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鸿门宴知识点

鸿门宴知识点

时间:2023-05-31 09:11:59

鸿门宴知识点

第1篇

关键词:语文教学;类义词;相;士;仆

新人教版语文必修一《鸿门宴》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主要讲述项羽进入函谷关后与刘邦的一场战争。《史记》反映了秦汉这一时期语言的基本面貌,对后世有相当大的影响。其中《鸿门宴》是研究《史记》语言的重要材料。《鸿门宴》中的类义词是学生学习的重点和难点,类义词的演变和使用需要师生共同探讨。

文言文词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有些学生只要一谈到文言文,就“谈虎色变”。文言文教学的改革有待进一步发展。“对比是语言学家常用的研究方法,对古代汉语词汇进行研究,更离不开对比”,文言文中把相关联的词汇联系在一起进行对比和总结,师生共同学习有助于改进语文教学的现状。

《鸿门宴》中有“相”“士”“仆”三个类义词在文中接连出现,其词义各不相同。

一、以“相”看人

《鸿门宴》中表达“相”的句子有:“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使子婴为相”。中国现代语言学奠基人王力认为,“相”主要有以下四种词义:

一是仔细看,观察。《诗经》中的“相鼠有皮”的“相”就是这个意思。后来引申为辨察人的身体容色,以判断他的命运。

二是助词。比如《论语》中“故相师之道也”。又为名词,引申为扶助君主的人,其含义与后代所谓的宰相相近。《鸿门宴》“使子婴为相”中的“相”就是国相、宰相的意思。“相”又可以用作动词,表示做某国或者某人的相,如《庄子・秋水》中“惠子相梁”的“相”就是作为动词使用。

三是礼者。如《论语・先进》中“愿为小相焉”。

四是互相。如《左传》中“不及黄泉,无相见也”的“相”引申为共同,又指单方面对另一方面。如《孟子》“而相泣于中庭”的“相”。

由此可见,在《鸿门宴》中“相”一开始就是刘邦与项羽的动作,未得“相见”,“相”作为刘项二人出场的动词,足以见得刘项二人在这场“鸿门宴”中的地位。刘邦想让子婴做他的国相,国相在古代是“高官”了,由此可见,子婴是古代具有较高地位的人。用“相”看人,在阶级社会是非常标准的。

二、以“士”说事

《鸿门宴》中表达“士”的句子总计如下:

“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壮士,赐之卮酒”“壮士!能复饮乎”。其实,这四句话中的“士”皆可指武士、士兵,泛指军队。

“士”在古代主要有以下几种词义:

一是武士、甲士。《左传》中“诸侯之士门焉”,当时的“士”与“卒”是不同的,“士”指的是武士,“卒”指的是步卒。《鸿门宴》中“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的“士”“卒”连用为名词,表示士兵,也可引指为军队。而《鸿门宴》中“壮士”也有勇士、武士的意思。

二是指男子,特指未婚的男子。跟“女”相对。

三是统治阶级的下层。古代把人分为五个等级,即天子、诸侯、大夫、士、庶人。战国时期,“士”又指勇士、壮士。另外,《鸿门宴》中“壮士”的“士”其实也有这个“统治阶级的下层”之意,因为在古代特别是战争时,被抓去当士兵的一般是普通百姓,他们的地位往往都是受统治阶级统治的下层。

四是文人、读书人。这是知识分子阶层,和武士的“士”不同。儒家常常把“士”看作道德较高的人。如《论语》中“士不可以不弘毅”的“士”。

五是狱官、执法官。如《孟子》“管夷吾举于士”中的“士”。

《鸿门宴》中的类义词“士”的使用是不断变化的,需要师生共同归纳学习。只要教师提到“士”,学生就会联想到士兵、武士、战士、勇士,甚至军队、战争等,这样可以使学生学习知识的迁移能力不断得到提升。

三、“仆”有尊卑

《鸿门宴》中表达“仆”的句子有:“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其中“仆”是倒下的意思,作动词用。

但“仆”的词义有两种:一是奴隶的一个等级。《左传》“天有十日,人有十等……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卓,阜臣舆……僚臣仆,仆臣台”中的“仆”是奴隶的通称。在这里的“士”以上是各级奴隶主,“阜”以下为各级奴隶。“仆”在后世指被雇来服役的人。二是指驾车的人。比如《楚辞》“仆夫悲余马怀兮”的“仆”,后引申为驾车。

第2篇

鸿门宴,一场至关重要的宴会,这样的观念,其始作佣者,其实是史迁本人。他在这一段精彩的描述中,三次借范增之口,传达了项刘命运在此交叉并改变的观念。而其生花妙笔对项刘迥然对立却又鲜明之极的个性塑造也进一步强化了这一观念。后世文人学者出于对史迁本人怜项恶刘情感倾向的同情通感,几乎是无保留地认同了这一观念。然而,仔细推敲鸿门宴的故事,我想说的是,太史公的描述无论从人物的言行、故事的发展,还是就历史背景而言,几乎都可说是逻辑混乱、漏洞百出,而太史公经由这个故事所表达的观念自然就犹如站立在流沙之上,瞬间崩塌。

下面,我将作详细分析。

首先,从历史背景来看,在鸿门宴上,项羽根本就不可能杀刘邦,也没有必要杀刘邦。

当时项刘身份相当,都是铲除赢秦暴政的义军领袖,但他们名义上都是楚怀王的属下,且是两个方面军的总司令,地位相当,没有楚怀王的命令,项羽没有权力杀刘邦。而楚怀王不可能示意项羽杀刘邦,因为他需要他们的相互牵制以维护自己的地位。谁先入咸阳城即可作关中王,这也是战前项刘二人当着众将领和楚怀王的面约好了的,刘邦因约起意并无丝毫过错,可见,项羽没有正当正大的理由杀刘邦。战后项羽势大,如日中天,他有定鼎天下之志,这是时势使然,他想铲除一切潜在的威胁,也在情理之中;但问题在于,如果此时他杀刘邦,将会令天下诸侯心冷,很有可能会刺激到天下诸侯,使他们联合对抗自己。如果这样做,就没有鸿门宴后不久大会天下英雄,西楚霸王号令天下、分封诸侯这样的历史局面了,有的,只可能是天下英雄同仇敌忾共御项羽了。更何况,从当时项刘双方实力对比来看,刘邦对项羽真谈不上有多大的威胁,项羽会为了杀一个对自己没有多大威胁的人,而置自己于天下群雄的对立面吗?所以,鸿门宴上,项羽若杀刘邦,在政治上的弱智,是显而易见的,其命运相比不杀刘邦只会更为糟糕。项羽虽然冲动,但他也不是傻瓜,谁能相信一个破釜沉舟横扫秦军的人会是这样的傻瓜呢?

而且,从项刘双方的实力对比来看,项羽也没有必要在宴会上杀刘邦。以项羽的性格,即使要杀刘邦,绝对不可能选择在宴会上诉之以阴谋手段,他是不可能给人留下这样的把柄的,这有损于他一贯的英雄个性,他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在战场上征服杀戮刘邦,以当时项羽军队的实力和士气,这是一件再简单不过的事。那么,项羽在听到曹无伤关于刘邦“欲王关中”的报告后,何以要说“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呢?这是可以理解的,试想想,项羽带领灭秦的北路军,历尽艰辛,消灭了暴秦的主力部队;刘邦却不废一兵一卒,带领南路军轻轻松松进入咸阳城去摘桃子,真把那个破约定当成了一回事,是谁都会气愤。更何况项羽本来就性格冲动,他当时才二十二岁,一时之间无名火起,一点也不意外。当然,很快他就会冷静下来,他不是傻瓜,在政治上也不是大家想象的完全,他不会真的在这个时候用兵。如果真的第二天要用兵,战略部署、战术安排、人员分配,岂是那么简单的,而在这种战前气氛下,作为重要将领的项伯,又怎么可能溜出项羽的军营而跑到刘邦那里去?刘邦第二天就过来谢罪道歉岂非正是自投罗网吗?事实上,后来楚汉战争打了四年,项羽不说百战百胜,却也是胜多败少,即使最后垓下兵败,那也不是军事上的失败,而是败于张良刘邦的背信弃义、阴谋诡计,与鸿门宴没有丝毫关系。

其次,从人物言行来看,鸿门宴的失实也一目了然。

先说刘邦。刘邦是一个非常惜命的人,他会把自己所有的命运全都放在项伯这样一个毫无头脑的人手里吗?如果项羽真要杀刘邦,项伯几句话就能打消他的念头吗?就能让他把如此重要的军事行动立刻取消吗?刘邦凭什么敢于第二天就到项羽的军营中来,他若没有十成的把握全身而退,以他的性格,是绝对不会这么做的。但项伯不可能给他这十成把握,恐怕两成都给不了,然而,刘邦还是来了,这只能说,刘邦并不认为项羽会杀他。他应当是了解项羽的,他相信,以项羽的个性,纵然要杀他,也不会采用这种下作的手段,而只会选择战场上光明正大地征服与杀戮;他也相信,项羽在政治上不会是傻瓜,不会因为杀他而置自己于群雄的对立面;他也相信,项羽根本就看不上他的那一点力量,不会把他作为多大的威胁。刘邦到项羽这里来,不仅不是为保命而来,从后来历史的演变来看,刘邦参与鸿门宴,根本上就是来示敌以弱的,这样才能保住自己关中王的位置。

再说张良。以张良的老谋深算与谨慎小心,他也不可能把刘邦的命运全都押宝在项伯身上。以他对项羽和当时局势的通透理解,他应当也是认为刘邦此去不独无性命之危,反而可以示敌以弱,麻痹敌人,为后来的长时间积蓄力量发展壮大赢得时间和机会。

就情节而言,范增的言行则是最不可信的。范增作为谋士,自然要为主公的政治前途负责,提醒主公威胁所在,为主公分忧解难,是他的本份。所以,他能在众多部将在场的情况下,直接当着项羽的面说“吾属皆将为所虏”,辱骂项羽“竖子不足与谋”吗?倘若范增是这样一个倚老卖老、居功自傲、目无主上的人,他是怎么赢得项羽的信任,被后者目之以亚父的?此其一;其二,作为谋士,他不可能不知道无论从政治上还是从个人性格来看,项羽都不可能杀刘邦,倘若他连这一点认识都没有,他是凭什么成为项羽手下第一谋士的?其三,倘若他真的很有远见,认定了刘邦是项羽的最大威胁,而项羽又不会也不能杀刘邦,在此情况下,他作为谋士,要为主分忧,他只能自作主张,有一个全盘计划去干掉刘邦,主动承担起责任,让项羽置身事外,不让天下英雄心乱心冷。但在天下共知的鸿门宴这段故事中,范增虽有杀刘邦的远见与决心,却并无一个全盘计划,始则他把杀刘邦的希望寄托在项羽身上,一再示意提醒,这明显是无头脑的行为,倘若项羽真的听从了他,就真真是政治上的大败笔了,他不知道这是把项羽往火坑里推吗?继而在项羽不理会的情况下,让项庄去实施刺杀行动,可在因项伯掩护刺杀不成之后,他却没了下文,只知道在那里生项羽的闷气,直到最后当面辱骂项羽,范增真的如此谋而不忠,虎头蛇尾,推卸责任吗?范增的言行明显与那个辅佐项羽横扫秦军主力部队,帮助项羽成就西楚霸王不世基业的盖世谋臣不合!

真正的范增,如若真想杀刘邦,首先,他不可能把行动寄望于项羽,事实上,他始终要考虑的就是如何把这个行动与项羽撇开关系,这只需要最基本的政治头脑;其次,他也不能在宴会上实施行动计划,一则宴会上做这个事无法撇开项羽,二则他有更好的机会,比如在刘邦前来项羽军营或回去的路上伏击,而后还可借为刘邦寻找凶手大做文章,即使天下英雄不相信也只能内心存疑,不大可能有别的行动,毕竟没有证据!其实,最好的机会应当是在不久之后的诸侯会盟――那时,天下英雄聚于一地,范增若想杀刘邦,大可设计混乱局面,且趁乱局派刺客干掉刘邦,那时,有谁敢说此事与项羽相关呢?我想,事实恐怕是,范增与项羽的意见是基本一致的,他可能认为刘邦将来对项羽有威胁,但此非其时,政治上不允许;将来也有大把的机会;同时,他想必也认为刘邦根本就不是项羽的对手吧!

