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关于中秋节的古诗

关于中秋节的古诗

时间:2022-02-26 07:48:11

关于中秋节的古诗

关于中秋节的古诗范文1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2、《十五夜望月》(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3、《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唐·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4、《中秋月》(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5、《绮怀》(清·黄景仁)

几回花下坐吹箫,银汉红墙入望遥。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关于中秋节的古诗范文2

钟嵘《诗品序》“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陆机《文赋》“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刘勰《文心雕龙・物色篇》“物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这里钟嵘、陆机和刘勰都阐明了气候、景物的变化与文学情感之发生的关系。四季轮回、气温变化导致万物消长,进而触动人的内心情感。秋天由于季节的原因,万物失去勃勃生机,秋风萧瑟、百花凋零、草木枯萎,这对中国古代文人的心灵刺激永远是那么强烈,他们的肉体和心灵在秋天的残败景象所铸就的荒凉与萧瑟的不断磨打下,又进一步升华为伤感凄凉、悲哀失意、生命短暂的人生感悟。“暮蝉不可听,落叶不堪闻”、“已觉秋窗愁不尽,那堪秋雨助凄凉”这种感悟不断积淀,代代相承,凝结为一种悲秋情结,一种文学母题。

中国古代文人仕途坎坷、倍受压抑和排挤,许多为官文人又被卷入黑暗政治斗争的污泥浊水中,当他们艰难的人生历程与长久积淀的悲秋情结相碰撞时,一种由外物的自然属性引发的人生感悟并淤积于胸,成为宣泄的对象。于是文人们就借助他们最擅长的文学样式――诗词,来表现自己的心灵感悟。庞大的文人队伍,共同的表现形式,终于在中国文学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一种源远流长的诗词表现传统,进而形成独树一帜的悲秋文学。从《诗经・小雅・四月》的“秋日凄凄,百卉具腓,乱离瘼矣,爰其适归。”屈原《湘夫人》中“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开始,越到后来,悲秋的色彩也就越浓重,到了《全唐诗》,悲秋之诗几乎不可胜数。杜甫就是一个以悲秋出名的诗人,如他的《秋兴八首》、《登高》等都是有名的悲秋之作。但杜甫的悲秋表现为一种对社会人生的深沉思考和伟大的忧患意识。

二、悲秋诗词的创作表现形式

中国古诗文中有太多的悲秋之作,或触景伤怀,或睹物思人。有人见秋霜而悲百发,有人睹残花而伤红颜,有人望归鸿而思亲人,有人闻寒蝉而叹余生,有人拂秋风而觉萧瑟,有人触秋雨而感悲凉……现行高中语文教材里也有不少篇目涉及悲秋的题材。鉴赏此类诗歌,首先要指导学生学会理解古人的悲秋情结和他们的表情达意方式。“落叶不是无情物”,中国悲秋诗词从它诞生那一天起就形成了特定的审美取向,诗人们面对秋天的残败景象,或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或情景交融地抒写着从大自然里体验到的内心感悟和生命意识。

1.描写秋天物象,表达悲苦愁情

“以我观物,物皆著我之色彩”,北风、枯草、落叶、寒蝉、西风、秋月、、梧桐树、南飞雁……在中国古代文人眼里,它们都是悲愁的象征,是作者抒写愁苦的寄托景物。

孟浩然《早寒有怀》:“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北风、落叶、归雁触发诗人怀念故乡的深情,借景抒情。白居易《琵琶行》:“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萧瑟悲凉的秋景渲染了离别时的惆怅凄清的心情。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用一连串的物象构成深秋荒凉的景象,蕴涵着游子悲愁凄凉的心情。

2.借秋天特定的节日抒写内心情感

满目苍凉的秋色常常勾起游子思乡的情思,秋天所特有的几个节日,如七夕、中秋、重阳等,更容易引人伤感。

在古典诗词中,秋月,尤其是中秋圆月,几乎成了人们寄托思乡情怀的特定物象:杜甫《月夜忆舍弟》:“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在谁家。”等都表达了对故乡、亲人的思恋。

七夕是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人们常借此表达夫妻团聚的愿望。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作者从一年一度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美丽传说中,领悟到了爱情的真谛。

重阳节,亦称登高节、九月九、茱萸节、节等。是秋天一个很特别的节日。在这天人们登高、赏菊、佩茱萸、饮酒等。但重阳节也最易引发天涯游子客居异乡的伤感。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便是最好的例证

三、悲秋诗词的感情寄托

诗词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各个方面是相互渗透、相互联系的,但在具体的诗词中它又各有侧重,下面分点论述。

1.对人生短暂的喟叹

草木虽枯而又复荣,人却青春难再,秋之酷烈无情使人倍感生命的珍贵短暂。曹操《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人的生命短暂,还不如秋天草上的露水。死亡使生命有去无归,永远消失。汉乐府《长歌行》“常恐秋节至,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既然人生如秋露般短暂,就更应该珍惜美好的青春年华。

2.对离愁的伤感

情有多种,离情最苦。江淹《别赋》:“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千百年来,故国乡土之思,骨肉亲人之念,挚友离合之感,牵动了多少人的心弦,离别也就自然成为我国古代诗词曲中歌咏的重要内容,离愁具有了极其动人的魅力,从古至今,人们为之肝肠寸断。《长亭送别》:“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这里选取了几种具有深秋特色的景物:黄花、西风、归雁,色彩鲜明,动静结合,层次分明,绘出了一派萧瑟的秋景,勾起了人们无限的离愁别绪,渲染了一种悲凉的气氛。白居易《南浦别》:“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凄凉残破的秋景下的离别更使人悲愁百转,肝肠寸断,形毁骨销。

3.征人闺妇思乡怀人的情怀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王昌龄《边愁》)萧瑟秋风正合征人愁苦心境。一些征人悲秋的诗词,既有痛苦、悲愤和无奈,又不失军人所特有的豪迈气概。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雁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曹丕《燕歌行》)独守空房的,面对草木摇落的秋景、南归的大雁,想到远征的丈夫,顿感柔肠寸断,流下的眼泪把衣裳都打湿了,其思念之苦已无以复加。

4.怀才不遇、处境悲凉、命运多舛的悲叹

处境悲凉、惆怅失意的诗人,往往被秋天的萧瑟、冷落、荒凉触动敏感的心灵,引发无穷的愁绪。骆宾王《在狱咏蝉》:“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余心。”骆宾王任侍御史时,因上书纵论天下大事,得罪了武则天,蒙冤下狱。诗人借秋蝉的哀鸣来寄托自己哀伤,表明自己的高洁。

“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寄卧郊扉久,何年致此身?”(马戴《灞上秋居》)在萧瑟的秋意,流露出诗人孤独凄清的心情和壮志难酬的愁绪。

中国诗词中难道就没有赞美秋天的吗?当然有。秋高气爽,天高云淡,稻麦成熟,瓜果飘香,层林尽染,绚丽多姿……秋天的景象也可以寄托喜悦的情感。

关于中秋节的古诗范文3

关键词:芙蓉芳草同心文选

本文要补充解释的是《古诗十九首》中的一首《涉江采芙蓉》[1]。先录原诗全文如下: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前人关于此诗的注释、讲解甚多,且甚为精彩,如朱光潜先生在《艺文杂谈》[2]中,朱自清先生在《古诗十九首释》[3]中皆作有赏析。徐中舒先生《古诗十九首考》[4]对此诗也略有考证。但前人所释尚非完璧,笔者想补充一下先贤之说,故名曰补释,本文要讨论以下三个问题。

(一)为什么要采芙蓉?古人常把女人的容貌比喻成芙蓉,且举数例:《诗经·泽陂》:“有蒲与荷。”毛传:“荷,芙蕖。”郑玄笺:“荷以喻所说女之容体也。”《西京杂记》[5]卷二:“文君姣好,……脸际常若芙蓉。”傅玄《美女篇》:“美女一何丽,颜若芙蓉花。”高适《效古赠崔二》[6]:“美人芙蓉姿。”《敦煌变文校注·伍子胥变文》[7]:“水上荷花不如面。”同书《破魔变文》:“阿奴身年十五春,恰似芙蓉出水宾(滨)。”《秋胡变文》:“新妇…乃画翠眉,便指芙蓉,身倬嫁时衣裳,罗扇遮面。”任半塘《敦煌歌辞总编》录辞曰:“漫画眉端柳,虚匀脸上莲。”[8](P329)引《美东邻》曰:“笑对双脸莲开。”[8](P167)《破阵子》:“莲脸柳眉休晕。”[8](P185)《浣溪沙》:“素胸莲脸柳眉低。”王昌龄《西宫愁怨》:“芙蓉不及美人妆。”王昌龄《越女》:“摘取芙蓉花,莫摘芙蓉叶。将归问夫婿,颜色何如妾?”李德裕《重台芙蓉》:“芙蓉含露时,秀色波中溢。……兰泽多众芳,妍姿不相匹。”朱景玄《望莲台》:“秋台好登望,函萏发清池。半似红颜醉,凌波欲暮时。”苏辙《千叶白莲》:“莲花生淤泥,净色比天女。”杨万里《红白莲》:“红白莲花开共塘,两般颜色一般香。恰如汉殿三千女,半是浓妆半淡妆。”元稹《刘阮妻》:“芙蓉脂肉绿云鬟。”王清惠《满江红》:“晕潮莲脸君王侧。”白居易《长恨歌》:“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山堂肆考》[9]卷200《美人醉》条:“王介甫诗‘水边无数木芙蓉,露滴臙脂色未浓。正似美人初醉著,强抬青镜照粧慵’。”白仁甫《梧桐雨》:“见芙蓉怀媚脸,遇杨柳忆纤腰。”可见古人把芙蓉与女人相联系。《事物异名录》[10]卷三十一谓莲的异名有天女、凌波女、水宫仙子。《红楼梦》中睛雯被称为芙蓉女儿。《香艳丛书》[11]本《采莲船》有曰:“盖莲出美人。”元代的吴昌龄《端正好·美妓》:“海棠颜色红霞韵,宫额芙蓉印。”以上各证都表明“芙蓉”在古人的意识中能够用来比喻美丽的女人。

