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播音主持实训总结

播音主持实训总结

时间:2022-06-08 13:26:39

播音主持实训总结

第1篇

关键词:播音主持;言语交际;情感表达

一、播音主持言语交际与情感表达的重要性

当前播音主持行业逐步受到了更多人的关注,也是人们的热点议论话题,对播音主持人来说,更加关注其言语交际与情感表达,这关系着观众能否全面、准确获取信息,并是否可以在情感上实现共鸣。播音主持人只有掌握有效的言语交际与情感表达方法,才能形成自身的风格与特点,用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观众的注意力,为节目质量与收视率的提升打牢基础。因此播音主持人要充分认识到言语交际与情感表达的重要性,积极加强训练,提升自身素质与能力,才能为更好的开展播音主持工作创造有利条件。

二、播音主持言语交际与情感表达的策略

(一)规范用语,标准发音

汉语博大精深,不同的汉语和字能够构成不一样的语意,且同一个字也有多个读音,表达的意思也存在较大差异,这就要求播音主持人在用语上做到规范,并使用标准的发音。播音主持中主要为观众传递相关信息,若是播音主持人发音不够标准,经常出现用词不当的情况,则很容易让观众产生误解,节目效果也将大打折扣[1]。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播音主持人要从实际工作出发,积极进行反思与总结,找出在播音主持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分析有效解决问题,积极参与各种培训中,让自己在发音上的不足得到纠正。播音主持人要想提升用语的规范性,应该转变训练的方法,可以从日常生活中人们习惯的“望文生义”词语出发,主动加强学习与积累,才能逐步让用词更加准确。播音主持人要提高对发音和用语的重视程度,提升标准化与规范化水平,才能为播音主持言语交际与情感表达打下坚实基础。

(二)准备把握情感表达分寸

对播音主持人来说必须在情感上做到准确表达,这是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素养,能够更好的与观众形成共鸣,促使观众对节目的认同感实现提升。播音主持人掌握正确的情感表达方法,才能将自身情感艺术魅力充分展示出来,充分调动现场观众参与的积极性,两者之间形成良好互动,促使播音主持效果实现提升。播音主持人在情感表达的过程中为了增强自身的渗透力与感染力,应该注重与语音、语调和重音的使用,在言语交际中要注重融入情感,让节目内容重新焕发生命力,与观众有效进行情感互通。播音主持人要控制好语言的分寸,确保每个观众可以获得美好的体验,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节目质量的提升。

(三)注重知识积累,懂得幽默

第一,主动积累。播音主持人要掌握多方面的文化常识,防止在工作上产生各种常识性错误。应积极加强对古文化知识的学习,对传统文化产生正确认识,如“内人”、“家父”等传统用语方面,播音主持人应该清楚其含义,不能在节目上出错。第二,播音主持要有幽默感,这也是一个人智慧的体现,善于运用智慧能够达到消除尴尬的目的,让节目现场氛围更加和谐。此外,播音主持人也不能随时都运用幽默,应该分得清场合。第三,播音主持人在节目中用语必须做到言简意赅,不能废话连篇和词不达意,尤其是在播报新闻时做到准确与规范。

(四)加强培训,提升播音主持人素质

为了保证节目的质量与收视率,播音主持人应该注重提升自己的业务素养,这就要求加强培训工作,促使播音主持人加强学习,实现自身综合能力的提升,不仅要有扎实的文化功底,也能掌握言语交际与情感表达的方法。如在遇到突发性新闻事件或状况后,播音主持人必须从容应对,准确用词,在播报的过程中注意到自己的情感。这样观众才能认可自己,也能认可节目,并最终获得较好的收视效果[2]。此外,播音主持人也要将自身对生活的感悟融入到工作中,将内心最深处真挚的情感表达出来,确保真正打动与感染观众。对此播音主持人要在培训中积极总结与反思,尤其是要注重提升言语交际能力,准确表达情感,这样的节目才能获得观众的广泛支持,也达到了节目播出的效果。

第2篇

关键词: 播音与主持专业 教学方法 教学内容体系

随着市场经济的变化和电视事业的迅速发展与冲击,广播电台、电视台在办台观念、用人机制、经营理念等方面发生了很大变化。广播、电视一线的改革直接影响着教学,我们急需研究在新的形势下应该如何培养具有采、编、播合一的并具有个性化的广播、电视播音员与主持人这一问题。与之同时出现的就是对学生的培养问题,怎样培养人才才能适应市场需求,这是播音主持教育工作者应该思考的一个问题。

一、播音与主持专业教学方法

在现阶段的教学中,我们应把理论与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在该专业教学中达到最好的效果。

(一)理论讲授要融合交叉学科知识,紧密结合实践的发展。

作为新闻工作者,播音员主持人肩负着一定的传播信息、上情下达、下情上传、引导舆论的职责,同时也是媒体的形象代表,这种性质决定了他们应该有鲜明的政治意识、良好的道德品质、丰富的知识内涵和较强的专业水平。在专业课程设置中,一般院校都安排了新闻理论、传播学、文学类的课程,要把知识学活,就需要在专业教学中与实践紧紧结合,将各学科融合,让学生真正理解。

在播音教学中,除专业技巧的训练外,新闻理论、时事政治也是必不可少的知识。现实中确实存在播音员由于一些对社会实际情况不了解,对记者所写的新闻的新闻价值不能领悟,或由于自身的知识、理论水平不高而将一条有价值的新闻播得平淡无奇,只是“见字生义”,真正要传播的内涵流失掉了。这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应该培养一种良好的新闻素质,这种素质能够把所学的知识融合在一起,而不是新闻播音与社会时事、新闻理论、传播学的脱节。

播音员更应该把记者的思想准确地反映出去,通过自己的声音传递信息的价值,这也需要播音员有一定的新闻敏感,这样才能透彻地分析出其背景及意义。新闻敏感的培养不能只停留在新闻理论的教学里,不能只停留在纸上,在新闻播音训练中我们也要培养同学们的这一能力,让同学们善于发现新闻,勇于说新闻,从而对新闻的本质有更深的了解,播报好新闻。因而在新闻播音的训练中,除了教材中的典型问题素材训练外,还需要加上即时新闻的播读训练,这样可以让同学们更好地联系时事分析新闻,同时可以与广播电视当中的播音员进行对比,找出自己的优势及劣势。

节目主持也是如此,理论讲授要和主持实践结合起来,不能纸上谈兵。在此就以谈话节目为例来谈一谈。谈话节目从理论上讲分为选题艺术、节目开头的艺术、节目结尾艺术、话轮转换的艺术、节目中调动观众情感的艺术、节目中即兴应变的艺术、节目中采访的艺术、节目中塑造自我的艺术、驾驭节目的艺术等,而这些理论需要在实践训练中逐渐掌握。

(二)实践训练要以理论为依托,营造媒体氛围。

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实践训练可以分为课堂之上和课后实践园地两方面。

课堂上要力争让每一个同学都能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通过语音教学和电视教学,多听、多读,反复听说,做到有效地和自己、和其他同学进行对比,取长补短,互相促进,共同进步。为了达到以理论为依托的实践效果,在小班课堂上,老师应该实行让同学们讲课制度,即由同学们讨论所学内容的理论知识,让大家充分理解所学内容,最后由老师总结。这么一来,既可以让大家真正掌握知识,又可以锻炼播音主持专业学生分析问题、语言表达的能力。对课堂练习的播音主持材料,每一名学生训练结束,就由同学们点评,互相学习。课堂上培育的是一种质疑、开放的学习精神,强调理论联系真实世界,关注学生的技能、行动、态度、情绪,强调理论、实践和应用与现实问题的联系。让同学讲新闻是将实践应用、理论现实相结合的好办法,它能使学生们对新闻事件进行深度剖析,既训练播音主持专业同学们的播讲新闻的能力,又培养他们作为记者的能力,提高综合素质,为他们将来成为媒体人的多能力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课后实践园地是为了给学生提供一个不出校门就能体验媒体工作环境的空间。渤海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设立的渤大电视台正是这样一个园地。我们鼓励广播专业的学生参与渤大电视台的选拔和节目制作,接触电视制作全过程,为将来工作打基础。

二、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原则

(一)导向性原则。

体系应依据广播电视行业一线和各影视制作公司、文化传播公司等相关部门、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来构建。技能点的遴选和设计应紧紧围绕上岗需要进行,做到教学整体目标明确、就业导向突出。

(二)区别性原则。

所建体系应和普通高等教育、中等职业教育有所区别,既区别于本科教育宽口径、广基础的培养模式,又区别于中专层次初中级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

(三)主导性原则。

对高职教育来说,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是实现高职院校培养目标的关键环节,是高职教育的根本所在,在教学体系中应占主导地位。

(四)系统性原则。

系统性不仅指构建结果的层次清晰、分工明确、配置合理,而且指构建过程要循序渐进、环环相扣,做到有计划、分步骤、全方位、多角度。

三、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

在构建教学内容体系时,必须根据教育的培养目标和教学的形成机制与规律,既要注意与理论教学的联系与配套,又要注意它本身的完整性和独创性。高等院校主持与播音艺术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具备以广播电视主持与播音能力为主体职业能力,兼具一定的策划、采访、编辑、制作能力和社交、谈判、引导、推广能力的动手能力强、操作水平高的高级技术型、应用型媒介传播人才。依据高等院校教育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特点,主持与播音艺术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模式应是按学生技能层次划分的递进式模式,可以按照专业基础技能、专业核心技能、专业拓展技能、专业综合技能四个方面进行具体构建。

专业基础技能、专业核心技能、专业综合技能这三大技能模块是呈阶梯状递进分布的,在教学过程中应按计划、分步骤、循序渐进地进行。不同技能模块的训练要求也有所不同,专业基础技能训练强调准确到位。专业核心技能训练强调语言功力的规范性和应用性,专业拓展技能训练对应的是“兼具一定策划、采访、编辑、制作能力和社交、谈判、引导、推广能力”的人才培养目标,强调学科的交叉性和技能模块的灵活性。专业综合技能训练的成果是以完整的播音与主持作品形式呈现的,在训练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努力营造真实的或模拟真实的工作场景,强调突破低层次、只限于感性认识的重复创作,鼓励尝试节目内容和形式的创新。

参考文献:

[1]文.播音与主持专业学生艺术实践研究[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6,(12).