不合理的情节还有几处,比如刘邦借口上厕所,一直到回到自己的军营,这个时间差太长,至少也得两个小时,张良会在营帐外等两个小时才入帐应付项羽范增等人吗?如果范增真有心杀刘邦,怎么可能给刘邦这样从容逃脱的机会与时间?项羽又怎么可能两个小时放着客人不理会,一个人在那里独饮?而且,刘邦那么多人离开项羽的军营回去,又无人相送,项羽手下的人都是死人吗?再者,刘邦好不容易取得了项羽的信任,却如此不告而别,难道他不怕项羽生气吗?另外,张良最后在项羽询问刘邦情况的时候,是这样说的:“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独去,已至军矣。”张良是什么人?他有如此吗?既然项羽都已经把怪罪刘邦的原因如实告诉刘邦了,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线人,给自己也给了刘邦台阶,张良却还要说项羽有意督过刘邦,这不是有意招惹项羽吗?更何况,主人在宴会上苦等你两个小时,你却搞出这样无厘头的事情出来,还把责任推给主人,你就不怕主人发怒吗?要知道项羽发起怒来是可怕的,你逃到军营中就安全了吗?我可以消灭你的,距离就这么近,何况你还给了我打你的借口!――张良会如此说吗?他有这么愚蠢不堪吗?

所以,仔细分析太史公笔下的鸿门宴故事,虽波澜起伏,扣人心弦,其实根本经不起推敲。我以为,最接近历史真相的可能是,鸿门宴上始则有些许沉闷紧张,继而宾主尽欢,最后由项羽亲自把刘邦送出了军营。也就是说,历史的真相很可能是:鸿门宴,不过是一场微不足道、无足轻重、再正常不过的宴会。在这里,既无什么人物命运的转机,更无所谓历史的拐点,不过是中国历史上上演过无数次的兄弟之间,在互相残杀之前的虚与委蛇。

然而,太史公何以如此写鸿门宴呢?此问题涉及到两种史学追求。中国古代历史学一向是史班共举。史是司马迁,班是班固。不同的时代,这两种史学风格与追求也有着不同的命运,或则史沉班浮,或则班沉史浮。班固著《汉书》,追求历史细节的真实到了殚精竭虑的地步,他绝不采纳一个没有确定性证据的细节,他个人对司马迁的《史记》评价就不好,认为史迁著史过于浮华失真。也正是因此,《汉书》是一部风格极其朴实的书,历史细节几乎无可挑剔,也正是因此,读来极为沉闷。《汉书》的长处的确是司马迁的《史记》所缺乏的,司马迁相比于班固,其优势在于史识。他对历史的整体认识,对历史正义的高远追求,是班固所远远不及的。司马迁著史,史实多有经不起推敲之处,其倾向性太强,其激情太盛,但那里倾注着他对历史正义的诉求与超越时代的历史观念的渗透。比如他首创纪传体,表现了他对人在历史中的作用的认可;比如他为失败的英雄、贫贱的起义领袖作传,视他们如帝王如世家王侯,体现了他不以成败不以地位论是非的历史观,这些即使在今天也是值得珍视与尊重的。他之所以写出这么一出鸿门宴,也是因为对失败英雄项羽的推崇,他需要一些情节来表达自己的遗憾与忧愤!从而呼唤其内心深处向往的历史观念的普及与历史正义的临在。

我想,过度文学化的《史记》,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传统主流的天命历史观,恢复了历史人物的尊严,但又在很大程度上陷入了性格悲剧的宿命论泥沼。比如《鸿门宴》中刘项二人性格的对比,几乎就给人一种认定:项必败而刘必胜。这也是后人认定鸿门宴是历史拐点的根本原因。实际上,我个人认为,史迁不过是在总结两人成败易位原因时,因其看重人的因素,即从他们性格因子中寻找原因,然后,他把自己认定的原因融入到了其历史叙述之中,因项刘两人面对面交锋的史实不多,鸿门宴这个桥段就成了重中之重,被史迁集中描写,精彩附会,却不小心误导了后人。其实,史迁的这种写法不独体现在项羽身上,几乎所有他衷情的历史人物,都是如此。而这种观念先行的写法,一则不可避免地导致了许多地方史实失真,二则使许多人物的性格多有矛盾而非一般人所认为的丰富(比如项羽),这大约是司马迁本人也没有想到的吧!

第3篇

关键词:对敌对友;不同态度;用人政策;成败原因

选自《史记・项羽本纪》的《鸿门宴》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中的重点课文,也是楚汉相争的重要篇章。在鸿门宴中,刘邦、项羽两大军事集团的许多重要人物都先后登场,尤其是刘邦、项羽本人都有精彩的表演。有人说,正是项羽在鸿门宴中没有杀掉刘邦,最终才失去了天下,决定了楚汉相争的结局。那么,果真如此吗?我们就从鸿门宴中刘邦、项羽二人对待敌人、对待部下、对待内应、对待内奸的不同态度入手来看看。

一、从对待敌人的态度来看

刘邦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虽然先入关中,但一听说项羽“大怒”,立即听取张良的正确建议,先是屈尊降贵、百般拉拢项伯,使其为自己开脱。既而采纳项伯的建议,亲自到鸿门向项羽谢罪,说什么“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这段说辞,至少有三层意思:一是“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表明我们是处于同一战壕的战友,是兄弟,不是敌人,拉近了双方的距离;二是“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言下之意是我自己也没有料到能先于对方进入关中,既暗示自己承认自己的力量不如项羽,满足了项羽自高自大、骄傲狂妄的心理,又表明了自己无意与项羽争雄,打消了项羽的戒备心理;三是“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既表明自己很无辜,同时又暗示项羽是受了小人的蒙蔽,才会对自己产生误会。这样说,既指出了项羽的错误做法,又使其不过于难堪,从而使项羽很轻易地就说出了“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的话,完全达到了说服项羽、保护自己的目的。而在宴会当中,看到范增示意、项庄舞剑,杀机四伏时,刘邦从容镇定,不动声色地以“如厕”为名,逃席而去。从这一系列的表演当中,我们可以看出刘邦面对强敌,善于审时度势、能屈能伸、深谋远虑的性格特点。再看项羽,当一听说“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时,立马大怒:“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恨不得立即杀掉对手,脾气暴躁、喜怒外露。可是一听项伯说:“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时,又“许诺”,喜怒无常、毫无主见。再一听刘邦那可为谢罪、实为狡辩的话,竟然说:“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为了撇清自己,毫不犹豫地就出卖了自己的内应,胸无城府,偏听轻信。在宴会中,范增多次示意,视而不见;樊哙闯帐,一番慷慨陈词,竟说得项羽“未有以应”,赐酒赐座;刘邦逃席而去,本已纵虎归山,不但毫无警觉,反而“受璧,置之坐上。”从这一系列的表现来看,项羽面对潜在的劲敌,不仅偏听轻信、喜怒无常,而且不以为然、轻易纵还。这一切,都表现了他脾气暴躁、骄狂自大、缺乏远见的性格特点。

二、从对待部下的态度来看

刘邦在得知项羽要来攻打时,一方面“大惊”,问张良“为之奈何?”一方面承认自己的力量与项羽相比“固不如也”,对敌我形势有着清醒的判断。当张良建议通过项伯向项羽解释时,立即听取了张良的正确主张,对项伯百般拉拢,使其为自己服务,并且听从项伯的建议,第二天亲自到鸿门向项羽谢罪。鸿门宴上,面对范增举、项庄舞剑,险象环生,刘邦从容镇定;当樊哙闯帐、慷慨陈词说得项羽哑口无言时,刘邦立即抓住这一难得的脱身机会,借口“如厕”逃出大帐,丢弃车骑,轻装逃回。从这一过程来看,刘邦对待部下知人善任、从谏如流,说明他能够清醒地判断形势,而且善于用人,总能采纳部下的正确建议和主张。再看项羽,在曹无伤向其告密后,范增也说刘邦“其志不在小”“急击勿失”;宴会当中,范增“数目项王”,多次“举所佩玉”示意,可是项羽“默然不应”,优柔寡断。当项庄舞剑,项伯“亦拔剑起舞”,“以身翼蔽沛公”时,宴会的气氛可以说是已剑拔弩张,到了一触即发的地步,可是作为宴会主导者的项羽,既不制止项庄,也不制止项伯,反应迟钝。当刘邦逃席而去,已经纵虎归山的情况下,项羽不仅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纵敌遗患,铸成大错,反而接受了张良代刘邦献上的礼物。这一过程说明,尽管范增对项羽忠心耿耿,可是项羽刚愎自用,根本不听部下的正确建议。

三、从对待内应的态度来看

刘邦在面对强敌一筹莫展之时,采纳张良的意见,对待来自项羽阵营的“项羽季父”――项伯,又是“兄事之”,又是“奉卮酒为寿”,又是“约为婚姻”,百般拉拢、极力争取,最终使项伯不仅许诺为其开脱,而且在鸿门宴上“以身翼蔽沛公”掩护他逃出生天。这说明刘邦善于争取、团结一切可能为己所用的力量为自己服务,去争取胜利。再看项羽,对主动为自己通风报信的曹无伤,不仅没有任何友好的表示,反而因为听了刘邦的一番狡辩就轻易地将其出卖给对方,最终使曹无伤落得个身首异处的下场。出卖盟友,毫无城府,试想,从此以后,谁还敢再为项羽做内应?

四、从对待内奸的态度来看

刘邦在得知是自己的左司马曹无伤为项羽通风报信后,一“至军”,即“立诛杀曹无伤”,治军严谨,有奸必除。再看项羽,在鸿门宴前,当自己的季父项伯为敌人开脱,并提出“不如因善遇之”的无理要求时,不仅毫无警觉,反而欣然“许诺”;在鸿门宴中,当项庄舞剑,准备杀刘邦,而项伯以身掩护刘邦,使“庄不得击”时,面对如此明显的通敌行为,竟然视而不见,毫无所动,说明他任人唯亲,治军无方。

第4篇

关键词:《王的盛宴》 历史“制造”

中图分类号:K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04-0000-01

《王的盛宴》讲述了刘邦从一个普通人到一个皇帝的历程。从噩梦开始,倒回历史的开头,追溯他一生中最惧怕的两个人――项羽与韩信。继而从刘邦、项羽、韩信三人之间的恩怨情仇推及刘邦从一名“街头老鼠”到夺取霸业的过程。最后同样以噩梦为转折,当刘邦看到萧何提来心头大患韩信的头颅后,他也闭上了眼睛。历史文艺片与历史真相有着距离,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影片改编历史不足为奇,但我们从《王的盛宴》中看到了历史如何被“制造”的过程。若将《王的盛宴》这部影片整体看做是一个完整的历史过程――刘邦夺取霸业前后。下面我们将从事件、经历和神话三个角度来分析这一历史。

(一)作为“事件”的王的盛宴

“作为事件的历史”是从历史学家的角度讲的。历史学家作为局外人,他们对历史的解读更加接近真实。“王的盛宴”改编自司《史记》,从不同个体的角度展现了历史:刘邦的软弱、项羽的气度、吕后所主导的权力集团的自私,这些都较真实。历史学家知道历史事件的结果而且对整个事件有着全方位的认识。他们的目标并非解释一个单纯的历史事件本身,而是要解释这个事件与其之前和之后的历史进程的联系。但是他们也有着自身的限制――他们的史料多来自当事者的回忆或讲述,片中涉及鸿门宴的历史就请了武阳候来讲述。但是当事者多会在客观事件的基础上,加入自身情感的因素,多少有些夸大或缩小,甚至有时会歪曲真实。正如萧何所说,请樊哙作为当事者的历史叙述中,就将多数的功劳记在了樊哙头上。

