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时事政治论文

时事政治论文

时间:2022-08-17 08:47:41

时事政治论文

时事政治论文范文1

一、多收集,多了解

近年来,思想品德学科的中考,时政性已是不可避免,并且这种趋势会越发凸显。因而要求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要对国内外大事格外关注,正所谓“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教师应积极主动地收集整理源于各大新闻、媒体、网络等的时政信息,如人民网、《华尔街日报》、《人民日报》、《半月谈》、《时事》等。并将这类素材凝练成短小的文字,引导学生对时事进行了解,并联系教材知识。同时,教师和学生都应加强对周围的人、事的关注,思考这些实践的真实意义及价值,并结合教材,利用正确的观点对事件进行分析,从而培养学生的时事意识,引导学生用与时俱进的眼光看待问题,同时用正确的思想引导学生,激发其做一个有思想、有道德的学生。

二、多比较,多筛选

初中思想品德学科的考查,针对的是大多数学生,因而偏难偏怪的现象几乎不会出现,这就给学生、教师备考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恰当把握时政的命题重点,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因此,教师和学生在时政复习的过程中,要多比较历年考点,筛选出具备极大可能性的考点。比较近年来的中考时政考题时发现,在时政考查时间范围上,大概范围在上次中考结束到本次中考开始之前这一年时间;考查内容上,一般会以这一年来国内发生的重大事件为主,而且当地发生、并在国内具有影响力的事件也会作为中考时政的考查点。同时,在对时政考题的考点筛选上可以发现,一年的考题中,不可能出现所有范围的热点,同时三年之内几乎不会重复考查同一考点。因此,在时政复习中,可将三年内未出现或出现较少、并与时政有关的考点作为复习中的重点。但同时,也应注意热点问题,将相关考点作为次要重点进行复习。多比较、多筛选,从而在中考时事政治的复习中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三、多结合,多联系

中考的时事政治考查是建立在青少年的生活认知之上的,尽管时事政治在中考中的比重不断增加,其重要性也逐渐凸显。但是,纵观近年来的中考政治,其难度系数尚处在中低层,基础性的知识在试题的考查中尚占有重要地位。“万变不离其宗”,因此,在时事政治的复习中,应多结合课本,多联系实际生活。时事政治虽然表面上考查的是学生对时事的认知,实则还是考查学生对课本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因此,对待那些新提法或者是需要深入的观点,在备考过程中需避免走弯路。如,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中提出的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对于怎样促进国家安全”等问题,在备考过程中就应避免,而应该注重的是与课本的联系,只要了解到国家安全对国家的影响等与课本相关内容即可。同时,要联系实际生活,了解实际生活中与国家安全主题有关的事件,如斯诺登事件等。时事政治教育具备极强的社会性、现实性,是引导学生学习党和国家的重要政策方针路线的教育,其以社会热点的透视为基点,牢牢把握时代的发展特征,正确评估当前社会发展形式,将政治知识融入现实生活中的国内外大事,一方面能增强政治教育的教学效果,帮助学生理解政治,另一方面,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剖析能力,锻炼学生联系根源知识的能力。因此,在中考时事政治的复习过程中,应注意做到对时事政治资料多收集、多了解;对历年考点多比较、多筛选;对课本知识与实际生活多结合、多联系。通过这几种有效的复习方法,才能高效完成时事政治课程的教学任务,提高教学的时效,使得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在中考时政复习中得心应手,取得良好的成绩。

时事政治论文范文2

“调适自己情绪”是人事干部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提

一个单位的生机和活力在相当程度上依赖于全体职工人际关系的融洽、心情的舒畅而进行的不懈的努力。而人际关系的裂隙、职工之间的摩擦,尤其是人事干部与职工之间的对立情绪,是一个单位管理中的大忌。如何化解单位职工的对立情绪,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事干部自身的教育情绪。因此,人事千部必须注重在以下几方面调适好自己的教育情绪:

一是要真情实感,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人事干部健康的情绪,不仅是一种本能的情绪反映,而且是一种合乎理智的情感。所以,它应是朴实的、真切的。人事干部应调节好自我情绪,决不能人为地掩饰真情而矫揉造作,令人感到不自然。当然,人事干部也是普通人,在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产生各种各样的情绪。但人事干部又是育人的,一切不恰当的喜怒哀乐是不适应教育过程的。人事干部应该做到,在职工面前,要忘掉自己的一切痛苦和不快,因为他整个人是属于职工的,是属于职工教育事业的。

二是要乐观自信,自己先入角色。人事干部应该明白:教育是一门艺术,不同的情绪状态,对职工会产生不同的效果。要想收到预期的教育效果,必须乐观自信,要能打动受教育者并先进入角色。职工都是有情感的,他们的认识活动常常靠情绪的体验。人事干部的教育要感染人、吸引人,应让职工从你的语言中感到:你是那么认真、恳切地跟他们交心。这样就能产生一种巨大的感染力,才能使人事干部与职工之间产生思想上的融洽,达成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境界。

三是要设身处地,充分理解和疏导。人事干部在化解职工对立情绪的过程中,要注意把自己置于职工的心理位置上去认识、体验和思考问题,以选择适当的方法去处理问题,从而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设身处地”、“将心比心”。我们常常可以看到,有的人事千部在公开场合对职工进行严厉的批评,不仅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反而导致其对立情绪的加重。而运用“将心比心”以与职工交朋友的姿态出现,以闲谈的方式引入话题,并设身处地地联系自己的经历,从职工的切身利益出发,尽可能地用心去理解和帮助,这样做极易引起职工与人事干韶情感上的共鸣,又容易得到职工的信任和理解,有利于化解对立情绪。

“提高自身素质”是人事干部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条件

人事工作联系着每个职工的切身利益,如调资、晋升、调动、福利等各项人事活动,没有一样不涉及每个职工的利益,但又受政策和客观条件所限,不可能使每人满意,这就需要做大量的思想工作,并要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感召力,这就有赖于广大人事干部提高自身素质,树立正确观念,改变工作作风,在继承过去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的基础上,不断探索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尤其需要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来武装自己,坚持“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以法正人’,把功夫下在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上。惟其如此,思想政治工作才能具有感召力、说服力、吸引力,人事干部的工作才能赢得人们的敬佩和信赖。

“关心职工”是人事干部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

一是“关心职工”要注意方式与方法。现在,人们的思想在不断解放,民主意识越来越强,职工渴望干群之间有真诚平等的心态,希望和领导推心置腹,赤诚相见,而讨厌那种“我讲你听,不听就批”的训导式作风。领导要讲实话,对职工要投入自己的真诚去关心,不回避“疑点”、“热点”、“焦点”问题,要以理服人,不要以势压人,要摆事实,讲道理,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要变“说教”为有关政策的宣传,变“居高临下”为平等的“内心沟通”,从科学角度做人的工作。

二是“关心职工”要注意从感情上亲近和思想上沟通。人们常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由于职工受社会、家庭、环境、自身利益变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心理特点、心理素质等方面会有许多差异。在这种情况下,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之间的“感情交流”显得尤为重要。

沟通思想是化解矛盾、增进团结的剂。因此。人事干部要主动去关心职工,亲近他们,与他们沟通思想,使他们产生亲近感,在潜移默化中体会出领导的爱,从而受到“感动”、“深化”和“感染”,在他们内心世界里产生积极的感情,同人事干部发生共鸣。

时事政治论文范文3

1、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引入时政,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1.1时政快播——你播我听。一个人必须具备两大能力,一是才能;二是德能。德能为才能的发挥起到了指导作用,而德能的高低取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活动。所以,政治课不仅要重视课内所学,还要不断开阔学生视野,扩展学生的思维。为此我设置了时政快播栏目。快播栏目播出的时间一般是每周一次,但不确定,若重大事件发生时如马航事件,班级每天晨检的时间进行连续报道。时政播报的组织者基本以学生为主体,播报的内容可以是国内外大事也可以是班内或学校的新闻,播报的材料由学生自己撰写。每个月的月末评选出最佳新闻和典型材料的报道,对报道事件及时准确、报道效果反映很好的报道员予以奖励。时政快播活跃了课堂气氛,开阔了学生视野,使学生树立了“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思想。

1.2时政论坛——你说我说。时事政治中蕴藏了许多理论知识,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围绕时政材料进行讨论,互相交流,在讨论交流中发现问题,然后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课本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种探究式的学习,改变了过去教师一味地向学生灌输知识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去思考、去发现,自己主动地获取知识。但在具体的操作中,由于课时所限、教学内容多的原因,学生发表意见的时间不够多,我建立一个QQ群,称之为时政论坛——你说我说。每个人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对时政新闻畅所欲言。在这个QQ群里,学生可以就某个问题畅所欲言,或叙述,或辩论。每个人都发表自己的看法。当然了,在这个群中教师只是配角,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给予适当的点评即可。在党的“十”召开期间,学生们对全会的精神进行了较深刻的解读,每名同学都热情洋溢,对祖国的发展充满了信心,同时学生们也乐意接受德育教材《经济政治与社会》里的知识点,课堂上学生们的学习态度端正了,学习理论知识的兴趣浓厚了,也真正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

1.3时政板报——你写我观。板报是学生们比较熟悉的一种宣传形式,为了提高政治课的参与意识,我在立足政治教材的基础上,改进了这种形式以适合本学科教学的要求。具体作法是以教材知识点或某一社会热点为内容,学生布置板报。在讲解《职业生涯规划》教材中团队合作一课时。学生们通过网络查找到了海尔集团的团队合作案例,布置了一期“团结就是力量”的板报,在布置本期板报的过程中,学生们把课堂上的理论知识不知不觉的应用到实践中去,有的学生负责查找资料,有的学生负责板报的书画部分……学生们的分工虽然很明确,但是他们之间不停的交流、交换意见,合作的程度明显提高了,确实做到了学以致用。通过这种学生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强化了基础知识,提高了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养了全方面的素质。

