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美术作品

美术作品

时间:2023-02-20 18:07:56

美术作品

美术作品范文1

碧海蓝天,稻田飘香。这里是日本濑户内海,一个叫丰岛的小岛。这个只有700名常住居民的小岛,从前因工业废物堆积而震惊日本,如今却以艺术气息浓郁扬名世界。

“丰岛很小,但是吸引了很多日本艺术家。那里风景很好,有大海还有绿地、稻田。” 在小岛的东北部,这片大海和梯田之间的一个小小丘陵上,一条幽静小路镶嵌其中。寻着小路信步前行,不知不觉间,穿过疏林草地,登上梯田山丘,层层叠叠的绿色中,一道柔软的,流动的,超乎想象的白色弧线,悄然映入眼帘。

这就是丰岛美术馆,由建筑设计师西泽立卫设计。整座美术馆空无一物,既无传世名画,也无新锐精品,每年却吸引世界各地的人们前来朝圣,因为这里展出的是,心之宁静,美之本源。美术馆外形宛若水滴,仅靠一层薄薄的水泥外壳支撑。同时外墙上开有两个圆形“天窗”,让原本闭塞的室内空间,可以畅享阳光雨露。这样的设计,模糊了自然与人为的边界,原本灰白冰冷的水泥,在自然的温润下,变得和顺且柔软。

旭日东升,夕阳西下,春去秋来,寒暑交替。天气、时间和节气,在馆内勾画出千变万化的光影,分隔出或明或暗的梦幻空间。人们赤脚进入美术馆,在阳光下,在阴影里,站立坐卧,时而陷入沉思,时而放空自己。不过可以当心脚下,因为地板上不时有水滴调皮地滚动着。这些水滴就是美术馆唯一的永久展品。

在美术馆的地板上,布有上千个隐蔽的小孔洞,在地面防水材料和工程设计的帮助下,小水滴穿梭于空洞之间,肆意变换,来去自如。晶莹清透的水滴,犹如荷叶上的露珠,时而汇聚一盂,时而四散轻舞。木讷的水泥外壳,将灵动的水滴包裹,而将其环绕的,则是美丽善变的大自然。动静结合,虚实相交,看似空无一物,实t欣欣然荣。这便是丰岛美术馆的绝妙之处。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自然之美与人工之美,在这里完美融合。虽然简单至极,虽然静默如斯,却有着震彻心扉的力量。日本建筑设计大师西泽立卫,一直致力于探讨,建筑设计界一个无解的难题,“实现建筑与环境一同的永续存在”。这位普利兹克建筑奖最年轻得主,用这座举世无双的美术馆,对这一问题,给出了自己的完美答案。当建筑美学的浮华外壳被层层剥开,其本质内核便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那些名师大家的画作,只有在美术馆与观者对视时,才能将作者对生命的考量传递,才能将观者对人生的思量激起。丰岛美术馆,则为这飞扬浮躁的社会,和我们疲于奔命的生活,守住了一处难得的留白。让每一个来到这里的人,都可以静下心来,审视人与自然的相处之道,谛视美与本心的相融之法。人们从四面八方逃到这里,逃离那个纷纷扰扰的世界,逃离那个亚历山大的世界。来到这里,静下心来,欣赏着放空之美,自在之美,内心之美以及心中久违的梵境净土。

设计师 西泽立卫

1966年生于东京都的西泽立卫是日本新生代建筑师的杰出代表,1988年毕业于横滨国立大学工学部,1995年与妹岛和世共同成立sanaa,2010年他们两人共同获得建筑界最高荣誉――普利兹克奖。

西泽立卫及其所在的sanaa事务所代表作包括:丰岛美术馆、森山邸、“housea”、金泽21世纪美术馆、轻井泽・千住博物馆、东京迪奥大厦、十和田市现代美术馆、瑞士劳力士学习中心等。而所有的这些作品都成功地与周边环境以及环境中的互动结合在一起,从而营造出一种饱满的感觉及体验上的丰富性。

美术作品范文2

一、引言

我们都知道,艺术不是一门投机取巧的技术,它是以满足人们的情感世界和视觉世界而存在的。美术作品创作者在创作过程中都会受到传统文化的限制,贡布里希曾经说过:“如果一个美术探索者不曾从传统经验中汲取经验,那将会是莫大的遗憾。”可见,在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过程中,美术创作者还要大力吸收传统文化的营养,根据大众的需要创作出合适的美术作品。

二、美术作品的创作

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调整心态,在实践中通过潜移默化、耳濡目染,提高创作水平。那么,美术创作者应该如何创作出优秀的美术作品呢?关键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学习历史,汲取历史文化的精髓很多人觉得学历史对艺术创作没有多大的用处,其实不然。历史对我们来说,不仅是一种物质积累,还是一种文化传统,更是一种集体意识的记忆。过去发生的事情都叫作历史,它既是现实生活的基础,也是未来生活的参照,是一面生活的“镜子”。学习历史,可以使美术创作者通过过去生活的想象和生活的体验进行创作,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历史与现实有一定的距离感,所以可以为创作家宏观地展现当代生活图景提供一定的借鉴。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历史,历史感非常厚重,历史文化博大精深。这为美术创作者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加之西洋绘画流入中国已达数百年,也能为创作者传达不少的创作经验。西洋画在中国得到发展的过程中,其表现手段和表现语言必定产生相应的变化,中国美术创作者要得到更长远的发展,一定要注意西洋画审美观念和审美趣味的变化,从中添加或补充一些新颖的、独特的表现手段和语言,如此一来,美术作品创作必会产生新的风格,使其创作在传统的基础上变得更加有味道。

(二)毋庸置疑,现代设计运用全新的表现手段,可以给大众带来不一般的美的享受,但从反映人的本能情感上来说,现代设计不如民间传统美术那样令人感动。我们都知道中国民间美术最大的特点是将虚化实、以少胜多,力求节外生枝。同时强调自我意识,注重凸显对事物内在本质的认识。民间美术具有十分鲜明的造型特征和艺术形式的多样性,与现代设计崇尚规则性不同,民间美术处处彰显着不规则性,而这两者正好进行理性互补。如今,民间美术和现代设计一样,都运用二维的平面空间来展现三维立体空间的效果,这是值得当代美术创作者借鉴的。在中国民间美术中,其造型特征比较重视体现情感意识,即将主要人物画得很大,而次要人物画得很小,再用散点进行透视;现代设计则通过散点透视与焦点有机结合来展现空间形式,其崇尚秩序、均衡和精确等审美原则,利用分割形式来形成艺术的和谐性、严格性和完美性,这与民间美术有很大的不同。在民间美术领域,艺术家多采用喻意的手法,如《老鼠嫁女》这幅美术作品,就是将老鼠当成子孙进行繁衍,象征子孙满堂;石榴比作生贵子、狮子喻为男性、绣球喻为女性,所有这些喻意都反映了人民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和憧憬。此外,中国民间美术还使用“以少胜多”的造型手法,比如用几头牛、几只羊象征六畜兴旺,用几棵玉米象征漫山遍野的庄稼等。还有延川布堆画使用的夸张、简洁的手法。在美术构图中,大量采用了民间美术“中心展开”的造型方法,以戏剧人物、花鸟禽兽、民间传说等为素材,将主要形象无限放大,而将次要的作为陪衬,以突显作品的主宾关系。看过延川布堆画的人都应该知道,它的主体形象的头很大,而眼睛也十分突出,令人印象深刻,所有这些手法都是中国民间美术善用的造型特征。点、线、面是美术创作最基本的造型要素,它们以抽象的形态存在于自然界中,服务于大众生活,然而,这些元素在民间美术中是以几何形式出现的,点的大小、线的静动、面的虚实,都可以效力于美术创作。以上所谈的民间艺术的特点,就是想告诉美术创造者要从民间美术中吸收有用的东西,汲取精髓进行艺术创作,集民间美术之精髓,必有所用。

(三)作为绘画的永恒主题,探究大自然之奥秘是人类孜孜不倦的事业。一个人只有用他真诚的心灵与大自然进行碰撞,才会实现心灵美的兑现。在人类世界中,所有自然之物都会呈现出美的图像,只要用心发现,自然物象就会激起人们绘画的强烈欲望。作为美的源泉,大自然能够呈现美的实在,激发绘画家创作的灵感。有些东西在常人眼中存在缺陷,但是在美的国度里是一视同仁的。不少人对断臂维纳斯记忆犹新,其体现的就是一种残缺之美,或者说,残缺之美更能够凸显美的本质。青藏高原的荒无人烟,黄土高原的枯枝残叶,一间农屋,几孔窑洞,在画家的眼中,所有这些都蕴含着美的元素,激发起他们作画的欲望,看到那情那景,他们纷纷情不自禁地拿起画笔融入色与形之中。众所周知,美术作品的生命力在于其色彩、构图和表现技巧等元素,只有当这些元素达到和谐和统一,这幅美术作品才算是成功的。所谓美术作品的内涵,正是所有这些元素的综合体现。美术作品每一个色块线条、每一个笔触都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和审美内涵,是美术创作者学识涵养、绘画经验和个人气质的综合体现。一个画家必须通过心灵的感悟和领会,从自然界中发掘美的存在,才能创作出真正的美术作品。自然界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五彩斑斓、丰富多彩的世界,奥妙无穷,令人神往。每一个自然物象都具备特有的审美价值,而且自然物象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们所产生的美是永不重复的。美术作品创作的过程就是不断认识大自然的过程,“师法自然”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只有尊重自然,师从自然,这样创作出来的美术作品才有持久的生命力。(四)绘画过程中要保持平和的心态从某个角度而言,艺术创作是一种心态的投入,在创作美术作品过程中,绘画家一定不要抱有商业目的,要保持平和的心态,不要装腔作势和过分描摹,画自己想画的和能画的,多点童心,少点世故,这样创作出来的美术作品才更加纯真、自然,富有内涵,更具有个性特点。要想创作出更加优秀的美术作品,绘画家可以将自己的眼光放在中国民族艺术和西方艺术旋律上,发自内心地画自己想画的。只有走出自己的绘画道路,绘画家才算是成功的,就算这条道路不太光辉也没关系。语言作为诗意的源泉,也是绘画的生命和灵魂。一个绘画家如果单纯追求形真、形似而缺乏生动的绘画语言表现,那么他就是失败的,所创作出来的美术作品也不能算是一幅画,而只是一个图解,他自己本人也成了“搬运工”,没有丝毫创新可言。绘画家要自由发挥自己的主观想象力,体现出自己的画风。同时,绘画家还要广泛了解其他艺术门类,不可只囿于绘画领域,因为艺术是共通的。