更重要的是在古人心中“芙蓉”有“同心”的含义,因此可以表达男女之间的爱情。如梁武帝《夏歌》:“江南莲花开,红光照碧水。色同心复同,藕异心无异。”昭明太子有《咏同心莲》诗,莲就是芙蓉。梁代的朱超有《咏同心芙蓉》诗。古乐府有《月节折杨柳歌》:“芙蓉始怀莲,何处觅同心。”隋代的杜公瞻《咏同心芙蓉》诗:“名莲自可念,况复两心同。”唐代徐彦伯《采莲曲》:“既见同心侣,复采同心莲。”皮日休《重台莲花》:“可得教他水妃见,两重元是一重心。”《天中记》[12]卷53引《山居草堂记》:“钟陵之同心木芙蓉。”[13]《楚辞·九章·思美人》[14]:“因芙蓉以为媒兮。”芙蓉能作媒只因为芙蓉花有表示同心的寓意。夫妇同房的帐称芙蓉帐,就含同心之意。白居易《长恨歌》:“芙蓉帐暖度春宵。”敦煌《索义辩讽诵文》:“永锁芙蓉之帐。”古人关于采莲的诗、曲、赋很多,一般都描写男女调情。采莲实是男女交际的大好时机。女子采同心莲(即芙蓉)送给男子,就有示爱之意。采莲送情人表示男女结同心,故“采芙蓉”与下文的“同心而离居”相照应。据《事物异名录》卷三十一,芙蓉有异名为合欢莲、同心莲。徐中舒《古诗十九首考》更称:“芙夫声同,蓉容声同。芙蓉者,夫之容也。”《朱光潜全集》[15]卷三(P42—P43)谓莲与怜谐音[16],藕与偶谐音,芙蓉与夫容谐音。采“芙蓉”与“兰”者应为女子。张廷兴《谐音民俗》[17](P62)称:“莲子——恋子:乐府诗歌中常用‘莲子’借指所爱恋的人。”姜任修、张玉谷、朱光潜皆主此说,即主张此诗的主角是女子,甚确。朱自清认为此诗主角为男子,非也。

(二)关于“兰泽多芳草”一句,朱自清称:“多芳草的芳草就指兰而言。”此诗的节令,有的学者以为是在夏季。朱光潜先生就说是在盛夏,大约是根据前有“采芙蓉”之句。笔者认为此诗的节令实则应为秋天。因为兰是在秋天里芬芳。《文选》[18]卷二十八陆士衡《短歌行》:“兰以秋芳”,注引《楚辞》曰:“秋兰兮青青”,此见《九歌·少司命》。《离骚》:“纫秋兰以为佩。”王注:“兰,香草也,秋而芳。”洪氏补注引《本草注》:“兰草、泽兰,二物同名。兰草一名水香。”《九歌·少司命》:“秋兰兮麋芜。”《文选》卷三《东京赋》:“芙蓉覆水,秋兰被涯。”注:“秋兰,香草,生水边,秋时盛也。”《文选》卷二十八潘正叔《赠河阳一首》:“流声馥秋兰。”《文选》卷三十一《杂体诗》录曹丕《游宴》诗曰:“秋兰被幽涯。”注引曹植《公讌诗》:“秋兰被长坂。”曹植此诗亦见《文选》卷二十。《文选》卷三十七陆士衡《谢平原内史表》:“使春枯之条,更与秋兰垂芳。”《文选》卷二十九曹子建《朔风诗一首》:“秋兰可喻。”注:“兰以秋馥。”傅玄《秋兰之篇》:“秋兰映玉池。”(映,本又作荫。当以作“映”为确。)《焦氏易林》卷十四《伤败·益》:“秋兰芬馥。”《文心雕龙·物色》:“骚述秋兰,绿叶紫茎。”嵇康《声无哀乐论》:“芳荣济茂,馥如秋兰。”张衡《怨篇》:“猗猗秋兰,植彼中阿。”傅玄《飞尘篇》:“秋兰岂不芬。”皆谓兰芳在秋天。“兰泽多芳草”明是指兰草,而非春天里的兰花。《左传·宣公三年》:“梦天使与己兰。”杜注:“兰,香草。”又曰:“以兰有国香,人服媚之如是。”《说文》:“兰,香草也。”《离骚》:“谓幽兰其不可佩。”古人所佩饰者为兰草而不是兰花。其实芙蓉花开也在秋天。可观羊士谔《玩荷》:“红衣落尽暗香残,叶上秋光白露寒。”韩偓《荷花》:“浸淫因重露,狂暴是秋风。逸调无人唱,秋塘每夜空。”任半塘《敦煌歌辞总编》录联章曰:“尽喜秋时净洁天,……才人愿得荷花弄。”温庭筠《芙蓉》:“刺茎澹荡碧,花片参差红。吴歌秋水冷,湘庙夜云空。”陈至《赋得芙蓉出水》:“菡萏迎秋吐,夭摇映水滨。”刘兼《木芙蓉》:“是叶葳蕤霜照夜,此花烂熳火烧秋。”黄滔《木芙蓉三首》其三曰:“须到露寒方有态。”李白《古风》:“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秋花冒绿水。”明称荷(即芙蓉)为秋花。白居易《木芙蓉下招客饮》:“莫怕秋无伴醉物,水莲开尽木莲开。”柳宗元《芙蓉亭》:“嘉木开芙蓉,……留连秋月宴。”郭恭《秋池一枝莲》:“秋到皆零落,凌波独吐红。”李白《折荷有赠》:“涉江玩秋水,爱此红蕖鲜。”古人采莲亦在秋天。徐玄之《采莲》:“越艳荆姝惯采莲,兰桡画楫满长川。秋来江水澄如练,映水红妆如可见。”王勃《采莲曲》:“采莲归,绿水芙蓉衣,秋风起浪凫雁飞。”戎昱《采莲曲二首》其二曰:“秋风日暮南湖里,争唱菱歌不肯休。”张籍《采莲曲》:“秋江岸边莲子多,采莲女儿凭船歌。”秦少游《采莲》:“若耶溪边天气秋,采莲女儿溪岸头。”陆龟蒙《芙蓉》:“莫引西风动,红衣不耐秋。”芙蓉有异名曰拒霜,故知此诗节令是在秋天。朱光潜先生认为是夏天的观点是不准确的。

(三)“同心而离居”一句,前人注解皆未透彻。吾谓诗人技法高妙,乃取典于《易》。《周易·系辞上》[19]“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文选》卷二十四陆士衡《赠冯文罢迁斥丘令一首》:“利断金石,气惠秋兰。”注引《周易》此语。前引曹植《朔风诗》:“秋兰可喻。”注:“兰以秋馥,可以喻言。”《楚辞·招魂》:“结撰至思,兰芳假些;人有所极,同心赋些。”可知古人常以同心与兰相配应。《离骚》:“兰芷变而不芳兮,……余以兰为可恃兮,羌无实而容长。委厥美以从俗兮,苟得列乎众芳。”此叹息兰草变质从俗,故后文便称:“何离心之可同兮,吾将远逝以自疏。”变质的兰草已不能同心了。古人在夫妇的卧室里烧兰香,称为兰房或兰室,即借兰香喻夫妇同心。《玉台新咏》卷二傅玄《西长安行》:“今我兮闻君,更有兮异心。香亦不可烧,环亦不可沉。香烧日有歇,环沉日有深。”香当是兰草制成的香料。燃香发出兰草的芳香更可象征“同心”,今君既有异心,故香不可烧。《汉语大词典》仅仅释兰室、兰房为妇女的居室,似未尽其意。《敦煌歌辞总编》录《怨春闺》曰:“罗帐虚熏兰麝。”兰麝为一种可烧的香料。钱起《画鹤篇》:“兰室絪缊香且结。”兰房、兰室是因室内有兰香而得名。这样理解,“兰泽多芳草”就与“同心而离居”先后相呼应,缠绵婉转之情更加深挚。古代文人常以芙蓉与兰草并举,常见于《文选》,盖因二者皆可表同心之意。如傅玄《秋兰篇》:“秋兰映玉池,池水清且芳。芙蓉随风发,中有双鸳鸯。”“鸳鸯”更是象征男女同心的常用意象。

我们附带论及:《楚辞·离骚》:“何所独无芳草兮,尔何怀乎故宇。”宋人坡《蝶恋花》有名句“天涯何处无芳草”。今人借用此典来表示异性知己到处有,但似乎少有人能知道其中理由。笔者以为芳草指秋兰,是同心的象征物。“何处无芳草”可象征何处无同心的知音[20]。

注释:

[1]参见《古诗十九首》,依据《文选》本,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版。

[2]朱光潜:《艺文杂谈》,合肥:黄山书社,1986年版;亦见朱光潜:《朱光潜全集》(第十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3]朱自清:《古诗十九首释》,见《名家析名篇》,北京出版社,1984年版。

[4]徐中舒:《古诗十九首考》,见《徐中舒历史论文选辑》,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版。

[5]参见《西京杂记》,《汉魏六朝笔记小说大观》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6]本文所引唐诗都出自《全唐诗》本,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版,文中不一一注明。

[7]黄征、张涌泉撰:《敦煌变文校注·伍子胥变文》,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

[8]任半塘:《敦煌歌辞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9]参见《四库全书》本。

[10]厉荃撰:《事物异名录》,北京:中国书店,1990年版。

[11][清]知虫天子辑:《香艳丛书》,上海书店出版社,1991年版。

[12]参见《四库全书》本。

[13]也见《渊鉴类函》卷407所引。

[14]洪兴祖:《楚辞补注》,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版。

[15]朱光潜:《朱光潜全集》,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

[16]参证李肇:《唐国史补》(《四库全书》本)卷下:“于司空以乐曲有《想夫怜》,其名不雅,将改之。客有笑者曰‘南朝相府曾有瑞莲,故歌《相府莲》。自是后人语讹,相承不改耳’。”可知中古时代的‘怜’与‘莲’可以谐音。

[17]张廷兴:《谐音民俗》,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8]萧统:《文选》,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版。

关于中秋节的古诗范文4

关键词:芙蓉 芳草 同心 文选

本文要补充解释的是《古诗十九首》中的一首《涉江采芙蓉》[1]。先录原诗全文如下: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前人关于此诗的注释、讲解甚多,且甚为精彩,如朱光潜先生在《艺文杂谈》[2]中,朱自清先生在《古诗十九首释》[3]中皆作有赏析。徐中舒先生《古诗十九首考》[4]对此诗也略有考证。但前人所释尚非完璧,笔者想补充一下先贤之说,故名曰补释,本文要讨论以下三个问题。

