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林区建设论文

林区建设论文

时间:2022-04-27 23:01:16

林区建设论文

林区建设论文范文1

关键词:森林生态文化;可持续发展;甘肃天水;秦州区

森林生态文化博大精深,内涵包罗万象,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内容,也是林业三大体系建设和构建小康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1]。加强森林生态文化建设,对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拓展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弘扬生态文明,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近年来,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在大力发展林业产业建设的同时,积极发展森林生态文化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困惑,现就秦州区城市森林文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探讨如下。

1全区森林生态文化建设现状

秦州区地处甘肃省东南,扼陕、甘、川交通要冲,地跨长江、黄河2大流域,是天水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素有“陇上江南”之称,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和气候特点,在植物文化、园林文化、森林旅游文化、花卉文化、城市森林文化等方面颇具特色。

多年来,秦州区高度重视生态建设,把林果业定为全区的主导产业,作为破解“三农”问题的突破口,紧抓西部大开发这一历史机遇,积极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三北4期、长防2期、两山绿化、生态公益林、中德财政合作造林等一批重点林业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全区森林面积、活立木蓄积和森林覆盖率逐年增加,迄今林地面积10.06万hm2,活立木蓄积31.7万m3,森林覆盖率34.3%。有木本植物87科224属804种,繁衍栖息着30多种野生动物。城区森林面积0.71万hm2,人均绿地246.67 m2,省级森林公园2个,市级园林公园11个,珍稀植物园1处,农家乐30个,年旅游人数35万人次;庙宇景点以市区伏羲庙、南郭寺、玉泉观、李广墓为核心,周围向城郊四周延展;古树是秦州悠久历史文化的见证,是“活的化石”,现有文物古树17种,共277株。目前全区森林公园、农家乐、花卉观光等产业蓬勃健康发展,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充分体现出“三生态”发展理念,繁荣了先进文化,增强市民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意识,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夯实基础。

2城市森林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森林物质文化领域方面。森林文化所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渗透于各种专门文化形式之中,作为一门独立的文化现象来研究在秦州区还是首次,由于没有专门研究组织机构,森林文化产业探索开发还处于起步状况,亟待纳入政府城市发展规划之中。另外,全区森林资源结构不够合理,还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生态需求和产品需求。

(2)森林精神产品领域方面。秦州区虽然有着丰富的森林文化遗产,但在森林艺术方面创新还很少,森林文化理论很少有人去研究和开发,可以说还是空白。一是许多地方传统森林文化(包括生物遗产)濒临灭绝,没有人去抢救、保护和挖掘;二是森林文化中的纯精神产品少之又少,尤其是森林文学、森林音乐、森林绘画等几乎是空白,没有自己的风格;三是森林文化宣传教育还是空白,现实生活中,很少有人知道森林文化,就是大家享受到了森林文化,也不知道这是森林文化的成果。

(3)森林组织与制度方面。当前,从林业行政能力角度看,一是林业在社会中地位不高,生态文化还只是一个摆设的花瓶;二是林业行政机构职能定位不科学,一些林业行政机构职能界面过宽,责任泛化,模糊了责任主体,导致推诿扯皮、效率低下和不作为、乱作为;三是行政成本意识淡薄。一些领导以破坏环境资源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为代价,热衷于搞各种“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四是林业从业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缺乏足够的履行政府职能的能力。

3推进森林文化产业建设的对策和措施

(1)广泛宣传,唱响主旋律,营造全社会重视的浓厚氛围。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活动,使森林生态文化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特别是林业部门要结合生态工程建设,深入林区乡镇举办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潜移默化地让广大村民领悟森林生态文化的意义,感受森林与人类息息相关的内在联系。同时,也要结合辖区旅游景点,八方联手,按四季精选休闲观光线路,引导城市居民饱览眼前自然风光,知晓森林生态文化的内涵。在全区范围内每年举行1次大型的征文活动,内容涵盖整个森林生态文化,从思想认识上唤醒人们崇尚自然、爱护家园的意识,树立牢固的生态道德[2]。

(2)高度重视,明晰思路,加大投入,建立森林生态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政府要把森林生态文化建设纳入城市发展计划之中,确立适合秦州区的开发指导思想和分年度发展计划,制定硬指标作为政绩考核内容,并成立专门机构组织、监督、实施。要把森林生态文化建设经费纳入财政预算,设立专项资金,确保工作的正常开展。并要结合全民义务植树,统筹造林绿化费,设立专项进入财政预算,从根本上解决资金匮乏问题。同时,要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拓宽融资渠道,吸收社会闲散资金,广招社会贤达人士,投资兴办生态文化产业,繁荣生态文化市场[3]。

(3)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创立示范点,总结经验,全面推广。要以推进森林生态文化建设为重点,以一庙(伏羲庙)、一寺(南郭寺)、一观(玉泉观)、一墓(李广墓)为核心,不断规范整顿现有的庙宇景点、农家乐、森林公园,注入森林生态文化精髓,打造精品工程,以点带面,扩大影响。

(4)结合农村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拓展森林生态文化空间。秦州区林地资源相对丰富,发展“三生态”有雄厚的物质基础,按照“明晰所有权、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保障收益权”的指导思想,稳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现“山有其主、主有其权、权有其责、责有其利”,促进森林经营多元化发展,丰富森林生态文化内容,走出一条独具秦州特色的森林生态文化建设之路[4]。

4参考文献

[1] 房西文.依托森林公园加快森林生态文化建设[J].陕西林业,2008(4):14-15.

[2] 肖君.福建森林公园森林生态文化建设现状与对策[J].林业勘察设计,2009(1):49-51.

林区建设论文范文2

关键词:林业生态环境;园林绿化建设;人和自然

一、绪论

踏入新时代以来,经济与生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我国政府坚定不移要实现的目标之一,而为了确保我国人们的生活质量,更进一步改善林业生态环境,深入实行绿化发展是亟需进行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部分地区一定程度上在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发展了特色经济以及优势产业等,同时科技教育和卫生文化等社会项目明显得到发展。但是,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许多问题呈现出绿化成绩的缺乏。因此,新时代的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以及园林建设发展将会为我国经济生活带来巨大的影响,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以及园林建设发展备受关注。而本文将会围绕着林业生态环境的完善以及园林建设的发展这一主题,重点阐述青海地区近年来的生态环境建设,以提供理论性参考建议。本文将借鉴前人的研究,为以青海地区为主的生态园林设施建设提供建议,为日后的城市转型提供参考性思路,促进生态城市最终形态的形成,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并进一步发展可持续性的生态经济,具有一定的现实与实践意义。另外,本文将为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等文献研究作初步总结,为日后的理论研究以及实践提供理论基础,具有一定的学术意义。

二、文献综述

林业生态环境的改善与园林绿化的发展研究应从生态园林开始,并由生态园林的含义功能等进一步延展到生态园林在我国的发展研究以及建设进展研究。因此,本节将针对以上三个方面进行文献的阐述。关于生态园林的含义以及功能,王浩指出,生态园林是一个基于生态学原理而衍生出的园林绿地系统,即是基于科学的配置,美化的景观以及群落的源生循环调节功能而形成的林业生态环境。生态园林的功能是丰富多样的,例如“自觉”调节气候、改善空气、改善环境等功能,而学术界对生态园林功能的总结,主要是能够促进人们更完善的、更有质量的经济生活的实现[1]。关于我国对生态园林城市的发展研究,王浩提出,应该在科学明确的生态园林城市概念及理论研究基础上,有针对性的研究我国生态园林城市的规划与建设方案,形成基础理论模型将有利于林业生态环境的进一步完善以及园林绿化的进一步实现。侯碧清基于具体的生态园林城市的实施,深入研究并提出绿地的生态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战略规划,系统总结与归纳林业生态环境的理论与方案。骆天庆系统地介绍了当代生态规划设计的思想与经验以及发展的未来态势,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生态规划设计,形成生态规划设计的主要内容与做法,为构筑林业生态环境奠定系统理论基础。而翁奕城进一步指出园林与城市之间的相处模式,并强调这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解决难点[2]。基于以上系统的理论基础,更多学者强调,尊重自然规律,以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进行林业生态环境改善以及园林绿化改善,并提出了不少建议。如,牛然提出循环经济与生态建设的结合,指出当代高消耗的生态经济建设模式的致命缺点,尊重其自然规律,尊重其内在循环规律,应是当代生态经济建设的重点。除此之外[3],刘杰,经过比较分析我国的生态城市建设模式,指出其内在发展机制;韩云龙提出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的总体框架以及方法等等[4]。以上文献从林业生态的内在规律出发,主要指出林业生态环境的建设以及园林绿化建设与其自身的内在规律有着十分重要的联系。关于目前我国生态建设的进展,主要围绕以下几座城市的模式展开研究。一是天津市等为模型的生态建设模式,该模式注重城市内在特色,利用其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资源以及历史文化资源发展的基础进行生态建设,提高林地的占有率,扩大城市园林绿化,以“适地适树”原则为基础,在盐碱地上实现绿化建设,造就特色生态建设模式[5]。二是以宁波市等为模型的生态建设模式,该模式以系统论为基础,重点衡量区域治理与整体治理的协调性,以系统的观念为林业生态建设与园林绿化建设提供实现方案的理论基础,其目的是培育一个绿化系统模式———花园城市[6]。三是以深圳市等为模型的生态建设模式,该模式从新的角度进行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以整体的思维看待周边城市,与周边城市抱团绿化治理,进行组队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与园林建设,科学利用整体思维合理规划资源,以更大更有凝聚力的力量进行生态建设[7]。四是以苏州为模型的生态建设模型,其依托于自身浓厚的历史文化背景,以建设“小多匀精”模式为主要目的,是基于城市本身的基础内核,可以以较高的标准以及起点来规划生态环境建设[8]。基于以上文献研究,我们可以知道林业生态环境与园林绿化的建设,本质上是人们从新的角度寻求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法,而生态建设并不能设计一套统一的模式,因地制宜,才能更好地进行生态建设。与大部分城市相比,青海地区的城市生态环境比较恶劣,如何运用科学的配置方法进行生态规划设计,是当前许多学者都在致力研究的一个问题,解决西部林业生态建设以及园林绿化将是解决西部大开发重要难题的起点之一。