三、结语

绘画领域存在两个极端,一个是抽象,另一个是具象。两者之间的跨距越大,美术作品的关系就越复杂,其表现形式的难度就越大,张力也越难以把握。与此同时,绘画的空间也存在两大类,一类是视觉空间,另一类是精神空间。在这两者之间是联想空间。抽象与具象互相穿插,虚实之间模糊难定,这些因素有机融合在一起,会使美术作品表现出无限的张力,这就是所谓的绘画的生命。在人类艺术的历史长河中,美术作品创作都将沿着自身的规律生生不息地发展下去,将人类精神殿堂点缀得更加璀璨夺目。美术作品丰富了人的感官世界和精神世界,但是不管是抽象作品还是具象作品,绘画家都必须面对博大浩瀚的自然万物,继承人类社会悠久的历史文化,并且保持平和的心态进行创作。简言之,只有在自然和传统中学习,超越凡尘杂物给予的欲望,这样才能真正成为艺术的主人,创作出真正优秀的美术作品,为人类社会永恒发展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

作者:李绍文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艺术学院

美术作品范文3

关键词:人体题材美术作品双向审美效应

我们在欣赏美术作品时,常被一些人体美术作品打动,赞叹与遐想接踵而来:“的维纳斯像一粒珍珠一样,从贝壳中站起,升上了海面……洋溢着青春生命的肉体,美丽娇艳的鲜花……这是被认为美术史上最优雅的,并不像后来某些威尼斯画家所倾心的那种华丽丰艳、生命力过剩的,相反,她却是那样纤长而略显柔弱,身体虽是已经成熟的,而面容却带有一种无邪的稚气。”①这就是人体美术作品的魅力,让人无法不产生美的震撼、美的愉悦、美的联想。人体的美与作品的美合二为一,使美术作品的造型达到了美的极致。

从美术产生的那一刻起,表现人体美的作品便应运而生,较早发现人体美并表现于艺术的是东方人,是两河流域的西亚人、尼罗河两岸的古代埃及人。更远一点,两万多年以前的旧石器时代,就产生过雕刻。较早的雕刻、岩画也许表达的是原始人对生殖的崇拜。人的身躯非常匀称、灵敏、稳定,可以从事各种复杂的劳动;人的形体肌肉,是那样的饱满和有韧性。人类在不可抗拒自身的美的面前,不能不去表现它、赞美它。于是美术与人体很快形成了亲缘关系,人体便成了美术作品中常见的题材体现。

人体美借助美术得到了艺术的表现与永久的存留,美术作品由于人体的美而达到美的极致,绽放出迷人的风采。它们的结合,是对美深切的呼唤;它们的结合,具有可贵的双向审美优势,产生了强烈的双向审美效应。

一、完美的造型与绝妙的构图有机结合

在自然界里,人体结构是最完备、最美的,富有生机和力量。人是活的机体,有块有肢,有头、手、脚,有硬骨与软体,是极复杂又极微妙的完整结构,其间交织着形体结构的稳定感和运动感,这是造型美感的基础,它们是基于科学的生理结构。我们观察千变万化的自然形态,比较各式各样的形象,有的看了感到舒服,有的不舒服,这些感觉的产生,都与人体本身的生理结构是分不开的。人们欣赏美,多半源于人体本身的美,凡是违反了人的生理机能和动作规律,违反了人的基本结构,就会感觉不舒服,就不美。造型美的基本因素,如均衡、对称、变化统一等等,都存于人体中。然而,人体的美如果没有美术作品为载体,由艺术家们对人体美进行再创作,人体的美便不会如此地打动人。古希腊的人体雕塑是举世公认取得辉煌成就的。然而“假使有人觉得今天的希腊人很少像古代雕像那么完美,那是因为他不了解,古典艺术根本不是真人的如实描写。”②这是由于艺术家对生活和真人作了敏锐和深入的观察,综合了生活真实后创造和设计了一种提高和理想化的美。19世纪初古典主义画坛中安格尔创作的《泉》,是一个手托水罐成正面姿势站立着的少女形象,对这幅画稍加注意,就可以觉察出那栩栩如生、简单明快、美妙无比的特征,然而经细心的人体美学专家分析就会发现,少女的形象与真人有许多不相符的地方。“如果我们把这个姑娘想象成一个有血有肉的真人,就会觉察出她执掌水罐的手势显得那么费力和多么不自然。”③但是这种姿态却又显得十分的美丽,这是因为作者非常重视艺术的形式,姑娘、水罐以及倒水的行为都被完全地展示出来,它们被一个个地在画面之内合理排列开来,这完全合乎埃及人的绘画方法。既显示了埃及绘画中所具有的清晰性,又消除了现实主义绘画中对姿态的过分强调。因此,这幅画所展示的体态形象的基本构造是合理的。在欣赏《泉》这幅名画时,我们会被这个创造出来的形象所感染,却对形象所展示出来的创造性、设计性完全意识不到,这就是美术作品的魅力所在。它在成为人体美的载体时,同时展示出美术在视觉美感方面的设计,激发了观众对理想美的追求。“安格尔所画的姑娘竟会让观赏者忘记了是在观赏一件艺术品。”④安格尔创造出来的形象使人觉得少女就应该如此,丝毫不觉得有何不妥的地方,这让人不能不惊叹完美的人体造型与绝妙的构图结合的审美价值,因为它全面地表现了生活。

二、瞬间与永恒的魅力同时展现

马克思说过:“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劳动中的人总是运动着的,人体美通过许多动作表达出来。古希腊那些让人赞叹不已的人体巨作是艺术家们捕捉到了优美造型的那一刹那,从而形成了永世不变的理想形态。米隆创作的《掷铁饼者》就是这样一件运动员优胜纪念碑。直到两千年以后的今天,它还被当作体育运动的最好标志。米隆选取了铁饼摆回到最高点,即将抛出前的一刹那,就是所谓“引而不发”的状态,处在矛盾的高潮中而显得更有吸引力。在这静止的雕塑中,作者把握了从一种状态转移到另一种状态的关键环节,以达到在人们心理上的“运动感”。掷铁饼者张开的双臂像拉满的弓,增加了人们对“发射”的联想。铁饼和头部的两个圆形,左右呼应,落地的右腿如同一个轴心,使曲折的身体保持稳定。所有这些都显出了创作者精湛的艺术匠心,让观者欣赏到了运动瞬间的人体美,而雕塑本身成为了举世公认的完美艺术品,展示出永恒的魅力。

这种瞬间优美与永恒展示的双向审美优势,应该说早已被艺术家们所发现。法国画家马蒂斯作于1910年的《舞蹈》,表现的是五名肌肉健美的女子,在蔚蓝色的天空下,碧绿的草地上,手牵手围成一圈,蹁跹起舞。她们意荡神迷,尽兴狂欢,双足弹跳疾驰,体态刚健有力。除一人外,她们面部均已隐去,但内心的激情通过人体舞姿得到了充分的展示。这是人体动感瞬间造型恰到好处的审美效应,画家使用冷色的背景映衬着暖色的人体,人物如浮雕般凸出画面,成为永恒的艺术品。

三、人体美与作品美的双向审美效应

美术中人体题材的应用,不仅散发着极强的审美趣味,而且人体艺术品对人体的审美意识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现代人为追求美感进行全民性的健美运动、塑身运动,这种对美的向往,在一定程度上与古希腊人体雕塑有一些关系。健身厅墙壁上的大力神画像反映了人们对古希腊人体雕塑美的无限向往,人们希望自己的身躯能像艺术品一样完美无缺。这种引导的作用体现了美术作品审美的价值。“古希腊人雕塑艺术品最大的成就,是对于人体美的发现。”⑤对这种美的发现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是基于古希腊人“健全的精神必然寓于健全的身体”的信念下。这种信念的形成与艺术品提供的强烈美感是分不开的。现代人在这些人体雕塑与人体绘画面前,感受到了美,这些艺术品也就反过来为现代人追求形体美提供了参照物,刺激了人们追求健美的意识,激发了人们欣赏人体美的审美情趣。

