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日用化学健康论文

日用化学健康论文

时间:2022-05-07 21:57:49

日用化学健康论文

日用化学健康论文范文1

关键词:健康教育学;课程教学;对比

健康教育学以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为研究对象,是医学与行为学科相结合的边缘学科,贯穿于现代医学各学科的实践中。健康教育学课程的开设旨在帮助健康教育者面对不同层次背景的对象,选择有效的健康教育方式,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活动,促使个体改变不健康的行为方式与生活习惯,同时提高疾病管理技能。健康教育在疾病管理中的重要性日益显现,已成为提升全民健康素养、增进国民健康的重要手段。随着当前对健康教育人才需求的不断增加,对课程教学的关注也日渐提高。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健康教育学课程开设情况的相关文献,对比国内外课程的发展历史、师资力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并分析发达国家健康教育学课程教学中值得借鉴之处,旨在为进一步完善国内健康教育学课程教学提供建议。

1国内外对比

1.1发展历史

发达国家的健康教育理论和实践发展起步较早,“健康教育”一词在20世纪70年代就出现于加拿大的公共卫生文献,作为预防医学重要组成部分的健康教育在全球迅速发展,学科体系逐步形成。此后,健康行为理论的兴起推动了西方健康教育学科的进一步发展。在西方各国中,加拿大被公认为国际社会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倡导者,加拿大政府于1974年发表里程碑式的政策性宣言——《加拿大健康新展望》,是西方国家政府第1次以官方文件的形式提出“健康促进”作为国家战略。1979年,多伦多大学创建加拿大首个健康促进专科学位。20世纪90年代,西方健康教育学的发展进入快速发展阶段。1991年,美国的126所医学院校中有65%专门为学生讲授个体患者的健康教育技能,有74%向学生提供社区健康促进课程[1]。德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注重以行为为导向的健康教育学,重在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和课堂的时效性[2]。日本是亚洲地区较发达的国家,1991年,大阪大学健康体育部教授大河内寿一就曾指出开设健康教育学课程的必要性[3]。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初在医学院校开始创立健康教育专业。1991年,天津师范大学开设了专业大专班,之后上海、江苏、北京、广东等地也相继开设健康教育学课程,当时健康教育学课程主要开设于卫生学校等专科学校。华西医科大学、北京医科大学、同济医科大学等高等学府相继创办了健康教育的专科学习,开展了健康教育专业队伍建设[4]。1993年,健康教育学曾作为“预防医学类”、“预防医学专业”下的一个专业方向进行设置。2002年原国家卫生部教材办公室将健康教育学列入规划教材编写计划,2004年,第1版《健康教育学》出版。近年来,随着疾病谱的改变,慢性病发病率显著增加,健康教育作为慢病管理的重要手段,重要性也日益提升。“十一五”期间,国家各部委出台了《全国健康教育专业机构工作法案》等相关政策,提出“让每位医生不仅仅是治疗者更是健康促进者、保护者”的目标,开启了健康教育学的快速发展阶段。2016年10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2030健康中国”规划纲要》,提出“健全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体系”,健康教育作为慢病管理的重要手段被提升到战略高度。2020年6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更是首次以法律的形式明确了健康教育的重要地位,提出要“加强健康教育工作及其专业人才培养”,“医疗卫生人员在提供医疗卫生服务时,应当对患者开展健康教育”。目前,大部分医学院校都开设了健康教育课程。总体而言,历经30多年,健康教育学在我国不断发展,实现了办学层次提高、授课对象扩大、理论性增强和教学手段优化。

1.2授课对象

国内外医学院校主要针对护理专业、预防医学、临床医学等医学及相关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开设该课程。此外还有一些综合性高校还对体育教育学专业开设本课程。随着健康教育对象和功能的扩大,以及基层对健康教育专业人员需求的增加,有健康教育专业知识学习需求的人群也日益扩大,除医护人员、公共卫生人员外,还包括营养师和社工志愿者等健康教育从业人员;人员从业岗位包括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和健康管理机构等。这些接受过健康教育学课程专业培养的人才服务于相应岗位,不仅有利于从整体上改善我国专业健康教育队伍的薄弱状况,而且对医疗卫生事业与社会的协调发展起到切实推动作用。

1.3课程内容

总体而言,国外健康教育学课程专理论、重实践。健康教育以行为科学为理论基础,如知信行模型、健康理念模型、阶段变化理论等。这些理论于20世纪70年代起源于西方,对健康教育学科发展起到重要影响,因此国外在教学中特别强调行为科学理论及其模型的应用。其次,由于国外医疗卫生体制的特点,教学注重面向社区和基层,如新加坡尤其重视实习期间的社区健康教育[5]。此外,各国的健康教育课程设置结合地方特点各有特色:日本由于历史原因和老龄化严重,有专门的核辐射后遗症防治教育和老年康复护理专业教育;全球范围内,根据疾病发展特点,艾滋病、慢性病和心理疾病的健康教育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国内健康教育学课程的教学内容正逐步优化。主要发展趋势体现在加强现代健康教育理论与健康相关行为改变理论和模型的教学,突出现代健康传播方法和新媒体在健康教育领域运用成果的教学,并且更注重对学生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

1.4教学方法

国外健康教育学课堂教学注重以学生为主体,除理论教学外,强调课堂实践。新加坡多采用翻转课堂的形式,即教师在课前给学生大量的学习资料,经过学生自己的分析和理解后,在课堂上进行讨论、交流[5]。德国的教学以行动为导向,教师给学生提供信息并提出问题;学生在得到信息后要自主思考、分析问题,再最终得出结论[2]。日本还经常采用颇受师生好评的角色扮演法,学生们组成4~5人的小组,通过扮演患者、医生、家属等角色在模拟情景中真实体验健康教育学的学习成果[6]。很多国家临床医学院的学生也会在高年级的临床实践中深入康复医院、社区医院对重点人群开展健康教育。我国的健康教育学课程的教学,过去以传统的课堂讲授为主,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单一,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缺少实践,导致许多学生学习后仍不具备开展健康教育活动的能力。20世纪末,随着我国的健康教育学科迅猛发展,学校开始注重教学方法的改革。目前,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角色扮演法等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教学方法逐渐运用在课堂之中,实践教学作为理论教学的补充也日益受到重视。首都医科大学运用整合式教学法,结合案例教学、情景教学、课外实践等手段,发掘学生的思维潜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7];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开展项目教学法,在课堂中导入项目情景、落实项目任务,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8];上海中医药大学与上海市健康促进中心联合,开展情景模拟教学,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健康教育实践,加强学生健康教育实践技能的培养[9]。

1.5师资力量

发达国家健康教育学发展时间久远,设置了专业学位,学历教育体系完备,培养了许多专业的健康教育师资力量。如美国有200多所大学或学院设有授予健康教育学士学位的健康教育系,有22所大学和公共卫生学校设有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的健康教育系[10]。我国健康教育学目前尚未设置独立专业,在专业人才培养方面缺乏专业性。师资力量主要由具备经验的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卫生管理学等专业人员构成。这些教师虽然实践经验丰富,但许多并不是健康教育专业出身,理论功底略显不足,因此,专业师资建设任重道远。

2国外健康教育学发展的政策与社会背景

2.1政策保障,推动健康教育学科发展

西方国家政府重视健康教育,学科发展的社会基础好。以加拿大为例,早在19世纪80年代,加拿大政府就开始以传统媒体为媒介,开展以传播卫生信息为主的健康教育。1969年,《医疗保健法案》(MedicalCareAct)首次以立法的形式,提出了通过健康促进和疾病预防,提高人群健康水平,降低卫生费用支出的目标[11]。1974年,加拿大政府发表了《加拿大健康新展望》,这是西方国家政府首次以官方文件的形式倡导大力推进“健康促进”作为提供公众健康的重要策略,健康教育被广泛应用于公共卫生领域[11]。在政府的积极推动下,1986年第一届国际健康促进大会在渥太华召开,发表《渥太华宪章》,标志着健康促进理论体系正式建立。健康教育学在西方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政府政策的支持和保障。

2.2开展从业者的准入和专业化要求助推学科发展

西方国家建立了严格的健康教育从业者准入制度,这一制度对于学科发展具有重要的助推作用。在美国,只有通过CHES(CertifiedHealthEducationSpecialist)资格认证的专业人员才能从事健康教育工作。在加拿大,要想成为专业的糖尿病健康教育者,必须经过加拿大糖尿病教育认证委员会考试认证,并且每满5年要进行资格的重新认定[12]。一方面,严格的专业认证制度保证了健康教育从业者的专业素质;另一方面,这种准入制度也推动了专业教育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与职业准入的衔接,能够提升教学质量。

2.3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理念培养了大批实践人才

健康教育事业在国外的大力发展离不开大批专业人才在这一领域的理论推广和实践传播。回溯到国外的人才培养理念和方法,相较于国内,更多以学生为中心,运用参与式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部分医学院校会特别注重临床见习中面向社区的健康教育,强调实践能力的培养。正是这样的人才培养方式,造就了既具备一定理论水平又具备开展健康教育实践能力的传播者和推广者,推进了健康教育在国外的蓬勃发展。

3对我国健康教育学发展的启示

3.1建议把健康教育学纳入高等院校通识课

目前,各高校主要把健康教育学作为预防医学专业、护理学等专业的专业必修课或选修课。但随着慢性病患病率的提高,健康教育作为慢病管理的有效手段,已经成为广大医学生面对患者的必备技能。同时,随着基层健康教育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增加,医学人才培养体系面临着新的挑战。因此,建议医学院校增加课程教学对象的覆盖面,可以将健康教育学作为通识课程开设,使更多的学生能够系统学习健康教育理论与技能。

3.2开展继续教育

健康教育是一项有组织、有计划、有评价的专业活动,健康教育者除了需要具备医学专业知识和技能,还需具备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传播学、行为科学等多方面的知识及良好的沟通能力。我国目前从事健康教育工作的人员很多没有接受过健康教育理论与技能的专业学习或培训,这将限制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上述问题的解决可以通过:①建立健康教育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和培训体系,促进人员队伍的专业化发展;②吸纳志愿者等社会力量,通过培训使其具备专业知识,承担健康教育工作;③未来在各方面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尝试建立准入制度,提高从业人员专业素质,推动专业教育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与职业准入的衔接。

3.3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打造健康教育“金课”

在当前大学课堂要打造“金课”的时代潮流下,我们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通过慕课、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建设虚拟教学平台等手段来实现课堂现代化。既可以使课程学习不再局限于课堂,鼓励学习者利用碎片化时间开展线上、线下交互学习;又能够扩大课程的辐射面,使得教学对象不仅局限于在校学生,满足临床医护人员、健康管理机构从业人员、社工志愿者等的学习需求。

3.4不同高校在教学中探索内容和方法的创新

日用化学健康论文范文2

一、学懂弄通做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将学习宣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向深入。按照“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要求,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坚持不懈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把学懂弄通做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作为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和党员干部学习的重中之重。运用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等重要读本,自觉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全力提升理论学习质量和理论宣传效果。

全力提升理论学习质量和理论宣传效果。开展“厚植理论沃土行动”。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线,抓好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建设,推动《学习规则》的贯彻落实。制定理论学习安排计划,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运用中心组学习(每月一次)、集中培训(每月两次)、个人自学(每月不低于三次)等行之有效的做法,开展开放式、研讨式、参观式学习并写下心得体会。制定《关于加强和改进领导干部理论学习考核工作的实施意见》,建立以讲促学、以考促学、以用促学“三促”长效机制。大力抓好全市卫生健康系统“学习强国”“舒兰资讯”平台的推广使用,将覆盖率和活跃度等情况纳入到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考核内容。在4月25日前建立10个全系统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示范点、5个基层宣讲工作联系点。积极组织一线理论宣讲, 10月1日前各单位组织开展一次“理论创新和辉煌历程”主题宣讲活动,把理论宣传阐释与新中国70年伟大成就展示紧密联系起来,并优选出5个优秀宣讲点、10个优秀基层宣讲员,以上所有活动要组织好签到簿、课件和影像资料的收集归档工作,及时上报局党办。

二、扎实开展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宣传活动

举办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型歌咏汇演,组织开展“我和我的祖国”“你好新时代”主题征文、演讲等宣传活动,激发卫生人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使命担当。开展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活动,教育引领新时代青年为舒兰经济社会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三、进一步推动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

进一步推动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严格执行《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贯彻落实中央市委关于意识形态工作决策部署。把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加强文化、舆论、宗教等意识形态阵地管理,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

建立健全重大事项请示报告、述职述责等各项制度。强化自检自查、专题督查和反馈整改工作,推动党委意识形态工作主体责任、“第一责任人”和“一岗双责”制度的落实。坚持问题导向,以省委、吉林市委巡视巡察发现的意识形态问题为重点,建立意识形态工作问题清单,推动相关问题有效整改。

