信息化的建设能够加快数据的传递,加强企业运营管理的自动化运营程度,提高企业的一体化运行。通过“生产零库存”、 “供应链管理”、“供应商管理库存”等先进物流管理模式的应用,能够有效提高汽车制造企业的运行效率,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三、如何实施汽车制造企业运行管理信息化建设

(一)汽车制造企业运行管理信息化建设坚持的基本原则

汽车制造企业运行管理信息化建设要围绕从生产要素到消费者之间时间和空间上的需求进行,在制造、运输、装卸、包装、仓储、加工、分拣、配送的环节中收集企业信息,将信息通过系统处理,传递到上层的相关企业和物流公司等。

(二)加强汽车制造企业间信息交流和沟通

物流管理涉及到制造、运输、装卸、包装、仓储、加工、分拣、配送等多个环节,同时,对于公路、铁路、航空、水运及国际运势等多种运输方式的选择有特定的要求。信息资源的共享能够有效的减少因为编码、文件格式等信息的差异而造成的资源浪费现象。提高汽车制造企业的运行效率。通过信息平台,加强客户与企业、供应商之间的信息交流,提高企业服务水平,实现公共服务的信息化。

(三)通过增加物流增值服务提高企业市场份额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消费者的需求日益增加,并且朝着个性化的方向发展。汽车制造企业为未来发展方向就是拥有大量物流设施、科学的管理机制和一流的服务水平。提高企业服务水平,加强“一站到位”的方案研究,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提高企业市场占有率。

四、总结

汽车制造企业运营管理信息化建设是我国汽车制造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实现汽车制造企业运营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能够降低企业运行的成本,提高企业运行效率,从而推动整个物流行业的发展。因此,汽车制造企业一定要提高自身科技水平,以信息化作为推动企业管理的基础,加强先进信息技术的开发与应用,提高汽车制造企业运营管理的科学性。

参考文献:

第11篇

总裁曾提出:质量是干出来的,不是检查出来的。因此,提高工作质量是提高产品质量的基础。在严抓质量的时候,机械总公司取消了公司质检处,这并不代表我们放松了对质量的要求,而是实行了“质量自主化”管理,让全员都当质检员,变过去的“被动”抓质量为现在的“主动”抓质量,从而加大了对产品质量的控制。同时,我们通过进一步完善质量控制体系,加大过程控制,推行“员工犯错领导买单制”、“质量追踪制”、“质量索赔制”、“质量诚信制”,“质量高压线制”,使质量得到更加科学有效的控制。

公司通过采取一系列的质量管理市场化运作手段,不断强化管理骨干的工作质量,各部门的领导亲自靠上抓质量,带动质量管理上水平。例如:铸机公司安装车间转变工作思路,向外出调试人员“花钱买问题”,即用奖励的办法让他们把产品在市场上产生的质量问题反馈回来,为把这些问题变成经验教训,从这些“花钱买回来的问题”中选择有代表性的,结合在装配过程容易出现的质量问题和总裁的质量管理理论,编制了职工培训教材进行教育让大家认识到“愈是名牌愈要重视质量,愈是名牌愈要提高质量”对那些容易出现质量问题的地方引以为戒,从而杜绝质量问题的再次发生。如:针对安装调试人员从市场上反馈回来的分离器装反问题、Q69系列清理机室体部分输送辊轴跑偏现象严重问题,公司重点加强了对安装工序的过程控制,并编成了培训教材如何避免这一问题对员工进行培训,让员工人人学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避免了质量问题的重复性发生,提高了装配质量。再如,漯河公司在质量管理中通过“三按”、“三检”制度,强化质量保证体系。在各车间设置质量控制点、完善补充各项质量制度,让职工认识到“质量是企业的生命,企业什么都可以改革,唯有质量第一不能改革。”的道理,从而使产品质量合格率由上年的96.6%提高到现在的97.6%,提高了1个百分点。再如,铸机钣金车间通过重新修订一系列质量考核制度,加大质量考核力度,实行“质量买单制”,激发了车间职工提高技能、苦练岗位“绝活”提高产品质量的工作积极性,产品质量合格率由上年的98.8%提高到现在的99.2%,创历史最高记录。

3.提高工作质量与现场管理相结合。

总裁指出:现场是一个企业形象的窗口,它反映的是整个公司的基础管理水平。汪总裁检查指导工作时多次要求我们要以现场管理为切入点,在抓现场管理的同时带动和促进其他基础管理工作水平的提高,根据总裁指示要求,公司首先加强管理骨干的现场意识教育,对公司的现场管理提出了高标准的要求,要求面上管理无灰尘,材料管理无浪费,现场管理无死角,其次通过“现场明星、丑星”暴光台,通过车间主任当值日生等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例如:铸机钣金车间通过对车间现场进行“蛋糕分割”,让车间人人都有一块“现场自留田”,谁的现场不好就要受到处罚,使得钣金车间的现场管理上了一个新台阶。再如:铸机公司特铁车间通过“党员带团员、团员帮群众”,推出了现场管理最好的老党员蒋洪强为“现场模范岗”,带动了车间现场管理由过去的脏、乱、差,连续2个月获得机械总公司“现场管理标杆车间”。

通过采取以上措施,极大的提高了车间的现场管理水平,带动和促进了公司各项基础管理工作水平的提高,同时让广大员工明白现场是各项工作的重要保障之一,有利于公司在市场上竞争力的提高,并给企业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一些欧洲客户和俄罗斯客户到我们公司抱着来看看的态度,在看到我们先进的现场管理后,说“作为机械行业,现场能管理成这样,确实达到了顶尖水平!”与我们达成了合作意向。

4.提高工作质量与设备管理相结合。

汪总裁指出:“设备是商战中的武器,重视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就是间接地参与市场竞争”。设备的管理直接影响着产品质量的好坏,因为它是干好产品质量的硬件设施,如果设备保养不好,产品质量就难以保证。集团设备管理会后,我们认识到:要使设备管理上水平、上台阶,首先要提高广大骨干员工的设备管理意识,特别是管理人员的设备管理意识。为此,公司组织全体骨干员工学裁的讲话精神,开展了设备管理找差距活动,并采取了一定的措施进行整改,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1).加强设备管理的思想教育。首先公司举办了设备管理培训班,组织管理人员学裁在设备管理现场会上的讲话精神,要求每一位管理人员必须写出自己的心得体会和改进设备管理现状的打算。其次,在传达学裁讲话的基础上,公司利用黑板报、宣传栏对广大骨干员工进行了宣传教育,组织开展设备方面的岗位竞赛,开展了“设备、安全方面”的漫画展,通过宣传教育,广大骨干员工认识到了设备的重要性,提高了设备管理意识,从而有效的规范了设备管理工作。

2).加强设备管理知识的培训教育。为提高设备管理上当次,在加强对员工思想教育的同时,机械总公司还积极作好维修人员和操作人员的业务知识培训,不断提高职工的业务能力。一年来,根据各车间的实际使用情况,设备管理中心编写了《设备基本知识与操作规程》手册370份,先后举办了8次较大的培训班,范围涉及到电焊、金切机床、行车驾驶技术等行业,争取让每位员工都懂得设备的操作方法和原理,尤其是让年轻职工在短时间内懂得了设备的“三好、四会”,懂得了怎样保养设备。05年3月份,公司邀请唐山松下公司的技术人员担任老师,用幻灯片对钣金间的操作人员和维修人员进行了培训提高了大家的操作能力和维修技术。4月份公司从烟台专门邀请西门子的专家给电器维修人员讲授加工中心、落地镗铣床的维修技术和诊断方法,是维修人员了解了设备的诊断方法和一般的维修技术。通过培训,各部门的设备管理上了很大一个档次,例如:铸机公司钣金车间电焊机的故障率为6%。同期下降了2个百分点。

