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品社教学论文

品社教学论文

时间:2022-11-29 14:00:07

品社教学论文

品社教学论文范文1

(1)教师在制定品德与社会教学的具体目标时,首先要对相应的知识和技能有一个准确的认识,同时还要在这一过程中把握好过程和方法以及价值导向等内容,在教学的过程中还要严格按照相关的规定和原则将之前设定的教学目标予以有效的贯彻和落实,同时为了让课堂教学更加的生动活泼,还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选定不同的教学重点,将学生的价值导向放在教育教学最为核心的位置上。

(2)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还要对学生自身的发展予以高度的重视。每一门课程的教师在教学之前都应该对学生的具体情况有详细的了解,这样才能制定更加科学的教学目标,在教学目标确定之后,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的和教材的教学内容相结合,这样才能更好的增强教学活动中的针对性,从而也更好的保证了教学效果。

(3)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清楚的认识到学生才是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的主体,所以在教学当中要充分的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来分出不同的层次,同时还要根据不同的情况制定不同的学习计划,这样就会使得处在不同阶段的学生都能获得属于自己的知识和收获。

2设计精巧的教学课程使得教学拥有了更好的环境和氛围

(1)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以认知和体验以及实践三者相结合的方式对课程进行科学的设计,这样才能更好的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在教学的过程中也要充分的考虑到学生的情况,和学生形成有效的互动,这样就使得学生可以更加充分的融入到课堂当中,从而也加强了教学的效果。

(2)了解学生的特点更有利于课堂教学的开展,因为这门课程大多针对中低年级小学生,所以丰富、生动的教学手段方法和活泼生动的教学氛围很有必要。让学生融入学习环境中.让学生用眼看、用耳朵听、用脑子想、用嘴巴说、用手做,全身心地学习,在创设情境、辩论交流、模拟实际情况、提问解决、实践等多种多样的学习方式中学到知识,使学习生活充满乐趣。

3让品德与社会的课堂融入生活中

学校给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定位是紧密结合学生的社会日常生活,其关键是不局限于课本,尽量向课本外拓展延伸,大量组织课外实践活动和调研活动。老师应该有意识地寻找各种途径让学生做社会调查、践行社会研究、参观相关社会现象,让学生真正走出教室,见识广阔的社会环境,真实地体会社会道德标准,培养适应社会的各项综合能力。就像杜威所说:“离开了参与社会生活,学校就没有道德目标.也没有什么目的。”我们要让学生接触真实生活的鲜活事例,体验社会生活和将来需要经历的人生。

4采用有效模式多角度地展开教学

(1)充满激情讲明道理的模式。它以传统讲解模式为基础,在品德与社会等各种课程中都很适用。这种讲课模式主要以教师为主体,向学生传递知识的途径是激情讲解、直观展示、评价作为、丰富情感等。它可以让学生自己了解感知、分辨是非、找出对错,最后真正知道自己该干什么。这样的学习模式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他们在很短时间里学到了丰富的知识。

(2)角色扮演模式。这种模式具有趣味性。可创设日常生活里典型的常见相关情境,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感同身受地体会到生活中的这些是非。这种模式比较适合以行为训练为主.但是这样的模式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只适合故事感较强的课文,以论述为主的课文则不适用。大部分低年级小学生都适合这种模式。它能够最大限度地激起他们的兴趣。

5与实际相结合是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关键方法

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的目的性很强。就是要改变学生不良的态度和行为。为了让这门课更高效,就要让课本中的内容与实际生活中的情况相联系,为学生组织有趣丰富的活动.拉近学生与这门学科的距离,使他们真正参与其中,并通过自己的研究、判断、评价建立属于自己的是非观念。知道什么是可以做的事,什么是不能做的事,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生毕竟经历的事情很少,对很多事情的认知不够深刻。

6结语

品社教学论文范文2

【关键词】思品教学;德育培养;改革

思想品德课教学是学校对学生进行德育培养的主渠道,也是改造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学生成为对社会有用的、合格人才的有效方式。在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中,作为政治教师,应该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并让学生容易接受。

1. 建立思品课“四位一体”的教育教学管理体制

“四位一体”教育教学的管理体制是指: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把思想政治(品德)课教学与时事教育、学校日常思想教育工作、校外教育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把思想政治(品德)教师的课堂教学与班主任、政教处、共青团(少先队)干部对学生的政治思想品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合力,共同完成学校的德育任务。

“四位一体”教育教学的具体做法是:

(1)制订思想品德课“四位一体”教育教学计划。在开学初,学校德育领导小组召开政教主任、班主任、团总支书记(少先队辅导员)、政治(思品)教师联席会议,根据思想政治(思品)课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思想政治(品德)课的内容,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和学校本学期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中心,制定“四位一体”的教育教学计划。计划包括:本学期德育工作的重点和中心;思想政治(品德)课哪些内容作为本学期德育工作的主要内容;思想品德课怎样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地进行教学,向学生提出哪些行为要求;政治思品课教师、班主任、共青团(少先队)组织,共同开展哪些教育活动,内容、形式、目的是什么,谁牵头组织等。

(2)根据计划安排,各教育渠道做到目的统一、内容统一、行动统一。

(3)学校德育领导小组负责监督“四位一体”教育教学计划的实施,协调各方面的关系,共同搞好学校德育工作。

建立“四位一体”教育教学管理体制,有利于发挥思想政治(思品)课在学校德育中的主渠道作用,有利于学校整个德育工作的开展。

2. 建立思品课的课堂教学与课外教育活动相结合的教学结构

形成思想品德课的课堂教学与课外教育活动相结合的教学结构形式,是把思想品德课的课堂教学与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社会调查、参观访问、学生撰写小论文、专题讲演会、英模报告会等教育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地对学生进行“知行统一”教育的教学结构形式。

(1)思想品德课的课堂教学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做到既教书又育人。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是思想政治(品德)课教学的基本原则,也是中小学思想政治(品德)课的内在要求。一方面,教师必须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下功夫,恰当运用实际材料讲清理论基础知识,使学生懂理论,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另一方面,教师必须逐步培养学生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尝观点、方法去分析实际问题,使学生运用所学理论指导自己的言行,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组织学生搞好社会调查,参加社会实践。教师组织学生到社会做调查,是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能力,培养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在思想政治课授课之前或授课之后,师生坚持向社会做调查,了解社会生活实际。把调查上来的材料运用于课堂,进行理论联系实际教学,这样做有利于教师讲清知识理论,学生弄懂理论知识,同时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及参加社会实践的能力。

(3)组织学生撰写政治小论文,定期召开小论文宣读会。学生撰写政治小论文,是贯彻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原则,促进学生知识、能力、觉悟三统一的重要一环。学生撰写政治小论文和宣读小论文的过程,就是学生运用思想政治课学到的理论、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可见,教师组织学生撰写小论文,定期宣读小论文,是提高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4)上好思想品德活动课。思想政治活动课是和政治课有联系的,但又是不同于思想政治课的一种教育活动形式,它是围绕思想政治课的有关内容或在思想政治课的理论、观点指导下开展的教育活动。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在学校德育中的主渠道作用,必须在搞好课堂教学的同时,适当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富有教育性的活动,如主题班会、讲演会、知行统一汇报会、小论文宣读会、知识竞赛等活动。

3. 建立思品课“四位一体”的知行统一体综合评定制度

对思想品德课进行整体改革,充分发挥其在学校德育中的主渠道作用,不仅要在教材内容、教学管理体制、课堂教学结构、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而且,必须在考试方法上进行改革,打破单一笔试、一张考卷定成绩的考试制度。思想政治品德课“四位一体”的知行统一综合评定制度,是思想政治(品德)课教师、班主任、政教处和共青团(少先队)干部组成“四位一体”的评委会,把学生知识理论学习情况和行为表现情况综合起来,评定学生政治课思品课的学习成绩的制度,它包括理论知识考试评定和行为表现考核评定。

(1)理论知识考试评定:把每个学生期中、期末两次考试分数平均作为一学期政治科、思品科的理论知识成绩,然后根据这个成绩做定性评价,90分以上为优,70分-89分为良,60分-69分为及格,59分以下为不及格。

(2)行为表现考核评定:由思想品德课教师、班主任、班长、团书记组成评委会,根据思想品德课向学生提出的行为要求及《守则》、《规范》内容,制定行为表现考核标准。采取自评、小组评、最后评委会总评的办法,给学生评出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个等级。

(3)综合评定:由评委会把学生知识理论评定的等级和行为考核评定的等级进行综合考虑,评出学生一学期思想政治(品德)课总的成绩,也分为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个等级。

品社教学论文范文3

关键词:刘诗白;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产权理论;现代财富观

中图分类号:F12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674(2012)05-087-05

刘诗白教授是我国享有盛誉、功勋卓著的经济学大师。他长期从事经济学教育与研究工作,主要代表性论著有《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若干问题研究》、《社会主义所有制研究》、《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探索》、《产权新论》、《论体制创新》、《现代财富论》等等。刘诗白教授在社会主义社会所有制理论、市场经济理论、产权理论、体制转轨、国有企业市场化改革、金融体制改革及现代财富理论等诸多领域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创新研究。

刘诗白教授的论著理论深邃系统、论述高屋建瓴、阐释植根实践。他的学术思想启发和教导了一批批中青年学子,培育了不少经济学骨干与精英。对刘诗白教授的学术思想与学术贡献难以用简短的文字进行归纳与凝练。我们在品读刘诗白教授关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现代财富观和社会主义产权理论等学术论著的基础上,深刻地领悟到刘诗白教授无愧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产权理论与现代财富观的开拓大家。

一、刘诗白教授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的创新性探索

刘诗白教授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研究方面形成了完整而系统的理论体系,独具特色,其创新观点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与高度认同,并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实践所佐证。

在改革开放初期,经济学界对商品经济的认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一些方面还存在较大分歧。但刘诗白教授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始终坚持历史地、客观地评价商品经济的历史作用,对商品经济的历史地位与功能进行科学解读。刘诗白教授指出,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以社会分工的存在为前提,同时,商品关系又通过促进社会分工的发展而成为促进生产社会化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杠杆。刘诗白教授认为,当代资本主义之所以还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与商品经济在促进社会生产力向前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息息相关。

对于社会主义条件下为什么要发展商品经济,刘诗白教授很早就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论证,并结合中国的国情,提出了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商品经济的真知灼见,深化了我们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的认识,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其一,发展商品经济的目的在于促进社会主义生产的社会化。刘诗白教授认为,在现阶段社会主义社会,商品关系仍然是发展社会主义社会分工与促进生产社会化的重要经济杠杆,一切摒弃商品关系而在非等价的实物交换或无偿的活动交换基础上建立普遍的社会劳动的联系的做法,都是不成功的。尤其是,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尚不发达,因此,必须根据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商品关系。刘诗白教授对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应与社会主义生产力相适应的论述,为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

其二,对于欠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而言,发展商品经济更为必要。欠发达国家之所以在经济发展方面还十分落后,原因在于社会生产力的不发达。因此,刘诗白教授认为:需要城乡之间、工农之间更大规模的商品交换;需要进一步提高农产品的商品率;需要通过商品关系来发展专业化协作;需要发展商品化、社会化的生活服务事业;需要通过商品关系来发展科技文卫事业;需要通过商品关系促进国际经济联系。所以说,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是推动社会分工和生产社会化的重要保证,是欠发达社会主义国家实现经济赶超所必须历经的阶段。

