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排水工程施工方案

排水工程施工方案

时间:2022-06-23 14:31:35

排水工程施工方案

排水工程施工方案范文1

关键词:施工;排水;方案;设计

1 概述

施工排水方法一般分为两大类,一是采用明沟集水井排水,二是井点降水法。一般明挖基坑排水采用明沟加集水井的施工方法,常应用于一般性的工程中,其设备的设置费用和保养费用均较井点排水低,同时也能适合于各种土层。

这种方法由于集水井通常设置在基坑内部,以吸取流向基坑的各种水流(如边坡和坑底渗出的水、雨水等),最后必将导致细粒土边坡面被冲刷而塌方。但尽管如此,如果能仔细地施工,以及采用支撑系统,且抽水量能及时排除基坑内的表面水,明挖排水未尝不是一种经济的方法。

2 施工排水及排水方案

2.1 常用的排水方法

(1)普通明沟和集水井排水法:①分层开挖排水。在开挖基坑的周围一侧或两侧或基坑中部,逐层设置排水明沟,每隔20~30m设一集水井,保持沟底低于基坑底0.30~0.50m,使水流畅通。当一侧排水沟时,应设在地下水的上游。一般小面积基坑(槽)排水沟深0.30~0.60m,底宽等于或大于0.4m,水沟的边坡为1:(1~1.5),沟底设有0.2%~0.5%的纵坡,使水流不致阻塞。集水井的截面为0.6m×0.6m~0.8m×0.8m为宜,井底保持低于沟底0.4~1.00m,井壁用竹笼、木板加固。抽水应连续进行,直到基础完成,回填土后才停止;②双层土井排水。利用水泥混凝土管(直径一般为80~100cm),分节沉入土中;以离心水泵抽吸土井中的水,以降低基境外侧和坑下水位。通常用一层即可,要求降深较大时采用双层。管节最下面一节滤水管四周,凿成间距15~20cm梅花孔,以利进水。梅花孔孔径外大内小,塞以麻袋布之类。管内放砂石滤料,以利透水并防止土颗粒随水抽走;③基坑中央集水井排水。在四周不打板桩,或放坡明挖,或仅用不入土的支撑情况下沿坑侧开沟,极易导致坡脚塌陷或板桩下端土层流失刷空。为此,采用基坑中央设置渗水井的办法,效果最好。在施工过程中,此法可一直用到基础浇筑完成,最后快速封设,不渗不漏。

上述三种方法适用于一般基础及中等面积基础群和建筑物、构筑物的基坑(槽)排水。施工方便,设备简单,成本低,管理较易,应用最广。

(2)分层明沟排水法:①分层明沟排水法,即在基坑(槽)边坡上设置2~3层明沟及相应集水坑,分层阻截上部土体中的地下水。排水沟和集水井设置方法及尺寸基本与“普通明沟和集水井排水法”相同,应注意防止土层排水沟地下水流向层排水沟,冲坏边坡造成塌方;②适用范围,适用于基坑深度较大,地下水位较高以及多层土中上部有透水性较强的土。此法可避免上层地层中地下水冲刷土的边坡造成塌方,减少边拔高度和水泵扬程,但挖土面积增大,土方量增加。

(3)深沟降水法:①在建筑物内或附近适当部位或地下水上游,开挖纵长深沟,自流或用泵将地下水排走。在建筑物、构筑物四周或内部设支沟与主沟连通,将水流引至主沟排除。排水主沟的沟底应较最深基坑底低1.00~2.00m。支沟比主沟浅0.50~0.70m,通过基础部位用碎石及砂子作盲沟,以后在基坑回填前分段回填粘土截断,以免地下水在沟内流动破坏地基土体。深沟亦可设在厂房内或四周的永久性排水沟位置,集水井宜设在深基础部位或附近;②适用范围,适用于深度大的大面积地下室、箱形基础及基础群施工。降低地下水位将多次排水为集中降水,解决大面积深基境降水问题。

(4)综合降水法:①综合降水法,即在深沟集水的基础上,再辅以分层明沟排水,或在上部设置轻型井点分层截水等方法同时使用,以达到综合排除大量地下水的作用;②适用范围,适用于土质不均,基坑较深,涌水量较大的大面积基坑排水。排水效果较好,但费用较高。

2.2 排水方案设计

当采用井点降水时,排水方案设计时应事先经过计算施工要求水位降深时的基坑总涌水量和单孔可能的最大出水量,进而初步确定井孔数,并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井点的平面布置

井点的平面布置,主要取决于基坑的平面形状和要求降低的水位深度。应尽可能使井点包围基坑,以便使基坑中心水位降到最低。若基坑宽度小于6m,且降深不超过5m时,可采用单排井点,如果基坑宽度大于6m,则采用双排井点;面积较大的基坑宜用环状井点,有时也布置成U形。环状井点的四角部分应适当加密。井距基坑壁一般不小于0.5m,以防漏气。若采用单排井点时,单排井点应布置在地下水流方向的基坑上游一侧。

(2)井点的剖面布置

剖面布置也称立面布置或高程布置。井点的降水深度与基坑面积、降水效率、地质条件等因素有关,但无论如何降水必须使基坑底面的中心水位即降落曲线的顶比基底低0.5~1.0m,而地下水的降落坡度为:环状井点为l/10,单排线状井为1/5,时间较长的井点降水,其坡度可达l/2,降落曲线的坡度一般视砂粒的粗细而定,细者较陡,粗者较缓。

滤网应深入到含水层,各滤管的高度应一致,以免在降水过程中发生漏气现象。

(3)总管及观测孔

总管最好在接近原始地下水位线处,以最大限度地抽取地下水。总管需有1/300~l/500流向抽水泵的坡度,使抽水泵处的总管充分浸水,以利于井点泵抽水。抽水泵宜靠近总管,其进水管应与总管齐平,有时通过调整泵的坐落高度来满足这一要求。

在降水过程中,为了及时准确地判断水位降深等与降水有关的因素,可在基坑附近布置若干个观测孔,观测地下水位的变化。观测孔应符合下列要求:

1)为观测降水区和影响范围内的地下水动态,应自降水区中心垂直和平行地下水水流方向各布置一排观测孔。在降水区内,观测孔延至基坑中心。在降水区外,观测孔延长2~3倍的降水深度,每排观测孔数不得少于4个;

2)在降水深度内,当存在两个以上含水层时,如需了解各含水层的降水情况,应分层布置观测孔;

3)降水区靠近地表水体或人为漏水点时,为查明其渗漏对降水的影响,应增加少量的观测孔;

4)为查明降水区内最不利(即受抽水影响最小点)的水位情况,应有选择地布置观测孔;

5)当降水区位于已有建筑物附近时,为查明降水对已有建筑物的影响,应增设观测孔。

排水工程施工方案范文2

关键词 铁路;排水沟;施工方案

中图分类号U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100-0108-02

1 工程概况

新建宿淮铁路位于苏、皖两省北部,东西连通安徽省宿州市、江苏省宿迁市及淮安市。全线路基应有完整、通畅的排水系统,排水设施应布置合理,与桥涵、隧道、站场等排水设施衔接配合,并具有足够的过水能力。

该段范围内地层主要为耕植土、人工填筑土、粉质黏土、黏土和粉土。地下水主要为第四系孔隙潜水。孔隙潜水主要存于第四系湖积冲积层中,水位埋深1.7m~2.3m,受大气降水的补给,水质较好,水位年变化幅度1m~2m。

排水沟的设置将对路基有害的地面水进行拦截或引排,以最短路径排入附近桥涵或沟渠中,从而保证路基稳定。排水沟在地面横坡明显地段,一般在上方一侧设置,地面横坡不明显地段,一般在路基两侧设置。排水沟设于路堤坡脚外2m处,路堤坡脚外的天然护道不小于2m。

区间排水系统应与桥涵、站场等排水设施相结合形成完善的排水体系,排水沟的纵坡不应小于1‰,排水沟的出口引入桥涵时,其沟底高程不应低于桥涵入口高程。

本标段路基边坡排水沟采用U型混凝土排水沟,采用现场浇筑滑模成型的施工方法。

2 排水沟施工工艺及流程

2.1施工工艺流程

排水沟滑模施工的工艺流程:

施工准备测量放样基槽开挖基槽修整铁丝网安置混凝土浇注滑膜行走混凝土面修整、养护沉降缝处理基槽回填夯实整平。

2.2施工方法

2.2.1施工准备

排水沟试验段施工前,认真读图、审图,调查当地水文水利情况,结合《用地及路基排水系统图》和现场实际情况,以及原有沟渠、水系、水流方向,确定排水沟流水方向、沟底标高以及纵坡度。提前修整便道,保证材料供应畅通无阻。根据工点的工程量、作业面等实际情况组织工人进场,人员数量要确保工点的正常施工。做好原材料的进场和试验检测工作,不合格材料不予进场。

2.2.2测量放样

采用全站仪准确放出水沟开挖线,曲线段进行加密,保证线形圆顺,但要保证水沟内边线距离脚墙基础为2m。根据原地面高程,结合当地地形和图纸要求确定水沟坡度,用水准仪精确放样各桩位高程,计算每个桩位的沟底高程,确定开挖深度。基坑开挖时要经常用水准仪复核沟底高程,确保槽底高程准确,保证排水通畅。

2.2.3基槽开挖

根据开挖边线,采用小型反铲挖掘机配合人工的方式进行开挖。在挖机开挖过程中要根据基准线严格控制好线形、深度。挖机的铲子用70cm宽,挖槽时把两边的“耳朵”和铲子两边的“爪子”卸掉,这样可以保证尺寸,后用人工进行修整,保证上口宽度100cm。多余土方用自卸车外运至指定弃土场,留存部分土体进行后期基槽回填。

2.2.4基槽修整

对机械开挖的基槽雏形,采用人工进行修整,清除基槽浮土颗粒。为保证尺寸,用钢筋或竹胶板制作两个与水沟形状相同的模具带线修整校正。模具示意图如图1:

2.2.5抹制胎膜:

基槽开挖完成后沿基槽内壁抹一层2cm的砂浆胎膜(图2):保证施工过程中浇筑的混凝土不与滑落的土体混掺,保证滑模机行走时不致带动土体,保证铁丝网的保护层,保证滑模机的行走路径。

2.2.6铁丝网置安

将铁丝网片按照排水沟的延展面积截取、弯曲,安装时采用混凝土垫块将铁丝网片下部和两侧固定,保证网片不偏位,保护层厚度满足要求。

2.2.7滑模机就位、线形控制

滑模机就位前为保证滑模机的线路位置及排水沟两侧混凝土厚度在滑模机前端两侧模板上焊接钢板支撑使两侧钢板面贴近胎膜,为减小前进阻力及损害胎膜,钢板前略端翘起如图3所示

滑模机就位后安装固定卷扬机,同时为了减少卷扬机转动缠绕钢丝绳时随钢丝绳卷绕路径来回摆动而改变滑模机的行走路径影响,在滑模机与卷扬机之间1/2距离处设置一个限位器,如图4所示。使得滑模机在行走时可以受到均匀的牵引力,从而保证滑模机的前进方向。

2.2.8混凝土浇注

水沟混凝土采用C20细石子混凝土。现场搅拌,按配合比各种原材料进行称重计量,确保各项材料用量符合配合比要求。混凝土搅拌后用小斗车运至现场,人工用铁锹入模。滑模机行走及振动时要注意固定铁丝网片,若铁丝网片偏移,则用人工扶正,保证保护层厚度。