2、抓住热点新闻,出版专题题纸

俗话说的好“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子”,学生虽然很容易被多种教学形式所吸引,课堂上的兴趣虽然浓厚,但是很容易出现过目就忘的现象,教师应该抓住热点问题,打印出专题题纸发给学生们,学生们的闲暇时间可以翻阅。当然了政治教师要有较强的政治敏感度,要做到及时掌握大量的素材,在收集素材的时候要注意:首先,要具有时效性。热点问题出现时,我们要即刻抓住它,这样热点问题就能始终和社会发展同步。例如,今年年初党的十会议的召开,我把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人民当家做主的政治制度的专题,呈现在专题题纸上,很快就吸引了学生;其次,要具有连续性。因为每个热点新闻都是连续的而不是静止的,它们都有发生、发展的过程。诸如,振兴老东北工业、西部大开发等。它们的具体内容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呈现出新的形态,需要我们连续性关注。

总之,中职德育课对提升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丰富青少年的精神世界具有重要作用,时事政治与德育课堂教学相结合,是理论学习和生活实际相统一的要求,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作者:邓丽丽单位:本溪市机电工程学校

时事政治论文范文4

关键词:高中政治 时事政治 政治课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5(c)-0057-01

学生在高中阶段所学习的政治课程是一门具有较强时代性和实践性的学科,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教授学生一定的政治课理论知识,还应根据世界格局的变化情况,让学生多了解当今世界和国内的热门事件,通过了解开拓学生的视野,时事政治的内容又是政治课考核的重点考察内容,因此,在政治课教学中如何能有效的提高时事政治学习的效率是当前高中政治教学中的重点。

1 时事政治教学对于高中阶段学生的意义

1.1 丰富知识面,提高学习效率

时事政治教学与政治课教学相结合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积极性,还能更好的发挥思想政治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时事政治的内容广泛,涵盖国内外的重大事件: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文体等多个方面的信息。时事政治政治内容的学习多是通过网络、电视、报纸及多媒体等形式传递给学生的,其内容生动活泼,感染力强有利于学生接受,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1.2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高中阶段学生们所学习的马列主义,不仅要掌握其基本的理论原理,更重要的是要在实际生活中运用马列主义来分析和解决实际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如何分析实际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国内外的重大事件就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就可以通过自己所学习的理论知识逐步来分析国内外的重大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事件,从而达到理论与事件相结合。

1.3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不是一个封闭的学习过程,学生可以通过多种形式接触到外界的信息,因而当今社会的发展万象会从不同的方面渗透到学校的教学当中。随着社会的发展,造成了某些方面的缺失,如:价值观缺失、道德沦丧等诸多问题,都会从不同的方面影响着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的形成。因此,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时事政治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辨别优劣问题的能力,还有助于提高他们良好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进而提高教学的时效性。

2 高中阶段时事政治教学的方法

2.1 让学生参与到时事政治事件的评论当中

让学生参与到时事政治事件的讲评当中,最主要的是在课堂中要以学生为主导。教师可以把每个班级中的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让其在课下自主收集近期国内外所发生的重大事件,并分析其中所包含的原理或自己的看法。在每节课前,教师可以随机抽取一名同学来分析一件其所在小组中认为近期最为重要的一件事件,在同学分析完后在课堂上展开讨论,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

2.2 课堂教学内容应与实际事件相结合

目前,高考阶段时事政治的内容考核,不仅仅是对所发生内容的考核,更是为了对学生政治理论内容学习程度、掌握程度、实际运用程度的考核。因此,政治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当中就应该把理论教学与分析实际事件相结合,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选取一些近期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时事政治世界,通过理论分析引导学生利用理论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样不仅能让学生了解最新的社会动态,更能弥补以往政治课教学的枯燥教学。

2.3 在校园中设置一些展示时事政治事件场所

教师要鼓励学生充分利用所在班级的墙报或黑板报,设置时事事件版面,主要刊登近期国内外所发生的重大事件,如十的召开、近期中国南海问题、日本侵占中国问题、中国首艘航母服役等问题。通过这种形式,能够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去获取时事政治信息,并通过所学习的理论知识来分析这些信息。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课堂时间举办一些关于时事政治事件的知识竞赛或演讲比赛,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及解决实际问题之能力,并培养高中生的自主学习与开拓创新之能力。

2.4 组织专题讲座

对于党中央所的新的政策、制定新的法律法规,政治教师就应该让学生时事的了解、掌握,如何能让学生尽快的了解新的法律法规及政策,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组织专题讲座。在我历年来的政治教学中,就采用了专题讲座的形式,让学生们了解社会最新动态,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诸如近期所十的召开、中日争端问题、中国南海问题、三沙市的成立等热点事件,我都是通过专题讲座的形式将这些信息传递给同学们,在这一过程中并分析这些事件的深层原因让同学们更加深刻的了解事件的理论原理。专题讲座形式要取得好的效果,必须要求教师在课下广泛地收集相关信息的材料,深入分析问题原理,才能在课堂上讲的有理有据,从而很好的发挥专题讲座的效果。

时事政治教学凭借其“鲜活性”可以弥补了以往政治教学内容的滞后性,帮助学生养成关注时事事件的良好习惯,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解决现实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在时事政治教育中,不仅可以提高学生运用所学到的理论知识来分析现实社会中所遇到问题的能力,还有助于提高学生自身的整体素质,提高他们的爱国豪情及增强社会责任感。因此,在高中教学中,作为政治教师,一定要及时引导学生关注所国内外重大的时事事件,通过课堂教学方式的创新去提高学生认知、分析时事的能力,最终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时事政治论文范文5

一、中国政治发展面临的挑战实质上是政治学说的挑战

说中国政治发展面临的挑战就是政治学说的挑战,包含着两层含义。首先,政治学理论落后于现实发展的需要,不能很好地解释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其次,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持续推进,中国与国际社会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受到国际因素的制约日益明显,然而,国内的政治学不能很好地解释这两者之间的互动和矛盾,其实质则恰恰是我们的理论远远落后于国际社会的政治学发展。那么,当今我们的政治学理论的困境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1.缺乏解释力。当代中国的政治学理论,无论从体系和内容上,还是从它对中国社会发展的意义上讲,都还称不上是一门较为成熟的学科。其中一个突出的问题是,现有的政治学理论对现实的社会运动缺乏足够的解释力。

理论对现实的解释力,首先来源于理论与现实的结合,也就是说理论研究不能脱离政治现实这个客观的“事实”。在当代社会,不能对社会的进步发展作出应有贡献的学科,都是没有实际意义的。对政治学理论而言,注重对政治现实的客观规律的科学研究是首要的要求,在这一前提下,我们才能探索并创造出一种符合社会需要、与中国的历史——社会——文化条件相适应的政治理论来。然而,当今中国的政治学理论之所以对现实缺乏应有的解释力,正是由于我们脱离了具体的政治现实,从而构筑的政治理论不能适应中国社会的现实需要。

这种理论脱离实际的一个方面的表现是以西方的政治学理论来裁剪中国的现实。自政治学研究恢复以来,中国的政治学开创者们首先是从介绍和引进西方的政治学体系来建构自己的政治学理论体系的。由于理论体系和理论观点的移植存在着一个历史文化土壤的问题,建立在西方传统文化基础上的现代政治学理论体系,在解释历史文化背景完全不同的中国社会的政治现象时,其科学性和解释力是令人怀疑的。不过,这种现象在政治学的初创时期是难以避免的。然而,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我们的政治学理论至今尚停留在恢复初期的水平上,以不断出现的西方新的政治学理论流派和理论观点来简单地比附中国变化中的现实,甚至以此来衡量我们是否达到了种种所谓的标准。比如所谓的新权威主义、市民社会、世俗化理论等等,根据这些理论观点作出的有关分析实际上不是对“中国社会”而是对“西方社会”的分析,因为像市民社会、文化的世俗化等西方意义上的问题在中国并不存在;即使存在一些与西方社会看起来相似的问题,我们的理论并没有作出与中国的实际相符合的分析。政治学理论研究中的这一现象在经济学等其他社会科学学科的研究中同样存在,反映了我们理论研究的一种普遍现象。

政治学理论研究中理论脱离实际的另一个主要表现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这一做法与上述做法一样削弱了它对社会和政治现实的解释力。中国政治学的恢复、创建和发展始终是与研究者们整理和梳理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原理联系在一起的,尽管这一整理和梳理工作中注解的成分多于创见的成分。然而,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基本原理来系统地、具体地分析中国社会政治的研究,则还没有出现,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的研究还停留在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论述的阶段上,致使我们的政治实践经常出现一些看似马克思主义的,实则非马克思主义的现象,给我们的现代化进程带来了不利的影响。比如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基础决定政治上层建筑”和“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这两个基本的理论命题及其关系不是搞得很清楚,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之所以在注重经济发展的重要性的同时却始终树立不起科学的政治大局观,其原因就在这里。政治学的理论与现实相脱离的这两个具体表现,阻碍了我们对现实中的敏感问题进行科学的研究,政治发展的一系列问题,比如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创新问题、发展过程中的基本正义问题、产权变革过程中的经济发展与政治发展之间的关系问题等等,我们的政治学理论还没能作出科学的研究和回答,而现有的政治理论在这些方面显然是缺乏解释力的。2.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不能结合。缺乏解释力的再一个突出表现就是,政治学理论中的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不能在理论上很好地统一起来,致使政治学理论研究即使结合着现实政治也只能游离于真正的现实之外。

在政治理论中,对于政治现实的事实判断和依据政治事实对人的意义作出价值判断是不同的,但由于政治本来就是事实和价值的统一,而不可能做到像西方行为主义政治学那样的“价值祛除”,因此,政治理论还必须同时实现这两种不同的判断的统一和结合。尽管政治事实作为一种客观的现实具有可解释、可预测、可检验性等特点,而价值判断则缺乏可资检验的公共准则,但是,如果不对政治事实的价值作出分析,政治理论所描述的就只是物理事实而不是政治事实。在我国当今的政治学理论中,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并没有实现很好的结合。理论研究并没有从政治“是什么”的事实判断中推演出现实政治“应该如何”的价值判断来。一方面,政治学更多地注重于描述政治现象和政治事实“是什么”的问题,而且即使是这种描述也不是很客观和科学的,但对于政治价值和利益,则没有形成独立的判断,这样,政治学没能提出有益于社会和政治发展的真知灼见;另一方面,政治学在对政治事实进行价值判断的时候,面对变化中的利益和价值的纠纷不能形成新的机制准则,至多是描述已有的政治价值,从而割裂了政治价值的历史性和时代性的统一。上述两方面的割裂在政治学所回避的敏感的现实问题中可以清楚地反映出来。

