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扶贫专干扶贫工作计划

扶贫专干扶贫工作计划

时间:2023-02-22 10:36:38

扶贫专干扶贫工作计划

扶贫专干扶贫工作计划范文1

乡镇实施精准扶贫调研报告范文(一)

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的通知》关于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的要求,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目标任务

通过对贫困户和贫困村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和精准考核,引导各类扶贫资源优化配置,实现扶贫到村到户,逐步构建精准扶贫工作长效机制,为科学扶贫奠定坚实基础。

精准识别是指通过申请评议、公示公告、抽检核查、信息录入等步骤,将贫困户和贫困村有效识别出来,并建档立卡。

精准帮扶是指对识别出来的贫困户和贫困村,深入分析致贫原因,落实帮扶责任人,逐村逐户制定帮扶计划,集中力量予以扶持。

精准管理是指对扶贫对象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监测,建立全国扶贫信息网络系统,实时反映帮扶情况,实现扶贫对象的有进有出,动态管理,为扶贫开发工作提供决策支持。

精准考核是指对贫困户和贫困村识别、帮扶、管理的成效,以及对贫困县开展扶贫工作情况的量化考核,奖优罚劣,保证各项扶贫政策落到实处。

二、重点工作

(一)建档立卡与信息化建设

(1)建档立卡。国务院扶贫办制定《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方案》,明确贫困户、贫困村识别标准、方法和程序,负责省级相关人员培训、督促检查、考核评估等工作;各省(区、市)根据国家统计局确定的分省(区、市)和分片区贫困人口规模,按照《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方案》中确定的贫困人口、贫困村规模分解和控制办法,负责将贫困人口、贫困村规模逐级向下分解到村到户,并负责市县两级相关人员培训、专项督查等工作;县负责贫困户、贫困村确定,并组织乡(镇)村两级做好建档立卡工作。20xx年10月底前完成建档立卡工作,相关数据录入电脑,联网运行,并实现动态管理,每年更新。

(2)信息化建设。国务院扶贫办制定和组织实施全国扶贫开发信息化建设规划和建设方案,制订标准规范,整合办内原有信息系统,建设统一的应用软件系统。各省(区、市)、市(区)、县(区)负责设备购置、人员配备、数据采集和更新等工作。通过信息化建设,引导各项资源向贫困户和贫困村精准配置,提高针对性和有效性。此项工作20xx年12月底前完成,以后逐步升级完善。

(二)建立干部驻村帮扶工作制度

(3)各省(区、市)普遍建立干部驻村工作制度,做到每个贫困村都有驻村帮扶工作队,每个贫困户都有帮扶责任人,并建立驻村帮扶工作队、贫困户帮扶责任人数据库。此项工作由各省(区、市)负责,20xx年6月底前派驻到位。

(4)做好干部选派工作。各省(区、市)要充分动员党政机关、人民团体、派、企事业单位参与驻村帮扶工作,选派有较高政治素质、能力较强、特别是有培养前途的中青年干部,参加驻村帮扶工作,并明确职责分工、帮扶项目、考核办法和问责制度等。

(5)落实帮扶责任。驻村工作队负责协助村两委摸清贫困底数,分析致贫原因,制定帮扶计划,协调帮扶资源,统筹安排使用帮扶资金,监督帮扶项目实施,帮助贫困户、贫困村脱贫致富,不脱贫、不脱钩;协助基层组织贯彻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积极参与各项扶贫开发工作。

(6)建立健全帮扶制度。各省(区、市)建立健全驻村干部的选拔、培训、管理、考核、激励、保障等制度,充分调动驻村干部的积极性,对工作成效显著的要提拔重用,对工作成效不明显的要实行退出和问责。加强驻村工作队的规范管理,实现驻村干部帮扶长期化、制度化和规范化。

(三)培育扶贫开发品牌项目

各省(区、市)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完善政策措施,因地制宜大力培育行得通、能管用的扶贫品牌。

(7)雨露计划。各省(区、市)扶贫和财政部门会同教育、人社等部门,完善雨露计划实施政策和规划,对参加中高职教育或两年及以上职业技能培训的建档立卡贫困学生家庭发放生活补助,提供扶贫贴息贷款支持,提升贫困户新成长劳动力就业技能和创业能力,稳就业、拔穷根,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继续做好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农村适用技能培训和贫困村致富带头人培训工作。

(8)扶贫小额信贷。各省(区、市)扶贫、财政和金融部门负责完善扶贫小额信贷政策,对没有外出就业、有一定技能又有创业意愿的贫困户发放小额信贷贴息贷款,支持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帮助换穷业。提高瞄准性,加强监管,真正惠及贫困户。

(9)易地扶贫搬迁。各省(区、市)发展改革委(局)与扶贫部门共同负责制定规划和计划,对不具备生存发展条件、就地脱贫成本高、难度大的贫困户实施易地扶贫搬迁,结合新型城镇化中解决三个1亿人问题,使这部分贫困群众彻底挪穷窝。在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中,要充分尊重搬迁户的意愿,并着力解决好就业、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和社会融入等问题。

(四)提高扶贫工作的精准性和有效性

(10)各省(区、市)扶贫部门要将扶贫措施与扶贫开发建档立卡紧密衔接,提高扶贫工作的精准性和有效性。要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的原则,在培育扶贫开发品牌项目的同时,继续做好整村推进、互助资金、产业扶贫、科技扶贫等专项扶贫工作。

(11)各行业部门,要重点围绕落实25号文件,组织实施好村级道路畅通、饮水安全、农村电力保障、危房改造、特色产业增收、乡村旅游扶贫、教育、卫生和计划生育、文化建设、贫困村信息化十项重点工作。各行业部门按照25号文件要求,制定相关办法并组织实施。

(五)提高社会力量参与扶贫的精准性、有效性

(12)搭建社会扶贫信息服务平台。国务院扶贫办统筹建设中国扶贫网,将贫困户、贫困村的需求信息与社会各界的扶贫资源、帮扶意愿进行有效对接,互联共享,实现社会扶贫资源的精准化配置。各地也要根据实际,搭建社会扶贫信息服务平台。国务院扶贫办负责顶层设计,各级扶贫部门组织实施,20xx年底前完成。

(13)完善社会扶贫帮扶形式。鼓励引导各级定点扶贫单位、参加扶贫协作的东部省市、军队和武警部队及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各类企业、社会组织、个人等社会扶贫参与主体,到贫困地区开展形式多样的扶贫帮扶活动,努力做到帮扶重心下移到贫困村、帮扶对象明确到贫困户,帮扶措施到位有效,帮扶效果可持续,实现社会帮扶的精准化、科学化。国务院扶贫办负责制定相关政策,各省(区、市)负责制定实施方案,于20xx年9月底前完成。

(六)建立精准扶贫考核机制。

健全贫困县精准扶贫考核机制,建立贫困县约束机制,研究重点县退出机制。

(14)中组部牵头,国务院扶贫办、国家统计局配合,20xx年12月底前修订出台《关于加强和改进贫困县考核工作指导意见》,重点考核党政领导班子和党政领导干部将工作重点放在扶贫开发、完成减贫增收任务情况,增设精准扶贫考核的内容、指标,并合理确定分值权重。

(15)国务院扶贫办会同发改委、财政部,20xx年6月底前修订出台《扶贫工作考核办法》,重点考核地方政府扶贫责任落实情况以及扶贫成效。逐步建立以考核结果为导向的激励和问责机制。根据考核和评估结果改进和完善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实现精准扶贫、阳光扶贫、廉洁扶贫。

三、保障措施

(一)深化思想认识

精准扶贫是党中央和国务院对扶贫开发工作的新要求,是解决扶贫开发工作中底数不清、目标不准、效果不佳等问题的重要途径,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化认识,统一思想,把精准扶贫工作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不断提高扶贫工作的精准性、有效性、持续性。

(二)加强组织领导

各级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片区牵头单位、行业主管部门都要做好精准扶贫各项工作。强化扶贫开发队伍建设,加强县、乡(镇)两级扶贫部门力量,保障工作经费,改善工作条件,提高工作效能。

(三)强化责任落实

按照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县抓落实的原则,逐级分解落实;扶贫部门要抓好精准扶贫工作的顶层设计、沟通、协调、指导和服务工作;相关行业部门要按照分工,发挥职能和行业优势,切实加大对贫困户和贫困村的帮扶力度;要搭建有效平台,引导和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精准扶贫工作。

乡镇实施精准扶贫调研报告范文(二)

根据《中共xx市xx区委办公室、xx市xx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的通知》(xx委办发〔20xx〕18号)精神,结合xx镇实际,特制定xx镇扶贫开发精准扶贫到村到户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省委十届四次、五次全会精神和区委一届一次、二次全会精神,坚持专项扶贫、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措施与贫困识别结果衔接,锁定贫困村、瞄准贫困户,找准致贫原因,区分贫困类型,制定帮扶措施,集中力量扶持,改善贫困村的发展条件,提高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加快脱贫致富奔小康步伐。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对象识别到村到户。建立贫困村、贫困户信息档案,做到户建卡、村造册,政府建立精准扶贫电子信息系统。

(二)坚持规划落实到村到户。按照一村一策、一户一法方略,分类制定贫困村、贫困户脱贫规划和计划,做到村有发展目标,户有致富项目。

(三)坚持项目资金到村到户。专项扶贫项目资金主要用于到(两学一做践行四讲四有做合格党员主题征文选登)村到户项目的扶持,各部门涉农项目资金要向贫困村、贫困户捆绑投入,各类社会保障项目要对贫困户实现全覆盖。

(四)坚持帮扶措施到村到户。组织实施六个一到村到户帮扶措施,即一村派驻一个工作队、一村制定一套帮扶方案、一村确定一批扶持项目、一户制定一个帮扶措施、一户确定一个增收项目、一户落实一名帮扶人员,确保贫困村、贫困户实现稳定脱贫。

(五)坚持跟踪管理到村到户。建立扶贫项目资金到村到户台账,对扶贫对象实施跟踪动态监测管理。

三、目标任务

通过实施精准扶贫,贫困村、贫困户实现分期分批稳定脱贫达到小康。

(一)贫困村。组建驻村工作队,贫困村由区上组建驻村工作队,开展干部驻村帮扶工作。在非贫困村组建驻村工作组,开展对贫困户的帮扶工作。

(二)贫困户。从20xx 年起,通过实施精准扶贫,年稳定脱贫 人,贫困户人均纯收入增长高于全镇平均水平,确保到 2020 年,全镇 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目标,达到六个保障,即收入有保障、住房有保障、设施有保障、教育有保障、医疗有保障、养老有保障。

四、工作内容

驻村工作队要及时组织制定精准扶贫规划和实施方案,逐村逐户落实帮扶措施,针对致贫原因和发展需求,分类施策,精准帮扶到村到户。

(一)基础设施改善到村到户

整合各类涉农项目资金集中扶持贫困村、贫困户基础设施项目建设,逐步改善贫困村、贫困户发展环境,为贫困村、贫困户稳定脱贫奠定坚实基础。

1.驻村工作队制定村级道路畅通工作实施计划,加快推进贫困村农村公路建设。

2.制定饮水安全工作实施计划,全力推进饮水安全工程。

3.制定农村电力保障工作实施计划,加快推进农村电网升级改造。

(二)干部结对帮扶到村到户

镇政府组建驻村工作队,开展驻村帮扶工作。确保每一个贫困村都有帮扶单位,每一户贫困户都有帮扶责任人。驻村工作队要协助贫困村开展贫困户识别、建档立卡和信息录入工作,制定并实施贫困村发展规划和贫困户脱贫计划,引进资源、筹措资金、指导实施并监督管理扶贫项目,协调当地党员干部、能人大户结对帮扶每个贫困户。

(三)增收项目到村到户

1.整合各类涉农项目资金,扶持有发展能力的贫困户发展特色产业,增加收入;通过土地流转、合作经营等方式,确保每个贫困村有一个龙头企业或专业合作社带动,促进贫困户增收;扶持引导贫困村、贫困户与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能人大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吸纳贫困户劳动力就业,稳定增加收入;鼓励向贫困户注入产业发展项目资金参股到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获得保底分红增加收入;积极探索有劳动能力且有转移就业意愿的贫困户,通过扶持购买就业岗位,实现转移就业脱贫致富。

2.加强旅游村创建工作,吸引民间资本、社会资金发展旅游产业,促进休闲农业、旅游产品的开发,发展农家乐、农业观光等旅游项目,带动贫困群众增收致富。

(四)危房改造和地质灾害避让搬迁到村到户

对生态环境脆弱、生存条件恶劣、自然灾害频发地区的贫困户,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地质灾害避让搬迁,与相关生态工程相结合,努力实现扶贫和生态两个方面的目标。

(五)教育培训到村到户和医疗卫生到村到户

教育部门要对贫困家庭的学生实施义务教育学费、课本费、作业本费免除制度,幼儿教育、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贫困学生资助制度,免除中等职业学校贫困家庭学生和涉农专业学费,对贫困家庭学生给予生活费补贴和奖学金资助。加强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加大新农合等医改政策的宣传力度。

(六)扶志到村到户

把扶贫开发与提高农村人口素质结合起来,帮助村组干部及贫困户更新观念、解放思想,改变精神面貌,鼓励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克服等靠要思想,激发贫困村、贫困户加快发展的内生动力。

(七)社会爱心帮扶到村到户

动员社会力量对贫困村在基础设施改善、致富产业培育和公共服务建设等方面给予扶持;对贫困户在重大疾病和残疾人救助、技能培训、就业促进、捐资助学、饮水安全、危房改造、产业发展等方面给予帮扶。

(八)惠农政策落实到户

坚持把落实惠农政策纳入农民负担监管的重要内容,摆上突出位置,严格程序,加强监督,所有直补资金采取一卡通直接发放到农户手中,确保农民真正得到实惠。

(九)社会救助到户

符合农村低保条件的贫困户,民政部门要纳入低保范畴,实行应保尽保;对于因各种特殊原因造成基本生活出现临时性、突发性困难的低收入家庭要给予临时救助。

(十)信贷支持到户

金融机构在核定的额度和期限内,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发放免担保、免抵押贷款。政府通过贴息、风险补偿、购买保险等措施降低贷款风险,加大对建档立卡贫困户信贷支持。

(十一)法律援助到户

建立健全法律援助网络,在贫困人口比较集中的片区或贫困村设立法律援助点,确立援助联络员,为贫困村、贫困户提供法律援助服务。

五、组织保障

(一)落实责任。坚持政府为主体,分级负责,各部门要加强沟通协调,建立片为重点、工作到村、扶贫到户、精准到人的工作机制,实行村支两委负总责,把扶贫对象脱贫增收效果作为目标责任考核的重要内容。

扶贫专干扶贫工作计划范文2

一、指导思想

全镇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市的总体部署上来,把实现脱贫致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切实增强机遇意识、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坚定信心,抢抓机遇,加大力度,创新举措,举全县之力,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

二、脱贫开发的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

2015年至2018年,是我镇扶贫开发和小康社会建设的重要时期。总体要求是: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认真贯彻落实在陕甘宁革命老区脱贫致富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和中省市扶贫开发各项政策措施,以实现脱贫致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目标,以统筹城乡发展为总揽,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主线,以“贫困村、贫困户”为重点,坚持“一村一策、一户一法”扶贫方略,落实“五大脱贫举措”,确保贫困村和贫困人口与全国同步够格进入小康社会。

总体目标是:到2018年,全镇贫困人口整体脱贫;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第一阶段:消除绝对贫困,实现整体脱贫(2016年至2018年)。到2018年底脱贫3个自然村1560人。贫困户人均年纯收入达到3500元以上,收入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贫困人口贫困标准,即:2015年底人均纯收入低于2800元)。实现贫困人口“两不愁、四保障”(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和养老有保障)。

第二阶段:巩固提高,进入小康(2018年至2020年)。按照省市县要求,做到扶持政策不减、工作力度不减、资金投入不减,继续对初步脱贫的贫困村、贫困户给予三年扶持,巩固扶贫开发成果,确保持续发展不返贫,全面进入小康社会。

三、“六大扶贫”措施

(一)搬迁扶贫。认真实施扶贫移民搬迁规划,三年实施移民搬迁196人,2016年移民搬迁58人,2017年移民搬迁87人,2018年移民搬迁51人。要围绕城镇体系建设总体布局,结合镇村综合改革,坚持80%以上搬迁群众向集镇和新型农村社区集中安置,其他搬迁群众结合美丽乡村建设,统一规划、就近就地集中安置。优先搬迁特困户、贫困户、受灾户、避灾户。

(二)产业扶贫。围绕全镇产业布局,依托涉农龙头企业、合作社等,落实专项资金扶持、互助资金扶持、就业创业扶持和信贷资金扶持等措施,对贫困户进行产业扶持,确保贫困户都有致富产业。充分发挥专项扶贫资金作用,建立专项扶贫资金到户台账,集中扶持当年脱贫的贫困村、贫困户发展致富产业。积极引导小额创业贷款、中小企业信用贷款投入扶贫开发,向符合贷款条件的贫困户倾斜,重点扶持贫困家庭退伍复转军人、大中专学生和进城镇居民自主创业,拓宽脱贫渠道。金融部门要主动承担扶贫开发的社会责任,积极探索推广果园、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大中型农机具、农村有效房产等抵押贷款模式,降低门槛,简化手续,为贫困户提供更多贷款支持。拓宽农业保险险种和承保覆盖面,贫困农户应对自然风险能力。

(三)整村扶贫。坚持行业扶贫与专项扶贫相结合,整村推进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加大3个贫困村整村推进扶持力度,镇直相关部门负责水、电、路和广播等“到村”问题,专项扶贫解决“到户”问题,提高整村推进财政扶贫资金扶持标准。全面改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条件,提升公共服务能力,打通扶贫“最后一公里”,对列入年度新农村建设的贫困村,适度提高所涉贫困户建设项目的补助标准,确保2018年所有贫困村实现稳定脱贫。

(四)能力扶贫。整合扶贫、人社、教育、农业、工会、团委、妇联等各类培训资源和培训资金,建立由农业服务中心牵头、扶贫办确定对象、远程教育及专家培训、社会各行业协助就业的培训工作机制,依托职业培训机构,举办扶贫培训班。实施“雨露培训”计划,对贫困户“两后生”和进城务工劳动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对培训对象免学杂费、免住宿费、免技能鉴定费。要加强贫困户剩余劳动能力输出,确保培训一人、就业一人、带动一户。要健全完善大中专学生返乡创业优惠政策,促进贫困家庭大中专学生自主创业、有效就业。保洁员等社区公益性岗位优先吸收贫困户就业。围绕发展林果、小杂粮、养殖等特色产业,利用远程教育教学农技知识,对贫困户劳动力开展实用技术培训,确保贫困户家庭至少有一名劳动力掌握1—2门实用技术,至少参与一项种植、养殖、设施农业等增收项目。

