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博士生毕业论文

博士生毕业论文

时间:2022-11-07 17:52:32

博士生毕业论文

博士生毕业论文范文1

《杂志封面文章的内涵及报道特色研究》/杜晓/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2007.7

《“凤凰卫视”女性主持人特色解读》/谢淑玉/苏州大学/2009.5

《栏目研究》/鞠晓燕/厦门大学/2009.4

《画报研究》/郭巍/吉林大学/2009.4

《人物专访研究》/周睿/北京大学/2007.5

《的新闻学价值研究》/王巧云/河南大学/2007.4

《典型人物报道研究――以“感动河北”典型人物报道为例》/郭晓霞/河北大学/2006.5

《CCTV栏目的选题创意及其节目构思透析》/黄铮铮/中国传媒大学/2007.7

《CCTV电视谈话节目的会话分析》/王静/黑龙江大学/2008.4

《冲突话语:英语电视新闻访谈的综合性谈话分析》/许炳坤/安徽师范大学/2005.5

《从跨文化角度分析中国电视谈话类节目》/潘洁/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12

《从鲁豫有约看电视谈话节目的品牌建构与可持续发展》/黄佳/中国传媒大学/2007.7

《从评价理论看电视新闻访谈的多声性》/李君/中国海洋大学/2008.6

《从心理学角度谈人物专访类节目主持人的准备》/陈贝贝/上海戏剧学院/2005.4

《大众参与的电视节目人物出镜研究》/刘青/山东师范大学/2006.4

《当代中国广告中的人物形象变迁研究――以为主要考察对象》/黄群/苏州大学/2008.5

《当前我国正面报道有效传播研究》/卢芳/华中科技大学/2007.5

《典型人物报道的叙事学研究》/顾军/苏州大学/2008.5

《电视访谈话语研究》/代树兰/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5

《电视访谈节目中的“倾听”》/林毅/上海戏剧学院/2006.4

《电视高端访谈节目研究》/汤蔚淑/湖南大学/2008.10

《电视精英谈话节目的竞争战略研究》/张源/厦门大学/2007.5

《电视谈话节目采访技巧研究》/孙海平/吉林大学/2009.5

《电视谈话节目社会功能的哲理分析》/张朝夕/华中科技大学/2004.11

《电视谈话节目中的权势现象》/张文星/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7

《电视谈话类节目制作的心理效应研究》/张秋佳/东北师范大学/2008.9

《电视新闻访谈的超语言学分析》/谢娟/西南财经大学/2007.4

《对领袖崇拜的理性思考》/于观杰/黑龙江大学/2009.1

《访谈节目中英汉女性话语风格的对比研究》/郭/华北电力大学/2004.12

《凤凰台叙事型谈话节目分析》/华丽/上海戏剧学院/2009.3

《广播访谈话语的人际意义系统功能研究》/张睿/外交学院/2008.5

《广告中人物形象的符号学解读》/刘逢秋/苏州大学/2007.5

《还原人物,记录历史――文本特色探析》/靳颖姝/河南大学/2008.4

《纪实类电视节目人物形象的创作特点与表现手法研究》/闫伟娜/山东师范大学/2006.4

《论中的女性形象》/汪敏/湘潭大学/2008.4

《论节目主持人的专业核心素质和人格魅力》/陈蓉/上海戏剧学院/2003.5

《论情感类电视谈话节目主持人现场的有效沟通》/陈姗姗/中国传媒大学/2009.5

《论史传报告文学》/吴晓丽/湖南大学/2007.5

《论主持人的“个性”》/董蓓/上海戏剧学院/2008.1

《论主持人沟通能力训练对当众口语传播者的普适性》/张早/上海戏剧学院/2007.4

《面向人物追踪的知识挖掘研究》/于满泉/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2006.5

《浅论新时期史志性报告文学的新闻价值和现实意义》/褚晓峰/东北师范大学/2006.6

《人物类特稿特点研究――以和为例》/张玮桐/吉林大学/2009.4

《网络(虚拟)社区对公众人物及形象的影响研究――以天涯社区和部分明星博客为例》/舒云/江西师范大学传播学院/2007.6

《网络时代的庶民狂欢试析以博客为代表的网络草根文化》/陈闻/北京语言大学/2007.6

《我国纪录片频道的生存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刘晶晶/重庆大学/2009.4

《新时期(1995-2004)中国典型人物报道中的女性形象》/史梁/厦门大学/2006.4

《新时期新闻视野中的报告文学研究》/张俊鹏/河南大学/2006.4

《新世纪传记文学研究》/汪炜/上海师范大学/2007.5

《叙事类访谈节目的以叙事模式分析――与为例》/马骏V/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12

《谣言:概念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启示》/金屏/吉林大学/2005.4

《一种新型的交往方式――网络人际传播再思考》/王华雯/2007.4

《英文电视访谈节目前序列分析――基于中央九台节目的研究》/张冰/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7

《影像传播中的虚拟人物研究》/郑春辉/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7

《纸质媒体中反面人物报道研究》/杨晓青/湖南大学/2007.4

《中国大陆电视节目主持人培养模式研究》/熊蓓蓓/华中科技大学/2006.5

《中国电视心理访谈节目研究》/赵颖/新疆大学/2008.5

《中美电视访谈提问研究》/李曦/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7

《中文环境下英语新闻访谈类节目的跨文化会话分析》/徐宁骏/上海师范大学/2008.4

《转型期中国农村人际传播探究――以公共空间为视角》/熊芳芳/江西师范大学/2007.6

《“粉丝”受众研究――以“超女粉丝”为例》/刘立荣/天津师范大学/2007.3

《“感动中国”人物宣传的内容和形式创新研究》/张国芳/暨南大学/2008.11

《“胡适思路”在二十世纪人物传记中的隐性流淌》/樊志彬/兰州大学/2007.5

《人物通讯解读》/周俊丽/河南大学/2009.5

《中体现的文学批评观》/吾甫尔江・买买提/喀什师范学院/2007.6

《专栏中先进人物通讯的叙事学研究》/黄杰渝/四川大学/2007.3

《“类传”人物塑造的特色及影响》/谭时康/西南大学/2008.4

《列传合传研究》/胡安武/华中师范大学/2009.4

《写人成就探略》/潘定武/陕西师范大学/2003.5

《叙事学研究》/刘宁/陕西师范大学/2006.5

《与》/廖颖/贵州大学/2008.5

《1994年以来的中国女性受众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施素雯/兰州大学/2006.5

《Blog热点话题发现及其作者声誉度研究》/时达明/大连理工大学/2007.12.

《百年中国报告文学文体流变论》/王晖/苏州大学/2002.4

《报纸语体中采访体裁的语言特点》/于天明/黑龙江大学/2002.5

《传播美学视野中的电视节目主持人形象塑造》/于洋/大连理工大学/2006.12

《传播视野下的名人博客研究――以新浪网名人博客为例》/王永强/湖南师范大学/2007.5

《传播学视野下名人博客初探》/钟正军/中南大学/2009.5

《传播学视野中的谈话类主持人节目》/毛婷婷/南京师范大学/2006.5

《从谈中国新闻类人物周刊的现状与发展走向》/朱宝/四川大学/2007.4

《从看司马迁对人的认识》/苏高岩/山东大学/2008.10

《从奥普拉与陈鲁豫的主持风格看其谈话类节目的言语艺术》/吴松/东北林业大学/2009.6

《从博客到播客看大众传播回归人际传播》/罗曼/四川大学/2006.4

《从受众期待研究我国电视主持人节目的发展策略》/张梅/华东师范大学/2005.4

《从顺应论的角度看访谈会话中闪避回答的语用策略》/邢君/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7.5

《从谈话节目主客体关系发展看“观众”的功能演变――以国内品牌谈话节目为例分析》/郭丽红/山东大学/2009.4.25

《从新兴文体到文学“大国”――中国20世纪报告文学流变史论》/谢耕耘/华中师范大学/2002.4

《从语用学角度看结构隐喻在中国电视访谈节目中的顺应性和功能性》/杨青/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6.4

《大陆电视谈话节目初探》/陈荣美/广西大学/2001.6

《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的互动――中国电视谈话节目本土化研究》/何剑波/南昌大学/2007.5

《大众传媒中的女性形象再现》/赵黎/郑州大学/2007.4

《当代中国电视受众需求研究》/吴红雨/复旦大学/2008.4

《党报典型报道艺术论》/张菀昀/清华大学/2005.6

《典型报道:困顿的现状和未来的革新》/韩冰/南京师范大学/2006.5

《典型报道的传播效果研究》/种筱娜/西北大学/2006.5

《典型报道的话语分析――从福柯的视点出发》/任俊英/复旦大学/2006.5

《典型人物报道的困境与对策研究》/吴小君/苏州大学/2005.5

《典型人物报道的叙事分析》/杨君/中央大学/2009.3

《电视典型报道研究――以十六大以来典型报道为例》/孔朋/山东大学/2008.4

《电视访谈“问答句”中“附加信息”的语用顺应之探究》/李成团/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6.5

《电视访谈节目:人际传播的大众化研究》/于玲玲/南京师范大学/2007.4

《电视访谈中话语缓和的语用研究》/李海辉/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8.6

《电视节目主持人品牌研究》/巩晓亮/华东师范大学/2008.4

《电视节目主持人形象传播研究》/严三九/华东师范大学/2009.4

《电视剧传播框架中的女性:形象建构与身份认同》/马琳/华东师范大学/2008.4

《电视人物访谈中疑问句的语用功能探析》/李欣芳/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6.4

《电视谈话节目的策划与创新研究》/谢亮亮/曲阜师范大学/2009.4

《电视谈话节目的传播特点及主持艺术研究》/周媛媛/郑州大学/2006.4

《电视谈话节目品牌联合研究――以落地湖南卫视为例》/邓蓓莉/厦门大学/2009.4

《电视谈话节目主持人传播效果研究》/李娇娇/中央民族大学/2009.3

《电话谈话节目主持人角色研究》/唐小茹/四川大学/2006.3

《电视谈话节目主持人形象调查研究》/马培昕/西南大学/2006.4

《电视谈话类节目的语用分析》/赵爽宇/陕西师范大学/2008.4

《电视新闻主持人形象塑造与栏目品牌化经营研究》/梅冬/中南大学/2009.5

《电视娱乐谈话节目主持话语分析――和的话语比较》/曾嵘/暨南大学/2008.5.20

《对中国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的传播学阐释》/陈天嵩/湖南师范大学/2009.6

《二维视野中的典型报道》/刘勇/安徽大学/2005.5

《访谈节目的语用模糊研究――以央视节目为个案》/桑杰/中央民族大学/2009.4

《访谈节目主持人语言的语用学研究》/王卓/吉林大学/2007.4

《访谈类节目中提问的顺应理论研究》/崔佳/山西大学/2005.6

《访谈语篇中的人际意义研究》/苏凤/山西大学/2008.6

《符号学视域下的名人广告效应研究》/何洗礼/湖南师范大学/2009.5

《改革开放以来典型人物报道传播价值研究》/刘金星/兰州大学/2007.12

《改革开放以来的未成年人典型报道研究》/杨柳/西北大学/2009.6.17

《个人品牌的营销传播研究――以姚明为例》/唐智乐/厦门大学/2008.4

《故事类谈话节目叙事研究》/屈丹/四川大学/2006.4

《关于典型人物的宣传报道研究》/张静/中南大学/2007.5

《关于国内电视谈话节目之理性探讨》/祁瑞萍/西北大学/2006.5

《关于英语新闻访谈介入资源的分析》/彭晓琳/山东大学/2009.4

《汉语新闻电视访谈会话研究》/张颖/上海外国语大学/2006.12

《回避:汉语财经访谈中受访者的语用策略》/杨婕/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7.4

《基于信息经济学信号理论的名人广告研究》/王迎波/山东大学/2008.4

《记录我们的命运――之“封面人物”的叙事解读》/董P/湖南师范大学/2008.5

《节目主持人在我国和谐社会构建中的角色功能研究》/李静/南京师范大学/2007.4

《解构电视谈话节目的传播过程》/魏芳/华东师范大学/2005.5

《扩展型前序列的结构与作用――分析访谈节目Larry King Live》/黄豪/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4

《论报告文学的写人艺术》/刘真福/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10

《论成都本土期刊发展潜力及其创办人物新闻期刊的可能性》/施晓岚/浙江大学/2006.5

《论邓贤的史传报告文学创作》/罗庆洪/湖南大学/2008.4

《论电视财经访谈节目品牌的构建和维护――以为例》/姚贝贝/华东师范大学/2009.5

《论电视节目主持人个性魅力的构成要素》/王璞/郑州大学/2003.10

《论电视谈话节目的传播特点及其兴盛原因》/王秒秒/陕西师范大学/2007.4

《论访谈节目中的交际策略――结合第二语言学习者运用交际策略的情况》/洪晨鸣/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3

