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鸿门宴教案

鸿门宴教案

时间:2022-07-07 13:45:57

鸿门宴教案

第1篇

关键词:语文教学;问题教学;鸿门宴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3-376-01

一、《鸿门宴》里有“问题”

中国古代圣人和国外伟大的学者都注意要利用问题来进行教学。子曰“疑是思之始,学之端。”然而“只有当你对问题采取行动的时候,问题才是我们的朋友。”

笔者在他们“问题教学”精神启发下指导了《鸿门宴》的教学,实践片段如下:

《鸿门宴》:“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项羽大怒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当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沛公兵十万,在霸上。范增说项羽曰:“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彩,此天子气也。急击勿失!”

在组织这堂教学的时候,整堂课笔者就准备两个问题,一个情景引导。

笔者抛出的第一个问题,项羽大怒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项羽作出的决定是否正确?学生肯定有争执,辩论的双方要说服对方,就会力求寻找证据,这就是笔者在《鸿门宴》采取问题教学的初衷。

这时候认为项羽的决定正确的一方,努力从原文找到两个有力证据:项羽的军事实力对刘邦来说,有着绝对的优势。40万对10万,而且项羽的军队刚刚打了一个大胜仗(巨鹿之战―课文上有注解),这个时候战士的士气正高,携巨鹿之战的胜利之威,去攻打刘邦,简直是“以石击卵”般容易啊。所以说,项羽这个时候做的决定,对于他的集团来说,是个正确的决定。第二个证据是:范增作出的反映,说:“急击勿失!”赶快攻打他,不要失去这个机会,和项羽的决定本质相同。范增接着说出自己的理由:刘邦在他的老家,有两大特点,一好财二好色。可是他进了函谷关后,他是财也不要,女人也不要。这人这么克制自己的欲望,说明他的志向不小啊 ,而且范增还派人去看过他的气,皆为龙虎,成五彩,是天子之气。最后范增的意见是4个字:急击勿失。范增到底不比项羽,看的比项羽来得远。

学生辩论到这里,笔者在组织课堂时抛出的第二个问题是:经过刚才大家的争论,渐渐达成共识,项羽作出的决定是正确的!那么爱思考的同学就会想:为什么项羽在和刘邦在鸿门宴的交锋中还是失利了呢?

这个问题对于学生可能有很大难度,所以在备课之初,做了两个预案,如果学生的辩论找不到一点方向,笔者准备用上一个情景引导:《三国演义》里的一个故事:“周瑜在三江口放火,诸葛亮智算华容”。《三国演义》“赤壁之战”失败后曹操的理性的“三笑”,让学生自行对比理解项羽感性的“大怒”。

通过教师的情景引导,让学生明白项羽在鸿门宴的交锋中失利的原因就在于他作出的这种决定的基础很不牢靠,大家可以想想,他的这种决定是怎么做出来的呢?他的决定一是在大怒的情况下做出来的,不是在冷静、理智的情况下,所以这个决定的基础不牢靠。其次他做出这个决定是随意的,没有和他的军事集团的核心人物(范增)商量下作出的,太专断,太随意了。综合上述两个情况,显而易见项羽他这个决定,随时都有可能给他自己撤销掉。

从《鸿门宴》片段课堂实践来看,笔者体会有二:

第一、有问题,才有进步,问题带来了思想的进步

“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张载就认为学生学习必须能提出疑问才能进步。

在《鸿门宴》教学中,如果学生没有问题,他就不可能有思想的发展。听了课和没有听是差不多,所以当笔者带给他们问题的时候笔者是快乐的,当看到他们在问题的启发下走向思想的进步时,笔者更是欣慰的。

第二、有问题,才有个性,问题带来创新的能力

在《鸿门宴》学习中培养出来的个性,就在于学生面对的问题具有多角度回答的可能,他们在解决的时候就体现了他们各自的个性化思维。这是属于自己的个性化的问题,可以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化的回答,每个同学都可以贴上自己的商标,标明这是我的答案。如果得到肯定,他们一定会感到成功的自豪,这应该是我们老师所真正追求的吧!

二、问题教学实践之路

古希腊哲人说:“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支需被点燃的火把。”我们应该探索“问题教学”的实践。

1、问题的来源。没有问题,就没有富有价值的思考,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所以问题是教学的最有价值的资源,问题的数量与质量决定了我们的课堂能站多高、走多远。因此,问题的来源就是我们教师最关心的一块了。就课堂教学而言,问题有三大来源:教师、学生和教材编者。可喜的是,现在很多语文老师逐渐达成共识:认为最有价值的问题应该是来源学生。学生可能会提出非常幼稚的问题,教师要引导他们从幼稚走向深刻。为此,我们老师必须在鉴别学生提出的问题是否有价值。

2、问题的解决。问题是怎样被解决的呢?笔者认为课堂上组织对话,是解决问题最具可能性的途径。

组织师生对话,首先要给对话主体公平的话语权。只有给每个学生公平的话语权,才形成了一个“对话场”,如果教师巧妙运用教学智慧给学生以鼓励,可能会形成师生间的“对话旋风”,这样会把问题的研究推进到更高的层次。即使问题最后不被解决,也留给学生许多疑惑,带着对问题的思考,走入了下一堂课。

第2篇

1.精心设计问题

高中语文教师需要精心设计问题,提出高质量问题。第一,结合有效提问适切性,找准切入点。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提问切入点处,要结合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细节、教学链接、矛盾冲突各处提出问题;第二,结合有效提问切入点,把握提问度。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提问度中,要选择好提问角度,把握提问难易度,控制提问密度,运用提问密度;第三,结合有效提问度,联接生活实际和语文教材。语文教学和社会生活密不可分,可以说语文是生活的外延,语文教学也应立足社会。教师在有效提问时,需要联系社会、问题和学生,设计有效问题,引导学生联系生活阅历理解语文作品,触发学生独立思考,培育学生语文观察力、创造力、批判力等综合能力。

如,笔者在《孔雀东南飞》一文讲授中,向学生提问:刘兰芝和焦仲卿悲剧结果令人惋惜,大家觉得在当前生活中有这类的悲剧吗?是什么原因导致这样的悲剧?我们假设自己是孔雀东南飞中的人物,会怎么做呢?笔者在课堂提出这些问题,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将对课本的关注回归实际生活,思考生活中家庭关系,促进学生成长。

2.把握提问细节

高中语文教师应把握有效提问细节,确保课堂有效提问教学顺利实施。第一,创设有效提问氛围。教师为学生营造和谐教学环境,创设有效提问氛围,消除学生学习心理障碍,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提高语文课堂问答效率;第二,控制有效提问时机。抓住课堂提问时机,利于提高有效提问成效,如学生有学习疑惑时提问,迎合学生求知需求,学生思维受困提问,帮助学生突围困境,学生精力分散时提问,集中学生注意力,学生高昂兴趣时提问,鼓励学生表达观点;第三,把握有效提问语态,增加问题吸引力和感染力,加速学生融入课堂学习。这就需要教师在提问时,富有饱满自信,振奋学生情绪,富有精练、幽默语言,准确表达问题,吸引学生注意力。

如,笔者在《鸿门宴》一文讲授中,对宴席中东向坐(项王、项伯)、西向侍(张良)等座位描写,抓住有效提问时机,让学生思考古代宴席座次的排位,让学生思考鸿门宴描写座位想要说明的问题。笔者抓住学生活跃思维的时机,提出有效问题,为学生思维冲突找一个出口,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思如泉涌,让学生回答问题,发表自己的想法,也利于创新学生的见解。

3.鼓励学生发问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提问不仅仅是教师的有效提问,还包括学生的有效发问,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学习质疑,鼓励学生思考而不是等教师的答案。第一,鼓励学生敢于发问。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营造和谐轻松教学环境,消除学生学习疑虑,鼓励学生敢于提问,培养学生学习质疑的习惯,敢于提出语文学习问题;第二,鼓励学生乐于发问。高中语文教师应培养学生质疑习惯,激发学生兴趣,挖掘学生潜能,引导学生思考,乐于提出问题,养成好的思考习惯,大胆质疑,勇于创新;第三,鼓励学生善于发问。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传授学生发问方法、技巧,通过归类分析,找出现象中原因,究其异同,探求结果。最重要的是教师要放手,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如,笔者在《鸿门宴》一文讲授中,给学生预留20分钟的质疑时间,让学生在研读文章后提出自己的问题。在课堂上,学生就提出了很好的问题,文章中写到:刘邦在鸿门宴宴会上逃跑,找的借口是“如厕”,但是张良和项羽说的理由是刘邦酒量不力,但是接着又说是因为“大王有意督过之”,文章中前后表述是否能够自圆其说。学生提出的《鸿门宴》表述漏洞,可以看出这位学生敢于质疑,敢于发问,再次说明只要教师给学生预留时间,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就可能提出新问题。