在有关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研究中,刘诗白教授还以他敏锐而独到的眼光,创新性地提出了市场调节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中起着基础性的配置作用。刘诗白教授指出,社会主义需要重视市场机制,社会主义的计划调节,不能脱离市场和市场机制。同时,他也认为,市场机制并非社会主义经济的唯一调节机制,不能因为强调市场而否认计划指导的作用,还必须发挥计划机制的调节作用,实行计划与市场相结合。他认为,计划机制与市场机制具有各自的特点,具有互不相同的和互不替代的功能,从而适用于不同的对象领域;人们应该按照社会主义经济的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状况和要求,分别采用与之相适应的调节形式,使计划机制的调节与市场机制的调节各得其所,互相配合,彼此补充,使二者的调控功能得到充分发挥。

不仅如此,刘诗白教授还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运行机制与运行体系的构建,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建设性贡献。即使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方兴未艾的今天看来,刘诗白教授的许多学术思想与学术观点,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品社教学论文范文4

论文摘要:品格教育作为当前美国发展最快的教育运动,重新成为美国学校传授道德价值观的主要理论。论文概述了美国当代品格教育的内涵、特征、原则和方法;描述了品格教育运动在各类研究机构的推动下,其理论在学校德育实践中的进一步发展。借鉴美国品格教育运动有益尝试,确认道德教育中的核心价值观,整合各种有效道德教育资源,构建系统化的道德教育模式,加强德育理论和实践的相互联系,应成为我国当前德育改革主要举措。

如何进行有效的道德教育,如何塑造学生的道德品格,是各个国家教育探讨的热点话题。作为对美国社会道德断裂的回应,当代品格教育在备受争议中成为当前美国发展最快的教育改革运动。

早在20世纪初,品格教育作为世俗价值教育的模式在美国被广泛地推行。但是,从40年代到60年代期间,美国公立学校大量地削减道德教育在课程体系的比例。到60年代,受道德相对主义和文化多元主义的冲击,学校加大实施“价值中立”性的课程。价值观教育尤其是价值澄清理论占据美国学校道德教育的主流。同时,另一种道德价值教育的形式,即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受到教育界的追捧。这两种模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美国道德教育的主导理论。然而,这两种道德教育形式并不能有效地解决美国社会日益俱增的道德滑坡问题。由于公立学校倡导的是价值自由取向的教育观,不进行道德基本价值的灌输。学校在道德教育中的缺位,导致了校园暴力、学生间的“霸凌(bully,即以强欺弱)”现象一直屡禁不绝。美国权威调查机构盖洛普在10年间的调研中揭示了相似的论点:自1995年至2005年期间,“缺乏纪律”始终排在公立学校面临的主要问题的第一、二位。而不少教育者把教授道德品格视为家长和宗教团体的责任。他们认为,在一个多元文化的社会是没有办法取得一致去判断“什么是好品格,什么是坏品格”。同时,由于教师担心评判某事“不道德”会被批评“带有歧视”,一种“道德正确主义”的心态在教育中增长。担心被批评为“道德灌输”或“洗脑”,往往成了阻碍教师思考“应该有意识教授什么样的价值”这样一些真正的难题的借口。这种学校在道德教育中缺位的状况遭到了不少学者的严厉批评:“我们正处在一个十分糟糕的‘误导性改革’时期,这种改革是倡导诸如价值澄清和场景道德等,导致了许多公立学校的学生缺乏‘基本的品德训练”’,指出“道德教育要寻找回归学校之路”。川在这种背景下,价值澄清理论与道德发展理论逐渐退出主导地位,当代品格教育重新成为学校传授道德价值观教育的主要理论。

一、美国当代品格教育的内涵及其特征

什么是品格教育呢?不同的品格教育研究专家和研究机构给予了品格教育不同的内涵。总体来讲,品格教育旨在教育青少年一代具有诸如尊重、责任、诚实、爱国和谦虚等道德价值,并以这些价值指导自己的行为。比如,品格教育协会联盟(cep ,character education partnership)界定“品格教育是指在我们学校或社区实施的,旨在使孩子理解、关心并实践核心道德或公民价值观的有目的的教育过程。;[4[3品格教育研究专家罗克伍德教授认为,“品格教育是指那些旨在通过明确教授那些非相对的、被确信可以直接导致好行为的价值观,直接和系统地形成青少年行为的各种教育项目”。品格发展中心(character development center)则提出,“品格教育是关于教授、实践、和模仿个体的和社会公共的美德与品质的教育,这些美德和品质能使人成为品德高尚的人”困。尽管不同的研究者、研究机构给予了品格教育不同的定义,但都明确地表达了要教授学生核心道德价值的思想,学生道德品格的发展应是学校道德教育的基本目标。

在美国当代品格教育学家的眼里,品格教育具有显著的特征。罗克伍德教授提出,“任何一个被确切地称之为品格教育的项目都必须具有以下5个特征”:1)当代品格教育的中心目标是促进青少年中的积极行为,减少或消除对个人或社会造成破坏的行为;2)好的行为是具有正确的价值观的结果,坏的行为则是持有不正确的价值观抑或根本不持任何价值观的结果;3)具有正确的价值观并践行这些价值观的人具有好的品格;4)所谓的道德相对主义的道德观念不被接受,道德有正确与错误之分;5)有各种各样可形成好品格的教学实践。一般来说,这些实践涉及直接指导“哪些价值值得持有?”,并提供实践这些价值方式的例子。

从品格教育的界定和特性的分析来看,我们不难发现,当代品格教育旨在发展学生的道德品格,并最终通过道德品格的养成,来促进青少年的亲社会行为,以构建民主社会的根基。从2008年第15届美国品格教育全国论坛提出的“品格决定命运(character is destiny)”到2009年第16届美国品格教育全国论坛“公民品格是民主社会的基础(citizens of character—the foundation of democracy )”作为大会的主题可以窥见一斑。

二、当代品格教育运动的原则与方法

要达到品格教育的有效性,必须遵循相应的一些原则。品格教育协会联盟在总结评估各种品格教育项目实效性的基础上,提出了有效品格教育的11条原则:1)品格教育促进核心伦理道德价值成为良好品格的基础。2)应该从认知、情感和行为等全方面地定义“品格”。3)有效的品格教育要求一种有目的的、积极的和全面的方法以促进核心价值在学校生活各阶段(的教授)。4)学校必须成为一个充满关爱的社群组织。5)为促使学生的品格成长,需要给予学生道德行动的机会。6)有效的品格教育包括一门意义深刻的、充满挑战的学术课程,这门课程尊重并帮助所有的学习者获得成功。7)品格教育应该能够强化学生内在的动机去承诺、认同、实践自己的核心价值。8)学校的全体职员应该成为一个学习和道德的组织,在这个组织中所有教师都负有品格教育的责任,并努力坚持同样的核心价值去统领学生的教育。9)品格教育要求教师和学生的双重道德领导。10)学校必须吸收家长和社区成员全面地参与到品格建立中。11)品格教育的评价应该包含对学校的品格、学校教师作为品格教育者的作用、以及学生呈现良好品格的程度的测评。

进而,当代品格教育专家、密苏里大学圣路易斯分校的教授伯格维茨( marvin berkowitz)博士提出有效品格教育的7种方法:1)在学校日常生活中,首先要注重构建孩子与成人和同伴群体之间的相互尊重和相互支持关系。2)成人要谨慎在孩子面前的行为,即那些正在被孩子模仿和仿效的行为。3)要清楚地认识到利益关系人对学校有着高标准且可达到的期待,即学校的成员都应具有好品格。4)倡导那些需要被实践的品格,即“支持积极正面的品格”。5)为学生实践好的品格创造机会。这些好的品格包括:多视角的判断力、批判性思维,参与服务活动的能力,同伴之间协调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6)营造一种学生可以“思考、争论和反思道德议题”的气氛。7)加强学校和家长之间的合作关系。

这些原则和方法的提出,受到了品格教育研究者和实践者的追捧。一些学区、公立学校以这些原则作为施行有效品格教育的指导原则。比如2008年全国品格奖学校(the 2008 national schools of character)获得者罗莎国际中学(rosa international middle school)在实践第s条原则“提供道德行动的实践机会”,结合本校的办学特色,专门设计了一套强调全球责任的课程体系,“教会学生学会关心”,使学生通过多样的服务学习项目“把关心融入到行动中”。学生的“关心”品格得以拓展。琳德堡学区( lindbergh school district)也是有效品格教育实施的引领者。在1989年,该学区就率先把品格教育的理念融人到校区建筑的建设中,并为分管的学校提供哲学框架、财政支持和职业培训等以推动品格教育的实行。其辖区内的两所学校为2008年全国品格奖学校获得者。

三、品格教育运动的主要促进机构及发展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品格教育运动在美国得到了广泛的社会支持,学校作为促进学生道德发展和品格形成的重要机构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在政府层面,00so%以上的州都制定或修改与品格教育相关的法案,为公立学校进行品格教育在法律上明确立法。社会上则形成了各种不同形式的组织机构以组织、领导、支持这项运动。不同的社会研究机构不断地推行可供美国学校参考、采纳的各种品格教育项目。其中,在美国教育界比较盛行的主要有六个研究中心的项目值得关注。

第一个是波士顿大学教育学院的道德和品格促进中心(center for the advancement of ethics and character)。该机构的任务是:为教育者提供各种促进学生健全品格和正确判断力发展的必需资源。该中心专门设立网站为教师、教育管理者、学生、家长和研究学者提供品格教育的各种资源。

第二个是尊重责任中心(center for the 4th&5th rs),这里的rs指的就是respect(尊重)和responsibility(责任)。该中心倡导把“尊重’,和“责任”提升作为核心价值,认为品格教育是构建道德社会和把学校建成文明和关心的共同体这两个任务的基本。

第三个是品格至要联盟( character counts)品格至要联盟是当前影响最大的品格教育项目,全美有超过2000所的学校和青年团体运用这一项目。品格至要联盟成立于1993年,成立之初共有27个组织加盟。至今为止,超过450个全国性、区域性和地方性的组织加盟。数以百计的青年团体在学习“品格的六大支柱(six pillars of character)",即“值得信赖、尊重、责任、公平、关怀、公民责任”等六项特质。每年10月份的第三周被国会确定为全国“品格至要”周,以推动全美民众重视教授、实施、倡导和模仿好品格的重要性。

第四个是品格教育协会联盟( character education partnership)。品格教育协会联盟是一个非政党性的组织和个人的联盟,这个联盟旨在促进道德品格和公民美德的发展。该联盟的宗旨是“建设一个更富有同情心和责任感的社会”。该联盟的成员信奉核心价值诸如尊重、责任和诚实应该在学校中推行。其对品格教育的定义是:品格教育是“帮助年轻一展好的品格的长期过程,这些好的品格包括了解、关心和实践诸如公平、诚实、同情、责任和尊重等核心道德价值”。

第五个是学习发展中心(developmental studies center)。这是一个创建于1980年的非营利组织,该组织旨在“促进孩子的学术、道德和社会的发展”。该中心的一个主要目标是支持教育者在学校创建学习者关心共同体。这个中心把“学习者关心共同体”界定为“成人和孩子实践诸如仁慈、尊重他人和责任感等核心价值的地方。在这里,孩子可以学习重要的学科问题和发展智能。”

第六个是品格教育国际中心(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character education )。品格教育国际中心的目的是促进学校、家长、教育者、宗教团体、青年团体和相关的个人聚在一起研究、讨论、学习、实践、反思和创造关于青少年品格教育的议题、项目、问题和前景。

品格教育的理论在诸多专家和研究机构实践的推动下,得以不断地更新、发展,并逐渐呈现出发展性的特征。在当代品格教育运动发展的基础上,罗克伍德(lockwood)教授提出了发展性品格教育理论。

发展性品格教育理论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其一,其品格教育的含义包含当代品格教育理论的一些要素,但要增加和改进这些要素以使这些要素包含发展的概念。其二,其目标强调对品格教育道德核心理解的重要性。它也强调自主能力在成熟的道德中的重要性。真正具有美德的行为是深思熟虑的结果,而不是漫不经心地遵从某些自视为道德权威的指示。其三,发展性品格教育理论反映了对价值极为深入的理解。其理论基础根植于发生在社会语境中的间题,这些问题强有力地影响着人们处理问题的方式。其四,发展性品格教育并不回避学生参与对价值以及和价值相关行为的思考和讨论。学生应参与到适于他们发展状况价值问题的思考与讨论。发展性品格教育理解价值和行为的关系,既是心理上的也是哲学上的难题,而且,当一些合理的复杂性问题产生时,这种关系并不能给出简单的答案。

发展性品格教育理论对道德价值的议题进行更为完整和系统地诊释,指出了道德价值具有时展性,即要用发展的眼光重新诊释一些核心道德价值。真正的道德生活应该是让学生回归所处的社会语境中,用体验和参与的方式去获得道德品格,而不仅仅是学习道德知识,盲从道德权威。发展性品格教育理论认为,没有一本“适合所有场合的道德上正确的行为的百科全书”!