(五)救助兜底扶贫。民政办负责对因病、因灾致贫的贫困户实现救助全覆盖,对因自然灾害造成无法维持基本生活的贫困人口,及时提供应急救助;对因临时性、紧迫性、突发性原因导致生活陷入困境的贫困户给予临时救助。对无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中符合最低生活保障救助条件的,纳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范围,按照省定脱贫标准补足差额,实行政府精准兜底保障。民政办要和县残联搞好对接,将农村一级智力、肢体、精神残疾人口符合政策条件的要纳入“五保”供养对象,二级以上农村重度残疾人家庭符合政策规定条件的要纳入农村低保范围,逐步提高残疾人生活补助标准。要优先扶持残疾人发展产业、自主创业。社保中心要将60岁以上贫困人口纳入基本养老范围。

(六)驻村帮扶扶贫。

一是建立“驻村帮扶”机制。实行镇党委领导二包一联(包二个村联户)、中层干部“一包一联”(包一个村联户)、大学生村官和村两委干部联户扶贫,动员全镇干部全面参与扶贫工作,实现干部包村联户全覆盖。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同联户干部签订扶贫目标责任书,联户干部向贫困户填写“一对一”结对帮扶明白卡,实行目标责任管理,做到“六个到村到户”,即:工作管理、规划计划、分类施策、项目资金、帮扶责任、监测考核到村到户,确保精准脱贫措施落到实处。

二是建立包村联户考核机制。各包村干部包村联户,不脱贫不脱钩、不脱贫不使用。领导干部包村和驻村工作组主要任务是:制定规划、发展产业、改善条件、扶贫解困、服务群众、调处矛盾,实现脱贫致富目标。联户干部的主要任务是:理清思路、增强信心、发展产业、提升能力、资助上学、协调就业、解决困难,实现脱贫目标。要结合实际调整驻村联户及包扶低收入村干部,保证每个村有1名副科以上的驻村组长、1名以上驻村干部。

四、抓好“十项重点工作”

各部门要加大对扶贫开发工作的支持力度,制定各部门具体工作方案,组织实施好“十项重点工作”。

(一)村级道路畅通工作。结合移民搬迁、特色产业发展等,加大对农村道路建设支持力度,重点实施村、村和村生产道路建设。全面实现贫困村村级道路、扶贫避灾移民搬迁安置点道路通畅,解决村社断头路问题。(责任部门:交管办、城乡建设办)

(二)饮水安全工作。大力发展规模化集中供水,到2018年全面解决贫困村、移民搬迁安置点安全饮水问题,贫困村居民安全饮水比例达到100%,同时解决移民搬迁安置点、贫困村产业发展用水问题。(责任部门:农业服务中心)

(三)农村电力保障工作。到2018年全面解决贫困村和移民搬迁安置点安全用电及生产用电问题。(责任单位:供电所)

(四)教育扶贫工作。整合扶贫、教育、民政、工会、团委、妇联、残联、慈善协会等各类助学资源,对贫困家庭学生助学全覆盖。合理布局调整就读学校、幼儿园,保证搬迁群众子女就近入学。落实和实施好“春蕾计划”(责任单位:学校、扶贫办、民政办、工会、团委、妇联、残联、关工委)

(六)卫生计生扶贫工作。卫生院要建立贫困人口健康档案,保障贫困人口基本医疗、。卫生院和民政办要落实好贫困人口在门诊治疗老慢性病过程中产生费用的报销及重特大病报销政策;对贫困户因大病和意外事故产生的住院费用,除按现行医疗保障政策标准报销外,民政办要根据其困难程度,再从社会救助资金中优先给予扶持,着力解决贫困人口大病返贫问题。进一步完善镇、村二级医疗卫生和计划生育服务网络体系,为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贫困户建立健康档案。定期组织开展医务工作人员联系因病致贫贫困户帮扶活动。计生办要加强计划生育工作,落实计划生育扶贫对象扶助政策,使扶贫对象享有基本医疗保障、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计划生育服务。(责任部门:卫生院、计生办、民政办)

(七)文化建设工作。加强贫困村公共文化设施网络、服务体系和体育设施配套建设,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到2018年,贫困村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基本健全,村级图书馆普及率达到100%,全面实现贫困村广播电视“户户通”。(责任部门:广播站、文化服务中心)

(八)基本农田建设工作。加强贫困村和扶贫避灾移民搬迁安置点的基本农田建设,加快水土流失治理,加大小型淤地坝和治沟造地建设力度,增加耕地面积,改良土壤质量,有条件的推广节水灌溉,到2018年贫困户人均基本农田达到1亩以上。(责任部门:农业服务中心、国土所)

(十)生态建设工作。实施好新一轮退耕还林工作,不断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做好移民搬迁安置点和贫困村的绿化美化工作。城乡建设办公室要加强新农村建设村贫困户的住房条件和生活环境改善。房管办要集中危房改造资金,切实加强贫困村、贫困户危旧房改造和村容村貌整治,确保贫困户住房安全。加强城乡环境卫生整治,建设生态乡村。(责任单位:城乡建设办公室、林业站、房管办、农村环境整治办)

五、建立健全精准扶贫“五大工作机制”

(一)建立精准扶贫工作领导机制。实行党政“一把手”扶贫工作责任制,镇党委、政府“一把手”是扶贫开发的第一责任人。进一步健全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由镇党委书记、镇长任组长,副镇长任副组长,镇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办公室设在镇扶贫开发办公室;领导小组负责审定全镇扶贫开发工作规划和年度扶贫开发工作计划,下达年度扶贫工作任务,制定扶贫工作目标责任考核办法,组织实施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建立精准扶贫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协调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健全镇扶贫工作机构,为适应扶贫工作精准化管理、动态化监测的要求,加强各驻村小组驻村联户;各村要加强对扶贫开发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领导小组,明确村三职干部为各村扶贫工作人员,负责各村贫困户产业发展项目实施、组织协调、跟踪监测、档案管理等工作。各贫困村要配合“第一书记”,团结带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

(二)建立资金投入保障机制。严格执行《省农村扶贫开发条例》有关规定,建立财政扶贫开发专项资金管理机制,编制资金使用计划,并报省市县备案。按照县级报账制,实行专人管理、专户储存、专账核算、封闭运行。严格实行项目资金公示制度,公开项目的立项、审批、实施、资金管理,接受社会各界监督。

(三)建立精准扶贫动态管理机制。按照规模控制、分级负责、精准识别、动态管理的原则,对照扶贫开发信息管理系统中的贫困户信息,由驻村和包扶干部逐户走访调查和逐项算账核定,并以村为单位,进行群众评议,张榜公示,作为贫困信息核查备案资料存档,确保将贫困状况、致贫原因、脱贫方案等精准到村、到户、到人,做到贫困对象档案信息户有卡、村有册、镇有档。驻村工作组、联户干部坚持每月底向扶贫办报送扶贫工作信息;扶贫办通过梳理后,如实输入贫困人口信息系统;镇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每季度对脱贫户抽查30%。

扶贫专干扶贫工作计划范文3

一、2012年扶贫和移民工作成果丰硕,亮点纷呈

2012年,在赣州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及省扶贫和移民办的精心指导下,扶贫和移民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贯彻执行中央、省、市新一轮扶贫开发的战略部署,抢抓国家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历史机遇,突出重点,勇于创新,攻坚克难,狠抓落实,扶贫和移民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全力实施整村推进扶贫,贫困村基础设施条件进一步改善。扩大贫困地区整村推进扶贫惠及面,2012年全市扶持贫困村数达1419个,占全市行政村总数的41%,扶持的区域更加广泛、更加均衡。省、市财政投入整村推进扶贫资金15747万元,实施扶贫项目2857个,开工率达100%,完工率达89%,修建和改造村道2569公里,桥梁84座,水利设施371处。这些项目的实施,使贫困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在信丰、全南、定南、瑞金、会昌等五县(市)共投入5400万元实施中央专项公益金支持革命老区实施扶贫开发创新试点项目,安排实施项目298个,创历史最好水平。

——全力实施移民搬迁扶贫,边远贫困群众生存环境明显优化。扎实推进深山区、库区、地质灾害频发区移民搬迁,移民搬迁扶贫实现了18个县(市、区)和赣州开发区全覆盖。省、市投入移民搬迁资金10527万元,高标准建设98个移民集中安置点,完成26418人移民搬迁任务,比2011年增加4532人。

——全力实施产业化扶贫,不断夯实贫困群众增收致富的基础。围绕脐橙、油茶、花卉苗木等扶贫产业发展,有序推进扶贫到户贴息贷款、龙头企业贴息贷款、互助资金试点等工作,共投入贴息贷款和互助资金2528.2万元,有力促进了扶贫龙头企业和贫困农户发展产业、增加收入。

——全力实施“雨露计划”培训,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有效提升。以实施“雨露计划”、“一村一名”中专生和中高级技工培训为重点,对农村贫困户劳动力进行实用技术和各项技能培训。全市“雨露计划”共培训12056人,完成年度培训任务的105%,培训合格率为99.32%,转移就业率为98%;免费招收“一村一名”中专生1435人,比上年增加89人。

——全力实施社会和行业扶贫,全社会参与扶贫开发的氛围更加浓厚。各级领导率先垂范,开展定点帮扶,15位省领导和22位市党政领导参与定点联系县(市、区)、乡(镇)、村开展“四个一”组合式扶贫,省市安排20200万元支持所联系的县、乡发展扶贫产业和改善贫困村生产生活条件。1419个贫困村实现省、市、县直单位定点扶贫全覆盖。据不完全统计,截止10月底全市共筹措社会扶贫资金4.95亿元,比去年全年增加资金2.08亿元,增长72%。教育、卫生、交通、财政、民政、农业、林业、水利、文化、旅游等部门认真履行行业扶贫责任,积极落实、有序推进行业扶贫规划,如财政和教育部门落实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资金4.45亿元,惠及全市11个罗霄山特困片区县(市)73.45万名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交通部门围绕重点支持特困片区发展制订并组织实施交通项目规划。

——全力实施水库移民扶持,库区、移民安置区经济平稳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发放库区移民直补资金7792.86万元;下达库区移民项目资金11591.2万元,安排项目1531个,项目完工验收率达93%。库区“水上漂”农户上岸安置稳步推进,完成了向省和国家行文请示立项的资金争取工作,国家将在2013年度立项,省将按每户1万元先行安排资金用于安置点基础设施建设。截至11月底,崇义、上犹两县共选址确定了24个集中建房安置点,安置点已完成总体规划的22个,已开工建设的19个。

二、新一轮扶贫攻坚措施之硬、力度之大前所未有

赣州市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开展以来取得了明显成效,得益于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社会的广泛参与,行业的大力支持,广大干部群众的奋力拼搏。特别是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以来,赣州市委、市政府全面贯彻会议精神,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扶贫攻坚举措,体现了四个“前有未有”。

一是对扶贫开发工作重视的程度前所未有。把扶贫开发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任务。严格实行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扶贫开发工作责任制,做到各县(市、区)、市直(驻市)单位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对扶贫开发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好工作落实,以更大的决心、更强的力度、更有效的举措,全面推进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健全扶贫工作保障机制,强化乡镇扶贫工作力量,在连片特困县(市)有2个以上(含2个)省级扶持贫困村的乡(镇)成立扶贫开发办公室,其他乡(镇)和非片区县(区)有省级扶持贫困村或市级扶持村的乡(镇)有专门干部负责扶贫开发工作。

二是对扶贫开发投入的力度前所未有。建立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的扶贫开发投入体制,努力拓宽扶贫资金投入渠道,不断增加资金投入,形成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到2012年12月15日止,国家、省、市投入财政扶贫资金5.89亿元,比上年增长116%。市、县两级财政安排扶贫开发投入占本级财政收入比例不低于2%,随着财力的增长逐年增加。2012年市本级财政安排了1亿元资金用于扶贫开发工作,其中安排3000万元用于300个市级扶持贫困村开展整村推进工作,安排2200万元用于市领导挂点村扶贫开发,1040万元用于扶贫移民搬迁工作。各金融机构加大对贫困地区的信贷支持力度,增加信贷投放,支持发展小额信贷,支持贫困地区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农产品加工及龙头企业发展、返乡农民创业等。注重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作用,带动更多企业、社会团体、公益组织和个人对扶贫开发事业进行投入。

三是领导挂点联系贫困乡村的深度前所未有。市党政领导各带一个市直部门、一个市属企业,重点帮扶一个县、抓一个示范乡(镇)和一个示范村;县(市、区)党政领导各带一个县直部门、一个县属企业,重点帮扶一个示范乡(镇)、抓一个示范村;县(市、区)其他领导各挂点帮扶一个村;乡镇党政主要领导分别抓一个示范村;乡镇其他领导各挂点帮扶一个村。

四是开展定点扶贫工作的广度前所未有。确保每一个贫困村都有一个定点扶贫单位,实现全市1119个省级扶持贫困村和非片区县300个市级扶持贫困村单位定点扶贫全覆盖。以所包扶的贫困村为平台,整合各方资源,确保每个贫困村“十二五”期间投入不少于100万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50万元以上,做到资金集成、项目集成、力量集成,放大扶持资金使用效益。全市广大“三送”干部常年累月奔波在贫困地区第一线,为广大农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切实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以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工作为切入点,帮助农民改善居住条件,整治村庄环境,创建美好家园。

三、当前扶贫开发工作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依然严峻

尽管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由于受基础设施、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制约,赣州目前仍是全国较大的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之一,扶贫开发工作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

一是扶贫区域广、扶贫对象多,扶贫攻坚难度大。全市有11个县(市)被纳入罗霄山片区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扶贫攻坚范围,是全省扶贫攻坚的主战场,按农民人均年纯收入2300元新国家扶贫标准,到2011年底,全市扶贫对象有194.88万人,占全市农村人口的26.76%,大约是全国的两倍,要完成党的十提出的“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任务艰巨,责任重大。

二是农民增收乏力,贫困群众脱贫致富难度大。农民普遍缺乏基本生产资料,土地资源尤其是耕地稀缺,全市农村人均耕地不足0.6亩,户均生产规模小,农业比较效益低,单靠传统的种养来实现致富的难度越来越大。加之目前扶持到户的政策资金非常少,农民通过发展农业实现收入增长非常有限。

三是贫困地区底子薄,扶贫投入仍显不足。尽管近年来各级加大了扶贫开发投入,但赣州市农村贫困面广量大,有1419个贫困村,194万多贫困人口,投入的扶贫资金非常有限,受益的地区和群众不够广。特别是民生保障方面投入不足,扶贫救助体系不健全,部分贫困家庭得不到有效救助;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不完善,部分贫困户虽然享受了最低生活保障,但标准过低,有相当部分贫困户没有纳入低保范围。

四是扶贫攻坚任务繁重,扶贫干部队伍建设亟待加强。赣南是革命老区,扶贫攻坚任务异常繁重,特别是《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建设全国革命老区扶贫攻坚示范区”的战略定位赋予了全市扶贫和移民部门新的历史使命,而目前全市扶贫和移民干部非常缺乏,急需调整和充实,加之干部整体素质偏低,扶贫和移民干部队伍亟待加强。

四、对做好2013年扶贫和移民工作充满信心

2013年赣州市扶贫和移民工作将以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和《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为动力,以建设全国革命老区(赣州)扶贫攻坚示范区为平台,着力推进《罗霄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的有效实施,着力推进整村推进、移民搬迁、“雨露计划”、科技扶贫、产业扶贫等专项扶贫工程的有效开展,着力推进专项扶贫、社会扶贫和行业扶贫“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的有效构建,着力推进扶贫开发与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和谐秀美乡村建设的有效结合,着力推进库区、移民安置区经济社会的有效发展,着力推进扶贫开发工作新体制新机制的有效形成,为加快推进赣南苏区振兴发展、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1、着力推进《罗霄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的有效实施。赣州市有11个县(市)列入罗霄山特困片区,是扶贫攻坚的主战场,要按照区域发展带动扶贫开发、扶贫开发促进区域发展的基本思路,申报和实施好一批带动力强、惠及面广、发展潜力大、经济效益好的重大区域发展和扶贫攻坚项目。落实统筹资源、整合投入实施扶贫攻坚的政策措施,围绕片区扶贫开发进行资金倾斜、项目配套、技术帮助和服务支持,整合各部门力量,探索财政扶贫资金与其他涉农资金整合机制,形成片区扶贫开发的规模效益和集聚效应。

2、着力推进整村推进、移民搬迁、“雨露计划”、科技扶贫、产业扶贫等专项扶贫工程的有效开展。要继续抓好全市1119个省级扶持贫困村和300个市级扶持贫困村整村推进工作。把有限的资金用到贫困群众最迫切最需要的地方去,不断改善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指导信丰、全南、定南、会昌、瑞金等5县(市)深入抓好中央专项公益金支持革命老区项目建设创新试点工作。抓好生态移民搬迁、地质灾害移民搬迁和库区“渔民上岸”工程等重大民生项目的申报和组织实施,着力引导深山区、库区群众向城镇、工业园区、中心村集中,明年力争实施2.5万人的移民搬迁任务。切实抓好“雨露计划”培训,明年力争实施1万人左右的贫困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加强科技扶贫工作,组织实施好2个部级、9个省级科技扶贫项目。大力推进产业化扶贫,因地制宜发展壮大特色优势扶贫主导产业,夯实打牢贫困群众持续稳定增收的基础。

3、着力推进专项扶贫、社会扶贫和行业扶贫“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的有效构建。在做好专项扶贫工作的同时,积极组织开展好社会扶贫和行业扶贫,着力构建范围广、活动多、成效好的大扶贫工作格局。认真开展好单位定点扶贫工作,组织协调市、县直单位(企业)开展定点帮扶贫困村工作,巩固好定点帮扶全覆盖成果。积极开展党员干部结对帮扶贫困户活动,大力推动企业帮村带户,主动加强与企业的衔接和联系,动员和组织更多的非公有制企业通过与贫困村资源有效对接参与扶贫。积极协调行业扶贫,争取、引导各行业部门将改善贫困地区发展环境和条件作为本行业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在资金、项目等方面向贫困乡村倾斜。