第3篇

理论引导实践,总结一套适合自己的播音训练方法

播音员的普通话不仅要发音标准,还要清晰、圆润、流畅,声音集中、饱满、有力。要达到上述要求,播音员必须用心去揣摩,勤学苦练。初学者要学会否定自己,一切从头开始,彻底改变原先的呼吸发声方法,学会胸腹联合呼吸的呼吸方法,学会正确的用声和正确的吐字归音,并将其运用于训练中。

不同地域的人有不同的乡音,基层播音员在字音训练中要克服已成习惯的乡音,对每一个声母、韵母都要像小学生一样反复拼读,着重纠正以往发音不到位的地方。在平时训练时,播音员要从自身的条件和需要出发形成自己的训练方法,例如有的人声音虚弱就应从解决气息支撑入手,多练习一些数葫芦的段子,进行一些慢吸慢呼等气息控制锻炼;有的人唇舌无力,就要多练习绕口令,或进行一些口部操、双唇喷吐的训练。播音是口耳之学,需每天训练不怠,持之以恒。

内外兼修,提高播音员的综合素质

播音员是以有声语言艺术为手段进行广播电视宣传的新闻工作者,业务素质是衡量一个播音员最直接的标志,包括较高的文化素质、迅捷的语言组织能力、严密的逻辑思维以及临场应变能力和独特的个性风采等等。渊博的知识是播音员应有的修养,是顺利完成工作的保证。当好播音员不仅要勤学苦练语言艺术,还要广泛学习政治、历史、经济、文学、美学等各类学科知识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播音员在工作中会遇到各种复杂的问题,稿件内容广泛、形式多样,播音员必须对稿件有深刻的理解,才能“感同身受”地体味到稿件中所反映的大千世界。这时,稿件就已经不是字词、语句,而是经过播音员创造性思考的形象符号。播音员只有获得了对文字的具体感受,才算跨过了文字的门槛,才算获取了语言表达的法宝。这一切,如果没有新闻敏感,没有对党的方针政策和现实情况的了解和把握,没有广博的知识,是难以做到的。有些播音员播出中的差错,恰恰反映了基础知识方面的浅薄和贫乏。

播音员要在提高专业素质的同时不忘提高社会形象。播音员不仅代表着一个台的形象,还是一个地方的形象代言人。基层播音员经常接触各行各业的人,其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会在受众中留下好的或不好的印象。有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人才会一身正气,有文化知识积淀的人才会温文尔雅,谦虚真诚的人才有亲和力。播音员一定要讲学习、讲修养,有着深厚文化底蕴和高尚情操以及良好修养的人,才会在自觉不自觉的言语与表情中自然流露出自己的人格魅力。

融会贯通,提高采编播技能

由于基层广播电视台自办节目较少,播音工作量不大,播音员有时要身兼数职,既要播音,又要采访、主持节目,编写稿件等。这就要求基层播音员不断地拓宽自己的知识领域,更新知识结构,培养多方面的业务能力,做到“以播为主,兼学其他”,使自己成为“一专多能”的多面手。

要适应基层广播电视台的工作,播音员首先应掌握采编技能,虽然不必自己一个人去完成采编工作,但熟练地掌握了采编技能,对做好节目的策划和播音主持工作是有帮助的。另外,经常写作也是提高语言组织表达能力的有效方法。基层播音员经常要去新闻现场做报道,应具有善于与人沟通和即兴发挥的口语表达能力,能抓住新闻焦点深入采访,完成由播音员到主持人角色的转换。除新闻报道以外,基层播音员还要能主持各类文艺晚会,这是对播音员的知识水平、组织能力、应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多方面的综合考查。播音员要把每次主持当作学习锻炼的机会,对台词反复诵读和锤炼后才能出彩。“勤能补拙”应成为基层播音员共同的座右铭。

(作者单位:泰和县广播电视台)

第4篇

关键词:播音与主持艺术;表演艺术;实践教学

一、表演艺术与播音与主持艺术

(一) 表演艺术

所谓表演艺术,即通过肢体动作、面部表情、演奏、演唱等形式来传达人物情感、心理、思想,从而塑造艺术形象的一门艺术形式。其核心宗旨是表现生活。表演艺术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包括舞蹈、音乐、影视等一系列艺术门类。

(二)播音主持艺术

所谓播音与主持艺术,从字面上理解可知,主要是一门包括中国语言学与新闻传播学的复合型应用语言艺术。但是与过去单纯的语言艺术不同,如今的播音员与主持人有着更加广阔的表现空间。根据节目性质的不同,主持人需要转换不同的角色。新闻类节目的主持人要呈现出一种严肃、端庄、正式、从容、稳重的状态;法律类节目的主持人要给人一种严谨而专业的感觉;访谈类节目的主持人谈吐应当亲切、自然,让人有亲近之感;娱乐类节目的主持人机敏、幽默、乐观、活泼带给人轻松与快乐。同一位主持人进行不同节目的录制就应当投入到相应的角色之中。比如撒贝宁在主持《今日说法》时不苟言笑,让人觉得严肃而可信。而在春晚的舞台上,他则呈现出一种轻松、幽默的状态,给观众带来欢笑。由此看来优秀的播音员与主持人同时也是“表演者”,可以自如转换角色。

二、表演艺术对播音与主持专业的重要性

(一) 表演艺术技巧在播音与主持艺术中应用的成功案例

由上文的分析可知,播音与主持艺术与表演艺术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的,可以输两门艺术彼此相依,密不可分。成功的播音与主持艺术实践离不开与表演艺术技巧的融合,要想成为优秀的播音员、主持人,首先要建立正确的表演意识。许多成功的案例告诉我们表演艺术对于播音主持专业的重要性。

最为典型的一个成功案例应该是《壹周立波秀》。作为一个脱口秀,其节目性质就决定了主持与表演相结合的特征。主角周立波既是主持人同时也是表演者。从着装开始,主持人就体现了鲜明的表演特色,一身西装,头发后背发胶定型,是一个典型的有着一定的知识与社会地位的上海男人形象,极力向高雅层次靠近,符合他为自己设立的名头“海派清口”。节目以炫目的舞蹈开场自不用说,其结尾处又常常由主持人亲自演唱一首用时事热点编写歌词的歌曲,更是将表演形式完美的融合于主持之中,无独有偶《欢乐中国行》的主持人董卿也以此种表演形式作为节目的结尾。滑稽演员出身的周立波更是将滑稽剧甚至相声、小品的表演技巧融入到主持当中,整个节目像是一个个滑稽段子不断引人发笑。情景剧音乐的融入、模拟的电话连线、VCR等等更是丰富了主持内容,让整场“秀”在欢声笑语中完成。

与此同时节目通常剪接为几幕,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造成一种戏剧效果,话题不断,引人入胜。在小品《笑谈人生》中冯巩曾总结了朱军的“绝招”:“套近乎忆童年,拿照片把琴弹,只要钢琴一响就让你哭个没玩。”虽是笑谈但说出了朱军主持中的表演特色,“照片”、“琴声”一类的道具让嘉宾仿佛回到了人生中的某一段岁月,营造出一种戏剧情境,赢得的效果是感人至深的。

诸如此类的案例不胜枚举,这都充分的说明了表演技巧在播音与主持艺术中的运用是多么重要。

(二) 播音与主持专业实践教学现状分析

表演艺术的融入对于播音与主持艺术如此重要,然而其在实践教学中是否占有重要地位呢?答案是否定的。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扩招为学校带来大量生源,而随之显现的问题是师资力量明显不足。表演艺术作为一门“慢工出细活”的学科,需要大量的时间、精力的投入,培养一名合格的人才一对一教学是必须的,然而一方面学生数量的增多使得精英化教学不可能实现,而学生素质的良莠不齐又使得教师在“普及”与“提高”之间难做抉择;另一方面由于教师数量不足,许多教师专业素质不佳,则教学质量低下。

其次,随着播音与主持专业为新兴专业,其课程安排并不成系统,尤其是随着这一专业的日益火热,许多非专业学校开设了这一学科。由于不同的学校强势专业不同,导致了这一专业的基础课程配置不同。有些学校中文是优势学科,则播音与主持专业会开设比较系统的中文教学,而忽略表演艺术这一基础课程。

最后,表演艺术课程需要有一定的教学规模与专业的教学设施,并不是所有学校都能提供,以致这一门课程的展开十分吃力。

因此,如何在有限的条件下将表演艺术技巧融入播音与主持专业的实践教学中十分重要。

三、将表演艺术技巧融入播音与主持专业实践教学中的方法

一名优秀的播音员和主持人应当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精神素质与业务素质。政治素质自不用说,我们下面探讨如何将表演艺术技巧融入到从业者的精神素质与业务素质的培养中。

(一) 良好的精神素质

主持人登上舞台直面观众,第一个需要面对的问题就是克服紧张,这一点与演员是一样的。那么对于此问题的训练方法与演员的训练方法一样,运用表演艺术课程中的解放天性训练法。事实上,紧张的原因很简单,就是“脸皮不够厚”,放不开,那么运用解放天性的训练方式,能获得很好的效果。教学中应注意循序渐进性,可以从在同学面前大声的自我介绍开始,到模仿生活中有趣的人,表演生活中发生的事,夸张的模仿动物,逐渐提升难度,让学生充分的舒展天性。从而达到在舞台上的谈吐自如。

(二) 优秀的从业素质

除了深厚的知识底蕴意外,作为一个优秀的播音员,主持人还应具备其他的业务素质。

首先,舞台注意力。优秀的主持人必须时刻将注意力集中于主持的内容而不被台上台下的种种情况干扰,这与表演艺术类似。那么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设置一个模拟情景,让学生在台上表演或朗诵,其他学生在台下窃窃私语,以锻炼学生的舞台注意力。

其次,舞台表现力。相较一些西方国家,我们的语言表现力丰富而行为表现力不够。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进行默剧表演以激发学生的舞台表现力。

总结:表演艺术是播音与主持专业的基础学科之一。成功的播音与主持专业教学离不开表演艺术技巧的训练,而如何将表演艺术技巧更好的融入到播音与主持专业的实践教学之中有待于我们进一步的探索。只有教学方法的不断更新与进步才能培养出合格而优秀的播音主持人才。(作者单位:辽宁财贸学院)

参考文献:

