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小学教育经验论文

小学教育经验论文

时间:2023-02-20 06:46:06

小学教育经验论文

小学教育经验论文范文1

重视教师教育研究能力的培养,是提高教师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教育素质的保证。下面就小学教师研究能力培养进行一些有关的探索和研究。

一、培养教育研究能力是提高小学教师素质的关键

小学教师是实施九年义务教育的一支重要力量,而且小学教育也是民族的奠基工程。其质量如何,直接关系到义务教育的质量,也决定着未来人才的培养。

当前,教育改革正向纵深发展,它对包括小学教师在内的全体教育工作者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增强教师的综合素质,提高教育研究能力水平。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每个教师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如怎样转化差生;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等。研究和解决这些问题,要求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教学能力。然而,现状表明,小学教师的教育研究能力还比较欠缺。我曾就“农村小学教师素质问题“对我市“东三乡镇”进行调查,结果发现三个乡镇的村小教师不具备教育研究能力者高达49.7%。湖南省小学教师培训中心就“小学一级教师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在小学一级教师中,城镇教师欠缺教育研究能力者占37.5%,农村教师占45.16%。这种情况,制约了小学教育的发展,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

二、小学教师教育研究能力的构成

对小学教师而言,教育研究能力主要是指解决教育实际问题的研究能力。这一能力在结构上大体可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一般教研能力。如:运用教育理论改进班主任工作的能力;运用教学理论指导教学的能力;规划和组织教研活动的能力;归纳总结教研成果的能力等。

第二层次:较深的成果推广和经验总结能力。如:学习借鉴他人经验的能力;创造性地选用某种教学模式的能力;有效地移植教科研成果的能力;将实践经验上升到一定理论高度,并形成具有一定指导性结论的能力;推介自己优秀经验的能力等。

第三层次:较强的专题研究能力。包括:发现问题并提出课题的能力;拟定个案研究、教育调查、教育实验等研究方案的能力;分析、评价、处理教育研究材料及得出正确结论、提出解决问题的合理措施或建议的能力;撰写调研报告、实验报告、研究论文的能力。

这三个层次的能力是逐步发展并培养起来的。只有具备一般的教研能力,才能总结和推广教育教学经验和成果,最后达到专题研究的高度。三个层次能力的培养,可根据教师职级而定,如对小学二、三级教师主要应增强教研意识,培养一般的教研能力;对小学一级教师,应着重提高总结推广经验和成果的能力;对小学高级教师,应培养和提高他们课题研究能力。各层级的教师,应根据各层次的能力要求,有针对性地进行自我培养,自我提高;师训部门也可分层次、分目标地进行培训,从而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小学教师的教育研究能力。

当然,这三个层次的划分是相对的。在具体实践中,个层级教师可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和自己的主客观条件,选择一个层次、两个层次或全部层次,作为提高自己研究的发展目标,教研部门和师训中心也应从实际出发,提出与教师自身发展需要、工作需要相适应的培训方案。

三、怎样提高小学教师的教育研究能力

怎样才能提高小学教师的教育研究能力,已成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迫切需要。师范学校、教师进修学校、教师培训机构以及小学教育教学机构和教师自身都应进一步树立教研意识,把提高小学教师的教育研究能力,作为提高教师素质的一个突破口来抓。

从师范学校、教师进修学校和教师培训机构来说,要让小学教师掌握一定的教育理论和研究方法,为形成一定的教育研究能力打好基础。教育研究能力是动脑和动手两种能力的结合,表现为:在动脑的前提下动手、在动手的过程中动脑,动脑和动手都离不开教育理论和研究方法的指导。因此,小学教师必须具有一定的理论功底,掌握一定的科学方法。

首先,师范学校应开设教育理论、教育研究方法课程。教育学科的各门课程是培养教育研究能力必设的基础课程。师范学校、教师进修学校和教师培训机构应在开好普通教育学、心理学课程的基础上,重点开设现代教育理论。重点选讲中外著名教育思想、学科教育学、学科教学心理学、小学教学动态以及现代小学教育研究方法等课程,使小学教师了解中外著名教育家的教育思想、国内外小学教育教学改革动态;熟悉现代教育教学思想以及学科教育教学的基本思想、理论、方法;懂得并发现常规教学、目标教学、尝试教学、愉快教学等基本理论和方法。还应了解教育科学研究的一些基础知识,如:教育研究中发现问题、了解情况、深入思考和实验证明四个阶段的构成程序;熟悉教育研究的基本步骤,如:选题——查阅文献——初步调查——制定计划——搜集资料——分析研究——形成结论——撰写报告(论文)等,掌握一些基本的研究方法,如: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以及调查报告、实验报告、论文等文体的写作方法。

其次,在师资培养和培训的教育中,要改进教学方法和考试方法。在教学中,应多运用教学案例分析、问题讨论、活动教学等方法,这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利于学员直接形成一定的教育研究能力。在考试方面,不应古板的让学员简单地回答书本知识,而应着重突出知识运用、问题分析、专题研究、综合创新等特点,采取评课、班队工作方案设计、教研方案拟定以及撰写报告、论文等方式,让小学教师在考试过程中训练其研究能力,还可组织专门的教研活动,让教师根据所学理论听课评课、上研究课、开展教育调查、参加某些教改实验、进行教育研究的实际操作,掌握教育研究的一般操作程序和具体方法。

小学教育经验论文范文2

关键词:经验学习理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教育教学经验

一、库伯经验学习理论的地位

目前主要有三种学习理论流派,一是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二是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三是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在不同的心理学流派的视野下,对学习发生、发展的理解也不同,但却有共同之处。杜威、勒温、皮亚杰在著作中都强调经验在学习中的作用,但是没有明确地提出经验学习的概念。

尽管所有的学习都是一种经验,但经验学习的概念仅仅在30年代初的美国才开始作为教育研究的一项内容。经验学习在学习理论体系中居于什么地位?库伯认为,“经验学习理论不是在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和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之外的第三种理论,而是用有机的、整合的观点来审视学习和学习中的四个互相关联的因素,即经验、感知、认知和行为”。

二、库伯的经验学习理论

1.库伯经验学习的含义

库伯在总结杜威、勒温和皮亚杰关于经验在学习中的作用研究的基础之上,提出他的经验学习的概念。

经验学习是指“改造经验产生知识的过程”。“强调经验在学习过程中所发挥的中心作用”,这个定义强调学习过程中四个重要方面:第一强调适应和学习的过程而不是内容和结果。第二知识是持续的构成与再构成的改造过程,不是独立实体的获得和传递过程。第三学习是改造主观形态的经验和客观形态的经验的过程。第四要理解学习必须理解知识的性质,理解知识的性质必须理解学习,二者密不可分。

2.库伯经验学习的特点

第一学习是一个过程而不是结果。库伯认为,知识是经验的构成与再构成;是动态变化的。学习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概念从经验中生成,同时概念也在经验中不断得到修正。“学习是生成的过程,它的结果代表的仅仅是过去的一点,而不是未来的发展。”

第二,学习是以经验为基础的连续过程。知识来自经验,并在经验中接受检验。所有的学习都是一种经验,而经验是连续的,因此,学习也是连续的过程,并且是以经验为基础的连续的过程。这种认识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它包含着所有的学习都是不断地再学习的过程。人们通过各种途径获得经验,形成观念并以此为依据来接受教育。因此,教育者的任务不是要把新观念灌输给受教育者,而是要剔除、修改旧观念。一般情况下,当新旧观念发生矛盾冲突时,新观念就会受到抵制。如果教育从学习者已有的观念出发,在教育过程中检验、证实它们,同时融入新观点,那么新观点就能进入个人的观念系统中。这样设计的教育过程能促进学习过程”。

第三学习过程是适应环境的不同模式之间矛盾解决的过程。在库伯看来,学习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有两个基本的维度,即具体经验与抽象概念化;反思性观察与积极实践。每一个维度是由一对矛盾构成的。这两对矛盾交互作用及矛盾解决过程就是适应环境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

第四学习是一个适应环境的有机过程。把学习看成是人类适应环境的有机过程,学习这个概念就跨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它发生在人类生活的各个场所,并贯穿人的一生。学习和发展构成适应环境的连续的态势。

第五学习是个人与环境互动的过程。经验学习中,个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显示出经验具有两层含义:一是主观的、个体的,指人的内在状态,如愉快的、高兴的经验(体验)。二是客观的、外在的,如这种说法:他有二十午的工作经验。这两种经验形式以复杂的方式相互联系、相互渗透,正如人们所说的那样:他没有获得二十年的(工作)经验,只是一年重复了二十次(同样的工作)。经验学习的实质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个体使其需要、价值、行为模式显示出来,从而改变其认知,调整其行为。因此,行为是互动过程的通行证,个体付出多少决定其获取多少回报。从这个意义上说,学习也是在日常生活中积极的,自我指向的过程。

第六学习是知识生产的过程。知识是社会知识和个人知识相互作用的结果,前者是人类文化经验的积累,具有客观性;后者是个人生活经验的积累,具有主观性。“主观经验和客观经验相互交流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

3.库伯经验学习的模式

库伯认为经验学习过程是由涉及四个适应性学习模式的四阶段环形结构,包括具体经验,反思性观察,抽象概念化,主动实践。具体经验是让学习者完全投入一种新的体验;反思性观察是学习者在停下的时候对已经历的体验加以思考;抽象概念化是学习者必须达到能理解所观察的内容的程度并且吸收它们使之成为合乎逻辑的概念;到了主动实践阶段,学习者要验证这些概念并将它们运用到制定策略、解决问题之中去。学习过程有两个基本结构维度,第一个被称为领悟维度,包括两个对立的掌握经验的模式:一是通过直接领悟具体经验:二是通过间接理解符号代表的经验。第二个称为改造维度,包括两个对立的经验改造模式:一是通过内在的反思;二是通过外在的行动。在学习过程中两者缺一不可。经验学习过程是不断的经验领悟和改造过程。见图1:经验学习过程结构维度。

