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引导艺术论文

引导艺术论文

时间:2022-12-18 07:52:27

引导艺术论文

引导艺术论文范文1

一、理论与实践

教师的教学理念决定着学生的演唱效果,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科学的歌唱理念。歌唱是由多个要素构成的有机活动,是呼吸、发声、共鸣、语言共同作用、相互协调的结果。首先教师让学生熟悉和掌握声乐歌唱的理论。其次,教师要阐述呼吸、发声、共鸣、语言之间的关系。第一,它们是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他们之间的运作是一个有机活动,而不是某一活动起决定性作用。第二,呼吸和发声是对立统一的,没有正确的呼吸就没有良好的发声效果。第三,歌唱语言和共鸣是对立统一的,“从口腔的后咽腔念字”才能使二者达到平衡。最后,教师应该用浅显易懂的生活化的语言引导学生。例如,不能让学生认为唱歌时声音大就好,教师应该让学生明白声音的大小是相对的,它是随着音乐内涵而发生变化的。如果一首声乐作品的声音很大、音量很强,那么音乐就不复存在了,声乐艺术的审美就不会产生了。所以,声乐教师的教学引导是非常重要的。

二、模仿与特色

模仿是声乐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学生也会经常情不自禁地模仿那些优秀的歌唱家,而且很多学生也从中感受到了声乐艺术的美,增加了对声乐艺术学习的热情,但是依然有很多的学生处于错误的模仿学习阶段,对于这一问题,教师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荷伯特•凯萨利认为“:对于这类问题,作为一个学生你也许会反驳道,你已经模仿,或已经试着模仿这些声音的效果,由于这样做而使你自己的发声已经得到改善。我们承认这种可能性,这种想法很好,但这只是初步的,我们希望强调的是:通过那种模仿的方法是否能够得到根本的知识呢?”问题已经提出来了,即西方早期的声乐教育也是靠模仿来完成教学。模仿本身并没有错,但有些不具备一定声乐知识的学生会钻死胡同,走入声乐学习的误区。鉴于此,模仿要具备一定条件,要有一定限度,且一定要在有教师指导的情况下进行有选择性的模仿。第一,每个人的嗓音都是独特的,因此模仿者不应该在那些很细微的差异中寻求共同点。如果一定要寻求共同点,那么只能强迫自己的心理和发声器官改变自然的发声状态,但这样容易对声带和其他的发声器官带来严重的伤害。因为“人体发声既是参与发声的各器官间的一种精确的生理运动,也是受大脑高级神经活动所支配的一种审美心理反映。如果这种审美反映偏离了嗓音发展的实际,也就必然会影响到嗓音的健康”。同时,如果大家都去模仿就会失去个人特色,那就只有共性没有特性了,到时候就真的是“千人一面”了,教师在教学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学生,这时教师就应该设法引导学生,挖掘学生的特点。模仿的目的不是为了追求“像”而失去自我,主要目的还是从他人身上找到优秀的、值得学习的地方,从而提高自己。第二,模仿的实质是为了创新。已经具备一定技术水平的学生可以自行处理歌曲。当学生感受到自己的演唱比原作和很多演唱者更能展示歌唱技术时,就会激发创新的欲望,达到创新的目的。

三、结论

声乐教学的方法很多,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采用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同时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不断总结和提炼出更好的教学方式。

作者:周威 单位:南通大学

引导艺术论文范文2

【关键词】艺术教育;艺术概论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式

《艺术概论》课程是艺术理论的基础课程,同时也是高校音乐类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课。随着物质生活的逐渐提高,人们的精神需求也在向多元化发展,对各类艺术活动的了解也在逐渐深入。作为高校音乐类专业学生的必修课,《艺术概论》课程的开设主要是要让学生形成马克思主义艺术观,培养学生对艺术作品的鉴赏和理解能力,激发学生对艺术理论的学习兴趣。经过笔者调查,在众多高校的艺术课程教学中,艺术概论课程的教学状况不是很理想。其原因主要包括:艺术类学生的文化基础较差,学生缺乏对艺术现象的理解力;艺术类学生“重技能、轻理论”现象明显,缺乏理论学习的兴趣。

笔者作为一名高校艺术教育工作者,在艺术理论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对《艺术概论》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和探索,归纳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 教学内容的改革

《艺术概论》课程通常包括艺术起源和发展、艺术教育与美育、艺术的种类与审美、艺术实践活动等内容。大多数音乐专业的学生都未接触和认识到这些内容,因此,对该课程的教学必须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主,进行相应的深化、拓展,这是《艺术概论》课程教学改革的关键因素之一。

1.1 明确课程的教学目标

《艺术概论》课程的开设是高校进行艺术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课程的鲜明特色和专业特点是其他教育形式所无法比拟和替代的。《艺术概论》开设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大学生的艺术修养,培养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促进大学生和谐全面的发展。所以《艺术概论》课程开设的目的和教学的理念应该体现该课程的特点。在培养美感和塑造审美人格的过程中,大学生应该要学习和掌握一定的艺术理论知识,同时提高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1.2 补充完善教材内容

高校音乐专业的艺术概论课程教材,普遍使用的是北京大学彭吉象教授主编的《艺术学概论》。由于艺术理论具有实践性、开放性、融合性的特点,艺术的内容都会艺术观念的更新和其它学科的发展而逐渐发展,因此,补充和完善教材内容也就必不可少。在这种情况下,教师首先要准确理解教材的内容和观点,使其达到易读性。其次,教师要根据艺术学领域最新研究的成果和观点,不断更新教案内容,使其拥有前瞻性与专业性,便于学生学习和掌握。

1.3 立足本土艺术,发展特色艺术教育

我国各民族都蕴含着丰富的艺术资源,特别是传统民间艺术文化资源。艺术教育要体现本区域、本民族的艺术资源特色,应以普及本区域的艺术资源为主。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的艺术教育中,要以提高全体学生整体艺术综合素质为根本目标。一方面,本土民间艺术不仅仅是民族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发展民族艺术教育事业的基础;另一方面,传承和保护传统艺术文化是我们艺术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通过教授艺术概论课程,让学生了解本地区更多地艺术文化,并逐渐接受和喜爱上传统艺术文化。

实际上,高校艺术教育逐渐地注重本民族、本地区传统艺术的教育,弘扬民族艺术文化。地方戏曲和民歌等音乐艺术文化也不断地进入高师院校的课堂。教师在教学中应把本土民间艺术文化作为教学的重点内容,尽可能让学生得到民族艺术文化的熏陶,结合本地区艺术教育的特殊规律,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有针对性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这才是高校艺术教师实施审美教育的重点。

2 教学方式的改革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我国艺术教育不断发展,许多国外先进的教学理论被引进,教学方式也愈来愈丰富。笔者依据学生对《艺术概论》课程内容的理解,采取相应的教学方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首先,以教师为主导,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在新型的教学模式下,教师的主要作用以辅助和引导为主。以教师为主导,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加深和引导学生对知识的认知和理解,让学生学会如何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例如在传统教学中,对西方现代艺术的学习是一个知识难点,西方现代艺术作品和现代派艺术元素多以抽象的形式表现,各艺术语言的表达和传递通常使学生感到难以接受。怎样才能让学生理解西方现代艺术的特点呢?这就需要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通过引导学生对知识的认知和理解,强调艺术鉴赏活动中对西方艺术作品理解的再创造的,从而有效地发挥了教师引导和支持的作用,使学生的学习具有创造性。

其次,讲授与讨论相结合。讲授法教学是传统的教学方法,也是最常用的方法。讲授与灌输有区别,但运用不好很容易成为灌输。讨论法主要是在个人学习研究的基础上进行讨论,发表自己对某一问题的看法,相互学习、相互启发一种方法。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高校艺术教育工作者应依据课程教学现状和具体教学内容,实现讲授法与讨论法的优化选择与组合,随教学内容不断变化而调整,最大限度地优化艺术教学过程。

最后,拓宽学术视野,加强艺术理论与其他学科的联系。“艺术具有多元性,艺术教育中包含了丰富的横向学科知识”[1]。艺术理论与包括地理、历史、宗教等在内的多门学科有着内在的联系,体现其庞大的体系和丰富的内涵。任何一首艺术作品的创作,都饱含着艺术家对生活的感悟和理解,包涵了艺术家所处时代的背景,及艺术家深邃的思想和广博的文化知识。对于音乐专业的学生来说,通过对艺术作品的分析和欣赏,既可以拓宽他们的视野,了解作品中蕴藏地历史文化、宗教风俗等方面的信息,还可以提高对艺术作品的鉴赏能力,从而得到艺术美的陶冶和塑造。如在对莫扎特歌剧作品的赏析时,教师首先让学生欣赏莫扎特不同歌剧的乐曲,然后对歌剧的特点与形式,莫扎特的生平以及相关作品的创作背景等内容进行详细的讲解。只有将歌剧作品同这些学科知识综合起来教学,才能使学生更深刻的理解歌剧作品的真正内涵。

引导艺术论文范文3

关键词:高职;公共艺术;艺术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9-0248-01

公共艺术教育是实施美育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全面素质人才必备教育体系。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艺术教育开始从纯艺术领域走入日常生活、社会活动等各个方面。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也应该在此基础上有所发展,广泛吸收人类现有的艺术资源,创新教育教学模式,改革教育教学方法,为当代公共艺术教育探索出一条有效的实施路径。

一、理论为基础的教学课堂

任何艺术实践都离不开理论指导,理论是艺术发展与进步的内在动力。课堂是实施艺术教育模式和载体,是其理论教学的主渠道。如何把枯燥的理论转变为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活动的有效资源是当前公共艺术教育面临的现实挑战。在当今校园,音乐节、现代舞等艺术活动十分普遍,但却也显现出艺术理论的粗疏。缺乏理论的校园艺术活动最终会走向乏力与尴尬。要改变这种状况,首先要加强公共艺术理论教育,在学校开设艺术理论类课程,建设完善的教育体系;把现有艺术理论进行进一步的整合、筛选;调动起理论教学的趣味性,加强理论教学的普及性;从人、物、财上加大投入,建设丰富的公共艺术教育资源库,并逐步通过高校艺术实践活动来深化理论教学。

二、实践维立足于艺术创作

以艺术创作为形式的实践是检验学生艺术素养的有效平台,因此,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必须紧扣艺术实践性,借助校园艺术活动,简历自己的艺术活动平台,让学生进行艺术体验,真正领会艺术的本质。公共艺术教育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对艺术的兴趣,教师在引导学生开展艺术活动与艺术实践时也应该就地取材,在教学中要发掘和创造各种形式的艺术实践活动,适时的激发学生的动机和兴趣,使学生在艺术实践活动中摆脱职业艺术演出的专业元素,而变成一种朴素的艺术锻炼行为。

在教学课堂上,教师应有意识的开展实践环节,指导学生进行艺术表现。此外,在课外艺术实践的模式建构也是公共艺术教育的重要载体。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也应该脱离课堂教学的狭隘思维,并且在专业艺术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学生自主成立艺术社团,通过校园文化艺术节、艺术展演以及大量的学生自发演出活动等形式,开展艺术实践活动。

