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家族调查报告

家族调查报告

时间:2022-12-08 10:23:58

家族调查报告

家族调查报告范文1

关键词:家族企业传承影响因素企二代

一、家族企业代际传承

(一)家族企业的概念

一般认为,企业是否称“家族企业”,是看其家族对企业的影响力。那种以一个或者几个血缘关系的家族成员作为企业的核心,直接控制其所有权或经营权的企业组织,就可以称为“家族企业”。一项对全国21个省、市、自治区的250个市、县、区的1947家私营企业进行的抽样调查显示,中国私营企业目前普遍采用家族拥有的形式。而南通作为纺织企业集群地,据统计数据显示,2/3的企业为家族企业,而这些企业即将面临着传承的问题。

(二)家族企业代际传承的内容

1、表层传承:职位传递。企业中的领导职位,是和一定的权利、责任、义务紧密联系一起的。越是高层职位、关键职位,对应的责任权利越大,对企业运作的影响力也越强。有谁担任领导人,直接决定企业的决策。因此,家族企业的代价传承首先表现为职位的传递,即企业更换重要经营管理职位的负责人。

2、深层传承:所有权、控制权、经营权传递。仅仅是企业关键领导人职位发生变更,并不能完成家族企业的传承。家族企业创始人在淡出领导岗位后,仍然可能对企业发号施令,甚至再度出任领导人,或者更换后继者。在企业初创时期,创始者集所有权、控制权、经营权于一体。随着企业壮大,家族企业会吸收更多的家庭成员加盟其中,领导人也会讲部分经营权、甚至部分资产让渡给子女或者朋友、亲戚等。这种情况在企业创始初期就会出现,由于纺织行业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很多企业采用的是家庭作坊生产,其中4/5的创始人表示在创始初期会遇到许多困难,其中最难的就是资金问题,往往这些创始人会采用合伙的方式解决困难。于是就会发生经营权、所有权、控制权的转移,而将这些权利转移给后继者才算是真正的完成转移。

3、核心传承:事业传递。家族企业领导人从来都不会仅仅将企业看做是自身拥有的存量资产或在未来可以带来增量资产的机构,而是发自内心地将企业视为在有生之年积聚全部心血构建的事业。尽管80%的创业者希望自己的子女接管企业,但是,企业领导人认为传递给后继者不只是数字形式的货币资产和以机器、设备、厂房等形态存在的物质财富,而是将未尽事业向新生代传递。所以在企业是否由职业经理人接管企业时,60%的创业者表示只要有利于企业,将会同意这样的做法,他们不希望企业走向衰落,尤其不希望企业毁在子女手中。

二、家族企业传承中的企二代

(一)企二代的概念

子承父业 既是两代人之间进行的财富转移,更是企业控制权的交接 。严格地说 , “子承父业 ”并不是典型意义上的企业控制权移交 ,因为其企业控制权仍然控制在家族手中 ,发生的仅仅是企业的经营权在代际之间的转移 ,但这种转移 ,一方面可能由于新一代具有较高的文化教育 、更开阔的经营思路 ,能加快企业改革的力度。另一方面 ,也有可能是仍然完全继承上辈的衣钵,使企业的控制权更集中于家族成员手中。这正是我们说这种企业控制权转移具有非典型意义的原因所在 ,这也决定了“子承父业 ”的转移方式的局限性 。然而 ,不管是家族企业的所有者还是经营者都会因为其强大的心理暗示作用而时常避免强调这一问题的关键性 。

(二)企二代的优势与弱势的分析

据调查80年代企业家中,硕士以上学历的占26%,大专与大学占46%,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占28%,而90年代企业家相应的数字分别是54%、42%和4%。而这批企业家中就有着大量的“企二代”的身影。

作为高学历、高出身的企业的第二代领导者,渴望被社会认可、渴望用业绩证明自己的因子。他们在公司的发展上多采取并购、多元化等可使企业成长速度呈几何状发展壮大的战略,“品牌与资本运营”、“打入国际市场”,对他们来说了如指掌。相比之下,他们比第一代创业者身上更多了几份大气和高度。但是盲目的超越企业承受极限的大肆扩张和不重视稳固扎实的根基以及媒体和公众的礼赞,使得他们只能在风暴来临时才恢复清醒。

作为企业的第二代掌门人,他们继承了创业者们许多特点,并且在观念上比之更加大胆、创新,但是对待困企业遇到的困难,他们那种犀利敏锐的眼光,没有独撑危局的魄力霸气,看不清矛盾本质的能力。而凝聚力、号召力、感染力这些可以使员工全体一心克服难关的能力,他们同样也比较欠缺。

平心而论,企二代们目前的尴尬境地,只是创业者希望他们做的更好的恨铁不成钢,为了企业的生死存亡,老帅们只得复出、指点,但是相信这些创业者也明白,许多更大的风雨雷电还在后面,如果不给企二代更残酷的磨练、更狂暴的考验,那么每逢遇到为难,他们就必须一次次的出山,而企二代会逐渐褪去上进、张狂的个性,蜕变成为阿斗刘禅。而这结局,绝非是创业者和第二代领导人所希望看到的。

“企二代”与他们的父辈相比,头脑更灵活,知识面更宽,很多人将继承父辈产业,他们大都接受过良好的教育,在接人待物、言谈举止方面都显得有一定教养,比较豁达,同时视野也更为宽阔,接受新事物能力更强,敢想敢做,敢闯敢拼。 但同时“企二代”对个人生活品质考虑得更多,欠缺对事业的执著。相对来说,他们的经营管理能力需要进一步提升,普遍缺少性教育,所以需要培训提高。

目前的企二代挫折感、危机感较为欠缺。这对企业发展是一个危险的信号。第一代人吃苦耐劳,敢于冒风险,机遇和勤奋加上果断处事成就了家具产业今天的辉煌,这一点从第一代人日常的言谈举止和办事风格上都会有所体现。与此相比,民企第二代的紧张感、危机感明显不如第一代,特别是在心理素质上,缺乏父辈那种敢冒险、善打拼的精神。由于第一代创业者具有累积财富及努力实现自我奋斗的强大动力,在维护财富方面他们要比第二代细心和谨慎得多。而“二代”由于父辈给予了他们远超出社会常规的优越条件,对财富的珍惜程度相对讲就会弱一些。

同时,企二代们也接受着来自父辈的阻力。由于时代原因,一代和二代对于企业管理、企业文化、企业经营等方面都会存在不同的看法。“二代”在逐渐接班的过程中,两代人的经营理念时常发生冲突。

改革,是促使事业走向另一个高度的必经之路。有80%的企二代认为接管企业以后会施行改革,而图一显示尽管有60%的创始人接受改革,但是仍有40%的创始人不愿意改革。这就促成了两代人矛盾增加以及父辈们的阻力。

不可否认,与父辈相比,接班的民企少帅更多的具有现代知识型色彩和青年人的激扬。看上去他们管理企业要比父辈现代得多,眼界更为开阔,目标也更为清晰。他们注重现代公司发展战略,重视与世界接轨,并学会经营品牌与资本运作。他们有着在全球化市场中与国际化力量较量,继而获胜的强烈渴望。这绝对是种进步,也是民企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加快、市场竞争规范化程度提高的大环境下,必须适应的新方向。

然而,在这一过程中民企二代表现出的整体浮躁,也令人担忧。如他们热衷于资本运作,而非实体经营,不管条件是否成熟,都试图早早“上市”,或者动不动就制定海外战略,这或许与他们拥有富足的家境和良好教育有关。

三、解决传承的对策

我们建议家族企业的传承应采用内部培养加外部培训相结合的方法,有意识地培养接班人将成为首要任务。”通过多项措施培养第二代企掌门人,包括在省、市委校开展集中培训,并到国有企业进行挂职锻炼,此外还有导师帮带,聘请具有丰富务工作经验、经营实绩突出、会形象好的员企业家,对他们进行帮带培养,这个模式很好。通培训提高二代的经营管理能力所做的培训,既要有理论上的提升,更要注重实践能力的锤炼和提高。

对于继承而言,应该采用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传承决策。创业家族在对行业环境、 企业发展战略和家族现状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 ,确定传承时机、 继承候选人的范围 ,明确所有者、 管理者和其他家族成员在传承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 ,并在企业和家族内部就相应决策内容和传承意愿进行充分的沟通和交流。

第二阶段是继承人的培养。在目前的制度环境下 , “子承父业” 仍将是我国家族企业首选的传承模式 ,因而继承人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 ,其中包括继承人的正规教育、 在岗培训、 职业发展、 外部工作经历等。此外 ,对继承人的能力进行阶段性评估 ,及时发现能力缺口 ,进而对培养计划做出调整也是非常重要的。

这一阶段是至关重要的阶段,它可以分为五个步骤。

1、后继者完成系统的正规教育。良好的正规教育是将子女塑造成为合格接班人的重要基础。几乎所有的家族企业领导人,都努力把子女送往国内外最后的大学接受高等教育,学校现代科技知识,掌握管理本领。

2、后继者在完成学业或者其他外部个人发展事项后进入企业,具体负责处理某项业务工作。刚刚进入企业的后继者几乎对企业发展的所有事项都很陌生。因此必须扎根企业,参与企业的经验活动,在实践中培养经营企业的知识和能力。而且,后继者还要借助具体业务展现自己出色的才能,树立形象,解决其在公司信赖度和威信度的问题。

3、后继者进入公司管理高层,协助创业者处理重要经营事务。这一阶段主要是将后继者带出来。在创业者的带领下,后继者通过参与整个企业的经营工作,逐步培养从全局出发深刻理解企业内外条件和作出决策的综合经营能力。对于家庭成员后继者而言,这一阶段还可以考虑给予其少量的公司股份。

4、后继者担任关键职务,全面负责企业经营管理工作。创业者在这一阶段仍然扮演着最终决策者的角色,日常经营管理工作则全部交给后继者独自负责,创业者只是进行指导,如果后继者是创业者的子女,在该阶段可以考虑赋予其更多的股权。

5、后继者完全负责企业的经营决策。该阶段标志着家族企业代际传承工作的基本完成。创业者退居二线,或者完全离开企业,充当辅政大臣的角色,后继者全面控制企业,并独立地对企业所有的重要经营决策作出决断。在继任者是子女的情况下,这一阶段可以考虑将大部分股份转让给后继者,创业者只保留少量股份。

家族调查报告范文2

[摘要]:

研究聚居在我国甘肃境内的裕固族媒介素养,对于深层次认识该地区少数民族的信息传播结构、受众素质与媒介素养教育,分析信息传播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均具有较高的研究意义。本文在调查报告的基础上对裕固族为代表的少数民族受众的媒介素养进行阐释和分析。

ABSTRACT: It's important to study the media literacy of minorities in Gansu for the information communicative structure,the cultivation of media literacy and social development should be valued systimatically.This article narrates and analyses the media literacy of Yugu nationality on base of the investigation report.