真实的过去包含着许多不同的经历,其中一部分是重要的、关键的、值得记住的,明确的,另有一部分是辅的、处于从属地位的。历史事件的参与者常花费大量事件和精力准备应付不可能发生的意外变数。这种经历对历史学家来讲,没有用处,所以基本不予记述。鸿门宴中项羽派韩信暗中保护刘邦的事实,因为刘邦没有被刺杀(没有发生意外变故)而让韩信的功劳难以被历史记载。历史学家只重视发生过的事情,而对于没有发生过事情的内幕,只有少数经历者或知情者了解。

(二)作为“经历”的王的盛宴

影片中项羽说:“跟随我共同秦朝的弟兄们,回到你们自己的国家去吧,用你们自己的文字,写下你们自己的历史。”这里“你们自己的历史”,就是当事者作为自身经历的历史。

无论历史学家的客观动机如何,他们都在试图客观展现历史,但是那些直接创造和经历的历史的人却不可能说同样的话,虽然当事者个人经历的叙述使得历史更加全面,但同时亲历者的经历又带有浓重的情感色彩,容易偏向主观。

“因为人们对历史的经历是以感觉为基础的,经历也包含着人们的情感,我们与真实的情感越接近,人们的情感生活――使他们愤怒、紧张或厌烦的事情,以及人们的忧虑、仇恨、希望和担心――的地位就越突出。”樊哙亲身经历了鸿门宴,在危难中挺身而出保护主公,加之性格豪爽鲁莽,所以在复述自己经历的鸿门宴时,他的情感因素占了绝大部分。我们可以推测出他的复述重点:他对主公的担忧、局势的危急、为主公抛头颅洒热血的决心和行动。最后刘邦顺利逃走,樊哙作为事件亲历者,在不了解其他信息的情况下,很可能认为是自己救了主公,复述时就偏向将功劳揽给自己。但作为历史学家,要根据知识层面的确当性来勾勒历史画卷,要理解和解释历史。鸿门宴事件若将功劳全部算到樊哙头上,那么这段历史就有很多的漏洞:“项羽帐外有三百持戟郎中,帐内二十八死士,樊哙一个人能冲的进去?樊哙张良护送主公进入项羽军帐中,就交出了全部武器,可樊哙冲进去时,手里却拿着一面盾牌。这盾牌是哪儿来的?项庄要杀陛下,张良帐外求援,他竟然可以带着樊哙安全通过三百持戟郎中,而不受任何阻拦,为什么?项伯挺身而出保护陛下,按道理鸿门宴上任何人不得佩剑,项伯的剑是哪儿来的?”随后萧何道出了是项羽派出韩信秘密地保护刘邦。

“参与者面临着文化、社会、和地理等多方面的局限性。如果把历史视作‘文本’,把亲历者视作‘读者’,那不同的读者就会以不同的方式阅读或者建构文本,赋予文本不同的价值观、信仰和神话。”樊哙作为直接参与者在复述经历时,只是从个人或与他一起有关的少数人的角度回顾,加之他自身性格条件的限制(鲁莽),他想象不到项羽会安排韩信来暗中保护刘邦。这是参与者的限制。他们对自身经历的复述勾勒出来的历史是非常不全面的。

(三)作为“神话”的王的盛宴

神话制造者不是对历史完全的捏造,而是通过对有利于其目的的历史资料的夸大以及有悖于其目的的历史资料的歪曲、简化甚至省略来制造的历史的。

在影片中,刘邦经常对吕后说一句话:“媳妇儿,你说我是龙的儿子,这事儿差点害死我。”在项羽军帐中,范增对刘邦说,有人说你是龙的儿子,可以呼风唤雨,话音刚落,天降大雨。刘忙说这雨马上就停。果然,乌云瞬间散尽,天气变晴。鸿门宴中刘邦逃走,范增仰天长叹:“你们以后都是他的阶下囚!”这些细节是神话式历史的描写,多受特定历史时期信仰的影响。古代人们尊皇帝为天子,只有龙子才是名正言顺的王位继承人。这些神话式叙述一方面为之后刘邦称帝做铺垫,另一方面,也为刘邦继位正名。为刘邦登基的寻找的合理性解释的,还有刘邦曾在秦王宫中喊出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是神话制造者为当朝政治以及统治者自我修饰的服务。相反的,刘邦继位后,韩信被软禁在张良家中,当韩信说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句话时,张良大惊失色道,“时代变了,再不要说出类似的话。”

三、结语

第5篇

师:谁先来说说文章是如何描述两方对垒的?

生1:感觉司马迁是采用人物对照的方法来描写人物,写作上当然就是对比手法。比如对垒的双方都呈一一对应关系。主帅方面自然是项羽对刘邦,谋土方面是范增对张良,武将方面是项庄对樊哙;内奸方面是曹无伤对项伯。

师:说得好,下面我们就从这几个人物出发,穿过历史的烟云和沧桑,去感受鸿门宴的刀光剑影,以及那些硝烟散尽之后的英雄人物。好,我们先来解析张良和范增,作为后来楚汉战争中叱咤风云的两个人物,有人说,鸿门宴的斗争,其实就是这两个人之间的斗争,同学们,你们怎么看?

生2:我先来说说张良,刘邦称帝之后,在南宫置酒大宴宾客,席间评价张良说:“运筹策帏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可见张良的善于谋断。

师:能否结合课文的细节来谈,找到张良善于谋断的依据。

生3:比如,大敌当前,张良举重若轻,既不仓皇出逃,又不积极备战,可见他早已成竹在胸。这种成竹在胸是鉴于他对项伯和项王的了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他所有的对策就是请求沛公“往见项伯,言沛公不敢背德也。”沛公只有韬光养晦,称臣谢罪,才是唯一的出路。因为张良知道这已经足够了。因为项伯重“义”,从他不惜透露军事机密已经一目了然,而项羽又对项伯言听计从,这也是很重要的一环。两者结合,沛公就可高枕无忧。

师:可以说,张良这个战略谋划是得当的,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还是出现了意外,谁来说说?

生3:首先,就是范增指示项庄舞剑,当时刀光剑影,形势万分危急。张良把情形告诉了樊哙,樊哙立马心领神会。在这种情况之下,的确需要樊哙这样的粗人来冲一冲,既可表明弱者的不屈,又可直接说出项王的不当。事实证明,张良这一举措,可谓出奇制胜。

师:张良的多谋善断,张良不愧是张良。下面我们来看看项羽阵营中的谋士,号称项羽亚父的范增又如何呢?

生4:我认为范增的悲剧中也有他的性格因素。范增高瞻远瞩不错,但他自视甚高,以为自己是项羽的亚父,就可以对项羽指手画脚,发号施令,全然不顾项羽的内心感受。而当时的项羽如日中天,“政由羽出,号为霸王”,岂能处处听命于范增呢?

师:不妨从文中寻找细节来证明。

生5:比如,开头范增在一番剖析之后,要求项羽“急击勿失”。中间又当着张良等人的面,“用所佩玉诀示之者三”,如此装神弄鬼,让霸王的一张老脸还往哪里搁?也难怪项羽不理他!结尾沛公逃跑后,范增又当着项羽的面,把玉斗放在地上,撞而破之。并且借骂项庄“竖子不足与之谋”,来辱骂项羽目光短浅,虽然,范增是一片忠心,但如此冒颜犯上,项羽如何容得了他?

师:就是说,范增的进谏的方式方法有问题,甚至于对待主帅的态度也不够尊重!反观张良在对刘邦的态度上,则注意了一个客卿谋士的身份,’只是做建议,不替刘邦做决断,只引见了项伯,“约为婚姻”“兄事之”都刘邦所为。甚至在最后,刘邦逃跑,“令张良留谢”把危险留给了自己时候。张良依然恭敬的“谨诺!”。同学们认为双方谋士在这场“鸿门盛宴”的表现如何呢?

生6:我觉得范增与张良同样具有超人的智谋和政治远见!也都有临场应变的能力!但一个意见得到主帅的认可,一个却屡谏屡败!在这场“鸿门宴”中无疑是张良占上风。

师:所以我们总结一下,在武将的对比中依然是刘邦一方的樊哙占绝对优势!下面我们在看看双方内奸的对比对项伯和曹无伤这两人,你们怎么看。可以说,这两个人物的出现,直接引起或决定了鸿门宴的走向,甚至改变了历史,所以说,小人物并不小。谁来说说。

生7:我觉得曹无伤是一个悲剧人物。作为沛公的左司马,曹无伤有地位,有荣华富贵,但他在预知楚汉相争的前夕,还是勇敢地把宝压在了项羽的身上。充当了通风报信的内奸。

师:有人说,项伯也是一个内奸,你们怎么看?

生8:我认为是这样,他先是到张良面前通风报信,然后又在宴会上冀蔽沛公,明显吃里扒外。

生9:我觉得项伯和曹无伤还是有很大的区别,曹无伤是真正的内奸,隐藏在敌人的内部,就像我们后来的地下党。(学生笑)而项伯却是光明正大的去告诉张良,又公然用身体掩护沛公,因此,不能说项伯是内奸,只能说他与项羽的意见不同。

师:有一定的道理,从军事斗争上来讲,项伯这样做,是和本集团的利益而不顾,但从历史的发展来说,谁又能说得清呢?但就内奸的角色扮演上项伯的作用远远大于曹无伤。也是向着刘邦一方倾斜!

(略去项羽与刘邦 项庄与樊哙的对比讨论)

师:历史上对项羽的评价,才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然而,十面埋伏,四面楚歌,乌江自刎,却永远烙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项羽是一个悲剧的英雄,这一点毫无异议,但我们究竟如何来评价他,老师也无法给你们答案,只能说,每个人都有自己心目中的项羽,还有个细节大家注意,项羽出生于公元前232年,刘邦出生于公元前256年。在鸿门宴时公元前206年项羽才26岁而刘邦都50岁了。项羽年轻气盛,刘邦老谋深算。俗话说“小家雀斗不过老家贼”。套用一句俗话,项羽鸿门宴的失误有其性格因素,把历史放回到人性的本位上,你怎么可以让一个26岁的青年人斗得过一个50岁的老人是不现实的。这也就是所说的都是“年轻惹的祸!”本节课就要结束了,但我们的探究却永远没有止境!谢谢同学们的精彩参与,同学们,再见!

教学反思:在新课程要求中,特别强调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结合的问题。本节课就是力求改变传统语文文言文教学中单纯以翻译为主,一味强调学生文言基础知识的积累,忽视了文本的阅读,文言文本质上也是文章的教学。通过学生的自主讨论和探究。从人本位还原历史,使历史人物生活化,使学生看到一个活生生的人!从而增加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热情。积极主动参加,在这一过程中品读历史,感悟人生!读出自己的《鸿门宴》

第6篇

道具:一张桌子,一把座椅,一排长凳。

人物:总经理发条辰

应聘者三人牡丹亭,鸿门宴和咸鱼松

总经理秘书小玲子

服务人员两名

小品剧本:

(开场白)总经理:回首2008年,我们经历了许多事情,南方雪灾,火车出轨(也包括男人),西,汶川地震,三鹿事件,接着又开始了金融危机,于是我们发出这样的一句感慨:生,容易;活,容易;生活,不容易。展望2009年,又是一年就业难,如今的大学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当越来越多的公司正在紧急裁员的时候,我们的公司却反其道而行,我们的公司——“比你好”广告策划创意 有限公司要将招聘进行到底。

此时门被打开,秘书进来说道:总经理,应聘的人来了。

总经理:带进来吧。

应聘者三人陆续进场,对着总经理齐声说道:总经理好。

总经理:你们好,请坐。你们就是传说中从一万个初试者中脱颖而出的三匹黑马。

三人洋洋得意:是的,总经理。

总经理:恩,不错哦,我们开始第一环节,自我介绍。牡丹亭,美国加州大学硕士研究生,现在用一句话来概括一下你此时此刻的感受吧!