强化网络意识形态安全。进一步落实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形成严密的信息审批流程,全面改善网络舆论生态,净化网络空间。

四、参与做大做强高质量发展的主流舆论

为发挥市电台、市电视台、“舒兰”“舒兰资讯”等主流媒体作用,全市卫生健康系统积极做好平台的推广使用,每月择优报送新闻1-2篇。市卫生健康系统将继续加大“舒兰卫生”微信公众平台国家政策、健康资讯和各单位工作动态的宣传力度;各卫生健康单位全年至少上报12篇以上工作信息或有价值的新闻线索,抓好整体设计,利用好新媒体传播网络,加大信息传播覆盖面,形成立体、融合、多轮宣传攻势。单位稿件在国家、省、地区、本市媒体刊登的,年末考评中酌情考虑给予加分。

五、着力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水平

学习贯彻《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广泛开展群众性主题教育。充分利用烈士纪念日等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时间节点,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做好革命遗址、遗迹烈士纪念设施的保护和利用。充分利用老黑沟惨案遗址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完颜希尹家族墓地等历史遗迹,组织开展参观和教育活动,坚定爱国信念,激发报国情怀。

加大“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社会宣传力度。扎实推进三大攻坚战,增进全民共识。全市卫生健康系统大力抓实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重点工作落实。

推动公民道徳素质提升。落实《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深化“舒兰好人·引领风尚”主题实践活动,在卫生健康系统宣传 “舒兰好人”“舒兰好人标兵” “医德模范”先进典型事迹。各单位要积极向上级推送参加评选活动。加大对典型的宣传力度,通过典型示范引领,激发医护工作者的工作热情。各单位要在6月份在委网站、微信等官方自媒体开设一期“最美医生”或“最美护士”专题活动,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系统内落地生根。各单位组织开展“中国医师节”“5.12国际护士节”集中宣传活动。与医政医管部门及医疗机构密切合作,通过多种方式宣传医务工作者的仁心仁术、家国情怀及大爱无疆的高尚情操。组织好签到簿和宣传、影像资料的收集、归档工作,及时上报局党办。

日用化学健康论文范文3

目的探究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376例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通过健康处方和授课指导等方法进行病情的控制和知识的普及,以此来进行全面健康教育。结果通过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数据显示,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前疾病知识掌握的优良率为20.5%,健康教育后为78.5%。结论通过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可以看出,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能够很大程度上提高患者高血压的防止,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知识水平和疾病预防能力,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有很好的应用效果。

[关键词]

健康教育;高血压;应用效果

随着我国经济的提升,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得病几率增加,特别是高血压的发病率逐年升高。我国高血压患者大约有1亿,但是日常服药率仅为24%,血压正常的患者只有8%。高血压不单是血压升高的问题,还伴有心脑血管疾病等相关疾病,所以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十分必要[1],将本院进行的高血压健康教育方法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从2013年9月~2015年2月收治的376例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所有患者符合WHO高血压诊断标准,其中男234例,女142例,年龄28~70岁。患者文化程度:大专以上患者198例,高中文化患者102例,初中以下患者76例。所有患者均接受系统教育。

1.2健康教育方法

健康教育方法:(1)讲座。这种方式对初学者较为适合,患者通过现代设备比如,电脑,以幻灯等进行高血压知识的了解和学习。学习的时间不能太长,学习内容以简短为宜。(2)讨论。这种教育方式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对知识了解的参与度,使患者通过互相交流的方式进行主动式的知识学习,通过问题的提问和回答使所有患者能够进行知识的分享。(3)个体化教育。这种方式是一种针对性的教育方式,对患者进行单个指导,对患者的提出的疑问进行针对性系统的回答和指引。(4)看书自学。这种方式对不同文化水平的患者有不同的学习内容,这种方式对不同患者有不同的局限性,根据文化程度进行专业和非专业语言的选择学习。(5)示教。这种方法能够很好的对患者进行教育,通过针对性示范来达到教育的目的,比如,指导患者进行血压计的使用,服用药物的注意事项等。(6)音像方法。患者通过音像集中患者的注意力,使学习内容更为丰富。(7)出院教育。患者出院后进行教育,主要通过教育咨询,热线咨询和上门服务等[2-4]。

1.3教育效果评价

教育效果评价主要通过答卷和演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对患者进行四级评分标准:优良中差,90分以上为优;70~89分为良;60~69分为中;60分以下为差。评价内容主要有:(1)考察患者对自身疾病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这种评价主要以答卷的方式;(2)考察患者血压计的使用方法和步骤,这种评价方法主要是以实际操作为主;(3)通过答卷来考察患者的饮食认识。通过健康教育和教育评价相结合对患者日常生活中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情况的变化跟踪调查[5]。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在数据的统计分析方面运用了SPSS13.0软件,计数资料以百分数和例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高血压病患者健康教育前后评分比较

经统计分析得出,实施健康教育前患者掌握疾病知识的优良率为20.5%,而实施健康教育后为78.5%(P<0.05)。2.2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前后知识掌握情况结合后续统计分析看来,在高血压危害、营养学知识等疾病知识的掌握方面,相比于健康教育实施前,健康教育实施后患者掌握的优良率显著提高(P<0.05)。

3讨论

3.1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疾病知识知晓率

随着高血压人群的不断增多,对进行高血压健康教育尤为重要,在防止方面,患者必须要进行疾病的认识和自身的调节,进行管理能力的提升[6]。我国高血压患者逐年上升,由于健康教育的资金和人力投入不足,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健康教育的顺利开展,形成了较大的局限性,直接导致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识和防止能力不高,缺乏必要的相关知识的掌握,并且高血压带来的各种并发症比较多,给患者带来了较大的生活问题。患者通过进行全方位的健康教育不但能够提高患者疾病预防信心,而且从某种方面对高血压有更深层次的认识,从根本上对高血压存在的危害进行控制。通过健康教育进行科学的自我管理,提升自我护理能力,最大程度上降低并发症的危害。通过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数据显示,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前疾病知识掌握的优良率为20.5%,健康教育后为78.5%。该结果显示出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知晓率的提高,能够从根本上改善患者日常不良行为,对降压和稳定有很好的应用效果[7]。

3.2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现在医学还不能根治高血压,高血压将会伴随患者一生,最为重要的是对血压的稳定,所有患者日常应当进行血压的有效管理。健康教育通过不同的教育方式对患者进行日常血压的自我管理,教育人员应当进行正规的操作实践,并且对患者进行理论知识教育的同时进行日常稳压的各项管理,使患者的血压得到有效控制,让患者了解日常用药注意事项,日常注意锻炼身体,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血压和并发症[8]。

3.3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患者高血压的预防

通过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可以看出,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能够很大程度上提高患者高血压的防治,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知识水平和疾病预防能力,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有很好的应用效果。

作者:胡庆华 单位: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

参考文献

[1]王瑞英.针对性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中外医疗,2012,3(115):123-124.

[2]陈凤平,李蓉.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探讨[J].当代护士(学术版),2007,1(33):96-98.

[3]任群生.健康教育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干预效果评价[D].吉林大学,2008.

[4]毛雪梅,谭权仙.强化式健康教育在农村高血压患者中的作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2):172-173.

[5]代鲜鸽,别小宁,张爱萍,等,张春玲.高血压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J].临床护理杂志,2011,1(01):27-30.

[6]赵彬,冯辉,谢萍.个体化的社区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效果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23):307-308.

日用化学健康论文范文4

【关键词】医院;护理人员;健康教育;知信行

医疗卫生机构是健康教育的主要阵地,既承担着患者及其家属健康教育工作,也承担着医疗机构员工自身的健康教育;医护人员是开展健康教育的主力军[1]。加强医院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是医学模式转变和现代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医疗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有效易行的治疗手段[2]。加强医院健康教育工作,是医院的重要职能,也是医院治疗的重要手段[3]。为了解甘肃省三级医院护理人员健康教育知信行,更有效的做好医院健康教育工作,课题组于2014年10—12月从全省37所三级医院[4]抽取20所作为调查对象进行调查研究。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甘肃省三级甲等医院1945名护理人员。

1.2方法

1.2.1抽样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在甘肃省东、中、西、南4个区域(甘肃区域分布没有北部区域)的每个区域随机抽取5所三级医院,共抽取20所,占甘肃三级医院总数的54.05%(20/37)。

1.2.2调查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调查问卷经查阅文献、反复修改和预调查后形成,主要内容包括调查对象基本情况、对选取的10个基本健康教育理论知识[5]的认知、医院健康教育态度和行为等。调查问卷中问题有1项及以上未做答的,视为无效卷。

1.2.3统计分析

所得数据利用Excel2003软件录入,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2结果

2.1一般情况

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表2000份,收回有效问卷1945份,回收率为97.25%,所调查对象全为女性护理人员,年龄分布在18~55岁,其中年龄在43~55岁被调查者占4.65%,31~43岁占19.20%,18~30岁占76.15%;本科及以上占42.93%,大专及中专占57.07%;副高级职称及以上占4.62%,中级职称占20.72%,初级及以下职称占74.65%。

2.2对健康教育基本理论知识的知晓情况

本次调查健康教育基本理论知识方面的问题,其中对健康的定义的知晓率最高,为78.51%;对“从健康传播的效果层次看,您认为属于健康传播最终目标”的知晓率最低,为16.20%。只有2个健康教育基本理论知识知晓率超过50%。在高级职称、中级职称和初级及以下职称护理人员中“健康教育的核心问题”和“范围最广、危害最大的危险行为”的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健康教育和卫生宣传的关系”“范围最广、危害最大的危险行为”“大众传播的特点”“(健康)传播效果的最高层次”“在人际传播技巧中的观察技巧”等问题,大专及以下学历护理人员的知晓率明显高于学历在本科级以上的护理人员(P<0.05)。而就“健康教育的核心问题”的知晓率,大专及以下学历护理人员的知晓率明显低于学历在本科及以上的护理人员(P<0.05)。3个年龄组仅有“健康教育的核心问题”的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着年龄组增大,该问题的知晓率越高(χ2=35.82,P<0.05,表1)。

2.3对医院健康教育的态度

调查显示,90.33%的被调查者认为医院有必要开展健康教育;93.42%认为在随诊过程中,医生有必要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94.81%认为医院有必要对医护人员进行健康教育;94.86%认为有必要对医护人员开展健康教育理论和技能培训;89.25%认为医院有必要设立独立的健康咨询门诊;86.59%认为医院应该设立专门的科室负责全院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表2)。被调查者认为有效的健康教育活动分别为发放健康知识宣传册或折页(25.86%)、病房视频健康讲座节目(21.73%)、针对个体的健康教育(21.12%)、健康讲座(17.19%)和发放健康教育处方(14.09%)(P>0.05)。59.89%的被调查者认为在随诊过程中,医生对患者开展健康教育时间应在5~10min。26.52%的被调查者认为医护人员开展健康教育最大的阻力是缺乏开展健康教育的技术和能力;25.08%的认为医护人员主要任务是治病救人,而不是健康教育;24.51%的认为缺乏开展健康教育的途径或平台;19.10%的认为没有报酬。

2.4护理人员医院健康教育行为

调查发现,45.83%被调查者在日常工作中最多采取个别谈话的方式开展患者及其家属的健康教育,其次是发放健康教育资料(29.25%)和开展健康讲座(19.41%)。53.27%的被调查者在日常工作中针对患者或患者家属开展健康教育的时间为5~10min。25.06%的被调查者2014年未接受过健康教育理论及技能培训;16.78%的接受过1次。57.53%的被调查者在日常工作中发现与病人自身疾病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最受欢迎,其次是慢性疾病的防治知识、家庭保健知识、自我体检护理;传染病的防治知识、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等。60.99%的被调查者在日常工作中主要的健康教育对象为就诊的患者。仅有1.34%的被调查者参加社区健康知识宣传活动;3.19%的被调查者参加公共场所的健康咨询活动。当有患者或患者家属咨询烟草的危害时,49.18%的被调查者不能够科学的开展烟草危害的健康教育和戒烟方法。在日常工作中,20.12%的被调查者没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健康教育;37.93%的需要硬挤出来,但会影响工作;41.84%的能合理安排必要的时间用于健康教育。