三、青海地区林业建设与园林绿化

1.青海地区林业建设与园林绿化的进展

一个国家林业的发展、林业的富裕是其社会繁荣的重要标志之一,非协调性经济发展所导致的生态环境的恶化促使林业建设与园林建设成为国家建设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林业建设与园林建设,是一项伟大的社会公益事业,是保护国家生态环境与整治国土环境的首要任务。因此,进行林业建设与园林建设毋须置疑。而作为荒漠化极其严重,自然环境极其恶劣的青海地区,应该是林业建设和园林建设的重要考察对象。为此,我国有一套具体的林业建设与园林建设的方案。一是在源生生态系统的基础上进行林业园林建设。自开始治理青海生态以来,国家不断投入各种资源保护改善青海地区的生态环境,但是青海地区的环境仍然持续恶劣,甚至出现了更多生物难以生存的境地。究其原因,是在进行生态建设的过程中,保护观念的滞后性,保护的措施并不能适应当前破坏源环境的速度。在进行生态环境建设时,出现了为了速度而放弃详细的考略与衡量的情况,致使保护工作没有做到位,结果不尽如意。解决该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对青海地区源生生态系统的保护的基础上进行林业园林建设,建立自然保护区。二是改善黄河长江中上游环境,为林业园林建设提供良好的基础环境。天然林是我国森林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天然林天生对水环境的要求比较高使极大部分干旱的青海地区缺少天然林。人工造林在一定程度上会存在生物多样性的破坏,也有可能无法达到真正森林的标准。因此,创造建设天然林源生生态环境至关重要。改善长江黄河中上游的环境,使江河断流现象逐渐消失,是保护天然林的重要举措。在天然林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林业园林环境的生态规划,从而使天然林保护工程与林业园林建设工程相联结,为林业园林建设提供良好的环境基础。三是以退耕还林工程为重,进一步进行林业建设与园林建设的生态规划。退耕还林主要是为了解决因开荒种粮而出现的森林退化问题。农业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计生行业,长期以来为了进行西部大开发,曾一度剧烈开展开荒种粮行动。然而,虽投入了大量物资,但是农产品产量不大,森林资源也在不断减少,生态环境更加恶化,实践证明开荒种粮并不能解决西部大开发问题。因此,退耕还林,以更大的土地进行林业园林建设是当前西部地区林业生态环境完善与园林绿化的重要项目之一。通过退耕还林,增加森林的面积,从根源上保持水土平衡,从而改善西部地区土壤以及环境问题,这也是西部地区进行林业园林建设的重要目的。四是围绕防护林建设进行林业生态环境工程建设。三北防护林工程是我国六大林业工程的重点项目之一,是实现飞跃式林业园林建设工程的重要标志。三北防护林工程是指在青海、东北以及华北三个地区建设风沙带防护林建设,以构筑起“绿色长城”,为生态环境建设保驾护航。作为三北之一,青海地区的防护林建设为青海地区减少了恶劣的环境侵害。以上四点是当前我国在青海地区进行的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以及园林绿化建设工程,基于保护以及持续发展的理念,在林业园林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构建我国青海地区的林业生态系统,改善西部大开发的自然环境条件。

2.青海地区林业建设与园林绿化的困境

多年来,缺水是人们对青海地区的基本印象,也是贫困以及难以生存的重要原因,解决缺水的根源问题,是青海地区林业生态系统需要进一步完善的问题。完善林业生态系统,使西部地区有水可用,进而促进农业的进一步发展,人才的流动、促进经济的发展。本节将围绕当前西部地区林业生态建设以及园林绿化建设的难点出发,系统概述当前的困难之处。一是青海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限制了林业园林建设。森林是林业产品的主要资源来源,兼顾调节气候和保持水土的功能,也是林业与园林建设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青海地区森林的覆盖率较低,是水土流失严重的重要原因,青海地区干旱的自然环境与当地气候干燥、降水不足息息相关。青海地区环境系统十分脆弱,而脆弱的生态系统难以维持林业与园林建设。青海地区荒漠化严重,为当地生物的多样性带来威胁,生物的单一系统导致生物循环系统不能正常进行,这也是阻碍林业与园林建设的重要原因之一。青海地区并没有充足的江水河水或者湖泊,且江河断流现象日益严重,而水是林业与园林建设的重要条件,水资源的缺乏更是阻碍了青海林业生态系统的发展。除了上述原因,青海地区自然灾害频繁,冬春季冷雪伤害十分严重,极端的低温使林业生态建设受阻。二是计划经济色彩浓厚,缺乏创新思想,阻碍了青海地区林业建设与园林建设的发展。东部沿海地区在市场机制的带领下,焕发起了新的生机,青海地区改革缓慢,市场机制在青海地区发挥的作用无法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青海地区依靠行政管理的色彩比较浓重。青海地区森林大部分属于国有,林业建设与园林建设长期处于低收益低公开的状态,因此效率较低,不利于林业园林建设的发展。同时,青海地区仍然处于贫困地区,缺少优质人才和具有创新能力的企业,从而整体创新意识不足。

林区建设论文范文3

关键词:自然保护区;重要地位;经营管理

中图分类号:F326.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17-0181-02

丰林部级自然保护区是1958年国务院批准成立的第一批部级自然保护区,具有50多年生态建设与保护的历史。也是全国为数不多的联合国人与生物圈自然保护区、部级示范保护区。在黑龙江省林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时期,认真评价与认识丰林部级自然保护区在全省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创新丰林自然保护区经营管理理念,对于示范指导全省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丰林部级自然保护区的重要地位和状况

(一)丰林部级自然保护区的基本情况

丰林部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小兴安岭南坡中段北缘的黑龙江省伊春市五营区境内,生物地理属于中国东北区长白植物区系小兴安岭亚区,总面积18 165.4 hm2。主要保护对象为以红松为主的北温带针阔叶混交林生态系统和珍稀野生动植物,属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在丰林部级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中,红松占整个林分的78.4%。有植物113属568种32变种12变形,兽类6目15科52种,鸟类220余种,昆虫6目55科404种,大型菌类200余种。

(二)丰林部级自然保护区的重要地位

丰林部级自然保护区自然生态资源丰富,是宝贵的物种基因库。这里保存了我国目前最典型、最完整的原始红松林。区内的阔叶红松林生态系统是历史长期发展和自然演变的结果,记载了历史的变迁和变故,为衡量人类活动对环境影响的结果提供了评价的准则,也为国际北温带森林生物多样性研究提供了理想场所和原始“本底”资料。丰林部级自然保护区的森林生态类型在地理分布上极具原始性,是一个具有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的特殊地段,这样典型的北温带森林在全球已为数不多。丰林部级自然保护区作为一个世界人与生物圈保护区,其存在具有极其重要意义。

(三)丰林部级自然保护区的发展状况

丰林部级自然保护区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确定80人编制。内部组织机构6个,科研监测中心,林政防火办公室、林业公安局、行政办公室、红松林旅游有限公司和劳动服务公司。丰林自然保护区已经完成国家投入的二期、三期工程建设项目。保护区具备了林业科研基地、环境教育基地、生态旅游基地和各项设施齐全、管护措施先进的示范保护区建设基础能力。实现52年无森林火灾、无重大森林破坏案件。

二、丰林部级自然保护区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一)生态建设示范作用

黑龙江省林业施业区面积 3 154万公顷,由于解放前日俄掠夺性采伐和解放后的支援国家建设,林业出现可采资源危机,原始生态破坏严重。目前,全省林业正在停止商业性采伐,走以生态建设为主的道路。然而,在生态建设具体操作上,对于全省林业各企事业单位来说仍然是一个新课题。比如,在生态建设中人力恢复自然生态的样板、标准;人们应该通过何种途径恢复生态;人对自然生态破坏程度的评价;将来人力恢复自然生态效果的评价等。目前只有丰林部级自然保护区是原始参照系,是原始生态恢复的示范,这些答案也只有在丰林部级自然保护区中去寻找。丰林部级自然保护区要认真总结50年的生态建设经验,探索出一条对全省生态建设具有指导意义的路子。

(二)科学研究指导作用

丰林部级自然保护区的重要价值,在于作为林业天然科研平台,通过不断的科研探索,积累丰厚的科研成果,指导黑龙江省林业、全国乃至世界林业发展。丰林自然保护区自1958年建立以来,每年通过对物候、水文、大气等观测,积累大量原始资料,建设了30公顷世界寒温带第一大科研样地,累计接待科研工作者2 100人,实现科研成果30 多项,论文110篇,与国内外46家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关系。作为世界人与生物圈网络成员,积极践行生物圈网络成员义务,加盟签署《荔波宣言》、参与制订《马德里行动计划》,在上海世博会联合国馆应邀作了《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主题演讲,在世界生物圈保护区东南亚会议上介绍了绿色大学主题实践活动。

(三)科普宣传教育作用

丰林部级自然保护区的科普宣教功能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开展各种活动,倡导绿色生活,在林区社会树立保护自然、保护生态的观念。相继举办了由国内18所著名高校组成的“绿色大学高端论谈”、“哈工大学生荒野拓展行动力”、“红松文化传播”等各项活动,在全社会弘扬了保护生态环境意识。二是建设绿色教育基地,传播绿色科普文化。投资80万元建设了小兴安岭生态系统展馆,设置了各种野生动植物标本,每年接待到访人员近3万人。投资200万元在实验区建设1 500米科普教育木栈道、50米科普长廊、400平方米科普馆,让游客领略自然风光的同时,接受大森林绿色科普教育。通过不断创新科普宣教的方式和内容,普及红松文化,把依存自然、爱护自然、崇尚自然的生态观渗透到整个林区社会。2010年丰林自然保护区被国家环保部命名为全国绿色生态教育基地,全国绿色大学建设成员单位。

(四)生态监测预警作用

丰林部级自然保护区具有50多年物候观测和森林病虫害监测历史,保存着相当数量的基础数据资料。国家林业局为了更好的发挥保护区的研究基地和环境教育基地功能,在丰林保护区建立了小兴安岭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更好的实现从天然红松林地质地貌,探究其发生发展规律;从阔叶红松林生态系统生物链,追寻其森林演替更新规律;从系统地被物及其自然因子分布规律,摸索其物种保护的切入点和关键点。无论是气候变化,还是固碳状况,都能够为小兴安岭恢复优良生态功能,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的原始的自然本底依据。通过对监测数据的分析,可以对区域病虫害、气候地质灾害可能发生的规律、级别、频率等做出准确判断,对区域内减灾防灾提供预警数据信息。

三、用先进理念指导丰林部级保护区发展建设

(一)保护区的发展首先要融入创新的要素

丰林部级自然保护区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人与自然生物圈保护区,从世界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的发展理念和我国现阶段的国情来看,对丰林部级自然保护区发展的理念,还应该增加3个方面的创新要素。一是要树立发展是保护区重要职责的思想。站在科学发展的角度重新审视保护区的工作,就会看到几十年来工作成绩很大,但发展速度很慢。究其原因,是认为保护与发展相互对立,侧重于原生态资源保护,没有确立发展是保护区重要职责的思想的结果。二是要树立保护区综合发展的理念。自然保护区不能只是一个自然生态体,更应该是一个绿色经济实体。在有效保护生态系统的基础上,用绿色的生物圈打造绿色的经济圈,以致构建绿色的科普文化圈。三是用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理论指导丰林部级自然保护区的发展建设。经过30多年的探索和研究,世界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总结出大量的管理经验和理论。如“为当地人的利益,寻求协调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自然资源持续利用的具体解决方法”是生物圈保护区的宗旨;“通过研究探索改善人类福利而不使环境退化的土地利用实践”是生物圈保护区的中心目标之一等。借鉴生物圈保护区的理论,将有助于我们重塑全新的丰林部级自然保护区发展理念。

(二)用科学的理念解决发展保护利用的问题

丰林部级自然保护区要有这样一个科学理念,就是保护的目的是为了利用,合理的利用是为了更好的保护。国家提出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其中“和谐”就是一种发展、保护和利用的平衡。我们在这里研究的不是单纯追求经济发展的滥用资源,而是站在保护的角度上严格遵守自然保护区的有关法律,用“发现”的眼光去开拓保护区工作者的视野,合理的利用自然保护区的资源。一是科学、适度、持续、合法,是自然保护区资源利用的原则。对于自然保护区的资源,一味的不用和无章的滥用,二者都不是我们所提倡的;一味的不用并不是最好的保护,不仅不利于发展,而且是一种浪费。因此,科学、适度、持续、合法的利用资源寻求发展,是自然保护区对科学持续发展的最好实践。二是全面的认识自然保护区可用资源。自然保护区的资源概念非常广泛,保护区的绿色品牌、科普价值、生物圈资源、旅游自然景观、绿色形象等都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可用资源。三是选准资源利用的空间和角度。自然保护区的资源利用,必须要围绕用好用足政策,讲究利用的空间和角度。保护区资源利用的空间,宜选在保护区的边缘或实验区,在实验区里利用资源应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所允许范围内的项目。如建立驯化、繁殖珍稀野生动植物基地等。

(三)注重协调好保护区和周边社区之间的关系

自然保护区的工作者是生态环境和森林资源的保护者,周边社区居民是进入环境中的资源使用者。改善两者关系,形成和谐氛围,自然保护区应该是其中的主动者。一是要认识两者关系的重要性,构建以自然保护为核心的利益共同体。由于丰林部级自然保护区的地理位置所致,周边社区经济和文化都十分落后,他们赖以维持生活的资源基础就是保护区,因此,社区居民的经济文化水平和保护区的管理水平息息相关。处理好这种利害关系可以这样的形象认为,周边社区是水,保护区是水中的鱼,水竭而鱼肥是不现实的。保护区在制定自身发展目标时,要把推动社区经济发展考虑进去,把社区变成保护区试验区的又一个保护层。二是正确对待保护区内居民现象。丰林部级自然保护区除核心区或其他重点区域外,搞完全移民是不现实的。因此,必须树立这样的思想,即保护区内不该排斥人的存在,因为人本身就是自然界的组成部分。我们应该看到人在自然保护区中的积极作用,如发现火情积极扑救、森林管护、劳力资源等。合理调动居民积极性,使其变成积极的资源管护者。三是丰林部级自然保护区制定的各项政策一定体现以人为本。保护区各项政策的制定,既要考虑到保护目标的实现,又要考虑周边的经济状况和社区的拥护能力。要建立与社区沟通和听证机制,使保护区的各项管理目标在和谐的氛围中实现。

参考文献:

[1] 王献溥,于顺利,陈宏伟.广大公众参与保护区建设和管理的含义和途径[J].野生动物,2006,(5):41-44.