四、当代品格教育运动对我国德育改革的启示

当代品格教育的复兴运动以及发展性品格教育理论的进一步提出,充分地体现了美国道德教育研究领域在多元主义文化样态的社会下,对如何教授下一代正确的道德价值观,以让青少年一代形成良好的品格所进行的积极有益的探索。当前我国道德教育的主要弊端是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社会适应性较弱。从美国当代品格教育运动借鉴其理论和实践的有益尝试,充分调动社会的有效道德教育资源,构建一个全社会广泛参与的系统化的道德教育模式,是我国当前德育改革应该着力而为之的。

其一,确立核心道德价值作为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当代美国品格教育的复兴运动,旨在克服美国中小学校的道德教育中价值无涉的或价值中立的现状。许多学者深知在价值多元的美国社会,要达成道德共识是极其不容易的。但从美国中小学品格教育的发展变化来看,追求一套具有普遍性的道德规范或价值,是实施道德教育的关键步骤。学校道德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向青少年群体传授该社会普遍认可的核心价值观,并促使青少年群体把核心价值观内化为自己的道德品格。当前,我国也面临着多元主义价值观的文化冲击,如何在多元价值冲突的局面中以社会主义主导的道德价值观引领学生的道德发展是十分必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我国社会的主导价值观,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也是我国学校道德教育的价值导向。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包含的“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本内容,应作为核心道德价值在学校道德教育中进行教授。当前德育改革的着力点,可以借鉴品格教育相关项目的运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在中小学层面具化为可供操作,并易为中小学生接受的道德教育元素。

其二,加强校内外道德当事人的合作,整合道德教育资源。学校作为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场所,其作用和地位不容忽视。然而,在当前复杂与多元价值观冲击的大社会背景下,纯粹依托学校作为道德教育的唯一阵地显然是不够的。美国当代品格教育运动的实践证明,家庭、社区具有直接或间接影响学生形成良好品格的多种决定性因素。只有加强校内外道德当事人,即政府、学校、家庭、社区及其它相关机构的合作,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相结合,才能有效地整合道德教育资源,形成教育合力。美国当代品格教育运动是在以往道德教育忽略学校的作用下,致力于重新确立学校在道德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但其社区、家庭以及各种社团在青少年道德教育都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叶澜教授指出,“道德教育不仅是一个德育领域的问题,也是整个社会的问题,它体现于学校的教学和课程、教育政策等一切领域,所以,不能孤立德育,要始终把它置于社会的各种复杂关系之中,从它与其它领域的关系的角度去思考它。就我国的道德教育改革而言,应在政府、学校(教育机构)之外,要积极调动第三方力量(包括非盈利性的研究机构、社区、甚至企业等机构)在教育改革中的作用,并对这些资源进行整合,在学校道德教育目标的统摄下,从社区到家庭都形成一种培养青少年良好品格的教育氛围,为学生品格形成创设一个真实性情境。这样既保证了道德教育在内容上的一致性,也提高了道德教育的社会适应性。

品社教学论文范文5

关键词:文学批评;教师教育;方法论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3)03-132-04

从笔者近五六年来指导的学士学位论文的情况看,就所提交的初稿而言,表现出以下三种情形:一是对研究的问题有所了解,也有一定思考,因而观点明确,条理清楚;但这属于极少数。二是有一些感受,但是写得拉拉杂杂,主题尚不确定,或表现为谈作家的问题和谈作品的问题杂陈,不分主次;或表现为谈作品时被作品的思路牵着走,缺乏自己的观点;或表现为所选材料不能说明问题,所云非所论;总之,与学位论文的要求还有相当的距离,而这种情况占绝大多数。三是存在的问题较多,或拼凑痕迹明显,或题目大而无当,言之无物,这种也属于个别现象。面对这绝大多数的初稿,指导教师要花费大量的精力才能促使其修改至合格的程度。

这一状况由多种因素促成,而作为高校教师,首先应从本科教学环节进行反思。目前,各高校尤其师范院校中文系,理论课程的设置大致是这样:必修课为文学理论,选修课有西方文论、中国古代文论、美学、文学批评等,一般情况下,这四门选修课任选其一或二;就笔者所在的学校而言,似乎文学批评这门选修课开设的机会不是很多。其教学效果表现为,一方面,理论以其艰深的抽象思维和概念化表述,令本科生尤其女生望而却步(而我们的本科各班几乎或全部是女生);另一方面,由于学士学位论文写作时选择的研究对象多是作家作品,属于文学的某些特殊规律问题,而文学理论揭示的是文学的一般规律问题,因此理论以其宏观的视野,形而上的特征,难于指导本科生学位论文的具体操作。这样,宏观的理论课程学习,未能为本科四年唯一一次正式的学术训练机会提供实际的指导。当然,理论课程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如果缺乏必要的理论,文学专业就会沦为作家作品的大集会。那么,本科生面临的学位论文写作的难题该怎么解决呢?

对于教学活动过程中的接受者而言,绝大多数本科生尚处在对作家作品感兴趣而对文学理论比较隔膜的阶段,他们需要一门既不脱离作家作品又能提供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具有理论方法的专业课程,这门课程可以将“灰色”的理论与“常青”的文学艺术联系起来,即作为连接文学理论与作家作品之间的纽带。那么,能担当这一使命的课程就是文学批评。况且学位论文从选题到定稿这一过程本身就属于文学批评活动的范围,带着必须完成的任务学习文学批评课程的内容,他们的目的性和针对性就会增强,学习效率也会相应提高。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交流和实践,他们能更宏观、更有方法地应对作家作品研究,上述学位论文初稿中存在的问题自然会减少。

再从学科自身的构成角度看,文学批评是文艺学的主要分支。按照目前学界公认的韦勒克对文学本体研究的分类可知,文艺学由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史等三部分组成,三者的关系既密不可分,又各有侧重。以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的关系来说,文学理论是对包括文学批评在内的整个文学现象本质规律的揭示;文学批评是以文学现象为对象的评价和研究活动,这里的文学现象包括文学创作、文学接受和文学运动、思潮流派等,而以具体的文学作品为主。一定程度上,文学理论将文学批评作为研究材料;文学批评则要有理论深度,多数文学批评兼评与论于一体,更有一些观点新颖、论述透辟的文学批评名篇,虽然因没有脱离具体评论的作品对象或文学现象而被当作文学批评,实际上却毫不逊色于文学理论。正由于两者的特殊关系,遂导致现在出现了重文学理论而轻文学批评乃至以文学理论课程代替文学批评课程的倾向;但历史上的大学者往往颇为重视文学批评活动,如闻一多、朱自清,圣伯夫、韦勒克等。文学史以纵向追溯作家作品和文学现象为基础,揭示其发生、发展的过程和规律,它离不开文学理论的指导,同时又是对文学批评原理的运用(下文将具体阐述)。一言以蔽之,只有将这三者的相关知识全部传授给本科生,才算完成了文学专业的教学任务。显然,目前我们的专业课程设置主要是文学理论和文学史,而忽视了研究文学特殊规律的课程――文学批评。大多数学士学位论文的初稿令人担忧的现象,某种程度地警示我们要依据学科规律从事教学活动。

笔者认为,有必要将文学批评设置为限定选修课或必修课,课程名称可为“文学批评原理”、“文学批评教程”等,内容包括理论和实践两个部分。理论部分的主要构成是文学批评方法,不同的方法会给本科生提供可资借鉴的研究作家作品的操作步骤,如作品研究,可用文本细读法、结构主义批评方法、原型批评方法等;作家研究,可用传记批评、社会历史批评方法等;读者研究,可用接受美学批评方法等;还有精神分析批评方法的运用可分为探讨作家的创作心理、分析人物形象的心理、阐释作品的潜在意义、探究艺术创作中的集体无意识、关注读者的阅读反应等不同方面。这些与作家作品联系极为密切的批评方法,会成为本科生打下学位论文写作这一仗的有力武器。关于文学批评的其他理论问题,诸如文学批评的社会职能、文学批评的历史与现状、文学批评的写作等,也是这门课程必要的组成内容。即如文学批评的社会职能,首当其冲就是对批评者提出的要求,对于这一角色所要承担的――解释、规范、创造――职能,会教导本科生对文学批评活动秉持敬畏心,对文学批评写作抱有责任感,等等;这样,通过论文写作进入学术领域时,他们就不再“无知无畏”了。这门课程的实践部分,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文学批评的操作练习,将所学文学批评的理论知识用于实际写作之中,也可以作为学年论文来完成,为学位论文打下基础。

开设文学批评课程还可以促使本科生更好地消化已学的文学理论知识。经过文学批评课程的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过程,可以促进两门课程相关内容的互渗,加深对文学理论的认识与理解,甚或引发他们对文学理论问题的思索。至此,文学批评也就完成了它作为纽带的使命。

对于师范大学而言,中文系还担负着一项任务,那就是培养中小学语文教师(传统称法为师范专业,现也称为教师教育专业);在汉语言文学教师教育专业的培养方案中,文学批评课程亦有其不可替代的功用。在本科阶段,文学史课程的学习占据主要的位置,包括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外国文学史等,课程内容丰富,持续时间长,占教学比重大。一般认为,相对于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的密切关系,文学史则较独立;实际上,从文学史承担的任务,到文学史作者的素养,再到文学史课程的教学,都离不开文学批评。这是由文学史的属性决定的。

首先,文学史承担着这样两项任务:一是描述分析、解释、评价的过程,二是“按照共同的作者或类型、风格类型、语言传统等分成或大或小的各种小组作品的发展过程,并进而探索整个文学内在结构中的作品的发展过程”。当文学史承担第一项任务时,是与文学批评的内容相一致的。况且,文学艺术的历史不同于其他社会科学的历史,所谓“历史的”,是说某一作家作品、文学现象是在文学发展的某个阶段出现的,在时间上是属于过去的;所谓“现在的”,是说文学作品的接受和批评不受时间限制乃至于历久而弥新,因为文学是关于人的灵魂的一门科学,它所关注的求真、向善、审美的问题是世世代代的作家和读者共同探索的问题,当代读者读古代文学、外国文学作品,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期待与自己的人生追求产生共鸣,在此意义上,它又是现在的。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表明文学史与文学批评之间的共同处,即直接面对作家作品和文学现象。文学史与文学批评的差异则由文学史承担的第二个任务产生,文学史是将一部作品放在发展的流程中观照并对其定位的,“它是一个积累过程的结果,也即历代的无数读者对此作品批评过程的结果……要研究某一艺术作品,就必须能够指出该作品在它自己那个时代和以后历代的价值”。对于文学史中所要描述的文学现象来说,也是同样的道理;即不仅它的研究对象是历时的,而且对研究对象的评价也是历时考察的结果。相对而言,文学批评则是静态地观照对象;不仅研究对象可以是共时的,而且对研究对象的评价也是共时的,如我们现在不仅可以同时研究屈原的诗、杜甫的诗、冯至的诗,而且可以同时从当前的批评观出发对三者进行评价。