人体的美感让艺术家产生创作的欲望。著名人体美学专家陈醉先生曾对人体美下过定义:“人体美是以美感为存在形态的性感、美感和羞耻感的统一。”⑥人体美,不仅仅具有对称、均衡等形式美的规律,而且还具有许多其他心理上的因素,这一切引发了艺术家对人体美的创作激情。艺术家们出于对人体美不同角度、不同因素的欣赏,创作出许多作品。人体美与美术作品的这种双面回应的审美价值实际是艺术发展之必然,物质与意识因果之效应。

人体选用美术作品作为载体来传达美的信息比选用其他形式更合适。如电影、摄影、舞台艺术等,能排除其他艺术形式的不便与不合时宜,能更含蓄或更直接地表现人体美,能将人体美发挥到极致。美术作品选用人体为题材,更能表达自己的优势,使美术作品增加了形式的美感和展现美术作品的迷人魅力。雕塑《梅罗的维纳斯》,我们习惯称《断臂的维纳斯》,这件几乎人人都熟悉的作品,其审美价值几乎超出了审美的本身。俄国著名作家屠格涅夫认为这件作品“比法国大革命的《人权宣言》更不容怀疑”。⑦因为雕塑表现的半裸女性“沉静的表情里有一种坦荡而又自尊的神态。她不是他人的奴隶,所以无须故意取悦或别人;她也不想高踞于人们之上,故也毫无装腔作势、盛气凌人之感。在她的面前,人们感到的是亲切、喜悦,以及完美的人对生命自由的向往”。⑧作者也许没有想到他的作品具有如此大的价值,没有想到几千年后的今天,作品还能散发出巨大的能量。人们在体味这件艺术品的价值时,没有想过是人体的美还是作品美带给我们的震撼和思考。在审美的感觉上,人体的美与作品的美,是不分你我的,是浑然一体的。观画即是欣赏人体,欣赏人体就是看画,这种双向审美效应自然天成,不着痕迹,具有美术作品中其他题材无法代替的美学价值。

注释:

①②④⑦⑧迟轲.西方美术史话[M].中国青年出版社,1983.

美术作品范文4

意境指文艺作品或自然景象中所表现出来的情调和境界。意境的理论最先出现于文学创作与批评。三国两晋南北朝时代文学创作中有“意象”说和“境界”说。唐代诗人王昌龄和皎然提出了“取境”“缘境”的理论,刘禹锡和文艺理论家司空图又进一步提出了“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的创作见解。

意境概念运用到绘画上,主要是在山水画得到迅速发展的五代和宋、元,但早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代,受道家思想和玄学的影响,山水画创作已经从地图制作式的幼稚阶段,跨进了讲“实对”,重“写生”的时期,画家们开始注重了实境的描绘,并提出了“澄怀味象”、“得意忘象”的理论和艺术创作旨在“畅神”、“怡情”的思想。这种理论和实践是后来传统绘画强调意境构成的先导,唐代美术史家张彦远提出了“立意”,五代山水画家荆浩提出了“真景”说,宋代画家郭熙提出了山水画创作“重意”问题,认为创作应当“意造”,鉴赏应当“以意穷之”,并第一次使用了与“意境”内涵相近的“境界”概念。宋、元文人画的兴起和发展,文人画家的艺术观念和审美理想,尤其是苏轼在绘画上力倡诗画一体的艺术主张,以及元代画家倪瓒和钱选的“逸气”和“士气”说的提出,使传统绘画从侧重客观物象的描摹转向注重主观精神的表现,以情构境、托物言志的创作倾向促进了意境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清代画家兼理论家笪重光在《画筌》一书使用了“意境”这一概念,并针对山水画创作提出了“实境”、“真境”和“神境”的理论,对绘画中意与境的涵意和相互关系作了较深入的分析,对绘画中的虚实、形神、情景等问题,亦即意境的表现问题都作出了有益的探索。

意境如何在陶瓷美术作品中体现出来呢?陶瓷美术作品,特别是山水画尤重意境。我们伟大的祖国有着秀美的山川河流,有着数不清道不完的奇峰异木。在瓷胎上将这一山、一石、一水、一江、一树、一云、一草、一木绘好时,每件作品都达到意在笔先,取景造型准确传神,立意形神兼备,无不是发自内心地歌颂我们伟大的祖国,使对祖国的爱、对人民的爱感染我们身边每一个人,每一位观者。

陶瓷绘画以工笔、写意、兼工带写之笔为主,陶瓷绘画技巧之多繁,故而意境能够通过很多不同的形式来体现。陶瓷绘画作品意境的产生,无非是画面气与势的营造,笔与墨的契合,实与空的变换,心与景的交融。陶瓷绘画作品的意境,就是创作者描绘景物抒发心意所形成的艺术境界。要使作品进入有意境的境界,立意尤为重要,这不仅包括创作者日常生活中的感受、认知,还包括选材、笔墨和构图的处理,以及作品要达到境界的追求。而“意”是创作者认识生活的结果,是其在日常生活中所产生的一种情愫,一种对美的理解和认知,是在感情基础上提炼的一种对美的理解和认知,是作品所需要的。

意境是陶瓷美术作品尤其是山水画的灵魂,是情与景的有机结合。要获得好的意境,不但要深刻认识客观对象的精神本质,还要对我们身边的世界有着强烈的真挚感情。中国人讲究整体,讲究含蓄,内在细腻有层次,讲究美的真谛在心灵深处、在意境上。正如姚一苇所说:“所谓有意境的即为艺术的,所谓无境界的即为非艺术的。”从艺术品的有无境界来确定它的价值。雅的意境即:“意运有虚静,境深尤贵曲。”一个人虚怀若谷,谦虚,才能容纳真的学问和真理,才能创造无声胜有声的高妙幽远的佳作。《庄子》:“咫尺万里遥,天游自绝俗”,是道家论自然的哲学思想在艺术审美意识上的体现,“天游”者,“天放”即自然之意。意即艺术创造是要力求心融神洽,物我一体,让作品的意境自然表现。

文字及文学的运用也为陶瓷美术作品的意境添色不少。多数的陶瓷绘画题目十分精炼,能生动准确的概括画面内容,风趣形象的描述一个富有趣味的细节。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李菊生教授曾创作过一幅《大鸡图》,画中雄鸡赳赳雄姿,尾羽翘立,但是如果不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恐怕就无法领悟到作者的意境。李先生借用了汉字的谐音,“大鸡”二字寓意为“大吉”,这正是借文字及文学添色作品的意境。另外,陶瓷画面上许多题款介绍绘画的内容,用富有感情的文字即景生情,显露心志,抒感,阐述一段精粹的画论,凡此种种,均把作品的意境更加深入人心,容易产生共鸣。

要让陶瓷绘画作品的意境深远,创作者必须充分倾注自己的思想感情,充分发挥艺术绘画功底和文化底蕴,与时俱进,创作出更多讴歌时代,颂扬伟大祖国,表彰现今生活中那些感染力和号召力强的人和事。让正能量充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工作中,让我们景德镇的陶瓷绘画事业得到更多人的认可和喜爱。

侯田英 祖籍都昌,自小酷爱美术绘画,作品以山水、花鸟、鱼藻及青花釉里红、综合装饰见长。得到江西省高级工艺美术师刘文胜先生的指点,从小热爱美术对大自然产生深厚的感情,并常到大自然中去提炼,去感受,随着自己的审美感觉提升,创作其作品日渐成熟,并体现出思想、灵魂及内在美。

其陶瓷艺术作品荣获多项大奖,作品《宜子宜孙》获江西省高技能杯陶瓷艺术大赛金奖,并被景德镇陶瓷馆收藏。

美术作品范文5

        1 多种评价方式的综合运用

        为了避免单一评价方式的弊端,采用了多种方式进行评价。自评式、互评式、推优式、评价表等方式交替使用。例如自评式评价,教师事先设计好各种单项评价内容。例如,像“画我喜欢的玩具”、“厨房一角”等绘画课,可设为:构图好、线条生动、有创意等;像“多功能椅子”、“生活中的标志”等这样的设计课,可设为:装饰性强、创意新、色彩合理等;幼儿按照预设的评价内容给自己的作品评分,在评价中态度极其认真,没有丝毫懈怠。让幼儿参与评价,能够增强幼儿的兴趣,但幼儿被限制在教师提供的评价内容里,没有自由驾驭语言的机会,影响了对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推优式评价,先让幼儿分组互相评价,推选出优秀作品进行集体交流。在评论别人作品时,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视角及语言,孩子们会对同一作品做出不同诠释而产生不同的评价,幼儿间展开激烈的辩论。这种互评法既能加深评论者对他人作品的理解,也能帮助作者从全新的角度认识自己,取长补短,有效提高绘画水平。欣赏、评价别人的作品,也是提高鉴赏水平的一个过程。但幼儿的鉴赏水平是一个逐步提高地过程,最初阶段容易出现习惯性的感情倾向,老师经常表扬的幼儿,幼儿也会认为他画的就是好,他被推选的机会就很多,同时其他幼儿体验成功的机会就会减少,幼儿的兴趣和热情逐渐降低。如何将自评、互评、共评很好地融合、统一,从而促进不同水平幼儿的提高,成为我们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

        2 幼儿的美术作品

        原本就浸透了幼儿的各种情感,有些想象的、抽象的作品可能画面效果不是很好,但也可能是幼儿构图能力的局限,所以教师不应对幼儿横加干涉,而应尽量给幼儿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让幼儿以异于他人的表现方式来表达其独特的思想和情感,并树立起自我表现的信心。教师必须站在学生的角度上,用幼儿的眼光去理解他们试图表现的内容,做到理解和尊重幼儿。 

