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发表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幼儿园教师远程研修

幼儿园教师远程研修

时间:2022-09-12 12:23:26

幼儿园教师远程研修

幼儿园教师远程研修范文1

一、研修项目及内容

(一)高中、职专教师全员远程研修

高中、职专教师远程研修参训对象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和综合学科(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综合实践活动学科和教辅人员)教师。研修以“用技术改变教学”为主题,开展信息技术应用理念、方法、应用案例、工具等模块的学习,推动高中、职专教师在课堂教学和日常工作中有效应用信息技术,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研修共50学时,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集中研修6天,教师根据学校选择的课程套餐,自主选择具体的研修专题,36学时;第二阶段分散研修两个月,14学时。分散研修阶段高中、职专教师要学以致用,将集中研修所选学信息技术应用于日常教学实践,并通过平台提交应用成果。

(二)初中教师全员远程研修

初中教师远程研修参训对象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思想品德、历史、地理、体育、音乐和美术12个学科教师。以基于新课标的课例研究为主题,聚焦新课标贯彻和混合式课例研究,主要包括学科教学最新动态与发展趋势、基于课标贯彻和学生学习的教学设计与研究、学科教学问题与对策、贯彻课标的混合式课例协同研究、课例研究常态化及其变式应用等。研修共50学时,第一阶段集中研修6天,36学时;第二阶段分散研修,14学时。分散研修阶段,旨在学习借鉴应用集中研修期间的成果,结合日常教学,进行课例设计与研究,并通过平台提交研修成果。

(三)小学教师全员远程研修

小学教师远程研修参训对象包括小学语文、数学、英语、科学、音乐、体育、美术、品德与生活(社会)8个学科教师。研修以“用技术改变教学”为主题,开展信息技术应用理念和方法、小学应用案例、小学教师常用工具等模块的学习,推动小学教师在课堂教学和日常工作中有效应用信息技术。研修共50学时,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集中研修6天,教师根据课程套餐A自主选择具体的研修专题,36学时;第二阶段分散研修两个月,14学时。分散研修阶段小学教师将集中研修所选学信息技术应用于日常教学实践,并通过平台提交应用成果。

(四)幼儿园教师全员远程研修

幼儿园教师研修内容以幼儿园教师专业知识提升为主题,围绕幼儿园一日活动的科学组织与实施,开展幼儿园一日活动流程及组织要点、生活活动中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区域活动的组织与实施、集体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实施、游戏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和家园沟通的艺术与技巧六个专题的学习,在普及幼儿园一日活动常规的同时,提高我市幼儿教师实施一日活动的科学性、规范性、实效性,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研修共50学时,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集中研修6天,36个学时;第二阶段,分散研修,14个学时。分散研修阶段,旨在学习借鉴应用集中研修成果,结合日常幼儿园一日活动,进行实践研究,并通过研修平台提交研修成果。

二、研修时间

研修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集中研修6天,第二阶段分散研修两个月。

1、集中研修时间:

幼儿园教师:7月7日-7月12日;

高中、职专教师:7月15日-7月20日;

初中教师:7月22日-7月27日;

小学教师:7月30日-8月4日。

2、分散研修时间:暑假结束开学后。

三、研修形式

以学校为单位,集中组织在校研修。研修按照“省课程专家团队—市县学科指导组—研修小组—参训学员”的教学组织模式,依托“省教师教育网”研修平台进行。

在省教师教育网上凭已有用户名和密码登录。首次参加远程研修的教师以默认账号(身份证号码)和密码(姓名的全拼<小写>)登录,并及时修改密码。

四、研修考核评价

1、指导教师、研修组长和研修教师达到合格标准,在其信息管理系统个人账户计入相应学分。

2、市项目办将对暑期研修的所有单位进行量化考核,依据平台数据,并结合各单位研修过程中的实际表现,对于组织到位,研修有序,研修人员积极参与,认真学习的单位,将给予考核加分,评选省远程研修工作先进单位。凡出现不合格指导教师或学员的单位,将不得被评选为远程研修工作先进单位。

3、所有研修人员按照省远程研修的评优标准,依据平台数据,评选省远程研修先进个人;对于研修态度差,不听从领导和安排,被省市通报批评的研修人员,取消本年度评先选优的资格。

五、研修组织管理

1.本次远程研修实行市、镇(街道)、校(园)三级管理。市教体局成立研修工作领导小组,下设由教师进修学校牵头的“市中小学教师远程研修项目办公室”(简称“市项目办”),办公室设在教师进修学校,下设各相关职能组,具体负责我市远程研修的组织、管理、宣传等工作,对各研修点的研修过程进行巡视督导。集中研修期间,负责指导教师团队集中办公的组织、管理、服务工作。

2、各镇(街道)教育办和市属学校要成立远程研修项目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职责,责任到人,制定切实可行的研修工作计划,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要制定必要的规章制度和应急预案,加强对研修工作的管理。于7月6日前,将《2015年远程研修实施方案》和《暑期远程研修应急预案》,书面的形式(加盖公章和校长签字)报市项目办。

3.参训学校校长(园长)是此次研修工作第一责任人,集中研修期间,全程在岗。要保障教师上网学习条件,网络应达到规定标准。要制定必要的规章制度,加强管理,严格按照课程进度播放视频,督促、引导教师按时收看视频、完成作业和积极参与网上研讨,保证每一位学科教师保质保量完成研修任务。

六、其他要求

1、市项目办、各研修学校做好研修的宣传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反映教育和教师的良好形象。要安排专人负责研修的宣传报道,及时总结研修情况,及时发现研修的典型人物和典型事件。暑期研修期间,以研修点为单位,至少报送3篇稿件。

2.各单位研修项目负责人要保持电话畅通,每天登录研修指导QQ群,查看最新研修信息,加强过程监管和指导。请各单位负责人、管理员、指导教师加入学段QQ群(加入时注明:单位+姓名)。

3、高中(职专)学科指导教师组由市教育局负责组建。集中地点和时间另行通知。初中、小学、幼儿教师远程研修指导教师组由我市负责组建。集中地点在教师进修学校,集中时间分别为:

幼儿园教师远程研修范文2

多形态 网络教研 模式 实践

随着幼教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对幼儿教师的专业素质要求越来越高,教师间的互动交流与成果共享也越来越迫切。然而,传统的集会式教研活动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广大教师的需要。于是,网络教研越来越受到关注。我县教研部门从2009年起开展了网络教研的探索与实践,本文就开展多形态网络教研的背景意义、运行模式的实践过程进行简要阐述。

一、多形态网络教研的背景与意义

随着“浙江省农村远程教育工程”网络协作组项目的开展,我县迈入了教育信息化、现代化的步伐。开发与创建网络交流平台,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开展多形态网络教研意义深远。

1.新课程改革的重要举措

网络教研是一项可研发的、有效的教研载体和形式。2005年5月,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正式立项并全面启动“新课程网络教研”建设工程。同年6月,全国首次“新课程网络教研工作会议”在海南召开,9月,第二次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主任朱慕菊副司长在会上讲到:“网络教研是推动新课程改革的重要举措,要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内在价值和长远意义。”

2.传统教研形式的明显局限

传统的教研形式一般是集会式,通过会议形式开展报告、讲座、观摩、交流等活动。会议规模经常受到场地及设施的限制,如本县开展一次教研活动,幼儿园的多功能厅最多只能容纳100余人,要让全县800余名教师都集中参加根本不可能。其次,会议前期准备需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再加上与会人员交通食宿费用等,综合起来也是一笔很大的开支。第三,由于幼儿园师资配备紧张,农村幼儿园每班只有一名教师,如果参加教研活动的话,就无法开展正常的教学工作了。第四,传统的教研活动通常只能一人讲众人听,教师对讲座者的观点只能被动接受,缺乏双向或者多向交流。因此,传统的教研形式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

3.网络教研的创建优势

随着我国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网络教研已成为现代教研的主流趋势,具有众多的优势所在。首先,不受时间、空间和人员的限制。其次,信息容量大,全国和全世界的信息都可以通过网络获取。第三,能够节约时间和经费,网络的信息可以第一时间送达,而且教师们尤其是乡镇幼儿园的教师不用耽误一天的教学参加教研和报销差旅费。因此,提出以网络为平台的新型幼儿园教研模式,旨在为教师提供多元化、便捷式的研修方法,便于随时互动交流,使研修行为具有常态化、开放式、实效性的特点。

二、多形态网络运行模式的实践

在探索多形态网络运行模式的过程中,我们边实践边研究,经历了静态运行模式、动态运行模式和自主运行模式三个阶段,具体阐述如下:

1.静态运行模式,引领教师走进网络教研

静态运行模式主要以学科资源、信息为主,以幼教博客的形式为平台,基本上没有互动交流的内容。此模式在运行的起始阶段,由于没有形成网络研究的氛围,参与的教师比较少。我们教研部门根据这样的情况,为教师们创造了学习参与的机会。比如,在继续教育培训中,把相关的资料放在网络里,可以节约文本书籍的费用。还利用网络平台提交培训的作业,考核试卷等。骨干教师培训中,将网络教研纳入培训内容,使骨干教师在网络中发挥他们的骨干辐射作用。鼓励她们将自己撰写的优秀论文、案例上传到网络上,与大家交流分享。在教育技术培训中,进行各种网络技术平台使用的操作指导。使网络平台的使用不成为参与网络教研的障碍。在学科教研培训中,利用网络中的优秀资源作为培训内容之一。比如部级的学科培训资源,各种网站中的名师课堂实录等,真正引领教师走进了网络教研。

各个幼儿园还开展了网络资源库的建设,将本园的教育资源分类上传到网络上,供全县幼儿教师共享。资源库中的类别有:教学论文、教育案例、活动方案、教学课件、环境创设、幼儿作品、图书资料、教玩具材料等,教师只要一点击链接,相应的资料就会呈现,大大节约了教育成本。

2.动态运行模式,引领教师参与互动网络教研

动态运行模式是以浙江省教研室创建的“浙江省教育资源网”――幼儿教育协作组为平台,开展教师需要的网络在线教研、网上答疑等活动。网络在线教研形式灵活,参与面广,不受时间、空间、地域的限制,发起者只要在幼教资源网上发起一项教研活动后,教师们就可以随时随地根据该研讨主题,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自己的疑问。直到该活动结束时,发起者再进行整理、汇总,形成在线教研活动的成果,在县域范围内推广。在活动过程中,幼儿园园长带头做出表率,积极参与研讨交流,引领教师发现问题、探讨方法、共同解决。

另外,还利用“园长教师QQ群”的形式,进行动态式网络交流、资源共享。管理员和群内的园长随时随地帮助教师解决日常教学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还组织教师开展网上集体备课,即骨干教师设计了优秀的教案后,教研员审核把关后上传到网络上,成为各个幼儿园教师集体备课的蓝本,各园教师再结合本班实际,通过集体备课形成自己的教案,切实提高了教案的质量,同时也促进了年轻教师的专业成长。

3.自主运行模式,创建自我网络研修平台

当教师对网络教研越来越需要时,就会自觉主动地规划自己的发展。个人博客是一种理想的、自主式的网络研修形式。教师们可以通过经营个性化的教育博客,创建自我网络研修平台,把自己的教研成果、研修资料积累起来,为自己服务,也便于和同伴分享。两年来,已经有50多名骨干教师注册了自己的教育博客,她们可以随时随地发表自己的教育心得体会、展示教学研究成果、开展交流对话。据统计,共上传日志、资料1000余篇,成为网络教研的一笔巨大财富。

教研员也设有自己的博客,博客的内容包括本学期的教研计划、各类活动通知、优秀论文、经典案例、研究成果、课件资料等,供全县教师下载使用。自主运行模式的建立,真正使教师的研修成为了一种习惯。

总之,幼儿园多形态网络教研是对传统教研方式的重大变革,是对园本教研的延伸和拓展,是一种新型的教研文化。开展多形态网络教研,不仅提高了广大教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提供了交流学习的平台,而且提升了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促进了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常规教研网络化,网络教研常规化,是我们不懈追求的目标。

参考文献:

幼儿园教师远程研修范文3

一、团队分组,开展“多层”研修

园本研修崇尚教师同伴互为资源,在群体互助中“做中研,研中做”,努力将所学知识转化为教师个人或群体的成功经验,在团队研修中成长。如何发挥团队研究优势,形成良好的共同学习研讨氛围,促进实践教师每个个体的成长,我们将全园教师进行分层研修,开展了“研修三部曲”活动。

1.着眼教师个体,使研修组别层级化

为使课例研修落到实处,我们根据教学年限、教学能力、教学成果等方面将教师进行分层培训(如图1),分别为扬帆组、起航组、搏浪组、远航组、领航组五组,并确定每一组教师研修的主要任务和目标。

2.着眼课堂本真,使研修重点具体化

“课例”是教师直面教学共同分享的“平台”,是教学理论和实践的中介。1研修小组成员以课例为载体,在教学行为的不断跟进中,获得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深刻反思的体验,相互学习,经验分享,提升音乐教学能力。因为音乐教学课例研修内容多,重点不同策略不同,教学的难易程度也不同。根据研修组别的教学经验我们制定了相应的研修目标和内容,明确研修课的主要模式,使课例研修更加具体、有针对性。