[1]陈尚臣,浅谈表演技巧在播音主持专业的应用,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11。

第5篇

【摘 要】播音主持是通过广播电视传媒进行信息传播的一种创造性活动,被认为是广播电视的“中介之序”,是党和国家与广大人民群众进行联系的梳理和纽带。播音主持专业“1+X”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是为了使学生通过本专业的学习将来更好地发挥“梳理和纽带”的作用,发挥广播电视教育和鼓舞广大人民群众的作用,同时有助于进一步加强播音与主持专业的学科建设,增加教学效益,促进学校传媒类专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关键词】播音主持;1+X;人才培养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6-0225-01一、播音主持专业“1+X”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背景大连艺术学院播音主持专业“1+X”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是借助综合类艺术高校的艺术学科优势和平台,探索把播音主持艺术特色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创新有机结合起来。以提炼综合类艺术院校播音主持艺术专业办学特色和提高核心竞争力为目的,充分发挥综合类艺术院校的学科优势,以课程一体化建设为载体,进一步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创新特色课程体系,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专业的建设重在人才的培养,播音员、主持人的培养重点强调“人”的重要性,应培养素质全面、适应能力强的合格的传媒人才,在此基础上,提出“1+X”的人才培养模式,即“四业联合”(播音主持专业、表演专业、广播编导专业、动画专业)的专业特色和多元化教学改革思路,从而探索播音主持艺术专业立足综合类艺术高校优势的人才培养创新之路。二、播音主持专业“1+X”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内容(一)以“提高学生应用能力”为主线,重组理论课程体系主要从知识、能力和素质三个方面来构建人才培养体系。一是将综合素质的修养与专业教学紧密结合,做到“文本”与“人本”的融合;二是行业“一专多能”的培养,提倡“厚基础、活模块、重实践”的课群设置;三是突出实践教学在专业教学的核心地位,提高学生实操能力培养,采取“理论+实践”“大课+小组课”的授课方式。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上,依托学校优势学科,突出专业特色的“1+X”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1”就是播音主持专业的基本技能,这是学校教育的立足之本,又是毕业生未来竞争的优势所在。“X”是指模块式教育,强调多种技能并重,包括表演基础课、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课、栏目策划与创意、视频制作课,这些相邻学科领域课程的加入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二)对优秀的节目还原分解,重组实践课程体系将诸多课程重要内容,分解组合为“新闻节目类课程”“综艺节目类课程”等若干个知识“核”,围绕这个“核”进行多侧面知识传授和能力训练。例如:讲新闻内容时,可按照新闻报道的形成过程,依次讲授采访、写作、编辑、播音等有关知识,进行相应的能力训练。这样的集约化教学拟在三、四年级进行,一、二年级主要是普通话语音与播音发声、采编、播音、语言表达等知识讲授和训练,在实践教学中提升专业技能。三、播音主持专业“1+X”人才培养模式特色分析(一)立足于综合类艺术高校的学科优势进行课程的集约化构建。不仅加强了各学科之间的联系,也促进学生艺术个性的发展和创造能力的形成。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上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X”的培养模式,不是各学科知识的简单相加,而是建立在学科知识、能力基础上的、多种能力组成的整体,重在培养素质全面、适应力强的的应用型传媒人才。(二)注重理论和实践结合的研究。以“1(播音或主持)”为核心,把表演、采编、制作串联起来,贯通成一个渐进的提高过程,在以各种常见的节目样式(如新闻类节目、综艺类节目)为专题,集中进行讲授和训练,每一个专题都体现一个核心(播音主持)、一个链条(表演、采编、制作)、一个层面(知识面),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使学生在近似“实战”中提高播音主持综合能力。四、总结播音主持专业分散的知识通过“1+X”整合,合理配置各学科资源,增加教学效益,组成整体的“链条”,体现了课程的关联性和互动性,进而提高了播音主持专业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这种多元化的课程构建,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识修养和实践能力,端正其审美取向,进而转化为清晰的传播思路、积极的传播愿望和较强的传播能力,为毕业后的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作者简介:李克振(1986-),男,籍贯:山东,学历: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播音与主持艺术。

第6篇

[论文摘要]作为普通艺术院校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建设和发展要适应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一味的追求精英教育是不可取的,教育管理者要以职业岗位需求为前提,改革以学科为体系的传统教育模式,探索建立“宽基础、活模块、重技能”的教学模式。本文以播音与主持专业学生就业现状为切入点,探讨普通艺术高等院校播音与主持专业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人类社会将从工业时代进入信息社会时代,社会经济也将从工业经济进入知识经济时代,许多领域的竟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竟争。随着传媒事业的发展,播音员、主持人的定位也不仅仅局限于一档栏目或一台晚会的主持,而是延伸出了婚庆主持人、会议主持人等新兴行业的主持。作为培养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技术人才的高校,为进一步适应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进一步提高人才质量,迫使高等教育管理者们思考专业的发展目标和定位。课程设置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道路”的办学方针,突出职业性、实践性、开放性的原则,以职业岗位需求为前提,改革以学科为体系的传统教育模式,探索建立“宽基础、活模块、重技能”的教学模式。本文以播音与主持专业学生就业现状为切入点,探讨普通艺术高等院校播音与主持专业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

1 ,.音与主持专业鱿业状况分析

在对某普通艺术高校2005级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100名毕业生进行的就业状况调查。结果显示:在电视台、电台工作的占就业总人数的38%;在传媒公司、文化礼仪公司工作的占就业总人数的11%:在高校、中小学、文化培训机构工作的占就业总人数的28%;各企事业单位、自主创业、个体经营的占23%。从调查结果来看,从事本专业的人数并不多,大部分转行从事了传媒行业相邻的工作,即便是在电视台就业的学生,也是大部分从事了编导、摄像、后期制作等工作,而担任主持人角色的少之又少。

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扩招,很多高校先后增设了播音与主持专业,培养人数的不断增加也使得近年该专业教育“产出”的毕业生人数大增,面对目前市场供大于求的激烈竟争,就业形式堪忧。作为普通艺术高校教育者的我们不得不反思,学生毕业之后,定位是精英,还是大众化?所以我们不能的一味的效仿精英教育模式,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及时调整办学思路,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建立起符合就业岗位需要的课程体系,以培养职业技能和岗位能力为主线,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重视实践教学和舞台表演训练,在满足学生就业需求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高素质和岗位提升能力。

2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裸程设,分析

播音与主持的教学模式应和国家的教育发展状况相适应,和企业的发展前景紧密结合,才会有生命力。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属于交叉性学科,涉及新闻学、传播学、语言学、艺术学、美学等学科。因此,在课程设置中要从广播电视传媒行业的需要出发,注重各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面对以学科设置为体系的传统教育模式,已不适应新世纪的通才教育和专才教育相互依存的发展要求。社会需要通才基础上的专才,课程的设置应注意在传统的课程体系基础之上,更加贴近时代的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注重综合素质的提高,加强课程与就业岗位的联系。

从课程设置来看,多数院校开设了公共课、专业基础课群和专业课群。专业基础课群和专业课群,基本上都是普通话语音基础、语言技巧、广播播音与主持、电视播音与主持等传统意义上的播音员与主持人培养体系,课程内容缺少相互渗透,很难达到“一专多能”,而且与当今广播电视传媒行业的发展现状脱轨,造成了学生学习兴趣薄弱。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课程设置中应体现“宽基础、活模块、重技能”的课程体系构建模式,增强课程内容的实用性、注重课程的拓展性,以市场就业为导向为学生不同的职业定位设置不同的专业课程群。在每个方向模块中设置必修课和选修课两部分,必修课是按照行业岗位工作的要求设置的职业核心课和就业技能课,选修课是与播音主持专业相关的边缘性学科的技能课。另外,还将多证书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中,构建以职业岗位能力为主线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要求将本专业相对应的证书培训课程纳入教学计划当中,例如《普通话等级证》、《记者证》、《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证》、《婚庆主持人资格证》等。

3多方向的人才培养撰式

所谓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理论、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根据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为依托,不同类型的学校人才的教育和教学模式、管理制度、评估方式及其实施过程的总和。作为普通艺术院校招收了较多的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学生,但根据就业调查显示,只有很少一部分学生从事了播音主持工作,多数学生转行或待业。播音与主持专业作为交叉性学科,存在若干发展方向,如主持人、播音员、编辑、记者、文化礼仪等,这些方向与专业的发展都需要高素质和综合化的人才。而目前播音主持专业培养的学生大多业务水平单一,难以达到广播电视媒体岗位对人才的要求。具体表现在多数学生只掌握了播音与主持的相关的理论技巧,养成了单一播音主持特色,等到工作实践中,只能适应传统的播音主持技巧,对广播电视采编制作、摄像、礼仪主持等工作无法胜任。

所以,结合普通艺术院校的实际情况,我们应制定符合岗位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即多方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宽进严出”的教学方法。即宽口径招生,对在校的学生进行分块管理,制定并实施“平台、模块”式人才培养方案。学生在入学1-2年时间内进行专业平台基础课群教育,在学生一年的学习中,了解学院的情况、专业的内容,学院也了解了每位学生的的专业情况,在第二学年,从学生的专业基本功、学生发展潜力、个人发展兴趣等方面入手,制定符合就业岗位需求的专业课程,比如说适应在播音方向发展的学生组织在一起,重点培养学生话筒前的实践技能和把握稿件的能力;对于适合做电视主持人的学生,加强镜头前的实践和备稿、控场等相关业务能力;对于文字功底很强的学生,可以试图培养其文稿策划和编辑的能力;对表演天赋较强的学生,可以加强公关礼仪(婚庆主持、会议主持)方面的培养。在打好播音主持基本功的前提下进行分方向培养的方式,对学生快速适应就业及社会工作实践起到积极的作用。

定岗定位的分流培养,可以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注重个体综合素质的提高。社会需要通才基础上的专才,在宽而坚实的基础上,力求精而深。根据岗位定位进行专业技能训练与培养,制定不同的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我们的培养岗位主要分三个方面,即播音主持方向、广播电视编导方向、

公关礼仪主持方向。 3. 1播音主持方向

本方向主要培养能在各级电视台、电台担任播音员和主持人角色的工作。这个方向对学生的专业水准和职业素养要求较高。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专业基本功底、较强的思辨能力、文化修养和良好的形象条件。重点培养学生话筒和镜头前“有稿播音锦上添花,无稿播音出口成章”的语言创作能力。

在播音与主持方向教学内容中侧重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广播电视语言传播人才。主要的课程是语言技巧、思维训练、播音文体、节目主持艺术、主持人形象塑造、文艺作品演播、电视节目采编与制作、播音作品鉴赏等专业课程。

岗位实践要求:

C1)每学期进行一场专业汇报,包括朗诵、不同风格的栏目主持。获得相应的实践学分。

(2)积极参加国家、省级、市级或校级的专业比赛,获得创新学分。

(3)每年寒暑假到电视台岗位实习,熟知一线播音员和节目主持人工作现状,开学后上交实习报告,获得相应的实践学分。

3.2广播电视编导方向

本方向主要培养能在各级电视台、电台和企事业单位担任编辑、记者、节目策划与制作等工作的人才。这个方向要求学生具备较高的文化素质、较强的文字写作功底和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