(一)为什么要采芙蓉?古人常把女人的容貌比喻成芙蓉,且举数例:《诗经·泽陂》:“有蒲与荷。”毛传:“荷,芙蕖。”郑玄笺:“荷以喻所说女之容体也。”《西京杂记》[5]卷二:“文君姣好,……脸际常若芙蓉。”傅玄《美女篇》:“美女一何丽,颜若芙蓉花。”高适《效古赠崔二》[6]:“美人芙蓉姿。”《敦煌变文校注·伍子胥变文》[7]:“水上荷花不如面。”同书《破魔变文》:“阿奴身年十五春,恰似芙蓉出水宾(滨)。”《秋胡变文》:“新妇…乃画翠眉,便指芙蓉,身倬嫁时衣裳,罗扇遮面。”任半塘《敦煌歌辞总编》录辞曰:“漫画眉端柳,虚匀脸上莲。”[8](p329)引《美东邻》曰:“笑对双脸莲开。”[8](p167)《破阵子》:“莲脸柳眉休晕。”[8](p185)《浣溪沙》:“素胸莲脸柳眉低。”王昌龄《西宫愁怨》:“芙蓉不及美人妆。”王昌龄《越女》:“摘取芙蓉花,莫摘芙蓉叶。将归问夫婿,颜色何如妾?”李德裕《重台芙蓉》:“芙蓉含露时,秀色波中溢。……兰泽多众芳,妍姿不相匹。”朱景玄《望莲台》:“秋台好登望,函萏发清池。半似红颜醉,凌波欲暮时。”苏辙《千叶白莲》:“莲花生淤泥,净色比天女。”杨万里《红白莲》:“红白莲花开共塘,两般颜色一般香。恰如汉殿三千女,半是浓妆半淡妆。”元稹《刘阮妻》:“芙蓉脂肉绿云鬟。”王清惠《满江红》:“晕潮莲脸君王侧。”白居易《长恨歌》:“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山堂肆考》[9]卷200《美人醉》条:“王介甫诗‘水边无数木芙蓉,露滴?脂色未浓。正似美人初醉著,强抬青镜照?慵’。”白仁甫《梧桐雨》:“见芙蓉怀媚脸,遇杨柳忆纤腰。”可见古人把芙蓉与女人相联系。《事物异名录》[10]卷三十一谓莲的异名有天女、凌波女、水宫仙子。《红楼梦》中睛雯被称为芙蓉女儿。《香艳丛书》[11]本《采莲船》有曰:“盖莲出美人。”元代的吴昌龄《端正好·美妓》:“海棠颜色红霞韵,宫额芙蓉印。”以上各证都表明“芙蓉”在古人的意识中能够用来比喻美丽的女人。

更重要的是在古人心中“芙蓉”有“同心”的含义,因此可以表达男女之间的爱情。如梁武帝《夏歌》:“江南莲花开,红光照碧水。色同心复同,藕异心无异。”昭明太子有《咏同心莲》诗,莲就是芙蓉。梁代的朱超有《咏同心芙蓉》诗。古乐府有《月节折杨柳歌》:“芙蓉始怀莲,何处觅同心。”隋代的杜公瞻《咏同心芙蓉》诗:“名莲自可念,况复两心同。”唐代徐彦伯《采莲曲》:“既见同心侣,复采同心莲。”皮日休《重台莲花》:“可得教他水妃见,两重元是一重心。”《天中记》[12]卷53引《山居草堂记》:“钟陵之同心木芙蓉。”[13]《楚辞·九章·思美人》[14]:“因芙蓉以为媒兮。”芙蓉能作媒只因为芙蓉花有表示同心的寓意。夫妇同房的帐称芙蓉帐,就含同心之意。白居易《长恨歌》:“芙蓉帐暖度春宵。”敦煌《索义辩讽诵文》:“永锁芙蓉之帐。”古人关于采莲的诗、曲、赋很多,一般都描写男女调情。采莲实是男女交际的大好时机。女子采同心莲(即芙蓉)送给男子,就有示爱之意。采莲送情人表示男女结同心,故“采芙蓉”与下文的“同心而离居”相照应。据《事物异名录》卷三十一,芙蓉有异名为合欢莲、同心莲。徐中舒《古诗十九首考》更称:“芙夫声同,蓉容声同。芙蓉者,夫之容也。”《朱光潜全集》[15]卷三(p42—p43)谓莲与怜谐音[16],藕与偶谐音,芙蓉与夫容谐音。采“芙蓉”与“兰”者应为女子。张廷兴《谐音民俗》[17](p62)称:“莲子——恋子:乐府诗歌中常用‘莲子’借指所爱恋的人。”姜任修、张玉谷、朱光潜皆主此说,即主张此诗的主角是女子,甚确。朱自清认为此诗主角为男子,非也。

(二)关于“兰泽多芳草”一句,朱自清称:“多芳草的芳草就指兰而言。”此诗的节令,有的学者以为是在夏季。朱光潜先生就说是在盛夏,大约是根据前有“采芙蓉”之句。笔者认为此诗的节令实则应为秋天。因为兰是在秋天里芬芳。《文选》[18]卷二十八陆士衡《短歌行》:“兰以秋芳”,注引《楚辞》曰:“秋兰兮青青”,此见《九歌·少司命》。《离骚》:“纫秋兰以为佩。”王注:“兰,香草也,秋而芳。”洪氏补注引《本草注》:“兰草、泽兰,二物同名。兰草一名水香。”《九歌·少司命》:“秋兰兮麋芜。”《文选》卷三《东京赋》:“芙蓉覆水,秋兰被涯。”注:“秋兰,香草,生水边,秋时盛也。”《文选》卷二十八潘正叔《赠河阳一首》:“流声馥秋兰。”《文选》卷三十一《杂体诗》录曹丕《游宴》诗曰:“秋兰被幽涯。”注引曹植《公?诗》:“秋兰被长坂。”曹植此诗亦见《文选》卷二十。《文选》卷三十七陆士衡《谢平原内史表》:“使春枯之条,更与秋兰垂芳。”《文选》卷二十九曹子建《朔风诗一首》:“秋兰可喻。”注:“兰以秋馥。”傅玄《秋兰之篇》:“秋兰映玉池。”(映,本又作荫。当以作“映”为确。)《焦氏易林》卷十四《伤败·益》:“秋兰芬馥。”《文心雕龙·物色》:“骚述秋兰,绿叶紫茎。”嵇康《声无哀乐论》:“芳荣济茂,馥如秋兰。”张衡《怨篇》:“猗猗秋兰,植彼中阿。”傅玄《飞尘篇》:“秋兰岂不芬。”皆谓兰芳在秋天。“兰泽多芳草”明是指兰草,而非春天里的兰花。《左传·宣公三年》:“梦天使与己兰。”杜注:“兰,香草。”又曰:“以兰有国香,人服媚之如是。”《说文》:“兰,香草也。”《离骚》:“谓幽兰其不可佩。”古人所佩饰者为兰草而不是兰花。其实芙蓉花开也在秋天。可观羊士谔《玩荷》:“红衣落尽暗香残,叶上秋光白露寒。”韩??逗苫ā罚骸敖??蛑芈叮?癖┦乔锓纭R莸魑奕顺??锾撩恳箍铡!比伟胩痢抖鼗透璐亲鼙唷仿剂?略唬骸熬∠睬锸本唤嗵欤???湃嗽傅煤苫ㄅ?!蔽峦ン蕖盾饺亍罚骸按叹ュ5幢蹋?ㄆ?尾詈臁N飧枨锼?洌?婷硪乖瓶铡!背轮痢陡车密饺爻鏊?罚骸拜蛰逃?锿拢?惨∮乘?酢!绷跫妗赌拒饺亍罚骸笆且遁谵ㄋ?找梗?嘶ɡ渺谆鹕涨铩!被铺稀赌拒饺厝?住菲淙?唬骸靶氲铰逗?接刑?!崩畎住豆欧纭罚骸氨毯缮?娜???昭耷蚁省G锘?奥趟?!泵鞒坪桑?窜饺兀┪?锘ā0拙右住赌拒饺叵抡锌鸵?罚骸澳?虑镂薨樽砦铮????∧玖??!绷?谠?盾饺赝ぁ罚骸凹文究?饺兀???袅?镌卵纭!惫?А肚锍匾恢α?罚骸扒锏浇粤懵洌?璨ǘ劳潞臁!甭畚牧?

李白《折荷有赠》:“涉江玩秋水,爱此红蕖鲜。”古人采莲亦在秋天。徐玄之《采莲》:“越艳荆姝惯采莲,兰桡画楫满长川。秋来江水澄如练,映水红妆如可见。”王勃《采莲曲》:“采莲归,绿水芙蓉衣,秋风起浪凫雁飞。”戎昱《采莲曲二首》其二曰:“秋风日暮南湖里,争唱菱歌不肯休。”张籍《采莲曲》:“秋江岸边莲子多,采莲女儿凭船歌。”秦少游《采莲》:“若耶溪边天气秋,采莲女儿溪岸头。”陆龟蒙《芙蓉》:“莫引西风动,红衣不耐秋。”芙蓉有异名曰拒霜,故知此诗节令是在秋天。朱光潜先生认为是夏天的观点是不准确的。

(三)“同心而离居”一句,前人注解皆未透彻。吾谓诗人技法高妙,乃取典于《易》。《周易·系辞上》[19]“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文选》卷二十四陆士衡《赠冯文罢迁斥丘令一首》:“利断金石,气惠秋兰。”注引《周易》此语。前引曹植《朔风诗》:“秋兰可喻。”注:“兰以秋馥,可以喻言。”《楚辞·招魂》:“结撰至思,兰芳假些;人有所极,同心赋些。”可知古人常以同心与兰相配应。《离骚》:“兰芷变而不芳兮,……余以兰为可恃兮,羌无实而容长。委厥美以从俗兮,苟得列乎众芳。”此叹息兰草变质从俗,故后文便称:“何离心之可同兮,吾将远逝以自疏。”变质的兰草已不能同心了。古人在夫妇的卧室里烧兰香,称为兰房或兰室,即借兰香喻夫妇同心。《玉台新咏》卷二傅玄《西长安行》:“今我兮闻君,更有兮异心。香亦不可烧,环亦不可沉。香烧日有歇,环沉日有深。”香当是兰草制成的香料。燃香发出兰草的芳香更可象征“同心”,今君既有异心,故香不可烧。《汉语大词典》仅仅释兰室、兰房为妇女的居室,似未尽其意。《敦煌歌辞总编》录《怨春闺》曰:“罗帐虚熏兰麝。” 兰麝为一种可烧的香料。钱起《画鹤篇》:“兰室??香且结。”兰房、兰室是因室内有兰香而得名。这样理解,“兰泽多芳草”就与“同心而离居”先后相呼应,缠绵婉转之情更加深挚。古代文人常以芙蓉与兰草并举,常见于《文选》,盖因二者皆可表同心之意。如傅玄《秋兰篇》:“秋兰映玉池,池水清且芳。芙蓉随风发,中有双鸳鸯。”“鸳鸯”更是象征男女同心的常用意象。