牡丹亭:我是一个天才,可惜天妒英才,于是把我从海龟变成了海带。

总经理:真是悲哀啊,下一位,鸿门宴,哈尔滨大学本科生,你也说两句。

鸿门宴:大学生就像趴在玻璃上的苍蝇,虽然前途一片光明,但是却找不到出路。

总经理:现实就是这么残酷,最后,咸鱼松,家里蹲自考本科,怎么连初中都没有上完,你又是怎么想的?

咸鱼松:我上了十年的学,还是幼儿园比较好混,所以我选择自学成才。

总经理:很有自知之明,我现在基本知道了你们的大体情况。你们也知道我们公司的宗旨吧?

咸鱼松(抢答):不看文凭,只看人品。

总经理:说得好,不论你是蠢材,歪才,偏才,鬼才,还是怪才,就算你是猪,只要是一只充满想象力的猪,我们公司就愿意为你搭建猪圈,给你空间,发挥你猪一般的想象力。

三人齐声道:好。

总经理:现在开始第二关,小玲子,做好笔记。

秘书小玲子:是,总经理。

总经理:文学常识,请问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的下一句是什么?

三人齐举手:我知道,我知道……

总经理:一个一个回答,从海带开始。

牡丹亭: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鸿门宴:the same to her。

咸鱼松:同上。

总经理:三人各加……零分。

三人异口同声:什么?

总经理:我们公司招的的是广告创意策划人员,你们的回答太没有创意了,小玲子,你回答。

秘书小玲子:是,总经理。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抛媚眼。

总经理:你就知道抛媚眼,也应该学会适当的翻白眼,这样才会更有神秘感。好了,下一题,问世间情为何物,下一句?

牡丹亭:怪物。

鸿门宴:废物。

咸鱼松:一物降一物。

总经理:有进步,各加十分。下一关,逻辑思维能力测试。题目是这样的:

老总打电话给秘书:这几天我陪你去北京玩玩,你准备一下。

秘书打电话给老公:这几天我要和老公去北京开会。

老公打电话给情人:这几天我老婆不在家,陪我。

情人打电话给辅导学生:这几天老师有事,停课。

学生打电话给爷爷:这几天不上课,爷爷你陪我玩。

爷爷给秘书打电话:北京去不了了,孙子要我陪。

秘书给老公打电话:老总突然有事,不去北京开会了。

老公给情人打电话:老公不走了,下次再说。

情人给学生打电话:这几天照常上课。

学生给爷爷打电话:老师说这几天照常上课。

爷爷给秘书打电话:还是去北京吧,你准备准备。

请问结果如何?

秘书小玲子低声问道:总经理,董事长好像有个孙子,难道董事长和钱秘书……

总经理(打断):明天把头发剪了,真是头发长见识短,这都是公开的秘密了,你还处在疑惑的状态,真是悲哀啊。

应聘者三人正在冥思苦想之中。

总经理吆喝服务人员小朱给他倒杯茶。

小朱进场。

小朱:总经理,请喝茶。

总经理:小朱啊,这一个月还习惯吧,洗手间里自从有了你的身影,那里的地价都增值不少啊。

小朱:谢谢总经理的栽培,我很知足了。

总经理:好的,你回去把洗手间的地板再擦亮一点。

小朱退场。

总经理对着应聘三人说道:看着没,那人是哈佛的。

鸿门宴(惊喜):哈尔滨大学佛学院的?

总经理:不是的,是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硕士研究生。

牡丹亭:my god。

鸿门宴:我的天啊。

咸鱼松:我靠。

总经理:好了,回答问题,从咸鱼松开始。

咸鱼松:恭喜您,总经理,在不久的将来,您即将成为新任董事长。因为老董事长经不住时间的磨难,很生气,后果很严重,最后心脏病突发,一命呜呼。

秘书小玲子:咸鱼松,你马屁拍在马腿上了,我们董事长是总经理的老爸。

总经理:算了,不智者不为过。

此时,门被打开,一公司职员进来。

公司职员:总经理,董事长找您。

总经理你难道看不到我这里正在举行一场非常隆重的招聘仪式吗?

公司职员:可是……

总经理:you shout up and go away。

公司职员:是。

公司职员退场。

总经理:这个话题有点敏感,没有继续讨论的价值,咱们就到此结束吧。现在开始第四关,判断是非能力。题目是:假如在公司里,一男职员和一女职员向你诉说一件事情,但结果却截然相反,你会相信谁的话?

牡丹亭:唯女子和小人难养也,古人都把女子和小人相提并论,我想我相信男职员的话。

鸿门宴:俗话说,宁愿相信世上有鬼,也不要相信男人这张破嘴,所以我相信女职员的话。

咸鱼松:吾爱我同事,但是吾更爱我自己,所以我谁也不相信。

总经理:不错不错,你们已经顺利通过四关了,现在真正考验你们实力的时候到了,最近我们公司和惠普有业务方面的联系,需要为惠普电脑量身制作一个广告,请你们帮忙想想有创意的广告词,牡丹亭,你的广告词中要体现名人效应。

牡丹亭:好的,知道盖茨用什么电脑吗,他偷偷用惠普好多年。

总经理:可以,就是有点虚构的成分,接下来,鸿门宴,你的广告词中要体现惠普的销量很好。

鸿门宴:世上本没有惠普,买的人多了,自然有了惠普。

总经理:很好,最后是咸鱼松,你要体现的主旨是惠普与中国的联系。

咸鱼松:学会普通话,走遍天下都不怕。

总经理:有联系吗?

咸鱼松:学“惠普”通话,既有中国的普通话,又有惠普,合二为一。

总经理:对,非常好,你们三个都非常优秀,我决定三人都录用。

秘书小玲子:总经理,可是我们公司啥都缺,就是不缺人,最多只能要一个。

总经理:真是皇上不急,急死太监,我们是不缺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人,我们缺的是人才。去,把小朱叫来。

小朱出场。

小朱:总经理,有何吩咐?

总经理:你已经有接班人了,从明天开始,你从卫生部调到策划部。这新来的三人就接替你的位置,你现在带他们到卫生部报道吧。

小朱:谢谢总经理。

应聘三人齐声问道:什么?

总经理:噢,你们已经呗卫生部录用了,这是我们公司的一贯条例,对于新人,要求他们从基层做起,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

牡丹亭(愤怒):我看我还是继续做海带吧。

话完,牡丹亭退场。

鸿门宴:即使没有出路,我也不想自寻死路。

话完,鸿门宴退场。

咸鱼松(气宇宣扬):我的目标很简单,农妇山泉有点田,我愿意留下来做清洁工。

总经理:很有抱负的理想,从明天开始上班。

咸鱼松:不过,总经理,我想后天请假,所以问问这边的请假流程。

总经理:我们的请假制度是,哪天早晨起来,如果你看到你的名字已经在《福布斯》财富排行榜上了,那么这一天你就可以请假不来上班。好了,小朱,带咸鱼松到卫生部报到吧。

小朱:是,总经理。

随后小朱和咸鱼松两人退场。

电话响起。

总经理接电话:喂,好的,是,我马上到。

总经理挂完电话,对着秘书说道:小玲子,准备一下,我们马上到董事会开会。

第7篇

 文化价值观,通俗来说就是一群人认为正确的、有益和有价值的信条与观点。文化价值观随着不同的年展有着不同的价值取向,人所处的环境和经历不同,文化价值观也存在差异。文化价值观弥漫于文化中,具备不同的文化背景滋生不同的文化价值观,换句话说,文化价值观的发展是随着文化的变迁而发展的。

文化发展是不断地解构和建构的过程,文学艺术是促进文化发展变化的载体,在文学艺术中不断地对文化质疑、解构甚至颠覆,从而促进文化的更新与发展。康定斯基认为:任何艺术作品都是时代的产物。电影作为一种大众艺术,一种消费文化,更应贴近时代的潮流。作为文化产业的电影作品应该担当时下社会的主流价值观、核心价值观的建构责任和导向,其中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的建构和导向是其内涵。在当代的新语境下,电影艺术势必要在市场化、专业化、国际化和产业化等方面进行转化,并把大众需求的娱乐、消费与价值取向以及电影市场进行有效的接轨,从而唤起观众尘封已久的文化渴望,从而促进电影向健康可持续发展。

如何创作出更加切合当下人们的文化价值取向的电影作品,能更加人性化地去阐释历史文化,让历史之树生长出具有时代精神的文化奇葩,是电影人应该深度思考和探索的课题。

香港导演李仁港指导的《鸿门宴传奇》是一部令人眼前一亮的历史题材商业片,自2011年末上映以来,反响不俗,是近年难得受到观众肯定的商业片之一,其无论从叙事手法还是情节处理上都有着以往历史题材电影所没有的创新和大胆本文由收集整理尝试,尤其是对历史题材中的文化价值的重新定义耐人寻味,值得探究。

一、创新的叙事类型,拉近观众距离,足显亲和力 该影片通过倒叙的方法,依靠有趣的叙述形式和戏剧冲突来吸引观众眼球,拉近观众距离,避免了历史题材枯燥无味的弊端,吸引了不同层次的观众,足显亲民的文化理念。例如:影片开始处,太傅带着学生祭拜汉高祖,却搞错了方位,张良出场,纠正了朝向,从而引出故事,让观众充满好奇。在叙事上还进行了糅合,让复杂冗长的历史故事与商业故事叙事有机结合,通过悬疑把平铺直叙的情节营造出紧张氛围,环环紧扣,引人入胜,例如:在片中刘邦率众赴鸿门宴情节,之前张良派人前去刺杀范增,范增已然知晓有刺客,其结果如何,片中埋下伏笔;张良与范增对弈前,樊哙与项羽手下比试,不曾想导演在此处增添了樊哙咬下手指的博人眼球之桥段,既营造了跌宕起伏的情节,又增加了戏剧性,刺激观众感官,紧紧抓住了观众的心,这种环环紧扣的叙事方式,烘托出鸿门宴上刀光剑影的紧张气氛。在人物塑造的情节交代上则处理细腻和叙事多样,实现了历史故事剧情戏剧化和看点的最大化。

二、巧妙嵌入当下文化价值观于历史故事中 在该片中难能可贵的是克服了近年来商业大片的通病,即为迎合普通大众的感官需求,过度注重形式的华丽,缺乏电影文化内核和人文精神的考量。例如:《鸿门宴传奇》中自始至终都试图通过对白表达当下的新观点和看法。例如:开篇刘邦驾崩12年后,太傅带领学生参观鸿门殿,祭拜汉高祖,以错误地确定汉高祖的牌位方向为引子,引出历史事件经历时代的变迁,已物是人非,当张良出现讲出楚汉相争故事后,用太傅的一席话:“网网天数,早有安排”“我们还需有什么执著”来暗示现代人对历史的看法与观点,凡事皆有定数,过度执著则会偏执的中庸思想,这种思想体现了当下和平年代,大众的普遍精神诉求和观点,即求同存异,共发展的和合观念。同时此处的暗示也是对该片为何要这样演绎历史典故的一个注释。又如:在篇尾结束之时,张良的对白“我要再去寻一高手,好好下一盘棋,看能否都赢”,这种寻求双赢的观点,与传统意义上的“一山不能容二虎”是相悖的,而与现代的可持续发展世界观契合,在当今纷繁复杂的全球化进程中,人口的暴涨,不可再生资源的枯竭,人类面临的是整个人类生存的危机,这样的状态促使人们站到更高的视野来思索社会的问题,历史上“冷兵器时代”的相互争斗不再是社会主要矛盾,而众多能源问题、环境问题则是牵一发而动全球的问题,因而迫使人们更渴望双赢的局面,来避免两败俱伤的历史悲剧不再重演。也许导演在设计这样的对白时没有这么深的考虑,但身处时代之中,潜意识地流露出这样的观点。