小学教育经验论文范文3

恩施市屯堡乡营上小学 葛海桃

教育研究的根本目的在于创新,而只有教师的创新,才能培养创新的学生。对于广大教师来说,从事教育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实践中的问题,所以,教师搞研究要从身边的问题入手,新一轮课程改革为教师的研究提供了机会;教育研究除了经验,要有理论做基础,个案研究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同时,还应倡导由教师、研究人员、行政人员组成三结合的研究队伍。

江泽民总书记在庆祝北京师范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对教师提出几点希望,希望教师志存高远,爱国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严谨笃学,与时俱进。并特别强调:“教师富有创新精神,才能培养出创新人才。”

只有研究型的教师才能胜任教育的改革和创新

只有教师富有创新精神,才能培养出创新人才,这不仅因为在学校环境中学生所受的最重要影响来自教师,更主要的是教育对象、教育环境和教育内容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的劳动不可能有什么确定不变的固定程序。教师的创新不是建立在盲目实践的基础上,教育作为育人活动经不起挫折和失败,教育的失误会影响一代人甚至几代人。教师的创新是教师教育研究能力的反映,教育研究能力是一种源于教育实践而又有所超越和升华的能力,教育研究的根本目的就在于创新。

有的教师说,自己教育教学工作忙,没时间搞研究,将教育研究看做软任务。实际上,人们对教育规律的每一点认识,教育实践水平的每一次提高都往往先来自教育研究,所有优秀的教育教学过程总是和教育研究交织在一起。在教育研究过程中,教师要学习新的理论,学习先进的教育思想和观点,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帮助我们科学地总结自己和其他优秀教师的经验,使之上升为理论,从而克服经验的局限性和片面性,教师自己的水平也会得到不断提高。

要联系教改实际开展教育科研

教育科学研究是以拓展教育科学知识和解决教育中的问题为目的的,对于广大教师来说,从事教育科学研究的一个最主要目的是解决教育实践中的问题。研究始于问题,教师从事研究要从问题入手。有的地区或学校为了促进教师研究能力的提高,每学期都进行论文评选,这虽然能起到一定的激励作用,但没有研究的实践过程,论文从何而来?东拼西凑的组合文章,失去了论文的灵魂──独到与创新。所以为促进教师研究能力的提高,必须先组织教师参加研究的实践,认真研究和解决教育中的问题。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带来了教育理念、内容、方式方法等方面很大的变化,给教师的创新性工作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和时间。怎样开发校本课程,如何指导学生探究性学习,在大班额情况下如何照顾学生的差异,怎样提高小组讨论的有效性,怎样教好综合课程,在新课改中教师角色有哪些变化等等,这些问题没有现成的答案,需要教师去探索、去研究。在新一轮课改中,强调了对教师进行培训及教师的反思性实践。但如果教师在培训中只是听听讲座或参与一些教育教学活动,而没有将培训和自己的教育实践相结合,特别是不能针对实践中遇到的问题,用在培训中学到的理论做指导进行深入研究,将教、训、研结合起来,这种培训对教师也是作用不大的。新课改带来的大量的鲜活问题,给教师从事教育研究提供了很好的机遇。我们常看到一些教师或学校也很重视教育研究,但他们不重视在自己的教育教学改革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而只是盲目去攀比大课题,追求课题的级别和档次,将研究和学校教育变成两张皮。诚然,参加一些大课题的研究对一些学校也是需要的,特别是在一些合作的大课题中,有专家指导,有来自全国的仁人志士交流,也会受益匪浅。但对于学校特别是对教师个人不能忽视联系自己实践的研究。为了有效地发现问题,可以请其他教师帮助审视自己的教育过程,相互切磋并提出问题。当然,教育实践中的问题有大有小,教师要根据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恰当选择,在选题上总的要求是宜小不宜大,宜实不宜虚,宜活不宜死。就是说应尽量选择小课题,以小见大,做深做透,而不要大题小做,浮光掠影,要选择实实在在的具体问题,不选择抽象空泛的问题,要随着改革的发展灵活选题,也可以根据实际研究需要对原题做适当调整,而不要固步自封,一成不变。

教育研究需要科学的态度和方法

教育科研要以教育经验做基础,教师往往是凭自己的经验来工作来研究,许多教师的论文往往是“经验式论文”,但经验又往往是局部的、片面的,这就要求在研究中将经验和理论、实践结合起来。在课题研究中应建立必要的理论基础,并注意理论和实际结合,注意在实践中检验自己的经验知识,转化和拓展经验知识,并通过科学研究的方法和过程以及必要的实证材料的支持,将经验上升为具有一般规律性的可以推广的理论知识。

小学教育经验论文范文4

“要让办学条件差的薄弱校变成教学质量高的好学校,甚至名校;要让普通教师变成骨干教师、优秀教师,甚至名师;要让基础差的后进学生变成品学兼优的优秀学生。”

—— 何克抗

什么是“跨越”?跨越不是拔苗助长,而是要直面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减负、素质教育等教育发展中最为关键的问题,勇于创新,超越障碍,将教育现代化推到一个新高度、新境界。

——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院长 余胜泉

应当说,我对跨越式发展的提法,总是心有余悸的。我觉得教育教学是一项长期积累、稳步推进的工作,来不得半点虚假,来不得半点浮夸,语文教学尤其是如此。我们在历史上已经吃尽这种盲目追求速度和跃进的苦头。带着这种疑虑,我在深圳和广州先后参观了何先生的试验学校,观摩了试验班的课堂教学,看了学生的作业,并且和相关人员进行了座谈。结果,由感动到惊诧,由惊诧到赞叹。我终于相信这的确是一项成功的试验。

—— 著名教育家 陶西平

熟悉何克抗的人都会知道,他是国内教育技术领域的泰斗级人物,一手创建了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是第一位教育技术学博士生导师,香港学者称他是国内引进建构主义理论并加以合理改造的第一人。但是何克抗的另一个身份,却鲜有人知道,他是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创新试验(以下简称“跨越式”试验)的总设计师。多年来,他致力于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他的“跨越式”试验,在全国近400所中小学校落地开花,取得了扎实有效的成果。

一个思考和教育技术人的使命

信息技术在中小学如何应用才能有效促进教学?这是何克抗在20世纪90年代就开始思考的一个问题。1994年,何克抗开始研究电脑如何与教学相结合。慢慢地,他发现,现代化技术在教育教学里面产生作用,能有比较好的效果,技术并不是最关键的。真正要让先进技术发挥作用的,是相关的理论、模式、方法的支撑。而信息化环境下的教与学的理论,实际上并没有。传统的教学结构是几十年、上百年形成的。让信息技术发挥作用,信息化环境下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是摆在何克抗面前的最大问题,这也是全世界在教育信息化道路上的重大挑战。

为了寻找理论支撑,他注意到了当时西方流行的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是源自于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理论。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但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说,既强调学习者是认知过程的主体,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构建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但西方建构主义反对教师的讲授,忽视教师的作用。这使得2004年到2005年西方学者发起了一场批判建构主义的思潮。这一次大争辩使得人们开始承认教师组织监控学习进程的作用,虽然学者们还是反对教师的讲授。何克抗在20世纪90年代引进建构主义时,就注意到了西方建构主义的这一缺陷,所以他在引进这一理论时就加以合理的改造。他强调教学不是以教师为中心,也不是以学生为中心,而是既要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又要突出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认知主体地位,即“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教育思想。

对于信息技术如何有效促进教学的思考,也使何克抗走上从理论到实践的道路。“跨越式”试验是何克抗对信息技术促进有效教学的实践探索。与其说,开展“跨越式”试验是何克抗关注信息技术在中小学有效应用的产物,不如说,这是他作为教育技术人的使命。

信息技术环境下理论和方法的创新

理论可以解决观念、思想和方向的问题,而教育教学既需要观念思想方向的指导,也需要“道路”,即具体可行的操作方法。教学设计是如何教、如何学的理论方法,教学系统设计不是纯理论的东西。教学设计在国外被看成是连接学习理论、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桥梁科学。早在1992年,何克抗就认识到,要解决实际问题,就要到中学小学中去,要让老师们掌握这门科学。这是教育技术人的责任。如果搞教育技术的人不能帮老师们“教”好,让老师提高教学效率,那他的教学设计就是纸上谈兵。在实践的过程中,何克抗发现,要真正让老师们运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学过程,就涉及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理论和方法的创新。

小学教学一节课40分钟,中学教学一节课45分钟,这一节课内,新课如何引入,教师对新的概念原理怎么阐述,怎么巩固深化、拓展,一节课从开始、中间到结束,都要根据教学对象、不同学段、不同的学习基础和教学内容的需要,用系统的方法,把教学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对于高中生的教学又不一样,教学内容不同,文科理科也不一样,在不同的教学环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而不是一成不变地把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结合起来。让老师们能够有一套易于操作的方法,而不是传统的靠经验来教学。从本质上来讲,教育技术是如何教的技术。老师的工作是教书育人,律师的工作是帮人打官司。老师之所以是老师,是因为他会教书育人,“育人”是德育的范畴,“教书”是怎样用最短的时间,让学生掌握基础技能,这是教育技术要解决的。为了提高我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促进教师专业能力发展,2004年12月25日,国家教育部正式颁布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以下简称《标准》)。何克抗参与了《标准》的研制工作。这是我国中小学教师的第一个专业能力标准。当时,大学毕业自然可以成为高中的老师,高中毕业可以直接当小学老师,教师好像没有自己的专业技能。《标准》让人们改变这个观念,教育技术实际上是每位老师必须具备的。所谓的用各种技术手段来优化教学过程,“技术”是广泛的,可以是现代的技术(如多媒体)或传统的技术(如黑板、粉笔),也可以是有形的技术(如黑板、电子白板等)或无形的技术(智能技术)。