《论人物类电视纪录片的人文关怀》/徐思红/2000.1

《论涉农电视访谈节目的创作――以为例》/杨程/南京师范大学/2007.4

《论受众研究的“质化”传统》/谢莹/湖南师范大学/2005.4

《论新时期典型报道的发展与变革》/兰天/南昌大学/2008.12

《论新时期典型人物报道的嬗变》/江卉/武汉大学/2005.5

《论新时期纪实文学》/李华峰/郑州大学/2000.4

《论中国大陆电视谈话节目的特色》/易文/广西大学/2003.5

《论中国社会转型下的电视节目主持人》/林素琴/苏州大学/2002.5

《媒介人性论――基于爱心传播的研究视角》/张咏梅/浙江大学/2009.4

《美国政坛与体坛人物访谈中话语策略使用的个案分析》/曾玮/华中师范大学/2007.11

《名人博客――传媒批判视野泛偶像的狂欢》/李艳/西北大学/2009.6

《名人博客的传播学思考》/杜畅/大连理工大学/2007.6.23

《名人广告的可信度评价及其对消费者品牌态度与购买意向的影响》/李冰心/武汉大学/2005.5

《名人广告说服传播研究》/胡振宇/暨南大学/2006.5

《明星主持与名牌节目――凤凰卫视节目主持人研究》/姚婷婷/厦门大学/2009.4

《穆青的典型人物报道研究》/崔元苑/郑州大学/2006.4

《南方周末正面人物报道的价值取向》/郭丽/暨南大学/2008.11

《女性主持人的话语弱化――隐藏在电视光环背后的性别差异》/刘平/华中师范大学/2006.5

《女性主义视阈下的女性电视谈话节目――以为例》/张晓红/湖南师范大学/2009.6

《人民日报典型人物报道中女性形象的批评性比较分析》/林蓉蓉/浙江大学/2008.4

《人物报道中的视觉传播研究》/汪茜/南京师范大学/2005.4

《试论分众化时代的电视节目主持人》/张仕勇/郑州大学/2004.5

《试论人物报道的“平民化”》/罗坤瑾/广西大学/2004.5

《试论唐代民间信仰中的当朝人物崇拜》/马秀勇/首都师范大学/2003.4

《试论我国电视人物访谈节目的特色与价值》/易钟林/暨南大学/2006.5

《受众认同与主持人形象塑造》/熊海燕/华中师范大学/2004.4

《司马迁对传主心理动力的探掘》/任刚/内蒙古师范大学/2004.4

《塑造电视谈话节目的深层魅力――选题策略分析》/向钰/中央民族大学/2009.3

《体育新闻报道中的人物专访研究》/张帆/山东大学/2007.4

《网络个人信息传播初探》/冯晓芳/中国社会科学院/2001.3

《网络人际传播的道德考量》/陈泳华/湖南师范大学/2003.4

《网络视频节目主持人研究》/张卓/河南大学/2009.5

《网络谣言与新闻真实》/潘相国/华中师范大学/2002.5

《我国电视情感类谈话节目的形态特征和文化意义》/愈小艳/广西大学/2008.6

《我国新闻传播者的媒介素养及其教育初探》/史雅娟/广西大学/2007.6

《我国知名女主持人形象解读》/吴真真/南昌大学/2007.6

《我国综合性人物杂志的生存与发展――以为例》/公丕钰/暨南大学/2006.5

《西方人际传播理论研究评析》/张晓菲/武汉大学/2005.4

《先进人物宣传的社会心理分析》/张元/西北工业大学/2006.3

《新时期我国人物报道叙述不可靠现象原因探究》/魏佳/广西大学/2008.6

《新时期正面典型人物报道的美学探析》/王建华/山东大学/2006.5

《新时期正面人物报道研究――以受众心理为视角》/张涛/华东师范大学/2008.4

《新世纪典型人物形象体系研究――以为例》/冯华/西北大学/2008.6

《新闻访谈的语类分析》/李晓燕/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6.4

《新闻访谈中的人际连贯研究》/杨才英/山东大学/2006.4

《新闻职业精神论》/张晓峰/复旦大学/2008.4

《谣言、流言研究――以华语为中心的社会互动分析》/程中兴/上海大学/2007.12

《以人的视角记录历史――周刊报道方式分析》/周小雍/复旦大学/2008.5

《以主持人名字命名电视节目的应用价值研究》/郭梦茹/华东师范大学/2009.4

《英语电视新闻访谈的会话分析》/邬争艳/苏州大学/2005.4

《英语新闻访谈中跨文化语用失误分析》/陈玉/长春理工大学/2008.4

《语言学理论框架下新闻访谈中不对称性研究》/成慧/南京师范大学/2007.5

《真实、自然和有影子的记忆――试论电视纪实作品与文学关系》/蒋自斌/安徽大学/2003.5

《正面人物报道的传播效果研究――以“感动中国”为例》/庾月娥/暨南大学/2007.5

《中国大陆访谈节目会话纠偏研究――基于访谈会话和日常会话的比较研究》/程红霞/山东大学/2006.3

《中国典型人物报道研究》/麦尚文/暨南大学/2004.5

《中国电视谈话节目叙事研究》/孔祥静/南京师范大学/2007.3

《中国访谈节目中话轮把持策略的研究》/刘吉林/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7.4

《中国名人博客发展概论》/刘佳/西北大学/2007.6

《中国写人学》/李桂奎/复旦大学/2005.4

《中国新时期传记文学研究》/李健/兰州大学/2007.4

《中国综合性人物类媒体发展研究――以、为主要案例》/蒋志高/暨南大学/2005.5

《中文电视访谈类节目中主持人陈述性语言的语用研究》/李芝莉/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6.6

《中文电视访谈中回避策略的语用研究》/罗雪梅/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7.4

《中文电视谈话节目的人际功能研究》/李姝/贵州师范大学/2009.4

《中文谈话节目“实话实说”打断现象研究》/田甜/华中师范大学/2009.4

《中央九套新闻访谈节目中打断现象的会话分析》/单红见/中南大学/2008.11

《主持人: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的交集》/张安安/浙江大学/2007.7

《专业主义语境下的典型报道研究》/朱剑红/南京师范大学/2007.5

《作品传播者的法律地位》/臧云霄/苏州大学/2004.4

博士生毕业论文范文2

大学期间,无论是学什么专业,都要学好自己的课程知识,这样才为你以后进入社会打入了坚实的基础。更好的融入到相应的工作岗位上。除了平时的考试测验,论文写作其实也是及时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一大方法和途径,同时还能显着提高大家的写作水平,有着不少作用和意义。这也是为了更从容的面对博士毕业论文写作任务,要知道如今各高校越来越看中毕业论文写作这一专业培育环节,其要求也逐渐提高。再加之博士论文本身就要难于硕士本科论文,因此要想完成好难度可谓不小。那么管理学博士论文范文上哪找,有哪些内容部分和步骤方法,且看下文详解。

管理学博士论文的基本教学要求

1、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巩固与扩展所学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培养学生处理数据和信息的能力;

2、培养学生进行社会调查研究;文献资料收集、阅读和整理、使用;提出论点、综合论证、总结写作等基本技能。

3、培养学生正确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洋博士和本土博士哪个职称晋升快

博士毕业论文是毕业生总结性的独立作业,是学生运用在校学习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去分析、解决一两个实际问题的实践锻炼过程,也是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学习成果的综合性总结,是整个教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撰写毕业论文对于培养学生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提高其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有着重要意义。

博士毕业论文在进行编写的过程中,需要经过开题报告、论文编写、论文上交评定、论文答辩以及论文评分五个过程,其中开题报告是论文进行的最重要的一个过程,也是论文能否进行的一个重要指标。

博士生毕业论文范文3

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石碧要提交的提案在建议义务教育加高中阶段学制减少两年的基础上,硕士、博士研究生阶段也减少两年。

如果说中小学阶段减少因为人为设置造成的应试环节过于频繁、因备考致使无效教育时间稍长,减少一年或两年还有讨论的空间,那么建议硕士、博士研究生阶段也减少两年则显得必要性不那么大。

石院士说,博士毕业一般都29到30岁了才开始工作,接着家庭、育儿的事情又接踵而至,事业开始阶段就无法投入全副精力。确实如此。

但是,若中小学阶段减少两年了,二十七八岁可以博士毕业也就可以了,而硕士二十五六岁即可毕业,都能够赶上创造力巅峰期,没必要缩减硕士、博士本来就时间很紧张的学业。

近些年,两年就毕业的硕士专业其实已经越来越多,事实上很多研究生就反映学不到什么,第一年学的东西除了一点专业课还有很多公选课,第二年就是写论文、答辩、实习和找工作了。而博士研究生不仅写论文压力大,还有科研的指标,及时毕业难度也非常大。这也造成了我们的研究生教育“硕士不硕”、“博士不博”的现状。

石院士还认为,因教育时间成本高,随之而来的是经济成本提高。六年研究生每年要净支出5万元,六年下来就是30万元。对一些农村家庭学生来说有些上不起。这还算上补助和收入等,否则花费更大。

确实,与本科即毕业工作的同学相比,如果不考虑未来上升空间,研究生阶段的学习确是“赔本买卖”。但是,好在硕士毕业后参加工作“分流”出很大一部分,读博士的人数属于少数。也有很多硕士生在参加工作若干年有一定积蓄后再继续攻读读博士学位的。与没读研究生的大学生比,研究生毕业特别是博士毕业后选择高层次的工作机会要大得多,工作起薪也要高出很多。

针对以上问题,我觉得研究生教育,一是应该控制规模,我们的研究生招生增长速度有些过于“大跃进”,2016年全国共有在校研究生人数是200.4万人,而2014年这个数字则是179.4万,仅仅两年就增加了20万。很多高校师资力量跟不上,别说副教授即可担任博士生导师,讲师甚至在读博士生都要给研究生上课了。很多博导带一二十、二三十个研究生,各级课题申请下来,研究生们成了“打工仔”、“学术民工”,很多资深导师根本无暇带好研究生。研究生数量连年激增,生源质量可想而知,再加上师资跟不上,必然质量越来越差。这造成很多招聘的用人单位更愿意看研究生们的本科毕业学校的信息。如果控制研究生招生规模,研究生生源质量提高,同时更有可能提高研究生奖学金及各种补助,缓解研究生的经济压力。

二是不断扩大硕博连读专业的比例,在此基础上鼓励加快修学进度,学得好的研究生可以四五年即毕业,学得差的甚至延长学业时间,毕业论文质量要求更高更严格些,为社会提供优质的毕业生。

如果说因为应试造成的中小学教育困境可以探讨学制问题,而高等教育面临的严峻问题则不是学制问题。

博士生毕业论文范文4

关键词:硕士生;就业;博弈论;上策均衡;知识积累

1 提前工作的动因

高校毕业生包括本专科毕业生、应届硕士毕业生和应届博士毕业生。自本科扩招以来,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便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2008年金融危机开始后更是成为热点问题。新闻报道2008年中国应届本专科毕业生的就业率不足70%,部分地区甚至传出应届硕士毕业生的就业率首次低于应届大学生就业率的信息,社会惊呼“皇帝的女儿也愁嫁”。而2009年,正如前一年年底胡锦涛主席在辽宁考察时对大学生求职者表示的那样,“就业形势将更加严峻”,将有超过700万应往届高校毕业生需要解决就业问题。事实上,伴随着全球性金融风暴愈演愈烈,国内外的经济环境日益恶化,国内人才市场的需求减少与高校扩招政策综合作用,形成了一个非良性的流程。

如图1所示:大学生就业困难,于是转向升学,升学需求的增加迫使硕士扩招。硕士毕业生的增加使人才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在挤占大学生就业岗位的同时也造成自身就业水平的下降,因而出现了所谓“1500应届硕士竞聘卖猪肉”、“十万年薪聘请大学生掏粪”的新闻现象。并且,由于预计2010年博士学位的年授予人数将达到突破历史性的5万,已经开始有学者开始担心博士培养质量的下降,质量下降的博士毕业生以后还要去培养硕士生和本专科学生,势必进一步造成硕士毕业生和本专科毕业生质量的下降,从而更加剧了他们的就业压力,令他们倾向于尽早适应市场,做出提前工作地选择。

本研究仅以硕士生为对象进行探讨。硕士生是高级科研人才的后备军,而高级科研人才的培养对国家的科技发展和创新能力而言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为此,对硕士生的培养需要投入充足的时间和资源,若硕士生提前工作则有可能令实际培养时间不足,培养质量不能得到保证,对其今后的就业也将产生影响。所以,于国于己,硕士生的选择都值得商榷了。

2 博弈理论概述

博弈论也叫对策论,是20世纪50年代由冯诺依曼和奥摩根斯坦首先提出的,是一种“研究具有斗争或竞争性质现象的数学理论和方法”。博弈论的应用领域十分广泛,在经济学、政治科学、军事战略问题、进化生物学以及当代的计算机科学等领域都已成为重要的研究和分析工具。此外,它还与会计学、统计学、数学基础、社会心理学以及诸如认识论与伦理学等哲学分支有重要联系。

一个博弈论模型包括三个基本要素:局中人,方案集和局势。局中人是指在一个博弈中有权决定自己行动策略的参加者,一般要求一个博弈中至少要有两个局中人。策略集是指可供局中人选择的,实际可行的,完整的行动策略的集合,每个局中人的策略集中至少应包括两个策略。局势是指一个博弈中各局中人所选定的策略形成的策略组。当局势出现后,博弈的结果也就确定了。

本研究采用博弈论中的上策均衡理论。上策是指这样一种策略,不管其他局中人采取什么策略,这种策略都是最优的。博弈论中的均衡是指一种稳定的结果,当这种结果出现的时候,所有的局中人都不想再改变他们所选择的策略。因此,所谓上策均衡即指一种局中人选择的都是上策时的博弈均衡状态。

3 高校、用人单位和硕士生的博弈

3.1 博弈模型的建立

3.1.1 三要素设定

出于能够更明确地表现分析结果的原因,本研究使用两两博弈的方式。局中人包括高校、用人单位和硕士生,其中硕士生按照意愿倾向还可分为两类,因此实际的博弈模型一共有五个,以报酬矩阵形式表现。

每个局中人的策略集都包括两个策略。高校可以选择允许或者不允许硕士生提前找工作,用人单位可以选择接收还是不接收在读硕士生,两类持不同意愿倾向的硕士生都可以选择提前工作或者毕业后工作。

每个局势包括模型中各局中人可选择的一个策略,每个模型产生四个局势,通过分析可得出其中满足上策均衡的局势。

3.1.2 度量方式设定

本研究的重点在于分析每个局中人对各种选择所产生结果,假设这种结果可以用满意或不满意两个属性值来度量。

一般来说,高校希望硕士生能够静下心来搞科学研究,一方面能够对导师的研究方向进行进一步的实践,另一方面高校培养硕士生的目标就是使硕士生具有独立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如果没有科研和论文的培养则有失这个目标的要求,如果硕士生提前进入找工作阶段则科研的最佳时期——研二和研三——就没有发挥作用。从上述角度来看,可以说高校不允许硕士生提前找工作才能保证满意的结果;若做出允许的选择则总会有一部分硕士生提前工作,高校的培养结果达不到效用最大化,可以认为是不满意的。

而作为用人单位,也有出自短期利益的考虑,他们要求自己员工的综合素质越高越好,独立行为能力越强越好,因此硕士生能否提前来单位实习决定了要不要在硕士生毕业正式上岗后付出一笔培养成本——工作上手前支付的工资和其它费用。可以认为,用人单位选择接收在读硕士生的结果是令自己满意的,而选择不接收的结果则是不满意的。

最后,按照硕士生的意愿倾向可以把硕士生分为倾向提前工作,倾向毕业后工作两类。对于第一类,假设选择提前工作将得到满意的结果,选择毕业后工作将得到不满意的结果;对于第二类,假设选择提前工作将得到不满意的结果——提前工作影响学业完成的质量,选择毕业后工作将得到满意的结果。