第3篇

一、师生谈话导入

谈话导入是一种很常见的课堂导入方式,很多高中语文教师在课堂导入的时候都习惯于采用谈话导入方式。这种导入方式简单易行,只要稍微地进行语言加工就可以有效实施。

例如,执教《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一课的时候,在课堂导入阶段,我根据课文的题目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假如你们将来选择职业,你们会有何考虑?”问题抛出之后,有的学生说:“我一定会考虑离家的远近,我希望能找到一份离家比较近的工作,最好就是在扬州。我不希望离自己的父母太远,希望能更多地感受到家庭的温暖。”有的学生说:“我一定会考虑到是否与我的所学专业相符合,专业对口的话我能够更好地施展我的所学。大学的时候我想选择机械自动化专业,想找的工作也应该是这个方面的。”有的学生说:“我希望能到北上广这样的大城市去工作,做什么职业无所谓。希望能在大城市立足下来。我最希望去的城市是上海,那里我有很多亲戚。”……学生们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而基于这样的谈话我也顺势引入了《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的新课教学,可谓水到渠成,浑然天成。

谈话导入一定要切合课文主题,不能跑题。这是谈话导入必须要遵循的基本原则。有的教师在进行谈话导入的时候,与学生们进行天马行空的讨论,最终话题都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这样的谈话导入无疑是无效或低效的。

二、多媒体导入

在二十一世纪之前多媒体对于我们师生来说还是非常陌生的。但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多媒体这种教学方式已经完全融入我们的课堂教学当中,给我们的课堂教学注入了一股新鲜的活力。学生们对于这样的教学方式也非常感兴趣。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发现:运用多媒体进行课堂导入可以有效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例如,执教《鸿门宴》一课的时候,在课堂导入阶段,我用多媒体呈现了电视剧《三国演义》中关于鸿门宴的部分片断。学生们看完短短几分钟的视频之后,我问道:“同学们知道这是哪一个电视剧中的哪一个片断吗?”这样的问题对于学生们来说并不难,因为其中不乏看过这部电视剧的学生。于是教室内有学生回答说:“这是电视剧《三国演义》中关于鸿门宴的部分片断。”对于这样的回答我不置可否,答案当然是正确的。于是我接下来说:“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司马迁的《鸿门宴》,看看司马迁是怎样描述鸿门宴的。”由于受到之前多媒体视频的刺激,学生们在接下来的学习过程中表现出了很大的积极性。

多媒体导入需要我们高中语文教师在课前进行精心的多媒体课件制作,这就需要我们多花心思。不过这样的付出是值得的,往往会给我们的课堂教学带来不一样的教学效果。如果高中生学有余力的话,也可以让学生参与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让他们在制作多媒体课件的过程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三、唱歌导入

为了有效激发高中生的课堂学习兴趣,我们还可以适时地采用唱歌导入。高中生对于唱歌普遍非常感兴趣,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在课余时间我经常听到有学生小声歌唱。唱歌导入正是基于高中生的这一兴趣特点而设置的。

第4篇

一、“问话”与“虚话”

有这样一个句子:“如果今天不下雨的话,我们就可以去山里玩。”在这个句子里,如果没有“的话”,就成了“如果今天不下雨,我们就可以去山里玩”,句子不但通顺,而且更简洁。可见,这个“的话”就是一定意义上的可有可无的“虚话”。试问,我们语文教师的课堂问话中有没有这种“虚话”呢?

(一)“虚话”太“虚”,应尽可能地简洁

本文中的“虚话”,指的是教师课堂上所问的一些与课堂教学无关的“废话”。新课改以来,为了体现自认为的“生本”,一些语文教师在课堂中常说这种“虚话”。如:

同学们,铃声响了,我们是不是应该上课了?

大家给些掌声好吗?

同学们,你们喜欢哪篇课文?老师今天就教那篇课文。你们喜欢哪个段落?老师今天就教那个段落。

这种问话有些莫名其妙,掌声应该出自内心,难道是这样求来的吗?教师授课唯学生马首是瞻,难道就不要计划,不要科学的预设吗?另外,还有一些口头禅,如“好不好”“懂不懂”等等……

能言善辩,是语文教师的优势。然而,如果整节课不管有用无用,滔滔不绝,问话不断,一方面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另一方面会挤占学生的大量思维空间。所以说,课堂上教师应该努力使用简约语言,丢掉那些无用的“虚话”。

(二)少量保持,尽量靠向“语文”

当然,语文课堂教学中适当的“虚话”也是容许的。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有一次授课时,突然有几只蝴蝶飞进教室,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于漪老师先让学生把蝴蝶赶走,问道:“你们知道为什么蝴蝶飞进课堂吗?请以‘蝴蝶飞进教室’为谜面打一词牌名。”当学生苦思冥想不得其解时,于漪老师给出了答案:“‘蝶恋花’啊,因为你们都是祖国的花朵!”在学生会意的笑声中,于漪老师又开始了她的讲课。此时,学生的注意力会更为集中。

如果能够将这种课堂导人的“虚话”与“语文”结合,则效果更好。江苏语文特级教师汪兆龙借班上课,由于前一节是体育课,课堂里乱哄哄的,安静不下来。为稳定局面,汪老师让学生猜一个谜语,谜面是“《西游记》人物开大会”,打一条成语。――其谜底为“聚精会神”。如此,既紧扣“语文”,又安定了学生情绪,使之聚精会神于课堂,可谓一举两得。

二、“问话”与“碎话”

此处的“碎话”,指的是教师的提问支离破碎,随心所欲。从表面上看,这种问话似乎紧扣课堂教学内容,但没有目标,没有中心。用余映潮先生的话来说,就是“开口必问、随意追问、碎问不断”。笔者选稿时曾看过一堂课的实录,任课教师竟然问了33个问题。这样的“问话”,其中有多少是有效问话?需要我们静下心来,认真思考。

(一)“碎话”案例分析

我们先来看浙江湖州市第五中学陈枫眠老师的《放手后的海阔天空――回味我的三场“鸿门宴”》中的案例:

问题1:是项羽主动邀请刘邦吃饭吗?(没有邀请,反而是要干掉刘邦)为何?

问题2:关中相遇之前,刘、项是什么样的关系?

问题3:促使他产生干掉刘邦刘这一念头的原因是什么?谁点燃了项羽心头的怒火?

问题4:曹无伤告了刘邦几条罪状,这些都是真的吗?

问题5:范增与曹无伤有区别吗?

问题6:项羽是否听从了这两个人的意见。导演了“鸿门宴”,明是吃饭,却暗藏杀机?

问题7:既没有设宴,当时蒙在鼓里且危在旦夕的刘邦怎么会不请自来呢?

问题8:在这关键时刻,刘邦的救星出现了,他是谁?他为何要帮刘邦?

问题9:泄密的不是别人,正是项羽的叔叔项伯。他为什么要泄密?

问题10:刘邦是如何打动项伯的?

问题11:项伯走后,我们能想象刘邦应该是直冒冷汗,当时他有别的选择吗?

问题12:见到不速之客,项羽的内心反应是什么?

问题13:刘邦看到项羽后说的一番话有几层含义?

问题14:撂下酒宴后项羽真的放弃了吗?刘邦的风险已经过去了吗?

问题15:很多人认为。鸿门宴是场意义重大的宴会,只是当时项羽的判断出现了严重的失误。如果项羽意志更加坚定、决策更加英明,那么,还会出现刘邦一统天下的结局吗?你觉得项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这是陈老师参加《鸿门宴》同课异构赛课的第―次磨课,共涉及了15个问题,看似是带领学生梳理文章的故事情节,但问题过于碎碎,文章重点不突出,梳理完15个问题,下课铃声已响起。正因为如此,陈老师才调整了上课的思路,有了第二场、第三场“鸿门宴”的磨课。

如此问话,似乎课堂上热热闹闹,学生笑声不断,甚至能迎来一些虚假的掌声。但是,这却是一种虚假的繁荣,甚至违背了教学的初衷:一方面打断了学生的思路,一方面转移了课堂教学的目标。

防止这样的“碎话”,从提问“技术”的维度而言,必须解决哕唆与简洁之间的矛盾;从对语文课堂教学认知的维度而言,是对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认识问题。我们并不反对课堂生成,但也注重课堂预设,课堂教学要紧紧围绕着目标进行。

(二)不反对为了活跃课堂气氛的一二“碎话”

对“碎话”也不必全盘否定,有时侯,这种“碎话”也有实际的效果。人的思维是活跃的,即使是授课教师本身,也不可能整堂课不开小差。无疑,禁止学生“开小差”是无效劳动,但是,把学生从“小差”中暂时拉回课堂现实,教师却可以做到。当学生注意力不甚集中,开始开小差时,教师可以用“碎话”提醒他们的注意力,使他们的思维回归课堂。

一位语文教师正在教授叶绍翁的《游园不值》,教室的门被“砰”地撞开了,一个迟到的学生推门而入,径直坐到自己的座位上。这位教师没有直接批评他,而是继续讲课。教师就地取材,就诗中一句问道:“大家想想,诗人去拜访朋友为什么‘小扣’柴扉,而不是‘猛扣’呢?”“因为那样不礼貌。”学生齐答。老师接着说:“对,这位诗人有文化,有修养,懂礼貌。我们应该学习他。”边说边走到那位迟到的学生身边轻声说:“你赞成‘小扣’还是‘猛扣’呢?”那位学生意识到自己的行椴焕衩病A澈炝恕

这看似平常的一问,虽是“碎话”,然而非常有效,既紧扣教学内容,又旁敲侧击,这可以说是急中生智。当然,如果没有深厚的底蕴,则“智”从何来?