在看似幼稚杂乱的图形和线条中发现他们的才华,体会他们的情感,教师在评价幼儿作品时应抱着充分尊重和信任的态度,运用笑脸和恰当的评语谈出自己的的体会和对幼儿的期望,可起到鼓励幼儿创造能力和与幼儿很好地交流的作用,幼儿也会更敢于与众不同,这正是新课标中提到的:在美术教学中要注重对美术作品展现的评价。

        幼儿的美术作品无“好”、“坏”之分,只有“好”与“更好”、“优秀”与“更优秀”可言。只要他在创作,教师都应肯定他。使每个幼儿充满自信,勇于创新,让幼儿在作品中敢于表达生活的情感和态度。他们的画在成人看来也许很稚拙,但每一幅画他们都有这样画的理由。因此,美术教师应充分发挥评价,在激发创作欲望,促进学生潜能、个性、创新精神等方面的作用,使每个幼儿都具有自信心和持续发展的能力。

     3 警惕——每一个孩子不是一个容器,即使是也有一定的容积

        在实际的幼儿美术作品评价中,我们经常会陷入这样一种困惑:我们知道这一次活动应让幼儿欣赏些什么,评价些什么,然后就会迫不及待的希望幼儿马上就能够发现和领会所要欣赏和评价的内容,甚至掌握一些必要的技巧。其实在这个时候,我们关注的只是自己对幼儿作品的欣赏和理解,也就是说在用成人的眼光看待和评价幼儿的美术作品时,一定程度上我们关注的只是“自己”。因此,我们只有从幼儿的实际水平出发,循序渐进,不断地丰富幼儿的经验,关注幼儿的作品,正确地引导幼儿,尊重幼儿,才能正确地进行幼儿美术的评价。也就是说这时候我们关注的是“幼儿”。

        4 要懂得——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特殊的个体

美术作品范文6

〔关键词〕形态意蕴心理效应审美属性

形态学的研究首先出现在生物学中,德国大诗人兼博物学家歌德提出了“形态学”的概念,即把生物外部的形状和内部组织构造联系在一起。生物形态学通过对动植物的机体结构及其外部形状的关系,来了解它们的不同类型和特征。与此相类似,艺术领域中的形态也是通过了解设计作品的外部形状和内部联系,来确定其蕴含的意义。

一、形态的含义

首先,从形态的横向构成而言,形态是“形”和“态”的组合。“形”简而言之就是形状,是指事物的轮廓边线的集合。“态”则是指事物的内部发展方式。譬如流线型这种设计形态,自然弯曲的流畅的闭合曲线的轮廓是它的“形”,而流线型体现的运动的动感的发展方式是它的“态”,更多的是一种运动的趋势。

其次,从纵向来分析形态,任何的形态都是由材料层、形式层和意蕴层三个层次构成的。材料是设计产品的物质基础。形态的材料是通过视觉和触觉来体现的,不同的材料给人不同的审美感觉。如陶瓷作品,不上釉触摸起来是略感粗糙,给人一种原始的、朴素的质感,而上釉后表面光滑细腻,给人一种精致高贵的视觉感受。设计作品不光包含视觉,触觉也占据相当大的比例,因此,设计作品的特殊性决定了材料对于形态的表现力具有重大意义。

形式层是产品的外部表现形式,包括内形式和外形式。外形式是产品的外部包装,有较大的变化空间,不直接受功能的限制。内形式便是产品的内部结构,它更多的服从于这个产品的使用功能上,想到程度上决定了产品的效用功能的发挥。

意蕴层是整个产品形态的核心。任何一个产品形态都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都是经过时间、社会文化的不断发展变迁沉淀下来的,具有稳定的意义,是有意味的形态符号。在传统的工艺美术中,作为“符号”的例子不胜枚举。最为典型的中国传统年画,始于古代的“门神画”,大都用于新年时张帖,装饰环境,含有祝福新年吉祥喜庆之意。年画中的老寿星、紫微星、福、禄、寿、梅兰竹菊等花鸟图,都是从自然形象或人为想象中概括出来的形态,其流畅的线条形式寄寓着吉祥、平安的美好意蕴,成为中国民间美术和现代美术中常常借鉴的形态。

二、形态的分类

从形态的来源,我们大致可以将形态分为自然形态和人工形态。在自然界中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都是自然形态,如天体、动植物、以及人自身都是自然形态。而经过了人类的思维改造和加工之后产生的形态都是人为形态。人们欣赏鸟类的自由翱翔、硅藻贝壳的色彩斑斓、花卉的五彩缤纷、动物的憨态可掬等等都是自然界演化过来的。自然界中的任何形态的形成都是有着某种用处的。例如花卉的颜色鲜艳是为了让蝴蝶和蜜蜂发现,通过采蜜而达到授粉的作用以便更多的繁殖;枯叶蝴蝶当它阖起翅膀时,就像长在树上的一片干枯的树叶,求得生存与保护。

人为形态是设计的主体,是人类文化的沉淀,是以自然为基础但高于自然的“第二自然”。自然界中许多的生物经过多年的进化,生存机制、速度、灵敏等方面的奥秘都值得人类从中不断的学习和探索,通过不断的摸索和模仿,于是便产生了“仿生学”这一设计思维和技巧。如人们从蜻蜓和蜜蜂等昆虫的复眼,制成了光学测速仪,更加精确地测量运动物体的速度;根据海洋动物的流线型体在水中快速游动,设计了潜艇外形,现代核潜艇就是按照海豚或鲸的轮廓和比例来制造的;设计师帕克斯顿就是受到王莲叶子的启示,设计出具有薄膜结构的建筑水晶宫;法国建筑家柯布西埃依据人体这一自然形态的比例为基准和尺度,使建筑模数化,增强了人体的舒适性……

三、形态的心理效应

产品作为人的使用对象,任何产品都是为了满足人的需要而设计制作的。而人类与外界相接触就是通过感觉形态来实现的,感知和活动相结合就形成了人们各类的心理效应。形态直接作用于人的感知觉,包括触觉和视觉,不同的人以形态的生理反应为基础,加以所蕴含的情感内容,便形成了不同的心理效应。形态中最重要的心理效应是整体的生命感,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综合体现,即时间感、运动感、力度感、节奏感等等。

1.时间感。四季的交替、气温的升降、春夏秋冬的颜色变化等使形态变化具有深度和历史感。在设计中,时间感的营造主要通过两个方式:①将形态要素进行有规律的变化,产生一种时间上的间隔感和空间上的运动感,从而产生纵深的时间流向的感觉。②将形态放置在一定的历史环境和背景中。

2.运动感。运动感虽然表达形态的生命感,但相较于静止的感觉更难以表现。使用“频闪效应”是最常见表现运动感的方法,如《被拴住的狗的运态》是巴拉最有名也最有趣的一件作品,画中,人物和狗都在行进的动态中,由于运动的速度,画面上的狗不是四条腿,而是很多条腿,链条不是一根,而是多条,整个画面似乎给人以运动感。或者表现物体的某些特征来暗示整个的运动状态,如最著名的《掷铁饼者》,这尊被誉为“体育运动之神”的雕像,表现投掷铁饼的一个典型瞬间动作:人体动势弯腰屈臂成S型。这使单个的人体富于运动变化,身体的正侧转动,下肢的前后分列,既符合掷铁饼的运动规律,又造成单纯中见多样变化的形态运动美感。

3.力度感。形态给予人心理上力的强弱程度反应是形态的力度感。一般来说,物质量越大力度感越强,速度越快力度感越强,或者动感十足的事物给予人的力度感就越强。如飞驰的列车比缓慢的行人给人的力度感更强,重金属摇滚乐比钢琴曲的力度感更强。但是更让人心灵震撼的不仅仅是表面的力度,而是画家们的内在精神的强力表达。如《雷雨后的峭壁》在这幅描绘海边断崖的海景画中,库尔贝运用挺拔的线条与坚硬的块面,塑造了刚劲有力的断崖峭壁,大有男子汉的阳刚之气。

4.节奏感与韵律感。绘画中,两个或两个以上可以给人在视觉上产生对比的因素成一种非绝对规律的方式排列组合,就是韵律节奏。节奏感与韵律感在优秀的绘画作品中体现得最为明显,例如我们在看德加的油画时,往往会觉得德加的线条用得很活,很多没有画出来的线,我们也会感觉他是存在的,这种线条松紧、虚实的排列,构成了画面中的韵律节奏,使人们觉得画面有起伏,生动。看席勒的画则是另一种感觉,席勒往往在处理人物的头手脚时和在处理衣服时所用的方法是不一样的,头部、手脚运用很少的线条,而衣服运用的线条却很多,这在突出人物头部四肢的同时,线条的排列也会给画面带来一种韵律感。画家表现不同的节奏感和韵律感能赋予人们对作品形态产生不同的心理效应。

四、形态的审美属性

形态除了给人基本的心理效应外,还具有高层次的审美属性。形态的心理效应是形态审美属性的前提和基础,将不同的运动感、力度感、韵律感等等加以组合后,方构成形态的审美属性。随着文化的不断沉淀,我们可以从纷繁复杂的物质世界中,抽象、提炼出一些审美性更强烈的本质属性。下面分析的就是审美属性的基本要素点、线、面的一般审美属性。