3讨论

医院健康教育是全民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6],是社会发展和医学进步的产物,是医院由单纯治疗服务向预防、治疗、护理、康复一体化保健服务转变的重要手段[7]。《全民健康素养促进行动规划(2014—2020年)》要求在2020年创建1400个健康促进医院[8]。健康促进医院是现代医疗机构为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变及医学社会化而提出的,并由过去单一的医疗型向促进健康、提高生民质量的医疗预防保健型转化的现代医疗服务模式[7],其中对医院健康教育提出了具体的要求。调查显示,医院护理人员缺乏基本的健康教育理论知识,对于某些健康教育基本理论知识的知晓率在职称和学历方面没有统计学意义。90%的问题的知晓率差异与被调查者年龄无统计学意义。而且只有2个健康教育基本理论知识知晓率超过50%,知晓率最高的问题为健康的概念,为78.51%。最低的仅为16.20%。说明医院缺乏对医护人员开展健康教育基本理论和技能的培训工作,护理人员也没有通过自学等方式获得健康教育理论知识,对健康教育基本理论和技能了解很少。在护理人员对医院健康教育的认知方面,85%以上的被调查者认为应该加强医院健康教育工作,把健康教育融入到诊疗的各个环节,并成立专门的健康教育管理部门负责医院健康教育工作。说明医护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已经认识到医院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对医院患者、医护人员健康教育的需求有明确的认识,这与姜霞[9]的研究结果不同。接近60%的护理人员认为患者每次接收健康教育的时长应该在5~10min,超过60%的被调查者在日常工作者针对患者健康教育时长为5~10min。这提示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在制定医院健康教育规范中,应考虑针对个体健康教育时长应为5~10min。对于医护人员开展健康教育的阻力,部分被调查者认为医护人员缺乏相应的健康教育技能,部分被调查者认识不清,认为医院是治病救人的机构,不应该重视健康教育,因此加强医护人员“健康教育融入所有政策”的理念[10]和健康教育技能培训应得到医院广泛重视。综上所述,该研究认为,一是医疗机构要加强护理人员健康教育理论及技能的培训,提高护理人员医院健康教育的主体作用。护理人员通过健康咨询工作,帮助患者解除心理障碍,了解相关疾病的预防、治疗及预后等知识,提高病人防病治病的基本知识水平。这些工作对于改善医患关系,促进健康恢复,减少医疗纠纷,提高护理质量及医院管理水平将起到积极作用;二是医疗卫生机构要制定护理人员规范的健康教育制度,通过合理的途径、规范的方案开展医院健康教育;三是医院要把护理人员健康教育纳入周、月、季度和年度考核,通过监督评估、满意度调查等方式,切实落实医院健康教育相关制度,真正把健康教育融入到预防、治疗、护理、康复的全过程[6];四是医院要因时、因地、因人地开展个体化和大众化相结合的健康教育活动,切实把医院健康教育作为患者诊疗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齐玉梅,王生锋,王桂华.湖北省农村医务人员健康教育现况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2009,25(12):30-31.

[2]吕姿之.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M].2版.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2:171-172.

[3]黄津芳.医院健康教育的科研方向[J].南方护理杂志,1997,4(6):14-16.

[4]甘肃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13年甘肃省卫生计生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14-04-09)[2014-12-01].

[5]马骁.健康教育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92.

[6]迟晓琳,纪军传.开展医院健康教育的思考[J].青岛医药卫生,2004,36(5):374-375.

[7]潘岳松,郭秀花,田向阳,等.健康促进医院的发展历程及其展望[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5,21(11):721-724.

[8]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印发全民健康素养促进行动规划(2014—2020年)的通知[EB/OL].(2014-04-15)[2014-12-01].

[9]姜霞.浅谈医院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卫生产业,2011,8(8):119.

日用化学健康论文范文5

关键词:体育课程观念改革发展趋势

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一场大规模的课程改革运动席卷了世界许多发达国家,进入90年代以来已逐渐形成了一股强劲的跨世纪的教育改革潮流。新型课程方案的设计要面向21世纪,立足于培养跨世纪的人才,已成为世界性的课程改革趋势。学生的需要、未来社会生活的需要和体育学科发展的需要是体育课程设计的基本来源,也是体育课程改革的核心问题。日本经济的快速发展令世人注目,其教育改革更是走在世界前列。综观日本的教育改革,研究战后日本课程的发展,对我国的体育课程的改革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1.战后日本体育课程改革

1.1第一次课程改革——单元式课程(1945—1958年)

战后第一次课程改革提出了学习美国的实用主义教育的基础上,形成了经验主义的课程体系,强调以儿童为中心的实用主义教学。这一阶段推行的是“单元式课程”,以杜威的经验主义教育思想和布拉梅尔德的改造主义课程观为理论支柱。单元式课程既容易结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又适合学生的需要,但学科知识的系统性不够,从而造成学生基础知识薄弱,学力低下。

在单元式课程理论的指导下,学校体育课程是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需求设置的,对体育科目采用了松散的分类学习办法。从战后1951年颁布的“高中体育教学大纲”的教学内容分类体系看主要是以教学单元排列为主,虽分为中心内容和选择内容两类,但两者均可选择,并无本质上的区别。教学内容列出的项目众多,对每一项目列出了授课周数,但并无约束力,实际选用教材和课时数均由教师自主确定。这种做法实质上是接受了美国的自助餐式的体育教学。

在课程目标上,主要包括身体目标、社会目标和生活目标。这一时期共颁布过3个“小学体育教学大纲”(1947年版、1949年版、1953年版),提出的目标虽有差异,但基本精神是一致的,如1953年颁布的“小学体育教学大纲”中的体育教学目标为:

1,身体目标——促进正常的身体发展,提高活动能力。

2.社会目标——通过身体活动,培养民主的生活态度。

3.生活目标——能够正确地安排余暇生活,进行各种身体活动。

在课程评价上,由于教育目标发生变化,学习评价也随之变化。因此,日本的教学大纲的变迁过程也是学习评价的完善过程。在40年代和50年代,以“生活单元”构成的体育教学单元是难以确定共同性评价标准的,当时的学习评价只能是主观的相对评价。在学期终结时,小学按“态度”、“技能”、“习惯”、“理解”四个方面评价,中学按“健康与生活的理解”、“健康与生活的习惯”、“运动技能的提高”、“竞技比赛的参加”四个方面评分,各自采用五级评分制,最后评出总分。这种评定主观性强,学校各自为政,评价内容超越教学效果的可能范围,且分类不够系统。

1.2第二次课程改革——学科中心课程(1958—1977年)

由于经验主义课程忽视知识本身的系统性,使日本学生的学力水准下降,在西方各国提出“回归基础”的影响下,日本开始重视传统学科的教学,编制了“以学问为中心”的课程体系,在高中阶段则增加了必修课的学分数。

1958年强调的是“基础的运动能力”和“运动技能”,1968年则强调“发展体力”,侧重点不同,但均以学科为中心。如日本1968年颁布的“小学体育教学大纲”中的体育教学目标为:

总体目标:

通过理解运动经验的身心健康,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力的同时,培养健康、安全的生活态度。

具体目标:

1.通过科学合理的运动实践,培育强壮的身体,提高体力。

2.学习并掌握运动方法与技能,养成热爱运动的习惯,形成健全的生活态度。

3.通过运动与游戏,培养学生情绪稳定、态度公正、严于律己、互相协作等自我责任与必要的社会生活能力。

4.培养运动过程中注意健康与安全的能力和态度,提高维护健康和安全生活的能力和态度,学习保障健康的必要知识。

70年代初,体育教学强调发展体力,教学评价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首先,学校除对学生体育成绩评定外,还增加了《学校一家庭联络手册》。体育成绩评定包括了“技能”、“态度”、“知识”三个方面,其标准和内容与教学关系密切,评分仍采用五级制。《学校一家庭联络手册》则记录了学生的身体健康、体力测定与运动能力测定的数据与结果。

1.3第三阶段——人本主义课程(1978年至今)

1976年,文部省课程审议会公布了有关课程的《审议总结》,确定了改善课程,“以人为本”的三项基本原则:1)培养个性丰富的学生;2)安排既有余地而又充实的学校生活;3)重视作为国民所必备的基础知识,同时进行适应学生个性和能力教育。在人本主义思想指导下,文部省1977年制定的小学和初中学习指导纲要以及1978年制定的高中学习指导纲要,对课程的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重新进行调整,提倡“从容学习”,大量删减教材。

进入80年代之后,日本在全面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根据国情,展望未来,又开始了面向21世纪的课程改革,提出面向21世纪的教育改革目标:(1)具有广阔的胸怀、强健的体魄和丰富的创造力;(2)具有自由、自律的品格和公共精神;(3)成为面向世界的日本人。日本在对现有的教育进行反思的基础上指出:学校不能再独自担负儿童的教育,而是与家庭、社会三方面紧密进行教育协作,共同保障每个儿童健康成长。同时认为:学力不仅指知识,而且指学习欲望与学习意念,学习方法以及学习结果(即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依据这种新的学力观,学科课程就不再以传授知识为中心,而必须让学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其评价的重点应是前二条。改革的基本方针是:(1)培养丰富的人性,即丰富的心灵,丰富的社会性(包括国际交往性);(2)培养自主学习、独立思考、自主行动的能力;(3)掌握基础、基本;(4)培养创新精神。因此,日本1998年启动了“儿童情感教育国家行动计划”,以使教育制度有利于形成儿童的良好个性,并给予儿童多样化的选择。

这一时期,日本的体育大纲均强调“快乐体育”和“生涯体育”,同时强调个性与能力的发展。如1988年颁布的“小学体育教学大纲”中的体育教学目标为:

理解科学合理的运动经验与日常生活中的健康、安全,在运动中增进健康,提高体力,培养快乐、明快的生活态度。

各年级目标:

1年级和2年级

(1)愉快地从事基本运动和游戏的同时,提高体力。

(2)培育注意安全与健康的运动态度。

3年级和4年级

(1)在愉快地从事各种运动的同时,掌握相应的技能,提高体力。

(2)在培养协作和公正态度的同时,培养注意安全、健康和努力至终的态度。

1977年日本颁布了新的小学和初中体育教学大纲,1978年颁布了高中体育教学大纲。从此,日本的学校体育进人到了“生涯体育”的新时代。“生涯体育”时期确定的体育科目不仅强调照顾学生的爱好,而且强调发展学生的个性与能力。过去的大纲均规定了各类教学内容的时数分配比重,新大纲除体育理论规定为5%—10%以外,其他教学内容均没有规定时数,由各校自主确定。新大纲的教学内容分为必修和选择必修两类,在初中三年级以上,除了体育理论和体操为必修外,其他各类运动项目,如田径、游泳、球类、武道等均为选择必修。新大纲增加了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机会,减少了学生实际学习的项目,对适应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发展学生的个性与能力、提高教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无疑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在课程评价上,1991年文部省进一步强调体育教学大纲总体化的要求,并对学习评价提出了三方面的指导意见:

1)根据新的教学大纲确立的学力观,重新认识教育的实践功能;

2)积极提倡对逐个学生的积极评价,拓宽学生自我实现的途径;

3)精选教学记录本的内容,缩短其保存期限。

根据上述意见,在学习评价上出现了四项重要的变化。

第一,根据教学大纲考虑的新学力观,修订教师“指导记录要求”,改变过去在评价过程中过于繁琐的记录格式,减少文字记载,采用四方面三等级标准评定与记录。

四个方面是指:①关心?意欲?态度;②思考?判断;③技能?表现;④知识?理解。

三等级是指:A一充分满足;B一大致满足;C一经过努力可以满足。

对学生评价,包括“评定”和“所见”两大领域。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评定,取消小学低年级的评分,小学中年级和高年级采用三级评定;中学阶段仍然采用五级评定,但对选择必修项目的单元采取三级评定。关于“所见”,则记录学生的好事与优点。

第二,反映教学评价的特色,对学习的各项目均可进行阶段性的“评定”,也应在“所见”中登记学生的好事与优点。提倡对逐个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积极评价。

第三,确定了教师指导和对学生评价的重点。在“思考?判断’’和“技能?表现”的基础上,更重视“关心?意欲?态度”,表明了对“情感”’领域目标的重视。但该领域操作困难,需要开发评价手段,而且难以进行客观评价。

第四,评价的重点由终结评价向过程评价转移。

九十年代后期,由于自然环境的变化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亚健康状态、现代文明病、社会年龄结构的变化等因素对健康的需要更加迫切。“健康地生存”、“提高生活和生命质量”已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因此,1998年开始对学校体育学习指导纲要进行修改,新的指导纲要将于2002年实施。在小学的体育科目标中,提出:

(1)紧紧抓住身心一体,重视学生爱好运动、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增进和保持健康,提高体力;

(2)重视学生带着运动问题去学习,通过思考和实践活动使问题得到解决;

(3)重视自我健康管理的素质和能力的培养。

在课程内容里提出:

(1)要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余地;

(2)把过去的“体操”改为“增强身体运动”;

(3)利用持续运动能力提高体力;

(4)加强了在药物、生活习惯、自我形成过程中的健康问题和处理方法,强调对自我健康的管理;

(5)在“伤害事故的防止”方面,增加了防止自然灾害的内容;

(6)在运动文化学习方面,要求在思考中学习和掌握方法。

2.日本体育深程改革的特点

2.1重视课程的价值取向

课程观念决定着课程改革的方向,影响着每一个受教育者的体育价值观。日本教育社会学家管原礼认为:体育观是个人或社会对体育存在的意义和价值,这种意义和价值决定体育的发展方向,从这个意义来说体育观的核心是体育价值观。