三、“问话”与“童话”

“童话”是指一种儿童文学作品的体裁,我们这里的“童话”,指只适用于儿童的话语,用到“问话”的维度,指教师提出的问题虽然紧扣课堂教学,但过于简单,没有任何意义。

(一)“童话”案例分析

在观摩公开教学活动的时侯,我们常看见这样的开畅白。

请同学们打开书本(或看着屏幕),齐读注释。然后告诉老师,李白(或其他人)是哪个朝代的人,他的代表作是什么?

首先,这种齐读的方式,对中学生来说根本就不适合,即使他们放声读,也是敷衍了事,从记忆来说,这种放声齐读的效果也很有限。更为重要的是,教师提出的那种问题只能适应义务教育低、中年段的学生,因为他们所知甚少,带有好奇心,更有强烈的表现欲。但就中学生而言,这样的问题就有点“弱智”了,他们会感到没意思而置之不理。

(二)教师提出的问题必须适应学生的年龄特征与横向差别

思维能力是训练的核心,课堂设问,必须要以依学情而定。小学生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所以,教师提出的问题可以“童化”一些,因为这样能起到引人入胜的作用。而初二以后,多数学生的思维开始向抽象思维过渡,这时侯如果再提出那些不需要动脑筋就能回答的问题,学生就会感到无趣,从而不屑一顾。

从另一个维度来说,即使是同一个班级的学生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对那些明显跟不上进度的“学困生”,为了鼓励他们的积极性,有所针对性地提一些较为“童话”的问题,也未尝不可。

四、“问话”与“套话”

这里的“套话”,不是指现代汉语中的定中结构的客套话,如“劳驾”“留步”之类;而是一个动宾结构,指套出学生口中的自己预设的答案,牵着学生的鼻子走。

(一)“套话”案例分析

我们先来看一位教师执教的公开课:

《乡愁)的导语

师:如果一个人远离家乡,就会想念自己的亲人,这叫什么――

生:多情。

师:可能我问得不对。也可能你们理解有误。好,我换一个角度问:这个人在外乡时间相当长了,漫漫长夜他只要看到月亮就会想到家乡,这叫――

生:(干脆地)月是故乡明。

师:(焦急)不该这样回答。

生:(犹豫)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师:(失望)……

生:(赶紧)月亮走,我也走。

师:我只要你用两个字回答,而且不能带“月”字。

生:(嗫嚅)深情。

师:(彻底失望)哪位同学能回答。

同学:(齐声)乡――情

课后,授课教师说,在其他班都没有遇到这种情况,没有想到这位学生如此不配合,差点没有完成教学任务。显然,授课人就是为了“套”出学生口头的“乡情”,这种“引^^彀”的做法,显然不甚妥当,因为与自主探索的精神是相悖的。

(二)必须具备课堂生成意识

当课堂中出现了未曾预料的情况,或者说当课堂生成超出预设的范围时,任课教师就要改变原计划,就课堂生成而活动。

其一,可以顺水推舟,将意外生成纳入预设的轨道。王婷婷老师教授《烛之武退秦师》的案例颇值得我们思考,王老师原来的预设是分析烛之武的说话技巧。当讲到“秦伯说,与郑人盟”之“说”通“悦”时,有一个学生突然插嘴说,这个“说”不应该通“悦”,人家劝他退兵,秦伯还高兴得起来吗?在学生的哄笑声中,王老师却表扬了这位同学的质疑精神,先假设秦伯对此不该高兴,接着要同学们就这个“说”进行探究讨论,分析烛之武的“说”词。通过讨论,学生们对烛之武“以守为攻――晓之以弊――许之以利――巧施离间”的说话技巧有了深刻的认识。

其二,只要是真正的“语文”的知识能力点的需要,即使偏离原来的预设,也要立刻加以解决,原来预设的问题可以稍后解决。

第5篇

一、宴饮之礼

有主有宾的宴饮,是一种社会活动。为使这种社会活动有秩序有条理的进行,达到预定的目的,必须有一定的礼仪规范来指导和约束。每个民族在长期的实践中都有自己的一套规范化的饮食礼仪,作为每个社会成员的行为准则。

维吾尔族待客,请客人坐在上席,摆上馕、糕点、冰糖,夏日还要加上水果,给客人先斟上茶水或奶茶。吃抓饭前,要提一壶水为客人净手。共盘抓饭,不能将已抓起的饭粒再放回盘中。饭毕,待主人收拾好食具后,客人才可离席。蒙古族认为马奶酒是圣洁的饮料,用它款待贵客。宴客时很讲究仪节,吃手抓羊肉,要将羊琵琶骨带肉配四条长肋献给客人。招待客人最隆重的是全羊宴,将全羊各部位一起入锅煮熟,开宴时将羊肉块盛入大盘,尾巴朝外。主人请客人切羊荐骨,或由长者动刀,宾主同餐。

作为汉族传统的古代宴饮礼仪,一般的程序是,主人折柬相邀,到期迎客于门外;客至,至致问候,延入客厅小坐,敬以茶点;导客入席,以左为上,是为首席。席中座次,以左为首座,相对者为二座,首座之下为三座,二座之下为四座。客人坐定,由主人敬酒让菜,客人以礼相谢。宴毕,导客入客厅小坐,上茶,直至辞别。席间斟酒上菜,也有一定的规程。现代的标准规程是:斟酒由宾客右侧进行,先主宾,后主人;先女宾,后男宾。酒斟八分,不得过满。上菜先冷后热,热菜应从主宾对面席位的左侧上;上单份菜或配菜席点和小吃先宾后主;上全鸡、金鸭、全鱼等整形菜,不能把头尾朝向正主位。

在古代正式的延宴中,座次的排定及宴饮仪礼是非常认真的,有时显得相当严肃,有的朝代皇帝还曾下诏整肃,不容许随便行事。宋真宗曾下诏批评朝中筵宴仪容下端的现象,事见《宋史礼志十六》的记述:

景德二年(1005年)九月,诏曰:朝会陈仪,衣冠就列,将以训上下、彰文物,宜慎等威,用符纪律。况屡颁于条令,宜自顾于典刑。稍历岁时,渐成懈慢。特申明制,以儆具僚。自今宴会,宜令御史台预定位次,各令端肃,不得喧哗。违者,殿上委大夫、中丞,朵殿委知杂御史、侍御史,廊下委左右巡使,察视弹奏;同职殿直以上赴起居、入殿庭行私礼者,委閤门弹奏;其军员,令殿前侍卫司各差都校一人提辖,但亏失礼容,即送所属勘断讫奏。

朝中筵宴,预宴者动辄成百上千,免不了会生出一些混乱,所以组织和管理显得非常重要。史籍上有关这方面的记载并不太多,我们可以由《明会典》上读到相关的文字,可以想象古代的一般情形。诸宴通例说:

(筵宴)先期,礼部行各衙门,开与宴官员职名,画位次进呈,仍悬长安门示众。宴之日,纠仪御史四人,二人立于殿东西,二人立于丹墀左右。锦衣卫、鸿胪寺、礼科亦各委官纠举。

凡午门外饮赐筵宴,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题准光禄寺,将与宴官员各照衙门官品,开写职衔姓名,贴注席上。务于候朝外所整齐班行,俟叩头毕,候大臣就坐,方许以次照名就席,不得预先入坐及越次失仪。又题准光禄寺掌贴注与宴职名,鸿胪寺专掌序列贴注班次。每遇筵宴,先期三日,光禄寺行鸿胪寺,查取与宴官班次贴注。若贴注不明,品物不备,责在光禄寺;若班次或混,礼度有乖,责在鸿胪寺。

二、待客之礼

如何以酒食招待客人,《周礼》、《仪礼》与《礼记》中已有明细的礼仪条文,现在就让我们来看看这些礼仪的具体内容。

首先,安排筵席时,肴馔的摆放位置要按规定进行,要遵循一些固定的法则。带骨肉要放在净肉左边,饭食放在用餐者左方,肉羹则放在右方;脍炙等肉食放在稍外处,醯酱调味品则放在靠近面前的位置;酒浆也要放在近旁,葱末之类可放远一点;如有肉铺之类,还要注意摆放的方向,左右不能颠倒。这些规定都是从用餐实际出发的,并不是虚礼,主要还是为了取食方便。