4、着力推进扶贫开发与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和谐秀美乡村建设的有效结合。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是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的开局大事,扶贫工作要围绕这一大局,做到项目早安排、资金早落实,大力改善贫困村集中建设点基础设施条件,不断提高农村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水平。下一步,扶贫和移民部门将加强与市委农工部、新村办等部门单位的沟通协调,争取资金向省扶贫困村倾斜,使每个开展了村庄整治的贫困村扶持资金力争达到20万元。同时争取省扶贫和移民办的大力支持,整合资金1.5亿元用于全市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集中安置点的基础设施建设。

5、着力推进库区、移民安置区经济社会的有效发展。加大三峡移民工作落实力度,抓好三峡移民新增土地补偿资金使用的具体落实。加强移民后扶工作的衔接,进一步抓好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4部委文件精神的贯彻落实。切实加强与发改、财政等各行业部门之间的衔接协调,积极协调有关部门重点解决移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紧迫的民生问题。切实做好年度计划项目的安排工作,确保涉及库区和移民安置区项目优先安排、重点倾斜。切实做好居住在库区水面木棚的农民“渔民上岸”工程的组织实施,在2013年12月底前全面完成1246户4988人“水上漂”农户(含“双渡”人员)搬迁安置任务。

6、着力推进扶贫开发工作新体制新机制的有效形成。创造性地用好先行先试政策,在构建有利于扶贫攻坚的体制整合和机制创新上进行研究探索,不断创新项目资金管理和绩效考评考核机制,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不断充实基层扶贫移民干部,努力打造一支亲民为民、乐于奉献、敢于担当的扶贫和移民干部队伍。

扶贫专干扶贫工作计划范文4

 

按照《**省干部驻村帮扶工作考核办法》《关于认真贯彻落实**全会精神进一步深化干部驻村帮扶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文件要求,我院认真开展干部驻村帮扶年度自查工作,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强化组织领导,形成工作合力

开展干部驻村帮扶是新阶段改革创新农村扶贫开发机制的重要举措,是深入实施“精准扶贫”方略的“管道”和“总漏斗”。其中,强化组织领导又是开展驻村帮扶工作的重要基础。对此,我院重点做了以下工作。

(一) 认真落实领导分管及具体承办部门。

在2016年10月首次接到驻村帮扶工作任务后,学院领导高度重视,认真贯彻落实干部驻村帮扶工作,一把手亲自抓,多次将驻村帮扶精准扶贫工作纳入党委会讨论议题,研究驻村帮扶方案的制定及实施。

学院构建干部驻村帮扶工作联动机制,明确党委江书记全面负责学院驻村帮扶工作,确定党委办公室为具体承办处室,统筹推进落实干部驻村帮扶工作,并指定一名专门人员为帮扶工作联络员,负责日常联络工作。学院党委书记江涛作为我院帮扶村**村的联系领导,多次听取驻村帮扶工作汇报,及时了解工作情况,主动关心指导我院驻村干部,切实帮助解决实际困难。

(二)采取有力措施推进驻村帮扶工作。

院校领导强力推进驻村帮扶工作。选派了政治思想觉悟高,工作能力强的同志到**村开展驻村帮扶,并把驻村帮扶工作纳入学院的党委会议事议程,定期研究,组织和动员班子成员献计献策,齐心协力做好此项工作。多次与驻村干部的沟通和交流,及时了解驻村干部工作、生活动态,推动驻村干部生活补助、差旅费用等待遇的落实,关心、帮助其解决具体问题和困难。

在前期调研摸排工作基础上,还结合**村和学院实际情况,制定了学院2018年驻村帮扶工作计划,明确了驻村帮扶工作具体举措。

(三)主要领导带队深入**村调研指导,解决具体问题和困难。

2018年6月,学院党委书记、副书记等,深入**村检查指导精准扶贫工作开展情况。在学院驻村干部前期调研摸排基础上,明确了扶贫对象,明确了结对帮扶实施办法,每户贫困户确定了帮扶责任人。我院还因地制宜,结合村民情况及学院实际,制定了2018年帮扶工作计划,并按计划先后开展了送医下乡、爱心小书包等多项活动。学院领导干部工作中,坚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力求解决村民具体问题和困难。

二、认真选派干部,夯实人才保障

(一)严格按照规定选派驻村干部。

结合省委《关于在直属单位选派干部驻村帮扶工作方案》的要求,我院认真遴选驻村帮扶干部。经综合考虑,确定了原学生处副处长同志为学院驻村帮扶干部人选。该同志政治素质好、事业心和责任感强、工作能力突出,热爱农村工作,是我院一名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干部。

(二)认真落实驻村干部待遇和工作保障。

学院认真落实第一书记各项待遇。学院领导高度重视第一书记工作,加强沟通与交流,深入了解其工作和生活情况,帮助解决工作、生活方面的实际困难,并按照省委组织部、省财政厅《关于落实第一书记生活工作待遇保障的意见》等文件要求,认真落实各项待遇。每年安排一次体检,并办理任职期间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按60元/天的标准为第一书记发放生活补助费,并一次性发放2000元补助费,用于购置到村生活用品。对其从学院到派驻村往返交通费用和途中住宿费用,由《差旅费管理办法规定》据实予以报销。

三、扶贫出真招,工作重实效

(一)制定**村帮扶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

为科学、合理地制定**村“脱贫摘帽”实施方案、帮扶规划及年度工作计划,学院驻**村第一书记带领驻村工作组,从2018年3月8日开始,进行了为期20多日的村情、民情调查及春耕准备情况调研。驻村工作组走遍了**村11寨子114户家庭,实地查看了所有家庭的生活环境、基础设施、了解了家庭的基本状况及面临的困难,实地调研了村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并对23户贫困户进行了重点走访,详细了解其家庭成员构成情况、经济收入状况、劳动力情况、适龄儿童入学、对脱贫的需求等情况。

驻村工作组先后主持召开村干部大会、村委会、村民大会及党员大会,充分听取干部及村民意见建议,多次与村干部召开会议商量,因地制宜最终研究制订**村2016-2019年“脱贫摘帽”实施方案及2018年精准扶贫工作计划,确定了开展爱心小书包、送医送药下乡等多项帮扶措施。

(二)扎实开展贫困户结对帮扶,确保**村贫困户每户均落实了帮扶责任人。

按照“六个精准”中扶贫对象精准的要求,按照省、州、县相关文件要求,驻村工作组对**村贫困户按照贫困程度和家庭收入等多种因素综合考虑后,通过规范程序,最终确定**村精准识别贫困户23户107人,并建立了专卷,实行一户一卷,对他们的人口信息、劳动力状况、文化程度、是否参加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等情况都进行了详细的记录,每户贫困户都确定帮扶责任人,其中确定了4户贫困户为我院领导干部直接帮扶对象,开展结对帮扶。

(三)积极发挥行业优势,在教育扶贫、医疗培训、医疗救助等多个方面为**村、贫困户提供支持帮助。

学院在扶贫工作中,领导高度重视,从项目、资金、人力物力等方面进行支持,发挥教育行业及附属医院的特点,开展以教育扶贫、医疗培训、医疗救助为重点的扶贫工作。我院主要开展的工作有:

1.主要领导到村开展调研指导,参加座谈会,听取吾依乡整体现状、精准扶贫工作推进情况及产业项目开展情况介绍,共同研究讨论**村精准扶贫的方向和措施。

2.与乡村干部、贫困户及老党员代表交流,了解他们的家庭及精准扶贫情况,并向患病的精准贫困户代表、老党员代表赠送了药品。

3.学院附属医院专家们对**村80余名群众开展巡诊义诊活动,发放价值5000余元的药品,开展健康教育130人次,现场到患急症昏迷的群众松依家中详细检查,制定治疗方案,发放药品,并提出后续治疗建议。

4.走访贫困户,到贫困户**家进行慰问,了解其家庭状况及脱贫致富的想法,鼓励一家人劳动脱贫致富。

5.在**中心小学为159名学生发放由全体党员捐献的价值13000余元的书包、文具等学习用品,鼓励孩子们努力学习,将来走出大山,接触更广阔的世界,为家乡的脱贫致富贡献力量。

6.医院专家们对**乡全体村医开展医疗技能培训,根据村医们文化水平不高,医学知识基础薄弱的特点,着重培训村医的现场急救知识如心肺复苏、现场止血、包扎、固定等,要求他们现场学习,现场操作,人人过关。

7.开展教育扶贫。发挥教育部门的行业优势,解决贫困户及村中愿意接受职业教育的孩子就读的问题。目前,贫困户学院与省教育厅、招办、县招办等多方联系,已被学院“9+3”护理专业录取,并在学院顺利就读。

8.加强党组织建设,健全规章制度,公布了第一书记、驻村干部联系方式,同时组织党员认真开展“两学一做”活动。

9.在11月中旬,学院开展“走基层,送温暖”行动,向全村23户贫困户、8户特殊困难群众,捐赠棉被62床、棉军大衣58件,让他们能过上一个暖暖的冬天。

(四)按要求及时报送相关情况及工作简报。

扶贫专干扶贫工作计划范文5

我代表州人民政府向州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报告全州“十一五”三年来扶贫开发工作情况,请予审议。

一、“十一五”三年来扶贫开发实施情况及主要成效

20*—20*年是“十一五”扶贫的关键时期。三年来,在州委、州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党委、政府和省级有关部门的关心、重视和支持下,在州人大常委会的监督和支持下,全州各级政府和扶贫部门按照“十一五”扶贫部署,抓住机遇,结合州情继续夯实扶贫基础,巩固扶贫成果,与时俱进创新扶贫思路,调整扶贫战略和攻坚措施,通过全州各级各部门,特别是贫困地区广大干部群众的艰苦努力,全州共争取投入各类扶贫资金2.33亿元人民币和45万美元。其中:其中:投入财政扶贫资金1.13亿元(中央和省级0.92亿元,州县市级0.21亿元),外资项目扶贫资金45万美元,信贷扶贫资金1.2亿元,扶贫开发取得明显成效。

(一)20*─20*年实施的主要扶贫开发工作

1.突出重点,集中力量抓好“一体两翼”工作。

一是着力实施整村推进扶贫,不断提高工作水平。三年来,全州共投入省、州、县市财政扶贫资金7790万元,实施整村推进扶贫576个村(其中:中央和省投入5640万元扶持实施361个村,州、县市投入2150万元扶持实施215个村)。项目实施中严格按照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的要求,坚持实事求是,不搞一刀切,因地制宜编制项目计划,坚持民办公助原则,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投工投劳自建家园。

二是大力开展劳动力培训转移工作,努力开拓新的增收渠道。在加强劳务信息工作,摸清全州贫困地区可输出富余劳动力资源底子,基本掌握省内外劳务市场需求动态,并与多家劳务市场和用工单位签定意向性协议的基础上,园满完成了省下达的两个劳动力转移培训示范基地(省补助120万元,培训转移2400人)和*县面上(省补助20万元,培训转移2000人)的贫困劳动力培训转移安置就业计划任务,共培训4400人,转移就业率达98%。

三是产业化扶贫有新突破。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原则,加大培育贫困地区增收产业力度。三年来,全州投入中央财政产业扶贫资金180万元发展产业项目(*县建设优质茶园科技示范基地2715亩,陇川县1200亩优质核桃、枇杷特色经济林果科技示范基地),同时在整村推进重点村项目中安排60%左右资金(3000余万元)实施产业扶贫,大面积发展经济作物和经济林果,明显改善了项目区产业结构。加大对“永虹”等扶贫龙头企业培植力度,以龙头企业辐射带动贫困农民发展生产、增加收入。

2.搞好扶贫安居工程、易地开发扶贫、小额信贷扶贫工作,积极争取实施外资扶贫项目。一是把扶贫安居工程作为最大的民心工程来抓,认真总结经验,坚持张榜公示确定扶持户;坚持民办公助原则,发动农户投工、投劳、备料、筹资,在国家扶持下建盖安居房;坚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新建安居点,按照安全、便于完善配套设施选址,集中连片建盖;坚持制定有效监管措施,明确安居房建盖职责,县、乡、村干部分片包干,责任到人,加强检查,确保安居房建盖质量。三年来全州共实施扶贫安居工程6463户,除20*年项目正在实施外,5000余户贫困农户已入住扶贫安居房。二是按照“政府引导、群众自愿、自筹自建、适当扶持”和“就地、就近、小规模集中安置为主”的原则,三年共投入中央财政扶贫资金1300万元,组织实施2754人易地搬迁扶贫,目前除20*年易地搬迁扶贫1100人项目正在紧张实施外,其它项目已全部竣工。三是坚持“放得出、收得回、有效益”;坚持农户自愿,有偿使用,还本付息,不用抵押,诚信为先,小额短期,互助联保,滚动发展;坚持以行政村为重点,进村入户,扶持勤劳守信有脱贫愿望的贫困户等原则。三年来全州累计发放小额信贷1.2亿元,分批对五县市548个村委会2.18万户贫困群众发展种植、养殖、加工及其它行业进行了滚动式扶持,促进了项目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提高了农民的商品经济意识,增强了项目区经济的自我积累和发展能力。四是经多方努力争取“互满爱人与人国际组织”扶贫资金45万美元,在盈江、陇川两县实施全球基金中国第六轮疟疾防控项目。

3.转变观念,调整思路,结合州情,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创新扶贫开发机制。一是针对我州贫困地区缺乏优势骨干产业,没有稳定脱贫经济平台的实际,在扶贫方式和攻坚重点上,由过去将绝大部分扶贫资金投入对基础设施的修、补和解决生产生活急需问题的输血式扶贫,逐步转变为着力培植贫困地区新的支柱产业群,构建脱贫致富经济平台的造血式扶贫。二是坚持按照市场导向原则,农民利益取向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结合本地实际,因地制宜,一村一户一策,围绕安居、温饱、脱贫、致富这个中心,精心规划,选择扶贫开发路子,制定实施方案。

4.加大科技扶贫力度,坚持典型示范引路。在实施扶贫开发工作中始终把科技放在重要位置。一是坚持科学规划。二是注重增加项目的科技含量。强调扶贫项目必须与科技结合,用先进技术、优良品种、科学方法实施扶贫开发项目。三是通过有计划、多层次开展科技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四是在项目实施中有计划地培育一批种植业、养殖业,易地开发扶贫和能源生态建设等方面的科技示范村、示范户,用榜样引导和带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5.严格资金管理,强化项目监控。坚持项目按照计划实施,资金跟着项目走的原则。项目严格按批准计划实施,签定项目责任书或项目实施合同,专人管理、责任到人,定期上报实施情况与不定期检查相结合,由业务主管部门负责指导、监督项目实施并验收签字负责。资金管理严格按照省州扶贫资金管理规定执行,专户专帐专人管理,集体研究,主管领导“一支笔”签批使用,坚持县级回补报帐制管理,资金项目计划、实施结果、财务结算和扶贫效益依次在当地张榜公告,接受群众监督,实行阳光管理,有效保证了项目质量和资金使用效益。小额信贷和扶贫贴息贷款资金管理使用,严格按农行和扶贫系统联发的《小额信贷资金管理实施细则》和《扶贫贴息贷款管理规定》等管理运营。

6.继续坚持挂钩扶贫与“禁防”和新农村建设工作结合定点帮扶。三年来,全州共有4个省级部门(省财政厅、水利厅、安全厅和中国有色金属集团)和400多个州、县市级单位,派出2400多名干部职工进村入社,开展定点帮扶工作。据不完全统计,挂扶单位共向贫困地区捐款捐物1100多万元,帮助贫困地区争取各种扶持资金2000余万元,为贫困地区做了大量的实事好事。通过挂钩扶贫部门的艰苦努力,全州大部分扶贫挂钩点吸毒人员减少,戒断巩固率大大提高,新增吸毒人员得到较好控制,广大群众拒绝、搞好生产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扶贫开发成效明显,经济发展较快,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成为本地区扶贫开发示范基地,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二)扶贫开发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效

一是贫困地区经济得到较快发展,贫困状况有效缓解。全州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05年的1504元,提高到20*年的2046元,增长36%,预计20*年仍将继续增长。全州20*─20*年基本解决2.2万人的温饱问题,使5.6万人低收入贫困人口基本脱贫,预计20*年全州可基本解决1.5万人的温饱问题,使3万低收入贫困人口基本摆脱贫困。

二是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三年来,通过实施564个整村推进扶贫重点村、2754个贫困人口的易地扶贫搬迁和7004户茅草房、杈杈房改造等扶贫开发项目,全州共修建沟渠47条54公里,建堤坝桥梁32座;修建道路388条548公里;架设输电线12条39公里,解决12个自然村生产生活用电;修建人畜饮水工程126件,解决改善1.8万多人、0.7万头牲畜的饮水困难;建设沼气池1254口;建盖扶贫安居房6463户。项目区基础设施滞后现象明显缓解,防灾减灾能力进一步加强。

三是贫困地区支柱产业群得到初步培植,贫困群众增收平台正在有计划构建。三年来,全州扶贫项目共扶持发展茶叶、甘蔗、核桃、水果、麻竹等经济作物、经济林果约7.5万亩,养殖良种畜2.23万头(只),完成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2400人,为贫困农民增收拓宽了渠道打下了较好基础。扶贫产业在实现稳定解决贫困人口温饱的作用逐渐显现,全州产业化扶贫体系逐渐形成。

四是贫困地区社会事业得到较快发展。通过实施扶贫项目,全州共开展扶贫科技培训1565期11.8万人次,改造和新建文化科普室34个4370平方米,贫困群众就医难明显缓解,文化生活得到明显改善,综合素质明显提高。

五是扶贫开发长效投入机制初步建立。州、县市级财政稳定的扶贫资金保障机制初步建立;信贷扶贫投入逐年增加;挂钩扶贫责任进一步强化,帮扶力度不断增强,全社会参与扶贫济困的良好氛围逐步形成;扶贫资金管理、监督机制进一步规范加强。

六是贫困地区自我脱贫能力有所增强。通过开展以科技培训为主的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贫困群众的自我脱贫意识、科技意识和商品经济意识有所增强,生产生活技能普遍提高,贫困地区村容村貌和贫困群众精神面貌有较大变化,涌现出一批靠调整产业结构脱贫,靠科技脱贫,靠易地开发、劳务输出、沼气建设脱贫的带头人、典型户和示范村。