青少年在从事体育的过程中,客观上存在着不同的价值取向,有的为了比赛取胜,有的为了社会联络,有的为了娱乐和满足,有的则为了健身。从二战后日本的体育教育来看,虽然始终把身体发展和人格形成当作体育的主要任务,但也从来没有拒绝过体育的社会价值,从来没有忽视过身体发展和人格形成的具体目标。关心和承认学生价值观的不同取向,引导学生正确的健康观,是日本体育课程改革的基本出发点。

2.2重视课程的心理目标

日本的体育课程都非常重视学生的心理目标。在快乐地运动中,注重“思考?判断’’,重视“关心?意欲?态度”,表明了对“情感”’领域目标的重视。从心理学的角度关注运动文化的体验与学习“过程”,调节和控制自己的心理健康,较多地运用了“成功”、“快乐”等教学手段。这对培养学习的兴趣,树立自信心,在学习中进一步思考和探究直至创造性学习无疑起到重要的作用。

2.3课程目标具体化

日本的体育课程目标涉及到体育运动目标、运动中的人际关系目标、运动中的安全与健康目标、社会目标、生活目标、个体目标和情感目标等,从如何促进人才的社会化和国际化的高度设置课程目标,课程目标更加生活化、社会化、时代化,可操作性和针对性也就更强。学生在社会目标、生活目标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和体育观,追求和实施个体性的目标,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完善、修正自身的价值观和体育观,这对学生在“怎样健康地生存?”和“如何管理自己的健康?”,更具有操作性。

2.4课程结构合理化

日本的体育课程设计以人的发展为本,把人的情绪、态度、理想、意识、价值作为教育价值取向的重要领域。这种教育思想提倡的是知识发展与情感发展的统一,以形成完整的人格。与这种教育思想相适应的体育课程包括三个方面:①正规的体育课程;②校内活动课程;③社会实验课程。第①种可称为显露课程,第②③种可称为潜在课程。其实,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对潜在课程的重视,因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把人培养成社会化的人。日本学者在总结课程改革时提出了必修和选择必修并存的课程结构,且选择必修课内容更加丰富,更加贴近社会体育和大众体育,这样学生的选择余地大,学生的体育价值在宽松的体育环境中也得以个性化地实现。家庭的积极参与,社会体育的融入,使体育课程结构日趋合理,更加接近学生的生活。

2.5课程评价科学化

日本的体育课程不仅在评价面、评价深度、评价因素方面日趋合理,对运动过程中的关心、意欲、兴趣、态度、情感等心理领域的评价更加重视,而且评价手段也日渐科学。随着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计算机技术在评价领域广泛应用,可以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比如,每年4月份第一个星期开始的各种运动能力测定,各种数据均可进行全国和本地区平均数的比较。让学生自己去了解和比较,自己寻找定位,从而确定今后的努力方向。人性化评价是未来发展趋势,重视对学生的形成性评价,重视评价的人性化、生活化,重视学生的自评、互评是课程评价由量化评价向人性化评价发展的重型举措。

3.我国体育课程的发展

在我国,体育课程的发展可粗略地分为两大时期:

3.11949—1978年,这一时期我国的体育课程理论以前苏联的竞技体育理论——“金字塔”结构理论为基础,课程目标虽然以增强体质为主,但具有鲜明的时代特性。50年代至80年代初,我国一直采用苏联的课程结构模式,即由中央对全国的课程教材进行一级管理,全国实行统一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课程内容、教学手段主要以竞技体育学科为中心。体育课程突出了三个中心,即:教师、课堂、教材。课程为政治服务,过分强调社会的需要,忽视学生的主体需要。确立以两课、两操、两活动为主要内容的学校体育活动,国家指令性计划强。这样一种集中统一的课程管理模式显然与复杂多样的国情不相适应,同时也无法发挥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21979—1999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20年间,学校体育随着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的对外交流而迅速发展。这一时期学校体育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8--1984年的改革开端与摸索阶段。1979年,教育部等四部委联合召开“扬州会议”,提出了一整套改革学校体育的重大措施,使学校体育在改革开放初期有了良好的开端,学校理论争鸣呈现出多元化并存的良好态势,学校体育管理制度逐步建立,开始走向法制化、规范化轨道,构建新的体育教学大纲和教材,体育教学方法改革逐渐得到重视,体锻达标进一步加强。虽然改革阻力很大,但为课程改革探索做了准备。

第二阶段:1985—1992年学校体育课程改革阶段。在这一阶段,引进了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的学校体育思想、体育教学目标,但缺乏理论研究,缺乏理论与实践的可操作性研究的探讨,研究尚停留在浅层次上。对外来思想方法的引进缺乏分析与批判,急于照搬照用,给实践带来了一定的盲目和混乱。

第三阶段:1992年以后学校体育改革的深入发展阶段。通过对各国教育改革的反思,通过中、西方教育、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比较,课程理论研究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入。随着《课程论》与《现代课程论》两本较有影响的课程论专著的出版,我国课程论开始成为教育科学的一门独立的分支学科,形成了独立的研究领域。与此同时,体育课程的理论研究也更加深入。在体育课程目标上,确立了健康教育的核心地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在课程管理上,由国家指令性计划管理向指导性管理发展,学校的自进一步增强。1999年教育部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要“调整课程政策,明确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权,建立对地方和学校课程指导和评估的制度,下放课程设计的权利,支持和鼓励地方发挥积极性,开发适合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的课程,给予学校一定的开发课程的权利并承担相应的责任。”在课程结构上,以必修课为主,逐步增加了选修课。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正发生巨大的变化,环境、社会对健康的影响日益突出,健康教育对体育课程的改革更加迫切。2001年,全国的《体育与健康》和上海的《健身与健康》课程的相继出台,无论在课程理念还是在课程目标上,都突出以学生为本,健康第一的思想。《体育与健康》在领域目标、水平目标和个体的角色目标等方面都有具体的参考,特别在心理方面有较大的突破,具有一定的操作性,课程设计和资源利用更加开放。上海体育课程在一期课改的基础上,《健身与健康》在基础性学力的基础上,突出发展性学力和创造性学力,为学生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不同层次的课程。在课程目标上,突出以学生发展为本,健康第一的思想,体现了健身与健康的和谐统一,更加关注学生在健身过程中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情感体验、主动思考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在教学目标上,体现了身体、心理、能力和品德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有机统一;在课时安排上,高中阶段大幅度提高了选修课时;在课程内容上,突出了生活、自然、环境与健康密切相关的内容;在课程评价上,加强对学习过程和心理健康方面的评价。

地方性的体育课程相继出台,有力地推动我国体育课程的发展。但是,在改革实践中,由于缺乏系统的体育课程理论的指导,体育课程中的“应试”现象仍较为突出,《体锻达标》对课程的实施冲击较大,体育教学手段、评价观念、评价手段、评价形式还需进一步创新。因此,体育课程要紧紧围绕学生的健康,要敢于摆脱不利于学生健康的一切形式上的束缚,全面实施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对健康的自我调节和自我管理能力,适应未来社会和生活对健康的需要,提高生存能力和竞争能力。

4.关于我国体育课程改革的几点设想

4.1更新观念

随着教育的发展,新的体育思想和成功经验的推广,教育者观念的更新决定着体育课程改革的成败,决定着体育课程目标的具体实施。了解世界各国教育发展的趋势,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掌握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内心需要,是更新观念的重要前提。如何渗透德育教育、人格教育、公共意识教育和社会责任教育对体育课程的实施具有重要而独特的意义,因为这些是现代公民必备的基本素质。只有教育观念更新了,才能促进体育课程的真正改革,才能创造出丰富的教学素材和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才能使体育课程目标具体化、个性化、社会化和系统化。

4.2加强体育课程理论研究

体育课程理论是指导课程实践的依据,没有正确的理论指导,改革就会走弯路,甚至迷失方向。因此,借鉴日本成功的课程理论,立足我国的具体实际,放眼未来体育课程的发展方向,是构建我国体育课程系统理论的基本思路;科学的态度,创造性研究,反复实验,是构建我国体育课程创新体系的根本途径;充分考虑学生的需要、社会生活的需要、学科发展的需要,是构建我国体育课程理论的基本来源。

4.3不断调整课程目标

体育课程目标是学生获取、创造现代体育知识、技能,成为社会化的人才过程中的个体价值体现,它来自于学生的需要、未来社会生活的需要和学校体育学科发展的需要。正如丹尼斯?劳顿所说的那样:“在课程方面,受到教师支持的一般理论或假设至少有三种,即常提到的儿童中心论观点、学科或知识中心论观点以及社会中心论观点。”儿童中心论、学科中心论、社会中心论是设计体育课程目标的三个基本理论要素,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第一,体育课程是学生的课程,是针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生个性需要而制定的,因此,学习者的需要是体育课程目标最直接的来源。现代教育改革和发展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教育要尊重学生的需要。实施体育课程目标的形式、途径是极其丰富的,在体育课程中,体育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的兴起和需要,巧妙设计课堂情景,选取运动素材并加以生动的组织和引导。当学生从事与自己的目标相关联的活动时,他们会越来越深入地进行探究。随着问题的解决和兴趣的满足,学生会产生新的问题、新的价值感(成功感、表现欲、自信心)和新的运动设计(由玩耍、游戏、体育游戏向较高级的体育运动,直至创造新的运动形式)。这个过程是持续终身的,是学生终身体育的内在动力,也是体育课程目标的直接来源。第二,学生成长是一个不断社会化的过程。现代社会生活的需要,不仅指社会生活的现实需要,更重要的是社会生活的变迁趋势和未来的需要。教育不再是社会的附庸、被动地适应社会的需要,不只是维护着现有的社会状态和再现着过去的社会状态,而是在预示着某些新的社会状态,在“为一个尚未存在的社会培养着新人”。体育运动作为现代人生活的一部分,学生的需要具有明显的时代性和社会性:(1)“健康地生存”和“提高生活和生命的质量”是学生的第一需要;(2)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缩短了体育交流的时间和空间;(3)公费医疗体制的改革,进一步促进健康意识、安全意识的增强和生活质量的提高;(4)余暇生活的丰富;(5)新的运动形式不断在学生中传播和开发;(6)人与人的协作是现代社会个体成功的重要标志。因此,体育课程目标不能脱离社会需要而独立存在于教育领域,它必须具有人类社会化的预习功能,反映学生步入社会必备的基本能力和人格需要。第三,随着现代体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在教学实践中,那种指令性、计划性、模糊性的体育课程目标已被打破。体育课程目标对个体的意义将更加具体化、个性化,学生运动的目标将更加明确,主体性和主动性将更加突出。

4.4加强与家庭、社会的联系

教育的根本宗旨是促进入才的社会化。随着教育途径的拓宽,家庭生活质量和学生健身意识的提高,学校体育与家庭、社会的交流更加密切,其沟通形式和途径更加多样化,这将极大地丰富体育课程的内涵和形式。体育运动己成为现代人健康、积极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的体育课程应充分考虑到家庭、社会对学生健康的多种高素质要求,呈现出一定的开放性。

4.5加强体育教学改革

体育课堂教学是体育课程的主战场,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场所。随着体育教学观念的更新,体育教学将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兴趣爱好,进行分层次、单元式引导型教学。在“班级授课制”情况下,如何进行个性化教学是目前体育教学改革的难点。目前的改革思路可归纳为如下几点:第一,建立和完善学生健康的体育观和价值观。只有每个学生的体育观达到一定境界,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第二,公平性原则,每个学生都有接受公平教育的权利,学生不存在好生和差生,只有平等地对待每个学生,才能激发每个学生的学习热情;第三,学生是运动文化的主体,每个人都有充分享受快乐的权力。体育运动是奔放而富有激情的,体育教学应该是学生尽情快乐的场所。因此要淡化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权威性,教师是体育教学的引导者,是快乐情景的设计者,只有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不断更新,才能使学生动则有趣、动则有方、动则有理,动得快乐,动出健康。第四,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只有学生对自己的学力、能力、健康水平进行自觉、科学的评价,体育教学质量才能有“质”的提高,自主学习的主动性才能充分体现出来;第五,不断创新。创新是教学的灵魂,是教学改革的动力。社会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学生发展也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教学创新,不仅是教学手段、教学内容的创新,更重要的是教学理念的创新,因为它决定着教学改革的深度和发展后劲。

4.6完善体育课程评价

传统的体育评价是以预测和控制为基本模式。在统计学广泛应用的今天,忽视学生形成过程的评价,会使教育评价走向片面和极端。体育课程评价要跳出原有的评价范围,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把学生看成是一个动态发展的人,注重对学生进步的评价,注重对学生获取知识的动机、欲望、能力、态度以及形成过程的评价。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资源共享,逐步建立学生生理、心理发展数据库,让每一个学生学会自我评价,学会比较和竞争,使体育课程评价有利于学生个性的良好形成和人格的进一步完善。

结束语

日本的中小学体育课程发展在欧美先进教育思想的影响下,以人的发展为本,尊重学生发展的个体差异性,充分考虑到社会进步、生活发展对学生健康提出的新要求,体现了系统课程理论对体育课程建设的巨大推动作用。

通过中、日两国体育课程的比较,我们可以从中获得启迪,同样日本的体育课程改革实践也为我国的体育课程改革提供了成功的经验和发展模式,有利于我们更新观念,拓宽思路。随着对健康教育研究的深入,我国的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必将进入一个崭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参考资料

[1]王占春.“浅谈体育课的三项基本任务”《中国学校体育》,1981年;1:22.