我们附带论及:《楚辞·离骚》:“何所独无芳草兮,尔何怀乎故宇。”宋人坡《蝶恋花》有名句“天涯何处无芳草”。今人借用此典来表示异性知己到处有,但似乎少有人能知道其中理由。笔者以为芳草指秋兰,是同心的象征物。“何处无芳草”可象征何处无同心的知音[20]。

注释:

[1]参见《古诗十九首》,依据《文选》本,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版。

[2]朱光潜:《艺文杂谈》,合肥:黄山书社,1986年版;亦见朱光潜:《朱光潜全集》(第十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3]朱自清:《古诗十九首释》,见《名家析名篇》,北京出版社,1984年版。

[4]徐中舒:《古诗十九首考》,见《徐中舒历史论文选辑》,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版。

[5]参见《西京杂记》,《汉魏六朝笔记小说大观》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6]本文所引唐诗都出自《全唐诗》本,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版,文中不一一注明。

[7]黄征、张涌泉撰:《敦煌变文校注·伍子胥变文》,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

[8]任半塘:《敦煌歌辞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9]参见《四库全书》本。

[10]厉荃撰:《事物异名录》,北京: 版社,2000年版。

[18]萧统:《文选》,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版。

[19]参见《十三经注疏》本,杭州:浙江古籍出社,1998年版。

关于中秋节的古诗范文5

秋节到了!月亮圆圆的!家家的灯光都很亮,周围的环境非常的暗,但到处都有人.欢笑声早已打破了寂寞的环境!

中秋节是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也称仲秋节、团圆节、八月节等,是我国汉族和大部分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也流行于朝鲜、日本和越南等邻国。因为秋季的七、八、九三个月(指农历),八月居中,而八月的三十天中,又是十五居中,所以称之为中秋节。又因此夜浩月当空,民间多于此夜合家团聚,故又称团圆节.中秋节起源于我国古代秋祀、拜月之俗。《礼记》中载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这里的“夕月”就是拜月的意思。两汉时已具雏形,唐时,中秋赏月之俗始盛行,并定为中秋节。欧阳詹于《长安玩月诗序》云:“八月于秋。季始孟终;十五于夜,又月云中。稽于天道,则寒暑均,取于月数,则蟾魂圆,故曰中秋。”

在这古老传统的影响下我国一直有这样的习俗每到中秋家家户户都吃团圆饭,让许多亲朋好友在于今日又聚集在了一起,这是一件多么令人激动的事情.这让许多在外地的人们又回到了温暖的家,享受到了家的温馨自古至今有多少客居他乡的游子常年在外这使得人们常用月圆月缺来形容人们的”悲欢离合”这又让多少人痛心!唐代诗人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诗句,这都是千古绝唱!许多游子不都是用月来表达对家乡的深深的感情、对亲人的关怀与思念吗!我国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拜月坛”苏东坡有诗写道:“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清朝杨光辅写道:“月饼饱装桃肉馅,雪糕甜砌蔗糖霜”。“拜月亭”苏东坡有诗写道:“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清朝杨光辅写道:“月饼饱装桃肉馅,雪糕甜砌蔗糖霜”。“望月楼”的古迹。北京的“月坛”就是明嘉靖年间为皇家祭月修造的。现在不也是有大多数部分的人围坐在桌前”吃饼赏月”吗!

月饼也是团圆的象征.苏东坡有诗写道:“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清朝杨光辅写道:“月饼饱装桃肉馅,雪糕甜砌蔗糖霜”。可见当时的月饼已经是具有一定意义的“饼”和“月”了。

中秋节的来历也有人说是当时老百姓们为推翻元朝的暴虐统治把“杀靴子,灭元朝;八月十五家家齐动手”的纸条放进月饼里互相传递!到了八月十五元朝被老百姓们推翻了.也许我们现在吃月饼是为了庆祝胜利的喜悦吧!也有人说中秋节是丰收的季节,是农民们体验享受丰收的喜悦与高兴吧!

中秋节是快乐的,是团圆的象征,是充满喜悦的象征,让我们共同欢过这个有“意义”的“中秋节!”吧!

关于中秋节的古诗范文6

中秋祭月,在我国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据史书记载,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其祭祀的场所称为日坛、地坛、月坛、天坛。分设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北京的月坛就是明清皇帝祭月的地方。《礼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这里的夕月之夕,指的正是夜晚祭祀月亮。这种风俗不仅为宫廷及上层贵族所奉行,随着社会的发展,也逐渐影响到民间。中秋节吃月饼相传始于元代。当时,中原广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纷纷起义抗元。朱元璋联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备起义。但朝庭官兵搜查的十分严密,传递消息十分困难。军师刘伯温便想出一计策,命令属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再派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义响应。到了起义的那天,各路义军一齐响应,起义军如星火燎原。

很快,徐达就攻下元大都,起义成功了。消息传来,朱元璋高兴得连忙传下口谕,在即将来临的中秋节,让全体将士与民同乐,并将当年起兵时以秘密传递信息的“月饼”,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此后,“月饼”制作越发精细,品种更多,大者如圆盘,成为馈赠的佳品。以后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流传开来。

“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这句诗是诗人李峤在中秋之夜作的,来赞美中秋圆月。

中国自古就有在八月过中秋的习俗,中秋节与元宵节、端午节并称三大节。这个节兴起较晚,到了唐朝才有人登台或坐船赏月,北宋太宗(97——997)年间,定农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也就是公历九月至十月,这时恰好是三秋的一半。此后逐渐形成祭月、拜月、赏月以及吃月饼的习俗。人们也会谈起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等与之有关的神话传说。人们在中秋节互相赠送月饼,这一天也一定要吃月饼,用圆如满月的月饼来象征团圆。在中秋节这一天,如果家中有亲人在外没有回家的,分月饼时也要为他留一份。在现代,中秋节夜晚,人们通常是一边吃着月饼和柚子,一边赏月。孩子们大都是提着灯笼,以大红纸灯笼最多,含有避邪的意思。也有一些打着五颜六色的卡通灯笼、塑料灯笼,种类繁多,多不胜数。民间的习俗还有送给孩子“兔儿爷”以供玩乐,包糖饼,把香扎成龙点燃,用来舞龙等。中秋节晚上,各地都会放烟火,来装饰夜空,更带来节日气氛。

古人说得好:“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自古以来过中秋节,有谁不思念远方的亲人呢?

在这古老传统的影响下我国一直有这样的习俗每到中秋家家户户都吃团圆饭,让许多亲朋好友在于今日又聚集在了一起,这是一件多么令人激动的事情.这让许多在外地的人们又回到了温暖的家,享受到了家的温馨自古至今有多少客居他乡的游子常年在外这使得人们常用月圆月缺来形容人们的”悲欢离合”这又让多少人痛心!唐代诗人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诗句,这都是千古绝唱!许多游子不都是用月来表达对家乡的深深的感情、对亲人的关怀与思念吗!我国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拜月坛”坡有诗写道:“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清朝杨光辅写道:“月饼饱装桃肉馅,雪糕甜砌蔗糖霜”。“拜月亭”坡有诗写道:“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清朝杨光辅写道:“月饼饱装桃肉馅,雪糕甜砌蔗糖霜”。“望月楼”的古迹。北京的“月坛”就是明嘉靖年间为皇家祭月修造的。现在不也是有大多数部分的人围坐在桌前”吃饼赏月”吗!

东营市胜利第五十五中学初一:公续宏

关于中秋节的古诗范文7

追溯中秋赏月的来历,据《长安玩月诗序》载:“秋之于时,后夏先冬;八月于秋,季始孟终;十五之夜,又月之中。稽于天道,则寒暑均,取于月数,则蟾魄圆。”也就是说,八月十五在秋季八月中间,故曰:“中秋”。为何人们钟情中秋赏月呢?有诗道:“明月四时有,何事喜中秋?瑶台宝鉴,宜挂玉宇最高头;放出白豪千丈,散作太虚一色。万象入吾眸,星斗避光彩,风露助清幽。”

从时令上说,中种是“秋收节”,春播夏种的谷物到了秋天就该收获了,自古以来,人们便在这个季节饮酒舞蹈,喜气洋洋地庆祝丰收,这在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描绘。从渊源上说,中秋又是“祭月节”,它源于远古人类对自然的崇拜。古代帝王的礼制中有春秋二祭:春祭日,秋祭月。最初祭月的日子在“秋分”这一天,“秋分”这个季节在八月内每年不同,所以秋分这一天不一定有月亮,祭月无月是大煞风景的,逐渐约定俗成,祭月的日子固定在八月十五日。从科学观察来看,秋季地球与太阳的倾斜度加大,华夏大地上空的暖湿空气逐渐消退,而此时,西北风还很微弱。如此,湿气已去,沙尘未起,空气即显得格外清新,天空特别洁净,月亮看上去既圆又大,是赏月的最佳时节。恰如古诗所云:“光辉皎洁,古今但赏中秋月,寻思岂是月华别?都为人间天上气清澈。”

民间中秋赏月活动约始魏晋时期,盛于唐宋。据宋朱翌《曲消旧闻》说:’中秋玩月,不知起于何时?考古人赋诗,则始于杜子美。”浏览唐诗,中秋赏月诗确有多篇,如王建有诗云:“月似圆盛色渐凝,玉盆盛水欲侵棱。夜深尽放家人睡,直到天明不炷灯。”徐凝的诗云:“皎皎秋月八月圆,嫦娥端正桂枝鲜;一年无似如今夜,十二峰前看不眠。”

宋代,民间中秋赏月之风更加兴盛。据《东京梦华录》对北宋京都赏月盛况有这样的描写“中秋夕,贵家结饰台榭,民家争占酒楼,玩月笙歌,远闻千里,嬉我连坐至晓”。《新编醉翁谈录》记载:“倾城人家子女不以贫富能自行至十二三,皆以成人之服服饰之,登楼或于中庭拜月,各有所期:男则愿早步蟾宫,高攀仙桂;女则愿貌似嫦娥,圆如皓月。”

明清以后,每逢中秋,一轮圆月东升时,人们便在庭院、楼台,摆出月饼、柚子、石榴、芋头、核桃、花生、西爪等果品,边赏月,边畅谈,直到皓月当空,再分食供月果品,其乐融融。在我国的少数民族地区,中秋这一天,还举行别具特色的“拜月”、“闹月”、“行月”、“跳月”、“偷月”等丰富多彩的活动。