在试验段初期施工过程中,按原设计配合比拌制,通过试验段施工逐渐调整配合比及混凝土坍落度在保证施工质量及滑膜施工速度条件下的最优配合比及坍落度。

2.2.9养护

混凝土终凝后,及时养生,对混凝土面进行洒水养护,并对基槽进行回填,并采取保护措施,严禁直接在刚行走过的混凝土面上踩踏,待混凝土达到7天强度后将基槽回填土夯实。

2.2.10伸缩缝处理

排水沟每18m设一道贯通伸缩缝,缝宽1.5cm,全断面填塞沥青麻筋。除每天的施工缝直接作为伸缩缝外,其余每6m设一道假缝,采用切割机切出1.5cm宽4cm深的假缝,缝内填塞沥青麻筋。切缝在混凝土达到7天强度后进行。

2.2.11基槽夯实整平

7天强度后及时对水沟两侧基槽回填土进行夯实并整平,并对脚墙基础和水沟之间的土体进行整平,确保整体效果美观平顺。

2.2.12端头处理

排水沟在桥涵和既有水沟的端头出水口处结合桥涵设计图纸,根据要求设置垂裙或用浆砌片石铺砌,保证与既有沟渠搭配、顺接。

3质量控制措施

3.1外观质量的控制

排水沟外观应线形平顺,沟底成一纵坡,确保排水顺畅,无积水,与该段既有桥涵、沟渠构成整体的排水系统。混凝土外露面光滑,无气泡、蜂窝、麻面现象。伸缩缝应美观、通顺。

3.2混凝土质量控制

1)原材料检验

(1)水泥

水泥采用袋装水泥。水泥进场时,按要求对其品种、级别、包装、袋装质量、出厂日期等进行验收,并对其强度、安定性进行试验,其质量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2)细骨料(中砂)

细骨料的检验数量为:同产地、品种、规格且连续进场的细骨料,检验内容主要为筛分曲线、细度模数、含泥量、有机物含量等。

(3)粗骨料

粗骨料的检验数量为:同产地、品种、规格且连续进场的粗骨料,检验内容主要有:级配、强度(压碎指标)、坚固性、碱活性、有害物质含量。

(4)水

拌制混凝土及砂浆用水宜为饮用水。采用其他水源时,应进行检验,同水源不少于1次。

2)配合比

严格控制混凝土质量,对原材及时准确的进行检测。混凝土拌和须严格按照配合比称重上料。混凝土浇筑时做好同步试件,浇筑完毕后加强养护,并做好保护措施。

4 安全及环保措施

4.1安全措施

排水沟施工前我部对施工人员进行相关的安全教育培训和技术交底,使施工人员明确施工中存在安全风险,避免施工中人身伤害事故的发生。施工过程中我部加强里现场的管控,现场安全管理人员全过程盯控,发现风险及时解决处理。

4.2环保措施

1)土方要运至指定的弃土场废弃,严禁乱堆乱弃;

2)排水沟施工应做到工完料尽,并对场地进行及时清理,保证施工场地整洁;

3)对使用的工程机械和运输车辆加强维修保养,保持最优工作状态,降低噪音;

4)施工、生活用水本着节约的原则,防止水资源的浪费。

5 文明施工措施

1)进场材料严格按要求在指定地点堆放,限制堆放高度并树立标识牌。

2)施工道路经常及时的清理、整平,确保倒运材料的车辆安全和施工过程中搬运材料的工人行走安全,施工人员要时刻注意脚下路况。施工的主要道路,要经常的洒水除尘。

3)混凝土搅拌机等需在使用前进行试运转,确定无安全隐患后方可投入使用。

4)用电施工机械必须配备标准电箱和开关,且穿路的明线要埋入地下,避免线缆破损导致事故。

5)材料堆积地的材料如水泥等装卸时要文明操作,防止到处散落,污染地面。

6)混凝土运输用宽1.5m的三轮车配合小推车进行运料,浇筑时采用铁板等防护措施,防止混凝土直接接触地面而被污染,被污染的混凝土应清除出场,不得使用。

参考文献

[1]铁路给水排水设计规范(TB10010-2008).

排水工程施工方案范文3

关键词 排水沟;施工方案;外观质量

中图分类号TU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108-0148-02

1工程概况

新建宿州至淮安铁路线位于苏、皖两省北部,东西连通安徽省宿州市、江苏省宿迁市及淮安市。我部承建安徽境内SHZH-1标,全线长度118.205km,途径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泗县。主要工程量:土石方937万方;圬工41万方;特大桥5538.5m/4座;大桥1844.17m/11座;中小桥9678.33m/140座;涵洞6401.06m/418座。

全线路基排水沟采用U型C15钢筋混凝土,设计方案采用预制安装,全线共166574m,水沟厚度10cm,水沟净高60cm,其底部半圆半径30cm,净宽60cm。

2 选题理由及现状调查

2.1选题理由

1)公司质量方针:“科学管理、精心施工、追求卓越、顾客满意”;

2)项目要求:施工质量合格率大于95%,满足全线创优规划要求,争创标准化管理试点;

3)业主要求:为将宿淮铁路打造一流普速铁路,提高路基附属工程的美观性,达到美化环境的要求。

综上所述,为了确保排水沟工程质量,优化排水沟施工方案,我们决定成立排水沟QC小组,对排水沟外观质量进行控制。

2.2现状调查结果

通过现状调查得出以下结果,预制安装排水沟施工过程中问题较多,其中棱角损坏、安装线形不顺为主要问题。为此,项目部提出了加强技术攻关,降低排水沟外观质量缺陷率。

3 设定目标

为了把宿淮铁路建成样板工程,项目部下达了加强技术攻关,降低排水沟外观质量缺陷率。项目部QC小组在现场调查研究,对排水沟的预制、运输、安装、接缝等各道施工环节进行详尽分析的基础上,一致确认应调整并优化设计与施工方法,将棱角损坏、安装线形不顺的比例降到最低。因此QC小组将本次活动目标设定为:排水沟外观质量缺陷率由31.5%降至10%。

4 原因分析

结合现状调查分析的结果,我们围绕影响排水沟外观质量的问题可以看出,引起排水沟棱角损坏和线形不顺的末端因素有7条:1)人员质量教育不够;2)技术交底不到位;3)混凝土强度不够;4)基槽为土质,易发生不均匀沉降;5)场地平整度不良;6)倒运、安装不规范;7)拼缝多,衔接不良。

QC小组成员集思广益,全体人员经过现场调查、现场测试及查阅资料等形式,确认了以下几条原因。根据对7个末端原因逐一进行要因确认,我们确认了4个主因:1)基槽为土质,易发生不均匀沉降;2)场地平整度不良;3)倒运、安装不规范;4)拼缝多,衔接不良。

5 实施对策

5.1基槽为土质,易发生不均匀沉降

原设计采用预制安装,基槽为土质,预制水沟节段安装后,易发生不均匀沉降,导致高低不平。如果在沟底设置垫层,单侧全线170余公里,费用惊人,业主及设计均不认可。项目部经研究,将基槽开挖后,采用人工平整拍实,并用1cm~2cm厚M7.5砂浆涂抹找平,并做排水沟外模底模。然后绑扎钢筋、安装内膜,浇筑混凝土。由于底部下垫砂浆进行硬化,找平,减少了土质基槽不均匀沉降。从而降低了由于不均匀沉降引起的线形不顺现象。

5.2场地平整度不良

预制受内外模的拆模间距影响,每节水沟预制占地不能少于2平方,考虑养护、拆模、堆放、运输,每个预制场面积不少于10亩地。为减少场地平整度不良带来的预制线形不平顺问题,项目部考虑尽量减少预制场地。经研究,原有排水沟预制构件安装改为现浇,混凝土现场搅拌,利用桥梁底或涵洞内搅拌,大大减少场地的面积,同时也不必考虑因场地平整度的问题。

5.3倒运、安装不规范

混凝土施工:现场搅拌(在桥梁底或涵洞内搅拌,采用滚筒式搅拌机,路基每隔200m不到就有一道结构物,混凝土运距短,一般在100m以内),斗车或翻斗车运输,人工铁锹铲混凝土入模,人工插入式振动棒(φ30mm)振捣密实。减少搬运过程中对预制构件棱角的损坏程度。

此外为确保线形的平顺性,项目部考虑现场浇筑采用模板固定顶面平顺性。先将试验段分几次浇筑对比,最后确定最优方案。

1)利用预制水沟模板修改进行现浇(共40m):沟底开挖后人工整平,未用砂浆抹面处理,直接进行现浇。拆模后问题有:底部有土块翻上(修饰),厚度未得到保证,模板有局部上浮,线形不顺直。

2)采用定制模板现浇(共100m分2次浇筑):沟底开挖后人工整平,采用砂浆抹面处理做底模,内膜板放置方木上调直,进行现浇,混凝土坍落度控制在13cm~15cm。拆模后质量较好:底部混凝土到位,厚度能得到保证,模板有局部上浮,线形稍差。

3)采用定制模板现浇(共200m,分4次浇筑):沟底开挖后人工整平,采用1cm~2cm砂浆抹面处理做底模,内膜板放置钢管上调直并用钢管反压,进行现浇,混凝土坍落度控制在13cm~15cm。拆模后质量较好:底部混凝土到位,厚度能得到保证,模板无上浮,线形较好。

通过对比,选择内膜板放置钢管上调直并用钢管反压,进行现浇的方法可以有效的控制排水沟的平顺性。

5.4拼缝多,衔接不良

从现场调查可以了解到,1m一处拼缝,拼缝较多,而且衔接处处理不美观,导致整个排水沟外观质量较差,因此项目部采用现浇方法浇筑排水沟,每15m设置一道沉降缝,减少拼缝的数量。

6 效果检查

根据制定的对策和措施,我部完成了400m排水沟试验段的现浇,我小组进行了认真实施与总结。认为达到了制定目标。

项目部提请业主、设计、监理三方到现场进行指导,一致认为可以取消预制安装方案,采用现浇方案,得到业主、设计、监理的肯定。

7 效果总结

1)通过本次QC小组活动,排水沟现浇内在、外观质量良好,业主、设计同意变更设计方案,取消预制安装,采用现浇排水沟施工方案。获得了业主、设计、监理的认同,赢得了一定的社会效益;

2)通过开展QC活动,提高了施工工效。取消了6个预制场,取消了预制节段的运输安装,减少了模板量,施工机械也得以大大减少,降低了成本,赢得了经济效益;

3)QC小组根据活动过程中的措施实施情况,整理、分析总结,编制现浇排水沟施工方案和作业指导书,作为今后类似工程施工的相关依据。

参考文献

排水工程施工方案范文4

关键词:给排水工程;施工管理;要点分析

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筑行业迅速发展,城建给排水工程的施工管理也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大部分给排水系统是铺设在地下的,一旦管理出现漏动,引发事故将严重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建立一套统一完整的给排水工程施工管理体系的必要性日益突显,严格的管控是给排水工程施工顺利进行的前提,也是给排水系统安全运行的保障,为满足地区用水、排水需求,对给排水工程施工管理阶段的探究还需更深层的探讨与研究。

1给排水工程施工的技术管理要点

(1)给水管道的安装要点要在排水管道安装之前进行核查,保证其符合施工的工艺标准。(2)给排水系统管道的安装不能紧贴墙壁或者管架,复检时要据具体检验部位合理选择检验方法。(3)管道口的连接不能采用加热或者增加偏垫的方式进行连接,对于敞开的管口要随时封闭。(4)在室内安装排水塑料管道时要使用阻火圈等防火构件,避免火灾的发生,在外墙等非封闭空间安装时则不必使用防火构件[1]。