二、当前扶贫开发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贫困人口总量大,返贫率高。一是根据贫困人口建档立卡普查结果,20*年末全州有人均纯收入958元以下贫困人口43.9万多人,占81.79万农村人口的53.7%,但省认定我州的贫困人口仅为14.*万人,仅占我州实际贫困人口的32%。二是返贫人口两年累计达1.96万人,占20*、20*年解决贫困人口的35.3%,扶贫成果巩固艰难;现有贫困人口占全州农村人口的一半以上,返贫人口达脱贫人口的三分之一,脱贫难,巩固扶贫成果亦难。三是20*年全州农民人均纯收入2046元,仅为全省平均水平的78%,而且发展差距还在不断拉大。

(二)贫困程度深。20*年,全州有绝对贫困人口24.45万人,占全州贫困人口55.7%,这部分贫困人口致贫原因复杂多样,扶贫难度大。

(三)扶贫投入不足,资金整合难度大。由于地方财政困难,难于增加投入,贫困群众温饱尚未解决,自救能力弱,加之全州仅有1个部级重点扶持县,上级扶持资金总量少,扶贫开发需要的资金缺口较大,特别是投入农村的各种扶持资金又由多个部门掌握使用,形不成合力,加剧了资金缺口。

(四)基础设施脆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一是水电路基础设施不足,功能不完备,农田水利化程度低,靠天吃饭状况突出;多数贫困人口基本农田地不足1亩;部分村寨和主要生产基地不通路、电、电话和广播电视。二是部分群众的安居、饮水、就医等必需的生活条件尚未解决,全州还有2万多户茅草房、杈杈房等住房困难户,甚至还有一部分无房户。三是据调查全州有4.2万人居住在地质灾害隐患和生态、水源林地区,需要易地搬迁扶贫。

(五)素质型贫困突出,科技应用率低。一是部分贫困群众商品经济意识、自我脱贫意识不强,“等靠要”思想突出。二是农业科技接受应用能力差,科技覆盖率低,耕作管理粗放。三是劳动技能差,劳动力培训转移工作步履艰难。

(六)产业开发难度较大。一是缺乏龙头企业带动;二是缺乏技术指导和产销服务体系;三是贫困山区优势、主导产业不突出,很难形成规模效应,全州除粮、蔗产业外,存在产业多、散、小、弱状况,难以支撑农民群众持续增收致富的需要。

三、进一步加强扶贫开发工作的主要措施

今后扶贫开发的总体思路是: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把扶贫开发作为“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和开发式扶贫方针,牢固树立“大扶贫”理念,紧紧瞄准贫困群体,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分类指导,联片开发,以整村推进、产业开发、劳动力培训转移、易地搬迁为重点,以贫困人口为对象,贫困村为主战场,解决温饱与巩固扶贫成果并重,发展经济与提高劳动者综合素质一起抓,创新扶贫工作机制,以人为本,统筹规划,整合资源,突出重点,综合治理,全面推进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整合扶贫资源,加大扶贫开发投入力度。一是坚持大扶贫理念,按照“整合资金、捆绑使用、统一规划、统筹安排、统一实施、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各计其功、渠道不乱、用途不变、互相配套、形成合力”的原则协调各种扶贫资源,建立扶贫投动机制。首先进行内部资金整合,对整村推进、易地搬迁、安居工程、劳务输出、产业扶贫、科技扶贫、信贷扶贫等专项扶贫资金,凡有条件整合的进行认真规划、整合使用;同时对财政、发改、农业、林业、交通、水利、畜牧、广电、文教、卫生等有关部门掌握的扶持发展资金和挂钩帮扶、社会资源支持资金统一整合使用,编制实施计划,报州、县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统筹,有计划地“整村推进”扶贫,切实杜绝漏扶、重扶现象,最大限度地提高扶贫资金综合效益。二是制定相应优惠互利政策,应用市场机制,通过利益驱动吸纳国内外资金投入扶贫开发。三是加强教育,引导贫困群众计划生活,合理消费,增加生产投入。四是切实树立责任意识,对所有扶贫项目坚持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的程序,科学筛选论证,力求最大效益。

(二)认真实施整村推进扶贫。按照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一要加大培植亮点力度,在实施整村推进扶贫时必须分不同区域、民族打造整合资源、整村推进、综合发展的示范点,并以点带面,全面实施。二要认真调研,从解决主要致贫因子和贫困群众要求最迫切的问题入手,围绕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增加贫困群众收入,统筹规划,整村推进,综合发展,按照扶贫绩效因地制宜选择项目;三要把扶贫开发的各项政策、项目资金和产业开发、劳动力培训转移、易地扶贫、定点挂钩等扶贫措施整合到整村推进工作中,按照部门职责落实任务,水、电、路等基础设施以部门专项资金建设为主,扶贫专项资金主要按照“畜—沼—果”、“畜—沼—冬农”等模式,重点投入培育稳定增加贫困群众收入的产业和提高贫困群众综合素质的项目。四是坚持建设一项、成功一项、巩固一项、见效一项的原则,按照省州重点村建设规划要求,申报、选立项目,以村为单位分别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及时报批,扎实组织实施。

(三)加大劳动力转移培训力度。一是把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作为扶贫开发的一项战略性措施来抓,调查、培训和寻找劳务市场并重,以强化培训为切入点,搞好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培训与转移、劳务输出与市场需要三个结合。二是强化劳务信息工作,对全州贫困地区劳动力进行全面普查,摸清可输出劳动力资源底子建档立卡,及时掌握劳务市场需求动态,切实做好对接工作,确保转移一人、稳定就业一人、脱贫一个家庭。三是加大对整村推进重点村贫困劳动力的科技培训力度,不断提高贫困劳动力综合素质和劳动技能,力争实现全州整村推进重点村有条件的农户户均培训转移一个劳动力,使劳务输出逐渐成为全州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

(四)积极培植贫困村增收产业。按照市场导向发展贫困地区特色优势产业,构建“政府引导、龙头带动、基地配合、农户参与”的产业化扶贫模式。一是坚持“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的思想,着力改善投资环境,强化配套服务,围绕州、县市产业发展战略和贫困地区资源优势,努力培育几个科技含量高、覆盖面广、带动力强的扶贫龙头企业。二是依托龙头企业,集中力量,做大做强贫困地区优势、特色产业,在巩固提升粮、蔗、茶、畜等传统产业的同时,积极稳妥地培植咖啡、坚果、核桃、草果、石斛、烟草等新的产业,建立贫困群众增收长效机制。三是搞好龙头企业与贫困农户的对接,逐渐形成“龙头企业+基地+贫困农户”,“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经济共同体,企业发展的同时,带动贫困地区经济发展,贫困群众稳定增收,脱贫致富。四是充分利用扶贫信贷资金,制定相应优惠政策,做好各种保障服务,努力帮助扶贫龙头企业解决发展中的各种实际困难。

(五)着力搞好易地开发扶贫。一是努力争取将我州已丧失生存条件的9332户42027人纳入国家、省易地扶贫搬迁计划,并提高扶持标准。二是按照“搬得出、稳得住、能脱贫”和“就地、就近、小规模集中、插花安置为主”的原则,切实做好易地开发扶贫规划,坚持靠公路、集镇、生产基地和注重生态保护,尊重农民意愿,因地制宜,量力而行,注重实效,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实现稳定脱贫致富。

(六)努力加大信贷扶贫力度。坚持商业银行贷款通则、小额信贷原则和基本制度,着力规范贷款对象、还款周期和贷款额度,加强与金融部门协作,强化管理,简化贷款手续,努力在整村推进、产业扶贫、劳动力培训转移中用好用活扶贫信贷政策,扩大扶贫贷款受益面。

(七)进一步加强科教扶贫。把科教扶贫、提高劳动者综合素质作为扶贫工作的重点,从发展经济解决物质贫困为主,调整为解决物质贫困与解决精神贫困同步,发展经济与解决“智贫”并重。一是每年安排财政科技扶贫资金,作为提高劳动者综合素质专项经费;二是加大对贫困地区基层干部、扶贫骨干、劳务输出对象、青壮年劳力培训力度,州、县市、乡镇共同承担,明确职责,有计划地分期分批培训;三是改进培训方法,在方法上从现阶段乡村以会代训为主,改为集中系统学习与专题现场培训相结合;内容上,结合贫困地区骨干、特色产业实用技术、劳务技能、政策法规、“禁毒防艾”知识等进行;四是加强基础教育,培养高素质的后备劳动者,逐步提高贫困地区劳动者整体素质。

(八)调整创新扶贫项目资金管理体制。一是按照市场导向,结合当地资源优势和“十一五”扶贫开发规划,围绕全州产业结构调整,做好项目调研论证,按基本建设程序和项目设计规范选立项目,建立健全扶贫项目库。二是建立完善扶贫项目选立实施、资金使用事前公示、事后公告制;扶贫项目统一招标,物资竞价采购制;扶贫资金专帐管理,回补报帐制和依靠行业部门,按照行业规范和技术要求实施项目制。三是严格执行国家和省财政扶贫资金管理规定,加大扶贫资金监管力度,建立有关部门联检、定期审计制,保证扶贫资金安全运行。四是坚持扶贫开发资金有偿、无偿扶持结合,除基础设施、科技培训外,凡有收入的开发项目,在群众充分讨论、制定好管理使用保障措施的基础上,实行有偿无息、定期收回,在当地长期滚动扶持,以扩大扶持面,加强责任心,增强扶贫后劲。五是层层签订责任状,建立扶贫项目实施、资金管理使用责任制。

扶贫专干扶贫工作计划范文6

充分认识精准扶贫结对帮扶工作的重要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将有利于扶贫工作的顺利开展。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些关于2021年村精准扶贫年度计划的相关资料,供大家参考。

2021年村精准扶贫年度计划篇(一)2021年是深入贯彻落实精准扶贫工作机制的关键年,济源市按照省扶贫办的工作部署,提前谋划,自我加压,开拓进取,多措并举,有力地促进了目标任务的顺利实施,保证了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现将2021年工作开展计划做如下汇报:

一、基本情况

__镇位于贵州省遵义市余庆县中部,地处遵义市、黔东南州、黔南州及铜仁市四地、州、市、五县结合部,省道S305、S204线在此交汇,交通十分便利,有“经商歇旅陆路码头”之称,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交通优势和商贸优势,是余庆的交通要镇、工业强镇、商贸重镇和产业大镇。东北与石阡县河坝乡交界,北我县大乌江镇接壤,西与我县构皮滩镇相邻,南与黄平县纸房乡相接,西南与瓮安县草塘镇相邻,东南与我县小腮镇相邻,平均海拔850米。全镇辖7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221个村民组。国土面积151、7平方公里,城镇区域面积2、5平方公里,全镇总人口3、6万人,其中集镇居住人口1、1万人,城镇化率30、6%,农民人均纯收入6633元,财政总收入达到2258、62万元,经济发展呈现强劲势头。有一类贫困村1个、三类贫困村1个。国土面积 151、7平方千米,其中,耕地面积71820万亩,荒山5200亩。20__年,人均纯收入2124元。__镇距县城24公里,省道S305、S204线在此交汇,交通十分便利,有“经商歇旅陆路码头”之称,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交通优势和商贸优势,是余庆的交通要镇、工业强镇、商贸重镇和产业大镇。目前,商贸经济十分活跃,全镇个体工商户达1100余户;工业经济发展强劲,如今__牛肉干加工厂、信邦药业等20余户企业落户__,工业园区建设面积10平方公里,7家规模企业已建成投产,年产值达1、2亿元;产业经济已具规模,多年来,以粮油、烤烟、畜牧业为基础的经济得到稳步发展,以中药材、经果林、苦丁茶为特色的产业结构调整初见成效;建成茶叶基地3000余亩、茶叶生产加工厂房1家;发展核桃1500亩;发展板栗2021亩;常年烤烟种植面积5200亩,中药材种植面积5000亩,果园面积5820亩,养殖大户949户。主要集中分布在红军村、小河村、苏羊村和芝州村。常规种植水稻面积16000亩,其中优质稻__400亩,玉米面积__000亩。

二、贫困村致贫原因分析

1、平场村。

一是资金紧缺,种植技术缺乏,土地贫瘠,产出不高,严重制约产业发展;二是贫困人口分布广,居住条件边远,交通不便,通讯网络覆盖率低,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三是外出务工人员多,生产力水平落后。

2、小河村。

一是贫困人口分布广,交通不便,居住条件边远,有的地方人畜饮水困难,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二是资金紧缺,缺乏先进的种植技术,土地贫瘠,产出不高,严重制约产业发展;三是自然灾害频发,生存环境恶劣,外出务工人员较多,返贫现象突出。

二、帮扶计划

镇党委政府紧紧围绕“看真贫、扶真贫、真扶贫”和“六个到村到户”、总要求,通过贫困村、贫困户建档立卡、致贫原因分析,结合听取驻村工作组、村“两委”汇报、召开党支部会议与村民大会、逐户走访村民了解的情况,为尽快解决贫困村、贫困户致富需求,制定以下帮扶计划。

1、平场村。

一是加大政策宣传技能培训。通过召开群众会,向群众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同时结合平场村的规划,举办各种技能培训班,给群众灌输先进、科学的理念,分析致贫原因,提高生产力水平,增加农业产出,促进农民增收;拿出切实可行的扶贫规划,让群众看到脱贫的希望,对脱贫充满信心。二是基础设施建设。为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切实解决群众出行难、广大种植户农产品运输难的问题,计划硬化建成23公里的通村水泥路,计划硬化上厂、下厂、吞口洞、台子田、六头山等8个村民组通组水泥路;完成狗槽湾、王木沟、牛角田、天堂四个小山塘整治工程和狗槽湾提灌站、上水堰提灌站建设,争取通过生态移民搬迁项目安置台子田、六头山、上寨、大木岩、大堰沟和上下厂等村民组生产生活条件较为恶劣农户50余户农户;计划建设蓄水池15口,解决果园灌溉;建设10公里果园便道,解决水果运输难的问题,建一个水果加工厂。三是产业发展。针对该村群众缺乏资金和技术,结合土质和海拨等条件,计划在地势平坦的坝区建成水稻规范种植示范基地一个;在上寨与平寨相接的地方建优质桃示范基地一个,在上寨建土鸡养殖基地一个,在青杠园、瓮岩坪建烤烟生产示范基地一个,在瓮岩坪建核桃、梨、桃建综合水果基地一个,通过示范基地的建设推动整村产业结构调整,促进整村经济发展。

2、小河村。

一是产业发展。针对该村群众缺乏资金和技术,结合土质和海拨等条件,计划在马中岭、马郎河种植优质桃800亩;计划在跃进、团山种植茶叶600亩;在团山组建成大棚蔬菜基地100亩;在小河中坝建板栗基地一个200亩;二是技能培训。针对各村留守人员种植技术短缺科学先进的种植技术问题,计划每年举办精品水果、蔬菜、茶叶种植等培训班4期,每年培训600余人次,吸引外出务工的劳动力回乡创业,让闲置劳动力就地就近务工。三是基础设施建设。建1个茶叶加工厂;计划硬化通村水泥路10公里;道路围绕产业建设,计划建设蓄水池10口,解决果园灌溉;建设10公里果园便道,解决水果运输难的问题,为切实解决广大种植户运输困难,硬化子曹沟、学堂坳、大坡、大坪、上游、中坝、上关、下关、丰岩坪、熬凤山、赵家土、干田坳、平武等村民组通组水泥路,解决涉及__个组老百姓出行问题;河道治理5公里;恢复被大水冲毁农田1500亩;在人畜饮水困难的上关、下关、干田坳、丰岩坪、大坪、学堂熬等村民组修建蓄水池10口,解决村民人畜饮水困难。

另外,在全镇建设一个中心水果冷藏库,一个农产品批发市场。

三、组织保障

为加强对精准扶贫结对帮扶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以党委书记申杨任组长、镇党委领导班子任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及各村支书、村主任为成员的精准扶贫结对帮扶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农业服务中心,田洪刚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田维成、冉茂琴同志负责日常工作。明确各部负责人、扶贫办负责人、驻村工作组全体成员具体落实,确保推进精准扶贫结对帮扶工作有序开展。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驻村工作组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充分认识精准扶贫结对帮扶工作的重要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将此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负责本镇精确扶贫结对帮扶工作的组织协调、检查指导和督促验收等工作,确保精准扶贫结对帮扶工作不走样,见成效。

(二)强化资金保障。要积极协调、精心安排,积极争取到户贴息贷款和产业扶贫项目资金,切实解决帮扶计划中需要解决的困难和问题,为精准扶贫结对帮扶工作实施推进有力。

(三)加强督促检查。班子成员、各村、各工作部门要加强协调,紧密配合,对照帮扶计划,制定落实方案,积极争取广大群众的支持,加快逐一落实,并及时发现和反馈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纠正工作中的不足。每月定期向__镇精准扶贫领导小组报告工作实施进度,经镇领导小组汇总后向县委、县政府、县扶贫办报告工作推进情况。对在此次工作中落实不力、推进缓慢,给精准扶贫结对帮扶工作造成负面影响的相关责任人予以责任追究。

2021年村精准扶贫年度计划篇(二)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县、全面从严治党,切实增强直接联系群众工作实效,根据县委、县政府《201_年“挂包帮”精准扶贫工作要点》文件精神,县安监局将进一步转变干部作风,密切干群关系,带着感情与责任,扑下身子,深入铁厂乡村,扎实开展挂联帮扶精准扶贫工作,切实推动定点帮扶精准扶贫工作,按时按质完成精准扶贫目标任务,结合安全监管工作实际,特制定我局201_年度如下“挂包帮”精准扶贫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省市县全委会精神为指导,深入实施省委“三大发展战略”、市委“统筹城乡、追赶跨越、加快发展”、县委“三区一城”建设决策部署,扎实推进“走基层”、“双联”、“十联”活动,以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和参与性,以产业培育为重点,以基层组织阵地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着力制约贫困村经济发展的瓶颈因素,切实改善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增加农民收入、优化农村环境,全面推进方山坪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协调健康发展,实现贫困村、贫困户脱贫摘帽。

二、村情社貌

村地处铁厂乡西北部,平均海拔1200米,幅员面积12平方公里,距乡政府驻地15公里,辖4个农业合作社65户247人,有劳动人口72人,常年在外务工40人左右。

以喀斯特地貌为主,土地贫瘠,有耕地238亩,均属于低产田土,主产玉米、薯类等农作物。2012年,农作物总面积580亩,(其中经济作物种植面积140亩),人均占有粮食390公斤。村民经济收入以劳务输出、传统农业、金银花和干果为主。2012年,全村实现社会总产值74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3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180元;有建卡贫困户30户97人。