其次,为了完成上述两项任务,作为文学史编撰者的首要条件,就应是一位文学批评者。“研究文学的人能够考察他的对象即作品本身,他必须理解作品,并对它作出解释和评价;简单说,他为了成为一个历史学家必须先是一个批评家”。“如果不是始终借助于批评原理,便不可能分析文学作品,探索作品的特色和品评作品。文学史家必须是个批评家,纵使他只想研究历史”。因此,文学史作者应具备这样的素养:“把对象即文学艺术作品分离出来,凝神细察进行分析、作出解释,最后得出评价,所根据的标准是我们所能达到的最广博的知识,最仔细的观察,最敏锐的感受力,最公正的判断。”与其他的文学批评类型(新闻批评,如报刊书评;艺术家批评,如创作评论)相比,文学史作者实际上从事的是职业批评,也就是今天所谓的学院批评,即“带着它的历史感,带着它对延续性的要求……鉴赏,分类,解释……描述各种体裁在文学史上的演变……以持续的方式、一览表的方式,把一种文学、一种体裁和一个时代作为一种有组织和有生命的东西,用一根链条穿起来,加以整理和介绍。……使文学机遇逻辑化、条理化”。这样,文学批评者与文学史作者之间的区别就显现出来了,“一般的文学批评家都要根据今天的文学风格或文学运动的要求,来重新评估过去的作品”;由于不同时代的批评者面临着不同的问题,为了思考与回答各自面临的问题,就产生了不同的文学批评观,也就出现了对同一作家作品及文学现象不一致的阐释。在这一问题上,文学史作者则有可能汲取不同的视点,“如果能从第三时代的观点――既不是他的时代的,也不是原作者的时代的观点――去看待一件艺术品,或去纵观历来对这一作品的解释和批评,以此作为探求它的全部意义的途径”,则可编撰出公允的文学史。以这样的标准衡量已有的文学史教材,就会发现其中不乏以特定时代的批评标准观照作家作品及文学现象的例子;换句话说,这样的文学史作者在某种程度上将自己等同于文学批评者了。这也是为什么会出现不断重写文学史现象的一个原因。

把握了文学史的产生机制,在一定意义上就把握了文学专业知识的要义,而其中的枢机就是文学批评。明乎此,在文学史课程的教学中,就文学史与文学批评的关系而言,后者的功用就在于有意识地探讨文学史教材中所运用的文学批评原理。例如,在宏观层面,可以考察文学的进化过程,并将历史过程同某一价值或标准联系起来;也可以考察对作品的接受和评价的历史也就是其作用史,即将作用史的原则引入文学史;还可以考察文学史的分期,即从政治变化的分期逐渐走向人类精神活动的多样化趋势,也就是政治术语如何在文学史中获得特定意义的过程;这都属于文学批评的史学观点。在微观层面,可以考察经典作家作品在文学传统中的确切地位,其文学思想是否得到相应阐释;也可以考察文学作品的叙述问题,即一种传统惯例的衰微与新的叙述样式的兴起,是由社会文化环境等外在影响形成的,还是由新一代艺术家的倡导形成的;还可以考察文学的悲剧性问题,从古典的英雄悲剧到现代的几乎无事的悲剧,其共同因素何在;等等,这都属于文学批评的美学观点。关注并思考诸如此类的问题,既是对所学文学批评理论知识的实践应用,又能深切剖析文学史的规律问题。在此意义上,文学批评就具有了方法论的价值。

教师教育不仅是教给学生现成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他们方法论。一般情况下,教师教育专业的本科生毕业后可能从事基础教育工作30多年,如果他们不仅掌握专业知识的具体内容,而且掌握了专业知识的方法论,那么处身21世纪这个信息爆炸的年代,随着时间的推移,即使在大学期间学到的知识在不断老化,只要能运用方法论原则进行独立思考,就能获得自我更新乃至站在专业领域的前沿。至此,教师教育专业才算践诺了培养一名合格教师的题中应有之义。

如果本科阶段的学业结束之后,有进一步深造的需求,还可以攻读教育硕士或课程与教学论硕士学位。在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中,可将文学批评史列入所修课程,这是对已有文学批评历史进行梳理总结的课程,“不仅是关于个别作品和作者的评价,‘裁决性’批评,实用批评,文学趣味的迹象,而且主要是指迄今为止有关文学的原理和理论,文学的本质、创作、功能、影响,文学与人类其他活动的关系,文学的种类、手段、技巧,文学的起源和历史这些方面的思想”。通过对这一系列课程的学习,促使研究生贯通中国文学批评史和西方文学批评史,理解文学批评方法的形成及文学批评原理的建构过程。至此,文学专业方法论的把握就更加圆熟了。

教师教育的另一个重要的目标,是能将所学专业知识融贯于日常教学工作之中,也就是学以致用。汉语言文学教师教育专业的毕业生从事的是语文课程的教学工作,中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的重要内容就是分析讲解课文。从专业角度看,分析讲解课文也是一种文学批评活动。

30年前的中小学语文课堂,课文分析主要围绕作者生平、写作背景、段落大意、主题思想等方面进行,有的可能根据需要再增加课文的艺术手法等;经年不变的语文课堂内容,致使年幼的学生都能总结出其中的套路来。其实,这不是教师的刻板造成的,而是当时的社会文化受阶级斗争思潮的裹挟,流风所及,即使“”结束也难以立即扭转。从文学批评的角度看,这就是社会历史批评方法的运用,只不过在那时这一方法染上了时代的色彩而变为政治批评。社会历史批评就是从社会历史发展的角度观察、分析、评价文学现象,这是我国自古就有的批评样式,从《尚书》的“诗言志”说、孔子的“兴观群怨”说、孟子的“知人论世”说,到韩愈的“文以载道”说及其后的“文以明道”、“文以贯道”说,都属于这一批评方法的不同形态。以后,在借鉴法国社会历史批评尤其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理论的基础上,形成了中国现代文学批评中的社会历史批评模式――作家论批评,曾于1930年代出现了以茅盾为首的作家论批评热,并逐渐成为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主潮;后来被文学批评史称为左翼批评或阶级论批评。延安文艺座谈会召开之后,以阶级论为中心的社会历史批评的权威地位得以确立,后演变为“”时期唯一的文学批评方法。1980年代中期以后,由于受到大量涌入的西方文学批评理论的冲击,致使社会历史批评一度受到冷落。实际上,社会历史批评把握住了文学活动四要素中的社会生活这一端,而社会生活又是文学创作的唯一源泉,所以它仍作为一种有用的文学批评方法而被采用。

目前,上海市中小学语文教材选人古今中外的名家名篇,按文体分,有诗歌、散文、小说乃至戏剧片段;按时间分,有古典的、现代的;按国别分,有中国的和外国的。对于不同的作品,教师需要采取不同的文学批评方法进行分析。在诸多的文学批评方法中,最适合中小学语文课文分析讲解的莫过于以文本为中心的英美新批评了。美国学者布鲁克斯和沃伦合著的教科书《理解诗歌》于1938年初版,因深受欢迎而不断再版,“书中提供了许多用于教学实践的实际例证”,“在后来的二三十年间使新批评在美国大学,甚至中学里成为文学教学中的主要方法”,对美国语文教学构成一次革命。新批评的细读法形成了一种精确而正式的体系,以对作品进行详尽的分析和诠释,“从对作品微妙而复杂的结构、语言材料的意义和相互关系的分析,见出作品的内在统一性”,且在运用细读法的过程中,每个人都可以贡献自己的智慧,即融入个体对文本的理解。尽管新批评的强大潮流在1960年代过去了,但“随着其理论形态的完备,‘新批评’的批评原则和方法,已被社会意识形态接纳吸收,化作人们日常观察文学现象、阅读文学作品的一种无意识,一种常识(common sense),至今仍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在作为一种教师训练法的时候,恐怕更是重要”。这一倾向已体现在我国的中小学语文教学之中。新批评以诗歌分析见长,以中小学语文课本里的古典诗歌为例,运用细读式批评方法,可以分析其客观关联物、语境,将其中蕴含的隐喻、复义、反讽、悖论等揭示出来,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诗作。

在运用细读法分析诗歌的同时,还可以采用其他方法分析它与当时社会生活的关系、它的创作与作者人生经历的关系以及与读者的接受关系,以针对新批评专注于文本的特点进行补充和扩展。对于古典小说的分析,也许不需要讲解我国古典小说的评点式批评,而教师却要有相关的知识储备。就是说,尽管今天的文学批评已很少使用评点式批评,但它在我国明清时代则是一种主要的小说批评方法,出现了李卓吾、金圣叹评点《水浒传》,毛纶、毛宗岗父子评点《三国演义》等名著研究的重要成果,即使今天的古典小说研究也是在肯定其成就的基础上逐步推进的。

如果说古典作品因其采用文言文的关系,讲解时需要将其阐释为白话,那么,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以及翻译为现代汉语的外国文学作品,则易于接受一些,而要做到深入理解其中的意蕴,还需要教师的恰切引导与剖析。一方面,这些作品不论在所采用的文字符号方面还是在所表现的社会生活方面,都更接近我们习见的语言思维方式和处身的日常生活样态,学生可以先自己阅读理解课文,在此基础上,如果教师结合接受美学批评的“垂直接受”与“水平接受”观点,突出学生作为读者的感受,通过“期待视野”这一批评概念将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读者接受该作品的历史联系起来,使学生理解自己的阅读也属于这一动态过程,就不失为一种深化教学活动的途径。另一方面,由于这些作品关注现代人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现代情绪而表现为追求文学作为艺术的陌生化表达,诸如叙述方式更为新颖,主题更为隐晦,乃至于文体界限更为模糊,这就需要教师根据情况选择相应的批评方法进行分析。单一的批评方法也许不足以透彻地分析讲解,而需要将几种批评方法结合起来运用;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其思考作者为什么要使作品陌生化,一则利于其理解课文,一则促使其理解自己正生活在其中的这个世界。

品社教学论文范文6

关键词:思想政治(品德)新课程;教学设计;专业特色

思想政治课究竟是什么性质的课程?长期以来,人们一直争论不休,特别是在我国处在社会转型、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和教育改革不断深化之时,争论更是日趋激烈。课程性质认识上的争论,导致了教学实践上的分歧与困惑,影响了思想政治课功能的全面实现。

①人们对本课程性质的认识,归纳起来有五种观点:智育说、德育说、德智兼容说、思想政治教育说、公民教育说。国至20世纪80年代,该课程在我国一直以“政治课”命名,80年代以后更名为“思想政治课”,这反映了我国教育界对该课程性质的主导性认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人们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参与程度日益增强。这一方面要求社会成员在社会生活中承担平等的社会责任;另一方面社会成员参与的社会整体素质显得更为重要。

新课标中《初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本课程是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综合性的必修课程”,“帮助学生学习做负责人的公民、过积极健康的生活是本课程的追求”;本课程“以加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为主要任务,帮助学生提高道德素质,形成健康心理品质,树立法律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弘扬民族精神,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好公民奠定基础”。