1.点的审美属性。抽象主义的鼻祖康定斯基,他认为:“从物质角度看,点等于零。从内在性的角度看,点就是最简洁的形态。”由于点在艺术设计中的运用是纯粹形态,它的大小形态改变直接影响点的审美属性。例如古代传统的连珠纹又称联珠纹、连珠、圈带纹,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几何图形的纹饰,它是由一串彼此相连的圆形或球形组成,成一字形,圆弧形或S型排列,有的圆圈中有小点,有的则没有,很好的诠释了点的排列组合形成的运动感。

2.线的审美属性。几何学上指一个点任意移动所构成的图形。线是点的运动轨迹。线主要有斜线、直线和曲线。直线表示力量、稳定、刚强;曲线表现优美、柔和、运动;斜线表示焦躁、刺激、动感等等。线条是一幅画中最基本的元素,线条能表现任何事物,事物的形状、阴影、质感都能用线表示出来,线的排列组合能表现无数不同的变化。因为线是运动的而非静止的,因此线总是牵引着人们的视线,线的功能性很强,线条不同的方向、弯曲程度、排列组合都能给予人们不一样的审美体验。

3.面的审美属性。面是点的扩大或面的集合。在形态学中,面同样具有大小、形状、色彩、肌理等造型元素,同时面又是“形象”的呈现,因此面即是“形”。面通常包括:有机形是一种不可用数学方法求得的有机体的形态,具有秩序感和规律性的审美属性,生命的韵律和纯朴的视觉特征;偶然形是指自然或人为偶然形成的形态,其结果无法被控制,如随意泼洒、滴落的墨迹或水迹,无意间撕破的碎纸片等,具有一种不可重复的意外性和生动感;不规则形是指人为创造的自由构成形,可随意地运用各种自由的、徒手的线性构成形态,具有很强的造型特征和鲜明的个性。不同的面由不同的规则的曲线和直线组合构成,因此其审美属性差异也较大。

根据不同的文化差异,形态显示出不同的特色和属性,随着人类的不断发展,文化的不断沉淀,形态的审美属性也在不断深化和丰富。因此我们要不断研究探索基本形态的深层内涵,将其重新组合、加工,然后纳入一个完整和谐的设计作品中,设计出个性、富有魅力的形态。

参考文献:

[1]田春,吴卫光.《设计美学》湖南美术出版社.2009.7

[2]李砚祖,王明旨主编.徐恒醇著《设计美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7

美术作品范文7

关键词:美术欣赏;深度美;创新思维;情感;联想

美术作品与我们日常生活极为密切。随着人们的物质生活的提高,精神文化世界的进一步丰富已是国人的普遍追求。“文盲”扫除了并不代表“美盲”也消失了。欣赏美术作品,并且进一步的分析、体会、评价美术作品的深层内涵,是正确、深刻欣赏美术作品所必须的。

著名雕塑家罗丹说:“我所雕刻的作品都依附着我的魂灵,这种魂灵,凡人是不知道的,只有智者才能得到。”这句话充分地向大家说明;一件优秀的美术作品,其中的精华绝不仅仅是一些表面的视觉形象,更多的则是作者思想的意象化,而这种作者思想的流露就是作品中所表现的美的“深度”。

一、怎样欣赏美术作品的“深度美”

1.让欣赏者成为欣赏主体。

在美术欣赏“深度美”的感悟上,对于作品的审美往往用传统的观念来分析美术内涵,诸如“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表达了作者崇高的理想”“反映了封建社会的黑暗与残酷”“蕴含了道教、佛家的某一个玄机”等等,一点都没有自己真实的情感想象,彻头彻尾的被动欣赏,程式化地叙述着艺术情感。这样的审美只能是肤浅的表面的审美体验,是体会“深度美”的大忌。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而不是将书本的知识简单地装入欣赏者头脑的过程”。欣赏者一定要扮演一个“理性”的旁观者,及时转变观念,扭转“一言堂”的模式,主动感知艺术形象和体验艺术情感,让欣赏者成为美术欣赏的主体。同时,欣赏者要独立思考,去挖掘艺术作品中的“深度美”。

2.体验作品的背景和作者的情感

美术欣赏的内容中,往往都是历史中留存下来的优秀作品。这些作品的产生年代和社会背景离今天实在太远了,欣赏者又缺乏相关的经验,无法进行情感通融。鉴于此,欣赏者要将作者的的实际生活环境、生活经历,以及作者当时具体的情绪、情感变化结合起来,才能进行合理详尽的体会作品的美感。

同时,欣赏者是一个鲜活的个体,生活在现实社会中,并且在不断地变化发展着。同一件艺术作品,一个欣赏者以前、现在、将来的欣赏结果是变化着的,即使一个偶然的生活经历也会改变其对同一件作品的情感想象,这就导致我们不能正确分析作品本身的情感,这些都是要注意到的。

二、“表象美”与“深度美”的关系

“表象美”,顾名思义就是作品表面形象的美。美术作品首先应该是可以被人们看到或触摸到的一种艺术存在形式,这种能够看到或者触摸到的艺术形式就是我们所说的“表象”例如:点、线、面、色等基本语言元素,以及明暗、空间、透视、构图、笔墨、皴法等基本理论知识。

“深度美”是通过其物质媒介向人们展现的是一个相对静止状态的、相对理想的客观的精神世界,向欣赏者传递一种特定的情感情绪。这种能拨动欣赏者心弦的东西就是我们所说的“深度”。

“表象”是具体的可见的。“深度”蕴含在前者之中,是存在于画面内部的“画魂”:“表象”是艺术形式和手段,“深度”是表达结果和目的;“表象”是“深度”的艺术载体,“深度”是“表象”的艺术内涵。

三、“深度美”的特点

1.开放性

创作同一美术形象,不同的作者受各自学术修养水平的高低、学术修养的方向、绘画风格的差异的影响,会创作出不同的艺术形象。在欣赏美术作品时,同一幅美术作品内涵的理解也不一定趋于统一,不同的生活经历和个性特征会使欣赏者产生多元的解读。不同人会对同一作品做出不同的分析和判断。而这些恰恰是我们发觉作品的深度所需要的。随着对作品“深度美”的研究和认识,它将促进我们对美术作品的内涵的理解。

蔡元培先生说:“多岐为贵,不取苟同。”对于一个问题,有不同的看法是可贵的,但我们不能盲目的支持。也就是说同一幅美术作品,不同人会有不同的感受,这些都是很正常的,有争议是对的。

2.拓展性

艺术家对基本特征先构成一个观念,然后按照脑海中的观念,理想化的想象加工事物,经过加工后的事物就“与艺术家的观念相符”,但是经过艺术家的艺术创作之后的形象,要比实物表现得更具体生动,就是说成为“理想”的艺术形象了。

美术形象是艺术家在美术作品中实现某种理想的终端形态。尽管它也属于客观存在,但与我们生活中的客观现实又有许多的不同。所谓“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也就是说,艺术的“深度”是灌输在作品中的“超然于物外”的精神追求。“笔有尽而意无穷”,“无穷”的就是“深度”。

作为艺术欣赏者,要透彻的分析、评价一幅美术作品,就是要透过有限的艺术形象,看到作者隐藏在作品背后的艺术理想和审美理念。现代雕塑家叶毓山的《歌乐山烈士纪念碑》组雕,其艺术形象的监狱背景是虚的,敌人的野蛮残酷是虚的,唯一具体的是一种精神力量。

总之,美术形象进行特定的艺术加工,最终使作品的形象与艺术家的观念相符合,而这种符合又是对现实事物的高度概括或提炼产生的,既不同于现实,又比现实事物更有精神力,这种精神力就是一种深层次的“深度美”。

3.哲学性

中国绘画分为“神、妙、能、逸”四个层次,这都是受中国传统儒、道、释三家思想影响的审美观念。在欣赏美术作品时,受作者审美水平的高低和学术修养的方向的限制,不一定每一幅作品都有很深的哲理性。但是,中国绘画所说的“逸品”绘画,是一定要用哲学思想来解读的。元代四大家之一的倪瓒的山水画,必须要用道教的思想来解读:近代著名的画家李叔同先生晚年的作品,必须要用佛家的理论来分析。否则只能置身事外,雾里看花。

弗洛伊德曾经说:“艺术的最高形式是具象的消亡而哲学出现”。也就是说,高层次的绘画作品一定有哲学思想贯穿始终。话句话说,高层次的绘画作品必须有高境界的精神追求作为支撑,才能站住脚跟。

研究美术欣赏中的“深度美”,有利于我们拓展美术的视野,使我们对美术的审美认知既有深度又有广度。

研究美术的“深度”,让美术欣赏真正起到提高素质的作用。在美术作品欣赏过程中,“意”源于艺术家的内心,并借助自己塑造的“象”来表达。“象”是意的寄托物。欣赏者在欣赏感知“象”的同时,根据艺术作品中的特定形象在内心进行二次创作,积极地调动感情因素,还原或者认知艺术家的所见所感,同时渗透自己的情感想象,填补精神心灵上美的需求。