3.)开展竞赛。“管好设备就是间接的参与市场竞争”,根据总裁的这一思路,为在市场竞争中取得胜利,机械总公司制定了详细的设备管理竞赛方案,组织开展了“我与设备有个约会”、“设备形象大使”等竞赛。经过角逐,9-10月份,总公司共评出“设备的亲密战友”6人,“设备维修好保姆”4人,“设备创新小博士”4人,“设备马大哈”3人,“设备原始记录示范机台”4台,“设备红管家”2人,通过设备竞赛的开展,有效的调动了广大骨干员工管理设备的积极性。

4.)完善制度,加强保养一年来,机械总公司共完善了《维修工巡检制度》、《维修工、操作工设备维修承包制度》、《操作工交接班制度》《车间考核细则》等48个设备管理制度,并通过重新修订《设备配件购买制度》使设备配件买单制真正落到了实处,降低了设备配件费用。通过这些制度的实施和修订,使每一机台的员工都有管理的权限。

另外,机械总公司使用的设备大多是七、八十年代的设备,设备严重老化,为此,我们把对老设备的改造和保养作为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来抓。在搞好日常维修的同时,04年我们一共对40台老设备进行了大修。05年1-4月份铸机和橡机公司共大修车床3台,二级保养8台,有效的提高了设备的精度。

通过以上设备管理措施,提高了管理人员的工作质量,管理人员亲自靠上抓设备管理,杜绝了以前野蛮操作设备的现象,设备维修费用也明显降低。例如:05年1-4月份,铸机、橡机加工车间配件费用为36224元,包括维修加工中心维修电源模块7800元,下降到了5934元,比同期降低16.38%。

5.提高工作质量与创新相结合。

总裁指出:“用创新提质量、用创新降成本、用创新抓管理”。按照总裁的要求,机械总公司管理骨干带头转变思想观念,改变工作作风,通过工作质量的提高带动了产品质量的提高,在过去的一年里,机械总公司紧紧围绕总裁“创新提质大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动管理骨干带头搞创新,并用有无创新作为考核管理骨干工作质量的标准,激发全员参与创新的热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是,领导带头创新。总裁指出:领导干部应该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做给一级看。根据总裁的指示精神,机械总公司规定所有部门中层干部必须带头开展创新活动,并根据各部门实际情况量化考核,极大的提高了中层管理骨干的工作质量,从而形成了“领导带头,全员参与创新”的浓厚氛围。例如:铸机安装车间副主任姜茂盛一年来提高质量、降低成本的重大创新就达9项,其中,他通过对库存积压的油漆合理调配使用,仅2005年1-4月份共使用457公斤,按每公斤8.9元计算共计消化不利因素4067.3元,安装副主任臧家武提出的将电机罩用大方便袋代替,年可节约3000元左右。

二是,创新小组重点攻关。机械总公司积极发动并帮助一线员工积极参与到创新工作中。通过创新解决了很多以前解决不了的质量问题,例如:为解决Q0338叶轮体使用寿命很短的质量问题,根治清理系列的“心脏病”,铸机公司专门指定一名技术人员和铸机安装车间成立了以抛丸器班为核心的“攻关小组”,运用总裁反思维创新理论,转换了思考问题的角度,制作了Q0338叶轮体单片静平衡工装,改变了叶轮体的装配顺序,利用工装按照叶轮片“轻找重”、“重找轻”的互不对称方式将两叶轮片组装,进行少量磨削,最后再找出静平衡。此项创新项目,打破了铸机行业抛丸器传统的装配方法,实现了叶轮体装配质量零距离。这样的提高质量的创新在安装车间2004年4月份∽2005年4月份就提出了45项。

通过创新,使我们打破了旧框框,打破了传统的思维观念,大家思考问题的角度和深度变了,员工的创新意识和积极参与企业管理的能动性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很多以前不敢想的事现在敢做了,很多以前办不到的事,现在办到了。例如:2005年3月份,总公司专门成立了由公司领导、技术人员和一线员工组成的“创新攻关小组”,对200-5.5RK单圆盘曲线抛丸器进行重点攻关,在总裁创新理论的指引下,大胆创新加工工艺,并借助动平衡仪对叶轮体进行找正,使叶轮体的不平衡点控制在了0.07克,一次性试验成功!公司新开发的这种曲线叶片抛丸器的抛丸量比同规格的直线叶片抛丸器高出了24%,抛射速度多出了10米,噪音低于国家标准5分贝,价格仅为进口抛丸器的四分之一。此项技术再一次填补了公司空白,标志机械总公司在抛丸器尖端技术方面实现了与世界领先水平的同步,这是机械员工学习运用汪总裁创新理论的结果。通过以上措施及开展广泛的创新岗位竞赛,充分调动起了广大干部职工的创新积极性,2004年5月份~2005年4月份,机械总公司共收集了一线、二线职工创新合理化建议2646条,创效2319.3141万元;

6.工作质量与市场化成本管理相结合。

总裁指出:成本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和纲,能直接反映出每一位管理骨干工作质量的高低。集团成本管理现场交流会后,根据总裁的要求,首先,抓好管理人员的思想教育。公司多次举办成本核算培训班,组织管理骨干学习汪总裁在轮胎公司召开的《成本管理现场交流会》上的讲话,教育管理骨干进一步提高成本认识,通过教育,让大家认识到了成本管理是企业内部各项管理的核心,抓住了成本,就等于抓住了企业管理的纲,企业内部的全局就会全面提高;让大家认识到了“为什么抓成本,为谁抓成本”。管理骨干思想的转变,带动了工作质量的提高,管理骨干都主动加强对本部门人员的思想教育。例如,在市场化运作初期,在产品班组竞标制刚开始实施时,车间职工由于对市场化认识不够深,对班组竞标不理解,仍旧存在“反正我们干了活,就得给我们钱”的错误思想。针对大部分职工对成本的认识不够深刻,认为“成本管理是车间核算员的事,职工只要干好自己的工作,与成本管理没关系”的现状,为增强职工市场化意识,各个部门在机械总公司的要求下,按照总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通过黑板报宣传、学习交流、谈体会等方式狠抓员工市场化成本管理思想,让车间职工认识到了不仅要算出成本,还要干出成本、降低成本,只有以过硬的产品质量提升企业竞争力,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稳脚。

通过教育,各车间迅速行动起来,例如,作为铸机公司市场化运作的中心安装车间,针对车间职工存在着:车间所需的零部件有成千上万种,车间每天领出领进的零部件也有近千种,总裁要求我们‘一天一算、一日一清’是根本不可能的”的这一迟滞思想,积极的用总裁“市场的竞争就是成本的竞争”理论来引导职工,用“安装车间作为铸机公司市场化运作的重心,必须先动起来”的道理,来疏通职工“对成本不管不问”的守旧思想,让职工摒弃了过去“就成本核算而核算”的旧观念。首先实行了班组产品竞标制,将班组装配产品的成本与班组成员的收入挂起了钩,低于竞标成本的部分按照节约额的50%给予奖励,高于竞标成本部分按100%买单,此举极大的提高了车间职工创新节约降耗降成本的积极性。例如,安装车间王亮山班认识到成本市场化后,就像持家过日子一样,产品成本越高他们的工资就越低,因此,他们通过最大限度地创新、修旧利废、节约“开支”,把“家底子”全翻出来了,并保证一次装配成功来缩短工期,王亮山班2005年2月份,在装配2台Q378E过程中,共降低成本611.25元。