[2] 王献溥,于顺利,陈宏伟.保护区基本含义发展、深化的理论基础和实际要求[J].资源环境与发展,2007,(3):5-10.

林区建设论文范文4

第四届中国城市森林论坛5月9日至10日在成都举行

“国家森林城市”称号授予范围将扩大到地级和县级市

据中国城市森林论坛主办单位关注森林活动组委会消息,第四届中国城市森林论坛将于5月9日至10日在四川省成都市举行。论坛主题为:科学发展・和谐城乡,旨在总结和推广城市森林建设的成功模式和经验,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促进和谐城市建设。

本届论坛由国家林业局、四川省人民政府和经济日报社联合举办,成都市人民政府承办。论坛设“市长和专家论坛”,来自国内外100多个城市的市长和各省(区、市)林业部门负责人及城市森林研究领域的专家将应邀出席。

关注森林组委会从2004年起先后在贵阳、沈阳和长沙举办了三届中国森林论坛,对加快我国城市森林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第二届论坛上,国家林业局出台了《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指标》,明确了城市森林建设标准和发展方向,使城市森林建设和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得到了进一步规范和指导;在第三届论坛上,关注森林活动组委会了《中国城市森林论坛申办办法》,明确了论坛的宗旨、组织机构和申办程序,为中国城市森林论坛深入持久地开展提供了有力保证。《评价指标》和《申办办法》的出台受到了广大市长们的充分肯定和积极响应。根据论坛精神,许多城市对照《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指标》和《中国城市森林论坛申办办法》,加紧制定城市森林建设规划,加大对城市森林建设的投入,争创国家森林城市,争办中国城市森林论坛。2006年以来,湖南、四川、河南、内蒙古、广东等省(区)人民政府相继要求本省城市申办城市森林论坛,争创国家森林城市。有的城市把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写进了本届政府工作报告和“十一五”规划中;有的城市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提高人们的生态意识和森林意识;有的城市开展大规模植树造林活动,积极改善城市居民的生产生活环境。为全面推进城市森林建设,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快和谐城市、和谐农村建设,国家林业局决定从今年起,把授予“国家森林城市”称号范围扩大到地级和县级市。

成都是西部地区的中心城市,也是一座拥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成都市委、市政府一直重视城市林业生态建设,1999年以来,实施一系列重点生态建设工程,累计投入超过80个亿,城乡森林植被、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状况得到明显改善,截至目前,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35%、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3%、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9.15平方米,建成部级、省级自然保护区4处,森林公园8处,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城市森林生态体系。第四届中国城市森林论坛在成都举办,不仅将有力地推动成都城市森林建设,而且将带动和辐射西部地区其他城市的城市森林建设与发展,为西部大开发打下良好的生态基础。

林区建设论文范文5

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精神文明建设要依靠政府部门的大力倡导,需要一种良好的社会氛围,但也需要每个地区充分结合当地实际,积极有效地动员当地的广大社会成员共同参与。在这方面,临夏市穆斯林劝善工作者协会(以下简称劝善协会)作出了有效的尝试,并取得了初步的效果。总结劝善协会的成功经验,从理论上探讨劝善协会在临夏出现及其成功的原因,不仅有助于搞好临夏地区的精神文明,为临夏“营造一个有利于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舆论环境,价值观念,道德风范和文化条件,而且也为临夏的经济建设提供有力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同时,也会对其他民族地区结合本地区实际进行精神文明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位于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过渡地带的临夏市是临夏回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是临夏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全市19万人口中,穆斯林人口占一半以上。这里,穆斯林风情和民族宗教气氛浓郁,被誉为“中国的小麦加”。

自改革开放以来,伴随临夏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在西方腐朽文化的冲击下,临夏穆斯林中也出现了一些与社会精神文明和穆斯林传统道德文化背道而驰的丑恶现象。这些现象严重地败坏了社会风气,影响了社会稳定,对临夏的民族经济产生了消极影响。面对这些严峻的社会现象,临夏的部分穆斯林贤达人士看在眼里,急在心头,自发地产生了结合临夏实际,充分利用穆斯林优秀文化传统,依靠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在穆斯林社区进行劝善戒恶的愿望。他们的想法受到了广大穆斯林群众的积极响应和热情支持。市委、市政府顺应民意,因势利导,批准成立了临夏市穆斯林劝善工作者协会。

该协会成立以来,根据临夏市穆斯林聚居区的实际,结合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紧紧围绕“净化社会风气,推动社会进步,提高穆斯林整体素质,塑造穆斯林整体形象”的宗旨积极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净化社会风气。一个地区、一个社会的风气不仅是该地区、该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而且对该地区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甚至影响到人民群众的生活。净化社会风气不仅是现阶段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也是伊斯兰所积极倡导的。至圣说:“穆斯林应做环境的改良者,不做环境的俘虏”,“我的使命就在于完成一切美德”,“你们中最优秀的,是你们中道德最好的。”因此劝善协会就把净化社会风气作为一项长期的首要任务来抓,并做了大量的工作。在国际禁毒日,开展大型禁毒宣传活动,配合政府部门严厉打击吸毒、贩毒和制作的活动,并为全市穆斯林提出了“把临夏建成无毒区”的奋斗目标。这一利国利民的行动,推动了穆斯林社区精神文明的全面展开。其次,针对极少数非穆斯林打着“人教”的幌子,骗娶穆斯林女子,而后公然违反穆斯林风俗习惯,强迫女方吃猪肉,甚至将其贩卖以至于出现杀人案件,劝善协会通过广泛的调查,揭露这一事实真相,提醒广大穆斯林群众警惕这种骗婚事件的再次发生,制止了多起正在发生或即将发生的悲剧。另外,对穆斯林群众反映较大的部分清真餐厅“不清”的问题和餐厅中严重违反精神文明要求和穆斯林道德规范的丑恶现象进行了劝说,通过劝说,使部分餐厅的负责人改变了认识,自动关闭了自己经营的餐厅,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与此同时,为了从根本上消除各种丑恶现象,劝善协会会员深人穆斯林家庭,进行“三德”教育,即思想道德教育、社会公德教育和家庭美德教育,帮助家庭成员建设良好的家风,搞好邻里之间的团结,解决诸如子女不赡养父母、父母不管教子女、弟兄不和睦、邻里逞强霸道等不良现象。让每一个穆斯林家庭成为社会的一个“健康细胞”,能有效抵御各种。“病菌”侵袭。建设起一种良好的家庭、邻里氛围,把“三德”教育落实在每户家庭里,促进穆斯林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扎实、有效地开展起来。

第二、加强教派团结、民族团结,为临夏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提供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

“没有安定的社会局面,现代化建设就无从谈起,”所以抓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就要注重加强各方面的团结。劝善协会把“加强各民族之间和民族内部的团结,竭力维护社会稳定;对不利于团结的言行进行劝说”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任务,并在实际工作中,有了实实在在的行动,收到良好的效果。

第三、扶贫济困,在全社会开展献爱心活动。

说:“你们的财富与儿女都是考验,在阈前,确有巨大的报酬。”(古兰8:28),因此,伊斯兰鼓励有一定经济能力的人出天课施赈济,以解决贫穷者“贫、穷、愚”等社会问题,并将扶贫济困作为穆斯林的一项神圣义务。古兰经说:“你们永得不到正义,除非施散你们所爱的一切。”(古兰3:92)“倘若你们暗暗地把天课给予穷人,那么,对你们便是最好的。”(古兰2:27o)临夏是一个贫穷落后的民族地区,改革开放以来虽然经济有很大发展,但至今仍有许多人尚未摆脱贫困。据此,劝善协会明确指出:“发扬伊斯兰精神,扶贫济困,帮助和解决孤、彦、病、残者的生活困难。”并组织会员先后两次到最干旱的东乡县凤山乡了家村送水,缓解了吃水难的实际问题。给予贫,困地区学校赠送课本、桌、凳,给本市和积石山县的部分困难户发放救济面粉200袋,现金44000元。

第四,重视民族教育,救助失学者。

临夏作为我国西部的一个贫穷、落后的民族地区,如欲使之发展与进步,其根本途径就在于发展教育,这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但由于经济落后,加之近年来高校并轨向产业化方向发展;许多学生因付不起学费而失学,辍学的现象非常严重、针对这种状况,劝善协会也将“弘扬民族文化,重视民族教育,努力为失、辍学青少年重返校园提供帮助”视作一项义不容辞的责任,并尽力搞好这项工作。

劝善协会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初步成效,就在于它根据当前我国的时代特征,结合临夏这个穆斯林聚居区的实际,探索出一条利用穆斯林文化优势在穆斯林地区进行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具体来说,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劝善协会这种形式结合了临夏地区的民族特色,满足了广大穆斯林群众在新时期要求维护穆斯林传统价值观念的愿望。

近年来,临夏地区眼全国其他地区一样受到西方腐朽文化的侵蚀,这对千百年来,曾经历各种艰难困苦。但始终坚守自已信仰和穆斯林生活价值规范的临夏穆斯林来说是一个强烈的冲击,眼看一个个穆斯林、穆斯林的家庭及至穆斯林社区的道德开始滑坡,信仰日渐淡漠。穆斯林群众期待着社区文化和社区道德的重建,期待着“小麦加”社会风气的根本性好转,以使自己及家人在物欲横流的浊流中能够始终站稳脚跟,坚守至洁的信仰。劝善协会的成立正是顺应了穆斯林群众的这种愿望,号召和动员广大穆斯林群众按照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进行自我教育。这不仅能够有效地抵御西方腐朽文化的侵袭,而且能够防止丑恶现象的蔓延,因而受到广大穆斯林群众的积极拥护。

二、根据当前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目标,同伊斯兰文化中社会理想之间具有一致性,用穆斯林文化中道德观念来搞穆斯林聚居区的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积极效果。

劝善协会充分利用穆斯林文化在穆斯林地区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其根本原因就在于穆斯林文化特别注重兼顾今后两世,并以今世的行为作评定一个人后世善恶归宿的依据。穆斯林文化的这种将穆斯林的世俗事务上升到信仰的层次,并赋予日常生活以神圣的信仰意义,使穆斯林的生活事务具有了信仰功修的价值。因此,运用穆斯林文化对穆斯林进行精神文明教育,就会使国家倡导的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的这一社会行为,从它原本的外在约束上升为内在约束的层次。所以它更易于被穆斯林接受,也更易于搞好穆斯林聚居区的精神文明建设。