在广播电视编导方向教学内容中侧重培养能创作、编辑制作广播、电视节目等方面的管理性人才。主要的课程是中外文学史、采访与写作、节目采编与制作、电视艺术概论、影视编导基础、非线性编辑技术等专业课程。

岗位实践要求:

(Z)每学期末上交最低两个自编自导的栏目作品,有专业教师进行综合考评,并获得相应的专业学分。

(2)积极参加国家、省级、市级或校级的专业比赛,获得创新学分。

(3)每年寒暑假到电视台岗位实习,开学后上调查实习报告,获得学期的实践学分。

3. 3公关礼仪方向

本方向主要培养能在婚礼、晚会、庆典和展会等主持和策划工作的人才。这个方向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有声语言运用能力、市场调研、综合分析与创意策划能力。

在公关礼仪方向教学内容中侧重培养能从事各种文化活动的主持和策划的高素质技能性人才。主要的课程是中外礼仪基础、非节目主持艺术、表演基础与技巧、商务口语表达、展览会策划与管理等专业课程。

岗位实践要求:

(1)每学期上交最低两个由自己参与主持或策划的节目作品,有专业教师进行综合考评,并获得相应的专业学分。

(2 )积极参加国家、省级、市级或校级的专业比赛,获得创新学分。

第7篇

关键词:播音主持;高素质;人才培养模式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nd economy,the broadcast television industry is gradually showing a growing“audience fragmentation”and“narrowcasting”development trend,more and more diverse audiences interest,so peoples quality of broadcasting moderator requirements are also increasing,radio host personnel training are also facing greater challenges.So the major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innovate,enhance innovation training mode and method.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professional radio host universities training objectives,analyzes the current radio host professional training,as well as provide effective training measures to be able to provide some benefits to the radio host of high-quality personnel training.

Keywords:radio host;quality;personnel training mode

一、高等院校播音主持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通过科学有效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掌握扎实的播音主持专业知识与技能,同时能够实现对知识的灵活运用,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综合素养,这就是高校播音主持专业的教育教学目标,也是对本专业人才培养的根本目标。因此,高校必须要深入分析社会的实际需求,积极改革播音主持专业采用的传统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增加实践教学比重,积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从而为学生今后的社会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学校可以选用“理论结合实践”的人才培养模式,首先为学生构建出科学合理的知识架构,引导与鼓励学生积极的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同时也要将所学的知识充分运用到实践当中,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知识的融会贯通,从而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并且为学生在今后工作提供可靠的知识基础与技术保障 [1]。

二、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一)、教育理念不够科学

首先,在播音主持专业的教学方面,一些高等院校尚未树立科学的教学理念。为了扩大招生,有些高校降低了学生的入学门槛,吸引了更多的学生入校,然而却忽视了学生的专业素养与个人能力,于是造成学生的能力与水平参差不齐,对大部分学生的教育也造成严重影响;其次,部分高校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过分重视学生的外表以及天生的资质,但是尚未充分认识到后天教育对学生的重要性,一直持有传统的教育观念;同时,学校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尚未充分重视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与思维能力的培养,没有为学生创造足够的思维拓展空间,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课程安排不合理

目前我国现有的已经开设播音主持专业的高等院校大概有300多所,其设置的专业课程主要有演讲与口才、普通话语音以及电视播音与主持等等,这些课程的设置主要是参照中国传媒大学在播音主持专业课程上的设置。然而因为每个院校都具有自己不同的办学层次与人才培养规格等,相同类型的课程设置并不能充分发挥本院校的优势资源,而且也无法充分满足新媒体与广播电视对多种人才的需求 [2]。一些高校在设置课程的过程中,往往重点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与发音等,但是却没有为学生提供类型化节目以及通识教育的训练,于是造成播音主持专业的毕业生缺乏深厚的内涵,在很多方面都较为相似,不具有独有的优势,根本不能充分顺应媒体“分众化”的发展趋势,而且也无法成功的主持专业频率类型化节目,严重影响毕业生的就业与发展。

(三)、教学方法不科学

很多高校在培养播音主持人才的时候,往往采用理论授课和实践指导相互结合、镜头前训练和课堂授课互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尽管这些方法比较重视因材施教以及实践训练,然而因为这些训练基本上都是在学校的实训室内完成,依然属于校内教学的模式。而一些高等院校的实训环境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如软硬件没有及时更新以及部门系统性存在缺陷等,这和实际工作有着较大的区别,不能为学生创设出实际工作的情境,严重影响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影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四)、缺乏足够的现代化教学设备

许多高等院校现在还是采用传统的板书教学方式,缺乏先进的现代化教学设备,这就为播音主持专业的教学工作带来极大的影响。虽然一些高校已经配备了硬件设施,然而很多设施都已经老化,无法紧跟时展潮流,无法充分满足播音主持专业的教学需求,影响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严重阻碍了播音主持行业的发展,阻碍了学生实践能力与素质的培养。

(五)、评价内容单一

一些播音主持专业的教师在评价学生能力与表现的时候,往往侧重于学生在镜头以及话筒前的临时表现,但是却忽视了学生在自然状态下的表现,如平时的早功练声等,而且教师也很少关注学生对通识知识的了解程度 [3]。如此做出的教学评价会比较片面和单一,不能全面、系统的判断与评价学生自身的能力以及专业素养,而且不能有效的激励学生,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力。除此以外,因为高校教师通常都不坐班,在课堂上授课,而在课下却很少与学生交流、不能面授答疑,因此是导致评价比较片面的一个原因。

三、高校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一)、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

在以往选聘播音主持人的时候,通常比较重视主持人的声音以及外表,却忽视人主持人的专业能力与素养。在新媒体时代,选聘主持人时应该更加重视播音主持人的自身修养与专业能力。而各大高校也要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加强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而且还要充分重视文化课程的教学,引导学生掌握更多的文化知识与专业技能,加强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从而使其充分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

(二)、合理设置课程

目前,根据对上一年度央视评选出的30名优秀播音主持人进行的调研可知,其中10人具有播音主持专业背景,具有经济与管理学、新闻以及外语专业背景的分别是4人、4人以及3人,其他人员分别具有声乐、导演、法学以及医学等不同的专业背景。由此可知,我国的广播电视等媒体对主持人具有多元化的专业背景需求。所以在播音主持专业课程设置方面,不但要充分重视专业课程的设置,同时还要设置通识教育课程,从而拓展学生的视野,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4];其次,可以增设类型化节目(如《新闻节目播音主持》)等播音主持的训练课程,从而可以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与特长,进行专攻学习;与此同时,还要剔除具有重复内容的课程。从而避免资源的浪费,加强资源的合理整合。

(三)、完善教学设备

高校的播音主持专业担负着培养优秀播音主持人才的重任,对专业有着非常高的要求,因此必须要加大投资,提高教育成本,不断完善教学设备。学校要积极更新教学设备,淘汰已经落后的传统设备,配备一定量的现代化视听录播演摄控设备,而且还要设置充足的演播场地,从而保证学生能够在比较逼真的播音主持模拟环境中得到训练,有效培养学生在镜头前与话筒前的适应性,进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与专业素养,实现教育的根本目标。

(四)、加强实践教学

基于播音主持教育教学的现状,各大高校应该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积极开展实践教学。首先,学校可以和传媒机构合作,在传媒机构中创建教学实践基地,开展校外课堂,带领学生进行实地调研以及参观,深入的了解播音主持人应该具有的能力素质以及岗位职责;其次,可以与传媒机构以及传媒公司合作,开办类型化节目配音与主持通道板,同时邀请著名的电视一线配音演员以及播音主持人根据学生的个人特点,为学生制定合理的培养方案,而且也可以针对不同的作品以及栏目对学生开展模块式的教学,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以及就业能力;最后,学校可以与传媒公司与传媒机构合作,充分利用各种硬件设施,例如学院礼堂以及演播室等进行节目的拍摄与录制,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的机会。

(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对播音主持人的培养需要多元化的师资结构与较强的师资力量。因此,各大院校应该创建多元化、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从而保证学校的教学质量。现在高校播音主持专业的教师通常为来自于媒体一线上的兼职教师以及学校的专职任课教师,因此,学校应该邀请更多的播音员以及主持人来校演讲或者授课,而且教师还可以有针对性的聘请一些国内外的优秀专家学生来校授课,从而不断壮大教师队伍,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与此同时,学校要加强对内部教师的培训,为其创造更多出国深造以及去媒体机构实践的机会,有效培养教师的个人能力与专业素养 [5]。学校还要尽量为教师提供科研与技术创新的条件,进而促进教师水平的不断提高。

(六)、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由于播音主持专业具有其独有的专业特点,所以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综合、多元化的评价。首先,在评价的过程中要尽可能多的进行横向比较,特别是针对以前没有经过专业培训的学生,要重视评价的归纳性以及关联性;其次,要充分重视对学生处于自然状态下(如早功练声等)的日常教学评价;再次,学校不仅要积极培养学生播音主持能力,而且还应该鼓励学生拓展视野、加强内在素养的提高,合理的评价学生的素质能力与知识掌握水平;与此同时,学校也要安排教师在课余时间为学生提供更多面授答疑的机会,而且也能帮助教师对学生进行综合、全面的评价;最后,要引导学生多听、多看与专业相关的录像以及录音,而且要鼓励学生进行模拟,引导学生进行自评或是互评。

总而言之,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广播电视的不断发展,社会需要更多高素质的播音主持人才。因此各大高校要不断探索,勇于创新,加强教育改革,如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不断改革教学课程以及教学模式,完善教学设备与评价方法等,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等,进而为广播电视行业培养大批高素质的人才。(作者单位:四川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 吕炜.高校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新闻知识,2012,05(09):90-91

[2] 蔡蕊伊.试论高校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J].教师,2013,10(03):27-28

[3] 张倩.浅析播音主持人才专业技能与专业心理品质的培养[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1(03):120-122

第8篇

关键词:播音;主持;素质;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7-00-01

播音员主持人的素质,是节目质量高低的重要一环。业内人士称,这是一个老课题,但也能常讲常新,我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大家都知道,一个节目的成功是靠栏目全体成员共同努力的结果,单凭哪一个人是无法将一个节目做成并推向观众的。有人比喻一个节目就像一串珍珠,节目主持人就像拿根线把一个个散乱的节目串联起来,这线固然重要,但是一个个珍珠岂不是更光彩夺目?