育智功能在于培育学生的公民社会科学文化素质,帮助学生把握人与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提高学生适应社会、发展自我、参与社会、建设社会的智慧和能力。

育德功能,或个体的公民思想品德素质发展功能,是由当代思想政治课的性质决定的。它主要表现为对学生个体的公民思想品德诸内容诸要素及其结构和功能形成发展的影响和作用,实现学生个体思想品德的社会化和个性化。

教学设计是研究教学系统,教学过程和制定教学方案的系统方法。思想政治课是一门兼容人文社会科学和德育双重特点的课程,其教学设计有着自己的个性特点。它必须以社会实际和学生的生活及其所遇问题为基础,以课程标准和教材为依据,以党委和国家对中学德育的要求为价值取向,以学历理论、教学理论和德育理论为指导,运用系统的方法分析教学问题,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以及试行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和完善。

下面,我将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谈一谈思想品德课教学设计及设计所体现的专业特色:

思想政治课教学设计及其准备工作是一项艰苦复杂、具有创造性和探究性特点的工作。它是上课的基础,其质量直接影响着上课的质量。分析教材,研究学生,了解社会,收集整理信息资料和必要的再学习,是思想政治课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的基础性准备工作。

新课程理念下,教学设计在研究教材的同时,更要重视对学生的分析研究。一个班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总是有差异的。因材施教对提高教学设计质量和教学水平尤为重要,对习惯于记忆方式学习的学生侧重于调动他们从不同角度理解知识的积极性,发展期思维的灵活性;对好动脑筋理解能力较强的学生则应防止忽视基础知识储存的倾向,引导他们运用知识发展创造性思维;对成绩较差的学生先给他们简单的知识,让他们从获取简单知识中增强信心,然后再逐渐加大问题的难度,这样根据个人的实际,通过指导启迪,让他们得到乐趣,奋发向上。当然在联系学生实际的同时,我们的教学设计还要依据教学的实际需要,教师的教学经验等。

教学设计的内容涉及很多方面,主要内容包括课题、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为生动体现思想政治(品德)课程的教学设计,我们以2006年全国高中思想政治优质课一等奖教学设计《价格变动的影响》(山东省文登新一中,张玉志)老师的课程设计举例说明:

一、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

课程标准对本课的基本要求如下:理解价格变动的意义,评述商品和服务价格的变化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课程标准对本课的要求体现了社会发展的要求,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和实践性,这是因为本学科的教学内容深受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影响。)

二、学生学习的重点、难点

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生产的影响,既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重点,也是难点。

(想政治(品德)的教学重点既可以是知识上的重点也可以是思想上的重点,因为教学重点的确认应当从以下方面尽享考虑:要根据课程目标的要求和教材的知识体系来确定,教材中关键性的知识,学生领会知识的关键点,应该成为教学的重点: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带有倾向性的思想认识问题,也是思想政治(品德)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是学生在接受知识、能力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障碍,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中碰到的困惑,容易混淆的知识也可以作为教学难点。)

三、教学方法:

以讨论式、探究式教学法为主。

(实际教学中“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不存在万能的或是唯一好的教学方法,在某种情景下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在其他教学情境下则可能效果不好。因此用好教学方法的关键是根据需要合理选择、扬长避短、优化组合,而这一点也正是设计教学方法的根本目的所在)

接下来的教学过程设计是在确定了教学目标、内容、方法和媒体之后,将这些因素有效的组织所需要完成的步骤。教学过程的考虑主要需要考虑一下几个方面:

1.理清教学思路,设计教学环节。在教学过程中由于思想政治(品德)的课程特性需要我们更多的联系生活实际举例引导学生的学习思路。

2.安排教学时间。做好各环节时间预设,做到胸中有数。

3.调整教学节奏。

教学设计的基本要求是:内容完整,科学规范,加工创造,简明清晰,因人而异要有弹性。

思想政治(品德)学科教学设计的内容是相当丰富的,我仅从自己的理论学习和实践经验中体会到了这些。未来的路还很长,需要脚踏实地的继续跟从导师进行理论研究。未来得以为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事业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思想政治课题标准研制组:《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实验)解读》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2]谢树平,李宏亮,胡文瑞著:新编思想政治(品德)教学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胡天庚:新理念思想政治(品德)教学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3月版

品社教学论文范文7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品社课应该让学生从原有的生活经验入手,通过更多的体验渠道,丰富拓展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而绿色是生命的原色,绿色体验渠道,寓意体验渠道要顺应学生的天性,释放学生的潜能,提升学习的效能。绿色体验渠道包括哪些呢?恰当地进行课程整合,正确利用好网络资源,提供更为多元的活动,这些均是属于绿色的体验渠道。只有开放这些渠道,品社教学才不会沦为简单的说教和思想教育,品社课才会变得鲜亮、鲜明和鲜活。

一、开放绿色课程,学科整合让品社课内容变“鲜活”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涵盖了行为规范、爱国主义、历史地理、环境天文等的综合学科,《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品德与社会教学要将课内学习延伸至其它学科的学习,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品社课教学如何让学生可以获得其他学科的知识?如何实现以资源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提高教育实效?例如:在教学广东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中《文明的摇篮》一课时,在学生初步了解玄奘之路的路线图时,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加真切地了解玄奘之路的长度,进而感受玄奘取经求法的辛苦,我让学生利用已经学习的比例尺知识,先在小组内估算玄奘之路的长度。之后引导学生思考:当时玄奘会使用什么交通工具?路上会遇到哪些困难?走完全程大约需要多长时间?待学生猜测后,再适时点拨:“面对如此艰险漫长的征途,玄奘没有却步,历时17年完成取经,同学们,你们有什么感受?”从而使学生的思想认识得以升华。在这节课中,比例尺知识的使用,使学生能够对人物所面临的困难有更加直观的感受,玄奘之路所体现的重大意义有更加深刻的体会。相对于干瘪枯燥的讲授,数学知识的巧用,其鲜活的教育效果可想而知。

二、开放绿色网络,时事元素让品社课外延变“鲜亮”

网络时事,即社会生活中新近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和评论,具有及时性、新颖性。每天的网络时事,突破书本、教室的时空局限,直观引导学生自主观察,体验生活中的你我他,呈现出“鲜”“亮”等特点,深受中高年级学生的欢迎。

教师如何在教学中引入时事资源,打造精彩的品社课堂?首先,在课前鼓励学生通过网络搜集时事材料,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其次,在课堂中播放网络时事讨论,拓宽学习外延。最后,将时事资源与《品德与社会》进行有效的整合,引导学生讨论、辩论、评论,促进学生的品德内化。如在学习六年级上册第五课《文明巨星》一课时,课文当中提到的中国的文学巨匠,只有古代的诗人,而没有现代的作家。我们就可以通过网络,收看近期诺贝尔文学奖莫言的获奖介绍,让学生认识莫言,认识莫言的作品,讨论诺贝尔文学奖的得奖标准,讨论中国现代作家的成就等,激发学生对优秀文学作品的热爱,对国人获奖的欣喜和敬意。

利用绿色网络,引入时事新闻热点,让时事素材走进课堂,使学习的外延无限扩大,提高德育的效果,这种做法犹如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注入新鲜的血液,输送充足的氧气,避免了内容的空洞,并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情感,使品社课变得更加鲜亮。

三、开放绿色活动,身体力行让品社课主题变“鲜明”

作为《品德与社会》的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应充分考虑学生,不能让学生成为听众,应组织他们多看,多做,多参与合适的活动,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这样说来,品社课的主题应是一个个绿色活动。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班级活动、社团活动、少先队活动、环保活动、心理课活动、节日活动等方式,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参与《我是环保小天使》《我是小主人,每天一家务》《为灾民捐出压岁钱》《健康长跑我最行》等实践活动,通过一个个绿色活动,带领学生走入生活天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例如:教学完《地球上的水资源》后,学校正好开展3.22世界水资源日活动,我让学生为保护水资源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学生最后拟出了两份行动计划,并实施。第一,学生设计出保护水资源的宣传语,组成宣传小组,利用课余时间在小区宣传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让大家都来保护水资源;第二,环保从小事上做起,如:家里从今天开始用淘米水浇花、用洗手水冲厕所等,逐渐带动家人行动起来,提高了人人从自我做起的节水意识。学生通过这些身体力行的活动参与,动手动脑,深切体验。让这节活动化后的品社课变得主题更加鲜明,效果更加突出。

品社教学论文范文8

【内容摘要】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教师要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的教学精神,洞察学生思想脉搏,创新教学方法,用更加长远的眼光,宽广的胸怀对思想品德课程进行审视、定位,从关注学生的成长需要与生活体验出发,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把握学习与发展规律,精心设计教学目标,放大思品教学效用,不断丰富学生的思想情感,引导学生树立奋发进取的人生态度,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和团队的精神,帮助学生建树良好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养成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关键词】初中思品 创设情境 改进方法 放大效用

教学实践中,教师要了解掌握学生的兴趣爱好、感知能力、努力程度等思想脉搏,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交往、学会做人,切实帮助他们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心态,真正成为学习、生活的主人,使思品教学变得更加“有用”,更加“有效”,使思品课程成为受学生欢迎的课程之一,通过教育、引导,使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处理好与他人、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成长为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型人才。

一、创新模式,激活思维,创设宽松愉悦的教学情境

为引领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教师要了解把握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掌握学生的生活、学习实际,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积极参与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置于想学、乐学、善学的教学情景之中,学习知识、合作探究,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思想觉悟,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提升学生的思想素质。如,笔者在教学《融入民族文化》一课时,为了帮助学生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懂得中华文化所凝聚的生活经验,实践智慧,审美情趣,为世界文化的建设、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我以课件的方式向学生展示了万里长城、故宫、西安兵马俑,苏州园林等一批物质文化遗产,为学生介绍了京剧、戏曲、剪纸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让学生体验、感悟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中华民族的勤劳智慧,增强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热情,增强学生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在些基础上,为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提高,我让学生在课后注意收集本地区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生们纷纷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通过网络、咨询、查询图书等方式,收集了本地的特色文化,有的学生收集了泰山庙、陆公祠,有的学生收集了便仓枯枝牡丹园、范仲淹“读书堂”等一些地方物质文化遗产,有的学生收集了建湖的杂技、东台的发绣、义丰的龙舞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我因势利导,指导学生把这些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在课堂上给学生进行展示,由于这些都是学生熟悉和知道的事物,激发了学生的探究热情,学生们为当地的特色文化感到骄傲,我为学生讲解了保护特色文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强学生保护文化遗产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取得了较好地教学成效。

二、培养兴趣,催生情感,创设师生互动的教学情境

兴趣是学习的源泉,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兴趣培养,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身于思品知识的学习,教师在认真履行教育教学职能的同时,要创新教学策略,转变教学观念,注重学生学法指导,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教育引导学生摒弃以往的被动、死记的学习方法,活学活用思品知识。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注重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情感爱好,引导学生自主自学、大胆质疑、合作探究、归纳整理。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我主动承担起启发者、引导者的角色,采取例证、互动、辩论等方法,吸引学生主动投入学习,用生动直观的画面扩充课堂教学容量,刺激学生感官体验,增强教学效果。如,笔者在教学《关心社会发展》一课时,为教育引导学生正确把握人与社会关系,培养学生关心社会、参与社会的实践能力,增强学生关心社会的兴趣和情感。我以设疑导思的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回答为什么亚维伦的野童回到人类社会也难以过上正常人的生活?而“鲁滨逊”却能很快适应社会生活?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小组讨论,把讨论得出的结论,由小组选派代表发言,对学生讲得不全面、不到位的方面再进行必要的点评补充,让学生懂得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每个人的成长和发展都离不开社会,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必须积极关注社会发展,参与经济社会建设,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发奋读书,教育引导学生从关心时事政治和社会生活,积极主动地亲近社会、融入社会、服务社会,使学生充分认识到从小要树立远大的理想,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三、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创设衔接生活的教学情境