事实和价值在政治理论中不能有机地统一起来,是与现当代政治学的方法论更新和发展联系在一起的,实际上也是方法论上的悖论。这种割裂或悖论,在西方政治学说史上早已出现了,而且直到现在,从传统的方法论到行为主义方法论和后行为主义方法论的发展,都没法克服这种悖论。由于我们的政治学理论和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是“步西方政治学之后尘”的,因此在介绍、引进西方的政治学理论从而构筑自己的政治学理论体系时,的确也很难克服这一悖论。问题是要使我们的政治理论具有解释力,具有为现实的政治服务的功能,在介绍和引进西方政治学理论体系及其方法论的时候就应该注意避免“引进”这种悖论,这一点我们是有意无意地忽视了。

3.概念不清。“政治”这一政治学的基本概念的界定是实现政治学理论中的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相统一的前提。虽然一说起政治,似乎每个人都明白大概是什么东西,而要给它下一个能得到公认的确切定义,却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自亚里士多德以来,政治学对政治“是什么”的问题一直没有能够形成共识,这使政治学理论中的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不能很好地结合起来,也就是不能使政治学形成为一门科学。在当代中国,我们对政治的理解往往是不很清晰的,指出政治是统帅、是灵魂,而改革开放以来很多人却相信经济是统帅,政治只是一张“空头支票”,而政治学界对政治概念的探讨也是浅尝辄止。

在这里,限于篇幅,我们没有必要对几千年来众说纷纭的政治含义进行系统的分析,我们想说明,如果对政治的概念不能有一个相对一致的定义,不单政治学理论体系的完善是不可能的,而且政治学作为一门基础性和实践性的学科,它也不能对社会的现实和变化作出有说服力的解释。我们认为,从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理论的基本方法论出发,政治的含义一般可以从狭义和广义两个层面加以理解。狭义的政治概念是就政治活动自身的特点和方式而言的,这类政治定义均指出政治是与经济活动、文化活动、家庭和社会活动等不同的一种独特的人类社会现象。虽然自古以来人们对政治的理解不尽相同,但通常都把政治与公共的权力、权威、控制、统治联系在一起,从而使政治与其他社会现象区别开来。与狭义的政治概念不同,广义政治概念是把政治看作与各种社会现象相联系的,涵盖经济、社会、军事、科技等一切事务而且又高于这些事务的事物,是统率全局的东西。这与亚里士多德认为政治学是最高学术颇有神似之处,只是亚氏是就学问的问题而言,而狭义政治观与广义政治观的区分主要是就社会现实生活而言的。在西方政治学说史上,众多的政治观如总体政治说、关系政治说、功能政治说、管理政治说、经济政治说、道德政治说等基本属于广义的政治概念。就广义的政治而言,它就不仅仅是甚至主要不是获得权力、分享权力、支配权力和使用权力的问题,而是有着更重要的目的和更基本的内容。

马克思主义既从狭义上、也从广义上使用政治概念。就狭义而言,马克思主义指出政治就是阶级斗争,政治的核心是国家政权;就广义而言,马克思主义又认为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是统帅、灵魂和大局。例如,列宁曾提出“经济方面的政治”、“国家建设的政治”等等,以区别于“阶级斗争”的政治,很明显,前者是广义政治,后者是狭义政治。从本质上看,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观总的来说主要是一种广义的政治观,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观与西方学者政治观的一个重要差别。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是从政治与经济、社会、文化等联系的角度来理解政治和界定政治的,而不像一些西方学者那样把政治看作是一种孤立现象。马克思主义对政治的论述作为一般的政治定义不是抽象的普遍,而是包含着特殊内容的丰富性的普遍。就政治与经济而言,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与经济相比不能不占首位;就政治与社会结构而言,马克思主义认为阶级分化是一个基本的政治现象,一切阶级斗争都是政治斗争,而任何政治斗争也是阶级斗争;就政治与军事而言,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有时要诉诸战争或暴力的手段,战争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就政治与文化而言,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时代占统治地位的思想都是统治阶级的思想,因而也就是一个政治问题;就政治与科技而言,马克思主义认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必须与政治上层建筑发生联系。总之,政治一经诞生,就位于社会生活的核心,联系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亦即从广义上说,政治是一个社会大系统,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可以纳入政治的领域。正因为如此,政治才是统帅、是大局。

尽管狭义的政治与广义的政治对于把握政治的内涵都是必不可少的,但相对而言,在社会主义时期,广义的政治观具有更重要的价值。无产阶级的革命领袖都十分善于从广义上把握政治的内容。邓小平同志所以是一个杰出的战略家和政治家,成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正是由于他从来不是仅仅从狭义的政治看政治,从单纯的经济看经济,而是首先从政治的高度看经济问题,从经济的角度看政治问题,因此才能得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当前中国最大的政治的结论。

对政治的概念作出恰当的界定,还需要以政治的内涵为线索,找出政治现象的范围,并对这些范围加以研究,我们可以把政治的这一领域称为政治的外延。政治的外延构成了政治上层建筑的全部内容,包含十分广泛而又多样的领域,它包括政治体系、政治制度、政治文化和政治决策四个基本层面。这四个层面的外延构成了政治的丰富体系,了解政治、理解政治,尤其是实践中具体的政治运作过程,如果不是从这四个基本的层面把政治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来审视,或者仅仅从这四个层面的某一个层面来审视,那么政治的理论和现实都将有可能误入歧途。事实上,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政治发展乃至整个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出现的很多理论和实践问题,都与“政治”这一概念是什么没有搞清楚有关,在这一点上,政治学理论应该承担起主要的责任。

二、当代中国政治学发展的机遇

尽管政治学的发展存在着很大的困境,但与此同时,政治学的发展也有着很多的机遇,也许,挑战和困境本身就是政治学可得以发展的一个条件。

理论变革往往是社会变革的先导,但客观上需要把社会变革及其实践上升为一种系统的理论体系时,社会变革就成为理论变革的推动力,这种推动力就是理论发展的机遇。就政治学理论而言,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政治学的恢复发展过程看,我们发现,第一,在每次重大的社会、政治、经济变革之前或之际,都必然发生某种重大的理论争论。比如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经济体制改革时期关于计划与市场的关系的争论、“十三大”之前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讨论,等等。第二,每次政治理论的发展,既适应社会政治生活的需要,同时也受到当时政治环境的制约。这样,迄今为止的政治理论的局限性是很明显的,例如政治理论的发展只是局限在一些具体的问题上,缺乏整体协调,使政治学理论不成体系;同时,由于方法论的问题以及政治环境的制约和影响,政治学理论很难对政治现实作出真正科学的分析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为政治学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机遇和条件,同时也给政治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因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不仅仅是一个经济发展的问题,而且还是个政治发展的问题。它要求社会能够协调发展,也要求政治学从整体上有一个系统的研究,因此,政治理论的研究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分析政治对市场经济建设的作用这一点上,而应该从更加宽广的范围来研究政治发展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1.从现实政治的层面看,对于政治概念的阐明就更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毋庸讳言,我们对于政治的理论研究总的来说未能赶上时代赋予它的要求,现实政治总是走在理论研究的前面,而理论研究常常落在时展的后面。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过程中,我们在社会政治领域出现了很多新问题、新变化、新趋向,这就赋予政治以鲜活的内容和意义,同时也等待政治学作出回答和探讨。比如,为什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仍要强调讲政治?为什么经济发展了,腐败现象也增多了,这是不是一个必然现象?为什么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常常出现“一手硬,一手软”的状况,这与政治问题有什么关系?为什么我们在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同时,还要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通过深入的研究来回答,而要回答这些问题首先就要弄清政治的内涵和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现实的问题对于政治研究既是一个挑战,又是一个机遇。如果政治学能回答这些问题,它就能够获得生机和发展。如果我们不能回答伟大的时代和活生生的现实所提出的问题,而是照本宣科,因循守旧,那么政治学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2.当代社会的发展是一个政治与经济交互作用的过程,即使有的人想把政治与经济割裂开来,也只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由于政治与经济呈现出一种错综复杂的互动关系,使两者水融,虽然从学理上可以把政治与经济作出区分并分别加以论述,但在现实社会生活中,政治与经济往往是难解难分的。无论你承认不承认、看到没看到政治与经济的交互作用,事实上是政治离不开经济,经济也离不开政治;政治之中有经济,经济之中也有政治。特别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经济工作和经济领域就更加包含着政治问题,因为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经济建设本身就具有社会主义的政治性质。例如,怎样发展经济,是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还是搞私有化?分配中要不要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依靠谁来发展经济?工人阶级还是不是国有企业的主人?近些年来,国有资产流失惊人,如何有效地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这些问题,既是经济问题,同时也是政治问题。反过来说,政治或政府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经济性的,如由政府所承担和进行的税收、能源保护、交通运输、社会保障、公共设施建设、经济的宠观调控和经济体制改革等等。如果硬把政治与经济割裂开来,以为经济问题就是经济问题,政治问题就是政治问题,这些是纯粹的经济事务,那些是单纯的政治事务,就不仅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观,而且可以说连一般的政治学和经济学的常识都没有,因而也不可能正确分析和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

时事政治论文范文6

(武汉轻工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23)

摘 要:时政植入分析是《政治学原理》教学中的一种创新教学方法。其在《政治学原理》教学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而要发挥该教学方法的效果必须借助其他的辅助教学手段。

关键词 :《政治学原理》教学;时政植入;理论与现象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65-2272.2015.10.033

收稿日期:2015-04-16

时是政治是很多人每天关注议论的热点,尤其对关注国际国家大事,一腔热血的新时代大学生而言,更是如此。《政治学原理》是一门解释政治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内容比较深奥且枯燥,学生难提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的课程。因而,在《政治学原理》的课程教学中,另辟蹊径,将国际和国内的时政植入政治学理论的讲解中,有助抽象的政治理论与现实的政治现象对接,在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基础上,诱导学生自觉地运用相关政治理论知识分析政治现象,把握政治生活的本质。