Key words: Yugu nationality,general condition of mass media,media literacy

中国裕固族在甘肃,甘肃自古是少数民族与汉民族交往的重要地域,丝绸之路在甘肃省横亘1500公里左右,众多的西域民族在这里与汉民族融合、纷争,除却经济、人口、生产方式的交往之外,文化的交往成为了这一地域民族交往的主旋律。甘肃境内的少数民族其族源、民族的迁徙、民族的形成、民族的文化都颇具文化多元性的特点。在现代信息社会,研究甘肃境内少数民族的媒介素养,对于深层次认识该地区少数民族的信息传播结构、受众素质与信息解读能力,分析信息传播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均具有较高的研究意义。裕固族是西域民族与汉民族,西域文化与中原文化交融的代表,具有研究的典型意义。

唐时,回纥汗国与有鲜卑血统的大王朝唐交好,初,助唐王平“安史之乱”,后复奏请唐王朝更名“回鹘”,回鹘汗国内乱灭国之后,民族分崩离析,以不同的形式重新融合、组合为新的民族。那只流落到河西的回鹘,被称之为甘州回鹘,后又遭李元昊武袭,灭国后西走沙洲,史又称之为“沙洲回鹘”,蒙古统一中华时,沙洲回鹘归附元朝,改名“萨里畏吾”,在历史的纷乱中,这只游牧部族历尽劫难,直至清帝康熙将其改称“喇古尔黄番”,才算安定穏置下来。1953年,被新中国政府认定并重命名为“裕固”,主要聚居在甘肃张掖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是甘肃省特有的少数民族。

打开每一个民族的历史,都有一个复杂的民族交往史,无论是文化渠道的交往,还是战争渠道的交往,充满了迷烟和模糊,每个民族以自己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在农田、水草中寻求滋生的土壤,在生存的意义上,迁徙、融合、形成不但发生着。恰如费孝通所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地处甘肃张掖市的肃南地区,自元朝以后,就成为了裕固族世代生息之所,裕固族分为东裕固和西裕固,族源相同,只是受到突厥文化和蒙古文化的影响,在语言、服饰等方面有不同之处,例如,西裕固语言属突厥语,东裕固语言属蒙古语。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地处河西走廊中部祁连山北麓,总面积为23430平方公里,全县辖六区一镇,截至2006年总人口为35540人,其中裕固族人口为8820人。

Ⅰ.资料的获得和方法的选取

以肃南裕固族自治县为调查基地,选取两个行政村为个案对象。其一,松木滩村(行政村):离县城36公里,共有87户,266口人.村子附近无寺院。全村裕固族占68%,藏族占3%,汉族占2%,土族占3%,回族占2%。其二,老虎沟村(行政村):全村共有52户188口人,男女比例为1:1其中裕固族占60%,村中有贫困户4户.村子附近无寺院.村里受教育率很高100%上学,并且完成义务教育.村民汉化程度大,几乎全部会说汉语,而且有部分人不会说裕固语。

根据被调查的乡政府提供的材料,选取了经济条件不同的裕固村民家庭为调查对象进行调查。以期从不同层面对裕固族自治县大众传播状况有客观准确的了解和认识。

本次调查是在2007年2月7日到13日之间进行的。共制作调查问卷50份,收回问卷44份,有效问卷41份,有效率82%。本次调查采取深度访谈的方式进行,即调查员挨家挨户走访调查对象,根据调查问卷设计的问题逐一向调查对象进行采访,调查员当场在相应选项打勾。这既保证了调查的有效准确,也在访谈中搜集到了大量的感性材料和本次调查主题之外诸多情况。

Ⅱ.受众基本数据

在6天的时间里,我们对肃南裕固族的普通农户家庭进行了走访,涉及人口80余人。调查中发现,裕固族家庭以5人以上的三代户和3-6口的两代户为主,分别占家庭总数的44%和39%;单身户和一代户很少,分别占4%和2%。(见表1:家庭类型)

在调查对象中,男性为24人,女性为17人,男女比例为1.4:1。其中,男性调查对象分布在各个年龄段,女性调查对象以35-40岁为多,其次为16-22岁年龄段的男性居多。见表2。

Ⅲ.文化程度分析

在调查中发现,肃南地区裕固族民众的受教育程度状况大多数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但是也有一部分人是不识字或识字很少,比例达到15%,小学程度的占51%,初中程度的占17%,高中程度以上的是9%。见表3

Ⅳ.经济水平分析

虽然当地乡政府按照经济情况好、较好、中等和差的标准给我们提供了一些农户家庭作为调查点,但是,这种贫富之间的差距在调查中并不是很明显。按照我们设计的人均年收入指标对其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大多数人均年收入都在3000-5000元左右。调查发现,人均年收入3001-5000元以下的家庭几近一半,占调查总数的49%;其次为人均年收入 5001-6000元,占15%;6001-7000元的占8%。人均年收入10000元以上的,占调查总数的6%。(见表4)

Ⅴ.汉语言的掌握和使用

裕固族一个突出的特征是有语言无文字。这种特殊性引起了人类学和语言学等学科广泛的研究兴趣。调查中我们发现,一些裕固族农民会说普通话也听得懂普通话,但是不会写。这类受众在被访问受众中的比例为40%。另外60%的受众兼通裕固 语和汉语,但许多人普通话的听说程度都不高。

关于学习汉语的途径,32%的受众回答“祖辈都说汉语”,这似乎表明裕固族有说汉语的传统,有26%的受众通过与他人交流的方式学习汉语。还有37%的受众通过学校学习汉语。通过广播电视学习汉语的受众比例仅有19%。另外一组数据表明,广播电视对裕固族受众学习普通话有影响。认为广播电视对学习普通话影响“很大”和“较大”的人数比例为24%,认为“较小”和“几乎无影响”的比例为36%,认为影响“一般”的比例为20%。(见表18)

Ⅵ.对于报刊的接触和认知

在问及近两年订购报纸或期刊情况时,有95%的人回答从未订购过报刊。另外一组数据显示,大多数的裕固族民众从不订购也从来不看报纸。(见表5)

裕固族民众之所以从来不看报纸,最主要的原因是“识字太少,看不懂”,这一选项的比例为87%。主要原因除去看不懂汉字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大多数家庭都拥有电视机了,所以大家就放弃看报了。其次是农作因素,有35%的受众从来不看报刊的原因是“没有时间”。除了文化因素和农作因素之外,23%的受众认为“农村订购报很困难”也导致他们无法看报。(详见表6 从来不看报纸的原因)

Ⅶ.电视的接触和认知

在肃南地区有一半多的裕固族农民家庭有电视。还有37.93%的农民已经拥有了两台电视,还有8.05%的家庭拥有音响和VCD等家用电器。

对于有电视的家庭而言,电视是他们了解中央最新动态,接受信息和新鲜文化血液的最优途径。调查中发现,每天看电视3小时以上的受众占47%,每天看2小时以上的受众占32%,27%的受众收看电视的时间为60-90分钟。(见表8)

肃南裕固族地区的有线电视已经在定居村完全覆盖,村村通第一次已经完成,第二次由于卫星发射失败暂缓。全县共有245个村村通拨款点。.当地没有开通数字电视.数字电视已经列如规划.2010年实现。广播有自办节目,每次半小时,内容多为政策宣传,在县城听广播可接收到中央一,三,五,以及甘肃的都市调频。而牧民在牧区收听不到当地的自办节目。由于裕固族有语言但无文字.所以无裕固语专业频道,台里也无专业的裕固语播音员。大多数裕固族家庭喜欢收看CCTV-1和CCTV-3以及电视剧频道。

在收看电视的内容方面,裕固族受众和其他地区的受众似乎并没有大的差别。除了“未选”占40%以外,“影视类”、“新闻类”、“音乐类”的选择人数比较集中,分别为37%、31%、16%。(见表9)

Ⅷ.广播及其他媒介的接触和认知

由于在牧区听不到广播节目所以大多数牧民对于广播节目的收听并不高。裕固族受众似乎没有多大的兴趣。调查数据显示,只有9%的受众拥有1台广播,28%的受众拥有1台收录机。通讯工具方面,61%的家庭有手机,21%的家庭拥有2-3部手机。调查中发现,拥有移动电话的家庭一般同时拥有固定电话。贫富差距在这一方面得到了体现。

Ⅸ.媒体内容对受众的影响及受众对媒介信息的反馈

ⅰ媒体内容对裕固族受众的影响分析及受众反馈

虽然有很多的裕固族受众从来不看报纸,少部分的受众从来不看电视,但是在考察他们“对报纸电视刊播内容的态度”时,只有4%的人未作回答,其他的人都做了回答。这一现象说明,即使受众不接触媒体,也不妨碍他们对于媒体的判断力。裕固族受众对于媒体的态度较为明显。这在“对报纸电视上刊播内容的态度”和对媒体广告的态度上明显地表现出来。

在问及他们对报纸电视刊播内容的态度时,17%的受众持“半信半疑”的态度,占据少数。“完全相信”的受众比例为61%,明确表达“不相信”的受众比例为9%,而19%的受众选择了“说不清楚”。 ⅱ广告对裕固族受众影响的分析及受众反馈

在考察裕固族受众对待媒体广告的态度时,我们设计了四个问项:对广告的态度;在购买不了解的商品时,广告的作用;在购买重要商品(即所谓的“大件”商品)的主要参考因素;在购买日常生活用品时,媒体广告的影响。在考察裕固族受众对于广告的总体印象时,35%的受众认为“广告数量太多”。看来,媒体广告太多已经成为无论地域贫富的普遍受众的共识。45% 的受众认为“广告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有很大作用”,而21%的受众持相反看法,他们认为“广告与我们的生活离得很远”。 认为“广告都是骗人的”的受众也大有人在,这一比例为16%,还有 4%的受众认为“多数广告都是‘王婆卖瓜,自卖自夸’”。(见表10)

在考察媒体(电视)广告对裕固族受众购物时的影响时,我们发现,无论是购买不了解的商品,还是购买“大件”商品以及日常生活用品时,电视广告对这一地区的民众的都具有一定影响。

在“购买不了解的商品时,广告的作用”这一选项中,选择“很小”和“较小”两项的人数比例为23%,选择“很大”和“较大”两项的人数比例为46%,另外11%的受众选择了“一般”。(见表11)

在购买“大件”商品时,媒体广告的也具有一定影响。这时,除去价格因素以外,质量也是一个重要的参考因素,有34%的受众选择了“听人说,质量好,决定买”这一选项。调查中还发现,在购买重要商品时,裕固族民众表现出比较明显的“从众现象”。亲友和村人的购买选择会对他们产生较大的影响,有49%的受众选择了“亲友买了,说很好,所以我们也买了”,12%选择了“村里人都买的是这一品牌,所以决定买”。媒体广告对于裕固族民众的购买意向产生的影响,只有12%。受众选择了“看了电视广告后,决定买”,4%的受众选择了“听了广播电台的广告后,决定买”,两项相加,比例为16%。(见表12)

电视画面中出现的那些电视机、冰箱、洗衣机等商品也许激起了裕固族人民的物质渴求(在回答“您是否想得到电视画面中出现的商品或者象电视中的人物一样生活”时,46%的受众做了肯定的回答)。所以,在购买这些商品时,电视广告的影响是微乎其微的。但是,在购买诸如洗衣粉、医药、化肥等这些他们力所能及的小商品时,电视广告的影响得到了显现。在考察电视广告对裕固族受众购买10种商品的影响程度时,有四分之一以上的受众认为,电视广告对他们购买“洗衣粉”“医药”“化肥”的影响“非常大”“比较大”。但是,我们同时发现,认为“有影响,但不大”和“完全没有影响”的受众依然占据多数。(见表13)

Ⅹ.肃南裕固族地区媒介素养分析

通过上面的样本分析和描述,我们看到肃南裕固族媒介素养的基本状况,在这个以游牧主要生活、生产方式的特有族群中,面对现代信息社会,面对转型期的大环境,这个族群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这种变化超越了这个族群千年的生产生活方式,并潜在的变更着这个族群千年形成的价值观体系,大众传播媒介的介入加速了这一变化的进程和速度。