三、劝善协会这种形式有利于动员临夏地区的穆斯林群众参与社区精神文明建设。

劝善协会用穆斯林文化开展穆斯林社区的精神文明建设,对以“命人行善,止人行恶”为基本行为准则的穆斯林来说具有很大的说服力。这不仅是穆斯林参与社会、履行社会责任的一种形式,也是实践主命,完善信仰的一种功修,故能极大地调动广大穆斯林积极参与,而广大穆斯林群众的共同参与正是搞好穆斯林地区建设的可靠保证。

虽然,临夏市穆斯林劝善协会在如何利用穆斯林文化在穆斯林社区进行精神文明建设作了一些积极有效的探索,但这毕竟是穆斯林群众自发建设穆斯林社区精神文明的一种尝试,还不太成熟,也不够完善。为了进一步探讨协会今后的工作方向,使协会更好地开展工作,试提出如下的设想和建议。

一是进一步明确协会性质,正确把握协会的工作方向。

劝善协会作为一个依法批准成立的穆斯林民间社会法人团体,是临夏市穆斯林结合当前我国精神文明的要求充分利用本民族的优秀文化进行自我教育,建设社区精神文明的一种好形式。因此,协会今后的工作应该是运用国家的法律、法规和穆斯林文化,在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广泛团结穆斯林各界人士,把社会上各种不利于团结、不利于两个文明建设、不利于社会稳定的因素,制止在萌芽状态,对各种同伊斯兰精神相违背、与社会精神文明相违背的不良行为、丑恶现象进行劝说,积极参与并大力支持有利于提高穆斯林整体素质、净化社会风气的各种社会活动,为临夏的精神文明建设和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做出贡献。

二是加强自身建设,提高会员素质,优化会员结构。

“打铁先得自身硬”。劝善协会要想组织和动员群众搞好穆斯林社区精神文明建设,首先必须加强自身建设,需要有一批高素质的会员。但就目前情况而言,协会会员第一人数太少。第二,许多入往往热情有余,而缺乏劝善所必须的工作方法。第三,结构不合理,不论是年龄结构、职业结构还是知识结构均如此。因此,协会要一方面加强现有会员的学习交流和培训工作,提高会员的素质:不仅要学习穆斯林文化常识,还要学习国家法律、法规,不仅要学好业务理论知识,又要积极投身于劝善实践工作;另一方面积极吸收新会员,多吸收有知识、有文化、有阅历的会员补充到协会中来。

三是加强舆论宣传,以引起政府有关部门及社会各界对协会及其工作的重视和支持。

劝善协会的重要工作是开展各种形式的劝善实践工作,但也决不能忽视舆论宣传在劝善工作中的重要性。在现代社会中舆论宣传往往具有传递信息、交流经验、弘扬正气、鞭挞丑恶的作用。大力加强舆论宣传,增强协会工作的透明度,让政府部门和群众充分了解协会的性质、动向及工作成效。这不仅有利于消除社会上一部分人对协会的误解、偏见,也便于引起政府有关部门及社会各界对协会及其工作的重视、监督和支持。

四是理顺协会工作程序,避免盲目性、随意性、狭隘性,步人正轨化、有序化、规范化的轨道。

劝善协会的工作是一种全新的、开创性的工作,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加之自身素质的限制,到目前为止协会还没有形成一套有效的工作程序。因此,须尽快形成一套行之有效、权责分明的工作程序,做到严格按照章程办事。每届理事会都必须拿出本届理事会的三年规划和年度计划,并即时作出年度总结和本届理事会总结,将协会工作纳人正轨化、有序化、规范化的轨道。

林区建设论文范文6

论文摘要加强森林生态文化建设,对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总结分析了天水市秦州区森林生态文化建设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指出需进一步强化宣传、理清思路、突出重点,切实推动森林生态文化建设可持续发展。

森林生态文化博大精深,内涵包罗万象,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内容,也是林业三大体系建设和构建小康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1]。加强森林生态文化建设,对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拓展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弘扬生态文明,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近年来,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在大力发展林业产业建设的同时,积极发展森林生态文化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困惑,现就秦州区城市森林文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探讨如下。

1全区森林生态文化建设现状

秦州区地处甘肃省东南,扼陕、甘、川交通要冲,地跨长江、黄河2大流域,是天水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素有“陇上江南”之称,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和气候特点,在植物文化、园林文化、森林旅游文化、花卉文化、城市森林文化等方面颇具特色。

多年来,秦州区高度重视生态建设,把林果业定为全区的主导产业,作为破解“三农”问题的突破口,紧抓西部大开发这一历史机遇,积极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三北4期、长防2期、两山绿化、生态公益林、中德财政合作造林等一批重点林业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全区森林面积、活立木蓄积和森林覆盖率逐年增加,迄今林地面积10.06万hm2,活立木蓄积31.7万m3,森林覆盖率34.3%。有木本植物87科224属804种,繁衍栖息着30多种野生动物。城区森林面积0.71万hm2,人均绿地246.67 m2,省级森林公园2个,市级园林公园11个,珍稀植物园1处,农家乐30个,年旅游人数35万人次;庙宇景点以市区伏羲庙、南郭寺、玉泉观、李广墓为核心,周围向城郊四周延展;古树是秦州悠久历史文化的见证,是“活的化石”,现有文物古树17种,共277株。目前全区森林公园、农家乐、花卉观光等产业蓬勃健康发展,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充分体现出“三生态”发展理念,繁荣了先进文化,增强市民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意识,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夯实基础。

2城市森林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森林物质文化领域方面。森林文化所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渗透于各种专门文化形式之中,作为一门独立的文化现象来研究在秦州区还是首次,由于没有专门研究组织机构,森林文化产业探索开发还处于起步状况,亟待纳入政府城市发展规划之中。另外,全区森林资源结构不够合理,还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生态需求和产品需求。

(2)森林精神产品领域方面。秦州区虽然有着丰富的森林文化遗产,但在森林艺术方面创新还很少,森林文化理论很少有人去研究和开发,可以说还是空白。一是许多地方传统森林文化(包括生物遗产)濒临灭绝,没有人去抢救、保护和挖掘;二是森林文化中的纯精神产品少之又少,尤其是森林文学、森林音乐、森林绘画等几乎是空白,没有自己的风格;三是森林文化宣传教育还是空白,现实生活中,很少有人知道森林文化,就是大家享受到了森林文化,也不知道这是森林文化的成果。

(3)森林组织与制度方面。当前,从林业行政能力角度看,一是林业在社会中地位不高,生态文化还只是一个摆设的花瓶;二是林业行政机构职能定位不科学,一些林业行政机构职能界面过宽,责任泛化,模糊了责任主体,导致推诿扯皮、效率低下和不作为、乱作为;三是行政成本意识淡薄。一些领导以破坏环境资源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为代价,热衷于搞各种“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四是林业从业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缺乏足够的履行政府职能的能力。

3推进森林文化产业建设的对策和措施

(1)广泛宣传,唱响主旋律,营造全社会重视的浓厚氛围。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活动,使森林生态文化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特别是林业部门要结合生态工程建设,深入林区乡镇举办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潜移默化地让广大村民领悟森林生态文化的意义,感受森林与人类息息相关的内在联系。同时,也要结合辖区旅游景点,八方联手,按四季精选休闲观光线路,引导城市居民饱览眼前自然风光,知晓森林生态文化的内涵。在全区范围内每年举行1次大型的征文活动,内容涵盖整个森林生态文化,从思想认识上唤醒人们崇尚自然、爱护家园的意识,树立牢固的生态道德[2]。

(2)高度重视,明晰思路,加大投入,建立森林生态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政府要把森林生态文化建设纳入城市发展计划之中,确立适合秦州区的开发指导思想和分年度发展计划,制定硬指标作为政绩考核内容,并成立专门机构组织、监督、实施。要把森林生态文化建设经费纳入财政预算,设立专项资金,确保工作的正常开展。并要结合全民义务植树,统筹造林绿化费,设立专项进入财政预算,从根本上解决资金匮乏问题。同时,要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拓宽融资渠道,吸收社会闲散资金, 广招社会贤达人士,投资兴办生态文化产业,繁荣生态文化市场[3]。

(3)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创立示范点,总结经验,全面推广。要以推进森林生态文化建设为重点,以一庙(伏羲庙)、一寺(南郭寺)、一观(玉泉观)、一墓(李广墓)为核心,不断规范整顿现有的庙宇景点、农家乐、森林公园,注入森林生态文化精髓,打造精品工程,以点带面,扩大影响。

(4)结合农村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拓展森林生态文化空间。秦州区林地资源相对丰富,发展“三生态”有雄厚的物质基础,按照“明晰所有权、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保障收益权”的指导思想,稳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现“山有其主、主有其权、权有其责、责有其利”,促进森林经营多元化发展,丰富森林生态文化内容,走出一条独具秦州特色的森林生态文化建设之路[4]。

4参考文献

[1] 房西文.依托森林公园加快森林生态文化建设[J].陕西林业,2008(4):14-15.

[2] 肖君.福建森林公园森林生态文化建设现状与对策[J].林业勘察设计,2009(1):49-51.

林区建设论文范文7

关键字:植被调查;植被恢复;植物群落;恢复模式

我国风景名胜区类型多样,硬质景观和植物景观均很丰富,成为世界上独树一帜的自然文化遗产。近年来,国务院把风景名胜区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列在一起,而且重申和强调了“严格保护、统一管理、合理开发、永续利用”作为风景名胜区规划建设的十六字方针。风景名胜区的建设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风景名胜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到了规划议程当中,风景名胜区已经是兼备游憩休闲、科普教育、生态保护以及带动地区经济发展等功能的重要区域,风景名胜区事业己成为国家与社会的公益事业。

1研究背景

我国风景名胜区类型多样,硬质景观和植物景观均很丰富,成为世界上独树一帜的自然文化遗产。目前,风景区的开发建设在全球范围内发展很快,在世界的经济份额中占有重要的比例,已经成为各国非常重要的行业之一。因为我国目前实行的是传统、粗放的观光旅行,缺乏全面、科学的总体规划建设和环境保护规划;植被资源过度、超负荷的开发;生态环境保护监督与执法不力、管理不严,风景区开发者、管理者及游人的环境意识淡薄等诸多因素,从而导致了我国大部分风景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生态环境污染和植被破坏[1]。

2 研究目的与意义

风景区旅游在创造繁荣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创造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有利于旅游地及附近地区的能源、交通、基础设施及社区建设;增加就业机会,有利于抚贫和地方经济发展,有利于居民环保意识和文化交流;有利于本地区自然环境与资源和文化遗产的保护和资金投入;有利于当地居民生活质量价值和精神文明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国家的改革开放和国际往来等等。植物的景观效果与植物本身的客观现状、立地条件以及人们的认知开发水平等多种因素相关联。

植被恢复概念的提出

植被(vegetation)是一个地区植物群落的总体。植被恢复是生态环境治理的重要措施之一,它能充分利用土壤来改善局部环境,促进区域生态平衡。生态系统的恢复第一步是要进行植被恢复。植被恢复是指运用生态学原理,采取保护现有植被、封山育林或营造人工林、灌木林、草地植被,修复或重建被毁坏或被破坏的森林和其它自然生态系统,恢复其生物多样性及其生态系统功能,恢复植被合理稳定的结构、高效的功能与和谐的关系[2]。生态恢复是指运用适当措施改良和重建退化的自然生态系统,使其重新有利于利用并恢复其原有的潜力[3]。

