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小学一年级体育

小学一年级体育

时间:2023-02-20 00:58:57

小学一年级体育

小学一年级体育范文1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5A-0087-02

小学一年级新生还未建立起课堂常规的意识。一上体育课,学生就异常兴奋,很大程度上还停留在“又可以开心玩游戏、打球、跑步了”的认识上。教师要让学生尽快地掌握、适应一些体育课的要求和教学常规,尽快养成自觉遵守纪律的意识与行为,才能正常开展教学工作。

一、培养学生初步形成上体育课的意识

刚入学的一年级新生,在幼儿园时是以游戏活动及简单的伴凑活动操作为体育课的身体锻炼形式的。而进入小学一年级,开始了以学习为主导活动内容的阶段,《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要求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要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要求学生达到特定的学习领域目标,而此时学生往往会感到不适应。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意识到自己不再是幼儿园儿童,而是一名小学生了,从而使其尽快了解小学体育课的身体锻炼形式,适应小学体育课堂。为了帮助学生意识到自己角色的变化,认识到小学体育课堂的学习与幼儿园游戏活动的不同,可在体育室内课中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白:幼儿园小朋友以游戏为主,事事处处需要老师的照顾。而小学生在学校以学习为主,要学会自我保护、自我锻炼,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然后,再带领学生到室外,让他们具体地看看高年级的学生是怎样学习的。在亲眼所见的基础上,再次展开深入的讨论。这样,通过活动让学生形成了上体育课的意识,初步认识了体育的课堂结构,意识到在体育课堂中要学好知识,掌握锻炼方法。

二、训练体育课堂常规

1. 课前准备

由于一年级小学生的自主性较差,自觉做好学习准备的能力较低。训练学生做好学习准备,不仅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而且能使学生尽快适应学校生活,顺利完成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到学习准备的重要性,帮助学生学会为学习做准备,尽快适应学习生活。教师可指导学生学会看课程表,弄清是星期几、第几节有体育课,指导学生为下一节的体育课学习做准备。可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如可以问学生:“上室外课我们要做些什么?”经过讨论后,学生提出:“要穿运动装”,“口袋里不能放小刀、剪刀”,“到篮球场上排好队”,“体育委员要整队”,“排队要做到快、齐、静”……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已经学会了该如何去做课前准备。

2. 队列操练

一年级新生的室外体育课集合站队是摆在体育教师面前的一道难题,因为学生的排队意识及位置概念模糊不清。例如,一二年级的学生站队时,往往有很多人想往前面站或为争抢某一个位置而互不相让;学生在教室里上文化课的时间较长,一旦来到室外上体育课,他们似乎把全部的劲用在腿上、胳膊上,疯狂地跑、用力地抡……没有受过常规训练的学生自我控制能力不强,不会排队,教师难以顺利地进行体育课堂教学。教师可设计不同的游戏型的队列常规训练,始终贯穿在低年级的体育课中,通过操练,使学生能够随集体完成协同一致的集合站队,培养学生正确的站立、行走姿势以及班级组织纪律和精神风貌。体育教师首先要训练学生正确的站立、行走的姿势,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行走、列队习惯以及自控能力。如在教授正确的站立姿势时,可先出示国庆阅兵的队列图,引导学生观察,明确正确站姿的要求:要挺胸收腹,颈要直,头要正,两眼平视前方,脚尖分开,两手放在身体两侧,中指对准裤缝。让学生懂得行走的姿势要求:抬头挺胸,眼睛平视看前方,两肩持平,双臂自然摆动……当学生掌握正确的姿势后,再分组进行操练和评比。接着讨论:在什么时候要像叔叔那样站得笔直?(答案:升国旗时,上课起立时,体育课集合时,排队立正时等。)在学生学习列队之前,教师可先给学生讲紧急集合的故事,使其明确排队要做到快、静、齐,并分别解释这三个要求。接着,可以分小组进行练习并评比。然后组织全班练习,排两路纵队,练习齐步走,要求队伍在行进中保持安静和整齐。特别要注意的是,训练可以结合每次放学排队的要求和排队过马路的要求来进行。

3. 学习听课

体育室外课的教学场地具有特殊性,体育课的“教室”大、“课堂”大,很多时候都是几个班级同时使用一个“大教室”——操场。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的注意力不易集中,特别是一年级新生,如果没有抓好体育课的常规,那么整个操场就像是在上自由活动课。刚入学的一年级新生,其心理特点是无意注意占优势,正处于无意学习向有意学习的转换期,更容易被周围班级的学生正在做游戏的场面吸引而分散注意力,此时的体育课堂,即使教师做了充分准备,上课讲得也很卖力,但学生往往各行其是,并不会认真听讲。若教师能使学生学会听课,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使其受益终生。因此,教师应帮助学生认识到听课的重要性,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听课方法。这一阶段的学生的模仿能力强,可充分结合教师的正确示范,通过最生动、直观的方式,使学生直接感知动作的全貌。轻巧、正确、优美的示范动作既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能使其较快地掌握动作要领。例如,教师可要求学生:在体育课上,要仔细看老师做示范动作,然后再尝试练习与体验;在新游戏中,先听清游戏的方法和游戏的规则,再进行活动;先听清老师的问题,再去讨论;小组汇报时保持安静,听到与自己的答案不一样时,可以举手等。教师还可以用讲故事的形式,给学生列举一些课堂中出现的现象,让他们想一想:谁对,谁错?为什么?如:上课铃已经响了,林林还在和阿勇争论比赛的输赢;平平和晶晶上课时从不主动参加活动,但能认真听课;军军是个敢说敢做的孩子,上课时能勇敢地提出问题;红红自以为很聪明,老师还没有示范完动作、还没交代安全事项,她就跑出队伍自己去练习……通过生动的实例,让学生逐渐明白上课时该如何听课。

小学一年级体育范文2

2016-2017小学一年级体育工作计划

一、学生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年龄较小,喜欢接受新知识,但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短;男女生活泼好动,组织纪律性观念不强,但表现欲强;,同时他们的模仿能力强,但对体育基本活动的动作概念和方法了解很少,因此,基本活动的教学,主要是让学生活动起来,学会一些简单的动作和方法,培养正确的身体姿态,为以后进一步学习各种体育活动的技术和技能打下一定基础。同时重视趣味游戏教学,并在其中进行组织纪律性教育。

二、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掌握各种基本动作的简单方法和技能,培养学生身体的正确姿势,发展身体活动能力,促进身体新陈代谢和正常生长发育,增进身体健康。学生在身体活动当中,伴随着丰富的心理活动和各体育群体社会性的交往活动,感受到友好合作,团结友爱的情趣,体验自信、健全的个性心理。通过教学能够培养学生团结友爱、相互合作、遵守纪律、勇敢顽强、热爱生活、积极进取的优良作风和品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地发展。

三、教学重难点

1、养成正确的身体坐、立、行、走姿势。

2、队列和队形练习。

3、小学生广播体操。

4、各种跑、跳、投练习。

5、趣味游戏。

四、教学主要措施

根据一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不集中、自制力与理解力都较差的特点,本学期我打算采用歌谣法,故事法,榜样示范法等多种适合她们身心特点的方法进行教学。

2016-2017小学一年级体育工作计划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一年级(1)班有学生50人,其中男生41人,女生8人,一年级的学生,年龄较小,接触的东西也少,什么对他们来说都是新鲜的,什么对他们来说也是从零做起的,喜欢接受新知识,但对某些难度教大的知识接受较慢,特别是对某些协调性要求较强的东西,力量也比较差,男女生活泼好动,组织纪律性观念不强,但表现欲强;女生和男生一样活泼,应多以游戏为主,在其中进行组织纪律性教育,养成学生良好的习惯