已实现户户通电;使用移动或者固定电话32户;无小学校点和村卫生站,上学就医需要到15公里的铁厂乡街道;全村饮水困难户35户,饮水困难人口123人,饮水困难牲畜数700头(只)。

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1、产业发展尚未起步,农民增收难。

目前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为零,没有产业或发展项目。

2、交通条件差,信息闭塞。

村位于边远高寒山区。由于多种原因,村委会所在地仍未通公路,只有靠近场镇至林场公路的1社已建2、8公里泥碎公路,解决20户78人出行难题。但由于路况很差,运输能力极为低下,多数村民仍然走山路出行,靠肩挑背磨运物品,村民的生产生活极为不便,严重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3、旱灾、泥石流或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频繁,因灾致贫和返贫几率大。

三、帮扶内容

(一)新居建设。严格按照县级要求,尊重农户意愿,结合本村实际,融合巴山特色,协助科学规划聚居点1处,争取30户农户入住。

(二)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协助实施2、8公里村道路硬化工程,争取新建6公里村道路,彻底解决全村行路难的问题。二是协助实施安全饮水项目。三是协助实施庭院建设,居住环境进一步提升。

(三)特色产业。鼓励大户通过租赁等形式,整合丰富的林地资源,发展草食性牲畜(牛、羊)和小家禽(鸡)。通过项目扶持,设计建设产业环线代村社公路,鼓励农户利用台院地和荒坡,发展核桃、板栗等干果,套植银花,连块成片,规模规范栽植,形成干果银花带,促进村民增收脱贫。

(四)公共服务建设。协助新建村级活动场所一处,达到八有标准,实现“1+6”功能。协助建设村卫生站1所,配齐医护人员,方便群众就近就医。

(五)能力提升工程。用活远程教育平台,通过专家、农技人员现场讲解、在线培训等方式,大力实施劳务培训和技术培训,争取开展5次以上的培训,惠及全村。

(六)生态环境建设。协助加大对破寨子地质灾害点的防治工作,积极协助开展全村238亩土地整理,进一步提高土地使用率。协助全村新建10个垃圾集中堆放池,创建和谐美丽乡村。

四、帮扶举措

(一)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一是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按照“党建带扶贫、扶贫促党建”的要求,对照“一好双强”标准,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吸引致富能手、知识青年、返乡务工人员、成功人士等加入党组织,注重支部书记的选拔和培养。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在投资筹劳中的示范作用,主体作用以及参与项目建设的监管作用、发展致富产业的带动作用,真正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领路人。二是充分发挥村民委员会的自治作用。发挥好村委会在调动群众积极参与方面的作用,健全和完善村民自治工作机制,强化自治作用,建立一套有效推进扶贫项目实施、开展精准扶贫、群众筹资投劳、项目建设监管等方面的村规民约,让群众意识到扶贫开发是自己的事,主动参与到扶贫开发中来。三是充分发挥其他组织的带动作用。进一步做大做实群团组织、协会、专业合作社、业主管理委员会等各类基层组织,发挥他们在产业带动、吸纳贫困群众就近务工、信息服务等方面的作用。

(二)整合部门资源优势,最大限度基础资金扶持。坚持统筹发展理念,政府组织领导,部门各司其职,社会市场协同。整合部门资源优势,最大限度基础资金扶持,按照精准扶贫要求,对建卡贫困户制定帮扶方案,在产业发展、能力提升等方面给予扶持,确保贫困群众增收致富,稳定脱贫。

(三)深入宣传发动,充分发动群众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始终突出农民的受益主体和建设主体地位,深入发动和依靠群众,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和决策权,激发群众的建设热情。注重民主和群众监督,无论是项目的选定还是项目的建设,充分尊重群众的意愿,实行民主决策、民主建设;广泛开展群众监督,项目建设的全过程、项目资金使用的全过程实行公开、公示,实现阳光作业。

(四)创新产业扶贫机制,发挥市场主体作用,增强产业助农增收活力。根据村有种植银耳的习惯和技术优势,依托耳林资源,大力发展银耳产业。实行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组织农户参加专业合作社,推行股份制经营模式,帮助贫困群众持续增收致富。

(五)强化组织领导,确保帮扶取得明显成效。为取得活动实效,局成立以党组书记、局长同志任组长;党组成员、副局长为副组长;党组成员、纪检组长,党组成员、副局长,党组成员、工会主任为成员的“挂包帮”领导小组。并下派局党支部书记、应急办主任同志到乡村担任驻村干部,坚持将活动纳入局的重要工作内容,与中心工作和业务工作一同研究、一同部署、一同检查,努力推进活动深入开展。

五、工作纪律

1、不干预村“两委”正常工作,不插手和干预村工程建设。

2、帮扶中严格遵守各项工作纪律,不做有损干部形象的事,维护良好的安监形象和干群关系。

3、驻村干部要按照县上的统一要求,定期深入农户开展帮扶活动,既要当好服务员,又要当好联络员,及时收集社情民意,加强与乡、村、社和单位的沟通联系,努力推进挂包帮精准扶贫活动取得新实效。

2021年村精准扶贫年度计划篇(三)为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州精准扶贫工作实施方案,提高我局精准扶贫的针对性和扶贫效果,推动扶贫工作有序开展,根据局党组会议精神,制定博州卫生局精准扶贫工作计划如下:

一、成立州卫生局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

副组长:

领导小组主要职责:负责局精准扶贫工作的协调和组织领导;研究制定局年度扶贫工作计划;协调解决扶贫工作中出现困难和问题;负责扶贫效果的评估和扶贫措施落实情况的督促检查。

二、很抓各项工作落实

㈠卫生局牵头实施的任务

⒈加强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建设,解决农牧民群众就近看病困难的问题。

主要措施:一是开展摸底调查,摸清全州现有村卫生室基本情况,制定村卫生室2年建设规划;二是积极争取国家、自治区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项目,狠抓项目工作落实。2021年全州新建27所村卫生室,其乐市7所、精河县14所、温泉县6所;2021年拟新建30所村卫生室;三是指导协调县市组织招聘乡村医生,确保每个行政村至少有一所村卫生室,每个村卫生室至少有一名乡村医生,暂时无法招聘的,可从乡镇卫生院下派医生驻村坐诊,切实解决群众就近就医的问题;四是加强乡村医生财政补助、基本公共卫生补助、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专项补助等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保证村卫生室基本医疗和公务卫生服务正常运转。全州共有300个行政村(队),目前有村(队)卫生室256所(其中标准化村卫生室178个),2021年投资243万元新建27所村卫生室(其中中央投资__5万元,县市配套108万元),2021年积极争取落实30所村卫生室建设资金。

完成时限:村卫生室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时限2021年底;其它工作2021年年底必须完成。

⒉加强“访惠聚”工作的组织领导,依托卫生行业特点,着力解决塔木赞格村贫困户生产生活困难的问题。

主要措施:一是摸清贫困户家庭基本情况,针对不同特点,分户制定脱贫帮困计划,并为每个贫困户家庭建立家庭档案;二是春耕秋收之际,积极联系农机户或组织本局全体干部职工帮助贫困户犁地、播种、收割农作物;三是与农业部门联系,建立贫困户种植技术定期培训机制,邀请农业技术人员现场培训和指导,及时解决贫困户种植过程中出现的技术问题;四是协助村委会加强养殖业贷款资金支出的监督,确保资金专款专用;五是利用养殖业贷款资金为每个贫困户家庭购买适当数量的家禽,联系畜牧兽医人员一对一地为贫困户指导、传授养殖技术;六是协助意愿贫困户进城创业或赴周边从事季节性的劳务创收,在创业资金贷款和办理各项行政许可方面给予大力的支持。2021年3月底前由局“访惠聚”工作组负责,摸清塔木根赞格村贫困户基本情况、家庭收入主要来源、贫困原因、增收创业意愿,分类制定脱贫帮困计划;2021年利用养殖业贷款资金或自治区专项资金为10户贫困户购买牛、羊、鸡、冰激凌制作设备,以生产绿色畜牧业副产品为增收创收途径,邀请有关专家给予技术指导;4月、9月组织贫困户青壮年劳力2批60人次,外出承包博州地区部分植树绿化工程。

完成时限:2021年底

㈡协助有关单位实施的任务

⒈制定农业技术人员定点联系服务贫困户方案,组织开展技术服务工作。

主要措施:摸清贫困户家庭底数,了解贫困户在种植业技术服务方面的需求,及时向农业部门上报需求计划。建立与农业技术人员联系机制,定期邀请农业技术人员为贫困户开展种植业技术培训和点对点指导。局机关帮扶村共有贫困户40户,其中32户在种植蔬菜、玉米、甜菜等方面有技术服务需求,2021根据农业技术部门培训计划,上报32人参加培训,5月、8月分两次邀请农业技术人员为18户贫困户进行现场技术指导。

完成时限:2021年底

任务分工:

⒉加强对贫困户富余劳动力相关技能的培训,提高贫困户劳动创业的本领。

主要措施:了解市场就业趋势、用工需求和贫困户家庭劳动力的文化程度、年龄等基本情况,组织贫困户家庭劳动力积极参加人社部门举办的劳动技能培训和企业用工招聘会,最大限度地协助贫困户转移就业。局“访惠聚”工作组负责,2021年上报10户25人次参加人社部门组织的劳动技能培训班。

完成时限:2021年底

⒊加强对贫困户家庭勤劳致富的励志教育,促进贫困户劳动力树立自力更生、勤劳脱贫的意识。

主要措施:一是建立与因懒致贫贫困户定期谈心机制,明确责任人,实现一对一帮扶教育,使其充分认识到自身的问题和不足,引导其积极向勤劳致富能手学习;二是组织因懒致贫的贫困户及时参加相关部门举办的脱贫励志教育;三是加大监督转化力度,及时跟踪监督贫困户的生产发展情况,对思想和行为出现波动和反复的再次进行教育引导,坚持做到思想认识不改变,教育引导工作不罢休,确保转化成功,使贫困户真正能够依靠自己的辛勤劳动脱贫致富。2021年由局“访惠聚”工作组负责,摸清因懒致贫户底数,与机关支部党员建立一对一帮扶关系,明确责任人和工作目标,每季度开展一次走访谈心活动,做到思想不转化帮扶不脱钩。

完成时限:长期坚持

三、工作要求

㈠局党组要加强对精准扶贫工作的组织领导,定期召开精准扶贫工作协调会,及时发现和解决精准扶贫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要加大对精准扶贫投入的力度,定期检查帮扶措施落实情况,切实做到领导到位、责任到位、投入到位、措施到位,确保精准扶贫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㈡局“访惠聚”工作组要建立局机关党员干部一对一帮扶贫困户机制,与村“两委”班子研究制定符合贫困户实际的三年脱贫规划和每年的脱贫计划,要明确职责和年度工作目标,找准工作切入点,狠抓工作措施落实。要建立年度脱贫效果评审制度,定期查找扶贫工作的薄弱环节,加大履职尽责的督查力度,力争3年使70%的贫困户脱贫。

扶贫专干扶贫工作计划范文7

一、基本情况

生态林场下辖3个村委会1个分场,全场共有村小组54个,总人口8270人,其中农业人口6800人。我场脱贫攻坚整改后,通过精准识别、严格甄别,目前全场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有65户127人,其中:低保贫困户40户86人、五保贫困户14户15人、一般贫困户11户26人;因病28户、因残22户、因灾8户、缺劳力7户;2016年已脱贫退出15户28人。

二、工作开展情况

(一)强化保障,夯实基础,健全脱贫攻坚支撑体系。

为确保脱贫攻坚工作稳步推进,场党委场部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组织保障,严格责任落实,规范工作程序,强化考核督查,营造良好氛围,调动和凝聚各方力量共同打好脱贫攻坚战。

1、建立组织机构保障。成立由场党委副书记、场长(主持全面工作)任组长,党委副书记、分管扶贫工作副场长任副组长,各班子成员为成员的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抽调人员,配齐设备,建立健全以场扶贫工作站为主阵地、各村委会为主战场、贫困户为主攻点的工作网络。

2、建立运作程序保障。场党委场部组织全体班子成员和机关干部,深入基层,深入困难群众。制定《生态林场脱贫攻坚实施方案》、《生态林场“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生态林场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实施方案》,同时细化工作任务,建立完善《生态林场贫困户结对帮扶情况一览表》、《生态林场脱贫攻坚责任体系》、《生态林场脱贫攻坚工作考核办法》等文件制度,确保扶贫工作有力有序有效推进。

3、建立督查机制保障。建立健全精准扶贫工作考核机制和帮扶工作考核办法,将每周一固定为分管领导及驻村干部扶贫日,深入所包贫困村和贫困户,及时了解扶贫对象困难与动态;场部每月召开一次扶贫工作专题推进会,各班子成员、各村及时汇报工作进展,查找薄弱环节,研究工作计划。同时将把扶贫工作成效纳入党员干部考核内容,考核结果与年度工作考核挂钩,严格奖惩。

4、建立动员宣传保障。组织党员干部认真贯彻学习关于脱贫攻坚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切实提高对脱贫攻坚工作重要性、紧迫性、艰巨性的认识;认真学习省、市、县关于脱贫攻坚工作的相关文件,进一步明晰工作思路和工作办法;先后召开生态林场脱贫攻坚动员会、脱贫攻坚推进会、明确责任落实会、建档立卡“回头看”工作会、第一书记及村干部碰头会共计10次,充分调动党员干部扶贫工作积极性;印发扶贫政策宣传资料、精准脱贫政策宣传手册300余本,确保所有场村干部、贫困户人手一册,制作张贴脱贫攻坚宣传条幅100余条,书写固定标语30余条,营造全场关注扶贫、支持扶贫、参与扶贫的浓厚氛围。

(二)精准发力,强化落实,夯实脱贫攻坚工作基础。

脱贫攻坚贵在精准,成败在于精准,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我们以精准扶贫为突破口,坚持因地制宜、因户而异、因人而异,在精准识别上下功夫,在精准分析上动脑筋,在精准帮扶上求实效,真正做到一户一本台账、一户一个脱贫计划、一户一套帮扶措施,确保脱贫攻坚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1、规范程序,精准识别公开民主。按照国家和省、市、县对贫困户精准识别和建档立卡的工作要求,我们严格执行识别标准,做到“两公示一公告”,实行个人申请、民主评议、乡镇审核和县级审批,把真正贫困户纳入帮扶范围。并在今年7月份精准识别“再回头看”中,按照市政府1号文件“七个一票否决,四个从严审核甄别”精神进行拉网式排查,逐村逐户对建档立卡贫困户信息进行再核实、再识别,利用大数据平台提供的数据进行再甄别,将不符合条件的贫困户予以退出,真正做到“真扶贫、扶真贫”。

2、科学谋划,脱贫措施因人施策。一是健全机构。在贫困户精准识别的基础上,我场按照贫困户建档立卡“七个一”的要求,每村都设置精准扶贫工作办公室、配有精准扶贫工作文件柜、扶贫攻坚作战图,每户贫困户都有登记台帐、脱贫措施、工作明白卡。二是结对帮扶。对精准识别的贫困户采取一户一策,确定帮扶人。对不同的致贫原因,按照分类指导、精准施策,对每个贫困户都落实了“一个扶贫单位、一名扶贫责任人、一个帮扶方案、一个增收项目、一套扶贫对策”。组织区连心小分队成员、场干部、村干部与全场65户贫困户进行结对帮扶,为贫困户填写发放贫困户登记表,为结对帮扶干部制作了帮扶干部手册。真正做到“户有卡、村有册、乡有簿、区有档”,对贫困人口、贫困家庭实行信息化管理。三是精准施策。扶贫工作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扶贫攻坚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与否在精准,要摸清扶贫对象基本情况,对症施药,精准发力,同时,要改变过去漫灌为滴灌的方式,做到精准扶贫,政策兜底。通过精准实施“五个一批”扶贫攻坚行动计划,推动贫困群众如期脱贫,精准脱贫。广大干部深入开展大走访、大调研。认真倾听贫困群众诉求,耐心询问每户家庭情况,深挖致贫根源,逐户走访建档,与贫困户交心谈心、算账对比,制定帮扶计划,谋划布局产业项目,推进精准扶贫。通过“贫困户能不能脱贫”,倒逼党员干部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立足实际,创新帮扶举措,为帮扶对象送去致富信息、打开致富门路,引导贫困农户发挥主观能动性,自力更生;引导、鼓励当地企业(如驻地在上坊村的苍源中药材种植股份有限公司)对接帮扶,让上坊及周边松林村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10人进企业就业,增加贫困户收入。每天按150元计算劳动报酬,平均每月可干活15天左右,实现月收入2250元左右。此外,该企业还为贫困户子女就学安排资金3000元帮扶,其中上坊村贫困户艾福生儿子艾志亮在县一中读高二帮扶2000元,松林村贫困户黄小龙儿子黄博林在松林村小学读书帮扶1000元。让就业脱贫一批,通过发展农业产业、资金扶助坚持“输血健体”和“造血强身”相结合,增强帮扶的实效,打造基层互助体,促进抱团发展、携手脱贫。

3、整合资源,全力推进脱贫攻坚。一是吃透精神。在场村干部会上认真学习区委扶贫工作16个实施方案政策精神,加大宣传力度,将统一印制的《区精准脱贫政策宣传手册》发放到每一户贫困户,做到贫困户和帮扶干部人人知晓,在落实帮扶措施和享受帮扶政策上做到有的放矢。二是整合资源。加强扶贫项目和相关涉农项目资金的整合力度,统筹安排整合资金。集中向重点产业、重点项目、扶贫重点倾斜,激发群众发展活力,着力解决资金分散、重点不突出、效果不明显的问题,使有限的资金、项目和政策能够进村入户精准实施。三是推进产业。全力推进光伏发电产业扶贫,将全场65户中新增的3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纳入光伏发电合作社,第一批已到帐光伏发电合作社的发电收益,按区政府有关文件规定正在办理发放到所有贫困户一卡通中。预计将为每户贫困户每年产生效益约2000元,为确保贫困户2017年全面如期脱贫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一是没有优势产业。我场地处我区偏远山区,无交通、资源区位优势,这里山高水冷,耕作条件差,是全区有名的低产地区,产业普遍规模小、经营粗放,没有规模化的龙头产业,无力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扶贫。同时,村庄空心化、农村老龄化趋势加重,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流,产业扶贫等工作难度较大。