植被恢复的发展阶段

森林植被恢复重建的理论以恢复生态学为基础,但是恢复生态学本身还是一门很不成熟的学科[4],是多学科的交叉与融合,还没有形成一套完全属于恢复生态学的完整的理论体系,近些年来,许多专家和学者对生态恢复的理论进行了探讨,得出了许多不同的理论成果。

钟祥浩等指出在封禁条件下,遵循环境生态系统演替原理,让退化的生态系统自然地恢复或在人为作用下自然恢复,经过一系列的演替变化,最终达到其初始状态或者进入最优化的生态系统状态[5]。黄春晖,高峻指出把生态构建作为恢复生态学的新视点[6]。何跃军,叶小齐等认为: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是以恢复生态学理论为指导、生态演替理论为依据,退化生态系统恢复的实质是群落演替,首先排除干扰,再建立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微环境系统,从而对退化生态系统进行生态恢复[7]。岑慧贤,王树功指出干扰与演替是生态恢复与重建的理论基础,生态系统的演替是可预见的和有秩序的变化系列[8]。

何正盛认为在恢复与重建退化森林生态系统的过程中应遵循八条基本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也就是生态演替理论、生物多样性理论、限制因子理论、地域性原理、生态位原理、物种共生原理、密度效应原理以及二效益相统一的原理[8]。宋乃平等指出植被重建的理论基础应归结为顶级群落理论、生态系统自我恢复与循环理论、多样性理论、景观异质性理论、以及地域分异理论[9]。肖天贵等认为生态重建本身是一项复杂的巨大的系统工程,生态重建的复杂性反映在人与自然矛盾和冲突的协调重构上,可持续发展是生态重建的基本理论基础[10]。目前,惟一从恢复生态学中产生的理论是自我设计与人为设计理论,该理论是Vander Valk提出的[11]。

植被恢复是生态环境治理的重要措施之一,是生态重建的第一步,退化生态系统的植被恢复是生态重建的重要步骤,也是现代生态学中重要研究内容 [12]。

植被恢复的主要模式

5.1 保健型植被恢复模式

孙爽[13]提出构建养生保健型植物生态群落模式, 该模式充分利用具有生态保健功能的植物种类,来改善环境质量、杀菌和净化空气,利用群落植物空间层次的错位关系,营造出关系协调、功能显著的复层混交林。养生保健型群落的园林意境能达到自然美和功能实用的统一和谐,使园林比自然更典型,使生活在此环境中的居民能在视觉、听觉、嗅觉乃至体疗方面均受益。建立人工植物群落的要求,也就是提高绿化率、提高单位面积的叶面积指数,从而提高保护和改善环境的作用、提高景观质量,提高植物的分解和合成作用,即提高循环能力[14]。

5.2近自然型植被恢复模式

陈存根[15]提出“近自然林(near-natural forest)”是根据顶极群落理论,选择地带性树种,培育成近自然林应有的健康、稳定、多样的混交林。既具有集约经营的人工林生长迅速的特点,又满足天然林稳定、持续发挥多种效益的功能。风景区营造近自然林,首先要判断当地的地带性植被类型特征,通过生态型绿化建设“近自然”群落是植被恢复的一种新理念,它以生态学的潜在自然植被和群落演替的基本理论为基础,运用乡土树种,即当地自然植被的主要乔木、灌木,运用容器育苗等“模拟自然”的技术方法,经过人工营造与植被自然生长的完美结合,从而超常速、低造价地营造以地带性植被类型为目标,实现群落结构完整、物种多样性丰富、生物量高、趋于稳定状态、后期完全遵循自然循环规律的“少人工管理型”绿地[16]。在风景区进行生态型植被恢复,营造“近自然”群落,就是依据地区的潜在自然植被,确定该目标绿地类型,选择植物种类并进行相应的植物配置。

5.3 野生常绿阔叶型植被恢复模式

吴征镒[17]提出常绿阔叶林(evergreen broad-leaved forest, EBLF),它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的植被,具有热带至温带之间的过渡性质,森林的外貌色相四季常绿,呈深绿色,上层树冠呈半圆球形,林冠整齐一致,是由壳斗科、樟科、山茶科、木兰科等科的常绿阔叶树种为主组成的森林植被类型。

钟章成[18]提出野生世界常绿阔叶林植被恢复模式,即在每一个植物群落中,不同的斑块、走廊和本底之间,存在种、物质和能量的分配不同,相互作用也不同,导致群落的异质性,它可以影响资源、物种或干扰在植物群落上的流动和传播。植物群落的稳定性取决于群落的性质:群落各种要素的大小、隔离程度、所占比例以及异质性等 [19]。野生世界常绿阔叶林植被的营建原则:(1)自然优先原则(2)针对性原则(3)生物多样性原则。由于风景区环境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在遵循以上原则的基础上,还要模拟自然群落的分布特点,充分考虑人的生理、心理和行为规律进行空问布局和形体塑造,以发挥风景区景观林的功能和环境效益兼顾景观的美学价值,达到“以人为本”、“天人合一”的景观效果。

5.4 碳汇林植被恢复模式

碳汇林业植被恢复模式:《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中要求“建设现代林业,发展山区林特产品、生态旅游业和碳汇林业”。碳汇林业作为一个新的概念,正式在中央文件中提了出来[20]。碳汇是指吸收、固定一氧化碳的过程、活动。林业作为碳汇的载体是指森林植物、土壤吸收井固定一氧化碳,进而减少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过程。碳汇类似于存钱,不过森林碳汇储存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未来的发展潜力,在很大程度上它是一种以交易为表现形式的“生态补偿”[21]。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把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以生物量的形式固定在植被和土壤中,这个过程和机制实际上就是吸收已排放到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所以,森林具有碳汇功能。

5.5 其它植被恢复理论

查德民[22]在论齐云山风景名胜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时认为,风景名胜区的属性和特点确定了它在人类的活动中的特殊地位,在实践中必须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统一的原则。以西岳华山为例,系统分析其植物景观现状,并对其进行评价,提出风景植物的保护性开发利用措施,总结山岳型风景名胜区的景观特征、群落特征、干扰特征以及恢复生态特征,提出植物景观是山岳型风景区景观开发的切入点和生长点,可对同类型风景区的植物景观开发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同时,植物随季节变化而不停地改变其色彩、质地、疏密以及其他特征,可产生各异的景观。总而言之,植物景观的原则就是要做到科学性、功能性和艺术性的高度统一。

6结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需求的不断提高,为了优裕的物质生活需要,采用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不断征服自然,改造周边环境,索取自然资源,所向披靡,与此同时,人类对自然的干扰和破坏速度也是空前的,美好安静的自然环境已所剩无几,许多物种不断消失,丰富多彩的自然界,逐渐变得单一乏味,生态系统严重失衡。随着城市化的物质生活的不断满足,精神享受的需求日益强烈,因此,要求回归自然的呼声越来越高。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遵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原则,运用森林生态学和景观生态学原理,确立‘以人为本、和谐相处”、“创世界知名风景区,建设中国山水园林城”的目标,采用科学合理的植被恢复、生态修复和生物多样性保育的方针,构建完整的风景区生态系统,建设充满人情味的生态风景区,维持风景区生态系统的稳定,实现风景区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 毛文永.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概论[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北京:1998.

[2] 宋永昌.植被生态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598-599.

[3] 马世骏主编.现代生态学透视[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

[4] 张厚华,傅德志,孙谷畴.森林植被恢复重建的理论基础[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4,26(1):97-99.

[5] 黄春晖,高峻.生态构建――恢复生态学的新视点[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4,20(4):52-56.

[6] 何跃军,叶小齐.恢复生态学理论对退化生态系统恢复的重要性[J].贵州林业科技,2004,32(2):8-13.

[7] 钟祥浩,刘淑珍,范建容.长江上游生态退化及其恢复与重建[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3,12(2):157-162.

[8] 何正盛.退化森林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的基本理论及其应用[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3,16(3):59-62.

[9] 宋乃平,张凤荣,李国旗,等西北地区植被重建的生态学基础[J].水土保持学报,2003,17(5):1-4.

[10] 肖天贵,金琳琅.重建生态环境体系的系统思考[j].系统辩证法学报,2001,9(1):46-51.

[11] Vander Valk. Succession theory and wetland restoration. Proceedings of INTECOL'S V International wetland conference[C].Perth,Australia, 1999.162.

[12] 王莉.晋西北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质量变化研究[D].山西大学硕上学位论文,2007.

[13] 孙爽.保健型园林有益健康[N].中国花卉报.2002―10―29(5).

[14] 程绪珂,等.建设有中国特色生态园林的探索[J].园林,1990(1):4-5.

[15] 陈存根.2000.近天然可持续森林经营的理论与技术.见:张佩昌.专家论天然林保护工程[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63-85.

[16] 严玲璋.发挥上海绿色空间优势的思考[J].中国园林,2001,(2):57―59.

[17] 吴征锐主编.1987:云南植被[M].北京:科学出版社.

[18] 钟章成.常绿阔叫林生态学研究[M].西南帅范人学出版社,1988.

[19] 陈其兵,任艳军,高素萍.成都野生世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景观营建理念与模式研究[J].中国园林,2002(5):39~42.

[20] 国家林业局应对气候变化办公室.碳汇林业[J].湖南林业,2009(6).

[21] 李怒云.解读“碳汇林业”[中国发展].2009(04)25.

[22] 杳德民,金承,刘登义.论齐云山风景名胜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安徽师大学报[J] . 1998, (6):165一168.

作者简介:

林区建设论文范文8

以景点为构思线索是当前园林设计中的常见现象。在2003年举办的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及中心区景观规划设计竞赛中,各种各样的景点实际上是每个方案的主角。在中外专家评委选出的3个获奖方案中,其景点的营造和描述,显然比落选的方案更加全面和到位。因此,通过对景点营造行为的解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把握中国当前的园林设计思潮。

何谓“景点”?行业标准《园林基本术语标准》(2002年)规定:“景点是由若干相互关联的景物所构成、具有相对独立性和完整性,并具有审美特征的基本境域单元”。《标准》把“景点”放在“风景名胜区”篇,就是说景点主要存在于风景名胜区。然而,当前几乎所有的园林设计方案中,从公园到庭院,甚至道路,都有“景点”的出现。然而在实践中,景点概念是被普遍使用的,并不局限于风景名胜区。

2景点的形成原因

2.1控制场地空间

景点的形式和概念的形成可以追溯到“园中园”的建设。20世纪70年代末期,广州运用此前宾馆庭园的设计经验,在公园建设中,把公园划分为若干个区域,形成各自独立的小景域,布置各种公共活动的游览点和服务设施。重要的区域,多采用“园中园”式布局,在大园中套有不同内容的小园,从而丰富全园的景致。它与圆明园中的小园林在形式上差不多,即成组的建筑物与叠山理水或天然地貌所构成的幽闭或比较幽闭的空间相结合,形成一个在布局上具有相对独立性的体形环境。无论设置墙垣与否,都可以视为一座独立的小型园林,即“园中之园”。显然,这与后来拟定的景点的概念是基本一致的。

虽然在20世纪50年代,中国的城市公园布局曾受到前苏联文化休息公园理论的影响,以功能来分区,但是到了60年代,却认为分区理论对于我国城市中较大面积的综合公园的初期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而对于较小面积的公园就舒展不开,因为没有足够的用地来进行明确的功能分区。而“园中园”的设置比功能分区更适宜场地规划,实际上反映了景点的灵活性。因此,90年代后,虽然园林建设的面积越来越广阔,功能分区理论却并没有被重新明确地应用,景点的设置继续成为设计师控制场地空间的主要手段,技法也由院落式布局拓展到雕塑、构筑物、植物、地形地貌等安置和命名。