二、教学内容及教材分析:

一年级体育基础知识,是依据课程标准中各学习领域“水平一”目标的规定及活动和内容的要求,针对学生的接受能力和认知水平而选编的,用以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和活动实践,它是体育课程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小学一年级的教学内容中,根据《课程标准》中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学习领域“水平一”的活动与内容目标要求,把所编的队形练习、基本体操、走、跑、跳跃、投掷、滚动和滚翻、攀登爬越、韵律活动和简易舞蹈等诸项内容统一归类,称为“基本活动”。这些内容,都是一些最简单的身体基本活动和生活中所需要的实用性技能,没有典型的运动项目。

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掌握各种基本动作的简单方法和技能,培养学生身体的正确姿势,发展身体活动能力,促进身体新陈代谢和正常生长发育,增进身体健康。学生在身体活动当中,伴随着丰富的心理活动和各体育群体社会性的交往活动,感受到友好合作,团结友爱的情趣,体验自信、健全的个性心理。通过教学能够培养学生团结友爱、相互合作、遵守纪律、勇敢顽强、热爱生活、积极进取的优良作风和品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地发展。

小学一年级学生模仿能力强,但对体育基本活动的动作概念和方法了解很少,因此,基本活动的教学,主要是让学生活动起来,学会一些简单的动作和方法,培养正确的身体姿态,为以后进一步学习各种体育活动的技术和技能打下一定基础。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避免把本来较为简单的动作教的复杂化,也不宜已竞技性运动项目的训练手段运用于基本活动的教学。

三、教学目标:

1、 进一步了解体育课和锻炼身体的好处,知道一些保护身体健康的简单尝试和方法。

2、进一步学会一些基本活动、游戏、韵律活动和舞蹈的方法,发展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

3、体验参加体育活动的乐趣,遵守纪律,与同学团结合作。

四、教学重难点:

1、养成正确的身体坐、立、行姿势。

2、队列和队形练习。

3、小学生广播体操。

4、各种跑、跳、投练习。

五、教学措施:

1、认真备课,做到深入了解教材与教材有关的书籍及材料。谢号角案,做好示范和讲解,使学生能有从客观和主观上学习。

2、教学方法具有多样性、灵活性,主要以学生练习为主,教师知识起到指导,纠正学生错误为主,真正以学生为中心。

3、及时进行考评,从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总评相结合的方法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六、奋斗目标:

1、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使学生养成正确的身体坐、立、行姿势,进一步学会一些基本活动、游戏活动的方法,发展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

2、在体育达标测试中合格率有大幅度的提高。

七、学困生辅导和转化措施

1、思想教育,转化观念端正学习态度。

2、根据学生的知识缺漏,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补缺补漏。

3、多一份关心、帮助,努力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多鼓励、表扬他们,使其体验成功、努力学习。

4、因材施教,重视基础知识的掌握。

5、开展一帮一活动,让优秀学生带动后进生,促使他们的转化。

6、加强家校联系,共同教育。

小学一年级体育范文3

摘要:在体育教学中对器材的选择、利用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特别是低年级小学生采用一物多用原则对思维的灵活性、创造行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也使得课生动活泼,对于器材匮乏的教学也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关键词:一物多用 玩中学 学中玩 快乐体育

低年级小学生自身潜藏着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他们的精神世界充满着好奇、探索和幻想,思维不受习惯的约束,是十分灵活的。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抓住低年级小学生这一特点,从体育活动的内容、形式以及材料的选择提供上,我进行了新的探索,尽力避开那些陈旧的、模式化的、容易束缚他们思维的的教学方式。依据他们的生理、心理特点,创设能够激发他们探索欲望的、具有吸引力的体育活动,让他们在充分的感知中唤醒自己潜在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常规的教学中,我重视在体育活动中利用一物多玩,对低年级小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的培养,使他们在玩中学、学中玩、在玩中创造、在玩中提高,收到了好的效果。

一、把“快乐运动”融入到低年级小学生体育,使运动器械“活”起来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低年级小学生各科教学基本是以游戏为主的,把快乐教学的理念融入到低年级小学生体育活动中,或设计丰富生动的游戏,或赋予有趣的情节,或营造竞争氛围,使体育器械都活起来,使孩子们从“模仿学习走向探索学习,从“被动运动”走向“主动运动”,使孩子们在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中,充分体验着快乐。例如,“投篮”“运西瓜”“打龙尾”“赶小猪”等游戏运用的就是一个简单的皮球,而由于每次游戏角色、情景不同,小小的皮球不仅使低年级小学生尝试了多种玩法,并不断带给他们一次次新的快乐。又如在场地上固定的器械,如玩横梯、钻箱、平衡木等,我让低年级小学生结伴自由设计创造各种活动情节,用各种方法玩这些器具,在鼓励下,孩子们大胆想象,创造出了各种有趣的玩法,其中有的小学生学“猴子”从横梯上爬上爬下,有的学生扮司机钻在纸箱中向前爬学开汽车,有的做小矮人蹲着走过平衡木……这些活动都是在老师的带动和鼓励下完成的,既让孩子玩得开心,又锻炼了孩子的体能,还培养了孩子胆大心细、坚强勇敢的性格。在广阔的创造空间中,他们的发散性思维大大得到提高,并在积极自主的活动中,充分体验了活动的快乐。

二、整合课程,一物多用,让体育活动融入各科教学

在整合课程的理念指导下,把一物多玩与其它活动相结合,利用一些常规的体育器具,尝试进行了整合教学,开展了一系列能让低年级小学生积极感知体验、激活他们灵感和创意的生态式体育活动。如一根普通的绳子,我们以往的玩法就是跳绳,或者两根绳子放在一起当小河小沟联系双脚跳,但是我将绳子赋予了新的玩法,引导低年级小学生进行了玩玩、看看、讲讲、想象、画画等多感官活动,并将体育活动有机地与之相结合。在大操场上一根简单的短绳在他们大胆的想象下变成了奇怪的山脉、流畅的小溪、漂浮的风筝、嬉笑的娃娃。孩子们不断地大胆将绳子变化出各种图案,孩子们新奇的发现,原来自己的双手可以变幻出这么多的东西。这样的活动既锻炼了身体,又让他们发挥了充分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藤圈游戏中,引导他们在玩圈、看圈、说圈、听诗歌、想象、画圆中创造出了很多玩圈的方法。有两人滚圈、套在一起玩“呼拉圈”、连环套、连环转、宇宙飞碟等。同时他们又创造性地画出了由圈组成的组合画,其造型之新颖、有趣,是我难以料及的。在游戏“滚车轮”过程中,他们在认识各种不同的车轮后,对汽车轮胎发生了浓厚的兴趣。老师“趁热打铁”,利用我校已有的汽车轮胎进行体育活动。他们在和轮胎做游戏的过程中,享受着轮胎给他们带来的无限快乐,让他们大胆按照自己的意愿游戏;有的孩子把轮胎放成各种图形;在图形中“走迷宫”,有的学小老鼠“偷鸡蛋”;有的把轮胎叠在一起做“小山”;有的孩子把轮胎当成山洞进行钻爬练习,平时看似普通的东西一下子变得有用起来。在一系列的综合活动中,每一件玩具不再是单纯的玩具,而是他们参与各种活动的钥匙,孩子们在参与体育活动的同时,口语表达能力、创造力、想象力、交往能力等多种能力都有了很大提高,并在自己不断地探索、尝试中体验成功的快乐,使其自信心得以增强。