如,扬帆组的教师都是1-3年的新教师,他们研修的主要是歌唱活动,歌唱活动在所有音乐课型里是属于比价容易把握的教学,它的模式比较简单。同时,要求扬帆组教师能上好模仿课,上模仿课能让青年教师站在更高的起点上,少走弯路。我们将本园优秀音乐课例录像、网络上优秀音乐课例以及名人名家的优秀课例收集在资源共享库中,供青年教师搬课。通过他们细细地“品”,慢慢地“磨”不断提高自身的音乐教学能力。又如,远航组的教师属于县教研新秀获奖教师,我们对他们的要求就有别于其他组,他们研修的重点是集体舞教学。集体舞教学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可以参考的范例较少,需要教师独立思考,逐步探索它的教学内容、教学策略。因此,远航组教师的集体舞教学研修形式多为微格研修和专家引领的形式。

3.着眼纵深发展,使研修内容专题化

所谓专题研讨是指幼儿园根据当前教师存在的某种具有共同价值取向的问题或某个音乐课型等确定专题,这些专题有预案、有目标、有过程、有反思。每学期大教研和分层教研根据专题预案中的目标、内容、形式和实施要求有计划、有步骤的开展系列教研活动。如:上学期研讨的专题为音乐欣赏,我们制定了全园的音乐欣赏大专题策划和各分层组的小专题策划。先在教研大组集中学习理论、邀请专家讲座、开展头脑风暴等活动,再由各分层组根据本组幼儿年龄特点进行一课多研等课例研讨,最后各组在全园作展示。这样大组学习、小组研讨、集中展示,使我们的音乐课例研修专题学习得以落实,不断提高了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水平,促进其专业成长。

二、音乐分项,力显“多效”价值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对音乐教学能力不佳的教师来说,建构一套合理的、科学的、适宜的音乐教学各课型的教学模式,为他们的教学提供一个参考,是我们课例研修的一项主要内容,也是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有效方式。

1.收集多元教学素材,丰富音乐课程资源

本着促进幼儿健康发展的原则,我们尝试从多方位去发掘和拓展幼儿音乐活动的资源,有外国名曲、流行歌曲、民族乐曲、民间儿谣,也有本土渔文化的民谣等等。并将音乐经过分析、删减、剪接成为我们开展课例研讨的素材。如利用俄罗斯名曲开展的韵律活动《莎莎》,利用流行歌曲《甩葱歌》编排了韵律活动《葱小弟》,节选民族乐曲《欢沁》开展的集体舞《欢乐鼓》等等。同时收集了许卓娅、陈蓉、王秀萍等全国特级教师编写的优秀教案集,也汇编了我园的优秀课例,并将资源进行了分类、筛选,建立了多个课例资源库,有集体舞资源库、音乐游戏资源库、音乐欣赏资源库、奥尔夫音乐资源库等等。根据不同分层组研修重点要求每学期收集并研修四个教学活动,并在组内推广落实。

2.探索音乐教学模式,利于教师借鉴参考

对于同一个课例,不同教学经验的教师演绎的效果也有所差别,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往往能充分挖掘音乐的价值,使幼儿乐意学,并学有所获。这种经验被提炼成教学模式,就变成了可复制的经验,对于经验不足的教师来说,就有一个很好的参照。为此,我们借鉴、融合了传统音乐教学和和王秀萍的经验还原教学,并以这两大理论体系为支撑,以多元智能为依据,进行多元音乐教学模式的研究与探索。以歌唱教学为例,我们依据歌唱材料的分类,对不同类型的歌曲进行分析、尝试、反思、创新,总结出各类歌唱教学课例的基本环节,提炼多元歌唱教学模式。

3.归纳音乐教学策略,提升课堂教学实效

在音乐教学实践中有效实施教学策略,吸引幼儿参与,把握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益,是非常重要的。在课题研讨初期,很多教师的教学秩序混乱,有的出现教学活动无法进行下去的情形。分析其问题,主要在于教师不能有效的运用教学策略。

以集体舞教学为例,动作是整个集体舞的“血肉”,动作学习不仅能帮助幼儿积累越来越丰富的动作表达词汇,而且有助于儿童发展“模仿”、“迁移”、“探索”、“创编”等各种基本学习能力。但是目前集体舞蹈教学中的动作学习过程却异象丛生,导致教学秩序混乱,更有甚者还出现了教学活动无法进行下去的现象。主要问题是:其一教师对幼儿的动作学习能力不够熟悉,不能提供难易适中的动作模板;其二是教师对幼儿的动作学习缺少有效策略,大多数还停留在教师示范,幼儿一遍遍练习,在重复练习过程中缺少进一步的推进机制。为破解集体舞存在的理解乐曲、记忆动作、变换队形、人际合作、展现特色等诸多难题,我们积极开展策略研究,提炼出了任务意识策略、难易分级策略、经验还原策略和细节管理策略。

幼儿园教师远程研修范文4

一、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及影响因素

教师的素质是教师专业化的核心内容。教师教育分为职前教育和职后培训两个阶段。幼儿园教师职前教育的时间比较短,又缺少实践经验,因此职后教育对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非常重要。长期以来,幼儿园教师业务培训缺乏计划性,由于受到资金、时间、人员安排等因素的限制,不能根据需要进行培训,造成培训工作的不平衡:有的教师多次受到培训,而有的教师培训机会极少,忽视对保育员的培训。存在着将学科理论知识作为惟一研修目标的倾向,甚至很大程度上只是中师或高师课程的“重复”,忽视了教师专业化的核心――教学实践能力的培训和提高。同时由于承担培训任务人员自身专业水准与教育水准的局限,导致继续教育的内容无法满足教师专业成长的需求,甚至脱节,延误教师专业成长的进程。可见,幼儿园教师职后教育还处于补缺补差的低水平状态,远远达不到专业化的要求。

二、分析影响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有以下几点:

1、幼儿园教师职业倦怠现象。“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一个幼儿园包含了多个阶层:幼儿、一线教师、年级组长、后勤部、教学教育部、科研部,副园长、正园长。幼儿教师的一日工作环节也是环环紧扣,非常复杂。幼儿园教师的职业倦怠不仅仅是由幼儿园的管理严苛、科研工作繁重造成的,更多、更深、更复杂的原因是教师个体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指向存在偏差,对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造成持续而深远的影响。如果经常处在“烦燥、郁闷、厌恶、愤怒、悲哀”等消极心理状态中,身心疲惫,“想哭、想逃走、想发牢骚”,那教师的专业发展必然是“水中之月”。如一个工作了十五年的幼儿园一线教师,对于日常工作环节程序和已经十分熟悉,工作中的挑战性并不是很大,而园领导会更多的把外出学习进修的机会交给年轻教师,相对的减少她们的学习机会,使她们的工作趋于瓶颈阶段,而平时工作内容的繁琐细杂,又使人到中年的她们没有任何成就感,此时就会自然而然产生职业倦怠心理,以致影响自己的工作状态和教学服务质量。

2、理论研究较为欠缺。近年来,幼儿教育虽已有较大的发展,但是仍缺乏适合幼儿发展的系统理论。我国幼儿教育起步较晚,我国幼儿教育的理论研究还处于向国外幼儿教育先进理论学习和引进阶段。另一方面,有关部门不够重视,研究得不到应有的经费支持,使得实际研究收效不大。幼儿教育科研项目无论在科研项目的数量还是经费支持上都得不到重视,这在客观上影响了幼儿教育科研更普遍、更深入的开展。因而幼儿教育的长期效应难以充分体现,学前教育的功能缺乏有力的实证证据,从而也降低了幼儿教育科学实验作用于理论产生的实效和对政策制定的影响力。

三、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意义

在幼儿教师专业化培养的过程中,做快乐的老师,是最重要的意义之一。人生最大的幸福在于内心的快乐,幼儿教师得专业化发展,使其感受快乐,获得幸福感。其次,管理者在教师专业化培养的过程中,同样得到了专业上的提升,不仅是一个给予者,而是与老师共同发展的伙伴,是辛勤的耕耘者和幸福的收获者。幼儿教师专业化,对提高幼儿教育质量,促进幼教改革,提高幼儿教师素质,优化幼儿教师队伍,进而提高幼儿教师的社会声誉和地位,改变目前幼儿教师的“窘境”等方面具有深远意义。

1、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提高幼儿教育质量的关键。幼儿教师对幼儿影响具有目的性、计划性和系统性,较之父母,幼儿教师在幼儿心目中具有权威性,这样对幼儿的教导、要求等,更能激发幼儿形成和改变自身观念和行为的动机,幼儿更能接受;另外,教师常被幼儿作为模范和崇拜的对象,这就需要幼儿教师具备较高的专业化水平,以达到言传身教的最佳效果。曾经就有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说:“在幼儿园学到的东西记忆最深刻。”

2、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是幼儿教育改革的原动力。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幼儿教改的原动力就是幼儿教师自己,幼儿教育改革也将以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为方向。

3、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提高幼儿园凝聚力和提高幼儿教师素质的核心要素。幼儿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优化幼儿教师队伍,形成幼儿教师队伍的“团体性”,促成一种“向心力”。换句话说,幼儿教师专业化的发展是一种事业感、成就感,以及在幼儿教育事业上的职业发展。

4、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提高幼儿教师地位的有效途径。工作的专业化程度越高,从事该项工作人员的不可替代性越强,其社会地位、经济待遇也相应越高。幼儿教师只有自身专业化水平提高了,增强自身的不可替代性,才能赢得社会和人们的尊重。

幼儿园教师远程研修范文5

一、我市幼儿园基本情况

我市共有110所幼儿园,其中公办幼儿园3所,校带幼儿园24所,民办幼儿园83所(具体数据由市教育局幼教办提供)。公办幼儿园所占比例是2.7%,校带幼儿园所占比例是21.8%,民办幼儿园所占比例是75.5%。为了便于研究,我们把调研重点放在了公办幼儿园和校带幼儿园。

二、调研对象及方法

调研对象:北山、中央、进学、延新、朝阳、附小、河南、东山、新兴、公园、梨花、建工、延河、延南小学等校带幼儿园;“六一”、新苗、向阳等公办幼儿园。

调研方法:1.听取有关幼儿园情况介绍。2.走访有关幼儿园并组织召开幼儿园领导、部分教师参加的座谈会。3.填表统计数据。4.与幼教教研员了解情况。

三、学前教育“小学化”问题调研情况分析

1. 政府经费投入少,办园条件差,导致了学前教育“小学化”。《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提出:“多种渠道加大学前教育投入。各级政府要将学前教育经费列入财政预算。新增教育经费要向学前教育倾斜。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在同级财政性教育经费中要占合理比例,未来三年要有明显提高。”

“入园难”,入公办幼儿园更难,导致幼儿在“小学化”教育教学环境中过早“成熟”。据了解,办园条件越差,学前教育“小学化”问题就更严重。

从以上两个对比表不难看出,我市3所公办幼儿园办园条件较好,幼儿人均硬软件金额是2181元,班额平均人数是33.4名,在幼儿园硬软件建设方面和班额方面都已基本达到国家要求的办园标准,也基本克服了学前教育“小学化”问题(“六一”幼儿园、向阳幼儿园已纳入省级示范园,新苗幼儿园已上报省里)。而校带幼儿园办园条件很差,幼儿人均硬软件金额511元(政府基本没投资)、班额平均人数是47.7名,在办园条件上看远远不如公办幼儿园。大部分个体幼儿园和农村幼儿园也不例外。由于办园条件差,在课堂教育教学活动、日常管理等方面都给教师带来了过重的负担,很难开展幼儿所需的各种活动。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出于好管理,只能把幼儿关在教室里让他们“背诵”、“写字”、“计算”。

2. 一些家长的传统观念,导致学前教育“小学化”。办园条件较差的民办幼儿园和校带幼儿园来说,生源是生命线。为了满足家长提前教孩子一年级教程的要求,大部分民办幼儿园和校带幼儿园,不仅专门设语文、数学、英语课程,还要每天留3门课程的作业。这种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做法从根本上忽视幼儿的生理及心理特点,剥夺了幼儿的童真童趣和游戏玩耍的权利,扭曲甚至扼杀了幼儿的天性。使幼儿过早陷入“小学”生活,带来幼儿入学之后厌学、逃学的不良后果。事实上,略懂教育的人都知道,学龄前儿童在幼儿园的学习和中小学的正规学业学习有着本质的区别。这个阶段的孩子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必须要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要珍惜幼儿童年的独特价值。学前教育“小学化”教育,是在拔苗助长,只能是适得其反。