其次,食器饮器的摆放,仆从端菜的姿式,重点菜肴的位置,也都有陈文规定。仆从摆放酒壶酒樽,要将壶嘴面向贵客;端菜上席时,不能面向客人和菜肴大口喘气,如果此时客人正巧有问话,必须将脸侧向一边,避免呼气和唾沫溅到盘中或客人脸上。上整尾鱼肴时,一定要使鱼尾指向客人,因为鲜鱼肉由尾部易与骨刺剥离;上干鱼则正好相反,要将鱼头对着客人,干鱼由头端更易于剥离;冬天的鱼腹部肥美,摆放时鱼腹向右,便于取食;夏天则背鳍部较肥,所以将鱼背朝右。主人的情意,就是要由这细微之处体现出来,仆人若是不知事理,免不了会闹出不愉快来。

再次,待客宴饮,并不是等仆从将酒肴摆满就完事了,主人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事情要做,要作引导,要作陪伴,主客必须共餐。尤其是老幼尊卑共席,那麻烦就多了。陪伴长者饮酒时,酌酒时须起立,离开座席面向长者拜而受之。长者表示不必如此,少者才返还入座而饮。如果长者举杯一饮未尽,少者不得先干。长者如有酒食赐与少者和僮仆等低贱者,他们不必辞谢,地位差别太大,连道谢的资格都不给。

侍食年长位尊的人,少者还得记住要先吃几口饭,谓之尝饭。虽先尝食,却又不得自己先吃饱完事,必得等尊长者吃饱后才能放下碗筷。少者吃饭时还得小口小口地吃,而且要快些咽下去,随时要准备回复长者的问话,谨防发生喷饭的事。

凡是熟食制品,侍食者都得先尝一尝。如果是水果之类,则必让尊者先食,少者不可抢先。古时重生食,尊者若赐你水果,如桃、枣、李子等,吃完这果子,剩下的果核不能扔下,须怀而归之,否则便是极不尊重的了。如果尊者将没吃完的食物赐给你,若盛器不易洗涤干净,就得先都倒在自己所用的餐具中才可享用,否则于饮食卫生有碍。

尊卑之礼,历来是食礼的一个重要内容,子女于父母,下属对上司,少小对尊长,要表现出尊重和恭敬。对此,不仅经典立为文,朝庭著为令,家庭亦以为训。《明史礼志十》有庶人相见礼,提到明太祖朱元璋时曾两度下令,都为的是申明餐桌上的尊卑座次的排列礼仪。

洪武五年(1372年),凡乡党序齿,民间士农工商人等平居相见及岁时宴会谒拜之礼,幼老先施。坐次之列,长者居上。十二年(1379年)令,内外官致仕居乡,惟于宗族及外祖妻家序尊卑,如家人礼。若筵宴,则设别席,不许坐于无官者之下。与同致仕官会,则序爵,爵同序齿。

古代的许多家庭,少不了以食礼作为家训的训条,教导子孙谨守。清人张伯行《养正类编》卷三引《屠羲英童子礼》,就提到这样的训条:

凡进馔于长,先将几案拂试,然后双手捧食器,置于其上,器具必干洁,肴蔬必序列。视尊长所嗜好而频食者,移近其前,尊长命之息,则退立于傍。食毕,则进而撤之。如命之侍食,则揖而就席,食必视尊长所向。未食,不敢先食;将毕,则先毕之,俟其置食器于案,亦随置之。

三、进食之礼

饮食活动本身,由于参于者是独立的个人,所以表现出较多的个体特征,各个人都可能有自己长期生活中形成的不同习惯。但是,饮食活动又表现出很强的群体意识,它往往是在一定的群体范围内进行的,在家庭内,或在某一社会团体内,所以还得用社会认可的礼仪来约束每一个人,使各个个体的人的行为都纳入到正轨之中。

进食礼仪,按《礼记曲礼》所述,先秦时已有了非常严格的要求,在此条陈如下:

虚坐尽后,食坐尽前。在一般情况下,要坐得比尊者长者靠后一些,以示谦恭;食坐尽前,是指进食时要尽量坐得靠前一些,靠近摆放馔品的食案,以免不慎掉落的食物弄脏了座席。

食至起,上客起,让食不唾。宴饮开始,馔品端上来时,作客人的要起立;在有贵客到来时,其他客人都要起立,以示恭敬。主人让食,要热情取用,不可置之不理。

客若降等,执食兴辞。主人兴辞于客,然后客坐。如果来宾地位低于主人,必须双手端起食物面向主人道身,等主人寒暄完毕之后,客人方可入席落座。

主人延客祭,祭食,祭所先进,肴之序,遍祭之。进食之前,等馔品摆好之后,主人引导客人行祭。食祭于案,酒祭于地,先吃什么就先用什么行祭,按进食的顺序遍祭。

三饭,主人延客食胾,然后辨肴,客不虚口。所谓三饭,指一般的客人吃三小碗饭后便说饱了,须主人劝让才开始吃肉。

宴饮将近结束,主人不能先吃完而撇下客人,要等客人食毕才停止进食。如果主人进食未毕,客不虚口,虚口指以酒浆荡口,使清洁安食。主人尚在进食而客自虚口,便是不恭。

卒食,客自前跪,彻饭齐以授相者。主人兴辞于客,然后客坐。宴饮完毕,客人自己须跪立在食案前,整理好自己所和的餐具及剩下的食物,交给主人的仆从。待主人说不必客人亲自动手,客人才住手,复又坐下。

共食不饱。同别人一起进食,不能吃得过饱,要注意谦让。共饭不泽手。当指同器食饭,不可用手,食饭本来一般用匙。

毋抟饭。吃饭时不可抟饭成大团,大口大口地吃,这样有争饱之嫌。

毋放饭。要入口的饭,不能再放回饭器中,别人会感到不卫生。

毋流歠。不要长饮大嚼,让人觉得是想快吃多吃,好象没够似的。

毋口它食。咀嚼时不要让舌在口中作出响声,主人会觉得你是对他的饭食表现不满意。

毋啮骨。不要专意去啃骨头,这样容易发出不中听的声响,使人有不雅不敬的感觉。

毋反鱼肉。自己吃过的鱼肉,不要再放回去,应当接着吃完。

毋投与狗骨。客人自己不要啃骨头,也不能把骨头扔给狗去啃。

毋固获。不要喜欢吃某一味肴馔便独取那一味,或者争着去吃,有贪吃之嫌。

毋扬饭。不要为了能吃得快些,就用食具扬起饭粒以散去热气。

饭黍毋以箸。吃黍饭不要用筷子,但也不是提倡直接用手抓。食饭必得用匙。筷子是专用于食羹中之菜的,不有混用。

羹之有菜者用梜,无菜者不用梜。梜即是筷子。羹中有菜,用筷子取食。如果无菜筷子派不上用场,直饮即可。

毋嚺羹。饮用肉羹,不可过快,不能出大声。有菜必须用筷子夹取,不可直接用嘴吸取。

毋絮羹。客人不能自己动手重新调和羹味,否则会给人留下自我表现的印象,好象自己更精于烹调。

毋刺齿。进食时不要随意不加掩饰地大剔牙齿,如齿塞,一定要等到饭后再剔。

毋歠醢。不要直接端起调味酱便喝。醢是比较咸的,用于调味,不是直接饮用的。

濡肉齿决,干肉不齿决。湿软的烧肉炖肉,可直接用牙齿咬断,不必用手去擘;而干肉则不能直接用牙去咬断,须用刀匕帮忙。

毋嘬炙。大块的烤肉和烤肉串,不要一口吃下去,如此塞满口腔,不及细嚼,狼吞虎咽,仪态不佳。

当食不叹。吃饭时不要唉声叹气,唯食忘忧,不可哀叹。

类似的仪礼也曾作为许多家庭的家训,代代相传。让我们还是以张伯行《养正类编》卷三所引《屠羲英童子礼》为例,以下的这些话自然还是由《礼记》上演绎出来的:

第6篇

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写道: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后轻于鸿毛。有的时候活着比死去更需要勇气。太史公或因受辱守节而死,却因《史记》而生。由此可见,史记让一个人获得了生的力量。

英国作家培根曾说过:读史使人明智。历史正如一面镜子,它反射过去,照进未来。

在书中你可以徜徉历史的海洋。他带你溯三皇五帝,禅让美德;他带你寻春秋战国,百家争鸣;他带你看秦灭六国,一统山河;他带你温楚汉之争,鸿门盛宴…… 以史为鉴,共赏中华文化,传承华夏之魂。

其实历史并非只有文言文表面上的晦涩难懂,它其实更是一本故事书,一幅画卷,它多姿多彩,美妙绝伦。正如《明朝那些事儿》的作者当年明月所言,历史其实很精彩!