[2]李秉德主编:《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3]吴文侃主编:《比较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4]钟启泉编著《现代课程论》,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5]钟启泉编著《现代课程论》,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6]会议材料见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国家教委中小学教材办、中国课程教材研究所编:《课程发展与社会进步——国际研讨会论文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日用化学健康论文范文6

4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和网络文化建设工作。中共中央总书记主持会议。

会议强调,广大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充满活力,是一个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体育对青少年的思想品德、智力发育、审美素养的形成都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高度重视青少年体育工作,使广大青少年在增长知识、培养品德的同时,锻炼和发展身体的各项素质和能力,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会议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认真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建立健全学校体育工作的机制,充分保证学校体育课和学生体育活动,广泛开展群众性青少年体育活动和竞赛,加强体育卫生设施和师资队伍建设,全面完善学校、社区、家庭相结合的青少年体育工作网络,形成全社会珍视健康、重视体育的氛围,培养青少年良好的锻炼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在广大青少年中形成热爱体育、崇尚运动、健康向上的良好风气。

会议强调,要加强领导,齐抓共管,形成全社会支持青少年体育工作的合力。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进一步完善加强青少年体育的政策保障措施,加强对学校体育工作的督促检查,为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创造良好条件。教育、体育、卫生部门和共青团、妇联组织要加强对青少年体育、卫生、健康工作的组织、指导、服务,加强家庭和社区青少年体育工作,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氛围。学校要把增强学生体质作为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把健康素质作为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指标,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切实抓好青少年学生体育工作的落实。

会议指出,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网络文化,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充分发挥互联网等信息网络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有利于扩大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辐射力和感染力,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会议强调,要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文化发展战略出发,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要求,坚持积极利用、大力发展、科学管理,以先进技术传播先进文化,促进和谐文化建设,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和舆论支持。

会议强调,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正确的宣传导向,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一手抓建设、一手抓管理。要在网上建设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思想文化传播平台,努力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倡导科学精神、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形成积极向上的主流舆论,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要大力弘扬体现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思想文化,大力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提供更多更好的网络文化产品和服务,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要营造文明健康的网络环境,遏制腐朽落后思想文化传播,形成共建共赢的精神家园。

会议强调,所有宣传文化单位都要努力提高网络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创作生产出更多体现和谐精神、讴歌真善美、群众喜闻乐见的网络文化作品。网络文化单位要自觉担负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责任,大力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的网上传播,增强理论宣传的吸引力和影响力。要大力发展网络文化产业,发展网络文化信息装备制造业。要大兴网络文明之风,深入开展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活动,特别是要为青少年成长创造文明健康的网络环境,在全社会树立良好的网络道德风尚。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加强对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的领导,加大保障力度,加强队伍建设,完善工作机制,促进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法制化,推动中国特色网络文化繁荣发展。

会议还研究了其他事项。

(据4月24日《人民日报》)

日用化学健康论文范文7

中专生在校学习的时期正处在15岁至19岁的青春期,而这个阶段止是他们身心急剧发展、情感丰富强烈、情绪波动大的时期。这个时期也是最容易出心理问题的时期。有些人由于兴趣、情感、意志、习惯等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导致学习成绩欠佳;因中考失意而产生自卑;家长过高的期望,使他们大都有不同程度的失败感和挫折感,心理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学习心理方面:表现为学习适应不良;学习动机不正或学习目的不明;学习策略不当或学习困难;学习成绩太差,厌学情绪严重;转而是焦躁、困惑,情绪压抑严重。

2.人际交往方面:表现为人际适应困难;集体观念较淡薄;缺乏尊重、真诚、团结、互助精神。为摆脱这种令人失望的状态,许多学生与社会无业青年靠近,或者校园内部拉帮结派或者集体性早恋,以不正常方式来肯定自己。

3.性格方面:缺乏坚强的意志品质;性格态度特征表现为坚持性、自觉性较差,自制力不足。有1/4左右的学生或多或少违反校纪校规。

4.自我认知方面:缺乏积极健康的自我观念,表现为较强的自卑感,自立、自信、自尊、自强不足,自我评价机制不完善。转而以破坏课堂、哗众取宠等形式来寻找自我。

那么,如何化解中专生的心理问题,使之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摆在广大中专教师面前非常迫切的问题,也是我们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充分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科性质的前提下,我们把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与语文学科有机地结合起来,在语文教学的同时有意识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有利于加深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而且对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和良好的品格大有裨益,从而促使学生全面、主动、和谐、健康的发展。

二、如何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中专语文教学中

(一)深入研究语文教材,找准切入点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教师、学生和教材是课堂教学三个永恒不变的主体,在语文教学中,要以语文教材为载体,立足教材,构建教学的平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的教育。现行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心理教育材料,或显性的,或隐性的,渗透着对学生的行为规范、智能训练和人格要求,教师在备课与课堂教学中要善于发掘这一资源,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例如,在教学鲁迅小说《药》时,结合鲁迅的经历及其对国民性的思考,联系当今种种让人触目惊心的社会现象,让学生深刻认识到旧中国国民人格上的缺陷,从而为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提供历史的借鉴。再如,在教学《项链》时,为了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玛蒂尔德身上存在的人性的弱点与人格缺陷,我把切入点放在对这一人物的分析﹑评价上,组织学生展开深入的讨论。在讨论﹑交流中,有的学生对人物报以同情,有的则认为这完全是人物的虚荣心所至,有的还把问题深入到社会制度上去。在讨论中,学生认识到了什么才是健全的人格,并能结合自己存在的问题,取长补短,不仅掌握了小说的思想内涵,而且受到了一次深刻的人格教育。

(二)努力探索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完善学生个体心理

在教学中,如果总是采用同一或相仿的教学方法,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就会受到压抑。即使某一种教学方法比较好,但如果在教学实践中使之程式化,这种教法也就停滞起来,缺乏活泼的生命力。

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采用多种方法,从学生的心理实际、学习课文的愿望和现有语文能力的情况出发,使每篇课文的阅读有新意,有新鲜感。教师不宜教给学生过多的现成结论,而应该引导学生对课文本身进行感悟,使学生对文章有新的理解和创造。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摆在第一位的并不是背书,不是记住别人的思想,而是让学生本人进行思考,也就是说,进行生动的创造。”如我们很熟悉的文章《荷塘月色》,文章起笔就说:“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多年来,教师总是习以为常地把“不宁静”的原因归之于当时的时局动荡,且反复使学生熟悉这一点。这就使学生失去创新理解原文的机会,从而把学生的创造力扼杀在“熟悉化”的摇篮中。其实,教师完全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有关朱自清当时生活状况的资料,让学生自己对文章进行陌生化探索。这样学生就会发现:当时朱自清父子因家庭事务而关系紧张,为了缓和这种紧张的关系,朱自清屡屡写信回家;然而父亲一直没回信,所以朱自清心里颇不宁静。这样学生可以探索出:家事和国事是使朱自清心里不宁静的双重原因;朱自清虽然是散文家和教授,但他也有烦恼的时候,写文章抒发自己的情感也是解决自身忧愁的方法之一。

(三)紧紧围绕教学环节,在教学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1.创设宽松的教学氛围,优化学习的心理环境

营造友善的教学氛围,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把微笑带入课堂,把快乐带给学生,树立“以情感人,以情服人,以情育人”的教学观念,用情趣去感染学生,用挚爱唤醒学生人格深处的迷惘。给学生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创设一定的教学情景,才能使学生真正的进入角色,大胆的发言﹑自由的讨论,想己之所想,说己之想说,从而充分展示学生的个性,引起共鸣,达到提高人格水平的目的,为最终协调学生社会化和个性化的发展构建了健康的心境。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用自己的眼睛与学生交流,让学生感受到老师一直都在关注他(她)。在师生关系上,建立平等交流,共同研讨的民主氛围,让心灵体贴心灵,“让每一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保护学生心理健康,在教学中从细微处着眼,关心学生的健康发展,及时正确地对学生进行鼓励表扬,让学生获得成功的满足感。

2.在课堂内的活动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

立足课堂,心理健康的渗透教育才能落到实处。教材中安排了不少的语文社会实践活动和口语交际,由学生实际参与实践,在设计、制作、组织、表演、辩论等活动中,学生全身心的投入,有着丰富的体验,或品尝成功、分享喜悦;或经历挫折、体验失败,学生的心理状态是随着活动的过程和参与程度而呈发展变化的状态,在教学中,以“活动”为“教材”,敏锐地把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契机,用行动去感染学生、影响和暗示学生,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的教育,让学生在充分的活动中,愉快地感悟、体验。

3.以作文教学为切入点,疏导学生积郁的情感

社会变化的困惑,人际关系中的焦虑,个体成长的烦恼,或喜或忧,学生有倾诉的需要,如果因势利导,把学生常思常想,常讨论的热门话题,常关注的焦点纳入作文教学之轨,那就满足了他们倾诉的需要,解开他们的心结又帮助了他们作文。抓住学生平时关注的一些热门话题可以拟题作文。如谈谈对网络的看法,讨论一下姚明和火箭队赛事,前段时间陈冠西等港台明星出现的令人不齿的“艳照门”,可以拟题让他们评论一下这些事,这样可以让他们知道怎样去认识一个人,怎样坚持正确的道德观和人生观;如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在抗震救灾中涌现了许许多多令人感动的人和事,如果让学生去思考、去感受这些人和事,他们自己也领会到了拼搏、抗争、关爱、感恩等众多元素对他们自身人格的启迪,有些学生在作文中直舒胸意,对自己、他人和生命的意义有了更成熟的认识,积郁的情感不仅得到了倾泻,世界观也得到了改造。其实对于中专生而言,即使全篇文章文句不是很通顺,但在某一处写出了作者的思想火花,都应大肆表扬。这样能使学生切实感受到成就感,这种感受非常符合学生健康成长的心理需要。

4.把日记作为学生的心灵小船,对学生适时进行心理辅导

心理不适很多时候是由于内心郁结造成的。写日记是宣泄感情的好办法之一。日记可让学生毫无保留地将自己最真实的想法,最真切的感受写下来,让感情得到宣泄。除了作文外,日记或周记沟通了学生和教师的心灵,让他们拥有一个和兄弟姐妹、朋友同伴、长辈智者于一体的倾诉对象,从而减却不少孤单和无帮助感;同时教师获得了学生信任,了解了信息,防范于未然。日记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载体,可帮助学生更好地发掘其进步潜能,解决心理不适和心理困扰,引导他们通过日记来合理渲泄自己的情绪。在日记中,教师可通过笔谈,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心理辅导。

(四)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能锻炼学生的能力

组织学生适当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中了解社会,并学习运用语文能力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手段。如像开展社会规范用字调查、人们日常频繁用语调查等活动,对学生语文水平的提高都有一定的帮助。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还组织学生出黑板报,自编手抄报,书报美文摘抄,书法比赛,演讲比赛等语文活动,促使学生关注当今改革、开放、竞争的社会现实,让学生感受时代气息,了解当今社会最新的科技信息,培养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利于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的形成与培养,使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达到一定的高度。

总之,在中专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语文教师必须有“角色”意识,要把整体育人视为语文教学的目的,把教学过程视为育人过程和心理辅导过程,有意识地对学生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做到“熊和鱼掌”“亦可兼得”,中专语文教学的作用和效果也会得到改观,学生的语文素养也会得到大大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申继亮.中学语文教学心理学[M].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2001.