通过市场化成本管理,各个车间为适应市场化运作的根本要求,均以竞标为突破口,以创新和市场化管理为方法和措施,狠抓市场化成本管理,把车间职工全部推向了市场,利用市场化的推动作用,把每个人的收入与市场挂起钩来,充分发挥出了市场化成本管理的威力,在全公司内形成了“干活靠竞标,收入靠创新”的良好氛围,彻底完成了在市场经济下的两个“转变”;即:完成了从“要我抓成本,”到“我要抓成本”的思想观念的转变;完成了从被动抓质量,到现在“我要吃饭,我要抓质量”的转变。

四、以抓好管理骨干带头竞赛为手段,来激发管理骨干的积极性,确保全员工作质量上台阶。

“竞赛比武活动最能体现政治工作的威力和作用,最能体现政治工作的创造性和创新性。”汪总裁要求我们要通过开展全员性的岗位竞赛,调动员工的工作热情,发挥员工的最大潜能,增强职工的竞争意识,培养职工的专业才能,以更好的适应市场,参与市场,赢得市场。根据集团党委汪总裁要求和集团竞赛方案要求,机械总公司拟订了全年性的“我为名牌添砖瓦九个上台阶岗位竞赛”方案,目的在于通过岗位竞赛,进一步增强职工的创新意识和市场竞争意识,以降低生产成本、消化不利因素、促进基础管理上水平;进一步培养一批讲政治、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为各项工作打好思想基础和人才基础;进一步活跃车间气氛,鼓舞员工士气,振奋员工精神,调动员工积极性,掀起“打一场商战中人民战争”的热潮,全面战胜今年的不利因素,早日实现“将双星机械做成中国最大的机械加工业集团”的宏伟目标。

首先,机械总公司打破了过去只有一线才竞赛的旧传统,在全公司范围内开展了“金鸡报晓综合管理拉力赛”12次,每月一次进行对各个车间综合评比,涉及到质量、现场、创新、成本、宣传、设备、安全等各个方面。

一年来,公司各车间、部门分别成立了岗位竞赛领导小组,在全公司范围内开展了以工作质量促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为主要内容的岗位竞赛,用竞赛提质量,促管理,降成本,消化不利因素,公司各部门、车间共开展各种岗位竞赛400多场次,共有1500多人参加了竞赛比武活动。通过竞赛,不仅赛出了广大骨干员工工作质量的提高,进而促进了管理水平的提高,而且赛出了好风气,赛出了广大骨干员工精神面貌的改变。例如:铸机、橡机公司销售处通过开展争创“销售龙虎榜”竞赛活动,不仅提高了工作质量,而且提高了服务质量,在客户面前树立了双星机械良好的市场形象,为公司赢得了更多的产品订单,全年完成销售收入2.856892亿元,比同期增长0.4%,铸机公司销售状元王金忠在2005年1~4月份在铸机公司龙虎榜竞赛中连续4个说排名第一,个人累计销售600多万元的非标清理设备。再如,铸机公司特铁车间通过开展“质量强中强”、“质量进市场,争夺金饭碗”岗位竞赛涌现许多优秀员工,大件造型工张瑞贤在一年内获得7次质量第一名,韩清传5次获得质量第一名,在大件质量合格率要求85%的情况下,他们二人的质量合格率均达到了96%以上。“质量领头羊”——张瑞贤为激发车间职工“练岗位绝活”的积极性,自掏腰包“摆擂台”,激发了职工切磋技艺、苦练技能、提高质量、降低成本的积极性。通过岗位竞赛,激发了职工提高工作质量,干好产品质量的积极性,特铁车间05年1-4月份合格率比考核基数平均上升了2.24个百分点。与去年同期相比平均上升1.38个百分点。

五、抓好领导骨干亲情化管理,是带动后勤管理上台阶的坚实基础。

为大力贯彻执行总裁“亲情化管理”的指示精神,机械总公司后勤服务部时刻牢记总裁提出的“职工生活无小事”的指示精神,提高工作质量,通过将后勤管理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实现后勤管理的再提高和员工队伍的再稳定,以200%的服务质量为生产一线服务,为客户服务,

一年来,机械总公司后勤服务部创新管理方法,充分运用市场化的推动作用,通过竞标将食堂、公寓推向外部市场,通过品牌效应进行比价采购,共消化不利因素8.4167万元。

另外,后勤服务部通过在公寓内各房间之间开展了“白天鹅”与“丑小鸭”之间的竞赛活动,促进了公寓整个现场的管理水平。通过推出“定菜贴号制”,把厨师做的每道菜都贴上自己的号码,就餐者品尝后通过意见反馈单做出对菜的质量评价,极大的提高了厨师的工作质量,提高了饭菜质量,促进了后勤服务质量。2005年1-4月份,食堂、公寓虽然进行了承包后,每月根据双方签定协议的承包基数进行考核,职工公寓与职工餐厅的费用与去年同期相比,共节约费用4570元。

市场无止境,管理无句号。一年来,机械总公司认真抓好管理人员的“三个质量”,带动了全体员工工作质量、服务质量、产品质量的提高,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了我们工作中存在的不足,离汪总裁的要求,离名牌的差距还很大。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大力贯彻总裁的指示,以名牌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找准差距和不足,进一步提高广大骨干员工的工作质量、服务质量、产品质量,充分运用市场化的推动作用,提高企业整体管理水平,最大限度地挖掘内部降低成本的潜力,以最低成本来换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实现汪总裁“抓机遇,创新提质、九个上台阶的”工作目标!

第12篇

截止4月22日,全局实现了安全生产400天。今天,路局、局党委召开这次会议,既不是庆功会,也不是表彰会,而是理性总结我们这一个百日的安全工作,结合当前开展的安全大检查大反思活动,认真查找和分析全局安全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并针对安全生产面临的新形势、新特点,对做好全局下一步的安全工作进行重点部署。下面,我讲三方面的意见。

一、安全400天简要回顾及下一阶段安全重点工作

从1月12日以来的这个安全百日,是我们进入2006年之后实现的第一个安全百日。百日期间,我们先后经历了春运、“两会”运输、生产力布局微调、政工体制改革以及铁路基本建设、施工全面展开等一系列重大考验,全局干部职工上下一心、苦干实干,确保了安全稳定。在这个百日里,我们以客车安全、施工安全、道口安全和现场作业控制为重点,深入开展安全专项整治和重点课题攻关,有力确保了运输安全基本稳定;在这个百日里,我们目标一致,协调动作,灵活调配运力资源,加强运输组织,胜利夺取了建局后第一个春运工作的全胜,实现了春运安全目标;在这个百日里,我们坚决落实部党组的工作部署,坚持稳妥操作、有序推进,顺利实施了新一轮生产力布局调整以及政工机构改革,确保了调整过渡期间的安全稳定;在这个百日里,我们积极挖掘运输潜力,顺利实现了4月10日兰州西~新丰镇货物列车长交路,宁西线4月18日正式开行西安到东莞东、杭州等方向旅客列车,实现了整体效益的稳步攀升;在这个百日里,我们认真吸取“3.26”、“4.11”等事故教训,深入开展安全“大检查、大反思”活动,深挖干部作风、职工作业、设备质量、安全管理等方面的问题,制定有效措施认真加以整改,全局消灭了险性及其以上事故,实现了安全生产首季开门红,为夺取今年各项工作的全胜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全局目前在安全管理、施工安全、现场作业控制、标准化作业等方面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刘部长4月13日在全路电视电话会议中剖析的问题和隐患,在我局普遍存在,有的问题还相当严重,务必引起全局上下的的高度警觉和足够重视。