“跨越式”试验最初的目的是为了探索一套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有效教学理论和方法。对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如何深度融合,或者深层次整合,何克抗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思考。

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跨越式”试验

2000年9月开始,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在深圳南山实验学校小学部一年级的两个班80位小学生中,进行了一项基于网络的、将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有效整合的改革试验。其目标是力图通过两年左右的时间,让学生掌握2500~3000个常用汉字,能顺利阅读通俗读物,并能写出800~1000字结构完整、通顺流畅的文章,使学生“能读会写”。这个目标与传统目标相比,教学效率要求提高一倍以上,这一教改试验被称为“语文教育跨越式发展创新试验”。经过两个学期的识字教学和拓展阅读训练,实验班学生的阅读能力迅速增强,85%以上的学生能顺利阅读通俗的文字材料。学生在一年级的“试验班”就能写出800字的文章。有的学生还开始写科幻小说。一位学生写出几千字的仿三国演义的作品,这说明试验还是很有成效的。但当时做这个试验的学校是深圳南山地区最好的学校,所用教材是本地自编的专用试验教材。一些老师对试验是否具有普遍推广的可能性表示怀疑。于是,2002年9月,何克抗又在广州市东山区的东风东路小学,用目前国内最通用的人教版语文教材开展试验。这次试验的成功说明“跨越式”试验具有较大的普适性和说明力,在国内语文教育界引起很大反响。这时,又有人提出了疑问:南山实验学校和东风东路小学的硬件设施好、教师素质高,“跨越式”试验在这类学校能搞成我们并不怀疑,但是在条件差的学校是不是也能搞成呢?于是,从2003年9月开始,在南山区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何克抗和北师大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又在当时生源条件最差的一所学校做试验。该校90%的学生来自种养户、外来工和小商贩家庭,经济条件比较困难,这些学生的学前教育几乎等于零。然而经过校长、试验教师和试验指导组人员半年多的艰苦努力与通力合作,到2004年4月,试验已初见成效:绝大部分学生已具有初步的信息技术能力和一定的阅读与写作能力。学校校长深有感触地说:“‘跨越式’试验不仅普遍而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识字、阅读和写作能力,更令人惊异的是,这个试验班的班风也大大优于其他班级。”随之,一大批学校参加“跨越式”试验,试验范围也由语文增加了英语、数学等学科。2004年6月,在河北省丰宁县开辟了一个“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农村试验区”,着重探索在没有网络支持的传统教学环境下如何来实现“跨越式”目标,从而开启了两种形式的“跨越式”试验:基于网络的“跨越式”试验和非网络环境的“跨越式”试验。

现在,回到最初的那个问题:信息技术在中小学如何应用才能有效促进教学?何克抗的回答是:首先是教学理论的创新。语文、英语、数学,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教法,这就需要有信息技术深层次整合的理论。何克抗结合“跨越式”试验撰写了《儿童思维发展新论——及其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语觉论——儿童语言发展新论》、《创造性思维理论——DC模型的建构与论证》等专著,就是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语文、英语等学科教学理论的创新。这种理论创新涉及信息化环境怎么营造,涉及课堂教学结构变革的问题,需要有不同学科教学论的支持。其次,要达到“跨越式”目标,大幅度提升教学质量,并不是凭主观愿望,而是靠两个条件:教师和学生。教师靠“跨越式”的理论模式和方法,实际上就是信息化环境下的全新的理论模式和方法培训。培训不是一次性的,而是分为30多个专题,包括理论技术方法和案例,培训方式也是多样的,有面授、网络、体验式等,让教师在两到三年内不仅教学设计能力、课堂教学组织能力大大提高,而且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理论也有大幅度提升,教育科学能力有大幅度提升。学生素质提高不只是靠老师的教,“跨越式”试验还为学生提供认知工具、协作交流工具、情感体验内化工具的支撑,这些工具对文科教学来说可以通过案例、素材或者文字材料提供,让学生自己反思、感悟、体验。对于理科(如数学)教学来说,就要有几何画板、Z+Z平台、建模软件等计算机软件环境的支持。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提出,“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选择。制定和实施《规划》,建设覆盖城乡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信息化体系,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普及共享,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实现教育思想、理念、方法和手段全方位创新,对于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构建学习型社会和人力资源强国具有重大意义。”“跨越式”试验走出的正是一条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之路。

“跨越式”试验的明天

小学教育经验论文范文5

特色课程,顾名思义,要有特色。在内容上,一般课程来自共性的基本理论与实践经验;特色课程则是具有设计者个性特色的教学理论与实践经验,不停留在一般教学理论的泛泛议论上,而要有专题的深入研究。

这是笔者在着手酝酿特色课程建立时的两个基本认识。同时,笔者又认为:特色课程的建立,要考虑建设者主讲教师的基础条件。笔者作为“青年语文骨干教师研究班”特色课程的建设者,该考虑自身的条件,即要发挥自己的学术专长与教学特色。

二、特色课程内容的选择

笔者正在进行一个教育科研课题的研究:“建立小学作文‘三化’教学体系,实施作文教学过程的优化”。

“三化”指“作文内容生活化,技能指导结构化,教学序列网络化”。这个体系是笔者数十年的小学教学实践与研究积累,结合了1985--1986年的中央教育行政学院“全国小学教育研究班”的作文教学课题研究时,所学到的教育、教学理论,并吸收全国各小学流派长处的基础上,在几位著名的教育家指导下形成的。在形成过程中,涉及的小学作文教学中各个方面的专题,先后写成有关论文与经验文章发表在教育杂志上,并编写出版了十多册作文教学丛书,曾应邀在本市各区县,全国20多个省市交流讲学,反映较为强烈,认为:“三化”教学体系的观点,理论上突破了传统教学中某些观点;优化的教学过程富有实用性,可操作,普遍推广的价值。更重要的是:“三化”教学体系的实践基础来自本区,是本地区土生土长的经验积累,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为此,以“小学作文‘三化’教学体系与优化教学过程”为特色课程的主体内容。

以“小学作文‘三化’教学体系与优化教学过程”为主体内容的“小学作文教学实践与研究”课程具有鲜明的个性。特色课程“个性倾斜”的作用在于让接受培训的学员能学有所用。这种性质的班,这种性质的课程不能采用讲座式或一般性教学研究式。前者是听了很有道理,但缺乏系统,内容交叉重复,听了往往不知如何用之于实践;后者是目标太低,只是一个局部教法,缺乏与实践联系的理论体系。“个性倾斜”的特色课程可以让参加培训的学员,在接触众多的流派个性教学理论与实践经验基础上,(倾向)专注于一个体系(流派)的研究,从而在教学实践中,运用这一个性体系教学观点支配下的具体教学方法,以促进教学改革,发展教学研究。当然,这个个性体系应该有坚实的理论背景与实践经验支撑的。“小学作文‘三化’教学体系与优化的作文过程”具备了这个条件。

概括地可以说,以此为特色课程的主体内容,一是内容有特色,具有鲜明的个性;二是迎合于青年语文骨干教师高一层次能力培训与创造教学特色的需要;三是主讲教师是个性内容的创建者,执教起来得心应手,富有情感地充分发挥专长。

三、特色课程的教学

1、从“入格”到“不拘一格”

特色课程置于青年骨干教师班,参加对象富有追求,渴望教学上有一定建树。但是,就作文教学来说,一般青年教师还缺乏系统的理论知识;在教学实践上对小学生作文能力结构,作文教学结构,作文教学过程和优化等方面,都还未予深入探索与研究,对教学过程的操作,更不能驾驭自如,教学效果不理想,所以,特色课程教学,先得进行“入格”的培训。所谓“入格”,即是掌握基本的作文教学能力,从学科教学规律与儿童认识规律上探究,任何能力的形成,都要以知识为基础,语文教师的作文教学能力的形成,必须要在认识和理解作文教学基本理论,小学作文能力结构,作文教学过程优化的理论与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逐步转化的。这个转化过程的速度与质量,是多种因素促成的,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教师要具有厚实的知识。美国教育家布卢姆在谈到教育目标时指出:完整的教育目标分类包括三个部分;认知领域,情感倾向和动作技能领域;认知领域的目标又分为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六个层次,其中知识是指具体事物与普遍原理,对方法和过程或者对一种模式,结构或框架的回忆,包括具体的知识,处理具体事物的方式方法的知识,学科领域中的普遍原理和抽角概念的知识,以及理智技能。我认为,给于语文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科学性,规律性的作文教学基础理论与实践经验,就是给于掌握作文教学能力的一个借鉴。根据的模式或结构框架,以及辅导其有效地迅速地转化为能力的一个重要的教学手段。

“人格”教学的思路,就是前面所述的,在认识与理解作文教学研究共性理论与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实施教学方法个性倾斜,使“入格”具有实践性与“个性化”。在基础上鼓励学员结合教学实践和教学环境条件,发挥创造才能,不拘一格地形成自己的个性教学风格。当然,这一目标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奏效的,也不是几十学时的培训所能形成的,培训,只是为其“不拘一格”创造条件打下基础。