现在全国有四级电视台,央视,成为地方台的楷模和榜样。早些年,夏青,方明,赵忠祥,罗京的声音成为样板,很多播音员本来音质就不同,非得模仿。殊不知,模仿的同时你就不是你,你就不存在了,你也变成别人了。个性是每个人都有的,千人千样。

1998年,湖南台开办了《快乐大本营》立刻受到观众的欢迎,收视率猛增。于是乎全国数十家电视台一夜之间冒出了《欢乐总动员》,《快乐900》等等娱乐节目。我且不谈它有何意义,就看台上人员的表演就足以说明它真像个大杂耍,像解放前北京的天桥一样。主持人也是克隆出许多何炅、李湘来。安徽台应运而生一个《超级大赢家》,台湾人一期出资50万元办一个娱乐性节目,看完后,耳朵里只留下嗡嗡一片。这家电视台负责人说了一句话:主持人本来是个挺有修养的女孩,怎么在这里变得傻兮兮的。一语中的,试想一味的模仿,没有了自己的个性,必然是虚假。

21世纪是电视的世纪,同时也是传媒竞争异常激烈的世纪。第四媒体――网络的出现,发展以及报纸广播都与电视争夺有限的发展空间,电视人应该加强自我素质的提高,适应竞争。

对于一个节目来说,主持人就是节目的灵魂,导演起着中枢作用。一个成功的主持人背后就是它的受欢迎的栏目,主持人与栏目是密不可分的。目前,我国播音员主持人队伍的知识层次虽然有所提高,但在市县级广播电视台仍然存在着受教育程度低、知识层面窄的问题,直接影响了电视节目的质量。在教育界不是有这样一句话吗?“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的有一桶水”,说明了知识积累对工作的重要性。当前,我国的播音员主持人,更多的还是注重外在表现力,真正知识丰厚、见地深刻并对某一栏目内容作专家的还不多见。对于主持人,将来有必要改革培养方式和途径。所学的专业可以是文学或新闻学,可以是哲学或历史,也可以是法学,经济学,社会学甚至是医学等等学科。倘若他们具备较好的音色和清晰的口齿自己愿意到广播电视这一行来,都应该欢迎。也就是说变目前的侧重技能性培训,为将来的重视知识性和思维能力的内在素质的培训。同时又不忽略语言基本功。对于播音员,除了继续加强播音员基础知识训练外,也应该多设一些训练思维的课程和进行其他学科的涉猎。

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应该是内在和外在的统一。谁都会厌恶、痛恨“表里不一”、“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对于播音员、主持人也是同样的,屏幕上和幕后现实当中应该是完全一样,笑容可掬,温文尔雅,真诚淳朴,端庄大方。观众不愿看到主持人有自毁形象的行为出现,有家公司开业周年庆典活动邀请一位知名的节目主持人前去主持,立刻满城人皆知前去观看,商家达到了预期目的,这位主持人也得到了好处,双方皆大欢喜。孰不知,这样纯商业性的活动,于己是百害而无一利,你的面子是电视台的形象是栏目的形象,观众会以为,你没有一点立场,会为一点私利失去了尊严,电视台的形象无形中也受到损害。前几年中央电视台的一位著名播音员为一家企业的产品做广告。广告播出后很多观众,非常信赖他,蜂拥去购买,结果呢,疗效甚微,到头来指责这位播音员。

有人说:中国有几十个频道,但节目编排、内容大体相同,主持人千人一面,互相模仿之风盛行。经常有观众问:怎么电视台播音员都是一个味?我不知道是否与我们的教育体制有关。这样的结果,只能是把一些人的原有的特色给抹杀了,就好像一块石头,本来是有棱角,也挺好看的,但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棱角磨掉了,变得几乎一样圆滑。主持人也是一个时期有一个主持人出名了,成为一颗耀眼的明星,于是乎全国上下都是这位主持人的“假冒者”。播音员、主持人生命力即播音员、主持人的个性,赵忠祥沉着、稳重,崔永元幽默机灵,白岩松冷峻、睿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和本色,这主要体现在三点:

一是音质、语音与发声。声音是主持人职业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外在表现形式,受众对它的要求要远远高于对常人的要求。好的声音就是听起来应该不嘶哑、不尖利、不暗淡,清楚、悦耳,给人以舒适感。语音承载内容,它是口语表达的最基本修辞手段。离开了语音就无所谓口语,忽略了语音修辞,就无所谓口语修辞。播音朗读与口语表达是不完全相同的话语形式,我们必须注意它们的联系与区别,并将其正确地用到口头语言中来,并形成自己独有的特色。

二是语言感受与表达。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系博士生导师张颂教授认为:“语感是一种能力,是把接收、鉴别、诸存信息和发出、丰富、驾驭信息全部融入语言感受中的能力。”播音员、主持人是以语言为主要工具与受众进行交流的,因此,语言的感受与表达能力极为重要。广播电视主持人节目的传播大都以话题的方式进行。主持人的这种话题播音为一种有效的传播方式,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喜爱。实践证明:主持人进入话题和结束话题的技巧对传播效果有重要影响,这也是播音主持人的重要素质。

第9篇

湘南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于2003年由原郴州师专、郴州医专、郴州教育学院、郴州师范合并组建的综合性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其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12年创建的湖南省第三女子师范学校。

学校位于“天下第十八福地”、湖南“南大门”——郴州市,是“国家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湖南省文明高校”、“湖南省园林式单位”、 “湖南省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试点单位”、“湖南省教育信息化建设优秀单位”、“湖南省教育信息化创新应用示范校”、“湖南省创新型院校”、“湖南省大学生就业创业示范建设校”、湖南省普通高校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优秀单位,系中国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成员。学校占地1510亩,总建筑面积79.99万平方米。教学实验区、体育活动区、师生生活区布局合理,设施完善,功能齐全,已形成集信息化、园林化、生态化于一体的现代大学园区。学校设23个教学单位,有1所直属附属医院、3所非直属附属医院。有44个本科专业,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9个学科门类。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简介

湘南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原中文系)成立于2003年9月,现开设有汉语言文学、新闻学、播音与主持艺术等3个本科专业和语文教育专科专业,全日制在校学生1371人。现有教职工53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32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39人。

我院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结合,深化教学改革;坚持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探索转型发展路子,取得了较丰硕的成果。现代汉语课程被评为湖南省精品课程,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团队被评为校级优秀教学团队,汉语言文学专业为校级重点专业;汉语教研室、现当代文学教研室为校级优秀教研室。中国现代文学、汉语言文字学被确定为校级“十二五”重点建设学科。近五年来,全院教师在各级各类公开刊物发表科研论文200多篇,其中有的被《高校文科学报文摘》和《人大报刊复印资料》转载或收录;主编、参编教材30多部,出版专著20多部,获湖南省优秀教学成果奖2项,湖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3项。

我院教学设施较为完备,有能满足教学需要的多媒体教室。有适应新闻学、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教学的非线性编辑实训室、报刊编辑实训室、摄影摄像实训室、模拟演播厅、录音室、口播室等实训教学场所和相关仪器设备,总价值500余万元,专业实训(实验)课开出率达100%。

我院有白鹿文学社、阳光爱心社、演讲与口才协会、国学会等学生社团,还自办了《白鹿文学》《白鹿诗刊》和《白鹿报》等刊物,为学生校内发挥特长、锻炼能力提供了广阔平台。校外各专业都建立了相对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能完全满足各专业实践教学及专业见习、实习需要。

招生专业简介

一、播音与主持艺术(本科,学制四年,文理兼招,学费标准8000元/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戏剧与影视等多学科知识与能力,能在各级各类广播电台、电视台等传媒机构和影视制作公司及相关单位从事播音主持、新闻传播等工作,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播音主持艺术导论、普通话语音与播音发声、播音创作基础、广播节目播音主持、电视节目播音主持、语言学概论、新闻学、传播学概论等。

就业去向:到各级广播电台、电视台网络媒体以及其它传媒机构和单位从事广播电视播音与节目制作工作;报考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及相关专业的研究生。

专业招生计划

播音与主持艺术70人。(备注:各专业具体招生计划以各省招生主管部门公布的数据为准,学费标准为2015年湖南省物价厅核准的标准)。

2016年播音与主持艺术类专业学校设点考试报名时间及考试时间:

省份

考点名称

类别

报名时间

考试时间

考点地址

广西

广西师范大学

播音

1月17-18日

1月19日

广西桂林育才路15号广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江苏

晓庄学院

播音

网上报名1月15-19日

1月23日

南京市建邺区北圩路41号

福建

福建师范大学

播音

1月23-24日

1月25日

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上三路8号福建师范大学仓山校区体育馆

甘肃

兰州城市学院

播音

1月22-23日

1月25日

甘肃省兰州市安宁区安宁区安宁东路180号兰州城市学院培黎校区美术学院学

云南

云南艺术学院

播音

1月28-29日

1月30日

云南省昆明市呈贡新区雨花路1577号云南艺术学院

浙江

杭州师范大学

播音

1月19-20日

1月22日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仓前街道海曙路58号

山西

山西传媒学院

播音

网报1月5-10日

1月23日

太原市坞城南路139号

山东

淄博招生办

播音

网报截止到2月16日

2月19日

济南市文化西路29号402室

陕西

西安美术学院

播音

1月17-18日

1月19日

西安美术学院

备注:请以各考点公布的时间为准。

考试内容及分值

考试形式为面试无复试,考试内容:艺术潜质(个人形象气质,分值10%)、朗读自备文学作品(诗歌、小说、散文、故事等文艺作品,要求背诵。2分钟以内,分值20%)、 朗读指定稿件(现场抽题,分值30%)、即兴说话(现场抽题,准备5分钟,不得写成提纲或文稿,限3分钟以内,分值40%),满分为600分。

录取规则:录取综合分=高考文化成绩×40%+专业校考成绩×60%

以下三个条件都符合[①专业省统考合格(无统考除外),②参加我校举行的专业校考成绩合格,③高考文化成绩上生源所在省艺术类最低控制分数线]的基础上,根据学校志愿、专业志愿优先的原则,按综合分(综合分=高考文化成绩×40%+专业校考成绩×60%)排序拟录,文化成绩单科不限分。

发证比例:1:4(严格按教育部教学厅﹝2015﹞11号文件规定发放合格证)。

成绩查询:2016年4月中旬登陆学校网站xnu.edu.cn 自行查询。

联系方式:

学校国际代码:10545 邮政编码:423000

学校地址:湖南省郴州市王仙岭生态公园东麓

学校网址:xnu.edu.cn E-mail:xnxyzsb@163.com

咨询电话:招生办0735-2653053 2653289 传真:0735-2865358

第10篇

关键词:言语沟通;播音主持教学

中图分类号:G22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1)08-0135-03

言语沟通学区别于大众传播而注重人际交流,涉及的范围有人际关系,企、事业单位里的工作交流,公共场合沟通,跨文化交流等。无论是广播电视播音、节目主持、还是新闻报道采访,都是建立在个体基础上,媒介传播途径下的“人”的言语沟通。个体的语言传播与综合沟通能力应该是广播电视语言传播人才的核心能力。这正是当下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教育所忽视的。言语沟通学可以肥沃播音主持专业的理论土壤,可以拓展播音主持专业自己的发展空间。

一、言语沟通学概览

结绳记事、书信、电报、广播、电话、电视、手机、网络,人类的交流方式伴随着历史的前进不断更新,跟随着科技的进步日新月异。每一次交流方式的革新都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但是无论交流方式如何改变,作为人类基本技能之一的语言依然是最广泛、最普通的交流方式。

言语沟通、言语传播、口语传播都是“speech communication”的译文,它是一门以人们在动态交流中的言语和非语言符号的运用为研究对象,以增进对自己和他人的了解、理解、以及对他人产生影响和说服作用为研究目的的学问。[1]言语沟通广泛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和同学、朋友、家人的日常交流到研讨会、学术沙龙的公共交流;从教师授课的教学课堂到推动社会变革公共演讲;从企业年会的工作报告到国家领导人的就职演说,言语沟通的内容、对象、场合纷繁复杂、千差万别。美国迪堡大学(DePaul University)吕行教授认为,依据言语沟通实践中人数范围、目的、形式的不同,可以对言语沟通做一个基本的划分,即:自我沟通、人际沟通、小组沟通、跨文化交流和公共演讲。

无论是在西方的人文学科体系中,还在政界民间,言语沟通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古希腊、古罗马是西方言语发展的黄金时代。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最早结合语言运用的实践,总结提炼出了演说的理论,在柏拉图的著作《斐德罗》(Pheadrus)中,他认为语言交流的基础是逻辑(logos),是环环相扣的逻辑在支撑着环环相扣的语言,通过语言的交流可以让逻辑清晰,可以探求真理,中世纪时期,言语沟通主要体现在传教士的传教活动中。文艺复兴时期,欧洲的社会生活、政治生活中恢复了古希腊、古罗马人演说的传统,在各个社会阶层中充满了演说、辩论的活动。19世纪末,说辩术从欧洲被介绍到美国成为人文教育的核心课程。说辩术后来发展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说辩学。

实践方面主要是公共演讲课。实践方面主要是公共演讲课,即对学生演讲技巧、演讲道德,及言语使用等方面的训练;理论方面则涵盖哲学、逻辑学、说服学、心理学、社会学和文艺批评学等领域。

二、在自我沟通中建立良好的演播状态

自我沟通可定义为外界信息传递到内心世界的一种反应,它的沟通形式是自我对话,或是“内心话语”。美国学者约瑟夫•拉夫特(Joseph Luft)和哈瑞•印哥翰(Harry Ingham)把每个人分成四个自我:公开的自我,这部分关于自己的信息是自己知道的,别人也知道的。隐蔽的自我,这部分自我是别人知道或者看得清楚的,可你自己却看不见。潜藏的自我,这部分的自我信息和自我意识是只有自己知道,不原意跟别人袒露。未知的自我,指的是那部分别人不知,自己也不知道的我。

每当主持人拿起话筒走到镜头前:一种新鲜感促使自己的注意力在高度集中,一种兴奋感促使自己的想象力在思维转动,一种真诚感促使自己的感受力在充盈展现,一种自信感促使自己的表现力在潜心涌动。[2]主持人的这种演播状态也就是对主持人在镜头前,话筒前的当众状态的详细描述。结合“自我沟通”,主持人从生活状态到当众的演播状态的转变是,从自然状态下“物质自我”的沟通场景向工作状态下“社会自我”的沟通场景的转换。因为电视节目主持人的形象和表现是一种“社会自我,所以在训练培养主持人的过程中,这个转换的训练尤为重要。学生在日常的学校生活中处在“自己公开”和“自我隐藏”中,当要求学生进行主持人教学内容的训练时,学生是处在“自我潜藏”和“自我未知”中。

学生能否完成教学目标是检验教学效果的重要指标,然而在传统的播音主持的教程设置中,这方面有关的训练是被忽视的。这个转换做的好的学生会被老师称赞为“悟性好”,而做的不好学生却可能给自己贴上“我不适合这个(教学内容)”的标签,在前进的道路上自暴自弃。这时,便需要教师进行很好地引导影响学生的“自我沟通”,帮助学生完成沟通环境的转换。主持人的工作是在不同的沟通场景中,顺畅的和受众进行沟通,很难想象一个做不好“自我沟通”的人可以胜任主持人工作,同样,培养主持人的工作,不但要很好地培养“主持”,也要很好地培养“人”。

三、主持人口语能力中的“听”

聆听是言语沟通学中重要组成部分,听的能力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可以后天训练的。在各种场景下聆听是沟通的重要环节,可以说没有聆听就没有沟通。当我们能真心地倾听他人说话,可以给对方提供“心理空气”,满足对方精神上的需求,这时我们才能集中精力和心力,去解决问题,或发挥影响力。

在21世纪,有效的聆听是高效率企业的象征,这对企业的发展可谓事关重大,其回报将是巨大的,包括经济的、技术的、政治的和社会的。[3]事实上,这种对心理空气的需求,影响着生活中每一方面的交流。真正理解他人也能帮助对方理解自己。相互交心,相互提供“心理空气”,相互积蓄情感账户,互相信赖和信任,聆听就成了有效沟通的桥梁。

视唱练耳是音乐教育的基础课,对于从事音乐工作的音乐人,无论是学还是教,无论是声乐学习、表达,还是器乐练习、演奏,它都是一门必修课程,是必须掌握的基础。视唱练耳的主要任务是发展听觉,使学生能辨别音的高低、长短、音色、节拍和调式调性,以增强他们的音乐记忆力,训练学生的读谱能力,使他们在接触丰富的音乐语汇时,培养其节奏感、音高感和音乐感知力。[4]

在声乐教学中,为更好的辅助唱,需要大量地训练听。那么在以“沟通”为核心能力的主持人的培养教学中,又怎能忽视“听”的训练。在播音主持艺术专业传统的经典教程中,即兴口语部分从口语体与书面语的差异入手,通过口头详细复述、口头简要复述、口头创造性复述、口头描述以及口头评述的训练,建立起即兴口语表达的基本能力。这对学生建立口语表达的基本思路、基本语态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尤其是对有文本的文稿处理和半文本的策划处理有着积极的作用。但是,在一问一答、一对一答的无文本的连续的话轮中,仅仅靠封闭式的,自我状态的言语组织恐怕不能圆满地完成沟通。这时,“听”的重要性便凸显出来了。主持人要把话说得恰到好处,就要在倾听中让对方产生讲话欲,把所想所思都能敞开心扉说出来,了解对方意思,注意对方意思,注意对方反应,以利找到新的提问切入口;就是在倾听的过程中想一想自己的话怎么说,怎么让说出的话引起对方的兴趣,抓住对方的注意,以利于即兴构思,随机应变。

四、小组沟通与主持人的节目驾驭力

小组成员是为了一个共同的任务目标走到一起的,因此需要相互依赖,相互帮助,相互支持来实现共同的目标。同时,小组成员也靠建立友谊和情感的交流达到社交方面的满足。小组成员的归属感来自于小组成员之间共享的特点和自我认同。小组成员之间必须经常交流和沟通。除了正常的交流以外,小组里每加入一个成员,组员之间的交流就会成倍增长。小组沟通理论中涉及诸多对提高小组成员协同合作、促进小组成员达成共同目标切实有效的方法。包括小组规范、小组角色、小组权力、小组行为等。

小组沟通的理论的最终目的,是谋求小组中各个成员的才智、才能、主观能动性都能在顺畅的小组沟通中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以利于小组共同目标的圆满实现。电视行业中的职位划分细致、分工明确,具有协商合作、集体创作的团队性质,无论是整个栏目组、还是策划组、摄制组、采访组、后期组,齐心协力、通力配合都是完成制作任务的重要保障。小组沟通能力对于节目主持人有着至关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小组沟通能力是主持人在前期策划中的“思想力”

主持人应该参与到节目的策划中去,深入节目的创作,了解受众的需求,早已是电视同仁的共识。“一个成熟的节目主持人,同时应该是一个优秀的记者和编导。一个真正的专栏节目主持人,应该是专栏的主宰即主笔。举凡专栏的方针、宗旨,直至节目选题、文稿、图像等等都应该通过他来结构,起码是参与结构,并经其演播与听众、观众见面”。 [5]和编导一起研究节目创意,一起探讨节目策划,一起审视节目走向,无论是对主持人自己的进步,还是对整个栏目的成长与发展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小组沟通能力是主持人在节目进行中的“驾驭力”

“主持人是节目的灵魂,是连接嘉宾与受众的纽带。因此,在节目过程中,不管嘉宾、受众的水平多高,核心依然是主持人。时间要控制、尺度要把握、气氛要调动、节奏要调控,这一切都不是嘉宾和受众的职责。主持人的任务就是要用自己的知识能量和驾驭能力,自始至终的驾驭现场的节奏、控制场上的气氛,把握节目时间”。[6]在场的嘉宾、现场的观众都可以视为小组沟通中的一部分,主持人可以借助小组沟通力,协调整个节目中的沟通,更顺畅地达到节目目的。

(三)小组沟通能力是主持人在成长道路上的“助推力”

小课训练是目前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课程教学的主要手段,通常是由一名专业教师带10~20名数额不等的学生,根据教学规律配合大课帮助学生充分消化、理解所学的知识,并转化成能力。[7]整个小课授课的过程,就是一次小组沟通的过程,小组成员是为了一个共同的阶段性的教学目标,相互依赖,相互帮助,相互支持来实现共同的目标。在此期间可以借助小组沟通理论中的“小组规范”督促学生完成教学任务;通过“小组角色”因材施教明确不同学生具体的训练内容;通过“小组权力”调动每个学生主观能动性,提高学习自觉性:通过“小组行为”观察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分析教学反馈。综合提升教学效率,扩大教学效果。

言语沟通学不仅仅是研究说话技巧的学问,而是融合了哲学、逻辑学、说服学、心理学、社会学和文艺批评学等多学科的传播学下的重要分支。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科属性是传播学性的,两者在学科归属上同宗同源,在研究领域上相互交融,整合教育资源,拓展学术张力,对解决当下播音主持专业所面临的问题和拓宽未来播音主持专业的发展空间,都是一种积极有益的尝试。

参考文献:

[1] 吕行.言语沟通学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2] 吴洪林.主持艺术[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7.