一是干部作风飘浮不实。部分干部特别是少数领导干部对路局部署的工作落实不坚决,对本单位安全生产状况心中无数,日常工作不履行岗位职责,完成“五定三率”、添乘检查等指标打折扣、讲条件。部分干部下现场检查不发现问题,或者发现的问题质量不高,或者对现场存在的问题遮掩捂盖、听之任之,导致现场作业简化程序、虚填虚报天窗点等问题大量存在。干部的作风问题是安全管理的核心问题,对运输安全的影响最大、危害最深,任其发展下去,必将严重影响我局改革发展的进程。

二是设备质量隐患突出。各类设备故障居高不下,“五故”问题频繁发生,这个百日内因设备故障造成的B类事故达98件。其中,元月份28件、二月份32件、三月份29件、四月份截止22日发生24件,设备故障呈上升趋势,对运输安全特别是旅客列车安全威胁极大,已经成为影响全局安全生产的头号大敌,必须迅速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以良好的设备硬件基础保证行车安全。

三是职工“两纪”问题严重。职工标准化作业程序不落实、违章违纪现象屡禁不止。这个百日,路局检查组发现职工“两违”问题多达609件,主要表现在列车调度员和车站值班员违章指挥、机车乘务员违章解锁、车机联控制度不执行、车辆防溜不彻底等方面,必须下大力气进行整治。这个顽症不得到彻底解决,安全生产长治久安就是一句空话。

四是结合部管理问题较多。当前在专业管理中一个很不好的现象,就是专业系统各自为战,出台规章制度、作业办法不征求关联部门意见,工作制度不规范、不统一,甚至下发的规定相互抵触,致使基层单位在执行落实过程中无从下手,或者是对上级采取一个部门一个对策的做法,管理工作出现漏洞。在设备管理上,对长期存在的故障,设备管理部门等、靠思想严重,不积极主动地上手解决,相关部门没有针对问题制定防范措施,管理效能低下,与新体制的要求差距很大。

五是施工安全卡控不力。部分单位既有线施工安全意识淡薄,执行部133号和局292号文件不彻底,施工方案制定不细不严,安全技术措施不落实,现场防护流于形式,导致现场作业失控。特别是部分设备管理单位对外单位在自己管内既有线的施工重视不够,现场监管监控职责不落实,对施工中违反安全措施的作业没有及时纠正制止,现场监控人员形同虚设,导致挖断电缆、光缆等事故频繁发生,对行车安全构成极大威胁。

六是治安环境干扰较大。据统计,这个百日路局共发生路外伤亡事故111件,死亡73人、重伤32人,撞牛5头,撞机动车辆5件,暴露出相关单位和部门执行路局435号文件不坚决、定责考核力度不大等问题。同时,管内沿线治安状况形势严峻,偷盗铁路器材、破坏铁路设施的案件屡禁不止,仅3月份一个月在西宝段兴平至咸阳西间就连续发生了4起电务设备被割盗事故,严重影响了运输效率和行车安全。

上述这些问题,归根结底反映出各级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对“安全第一”认识、工作作风和安全管理水平等方面,与路局的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各单位,特别是领导班子成员要结合安全大检查、大反思活动,眼睛向内,带头反思,认真分析存在问题,制定针对性措施,及时消除安全隐患,为路局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创造良好的安全环境。

进入下一个百日,从4月23日到7月31日,受季节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全局安全工作的形势更加严峻,考验更加巨大。主要表现:一是生产力布局调整刚刚到位,部分干部职工思想仍有波动,给运输安全生产带来不利影响;二是部分单位管理关系仍未理顺,基础规章不健全、安全管理职责不清、责任不明等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没有做到“十个统一”;三是进入春耕,机动车辆增多,牲畜上道频繁,给客车安全和道口安全带来大量隐患;部分地区雨水增多将给线路基础设施造成大量病害;四是工、电施工和基本建设范围广、任务量大,给运输安全带来严峻挑战;五是管内由南向北陆续进入雨季,部分水害复旧工程仍未完工,防洪防汛压力巨大;六是春检工作还未结束,大量行车设备隐患还没有得到有效整治。各部门、各单位要清醒看到当前运输安全面临的严峻形势,结合各自安全工作实际,扎扎实实做好以下八项重点工作:

1、加强安全管理,强化现场控制。各单位、各部门要结合生产布局调整后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按照路局提出的“十统一”要求,抓紧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形成规范、高效的安全管理体系。特别是多段合一的单位,一定要勇于创新,在安全管理上想实招、求实效,抓紧对本单位的规章制度、安全措施和管理办法进行整合修订和梳理完善,形成统一、规范的技术标准、作业标准和管理标准,坚决避免出现空档和漏项,保持安全管理的连贯性和统一性。要明确各级干部的岗位职责,实现领导班子成员分工、干部检查包保责任、专业干部安全管理职责“三落实”的目标,形成职责清晰、分工明确、内容具体的责任体系,确保各项管理工作紧密衔接、落实到位。要坚持经常性地深入一线,指导车间尽快对车间层面的各项安全管理办法、管理制度、考核标准进行整合、规范,充分发挥车间一级的管理职能,把安全管理的基础和重心下沉、下移,实现对现场作业的有效控制。

2、严抓设备整治,提高行车设备质量。机务系统要以机车走行部、制动机、车顶高压电器、主辅电机电器等部位为重点,扎实开展“干标准活、树样板车”专项整修活动,严格执行机车质量“双包”制度,认真落实检修工艺标准,切实提高机车检修源头质量和出入库检查质量,坚决杜绝“三项设备”不良的机车上线运行;供电系统要切实抓好接触网梯车巡检工作,随时掌握导线磨耗程度,把电气接点过热和线索交叉处所的状态监测纳入到巡检内容,发现异常及时处理,限期整改。车辆系统要针对暑期客车运用规律,加大对空调机组、轴温报警器、火灾报警器和漏电报警器等保安设备以及探伤等关键设备的检查整修力度,严格落实记名检修,并指定干部现场包保督导;对客货车转向架、制动梁、摇枕、侧架、钩缓、轮对和红外线设备、列尾装置以及货车定检过期车要进行重点整治,确保辆辆符合运用标准。