2给排水工程施工准备阶段的管理要点

2.1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绘制施工图纸

在设计给排水工程施工方案时,要根据相关管道及建筑物的构造特点进行设计规划,方案的制定不能照本宣科,要在符合设计标准和工程施工要求的前提下进行合理创新,方案中涉及到的数据和施工要点应标注详细。以某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为例,在施工前方案的制定中有以下几个要点,一是要遵循先下后上的施工原则[2],二是给出每条给排水管道线的施工流程,三是方案中要涉及到施工的方方面面,要尽可能的做到详尽,让人一目了然。

2.2划分施工任务、施工组织,统筹各部门与任务的衔接性

在施工前,承包商与组织施工方人员到施工现场进行勘察,并根据工程施工要求与施工方案划分施工组织,并通过招标的形式确定各施工组织的施工区域,施工任务的分配要据各施工组织的性质进行合理安排,要考虑各环节参与人员的实际胜任能力[3],不能安排不相符的任务,要确保各施工阶段的衔接性,保证各个施工组织的协调性与呼应性。

2.3事前质量计划的安排

承包商要依据国家相关条文,参照以往施工案例,明确施工期间的检验工序,确定质量控制点,明确检验方法,做好质量检验的记录与报告资料的归档工作,制定质量事故处理方案,确定事前质量计划所涉及到的内容。

3给排水工程施工阶段的管理要点

3.1材料的选购与管理

材料的选购要严格按规定的标准进行置办,不能为节约成本而选择劣质的材料,在使用前,还要对各类材料进行强度、严密性试验,以核查其规格是否符合施工要求。

3.2施工安全管理

(1)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指导监督,防止其违规施工。(2)承包方要落实施工日期、施工地点,并确保各施工方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相应的施工任务,统一调度,优先安排排水系统的施工。在开挖管沟实行断路时,要根据具体施工区域条件,安排各施工方在同一时段施工,并要求限期完工以及时恢复道路交通。规划好给排水管道的埋设点,要确保其在冰冻线以下。(3)在施工过程中要做好防火工作,对各施工方的用电用水情况进行统一安排,特别是在用电时,要做好安全检查工作,以防发生火灾。

3.3施工质量管理

(1)质量控制点的检验要在其合格后才能安排下一道施工工序[4]。(2)承包方要建立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确保其正常运转,并对施工人员施工质量定期做检查,保障工程施工无质量问题。(3)妥善处理施工质量问题,比如民用建筑给排水施工存在水表安装不当的情况,应避免安装在同一位置;塑料给水管道安装结束后要进行水压测试以避免使用时管道破裂发生渗漏;排水管道的漏水或堵塞问题也要格外注意;对于止回阀的安装,要明确其安装位置及方法;给排水施工还易出现预留孔洞位置错误的情况,为防止此类问题,在设计时应考虑建筑与给排水系统的联系;另外对穿过楼板的套管与管道之间应用合适的材料填实,保证其安装正确。

4给排水工程施工验收阶段的管理要点

在工程结束后,施工方与承包商要派出专业的检验人员,对给排水工程进行一系列的检验查收。对各管道进行阶段性的强度、严密性试验,验证其是否符合标准;对管道口之间的衔接要确保其焊接点的严实性与强度,发现错焊、漏焊、焊点损坏的情况要记录在案,后期提交并安排重新施工焊接。各施工单位在管道的检验阶段要在各施工要处设专职人员,负责对检验结果的记录及分析,在市政给排水工程中,给排水系统可划分为供水系统、排水系统、循环水系统三个部分,其中供水系统、循环水系统的水泵运转试验和管网水冲洗试验要同时进行。

5结束语

给排水工程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虽然随着施工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工程质量得到了很好的保障,但工程施工管理工作同样不容忽视,给排水工程作为城建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施工阶段管理工作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建筑的整体质量与性能,只有做好监查工作,严格把控各施工阶段的安全与质量问题,健全管理体系,每位管理人员做到认真负责、恪尽职守,才能保证给排水工程的顺利施工,保障给排水工程的实际使用质量与功能。

作者:李建明 单位:个旧市城市排水管网建设维护管理处

参考文献:

[1]张同珍.给排水工程施工管理要点探讨[J].装饰装修天地,2015,(10):122.

[2]区翠钰.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管理要点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15).

排水工程施工方案范文5

关键词:框架桥排水管线迁改方案比选

中图分类号: U173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近年来,随着我国大中城市的交通迅速发展,高速铁路的建设与城市道路交通交叉的情况也日益增多。由于很多高速铁路的选线需要跨越已建成的市政道路,铁路施工过程中难免对既有的市政排水管线造成影响,前期的管线迁改与保护已成为铁路建设施工中控制工期、影响工程风险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现状排水管线的改迁设计在铁路建设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文章结合合肥铁路枢纽南环线徽州大道框架桥施工过程中排水管线迁改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选,确定合理的迁改方案,为今后铁路建设中排水管线迁改提供参考。

1工程概况

合肥铁路枢纽南环线工程是沪汉蓉快速通道的组成部分,始于合宁铁路肥东站,终至合武铁路长安集站,将合宁、合武铁路在枢纽内以高标准线路贯通[1]。工程将改建肥东站、长安集站,新建合肥南站。其中合肥铁路枢纽南环线控制性工程为合肥南站场,该场采用分场设计方案(沪汉蓉场7台14线,合福场5台12线)共12台26线,坐落于合肥滨湖新区至合肥市区的主干道徽州大道上,站场两侧均为路基。该场跨越徽州大道的框架桥施工方案是将原徽州大道整体下挖后浇筑框架桥,这就须将原徽州大道上的排水管线全部拆除后才能浇筑。由于框架桥施工工期较长,在施工过程中须对徽州大道上既有排水管线采取过渡。

2排水管线迁改方案

2.1框架桥设计概况

根据南环线跨越徽州大道框架桥设计要求,采用大开挖施工,框架桥总高度14.8米,其中地上高度10米,地下深度4.8米,总宽度74米,纵向长度130米,共5孔。框架桥施工时首先对徽州大道进行放坡开挖,开挖至设计深度后进行地基处理,达到设计要求参数后进行钢筋混凝土底板浇筑。根据地下物探及现场调查资料可确认,目前徽州大道从东至西存在既有排水管线依次为d400污水管、d800雨水管、d1200雨水管、d400污水管框架桥与徽州大道排水管线交叉情况见图1。

图1 框架桥与徽州大道排水管线交叉情况

根据现场测量,管线概况见表1。

表1徽州大道现状排水管线概况

序号 范围 排水管类型 管径 平均埋深(米) 坡度(‰) 管材

1 东侧 污水管 d400 3.6 3 HDPE双壁波纹管

2 雨水管 d800 2.2 1 钢筋混凝土管

3 西侧 污水管 d400 4.2 3 HDPE双壁波纹管

4 雨水管 d1200 3.2 0.8 钢筋混凝土管

2.2迁改方案比选

文章通过两种不同的方案对徽州大道框架桥排水管迁改进行技术经济分析。方案一为重力管过渡方案(见图2),是在框架桥外侧路基段根据现状排水管道标高、管径、坡度敷设过渡排水管,采取合理的封堵措施连接框架桥上下游排水管,连接后废除框架桥内部排水管线即可开展框架桥施工。方案二压力管过渡方案(见图3),是在框架桥外侧分别建设雨污水过渡水池,同时根据现状排水管道过流能力,参照排水泵站设计规范确定水池容积、水泵扬程、流量,设置压力管抽排后接入框架桥下游排水管后即可。两种方案皆是在框架桥施工完成后再将排水管回迁至框架桥内[2]。

图2重力管过渡方案 图3压力管过渡方案

方案一根据现状管道情况维持徽州大道原设计规模,不再重复验算。方案二需根据原设计规模,查阅合肥市城建档案馆徽州大道排水设计资料(见表2)。

表2徽州大道排水管线设计参数

序号 范围 排水管类型 管径(mm) 流速(m/s) 充满度 坡度(‰) 流量(m3/h)

1 东侧 污水管 d400 0.91 0.5 3 205.31

2 雨水管 d800 0.77 1.0 1 1037.88

3 西侧 污水管 d400 0.91 0.5 3 205.31

4 雨水管 d1200 0.91 1.0 0.8 3686.26

根据表2相关设计参数,参照相关设计规范中关于雨污水泵站的设计计算要求,可确定水泵流量和扬程,蓄水池容积,压力管管径等技术参数[3-4](见表3)。因本方案为过渡方案,在复核雨污水量,保证维持原设计规模的前提下计算参数均按照规范低值选取。

表3方案二技术参数

Table 3Scheme 2 technical parameters

序号 范围 类型 水泵扬程(m) 水泵台数 水泵流量(m3/h) 单台功率(KW) 蓄水池净容积(m3) 蓄水池尺寸(L×B×H) 压力管管径(mm)

1 东侧 污水过渡 7 两用一备 205.31 15 11 3×2×8.6 D200

2 雨水过渡 6 两台 1037.88 55 12 4×3×7 D600

3 西侧 污水过渡 7 两用一备 205.31 15 11 3×2×8.6 D200

4 雨水过渡 6.5 两台 3686.26 255 30 6×3×8.5 D800

因框架桥两侧均为比现状道路高出3米的土坡,因此方案一敷设过渡管道时管沟开挖深度约为6.6米,拟采用雨污水同槽施工两级开挖的设计方案,第一级采用放坡开挖,开挖深度为4米,底部开挖宽度为3米,边坡系数m=1.0;第二级采用直槽开挖加6米拉森钢板桩支护,开挖宽度为3米,开挖深度为3米,钢板桩入土深度为2.5米[4]。方案二通过提升后敷设重力管,沟槽开挖深度2米,开挖宽度为3米,雨污水同槽直槽开挖施工。根据以上两种方案统计工程量(见表4)。

表4主要工程量对比

方案 重力管管长(m) 压力管管长(m) 挖土方(m3) 填土方(m3) 钢板桩(t) 水泵(台) 蓄水池

方案一 d400 560 D200 0 22500 22050 1000 无 无

d800 240 D600 0

d1200 240 D800 0

方案二 d400 440 D200 50 2800 2350 0 3 2

d800 200 D600 12 2 1

d1200 200 D800 12 2 1

对以上两种方案的直接工程费进行分析,两种方案主要经济指标对比见表5。

表5主要经济指标对比

方案 管径 管长 综合单价

(万元/m) 构筑物(个) 构筑物

(万元) 设备

(台) 设备费

(万元) 直接工程费(万元) 工程费合计

(万元)

方案一 d400 560 0.165 0 0 0 0 92.4 205.44

d800 240 0.228 0 0 0 0 54.72

d1200 240 0.243 0 0 0 0 58.32

方案二 d400 440 0.068 2 8.8 6 0.65 51.42 153.22

d800 200 0.096 1 11.2 2 3.2 36.8

d1200 200 0.125 1 14.6 2 12.7 65

从表4和表5可以看出,方案一采用重力流过渡方案,管道埋深较大,且管沟施工时需采用合理的支护措施,直接工程费约为205.44万元;方案二前端采用压力管提升,使得压力提升后端重力管埋深大大降低,土方开挖、回填及管沟支护的工程量较之方案一大大减少,直接工程费约为153.22万元。

方案二雨污水均采用压力管过渡,方案实施的过程中应考虑过渡期间水泵运行过程中的电费、设备维护、专人值守等费用。根据框架桥施工工期安排,框架桥施工期为2010年10月至2011年2月,施工工期为5个月,污水泵耗电量为216000度;根据合肥市多年气象资料,查阅合肥市年平均降雨量及降雨天数,施工期处于降水低值的时间段,降雨天数约22天,根据压力管过渡选择的雨水泵,耗电量为327360度;雨污水过渡期总耗电量为543360度。合肥市工业电价为0.91元/度,电费约为45万元。方案二总费用约为198.22万元。

3结语

管线迁改与保护已成为铁路建设施工中控制工期、影响工程风险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现状排水管线迁改的方案可行性、迁改工期、迁改费用、迁改的顺利实施在各个方面直接制约主体工程建设的进度,应充分考虑管线迁改的迫切性和重要性,结合各类管线特点,前期做好地下管线迁改的资料收集、分析工作[5]。同时在后期迁改的过程中应加强现场安全、施工管理,确保迁改的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储柱全,合肥南环线铁路中地下管线迁改工程总承包的组织实施[J].铁道建筑,2012,1(3):127-129.