三、在生活中实现艺术教育的应用

从艺术家的工作室到欲演欲烈的大众文化艺术活动,艺术逐步走向日常生活,越来越大众化、生活化。在日常生活中,学校也充满着“亚戏剧“”亚舞蹈”等各种形态的艺术实践活动。这种形态的艺术教育决定了它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步摆脱正统艺术教育的束缚,把艺术生活有效结合,利用灵活、生动的艺术形态植入于校园生活中,使校园变成一个生动的“艺术场所”。如戏剧表演就越来越多的融入学生生活。有专家指出:“戏剧教育应该考虑走出‘艺术戏剧’教育的‘象牙塔’,再建一个艺术戏剧的‘工作间’”,逐步引导学生进行“亚戏剧”形态方面表演实践,为各种人生情境做“预演”,让学生全面融入艺术情境,让学校成为一个多变的艺术场所。

四、从本土艺术文化教育着手

对本土文化艺术的忽视是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中值得关注的问题。本土文化艺术可以说是有着自己独特的艺术体系,是民族情感和精神的重要载体,为此它硬钢成为艺术教育的特色主题加以推广。教育部《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2001~2010 年)》强调“:艺术教师应充分利用和开发本地区、本民族的文化教育资源。”[2]在艺术文化教育的设置中,应当更为深入的发掘本地区的传统文化,并把其引入到高等教育体系中来。从深度和广度上去拓展艺术教育范畴,利用新型的艺术教育形式对学生开展主题艺术教育,再通过学生的社会实践,反过来对本土文化进行深入发掘研究。这样,既能够促进本区域文化发展,也利于地方文化的传承,能更好解决艺术教育中存在的理论与实践相脱离的现状并能进行更深层次的开拓。

总之,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教育工程。艺术教育体系建设必须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并重的原则,坚持校内和校外相结合,建立一系列完整、规范的艺术教育体系。让艺术教育超越单纯课堂教学而进入全面的艺术实践活动,超越实践经验而升华为理论提升,超越艺术涵养化入生活应用,成为立体综合、多维延伸的高效过程,必将成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加强美育的重要路径。

参考文献:

[1]陈曦.高校艺术教育现状的分析与思考[J].大舞台,2010(6).

引导艺术论文范文4

论文摘要:现实主义艺术批评随着现实主义的演进,尤其是在当下后现代相对强势的语境下,出现了很多新的特征。根据恩格斯提出的“的和的观点”对演进状况进行分析,就会发现现实主义艺术批评在的角度更加关注人文,文化和叙事性的探讨,而在历史的角度上,它的意义则更加倾向于价值体系的建构。

恩格斯在《致斐拉萨尔》的信中提到了把“美学的和历史的观点”作为文艺批评的尺度。“美学的”观点,是指要按照文艺的审美特性和艺术与美的特殊规律,从审美的角度来考察和评价文艺作品的审美特征和审美价值,而不仅仅把批评停留在批评的层面上。“历史的”观点,是指按历史发展和文艺发展的规律,把文艺作品放在特定的历史中,从历史的角度来分析和考察文艺作品的历史内容、思想深度、社会意义与历史价值。如今,在当下后现代主义相对强势的文化语境下,现实主义艺术的批评较之从前也发生了变化,产生了新的特征。基于恩格斯《致斐 ·拉萨尔》的相关理论 ,笔者对于现实主义艺术中他者形象在后现代语境下的新特征以及原因的探讨从美学的和历史的两个方面进行 阐释。

一、 审美纬度:生活与艺术距离消解之后的他者形象

依据传统的审美纬度,对于现实主义艺术批评,很多批评家首先解读的是作品所表现的典型环境和典型人物。但是,近年来,随着后现代主义理论的影响,现实主义的“典型”这个形象也发生了值得注意的变化。从最初现实主义艺术的典型是以典型的叙事结构为背景,以典型人物形象表现为主,演变到当下出现了大量把日常生活场景,普通市井人物作为表现主体的现实主义作品。在后现代语境中典型演变为他者的形象,对“典型”的“英雄”身份,和纵深环境加以解构,他者走向前台,成为关注的焦点。后现代极力消解的艺术生活的界限,使二者的关系越发变得模糊,这些表现他者形象的艺术作品屡屡获奖,引起了广泛关注。学术界普遍认识到了这种变化,批评家们的观点——尤其是对典型环境和典型人物的概念,已经有了新思考和认识。“他者”的形态表现,典型人物不再一味是被概括提炼的形象,也可以是寻常百姓普通的“小人物”,典型环境也不再是既定的波澜壮阔,而可以是普通生活中的一角。究其实质,随着后现代对艺术身份的解构,使当下语境中艺术与生活的距离被大大消解,使“典型”与“非典型”的关系重新定位。

五六十年代,我国现实主义艺术创作是文艺界的主流,当时文艺界倡导的批评话语是“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但介于特殊历史的环境,“文化意识以强大的历史惯性发展成为历史文化规范,”… 出现了大量的革命历史题材作品,大力宣传时代精神,共产主义思想。后来经由文化大革命,艺术彻底成为政治的工具。无论是现实主义艺术创作,还是现实主义艺术批评,都以政治斗争为中心,现实主义沦为了伪现实主义。艺术与生活的关系渐行渐远。

80年代初,现实主义曾有过短期的复苏现大连大学孙毫二。九年竺期象。罗中立的《父亲》,陈丹青的《西藏组画》一度产生了不小影响。随着 1985年西方现代后现代主义理论大量涌进,现实主义又曾在历史上的政治作用而被边缘化,渐渐淡出主流地位。但仍有艺术家和理论家坚持着现实主义探索并对创作中体现的艺术与生活的关系进行了重新的界定。王仲先生说,“现实主义是人类最基本,最普遍的创作方法,甚至可以说是人类艺术最基本的元创作方法,因为它最直接地紧扣着并解决着艺术的基本问题——艺术创作活动与客观现实生活的关系问题。” 随着现代与后代主义的影响,精英意识的逐渐消解,大众文化理论的盛行,越来越多的日常生活题材,又逐渐走进现实主义家的视野成为表现的对象。艺术与生活的关系被大大拉近。

[1]

与生活之间距离的消解,艺术批评的特征首先体现在批评家在人文范畴的思考,关注他者,关怀他者就成了引导方向。尤其是在那些诸如上文提及的关注普通人生活的作品中。这与艺术家的参与意识密不可分。在现代和后现论涌人中国的时候,我国已经进入了改革开放的发展时期,现代性的某些特质很快地进入了现代人的生活方式。“现代性的一个重要成果就是对个人主义的承认与发展,个人主义成为发展的动力,但个人主义也使人沉溺于对和事务的冷漠,使社会生活平庸化,平面化,公式化。”所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当代艺术的现实主义性质,体现为对公共领域中社会事务的积极参与。”引导艺术创作对社会中小人物生活的关注,重视人文范畴的思考,就成了现实主义艺术批评的重点。批评家杨卫指出了此类作品的意义:“深刻的艺术也许在表面上不一定是刺激的,但却一定能够打动和唤醒我们的心灵。”

其次 ,艺术与生活距离的拉近,对于现实主义艺术批评还体现在对的思考上。尤其在对日常生活,日常小人物的大量反映上,作品中常常能够看到作者通过那些小人物的疑惑表情传达出来的对当下西方文明涌人中国后给文明中的中国人带来的疑惑和不解。这就体现了作品中的文化冲击与对抗。随着现代后现代主义理论的传人与发展,西方式的表现主义,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意识形态就借用“艺术 ”的形式,大量地涌人中国的思维方式中,造就了一批用西方眼光来看待问题的中国艺术家。这样一来,传统的文化,就受到了空前的挑战。而现实主义在中国的发展,早已大量融进了中国的,即“经过了中国固有的文化传统和观念的过滤”,被大大地中国化了,现实主义在中国的发展,总是在立足于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的探索。传统文化始终是这一艺术表现方式的根基。而当下现代后现代语境中,尤其是现代主义对传统的破坏和否定,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放弃了传统的文化精神。现代主义艺术的创作和发展就是在不断地否定和摒弃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的。面对这样的现状,很多批评家在对当下现实主义艺术批评研究的时候,越来越多地考虑到了文化范畴的意味,李倍雷先生指出:“中国艺术文化亟待解决的是建立自己的艺术话语现代系统,立足点只能是在 自己的传统文化根脉之中,其他文化无法取代也不可能取代 自己的文化系统。”由此可见,注重在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方面对现实主义创作进行引导,成为了现实主义艺术批评的又一个重点。

最后,艺术与生活距离的拉近,对于现实主义的批评还体现在对叙事性文本分析的加强上。当下的现实主义,不同于革命现实主义时期以政治意识形态为文本叙事主导,对文本的分析与政治风向紧密相连。也不同于现代后现代主义的“无风格,无深度,解构元叙事”对叙事性采取遮蔽。当下的现实主义,艺术家们通过对社会公共领域事务的参与,对人文,对传统文化的关怀,使文本自身叙事性成为了现实主义艺术批评的重点。所以,批评家们对文本叙事的解读给予极大重视。同样,因为批评中对叙事解读的重视,使现实主义艺术在当下现代后现代的语境下把叙事性这个本身特质不断发展。利奥塔说:“我将后现代定义为针对元叙事的怀疑态度……叙事功能正在失去它的运转部件,包括他伟岸的英雄主角,巨大的险情,壮阔的航程及其远大的 目标 。” 而现实主义的叙事性正是现实主义艺术的根本,“现实主义与宏大叙事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后现代主义对元叙事的解构,就意味着直接冲击了现实主义的根本。艺术家们当下对现实主义叙事性的保护担负着维持现实主义艺术生命力的任务,所以,现实主义艺术批评加重对叙事的解读,引导现实主义创作中对叙事性的重视,就自然成了当下现实主义艺术批评的主要视角,并对在创作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二、纬度:当下语境中建构之于时代的特征

根据王宏建先生的观点,现实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分为建国初期、文革时期和新时期三段。现实主义艺术批评伴随着作品一路变化着。第一个时期是建国初期,中国的现实主义艺术作品因为国家意识形态的需要和社会需求,以写实手法反映生活题材和表现英雄主义主题。当时的现实主义艺术批评的历史意义在于以为,鼓励人民的革命精神,维护新生政权。第二个时期,文化大革命时期,现实主义被严重误读。“高、大、全”,“红、光、亮”成了当时现实主义艺术 的主流表现手法,领袖被无限神化。疯狂的个人崇拜以及非理性化左右了当时艺术批评,现实主义艺术批评的历史意义只在于一心一意地为政治服务。第三个时期,是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新时期,在这一时期,中国经历了伤痕现实主义,反思现实主义,以及现代后现代主义进人中国后出现的玩世现实主义等等。这使现实主义艺术批评更加多元化。在历史的角度上审视新时期现实主义艺术批评,就会发现,它的发展是按“反思~多元一反思”这一顺序进行的。第一个“反思”,是对文化大革命这段历史的反思,批评理论中多是些意识形态的反思,警示后人莫重蹈覆辙。“多元”是针对现代后现代主义理论引进后,现实主义受到影响而产生的多元效果,这种多元,是批评理论中针对表现手法与主题多元化的解读,在于理清当时的现实主义创作思路。第三个反思,是对当下后现代语境中作品深度被淡化,他者形象不被附着以价值取向与诱导而产生的反思。这一阶段的现实主义艺术批评的历史作用在于有意识地在表现他者的过程中,加以道德倾向,在当下社会中寻求一种新的和谐,激发人们在现代社会中的道德感,建构和谐的道德价值体系。这是现实主义艺术批评在历史纬度的特征。

[2]