三、颠覆传统,寻求历史与时代的对接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曾说过,人不可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事物是不断地变化的,我们不能固定不变地去看待世界和思维,应该采用开放性和多元性来看待社会,在经历了冰冷的工业时代后,人类跨入后工业时代,艺术的严肃外衣被逐渐剥离,消遣主义与娱乐至上等思想融入大众的日常生活。早些年国内影片的政治思想教化较浓厚,尤其是反映主流思想的主流影片,承载着过多的民族主义色彩和政治训导,以致形成了模式化。过渡地渲染教化,让观众产生厌烦的情绪。历史题材的电影往往会作为主流思想宣传的载体,成为被政治化的主流电影类型,要不就作为过于执著还原历史、死抠细节的历史剧来演绎,这样的结果犹如钻牛角尖式的固执和一成不变,不但不能把优秀的历史精髓演绎出来,还弄得不合时宜,得不到观众的认同。例如:在前些年某位导演所拍摄的《大汉风系列》,其中涵盖了秦末至大汉初的历史故事,尽管此系列影片罗列不少历史典故,但故事叙事单一,片中人物塑造呆板流于形式,看演员如看标签,感觉不到人物鲜明个性特征和内心活动,在情节交代上显得过于平铺直叙,缺乏新意和美感,无法打动观众。《鸿门宴传奇》在如何处理楚汉历史故事上做了一些大胆突破,尽管在忠于历史层面上受到一些观众的质疑,但从整体故事情节上来说是可圈可点的。首先在电影名称的定位上加上“传奇”已然告之观众,制片方在对历史的态度上是尊重的,但同时也不拘泥于历史的桎梏,大胆创新,尤其是张良在回忆完鸿门宴故事后,说道“今日我还得为虞姬执著一件事”,然后捧起虞姬的灵位摆放到项羽的灵位旁,同时出现了项羽与虞姬在漫天飘花的场景中相会,有些观众甚是不解,感觉这样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桥段不应该出现在历史剧中,笔者则认为这恰恰是笔不错的亮色,轻柔地温暖观众的心,当体验了铁马金戈、刀光剑影的冷酷血腥场面后,一股对人间温情的渴望恰到好处地借张良之口传达给观众,既是对千古绝唱爱情的致敬,也是对当下民众内心真、善、美诉求的呼应。导演能在这样气势宏大的历史题材中增添此情节,不难看出其对影片情节拿捏得非常到位,张弛有度,节奏恰当,手法细腻。记得康德曾说过艺术的审美是无功利性的,美和艺术的最大特点是精神上的审美体验与利益无关。电影艺术不是历史的复印机,不能毫无取舍地照搬历史,借古喻今,为电影创作设置不确定性与多元性,折射现代的意识观念才是电影寻求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必然之选。

四、深入情节,人物大胆创新 人常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文学作品的人物是抽象不确定的,不同人拥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就会产生不同的形象定义,历来屏幕对汉高祖定位都为没有文化的街头小混混,所以在角色塑造上均为狂放不羁、江湖气很重的屏幕形象,或者是沉闷老气横秋的做派,鲜有导演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去重新定位该形象,挑战观众底线。这样的历史在《鸿门宴传奇》中得到改写,在该片中刘邦被塑造成一个城府极深,善于伪善,文质彬彬,但也晓风月的领头大哥形象,不曾想这样的挑战超乎预料的成功,得到不少观众的认可,尤其刘邦的“三笑”被誉为角色演绎得最出彩的地方,这种大相径庭的反响说明了一个事实,大众的审美价值取向随着时代变迁,已经发生了极大改变,人们对文化的包容度较以前更加宽泛,对文化的认识更有深度和见解。究其原因,为何在颠覆传统人物形象的情况下,还能得到观众认可,这跟人物定位契合现代认知理念和演员出色表演密不可分。例如,前边所提到的“三笑”,分别暗示了刘邦在楚汉相争中,不同阶段的心路历程,第一笑是项羽与刘邦结识之初,刘邦势力尚不能与项羽抗衡,所以当项羽问刘邦是否想当霸主,刘邦则一笑而过,不置可否。第二笑则是刘邦伪善获得张良信任,刘邦为得到一帅才而转身露出胜算之笑;第三笑则是登基称帝,看到玉玺的满怀心事之笑。这三次分别诠释了刘邦不同境遇的心理写照,深入刻画了刘邦的性格特征,让刘邦人物形象饱满生动,富有情感,更符合现代人思维认知程度,而不是浮于表象的刻画。再例如:在对刘邦如何能获取信任,博得众多英雄、能人的追随细节表现上,片中有这样的桥段,刘邦抢占咸阳,项羽兵临城下,眼看两军恶战即将挑起,在刘邦实力尚浅,不足与项羽抗衡之时,张良建议刘邦退出咸阳,向项羽以表忠心,直率的樊哙没有领会其中玄机,冲撞张良之时,刘邦大义凛然地扇了樊哙一耳光,尔后递上手绢,关切地看着樊哙,樊哙虽恼,却已被刘邦软硬兼施般拿捏得服服帖帖,就此作罢,不敢造次。刘邦这种一边抡大棒一边递胡萝卜的笼络人心的伎俩被淋漓尽致地展示出来,令观众信服,难怪观众对该形象的认同和褒杨。这也为今后的历史人物的屏幕形象定位提供了借鉴,历史人物创新是必要的,关键是如何去创新,如何寻找恰当的切入点值得电影人思考和探讨。

第8篇

关键词: 鸿门宴 结构 人物 语言

秦汉之交,战乱频仍,豪杰纷起,逐鹿中原。分别以项羽和刘邦为首的两大军事集团,在历史的舞台上,上演了一幕幕波澜壮阔的历史悲喜剧。司马迁“鸠集国史,采访家人”①,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为我们提供了一幅幅古代战争的历史画卷。(太)史公写史,以实为据,“辨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②史公为文,王侯将相,市井吏民,忠勇节义,权谋机诈,血雨腥风,谈笑宴饮,无不历历在目。史公如椽大笔,再现了历史的风云,千载而下,罕能出其右者。

一、戏剧化的情节结构

鸿门宴上,虽没有血与火的拼搏,却有着智和勇的较量。如果说这是一出精彩的戏剧,那么项刘双方的关键人物都将在这里粉墨登场。

1.矛盾冲突的设置,集中尖锐,多有波折。

作者一开始为我们交代了双方的军事形势:沛公军霸上(兵十万),项羽驻鸿门(兵四十万),实力悬殊。项羽自封为西楚霸王,正目空一切,觊觎天下;而刘邦却先入为主,“距关,毋内诸侯”,“欲王关中”之心昭然若揭。“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这是鸿门宴的由来,也是长达五年之久的楚汉战争的根本原由。

这出戏,由沛公左司马曹无伤向项羽告密揭开了序幕,分为三个阶段上演。

宴会前。曹无伤的告密,无疑为挑起战争的导火索,再加上范亚父火上浇油,西楚霸王为“击破沛公军”,再一次做好了破釜沉舟的准备。剑已拔,弩已张,其势一触即发。其时的项羽,实力强大,势如破竹,士气正盛,人气正旺,要灭刘邦,只需吹灰之力。然而项伯的告密,刘邦的赴宴,终使弦上之箭,引而未发。致使项羽匹夫,天时地利坐失良机。

宴会上。怀王曾与诸将约定“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③。即使刘邦称王,也是顺理成章的事,何罪之有?然而审时度势的刘邦主动“蚤自来谢项王”,无罪请罪,使王者自居的项羽被动地设宴相会,无辞加罪。因而一方虽如瓮中捉鳖,暗藏杀机;另一方却是虚与逶迤,逢凶化吉。刘邦开口“将军”,闭口“将军”,捧得项将军飘飘然忘乎所以;而自己却百般开脱,俯首称“臣”,以退为进,一步一步掌握主动。宴会上,范增再三示i,“数目项王”;然而项王似乎“为人不忍”,“默然不应”。一计不成,一计又生,范增必欲置沛公于死地,于是召来项庄,击杀沛公。奈何项伯吃里扒外,“常以身翼蔽沛公”,沛公虽置身龙潭虎穴,却只是有惊无险。至樊哙闯帐,把紧张的气氛再一次推向高潮。而项羽先是“按剑而跽”,而后再三赏赐,面对指责“未有以应”。他做给人看的,似乎是大人不计小人过,似乎是英雄爱英雄,似乎是满腹的仁义礼智。鸿门宴上,三起三落。刘邦君臣,大长了志气;西楚霸王,却是威风扫地。在这没有硝烟的战场上,项羽赔了酒菜,折了面子,姑息了敌人,被动了自己。可叹,项将军沽名钓誉,再失良机。

宴会后。沛公嘴一抹,三十六计走为上,逃脱不及的他还要倒打一靶:“闻大王有意督过之。”再由张良稳住项羽。项羽居然还心安理得地接受刘邦的礼物,失去了乘虚追击的最后机会,以致养虎为患,最终落得个乌江自刎。所以英明果断的说“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可笑,愚蠢的霸王轻视弱敌,终于三失良机。

这出戏,以曹无伤告密揭开序幕,又以曹无伤被杀落下了帷幕。

2.题材结构的安排,取舍精当,颇具匠心。

“鸿门宴”发生以前,项羽曾在新安城南“击l秦卒二十余万人”④,派当阳君等统兵猛击函谷关。数日后又“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同上)。这些事件的规模和场面,都比“鸿门宴”大得多。“鸿门宴”虽只是一场觥筹交错的宴会,“黯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争鸣”,但它既是刘项从盟友转化为敌手的开始,又是项羽从胜利走向败亡的转折,所以比千军万马的厮杀更惊心动魄、险象环生。作者选取这样一个事件挥毫泼墨,使人物形象在集中的矛盾冲突中得以闪光。情节有张有弛,跌宕起伏;结构独立完整,首尾圆合。全文紧紧围绕杀不杀刘邦为线索一步步展开,使刘项两大军事集团间错综复杂的矛盾斗争曲折回转,使项羽从胜利走向失败的结局向着必然发展。

在局部的剪裁上,作者更是倾注了不少心血,通过许多典型的细节刻画人物形象,可谓泼墨如雨;但也有不少地方用笔非常经济。鸿门宴上,范增多次焦急地用玉i示意,无奈之下又召令项庄刺杀沛公,都暗示着项羽朝令夕改,改变决策前未和其他人商量,从反面刻画了项羽寡谋而又专断、粗疏而又自尊的性格。同样,刘邦方面宴前的有关谋划,作者也未直接交代,但在关键时刻,樊哙闯帐,一见张良劈头便问“今日之事何如?”足见其息息相通。更耐人寻味的是指责项羽时,不仅言语得体,连谎话也和刘邦所讲的一模一样,显然是经过了彻夜周密的准备才能心心相印。这种通过侧面的烘托和反面的暗示的写法,不仅扩大了作品的容量,更有利于删去枝蔓,集中笔墨刻画人物形象。

二、浮雕式的人物群塑

司马迁笔下的人物,神态各异,形象鲜明,个性独特,栩栩如生,如浮雕一般,充满了立体感。之所以如此,一方面是由于这些人本身的不平凡,另一方面也归功于作者善于调动一切艺术手段描写刻画的缘故。

1.着意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

本着“不虚美,不隐恶”的“实录”态度,司马迁塑造人物形象,常常注意到他们的出身、经历和所处的环境,还历史以本来面目。项羽出身“世为楚将”的贵族家庭,他一方面骄横拔扈,草菅人命;一方面恪守礼教,贪图虚名。巨鹿之战等的一系列胜利,使他成了“诸侯上将军”,更加刚愎自用,不愿受制于人,更容不得别人和他对抗。刘邦的“距关”使他暴怒,而其花言巧语,又使他软化内疚,甚至说出曹无伤告密之事来为自己洗刷、开脱。他的高傲和虚荣蒙蔽了自己的眼睛;那些信义纲常,使他既不愿意在宴会上暗算敌手,又不可能处置私通敌方的项伯。他独特的个性在这里得到了最充分的展示。而“夺项王天下”的刘邦,虽出身贫贱,但“不事家人生产”④,为达目的,不顾信义,不择手段。在长期的反秦斗争中,力量虽小,但越来越“善权谋作诈术”(同上);本是“贪于财货,好美姬”的人,一入咸阳却“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这不是本性的改变,而是随着环境的改变施展的权谋。为解灭顶之灾,他拉拢项伯,迷惑项羽,能赖善骗,工于心计,假戏唱得逼真,野心掩得全无,其市井无赖的狡诈嘴脸,入木三分。同样,以“屠狗”起家的樊哙,既有着冲锋陷阵、斩关夺隘的匹夫之勇,又深受刘邦、张良等的熏陶,也颇有一点心计。他们鲜明独特的个性,在“鸿门宴”这个尖锐复杂的斗争环境中得以完美地塑造。