3. 师资力量不强,导致学前教育“小学化”。师资力量不强主要表现在以下“3低”。

(1)教师配置率低。我市3所公办幼儿园教师与幼儿之比是“1:7.8”,14所城区校带幼儿园是“1:25.4”(幼儿园园长提供:教师与幼儿之比标准是“1:6”)。

(2)教师专业对口率低。公办幼儿园教师对口率为59%,校带幼儿园教师对口率才达到33%。

(3)教师专业化水平低。我市没有严把幼儿教师入口关,幼儿教师对口率很低。这种情况下,仅仅依靠1个月一次的进修学校培训来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是远远不够,再说校带幼儿园教师配备率低,有些教师由于抽不出时间一年也参加不了几次进修学校培训,还有民办幼儿园还没有纳入到正规管理轨道,我市幼儿教师职后培训是一个大难题。

四、学前教育“小学化”问题解决策略

1. 要加大政府投资力度。(1)加大政府投资力度,优先解决“入园难”的问题。

地方政府是发展学前教育、解决“入园难”问题的责任主体。《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提出:“多种形式扩大学前教育资源。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提供‘广覆盖、保基本’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加大政府投入,新建、改建、扩建一批安全、适用的幼儿园。”

我市现有14所城区小学校带幼儿园,共有2001名幼儿。要把这些幼儿送到较正规的公办幼儿园,至少要盖三所“六一”幼儿园规模的公办幼儿园,才能缓解幼儿入园难的问题。

(2)加大政府投资力度,进一步加强幼儿园硬软件建设。《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提出:“加强对幼儿园玩教具、幼儿图书的配备与指导,为儿童创设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防止和纠正幼儿园教育‘小学’倾向。”改善幼儿园保教条件,配备基本的保教设施、玩教具、幼儿读物等,是提高幼儿园教育质量的最基本的保障。

要解决我市14所城区校带幼儿园2001名幼儿,所需的教育环境问题,硬软件建设方面,政府至少要投入436万元。(2181公办幼儿园人均金额×2001校带幼儿园幼儿数≈436万元)

2. 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提出:“多种途径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加快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热爱儿童、业务精良、结构合理的幼儿教师队伍。各地根据国家要求,结合本地实际,合理确定生师比,核定公办幼儿园教职工编制,逐步配齐幼儿园教职工。健全幼儿教师资格准入制度,严把入口关。2010年国家颁布幼儿教师专业标准。公开招聘具备条件的毕业生充实幼儿教师队伍。中小学富余教师经培训合格后可转入学前教育。”

(1)要配齐教师。目前,我市14所城区校带幼儿园,要达到公办幼儿园的标准至少要增加(2001幼儿数÷6-85现有幼儿教师数≈249名)249名幼儿教师。

(2)要严把幼儿教师入口关。《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指出:“健全幼儿教师资格准入制度,严把入口关。2010年国家颁布幼儿教师专业标准。公开招聘具备条件的毕业生充实幼儿教师队伍。中小学富余教师经培训合格后可转入学前教育。”

幼儿园教师远程研修范文6

一、追究课例研训的模式

(一)概念表述

目前,理论界对“课例研训”的研究还尚处在以中小学阶段为主,而且中小学和幼儿园大多以教研室为主导开展一些评优性的课例研讨,对幼儿园“课例研训”模式还没有明确的表述。根据幼儿教师队伍建设的要求,及幼儿教师培训机构的工作特点,我们把“课例研训”模式的含义表述为:课例研训是特定幼儿教师参训团队围绕主题,通过幼儿园集体教学设计和组织,采用课堂研究的方法与技术手段,持续学习与持续实践的研训过程。依赖研训团队,展现幼儿教师群体教学智慧发展的过程。课例研训具有经验、理论、实践结合、交织、融为一体的特性。

(二)一般程序

课例研训要以主题为引领,抓住诊断点,在课例研训活动中洞察,在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取证,在研讨中生成策略,在课例中积蓄教学智慧。

课例研训的一般程序:(1)问题――发现幼儿园目前集体教学中的问题。可能是一种个性问题,不具代表性,也可能是一种共性问题。(2)设计――设想解决问题的培训方案,设计诊断性的培训课例。(3)行动――在培训中实施方案,根据培训方案中的不同课例进行研讨。(4)反思――收集集体教学设计和组织的策略,评价集体教学效果。(5)研讨――评议、交流,分析课例成败的原因 。(6)发现新问题,进行新一轮行动研究。

二、追寻课例研训的类型

课例研训具有教学性、研究性、实践性,开展不同类型的课例研训,以“课例”为载体,表达课程实施中的困惑与成功,教学中的疑难问题及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等,借此引发更多的幼儿教师相互学习、分享经验,反思、探讨与教学实践有关的问题,提升教师的专业判断和教学的实践智慧。

(一)研学“示范课”

1.对象的构成

对象一:专家团队――名师或特级教师率领的专家团队

研学“示范课”是倾向某领域研究的引领性课例培训,专家团队应该是能引领教改实践的、具备丰富教学经验的名特师及率领的骨干团队,具有一定的教学设计、组织和指导能力,能开展有效的课例示范引领和点评式讲座活动,促进此领域研究的幼儿教师得到集体教学水平的提高,并在任务驱动中努力实现自身的反思性发展。教师进修学校统筹安排课例研训的领域选择,邀请与领域相关的省内名特师及专家团队,开展“示范课”课例研训活动。

对象二:辐射对象――全市幼儿园某领域专业小组成员、骨干教师等

研学“示范课”培训旨在培养全市幼儿园的教学能手,提高某领域的教学水平,促进幼儿园的整体质量。因种种原因停滞甚至倒退的幼教师资队伍在严重受损的背景下,现有幼儿教师队伍严重缺乏引领性的幼教专家,全市整个幼教队伍需要处于金字塔上端水平的骨干幼儿教师,迫切需要快速提升骨干幼儿教师的专业水平。

对象三:项目支持――省级示范幼儿园为主阵地

研学“示范课”培训是一项集现场研讨和点评指导相结合的高端课例培训,需要特定的幼儿园活动空间。为保障课例研训活动的有序开展,保障课例研训活动的科学性,保障课例研训活动的质量,由教师进修学校协同全市省级示范幼儿园,共同筹备课例研训活动。

3.指导的方式

研学“示范课”以某个领域课例研训为突破口,某个领域的突显问题为载体,主要采用专家请进来的方式,专家团队以“传经送宝”的方式展示经典课例,交流对某领域的研究和成果,帮助梳理解读此领域的教学内容,提出此领域的教学设计和组织策略的一种指导方式,也是扶持帮带的一种培训方式。通过观摩“示范课”,进行现场查看问诊和示范讲解,开展针对性的教学引领和指导。

(二)研磨“录像课”

1.对象的构成

对象一:引领专家――全市幼教教研员

研磨“录像课”面向的是业务园长的研讨性课例培训,引领专家应该是能结合全市业务园长的素质和教改情况,选择针对性的“录像课”,开展有效的课例研讨和点评式交流活动,幼教教研员对研磨活动进行精心设计与指导,帮助业务园长提高听评课能力。教师进修学校与幼教教研员共同商议选择“录像课”,编制研训目的和研训流程,开展“录像课”课例研训活动。

对象二:辐射对象――全市幼儿园业务园长

研磨“录像课”旨在培训本市幼儿园业务园长的听评课水平,有效引领幼儿园集体教学的设计与组织,促进幼儿园的整体教学质量。因面向全市幼儿园的业务园长,业务园长的业务素质也是参差不齐,通过研磨式的课例培训,可消除差异,使业务园长在不同发展水平的基础上都得到相应的提高。

2.指导的方式

研磨“录像课”,特点在“研磨”二字。研磨“录像课”对业务园长看课有明确的目标、观察内容,以及具体的观察和分析办法,是一种科学而有效的方法。在研磨“录像课”中,应该本着“研究实用、共同受益”的原则,立足业务园长发展所需来设计观察方法和量表。第一,紧紧围绕研磨的主题来确定观察点;第二,所涉及的观察方法及量表要具有适切性,是业务园长能够操作的。幼教教研员带领业务园长进行研磨时,不能停留在“什么怎么样”及“这说明了什么”上,还要多问几个“为什么”,透过观察得到信息、现象,研磨教学的本质问题,齐心“磨”出改进的教学策略。

(三)研讨“案例课”

1.对象的构成

对象一:学科精英――被评审为全市或以上教坛新秀等荣誉称号

研讨“案例课”面向的是骨干幼儿教师培训者,需要学科精英引领,学科精英必须执教一线并具有一定的教学设计、组织和指导能力,能开展有效的课例研讨,促进骨干教师集体教学能力。学科精英被教育行政部门认可,并在全市范围内有一定影响力的优秀幼儿教师。

对象二:辐射对象――幼儿园骨干教师培养对象

幼儿园骨干教师培训是一个长期培训,有许多学习片段组合而成,其中进园蹲点式培训就是研讨“案例课”,通过典型案例的课例研讨,提高骨干教师集体教学活动的设计与组织能力。

对象三:项目支持――学科精英所在幼儿园

研讨“案例课”是实践性强、研讨性深的骨干教师专项活动,需要学科精英的教学支持和学科精英所在的幼儿园配合。由于“案例课”操作性强,在物质和空间上尤其需要所在幼儿园的协调和支持,配合骨干教师的研讨活动有效开展。

(2)指导的方式

研讨“案例课”是一种实践,引领骨干教师从同课异构走向同课异教、同课异园。研讨“案例课”首先需要一个团结合作的团队,个人的智慧远远比不上集体的智慧,特别是对一个课例,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见解;其次需要执教者自己反复地琢磨,大家的建议最终还是需要执教者自己去综合,最终形成与自己风格相似的成功课例。

(四)研习“帮带课”

1.对象的构成

对象一:学科引领――乡镇级学科带头人、名师

研习“帮带课”面向的主体是广大农村幼儿教师,需要接地气的课例展示活动,乡镇级学科带头人与主体学习者(广大农村幼儿教师)较为接近,互相参照性强,易于广大农村幼儿教师渐进性学习提高。由于“帮带课”需要反思性学习、实践,名师的点评起到重要的引领作用,需名师把握幼儿园集体教学的正确方向。乡镇学科带头人在90课时集中培训的课例展示中,说课、施教等起到示范启发的作用。

对象二:辐射对象――广大农村幼儿教师

根据广大农村幼儿教师三低三缺的实际情况,集体教学活动的规范组织是培训学习(“幼儿园教师保教行为规范”项目培训)的重要内容,研习“帮带课”是提高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化水平的主要途径。

对象三:项目支持――各镇(街道)教办

由于面向的是广大农村幼儿教师,所以需得到各镇(街道)教办和幼教业务干部的支持,各镇(街道)根据“帮带课”内容合理安排学习空间、提供相应的设施设备,幼教业务干部做好活动的主持和组织工作,以及培训后的跟进性支持。

2.指导的方式

幼儿园教师远程研修范文7

在国际管理学界有一个著名公式:L

一、自我超越―教师内需是学习型组织的精神基础

学习型组织的学习意愿与能力,根植于教师个人的学习意愿与能力。没有个人的学习作为基础,学校就无法真正地成长。研究表明,当人到了三十岁以后,大多数人都失掉了开始时的工作激情和使命感,对于工作,他们只投入些许精力。在以女性为主的幼儿园,三十多岁的教师大多已为人母,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相夫教子上,而缺少了事业心。重燃教师的热情,实现自我超越,就成了学校重要的课题。

“自我超越”的修炼是学习型组织的精神基础,是不断学习、厘清、加深个人的真正愿望,客观地观察现实的过程。敢于“自我超越”的人能够全身心地投入,锲而不舍地扩展个人的能力,从而创造出自己想要的结果,并影响到整个组织的环境。教师“自我超越”的关键在于:一是确立发展目标。古人云:“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于中,斯为下矣。”即“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当然目标定位要从实际出发,不能一味好高骛远。二是促进价值内化。陶行知先生曾指出:“如果全国教师对于儿童都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决心,必能为我们民族创造一个伟大的新生命。”可见,教师承担着祖国和人类高度的责任感。三是提升核心能力。在传统的认识上,幼儿园教师就是带小孩的“高级保姆”。但在今天,更需要专业素养与职业能力的并重与融通,在职业核心能力中尤其要重视教育心理、教育技术以及教育科研等能力。

二、改善心智模式―教师心理是学习型组织的关键

“心智模式”根深蒂固于心中,影响我们的世界观,对我们的行为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学习如何将我们的心智模式敞开,并加以检视和改善,这有助于改变我们心中的既有认知,有助于以开放的心理去接纳别人的想法,逐步加深自己的认识。对于学习型组织来说,这是修炼的关键。