为了便于分析,设满意的值为1,不满意的值为-1,以此量化不同选择带来的结果。

3.2 高校与用人单位的博弈

根据上文对高校和用人单位选择结果的假设,本研究可以构建如表1所示的报酬矩阵,矩阵的每一个局势设为(E,S)。

当高校允许硕士生提前找工作时,若用人单位选择接收在读硕士生则能得到满意的结果,而高校则因此不满意(1,-1);若用人单位选择不接收在读硕士生则必定不满意,而因为在读硕士生即便找工作也没有接收单位,所以高校最终得到满意的局势(-1,1)。当高校不允许硕士生提前找工作时,硕士生受到纪律限制,则高校不管怎样都将得到满意的结果,而用人单位无论做何种选择都接收不到在读硕士生,结果必定是不满意(-1,1)。

由此可以分析得出,高校与用人单位的博弈达到一个上策均衡,即高校不允许硕士生提前找工作,用人单位却接收在读硕士生。两方的最优决策是相冲突的,而这恰恰解释了现状,即本研究前面说的高校要实现培养目标,而用人单位要追求用人成本的最低化。后面的分析中,高校与用人单位的这种冲突将不断得到体现。

3.3 两类意愿倾向的硕士生与高校和用人单位的博弈

3.3.1 倾向提前工作

如表2和表3所示,本研究把硕士生与高校的报酬矩阵内的每个局势设为(M1,S),把硕士生与用人单位的报酬矩阵内的每个局势设为(M1,E)。

先来分析硕士生与高校的博弈,现实中总存在接收在读硕士生的用人单位。当硕士生选择提前工作时,若高校也允许提前找工作,则前者与后者形成的一个局势是(1,-1),若高校不允许提前找工作,则前者受到纪律约束的局势为(-1,1)。当硕士生选择毕业后工作时,则高校的选择不再重要并总会获得满意的局势(-1,1)。由此本研究又得到了一个上策均衡,即硕士生选择提前工作而高校不允许提前找工作。

再来分析硕士生与用人单位的博弈。当选择提前工作的硕士生面对接收在读硕士生的用人单位时,结果自然是“双赢”(1,1),若用人单位选择不接收在读硕士生时,则结果自然是“双输”(-1,-1)。当硕士生选择毕业后工作时,用人单位的选择也不再重要,结果总是双方都不满意(-1,-1)。这里的上策均衡是“双赢”。

在这两个博弈中,硕士生面对的最优决策总是选择提前工作,而高校和用人单位的最优决策与由它们之间的博弈得出的上策均衡相同,互相冲突,这就解释了倾向提前工作的硕士生们为何会采取各种手段“欺骗”高校,出去寻找工作。

3.3.2 倾向毕业后工作

如表4和表5所示,本研究把硕士生与高校的报酬矩阵内的每个局势设为(M2,S),把硕士生与用人单位的报酬矩阵内的每个局势设为(M2,E)。

迫于经济压力以及别的原因不得不提前找工作的硕士生只要高校允许,就会达成(-1,-1)的局势,若高校不允许硕士生提前找工作并为其提供必要的生活补助,则硕士生和高校仍能达到“双赢”的结果。当硕士生不存在经济困难或自己另想办法克服了困难时,必然会坚持好好完成学业,毕业后工作的选择,这种情况中高校与硕士生总是“双赢”。所以高校不允许硕士生提前找工作和硕士生选择毕业后工作是这一博弈中的双方最优决策。

用人单位选择不接收在读硕士生的结果必定与硕士生的意愿“合拍”,局势总是(1,-1)。当用人单位接收在读硕士生时,只有选择了提前工作的硕士生会让其实现满意的局势(-1,1)。这里的上策均衡却是硕士生选择毕业后工作而用人单位选择接收在读硕士生。

高校最喜欢的自然是愿意毕业后工作的硕士生,就如同用人单位最喜欢选择提前工作的硕士生。然而这并不是说无论持何种意愿倾向,只要选择了提前工作,用人单位都无差别的一视同仁。本研究在前面就已经探讨过,用人单位希望聘用的员工综合素质越高越好,而硕士生的科研水平无疑是衡量其素质的一个重要因素,可以认为只有愿意毕业后工作的硕士生才最有可能主动静下心来学习和从事科学研究,从而达到令高校和用人单位都满意的科研水平,很遗憾用人单位选择接收在读硕士生的结果恰恰不可能接收到其最满意的对象。也就是说,用人单位的最优决策与其最满意的硕士生的最优决策相冲突,再换句话说,用人单位的成本最低化目标与对员工素质的期望相悖。

本研究的博弈分析就进行到这里,此时的问题是,硕士生是否应该提前工作以及高校、用人单位是否应该有所作为。本研究在最后就此进行一个探索性地讨论。

4 关于硕士生是否应提前工作的讨论

4.1 硕士生是否应该选择提前工作

让硕士生们产生不同意愿倾向的重要原因可能是对未来预期收益的不确定,对此本研究认为可以从知识的可积累性给出探讨。

知识作为一种新的生产要素与劳动力、土地和资本不同,“知识溢出足以抵消固定生产要素存在引起的知识资本边际产品递减的趋势。因此知识积累过程不会中断。”社会知识就在人类社会的实践过程中不断积累,并得以延续和更新,而个人知识积累得益于社会知识的积累沉淀,同样不断增长。这种知识积累是质和量双方面的,在当今的经济形态下,已成为整个经济的基础。在校学习可看做知识积累的最稳定途径之一,因此硕士生花在在校学习与科研方面的时间越长,作为生产要素的知识积累得越多,其创造价值的潜力越大,可以预期较大的未来收益。若提前工作,放弃的学习时间不谈,在工作中能获得知识多少也是不确定的。

事实上人们选择读硕士的目的不外乎希望在科研方面有所建树和找到比之前更好的工作两个,这两个目的的实现都要求知识积累到一定水平,因为前面已经分析过用人单位也希望能招聘到科研水平最高的硕士生。如果硕士生都能明白这一点的话,就不会受到经济环境和就业环境的影响,认真完成学业,在毕业后凭借优异的知识积累接受社会的选拔应该成为他们的最佳选择。

这里不能不提到的是,整个社会,包括所有的高校和用人单位,都应该为促成硕士生做出这种选择而有所作为。

4.2 对高校和用人单位提出的建议

(1) 高校安排好硕士生的日常生活。在推广自费制的同时,设置更多的奖学金和生活补助项目,提高物质激励的比重以降低硕士生的总成本,解决高校与持提前工作意愿的硕士生的冲突,并保障完成对硕士生的培养目标。

(2) 用人单位要把目光放长远,对接收在读硕士生工作的决策应当有所限制。应当看到一个科研功底扎实的硕士在未来三年,五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里为单位创造的价值将远远大于一个水平一般,仅仅多半年或一年工作经验的硕士,足以弥补用人单位短期的成本损失。

(3) 高校与用人单位之间冲突的化解之法,除了提高各自的认识外,最好能够更多地进行“产学研”合作。用人单位欢迎高校前来调研和利用知识储备解决问题,高校根据用人单位的实际情况确立科研项目,设置硕士生的培养计划。如此,一方面硕士生通过“干中学”和“学中干”把科研和实践联合起来,必能提高其知识掌握水平,另一方面用人单位为高校协助解决的问题支付的费用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硕士生的经济状况。

(4) 整个社会应当保证舆论的正确导向,不要宣传急功近利的浮躁思想,并为创造良好的就业条件努力发展经济。

5 结论

本研究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的形成过程进行了推导,提出了硕士生提前工作的动因。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报酬矩阵,运用博弈论中的上策均衡分析了这种现象。最后通过对硕士生知识积累问题的分析,认为硕士生不应该提前工作,并对高校和用人单位如何促成硕士生做出这样的选择提出了建议。

作为探索性研究,在各种条件的设定难免带有主观意愿,使用的方法有限,分析结果也有必要经受实证的检验,进一步探讨是之后必须要做的。总之,对该类问题的深入研究,将为教育管理方法和决策的理论与应用提供十分有益的补充。

参考文献

[1] 杜文景.社科院报告称今年将有100万高校毕业生不能就[EB/OL].

[2] 申剑丽.人保部官员:正在起草系统性促进就业政策[EB/OL].

[3] 周芳.众硕士竞聘“猪肉荣”[J].北京:中国市场,2009,(1):21.

[4] 刘浦泉.中国在校博士生数量已经位居世界前列[EB/OL].

[5] 甘应爱等.运筹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0:388-389.

[6] 黄亚钧,郁义鸿.微观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142143.

博士生毕业论文范文5

一、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和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成果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学制

全日制普通博士为3至6年,直博生为5至6年,硕博连读生为5至6年(从硕士入学起计算)。

三、招生规模

2012年学校实际招收攻读博士研究生309名,2013年的具体招生数额由教育部当年下达文件确定,请考生注意我校网站信息。

四、报考条件

以普通招考方式报考博士生的基本条件:

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遵纪守法,品行端正;

⒉考生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⑴已获得硕士学位的人员;

⑵应届硕士毕业生(入学前须取得硕士学位);

⑶获得学士学位6年以上(含6年,从获得学士学位之日起到博士生入学之日),并已进修完所报考学科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学位课程且考试合格(需提供进修学校教务部门的成绩证明),且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过2篇以上与报考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或获得过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一般应已取得副教授职称(或相当职称),经审核确认已达到与硕士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

⒊身体和心理健康状况符合规定的体检要求;

⒋年龄不超过45周岁(1968年9月1日后出生),报考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的考生不受此限制;

⒌须有两名与报考学科、专业有关的教授(或相当职称)以上的专家书面推荐;

⒍现役军人报考博士生,按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的规定办理。

以硕博连读方式报考博士生的基本条件:

除满足上述第1、3、4、5条规定外,在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学科,提前完成硕士课程学习并且成绩优秀,对学术研究有浓厚兴趣,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科研能力的在学硕士生,由本人提出申请,本专业博士导师同意,并通过博士生外语入学考试后,经研究生院批准,可在与硕士专业相同的一级学科内取得硕博连读资格。

以直接攻博方式报考博士生的基本条件:

除满足上述第1、3、4、5条规定外,获得母校推荐免试资格的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由本人提出申请,博士生导师同意,并通过复试小组复试后,确定可以作为博士生培养,经研究生院批准,可在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学科内取得直接攻博资格。

五、报考者必须符合报考条件。考生在网上报名时应真实填写个人信息,对在报考中弄虚作假者,不论何时,一经查实,将按有关规定取消报考资格、录取资格、入学资格或学籍。

六、报名日期及地点

我校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报名考试每年分为春季和秋季两次,其中春季招生仅接收直接攻博考生,本校硕博连读考生。秋季面向社会公开招考,同时接收本校硕博连读考生:

春季招生:报名时间:2012年9月17日~2012年10月8日(仅限直接攻博、硕博连读考生)

秋季招生:报名时间:2012年12月15日~2013年3月15日(双休日、假期除外,函报3月10日截止)

报名地点: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院112办公室

六、报 名

⒈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请登陆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院网站,进入博士报名,先申请网报ID号(请牢记自己的报名号),按要求填写本人的报考信息,上传与报名表相同的电子版照片,下载并填写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报考登记表及其它表格。

⒉考生填写完有关表格,向我校研招办提交下列材料:

①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报考登记表;②两份专家推荐信;③硕士阶段课程学习/进修成绩单(教务部门或人事档案管理部门盖章认可);④身份证、学士学位证书、本科毕业证书、硕士学位证书、硕士毕业证书原件及复印件(应届硕士毕业生须在入学前补交硕士学位证书、硕士毕业证书原件);⑤应届本科生、在校硕士生学生证复印件;⑥同等学力考生还应送交在核心期刊上发表的论文全文(附刊物原件)或获奖证书,并提供报考导师的认定意见;

定向、委培的应届硕士考生、拟报考定向委培的考生及服务年限内的在职人员必须征得单位同意。考生与所在单位因报考问题引起的纠纷而造成不能复试、调档、录取的,后果考生自负。

七、考 试

⒈考试地点: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地址:西安市太白南路2号)

⒉考试时间:春季招生:2012年10月20日(硕博连读)

秋季招生:2013年4月13日~4月14日

⒊初试科目:均为笔试,考试时间3小时。

外国语(科技英语);业务课2门(详见招生专业目录);同等学力者必考政治理论(应届硕士毕业生和已获得硕士学位的考生准予免试)。

⒋各学科专业均采取差额复试。复试内容一般为专业综合及外语(含听力、口语),复试时间、地点与形式由所报考学院确定。同等学力考生在复试时,还须加试两门由所报考学院组织的硕士学位课程考试,每门科目考试时间3小时,考试方式为笔试,具体加试科目见招生专业目录。

八、录 取

根据考生初试和复试成绩以及整体素质和综合能力等因素,择优录取。录取工作于2013年5月底结束。考生入学时须进行体检,未达到高等学校招生体检标准者,取消入学资格。

我校实行培养机制改革,所有录取为国家计划内非定向博士研究生均可享受最低每生每年17000元以上的资助(含10000元学费),入学前将户口和人事档案等关系转入我校,毕业后自主择业;录取为原单位定向培养或委托培养的考生,必须与我校签订相应的培养协议书,入学前不转户口和人事档案等关系,毕业后回原单位工作。

九、入学时间

录取考生(春季:2013年3月上旬;秋季:2013年8月)入学。应届硕士毕业生入学前必须取得硕士学位。考生必须当年入学,不能保留入学资格。

十、考生须知:为方便您的报考,将博士生招生的有关问题说明如下

⒈报考定向或委托培养的考生应在报考类别中注明。

⒉有关规定:

①以硕博连读方式录取的考生,须按规定办理有关手续。

②录取为定向或委托培养的博士生均须在领取录取通知前,签订定向或委托培养协议书,否则不予发放录取通知书。

③我校不接收其他单位的调剂考生。

3.有关我校博士生招生导师、报名考试、成绩、复试通知等信息请留意: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院网站:gr.xidian.edu.cn/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招生信息网: yz.xidian.edu.cn

十一、联系方式

单位代码:10701 地 址:西安市太白南路2号

邮 编:710071 E-mail:yjsh@xidian.edu.cn

联系电话:(029)88202415 传 真:(029)88201947

博士生毕业论文范文6

一、招生人数

1.各院系公布的招生人数中包含本科直博生及硕博连读生,不含各种专项计划(了解专项计划招生请点击浏览)。

本科直博生的接收面向全国重点大学获得推免资格的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工作预计在2012年10月中旬结束,届时将公布接收情况,请注意查看。