[2]闫承利.素质教育课堂优化策略[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日用化学健康论文范文8

心理健康教育的生态学取向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全方位研究影响心理健康教育的因素,协调各系统内部及系统间关系,推进系统生态环境的改善与交流,从而形成教育合力以提升学生心理素质。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根据生态学理论提出了生态学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并在实践中进行了初步探索,以论证其可行性。对这些研究进行回顾,发现我国生态学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仍处于理论探索阶段,需要研究者和工作者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不断努力。

关键词:

生态学取向;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实践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倡导,心理健康教育逐渐成为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根据生态学理论对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现状进行审察发现,心理健康教育不仅要聚焦少数存在心理问题的个体,更应立足于整体,关注所有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1生态学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理论来源

1979年,美国心理学家布朗芬•布伦纳首次提出了生态系统理论,把成长中的个体看成是受其周围环境多种因素影响的复杂的关系系统。根据该系统对人们的影响程度将其从内向外依次分为四个子系统:最内层为微观系统,是个体直接接触的环境;中间系统是第二个层次,指各微观系统之间的联系;外层系统,指个体未直接参与但对他们的发展产生影响的环境系统;位于最外层的是宏观系统,指社会文化价值观、风俗习惯、法律制度以及其他文化资源。在这些系统中,系统与个体相互作用并影响着个体发展,要研究个体的发展就必须考察个体不同社会生态系统的特征。在生态系统理论的影响下,莫茨等人和帕玛瑞格于1999年提出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生态学定向(ecologicallyoriented)或称生态学理论(thetheoryofecology)。该理论认为,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要综合考虑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多重影响因素,即不仅需考虑学生的个性特征,还要综合考虑家庭、学校、社区、社会等因素的影响以及各因素之间所存在的交互作用。心理健康教育应该突破聚焦有限的个体心理健康问题咨询,从障碍定向治疗观拓展到以增强能力为主的提高定向观上。按照生态学观点,学生心理健康由其与环境之间的互动所决定,学生的心理发展变化是生态环境系统适应性调解后的必然结果。生态系统理论作为心理学的新兴的基本理论,可以给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更全面的指导。

2生态学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

莫茨等人在提出心理健康教育的生态学理论时就对这一理念的具体含义及实施方法作出了说明。该理论认为,生态学定向包括:(1)对青年学生的干预应该和在环境系统中的变化相联系;(2)在教师、学校、家庭和社区间构建起预防和干预的桥梁;(3)在更广泛的社会环境中用交互作用的观点看待学生的个体行为;(4)改变环境系统中多重变化的过程。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结合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现状,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对生态学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进行了探索。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吴曼、吴诗涌(2008)[1]对生态学模式进行了初步探索,李涛(2013)[2]在前者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提出了立足于实践的生态学模式。该模式包括:(1)确定目标:生态学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应该以全面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为目标;(2)把握原则:把握好工作主体的全方位原则,工作方式的多途径原则和监控系统的动态化原则;(3)丰富内容: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运用多种形式和内容挖掘学生的潜能;(4)拓展实践途径:从学校、家长、社区、社会等各个层次的生态系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这一模式从多方面构建了生态学取向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在政策、方针和具体实施方法上作了详细说明,但它依旧处于初步探索阶段,需要不断完善。相对中小学而言,大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受到了社会各界更多的重视,普及工作更加完善。虽然近两年才开始专门探讨面向大学生的生态学取向模式,但理论成果更加丰富,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是李玲[3](2015)的模式。她认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生态学模式构建主要包括教育目标、教育管理机制、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和教育资源等五个方面。李永兰[4](2014)针对高职学生所提出心理健康教育生态学体系是以心理健康教育为框架,从组织管理体系、业务工作体系、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体系和生态环境体系四个方面运用生态学理论。李玲的模式倾向于一般的教育模式,在宏观的教育模式基础上加入生态化的理念。而李永兰的思路更贴近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思路,体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特殊性。这些模式主要从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和途径等方面提出了生态学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的一般模式,传统模式的框架依旧明显。近几年来对生态学取向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探索越来越多,需增加更多的生态学理论指导,以突破原有框架的束缚,实现生态学理论与我国心理健康教育更大程度的结合。同时,模式的发展需要针对小学、中学、大学等不同的教育环境系统作进一步的细化和个性化的完善。此外,对特殊群体的生态学模式构建也需要引起广大研究者和教育者的关注,比如张庆、陈燕[5]对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生态学支持系统的建构;李成才[6]在文化生态视野下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等。对这些特殊对象的模式探索虽处于萌芽阶段,却标志着生态学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正在不断完善、不断发展,希望在更多的对象、场合中有效运用。

3生态学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实践分析

在实践中引入新理论前,我们应重新审视传统心理健康教育,做到个性化、本土化的应用,以达到为我所用的目的。传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着内容不全面、方式不丰富、针对性不强和人员素质不齐等不足,生态化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为这些困境的解决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关文薇[7]和杨峰[8]在教育部相关文件的基础上,针对我国当前心理健康教育现状,提出构建生态学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可以从教育、咨询、管理、队伍建设和理论建设等五方面展开。教育上,他们认为要坚持思想品德教育与心理教育结合,采取必修、选修课程与讲座报告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心理健康的普及教育,组建社团开展各类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自我教育,推动心理自助与互助;咨询方面,强调预防和干预并重,坚持心理测评普查与访谈结合,个案与团体咨询及远程咨询相结合;管理方面,坚持教学、科研与学生管理结合,学生日常管理与预警系统建设紧密联系;队伍建设上,坚持心理学专家、德育工作者、医生相配合,专职与兼职结合,构建心理工作与全员育人的桥梁;理论建设方面,坚持西方心理学理论方法与中国传统理论与方法结合,理论的应用要符合实践的需求。这些方法都为生态化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建议。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二人在实施方法中偏重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然而心理健康教育有其特殊性,在条件允许时尽量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条件不具备时考虑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失为一个不错的备选项。具体而言,在管理中,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生日常管理的结合,可建立院系年级、班、寝室的学生心理信息系统,及时了解学生心理动态,发现并解决存在的心理问题。队伍建设是体现生态学取向的最明显的方面,我国学校中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数量远不能满足这项工作的需求,需要从各级环境系统中发掘协助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资源。理论建设上,可充分考虑在各级环境系统中影响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因素。

4生态学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研究展望

心理健康教育的生态学取向作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新范式,孕育于21世纪初美国改革学校心理健康服务模式的热潮。在倡导综合利用社会的所有资源来为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服务的时代要求下,产生了生态学取向的心理健康服务模式。生态学取向需要我们以新的视角看待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从了解到干预再到评估都要需要综合的、系统的理念进行指导,尤其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与质量要用社会生态系统的观点来衡量。我国心理健康教育起步晚,心理学生态取向的相关研究近十几年才获得关注和重视,近几年来对这一理论的模式研究不断增多。在这些研究中首先值得肯定的是,研究者们不约而同地以我国的教育模式为基础,在此基础上引入生态学理论,借鉴国外该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做到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其次,对于模式的探索已经遍及中小学和大学,甚至涉及了少数民族大学生等特殊群体。这些都充分表明了生态学理论取向获得了教育研究者的关注。同时,研究者们参考了我国国情和各级教育体系的差异,有机地结合生态学理论开展研究。我国对于生态化取向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探索虽已初见成果,但实践探索却为数不多。未来,我们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应是将这些模式因地制宜地运用在各级教育体系中,切实指导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作为一种教育理念,生态化理论只有落实在教育工作中才能真正体现出它的价值。为此,需要研究者们更加深入地学习生态学理论全面、系统的取向,充分考虑心理健康教育的特殊性,深入改革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积极将生态化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运用于实际工作中,让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检验和完善理论。不论是模式构建还是实践分析,我国生态学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仍然处于理论探索阶段,在实践中运用还需要理论的不断发展和一线工作者的不断尝试。因此,生态心理健康理论以及教育领域中的普及和应用任重而道远。

作者:蔡婉君 单位:福建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吴曼,吴诗涌.生态学视野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初探[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22(3):41—44.

[2]李涛.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生态学模式初探[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29(20):160—161.

[3]李玲.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生态学模式构建[J].教育与职业,2015,(7):60—62.

[4]李永兰.高职心理健康教育生态化体系研究[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23(1):70—74.

[5]王金元,何侃.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生态化支持系统的建构[J].南京特教学院学报,2008,(3):40—44.

[6]李成才.文化生态视野下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3,(11):57—59.

[7]关文薇.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谐生态系统研究[D].西安:西安科技大学,2011.

日用化学健康论文范文9

【关键词】社区健康;运动技能;干预效果;老年人

401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323-01

据相关统计资料显示,现今我国60%-70%的老年人群都有慢性病史,人均患病数为2-3中,年龄大于60岁的患者中,有超过60%的带病生存患者,相关报道指出,近年来带病生存的老年患者人数一直都在持续增加,一些老年慢性病患病较高的地区,患病率已经高达90.0%。本文主要以社区老年人为研究对象,对老年人实施护理干预,希望能为老年人健康干预今后的发展起到帮助,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对我市社区进行抽样选择,主要选择年龄大于65岁而生活不能治理的老年人,将选择的老年人神火社区组成小组,安排文化程度较高,健康知识较为丰富的老年人担任社区健康干预群体的组长,小组设置数目一共15个,将本市的主要生活社区已进行基本覆盖。设置专门的干预组,成员人数根据干预的工作强度进行设置,一般5-15名,并将社区居委会作为护理干预的中心,首先设置其科学、合理的健康干预方案。共选取老人200例,其中男性112例,女性88例,选取老人年龄为64-90岁,平均年龄(71.2±2.1)岁,200名老年人中,46例文化程度在小学以下,初中文化程度老人32名,123名老年人文化程度在初中以上。

1.2方法干预组成员在对老年群体干预前、干预中以及干预后都需要对老年人进行全方位身体检查,并在检查之后将体检报告分发到各个老年人手中。由社区组建其的社区医疗服务站负责为老年人解答各种健康问题。

1.2.1检测所有患者老人的活动情况从实施干预开始,老人在每周起床之后即开始进行几步测量,直到老人晚上睡觉。对老人日常活动量进行仔细记录。

1.2.2为每位老人分发健康手册手册中主要包含运动量、心里舒畅以及合理的膳食等,并对干预对象适时进行随访,安排更多的时间和老人进行健康交流,老人的主诉要仔细倾听。

1.2.3组织老人在一起进行健康新的交流在此过程中老人自身也能够相互交流养生经验,社区健康交流可以在一个社区内进行举办,也可以联合多个社区举办。

通过对200名老人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收集资料,包括一般资料、体重、肺活量以及身高和日常行走时间以及身体各项指标等。

2结果

在对社区老人实施护理干预后,接受干预后老人地运动技能指标相对于干预前,老人行走10米所用的时间比较无改善,表明干预之后老人日常行走时间无明显变化,而干预后老人行走10米心率指标相对于干预前更加健康,充分说明社区干预护理对老人健康改善作用较为显著。

3讨论

相关研究资料显示,女性无论是生活方式还是心态等方面,整体健康程度都高于男性,从治疗依从性上来看,女性老人无论接受药物还是非药物治疗,所体现的依从性均高于男性老人。所以,在健康护理之前以及护理过程中,不同社会角色所导致的行为差异应该作为首要考虑因素,使整个健康干预具有较强的针对性,要将老人保健意识充分调动起来,使男性老年人能够更加主动的参与到自我管理中,这也是今后社区干预的重点。

通过上述分析,健康干预对老人行走10米的时间无明显改善,而护理干预后,老人行走10米心率情况明显优于接受干预前。但静止心率和行走后心率无论是任何年龄段的人,在行走之后都不存在较为明显的变化,虽然不存在较为显著的变化,但老年人在接受干预后,无论是慢走后还是快走后,其心率指标都明显低于接受健康干预之前,充分说明,对老人实施健康干预后,其心功能交干预前更好,起到了组织老年人健康机能退化的重要目的,充分说明健康护理干预对老年人的健康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现今运动量减少、营养过剩是老年人健康面临的主要威胁,往往很多老年人的体重都超出了健康范围,据相关统计显示,体重超标的患者占了25.0%,虽然男性老人和女性老人之间比较不存在显著差异,但女性老年人肥胖的总体人数稍高于男性老年人。健康干预护理对老年人的体重控制、运动量控制以及饮食控制都有着较为显著的效果。在社区中有重要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余咏梅.社区健康护理对老年人运动机能的干预效果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2):230.