碧空如洗,圆月如盘。人们在尽情赏月之际,会情不自禁地想念远游在外、客居异乡的亲人。因此,中秋节还有“团圆节”之称。许多古诗表达了人们此时的思念之情。唐人殷文圭《八月十五夜》:“万里无云境九洲,最团圆夜是中秋。”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朗中》诗云:“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中国人历来把家人团圆、亲友团聚,共享天伦之乐看得极其珍贵,历来有“花好月圆人团聚”之谓。

青青沐月

都市中人们过中秋,再也不满足于欣赏那楼缝中漏下的缕缕残月,而希望投入山林原野的怀抱。“铁青旅游”会带大家到青青世界中去,过一个充满山野情趣的中秋节。青青世界位于深圳大南山的月亮湾畔,景区内绿草如菌,苍木林立,飞瀑幽涧点缀其间,月色下的青青世界更是清新怡人,空气中弥漫着田野山林的芳香,中秋夜静可赏清风明月,动可游园戏水,草地上、山林间,或古朴的小屋中,知己言欢,家人同聚,共赏明月共沐清辉,其乐也融融。青青世界中不仅可以浏览观光,还可以亲自动手参与制陶、种植瓜菜等活动。

草原明月赛江南

甘肃南部有一块美丽的大草原,秋天里格桑花、香柴花、小野菊、蒲公英竞相开放,映射出甘南无处不飞花的意境。草原与山、河、湖密切相处,藏传佛教古寺点缀期间,更添了些神秘和诱惑。

华夏的母亲河――黄河流经这里时,拐了一个弯,画出了“天下黄河九曲十八湾”之首幅美景。

中秋之夜,半个月亮爬上来,明月照着黄河岸上连绵不断的峰巅,微风拂煦,宁静的大草原连牧羊犬声也消失了,万籁俱静。空中的明月在黄河的映衬下洁丽、明净,还带着点儿羞涩;而月下的草原更加空旷无际。“天苍苍、野茫茫”的景象出现在天边的草原月色里……

三江口吻月

"三江口"位于宜宾。风平浪静的月夜,江面上能倒映出两轮月亮。游人登上“双月楼”眺望,可赏此奇观。

长江追月

举世闻名的长江三峡,气势雄伟。峡内重峦叠嶂,礁石林立。到了晚上,江上生明月,听江涛澎湃,观远山夜景,夜色朦胧中的三峡别有一番景致。由于受长江截流前“告别三峡游”口号的影响,许多游客误认为截流后长江水位将上升,景点将被淹没,三峡不能游。事实上,三峡的景点在截流后不但美景如昔,而且增加了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三峡大坝”这一气势恢宏的景观。月明之夜,在豪华游轮的大型观景台上与三五好友品茗赏月,把酒谈心,真是人生一大乐事。

三潭印月

在中秋月明之夜,到杭州西湖泛舟,您可领略“烟笼秋水月笼纱”的美境。是西湖上的三潭印月,是自古以来的赏月胜地。三个石塔,亭亭玉立在碧波荡漾的湖面上。中秋月夜,在塔里点上灯烛,洞口蒙上薄纸,灯光从纸中透出,宛如一轮轮明月,倒影在湖中。等到皓月当空时,月光、灯光和湖光交相辉映,月影、塔影、云影相互映衬,画出一幅“一湖金水欲溶秋”的美景,让人流连往返。

长沙古城中秋月

朋友,如果您中秋之际正好在长沙,那可是天赐的良机,千万别错过啊!您可以趁着夜色,游岳麓、访书院、看橘子洲头成熟的金桔。最后,登上天心阁古城墙,在上面赏月可让您充分感受一种久违了的古朴苍凉的味道,不由得思绪万千……

石湖串月

“月到中秋分外明”,中秋之夜,人们除却吃月饼,赏月,苏州人还有一个十分有趣的“石湖看串月”的民间习俗。

石湖,是太湖的支流,居上方山东麓,离苏州城西南十八里。相传春秋时,范蠡带了西施就是从这里泛舟入太湖的。石湖东面有越来溪,溪上有座越城桥,是当年越王勾践率兵攻吴从太湖挖通水道,屯兵士城而得名。就在越城桥的右首,有座九环洞桥,叫行春桥。这里是石湖看串月的最佳处。

每当农历八月十七半夜子时,月亮偏西时,清澈的光辉,透过了九个环洞,直照北面的水面上。这时,微波粼粼,在石湖水面上可以看到一串月亮的影子,在波心荡漾,这就是“石湖串月”奇景。游人为了看这一胜景,一过中秋,不仅苏州城里城外,大小船只一租而空,甚至还有人远从无锡、常熟、吴江等地、赶来看串月的相沿成习。这二三天中,石湖里灯船、游船往来如梭,丝竹诗人蔡云曾有诗说:

行春桥畔画桡停,十里秋光红蓼汀。

夜半潮生看串月,几人醉倚望河亭。

诗人把行春桥畔秀丽的秋色同串月紧密联结,融为一体,烘托出石湖串月的盛景。

清代沈朝初也有《忆江南》词说:

苏州好,串月有长桥。桥面重重湖面阔,

月亮片片桂轮高,此夜爱吹箫。

抒发了作者身临其境的诗情画意的意境,美在不言之中。难怪田园诗人范成大辞官回乡要隐居这里,以“石湖居士”自称。

“苏州好,串月有长桥”,除了行春桥,苏州还有一座桥梁史上的杰作――宝带桥。宝带桥53孔,犹如“长虹卧波”横卧在大运河和澹台湖之间。相传在农历八月十八半夜,明月正中,照在湖上,每一个桥忆亦都幻出一个月亮,水中的月亮,随波起伏,犹如一串明月。

然而,“宝带桥串月”却不如“石湖串月”那么有名。这不仅因为上方山石湖景色如画,而且同上方山的另一个风俗有着连带关系。相传,农历八月十七,是“五通神”的生日,苏州一带善男信女都要到上方山去烧香,“借阴债”。明代时,香火极盛,夜间,师娘(即巫婆――装神弄鬼,热闹非凡。十八日一早,四乡八里的烧香船都涌向石湖,许多船上载着各种会打拳弄武的高手,敲锣打鼓随着画舫穿越桥洞,还把钢叉从桥洞这边飞过桥面,越过热闹的看客的头顶,待船到桥洞那边正好接住,以此来显示该村村民武艺的高强。这时,行春桥上人山人海,喝彩声四起。明代吴门画派文徵明曾为此景作过一幅《泛舟石湖》诗画卷。直到清末康熙年间,苏州巡抚汤斌为了防止苏州人利用结社赛会图谋不轨。他亲自拆掉了五通神庙。从此,迷信的“五圣作祟”煞住了,而八月十七的石潮讯却依然存在,并流传至今。

现在,每年八月十七,夜色清朗,苏州旅游业纷纷增开“石湖串月”游览专艇,这时,上方山上,楞枷塔下,皓月当空,澄澈万里,湖波山岚,一片清光。遥望苏州城区,繁灯如星,恍若人间天堂。还有小船载酒,泛月湖心,传出弦歌之声。一到半夜最佳时刻,人们群集行春桥周围,待一轮明月升上中天,透过九个桥洞,神奇地显现在波心之中,每一个人都会为此千古奇观而发出欢呼和惊叹。

洞庭揽月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一望无际的芦苇摇曳满湖金黄。八百里洞庭烟波澹荡摇空碧,叶叶扁舟弄斜阳。1700年的风吹雨打并没有使岳阳楼苍老,日登层楼,见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夜上层楼,见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潇湘八意中的“洞庭秋月”、“远浦归帆”、“渔村夕照”都可见到。湖中的小岛君山有湘妃祠、柳毅井、传书亭等众多古迹,斑竹、连理竹等竹影婆娑。时间充裕可前往3小时车程距的长沙,游岳麓山,访岳麓书院,看橘子洲的金桔开始熟了,而天心阁古城墙上的月色更有一种古朴苍凉的味道。

太清水月

当你登上青岛崂山太清宫山项,中秋明月升空时,只见天上月与海中月交相辉是映。水生光,月更明,恍若置身于仙境之中。

峨眉山月半抱秋

有“峨眉天下秀”之称的峨眉山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因有山峰相对如峨眉得名。全山纵横200多公里,顶峰万佛顶海拔3099米,雄浑秀丽,气象万千,山上寺庙众多,浓荫密布,云雾缭绕。24座古刹依山取势,各具特色。在半山赏月,峰如峨眉,月如金盘,别有一番静劾和奇俏。观方池秋月,波影融融,来水漱玉,去波寻珠。白水秋风,圣积晚钟,双桥清香,灵岩叠翠一处又一处的胜景让人浮想连翩。特别是金顶的“峨眉四绝”――日出、云海、佛光、圣灯和沿途可见的峨眉猴群更别有情趣。下了峨眉山,可游乐山大佛,往距乐山城北23公里的平羌三峡,过奉节,游长江三峡,感受朗月映照下的三峡“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壮阔。

·中秋节对联 ·中秋节古诗词选 ·中秋节习俗 ·中秋节的由来 ·中秋节短信

天野苍茫月无言

关于中秋节的古诗范文8

大家早上好!