3、扎实开展专项整治,及时消除设备病害。各单位要严格按照路局专项整治活动的指导意见,集中人力物力,认真开展设备整治大会战。要对近年来发生的设备故障逐一进行统计和分析,尤其是对于重复发生、延时长、影响大的惯性故障和设备隐患,要逐项统计、逐项确定整治措施、逐项销号、逐项考核。特别是电务系统要切实吸取郑州“3.26”和广铁“4.11”事故教训,重点开展好故障管理、闭塞设备、轨道电路、电缆、防雷、机车信号、微机监测等六个薄弱环节的专项整治工作。要通过专项整治,全面提高信号设备运用质量,大力压缩电务故障件数和延时,力争在这个百日内电务故障件数和延时压缩30%以上,切实减少信号故障对运输安全带来的重大隐患和干扰。同时,要认真吸取沈阳局“4.17”路外伤亡重大事故教训,认真开展道口安全专项整治。公安部门要深入沿线村镇、学校,加大道口安全宣传力度,增强行人和机动车驾驶员遵章守纪的自觉性。工务部门要结合安全大反思、大检查,对所有道口设备设施进行一次全面检查整治,保证道口信号、标志、标桩、栏木等设备设施符合要求,对所有道口看守人员进行一次重新确认上岗资格的培训考试,考试不合格者必须下岗强化培训。要重点加大对监护道口的监督检查力度,4月30日前要对所有监护道口作业情况进行一次对规对标检查,对作业标准不落实、的道口监护人员,积极与地方道口办联系,坚决予以清退。机车乘务员要加强途中了望和鸣笛,一旦发现紧急情况,要果断采取措施,确保道口行车安全。

4、善始善终抓好春检问题整改。各单位、各部门要迅速着手对今年春检工作进行检查验收,尤其是要抓住春检中检查和发现的大量设备问题和隐患,要盯住不放,认真组织分析,逐一研究对策,限期整改消号,促进行车设备质量的全面提升。同时,各部门要加强对站段的检查指导,对重点设备要优化整改方案,专人负责,确保整改到位。同时,要积极研究制定跟踪检查和责任追究制度,检查路局确定的重点项目投资是否做到专款专用、足额投入,整治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目的。对整改效果不明显或重复发生问题的,责任单位的主要领导要到路局交班。

5、加强职工培训,提高队伍整体素质。各单位要结合现场培训实际,以局发的9个系统47个工种75个岗位《行车主要工种岗位培训教材》为重点,认真组织好行车主要工种岗位人员的反复培训和实际演练工作,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结合近期全路、全局发生的多起事故,有针对性地开展事故案例教育。要按照部、局有关行车主要工种人员进行重新确认上岗资格的通知要求,以非正常情况下应急处理能力为重点,组织好列车调度员、机车乘务员、车站值班员等七个部定工种作业人员及信号员、接触网工、红外线值班员、检车员、列车长、道口工等其他行车岗位的培训考试工作,并重新确认上岗资格,考核不达标的职工,一律不准上岗作业。

6、加强施工组织和管理。要严格落实施工安全卡控措施,严禁超范围准备和无计划施工,监控干部不到场不得开工作业。要进一步落实和利用好“综合天窗修”,坚决杜绝点外施工和利用列车间隔施工,切实做到行车不施工、施工不行车。对于西宝提速拨线和其它线路大中修施工任务,各施工单位必须建立包保干部安全责任制,严格执行技术标准、作业标准和工艺流程,严禁超范围作业,杜绝违章蛮干现象。施工后,必须达到列车放行条件并经设备管理单位确认后方可申请开通线路。特别是对即将开通运营的北环线引入**线的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各有关单位要切实负起责任,协调好建设、施工、设计、监理等各方面的关系,加强施工质量检查,落实行车安全措施,坚决杜绝安全隐患,确保枢纽北环线7月1日按期开通。

7、扎实做好防洪防胀工作。从4月21日和5月1日起,岭南、岭北将全面进入汛期。各单位要抓紧主汛期前这段时间,认真做好防洪准备工作。要及时疏通“三沟”、涵渠,修补天沟、吊沟等破损处所,做好雨量监测设备的检查整修。对确定的防洪预抢工程,要加快施工进度,5月底前务必完工。要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防洪工作预案,建立防洪组织,备足防洪材料,定期开展防洪演练。进入汛期后,各单位要抓好防洪值班制度、包保制度和防洪责任制的落实,坚持见雨上岗和雨量二级警戒值制度,严格落实雨中雨后检查制度,发现险情及时报告,妥善处置,确保汛期行车绝对安全。在防胀工作方面,要在4月底前完成对防胀备品的检查和补充工作,高温时段要增加反向巡道班次,增派人员加大线路添乘检查力度,及时掌握线路动静态变化情况,严防胀轨跑道。

8、全力确保“五一”黄金周运输绝对安全。各单位、各部门要充分利用节前剩余几天时间,集中力量对机车、线路、信号、车辆、供电等行车设备进行全面检查,特别是对临客开行车辆和客流量大的车站设备要重点检查,确保旅客列车的绝对安全。要妥善安排列车“三乘”人员,强化临客乘务人员的培训工作,使其掌握基本常识,确保安全和服务需要。要加强对担当客车牵引任务的货运机车乘务员的培训,考试不合格的禁止上岗。同时,要进一步细化应急预案,针对行车事故、自然灾害、设备故障、列车晚点、客流积压等突况,制定完善应急预案,明确职责分工,细化安全措施,保证突况下处置得当、安全有序。

二、精心组织,不走过场,把安全大检查、大反思及设备大整治活动引向深入

按照铁道部总体部署,从4月13日起,路局在全局范围内开展了安全大检查、大反思及设备大整治活动。4月14日,路局召开安全紧急会议,对开展好这项活动进行了具体部署。会后,各单位、各部门连夜动手,制定方案,细化措施,以“四查”活动为着力点,查找了一大批影响安全生产的问题及隐患。从目前活动的推进情况看,主要有以下四个特点:一是通过领导带头、深入反思,我们重点查找出了在现场管理过程中,安全卡控措施落实不到位、干部包保流于形式等一批典型问题;二是通过专业督导、定点检查,查找出了基层较为普遍存在的干部作风不实、台帐记录弄虚作假等问题;三是通过专项整治、紧盯关键,查找出了全局目前存在的关键设备隐患、整章建制依然滞后等问题;四是通过个人反思、班组点评,查找出了职工作业标准化不落实、两纪松弛等问题。这些问题集中反映出路局的安全基础还相当薄弱,整章建制工作需要进一步规范,安全卡控、干部作风和职工“双纪”急需严肃整顿。