1 时政植入分析在政治学理论教学中的意义

1.1 时政植入分析有助于学生明确学习的重要性,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自古以来,中国民众的政治参与度就不高。在这种传统政治文化的影响下,我国的大学生的政治热情也不高,主动学习政治学科相关课程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严重不足。然而,事实是,政治生活与每一位大学生的生活都密切相关,社会中的任何个体都无法游离于政治生活之外且无时无刻不受其影响。政治是人类生存的一个无可避免的事实。既然无法超脱,理解政治现象并把握政治本质就显得极为重要。毫无疑问,政治学理论的学习与政治现象的对接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重要途径。在《政治学原理》课程的理论教学中植入时事政治的教学方法是一种与传统的纯理论教学模式完全不同的教学形式,这种教学方式最大的特点是在政治理论的教学过程中强调把时政引入课堂,直接在讲解现实的政治现象中阐释相关政治学理论,从而为学生在贴近政治现实社会的客观环境中学习枯燥的政治理论知识,实现提高学生学习《政治学原理》课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目标。

1.2 时政植入分析有助于学生加深对政治学核心概念和理论知识的理解

美国著名教育学家赫德曾经指出,基本概念和原理构成一门课程学科结构的主体,它们被视为学科的核心概念。《政治学原理》课程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既是这门课程的基础知识,支撑起这门课程的理论体系框架,也是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基石和工具。然而,政治学的核心概念和理论知识富有抽象性,很难将其与现实生活中的具体政治事件相对应,这就给学生的理解带来了相当的难度。因此《政治学原理》教学中如何来表述核心概念以及如何阐释理论以帮助学生达成对核心概念的基本理解是一个困扰教学的重要问题。政治学理论教学中植入时政分析的优势是在对身边的、及时发生的政治事件和政治现象进行分析和阐释,界定课程的核心概念和理论知识及相关体系,从而拓展学生对核心概念和政治理论的理解,而不是记住事实性信息、知识和定义,在高质量的探究式教学活动中完成课程知识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对核心概念和理论知识形成比较深刻的理解。

1.3 时政植入分析是政治理论与现实政治现象的中介

理论是枯燥的,政治理论尤其如此。《政治学原理》课程体系具有两个特点,一是政治理论反映的客观现实与普通民众的生活相距甚远,导致政治理论高深莫测且枯燥无味。二是《政治学原理》课程的理论性很强,对概括性、抽象性思维的要求很高,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关注。因此,《政治学原理》历来就是一门比较难以形成高质量教学效果的课程,令许多教师都深感困惑。但是,深究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就会发现导致产生此种境况的因素之一是教师仅从枯燥的教条中传授政治理论难以引起学生的共鸣。理论本身来源于生动的政治实践,是智慧的结晶。枯燥的灌输式的理论教学毫无意义,也难以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如何把课程上得生动,且贴近学生特点,这是值得广大教师思考的问题。在《政治学原理》课程的教学中植入时政分析,改变模式,使教学贴近学生,增添趣味,加强互动是课程教学改革的必由之路。这种教学模式可以将政治学理论与政治事件和政治现象直接联系起来,促使学生在了解政治事件中学习政治理论。

2 如何在政治学理论教学中植入时政

2.1 学生了解和熟悉时政的阶段

《政治学原理》教学中运用的政治事件和政治现象都是已经发生的或是现实生活中正在发生的,任何的政治事件或政治现象都具有极其复杂的时代背景、起因、过程、结果和本质。在进行政治理论教学前应引导学生熟悉具体时政和现象,对政治事件和现象有足够的了解。因此,在课堂教学之外,要求学生广泛地关注中外政治生活,收集和认真研读背景资料。在教学中,教师启发学生运用相关理论知识和概念分析和思考,从而将原本枯燥的理论知识的学习置于现象的分析和研究之中,以期望学生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得出自己的独到观点与见解。时政植入教学法不同于注入式教学法的主要特征在于将政治理论教学置于还原的政治事件和政治现象,通过对热点时事政治的关注、相互讨论和交流,启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实现最终提高学生政治素养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2 讨论、交流式的互动学习阶段

政治现象纷繁复杂,各种要素相互关联,各种现象互为因果,教师需要规避学生局限在某一角度对具体政治事件和现象进行分析,而应引导学生对其做出全面深刻的分析。因此,这一阶段教师需引导学生关注的主题是,政治事件的发生需要哪些条件、具有哪些现实和理论背景?政治事件发生的原因是什么?政治事件的本质如何?可以运用何种政治理论解释该种政治事件或政治现象?围绕这些问题,教师提前将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要求各小组在课前进行充分的交流和小组内讨论并制作PPT,以便上课时进行课堂演讲和讨论。在讨论过程中,小组成员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教师则把控讨论的原则和方向,引导和启发学生为考虑到的领域,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对于存在争议的时政问题,教师应多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尽量让所有学生都有展示自己观点的机会,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教师可以以提问的方式启发学生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去思考、去争论。对于不成熟的观点不要批评,应及时调控讨论的方向和节奏,从而培养学生主动探索求知的精神。通过讨论和交流,学生可以多视角和更全面的了解具体政治现象的规律和本质特征,从而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拓展了学术的分析思路,又培养了学生分析政治问题与解决政治问题的能力。

2.3 得出理论结论和教师点评阶段

《政治学原理》教学中植入时政方法的最后一个阶段是对整个案例教学的全过程进行评价。一方面总结案例中相关知识点的运用,即运用政治学相关理论对时政问题进行全面阐述,透彻的讲解理论知识以及灵活的将理论知识运用于现象分析;另一方面综合评价学生掌握和理解相关理论知识的程度,分析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政治现象时存在的不足,尤其是帮助学生如何把握分析问题的切入点,如何找到分析问题的理论支撑,如何厘清问题的分析思路。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逻辑性、全面性和深刻性。其目的是帮助学会运用政治理论知识解释政治现象和解决政治问题的方法。与此同时,教师在点评中既要给出自己的观点,又要给学生留下独立思考的空间,促使学生在主动学习中更深入的探讨理论问题。

3 如何巩固《政治学原理》教学中时政植入教学方法的效果

3.1 借助时政植入分析引导和激发学生思考现实政治现象

《政治学原理》教学的最终目的不在于使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和基本概念,而在于,借助于掌握的理论知识和知识体系去观察政治社会、政治生活,理解政治生活的规律与本质,提升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的提高取决于学生长期和主动的政治学习,在日积月累中不断积淀和提升。时政植入分析方法提供的是一个由事件到理论的分析思路,学生可以将从时政植入分析中学到的分析方法进一步运用于分析各种现实政治问题,使学生在政治问题分析中更深刻的理解政治理论知识,提升不断提升学生综合能力。与此同时,教师通过在《政治学原理》的理论教学过程中植入时事政治分析,其作用在于激发学生对政治理论学习的热情和动力,引导和诱发学生习惯性的运用政治理论分析现实中的政治事件和现象,启发学生分析政治问题的一种理论与逻辑思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枯燥”的政治理论感兴趣时,自主学习将贯穿学生整个大学学习阶段,甚至是延续整个人生。

3.2 借助时政植入分析引导和激发学生获取更多的政治理论知识

政治学理论是极其枯燥的,在《政治学原理》教学中时政植入分析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习兴趣从而主动地获取新的政治理论知识。因而,教学方法仅是一个促使学生将政治理论与实践相联系,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能力的中介和工具。当学生能从政治事件分析中获得乐趣时,学生必然会主动追逐领略政治学大家的思想,从而进一步提升政治理论知识的储备。这时教师可以给学生推荐政治学名著以供其获取政治知识和理论。实际上,某些政治现象和政治事件的规律和本质,学生可以从经典的政治学名著中找到解释,如《旧制度与大革命》等。教师在课堂教学之余,可以将时政分析与经典阅读相结合,引导学生由阅读通俗易懂的政治学读物到精读精读政治学名著,不断拓展阅读,促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更多的理论知识。

参考文献

1 亚里士多德著.颜一,秦典华译.政治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 加藤节著.唐士其译.政治与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2003

3 罗布特·A·达尔著.王沪宁,陈峰译.现代政治分析[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时事政治论文范文7

高中政治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课程教学“应立足于当前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提高主动参与的能力”。由此可见,关注政治教学中的时政教育,用好时事政治,不仅是新课程改革的深切呼唤,素质教育的必由之路,同时也是转变教师教学,促进学生学习的重要途径。特别是对高中阶段的学生而言,他们已经具备逻辑思维能力,具有较为敏锐的政治意识与较为丰富的社会生活阅历,对时事政治有着较高的关注度与独立的判断力。因此,在高中阶段的政治教学中,如何用好时事政治这把“双刃剑”,如何配好时事政治这个“催化剂”,是值得广大教师深入思考与探讨的重要课题。基于这样的考虑,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从课前汇报、辅助案例及背景练习三方面着手,就如何借助时事政治,让高中政治教学走上新台阶提出如下浅见。

一、课前时事汇报,提升学生政治素养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使教育赢在起跑线、赢在课堂、赢在实践的前提。笔者认为,教师应该将具有时效性、生活味的时事教学渗透到学生们的课前活动中,提高学生的政治敏感度,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以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开展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时事热点探究,并在课前做小组汇报,分享小组活动成果,并在班级范围内展开热点讨论。

教学高中政治《政府职能:管理与服务》这一课时,笔者考虑到,高中阶段的学生对于政府职能这个话题较为陌生,缺乏全面的认识与理解,因此,在教学前,笔者给学生们留下了一道难题。首先,笔者利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呈现了近期各国人民密切关注的热点时事――马航客机MH370失联事件,并以此为主题,抛砖引玉提出疑问:从各国政府,尤其是中国政府与马来西亚政府在此次事件的表现中,你发现了什么?在你看来,政府应该具备怎样的职能?随后,笔者引导学生以日常政治学习小组的形式,开展小组探究,收集、分析材料,并在下节课前做小组汇报。通过时事分析与汇报的形式,将新授知识融入其中,引起学生对于新授知识与时事热点的关注,帮助学生理解、感知新知识,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们的政治素养。

二、辅助案例教学,增强学生认知能力

高中政治较之其他课程,具有理论抽象、逻辑严密、条理清晰、结构严谨的学科特征,对学生而言,理解起来较为吃力,运用起来较为生疏。而时事政治,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具有话题感与立体感,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对政治、经济与文化的自觉关注与思考,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通过生活热点进行知识迁移,增强学生的政治认知能力。因而,在实际教学中,笔者有意识地将时事政治以案例教学的形式渗透在课堂教学,特别是在理论知识的分析中,实现知识的正迁移。