仔细品读《史记》,你会发现,你曾经人为的那些帝王、将军、文人,他们并非是冷冰冰的历史塑像,反而是一个活生生有血有肉的人。例如《史记·项羽本纪》中描写的鸿门宴,刘邦不再是我们印象中庄严不可冒犯的九五之尊。他会一遍又一遍的请教张良。“为之奈何?”,他可以在项羽面前把自己的身份放的无限低下,以待来日图谋。“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你可以感受到每个人都是鲜活的。有能屈能伸,知人善用,善于应变,圆滑奸诈,巧舌如簧的刘邦,有自矜功伐,有勇无谋,优柔寡断,刚愎自用,高傲自大,易冲动,光明磊落,坦率粗豪,重情重义,骄傲自满的项羽……

除此之外,《史记》也可以一本经验之谈,处世之鉴。有些错误前人犯过了,今人可吸取教训,不在犯错。否则岂不成了“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史记·周本纪》中写道:“褒姒不好笑,幽王欲其笑万方,故不笑。幽王为烽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乃大笑。”由烽火戏诸侯,观为君之道。由成也萧何败萧何,观为臣之道。或忠或奸,或文或武,或智或愚,在《史记》中总能找答案。

《史记》并非只记载了王侯将相,还有许许多多的小人物。例如《刺客列传》、《游侠列传》、《儒林列传》等等。其中家喻户晓的《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就收录《刺客列传》中,荆轲临过江之前,以必死之心高唱“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激昂慷慨,图穷而匕首现与秦王的殊死搏杀。

《史记》一书有诸多赞誉,它是中国第一部叙事详尽、文辞优美的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它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盛名之下,《史记》经得起检验,即使是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他的故事仍旧经久不衰,甚至于给今人以教导、启迪。

请翻开《史记》,走进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吧!泱泱上下五千年,总有一段故事,总有一个人物,让你流连,让你难忘!

第7篇

教学方法的革新

要想学好文言文,离不开好的教学方法。因为只有在优秀的教学方案的指导下教师和学生才能积极配合,提高学习效率,学有所得。

1、可采取合作式学习方式

根据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学习成绩水平,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选出一个成绩比较好的学生作为组长,教师布置学任务,通过小组间组员合作讨论的方式学习文言文,例如:“邹忌讽齐王纳谏”这一课,教师可以事先把教学任务分配给学生,比如:作者的生平简介,重点词汇的意思以及课文翻译等,组长负责把这些任务分配给组员,组员内部做好分工合作,完成各自的任务,在教学任务结束后,教师让组内展开讨论,发表对文章主旨的理解,中心意思的理解,然后鼓励学生发表各自看法。通过这样合作的学习方式,不仅动员了每一名学生积极参与其中,提高了学习积极性,也使课堂变得生动,活泼。

2、通过表演的方式增添课堂学习气氛

文学本身就属于艺术范畴,用生动的表演再结合现成的台词,把文章内容生动地展现在眼前,寓教于乐,是一种很有效的教学方法。

例如:《鸿门宴》这一课就是一个很好的剧本,教师可以分配几个学生分别扮演刘邦、项羽、张良等,鼓励学生自己查阅资料,深入理解资料后,背好自己的台词,在台上结合自身动作生动地为大家展示鸿门宴的场景,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学生不仅可以掌握最基本的语文文言知识,还能再现历史画面,真实地感受到历史文化。

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或背诵文章,来加深学生对文章的记忆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教师可以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或背诵文章,来加深学生对文章的记忆,特别选取优美或者富有哲理性的段落让学生背诵或者有感情地朗读,学生读的次数多了,自然而然就能领会其中的意思,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文言文鉴赏能力。

例如:《归去来兮辞》就是很优美的、极富哲理的文章,教师可以让学生反复朗读,加深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学生一旦领悟了其中的意思,就会非常喜欢这篇文章,希望把文章融入自身的骨髓里,并把其中的名句名篇利用在生活中,提高个人的文学素养,起到了一举多得的效果。

第8篇

关键词: 高中语文 文言文教学 教学方法

目前,我国文言文教学确实收效甚微,老师大多采用传统教学方式,一味采用填鸭式和复制式教学方式,学生死记硬背,教学有效性极低。新课改下,高中语文课本中的文言文包括诗词和文章所占比例已经提升到40%以上,并且高考题目中关于文言文的试题分值也非常高,这就要求对高中文言文,我们必须给予重视,采取有效方式进行教学。

一、让学生多诵读文章,提高学生的文言文学习兴趣

对于文言文教学,语文教师必须传授给学生文言文正确的朗诵方法和技巧,让他们感受语言艺术美和朗诵文言文的心情美,产生爱上文言文朗诵的情感。学会正确朗诵是高中生学习文言文的关键。加强诵读,培养学生语感必须要求学生学会朗读方法及注意事项,如字正腔圆、停顿有张、语速适中等,必要时可适当加入体态动作,摇头晃脑等。不少高中生对文言文的认识有很多误区,有的同学认为只要认得文言文中的字,就能很好地进行朗读,其实这是错误的。对于文言文阅读,必须建立在理解意义的基础上,对其中描绘的事件和人物有清晰认识,这样才能有感情地诵读。读文言文,有滋有味,就会激发学生好奇心,自然提高对文言文的热爱。其实,通过诵读和背诵文言文,可以学到其中构思立意、布局谋篇、语言修辞等要义,从而提高文化素养。学生诵读的文言文多了,对文言文的语言感知能力会越来越强,文言文阅读水平会越来越高,学习越来越有信心,自然有利于文言文教学。

二、与时俱进,使用多媒体技术优化文言文教学

随着科技进步和网路技术发展,新课改下,实现教学手段现代化已经成为现代教育必须经过的道路。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进行优化教学。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有自身优势,实现图文并茂,采用图面、声音、视频等有效方式把课堂内容用简易方式呈现给学生,比传统老师讲授效果好很多。如讲到《鸿门宴》时,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影视《鸿门宴》的片段,让学生了解那段历史故事和相关人物的关系,这样会让学生理解文言文内容,有助于文言文教学。

三、提高文言文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欲望

学习任何知识,兴趣都是最好的老师。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笔者发现凡是对文言文有兴趣的同学一般成绩较好,学习能力较强,学习态度端正,而学习兴趣较淡或者没有学习兴趣的同学,一般在课堂上都会消极怠工,提不起学习劲头。从这个角度分析,要想在新课标下提高教学质量必须千方百计地优化教学过程,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做到兴趣盎然。对于文言文原著来说,读写起来很枯燥,并且难度系数较大,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观察影视作品,如《聊斋》、《西游记》、《三国演义》、《于丹论语讲座》等,先用这些影视作品的感官刺激激发学生阅读原著和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学习兴趣激发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如精心导入、巧妙设疑,让学生发现文言文中的语言美等。拿巧妙设疑来说,高中生好奇心较重,问题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观能动性。

四、创新教学模式,恢复学生主体地位

许多教师认为开展高中语文文言文有效教学就是让学生掌握和处理文言文相关试题的能力,往往忽略文言基础知识学习,这是教学误区。有效教学应该是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能触类旁通、学以致用,通过知识消化和吸收解决相关问题。由于学情差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的选择要灵活丰富,依据教学内容和学情变化选择适当的教学模式。高中生学习文言文的时候,由于已经有了一定知识储备和学习经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开展相关问题探究,激发他们的探究意识与合作意识。至于“探究案”内容,学生可以带着疑问积极主动地请教老师,或者从课堂其他学习小组的展示成果中得到启发。如《鸿门宴》中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可以分别让三个小组按照故事情节“宴会前”、“宴会中”、“宴会后”三部分整理,然后就文言句式或词类活用分别请优秀生点评和补充,最后评出优胜学习小组,然后由优胜小组针对文言基础知识,合理利用配套练习册,命一套30分值的检测题目,当堂检测或下一堂课检测。通过小组之间激烈的竞争,学生掌握相关知识点,同时学习积极性得到调动,探究意识得到激发,寓教于乐,学习效率自然会有所提高。

五、重视积累,及时反思

文言文在高中阶段涉及的篇幅总量上算是不多的,在有限的文章中个个堪称经典,具有极强的代表性,无论是学习内容,文章中的词汇应用、思想表达、实虚词使用、作者代表,还是其他有关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的用法都有所涉猎,这些知识如果学生掌握了就必然会促进对其他知识的学习。文言文学习重在积累,所以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养成整理笔记和梳理知识的习惯,对于一些重点文言文知识、处理方法、具有代表性的词汇用法、表达方式都要做好规整,并且在学习中能融会贯通、触类旁通,做到举一反三,这些都会提高他们的文言文素养和文言文学习能力。能力提高还有赖于迁移训练。迁移时注意选择一些与课文难度相当的、内容联系紧密的、主题相近(相反)的文言文。

参考文献:

[1]董文汇.浅议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方法[J].考试与评价,2S012(05).