三、注重区域活动,变废为宝

孩子们的大部分活动都是在区域中完成的,在区域中为孩子创设一些比如“休息区”“学习区”“讨论区”“谈话区”等等,自由活动时间基本上在这些活动区域内玩自己想玩的。我大胆地把一物多玩融合进体育区域活动中,根据低年级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提供创设各种有趣的情景场地,让他们在各活动区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利用材料器具创造出新颖有趣的玩法,以促进他们创造性、发散性思维能力的提高。在小小的区域中,孩子们的想象和创造得到了充分发挥,在不断游戏和情节的不断完善丰富中,孩子不仅机体得到了锻炼,思维更是得到了发展。

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孩子是可以敬服的,他常常想到花卉的用处,想到昆虫的语言,他想飞上天空,他想潜入蚁穴……”。我们要尊重孩子的意愿,注重对孩子各方面的培养,为孩子提供多样化的体育器械,让他们大胆开发器械的玩法,给孩子一个能想象、创造的机会,充分调动他们自身潜在的想象力、创造力,使孩子健康快乐地发展,让体育活动充分发挥其作用。

小学一年级体育范文4

【关键词】规范行为 学生效仿 习惯养成

随着社会对年轻一代的要求,国家制定了《小学生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所以一年级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可以看出我们全民素质的提高,下面结合《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育教学实践,谈谈课程中的发现的一些行为习惯现象。

一、体育与健康课程课堂常规教学儿歌,规范行为。

一年级小学生要养成的习惯涉及到方方面面。课前、上课、放学、作息......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无一不需要老师的引导和教育,如此多的"该"与"不该"往往使刚入学的小学生顾此失彼、应接不暇,单凭老师的说教很难达到好的教育效果。由于一年级的小学生刚接触课堂纪律,很容易形成条件反射,所以要根据学生的兴奋点反复的练习。为此我就将对学生行为习惯的要求编成儿歌。如:上课铃声响后,学生会在小班长的带动下边拍边唱:"上课铃声响,快快进课堂,上课守纪律,坐正看前方。"在儿歌的带动下,学生会由喧闹变为安静。平时站队时,学生会在老师的引导下说出"我是守纪小标兵,站起队来"快"、"齐"、"静"、......这样把对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要求编成儿歌,符合小学生心理生理特点,贴近学生的生活。而适时的让学生诵读,使其明白了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学生在读中学,在学中读,在运动中巩固,不知不觉中行为得到规范和强化。

二、言传身教,指导行为。

对于学生而言,教师是具体的道德概念的化身,教师的一言一行,不管有无进行教育的自觉性,都会成为学生仿效的标准。特别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他们的模仿力强,可塑性大,热切地关注着周围的人和事,尤其崇拜学校的体育与健康老师。因此,教师的一言一行,对于规范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至关重要。

(一)语言引导。

小学生,特别是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对老师想象几近神圣和完美,他们对教师特有的期望和依赖,往往是他们在观察老师时会产生一种"放大效应"和"模仿效应"。也就是说,老师一言一行都处在最严格的"监督"之下。我们要规范学生行为,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就要充分注意这种"放大"和"模仿"效应。在与学生、家长、他人的交往中,教师要特别重视语言内在和外显的教育、引导作用,要求教师无论在什么场合下都要讲普通话、用文明语,都要注意语言的感染力和亲和力,成为学生仿效的榜样。如:老师在使用"谢谢"、"对不起"、"没关系"等文明用语时,要发之于内心,出之于真诚,避免流于形式或应付。家长、朋友来访时,热情的招呼,亲切的问候,都有引导学生效仿的功效。

(二)行为示范。

一年级小学生的学习往往从模仿开始,人们常说,学生身上有着老师和家长的影子。因此老师举手投足间都孕育着教育。当操场上有纸时,我总是赶紧捡起,当下楼梯时,我总是靠右边走,队伍很整齐,很安静,......这一切,学生会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慢慢地学生都会照着我的样子去做。操场上有纸屑时时,总有学生去打扫干净,而且他们还学会起立、坐下时轻轻的。知道了怎样做才是不打扰别人。

我在做这些事时,是发自内心,不是做给学生看,因为只有从最细微、最切近的事入手,才能用行为指导学生,才能对学生良好习惯形成感染力和示范性,学生不仅在一时一事上养成好习惯,不少学生还能举一反三,各方面做的都很好。

三、表扬鼓励,激励行为。

著名教育学家陶行之曾说过:"儿童都有希望获得被认可的天性。"面对学生的点滴进步,教师都要以欣赏的态度来对待。及时的鼓励是非常有效的,这种鼓励不只是来自老师的,也可以来自学生自己。平时班级里通过"学生行为自律"活动,评选出"自律小标兵"大力进行表彰。另外我们开展的"为自己评奖"活动,深受同学和家长的欢迎。在这样的活动中,每个同学都可以根据自己行为习惯的养成情况,给自己设置一个让同学们认可的奖项。这种奖励方法避免了表扬的局限性和片面性,尤其对后进生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全班同学都在努力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发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努力评出一个真实的,让大家认可的自我来。随着同学们把自己的奖项报上来,我惊讶地感到学生们的好强与上进,"大胆发言奖"、"团结友爱奖"、"遵守纪律奖"、"最佳活力奖"、"不乱扔纸屑奖"、"跑步第一名"、"做操第一名、......这一个个自评奖项无疑是学生努力的结果,可以说这也是表扬的威力,是激励的结果。

四、不断强化,养成行为。

在行为习惯的养成中,特别是在宽广的操场上,学生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干扰而影响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形成,这是正常现象,是由于儿童受年龄特点的制约而造成的。行为习惯的最终形成则需要老师的常抓不懈、规范不止。教师要充分利用《小学生守则》、《日常行为规则》的条款和口令来引导学生行为的自觉性。每周可以提出切实可行的行为要求,及时的将本周学生行为与规范要求相对照。并且每月根据学生实际更换新的奋斗目标,鼓励学生对照目标找出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引导学生在评价自我,评价他人的同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通过自律,增强自信,达到自强。

同时,要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平时,我通过"电话热线"、"家校联系卡"的方式及时与家长进行交流。对孩子在家的行为提出要求。使家长有的放矢的督促学生养成好的行为习惯。

总之,一年级是学生良好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特别是体育与健康课程很活跃,他关系到学生今后的成长,关系到学生在做人、求知的过程中,由他律向自律的过渡,更关系到我们今后为社会输送的劳动者的基本素质。因此,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抓一年级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是奠基工程,我们要常抓不懈。

浅谈体育与健康课程对一年级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

参考文献

[1]古亚玲,徐浩瀚.新课标下改进小学体育教学的研究[J].体育师友,2007,(05).

小学一年级体育范文5

摘 要 在推行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形势之下,体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部分,需要对传统的体育教学方式进行转变,我们倡导快乐体育。小学体育教育需要从内容、形式和方法开始着手进行改进,辅以科学的教学环境,采用合理的考察体系,让体育教育变得快乐起来,玩中学,学中玩,这样,小小年纪的学生们才能更喜欢体育教学活动,体育教学才能达到目的,学生们才能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良好的体育锻炼的习惯能让人受益终生。本文以以鳌头镇水西小学为例来分析快乐体育在小学武术教学中的运用,旨在推广快乐体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 快乐体育 小学 武术教学

“快乐体育”的概念最初来自日本,毛振明先生第一个在国内提出了这个观念,它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简单来说,就是为了让体育课堂充满生机和乐趣,用快乐的气氛来引导孩子们进行体育锻炼。在快乐体育的课堂上,小学生们能够放得开,积极地参与老师组织的体育课堂教学活动,整个教学活动以兴趣和乐趣为引导,带领孩子们学习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养成体育精神,从此引导孩子们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身心同时进步,这样,才能够为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快乐体育在小学武术教学中的运用