只有本校在读的二年级硕士研究生可申请硕博连读。除试行“申请-考(审)核”制度的院系和专业外,接收硕博连读生的工作预计将在2012年12月底前完成。

2. 各导师的拟招生人数已在专业目录中标注或说明。除明确标注了拟招生人数的导师外,其他导师的实际录取人数将依据其报考人数、生源质量、科研项目和经费情况以及考生的初试复试成绩、导师所在院系的招生总名额等综合确定。

二、报考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2.学位满足下列条件之一:已获硕士学位人员(初试前获得硕士学位),或应届硕士毕业生(最迟在入学前获得硕士学位证书和毕业证书),或符合条件的同等学力人员,或已获博士学位人员。

同等学力人员须同时符合下列报考条件:①获得学士学位后六年或六年以上(从获得学士学位到博士生入学之日)。②在核心刊物上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过四篇以上与所报学科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独立主持过省部级以上重大科研项目者发表文章数可酌减,但不得少于2篇。③已修完所报专业硕士学位课程及选修课程且成绩合格。

只有硕士学位证书而无硕士毕业证书的考生(如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人员、单证专业硕士等),如果在初试前不能获得硕士学位,只能以同等学力人员身份报考,并须符合上述同等学力人员报考条件。

3.两位与所报学科相关的副教授(或相当职称)以上的专家推荐。

4.身体健康状况符合规定的体检标准。体检标准请参照《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

5.年龄一般不超过45周岁(即1968年9月1日以后出生)。

三、报名办法

[说明:考生报名前应仔细阅读我校的报考条件,确认完全符合后再进行网上报名。报考资格审核将在录取阶段进行。]

1.报名时间:2012年11月12日至12月12日。一律采取网上报名方式,网址为:graduate.bnu.edu.cn/bsbmindex.htm。具体要求、流程请在网上报名期间查阅报名系统的相关说明。报名费200元,采取网上支付方式。

2.报名者须于2012年12月21日前(以邮戳为准)按要求向报考院系所研究生教务办公室提交以下书面材料:

(1)报名登记表(通过网上报名系统打印,打印前须按要求上传本人电子照片,打印后须本人在每页亲笔签字确认);

(2)两份专家推荐书(在网上报名系统下载空表后请专家填写);

(3)个人自述(在网上报名系统下载空表后填写,需同时在网上报名系统提交电子版);

(4)本人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所获专利及其他研究成果(原件或复印件均可),需同时在网上报名系统提交本人已发表的代表性学术论文,最多3篇;

(5)已获硕士学位人员提供硕士学位证书复印件(在国(境)外获得的硕士学位须提供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认证书)、毕业证书复印件(单证专业学位研究生和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人员不必提供)、硕士学位论文,及硕士课程成绩单原件(由考生攻读硕士学位所在院校研究生培养部门提供并加盖公章,也可从本人档案管理部门复印并加盖其公章。下同);

应届硕士毕业生只提交硕士课程成绩单原件。被录取后,如在入学报到时不能获得硕士学位证书及毕业证书将被取消入学资格。

同等学力人员提交学士学位证书及本科毕业证书复印件、硕士课程成绩单原件。

【提示:网上报名时考生必须如实、准确填写信息。考生必须按要求提交书面材料,书面材料中的相关内容必须与网上信息一致。一旦发现弄虚作假者,我校将取消其报考资格及录取资格,由此造成的损失由考生本人负担。】

准考证不再寄发,请考生于考试前一周在我校研究生院网站下载。

四、选拔

选拔包括初试和复试。

初试科目:外国语(不含听力)及两门业务课,以专业目录为准。

初试时间:2013年3月30日、31日。

初试地点:北京师范大学(具体地点以准考证为准)

同等学力人员须加试两门硕士阶段专业基础课和政治理论。

复试有可能安排在初试后马上进行,也可能在初试成绩公布后进行,具体安排请于考试前一周在研究生院网站查询。

五、录取

根据初试和复试成绩,综合考虑考生的科研情况和工作业绩等,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

六、学费和奖助学金

1.我校实行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博士生录取类别分为两类:非定向培养博士生和定向培养博士生。凡人事档案转入北师大的为非定向培养博士生,不转入的为定向培养博士生。

2.所有研究生须缴费上学。普通博士生学制三年,本科直博生学制五年,学费每年1-1.2万元(因专业而异)。

学校为博士生设基本奖学金,基本奖学金覆盖面为100%。博士生(含定向培养生)只要入学成绩合格、每学年考核合格,即可在每学年获得与当年应交纳学费等额的基本奖学金,换言之,可冲抵当年全部学费。

除此之外,非定向培养博士生还可享受博士生基本助学金,每人每月1000元,每年按12个月发放。

定向培养博士生只能申请基本奖学金,不能申请基本助学金。

按照教育部规定,已获博士学位人员及年龄超过45周岁人员攻读博士学位,须由考生本人自付学费(自筹经费培养)或由所在工作单位代付学费(委托培养),这两类博士生不能申请学校的博士生基本奖学金和基本助学金。

除上述博士生基本奖助学金外,学校还设立了博士生短期出国访学(含参加国外学术会议)资助金、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培育基金、博士生优秀科研成果版面费资助金、教育部学术新人奖等多种奖励和资助项目,用于奖励资助所有在学制规定年限内的在校优秀博士生的学习及科研工作。

七、其他

1.我校2007年起开始实施“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在学校重点建设的学科领域每年选拔约150名学生赴国外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或进行联合培养,详情请登陆我校研究生院网站在“重点建设项目-国家公派研究生项目”中查询。

2.体检在新生入学时进行,不符合规定体检标准的考生将被取消入学资格。

3.北京地区定向培养博士生在单位保证其学习时间的前提下可在职攻读博士学位,其他博士生均须全脱产学习3年。

4.录取为定向培养的北京地区考生学校将不安排住宿。

5.我校不提供参考书目,请自行选择相关书目学习。

博士生毕业论文范文7

    关键词:硕士生;就业;博弈论;上策均衡;知识积累

    1 提前工作的动因

    高校毕业生包括本专科毕业生、应届硕士毕业生和应届博士毕业生。自本科扩招以来,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便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2008年金融危机开始后更是成为热点问题。新闻报道2008年中国应届本专科毕业生的就业率不足70%,部分地区甚至传出应届硕士毕业生的就业率首次低于应届大学生就业率的信息,社会惊呼“皇帝的女儿也愁嫁”。而2009年,正如前一年年底胡锦涛主席在辽宁考察时对大学生求职者表示的那样,“就业形势将更加严峻”,将有超过700万应往届高校毕业生需要解决就业问题。事实上,伴随着全球性金融风暴愈演愈烈,国内外的经济环境日益恶化,国内人才市场的需求减少与高校扩招政策综合作用,形成了一个非良性的流程。

    如图1所示:大学生就业困难,于是转向升学,升学需求的增加迫使硕士扩招。硕士毕业生的增加使人才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在挤占大学生就业岗位的同时也造成自身就业水平的下降,因而出现了所谓“1500应届硕士竞聘卖猪肉”、“十万年薪聘请大学生掏粪”的新闻现象。并且,由于预计2010年博士学位的年授予人数将达到突破历史性的5万,已经开始有学者开始担心博士培养质量的下降,质量下降的博士毕业生以后还要去培养硕士生和本专科学生,势必进一步造成硕士毕业生和本专科毕业生质量的下降,从而更加剧了他们的就业压力,令他们倾向于尽早适应市场,做出提前工作地选择。

    本研究仅以硕士生为对象进行探讨。硕士生是高级科研人才的后备军,而高级科研人才的培养对国家的科技发展和创新能力而言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为此,对硕士生的培养需要投入充足的时间和资源,若硕士生提前工作则有可能令实际培养时间不足,培养质量不能得到保证,对其今后的就业也将产生影响。所以,于国于己,硕士生的选择都值得商榷了。

    2 博弈理论概述

    博弈论也叫对策论,是20世纪50年代由冯诺依曼和奥?摩根斯坦首先提出的,是一种“研究具有斗争或竞争性质现象的数学理论和方法”。博弈论的应用领域十分广泛,在经济学、政治科学、军事战略问题、进化生物学以及当代的计算机科学等领域都已成为重要的研究和分析工具。此外,它还与会计学、统计学、数学基础、社会心理学以及诸如认识论与伦理学等哲学分支有重要联系。

    一个博弈论模型包括三个基本要素:局中人,方案集和局势。局中人是指在一个博弈中有权决定自己行动策略的参加者,一般要求一个博弈中至少要有两个局中人。策略集是指可供局中人选择的,实际可行的,完整的行动策略的集合,每个局中人的策略集中至少应包括两个策略。局势是指一个博弈中各局中人所选定的策略形成的策略组。当局势出现后,博弈的结果也就确定了。

    本研究采用博弈论中的上策均衡理论。上策是指这样一种策略,不管其他局中人采取什么策略,这种策略都是最优的。博弈论中的均衡是指一种稳定的结果,当这种结果出现的时候,所有的局中人都不想再改变他们所选择的策略。因此,所谓上策均衡即指一种局中人选择的都是上策时的博弈均衡状态。

    3 高校、用人单位和硕士生的博弈

    3.1 博弈模型的建立

    3.1.1 三要素设定

    出于能够更明确地表现分析结果的原因,本研究使用两两博弈的方式。局中人包括高校、用人单位和硕士生,其中硕士生按照意愿倾向还可分为两类,因此实际的博弈模型一共有五个,以报酬矩阵形式表现。

    每个局中人的策略集都包括两个策略。高校可以选择允许或者不允许硕士生提前找工作,用人单位可以选择接收还是不接收在读硕士生,两类持不同意愿倾向的硕士生都可以选择提前工作或者毕业后工作。

    每个局势包括模型中各局中人可选择的一个策略,每个模型产生四个局势,通过分析可得出其中满足上策均衡的局势。

    3.1.2 度量方式设定

    本研究的重点在于分析每个局中人对各种选择所产生结果,假设这种结果可以用满意或不满意两个属性值来度量。

    一般来说,高校希望硕士生能够静下心来搞科学研究,一方面能够对导师的研究方向进行进一步的实践,另一方面高校培养硕士生的目标就是使硕士生具有独立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如果没有科研和论文的培养则有失这个目标的要求,如果硕士生提前进入找工作阶段则科研的最佳时期——研二和研三——就没有发挥作用。从上述角度来看,可以说高校不允许硕士生提前找工作才能保证满意的结果;若做出允许的选择则总会有一部分硕士生提前工作,高校的培养结果达不到效用最大化,可以认为是不满意的。

    而作为用人单位,也有出自短期利益的考虑,他们要求自己员工的综合素质越高越好,独立行为能力越强越好,因此硕士生能否提前来单位实习决定了要不要在硕士生毕业正式上岗后付出一笔培养成本——工作上手前支付的工资和其它费用。可以认为,用人单位选择接收在读硕士生的结果是令自己满意的,而选择不接收的结果则是不满意的。

    最后,按照硕士生的意愿倾向可以把硕士生分为倾向提前工作,倾向毕业后工作两类。对于第一类,假设选择提前工作将得到满意的结果,选择毕业后工作将得到不满意的结果;对于第二类,假设选择提前工作将得到不满意的结果——提前工作影响学业完成的质量,选择毕业后工作将得到满意的结果。

    为了便于分析,设满意的值为1,不满意的值为-1,以此量化不同选择带来的结果。

    3.2 高校与用人单位的博弈

    根据上文对高校和用人单位选择结果的假设,本研究可以构建如表1所示的报酬矩阵,矩阵的每一个局势设为(E,S)。

    当高校允许硕士生提前找工作时,若用人单位选择接收在读硕士生则能得到满意的结果,而高校则因此不满意(1,-1);若用人单位选择不接收在读硕士生则必定不满意,而因为在读硕士生即便找工作也没有接收单位,所以高校最终得到满意的局势(-1,1)。当高校不允许硕士生提前找工作时,硕士生受到纪律限制,则高校不管怎样都将得到满意的结果,而用人单位无论做何种选择都接收不到在读硕士生,结果必定是不满意(-1,1)。

    由此可以分析得出,高校与用人单位的博弈达到一个上策均衡,即高校不允许硕士生提前找工作,用人单位却接收在读硕士生。两方的最优决策是相冲突的,而这恰恰解释了现状,即本研究前面说的高校要实现培养目标,而用人单位要追求用人成本的最低化。后面的分析中,高校与用人单位的这种冲突将不断得到体现。

    3.3 两类意愿倾向的硕士生与高校和用人单位的博弈

    3.3.1 倾向提前工作

    如表2和表3所示,本研究把硕士生与高校的报酬矩阵内的每个局势设为(M1,S),把硕士生与用人单位的报酬矩阵内的每个局势设为(M1,E)。

    先来分析硕士生与高校的博弈,现实中总存在接收在读硕士生的用人单位。当硕士生选择提前工作时,若高校也允许提前找工作,则前者与后者形成的一个局势是(1,-1),若高校不允许提前找工作,则前者受到纪律约束的局势为(-1,1)。当硕士生选择毕业后工作时,则高校的选择不再重要并总会获得满意的局势(-1,1)。由此本研究又得到了一个上策均衡,即硕士生选择提前工作而高校不允许提前找工作。

    再来分析硕士生与用人单位的博弈。当选择提前工作的硕士生面对接收在读硕士生的用人单位时,结果自然是“双赢”(1,1),若用人单位选择不接收在读硕士生时,则结果自然是“双输”(-1,-1)。当硕士生选择毕业后工作时,用人单位的选择也不再重要,结果总是双方都不满意(-1,-1)。这里的上策均衡是“双赢”。

    在这两个博弈中,硕士生面对的最优决策总是选择提前工作,而高校和用人单位的最优决策与由它们之间的博弈得出的上策均衡相同,互相冲突,这就解释了倾向提前工作的硕士生们为何会采取各种手段“欺骗”高校,出去寻找工作。

    3.3.2 倾向毕业后工作

博士生毕业论文范文8

一、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创新精神和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和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成果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报考条件

(一)报考以公开招考方式招收的博士生的条件是: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思想品德优良,诚信守法。

2.报考者的学位学历应满足以下四种情形之一:

(1)已获教育部承认的硕士学位的人员;

(2)教育部承认学历的国内高校应届硕士毕业生(最迟须在入学前取得硕士学位);