第9篇

2001年7月,央视科教频道推出《百家讲坛》栏目,最初强调“文化品位、科学品质、教育品格”,收视率最低时几乎为零,面临被淘汰的命运。2004年3月,阎崇年初登《百家讲坛》,主讲《清十二帝疑案》系列,创下当时科教频道最高收视率0.57%,栏目终于走出低谷。一举成名时,阎崇年已经70岁,枯坐冷板凳50余年。他一如既往的认真,令时任制片人聂丛丛都感到吃惊:“为一期节目他能写上12页稿子,内容上万字。他能把学问当评书讲,而且每期节目录完,他都要看一遍,对自己表达不够准确的地方,甚至编辑过程中的错别字都一一挑出来。”阎崇年对《百家讲坛》作出了奠基性的贡献。“从他开始,《百家讲坛》摸索出一条由一位主讲人用通俗活泼的方式、按照电视的规律讲述历史文化专题的路径,后来的主讲人就是沿着这个路径前行的。”2012年,年近八旬的阎崇年第四次登上《百家讲坛》,讲完64讲的《大故宫》系列。

易中天

曾任《百家讲坛》总策划的解如光回忆说:“2004年,我在凤凰卫视第一次听易中天讲座,当时一些学者讲武汉人的素质,当别人引经据典,用很理论的语言讲武汉人意志、品质的时候,易中天说,武汉人每天早晨都要吃一碗热干面。他用武汉人吃热干面的劲儿,讲武汉人的务实和坚韧。我一听就觉得他不是咬文嚼字的人,是我们《百家讲坛》需要的人。”不过,时任制片人万卫说,易中天刚开始讲汉代刘邦,总是忽视细节。“前面都铺垫好了,讲到鸿门宴他说:下面该是你们都知道的鸿门宴,就不讲了。我问他为什么不讲了?他说,这谁不知道啊?我们跟易老师讲,观众想听的就是这个,他们要听您的版本的鸿门宴。”为了吸引观众,易中天规定自己在5分钟内设计一个悬念,在那里自编、自导、自演独角戏。易中天曾打趣说:“孔子如果活到今天,肯定会上《百家讲坛》,或者在网上开博客。这实在比东奔西走到处游说效率高多了。”

于丹

“别以为孔夫子的《论语》应该仰望,高深地隐藏多少奥秘,其实这个世界真正的真理永远是朴素的,如太阳东升西落,如春耕秋收,《论语》告诉大家的永远是最简单的,《论语》真正的道理是告诉别人怎么才能过上心灵所需要的快乐生活。”2006年“十一”期间,于丹在《百家讲坛》的第一句话,就以绝对的高度,一锤击碎了几千年人们对经典膜拜的梦想。短短7天,她迅速成为一颗璀璨的明星,受到很多人的喜爱和追捧。此前,作为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的教师,于丹为央视多个栏目做过策划。但初上《百家讲坛》,她一时之间也摆脱不了给大学生讲课的架势。栏目组提醒她,把姿态放低些,再低些。于是,于丹用“孔子只有温度,没有色彩”,“它不烫手,不冷漠,略高于体温,亘古不变”等感性语言来诠释孔子。此后,于丹还开讲《庄子》及昆曲。她认为:“道无处不在,它原本是每个人生活中温暖的启迪和劝导。”

纪连海

和易中天、刘心武等大学教授、著名作家的身份不同,在荧屏上引经据典、侃侃而谈的纪连海,只是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的一位普通的历史教师。当年,为了让自己的课堂充满魅力,他甚至买了相声名家刘宝瑞30集单口相声《官场斗》回来研究。在《百家讲坛》,纪连海的演讲找不到学者常有的儒雅风度,他总是激情万丈,讲到激动处还常常跺脚、拍桌子,甚至双手颤抖、呼吸困难。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他对历史的情感,以及讲课的那种语气—带着浓浓北京味儿,把故事当成单口相声讲的语气。那些杀伐决断,那些血腥味儿,在他的口中,就成了古城茶寮中的家长里短。他的“和珅十讲”以平均收视率0.69%荣登《百家讲坛》开播5年来的收视率冠军,至今无人超越。有人问他,作为中学教师,在大学教授、专家学者云集的《百家讲坛》,是否感到压力,纪连海回答说:“站在《百家讲坛》的讲台上,和专家教授们讲得一样好,应该是他们有压力才是啊……”

王立群

“说起走上央视,其实我也是通过了海选的。”王立群回忆说,当《百家讲坛》到河南大学挑人时,他正在北京参加学术会议。接到短信后,连夜坐火车赶回开封,没来得及回家,便直奔演讲会场。演讲内容是《史记·项羽本纪》中的《鸿门宴》,这部分内容他已经在课堂上反复讲过上百遍,几乎倒背如流。近20分钟的试讲,王立群风趣儒雅、娓娓道来,给编导们留下了深刻印象,随后他来到另一间屋子对着摄像机开始了第一次的讲演。讲完后,编导们随即表示,王立群是河南大学的首选。凭借着渊博的知识、开阔的视野和独到的见解,王立群很快成为“《百家讲坛》最学术的主讲人”,也是从2006年至今唯一在该节目连续讲述的主讲人。这份“成绩”来得并不容易,自从登上《百家讲坛》,他基本要靠安眠药才能入睡。“我的安眠药量就是跟着节目播出的时间定的,播出时肯定吃的就多。”虽然频频“触电”,王立群仍心系书斋,说:“我的目标是流传而不是流行,做学问是我一生的追求。”

第10篇

2009年4月,院子里的紫地丁和白玉兰竞相开放,为这座浅灰色的建筑带来了春天的色彩,而馆内的7幅尘封已90年的徐悲鸿油画也终于等到了他们的春天。在北京市新街口北端的徐悲鸿纪念馆里,两位来自法国的油画修复大师正在施展他们“妙手回春”的绝技。

“他们已是我的老朋友了,从1999年起,经过他们的双手,已经成功修复了30多幅徐悲鸿的油画。可以说,他们是悲鸿作品的知己和保护者。”徐悲鸿之子、中国人民大学徐悲鸿艺术学院院长徐庆平教授介绍说。

《田横五百士》的命运

在徐悲鸿纪念馆的二层展厅,我们看到已经修复好的巨幅油画《田横五百士》,这部场面宏大、人物众多的大构图创作是他画于1930年的成名作之一,从它的曲折命运即可以窥见徐悲鸿油画所经历过的颠沛流离。

作品取材于《史记・田儋列传》,说的是战国时期的齐国王族田横率众五百人人居海岛,刘邦派人招降时,田横作别自刎的场景。身着暗红紫袍的田横昂头拱手,正气凛然,众壮士或摩拳擦掌或低头饮泣,气氛悲壮。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幅作品足以展现徐悲鸿作为艺术家与民族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怀。

抗日战争时期,为了筹款捐助流离失所的难民,也为了宣传抗战,徐悲鸿多次到国外举办筹赈画展。画展结束后,他就把全部画款,捐给国家、救济难民。由于新加坡等国家的温湿度的变化较大,加上在运输中无法保证储藏条件,这些对于需要恒温恒湿环境的油画来说,都是极大的损坏。更令人痛心的是期间,原先的徐悲鸿纪念馆因为城市建设的需要被拆除,有人说:“这些画还留着干吗?不如烧了算了!”《田横五百士》命悬一线。

廖静文馆长闻讯后,连忙写信给,希望能够抢救悲鸿作品。作品被救下,但是就他的家人都不知道它们被放到了哪里。徐庆平回忆道:“直至1976年,我们才得知,当年在总理的安排下,徐悲鸿的作品和收藏被放进故宫的南朝房里,堆放了整整十年。虽然破坏非常严重,但是能留下来就是万幸。”

徐庆平教授在采访中反复强调:“油画要求非常严格的温湿度,室温要求22℃(±5),湿度要求55%(±10),当时地下画库没有排湿设备,到处都是水。徐悲鸿还有很多收藏品,那些唐代的作品已经是1000多岁的老人了,这种条件根本无法储藏。”直至有一年的人大召开时,徐庆平偶然从广播中听到一个好消息――人大代表集体来参观纪念馆,提交了“妥善保存”的提案。就这样,《田横五百士》们终于有了自己的家。

此后,徐悲鸿的作品经常被借去参加各种展览和研讨会。徐庆平原来觉得;相比《愚公移山》等其他作品,《田横五百士》仅仅是局部颜色脱落,应该算是保存较好的一幅画。但是有一次在香港启德机场遭遇大雨,《田横五百士》发生龟裂、几乎完全损坏。这就让徐悲鸿的后人们痛下决心,一定要通过各种途径修复他留下的珍贵遗产。