武术是中国的国粹,是中国最古老的一种运动方式,讲究的是内外双修,它可以让人们以一定的套路、搏击等方式进行技击动作。武术这项运动博大精深包罗万象,上至八十高寿老人,下至三龄稚童,都学找到感兴趣的武术内容,不管春夏秋冬,不论是在哪里,都能看到人们武术锻炼的身影。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国家就规定了把武术列入小学中高年级的体育教学内容,已经形成了一套相对固定的武术教学模式。本文通过选取鳌头镇水西小学小学部进行快乐体育教学的运用,主要是在丰富教学内容、新颖教学模式以及多样的教学方法进行改善,取得了显著成果,主要实施于我们学校小学部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六年级的六个年级,其中一年级有三个班人数分别为:31、31、31人一共93人,二年级有三个班人数分别为:32、32、32总共人数有96人,三年级有两个班级,人数分别为:29、30总共人数为59人,四年级有两个班级人数分别为:43和43总共人数为86人,五年级有两个班人数分别为:35和36人总共人数为71人,六年级有两个班人数分别为:40和40总共人数为八十人,通过对第一学期小学部的全校共计485人进行快乐体育教学,实施效果非常好,并取得显著效果。此次还采取了打分的形式进行综合分析,以下在鳌头镇水西小学实施的快乐体育教学对孩子们进行调查,同时针对丰富教学内容、新颖教学模式和多样教学方法的具体打分情况,对比分析快乐体育教学深受孩子喜爱。

表1 快乐体育教学在鳌头镇水西小学小学部实施效果评分情况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丰富教学内容 97 93 99 95 93 91 100

新颖教学模式 99 98 97 99 100 100 100

多样教学方法 96 96 97 99 100 99 98

(一)丰富的教学内容是实施快乐体育的基础

小学生们都容易被新鲜的内容所吸引,都会对刺激的游戏和竞赛感兴趣,用新鲜和过瘾来激发孩子们的兴趣,这样他们就很容易快乐地进入教学活动中来。按照体育教学大纲的要求,小学生的武术教学一般是一些最基础的训练,如武术操、青年拳等。鳌头镇水西小学小学部六个年级通过丰富的体育教学内容,孩子体育学习意愿更加强烈,而且孩子学习热情和积极主动性也能够得到充分发挥,综合身体素质得到提升。

(二)新颖的教学形式是实施快乐体育的关键

新鲜的教学内容和新颖的教学方式都能够让孩子们产生兴趣,愿意参与教学活动。具体到武术教育,按过去的教学形式,就是在教室内讲理论知识,操场上讲实际操作,现在,还能够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加以辅助,如借助播放设备进行形象的教学,更能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直观形象的影视播放,一方面,孩子们直观的看到了武术教学的内容,另一方面,兴趣度会直线上升,有了兴趣,还怕不好好学吗?鳌头镇水西小学小学部六个年级通过新颖教学模式,孩子懂得了基本的体育理论知识,学习效果更佳,注意力也通过新颖教学模式得到提升。

(三)多样的教学方法是实施快乐体育的核心

任何一顶教学活动都必须注重选用合适的方法,体育教育也是如此。本文所讲的体育教育的对象是小学生们,他们大多在13岁以下,活泼好动是他们的天性,注意力难以长时间聚集在某件事上,针对他们,可以用游戏或竞赛的方式吸引他们积极参与体育教学活动,孩子们愿意参与了,学习都会收到更好的成效。鳌头镇水西小学小学部六个年级通过多样教学方法,孩子更愿意参与体育锻炼中,综合学习成效也更高。

二、结束语

综上所述, 武术教学运用快乐体育思想是由传统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尝试, 是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教学需求入手, 通过教学设计来逐步培养学生自发自主的体育锻炼思维, 使学生认识体育锻炼的必要性, 逐步养成科学健康的体育锻炼习惯, 形成正确的体育价值观。

参考文献:

[1] 胡波.高校武术教学的现状及对策浅探[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4(04).

小学一年级体育范文6

关键词:小学生;体育意识;兴趣

1.引言

随着近几年来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但是人们的体育意识却没能与时俱进,未能满足健康生活的需要。虽然各学校的教学设施正在逐步完善,教学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但是仍存在对体育教学的忽视现象。学校作为进行教育的重要机构,要认识到体育教学的重要意义,并认识到要发展以学校体育教育为基础的终身体育的价值,让学生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对于学生的发展有着终身的影响。

2.特点

2.1有些学生对于体育教学存在厌恶心理。低年级小学生大部分还是比较活泼的,很多学生都很喜欢体育课以及课外的体育锻炼。但是仍有一部分学生对于体育存在厌恶情绪,在上体育课时很被动,更不用说课外的体育锻炼。这很可能导致学生在之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体育意识的缺乏和能力的不足。

2.2阶段性特点。低年级小学生主要通过感知来获得对体育的认识。体育教学的趣味性很重要,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体育教学的形式与内容是否有趣,直接影响着学生对该教学是否感兴趣。如果教师对于所谓“标准规范”过分重视,就会导致低年级小学生对体育运动感到压抑和束缚,不能体会到体育锻炼的乐趣,甚至会产生厌倦心理。

2.3低年级小学生安全意识不强。由于低年级小学生年龄较小,自我保护的能力和意识不强,往往会在体育锻炼过程中受到伤害。

3.培养

3.1引起学生兴趣。对于低年级小学生体育方面的教育,最开始是要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作为教师要营造轻松、愉快、适合年幼学生的运动环境,以体验运动中的乐趣为主,寓教于乐。每节课程的开始要调动起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可以用游戏作为课程的开始,例如:“照镜子”游戏由教师在讲台上坐好保持下身不动,上身做上举、摸鼻等动作,学生在下面像照镜子一样跟着做,如果有人做错则每做错一个动作做两个仰卧起坐或者俯卧撑,该游戏也可以由两个学生为一组进行。这样的游戏既调节了课堂的气氛,也锻炼了学生的反应协调能力和身体素质。

3.2保证学生运动的安全性。小学生是祖国的花朵和未来,加之他们的安全意识不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确保学生活动过程中的安全。首先在活动场所的选择上既要宽敞能进行跑跑跳跳,又要体现安全性,其次在活动过程中不要选择危险系数高的游戏进行,最后要逐渐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使学生在学校以及其他地方都能够较好地保护自己。

3.3培养与学生的感情。学生对于教师的喜爱与否是影响学生对其课程是否感兴趣的重要因素,教师在课堂上以及在生活中都要与学生积极地进行沟通交流,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要“传道授业解惑”。同时也要不断渗透对学生体育情感的培养,尽量缓解一些学生对于体育锻炼的排斥情绪。

3.4要遵从规律进行培养。小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是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的。教师在培养过程中要有耐心并结合学生生长发育阶段的客观规律进行不断地引导,使学生认识到体育锻炼对于健康的重要意义,逐渐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使其形成体育运动的习惯。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应过分强调思维过程和所谓的“标准规范”,而应以体育情感的培养为主。

3.5要实现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从低年级小学生开始进行体育意识的培养,目的就是要实现终身体育意识,即实现体育锻炼的终身性和持续性。学校要对学生的各类体育活动的兴趣给予支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教师连同家长也要鼓励学生自主进行课外体育锻炼,使学生将体育锻炼变成一种习惯坚持不懈地伴随自己一生。