2.注重通过典型的细节刻画人物形象。

历史人物传记的取材,必须忠于历史,不能随心所欲。但是司马迁在史实的基础上,对一些细节进行了精心润色和加工创造。正如金圣叹所说:“吾见其有事之巨者,而予檠桑挥旨其有事之细者,而张皇焉;或见其有事之缺者,而附会焉;又见其有事之全者,而轶去焉。无非为文者,不为事计也。”⑥刘邦灾难当头,为了抓住项伯这根救命稻草,又是“兄事之”,又是敬酒祝寿,又是“约为婚姻”,主动攀附,并且极力表白自己:之所以“籍吏民,封府库”,明明是收揽民心,却谎称是“待将军”;之所以“遣将守关”,明明是“欲王关中”,却美化其野心为“备他盗之出入于非常”,“日夜望将军至”。骗得信誓旦旦,赖得干干净净。我们再看被蒙骗得晕头转向的项羽,不但“留沛公与饮”,还信口泄密。于是英雄排座次: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项氏叔侄早已和刘邦握手言和,空劳一个有名无实的“亚父”为项家的前途操心谋划。就是这样一些细节,活画出项羽的自高自大,目空一切;项伯的身在项羽旁,心系刘邦处;范增的使尽浑身解数,干急而无可奈何。再如刘邦脱身后,留张良代为送礼辞别,把赴宴一事做得有礼有节,再赢最后一着。此时的项羽居然“受璧,置之坐上”,或许在他看来,只要来拜年,管它是否黄鼠狼。“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则活画出范氏对主子不明、自己明珠暗投的不满和良机已失、大势已去的绝望,其气极败坏之状,呼之欲出,真是闲笔不闲,细笔不细。清人刘熙载说:“《史记》叙事,文外无穷,虽一溪一壑,皆与长江大河相若。”⑦此言得之。

3.注意通过人物的神态举止来刻画人物形象。

樊哙闯宴一节,是文中神来之笔。誓与刘邦共生死的樊哙“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带剑拥盾,全副武装,私闯军门,早已置生死于度外。一“侧”一“撞”极写其勇猛,“卫士仆地”反衬其势不可挡。“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瞠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状其怒之形,传其勇之神,描其威猛之举,绘其刚烈之性,惟妙惟肖,形神逼真。如果联系范增示意项羽动手的“数目项王”,我们就会发现作者让我们更直接地洞视其心灵之处也不少。宴前项羽得知刘邦已破咸阳便“大怒”,得知刘邦“欲王关中”时又是“大怒”,我们仿佛看到项羽那怒不可遏、暴跳如雷的神态和唯我独尊、唯我独强的心理。而入咸阳后有点忘乎所以的刘邦得知项羽将动刀兵,大难临头时的“大惊”,则映出其如梦初醒、手足无措的极度恐怖;面对张良的责怪,只是“默然”,又画出其悔之晚矣的无可奈何。可见,人物的一神一态,一举手一投足间均透露着内心的奥秘。

4.善于通过对比手法来突出人物的形象。

刘邦的随机应变、英明果决和项羽的寡谋轻信、沽名钓誉,以及他们在用人上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就是其他人物也是各有千秋。同样是重要谋士的范增和张良,可以说是这出戏的导演,势态的发展都在他们的预料和掌握之中。范增名为亚父,实则置身项氏叔侄之外,为其效力;张良一介谋臣,却与刘邦同呼吸共命运,为其效命。范增屡屡献计于项王,未必采纳;刘邦屡屡问计于张良,言听计从。面对鸿门宴上的失败,范增当着敌方重臣张良的面怒骂“竖子不足与谋”,可见其君臣关系明密实疏,以致于后来陈间(陈平本项羽手下一都尉,不被重用,后投刘邦,为重要谋臣),范亚父愤而出走。而张良面对刘邦要“尽王秦地”引来的灾难,只是略略抱怨其不听劝阻,见刘邦追悔莫及,便适可而止,共谋大计,足见其上下一心,有鱼水之欢。同样的两个武士,项庄做刺客,武艺平平,有辱使命;樊哙做卫士,却勇猛无敌,言语掷地有声,其言其行光彩照人。同样是内奸,项伯借项羽的荫庇,稳坐中军帐;而曹无伤却在刘邦那里人头落地。《鸿门宴》里,除了人物间横向的对比,还有自身纵向的对比。项羽初闻刘邦已破咸阳,便“大怒”;又闻其“欲王关中”,更是怒不可遏,可见其高傲自大,不能容人之性;及刘邦俯首称臣,伪善蒙骗之时,又前嫌顿释,随口泄密,足见其寡谋轻信胸无城府。其实刘邦入关前“贪于财货,好美姬”;入关后“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前后判若两人,足见“其志不在小”。再看范增,鸿门宴上,授意项庄刺杀刘邦,说“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其残狠、骄狂可见一斑,且分明将自己置于项氏集团(“若属”)之外;及至刘邦脱逃,良机已失,范增哀叹:“吾属尽为之虏矣!”其悲观、绝望、

徒唤奈何之状尽在眼前。

三、史诗般的语言风格

司马迁是我国古代伟大的语言大师,他如精于冶炼的巧匠,能将古代典籍、先秦史书各种风格不同的语言,以及当代流行的方言俗语、格言警句等熔于一炉,炼出独具时代特色和个人风格的语言来,雅与俗共赏,庄与谐并存;又如长于用兵的老将,自如调遣,巧施妙运,充分发挥出各种语言的神奇作用,生动而传神,辞约而义丰。

1.作者富于个性化的叙述语言,简练而传神

项伯告密,作者用“夜驰”、“私见”、“具告”等词句活脱脱描画出一个奸细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趁着夜色快马加鞭,偷偷摸摸地跑去告密,并且把所知道的事情急切地和盘托出的情状,极符合当时的情形及这个贰臣的个性。再看刘邦,为躲开范增的加害,从宴会上溜出来后“置车骑,……持剑盾步走,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好个金蝉脱壳,连车马随从都不要了,为保命慌不择路,惶惶如丧家之犬,其情其境,如一部历史纪录片的镜头,真实地再现了当时的处境和他的机警。而范增接受刘邦的一双玉斗后“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一扔一撞两个动作,简洁的语言活画出其浮躁、骄狂的个性和当时气极败坏、怒不可遏的心理。对于樊哙“瞠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的夸张描写,更是神来之笔,如一特写镜头,真实、生动而又艺术地活现了这一形象。

2.人物极具个性化的对白语言,独特而鲜明。

刘邦得知项羽发难,大惊曰“为之奈何”,面对张良的责怪又说“为之奈何”,四字一问,连连重复,便准确地传达出刘邦当时极度恐惶、极度焦躁又极度无奈的心理。及至鸿门相见,他卑躬屈膝,对项羽左一个“将军”,右一个“将军”,而自己却俯首称臣,把蓄谋已久的“先入关破秦”说成是往日不敢有的梦想“不意”;本是上门为自己开脱,却说“得复见将军于此”,似乎盼望已久且不胜荣幸;还把项羽的愤怒归咎于“有小人之言”的挑拨,装出一副受尽委屈的可怜相。这些极具个性化的语言,也只有惯赖善骗的刘邦能说得出。忠心耿耿的张良来救自己,他还忘不了盘问一句“君安与项伯有故?”而寡谋轻信的项羽就不会这样问项伯了。这些话,读之如闻其声如见其人,极具鲜明而独特的个性。

3.质朴和文采相与昭彰的“一家之言”,鲜活而警惊。

史公遣词造句,常常平淡之中见质朴,华美之中见文采,随意之中见匠心,且淡妆浓抹总相宜。鸿门宴上排座次,“张良西向侍”,―个“侍”字,既交代了张良的身份、地位,又暗示了其有随便出入的自由,有和樊哙串通一气的可能。写刘邦回营后“立诛杀曹无伤”,着一“立”字,既写出其果断、狠毒,又画出其杀之以解心头之恨灭心腹之患的快慰。灵活地运用一个词,就能使语言生色,境界全出。范增“数目项王”,一个“目”字,使我们仿佛看到范增不断地焦急地给项羽递眼色时的神态。项伯“翼蔽沛公”,则活画出一幅母鹰护雏图,项伯竭力庇护,沛公万无一失。有些话,成了家喻户晓的经典,如“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有些话成了警惊的格言,如“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人为刀俎,我为鱼肉”,至今还鲜活在人们的口头。“鸿门宴”本身已成了“对立的双方在斗争过程中设置的危机四伏的场面”的代称。这些生动优美的语言,雅而不奥,俗而不俚,正如孔夫子所谓“文质彬彬”,极富魅力。在我们了解历史的同时,也享受着诗意的熏陶,如饮醇酒,窖香浓郁,回味悠长。

四、史公笔意,风范千秋

司马迁评价历史人物,不以统治阶级的是非为是非,不以成败论英雄,他只看是否利民和是否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太史公之书不是帝王家谱,而是历史车轮的辙迹。这便是《史记》的精魂所在。这在《鸿门宴》里得到了集中的体现。往日神圣的“真龙天子”在这里卸下了头上耀眼的光环。

司马迁写史,忠于历史;但他又不是罗列历史,而是精心提炼,有所取舍。许多事情“非天下所以存亡,故不著”⑧。《鸿门宴》虽只是《项羽本纪》里的―个片断,但它与刘项斗争的全局密切关联,所以作者浓墨重彩地再现了这一历史事件。史公以文学浸润史学,以史学沟通文学,为我们创造了一个个生动鲜活的人物形象,展示了一幅幅广阔而丰富的社会生活的画卷,既还以历史的面目,又符合艺术的真实,更体现了其卓越的史识,“不虚美、不隐恶”,秉笔直书的“实录”精神,以及超凡的语言艺术技巧。宋代刘辰翁说:“(《鸿门宴》)历历如目睹,无毫发渗漉,非十分笔力,模写不出。”⑨此言不虚。

司马迁写人物,不仅忠于史实,重视事件本身戏剧性的矛盾冲突,而且寄寓着他的褒贬,倾注着他的感情。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司马迁)不拘史法,不囿于字句,发于情,肆于心而为文。”⑩今日读之,仍能感受到作者脉搏的跳动和感情的奔流。因而它既是真实的信史,又是精彩的戏剧,更是充满激情的悲壮的诗篇。无怪乎鲁迅先生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同上)。

史公笔意,风范千秋。

注释:

①刘知几.史通・六家篇.

②班固.汉书・司马迁传赞.

③④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

⑤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

⑥金圣叹.第五才子书・施耐庵水浒传.

⑦刘熙载.艺概.

⑧司马迁.史记・留侯世家.

⑨刘辰翁.班马异同・卷一.

⑩鲁迅.汉文学史纲要.