修复远比创作更难

在徐庆平的带领下,我们破例进入了正在忙碌中的油画修复空间:负责修复画面的娜塔丽・宾卡斯夫人头戴放大镜,用棉签轻蘸白松节油,轻轻擦去原画上早已变黑的亮油;另一位负责依托材料的男士――吉尤姆,贝纳,代尔泰先生正在调节内框,将早已变形的画布重新固定起来。

“油画修复非常难,如果修不好就会毁掉艺术品原件,所以没有十足的把握还不如不修复。它要求修复者具备非常高的艺术领悟力、对艺术史的了解,以及对绘画技法与材料的掌握能力。很幸运,我们找对了人!”据徐庆平回忆,他与宾卡斯先生结缘于90年代中国文化部举办的绘画技法与材料的高等研修班,他来自徐悲鸿的母校――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巴黎美院的油画修复专业不仅有艺术家;还有来自全世界的化学家、物理学家。他们研究古典技巧的演变和材料的发展。可以说云集了世界顶尖的修复高手。”宾卡斯先生的夫人――娜塔丽・宾卡斯就是修画的专家。

在法国,只有20个人有资格为博物馆修画,她就是其中之一,主要负责为卢浮宫和凡尔赛宫的传世名画进行“体检”和维护。她曾主持最大规模的修复工作莫过于卢浮宫中的文艺复兴时期韦罗内塞所创作的巨幅油画《迦拿的婚宴》――这幅整面墙壁大小的油画长达十米,描绘了《圣经》中的场景迦拿的婚宴。

徐庆平说他特别佩服宾卡斯夫人两点,这是他接触许多油画修复者之后颇有感触的地方:“第一,修画者必须保持原画的完整性,他们只能补上残缺的部分,一丁点儿也不能越过边界。如果与边界发生冲突,那就是侵犯原作。所以填补细小的颜料脱落,这是极难做到的。画家落笔时都没这么仔细,可是宾卡斯夫人为了还原画家的灵光一现,必须戴着放大镜、一刻不停地寻找。第二,必须完全遵循可逆性原则。假如说廖静文馆长对这次的修复不满意,他们可以完全地褪掉材料、还原作品本身样貌。我看过许多修画的就是用颜料一补,再想回去可就是太难了。宾卡斯夫人能够兼顾绘画的技法,补上去也能看出画家的用笔和肌理,某种意义上,这比创作一幅画还难。”

宾卡斯夫人上次来中国已是几年前的事情了,她在接受采访时,还一刻不停地工作着:“因为我们的时间实在是太有限了。”她解释说:“一般来说,油画作品每50年就要大修一次。在欧洲,类似于《迦拿的婚宴》、《最后的晚餐》这样的名画更是备受关注,每过3~5年就需要反复重修。另外欧美许多大博物馆都会邀请我们去工作,所以我们修复量非常之大。虽然我个人很希望能在一段时间里集中修复徐悲鸿的作品,但是看起来很难实现。”

这次,两位法国专家利用一周多的假期时间,计划修复徐悲鸿早期的7幅小型油画。这些从未展出过的作品创作于1920年前后,主要是徐悲鸿在法国求学时创作的人物肖像和人体作品。在他们的允许下,我们详细观察和请教了油画修复的过程与技巧。

“徐悲鸿堪称世界级大师”

“我的任务是修补油彩脱落,去掉灰尘和表面已经发黄的光油,重新涂上新油。因为我们时间有限,只能几幅画同时进行。在等待涂料挥发的同时,可以着手修补另一幅。不过,通过这样的比对,这也使得我们更加清晰他的艺术发展过程。”宾卡斯夫人的面前同时立着几个画架,上面摆放着几幅徐悲鸿不同时期的油画习作,画中主角都是年轻时候随他留法八年的蒋碧微。

据徐庆平推测,创作于1920年的窗前肖像可能是徐悲鸿第一幅油画作品。那时他还买不起现成的画布,顺手在同学丢弃的作品背面又画了一张。画中的蒋碧微身着素白衣衫、端庄安静地坐在窗前“这时,徐悲鸿的手法还略显拘谨”,宾卡斯夫人一边涂着亮油,一边分析他的笔法。这幅油画受损较

小,我们看到时已经基本还原,甚至可以看出徐悲鸿表现光线在墙壁和家具上移动。徐庆平流露出由衷的喜悦;“上周我见到这幅画时,原先的亮油早就变暗了,丝毫没有透明感,看上去画中人好像坐在阴天的房间里。现在看起来完全不是这么回事。清洗之后能看到原来鲜艳明亮的颜色,这是非常惊人的。”

油画上面的一层亮油主要是为了将颜料和空气隔绝开。假如颜料不与氧气接触,就能永远保持它本身的色泽。我们有时觉得许多油画看起来黑乎乎的,事实上那并非它本身的模样,而是亮油发生了变化,需要全部去掉、换上新油。

旁边一幅十年后的画作则刚刚开始修复。在清洗时需要非常小心,调和不同的溶液以保证,用什么不会伤到画面本身。“特别是徐悲鸿的颜色运用比较厚,使得变色物质已经深入画面的颜色中,所以要非常小心。”与欧洲的画家相比,徐悲鸿的作品很少用油调和,而是颜色非常稠,看起来很浓郁,很有空间感。

这幅画深得宾卡斯夫人的喜爱,身着墨绿色旗袍的蒋碧微倚坐在沙发扶手上,看上去慵懒而又自然,“看起来非常时尚”。经过她的初步清理之后,现在可以清晰地看到衣服上的花纹、褶皱,室内的装饰、光影:她忍不住赞叹:“这时候徐悲鸿的画法更加生动自如。你看居然有这么多的颜色变化,画得多灵活,阴影也非常洒脱。”

她指给我们看,画作的边缘还有许多脱落的地方,她要先将它们填补得一样平,严格遵守徐庆平所说的“边界原则”,不能越过原画的边缘。然后才是聚精会神地将掉落下的细小颜色碎片一块一块粘回去。对于如何处理已经完全丢失的部分,宾卡斯夫人在肖像画上找到了一块发黄的区域:“能够看出这里是原来修补过的。用一般的材料补画,当时摸上去可能感觉一样,但是一两年之后就可以看出区别,因为它们的氧化速度不同,这里一看就是后补的。”她向我们展示了他们带来的意大利树脂颜料,“这一类的材料老化速度较慢,基本看不出差别来”。

当问到修复徐悲鸿的作品有什么不同时,她说:“从技术层面来说,徐的油画十全十美。我感觉修复他的作品与卢浮宫里的名画区别并不大。之前,我们与中方文物局和美院的专家们进行过讨论,认为他的油画跟巴黎画派的作品很像,加上当时使用的颜料出自欧洲,我们有信心修复出油画本来的样子。”

国内急需重视艺术品修复

“中国的油画修复一直是个空白,我见过许多油画大家如吴作人、李铁夫等留下来的作品,早已脱落得不成样子。有一次我应邀去日本参加‘东亚油画发展研讨会’时,见到了几幅中国名画,破坏程度真是让人痛心,只能临时请人补一下。相比之下,我父亲的作品非常幸运。”早在采访一开始时,徐庆平便对中国现代油画的现状表示担忧。

徐悲鸿、吴作人等老一辈油画家将这门艺术引入中国,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建立了系统的油画教育体系,总体来说,我国现代油画还是非常学院派的。但是,国内对油画技巧和材料并没有太多研究,因此油画修复也就非常薄弱。据他介绍,解放后国家曾专门派两个人到波兰学习这门技术,但是回来后从没修过画。后来这些年也没有人学了。

老一代油画家的作品,由于年代久远和长期缺乏适当的维护,状况都很差,有些已经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程度。这些作品几乎全部需要不同程度的修复和抢救。而建国以来直至后期的油画,由于所用材料质量不佳,大部分都已有损坏的现象,如不及时采取措施,其寿命恐怕会更短。此外在展览和运输过程中遭到损坏的新旧油画也有相当的数量。

艺术界不关注油画修复,是因为许多人认为应将一幅油画以其本来的面貌保存下来,应该保留时间和环境对它产生的影响。但是徐庆平认为:油画作为一种视觉艺术,有其特殊的艺术语言和感染力。保存和恢复作品在完成时的视觉效果,是出于对艺术的尊重,对画家的尊重,也是对历史的尊重。

第11篇

正确处理课堂中师生之间的关系,扮演好各自的角色,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和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重要环节。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探索,认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教师可依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扮演好以下这些角色:

一、好导演

目前,在众多语文教改呼声中,各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模式已经取代传统的教学方法方式。主导与主演的关系成为课堂上老师与学生之间的重要关系,即导演与演员的关系。要当好一名出色的“导演”,首先要对“剧本”(教学内容)应该了如指掌。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充分发挥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由学生读、说、演,把课堂交给学生。老师在课堂上只不过是作引导和点拨。例如:在教《鸿门宴》时,让学生充分地研读课文,老师只作个别难词上的点拨,重点在体会文中对鸿门宴上人物的生动描写。这时,让学生分组讨论,并自找搭挡,分别扮演项羽、刘邦、张良、范增等。学生的扮演情况怎么样?这跟他们对课文的理解程度密切相关,老师也不要急于去纠正或评价。让学生仔细观察,创造条件激发他们发言,指出表演学生的优缺点。再请其他学生表演,在观察与比较中提升对课文的理解。