4.结语

小学低年级属于学涯初期,是进行体育意识培养的基础阶段也是为之后奠基的重要阶段。体育意识的培养需要教师、家长和学校的努力来完成,尤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生长阶段遵循规律进行培养。体育意识的培养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形成一个自觉持续的终身体育的习惯,这对于学生之后的学习和生活都是十分有益的,同时对于我国未来的发展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小学一年级体育范文7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伍尔夫”为你整理了这篇关于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省级督导评估反馈意见的整改报告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2020年11月15日至18日,根据省政府教育督导室的统一部署,全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省级评估专家组对我区进行了为期4天的督导评估。2020年12月8日,省政府教育督导室反馈了督导评估意见,根据反馈意见要求,我区高度重视,重点围绕资源配置、超班额、经费投入等三个方面的突出问题,以抓整改落实为契机,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经区委、区政府系统研判、全面整改、精准督查,对标做到“即知即改、立行立改、真改实改、全面整改”,当前,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按照督导评估工作的有关要求,现将整改情况报告如下:

一、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坚决做好整改主体责任“不落空”

一是强化高位统筹。成立了由区委书记任组长、区长任第一副组长的领导小组,组织召开3次专题会议研究,全面统筹推进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内设办公室,由区教育局负责综合协调、督促指导和专项督查,建立整改工作台账,确保整改工作有抓手、不落空。

二是强化措施精准。对照督导评估组反馈意见,认真分析查找存在问题的原因,研究制定了《整改工作方案》,突出整改重点、方法步骤和保障措施。明确了责任领导、责任单位和完成时限,制定了7条具体措施,确保整改推进有序、整改责任落地。

三是强化最严督导。为确保整改工作落地见效,将整改工作纳入每周区政府重点工作督办事项,严格实行“清单管理”,逐项整改销号,并与目标考核差异化分配挂钩,确保整改成效,不留盲区死角。

四是强化长效巩固。坚持抓紧全面整改与重点整改、彻底整改相结合,抓好具体问题解决与举一反三、建章立制相结合。适时进行“回头看”,把行之有效的整改措施制度化、常态化,进一步巩固和提升整改质量。

二、切实强化担当作为,全力抓好整改任务“不打折”

问题一:资源配置有待进一步优化。

整改措施:一是采取“对内改建扩容,对外适度租赁”的方式,将十六中、镇镜山小学、樵湖岭小学和市实验小学部分会议室、廊道、大厅、食堂以及经营性用房进行改建扩容。同时由区教育局牵头,督导九中、外国语实验小学、得胜街小学、东方红小学、明珠小学、葛洲坝实验小学、三江小学、滨江小学和绿萝路小学,就近租赁场地开展体育教学活动,统一签订租赁合同,进一步扩大教辅用房空间和体育活动场地。二是采取提前规划预算,按需精准投入的方式,规划2021年学校教学设备预算布局,加大对生均设备值较低学校的投入倾斜力度,缩小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校际差。同时深入分析生均设备值较低学校现有设备存在的短板,调查一线师生教学需求,加强设备投入项目的针对性,保证教学设备能够得到高效应用。

整改进展:已整改完成。通过整改,所有学校生均教辅用房面积和生均体育活动场地面积现已全部达标,并在全区各学校生均设备值小幅上涨(小学约3800元,初中约5000元)的基础上,校际间最大差异值缩小到小学2000元以内,初中3500元以内。

问题二:存在班级学生数超国家规定标准情况。

整改措施:一是毕业年级超额班级自然过渡清零。2021年7月将有小学毕业年级29个超额班、初中毕业年级5个超额班毕业,届时现有毕业年级超额班级将清零。二是增加班级数,按标准调整超额班级人数。我区非毕业年级现有13所小学89个班级超班额,通过新增23个班级,到2021年7月,实现非毕业年级超额班级全部清零。三是针对新增班级,进一步完善设施设备、师资补充调剂机制。由编办、人社、教育等部门协同落实,引进、调配21名班主任、23名科任教师,确保新增班级高效运转。四是起始年级严控学生数,杜绝出现超额班级。通过全国学籍管理系统与宜昌市义务教育招生管理平台实行“智慧招生”,严控起始年级人数,确保小学班级不超过45人,初中班级不超过50人。

整改进展:整改正在进行中,2021年7月底前可全部整改到位。通过整改,所有学校超额班级全部清零,班级人数达标率将达到100%。

问题三:教育经费投入可持续性有待提高。

整改措施:区内统筹协调,加强教育部门与财政部门沟通对接,基于教育优先原则,科学预算教育经费投入,切实加大教育经费保障力度,确保教育经费投入只增不减。

整改进展:已整改完成。2017年我区教育经费投入为7.196亿元,2018年我区教育经费投入为6.652亿元。因2017年我区按照国家政策实施了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养老保险并轨,区教育系统补缴了2014年10月至2017年期间上线人员养老费用,致使2017年部门决算教育支出人员经费较2018年增加5500万元,另2017年当年一次性列支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中央和省级奖补资金1416万元。故2018年教育经费投入低于2017年。

2019年我区教育经费投入为7.314亿元,2020年为7.519亿元,近两年财政教育经费投入分别增长9.94%,2.82%。区政府将全力确保教育投入可持续性增长,在教育经费投入与区内财政收入相匹配的基础上,长期保持教育优先地位。

三、切实巩固整改成果,持续推进西陵教育高质量发展“不懈怠”

下一步,我区将以此次督导评估整改工作为契机,进一步巩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成果,全力推进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力争通过国家评估验收。

一是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把“百年大计”教育事业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突出高位统筹。坚持把教育纳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区委、区政府重点工作和议事日程;坚持多方联动。在区级领导包保学校的基础上,深化落实“区级领导+属地街道+区直部门+学校校长”的联动机制;强化投入保障。持续在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教育教学设备、技能培训、待遇保障等方面,加大财政投入,不断提高教育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的比重,强力保障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二是进一步突出工作重点,把“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作为“基础工程”来抓。配强教育资源。坚持优化校点布局,加快推进唐家湾中小学、西坝中小学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深化学区化、集团化办学,强化片区内学校交流互动,实现资源共享通用;深化教学改革。加大课程创新力度,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将“互联网+”“5G+”思维与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深度融合,用最先进技术手段辅助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教师素养。深入推进教师“区管校聘”管理改革,大力实施名师、名校长工程,分层分类开展教师培训,进一步增强教师荣誉感、尊严感、珍惜感和使命感,内外发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三是进一步巩固整改成果,把“优质均衡”长期发展作为“民心工程”来抓。坚持“五育并举”。在德育中树牢核心价值观,在智育中强化人文素养,在体育中增强学生体质,在美育中增强学生审美,在劳动教育中锤炼学生意志品质,推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推进协同育人。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构建首善家庭教育“123+N”的基本模式整体布局,研制家庭教育指导手册,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质量观,充分发挥校外活动中心主阵地的引领和辐射作用。优化育人环境。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引导家长转变观念,努力破除“抢跑文化”“超前教育”“剧场效应”等现象。加大宣传力度,树立教育领域先进典型,深入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推动学校形成“一校一品牌,一校一特色”优质均衡发展新局面。

小学一年级体育范文8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课堂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5-018-01

小学阶段的教育主要分为高、中、低三个阶段。小学低年级指的是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小学低年级学生正处于适应学校生活的过渡时期,尤其是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刚刚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开始接受正规的学校教育,各式各样的规矩铺面而来,无论是从心理还是身体上,他们都需要一个适应,那么我们该如何针对小学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开展体育教学,提高教学有效性呢?下面就如何提高小学低年级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谈谈我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激发学生兴趣,倡导快乐体育

兴趣是孩子们最好的老师,是开发智力、启蒙智慧的一把金钥匙。一直以来在教学的过程中,体育教师过于专注知识和动作技能的传授而忽略了学生们的兴趣所在,以至于造成教学效果不好的现状。小学低年级学生刚刚步入学习的正规,对学校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体育课堂对于他们来说就像是幼儿园时期的户外锻炼,他们并没有意识到有很多的课堂常规,教学内容在等待他们学习,玩就是他们的最大乐趣。体育教师在面对这群天真活波的孩子时,首先要做的就是充分了解他们的个性和特点,积极调整自己的心态,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从快乐出发,真正让学生们喜欢上体育,将传统的强制性的灌输教育,转变成学生由内而发的学习。