排水工程施工方案范文6

关键词:城市排水工程方案设计实施科学高效

中图分类号:TU992.4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进一步加快,城市排水工程改造设计及养护等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因此,有必要对进一步加强城市排水工程改造设计及养护进行科学探究。

一、对城市排水管网现状调查,为制定改造方案做好前期准备

城市排水管道改造的方案确定,离不开管网设施的现状资料。这些资料掌握得越全面、越细致,经过技术分析得到的改造方案就越经济可行、越安全合理,制定出的实施方案就越能顺利实施。因此对城市排水管网现状的调查工作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向工程信息管理部门查阅

向城市的建设工程信息管理部门查阅相关的工程资料(尤其是工程的竣工资料),是获取城市管网基础资料的最直接、最有效、也是最经济的一种方式。通过对多个建设工程资料的收集、汇总、整理、分析,不仅能够得到城市管网中诸如管道位置、管径、高程等管道基础资料,还能知道管网的建设时间、施工周期、施工期气候等许多情况和资料,这些资料对于我们分析和推测管道的运行工况具有实际的参考价值的。

向养护单位调查。

在我国多数部分的城市排水设施都有专职的养护公司进行定期养护,养护公司专职的养护工作者通常对辖区内排水管线的使用状况了解比较清楚。一线养护工人是社会的宝贵资源,他们对辖区内哪部分管道容易淤积,哪部分管道流量很大,甚至是管道的管龄他们都如数家珍。因此管网调查除了调查管道的竣工图(老龄管的竣工资料大部分可能遗失)外,就是对专业养护工人进行调查。

3.管网的现场调查

对城市管网开展现场实测实量,通过具有相关资质的测量单位和具有丰富经验的给排水工程师组成的调查小组,对管道沿线的排水检查是获取排水管网的第一手基础资料。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可以获得管道的管径、高程、流向等资料,还能通过分析检查井内的堵塞情况、水流情况,得知管网的现状运行工况,制定出合理有效的改造方案。

采用现场调查法得到的管网资料是比较真实和可靠,但其的缺点也是很明显的:工作量大、工作周期长,而且需要经验丰富的给排水工程师全程进行分析调查;还有这种方法只能得到管道检查井位置的管网现状资料,对于管道内部的实际情况只能通过分析的方法,得到推测的结果。为了科学的掌握排水管网的现状,需要结合先进的科学手段对排水管道进行调查。根据已经掌握的现有管网资料,对管网的状况要进行初步筛选后,或许能将重点调查的范围暂时缩小,提高工作效率。

现代排水管道检测在国外的常规方法是对管道进行内窥检测,原理是通过摄像机器人对管道内部进行全线摄像检测,然后通过专业人士对管道状况进行评估从而确定排水管道的现状。这是目前国际上最科学的了解排水管网的方法。但此方法受到建设资金、技术装备和信息处理等方面条件的限制无法在短时间内推广。

二、立足城市排水实际,制定并设计切实可行的改造方案

针对管网的调查结果,进行科学合理的系统分析和研究后,找出现状管网问题所在,然后根据制定出的改造目标,可以筛选出当前急需改造的管道部分。通过设计院、咨询机构或者专家组对改造方案进行科学的论证和评审,以制定出科学合理、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的改造方案,便成为城市市政管道改造的关键环节。目前国内外,排水管道改造通常采用的改造方案主要有以下三种:

1.废弃原管道及另铺新管道

这种方案的确定需要有足够的空间另行开挖铺设新管道,此法有时不可避免在主干道等进行全线开挖。当前国内外出现了很多新型管材,这些新管材的物理性能、水力性能等都明显优于以前使用的管材,因此在改造建设时合理采用新型管材,可以带来缩小管道管径、缩短施工周期的有利因素。考虑到旧管道的损坏,可能会造成管道周围的水土流失,进而会影响市政道路的使用安全。因此废除的原有管道的若不能开挖取出,则应需要对其进行注浆填实,以达到增强道路基础、避免道路塌陷。

2.非开挖加固修复

目前此方案在国内部分地区已经使用到,适用于有其他地下管线干扰或交通不能隔断等不能进行开挖的情况。此方法是管线改造发展的趋势,未来可能会被大量使用。

三、城市排水管道改造的设计和管网建成后的养护

1.理顺政府与企业的管理关系,明确职责

首先,要理顺政府与企业的管理关系,政府应该从过去管理企业转变为管理市场、培育良好市政设施养护环境。通过事前控制、事中管理、事后监督,应用行政、法律、经济手段来进行宏观调控和管理。其次,要加强制订与市政设施管养分开相配套的管理规章、规范性文件。再次,要继续推进原管养分开后的管理部门和养护企业,做好人事制度改革和稳妥的人员分流。全面形成全体职工“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新机制,充分调动职工积极性。

2.依法管理,强化监督

城市排水设施的管理部门应运用现有的法律、法规,发挥其在市政设施管理中权威性、强制和规范性作用,开展有效的管理活动,将日常巡查与突击整顿相结合,独立执法与综合执法相结合,分片区检查与定路、定人、定岗固定值班检查相结合,处罚与说服教育相结合,细化、深化管理工作,真正的将城市排水设施管住、管好。同时强化城市排水设施管理监督约束机制,不仅要对养护单位进行监督,还要对城市排水设施管理的行政管理进行监督。

3.建立科学、合理、高效的运行机制

首先,市政设施维修的养护定额一定要考虑到养护企业已走向市场化,不只能考虑公益性。制订出科学合理的养护维修价格,根据市场情况及时调整,同时考虑管理的信息化、机械化、作业文明化、安全化、重点区域重点要求的因素。其次,要建立起科学养护的施工队伍。各养护企业应该按照规范要求,规范养护施工作业,建立应急抢修机制,应急处理各类突发灾害发生,有效防汛,确保城市排水设施畅通无阻。

总之,城市排水管道改造的设计和管网建成后的养护,要远见卓识,防患于未然。无论是城市排水工程实施的设计方案,还是具体的施工期间,每一个细节对会对整个方案的实施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我们在制定城市排水管道改造设计和管网建成后的养护方案的时候,一定要做到全面准确收集管网基础资料、科学合理制定改造方案、安全文明进行改造施工、及时全面地开展管网养护工作。

参考文献

[1]. 王海玲. 城市排水设计要点探讨.[J]. 科技传播.2011.6.

[2]. 宋桂杰.张韵.浅谈小城镇排水体制的选择.〔J〕.中国给水排水.2008.12.

排水工程施工方案范文7

关键词:水工建筑;施工;降排水

中图分类号:TV1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632060

1 水工建筑物降排水中基坑排水的含义

我国水利工程建筑排水一般分为地表水排水和地下水排水,并且具有长年排水和地基深2个主要特点,所以水工建筑物降排水的主要内容是基坑的降排水。所谓基坑水排水是指在基坑开挖之前,在基坑定的四周设计一些具有排水功能的基础设施,同时在某些特定的距离和位置设置截水沟,从而达到排水的目的。如果水工建筑有渗水的情况应该在基坑底部同时设立排水沟和集水井。

基坑排水方案的确定应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和具体的施工情况。如当地的土质情况、降水量等,例如富蕴吐尔洪工程基坑排水系统,当地的地质主要是以砂石为主,而在尉犁县阿恰枢纽工程中,当地的地质主要是砂土为主。对于这2种地质,在实际的基坑排水方案选择时应该选取不同的方法,如前者选用明沟排水,而后者采用点井排水,无论是选择哪种方案都应该依据当地的实际情况。一般根据排水标准,基坑地基分为强透水地基、基坑水排水等类型。在施工开始前,工作人员应该进行实时的土质检测,然后再选择合适的方案。

2 基坑降排水的方法

2.1 明沟排水法

明沟排水是相对于暗沟或埋管排水而言,主要在地面开挖沟道以排除地表积水、土壤中多余水分和过高的地下水的排水技术措施。这种排水措施在我国古代就有具体的案例,明沟排水的发展主要是从分散的排水系统到整体的工程系统。根据自然环境和排水的目的,明沟排水可以分为2类,以除涝、防渍和改良沼泽地、过湿地为主要目的的田间浅密排水沟网,适用于湿润和半湿润地区;以防治土壤盐碱化为主要目的的田间深稀排水沟网,适用于干旱、半干旱地区。

在明沟排水施工时,应该先利用基坑自身的特点实现自排水的功能然后利用沟渠将渗水收集到坑内。在这个过程中应该注意保持基坑的干燥性,从而能够方便观察当地的地质、水质等。施工人员在设计明沟排水时应该根据具体的地势情况选择合适的沟渠宽度,从而保证排水的顺利进行。

2.2 井点法

相比于明沟排水阀,井点法主要是通过滤水管和抽水机来保证基坑的干燥。主要包括喷射井点、轻型井点、电渗井点、深井井点、管井井点。井点法主要用到的机械设备包括井点管、滤管、集水总管、抽水设备。一般是采用Φ60×5cm长6.0m的井管和2.0m的滤管,二者通过钢制管箍进行连接,而集水总管通常采用内径100~127mm的无缝钢管,通过耐压胶管与井管和滤管相连接。

其施工方案主要是先布置井点平面,然后布置井点高程。布置井点平面时应该根据实际的基坑宽度和沟槽深度选择但排线状井点或者是双排线井点。一般当基坑宽度大于6m或土质不良时会选用双排线状井点。在布置井点高程时应该根据井点的实际埋设深度。其公式可以表示为H≥H1+h+IL(m)。其中H表示井管埋设面到基坑底部的距离,h表示基坑中心出底面到降低后地下水位的距离,l表示地下水降落坡度,L表示井点管到基坑中心的水平距离。

3 基坑降排水施工的注意事项

3.1 注意利用水泵

水泵是基坑排水系统主要的排水设备,在选择水泵时应该根据实际的抽水量。如果排水量过大,并且会带出一定的砂石就应该选择过滤器和功率较大的水泵。这样做不仅能够有效减少积水事故的发生还能有效降低企业的投入成本从而提高工程的经济效益。

3.2 应该以水利工程整体为优先

在选择基坑排水方案时应该以水利工程为先,在不损害水利工程效益的基础上再选择具体的基坑排水方案。无论是集水管还是排水沟的深度和宽度都应该依据当地的环境情况进行选择。

排水工程施工方案范文8

关键词:高速公路;路基挖方;施工工艺

1工程概况

某高速公路项目的总长度为72.287km,设计最高行驶速度为100km/h,路基宽度尺寸为26m。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将其分成10个合同段,本次案例选择的是合同8段,该合同段的长度为4.49km。

2路基工程施工方案

根据施工区域中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在施工设备运输到施工现场之后,首先需要在施工两侧区域中开挖排水沟装置,确保其排水性能可以满足工程的施工需要。土方开挖施工采用的是大型挖掘机设备,对于石质结构部分,应用光面、预裂爆破等方式,并且使用装载机将所有的土质装载到自卸车内进行运输。根据根本施工工艺的要求开始施工,通过推土机进行路面整平、平地机精平、压路机碾压施工工序。填筑施工开始之前,根据工程的设计方案,选择类似的施工路段来进行试验,从而可以明确具体的施工工艺技术参数。路基排水性能需要达到要求,防护与排水系统要同时进行施工,做好合理的施工规划。高边坡可以采用分层施工方式,保证其质量达到要求。