(3)已获得境外硕士学位且具有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学历认证证明的人员;

(4)符合以下条件的与硕士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

①获得学士学位6年以上(含6年,从获得学士学位到博士生入学之日);

②已修完所报考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学位课程;

③获得副高以上(含副高)职称;

④具有下列之一的成果:

A.有5篇已发表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文核心期刊》、国外学术刊物或被SCI、EI、ISTP检索的相关论文,其中第一作者论文不少于2篇;

B.作为主要完成人获得省部级以上(含省部级)的学术、科技奖励;

C.主持省部级及以上科研或重大工程技术课题。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规定的体检要求。

4.有两名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的正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的书面推荐意见。

5.我校2014年博士研究生招生在部分学院试点实施“申请考核制”,考生报考需留意试点学院相关报考流程并符合相关申请条件,详情可在登陆华南理工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及试点学院网站查询。

(二)报考以硕博连读、直接攻博方式招收的博士生的条件是:

除满足(一)中第1、3、4条规定之外,硕博连读生还必须是品学兼优,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强的我校在读优秀学术型硕士生(具体条件由研究生院规定),直接攻博生必须获得2014年推荐免试攻读学术型硕士学位研究生的资格。

(三)现为委托培养(或定向)培养的应届硕士毕业生,尚在履行合同中服务年限内的在职人员考生,报考前应征得原委托(或定向)培养单位或服务单位的同意。考生与相关单位如因报考问题引起的纠纷而造成不能录取的后果,由学生自负其责。

三、报考类别

(一)非定向就业

非定向就业博士研究生入学前必须将人事、组织关系转入学校,全脱产学习,毕业时采取毕业研究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方式,落实就业去向。

(二)定向就业

定向就业的博士研究生均须在被录取前与招生单位、用人单位分别签订定向就业合同。定向就业博士研究生档案、人事、户口、工资关系不进入我校,毕业后回定向单位就业。

其中我校接收的定向就业博士研究生中,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博士研究生专项计划、对口支援定向培养博士研究生专项计划类别考生按国家及学校相关规章制度规定执行。

考生应慎重选择报考类别,报考类别应与最终录取类别一致。报考类别一旦选定将不能修改,由此造成不能录取责任由考生自负。

四、公开招考报名手续

我校2014年博士研究生公开招考实行一次招生。考生在报考前,应先征求所报考导师的意见。实施申请考核制招收博士研究生的学院(专业)报名手续以相应实施细则为准。

1.网上报名:

登录华南理工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scut.edu.cn/admission),在网上提交报名信息(考生务必牢记网报编号)。

网上报名时间为2013年11月1日至12月14日。

2.送交报名材料及缴交报名费:

网上报名成功后,考生必须将报名材料寄送至我校招生工作办公室审查,并缴交报名费每人100元,实施申请考核制招收博士研究生的学院(专业)报名材料寄送至相应学院。报名材料现场提交受理时间为2013年12月20日至12月22日(8:30—17:00),其他时间不受理现场提交博士报名材料。

外地考生可以邮寄报名材料和通过邮局普通汇款缴交报名费(汇款单上需填写考生姓名和网报编号,收款人姓名:周茜)。

考生应送交的报名材料包括:

①通过网上报名系统打印的《报考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博士研究生考生情况登记卡》,《报考华南理工大学博士学位研究生登记表》。如是报考定向就业(在职)博士生的考生,须由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在“定向就业单位对考生报考的意见”栏内,注明“同意定向就业”的意见;

②两份专家推荐信(模版从网报系统下载);

③硕士课程学习成绩单(应届硕士毕业生提供)、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已获硕士学位者提供此项材料,从本人档案材料中复印须加盖档案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公章)、公开发表的代表性学术论文(复印件须加盖单位公章);

④本科、硕士学位证书复印件,本科、硕士学历证书复印件(应届硕士毕业生提供研究生证复印件及本科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且必须在入学时补交硕士学历、学位证书的复印件);

⑤身份证复印件;

⑥同等学力者须提交学士学位证书复印件和报考专业硕士生学位课程成绩证明(须由学校研究生主管部门出具)、副高或副高以上职称的聘书(复印件,须经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审核盖章)以及论文(科技奖励、重大课题)等证明材料(须经所在单位人事部门盖章);

⑦获得境外学位的考生,须提交由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学历认证证明复印件;

⑧近期免冠正面小一寸彩色证件照一张,背面请注明考生姓名和网报编号。

3.资格审查:

(1)考生必须如实、准确提交报名信息并认真核实。如发现考生有弄虚作假行为,将取消考生报考资格或录取资格。

(2)我校对定向就业(在职)攻读博士学位的录取人数原则限制在10%以内(不含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对口支援等国家专项、工程博士考生,下同),凡有在职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在读的博士生导师将不能再招收此类学生。此类考生报考前应确认导师是否可招收定向就业(在职)考生报考。学院可对定向就业(在职)攻读博士学位的考生另行提出学科背景、科研能力、在校学习时间等具体要求。

(3)通过资格审查并已交纳报名费者,可在考试前在网上打印自己的准考证(具体时间请留意网上通知)。考生凭准考证与有效身份证件(身份证、军官证、护照)参加初试、复试。

(4)未通过资格审查的考生,缴交的报名费不予退款。

五、考试科目及考试方式

考试分初试、复试两个阶段。

(一)初试

初试时间:2014年3月15、16日

初试地点:华南理工大学(具体地点见准考证)

初试的笔试科目为:政治理论课(已获得硕士学位的人员和应届硕士毕业生可免试)、外国语(不含听力测试)和两门业务课。各科笔试时间为三小时(建筑设计、城市设计、园林设计等做图科目为六小时)。

考生选考初试科目时,应先征求所报考导师的意见。

考生可在4月上旬自行在我校招生办公室网页上查询本人初试成绩(我校不另寄书面成绩通知),并可查询是否获得复试资格。获得复试资格的考生应自行下载《复试通知书》并按要求参加复试。

(二)复试

复试主要考察考生掌握本专业基础理论的程度和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以及专业英语的水平。我校研究生招生领导小组根据, 当年报考人数、招生计划数和考生的初试成绩水平,以宁缺勿滥为原则,对初试成绩提出具体要求,确定各学科最低复试分数线;各学院还可根据报考本学院, 考生的总体情况以及不同学科特点,在不低于学校最低复试分数线的基础上,确定本学院或具体学科的复试要求,总分与单科同时满足分数线要求者才可参加复试。差额复试比例一般为(1.2~2):1。

复试时间暂定2014年4月下旬(具体时间、地点以复试通知书为准)。复试成绩在复试结束后24小时内公布,不另寄发书面成绩通知。

参加复试的考生须携带有效身份证件(身份证、军官证、护照)原件和复印件,以及最后学历、学位证书原件及复印件(应届全日制硕士毕业生须携带研究生证,境外学历考生须携带学历认证证明原件)至报考学院查验。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者,须持同等学力所有材料的原件至招生办公室查验。

考生在复试时需在我校医院参加体检,体检合格标准参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不参加体检或体检不合格者我校不予录取。

六、招生计划与录取

我校公布的《2014年博士生招生专业目录》所列各专业招生计划数包含直接攻博、硕博连读人数,录取时会根据生源情况适当微调。我校规定2014年每位导师招收博士生人数一般为1名,请考生及时与导师沟通。

我校根据下达的招生计划、考生入学考试的成绩(含初试和复试,复试为主)、硕士(本科)阶段的学习成绩、硕士(学士)学位论文和评议书,结合思想政治表现、业务素质以及身体健康状况,综合评估,择优确定拟录取名单。我校2014年录取的定向就业(在职)攻读博士学位人员比例将控制在10%左右,因而将优先录取以全日制形式攻读博士学位的考生。

人事档案不能转入我校的考生(如现役军人),只能录取为定向就业(在职)研究生,此类考生在复试时必须以书面形式向导师和学院说明。

考生可于2014年5月下旬从网上查询是否被录取。不参加复试的考生以及复试不合格的考生均不能被录取。

博士生入学考试成绩仅对当年招生有效。被录取的考生必须当年入学,未被录取的考生的报考材料不能转寄其他招生单位。

七、学费与奖学金

根据教育部、财政部等有关文件要求,2014级秋季学期入学的博士研究生均须缴纳学费。非定向就业全日制学术型博士研究生的学费标准每生每年不超过10000元,定向就业学术型博士和工程博士研究生按相关规定缴纳学费。具体收费标准按广东省物价部门批复执行。

2014年,学校将统筹利用财政资金、学费收入、导师科研经费、社会捐助等资金,加大博士研究生奖助力度,进一步提高博士研究生的生活待遇水平。对新入学的优秀博士研究生,设立“新生奖学金”,标准为20000元/人。在全日制博士研究生中,设立“学业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和“学校助学金”,覆盖面达100%,奖助金标准将高于往年(2012-2013年奖助学金标准为免缴学费,每生每月资助2400元)。为了培养博士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学校设有“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创新基金”,覆盖面达20%,资助标准每生每年6万元。此外,学校还设有多种企业捐赠奖助学金,研究生还可以通过申请“助教、助研、助管”岗位获得更多资助。

各类硕士生的具体学费标准及新的研究生奖助方案请关注我校研究生院网页(网址:scut.edu.cn/graduate)的最新信息。

博士生毕业论文范文9

关键词:英国;澳大利亚;博士生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变革与创新

研究和研究者在经济发展、健康改善、环境管理和贯穿人类活动的所有领域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1]。正如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报告中所表明的那样,博士毕业生被认为是知识生产、传播、应用和支持创新方面的关键性人物[2]。各国政府普遍认可博士生教育的重要性,特别是在应对全球重大挑战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方面。传统意义上的博士生教育强调博士生对知识生产的贡献,博士生阶段的学习是为进入学术领域从事学术研究做准备。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博士生教育趋向大众化和专业化。同时,博士生教育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也发生了变化。内部环境变化包括博士生数量的日益增多和学生群体的多样化(非全日制学生、性别、种族和不同背景经历的学生)。对大学来说,最主要的变化和挑战是在增加高质量的博士生数量的同时却没有相应的资金。博士生教育的外部环境变化包括国家在研究上的投入、绩效和管理上的变化,这些变化对研究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他们具备更多的或者不一样的技能,比如用更复杂的方法进行研究管理、具备跨学科的能力和对研究可能产生影响的洞察等。[3]

面对博士生教育内外部环境变化的压力,博士生教育也在发生着转变和进行着变革,只是各国在变革策略和转变方式上有所差异。例如,美国以国家项目为核心,澳大利亚以政策为驱动,但其共同目标是一致的,那就是重新定位博士生教育的目的,探索符合社会和个人发展需求的博士生教育,加强对博士生的培养和训练,提供多种培养路径和模式,提升博士毕业生就业能力,为社会提供充满竞争力和活力的研究型劳动力。

传统意义上的博士生培养旨在为学生从事学术研究做准备,但随着越来越多的博士毕业生进入劳动力市场,一方面出现了学术岗位供给和博士毕业生输出之间的失衡,另一方面随着知识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除了学术领域,其他行业领域同样需要高水平的研究型劳动力,但博士生的培养仍然遵循着传统的培养方式,博士毕业生的就业路径因此受到限制,博士毕业生的输出也满足不了其他行业领域对研究型劳动力的需要,博士生人才培养的路径和方式得到不断关注,专业型博士学位的发展和新型博士生培养模式的出现就是其中重要的应对和转变策略。英国和澳大利亚在这一转变过程中通过广泛征询意见,并在试点试验的基础上,设计和提供了新类型的博士项目。

一、英国博士生教育的变化与发展

英国传统的博士生培养旨在使博士生产出原创性知识,对知识生产有所贡献,博士毕业生也基本上从事学术事业,但随着博士生教育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近些年来英国的博士生教育已经开始转向,从没有系统的正规培养到形成系统化的培养方式,更加关注博士生的就业能力和社会对博士毕业生的需求,并在传统的研究型博士生的基础上产生了新类型的博士生培养模式。

(一)英国博士生教育的发展现状

在英国,全日制的博士项目一般为四年,在职的博士项目一般为六至八年,对博士候选人的评价c检验通过论文、作品集(Portfolio)、工艺品(Artefacts)、临床教学或实践(Clinical Practice),以及其他的能够证明解决研究问题、具有批判性精神并对原创性知识有所贡献的产出来完成。英国对博士资格的描述体现在“英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高等教育框架”(The Framework for Higher Education Qualifications in England, Wales and Northern Ireland)和“苏格兰学分和资格框架”(The Scottish Credit and Qualification Framework)中,这两个框架总结性地描述了高等教育部门一致达成的对获得博士学位的研究和个人品质的最低要求:博士学位获得者应通过原创性研究创造和解释新知识,满足同行评议的标准,对学科的前沿发展和有价值的发表起到推动作用;系统地掌握和理解所在学科的前沿知识和专业实践领域的知识;具备构思、设计和实施以产生新知识、应用或理解为目的的研究项目的一般能力,并且能够根据出现的不可预知的问题对项目进行调整;对于运用于研究的技术和高深的学术探究有详细的了解。[4]

除了博士项目所要求的博士生应该具备的基本品质之外,博士生将有不同的生活体验,并在博士学习过程中有不同的机会,这样,每个毕业生就会具备一系列不同的品质。当前,博士生发展外语技能、企业技能(Enterprise Skills)和培养商业头脑越来越受到鼓励,同时,博士毕业生还需要能够准备、计划和管理他们自身的职业发展,知道他们在何时何地寻求帮助。[5]

博士学位的目的已经很广泛。最初获得博士学位的目的可能仅仅是从事学术研究这一职业,然而在当前这只是博士毕业生的众多选择之一。英国已经发展和演化出多种类型的博士学位,博士生的就业路径也在不断拓宽。

(二)英国博士生教育的变化

欧洲传统的博士生教育强调博士生对知识的贡献而不是个人的发展和专业的科研训练,到20世纪80年代,这种博士生培养模式在英国遇到了危机和困难,引来了对长时间完成博士学位的价值的思考以及对这样培养出来的博士是否符合社会和个人需要的关注。在这样的背景下,加之受到北美的影响,英国经济和社会研究委员会(Economic and Social Research Council,ESRC)在1987年对支持以培养为基础的博士(Training-based PhD)做出了响应,60%的处于博士阶段学习第一年的博士生得到了ESRC的资助,需要接受正规的培养和训练,这是英国博士生教育的一次重大转变[6],其博士生教育向培养“受过训练的研究者”转变,不断强调技能和训练,强调有质量的导师指导,注重对博士生的考核与评价,加强质量保障,重新思考博士生教育的目的。将光旭(Kuang-Hsu Chiang)针对英国最近20年博士生教育的变化,从科研训练、博士教育的本质以及研究和社会之间的联系三个方面进行了总结(见表1)。