二、利用角色扮演,创建情景教学

情景教学是指教师有目的的引入一些具有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且有意注意时间较短,动作技能学习主要是模仿,故教师在教学上应尽可能的用直观教学手段,要利用最浅显的语言、最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接受的生动逼真的教学情景来吸引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帮助学生和引导学生学习。小学低年级学生的体育教学内容大多是发展人体基本运动能力的项目,如各种姿势的自然走、各种姿势启动的自然跑、各种方式的跳跃以及用各种方法投掷轻物体等等,这就要求体育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设计一些符合本节课教学内容的情景引入内容的学习,为学生安排他的角色扮演,例如模仿动物的爬行、我是小小兵等情景使学生利用角色扮演对动作技能的学习进行了解和掌握,同时锻炼了学生的模仿学习能力,并开拓了学生的学习思维。

三、游戏贯穿教学,竞赛辅助内容

小学低年级学生由于注意时间都很短暂,而且经常是被生动的,形象的,有趣的东西所吸引,所以想要很好的完成教学内容,必须要符合小学生的学习特点,游戏的合理运用会给教学效果带来很大的提高。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在幼儿园学习期间接触最多的学习方式便是通过游戏获得知识和满足感。体育教师在面对小学低年级学生时,就可以合理的将符合教学内容的体育游戏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同时也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自编一些简单的小游戏进行教学,学生可以在玩中学到技能,真正的享受到体育的快乐。

如果说游戏可以吸引学生们的情趣想要主动参与学习,那么比一比,将教学内容游戏化,同时竞赛化将会使教学更加生动有活力。竞赛是教学中的兴奋剂,小学低年级学生都有很强的表现欲望和好奇心,竞赛式的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在一种特殊的心理状态和情绪中去体验课堂,同时由于学生的积极参与,课堂气氛也将会变得活波起来。只有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才能挖掘出学生的潜能,锻炼他们思维的敏捷和敏锐性,学生在激烈的竞赛中不知不觉就学会了知识与技能,从而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果。

四、语言生动形象,激发学生情感

美国心理学家赛门斯说过“一种不好听的或低沉的声调很可能阻碍教师事业的成功。”由此可见,语言对于一堂课的重要性。在上课之前,不管教学设计有多严密和完美,如果授课时教师的语言没有生命力,不能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那一切将变得没有意义。所以在对小学低年级学生授课时一定要注意语言技巧的使用。教师首先要选择容易理解并且适合这个阶段学生水平的词汇进行授课。语速要适中,不可以太快,也不要太慢。语调要富有变化,丰富多变的语调能使学生提高学习注意力和兴奋性,教师应根据教学的重点难点变化音调,使上课的节奏能够不是一味的平铺直叙,而是有声有色。

五、音乐融入教学,营造激情氛围

卢梭曾说过“音乐包含了比语言大一百倍的力量。”在小学低年级体育教学中融入音乐,是提高小学低年级体育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之一。体育课的枯燥乏味,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是影响体育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原因。针对体育活动的单调,教师应该利用音乐创造快乐轻松的学习氛围,将适合用音乐辅助的教学内容融入不同风格的音乐伴奏,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调动情绪,在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也可以使学生跟着音乐的节奏加强枯燥单一的动作练习,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以上是本人对于如何让提高小学低年级学生体育课堂教学效果的一些浅显的认识和见解。托儿斯泰曾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们在体育课堂所学到的知识与技能将受益终身,所以从细节出发,从孩子们的角度出发,认真努力的探索,不断创新小学体育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从而大大的提高小学体育课堂的教学效果,使学生们真正的不感受体育教育,享受体育教育。

参考文献:

[1] 于秀杰.关于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提高策略的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4(2).

[2] 马 良.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2(1).

小学一年级体育范文9

1建国前我国体育教育 从体育教学大纲到体育课程标准的演变,反映了体育教育的发展与演进。回顾20世纪我国体育教育的发展历程,有助于我们加深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1903年清政府实行“新政”,在教育改革方面,设立新学堂,制定新学制。在各级学堂章程中,出现了《功课教法》或《学科程度及编制》,这可以说是我国课程标准的雏形。民国初年,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明确以“课程标准”作为教育的指导性文件。1913年公布了《中学校令课程标准》。1922年政府进行了学制改革。 “1929年教育部颁发了《小学课程暂行标准小学体育》;《初级中学体育暂行课程标准》。这是我国第一步以学科形式颁布的中小学体育课程标准,将以往的体操课改为体育课延续至今。”[1] “与1932年颁布了《小学课程标准体育》、《初级中学体育课程标准》、《高级中学体育课程标准》。”[2] 1936年教育部颁布了《小学中高年级的课程标准》、《初级中学体育课程标准》、《高级中学体育课程标准》。1940年教育部了《修正初级中学体育课程标准》、《修正高级中学体育课程标准》。 “1941年教育部了在少数学校实验的《六年制中学体育课程标准草案》,1942年教育部修订的《小学体育课程标准》实施至新中国成立。”[3] 2新中国成立以来学校体育的发展概况 2.1建国初期的学校体育(1949.10—1956.8) 1949年10月,新中国的成立揭开了中国历史崭新的一页。学校体育从此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教育部在1950年颁发了《小学体育课程暂行标准(草案)》,教育部于1956年颁发了新中国成立后第一套完整的《小学体育教学大纲》(草案)、《中学体育教学大纲》(草案)。 这部教学大纲第一次提出的体育课程目标从总体上反映了社会主义新中国的教育思想,为体育教学正规化奠定了基础。体育内容和运动项目应不断丰富,而且应具有综合性甚至有的项目本身应具有娱乐性。 此时期,“进行了改造旧学校体育和建设新学校体育的艰巨任务,吸收了旧学校体育的合理内容,借鉴苏联的经验,实现了我国学校体育从半封建半殖民地性质向社会主义性质的根本转变;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学校群众性体育比赛、学校卫生等迅速恢复和发展。”[4] 2.2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的学校体育(1956.9—1966.4) 在1958年的情况下,学校体育也出现了高指标、瞎指挥和浮夸风等“左”的错误。1961年颁布了《小学体育教材》、《中学体育教材》。这套大纲克服了1956年大纲偏重于学习苏联,并结合了我国实际情况,删减或改编了不符合我国民族特点的某些游戏教材与项目,反映了对体育课程认识的进步。 这部大纲基本上摆脱了前苏联体育教学大纲的影响,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和经验编订的,初步奠定了具有我国特点的“增强体质为主”的目标体系基此时期,“学校体育受政治、经济的影响,其发展趋势称‘马鞍型’轨迹。先是出现贯彻教育方针、提高教学质量、群众性体育运动兴起,后突出‘四红’(盲目追求高指标),以劳动、军训代替体育,以及三年经济困难时期的学校体育低潮和学校体制、健康状况呈下降趋势;”[5] 中央及时调整,是学校体育卫生重新走上正轨并得到了新的发展。 2.3时期的学校体育(1966.5—1976.9) 此时期,学校体育遭受“”的严重冲击和破坏,后期,在、邓小平的关怀下,各级学校恢复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国家实施体育锻炼标准对学校体育有了较好的促进作用。 2.4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学校体育(1976.10———) 1977年8月,邓小平同志在全国科学和教育座谈会上指出:“要重视中小学教育工作”。1986年国家教育委员会提出在筹备编写的义务教学大纲中对现行的教学大纲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修订,1987年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发了《全日制小学体育教学大纲》、《全日制中学体育教学大纲》。 首次提出了“发展学生个性”、“陶冶情操”和“创造精神”,意识到了健全的心理和健全的身体同等重要,注意培养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意识到了具有创造精神的人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动力。 1996年,教育部又对试用本作了修订,颁发了与九年义务教育相衔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体育教学大纲(供试验用)》,并于1997年起在两省一市(山西、江西、天津)试用。 1999年召开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指出:“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在这种情况下,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开始启动。2000年12月,教育部对试用大纲作了修订,颁布了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和普通高级中学《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并决定于2001年9月1日起在全国正式实施。此大纲有以下明显的变化:课程名称改为《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明确提出了“健康第一”的思想;强调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新大纲仍然沿用了“一个目的,三项基本任务”的表述方法,但内涵有了很大的变化。“改变了过去目的与任务混淆不清相互重叠的现象,在教学目的中突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思想。”[6] 教学任务充实了新内涵。由原来的全面锻炼身体,促进正常生长发育,改为全面锻炼学生身体,促进身心和谐发展。由原来的初步掌握体育的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改为初步掌握体育与健康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的体育意识和能力,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p#分页标题#e# 新大纲改变了过去以教会学生运动技术为中心的做法,强调学习体育技能只是达到健康目的的一个手段,学生应在掌握技能的前提下,增加体育实践的机会,使自身得到发展。“在第三条任务中,从原来的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改为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仍然强调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7]此外充实了许多新的内容。适应了时代的发展。应该说这两部大纲与以往的教学大纲相比确实有了很大的进步。“虽然大纲还没有完全反映当今教育改革和体育教学改革的潮流,但已吸收了一些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理念。同时,与这两份大纲相配套,也出现了不少中小学《体育与健康》的教材。这些教材无论是体系还是内容,都比以往的同类教材前进了一大步。”[8] 3小结 回眸百年,我们看到,我国的体育教育与时俱进,首先经历了由体育课程标准到体育教学大纲的演变。 建国后,由体育教学大纲取代体育课程标准是时代的产物。这种变化与我国当时的政治形势、经济发展是相适应的。体育教学大纲作为我国体育教育的指令性文件,对我国体育教育的发展、人才的培养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教学大纲在我国这么多年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其自身建设虽渐趋完善,但仍有着难以克服的缺陷。 如体育教育观念相对滞后、教学方法比较陈旧、教学内容竞技化的味道很浓、教学评价过分注重运动成绩等,造成了多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不高,也没有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习惯。正因如此,目前进行的这一轮课程改革,教育部拟以新的“课程标准”取代现行的“教学大纲”。这样做不仅有着深刻的理论背景,同时也是迈向新世纪之际适应我国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它还反映了我国的教育正在融入世界教育发展的主潮流之中。 中国作为一个与时俱进的国家,必须紧跟世界体育教育的发展趋势,必须力求适应世界体育课程发展的共同趋势,同时又要符合我国体育课程建设和改革的实际情况,只有这样,体育与健康课程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才能有效地发挥本课程健身与育人的功能和价值。