初中思想品德课是一门理论性、实用性较强的学科。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学的目标,教学的方法也越来越趋向于生活实际。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尽量使课程中的知识点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引导学生联系社会实际、思想实际,把学习和掌握理论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中去,在生活实践中检验所学的理论知识,在理论学习中结束生活实践,使“学与用,知与行”实现有机统一,使学生懂得理论来源于实践,实践是理论的基石,不断激发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热情,使理论知识简单化、形象化,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由“学会”向“会学”转变。同时,教师要注重学法指导,教育引导学生从小养成看书、读报、听广播、看新闻的习惯,关心、关注、关切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引导学生对社会上的一些热点问题进行调研,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发表自己见解,与老师、同学共同探究,不断提高自己的思维层次和人文素养。通过参与一系列的教育实践活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综上所述,教学要围绕教学质量的提高,学生能力素质的提升,创设思品教学策略,改进和优化思品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用思品知识,让学生在学中悟,悟中学,在学中用,在用中学,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感知能力和综合素质。

(作者单位:江苏省滨海县獐沟中学)

品社教学论文范文9

【关键词】探究性讨论法 小学品德与社会 课堂教学 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8-0069-01

目前,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的教学模式仍然比较传统,大多只是流于浅层知识的传递,而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必然面临着道德抉择,因此,为了为学生奠定更坚实的道德基础,促使学生朝着社会化发展,必须转变教学观念,更新教学模式,促进学生自身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探究性讨论法教学主要是以问题为中心,结合课堂讨论的形式进行的,在教学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于培养学生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活跃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兴趣、优化教学环境、提高学生道德水平、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实施探究性讨论法的条件

在学生方面,教学前,教师首先要设计好讨论题型,组织学生进行课程的预习和相关资料的搜取,开发学生主动学习和思维的能力,使学生充满讨论欲望;在课堂中,学生要有敢于充分运用自己语言表达能力发表自己见解和敢于进行争辩的勇气,正确对待各种讨论结果,积极听取教师意见。

进行探究性讨论法教学,教师必须摒弃传统的单纯以知识灌输为主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积极引入实际生活经验,认真设计课程,精心设计课堂问题,注重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学生通过讨论分析的方式提高自己的探究能力和道德水平;另外,教师必须以学生为主体,充分结合学生实际,公平对待学生差异,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为提高教学质量奠定基础。

由于有些教材内容对探究性谈论法教学并不适用,因此,必须选择学生了解的,并具有一定基础知识的,同时对新知识的学习又能够通过原有知识进行总结和归纳的教材内容。

2.探究性讨论法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2.1确定主题,设计问题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涉及的问题是多种多样的,无论是什么类型的问题,都有值得探究和讨论的地方,因此,教师首先可确定讨论主题,主题可以由教师和学生共同确定,确保主题与学生生活的紧密性和主题的开放性。之后,教师可设计问题,问题的设计必须针对学生的知识、经验和能力,不能设计难以激起学生参与讨论热情的容易问题,也不能设计超出学生能力范围的复杂问题,必须难易适中;设计可以围绕一个集中的问题展开课堂教学的核心问题,这个问题除了要难易适中外,还必须是学生最关注、最迫切想寻求答案的问题,这样能够提高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使其全身心的投入到品德与社会课堂学习的全过程,当学生的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欲望被激发出来的时候,他们对问题链中子问题的解决就会变得更加容易。总之,探究性谈论式问题是复杂的,是在探究活动的进行过程中不断深化和推进的,因此,科学、合理的设计探究性讨论问题非常重要。

2.2运用讨论,解决问题

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将学生分成组,确定每组各个成员的角色和任务,引导学生自由讨论,在讨论过程中,小组成员可就讨论主题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并积极听取其他同学的观点和意见,而教师要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和学生一起整理问题,并合理给出自己的建议;随机派一名学生代表汇报讨论过程和结果,对于讨论结果的呈现,可采用口头汇报形式或书面表达形式。最后,对讨论结果进行总结,可由教师对各个小组的观点和意见进行梳理和总结,也可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对讨论结果进行总结,从而使学生的思想得到充分的表达。比如,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材中,常常会涉及一些民主生活常识,但是由于学生对这些常识并不理解,教师可让学生从最熟悉、最接近民主生活类型的事情出发,通过小组讨论,使学生养成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讨论过程中,学生不仅了解了民主生活的含义,他们的民主意识也会相应的增加,这样,问题就得到了有效的解决。

2.3在讨论中深化学生的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

将探究性谈论法应用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最重要的目标是深化学生的道德认知,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比如教材中涉及到了诚信的问题,教师可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加深对“诚实守信”意义的理解,并感受一些不诚信的行为给社会和个人带来的不良影响,然后可设计讨论主题“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使学生对得到的认知更加全面,更加深刻,懂得“做人要做诚实守信之人”的道理。另外,在小学六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材中提到了民族问题,提到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不怕牺牲、英勇反抗外来侵略者的精神,教师在这个时候可讲述与教材相关的民族故事,之后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在讨论中使得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精神得到升华,进而通过学生的认识水平抓住他们的行为表现,实时对学生的道德行为进行引导,提高他们的道德水平。

3.结语

总之,探究性讨论法教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其目的并不是单纯的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是围绕着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探究讨论的过程,在注重学生学习方法与能力的提升的同时,促进学生道德水平的提高,因此,在进行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时候,教师必须结合教学内容、课程课型、学生实际情况等组织探究性讨论法教学,并结合实践经验,不断探索和总结最为合适的教学方法,为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道德水平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储东晗.讨论法在小学品德教育中的运用[J].小学教学参考.2012,19(7):75.

品社教学论文范文10

关键词:茶文化;社会体育教学;思路;应用

茶文化理论是我国生活艺术的一个重要的分支领域,是一种探寻文化结构的分析方法和技术,近年来,茶文化的研究越来越成为国内外社会学领域研究的热点。社会关系是指个体或团体之间的关联,是社会关系网络、互惠性规范和由此产生的信任,是人们在社会结构中所处的位置给他们带来的资源,大量研究表明精神文明越丰富、社会关系网越庞大,工作效率就能事半功倍。在这些之外正有一种既健康又能提高成功率的茶文化方式正在悄然兴起,即体育参与。体育活动的参与既能使人获得身体健康,又能使人们在参与的过程中扩大人际交往圈,增加茶文化的理解。

1茶文化对体育教学的作用

茶文化观念融入了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中的谦让、礼仪等一系列优秀品质。因此将其融入到体育教学中,将为丰富和提升体育教学效果发挥重要作用。随着“健康第一”理念逐渐成熟,培养学生形成必要的体育修养,实施完善的体育教学方案,优化体育教学改革就更加迫切。所谓体育修养,实际上指的是通过自身努力和相应体育教学活动所形成的素质,其主要包括自身体质状况、体育技能、体育品德和思维意识等非先天因素的综合素质、修养。

1.1茶文化内涵

茶文化是人们长期饮茶过程中所逐渐形成的。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变化,饮茶从一种习惯,逐渐融入各种文化,并深化发展成为中国传统茶文化,而茶文化中有关道德、礼仪、规范的内容,就形成了茶文化观念。饮茶过程中所伴随的礼仪、规范也就形成了茶文化。而能够与整个教育活动相结合的就是茶文化理念。实际上,茶文化观念是整个茶文化体系中最突出、最有价值的内涵。

1.2茶文化对体育教学的作用

结合茶文化观念的具体内涵,我们可以看到以茶文化观念是茶文化的核心,也是整个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礼仪规范,正是茶文化观念中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核和精髓,因此,其应用过程中将更具有影响力。通过有效融入茶文化观念,能丰富学生认知,提升学生对茶文化观念的理解和自身行为的规范。其次,不同区域、不同民族、不同文明都形成了统一的茶文化观念,无论其形式如何不同,茶文化中所包含的优良道德观念,都能为学生成长树立良好形象。通过将茶文化观念有效融入体育教学活动中,能够为学生学习体育提供有益借鉴。在帮助学生掌握优异价值观的同时,传承民族文化。最后,将茶文化观念融入体育教学,能够有效推动体育被传承、发展。当前教育的最大功效就是不同文化能被继承。因此在继承过程中,需要融入当前时代特点和丰富元素,实现更大发展。

2茶文化在社会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茶文化作为社会学、经济学及管理学的相关领域当中的研究重点也在社会的经济活动当中演绎着重要的变量和角色。受社会学、经济学及管理学各大相关领域关于茶文化理论研究的影响,在最近十几年以来,体育活动及茶文化理论的研究也慢慢地被体育学研究界所广泛聚焦。茶文化理论与社会体育教学直接相关的应用存在于五个领域:分别为体育相关企业领域、社区体育发展领域、健身参与领域、运动员成长领域和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领域。

2.1茶文化应用于体育企业领域

将茶文化相关理论成果当中的社会关系理论运用在体育企业研究领域是茶文化相关理论宏观方面的一种研究方式,主要是采取了茶文化理论当中社会支持网络和社会关系网络的相关内容。北体大的著名学者易建东教授则是能够比较早的把茶文化相关理论与体育相关领域相互结合并且进行深入调研的研究者,易建东教授在他的博士论文《茶文化与当代中国体育用品企业成长》中,完整而又系统地描述了茶文化理论对我国体育用品公司的广泛影响。他认为我国的体育用品企业需要尽快建立自己的社会关系网络,企业茶文化可分为三类:纵向依属茶文化、横向连带茶文化、多向辐射茶文化,其中我们的多向辐射关系是中国体育用品企业所得到的茶文化最重要的途径,其次便是我们的纵向依属关系,最后便是我们的横向连带关系。刘河旺等研究学者们在他们的《基于企业茶文化的体育用品制造业产业集群发展战略研究》文章当中,将中国体育用品制造业企业的茶文化与体育产业集群的内部联系进行了深刻广泛的调研,指出体育用品制造企业中的茶文化充分展现了体育用品产业集群的区位优势和发展,与此同时体育用品的产业集群化又增加了体育用品企业之间的茶文化,并且能够非常有效地优化了企业内部之间的茶文化组织结构,为体育商品化产业的进步提供了更加优势的外部环境和机会。

2.2茶文化应用于社区体育发展领域

将茶文化理论与社区体育的发展领域研究和茶文化理论中观层次的研究相结合,绝大部分是采用了茶文化理论中社会关系网络、社会支持、社会参与和社会信任的内容。刘艳丽、苗大培在《茶文化与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的文章中从多角度描述了茶文化理论与社区公共服务体育的关系,表示在中国这样一个现有的文化背景、制度环境下,在建立社区体育及建立社区体育公共服务制度、体育公共服务组织等相关方面需要进一步使用茶文化理论。武建文研究员在他的文章《论茶文化在我国社区体育发展中的作用》当中指出,茶文化应当充分结合物质和人力资源,茶文化理论视域下的社会关系支持网络促进着社区体育机构的生存和发展。茶文化通过明确与社区体育机构这个共同体的认同感,帮助加快我国社区体育机构的成长。在武建文研究之后刘红存也发表了观点类似的文章,表示茶文化理论各维度中的社会信任和社会支持网络都可以加快社区体育进步和发展。张宪丽研究员在他的《社区体育对茶文化的构造》文章中表示过,社区体育发展不但可以满足社区成员间的基本体育需求,而且促使社区体育群体之间的茶文化的增加。社区体育发展对社区成员之间茶文化的组成和构建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建立人格性网络、削弱人们集体行动困难、发挥茶文化资源配置属性和形成社区互惠规范。