[3] Andrew Wolvin. The role of listening in enterprises [M]. International Marketing & Rights,1999.

[4] 金哲元.谈视唱练耳在声乐教学中的作用[J].剧作家,2009(4).

[5] 高月.论电视节目创新中主持人功能的演化[J].电视研究,2006(2).

第11篇

关 键 词:主持人 形体基本功 共性与个性 科学性

节目主持人专业的形体训练方法要有科学性、系统性、规范性和理论性,但目前在市场上找不到一套针对节目主持人或表演专业的形体训练教材和教学法。即使有一些学校开设了主持人专业,但形体课的授课内容也因教师自身学习经历的差异而各有不同。

在全国范围内,培养本专科学历舞蹈教育人才的院校只有北京舞蹈学院等几家,并且每年只有几十名舞蹈教育毕业生走向社会。但在各级各类中等学校、青少年宫及艺术文化馆等机构有成千上万,再加上各级高等师范中的音乐系科等,社会对舞蹈教育专业人才的需求是极为庞大的,而北京舞蹈学院的这几十名毕业生相对来讲无疑是“杯水车薪”。虽然也有一些由专业团体“退役”下来的演员从事艺师教育工作,但是由于受到国家对从事教育工作人员学历条件的限制,他们在晋级与专业职称评定中容易遇到一些障碍。鉴于这种情况,一些学校就不得不启用高师音乐专科毕业,且有些舞蹈特长的人员来“替补”,又由于音乐专业舞蹈课程的容量极为有限,这些人在上岗后就普遍地显露出如舞蹈基本功底不扎实、编导与教学水平偏低等缺陷,使正常的教学进程与质量无法保障。

另一方面,社会和媒介对节目主持人的需要日益增多,高等院校的主持人专业应运而生。据不完全统计,现在全国已有100多家高等院校设有主持人专业或专业方向,另有一些高校则在中文、新闻、大众传播和艺术类专业里开设主持人专业的课程。但是,节目主持人的专业教育是一个新生事物,不仅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运用尚在摸索之中,而且教材的建设相对滞后,直接影响了人才培养的规格。

因此,形体训练要借鉴舞蹈基本功科学系统训练中的“法”,形成主持人形体基础训练法,即形体基本功。

1980年7月12日,中央电视台《观察与思考》栏目播出时首次打出“主持人”字幕,以庞啸为代表的5位出镜记者以“主持人”身份出现于荧屏;1981年1月1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台湾广播的《空中之友》节目出台,推出主持人“徐曼小姐”。这两个节目的相继面世,标志着我国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诞生。

从宽泛的意义上看,节目主持人与记者、编辑、播音员一样都是隶属于广播电视传媒机构,服务于观众的传播者,而播音员与主持人又是直接面向观众,以有声语言及体态语进行传播的职业传播者。主持人是广播电视媒体中,集社会性与人际性于一身的最具亲和力的传播者。具体地说,这句话有两层含义:一方面,从根本属性说,主持人是党的宣传工作者,党的新闻工作者,是广播电视媒体中以有声语言(含体态语)进行传播的人,此其社会性;另一方面,从特殊性说,主持人以观众信赖和喜爱的朋友身份,以与观众平等的关系,以“个性化”“人格化”及观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传播,是最具有亲和力的传播者,此其人际性。

据科学家的研究和统计表明:在传播信息的时候,语言(只是字和词)的作用仅占7%,声音(语言、语调及其他声响)占38%,而占55%的信息是无声的。从人们获取信息的角度来看,来自听觉的信息占11%,80%以上的信息则是通过视觉获得的。这就告诉我们,在电视传播的过程中,如果忽视了受众的视觉需求,忽视了在言语播报中非言语信息传播的作用,就等于丢弃了应传递的大部分信息内容。这是不符合电视传媒基本特性和违背电视传播基本要求的。因此,要成为一名全才的电视记者、播音员、主持人,在提高播音水平与技巧的同时,必须努力掌握运用形体动作进行非言语传播的基本体能技巧,才能使电视传播达到应有的水平。

在视屏传播中,有声语言的播报和运用形体语言进行无声有形的信息传播,是完成具有视听特性的视屏传播工作的两大支柱。 电视节目主持人传达信息、表达感情,不仅要运用口头语言,还要运用主持人的主体形象和体态语言。节目主持人的工作,从本质上说也是与受众之间的一种审美对话。优美而富有个性的主持人形象和得体而富有表现力的体态语,能增强受众的信任感,能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主持人所要表达的内容,同时也给受众提供了一种审美的享受。电视节目主持人的体态语,是一种以主持人面部表情、身体动作、空间距离及服饰等为手段传播信息、交流感情并诉诸观众的无声语言,又称副语言。体态语是形体语言,它的基础训练是形体的训练。然而,主持人的形体基本功训练与舞蹈专业学生的基本功训练既有着相同之处又有着不同之处。

舞蹈是一门科学,它对人体有着科学的训练方法。每一个学习舞蹈专业的学生,在刚开始学习舞蹈时,都要接受正规的训练,从地面训练到把上训练再到中间训练。这个训练过程是在基本功课上完成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训练中掌握正确的用力方法,并充分地训练到身体上的每一块肌肉,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形态、基本的舞姿,各种技术技巧及舞蹈专业人才所需的协调性、表现力、节奏感及对音乐的理解。

主持人形体的基础训练要借鉴舞蹈科学的训练方法,这样才有一定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大学本科主持人专业的学生在入校以前基本上都是高中生,他们是一张“白纸”,可能什么都不会,既没有学过舞蹈也没有学过表演受过语言训练。有接触过的也是少数人,他们在小时候上过训练班,或者中专在某个艺校就读。但大部分学生因文化和生长环境的不同,在生活中形成了他们的自然体态。如扣胸驼背、斜肩脖歪、胯部松懈等毛病。那么,在学习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有耐心的把正确的用力方法和舞姿教给学生,如何肌肉用力,怎样让线条更长一些,怎样才有延伸感,怎样才能更加挺拔不松懈等。在这个教与学的过程中,一定要严谨和规范化,要有阶段性地进行训练,要遵循从地面训练到把上训练再到中间训练这样一个螺旋式提升的规律。

一、主持人和舞蹈是两个不同的专业,训练的时间是不同的

1.舞蹈专业有中专五年制或六年制的,大学是四年制,因为舞蹈的特殊性,所以舞蹈演员都要从小(11—13岁)开始培养,在这9到10年当中基本功几乎每天都在学都在练。

2.在大学4年当中,主持人形体课有一年或有两年的。在实践教学中,形体基本功应占一年,每周两次课,每次90分钟比较适合。特别对于17—22岁的播音主持专业的本科学生来说,他们正处于形体发展成熟、日趋定型的阶段,这正是形体塑造的关键时期——形体可塑性大,接受能力和模仿能力强,接受训练的愿望强烈。如能抓住这一特定时期科学、系统、有针对性的形体训练,并开掘、发展出他们对于形体美的自我意识,将正确的形体意识、形体状态和身体发展结合起来,对于今后从事播音主持工作一定会有很大的帮助。

因此,主持人形体基本功在借鉴舞蹈训练的过程中是要有选择性和针对性的,舞蹈演员所需要的技巧、旋转、大跳及软开度等,不适合主持人的训练。所以,形体在基础训练中做动作的要求上也要和舞蹈专业学生做动作的要求有一定的区别。

1.舞蹈中站一位脚,尤其芭蕾要求胯跟一定要开。主持人则可以站小八字步,胯跟自然。

2.舞蹈中擦地的要求,向前擦出去时脚后跟带动,胯跟要求打开;主持人训练擦地的要求,向前擦出去时用力点在脚掌,胯跟自然,或者在平行步上进行擦地。这样肌肉的线条、弹性、延伸感都可以得到很好的训练,而且走路时也不会像芭蕾舞蹈演员一样外八字脚。

二、主持人形体基本功的训练在音乐伴奏上与舞蹈的区别

1.舞蹈基本功在课堂上,有钢伴教师,是现场钢琴伴奏,好的钢伴还能根据动作的需要。

而弹性音乐,这样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动作。

2.主持人形体基础训练,一般没有钢伴教师,音乐也不是现场伴奏,因此,音乐大部分

是教师自己找的,且这些自己找的音乐很多都是学生们熟悉的,因此,学生会很有兴趣,在做动作时也会更加用心。这样在熟悉的音乐中做动作,可以提高他们的节奏感。

三、主持人形体基础训练与舞蹈基础训练的相同之处

1.舞蹈训练和主持人训练的物质载体都是人体。

2.舞蹈训练和主持人训练,在没学本专业以前,都是一张“白纸”。

3.舞蹈训练和主持人训练,在刚开始学习本专业时,都要进行基础的训练。

4.舞蹈训练和主持人训练,都要求肌肉要有延伸感和挺拔感。

5.舞蹈训练和主持人训练,都要求学生要有协调性和松弛感。

6.舞蹈训练和主持人训练,都要求学生要有节奏感,要理解音乐。

7.舞蹈训练和主持人训练,都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要遵循螺旋式提升的规律。

8.舞蹈训练和主持人训练,都是有意识地培养和提高学生形体美的自我意识。

9.舞蹈训练和主持人训练,都注重内涵外雅的气质。

总的来说,一个节目主持人如果缺乏良好的形体就等同于是缺少了表现体态语的“本钱”。主持人形体基本功必须有针对性、有选择性地借鉴舞蹈基本功中的动作和方法,科学地进行训练,才能将身体各部位的柔韧性与协调性、内心节奏得到提高,使身体更加协调统一,达到形体挺拔、动作和谐的境界,并充分展示出人体内在与外形的完美结合,给观众带来视觉上的美感。

参考文献:

[1]王鸿昀.对高师音乐专科舞蹈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实践.舞蹈研究,1996年4月.

[2]吴郁,侯寄南著.广播电视新闻语言与形体传播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9月第1版.

[3]赵忠祥,白谦诚主编.主持人技艺训练教程.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8月第1版.