改善“心智模式”有多种途径:一是开放心灵,换位思考。一所幼儿园的教师来自于不同的家庭,毕业于不同的学校,师承于不同的老师,有着不同的个性、不同的人生观、不同的思维方式。同时,幼儿教师承担着管理者、教育者、保护者、学习者等多种角色带来的压力,其职业特点造成了人际交往范围相对狭窄的状态,幼儿园又是女性比较集中的地方,俗话说“三个女人一台戏”“女人堆里是非多”,说话做事难免斤斤计较。园长与教师、教师与教师、教师与保育员,都要善于站在对方的立场考虑问题,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横着切苹果会看到闪亮的“星星”,换一个角度思考问题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二是改变角色,平等对话。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大人发现有个孩子聚精会神地蹲在路边观察蚂蚁,便问:“小朋友,你在干什么?”孩子仰起稚气的脸得意地说:“我在听蚂蚁唱歌。”大人哈哈大笑:“蚂蚁怎么会唱歌?”孩子不高兴地回答:“你不蹲下来听,怎么知道蚂蚁不会唱歌?”我们只有“蹲下来”,站在和孩子同样的高度,才能看到孩子眼中的风景。面对幼儿时,教师要学会变换自己的角色,与孩子平等对话,用童心走进他们的世界。三是教学反思,革除积弊。教学反思是对教学实践活动的反思、对个人经验的反思、对教学关系的反思、对教学理论的反思,它是多重范畴的内省,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和再学习活动。教学反思可以帮助教师检视自我、改进自我、提升自我、超越自我。

三、建立共同愿景―教师共识是学习型组织的前提

“共同愿景”是指建立在组织成员共同价值观基础之上的,对组织发展的共同愿望。它由三大要素组成,即目标、价值观和使命感。目标是幼儿园在一定时期要达到的特定标准质量、规模、社会影响等。价值观是幼儿园文化的核心,马克思说“价值是从人们对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价值包括外在的社会价值和内在的个人价值两个层面。教师的社会价值体现了教师对社会需要的满足,它是幼儿教师所承担的社会责任、义务。教师的个人价值则体现了教师通过劳动对维持生活需要的满足,及“在自己的领域内独立进行创造”,获得一种内在尊严与欢乐的生命价值。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教育蓝图,也有自己的理想生活方式。教师价值认同的形成能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凝聚教师的群体力量,从而为幼儿园的发展带来持久的推动力。使命感是达成园所目标、实现价值的强大支撑。幼儿园教师的职业性质和意义赋予了教师崇高的使命感。在吃喝拉撒睡这些琐碎的生活照顾中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说唱画跳这些简单的知识传授中引发孩子形成最初的梦想;在摸爬滚打这些基本的生存练习中激起孩子初生牛犊的勇气。幼儿园教师是一门职业,更是一项良心事业,其使命就是用爱心和耐心来浇灌呵护祖国未来的花朵。

共同愿景具备引导、凝聚、激励三大功能。心理学理论表明,人的行为是心中图像的拷贝,心中的图像越清晰,人的行为就越少曲折,越能直接地奔向心中的目标。共同愿景为大家描绘了一幅美好而清晰的远景图像,建立了一个高远而又可逐步实现的目标,引导人们排除干扰,沿着既定的方向到达成功的彼岸。心理学研究还发现,人有一种能够归属于某项重要任务或使命的内心需要。好的共同愿景可以产生强大的驱动力,凝聚人心,激起斗志,幼儿园的领导团队要为全体教师创建平台,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教师内在的潜力,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并且学有所获、劳有所得、功有所褒。

四、团体学习―教师合作是学习型组织的特征

团体学习是在共同愿景引导下的一项修炼,学习型组织虽然强调个人学习,但更强调团体学习,个人学习是团体学习的基础,而团体学习并非个人学习的简单相加。团体学习是一个合作性的学习过程,是发展团体成员整体搭配能力和提高实现共同目标能力的过程,形式有读书交流、教学研讨、文化沙龙、头脑风暴等,在对话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理解彼此对问题的认识,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个人与团体的进步,最终产生“1加1大于2”的效果。在幼儿园里,教师可以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专业优势、研究方向,自主地构建不同的研究共同体,开展不同角度、不同层面的深入研究,进行多向沟通、多维思考,从而实现资源共享,发现“真”问题,得出超越个人见解的共识。而后,知行合一,以思促改,用共识来解决教育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增强创新型人才的整体教育能力。

每个教师都是独立的、社会的人,各具特色,各有所长。正是这样,团体才变得丰富完整。实干型的人比较敏感并善于发现问题,反思型的人善于审视并解决症结所在,应用型的人常能提出有效解决问题的思路并付诸实践,理论型的人善于概括众人观点之所长。团体要为成员创设民主、开放、和谐的氛围,鼓励成员撇开个人思想,倾听他人观点,积极参与沟通,最后形成一个较为统一的认识和观点。一个有着共同愿景的学习团体,能够在精神上相互依靠,在情感上相互支持。实践证明,团体学习具有惊人的潜能,团体智商可以远远高于个人智商。

五、系统思考―教师管理是学习型组织的核心

系统思考是学习型组织最根本的思维方式,是建设学习型组织的核心修炼。它是一种分析综合系统内外反馈信息、非线性特征和时滞影响的整体动态思考方法,它可以帮助组织以整体的、动态的而不是局部的、静止的观点看问题。作为一个幼儿园的管理者,在日常管理中要做到既见“树木”更见“森林”,树立大教育观,系统地思考和解决问题,时间上有前瞻性,空间上有开放性,方法上有多元性,而不该整日为琐事奔波不辍,事无巨细样样过问。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是着眼于未来的教育,因此必须克服急功近利的短视行为,不能仅仅盯住某些指标和荣誉,而忽视长远的办学目标。园长在幼儿园整体发展、教师个体发展的动态过程中,要全面、发展地看待问题,比如,如何更好地激励教师?如何设计教师的职业生涯?如何做好人才的梯队建设?如何提升整个组织的竞争力?站在全局的高度,透过现象看本质,把握发展机遇,开放发展资源,开拓发展空间,实现幼儿园与教师的不断发展。

在“学习型学校”,系统思考应当成为每位教师的思维方式,革除“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旧观念,确立“学校兴亡,人人有责”的思想,增强教师的参与能力,自觉地运用系统思考来分析自己在幼儿园发展中的价值作用,解决在培养幼儿创造性、开发幼儿潜能的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探究幼儿园课程建构与社会要求、学科知识体系和儿童发展的长远关系。以系统思考的视角,坚持对问题整体而不是单独部分深入地思考,专注于探究复杂问题更整体和持久的根本解决之道。

学习型学校的构建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一书指出:“学习型校园的真谛乃是通过学习,组织成员重新创造自我,做到从未能够做到的事情,重新认识这个世界及我们与他的关系,以及扩展创造未来的能量。”学习型学校建设是一种新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方式,是保证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和途径。

参考文献:

[1](美)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M].郭进隆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

[2]张声雄.第五项修炼导读[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

[3]方国才主编.学习:学校发展力――学习型学校建设的理性思考[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

幼儿园教师远程研修范文8

关键词:村级民办幼儿园;幼儿教师;继续教育

幼儿园有公办与民办之分,村级民办幼儿园即属于民办性质,是以村为单位,由当地或村的社会组织或个人举办,主要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单独或联合举办的教育机构。本文以河南省原阳县为研究对象,采取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经济发展程度分别为富裕、中等、贫困的乡各一个,并针对3个乡各抽取2所民办幼儿园(共6所),然后按实际情况选取贫富差距较大的一个乡,抽取2所民办幼儿园。在8所幼儿园中,有一所联合办园,一所幼儿园投资办园,剩余6所均属于个体办园。

一、选取的村级民办幼儿园及教师的基本情况

(一)幼儿园的基本情况

村级民办幼儿园具有“小、多、松、低”等特点(规模小、数量多、管理松、水平低)[1]。据实地调查可知,村级民办幼儿园的整体质量较差,首先,面积上,多以居民庭院为依托改建而成,大小不一,室外活动空间有限;其次,招生规模上,规模较小,最多10个班,最少4个班;再次,收费上,标准一般由幼儿园自定,教育局和乡政府干涉较少,多数幼儿园采取价格战的方式留住生源的现象普遍。最后,生源上,不局限于本村招生,形成交叉式的蜘蛛网招生模式。

(二)教师基本情况

据调查可知,村级民办幼儿园多就近招聘教师,教师职业素养不高。8所村级民办幼儿园共60名教师,拥有本科学历的教师占1.7%,大专学历的占26.7%,中专学历的占35%,初高中毕业的占36.6%(学历不合格者入园后再参加成人考试补救)。此外,60名教师中,20岁以下的教师有14名,约占23%;21~25岁的有26名,约占44%;26~30岁有14名,约占23%;31~35有5名,约占8%;40岁以上的1人,约占2%。可见,村级民办园教师的整体学历水平低、年龄分布不均衡,30岁以上经验丰富的幼儿教师缺乏。

二、村级民办幼儿园教师的继续教育现状及困境

农村幼儿教师继续教育具体包括:外出学习;送教下乡及区域教研培训;各幼儿园间的经验交流活动;幼儿园内部的教研活动、学术讲座;个人的自我反思和教育等[1]。村级民办园教师的继续教育现状如下。

(一)继续教育意识有待增强

在村级民办幼儿园,多数教师对继续教育认识不清,缺乏继续教育的意识。首先,各幼儿园对继续教育不重视,认为继续教育可有可无,再加上多数村级民办幼儿园资金有限,很少有幼儿园主动组织继续教育培训;其次,教师对参与培训的权利认识不清,不把其作为正当权益进行维护;最后,村级民办幼儿园之间竞争激烈,敌对态度明显,缺少交流学习。总体来看,村级民办园教师的继续教育意识薄弱。

(二)园本培训匮乏

从整体上来看,8所幼儿园的园本培训较为缺乏。首先,除双语幼儿园外,7所村级民办幼儿园都没有对新教师进行专业的岗前培训,一般都是园长提前一天简单讲解幼儿园的基本规则、教学任务及日常注意事项,新聘教师第二天即可投入教学。双语幼儿园是8所村级民办园中唯一一所配备一班两教,两班一保的幼儿园。在新教师入职前,会安排有经验的教师对其进行两天的短期培训,然后安排进班,协助老教师上课。在幼儿园教研方面,8所幼儿园都没有成立专门的教研组,也没有相应的教研培训制度和定期的教研成果展示。大多数村级民办幼儿园尚未建立非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园本培训个人档案制度,没有对教师进行职前评估、建立培训计划,也没有建立有效的“带教”培训制度,由此,园本培训陷入实施不力的困境。

(三)外出进修机会少

关于村级民办幼儿园教师外出进修与学习,75%的幼儿园园长的态度是:一没资金;二没相应的途径;三没多余的时间。资金上,由于学费限制和教师流动性大,园长不愿投入过多资金进行进修培训,且幼儿园教师的工资水平不高,不愿自己出资进行进修学习;途径上,国培计划虽有园长参加培训,但一个县的民办园也仅有两个名额,县教育局虽然有较高的培训意识,但园长培训和教师培训覆盖面窄且偏重理论,与实际差距较大,且缺乏对培训效果后期的跟踪与考核,时间方面,农村有闲时与忙时之分,再加上一班一教的班师配备比例,严重影响教师的进修时间。综上可知,村级民办幼儿园教师在外出进修方面陷入了资金与时间的困境。

(四)乡(镇)中心幼儿园的示范作用不强

根据调查,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第一,教学环境差,多数中心幼儿园一般利用闲置的中小学宿舍,各种软硬件设施不齐全;第二,师资方面,教育局仅调任一名园长,且一般从中小学调配,其他幼儿教师仅通过招聘的形式选择,待遇与编制无保障,导致师资质量不佳;第三,因为资金缺乏,县、乡政府无专门的财政拨款为其购置校车,致使一些乡(镇)中心幼儿园只得以中、小型客车代替校车。这些问题导致乡(镇)中心幼儿园的示范作用不强。

(五)部门监管存在漏洞

乡教办专门对村级民办园进行统计、管理与定时检查,但侧重幼儿园的安全、卫生及玩具设施等方面。县教育局侧重于园长和教师的学历、资格证审查,对幼儿园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和教研能力等未进行专门考核。此外,县教育局也没有加强对幼儿园管理的监督,以致幼儿园管理混乱,家长对幼儿园印象不好。总之,县级教育部门监管存在漏洞,导致村级民办幼儿园继续教育陷入缺乏整体引导的困境。

三、针对村级民办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困境的建议

(一)追根溯源,对村级民办园进行整改

对整体达标的村级民办园给予鼓励、宣传和相应的奖励;严格控制村办幼儿园的密度与数量,通过联合办园,集两所及以上的资金保证办园质量;乡、镇教委应成立联合办园委员会,明确责任,签订联合办园协议书[2];教育局和乡教办可按硬件完善程度和教师学历达标程度制定分级收费标准,防止“价格战”的恶性竞争。严把村级民办幼儿园教师招聘关,从根源上提高师资质量,还要制定教师的工资标准,在进修与学习方面提供适当拨款与资助。

(二)教学整治,刺激村级民办园教师主动进修学习

在保证村级民办幼儿园有一定的财力与物力的基础上,乡教办应定期开展园长会议,讨论学习《指南》《规程》等文件,制定教学基本标准;定期以上级抽查、园所间互查互改教案的方式监督教师认真备课;开展教学公开示范课,树立教学典型,培养一批园所教学骨干,服务于各园;加强学前教育的普及宣传,纠正家长的错误认知,使其成为学前教育的主要监督力量。从这些方面刺激村级民办园教师主动进修学习。

(三)多级结合,为村级民办园教师提供培训支持

首先,各省、市、县政府可以将幼儿园教师培训纳入省、市、县基础教育教师培训体系中[3],并建立农村幼儿园教师培训与队伍建设的督导评估、社会公示与问责制度[4]。其次,县级政府可以通过“定向培养”“特岗计划”等方式加强与高校的合作,为高校提供学生实习的平台,为民办幼儿园注入新活力。在关、停的村级民办幼儿园中选拔有经验的园长或教师作为乡(镇)中心园的教师。最后,乡(镇)中心幼儿园的建设可依托开办成熟的民办幼儿园,以政策优惠、资金注入、投放编制的方式扶植,从而实现强强联合。

(四)利用各种媒介,促进培训内容有效落实

结合村级民办园幼儿教师的实际,采用寒假“集中”和农忙“分散”两种方式进行培训[5],在培训过程中,要充分利用音频、视频的方式记录培训内容,提高园级培训的有效性;也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技术,把国培计划、县级培训的专家精品课通过专门网站传递给农村一线教师,帮助其进行自主学习;各幼儿园还要充分利用已有的远程教育条件和资源,为村级民办园幼儿教师提供学习平台。

参考文献

[1]黄晓彬.农村民办幼儿教育:如何走出困境[J].教育发展研究,2006,(12):37-40.