根据样本及入户访谈的分析,裕固族作为一个游牧民族,其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以往“逐水草而居”,“居无定所”的传统生活由于围栏放牧、科学放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原因发生了变化,该地区主体人群人均年收入在5000——8000元左右,很多牧民都在城镇定居,住上了条件优越的房子,看着有线信号传输的电视,用着液化气或天然气,牧场由加重的年轻人或雇用的外乡人管理,家中的主户则主要生活在城镇附近,该地年收入数据远远高出甘肃省人均年收入的平均数,经济收入的水平直接影响了该地区人均拥有大众传播载体的数量,物质生活质量某种程度上也决定着精神生活的质量,富裕的裕固族受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渴望日益强烈。

在调查中,我们要求裕固族受众按照从事活动的频率(“几乎每天”、“经常”、“有时”、“很少”、“从不”)进行选择或描述。调查发现,将 “看电视”,作为“几乎每天”和“经常”从事的活动的比例为56%,高居各项之首。其次为“做家务” 占45%, 再次将“读小说”、“看书”、“看电影”、“看录像或影碟”作为日常生活中经常性活动的人数比例最高也有21%。而“从不”“打麻将”的比例计几乎为100%,“从不”和“很少”下棋打扑克、喝酒聊天、唱卡拉OK。(表14 裕固族民众日常从事的经常性活动排序)媒介生活已经成为了裕固族受众的重要生活内容,一个族群的媒介素养的水平首先取决于该族群与媒介的接触程度,媒介在其生活中所处的位置。

调查中我们发现,裕固族受众深刻的受到媒介的影响,我们列举了11项问题,要求裕固族受众按照“很关心”、“关心”、“无所谓”、“不关心”、“很不关心”五个层级进行选择和描述。调查发现,在“农村致富问题”“农村脱贫问题”、“有关农村政策问题”这些事关切身利益的问题上,裕固族受众表现出高度的关心,“很关心”和“关心”两项的比例合计达到85%以上。对于“农民工进城打工问题”,裕固族受众也十分关心,比例为74%。

对2005年在全国上下闹得不亦乐乎的、被一切学者冠以“娱乐民主化”“民主娱乐化”的“超级女声”,在这一区域并不受关注。对“环境污染问题”的关心程度仅此于“超级女声”,“很关心”“关心”的比例之和为54%。这和当地的自然环境有很大关系。很多受访者表示,由于当地存在环境污染问题,所以他们也很关心这一问题。

关于“反腐败问题”,这一区域的受众反应一般。表示“很关心”的受众比例为20%,表示“关心”的受众比例为27%, 两项相加比例为47%。另外有28%的受众对这一问题表示“无所谓”,16%的受众表示“不关心”,8%的受众选择了“很不关心”。问及他们为什么不关心时,一些受众表示他们对这一问题爱莫能助。(见表15)

看来媒介影响着裕固族民众的态度和价值观,起到了“倍增器”效果 。正如施拉姆所说:“在发展的社会动力中,第一要素是灌输一种现代的或能动的人格,第二要素被他称之为‘能动的倍增器’,即大众传播媒介。[1]

虽然媒介已经深刻的影响了裕固族受众,但是媒介还没有在裕固族受众的生活中起到决策作用,当越来越多的人通过司法渠道或者新闻媒体来解决他们生活工作中出现的重大纠纷或疑难问题时,裕固族民众在出现纠纷的时侯多会选择村干部只有一少部分的民众会选择新闻媒体。在问及遇到重大事情的解决途径这一问题时,49%的受众选择了“村干部或乡干部”,“有事找干部”依然是裕固族农民解决纠纷的主要途径。还有一些人希望通过民间调解的方式进行解决,有36%选择了“族长、寺院僧人”,18%的人想到了“亲朋好友”。通过派出所等司法部门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纠纷的比例只有26%。没有一个人想到新闻媒介。(见表16)

十一.结论

当一个游牧民族千年来的生活方式发生变化的时候,当住帐篷、放牧、饮酒、跳舞、过节日的传统生活被住砖瓦房、看电视、听广播、去市场逐步取代的时候,媒介已经深深的影响了裕固族民众的生活方式,当媒介以不同的面目出现在裕固族民众面前时,信息超越以往任何世代多的摆置在裕固族民众眼前,该地区媒介素养教育的基础已经具备,媒介已经介入到他们的生活中,并引导着他们对很多事物的看法,形成了新的价值观体系。

当媒介内容五花八门的出现时,面对日益“污染”的媒介环境,裕固族受众还基本上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对于媒介品质恶化,媒介环境污染等问题,老人们基于传统价值观,对其也多有批评之辞,但是青少年在如何选择和收看电视节目,青少年如何养成观看节目时的判断能力等方面,没有任何的有意识的认识、防范,媒介素养教育还处于初级阶段、酝酿阶段。

重要的是,一个民族步入现代社会的步伐,除去经济因素外,大众传媒的介入将极大的促进该地区社会发展的速度,而人的素质的普遍提高将是这一变化中的重要变量,通过调查分析,我们看到了媒介与裕固族民众的密切关系,媒介潜移默化的对裕固族受众的影响,媒介素养的水平处于发展阶段,媒介素养教育处于酝酿阶段是肃南裕固族族群的重要特征。

[注释]

[1]韦尔伯施拉姆:《大众传播媒介与社会发展》,华夏出版社,1990年7月版,第46页

[参考文献]

家族调查报告范文3

白先生其人

笔者与白先生是同事。说到“同事”二字,笔者实在有些惭愧,一是作为一个年轻的大学教师,学术造诣与白先生相比自然是天上地下,二是我进入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工作的那年,白先生恰好刚从学院办理了退休手续。因此极为戏剧性的是,作为白先生同事的我,第一次见到白先生本人倒不是在学院里,而是在外地举行的一个学术研讨会上。

如同常规的新闻传播学研讨会一般,与会者的视野不自觉地集中到了单一民族(汉族)的新闻传播学术研究上,而轮到白润生先生发言时,他却开宗明义地重申了一个基本观点:“中国的新闻传播史是整个中华民族的新闻传播史,不只是汉族新闻传播史,它是由56个民族共同创造的。”继而才开始他的主题发言。

后来对白先生的了解更多了,才知道他还有一个名字白凯文,其实是汉族人,只不过做的是少数民族的学问而已。而且白先生属于大器晚成型,1962年从北京师范学院(现首都师范大学)毕业后进入工人日报社当记者、编辑,1983年,也就是他45岁那年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进修,师从新闻学泰斗方汉奇和陈业劭先生,经先生指点,方才醉心于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史的研究,至今仍孜孜不倦。

笔者以为,白先生骨子中的学者气质可以用四个词来概括,那就是:执着,勤勉,务实,求新,而正是这种人格上的气质决定了其学问的“气质”。

白先生其书

白润生教授的著作本本分量十足,绝非滥竽充数之作。笔者新近拜读的这本《当代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事业调查报告》则是白先生的最新力作,此书与之前著作的最大区别在于,它以量化研究的实证精神对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事业进行了工笔画似的勾勒。

《报告》与此前出版的《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通史》同为国家“十五”社科基金项目“少数民族语文的新闻事业研究”最终成果,两者相辅相成,互为支撑,为读者勾勒出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事业发展从古到今的完整面貌。

《报告》共分三部分:第一编为自治区编,是对全国五个自治区中的新疆、、内蒙古和广西等四个自治区的调研;第二编为多民族聚居省份编,顾名思义是对多民族聚居省份如云南、青海、四川和东北朝鲜族地区的调研,调研的对象甚至深入到了县一级,如对浙江景宁畲族自治县的研究等;附录部分则将七份调查问卷一一列出,方便读者将问卷与调查结果进行前后核对。

《报告》所研究的内容包括当地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历史、现状、问题、对策、受众评价等内容。而这些资料的获得除了依靠二手资料的收集之外,更多的是依靠上文中提到的调查问卷获得最新的一手资料。

本书共设计了七张调查表,分别是《我国新闻事业现状调查表》、《少数民族文字报纸调查表》、《少数民族文字时事政治性期刊调查表》、《少数民族语言广播电台、电视台调查表》、《民族新闻教育事业现状调查表》、《民族新闻研究事业现状调查表》和《受众调查表》,共计发放问卷千余份,涵盖了少数民族新闻事业的方方面面。

鉴于其对我国新闻事业的特殊贡献,在该书付梓之际,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常委、外事委员会主任、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原主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赵启正,著名新闻史学家、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原首席教授、博士生导师丁淦林先生为该书撰写了序。该书的价值可见一斑。

白先生其学术思想

笔者认为,《报告》一书从以下方面体现出其学术思想。

1.理论基础决定“学术大厦”

白润生先生的理论基础就是上文中提到的那一句话:“中国的新闻传播史是整个中华民族的新闻传播史,不只是汉族新闻传播史,它是由56个民族共同创造的。”他所有学术著作都是以此为舞台展开的舞蹈,《报告》一书也不例外。

《报告》所研究的地域范围包括了四个民族自治区和其它的民族聚居省份,这些省份的面积占到了全国的64%,如果对全国过半领土面积上正在发生的新闻传播现状视而不见,那毫无疑问是中国新闻传播研究的重大缺憾。

如同很多数学公式一般,越是看似简单往往越是经过了复杂的推演过程。白润生先生基本观点的提出并不是一时顿悟之作,而是经过了长期缜密的研究和思考,而以此为基点展开的各项后续研究都是从不同角度为自己的学术观点构筑起一个完整、缜密的论据体系。《报告》一书就是论据体系中重要的一环。

2.深耕细作而不遍地开花

即便是大器晚成,从白先生涉足目前的学术领域至今,至少有20多年的时间了。现在白先生在自我介绍学术研究领域时仍是只有一个:少数民族新闻史。与那些研究领域动辄横跨多个学科、纵跨上下五千年的学者相比,白先生的研究领域似乎太过简单了,而凡有学术鉴别能力的人都能知道,这简单背后所蕴藏的价值到底是什么。

中国学术界的浮躁有目共睹,与郭沫若、季羡林等前辈泰斗相比,目前学术界“脚踩多条船”的学者所体现出来的并非是其天才性,而是其功利性。只有专一于某一领域,方能把学问做深做透。

3.定量与定性:还原“田野调查”精神

田野调查是费孝通先生学术思想的核心。而田野调查,既包括定性研究,也包括定量研究,定量与定性,犹如一个硬币的两面,不可分割。

《报告》一书是整个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研究的有机组成部分,为整个少数民族新闻传播通史的研究提供了量化的论据,但这种量化研究又与统计年鉴有天壤之别,与定性研究互为犄角。

定性研究强调研究者自身要最大程度地融入事物发生的环境中去,以身临其境的感悟和解剖麻雀的方法去解读现象发生的原因,而定量研究是指确定事物某方面量的规定性的科学研究,就是将问题与现象用数量来表示进而去分析、考验、解释,从而获得意义的研究方法和过程。定量,就是以数字化符号为基础去测量。定量研究通过对研究对象的特征按某种标准作量的比较来测定对象特征数值,或求出某些因素间的量的变化规律。由于其目的是对事物及其运动的量的属性作出回答,故名定量研究。定量研究与科学实验研究是密切相关的,可以说科学上的定量化是伴随着实验法产生的。

有人说人文学科缺乏实证精神,事实上就是批评了现在很多学者重定性研究而轻定量研究的现象。

之所以少有人做定量研究,一是因为实验方法的设计非常繁琐,需要进行大量调查等论证工作;二是实施过程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周期漫长,远不如坐在家里发发感慨来得简单;三是定量研究比定性研究的工作更为基础,所获得的大量数据成果一旦公开发表,往往都被其他学者借用去,而数据最初的获得者却被人所忽略,有为他人做嫁衣之感。