参考文献

[1]《罗丹论艺术》

[2]《西方美术史》

[3]《中国现代雕塑欣赏》

美术作品范文8

对一件美术作品的欣赏,是先从其外在形式美来感受它,然后进入形象深层次的思想内涵。美术作品的形式是指作品诸艺术因素的组织结构。“形”即“原形”,包括原始形、自然形;“式”指“法式”、“法则”。“形”是自然的,“式”是人为的。作品的内容和形式是完整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内容是形式的内涵,形式是内容的外观。形式受内容支配,但反过来又影响内容的表现。内容要借助形式而存在,形式只有内容时才有意义。“艺术要把这两方面调和成为一种自由的统一的整体。”黑格尔语。美术鉴赏是一个逆向过程,即从形式到内容,前者的终点成为后者的起点。美术作品的内容和形式具有历史性与时代性,它随着时代和生活内容的变化,美术的形式也在不断变化。

不同作品在内容与形式关系亡往往有不同的侧重,再现型艺术偏重内容:表现型艺术偏重形式:抽象艺术的形式就是它的内容,内容凝结在形式上。蒙德里安的抽象作品《构图》仅以线条和色块组成,追求的是抽象的形式,把形式――结构推向极端。

形式因为具有脱离内容的审美意义而存在自身的独立性,这就是美术作品的形式美。形式所形成的形式美并不是由内容决定的,而是由形式自身的规律所决定的。广义地说,形式美就是作品外在形式所独有的审美特征。它是经过长期的发展被概括出来的某些共同特征,具有相对的独立性。狭义地说,它是大量具体美的形式提炼、概括出来那种抽象形式所具有的美。它是相对独立的外部形式如点、线、面、色彩、空间、构图、质材等形式因素的组合构成的美术作品美的属性。

形式美具有抽象性,因而具有某种朦胧的审美意味。黄河流域的彩陶文化中,有许多原始图案,如鱼、蛙、水纹等,它们都经历了一个由具象到抽象的转变过程。人们从图案上点线面的组合关系及几何纹样的变化中很难看出有什么明确的社会内容,获得的仅是审美意味。现代英国美学家克莱夫・贝尔用“有意味的形式”来解释图案的形式美。

人们常说要按照美的规律来创造,形式美也有一定的法则。包括对立与统一、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比例与尺度、节奏与韵律等,这些规律是人类对自然界和人的认知心理的总结。在这些规律中,变化与统一是最重要的,它不仅反映了美的基本规律,而且涵盖了其它的规则。

变化与统一法则是一种相当普遍的基本形式法则,因此它在许多美术作品里被加以应用。所谓“多样”是整体中所包含的各个部分在形式上的区别与差异性:所谓“统一”则是指各个部分在形式上的某些共同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某种关联、呼应和衬托的关系。变化中

隐含着统一和谐,统一中又有对立和矛盾。作品的这两方面是互相依存、密不可分的。“变化”是为了不单调,给一以丰富感,“统一”却包含着和谐、规范和秩序。只有多样变化,没有整齐统一,就会显得纷繁散乱:如果只有整齐统一,没有多样变化,就会显得呆板、单调。意大利文艺复兴著名画家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是变化与统一原则应用最成功的作品之一。画家精心地组织了这一画面的构图:耶稣居画面中心,十二个门徒分成四组,各置耶稣左右侧。由于门徒们年龄、性格各异,所以他们的表情和动作都是不一样的,但是他们的眼睛和注意力又都朝向耶稣,同时,画家把所有人都安排坐在桌子的一个侧面,不仅有强烈的戏剧效果,而且使画面显得整体有致、和谐统一。画面这种多样统一的形式美效果,更好地揭示了作品的主题。

美术作品范文9

【关键词】抽象 艺术作品 赏析 方法

在人类发展的数万年中,远古先民们通过结绳记事和在岩石上作画来记录自己的活动足迹,随着对于语言、文字和图像的使用越来越熟练,在人类历史上逐渐留下了难以统计的精美绝伦的艺术作品。伴随着时代的进步,抽象美术作品作为从20世纪才发展形成的美术类型,正在逐渐改变着人们的审美观。

通过近百年的历史发展,抽象美术自诞生以来,逐渐表现为用新方式来表达自然,彰显个人内心的直观感受,以及烘托出作者内心的真实情感的表达,也就是说抽象艺术作品是人类本能的情感反应。抽象美术作品作为艺术作品中独特的一类,有其自身优秀的特点和性质,它从诞生伊始就能够打破美术作品模仿自然地惯例,一反传统的以人类视觉心理感受为创作的根基,呈现出其无与伦比的美感,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抽象美术作品作为艺术的高级形式,是美术作品鉴赏的一大难点,诸多的观众在欣赏抽象美术作品时往往不得要领,加之对于以往具象审美感知模式的固定思维,就更难欣赏到抽象作品的独特美感。西方现代抽象派艺术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都是难懂的天书,高深莫测无法理解。

抽象美术形成和发展于20世纪,是一种通过美术基础语言的元素和方式来进行的独立创作的美术类型。如同众多的艺术形式不能为人所理解,早期的抽象美术作品也被群众所排挤,不受关注。19世纪早期的艺术家通过自发的寻找新的思维角度和展示作品的方法来表达对于当时艺术家和文学理论家的不满,由此而逐渐凸显的美术创作方式发展成抽象派。抽象美术可以分为热抽象和冷抽象两种,两派的代表人物分别为康定斯基与蒙德里安,他们在创作美术作品的时候,抛弃了在画面中刻画具体情节与内容的惯例,着重运用点、线、面以及色块来刻画构图,以彰显画面语言表达内心的感受,情绪,节奏等抽象的内容,深刻的研究了形式语言对人的知觉产生的影响。抽象美术完全排除了现实形象的可辨性,纯粹诉诸美术语言和手段本身,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精神的纯粹和人类精神表达与沟通的自由。

抽象主义在德国哲学家沃林格的著作《抽象与情移》最早谈到:是由抽象绘画发展的,进而形成了美学领域的一种观念。抽象美术作品中不仅受到逃避现实因素的影响,还受到工业和科学技术推动的影响:建筑环境风格,需要精练的以及简化的艺术形式为之表现;现代机械的化的发展对视觉来说是很抽象的因素,这就需要艺术家来对抽象美进行创造,抽象美术作品的产生是写实艺术作品的补充而存在的。如果艺术的存在的目的形式就是为了形式而存在的,那么抽象则为了抽象而存在的,这是抽象艺术纯粹的目的和意义。

“抽象美”是指不反映具体物象的轮廓或不产生关于特定的物象联想的抽象形式给予人的美感。形、光、色和线等基础元素是抽象美术的基本形式,不需要表现自然客观事物的具体形象,也就是说它与具象美术不同的是,它需要欣赏者能够将自己的感受创造性的与创作者所展现的形象相融合,以“视觉观察”去感受创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而“视觉观察”需要观赏者较高的艺术审美和艺术修养。众所周知,情感是艺术作品的灵魂,艺术作品是个人情感的外在表现形式,而抽象美术作品的产生则来源于不同创作者对现实社会的不同理解。美术,不仅仅需要对“美”的表达,更是一种社会认知,是对现实社会的表现,但是在艺术作品中的表达的“真实”不能说是对现实社会的刻画,而是艺术家根据内心的感受创造出来的“真实”。虽然表面上看与自然差别巨大且抽象,但是从艺术方面来看它却是越来越具体了。

抽象美术作品作为现代艺术作品中的一种,是用“抽象”的手法来表现社会现象,组成美术作品的像点、线和面等是抽象美术作品的组成元素,都有其内在的价值。

在对抽象美术作品进行艺术欣赏时,第一要明确作品概念,区分作品分类。抽象美术作品有很多的艺术流派,每个艺术流派特点不同、风格不一,因此在对抽象美术作品进行欣赏时,首先就是要分清各大派别,分清各类派别的风格和特点,对抽象美术作品进行分类。再者说,我们要对抽象美术作品宽容对待,抽象美术作品因为其自身的特点,也许并不被全部人所能接受,艺术作为主观性的创作产物,自身就带有创作者浓浓的个人情感所在,因为艺术具有宽容性,因此无论任何类型的抽象美术作品,我们应该带着宽容的心去欣赏;第三,在进行艺术欣赏时必须突破传统的欣赏观念,创新欣赏方法。第四点,在对抽象艺术作品进行欣赏时,不能以平常眼光来看待,而是以适当的“视觉”角度来挖掘抽象艺术家的内心情感世界。最后,让抽象美术作品进入我们日常的生活,随着时代和社会的进步,艺术作品早已不再“高高在上”,而是落入千家万户,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抽象美术作品也不例外,尽管在大众审美眼光上存在差异,但是巧妙的通过生活中的小细节将抽象艺术作品展现出来,将其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才更有利于人们了解抽象美术作品、欣赏抽象美术作品,进而接受抽象美术作品。

抽象美术作品作为众多美术流派之一,具备独特的魅力和潜力,可以说未来的发展潜力不可估量。但就目前而言,由于大众的审美品位和艺术素养尚未达到一定高度,对抽象美术作品的“抽象性”的接受和承受度不高,这是目前对抽象美术作品的欣赏所要关注的一个重要命题。但是,时代和社会是不断发展进步的,对抽象美术作品的接受度的范围也在不断加大,在对抽象美术作品进行欣赏,就要我们转变传统的的欣赏观念,将审美和艺术素养上升高度,从而更好的释放我们的“视觉”,以“视觉”角度来欣赏抽象美术作品,抽象美术作品的生活化,不仅有利于抽象美术的全面发展,同时也带动了整个美术创作流派的多元性和多样化。

【参考文献】

[1]曾超;谈对抽象绘画艺术的审美[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2]李月;论抽象美术作品欣赏[J];青年文学家;2011年14期