小学一年级体育范文10

一、九年一贯制学校“德育一体化”网络的建设

学校德育一体化的贯彻落实,由校长、教学校长、党支部书记三线一体合作实施,形成“三线一体”的德育操作模式。“三线一体”分别是德育管理线、德育教育线和教育管理推进线,分别由校长、教学校长、党支部书记主持。家庭德育由家长委员会主任牵头,组建家庭教育管理网络,家长委员会成员不断的将学校的教育思想方法灌输到每个家庭,促使每个家长都肩负起家庭教育管理的责任,真正起到家庭配合学校的教育管理作用。社会德育构建以社区为核心,有工厂、单位、派出所参与的社会德育教育机制,利用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契机,实现对学生进行理想、道德、情操、安全、法制等方面的管理教育。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三个平台构成一个网络,围绕一个共同目标,各尽其能,各负其责,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旋律,以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为基础,以安全法制教育为蓝本,以爱读书,读好书为契机,积极推进校风、教风、学风的建设,打造以提升学生素质教育为目标的德育一体化教育管理特色。

二、九年一贯制学校“德育一体化”目标的设计与制定

根据每个学生要在学校连续学习生活九年时间的特点,学校分层次地制定德育总目标,学段目标和年级目标。首先是纵向层次:高层次、中层次、低层次。然后是横向层次。高层次教育项目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德育总目标:坚信马列主义,树立共产主义理想,坚信社会主义信念;建立共产主义人生观,价值观。小学教育内容:热爱祖国教育;热爱党的教育;热爱社会主义教育;浅显的政治常识和辨证唯物主义教育。(一年级------六年年级目标)。初中教育内容:初步的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理想追求教育一般政治常识和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七——九年级年级目标)。中层次教育项目实施道德品质教育:德育总目标: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培养健康的道德情感;养成正确的道德行为;塑造完善的道德品行。小学教育内容:热爱人民,热爱集体、热爱劳动、热爱科学、文明礼貌、遵章守纪、民族法制观念的启蒙教育;《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一年——六年年级目标)(中学教育内容:集体主义、《中学生日常规范》养成教育;劳动和社会实践教育;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和纪律教育。(七——九年级年级目标)。低层次——心理健康教育:德育总目标:培养基本的自我认识能力;基本的人格协调能力:能够控制自己的情感;培养适应社会的交往能力。小学教育内容:培养良好的个性心理素质;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预防矫正不良心理行为,注重学习兴趣的激发;生活自我能力培养。(一年级------六年年级目标)初中教育内容:学习方法指导;青春期性教育,升学、就业、及适应社会教育,心理障碍预防及矫正。(七——九年级年级目标)。

三、九年一贯制学校“德育一体化”主渠道功能的实践

整合中小学思品等学科教材,构建“一体化的德育课程”,党支部、政教处、思品教师共同研究制定学科育人方案,形成九个年段的教育层次递进,科学育人。例如利用学科课前3分钟进行德育熏陶:“一二年级课前训练说一句感谢他人的话;三四年级课前训练说一段赞美同学的话;五六年级课前讲一段助人为乐的小故事,七年级要求学生课前背诵一首爱国诗人写的古诗,八年级要求学生课前讲一段赞美生活的名人警句,九年级课前要求学生说出一种权利名称并给预解释。”让每个学生都轮训一遍。再提出新的训练内容要求,如此往复,不断提升,既培养了学生的思想感情、道德情操,又训练了学生的记忆、观察、写作、表达能力,为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任课教师根据学校德育教育计划分别制定出本学科的德育渗透计划,教学校长审定后由任课教师具体实施。在语文、数学、常识等学科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基本国情、民族团结和心理健康、等方面教育;在体育、音乐、美术学科,培养学生体能和审美情趣;在历史学科以祖国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史为载体,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教育;在地理学科通过祖国的地理环境、辽阔的疆域、丰富的资源、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进行环保节能、建设祖国的教育;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运用我国灿烂的科技文明史,历代科学家创造发明的事迹,解放后这些领域取得的新成就对学生进行崇尚科学、立志成才、为国争光教育。实践充分证明,德育以知识为载体具有巨大的说服力和感染力,能够给予学生深刻的影响,形成强大的内化力量。

小学一年级体育范文11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体育教学;融入;感觉统合训练

感觉,主要包括有视觉、听觉、触觉等多个方面,人类对世界的认识和感受就是依靠感觉而进行的。在人类进行某项行为时各项感觉是否能够充分协调与配合,就体现出感觉统合能力的高低。

在素质教育理念的推动下,小学体育教学的目标转变为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并促进学生心理、生理的良性发展。因此,在小学低年级体育教学中融入感觉统合训练已然成为小学体育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基于此,进行了关于小学低年级体育教学融入感觉统合训练的实验探究,以期能够为有关人士提供有益的参考与借鉴。