但白润生先生的《报告》一书,则采用了实验法中的问卷调查法,在全国共计发放问卷千余份,仅调查过程就持续一年之久,后期经过数据录入、筛选、初步分析和深入分析等多个环节。这个过程如果没有定量研究的相关知识,是很难去掌控和调度的。白先生用一种“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年过花甲重做学生,向其他年轻学者请教社会统计学的相关知识,甘当人梯地拾起了定量研究的旗帜,将我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从宏观和感性的描述,转化成了一个个客观、精确的数字,让后续研究变得言之有据,不再是坐而论道。总之,《报告》一书,是田野调查精神的体现。

4.重新定位“编者”的价值

学术界人士更愿意当“作者”,而不愿意当“编者”,似乎“作者”更能说明成果归属的不可置疑性。但白先生在其著作中,大部分都是以编者的身份出现,《报告》也是其中之一。

这种署名恰恰从两个方面反映出了白先生做学问的两个闪光点:他不沽名钓誉,尊重从事项目中的每位参与者及其劳动成果,是谁写的就是谁写的,清清楚楚地列出来;更为重要的是,这种署名反而更加体现出白先生作为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学研究“集大成者”的定位。署名为编者,但是从选题的策划、立项、研究范式的确定、提纲的建构、统稿的删繁就简、去芜存真,都凝聚了白先生一人之力。

在“一人掌舵,众人划桨”的学术思想指导下,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学研究才得以建立起了老中青结合的学术梯队,也使得不同层次的人才在这个梯队中都有积极的态度,这对整个学科的发展裨益极大。

家族调查报告范文4

一年前的暑假,上海大学曾组织并完成了“大学生蚁族调查报告”,探讨大学生能力培养方向及“蚁族”聚居地的合理规划问题。

在这份提供给《望东方周刊》的报告中,“蚁族”被定义为“大学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报告调查记录了他们的居住条件、工作状况、收入分配、择业观念、未来计划、心理状况等,并以此反映“蚁族”的真实生存境况。报告对213名“蚁族”进行了详细问卷调查,被调查者中,男性64%,女性36%,分别来自安徽、湖北、河南等19个省份。

今年夏天,全国727万大学生迎来毕业季,一个月前,本刊记者走访了部分居住在上海的低收入大学毕业生。于他们而言,新一季的生活有哪些变化?

上海大学于2013年暑期曾调查并完成了聚焦上海的“大学生蚁族调查报告”。在这份独家提供给《望东方周刊》的报告中,“蚁族”一词被明确定义为――“大学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被视为是一个弱势群体。

求职的主要阻力是什么

在数百万大学毕业生中,“蚁族”为何处于竞争弱势?在学校期间有哪些因素对他们的求职影响最大?

根据“大学生蚁族实践报告”,31%的人认为社会实践经验是最大因素;22%的受访者认为专业实习经历是主因。而很多“蚁族”恰恰是因为在大学期间缺乏实践、实习的经历,或者只参加了学校安排的实习,缺少将概念知识运用于实际的技能,因而在简历中缺少招聘方看重的实践经验。当然,还有20%的人认为,人际关系是求职中重要的因素。

在求职过程中,受访者认为社会经验不足以及社会关系缺乏是求职的主要阻力,分别占25%和14%,其次缺乏对企业岗位的专业知识和求职技巧等是阻碍自己找到满意工作的重要原因。主持这份调查的上海大学陶建杰老师认为,“这体现了校园与企业信息不对称的现象。”

在择业标准上,发挥自身才能、职位前景、经济收入与福利,居前三位,分别占18%、17%、16%。从调查数据可以看出,“蚁族”群体考虑的是能力的塑造与发挥以及未来的良性发展,他们对待工作的态度是积极进取的,但经济条件所限使得他们更注重薪酬。

为何固守上海

调查结果显示,固守上海的原因多样,其中高达67%的人觉得“上海机遇多,发展空间大”,因而选择离开经济欠发达的家乡;15%的人认为上海基础设施好,交通发达;9%的人认为上海工资高,5%的人看中的是优质的公共服务资源(医疗、教育)。

“蚁族”群体的心理健康是社会重点关注的内容之一。调查显示,在对生活现状的满意程度方面,41%的“蚁族”表示一般,较不满意的占16%,两者相加超过一半。

而从对未来就业前景的态度看,47%的人认为有一定把握,但会受到客观因素制约;13%的人觉得迷茫,打算“走一步算一步”。

面对上海的就业状况,72%的“蚁族”感到有些压力,但相信通过努力可以克服,而9%的人感到难以承受。

聚居在大学生求职公寓

调查发现,上海没有类似北京唐家岭村那样上万名“蚁族”聚居的地区。上海“蚁族”群体中,相当一大部分人是以与他人合租的方式,散布在城市的各个小区中。

大学生求职公寓是上海“蚁族”聚居较集中的地方,这些旅社暂住着大量来上海求职的青年。它们大多散布在靠近火车站、大学城这样外来人口多、交通相对便利的地带。此外,聚居地以外环线以外的城乡结合部为主(如闵行区),也有中心城区较为偏僻的地段(如徐汇区石龙路附近)。

求职公寓所处地段周围环境一般不太好,有的甚至在垃圾场旁边;公共设施数量和质量普遍不高,缺乏室外活动空间,基本没有绿化带,而且缺乏绿化条件;周围餐饮店比较密集,但都属于小店,卫生情况不容乐观;24小时便利店较多,没有大型超市或药店。

在求职旅社里,房间被充分利用,分为4人间、6人间、8人间、10人间不等,上下铺床型,床铺几乎挤满整个房间,超过一半房间没有窗户,通风不好,潮湿,有的甚至散发霉味;配套设施方面,有带锁储物柜、书桌,条件较好的有电视机、洗衣机等,空调大部分是收费制,有些免费的只有室外达到35摄氏度才开;洗澡的热水器按次收费,空调、上网额外收费;住宿费标准每人每月600元左右;治安管理方面,有一两个前台值班,晚上大门基本上不会关。

希望改善居住环境

谈到“蚁族”对居住环境有何期望,33%的被调查者表示,希望有更经济的住房;27%的被调查者希望周围的基础设施更完善;25%的人希望交通更便利;15%的人注重绿化,希望居住环境可以改善。

目前,全国都在大力发展公共租赁住房政策,上海推行更早。公租房将住房保障覆盖到有基本稳定工作的城市常住人口,主要面向存在阶段性居住困难的本市青年职工、外来务工人员、引进人才等。如果非上海户籍的大学生可以申请租住公租房,也许有利于解决自身居住的燃眉之急,令他们享有更安全舒适的居住条件,也会对社会稳定具有促进作用。

家族调查报告范文5

【关键词】 Rh血型;维吾尔族;家系调查;遗传规律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8.624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8-4626-02

维吾尔族是我国主要少数民族,维吾尔族人口占和田地区总人口的95%,维吾尔族中Rh阴性比率较高[1]。和田地区是一个典型的维吾尔族聚居地。Rh血型的家系调查、系谱分析对于人类血型遗传学,法医学的研究及其在临床输血医学实践中,安全输血、优生优育、亲子鉴定和预防新生儿溶血病(HDN)的防治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现已有不少维吾尔族Rh血型分布调查的报道,可是家系遗传学调查和系谱分析的报道较少[2-6]。了解维吾尔族人群的Rh血型遗传学规律是十分必要。本文在群体普查及家系调查中发现一个比较特殊,罕见的维吾尔族RhD阴性家族。对其家系血型遗传关系进行了调查,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在墨玉县对加帕尔家族3代11人进行调查。ABO血型定性采用玻片正定法。Rh血型采用血清学盐水介质法确定。ABO血型试剂和四种不同批号的抗D试剂购置于中国医科院输血所和长春博德生物制品有限公司。

2 结 果

该家系共11口人,2人为RhD阴性,9人RhD阳性,其中第1代未表现RhD阴性.第2、3代中表现出RhD阴性。我们推测先证者父母和妹妹为Dd型杂合子性。其妹妹婚后两次怀孕,第一胎未表现RhD阴性,而第二胎时生育双胞胎一男一女,表现出RhD阴性,男孩为RhD阴性、女孩为RhD阳性,其双胞胎推测为双卵双子,见家系血型遗传图。

注:DD为RhD阳性纯合子,Dd为RhD杂合子,dd为RhD阴性纯合子,为RhD阳性男性,为RhD阳性女性,■为RhD阴性男性先证者,为RhD阴性女性先证者,■为RhD阴性男性,为RhD阴性女性,∧为双胞胎

3 讨 论

家系调查、系谱分析是医学遗传学研究中一个常用的方法。其基本程序是,先对某遗传性状个体的家族各成员中某遗传性状的表现情况进行详细调查,在以特定的符号和格式绘制成反映家族各成员相互关系和性状表现情况的图解,然后根据孟德尔定律对各成员的表现型和基因型进行分析。通过这样的分析,可以判断某种遗传性状是单基因还是多基因所致,如果是单基因,还可以确定具体的遗传方式(显性、隐形、性连锁)[7]。遗传性状是观察到的基因表达。当存在决定基因时可观察到的性状称为显性性状。隐性性状只有在其等位基因不与显性基因同时出现时才能观察到。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或常染色体隐性性状一般在男女之间的机率相同。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是一种典型的遗传方式。只要各有该基因时就会出现性状。其特点是,只要家族中存在该基因,每代都有一个上的成员表现该性状。常染色体隐性性状的人是此编码基因的纯和子。他们的父母可表现或不表现这种性状。但不表现此性状的父母一定是携带者,即该基因是杂合状态,表现型上未体现这种基因的存在。通常出现在某一代成员中,既不出现在其上一代,也不出现在其下一代,除非是近亲婚配[8]。

从人类遗传学上看,由D异种接合子Dd之间的组合(Dd×Dd)。可产生DD、Dd、dd的比例是1:2:1,即父母基因型为Dd的家庭中,将有3/4的孩子表型为RhD阳性,1/4的孩子表现为RhD阴性,如为女性阴性,将对纯合子DD和杂合子Dd由一个不配合性的选择作用。而杂合子的频率取决于群体中的D和d的基因频率[2]。

调查中发现先证者父母和妹妹均为RhD阳性,推测其基因型应为杂合子Dd型。其妹妹也RhD阳性,婚后怀育两胎,生了3个孩子(2女、1男),第一胎女儿生育时表现为RhD阳性(Dd型),第二胎时怀孕了双胞胎、生育了一男一女,男孩表现为RhD阴性,女孩表现为RhD阳性,其双胞胎经过双生子法分析推测为双卵双生子。但是双生子胎儿在母体内D阴性和D阳性胎盘内共同生存遗传方式,显示较特殊、且罕见,但是未出现新生儿溶血病(HDN)[3-4]。有文献报道,RhD阴性者经注射足够量的D抗原后,50%的人将产生RhD抗体。这说明由于受胎盘屏障等因素的影响,RhD的免疫原性只有50%,而不是100%[5]。这是否于其他基因连锁遗传有关,尚需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库热西江托呼提,哈木拉提吾甫尔.和田地区维吾尔族汉族Rh血型分布调查与比较[J].第一军医大学学报,2004,24(4):447.

[2] 库热西江托呼提,哈木拉提吾甫尔,张利占.维吾尔族1例不孕症患者家系Rh血型调查分析[J].中国医学检验杂志,2003,4(6):437.