2、探索“培训、教(科)研、教改”三结合教学思路

培训过程中的“入格”教学是手段,目的是“不拘一格”。这要反映在学员的教学实践上,即培训过程乃至培训结束后,学员是否运用“入格”教学内容,促进了教学改革,发展培训学到的内容,从而达到“不拘一格”的培训目标。

为了实施“个性倾斜”,学者先“入格”再行“不拘一格”的教学目标,笔者在两期的青年语文骨干教师研究班的教学过程中,探索了一条“培调、教(科)研、教改”三结合的思路,这思路的具体做法是:在青年语文骨干教师研究班的“面”上,系统讲授以小学作文“三化”教学为主体内容的“作文教学实践与研究”特色课程纲要控制下的教学内容;在不同类型:区直属小学,镇中心小学,完小的不同的年级(低、中、高),选择骨干青年教师为主体的教学实验班,论证性地实施培训的不同专题的教学内容,积累该课程理论实施于实践操作中的第一手学资料。在这双相反馈过程中,促进该学科的教学改革,培养青年教师,并完善与发展该课程的理论与实践,使该课程的教学更加富有实践性与针对性。参加培训的学员感到学有所得,学而能用,学而相长。两期研究班特色课教学实践与培训后的跟踪调查,证实了这条思路具有发展教育科学研究,促进教学改革,培养青年教师的效果。

四、建立特色课程的思考

笔者在为期3年的两期青年语文骨干教师研究班教学过程中,有如下几点思考:

1、特色课程与教育科研

笔者认为,骨干培训班的特色课程内容应是教育科研的成果,是富有个性的,具有实践性,操作性的科研成果,“小学作文教学实践与研究”课程就是笔者自身的教育科研成果,教学操作时运用自如,指导青年教师实践时也胸有成竹。

同时,特色课程的建立与教学实施,又是教育科研的发展。笔者在两期研究班的特色课程教学过程中,发展了教育科研课题。“小学作文‘三化’教学”与“实施作文教学过程的优化”课题在l993年被列为上海市级教育科研课题,就在这“培训、?教(科)研、教改”三结合思路中得到突破性的发展,3年中,根据特色课程的需要,笔者编拟了若干可以操作的实验课题,分到各个教学实验班进行专题探究。如作文教学中的思想教育;作文的认识事物能力对提高小学生作文能力的重要作用;建立优化的作文教学过程,包括作前准备指导过程的几类教学手段,作文指导课的基本教学模式及其变式,作后评改指导课的组织与设计;低年级起步读写训练的内容与形式;童话教学的组织与引导等课题,笔者通过指导教学实验班青年教师备课,听课和评课,自己上研究课,自己上示范作文指导课,亲自批阅学生作文,举行各个专题的小型研讨等课题研究手段,积累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然后,分析整理,研究讨论,完善了好几个专题的研究,如逐步形成了“优化的小学作文教学过程”的框架结构,完善了这个优化过程中的三个教学过程的三个控制:“作前准备指导过程”的选材控制,“作文指导过程”中的构思控制,“作后课改指导”过程中的语文运用控制;完善发展了“作前准备指导”的教学手段;创造了“作文指导”的两轮构思教学模式的“先行指导教学法”;提出了“发挥个别教学优势提高小学作文能力”的观点;探究了命题作文训练和童话教学的内容与思路……这些积累经过分析提炼,撰写成专题论文,在《上海教育科研》、《上海教育》、《小学语文教学》、《中小学教师培训》等教学杂志上发表,?最终在1995年1月由语文出版社出版了学术专著《小学作文教学论》(22万字)。应该说,这本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其有系统理论,实践操作手段的论著,是“师训、教(科)研,教改”三结合思路特色教学的成果。

2、建立特色课程与教学改革

教师职务培训包括青年语文骨干教师培训,目的是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果。特色课程的建立,应是教学改革的借鉴,也是教学改革的动力。“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与研究”特色课程的内容因为来自实践,又在教学实验班中实践后充实,因而,从理论到实践操作,均可直接运用于作文教学实践中,而且富有实效。

两个班80多名学员,都在教学中运用了特色的教学内容。作为借鉴,切实改进作文教学,全区各中小学都有研究班的学员,因而,特色课的教学,促进了全区的作文教学改革。三皇桥小学几位学员,在学校行政领导的重视与支持下,成立了研究小组,确定了发展小学作文“三化”教学的新研究课题:“小学作文创造性思维训练研究”,既推动了学校教学改革,又促进了教育科研活动。不少学员在教学实践上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探究、研究班结束后,拟定了教科研专题,继续深入进行作文教学研究。

小学教育经验论文范文6

在多年的教学中,我们看到,一方面大多数教育硕士很珍惜这样的学习机会,在校学习期间刻苦努力,注意多方面提升自己,而另一方面教学的实际效果并不乐观,他们的学习多处于忙碌而盲目的“拿学分”状态,对实际教学的反思帮助很小。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育硕士培养工作的深入开展。究其原因虽有多种,但课程设置的合理与否特别需要探讨。从教育硕士的学习状态、论文水平等方面来考虑,对课程设置的调整已经到了十分迫切的地步。

问题一:外语课程比重偏大,且应用性不强

在我国教育硕士课程设置计划表中,外语课的比重显得十分突出,开设学期为两学期,学习时数为160学时,占到了整个课时数的21%。作为研究生教育,要求具备一定的外语水平是无可厚非的,但在课程教学实施中,并没有突显出这门课程的应用性,更难以体现对教育硕士提出的“能比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的外语要求。尤其是第一学期,学生们把大量的学习时间放在英语上,学习的唯一目的就是通过考试。带着这种生怕过不去的担心忧虑,在专业课上似听非听的状态,必然会影响其专业课的学习,这对于仅有一学年脱产学习宝贵时间的教育硕士来说,时间与效率效果反差太大。

问题二:课程理论灌输多,针对实践研究少

教育硕士是带着一线教学中的许许多多困惑来学习的,他们渴望的课程是问题解决型的。“源自实践,高于实践”,这应该是课程设置的出发点。对比美、英及我国香港地区的教育硕士课程设置,我们可以发现他们在教育理论课程与技能、方法类课程的设置上与我国有着明显的差别。比如,英国教育学位课程中,无论哪一学科方向,均没有单设诸如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技术学等一类的教育理论课程,而是将这些原理、规律、方法技术等基础知识有机地结合到了其他所有的课程之中。我国教育硕士从培养目的来看,需要更多关注的应是其教学实践的反思能力和教学技能的理论完善,因为教育硕士是从实践中来,还要回到实践中去。当然,理论学习是非常必要的,但脱离实际教学实践的理论学习并不都适合他们的具体情况。如果以为我们的课程越讲理论越解渴,就会偏离他们的实际情况,所以我们应该增加针对实践的研究性课程以适应实践需要。

问题三:学科交叉课程存在不足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门类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要,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尤其是在初中阶段具体设计了文理科综合课程“科学”和综合课程“历史与社会”,以及在整个义务教育阶段设计了综合的“艺术”课程。这样的背景对实施此类课程的教师提出了学科知识上的更高要求,即需要这些教师具备学科交叉的知识结构。对于以现任中小学教师为培养对象的教育硕士课程,在课程设置中提供一些学科交叉课程,帮助其获取在进行实际教学中所需的交叉学科知识,反映基础教育中这种变化的需要,是应考虑的一个重要方面,忽视这种需要,必会在课程设置的完整性上存在不足。

问题四:课题研究及论文撰写中存在误区

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在《关于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标准的规定》中指出:教育硕士的论文“必须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要运用现代教育基本理论和学科教学或教育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结合所学专业对基础教育改革与中小学教学、教育管理中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解决策略或方法”。在我们接触到的教育硕士学位论文中,有一部分偏重于理论性研究,而不是从中小学教育教学实践出发,他们丢掉了自己的优势,还以为如此研究才能显示深度;还有一部分论文缺乏理论性,如同教学经验总结。另外,由于平时缺乏教学研究和论文写作经验,论文格式、结构等不太规范,这都影响了学位论文的质量。

依据教育硕士培养目标对课程设置提出的原则,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育硕士课程设置的要求出发,结合近些年给教育硕士开专业必修课的体会,针对目前教育硕士课程设置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对比国内外教育硕士课程设置的情况,提出以下课程设置及改进的建议:

建议一:教育硕士课程总体设置构想

在原有公共必修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的基础上,增加跨学科课程和教学实践研究课程。设置“跨学科课程”的目的在于打通学科界限,丰富教育硕士的知识素养,拓宽他们的单一学科领域,为适应中小学课程综合化对教师提出的具有多门学科知识基础和综合能力的必然要求,构建一个获取的平台。此类课程主要内容设想为人文社科类、自然科学类、艺术类。人文社科类供艺术方向和理科方向教育硕士修读,具体应包含文学、历史、哲学、法律、经济等基础知识内容;自然科学类供艺术方向和文科方向教育硕士修读,具体应包含数学、化学、物理、地理、生物等应用性基础知识内容;艺术类供文理科方向教育硕士修读,具体应包含音乐、美术、体育、艺术与设计等基础知识内容。设置“教学实践”课程的目的在于把理论学习与实践运用紧密联系起来,互相促进,更好地促进教育硕士的专业化发展。