3路基工程施工工艺

3.1施工准备

工程项目施工开始之前,需要检查确定设计方案是否达到工程的施工需要,并且需要进行所有结构部分的检查。进入到现场之后,需要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截排水设施的施工,并且需要保证排水性能。开工前,详细的分析周边山体结构的稳定性,如果存在失稳的问题,应该立即加固处理。

3.2路基基底处理

按照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根据设计方案要求进行基底结构的处理施工,将该位置的杂质与腐殖土全面清除。如果需要进行台阶的开挖施工,要自上而下逐渐进行,并且需要随时加固施工,提升其结构的稳定性,密实度也要达到工程的要求。软土路基结构部分需要采取合适的处理方式,确保其达到设计方案的要求。

3.3路基填筑施工

路基填筑施工主要采用的是水平分层填筑方式,通过施工机械进行施工,可以通过推土机、平地机来进行施工,联合施工完成本次项目。(1)土方路堤填筑施工①特殊路基处治。结合工程的地理条件和自然环境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案。一般需要将该位置的碎石土、粉喷桩、碎石桩等施工,结合工程实际情况选择合适处理方式。②路基填筑。特殊地基或者路基基底位置进行处理后,要开始填筑施工,此时要选择合适填筑材料,并且达到压实度、强度与稳定性的要求,不能进行混合填筑施工,要采用分层压实的方式,同时需要保证纵横方向都有斜坡,可以有效的促进排水。碾压施工过程中应该进行全面的控制,各个部分的碾压强度都能够达到要求,符合设计方案要求。(2)石方路堤填筑施工填石路基的施工前,需要将弃渣清理干净,对于石料强度达到15MPa以上,风化程度可以达到工程的需要,填石部分松铺厚度在40cm以下,填充材料的粒径不能超过松铺厚度的2/3,铺设结束之后,使用压路机开始碾压施工。

3.4路堑开挖施工

(1)土方路堑开挖施工土方开挖部分与土质路床路堤填筑厚度不足80cm的结构部分,需要反挖到路床以下80cm。开挖施工完成之后,应该保证基底压实度在94%以上,如果不能达到该性能的要求,需要进行翻松压实施工,直到达到要求为止。对于短而浅的结构部分需要全面开挖施工,路堑比较深的位置上多数都是应用横向台阶开挖方式。旁山路堑主要是通过纵向台阶方式开挖施工,平缓横坡部分多数都是纵向分段分层开挖方式,每层结构需要开挖一个通道,然后开始向两侧进行开挖施工,确保每层的出土道与排水系统都能够达到要求。土方开挖通常都是自上而下逐层进行。(2)石方路堑开挖施工石方采用的是机械开挖的方式,需要将开挖的石方堆放到距离坡面2m的范围内,并且需要采用光面、预裂爆破的方式来进行。坡度的开挖需要一次完成爆破施工,成型后可以采取人工处理方式。然后应用装载机装载到自卸车中进行运输,存放到规定位置上。

3.5路基排水工程施工

路基地面排水通常是利用边沟、截水沟等设施来进行,在路面结构中设置排水系统,必须要保证施工位置上不能存在自然降水,以保持路面结构的干燥度达到要求。排水系统的主要作用就是排除积水,避免水分进入到路基结构内产生稳定性下降的情况。地下排水则主要是通过暗沟、渗井等装置,如果水流量过大,通常需要设置带有渗水管的渗沟。传统排水方式则是通过砂砾层反滤工程的土工织物结构,科学技术发展之下,当前有钢圈、滤布等形式,也可以使用直径为8~30cm的纤维透水管,从而可以满足现场排水功能的需要。

4路基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4.1路基土的控制

为了能够更好的降低施工成本,路基土主要应用的是未经过加工的自然土。填充施工前,应该进行性能的试验,要采取就近取土的原则来进行。填充材料的选择应该充分的考虑到其物理特性,选择大颗粒的填充物。自然土的选择中,要保证其回弹模量达到工程的使用需要,如果施工周边位置上有沙土,可以直接进行填充施工。对于施工的地质条件和自然环境比较差的情况,可以应用原地掺加颗粒物的方式来提升路基的回弹模量,以保证工程的质量达到要求。

4.2压实度控制

(1)严格控制含水量,保证其处于最佳范围内。填充过程需要加强含水量的检测,这是因为含水量过大或者过小都会给工程质量造成不良的影响。(2)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压实机械进行施工。路基的压实施工通常都是分层压实方式来进行,单层压实厚度控制在30cm以下。为了能够大大提升压实工作的质量,可以适当的选择大吨位的压路机进行施工,这样可以提升压实效果,还能够保证其含水量处于合理的范围内,密实度得到提升,工程的质量满足要求。

4.3强度控制

路基质量主要是从结构强度与稳定性的角度出发,保证其都能够符合设计方案的要求,加强施工工序的管理和控制。比如,填充材料的选择过程中,应该保证其符合工程的质量要求,压实度也符合标准,此外还需要加强含水量参数的控制,整个路基强度都能够达到设计方案要求。

排水工程施工方案范文9

广州市水务管理条例全文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合理开发、利用、节约和保护水资源,发挥水资源的综合效益,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防治洪涝灾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水资源的规划、开发、利用、节约、保护以及排水、水害防治、水工程管理等水务活动。

第三条 市水务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市行政区域内水务的统一管理和监督工作,组织实施本条例。

区、县级市水务行政主管部门按照规定的权限,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水务的统一管理工作。

国土资源、城乡规划、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城市管理、价格、气象、农业(海洋渔业)、质量技术监督、港口等有关行政管理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协同做好水务管理相关工作。

第四条 市、区、县级市水务行政主管部门在其法定权限范围内可以委托符合法定条件的组织实施行政处罚。

第五条 市、区、县级市水务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建立水务日常巡查制度,依法对本辖区内的水务活动进行监督检查。

第六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大公共财政对水务基础设施的投入,拓宽水务投融资渠道,吸引社会资金参与水务基础设施建设。

第七条 市水务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设置并公开全市统一的险情报告和投诉、举报电话,方便单位或者个人报告洪涝险情、排水设施安全隐患和投诉、举报违法行为。市水务行政主管部门接到报告或者投诉、举报后,应当及时处理,并在受理之日起十五日内将处理情况书面答复报告或者投诉、举报人。

第二章 水资源管理

第八条 市水务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市有关行政管理部门编制市水资源综合规划,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并报省水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区、县级市水务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同级有关行政管理部门,依据市水资源综合规划,编制本行政区域水资源综合规划,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并报市水务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九条 市水务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按照以下规定组织编制市水资源专业规划:

(一)市防洪排涝、灌溉、供水、排水、抗旱、节约用水、水功能区划、景观水系、水文测验、水土保持、河道采砂等专业规划,由市水务行政主管部门编制,征求市有关行政管理部门意见后,报市人民政府批准;

(二)市地下水普查勘探和动态监测规划,由市水务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市国土资源行政管理部门编制,征求市有关行政管理部门意见后,报市人民政府批准;

(三)市渔业以及水产养殖、水上旅游、水污染防治、航运等专业规划,由市农业(海洋渔业)、旅游、环境保护、港口等有关行政管理部门编制,征求市水务行政主管部门以及有关行政管理部门意见后,报市人民政府批准。

区、县级市水务行政主管部门以及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应当依据市水资源专业规划和本区、县级市的管理需要,编制本行政区域水资源专业规划,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

第十条 市水务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市水资源综合规划及本市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制定市水量分配方案,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实施。

市水务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批准的市水量分配方案和年度预测来水量以及用水需求,制定市年度水量分配方案和调度计划,实施年度用水总量控制和水量统一调度。

区、县级市水务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市年度水量分配方案和调度计划以及本行政区域的用水需求,制定本行政区域年度水量分配方案和调度计划。

第十一条 市水务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市国土资源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划定地下水限制开采区和禁止开采区,并提出取水总量控制目标和水源替代方案,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地下水限制开采区的年度取水计划以及取水许可总量,不得超过其取水总量控制目标。

在地下水禁止开采区,除消防、抗旱、施工安全等应急取水外,禁止开采地下水;已经批准取水的,应当限期封闭水井。

第十二条 市水务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市国土资源行政管理部门,根据本市地热水、矿泉水储藏情况,确定年度地热水、矿泉水开采区域和开采限量。

取用地热水、矿泉水的单位和个人,应当依法取得水务行政主管部门核发的取水许可证,凭取水许可证向国土资源行政管理部门申请办理采矿许可证,并按照水务行政主管部门确定的开采限量开采。

第十三条 经批准取水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安装经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检定合格的取水计量设施,保证其正常运行,并按照规定填报取用水报表。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破坏或者擅自拆除、更换取水计量设施。

水务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取水计量设施的使用和运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的,应当及时依法处理。

第十四条 水务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按照水功能区对水质的要求和水体的自然净化能力,核定该水域的纳污能力,向同级环境保护行政管理部门提出该水域的限制排污总量意见。

水务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水功能区的水质状况进行监测,发现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超过控制指标或者水功能区水质达不到水域使用功能要求的,应当及时报告同级人民政府采取治理措施,并向同级环境保护行政管理部门通报。对超过重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地区,环境保护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暂停审批新增重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第十五条 在本市行政区域内,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排放污水和废水。

在公共污水管网覆盖区域,企业事业单位、个体工商户和个人应当将符合国家和地方标准的污水和废水排入公共污水管网;在公共污水管网未覆盖区域,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工商户应当自建污水处理设施或者自建污水管网接驳公共污水管网。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采取私设暗管等规避监管的方式向河道、河涌、湖泊、山塘、水库、灌溉渠等水体排放污水和废水。

第十六条 水务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雨水、再生水开发利用的研究,采用先进技术,加强雨水和污水处理后的利用及配套设施建设,逐步提高雨水和污水的再生利用率。

鼓励下列情形使用雨水、再生水:

(一)城市绿化、道路清扫和公厕冲水等市政用水;

(二)冷却、洗涤等工业生产用水;

(三)观赏性景观、湿地等环境用水;

(四)建筑施工、车辆冲洗等用水。

第三章 河道、河涌及水工程管理

第十七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的河道、河涌,除由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员会和省水行政主管部门管理的外,按照以下规定实行分级管理:

(一)本市行政区域内的白坭河、珠江干流广州河段,由市水务行政主管部门按照省人民政府赋予的权限管理;

(二)流溪河、新街河干流,由市水务行政主管部门管理;

(三)区、县级市之间分界的河道、河涌,由市水务行政主管部门管理;

(四)上述(一)、(二)、(三)项以外的其他河道、河涌,依照属地原则由所属区、县级市水务行政主管部门管理。

河道、河涌的名录和管理主体由市水务行政主管部门向社会公布。

第十八条 越秀区、荔湾区、海珠区、天河区、白云区、黄埔区内河涌的管理范围,由市水务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划定,报市人民政府批准。

河道和前款规定以外的河涌的管理范围,由本条例第十七条规定的管理该河道、河涌的水务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划定,报市人民政府批准。

第十九条 河道、河涌的管理范围按照以下原则划定:

(一)有堤防的河道,其管理范围为两岸堤防之间的水域、沙洲、滩地(包括可耕地)、行洪区,两岸堤防及护堤地;无堤防的河道,其管理范围根据历史最高洪水位或者设计洪水位确定;

(二)河涌的管理范围为蓝线划定的范围。未划定蓝线的河涌,其管理范围为两岸堤防背水坡脚以外六米之间的全部区域;无堤防的河涌,其管理范围根据历史最高洪水位或者设计洪水位确定。

水务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划定的河道、河涌管理范围进行勘界,设立界桩,并向社会公告。