[3] 郭永芳,陆惠娟,华敏玉,等.6例RhD阴性的家系调查结果分析[J].临床检验杂志,2001,19(6):364-365.

家族调查报告范文6

【关键词】 医疗机构;HIV阳性;筛查

百色市自1996年发现首例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以来,HIV感染者及艾滋病 (AIDS) 患者呈逐年增长趋势[1],且有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的趋势。随着时间的推移,部分HIV感染者已进入临床期,到医院就诊的一般人群中HIV检出率不断增加。我们对2009年百色市15家医疗机构一般就诊病人和市中心血站无偿献血者中筛查HIV阳性报告进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现将资料统计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统计分析资料来自2009年百色市15家医疗机构一般就诊病人和市中心血站无偿献血者中初筛HIV阳性者共240例,其中男性155例,女性85例;年龄1~70岁;已婚169例,未婚27例,离丧7例,不明37例;壮族128例,汉族44例,其他少数民族68例。文化程度:初中以下67例,高中以上17例,不明156例。

2.方法

由百色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艾滋病慢性病科医生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从病例记录中获取检测者的基本信息,记录到专用的艾滋病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然后将自愿咨询名片留给住院医师,请其转介初筛阳性者在约定时间到CDC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室进一步咨询检测。流行病学调查医生取初筛阳性血清回中心检验室进行复核,阳性再用免疫印迹法(WB)进行确认。

3.统计学方法

资料采用Excel软件录入统计分析。

结 果

2009年医疗机构一般就诊病人和市中心血站无偿献血者初筛报告HIV阳性240例,抗体确认阳性221例,阳性符合率92.08%。男性155例中抗体确认阳性146例,阳性符合率94.19%;女性85例中抗体确认阳性75例,阳性符合率88.24%,男、女HIV抗体确认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67,P>0.05)。报告确认情况、人口学特征、检测原因、感染途经、临床症状等的检测阳性率和构成比等见表1~4。表1 2009年百色市医疗机构HIV初筛病例基本状况(略)表2 2009年百色市医疗机构HIV初筛病例筛查原因及报告单位(略)表3 2009年百色市医疗机构HIV初筛病例文化、职业、地区分布情况(略)表4 2009年百色市医疗机构HIV初筛病例传播途径及临床症状情况(略)

讨 论

1.统计结果显示,在医疗机构HIV初筛阳性报告中,百色市人民医院和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报告确认阳性构成比分别是54.75%和33.48%,确认符合率分别为100%和93.67%。各县级医院和市中心血站报告确认阳性构成比分别是5.88%和4.07%,确认符合率分别为68.42%和52.94%,确认符合率偏低,不利于临床用血安全,提醒我们必须加强措施,提高初筛水平,不能漏过任何一位可疑感染者。同时对于HIV初筛阳性病人,在告知结果时要谨慎,坚持转介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确认阳性后告知。按照艾滋病检测程序完成检测前后咨询、确认、免疫细胞检测、转介抗病毒治疗等一系列“四免一关怀”政策支持。

2.在人口学特征统计中,确认阳性构成比主要是已婚占71.95%;壮族占56.11%;文化程度不明占64.71%;21~60岁年龄组占82.81%;职业分布广泛但农民比例达48.42%;地区分布以右江区比例较高占32.13%,市各县都有确认病例,以右江区为中心向周边县蔓延扩散的趋势。

3.筛查原因的统计中,住院病人筛查报告确认构成比例为76.92%,反映了艾滋病病毒感染从病毒携带者开始进入艾滋病病人阶段,与叶晟报道一致[2]。艾滋病病人的临床表现复杂多变,临床症状排在前三位的为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神经血管系统方面的症状,比例分别为20.81%、20.36%、9.85%,与郜桂菊道相似[3]。在医疗机构HIV筛查报告的感染者和病人中,以性途径感染比例最高达80.09%,与陈清报道结果相似[1]。

4.本统计指标中如婚姻、民族、文化程度、职业、传播途经等信息“不明”构成比依次为14.03%、25.34%、64.71%、21.72%、12.22%。由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人个案调查和随访追踪非常困难[4],现实很难对“不明”的病例信息进行进一步确认和补充,如果数据缺失严重将影响对流行情况的准确判断。

参考文献

[1]陈 清.65例AIDS患者流行病学及临床特点分析[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09,20(3):90.

[2]叶 晟.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实施“一对一”帮扶救助模式探讨[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09,20(6):53-54.

家族调查报告范文7

【关键词】 青少年; 口腔龋齿; 调查报告

中图分类号 R781.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3)27-0043-02

为了解喀什市青少年口腔健康及龋齿的发病特点和规律,笔者于2011年12月6-21日对喀什市两所小学,一所中学的维、汉族学生口腔龋病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普查喀什市两所小学和一所中学的维、汉学生,年龄7~15岁。受检人数共6083人。其中男3015人,女3068人。

1.2 方法

采用统一的学生健康调查表,每人一卡,采用室内自然光线下用直视检查法。受检人员采用自然直坐位,有两名口腔医生进行检查,分别填入表格内,加以记录。

1.3 诊断标准

龌齿: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龌齿调查方法的诊断标准进行。

2 结果

2.1 龋病的发病情况

患龋者1936人,共有龋齿6376个,总患龋率为31.82%。男性患龋者1007人,共有龋齿3358个,患龋者龋均3.33个,患龋率为33.39%。女性患龋者929人,共有龋齿3018个,患龋率30.28%。龋均为3.25个,见表1。

3 讨论

根据调查,国内多数文献报道女性高于男性,本组未能证实。

喀什患龋率和龋均高的原因,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喀什地区干燥,气候炎热,主食为面食、大米、牛羊肉为主,并有“瓜果之乡”之称。盛产甜瓜、葡萄、桃子。全年食用时间长,机会多。因此摄取糖和碳水化合物多,与龋病发病率高有一定关系[1]。

本组资料中,各年龄中低年龄段发病率普遍高,7~8年龄段患龋者龋均为2.22个,低于全国总患龋者龋均

喀什为少数民族地区。本组维吾尔族、汉族患龋率各为37.88%及28.90%,据报道患龋率是藏族为31.43%,蒙族19.4%,是否与生活习惯饮食有关,有待进一步研究。

龋病的好发部位:本组共患龋6376个,乳牙中以下颌Ⅴ及Ⅳ患龋为最高,下颌高于上颌;最低为Ⅰ和Ⅱ,上颌略高于下颌。恒牙中以下颌6为最高,下颌高于上颌。与国内文献报道一致。龋蛀程度以及龋齿与年龄、族别的关系均符合其他各地的报告。

调查中见小儿口腔卫生欠佳,使食物残渣滞留,与患龋率高有一定关系[3]。说明儿童和学生的口腔保健意识缺乏,需要医务工作者加强口腔保健,并进行有组织防龋的群防群治工作,提高家长和患儿的防龋治疗意识。

我国中西部地区口腔卫生状况差,口腔疾病患病率高,咀嚼力下降,生活质量降低,加强口腔保健应以预防为主,做好卫生宣教,从小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正确使用牙刷/牙签及牙线,定期口腔检查和治疗,发现问题,及时治疗[4]。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知识文化水平的提高,人民爱牙护牙的意识在逐渐增强,口腔保健知识得到了较好的普及。但龋病仍是影响青少年儿童的主要疾病,仍需采取措施提高恒牙早期龋病的充填。

参考文献

[1]张易欣.儿童青少年龋齿的常见原因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2,6(23):860-861.

[2]孙建英.准格尔旗部分中小学生龋齿调查报告[J].中国临床医药研究杂志,2006,8(5):98.

[3]赵艳丽,吴卫华.青少年龋齿的调查分析[J].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09,1(13):69-71.

家族调查报告范文8

1、及时报告传达全省、*市民族宗教工作会议精神。一是及时主动地向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报告,提出了贯彻落实意见和工作措施,引起了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二是召开局机关干部会议,专题传达学习了会议精神,并结合我市实际,就如何贯彻好会议精神,做好2009年我市民族宗教工作开展了认真讨论,进一步统一了思想、凝聚了力量、激发了热情。三是在全市统战(民族宗教)工作会议上进行了书面传达。

2、争取“四个列入”,民族宗教工作机制得到进一步完善。一是列入了市委、市政府重要议事日程。为全面贯彻落实上级会议精神,争取市委、市政府召开了全市统战(民族宗教)工作会议,会议由市政府副市长*主持,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作了重要讲话。各乡镇构造、统战委员,民宗助理员,民族、宗教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分管领导参加了此次会议。同时,各乡镇首次同市民族、宗教工作领导小组签订了责任状。二是把宗教工作继续列入了对市直(驻市)单位、乡镇和谐平安创建和综治工作目标治理考评内容。三是把民族宗教政策法规和基本知识继续列入了市委党校干部培训课程。积极与市委构造部沟通联系,将民族宗教政策法规列入了市委党校乡村干部培训内容,安排了我局主要领导在今年“乡村干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培训班”上专题授课。四是争取市政府将把少数民族发展资金和宗教工作特费继续列入了市财政预算。在市财政年度预算中安排了少数民族发展资金3万元、宗教工作特费3万元。

二、围绕“两个共同”,加大扶持力度,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1、开展了民族工作基本情况大调研活动。争取乡镇和公安部门的大力支持,对全市少数民族基本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完善了资料,充实了台帐。同时,根据调查情况,构造人员到*、*镇等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村小组,对其民族成份、总人口数和少数民族人口数进行了进一步的调研,并到当地派出所进行了核实。通过核实,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局务会研究,认定*七堡村兰屋小组为少数民族村小组,现已按程序报批。

2、全面启动了全市第二轮对口支援少数民族民族村、组工作。积极争取市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向全市通报表彰了第一轮对口支援工作取得的显著成效,授予了9个对口支援单位“全市第一轮对口支援少数民族民族村组工作先进单位”的荣誉称号。同时,制定了《**市开展第二轮对口支援少数民族民族村、组工作实施方案》(瑞府办发〔2009〕14号),构造10个单位自2009年3月起至2013年12月止,连续5年对口支援我市1个民族村,10个民族村小组。对此,我局切实抓好对口支援的联系、服务工作,不断加大督查和构造调解力度,调解落实项目和资金。目前,10个对口支援单位已全部制定了5年工作规划和2009年度实施计划,各项工作稳步推进。

3、精心做好项目的开发、论证、申报工作,积极向上争项目、争资金。增强同财政、水务、文化部门的调解协作,严把立项、论证、申报关,向上申报了该村修建河堤、水渠及特色民族村寨保护等3个项目,并多次向省、*市民宗局领导报告了我市上报项目情况,争取支持和照顾。增强同交通部门联系,密切跟踪落实日东、泽覃、壬田等乡镇民族村组全面通沙石路和分步通水泥路项目情况。同时,构造实施了2009年省少数民族发展资金扶持项目—安治畲族村新种200亩毛竹项目,构造人员到日东乡赣源村河背畲族村小组督查市少数民族发展资金扶持的肉牛养殖项目,确保项目取得实效。

4、“整村推进”了安治畲族村新农村建造工作。争取市委、市政府连续第4年把泽覃乡安治畲族村列为全市新农村建造点,安排统战部、民宗局共同挂点,并由我局副局长任工作组长。目前,该点破旧猪牛栏、厕已全部拆除,房屋粉刷,檐阶、通户便道、余坪硬化和环境美化等工作已全面完成。在6月份“推进月”活动检查评比中评为前第5名。