建议二:教育硕士课程设置的分类构想

对公共必修类课程的设想:在原有政治、英语、教育学原理、教育方法和研究等课程的基础上,调整课时比例、课程内容。首先,减少英语课的学习时数,并开设专业英语,包括专业词汇,阅读、评价专业外文资料的基本方法与步骤,英语专业论文的撰写等内容,以增强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其次,调整教育类课程的内容与比例,增加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相联系的教育理论内容,引进新的教育理念,以调整教育硕士的教育观念。其三,增设一门计算机辅助教学课程,作为教育硕士的公共必修课程,以多媒体课件制作,计算机辅助教学、互联网远程教学等为主要内容,培养学生应用现代技术实施教学的能力。

对专业必修类课程的设想:加重学科教育类课程,对学科专业课程应删繁就简,增加课程容量,突出重点,充分体现学科的前

沿知识和研究成果,减少课程比重。

对专业选修类课程的设想:可考虑打通各方向封闭开设的局面,学生可在任意方向选修专业选修课程,甚至打通教育硕士与其他研究生课程。在可能的情况下,修读全日制研究生的某些课程。

教学实践的设想:应对教育硕士教学实践的学习时数和实践内容进行具体的要求,为教育硕士提供对中小学各阶段的专业经验和实践经验的了解,以弥补我国现阶段教学中教师各管一段,缺乏前后了解和上下衔接的意识漏洞。具体应包括在有经验的中小学教师指导下,有组织的听课、备课、有效的课程教学管理、实习课、学生作业评定、教学实践和研讨以及自我评价等实践活动。

对跨学科课程的设想:此类课程设想为人文社科、自然科学和艺术三种类型,分别提供给非本领域的教育硕士修读。

建议三:教育硕士课程实施构想

对于教育硕士的课程设置不仅要关注其结构是否合理、能否反映其课程的价值和体现课程的预期目标,同样需要关注的是在课程设置改革的基础上,打破旧的以传授知识、讲解理论为主,学术气味浓厚的课程实施方法,在提高教育硕士教育教学理论的同时,以实施训练型和研究型的课程来培养他们高层次的学科教学能力、教学艺术和教学研究能力。

其一,从课堂教学入手,打破施教者“坐而论道”、“满堂灌”、“一讲到底”的传统授课形式,通过学生自学、课堂讨论、教授释疑的教学方法,增强教学的开放性,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加强课堂教学的双边互动,尤其是在教育类课程和学科教育类课程中广泛采用专题讨论、案例教学的方式,改变学生学习的方式,把以往以知识接受为主的学习方式转变为以主动探求知识、重视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方式,借助教育硕士已有的经验激发学生对教育理论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对教学的创新能力,使学生掌握教育科学的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教学科研意识和能力。

其二,在教学实践课程的实施上,突破大学的课堂局限,深入到中学,组织教育硕士进行教学观摩和研讨,通过真实的教育实践活动,综合训练他们的教学能力,在教学实践中对已有的技能进行改造和完善,以适应中小学基础教育的新要求,同时提高各种现代教学培训手段,进行教学的模拟实践,为他们提供及时、直观、全面的反馈,为他们直接观察认识自己的教学活动,进一步分析研究教学技能和细节提供现实的基础,提高训练效率、改善培训效果,真正把教学实践放到重要的位置,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完成“实践一理论一实践”的循环。

其三,真正将教育硕士论文过程作为课程来加以实施。教育硕士的论文过程是一项重要的课程学习过程,教育硕士的论文不仅要反映其学术的水平,更为重要的是在其论文过程中,通过导师的指导和学生的写作过程,培养他们的研究意识和科研能力,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同时也会使他们在将来的教学中更好地指导中小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通过“论文写作”课的实施过程,促使教育硕士在课程结束之后,学会梳理、总结、提炼,学会用正确的观点把自己的研究成果科学地、清晰地、系统地、符合逻辑地加以表述。

建议四:教育硕士课程评价构想

小学教育经验论文范文7

关键词:教育叙事研究;骨干教师培训;实践探索

叙事就是叙述故事。教育叙事是指通过教育主体的故事叙说来描绘教育事件,以期教育行为和活动得以诠释的意义建构方式。而教育叙事研究就是指以教育叙事为主要方式的教育研究,是一种质的研究,它是研究者以叙事、讲故事的方式表达作者对教育的解释和理解,它不直接定义教育是什么,也不直接规定教育应该怎么做,它只是给读者讲一个或多个教育故事,让读者从故事中体验教育是什么或应该怎么做①,它的最大特点就是“通过一个个真实故事的描述,去追寻教育参与者的足迹,在倾听教育参与者内心声音的过程中,发掘教育个体或者群体行为中的隐性知识并揭示其蕴涵的价值和意义。”②

一、教育叙事研究的特征

1.教育叙事研究的对象是教师的教育教学事件。这些事件主要是教师的故事,是教师的日常生活、课堂教学、教科研等活动中曾经发生的事件。这些事件可以是反映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内心体验及人生观、价值观的故事,也可以是教师对自己教育对象情况的描述。其研究目的和研究问题指向对个体经验意义的理解,以及这些经验是怎样对现在以及将来的经验发挥作用。

2.叙述的故事具有“人物”和“情节”,其中包含与教育事件密切相关的具体人物。传统的教学论文、教学经验总结一般只有理论知识、抽象的某类学生,根本没有具体的、独特的学生。也没有教师个人真实的理解和体验。而教育叙事研究必须有与教育事件密切相关的人物。

3.叙事研究的过程是从“现场文本”到“研究文本”的转化过程。在叙事研究中研究者必须要进行现场观察、记录、搜集个体教育故事,同时还要从理论的视角对“事件”进行研究。一般来说,现场文本接近经验,是围绕一系列事件描述形成的,它们具有相对性。叙事研究仅有叙事是不够的,它还需要理解叙事的意义及其对他人和社会问题的意义,需要将“现场文本”转化成“研究文本”。研究文本可以灵活多样,它的正文一般包括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研究对象的选择、研究实施过程、研究的结果与分析四个部分。③

二、教育叙事研究在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中的意义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高度重视中小学教师培训,特别是骨干教师培训。在骨干教师培训中,大多数培训部门认为中小学教师最缺乏的是理论研究方法,因此在培训中重点帮助他们补充理论知识,聘请全国、全省的知名专家来做讲座。那么中小学骨干教师最期望的专业引领是什么呢?为此我们以浙江师范大学承办的2008省农村中小学教师“领雁工程”的学员为调查对象,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数据表明:“培训者针对教育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把行为引领、理念引领、精神引领结合起来,提高骨干教师的反思意识和反思能力”和“培训者亲自示范,解决骨干教师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这两项排在前面,可以看出这两种要求都指向教育实际问题。这说明骨干教师在参加培训的过程中非常渴望能够学到科学的研究方法来解决教学实际问题。

教育叙事研究指向具体的问题或困惑,旨在解决具体问题和澄清困惑,特别强调问题的解决、经验的获取与理论的通透。这将有助于中小学教师跨越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之间分离的鸿沟,不再单纯为研究而研究,而是以教育现实的理解和真实教育问题的解决为直接目的,这对中小学教师成为反思性实践者、研究者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中引领他们带着一种研究的心态投入课程改革,探索课程改革,反思课程改革,对他们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一)教育叙事研究有助于骨干教师认识专业经验的价值、激发其教育教学热情

一般来说,教师只重视书本知识,忽视自身教学经验的重要意义,而经验不仅有助于教师形成丰富的教学实践智慧,而且还能促进教师创造实践知识,教师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经过不断的反思和监控才能得到提高和进步。

教育叙事研究是教师通过说故事或经验描述的方法,进行思考与分析,从而形成具有个人特色的关于教学与发展的观点与想法,促使自己形成个人的教学知识与理论。因此叙事研究有助于推动教师深刻地认识其专业经验的重要性。

(二)使骨干教师协同反思成为可能

反思是提高教师培训质量的有效途径,职前教育重在养成,而职后培训是一个促进教师不断反思的过程,通过培训,引导教师进一步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评价,反思自己的整个教育教学过程等。通过反思,引起教师认知上的矛盾,使教师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反思,在反思中更新自己的观念、行为和决策,从而进一步发展自我、超越自我,促进教师角色的转变。

骨干教师是教师队伍中的中坚力量。来自不同地区的学员,各自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且各具特色,他们有着共同的实践基础,共同的话语。为他们创设一个可以交流和分享的平台,挖掘他们的资源,把他们的经验变成财富,不仅有利于学员间的相互交流,取长补短,也是教学相长,实现资源共享,提高培训质量,探索培训模式的有效途径。

(三)有利于培养参训教师的探究意识、探究能力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华东师范大学师范教育研究所曾对上海市中小学教师在学科专业和教育方面的探究意识和研究能力作了调查,结果是:在教育探究上,大约只有11.76%的教师把“中小学教师从事教育研究”理解为把自己的一切教学行为作为批判式反思对象,树立起明确的探究意识,高达44.12%的教师多年来从没有对自己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作过较大的调整④

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师成为研究者的观念已广为流传,它来自于“专业人员即研究者”的启示,许多学者通过文章与专著不断地宣传这个观念。其基本假设是教师有能力对自己的教育行动加以反思,研究与改进,提出最贴切的改进建议,由教师来研究改进自己的专业工作乃是最直接、最适宜的方式。教育叙事研究是情境性、真实性和过程性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获得实践性知识、经验性知识、情境性知识,这将有利于教师真正读懂和会用教育教学经验和理论。在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中,纯粹的理论研究和学习往往收效甚微,而教育叙事研究是中小学教师说事件、说问题、寻启示、得结论的质的研究过程,共同的实践基础,以及叙事的情境性、真实性和过程性使得中小学教师愿意参加教育叙事研究,培训过程也成为集体反思、切磋、集体提高的过程。