第12篇

关键词:新媒体;播音主持艺术专业;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6)12-0143-03

目前以互联网和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的普及,将人们由传统的传媒社会带入了“新媒体时代”。新媒体时代不仅在信息传播上具有随时互动性、信息的共享性以及个性化、平民化的特点,还具有媒体多样化、媒体融合化、网络社会化、信息传播分众化的特征。新媒体时代给人们带来了全新的社会传播和交往环境,面对新的媒体环境及社会对传媒人才的激烈竞争。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人才培养应努力跟上新媒体发展的速度和节奏,积极探索在新传媒时代下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人才培养之路。

一、新媒体环境下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新媒体时代对播音员主持人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然而高校在人才培养上还存在许多不足。学校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要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将教学重点从知识的传播转向能力培养上来。

实践性强是播音主持专业的特色,学生对专业技巧理解容易,掌握难。目前各大电视台、电台的栏目不断更新,新的节目类型也不断出现,传播的形式也多种多样。这对高校播音主持专业的相关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但从实际情况看,在播音主持专业教学实践中,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首先是学生使用的教材内容较为落后。现在新媒体的发展很快,因此,要求播音主持专业的教学内容也要进行相应的更新。但实际上,内容新颖,与一线媒体岗位需求相适应的教材还较少。多数学校使用的教材,内容较为陈旧,理论滞后,学生对读书兴趣不大,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第二,教学方法与当前的新媒体发展不适应,缺少创新,“单项式”、“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激发不出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学质量难以保证。毕业应聘时,一些学生因基本功较差只会看稿“播”,不会脱稿“说”。对不同类型栏目的主持更是适应不了。

第三,教师队伍的素质和能力需要提高。部分高校因专业教师不足,聘用一些非播音主持专业的教师,不经过专业培训或进修就直接上岗,这些老师虽然有一定的教学经验,但是缺乏对播音主持艺术专业全面系统的理论知识的学习,更缺乏专业实践方面的经验;学校聘请的一些广播电视台的主持人、播音员来学校授课,虽然他们的实践经验比较丰富,但部分教师的基础理论知识不够扎实,学识修养参差不齐,个别外聘教师因工作繁忙不能保证对学生的正常授课;科班出身的本校教师,基本上是从学校一毕业就直接从事教学工作,他们尽管掌握了较为系统的本专业理论知识,也经过专业技能训练,但是实际教学工作经验很少。

第四,一些学校除了教师队伍建设薄弱之外,由于受资金、场地等多种因素的限制,用于教学的仪器设备不到位,教学的硬件不能达标,训练场地也不足,无法营造出与媒体一线相同的工作情境,使得学生无法进入与一线媒体实际相结合的操作训练,也就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学生就业后还需要培训才能上岗,造成实践教学与广播电台、电视台的实际要求严重脱节。教学中存在的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播音主持专业人才的培养。教学质量难以保证,必须加以改进。

二、新媒体环境下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实践性教学路径探索

(一)更新观念,面对媒体化的新未来

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媒介的融入、网络的快速更新,新型媒体的不断出现,使媒体之间的竞争更为激烈。同时也为播音主持专业人才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在新的媒介环境下,传播方式也发生了新的变化,要求创作条件、观念等都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因此,播音主持工作者不仅仅是局限在电视台的播音间内,其角色可以转化为从事与声音和语言表达相关的工作。如影视与广告的配音、网络媒体、各类庆典主持、文化宣传教育等。这些都使学习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今后的职业发展空间更加广阔,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新的机遇,更是一种新的挑战。因此,在新的形势下,为顺应当今时代潮流,高等学校必须培养出大量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播音主持艺术专业人才培养应该紧密结合新媒体信息传播的特点,着眼于大学生的就业和职业发展,改变传统教育观念,不断创新实践教学途径,积极探索新媒体时代下的人才培养模式,面对媒体新的未来,为传媒行业培养出专业性强的优秀应用型人才。

(二)加强实践教学资源的补充利用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重要环节,在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中起着关键性作用。丰富的实践教学资源是开展有效教学的前提。

一是学校要投入足够的办学经费,购置先进的教学仪器设备,建设各种实训场地,下大力气加强教学硬件设施的建设,以满足教学和科研的需要。

二是整合不同学科资源,播音主持专业是一门借鉴性较强的学科,与新闻、艺术等多学科相关联,因此,将相近学科实践教学的优势整合起来利用相关学科的丰富资源,弥补不足。教学中要注重课程间的针对性、关联性,结合播音与主持专业的特点,不断拓宽专业实践课程视野,推动实践性教学的不断完善与创新。

除此,播音主持艺术专业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会留下许多珍贵的广播电视节目、学生的录音录像、各种比赛、汇报演出等资料,这些同样是播音主持专业实践教学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应重视搜集整理,妥善保管。

(三)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播音主持专业的特点是实践性强、涉及的专业理论知识面广,因此对教师的要求较高,教师不仅要有多学科的理论知识,还要有较丰富的媒体从业经验和实践能力,否则就难以胜任播音主持专业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性教学工作。近年来,学校高度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在引进博士、教授等高层次人才的同时,积极推进“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学校每年选派中青年教师到省市多个新闻媒体单位进行为期半年以上的实践锻炼,并规定教师晋升职称必须要有半年以上的社会实践经历,从制度上向“双师型教师”倾斜。学校还按照教育部、的《关于加强高校新闻传播院系师资队伍建设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意见》通知精神,积极推进“千人计划”的落实,与省市相关的企事业单位从业人员互聘对接。每年推选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专业教师到报业集团、广播电视台、日报社和大型企业单位进行挂职学习。通过互聘挂职,实现了高校与地方的紧密结合,一些实践经验丰富,在社会上有影响的媒体专家充实到了“双师型”教师队伍中。目前,学校大多数播音主持专业的教师具有媒体实践经历,获得职业资格证书的教师达到70%以上。个别教师还被媒体聘请为特邀主持人和特约记者,为学生进行专业学习和艺术实践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这些“双师型”教师与广电系统、传媒单位联系较为紧密,不但能及时了解最新的传播发展方向,保证教学与社会需求接轨,又能为学生的实践活动提供很多方便。经过几年的建设,师资队伍不断优化,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高,尤其是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为实践性教学提供了人才保障。

(四)实践教学专业化

实践教学专业化就是将人才培养与新闻媒体密切结合,各取所需。让课堂教学与专业实践教学巧妙结合,并形成良性互动。使用人单位人才需求和学校实践教学实现“双赢”。

一是学校参考广播电视媒体单位硬件设施的标准,在校内建设能够与广播电视一线接轨的专业演播室、录音实验室等教学设施,营造一个仿真的学习坏境。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根据媒体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应及时更新软硬件,以确保实践教学专业化的顺利进行。

二是重视校园广播站建设,让学生在完全模拟媒体一线工作环境的情况下,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并以喜闻乐见的节目形式对学生在学习和生活过程中发生的典型事例进行宣传报道,将自己学到的理论知识转化成生动的具体实践。从而保证学校教学与媒体实践的有效对接。另外,全国高校广播节目联盟这个校园文化新阵地,为学生对外进行宣传交流又提供了新的平台。将本校的优秀节目与外校进行交流,使校园广播节目的内容、形式、风格实现多样化,让校园广播电视这块实践教学基地更好地成为播音主持专业学生进步的平台。

三是设置舞台实践教学课程,弥补学生缺乏真实场景下的模拟及寻找舞台上的感觉。因此,在实践教学中需要一个专业化的舞台,让学生将不同课程的专业知识融会贯通,结合播音主持专业学生的特点组织开展一系列针对性较强的舞台实践活动,如每年举行一次的校园主持人大赛、上镜考试、模拟播音比赛、毕业汇报演出等。另外,学校组织的演讲比赛、辩论赛、舞蹈大赛、迎新晚会、毕业晚会、社会上一些公司企业单位的开业典礼等非专业舞台也给学生提供了实践平台。舞台实践是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实践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舞台实践给学生们提供了非常好的学习和锻炼平台。舞台实践前学生认真排练、精心准备,舞台上学生尽情张扬个性展示自我,表演结束后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小小的舞台让学生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使他们受益匪浅。

四是运用项目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师生共同参与设计完成的一项具有创造性的实践过程。学生将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融会贯通, 以具体的录音、录像或舞台表演等形式表现出来。教师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及时辅导答疑,纠正学生出现的问题。实践表明,播音主持专业具有的专业性、应用性特点决定了播音主持专业非常适合引用项目教学法。同时,播音主持专业学生思想活跃,喜欢展示自我个性,喜欢创新的特质,也要求在教学中进行课程改革,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项目教学法的应用为播音主持专业的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促进了实践教学改革,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及协作创新能力的培养。

五是不断加强实习基地建设,优选实习合作单位,拓展实习基地,创新实习合作模式,保证教学实习基地在数量上和质量上满足需要。学校先后与多家传媒公司和新闻单位签订实习基地协议,为学生实习搭建专业平台。在基地实习期间,学生亲自参与节目的制作,了解节目内容、策划方案以及安全运行等全部制作过程,弥补了校内教学的不足。

实践教学专业化能够使课堂教学与一线实践紧密结合,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播音主持技巧,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又增强了学生对社会适应性,为今后的就业打下基础。以满足社会对“应用型”播音主持人才的需要。

(五)将实践教学融入到教师的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中

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促使教师在做好教学工作的同时,积极参加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开发和社会实践活动,也是加强实践性教学的重要途径。

由教师、学生和媒体从业人员组成的课题研究组,发挥自身优势,针对当前教学和行业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共同进行分析探讨,共同分享研究的成果。教师把取得的成果引入到教学中,使学生能够及时了解本学科专业发展的前沿及新媒体技术在多个领域的广泛应用。媒体单位将研究的成果用于实际工作中解决了长期困扰的一些问题。

教师带领学生到媒体一线,接触社会收集资料进行采、编、播等活动。期间,媒体单位不仅提供专业设备和技术服务,还派出资深的行业专家对师生的实践活动进行指导,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帮助他们认清专业发展的方向,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就业意向。

产学研的紧密结合,使教师能够不断地发现新的研究课题,获得丰富的有价值的研究资料,激发他们进行科学研究的热情。同时,教师的讲课内容也更加丰富生动、课堂气氛更加活跃、理论与实际结合更加紧密。因此,将实践教学融入到教师的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中,学生经过有计划、针对性的科研训练和社会实践,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明显提高。

三、结 语

目前,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及我国传媒行业的不断壮大,新的媒体环境为播音主持专业人才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播音主持艺术专业的教学应该着眼于新媒体时代特征,在高校转型发展的背景下,转变教育观念,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积极开展实践性教学途径的探索与研究,加强产学研的紧密结合。重视学生的就业和未来职业的发展,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以适应新媒体时代对应用型人才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吴郁,曾志华.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培养研究[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

[2] 刘霞.全媒体语境下全能主持人的创新培养策略与思考[J].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