二是资金投入不足。尽管区里整合了许多项目和资金,但我场三个村委会均未列入省级贫困村,上级没有安排任何扶贫资金投入贫困村参与基础设施和产业开发,光靠本场自筹难解杯水车薪;加上交通路网结构不完善,通村公路等级低、质量差,晴通雨阻现象突出,又没有足够的资金来保障。

三是残障、慢病占比大。全场65户贫困户127人中,五保户14户15人,智障、肢残丧失劳动能力32人,对这类贫困对象,只能通过提高低保、五保、残疾救助、社会救助标准等政府“兜底”政策帮助其脱贫。另一方面,全场有13户贫困户中有长期慢性病或重大疾病患者,不仅不能通过劳动获得收入,高昂的医疗费用,导致一些农民债台高筑,甚至出现返贫。

建议:一是我场扶贫工作队伍力量太过薄弱。人员少,任务重,往往“光杆司令”存在人手力量严重不足。没有配备专职扶贫专干,分管领导身兼数职既是扶贫工作站长又是扶贫专干,还兼民政等其他工作,所以不能把全部精力放在扶贫工作上,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脱贫攻坚工作的进展,建议尽快配齐配强队伍。二是非贫困村投资扶持力度不均衡,扶贫资金投资少(我场基本为0),建议上级对非贫困村也要酌情考虑。三是填表、开会过于频繁,建议改变传统的检查考核办法,让扶贫干部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专注于帮扶贫困群众上。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坚持精准扶贫,完善扶贫详细规划。按照全面脱贫的目标,对照精准脱贫标准,算好明细账、倒排工期、细化措施,落实任务,进一步完善脱贫攻坚任务书、时间表、作战图,严格对照脱贫攻坚任务台账,确保2017年底实现脱贫11户13人的目标。

(二)坚持产业主导,增加农民收入。坚持因地制宜,充分发挥自然资源优势和产业特点,着力围绕丝瓜络种植与中药材种植方向,积极鼓励和支持贫困户发展特色产业,增加群众收入,加速脱贫步伐。

扶贫专干扶贫工作计划范文8

一、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一)上半年工作开展的情况

1、突出重点,强化措施,狠抓扶贫项目建设工作。一是全面完成了69个整村推进项目工程建设任务。投入财政扶贫资金1035万元,项目工程已于20__年3月底全面完工。通过项目的实施,项目村农田水利、人畜饮水、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夯实,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得到增强,3182户12124人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较大改善,为百年未遇的抗旱救灾工作夯实基础;同时,全面完成了20__年度第一批9个省级扶贫整村推进项目。第一批争取实施的省级扶贫整村推进项目涉及4个乡镇8个村民委员会9个自然村,受益农户497户1297人。项目总投资428.91万元,其中省级补助资金135万元,群众投劳折资77.08万元,整合部门资金216.83万元。二是加强与上级对接沟通,积极协调争取项目资金。通过对接协调,省州初步确定20__年度下达我县实施产业扶贫项目1个,国家补助资金80万元;易地扶贫搬迁项目1个,财政扶贫资金150万元,搬迁安置特困农户300人;第二批省级整村推进项目26个;农村安居房改造100万元;贫困村互助资金100万元。

2、扶贫到户贷款工作成效明显。一是按期全额收回发放的1700万元小额贴息到户贷款;二是争取并及时发放20__年度第一批小额贴息到户贷款资金1500万元;三是争取20__年度第二批小额贴息到户贷款资金万元,使20__年度的小额贴息到户贷款资金达到3500万元以上,创历年新高。四是创新小额信贷工作机制,使我县的小额信贷工作在全州成为亮点,工作经验被其他县市借鉴推广。

3、加强劳动力转移培训,提高劳动技能,为劳务输出奠定基础。20__年计划完成劳动力转移培训4000人次。上半年争取到20__年第一批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资金30万元。目前已组织完成引导性培训12期1500人次。

4、社会挂钩扶贫不断深入,“大扶贫”工作格局正在形成。一是各级挂钩扶贫单位高度重视扶贫工作。今年,我县共有1家中央单位、2家省级单位、15家州级单位、79家县级单位参加挂钩扶贫和4名厅级领导联系我县贫困地区挂钩扶贫工作。半年来,各级挂钩扶贫单位和领导积极为贫困村出谋划策,向贫困地区捐款31.5万元,捐物折资46万元,协调争取项目资金182万元,有力地支援了贫困地区发展。在挂钩扶贫工作中,很多单位都比较重视,挂钩扶贫工作开展比较扎实。例如,挂钩扶贫大姚县的中智公司为支援我县抗旱捐款40万元。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杨静到赵家店打苴基指导扶贫工作。副州长左荣贵亲临扶贫点三台乡黄家湾调研指导扶贫开发工作。州民委领导到扶贫联系点赵家店乡打苴基村委会走访慰问贫困农户,捐赠4000元。州机关事务管理局领导到扶贫点湾碧乡高坪子村委会,损赠现金15000元,捐赠电教设备1套价值元,共计17000元。州统计局为扶贫点三台乡黄家湾村委会捐款10000元。州民族艺术剧院为扶贫点金碧镇涧水村委会捐款元,捐赠被子20床,并到金碧、三岔河等乡镇开展送剧下乡活动。二是积极争取社会各界帮扶项目。通过协调,争取到中国扶贫基金会“爱心包裹”项目一件,为我县27所小学和5329名小学生争取到价值66.79万元的“爱心包裹”。

5、“十二五”扶贫开发规划编制工作按期完成。通过广泛调研,实地查看,按照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的要求,充分尊重贫困地区群众的真实意愿,围绕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统筹安排,精心组织,顺利完成了“十二五”扶贫开发规划编制工作。“十二五”期间,我办将针对不同贫困类型,采取不同的扶贫方式。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实行开发式扶贫,对缺乏生存条件地区的贫困人口实行搬迁扶贫和劳动力转移培训扶贫。在今后的5年中,将重点推进以下四大工程促进贫困地区脱贫致富。一是计划在7个乡镇完成600个整村推进项目,在5个乡镇实施整乡推进项目,帮助群众改

善基础设施;二是在产业方面,大力培育和发展特色优势产业。计划发展优质核桃50万亩,葡萄3万亩。每年发放小额信贷到户贷款2500万元,五年共计12500万元。争取扶持农业龙头企业15家,每家贴息贷款800万元;三是争取实施易地扶贫搬迁项目5个,就地就近安置贫困群众4000人。实施危房改造15000户,茅草房拆除重建3675户;五是完成贫困地区劳动力引导性培训15000人,技能性培训4500人。6、加强项目资金监管,发挥资金最大效益。我办严格按照财政扶贫资金管理的有关规定,切实加强扶贫项目资金的管理。财政扶贫资金坚持专户运行、专帐核算,专人管理,封闭运行,严格执行县级财政报帐制。严格按省、州批复的项目组织实施,做到资金到项目、管理到项目、核算到项目、检查到项目,按项目实施进度核拔资金,确保资金及时足额到位,确保项目按时按质按量完工。

7、各项中心工作落实到位。一是按县委政府的安排和要求,切实抓好烤烟、核桃、党建、扶贫挂点联系工作,挂点联系的各项工作进展顺利。二是认真落实好抗旱救灾工作。面对百年未遇的特大旱灾,我办度高度重视,全力以赴,千方百计帮助受灾农户解决实际困难,安排多名工作人员驻村帮扶,组织干部职工捐款,落实包保责任制,投入抗旱经费21000元,确保所包挂的龙街乡鼠街村委会抗旱与春耕生取得阶段性胜利。三是普法与依法治理、平安单位创建、维稳、档案管理等各项工作稳步推进。

(二)采取的主要措施

1、统一思想,完善措施,切实加强扶贫开发工作的领导。一是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把扶贫工作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帮助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创业致富的一项重要举措来抓好落实。二是调整充实了县乡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由主要领导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建立和完善了党政主要领导扶贫工作责任制,切实加强对扶贫开发工作的领导。三是建立工作责任和绩效考评制度,把扶贫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考核的主要内容,将扶贫开发工作落实到单位,明确到项目,考核到个人,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相关部门配合抓、全县上下共同抓的工作格局。四是县委政府督查室把扶贫开发工作开展情况列入了督查内容之一,定期进行督查。五是完善了挂钩扶贫工作机制,把挂钩扶贫工作情况作为领导干部为民办实事和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促进扶贫开发工作的顺利开展。

2、全面推行贫困村首扶制度,增强扶贫开发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根据农村扶贫工作不断变化的新情况,在国家扶贫开发方针政策的指导下,按照“收缩战线、集中力量、突破难点,切实加快贫困人口的脱贫步伐”的工作要求,瞄准贫困地区和贫困自然村,以贫困农户为扶持对象,把扶贫整村推进、易地扶贫等项目安排在最贫困的村,增强扶贫开发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3、严格管理制度,加强项目资金管理。以优化财政扶贫资金效益为着力点,按照《财政扶贫资金管理办法》的有关要求,规范扶贫项目资金管理。一是规范项目申报和审批程序。二是严格实行资金项目公示制。在项目村设立扶贫项目永久性公示牌,对项目建设内容、资金性质、资金额度等进行公示,实行阳光操作,有效遏制了截留、挪用扶贫资金现象,确保了扶贫资金真正用到扶贫项目上。三是严格实行财政扶贫资金专户储存、专人管理、封闭运行和县级回补报帐制,严防出现资金滞留、挪用、虚列支出现象,确保了资金运行安全。四是实行项目建设承包合同和廉政合同“双合同”管理制度。五是实行项目定期检查和竣工验收制度。在项目建设中组织人员定期检查项目建设进度和工程质量,按照项目建设进度拨付资金。项目建设结束后,实行县乡两级竣工验收制度。六是完善扶贫资金分配方式。在以贫困规模、贫困程度等因素对扶贫资金进行分配为主的同时,引入以奖代补机制,对扶贫工作成效明显的乡镇,在资金投入等方面优先予以支持;对扶贫工作成绩不明显的乡镇减少投入,将扶贫资金的分配与扶贫的绩效挂起钩来,逐步建立以绩效为导向的扶贫资金分配激励机制。七是切实加强项目后续管理,健全完善项目建后管理制度,保证了项目效益。

4、实行挂点联系制度,调动干部职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县扶贫办干部职工分片联系乡镇,建立了一整套科学合理、操作性强的扶贫开发责任制,将所联系乡镇的各项扶贫工作纳入年终考核内容进行量化考核,根据考核结果兑现奖惩。

(三)取得的主要成效

通过整村推进、易地扶贫、科技产业扶贫、小额信贷、富余劳动力培训转移、社会挂钩等扶贫工作的开展,扶贫开发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贫困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二是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促进农民增收。三是整治村容村貌,村风民风明显提升。四是切实解决民生问题,促进了农村和谐稳定。半年来,通过扶贫项目的实施,解决了0.7万人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完成全年计划数1.5万人的47%。五是扶贫项目和扶贫资金的及时投入在今年的大旱中发挥了明显的作用和效益。今年3月底完工的69个整村推进项目复修坝塘2件,畜水6万立方米,新建三面光沟56千米,水池1206个,畜水24898立方米,架管59千米,设u型槽537米,复修水井1口。今年4月中旬发放的1500万元小额信贷资金为1886户贫困农户春耕生产提供资金支持。这些扶贫项目和资金的投放使项目村的用水得到有效缓解,有力地促进了抗旱救灾和春耕生产。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一是我县贫困人口多,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极为薄弱,投入的资金相对不足,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遇到自然灾害时返贫率高,扶贫难度越来越大,扶贫形势依然十分严峻。据调查测算,我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1196元的贫困人口还有153793人,占全县农业总人口的57%,特别是今年又遭遇特大旱灾,使我县的扶贫攻坚任务更加艰巨。

二是个别乡镇和单位对扶贫工作认识不到位,工作责任心不强,存在重项目争取、轻项目建设和项目管理的现象,单位挂钩扶贫工作开展不扎实,落实不到位。

三是群众广泛参与的力度还需要不断加大。要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发动群众参与选择项目、参与实施项目、参与监督管理项目。

四是扶贫资金投入相对不足。由于扶贫资金投入有限,每个贫困村仅投入15万元,许多贫困村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贫困村缺乏持续发展的后劲,特别是在一些产业发展上,没有形成规模。到目前为止,全县共实施整村推进项目252个,占1919个村组的13%,扶贫投入与需求的矛盾仍然比较突出。

五是资源整合有差距,典型示范作用不明显。由于各

部门的项目资金有不同的投向,整合项目资金,集中力量帮扶贫困村的难度较大,整合的力度还不够,扶贫项目的亮点不突出,示范作用不明显。六是扶贫工作人员相对不足。随着国家对贫困地区投入力度的加大,近年来,我县每年争取的各扶贫资金在5000万元以上,资金项目覆盖面广点多,工作量大,扶贫任务艰巨,现有工作人员编制难以满足工作需要。我办现有在编人员12人,其中一名副主任至今抽调到招商局任副局长,剃除驾驶员1人、新农村工作队员1人,实际从事扶贫业务工作的仅9人。

三、下步主要工作计划

(一)认真落实好效能政府四项制度建设工作。按照县委、政府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在提高法制政府四项制度落实水平、强化责任政府四项制度贯彻落实、巩固阳光政府四项制度实施成效的基础上,认真开展在县扶贫办推行行政绩效管理、行政成本控制、行政行为监督、行政能力提升为主要内容的效能政府四项制度建设工作,加强机关效能建设,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努力把我县扶贫开发工作推上一个新的台阶。

(二)认真做好相关项目规划编制和组织实施工作。1、做好整村推进项目的规划编制和组织实施工作。一是做好省级第二批26个扶贫整村推进规划评审,争取在7月初批复实施;二是做好第三批州级扶贫整村推进规划,争取实施20个左右,使20__年度的整村推进项目达到50个以上,比年初计划的40个净增10个以上;三是对争取的整村推进项目按要求组织实施好,确保按质按量按时完工。2、做好20__年度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的规划编制和组织实施工作,争取扶贫资金150万元,搬迁安置农户300人。3、做好20__年度产业扶贫项目规划编制工作,争取投入财政扶贫资金80万元以上。4、争取并组织实施好100万元的贫困村互助发展资金项目。5、争取并组织实施好100户农村安居房改造工程。

(三)创新机制,认真落实好20__年度小额信贷资金的发放、跟踪、管理等各项工作。严格按照小额信贷管理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县实际,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制定切实可行的小额信贷资金放贷方案,抓紧落实放贷工作。今年,计划争取并及时发放小额信贷资金3500万元以上,对发放的资金加强跟踪问效和管理,确保资金安全运行的同时真正发挥应有的效益。

扶贫专干扶贫工作计划范文9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sunnyw”为你整理了这篇2020年度交通运输局扶贫工作总结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2020年度交通运输局扶贫工作总结 裕安区交通运输局根据省、市、区相关脱贫攻坚工作要求,紧紧围绕实现贫困区退出后巩固提升为目标,结合我单位承担职责继续实施“四好农村路”建设等交通项目、科学规划、严密组织,并提前完成全年度工作任务;同时继续开展单位包村干部包户结对帮扶工作,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现就扶贫工作汇报如下:

一、单位包村、干部包户工作完成情况

(一)交通局包保帮扶工作目标

紧紧围绕贫困区退后巩固提升为目标,并对剩余2%的贫困户,着力在精准识别、精准施策、精准帮扶、精准脱贫等方面下功夫,确保我局帮扶的所有贫困村与贫困家庭2020年底实现全部脱贫。同时做好脱贫后巩固提升工作,确保已脱贫户收入稳定不返贫。

(二)交通局包保帮扶工作任务

2020年根据区委部署安排,按照“单位包村、干部包户”工作要求,我局100位扶贫干部总共帮扶联系贫困户389户1045人。涉及我区5个乡镇13个行政村,分别是单王乡的王楼村、胡台村;西河口乡的锅棚店村、石湖村、红石岩村、江店村、郝集村、龙门冲村、河口居委会;新安镇的迎水村、洪河村;城南镇的黄小桥村、丁集镇的车贩村。牵头帮扶西河口乡石湖村、单王乡王楼村。分别给锅棚店村、石湖村、胡台村下派了驻村干部并制定了《区交通运输局选派干部管理制度》,根据制度要求不定期对驻村干部进行查岗、对选派干部驻村履职情况建立考核与奖惩制度;驻村干部每个季度汇报一次驻村工作开展情况,每个有帮扶任务贫困村都安排一名党组成员负责联系,同时安排一个局二级机构负责协助;局人事股协同局扶贫办负责驻村干部管理,严格按照规定按时发放驻村各项补助,及时掌握驻村干部工作生活情况,为驻村干部解决后顾之忧。同时为圆满完成帮扶工作任务,专门印制《扶贫宣传资料汇编》,确保帮扶干部按时走访,详细宣传扶贫政策,局扶贫办每月督查,为做好“双包”工作奠定基础。

(三)交通局包保帮扶工作完成情况

1、2020年我局对三个帮扶贫困村分别下派了三名驻村帮扶干部,制定了单位包村脱贫计划并按照节点圆满完成帮扶工作任务。

2、在当地党委政府正确领导、村两委密切配合下,通过局全体帮扶干部共同努力,我局所有帮扶联系户都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脱贫巩固计划,针对贫困户家庭情况,制定了帮扶措施,取得了帮扶成效,2020年度交通系统所有帮扶贫困户全部实现稳定脱贫。

二、交通基础设施实施建设完成情况

(一)交通局承担交通基础设施工作目标

紧紧围绕村出列、区退出后巩固提升为目标,继续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进一步加大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巩固提升力度。

(二)交通运输局承担交通基础设施工作任务

2020年扶贫项目总投资10815.265万元,完成村级道路建设(含3个加宽)项目141个123.125公里5371.735万元;乡、村级道路大中修20个75.874公里3180万元;村级桥梁23座2263.53万元。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情况

1、村级道路141个项目,已经全部完工。

2、村级道路大修项目8个,已经全部完工。

3、村级桥梁建设23个,已经全部完工。

4、村级安保项目59个,已经全部完工。

三、其他扶贫工作完成情况

(一)、扶贫消费工作:按照扶贫消费专班任务分解,我局积极落实相关工作。

1、先后制作消费扶贫公益广告宣传海报100余份、制作立体宣传牌20块。分别在客运西站、六安火车站、快捷客运公司、车辆检测站、高速公路6个服务区,各个乡镇公交首末站、枢纽站进行张贴、摆放宣传。