日用化学健康论文范文10

关键词:体育 健康教育 90后大学生 心理健康干预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日益频繁,竞争也愈来愈激烈。机遇与挑战的增多必然会对人才的心理素质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正如联合国专家曾预言:“从现在到21世纪中叶没有任何一种灾难能像心理危机那样带给人们持续而深刻的痛苦。”随着社会竞争压力的日益激烈,90后这个年龄段的大学生所处的环境也在急剧地发生着变化,他们的学业、就业、情感以及来自家庭等方面的压力都使得这一群体出现了各种心理健康问题,且有日益突出的趋势。从文献研究中我们可以发现从80年代开始,因心理问题导致的心理疾病成为了大学生休学、退学乃至轻生的主要原因,并因此引发了许多的社会问题。清华大学学生刘海洋伤熊案、云南大学学生马加爵杀人案、复旦大学林森浩投毒案令人深思,而各大高校频发的学生轻生事件更是凸显了部分大学生严重的心理危机。本文拟通过对南华大学部分90后大学生进行体育与健康干预后其心理健康问题发生变化的研究,力求探索出一条利用高校体育教育资源来促进90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之路。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随机抽取南华大学2013级和2014级中不同专业的60名90后大学生作为干预对象。通过查阅大量有关高校体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文献资料,从理论上对本课题进行可行性研究,为本文的设计、调查提供理论依据。干预教育前我们走访了湖南省多所高校的体育及健康教育方面的专家、学者,就本研究的程序、方法进行了咨询和探讨,就各校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现状、体育与健康教育改革等问题进行了咨询,获取了宝贵的经验。

二、南华大学体育与健康教育的基本情况

目前南华大学在一、二年级开设了体育选项课、体育理论等课程,对体弱、病、残等无法正常上体育课的学生开设了体育保健课。同时为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瑰宝的太极拳项目也渗透到了各个体育选项课教学中,并在教学目标上作了明确的要求。南华大学的教学大纲每年都会根据学生的兴趣和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所积累的经验做出适当的调整,并通过体育理论教学向大学生传授健康知识。

三、南华大学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

(一)人际交往上所体现出的心理健康问题

通过调查,本研究中随机选取的90后大学生多数为独生子女且来自五湖四海,他们在家庭和社会生活中少有与人交往和相处的经验,迅速的与同学、老师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对他们来说难度比较大。部分90后大学生由于自卑、消极内向、猜疑等心理障碍的存在,而导致在人际关系上常受挫折,使他们与同学和老师间交往的期望值过高或过于理想化而不能如愿以偿。另外,由于90后大学生的个性、习惯、爱好千差万别,交往中缺乏互相的容忍谦让礼仪,也使他们在人际关系交往中容易受到挫折,从而产生对人际交往的困惑、矛盾、逃避交往甚至自我封闭等心理障碍。

(二)学习状况上所体现的心理健康问题

调查数据分析,南华大学90后大学生认为现在的学习内容、方法以及学习管理都不同于初高中时的应试教育。大学教育以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学生学习以自主学习为中心,学习的形式各式各样,内容外延空间广而不仅仅局限于书本。因此,部分90后大学生在学习上会遇到许多不适应和挫折,表现为学习动力不足、学习目的不明确、自我约束能力弱、容易出现焦虑和紧张等情绪,容易丧失自信心及自我否定等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障碍如果不加以干预必然会导致他们学业不精,学习成绩不理想,极大地影响了他们的心理健康。

(三)情感表现方式上所体现的心理健康问题

情感问题是90后大学生心理最为明显的表现方式。90后大学生正处于性生理逐渐成熟的青少年发展期,同时性心理的发展也处于发展和成熟期,性意识的觉醒引起其对异性的关注、好奇甚至渴望,又加上他们还不能完全调控自己的情绪,各种矛盾的出现都会成为情感的困扰。如果不能合理地处理这些问题,将会严重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

(四)就业期望让所体现的心理健康问题

自从大学扩招开始,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就凸显出来,90后大学生从进入大学校园那天起,择业就成了他们日常谈论的话题,毕业后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是他们每个人的梦想。在就业过程中,来自社会环境、家庭、恋人、朋友、老师等各个方面的压力,导致他们有着复杂的心理状态和矛盾冲突,这也将严重地影响到他们的心理健康,有的学生由于遭受挫折甚至会引发自残甚至的行为问题。

四、心理健康干预的内容、手段

利用体育与健康教育来干预90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可谓形式多样。通过资料研读和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我们认为选择有氧运动项目为主体的教学内容,同时结合身体素质练习和一些体育游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提升具有显著作用。我们将体育与健康教育干预心理健康的整个试验过程分成三个阶段,每个阶段4周,其中包括两个学时的健康教育理论课。整个干预过程以学生为主体,强调以养成习惯、促进健康为目标,充分利用体育运动的健身性、实用性特点,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来提高大学生对体育健康知识的认识,最后渐渐地把这种认识转化成为一种技能和方法。在试验教学中,开展教学内容主要以有氧运动锻炼为主,如慢跑、有氧健身操、游泳、瑜伽、传统体育(太极拳、气功等)。

五、结论与建议

1.采取干预教育实验后,90后大学生们在心理健康知识、体育与健康知识、日常行为规范方面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好的人数较干预前上升15.56%;有中度以上问题的学生下降了0.94%;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学生的在自觉性、坚韧性、果断性及忍耐性等方面都有了显著的改善。利用体育与健康教育对90后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的体育锻炼干预后得知,此干预措施切实可行,有利于改善和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虽然体育与健康教育对提高南华大学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有一定的效果,但人的心理是一个不稳定的因素,具有多变性,只能说明是近一段时间的心理水平,而不能代表将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的心理健康水平。要想把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必须建立长效的干预机制和更加完善的措施。

2.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对90后大学生进行心理潜能及创造力的开发,更要重视他们的求知欲和各种兴趣的培养。根据他们的情绪特点,匹配相应的体育教学内容,并施以情感教育,可潜移默化地培养他们的意志品质;体育锻炼对任何人来说只要适度,对身体锻炼都是有益无害的。对于正处于身体和心理转型期的大学生而言,我们要选择合适的方法,把干预措施和行为变化的过程有机联系起来,鼓励他们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让他们体会到体育锻炼带来的,从而逐渐养成终身体育的意识。干预教育的开展要注意因人而异,关注个体间地区和人文的差异,结合实际,保证教育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特点,以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要优化高校体育教学环境,营造浓厚的学校体育氛围环境;要充分发挥高校体育在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加大宣传力度,强化硬件设施,在业余及空暇时间多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健身、竞赛、表演活动,形成浓厚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体育与健康教育改革是一项系统性、长期的工程,必须从各个方面互相配合、互相促进。不断提高体育教师的理论水平,提高其专项技能,积极开展体育教师的心理健康知识、技能、方法的专项教育培训是一件任重而道远的事。

参考文献:

[1]王巍.东北大学本科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教育管理对策研究[D].东北大学,2008.

[2]丁颖.论死亡意识教育――向死而生的教育视角[D]. 河南大学,2006.

[3]余世和.大学生常见心理障碍体育疗法的个案研究[D]. 广西师范大学,2009.

[4]吕一军.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5(7):15-17.

[5]孙成友,谭志刚,陈鑫林.大学生体育与健康教程[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3.

[6]赵振武,鲍君洁.体育与健康教育对我校大学生心理健康干预的实验研究[J].体育观察,2013(12):24-26.

2012年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立项课题,体育与健康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干预的实验研究,编号:2012SJG224。

作者简介:

宋海燕(1977― ),女,湖南衡阳人,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体育教学与民族传统体育研究。

日用化学健康论文范文11

【关键词】体育教学 渗透 心理健康

【课题项目】该论文属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和甘肃省武威市2014年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研究成果,课题批准号分别为:GS【2014】GHB0819,WW【2014】GHZ005。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195-02

在中国城镇化的进程中,西部县域初中出现了大范围的农村留守子女和城镇独生子女共存于一个学校同一班级的现象,这种现象加剧着初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频率和深度。笔者认为:在西部县域初中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一条有效途径,完全可能而必要,下面将从五个方面作以阐述:

一、农村留守子女心理问题日益凸显。

在我国西部落后省份的县级地区因为经济和生态治理的因素,有80%以上的农村学生家长外出打工,造成子女教育中的父母一方缺失甚至父母教育完全空白的局面,结果使留守子女在心理健康方面出现了一系列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因长期缺失父母的关爱,他们自闭而自卑;又因缺乏基本安全感而产生逆反心理和仇视情绪。(2)因缺失了亲子教育的留守孩子的自律能力、是非分辨能力相对较弱,极易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最终造成自由散漫,抽烟喝酒、偷盗打架等不良行为,甚至犯罪。留守子女群里的这两个典型心理问题在今天的社会中日益凸显,后果极为严重。

二、城区独生子女心理缺陷亟待解决。

在我国西部县级地区城镇户籍的学生以独生子女为主,他们自出生起就被贴上了“小太阳”“小皇帝”的标签,再加上西部县级初中学校往往是农村学生和城镇学生在同一班级共存,这无疑又加剧了城镇独生子女在成长中的心理优势,从而派生出大城市独生子女所没有的一些心理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家长在生活上的包办代替,直接形成了独生子女在生活上的依赖性和弱生存性。(2)家长们无原则的给予形成独生子女们唯我独尊、不懂感激的心理缺陷;又因为日常生活中缺少承让对象和游戏合作的伙伴,无形中又生成独生子女自私冷漠、不善合作的个性倾向。(3)在和农村留守子女同班相处的学习环境中,城镇独生子女因与留守子女在物质及精神生活的巨大反差而派生出了盲目的优越自大、骄横跋扈等心理问题。

三、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理论日臻成熟。

90年代以来,我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获得长足的发展,正式走上了规范的课堂;1999年教育部颁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要求“2000秋季开学起,大中城市有条件的中小学要逐步开展心理健康,小城镇及农村的中小学也要从实际出发,逐步创造条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1] 期间,许多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也被广大教育工作者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主要有罗杰斯人本主义学习观、杜威“儿童中心论”“做中学”教育观、皮亚杰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前苏联列昂节夫活动心理学、库尔特・温勒团体动力学说等,这些心理学理论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强调“外部物质性对象的外部形式的过程转变为在智慧方面、意识方面进行的过程,”[2]重视环境对个体成长的重要作用。这些理论知识为中小学教师在各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起到基本框架的支撑作用,并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已经广泛而深入的影响着广大中小学教师的教学行为,成为当下教师积极践行的指导思想。

四、新课改精神的实践要求。

2009年,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强调:“加强体育,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切实保证体育课和体育锻炼时间,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3];2012年教育部再次印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全面而系统的论述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明确了具体目标及主要内容,同时还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展开给出了具体的途径和方法,为学校组织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起到大纲的作用。由以上国家层面政策性文件的要求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就是:系统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当下学校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并且会在国家范围内全面普及、深入发展,农村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

五、体育学科义不容辞的责任。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将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确定为“学校应将心理健康教育始终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全体教师都应自觉地在各学科教学中遵循心理健康教育的规律,将适合学生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有机渗透到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4]同时,在2012年国家《课程标准》中明确:体育课程设置基本理念就是“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同时,体育运动动态化、立体化的教育特色能够调节学生情绪、缓解各方压力、增强学生灵敏性和自信心、培养学生合作的意识和坚韧的意志。可以说,体育运动对于促进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来说是一项不可替代的最直接、最科学最高效的特殊教育工具,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义不容辞的课程责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S].北京:教基〔1999〕13号,1999.

[2]列昂节夫.活动意识个性[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62.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S].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2009.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日用化学健康论文范文12

关键词:高龄老人;健康;研究进展

基金项目: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河北省高龄老人健康服务体系构建研究”(HB15SH024)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C913.6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年1月27日

在我国人口不断老龄化的同时,老年人口高龄化也在不断加剧。世界人口老龄化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是高龄老人数量最多的国家,有2,300万高龄老人。预计到2050年将达到9,000万人。{龄老人在医疗和其他服务费用以及公共福利和私人支付方面的需求远远超过他们所占人口的比重(曾毅、柳玉芝、萧振禹等,2004)。在我国高龄老人最多、增长最快的现实背景下,充分挖掘不同学科在高龄老人健康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是对医学健康领域相关成果的动态跟进和人口学中群体研究的继承与探索,具有较强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

通过对发表在中国知网基础科学、医药卫生科技、哲学与人文科学、社会科学Ⅰ辑、社会科学Ⅱ辑、信息科技、经济与管理科学等领域的核心期刊论文搜索后发现,国内高龄老人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并在2001年、2004年出现两次研究高峰,这可能与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开发及以北京大学曾毅教授为主的研究团队开展“中国老人健康长寿影响因素研究”项目有关。截至2015年10月,基本呈现年均20~30篇核心期刊的研究态势。在427篇核心期刊论文中,多角度分析高龄老人健康及其影响因素是重点内容。分学科来看,人口学、老年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心理学是高龄老人健康研究的优势学科。

一、高龄老人健康状况

为了弥补高龄老人数据及其科研和政策分析方面的不足,北京大学和中国老龄研究中心联合进行的“中国老人健康长寿影响因素研究”项目于1998年正式启动,并于2000年、2002年、2005年、2008年、2011年成功开展了跟踪调查。得益于大样本数据支持和描述统计的学科特长,人口学领域对高龄老人健康状况描述的研究成果较为丰富。本文主要从自理能力、自评健康、心理健康、慢病患病状况等方面对现有文献进行分析。