教学高中政治《感受文化影响》这一课时,笔者考虑到,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较为丰富的生活经验与较为成熟的认知能力,他们对于文化影响这一话题已经有着或深或浅的认识,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深化这种感受,激发学生们的情感体验是本课教学的难点。基于这样的考虑,笔者在教学导入环节中,以近来备受高中学生追捧的韩剧《来自星星的你》作为辅助案例,用多媒体课件与同学们分享了《来自星星的你》对时下高中生穿衣打扮、说话习惯、生活方式等多方面的影响,以学生最为关注的时事话题,激发他们主动加入课堂、积极探讨话题的愿望,从而使得学生对于文化影响的感受更加具体、更加深入,并启发学生将这种兴趣与感受迁移到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充当练习背景,活化政治理论知识

高中阶段的政治教学模块分明,理论性较强,笔者以为,仅凭理论知识的呈现、疏导与分析是无法将抽象化的知识立体化,将概念化的知识形象化,所以教学应遵循“知行合一”的原则,为学生提供充分而适当的练习、宽松而多元的实践。为了提高练习质量,丰富练习内容,笔者常常以时事为引子,充当背景材料,为练习问题蓄势铺垫,设置悬念,以激发学生一探到底的好奇心与挑战欲,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高中政治《生活中的文化传播》这一课时,为了帮助学生们认识并掌握文化传播的途径,笔者利用多媒体呈现了一组时事背景材料,分别为:1.索契冬奥会的盛大开幕;2.中国泉州与韩国光州、日本横滨共同成为首届“东亚文化之都”;3.全国各校掀起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高潮,引导学生根据背景材料,展开交流与讨论,并结合材料谈谈生活中文化传播的途径有哪些。通过具体、形象的时事背景,提高练习的亲切度,淡化书本知识与生活实际之间的界限,活化政治理论知识,拉近距离,提高认识。

总之,时事政治就像高中政治教学中一个不可或缺的调味剂,可以使抽象严谨的教学内容变得生动形象,可以使黯然失色的政治课堂变得绚丽多彩,可以使被动单一的政治教学变得活泼有趣。笔者以为,作为教师,我们应该花心思、想办法、敢尝试,用好时事政治,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与运用能力,让高中政治教学走上新台阶。

时事政治论文范文8

【关键词】明治维新 舆论 政治制度

明治维新后日本成为一个近代化的国家,纵观日本近代政治制度建立的过程就是一部追求自由和民权的舆论斗争史,暴力运动穿插其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但都被专制政府镇压,只有舆论斗争却从未间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明治维新以后到今天,日本文化史中最多的记录,就是专制政府、反动政府的民权压制和民众要求自由之间对立斗争的继续,在这半世纪以上的时间里,民众经过反对残酷的压迫和争取解放的抗争;在猛烈的压制下民众如何发动运动,而且民众运动的牺牲者有何等之多,才有了我们今天的言论自由,虽然这些自由是法令下最少限度的自由,但是也是非常珍贵的……。”①

一、舆论禁锢时期的政治表达及日本近代政治制度雏形的出现

在近代政治制度确立之前,政治上的矛盾没有表达的渠道,加上武士精神的盛行,日本人在政治上习惯用恐怖袭击的手段对待反对派。如1860年3月的樱田门外事件。即大老井伊直弼被水户藩浪人杀害的事件。还有1874年因阻止征韩而引起的岩仓具视遇刺事件。从反对派的角度来看这完全是采用极端的手段制造的恐怖事件。

在幕府末期的政治斗争中,出现了作为应对国内外危机的新体制――公议政体论。“所谓公议政体论,是当时十分流行的、政治要依靠公众舆论进行这一主张的具体化……”②可以说是日本现代政治制度的雏形。最早提倡公议政体的代表人物是横井小楠。他认为国家大事要广开言路,听取大家的即公众的言论,在大家都能接受的条件下再做决定,应从德川家的“私”政治向“共和政治”转换。尊重公论逐渐成为当时政治理念的核心,公议政体论和尊重公议舆论的风潮主要是内外危机加重的产物,具有很大的进步性,后来不管是幕府还是倒幕派都在政治体制改革中采纳了公议政体路线。

二、西方近代政治制度知识的传播和萌芽状态的舆论斗争

1860年4月,幕府派使节团去往美国,旁听了华盛顿的议会,副使村垣范记载了旁听议会的情景,觉得就象日本桥的鱼市一样吵吵嚷嚷。这是日本人对欧美国家议会的最初印象。跟随1862使节团赴欧的福泽谕吉回国后写了《西洋事情》一书,书中详细介绍了世界上的三种政治体制:立君、贵族合议、共和政治。福泽谕吉在谈写《西洋事情》初衷时说:“……而在英国,就有所谓‘政党’组织,据说他们可以在青天白日之下互相竞争授受政权,……允许读书人议论政治,即便直言诽谤时政,也不会获罪,……渐渐问到该议院的由来,帝室与议院的关系,舆论的力量、内阁更迭的习惯等问题,逐个听其解答,才得知它的实情……”③对英国政治制度自由、民主的羡慕跃然纸上。

幕府派遣的留学生也积极传播欧美各国现代政治制度知识,其中西周和津田真道为日本近代政治制度确立立下了很大的功劳。二人留学归国后,著书立说,倡导天赋人权说,对西欧近代政治体系进行了说明,提出了“君主是人,人民也是人”的口号,这对后来的民权家们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些人对西方先进政治制度的介绍给当时封建专制下的黑暗中带来了一丝光明。

然而,实现自由与民权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早在幕府末期,一些有识之士已经开始了萌芽状态的活动。1863年,池田长发为正使的使节团出使欧美。西欧国家的先进给他们以强烈的冲击,使节团回国后写成的报告书中建议幕府学习西欧,了解世界形势,转换外交政策。在建议书中有一条非常值得人注意的就是提出了报纸的重要性,说报纸是了解国内外情报的重要手段,一定要定期购买报纸。报告书中在日本第一次提出了舆论的重要性,在报告书中的后半部分,介绍了笔战,“一页纸数行文,能敌百万兵”,“报纸,对对外能正确认识世界,对内形成舆论都非常重要”等等。这篇报告书中出现的“舆论(public opinion)”“君民同权”“上下议院”“笔战”等这些词语,完全是闪耀着近代化光芒的词语。但在当时幕府专制的时代,他们的言论激怒了幕府,池田长发被免职,其他相关人员也受到了处罚。

明治维新这场变革,实际上是实现了两个过程的转变,第一个转变是由德川幕府的封建专制转变为君主专制,第二个转变就是由君主专制向立宪君主政治的转变。在第一个转变过程中,尊王攘夷舆论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也是维新能够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之一。明治维新的主要领导人是受西方自由主义思想影响的民权论者,在维新运动中也深深感受到了舆论的重要性。明治维新前夕天皇公布的《五条誓文》反映了明治政府改革的决心。明治维新的基本理念是“敕命”(天皇意志)和“公议舆论”(国民意见)的和谐统一。“五条誓文”就是政府与人民之间订立誓约,其中第一条“广兴会议,万机决于公论”中就蕴含着重视舆论、允许百姓参与国政的思想。日本自由民权运动提出的设立国会要求,实际上就是要求统治者兑现“五条誓文”中“万事决于公论”的承诺。但是随着新政府政权的稳固,渐渐变成了萨长两藩的专制政府,面对反对专制的论调,政府撕下了所标榜的民主自由的温情面纱,开始了对言论的严酷压制。

三、日本近代政治制度确立的舆论斗争

1874年1月18日《设立民选议院建议书》在《日新真事志》的发表,揭开了自由民权运动的序幕。建议书反响巨大,超乎预想,不仅此一报纸,在《东京日日新闻》、《明六杂志》等报刊上相继引起了连锁反应,开展了围绕民选议院的舆论论争。报纸的舆论阵营分成两派,一派是以加藤弘之等为代表,认为现在实行为时间尚早,当务之急是先对民众实行文明开化。另一派就是发表建议书的板垣退助等人,他们认为只有开设了民选议院,才会促进人民的开化。

明治政府成立之初,为了实现文明开化的目的,对报刊实行扶植政策,然而,以此《设立民选建议书发表》为开端,政府开始了对报刊杂志残酷的压制。但是对建立现代政治制度的舆论斗争并未停止,既然笔不能书,以“舌”为主的演说会开始了不屈的抗争。演说结社十分盛行。“演说会最近在各地推广开来……听众最多的时候达到1000人……除此之外召开演说会的团体有100个以上。”④演说集会的兴盛可见一斑。这些演说结社逐渐脱离了成立之初学术团体的性质,开展了争取民权的活动。其中嘤宁社和共存同社还在1879年制定了私拟宪法,这些宪法已经是非常成体系的法律,对此后民权派宪法草案的拟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报纸、演说等舆论的影响力之大在北海道物资处理事件中表现得淋漓尽致。1880年北海道开拓使黑田清隆廉价出售国有资产的事件一经曝光,报纸达成空前一致,对此事进行了谴责,而且批判此事的演说会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在舆论压力下,政府召开了御前会议,停止处理北海道的国家财物;还承诺1890年开设国会,大隈重信也因怀疑私通民权派而被罢免。政府能够做出这样的处理,可以说民权派声势浩大的报纸抨击、演说会等形成的舆论是影响此事件处理的原动力,“樱田门外事变大老井伊直弼被杀害的恐怖事件发生的二十一年后,在日本‘舆论’――就是言论的力量左右局势的时代不知不觉地到来了。”⑤

1881年后兴起了成立政党的热潮。1881年10月板垣退助组成自由党;1882年3月,大隈重信组成了立宪改进党;1882年福地源一郎等人发起组建了立宪帝政党。自由党的目标就是为了实现“自由、权利、立体”。立宪改进党也是以实现为目标,主张稳健、长期地进行民权活动。立宪帝政党倡导在君,主张钦定宪法主义。这三个政党都利用报纸进行论战,开始了以政党为背景的舆论战。

政党的成立及其活动引起了政府的警惕,政府使用各种手段来解散政党,随后又通过修改集会条例对演说会等进行严格限制等措施来强化对政党集会、联络的管理。政党的正常活动在这种势态下都无法活动,受到了相当大的打击。而且政府还采取吸纳政党领导人入阁的手段来瓦解政党。1887年10月开始全国各地的代表携带当时民众关心的三大问题“反对修改条约、言论集会自由、减轻地租”上京。从而形成了宪法颁布前最后一次声势浩大的全国性民众运动。这之后,后藤象二郎将民众的力量整合在一起,掀起了大同团结运动。这些斗争团结了各地的有志之士通过集体的力量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当时的政府统治。促进了政府立宪的步伐。