5、开展了《党和国家民族政策宣传教导提纲》宣传活动。编印了《党和国家民族政策宣传教导提纲》小册子,分发给市民族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乡镇党政主要领导、构造统战委员、民宗助理员及各少数民族村组干部,极大地强化了各级领导干部和少数民族群众的民族政策法规意识,有力地巩固了民族团结和稳定。

三、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目标和两个《条例》,强化依法治理,确保了宗教领域的和谐稳定

1、开展了宗教政策法规培训活动。举办了4期乡镇民宗助理员和宗教界人士宗教政策法规培训班,极大提高了宗教工作干部和宗教界人士的政治素质、政策水平和工作能力。同时,经与市委构造部调解,将宗教政策法规列入了市委党校培训内容,我局将派员在乡、村干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培训班上授课。

2、开展了“规范化治理”活动不达标场所督查活动。对去年宗教活动场所“规范化治理”活动中评定的不达标场所下发了《整改通知书》,并构造人员深入到黄柏、大柏地等7个乡镇督查,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指导场所健全治理构造和规章制度,做到了限期整改,定期督查,实地指导。

3、开展了对宗教团体和重点宗教活动活动场所财务检查工作。6月中旬,我局以开展宗教活动场所“财务规范治理年”活动为契机,在*市率先开展了对宗教团体和重点宗教活动场所的财务检查工作。向各宗教团体和有关宗教活动场所下发了《关于对宗教团体和部分宗教活动场所进行财务检查的通知》(瑞民宗字〔2009〕5号),集中2个月时间开展了对两个宗教团体和重点宗教场所的财务检查工作,总结推广了经验、发现处置了问题,并向全市各宗教团体和宗教活动场所通报了检查结果。

4、切实加大对违法、违规宗教活动的处置力度。一是开展了国庆期间宗教领域维稳工作。国庆前夕,我局召开了各乡镇民宗助理员会议,专题安排部署国庆期间宗教领域维稳工作,建立了值班制度、每日零报告制度,要求对排查出来的问题和隐患,做到专人负责、包案处理、妥善化解,确保了我市国庆期间宗教领域的稳定。二是开展了执法大检查活动。6月初,我局会同象湖镇开展联合执法,依法取缔了象湖镇东升居委会辖区的1处基督教私设聚会点,确保了上级提出的年内不出现新的基督教私设聚会点的目标实现。三是拓宽了信息渠道。在基层宗教界代表人士中选聘了多名维稳信息员,并实行动态治理,为及时发现、处置宗教不稳定因素起到了积极作用。

5、切实帮助宗教界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3月份以来,我市重点工程龙珠寺的道路建造已全面推开,针对建造过程中出现的征地补偿问题,我局积极增强同国土、象湖镇和瑞明村等单位和部门的沟通调解,争取支持,使该路的建造顺利进行。争取市规划委员会专题研究城南教堂整体搬迁新建教堂的选址征地问题,在城市用地非常紧张的情况下优先安排了迁建用地,并于今年5月确定了选址地点。

四、增强自身建造,勇于开辟创新,全面提高驾驭民族宗教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1、推进了行政执法主体建造。围绕“宗教工作主体在县”工作要求,建立健全行政执法主体,进一步健全行政执法责任制。构造2名干部参加了市法制部门构造的行政执法综合法律知识学习培训,并通过考试取得了行政执法证,使我局有执法资格的干部达到了3名,增强了执法力量。

2、有效开展了机关效能年活动。一是建章立制。制作了《**市民宗局机关效能制度汇编》,落实了岗位、职责、奖惩三位一体的长效治理机制。二是提高效率。严格按规定梳理了行政审批事项,缩短审批时间,提高审批效率,高效便捷。三是转变作风。深入民族村组和宗教场所开展下访活动,登门纳谏,上门服务,有效调解解决了龙珠寺道路建造、市基督教堂迁建选址征地以及将*镇七堡村兰屋村小组报批为少数民族村小组等问题。四是强化素质。开展了“一天一自学、一月一讲座、一季一论坛、一年一评学”主题学习活动。局领导带头作专题讲座,全体干部大兴调研之风。在上级民宗系统杂志、网站上稿30余篇,其中《江西省**市纵深推进“宗教工作主体在县”》在国家宗教局主办的《中国宗教》2009年第7期刊发,出色地完成了上级下达的信息调研任务。

家族调查报告范文9

[关键词]民族精神大学生调查研究

在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中高度重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促进大学生素质的全面健康发展,既需要进行深入的理论探讨,更需要付出切实的行动,而首要的任务是要把理论的探讨奠定于坚实的实证基础之上。也就是说,我们需要找到一个可操作性的切入点,扎扎实实地为弘扬和培育大学生的民族精神,最终促进大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做些基础性的工作,以超越脱离实际的经院哲学式的论争。当前,开展关于中国大学生民族精神素养状况的调查就是一项基础性的、迫在眉睫的工作。

一、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大学生成长的重要精神营养

作为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发展历程中所形成的精神风貌和精神特征,是一个民族在历史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富有生命力的优秀思想、高尚品格和坚定志向,她具有对内动员民族力量,对外展示民族形象的重要功能,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是国家民族兴旺发达的精神支柱。大学生作为青年群体中的骄娇一族,既需要学好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掌握好从事现代化建设的本领,还要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具有爱国、敬业、创业、献身精神。而理想道德、纪律等精神层面的提升,使他们无法割断与民族精神的血脉联系。

人们常用“育人”概括教育的本体含义。育人包括传授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也包括传播思想、陶冶性情、培养人格,前者教人做事,后者教人做人。两者统一在同一教育过程之中,统一在学生的成长发展之中。

大学生要学会做人,做人必须做事,而做事就必须掌握做事的本领,业务要精益求精。做一个有价值的人,必然要在做出有价值的事中显现出来。做事必须会做人,学会做人,必须要有良好的道德品质、高尚的人格、美好的心灵,这样才会使做事有利于社会、有利于民族、有利于国家,同时又实现自我价值。大学生倘若不知人生真正的价值,他们虽然掌握了做事的本领,也可能做出有害于民族、国家、社会的事。教育的真谛是教人做人,做一个有价值的人。在这方面,中华民族数千年来形成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精神能够成为大学生承继过去、浸染传统、与时俱进、开创未来的重要精神营养①。

二、大学生的民族精神素养状况是衡量一个国家人文素质的重要一环

一个国家民众的民族精神素养状况是一个国家人文素质乃至整个国家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参数与指标,而大学生的民族精神素养状况是上述参数指标不可或缺的一环。了解大学生的民族精神素养状况有利于我们深化对大学人文素质教育现状的认识,实事求是地了解其状况又是我们进行教育理念的转变和教学改革决策不可或缺的前提。在国际社会中,国家实力的比较已经改变了以往单一的GDP增长指标的比较,国民人文素质指标也成为了综合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联合国每年公布一份《人文发展报告》,对世界各国的人文发展状况进行评估。而且,联合国的《人类发展报告》和世界银行的《世界发展报告》中也都加进了“人文发展指标”一项。在我国,尽管对上述问题进行全民族的调查研究还有很大难度,但是在高等学校率先开展大学生民族精神素养的全面调查既很必要,又有可能。一方面,作为世界上民族传统沉淀丰厚的国家和世界重要的文明系统,对大学生民族精神素养现状进行全面的了解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参考指数,另一方面,设计科学的量表和运用合理的方法调查大学生的民族精神素养状况是了解大学的现状,加强对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同时,就目前现实状况而言,高等学校也已具备了对大学生民族精神素养现状调查研究的基本条件。

三、加强大学生民族精神素养状况的调查研究是大学生素质教育和大学改革的需要

进行大学生民族精神素养状况的调查研究是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和大学改革的需要。从国际的广阔视角和文化的深层视角看,当代中国高等教育的真正问题是教育培养目标的极度功利化。它表现在高等教育的产业化导致学生的整体文化素养和精神境界、审美情趣的窄化和滑坡;高等教育大众化导致大学教育整体上的极端功利、肤浅和世俗;科学技术偏颇化导致“人”在教育中的派生、偶然角色,无足轻重②。在这种背景下,我国优秀的传统民族文化及其内核面临被逐步消解的危险,大学生出现了一定程度上的文化认同危机。而作为民族文化核心和灵魂的民族精神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它表现在大学生对民族精神和信仰的怀疑与分裂、冷淡与漠然、困惑与彷徨、盲目与浮躁。扭转上述状况,改革大学教育、加强素质教育,有针对性地制定和实施各项措施,都必须建立在对大学生民族精神素养状况的全面调查基础上。

四、加强对大学生民族精神素养现状的调查必然弥补民族精神教育理论研究的种种不足

目前,加强对大学生民族精神的教育已逐渐成为教育界的热点,学界有识之士进行了积极探索,也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但是,这种探索本身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理论研究多,实际运作少;理论研究主要是反映性和学理性的,集中于对某些事例的分析,进而强调大学生民族精神素质堪忧,呼吁重视对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培养教育;由于这些论述重感觉和学理,轻调查与实证,因而提出的一些结论总有空洞之嫌。当然,也有一些高校和机构在民族精神教育问题上对某些群体的大学生进行某些特定内容的调查研究,笔者也曾见过一些调查报告。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从整体上对大学生民族精神素养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的,而以往的调查主要集中于民族精神的某一部分内容,调查的对象范围也很狭窄;也没有对大学生的民族精神素养状况绘出总体的图景,对提高大学生民族素养缺乏全局性的、长远的、准确的对策和建议。因此,超越琐碎与自发,有组织、科学地进行整体性的大学生民族精神素养现状的调查和对策研究势在必行。它的调查数据、调查方法、对策研究必将对民族精神相关理论的研究和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起到积极的影响。

五、对大学生民族精神素养现状的调查研究应尽快置于重要的议事日程

对大学生民族精神素养现状的调查研究既然在国内还没有全面进行,那么这样的做法应该属于一个创新。放眼国际国内,尽管人们越来越重视此类问题的研究,但不可否认,社会更重视对大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例如,从1979年开始,美国开始运用所谓的米勒体系对公民的科学素质进行了4次调查;我国也在2001年运用米勒体系对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进行了调查研究,其中当然包括大学生。这种对包括大学生在内的公民科学素养的调查研究,一方面表明它们的研究方法、研究成果对大学生民族精神素质调查有很好的借鉴意义,另一方面,恰好表明相对的大学生民族精神素养现状调查研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当然,我们还没有现成的评估体系,需要开发,国内大学特别是一流大学应该有这个雄心壮志,敢为天下先。

对大学生民族精神素养的现状调查应该通过科学、合理的体系、方法进行,比较真实、全面地把握当前大学生的民族精神素养现状,并对现状进行严谨的分析研究,系统地提出关于提高中国大学生民族精神素质的对策和建议。我们应该从战略意义的高度认识其重要性,并尽快开展这项工作,提高大学的品位和促进大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更好地为中华民族的全面进步贡献力量。

注释:

家族调查报告范文10

这篇湘西少数民族地区休闲体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的关键词是湘西,少数民族,对策,现状,地区,休闲,研究,体育,

一:选题

1:现状:竞争力强的现当前的社会形式,国际间的竞争力永不停息,而健康则成为保持国家竞争力的保障力量,成为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力资本,休闲运动则是余暇生活中的有很大乐趣,具有刺激性和传统性的休闲方式,而在现实生活中不仅是一种健康行为方式,更是在紧张的工作压力下缓解精神压力,促使从生活同体魄都得到很好的调节,就国内形式来看:我们都要充分利用和把握好加入wto和兴办奥运的时机,都是将国内休闲体育活动带来体制改革的良好外部环境,且能促进国民经济收入的提高,及社会治安等 起到稳定作用。湘西少数民族地区是以土家,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区域,有着悠久的民族文化,也有很多的民族传统文化,在生活中人们都用各种形式的休闲方式进行休闲娱乐,