凉爽的秋风,泛黄的树叶,成熟的果实,飘香的金桂,都在向我们传递着一个信息:秋天,已经悄悄地来到了我们身边,而我们最喜爱的传统节日之一——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正在不远处向我们招手!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中秋节团圆节》。

为传承民族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中秋节从2017年起被国务院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也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所以,我们也有必要了解这一重要节日。

八月十五恰好在秋季的中间,所以被称为中秋节。这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被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

团圆是中秋节最重要的思想内涵。中秋之夜,月色皎洁,古人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因此,又称八月十五为“团圆节”。古往今来,人们常用月圆月缺来形容悲欢离合,客居他乡的游子,更是以月来寄托深情。唐代诗人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诗句,都是表达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的千古绝唱。

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月夕”、“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 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社制。民间也有中秋祭月的习惯,后来慢慢演变成轻松的赏月。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极盛,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

如“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等都是流传至今的佳话。各地还遗存着许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的古迹。每当八月十五皓月当空时,在露天,把月饼、石榴、枣子等瓜果供在桌案上,拜月后,全家人围桌而坐,边吃边谈,共赏明月。

吃月饼是中秋节的另一个习俗,月饼象征着团圆。它的起源有多种说法。一说元代末年,江苏泰州的反元起义领袖张士诚(或说是朱元璋的谋士刘伯温)利用中秋民众互赠圆饼之际,在饼中夹带字条,上面写着“八月十五夜杀鞑子”的字样,大家见了饼中字条,一传十,十传百,如约在这天夜里一起杀无恶不作的“鞑子”(元兵),过后家家吃饼庆祝起义胜利,并正式称中秋节的圆饼为月饼。

另有一种说法为,明洪武初年,大将徐达攻下元朝的大都北京,捷报传到首都南京,正在下棋的明太祖朱元璋欣喜若狂,就传谕中秋节普天同庆,并将当初反元大起义时传递信息的月饼赏赐给臣民。月饼从此就成为中秋节“法定”的食品,是必须要吃的了。

关于中秋节的古诗范文9

关键词:重阳诗 唐诗 情感寄托

重阳诗,是作于重阳节及以重阳节为背景的诗作,时间为九月九日,也包括九月八、九月十;内容以重阳传统民俗活动为主,如登高、宴饮等,意象囊括、茱萸等;按创作目的主要分为应制唱和、个人抒情诗两大类;情感上与登高诗、悲秋诗、思乡诗、送别诗等类互有指涉。这种重阳诗最早见于魏晋时,唐代开始大规模出现。由于重阳节形成的特殊背景,萌芽之时便与古人独特的时空观念紧密相连,同时意味着一种集体性的民族记忆与情感,基于此,重阳诗在情感寄托上也呈现出较为独特的景观,也使其与悲秋诗、送别诗、思乡诗等逐渐合流,其情感寄托大致可分感时伤逝、思归怀远、生命意识的思辨三类。

一、时间性与感时伤逝的情感旨归

重阳在秋季,古老的时间观念与宋玉《九辩》以来基本定型的悲秋传统使得重阳节俗的时间性得以突出,秋季不仅影响着重阳诗的景物表达,更深层次影响着诗人的情感积淀。年复一年、秋来凋叶的自然现象使诗人很容易联系时光、人生短促,加之唐代重阳节俗时间的延长使诗人的种种情绪更为敏感、深化。这种感时伤逝的情感旨归主要有三类:

其一是时光易逝的感慨。诗人善以独特笔触捕捉内心敏感情绪,面对秋风落叶的情景不免将之与人生联系,感慨时逝易碎。这类情感主题在唐诗中并不少见,遇到重阳的盛况佳节时就更明显、突出。白居易云:“两边蓬鬓一时白,三处同色黄。一日日知添老病,一年年觉惜重阳。”司空图《重阳四首》之一云:“檐前减燕菊添芳,燕尽庭前菊又荒。老大比他年少少,每逢佳节更悲凉。”一“减”、一“添”、一“又”中将岁月流逝、年华老去之感描写得更为直白。又如耿《九日》:

九日强游登藻井,发稀哪敢插茱萸。横空过雨千峰出,大野新霜万壑铺。更望尊中酒,殷勤能得几回沽。

“强游”、“发稀”等词已点出了诗人在重阳的状态,身体不佳却强打精神,发丝稀少以至不敢插茱萸,大有“浑欲不胜簪”的年老之愁。

其二是及时行乐的慰藉。在时光易逝的感慨中,诗人深刻体会着人生的短促,转而以及时行乐的呼吁来慰藉内心的忧虑。杜荀鹤作《重阳日有作》:

一为重阳上古台,乱时谁见开。偷白发真堪笑,牢锁黄金实(一作更)可哀。是个少年皆老去,争知荒不荣来。大家拍手高声唱,日未沈山且莫。

重阳佳节之际,诗人却认为与其执著世俗,不如珍惜当下。在这里,诗人似乎对生死名利全无顾及,大有尽欢之感。徐铉也曾云“且喜清时屡行乐,是非名利尽悠哉”,终有一死的人生,一黄土掩风流的生命,何不能摒弃世间繁杂,尽情行乐。司空图“当歌共惜初筵乐,且健无辞后会频”等句也有此意。“日未沈山且莫回”的姿态却如同最后的狂欢,故作旷达以宽慰人生困境,却带给读者更深沉的担忧。

其三是感时忧事的喟叹。佳节却面对满目疮痍,秋日萧瑟与战乱、民蔽、国难之世相应,不免让人更加敏感,倍觉忧愁,在重阳诗作中诗人自然是满纸辛酸泪,其中以杜甫为代表:

去年登高县北,今日重在涪江滨。苦遭白发不相放,羞见黄花无数新。世乱郁郁久为客,路难悠悠常傍人。酒阑却忆十年事,肠断骊山清路尘。――杜甫《九日》

伊昔黄花酒,如今白发翁。追欢筋力异,望远岁时同。弟妹悲歌里,朝廷(一作乾坤)醉眼中。兵戈与关塞,此日意无穷。――杜甫《九日登梓州城》

杜甫以“诗史”著称,其对家国天下的关切之情也真切动人。《九日》上四句写九日登高,今昔对比,白黄相对渲染了忧愁之色。后四句抒情叹世,世乱路难,既在客旅之中,更忧家国之路,仇注云“两句中含多少伤悲”。《九日登梓州城》一诗中“悲歌,家不忍言。醉眼,国不忍见。兵戈阻于关塞,此家国所以两愁也”。伊昔与如今虽同为重阳日,却不堪回首,兵戈、关塞与家国担忧应目即是,在重阳佳节之时更易感时怀忧,此意无穷。

除杜甫外,其他诗人也多有相关的重阳诗作,如:吴融《重阳日荆州作》“上国莫归戎马乱,故人何在塞鸿来。惊时感事俱无奈,不待残阳下楚台”,齐己《庚午岁九日作》“故人今日在不在,胡雁背风飞向南”,司空图《重阳山居》“四望交亲兵乱后,一川风物笛声中”等,重阳诗中对世积乱离、亲故离散的深切描写,遥隔千年仍以其真挚肺腑之语触动人心。

二、空间性与思归怀远的情感寄寓

重阳的重要活动即登高,而登高又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母题之一。《诗经》中就已经出现了不少与登高相关的诗句,如《卫风・氓》“乘彼诡垣,以望复关”、《周南・卷耳》“险彼高岗,我马玄黄”。至魏晋,曹操《观沧海》、曹植《临观赋》、王粲《登楼赋》更进一步成熟。到唐,登高既是重阳节俗的重头戏,也是积淀已久的文学主题。登高意味着脱离日常空间,面临无际自然,由此引出的情感寄寓主要可分为两类:

其一是羁旅思归。传统民俗有着巨大的感召力量,岁时节令之时,对游子来说每次都是思乡情感的蓄积与喷发,重阳节亦如此,在重阳诗中较为常见,仅举以下几首作为参考:

异国逢佳节,凭高独苦吟。一杯今日醉(一作酒),万里故园心。水馆红兰合,山城 紫菊深。白衣虽不至,鸥鸟自相寻。――韦庄《婺州水馆重阳日作》

江边枫落黄,少长登高一望乡。九日陶家虽载酒,三年楚客已沾裳。――崔国辅《九日》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今朝把酒复惆怅,忆在杜陵田舍时。明年九日知何处,世难还家未有期。――韦应物《九日》

身在异乡他国,心却遥望故乡、思念亲人与挚友,旅居的飘零之感与重阳秋景相应,更添惆怅之情。诗人们在重阳为客思归,忆昔相聚而倍感留恋。畅当也曾在重阳欢聚的氛围中流露出了忧愁孤独之感,其诗写道:“羁旅逢佳节,逍遥忽见招。同倾酒,缓木兰桡。平楚堪愁思,长江去寂寥。猿啼不离峡,滩沸镇如潮。举目关山异,伤心乡国遥。徒言欢满座,谁觉客魂消。”在欢欣的宴席上却独自品尝伤心寂寥,对家国的忧伤与思念也湮没于席间觥筹交错之中,“拥挤里的孤寂,热闹里的凄凉”,越是热闹圆满却越衬托出诗人惆怅之感。到了中晚唐时期,这种惆怅之情则更显沉痛与凄凉,如薛逢在《九日雨中言怀》中写:“糕果盈前益自愁,那堪风雨滞刀州。单床冷席他乡梦,紫搬黄花万里秋。万里音书何寂寂,百年生计甚悠悠。潜将满眼思家泪,洒寄长江东北流。”更具切肤之悲,孤独落寞之感与无助凄怆之情倍显强烈,令人不忍卒读。“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这种羁旅思归的重阳诗源于诗人在佳节中的悲愁,情为景触,景为情映,发而为诗,又更增悲愁。

其二是望远送友。时逢佳节,本该欢聚却要送友惜别,因而重阳诗中的别情也占有一定位置,如以下几例:

晴景应重阳,高台怆远乡。水澄千室倒,雾卷四山长。受节人逾老,惊寒菊半黄。席前愁此别,未别已沾裳。――李嘉《九日送人》

山县绕古堞,悠悠快登望……何日谢百里,从君汉之。――萧颖士《重阳日陪元鲁山德秀登北城瞩对新霁因以赠别》

蓟庭萧瑟故人稀,何处登高且送归。今日暂同芳菊酒,明朝应作断蓬飞。――王之涣《九日送别》

除上举几例外,还有刘长卿《重阳日鄂城楼送屈突司直》、岑参《九日使君席奉饯卫中丞赴长水》、刘虚《九日送人》、司空曙《九日送人》、方干《重阳日宋洛阳李丞之任》等诗。唐代重阳送别之诗虽蕴含着“沾裳”、“断蓬”的离别之伤,但也不乏昂扬激励之作,在表达相思之外,更以“扬才盛五都”、“明时当盛才”之语体现着文人自信抖擞的精神风貌。

三、时空交合的特殊性与生命意识的思辨反思

在悲秋、登高传统与重阳节俗文化的共同影响下,落木萧萧满目秋且适逢佳节登高远望,正如《滕王阁序》中所言:“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诗人从日常的时空中得以脱离,在自由无缚与空旷广远的时空下、在有限的自我与无限的天地宇宙之间品味着邈远苍茫之感,反思着自我与生命。李白叹“登高望山海,满目悲古昔”、杜甫言“他时一笑后,今日几人存”、储光羲云“少年自古未得意”、杜牧语“古往今来只如此”等,充满着宇宙时间之思与生死穷通之辨,以其浓重的思辨色彩和深刻的情感力量促人思考。