第二十条 珠江干流广州河段、流溪河干流、白坭河干流、增江、新街河堤防和捍卫重要城镇或者五万亩以上农田的堤防,其管理范围为内、外坡堤脚每侧外延三十米;捍卫一万亩至五万亩农田的堤防,其管理范围为内、外坡堤脚每侧外延二十至三十米;无明显背水坡脚的堤防,其管理范围为堤身结构外延三十米。

第二十一条 河道、河涌的整治与建设,应当服从相关水务规划,符合国家和地方规定的防洪排涝标准、通航标准、水污染防治标准和其他技术要求,维护堤防安全,保持河势稳定和行洪、航运通畅,兼顾堤岸景观美化。

第二十二条 禁止下列占用河道、河涌、湖泊、山塘、水库水域的行为:

(一)修建危害防洪、供水、水资源保护、水力发电、灌溉等的建筑物、构筑物;

(二)进行房地产以及其他商业开发建设活动。

第二十三条 在河道、河涌、湖泊、山塘、水库管理范围内修建水利开发、水害防治、河道整治等各类工程和跨河、穿河、穿堤、临河的桥梁、码头、道路、渡口、管道、缆线等建筑物和设施以及进行航道疏浚、港池整治等工程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将工程建设方案报送水务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后,方可按照国家规定的基本建设程序向有关部门办理报批手续。

前款规定的建设项目需要覆盖、改道或者缩窄河道、河涌的,工程建设方案由市水务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后,建设单位方可按照国家规定的基本建设程序向有关部门办理报批手续。

港口行政管理部门在审批河道范围内码头建设项目时,应当要求建设单位提供水务行政主管部门对工程建设方案的审查同意意见。

审批在河道、河涌、湖泊、山塘、水库管理范围内的建设项目应当遵循严格控制、保护生态、占补平衡的原则。

第二十四条 建设单位申请工程建设方案审查的,应当向水务行政主管部门提交以下材料:

(一)申请书;

(二)建设项目所依据的文件;

(三)建设项目涉及防洪部分的初步方案;

(四)建设项目防洪评价报告;

(五)建设项目占用河道、河涌、湖泊、山塘、水库管理范围内水域和土地情况的说明。

建设项目占用水域的,还应当提交替代水域工程或者功能补救措施方案。

第二十五条 水务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受理工程建设方案审查申请之日起二十个工作日内进行审查,作出是否准予许可的决定。

符合下列条件的,方可作出准予许可的决定:

(一)符合江河流域综合规划和有关的国土及区域发展规划;

(二)符合防洪标准和有关技术要求,措施适当,不妨碍行洪、不降低河道泄洪能力;

(三)对河势稳定、水流形态、水质、冲淤变化无不利影响;

(四)不影响水库大坝、堤防、护岸和其他水工程安全;

(五)不妨碍防汛抢险;

(六)不影响第三人的合法权益;

(七)需要占用水域的建设项目,其替代水域工程或者功能补救措施方案合理可行;

(八)符合法律、法规的其他有关规定。

不符合前款规定条件的,不得作出准予许可的决定,并向申请人书面说明理由。

第二十六条 市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水域占补平衡制度,确保本市的基本水面率符合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

经依法批准占用水域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当根据被占用水域的面积、水量和功能,兴建替代水域工程或者采取功能补救措施。替代水域工程或者功能补救措施方案,应当纳入工程建设方案;兴建替代水域工程或者采取功能补救措施的费用,应当列入建设项目工程概算。

建设项目占用水域以及兴建替代水域工程、采取功能补救措施的具体管理办法由市人民政府另行制定。

第二十七条 未经水务行政主管部门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拆除和转移水工程及其有关设施,不得改变水工程及其有关设施的调度和运行方案。

第二十八条 单位和个人申请拆除和转移水工程及其有关设施的,应当向水务行政主管部门提交以下材料:

(一)申请书;

(二)拆除和转移水工程及其有关设施的依据和理由;

(三)对水工程运行管理、水质影响的说明和拟采取的补救措施。

第二十九条 水务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受理拆除、转移水工程及其有关设施申请之日起二十个工作日内进行审查,作出是否准予许可的决定。

符合下列条件的,方可作出准予许可的决定:

(一)符合江河流域综合规划和有关的国土及区域发展规划;

(二)符合防洪标准和有关技术要求,不妨碍行洪、不降低河道泄洪能力;

(三)对河势稳定、水流形态、水质、冲淤变化无不利影响;

(四)不影响水库大坝、堤防、护岸和其他水工程安全;

(五)不妨碍防汛抢险;

(六)不影响第三人的合法权益;

(七)符合法律、法规的其他有关规定。

不符合前款规定条件的,不得作出准予许可的决定,并向申请人书面说明理由。

第四章 排水管理与防洪排涝

第三十条 排水应当遵循统一规划、配套建设、雨污分流、污水集中处理的原则。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对公共排水设施的规划和建设,加快公共排水设施的改造进程,提高城市污水集中处理能力和内涝防治能力。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大对公共污水管网未覆盖区域尤其是农村地区生活污水处理和排水设施建设的投入,采取建设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等有效措施,并加强对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维护管理人员的培训、指导和设施运行的监督,确保该区域内的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后达标排放。

第三十一条 市水务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市发展改革、城乡规划、城乡建设、国土房管、环境保护等行政管理部门编制排水总体规划和排水控制性详细规划,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第三十二条 城乡规划应当符合排水的要求,市城乡规划行政管理部门在确定地面标高时,应当满足城乡排水和防洪排涝的需要,并书面征求市水务行政主管部门的意见。

第三十三条 市水务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按照排水总体规划和排水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公共排水设施的建设和改造计划。

第三十四条 新建、改建、扩建的市政道路应当与公共排水设施的建设计划相衔接,同步实施排水工程。

建设单位不得擅自抬高地面标高。

第三十五条 新建、改建、扩建的建设项目需要配套建设排水设施的,应当根据排水规划采取雨污分流、地表径流控制和雨水综合利用等工程措施,使建设后的地表径流量不超过建设前的地表径流量。

地表径流控制的具体实施办法由市水务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市城乡规划等行政管理部门制定,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第三十六条 公共排水设施的设计方案,应当报送排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建设单位在申请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时,应当向城乡规划行政管理部门提供排水行政主管部门的审查同意意见。

新建、改建、扩建的建设项目需配套建设排水设施的,城乡建设行政管理部门在审查建设项目设计文件时,应当就建设项目的排水工程设计征求排水行政主管部门的意见。

第三十七条 建设单位申请公共排水设施设计方案审查的,应当向排水行政主管部门提交以下材料:

(一)申请书;

(二)公共排水设施的设计方案;

(三)城乡规划行政管理部门出具的相关文件。

第三十八条 排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受理公共排水设施设计方案审查申请之日起二十个工作日内进行审查,作出是否准予许可的决定。

公共排水设施的设计方案符合下列条件的,方可作出准予许可的决定:

(一)设计方案合理,符合排水、防洪排涝等相关规划的要求;

(二)按照雨污分流建设;

(三)雨水汇水范围、汇水面积符合要求,暴雨重现期、综合径流系数等主要参数选取合理;

(四)有雨水利用、径流量控制等内涝防治方案;

(五)污水量设计合理;

(六)符合法律、法规的其他有关规定。

不符合前款规定条件的,不得作出准予许可的决定,并向申请人书面说明理由。

第三十九条 公共排水设施工程完工后,建设单位应当按规定组织竣工验收。

公共排水设施验收合格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符合相关标准或者技术规范;

(二)按照相关部门批准的文件和图纸施工;

(三)排水管道按照雨水、污水分流建设;

(四)符合防洪排涝的有关规定;

(五)排水设施完好、畅通。

公共排水设施经验收合格的,建设单位应当在验收合格之日起十五日内将竣工图纸报送排水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公共排水设施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的,不得投入使用。对验收不合格的公共排水设施,建设单位应当组织返修或者重建。

第四十条 施工单位在施工作业时,不得影响公共排水设施的安全。施工作业有可能影响公共排水设施安全的,施工单位应当编制公共排水设施保护方案,经与公共排水设施管理单位协商同意后,于施工前五个工作日内报排水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施工单位不得在保护方案中隐瞒有关情况,不得提供虚假备案材料。

第四十一条 禁止下列损害排水设施的行为:

(一)堵塞排水管道,妨碍排水;

(二)擅自占压、拆卸、填埋或者穿凿排水设施;

(三)向排水设施倾倒垃圾等废弃物;

(四)向排水设施倾倒、排放腐蚀性、放射性、易燃易爆等有毒有害物质;

(五)损坏或者盗窃井盖、雨水篦子等排水设施;

(六)擅自启动水闸;

(七)向排水管道加压排水;

(八)其他损害排水设施的行为。

第四十二条 市、区、县级市人民政府防汛指挥机构统一指挥本行政区域内的防汛抗洪工作,其办事机构设在本级水务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制定、实施防洪排涝应急预案和水务工程防洪预案以及防汛抗洪日常工作。

街道办事处、镇人民政府在上级防汛指挥机构统一指挥下,做好本辖区防汛抗洪的具体工作。

第四十三条 排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公共排水设施进行日常检查,发现公共排水设施存在安全隐患或者不能正常运作的,应当立即采取措施予以排除,必要时,应当立即向上级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第四十四条 市水务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制定暴雨应急抢险预案和中心城区内涝抢险工作预案,按照抢险需要储备应急物资,建立抢险救援队伍,并定期进行演练。

第四十五条 市气象部门应当会同市水务行政主管部门建立健全暴雨预警联动机制,加强信息共享。市气象部门应当对暴雨天气作出预报并及时向市水务行政主管部门和公众暴雨预警。

第四十六条 市水务行政主管部门接到暴雨预警后,应当及时对易涝区域的排水设施和中心城区的主要公共排水设施进行检查,发现堵塞的应当及时疏通,并指导企业事业单位和居民做好防涝、排涝工作。

内涝险情发生时,市水务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及时启动并组织实施内涝抢险工作预案,派出抢险救援队伍、紧急疏通淤塞排水管道、启用应急排涝设备抽排雨水。

第四十七条 在河道、河涌管理范围以及湖泊、山塘、水库、堤围等水工程管理范围内建设的码头、道路等建筑物、构筑物,涉及河道、河涌以及水工程防洪功能的,其所有人或者实际使用人应当加强养护和管理,并依法承担防汛抗洪义务,服从防洪、排涝、抢险的统一指挥。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四十八条 水务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行政管理部门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上一级行政主管部门或者监察机关责令改正并通报批评;情节严重或者造成严重后果的,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由其任免机关或者监察机关按照管理权限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违反本条例第五条规定,不依法建立水务日常巡查制度的;

(二)违反本条例第七条规定,不依法设置并公开全市统一的险情报告和投诉、举报电话或者对报告、投诉、举报不依法处理、答复的;

(三)违反本条例第十三条规定,不依法对取水计量设施的使用和运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的;

(四)违法本条例第十四条规定,不依法对水功能区的水质状况进行监测或者不依法暂停审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

(五)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五条、第二十九条、第三十八条规定,不依法实施行政许可的;

(六)违反本条例第四十四条规定,不依法制定暴雨应急抢险预案和中心城区内涝抢险工作预案的;

(七)违反本条例第四十五条规定,不依法建立暴雨预警联动机制或者不依法暴雨预警的;

(八)违反本条例第四十六条规定,不依法及时对易涝区域的排水设施和中心城区的主要公共排水设施进行检查或者不依法及时启动并组织实施内涝抢险工作预案的;

(九)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贪污贿赂等其他违法行为。

第四十九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一条规定,在地下水禁止开采区开采地下水的,由水务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开采,并处二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限期拆除或者封闭其取水工程或者设施。