1889年2月,由明治天皇亲自颁布了《大日本帝国宪法》,即《明治宪法》。明治宪法第一条规定大日本帝国由万世一系之天皇统治之;又称天皇为国家元首,神圣不可侵犯。就证明了是一部天皇钦定的宪法,与民权派的目标以民意为基础的宪法相去甚远,但毕竟这是当时亚洲唯一的一部成文宪法,在有限的范围内给予了“臣民”一定的自由和民利。

自幕末有识之士的勇敢建言到先进知识分子对西方现代政治制度的介绍对民众的启蒙,再经过自由民权运动时期激昂的舆论活动对政府施加压力,才促成了宪法的制定和国会的设立,明治宪法的颁布标志着日本近代国家政治制度的确立。日本成为十九世纪亚洲唯一的一个近代化国家,自此日本在近代化的道路上飞速发展,一跃成为世界强国。

参考文献

①美土路昌一:《明治大正史(言论篇)》,株式会社クレス出版,2000:2-3

②坂本太郎:《日本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351-352

③福泽谕吉:《福泽谕吉自传》,商务印书馆,1995:291

④⑤稻田雅洋:《自由民の系――近代日本の言の力》,吉川弘文馆2009:77、89、113

时事政治论文范文9

[关键词]高校 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师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3)03-0119-03

十的胜利召开,标志着我国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必须“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新的历史进程中,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使命。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者、研究者和教育者,要提高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道德品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就应不辱使命、不负众望,正确处理教学与研究中的关系,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政治自觉性与学术自由性的关系

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政治与学术具有密切关系,不仅相互联系,而且相互区别。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既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讲者,又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精神文明的传播者,应合理处理政治自觉性和学术自由性的关系。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坚持政治的自觉性,就是自觉地坚持党的基本纲领路线方针政策,自觉地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自觉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坚持学术的自由性,就是要自由地表达学术思想、自由地研究理论、自由地探索真理。坚持政治的自觉性是为了更好地坚持学术的自由性、坚持思想自由、追求理论自由、捍卫真理自由。坚持学术的自由性是为了更好地体现政治的自觉性、坚持政治信仰、追求政治理想、实现政治目标。

在教学和科研工作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能把政治和学术等同起来,既不能用政治代替学术,也不能把政治和学术割裂开来,过分强调学术的自主性和独立性,而不讲政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既不能把带有明显政治倾向性的问题当作一般的学术问题来对待,也不能把学术探讨中的问题当作政治问题去处理。

虽然科学无,但政治有立场。在有关国家政治方向和政治原则的问题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旗帜鲜明、立场坚定,自觉地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地坚持和捍卫马克思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地位。在一般学术问题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可以自由讨论,自由发表见解,但对于比较敏感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尽量内部讨论,不要在课堂上对学生大肆渲染,自由发表言论,避免引起误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坚持政治自觉性和学术自由性的同时,要勇于坚持批判精神,批判错误的政治倾向、错误的政治观点,也要批判错误的学术理论、错误的学术诱导。

二、文化继承性与理论创新性的关系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②。“创新,包括理论创新、体制创新、科技创新及其他创新”。其中,理论创新是先导。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理论创新中肩负着重要的责任。要推进理论创新,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正确的思想方法,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用理论的最新成果补充和完善马克思主义,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理论创新必须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的辩证关系。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是在坚持前提下的创新,是在继承基础之上的创新。只有在坚持中发展马克思主义,才能在发展中坚持马克思主义。这里所说的“坚持”,不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个别词句和个别判断,而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坚持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继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的进程中,应继承中国传统文化,找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在文化精神中的相通性以及文化发展中的相融性,结合时展的需求,重新诠释中国传统文化,赋予马克思主义新内涵,促进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和发展。同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必须在内容、形式、方式、方法、手段、机制等方面努力进行创新和改进,特别要在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上下功夫。

要创新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坚持党的思想路线。因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每一次重大进步,都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和科学发展的结果。没有党的思想路线的正确指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没有今天这样充满生机的景象。在创新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解放思想是前提,实事求是是核心,与时俱进是关键,科学发展是硬道理。不解放思想,创新就无从谈起;不实事求是,创新必误人歧途;不与时俱进,创新会半途而废;不科学发展,创新就失去意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只有坚持党的思想路线,“一切从实际出发,紧跟时展的潮流,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形成新认识、开辟新境界”,才能真正继承传统文化,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

三、态度求真性与作风务实性的关系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肩负着研究、传播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历史重任,也肩负着传播和发展先进文化、抵制和改造落后文化的神圣使命。在教学过程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更应在求真务实上当先锋、做表率,表现出态度的求真性与作风的务实性。

求真是务实的前提,务实必须求真。在授课过程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想将理论与实际很好地结合起来,必须以求真的态度对待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以务实的作风选择教学案例。求真,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务实,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精心选择教学案例,做到事件真实、契合事实、反映现实、作用夯实。

务实是求真的目的,求真必须务实。马克思指出:“哲学家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也曾说过:“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要能够精通它、应用它,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人类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增强学生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和决心。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求真固然十分重要,但更重要的还是务实。教师以务实的作风对待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将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四、动机明确性与效果良好性的关系

动机和效果是统一的。做任何事情,既要具有明确的动机,又要达到良好的效果。我党重视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是为了让大学生更好地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学会做人、服务社会。对于这一动机和目的,每一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都必须十分明白,不能有半点含糊和动摇。

动机是效果的目的,效果是动机的结果。对一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来说,端正动机和明确目的是第一位的。现在,有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学校口碑不佳、影响不良,问题多是出在他们的动机目的上。有的见钱眼开,有的文过饰非,有的不求上进等。这些问题,虽然发生在少数人身上,但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形象损害极大,必须认真加以克服。

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实现动机和效果的统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还必须在端正目的动机的基础上,解决好途径和方法问题,力求达到良好的效果。要在认识世界上实现动机和效果的统一,就必须牢固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要在传承文明上实现动机和效果的统一,就必须不断学习先进文化,夯实学术功底;要在创新理论上实现动机和效果的统一,就必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和科学发展;要在教书育人上实现动机和效果的统一,就必须学正为师、身正为范,把做人、做事和做学问有机地统一起来;要在服务社会上实现动机和效果的统一,就必须努力端正学风、文风和作风,弘扬爱国精神、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不断增强服务本领。

五、现实调查性与思想研究性的关系

“注重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坚持调查研究,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要求,更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的每一次进步,都是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实现的。每一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都必须高度重视调查研究,或在调查现实的实践中不断探究新思想,或在调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状况中不断发现新问题、研究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只有在调查的基础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才能花力气、下苦功去探究思想政治教育的学术理论。

调查与研究,是形成真理性认识的两个阶段。调查阶段,形成感性认识,研究阶段,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二者相辅相成,在形成正确认识的过程中不可或缺。目前,一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调查研究上存在的问题主要是重研究、轻调查,甚至只研究、不调查。无论是哪种情况,只要不把现实调查和思想研究有机结合起来,就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不能形成真理性的认识,或者脱离实际,或者空谈思想,都不能对现实起到指导作用,不能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学术研究水平,难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六、科学研究性与科学普及性的关系

科学的研究和普及是哲学社会科学事业两个相辅相成的重要方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正确处理科研与科普的辩证关系,自觉地承担起科研与科普的双重职责。

十分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的作用,指出:要“让哲学从哲学家的课堂上和书本里解放出来,变为群众手里的尖锐武器”。作为一种哲学社会科学,思想政治教育,同自然科学一样,都是潜在的生产力。只有将它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才能充分体现其价值。在我国,相对于自然科学而言,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成果主要是通过教育和科普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成为文化生产力而发挥作用。也就是说,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成果,只有被学生所掌握,才会化为物质力量去指导学生的思想和行动,从而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顺利发展。

为使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成果的普及工作卓有成效,应特别注意以下三点:一是要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意识形态工作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其中,思想政治建设更为重要。因为革命和建设的实践已经证明,一切工作的进步都应以思想进步为基础,都应紧紧抓住思想教育这个环节。二是要大力发挥大众传媒的作用。当今社会是信息社会,利用大众传媒传播学术成果、宣传科学理论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大众传媒在宣传和普及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理论和科研成果方面,同样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三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较强的文字和口头表达能力。如果教师没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就难以将深奥的理论讲得通俗易懂,学生就不能掌握、理解所学的知识;如果教师没有较强的文字和口头表达能力,不能用准确、清晰的文字和语词来传递正确的理论和思想,学生就难以接受教育,不能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七、教育治学性与道德修身性的关系

“教书者必先强己,育人者必先律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想真正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必须具有较强的科学文化素质。因为“教师是知识重要传播者和创造者,连接着文明进步的历史、现实和未来,更应该与时俱进,不断以新的知识充实自己,成为热爱学习、学会学习、终身学习的楷模”。

时事政治论文范文10

[关键词]事业单位;政工队伍建设;挑战;对策

中图分类号:U69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42-0323-01

前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各种各样的思潮逐渐涌现出来,这些新思潮的出现对事业单位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带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事业单位政工工作人员一定要不断的提高思想政治水平,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这也是事业单位顺利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有力保障。所以事业单位一定要加强政工队伍建设,促进事业单位更好的开展思想政治工作。

一、事业单位政工队伍建设的现状

(一)政工工作者思想政治水平低,政治理论基础薄弱

政工工作人员思想政治水平的高低关系到思想政治工作的结果,而政治理论知识是事业单位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所以合格的政工工作者应该有扎实的政治理论基础。但是在政工队伍实际建设的过程中,很多政工工作人员都不合格,不仅思想政治水平不高,没有扎实的政治理论知识,还有好多都不是专业的思政人员,他们的政治理论基础也就比较薄弱。由于政工工作人员在步入岗位之前学习的不是思政专业,所以他们对思想政治工作了解的比较肤浅,在步入岗位之后又不能根据岗位的实际需要去学习政治理论的相关知识,进而影响到了他们思想政治水平的提高,不利于事业单位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