2、积极争取市局支持,配合区商务局完成在高速公路服务区设立消费扶贫专区工作。

3、在六安火车站、车辆检测站、客运西站、乡镇公交首末站、枢纽站设置消费扶贫专柜投放点。

4、动员本单位职工购买消费扶贫农产品合计金额14万元左右,加上疫情期间购买农产品21万元左右,到目前为止今年我局完成农产品购买35万余元。

(二)、扶贫资产管理确权工作:我局积极落实区扶贫开发领导组部署的扶贫资产管理确权工作,为尽快完成扶贫资产确权工作,我局专门购买第三方服务(会计审计事务所)对19个乡镇上报交通扶贫资产数据进行审核,在区财政局、区扶贫局大力支撑下,通过各乡镇配合,圆满完成此项工作。

(三)、省脱贫攻坚督查反馈问题整改工作:我局认领两个问题一是进一步加强公益性岗位管理,我局认领问题后及时召集路长办相关人员开会进行传达部署,要求路长办进一步加强交通公益性岗位常态化管理,强化日常管理和日常考勤,确保公益性岗位人员尽职尽责,按照“按需设岗,科学开发,岗需互选,人岗匹配”原则,对交通公益性岗位人员进行在规范,对不符合岗位需求,人岗不匹配的予以清退,同时结合今年强降雨造成部分群众受灾情况,计划2021年交通公益性岗位动态调整时,优先安排受灾户与建档立卡贫困户。二是进一步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均衡发展,我局认领问题后及时安排计划科结合全区交通扶贫项目库更新,认真梳理近年来交通扶贫项目安排偏低乡镇,在2021年项目按排时优先考虑,同时安排前期办积极与上级主管部门对接,争取上级交通主管部门支撑,补齐交通基础设施短板,确保全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均衡发展。

(四)、交通局扶贫办、妇联、文化办与驻村工作队、村两委联合开展情暖童心 关爱留守儿童 共庆”六一”活动,并取得了圆满成功。

(五)、“七一”交通局党组对牵头帮扶村所有困难老党员进行慰问,在党的生日送去党的关怀。

扶贫专干扶贫工作计划范文10

以建设全国革命老区扶贫攻坚示范区为契机,以推进整村推进和“雨露计划”实施方式改革为动力,坚持推进扶贫开发与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和谐秀美乡村建设有效结合,加快整村推进、移民搬迁、“雨露计划”、产业扶贫等专项扶贫工作步伐,着力构建专项扶贫、社会扶贫和行业扶贫“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为加快赣南苏区振兴发展,推进建设物裕风清、和谐幸福新做出新贡献。

(二)目标任务

1、加快整村推进扶贫开发进程,确保年底前全面完成69个贫困村的扶贫开发项目。

2、加快实施移民搬迁计划,确保年底前全面完成559人的移民搬迁计划。

3、加大产业扶贫项目实施力度,确保年底前全面完成省级产业化扶贫项目和中央公益金项目。。

4、抓紧开展“雨露计划”培训,确保9月底前全面完成216人的贫困劳动力的培训任务。

5、深入开展县直、驻县单位定点扶贫、党员干部结对帮扶和农村致富能手结对帮扶贫困户活动,努力形成大扶贫工作格局。

(三)工作措施

1、大胆创新,加快推进扶贫攻坚示范镇村试点工作

以建设全国革命老区扶贫攻坚示范区为契机,创新工作思路,用好用足有利政策和资源,加快推进天九镇扶贫攻坚示范镇和村、村、村等3个扶贫攻坚示范村的综合试点工作,在试范镇村着力实施一批受益面广的惠民项目,充分发挥示范镇村在扶贫攻坚工作中的示范带动作用。

2、统筹兼顾,有序实施整村推进扶贫开发项目

要按照突出重点,统筹兼顾的原则,根据各级扶贫资金计划的时间节点,有序实施69个省、市、县三级贫困村的整村推进扶贫开发项目,力争10月底前全面完成25个省级贫困村整村推进扶贫开发项目,11月底前全面完成26个县级贫困县的整村推进扶贫开发项目,12月底前全面完成34个市级贫困村整村推进扶贫开发项目。

3、深入调研,稳步实施移民搬迁计划

7月底前,要到移民搬迁对象所在村、各移民搬迁集中安置点深入开展调研,详细摸清移民搬迁对象底数和各集中安置点的基本情况。9月底前要完成559人移民搬迁对象的落实及相关资料的建档工作。10月底前要全面实施移民搬迁计划,同时全面启动各移民搬迁集中安置点的基础设施建设。12月底前,确保全面完成全县559人的移民搬迁计划。

4、精心组织,大力实施产业扶贫

要抓紧实施产业化扶贫资金项目,7月底前要着手实施省级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和特困片区扶贫攻坚产业化资金项目计划。7月中旬前要完成2013年中央公益金支持革命老区扶贫开发创新试点项目计划的编制及申报工作,10月底前要全面实施中央公益金支持革命老区扶贫开发创新试点项目计划。力争通过以上产业化扶贫项目的实施,不断壮大我县的扶贫主导产业,引导贫困农户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使直接参与项目的贫困户年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

5、合理安排,分批开展“雨露计划”培训

要严格按照上级批复的“雨露计划”培训项目计划确定的时间节点,分批次、有计划地实施216人的“雨露计划”培训项目计划。7月底前要完成25个省级贫困村的“雨露计划”培训招生宣传工作,8月底前完成170名土坯房改造工匠培训工作,9月底前完成10名“一村三师”、28中高级技工和8名职业教育学历培训的招生工作。

扶贫专干扶贫工作计划范文11

脱贫攻坚工作总结一

X县辖xx个乡(镇、办事处),xxx个行政村(居委会、社区),xx.x万人、20xxxx户,其中农村人口xx.xx万人、20xxxx户。全县总面积20xx平方公里,其中耕地xxx万亩、林地xxx万亩、宜渔水面xx万亩,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也是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大别山革命老区县。

2019年,全县共完成减贫任务20xxx人,占省下达计划20xxx人的xxx%,超额完成了减贫目标任务。20xx年底,全县尚有建档立卡精准识别贫困人口20xxx人,农村贫困发生率约x.x%。根据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安排部署,结合我县实际,xx县委、县政府明确和细化了脱贫攻坚路线图、时间表,签订了打赢脱贫攻坚战军令状,即20xx年减贫x.xx万人,xx个贫困村退出贫困序列;20xx年减贫x.xx万人,xx个贫困村退出贫困序列;20xx年减贫x.xx万人,xx个贫困村退出贫困序列,xx县摘掉贫困县帽子。在20xx年x月xx日X省脱贫攻坚第一次推进会议后,县委、县政府及时召开县委常委会和县政府常务会,明确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切实从讲政治高度把脱贫攻坚作为第一民生工程和头等大事的的工作要求,继续加大脱贫攻坚工作力度,全县上下通力合作,采取过硬措施全力推进,确保全县脱贫攻坚工作扎实有序开展。现将我县脱贫攻坚情况汇报如下:

一、成立高规格的指挥机构和工作机构,为脱贫攻坚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2019年上半年县委、县政府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政委、县长任指挥长、有关县级领导任副指挥长、相关县直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xx县脱贫攻坚指挥部。指挥部下设综合工作组,行业扶贫工作组,定点帮扶工作组,社会帮扶工作组,扶贫宣传工作组,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指挥部六个工作小组。x月xx日xx省脱贫攻坚推进会议后,县委、县政府及时组织人员认真学习研究省委、省政府下发的《XX南省转移就业脱贫实施方案》等x个方案和《X省扶贫对象精准识别及管理办法》等x个办法,结合xx实际,为将脱贫攻坚工作开展的更加系统、更加全面、更加精细,县委、县政府决定调整xx县脱贫攻坚指挥部,下设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综合工作组(综合工作组下设综合协调组、信息管理及统计评价小组、督导一组、督导二组、督导三组五个工作小组)、资金整合和项目规划工作组、行业和金融扶贫工作组、专项扶贫工作组、社会扶贫工作组、转移就业扶贫工作组、产业扶持脱贫工作组、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组、社会保障和特殊救助工作组、定点帮扶工作组、扶贫宣传工作组十一个工作组。目前,调整充实配备的人员已基本到位,详细的分工和精细安排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二、召开各类会议,研究部署脱贫攻坚工作。

20xx年以来X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脱贫攻坚工作,为贯彻落实好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和会议精神,20xx年x月xx日召开的县委经济工作会议和x月xx日召开的县委工作会议都对全县脱贫攻坚工作进行了再强调、再部署。20xx年x月xx日,县委召开了各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乡镇分管扶贫工作领导、乡镇扶贫专干、县直一级机构党政主要负责人、县四大家领导及其他县处级领导干部近xxx人参加的县委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县委书记X、县长X先后作了重要讲话,会议对全县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作了全面安排部署。20xx年x月xx日,县委、县政府召开了有各乡镇书记、乡镇长、分管领导、扶贫专干、xx个贫困村村支部书记、县直一级机构党政负责人、县四大家领导近xxx人参加的全县脱贫攻坚推进会议,对全县脱贫攻坚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督促、再推动。从而迅速在全县上下统一了思想认识、明确了目标任务、工作措施和工作要求,形成了坚决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强烈共识。x月x日,县委、县政府召开了各乡镇(办事处)党委书记、分管扶贫工作领导、扶贫专干和县直各局委办主要负责人参加的全县脱贫攻坚推进会议,会议传达学习了省委书记谢伏瞻和省长陈润儿重要讲话、邓凯副书记总结讲话和王铁副省长关于我省出台的“五个办法”和“五个方案”说明等文件,对下一步的脱贫攻坚工作进行了再动员、再加压、再部署,进一步引导和推动全县各级各部门牢固树立强烈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核心意识,清醒认识目标任务的艰巨性,立即行动起来,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安排部署,努力把全县脱贫攻坚任务向前推,完成好。

三、坚持标准,严格程序,扎扎实实开展建档立卡“回头看、再核实”活动。

根据《X市扶贫开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精准识别整改工作实施方案》,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及时制定印发了《xx县扶贫开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精准识别整改工作实施方案》,确立了我县精准识别“xx条标准”,其中退出建档立卡贫困户参考标准xx条,新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参考标准x条,同时,要求各乡镇按照相关标准,组织得力人员进村入户摸底排查,拉网过筛。20xx年x月中旬,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办公室印发了《xx县贫困人口精准识别“五清”核查工作方案》,再次安排部署了精准识别“五清”(“一户一档”底子清、脱贫措施清、村书记心里清、帮扶责任清、脱贫轨迹清)核查工作,并组织xx个工作组对各乡镇“五清”核查工作进行了交叉检查。x月下旬,根据豫扶贫办明电号《关于深入做好建档立卡“回头看”工作的通知》要求,认真组织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建档立卡“回头看”工作。力求将达到退出标准的贫困人口有序退出,不符合贫困人口条件的认真进行剔除,所有符合条件的贫困人口识别进建档立卡贫困系统。按照省长陈润儿在省脱贫攻坚第一次推进会议上的安排,县扶贫办于x月xx日举办了各乡镇(办事处)分管扶贫工作的领导、扶贫专干和信息管理员参加的全县建档立卡“回头看、再核实”培训会议,会上认真学习了全省第一次脱贫攻坚会议上印发的《xx省扶贫对象精准识别及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要求全县再用一个月时间,按照《xx省扶贫对象精准识别及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明确提出的“20xxx”工作要求,遵照“坚持标准、综合考量、民主评议、群众认可”的原则,严格识别标准两条杠,遵循“一进二看三算四比五议六定”识别工作六步法,做到识别程序三步走、六签字和建档立卡五个步骤,扎扎实实地开展好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回头看、再核实”工作,确保应进全进、应退全退,一个不漏,一个不错。x月xx日收到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等x个办法的通知》后,脱贫攻坚指挥部及时将正式文件转发至各乡镇学习和遵照执行,各乡镇(办事处)及时召开了专题会议,组织专门人员,逐村逐户再次调查摸底,核实贫困户信息,切实将子女上学负担重、家庭成员患大病或长期慢性病、C、D级危房或无房农户核实核清后统筹考虑纳入扶贫对象,确保一个不漏,同时,也对发现的个别明显不符合贫困户条件的坚决予以剔除,力求一个不错。截止x月xx日,我县尚有未脱贫建档立卡贫困户xxxxx户、贫困人口xxxxx人,与原xxxX年底未脱贫人口数基本持平,其中因病致贫xxxx户xxxxx人占xx.x%,缺资金xxxx户xxxx人占xx.x%,因缺技术致贫xxxx户xxxx人占xx.x%,因缺劳力致贫xxxx户xxxx人占x.x%,因残致贫xxxx户xxxx人占x.x%,其他xxx户xxxx人占x.x%。

四、细化和落实扶贫政策,稳步推进全县脱贫攻坚取得新成效。

1、“转”。县委、县政府已建立了由人社、财政、扶贫、教育、民政等部门参加的联席会议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全县转移就业脱贫工作,充分发挥县人社局已建成的标准化基层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平台,为贫困群众提供求职登记、职业指导、社保办理等全方位服务。同时,县扶贫办计划在x月初利用已建成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员信息数据库,建立精准识别转移就业台帐,切实建立“一对一”转移就业帮扶机制,为开展精准扶贫工作提供全方位服务。

2、“扶”。按照《xx省产业扶持脱贫实施方案》,结合xx实际,县扶贫办已起草了《xx县扶贫开发产业扶贫项目实施意见》(试行)、《xx县科技扶贫项目实施意见》等,大力支持和帮助贫困群众发展产业项目增收致富。县科技局也结合《xx省“三区”人才支持计划科技人员专项计划实施方案》,开展了科技特派员与县区企业、种养殖大户等单位对接工作,促进地方产业转型升级,开展农业技术培训,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下一步,将落实好由县农业局牵头制定《发展特色农产品产业和优质粮食产业计划》、由县旅游局牵头制定《发展乡村旅游产业计划》、由县商务局牵头制定《建设营销平台和电商流通计划》、由县财政局牵头建设好融资平台,全方位支持扶贫产业发展,加快和推动贫困群众增收脱贫。

3、“搬”。县委、县政府及时成立了县长汪明君任指挥长的xx县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指挥部,并抽调x名工作人员成立了易地扶贫搬迁办公室,相关乡镇也成立了易地扶贫搬迁办公室,确保全县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顺利开展。截止x月xx日,我县共完成“十三五”期间易地扶贫搬迁贫困户标识xxx户20xx人,超额完成原定易地扶贫搬迁计划任务。20xx年,省市发改委下达我县易地扶贫搬迁计划xxx户xxx人,任务已落实到户到人,并逐户建立了搬迁扶贫工作台帐。计划三个乡镇共建设四个集中安置点,其中,尤店乡一个安置点安排xx户xxx人、高店乡一个安置点安排x

x户xx人、青山镇两个安置点安排xx户xxx人。目前,国土资源局、住建局、环保局已完成对安置点的勘探、勘察、测绘、环评和建设设计工作,《实施方案》正在编制中,年底前可完成搬迁任务。

4、“保”。根据《xx省社会保障脱贫实施方案》、《X市关于对贫困家庭实施政策兜底的意见》,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及时研究、制定了《xx县关于对贫困家庭实施政策兜底的意见》,要求县民政部门牵头,财政、卫计、人社、教体、残联、扶贫等部门配合,对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和低保家庭中的“鳏寡孤独痴残”等特殊困难群众开展摸底排查,认真开展农村低保对象和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台账对比,对未纳入农村低保的建档立卡扶贫兜底对象,严格按照低保认定程序纳入低保范围,实施政府兜底保障;对已真正完全脱贫的家庭,及时安排退出保障范围,实现“应保尽保、应退尽退”。确保x月底前将符合条件的兜底对象全部纳入兜底范围,实行政府精准兜底保障。目前,已完成摸底排查工作。经调查,我县共有政策兜底贫困户20xx户20xxx人,已纳入兜底保障20xx户20xx人。

5、“救”。根据《xx省特殊救助脱贫实施方案》,县委、县政府已安排部署了由县卫生部门牵头开展医疗救助核查、由县残联牵头开展孤儿和残疾人救助核查、由教育局牵头开展教育救助核查等核查行动。目前,各责任部门正在组织精干力量,对救助对象逐户登门调查,核实信息,建立档案,预计x月底均可完成调查和建档工作,为下一步及时开展救助脱贫工作奠定基础。

五、深入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户帮扶全覆盖。

一是省、市、县三级共向全县选派了xxx名驻村第一书记。其中,省级x名、市级xx名、县级xxx名,实现了xx个贫困村派驻第一书记全覆盖。二是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及时印发了《关于认真做好领导干部联村包户定点帮扶工作的通知》(x脱贫指[20xx]x号),明确要求每名县处级领导干部联系一个贫困村、帮扶三户贫困户,每个县直机关事业单位对口帮扶一个贫困村,每名科级干部和机关干部职工帮扶x-x户贫困户。目前,全县共动员和组织xx名县级领导、xxx个县直机关事业单位20xx名干部职工、xx个乡镇xxxx名干部职工,共20xx人参与定点结对帮扶贫困户工作。三是县委统战部向全县各个社会组织发出了《xx县社会及统一战线同心扶贫工作倡议书》,确定了带动性、示范性强的xx个企业作为全县xx个乡镇的企业帮扶牵头单位,还为每个贫困村选派x-x个企业开展企业帮扶工作,共动员和组织了xxxx名企业家、乡贤及社会成功人士参与社会帮扶工作。xx友邦木业有限公司被县委统战部选派到东铺镇担任企业帮扶牵头单位,作为县级扶贫龙头企业,该公司自愿与东铺镇贫困村杨店村签订“村企共建”协议。今年春耕来临之际,该公司向东铺镇杨店村有劳动能力、有耕地的xxx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了xx.x吨复合肥,并看望慰问了x户无劳动能力的特困户,帮扶物资折款达xx多万元,受到了贫困群众的一致好评。