第五十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三条规定,未安装或者破坏、擅自拆除取水计量设施的,由水务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按照日最大取水能力计算的取水量和水资源费征收标准计征水资源费,并处五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取水许可证。

计量设施不合格或者运行不正常的,由水务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更换或者修复;逾期不更换或者不修复的,按照日最大取水能力计算的取水量和水资源费征收标准计征水资源费,可以处二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取水许可证。

第五十一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五条规定,随意或者采取私设暗管等规避监管的方式排放污水和废水的,由环境保护行政管理部门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进行查处。

违反本条例第十五条规定,将不符合国家和地方标准的污水和废水排入公共污水管网的,由水务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并处二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

第五十二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六条规定,建设单位不按规定兴建替代水域工程或者采取功能补救措施的,由水务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二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

第五十三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七条规定,擅自拆除和转移水工程及其有关设施或者改变水工程及其有关设施的调度和运行方案的,由水务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采取补救措施,并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

第五十四条 违反本条例第三十四条规定,建设单位擅自抬高地面标高的,由城乡规划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改正,可以处二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

第五十五条 违反本条例第三十九条第三款规定,建设单位在公共排水设施验收合格后十五日内不将排水设施竣工图纸报送排水行政主管部门备案的,由排水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二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

违反本条例第三十九条第三款规定,将未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的公共排水设施投入使用,或者不组织返修、重建验收不合格的公共排水设施的,由排水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处工程合同价款百分之二以上百分之四以下罚款。

第五十六条 违反本条例第四十条规定,施工单位不按规定时间报送备案公共排水设施保护方案的,由排水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二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施工单位隐瞒有关情况、提供虚假备案材料的,由排水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报送备案或者限期提供真实材料,给予警告,并处五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

第五十七条 违反本条例第四十一条规定,损害排水设施的,由排水行政主管部门予以警告并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对未造成设施实际损坏的,可以处五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款;造成设施损坏的,应当依法修复或者赔偿,可以处二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构成治安违法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予以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违反本条例第四十一条规定,向排水设施倾倒建筑废弃物的,由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机关依照本市关于建筑废弃物管理的有关规定进行查处。

第五十八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占用河道、河涌、湖泊、山塘、水库水域修建危害防洪、供水、水资源保护、水力发电、灌溉等的建筑物、构筑物或者进行房地产以及其他商业开发建设活动的,由水务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由水务行政主管部门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的有关规定进行查处。

第五十九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三条第一款、第二款规定,未经水务行政主管部门对其工程建设方案审查同意或者未按照审查批准的位置、界限,在河道、河涌、湖泊、山塘、水库管理范围内从事工程设施建设活动的,由水务行政主管部门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的有关规定进行查处。

第六十条 违反本条例第四十七条规定,有关建筑物、构筑物的所有人或者实际使用人不履行防汛抗洪义务,严重影响防洪,构成治安违法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予以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 附 则

第六十一条 本条例所称珠江干流广州河段,包括前航道、后航道、西航道。

本条例所称公共排水设施,是指政府或者其他主体投资建设、供公众使用的排水设施。

第六十二条 本条例自20xx年5月1日起施行,《广州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办法》同时废止。

水务局负责的工作内容(一)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水务工作方面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起草本市相关地方性法规草案、政府规章草案,并组织实施;拟订水务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

(二)负责统一管理本市水资源(包括地表水、地下水、再生水、外调水);会同有关部门拟订水资源中长期和年度供求计划,并监督实施;组织实施水资源论证制度和取水许可制度,水资源公报;指导饮用水水源保护和农民安全饮水工作;负责水文管理工作。

(三)负责本市供水、排水行业的监督管理;组织实施排水许可制度;拟订供水、排水行业的技术标准、管理规范,并监督实施。[1]

(四)负责本市节约用水工作;拟订节约用水政策,编制节约用水规划,制定有关标准,并监督实施;指导和推动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

(五)负责本市河道、水库、湖泊、堤防的管理与保护工作;组织水务工程的建设与运行管理;负责应急水源地管理。

(六)负责本市水土保持工作;指导、协调农村水务基本建设和管理。

(七)承担本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本市防汛抗旱应急指挥部)的具体工作,组织、监督、协调、指导全市防汛抗旱工作。

(八)负责本市水政监察和行政执法工作;依法负责水务方面的行政许可工作;协调部门、区县之间的水事纠纷。

(九)承担本市水务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工作;监督、指导水务行业安全生产工作,并承担相应的责任。

(十)负责本市水务科技、信息化工作;组织重大水务科技项目的研发,指导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

排水工程施工方案范文10

【关键词】建筑 给排水 暖通工程 质量控制

一、目前建筑给排水工程与暖通工程存在的质量问题

虽然近些年我国的给排水工程与暖通工程随着建筑业的发展而取得了很大发展和进步,但是在实践中仍然存在许多亟待改进和解决的问题。首先,从给排水工程方面看,常见的质量问题主要出现在安装管道支架不够牢固、给水立管同墙距离不够、水质不合格、采用不合格的龙头、按照前未进行消毒处理等问题。另外,由于我国目前的房屋工程在给水施工时多采用ppr管,而这类管材在使用中的缺陷主要是刚性差、易变形,从而易引发给排水管道的渗漏。而排水工程中的主要问题则是漏设管道支架、错误安装或漏设伸缩节,从而导致的一系列渗漏现象。同时,我国的建筑工程在进行给排水安装的过程中,一般来说都没有设置检漏井,通常只有检查井,这样不仅不利于工作人员的巡检,还会引起卫生洁具的的牢固性不足和平整度不高的外观问题。

二、建筑给排水与暖通工程科学质量控制策略

(一)工程建设全过程的质量控制

由于建筑给排水和暖通工程的施工环节和工艺比较复杂,所以如果要做好给排水工程和暖通工程的质量控制,就应该从工程的施工全过程入手,认真做好施工计划和事前检查、事中控制以及事后管理。首先,在工程施工前期,无论是给排水工程还是暖通工程,工作人员都应该认真审核相关资料,掌握其合同以及工程设计方案的有关内容,并对施工图纸与实际工程状况冲突的时候,与承包商和业主认真商定解决方案。另外,要对工程施工人员实行严格的准入制度,采用具有专业资质的技术人员进行施工作业。与此同时,工程人员要认真审查工程施工图与相关监理规划是否一致,并及时纠正存在的偏差。在材料和设备方面,要严格选材,并使用同一型号和批次的散热设备,统一安装。在施工的过程中,工作人员要严格按照相关的技术规范和施工计划予以执行和操作,并且要做好阶段性检查,将系统按照和设置的有关材料认真记录备案。值得注意的是,要认真审查各种隐蔽环节是否存在质量不合格的现象或者安全隐患,对工程中的重点部位,如地下室、顶层、首层等要进行重点审查。而给排水工程和暖通工程的事后质量控制的过程中,工作人员的任务是做好验收计划,并且分步、分项执行,一定要严格的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进行工程验收,及时发现质量问题,并分析成因和解决方案。

(二)给排水系统工程科学质量控制

1.注重设计图纸的审核与技术交底

在建筑给排水工程项目施工前期,施工单位要与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共同进行设计图纸的审核,尤其是要对于其中存在技术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最终形成科学可行的施工技术方案。另外,根据建筑给排水工程建设的实际需要,施工单位要对于给排水管道的构造、位置、类型、管材直径、走向、长度、坡度、尺寸、埋深及井位数等进行全面的了解,为施工质量的管理和控制提供科学的保障。

2.严格执行国家相关质量检验标准

建筑给排水工程是国家重点监管的城市建设项目之一,国家对其质量也有着严格的检验标准。在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质量管控中,质检人员要在深入理解和熟悉国家相关质量标准的基础上,对施工全过程进行严格的监督与管理。在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中,一旦发现违规操作或偷工减料现象,质检人员要及时制止,并上报工程管理部门,监督其尽快制定整改方案和改进措施。

3.加强管道安装质量的检验

在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中,施工单位要根据设计方案合理选择质量合格的管道材料,并且对其质量进行全面的检验。由于建筑给排水工程对于管道使用年限的要求一般在20年以上,所以一定要对于管道材料的抗渗性、抗压性进行严格的检验,防止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严重的渗漏或变形等质量问题。在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中,给排水管道的安装流程是否规范,对于施工质量的管控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施工单位要加强对于各具体安装环节的质量管控,尤其是要重视柔性管的敷设问题,综合分析荷载、环刚度等影响因素,进而才能加强对于管道安装质量的管控。

(三)暖通工程科学质量控制

1.严格图纸会审,尽早发现问题

在暖通工程质量控制的过程中,针对工程前期的图纸审核,将直接关系着工程的施工质量。若图纸中存在一定的设计问题,而审核人员在审核的过程中没有指出来,将会直接将图纸中存在的问题带入施工设计中。由此就需要审核人员在工程施工之间,针对图纸设计,严把质量关,在审核的过程中能及时的发现图纸中存在的问题。与此同时,审核人员在图纸审核的过程中,还可以结合着建筑物的整体设计结构,对暖通工程方案的设计,将施工设计、经济成本以及施工材料等多个方面综合考虑进去,在完善暖通工程施工方案的同时,还能最大限度的降低施工成本。

2.加强材料验收,完善设备审核

在整个暖通工程施工中,施工材料是否符合相关标准,不仅关系着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同时还关系着工程今后的投入使用。由此就需要相关人员在验收工程材料的过程中,能够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对其进行检验,确保材料质量合格。此外,在材料验收的过程中,除了对材料质量进行验收外,还需要对材料的数量以及性能进行验收,避免材料浪费的状况出现,将材料费用降到最低。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基于建筑给排水及暖通工程施工建设的重要性我们只有完善控制、科学施工才能确保整体工程的安全性、优质性、使用便利性,提升建筑工程整体质量,合理延长其服务使用寿命,有效控制施工建设成本,进而创设显著效益。

参考文献:

[1]张志平.水暖工程中常见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 ,(15).