[3]桂小径;抽象绘画的美学价值和发现[J];艺术百家;2011年04期

美术作品范文10

【关键词】美术作品 “撞车” 个性 警示

美术教育是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延续美术文化、满足人们审美需求的一种文化教育活动,“其目的在于纠正科学理性主义给社会及人类带来的负面效应,以完善人格、表达个性、陶冶情操、提高民众的审美趣味”①。随着美术教育在我国的长足发展,“普及”“陶养”成为美术教育的主要目的和任务,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网络、报刊等的快速发展使得艺术家、美术作品与大众的交流变得容易和频繁。但是我们也注意到,“由于社会的快速开放,很多画家过多地注意绘画市场的商机,而走向照片式的写实技巧,形成大量作品的风格雷同,人物造型偏向空洞唯美,缺乏个性”②。过多的美术作品采用了相同的构图、相同的立意、相同的技法,让我们不得不感叹美术作品“撞车”的频繁。

一、从“撞车”现象看美术教育中的审美个性缺失

相同景象、相同的绘画材料,如果绘画作者不同,就会得到不同的画面效果,这是由于画家个体的差异而导致的审美差异即审美个性造成的。“审美个性是个体在欣赏美、创造美的过程中形成并表现出来的具有一定倾向性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和行为特征”。③正是因为每个人都具有独特的审美个性,艺术家在创作艺术作品时才会形成明显的个性特色。画面的个性特色就像是艺术家的条形码,对于艺术家而言弥足珍贵。

2011年6月,由中国文化保护与发展协会、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美术家协会及首都师范大学联合主办的“纪念和平解放60周年美术作品展”在中国军事博物馆举行,众多以题材创作的美术作品齐聚一堂。这些作品都以青藏高原为创作原型,但产生的艺术效果却截然不同,没有让观众产生“撞车”的感觉。因为艺术家将他们对青藏高原的认识、体悟都烙上了时代的背景和画家的个性特征,给予观众不同的审美感受。

当下的一些展览,我们不需要看创作者的简历,仅通过画面就能知道作者曾经在哪里学习、师从何人,有时同一个展览就有好几件“神似”的美术作品。有的创作者以能与导师或者某某名家相似为荣,在作品中不加任何掩饰地暴露其师承关系,以达到某种目的。在美术教育中我们经常会听到许麟庐先生“寻门而入,破门而出”的例子,也知道白石老人“学我者生,似我者亡”的名言,但是在教育实践中却甚少有人有这样的感悟。一些明显“撞车”的作品被冠以“风格”或者“流派”,堂而皇之进入观众视野并大行其道。

美术创作的“撞车”,是不同的绘画主体产生了相同的绘画主题,不同的艺术个体具有了相同的艺术个性,也是不同的艺术作品打上了相同的条形码。美术教育中应有的审美个性不见了,代之的是相同画面、相同表现形式。我们不得不怀疑在这些作品背后,是否潜藏着美术创作群体审美观,甚至世界观、人生观的雷同,这对于美术的发展是不利的,因为,美术吸引人之处往往在于美术作品抒发了创作者的个人情怀,散发着创作者独特的个性魅力。

二、从“撞车”现象看美术教育中的人文精神缺失

艺术家的成长,不应把目光仅仅停留在技艺的完善和提高上,人文精神的教化及培养尤为重要。特别是在艺术创作图式化越来越严重的当下,部分艺术家创作的灵感主要来源于网络媒体,缺少对社会、生活的直观感悟。但由于人文精神的培养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过程,不能立竿见影,而社会上不乏以功利思想来衡量事物者,因此人文精神在美术教育中常常被视为可有可无。艺术院校的扩招使美术专业逐渐改变了以往精英教育的特点,从事美术专业的人员逐年增多,美术作品在数量上不断实现新的突破。这些作品通过各级美术馆以及互联网、平面媒体的推出,强化了艺术家与观众的交流,对国民审美能力的提升是有裨益的。但由此带来的负面影响是,一些文化素质不高的学生通过短期的专业培训而进入美术院校,美术专业学生的人文素养普遍降低。而当前部分艺术院校的人才培养方式,着墨最多的往往是对“技”的教育,我们所面临的现状是,学生的技法课从大一一直贯穿到大四,从素描静物、人体到创作技法不一而足,而美术理论一般都只开设了中外美术史、艺术概论等课程,有的美术院校连大学语文、学年论文等课程都没有开设。对画面的人文精神甚至艺术家应具备的人文素质关注严重不够。在这种重技轻艺的办学方针指引下,学生往往认为专业技法才是第一位,其他学科无足轻重。

近年来,一些画家村的设立为美术专业毕业生提供了艺术创作及交流的平台,成千上万的艺术家聚集在一起搞创作、办展览,一些美术作坊也应运而生。很多年轻的艺术家,盘踞在作坊老板提供的空间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在画面上涂抹着。这些美术工作者脱离了社会,我们不知道他们这些作品的创作动机是什么,也不知道这群看似自由实则被禁锢的艺术家们在创作时有没有一丝人文精神的影子。

有的艺术家为了谋取美术创作收益的最大化,不惜牺牲收藏者利益与作品的价值,创作多幅相同的作品。这种“撞车”,是艺术家责任感和道德的严重缺失。“‘责任感、使命感’的丧失,对一个画家来说是致命的,这注定你无论如何折腾都无法走得太远,……一种绘画风格如果没有经过文化共识的审美判定,充其量只能成为自言自语式的花样而已”。④

美术作品范文11

关 键 词:声乐 声乐作品 赏析

音乐是美的。一部好的声乐作品能给人以艺术美的享受,让人心旷神怡、精神振奋,还可以使其灵魂高尚、行为优美。它何以有如此神奇的魅力呢?这就需要我们对它进行认真、准确地赏析。声乐作品的赏析过程是一个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循环往复、不断深入的音乐印象过程。它是一种高级的思维认识和审美活动,需要既有感性又有理性,含辨别、评论的成分。那么,我们究竟应该怎样去赏析一部声乐作品呢?

一、直觉感知

当初次接触一部声乐作品时,通过听觉,我们马上会产生一种直觉的感知,觉得旋律和谐、优美、动听,在头脑里形成一个朦胧的音乐形象,并进而产生或宁静、轻松,或紧凑、激昂,或甜蜜、优美的情绪感情。如,当我们听到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越来越好》时,立刻会被这种欢快的节奏、优美的旋律所吸引,心中油然而生喜悦、欢快、振奋之情;听到《江河水》时,那如泣如诉的歌声,会马上将我们带入一片幽怨、悲哀与愤慨之中;听歌剧《白毛女》选曲《恨似高山仇似海》,那满蓄的悲慨与仇恨,会深深震撼每个人的心灵。但是,这种感知往往是肤浅的、模糊的、带有随意性的,因它仅仅是一种由听觉而导致的直接心理感受。在这基础上,我们需要进一步从审美欣赏的高度,去了解、欣赏音乐作品,这种理智的欣赏包括分析歌曲的歌名、创作背景、歌曲旋律、歌词等方面。

二、分析歌名

一般来说,声乐作品的题目是根据歌曲的主要表现内容来命名的,歌名是对歌曲内容的集中体现和精辟概括。因而,通过歌名,我们可以了解到作品的大体内容。当我们看到《我爱你,中国》《我的祖国》《歌唱祖国》等歌名时,便能很快地得知这些歌曲是歌唱祖国的,一看就令人振奋,并激发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看到《赶牲口》《推船号子》《打酸枣》等歌名,一幅幅生动的劳动场面便呈现在面前;而《沂蒙山好风光》《无锡景》《人人都说山西好》,则会激起我们对大自然美丽景观的想象。同样,也有一些一看便可知是低级趣味或反映不健康情趣的歌曲,对此我们一定要用高尚的审美观进行正确地引导,保持理智的鉴赏眼光,坚决抵制不健康歌曲。

三、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

歌曲的创作背景主要指词曲作者的情绪情感、写作动机以及当时的时代背景等。一首歌曲,必定融进了词曲作者短则某一刻、某一时间,长则多年甚至一生情感的积蓄,歌曲必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他们的思想感情和主观意愿。对此,我们可以通过了解词曲作者的生平尤其是写作期间的境况来把握。舒伯特(1797—1828)是奥地利著名的作曲家,他的一生都挣扎在贫困和疾病之中,因而在他的大量作品中都能感受到他在梅特涅时期苦闷、压抑的心情及渴望自由的愿望,如声乐套曲《冬日旅行》、歌曲《魔王》等。另外,分析歌曲创作时期的历史背景和时代精神,对于鉴别歌曲的好坏,深刻地领会作品的思想内容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歌曲《到敌人后方去》(赵启海词、冼星海曲)作于1938年,当时,正处于抗日战争初期,联系歌曲创作的时代背景,我们仿佛还看到了无数的革命青年,在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为了国家,为了民族,为了人民,拿起武器,满怀爱国的热情和抗日必胜的信念,斗志昂扬、精神抖擞地“到敌人后方去”,为“把鬼子赶出境”和敌人进行着英勇顽强的斗争。