[2]郑名,马娥.西北农村幼儿园办园模式分析与现实选择[J].中国教育学刊,2006,(9):63-65.

[3]庞丽娟.落实政府责任加快学前教育普及进程[N].人民日报,2010-05-04(19).

[4]庞丽娟,张丽敏,肖英娥.促进我国城乡幼儿园教师均衡配置的政策建议[J].教师教育研究,2013,(5):31-36.

幼儿园教师远程研修范文9

2013年教师节前夕,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在中山大学慰问走访教师时强调,广东的发展,归根到底靠人才,人才培养的基础在教育。没有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努力改善教师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为教师教书育人创造良好环境。而早在2011年12月,在广东省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论坛上,广东省教育厅厅长罗伟其就指出,当前我省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存在“二不、三缺少”问题,即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和教育改革发展的新需要不相适应,教师队伍建设资源配置不均衡,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缺少科学的教师队伍建设规划、缺少教师队伍建设的资金投入、对教师缺少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为更快更好地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给“创强争先建高地”提供可靠的人才保障、智力支撑,2012年11月,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联合印发《广东省“强师工程”实施方案》(粤教师〔2012〕10号),全面部署推进实施“强师工程”。省财政加大投入,连续5年每年投入5亿元作为“强师工程”专项经费。一年过去了,该工程成效如何?有多少教师受益?哪些地市的工作有突出亮点?为此,本刊记者专访了省教育厅师资处及广州、中山、湛江教育局的相关负责人。

广东,这样强师

强师工程五年目标

1.教师队伍规模满足教育需要。到2016年,全省各级各类学校专任教师总量能充分满足各级各类教育需要;珠三角地区幼儿园、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含技工学校)教师数量满足优质教育要求,适应教育现代化发展需要。

2.教师队伍结构优化。到2016年,全省幼儿园、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达到国家规定学历标准,学历达标率在全国名列前茅,提高学历层次教师比例达教育发达地区平均水平;本科院校教师具有博士学位、高职院校教师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比例分别达到40%和55%。职业院校专业课教师中“双师型”、“一体化”教师比例达到60%。

3.教师队伍素质明显增强。广大教师普遍具有高尚的师德品行,先进的教育理念,较高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较强的教科研创新能力和服务社会的能力,适应教育改革发展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

提升基础专业技能,强“师之内核”

掌握扎实的专业技能和教学基本功,不仅是对新入职教师的要求,也是成熟期教师更新知识储备、重拾教学激情、突破教学高原现象的需要。

对中小学教师进行每五年一周期、不少于360学时的全员培训。特别加强音乐、体育、美术、英语、信息技术、地理等紧缺学科教师的培养与培训,支持部分县(市)开展中小学紧缺学科教师定向培养计划,加强欠发达地区农村学校紧缺学科教师培训,每年3000人以上。在特殊教育方面,省级每年培训骨干教师100人以上。对省级骨干教师采用分学段、学科培训等多种培训模式。据统计,2012年全省中小学教师参加省级以上培训16.7万人次。

面向我省欠发达地区农村教师,有步骤地推进了如下活动。(1)“中小学特级教师教学支援行动计划(2011-2013)”。每年组织一批中小学特级教师赴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中小学开展巡回讲学活动。2012年已在6市开展,共有约2万多名当地教师受益。(2)“南粤名师大讲堂”巡讲活动。选派教育专家、教师工作室主持人以及当地骨干教师到农村学校巡讲,帮助农村教师转变教育理念,开阔专业视野,促进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3)“农村骨干教师跟岗学习培训”活动。采用名师培训模式,由“名师工作室”的特级教师亲自负责传帮带。(4)“边远贫苦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三区”)人才支持计划(2013―2020年)”。每年从城镇幼儿园、中小学选派优秀专任教师到我省“三区”学校支教。2013年选派500多名教师到“三区”支教。(5)将“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从教上岗退费”政策实施范围扩大到欠发达地区农村幼儿园,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幼儿园任教。省支持欠发达地区每年培训农村幼儿园骨干教师10,000名。同时整合全省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资源,建立中等职业学校与幼儿师范学校培养联盟,每年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幼儿园培养合格幼儿园教师10,000名。

在幼儿园教师达标工程中,根据《广东省幼儿园编制标准(试行)》(粤机编办〔2012〕232号),通过年检、公告等方式,推动各地各类幼儿园按标准配足配齐教职工。从2013年起,新入职幼儿园教师须具备幼儿园教师资格。积极提高在岗幼儿园教师整体素质,开展幼儿园园长、教师全员培训,通过多种方式提升在岗幼儿园教师学历层次。加强幼儿园园长、教师培训基地建设和培训课程资源建设,建立幼儿园教师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标准,加快幼儿园教师专业技术资格评审进程。力争到2016年,全省幼儿园专任教师能满足学前教育学生规模需求;全省幼儿园教师具有教师资格和专业技术资格的比例均达到80%以上,其中珠三角地区均达95%以上,其他地区均达70%以上;全省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幼儿园教师的比例达到60%,其中珠三角地区达到75%,其他地区达到50%;全省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的幼儿园教师比例达到80%,其中珠三角地区达90%,其他地区达到65%。

满足高端成长需求,强“师之后劲”

高端成长需求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师资队伍走向整体优化的必经之路。为教师们提供合身、合情、合理的成长路径,省教育厅针对各类院校开展了有效的培养工程。

在普通中小学,开展新一轮“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培养机构为华南师范大学、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2012年通过竞争性方式在全省范围内遴选282人为培养对象。名教师的培养目标是:造就一批师德高尚、理念先进、视野广阔、学识渊博、业务精湛、学科教学能力卓越、形成个人教学风格、在国内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教师。侧重教育教学新理念、学科前沿探究、教学改革行动研究、教学风格及教学思想提炼和传播等内容。名校长的培养目标是:造就一批品德高尚、办学思想先进、精通教育、善于管理、富有改革创新精神、形成办学特色、所在学校教育成效显著、在国内享有较大美誉度和传播力的校长。侧重办学新理念、领导力提升、学校改革行动研究、办学思想提炼与传播等内容。教育家的培养目标是:造就一批具有高尚人格魅力和远大教育理想、形成系统教育理论或鲜明教学风格特色、深受学生爱戴同行敬重、在国内产生重大影响和得到社会广泛认可的教育专家。侧重教育理论素养提升、教育改革实践探索和示范引领、教育理念或思想系统化提炼与传播等内容。

从上个世纪末,我省就启动实施了“千百十人才培养工程”。在我省高校培养10名在国内外有广泛影响的学术大师(也称部级培养对象),100名在某学科领域具有开创性研究的学科带头人(也称省级培养对象)和1000名在学科研究上有发展潜力的学术骨干(也称校级培养对象)。至2012年底,已进行了七批共7494名培养对象的遴选培养工作。从2004年开始,省财政每年为“人才引进工程”拨专款,先后引进高水平学科带头人500多名。

改善工资福利待遇,强“师之后盾”

收入分配问题关系到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从2008年9月起,广东省政府推进教师“代转公”工作及工资福利待遇“两相当”工作。2009年以来,省财政已安排经济欠发达地区“两相当”奖补资金约50亿元,并要求把公办幼儿园教师纳入中小学教师工资福利待遇“两相当”范围,与当地中小学教师享受同等工资福利待遇,要求各地级以上市制订民办幼儿园教师最低工资水平指导意见。

截止2013年第一季度,欠发达地区91个县(市、区)教师月平均工资3757元,比2012年第二季度的3160元增长18.9%,比2008年底的1701元增加2056元,增长1倍多。省财政厅、教育厅、人社厅联合印发了《广东省山区和农村边远地区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岗位津贴实施方案》(粤财教〔2013〕51号),从2013年起,我省在山区和农村边远地区实行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岗位津贴制度,按不低于人均每月500元的标准对农村教师发放岗位津贴,惠及我省农村教师近40万人。省财政每年将安排13亿元资金对欠发达地区71个县(市、区)所需资金给予分档补助。从2013年开始,通过动员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家庭经济困难教师救助工作,每年筹集1000万元作为“乡村园丁关爱工程”专项基金,为我省贫困县家庭经济困难的农村教师提供专项救助,每人不超过5万元,每年200名左右,帮助改善家庭经济困难教师的工作和生活条件。

省设立教师队伍建设奖补制度,对教师队伍建设规划清晰、措施到位、进展顺利、成绩突出,或在教师队伍建设专项工作中有创新措施、成效显著的市、县(区)政府实行资金奖补。按不同地区和目标要求分别制订奖补办法(另行颁布)。对区域内教师队伍数量、质量满足教师发展需求,各项指标明显提升并处于全省前列的市、县(区)给予综合奖。对区域内教师队伍建设在某一方面的指标有明显提升或某方面工作有明显成效的市、县(区)给予单项奖,包括:加强县域教师资源均衡配置、学前教育教师素质提升、农村中小学周转房建设、适应现代化教育发展教师队伍建设等。

(本部分图片由华南师范大学提供)

广州:以卓越校长培养工程引领教育卓越时代

校长是一所学校的灵魂,决定着学校未来发展的方向、速度与高度。也就是说校长的教育思想就是学校的灵魂,校长一定要有自己独特的教育思想,才能办有灵性的教育,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一所好的学校必定有一位好的校长,一个地区的教育迈向卓越的背后必定要有一个优秀的校长群落来助推。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人才是关键,教育是基础,校长是推动中小学科学发展的领路人。校长强则学校强,学校强则教育强,教育强则广州强。广州是正在走新型城市化道路的我国的重要的城市之一,教育显得尤为重要。”这是2012年12月广州市市长陈建华到北京师范大学看望广州市首期卓越小学校长培训班的全体学员时讲的一番话。

广州市教育能否与国际化大都市的地位相匹配?为了适应新型城市化发展的需要,广州必须造就一大批具有现代教育理念、先进管理理论、富有创新精神和较强实践能力的现代型中小学校(园)长。在广州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2012年10月,广州市教育局启动了卓越中小学校长培训工程,由广州市政府全额出资,为每位校长拨款培训费用4万元,每期校长为36人,经过层层筛选,选拔优秀的中小学正副校长到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名校进行为期四个月的理论培训,后续的是1个月的考察实践,及2年的挂职锻炼。至今已有5期180人参加了培训。

机制创新解读

广州市教育局局长屈哨兵介绍,广州市卓越校长培养工程,与以往的中小学校长培训班相比,无论从内涵到形式都力求体现出专业性、创新性、研究性、发展性以及个性化的特点。有三个亮点:一是让培养对象在挂职锻炼期间主持一所学校的全面工作,为他们开展创新性的教育教学改革与学校管理提供实践平台;二是将培养对象挂职锻炼所在学校确定为教育教学改革试点学校,为培养对象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实践提供政策平台;三是同步开展卓越教导主任培养,为培养对象施展才干配备工作助手和合作伙伴。具体体现在三个协同创新上。

1.培养培训基地的协同创新。北京师范大学教育部小学校长培训中心、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及东北师范大学教育部园长培训中心负责理论培训,培训中心的实践基地承担跟岗实习和考察的任务,华南师范大学、广东第二师范学院担负指导校长挂职锻炼的责任,广州大学负责同时培养卓越教导主任任务。围绕工程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有全国优秀高校之间的协同、负责理论培训的高校与跟岗实践基地学校的协同,这一协同创新机制给校长提供了一流的教育资源。

2.“培用”相结合的协同创新。挂职期满后,由教育局会同有关干部管理部门和专家对其进行考察和综合评价,经考核评价合格的,由相关主管部门作出使用安排。这样的做法,有利于干部管理部门更深入了解拟提拔对象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更好地体现唯贤、唯才、唯德任用的组织原则,更有利于用人单位的改革与发展,有效解决以往存在的任用考察不够充分、提拔后考察走形式的问题。