排水工程施工方案范文11

关键词:软土地基;处置方案;造价分析

中图分类号:TU471.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前进步伐加快,各种建设工程数量也在不断增多。然而,有些建筑工程的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不注意妥善处理工程的地基,致使施工过程中的种种问题逐渐凸显。建筑工程施工与软土地基处置之间有着紧密联系,地基的施工活动会对施工现场附近的软土环境产生较大影响。如果工程的设计者不掌握充足的软土地基处置方案选择知识,不能从众多方案中挑选出造价低、环境效应好的那种方案,那么,建筑工程不但难以发挥正常的功能作用,还会对当地软土层地质环境构成威胁。因此,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建设施工过程对软土地基的影响,认真研究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造价分析技术问题,并采取数学手段等专业技术手段,搞好软土地基处置方案的造价分析。

一、软土地基处置的基本原理

软土,主要是指沿海地区、湖泊地带以及河谷滩涂等常年受到天然水作用力地区的土层类型。这些地区土壤的水分含量较高,土壤缝隙较大,土壤的弹性能力和抗压能力强。因此,软土的颗粒体积通常较小。一般情况下,我们把含水量大于特定限度、土壤缝隙的比例大于1,且抗压能力大于35千帕的小颗粒状土壤叫做软土。软土的分类方法有很多种,如果以软土的缝隙比例作为主要划分标准,并兼顾其他划分标准,则软土可以被分为粘性软土、淤泥软土和纯淤泥,以及泥炭软土和纯泥炭等类型。我们把粘性软土、淤泥软土和纯淤泥统称为软土。

在软体地基上面施工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如果施工人员不注意对软土地基的维护,不能及时处理地基出现的问题,就有可能造成路基沉降或者塌陷,以及道路裂缝等严重后果,影响到建设工程的使用性能,也威胁到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如果工程施工人员意识到了维护软土地基的重要性,却不能选择经济合理的维护方案,就会提升工程的总体建造成本,并增加道路和建筑物的后期保养成本。因此,选择科学的软土地基处置方案,有利于提升工程的质量水平、降低工程的成本造价,同时确保工程施工活动按期完成。

二、软土地基处置方案类型

软土地基是一种比较特殊的地基,处置起来也相对困难。在长期的施工实践中,人们总结出了一些处置软土地基的方法。按照处治效果,可以把处置方案分为临时性和长期性方案;按照处置层次,可以把处置方案分为表层和深层方案;按照处置原则,可以把处置方案分为固结式方案、置换式方案、排水式方案和复合型方案几种。

固结式方案

固结式处置方法,指的是利用特殊的锤头反复敲击软土地基,从而加固软土地基的一种方法。软土层自身比较松懈,只有依靠外力才能变得坚实。反复的敲击可以提高软土层的密度,并加固工程地基。

置换式方案

置换式方案,指的是先挖掉软土地基下面的较软土层,然后再用较硬的砂土、石块、石灰等物质填充被挖出的部分。选择砂土、石块等物质替换较软土层,是因为这类物质能渗透较多的水分,同时自身性能良好,不容易发生化学变化,对于周边土层的影响较小。

排水式方案

排水和加固的处理方法,指的是利用软土地基的负荷作用,通过设置竖直和水平的排水管道,将软土层中的水分导出,进而加固软土的一种方法。通常情况下,排水管道系统由排水系统和压强系统两部分组成。其中的压强系统是利用软土地基的预压能力来巩固地基的负荷,使地基中的水分在压强作用下流出小孔之外,流入排水管道。这样就实现了加固软土的目的。

复合型方案

复合型的处理方式,指的是将人造的地基加入到天然的软土层内部,按照材料的性质重新分配地基中的作用力。合理的分配方式为:大部分的负荷由桩柱承担,每一个桩柱之间的压力相对较小,但是软土层依然与桩柱共同承担一部分负荷。

三、软土地基处置方案造价分析

(一)固结式方案造价分析

在实施这种方案的过程中,主要的工程量为夯实地基的工作量。在两个点之间夯实地基,使得土层下沉,这样才能产生固结的效果。夯实地基共用去垫布50厘米,下沉的土层体积为1立方米。每处理一公里的地基,就要花费80元左右,每千米软土地基的造价为300万元;每增加一次敲击,处理的费用就会增加10%左右。

(二)置换式方案造价分析

在实施置换方法的过程中,主要的施工活动为软土的开挖活动,以及软土的置换活动。其中,每处理一公里的地基,置换土层的费用为70元左右;砂石的费用为每平方米100元左右。

(三)排水式方案造价分析

排水式方案共有三种实施方式:第一种是采用砂石作为垫布来挤压土层;第二种是采用格栅来挤压土层;第三种是采用塑料板来挤压土层。如果采用第一种方式,那么挤压工作要用去40厘米宽的砂石垫布,可以挤压1立方米左右的土层。其中每公里地基的处理价格为50元,每千米造价约为230万元;如果采用第二种方式,那么挤压工作要用去一层格栅,可以挤压1立方米左右的土层。其中每公里地基的处理价格为30元,每千米造价约为120万元;如果采用第三种方式,那么挤压工作要用去40厘米的砂石垫布和一层格栅,以及塑料板。可以挤压1立方米左右的土层。其中每公里地基的处理价格为50元,每千米造价约为230万元。在应用以上这三种方案时,如果需要进行卸载工作,则还要额外花费10万多元。

复合式方案造价分析

复合式方案共有两种实施方式:第一种方式为采用碎石块作为混合地基;第二种方式为采用水泥桩作为混合地基。如果采用第一种方式,那么混合工作要用去40厘米的砂石垫布和一层格栅。其中每公里地基的处理价格为200元,每千米造价约为900万元;如果采用第二种方式,那么混合工作要用去一层格栅和粉喷式的柱桩。其中每公里地基的处理价格为200元,每千米造价约为870万元

总结:

从我国部分建筑工程的现状来看,工程地基质量不符合标准的现象依然存在,施工活动与软土地基处置之间的矛盾还有待调和。因此,相关的工程管理部门要加强对于工程施工的管理和监督,工程技术人员应当认真研究软土地基在施工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并提出造价较低的软土地基处置方案。建设工程施工与软土地基治理应当是互相协调配合的两项工程活动。工程建设者要强化生态保护意识,尽最大努力减轻施工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保护软土地基,并节约建设工程的成本。

参考文献:

[1]顾娟.刘志远.软土地基处治方案的造价分析 [J].科技信息,2009(09).

[2]张庆.沿海风电工程软土地基处理及其造价分析 [J].水利水电工程造价,2010(05).

排水工程施工方案范文12

【关健词】超千米深立井;一级排水;二级排水;施工安全

磁西一号矿副井由中煤第五建设有限公司第三工程处承建,井筒设计深度1341m,净直径8m,是我国现今建设完成的最深立井。在施工方面,其表土段厚度189m,采用冻结法施工,下部1152m基岩段采用地面预注浆法施工。该井在施工过程中,遇到了水文地质复杂、提升难度大、施工技术水平要求高等难点,而主要难点是地面预注浆效果不佳导致的井筒涌水量过大,原有排水系统无法满足施工需要,给施工进度和质量造成极大影响。为确保安全施工,特提出了转水站系统设计方案。

1.水文概况

通过对地质钻探数据及水文地质报告进行分析,预计该井有6个较大含水层,主要分布在石盒子组砂岩含水层(533~1350m),岩性以细砂岩、中砂岩、粗砂岩及砂砾岩为主,全区裂隙发育,富水性强,对生产影响较大,各含水层如表1所示。由于新生界松散含水层(0~189m)采用冻结法施工,而刘家沟组砂岩砂岩含水层(189~533m)涌水量较小,且在地面预注浆作用下发生水害隐患的可能性不大。通过分析该井地面预注浆主要参数,参照对比主井地质资料及建井期间的实测涌水量,预测该井正常涌水量为30m3/h,最大涌水量为50m3/h。

2.排水方案

2.1 排水方案

根据磁西深立井水文地质条件,在施工过程中实时对井下淋水情况进行实测,并采取不同的排水方式:

(1)当涌水量小于10m3/h时,采用风泵和吊桶配合进行临时排水;

(2)当涌水量大于10m3/h,小于20m3/h时,选由风泵将水排至吊盘水箱,再由矿用多级离心泵排水至地面,即一级排水方案;井筒内布置一路排水管和一路压风管,用高压法兰沿井壁固定,压风管可用作备用排水管,卧泵、防爆开关和水箱安装在中层吊盘。

(3)当涌水量大于20m3/h,且在井筒掘砌至-800m以下时采用二级排水方案,即在一级排水方案基础上,根据施工设计,在井筒垂深836m位置施工一个转水站,转水站净宽5m,净高4m,深度为13.5m,半圆拱直墙结构,如图1所示。

转水站内布置两台12级水泵及两台防爆开关,中部布置一滑动小车,满足人员出入及设备运输,转水站的大泵电缆、监控、照明、信号、通讯、控制等电缆全部利用电缆卡子固定在井壁上,间距6米,井口处布置3道,间距3米,井底转弯处布置3道,间距3米。人员通过吊桶运输进出转水站硐室, 如图2 所示。

3.设备选型

排水设备是煤矿大型固定设备之一,为确保矿井设备安全生产,要求排水设备在矿井服务年限内,必须安全、经济、可靠、合理的工作。选择的排水设备及其布置方式必须符合《矿井安全规程》和《煤矿工业设计规范》以及国家有关的技术规定;同时,在技术合理的前提下,应尽可能提高设备的装备效率和设备本身的完好率,充分发挥设备的潜力。

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的要求,工作水泵的能力应能在20h内排除矿井24h的正常涌水量。备用水泵的能力应不小于工作水泵能力的70%,并且工作水泵和备用水泵的总能力,应能在20h内排出矿井24h的最大涌水量。

3.1 水泵排水能力计算

根据矿井预测的正常涌水量及最大涌水量,水泵必须具备的排水能力为:

(1)正常涌水量时所具备的排水能力

(2)最大涌水量时所具 传统网站向新媒体的转型 中外高新技术开发区研究综述 浅议新形势下图书馆的人性化服务 论刑事被害人权利保障 广西三江程阳桥景区旅游开发社区居民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 婴幼儿父母营养健康素养影响因素研究 社区中医预防保健(治未病)服务需求调查与分析 园林养护精细化管理对园林景观的影响 论公证的独立性 铁路货运向现代物流业拓展的思考 浅谈科技咨询业发展问题与对策 备的排水能力

3.3水泵选型

根据计算,水泵选择两台MD100-80*12型矿用耐磨多级离心泵,该泵流量为100m3/h,扬程为80×12=960m>923m,满足使用要求,一台工作、一台备用。配套驱动电机采用YB2-355L-2型三相异步电动机,功率为355KW。

3.4排水管选型及计算

因该井筒采用上冻下注方案施工,排水管优先选用Φ108mm无缝钢管,并沿井壁固定排水。排水管选型计算如下:

(1)管径:根据以往排水经验,φ108mm无缝钢管最大排水量达100m3/h,可满足井筒施工排水需要。

(3)水管材质

对于敷设在深度不超过200m竖井内的排水管多采用焊接钢管,深度超过200m时多用无缝钢管;对于敷设在斜井内的排水管路,可按承压的变化,由下向上分段采用无缝钢管、焊接钢管和铸铁管。

(4)管路趟数的选择

根据《煤矿安全规程》有关规定,水管必须有工作和备用的,其中工作水管的能力应能配合工作水泵在20小时内排出矿井24小时的正常涌水量。工作和备用水管的总能力,应能配合工作和备用水泵在20小时内排出矿井24小时的最大涌水量。涌水量小于300m3/h的矿井,排水管也不得少于两趟。根据设备选型和设计要求,该系统排水时间的验算如下:

根据水泵特性曲线及工况点估算值,水泵工作效率可按70%计算

即实际工作时,部分涌水可用风动水泵排至吊桶内,再随吊桶一起提升至井口排出。涌水较多时,再采用风泵将水排至吊盘水箱,通过大泵排至井口。根据计算,工作水泵完全可以满足20h内排出24h的最大涌水量。

(5)吸水管道选型计算

管径常按经济流速Vp=0.8~1.5m/s计算:

据根选择的排水管径,吸水管选用Φ351×8无缝钢管。对应管φ299×8水泵吸水管选为:管φ325×8 。由此对应管φ325×10水泵吸水管选为: 管φ351×8。

4.总结

深井排水问题是深井施工的重头戏,直排水系统虽然简单,排水效率高,投入费用低,但是对设备要求较高,电机功率高,电缆承受电流大,不便于管理。采用二级排水系统后,对多级离心水泵的安全可靠运转要求也较高,在建井期间,要求加强水泵及排水管路的检修及管理,及时清理管壁防止堵塞。磁西超千米深立井施工经验证明,随着井筒的不断延伸,二级排水系统在应用过程中是可以实现持续可靠运转的,其流量、扬程、效率及经济性均能满足现场施工要求,为今后顺利施工超千米深井积累了宝贵经验,提供了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 杨思臣,唐口煤矿主井井筒凿井期间排水系统设计[C]//全国矿山建设学术会议论文选集(下册)。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

[2] 袁长财,张庆平. 朝阳煤矿主副井凿井期间排水系统的设计[J]. 建井技术,2003,24

[3] 梁祖金,许新民. 唐口矿千米深井主排水设计探讨 . 煤矿工程 20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