2.2追求文化意境

文化意境一直作为民族特色影响着中国当代园林的建设。而且,这时期对传统园林建筑继承的很重要的一点是被认为有“文学意味”,即主景建筑一般都赋有题目,或以诗词、楹联、匾额等提出造景立意。

20世纪80年代以来,景点的名称或景题受到普遍的肯定。《中国优秀园林设计集》(一)的“综论”认为:“这批园林新作中,有不少匠心独运的点景题名,画龙点睛,颇具深意。如深圳东湖宾馆园林的''''思源''''题刻,唤起游子思乡报国之情;鹃园的''''醉红坡''''、''''映红渡''''、''''踯躅廊''''、''''沁芳涧''''等,语意双关,渲染了红花遍园的热烈气氛。

2.3获取经济收益

景点的建设与经济有密切的关系,因为它是设施集中的区域,需要有一定的资金支持,也是集中的观光游览区,能带来较高的经济收益。在探索园林行业如何面对市场经济发展时,国家也曾经鼓励景点“积极开展多姿多彩的各类活动”,获取经济收入。

简言之,景点的功效在各种类型的绿地中都得到了灵活的应用。如在1999年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中国园区的园林设计和2003年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及中心区景观规划设计竞赛方案。

3不良的后果

3.1片面强调景物的形式美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园林形式美学的多样与统一、调和与对比、对称与均衡、比例与尺度、韵律与节奏等,是园林界研究的热点。这些概念基本上源于西方的古典主义美学领域,中国古代匠人在造园时是否遵循这些原则,值得怀疑和探讨,而且它也不一定就是新园林的主要发展方向。可是,由于它和景点的“诗情画意”联系在一起,在当代园林的理论和实践中,成为一种理所当然的准则和必然的结果。

上述现象反映了景点的审美特征实质上被主要放在视觉上,即作为被“看”而存在,而非主体与客体的全方位的相互交融。所以,观光的方式成为景点设置的最强大的动力。理论界也重点研究看与被看的问题,如景物观赏点的“合适视距”理论等。其他领域如地质、气象、生态、经济、社会、生活、生理、心理、体验、参与等,则很少被涉及。

3.2以个人主观来制造景物

中国古代园林的“景”一般是在游者亲身感受过程中被“点”出来的,就像红楼梦的大观园,是先有环境后有命名。可是,在中国当代园林中,主动制造景点和意境的意识已经成为主流。很多设计师在谈论设计由来时,总是说到希望营造某种意境或境界,如“一园红艳醉坡坨”、“访花蝶径”、“小洲林中有人家”、“秋霞”等。景物与景题的先后关系被颠倒过来,于是景观不再产生于对场地与文脉的艰苦探寻和挖掘,而是产生于诗文或作者的主观。由此,景点脱离了物象,成为“具有审美特征的基本境域单元”。而且,当它与“传统风格、民族特色”等概念结合为一体时,就成为了一种符号,一种标签。

4问题与讨论

园林界对景点设置的观念认可,令人深思。问题是复杂的,可引发的讨论也是多元的。

其一,过度重视文学在园林中的应用,过于强调“诗情画意”。需要承认,我们的先辈的确是重诗画的,尤其是园林的建造者和主要欣赏者——士大夫阶层,但是,当代的园林设计师是否还具备如此的教育背景和修养,且有能力再现古典的诗画情趣呢?普通民众是否在游园中只是通过背诵唐诗宋词来获得审美愉悦呢?

应该承认,现代许多年轻的设计师在古典文化方面的修养是严重不足的。例如在北京护城河内侧绿化带设计方案中,有一个景点叫做“杨柳东岸”,据说源于柳永的词句“杨柳岸晓风残月”,殊不知站在东岸向西看,是看不到残月的。又如广州大学城星海音乐学院校园设计中,有一景“知鱼池”,据作者的解说文本,是取“知鱼”是“知遇”的谐音,谬误何其大也!

打开一本我国自编的园林设计教科书,绝大部分内容是构图法则、造景手法、意境题词之类,而在国外教科书中占据主要内容的景观产生过程(自然和社会)、景观感受心理、人类行为规律、地理和技术影响等等,几乎完全阙如。长此以往,对我国园林教育影响的后果是可以预知的。

其二,意境是景点设置的主要目标,可它总是被当代设计师的词语所构筑。如前所述,设计师们总是在设计之前关心意境问题,而且基本都是通过诗文来寻找。但是,《园冶》中却没有这样的词语,开篇《兴造论》即是:“……园林巧于''''因''''、''''借'''',精在''''体''''、''''宜''''。”所以,意境本是文学语言,用文学谈论园林,最终还是体验文学的情趣而非园林。

其三,如果只是借用文学、绘画和雕塑来充实园林景观,那么,是否需要承认它们只是与园林有横向联系的艺术门类?实际上,很多学者都认为即使它们在园林中能够锦上添花,但其与园林还是有区别的,正如建筑与室内家具、摆设的区别一样。所以,需要追问园林的基本问题,即它因何而存在?园林是空间艺术,它作为一个容器,承载了多种物质设施和精神元素。但设计师是否能够意识到它们并非园林的核心,或者说,每种艺术(学科)门类总有自己的界限,比如散文、诗歌更适于表达个人瞬时的游园感悟,而非设计师预先设定的不变的景题。这对于我们重新评价中国古代园林在清朝中后期的成就以及指导中国当代园林的发展方向,无疑有着重要的警示作用。

其四,如果景点设置是设计师的基本技法,那么问题会更加棘手。为什么我们必须用景点来控制空间,从最初的小至1hm2的园中园,到现在的大至1135hm2的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及中心区?虽然,350余hm2的圆明三园中的建筑群以及能成景的个体建筑物有一百多处,但是,它在150多年来,经过多次扩建,所谓的“四十景”也是后来题署的,它们不是造园者最原初的手段。应该思考尺度的变化是否导致工作方法的差异。小比例尺只是设计,大比例尺只能是规划。如果我们承认规划与设计的工作内容和方法的区别,那么,土地区划固然存在,但是景点的设置并非必然。在规划层面,如何合理利用土地和相关资源、能源,协调各种社会关系是主要问题,而非审美层面的营造。即使在设计层面,设计师关心的首要问题也不应是审美、教育、文化等,而是在合理使用场地的基础上,满足人们的生理和心理的体验要求。

林区建设论文范文9

联系县(区)农林局,建设局、园林局,行业协会。

二年来,我强化学习,扎实工作,廉洁自律,团结班子,带好队伍,加大落实力度,不断开拓进取,圆满完成市委市政府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实现林业、园林城乡一体化,开创城乡绿化工作新局面。现述职述廉如下:

一、立足本职工作,认真履行职责,较为满意四项工作

一是积极联系客商,发挥行业优势,切实搞好服务,完成招商引资任务。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第一责任,第一要务,调动多方关系,多次上门造访客商,邀请客商以商引商。在土地选择、项目资金争取、银行贷款联系等方面给客商解决实际问题,深受客商信任。在胡局长等同志的大力支持下,引进竣工和签约项目各1个。

竣工项目:ddd吉星针织袜业有限公司在市经济开发区投资16000万元建设**博远实业有限公司,一期投资已到位,9月份正式投产,产品已远销海外。

签约项目:经过两年半的洽淡,ddd林木产品有限公司投资定向刨花板(OSB)项目,20*年10月中旬,已与宿城区签订投资合同。

二是对内全面规范管理,对上策应扶持支持,对外强化形象宣传,做好分工负责的主体工作。强化制度建设,注重学习提高。坚持每月例会制度,学习重要文件,布置业务工作,提出严格要求,形成局务会议纪要。

选举产生林业(园林)局第三届党支部委员会、第一届团支部委员会、第一届工会委员会。完善市风景园林协会、花卉园艺协会、木材行业协会和林学会运行机制,通过协会加强业务培训,提高行业整体运行水平。

定期召开党组会、民主生活会、班子碰头会,组织青年职工座谈会、主题教育演讲比赛、国防教育专题讲座、林业形势报告会、扶贫慰问、书画摄影比赛、论文评比等系列活动,营造班子团结,同事配合,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

多次带项目申请赴省进京,并邀请上级领导到**现场办公,争取支持,二年共争取到国家和省各类项目资金逾2500万元。

深入开展“杨树产业年”活动,每年植树1000万株以上,积极引导木材加工企业发展,全市木材加工企业2587家,规模以上369家,产值达105亿元。

完成黄河景观桥及周边造景工程;建成新河滨公园;抓好春秋两季市区绿化工程;完成**省第五届(南通)园博会**工地建设任务;全面接管雪枫公园。

同时,借外省外市林业考察团来我市之际,积极宣传**生态特色,提高**知名度和美誉度。

三是高标准严要求,努力争先进位扛牌夺旗争一流,力取创新创优佳绩。常给同志们灌输“有牌就扛,有奖就得”意识,每年度汇总一次局各处室、单位在省市内获奖情况,张榜公布,并分不同档次再予以适当奖励,以激发大家在其位谋其政履其职尽其责创其优。

20*年,局荣获全国林业产业突出贡献单位,**林业产业先进单位,绿色**建设一等奖,省第五届园博会造园艺术奖二等奖、组织工作优秀奖,《绿色**实践与建设》主题生态文化建设唯一最佳组织奖,市20*年度目标管理先进集体;河滨公园荣获市创建文明风景旅游区(点)工作先进单位,雪枫公园荣获**市文明风景旅游区(点)称号,创建国家4A级景区已通过省初检。

积极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组建专门班子,配强人员,量化任务目标,责任落实到人,10月中旬,省专家已进行专题调研。

创新公园管理体制。实行“免费开放”和“公园绿地管理人”模式,花钱买服务,养事不养人,并加大园林绿化主体培育,靠大靠强,设立省建筑园林设计院**分院。

创办“中国杨树网”,推出移动农信通“杨树产业”频道,向林农和企业,传播杨树育苗、造林、营林、采伐、运输、加工等产业体系技术、产业动态、产品价格等信息。

四是全面摸清家底,理清旧帐,深入调研,编制规划,做好具有长远效应的打基础工作。林业园林工作分几大块:造林营林、木材加工、林政执法、古树名木、园林工程、绿化管养、风景名胜、湿地野保。

逐项调查摸底,逐类编制规划,近二年已完成《现代林业发展规划》、《木业发展中长期规划》、《骆马湖湿地保护与生态修复工程》、《骆马湖—三台山、古黄河—运河风光带省级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古树名木保护总览》;启动《野生动物保护规划》、《有害生物风险管理体系建设》、《植物多样性与乡土树种保护规划》、《绿地系统规划》。

就如何进一步理体系、顺体制、建制度、强队伍、上台阶,作了为期一旬的深入调研,制订出台《绿地补偿实施意见》、《园林绿化规划建设导则》等规范性文件。并组织人员对建市以来,市园林局承担的所有工程124项进行全面清理,请财政审计人员再验收核查,理清帐目,结清欠款。

二、强化理论学习,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塑造勤奋好学、明理敏行、廉洁奉公的良好形象

一是坐得住,学得进,在理论学习上取得丰硕成果。20*年3-4月,在省委党校学习,被评为优秀学员;20*年8月参加全国地市级林业局长培训班半个月,被推为学员代表发言受到好评,随后不少地区林业考察团来宿。

20*年2月起,坚持学习南林大森林培育专业研究生课程。

组织人员编写《杨树良种繁育与速生丰产栽培技术》一书,由中国林业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