就重阳节俗时空交合的特征来说,在“伊昔”与“如今”、“去年”与“今日”的对比中,在“抱病”、“白发”与“衰颜”的映照下诗人感时伤逝之情被渲染得愈加浓重,而在“战场”、“南国”、“兵戈”、“关塞”、“群盗”、“世乱”、“逃难”的惆怅之中,不仅饱含诗人对“故园”、“故里”、“故山”的关切,也蕴含着诗人的黍离之忧。

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竹叶于人既无分,从此不须开。殊方日落玄猿哭,旧国霜前白雁来。弟妹萧条各何在,干戈衰谢两相催!――杜甫《九日五首》之一

重阳不忍上高楼,寒菊年年照暮秋。万叠故山云总隔,两行乡泪血和流。黄茅莽莽连边郡,红叶纷纷落钓舟。归计未成年渐老,茱萸羞戴雪霜头。――刘兼《重阳感怀》

此身逃难入乡关,八度重阳在旧山。篱菊乱来成烂漫,家僮常得解登攀。年随历日三分尽,醉伴浮生一片闲。满目秋光还似镜,殷勤为我照衰颜。――司空图《重阳山居》

以上几例作为唐代重阳诗的代表,都具多重意味,不论感时伤逝,还是思归怀远,都非单一性的。诗人们惯于在一首重阳诗中同时表达多重的情感寄托,这种主题的多义性不仅折射着诗人情感寄托的深沉复杂,同时也展现着唐代重阳诗多重性的审美意蕴。

通过以上的梳理,我们可以看出唐代重阳诗中蕴含的丰富的情感寄托。汉代重阳日已经基本固定下来成为习俗,到魏晋之际出现了部分重阳诗作。至唐,情感的积累、文化的积淀以及官方重阳赋诗的惯例等都使得唐代重阳诗走向成熟。可以说,正是这种种因素使唐代重阳诗达到了一定数量与规模,同时在情感寄托上更加丰富动人。考察唐代重阳诗不仅可以更清楚地了解诗歌发生发展的脉络,而且对从民俗、发生的角度做出诗歌研究的新探索、新尝试都不失为一条曲径通幽之所在。

参考文献

[1] 全唐诗[M].北京:中华书局,1960.

关于中秋节的古诗范文10

中华民族不倒,中华魂还在,将中华民族的旗帜树立于民族之林,在风雨中坚挺,于磨难中生长,成一棵巍然耸立永远不倒的柏松。共同阅读中秋节活动心得体会怎么写,请您阅读!

中秋节活动心得体会1为大力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人们认知传统、尊重传统、热爱传统,增强爱党、爱国家、爱社会主义的情感,_区_路学校在中秋期间广泛开展“我们的节日中秋”主题活动。

一、刨根问底话中秋活动

在_学校国学馆。队员踏着“花好月圆”进入场馆,流动影视背景墙上呈现的中秋月夜图,灯、荷花、诗人与学生互动体验。孩子们从认识中秋的来源开始探索,到中秋习俗的知晓,赏明月、品月饼、庆团圆、放孔明灯。

每一个习俗都离不开有趣的故事,《嫦娥奔月》、《玉兔捣药》等经典故事,还有几首关于中秋的诗。

队员们还用软件学做孔明灯和月饼学,更加深刻的感受到中秋节的意义。

二、百花齐放庆中秋活动

中秋佳节来临之际,五(1)中队以各种形式庆祝节日。一组队员吟诵诗词,大家搜集了千百年来描写思念家乡的许多美好的诗词,像“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等。

二组队员演唱歌曲《明月几时有》,三组队员则设计“家乡画展”,诗情画意、美轮美奂。四组队员给大家当“小导游”,带大家走进了不一样的城市,让大家足不出户尽享异城风光。五组队员创编的课本剧《嫦娥奔月》引导同学们步入神话般的境界,特别是嫦娥吃了仙药升上天空,一直飞到了月亮之上,大家屏住呼吸,默默相送,带着对嫦娥的祝福与思念沉醉其间。

“阴晴圆缺都休说,且喜人间好时节。”一年级三班的小风铃们,在距离中秋节还有好几天的时候,便开始问“中秋节我们怎么过啊”,终于到周五这天了,当孩子们听到要去国学馆体验中秋文化的时候,兴奋之情溢于言表。在下午的课程中,携手一年级三包班家委会全体成员,为小风铃们精心准备了暖心的月饼特色主题课程,让孩子们再自己动手的过程中体会节日的甜蜜二(2)中队的孩子们也利用义工课制作了一个个精美的月饼,这样的活动孩子们乐在其中。

三、你写我唱诵中秋活动

进入中秋团圆周,学校少先队大队委的队员们每天为全校师生更新关于中秋节的故事趣闻,大课间时满校园响彻着《水调歌头》等关于中秋的歌曲,孩子们在校园里走着都会哼着“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三(1)中队的队员们借着中秋的欢愉写下一首首儿童诗,为_学校“中秋团圆周”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通过朗诵诗词、唱诗写诗、制作月饼等一系列的活动,队员们更加了解、喜爱中华传统文化,提升了队员的文化素养,增强了队员的爱党爱国、爱家乡的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中秋节活动心得体会2中秋节是我们国家的传统节日之一,家家户户都非常的重视这一个节日。和春节一样,中秋节也是一个团团圆圆的日子。所以在中秋节的时候,都会用“合家团圆”这四个字作为祝福的语言,向他人表达自己的祝福。学校一向都非常的重视传统节日,每到节日的时候,都会进行相关的活动,借此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我们学生也能够从这些活动中了解更多的有关传统文化的知识。我们作为新一代的学生,是肩负着传承和弘扬我们中华传统文化的重任的,所以也不奇怪学校为什么会这样的重视这些传统活动了。

这一次的中秋节,进行了四个活动,都非常的有意义也有趣。第一个是中秋节的黑板报,每个班都要出一个关于中秋节的黑板报,会进行评比。第二个是手抄报的评比,先在班级的内部宣告这一个活动的有关消息,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参加,每个班选出5张参加年级的评比,每个年级再选出10张参加全校的评比,选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和优胜奖。第三个就是征文比赛,字数要求1000字以上,主题为中秋节。这三个是每一个节日都会有的,最后一个才是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第四个活动就是主题班会了,这一次的班会花了我们班干部很多的心血,我们争论了很久,也准备了很久,可以说是非常的用心了。我们给同学们预留了15个节目的位置,让他们有想表演节目的人自己准备节目,最后选出15个节目。这次的主题班会一共是用了三节晚自习的时间,气氛非常的活跃,总算我们这些班干部的心血没有白费。这一次我们计划了三个大的活动,一个是“中秋诗词大赏”,一个是“知识竞赛”,还有一个是“话剧演出”。

“中秋诗词大赏”就是让同学们分为两组,背诵有关中秋节的诗词,一句就可以了,背的多的一组有奖品。这个会提前告诉同学们,让他们多搜集一些有关的诗句,背诵下来。这个活动能够让同学们知道更多的中秋节的诗词,而不是只知道课本上有的,也是进行了一次课外拓展。“知识竞赛”就是班委搜集有关中秋节的题目,包括习俗、古代关于中秋节的一些知识等,是个人赛。这个活动能够让同学们知道更多的关于中秋节的知识。“话剧演出”则是挑选跟中秋节有关的故事,由同学们演绎出来。

这一次的活动举办的是非常的成功了,希望明年学校还能给我们这个机会,让我们自己策划中秋节的活动。

中秋节活动心得体会3为了切实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对学生进行中华民族的传统教育,9月21日到25日,_区_小学开展了“我们的节日·中秋节”系列主题文化活动。目的在于深度挖掘蕴涵在中秋节中的教育意义,使学生了解民族的风俗,传承民族的文化,弘扬民族的精神,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传统节日、认真对待传统节日、由衷喜爱传统节日,传承节日文化。

1、学校通过布置假期作业,让少先队员们主动自行了解中秋节文化,收集地方中秋习俗,让少先队员们更易了解中秋节的来历,了解中秋节的相关文化,体会、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2、中秋节是人们盼望团圆、思念亲人这情感的寄托节日,是一个以亲情为主干线的节日。

全校广泛开展了“表孝心、送关心”、做自己力所能及的家务事等实践活动。

3、开学后各中队组织“我们的节日——中秋节”主题队会。

4、开展了以“品月饼、赏圆月、过佳节”为主题的手抄报比赛等活动,帮助少先队员们合理表达过节的愉快心情。

中秋节活动心得体会4为更好地利用传统节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挖掘传统节日文化的精神内涵,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_街道于9月17日—9月24日开展了安宁市20_年“我们的节日·中秋节”系列活动。

(一)高度重视,积极开展。街道班子领导高度重视,周密部署、精心组织实施,并制定具体活动方案《关于开展“我们的节日·中秋节”主题活动的通知》,确保此次活动顺利进行。

(二)广泛开展慰问活动。在中秋节来临之际,市委政协主席耿玉立一行到街道开展慰问活动,街道党工委办、街道社会事务办组织工作人员陪同。慰问人员一行到_敬老院、_村胡桂英家、_村郭安邦家以及铁厂村魏汝仙家开展了慰问活动,关心老人们和困难群众的日常生活,为他们送去节日的祝福和问候,并他们送上月饼、粮油及慰问金。广泛开展文艺活动活动。各村(社区)精心组织各类文艺活动,有精彩的表演类活动以及诗歌朗诵等,在传扬民族文化的同时营造和谐的节日氛围。广泛开展中秋座谈会活动。中秋节是合家团圆的节日,自古有吃月饼的习俗,22个村(社区)利用宣传栏等形式对中秋节传统文化进行广泛宣传,激发人们爱国热情。

(三)活动取得效果。中秋节主题活动培育和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共同营造文明和谐、积极进取的社会氛围和节日气氛。

中秋节活动心得体会5又是月圆时,又是中秋节。赏月,吃月饼,这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亘古不变的节目,更是对古老中华魂的一种传承与祭奠。然而面对时下各种洋节的蔚然成风,人们似乎忘了本土节日的精神、灵魂之所在,亦是忘记了传承中华文化的责任和使命。

有人说过节无非吃吃喝喝,有人嫌弃中秋节回家团圆的老套,有人认为扭捏作态拍几张照片就是过中秋节,诸如此类的误解、曲解不一而足,是对身为中华儿女的我们怎样的一种嘲讽?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在继承中发展,自发展中传承。尊重先辈,敬仰传统,这是历经几世浮尘砥砺打磨后的悠悠中华魂。祖辈、圣贤的古训理应此时相追随,终生莫相忘。可看看如今的国人,又有多少人在崇洋媚外、奴颜婢膝,甚至数典忘祖,忘了本,也忘了根?