一、在小学低年级体育教学中融入感觉统合训练的重要意义

1.小学低年级学生正处于治疗感觉失调的最佳时期

从整体上说进行感觉统合训练的主要目的在于治疗学生拥有的感觉失调问题。造成感觉失调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等多个方面。

根据科学研究发现,治愈感觉失调症状的最佳时期是人类2岁至12岁之间。因此,小学低年级学生正处于治疗感觉失调的最佳时期。由此可以得出在小学低年级体育教学中融入感觉统合训练,正是治愈感觉失调病症的关键时期。因此,该项举措不但能够推动素质教育理念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落实,更关键的是能够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为学生未来的成长与发展提供更有力支撑。

2.感觉统合训练符合小学低年级体育教学的模式和内容

另一方面从感觉统合训练的具体方法来看。在感觉统合训练中,针对不同的感觉拥有不同的训练方式。从整体上说利用跳床、平衡木、滑板、平衡板等多种器材开展多样性的活动训练是感觉统合训练的主要方式。

由此可以看出从某种意义而言,感觉统合训练的方式可以被归结为带有一定体育性质的游戏活动。这些游戏活动恰好符合小学低年级体育教学的开展方式,这就表明感觉统合训练能够被有机融入小学体育教学中,不但能够达到感觉统合训练的目的,同时还能够推动小学体育教学的进一步发展。

二、小学低年级体育教学中融入感觉统合训练的策略

1.提高重视,完善设备设施

首先,要促进感觉统合训练在小学低年级体育教学中的融入,首先要做的就是提高学校的重视,将其提上学校体育发展的议程。只有当学校领导层与管理层对体育教学融入感觉统合训练的重要意义有足够的认识,才能够对小学低年级体育教学的内容进行调节,才能够在人力、财力和物力方面进行倾斜。其次,在提高重视的前提下,小学学校就必须完善相关的设施设备,为感觉统合训练提供相应的基础。这就需要众多小学学校建设适合感觉统合训练的场地,可以在操场中划分一定的区域,也可以安排特定的教室。此外小学学校就必须为学生配备诸如跳床、平衡木、晃动独木桥、滑板、S型垂直平衡木、S型水平平衡木、圆形平衡板等设施设备,使其成为感觉统合训练的必备设施。

2.在小学低年级体育教学中开展多样化的游戏活动

由于感觉统合训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被归结为带有体育运动性质的游戏活动,这就决定了游戏活动是小学低年级体育小学中融入感觉统合训练的最佳方式。这就需要小学体育教师针对不同的感觉训练来安排和设计不同的体育游戏活动。如针对表现为适应能力较差的感觉失调症状,学生的表现主要为胆小、怕生、怕与人接触、自闭、不爱交际等各个方面。

此时,教师在小学低年级体育教学中所安排的活动就应该倾向于集体性。因此,教师就可以平衡脚踏车、滑梯等设备开展体育教学活动。此时学生就必须参与到集体活动中,并且在活动过程中与其他同学进行积极的交际。针对身体灵活性不够、多动、注意力不集中、触觉发展缓慢等适应症,教师就可以利用独角椅、平衡板等设备开展教学活动。此时学生就能够在体育教学中提高自己的灵活性,逐渐改变多动的习惯,并促进触觉的进一步发展。

总的来说,感觉是人类正常生活的重要能力,也是学生未来成长中的必备能力。针对于感觉失调这种较为常见的病症,小学学校就应该抓住治疗感觉失调的关键时期,在小学低年级体育中融入感觉统合训练。

这就需要各个小学学校提高认识,逐渐完善感觉统合训练所需的设施设备,同时也需要众多小学体育教师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总结与完善,促进感觉统合训练在小学低年级体育教学中的进一步融入,进而促进两者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小学一年级体育范文12

【关键词】多媒体课堂教学小学低年级 学习效果

由于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及运用,多媒体课堂教学逐渐取代了传统课堂教学,成为主要的教学手段。刚入学的小学低年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学习群体,有着区别于其他学习者的显著特点,那么,这种新型的课堂教学手段对于他们的学习而言究竟是利还是弊?鉴于小学低年级学生特殊的学习心理特点,研究多媒体课堂教学对小学低年级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显得尤为重要。

一、 对多媒体课堂教学的认识

多媒体课堂教学是信息化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育信息化发展全局中的关键环节。多媒体课堂教学是指在课堂上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把课程内容制作成PPT课件,视频资料,模拟动画等,为课堂教学植入鲜明的,直观的,动态的声影效果。它的出现和应用,打破了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增添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高效性。

二、 小学低年级学生学习的心理特点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意志自觉性比较差,缺乏耐心和毅力。他们的注意力很不稳定且缺乏选择性,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特别容易被色彩鲜明的动态画面吸引,在观察事物时总是注重整体而忽视局部信息,对学习内容的主次缺乏正确的选择。他们的理解能力较差,思维主要凭借具体形象的材料进行。小学低年级儿童对学习过程的形式感兴趣并从中得到满足。

三、多媒体课堂教学对小学低年级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

在课堂中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是近年来教育手段和教育方法改革的重要形式,多媒体课堂教学实践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产生了重大影响。那么,这种新型的教学手段到底会给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学习效果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1、多媒体课堂教学对小学低年级学生学习效果产生的积极影响

多媒体课堂教学呈现的生动活泼的画面效果能很快的吸引低年级学生的注意力,持续的新鲜刺激可以延长低年级学生注意集中的时间,为课堂教学争取了宝贵的学习时间。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在课堂上创设恰当的学习情境,可以增强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小学低年级学生理解能力有限,把一些抽象的语言文字利用图片,动画,音效转化为形象可感的东西,更利于他们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多媒体教学还可以拓展教学空间,将教学内容由课内向课外延伸,让低年级学生接触更多层面的知识,开阔学生的眼界。小学低年级学生是一个好奇心极强,非常容易且乐于接受新知识的群体,教学空间的拓展对他们的学习效果会产生隐性的积极影响。

2、多媒体课堂教学对小学低年级学生学习效果产生的消极影响

对于低年级小学生而言,多媒体教学也存在着明显的弊端。教师为了操作课件,组织教学,无疑会减少与学生的交流,互动。低年级学生学习自觉性很差,教师的关注是他们学习的重要动力。较少的交流和关注无形中会拉大教师与学生的距离,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由于低年级学生对学习内容缺乏选择性,生动有趣的画面效果在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可能产生本末倒置的后果。学生过分关注屏幕上的图案,动画等而忽视教师的讲解。并且,多媒体课堂教学使学生自主学习的自由度变大。小学低年级学生很难把握这个“度”。思维一旦被牵扯到与课堂无关的事情上,难以及时的收回来。这样容易造成学习目标的偏移,影响他们的课堂学习效果。另外,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或多或少减少了学生一些动手动口的机会,不利于低年级孩子学习能力的培养。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而言,多媒体课堂教学对他们的学习效果有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影响。只有结合低年级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从根本上认识了在小学低年级课堂上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意义与其存在的问题,从多个角度进行思考,寻找改善与解决的办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真正使学生的学习有效果,才是教育之道。这是所有从事小学低年级课堂教学的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也是所有教育工作者值得深入研究的一个课题。

【参考文献】

[1]沈荃,郑辉昌:课堂教学手段信息化改革的初探[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09(11).

[2]朱艳,何家勇:课堂心理环境与学习效果相关性实证研究[J].天津商业大学学报,2008(5).

[3]任儆:教育信息化对现代教育的影响[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5(25).

[4]成江荣:信息化课堂管理浅谈[J].教育科学,2008(1).

[5]宋卫华:信息化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要角色[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