三、教育叙事研究在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中的实践策略

教育叙事研究的方式主要有两种:(1)教师自身同时充当叙说者和研究者,叙述的内容属于自己的教育实践。(2)教师只是叙说者,由教育研究者研究。在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中,主要运用的是第一种方式。

在具体实施中,可以建立导师制度。将培训学员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配以中小学学科专家和高校教师或教育专家。以中小学骨干教师的叙事和反思为基本形式。

(一)确定主题阶段

这一阶段主要由小组长负责确定主题,每位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总是会感受和体验到一些难以忘却、留有深刻印象的事情,其中有些事情会表现为某种矛盾、问题,使教育者感到困惑,那么此类事情就可以成为教育叙事研究的材料。因为教师叙说自己的事情并不意味着就是教育叙事研究,对一些事件的简单白描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只有当这些故事具有“问题”性时才能成为教育叙事研究的对象。在这一阶段,首先要确定一些共同的主题。这些主题可以从当前教育教学的状况入手,如哪个教学设计取得了效果?哪些片段值得回味?哪个突发问题值得探讨?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哪个观点受到学生的挑战?等等,对这些问题进行追忆评析。还可以由教师挑战自己,从自己一直坚持的信念入手,挑战自己的理念和倾向。选定的主题要具有典型性,在同一小组内不能散,尽量围绕一些热点、难点问题。同时考虑是否符合教师探究性、创造性思维的发挥,是否有利于激发教师更大的学习动机和潜能的更进一步挖掘。⑤

(二)研究资料阶段

各小组参训教师围绕主题,有意识地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加以回顾,进行反思。发现教育教学中那些发生在自己身上或和自己有关联的事情,进行相关资料的收集,一般以“学生档案”“教师日志”“自传”等方式将有意义的教学生活、教学事件与教学研究活动构成一些比较完整的故事,将这些完整的“教育故事”成为具有研究价值的“个案”,敞开自己的经验,与文本进行反复、辨证的交流,在研究个案的基础上提出某种相关的理论并做适当的讨论。

(三)叙事、倾听阶段

各小组长负责组织进行叙事研究,组员轮流围绕主题叙述教育故事,叙述之事要真实,但不能进行纯客观的记叙,要融入叙述者自己的体验、思考,要对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与行为进行再理解和再探索,引发自己和听者对教育问题和事件的积极思考。对那些教学矛盾集中的“情节”尤其要进行细致描述,专家要认真旁听骨干教师的叙事研究,在适当的时候提一些问题。但要避免发表自己的意见,在学员要求下也只能作平等的参与者、引导者、提问者和质疑者,虚心认真听取每一位骨干教师的发言。

同样,对于其他学员来说,同行的教育故事丰富多彩,在倾听别人的教育故事中,能够

得到很多的启示,因为这些教育故事记录着叙述者成功的历程、记录着叙述者的教育智慧,也记录着叙述者的困惑,反思。作为教育故事的倾听者,在倾听同行的教育故事时,设身处地地置身于故事所描绘的教育情境中,从这些思考、反思中产生联想、得到启发,联系自身在教育教学中的相似情境,形成与叙述者的一种事实上的交流与对话,于是就某一特定问题有了更多的关注,从而主动地加入到这类问题的有意识的探索与研究当中。

(四)撰写报告阶段

叙事研究报告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前言:主要介绍研究目的、相关的理论背景以及前人的研究成果。研究方法:包括对被试的选择、访谈的时间、地点以及文字资料的转化,尤其是所有原始资料要求附在报告后。分析和讨论:研究者要对故事进行分析和解释。要悬置前人的假设以及研究者的先知先见,以完全自然的态度进入研究情境,在资料的收集、分析过程中形成研究假设,并在研究过程中随时更改。⑥评价:在报告中要对整个研究进行评述,包括访谈是否成功?对资料的解释是否真实可信?研究的信度、效度如何?等等。

(五)具体应用阶段

教育叙事研究的目的是使实践得到理论的启发和提升,让理论接受实践的检验和批判,使教师的理论和实践素养都得到提高,因此,中小学教师进行叙事研究应该是:借助教育叙事故事的过程,学会站在一个新的高度来反思和挖掘自我的教育思想,使抽取出的理论对自己具有更强的适用性,实现积极的自我建构。

注释:

①刘华良.论教育叙事研究[J].现代教育论丛.2004,(2).

②岳龙.教育叙事:感悟教师的真实生活.省略/Article_slow.aspArticleID=226.2004.02.28)

③傅敏,田慧生.教育叙事研究:本质、特征与方法[J].教育研究,2008,(5).

④林崇德著.教育的智慧[M].开明出版社,1999.

小学教育经验论文范文8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初中;模块;教学

前言

在传统的体育课中,教师是主体,学生围绕教师的指挥棒转,一切行动听指挥。这种按部就班式的学习方式,忽视学生身心体能的全面发展,忽视个体差异,缺少生动活拨的教学形式,极大的限制了学生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的培养,压抑学生的个性,妨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1.研究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广州市某学校初中一年级的学生,共80名初一学生。选取的试验班共40人。其中男22人,女18人;对照班也是40人。男23人,女17人。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有关教育学、体育教学、体育心理、教育心理学和一些相关的论文,了解关于分层次、合作和竞赛的基本理论、心理学基础以及标准测试量表。比较全面系统地了解这些领域的研究理论和动向,最后综合这些理论方法,找到适合本论文研究的理论和方法。

1.2.2教学试验法

1.2.2.1研究时间:2014年1月-2014年12月

1.2.2.2教学试验的组织

对选取的试验班和对照班进行干扰变量的控制,即人数、性别比例要大体相等;学生的身体素质(50米跑的成绩)大体相当;在我们的教学试验中试验班和对照班学生人数相同,男、女生的分配也不相上下。

2.实验结果与分析

2.1实验步骤

2.1.1实验实施

教学分组:教学分组遵守一个原则就是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学生性别比例平均,学生合作意识与能力平均,而同组中学生的能力要有一定的差别。两组学生的学习任务就是学习新的动作,巩固学过的动作。

小组合作教学法:将实验组分成8个组,每组5个人,分组时尽量保持各实验小组能力上的平均。

2.2实验结果的分析

2.2.1实验前测

从表2-1学生的身体状况统计表中,实验班和对照班在身体状况方面情况接近,说明两个班的情况接近,说明两个班的情况基本一致,保证了非实验性因素的均等,便于小组合作学习法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从而保证教学实验组和教学对照组在实验开始前处于同一个水平段。

2.2.2实验后测试

从表2-2实验班实验前后学生技术水平的对比中,经过实验前和实验后的对比发现,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实验教学后,实验班的学生在足球技术水平也就是在绕杆和脚背内侧传球两个方面有着明显的进步。

2.2.3实验后分析

通过教学实验,小组合作学习法能不能成功运用体育教学取决于学生与学生以及学生与老师之间是否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培养学习兴趣,通过兴趣提高运动技能,同时小组合作学习也使学生之间增进彼此的感情,并体会体育课的乐趣。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3.1.1合作学习是以教师为主导和学生为主体的这样一种教学方式。合作学习强调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竞争与合作兼容并存。

3.1.2“合作教学模式”强调合作,为教师和学生营造了竞争和个体兼容的学习环境,培养了学生的共存能力。并优化了教学过程,提高了学生合作技能和意识。

3.1.3合作学习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也激发了学生学习情感和学习积极性,进一步优化了教学环境。

3.2建议

把小组合作学习运用在体育教学中,不仅要求教师掌握小组合作学习理论相关的知识,而且要求体育教师掌握专业知识技能基础上,把合作学习理论和技能技术的传授有效衔接起来。老师要擅于表扬和鼓励学生,教师要重视学生的每一次进步,及时表扬讨论中有积极发言的学生,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充分肯定讨论的结果。体现小组合作学习在体育教学中互相帮助的精神,尊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激发学习兴趣,通过兴趣提高运动技能。

【参考文献】

[1]刘丽娟.初中体育“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实践研究[J].资治文摘,2009.5.141-141:173

[2]林开青.浅析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合作学习[J].河南科技,2010.8

[3]独家海.合作学习在中学生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研究生论文专刊,2008.10

[4]顾德贵,汤晓夏.浅淡小组合作学习在体育课堂中的应用[J].体育教学少年体育训练,2006.3.25

[5]何珈.谈合作学习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J].中国科技信息,2009.17

[6]徐文全.浅谈体育教学中的合作教学[J].中国教育科研与探索,2008(3):112

[7]陈优良.体育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合作教学模式群体效应分析[J].体育与科学,2007(5):92-94

[8]蒋钦亮.浅谈体育教学中的合作学习[J].体育世界.学术2010.5.62-64

[9]易思东.体育教学中“合作学习法”探究[J].读与写杂志2010.1.Vol.7.No.l163

[10]王杰尘.对新课程理念下体育教学模式的探讨[J].体育教学,2005.2.15-16

小学教育经验论文范文9

关键词:小学语文 分组学习 研究

一、实行小学语文分组学习时常见情况分析

现就结合教育实际,谈一下小学语文分组学习时的一些情景及情况,提出一些问题,并探析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小学语文分组学习,一则为了提高孩子们的语文学习兴趣,提升孩子们的语文水平;二则为了增强孩子的合作意识、纪律意识和团队意识。