2.3茶文化应用于健身参与领域

将茶文化理论应用于健身参与领域结合茶文化微、中观层次的研究,大部分采用了茶文化理论中社会支持、社会关系网络、社会参与和社会规范的相关研究成果。李洪君在他的《从茶文化的视角看村庄生活中的休闲体育》文章中研究指出在中国农村群众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的同时,农村居民们也逐渐参与各种休闲体育活动,这也是村民们的一种茶文化形式,促进其向上层社会流动是非常有利于的。赵栩博和张洪顺在他们的《从茶文化视野审视学校体育场地开放》文章中指出,不同的学校要解放思想认识到开放学校体育场地是具有相当重大的意义,利用学校的场地可以更加方便的为在校学生和周边社区居民提供体育服务场所,与此同时学校也需要积极增加自身的茶文化,寻找自身茶文化当中的社会支持,建立健全信任合作机制,进一步解决学校在体育场所开放利用的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

2.4茶文化应用于运动员成长领域

将茶文化理论应用于与职业运动员成长领域中的研究和茶文化微观层次的研究相结合,研究则采用了茶文化理论中个人自身社会关系网络的获取和社会支持的相关内容。厦门大学的徐延辉教授在她的《运动员职业声望的社会学分析》的文章中,进一步分析了职业运动员的成功与否与其职业声望和茶文化当中的联系,她表示人力、茶文化互为先决条件,是职业运动员们能够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并且这个研究发现对其他相关联职业的研究具有指导意义。此外他还在《茶文化在辽宁省运动员成长过程中的作用研究》的文章中,明确表示出了茶文化理论的有效利用对运动员的长远发展具有促进作用,运动员们拥有良好的自身社会关系网络帮助其有效利用社会关系中的力量促进运动员们个人事业的发展和自身的成长。

2.5茶文化应用于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领域

将茶文化理论结合体育专业大学生们的就业研究是茶文化理论在其微观层面的研究,研究中采用了茶文化理论中社会支持、社会信任和社会关系网络的相关内容。河南大学卢曙光在他的硕士毕业论文《茶文化与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的关系及对策研究》中对235名体育专业毕业的大学生们进行系统的调查研究后指出,茶文化的有效利用对体育专业的学生毕业后的就业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茶文化的有效利用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着学生就业机会、信息的获取,尽管普通毕业学生的社会关系十分薄弱可是体育专业的毕业学生相比较而言社会交往能力较强技巧较好,能够充分构建自身社会关系网络且发挥好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3结语

当前,针对茶文化在社会体育教学应用的研究成果很少,即使寥寥无几的几篇研究文献,中心也主要集中在对社会人亚健康问题的关注及社会体育生活方式的发展趋势等方面,而体育活动与绩效相关联的文献研究更是少之又少。因此,本课题致力于从茶文化的视角去分析社会人的体育参与行为,于理论界来说不仅是一个新兴课题,也是茶文化理论与体育相结合的更深入探索。于现实考虑,从体育参与的入手去探讨社会人增加茶文化的方式也是为制定员工健身社会支持服务体系提供依据和参考。

作者:王怀华 廖文豪 单位:成都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黄迎春.实施健美操俱乐部教学模式的思考[J].渤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5(3):282-284

[2]梁兰颖,陈芳.对高校体育保健课教学中存在问题和解决对策的几点思考[J].当代体育科技.2015(4):114.

品社教学论文范文11

摘 要:思想品德与社会课是小学一门比较特殊的课程,但同时又是一门比较重要的课程,它能端正学生的思想,端正学生的态度,为学生以后的发展打好基础。俗话常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而且小学阶段又是学生学习的初级阶段,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都比较差,思想品德课的综合性比较强,能对学生起到最初的引导作用,发挥思想品德与教育课的作用,为学生引导正确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小学教学;思想品德与社会课;高效教学

思想品德课是小学必备的一门教学课程,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综合性比较强,所以这门课程在小学教学中是比较难的,本文主要结合教师在教学中反馈的一些问题,有目的性、针对性地进行解决,并结合教师在教学中的一些心得,提出可行的教学方案,使小学的思想品德课和社会课程教学能顺利地完成。下面我们就简单地从两个方面分析,希望能为广大的教师提供帮助,能彻底改变当前我国小学思想品德和社会教学的质量,促进我国教育的进一步改革。

一、教师重视这门课程的教学,加强与家庭之间的联系

思想品德和社会这门课程主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习惯,但是小学教师并没有认识到这门课的重要性,这门课本来就是很枯燥无味的,讲的都是一些理论上的问题,如果教师按传统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学,并不会收到好的效果,学生根本不理解,所以在小学这门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采用科学的教学方式才能起到高效的教学效果。

二、让学生的思想品德在生活中得以实践

教育其本质来源于生活但同时又实践于生活,这才真正地达到了教育的目的。但是现在的思想品德与社会课过于理性化,对于小学的学生来说,学生很难理解,只是过多地强调理论,学生在学到理论之后却无法得以实践,所以教学并没有起到很好的效果,而且单一的教学方式还使学生产生了反感,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教师要将课堂与生活联系起来,实现课堂的生活化,让学生学到的理论知识能尽快地得以实践,这能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总的来说,我国小学思想品德和社会的教学并不是做得很到位,仅仅强调的是一些理论知识的学习,学习效率不高,本文为广大教师提出了合理化建议,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实现课堂的生活化,为高效课堂做好充分的准备。

参考文献:

查朱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论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1(04).

品社教学论文范文12

[论文摘要自20世纪80年代起,美国兴起了声势浩大的现代品格教育运动,积爪了一些成功的经脸,对我国正在进行的道德教育改革有极大的启示,如,让道德教育改革成为全民性的运动,品格教育应成为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要重视学校、社会和家庭进德责任的整合等。

品格教育是美国中小学校传统的道德教育形式,在美国历史上曾与知识教育处于同等重要的位置。早在殖民时期,美国第一所公立学校—波士顿新英格兰城镇学校就将品格教育作为该校的教育目标之一。品格教育在美国的命运可谓一波三折,经历了由兴盛到衰落、再到复兴的曲折历程。20世纪80年代,美国掀起了全国性的道德教育与道德实践的高潮,但其中真正有影响的、足以对以价值澄清和认知发展为代表的知性德育模式构成威胁与挑战的是“品格教育”的复兴运动。正如威尔逊所说:“今天美国公立学校里最具前瞻性且最流行的道德教育方法是品格教育。”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美国道德教育的一个最显著特征就是声势浩大的“品格教育”运动的再次兴起。为区别起见,本文将20世纪初的品格教育称为传统品格教育,将80年代兴起的品格教育称为现代品格教育。20世纪80年代末,美国中学校长协会首次提出“品格教育”(character education,又译品质教育或品德教育或人格教育),要求在公立学校推行“品格教育”。

一、美国现代品格教育的复兴运动

美国品格教育的复兴运动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品格教育的研究机构和实验基地的建立

格教育成为美国全国性的运动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各种品格教育的研究机构和实验基地不断建立,例如品格教育联盟、品格教育协会、伦理与品格促进中心、第4和第5r中心(传统的教育强调“读一reading、写一writing、算一arithmetic’s,共3个r,品格教育补充了另外两个重要的方面:尊重一respect和责任一responsibility,它们分别称为第4和第5r)等。在由品格教育联盟编印的介绍“促进品格教育的组织机构”的资料中就列举了51个组织。这些组织帮助学校和社区开展各种各样的品格教育活动,举行品格教育师资的培训;组织学术会议、研讨班研讨品格教育的观点和策略,出版各种有关品格教育书籍与报刊。以品格教育协会为例,他们为从幼儿园到六年级的学生制定了一套品格教育课程。教师可把所设计的课程作为社会研究课程的一部分讲授,也可以每天留出特定时间段进行。在各种品格教育研究机构的指导下,美国品格教育运动进行得如火如茶,品格教育课在美国中小学的传播非常迅速,到20世纪80年代末,已达到44个州的18 000个教室。

(二)民间个体对品格教育的维护

美国的品格教育运动之所以开展得轰轰烈烈,是由于有众多的品格教育的维护者。品格教育的维护者有两组:一是上文所讲的各种品格教育研究机构和实验基地;另一组则是一群志趣相投的个体,他们积极参与到社会上的道德教育冲突中,对其他道德教育理论(如价值澄清理论)进行了锐利的批评,对以美德为中心的品格教育进行了强有力的维护。

在复兴品格教育的运动中,最具有广泛基础的努力来自于社会上的有识之士,他们仍然青睐于把传统的、以美德为核心的方法作为培养良好行为的途径,即“品格教育”。其代表性人物是贝内特(william j.bennett),他是里根时代早期“国家人道主义援助”(the national endowment for thehumanities)的主任,后来成为美国教育部部长,并且是“全国学校认可计划”的发起人,这一计划也是著名的“美国蓝带学校奖励计划”。贝内特对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出现的价值澄清理论和美国学校的道德教育状况进行了批评,表示要摆脱价值中立和没什么内容的道德教育方法,重新恢复“品格”和“品格形成”两个词,并同“内容”和“选择’,一起成为贝内特的三个“c"(即character ,content, choice )。

另一位具有国际威望的美国著名的品格教育专家是里克纳。他对品格教育进行了深人的研究,著有《为品格而教:我们学校怎样教授尊敬和责任》。在这本书中,他为良好的品格下了定义,为学校品格教育的实施指明了方向,并通过实验研究,提出了学校实施品格教育的12条教育策略。

(三)各级政府重视品格教育

美国品格教育首先由民间发起,后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如20世纪80年代末,美国前总统乔治·布什在他的《重视优等教育》一文中明确指出,智力加品德才是教育的目的。他还强调,“必须把道德价值观的培养和家长参与重新纳人教育计划”。在品格教育联盟和品格教育协会的共同努力下,美国联邦政府两党开始共同支持品格教育的发展。1994年,美国众议院和参议院无异议地采纳了支持品格教育的联合决定,指定每年的12月16日到22日为“全美品格测量周”(national charac-ter counts weeks) 0 1994年,美国国会再次批准通过了《中小学教育法案》(esea),在条款中对于品格教育的资助问题增加了两个经济来源。白宫分别于1994年7月、1995年5月和1996年6月三次发起组织了关于公民与民主社会品格构建研讨会,会议重申了品格教育在全国优先发展的地位。1996年的美国第二次教育高峰会议和1997年的总统《国情咨文》均强调了青少年“道德品质”的重要性。美国教育部部长赖利也指出:“美国在21世纪的成功,取决于青少年良好的文化知识和道德准则。学校应该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培养学生具有优良的道德品质。”

为积极推动品格教育运动,自1996年起,美国联邦政府每年拨款270万美元,资助全美数十所中小学校进行品格教育。与此同时,各州也制定了相关的法律和法规,要求所在地中小学进行品格教育。如1988年夏威夷州教育厅要求所有学校的所有年级设立全面的品格教育课程。19$9年,新罕布什尔州教育厅为全州公立学校编写伦理和价值观课程的计划。目前,约有20多个州的立法机构颁布了有关法规,规定在基础教育阶段推行青少年品格教育课程。纽约、阿拉巴等10多个州还设立了以道德品质为主题的活动周,如“勇气周”、“诚实周”、“友爱周”。华盛顿州设立了青少年“荣誉墙"(dvall of fame),每年将该州30多名荣誉青少年的姓名刻在墙上,以示表彰。1999年,美国联邦和州政府开始实施“品格教育试点合作计划”,有21个州接受了美国教育部的拨款。