(二)容易受不良思想的影响,纪律性较差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西方国家的野心越来越大,再加上现在网络技术的发展,很多西方国家开始走精神渗透策略,他们利用发达的网络技术对我国的精神文化进行渗透,越来越多的职工开始倾向于个人主义、拜金主义,而政工工作者由于自身思想政治水平较低、信念不坚定,很难抵御各种诱惑,大大降低了事业单位政工队伍的纪律性。

(三)事业单位政工队伍建设的稳定性较差

事业单位政工队伍建设的稳定性能促进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合理、高效、有序的开展,因此对政工工作人员来说,无论是工作能力还是理论知识都必须不断的提高。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由于很多政工工作者都不是专业的政工人员,因此他们在工作能力上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他们不具备专业政工人员的基本理论知识,不能与职工进行有效的交流,也就无法顺利的发现职工中存在的问题,不能将不好的思想扼杀在萌芽之中。由于政工工作者自身素质的关系,给政工队伍建设的稳定性造成了很大的威胁。

二、事业单位政工队伍建设的对策

(一)对政工工作者再培训,提高思想政治水平

扎实的政治理论知识是政工工作人员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特别是马列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这方面的理论知识的学习,于此同时政工工作人员还应该不断的学习与市场有有关的理论知识,及时了解和掌握国家的大政方针。事业单位可以组织政工工作人员集体参加培训,特别是刚入职的年轻职工,加强他们对理论知识的学习,提高他们对政工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政工工作人员自身也应该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并将学习到的知识及时落实到实践当中,学会用多元化的方式开展事业单位的思想政治工作,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实际效率。

(二)加强事业单位政工工作人员的信念教育

事业单位的政工工作人员必须时刻保持头脑清醒才能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所以我们需要加强政工工作人员的信念教育,保证他们能始终树立社会主义的远大理想,这样才能坚定政工队伍的政治方向,切实将国家的大政方针落到实处。首先政工工作人员要树立全球一体化的意识,这样事业单位的思想政治工作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国际形势;其次是要认识到开展信念教育的重要性,这样才能在不断变化的国际大背景下坚定自己的信念,为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落实工作职责,完善事业单位的监督管理机制

事业单位的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动态的、长期发展的过程,需要与周围的环境保持一致,新形势下政工队伍建设的标准也在不断的提高,面临新任务、新挑战,政工工作者还需要不断创新工作方法。首先我们可以建立一个目标管理机制,对政工工作的目标进行管理,根据事业单位职工思想状况的实际情况,发掘新的工作目标,并根据目标创新工作的方法;其次是完善绩效考核机制,将政工工作的效果纳入政工工作人员的绩效考核当中。事业单位的领导可以不定期对政工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抽查,切实保证事业单位政工工作的有效开展;最后是完善监督机制,对政工工作的开展过程进行监督,加强群众监督的力度,例如事业单位领导可以规定一个时间,在这个时间内职工可以主动的找领导汇报政工工作人员的工作情况,也可以向事业单位的领导提出意见和建议,保证政工工作者与职工价值观的一致性。

三、结束语

总的来说,事业单位要想快速的适应不断变化的国际国内形势,必须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建设,所以我们必须要加强事业单位政工队伍建设,提高政工工作人员的思想政治水平,坚定政工工作者的信念,这样才能保证事业单位政工队伍的稳定发展,促进事业单位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和落实。

参考文献

[1] 孙志敏.新时期事业单位政工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东方企业文化,2011,11(12):11-13.

时事政治论文范文11

Abstract: Starting from the necessity of integrating current policy education into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problems in the integration and finally puts forward the multi-level teaching method to promote the integration of current policy education into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关键词: 时事政策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

Key words: current policy education;integrate into;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teaching method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08-0278-02

0 引言

时事政策是当前国内外发生的引人注目的、具有重大影响的新闻政策,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引入时事政策教育是高职思想政治课程改革的需要,通过时事政策与思想政治课程的结合可以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意识,培养学生利用理论知识分析社会实际问题的能力,锻炼学生对社会的洞察力,同时通过引入时事政策还可以弥补思想政治课教材中的滞后性问题,因此时事政策教育融入思想政治课程是高职院校思政课教下的必然选择,而促进时事政策教育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的主要手段就是教师要掌握正确的教学方法,因此本文对时事政策教育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的方法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分析。

1 时事政策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的必要性

1.1 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的需要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门与社会联系较强的学科,因此思政课程改革要体现社会时效性,时事政策是对当前社会热点问题的集中反映,时事政策将社会最新的新闻传播给学生,通过在思想政治课中引入时事政策内容可以促进思政课教学内容的与时俱进,提高思政课程与社会热点的结合,而通过思政课程与时事政策的结合可以提高对时事政策内容的认同感。

1.2 高职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 高职院校学生正处于充满朝气的年龄,他们思想活跃,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已经开始关注国内外发生的最新时事,并且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然而由于学生的思想意识还不成熟,对社会中发生的最新新闻还没有全面的分析能力,而将时事政策融入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尤其是培养学生对当前社会形势以及政策的认识,正确理解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经济发展制度,通过对时事政策的了解与讨论,增强学生对于时事的认知。再者高职院校的学生具有特殊性,有些学生是在高考中没有获得理想的成绩,他们在进入高职院校之后,表现出消极的态度,对于学习和生活失去激情,对于社会中发生的事情表现淡薄,因此通过时事政策与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结合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对自身价值的认识,提高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

1.3 高职院校培养社会实用型人才的重要保障 时事政策融入思想政治课教学是高职院校培养社会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保障。高职教育培养的是社会应用型人才,高职教育内容要根据社会需求而制定,高职院校在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时要采取针对性措施,重点培养学生的时事政治意识,养成他们了解时事政策,及时掌握国家最新的政策方针;社会应用型人才培养也需要加强对于时事政策的宣传与讲解,通过时事政策提高学生的思想观念,提高他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增强他们在以后的工作岗位的贡献精神以及吃苦耐劳的精神,总之通过将时事政策融入思政课可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塑造健康的人格,促进学生适应社会、适应经济发展的专业知识意识,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2 时事政策融入思政课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

2.1 时事政策融入思政课教学的内容缺乏针对性 时事政策融入思政课的重要性越来越得到高职院校的重视,而且思政课教师在思政课中都引入了时事政策,但是由于时事政策具有新颖性以及速变性,同时又具有广泛性,每个行业领域出现的时事政策因为行业不同,学生对于它的了解意愿不同,但是教师在思政课教学中在引入时事政策时没有特定的选择性,高职院校的学生基本上是具有专业技术能力的,不同行业的学生由于需求不同,他们对于时事政策的了解种类不同,根据我们在几所院校的调查显示,思政课教师并没有真正按专业选择时事内容,而是通常采取较多的国际和国内政治内容及发生的大事,更多地采取满堂灌的形式进行教学,忽视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2 教师教学方法和手段比较单一 由于时事政策教学没有统一的教材,教师对于时事政策的教学主要依据的就是教师对于时事政策的理解,教师教学的依据主要是依靠多媒体讲授,尤其在高职院校,由于时事政策属于思政方面,其教学手段单一现象比较明显,教师在讲解时事政策时主要采取教师讲解,学生听的形式,好像新闻联播的播音员一样,播报时事,没有更多的讲解与评论,更没有抓住学生的兴趣点,而且教师在引入时事政策时通常是在课堂上让学生通过老师录好的或者下载的影像、图文形式在学生中展示,教师对于时事政策的教学侧重于对时事政策的认识,往往忽视其内在本质的分析;时事政策的及时性要求高职院校要投入广泛的网络信息工具,及时对信息进行更新,但是教师在教学中他们不能更好地借助网络工具,使得时事政策的教学模式相对比较单一。

2.3 时事政策融入思政课教学缺失实践环节 时事政策融入思政课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大实践环节,因为时事政策融入思政课的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政治意识,利用思想政治理论结合时事政策促进学生的社会分析能力。高职院校教师在思政课中对于时事政策的教学一般只在教室内进行相关理论方面的学习,而对于时事政策的社会实践性锻炼方面的能力缺失。实践环节的缺失必然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对相关问题的认同,不利于学生的个人价值观与社会价值观的整合。

3 完善时事政策教育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的

方法

3.1 运用情境教学法,找准“时政”热点与教材结合的切入点 “情境教学法”指在教学中,创设一个相关问题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刺激思考,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要有意识、有目的地引进时事政治内容和重大热点问题,创设材料情境和问题情景,引导学生共同关注时事,提出想了解的问题以开启学生的求知欲,这样既能促进学生集中注意力,投身于教学活动中,同时又能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唤起认知冲突,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内在创新动机。事实证明,只有学生学会主动提出问题,才能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利用时政热点与教材的结合点,不断挖掘教材,进行导学、导疑,启发学生发现问题,自主探究,这是符合人们认识规律,即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材料上升到理性的认识过程”,有利于提高认知水平,从而达到学生求知的教学目标。

3.2 运用自主探究法,探求时事政策与思政教材结合的切入点 自主探究法强调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主动权,提高学生的学习地位,由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式学习,通过在高职院校思政课中开展自主探究式教学法可以提高学习在学习过程中的兴趣,并且将时事政策转化为促进学生学习的过程,通过时事政策融入思政课教学充分体现了学生所学知识的时效性,提高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因此教师在运用自主探究法时可以采取以下两种教学方式:

课前集中学习。高职院校在思政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一开始就讲解的习惯,引导学生利用课前时间集中学习与观看最新时事政策内容及社会热点问题。首先教师要确定具体的学生负责收集最新的有助于学生思想进步的时事政策及相关热点问题,尤其是充分利用好国家党政部门的报刊、电视等;其次建立日常坚持制度,联合学生会及学生社团等组织在思政课教学之外也要引导学生关注最新的时事政策等内容。

积极引导学生开展讨论评价制度。时事政策融入思政课是为了提高学生对于社会的了解,因此通过学生对于时事政策的学习与讨论可以增加学生对于时事政策的认知程度,促进他们对时事政策本质的了解,因此,有必要建立相应的评价制度,并有一定的量化标准,经过试行之后,逐步完善,从而促进学生积极参与的意识,并辅助提高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