而随着中国特色的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也有了相对的提高,空闲时间越来越多的前提条件下,各种休闲文化也层出不穷,特别是一些西方国家的休闲文化也相继传入中国,如麻将、桌球、保龄球等项目。体育活动作为消闲娱乐的一种手段,日益成为现代文明生活中的一项时尚享受。休闲体育是人们在余暇时间进行的一种娱乐性极强身体活动,它既是一种对心理的娱乐,也是一种对身体的锻炼。

国际间的竞争力永不停息,而健康则成为保持国家竞争力的保障力量,成为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力资本。休闲运动在余暇生活中有很大乐趣,具有刺激性和传统性的休闲方式。

2:意义:休闲可以通过行为,思维,情感活动等方式来创造文化氛围,传递文化信息,够建文化意境,愉悦身心,调节情绪,能达到人的身心全面发展。而在现实生活中不仅是一种健康行为方式,更是在紧张的工作压力下缓解精神压力,促使从身体上和体魄上都能得到很好的调节,改革良好的外部环境中去,不但促进国民经济收入的提高,而且能起到维护社会治安稳定的作用。

二:研究内容

1:经过对湘西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地理环境,民族风情,传统运动项目等,休闲体育运动对人均生活水平的提高,经济增长,人口综合素质的影响等进行研究调查。

2:统计与分析:湘西少数民族主要以土家,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地区,全区共有七县一市的城乡人口, 二ooo年人均收入约1800元,湘西自治州土家族人口总人口87.9万人,占总人口的35.9%。城市人口的休闲时间主要以麻将,登山,进歌舞厅等打发;农村人口的休闲活动则比较简单,主要以扑克,麻将,陀螺,高脚马等。有的把休闲活动以变相的方式进行,引起不良的社会风气。

对社会、经济环境的负面影响进行分析处理。

3:运用湘西地区的休闲运动文化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休闲活动进行比较,同现当前中国休闲活动发展形式,区域化的发展不平衡,并对统计资料的分析,结合湘西地区的具体条件,以至能最终把负面影响引导到积极休闲娱乐活动中来,以提高全地区摁扣的生活水平,综合素质寻求对策。

三:预期价值

休闲体育文化能积极给湘西地区的休闲运动起到带动作用,向健康方向发展;预期能达到在调动积极文化方向的同时,也能积极调动全地区的人口综合素质得到大幅度的提高,使湘西人人都能进一步认识休闲活动在生活中带来更多乐趣,能从身心上得到健康的发展,促进休闲文化的积极发展,打造安稳的社会经济环境,达到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使全地区全民健身活动能有一个活跃的氛围,引导休闲活动向健康的发展方向,人口综合素质等得到提高提供依据。

四:参考文献

[1] 廖文科.贯沏“健康第一”指导思想做好学生卫生工作[j].中国学校体育学,2001(3):卷首

[2] 孙葆丽.我过群众体育发展的历史回顾[j].体育科学,2000.20(1):13—16.

[3] 胡小明.新世纪体育的走向—娱乐于健康[j].体育与科学,2001.(4).

地域基础:

[4] 许良.中小城市居民体育活动的特征分析—以陕西省汉中市为例[j].2003.7(3):92~94

[5] 托马斯·古德尔,杰弗瑞·戈比.人类思想史中的休闲[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6—16

[6] 刘天成,张天成,涂绍生.湘西土家族学生1985—2000年体质状况的动态分析[j]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3,(1)50—53

五:研究步骤

第一阶段:2004、3到2004、5 学习理论,总结:湘西地区的具体现状,撰写文献综述和课题论证报告。制定课题方

案,成立课题组。

第二阶段:2004、6到2004、7 研究阶段,课题研究分析,制定调查表,进行阶段总结,并评估阶段成果。

第三阶段:2004、7到2004、9发放,收回问卷调查表 ,

家族调查报告范文11

资金安全管理自查报告范文(一)县财政局:

根据《四川省财政厅关于开展财政专项资金监督检查工作的通知》(川财监〔2011〕97号)文件要求,我中心立即安排部署,落实专人负责,对新农合基金管理使用情况进行认真自查自纠,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参合情况

20**年,我县新农合覆盖率达**0%,参合农业人口总数达201323人,参合率97.17%。

(二)本年度基金到位情况

今年基金筹集总额为2818.63万元,其中,农民自筹402.65万元,各级财政补助资金为2415.98万元。2009年结余基金567.06万元(含风险基金148.17万元)。截止20**年**月底,县财政新农合补助基金到位376.48万元,中央财政下拨新农合基金1208万元,省、市新农合补助基金到位831.5万元,基金到位率**0%。

二、基金使用

(一)家庭账户资金使用

20**年,我县门诊家庭账户资金累计总额为713.56万元,截止12月26日,全县参合农民门诊补偿共57149人次,门诊补偿182.1万元,占年度门诊家庭帐户基金的25.5%。

(二)统筹基金补偿情况

20**年,我县统筹资金总额为2540.59万元,截止12月31日,全县参合农民住院补偿共计19531人次,2208.04万元;其中,县外医疗机构住院4564人次,占住院总补偿人次的23.37%,补偿金额961.92万元,占补偿总金额的42.50%;县级医疗机构补偿3776人次,占总人次的19.33%,补偿671.6万元,占总金额的29.6%;乡镇卫生院补偿11191人次,占人次的57.30%,补偿574.52万元,占总金额的25.9%;政策范围内补偿比为60.28%。

本年度共有389人报销新农合慢性病门诊,统筹基金支出24.06万元;住院正常分娩407人,补偿17.36万元。

三、加强基金管理,保障基金安全

(一)从管理体制上健全新农合基金的管理制度

一是设立新农基金财务管理科,严格坚持新农合“收支两条线”全部基金支出均采取转账支付,做到管账的不管钱,管钱的不管账;

二是设立稽查科,定期核查各级定点医疗机构基金支出情况、医疗服务行为,保障新农合基金安全运行;

三是建立并不断完善新农合基金管理制度,制定并报请县财政局出台《青川县新农合基金管理办法》、《青川县新农合基金管理制度》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进一步严格了基金的使用和划拨流程,确保基金安全、公平、合理运用。

(二)从补偿方案测算上确保基金有效使用

20**年,国家对农民群众医疗补助进一步提高,我中心根据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结合本地实际,科学测算,因地制宜,制定并报请县政府出台《青川县新农合第六套补偿方案》,提高报销比例及封顶金额,降低起付线,有效提高农民受益度:乡镇卫生院起付线80元,补偿比例为75%;县级医疗机构起付线为300元,补偿比例为65%;市级定点医疗机构起付线为600元,补偿比例为45%;省级定点医疗机构起付线700元,补偿比例为35%;区外其它医疗机构起付线为800元,补偿比例为25%。并将重大慢性非住院性疾病门诊费用纳入统筹基金补偿。从全年补偿情况看,农民受益与2009年相比进一步提高,基金使用率达90%以上。

(三)从有效加强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管中确保基金安全

一是成立稽查与审核科,配备医疗卫生专业人员,能够一针见血的指出医疗机构的违规行为;

二是与各级定点医疗机构签订医疗服务协议,并出台《青川县新农合医疗服务质量保证金管理办法》,逗硬奖惩,保障基金安全;

三是根据广元市医疗服务收费规定,结合本地经济状况及医疗服务开展情况,出台《青川县新农合住院费用控制指标》、《青川县新农合单病种限价收费管理办法》、《青川县新农合次均费用控制指标》等一系列规范行文件,让新农合监管工作做到有章可循;四是多措并举,监管定点医疗机构,主要通过系统监管与核查两种方式,审核稽查人员可通过系统对各级定点医疗机构医疗收费情况进行监管,也可以采取定期与不定期下乡核查的方式对定点医疗机构进行监管。20**年,我中心组织专业人员,下乡核查共计50余次,核减各级定点医疗机构不规范报销费用2万多元,惩扣定点医疗机构服务质量保证金3000元;五是民主监督,各级定点医疗机构必须严格按要求设立新农合意见箱,公布监督电话,公示新农合费用报销情况,让新农合基金运转公开透明,广泛接受广大农民群众监督。

四、存在的问题

1、部分医疗机构客观存在放宽住院指针、大处方、滥用抗生素等不规范服务行为。对新农合基金安全造成负面影响,我中心工作人员少,编制不够,新农合基金监督管理工作心有余而力不足。

2、近年来因自然灾害频繁,部分新农合基金支出凭证因灾损毁

3、基金管理使用模式缺乏创新,基金使用率有待进一步提高。

4、缺乏新农合基金管理培训专项经费,新农合基层管理人员重视程度与业务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5、部分乡镇新农合工作宣传不够深入,卫生院由于工作人员匮乏,加之灾后重建任务繁重,导致管理较差,住院病人管理不规范,存在登记不及时,病历建立滞后等现象,医疗费用报销工作滞后,导致新农合门诊与统筹基金沉淀过多。

五、下一步工作打算

1、建议上级主管部门进一步夯实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疗技术力量。

2、加大新农合基金管理培训力度,进一步提高基层经办人员对新农合基金管理的重视程度与业务能力。

3、进一步加大对县内各级定点医疗机构医疗服务行为的监管与惩处力度,控制次均住院费用,提高实际补偿比,保障新农合基金安全。

4、加强与乡镇合管办联系,强化宣传工作,多措并举,进一步规范对乡镇医院新农合工作的管理与指导。

5、全面推开门诊统筹工作,减少新农合基金结余率,进一步提高群众受益率。

6、结合医改政策的逐步落实,进一步提高住院实际补偿比,提高群众受益率。

二一一年八月二十四日

资金安全管理自查报告范文(二)勐腊县民宗局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和州民宗局的指导下,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任务和民委的工作重点,积极做好民族经济工作,真正做到解决少数民族群众在生产生活中的特殊困难;使有限的民族专项资金发挥了更大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效益。

根据云财农〔2009〕147号、云族发〔2009〕58号文件要求,勐腊县民宗局对2008民族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进行了认真总结和梳理,现将自检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项目申报情况

民族专项资金在少数民族地区的投入,是党和政府对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关心、支持的具体体现,是少数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的重要支撑。我们在工作中严格执行资金的申报程序:

(一)、做好项目前期考察、评估论证工作。年初,勐腊县民宗局领导及项目管理人员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加强对项目的前期考察,统筹规划,做到认真预算、严格审查、可行性研究,项目评估论证,分析项目建设的可行性,必要性,尽可能地搜集完整的资料,建立健全年度项目贮备库。

(二)、确定年度上报项目。在调查论证的基础上,我局对年度申报项目进行了筛选,按照“统筹兼顾、适当集中、突出重点,确保团结”的原则,确定申报项目。2008年共申报民族专项资金项目共25项目;总投资357万元,申请国家补助资金320万元。其中:第一批少数民族发展资金250万元(西民宗发〔2008〕25号);第二批中央少数民族发展资金20万元(西财农字〔2008〕278号);“兴边富民工程”专项转移支付整村推进50万元(西民宗联发〔2009〕01号。