当前,随着越来越多的博士生进入劳动力市场,博士生的就业能力这一问题不断得到关注,除了传统的学术型博士和后来出现的专业型博士之外,还出现了新类型的博士学位。英国在博士生培养模式上的创新主要包括:多种类型和形式的专业博士(Professional Doctorates)、实践型博士(Practice-based Doctorates)、发表型博士学位(PhD by Publication)和新路径博士(New Rout PhD),这是英国博士生教育的变化在形式上的体现。

1.专业博士和实践型博士

专业博士和实践型博士数量很少,但在当前英国的博士资格提供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专业和基于实践的博士生教育为学生提供了切合实际的和情境化的专业知识方面的培养,这种类型的博士学位和其他类型的博士学位有着不同的培养结构,通常是一种后体验资格(Post-experience Qualifications),通常是处于中期职业发展的人的一种选择。[8]

专业型和实践型博士学位具有如下特点:通常包括大量的教学因素,以讲座和讨论课为主,但是其最终博士学位的授予以有指导的研究项目,或项目/作品组合来完成;专业博士的研究项目通常是基于候选人的专业或其所从事的实践,实践型博士候选人最后的产出包括与实践相关的材料;专业博士学位根植于学术学科,也根植于专业(教育、工程和法律等),那些不在学术相关的专业领域工作以及大部分时间花在工作中而不是高等教育机构学习中的候选人,更倾向于攻读实践型博士学位,实践型博士和专业型博士候选人的研究可能带来机构和相关政策的变化;对于专业型博士来说,成功获得学位通常会带来专业或者机构的变化,这种变化是直接的而不是通过持续的研究发现带来的。[9]

2.发表型博士学位

对于通过发表获得博士学位,不同的学位授予机构的要求会有所差别,有些学校可能会对发表在时间上做出规定,如需要在就读期间的发表。[10]

授予发表型博士学位通常具有以下特点:通常这一类型博士学位的授予以论文为基础,包括一系列同行评议的学术文章、著作、被引著作或者其他已经在发表领域中的作品(如已经发表的期刊、已经被录用的作品,伴随着大幅评论的关联性发表物),在此基础上博士候选人通过面试答辩即可获得博士学位;这一类型的博士学位候选人不需要正式地注册资格或者遵循正式的项目学习来获得学位,在下列情况下,博士候选人被允许比正常的博士生在更短的时间内获得博士学位,如已经毕业的博士生、教职人员或者合作伙伴(Partner Provider)。[11]

当前在英国的一些高等教育机构中,特别是在科学和工程学学科中,学生可选择通过预期发表或者同步发表(Prospective/Concurrent Publication)获得博士学位。

3.新路径博士/综合型博士

新路径博士(在一些大学中也叫做综合型博士,Integrated Ph.D.)从2000年开始首次引入英国,起初是一项在10所大学的试验项目。这项试验项目被证明是成功的,其品牌和模式从此在其他大学开始实施。这种新型博士生培养方式旨在创造一个更能吸引国际学生的英国博士学位,特别是和北美的博士学位相比,更具有吸引力。新路径博士建立在北美博士模式的基础之上,包括教学因素(包括科研练和更高层次的学科知识学习)和更少的论文,项目的时间也更短一些(4年时间),因此其花费也更低。[12]

一些大学也在一系列的学科中提供“综合博士”项目。这样的学位项目是受到新路径博士项目的鼓舞。在英国,“新路径博士”这一术语的运用已经减少了,综合型博士模式(Integrated Doctorate Model)在某些高等教育机构中的一些学科中实施。[13]

新路径博士或综合型博士项目与其他博士项目的区别就是其本质上更具有结构性,通常来说,是在某一研究领域选择教学模块和研究主题,在前两年开设硕士或博士层次的课程,并举办研究讨论会和工作坊。为了适应综合型博士对教学要素的要求,其学制采用全日制。对综合型博士候选人整体的考评是提交满意的论文、作品集(Portfolio)或者同等水平的产出,并通过面试考核。[14]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英国博士生教育在许多方面都经历着重要的变化,新型博士学位的出现是变化之一,是多种驱动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如变化中的市场需求、不断增加的对高等教育机构的外部审查及对博士生培养质量和标准的强调等。

二、澳大利亚博士生培养模式的变革与创新

在知识经济和全球化时代,澳大利亚的博士生教育不断发展,每年为社会提供大量博士毕业生,但在博士生教育市场外部和内部环境都在发生改变的情况下,澳大利亚的博士生教育也出现了问题与危机,澳大利亚解决博士生教育问题的策略可以说是以政策为驱动,从国家层面的研究报告中总结和研究博士生教育的问题,提出政策建议,在相应的政策中针对问题进行解决,不断推动博士生教育的改进和发展,创新博士生培养模式,为社会提供有活力的和高质量的研究型劳动力,从而促进澳大利亚社会的整体繁荣和发展,尤其是通过对研究型劳动力的培养和运用来实现经济发展的转型。

(一)澳大利亚博士生教育现状

澳大利亚博士生培养模式遵循了英国的实践,采用了研究学徒制的方式,在这一方式下学生与导师密切合作。当前,澳大利亚的博士培养大部分仍然是采用这种模式。 [15]

澳大利亚资格框架(The Australian Qualifications Framework)将博士界定为资格框架中的第十个等级,也就是最高的等级。在这一等级中对澳大利亚博士学位资格的目的、知识、技能、对知识和技能的运用以及学习时间做出了规定(见表2)。[16]

澳大利亚的大学也面临着花费增加、各种渠道的资金减少、学生市场越来越全球化和具有竞争性的现实,这就给大学的所有领域的活动都带来问题,博士生教育也不例外[18]。加之博士生教育内部环境中对博士生教育的效率及博士生所接受的培养和训练的相关性的考虑,博士生教育的变革和创新的需求越发凸显。

澳大利亚教育和培训部的数据显示,2015年澳大利亚的研究型博士生总量(Doctorate by Research)达到51643人,这一数据在2014年是50266人[19]。澳大利亚的博士生总体数量一直呈现增长的趋势,且博士生数量的增长远远多于硕士生数量的增长。在这样的背景下,澳大利亚不断在国家层面的政策和报告中强调对博士生教育的调整,以适应社会对博士生作为科研劳动力的发展需要,形成了以政策为驱动的博士生教育变革策略。21世纪以来,的主要政策和报告中涉及调整或改革博士生教育的主要包括:《澳大利亚雇主对研究者的需求:总报告》(Employer Demand for Researchers in Australia, Final Report,The Allen Consulting Group,2010)、《界定澳大利亚的科研训练》(Defining Quality for Research Training in Australia,DIISR,2011)、《创新性的未来所需的研究技能:覆盖到2020年及其后的研究劳动力策略》(Research Skills for an Innovative Future: A Research Workforce Strategy to Cover the Decade to 2020 and Beyond,DIISR,2011)、《国家研究投资计划》(National Research Investment Plan,DIISRTE,2012)、《更加睿智的澳大利亚:澳大利亚高等教育2013-2016年发展议程》(A Smarter Australia: An Agenda for Australian Higher Education 2013-2016)。涉及博士生教育的调整或改革的主要方面有:为博士生提供正规的专业培养和训练;加强雇主和博士生培养单位间的交流与合作,拓宽博士生就业路径;创新博士生人才培养方式,提供多样化的博士生培养模式;通过博士生教育为澳大利亚提供高质量的、充满竞争力和活力的研究型劳动力。

在博士生培养模式上的创新也是澳大利亚博士生教育变革的重要举措之一,澳大利亚引入的新型博士项目包括澳大利大学科技联盟(The Australian Technology Network,ATN)的工业博士培养中心(Industry Doctoral Training Centre, IDTC)项目,昆士兰大学的职业优先博士(Career Advantage PhD Program)和莫纳什大学的莫纳什博士(Monash PhD)。这些在博士生培养模式上的创新,旨在通过博士项目的学习教授博士生更广泛的技能,拓宽博士毕业生的职业发展路径,使其更加符合雇主的需求。

1.工业博士培养中心博士项目

这是澳大利亚大学科技联盟的工业博士培养中心试点的一个新的博士生教育项目,学生在一个四年制的项目中接受学习和培养,包括高水平的研究、课程和与工业相关技能的发展。中心从2012年开始招收和培养这种类型的博士生,每年招收20~25名学生,这些学生中的1/3~1/2由工业部门资助。博士生能够在工业合作伙伴的企业中进行研究和学习。澳大利亚政府投入了100万美元作为种子资金来建立这样一个中心[20]。该博士项目的试点与推广,与财政支持和工业合作伙伴的贡献密不可分,是大学和企业合作培养博士的优良实践。

2.职业优先博士项目

这一博士项目从2012年开始实施,项目的设计旨在为学生提供多种可迁移技能和职业所需技能的培养和训练。学生能够在三种路径中选择,即高等教育实践和领导(面向想要从事学术工作的博士候选人),研究创新、转化和商业化(面向想要在商业和咨询业中就职的博士候选人),以及全球合作(面向想要从事国际研究或学术职业的博士候选人),学生可以在成为候选人的12个月之内做出路径选择。[21]

这种类型的博士项目下的所有路径和培养都面向职业发展,包括三天集中的工作坊及许多其他的学术和应用训练活动,该项目的学制和正常的博士项目一样,学生也可以选择一种以上的职业路径。昆士兰大学对这一新型的博士项目的开发建立在广泛咨询的基础之上,包括对学生、教学人员、合作伙伴和海外院校的咨询和意见征询。[22]

职业优先博士项目为博士生与他们未来的雇主(包括工业部门和政府部门等)建立联系提供了平台和机会,培养路径和培养方式更加有利于博士生就业能力的发展。

3.莫纳什博士项目

莫纳什博士项目从2013年开始实施,是21世纪在传统的研究型博士学位的基础上增强创新培养的一种选择。莫纳什博士学位可以通过为成为一名研究者做准备的方式来完成,也可以通过为其在工业、学术、政府和更广泛的团体中发挥作用做准备的方式来完成。[23]

根据不同的学科和导师,莫纳什博士的培养可能采取以下形式:一是专业发展,通过工作坊、研讨会、发展专业技能和特定学科技能的在线学习模块,学生在超过三年的时间里完成120个小时的专业学习;二是课程,课程单元覆盖的主题,如高级研究方法或学科专业知识,根据学科的不同完成2~6单元的课程学习;三是跨学科项目,在项目中将不同的教学人员,以及来自政府的和具有工业背景的人聚集到一起,给博士生提供专业发展和培训。[24]

莫纳什博士项目中的博士生会有多种机会在工业部门中实习,得到合作伙伴组织的联合指导。莫纳什博士项目开辟了一种可能,使该项目的一些毕业生进入世界顶尖的大学从事学术工作,一些进入公司或者开创了自己的公司,还有一些运用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政府或一些国际组织做咨询工作,莫纳什博士项目在创新培养上的影响是深远的[25]。它拓宽了博士生的就业路径和职业选择,增强了博士生在工业、学术、政府和非营利部门中工作的能力。

三、总结与启示

从英国和澳大利亚的博士生教育变化和改革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共同点,如创新博士生培养模式,开设新型的博士学位项目,或在传统的博士项目中增加或弱化某些培养要素;注重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扩大博士毕业生职业路径选择,满足社会对博士毕业生的需求;保障博士生培养质量,设置博士质量标准等。同时,两国的博士生教育的变革和发展折射了当今博士生教育的大众化、专业化和多样化的发展趋势。

在我国博士生教育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英国和澳大利亚在博士生教育方面的转变和变革,在博士生培养方式上的创新与探索,带给我们以下启示与思考。

第一,博士生培养模式的类型更加多样化,出现了新的博士生培养模式和方式,即使是传统的研究型博士生的培养也更加强调专业训练和与市场、社会对博士生的需求相吻合。因此,博士生的培养和教育不仅仅是为培养学术人才做准备。当前,博士毕业生数量不断增加,而劳动力市场并没有相应增加的学术岗,以及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其他行业对高技能研究型劳动力的需求不断增加,因此,我国传统的博士生人才培养方式的调整与改革值得进一步思考。

第二,在博士生的培养过程中对学生通用技能和可迁移技能的培养与训练,提升博士毕业生的竞争力和就业能力,在各国的博士生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方式的转变中得到了重视与强调。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时代背景,对博士生应该具备的能力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英国在博士生培养过程中对博士生除了具备所规定的基本能力和要求外,还要加强外语能力、交流能力、关系构建能力、商业意识等方面的培养和训练。

第三,加强博士生就业方面的信息提供和指导,加强雇主和培养单位间交流合作,拓宽博士生就业路径,增加就业选择机会。鉴于博士生可能对就业市场和就业渠道并不了解或者缺乏机会与平台,因此,给予博士生这方面的指导,并创造和未来雇主以及校友联系的机会对于博士生树立明确的职业目标,实现个人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这也是博士生应该具备的计划、准备和实施个人职业发展及寻求支持的能力。

参考文献:

[1][3][15][16][18]Group of Eight .The Changing Ph.D.: Discussion Paper [R/OL].https://go8.edu.au/sites/default/files/docs/the-changing-phd_final.pdf,2016-07-20.

[2]Cuthber, D & Molla, T . Ph.D. Crisis Discourse: A Critical Approach to the Framing of the Problem and Some Australian ‘Solutions’[J].Higher Education. 2015(69):35, 36.

[4]QAA. The Framework for Higher Education Qualifications in England, Wales and Northern Ireland[EB/OL].http://qaa.ac.uk/en/Publications/Documents/Framework-Higher-Education-Qualifications-08.pdf, 2016-07-20.

[5][8][9][10][11][13][14]QAA. Characteristics Statement: Doctoral Degree[R/OL]. http://qaa.ac.uk/en/Publications/Documents/Doctoral-Degree-Characteristics-15.pdf, 2016-07-20.

[6][7]Kuang-Hsu Chiang. Learning Experiences of Doctoral Students in UK Universitie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ciology and Social Policy.2003 (23):6.

[12]C. Park. New Variant Ph.D.: The Changing Nature of the Doctorate in the UK[J]. 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 Policy and Management. 2005(27):201.