二、掌舵手

在实施语文教学中,老师首先要正确、熟练掌握《语文课程标准》的内容,把握住语文教学的正确方向。在引导和点拨中不能放任自流地让学生随意发挥,要符合教学的目的要求。课堂教学中往往出现了老师没有当好“舵手”的现象:有的老师为了追求课堂的热闹气氛,铺陈出许多问题,为的是更多地鼓励学生。然而老师多是片面地运用了以肯定为主的教学原则。不少似是而非的回答,会被一些热情的称赞搪塞过去,这无疑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造成消极影响。还有对学生的一些错误回答,不少老师显得没有太多的办法。或者置错误回答而不顾,找别的学生继续回答;或者简单否定其回答;或者就事论事地议论一番,不得要领,这里的老师也没能真正领会到学生错误的答问到底错在哪里;或者直接出示正确的答案;甚至由于时间关系,而根本无暇顾及。

三、主持人、裁判员

教师的主导作用还要放在指导学生“自治”管理上,帮助学生形成和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和创造性自学能力上。全国著名特级教师、语文教育改革家魏书生为了培养学生的语文自学能力,十分重视学生的自立、自治。他还认为这种情况下的语文教学“一靠民主,二靠科学”。这样一来,老师的角色扮演在教学的具体实践中又产生了新的变化。例如:语文课中的一场辩论会,老师的角色就可以是主持人、裁判员(评论员)。一堂朗读或诵读课,老师同样要担当起主持人和评论员的角色。这些角色的出色扮演,就完全能够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也就得到了充分体现。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我深知中学阶段培养起来的语文学习习惯,无论其优劣,都将深远地影响到学生未来的学习、工作与生活,所以,我常教导他们:“字要规规矩矩地写,课文要仔仔细细地读,练习要踏踏实实地做,作文要认认真真地完成。”同时,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学习语文,并加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主动参与,注重探索,能与其他课程相结合,进行跨领域学习。

(作者单位系河南省潢川第一中学语文组)

第12篇

“怪人”张之洞

张之洞性情乖僻,起居无常,每日下午2时始入睡,到晚上10时始起床办理公务。幕府中人及臣僚有事,一般都在夜半拜见,甚至有候至天明才获得传见者。总文案李文石每日入署办公,皆在晚10时以后。与张之洞商洽公务,往往至于翌晨。藩臬两司于上午谒见,常常赶上张之洞神疲体倦之时,在门厅坐候,动辄等待长达数小时之久。道府以下属官,甚至有等待数日不获一见。有时与客人谈话未已,张之洞忽然闭目假寐,甚至鼾声大作,将客人搁置一旁。客人不好惊动,只得退出。后来,大理寺卿徐致祥参劾张之洞辜恩负职,其中一条即为“兴居不节,号令无时”。清廷谕令粤督李瀚章查明此事。李瀚章因为张之洞督粤时理财有方,自己继任时应用有余,心存感激,于是奏复:“誉之则曰夙夜在公,勤劳罔懈。毁之者则曰兴居不节,号令无时。既未误事,此等小节无足深论”,将此事敷衍过去。

可人张之洞

在晚清重臣中,张之洞属于跨世纪的人物,照片上的张之洞,是个一把胡子的干巴老头,没有什么招人喜欢的地方,当然也没有什么讨人嫌之处。说他是可人,当然不是因为长相,而是说他的为官之道。

曾国藩说李鸿章会做官而且能做官,做能官。但是,如果跟张之洞比起来,其实李鸿章还真的差那么一点。清朝末年,是洋人牛气的时代,但跟洋人打交道,往往要遭人非议,交涉谈判的时候,尤其如此,弄得不好,一辈子的名声就完了。这种事,李鸿章拼命做官却没有躲开,背了多少年的“汉奸”骂名,到今天也洗不清。可是人家张之洞就不然,这种事从来都没沾过。做京官,属于“清流”,有敢言之名;做疆吏,属于能臣,有洋务之功,过了半个多世纪,还说中国的重工业不能忘了张之洞。但他就是不跟外国人谈判,不签条约。

晚清人说张之洞有学无术,袁世凯不学有术,岑春煊不学无术。其实,张之洞有学也有术,而且其术道还挺深。同治光绪之际,清流是朝廷的一景,人称“青牛”(时人以清流谐音喻此辈),经常激清扬浊,讥讽时政,抨击权要,尤其好跟那些办洋务的地方督抚为难。张之洞在京城做清流的时候,以敢谏闻名,人称“牛角”,其战斗力可见一斑。可是,这个“牛角”却并没有因好顶人而丢了乌纱。1875年,四川东乡县知县孙定扬违例暴敛,激起乡民众怒。乡民进城申辩,孙定扬却反诬乡民造反,四川提督不分青红皂白率兵进剿,烧屋毁寨,残杀无辜400余人,酿成特大冤案。事发之后,由于事情牵连西太后特别宠信的吴棠(时为四川总督),任凭言官怎样弹章交加,朝野上下闹翻了天,就连外国人都知道了此事,就是不了。而张之洞出面,绕开吴棠,将直接责任人孙定扬定罪,结果立竿见影,冤案按张之洞的建议得以昭雪。

四请冯子材

三国时,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清末,军机大臣张之洞为抗法保国亦曾四请冯子材,这个故事在张之洞的故乡沧州南皮至今广为流传。

中法战争之初,清军节节败退,正在此时,张之洞临危受命出任两广总督。到任后张之洞积极督办军务,并决定启用已经致仕的老将冯子材。但是信送去了十几天,仍然不见回信。这可急坏了张之洞。于是,他率领几个随从直奔钦州白水塘村冯子材的老家。但是,不巧的是冯子材三天前就去云南一个亲戚家串亲去了。张之洞请其家人代为转达他请老将军出山的愿望。张之洞回到广州,又过了月余,仍然没有等到冯子材。张之洞很着急,于是他给冯子材写了第二封信,信发出去仍是石沉大海,渺无声息。不久,张之洞巡视海口工事,离白水塘村不远,他的心又动了起来:“走,再次拜访冯老将军!”张之洞一行人来到冯子材家时,冯子材正在院中练武,听仆人说总督张大人又一次来访,非常激动,忘记了礼节,没有更衣,提着大刀就跑着迎了出来。张之洞见冯子材迎出来,喜出望外,也不拘礼节,伸手拉过冯子材的手。张之洞恳请老将冯子材出山,率领大家积极抗法。冯子材见张之洞含着泪花说出爱国之情,深受感动,接受了任命。于是,就有了中法战争中的镇南关大捷。

与袁世凯轶事

在清末政局中张之洞和袁世凯都为举足轻重的人物。清末新政的重大举措多是两人联衔上奏后得到清廷批准的。两人堪称清末新政的南北两大支柱,时有“南张北袁”之说。1902年,袁世凯从河南彰德返天津,绕道经汉口到南京,拜访两江总督张之洞。张之洞设宴款待之后,他们又屏退左右密谈二小时。当谈得起劲时,张之洞却倚椅低头,进入梦乡。袁世凯悄悄告退,嘱仆从不要惊动张大帅。清制,凡总督出和辕门须鸣炮致礼,袁世凯身为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自当鸣炮礼送。炮声一响,将张之洞惊醒,自知失礼,急忙追至下关,向袁世凯表歉意。次年,张之洞从武昌入京觐见,途径保定,袁世凯率北洋将领和属官司设盛宴款待。当袁世凯亲自率领属官举杯为张之洞祝酒时,张之洞又一次伏案呼呼入睡,使袁世凯颇为难堪。当时曾有人拟对联嘲讽:张之洞“起居无节,号令不行:面目可憎,语言无味”。

当铺常客――张之洞

张之洞出身于官宦之家,本人科举及第又早,很少知道稼穑的艰难与寒士的困窘。他常说:“未必一个人二三十两银子都没有么?”加上他心性高傲,创办新政,讲究排场;爱好玩赏古董字画碑帖;经常请客宴会,诗酒流连;喜欢送礼赏赐,所费不赀。因此,一年到头结算下来,往往是入不敷出,陷于窘境。每到年关时手头拮据,张之洞便命家人拿物去当铺典质。清末年间,武昌“维新”等大当铺有一行情:凡是总督衙门拿皮箱来当,每口箱子当200两银子,并不开箱看内里是什么东西,只照箱数付给银两。开春后银根松动,督署再用银两赎回箱子。当铺则可以赚一笔可观的利息。总督典质,这在清末官场也是奇闻一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