1、问题情景

在小学一年级的学习阶段,所有的教育者都知道,这时的孩子们还不十分懂得遵守课堂纪律,所以在实施分组教学之前,更要懂得把纪律先调整好,好的课堂纪律是实现分组学习的第一前提。除此之外,在学生们对分组学习的意图贯彻的不到位、不彻底,例如,在实行《乌鸦喝水》学习感受的分组讨论时,有的学习小组开始进行,有的学习小组还在东张西望,不知道如何学习讨论,或者应该做什么。

2、相关事件

在小学低年级实施的分组语文教学中,经常会出现已经强调或者要求得很明白,但是依然有学生在举手询问相关的事宜,有的问题甚至是刚刚讲过或者强调过的,这是就需要广大教师要用耐心和爱心去一一告知、一一的重复解释一遍的,从而确保此次分组学习的成功,也是为了保证小学语文分组学习的有序性。

3、教学困惑

这时教育工作者就会针对这样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课时产生困惑。困惑一,就是孩子的纪律如何保证;困惑二,就是如何在强调教学任务和目标时一次性告知,或者如何能少告知几遍;困惑三,就是如何把稍微明白事理或者理解能力稍强的孩子均衡划分,从而确保各个学习小组的力量都是相对均衡的,这样更有利于有序性语文教学的开展。

4、教学改革政策及法规要求

希望学校在小学语文分组教学实施的初期,对课堂力量予以适当的增强,或者实行大班额学习尝试,这样就可以有2―3名教师共同服务于教育教学。总之,小学语文分组教学中,教学力量不足是一个主要的困难,再则就是学生们课堂纪律的问题。

5、需要解决的问题

有以下几个问题需要一一解决:孩子纪律的问题,这就需要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注意对孩子们在平时纪律强化、群体性的纪律意识提高和训练,从而满足日常分组教学需要,也要确保语文课堂教学的有序性;教学力量不足的问题,需要校方和班级之间互相帮助和协调,解决初期开展分组学习不好管理的问题;需要多次告知的问题,这就要求广大教育工作者,在日常教学中注意观察,把了解能力强、学习成绩强的同学,均衡地分布到各个小组中去。

二、研究范围、方法、周期、步骤

研究范围:南充市顺庆区渔溪乡小学一年级学生。

研究方法:个案研究法、观察法、对比研究法、经验总结法、教育实验法等。

研究周期:2013年12月到2014年6月。

研究步骤:

1、准备阶段(2013年12月),通过多方的调查论证,经区教育部门、校重要领导同意,决定在小学一年级六个班级中实施小学语文分组学习实践活动。

小学教育经验论文范文10

1、组建课题组

我们从本课题研究的性质出发组成了课题组。课题组组成人员和分工见下表。

2、主要的研究过程与活动

准备阶段(XX.1—7):成立实验领导小组,学习现代教师教育理论、教育科研资料。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分工;制定实验方案,确立实验对象;进行调研,摸清实验对象基本情况;培训实验教师、学习实验方案、讨论实验步骤,依据实验原则做好实验前的准备工作;进行专家论证。

实验阶段(XX.8—XX年.9):全面实施方案,对教师进行培训,开展相关活动,探讨教师整体素质提高的途径与方法。

总结阶段(XX年.10—11):全面总结验收,进行终端测试和统计分析,撰写实验报告、专题总结,提交验收。

针对课题研究的实际,我们主要采取了行动研究法。要求教师将行动和研究结合起来,学、研、教结合,解决校本培训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具体问题,提高研究的效度和实用价值。辅之以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和经验总结法。

二、本课题的研究计划执行与变更情况

课题的研究严格按计划执行,课题主持人、课题名称、研究内容、成果形式、管理单位等均无变化。由于中期验收的需要,完成时间略有提前。

由于课题研究的需要和学校领导对实验工作的重视,在实验进行中,我校的田凯师校长、朱会芬副校长、侯英副校长均参加了实验。但未列入课题组人员名单。但他们的研究成果被列入课题研究的系列成果之中。

三、本课题的研究成果及其使用情况

课题研究参与人员发表的成果如下:

1、经验材料《规范操作强化管理向教育科研要效益》在《新城子教育》

XX年第1期(XX年2月)发表,作者:主持人陈鑫。

2、经验材料《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学校》在《新城子教育》XX年第3期(XX年6月)发表,作者:校长田凯师。

3、论文《农村小学的问题与对策》在《新城子教育》XX年第4期(XX年8月)发表作者:教学副校长朱会芬。

4、教育随笔《营造一个值得生活与其间的世界》在《新城子教育》XX年第5期(XX年10月)发表,作者:课题组成员王丽丽。

5、论文《关于在青少年中开展生命教育的几点思考》在《沈北新区教育》XX年年第1期(XX年年2月)发表,作者:主持人陈鑫。

6、论文《农村小学班主任队伍建设工作的问题与对策》在《沈北新区教育》XX年年第3期(XX年年6月)发表,作者:德育副校长侯英。

7、经验材料《充分利用“农远”资源,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沈北新区教育》XX年年第4期(XX年年8月)发表,作者:主持人陈鑫。

其中,《农村小学的问题与对策》和《农村小学班主任队伍建设工作的问题与对策》两篇文章分别在沈北新区教师进修学校干部培训班交流。

关于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2009年第二批结题鉴定结果的通知

各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各高等学校、省属中等职业学校:根据《辽宁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办法(试行)》和《关于辽宁省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结题鉴定工作经常化的通知》的有关规定,省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组织评审专家对《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理论与策略研究》等127项课题进行了认真严格评审。根据评审专家意见,经省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确认,批准《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理论与策略研究》等123项课题(见附表)通过结题鉴定。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依据有关规定,凡通过结题鉴定的课题,可免费获发《辽宁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结题证书》一个(正本)。如需要证书复本,则须另交纳证书工本费,且证书复本总数不得超过证书正本所列课题组成员数量(最多不超过15人)。

   

二、《辽宁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结题证书》原则上由各市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或单位科研管理部门统一领取(请提前电话联系),领取时间为2009年10月13日—24日。

  

三、未通过结题鉴定之课题,省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将直接通知课题主持人本人。所有未通过鉴定的课题,均须根据专家鉴定意见修改完善,并于2009年10月31日前申请复核(免交鉴定费)。愈期未申请复核者,视为自动放弃课题研究。在通过复核之前,不得申报新的课题。

小学教育经验论文范文11

关键词:实践 高师生 教育理论知识

中图分类号:G6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4(b)-0102-01

我国的高师教育从来不缺乏教育理论知识,不管是专业知识,还是文化素养类知识都得到了保证,但作为一个“准教师”的培养,仅仅有理论知识是不够的,还应加入个人的经验体会,这就需要我们的师范院校搭建一个可供观摩、实习或其他形式的平台,让我们的高师生在实践中得以领悟与体会,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具有自我特征的知识结构与经验。

1 高师生教育理论知识现状调查

本研究调查了高师生对“实践性知识”概念的了解现状,由于五年制师范基本上都是第四年开设“小学数学教学论课程”,三年级均属于普师(文理不分科),四年级才在普师的基础上进行文理分科。

关于“高师生三四年级学生对实践性知识概念的认识”的调查显示:经过近一年的“小数教”的学习,高师生对“实践性知识”的认识,由原来自评“比较熟悉”和“非常熟悉”占总人数的18.1%,上升到了34.1%。说明对该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对实践性知识的认识有了一定的进步,但是我们必须要意识到自评“了解很少”和“没有听说”的高师生,人数比例虽然由原来的81.9%减少到了65.8%,但是该数据还是占据了被试总人数的较大比重。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反思:在高师学习了近四年的时间,怎么会有半数以上的学生对“实践性知识”概念不甚了解!

从问卷结果(见表1)可以看出,高师生对实践性理论知识掌握不是很乐观。高师生四年级学生在问卷中表现对下面的理论按照“不太熟悉”的比例从大到小排序为:

数学学习的建构主义理论(67.2%);问题解决理论(60.9%);皮亚杰发生认识论(51.6%);发现法教学(23.4%;同化顺应说(55.3%)。

这些教育心理学理论的熟悉程度较师范三年级学生有明显的提高,说明“小学数学教学论”的学习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高师生实践性理论知识的巩固,上述理论均是高师三年级教育学和心理学中学习过的知识,但总体上看掌握的平均水平不高,大约一半的被试对这些教育理论知识不熟悉,三、四年级学生对教育心理学理论知识的掌握差别不大。但是,这种现状与实际要求还有一定差距,说明高师生的教育理论知识急需加强。

2 原因分析及对策

通过与高师生的日常交流,笔者了解到,一些客观条件限制了高师生的发展,以致很少有机会亲临小学教育,触摸到教育学、心理学等理论知识发展中出现的新思想、新观点、新方法,即便有机会,高师生所接收的教育理论学习也是低效的。例如:徐州高等师范学校学生在校五年时间,除三年级安排一次两周的见习,五年级安排三个月的实习,他们与小学实际教学几乎就很少接触了,因此,他们不能在实践的基础上理解教育教学理论。另外,高师生的主观认识也影响到他们对教育学、心理学理论知识学习的效果,由于比较相信实际教学的经验,认为教育理论很枯燥,对理论知识比较抗拒,学习处于应付状态。实际上,二者是相互作用的,高师生的教学经验对其自身掌握理论知识有显著影响,当然,通过学习教育理论还能纠正高师生教学经验中错误的认识。

因此,笔者认为,对高师生“实践性知识”的形成具有直接指导意义的“小学数学教学论”课程的教学应加大改革的步伐,将理论和实践充分结合,增加实践环节的比重,以服务于高师培养的总目标,为培养合格的小学师资而努力。