君已知韩国、日本纷纷抢占中国的传统佳节所带来的市场,更有甚者,将中国的传统习俗申请成为本国的文化遗产。面对这种文化侵略,作为泱泱华夏的骨肉血亲,为何竟这般麻木不仁不为所动?

不只是对待本国节日,乃至中华五千年多少优良传统,我们已经忘却它们所真正代表着的,不只是一种形式,更是中华民族长期以来形成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自强不息,勤劳勇敢,团结协作,艰苦奋斗的民族精神!是推动中华民族再次走向繁荣富强的铮铮铁骨和磐磐基石。

正因为中华传统节日于华夏子孙炎黄儿女举足轻重意义重大,国家才要设立条款予以保护。身在祖国未去过国外的人,对于中华传统节日于我们的意义或价值,也许并无深切具体的感触,当你一旦踏出国门,走进异国的领土,能给你力量的,或许就是这中华魂。

传承,不止是对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继承,更是对中国历代所有优秀文化的承续。因为它们是中华民族上下五千载的历史见证、精神载体。

传承中华民族魂,是对古老训条至理箴言矢志不渝的坚守;传承中华民族魂,是对民族信仰的顶礼恪守、不悔的虔诚;传承中华民族魂,是对华夏文明不变的崇敬永远的守护。

关于中秋节的古诗范文11

关键词: 古诗词 多媒体 教学

古诗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它往往具有深邃的意境、蕴涵丰富的情感、语言精练准确,富有节奏美、音乐美、图画美。它能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开阔视野、增长心智、提高文化品位。但由于学生知识面狭窄、生活阅历浅、表现储备不足,对诗歌所描绘的社会时代、人物思想、风土人情均感到陌生疏远,教师便是讲得天花乱坠,学生往往还是只知皮毛而不得要领。此外传统诗歌教学“一只粉笔一张嘴,半节问答半节背”的模式,将诗歌分解得支离破碎。这大大弱化了诗的美感、情趣,久之,反使学生失去了学习古诗的兴趣。

然而,多媒体课件集图、音、文于一体,具体直观、形象可感,它能较充分地展示古诗文所蕴涵的艺术魅力,能极大地激发起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能有效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提高教学效率方面有着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优点。

一、依文设境,激趣引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思维活动是建立在浓厚的兴趣和丰富情感基础上的。利用网络丰富的教学资源,剪辑出与诗境相符的一些画面或声音,便可将学生引领入五彩斑斓、声像同步、动静结合的教学情景中。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的思维由课前的抑制状态转向兴奋状态。

例如,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全诗一句一景,色彩明丽,轻快悠然。依前两句文意,便可设计出这样一组画面:蓝天碧水,绿地翠柳,报春黄鹂,枝头鸣唱,柳后白鹭,轻飞上天。由此便形成了一派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春天景象。诗的后两句中的“含”字用得十分精当,教师不妨从诗人的视角出发,在岷山雪景前装上一扇打开的窗户,使远山的雪景便如同镶嵌于窗框中的一幅画来。这样,由计算机展出这由“黄”“翠”“白”“青”等丰富色彩构成的画面时,怎能不引起学生的兴趣和积极的思维呢?怎能不将浓郁的情感融于古诗文的学习中去呢?

二、立体感知、启发联想

多媒体课件具有示宏显微、化静为动、化动为静、化具体为抽象、化深奥为浅显的特点,它把丰富的图象、字、动画、声音等信息集为一体,能通过音响、色彩、动态画等来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协调大脑两半球的功能,向学生多角度地输出信息,这样就更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如教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在课件中链接入关于此词的Flash配乐朗读动画。学生便可看到:中秋凉夜, 明月高悬,亭台院中半醉半醒的诗人手持酒杯,身挪步移,摇摇晃晃,挥剑慢舞,放声高歌。再听着男中音富有感染力的朗读,学生如闻其声、如临其境,自然会引发无尽的遐想:那遥远的月宫是什么样的?嫦娥在做什么?她是如何生活的?中秋之夜和谁在一起?心情如何?诗人能飞到天上吗……就这样思维一下子便活跃起来,想象力变得异常丰富,思路变得更为开阔。

三、由情入理,领略意境

意境是客观物象同作家的主观感情高度融合的结晶和语言呈现。作为主观感受的“意”往往蕴涵在客观景象的“境”中。欲得其义就必先入“境”,继而引发学生的联想。此时师适时提示,便可明理,明理之后自然入境。

如《诗经》之中的《蒹葭》一文,它通过叙述描写主人公为追求心中的恋人,徘徊于江岸边,上下追寻,历尽艰辛,但仍不到的情景,来表达主人公内心的执著、焦急、惆怅和迷茫。教学时,可先让学生领略这样两幅图:拂晓时刻的芦苇图,伊人于水中的若隐若现图。再将诗文置于以风中芦苇为背景的图中。配以凄清哀伤的乐曲,这样学生在看图读诗过程中脑海中就会逐渐出现场景:深秋的清晨,灰白的芦苇上附着晶莹的霜花,秋风萧瑟里,茫茫苍苍的芦苇起伏摇曳,澄净碧蓝的河水蒸腾着雾气,雾霭迷蒙中主人公徘徊于蜿蜒的水畔,急切寻找心中的恋人,伊人却只在水中若隐若现……此时教师再以轻柔的话语相机诱导:文中的主人公是谁?他看到了什么?他在河畔干什么?找了几回?结果怎样?可以想象出他此时此刻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就这样,学生在想象、思索的过程中入情、思理、入境,通过神游,体验到了本诗所营造的凄婉的情调,幽邃的境界。

四、感知节奏,体会情趣

诗亦可说是听觉的艺术,它讲究平仄、押韵,有很强的节奏感、韵律美,读来琅琅上口,犹如一曲美妙的乐曲。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时可先点击“范读”,在此熏陶下,学生自会饶有兴趣地跟读,反复地朗读,吟涌又激发学生的想象,融入情感,自然又可读出情味,体会诗中情趣。

例如,教学辛弃疾的《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雀》时点击”范读”,这时活泼欢快的朗读区由远及今而来,同时屏幕上显示出以皓月之下的稻田图为背景的图面。并随着范读的开始,有停顿符号的诗文相继出现。

明月//别枝//惊雀,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读着这几句,仿佛将读者带进了夏日的夜晚,银辉洒地,清风扑面,正觉惬意之时,突然喜鹊惊起,扑打枝条,又惹得蝉醒而鸣,既而青蛙也不甘落后,也一展歌喉,叫声连成一片。想想看,寥寥数字传达出多么富有情趣的生活图景啊!在反复的轻声诵读中,学生们尽情领略了古诗中的情趣。

五、拓展延伸,充实信息

电脑网络的一个很大优点就是容量大,不受时空的限制,它可以提供广泛的学习内容和多样的呈现方式,可利用超链接方式方便地跳转查阅,运用多媒体可自由采集借课所须素材。这样便能提供给学生很多有用的信息,便于让学生积累丰富的古诗词知识。

例如,教学古诗离不开作者简介和背景材料,用多媒体课件则可直观呈现更多的资料,可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对相关资料有较全面的了解,从而更有利于理解诗意。此外,还可运用它来进行更有效的比较学习。如教学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便可引入刘禹锡的的《秋词》比较欣赏学习。当然也可引入若干描写秋景的名句加以对比赏析,进而积累更多的知识。另外,用多媒体课件还可采集课堂所需的练习题,以便于从更深层次上提高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关于中秋节的古诗范文12

关键词:导语; 兴趣; 情境;悬念; 联系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对于一堂课而言,开头便是导语。导语是一座桥梁,是学生走入课堂、融入情境、撷取知识的必经之路,需要每个老师在每堂课前苦心经营、仔细推敲、反复琢磨,以求完美。关于导语的使用,下面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创设情境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能创设出一个与课文相符合的情境,能让学生在最短时间内进入角色,将会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学习《鸿门宴》时,可先让学生听歌曲《霸王别姬》,音乐声响起,学生立即被歌曲中所体现出来的项羽对虞姬的万丈柔情以及英雄末路的无奈深深吸引,然后再问:“曾经是‘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项羽,怎么会沦落到这样一种地步呢?让我们来看一下司马迁是如何告诉我们的。”这样便将学生的思维引入了恰当的轨道,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进入角色。再如学习《念奴娇 赤壁怀古》时,我们用《滚滚长江东逝水》这首曲子导入,可让学生回忆三国时惊心动魄的画面,以及人物的力挽狂澜和叱咤风云,从而体会苏轼那种怀才不遇的情怀。

二、创设悬念法

悬念,即暂时悬而未决的问题,总是能够引起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兴趣,使学生产生刨根问底的急切心情,在探究的心理状态下,接受教师发出的信息。例如《烛之武退秦师》,就用“三十六计”激发学生的兴趣,然后问“本文用了‘三十六计’中的哪一计”来设置悬念。再如,在教学《项脊轩志》一文时,可如此导入:“本文可用三句话概括,即‘一间破屋,两种感情,三个女人。’请同学们带着这三句话进入文本、寻找感觉。”这些问题撞击着学生的心灵,形成他们心理上的悬念,吸引着他们的注意力,学生产生急于要弄清问题的迫切心情,驱使他们认真学习课文。 三、巧用名句法

古诗文名句语言隽永,意蕴丰厚,千古流传。在导入课文时,结合课文特点,恰当地引用古诗文名句,能够使学生通过诗文名句的意蕴和写法进行由此及彼的联想或想像,从而感受到所学课文的精妙之处。如古秋的诗文很多,在教学郁达夫《故都的秋》时,就可引用古诗文名句来导入:

秋,是成熟的季节,是丰收的季节,然而古往今来的文人对秋的感受都各有不同。同学们一定还记得一些描写秋的诗句吧! 如“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秋风秋雨愁煞人,寒宵独坐心如捣”,这些诗句中萧瑟的秋风、飘落的黄叶饱含着诗人忧愁、悲凉的心情,由此看来,中国古代文人常借秋景抒发凄苦的心情。不过,还有别样的秋天,如“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瓜果飘香”、“金秋时节”、“丹桂飘香”又让我们领略了秋的金光闪烁。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现代著名作家郁达夫的《故都的秋》,看看作者描写了怎样的景,抒发了怎样的情?

这样导入新课,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人在诗画中,怎不情趣盎然!再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一文,可用“完璧归赵”、“怒发冲冠”、“负荆请罪”、“刎颈之交”等成语导入,如此等等,都能促进学生思考,增强他们对学习课文的兴趣,也无形中提高了学生的人生感悟。

四、前后联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