3.3 积极采用多种现代化教学手段 集文字与音像于一体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用更直观、更鲜活的形象感染学生,使时事政策的教学内容具体化,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逐渐能做到多听、多看、多读、多记、多想、多练。“多听”与“多看”,每天晚上7点按时收看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多读”,要求学生多读《半月谈》、《时事报告大学生版》等报刊杂志;“多记”,要求每个学生准备一个笔记本,把时事政治材料分成国内和国际两部分记下来,国内又分为政治、经济、科学、外交、教育、文化、体育等;“多练”,就是利用好学生会等组织开展相应的演讲及辩论等活动,在活动中提高大家对我国时事政策的深入理解。

3.4 专题式教学 高职院校教师可以根据最新的时事政策,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开展有目的的专题讲座,突出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并可以多元化采取专题讲座、专题报告、专题讨论、专题研探的方式,以突破教学难点,突出教学重点,凸显教学焦点,在强化自身政治素质,增强理论认知的同时,又可以深入浅出,将正确的理解和学生交流,从而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

3.5 加大实践教学力度 教师在时事政策融入思政课教学中过于重视理论方面的教学,而忽视了实践教学,因此为了提高学生利用思政课理论加大对时事政策的理解与认知,需要教师加强对于实践环节的教学力度。所以,教师应该用贴近学生生活的热点进行教学导入,让学生真正感悟到教材的知识就是源于生活,与他们的成长息息相关。在此基础上,教师应规划实践教学,并争取学院的支持,设立校内及校外两类实践基地,并应有具体的时事政策内容引导下的实践课题,带领学生进行实践教学,这有利于将“平面”的教材立体化,使教学内容更富有活力,使教学活动得以顺利进行,也会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总之,时事政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虽然已有很多教师在课程讲授中经常运用,但教学内容在不断发展变化,教学的方法也必须适应发展变化的要求,必须针对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认真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加以调整改善创新,多关注社会变化及学生的想法,注意选择灵活多样、切合实际的方法,就一定能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地效果,有力地增强思政课教学的效果,使学生在轻松愉快地学习环境中成长、发展,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真正走入老师爱教、学生爱学的境地,切实达到思政课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冰.时事政策融入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多维探析[J].科教导刊,2013(4).

[2]管剑,徐建南,蔡潇.改进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方法简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15).

[3]蔡建红,何静丽,胡文敏.高职形势与政策教育中体验式教学的应用方式[J].职教论坛,2011(05).

[4]罗云.关于高校思政课教学若干问题的研究综述[J].教育观察,2012(10).

时事政治论文范文12

一、剖析言说能力的培养与文学的政治性

在我国的近代文学言论中,“政治”一词的含义都是非常狭隘的,这主要是受到了近代时期所形成文化的影响,在时期,崇尚“文艺要为政治服务”,也就是说文艺要为党和国家的具体方针政策做出牺牲。这样的理解是在特殊时期形成的,有其形成的特殊历史原因和环境,但是却一直制约着我们对文艺与政治关系的思考思维。要想扭转这错误的“政治”概念,我认为,需要引用阿伦特的政治理论。阿伦特的对“政治”一词的理解是一种自我彰显,这种彰显主要表现在人的言谈与行动中。他还指出,任何的施为、展现都需要一定的空间和领域,按照这种理论,政治活动一旦在“公共空间”中丧失了言谈,它的性质就改变了,变成了另一种活动模式,就像“制造事物”和“劳动”一样。着眼于这个简单的对“政治”的定义,不难看出“行动”“公共空间”“言论”都是与政治息息相关的。阿伦特在《人的条件》中将“劳动”与“工作”进行了比较,对“行动”的基本含义进行了界定。阿伦特认为,人的基本活动分为三类:劳动、工作、行动,并且分别对应了人类三种基本条件。劳动的目的在于满足人类基本活动所需要的、维持生命所必需的物质的需求;所谓的工作指就是人类通过生产活动制作人工制品的活动,它为人类创造了一个与自然截然不同的人工世界。行动与劳动和工作都不一样,劳动和工作的目的都是为了满足经济需求和生理需求,是人类的自然性范畴,但是人的自然醒是不能成为政治实践的条件的。行动是主体的自由实现活动,其基本前提就是超越经济需求。政治是通过言辞在公共空间的呈现和参与表现出来的,它也是需要一定的语言能力的,尤其是每个公民在参与讨论公共事务的时候所必需的。

二、解析政治化的文艺学的非政治性

当我们认真剖析阿伦特和哈维尔的政治理论,并将其运用在我国时期的文学理论时,我们会发现那个特殊时期的文学理论知识产生了一种颇为奇怪的现象:它将极大的政治化与空前的非政治化集与一身;它在意识形态上是政治,但是又对“存在的政治”予以压制和败坏;它既表现为声势浩大的公共事件,又缺乏真正的公共性。新时期来临之前的中国文学理论“政治化”很严重,这也几乎在文学界达成了共识,有许多文艺骨干人文中国的政治文化严重影响了文艺学的独立性和文艺学知识生产的自主性,中国当代的文艺运动基本就是政治运动。文艺学的发展也不受科学的发展水平所影响,那些指导中国革命的实践理论同样对文艺学。这一共识在那个极“左”的年代是可以被理解的,但是也存在其自身的问题。共识中所谓的将中国文学理论知识生产活动牢牢控制住的“政治”指的是特殊时期的特性文化形态中的政治,把这个特殊语境中的政治引申泛化为政治文学关系的一般命题是不合适的。大家都知道,自一九四九年后的三十年内,我国文艺学的研究方式主要是采用群众大规模的讨论,在此期间完成了对《武训传》的批斗,对一些文坛泰斗的批斗如胡适、俞平伯等的批斗,在这个特殊时期,文艺学的发展只是为政治服务的借口,这一点在一九五一年的中共第一次全国宣传大会上已经明确指出。文艺为政治服务包含很多内容,如为党的方针和政策服务,也就是说政治对文艺学的发展具有导向性。而所谓的“讨论”、“争论”方式也只是表面现象,形式主义,根本就没有民主、平等而言。我们在分辨文学理论与政治的关系或者是涉及到文学理论知识和政治维度时,首先需要做的就是要认清所谓的“政治”的真实面目,是特殊时期的政治还是民主时期的政治?总的来说,不是民主时期的普遍政治影响文学理论知识的自主性,是特殊时期的政治使文学理论知识丧失了自主性。有人曾说过:真正的悲哀是文学理论知识必须按照规定的政治化,是文学理论知识生产者为规定的政治化服务。

三、探究去政治化的文学理论的政治性

新时期的文理理论是在去政治化的前提下发展起来的,去政治化就是自主性的诉求表现,但是有趣的是,从另一种角度看,这种去政治化的文学理论和搞政治化理论是吻合的。文学的自主性诉求就是对独立的渴望,强调的是文艺活动与审美的超功利性,是对于“工具理论”文艺学的大肆抨击。这种诉求出现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初,总结这一理论的话语可以“向内转”三字概括。“向内转”共分为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指的就是从政治等非文学领域转向文学领域。在这之前研究的文学主要是看中其外部规律,也就是文学与经济基础及上层建筑的关系,比如说政治和文学的关系,社会和文学的关系,近些年来,研究的重点已经逐渐转移到内部了,也就是说更侧重于研究文学的内在因素,审美及自身结构等;“向内转”的第二层含义指的就是从物质世界转向内心世界。当时一些提倡自主性的人认为我国的文学内在本质没有西方欧美国家那样成熟,并不是存在于批判言论中的,相反是存在于人内心世界里的,“向内转”实际上就意味着主体性高扬。在整个七十年代末和八十年代初,我国大陆文学的发展基本算是止步不前,几乎没有“纯文学”,在这个时期的文学政治性较强,一般都被称为“伤痕文学”或者是“反思文学”,这对我国整个文学发展都产生严重的影响,即使是政治的直接残害已经消失,但是政治和灾难见证文学的联系依旧很紧密,这一切都给文学作者的心灵带来巨大打击。

四、非政治化是当代文艺学知识生产的危机征兆

假设文学和文学研究都涵盖了广义的政治性,假设有公共关怀意义的文学和文学知识一定具有政治性,那么,如果抽象的否定文学的政治性或者是在很大程度上鼓励人为的文艺研究非政治化,就有可能使当代的文艺学知识陷入危机。如果对这种倾向不能很好的理解,我们不妨将这种倾向与阿伦特的社会理论相结合,这样就会理解的更加透彻。上文中层提起,阿伦特认为政治是人类的言谈行动在一定公共空间内的实践,再看阿伦特提出的对劳动、工作以及政治三大基本活动的划分可以得出结论:以生存为目的的劳动、以利益为目的的工作都不属于政治。政治是一种自由活动,它能够摆脱物质的功利性和束缚性,人们可以在公共空间内自由活动。需要注意的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们对“物质必然性”的概念也要进行适当的扩充。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少的人还在在于嫉妒贫瘠做斗争,还会受限制于物质必然性,假如我们将消费视为最高的自由,将其他更正珍贵的自由视为多余,我们的公共关切和政治责任与义务感就必然弱化。正如阿伦特指的,随着自动产业化的快速发展,人们将会逐渐从生计的压力之下解脱出来,但是人们往往将时间用于休闲娱乐,而不是公共事务上。不仅如此,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也会快速进去非政治化状态,在这个大环境下,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表现出了两个趋势:首先是实用化,就是用文艺学的知识直接服务于社会的物质消费,另一个是装饰化,既不敢充分运动所具备的文学知识评价公共事务从来建立自己的政治品格,又不屑于选择很多学生选择的“专业化”道路。这两者虽然从表面上看有很大的差异,但是都是文艺学知识产生非政治化。笔者认为,这正是我们这个年代的文学理论知识发展陷入危机的表现。在一个有较多问题、公民道德建设任重道远的当代社会,时代流行这样的文学实在是一件非常值得忧虑的事。

五、小结

通过上文论述,我们可以清晰的认识到重审文学理论政治维度的必要性和迫切性,这需要我们广大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当然,这里所指的政治不是特殊时期的“政治”,而是现代化的、作为公共领域自由行动意义上的政治。时期的“政治化”使得文艺学知识受到迫害,其自主性被剥夺,当然也就无法向世人展现出真正的政治的品格。现如今的“非政治化”看似是摆脱了时期的束缚,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逃避了对公共事业的批判精神反思,单从这一方面来看,当今的文学理论知识生产还并不成熟。实践证明,中国的文艺学在对待公共性的批评反思的能力方面还很欠缺,需要不断的改进与完善,而这正是文化研究所具有的性格。

作者:徐珮 单位:长江职业学院公共课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