参考文献:

第9篇

一、项羽

切入点一 座次安排

关于座次,文本是这样表述的:“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笔者按照文本表述画了如下图表:

按古代礼仪,帝王与臣下相对时,帝王面南,臣下面北;宾主之间相对时,则为宾东向,主西向;长幼之间相对时,长者东向,幼者西向。宾主之间宴席的四面座位,以东向最尊,次为南向,再次为北向,西向为侍坐。鸿门宴上,从座次看项王地位最尊,亚父范增次之,沛公刘邦又次之,张良最卑,按照东向、南向、北向、西向之次序分配,北向之位虽次于南向之位,这也比较符合当时项羽心中范增与刘邦的身份、地位;张良身份最卑,故西向,文本明言“侍”已显示其地位。从座位安排上即可看出,项羽目中无人,自高自大,而力量的悬殊,刘邦的处境已令人忧心。再看项羽集团内部,谋士范增在项羽心中的地位,尚不及告密的项伯,君臣隔阂,事不可谋已初露端倪。

切入点二 典型语言

项羽的典型语言主要有以下几处,我们略作分析:

在听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说:“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之后立刻勃然大怒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一开口,就将其性格展现在了读者面前,一听这话我们就可以看出这个人胸中没有半点城府,在政治策略上特别幼稚,作为一方的最高军事统帅,完全只是逞匹夫之勇,骄傲自大、目中无人、刚愎自用,当自己的尊严被冒犯,他不能容忍别人对自己不恭不敬。

而当刘邦前来谢罪时,一番恭维的话就让他迷失了,自大虚荣之心便得到了满足,因而怒气全消,还没等刘邦把替自己开脱的话说完,他马上将告密者曹无伤和盘托出了:“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从这一语言中我们都可以看出项羽这个人胸中并无多少谋略,与人打交道更不藏任何心机,哪怕是面对自己的敌人。

当参乘樊哙“带剑拥盾入军门”时,项庄、项伯的舞剑不得不停下来。开始项羽十分戒备,直到樊哙慷慨陈词:“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这番说辞将项羽忽悠得没了立场,没了原则,致使他完全不去思考张良离席和樊哙闯帐两件事的“必然性”,也不追究樊哙擅自闯帐的无礼,反而大加赞赏“壮士,赐之卮酒”、“赐之彘肩”、“壮士能复饮乎”、“坐”。这其中有练武之人的那种英雄相惜的心理,可更重要的体现出项羽没有一点防范意识和政治洞察力,一武夫形象活脱脱显现出来。

二、刘邦

切入点一 挂在嘴上的“口头禅”

刘邦的语言描写以其口头禅“为之奈何”最为突出。在《鸿门宴》中,刘邦共有三次问“为之奈何”,第一次是在得知项羽欲“击破沛公军”时,“大惊”而问:“为之奈何?”这一问确实是不知计从何出,而向张良讨教应对之策;第二次是在张良连连逼问:“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先是“默然”,然后发问:“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这一问是自知理亏而虚心求教,从而将自己犯下的错误让别人替他承担;第三次是在从项羽的酒席中“起如厕”“已出”,觉得自己不辞而别的不妥而发问:“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但其实已经拿定主意要逃走,这一问只是为了从别人口中找到替自己开脱的话语,当樊哙劝他“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时,他二话没说,“于是遂去”。刘邦的三次发问尽管心态不同,但他遇事就问“该怎么办”充分体现出了其性格中善于笼络人才、善于听取别人意见的一面,而且这样一问能让自己的属下心甘情愿的为自己奋斗,抛头颅,洒热血的卖命而毫无怨言。这看似毫无主心骨的一问,表面上让人觉得此人什么都不知道,而其实是大智若愚,大巧似拙,这正是刘邦的大智慧,这使得他无论遇到什么问题都能迎刃而解。

切入点二 因人因时而异的称谓

刘邦对张良、项伯、项羽等人的称谓,也因人因时不同而有所不同,是刘邦语言描写的另一个亮点。张良是刘邦的臣子,在文章中刘邦对张良先后有五次称谓,前三次称他为“君”,后两次称他为“公”。在古代,“君”是对对方的敬称,常常用于平辈之间。而刘邦是君,张良是臣,很显然刘邦称张良为“君”是不合常理的。可是,我们来看一下刘邦称张良为”君”是在他知道了项羽要“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眼看自己多年的苦心经营就要灰飞烟灭,无奈之际只能求助于张良,所以极尽屈身拉拢之能事。“公”也是对对方的敬称,用于对长者的称呼。而刘邦称张良为“公”显然更不合适。刘邦是在经历了鸿门宴上一次次的惊险之后,以“如厕”为由逃离,但又不能亲自“辞谢”。于是说:“公为我献之”“度我至军中,公乃入”。而这时尊称张良为“公”是为了换取张良为自己拼命的筹码。刘邦为了求得计谋,为了活命尊称张良为“君”、“公”,可谓能屈能伸,圆滑狡诈。

而对于项羽阵营同为臣子的项伯,刘邦则很是尊重地称他的字“伯”,古人称呼对方时一般出于尊重都是称其字不直呼其名。为解除自己危机还请进项伯“约为婚姻”还尊敬地称“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极其尊崇又亲切之极。刘邦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放下自己君主的身份,降低身价,可谓用心良苦,心机之深可见一斑。

而对于自己的对手项羽,刘邦又该如何称呼呢?两人同为反秦大将,地位本无多大差异,战前楚怀王也与诸将约定“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而刘邦也是先入关的,即便“王关中”也无可指责。但当时的情形却是项羽的兵力是刘邦的四倍,即使想称王也“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只能忍气吞声,到了鸿门一开口便请罪,口口声声尊称项羽为“将军”,虽然不是君臣之礼,但是那种毕恭毕敬的态度却是淋漓尽致地表现出刘邦为自己的野心不惜向对手甜言蜜语、卑躬屈膝的性格。

第10篇

不过,这不妨碍《王的盛宴》超越同题材的其他影片,成为其中最特立独行、卓尔不群的一部。陆川所要表达的尽在其中。所谓观者有心,多重寓意的解读,或许也是观影乐趣之一。在这方面,《王的盛宴》倒是和《杀生》颇有异曲同工之妙。问题是,《杀生》纯属虚构,《王的盛宴》却力求还原历史。

这原本就是一个伪命题。常识是,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历史。也因此,在《王的盛宴》中,陆川意图此前我们早已熟识的“历史”,基于对“胜利者书写历史”本身的怀疑,在史书的碎片中,重构了一段秦汉史。

影片分成三个篇章,分别对应三个人物:刘邦、项羽和韩信。从叙事结构上营造出类似“罗生门”式的逻辑旋涡——同一件事,在不同的篇章中,因为叙述者角度的不同,而显现出不同的侧面。这种逻辑旋涡一方面会令人困惑,产生“到底发生了什么”的疑问,另一方面随着剧情的层层展开,到某个节点,不时会有豁然开朗之感。就像中学时解方程式,解的过程费脑伤神,一旦成功倒是立刻便会收获满足。

在《王的盛宴》中,刘邦不再有汉高祖的威名,而成了一个满口谎言、背信弃义的人。项羽问他,你进秦王宫了吗?他咽下口水,瞪大眼睛说“没有”。然而事实却是,他不但进了宫,还见识了秦如何书写历史。于是,刘邦在进宫之后再出来,便成了一个高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刘邦。

而项羽则被塑造成了一个骄傲的将军。少年得志,意气风发,是一个彻底的理想主义者。崇尚阳谋,自视清高,聪明武断。项羽的悲哀,全在于他的骄傲。项羽出身高贵,不知民间疾苦。一生顺畅,所向披靡,是个简单天真之人。遭遇刘邦的世俗奸滑,他怎能不败?至于那场著名的“鸿门宴”,在影片中的作用仅限于彰显项羽的光明磊落与刘邦的猥琐懦弱。这场群戏拍得张弛有度,跌宕起伏,成为全片最华彩的片段之一。

但是在项羽和刘邦之外,影片最浓墨重彩的人物,其实是韩信。看得出来,陆川在韩信身上给予了太多诉求。在他的语境中,韩信才是真正的英雄,一个被历史刻意忽略了的至关重要的人物,一个彻头彻尾的理想主义者。不再是叛徒,不再有篡位夺权之野心,有的只是向往自由平等的赤子之心。

三个人物,三种命运,成王败寇,历史惯性。但是陆川给出了不同的答案,或者说,他试图展现被蒙蔽了几千年的历史的另一面。几千年前的历史拐点,有些段落,何其眼熟?皆因日光之下,并无新事;古往今来,循环往复罢了。

说到演员,不知是有心还是无意,吴彦祖所演的项羽和张震饰演的韩信在某些角度真的非常相似,好像两人共生一般。后来又想明白了,或许这也是导演的特别用意——项羽和韩信都属于同一类人,他们内心纯净,愿意相信。可惜,他们的命运都是一场悲剧。

刘烨很用心,可惜越老年越有用力过度之嫌。相比之下,演萧何的沙溢是越老年越出彩。到最后,几乎让人忘了他是沙溢,只记得他是割下韩信头颅向刘邦讨饶的萧何。许多人都是惊鸿一瞥,比如陶泽如、聂远、李琦等等,戏很少,却足够让人记住。值得一说的还有个演员吕聿来。在《王的盛宴》中演秦王子婴,无论扮相还是表演,都有惊艳之感。

第11篇

关键词:语文教学;问题设置;注意事项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4-093-2

【案例回放】

《鸿门宴》教学实录片段:

师:刘邦在准备逃离杀机四起的鸿门宴前,和张良的那段对话很有意思,其中有一两个词语特别值得咀嚼。请看:

(投影)乃令张良留谢。良问曰:“大王来何操?”曰:“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会其怒,不敢献。公为我献之。”张良曰:“谨诺。”

师:注意到了吗?张良问“何操”,刘邦答“我持”,请大家思考一下:“操”和“持”究竟有什么区别?可以查查词典,看看各自的本义是什么。

……

师:解释得很好。请看下面这句话:“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樊哙等人是“持剑盾步走”,可不可以说成“操剑盾步走”?

生:不可以。

师:为什么?

生:樊哙等人不只是拿着武器,而是双手紧握着甚至举着,为防备不测,保护刘邦,所以时刻准备搏斗。这个“持”字显出了他们当时高度戒备小心翼翼的样子。用“操”就显得太随意漫不经心,不符合当时樊哙等人的心态。

师:分析得非常有道理。你能不能把这句话翻译一下?生:刘邦丢下随从的车辆、人马,独自骑马离开这儿,同紧握剑盾徒步跑着的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一起顺着骊山脚下,取道芷阳,抄小路逃走。

师:翻译得很好。通过这两个词的辨析,我们可以看出司马迁用词的匠心,也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在理解文言词语时,既要掌握词的本义,也要体会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含义和作用。学到这里,我们不妨一起回顾一下前面的《廉颇蔺相如列传》课文中的一句话,“相如持璧却立”,这个句子中的“持”怎么理解?

生:紧紧抱着。

师:为什么?

生:不让秦人抢去啊。为维护国家尊严,准备玉石俱焚。

师:非常好。结合具体情景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不仅有助于对词语的正确理解,也有助于理解文章内容和把握人物形象。

【案例分析】

看过这个案例,我不由得想到了我写这篇文章所拟的标题,“一问三思,一曲三叠”。教者从“操”“持”两个很细微的行为动词入手,带动对词语含义的解释,对文言句子(文本)的解读,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对艺术魅力的品味。教学到这样一步已经是很出彩的了,但教者并不满足,而是进一步追问,迁移到了下一节文字中“持剑盾步走”的“持”,在学生精彩到位的分析后,教师总结了文言词语解读的方法,“要体会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含义和作用”。在此基础上教师又顺势抛出了以前学习的内容,对“相如持璧却立”中“持”的比较分析,让教师和学生的对话进入了高潮。王荣生教授几年前就大声疾呼要确定恰当的语文教学内容,提倡我们一线教师教学时要思考三个问题:第一,我们在这堂课想教什么?第二,我们在课堂里实际在教什么?第三,在这堂课里学生实际在学什么?要全面地探讨这三问题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他建议语文教师重点关注两个关联:“第一,想教什么与实际在教什么的关联。第二,教了什么与学生实际学了什么的关联。”这里既有教学目标定位的问题,也有教学内容确定的问题,还有教学操作程序或方法的选择问题。达成目标,需要确定合理的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学习需要围着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领学生的思考和探究。而一个一个问题绝不是孤立的,而是彼此关联的,也就是需要“一问三思”,就好比阳关三叠,境界随着不断的叠进而不断地深入和悠长。

【反思提升】

通过上述教学实录,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启示:“教学,从根本上说,是思考着的教学引导着学生思考,又让思考着的学生促动教师思考。而在这一过程中,问题是最好的营养剂。”(张楚廷)

课堂提问是教学活动中教师经常采用的方式。但是从课堂观察来看,低效无效的问题比比皆是:问题设置随意,提问目的不明;问题指向不清,重点不突出;局限于信息搜寻,缺乏思维广度和深度的训练;问题间没有梯度,缺少层次性和逻辑性;问题泛化,不顾文本和文体特征等等。

可以这么说,设置有效的问题,是引导学生开启思维,走进文本,去体验、感悟、想象、探究,达成教学任务,提高语文素养,实现语文课程目标的有效且重要手段。那么如何设置有效问题,真正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呢?