[17]Australian Qualification Framework Council. Australian Qualification Framework Second Edition[EB/OL].http://aqf.edu.au/wp-content/uploads/2013/05/AQF-Newsletter-18-December-2012-2.pdf, 2013-08-21.

[19]Department of Education and Training.Higher Education Statistics[EB/OL]. https://docs.education.gov.au/node/39331, 2016-07-20.

博士生毕业论文范文10

>>>全国各省各高校2017年考博考试时间汇总

>>>全国各省各高校2017年考博考试科目汇总

2017考博英语通用签约全程班【直播+录播】!!点击免费试听<<<

为做好2017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以下简称博士生)招生工作,依据教育部文件规定,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编制博士生招生简章如下:

一、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本学科坚实宽广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和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成果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二、招生方式

我校博士生招生方式有三种,即普通招考、硕博连读和直接攻博。

1、普通招考:面向符合报考条件的人员进行考试选拔博士生的招生方式。普通招考分为统一考试入学和申请考核制两种。

我校在普通招考博士生招生中试行申请考核制,具体办法详见《东北大学2017年博士生招生申请考核制工作办法》。

2、硕博连读:从已完成规定课程学习,成绩优秀,且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科研能力的在学硕士生中择优遴选博士生的招生方式,具体办法详见《东北大学关于在优秀硕士研究生中选拔“硕博连读”研究生的实施办法》。

3、直接攻博:招收具有推荐免试资格的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直接攻读博士生的选拔方式,具体办法详见《东北大学2017年招收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工作办法》。

三、入学时间

入学时间为2017年秋季,详见录取通知书。

四、报考条件

以普通招考方式报考博士生的条件是: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遵纪守法,品行端正。

2、硕士研究生毕业或已获硕士学位的人员;应届硕士毕业生(最迟须在入学前毕业或取得硕士学位);在境外已获得硕士学位的考生,须通过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认证;获得学士学位6年以上(含6年,从获得学士学位之日算起到博士生入学之日)并达到与硕士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

同等学力身份报考还须具备下列条件:

(1)获得学士学位后在拟报考学科、专业或相近领域工作六年或六年以上(从获得学士学位到博士生入学之日);

(2)已修完拟报考专业或相近专业的硕士学位课程及选修课程且成绩合格;

(3)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或在拟报考学科领域具有较丰富的成果;

(4)根据培养目标的需要,学科或导师对考生提出的具体业务要求。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的标准。

4、有两名与报考学科有关的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以上的专家推荐。

5、现役军人报考,按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的规定办理。

6、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的考生,按《教育部办公厅关于下达2017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研究生招生计划的通知》(教民厅[2016]8号)有关政策要求办理。

五、报名程序

以普通招考方式报考博士生的报名程序:

1、网上报名。所有考生都应严格按照网报流程进行信息录入、上传电子照片(近期正面免冠2寸彩色电子照片)。考生须认真核对网上提交的报名信息,如因提交信息有误产生的后果由考生本人负责。

网上报名时间:2017年1月16日至2月20日(每天上午9点—晚上9点);

网上报名网址:yz.chsi.com.cn/

2、现场确认。考生须在2017年2月26日至2月28日(每天上午8:30至11:30,下午2:00至4:30)持二代居民身份证到研究生招生办(主楼521)进行信息确认、资格审查,递交报考材料。逾期未进行信息确认者其网报信息无效。

现场确认须提交的具体材料如下:

(1)东北大学2017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报考登记表(格式到下载区下载);

(2)报考东北大学博士生申请材料审查和科研创新能力考核表(格式到下载区下载);

(3)二份专家推荐书(由有正高级职称的推荐人亲笔填写且签字并加盖个人印章或所在单位印章)(格式到下载区下载);

(4)最后学历和学位证书原件及复印件。应届硕士毕业生出具学生证原件及复印件(于2017年9月10日前提交学历和学位证书原件及复印件,如未能在规定时间内提供则取消其入学资格);

(5)本科学历学位材料:《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一份,学士学位证书复印件一份。

(6)教育部硕士学历(学籍)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

考生网报前须在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学信网:chsi.com.cn/)上进行学籍、学历信息查询,获得《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应届硕士毕业生)或《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往届毕业生)(具体流程请见:chsi.com.cn/xlcx/rhsq.jsp)。以已获得国外学位身份报考的考生,须提供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提供的认证报告。

(7)二代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8)硕士阶段的学习成绩单一份,可以是加盖培养单位研究生成绩专用章的成绩单原件,也可从人事档案中复印出成绩单并加盖所在单位档案管理部门及人事部门公章;

(9)同等学力考生还须上交研究生培养单位出具的加盖研究生成绩专用章的硕士成绩单原件、高级专业技术职称证书原件及复印件或报考学科领域的研究成果证明材料原件及复印件;

3、考生须在2017年4月1日至7日上网打印准考证。网址:graduate.neu.edu.cn

六、考试与评价

普通招考方式的考试与评价过程包括:

1、申请材料审查和科研创新能力评价

报考导师应对考生的申请材料进行认真的审查,并对考生的科研创新能力进行评价。通过考生的硕士课程成绩、硕士学位论文(含评议书,应届硕士毕业生硕士论文开题报告)、考生参与科研、、出版专著、获奖等情况及专家推荐意见、考生自我评价等材料对其做出评价结论,审核合格后方可报名考试。

2、初试

初试时间:2017年4月8日至4月9日,具体安排详见准考证。

初试科目:政治理论课(获得硕士学位者和应届硕士毕业生免考,参考书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2013年修订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8月)、外国语(不指定参考书,具体情况可参看附件《东北大学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外国语科目考试规定》)、两门业务课。考试采用闭卷笔试的方式,每门科目考试时间为3小时。

3、复试

复试主要是考查考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测试外语听力、口语能力和专业外语水平;考评考生提供的硕士阶段成绩单、硕士学位论文和评议书等材料;考查考生思想政治表现、业务素质等。复试备有详细记录,并由复试小组给出评语和成绩。复试阶段对同等学力考生加试(笔试)报考专业的两门硕士学位主干课程。加试科目成绩和复试成绩不及格的考生,不予录取。复试时间另行通知。

考生参加初试时务请携带复试材料,以便向复试小组提交。复试材料包括:硕士阶段的学习成绩单(要求同上)和硕士学位论文及其评议书(应届毕业硕士生提供论文大纲)、专家推荐材料、自我评价材料;公开发表(出版)的论文(专著)、学习(工作)中获奖证书等材料。复试小组将对以上申请材料进行评估,评估结果作为考核和录取的重要依据。

七、体格检查

初试结束后由学校统一组织体检工作,与复试工作同步进行,体检标准参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和学校有关规定执行。

八、录取原则

根据国家下达的招生计划择优录取。在录取前,学校与定向就业博士生所在单位签订定向就业协议;按教育部规定非定向就业博士生档案及人事关系(与原工作单位辞职)应转入东北大学。

九、其他

1、自主设置的二级学科按其所在一级学科授予博士学位。

2、考生在报名前应仔细核对本人是否符合报考条件;填报的所有个人信息必须准确、详实;所提供的学历和学位证书以及其他相关证明必须真实。因提供虚假和错误的信息或材料而造成取消报考资格或录取资格等相关后果,考生自负。

3、考生与定向就业单位或服务单位因报考问题引起纠纷而造成不能录取的后果,招生单位不负责任。

4、我校博士研究生奖助学金具体情况详见我校最新研究生奖助方案。2017级研究生具体收费标准和收费方式详见我校计划财经处网站。

5、为提高我校博士生的国际竞争力,学校鼓励并资助部分优秀研究生到国外大学、科研机构从事课程学习和科学研究。

博士生毕业论文范文11

>>>全国各省各高校2017年考博考试时间汇总

>>>全国各省各高校2017年考博考试科目汇总

2017医学考博英语统考签约全程班【直播+录播】!!点击免费试听<<<

根据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教育部《深化招生制度改革总体方案》要求,为吸引具有优秀科研业绩和培养潜质硕士毕业生攻读我所博士学位研究生,鼓励硕士生潜心学习与科学研究,进一步提高博士生的招生质量,充分发挥导师和专家组在博士生招生中的作用,2017年我所试行博士生招生“申请-考核”制。凡符合申请条件且通过资格审核的考生,可直接参加综合考核。具体办法如下:

一、申请条件

1.申请者必须满足我所博士生招生简章报考须知规定的报考条件。

2. 国内“211”高校(含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科研单位)中的土木工程、力学等相关需求专业的应届(往届)硕士毕业生;以及取得国外一流大学硕士学位的研究生。

3. 在校期间学习成绩优秀,对科学研究具有浓厚兴趣,并具有突出的科研能力,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专业能力倾向,已经以第一(或第二)作者公开发表2篇及以上与申请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或相应的科研成果。

二、工作程序

1.报名及材料提交

报名采取网上报名方式,网址scyz.sceea.cn/。申请者在报名前应仔细核对本人是否符合申请条件,并按规定填写报名信息,上传所需要的报名材料和近期一寸正面免冠照片。报名结束后,申请者需认真准备如下申请材料:

(1)通过网报系统打印的《报名信息确认表》,要求本人签字;

(2)用A4纸张双面打印“报考登记表”;

(3)身份证、最后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应届毕业硕士生提交所在单位研究生院或研究生部的证明信); 《中国高等教育学历认证报告》复印件,应届硕士生提供《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复印件;

(4)本科和硕士阶段课程学习成绩单(须授课单位或档案保存单位盖章)、外语等级证书或成绩单;

(5)两份填写好的专家推荐书。由两位与所报考学科相关的研究员(或相当于研究员)职称的专家作为推荐人,其中一名推荐人必须是拟报考的博士生导师。推荐人可将推荐书填写完毕后,直接(或密封并在封口骑缝处签字后交被推荐人)寄(送)往我单位;

(6)体格检查表,请持打印的体检表(贴照片)到县级甲等以上医院做身体检查;

(7)《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申请表》(加盖档案所在单位或所在学校公章)一份;

(8)提交硕士学位论文全文及论文评阅书,应届硕士毕业生提交论文开题报告、论文摘要和目录;

(9)已发表或录用的学术论文复印件;

(10)其它可以体现本人学术水平与能力的相关材料。

申请者必须确保填写的信息和提交的申请材料真实、准确,填写虚假信息或提供虚假材料的申请者一经发现将随时取消其录取资格,并不接受其再次报考我所博士研究生。

2.资格审核

专家小组对申请者资格进行审核,审核通过的申请者进入下一阶段的综合考核。专家组主要依据以下几方面进行审核:

(1)考生本科和硕士阶段的学习经历与取得的成绩;

(2)考生从事报考学科领域的工作经历、已取得的科研成果和发表的高水平文章等;

(3)考生继续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所具备的专业知识、科研能力、综合素质和培养潜力等;

(4)其它与考生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有关的因素等。

3.答辩考核

资格审核通过的考生进行公开答辩考核。考核分为外语水平和专业知识,其中专业知识不少于两门专业科目。每科目满分100分。

(1)研究所组织专家成立考核专家组,对资格审核通过的申请人进行综合考核,就申请人是否具备攻读博士学位的创新能力和科研潜力进行综合评价,并根据招生计划按照择优选拔的原则形成考核意见。考核专家组由5名以上研究员级专家组成。

(2)申请人简要介绍本人学习经历与研究成果,重点阐述攻读博士的学习计划和科研工作设想,并接受专家组提问。每名申请人的阐述时间不少于20分钟,回答问题时间不少于20分钟,回答问题不少于8个。

(3)答辩考核公开进行,全程录像,并安排专人进行记录。

4.录取

研究所根据导师考核意见和学科综合考核结果,结合导师的招生名额情况确定拟录取名单。拟录取的申请者可在秋季入学,但必须在入学前取得硕士学位。

三、相关要求

“申请-考核”制招收博士生工作要自始至终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严格做到程序透明,操作规范,结果公开。

资格审核未通过和未被录取的申请者可选择报名参加我所博士生普通招考。

博士生毕业论文范文12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学教育,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时期:1949年至1957年法学教育的初创时期;1958年至1976年法学教育的挫折和停滞时期;1977年至1993年法学教育的重建和恢复时期;1994年以来的急速发展时期。

(一)法学教育的初创时期(1949-1957)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当时全国53所高等院校设有法律系,有在校法学本科生7338人。[1]1952-1953年进行"院系调整",对原有53个法律系进行整合归并,创设四所政法学院,即北京政法学院、西南政法学院、华东政法学院和中南政法学院,并在六所综合大学设置法律系,即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东北人民大学法律系、武汉大学法律系、北京大学法律系、复旦大学法律系和西北大学法律系,构成新中国法学教育的"四院六系"。[2]在一举废除中华民国时期的全部法学教科书之后,代之以从苏联引进的各种法学教材[3],并聘请苏联专家担任主要科目的授课教师。[4]至1957年才出版了新中国自己的第一套法学教科书。[5]至1957年,全国累计招收法律本科生12569人,毕业法律本科生10856人,当年有在校法律本科生7954人。[6]

(二)法学教育遭受挫折和停滞时期(1958-1976)

1956年开展所谓"整风反右"运动,强调阶级斗争和否定法治的左的思潮泛滥,凡是主张法治和主张法律具有继承性和社会性的法学教师均受到批判并被划为"资产阶级",导致了中国法学教育的急遽萎缩和衰败。1959年撤销了主管法学教育的司法部。四所政法学院被下放地方,并压缩招生规模。[7]

1964年起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简称"四清运动"),各政法院系师生被分批编入四清工作团(队)深入农村参加"四清运动"。[8]至1966年5月,"四清运动"升级为""。包括政法学院在内的全部大学停课,称为"停课闹革命"。各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被撤销,称为"砸烂公、检、法"[9]。 整个国家陷入无政府状态。1966年,包括政法学院在内的全部大学停止招生,1968年政法学院和综合大学法律系被撤销,仅保留北京大学、吉林大学两个法律系。中国法学教育出现了长达10之久"停滞期"。[10]

(三)法学教育的恢复时期(1977-1993)

结束,需要重建法律机构和法律体系,恢复法律秩序。首先就是重建在中被撤销的各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还要重建50年代被废止的律师制度,急需大批应用型法律人才。国家领导人多次谈及法官不够、检察官不够、警官不够、律师不够。[11]