3.教育改革实践团队的协同创新。校长是一个学校的主导者,教导主任则是一个学校教学管理的脊柱。一个优秀的校长一定要有先进的办学理念,但同时更需要一支围绕办学理念、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的团队支撑,才能更好地实现教育理想。为使卓越中小学校长培养工作以点带面地产生示范引领作用,各区教育行政部门在区域内定好基础教育改革试点学校,作为卓越校长培养对象将来挂职的学校,并将这些挂职学校的教导主任作为卓越教导主任的培养对象同步培养,使同样具有先进教育教学和管理意识、执行力的教导主任成为校长坚强的左膀右臂,团队协作,共同推进试点学校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创新,推动区域教育改革的大发展。

实施模式透视

卓越校长培养工程每期校长经历两年四个学期培训,具体包括理论学习、深度跟岗、挂职锻炼,考核评价贯穿始终。这种模式概括为三环节一评价。

理论学习阶段,重点是夯实理论基础、思想基础、研究基础和能力基础四个方面,通过核心专题研修、教育与人文考察、读书沙龙会、学术论坛、影子培训、游学等形式,对教育、文化、管理等理论知识进行系统学习,提升中小学校长的专业素养、人文素养、科研素养。

深度跟岗阶段,重点是深入名校现场向名校长学习实际的管理经验。校长们经过2周集中研修,8周市内、省内和省外名校、优质学校和特色学校的深度跟岗,2周总结反思等活动,通过实践导师带徒与理论导师介入指导相结合,共同体合作研修与个人自我研修相结合,教育现场诊断与教育论文科研相结合等方法,多角度汲取和学习名校特色经验,提升校长领导力和学校品牌价值,从而培养一批具有先进理念和管理能力的研究型和专家型校长。

挂职锻炼阶段,重点是培养校长在教育改革试点学校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实践的能力和检验改革效果。把组员分成6人一组,实行双导师指导。每6个校长配备一名理论导师,负责对培养对象在教育理念、学校发展规划和课题研究等方面提供指导;每一位校长配备一名实践导师,负责指导培养对象实践能力的提升和优化。校长们由各区县级市教育行政部门分配到基础教育改革试点学校挂职并主持学校工作两年,围绕“一校一题、一校一案、一校一策”开展教育教学改革,通过互访诊断、双导师指导、同伴互助、成果检视、论文答辩等方法培养校长们在实践中成长,学校在改革中发展。广州市白云区百事佳小学温绵雄校长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说,在新的学校挂职遇上了问题总会向实践导师求教,或与其他组员通过QQ群共同交流、探讨,谋求最佳的解决方案,就是为了避免由于对某些教育教学问题的了解得不够透彻深入,或思考不到位造成的管理缺陷或管理盲区。

在三个阶段的培训中,考核评价贯穿始终。考核评价采取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的双维度考核评价方式,由教育行政部门、培训机构、跟岗学校、组员等进行多元评价。过程评价体现在三个阶段的过程性考评,分别由实施理论学习的培训院校、深度跟岗的基地学校和挂职锻炼阶段所在学校的中层以上干部及行政部门围绕各阶段的任务目标进行多元考评。结果评价主要体现在校长成长及学校发展成果考评中,强调自比成果,即校长自我成长、学校自我发展,尤其是校长如何通过理论学习和深度跟岗习得的知识、技能和素养,有针对性地分析制约挂职锻炼学校发展的瓶颈问题,在双导师指导下提出解决方案后施行的学校改革发展性成果。可见,卓越校长培养工程不仅注重提升校长个人的专业发展,更注重其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领域的改进提升,从而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这也是工程实施的重要落脚点。

培训成效凸显

1.有效地拓展了教育视野。通过“文化盛宴”般的培训,校长们了解了教育的过去,还在专家的指导下把握教育的发展方向;知道了东西方教育的异同,以及其正在相互借鉴和靠拢;看到了中国最优秀的中小学教育,教育视野更加开阔。广州市海珠区聚德中学储秋平校长还提及,在华东师范大学学习的3个月里,他们感受到了海派文化与岭南文化的不同,带来了观念、思想的更新、碰撞、点燃。这种长时间集体培训、交流,不但得到了专业修养、知识、能力的提升,还获得了同学间的友谊,是一笔宝贵的人力资源财富。而在深圳跟岗4周内,他们到了6所学校,既看到了其他学校的优势与不足,也提高了自己对学校的评价、诊断能力,这无疑对自己的战略思维能力、前瞻性眼光的发展很有好处。

2.系统地更新了教育观念。通过一系列的理论专题讲座和著名专家的授课,校长们普遍感受到自己的教育观念得到了系统的更新,比较好地树立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坚定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的教育信念,建立了正确的学生观和教育观。

3.对办学规律有了更深层的认识。校长们深刻认识到,要办好一所学校,必须立足于学校自身实际确定发展方向,发动全体教师参与学校发展方向的决策,充分发挥每一名教职工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校长要学会融入教师群体,用自己的品德感染人,用思想引领人,用行动激励人,带领全体教师为共同的教育理想奋斗。

4.大局观念得到显著增强。通过培训,校长们更清楚的看到了自己原有的不足,尤其是思维方式的不足,更加清楚地认识到作为一名校长必须具有更强的全局观,要处理好理想与现实的关系,处理好发展愿望与可能的关系,不仅要仰望星空,更要脚踏实地。通过培训学习,他们认识到,要想办学一所学校,校长必须有系统思维能力和较强的大局观,能够立足于学校的整体发展和长远发展思考问题。校长能够想多远、看多远,决定了学校能够走多远。

5.综合素质得到了显著提升。经过培训,校长的综合素质和学校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与教师交往能力、解决学校矛盾的能力等得到增强,工作信心与理论底气越来越足,对于“怎么把多种食材做成一道好菜”,也心中有数了。

记者由广州市教育局提供的资料获悉,首批卓越校长培训班共编印了4期月报、12期周报,每位校长撰写《每日心得》60余篇,全班36位校长共撰写了2300多篇学习体会和论文,并编印了《学习心得集》《教育故事集》《阶段性学习报告》《读书体会集》《教育现象问题的分析与解读案例》《学校发展问题分析报告》《我的所见所思所悟-游学总结报告》《学校发展改进方案及未来工作实践的设想规划思路集》等八部成果集,共计文章900篇,约160万字。

广州市教育局局长屈哨兵向记者透露,中小学校长卓越培养工程已纳入广州市的高端人才聚集工程,未来5年计划让全市50%的中小学校长都能参与此工程,以卓越校长引领的师资队伍建设工程,必将为广州教育迈向卓越时代的步伐加速助推。“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他们希望这些优秀的校长群落,能使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获得更好的人格、知识、道德、身体基础,能使广州教育进入一个极其活跃的时代,具备“广州特色、国际标准、世界水平”。

(本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温绵雄提供)

中山:引领幼儿教师专业提升“一二三”

近年来,中山市加大力度提升幼儿教师队伍素质,加强对全市7000多名园长和专任教师的继续教育培训。创新“一二三”培训思路,即“构筑一个网络平台,构建二项激励机制,构造三种培训模式”,打造100%全覆盖的培训网络,积极有效推动幼儿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工作,打造助推学前教育内涵提升的“软实力”。

构筑一个网络平台

为了适应培训需求,实现幼儿教师在网上进行自主选课、学分登记,以及对幼儿教师培训信息的系统化、信息化、常态化和规范化管理,中山市在2010年率先建立了幼儿教师继续教育管理平台,为全市幼儿教师提供菜单式自主选课进修服务。

网上平台为教师的继续教育和专业成长提供了全方位不受时空限制的服务。一是面授课程和在线课程选课。由市教师进修学院每学期制定培训课程表,在网上外聘专家、本市专家的远程授课内容和时间。幼儿教师每学期根据个人工作时间和实际需要,自行挑选面授课程学习。二是市、镇、园培训项目申报。各级培训中心教研组和幼儿园每学期在网上申报培训计划,通过审核后,按计划组织开展教研和培训活动,对参与培训的教师进行考勤录入和学分登记管理。三是校长自主学习档案管理。系统为每位教师配套了一个唯一的继续教育号、一个密码和一张继续教育智能卡,每位老师都有自己的个性化页面,内容包括通知公告、课程列表、学习进程、学分情况等等,并实行现场刷卡登记考勤。系统网上实时录入校长参加部级、省级、市级、镇级、园级和学历进修等各类继续教育培训情况,校长个人可在后台查询和下载打印全年个人培训信息,作为各种奖励和职称评定的证明材料。近三年来,中山市幼儿教师继续教育管理平台共有注册用户7790人,全市继续教育培训达39355人次,全市幼儿教师累计培训学时达405999个。

构建二项激励机制

相对于当前中小学教师的高度社会认同感和较好的工薪待遇,幼儿教师处于相对弱势的境况。他们的工作强度更大,福利待遇普遍偏低,社会认同感不高,师资队伍的流动性较大。因此,他们对于专业提升的渴望值不高,对于自身继续教育的参与热情相对匮乏。针对这种情况,中山市在制定学前教育从业人员的工资下限指导办法的同时,为充分调动幼儿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的积极性,教育局出台了两项激励政策,支持和鼓励教师进行在职提升。

1.幼儿教师学分认定机制。2009年,中山市教育局与中山市教师进修学校联合出台《中山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学分管理办法》系列文件,将幼儿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纳入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体系,实施市、镇(区)、园三级培训管理,每年度培训学时为72学时。按比例分配市级、镇级、园级培训学时,鼓励幼儿教师参加各层次培训和教研活动,鼓励幼儿教师自主申报额外的学习活动和教育教学成果,通过研修和获得教学成果获得相应的学分。将幼儿教师每年度认定学分的72学时,作为参加职称评定和获得重要奖项的指标之一。此项政策的出台,有效地调动了幼儿教师自我提升的积极性。

2.建立学历提升奖励机制。2009年,中山市教育局制定出台《中山市幼儿园教师学历教育奖励办法》,对大专以上提升学历教师予以奖励,专科学历奖励1500元,本科学历奖励2500元,研究生学历奖励5000元。通过以奖代补的方式,鼓励幼儿教师继续自主深造,提升学历。三年来,全市共有1432名幼儿教师通过提升大专以上学历,领取到学历奖励,共发放奖金134.2万元,有效地提升了全市幼儿教师的大专率、本科率和专业达标率。

构造三种培训模式

10月14日,由市教育局委托广东省幼师培训中心承办的幼儿园男体育教师跟岗培训班正式启动。经过一周的跟岗学习,学员普遍反映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结交了名师。通过第一周“手把手”的学习与交流,我们学员都感觉到收获很大。

在广州市机关第二幼儿园,我们4位学员除了可以全天观摩幼儿园一日活动安排外,还通过同课异构的方式上了两至三堂课,模仿学习了邓老师、陈老师等指导老师的教学方法,课后还与彭主任、邓老师和陈老师等人共同就课程的整体实施做了深入的交流学习。讨论中,彭主任凭着从事18年幼儿体育教学的经验,对我们学员所提出的问题一一做了精辟到位的解答,并针对“细节、动脑、合理”等方面对如何上好幼儿园的体育课展开了详细说明,让我们学员获益良多。

这是2013年中山组织幼儿园男体育教师跟岗学习时一位学员写的心得。从字里行间我们可以看到老师们对学习收获的欣喜。中小学教师的专业成长和继续教育近年来持续升温,越来越受到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的重视。但幼教从业人员的培训却一直以来都被人们所忽视,“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在中山再一次得到了个性化的诠释。对幼教从业人员开展分类、错层、多样的继续教育培训,使得全市的幼教从业人员从此有了专享的“培训大餐”。

1.分类培训,打造专业化、科学化的保教队伍。2011年,中山市启动每三年一周期的全员培训,结合国家培训和省级培训的人员和内容,在市级培训上,依托省园长培训中心、市教师进修学校和全国各大高校等资源,分类对幼教管理干部、举办者、园长、教师、保健医生、保育员开展培训。

幼教管理干部是学前教育管理的核心队伍,加强幼教管理干部队伍建设,对学前教育管理政策制定和贯彻执行有着重要意义。近年来,中山市组织幼教管理干部赴南京师范大学、西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以及江浙、香港等地进行研修和参观考察,提升了他们的业务素质,扩展了专业视野。为提升学前教育机构举办者的专业意识,改善教育观念,中山市还专门为他们开设了培训班,量身定制研修课程。

在园长培训方面,中山市坚持落实园长持证上岗制度,一共举办了七期幼儿园园长任职资格培训班,目前,全市园长全部持证上岗。此外,近年来根据园长发展水平层次需要,与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江门幼儿师范学校、中山市教师进修学校等院校合作,组织开展了多期幼儿园园长高级研修班、园长提高班、业务园长提高班等培训班,使园长们进入高校实地学习,走进全国各类名园吸收经验,促进全市幼儿园专业化、品牌化、特色化发展。