组织完成的《**市木材加工产业可持续发展中长期规划》和《**市森林分类区划界定及应用研究》,均荣获“第二届(20*年)**省优秀软科学成果奖”三等奖。

合作撰写的《**市森林资源现状、特点及培育技术措施探讨》在自然科学核心期刊《河北林业科技》20*年第二期发表。

合作撰写的《杨树产业在平原地区现代化林业建设中的作用》在《中国林业》20*年第4期发表,收入《中国林业论坛(论文集)》并获论文二等奖。

撰写的《杨树林地高效复合经营模式研究与初步实践》被收入**科技论坛**分论坛优秀论文集。

二是严要求,常警省,在廉洁自律上做到警钟常鸣。作为局领导班子班长,作为年轻干部,我时刻提醒自己,手中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受委托行使的公共权力,只是意味着责任和义务,而不是个人炫耀的资本,更不是谋取个人私利或小集团局部利益的工具。

要求自己政治上不软,经济上不贪,工作上不浮,生活上不奢,纪律上不散,管理上不松;要守住**的绿线,守住自律的底线;要健康而充实,善思而踏实,肯干而廉洁。

平时,认真执行《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试行)》及省、市关于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各项规定,认真执行工作纪律、“禁令”等规定,坚持自省自警,并自觉接受组织和群众监督。同时,履行监管职能,严格要求教育管理监督好干部职工,努力使集体成为团结进取阳光向上学习型创新型奉献型团队。

林区建设论文范文10

【编者按】:论文频道为您提供各类论文范文参考,以及论文写作指导和格式排版要求,解决您在论文写作中的难题。

选题依据: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出台了《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解决》,在完善社会经济体制上有了重大突破。尤其是在公有制实现形式上,提出股份制为主要形式,在发展非公有制上突破了过去的局限。这对现有林区经济体制的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现有林区经济体制存在很大的问题,极其不适应现有的市场环境,造成现有的林区经济落后。而且,发展没有后劲处于两难境地。一直以来,森工企业都是在计划体制和短缺经济并存的环境下生存。体制、机制、科技诸方面还跟不上社会整体的上升步伐。这些问题都亟待解决。xx年国家出台了《关于加快林区发展的决定》为林业的发展改革指明了方向。目前国家正在实行老工业基地改造政策,对政府体制、企业经营机制、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提出了急迫要求,改革社会经济体制以成为改造振兴老工业基地的首要任务。从当前林区经济运行体制来看,必须改革经济体制。否则林区经济将无法摆脱困境。当前影响我国林区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矛盾有(1)政企不分。由于历史原因形成的政企合一、企业事业交叉的经济运行体制。而由此导致三方面的矛盾,一是存在一定的社会不稳定因素,如林区、县政府机关、教师同工不同酬,工资差距较大,造成大量人才流失。二是林区建设包括林区基本建设、公益事业、社会事业等,造成重复建设浪费严重。三是国有森工企业承担着庞大的政府经费和社会负担,难以进入市场经济体制进行正常的市场竞争。(2)市场环境有效性不高。森工企业难以作为市场主体进入市场竞争。一方面束缚了国有企业的发展,一方面降低了投资者对这一市场环境的信任程度,不利于区域经济的发展。生产布局结构不合理。(3)原有的生产布局结构不能适应现在的林区经济发展。(4)国有资产的管理不严。没有对国有资产进行合理的利用,没有人真正关心国家所有者的利益。可行性论述:目前林区经济发展体制改革面临难得的机遇。如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为林区生产布局调整、职工分流提供了有利的政策资金支持;生态保护区建设为林区改善自然资源环境提供了条件;西部大开发为林区基础设施的改造提供了有利条件,改善了职工生活条件,为吸引投资创造了良好的环境;老工业基地改造政策,可以为发展林区经济,振兴林区企业提供全面的经济支持。同时近年的国有企业改革实践工作,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经验。

本论文拟采用以下手段和方法: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相结合;对比论证;列事实、摆依据;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引用分析等方法。主要通过图书查询;网上浏览;去中小企业实地调研等方法来收集资料。拟运用经济学、管理学、组织行为学等相关知识来撰写论文。

本论文拟分以下几个部分撰写: 第一部分:现阶段林区经济发展的现状。通过对现有的林区经济发展体制存在的问题阐述进行林区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及可行性。第二部分:现阶段林区经济发展体制存在的问题。对林区经济发展体制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的阐述,分析问题形成原因过程以及问题的影响面。第三部分:针对现有林区经济发展体制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通过对现阶段林区经济发展体制存在的问题剖析,寻找到问题产生的根源,并从根本上提出解决方法。

xx年09月20日—xx年1月15日收集资料,拟订论文题目,撰写论文提纲。xx年3月1日—3月30日毕业实习调研。xx年4月1日—4月30日撰写论文初稿。xx年5月7日—5月20日修改论文,撰写论文第二稿。xx年5月21日—6月8日修改论文,撰写论文第三稿。xx年6月8日—6月18日修改论文,完善论文格式以及答辩前准备。xx年6月19日—6月20日左右进行答辩。

林区建设论文范文11

一、前言

“国家公园”始创于美国,1872年3月1日,美国总统格兰特签署法令,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国家公园――黄石国家公园。从黄石公园建立起到如今的100余年中,世界上已有124个国家建立了2600多个国家公园,其总面积约占地球陆地表面的2.6%。国家公园这个概念的提出,标志着遍及100多个国家、1200多个国家公园的世界范围保护运动的开始。对于中国内地来说,国家公园还是新生事物,如何对国家公园的生态旅游区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与有效的管理是获得成功的关键,而游客管理是国家公园管理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西方国家发展了相对成熟的游客管理技术,主要包括LAC理论、ROS理论、VIM理论、VERP理论、VAMP理论、TOMM理论。

二、LAC理论的内涵、渊源、步骤

LAC理论(Limits of Acceptable Change),即可接受的改变极限理论,于1985年由美国农业部林业局的科学家在环境容量的基础上发展并提出来的,提供了一个有意义的容量替代概念,用以解决游憩环境容量问题,它主要是用来在绝对保护(Absolute Protecting)和无限制利用(Unrestricted Recreational Use)之间寻求一种妥协和平衡。LAC是一个系统框架,目的在于确定可以接受的资源使用方式,强调了该地区需要的条件,而不在于该地区可以承受多少具体数量。LAC的确定需要对什么是“可接受的”有一个政治决策,并可能需要建立在( 管理者、使用者、专家等) 就什么是不能超越的“使用极限”达成一致意见的基础上。然后再定义出符合上述目标的保护使用的一致标准,并对此进行长期监测。

LAC 理论在实施过程中分为 9 个步骤:(一)确认区域特殊价值、问题与关注点;(二)确认并描述游憩机会类型;(三)选择有关资源状况和社会状况的监测指标;(四)调查资源状况和社会状况现状;(五)确定每一个游憩机会类型的资源状况和社会状况标准;(六)确认备选的游憩机会类型在整个保护区的空间分布;(七)为每一个备选方案制定管理行动计划;(八)评估并选择一个最佳方案;(九)实施行动计划并监测资源与社会状况。

半个多世纪以来,基于LAC的游客管理实践活动在欧美的许多国家公园得到了重视与发展,并扩展到一些普通旅游目的地及发展中国家旅游目的地。可以预料,一旦 LAC 理论在我国得到广泛应用,它将在国家公园、地质公园、世界遗产、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等的规划和管理中带来革命性变革。

三、LAC理论在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游客管理中的运用

(一)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旅游发展概况

2009年由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以下简称西双版纳国家公园)。以西双版纳部级自然保护区及周边国有林、集体林等区域构成主体,区域范围由地域相近而互不相连结的勐海、攸诺、勐养、勐仑、勐腊、尚勇六大片区构成,总面积2 854.21 km2。热带雨林、季雨林为主的热带与南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亚洲象、望天树等珍稀野生动植物,傣族独特的贝叶文化以及哈尼、布朗、基诺等山地少数民族原始古朴的原生态文化一起构成了公园的主要景观。整个公园按照自然生境区、生态保育区、传统利用区、游览展示区、公园服务区等五大功能分区来建设和管理。开发比较好的是野象谷景区、原始森林公园景区和望天树景区等。2014年接待国内外游客1494.4万人次,增长19.2%;旅游综合收入171.7亿元,增长22.7%。

(二)研究方法

本次调查时间为2013年8月―9月期间,分别在野象谷、原始森林公园景区望天树随机选取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及现场访谈,问卷共发放500份,全部当场收回,回收率达100%;其中有效回收问卷467份,有效率达93.4%。

(三)游客满意度分析

采用里克特5级量表评分。以5分、4分、3分、2分、1分表示“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非常不满意”。通过计算,满意度为3.47,重要性为3.75,见表1。

通过调查发现,游客对西双版纳国家公园的人文景观、生态环境,讲解服务、旅游安全、服务态度相对满意,分值均高于3.5分,而游客对景区卫生、景区容量、餐饮购物的满意度相对较低,均在3分及3分以下,这反映了交通不便、景区游客人数过多,景区卫生不好是游客体验到的问题,也为今后的建设提供了发展的方向。

(四)西双版纳国家公园生态旅游规划及的管理中的问题

1、国家公园的社会上认知度不高,缺乏统一的法规标准

西双版纳国家公园相关部门和机构的大部分管理人员对国家公园的理解还需进一步加强,管理理念还不明确,还带有传统自然保护区管理中保护与游憩相分离的局面,很多人把国家公园的建立片面地理解为进行“旅游开发”。由于西双版纳国家公园由部级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国有林、国有水体、集体林和集体权属土地构成,权属多样、性质多种,法规多样、标准多样,在国家公园理念的推进、规划和管理上增加了难度。

2、保护区和国家公园一套班子、两块牌子、两个机构、两个职能的管理格局

2010年3月,“十一届州人民政府第29次常务会议”同意在西双版纳部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加挂“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管理局”的牌子。保护区和国家公园形成了一套班子、两块牌子、两个机构履行两个个职能的管理格局。涉及到的产权有林业、保护区、土地、水利部门,涉及规划建设的审批有风景名胜区、国土资源局、游游局、环保局等部门,出现管理部门多、执法主体多、交叉管理、多头管理、管理难度大的局面。

3、国家公园生态旅游详规技术详规有待深入研究

2010年3月1日前,国家公园总体规划主要技术标准都是依据《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技术规程》(GB/T20399―2006)、《自然保护区工程设计规范》(LY/T5126―04)、《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规划技术规程》(GB/T 20416―2006)和《旅游规划通则》(GB/T 18971―2003)。2010年3月1日起,云南省实施的《国家公园总体规划技术规程》(DB53/T300―2009)、《国家公园建设规范》(DB53/T301―2009)、《国家公园资源调查与评价技术规程》(DB53/T299―2009)、

4、生态旅游景区点多面广,开发模式雷同,缺乏规模效应

目前旅游产品主要大众生态旅游为主,专业生态旅游、生态休闲旅游等其他旅游产品和线路则还在建设之中。已先后建成了版纳野象谷、勐腊望天树、勐仑绿石林、版纳雨林谷等知名生态旅游景区,特别是野象谷景区和望天树景区已享誉省内外。但由于各景区的分布相对分散,存在着点多面广,不成规模等问题。同时各景区的旅游开发都是依托热带雨林资源,并配套有雨林民族文化风情和服务项目,缺少个性化、特色化和精品化的内涵,旅游产品形式单一。

5、环境资源监测管理有待深入

目前旅游影响监测是弱项,率先启动旅游影响监测的自然保护区,也仅针对重点保护物种――望天树和野生亚洲象开展了监测研究,旅游活动对环境影响的因子尚未进行全面、系统的监测。