为了重建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和恢复律师制度,采取了所谓"专业归队"的应急措施,即将分散在各地各行各业的法律人才调回法院、检察院和公安机关或者鼓励其重操律师职业。但据资料显示,1949年至1976年,全国仅毕业法律本科生23618人。[12]按照邓小平的意见,中国建立高度的民主和完备的法制需要50万律师[13],区区2万多人,即使至结束时都安然健在,且全部"归队"到各律师事务所,也只能是杯水车薪。据1983年对全国各级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和政府司法行政部门的干部队伍的统计,属于大专以上学历的占8%;属于高中和中专学历的占33.6%;属于初中学历以下的占58.3%。其中,法律大专以上毕业的占3%;接受过短期法律知识培训的占54%;未接受过法律知识培训的占43%。[14]可见,尽快恢复发展法学教育,加快培养法律人才,是中国在结束后所面临的最重大、最紧迫的课题。[15]

  1978年西南政法学院和中国人民大学等法律系开始招生,当年全国法律专业招生人数共696人。[16]紧接着,北京政法学院、华东政法学院、西北政法学院、中南政法学院相继重建、开始招生,各综合大学也陆续重建法律系开始招生。至1993年,已有5所政法学院和130个大学法律系,已培养专科、本科、硕士、博士

5万多人,有在校生4万人[17]。此外,还有114个成人高等政法院系,已培养成人本科、专科学员10万多人[18]。还有58所中等司法学校,已培养中等法律人才近10万人。[19]基本满足了改革开放后重建法律秩序、法律机构对于应用型法律人才的需求。 (四)法学教育的急速发展时期(1994-)

随着法律在国家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增大,人们对法学教育的认识也在深化。特别在1993年决定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和实行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之后,国家对法学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新任务,不仅要继续为各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和司法行政部门培养大批高素质的法律人才,而且要为各级政府机关、各类企事业单位和社会中介组织培养大批高层次、多样化的法律人才。导致中国法学教育的飞速发展。据1998年的统计,全国开设法学专业的普通高校214所,在校生8万余人;另有成人高等政法院校150所,在校生8.6万人;中等法律学校57所,在校生2.2万人。[20]

1998年"高校扩招",高等教育规模急速扩张,进入所谓"大众化"发展阶段[21],设置法学本科的普通高校激增,招生规模成倍增长。全国设有法学本科专业的高等院校,1998年为214所,2001年为297所,2004年为269所,2005年增至564所,2006年达到606所。据2005年的统计数据,当年新招法学本科生108779人,法学博士生2305人,法学硕士生22465人;在校法学本科生414309人,法学博士生7520人,法学硕士生57752人;毕业法学本科生76140人,法学博士生1191人,法学硕士生12912人。[22]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法律硕士专业学位(JM)教育的创设。至90年代中期,高等法学教育虽有很大发展,但培养法律人才的数量和类型都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中国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建设法治国家和加入WTO,急需大批高层次的应用型法律人才,有必要开创培养高层次应用型法律人才的新途径。于1994年论证、提出方案,1995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决定,借鉴美国法学院JD教育的成功经验,创设法律硕士专业学位(JM)教育。开设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高校,1995年为8所,1997年为13所,1998年为22所,1999年为28所,2003年为49所,2004年增至60所。从1996年开始至2006年,累计招生近50000人,其中已获得学位18102人,现有在校生近30000人。[23]

现今中国已经形成多类型、多层次的法学教育体系,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类型,是普通高等法学教育,包括政法学院(大学)和综合性大学法学院,以及财经、理工、农林、医学等单科性大学的法学院、法律系,主要培养法官、检察官、律师等应用型法律人才(法学本科、法律硕士);少数培养学术型法律人才(法学硕士、法学博士);第二种类型,是成人高等法律职业教育,包括法律函授、法律夜大、,!政法管理干部学院、法官学院、检察官学院、政法干校等,主要培养法律辅助型人才(法律专科);第三种类型,是中等法律职业教育,包括29所司法学校和27所司法警官学校,培养中级法律人才。[24]

二、中国法学教育和人才培养的类型

(一)法学本科教育

新中国建国初期学习苏联的经验,实行"院系调整",建立四所单科性政法学院,并在六所综合大>!

改革开放初期重建法学教育,四所政法学院与大学法律系的本科教育均为四年制,其培养目标相同,均以培养应用型法律人才为目标;而培养学术型法学人才的任务,改由各政法学院和部分大学法律系的研究生教育承担。

80年代至90年代中,各政法学院和大学法律系曾经按照法学"二级学科"[25]设置专业,如法学专业、经济法专业、国际法专业、行政法专业、诉讼法专业等,并相应将法律系拆分为法学系、经济法系、国际法系、行政法系、诉讼法系等。90年代中期在教育主管部门要求之下,各政法学院和大学法律系改为按照"一级学科"设置本科专业,亦即将原先的法学专业、经济法专业、国际法专业等合并为一个专业:法学专业。

法学本科教育的对象,是经国家统一高考合格的高级中学毕业生,统一实行4年学制。法学本科教育的课程设置,分为五类课程:第一类为公共必修课;第二类为专业基础必修课;第三类为专业选修课;第四类为实践教学必修课;第五类为综合素质选修课。其中,公共必修课、专业基础必修课和实践教学必修课,由教育主管部门统一规定科目,学校和学生均无选择、变更余地。专业选修课和综合素质选修课,由各校根据自己的师资、教学条件开设,学生自由选修,达到所要求学分即可。[26]

法学本科学生,在四年期间完成教学计划的各项要求,经审核准予毕业,其课程学习和毕业论文的成绩表明,确已较好地掌握法学学科的基本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并且有从事法学研究工作或担负法律实务工作的

初步能力的,授予法学学士学位。[27] (二)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

法律硕士专业学位(JM),属于特定法律职业背景的专业学位。[28]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按法学"一级学科"设置,不做细致的专业分类。[29]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为法律职业部门培养高层次的复合型、实务型法律人才。要求掌握法学基本原理,掌握从事法律职业所要求的法律知识、法律术语、思维习惯、法律方法和职业技术;能综合运用法律和其他专业知识,具有独立从事法律职业实务工作的能力,达到有关部门相应的任职要求;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能阅读专业外语资料。[30]

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招生对象,是通过全国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统一考试,并经培养单位复试录取的具有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力)的非法学专业的毕业生。[31]采用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种学习方式。全日制学习的学制为三年;非全日制学习的学制不超过四年。以课程教学为主,重视和加强案例教学。采取灵活多样的实践形式,着重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培养。研究生毕业并获得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总学分不得低于75学分。采取灵活考核办法,着重考查学生运用所学专业理论和知识,发现、分析、判断和解决实际问题的专业能力和方法。

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制定的《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的要求,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按法学"一级学科"设置课程,分为三类课程:第一类为必修课程、第二类为推荐选修课程、第三类为自选课。其中,第一类必修课12门(32学分)[32];第二类推荐选修课8门(要求选修13学分)[33];第三类自选课(8学分)。必修课科目和第二类推荐选修课科目,均由该《培养方案》统一规定,第三类自选课由培养单位自行确定。

考虑到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没有法律专业教育背景,也没有从事法律职业的实务背景,2006年修订后的《培养方案》,特别增加第四类实践必修课程(12学分):法律文书课(起草合同书、公司章程、诉讼文书、仲裁文书等的训练,由律师、检察官、法官讲授);模拟法庭训练课(由教师组织,法官、检察官、律师辅助指导);法律谈判课;法律实践课(在法院、检察院或律师事务所实习2-3周)。

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应撰写学位论文(10学分)。考虑到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特点,2006年修订后的《培养方案》规定,学位论文应以法律实务研究为主要内容,不限于学术论文的形式,可以案例分析、研究报告、专项调查代替学位论文。学位论文的字数一般不少于2万字,由三名本专业具有高级职称的专家(其中须有一位校外专家)评阅;学位论文答辨委员会成员中,应有一至两名实务部门或校外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课程考试合格且学位论文答辩通过者,授予法律硕士专业学位。[34]

(三)法学硕士学位教育

法学硕士学位属于学术学位。[35]法学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招生对象,是具有学士学位的法学本科毕业生或者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应参加全国统一组织的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36]国家统一划定各学科硕士研究生录取分数线,由招生单位决定录取。法学硕士学位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37],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从事法学研究、教学或独立担负专门业务工作能力的学术型法律人才。[38]

特别要说明的是,与一些发达国家把硕士学位作为攻读博士学位的过渡型学位不同,中国的硕士学位是一个独立的学位。中国的硕士学位教育是独立的培养阶段,学制较长(一般为3年),要求较高的学术水平。[39]法学硕士学位研究生学习年限3年。[40]法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采取系统理论学习、进行科学研究和参加实践活动相结合的办法。在指导方式上,采取导师[41]个别指导为主,集体指导为辅的方法。[42]

课程设置分为:第一类公共必修课: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选读;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第一外语课。第二类专业基础和专业必修课,一般3-4门。第三类社会实践必修课;第四类选修课。学习方式,采取自学、听课、讨论等方式。课程学习阶段结束时,进行一次中期考核,考核内容包括研究生的思想品德、课程学习、科研能力。[43]然后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学位论文。

硕士学位论文不少于3万字。在硕士学位论文提交答辩前,应由两名副教授以上专家评阅。答辩委员会由3-5人组成,至少有一名外单位的专家。答辩不合格的,可在一年内修改,重新答辩一次。[44]硕士学位论文经答辩通过,由答辩委员会作出授予硕士学位的建议,经院系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查审查合格的,授予法学硕士学位。

(四)法学博士学位教育

法学博士学位,属于中国现今三级学位的最高学术学位。特别应注意的是,中国的博士学位研究生教育,既不同于将博士生作为导师的科研助手、不重视课程学习、通常无须修课的欧洲模式,也不同于着重课程学习、须修满大量学分的美国模式,而是兼采欧美两种培养模式的长处,具有中国自己的特点,即在实行导师制的同时,也有课程学习的要求,但不要求修大量的学分。[45]

法学博士研究生教育,以获得法学硕士学位或具有同等学力(如具有高等学校的讲师职称)者为招生对象。[46]培养目标是,掌握本学科坚实宽厚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能力,能够在科学研究中取得创造性成果的高级法学理论研究人才。[47]博士研究生在校学习时间不能少于3年。导师个别指导和课程学习相结合,着重培养博士研究生的优良学风、探索精神,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和创新能力。课程设置:(1)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必修课);(2)外语课,第一外语(必修课),第二外语(选修课);(3)专业基础课(必修课);(4)专业课(必修课);(5)选修课。课程学习,采取自学、听课、讨论等方式。[48]

课程学习经考核合格,在导师指导下撰写博士学位论文,时间不少于1学年。博士学位论文一般为10万字。[49]按照《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第十三条的规定,博士学位论文应当表明作者具有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并在科学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根据《学位条例》第六条规定,博士研究生,通过博士学位的课程考试成绩合格,博士学

位论文答辩通过,达到博士学位的学术水平者,授予法学博士学位。 三、中国法学教育面临的问题

(一)法学本科教育存废之争

中国法学本科教育长期分为两大阵营,一是原来属于教育部的综合大学法律系的本科教育,目标是培养从事教学和科研的学术型法学人才,二是原来属于司法部的政法学院的本科教育,目标是培养从事审判、检察、公安和律师实务的应用型法律人才。进入九十年代,综合大学法律系本科教育与政法学院本科教育在培养目标上已经同一,其结果是,法学本科毕业生既不符合学术型法学人才的要求,也不符合应用型法律人才的要求。在九十年代中期,借鉴美国法学院的经验,创立以培养应用型法律人才为目标的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之后,发生了法学本科教育存废的争论。[50]目前争论虽仅局限于网络等媒体,但问题重大,值得关注。

(二)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宭境

创设法律硕士专业学位(JM)教育,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法学教育制度中最重要的一项改革措施,经过10余年的不断探索和试验,逐渐成为培养高层次的应用型、复合型法律人才的主要途径。现在面临的问题有二:

其一,由已有培养法学硕士学位授权的高校开设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造成同一法学院既培养法学硕士研究生,也培养法律硕士研究生,尽管《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要求加强教学与法律实务部门的联系,要求聘请法律实务部门的专家参与法律硕士研究生的教学及培养工作,以弥补法学院在法律实践方面的缺陷,但往往难于切实贯彻落实。许多法学院的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在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培养方式、教学方法、课程内容等方面,都与法学硕士研究生教育没有实质差别,最终导致所谓"学术型人才缺理论,应用型人才缺实践"的问题[51]。

其二,因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与法律职业之间缺乏实质性的联系,法律硕士研究生从事法官、检察官和律师职业的前提是通过国家司法考试和国家公务员考试,而检察院、法院或者律师事务所等法律职业用人单位在招聘人才时,对法律硕士学位获得者并不优先考虑,造成法律硕士研究生在毕业之后能够从事法官、检察官、律师等法律职业的人数极少,大部分法律硕士毕业生不得不在法律职业之外另谋出路,与创设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初衷相悖,且造成法律教育资源的浪费。因此,有学者建议将司法考试与法律硕士生入学考试合二为一,将法律硕士研究生教育与司法研修合二为一,获得法律硕士学位即有从事审判、检察与律师职业资格。[52]

(三)法学硕士学位教育的困惑

现行法学硕士学位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参照苏联的副博士学位,主要特点是要求过高,3年时间要完成修课与学位论文写作的任务,并且与博士阶段的学习缺乏衔接。法学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目标,是为从事法律教育和法学研究培养学术型人才。只是十年前法学硕士研究生人数还很少,毕业后一般都有机会进高校做教师。但自高校"扩招"以来,在校法学硕士研究生人数激增,而毕业后能够进入法律教学和研究机构的人数极少。除少数报考法学博士研究生外,绝大多数法学硕士学位毕业生都选择参加国家司法考试或国家公务员考试,进入各级法院、检察院、公安机关、律师事务所、仲裁机构、公证机构和各级政府部门。

绝大多数法学硕士只能从事实务工作,而培养目标却坚持学术取向,造成法学硕士学位教育中的许多矛盾、冲突和左右摇摆,结果弄得非驴非马,不知所措。并且,大批法学硕士研究生涌入法律实务部门,挤占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就业机会,造成对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冲击。因此,有的学者建议压缩法学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53],普遍的观点认为,应当缩短法学硕士研究生的学制,降低其学位论文的学术要求,甚至主张取消撰写硕士学位论文的要求,将法学硕士学位教育作为攻读法学博士学位的过渡阶段[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