(一)高龄老人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状况。作为描述健康状况的指标,日常生活自理能力(ADL)主要用于测量个人在吃饭、穿衣、室内活动、入厕、洗澡和控制大小便这6个方面的功能状态,是临床医生在诊疗过程中用来检测个体未知功能损害的一个有效、实用的评价工具(陈茂芳、杨柯君、江玉秀等,2001),也是高龄老人健康研究的重要内容。通过对高龄老人各项能力状况的系统性筛检及疾病诊断,还可为制定治疗康复计划和公共卫生政策提供依据。总体来看,随着年龄增加,老年人口的健康状况开始变差,生活不能自理者的比例在80岁以后迅速上升(杜鹏,2013)。

不同学者分别从自理项目、性别、城乡、地区等角度的细致分析(王德文、叶文振、朱建平等,2004;顾大男、曾毅,2004;姜向群、魏蒙,2015),为我们了解高龄老人生活自理能力状况提供了相对清晰的认识。分具体自理项目看,中国高龄老人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按由弱到强顺序依次为洗澡、穿衣、上厕所、室内活动、吃饭和控制大小便。分性别看,女性高龄老年人失能率高于男性老年人。分城乡看,农村高龄老人(无论男女)比城镇老人有更好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城镇高龄老年人失能率高于乡村老年人。分地区看,东部地区老年人的失能率高于中西部地区。不同时期调研数据纵向考量结果表明,近年来中国失能高龄老年人所占比例降低,残障期压缩;中轻度自理能力受损的高龄老年人比例降低;重度受损的老年人比例升高。

(二)高龄老人自评健康、慢病患病及心理健康状况。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第一次直接以自评健康状况的方式对老年人进行了调查,在中国人口普查史上和老年人健康状况研究上具有历史性的意义(杜鹏,2013)。现有文献关于高龄老人自评健康的结论不尽一致,可能与不同研究对象和研究时段有关。曾毅、柳玉芝、萧振禹等(2004)认为,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随年龄快速下降相反,高龄老人尤其是男性的自评健康随年龄仅有轻微下降。高向阳、康晓平(2010)则认为,80~91岁年龄组高龄老人自评健康反映的综合健康状况方面的水平较差,92~105岁年龄组的高龄老人在自我照料和综合健康状况两方面均比较差。田丰、郑真真(2004)通过对1998年、2000年、2002年高龄老人调查跟踪数据分析发现,高龄老人健康自评具有相对的稳定性。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健康自我评价下降。

慢性病的患病状况研究可以为高龄老年人群的健康管理和医疗保健提供科学依据。现有研究结果表明(徐勤、顾大男,2001;黄荣清,2001;陶立群,2001;薛冰、陈旭波、丁东新等,2011;孙敏、刘丹萍、吴进等,2002;殷召雪、施小明、徐建伟等,2012),高龄老人健康状况具有随年龄增加而自理能力下降、认知能力衰退、多病的特点,患病高龄老年人口的比例大约为2/3。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及慢性支气管炎等是高龄老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晚期的糖尿病、支气管炎引发的各种合并症严重影响了高龄老人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年龄、脑梗死、慢性支气管炎、哮喘、前列腺增生是导致高龄老人ADL损害的主要危险因素。

心理状况是老年人晚年生活质量的重要方面,现有关于高龄老人心理健康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心理健康、认知能力、生活满意度等方面(李德明、陈天勇、吴振云,2007;敖晋、柳玉芝,2004;张魏丽、刘殿武、刘志坤等,2009;易伟宁、康晓平,2008)。研究结论显示,当前我国大多数高龄老人的心理状况较好。男性的心理特点评分高于女性。随着年龄增加,高龄老人心态的变化及认知能力的衰退十分显著。影响高龄老人认知功能的因素包括年龄、性别、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身体健康状况、生活方式及性格特征等。

通过以上相关文献梳理,我们发现:第一,高龄老人带病多、完全自理者少、心理状况较好;相比男性,女性高龄老人生活自理能力差、自评健康比例低、出现残障程度高;认知能力随年龄增长不断下降;第二,随着研究不断深入,针对高龄老人健康状况研究呈现由单一角度向多维角度转变、由横截面分析向横纵向综合分析转变、由高龄老人总体分析向重点群体分析转变、由现状描述到影响因素及健康促进系统分析转变等特点;第三,高龄老人健康在新的社会发展环境和生活环境中呈现哪些新特点、具有何种演变趋势等问题有待于深入挖掘。

二、高龄老人健康影响因素

探讨健康影响因素是高龄老人健康研究的另一项重要内容,主要包括两种研究类型:一是以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自评健康某一方面为因变量探讨影响其状况的多因素分析;二是侧重以社会经济、生活方式等自变量为主考量其与健康状况的相关关系。本文综合以上两种研究类型,主要从社会经济、生活方式等方面对高龄老人健康影响因素研究进行梳理。

(一)社会经济因素。高龄老年人群的健康状况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医疗技术发展、卫生状况、生活方式、社会政策、生活环境等直接或间接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学术界分别从环境与遗传因素交互作用、受教育程度、婚姻、性格心理特征、饮食习惯、代际支持等角度探讨了社会经济因素对高龄老人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为更好地促进高龄老人健康提供了有益启示(曾毅,2014;张纯元,2001;顾大男,2003;翟德华、陶立群,2004;吴德清、战捷,2001;张文娟、李树茁,2004;尹德挺、陆杰华,2007)。主要结论有:考虑环境因素与个体特定基因类型的交互作用,可能大大提高老龄健康干预方案实施效益和降低实施成本。较高受教育水平、较完整婚姻状况、积极乐观的性格心理特征、合理的饮食习惯对维持和促进健康状况和长寿水平影响显著。食用新鲜水果、新鲜蔬菜、鱼类水产品、豆制品、饮茶的高龄老人健康状况趋好的可能性越高。代际支持对高龄老人的生活自理能力水平和心理状况有显著影响。心理因素对健康自评影响作用最显著,闲暇活动对生活自理能力、慢性病状况、躯体功能影响作用显著。

还有学者从医学角度(万朝晖、丁群芳、许婷媛等,2010;边平达、潘宏华、应奇峰,2013;陈建康、朱鹏立、周密等,2015;易景娜、陈利群、贾守梅等,2012)探讨住院、居家等高龄老年人群健康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住院高龄老人生活自理能力下降明显,与常见慢性疾病患病率高、患病种类增加以及多方面的躯体功能受损有关。认知功能、听力、抑郁状态、疼痛是住院高龄老人基本日常生活能力受损的独立危险因素,抑郁及行走能力是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的独立影响因素。防治慢性疾病、延缓躯体功能受损和积极纠正躯体功能状态,有助于提高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随着年龄增加,骨质疏松和骨量减少发病率越来越高。高龄老人心脏舒张功能障碍程度与骨密度密切相关,心脏舒张功能障碍程度可以预测骨质疏松的发生。由护士主导的全科团队家访服务模式,对居家高龄老人抑郁、孤独症状的改善及整体生活质量的提高均起到显著效果。

(二)生活方式因素。在影响制约人的健康和长寿的诸多因素中,生活方式是最主要因素。在我国,20世纪70年代以来,不同学科对生活方式及其与健康关系研究日益增多,主要有人口学(王伟进、陆杰华,2015;黄匡时、陆杰华、科克・斯考特,2012)、医学(袁蓁,2010;Minihane A M等,2007;Lindi等,2002)、体育学(毛丽红、朱建民,2009)。研究认为,影响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的因素有饮酒、吸烟、性格。长期参加体育锻炼老年人有着更强免疫力,并对延缓老年人的平衡能力退行性变化有积极作用。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肌肉力量训练、减少久坐等对老年人心血管健康、型糖尿病防治、骨健康、跌倒预防、改善认知功能具有显著影响。

一方面与其他年龄人群相比,生活阅历丰富、遗传基因良好、社会预期较低、时间自由充分的高龄老人,实际生活方式如何?其饮食、日常习惯、身体活动、心理素质等有哪些特点等问题需要深入思考;另一方面在学科交叉不断深入、分类不断细化的研究背景下,生理、心理、社会、环境等不同影响因素对高龄老人寿命与健康影响程度如何值得进一步探讨。

三、结论

本文聚焦高龄老人健康这一现实问题,综合吸收并运用人口学、老年学、经济学、社会学、医学、生命科学等社会科学以及自然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对高龄老人健康及其研究进展状况进行细致梳理和分析,有利于老年人口健康领域相关研究拓展新的思路和方法,也为充实高龄老人健康相关内容展开新的学术空间。

通过大样本实证调查是影响因素研究的经典方式。现有高龄老人大型数据来源包括北京大学“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国家统计局“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中国老龄科研中心“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追踪调查”等,为相关课题研究奠定丰厚的数据基础。充分开发现有数据、对不同数据结果相互验证是下一步研究的方向。

在高龄老人健康影响因素方面,现有成果对健康与生活方式的相互影响及不同健康状况对高龄老人生活方式的影响研究较少,在研究深度、研究方法上有待于开发挖掘。

在政策实践方面,随着中国人口高龄化的迅速发展和医疗卫生政策的不断完善,高龄老人健康促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如何,如何确定健康老龄化战略的重点领域,如何采取社会、经济、保健、社区服务等有效措施尽早干预,成为高龄老年人口健康研究的重点内容。

主要参考文献:

[1]曾毅,柳玉芝,萧振禹,张纯元.中国高龄老人的社会经济与健康状况.中国人口科学,2004.S1.4.

[2]陈茂芳,杨柯君,江玉秀,金庚明,卫志华.上海市静安区高龄老人日常生活能力现状分析.中国全科医学,2001.10.

[3]杜鹏.中国老年人口健康状况分析.人口与经济,2013.6.3.

[4]王德文,叶文振,朱建平,王建红,林和森.高龄老人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及其影响因素.中国人口科学,2004.S1.

[5]顾大男,曾毅.高龄老人个人社会经济特征与生活自理能力动态变化研究.中国人口科学,2004.S1.

[6]姜向群,魏蒙.中国高龄老年人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及其变化情况分析.人口与发展,2015.2.

[7]高向阳,康晓平.基于多状态生命表对中国高龄老人健康期望寿命分析.中国卫生统计,2010.5.

[8]田丰,郑真真.高龄老人健康自我评价的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中国人口科学,2004.S1.

[9]徐勤,顾大男.中国城乡高龄老人健康及死亡状况特征的比较研究.中国人口科学,2001.S1.

[10]黄荣清.高龄老人的健康、疾病与死亡.中国人口科学,2001.S1.20.

[11]陶立群.高龄老人自理能力和生活照料及其对策.中国人口科学,2001.S1.40.

[12]薛冰,陈旭波,丁东新,沈琪,缪以颖,钟葛瑾.高龄老人慢性病和日常生活能力调查及影响因素.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22.

[13]孙敏,刘丹萍,吴进,杨跃林,汪凯,袁鸿江.影响高龄老人日常生活能力的因素探讨.中国全科医学,2002.6.

[14]殷召雪,施小明,徐建伟,翟屹,柳玉芝,曾毅.高龄老人高敏C反应蛋白与糖尿病的关系.中国糖尿病杂志,2012.5.

[15]李德明,陈天勇,吴振云.中国高龄老人的心理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7.9.

[16]敖晋,柳玉芝.中国高龄老人认知下降及相关因素.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2.

[17]张魏丽,刘殿武,刘志坤,刘辉.河北省高龄老人认知功能影响因素的调查.中国老年学杂志,2009.22.

[18]易伟宁,康晓平.中国高龄老人认知功能影响因素的多水平分析.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8.7.

[19]曾毅,程令国,阮荣平,陈华帅,李建新,张风雨,陶伟,顾军,田小利.环境与遗传因素交互作用对老龄健康的影响――相关前期研究综述.医学与哲学,2014.9A.

[20]张纯元.高龄老人受教育程度与健康长寿关系研究.南方人口,2001.3.

[21]顾大男.婚姻对中国高龄老人健康长寿影响的性别差异分析.中国人口科学,2003.3.

[22]翟德华,陶立群.高龄老人性格心理特征、饮食习惯与健康长寿关系研究.中国人口科学,2004.S1.

[23]吴德清,战捷.高龄老人饮食与其健康的关系研究.中国人口科学,2001.S1.

[24]张文娟,李树茁.代际支持对高龄老人身心健康状况的影响研究.中国人口科学,2004.S1.

[25]尹德挺,陆杰华.中国高龄老人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个体因素和区域因素分析――HLM模型在老年健康领域中的应用.人口研究,2007.2.

[26]万朝晖,丁群芳,许婷媛,姜爱侠,岳冀蓉.住院高龄老人生活自理能力及影响因素.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22.

[27]边平达,潘宏华,应奇峰.高龄老人生活方式与其骨密度关系的调查研究.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3.2.

[28]陈建康,朱鹏立,周密,张泓,林帆,欧宓,林春锦.高龄老人心脏舒张功能不全与骨密度关系的分析.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5.5.

[29]易景娜,陈利群,贾守梅,陆敏敏,荀雪琴.社区居家高龄老人卫生服务模式的探讨.中国卫生资源,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