当下现实主义艺术批评之所以加大力度通过引导现实主义创作来构建和谐社会道德价值体系,与现代后现代语境有着密切的联系。

第一,现代这种高度强调自我意识,自我中心的意识形态,使人们的社会责任感出现了危机,社会的人文关怀趋于淡薄。在这种背景下汶川大地震后很多有社会责任感的画家开始针对这一事件进行现实主义题材的创作。批评家们早已注意到在当下现代后现代文化语境下,关于社会道德价值体系建构的问题。他们借用了有代表性的“汶川大地震”作品,通过理论的形式,适时地引导了艺术创作的取向,产生了巨大的反响,大大地激发了人们的社会责任感,匡正了人们的道德价值体系建构。圣西门说:“艺术家的职责与使命就是向他们所处的社会施加积极影响,发挥传教士一般的作用。并且在上最伟大的时代里,冲锋陷阵。”

第二,现实主义艺术批评对于社会道德价值体系的建构,还因为在现代后现代的语境中,存在着大量的非理性因素,甚至是对原有社会价值体系的破坏。这就需要现实主义艺术批评理论的理性匡正。在很多后现代的艺术中都可以看见血腥、暴力色情,甚至是违反的荒唐行为。究其根本,是“西方现代后现代艺术同时出场在中国的时候,我们的一些艺术家在没有来得及梳理的时候就全盘拿来了”_6Ⅲ 这种对自身意识的无限放大,非理性的全盘借用,并不适合人们的道德价值体系建构。中国现实主义艺术批评中,对社会道德价值体系的建构存在着关于理性的探讨。而当下艺术界所存在的非理性现象,也需要现实主义艺术批评关于建构和谐的社会价值体系这一历史意义去有效匡正。

结语

现实主义艺术批评伴随着现实主义作品的发展,在中国历经了近百年的历史。每个时期都有不同的特点。在中国当下后现代文化语境中,现实主义艺术批评同样发生了新的变化,产生了新的特征。随着现代社会艺术与生活之间距离的拉进,现实主义艺术批评越来越多地开始注重人文方面的关怀,引导艺术创作对于小人物的关注。同时,随着西方现代与后现代思想的涌入,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冲击而现实主义在中国发展多年,早已融人中国传统的文化特质。在现代后现代语境下,现实主义艺术批评家们开始更多地关注现实主义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作用,引导艺术创作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表达。另外,后现代主义对元叙事的解构,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现实主义的叙事性特质,在这种冲击面前,批评家们通过理论引导艺术创作对现实主义叙事性的侧重,正是对现实主义本身特质的捍卫。

在历史的角度,当下现实主义艺术批评的时代意义已经远非解放初为“国家意识形态的需要和社会的需求”服务。更不同于文化大革命时期疯狂的领袖崇拜以及非理性化的伪现实主义艺术批评路线。现实主义艺术批评的时代意义在于通过艺术批评的理论引导来使艺术作品最大限度地激发人们的社会道德感和责任感,构建和谐的社会道德价值体系。汶川大地震中,批评家们对众多现实主义作品的评论,极大地影响了后来的现实主义创作,这对道德价值体系的建构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明显地体现了当下艺术批评的历史作用。

[3]

批评是为艺术本身的发展而服务的,对现实主义艺术批评理论的新特征及成因进行梳理,有助于现实主义的长远发展。并且,在梳理的过程中,从发展的角度对现实主义本身的特质进行引导,使其与时俱进,同样也是对现实主义的贡献。

参考文献:

[2]王仲.努力创造更高更好的现实主义[c]//中国百家金陵画展论文集.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出版社,2006:24.

[3]殷双喜.我们现在需要什么样的现实主义[c]//中国百家金陵画展论 文集.南京 :凤凰 出版传媒 集团,江苏美术 出版社 .2006:74.

[4]杨卫.没有灵魂的现代性[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6:76.

[6]李倍雷.现代与后现代艺术的反思[M].南昌:江西美术出版 社 .2008:186.

[7]利奥塔.后现代状况一关于知识的报告[M].赵一凡,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3.

引导艺术论文范文5

关键词:艺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双主体;互动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5-0274-02

双主体互动式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双主体作用,创设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的多元互动情景,在教师和学生的双向参与和互动中,共同完成教学任务的教学模式[1]。艺术类大学生普遍重技术、轻理论,重感性、轻理性,重具体、轻抽象,艺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更加适用以教师和学生为双主体的互动式教学模式。但是,艺术院校学生与其他院校学生的差异性是比较大的,个性特征与知识结构都比较独特,因此,面向艺术院校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互动式教学需要做专门化的研究。

一、树立艺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双主体互动式教学理念

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提倡构建强化学生主体意识,培养学生参与精神的双主体互动式教学模式。双主体互动式教学理念的核心内涵是指,一方面教师是“教”的主体。应当在如何教育、引导、熏陶学生方面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另一方面学生是“学”的主体。在如何有效学习、学习什么、是否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和思想方面具有主体性地位。实施双主体互动式教学即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注意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把政治化、工具性的教育模式,有机地转化为寓教于乐的双向互动、有机协调的美育过程。然而,目前艺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普遍存在师生平等交往互缺、理论与实践结合不足、情感与认知匹配不力、重理性轻感性、重结果轻过程、重个体轻合作等突出问题,使课堂教学呆板、单调,缺乏吸引力和感染力,对于思维活跃、个性张扬、崇尚自由、情感丰富、喜欢创新的艺术院校大学生来说,不仅不能满足他们求知求新的渴望,学生的创造力也得不到应有的培养。艺术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要认清和把握艺术院校学生的个性特征,着眼于学生专业学习的需要和学校人才目标培养的需要,树立艺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双主体互动式教学理念,切实提高艺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

一是教学目的观。以艺术学生成人成才为目标,重视艺术学生作为道德主体和艺术主体的双重身份,找准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与艺术人才培养的结合点,充分发挥师生在教与学中的能动作用,实现教学过程中教师主体的主导与学生主体的主动之间相互作用的统一,唤起艺术院校大学生的主体意识、责任意识和社会意识,使他们自觉地履行自己的责任和义务,遵守社会道德与艺术道德,积极能动地发挥自身的艺术才能,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艺术事业贡献力量。

二是教学过程观。以师生双主体的交往与互动贯穿教学全过程,让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参与教学过程,表现教学内容,体验教学效果,通过学生参与教学和实践活动来激发学生内在的教育需求,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意识。

三是教学内容观:将授课内容对象化,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同艺术专业有机联系,注重思想政治理论知识与艺术人文知识的融合,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的结合,力求贴近实际、贴近学生、贴近专业。

四是教学方法观:强调启发式教学原则,运用多元化教学方法,因材施教,注重个性化培养,启迪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五是教学评价观:强调多元的协商式教学评价,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评价过程中,加强学生的学习主体意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构建艺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双主体互动式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是为了达成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在对教学活动清晰认识的基础上对教学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的一系列执行过程,指的是达到比较大的目标的总的步骤。而教学策略要根据教学情境的要求和学生的需要随时发生变化。因而,思想政治理论课双主体互动式的教学策略必然要因艺术院校以及艺术类大学生的特殊性而具体化,使之更具针对性。

(一)教学设计情境化,注重情境的艺术化

创设形式多样的情境,把授课知识有机地溶入生动有趣的情景中,引导学生进入情境、情境触动,形成学生自己的体验、感悟,并对教学内容产生个体独特的学习欲望和兴趣。“情境”创设要注重艺术化,尽量结合艺术类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实际,与艺术进行整合去找有效的切入点,用艺术的亲和力承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凝聚力,用艺术的感染力焕发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感召力,努力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

(二)情境创设主题化,注重主题的前沿性和时代感

在情境创设过程中,将教学内容有机整合,构建成一个个教学主题,使之既有明确的教学目标,也有相应的教学内容,以专题授课替代对教材的简单复述,以引导学生主动、有效地学习。选题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的框架内,突出其前沿性和时代感,以关注现实问题、关注艺术与社会和艺术发展的人文内涵吸引学生,这些新的思想和观念对一直以来主要受艺术知识熏陶的艺术类大学生而言有着很强的冲击力。

(三)主题实现项目化,注重项目的责任化

在明确教学主题之后,根据学生知识与能力背景,将相关教学内容设计成若干具体的教学项目,组织实施教学。选择的项目既要有一定的深度,又要切合学生实际,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理解能力和接受水平,让学生“有事可做”、“有事愿做”。项目太旧或太浅,都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奋点;但项目也不能太深、太理论化,否则容易令人“望而却步”。同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注意明确责任、分工合作、团队学习、共同提高。项目小组有指导性的成员分工安排,形成人人参与、团队合作的共同体,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四)责任落实成果化,注重成果评价的民主化

在责任落实与评价过程中,须以成果的形式呈现,并在班级里进行交流,并组织学生对成果进行自评和互评。通过自评、互评,学生的学习主体意识得到充分体现和加强,听到同学们的真实声音,既会增加大家学习的压力,也会激发大家应对挑战的意识和努力,从而增强学生作为教学活动主体的意识。

三、探索艺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双主体互动式的教学实施方式

(一)案例驱动下的双主体互动式“讲授、讨论、分析”三位一体教学活动

该教学活动是指从具体案例出发,理论教学与现实问题相互契合,“讲授、讨论、分析”三位一体,通过启发学生思考,实现学生的认知由感性到理性再上升到悟性的螺旋式上升,形成对问题的科学认识,从而达到学习目的。首先,通过案例教学进行问题性探究,并通过教师的讲授,使学生了解并掌握课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然后,鼓励学生提问,形成良性互动,对学生发表的各种不同观点和看法要循循善诱,启发学生深入思考;最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围绕重点问题,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得出答案的思考过程,有根有据地提出各自的观点和主张,让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转化为能力和素质。

通过双主体互动式“讲授、讨论、分析”三位一体教学活动,变基于书本知识演绎推理性学习为问题解决式学习,形成了教师―学生学习共同体,学生―学生学习共同体,有效地实现了教学重心向学生主体的转移。

(二)主题项目驱动下的双主体互动式大作业教学活动

该教学活动以激发学生学习内动力为主旨,以主题项目为载体,以“学生主讲”的创新模式补充“教师主讲”,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主学习的主体地位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教学的主导地位,引导学生的自主性和合作式学习。大作业教学依赖于学习团队的组织,教师扮演着组织者、合作者的角色。在项目实施中,教师结合主题教学要求对学生进行分组,每组负责一个主题项目,每个主题项目讲授20分钟,主要是对该主题的主要内容和观点进行介绍和解读。各组成员需要分工合作,共同完成收集资料、整理观点、梳理和综述问题、撰写教学方案,制作多媒体课件以及选优秀代表担纲主讲等环节。

主题项目驱动下的双主体互动式大作业教学,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探求知识,由教师为主导的讲授,过渡到“师生合作”的双主体互动,最后到学生自主学习的实践,有效地实现了课堂内教学向课堂外教学的有效延伸。

(三)艺术创新驱动下的双主体互动式创作演练活动

该教学活动是着眼于学生艺术创新的需要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艺术人才培养目标的需求,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专业技能为取向,以创作艺术作品为成果标志的一种教学方式。思政老师一方面指导学生查看相关理论书籍,提高理论水平,启发学生创作各种艺术作品来表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另一方面引导学生紧紧围绕自己的艺术创作实践,从构思、表现和完成效果三个方面,写出自己的创作感想和体会。