应该说,安全大检查、大反思活动开展十多天以来,各单位都非常重视,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从活动开展的情况看,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上紧下松,活动开展不平衡。为认真吸取“4.11”事故教训,路局于4月12日、14日两次召开安全紧急会议,要求车间(车队)副主任以上干部及机务指导司机、车务各中间站站长就近参加,就是为了使车间这一级干部能够及时、全面地掌握会议精神。但检查发现,部分单位没有按路局要求,及时通知车间相关干部就近参加电话会议,造成车间部分干部职工对这起事故的原因、教训和路局“4.12”、“4.14”电话会议精神一无所知。二是外严内散,思想认识不到位。一些单位不能充分认识开展这次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等同一般工作的思想还普遍存在。个别单位只是注重舆论氛围,而没有从实质上查问题、抓反思,外边彩旗飘飘、轰轰烈烈,里边一片茫然、昏昏碌碌,活动开展流于形式。三是注重表象,反思总结不深刻。部分单位没有真正把别人的事当做自己的事,对事故教训反思不深、力度不大。一些单位虽然也召开了座谈会、分析会,但从反映出的问题看,质量还不高,效果还不明显。西安电务段车间班组的反思会虽然已经开过两次,但个别职工仍以为“4.11”事故责任在武汉局;西安机务段个别班组反思出来的问题,不是当班洗澡就是当班看报,真正影响安全的深层次问题,却避而不谈。四是忙于应付,细化措施不到位。部分单位只是忙于发文件、定措施,而对车间班组反思出来的关键问题不整理、不归纳、不反馈、不整改,工作依旧,问题照旧。总之,这次检查反思活动,部分单位距离路局、局党委的工作标准和要求差距非常大。各级干部特别是路局各部门、各单位的主要领导,一定要端正对此次活动的思想认识,真正把别人的事当成我们自己的事,在对照事故中反思、在查找差距中反思、在分析问题中反思,通过扎扎实实开展活动,力求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对提高全局安全管理水平、转变干部工作作风、落实岗位作业标准、提升设备基础质量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此次全路范围内开展的安全大检查、大反思活动,是在4.11”这起事故血的教训背景下采取的一项非常及时、有效的举措,其主要目的就是针对当前各个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刻的反思,提出有针对性的整改措施,从而确保运输安全的稳定,为铁路跨越式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从目前全局的安全工作看,设备故障已经成为影响我局安全持续稳定的大敌,特别是电务信号设备故障频繁发生的问题,已经严重威胁到行车安全。对此,路局安监室、电务处在认真思考的基础上,制定了电务信号故障日报制度,对每一起电务信号故障进行全过程追踪、分析,查明原因、查明作业各个环节、查明深层次隐患,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千方百计压缩故障率。比如,4月17日11时48分,41030次列车运行到**线宝鸡东~卧龙寺间,距该区间第一架通过信号机12390约235米处,信号机由绿黄灯突变为红灯(机车信号由绿黄变为红黄),机车监控装置放风停车后,列车距信号机28米处停车。11时54分该信号机由红灯变为绿黄灯显示(恢复正常),41030次开车,12时10分到达卧龙寺站5道。目前,这起信号故障发生的原因还在分析查找中。针对这起信号故障,路局安监室从机车乘务员作业、车站值班员作业、电务人员处理等共计19个方面认真组织调查分析,这19个方面主要是从机务系统是否停车?是否确认区间有无列车?停车时分?是否按≤20Km/h前进?是否与车站联系?是否与后续列车联系?是否与运转车长联系等7个方面;电务系统接到通知后值班人员多长时间到岗?到岗后都干了些什么?此故障延时时间?原因是否查明?是否向上级报告?上级采取了哪些措施等6个方面;车务系统值班干部是否到岗?是否车机联控通知后续列车?是否登记“运统-46”?是否通知电务部门?是否与本务列车进行联控?是否通知前方闭塞分区列车占用情况等6个方面。通过逐项分析,发现相关人员均不同程度负有责任。虽然这起信号故障,是一起非常普通但却非常典型的设备故障,是一件同样可能诱发安全事故的典型案例,但值得全局每一名干部职工进行深刻反思和剖析。

1、通过这起设备故障,看全局安全管理,还存在落而不实、边查边犯的弄虚作假行为。4月12日路局安全紧急会议就电务设备故障问题,明确要求对有故障隐患的信号机要明确底数,定出措施,查明原因,抓住根子消除故障隐患。但这起信号故障发生至今,故障原因仍未查明,西安电务段、路局电务处在安全管理上对此负有重要责任,没有盯住问题,一抓到底。这次反思活动检查发现,在西安电务段咸阳西站信号工区的《安全生产检查指导本》上,机关包站干部自今年1月1日起至今未到该工区进行包保检查,工长口头反映2月份来过1次;西安机务段监控车间东折检测点17日召开班组反思动员会4人参加,包保干部未参加,而会议记录显示共有14人参加,由包保干部主持。弄虚作假的行为在现场,在一线管理层,屡查屡犯,屡禁不止。

2、通过这起设备故障,看职工现场作业,还存在标准不严、简化程序的惯性问题。在这起信号设备故障中,12时07分卧龙寺站在41030次三接近,51766次一接近情况下,车站副站长联控“51766次卧龙寺站机外停车,前行列车未进站,注意运行”,其中“机外停车”指进站信号机,车机联控用语极不规范。“4.11”重大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林寨站车站值班员违反《车机联控标准》,提示行车安全信息不及时、不准确、不规范,才为事故发生埋下严重隐患。所以,从这起设备故障中,我们同样看到了事故的影子,在相同的行车环境和条件下,同样的违章作业在同一时机再次出现,令人警醒,发人深思。4月20日,西安机务段SS7E—008#机车在西安站附挂于SS7D—134#、SS1—609#、SS1—661#三台机车后,于22时13分到达西安东站4场5道停车(该机车计划在西安东站随货车附挂至宝鸡中修),未采取任何防溜措施。约22时20分,661#机车司机在未通知到008#机车司机情况下摘解机车。008#机车司机违章将西端司机室小闸置于缓解位,致使机车无制动力,司机精力不集中,误以为邻线开车,致使机车向后移动100多米后停车,造成机车压上D430信号机轨道绝缘。这又是一系列典型违章作业引发的事故危机,问题就发生在全局上下正在开展安全大检查、大反思活动期间,充分说明了我们许多干部职工把规章制度当儿戏,把作业标准当儿戏,把安全生产当儿戏,把上级要求当儿戏,安全意识和作业行为已经松懈麻痹到了何种地步。

3、通过这起设备故障,看设备日常养护,还存在故障频发、整治不力的重大隐患。在这起信号故障中,宝鸡东~卧龙寺间的联控设备存在弱场强区,宝鸡东站未接到41030次司机的呼叫,致使宝鸡东站不知道区间信号故障。这又是一个由于设备问题引发的事故隐患,后果不堪设想。同时,这起信号故障还暴露出以下两个问题:一是对新技术设备故障调查分析能力不足。对新技术设备如智能电源屏、微机联锁、自动化驼峰设备、TDCS系统等技术设备在发生故障时的调查、分析、处理中往往显得缺乏手段,对此类故障的防范工作做得不够。二是对惯性故障、重复发生的故障没有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及时制定防范措施。如兴平站元月6日、元月11日8/10#道岔连续发生无表示故障,2月7日又发生19#道岔无表示故障,电务处没有及时派人进行调查、处理,直到3月29日才组织人员对兴平工区进行了全面检查,发现了大量的设备、管理问题。由此看出,路局一些部门和单位对现场设备带病运行情况,根本没有从思想上引起足够重视,已经到了熟视无睹、麻木不仁的地步。

4、通过这起设备故障,看职工业务素质,还存在规章制度不熟、应急处理能力不强的大量问题。在处理这起信号故障中,电务工区虽然采取了更换相关器材等办法,可能已消除了隐患,但电务值班人员对故障现象抓得不准确,没有给后续查找分析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反映出业务水平不高。同时,在这次反思检查中,还发现西安机务段运用车间东货队的两名司机对815新模式下运记故障处理程序不熟练,对“4.11”事故原因教训了解不够透彻,机车乘务员等关键工种的人员素质已经成为影响全局安全生产的一个重大关键。按照铁道部要求,路局将在近期认真抓好主要行车工种培训和上岗资格认证工作,对列车调度员、机车调度员(路局机调、机务段派班调度)、机车乘务员、车站值班员、车站助理值班员、运转车长、轨道车司机等七个行车主要工种进行培训和考试。各单位要紧密结合本系统生产组织实际,进一步细化培训和考试安排,必须一人不漏地抓好培训和考试认证工作,切实提高职工业务技术素质。