四、分析旋律

旋律又称曲调,是若干乐音有组织地进行,是节奏、节拍、音高、力度等要素有机结合组成的音的线条。旋律是音乐表现的基础和灵魂,能表达某种特定的思想、情绪。它也是塑造音乐形象的最主要手段,具有语言性和形象性。从声乐作品中旋律的走向、速度的变化、力度的对比中,我们还可以了解到作者的创作意图、歌曲的表现内容和所要塑造的音乐形象。如歌曲《小白菜》的旋律:5 3 3 2 | 5 5 3 3 2 1— |这种下行走向的旋律,宛如生活中悲痛的哭泣和叹息,让人听后不禁为之感动甚至潸然泪下,“小白菜”这个出生贫寒、命运悲惨的小女孩的艺术形象,也让人油然而生怜爱、同情之心。又如《吐鲁番的葡萄熟了》,这是一首很有特色的抒情歌曲,它的旋律大多是变化模进:5 6 5 4 5 3 3 |,这段音乐以级进为主,上下波浪式的节奏型,更表现出浓厚的新疆维吾尔族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而歌曲《孟姜女》千里送寒衣、哭倒长城八百里的动人场面,从中我们也清晰地看到了孟姜女这个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

五、品味歌词

歌词是表现歌曲思想内涵的文字表现和文学体式,大多是语言精练、含义隽永、节奏鲜明、富有美感的诗词,它高度精练地概括了歌曲的表现内容。歌词能够大大加强我们对歌曲的理解力,有助于我们准确把握歌曲的思想内涵。如艺术歌曲《斑竹泪》:“山重重水茫茫,山高水又长;古舜帝去南方,巡狩赏风光……欢情薄,美梦破,苍穹星辰落,帝驾崩、二妃惊、苍梧散魂魄……”这些充满诗情画意的歌词,先把我们带入了一个如诗如画的意境,又向我们交代了一桩惊天动地的历史事件。从这里,我们可以了解到舜帝南巡,后驾崩于苍梧而与蛾皇、女英生离死别的悲壮爱情故事。歌词最后以“千年事,万人说,悲歌天地和”结束,将全曲的情绪升华到了极致。又如歌曲《祝酒歌》:“美酒飘香歌声飞,朋友请你干一杯,胜利的十月永难忘,杯中洒满幸福泪”,充分展现了粉碎“四人帮”后,全国人民互相举杯祝贺、共庆胜利的喜庆场面。而歌词“明日上阵劲百倍,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愿洒热血和汗水……待到理想化宏图,咱重摆美酒再相会”等,真实生动地表达了我国各族人民幸福、喜悦的心情,和对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强烈愿望与信心。歌词集中、简练地体现了歌曲主题,形象具体鲜明。

总之,声乐作品的赏析首先需要运用直觉的感知,这是初步的、模糊的、直接的;在这个基础上再进行理智的欣赏,这是通过对歌曲的歌名、创作背景、旋律、歌词等进行全面地了解和分析而进行的,从中,我们可以辨别歌曲的创作成功与否,也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作品通过动听的旋律、优美精练的歌词所表现出来的艺术魅力。当然,要完美地欣赏一部音乐作品,还要有比较丰富的生活经验和一定的专业知识及想象力。这样,才能达到客观全面地评价声乐作品、正确体验声乐作品艺术魅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盛昌,李保彤.中外名曲赏析.山西教育出版社,1986年10月第1版.

美术作品范文12

一、美术课堂学生创作作品需充分引领

小学生是喜好美术的,尤其喜好自己去创作作品。但现实不能令我们所如愿,因为小学生创作的作品极易随大流,缺失一定的创新意义和色彩。在尊重学生自主实践的前提下,我们教师大有严重作壁上观的趋势,这严重制约了学生在教师引领下的发展。殊不知学生的自主也是有一定限度的,不可能就是自流性的自主,任其自流那不是真实意义上的自主。任何学习的自主思维,任何人的自主实践,都离不开他山之石的借鉴,如果让小学生能够在美术课堂创作作品中借它山之石,则可以达成理想的攻玉效果。这里的它山之石,窃以为就是教师在学生创作作品时的教师引领。譬如教学二年级下册《会变的花、树、叶》的第一课“会变的花和叶子”,这是一个属于设计和应用学习领域的内容,它需要二年级学生能够将花、树、叶进行比较简单的图案变化和应用,让学生能够学到一些善于变化的装饰方法。但现实应当让我们看到: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是有欠缺的,一律由学生自己去学习很多花和叶子的装饰方法,又要在具体的作业训练中得到体现,那难度肯定还是比较大的。所以,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在教师比较有意义充分引领中,获取了小学生美术课堂创作作品的良好效果。首先引领学生进入创作作品的角色,利用PPT出示相关的植物花和叶子的图片以及名称,然后近乎天花乱坠地像魔术师似的变出了图案,那图案是那样的多,色彩是那样的鲜艳,形状是那样的美丽。接着,在教师的示范下,引领学生极力进行比较丰富的想象,寻求属于自己变化花和叶子的办法。这个时候学生就不仅局限于在自己寻找的层面上,而且进入到相互互动的境界。课堂教学的实践证明:这样颇具直观效果的示范,训练了学生解决突况的能力,实现了学生理解性的学习和有效性的学习。

二、美术课堂学生创作作品需切实实践

人们提倡美育一定要是生活、生命、精神、创造等多方面高达成度的教育,而要达成如此之多的目的,离开了学生的具体实践,则是纸上谈兵徒有虚名。美术课堂学生创作作品需要切实实践是课堂教学本真的体现,也是课堂教学的理想追求。事实上,小学美术课堂学生还没有让学生进入比较理想的实践境界。一是学生美术实践资源还比较匮乏,一些可以操作实践的东西,都由教师利用现代教育媒体之演示性的呈现方式所代替。二是小学生的语数英学科课程教学的任务比较重,也开始形成较强压力的阵势,一些必须动手操作实践的内容则被教师无形中予以摒弃,可以实践的时间则被挪作了他用。作为美术教师,为了学生的一切,则必须理直气壮地保证学生美术学习的时间,尤其必须保证学生课堂创作作品的实践时间,有时更需要延伸学生课外创作作品的实践。在平时,笔者努力坚守自己的教学阵地,为学生搭建创作作品的实践平台;坚持美术课堂之欣赏、实践、思维探析的完美结合。在诸多实践的基础上,学生便明确所有的实践都可以实现创造,实践为自身生活服务,实践也源自生活。二年级下册的《你会设计邮票吗》,在学生生活中,所见到的邮票还是比较多的,不少学生家长还热心于集邮,因为邮票里面也同样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让学生去自己制作邮票,既是让学生去进行动手实践,又是实现学生创新的必然途径。学生在制作邮票的过程中,一个个张开着想象的翅膀。他们所设计的邮票,不但充满着童心和童趣,而且也充满着童化性的艺术,表现着一个个孩子对更为美好生活的向往及追求。从一个个低年级学生所设计的邮票看,虽然是那样的幼稚而又可笑,但幼稚里则蕴含着学生极为丰富的乐趣。

三、美术课堂学生创作作品需正确对待

小学生在美术课堂上所创作的作品一般说来都带有极为明显的夸张色彩,这也应当是创作作品的必需。但小学生的创作有时显得十分的胡乱,胡乱得令人啼笑皆非甚至也可以说是哭笑不得。这样的现象可以说在美术教学课堂上时有发生,有些胡乱是夸大过度而产生,但有些胡乱则是学生的态度和水准所致。可以说任何课程教学都会有问题学生,美术课程教学当也不会例外,美术课堂学生创作作品之学生问题有时则显得尤为普遍、突出和离奇,说出现这些问题的学生缺乏美术天赋或潜能是根本不可能的,产生如此现象的最大因素是孩子们受家长的影响,不愿意在美术学习中做出付出和努力,更谈不上去做出创造性的付出和努力。这也许是我们所有美术课堂都可以见到的,我们是否就对此视若罔闻呢?完全不能!应当将此现象消灭在萌芽状态。但又不能去对这些学生施以不屑一顾的压力,那样极易产生负面影响。平时,让学生在美术课堂上创作作品,都坚持去正面引导每个有问题或者略有问题的学生,引导时不去进行任何语言上的批评,而是以极端的空间语言去传递信息。譬如让甲学生去欣赏乙学生的创作作品,并告诉甲学生,你会创作得比乙学生更为美丽;又比如对学生的创作提出一些比较富有启迪性的建议,让其能够心领神会;还比如去让一些学生做些渐进性的训练,产生渐变性的效果。譬如教学二年级第二学期的《树上树下》之内容,在学生都去学习画树的故事时,笔者有意地走到一些问题学生的身边,竟然发现平时一问题学生所画的故事是那样的丰富有趣,就利用PPT技术进行展示,一个个学生都对其投去赞赏的目光。而对被展示作品的这个学生来说,那自豪的劲儿就别提了。因为他知道,自己的作品被展示,意味着老师、同伴都在对自己认可。

听听,秋的声音

福建省安溪县官桥镇仙都小学四年级1班 陈思莹

听听,

秋的声音,

枫树笑红了脸,

“沙沙”,

是满树喝醉的红叶的歌吟。

听听,

秋的声音,

橘树挂起一盏盏黄灯笼,

“哈哈”,

是枝头橘娃娃们的欢笑。

一朵朵怒放的,

撒下一阵淡淡的清香;

一片片金色的稻海,

欢唱着丰收的歌谣。

听听,

迈进秋,

迈进这辽阔的音乐厅,

你好好好地去听秋的声音。

秋的声音,

在每一棵大树上,

在每一片草地里,

在每一个花园中,

在我们每个人的耳朵里。

听听

秋的声音,

清晨,让我们在睡梦中苏醒;

夜晚,将我们送入甜蜜的梦乡。

听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