“课堂理论知识――融入主题活动――学生主体参与――艺术创作表现”这种新型的双主体互动式教学模式,贴近学生、贴近专业、贴近艺术,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使学生由“学会”转向“会学”,抽象的理论通过艺术作品的形象展示又使抽象的理论感性化、具体化,教学过程中感性和理性相结合、形象与抽象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专业课相结合,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动性、形象性、趣味性、针对性,学生完成了由边缘参与、合作参与到自主参与的角色转换,教师完成了从引领向合作的角色过渡。

引导艺术论文范文6

专家学者对当代艺术时尚化、流行化表示忧虑

让群众得到健康的艺术审美享受

在不久前召开的“新中国美术历程和当展”座谈会上,记者注意到,与会美术理论家、美术家在高度评价60年来新中国美术所取得的辉煌成就的同时,也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美术发展繁荣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深刻反思。他们说,在当今各种艺术思潮和观念相互激荡的年代,一些艺术家接受国外当代艺术观念进行探索实验,寻求美术创新之路,是正常的、应该的,但如果这些探索实验被炒作成了流行时尚,影响并瓦解了艺术接受者传统的艺术审美观念,就不能不让人感到忧虑。我们应该让广大群众通过真正优秀美术作品的欣赏,发展并巩固健康的艺术审美能力。

有专家认为,西方现代艺术早在改革开放初期就已经进入美术界,试图对经典的美术观念进行冲击挑战。这二三十年来,西方强大的资金推动借助文化市场的力量,所谓的现代艺术、后现代艺术已经形成某种态势,在文化市场成为流行时尚的理念,直接影响着普通的美术接受者,影响着普通群众的审美情趣、审美倾向,并试图影响社会的审美导向。

现在,我们越来越清楚地看到,西方现代主义艺术、后现代艺术尽管流派繁多、理念复杂,但审丑的共性却十分突出鲜明,这种审丑理念一旦普及成社会文化理念,后果会很严重。

专家说,审美还是审丑,是个很突出的社会文化问题。把审丑炒作成流行时尚,将冲击我们的核心价值体系,将会改变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审美走向。这实际上是当年西方艺术意识形态图谋的延伸。可是人家有经济实力,又有市场经济的协助,我们似乎更显得很被动。我们一些地方,把老工业区改造成艺术区,本来是发展文化产业的好事,但不少艺术区都成了现代艺术、后现代艺术的表演展示的火爆场所。这种趋势还在不停地扩展,也成了一种时尚。这说明,我们发展文化产业的战略,渗进了不少糊涂思想。有评论家说,在西方现代艺术、后现代艺术也不是像我们一些人想像得那样红火,古典艺术仍然是审美享受的主流。世界性的金融危机以来,我们便看到了这类艺术品的泡沫性、虚幻性、风险性,作为一种文化产品,其艺术价值也应该引起我们的警惕。

说到艺术品市场,一些美术理论家、美术家说,艺术市场的力量和作用越来越大,特别是对群众审美的引导作用。但从现实情况看,这种市场力量也会产生负面作用。我们现在走到哪里,说到艺术品,所有的人只关心两个问题,一是真假,二是价格,几乎没有人讨论艺术品的思想艺术价值。这是很可悲的。试想一个文化市场把百姓的观念引导到这方面,而不做提高审美素质和水平的工作,这样的市场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可见,在书画市场如此繁荣的今天,我们的文化建设工作还有许多误区,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谈到繁荣问题,一些专家也表示忧虑。他们说,现在到处都在建书画院,今天建一个,明天建一个。许多和艺术文化没有什么关系的部门单位,也千方百计建书画院。书画院多了,说明爱艺术学习艺术的人多了,本来也是繁荣文化的好事,但应该注意到,许多书画院的产生主要是受市场利益的驱使,有很鲜明的趋利性。看到书画价格不断被炒高,以为是个敛财的好机会,就拼命建书画院。其实,如果没有正确的引导,这些书画院不仅不会在文化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反而会给中国书画造成负面的影响,严重降低中国书画的品格和价值。

理论评论家和专家们强调,必须切实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创造良好的艺术生态,让普通的美术接受者真正分清真善美、假恶丑,真正提高自己的欣赏能力和水平。只有这样,我们的艺术市场才是真正对老百姓有益的市场。

引导艺术论文范文7

关键词:评论正气;底气;锐气;文气;牛气

中图分类号:I20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29-0190-02

文艺评论是对文艺作品进行价值判断,包括艺术评估和思想引领,评论家自身的思想素质、业务水平和道德境界非常关键。因此,一个优秀的文艺评论家必须努力提高学养、涵养、修养,让自己的评论作品更加客观、更加厚重、更具吸引力和感召力。

一、树立评论正气

俗话说,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什么是道义?简单地说,就是社会责任。作为一个讲正气的文艺评论家,要始终把社会责任放在首位,要严肃认真地考虑评论的社会效果,树立强烈的底线意识、责任意识、担当意识,绝不把格调低下、粗制滥造甚至思想导向存在错误的文艺作品推介给社会。同时,文艺评论家,还必须帮助读者或观(听)众正确理解作品的艺术发现和独具个性的艺术特点,帮助他们正确地、深刻地认识某些作品思想维度、道德评价、价值取向、艺术审美等方面的偏失、低俗和不健康之处及其可能产生的精神副作用。坚持以作品说话,不考虑作者的头衔、名气、学位、职称或其他什么关系,做到既尊重作品本身,又尊从评论者自己内心对于作品的真实感受。要旗帜鲜明,是一说一,是二说二,是方说方,是圆说圆,千万不要搞媚俗溢美,把贵州骡子说成马,把烂谷草说成黄金条,把泰国蚂蚁说成非洲大象,视觉片面,夸大其词,一味地讲好听的话,字字句句都在唱赞歌。

二、充实评论底气

俗话曰,打铁还需自身硬。如果自身不硬,如何“打铁”?“打铁”可是要碰“硬”的。社会上流行一句话:“只有得行的人说你行,你才行。”因此,我们作为文艺评论家,要广泛地学习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知识,要关注并把握人类文艺发展的新动向、新趋势、新成果,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学养、涵养、修养,要从多个层面不断地锤炼自己,炼好评介“内功”,多读书,多仔细阅读原著,提高鉴赏作品的综合能力,争做“得行”的人,不断充实作为文艺评论家的“底气”。只有“底气”充盈了,你的评论才有分量,才有可信度,才有给作者和读者正能量的温度。

三、养好评论锐气

文艺评论家要有胆识,有胆量,要养好“寻美”与“求疵”的锐气。“寻美”评论,主要是引导文学读者进行有效的审美鉴赏,达到指导阅读或者愉悦欣赏的目的;而“求疵”则是对作家、艺术家的创作进行批评和警醒,扬优补拙,达到指导创作、引领创作的目的。批评时,要有的放矢,一针见血,直陈得失,既给作者一面镜子,使其有所受益,也给读者以借鉴和引路。要客观公正,既不求全责备,也不胡乱吹捧。事实上,只有善意的、真诚的、客观的、合理的批评,才能使文艺家新的创作升华到新的更高层次。因此,文艺评论家要准确把握评价尺度,提升阐释深度,增强评判力度,让创作者受到激励和启迪,让欣赏者得到借鉴和愉悦,使文艺评论能够真正评出水平、评出力作、评出导向,产生良好的艺术效果和社会效益。

四、把握时代文气

这里我所说的“时代文气”,是指时代文学发展的潮流、方向、脉络。任何文艺作品,都是时代的产物,都是时代行为、思潮的显影。如果不了解时代的文气,评论作品时就会有失偏颇,甚至打胡乱说。比如“新时期文学可以分为八十年代与九十年代两个大的时期,而八十年代文学可以以1985年前后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我们所说的过渡阶段就是指从70年代末期到80年代前期。这个时期的文学主潮是伤痕文学、改革文学和反思文学,旧的文学阴影与新的文学萌芽全部交杂在这两个文学主潮之中”。作为文艺评论家,从宏观上把握了那个时代的文气,就一定能从微观上准确地鉴赏那个时期产生的任何一部文艺作品。

五、提高评论牛气

引导艺术论文范文8

论文摘要:现实主义艺术批评随着现实主义的演进,尤其是在当下后现代相对强势的文化语境下,出现了很多新的特征。根据恩格斯提出的“美学的和历史的观点”对演进状况进行分析,就会发现现实主义艺术批评在审美的角度更加关注人文,文化和叙事性的探讨,而在历史的角度上,它的意义则更加倾向于道德价值体系的建构。

恩格斯在《致斐拉萨尔》的信中提到了把“美学的和历史的观点”作为文艺批评的尺度。“美学的”观点,是指要按照文艺的审美特性和艺术与美的特殊规律,从审美的角度来考察和评价文艺作品的审美特征和审美价值,而不仅仅把批评停留在社会批评的层面上。“历史的”观点,是指按历史发展和文艺发展的规律,把文艺作品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从历史的角度来分析和考察文艺作品的历史内容、思想深度、社会意义与历史价值。如今,在当下后现代主义相对强势的文化语境下,现实主义艺术的批评较之从前也发生了变化,产生了新的特征。基于恩格斯《致斐 ·拉萨尔》的相关理论 ,笔者对于现实主义艺术中他者形象在后现代语境下的新特征以及原因的探讨从美学的和历史的两个方面进行 阐释。

一、 审美纬度:生活与艺术距离消解之后的他者形象

依据传统的审美纬度,对于现实主义艺术批评,很多批评家首先解读的是作品所表现的典型环境和典型人物。但是,近年来,随着后现代主义理论的影响,现实主义的“典型”这个形象也发生了值得注意的变化。从最初现实主义艺术的典型是以典型的叙事结构为背景,以典型人物形象表现为主,演变到当下出现了大量把日常生活场景,普通市井人物作为表现主体的现实主义作品。在后现代语境中典型演变为他者的形象,对“典型”的“英雄”身份,和纵深环境加以解构,他者走向前台,成为关注的焦点。后现代极力消解的艺术生活的界限,使二者的关系越发变得模糊,这些表现他者形象的艺术作品屡屡获奖,引起了广泛关注。学术界普遍认识到了这种变化,批评家们的观点——尤其是对典型环境和典型人物的概念,已经有了新思考和认识。“他者”的形态表现,典型人物不再一味是被概括提炼的形象,也可以是寻常百姓普通的“小人物”,典型环境也不再是既定的波澜壮阔,而可以是普通生活中的一角。究其实质,随着后现代对艺术身份的解构,使当下语境中艺术与生活的距离被大大消解,使“典型”与“非典型”的关系重新定位。

五六十年代,我国现实主义艺术创作是文艺界的主流,当时文艺界倡导的批评话语是“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但介于特殊历史的环境,“政治文化意识以强大的历史惯性发展成为历史文化规范,”… 出现了大量的革命历史题材作品,大力宣传时代精神,共产主义思想。后来经由文化大革命,艺术彻底成为政治的工具。无论是现实主义艺术创作,还是现实主义艺术批评,都以政治斗争为中心,现实主义沦为了伪现实主义。艺术与生活的关系渐行渐远。

80年代初,现实主义曾有过短期的复苏现大连大学孙毫二。九年竺期象。罗中立的《父亲》,陈丹青的《西藏组画》一度产生了不小影响。随着 1985年西方现代后现代主义理论大量涌进,现实主义又曾在历史上的政治作用而被边缘化,渐渐淡出主流地位。但仍有艺术家和理论家坚持着现实主义探索并对创作中体现的艺术与生活的关系进行了重新的界定。王仲先生说,“现实主义是人类最基本,最普遍的创作方法,甚至可以说是人类艺术最基本的元创作方法,因为它最直接地紧扣着并解决着艺术的基本问题——艺术创作活动与客观现实生活的关系问题。” 随着现代与后代主义的影响,精英意识的逐渐消解,大众文化理论的盛行,越来越多的日常生活题材,又逐渐走进现实主义家的视野成为表现的对象。艺术与生活的关系被大大拉近。