6、功能分区中没有给大象留一片区域

按照公园的功能区划,分为“自然生境区”、“生态保育区”、“传统利用区”、“游览展示区”。野象谷景区原为“核心区”,既没有划分“自然生境区”,也没划分“生态保育区”,为了开展旅游,调整出来作为“实验区”、“游览展示区”。区域功能名称是改变了,但大象和雨林生态系统尚在,区域生态系统极为敏感和脆弱,实际功能没有改变。规划的“树上观测站”、步道、休息室、小卖部直接修建在大象觅食活动中心,而野象谷景区又是大象活动中心区之一。据调查,野象谷片区大象总数有60多头,占保护区大象总头数的1/4,而面积仅占保护区总面积的0.13%,大象生存空间和觅食空间严重不足,大象伤害游客、行人,撞坏景区门窗,砸烂汽车,甚至将人践踏致死的事件时有发生。

(五)基于LAC理论对西双版纳国家公园游客管理的建议

1、从LAC出发,明确游客管理理念,进一步完善游客管理体系

国家公园游客管理的理念就是在不破坏资源环境质量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满足游客需求和提供高质量的游客体验,实现生态旅游区经济、社会和环境三大系统的可持续发展[2]。应在明确国家公园理念的基础上,引入LAC理论,尽快建立系统化、规范化的游客管理体系。

2、建立健全环境指标和游客体验指标监测体系,对游客进行动态管理

应从现有的野象谷、望天树、绿石林、雨林谷等知名生态旅游景区开始逐渐全面建立环境指标和游客体验指标监测体系,对游客进行动态管理。环境指标的选择应尽量客观和全面,要能真实地反映公园生态环境的变化,要做好公园生态环境变化的日常监测工作,一旦环境指标超出标准,就应该按照游客管理的组织过程采取相应对策和措施。尽快建立游客体验指标体系,定期对指标进行监测,以便实时掌握游客旅游体验和满意程度,及时采取相应行动计划。

3、加强解说系统和博物馆的建设,对游客进行环境教育

一方面,加强对导游队伍的培训,不仅掌握导游知识和技能,还要具备生态学、地质地貌学、植物学、动物学、傣族文化及民俗风情、公园历史等方面的知识。在导游过程中除了要做好向导和景物解说外,还应该承担环境解说和环境教育的工作,降低和避免游客对环境的破坏;另一方面,在标牌的解说上,可以借助图形、文字、声音等形式,让游客明白标牌所传递的信息,自觉做到对环境的保护。加快完善游客中心和博物馆的建设,尽可能的提供种类丰富的解说材料。

4、丰富旅游产品体系,满足游客多样化需要

应协调各景区整合经营,严格控制建设项目雷同,充分挖掘并展示 “雨林文化”、“大象文化”内涵,充分体现西双版纳“动植物王国”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形象,进一步打造整体品牌。

5、提高各项设施利用的有效性,加强公园的游客安全、风险、救援及应急管理

保证安全设施的齐备,在一些大象或其他动物经常出没的地方,要设立标牌提醒游客注意;做好设备的定期检修,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培训一支专业的救援队伍,建立一套完善的旅游应急救援和安全事故处理系统。

林区建设论文范文12

北京林业大学校长宋维明称,这个学位的设置适应了国家对林业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需求,推动了林科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机制改革和结构调整。

2011年以来,经过不懈的努力,我国已经建立起了定位准确、具有特色的林业硕士培养体系。

11月23日,京城低温。但全国林业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们心里却是一团火。他们聚集在北京林业大学,总结过去五年林业硕士专业学位发展所取得的成绩,制定下一步的工作方案,为我国林业领域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出谋划策。

一种新型学位类型的诞生

新中国的林科研究生教育始于1953年。当年,北京林业大学(北京林学院)最先招收林科研究生。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林科研究生教育得到了跨越式的发展。

但这些研究生都是按照林学一级学科下设的二级学科来招生培养,以培养教学和科研人才为主。大多数研究生毕业后从事科研或教学工作,林业一线高层次人才缺口很大。

1999年这一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设置了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现已改名为农业硕士),其中有一领域为“林业领域”。这是我国林学范畴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起点。

正值林业和生态环境建设飞速发展。在2000年到2009年的10年间,“林业领域”的农业推广硕士以招收在职人员攻读为主,累计招生达6968人。

为更好地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要,积极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专业学位教育,教育部决定自2009年起,扩大招收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的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范围。

机不可失。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北京林业大学为牵头单位,联合多所高校共同研讨、论证,向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提交了《林业硕士专业学位论证报告》。

2010年1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27次会议审议通过林业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决定在我国设置林业硕士专业学位。在审议通过设置的19种专业学位中,与农林学科相关的只有林业硕士这一种。这充分证明了国家对林业和生态建设领域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视。

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张永利说,要促进林业的改革发展,最根本的是要靠科技进步,要靠人力资源的充分开发和人才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基层的林业人才,尤其是高层次林业人才十分缺乏,还不能满足林业建设的需要。设置林业硕士专业学位,培养适合林业发展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是林业发展的需要,也是人才储备的需要!

当年9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下发了《关于下达2010年新增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的通知》,批准北京林业大学等16所高校新增林业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并将其列入2011年全国研究生统一招生专业目录。

自那时起,林业硕士专业学位作为一种与林学学术型学位相对应的新型学位类型正式得以确立并蓬勃发展。

重在培养应用型高级人才

据了解,林业硕士专业学位的英文名称是“Master of Forestry”,其英文缩写为MF。它的设立,适应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与现代林业发展对林业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需求,有利于创新林业人才培养模式,完善林业人才培养体系,提高林业人才培养质量。

林业硕士专业学位定位于培养“适应林业建设发展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培养过程强调研究生专业实践技能的提高。

区别于学术型学位,林业硕士的培养重在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在培养中,强调学生要具有扎实的林业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善于运用现代林业科技手段解决实际问题,能够创造性地承担林业及生态建设的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

培养单位认识到,当前我国林业的内涵和外延正在不断丰富与发展,林业的地位、使命和功能不断提高与增强,林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人才培养方向必须要满足现代林业建设各方面的需要。

根据现代林业建设重点和林业职业认证类别,林业硕士主要服务于森林与自然资源的保护、培育、经营与管理以及生态与环境的修复、保护与建设等领域。

服务的范围十分广泛,主要包括:林木良种工程、森林培育、森林可持续经营、森林资源管理与监测、森林保护;林业生态环境工程、退化植被修复、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流域综合管理、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湿地保护与管理、森林公园建设与管理;经济林和林特产品开发、木本生物质能源、碳汇林业、复合农林业与林下经济、森林旅游与游憩;设施栽培;信息技术与林业信息化;林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林业经济与政策、林业生态文化建设;城市与社区林业等。

5个春秋转瞬即逝。如今,全国已有18所高校招收林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高校所处地域基本涵盖了全国各种森林类型。各培养单位发挥自身优势,突出区域林业发展特色,有针对性地培养人才,以更好地服务于各地林业建设。

216人,308人,377人,429人,500人,林业硕士的招生规模5年来一年比一年扩大,呈稳步增长趋势,类型也趋于多样。到2015年底,学生中已有850人获得了林业硕士专业学位。

培养过程贯穿创新改革

林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定位,是培养“适应林业建设发展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这与以前的林业行业人才培养有明显的区别。

之前高校的学术型硕士培养主要侧重于基础理论与学术研究。林I硕士的设置结合了高层次与应用型两个特征。在人才培养方案上,林业硕士紧密结合林业建设一线的需求,重点提高实践技能和林业职业能力。

林业硕士本身就是新生事物,在培养上显然不能走以往的老路。不断创新教育理念,推进教学模式改革,注重教育质量和内涵,成了各培养单位的共同追求。

各学校不断转变教育理念,以案例教学和专业实践基地建设为手段,强化了林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推进教学改革,促进教学与实践有机融合。

目前,全国5所高校建立了6门林业硕士核心课程的案例库,收入案例100多个;建成了200多个林业硕士专业实践基地,其中5个入选全国优秀基地。

各校积极构建质量保障体系,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在案例库编写方法、案例式教学的应用、师资培训及专业实践基地的长效建设模式、规范化管理、基地导师队伍建设等方面,各校都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

各培养单位设置了一系列以实际应用为导向的林业硕士课程,尤其在选修课方面,充分结合了地域优势和行业需求。课堂教学以案例分析和实践研究为主,明显区别于学术型研究生课程。

在培养中,各单位积极探索产学研合作培养林业硕士的途径,实行双导师制,聘请林业行业一线有实践经验的专家参与指导工作。很多培养单位专门针对林业硕士制定了校内外指导教师遴选办法,还开展了林业硕士导师培训活动。

林业教指委作用凸显

在林业硕士培养中,全国林业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作为专家组织,发挥着重要的指导和监督作用。

林业教指委是协助主管部门开展研究咨询、指导评估和交流合作的专业组织,主要职责包括制订发展规划、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教学大纲和专业学位授予标准、教育评估标准等。

5年来,林业教指委在工作研讨与学术交流、评优工作、课题研究、探索性工作、规范性工作和组织机构建设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引导各培养单位在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建设、专业实践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创新。

2013年,林业教指委重新梳理了林业硕士培养目标和知识体系,制定了《林业硕士专业学位基本要求》,作为林业硕士专业学位授予和质量检查评估基本依据。

2014年林业教指委下发了《林业硕士学位论文类型、要求及评价指标》,规范了不同类型学位论文的写作与评价;组织了首届全国林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优秀学位论文评选。

2015年,林业教指委完成了15个林业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的专项评估报告,对评估内容、工作程序、评估结果进行了全面的总结。

教指委还构建了林业硕士培养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开展了林业硕士教育质量调研,完成了有关专项评估工作。

在2016年岁末的这次会议上,委员们评出了第二届全国林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优秀学位论文,《北京山区山洪沟道特种及山洪预警技术研究》等15篇论文入选。同时,《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树冠提取―方法与实例》等10篇教学案例获评优秀案例,将被收入中国专业学位教学案例中心林业硕士案例库。

林业教指委通过定期主办全国林业硕士教育研讨会和各种专题讨论会,搭建公共交流平台等形式,加强学校间的沟通与交流,促进各学校的协同发展和提高。研讨会上,聚焦师资培训、案例教学和专业实践基地建设、学位论文要求等主题。林业教指委还专门设立了师资队伍与课程建设、职业资格认证研究、专业实践、战略发展与评估认证等4个工作组,分e针对不同的领域的特殊性开展工作。

林业硕士培养任重道远

我国的林业内涵外延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未来5年是林业的黄金发展期。

国家林业局副局长、连续两届全国林业教指委主任张永利说,国家林业行业对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需求将越来越大。这为林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创造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工作要求。针对我国林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培养具有较强职业能力的高素质林业硕士,对实现科教兴林、人才兴林,进而推动现代林业发展、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

张永利认为,当前需要继续解放思想,突出特色,加强研究,勇于创新,积极探索服务我国林业建设需要的林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机制和体制。

张永利说,要从政策上积极推进林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和实践考核,与职业人才评价标准有机衔接;推进林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内容,与林业特定职业人才工作实际有效衔接。要增进林业硕士教育质量保障的科学性、有效性,促进培养单位不断提高林业硕士培养质量。

林业硕士的培养离不开行业的指导和支持。张永利希望,要为林业硕士培养提供良好的政策条件,尤其是在与职业资格衔接上。只有研究生培养与林业行业的职业资格衔接好,培养单位和研究生才会有热情和积极性。

张永利特别强调,能够为林业硕士培养提供实践基地条件的各级林业管理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如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林场、种苗繁育基地、林业企业等,要积极配合高校工作,共同建立专业实践基地。林业行业要将林业硕士毕业生纳入到岗位招聘体系之内,切实解决好就业问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