二、项目资金到位情况

2008年州民宗局、州财政局以《关于下达2008年度民族专项资金重点项目计划及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补助资金计划的通知》(西民宗发〔2008〕25号、西财农字〔2008〕208号);《西双版纳州财政局关于下达2008年第二批中央少数民族发展资金的通知》(西财农字〔2008〕278号)和《关于下达2008年度民委系统“兴边富民工程”专项转移支付整村推进计划的通知》(西民宗发〔2009〕01号)等文件下达了勐腊县民族专项资金项目共25项,补助资金总额为320万元。

三、项目执行情况

在执行项目时,“做好三个严格”一是严格按所下达的项目进行实施;二是严格保证质量;三是严格项目资金管理。2008年,勐腊县重点实施了交通、人畜饮水、文化体育、种养业、科技培训等大类25个扶持子项目,项目总投资357万元,其中投入国家补助资金320万元(群众投工投劳抵资37万元)。项目涉及项目涉及**个乡镇11个村委会1142户11483人。

(一)项目成果和效益

一年来,通过项目的实施,极大完成善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边境地少数民族群众群众生产条件和生活环境,改善了群众的观念,群众自我发展的能力进一步加强,加快了边境地区少数民族的脱贫致富的步伐。同时,在边境地区树立了国家大力扶持边境少数民族发展的良好形象,对巩固边防、维护民族团结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通过少数民族发展资金的注入,在解决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基本生活、基本生产的同时,涌现了一批“兴边富民示范村”。如勐捧镇曼诺董自然村;回伞、曼暖远克木人自然村,勐腊镇曼岭自然村等4个示范村,当前,示范村的经济社会发展速度和生活质量都得到了明显提升。主要表现为:一是生产条件和生活环境明显改善。大力兴建村内道路硬化、桥梁、人畜饮水等项目,大大改善了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二是发展后劲明显增强。通过大力扶持种养业等特色产业发展,生猪养殖212头。培育了一批稳定增收的产业,达到了群众增收,农村增效的目的,有70户群众受益。三是社会事业明显进步。通过国家补助,群众自筹、投工投劳等资金筹措方式,新建了文化室、球场、广播电视等社会事业明显进步;有“农村致富通”、有线电话、村村通工程、移动电话、数字电视、广播等多种形式并存,覆盖整个项目区,开展实用技术培训5期民族团结教育活动7期6644人。四是群众积极性明显提高。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真正成了这实施项目的主体,在国家加大投入力度的同时,群众积极投工劳,千方百计跑项目,找资金,到处呈现出你追我赶建设家园的繁忙景象。

四、资金使用情况

2008年,上级下达我县民族专项资金320万元,目前完成下达资金320万元,占计划下达资金**0%。

(一)制度建设情况。

1.建立了科学合理、层次清晰、分工明确、覆盖全面的资金管理制度体系;

2.建立了财政资金到位和管理使用的监督机制.对少数民族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项目负责人的要求具体、明确。

(二)制度执行情况。

资金管理使用的各个环节是严格按照财政扶贫资金相关类别项目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规定执行。

(三)资金分配情况。资金分配的各个环节和有关内容合理到位:

1.没有存在虚报项目骗取财政资金的情况;

2.没有存在截留、挤占、挪用财政资金的情况。没有用于支付基建工程款;没有用于弥补人员经费或用于其它活动;没有用于对外借款、对外投资;没有擅自调整预算、计提管理费、基本支出挤占项目支出或截留财政资金挪作它用等情况;

(四)资金拨付情况。资金能够做到拨付到文件规定的资金使用单位。

1.没有存在转移项目资金的情况;

2.没有存在以拨代支的情况,虚报项目完成额等情况;

(五)资金监管情况。采用资金运行全程监控等管理手段进行资金的有效管理,建立了资金使用和监管的责任机制。

1.做到项目资金专账核算、专款专用、专人负责;

2.没有存在虚列支出、重复列支、提前列支的情况;

(六)资金使用效益情况。我局要始终坚持从讲政治的角度,充分认识资金的重要性和特殊性,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工作热情,管好用好每一分钱,使资金的安排使用发挥出最大效益,实现了项目目标。

以上是我县2008年勐腊县民族专项资金到位、下拨、使用及其效益情况。一年来省民委、州民宗局、州财政下达我县少数民族发展资金项目共25项,扶持资金共320万元,勐腊县世族专项资金实行县财政报帐制度。勐腊县民宗局对民族专项的使用上都按照规定用途使用,严格按照少数民族发展资金管理使用有关文件,没有出现截留、挤占、挪用、**和骗取少数民族专项资金的情况,各项支出均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资金安全管理自查报告范文(三)按照十处发〔2012〕42号文件精神要求,为切实做好就业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自查工作,我社区及时组织具体经办人员全面、系统、深入地学习文件内容,深刻领会文件精神,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和纪律意识,切实把握工作要求和纪律要求。同时,深入开展警示教育,特别是结合文件列举的警示教育材料,举一反三,汲取教训,严格遵守有关规章制度,明确就业专项资金必须专款专用。

目前,我社区涉及就业专项资金项目包括公益性岗位补贴和灵活就业社保补贴两类。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灵活就业社保补贴自查情况

在灵活就业社保补贴办理过程中,我社区严格按照办理程序,认真核实申报人员基本情况,确保不漏报、不乱报。经过严格的核实,我社区现在享受灵活就业社保补贴人员为28人。

二、公益性岗位自查情况

2011年**月至今我社区共为8人办理公益性岗位补贴。其中2011年第4季度申报人数为7人,2011年12月新增1人,申报人员均属于我社区开发的公益性岗位,全部符合《四川省就业困难人员公益性岗位就业管理暂行办法》所规定的申报标准和程序。截止目前,我社区所申报公益性岗位补贴和社保补贴资金上级部门尚未拨付。

家族调查报告范文12

关键词: 科尔曼报告 基础教育 教育机会均等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保障教育机会均等成为美国教育关注的热点。美国学者詹姆斯·科尔曼(James S.Coleman,1926-1995)1966年向国会递交了一份题为《教育机会均等》(Equality of Educational Opportunity)的报告,这便是著名的科尔曼报告。该报告是美国教育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它不仅以实证研究著称,而且改变了美国公共教育,对美国和世界相关教育问题有着广泛和显著的影响,被公认为美国社会科学史上最著名的量化研究报告。[1]在我国当前创建以和谐社会为主题、教育公平历来被看做社会和谐的“瞭望塔”的背景下,全面分析、解读科尔曼报告,对教育机会均等的理解及基础教育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一、科尔曼报告出台的背景

“科尔曼报告”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横空出世,其出台必然有国际、国内背景和强烈的现实需要。

1.国际教育发展背景

二十世纪以来教育机会均等成为许多国家的热点问题,尤其在二战后,教育平等和教育民主化的观念深入人心。1946年3月,国际教育局举行战后第一次会议,将“中等教育入学机会均等”列入大会议程。1948年通过的《世界人权宣言》,明确了“受教育权”是一项基本人权,从而成为教育平等和教育民主化的一个最重要的标志。1959年,第14届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宣言》进一步确认了儿童的平等受教育权。

2.美国国内教育背景

从美国社会发展来看,二战后教育机会均等问题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美国国会在1945年举行了关于教育机会平等的意见听证会。美国对教育机会均等问题的重视主要通过立法和司法的手段来体现。1954年5月17日联邦最高法院对“布朗控教育委员会”(Brown v.Board of Education)一案的关键性裁决——“隔离但平等”的原则违宪,种族隔离的学校不合法。此外,如何消除贫困,打破贫困的循环成为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美国社关注的焦点,也推动了约翰逊总统“向贫穷宣战”一系列社会改革措施的出台。随着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民权运动的风起云涌,1964年酝酿已久的《民权法案》(The Civil Rights Act of 1964)“隆重登场”。民权法奠定了全面废除南方种族隔离制度、实现种族平等的法律基础。这时,最高法院的布朗案裁决已有十年,黑白合校的过程还在以“审慎的速度”进行,而全国范围内,黑人儿童的教育条件和水平究竟如何,有没有值得政府和社会注意的问题、是什么样的问题,公众毫无知情。因此,民权法第四条402节(Section402)指出,联邦教育署长要“在两年内,就美国各级公立教育机构中个体由于种族、肤色、宗教或民族血统等原因缺乏平等教育机会的问题进行调查并向总统及国会提交报告”[2]。这一重任就落在了美国霍普金斯大学社会学教授科尔曼头上,他带领一班社会学家对60万不同种族、和家庭背景的学生进行了为期两年的调查,这些学生涉及六个种族:黑人、印第安人、东方裔美国人、生活在美国大陆的波多黎各人、墨西哥裔美国人和既非墨西哥裔又非波多黎各人的常被称之为多数的白人。科尔曼与其助手于1966年发表了题为“教育机会均等”的报告,通称科尔曼报告。

二、科尔曼报告的主要内容与结论

这项调查(通常被称为科尔曼报告)得出结论:大多数美国孩子就读的学校存在种族隔离的问题。80%的白人学生从一年级到十二年级在白人占90%~100%的学校就读。65%的一年级非洲裔学生就读于黑人占50%以上的学校。少数民族学生(亚裔学生除外)无论在哪个年级水平,在阅读和数学方面的分数都低于白人学生。科尔曼报告最突出、显著的发现是表明了学业成绩与学校特征之间的关系。社会经济因素与学业成绩存在较大的相关性,此外,影响少数民族学生学业成绩最大的因素是学生的教育背景和学校中其他学生的学习愿望。少数民族学生和白人学生混合上课(在同间教室),可以缩短学业成绩间的差距。教师质量对少数民族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比白人学生要大。

科尔曼报告得出的结论与已有的政府和教育政策恰恰相反,在1966年7月4日颁布时并未得到媒体的密切关注。联邦法院裁决后,HEW及学校委员会/当局借用科尔曼报告的部分内容来阐述新的政策,这一举动促使外界对科尔曼报告的关注。美国最高法院对Swann v.Charlotte-Mecklenburg Country Board of Education(1971)这一案件的裁决就依赖于科尔曼报告,并将校车计划作为取消、废除种族隔离的手段。关于科尔曼报告,争议和批评颇多,主要包括样本的选择、收集的数据、对学校管理者关于学校设施报告的依赖、严格的时间限制、不充分的分析方法及没有确实根据的发现结论。[3]

三、科尔曼报告的影响

科尔曼报告得出的几项明确的结论左右了美国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教育政策。例如,报告明确指出增加投入以改善学校设施对学生学业成绩几乎没有任何影响,大部分少数民族学校无法帮助儿童克服贫穷的家庭环境带来的障碍。然而,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贫苦儿童进入一个中产阶级子女的学校,会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与此同时,中产阶级的学生在此过程中联合(association)并无遭受损失。科尔曼批评依据能力跟踪学生的方法,并表明这种黑人自信、骄傲(black pride)的态度对黑人学生成绩的影响远远超出任何其他因素。

科尔曼报告的焦点是社会阶层与教育机会均等的关系,1966年科尔曼报告的主要结论是:在各种学校里,学习成绩主要不是与学习的特点有关,而是与学生本身的社会阶级背景有关。科尔曼报告在美国引发了一场大规模的争论,并促使人们思考机会不均等的更深层次的社会历史原因。科尔曼关于教育机会均等的涵义和实现教育平等策略的观点为二战后教育公平理论的研究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时至今日,科尔曼报告对世界各国教育公平理论的研究和实践仍有很大的影响。科尔曼这一研究的最大贡献是把教育公平的研究从学校投入资源的均等转向学校结果的均等。

参考文献:

[1]Richard.D.Kahlenberg.Learning from James Coleman[EB/OL]/p/articles/mi_m0377/is_200 1_Summer/ ai _76812255,2008-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