在教师培训方面,中山市邀请全国幼儿教育知名教授学者来市进行现场授课。分层分类开展教师培训,委托中山广播电视大学举办了幼儿教师新教师培训,对全市800名新入职教师进行专业化上岗培训,获得了教师们的好评。委托市教师进修学院开设幼儿园骨干教师研修班和级组长培训班,将培训模块化。在学习研修的过程中,带教师走进各大高校和幼儿园深造学习,提升骨干教师和级组长教学组织能力和实践能力。还结合专任教师需要,开设了中山市幼儿美术教师提高培训班、中山市幼儿国际象棋教练实训班等,提升专任教师专业水平。此外,积极探索跟岗培训形式,2013年10月,委托广东省幼师培训中心举办幼儿园男体育教师跟岗培训班,体育教师赴广州市机关第二幼儿园、珠海市启雅幼儿园、东莞市长安中心幼儿园等省内名园,进行为期1个月的跟岗脱产学习。还委托市博爱医院和粤江进修学院开设了多期保健医生和保育员初级培训班、考证培训班和复训班。

2.分层培训,建立市、镇、园三级教研网络,构建逐层辐射的常规化教研体系。市教育局每学年制发全市年度教研工作计划,安排全年教研重点和教研专题活动,统筹指导全市教研工作。建立以市属5所幼儿园为成员的市级中心教研组,每所幼儿园对口一个教研片,牵头组织镇区中心幼儿园根据全市教研工作计划,组织开展常规化片区教研活动。各镇区中心幼儿园结合片区情况,组织本镇区幼儿园开展教研活动,本镇区幼儿园在市属幼儿园和镇区中心幼儿园的指导下,开展园本教研活动。市属幼儿园在组织专题教研活动的同时,也开展送教下乡活动,定期委派骨干教师到镇区幼儿园实地进行教学指导活动。三年来,全市先后开展了幼儿园区域活动组织与实施、美术室和科学室创建、托班幼儿一日活动组织、学习贯彻《指南》等专题教研活动,5个教研片共举办教研活动80余场次,镇区教研活动和幼儿园教研活动不计其数,提高了教研工作实效,真正地发挥了公办幼儿园引领、辐射和带动作用。

3.学历培训,联合高校定向培养,提高幼儿教师的学历层次和专业素养。幼儿教师队伍的学历水平和专业达标率,是衡量幼儿教师队伍素质的重要标志。近年来,中山市为提升幼儿教师的业务水平和基本素质,在鼓励幼儿教师自主进修提升学历的同时,积极联合中山市教师进修学校、江门幼儿师范学校,与华南师范大学等各大高校,开设大专学历提升班、本科学历提升班、幼儿教师资格证书函授考证班等,提高了全市幼儿教师的学历水平和专业水平。中山市教育局学前教育管理科科长雷泽洪在谈到幼儿教师的学历教育时说:“通过系统的专业知识学习和标准化的统一考试,既使得幼儿教师学历得到普遍达标和提升,同时也引导他们掌握了相应岗位上应知应会的知识,提升了整体素质,为中山幼儿教育的内涵发展衍生了内驱力。”

(本部分图片由中山市教育局提供)

湛江:“理论―实践”一体化的名校长、名教师培养工程

基础教育教师是国家与民族未来的“工程师”。基础教育教师既要有良好的治学施教专业素养,也要有为人师表的品德风范;既要有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协调能力,也要有落实课程标准、确保教育教学质量水平的能力;既要有学习求进的能力,也要有研究提升的能力;既要有了解学生教育学生的能力,也要有自我激励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能力。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已逾十年,但教育实践与其所倡导的教育理念仍有一定的差距,教学效果与其所建立的标准规范仍不相协调。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有高素质教师队伍将新课程理念和标准转化为教育教学实践并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正是出于这一点考虑,湛江市教育局开展了“名校长、名教师”培养工程。

培养开展前,他们做了全面的前期调研工作,了解校长、教师的成长现实、普遍存在问题、专业成长目标,然后与湛江师范学院合作,制定培养方案,以全面提高湛江市中小学骨干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和高水平的基础教育领军人才队伍为目标,培养具有发展和培养潜力的名教师500名、名校长100名。计划两年一个周期,从校长的信念与品性、专业知能与智慧、组织与经营三大方面设计培训课程与活动,着力把名校长打造成为学校愿景规划者、学习文化营造者、教师发展促进者、创新人才激励者、内部组织管理者、外部环境协调者。首次名校长、名教师培训突出“理论-实践”一体化,分为教育理论集中培训和实践变革校本研修导师引领两部分,教育理论上凸显前沿性和创新性,实践上突出解决现实问题,围绕学校变革的战略重点实施项目改革,将名校长、名教师的素质提升与学校和班级的实际变革结合起来,实施“个人-学校”捆绑式发展。

名校长培训课程除市教育局邀请省外专家讲座外,主要还有8门:《名校长成长的规律与特点》《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教育管理研究动态》《如何当好一名校长、校园安全问题》《教育新理念》《教师压力管理》《新时代校长的情商与领导力提升》《校本管理实践的反思》。课程结束后,各校长制定成为名校长的自我发展计划书,并依据校情诊断和校长发展计划,选择行动研究课题,实施改变学校面貌的计划。多数校长都能应用所学的教育理论、管理理论实施对本校的变革,并为此组织了改革攻坚队伍,明确了攻坚的方向和重难点。一些条件好的学校校长,则致力于提炼学校已有特色,将其特色发展做强、做大,旨在彰显学校与众不同的特点。专家对选题进行学校现场指导,提出建议。在第一次集中研修结束后,每5个校长配一名导师,实行两年跟踪培养。导师负责指导每个校长的理论学习与提高,寻找教学与班级管理实践中的问题,确定研究课题,并指导校长针对问题进行解剖与分析,形成解决方案,开展行动研究,收集资料,撰写研究报告。每位导师每学期到校长所在学校实地调查不少于2次,当面指导校长每年完成一个年度研究报告或专题研究报告,培训结束前完成一个不少于1万字的课题研究报告。

本次名教师培训聚焦于以下几个创新培养理念:一是聚焦培养专业化,将培训的侧重点放在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探究学科前沿、开展教学改革行动研究、教学风格及教学思想提炼和传播;二是把握学科前沿化,拓展学科教学知识,关注课程改革进程,特别是在课程、教学和评价等方面的国际、国内新进展,并能结合课程改革的实践,优化课程教育教学,促进湛江市基础教育特色发展;三是提升名师效应化,通过培养前、中、后不同阶段安排的研讨、交流和省内外名教师、名校长的自我成长体验,分享典型案例和成功经验,并在此过程中提升湛江市名教师、名校长的辐射性和效应性。培训整合了体验式培训、案例研讨、面授讲座、任务驱动、远程研修、论文指导、高级访问等多元、立体的培训元素(如下图),根据培训对象的特殊需要,将元素进行组合搭配,提高培训实施的效果。在培养范式的选择上充分考虑培养目标的实现和培训者的需求,实现了“讲授说教培养范式”向“经验建构培养范式”的转变,重在转变观念和行为,重在交流分享和启发,重在诊断与合作解决,重在体验和感悟,重在提升和发展。加强了“培养资源超市”的建设,尽量满足名教师、名校长的多样性、个性化的需求,帮助他们实现三大跨越:从经验性到规律性的跨越,从常态性到特色性的跨越,从教学型到研究型的跨越。

幼儿园教师远程研修范文10

办好一所好的幼儿园需要硬件作支撑,但更需要软件为底蕴,也许我们不是做得最好的,但我们可以永无止境地追求最好,我们拥有勤奋,凭着智慧,努力实现教育的梦想。20xx年,我和全体老师共同协作,团结奋进,依靠群体智慧,为幼儿园发展而不懈努力。

一、依法办园,科学发展

依法办园是教育发展的时代要求,也是幼儿园发展的需要,因此我能始终树立依法办园的思想,不断提高自身修养,时时以法律意识维护幼儿园的利益,做到心中有法,依法办事,以德立园是我坚持的信念。作为园长我力求以德服人,时刻规范自己的言行,多为教职工做实事,处处以幼儿园发展为中心,平时我经常深入一线,为各部门的管理工作提建议作指导,深入班级观摩教师的教学活动,并及时作出点评,引领幼儿园的课程发展和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升,指导课程落实中存在的问题,时刻关注了解专题研究的动态,从而有效组织落实课程,提升教师的课程执行力。根据《幼儿园新三年发展规划》,申报并启动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十二.五立项研究课题《活教育理论指导下的幼儿礼仪教育实践研究》,通过课题的实施、课程的建立等一系列举措,积极谋划幼儿园发展新愿景,谱写幼儿园发展的新篇章。

二、以人为本,凝心聚力

教师队伍建设是关系促进幼儿园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也是幼儿园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积极为教师的发展提供平台和空间,为教师的成长引领方向,为教师铺路搭桥,倾注全力加强队伍建设,注重师德建设、业务培训、岗位锻炼,全面提高师资队伍素质。

1、树立仁的思想。通过组织集体学习,观看录像、交流讨论,撰写心得等途径提高教师的政治思想觉悟,倡导师德师风,深入解读《新党章》、《两会》、《十八大》等文件精神,组织开展十八大知识竞赛,签订师德承诺书,深入开展做最美教师张丽莉系列活动:

通过观看最美教师视频、做最美教师、呼唤绿色师爱爱生故事分享会、张丽莉式的好教师评选等活动,人人争做最美教师。认真开展绿色生命、师爱永恒师德演播室活动,创新活动形式,完善以往单一以讲座、征文、理论学习等为主要形式的师德建设活动,让教师们在寻找先进、搜集素材、现场演播的过程中直接地参与、对话、互动中真切地感受良好的师德风范。

2、营造和的环境。在管理中我能以赏识为主,推行人文关怀,关注教师需要,谋求和谐、自主、有为的管理氛围,通过召开教职工代表大会、教师座谈会,让教师积极参与到幼儿园的建设和管理中来,每月定期召开园务中心组例会,开展批评与自我反思,听取各层面人员的意见与建议。通过召开家委会和家长会,听取家长对幼儿园发展的谏言献策,定期走访社区,了解社区对幼儿园的教育服务需求,根据不同层面的意见和需求,及时调整、丰富幼儿园发展规划。积极开展扬帆服务,仁和起航、心灵驿站,爱在仁和、活力休闲,美在仁和、开心家园,乐在仁和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开拓教师的视野,引导教师放松心情、缓解压力、修塑形体、调整身心,呼唤教师的价值观念,激励工作热情,修炼师德规范,以仁和教师良好的精神面貌和独特的人文气质,与教师共展风采、共享快乐、共融感情、和谐共进。

3、提升仁与和的能力。我积极采取园长引领,共同提高,主体发展的方式,努力探索园长与教师、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幼儿、教师与家长之间新型的合作模式,举办《家园共育谋策略》、《园本文化与环境的交融推进》等专题讲座,努力发挥教师群体经验分享和园长引领的作用,融教研、科研和园本研训于一体,将礼仪文化融入到师幼合作和团队精神中,以此增强幼儿园的内聚力、向心力和持久力,通过园本培训、特色教育培训、师徒结对、新教师练兵,外出学习、专题讨论、姐妹园交流学习、课堂实录、课后反思等活动,支持教师在实践中开展研究,促进不同层次教师的提高,帮助教师在对话活动中实现研训共同体的诊断教研活动;在即时活动中实现资源共享的网络研究活动;在思想碰撞中实现观点共鸣的沙龙辩论活动;在互帮互助中实现新老共赢的青蓝工程活动等,努力引领教师在园本教研过程中获得提升的快乐,在不断研究反馈中实现教师的专业发展。

4、辛勤耕耘,收获满满。xx年是我园在竞争中求得更大发展的一年。在全园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我园顺利地通过了无锡市绿色学校的评估验收工作。上半年我园顺利完成了省陈研会的中期汇报,我园的礼仪特色活动、园本课程、礼仪环境的创建等得到了省专家的一致好评。今年我有七篇论文、教育案例获奖:

教育管理论文《以仁和为特色促进幼儿园发展》获得省教科所论文评比二等奖;论文《陶行知六大解放指导幼儿早期阅读的实践体会》获市陶研会论文评比三等奖;论文《从趣入手指导小班幼儿早期阅读活动的实践体会》获市教育学会优秀论文二等奖;论文《良好礼貌行为的养成从小开始》获江苏省江苏省教育厅基教处论文评比二等奖;论文《大班早期阅读指导三步曲》获省陶研会评比二等奖;论文《让礼仪教育回归幼儿生活》获市教育科研论文三等奖;教育案例《做幸福快乐的自己》获市教育学会评选二等奖。认真完成了无锡市中小学校长远程培训,并获得优秀。在为期一个月的xx年江苏省幼儿园教师引智培训中获得了优异的评价,使我进一步提升了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