艺术与生活之间距离的消解,艺术批评的特征首先体现在批评家在人文范畴的思考,关注他者,关怀他者就成了引导方向。尤其是在那些诸如上文提及的关注普通人生活的作品中。这与艺术家的参与意识密不可分。在现代和后现论涌人中国的时候,我国已经进入了改革开放的经济发展时期,现代性的某些特质很快地进入了现代人的生活方式。“现代性的一个重要成果就是对个人主义的承认与发展,个人主义成为社会发展的动力,但个人主义也使人沉溺于对政治和公共事务的冷漠,使社会生活平庸化,平面化,公式化。”所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当代艺术的现实主义性质,体现为对公共领域中社会事务的积极参与。”引导艺术创作对社会中小人物生活的关注,重视人文范畴的思考,就成了现实主义艺术批评的重点。批评家杨卫指出了此类作品的意义:“深刻的艺术也许在表面上不一定是刺激的,但却一定能够打动和唤醒我们的心灵。”

其次 ,艺术与生活距离的拉近,对于现实主义艺术批评还体现在对文化的思考上。尤其在对日常生活,日常小人物的大量反映上,作品中常常能够看到作者通过那些小人物的疑惑表情传达出来的对当下西方工业文明涌人中国后给农业文明中的中国人带来的疑惑和不解。这就体现了作品中的文化冲击与对抗。随着现代后现代主义理论的传人与发展,西方式的表现主义,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意识形态就借用“艺术 ”的形式,大量地涌人中国的思维方式中,造就了一批用西方眼光来看待问题的中国艺术家。这样一来,传统的文化,就受到了空前的挑战。而现实主义在中国的发展,早已大量融进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即“经过了中国固有的文化传统和文学观念的过滤”,被大大地中国化了,现实主义在中国的发展,总是在立足于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的探索。传统文化始终是这一艺术表现方式的根基。而当下现代后现代语境中,尤其是现代主义对传统的破坏和否定,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放弃了传统的文化精神。现代主义艺术的创作和发展就是在不断地否定和摒弃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的。面对这样的现状,很多批评家在对当下现实主义艺术批评研究的时候,越来越多地考虑到了文化范畴的意味,李倍雷先生指出:“中国艺术文化亟待解决的是建立自己的艺术话语现代系统,立足点只能是在 自己的传统文化根脉之中,其他文化无法取代也不可能取代 自己的文化系统。”由此可见,注重在保护和传承民族传统文化方面对现实主义创作进行引导,成为了现实主义艺术批评的又一个重点。

最后,艺术与生活距离的拉近,对于现实主义的批评还体现在对叙事性文本分析的加强上。当下的现实主义,不同于革命现实主义时期以政治意识形态为文本叙事主导,对文本的分析与政治风向紧密相连。也不同于现代后现代主义的“无风格,无深度,解构元叙事”对叙事性采取遮蔽。当下的现实主义,艺术家们通过对社会公共领域事务的参与,对人文,对传统文化的关怀,使文本自身叙事性成为了现实主义艺术批评的重点。所以,批评家们对文本叙事的解读给予极大重视。同样,因为批评中对叙事解读的重视,使现实主义艺术在当下现代后现代的语境下把叙事性这个本身特质不断发展。利奥塔说:“我将后现代定义为针对元叙事的怀疑态度……叙事功能正在失去它的运转部件,包括他伟岸的英雄主角,巨大的险情,壮阔的航程及其远大的 目标 。” 而现实主义的叙事性正是现实主义艺术的根本,“现实主义与宏大叙事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后现代主义对元叙事的解构,就意味着直接冲击了现实主义的根本。艺术家们当下对现实主义叙事性的保护担负着维持现实主义艺术生命力的任务,所以,现实主义艺术批评加重对叙事的解读,引导现实主义创作中对叙事性的重视,就自然成了当下现实主义艺术批评的主要视角,并对在创作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二、历史纬度:当下语境中道德建构之于时代的特征

根据王宏建先生的观点,现实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分为建国初期、文革时期和新时期三段。现实主义艺术批评伴随着作品一路变化着。第一个时期是建国初期,中国的现实主义艺术作品因为国家意识形态的需要和社会需求,以写实手法反映生活题材和表现英雄主义主题。当时的现实主义艺术批评的历史意义在于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鼓励人民的革命精神,维护新生政权。第二个时期,文化大革命时期,现实主义被严重误读。“高、大、全”,“红、光、亮”成了当时现实主义艺术 的主流表现手法,领袖被无限神化。疯狂的个人崇拜以及非理性化左右了当时艺术批评,现实主义艺术批评的历史意义只在于一心一意地为政治服务。第三个时期,是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新时期,在这一时期,中国经历了伤痕现实主义,反思现实主义,以及现代后现代主义进人中国后出现的玩世现实主义等等。这使现实主义艺术批评更加多元化。在历史的角度上审视新时期现实主义艺术批评,就会发现,它的发展是按“反思~多元一反思”这一顺序进行的。第一个“反思”,是对文化大革命这段历史的反思,批评理论中多是些意识形态的反思,警示后人莫重蹈覆辙。“多元”是针对现代后现代主义理论引进后,现实主义受到影响而产生的多元效果,这种多元,是批评理论中针对表现手法与主题多元化的解读,在于理清当时的现实主义创作思路。第三个反思,是对当下后现代语境中作品深度被淡化,他者形象不被附着以价值取向与诱导而产生的反思。这一阶段的现实主义艺术批评的历史作用在于有意识地在表现他者的过程中,加以道德倾向,在当下社会中寻求一种新的和谐,激发人们在现代社会中的道德感,建构和谐的道德价值体系。这是现实主义艺术批评在历史纬度的特征。

2008年 5月,中国四川省发生了8.0级的大地震,中国写实画派袁正阳先生提出艺术家集体作画捐赠灾区。提议得到了所有人的一致赞同,于是26位画家不舍昼夜,终于在 5月 26日展出了《热血五月 ·2008》,并筹得 3350万元善款捐赠灾区。《热血五月 ·2008》由多幅组成 ,画面中有灾区人民坚强抗灾,全国人民踊跃献血的场景,也有武警战士奋战在抢险第一线上,小女孩在人群背后持烛守夜的感人画面,这些画面对于接受者的情感都有着巨大的震撼力,强烈地激发着每个人的民族凝聚感,牵引着人们对灾区人民关怀与关注的目光,具有巨大的社会价值。由于艺术家们对5·12这个宏大题材的良好把握,使《热血五月 ·2008》不仅吸引了艺术收藏家,慈善家,也为灾区筹得了巨额的款项,救人于危难。同时深深地震撼了每个中华儿女的内心,使大家踊跃地投人到灾区的重建中,民族凝聚力得到空前的高涨,社会道德感得到了大幅度提升,社会美——“善”得到了完美的表现。在随后中国艺术研究院举办的大型作品《热血五月 ·2008))学术座谈会上,评论家们一致认为此幅作品是几十年来少有的重大主题性美术创作,是具有时代意义的美术杰作将对今后美术创作产生深刻的影响。批评家们通过对这类作品的深刻评论,意在唤起更多的力量参与社会事务,共同建构和谐的社会主义道德价值体系。

当下现实主义艺术批评之所以加大力度通过引导现实主义创作来构建和谐社会道德价值体系,与现代后现代文化语境有着密切的联系。

第一,现代这种高度强调自我意识,自我中心的意识形态,使人们的社会责任感出现了危机,社会的人文关怀趋于淡薄。在这种背景下汶川大地震后很多有社会责任感的画家开始针对这一事件进行现实主义题材的创作。批评家们早已注意到在当下现代后现代文化语境下,关于社会道德价值体系建构的问题。他们借用了有代表性的“汶川大地震”作品,通过理论的形式,适时地引导了艺术创作的取向,产生了巨大的反响,大大地激发了人们的社会责任感,匡正了人们的道德价值体系建构。圣西门说:“艺术家的职责与使命就是向他们所处的社会施加积极影响,发挥传教士一般的作用。并且在历史上最伟大的时代里,冲锋陷阵。”

第二,现实主义艺术批评对于社会道德价值体系的建构,还因为在现代后现代的语境中,存在着大量的非理性因素,甚至是对原有社会价值体系的破坏。这就需要现实主义艺术批评理论的理性匡正。在很多后现代的艺术中都可以看见血腥、暴力色情,甚至是违反法律的荒唐行为。究其根本,是“西方现代后现代艺术同时出场在中国的时候,我们的一些艺术家在没有来得及梳理的时候就全盘拿来了”_6Ⅲ 这种对自身意识的无限放大,非理性的全盘借用,并不适合人们的道德价值体系建构。中国现实主义艺术批评中,对社会道德价值体系的建构存在着关于理性的探讨。而当下艺术界所存在的非理性现象,也需要现实主义艺术批评关于建构和谐的社会价值体系这一历史意义去有效匡正。

结语

现实主义艺术批评伴随着现实主义作品的发展,在中国历经了近百年的历史。每个时期都有不同的特点。在中国当下后现代文化语境中,现实主义艺术批评同样发生了新的变化,产生了新的特征。随着现代社会艺术与生活之间距离的拉进,现实主义艺术批评越来越多地开始注重人文方面的关怀,引导艺术创作对于小人物的关注。同时,随着西方现代与后现代思想的涌入,传统文化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冲击而现实主义在中国发展多年,早已融人中国传统的文化特质。在现代后现代语境下,现实主义艺术批评家们开始更多地关注现实主义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作用,引导艺术创作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表达。另外,后现代主义对元叙事的解构,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现实主义的叙事性特质,在这种冲击面前,批评家们通过理论引导艺术创作对现实主义叙事性的侧重,正是对现实主义本身特质的捍卫。

在历史的角度,当下现实主义艺术批评的时代意义已经远非解放初为“国家意识形态的需要和社会的需求”服务。更不同于文化大革命时期疯狂的领袖崇拜以及非理性化的伪现实主义艺术批评路线。现实主义艺术批评的时代意义在于通过艺术批评的理论引导来使艺术作品最大限度地激发人们的社会道德感和责任感,构建和谐的社会道德价值体系。汶川大地震中,批评家们对众多现实主义作品的评论,极大地影响了后来的现实主义创作,这对道德价值体系的建构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明显地体现了当下艺术批评的历史作用。

艺术批评是为艺术本身的发展而服务的,对现实主义艺术批评理论的新特征及成因进行梳理,有助于现实主义的长远发展。并且,在梳理的过程中,从发展的角度对现实主义本身的特质进行引导,使其与时俱进,同样也是对现实主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崔志远.现实主义的当代中国命运[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 社 .2005:224.

[2]王仲.努力创造更高更好的现实主义[c]//中国百家金陵画展论文集.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美术出版社,2006:24.

[3]殷双喜.我们现在需要什么样的现实主义[c]//中国百家金陵画展论 文集.南京 :凤凰 出版传媒 集团,江苏美术 出版社 .2006:74.

[4]杨卫.没有灵魂的现代性[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6:76.

[5]王宁.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的主潮[M]//柳鸣九.二十世纪现实主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64.

[6]李倍雷.现代与后现代艺术的反思[M].南昌:江西美术出版 社 .2008:186.