六、加大舆论宣传力度,营造脱贫攻坚浓厚氛围。

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制定了《全县脱贫攻坚宣传工作方案》,统一编制了乡镇、村扶贫政策宣传和脱贫攻坚示意图样板。目前,绝大多数乡镇和贫困村都制作和张挂了脱贫攻坚示意图和政策宣传栏,实行了挂图作战,大多数贫困村村部设立了扶贫公告公示栏,同时,在人口居住集中处、交通道口、集市等场合悬挂、张贴、刷写了大量永久性的脱贫攻坚宣传口号和标语;县电视台开设了《聚焦精准扶贫》专题;《今日xx》设立了《脱贫攻坚进行时》专栏,齐心协力营造脱贫xx策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深入民心。

七、切实加强领导,落实党委、政府扶贫开发主体责任。

县委、县政府承担县域内扶贫开发主体责任,县委书记和县长是第一责任人,县委书记、县长向市委、市政府递交了脱贫攻坚责任书。乡镇党委、政府承担本乡镇加快发展、贫困村达标、贫困户脱贫的具体责任,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与县委、县政府签署了脱贫攻坚责任书,贫困村支部书记,村长与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签订脱贫攻坚责任书;xxx个县直单位分别承担行业扶贫和驻村帮扶责任,也向县委、县政府签署了脱贫攻坚责任书,层层落实脱贫攻坚责任制,压实各级各部门责任,切实增强各级各部门扶贫开发S的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促进全县脱贫攻坚战顺利实施。

八、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继续抓好扶贫开发整村推进、扶贫搬迁、科技扶贫、到户增收、雨露计划等专项扶贫工作,抢抓工作进度,力争在年内全面完成建设,改善贫困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扶持发展产业扶贫,帮助他们尽快脱贫致富;

(二)加快推进扶贫到户小额贷款风险补偿机制的建立和开展。县政府已在x月下旬正式同意县财政专项安排20xx万元建立扶贫到户小额贷款风险基金。县邮政储蓄银行每年安排20xx万元扶贫到户小额贷款规模,向建档立卡贫困发发放扶贫到户小额贷款。我办将联合县财政、县金融机构加快推进扶贫到户小额贷款风险补偿机制的建立和开展,确保扶贫到户小额贷款工程有序开展。

(三)积极探索到户增收新措施。下半年,我办将按照《xx省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实施意见》中关于“积极探索资金收益等扶贫新模式”的要求,将贫困户入股分红作为扶贫的一个重要抓手,一个专项扶贫产品,一个重要举措来抓。坚持政府引导,贫困户自愿;锁定风险,稳定收益;发展产业,持续增收;多措并举,广拓渠道四大原则大力推进建档立卡贫困户入股分红方案。目前,我县在xx乡xx村、xx村进行带资入股分红项目的立项工作,计划投入专项扶贫资金xx万元,可使xxx户贫困户每年稳定得到分红收益。

(四)完成市政府下达的脱贫人口目标任务。

脱贫攻坚工作总结二

我县牢固树立“脱贫攻坚是第一民生工程”的政治意识和“精准扶贫、不落一人”的使命意识,认真落实中央、省委和市委的要求,全力推进脱贫攻坚工作。现将20xx年脱贫攻坚工作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xxx年以来,全县农村贫困人口从xx.xx万人下降到xxx年初的x.xx万人,贫困人口减少xx.x%,贫困发生率从xx.x%下降到x.xx%。农民人均纯收入从xxxx元增加至xxxx元,年均增长xx%以上。

(一)成立组织,精准策动脱贫攻坚

我县以脱贫攻坚工作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严格落实党委政府的主体责任。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X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县委书记任政委,县长任指挥长。指挥部下设综合、宣传、督查等x个专项工作组,由县委常委单位带头,从全县选调xx名优秀干部充实到脱贫攻坚指挥部,单设地点、集中办公,充分发挥党委政府在脱贫攻坚中的主导作用。二是积极部署落实。召开了全县脱贫攻坚动员会,先后出台了《X县全力推进四年脱贫攻坚意见》《X县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实施意见》《X县打赢脱贫攻坚战行动方案》等一系列文件并严格监督实施,为全县脱贫攻坚工作扎实开展提供理论支撑和政策遵循。三是完善推进机制。建立脱贫攻坚七人领导小组例会制度,定期研究推进脱贫攻坚工作。20xx年以来,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县四大家联席会等各类会议共研究脱贫攻坚事项xx余次,对脱贫攻坚工作实行高位推动和全程指导。四是层层传导压力。我县把脱贫攻坚工作纳入县委巡察重要内容,进一步夯实责任。各乡镇(办事处)签订了精准脱贫攻坚军令状,各村签订责任状,层层落实责任,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坚持标准,精准识别贫困人口

我们严格按照省市要求,认真开展精准识别工作,确保精准识别“不漏一户,不落一人”。一是严格程序。按照“农户申报、民主评议、张榜公示、乡镇审核、县级备案”的程序,紧扣省定人均纯收入20xx元贫困线和“两不愁、三保障”识贫标准,通过“一进二看三算四比五公示”,对符合条件的农村贫困人口进行了精准识别和建档立卡,真正做到户有卡、村有册、乡有薄,底数清、情况明。目前,全县共建档立卡20xxx户、x.xx万人。二是认真核查。制定出台了《关于开展贫困人口精准识别“五清”核查工作实施方案》,采取乡镇自查、交叉核查和督导抽查的方式,对全县xx个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精准识别情况进行逐户核查,做到“一户一档”底子清、“一人一策”“一户多策”措施清、村支部书记心里清、帮扶责任清和脱贫轨迹清。省脱贫攻坚第三督导组在督导脱贫攻坚工作时,对我县“五清”核查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三是落实“回头看,再核实”。按照省扶贫办统一部署,对全县农业村和农业社区,重点是对非贫困村、五保户、低保户和残疾人口进行拉网式排查,对符合贫困户条件未识别进系统的,及时识别、建档、录入;对部分确实不符合贫困标准的家庭,严格按照退出标准和程序,逐户逐人销号,坚决做到“应进则进、应出则出”,进一步澄清了贫困人口底数。现在正在进行的是第三阶段,从x月xx日到现在,对各乡镇(办事处)贫困人口建档立卡档案进行集中核查,针对存在问题,现场进行整改,不能现场整改的,下达整改通知书,x天内整改到位。截止目前,X县已核查xx个乡镇,我们下达整改通知书xx份,要求乡镇逐条进行整改。通过集中核查和整改情况来看,X县贫困人口严格遵循了识别原则、方法和程序,基础性工作进一步增加,信息档案进一步规范和完善。

(三)凝聚合力,精准组织帮扶力量

在精准识贫的同时,我们统筹兼顾,多措并举,认真落实各项帮扶措施,确保到户到人。一是组建队伍。认真选派驻村第一书记,省市县共选派xxx名第一书记对xxx个村(贫困村、软弱涣散村)进行结对帮扶。深入开展“万名干部帮万家”、驻村帮扶、“百企帮百村”和乡贤结对帮扶等“四结对”活动,每位县处级干部联系帮扶x个乡镇x户贫困户,每名干部与至少一个贫困户结对帮扶,组建xx个驻村帮扶工作队与xx个贫困村结对帮扶,xxx家企业与xx个贫困村结对帮扶,每名乡贤与一个或若干贫困户结对互助帮扶。积极推动项目协同、产业协同、合作协同和培训协同等“四协同”工作,明确xx项重点任务、xx个责任单位和牵头领导,制订涉农资金整合、宣传等xx个扶贫专项方案,凝聚脱贫攻坚工作合力。二是夯实责任。进一步强化主体责任,出台了《X县扶贫开发考核评价办法》,坚持结果导向,督促各级脱贫攻坚责任主体更好履职尽责。进一步夯实派驻责任,严格落实“干部当代表,单位做后盾,领导负总责”帮扶工作机制,对驻村工作队和第一书记工作开展不力的,除追究当事人责任外,还要追究派驻单位责任。三是创新举措。金融扶贫方面,县财政注资20xx万元设立助保金,优先在贫困村开展小微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助保金贷款,已向贫困村发放贷款x.x亿元。电商扶贫方面,与京东集团签署了农村电商精准扶贫战略合作协议,引导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种养基地与电商企业合作。如:X县八里莲花电子商务服务有限公司和当地蔬菜种植户合作,形成了微信卖菜销售模式,解决贫困群众xxx余人就业,且带动当地扩大蔬菜种植面积20xx余亩。产业扶贫方面,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贫困户脱贫

计划,全县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xx家,农民专业合作社xxx家,种粮大户20xx户,优质农产品基地xx处,有效带动贫困人口脱贫。

(四)综合施策,精准帮扶到村到户

一是逐人逐户制定帮扶措施。“精准扶贫、不落一村、不落一户、不落一人”为总要求,结合贫困村实际,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制定了“一户一策、一户多策”的帮扶措施,为xx个贫困村20xxx户贫困户量身定制扶贫“套餐”,确保扶贫攻坚“精准到村、精准到户”,力争率先摘掉“贫困县”的帽子。

二是积极谋划,精准施策。准确把握易地脱贫搬迁有关政策,坚持群众自愿、积极稳妥方针,因地制宜探索搬迁安置方式。县扶贫办、发改委、财政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民政局、县政府研究室等相关职能部门,围绕脱贫攻坚大局,结合部门实际,全局着眼、全盘谋划,统筹脱贫资源,聚合脱贫资金,按照“x个办法”和“x个实施方案”要求,结合实际拟定我县实施方案。县政府召开脱贫攻坚专题常务会,成立了X县易地搬迁脱贫工作领导小组,审议通过了《X县易地搬迁脱贫实施方案》。为了扎实推进产业扶贫脱贫工作,县政府明确由县发改委牵头制定《X县产业发展脱贫实施方案》,同时由相关部门制定配套专项方案,其中县旅游服务中心制定《X县旅游扶贫专项方案》、县商务局制定《X县电商扶贫专项方案》、产业集聚区制定《X县特色产业扶贫专项方案》、县金融办制定《X县金融助推扶贫方案》。为了扎实推进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工作,由县民政局牵头制定了《X县贫困人口政策兜底实施方案》;为了推进贫困人口转移就业工作,由县人社局牵头制定了《X县转移就业脱贫实施方案》《X县基本养老保障脱贫实施方案》;这些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在全县形成齐心合力抓脱贫攻坚的体制机制。

三是整合涉农资金,精准实施扶贫项目。为了整合涉农资金,X县发改委结合X县实际制定出台了《X县涉农资金整合实施意见》,县财政整合县级部门预算和政府性债务资金20xx万元,集中用全县贫困村饮水安全提升工程和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现在资金计划已下达,预计年底前可以建成并投入使用。xxx年,第一批专项扶贫资金已拨付20xx万元。目前,整村推进项目已开始招投标,科技扶贫、雨露计划、产业化贴息和到户增收项目正在按要求申报中。

(五)加大宣传,精准营造浓厚氛围

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印发了《X县脱贫攻坚宣传工作方案》,紧盯脱贫攻坚特色亮点工作,编辑刊发《县脱贫攻坚信息》xx期。县广播电视台开设《脱贫攻坚在行动》专栏,插播电子流动字幕;各乡镇(办事处)在首集镇、主干道、乡村结合部等位置制作悬挂脱贫攻坚工作宣传标语、宣传栏、标语牌,及时、全面、准确解读脱贫攻坚政策,倡树脱贫攻坚先进经验和典型人物,为全县脱贫攻坚工作提供良好的舆论氛围。

(六)强化督导,精准推动工作落实

一是建立了脱贫攻坚工作督导制度。将脱贫攻坚工作纳入县委巡查组巡查工作范围,抽调县纪委、督察局和脱贫攻坚指挥部办公室人员组成专项督导督查工作组。二是严督实导。采取随机抽查、听取汇报、查看帮扶记录、进村入户、询问农户等督导方式,对各类帮扶力量,尤其是驻村帮扶工作队和第一书记在岗在位和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常态化督查。在督查中建立并完成督查台账,梳理并建立突出问题x个,责令xx个单位限期整改,并积极落实问题销号制度,实现了对问题台账和整改单位动态跟踪管理,确保督查发现的突出问题都能限期得到整改落实。

三是严厉问责。综合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拟订《X县脱贫攻坚督查和问责办法》(试行),确保督查工作质量。重点督查脱贫目标任务落实及完成情况,对落实不力的乡镇、办事处和县直责任单位严厉批评,目前已发督查专项通报x期,点名道姓通报驻村第一书记xx人。

二、存在问题

一是贫困人口多,自我脱贫乏力。

截至xxx年底,X县仍有x.xx万贫困人口,占X市贫困人口的xx.xx%。同时,贫困人口中因病因残致贫比重大,加上文化程度、年龄等多种因素影响,贫困群众自我脱贫能力弱,“保”和“救”的压力大。

二是农业产业化进程慢,转移就业有限。X县是传统农业大县,特色农业、优质农业、高效农业刚刚起步,农业集约化、产业化程度低,全县农业省级龙头企业仅x家,转移就业带动力不足。同时,我县产业集聚区还处于成长阶段,入驻企业量多个小,提供就业机会和就业岗位的空间有限。

三是基础设施差,支撑作用较弱。因历史欠账较多,我县路、水、电、气等基础设施薄弱,农村公路网络化水平低,运输场站建设相对滞后。如:全县还有xxx个村未解决安全饮水问题,城区还没有实现xx小时供水。四是财政收入少,保障压力较大。X县属于典型的“吃饭财政”,全县人均GDP、农民人均纯收入等均低于全省全市平均水平。xxx年全县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只有x.x亿元,而财政支出xx.x亿元,其中xx.x亿元来源于转移支付。

三、下步打算

1.突出精准管理。一方面,强化贫困人口信息维护,持续完善新增识别录入贫困人口信息。另一方面,做好贫困人口进出动态管理,对最新致贫、返贫的贫困人口及时识别录入系统,应进则进;对通过帮扶已经脱贫的贫困人口,及时组织考核审定,应出则出。

扶贫专干扶贫工作计划范文12

全力落实定点扶贫任务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要求,中组部专门成立扶贫工作组,自2010年以来先后分2批选派10名处级干部到甘肃省舟曲县挂职扶贫。5年来,坚持项目扶持和党建扶持相结合,主要做了六个方面工作。一是协助甘肃省制定实施舟曲县扶贫开发规划,有序推进劳动力转移、移民搬迁、产业扶贫、防灾减灾等各项任务。二是加强干部人才培训,先后组织舟曲县各级干部和“两代表一委员”、专业技术人员等1000多人次赴江苏培训和挂职锻炼。三是支持发展劳务经济,协调舟曲县与无锡市、常州市签订对口劳务合作协议,5年共提供就业岗位2万多个,累计输出劳动力23万人次,创收29亿元。四是帮助培育特色富民产业,协调专家帮助舟曲县制定旅游产业、种植业、养殖业发展规划,联系龙头企业与舟曲县合作,采取“公司+基地+农户” “互联网+”等模式促进贫困群众增收。五是协调促进基础设施和教育卫生等民生事业发展,协调在兰州新区划拨1平方公里土地,作为舟曲县灾民安置区和产业培育区。六是协助抓好基层党建工作,强化村“两委”干部培训和班子建设,指导村干部定责定规,推进村级组织活动场所规范化建设和党建示范乡镇创建活动,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截至2014年底,舟曲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675元,比2011年增加1629元,年均增长15%;按照现行扶贫标准,舟曲县贫困人口已由2012年的4.5万人减少到2.17万人;贫困发生率由32.9%下降到15.9%,返贫率控制在10%以下。

积极选派优秀干部挂职锻炼

2013年底,中组部从中央和国家机关、中央企业选派240多名干部到西部地区、老工业基地和革命老区挂职锻炼。两年来,挂职干部立足自身优势,积极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献计出力,并在传递信息、提供咨询、引资引智等方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推动中央各项政策措施在贫困地区落地见效。

同时,为帮助贫困地区培养干部,中组部还会同中央统战部、国家民委每年选派500多名西部地区和其他少数民族地区干部,到中央和国家机关部委、中管金融企业和国有重要骨干企业、东部发达地区挂职锻炼,开阔视野、更新理念、提高本领。

扎实开展 “第一书记”选派工作

指出,“扶贫开发,要给钱给物,更要建个好支部。”按照这一指示精神,为帮助贫困地区加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2015年4月,中组部会同中央农办和国务院扶贫办专门印发通知,对“第一书记”的选派范围数量、人选条件要求、主要职责任务等作了明确规定,有力推动了“第一书记”的选派工作。

截至目前,全国已选派17.6万名“第一书记”,实现了贫困村和党组织软弱涣散村全覆盖。在做好选派工作的同时,中组部还注重指导各地加强对“第一书记”的管理考核、宣传表彰和政策支持,引导和激励他们在脱贫攻坚中发挥作用。

完善贫困县政绩考核机制

2014年12月,中组部会同国务院扶贫办研究制定了《关于改进贫困县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经济社会发展实绩考核工作的意见》,推动各地不断完善贫困县政绩考核机制,明确要求重点考核经济发展、扶贫开发、民生改善和生态保护等方面成效,考核结果作为干部选拔任用、培养教育、激励约束和问责的重要依据。同时,认真落实中央关于抓党建促扶贫的要求,从2104年开始,在全国组织开展市、县、乡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指导推动各地把扶贫开发与基层党建统一研究、统一部署、统一督查、统一考核,实现党建责任和扶贫责任一起落实。

下一步,中组部将认真学习贯彻中央扶贫工作会议精神,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要求,认真履行定点扶贫牵头部门责任,进一步抓好工作落实。

一是充实配强扶贫工作力量。围绕服务脱贫攻坚大局,加大选派优秀年轻干部特别是后备干部到贫困地区工作的力度,有计划地安排省部级后备干部到贫困县挂职任职,开展新一轮选派中央单位干部到西部地区、革命老区和贫困地区挂职锻炼工作,使脱贫攻坚一线成为培养锻炼干部的宽广舞台。

二是推进贫困地区领导班子和基层党组织建设。指导各地以换届为契机,选好配强扶贫任务重的县、乡党政主要领导,突出抓好贫困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精准选配“第一书记”,精准选派驻村工作队,积极选聘高校毕业生到贫困村工作;抓好以村党组织为领导核心的村级组织配套建设,突出整顿贫困村软弱涣散党组织,加快建设贫困村村务监督委员会,不断夯实脱贫攻坚的基层基础。

三是加大贫困地区人才支持力度。深入实施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人才支持计划,积极组织专家学者到贫困地区开展咨询服务活动,大力实施贫困地区本土人才培养计划,鼓励各类人才扎根贫困地区基层建功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