学校可以从高师生入校开始,与基础理论课程和教育专业课程同步安排适宜的模拟实践,教育见习、实习、研习活动,在提高高师生理论性知识和教育技能的同时,逐渐提高教育实践的频率和难度,从课堂上的观察实践逐步过渡到高师生的亲身实践,改变“知然后行”的培养模式。这种做法促使高师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更好的解决了目前高师院校的“书呆子”培养模式,让学生感受学习带来的乐趣的同时,提升了学生的实践性知识。

参考文献

小学教育经验论文范文12

关键词:主动学习;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3-122-02

传统语文教育传授的知识观念较抽象、权威与标准化,要求学习者不断的反复练习与背诵,使用统一的考试为评定学习结果的指标。而近年来语文学习的趋势强调从实际经验中学习,多元化的学习教材与学习途径,学习的历程与结果都是评量的部份;重视小学生的个别差异,强调学习者的思考、创造及批判的能力。因此,本研究试图运用多元智慧教学理论于小学语文领域的课程,以探讨小学语文多元智慧教学对小学生语文创造力表现方面的影响,冀望能提供小学语文教学些许实务方面的参考。

一、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

传统的课堂教学注重纪律性,课堂气氛严肃而紧张,课堂上要严格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学生的积极性受到压抑。教师对于课文总是怕讲得不透彻、不够深入,从字词的分析、重点段落的剖析到文章中心思想等方方面面都要讲到,使学生只是一味地接受,他们的自主学习与自我求知无生存之时空。这样的格局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必然会被取而代之。新的阅读教学方式是给学生阅读的时间,给学生阅读的课堂,把阅读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教师真正只做一名导者,让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读,或朗读,或默读,或读这本,或读那篇,或读全文,或只跳读……总之是要教师把阅读以自助餐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而不是让学生张开嘴来我们去给他们喂食现成的东西。学生有了选择的主动权,主体地位尽显,阅读的兴趣自然就有了,在自由阅读中体会到的快乐会加倍。

1、语文上的知能训练量不够充足

虽然现在教师都有自己独特的教学方式来传递知识和重点,但是使用各种教具来完成各式活动的同时,却很少会有空余的时间来进行字、词、句、归纳大意等训练和指导。此情形会让学生只有理解表象的涵义,形成空有广度而深度不足。

2、语文知能序列不明

教师可以从自己想要的教学角度去进行教学,却没有考虑到如何进行统整教学。在没有一套计划和步骤的情形下,容易造成教师忽略学生的学习情况,让教学只有针对性而无完整性,进而导致支离破碎的教学现场,甚至造成学习成效低落[3]。

3、教学教具和方式越趋先进多元,教师却不注重教学内容是否相符

虽然现在有很多科技可以辅助教学,也有更多教学方法可以让课堂上更加丰富,但是教师在教学指导时要有具体性。很多教师的教学传达信息方式都只有单向且缺乏想象力。只注重课堂的场景布置、声音和效果多变,却不注重表演和教学内容的相符性,会让学生该学的没学,沉溺于无益的活动中,让求知和发展的欲望逐渐消逝,甚至会扼杀了学生刚要萌芽的创造欲和学习欲。

4、学习评量的方式不拘一格,但无目的性

学习评量方式不拘一格看似很有变化,但是缺乏整体的考量。虽然教师会避免传统、呆板和单调的方式去精心设计各式各样的学习单,但透过学习单的回顾仅学到一些语文的知识,很容易没有目的性,像是无的放矢,会让学生脑中是零乱的,难有合理的认知系统。

二、新课程下小学语文微课程的策略与实施

为了让学生在学习语文时,能快乐、自主并感受不到压力情况下的进行学习。因此在挑选语文教材不能选择太困难、有深度、份量多的教材,这种情形让文言文、过去的历史和文学背景的故事被现代的教材所取代。变成学生只是在练习语言和文字,缺少了传统文化的素养,人文气息也相对的缺乏。

1、与生活经验连结,游戏化教学

语文是一种范围广泛的学习,且需综合听、说、读、写的能力。小学语文的能力对小学学生是非常重要的,小学时期应该培养小学语文能力,需要让学生拥有解读、逻辑推理、思考和写作的能力,因为它能让学生自在操作语言的能力。过去的课堂上,看见的是讲述教学,教师讲,学生听,造成学生对小学语文的兴趣大大减低,测验方式局限于分数,让学生在生活上不能综合应用所学到的小学语文能力。因此教学方式如果能与生活经验连结、游戏化教学、结合资讯科技并统整课程,应能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并应用于生活上[5]。如,可向学生推介适合他们理解水平和益于写作借鉴的书籍报刊,也可尝试让学生进行从网上下载阅读或是直接进行网络阅读,以不同的形式去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理解能力方面,要能够概括书的内容,同时区分不同内容的重要程度。可以根据文章中出现的图表或曲线图等推测出文章的内容,在需要的时候,还能作为信息来应用。小学生到了小学五年级的时候,需要具备多种与学习相关的阅读能力。如果到了五年级仍没有具备这些能力,则需要付出大量的努力了。

2、提供给学生自动自发和充满兴趣的情境

在课堂活动中如能提供给学生自动自发和充满兴趣的情境,并通过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这才是最重要的。例如学生能随时随地的收集资料,学习的目的接近生活上的经验,这样学生才会有兴趣去主动参与学习。因此学生能否产生兴趣并产生自主学习的关键,是教学者如何设计教学活动[6]。活动内容要配合学生的程度,让学生能在学习中亲自动手,通过体会经验,来获得跟生活有关的知识,这样的学习方式是做中学。教师应该重视学生思维的历程,在制作教材应考量教材是否能协助学生解决问题,并帮助学生在学习时养成思考的习惯。k威认为教育即生活,生活是发展,因此推论到教育方针,是教育即为生长、发展与生活。为了能因应社会环境,所以需要透过教育,在经由学习后产生对社会的能力,这便是生活的历程,透过生活历程使经验能融会贯通,刺激想象力,使想象力丰富,让人们在思考和言行时都能有正当性的行为产生。(1)小学生的教育标准不能以成人环境作为准则。(2)生长的观念下,教育应该能保证生长及满足生活环境。透过生长观念来作为教育之目的有四个优点,即是(1)教育要重视生活发生之事物,要能密切连结并让教育跳脱孤立的状态。(2)做中学既以生长为教育之目的,因此需能赋予教育生命,能清楚了解教育发展的各个阶段都是具有重要性,并不单是为了成人而准备,而是要以学生为中心。(3)以生长为概念的教育目的,能看清教育历程跟人生历程如何合二为一,进而让教育的内涵扩大,而不限制于校内。(4)生长为概念的教育目的,可以让教育改善,纠正过去忽略现实的做法与一味重视未来的弊端。

教育是透过经验而来,但是并非所有经验都是很适合教育,有些经验反而是歪曲的经验,更是违反教育的精神。因此权威认为个人跟教育要能建立有机连结,这才是有价值教育。而经验是否有价值,需要判断它的连续性和交互作用。连续性原则是指个体跟环境交互作用后产生的经验,它是一种会受到过去经验影响而非孤立静止的。而交互作用所指的是学生跟环境的交互作用,即是经验受到客观与内在因素的影响,并产生出所谓的情境,进一步说明是个体在过去的某情境中学到的知识与技能,变成后来能有效处理和理解情境的工具。持续更新经验历程可以让人们获得更丰富的知识,所以经验与教育之间意义有二种,其一为教育是经验持续的重组与改造,另一个意义为经验能指导后来之经验。透过经验能获得知识,而在经验时会产生思维,权威认为会产生思维有两个原因,一种是客观环境的资料,另一种是人与环境的互动。当人们在应付环境的问题时,为了能以适合的状态去因应,因此进行观念的重造,其中思想的改变是反省。当困难的发生,是思维的点,当遇到问题到问题被解决时,其中思考的演化,称之为反省作用,即是思想的历程。其中思想历程又分为五个步骤:(1)产生一种可能的解决方法。(2)将查觉到的问题解决。(3)透过多个建议,并以自己为领导的观念或假设,在搜集真实之材料来完成指导与观察的工作。(4)在心理营造出观念或假设,即是推论。(5)透过真实经历或活动来验此假设[9]。

3、作业与生活经验相接近

设计活动里的作业目标需设计成可见性,这样学生才会有主动参与作业的兴趣。而作业的目标要能与日常生活的经验相符,这样获得的知识才越趋于真实。毕竟生活与学习是不可划分的,不论在家里、学校或是社会,都是可以提供学习的环境,例如让小学生负责家里的工作,可养成良好的习惯与观念,让小学生将此生活经验扩展到社会上。故在学校中也能如此,不能让学校的学习使生活脱节。

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微课程这一特殊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智力与非智力因素,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防止出现沉闷教学现象。如,充分发挥语文课插图的作用,特别是小学教材、每课都有生动活泼的图画,教学时,可利用形象的画面帮助学生理解词义。另外,还可教给学习方法,如对单幅图要教给抓重点,会观察,多幅图按事情发展顺序来表达一个完整意思,让学生在意识的学习中掌握了知识,并且留下深刻的印象。

参考文献:

[1] 彭.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浅探――以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为例[J].理论月刊,2015,01:60-65.

[2] 沈玲蓉.儿童本位:民国小学语文教科书选文编排[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05:46-48.

[3] 陈 林.语文微课程开发:一种有益的“热”现象[J].教育探索,2014,01: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