[7]利奥塔.后现代状况一关于知识的报告[M].赵一凡,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3.

引导艺术论文范文9

能力。

关键词:必要性;方法;效果

高中艺术课程教育在传统的高中课程教学中,一直处于被忽视的地位。而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教育又开始强调对学生艺术能力的培养。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学生都显示出了自己对艺术课程学习的无所适从。所以,积极有效的课堂引导就显得十分必要。那么,究竟高中艺术课程中课堂引导的设置能够取得怎样的效果以及该采用什么样的方法呢?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个问题。

一、高中艺术课程中课堂引导设置的必要性

在现代的高中学校教育中,设置音乐、美术等艺术课程的目的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理解的对文化课的补充,以及对学生身心的调剂,在某种程度上,艺术教育有它自身更巨大的意义。它可以通过艺术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养方式,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

趣,使他们更富有想象力。除此之外,艺术教育还能够提高学生艺术鉴赏品位,塑造学生独特的个人气质、提高他们自身的修养。而在高中艺术课程的教授中,课堂引导的作用又是不可忽视的。

1.告诉学生“学什么”

艺术课程的内容复杂多样,种类繁多,而且有着一定的难度。有效的课堂引导能够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通过有效的引导,将学生尽快地导入所要教授的内容中去,避免了对很多无用知识的学习。

2.告诉学生“怎样学”

有效的课程引导除了告诉学生“学什么”以外,还教会学生“怎样学”。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由于高考这种评价体制的存在,很多学校只注重文化课的学习,而对艺术课程缺乏必要的关注。所以,很多学生并不知道如何进行艺术课程的学习。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老师进行一定的引导。运用各种有效的方法,逐渐培养

起学生对艺术课程学习的兴趣,教会他们怎样进行艺术课程的

学习。

二、高中艺术课程中课堂引导设置的方法

1.问题引导式

高中艺术课程中的课堂引导,首先可以使用的便是问题引导的方式。通过提出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对艺术课程的学习进行思考。但是,这种问题引导与传统问题引导在某种程度上有一定的区别。传统的问题引导一般是老师在上课之初,通过几个与课程相关的问题,引入对该节课文的阐述。或者是在教授过程中用几个简单易懂的问题,加深学生对内容的理解。在这里,我们所说的问题引导还应包括另外一点,就是通过给定一个本身存在问题的艺术作品,引导学生开动脑筋,自主发现其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最终通过对这个问题的解决,逐步过渡到对课程的学习之中。例如:老师在教学生一首曲子的时候,可以故意弹错其中的一个音节,然后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错误,借此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敏感程度,提高他们的欣赏水平。

2.情境引导式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所谓情境引导式,就是教师根据所要教授的内容,创设合适的情境,引发学生的积极情感体验,促使学生生动活泼地进行艺术课程的学习。对于艺术课程这样一门集音乐、美术、戏剧、舞蹈、影视于一体的综合性课程来说,合适的情境创设尤为重要。合适的情境能够通过轻松的学习氛围将学生不知不觉地引入到对课程的学习之中,寓教于乐。例如:在讲授影视理论知识的时候,可以在多媒体工具的帮助下,创造一个与影片中相似的情境,学生在对于这种情境的感知中,逐步了解所要学习

的内容。同时,这种形象化的表达还能加深他们对学习对象的

理解。

3.实践引导式

实践引导式,或者说是创作引导式,是在鼓励学生进行艺术创作的基础之上,对学生的艺术课程学习进行有效引导。艺术课程不同于其他课程的重要的一点在于,艺术课程在较为关注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对艺术创作的实践也有一定的要求。一个在艺术课程上表现优秀的学生,不仅要拥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还要有丰富的创作实践。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促进高中艺术课程更好的学习。另外,在对于创作实践的总结中,学生也能加深对理论知识的了解。例如,在教授戏剧理论的知识的时候,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剧本的创作和戏剧的排演。学生在这样的戏剧创作中,能够清楚地了解戏剧从最初的诞生到最终被搬上舞台这一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发现和解决,能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戏剧知识。

三、高中艺术课程中课堂引导设置的效果

那么,在高中艺术课程中,这些课堂引导的设置究竟是否有效果呢?通过调查我们发现了以下三种现象:

1.同样的教学内容,在开始一段时间内,没有进行课堂引导的班级所花的时间要相对少一些

教师略去了课堂引导这一过程,选择直接切入授课内容的方式进行讲学。但是,在紧随其后的教学内容测试中,他们的成绩便要低于进行了课堂引导的班级。因为缺乏了有效地知识引导,很多学生对学过的内容没有系统的概念,脑子中只有杂乱的知识点。这样一来,对知识的掌握便不全面。

2.在之后的教学中,进行了课堂引导的班级尽管在引导上花费了一些时间,但总的教学任务却比其他班级更快地完成

因为通过课堂引导这种方式,学生不仅对知识的掌握更加全面,也相应地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技能。这样一来,在面临新的知识的教授的时候,他们就能更快地消化吸收,从而大大地节约了课堂教学的时间。

3.进行了课堂引导的班级的学生,较之其他班级的学生,拥有更为丰富的知识面和更强的创作能力

一方面,在引导的过程中,他们通过对于其他问题的关注和吸收,不知不觉中扩大了自身的知识面,了解了更多的相关知识。另一方面,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强调,也逐渐提高了他们在创作上的能力。所以,通过课堂引导这种方式,他们不管是在理论水平,还是在实践能力上,都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总之,通过课堂引导这种方式,高中艺术课程的教学还是展现出了比较好的效果。教师通过这种方式锻炼了自身的教学能力。学生更是通过这种方式,首先完成了规定的课堂学习。在此基础上,还进一步锻炼了自己其他方面的能力,实现了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在高中艺术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课堂引导的设置是十分必要的,它不仅告诉学生该“学什么”,还告诉他们该“怎样学”。通过对课堂引导的设置,学生普遍对所学内容有了更加系统的把握。与此同时,他们还培养了相应的学习技能,增强了自身的艺术创作能力,丰富了知识面。作为教学工作者,需要发挥自身的能力设置好课堂引导的方法,这些方法包括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出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利用情境教学的方式进行引导,使学生加强对学习对象的理解;利用实践的方式加以引导,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刘毅力,文丽君.对普通高中艺术课程实验教学的调查与建议[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8(4).

[2]刘雄土.“轻负高质”背景下课堂引导新策略[J].新课程:中学,2011(12).

[3]董蕴岚.高中艺术课程评价模式初探[J].上海教育科研2006(9).

引导艺术论文范文10

在如今的大学教育中,创新创业教育越来越散发出不可替代的独特魅力。而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如何在众多的理论中独辟蹊径,从根本上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的持续开展成为了关键性的问题。在意识形态上逐步渗透,发挥同样作为素质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艺术教育的关键作用逐渐脱颖而出。而理清艺术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二者的关系,将艺术教育引用到创新创业教育中来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共识。

关键词: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艺术教育

2015年6月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发展动力之源,也是富民之道、公平之计、强国之策,对于推动经济结构调整、打造发展新引擎、增强发展新动力、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高校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合格的四有人才,作为学校向社会传输人才的最后阶段,大学生涯对每个学生来说都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学生面临着身体、心理以及思想等多重的考验,对理想动摇、对生活迷茫、对未来模糊等等,这一切都要求着学校做好帮助学生尽快进行正确角色转换的任务。近年来,在高等教育改革的背景以及经济结构转型的压力下,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层出不穷,创新创业教育究其根本来说是素质教育的一种,而同为素质教育的艺术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在育人目标及内涵上不谋而合。

一、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遇到的主要问题

第一,是现今大学生创业意识较为薄弱、对创新创业的理解也不够全面。由于基础教育阶段学生们习惯了应试教育并适应了只关注课本知识就能得高分的普遍情况,大学生们在入学前鲜有接受到相关领域的讯息,没有创业思维,往往仍是以就业为主导,片面理解创业并容易忽视创新的力量,无法联系好创新创业与个人的关系,传统观念尤盛。

第二,传统教育中,常见的是关于通识知识以及专业相关的常规性教育,缺乏创新创业相关的科学引领与系统培训。尤其是创业方面,因其更强的实践性更需要一个平台去向学生们普及,从而使大学生在科学方法的指导下、更快更多地获得创新创业项目的成功,从而形成良性循环,鼓励并激发出更多学生的热情。

第三,尽管近年来国家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扶持力度逐步增大,整体的进程并没有得到高效的推进。经过调研发现,整体来说高校中的创新创业氛围仍有待进一步加强,对于创新创业,打破传统的校园人才标准形成以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为目标之一的文化氛围尚任重而道远。

二、高校艺术教育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的问题与思考

艺术教育本身具有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在功效,但是整体来看,目前国内高校从艺术角度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仍不容乐观。我国的教育系统整体注重传统知识的传授,对素质教育的引导略显不足。教学科目整体延续传统设置的科目,与社会要求脱节。

首先,对艺术教育的重视度整体就不够。艺术教育虽然较难有显著的效果但其教育意义是深远的。目前高校中开展的艺术类课程不够,很难满足学生们的需求。

其次,对艺术教育之于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作用认识不够深入。随着创新创业教育的大力开展,很多院校甚至创办了创业学院等,但是创新创业教育不是无源之水,需要文化素养以及相关知识的灌溉,它集合了自我认知与社会认知,需要人文素养作为铺垫,艺术教育必不可少。

第三,当前高校的艺术教育普遍不够重视艺术实践,使得其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引导作用大打折扣。艺术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学科,缺乏了实践仿佛花儿没有土壤。从创新创业角度来看,艺术教育中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过程是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启发。

三、艺术教育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方面,艺术教育主要是通过艺术类实践活动以及艺术类相关课程得以开展。它可以培养学生们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等多种能力。在艺术教育中,强调通过以上媒介达到培养学生们的创造力以及挖掘学生们的潜在能力的最终目的,这是一个系统化进程,需要动员全体教育工作者树立意识,将工作渗透在点滴的教育中,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所以,在如今大力倡导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艺术教育的作用十分关键。

首先,艺术教育的内涵在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将科学教育的内容与艺术教育相结合,这也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方法。科学教育培养人们的逻辑思维、积累相关的理论知识,而艺术教育则释放人类的天性,让思想得以放飞,它不仅能帮助学生们发现自我,更能挖掘才能,逐步培养学生们的创新精神。如何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将艺术与创新创业教育衔接好,可以在大学艺术教育中渗透创新创业教育的观念。而针对当今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淡薄这一现状,注重对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应为首要工作,在实际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过程中,应注意引导学生们拓宽思路、立足当下、展望未来。将艺术教育作为先驱,在艺术教育中针对很多学生脑中固有的错误观念,例如国企才是稳定、创业就是不务正业等,协调学生以及学生家长对“好工作”的定义及认知,大家都将目标锁定在所谓的“好工作”上,一方面加大了就业的竞争与压力,另一方面“好工作”也不一定适合所有人的发展,这无形中限制了很多发展的可能。对此,应给予学生全面的教育和引导,让他们从思想深处正确看待这一问题。引导他们从内而外地克服畏难情绪,理解只有具备了创新意识与勇气并能付诸实践的人才才是新生的主力军。高校也可以通过树立典型并组织宣讲激发广大学生们的内动力。与此同时不断完善人才评价的标准,将培养创新型精神逐渐内化到大学精神中去,用第二校园的软实力进一步引导鼓舞学生。而对于第二校园的建设,学校应努力构建积极、民主、活跃的创新创业氛围。在当今大学生的创业热潮中,很多学生都将目标定位在技术或专利上,学校可以在思路上进行适当引导,我们一方面要让学生深入理解科学文化知识、以创新创业为媒介将其转化为具有商业价值的实体,另一方面,也要关注商业价值得以顺利实现背后的支撑与隐在逻辑,即为满足人性的需要。这种思维启发我们将艺术作为实现目标的起点,因为只有艺术才是对人类情感与生活的最高形式映射。在此基础上,学校应全面开放创新创业平台,无论是从管理、政策还是场地资金方面进行全方位的配套支持,不断深化学生们的创新创业活力,从而逐步构建一个积极向上、学生喜爱的氛围,为项目的实施提供软环境支撑。