(四)开展各种形式的品格教育运动

美国各级政府、各级各类学校、各民间团体和个人以不同的形式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品格教育运动,影响最大的要属1992年美国“品格教育大讨论”和1992年的“阿斯彭宣言”。1992年3月,美国“课程发展监督协会叹ascd)普林斯顿55项目(princeton project 55)和约翰逊基金会(johnsonfoundation)在威斯康星州的瑞茜恩(racine)举行了一场大范围的研讨会。此次会议的目的在于激发各个教育协会更多地关心品格教育,并将其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会议就“怎样在从幼儿园到十二年级(相当于我国的高中三年级)进行有效的品格教育”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与会代表之多,气氛之热烈,是美国教育盛会空前绝后的。此番讨论,有效地促进了美国品格教育的开展。1992年7月,美国约瑟逊学院在科罗拉多州的阿斯彭( aspen )召开了为期4天的会议,会议的主题为“道德与品格:应当做些什么?能做些什么?将要做些什么?”会议讨论的结果是“阿斯彭宣言”的诞生。“阿斯彭宣言”界定了现代民主社会的六种核心道德价值观,并提出了将要付诸行动的品格教育计划。这一宣言的发表,引起了一系列品格教育机构的成立,各级各类学校也开始在学校设立品格教育课程,或通过各种形式开展品格教育。

二、美国现代品格教育运动的经验及启示

(一)让道德教育改革成为全民性的运动

有学者在研究当代西方学校道德教育时,对政府在道德教育中的政治责任中指出政府在学校道德教育中的作用是不同的,但共同存在一个间题是“很少有政府对道德问题开展全民宣传和民众运动”20世纪80年代末兴起的现代品格教育让美国在全世界第一个解决了这一问题。美国被认为是对教育最放权的国家,但在品格教育运动中,一改以前对教育特别是学校道德教育放任自流的状况,频频对品格教育进行干预。

美国现代品格教育运动的特点基本上属于自发性的、自下而上的,从公立学校扩展到私立学校,从地方走向全国,主要依靠民间组织开展有关活动,至今已覆盖1 500多个学区。实验和研究机构也遍布四方。为了克服地域障碍,及时掌握各地实验项目的进展情况,进而共享教育资源与科研成果,各地利用先进的网络手段,互通信息,交流经验,并通过网络手段得到有关专家对实施中的项目进行评估与指导,其效果显著,社会反映良好。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美国自下而上的品格教育运动迅速引起了美国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的极大关注,后又演变成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相结合的全国性运动。

美国一个品格教育项目的主席讲过,“品格教育是我们面对我们民族的品格危机的一个重要的对策。我们要尽快在美国各个学校实施品格教育,把它作为有效的教育改革运动的一个部分”。品格教育运动得到了克林顿总统的热情赞同,克林顿政府拨款支持制定并实施品格教育计划。自1994年开始,每年举行一次“白宫品格教育会议”,总统及夫人分别在品格教育会议上发表演讲,同时总统还制定了品格教育的测试方案,每年拨款400万美元予以支持,美国政府用于品格教育方面的拨款已达到22亿美元。由于各级政府和教育界的高度重视,从民间兴起的品格教育运动很快就成为了家喻户晓的运动。中小学学生“品格教育”不再属于学生家长、教师的“专利”,大学、工商界都参与到品格教育运动中来。如大学招生时,不再只注重学生的成绩,而更关心学生的品格评语。工商界的人士在录用人才时,也十分注重学生的道德品质。如美国的微软、福特汽车等众多大公司始终是推动品格教育运动的积极成员。

从美国现代品格教育运动成为全国性的道德教育运动中,我们可获得重要的启示。我国于2001年9月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开始自上而下地在全社会推行公民道德建设,已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其活动的开展主要在学校和政府机关,还未形成全国性的运动。我们可以借鉴美国品格教育的经验,把社会的各个层面,包括政府、教育行政机构、教育研究机构、学校、社区和家庭密切结合起来,让全社会都关心公民道德建设。特别值得我们借鉴的是美国有众多的民间教育机构和组织在推动着品格教育运动的开展。我们也要建立公民道德建设研究的机构与组织,走出理论的象牙塔,走到学校教育实践中去,走到公民中去,不是作理论的清谈,而是提供在理论指导下探求富有实践可行性和操作性的策略、原则和方法,并将这些理论介绍、推广、运用到学校、社会中去,从而推动公民道德建设活动的展开。

(二)品格教育应成为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

借鉴美国中小学品格教育的经验,对我们目前正在进行的素质教育改革有以下两点启示。

1.学校道德教育的素质化

注重培养人的素质、提高人的素质、改善人的素质是国际教育的普遍发展趋势,美国中小学的品格教育实践更集中体现了这一倾向。无论从美国中小学品格教育目标的规定中,还是教材内容与方法中,我们都可以看到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品格,提高他们的素质是共同关心的问题。品格教育不再是单纯传授“美德”,而是注重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良好品格,使其形成个性。美国一位品格教育项目的主席曾说过:“没有知识的品格是虚弱的,没有品格的知识是危险的和对社会的潜在威胁。如果从我们学校毕业出来的年轻人有才气而不诚实,智力过人而不关心他人,高创造性但缺乏责任心,那么美国就不能强大。”

这里的学校道德教育的素质化取向是指把学校道德教育放在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培养的高度。由于人类在进步的同时,也承受着科技成就给人类带来的负面效应,由于家庭生活、独立生活、社会生活都以新的面貌出现,在道德方面是否受过良好教育将直接影响个体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生存与发展,因此重新审视学生的道德品质、人文素养在现代生活中的地位变得十分重要,更引起了各国的重视。与此相关,学校道德教育的内容,增加了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内容,如环境道德、信息技术道德等。

借鉴美国中小学品格教育的经验,我们在素质教育改革中,教育的观念、目标要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考虑,要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学校要由为学生的升学与就业做准备,转向为学生的人生各个方面做准备,即从过去单纯的智能准备转向全面的素质品格,包括智能、品德、价值、态度、情感、社会参与等方面的准备。我国的目标是要建设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强国,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方针,不仅要使学生掌握现代科学技术和专业知识,而且要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其中包括如何做人,养成良好的品格。

2.注重心理咨询,培养良好品格

德育心理学研究表明:道德的形成都伴随着心理过程,觉悟、信念、理想的确立只有与情感、意志、精神等心理素质的培养紧密结合才会真正有效,品格就包括道德品质与心理品质。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美国中小学品格教育实践就十分重视学生心理品质的培养,针对青少年心理品质方面的问题,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许多品格教育专家本身就是心理学家,如著名的品格教育专家里克纳就是一位心理学家,他从心理学的角度展开品格教育实验,从而提出了著名的品格教育理论与方法。美国在中小学品格教育实践中,注重用心理咨询的方法来培养学生的良好品格。心理咨询的任务,是提高学生的自我意识水平和自助能力,解决学生遇到的各种心理问题,促进学生在思想上和心理上的成熟,健全人格。在美国,几乎所有中小学都设有心理卫生、心理咨询类机构。这类心理咨询机构除了开展日常的心理咨询、心理教育活动外,还十分注重开展各种形式的团体心理训练活动,如交朋友小组、敏感性训练小组、心理治疗法等。

20世纪90年代以来,针对青少年心理品德方面的问题,我国道德教育在变革过程中不断探索,与心理教育有机整合,出现了“心理一道德教育”模式。有学者把这种颇具代表性、很有影响性的道德教育模式归纳为“五心教育”,即“爱心献给社会、忠心献给国家、关心献给他人、孝心献给父母、信心留给自己”;也有的学者提出“六心教育”,即“热心献给他人、孝心献给父母、爱心献给社会、忠心献给祖国、关心献给环境、信心留给自己”。这些都提示了道德个体应具备的心性品质,揭示了个体道德养成的心理因素。

总之,重视品格的发展与培养已成为大势所趋,这种世界性的变革趋势与我们当前关于素质 教育的考虑是基本一致的。我们有必要从世界的范围,从社会历史发展的高度来认识我国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使教育观念有根本的变化。

(三)重视学校、家庭和社会三者的道德责任整合

学校无疑是培养学生形成良好品格的重要场所。但由于品格是在个体的全部经历与知识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一种渐进、累积、由量.变到质变的长期过程,因此学生良好品格的培养不仅要靠学校的教育,它还有赖于家庭、社区的有效参与。美国认为,一个人品格的培养和形成的过程中,家庭、社区对其道德观念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父母不仅有养护孩子的义务和责任,也有培养孩子,包括培养孩子具备社会所需要的责任感、与他人和平相处、必要的文明礼貌习惯等道德观念和品质的责任。美国学校德育非常重视与家庭和社会的合作,各学校都成立有“家长—教师协会”或“联谊会”,每学期召开两次会议,交流学生情况和学校教育设想,共商德育大计。同时,学校还同社会上有关教育单位联系,连上课时间学生上街警察也要管,地区教育局经常召开社会、学校各方及专家座谈会,研究联手抓好德育间题。

社区在青少年道德教育中的作用主要通过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1)由社区中共同生活的人提出一些青少年应当具备的道德品质,用此调整和充实学校与道德教育有关的课程;2)一些地方的报纸、广播、电台开设一些道德教育的节目,针贬非道德现象,引发大家讨论;3)社区为学校开展活动提供方便,让学生在活动中接受教育。与此相关的是,各种民间的团体如设在华盛顿附近的“全美道德教育协调中心”、设在亚利桑那州的“实际应用和职业道德发展中心”,在道德教育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

美国现代品格教育的实践证明,家庭、社区具有直接或间接影响学生形成良好品格的多种决定性因素。只有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相结合、相配合,形成教育合力,才能对学校的教育工作起积极作用。由于学生们渴望面对真实的现实问题,满足虚拟性问题。美国学校与家庭和社区的合作充分利用了社区的品格教育资源,在学校品格教育目标的统摄下建构一个他们学习的真实性情境,促进了他们对学校要求的核心价值和美德的真切理解和体验,形成真实的行为习惯。所以,借鉴美国中小学品格教育经验,我们在进行道德教育时,要做到学校、社区、家庭密切结合,发挥更大的系统功能。学校为社区的进步、家庭的幸福服务,社区和家庭参与学校的教育改革工作、儿童的教育工作。这种互动是学校和谐发展的重要机制。现代教育的发展使得学校必须跳出校园的范围考虑教育工作,充分利用各种教育力量;而地方行政部门在这方面应做更多的协调工作,把它纳人到‘社会经济发展的统一考虑中。

(四)道德教育研究科学化

美国近百年道德教育发展的历史表明,每次教育改革运动无不是以理论反省、新理论诞生为先导的。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美国中小学品格教育复兴就是从理论反省开始的,各种学派应运而生,它们各自提出自己的理论学说和实践方案,指导着美国品格教育的多样化实际,使美国学校德育重获生机。可以这么说,没有品格教育的研究,就没有轰轰烈烈的现代品格教育运动。

从社会实际出发,探索学校道德教育现代化,寻找德育规律,是美国中小学品格教育的成功经验。这主要体现在:

1.致力于学校道德教育观念的更新,努力使传统的道德价值与现实生活建立起联系,如美国的现代品格教育运动,就是传统的品格教育在新的实际情况中的发展。

2.探讨道德教育的内在规律,如探讨学生品格发展的规律,研究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