三、廉洁自律,园务公开

幼儿园教师远程研修范文11

重庆市作为大城市、大农村并存的西部直辖市,现有幼儿园4105所,其中农村及民办幼儿园3396所,占82.4%;现有专任教师19966人,其中农村及民办幼儿园专任教师13175人,占65.99%。由于民办幼儿园教师工作稳定性不高,加上民办园教师编制紧缺,致使民办园教师少有机会外出参加规范化、专业化培训,民办园教师培训常成为各地幼儿教师培训的盲区。为加强幼儿教师队伍的建设,提高民办幼儿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自2011年起,重庆市教委将民办幼儿教师的培训纳入“幼师国培”系列中整体规划,有序安排民办教师外出参加培训。2012年,重庆市进一步加大对民办园教师培训的倾斜扶持力度,全市千余名民办幼儿教师与公办教师同等享受国培,同等参与培训,收到了良好效果。

1专门设计民办幼儿园教师培训项目

2012年,重庆市在总结2011年“幼教国培”的经验及调研的基础上,在“幼教国培”项目规划中,专门针对民办幼儿教师人群设计和实施了“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教师专业技能短期集中培训项目”,全市800名民办幼儿园参与了培训;在“幼师国培”的其他项目中,还有846名民办幼儿园教师与公办园教师一起参与了培训,1684名民办幼儿教师占到2012年全市“幼师国培”总人数的49%。民办幼儿园与公办园不仅在培训名额分配比例上一视同仁,在享受的培训食宿费、培训资源费等待遇也完全相同。奉节县偏远山区甲高镇龙山民办幼儿园杨玉明说:“我作为民办园教师,是第一次外出参加免费的国培,第一次有机会进大学参加系统培训。我非常感谢国培,是国培圆了我的大学梦。”

2专门针对民办园教师量身定做培训课程

我市民办幼儿园师资水平良莠不齐,各承训机构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针对民办园幼儿教师的专业技能的薄弱环节和技能欠缺来设计课程,尤其重民办幼儿教师的基础专业知识、基本专业技能、实用操作能力的提升。如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就构建了“三维度十大模块”培训内容,“三维度”即专业理念与师德修养、专业知识及专业能力;“十大模块”包括师德修养、专业理念、保教知识、环境创设、游戏活动的支持与引导,教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家园合作等10个模块,每个板块都直指民办园教师的一个具体问题,在知识补充的基础上始终注意锻炼民办园幼儿教师“一日生活组织与保育”技能。

3专门开辟特殊空间照顾民办园教师的参训时间

民办园教师人员编制紧缺,如果在行课期间组织大规模的民办园教师培训,其工学矛盾将会十分突出。为此,重庆市采取了两项措施:一是将民办园教师的集中培训提前安排到暑假进行。全市的国培的“中西部项目”都在暑假后开始启动,而2012年的民办园教师集中培训大多提前在暑假就进行完毕,这种“错峰”培训的办法有效缓解了民办园教师培训的工学矛盾问题。二是设计幼儿“转岗”教师混合培训,开辟网上培训空间,让具备网络学习条件的民办园教师在工作期间在网上参加培训,并将远程培训和集中培训结合,进一步延伸了培训时间,拓展了培训空间,进一步缓解了培训的工学矛盾问题。

4专门组建人文管理团队为民办园教师人性化服务

大多数民办幼儿园教师基本都是第一次走出“家门”参加培训,对外出参加培训不是很适应。为打消各民办园教师参培的各种顾虑,安心参培,各项目承担单位专门组建人文管理团队,为民办园教师开展人性化服务。长江师范学院在“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教师专业技能短期集中培训项目”中实行双班主任制,即设立学习和日常事务两位班主任。学习班主任专门负责学员的思想疏导、学习指导等;日常事务班主任主要负责学员的吃、住、行等日常事务管理工作。在培训管理过程中,两位班主任职责明确,相互配合。在学习纪律、制度方面严格要求学员,但在学员生活方面却又细致入微关心,做到了宽严相济,全面服务学员。

通过“幼师国培”,民办幼儿园教师的教育观念明显转变,技能得到明显提升。重庆高新区岭秀民办园代小丽深有感触地说:“国培给我补了元气、添了灵气、去了娇气,焕发出无限生机。今后我会学以致用,让培训的硕果在教育事业发展中大放光彩!”来自部级贫困县、重庆市开县镇东宝贝幼儿园的徐丽老师说:“此次参加‘幼师国培’,让我震撼无比,让我满载而归,让我今后从教更有底气。我纵有千言万语,也表达不出对这次参加国培的感激之情,我只想说一句话:作为民办幼儿教师,我们不比基础比发展,不比条件比行动,不比卓越比用心,不比困难比勇气!只要我们有信心、有恒心,相信民办幼儿园一定会迎来灿烂的明天!”

幼儿园教师远程研修范文12

论文摘 要: 幼儿教师的发展正在开始从数量满足型向专业发展型过渡。培养和造就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既关系到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兴衰,又关系到国家未来建设事业的发展。然而,幼儿教师专业化水平不高也是不争的事实。为此,作者针对幼儿教师专业化的现状加以思考,分析应对策略,旨在对幼儿教师专业化建设与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探讨或参考。 

 

随着我国幼教事业的蓬勃发展,幼儿教师的发展正从数量满足型向专业发展型过渡。因此,培养和造就一支高水平的幼教师资队伍,既关系到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兴衰,又关系到国家未来建设事业的发展。然而我们在对临沂市的幼儿教师调查中发现,作为学前教育事业发展核心力量的教师队伍,专业化发展面临着严峻的问题,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改革对策,则将成为区域幼教事业与教师发展的“瓶颈”。 

一、区域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现状 

(一)文化素养偏低,教育理念落后。 

调查显示,临沂市幼儿教师学历普遍不高,各层次的学历比例为:初中占7.3%,中专占68.9%,专科占20.2%,本科占3.6%,这表明大部分的幼儿教师是中专学历,还有一定数量的教师是初中学历。虽然学历不一定与才能、学识成正比,但是高学历的教师总体能力、学识层次更能够得到社会的认可。就整体而言,临沂市的幼儿教师学历偏低,本科以上高学历老师更是太少。幼儿园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生存谋发展,就必须突出人才优势。 

另外,大部分幼儿教师初中毕业后直接就读幼儿师范或职业幼师,虽然有幼儿教师必备的能力和素质,比如动手操作能力较强,有较好的弹唱舞美基本功,有耐心、童心,等等,但也有不容忽视的弱点,就是知识结构单一,文化功底薄弱,语言表达能力差,等等。更重要的是许多幼儿教师没有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没有建立先进的教育理念,因此在教育活动中不能平等对待儿童,不尊重儿童,不重视幼儿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不能使每个儿童都获得充分的发展,等等。 

(二)专业素养偏低,综合素质不高。 

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临沂市的幼儿教师获得教师资格证书的只有27.4%,幼教专业毕业生只占38.7%。这说明大多数的幼儿教师是非专业的,很多教师没有经过专业培训就直接进入了幼教行业。究其原因:一是近几年学前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需要大量的幼儿教师;二是幼儿教师的培养渠道减少,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数量严重不足,远远不能满足需要;三是一些职业学校开设的学前教育专业专业性不强,教学质量不高,学生毕业时无法拿到幼儿教师资格证。因此他们虽然经过了职业培养,但专业思想并不牢固,综合素质较差。在对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情况的调查中,认为个人的专业能力水平比较高的占23.6%,一般的占46.2%,较低的占27.9%,很低的占2.3%。在个人专业发展规划方面,有长远规划的占0%,有中期规划的占21.1%,有近期规划的占23.5%,没有规划的占55.4%。近五年个人参加专业培训的情况为:5次以上的占0%,3—4次占0.5%,1—2次的占21.4%,0次的占78.1%。以上数据说明大部分幼儿教师对自身专业发展的意识淡薄,对职业规范、职业周期、专业发展规律、职业价值取向等问题认识不清,没有树立终身从事幼儿教育的观念,在专业学习上存在急功近利的思想和浮躁情绪,这些严重影响了幼儿教师专业的长远发展。还有些教师仅把自己定位为“教书匠”甚至是“保姆”,这显然与当代幼儿教育的专业发展是不相适应的,离“专业型教育家”和“研究型教师”的要求有较大差距。许多长期工作在保教第一线幼儿教师,因缺乏职前与职后幼教专业培训,在面对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教学理论及现代信息技术的冲击时,感到力不从心、束手无策,急需在学习与研究中提高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 

(三)教育实践能力偏低,教育研究能力较差。 

由于文化素质和专业素质较低,加上工作的繁忙和琐碎,不少幼儿教师的实践能力和研究能力较差,表现为不会分析、评估和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不能够根据儿童的需要、具体的教育情境和长远的教育目标进行有效的教育教学活动。科研能力是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然而大多数幼儿教师科研意识不强。对幼儿教师近五年个人承担立项课题及正式的调查显示,只有0.3%的老师承担过市级课题,15.6%的承担过县级课题,没有课题的占到84.1%,76.3%没有发表过论文。由于受科研能力水平的限制,不少幼儿教师在对幼儿进行教学、开发智力、培养创造能力的过程中显得力不从心,因此其教育能力的偏低势必影响幼儿教育质量的提升。 

二、加强区域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应对措施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幼儿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幼儿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幼儿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幼儿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关注个别差异,满足不同幼儿的发展需要,创设能引导幼儿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幼儿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幼儿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针对《纲要》的要求,根据省教育厅提出的“普及学前三年教育”的意见,结合临沂市幼儿教师的实际情况,要使幼儿教师获得长足发展,真正成为专业化教师,我们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加大教育投入力度。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幼儿教师的成长不应只是教师个人的责任,而应成为社会的责任。因此,国家要制定相应法令,采取必要措施,加大教育投入,保障幼儿教师的合法权益。2010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发展学前教育的政策和措施,各级政府和部门要进一步地贯彻和落实,在法律、政策、经济、激励机制等方面给予支持,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师工资福利待遇。只有保障幼儿教师的合法权益,提高其社会地位,才能吸引更多优秀人才进入幼教领域并安心从教,幼儿教师的质量才能提高,幼儿教师职业才能更有吸引力。 

(二)加快培养步伐。 

山东省教育厅在《关于规范五年制小学和幼儿园教师培养工作的通知》中指出:“将根据全省小学和幼儿教育发展的实际需求情况,科学合理地确定小学和幼儿园教师的培养层次、培养规模和实施途径。承担小学和幼儿园教师培养任务的各有关高等学校要严格执行招生计划,采取有力措施保证五年制小学和幼儿园教师的培养质量。”根据这一指示,我市的幼儿师范学校和举办学前教育专业的院校,要根据当前学前教育对师资的需求,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有计划地培养合格幼儿教师。把培养实践型高素质幼儿教师作为学前教育师资的培养目标,制定合理而完善的课程体系,构筑多元化、综合型、有时代性的幼师课程,将必修课、选修课、课外活动、社会实践四大板块有机整合,优化课程结构。只有设置合理的职前教育专业课程,才能培养出更多适应幼儿教育需要的人才,才能提高幼儿教师的综合素质,才能最终实现幼儿教师的专业化。 

(三)健全培训体系。 

山东省教育厅张志勇厅长在山东省农村学前教育研讨会上提出,到2012年,我省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合格率达到80%以上,专科及以上学历达到30%以上。幼儿园园长、教师持幼儿园园长岗位培训合格证书和幼儿教师资格证书率分别达到80%和60%以上。现在,我市的幼儿园园长持证上岗率只有53.2%,幼儿教师资格证的只有27.4%,离省里的要求相距甚远。因此,除了严格引进新师资外,更重要的是加强在职教师的培训。首先,要加强学前教育师资培训基地的建设,充分利用现有幼儿师范、教师进修学校等作为固定培训基地,积极建立形式多样的学前师资培训中心,把幼儿教师的培训工作纳入中小学教师的培训和继续教育规划,建立幼儿教师继续教育证书制度,对从事学前教育的师资有计划地进行轮训,并逐年扩大培养数量。其次,要充分发挥教育行政部门、教师任职学校和教师个人等方面的积极性,开展脱产、函授、业余面授、在岗自学、教学教研等多种形式的在职培训。在培训质量上,要注重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教育教学技能多方面结合,强调实践。通过培训,提高学前教育师资学历层次和整体素质,加快学前教育骨干教师岗位的建设。最后,要通过请进来(聘请专家辅导、定期举办专题讲座)、走出去(走出去参观学习、取经)的方式和相互观摩活动,加强幼儿园之间的联系与交流,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四)强化队伍管理。 

进一步明确和健全管理权限,确保幼儿教师有机构管、有人管;完善各项管理制度,使学前教育师资的培养、培训、调动等有章可循。对学前教育师资队伍进行必要的清理,将一部分不具备教师资格、素质较低的教师调离教师队伍。同时,通过经济、行政甚至法律手段,制约教师的不合理流动,减少学前师资特别是骨干教师的流失,保证学前教育师资队伍的稳定而健康的发展。 

幼儿教师素质决定学前教育质量。只有政府加大投入力度,各相关部门切实加强幼儿教师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真正把幼儿教师待遇和地位落到实处,才能真正打造一支质高量足的幼儿教师队伍,促进学前教育高质量、均衡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斌贤,丛立新.高屋建瓴——当代教育新观念[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1997.