其次,艺术教育是一种创新思维方式的教育,它强调精神的自由、独立的思想、形式与内容的新颖,正因为一代代艺术家们的创造,才推动了各艺术门类的持续发展。艺术这一审美活动,可以激发人们的冲动、发展人们的能力并无限延展人们的想象力。这是一个创新的过程,更是其他教育所无法相比的。为加强艺术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的步伐,应进一步加强导师队伍的构建。不可否认,在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教育过程中,指导教师队伍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指导教师对团队的影响可谓是决定性的。这个导师队伍不仅要有理论导向更要有艺术的思维,在已有基础上,我们应进一步加强对导师们的培训,有机地把艺术教育与创新教育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在具备一定的就业实力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思路,加强对创业精神及相关能力的培养。与此同时,导师团队也应进一步增强活力、重组结构、专兼结合,在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背景下,我们可以邀请一些创业成功者走进校园,亲身分享创业过程的艰信以及创业成功的喜悦,现身说法,从实践者的角度教育引导学生。另一方面,创新创业教育与艺术教育相结合因其全面性系统性与学习文化知识不同,学校也应注重对学生们通识艺术类课程、管理学相关知识的教育,开展相关的培训,以保证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得以全面有序地开展。

第三,艺术教育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可以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任何一个艺术门类都是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庄子•天地篇》中讲到,“能有所艺者,技也”。艺术创作的过程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高度吻合。任何一个熟练掌握一门艺术的人,必然都将前人经验以及理论自然地运用在实际中,这反映的思维方式对创新创业教育也提供了大力的支撑。所以,要对大学生的创新意识与思维加以引导与培养,除了固有的鼓励学生参与各式各样的科研项目以外,应进一步与课外的实践类活动相结合。同时,应让学生明确,要想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元素,就要明确国家与社会的需求,开展具有独创精神的高水平创业、努力搭建学科前沿类科创项目或者竞赛,以各大创新类竞赛为媒介,鼓励学生们将专业知识与课外实践相结合,将科研成果运用在实践中。只有进一步搭建相关的平台,才能不断促进学生们的创造力,进而孵化出真正具有水平的、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业项目。

综上,将艺术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二者有机结合,深入发掘二者的特点与内在联系,势必可以激发并释放出更多的创造力。社会迅猛发展,新媒体时代要求高校不断创新,在素质教育上把握时代特征,开发新颖的符合学生喜好的特色活动,把握好主题积极向上、学生易于接受、参与积极性高涨的整体原则。在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背景引领以及万众创业的环境的激发下,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已然成为了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向。只有不断地促进并完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将艺术教育与其真正融合,为学生们奠定良好的基础,才能有效地促进创新创业工作有条不紊地持续有效开展,这也是高等教育改革应当关注的重要方面。

作者:邢丹 常小飞 万谱 王堃丞 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参考文献

[1]徐争.“互联网+”时代传统行业的创新与机遇分析[J].互联网天地,2015(5):34.

[2]薛继东.“互联网+”行动计划的实施背景、内涵及主要内容[J].电子政务,2015(6):44.

[3]董云飞,郑丽波.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策略思考[J].黑龙江社会科学,2014(5):157-59.

[4]王贤芳,孟克.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之重构[J].教改创新,2012(1):118-120.

[5]姚明.加强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J].承德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1):40-41.

[6]叶郎.美学原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238.

引导艺术论文范文11

关键词:信息时代;艺术教育;艺术设计;文化传承

中图分类号:J50;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2909(2013)02-0135-04

艺术是文化的载体,社会文化大系统作为总的文化氛围或文化条件,对艺术产生巨大的影响。受礼教束缚,中国的传统艺术追求“育人至善”[1]的最高境界,因而具有沉重的教化作用。直至近代,王国维先生从西方引进美学,提出要教育“完全之人物”[2]的理念,为当代艺术设计教育的全面发展奠定理论基础。民国初年,蔡元培先生又在实践的基础上提倡将“科学教育和美感教育[3]”并举,明确揭示了艺术教育的社会意义。但是在建国后,由于照搬苏联“重技术轻理论”[4]的艺术设计教育模式,中国对艺术设计教育的目的和方向未能进行更深入的研究,艺术成为了纯粹的技术。“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中国于20世纪80年代步入信息时代”[5],新技术正在转变中国社会文化的发展方向,也改变着大众的审美理想和情感愿望。“众多体现时代需求的新兴专业和学科的不断涌现,在丰富艺术教育的学科内容同时也导致学科日益复杂化和多样化”[6],这就需要用新观念来重新审视艺术设计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先生在他的“大成智慧”教育思想中指出:“通过对各种知识兼容并蓄、融会贯通,从而达到集各种知识、智慧之大成,触类旁通,完成创新”。[7]艺术教育是文化传承的形式之一,是培养设计人才、提高设计师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大成教育的思想精髓在艺术教育领域也同样适用。因此,对艺术设计教育进行创新思考,使艺术设计的文化性与时代性完美融合,是值得探索的重要课题。

一、社会文化影响下艺术设计的发展趋势

(一)审美消费,中国当代的大众审美理想

改革开放后,随着社会文化日益多元化,人们的社会心理和文化结构也由原

来的“马克思主义美学”[8]向“大众消费文化”[9]转变。人们在满足商品给他们带来便利生活的同时,愈来愈注重商品的精神价值和情感意义,并将其看作是自我表达与社会认同的一种主要形式。伴随新技术,特别是新媒体的不断革新而发展起来的消费保护主义,在改变了大众消费习惯的同时也影响了文化领域中艺术设计的思维出发点。

(二)设计强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和动力

当前,大部分西方国家已将“创新强国”作为国家发展战略,不但创办观念领先的设计教育,打下人才基础,而且制订国家政策,有力支持设计产业的建立。现代技术不仅能推动经济发展,而且也能减少技术先进国家对本国的控制。书记在第二次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提出:“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必须抓好人才队伍建设。”[10]艺术设计在创造新财富的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为祖国建设一批人才队伍,为国家的发展指引方向。因此,培育一大批符合“创新型国家”发展战略所需要的人才迫在眉睫。

(三)技以载道,艺术与科技的完美演绎

王明旨先生指出:“科学与艺术结合,培养综合性的创世纪人才,是我们艺术设计教育走向21世纪的切入点。”[10]艺术设计作品所体现出的人文精神是对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建设创新型国家不仅需要科学的理论为指导,更需要以社会需求为先导。将艺术与科技相结合,只有在正确的意识形态和价值取向的指导下,创新才会起到崇高的作用。

二、艺术设计教育存在的问题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国艺术设计教育发展策略研究课题组对艺术设计学科做了如下定义:“艺术设计学科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实用的艺术综合学科,其内涵是按照文化艺术与科学技术相结合的规律,为人类生活创造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一门科学,是功能效用与审美意识的统一。”对照定义,中国现存的艺术设计教育在很多方面亟待改善。

就国家而言,“我国对于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培养目前还停留在市场调节的阶段,未能像西方发达国家一样,把艺术设计当成产业来打造”[11],导致科研与实践脱节,设计仅带教育性质,而不能满足服务性的需求。这使中国的设计成果很难转换成巨大的国民经济效益,在教育观念上,政府和学校对艺术设计与国家前途之间关系的认识上存在欠缺。

就学校而言,艺术设计教育的根本目标是为了培育全面发展的人才。现在“重技巧轻理论”的教学模式对设计的认识相对肤浅,且缺乏与国际前沿设计教育的交流,培养出来的设计人才因创新能力、设计表达能力和自学能力的不足而往往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就个人而言,受传统文化中“中庸之道”的思维方法以及应试教育的影响,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只注重专业技能的训练,而忽视对完美人格的追求。这样的艺术设计教育培养出的多为某一领域的专才而非全面发展的通才,从而阻碍了自我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发展。

三、视觉信息时代下艺术设计教育的创新思考

教育事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学校等机构协同合作。文章仅从学校的角度思考了艺术设计教育的创新方法。通过学校艺术设计教育的创新,引导学生转变以往从事艺术实践的思维方法和工作方式,使他们不但掌握艺术设计的技术性和功能性,而且理解设计蕴含的文化寓意和社会特征,将他们培育成具有强烈求知欲望以及良好的个性、专业技能娴熟、具有批判性的思维能力和学习方式,以及具有良好的实践和创造能力的复合型创新人才。

(一)以人为本,健全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

主席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12],这也是艺术设计教育最重要的目的。目前,中国大多数艺术设计类院校仍仅仅注重对本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理论知识的培育。而一名优秀的创新型人才除了要在设计上胜人一筹外,还要在更高层次上具备一定的设计组织、管理和策划能力。因此,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为出发点,模糊专业界限,整合管理学、社会学、情报学、人文学等学科对艺术设计教育结构进行补充与更新,实行跨专业、跨学科的综合教育成为一种新趋势。

然而,学校并不能期望在短暂的教学时间内将所有学生都培养成复合式通才,那么对知识的传授,就应该是“索引性”[13]的。将教学重点放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方法和工作方式能力的训练上,引导学生独立自主的思辨能力并在后续的社会实践中能由此及彼、触类旁通,解决具体的实际问题。

(二)学以致用,实现“产学研”一体化体系

孔子说:“君子之道,和而不同。”尽管各个国家的国情不同,但以国际化的视野鸟瞰发达国家艺术设计教育的现状,必将对中国的设计教育事业有所裨益。通过对以美国为代表的“市场主导模式”、以英国为代表的“大学主导模式”和以法国为代表的“政府决定模式”进行比较分析,并且结合中国国情,笔者对中国的艺术设计教育如何进行创新提出了以下三点建议。

1.以思考为前提的实践教育

思考能力的培养是艺术设计教育的重心之一,对思考能力的培养需要建立在实践基础之上。李泽厚先生认为:艺术教育的功能不在于教人认识世界,而是怎样改造世界。实践能力既包括动手能力又包括参与社会的能力。当代艺术设计类院校应鼓励学生在有效利用周边资源的同时深入理解设计的社会属性,创作出具有良好社会效应的设计成果,对社会各个阶层产生积极影响。

2.以人才培养为核心的校企合作

“设计教育未能与市场紧密结合,导致学生在校所学的理论知识不能达到指导社会实践的最优效果”[14]成为阻碍当代艺术设计教育发展的桎梏。包豪斯教育体系强调“教学走进社会实践”[15]的合作办学模式对中国当前的艺术设计教育革新仍有深远意义。一方面,通过提高教学质量,建立和完善可持续发展的艺术设计教育体系,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实现艺术设计教育的社会价值;另一方面,紧跟市场需求,建立“产学研”合作模式的学科管理制度,将知识和技术衔接。因为设计属于服务行业,与市场结合紧密,只有将设计转化为生产力才能体现艺术设计教育的社会价值。