5、通过这起设备故障,看全局干部作风,还存在工作漂浮、能力弱化的严重表现。这起信号故障发生后,相关部门业务人员进行了处理,但至今故障原因还未查明,反映出两级机关个别干部深入现场、调查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干部下现场还存在完成任务的心态,对现场发现的问题就事论事的多,缺乏研究处理的能力,导致工作浮在表面、沉不下去。

通过以上反思剖析,各级干部应该清醒认识到,当前全局的安全生产并非高枕无忧,还存在许多安全隐患,需要我们认真反思查找,认真加以解决。各单位、各部门要充分借鉴安监室这种事故分析的做法,针对每一件设备故障和事故隐患,进行全面、逐级、环环相扣的分析,把所有的原因和责任分析透、分析全、分析深。通过全过程的分析,制订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切实消除安全隐患,确保现场作业安全。

当前,全局安全大检查、大反思及设备大整治活动已进入第二阶段,各单位、各部门要加强组织,切实负起责任,把活动推向深入。一是思想认识要深刻。要进一步加大活动宣传力度,透过“4.11”事故和我们以上的分析,深刻认识到安全隐患其实还大量存在,稍有疏忽,就可能升级成为事故。因此,必须扎实开展检查反思活动,真正把各类安全隐患查出来、整治好。二是查找问题要彻底。要结合本部门、本单位、本岗位的实际,深刻反思在安全生产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从基础管理、设备管理、现场监控、干部作风以及职工业务素质等各个方面,分析查找原因,及时制订有针对性的整改措施,真正做到严在事先、严在预防。三是落实整改要及时。各部门、各单位要把活动的重点放到对问题的整改上来,对查摆出来的问题要列表造册,逐条制定整改措施,明确责任人,限期完成。要结合季节性等安全特点,突出重点问题,对已整改的问题要做好跟踪核对,一时难以解决的要制定严密的过渡保安措施,需要路局协助解决的,要及时向路局有关部门提出意见建议。

三、继续规范新体制下的安全管理,努力提升路局机关、站段、车间三级安全管理能力

按照铁道部统一部署,路局前一阶段对全局生产力布局进行了微调。经过调整后的站段和车间,无论是在管理跨度、管理难度等方面都较以前大大增加。因此,各部门、各单位要针对布局微调给安全生产带来的新变化、新特点,及时调整思路,健全工作机制,改进工作方法,努力提高路局机关、站段和车间三级安全安全管理能力,适应和满足新形势下对安全管理工作的新要求,使我局安全管理逐步实现规范化、科学化、精细化,保持安全持续稳定的局面,为全局改革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第一,以落实15项权责为重点,下移工作重心,切实提高路局专业部门的管理效能。

路局各专业管理部门要切实担负起专业管理的责任,发挥系统情况熟悉、管理渠道顺畅的优势,认真落实和履行专业管理的15项权责,切实提高专业管理水平。要加强对站段的专业指导,科学合理的设计对站段检查考核的周期、内容和标准,突出可操作性和实效性。人事、劳资部门要打破思维定势,结合新体制的要求,尽快出台提高车间安全、技术管理人员配备比例的实施办法。由企管处牵头,人、劳等部门配合,下半年要出台关于明确车间一级组织职责和权力的文件。同时,要强化对劳动力调剂中心的管理,要对每个进入调剂中心学习的人员建立档案,实行培训学习积分激励机制,对学习期间表现好的人员可以提前结束培训。培训结束后,对技术工种和主要行车岗位职工经本人申请,调剂中心鉴定优秀,原单位同意接收的,可以返回原单位另行分配工作。各业务部门要下移工作重心,探索建立站段、车间联系点制度,在一定周期内确定一个站段、一到两个车间作为联系点,定期深系点进行面对面的工作交流与指导,及时帮助站段和车间解决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高现场安全控制能力和安全管理水平。要进一步转变作风,强化为基层、为一线服务的意识,规范办事程序、创新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为站段顺利开展工作提供有利条件。要切实为基层减负,安排工作、下发文电要从现场实际出发,简明具体,便于操作,出台各项制度办法要加强沟通协调,防止政出多门、相互抵触。对各类会议、检查、台帐等,要最大限度的压缩合并,使站段、车间从繁琐事务中解脱出来,集中精力抓好安全生产。

第二,以落实30项工作标准为重点,理顺管理关系,切实提高站段自我管理能力。

各单位要针对布局调整后的新变化,按照“十统一”的要求,尽快完成规章制度的修订工作,抓紧建立起一套科学、完善、实用的管理制度。要按照今年路局领导干部会上提高两级自我管理能力的30项工作标准,逐项细化措施,抓好工作落实。要加强对车间的检查指导,把做强车间作为提升安全管理能力、确保安全稳定的基础性工程来抓。首先,要配齐配强车间干部。对车间干部配备要坚持“配齐配强、配专配精”的原则,加大对生产、技术、安全专职干部的配备比例,做到人尽其才;对综合管理干部的配备应体现兼职并岗、精干高效的原则,防止把车间干部岗位作为分流安置富余干部的渠道。其次,要科学界定车间权责。要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将生产组织指挥、经济责任制考核、车间内部职工岗位调整、职工提定改职建议、职工“两违”处理、成本管理、车间内部设备设施调配等权限逐步下放给车间,可以考虑赋予车间自行任免车间干部和工班长的试点,通过适当合理的放权,充分调动车间干部加强管理、执行落实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第三,要加大车间相关投入。要根据车间目前生产实际,逐步配备必要的交通工具、先进生产工具、保安监控设备以及必要的现代化办公设备,进一步提高车间管理效率。第四,要抓好逐级负责制落实。要切实加强对车间的管理,严格按照逐级负责制的要求,消除车间一级的“中梗阻”现象,对车间干部既要交任务,更要教方法,坚决杜绝“二传手”现象。同时,各单位要在认真领会路局出台的各项方针政策的基础上,结合实际进行系统整合,形成简洁、具体的指导意见,便于车间理解和操作执行,防止因车间做大而出现“机关化”倾向。

第三,以提高落实能力为重点,强化现场控制,做大做强车间,全面提高车间一级的自我管理能力。

生产力布局调整后,车间的管理作用明显提升、生产组织更加灵活、管理权限明显扩大、管理容量大幅增加,其安全管理的主体地位也更加突出。但是车间做大后,也相继暴露出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一是相当一部分车间干部的观念还没有完全转变,“等、靠、要”的依赖思想相当严重,综合素质和管理水平与新形势、新格局的要求差距很大,独立作战能力较差;二是车间管理关系还没有完全理顺,部分跨区域、跨系统的车间仍然沿用原有的管理模式,对安全管理、经济核算等工作明合暗分,没有将资源配置、统一管理的优势发挥出来;三是基础管理工作比较薄弱,车间的安全管理、技术管理以及经济责任制考核办法等制度还没有完全统一,车间的具体管理也还没有完全步入正轨;四是车间一般干部业务素质普遍较低,许多原站段机关的综合部门干部被安置充实到一线车间,由于对新技术、新设备和新工艺不了解,对现场生产组织方式不熟悉,下现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针对性不强,不能完全实现对现场生产的有效监督指导。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影响着车间作用的发挥。因此,车间干部特别是每一名车间主任必须尽快适应新体制要求,结合新的工作实际和管理特点,努力提高自身的独立作战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和落实执行能力。针对做强车间,重点要抓好以下12个方面工作:

1、完善车间组织机构,配强车间管理干部。根据布局调整后车间管辖范围扩大、安全责任加重的实际,车间一级要配备正科级车间主任,每个车间都要配齐安全员。同时,对有条件的车间,要将安全技术管理人员按高级工程师和高级技师配齐,充实一线技术管理力量,满足现场技术组织和生产组织的需要。

2、健全完善管理制度,紧盯措施有效落实。车间干部特别是车间主任要清楚路局、站段出台的各项规章制度、办法措施,并结合车间工作实际,制订本车间的《管理工作细则》。《细则》必须要将所有的安全卡控办法、安全规章制度、技术作业规程、设备质量标准、安全管理考核办法全部纳入,并严格按照细则抓好落实,使现场作业全方位受控。同时,要针对车间生产实际,尽快建立健全车间生产会、设备质量分析会、安全分析会、经济考核会、安全讲评会等会议制度,及时分析、解决生产组织和现场作业存在的问题,确保车间规范有序的开展各项管理活动。

3、紧盯车间安全管理重点、难点和关键点,确保现场作业安全。要全面梳理车间安全管理的重点和难点,对阶段性安全关键和倾向性问题做到心中有数。对影响安全的关键问题,车间主任必须亲自过问,亲自上手抓落实,做到问题处理不过夜。对各类安全关键问题的处理情况,车间干部必须要到现场进行复核,坚决杜绝通过电话抓落实。要清楚本车间在结合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加强沟通协调,防止管理出现死角和空档。要及时修订完善本车间突发应急事件处理程序和抢修预案,并负责组织学习演练,提高车间干部职工的应急处理能力。

4、科学组织生产,确保各项任务完成。要结合车间工作实际,对本车间全年及阶段性安全生产目标、运输经营指标,分阶段制定具体实施措施。对上级安排的每一项重点工作都要进行分解立项,明确责任人员、推进计划、完成期限和考核办法,确保重点工作在规定时限内完成。同时,要结合每一阶段工作进度要求,对作业人员、生产机具进行灵活调配,通过大兵团作战等方式,提高生产组织水平和劳动效率,确保各项生产任务的完成。

5、明确车间干部管理职责,确保责任落实到位。车间主任要对本车间每一位干部的工作能力、管理水平、业务素质做到心中有数。要量化车间干部下现场检查工作的次数和标准,要明确车间每名干部日、旬、月、季、年工作重点及考核标准,使车间每一位干部都清楚应该管什么、怎么管、管到什么程度、管不好应当承担什么样的责任。要建立车间干部“五定三率”量化检查工作责任标准,定期对干部量化指标完成情况、作用发挥情况、工作成效进行分析,每月要严格按照标准进行考核讲评,对工作中不敢抓、不敢管、不敢碰硬、不抓落实的干部要及时调整。

6、强化班组长作用发挥。要加强工班长管理,了解每一位工班长的工作特点和特长,多教方法、多出点子,及时纠正工作偏差,提高工作效能。对工班长的产生可以任命,也可以通过在车间范围内竞聘产生。要抓好自控型班组建设,细化职工自控、互控和他控标准,明确班组每一项工作的责任人、工作标准和考核标准,真正做到事事有标准、事事有人管。要定期对班组基础工作进行分析,对工作落实不力、基础薄弱、职工两违较多的关键班组,指定专人帮教,并进行差点公示,通过警示曝光,促进班组抓整改落实,坚决防止班组基础工作大滑坡。

7、抓好安全分析考核,发挥激励机制作用。要按照路局497号文件要求和站段安全讲评办法,重新建立健全本车间的经济责任制考核办法、安全讲评办法和车间干部责任追究办法,将“定岗、定责、定质、定量”细化成扣分与问责相结合的考核体系。每月要组织开好车间对班组的安全讲评会,重点对车间干部下现场发现问题质量、督促落实整改情况以及班组安全生产、设备质量、职工“两纪”等情况进行分析讲评,严格按规定进行奖罚。

8、加强设备质量考核控制,提高设备动态质量。车间干部特别是车间安全技术管理干部要全面掌握管辖范围内的设备质量状态和重点控制区段,制定设备质量控制目标和考核指标,开展质量攻关和技术革新,提高设备保安能力。要高质量地开好车间每月一次的设备质量分析会,对发生的设备故障要做到件件定责、件件分析、件件考核。要明确量化车间干部设备巡检次数和标准,明确设备故障处理程序和作业规范,建立设备故障应急处理实施办法,保证快速处理、快速抢通。要透过表象找准设备方面存在的隐患,有针对性地制定整治措施,落实整治责任,提高设备的动态运行质量。

9、加大“两纪”检查考核力度,提高职工遵章守纪自觉性。要建立车间层面各岗位工作标准、职工“两纪”检查和考核实施办法。车间干部要将工作重心放在班组和作业现场,加大对职工标准化作业执行情况的检查指导,对现场发现的“两违”问题要对当事人进行面对面的教育,讲明违章违纪的危害性和严重后果。同时要及时组织班组职工进行分析讨论,严格按照规定进行通报处理,扩大教育影响,规范职工日常作业行为。

10、做好职工岗位技术业务培训。车间要切实承担起职工日常培训教育的主体责任,车间主任要负总责,指定一名车间干部具体抓落实。要积极开展适应性、针对性培训,定期梳理规章制度难点、现场作业关键点和违章违纪共性问题,以“三个文件”、“十大机制”、“300条卡死制度”、岗位基本规章、岗位工作标准、应知应会、行规技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以及非正常情况下应急处理能力为重点,定期开展背规、技术演练等活动,并将职工业务素质、工作业绩纳入经济考核,通过有效的培训和严格的考核,不断提高一线岗位人员执行标准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11、落实站段成本管理办法,压缩成本支出。车间主任要根据站段下达的支出计划,科学合理地调整支出结构,对本车间每一项支出要心中有数,每月对车间成本支出情况和水、煤、油、电等各项指标消耗情况进行分析,建立节奖超罚制度,严格奖惩兑现。积极开展创建“节约型车间”活动,从节约一张纸、一滴水、一度电做起,车间记工员要根据车间支出情况,及时提出压缩支出的合理化建议,通过压缩生产杂费、交通费等支出,确保安全生产足额投入,把有限的资金全部用于解决安全生产的关键问题。

12、履行“一岗双责”,做到“十个清楚”。要定期参加班组班委会、民管会,对干部职工队伍的思想动态、工作情况以及心理状态做到心中有数。要充分履行“一岗双责”,按照“十个清楚”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做好一人一事的思想政治工作,化解职工思想矛盾、理顺职工情绪。要关心职工生活,随时了解并积极解决职工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确保职工队伍稳定,为车间安全工作的有序推进创造条件。

强化基层、做强车间是一项涉及面广、触及范围深的系统工程;是当前安全大反思、大检查的重点工作;也是抓好安全生产、夯实安全基础的有效措施。以上12项工作,既是对车间主任和车间管理干部的具体要求,又是车间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和落实执行能力的具体体现和工作标准。各部门、各单位,特别是各车间负责人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深入研究思考具体的细化措施,并在实际工作中抓好落实。同时,路局决定下半年对加强班组建设、创建自控型班组提出具体的工作标准和要求,对规范每个职工岗位工作标准提出具体要求,各单位、各部门从现在开始就要着手进行思考,结合本单位班组设置的具体情况和工作特点,认真研究加强班组建设、强化班组管理、夯实安全基础的具体举措,从而构建起路局业务部门、站段、车间、班组安全管理的闭环体系,为全局运输安全持续稳定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