一、问题设置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认知心理学理论强调学习是一个知识建构的过程,而不仅仅是知识的记录或吸收,学习依赖于知识,学生必须运用已有知识来建构新知识。而学生的知识存在着“已知区”与“最近发展区”,课堂提问如果仅停靠在“已知区”,则激不起学生探究的欲望,而动辄落脚于“未知区”,则学生感到茫然,课堂则会死气沉沉,前者呼而后者不应。经验丰富的教师常常善于寻找二者的结合点。如,有位教师在教学《锦瑟》一诗时,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从《锦瑟》中,我们可以知道李商隐的诗歌具有怎样的艺术风格?且不说一个诗人的诗风不是一两首诗歌便能完全反映出来,也不说在唐代诗人中,李商隐是一个不为大多数人所熟悉的,单是李诗的晦涩、艰深,就令许多专家也对其内涵的理解产生分歧,在课堂上这样的问题能让学生说得清楚么?假如一定要让学生说清楚,可以断言,这一定是别人的结论,而绝非是学生自己感悟的结果。

二、问题设置要立足于文本语言

语言是语文学习的根本,学习、积累、运用语言是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把全部都聚焦于如何指导学生理解或运用语言文字上,这就是把功夫花在了该花的地方的语文课。”“要以培养高品位的语感为主,重视优秀言语作品的教学,特别是重视言语形式的教学,从言语形式通向语感。”(王尚文)语文教学的内核是透过语言的学习品味,提高学生语言感悟能力和语言审美能力。而感悟语言,就要通过一个个具体恰切的问题设置,还原言语情境,比较异词异同,也就是咬定语言不放,自始至终关注言语的内容形式及表达效果,凸现语文课堂的语文意识。上述《鸿门宴》课堂教学实录的片段,引导学生辨析“操”和“持”,从而理解刘邦在鸿门宴处处小心处处谨慎的性格。在这个实录中,“操”和“持”这两个不起眼,容易被学生忽略的词,经过教师的提问,学生细细咀嚼,体会到其深层含义:刘邦处处小心,张良、樊哙尽忠职守,蔺相如智勇双全,人物形象栩栩如生,领略到司马迁遣词造句的独具匠心。

三、问题设置有助于展开对话

接受美学理论指出:文本的意义充满了未定性,文本的意义只有在阅读过程中才能产生,它是作品和读者相互作用的产物而不是隐藏在作品中的微言大义。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作者与文本之间的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阅读中的对话和交流,应指向每一个学生的个体阅读。在多重对话中,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是基础,是对话的核心。由于学生的积累还不够丰厚,人生阅历还不够丰富,审美能力还处在初始阶段,他们的个体阅读会遇到障碍。这些障碍有些可以逾越,有些则很难逾越。另外,学生的对话能力是有差异的。这时教师的作用就显现出来,为学生与文本对话搭建平台,引领学生走进文本。

第12篇

青梅煮酒论英雄是《三国演义》里最为精彩的内容之一,曹操刘备二人此次双龙会,自然也足以在古代十大酒局中名列三甲。

刘备归附曹操后,每日在许昌的府邸里种菜,以为韬晦。用张飞这个粗人的话讲,就是“行小人事”。刘备乃当时豪杰,虽手下将不过关张,兵不过三千(当时大都已被遣返),但一向“信义著于四海”。《三国志》里说刘备“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意思是他与刘邦类似,天生就有领袖气概。刘备和刘邦一样,都不是屈居人下的将兵之才,而是领袖群伦的将将之才。曹操何等人物,遍识天下英雄,当然对刘备有很透彻的了解。他自然也知道,一旦羽翼丰满,刘备将是一位非常可怕的对手。

这场酒局,远不是那种你好我好大家都好的欢聚,分明是一场政治试探和政治表态的会面。一见面曹操就问刘备:“你在家做的好事!”刘备当时已经暗受衣带诏,当即吓得面如土色。接着曹操拉着刘备的手走到后院,说:“玄德学圃不易。”刘备才放下心来。曹操的耳目遍布朝野,刘备每天做些什么他当然清清楚楚。这两位,一个暗地里参加了反曹地下组织,另一个则派人每天监视对方行踪,都是权谋机变之辈。

二人以青梅下酒,酒正酣时,天边黑云压城,忽卷忽舒,有若龙隐龙现。曹操说:“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方今春深,龙乘时变化,犹人得志而纵横四海。龙之为物,可比世之英雄。玄德久历四方,必知当世英雄。”曹操实乃绝顶人物,这一番话,看似描述龙之变化,目的是说“人得志而纵横四海”。显然,这是他的一番自我剖白,借物咏志。当然他也下了一个套,试探在刘备眼里,什么人能纵横四海,比得上我曹操。刘备接连指出袁术、袁绍、刘表、孙策和刘璋等地方豪强,都被曹操一一否决。刘备这个回答应该给满分,因为当时是个人都会如此回答。这样曹操也就认为刘备见识一般,和常人无异。接着曹操给出了当世英雄的标准,他说,“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刘备继续装傻,问:“谁能当之?”曹操指了指刘备,后指了下自己,说:“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当时天雨将至,雷声大作。刘备装作受了惊吓的样子,筷子掉到了地上:“一震之威,乃至于此。”曹操笑着说:“丈夫亦畏雷乎?”刘备说:“圣人迅雷风烈必变,安得不畏?”将内心的惊惶,巧妙地掩饰过去了。

此次酒局堪称双龙聚会。从曹操的“说破英雄惊杀人”到刘备“随机应变信如神”,可谓步步玄机。曹操的睥睨群雄之态,雄霸天下之志表露无疑。而刘备随机应变,进退自如,也表现出了一世豪杰所应有的技巧和城府。这一场政治交心,双方都是赢家。

十大酒局之亚军:汉初鸿门宴

话说项羽不喜刘邦先占关中,又听说刘邦欲在关中称王后,更是大怒。谋士范增识见不凡,他对项羽说,刘邦早年在山东一带时,“贪于财货,好美姬”,活脱脱一暴发户的形象,不足为虑。而目前在关中,刘邦“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范增认为刘邦已有“天子气”,宜早下手把他除掉,否则后患无穷。

在张良和项庄的暗地斡旋下,项羽没有立即攻打刘邦,而是摆下了一桌酒席宴请刘邦。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鸿门宴。这是另一场双龙会,但参与者却比煮酒论英雄那场酒局要多,发生的年代也要早三百年。鸿门宴是项羽和刘邦之间的强强对话,一时风云际会,楚汉群雄龙骧虎跃,聚于新丰鸿门。

这鸿门宴简直是一部高潮迭起、扣人心弦的现代电影。太史公就是这部电影的编剧。他的《史记》在细节方面的描述十分精彩,从项羽和刘邦的出场、退场,到席间各种人物的对话、神情、动作,甚至座位的朝向,都交代得一清二楚。整个鸿门宴的过程,跌宕起伏,险象环生,刘邦屡屡处于危局,却次次能化险为夷。历史上对鸿门宴一向有三起三落之说。

第一起,是“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i以示之者三”,接连暗示项羽下令杀刘邦,气氛极为紧张。结果“项王默然不应”。二起是范增见原定计划无法执行,于是叫项庄舞剑助兴,伺机刺杀刘邦,空气再一次紧张起来。三起是樊哙撞倒守门卫士而入帐,“披帷西向立,_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这樊哙简直就是一巨灵神模样,樊哙闯帐要比戏里的春草闯堂可要生猛得多。樊哙后来说了番慷慨激昂的话,对项羽予以斥责,说得项羽“未有以应”。这时情节发展到高潮,气氛紧张到了极点。

有三起,必有三落。刘邦的绝处逢生,全在这三落之中。一落是项庄舞剑,本来意在沛公,不想项伯出面与之对舞,救了刘邦。二落是项羽对樊哙闯帐,不仅不怒,反而称为“壮士”,这个时候项羽还“英雄识英雄,猛将爱猛将”呢。项羽让樊哙喝酒、赐生彘肩,被他斥责一顿之后心里惭愧,还给樊哙赐了座。三落是刘邦以“如厕”为名而逃席远遁。

如果历史真是一场戏,如果大路是这场戏的导演,大路宁愿在这场酒局的结尾处安排虞姬和戚夫人二人表演双姝对舞,必然美不胜收。然而,成王败寇这种政治博弈向来凶险无比,再美的歌舞升平也不过是假象而已。

十大酒局之冠军::盛唐饮中八仙长安酒会

八仙长安酒会冠军酒局让政治走开,让杀伐走开,让一切不痛快消失,让所有快乐降临。这就是大路为什么评选盛唐饮中八仙长安酒会为第一名的原因。

当年读杜甫的诗,最喜欢的一首就是《饮中八仙歌》。为什么在杜甫那么多的诗里独独最喜欢这一首?原因只有两个字:热闹。这首诗十分热闹而有趣,把“饮中八仙”描绘的姿态各异,活灵活现。古人说“二士共谈,必说妙法”,这“饮中八仙”齐聚,会是怎样的一种盛况?我们只能从杜甫的诗里来揣摩体会了。这“饮中八仙”分别是诗人贺知章、汝阳王李Q、左相李适之、美少年崔宗之、素食主义者苏晋、诗仙李白、书法家张旭、辩论高手焦遂八人。

虽然历史上没有这“饮中八仙”齐聚一堂的明确记载,但盛唐时各种酒会盛行一时,参与者甚众。这“饮中八仙”,都是当时的名人,或同朝为官,或诗文相交,或意气相投,我们知道,名人一向喜欢扎堆,他们八个聚在一次酒局的可能性就非常大。所以,大路坚信他们必聚在一起饮过酒,而且还不止一次,当然参与者可能还有些其他人。这种聚会,可能在白天,也可能在夜晚;可能在秋雨绵绵中举杯把盏,也可能在春雷阵阵里开怀痛饮。总之,如果你不能证明他们没在一起过,那你就要相信大路的说法,曾经有过这么一次潇洒快活的神仙酒局,杜甫用诗把这种场面记录下来并传于后世。

这一日,酒神酒仙,高朋满座;你来我往,举杯豪饮;觥筹交错,满座尽欢;酒色齐聚,且饮且赏;坐而论道,醉而忘忧;以文会友,以诗下酒;惟酒是务,焉知其余;豁然而醒,兀然再醉;醉里挑灯,灯下寻酒;酒中乾坤,杯中日月;酒清为圣,酒浊为贤;酒乱汝性,酒壮我胆;酒林高手,饮坛新秀;感情深厚,一口便蒙;感情不深,舌尖一舔;海吃海喝,牛饮驴饮;酒逢知己,千杯恨少;三巡已过,还有六圈;六圈结束,再来十坛…… (以下省去三千六百字酒况描述)

这么喝下去就是神仙也会醉倒啊,于是乎,于是乎,就有了:

一仙贺知章: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二仙汝阳王: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曲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

三仙李适之:左相日兴费万钱,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避贤。

四仙崔宗之: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

五仙苏晋:苏晋长斋绣佛前,醉中往往爱逃禅。

六仙李白: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七仙张旭: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

八仙焦遂: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谈阔论惊四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