邀请企业家将实际案例引入课堂,使学生在企业实践项目中得到锻炼。但是,校企合作并不意味着把学院办成企业的培训部,艺术设计院校还需保持学校教育模式的相对独立性,围绕观念的表达和问题的解决方法进行教育创新,使学生的设计成果具有前瞻性和预见性。通过“概念设计”[16]方案的精髓和创意核心,为企业和市场产品的后续设计指引方向。

3.以体验为目的的分课堂教育

目前,中国艺术设计院校学生设计的作品普遍存在理想化、可行性与实用性不强等问题,不能很好地契合市场需求。学校传统“重理论轻技巧”的教育模式应该向“设计与制造结合”[17]模式转变,实现理论教室、设计教室、模型工作室和制作车间的一体化布局,通过师生互动的课题研究和个案教学使学生的设计成果不仅能在物质层面与生产生活的发展相适应,还能在精神层面得到对设计的社会意识更加透彻的理解。

(三)因地制宜,联合区域特色发展教育体系

中国各地区由于不同的经济和科技发展程度、不同的社会文化、不同民族的审美理想而形成了不同的教育价值观。因此,中国各地区的艺术设计院校可通过实践调查了解当地经济发展情况、人文历史背景、教育资源状况等的现状和实际需要,有针对性地培养当地所需的专业设计人才。如邀请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或保护者对学生进行认知、发展、保护的艺术教育,不仅能对当地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发挥桥梁作用,还能为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方向及创新教育开辟新的途径。

(四)博通古今,嫁接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

费孝通先生认为,为了取得适应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要对自己文化的来历、形成过程、特色和发展方向有自知之明。也就是说,一定时期的艺术总是与当时的社会文化相互交融、相互补充的。目前,艺术设计院校的人才培养教学体系大都集中精力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而忽视了对本土丰富文化遗产认知和思辨能力的训练。传统艺术反映了历史上各个时期的文化思想和行为方式,对现今社会和艺术设计的发展的影响不可小觑。艺术设计院校可以聘请民间优秀艺人或著名理论研究大师与专业教师共同为学生介绍华夏民族文化与艺术,指导学生运用华夏文化的审美情感将传统文化中有益的方面转化为现代生产力,从而解决现实问题。

“蔡元培先生把美育分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种模式,更强调社会美育的重要性。”[18]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充分利用当地社会资源优势,与博物馆、科技馆或美术馆等公共艺术展馆进行互动教育,“以展促教”,在传授传统文化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创新意识。

(五)资源整合,发展先进技术与现代艺术

1通过东西部地区互动,促进协调发展

在艺术设计教育事业竞争日趋激烈的国际环境下,国内各艺术设计院校有必要加强团结与合作,联合教育界组建高校艺术设计联盟,改善教学的软硬件设施,为学生提供公共艺术教学场所。另外,东西部地区的艺术设计院校之间还可以开展项目合作、课题研究、社会公益等互动活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充分发挥院校各自的特色和优势,提高学生的艺术设计水平。

2通过

国际交流,加强多边合作

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要求未来的教育面向世界,艺术设计教育要具有国际视野和前沿意识。学校可通过聘用外籍教师或邀请国际艺术行业的精英、专家来学校作讲座,为学生提供学术交流的机会,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

四、结语

现代社会是一个高度发达的信息社会,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艺术设计在知识结构和学科体系上日趋复杂化和多元化,且与其他学科相互交融、相互渗透,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综合性学科。但是,由于中国艺术设计教育起步较晚,且与市场结合不紧密,艺术设计教育未能为艺术设计提供前瞻性和理性的引导,不仅导致课堂传授的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脱节,还使学生因不具备广泛的视野和跨学科思考能力而欠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对艺术设计教育进行改革创新,加强对学生从事艺术实践的思维方法和工作方式的培育,不仅能有效地将设计力转化为生产力,推动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而且能将学生培育成全面发展的复合式通才,实现他们的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1]解冬梅.数字化时代传统美育的挑战[J].当代教育科学,2007(15):62.

[2] 刘基玫.论中国近代艺术教育理念之嬗变[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67-71.

[3] 孙荣春.论蔡元培的美育思想及当代意义[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198(10):110-112.

[4] 高明伟,金星,杨文剑.现代高等教育体系中的艺术教育[J].装饰,2007(3):41-42.

[5] 游泽清.适应信息时代要求 培养创新型人才[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09(3):9-10.

[6] 陈高明.广义设计学观念下的现代艺术设计教育[J].文艺争鸣,2011(2):155-157.

[7] 李友玲.“大成美育”观念下的艺术教育思考[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05(1):89-91.

[8] 李泽厚.美学三书[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58.

[9] 王令中.视觉艺术心理[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85.

[10]罗洪铁.论科学发展观中的人才思想[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132-136.

[11] 楚小庆.设计与人类以及当代中国[J].艺术百家,2011(6):96-112.

[12] 张宁.论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J].党的文献,2010(2):83-87.

[13]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国艺术设计教育发展策略研究课题组.中国艺术设计教育发展策略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177.

[14] 张永年.互动式教学模式的探讨[J].包装工程,2004(3):228-229.

[15] 徐从先.包豪斯的教育学遗产与中国现代设计教育[J].装饰,2009(12):138-139.

[16] 杨晓旗.原创设计语境下的概念设计[J].文艺争鸣,2011(6):61-63.

[17] 张道一.设计艺术的历史使命[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10(1):47-52.

[18] 易建芳.论美育的时代性[J].装饰,2010(5):90-91.

Art design education in a visual information era

YAN Ping, YANG Lingyu

(College of Arts, Chongqing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44, P. R. China)

Abstract:

引导艺术论文范文12

进入21世纪之后,图像媒体对人们视觉造成的影响也越来越大。20世纪90年代提出了“视觉文化”的概念。视觉文化的内涵至今也没有统一的定义。一般而言,其有两个组成要素:一是含有视觉成分、涉及以视觉手段来传递的信息;二是人类的生活经验,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而视觉文化产品,既包括实体的,如绘画、雕塑、建筑、工艺、设计、摄影、摄像灯,也包括非实体的,如文化现象与事件。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各种视觉影像就是视觉文化的内容,视觉文化的现象是当下社会的重要现象,并具有建构社会与解构社会的双重责任。

在当今,信息技术的提高、后现代的张扬、文化交流区域的扩大使多元文化体现出新的时代特征,给人们的思想观念与视觉带来冲击。后现代主义的教育观认为,课程内容应该有不确定的因素,这种不确定因素引导我们学习和探究。关注课程的不稳定性、非连续性和相对性,以及分体经验相互作用的复杂性。而当今的美术教育教学正体现出了这种“不确定性”,只给出课程标准,不固定课程内容和课程形式,鼓励教师在教学中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式,从多方位、多角度研究当今的美术课程。

本文以后现论中的视觉多元文化为基点,通过艺术教育引导学生关注世界多元文化和本土文化。多样性文化是艺术教育的巨大资源,应该充分利用世界上的各种传统艺术,如戏剧艺术、服饰艺术、视觉艺术等,为了解我国和其他各国文化和艺术提供了多样视角。重视多元文化观的视觉艺术教育,就要使学生了解每一种艺术形式都有其自己的特征、独特的贡献和发展规律,提倡在多元文化共存的国际化视觉领域中继承、尊重和创造多样化的美术和文化。当代社会是一个多元的时代,各种价值观、文化形态以及各种各样的信息都在改变和影响着学生,而他们则影响着未来中国文化的发展。要结合我国学生艺术教育的现状,认识到艺术教育的核心点应在国家教育宗旨基础上调动本土文化传统和文化资源,结合学生身心发展,并为民族文化多样性进行更持久的传承,建构有未来意义的学生视觉艺术传承模式。

二、开发本土综合艺术文化资源、提高学生民族文化教育意识

当前,在推进视觉综合艺术教育过程中,艺术教育在提高与完善人的素质方面具有独特作用。艺术课程标准中提出,艺术学习不仅是单纯的技能、技巧学习,也是一种文化学习。本文选择的研究对象是吉林省省会——长春市,其位于我国东北地区,在国内经济、教育等发展方面均可定位为中等发达省份,也是一座历史文化悠久的城市,具有丰富的艺术课程资源,其自然、社会、文化资源有很大的挖掘潜能。本土文化资源是当地人们在长期生产和生活实践中所积累和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是他们耳濡目染的最熟悉的事物。

其是在当地特定的历史、宗教和地理环境中形成的,是当地人们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而形成的对现实社会产生巨大影响的、人们赖以生存的重要精神支柱。长春本土文化艺术课程资源是指具有长春地方特色的资源,是长春本土艺术课程和中小学学校艺术课程内容、教学活动与艺术课程评价的资料来源。随着新艺术课程标准的实施,后现论与本土化视觉艺术教育综合课程开发整合为课堂教学,带来一种崭新的文化教学理念。

开发本土艺术文化资源必须具有代表性,具备视觉审美价值,如长春皇宫博物院,主要建筑有勤民楼、怀远楼、嘉乐殿,其建筑风格既有中国传统的四合院砖木结构建筑,又有欧洲哥特式楼房,还有东洋式殿阁,充分显示出洲国的殖民地色彩和皇帝的傀儡性。学生在参观皇宫博物院过程中,既享受了古代建筑艺术的真谛,同时也认识了艺术品的生成背景和蕴藏的文化历史。又如拥有20年历史的长春电影城,也是有益于学校美术教育教学的资源,其承载着独特文化特色。电影城内的电影历险宫、电影配音馆、电影艺术表演馆以及采用现代声、光、电技术和影视表现手法,都在不同程度上给予学生视觉冲击力,学生通过参观电影城内景观或美术教师运用影像与图片教学,可大胆运用这种文化资源与学校美术课程结合起来,在美术课堂创造出地方美术文化资源艺术作品。

依据这些独特建筑的造型,均衡的构图、和谐的色彩、古朴的风格以及这些建筑与建筑力学、艺术审美、民情风俗之间的联系,可以设计出更加丰富、具有个性、激发学生学习情趣的艺术教学课例。利用后现论与本土化视觉艺术教育综合课程的开发研究,已成为优质教育的重要环节,其主要涉及内容为:

1.通过后现论中所涉及的视觉艺术图像、故事等资料揭示本土文化资源所映射出的当地人们的生活习俗和价值观;

2.本土文化资源的功能、形态、色彩、材质及制作方法的分析;

3.本土文化资源的教育功能和课程整合;

4.本土文化资源的教学案例和课例;

5.地方文化资源的传承和发展

当然,本土化视觉艺术教育综合课程的开发和利用并不限于上述内容,需要教师更加科学合理地结合自己的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和课程教育,以此提高学生美的感受和鉴赏能力,让他们体验到本土文化的艺术魅力,同时也让学生享受到参与艺术实践活动的乐趣,提高创新能力与动手能力,培养本土文化意识。诚然,我们不能排除艺术作品除了具有视觉冲击力以外还有空间、触觉等方面的刺激。

三、总结

艺术课程不仅是学习审美、创造的课程,也是引导学生通过视觉图像与影像直接感知、认知发展艺术思维,感悟个人思想与情感,解决学习和生活中问题的艺术课程。而这一课程提倡的是以后现论为思想基础,以适应本土化视觉文化时代的学习方式。总之,在视觉艺术教育不断发展的今天,许多新的艺术思想和艺术理论接踵而来,要在学校艺术课程中导入本土化视觉艺术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学会鉴赏,突出视觉艺术的能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